「北門周邊社區營造─廣告物示範操作」
北門小旅行
北門小旅行
城市景觀美學講座
日本東京景觀美學 吳東龍
城市景觀美學講座
日本東京景觀美學 吳東龍
設計師招募茶會
設計師招募茶會
北門街招設計師
北門街招工作人員
北門街招成果展
北門街招成果展
局長的話
北門周邊街區招牌改造參考流程
示範點改造類型設計與說明
局長的話
臺北市的都市發展歷程快速,造成不和諧 的城市景觀衝突。在忠孝橋引道拆除後重 現世人眼前的古蹟北門 ( 承恩門 ) 面臨的 第一個景觀課題,即是周邊凌亂的廣告物 招牌現況。然而危機即轉機,這樣的挑戰, 讓市府團隊搭建起與在地店家對話的溝通 平臺,共同思考屬於臺北市的城市美學。
在都市發展局的策略地圖中,「提倡城市 美學」一直是市府團隊的重點施政方向之 一,而本次「北門周邊社區營造-廣告物 示範操作」成果,是透過「社區營造」模 式進行,經由互動,省思目前街廓招牌現 況,重新詮釋普羅大眾對招牌的想像!其 中我觀察到市府團隊做到了三個重要的施 政突破:
第一個突破是,政府角色轉換,從執行者 到陪伴者。這個計畫的執行模式,前期透 過美學講座宣導教育,中期透過在地願景 凝聚共識,後期透過持續溝通催生民眾參 與招牌的規劃設計。政府除扮演政策執行 者角色,更扮演社區陪伴者角色,賦予社 區店家更多參與招牌規劃設計的使命,進 而達到創造社區、政府、城市美學三贏!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 林洲民
第二個突破是,提倡減法設計,顛覆傳統 招牌形式。過往對招牌需求者而言,皆希 望招牌面積能夠極大化,然而,在追求極 大化的過程,時常造成街廓招牌滿版凌 亂。本案創新之處,即是透過社區營造的 方式與在地店家溝通,輔導建立街廓整體 景觀願景,讓招牌製作,不再是「越大越 好」,而是思考招牌如何運用「減法設 計」具備在地特色,又能與景觀共融。
第三個突破是,從招牌革新,延伸至都市 景觀革新。在招牌改造過程中,我們從廣 告物色彩、字型、材質與燈光等對景觀產 生影響的元素出發,而後發現,只改造招 牌本身效果有限,因此延伸討論建築物立 面、天空纜線與交通指示牌等,對整體景 觀的影響,如此也促發了在地店家自發性 地整理周邊環境。
最後,我想說的是,北門周邊社區營造的 廣告物示範操作只是提倡城市美學的第一 步,接下來,市府團隊的腳步將不會停 歇,會在城市裡的空間場域持續推動!臺 北會更好!臺北加油!
處長的話
臺北市是一座多元的城市,有新開發的都 市計畫區,也有舊臺北城的歷史街區,我 們所面臨的,是都市再生的各種課題!從
105年11月計畫執行起,半年來看到了更 新處與陪伴團隊蹲點北門所凝聚、累積的 在地動能,開啟了北門周邊地區都市再生
的重要契機。都市更新處被賦予的重要任 務,不僅是生硬的都市更新,有更多時 候,我們透過軟都市主義的策略,運用社 區營造的方式,在各種空間領域,進行都 市再生。
本計畫即是一種都市再生行動的實踐,我 們透過社區營造的方式引動在地居民、店 家、商圈,共同討論街區景觀。在過程 中,討論的範疇從來就不僅是「招牌改 造」而已,我們從「招牌」出發,討論字 體、色彩,甚至是燈光對景觀美學會造成 的影響;我們從「招牌」出發,討論立 面、指示牌、天空纜線甚至是人行道對街 區整體景觀的想像。社區營造就像星火燎 原,我們從招牌出發,引動在地凝聚街區 共識,討論商圈產業願景,以及對於城市 美學的想像。
臺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處長 方定安
社區營造一直是都市再生的重要精神,原 因無他,即是在都市生活裡的「參與者」 才是這座城市的主體,而其中政府的目 的,在於領航引導、長期陪伴這群「參與 者」集結願景、凝聚共識。而在計畫過程 中,有太多關於「參與者」的故事,令人 感動。其中包括每一位願意關心城市美學 議題的市民朋友、百忙中願意出席街區願 景工作坊的店家、以及不辭辛勞來回溝通 的招牌設計師朋友,甚至是自發性地願意 整理建築物立面的招牌改造示範店家。
過程中,需要很多互動溝通及傾心的對 話,進一步堆疊都市再生的社造精神!感 謝這座城市裡為都市再生各種可能性而努 力的每一位參與者!
序
臺北市西區門戶計畫在忠孝橋引道正式拆 除後,昔日北門再現於市民眼前,以其為 中心,融入周遭鐵道部、臺北郵局、撫臺
街洋樓、三井倉庫與清代機器局等,使臺 北地景風貌得以重現,並與周遭林立的大 樓,呈現歷史與當代共存之風華 。 惟臺灣
都市土地使用屬住商混合,因而商業行為 多存在於各街區,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的 目光,想盡辦法將店家特色、資訊全部呈 現在廣告招牌上 。 這也使得臺灣街道視覺 文化和其他國家大為不同,五花八門的招 牌廣告,使生活周遭環境充斥著過多的訊 息,人們對於訊息的接收感到疲乏、甚至 無感,業者也無法利用廣告招牌吸引到消 費者目光而失去其功效。
另外,廣告招牌的多樣性也使得都市景觀 雜亂無序 、影 響市容 ,故臺北市政府頒布
計畫主持人 吳思儒 鄭采和
「臺 北市 建築 物招牌
廣 告及樹立廣告設 置 要點」,針對招牌廣告及樹立廣告做規範, 其中北門相機街也是接受補助統一汰換招 牌之商圈,惟目前政府與民眾間的想像具 有落差、法令也暫時無法因地制宜,符合 在地需求,導致無法達到預期的效益。
因此,本案選擇透過社區營造方式進入示 範操作,深入在地社區溝通並邀請專業設 計者、招牌業者進入擾動,在不斷的對話 與討論過程中,與當地各產業達成改造共 識,並在北門管制區與管制區準則前提 下,透過深度訪談、微旅行、社區凝聚共 識工作坊之意見彙整,重新解構想像招牌 在不同時代所賦予的意義,共同思考新時 代北門所需的招牌模式及形式,拆除舊招 牌並完成6處之招牌改造。
透過民眾彼此的觀察與對話,城市美學不 再是專家的專業觀點,實質融入社會生活 現況的美學共識。過程中,有越來越多的 店家都開始認同有設計的招牌是件重要的 事情,相關認知的改變,將有助於後續的 實質推動,達到事半功倍成效。而執行期 間也以淺白的說明方式,讓民眾更為清楚 北門週邊地區的整體規劃。從上位的西區 門戶計畫、招牌管制計畫、徒步區計畫 等,讓民眾逐步理解,並且有更多機會提 問,以釐清認知的過程,也促使市民、居 民跟店家更加理解政策背後的目的。
未來,也期待全市招牌改善計畫結合街區 營造,並延續本案社區營造能量推動街區 設計示範點,透過公私協力方式,逐步建 構整條延平南路的景觀風貌,將是推動歷 史街區都市再生的潛力地區。此外,持續 推動招牌美學計畫,透過既有研究資料及 本案相關研究成果,以公開的資訊平臺, 讓更多市民有機會去接觸相關資訊,提升 臺北整體美學素養。
而計畫研究區域中也因產業與街道尺度的 差異反映招牌管制的思維,應可嘗試跳脫 以單一區域單一辦法的管制規範,從不同 街道尺度、建築類型、與重要歷史建築的 相對空間位置等面向進行思考。
臺北市
本案簡介
北門周邊廣告物
管制區域與設計規範
長安西路
延平北路一段
【參考「北門周邊廣告物區域都市設計準則」(草案) 】
玉泉
公園
塔城 公園
福星 國小
博愛路
開封街一段 開封街二段 漢口街二段
漢口街一段 洛陽街
第一管制區
廣告物設置不得採高明度或高彩度 高度不高於2樓/5公尺
禁止設置電子式或閃爍廣告物等
廣告物設置高度不高於3樓/8公尺 古蹟及歷史建築立面不設置廣告物
中山北路一段
第三管制區
廣告物設置不超過25公尺
開封街一段 漢口街一段
館前路
社區營造策略
在整體操作方向分為三階段,前期蒐集專業者、基地現況與相關計畫案、國內外案例等資 料建立資料庫,以環境認知、美學建構為主要目的;中期透過工作坊針對各利害關係者之
建立與尋求共識,且制定其相關設計規範;後期則透過成果展覽將其討論過程與成果說明 展出,討論其經驗的延續與發展可能性。
前期擾動
基地調查、尋求共識 中期行動 擴大宣傳、招牌設計
後期成果
示範招牌審議與成果展現 拜訪在地組織、店家店家招牌甄選、設計師對話
2 場展覽、 2場小旅行、超過 23 場次工作坊
9 個組織、 、 街區超過 70 次訪談觸及人次約 1700人
本計畫執行項目包括田野調查、工作坊與展覽,透過不同主軸工作坊擾動在地居民、店家 及其他利害關係者(一般大眾、專業者、政府),作為示範點改造協議過程,包括之間參與 的連結關係與階段性目標。
基礎資料支持
北門周邊街區招牌改造流程
現象/議題狀況/案例
基地調查
都市設計/景觀規劃
案例分析
都市景觀願景
產業類型
景觀元素類型
未來北門都市景觀想像可行性的示範點區位
視覺角度
西區門戶計畫
周邊規劃設計案
國內外案例
工作坊x訪談x資料庫
招牌示範點 整體架構
收斂方向
北門周邊
景觀都市設計準則建議
示範點類型
規範A方案
示範規範及模擬示意
規範B方案
規範C方案
示範 準則
執行
過程
經驗
主動控管 被動控管
尺度位置
照度
彩度字型
材料
都市X景觀X店家設計X店家X製造
示範點 示意 說明
店家
意願
圖說
店家
意願
開封街一段
漢口街一段
博愛路
主要產業類型以政府部門單位、銀行證券及相機影音產業等為主要型態,如圖
面中紫色、綠色與淺藍色之標示;其次則為餐飲小吃、旅宿業及私人公司行號等類型。其 中博愛路北段產業分布較集中,右側道路為公部門機構,如臺北郵局、郵政博物館等,左
側為影音相機產業主要的聚集地,主要以販售攝錄影機及周邊配備、影音電子等3C產品為 主。而中南段產業分布較為分散,以銀行證券、貿易公司、3C產業為主,其中零星分布著 餐飲小吃、美容服裝、補教等產業類型。
延平南路
為基地範圍中產業型態最為多樣複雜之路段,整條街產業分布較為零散。於 北門到開封街一段之區域,有歷史古蹟撫臺洋樓座落其中,其餘產業以貿易公司和3C電子 兩大類產業為主。中段如開封街到漢口街,東側之產業較偏休閒類型,以速食、小吃、餐 廳、服飾美容等產業,西側則以銀行證券、小吃、影音產業為主;南段於漢口街之後的路 段,則以服飾美容和餐廳小吃兩類產業為多,西側則多為貿易公司。由此可見,若要針對 此街區進行招牌的整合設計,具有其挑戰性及困難度。
中華路一段
道路寬闊,兩側產業分佈較為集中,類型相對單一。北段西側以影音產業 為主,東側則分布著企業和飲食產業;中段西側主要是公部門單位,對面以停車場,南段 風格便休閒,旅店、飲食、服飾美容等產業錯落分布在東西兩側。
從圖面中亦可發現,旅宿業、咖啡廳等觀光產業錯落於街區中,如開封街與延平南路口及 漢口街、中華路等地皆有旅館飯店在此經營;另外,中華路北段及延平南路鄰近北門的街
區,逐漸有青創小店與咖啡店進駐,亦即街區未來極有可能面臨仕紳化的挑戰。
政府/ 學校/ 警察
古蹟/ 歷史建物
貿易/ 企業/ 公司
銀行/ 證券
補教
旅館
咖啡/ 速食/ 便利店
小吃/ 水果/ 餐廳
美容/ 衣飾/ 理髮/ 診所/ 養生/ 錶
音響/ 影音/ 相機3C / 樂器/ 傢俱/ 集郵
未來街區招牌改造參考
社區營造
街區願景
需求者
需求圖像化
設計者
型式討論
設計者
需求者:提供需求。
設計師:招牌裡所有字型、圖像 施作者:協助評估及專業操作
施作者
評估操作確認設計 細節
設計者
送建築管理工程處送審(一)
施作者
送建築管理工程處送審(二)
取得許可證
討論 場勘 設計 法規 修稿
需求者
初步 報價
定稿
製作
通過
安裝
驗收
第一次三方
達成協議
設計者了解需求者之 需求後,與施作者討 論,現場說明大概操 作方式,而設計者依 以上建議將需求者的 想法圖像化
第二次三方
達成協議
此階段施作者及設計 者需協調,如何在可 型與需求之間處理到 最大化,並將建議詳 細告知需求者,之後 做出最終決定
示範點媒合策略
透過多次工作坊及田野調查,與各利害關係者包括一般大眾、店家、遊客、專業者、政府 之間,相互討論交流以尋求招牌改造共識,並從中找出願意改造招牌之店家,進而展開示 範點之招牌設計。同時,於展覽中與大眾展示招牌改造成果及社區參與營造過程。
示範點選定方式:
本計畫中透過資料分析、訪談、工作坊成果擬訂示範點之區位、規範、設計需求,並由都 市設計之角度建立與擴大民眾認知,理解招牌管理之重要性及建構美學共識。
1. 基地分析及工作坊結合尋找示範點區域
透過前期基地資料分析、訪談與工作坊成果找尋適合之示範點區位及有意願之店家,並訂 定「北門招牌廣告物甄選辦法」,透過公開評選的方式選出6處,作為招牌改造之示範點。
2. 由都市設計視角探討準則規範
中期邀請示範點區域之居民、店家進行討論,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及設計者對話,在 討論過程中找出對設計規範之共識。
3. 凝聚社區共識及認知轉變
示範點相關準則產出,進入改造店家、設計師與製造者之間,於招牌之需求設計及修改過 程,之中作為平臺進行協調及適時引導之間的溝通方向,以公共性、需求程度、操作可行 性提供相關建議。
4. 示範點改造過程作為未來其他依據指標
此階段改造過程作為未來北門及其他區域都市設計規範及社區營造參考案例,後續針對此 區域持續觀察,將改造前後都市景觀及在地回饋作為對照。
示範點改造類型介紹與說明
本次計畫示範點多位於延平南路,一來博愛 路相機街招牌已整合,對於改造意願不大; 二來前因都市發展局強制拆除延平南路店家 招牌,部分延平南路店家在拆除後尚未裝上 新招牌,或已本設立之招牌在修正的管制規 範恐涉及不合法之虞,對本次計畫參加意願 較高。本次參與改造之示範店家位於延平南 路上為下列所述:佑昌相機店、錢朝商號、 義文國際、立安服裝、建成焊條、發美皮鞋 、大泉郵幣、順益關係企業、來呷甜甜品店 ,而建成焊條只涉及舊有招牌拆除,至於川 禾電子則位於中華路上。
示範點之設計與規範,係在北門都市與景觀 設計的角度下探討中產出,從區域規劃角度 討論相關現況議題與願景,並實地參與基地
現勘與拜訪各利害關聯者,釐清各利害關聯 者間之關係,以充分理解不同利害關聯者的 處境,在這樣滾動式的參與操作,達到各階 段性程序之目的,創造共構願景。
執行方式主要分為基礎資料支持、尋找共識 及示範設計準則示意。在各角色參與討論過 程中產出共識,且對示範點管理辦法進行實 驗,不斷從實驗成果調整成規範依據,為凝 聚建構共識的重要過程,因而示範點成果將 作為未來觀察與討論的依據。
北門周邊廣告物示範點
開封街一段
漢口街一段
示範點
錢朝商號
義文國際
立安服裝
建成焊條
發美皮鞋
順益關係企業
川禾電子
政府/ 學校/ 警察
古蹟/ 歷史建物
貿易/ 企業/ 公司
銀行/ 證券
補教
參與改造
佑昌攝影器材
大泉郵幣
來呷甜甜品
旅館
咖啡/ 速食/ 便利店
小吃/ 水果/ 餐廳
美容/ 衣飾/ 理髮/ 診所/ 養生/ 錶
音響/ 影音/ 相機3C / 樂器/ 傢俱/ 集郵
示範點
參與改造
A
錢朝商號
錢朝商號主要營業項目為:無限期徵集拍賣物 品、提供各項投資諮詢與物品真偽鑑定服務諮 詢等服務。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14號 店家富古代東方的風格,經基地場勘 後發現附近有許多同性質的商家,因 此本案應該做出與其他商家不同之處 ,呈現品味與獨特性為此次招牌改造 的重點。第一次場勘時以顧客的角度 來檢視商家的現況,店家原有之燈箱 對於一般民眾心理其實是容易被忽略 ,雖然很直白的展示出行業別、營業 項目、品牌名稱,但卻無法展現出附 加的質感,實際上如果是第一次來到 店家的新客戶,招牌就顯得非常重要 ,是留在客戶中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討論時,商家希望保留原有的 商標與標準色,並且可以強化顧客對 品牌的印象。設計師主要訴求是希望 能表現出古錢的質感,讓顧客能直覺 的認出這是與古錢相關的產業。
第二次討論時,設計師初步討論的想 法圖像化,商家認同招牌皆用古錢的 造型但希望招牌可以維持是紅白的標 準配色來取代古錢的金銅與咖啡色, 英文字可以維持金色來點綴。
原有招牌為高度高達140公分的大面積燈箱 ,且內容排版緊湊而無法展現古董店應有 的品味與質感 。 經過現場的測量與觀察後 發現本建築物原採用深綠色蛇紋石裝飾, 擁有獨特天然的紋路,現今新建物已鮮
古錢商標
在商標與中英文標準字皆不更換的情況下, 將原本用印刷的呈現方式實體化,利用建物 三角窗的轉折處放置一個古錢質感的實體商 標,裝置本身材質為FRP ( 仿古錢的造型與 凹凸質地加上朱紅色圍邊的效果 ) ,與鍍銅 金屬字相比較FRP可降低成本外且增加耐用 度。在建物另一側則用中英文標準字轉化為 球型字體,具有立體感,材質亦為FRP,讓 不論從南向西向或北向的顧客皆可以清楚看 到店名。
設計師 陳德龍
少用此種石材,應該盡量展現此特色,使其 與招牌互相呼應,目標配色希望保有原本紅 白對比較強烈的配色,英文字再用銅金色點 綴來增添質感(原有的建物管路須整理,石 材必要時須打磨清潔)。
蛇紋石
現況的帆布已經破舊,計畫利用這次招牌設 計工程能移除,原招牌後方的木作天花板需 塗上防水層(彈性水泥),並且將電線管路 與頂樓排水管整合。店家的三個主要營業名 稱-【錢朝文創事業(股)有限公司】【《探 極》雜誌】【CMC 幣鈔鑑定機構】 採用白 色卡典切割,與營業時間、電話一併黏貼於 玻璃上方,人的視覺容易閱讀之高度。
橫式標準字
義文國際
義文國際背景為專門代理銷售相機及相關 零配件的攝影器材商店,同時為相機/鏡頭 品牌Voigtl änder ( 中譯「福倫達 」) 的臺 灣官方總代理。店家地址位於延平南路18 號1樓,剛好是延平南路與中華路一段9巷 的交叉口。此棟建築物共四層樓高,外觀 上大幅度的留有建築物原本的立面結構。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18號
店家雖然代理多款相機零件、配件品牌產 品,但主力品牌為「福倫達」,同時義文 國際也是福倫達品牌於臺灣的官方總代 理,歷年來的正面招牌分別為「福倫 達」,以及"Voigtl ä nder"的德文品牌
Logo,立面側懸招牌為「福倫達旗艦 店」,店家對於福倫達的品牌重視度不言 而喻。
店家正面原本於一二樓交界處有施作三面 招牌燈箱,並有一個約六米高之側懸招 牌,以及於中華路一段9巷側一樓立面安裝 四個廣告燈箱。惟一二樓交界處三面廣告 燈箱及一樓巷內燈箱屢遭颱風吹損,目前 店家正面及中華路一段9巷側並無施作任何 招牌及廣告物,但卻也因此而嶄露出建築 物的立面之美。
考量店家定位自身為福倫達品牌旗艦店,如 何以招牌設計加強福倫達品牌的辨識度,以 及呈現旗艦店招牌應有之質感,為本次設計 的重點。
由於店家除福倫達品牌之外,尚有代理其他 相機零配件品牌,在店家外觀上需做品牌的 露出;考量店家與北門的相對位置,視覺上 將橫式招牌的顏色搭配店面色調統一為無彩 色,以大面積黑底收斂視覺感受,營造出專 業形象。店家正面使用Voigtl ä nder德文 Logo,並考量店家的需求在兩側橫招放置 其他品牌Logo,並調整Logo與橫招的空白 比例,並於正面右下方加上中文「台灣總代 理」、「義文國際」中文文字供識別。
目前現有側懸招牌量體將近六米高,若颱 風來襲時受風面積極大,恐有吹損掉落之 風險;規劃調整為210 x 50cm之瘦長形燈
箱,顏色上為兼顧招牌的辨識度,將招牌 顏色轉換為白底黑字,並將重新設計之「福 倫達」中文字做為主要識別元素。值得注 意的是店家取得福倫達品牌的臺灣總代理 後,原廠已將Voigtl ä nder音譯「福倫達」 的中文字使用標楷體正式註冊為官方的中 文Logo,使用其他的字體排列「福倫達」 三字將可能被視為違反原廠規範,若要調 整中文標準字,請原廠重新給予授權將會 是必需克服的項目之一。最終由於店家考 量諸多情況,本次決議暫不施作新款側懸 招牌,留待他日再行施工製作。
產品品牌logo
立安服裝
立安服裝店藏身於撫臺街洋樓旁的一條小巷 子,是一家老字號服裝訂製裁縫店,主要業 務是西裝訂製、制服代工和少量女裝訂製。
現任老闆從少年時期就從新竹北上工作,因 緣際會到立安當裁縫徒弟,從零開始學習裁 縫。自60年代開始,一待就是50年。
「老」老闆待他如親兒子一般,退休後就把 店面交予他接手。守業過程艱辛,立安經歷 幾度遭人縱火、政府回收土地所有權以及服 裝產業的轉型期等,仍屹立不搖地聳立在延 平南路的一角。未來他的兒子也考慮將手藝 繼續傳承下去。
-臺北市中正區中華路1段28號
設計師 林文倩
為了傳達立安之於延平南路的歷史性意義 與老闆對於「老」老闆的濃厚情感,設計 將以傳達立安豐富的歷史與時代感作為出 發點。另也因立安店面地理位置關係,希 望經過巷子的路人可透過招牌造型迅速地 了解店家特色和個性,設計概念以傳統的 縫紉機造型搭配往下流瀉的布料招牌,彷 彿正在縫紉中的樣子。縫紉機以傳統黑鐵 的材質雷射切割,印上店名的帆布穿繞過
縫紉機的底部。色彩則以較中性的黑、灰 西服顏色,表現立安在歷史的洪流中堅定 不移的精神。
立安招牌原況為較傳統的最大化字體排版 壓克力燈箱。老闆對於要更換新設計的態 度是非常地開放與隨和。在招牌安裝之前 店面的立面也重新翻新。由於老闆的合作 意願很高也讓整個過程非常順利。
招牌設計圖稿
建成焊條
座落在撫臺街洋樓旁的「建成銲條」,是 早在日治時期便開始經營的公司。源自五 金零售配件起家後,轉而開始代理日本銲
條業務。隨著戰後國民政府來臺與日貿易 逐漸減少,負責人便自己成立工廠從事金 屬原料的生產製造。
直到前年考量延平南路街區未來有都市更 新的相關計劃,公司才遷移現址。然而其 招牌並未拆除,經與屋主溝通,瞭解現址 已作為住宅使用,未有招牌設立變更的規 劃,願意配合整體街區景觀而予以拆除。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1號
該空間經招牌拆除及立面管線收整後,呈 現出當年建築的完整立面,對本街區景觀 視覺有整體性的改善。
撫臺街洋樓簡介 撫臺街洋樓現列為臺北市市定古蹟,也是臺北府城 內僅存日治時代之商用建築古蹟之一。附近居民暱 稱為「石頭厝」。由於撫臺街洋樓左右並無相鄰連 接的建築物,是特殊少見的獨棟街屋建築形式。
發美皮鞋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36號
從民國60年初就開業的發美皮鞋店已有將近 40年的歷史,主要業務為手工訂製以及修理 皮鞋。早期延平南路以販賣服飾為主,除了 服飾店,周邊亦有理髮店和鞋店等不同選擇 。沅陵街崛起後,許多鞋店紛紛進駐,但發 美的高老闆不自亂陣腳,決定守住延平南路 ,畢竟在同一個地方做久了,除了已摸出一 套屬於自己經營模式,更對於在地現址產生 濃厚的感情。
對於這樣一間老店,設計師覺得應該重新 思考招牌對於店家的意義。相對於大顯大 放、以招攬新客源為主要目的的招牌,發 美皮鞋需要的,應該是一個能凸顯老店特 色的品牌識別。
初步與店家溝通的過程中接收到老闆希望 招牌最好是「簡單」為主。加上發美皮鞋 店緊鄰撫臺街洋樓,屬於北門周邊的歷史 發展街區。店家本身也坐落在一棟屋齡50 年的巴洛克風格洋樓,店內裝潢擺設大致 維持開店初期原貌。建築物本體立面精緻 美觀,加上周遭街道的歷史氛圍,所以跟 店家取得共識招牌設計上希望在兼顧簡 單、低彩度、復古風格等要素的同時,以 不過度遮蔽建築物為主要目標。
設計師 石尚瑋
發美皮鞋店的騎樓內有一塊從開店就保留 至今的木製手繪舊招牌。因為保留完好, 加上老師傅的手寫字體某方面體現了老店 的故事和懷舊歷史感,於是設計師決定將 舊招牌的手寫隸書字體運用到建築立面的 招牌設計上。發美皮鞋店原有的招牌總共 有三種不同的字體,包含:手寫隸書、圓 體、和楷書,三種字體之間無關連性也不 協調,希望在設計新招牌的同時也能統整 店面的外觀視覺。呈現方式使用鏽鐵板雷 切,並在後方加上老闆希望強調的「修理 皮鞋」與「手工訂製」兩項業務。
因為業主對於招牌的需求不多,除了立面 招牌,對其他招牌的自由度相對更高,可 以加上較多巧思。如同上述提到的,對於 老店來說,招牌最主要的目的應該不是為 了招攬新客源,應該是要能凸顯店家的特 色。側懸招牌也延續這樣的思考脈絡,以 能清楚讓觀者認知到這是一家「皮鞋店」 為主要目的。對於皮鞋店來說最重要的元 素就是「皮革」,但因為皮革本身不耐風 吹日曬雨淋,不適合應用於製作招牌。最 後設計上採用與立面招牌相同的材質,透 過造型和顏色模擬皮革的質感,並在上頭 以鏤空圖形呈現老闆的製鞋工具。
招牌改造前
順益關係企業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5號
順益關係企業創立於 1947 年,初期專營汽
車零件進口銷售業務,從一間經營汽車玻璃 和汽車材料進口的《順益行》小店面開始, 在創辦人林迺翁先生的帶領下 , 《順益》朝
著以交通運輸工具及其相關產品的專業領 域,做為其事業拓展的主軸。伴隨著台灣的 經濟成長至今已70個年頭 , 在其專業領域中
穩健成長,樹立了信譽卓著的口碑,已穩健 踏實的發展成為今天台灣重要的企業集團之 一。緊鄰北門的延平南路,新舊建築物交錯 的歷史街區上,醒目的兩棟比鄰已經整理的 建築物,正是順益關係企業重要的立足起源 點-起家厝。經由此次北門街招計畫,與順益 關係企業多次進行設計與企業起家厝於歷史 街區定位討論,雙方認為單以現有建築立面 製作招牌,是較為暫時性方案,企業主以更
設計師模擬出舊順益建物立面的模貌 ,搭 配修舊建築立面設計招牌,以遠方可辨視 及行人步行可辨識著手,選擇正面標誌及 燈柱標示進行設計。正面可視招牌以紅銅 作為材質,選用帶些斑駁痕跡約略氧化的 霧銅,亦是汽車材料行裡常見材質,呈現 當時的時代感及與舊建物搭配。企業名稱 的部分使用鏤空刻字,夜晚時搭配LED背光 源,具顯示卻又不強光刺眼,避免北門歷 史街區過度光害。
兩棟建築物標示企業名稱分別 為 :「順益關 係企業」及「順益租賃」。字體設計方向保 留順益本身CIS的特色,調整標準字整體的 搭配和字體個性,整體修正後,保存原有 的字體個性,有著穩重的感覺,又帶有現 代感,如同順益一樣,保留本身優點,不 鬆懈一直在前進,並成為臺灣土地具代表 性的潮流。
設計師 陳姿穎 林筱雯 before after
復舊模擬圖
川禾電子
星揚川禾電子總匯,1985年經營至今已30
多年,初期於中華商場開業,中華商場拆遷 前夕搬遷至中華路現址,並在光華商場開設 新分店,為臺北市具有口碑的電子材料行。
和楊老闆溝通的過程比最初預想的順利。設 計師第一次提案前,還曾經擔心因為是傳統 的店家,在設計形式上會不會有比較難以接 受的部分。第二次提案之後漸漸發現,楊老 闆和員工們頗能接受一些比較有趣的設計形 式和想法,甚至會自主提出一些創新的概念 (例如在牆面上安裝電池模型...等等),這些 回饋雖然不一定切合實際需求,但店家能自 主參與並思考設計,讓設計師安心不少。
第一次提案時,首先分析星揚川禾目前招牌 配置所遇到的問題:尺寸缺乏安排、視線被 隔壁商家招牌遮蔽、資訊及功能缺乏安排...
等。因此便以資訊需求來規劃招牌配置。
-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8號
第二次提案,連同立面共提出4組不同的設 計方向,並同時把排水管線也納入設計 中,從「電子零件」元素出發,分別以異 材質、亮色點綴、造型裝飾,和電子線路 型態,四種不同的視覺概念來提案。或許 是連同立面整體設計,招牌和建築不再是 分開的個體,視覺上較協調,店家對未來 完成有更多想像和期待。提案後最終決定 採用以霓虹燈管造型裝飾的提案,進行這 次的招牌和立面施作。
這次設計方向以西區門戶氛圍為大背景, 北門歷史街區氛圍為中背景,根據星揚川 禾的開業背景蒐集歷史相關資料,尋找店 家與中華路一帶歷史變遷的連結點。發現 中華商場這個1980~1990年代中華路的重 要地標與星揚川禾的關聯性,便從星揚川 禾1985年在中華商場開業的背景發想,思 考如何在歷史街區再造的目標下,藉由招 牌設計,呈現出星揚川禾的特色。
招牌上的圖形設計取電阻及線圈組成的電 路圖,簡單的線條呈現趣味性的同時,保 持版面的簡潔,並簡明的傳達星揚川禾電 子材料行的商業性質。
外露的排水管線納入立面設計元素,結合 電子材料的意象,排水管線就像電路板上
的線路,除了排水功能外也兼具裝飾和視 覺傳達的作用,並施以彩繪,成為建築物 亮點。
設計師 周倢宇
字型部分,由於希望能呈現1990年代的氛 圍,設計的部分主要模仿當年在廣告及街 道上常見的黑體字。設計上強調垂直及水 平線條,字型重心偏下,使整體有穩重 感,並且配合電子材料給人的印象,在一 些筆畫上做尖角的設計,傳達「電」和「金 屬電路板」的氛圍。最初的設計筆畫較粗 重,後修改成較細的線條,讓字型視認度 提高,並且在保留復古氛圍的同時,也增 添一些現代感。
照明部份,主要考量在保持適當亮度,使 中華街車流能夠目視的同時,不影響北門 街區景觀環境,並且在夜晚形成有氣氛的 街道照明。
材質部分,在與施作廠商溝通後,面板使 用中空板貼卡典西德。立體字部分使用內 含LED壓克力凸字。霓虹燈部分,考慮到安 全和耐用度,以LED軟性霓虹燈取代傳統玻 璃管霓虹燈。結構部分使用鍍鋅鐵架。側 面招牌支架外層使用烤漆板。淺藍色側面 為噴漆上色。
招牌模擬圖
佑昌攝影器材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12號
開業階段歷經無數攝影圈 的轉型與起落。
如今老闆即將邁入古稀之年,總能於談 笑 風生間訴說過往的大風大浪,他總說:「這 樣才跟別人不一樣啊!」,然而也因這樣的 精神,才逐漸做出二手相機店的好口碑。
身為彰化人的佑昌老闆,一開口便馬上流 露出非台北人的氣息。到異鄉開攝影器材 行的他,始於1983年的佑昌已經有34年的 歷史,也是台灣北區榜上有名的二手相機 店。
老闆年輕時曾以攝影師為 職, 爾後於
而佑昌招牌的發展如同攝影圈的演進般也 有一段波折的歷史。當時在管制區訂定 前,老闆正發包新的側懸招牌製作,卻沒 想到製作完成後,招牌規範的發布使得完 成的側招將永久無法使用。現今佑昌的招 牌 雖然一切都合乎法規,卻缺少店家由內 而外所散發的訊息,而側懸招牌對老闆而 言也始終是件沒有完成的遺憾。
設計師 顏妤真 性格強烈的佑昌老闆,對招牌有些自身經 驗為出發的堅持,例如滿版字級與顏色的 襯托是不少或缺的條件。另外針對佑昌的 英文原為 YOU CHANG ,經設計師建議改 YOU CHANGE,讓外國客人能從佑昌的 本意中閱讀出交換、二手的意義。
側懸招牌:復古碟形作為外部形體,帶出專 業、老品(二手)的形象,紅色外圈是顏色 襯托也象徵設備精良的形象,內容則保留佑 昌過往招牌的老字型作為店家的標準字,並 與相機元素的圖形結合形成logo。
攝影器材行 Camera Equipment store
外橫招:由於橫招與隔壁店家為相連的帆布輸出,現況取捨下, 便同樣以帆布輸出與外打光的方式呈現。內容以logo做衍伸並強 調業務說明。
騎樓包柱:橫招已有店家基本資訊,因此建議騎樓包柱在老闆堅 持保留下,能將資訊簡化,作為說明本店優勢的角色,版面應於 滿版字級與基本美觀間取得平衡。
大泉郵幣
「店家設有兩個跑馬燈說明該店家的業 務, 於騎樓下亦掛有著一面橫招,吸引穿越騎樓 的民眾與遊客」。大泉郵幣的業務範圍主要
是古貨幣投資買賣、老酒書畫郵幣收購、代 客估價等業務內容。
在溝通過程中比較少遇到老闆,因他在國內 外各處跑業務,從事古幣收購交易的老闆曾 提及大泉的由來是王莽時期的大泉貨幣,從 言談之中感受的到老闆對於自己專業的信心 與執著,亦提及古貨幣交易市場之興盛不甚 以往,生意經營上面臨更多挑戰。
另一方面,即便老闆期盼能夠完整執行討論
與設計,但因應政府政策並不提供備選店家 的招牌費用,加上在租賃期限即將屆滿,因 此老闆對於執行與討論過程興趣不是很高。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36-1號
最後一次會面時,老闆曾提出想再看更多 的設計提案,但因為執行時間上的壓力與 老闆可負擔的預算,因此在實際改造的部 分有所延宕。值得一提的是,在會議中老 闆給了設計師一枚大泉五十的古幣做為紀 念與發想可能。
基於古幣金色的銅材質聯想以及時代情感意 義,希望大泉郵幣的招牌露出建築立面,使 招牌與建築可以共存在視覺上並不衝突。用
黃銅或是類黃銅材質打造一塊銅幣樣式的小 側圓招,暗示大泉的業務範圍,亦期待黃銅 可以展現該材質的時代聯想,再搭配其店內
大泉立面招牌設計圖
圍,亦期待黃銅可以展現該材質的時代聯 想,再搭配其店內現代感的裝潢,盡可能 的讓材質與物件簡單呈現商家與招牌的關 係以及招牌與建築的關係,並貼上黑色卡 點的橫招內容,讓門面視覺連貫。
發想過程分為兩個面向,一為店家正面 上方的正面招牌,另一則是從延平南路 兩側經過會看到的側面招牌。正面招牌 的特性是一個正式的門面,設計上考量 店家的氣質與業務範圍,並提及店家的 中英文名字、業務等項目,是比較大氣 而正式的招牌。側招的主要功能則是讓 路人看見並且找到商家位置,因此在樣 式上考慮吸引目光、特別等特徵。
設計師 杜玟郁 大泉招牌模擬圖
來呷甜甜品
來呷甜成立於2016年 ( 是一間由夫妻二人 合力經營的小甜品店 ) ,因老闆幼年時代 在中華商場長大,對北門有深厚的情感。
,加上夫妻倆對冰熱甜品的喜愛,想創造 出屬於自己的味道 。 於是創立了來呷甜的 實體店面。來呷甜甜品主要販售傳統的冰 熱甜品,有可自由選擇配料再淋上特調手 工炒糖的古早味刨冰、冰Q燒糬、紅豆湯、 燒仙草等各式冷熱甜品等。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11號
針對顧客的心理學、視覺 聯想、材質、色彩計畫進 行想法交流,再與施工團 隊針對設計決定施工方法 建議與估價。由於顧客反 應不太容易找到店面的位 置,商家主要訴求希望加 入側邊招牌。 如左圖所示,設計師將初 步討論的想法統籌後之設 計與現況來做比較,以顧 客的角度來討論是否優於 現況,經過簡單的直覺式 線上問卷調查,確定絕大 部分的人是比較喜歡設計 後的視覺感受。
木作造型【630 x 105】
來呷甜 - 壓克力背光立體字【173 x 55】
甜品製作所 - 壓克力背光簍空字【145 x 38】
單位 : 公分
掛布印花【102 x 104】三塊 黑壓克力【330 x 61】
報
壓克力海報框 【80 x 50】
現況招牌採用磚紅色搭配字燈箱,騎樓兩 側採用木作格柵包柱裝飾,現況的色彩未 有整體明確定調,建議在新的招牌配置上
延續木作的柚木色調,橘黃色本身很容易 跟甜品聯想在一起,再加入黑色增加視覺 對比,既沿用建物已經存在的裝置,也提 升整體設計感。
在字體選用上,設計師建議改掉原本的少 女字體,由於少女字體屬於常見且容易取 得的POP字型,反而降低店家的設計感。
在新的字型設計上以明體為基礎,增加手 寫感。而店名「甜品」改成「甜品製作所」 有助於顧客聯想到職人特質甜品的感覺。
在吧臺上方增加米色麻質的布幔,上頭印 製店名、商標與橘黃色的圓圈加 「甜」字 強化視覺印象。同時也將視覺做遮蔽(現 況店內視覺過於通透,從店外看進去神壇 成為店內視覺焦點,有些顧客在直覺上會 迴避) , 另現有的海報(菜單&價目表) 貼於面向店面的右側,在材質表現上較不 正式,建議在牆面增加一組黑色壓克力的 底板,也在海報增加邊框與透明的保護 罩,將門牌移至不鏽鋼門的右側,在視覺 上更有整體感,在資訊的閱讀上也更明確 簡單。輸出品(菜單、海報、名片等)可 以延續新設計的品牌標準色(橘黃+黑), 增加顧客對於品牌的印象。
招牌改造後(模擬圖)
開封街一段
漢口街一段
都市設計準則五大面向
以延平南路(由北門到開封街一段)為例,說明北門歷史街區的 招牌管制因應街道整體及建築類型、私產權(店東與租客)、產 業、營業時間及城市燈光五大面向的思維方式。
街道整體
建築類型 營業時間
房東與租客 產業
城市燈光
街道整體
延平南路(由北門到開封街一段)未來將逐漸朝步行街道的方向轉型,軸線上可以 清楚看到北門歷史建物。目前管制辦法(草案)管制招牌懸掛的線高,但只針對延 平南路主要街道,兩側的巷弄並沒有規範,造成日後可能主要街道上招牌很整齊, 但是進到側巷內,招牌則出現很大很亂的現象。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也發現,有轉 角店家為了迴避大型招牌架設在主街道會面臨拆除的命運,而計畫將大招牌挪到側 向巷弄內的情況。
建築類型
延平南路(由北門到開封街一段)兩側以
獨棟透天街屋為多數,有一棟雙拼的「步 登公寓」及兩棟商辦大樓。獨棟透天街屋 的招牌懸掛位置以一樓店面上方的橫幅招 牌為主,建議除了橫幅招牌外,可以將側 懸的小招牌掛於橫幅招牌下方的騎樓柱子 上側。由於透天街屋為此段延平南路的主 體,因此提供人行的騎樓空間非常連續,
可以考慮以鼓勵人行步行的近距離視角 設計招牌的視覺呈現、文字大小及字型。
雙拼公寓及商辦大樓的招牌管制部分,建 議參考首爾設計之都的經驗,透過大樓管 理委員會將大樓樓上的各店家統合於管制 區內限高下的建築立面上,可由大樓管理 委員會出錢設置廣告物框架體,並讓店家 製作自己的商業面板並填入結構體。
房東與租客
田野工作中發現身份為租客的店家可以接 受招牌改造的提案,有一些店家甚至很歡 迎改造的提案。但是對於提供政府補助款 以外的其他資金,以完善其立面整理的態 度較為保持。推究其因可能是租客的店家 有一天終將離開。
另一方面,自營的房東因擁有房產權,所 以傾向藉招牌改造的機會重整建築立面( 重新安排立面管線、立面清潔及立面燈光 設計)並且有意願提供政府補助款以外的 費用。然而在不確定整體街區未來走向的 同時,擁有土地所有權的房東也提出不同 的看法,並不會馬上投入,以致於延長了 整體街道的改造。
產業
延平南路(由北門到開封街一段)兩側店 家產業類型包含企業總部、企業公司、相 機店、集郵社、影音公司、皮鞋店、製衣 店、兩家咖啡店及一家小吃店。除了咖啡 店及小吃店以外,其他的店家類型並不特 別依賴街道招牌,反而是依賴熟客的生意 及網路客源。這讓招牌的改造工作不如計 劃初期想像的困難,因為在招牌改造及架 設的空窗期並不會影響店家的生意。
營業時間
延平南路(由北門到開封街一段)兩側店家在夜間營業的數量不多,加上撫 臺街洋樓並沒有太多的戶外立面照明,導致延平南路夜間偏暗。未來因應新 的店家進駐,對於整體招牌夜間燈光設計可以做進一步的討論。
城市燈光
在計畫期間兩位城市燈光專家(何晨瑛、江佶佯)提供北門周圍的城市燈光 設計建議,皆不建議將延平南路的夜間照明打亮,如此才能突顯北門夜間的 存在感(北門夜間擁有立面照明)。由於延平南路(由北門到開封街一段) 夜間營業的店家數量並不多,所以現階段不需要太多招牌燈光的夜間管制, 但可考慮提供人行空間的基本矮燈光照明。
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
都市設計準則將以主動控管以及被動控管兩
種控管方式來討論北門周邊地區的招牌設計 準則。區域性的管制,主要針對區域整體性 去主動管控整體的招牌尺度、限高、招牌燈
光照明限制,而街道管制則是針對有街道氛 圍的街道(以延平南路為例)進行色彩、字 型、材質的被動管制。
不同於西方具歷史性的城市,往往以歷史建 築物為視覺的主體,而招牌則為附屬的陪襯
措施,招牌往往為色彩低調的設計物。配 合臺灣國情以及商業習慣(招牌仍為許多 業種的主要宣傳方式),無法強制規範一 定要使用的色彩及字型,也沒有必要,但 是可以排除一定不適合的顏色與太誇張的 字型。因此在色彩及字型部分建議以被動 控制(先排除一定不適合的顏色及字型) 的思考邏輯啟動參與式的討論。
1. 尺度
2. 招牌於 建築物的 高度
3. 招牌燈光
1. 色彩
2. 字型
3. 材質
『北門周邊廣告物都市設計準則』草案
建築正面型招牌
max:二樓底板高1m 且不超過 5m 1F
設置高度
建築正面型招牌
max:三樓底板高1m且不超過8m 3F
設置高度
建築正面型招牌
建築騎樓下招牌
建築側懸招牌
空地廣告物
設置高度
垂懸總高淨空高度
min:2.5m max:80 cm
建築騎樓下招牌
招牌面積 max:0.5m
出挑總寬 2
垂懸總高淨空高度 max:80cm
min:2.5m max:80 cm
建築側懸招牌
建築側懸招牌
max:80 cm 高 寬 max:2.5 m
*不得設定電子廣告物/屋頂廣告物 max:25m
(假設一層樓高度 3M)
設置高度 max:25m
建築屋頂招牌
出挑總寬 max:100cm max:6m
*不得設定電子廣告物/屋頂廣告物
不得超出女兒牆 不得設置於屋凸
中山南北路&忠孝東西路口 不得設置
設置高度 max:25m
一、市民共建美學的過程有助於 城市美學的實質推動
本案以社區營造的方式,透過大量的對話與 田野工作,觸發更多在地居民與市民對於招 牌設計與規範的想法。藉由滾雪球的效應, 持續傳達城市共創美學重要性,透過民眾彼 此的觀察與對話,促使城市美學不再是專家 的專業觀點,實質融入社會生活現況的美學 共識。本案過程中,有越來越多的店家都開 始認同有設計的招牌是件重要的事情,相關
認知的改變,將有助於後續的實質推動,達 到事半功倍成效。
二、管制辦法若能導入適度參與 將有助於專法的落實
本次專案執行過程,相關管制辦法雖然已經 公告,但還未正式實施,讓參與的過程有更 多的機會聽取一般民眾與店家的心聲。相關
資料都顯示出,店家對於管制有一定的接受
本案執行期間以淺白的說明方式及多元的參 與平臺,讓民眾更清楚北門周邊地區的整體 規劃。從上位的西區門戶計畫、招牌管制計 畫、徒步區計畫等,讓民眾逐步理解,並且 有更多機會提問,以釐清認知的過程,也促 使市民、居民與店家更加理解政策背後的目 的。同時也藉由民眾意見,政府有更多的資 訊可以修正相關政策,形成善意的循環,將 逐步增加民眾理解進而支持政府政策的意願 。本案部分店家,自發性提出更新建築立面 的規劃,可視為對於本市景觀發展的認同。 結論
程度,但對於公平性(管制區強度的劃設依 據),以及相關管制內容的方式與目的(管 制強度與美觀的關係),都有許多不同的意 見,亦反映出目前管制辦法仍有改善之空間 。若能有效的回應相關疑慮,相關專法將得 以實際落實,達到城市美學改善之功效。
三、公共政策轉譯增加民眾對於 公共政策施行的信心
四、適應性的招牌管理規範,納入
都市設計準則
本次研究區域因其產業與街道尺度的差異, 反映出招牌管制的思維,應可嘗試跳脫以單 一區域單一辦法的管制規範。建議可透過不 同街道尺度、建築類型、與重要歷史建築的 相對空間位置,進行思考。行人步行尺度及 車行的招牌閱讀需求不同,也需要納入考慮 兩種不同需求的招牌管制準則訂定方式。行 人的步行經驗以「街」為主體,所以「街」 及「巷弄」的招牌管制也是重要的。同時招 牌因為產業類別的不同,也會造成店家對招 牌差異化的需求,然而產業更替非可控管之
變數,未來將如何彈性因應產業需求與應對 之景觀管制,仍需多加研究與試驗。
步接受商圈並不一定需要統一的招牌型式, 且同意說服組織成員將招牌的改善納入設計 過程。於招牌改造過程中,若超出政府補助 部分,亦認同將由店家自行支付。若後續相 關案例推動成功,將有助臺北市政府於街區 、商圈進行招牌改造時,不僅會有統一規格 的形式進行設計,而是在基礎設計一致的情 況保留各店家特色。另外,對於店東或是建 築物的產權人可以有進一步的社區營造協調 方式,鼓勵產權人投入招牌結構體的改造以 及建築物立面整理。
五、社區營造將可改善商圈招牌 改造單一化的困境
本次研究範圍包含了飲食、商旅、集郵幣、 影音、與相機產業,其中博愛路相機商圈因
於民 國 9 0 年進行統一招牌改造,並無改造 需求,並未積極參與後續示範點討論。而中 華路影音商圈透過本次相關講座及地方願景 工作坊,逐漸認同招牌的設計應該結合店家 歷史脈絡,以及建築整體景觀視覺設計,逐
後續執行建議 三、 持續推動招牌美學運動
一、 全市招牌改善計畫應結合 街區營造
本次計畫執行經驗顯示,若有整體性的計畫 ,較容易說服店家參與招牌改造。同時如商 圈、街區等尺度的討論,公益與私利的整合 ,讓店家願意為了商圈發展與街區形象景觀 ,付出更多的成本進行招牌的改善。除此之 外,亦可改善目前政府補助款過低(二萬三 千元),無法兼顧招牌設計與施作的費用, 造成無設計投入之結果,或只能選用統一性 招牌的處境。
二、
延續本案社區營造能量推動
街區設計示範點
本計畫示範點多位於延平南路,幾乎佔有該
路段店面之店家半數以上,且討論議題已逐 步擴及整體街區再生議題,包含立面整理、 街道指示牌調整、街區管線調整,到最後街 區的短中長程發展。若能延續本次擾動的能 量基礎,包含願意恢復舊貌的順益企業集團 (延平南路5號)、拆除招牌(建成銲條)、
招牌減量(發美皮鞋),同時搭配撫臺街洋 樓進行整體街區設計,透過公私協力方式, 逐步建構整條延平南路的景觀風貌,將是推 動歷史街區都市再生的潛力地區。
本計畫推動過程中,邀請包含都市計畫、都 市設計、建築景觀、色彩、字型、燈光、行 銷企劃等專業者進場分享,讓參與店家逐步 理解整體設計對於招牌與街區美感的重要性 ,獲得許多店家的正面迴響,對於後續設計 師進場溝通帶來相當大的幫助。故,應持續 透過既有研究資料,及本案相關研究成果, 以公開的資訊平臺,讓更多市民有機會接觸 相關資訊,將有助於臺北整體美學的提升。
建立招牌廣告物供應者及 需求者媒合平臺
本次計畫執行過程中,發現目前並沒有一個 平臺能夠有效的媒合設計師與招牌需求者。
若能透過網路平臺讓有興趣店家與臺灣設計 師合作,並包含基本招牌設計原則、有興趣 設計師/公司名錄及優秀施作廠商,將得以 作為臺北/全國推動街招基石,並提升業主 視野。
五、 政策可納入設計補助,且獎勵施作、 補助並行
目前建管處補助雖已納入街區概念,但由本案經驗 歸納都市計畫、都市設計、產業發展與社區營造之 建議,說明如下:
1. 優先補助都市計畫、都市設計、產業發展與社區 營造等相關政策地區。
2. 導入補助設計費,提升店家理解設計之重要性。
3. 媒合有意圖投入北市設計改造團隊或設計師。
4. 每年舉辦招牌大賽,鼓勵店家與設計師並補助合 法且有特色之招牌。
想了解更多,請搜尋 「北門街招」臉書 粉絲頁或掃描 QRcode
臺灣與各國招牌景觀管理發展
1967
訂定《廣告物管理辦法》
施行《古都保存法》
1970
頒布《京都市風致地區條例》
頒布《京都市市街地景觀條例》
1976
頒布《京都市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條例》
1981
頒布 《京都市文化財保護條例》
1995
制定《戶外廣告物管理法》
更新了1973年舊條例,擴大了原條例規定的美感區面積,增加了 風致地區和自然風景保全地區,並針對20公尺高以上的建築做色 彩與裝飾的細密控制。 1973
修訂《京都市市街地景觀條例》為《京都市市街地景觀整備條例》
完成「東京色彩調查報告」
1990
進行《戶外廣告物管理法》 全面修訂
1998
東京都戶外廣告物指南
1997
頒布《Guidelines
The Central Area》
市區重建局(URA)發布了第一份廣告招牌 放置區域及如何放置的規範。針對商業集 中區域進行管制,希望將室外招牌廣告導 引至商業活動集中的零售及娛樂消費區。
2001 2004
函頒《臺北市廣告物示 範區美化更置申請及補 助作業須知》
訂定《臺北市廣告物暫 行管理規則》
修訂《京都市市街地景觀條例》為《京都市市街地景觀整備條例》
更新了1973年舊條例,擴大了原條例規定的美感區面積,增加了 風致地區和自然風景保全地區,並針對20公尺高以上的建築做色
東京都戶外廣告物指南
頒布《Guidelines For Outdoor Signs In Area》
市區重建局(URA)發布了第一份廣告招牌 放置區域及如何放置的規範。針對商業集 中區域進行管制,希望將室外招牌廣告導 引至商業活動集中的零售及娛樂消費區。
景觀綠三法:《景觀法》、「實施景觀法 相關法律」及《都市綠地保全法》通過
對於日本城鄉風貌保存具有重要意義,其 確立城鄉風貌為「全民共同財產」的基本 建設理念,並賦予其法律地位。
景觀綠三法:《景觀法》、「實施景觀法 相關法律」及《都市綠地保全法》通過 訂定《招牌廣告及樹立廣告管理辦法》
對於日本城鄉風貌保存具有重要意義,其 確立城鄉風貌為「全民共同財產」的基本 建設理念,並賦予其法律地位。
修訂《Guidelines For Outdoor Signs In The Central Area》
配合新增的三個商業區,對原有的法規進行重新審視並修改。
制定《眺望景觀創生條例》
因圓通寺眺望景觀消失的危機而生 ,劃定景觀保護區域,亦針對區域 內高樓建築的高度進行管制。
制定《京都市室外廣告物條例》
保護日本人精神家園京都的新景觀 政策,包括重新審定建築物高度和
外觀設計標準,並加強了戶外廣告 管理,以保護眺望景觀。
頒布「東京都景觀計畫」指定特定 區(景觀形成特別地區)
參照景觀法規劃新的運用方式,呼 應1994年東京都都市景觀主計畫 以地理位置規劃之六大發展軸線, 並指定景觀形成特別地區與訂定大 規模建築物景觀形成方針。
東京都色彩景觀計畫
內含色彩指引,根據所劃分區域與 規模等訂定不同的色調,從河川乃 至都市更新皆在規範範圍內,小至 外牆翻修、大至新建工程,在此計 畫中皆可有所依循。
首爾被指定為2010世界設計之都
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
《首爾市各區域室外廣告指導方針》 從「公共意識」、「公共美學」 、「公共參與」等三大層次啟動 計畫。目的為提升公民美學,透 過參與建立共識,且鼓勵縣市政 府機關針對轄內之視覺美感景觀 及城市色彩提出相關規畫。
2009
制定《京都市歷史風致維護 與改善規劃》
因2008年中央《歷史風致 法》頒布,京都市隔年訂定 ,除了以強化物質環境的保 護,並提升了對歷史風致等 傳統文化活動與文化精神氛 圍之保護。
2010 「設計韓國計劃」
制訂「設計首爾綱領」 四個理 念:一是綠色,擴大綠地指數; 二是藍色,要凈化空氣、水;三 是歷史,要保護首爾的歷史遺產 ;四是人文。韓國政府在歷史上 首次成立了設計首爾總部,將工 業設計提高到政府管理層面。
針對1949年條例曾進行多次修改,主要
增加參照景觀法規畫地區之規範與針對 廣告物管理業者之細部執行及規範。 修訂《東京都屋外廣告物條例》
頒布《Conservation
針對歷史建物上的各種招牌,進行設計、 位置及尺寸的規範。
臺北街角遇見設計
「臺北街角遇見設計」計畫啟動, 透過工作坊、串聯行動在美感體驗 基礎之上運用設計方法,改善市民 的生活日常;無論是街區或是巷弄 ,重新發現在地紋理之價值。
制定《京都市傳統木
構建築保存及活用相
關條例》
2013 2014
修訂為《京都市
歷史建築保存及
活用相關條例》
修訂《東京都屋外廣告物條例》
實施《京都市室外廣告物條例》
經過七年緩衝過渡期,2014年9 月1日開始強制執行。全面禁止 屋頂設置廣告看板、禁止旋轉或 閃爍的霓虹燈、招牌及限制看板 高度。同時列出「禁止色」與「 規制對象色」,並依照地區不同 規範其嚴格度。
針對1949年條例曾進行多次修改,主要 增加參照景觀法規畫地區之規範與針對 廣告物管理業者之細部執行及規範。
頒布《Conservation Guidelines》
針對歷史建物上的各種招牌,進行設計、 位置及尺寸的規範。
西區門戶計畫
西區門戶計畫未來也將規劃恢復北門、 鐵道文化等歷史意象,讓臺北車站地區 再也不僅是轉運樞紐,合歷史、生態的 多樣化空間將引入豐富的創意產業與市 民活動。
頒布《Signages: Do it Right(A guide for shophouses)》
針對歷史保留區的商店,依建築年代與 建築立面予以分類,說明其對應之招牌 應設制的位置與大小。
訂定《臺北市廣告物管理自治條例》
訂定廣告物色彩與區域關係的設計規範 ,以北門周邊路段及迪化街北段作為示 範點,進行區域性廣告物設計規畫,提 升臺北市市容。
北門地區設置廣告物都市設計審議範圍 忠孝橋引道拆除
臺北設計之都–區域性廣告物色彩計畫
訂定廣告物色彩與區域關係的設計規範 ,以北門周邊路段及迪化街北段作為示 範點,進行區域性廣告物設計規畫,提 升臺北市市容。
北門周邊社區營造–廣告物示範操作 計畫
延續西區門戶計畫,在忠孝橋引道拆 除後通過社區營造的方式,與店家、 設計師、在地居民對話,凝聚共識, 重新打造北門周遭的新街景。
增加文化財庭園景觀特別地區(增加一個 庭園)並將其列入景觀維護規範範圍。
實施「戶外廣告物等管理與戶外廣告產 業振興相關法律」
參考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修正戶外廣告 物等管理法,鬆綁法規限制,獎勵於戶 外廣告物自由顯示區域設置商用廣告物 ,以鼓勵商業發展。
修訂《Signages: Do it Right (Our Shared Heritage: A quick guide for owners and tenants)》
針對歷史保留區各種類型商店,對店 東與租客說明招牌應設制的位置、大 小與景觀上的規範。
招牌示範點評選會
招牌示範點評選會
城市景觀美學講座 廣告照明環境設計 何晨瑛 城市景觀美學講座
錢朝商號
立安服裝
川禾電子
出版單位 發行人
地址
電話
計畫主持
共同主持
計畫執行
執行團隊
地址
電話
參與店家
設計師
北門周邊廣告物社區營造成果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方定安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168號 (02)2781-5696
吳思儒 鄭采和
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林文倩 余家萱 劉奕汝 顏妤真
王恬易 林芷稜 邱立安 陳宥如 張皓鈞
臺北市新生北路二段129-2號 (02)2581-1365
川禾星揚電子/大泉郵幣/立安服裝/佑昌相機行 來呷甜甜品 /建成銲條/順益關係企業/發美皮鞋/義文國際
田明祥 石尚瑋 杜玟郁 林文倩 林筱雯 周倢宇 陳德龍 陳姿穎 顏妤真
特別感謝
文化大學建築所教授-黃光廷 文史講師-陳國雄/劉家琛 水越設計總監-周育如
瓦豆製作有限公司創意總監-江佶洋
北門相機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永祥 交通大學建築所教授-張基義 向美廣告有限公司
皮思達奇設計創辦人-賀仁偉
光環境設計分析專家博士-何晨瑛
和峯室內裝修有限公司
境群國際規劃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蔡聰琪/經理-施勝韋
新中華路影音電器街促進會理事長-黃意婷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邱顯洵
臺北市廣告公會理事長-林慶同/常務理事-陳綺珍/榮譽理事長-陳劾斌
臺北市政府建築管理處公寓大廈管理科正工程司-楊銧煜 臺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丘如華 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祕書長-吳盈慧 臺北市都市更新推動中心-林 宓/黃子俊
Localware家居設計品牌設計總監-蔡易成 Justfont共同創辦人-蘇瑋翔 及各位參與工作坊、展覽的民眾與店家 (以上按單位筆劃排列)
本計畫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補助 出版日期 1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