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聚,8種匯聚社區共同協作的串聯網絡

Page 1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104-106年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社區營造點成果專書

「聚」,由耳朵,手,還有許多的人組合而成的, 就像在社區營造推動的過程,有人傾聽,有人一起動手, 透過對話,形成共識。

2013年14個社造點,是臺北都會的社區力「萌」芽的開始, 2014年26個社造點,「耕」耘的力量,使臺北都會更有活力, 2015年18個社造點,社造點團隊之間「串」聚鏈結臺北, 2016年18個社造點,共「融」共好,帶出另一種公民創造力,

今年,2017年,8個社造點,以「聚」為主題, 看見過往累積引動的社區社群力量,有更多的外擴與內聚, 也期待透過持續行動,讓網絡內的關係與角色可以浮現, 成為社區延續能量(承先)或開展新行動(啟後)的穩固能量。

本次也整理了六年來(100-106年)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推動的軌跡及成果, 交織臺北市的社區社群網絡,形成城市改變的能量, 期待未來有更多的「你」一起共創美好的城市!

重新詮釋的都會型社區營造:

織起臺北市互助共享的社區、社群網絡

臺北市當代的都會型社區營造,在都市人口快速流動、集合式住宅結構的特性下, 孕育出許多倡議各式議題的社群組織,並依照不同地域發展下的在地議題,打破傳 統既有的行政鄰里疆界,形成互助共好的議題行動圈。根據本處統計過去近5年社 區營造點及社區影像紀錄的提案組織類型,傳統的地緣社區約有75組提案,而議 題社群則約有85組提案;相較其他縣市,臺北市議題社群的崛起,是都會型社區 營造獨特的特色寫照。

本處多年來亦以「社區營造」的頂真精神推動都市再生,而都市再生從來不僅是更 新重建、整建維護抑或是修老房子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城市議題中,建 立人與人之間、社區與社群資源間的各種社會網絡連結,促進大家「作夥行動」, 都市才有「再生」的機會。社區營造點一直是我們串起社會網絡連結的重要媒介, 這五(102-106)年來,我們促成近百組社區與社群的合作,產出上千場由市民朋友 共同參與的城市行動,帶起了各種計畫「社造化」的風潮。

106年的社區營造點,我則觀察到各種「跨越」的契機,這樣的跨越,可以指「 跨世代對話」、「跨社群串聯」、「跨經驗交流」及「跨領域合作」等四種跨越性 的突破。舉例來說,過去都認為,都市更新是大人們面對的重建課題,然而在「福 佳小柯南」的提案中,我們看見小孩在認知自己成長的生活空間中,如何想像都市 更新的需求,並與大人們相互交流,而這樣的對話是一種「跨世代」;今年的社區 營造點有三個在士林區的提案團隊,透過社區營造的經驗交流分享形成區域網絡,

定期辦理聚會、共同協力工作,這樣的媒合是一種「跨社群」; 「營造艋舺社區 博物館」透過提案人串聯在地資源創造社會弱勢微型經濟並與「大溪社區經驗」的 輔導老師針對街區經營交換意見,這樣的交流是一種「跨經驗」;「洲美『田』秘 密社區再現計畫」提案人提倡洲美人文地景保存不遺餘力,透過社區媒合培力機制 ,促成與推廣食農教育「好食機」的合作,這樣的合作是一種「跨領域」。

這一本專輯,不只是收錄今年的社區營造點故事,更是記錄過往社區營造點的後續 發展,以及那些默默協助臺北市社區營造夥伴們的觀察。而臺北市社區營造的下一 步,不僅是社區、社群間的協力,更是促成「社區共同體」或是「城市村落」的形 成,我們透過各種社區工作者各司其職也相互合作,重新詮釋屬於臺北市的都會型 社區營造模式。最後,我也再次感謝這一年來夥伴們的努力,尤其是今年度陣容堅 強的輔導顧問團隊,不辭辛勞地為本市社造點培力奔走與付出,成為更新處推動社 區營造政策最可靠的後盾!

聚:社造的內聚與外擴 序/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2017年的社造點活動圓滿落幕,這是2013年以來的第五年,從2013年的萌、

2014年的耕、2015年的串、2016年的融,到2017年的聚,每一個關鍵字都有其 意涵:從社造的萌芽、耕耘,茁壯後串連、融合,最後內聚與外擴成為建構公民 社會的社會力。「聚」這個字由耳朵、手,還有許多人組成,就像社造過程中有 人傾聽、有人動手,然後透過對話形成共識,這就是2017年社造點活動的中心思 維。

2017年社造點有一些不同於往年的特色:社群組織與在地社區的跨域合作、孩童 與青年志工的加入、社區微型經濟的形成、社造學會理監事的參與等。而社造點 伙伴也藉由參與社造中心的各種活動,培力社區能量,逐步形成區域串聯。

將近三個月的執行階段後,我們循往例舉辦社造點成果巡迴,除了邀請輔導團隊 及學會理監事外,也邀請公部門伙伴進入社造點親身體驗執行成果。社造點團隊 也藉此學習不同社造點的做法,彼此激盪出火花並思考未來方向,以延續並展開 社造的能量。

從「聚」的社造成果,我們看到都會型社造的可能圖像,也體會到社造必須透過 在地實踐,發揮在地力量並善用社群力量,才能從一個人的「人」,成為二個人

的「从」,最後匯聚成三個人的「众」,如此才能捲動更多社會力,將台北打造 成美麗動人的公民社會。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計畫主持人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CompressorFreeVersion

重新詮釋的都會型社區營造:

織起臺北市互助共享的社區、社群網絡 / 方定安 聚:社造的內聚與外擴 / 李永展

關於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106年社造點計畫說明

102-106年社區營造點分布圖

8個社造故事

01 福佳小柯南 社區規劃工作營

02 「洲美『田』秘密」社區再現計畫

03 跨世代X跨社群的共好實踐

04 跨世代行動教育保溫杯

05 營造艋舺社區博物館

06 探索新生活.分享好生活:料理與攝影的鄰里對話

07 城市遇故知_步行城市自我實踐計畫

08 蟾蜍山好地方-社區青草DIY

社造的永續經營模式

輔導團隊結語

綜整過去六年社造中心累積的成果

發行資訊

CompressorFreeVersion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的二三事談起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座落於延平北路二段與涼州街口,是一棟灰色的洗石子 融合白色面磚的建築物,建築物上的「仁安醫院」四字格外醒目。這棟矗立在大 稻埕街頭的老建築過去是大臺北地區少數台籍人士開設的醫療診所,由創立人柯 謙諒醫師設立於昭和二年(1927年)。隨著時代的更迭,這棟具歷史意義的老建築 並沒有被人們遺忘,因為柯醫師的子孫柯賢忠與柯陳美英夫婦將其保留了下來,

並捐贈給臺北市政府。自2003 年起歷經修整至2009 年試營運,臺灣第一個有固 定實體館舍的社造中心誕生。

CompressorFreeVersion

議題社群刺激或協助地緣社區,讓能量凝聚在社區

社造中心自2009

年運作至今,面對臺北市的都會特質,我們在摸索中前進,亦 在與社區互動的過程中,逐步相信累積的社區力量,相信每個關心社區生活的 人、團體或組織,都能發揮自身優勢,從社區生活的體會出發,發展出對於 「臺北是 ⋯⋯ 」的想像,產生從社區著手的行動,也因而摸索出「議題社群刺 激地緣社區,能量留在社區」的策略方向。

活化歷史館舍,引進多元社群,創造多元創意行動

在方法上,則善用館舍的空間特質及歷史氛圍,以展覽、工作坊、演講等各種 不同形式與社區、社群產生連結,並辦理社區營造點遴選,提供媒合經費、輔 導支援等協助,促使每個想像能夠開展,創意行動方案能夠落實並持續發展。

而社造中心協助資源的連結,提供必要的支援,擴大社造點影響力,和社區與 社群一起推動臺北市社區營造,持續滾動前進,創造更多城市創意行動。

CompressorFreeVersion

106年度

社區營造點計畫說明

2013 年度社造中心首度透過公開遴選,找到14 個社區營造點(

2014年度更擴展至26個,2015、2016年各陪伴18個社造點,2017年持續協助8 個社造點,提供小額媒合經費,促使社區的行動起步發展,與社造中心建立夥伴關

係,共同促成關注社區需求、發展生活創意的集體行動。

透過社造點的遴選,我們找出各種不同議題的社區、社群,在行動的過程中,社造 點與社造中心共同挖掘社區本身的寶藏與資產,培養社區營造的能力及動力,串聯 內在及外在的網絡,促使每個想像能夠開展,從實體環境與社會關係兩面向解決問 題、營造社區。

每一年、每一個社造點都是一個推展模式,社造中心也會協助整理相關經驗,提供 其他社區推動參考。並透過社造點間彼此交流的機會,促成各自發揮所長,形成互 助,使原初想做的事,由點而線成面的產生影響力,變成引起共鳴的實際案例,將

成果回饋給社會,使之紮根,從「萌」、「耕」到「串」、「融」、「聚」的開 展。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辦理期程

2017年7月19日 遴選辦法公告

2017年8月-11月 社區營造議題沙龍共4場

2017年8月 4日 社造點遴選說明會

2017年8月15日 報名截止

2017年8月20日 公開簡報審查

2017年8月29日 審查結果公布

2017年9月 2日 社區營造點經驗交流會

2017年11月17日 提交成果報告書

2017年11月25日 社區營造點成果交流會

2017年11月25日-2017年2月28日 社區營造點成果展覽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2012-2017年

臺北市社區營造點分布區域與團隊

2013-

國順里童樂聚場

太玥工作室

2013 大稻埕在地行動一日營 拾樂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漂泊工仔自立工班

台灣當代漂泊協會

兒童飛夢成長營

臺北市社區營造志願服務協會

大龍住宅的綠生活實踐 社區綠生活市集

20142015201620112014-

大同好青年-「2016 社區技藝培訓營」

社區營造人才培訓計畫「大同共好組」全組 「大稻埕小探長」讓我們用觀察改變世界 URS329 稻舍組員

柴寮博物館- 做自己的博物館

自在柴寮(56789 自學家庭 )

太平日日新

點亮太平町專案小組

2017城市遇故知_步行城市自我實踐計劃 「城市遇故知」團隊

協同鄭采和建築師事務所及景澤創意公司

世界女人與社區的約會─女影二十‧ 社造沙龍 社團法人台灣女性影像學會

樸門心‧分享情~ 樸門永續生活系列講座

邱榆棋 ( 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 - 台北家族 )

飛舞的線條-大同區社區長者集體美術創作活動 蔡蕙恩、吳翊琳 舒適房子的實踐計畫 社團法人台灣汗得文化協會 「我們都是社區一份子」攝影工作坊計畫 空間結合文化路徑營造頂下郊拼 160 年歷史情境重現工作坊 社團法人台北市大龍峒金獅促進會 彩繪未來。設計台北 大同區國慶社區發展協會 北大同青少年創意產業聯結實驗計畫

綠生活實驗基地

蔡文榮 ( 協同社造中心志工伙伴共計 10 人 )

大稻埕社區報發行暨社區公民記者培育計畫 呂大吉建築師事務所

太平國小寶藏箱─解密計畫 DecodeTaipin 臺北市社團法人太平國小校友會 有愛相隨樂開懷-志工培力計畫

大同區青少年社區學習交流平台 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社區達人夢想屋營造─分享技藝、分享愛 立祥雕刻社王澤蒼

城市遇故知圓桌論壇 ROUNDTABLE 系列活動 「城市遇故知」團隊

劍潭生態人文基地盤點與培訓工作坊 中山區劍潭里辦公處

「視吃特派」友善店家協力計畫 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

樂興之時【週末音樂會】社區音樂推廣計畫 樂興之時管弦樂團 201420152016-

雙和小薄荷計畫

信義區雙和社區發展協會

台北創世代‧社造動起來 興雅國小創意教室玩具工廠與

ideauser創意設計合作平台 台北市興雅國小家長會

環境創意變裝工作坊

曹連燊、社規師張芳晴、

社區美術老師、內湖鐵馬車隊

社區沃土化

內湖碧山社區

2015-

司法新村懷舊廣場-順興蚊子電影院&田園小農村

文山區順興社區發展協會 老人與貓-「讀書給爺爺奶奶聽」

貓咪辦公室

2016-

老人與貓-「友善街貓社區計畫」 貓咪辦公室

臺北市南港區久如社區發展協會 20132012-

四分溪文史工作坊

久如生態培力研習工作坊 南港區久如社區發展協會

2014-

高齡社區的互助系統 陳沅蓀(儲備社區規劃師)

紹興公共空間修繕計畫

2015-

【紹興好回憶】社區文史地圖出版計畫

台北市紹興權益促進會 & 紹興學程

電影‧記憶‧生命分享 王瑜君

中正公民記者培力工作坊暨社區刊物 中正社區大學

2016-

保存老臺北記憶臺灣省城隍廟暨城內商圈攝影志工培訓計畫 中正社區大學

2013-

主婦的力量~奇岩社協 20 年「社區學習」計畫

北投區奇岩社區發展協會

20142015-

北投中正山親山步道旁木炭窯修護計畫 北投區泉源社區發展協會

「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工作坊 北投社區大學黃崇祐

活力清江,社區資源整理及建構方案

北投區清江社區發展協會

2016-

洲美互助好住站 土也社區工作室

2017-

「洲美『田』秘密」社區再現計畫 土也社區工作室

天母白屋活化工作計畫

天母白屋文化節籌備會

翠山生態景觀改造規劃工作坊計畫

迷蝶地圖‧走入綠地

羅友倫故居保存推動計畫 士林區天玉社區發展協會

社子島地景藝術節前期擾動計畫

創藝社子島

天母綠玉聯盟 2016-

跨社群共好計畫

好好地工作室

好好地工作室 2017201220132015-

友倫在家嗎? 天母羅友倫故居再生行動

翠山里里辦公處、雙溪中央社區發展協會 " 最後盛宴 生生不息 " - 社區(慶) 生生

滾鄰互助生活聚樂部

福佳小柯南-社區規劃工作坊

導航基金會

跨世代X跨社群的共好實踐

跨世代行動教育保溫杯

善步地方教育工作室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從平面到垂直的想像-松山區復建里魚菜共生實驗 劉啟明 ( 松山區復建里辦公室 )

手足舞蹈

2013-

松山區樂齡行動方案推廣平台 臺北市松山區里人唯美學服團 20142016綠生活樂活趣 胡韻婷(雲和街社區關懷中心)

大安區華光社區再生發展營造計畫華光心願景生活圈願景工作坊 大安社區大學

2014-

臥龍生態廊道的營造—志工參與生態調查計畫 陳和德(臥龍學園導護志工) 水稻‧渠城—溫州街廓多元關懷永續甦活計畫 大安區溫州社區發展協會

社區車庫—工具分享、互助修理站 粉紅豹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5-

泰順青田社區友善交通環境營造 綠色陣線協會

華光抗報-社區不散,築夢攜手 華光社區自救會、華光社區訪調小組 工具分享行動─古風小白屋伙伴計畫 綠點點點點團隊

蟾蜍山好地方-廣場改造計畫 好蟾蜍工作室

2016-

蟾蜍山共地綠生活 好蟾蜍工作室

鄰里交通改善X社區參與式營造 綠色交通行人友善小隊、綠色陣線協會 高年級實習生-社區熟齡人力活化平台 大安社區大學志工隊

2017-

蟾蜍山好地方-社區青草DIY 蟾蜍好媽媽

20122013201420152016-

萬華日祥里綠色生活社區營造

臺北市萬華社區大學、日祥里社區發展協會

臺北老城社區裡「老廟、老學校」共生營造

老舊社區綠農耕─編織校園與社區學習網 繆思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國興社區樂活小站 萬華區騰雲里辦公處

紅磚厝小學堂─艋舺大道鐵支路舊城區 台北市糖廍文化協會

貴陽街日光計畫二年社區居民感情活絡及問卷調查計畫 西京淡水河文化藝術發展組織籌備處

曉劇場艋舺藝文講堂-聆聽城市的聲音 曉劇場

三水樓弱勢自立支援網絡

2015 三水樓自立支援網絡空間營造、社區連結、另類方案 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跨世代社區喚換菜 好加在工作室

青銀~輕盈真有味學堂 萬華菜市長

相揪黃昏後- 祖師廟埕古早味影展與街坊對談 好管家街區振興協會 瞧橋加蚋仔-影展X 食堂X 多元生活 六庄

探索新生活.分享好生活:料理與攝影的鄰里對話 想像一個家 南機拌飯 (有限責任台北市地下社造勞動合作社) 2017-

營造艋舺社區博物館

財團法人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

8個社造故事 社造點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2017年社區營造點成果專輯集結8個社造點,透過系統性的操作方法整理,作 為其他社區可以參考的經驗,分享給社區工作者、對社區營造有興趣的團體或 大眾。

社造點成果手冊的編排特色:

CompressorFreeVersion

從各社造點的「序文」摘述開啟序幕,用一句話呈現社區行動的精神, 點出社區力量在什麼背景凝聚成「故事的開始」,並以敘事陳述「社區 怎麼做」,紀錄社造點提案操作的過程及方法。最後以「社區筆記」呈

現社區於不同議題中,用什麼概念、技術或資源在社區耕耘,透過系統 性的整理為可以學習的經驗。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福佳小柯南-社區規劃工作坊

「我們將嚴肅困難的議題轉換成兒童世界的有趣,

也透過兒童的視界,落實我們接地氣的社區認識。」

將華榮市場公辦都更案變成一個社區共學的機會,增進小朋友對社區意識的 培養與認同,也帶領小朋友深入面對自己對社區樣貌的期待,並培養對環 境、對社區居民不同需求的察覺,透過「福佳小柯南」的好玩活動,讓孩子 成為「小小社區規劃師」。

實施地點:士林區福佳里/施行單位: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聯絡資訊:周佳君 chun777@gmail.com

The Story Begins / 故事的開始

無論是小朋友、大人,少有機會去思考「社區」的概念與面對「社 區生活的需求與改善」,在106年的寒假,導航基金會舉辦「福佳社 區小小導覽員」,嘗試與小朋友討論「他們想如何打造自己未來的 社區」,發現小朋友不是沒有想法,只是資訊不足、欠缺引導,對

事情還未產生更深入的認識與判斷,所以希望透過舉辦「福佳小柯 南-社區規畫工作坊」,讓小朋友可以練習從生活開始觀察、思考 社區共有的空間。

1)透過角色扮演,了解華榮公辦都更案對周遭居民、社區可能會有怎樣的影響。

2)讓小朋友認識「社區」概念,發掘日常的社區生活故事,製作一張生活經驗地 圖。

3)小朋友對於動手做有濃厚的興趣,並樂於解說自己組別的作品,未來可以思考議 題討論如何和手作結合。

4)鼓勵小朋友發揮柯南尋找真相的能力,針對附近居民進行訪問、更接近真相。

CompressorFreeVersion

串聯居民、團隊加入籌備階段 使課程更完備

工作坊規劃除了捲動小孩參與社區事務,也邀請社區家長、在地大學生與 空間專業背景的講師,匯整不同專業一同加入課程籌備討論,編排能引發 小朋友的興趣的課程主題,加強學校正規教育所缺乏的:由孩子們自己討 論團隊規定,建立團隊共識、讓小朋友練習發表意見並理性討論。

以五感探索社區

巡禮社區公共空間

從帶領小朋友認識「社區」概念開始,於地圖標出他們日常的活動範圍, 引導分享他們生活故事。以小柯南辦案的課程形式,讓孩子透過五感觀察 社區:「尋找社區氣味濃厚、古老之處」、「尋找社區空曠、擁擠、神秘 之處」與「綠色、視覺繽紛、很美很醜之處」等,最後整理探索得到的素 材及照片標註於地圖上,孩子們分組報告透過五感感受到的社區角落。

透過角色扮演了解社區議題

課程遊戲模擬真實都市計畫審議程序的四個階段:「日常聊天」-扮演居民 討論都更案,嘗試找出社區共識;「公聽會」-扮演市政府者說明計畫內 容;「議會」-扮演民意代表向政府質詢;「審議會」,扮演承辦與首長共 同討論決定最後公辦都更計畫內容。孩子透過扮演不同的角色,了解「華 榮市場更新案」對社區可能會有怎樣的影響,讓孩子們理解各個族群間不 同的意見。也讓孩子透過訪調居民,理解社區對於議題的想法。

用模型說明對於華榮市場的想像

孩子發揮創意,製作模型呈現想像更新後的華榮市場樣貌,說明他們理想 的規劃。各組的模型皆不同,有防震、防洪、能源再利用等,以及增加綠 化空間、增加居民互動空間,甚至有提供抒發課業壓力的設施,說明目前 生活環境所匱乏的資源,透過孩子們的視角,看見社區議題的不同面向。

透過工作坊蒐集孩童的生活經驗地圖、社區探索地圖以及對於社 區空間的理想規劃,可作為後續和居民討論的素材及社區環境改

善指南。家長們也透過小朋友的學習分享,更認識社區裡的公共 議題,未來透過事前準備,工作坊可以讓社區跨年齡的住民互相 刺激與學習,埋下小朋友參與公共事務的種子。

公民精神與素質的養成,需要長期進行始能看出成效,期待為參 與本次工作營的小朋友埋下一顆養成種子,日後能開花結果。

帶孩童重新認識熟悉的生活場域,挖掘問題,促進更多世代對話

台北市繁忙的生活步調,及龐大的生活壓力,使得孩子對於居住環境 有深深的疏離感,透過工作坊培力孩子們認識生活環境,從挖掘問題 出發,可以成為孩子日後學習動力的開始,也才能因為認識而產生地 方認同。近年興起以孩童為主的空間規劃工作坊,多為邀請12歲以下 的孩子討論遊戲空間想像,增加小孩的視野,協助設計內容。以社區 環境為討論主題,讓小朋友繪畫生活經驗地圖、理解社區歷史背景及 議題與討論理想規劃並製作模型,除了讓小朋友加深地方認識、認同 外,也藉由工作坊的成果,作為後續社區工作和居民討論的素材資 源,拉進更多世代的對話。

體制外的教育,讓公共參與從小開始

工作坊以遊戲設計,讓小朋友可以理解公民參與的歷程,像都市審議 的流程,都市更新的內涵、社區規劃,甚至防洪規劃等,在過程中埋 下小朋友對於公共事務參與種子。這樣的工作坊可結合學校教育,如 公民教育或鄉土教育,讓教育內容與生活更貼近,也落實於實踐。

CompressorFreeVersion

「洲美『田』秘密」社區再現計畫

社區即生活,好好生活是重要的

一條街,彼此都認識,長輩傍晚會在住家外面拉板凳圍著聊天、小朋友喜歡 騎腳踏車到田埂間玩耍、家長炒菜臨時少了醬油到隔壁鄰居就可以借,這是 在洲美社區的生活日常,存在著自然的社區互助網絡,而這樣的畫面,即將 因為「臺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計畫,面臨徵收與拆遷的處境。洲美人也

因著這一波的土地徵收,需要大家一起討論,共謀未來社區的出路,居民在 這股前進的力道中,社區的意見該如何被聽見?

實施地點:洲美社區/施行單位:土也工作室 聯絡資訊:郭琬琤 wckuo26@gmail.com

The Story Begins / 故事的開始

計畫以洲美街196巷內的農田菜園周邊為起點,這裡是洲美大大小小 的記憶,透過暑假活動,小朋友也越熟悉這個洲美的後花園,以深 入訪談,進行土地徵收過程中居民的經驗整理(居住正義)、九份溝及 週邊農田菜園的環境踏查(生態保護)及尋找有洲美味道的社區據點 (在地支持、社區互助)等行動,一起思索社區居民該如何在這不斷往 前的都市更新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歷史,讓居民在徵收過程中被遺 落的需要被看到,形成在地互助生活。

1)、4)社區訪談暨口述歷史工作坊,連結東吳大學社會系及社工系之學生,從介紹 社區脈絡開始,由在地人、老師及學生組成的團隊,進行訪談及影像記錄。

2)蒐集洲美老照片,回憶在地故事。

3)絲瓜絡手工皂工作坊,意外獲得社區居民投入。

CompressorFreeVersion

居住正義→土地徵收案例訪談與紀錄

進行土地徵收案例之深度訪談,蒐集相關資料,過程中進行影像及文字紀 錄,以蚊子電影院的型態,辦理「社區紀錄片分享會」,促進居民能夠了 解自身在面對都市計畫的變遷中,所經驗到的感受與行動,凝聚社區問題 意識/議題,尋找與政府對話的空間與可能性。

生態保護→九份溝生態踏查工作坊及美化活動

洲美因位在基隆河畔,早期以養鴨及耕作為居民的主要生活模式,居民的 聚落也是沿著水源與良田而形成。目前洲美社區一部分的農地已被徵收, 慶幸的是尚有一大部分的農田,仍是在地居民主要賴以為生的耕耘與生 活,週邊亦有居民的「快樂農場」,種植著各種蔬菜,尤其是洲美的筊白 筍,又胖又甜!洲美的聚落人文歷史及農村型態,堪稱為臺北市最後的後花 園,實在需要大家的重視及保存。透過社區耆老介紹洲美的農田與耕作, 作為社區老中青世代間的重要傳承與資產,以九份溝及周邊稻田菜園為區

域,進行「九份溝生態踏查工作坊及美化活動(含環境清潔)」,蒐集九份溝 在地的歷史故事,製作屬於社區特色及具有脈絡傳承的立牌介紹,讓社區 再現風貌。

你「農」我「融」的在地生活串聯

社區農作是洲美的一部分,雖然部分農田已然徵收為科技園區所用,但透 過本次計畫,嘗試將絲瓜絡製作成絲瓜絡手工皂作為社區徵稿活動的伴手 禮,成為一個小小的經濟循環實驗,獲得不錯的回響,提案團隊也鼓勵居 民自行向農人購買絲瓜布自行製作絲瓜絡手工皂。

為了讓徵稿活動的獎品是出自於社區的產物,於是辦理絲瓜絡手 工皂工作坊,卻意外獲得社區居民投入,促成常態性的才藝班, 此模式可成為未來經營據點及凝聚社區共識的經驗參考。

洲美因交通較不便,固定有一台菜車進洲美販賣農作物,也有批 發來的產品。隨著對外交通的便利性及社區居民購買型態的轉 變,菜車日漸式微。本次「共同購買」的講座,結合手工豆腐, 讓居民回憶在社區購買的記憶,開始延伸社區經濟的想像。

CompressorFreeVersion

透過消費行為的改變 選擇安全食物 照顧小農也友善環境

共同購買這概念起源於日本,日文中的共同購買稱作「提携」 (teikei),就是消費者和生產者的互相提攜的意思。透過與生產者 直接的長期合作,消費者與生產者的直接對話,讓生產者持續安全生 產、對人與環境都友善的食物與用品,也依著生活的需求,尋找有共 同理念的生產者。找回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並透過對生產環境的親近 與瞭解,重溫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

共同購買 創造消費與生產者的生命共同體 實踐綠色生活

共同購買運動,消費的一群人與生產的一群人,彼此之間,並非只是 單純買與賣的關係,更是因為理念而結合的夥伴,是共存共榮的生命 共同體。而消費的過程中也融入了綠色生活觀、人文關懷和環境永續 的考量,實踐環境守護。而消費者也透過消費的力量,能夠照顧小店 及供應的農民,打破大企業的消費壟斷,改變社會,甚至創造社區經 濟,讓購買不只是貨幣交換,而是人情味的交流與在地認同的傳承。

CompressorFreeVersion

跨世代X跨社群的共好實踐

「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無法用一次二次的       活動便能成就,而是必須要長期的經營。」

現代社會,人的生活被切割成零碎的片段,成了一個個單打獨鬥、疲於奔命 的疏離個體,難以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社會關係。再因 高齡化社會、社會資源分配不均、青壯年就業問題等,不得不重新省思人與 人之間相互支持、幫助的必要性與迫切性,重塑互助協力的社區生活模式。

實施地點:台北市士林區/施行單位:好好地工作室 聯絡資訊:張嘉琳 smartamanda.tw@gmail.com

The Story Begins / 故事的開始

社區/社群是社會的最小組成單位,希望可以藉由世代間或社群間的 對話與串連,讓人際網絡擴大,產生彼此相依與互信與共融。在105 年的社造提案中,好好地工作室逐漸累積了些不同世代與社群的能 量,106年開始想更深入地將這些能量凝聚與轉化成切入社區行動與 實驗的可能,進而在社區裡實踐。

1)與善步‧地方教育工作室及士林福佳社區,一同參加並見習溫羅汀書香市集。

2)小朋友學習簡單的拼布創作。

3)工作室開放時段鼓勵對社區有想像、有期待的朋友 來認養,分享所長或實驗。

4)兩位業餘創作家,在週一的下午固定會來到工作室,除了進行自己的創作之外, 也會與大家交流並分享,目前更在工作室裡固定陪伴小朋友進行藝術創作。

CompressorFreeVersion

好好地工作室作為一個社群基地,除了空間擺設的物品中傳達手做、共同 購買、友善小農產品的理念外,也開放空間使用時段,鼓勵對社區有想 像、有期待的朋友來認養,與大家分享所長或舉辦實驗性活動,任空間使 用的社群互相碰撞有機成長。

社群、青年使用開放空間互相碰撞創意

開設友善小農餐廳的兩位年輕女性舉辦共煮共食,透過活動與更多人分享 交流農食方面資訊及料理實驗;麵食分享於單週的週一會在工作室分享, 在邊聊邊手作的過程中,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青年學子下午茶實驗,是由 東吳大學生發起的實習計劃,透過自主自食,試圖學習過去被忽略的而沒 有培養的生活技能,並且透過活動與長輩志工學習,跨世代間有了更密切 的互動,互相陪伴成長是無形的成果;兩位業餘的創作家,在週一的下午 固定會來到工作室,除了進行自己創作之外,更固定陪伴小朋友進行藝術 創作。

士林區社造點固定聚會 擴展地方網絡

與同在士林的106年社區營造點夥伴:善步‧地方教育工作室、士林福佳社區 展開固定的月聚會,期待有更多有創意且常態的跨社區合作。提案執行期 間,三個社造點一起去參加並見習了大安區綠點點點團隊所承辦的溫羅汀 書香市集,理解社區如何蘊釀一個小市集,藉由此次跨社區合作經驗,提 案人嘉琳更明白如何統整各自的資源、長項與弱項,發展未來能夠共同合 作的項目,促成跨社區或跨領域的凝聚。與社造點夥伴已開始了初步的討 論與發想,預計在未來可以開始用各種小小的活動來擾動社區,並搜集共 同的社區可能發展契機。

工作室的各種活動及行動目前仍侷限於在工作室場域,加上位在 公寓二樓,如何擴及鄰近社區將社區居民引入參與、深耕社區是 未來必須努力的方向。目前使用工作室空間的夥伴來自不同的領 域,實作能力強,但在如何長期嚴謹且能落實執行計劃的能力較 薄弱,再者,來到工作室的各社群夥伴,如何將其凝聚成更大的 串聯連結動能,亦是較需要去突破的,需要更多人力、物力、專 業人事、公部門資源投入促成這些行動。

CompressorFreeVersion

從互動中找到新的生活平衡點 交換想法與理念 是社區微經濟的開端

好好地工作室以社區資源交換為主要理念,如:物品或勞務,亦關注 社區居民關心的環境議題、青少年社區歸屬感、在地安老等….等,並 且推廣小農商品共同購買,不只是共同使用空間,而是在其中創造新 的互動模式,尋找新的生活的平衡點、交換彼此的想法及理念,這樣 人群的互動在現代社會中彌足珍貴,也是社區微經濟的開端。

由孩子的成長需求出發 打造在地微循環合作社經驗

韓國的「城美山合作社」以共同育兒出發,吸引許多育兒階段的年輕 夫妻遷住,滾動了相同理念的人們加入後,隨著孩子成長需求,從成 立幼兒園、課後照護及另類教育的完全中小學,擴及其他生活需求如 醫療、住宅、儲蓄、二手商店、社區廚房、社區劇場、社區媒體,甚 至是祭儀與生命禮儀等等,皆為合作社事業體,形成了共約兩百個合 作社或社團,也陸續擴大成為全國性的合作社,影響政府政策。

CompressorFreeVersion

跨世代行動教育保溫杯

如果參與者能認識並珍愛自己居住的地方,

也有可能把這顆心擴大去關懷其他人事物, 讓社會因此變得茁壯。

天母,向來給人「高級住宅」、「天龍國」的印象,似乎是城市快速發展下人 際關係冷漠,以及社區參與度偏低的縮影,人們鮮少有機會認識彼此,不同世代 的人在各自的舒適圈裡生活,卻缺少對話的機會及可能性,當然也就越來越少 人在談論及關心天母的過去和未來。

實施地點:台北市士林區-天母地區/施行單位:善步。地方教育工作室 聯絡資訊:曾毓仁 greenbug.ian@gmail.com

The Story Begins / 故事的開始

想要提高社區參與度,必須意識要回到「教育」開始著手,透過觀 念上的扎根,才更有機會突破目前的困境。在天母除了學校制度內

的鄉土課程之外,並沒有以認識地方為基礎的行動導向非正規教 育,其實是相當可惜的。善步工作室認為若能夠透過非正規教育補 足這塊地方教育的缺口,強調行動與具體實踐,並從孩子的角度出 發,慢慢地影響更多人對社區議題的重視,也就有更多機會能突破 目前的困境。

1)青年志工的運用

2)雜學校手做工作坊

3)由綠點點點點發起的北區社造團隊交流,聚集了社造中心、綠點點點點、不完 美工作室、士林福家左手香、好好地等北台北社區團隊,每月聚會2次左右,共同 討論社區事務

4)孩子們在雜學校解說天母地方故事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為了增加在地的孩子了解地方,善步工作室設計出一套五堂含文史、空間、 生態與議題的地方本位課程,推動第一批在地孩童參與,也讓家長彼此認 識,並且帶領家長及孩子走讀天母在地。家長在活動過後指出在地並沒有

這樣的活動給孩子參加,所以希望藉此次機會,讓在地的孩子與家長這兩 個社群,得以延續,帶出更多行動的可能。

讓孩子參與雜學校解說 練習口語表達能力 也培育出了對居住地的榮譽情感 善步工作室入選了今年度亞洲最大教育特展-“雜學校”。召集曾參與天母 地方小學堂活動中參與感較高、較有後續行動延伸性的六名孩子,到雜學 校排班並且為觀展的人解說。讓孩子將自己所知的事物呈現給更多人知 道,在如此盛會和許多人分享講述的過程,因複習內容而更了解地方的事 物,也練習了口語表達能力,在雜學校時表現非常亮眼,更從此培育出了 自己對居住地的榮譽情感。而家長與青年志工在協助雜學校的過程,也一 起成長了。

青年志工加入 協助並與團隊共同成長

青年志工除了平時參與聚會及討論,也跟著善步工作室一起去跟其他社區 交流、一起去訪問小農,認識地方農業,共同討論之後的食農教育課程, 協助輪班到北區環教中心的市集、台灣歷史博物館、溫羅汀秋日草地閱讀 派對去擺攤,分享善步團隊在做的事務,更參與在雨聲國小的社團課程, 從一開始課堂的輔助助教,到成為編課和授課的講師。讓大家認領排班到 各場需要的活動,如”雨聲踏查小戰隊”、”萬福綠精靈小尖兵”的社團 課程,過程歡樂且溫馨。

善步地方教育工作室未來會繼續推動在地的環境教育活動,帶領 更多的孩子認識自己的居住地,並嘗試讓孩子發現並參與社區事 務。希望將社區永續的內涵,傳播給居民帶入社區,讓更多人參 與到社區營造之中。

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受政府保障,容許跳脫現有教育體制 框架、大幅實驗與創新的教育方式產生,開啟臺灣實驗教育新的里程 碑。「實驗教育三法」中《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高級中 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兩個新法案。公立學 校將有更多彈性空間導入實驗教育,也讓在家自學有正式法源。學校 將走向多元化,特色化的趨向。家長有了更多不同類型學校的選擇。

在社區環境中學習

天母除了學校制度內的鄉土課程之外,並沒有以認識地方為基礎的行 動導向非正規教育,也由於學校課程往往受到時間、升學壓力等限制 而未完全有效地發揮其功能。大人們也是孩子慢慢長大而成的,若在 學校受教育時並沒有對地方有足夠充分的認識,未來在推動社區公共 事務上就會碰到許多困難。若能夠透過非正規教育補足這塊地方教育 的缺口,強調行動與具體實踐,並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更能慢慢地影響更 多人對社區議題的重視。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營造艋舺社區博物館

唯有悉心聆聽才能建立信任關係。

進入具有厚重歷史文化的萬華,夢想城鄉希望營造的「艋舺社區博物館」, 是將整個中萬華的人文與社會環境視為一個博物館空間,社區內各類特色商 圈店家、弱勢族群、街道樣貌與居民生活模式,都是博物館內最真實和最活 潑的文本素材。透過參與式的社區營造行動,努力讓在地特色店家與居民、

弱勢學員及青年志工更瞭解整個社區經濟運作的流程,以及自己在社區扮演 的獨特角色無可取代,而非只是小零件的機械性組裝者。

實施地點:台北市中萬華地區(艋舺)/施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 聯絡資訊:徐敏雄 mhhsu@ntnu.edu.tw / https://www.dreamcitybuilding.org/

The Story Begins / 故事的開始

萬華是台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區,區域內龍山寺、祖師廟、青山宮 等百年寺廟林立,也帶動周圍佛教用品店和青草店商機。這些產業 雖然在過去曾在萬華風光一時,目前卻很難持續獲得年輕世代青 睞;面臨這個挑戰,團隊以「艋舺社區博物館」概念邀請社會大眾 及弱勢族群,透過知識分享、情緒感染、感官體驗、價值碰撞等多 元學習策略,讓各群體逐漸克服令人恐懼、嫌惡的疏離感,一步一 步重建人際信任關係和資源共享機制,串連各類導覽動線,期待有 助各商圈業者、弱勢族群、在地居民相互連結、形成合作平台。

1)古亭國中美術班走訪古早味涼粉

2)由弘順青草店老闆向遊客介紹萬華青草產業發展的歷史源由,以及青草產業目 前面臨到的挑戰和未來可能想像。

3)透過小遊戲引導遊客將傳統餅舖內的古早味糕餅,與萬華宗教活動和庶民生活 搭起有趣的連結,進而更明白傳統糕餅與庶民文化的淵源與關連性。

4)在街頭導覽中加入互動式遊戲,讓遊客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認識不同青草的保 健功能,帶動購買意願,促進當地經濟繁榮。

How

CompressorFreeVersion

透過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的活化,用社區據點帶起多元參與的社區行動 在剝皮寮街區的社區據點,開授街友及經濟弱勢者藝術創作班、導覽培力 班和手作木工班。透過長時間的藝術培力和人際陪伴,讓這些弱勢學員有

機會參與由在地特色店家串連而成的艋舺生態博物館之營運,形成跨階級 社區互助微型經濟體系。我們期待藉由這種跨階級的相互了解與合作,能 讓大家善用彼此的優勢、補足各自的不足,豐富在地文化底蘊與活力。

透過藝術方案培力弱勢導覽員、匯聚在地青年參與能量

透過每周舉辦一次經濟弱勢者導覽員培力工作坊,我們嘗試引導學員整理 自己的生命故事,磨練導覽重要技巧。此外,藉由劇團課程、成長團體、

藝術敘說等多元形式,我們也積極招募關注在地議題的青年形成導覽志工 社團,增添其對貧窮和在地歷史文化的瞭解,使他們能將這些議題與自己 的成長經驗相互連結,並與弱勢學員建立信任與合作關係,一起參與社區 博物館的營造行動。

以在地知識發展互動遊戲帶領遊客走讀艋舺社區博物館

為了讓遊客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下,認識艋舺社區博物館,我們的青年志工 透過活潑有趣的互動劇和遊戲,讓遊客了解各特色店家創業故事與歷任老 闆的經營甘苦點滴。如涼粉伯創業故事拼圖、好蛋壞蛋聰明選等,藉此我 們可以一同挖掘、整理、轉譯各傳統店家在地發展歷史所蘊含之在地知 識,以及值得現代人共同保存與學習的職人精神。再走訪涼粉館、協興蛋

業、弘順青草店、太和傳統餅舖、夢想城鄉協會的真人圖書館的沿途,青 年志工也會分享自己在地生活的點點滴滴,期盼透過這樣的自然交流,能 讓遊客對萬華的庶民文化和生命力有更多了解。

讓「艋舺社區博物館」動起來是保存在地文化最有效的策略 萬華著名的在地老店,不管是第二代或第三代經營者,從老闆們的身上我 們都可以看到傳承自父執輩製作料好實商品的堅持,這樣的精神正是萬華 最值得驕傲,也是當代社會最缺乏的文化底醞。透過長期與在地特色店家 老闆互動,訪談並整理他們在地生活與創業歷程,再運用活潑的藝術媒材 和遊戲將之再現於導覽行程中,遊客們便有機會親身參與在萬華各行各業 真實生活中。這種透過體驗活動與自身經驗反思的連結活動,不僅能破除 對傳統文化的刻板印象,更能提升遊客對萬華的社區認同,意即是保存在 地文化最有效的活潑策略。

CompressorFreeVersion

未來期望

未來希望艋舺社區博物館能有更多 在地組織參與經營,除了「深活萬 華:理所當然的堅持」這條路線 外,期待「溫柔的力量:艋舺女老 闆」、「艋舺我的家:貧窮文 化」、「蕃薯市」等四條導覽路線 都能慢慢發展成熟。另外,協會也 希望與各個特色店家共同研發手做

體驗的深度旅行活動,包括:紅土 鹹蛋、手做土鳳梨酥、手洗愛玉、 祭祀文化之旅、共煮共食,接續所 經營的社區網絡,將文化生活圈擴 大影響力,引入更多周邊店家的資 源,讓共享經濟實現社會價值。

社區博物館 V.S. 社區文化產業

不同於傳統的博物館著重在特定空間內的展示品和大型歷史敘事, 「社區博物館」將整個社區的空間都視為博物館的範圍,舉凡在地文 化、產業、甚至社區內的每一事物,皆屬重要文本物件。也因為這 樣,博物館的文本與策展活動以當地人民的真實生活、記憶與歷史紀 錄為主,用在地真實生活的形式來述說當地的故事。至於「社區文化 產業」的概念,是社區居民為共同承擔、開創、經營與利益回饋為主 體,以社區原有的資源為基礎,經過發現、確認、活用等方法發展, 進而形成可供分享、體驗和學習的社區生活、生產、生態、生命和文 化。

重新賦予弱勢或傳統文化價值,創造跨文化理解的正向力量

如果把社區博物館與文化產業結合,將是一種把在地文化進行商業經 營,藉此創造社會價值的文化產業型態。就像英國的社會企業「Unseen Tours」,就是透過培育街友成為街頭導覽員,發展出過五條旅 遊路線爲街友創造額外收入,幫助他們經濟自立、重拾自信,並重建 社交圈。這種重新發現社會弱勢族群優勢亮點,或傳統文化真實底醞 的文化產業營運模式,不僅能夠真正發揮弱勢培力的功能,還能打破 既有的階級或文化偏見,形成跨文化理解的正向力量。

CompressorFreeVersion

探索新生活.分享好生活:料理與攝影的鄰里對話 需要「慢」步調,才真正有機會以嶄新眼光與去品嚐、 感受周遭的生活文化!

「想像一個家」的冠蓉與駐點南機場二期整宅的「南機拌飯」羽儀,皆對於 「新住民」、「新租戶」如何融入社區,並透過生活的探索,重新認識自己 的生活環境,進而參與公共事務的議題感興趣,在社造中心的社造點說明會 上認識,因而開啟合作機會,發展出「美味鄰里學」與「慢影像探索」的雙 軸線計畫,以各自操作也彼此支援的模式進行。

實施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南機場二期公寓 施行單位:想像一個家、南機拌飯(有限責任台北市地下社造勞動合作社)、

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草履蟲工作室 聯絡資訊:陳冠蓉 newwaytolife@gmail.com / 張羽儀 zoechang46@gmail.com

The Story Begins / 故事的開始

「探索新生活.分享好生活:料理與攝影的鄰里對話」計畫,主要 由進駐於新富町文化市場的「想像一個家」與「南機拌飯」策劃執 行。過程中,與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忠泰建築藝術文化基 金會及實踐大學社工系劉曉春老師運用彼此資源共同合作,嘗試串 連起新富町文化市場與南萬華十三號整宅「新住民」家戶,及南機 場整宅的住民們,一起進行好生活練習。

1)進行攝影工作坊,用攝影重新認識社區。

2)住在五樓的蔡先生是這次行動挖掘出的居民,從不知道有這樣的團隊到現在認 同團隊的行動,後續也持續支持的南機拌飯每個禮拜的社區廚房小教室。

3)本次行動透過底片相機的拍攝,展現出老社區懷舊的溫度。

4)除了社造中心的協力之外,想像一個家也串連小星星與阿達周邊的資源網絡, 凝聚更多人關心社區事。

How to do / 社區怎麼做 未來 期望

CompressorFreeVersion

南萬華、中萬華鄰里走踏拜訪 進行越南文化故事與美食搜尋

與越南新住民小星星、阿答的相處互動中,求證理解越南飲食習慣與台灣 的差異,並聆聽他們於南萬華的居住生活故事。也在社區走踏拜訪中,到 三水街市場、雙和市場、東園街小吃店、新住民會館等新移民文化地景踏 查,從互動中對於小吃店工作者的與生活時間,及他們在萬華地區的故事 有初步認識。

美味鄰里學:

越式好生活透過料理坊,邀請越南媽媽小星星擔任客座主廚 的公開料理工作坊,使參與者在午餐共食中,參與一場從舌尖開啟的台越 文化交流。也募集到關注飲食的各路人馬,有人曾經居住於萬華剝皮寮, 有人分享台灣飲食文化受日本很大影響,想了解南洋系統的美食,有的則 是平常就關注「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與「哲學星期五」社會議題的人。

料理坊當天讓大家齊聚一堂,從飲食開始交流中越文化的異同,及給予越 南媽媽實質的回饋與對於未來小吃店的想像與期待。

慢影像創作探索南機場 凝聚更多的人情溫暖 為培養對於文化及歷史發展脈絡有較深認識與感受的在地夥伴成為社區紀 錄者,運用舊時代的技藝書寫對於家的感受。工作坊透過為期四週的社區影 像紀錄,逐步帶出參與者對於社區生活的思索與認識。看著拍攝回來的照 片,參與的區民發現屋頂已經不像過去那樣髒亂,發現生活在夾縫中的植 物是如此的可愛,看著圍繞著建築的各色手寫招牌。找回以前回憶的居 民,也告訴我們山東饅頭的蒸騰的熱氣和招牌上的白胖饅頭,回想在萬華 火車站還沒地下化之前,總是聽到轟隆隆的火車聲在公寓裡迴響。公寓雖 小,總是有可以打棒球和游泳的空間。看著一張張生活中的景物,外人看 似尋常的風景裏充滿了生活的回憶。在面臨都更的社區,許多居民已經長 期忍受著社區的髒亂老舊,但是否有什麼是值得被保留和珍藏的?工作坊 只是一個開端,凝聚了更多人情溫暖的地方,才是老社區重要的特質。

「美味鄰里學」期待未來有機會與常態的社區廚房串連,使在 地與新住民飲食文化,能有更固定的交流機會。或是連結起學 校的餐飲,或食品營養科系資源。並能與其他關注「食物」與 移工、移民文化團體有更多交流與合作。

影像工作坊只是一個開端,讓二期公寓從很少很少的居民開 始,慢慢的凝聚起對於這個社區更美好想像的未來。

新住民需有更多支持網絡的建立

協助融入臺灣社會

新住民,又稱為新移民,指剛移民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士,新移 民是相對於當地人而言,臺灣新住民是中華民國政府對1990年代後經 過跨國通婚或其它原因取得中華民國國籍者的稱呼。中華民國內政部 統計顯示,已經取得本國國籍及身分證的人口超過65萬人,佔臺灣人 口的3%以上,已超越臺灣原住民的人口55萬人(2%),成為台灣第 二大族群。其中主要來自中國大陸以及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菲 律賓等東協國家。而如何協助這些新住民融入台灣社會,需要有更多 支持網絡的建立。

用共享合作,協助新住民或新移民發展經濟網絡 許多居住在萬華地區的新住民或新移民家庭經濟不佳、社會支持網絡 薄弱及社會地位低落等,在生活上有許多的壓力,需要仰賴政府和民 間共同協助度過難關。以分享教學的方式,讓新住民可展現所長,用 平等的方式一起學習,感受到不被壓迫的協助,促使新住民或新移民 融入在地網絡與生活,進而可以開創屬於自己的工作。

CompressorFreeVersion

城市遇故知_步行城市自我實踐計劃

「步行城市需要走路的人大聲說出自己的城市步行權!」

「城市遇故知_步行城市自我實踐計劃」透過舉辦活動邀請居民及青創族群 走踏哈密街,討論未來30年,面對綠化、居住空間及住商混合等空間使用 型態的問題,需要什麼樣的街道設計準則,推動社區尺度的永續環境營造。

實施地點:臺北市大同區保安里

施行單位:城市遇故知(協同鄭采和建築師事務所及景澤創意公司) 聯絡資訊:鄭采和 tsaihercheng@gmail.com

The Story Begins / 故事的開始

哈密街23巷為提案團隊每日生活的場所,許多小型工廠及社區型辦 公室佇立於此,且鄰大龍市場,日常人流及車流頻繁,使用上重疊 並互相干擾。哈密街非常適合步行城市的命題,為了提出改善街道 的方法,以街道觀察為活動為始,討論街道設計準則,提供公部門 一個設計參考外,也能做為未來大龍峒的社區空間發展樣態的模 板。

1)各個組員探討街道使用問題,例如人車公用空間、路邊停車等要如何做改善。

2)街道觀察活動,於哈密街23巷指定地點觀察街道使用情形並於圖面繪製剖面草 圖,鄭采和建築師於哈密街23巷來回走動協助定點觀察的參與者。

3)完成圖面繪製後,參與人分別上台發表觀察到的街道使用情形。

4)分享過去街道觀察的經驗,討論有什麼樣的元素是好的可以保留,有哪些部分應 該改善。

CompressorFreeVersion

「城市遇故知_步行城市自我實踐計劃」透過兩場街道觀察活動及兩場街道 準則設計活動,展望新型態軟性都市在生的可能。

街道觀察活動

吸引對此議題有興趣的大專院校學生參與 參與人以對此議題有高度的興趣的大專院校學生、青少年族群為主,多因 活動主題為社區的公共空間改造而來,而學校沒有這種社會性質活動;也 有空間業界人士。在街道觀察中,無論是否有繪製圖面的經驗,在描繪及

觀察的過程中都非常用心,於解說圖面分享階段,各組探討街道使用問 題:例如人車共用空間、路邊停車以及綠化盆栽占用街道等,要如何做改 善,參與者的想法在這個活動中互相激發,雖然會遇到來自他人的疑慮與 批評,互相溝通理解後,得到的解決方式也更有條理與完整。

共同討論街道未來樣貌 促成新型態的都市空間再生

工作坊是以啟發社區可以自發規範並強化使用,打造具在地意象的街道為 目標,透過不同的情境背景設定:街道公有化管理,產權屬公部門,為開 放性空間;與另一組為街道私有化管理,產權屬於周遭住戶。兩組分別將 街道現況拼貼重現於剖面圖中,再分別討論街道可能的管理方法及設計, 留下並加入適宜的設計元素,且考量未來30年在綠化、綠色能源、採光及 夜間照明、垃圾、智慧城市、社會多元(遊民、攤販、地方經濟行為)、

招牌、步行、停車問題、居住密度提高及住商混合干擾方面將遇到的問題 以街道準則的方式與居民進行討論,完成未來三十年街道設計模擬圖。雖 然兩者的管理方式不同,但設計出的內容卻很類似,一致以人為主,妥善 考慮行人的步行需求,縮減車道,禁止路邊停車。

工作坊嘗試創造非傳統的軟性社區再生新思維,促使大龍峒居民產生對於

自身居住環境與空間之改善構想,並凝聚對於改善社區環境、住宅品質與 生活空間的共識,以找尋老舊街區活化的多元可能性,由市民每天行走的 街道上開始,連結到對未來城市的想像。

本次操作討論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街區在未來30年發展及都市更 新的設計、城市發展及相關問題,希望其結果也提供了公部門社 區參與街道設計流程過程記要。城市遇故知中未來計劃將針對本 次結果,研擬相對應的建築物一樓、住宅入口、庭院轉介空間等 相關設計準則,以街道的設計去推導出適合的兩側建築及相關街 廓的轉型方式,提出對於街區巷弄中既有老舊建築樣態活化策 略,進一步推廣既有老舊建築再生利用的多元可能性。

以人本觀念進行街道景觀設計 讓台灣街道能凸顯生活文化

臺北市的街道型態因為缺乏整體的街道景觀設計準則,也沒有根據各 類型做確切的細部規範,造成每個規劃或更新案,都隨著設計者不同 的風格或喜好,呈現不同的成果,在臺灣,街道也凸顯生活文化,更 需以「人本」觀念規劃。除了需仰賴政府單位提出一套全面性的整體 規畫外,民眾的態度與行動,也會影響街道景觀,如減少汽機車使用 率,多多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等。

從街道觀察引發討論

開始老舊街區空間更新改造設計準則的共識凝聚 哈密街區是台北市的老城區,此區也是住商混合地帶,如何讓民眾對 於街道空間環境改善的工作坊有感並願意投入,是計畫仍可以在社區 之中努力的。活動過程的參與學員多來自於街區外部,先藉外來人的 視角觀察,所展示的成果引發內部居民的關注與討論,促使大龍峒居 民產生對於自身居住環境與空間之改善構想,並凝聚對於改善社區環 境、住宅品質與生活空間的共識,以找尋老舊街區活化的多元可能 性。

CompressorFreeVersion

蟾蜍山好地方-社區青草DIY

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從社區與生活啟動。

蟾蜍山聚落是公館的發源地,由臺北市現存最早的空軍眷村「煥民新村」、 軍人自力造屋的「類眷村」以及日本時代興建的農試所宿舍群所組成。聚落 內尚有數百人居住其中,是都市中最富有生活感的「活聚落」。2014年7 月,蟾蜍山被臺北市政府指定為文化景觀。經過好蟾蜍工作室的長期陪伴, 今年由居民所組成的蟾蜍好媽媽提案,透過行動來凝聚社區,逐漸找回自己 與在地人對生活在蟾蜍山的記憶與熱情。

實施地點:蟾蜍山聚落(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19巷) 施行單位:蟾蜍好媽媽 聯絡資訊:王永芝 wgygch@ms28.hinet.net

The Story Begins / 故事的開始

蟾蜍好媽媽們將社區常見的實用青草,從認識植物到手做出實用的 成品,將傳統青草藥植物運用於生活之中,解決山區居民生活的一 大困擾:蚊蟲叮咬問題。也希望能藉自己動手製作的產品,讓居民 更加認同所在之地、更加愛惜社區的綠資源,並與自然共生共存,

互利所需,才能將蟾蜍山社區永續發展為『天合、地合、人合』的 生態社區。

1)藉由環境教育工作坊,除了讓當地的青少年認識自己社區周邊的環境擁有什麼樣 的資源,也可以認識古人運用藥草的智慧。

2)孩子自己動手找香草,同時引動家長對於在地意識的認同感。

3)延續家燈的故事,更多居民願意保留眷村文化的故事,也說出自己家裏的故事。

4)藉由社區巡禮,每個人對社區的環境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可以說。

How to do / 社區怎麼做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神農第一步–從種草開始,找回生活最初的感覺

光山公園有著蟾蜍山的『神農園』之稱,之前由好蟾蜍工作室所發起的, 『蟾蜍山共地計畫』以一系列設計、種植、飲食工作坊,與居民一同在里 辦公室所認養的公有地上,開墾出一片以傳統青草藥植物、野菜為主的 「食物地景區」以及自然演替的「山神道」,讓居民從種植過程,找回以 前的記憶與互動。

神農培訓–蟾蜍山綠資源再生

本次行動從認識光山藥草開始,社區的愛心好媽媽們運用光山公園中常有 的「香茅、薄荷、左手香、艾草」與好蟾蜍工作室協力配合,規劃出適合 生活實用物品的實作課程,例如 : 防蚊液、防蚊膏、手工香皂。並至社區光 山公園神農植地實地採收。爾後製作成為防蚊液、防蚊膏、手工香皂等實 用的生活小物,藉由這一系列的課程,將蟾蜍山在地的綠資源『進行再 生』,成為社區居民的生活保健用品。

打開綠,結合志工見學活動,看見未來人力媒合的可能性

也首次嘗試與社造中心的志工見學活動結合,第一次由蟾蜍好媽媽們主導 30人以上的大型團體,挖掘出居民導覽的專才,再配合手作DIY的課程,參 與的社造中心的志工也給予很高的評價,同時也看見志工人力未來在社區 內的需求性,開啟未來合作的可能。

未來

期望

以「環境」、「建築」、「人」三者日常活動作為聚落活化核心 概念,以無形和有形的路徑串聯三區域,並納入山城空間特色, 開啟村民和新人感受舊連結與新體驗。

記憶的保存–眷村故事的撰寫,從家徽故事燈開始延展。手工皂是 維繫人與人情感的開始,接下來如何結合家戶故事、風土植物, 擴大影響範圍。未來可以運用雜草茶在古道口奉茶,找回奉茶文 化。雜草手工皂,讓更多人想來了解蟾蜍山的人怎麼用草,讓大 家回到自己家去展現,讓家家戶戶曬草形成蟾蜍山的特殊風景。

讓”愛草生活”融入蟾蜍山的居民生活中,增進社區媽媽情感由 蟾蜍山愛草生活節出發,是目前對下一步的想像。

善待土地也串起在地認同的心,透過社區產業的推展將社區故事延續

藉由底層社群文化公民意識陪伴與影響,看見社區居民的認知與意識覺 醒。透過善待土地,做出自己社區的人也喜歡且認同的社區產品,串起彼 此的心。而這些活動的目的,只為讓心安住的家可以一直在。住的不是只 有外在水泥的牢固而是一輩子的回憶,是再也找不著的眷村聚落生活。因 此社區產業的開始,是將故事延續的開始。

根據黃世輝(2000)認為,文化產業因具有五種特質能長久永續:

◆生活的─農山村的平凡生活中有無數的大小智慧,不待外求。尊重地方 傳統生活文化、技術的這些智慧的運用就是文化產業發展的精髓。

◆共享的─重視地方的資源,地方生產的地方人先愛用,從無數使用中回 頭修改,使物產更好,更願與更多人分享。

◆人味的─村落的自信與對外人的善意、熱情表現在自然流露的人情味中。

◆內發的─對自己文化的認同、喜愛與反省都是發自內心的認知,從而表 現在外在予人的感受上。對文化產業的推動是從內部資源發動的。

◆小而美─在符合社區的、人性的尺度下發展,雖然不大卻可以永續經 營。

CompressorFreeVersion

社造的永續經營模式

社造中心邁向第六年,今年我們透過一系列的協力討論,由微觀到距視,由社造 點、社區、臺北市、來看台灣,探討大環境可以如何提供社區永續經營的養份。

一方面想了解適合臺北市社區營造的永續經營模式與面臨問題,一方面也想要強

化臺灣的社區永續經營孵育環境,對應到社會環境,法制面或社會資源面各層面 如何強化或解套目前問題。

這過程包含三場小聚,邀請社區社群與新創團隊進行焦點討論,找出大家關注議 題,然後透過大會師,邀請了一路上曾參與臺北市社造的各領域夥伴,共同對台

北市社區營造面貌進行描繪,找出了四個面向議題(社區與社群、中介組織、公部 門與工作環境),歸納為三場社造沙龍對話與討論的主題(社區共同體的想像、多元

的社區日常經濟、公部門的主要命題)。這樣的過程,不同以往的單一對談,而是 增加了來來往往的對話與確認。

社造小聚涵納多元聲音

邀請社區社群中介組織與新創團隊參與

社造小聚邀請的對象不只是來自長 期深耕於社區的工作者,也望能讓

那些對社造很有興趣的團隊能夠加 入討論,因此我們邀請了許多新創

團隊,包括聚樂邦的吳亞軒、時任 星球共同創辦人的陳運成,以及玖

樓的潘信榮,對於當天的討論帶來 滿大的激盪和刺激,呈現出從社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會創新、社會設計的角度來看社區營造,也提出了傳統慢問慢答的社區營造要 如何和快問快答的社會創新對話?需要彼此進行轉譯,因為社群和社區建立關

係的方式不同,也需從社群的角度去盤點社區中生產者的網絡。而這些討論也

成為日後大會師、沙龍的討論重點之一。

以「人」為觀察點,更進一步構築對臺北市社造樣貌的描繪

這樣的場合創造了社群與社區 有面對面對話的機會,了解彼

此在合作前須互相理解或探討 的問題,以及彼此對於社造所

持有不同的切入點。聽到這些 社群分享關於當下遭遇的困難 或對社造的觀點時,也讓社造 中心更清晰臺北市社造推展的 現況。

本年度透過小聚,邀集社造中心過往接觸的社造相關團隊、具後續連結潛力的新創

團隊,進行類焦點團體式的小型討論會,針對三場小聚的討論內涵進一步整理,突 顯了幾個觀察點:

(1)各類組織在不同角色、位置的關切:從社區到社會,不同角色的組織對於社造 有不同發言位置的關切,如:里辦公室、社區發展協會等在地組織,從社區的角 度,關心的是傳承與發展;社區大學等正式的中介組織,關切的是組織的角色、任 務是否能在社區發展、社會趨向的變化中即時反映與回應;新創團隊關切的則是在 社區到社會之間,所呈現議題與因應方法的發掘與創新;後兩者多強調公共議題、 商業模式在社區中的發展與聯結。

(2)社區、社群的差異與聯結:參與社造的過程,里辦公室、社區發展協會這類的 社區基本組織與因議題、技術而形成的社群,在經驗、文化、建立關係的方式上存 有根本性的差異。兩者的聯結與合作,可從資源提供、取得的面向加以促發,特別

是社區基本組織往往掌握社區中的空間資源,而這是年輕社群往往缺乏且需要的, 若能提供,有助於社群對於社區事務的投入。

(3)在「我」與「對象」的關係中呈現價值取向:除了從組織代表者的角色發言, 在第三場小聚的討論中,不同於前兩場,參與者多以「我」,呈現自己如何看待與 接觸對象、服務對象的關係,而在關係的看待與描述中,可略見在各價值取向的拿 捏與選擇。

以「人」為觀察點,本年度從社造相關工作者的不同發言位置,初步描繪整體圖 像,欲使個體、群體的關切、差異與關係性進一步清晰化。後續工作推展,可以此

為基礎,進一步細緻化的探究,如從社區、社群在經驗、文化上的差異,進一步探 究如何更有效的媒合;又如以個體的角度,更深入的探究社造專案的勞動者、社造 理念的工作者/專業者、社造實踐的執行者所面對、對應的社造各層面議題、方法 與關切…等。

透過3場小聚我們盤點了社區共同面臨的困境及針對環境提出欲改善的地方,讓社

區夥伴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找到共同須解決的問題。參與者主要以現在的行動、

面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的解方做為對話的開展每場會因為參與者的性質而使得討

論著重的內容有些差異,但我們歸納出三場次大家共同談論到的議題如下:

▌社區和社群如何被媒合:

傳統社區的傳承問題&青年和在地場域如何產生關係。

▌社造的語彙與轉譯:慢問慢答的社造

與快問快答的社會行動語彙不同,如何 互相理解?

▌彈性並能讓社區持續發展的補助:嘗 試商業模式、給付人事費、接受實驗性 的提案。

▌空間需求及經營問題:沒有受補助的 團隊如何獲得空間?而空間又如何創造 議題?

▌公部門資料的提供:社造相關的數據 資料(如社群的盤點)的提供與蒐集。

▌跨局處社造業務的整合:目前社區需 自行去做跨局處溝通協調的工作,如何 打破業務界線。

▌關係與參與:自身工作目標與在地社 區的關係、溝通,主流價值對社會參與 的影響。

▌不同的價值觀如何對話、連結?永續 經營是誰的永續、哪個議題的永續?

▌「永續經營」的價值解構與重新定 義。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這些意見後續以「臺北市社造樣貌描繪」與臺北市都會型社造和其他縣市的差異性 在大會師中被延伸討論,然後以社區社群、中介者、公部門以及工作環境建構作為 四個結論面向。

CompressorFreeVersion

社造大會師 小聚討論的延伸 捲動更多社區工作者參與

大會師是一場廣邀社造工作者的聚會,除了邀請小聚參與者之外,也邀約歷年的社

造點團隊、社造專業老師、社造中心既有的社區/社群網絡等人。包含都更處及社 造中心工作人員共有77人參與,我們依照小聚的分類大致區分參與者的類型:

不同於小聚,大會師採自由做答,大會師當天對於臺北市社造樣貌的描繪,其中定

著與流動的特性引起現場滿熱烈的討論,這對應到的是小聚討論到的社區與社群應 如何互動或如何界定,以及中介組織扮演的角色。而多數人則反應不必要區分社 區、社群,有人提出應是「community」共同體的概念,但共同體應如何促成、 被認同,也需要大家一起來深入討論。有人提到,因為城市中人們的居住、工作都 是流動的,因此是否從經濟面來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較為可行,但是要如何支持 這些日常經濟的實驗,工作環境的改善實為必要。最後,我們要探討的便是什麼是

公部門可以做的,跨局處整合和民眾意見到底該如何導入?根據上述的討論內容, 主持人呂家樺當天歸納出接下來三場沙龍議題的雛型,以供後續的規劃與討論,請 見下表。

第一場第二場第三場

表:大會師歸納出的沙龍議題

CompressorFreeVersion

社造沙龍 開啟跨領域對話 是合作共創的開始

以大會師收攏的三個議題發展,進行了三場社造沙龍,我們相信開啟「跨領域」的

對話、理解彼此在做的事情,便是合作與共創的第一步。我們再試圖從討論過程中 桌長、討論成員的整理報告,歸納出可以回應原先規劃沙龍時所提出的提問:

首先我們發現不同情境下形成的中介者具有不同的特性,有人認為中介者是自然而 然形成的角色,它像是生活棲地般自然地創造生物的聚集,只要當我們不斷地用自 己的處境跟自己的身分和周遭的人對話、共同發想,知道彼此在做甚麼事情的時 候,就自然地可以把大家串連起來。但當資源分配不均使得人們無法共好時,具有 特定功能的中介者就在制度中擔任溝通協調的角色,這樣的中介者多半因為牽涉到 政策資源,它的表現形式或選擇的空間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要抽開現實條件去 談論中介者的角色及功能,是實為困難的。

不論是自然形成或是制度產生的中介者,要全面地去談機制面或功能性的調整,在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一場沙龍中是梳理不清楚的,但能夠確定的是,大部分人一致認為中介者的角色是 讓大家「共同去思考一件事情」,創造所謂的共同體,而不是直接去幫助、扶持弱

勢者。而且中介者的角色是多變的、彈性的、流動的,在都市中不只人在場域的流 動是快速的,位置和角色的轉換也是流動的,不會有人在社區裡面都是中介者,也

不會有人在社區裡面都是資源的整合者,雖然中介者可能會有離開的一天,但應像 無痕膠袋一樣不會留下痕跡,也許是轉化為其他形式或其他人存在於社區,讓經驗 傳承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牽起社區中人與人連結還有經濟的互動,原因是我們透過「交換」重新連結整 合了因分工而分化的社會,在社區的工作有許多是促進社群的團結合作,譬如透過 交換的行為連結以往不曾接觸過的社群,或者強化既有社群的團結。當被每個人認 知道自己都可能是生產者,找到自己能發揮的事情,就會產生經濟的互動網絡。

然而在討論中我們也發現,在創造經濟模式之前,社區間的歸屬感、信任感的建立

實為重要,當我們與社區的信任感高,便能做較複雜的交換互動,共享經濟成功的 可能性,會因為人際之間的熟悉度而提升,互動互惠的情形也因為熟悉度而有大大 的影響,「關係」的建立是一切的基礎。

而從局處的角度來看,目前較難避免的情況是特定的社區、組織類型就會到特定的 局處投案,或是各局處的補助案可能有相互排擠的作用,因此大家對於一個能夠讓

資訊流通的平台(或任何方式)是有需求的,希望能夠一起讓資源更平均的被分配 或充分地被使用。而局處也關心著社區工作(例如社規師)能否職業化,回應到我 們前場沙龍討論的日常經濟,如果大家對此有共識便有機會再討論環境應如何支持 這樣的行動發生。

輔導團隊結語

國立聯合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王本壯

從8月份的「社區營造點提案徵選審查會議」開始,106年的台北市社造點陪伴輔 導工作就揭開了序幕。隨然不同的營造點各有「專屬」的盤辦輔導老師,可是感 覺上,大家已然結合成一個同好的興趣團體,在網路社群上分享,在現場活動中 交流。我相信這幾個月來帶給大家的收穫必然是豐富的,學習跟成長也是符合預 期的。

社造點計畫展現在生活中一些行為或者是經常性的活動的深度實驗 進入對於市民們的公民素養的提升思考與行動

首先,從計畫整體的角度來看,今年(106)的8個入選的社造點計畫似乎更偏向

在於生活中一些行為或者是經常性的活動的深度實驗,其目的當然是延續以往

對於台北市社造的一貫性論述,以及系統性的操作,更重要的是開始破除社造 就是要辦活動的迷思,以及進入對於市民們的公民素養的提升思考與行動。

生活中共學、共好的可能及「有機」發展,提供都市更新或是城市 文化的軟、硬體規劃建構上的養分

我們看到好好地工作室的「共好實驗」,很近乎「平凡」的運用老舊公寓中的 一個生活單元提供了在生活中共學、共好的可能。以「有機」發展的方式,產 生持續而深遠的影響。也許在這個階段還沒有辦法有所具體的成果累積或是可 複製性,但是的確讓我們看到一絲希望,無論是在都市更新或是城市文化的 軟、硬體規劃建構上。至於在操作上好像直接碰觸街區空間改造議題的「城市

遇故知_步行城市自我實踐計劃」,也在主持人鄭采和建築師的操作下,藉由大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多來自外部的參與者對於目標街區的生活性觀察紀錄,逐步建立起一個可以提 供在地居民思考、討論與行動的平台基礎。我相信假以時日,必然能夠建構出

一個有效運作的機制與實際行動的模式。

執行者長期投入的決心與跟生活緊密連結的毅力是社區自我覺醒、 自主運作的實踐關鍵

其次,從個別計畫的狀況來 看。除了前述已經提及的計畫 外,從親子教育入手的「跨世 代行動教育保溫杯」。同樣以

小朋友為目標對象,帶領他們 認識社區深入雕茶盤點社區資 源的「福家小小社區規畫 師」。以及群聚社區愛心媽媽

為主體,思考有效運用在地綠 資源的「蟾蜍山好地方-社區青草DIY」等計畫。我們都能看出執行者長期投入的決 心與跟生活緊密連結的毅力。這樣的實踐,基本上就是社區自我覺醒、自主運作的 關鍵。也許在執行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撼動人心或是政治正確的詞彙,比如「建構在 地知識」、「推動參與式預算」等。但是在實質上已然達成社造的基礎目標。

社區營造不是也不該是「有錢有閒」才能做的,構成社會共居生活 的每一份子都擁有相同的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力

最後再看到「洲美田秘密社區再現計畫」的公共議題探討,「南機拌飯」的族群與 飲食文化,還有「營造艋舺社區博物館」觸及的社會經濟與弱勢階層。也讓我們可 以看到城市中的諸多面向,社區營造不是也不該是「有錢有閒」才能做的,構成社 會共居生活的每一份子都擁有相同的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力。

或許今年的社區營造點實驗計畫還不足以讓我們樂觀到認為台北市的社區營造已經 成功,但是的確可以視為是走在一條由台北市民、專業組織、商業機構,與政府部 門共同連結,一起打拼的道路上,而這條道路是通往大家都認同的幸福城市生活願 景。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輔導團隊結語

深耕文化工作坊負責人 /王貞儒

當三個不同機構的NGO組織一起共同執行一個計畫時,不免會讓大家有所擔心, 但是在這個計畫中看到的卻不是這樣的。冠蓉在新富町和羽儀在南機拌飯的結合 起因在於兩人對家的概念,在一次交流會議中冠蓉羨慕南機拌飯有一個廚房,而

這樣的廚房給人不僅有家的感覺更有著夢想,因此,冠蓉就和羽儀一起討論,是 不是可以也來一起為新住民朋友來做一些事呢?或是找一個空間幫忙小星星和阿 達建構一個越式廚房一起來圓一個夢?

計畫執行之初 與居民互動方法的摸索 調整適合的途徑

在計畫執行之初羽儀和冠蓉一直是

分開執行各自的項目,羽儀在南機 拌飯和一群共用空間的伙伴定期在

做一些擾動萬華南機場附近的居 民,希望能被這些地區的居民看

見,進而走進這個空間一起來進行 一些有趣的事。羽儀以影像和繪畫

來開啓了與居民的互動,雖然一開 始不如預期的理想,但是還是有當

地住戶來參加,以傳統老設備來進 行影像教學與拍攝,雖然增加了操

作的成本,但也增加了人與人之間 的互動機會,尤其是以一個外來的

CompressorFreeVersion

團隊來說,在大門緊閉的公寓大廈,要如何讓人卸下心房、願意讓家中的“新娘 “走出家門,走入一個平常不見得會進去的公共空間,一起來進行學習或參與社 區公共事務,這是非常不容易且又是有點難度的事,但是羽儀運用了一個很傳統 的做法,以簡單的設備卻是具有吸引力的傳統單眼傻瓜相機,雖然一開始在工具 的準備上就出現了問題,但是,打破閉門造車獨立作業的心態,而是藉此機會向

外求援,在大家協助下順利進行了課程,也讓大定認識了南機拌飯在做的事,同 時也找到了在地居民一起投入一起工作,這個部份在成果呈現時,由在地青年在 介紹學習成果時就被看見了,雖然只是小小的改善,但是卻是在地公民參與的一 大步。

計畫執行過程因應執行者狀況,進行方法改變 也找到共同力量可達 之目標

行動過程中,計畫的調整讓新富町的冠蓉在推動時也不是很順遂,想要協的新住民 朋友又有另一個計畫進來,為了不想要讓自己太忙碌,而開始打了退堂鼓,因此,

有了想要變更計畫的想法,幾經討論改以新富町所在的周邊及活動的區域內去進行 訪談與調查,也正好與當初提案時大家給予的意見相通,希望藉由開店這個議題去 對周邊的店家進行互動與連結,因此在變更後的計畫反而回到了計畫補助精神,去 做在地擾動,找到在地的認同,甚至找到共助的可能性。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計畫執行過程中遇到不同的境域時,找到討論的一群人一起來討論

解決的方法,讓自己也和大家共同找出一條雙贏的路 兩個子計畫雖然都是以協助新住民為主題,但是各自用的是不同方法與策略,因此 認知到計畫是死的人是活的方法也是因人事時地物而有所不同,因此在遇到不同的 境域時前方自然就有一條解決的路,不是自己埋在問題裡去尋找解決的方法,而是 找到討論的一群人一起來討論解決的方法,讓自己也和大家共同找出一條雙贏的 路。

CompressorFreeVersion

輔導團隊結語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副教授 彭立沛 社造是一群人共同朝正向目標的改變的過程與結果, 必須因時、地制宜,急不得

社造是培養和強化集體行動能力的過程,也是透過集體行動來改善社區總體的 結果,包括物理環境、文化、社會、政治、經濟、健康等的改善。換言之,社 造是改變,是一群人共同朝正向目標的改變的過程與結果。因此社造活動的一

群人是構成要素,需要透過參與共同集體的行動,達到社區各方各面改善的目 的。然而集體行動能力與改變的目標,則由於城鄉發展進程之不同,而必須因 時、因地制宜,急不得。

洲美社區位處都市邊陲的 農村,社區內1-8鄰受到科 技園區開發案的影響,居 民即將遷至新建的專案高 層集合住宅,饒富人情味 的社區街道將被拆除,日 常生活方式與傳統社會關 係將發生劇烈改變。9-10 鄰緊鄰關渡平原中稀有的 水稻田,是滿足在地糧食自給,提供生態系統服務的重要文化景觀,而當農民 面對建商養地與農地價格炒作的誘惑下,讓農民持續耕作,守護這片稀有的水 稻田,將是未來重大的挑戰。

快速的科技園區建設與都市化發展,使得居民生活方式快速改變, 社造過程也必須及時應變,空間的、社會的改變皆然。

這次社區營造輔導發現,快速的科技園區建設與都市化發展,使得居民生活方 式快速改變,社造過程也必須及時應變,空間的、社會的改變皆然。時間迫切

去拆解空間與破壞社會網絡,若比起文化記憶的保存,空間重塑與產業活化都 顯得緩不濟急。這突顯了這次社造輔導過程的重要性,影像紀錄、成果展等, 在明年四月住宅與街道的老記憶拆除前必須完成,而下一階段才是思考如何提 出能夠長久凝聚社群的解決方案?這是重要的社會設計。

社群支持型農業的方式,豐富信任關係,促進產銷互動,並建立休 閒體驗與環境教育的社會-生態-生產功能

好食機謝老闆適時帶入食農與食安議題,期待發展出友善環境、友善農民、公 平貿易的社會平台。這活動為洲美帶來社造發想的種子,未來在台北市稀有僅 存的水稻田上,將可能透過社群支持型農業的方式,豐富信任關係,促進產銷 互動,並建立休閒體驗與環境教育的社會-生態-生產功能。那麼,如何能夠讓 這片農田可以連續耕作下去?這回撥下的種子或許能發芽茁壯,提供重要思 路。

都市化快速改變洲美,洲美正奮力集體行動,一點點的改善成果就彌足珍貴, 因為我們知道社造,急不得。衝著這一點,我們還是倒倒仔來、慢慢磨吧。

輔導團隊結語

北投文化基金會專員 陳姿安

在都市中的「社區」,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生活、 成長的「社區地圖」

在都市中「社區」的範圍界線沒有像非都市 來的明顯,都市的人們可能因為工作、求學

等各種因素而生活在一個地理範圍中,生活 中知道與關心的大多是交通怎麼走、哪裡的

餐飲比較好、哪裡買東西便宜又方便,每個

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生活、成長的「社區地

圖」,孩童們也是。

將原本社區內面臨的華榮市場都更案及士林再生計畫等議題, 轉化成為小朋友們可參與、關心的活動滾動式的依著執行情形 進行修改微調

導航基金會與福佳社區發展協會運用了過往開設左手香教室與孩童互動的經驗,結 合社區原有認識與調查的資源,在外部連結東吳大學社工系、社區規劃師工作室、

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等單位,將原本社區內面臨的華榮市場都更案及士林再生計畫 套用一句老掉牙的話,教育從小做起,社區營造也是,在面對龐大都市更新的專 業規劃與想像的議題,導航基金會與福佳社區發展協會透過「福佳小小社區規畫 師」計畫,讓小朋友們的「社區地圖」更加豐富,也間接串連起人與人的網絡。

CompressorFreeVersion

等議題,轉化成為小朋友們可參與、關心的活動。尤其工作人員與志工們在設計、 執行活動時,不斷地檢討當天辦理的成效、活動設計是否有達到讓參與小朋友能表 達出自己意見、是否符合當初辦理計畫的理念等,滾動式的依著執行情形進行修改 微調。

參與的小朋友們一路從透過溝通建立自己的討論、活動原則、畫出自己與小組討論 交疊而成的「社區地圖」、扮演小柯南以闖關解謎方式,走訪社區內的景點、討論 出生活環境的問題,去訪問社區裡碰到的人並整理文字紀錄、以角色扮演體驗面對 社區環境即將都更的各種相關利害人、實際動手打造呈現心目中的理想家園等。小

朋友們展現的觀察力、創意、創造,不僅讓小朋友們自己覺得興奮、驕傲、「比學 校上課好玩又能動手」,也讓參與其中的大人們深受感動;從10月底的室內成果

分享會,以小朋友為主體的發表,分享的熱情與氛圍從吸引了路過的大小朋友探 頭,從詢問度可見一斑。

都會生活的公寓大廈林立,彼此間都有嚴密的保全防護,造成人與人連結的疏離 感,與職業生活型態造成的,大多年輕人早出晚歸,老人及兒童缺乏社區互動。但 在都會也具有族群和解的基地、多元創意的引擎、文化展現的平台、人才齊全、專 業NPO蓬勃發展、創意活潑、資訊網路使用率高,便於經營「社群」、整合異業 之經驗等優勢。因此,台北市在推動社區營造,應考慮回歸生活的需求,滿足兒幼 婦老新殘的需求。在「福佳小小社區規畫師」計畫中,社區議題回歸到對生活的需 求、對生活環境的想像,從兒童切入,運用了都會的優點及經驗,去推動議題、整 運用了都會的優點及經驗,去推動議題、整合資源,也透過議題擾 動不同世代對於社區的想像與關注,展現多元創意,豐富了每個人 心中原本的「社區地圖」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合資源,也透過議題擾動不同世代對於社區的想像與關注,展現多元創意。透過這 個計畫,在這些參與過的小朋友心中留下了一段與社區互動的記憶鏈結,豐富了每 個人心中原本的「社區地圖」,在活用都會型社區的優勢,釐清議題或設定族群, 就能逐步累積與擴散出社區的能量,像從福佳小小社區規畫師中看到由孩童為主體 切入,孩童會引領家長、孩童也會成長,在長期的互動中,不斷累積擴散,讓原本

來自四面八方的都會的人們開始逐漸因議題和社區產生互動及連結,就會展現出這 個社區的活力及樣貌。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輔導團隊結語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黃世輝

蟾蜍山鬧中取靜,就在台大與台科大的旁邊,卻是一座獨立的小山。據傳說古代台 北公館一帶有蟾蜍怪做怪,仙人呂洞賓將其制伏,並留下腳印及蟾蜍,前者即是仙 跡岩,後者即是蟾蜍山。

蟾蜍山上有公館古道,是以前進入台北盆地的要道,除此之外還有清代的瑠公圳、

日治時期的農業試驗所、蠶業改良場宿舍群,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部分留存至今的 煥民新村、自力營造眷村,還有旁邊的空軍作戰指揮部。大家所關心的蟾蜍山眷村

其實包括煥民新村三十多戶、還有自行在外圍擴建的部分,以及農業試驗所的宿舍 群。

好蟾蜍工作室的林鼎傑已經在這邊居住及工

作多年,引動了許多主題與資源的投入,包

括:侯孝賢導演與「尼羅河女兒」電影

(1987年拍攝)相關電影工作者的聲援、

剪紙藝術家陳治旭帶領製作的家徽燈與故事

燈(趴在屋頂保護家屋的老爸等)、採樸門

永續設計的螺旋花園的修建、都市里山食物

的調查與眷村料理的月曆出版…等,這些努

力讓蟾蜍山從2013年煥民新村的拆除危

機,轉而促成2016年台北市文化局公告蟾

PDFCompressorFreeVersion

蜍山為文化景觀,解除了蟾蜍山歷史被磨滅的可能。鼎傑的努力也被雜誌社LaVie 看見,獲得2017年年度十大最佳社會實踐獎。

從社區教學開始 轉化社區文化成為產業

蟾蜍好媽媽團隊(王永芝、梁玉玫、王悅湘等)參與臺北市社造中心的計畫則是第 一次由社區幹部自行撰寫、自行申請的計畫,主要是為居民開課,學習製作青草 茶、防蚊皂、防蚊液等。從計畫構想中可以理解理解,媽媽團隊想要先從具體可執 行的防蚊液的社區教學開始做起,透過精油、手工皂、防蚊液、防蚊膏、甦醒瓶等 的學習,媽媽團隊想做成小型文創。我們討論了轉化成文創產業有微型產業化可以 操作的過程,但認為先不必有產值壓力,建議先透過這些手工製作找回生活的質 感。

從防蚊液的製作學習可以連結三件事:1.防蚊液採草地的歷史連結,可以連結到台 北歷史及國共歷史,2.從蚊子到生態系統的連結,因此在地植物可以寫成導覽內 容,3.透過手工製作的情感與生活質感的連結,更進一步說,大家的努力有可能實 踐出一種「蟾蜍山愛草生活」。

社區產業防蚊液與在地歷史生態與情感的連結 社造工作從做得到的地方開始 就算是小事也可以影響別人

本次社造點計畫也許可以讓媽媽團隊建立信心與韌性,其一,瞭解社造工作從做得 到的地方開始,並不那麼困難;其二,同時也瞭解,就算是小事,要想做得好,能 夠影響別人,也都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其三,就算是防蚊液的小事,也可以有推 展「愛草生活」的遠景。

CompressorFreeVersion

從社區教學開始 轉化社區文化成為產業

本計畫可以說是初階的社區擾動,但三位媽媽的熱心則令人佩服。後續可以延伸的

課題包括:生態導覽、眷村故事導覽、蟾蜍山公園的規劃、文化景觀的未來、戰爭 情懷…等。蟾蜍山的案例可以看成是一個城市對特殊歷史境遇的一群人如何保存其 歷史記憶,並讓社區活化的實驗。從地形、軍事歷史、戰爭移民、類眷村生活、克 儉生活等,可以談出蟾蜍山的特殊性與常民性兩種面向。

CompressorFreeVersion

綜整過去六年社造中心累積的成果 突破,協力共創下一階段都會城市行動

6年多的推動經驗,我們透過場館空間營運管理、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資訊網絡平 台、臺北市社區營造培力及交流推展三個工作面向尋找發想、行動與揉合各樣期待

與資源,也將目標在過程中逐步推動,從行動與看見中進行修正。

場館空間營運–從一棟房子到交織臺北市區域網絡的歷程及經驗

創造更多社造推動節點的養分

100-102年著重於館舍內部空間 的軟硬體經營,展覽及活動與 硬體的融合應用,社區與社群 的互動如何透過空間結合的想 像。103年-104年確立空間經營 結合社群引入的論述,讓臺灣 第一個實體固定空間的社造中 心可以結合都會的特質,透過 空間詮釋權的開放,任何人都 可以透過空間的使用重新詮釋 社區營造,也讓走入的議題社

群,成為與地緣社區互動的刺激與養分。105-106年年再透過小書庫空間的打 開,與大學青年實習生進行一連串的實驗與大稻埕學習學苑及周圍居民的互動, 從館舍內部經營到成為地區社造發展的幫浦,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引導社區想

CompressorFreeVersion

像與思考打開空間,發展區域網絡。六年期間我們與各樣社群進行了839場活 動及33場展覽,交織臺北市的社群網絡,成為臺北市社群互動與媒合的基礎 能量。也期待讓場館空間營運的經驗可以成為臺北市許多的館舍與地方文化 館營運的參考,形成臺北市社區營造推動與網絡的更多節點。

資訊網絡平台–

從資料累積到資訊運用

從資料的整理到寫手社群經營 延伸更多的互動與關係網絡

100-102年確立社造資訊網絡的營運內容,從資料蒐集、資料庫的建立以及 資料的應用,包括實體的館藏書籍、虛擬的資料庫、網站、粉絲專頁、電子 報以及長期經營社區所建構的「經驗」與「人脈」,但面對這樣的複雜且多 樣的資料,如何成為公民有用的資訊。在過程中,也透過103年與都更處總工 程司(徐燕興)及同仁共同以讀書會形式,從吸收新知到找尋方法,了解開放資 料的趨勢,結合民眾參與的機制建構,在柯政府上台前,即開始構築「開放 資料」的可能方法,包含社造松規劃與資訊局共同探討合作的可能。 104-105年間我們意識到一個問題:想要資料真正被應用,資料必須是吸引 人的,因此我們也花更多心力進行資料的編輯工作,藉由實習生和社造人才 撰寫文章,並持續和各個社區、社區工作者邀稿,用更多元的行銷包裝手

法,以軟性的方式呈現部分資料,吸引更廣大民眾的關注,讓資料達到可運 用也可供純閱讀、學習的作用。106年開始著力於「社區觀察員」的培力與養 成,藉社區觀察員蒐集資訊(料)、帶動資料庫的維護並轉換資料與資訊,也注 入世代或社群差異的觀點。

CompressorFreeVersion

社區營造培力及交流推展–

從社造點出發,擴大與內聚的連結,成為一個不斷匯整、調適、運轉、融 合、協調的平台。凸顯台北市社區的多樣化面貌與群體經營需求,且編織 網絡的過程需要更長時間的陪伴與支持

不同於傳統鄉村營造,臺北市都會營造所面臨的問題、對象或利害關係人呈現更 複雜的狀態,需要突破人的界線(個體的冷漠與疏離)、群體的界線(社區與社群的 互動與融合)到機制結構的界線(業務分工與界份明顯與切合市民需求的拿捏)還有 公私合作到協力的可能。多面向的問題,需要有一個切入點,作為解開複雜且糾 葛線路的開端,因此回到社區營造的核心精神,從社區動力開始,徵選社造點, 凸顯臺北市社區的特質,由社造點的動力,引導逐漸內聚(創造更多網絡能量)與

擴大(溝通協調公部門看到社區的需要與問題、引入企業與私部門資源創造都會營 造更大能量)社造點的能量,解套面臨的問題,而社造中心成為支點的角色,逐漸 構築平台的能量。

社造中心營運初期,從101年的分區推薦社造點,即至102年正式啟動社造點公開 遴選機制,至106年累積了96個社造點行動,透過社造點活力的展現,強調重視

社造點提案的主體性,廣泛的接受多元類型提案,呈現臺北市多元化的社區態樣 與都會社區營造的脈動。

輔導過程,我們對於社造點的輔導需求也有進一步的分析,針對不同類型社區及 社群,提供個別化的所需資源或協助,激發動能,並建立社造中心與社造點、社 造點與社造點間、社造點與社區/社群、社造點與公部門間的多樣化連結,將有限 及多元化的資源進行連結、加乘,與時俱進的進行戰略性重組,以促發更多不 同、有創意的社區營造模式形成。

CompressorFreeVersion

在做法上,更靈活運用沙龍、讀書會、館舍、電子報及網站粉絲專頁等工具,引入 公私部門資源,創造可以聚集多面向能量的場合,來來回回的促進水平擴大式的連

結,編織網絡,讓輔導過程,不只是社造中心與社造點的輔導關係,更存在發展各 種學習、支援、支持關係的可能性,促成「群體」關係的組成與發揮,使社造點在 行動的路上,得以擴張視野、不孤單,更讓大眾看見社造點的行動能量與成果。

這樣累積的能量,也逐漸回應了以「城市創意實驗室」的自我定位,成為一個不斷

匯整、調適、運轉、融合、協調的平台。在在都希望突破結構上的限制,進一步建 全從微視到鉅視、小系統到大城市的整體區域發展思維,擴大社造推動的能量,提 升社造中心做為平台的角色及其應具有的高度。

除了具體的工作項目外,社造中心也需要擔任穿針引線的工作,延伸社造點 的影響力,需要透過各樣的場合強化中央部會對於都會營造的認識;透過各局處所

關注的議題,與各局處共同溝通討論,逐步找出可以合作或相互支援的可能性;從 社造點遴選輔導機制著手,主動與都更處社造專案團隊討論專案之間的可能配搭… 等,匯聚各部會、局處、團隊的資源。從架構性的思考到穿梭群體、組織間, 拉起各自的邊線、介面

構合面對突破、改變的 限制差異對話、再對

話,成為突破結構性問 題的可能與開始。在這 過程中,從營造對象、

使用方法與過程突破,

逐漸修正都會營造的推

動,也對都會社造有了

更清楚的面貌與突破:

圖/與社造人才培訓課程結合

社區營造到社會設計方法的互相學習與融合 成為都會營造的新方法

社區營造強調從社區自主動力的引動,讓社區自己動起來,從問題的探求找到行動 共識,才能一起做事改變。在鄉村,這樣的歷程可以有較短時間透過工作坊的階段 促成,但在城市中面對如此多的對象,需要針對議題做更細緻的呈現與設計,透過 設計的過程吸引更多人的關注與討論,因此社區營造的方法論中需要有社會設計的 方法互相學習與融合,在前期引導及決策前有更多的對象的引動,引動與延續發 酵,對於城市的思維轉換與激發行動有更多可能。

空間再生與創意城市概念融入 開展市民主義的內涵 社造中心的推動中,以「城市創意實驗室」(Taipei Living Brain)的想像,認為社造

中心需要結合現有資源進行重組及整合,以產生其特殊性及創意性,因此將臺北市 社造中心定位為城市創意實驗室,是將城市資源進行調適、運轉、融合、協調的平 台。也是透過網絡的連結,將積累至今的資訊、人、技術經驗等資源,進行戰略性 重組,擴大社區居民活動效益及機能,加強連結居民與政府活動的組織機能,形成 更多不同的、有創意的社區營造模式的平台,成為後續推展的論述基礎。

在102年,都更處多次邀請《創意城市》作者Charles Landry來台與社區工作者及專

業規劃團隊互動,開展了都會營造的內涵與視野,103-104年co-working、co-living、spaceshare等概念,創造更多讓不同社群互動的空間,形成創意發生的節

點,創意城市的行動結合社區營造推動,也是市民主義的融入,鼓立廣大群眾擁有 想像力與創造力,都會營造模式有更多樣貌的展現。105年社造中心讀書會以創意 城市一書為主題,邀請其他專案團隊前來聆聽互動,也讓創意城市的作法可以持續 延續發酵,接軌不同專案團隊的運作。106年社造點的輔導,也更呈現了這樣的歷

程,由一個節點結合社造中心所連結到的團體或社群,創造更多人認識與聚集,發 展出更具創意的解決在地問題的方法,未來更可以在這樣的概念下,讓創意、社群 和地域發展,累積出更展現在地能量的地方學。

點線面的平台構築 結合社造沙龍深入議題討論 找出更多過往不曾參與對象 臺北市社區營造在過往21年的推動中,前面14年的發展,對象多是傳統社造制度下 的社區工作者,從社區規劃師與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後續青規師的培訓,從空間專 業者,逐漸將公部門及社區工作者及里長社區發展協會也拉進來,環境教育學程也 把社區大學結合進來,在青規師培訓第六屆後及後續的社造人才培訓,鼓勵更多領 域的人參與。而102-106年社造中心藉由社造點、社造沙龍及電子報的推動,將許 多議題加乘結合推展,再加上粉絲專頁的訊息發送,還有社團的連結,如定期發送 文化資產、社區規劃、社會企業、青年創業、城市創意、綠手指、志願服務志工、

都市農耕及社會設計等社群社團,讓更多社群可以收到社區營造相關資訊,找出過 往不曾參與對象如店家/地方產業/合作公司/校友會/旅行社/藝術家等,102年舉辦

CSR企業社會責任與社區營造的對話,吸引企業參與,結合臺北市社區營造發展。

105年以韌性社區的概念,推動社造點遴選,突破對社區營造議題的想像,從與地

域脈絡脫節與內在感知疏離的議題到面對全球化、全球暖化、災難、人口老化、食 安、氣候變遷及都市更新等的生活議題,吸引甚至上班族、在地青年、家庭主婦及 爺爺奶奶參與,試圖撐出解決外在影響的活力空間。106年粉專專頁結合青年實習 生的共同參與發表觀察文章,還有社造沙龍的主題更貼近生活影響,設計師、策展 人及學校學生與工作者也增加許多。

6年的推動,累積了不同的看見,但也逐漸出現運作的框架。過往我們持續進行空 間的經營、沙龍活動的辦理、社造點的串聯輔導、網路媒體運用等面向的交錯運 用,突破結構上的種種限制,回應、呼應各方期待,在持續建構平台內涵的積累 中,發散、歸納、發散再歸納,在拉近、促進不同節點的互動中,呈現臺北市社區 營造的多元樣貌,也逐漸拉出中央、臺北市、大同區、社區各種範圍層次的發展面 向。但固定了的工作項目,也逐漸框住了團隊的推動能量,在框架中尋求求突破的 可能性越來越小。106年是突破的一年,除了延續、深化社造點媒合培力機制的運 作,更著重於收攏過往能量,以三個特色方向的推動:(1)參與式規劃-以大同區 進行區域性的嘗試、(2)評估機制的推動-社會影響力評估的起步、(3)未來發展藍圖 -世代融合的社造永續經營模式。

(1)參與式規劃-以大同區進行區域性的嘗試,將社區參與精神與公民參與機制的 進行銜接與接軌,讓都更處的協同規畫,可以作為公民參與的方法,所形成的行動 方案可以與各局處資源接軌。而(2)評估機制的推動-社會影響力評估的起步,透過 社會影響力的細緻說明,可以讓更多利害關係人理解各樣工作推展狀況,也爭取對 應資源。讓公部門與私部門的資源結合。

(3)未來發展藍圖-世代融合的社造永續經 營模式,透過3場小聚、1場大會師及3場社造沙龍,近200位參與者,逐漸進行堆疊 與融合臺北市都會社造論述,也可以回應長期文化部對都會社造的理解。3個特色 方向也都在呼應台北市社區營造長久以來所面臨的問題。

透過本年度的運作,也更著重在前期各方的共識討論,從我們到大家,讓更多的

人加入討論與工作內容的修正,不同參與者有自己追求的目標,但卻也有大家一致 的目標,一起打破工作框架,與各樣利害關係人的連結,創造更多樣的互動模式, 也在過程中,逐漸找到下一階段的合作與共創的可能。

CompressorFreeVersion

過去的6年,從「怎麼說」,各自的觀點與詮釋能力的形成,到「一起做」,各樣 利害關係人共創協力的可能與突破,互動累積起網絡的能量,是都會社造的基石,

也是臺北市城市的底層活力,將成為下一階段協力共創的都會城市行動的能量。

突破,

協力共創下一階段都會城市行動

更著重前期的共識討論

透過106年度的運作,也更著重在前期各方的共識討論, 從我們到大家,讓更多的人加入討論與工作內容的修正

一起打破工作框架

不同參與者有自己追求的木雕,但卻 也有大家一致的目標,一起打破工作

框架,與各樣利害關係人的連結,創

造更多樣的互動模式,也在過程中逐 漸找到下一階段的合作與共創的可 能。

從「怎麼說」到「一起做」 共創協力的可能與突破

過去六年,從「怎麼說」各自的觀點與 詮釋能力的行程,到「一起做」各種利 害關係人共創協力的可能與突破,互動 累積起網絡的能量。

王本壯、王貞儒、吳俊毅、林怡岑、陳姿安、 彭立沛、黃世輝、黃芳惠(按筆劃排序)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