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臺北眾力方程式

Page 1


社區營造在臺灣落地深耕 25 年 , 經歷遍地開花 、 百 家爭鳴的輝煌年代 ; 然而 , 當代社區工作卻也常面 臨人力 、 技術 、 資源缺乏等困境 , 甚至長期對補助 資源產生慣性依賴 , 發展難以永續 。 因此 , 當前急 須處理的社區課題 , 便是如何促成永續經營的社區 治理模式 , 讓社區能自給自足 , 維持成長動能 。 此

外 , 讓社群倡議 , 不僅在 「 議題同溫層 」 為特定族 群關注 , 而是轉譯成常民的語彙向大眾訴說 , 使議 題發酵 , 擴大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可能性 。

承上社區課題 , 本處全面啟動 「 社造點媒合培力計 畫 」,以「 起步培力 」、「 社區專戶 」及「 社區集資 」 三大主軸 , 作為社區 、 社群與人力 、 資金等資源媒 合嫁接的培力平台 ,建構社區合作共創的生態系統 。 藉以催化社區 、 社群自主發展 , 並促使公 、 私部門 及市民協力合作 , 以達城市發展 、 再生 、 社會創新 之效 。「 社造點媒合培力計畫 」 由 「 點 」 與 「 點 」 的聯結 , 串連多元的主題及社群 , 如兒童遊戲權 、 生態旅遊 、 青銀共餐等 , 並讓社區 、 社群學習向群 眾述說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 透過單 「 點 」 的議題發 酵 ,向外捲動更多居民與市民朋友共同關注公共事 。

本計畫翻轉過去社區工作資源投注的形式 , 使政府 的角色從 「 資源挹注者 」, 轉變成真正 「 培力協助 者 」, 以 「 輔導 、 協助 、 媒合 」 社區工作行動所需 支持資源 , 落實 「 社區治理 」 網絡建置的可能性 。 並將社區工作的公共訴求從 「 面對政府 」 轉向 「 面 對群眾 」 擴大公共議題參與 , 進而創造新興 「 社區 經濟 」 自營模式 , 推動社區 、 社群永續經營 。

臺北市獨特的都會型社區 、 社群性格 , 讓社區工作 不再是在地單打獨鬥 , 而是社區 、 社群共同發展出 各具特色之共同協作模式 , 我們期望透過新興崛起 的網路世代社群媒體管道 , 共同參與公共事務 , 也 期望這樣的能量持續延伸 , 讓我們得以 「 集眾人之 力 , 成眾人之事 」。

12

年前我在社區營造學會擔任秘書長的時候 , 當時 社造學會開始研究都會的社造與鄉村的社造對於社 區想像與社區營造策略 , 包括運用工具上的差異 。 同時期還翻譯了 「 社區的力量 西雅圖的社區營造 實踐 」, 用一本書的份量完整引介了西雅圖城市的 社造制度 。 我那時候對於西雅圖在社造的制度設計 包括街區議會 、 街區服務中心 、 媒合基金 、 社區規 劃制度以及廣布全市的 P-Patch 社區園圃規劃系統 羨慕不已 。 我覺得強調組織培力的社區營造與非特 定對象的公民參與在西雅圖市完善制度的支撐下有 很好的結合 , 兩者互為養料 , 形成有力的正循環 。

後來隨著太陽花學運激發青年世代躍身時代舞台 , 2014 年地方大選結果捲動開放政府風潮 , 參與式預 算 、 i-voting 等制度創新帶動新一波的公民參與能 量 , 2016 年的社造 3.0 政策強調個體優先的 「 社群 性 」, 為青年 、 第二部門與個人鬆綁 , 使其更容易 接觸政策資源進入社造領域 。 這些累加的變化在短 短三年後帶來台灣社造新風景 。 尤其是都會型社造 所受的影響更大 , 青年以及更多城市居民的生活流 動以及多重的社區認同及其靈活的社區介入 , 開始 被接納為都會社造的常態 , 在地組織的培力策略與 方法在引入社群觀點之後隨之變化 , 非典型社造的 用語越來越普遍 , 而台北可能是走得最遠的城 。

今年的 12 個案例猶如 12 支探針 , 在不同的穴位探 測台北的社區動力模式 。 並發揮針灸的效果 , 形成 城市節點 , 帶動新的能量集結 。 今年的計畫可以看 到新的公民社群試圖開創新的社造領域 。 例如特公 盟的街道遊戲開闢新的城市公共領域 、 工人先鋒隊 以社區共同體觀點檢視大學周遭店家勞資關係的嘗 試 。 像風一樣的社群以特定議題或手法操作 , 在跨 社區的範疇 , 將他們的創意才智平塗堆疊在地方既 有的紋理之上 , 與在地人事物產生交融的效果 。 夢

想城鄉協會針對街區內的無家者與經濟弱勢 , 經營 藝術創造與手做木工班 , 志在萬華區創造一個讓不 同階級屬性的社群自在交流的場所 。 唭投郎工作室 以保護唭哩岸石的角度檢視過去生產唭哩岸石區域 的舊屋 , 創造了北投石牌住民的新連結 , 而六庄團 隊的加納仔大客廳 、 牧天工作室在文山區 、 芝山岩 的大地實境遊戲 、 萬華社大在艋舺的聲景調查 , 這 些團隊所產生的在地化學變化都令人欣喜 。 也有接 近傳統的社區營造方式 , 進入一個特定社區 , 陪伴 在地的居民組織 , 處理真實的議題而產生拳拳到肉 的感覺 。 南機拌飯團隊協助忠恕社區面對老舊整宅 的居民如何分攤公共電費的問題 , 幸福味在活化的 空屋以食物的香味吸引社區的老人聚集起來 , 導航 基金會在福佳社區舉辦很有意思的派對節目拉近年 輕居民和社區長輩的距離 , 對長者的生命史產生更 深的理解 。 還有九如社區發展協會 、 學府社區發展 協會這兩個都會裡的郊山聚落 , 利用被忽視的環境 條件 , 凝聚了居民對於居住地的特色的認知 。 在 12 個團隊的實踐經驗中 , 可以發現多元社群激發 了不同的社區想像 , 進而產生多重的社區認同 , 讓 台北各處表現了蓬勃的生氣 。 然而參考黃應貴老師 在 「 21 世紀的地方社會 」 一書所關注的新自由主義 化發展 , 伴隨新資本投入 , 區域體系再結構過程中 , 新的社群性群體的文化再創造 , 兩種力量交相拮抗 所表現出來的地方抵抗以及多重的地方認同 , 我們 在台北舞台上的表現 , 似乎還少了更深更廣的全景 關照 。 台北的貧富差距 、 城中空洞化 、 開發加劇生 態綠地縮減 、 青少年吸毒等等問題的嚴重程度應該 被納入社區生活關注的視野 , 作為社區工作者 、 組 織者共同的意識架構 。

我們還特別針對群眾募資辦了兩場座談 , 深入探討 社區集資連結網路社群與實體生活世界的效果 , 以

及社區集資可以為社造帶來的意義 。 在多個社區集 資的案例中 , 我們看到青年人善用網路溝通工具 , 創新社群營造手法 、 創造豐富的網路 + 實體生活內 涵 。 然而在集資平台的訴求中 , 似乎缺少了探討背 後更具整體性問題的興趣 , 有靈活而漂亮的行動策 略 , 但背後的 「 全景觀照 」 相對薄弱 。 這是不是心 智思考與行動模式的 「 世代差異 」? 或只是我們還 沒找到適當的詞彙 , 而過於厚重的陳述在網路溝通 中不合時宜 。

總之 , 我們的努力都在讓人民成為生活的主人 , 讓 人人有能力 , 得以創造生活的美好 。 社造新生力量 結合既有的組織網絡形成繁茂的老幹新枝對我們所 愛而驕傲的居住城市能發揮多大的影響 ? 進而讓社 區生活場域真正成為改變城市的基石 ? 這個提問及 其解答需要跨世代接力回答 。

近年 , 臺北市的社區營造面貌不停汰換 、 更新 。 網 路時代風起雲湧 , 為公民參與社會的模式引航 。

2014 年 , 太陽花學運如野火燎原 , 點燃網路社群與 青年學子的熱情 , 臺灣長年累積的社會動能迸發 , 由草根運動滲透網路 , 走向年輕世代 , 在當年顯現 出不一樣的意義 。 更貼切的當代社造逐漸以網路為 大本營 , 公共倡議除了陸戰 , 將另闢空戰 , 不再著 眼唯一的組織輻射而出 。2018 年 ,我們在理論概念 、 操作手法 、 世代傳承 , 繼續有所突破 , 與嶄新的社 會公民力接軌 。

2018 年 ,全促會和更新處推動「 臺北眾力方程式 」, 發動多種實驗型構想 , 並扶植青年團體 , 在這座城 市做自己喜愛的事 。 近年我們注意 「 群眾集資 」 這 個新興領域 , 尤其注意集資 、 社造與地方公民社會 的相互影響 , 相信促進 「 實體社會網絡 」 與 「 網路 社群 」 的有效銜接 , 是推動 「 新興社造 」 最重要的 關鍵 。 一方面研究海外社區類型集資平台以集思廣 益 , 另一方面透過實作累積經驗 , 陸續與臺北都農 網 、 台南新化社大 、 彰化二林社大 、 臺北市青年社 區合作 , 發動不同類型的社區提案 , 分析社區集資 的條件特性與社群擴散效果 。 我們由 「 社區集資 」 的角度來看這個計畫的價值 , 設計合宜的介面與機 制 , 銜接流動的網路社群與強調扎根的社區營造 , 並稱之為 「 臺北眾力方程式 」。 社造與集資都是引 「 眾力 」 以成事 , 而兩力的匯流相乘 , 將帶給臺北 市豐沛不絕的公民力 。

社造形式輪轉 , 核心需求沒有改變太多 , 我們依然 追求安穩地養老育幼 、 值得信任的飲食安全 、 符合 信念的教育法律等 。 人們參與地方 , 生活與住所將 更美好 。

一個計畫 , 四個類型 , 十二個社造團隊 。

「 臺北眾力方程式 」 依輔導方式與團隊所具備條件不同 , 區分為四種類 型 , 以各軸線闡述北市社造特點 。

「 天使投資計畫 」 參考英國 Spacehive 平台的倫敦市長 「 天使基金 」, 分兩階段補助市民的募資計畫 , 先是第一次前期籌畫的 「 啟動補助 」, 第二階段 募資達到 80% 後 , 再獲得政府第二次的 「 加碼挹注 」。 這 樣的做法強調公私部門協力 , 團隊得到公部門資金外 , 仍要接受募資市 場的挑戰 , 對團隊自身強化 、 議題轉化 、 社群擴大是很強的催化劑 。 在 做中學 、 學中做 , 自主性提高 , 依賴度降低 , 未來有更強的能力提出更 多的集資議題 。

「 募資輔導計畫 」 以在募資平台募資成功為目標 , 強調社區工作者必須 重視溝通 、 故事行銷 、 跨域協作的能力 , 我們規劃許多課程 , 如服務 設計 、 正濱漁港共創藝術節募資分享 、 專案管理 、 陽光伏特家商業模式 分享等 , 與每周策略會議 , 探討網路動員 、 社群動員 、 在地動員的方法 建立 。 天使投資計畫與募資輔導計畫均以上架募資平台並達標為目標 , 2018 年本計畫兩團隊募資案 「 兒童重返街道遊戲 」 和 「 唭哩岸石文化 銀行 」 均募資成功 。

「 社區專戶計畫 」 的 「 專戶 」 是政府與社區之間永續合作的介面 , 公部 門資源與社區資金皆統一注入專戶 , 並找到一個兼具社會徵信與成本可 行的機制 會計協議程序 , 使財務透明 、 行政簡化 。 專戶適合特定對象 ( 如已具公信力的地方組織 ) 設置 , 並以此作為申請公私資源 、 推動公 私協力的機制 。

「 人才支持計畫 」 的團隊均須有一位 「 社造人才 」 成員 , 臺北市培訓了 大量的青年社區規劃師 、 社區營造人才 。 結訓之後卻缺乏舞台 , 未發揮 應有的培訓效應 , 本類型將目光落在 「 人 」 身上 , 提供場域 , 讓人才適 性發展 , 並提供微型啟動資源 。

關鍵字 | 兒童遊戲權 、還街於民 、 群眾募資

特公盟長期關注兒童遊戲權 , 監 督公部門改善遊戲空間與多元公 共建設 。 公園裡的遊具除了罐頭 生產般的模板鞦韆 、塑料溜滑梯 , 兒童有沒有回到從前多元玩耍的 可能 ? 由一群公民力蓬勃的爸爸 媽媽組成 , 特公盟在 2018 年挑戰 群眾募資 , 以大同區為起點 , 逐 步迎向兒童友善城市 。

關鍵字 | 文資保存 、 群眾募資

唭哩岸石是北台灣特產的石頭 , 堆疊起臺北人溫暖光亮的記憶 , 如台大校門 、 北門 、 軍艦岩等處 處有其蹤跡 。 然而在古蹟拆除 、 修復的過程中 , 珍貴的石頭被當 作垃圾棄置 , 難道石頭不能再利 用嗎 ? 除了灰飛煙滅以外 , 有沒 有建立「 永續石循環 」的新生機 ?

關鍵字 | 藝術創新 、 多元包容 關鍵字 | 青年擾動 、 空間經營 、 共享經濟

以剝皮寮為據點 , 聚集一群在地 青年 , 針對無家者 、 經濟弱勢者

開辦藝術創作課以及手作木工班 , 用溫柔的步調經營藝術基地 。 倍 感現代社會疲怠又脆弱 , 進而將

畫室開放給所有大眾 , 運用不同 媒材 、特殊的創作方式 ,包裹「 消 弭差異 」 的主題 , 提供一個不同 族群共同安頓的居所 。

南機場第二期整建住宅 「 忠恕社 區 」 處空間 南機拌飯 , 目 前 由 群年輕 人 經營作為 工 作室 , 經營廚房送餐 、 小 家電檢修等活 動 。 由於缺乏財務分攤的機制 , 忠恕社區未來將無法繼續負擔公 用 電費 , 將造成 走 廊照明不 足 、 抽 水馬 達無法運轉等嚴重的公共 安全問題 。 因此南機拌飯與社區 發展協會共組志工團 , 建立公用 費用認養機制與籌組管委會 。

關鍵字 | 藝術展演 、 街區串聯 、 青年擾動

與在地藝廊進行統籌 , 與在地商 家合作 , 以街道騎樓 、 店家作為 展演空間 ,策畫主題性展演活動 , 如以店貓故事為亮點的 「 貓蹤 」 展 、 國小加蚋仔街頭創作 、 長輩 講古等 , 成功使各世代關懷街頭 巷尾的風景 , 攪動加蚋仔地區兒 童到長輩的地方情感 。

關鍵字 | 環境復育 、 生態觀光

麗山農場的生態池由於長期失修 , 逐漸枯竭 , 褐樹蛙銷聲匿跡 , 透 過生態池整治活化行動 , 使原本 荒蕪的生態場域得以恢復生機 。 整治行動由居民身體力行 , 如淨 溪與排除淤積 、 使用生態工法鋪 設步道 、 減少水泥覆蓋率等 , 動 員社區一起投入環境改造工作 , 盼喚回流浪的珍稀褐樹蛙 。

關鍵字 | 青銀共餐 、 社區廚房

關鍵字 | 實境遊戲 、 文史導覽

關鍵字 | 青銀共學 、 世代包容

幸福味長期在 「 芒果香草園 」 空 間辦理一周兩次的長者共餐 , 聚

焦 「 一起吃飯 」, 真誠地與社區 居民交流 , 邀請大小朋友共學 、

共煮 、 共食 。 今年擴大辦理料理 共作教室 、 共享餐桌 、 試吃大會 等活動 , 鼓勵社區長者多多善用 自己的豐富經驗與能力 , 走出家 門 , 找回自信與人際的連結 。

牧天工作室在文山區曾推出「 尋找 河神 」 實境導覽 , 這次轉移陣地 在士林區推出第二彈「 士間情 」, 以遊戲化方式 , 將枯燥的文史變 得生動有趣 , 是非常新潮的社造 嘗試 。 芝山岩地區擁有豐富的歷 史與生態資源 , 如信仰中心惠濟 宮 、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等 , 更整 合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文史資料 , 累積訪談文本 。

在福佳社區 , 長輩有規律的社區 活動 ,然年輕人「 居住 」在這裡 , 卻沒有 「 生活 」 在這裡 , 青銀相 互理解無法一蹴可幾 , 需要靠小 小的日常慢慢堆疊而起 。 青銀歌 唱的前期練習 , 需兩代互相拜訪 練習 , 才能完成一場表演 , 盼未 來能激發青銀彼此感興趣的動能 。

關鍵字 | 綠資源 、 社區女力 關鍵字 | 勞權教育 、 實驗型社造 關鍵字 | 音景採製 、 藝術引入

在蟾蜍山有一座香草公園 光山 公園 , 成為當地的 「 神農園 」, 豐富的香草與青草生長於其中 。 由社區志工照料呵護 , 如何運用 香草也成為社區媽媽的動腦日常 , 開設社區活動如 「 咸豐草 」 手工 香皂製作 、 研製雜草料理 、 雜草 烘培坊 , 增加社區忙碌的中生代 居民互動交誼的機會 。

工人先鋒長期在各校製作 「 打工 地圖 」, 調查大學周邊薪資 、 工 時等勞動條件 。 今年以政大為據 點 , 特針對校內同學編寫勞動權 益手冊 , 介紹勞動法令中關於薪 資 、 保險 、 工時 、 職安 、 性平等 青年打工常遇到的問題 , 並與校 內老師合作 , 借用其課堂由講師 實地講授 。

對於一座城市細節的認識與探索 , 除了熟悉的 「 視覺 」 之外 , 是否 還有其他的方式 ? 聲音是能夠鮮 活呈現 「 當下 」 的一項媒介 , 萬 華是一個生命力蓬勃的音材庫 , 糖廍蔗葉沙沙聲 、 山水市場砧板 與菜刀的敲擊樂 、 龍山寺香客們 喃喃祈禱聲 ……, 透過音景採集 人課程 , 學習城市聲音風景的採 集 。

街道視野空間大 , 助於孩子的視知覺能力 , 遊戲過程需要判斷空間距離 、 各種形狀與顏

色的街道地景 。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 跨領域專業結合的團體 , 為了孩子 。 在倡議兒童遊戲權的路上 , 特公盟應用 到的專業包含資料收集 、 研究分析 、 媒體公關 、 行 銷傳播 、 組織動員 、 規劃設計等 , 但支撐團隊集結 、 一路走來與成長的 , 卻是家庭 、 學校 、 和目前台灣 社會仍在累積中的另一種 「 非 」 專業 公民素養 。 自 2015 年 10 月成立後 , 積極關心公園遊具設置的 親子需求 ,在兩年半的運作中 ,深刻體認大眾對「 兒 童發展 」、「 兒童遊戲 」、「 遊戲空間設計 」、「 遊 戲中的風險 」、 及 「 自由遊戲 」 等形塑 「 兒童友善 城市 」 的認識不足 , 高水泥覆蓋率 、 罐頭遊具 、 肥 胖與視力諸如此類的文明病等問題叢生 , 皆剝奪了 兒童遊戲及發展的權利 , 孩童也在諸多以安全為名 的限制之下 , 漸漸失去了遊戲的能力 。

特公盟關注的不只是公園裡的兒童遊戲場 , 兒童遊 戲場雖然是特公盟行動的起點與立足點 , 但更想推 動的是日常生活環境中 「 遊戲權 」 的關懷與實踐 , 所以從來不只關注遊戲場跟公園 , 也關注任何有機 會 「 被遊戲 」 的地方 。 關於兒童遊戲空間 , 二十年前在臺北市地區環境改 造計畫曾有 「 遊戲巷 」 議題 , 幾年之間永康街 、 文 山 、 萬華各區都曾有通學巷的劃設及改造 。 但不知 是因當時遊戲巷通學巷施作方式侷限 、 推廣傳播力 有未及或其他緣故 , 近年來 , 若不是特公盟這群家 長從青年公園碉堡遊具消失事件之後 , 從抗議而展 開對兒童遊戲權 、 參與權的大聲呼喊爭取 , 相關議 題其實已消失多年 。

訴求爭取的項目從二十年前的遊戲空間 , 到現在的 遊戲權力 , 我從特公盟的倡議及組織運作中 , 學習 到城市的眾力關注是不斷變遷 , 而不曾消逝 。 與 二十年前的運動相較 , 口號從空間到 「 權力 」, 我 認為是特公盟對問題的解析更能貼身了 , 降落定著 在記憶 、 生活 、 人與人間最直接最共同的接觸感受 。 也於是在倡議工作中 , 我看到特公盟更多外顯的與 人連結 、 溝通與尊重他人的態度和能力 , 為共利奮 戰的同時 , 懂得迴向每一個自身 , 讓我驚艷公民素

養的內涵是這麼的素樸根本 。

這些點滴 , 必有學習脈絡 , 我相信是二十年的社區 營造路 , 給了力 ; 學習的場域 , 來自社區 。 培力 empowerment 發生了 , 參與者習得的 , 未嘗不能說 是一種社區專業 。 市民社會是一場需要累積改變 、 累積時間的漸進革命 , 特公盟的產生和行動 , 讓我 相信這場革命已經發生 , 而且可以持續期望它帶來 的社會前進 。

道路除了通行的功能 , 遊戲是否也能在此進行 ? 打開對公共空間的想像 , 讓城市重視孩子們的存在 。

非典型的集資案 : 綿密的文化保存

初識 「 唭投郎 」 團隊 , 是在今年將邁入盛夏的時光 , 我與一位朋友相約 ,拜訪團隊創辦人 ,同時也是「 唭 哩岸文化工作室 」 創辦人的李庚霖 , 在踩點式的節 奏中 , 揭開唭哩岸聚落的今昔面紗 , 也是頭一次認 識了 「 唭哩岸石 」。 我們在接下來的 「 臺北眾力方 程式 」 專案 , 再度遇見 , 並且擔任了他們集資案的 輔導業師 。 過程中感受到 , 「 唭哩岸石 」 的文化保 存是綿密而漫長的工作 , 如何將石頭轉譯成具有溫 度的 、引人注目的存在 ? 庚霖迄今所做的諸多努力 , 訪問地方現存的打石師傅 、 拍攝紀錄片 、 培育地方 人才籌組在地團隊 、 甚至嘗試發起線上的群眾集資 案 , 每一樣都不簡單 。 從一個地方青年的個人關注 ,

北投科技園區唭哩岸石盤點 到引眾人之力 , 讓越來越多人關注 , 進而參與成為 一份子 , 讓人感佩不已 。

「 發起線上的群眾集資案 , 究竟是衝著經費 , 還 是希望能引發更多人關注 ?」

當初 「 唭投郎 」 團隊參加 「 臺北眾力方程式 」 專案 , 所提之願 , 很大的一部分 , 是以集資這個新方法 , 突破同溫層 , 觸及新群眾 , 因為唭哩岸石頭的保存 與再運用 , 實是所有臺北人共同的文化資產 , 不分 什麼門檻 , 庚霖也希望更多人認識並關注 。 於是 , 很重要的關鍵就來了 , 如何讓非屬文化資產保存界 的人們 , 能支持與加入 ? 恰好 , 臺北市洲美社區 、

蘆洲李宅以多彩的唭哩岸石構築

軟橋地區將開發為 「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 裡面蘊 含了許多豐富可再利用的唭哩岸石 ,急需好好普查 , 並進行後續的石頭分類處理工作 , 否則只會淪為廢 石不用 。 以此為時事契機 , 構成了一部分集資案的 主軸訴求 , 也是讓未曾接觸過的民眾 , 對於唭哩岸 石的迫切保存 , 擁有更具體的輪廓 。

然而 , 解構 「 唭投郎 」 的第一個集資案 , 策略的縝 密程度遠超過單一事件的層次 , 還包括了大量足以 取信大眾的堅實基礎 , 如 : 以往的實績 、 今年的推 展 、 大量的媒體報導 。 甚至 , 還梳理了整個唭哩岸 的打石產業之前世今生 、 自庚霖投入以來的唭哩岸 石發展時間軸等 , 讓群眾對於他們在地方耕耘的成 果及未來 , 有目共睹 。 他們厚實且持續不斷地保存 文化 , 多層面的信任 , 交織成繁複而綿密的網 。 這 張擘劃願景的大網以 「 打造全台第一個唭哩岸石資 源銀行 」 為最主要的軸線 , 一點一滴地 、 一步一腳 印地詳實陳述以上內容 。

我認為 , 它與時下的集資案不太一樣 , 做為 「 唭投 郎 」 推出的第一個集資案 , 象徵意義濃厚 , 所以 , 他們不僅是需要運作資源銀行的費用 , 也是想讓贊 助的群眾好好認識他們 , 做為未來再度發起集資的 基礎 。 而且 , 庚霖也不斷地 , 在線下各個地方 , 發 起介紹募資案的種種活動 ,在不同的募資階段加溫 , 也成功讓許多不認識的新朋友 、原本支持的老朋友 , 投入資金 。 如同我所觀察到的 , 整個募資的過程是 紮實沉穩的文化工作 , 持續地滾動 。 很高興 「 唭投 郎 」 第一個募資案成功達標了 ! 未來仍可期 , 讓我 們再繼續支持與關注吧 !

在萬華駐點並深入社區生態的夢想城鄉表示 , 從清 代開始 , 艋舺就因為商業高度發達 , 許多底層勞工 都會在這裡尋求臨時工作機會 。 加上前述諸多百年 寺廟林立 , 不少宗教信徒在參拜完神明 、 祈求健康 平安後 , 會希望能藉由施善的行為 , 增加自己的福 澤庇佑 , 所以也更願意將資源拿到龍山寺對面街友 和底層勞工大量聚集的艋舺公園發送 。 許多經濟弱 勢者知道這裡可能取得生活物資 , 自然也會奔相走 告 , 以致原本分散在大臺北地區其他區域的街友或 底層勞工 , 也大量向萬華聚集 。 加上艋舺原本就是 性產業長期且大量聚居之地 , 也成為這些經濟弱勢

者性別消費的重要區域 。

眼見艋舺產業落寞 、 弱勢族群大量聚集 、 青年朋友 對此地充滿負面刻板印象和恐懼 , 夢想城鄉協會認 為 , 若能發揮社會設計的創意思考 , 為傳統產業主 、 街友和經濟弱勢者 , 以及包含生長在中萬華或其他 區域的年輕人 , 搭起一個社區營造的合作平台 , 便 有機會創造跨階級相互瞭解 、彼此合作的人際連結 , 進而共同為這個社區構思一套由 「 藝術 」 為根基的 發展策略 。

木工班大哥在製作的時光中重拾創造的成就

想不到彈珠也能作畫吧 ?

三年多來夢想城鄉為無家者開設藝術創作課程以及

手作木工班 , 過程中發覺不只是無家者 , 每個人都 有勇敢及脆弱的一面需要陪伴 , 透過彼此的陪伴 , 互為成長支持 ,建立一個更加多元包容的社會空間 。

今年 8 月申請到臺北眾力方程式的補助 , 以開放畫

室 「 Open ! 城市繪流基地 」 為題 , 將剝皮寮基地改 造為一開放民眾進來參與 , 可以自由探索媒材的創 作空間 , 在各式輕鬆日常的主題中 , 找回創作的熱 情 , 也對自己的生活有更不一樣的想像 。

本計畫除協會原有夥伴提企畫案 , 還邀請具備社會 實踐熱情的藝術家 , 駐點剝皮寮共同打造 。 期初幾 次在基地的開會討論及活動模擬 , 經常一聊欲罷不 能就幾小時過去了 , 大家很能自在地充分提問及相 互補充經驗 , 其中很多想像的畫面會經常跳出來 , 一種奇妙地經驗 , 好像滑入了另一種時空 , 這溫暖 空間的真實體驗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及信心 。

臺北眾力方程式今年第一年的社區媒合培力計畫 ,

讓夢想城鄉的 「 開放畫室 」 在藝術療育議題上標舉 旗幟 , 聚集了更多青年同好的加入參與 , 我跟夢想 城鄉雖是舊識 , 但這次小組成員的 style 異於以往的 印象 , 有吃檸檬派的感覺 , 超清新 。 年底前 , 畫室 的進度訂在穩定專注地嘗試教案開發 , 以及參與者 互動與回饋分析 , 作為明年度產品修正的依據 。 然 而 , 這段等待發酵的過程期間 , 小夥伴們各種發現 與轉換的累積 , 如泡泡一樣一個個冒出頭來 , 像蓄 勢待發的沉穩新兵 , 在鴨子滑水中期待迎來明年更 多的開創與發展 。

身處忠恕社區 , 魔幻的旋轉樓梯 、 稜角分明的外露 管線 、陰暗的走廊與陽光灑落的戶外空間壁壘分明 , 老房子的濃厚氛圍將人吞入 , 彷彿一座時空錯置的 迷宮 。 日治時期 , 這一帶作為機場疏散所用 , 因而 保留雄赳氣昂的 「 南機場 」 之名 ; 國民政府時期 , 大量軍眷遷入 , 政府在此建立 「 忠恕社區 」 第二期 整宅 , 可說是最早的公共住宅 。 年代悠久的龐大環 形建築 , 包容了一群城市邊緣的居民 , 展現了堅強

剛硬的生命韌性 。

忠恕社區歲月況味濃厚 , 然卻有一處生機盎然 , 在 地下室空間有一群青年承租至此 , 並以可愛且頗有 團圓之意的 「 南機拌飯 」 四字為空間命名 。 打造一 個 「 共享經濟 」 的實驗烏托邦 , 進行家電檢修 、 共 煮共餐活動 , 平時更將閒置空間分享給萬華夥伴共 駐 , 如人生百味石頭湯 、 綠點點點點工具分享 、 夢 想城鄉木工班 、 芒草心起家工作室等 。

集資影片拍攝過程與居民互動

管委會之外的想像

今年南機拌飯的青年們發起新的計畫 , 希望可以在 所有權戶跟租客混合的生活中 , 找尋共好的途徑 。 長期與社區互動的他們 , 在訪談裡探尋居民的真實 需求 ,並且透過社區內部募款及政府補助作為經費 。 其中 , 提案核心以促使居民自發性創建管委會為核 心 , 並以激發居民參與為施力點 , 包含導入住民參 與推廣影像拍攝 、 社區募款餐會 、 義賣活動 、 社區 報等 , 都讓社區有更多討論的可能管道 , 不會陷入 只著重處理權利義務規範的討論中 , 而是為社區住 民的共同使命感埋下根基 。 這些經驗應該可以做為 目前臺北都會部分未成立管委會的建築空間借鏡 , 也成為本年度行動最重要的核心 。

社區活動中與居民溝通社區議題

南機拌飯空間一隅

公私協力的彈性機制

社造本是一條溫潤耗時的長路 , 居民或多或少展現 了對新改變的戒心 , 且部分經濟弱勢家戶無力分攤 管理費 , 加上超過 500 戶的複雜規模 , 現階段難有 足夠人力整合籌組管委會 , 因此共好會仍維持 「 募 集公共費用認養人 」 為目的 , 以持續性宣傳溝通 、 財務公開透明及志工團招募與經營 , 以適當的步調 多管齊下推行 。 這次計畫透過公私協力的溝通 , 將 資源轉換成之後社區培力的可能性 , 給予在地青年 足夠的信任支持 , 展現了當代臺北市公私協力的信 任感與彈性機制 , 都是推動社會參與的關鍵價值 。

新社區管理經驗累積

目前臺北市新建的公寓大廈都必須設置管理委員 會 , 多半在處理相關權利義務與硬體的維護 , 軟性 的活動則依據不同的社區有不同的規劃 。 然而目前

仍有許多老舊的公寓大廈並未成立管理委員會 , 管 理良善者能透過鄰里關係維護建築的公共空間品 質 , 管理不善可能就會出現公共設施失效的狀況 。 然而 透過 「 共好會 」 這樣肩負經營管理與社區共識 的組織 , 除了短期解決社區面臨的建築物管理問題 外 , 亦可能提供更多社區共識的建立 , 並創造了租 客參與的可能性 , 有助於未來各種社區再生的想像 擴張 , 本案所累積的 「 共好會 」 經驗可說是非常寶 貴 。

白舍藝廊一隅

加蚋仔 , ㄍㄚ ˇ ㄌㄚˊㄚˋ , 是凱達格蘭族語 gara 音譯而來 , 意為沼澤 , 為 今南萬華一帶 。 六庄是由一群在南萬華的加蚋仔地區長大的年輕人所組成 , 熱 愛自己生長的土地 , 希望大家除了認識 「 艋舺 」 外也知道 「 加蚋仔 」 這個萬華 地方 , 從爭取捷運站以 「 加蚋站 」 命名開始 , 固定聚會 、 舉辦活動 , 持續捲動 藝術 、 教師 、 研究生 、 土木等各行各業的夥伴 , 投入社區的工作 。

六庄今年以「 加蚋仔大客廳 」為名 ,將街道巷弄 、鄰里店家打造成遊戲 、學習 、 展演場所 , 猶如家裡的客廳一般 , 日常在裏頭流轉體現 。 過程中除了邀請藝術 家結合各商家設計 「 店貓 」 圖樣 , 製作貓蹤地圖 , 孩子拉著爸爸媽媽 、 阿公阿 嬤跑遍店家蒐集店貓 , 把家裡的大人都帶到了街上 。 六庄與萬大國小的學生在 加蚋仔地區寫生 , 在騎樓展出作品 , 另外舉辦講座活動 、 交流聚會 。 這些豐富 的行動 , 無非是希望將不同世代的故事 , 透過加蚋仔緊密的人情串聯 , 凝聚出 專屬這塊土地的精彩價值 。

1 隱身餐廳裡的貓咪蹤跡

2 加蚋仔在地藝術家林俊安依店家故事重繪店貓 , 毛孩的逗趣形象吸引小 朋友穿梭街頭巷尾 ,尋找喵 ~ 蹤跡 ,靜謐的社區似乎又因笑聲轉動起來了 。

由於組成年輕 , 十分熟悉地方歷史 、 環境 , 加上近 年有一些年輕的愛鄉人洄遊開店 , 這些地方人際網 絡 , 都是團隊重要的合作對象 。 青年憑藉衝勁和創 意 , 與在地商家設計 「 店貓 」 圖樣 , 並設計了許多 品質甚優的美學設計的傳單 、 印刷品 。 這些 扣連在 地脈絡的行動 , 加上創新的活動企劃 , 使得有更多 新舊店家觸及更多意料之外的蛋白圈群眾 。 社區的異質與豐富度永遠比我們想像來的大 , 團隊 在這一次行動中也感受到必須衝破同溫層 , 才能對 於社區有完整的認識 。 而在實驗各種在地資源連結 的可能性後 ,未來如何累積更紮實的在地基礎資料 , 進一步形成加蚋仔的地方生活資料庫 , 仍必須向外 觸及不同的群體 , 將已經一塊塊磚瓦堆疊起的加蚋 仔印象更加穩固厚實 。

夥伴參加生態池周邊河道淨溪活動

南港拇指山依傍著四分溪的久如社區 , 以秀麗景緻 及多樣生態聞名 , 多年來推動著四分溪的環境護育 以及友善地方的農業生產 , 持續發動淨溪 、 麗山農 民公園認養 、 設立社區菜園 、 生態導覽員培訓 、 四 分溪公民論壇等活動 , 引導居民認識生態 、 水文與 農業發展 ,以實際行動投身在地環境永續發展行列 。 久如社區裡的麗山公園是當地一個重要的郊山遊憩 場域及生物棲地 , 被四分溪及其支流環繞 , 公園內 原先有一生態池 , 有相當多的原生種褐樹蛙棲息於 此 , 但因生態池年久失修邊壁漏水 , 加上生態池源 頭四分溪支流溪水逐漸斷流 , 使其逐漸枯竭 , 褐樹 蛙也從麗山公園流浪去了 。

1 四分溪 「 封溪護魚 」 段 , 禁止捕獵水中魚類等生物資源 。

2 大學生們不是在地人 , 也自告奮勇為生態盡一份心力 。

3 理事長謝建志解說生態池 , 並觀察手做步道周邊的環境條件 。

我是褐樹蛙 , 呱 ! 旁邊是我的家 , 整理後我和室友們變得愛回家了 。

因此 , 久如藉由這次的計畫重新啟動麗山公園生態 池 , 透過生態護育隊的集體改造 , 以無動力水揚器 從四分溪主流汲活水注入生態池 , 並重新鋪設堤壁 減緩漏水情況 , 在生態池中養殖適合褐樹蛙棲息的 植物與動物 , 將外來種植物移除 , 培養適合褐樹蛙 食用的昆蟲繁衍環境 ,盼讓出走的褐樹蛙安心回家 。

如何捲動更多社區居民參與 , 也是團隊在計畫中持 續思考的事 。 久如社區是一個以老人與小孩居多的 社區 , 儘管生態池的改造工程以勞務性質為主要需 求 , 但透過共同感的建立 , 依然能夠將社區居民邀

請進行動行列 , 小朋友能以小小觀察家的角度一同 關懷旅蛙 , 並執行改造工程中的簡易任務 。 引領居

民實際參與淨溪 、 踏察生態池現況 , 開啟對生態池 未來樣貌的想像共築 , 進而在生態池復育行動的同 時 , 一併復育了社區人們心中獨特的社區認同與榮 耀感 。

根據調查 , 台灣媽媽最擔心的問題前三名是食安 、 家庭經濟和老人照護 。 因此 , 我們想像能有一個地 方以「 共享 」為核心概念 ,以「 幸福便當 」作為載體 , 將社區共創 、 銀髮照護 、 剩食惜食 、 田園城市 、 弱 勢扶持等理念裝載其中 ,讓社區重新回歸到過去「 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 」 的美好精神 。 幸福味工作團隊長期在大安區古風里的共享空間 「 芒果香草園 」 辦理長者共餐活動 , 一直以來廣受 好評 , 但礙於場地及經費人力等限制 , 往往能參與

者人數並不多 。 那麼 , 如果以現有的設備 、 人員及 社區網絡為基礎 , 有什麼方法能夠為 「 社區共餐 」 活動開創更多未來可能 ? 懷著這樣的初衷 , 透過社 區媽媽私房菜 、 料理教室 、 共享餐桌試吃大會等活 動 , 鼓勵社區長者善用自己的豐富經驗與能力 , 將 原先共餐活動中 , 由志工下廚的任務回歸到社區參 與者身上 , 共組 「 共煮團 」, 並擴大不同年齡層的 居民參與 , 讓大人 、 小孩都可以一起共作 、 共學 、 共食 , 將剩食 、 醜蔬果轉化成一道道健康營養美味 的料理 。

社區共煮與共食 ,除了能夠讓社區長輩們走出家門 , 保持與社會連結 ,建立起蘊含豐富情感的共餐據點 , 也能重新翻轉長者 「 被照顧 」 的腳色 , 讓這些在廚 房待過數十年的爺爺奶奶們 , 不再只是在共餐地點 中坐著等待 , 而能重新站回料理台上傳授自家私房 食譜 , 藉此也重新拾回自信與成就感 , 並在充滿過 去回憶的料理上添上一筆新的 、 與社區共有的飲食 記憶 。

廚房裡的變革只是團隊的第一步 , 透過共煮 、 共食 活動將社區人們凝聚在同一張餐桌 , 建立起大家相

互分享與陪伴的習慣 。 下一步希望能發掘更多社區 內的共食節點 , 邀請計畫培力的志工在共享空間中 複製共食經驗 , 串聯成社區共食網絡 , 作為弱勢扶 助家庭 、老人照護者暫時脫離照護任務的支持力量 。 甚至 , 在共食之外 , 團隊與社區也開始思考以 「 社 區幸福便當 」做為新的社區合作經濟模式的可能性 , 由問卷調查 、 組建社區共煮團隊開始 , 逐步累積經 驗壯大社區的力量 , 期待在未來能實現社區共享空 間營運自給自足的想法 , 不再只是透過各項計畫補 助進行 , 也能為社區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

3 1

1 有幸福味的場子 , 質感立刻提了一個檔次 , 夥伴們手巧 「 ㄍㄟ西 」 多 。 鏡頭挪 至料理分享會現場 ,大家將端出一道道拿手好菜捧場試吃 ,辦得熱鬧溫暖又好看 。

2 工作團隊除了做得一手好菜外 , 也以高品質的擺盤見長 。

3 小朋友引頸期盼的樣子 , 道盡幸福便當多麼好吃又安心 。

「 社區實境遊戲 」 並不是區區的大地遊戲 、 闖關尋 簡有慶老師解說媽祖符令 , 黃色符的是關渡宮 ( 關渡媽 ),紅色的是北港朝天宮( 北港媽 )。

傳統社區總體營造的操作 , 大多是由地方文史調查 工作 、 地方文化活動著手 , 透過調查與活動的舉辦 , 逐漸吸引連結內外的資源 。 本案的執行方式則採取 一種過去未有的創意 —「 社區實境遊戲 」 的方式來 進行操作 , 什麼是實境遊戲 ? 簡單而言是透過實際 的互動 ,代入臨場感 ,那麼謎題大概長什麼樣子呢 ? 舉個例 , 團員有一位專業的遊戲設計師 , 為了臺北 眾力方程式的成果展設計了一道謎題 , 以充滿暗示 的短文 , 搭配填字遊戲 , 揭開 「 5240 ( 諧音 : 我愛 士林 )」 的謎底 , 非常可愛 、 用心 , 團隊功力可見 一般 , 至於實境遊戲謎題就給各位有機會去芝山岩 玩玩囉 。

寶 , 得奠基在豐富的地方文史 、 生態環境知識的累 積上 , 佐以紮實的創意及執行經驗 , 才能設計出具 有吸引力的遊戲內容 。 遊戲的過程中 , 參與者必須 在社區內四處遊走 , 尋找解謎的關鍵 , 因此地方鄰 里商家的合作 , 相形之下變得十分重要 , 如這次牧 天工作室採取 「 就地取材 」 的策略 參與芝山巖惠 濟宮中元節系列民俗活動 、 由芝山文化生態綠園提 供防蚊液 DIY 課程與部分場次導覽 、 在地商家提供 活動所需餐飲等 。 以上這些都是 「 社區實境遊戲 」 和傳統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結合點 ,一點也不馬虎 。 「 社區實境遊戲 」的最大特點 ,在於結合現代人「 人 手一機 」 的行動載具 。 參與者在實地的在社區中遊 走的時候 , 必須同時結合手機上網 , 進入跟團隊合

不吃飯也要解謎

一群人抬頭仰望在找甚麼 呢 ? 是在觀察小牌樓上翹 的簷脊解謎啦 ! 簷脊下置 一孔武有力的人像 , 用來 支撐屋體結構的重量 。

作的地方景點或團體的網站 , 以及團隊設計安排的 線上連結獲取相關資訊 , 這使得 「 社區實境遊戲 」 成為一種結合真實和虛擬的社造媒介 。 這種結合嶄 新媒體科技以及傳統社造概念的執行方式 , 是非常 顯著突出的特點 。

執行創意將生硬的文史導覽變得吸睛 , 也因而和中 小學的地方鄉土教育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 因此團隊 初期舉辦的工作坊 , 參與者多半是中小學老師也就 不足為奇 。遊戲終究是短暫的 ,電子化更是具有「 只 在乎曾經擁有 , 不在乎天長地久 」 的特性 , 創意如 何在社區永續的進行 、 累積足夠的影響力 , 是未來 經營與觀察的重點 。

世代練唱

跨世代的交叉點 深耕社區許久的導航基金會 , 在長時間與社區的互 動中 , 逐漸發現年長者與年輕世代交叉活動 、 相互 交流的機會少之又少 , 年輕人在社區的參與度低 , 甚至只將社區作為下班後補眠的 「 床鋪 」, 缺乏與 社區和其他居民之間的生活共感 , 而長者與年輕人 之間更常常在互不了解 、 也沒興趣了解的情況下產 生衝突 。 也因此 , 為突破現狀創造青銀不同社群之 間的互動與理解 , 是導航基金會一直以來努力的目 標 。

對的人 , 對的地方 , 一切都對了

計畫初期原思考在透過社造人才的媒介下 , 能如何 發揮彼此合作的最佳化效益 , 新引入的二位社造人 才都並非生活臨近於福佳社區 , 在經驗豐富的導航 基金會規畫下 , 社造人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 也充 分落實團隊內的各職分工 , 這真的是很值得鼓勵的 事 ! 相信許多社造人才培訓課程的結業學員 , 亦希 望在課程之外能尋找下一個社造實現的舞台 , 讓社 造所學能夠持續在每個地方深耕發展 。

募集年輕人 , 真不容易呀

即便導航基金會在福佳社區深耕多年 , 但要尋找到 願意加入計畫的年輕人仍然耗費了許多心力 。 當代 年輕人渴望把自已改造成文青 , 雄糾糾地走進文創

園區 , 為了潮流花費許多時間與金錢 , 反之 , 社區 街頭巷尾年輕的身影總是少見 , 年輕人 「 居住 」 在 這裡 , 卻沒有 「 生活 」 在這裡 。 團隊曾試著發傳單 找友善商家協助推廣 、 在 FB 發布活動訊息 , 希望觸 及年輕族群 , 也曾跟著社區垃圾車時間 、 大拜拜等 場合 , 直接面對社區年輕人 , 說服他們加入 。 或許 這是所有青銀相關社造活動都可以再研究的方向 , 創造引入年輕人參與的更多可能 。

同學 , 不要隱藏老靈魂了 ! 認真的你 , 永遠有顆 年輕的心 !

有趣的是 , 為了讓長輩與年輕人更有默契 、 在舞台 上更可以放鬆展現肢體 , 導航特別安排了一場表演 課 ,邀請社造人才倩華指導肢體放鬆及默契培養等 , 包括放開丹田大聲講話與唱歌 、 讓嘴型很誇張的講 話與咬字要特別清楚 , 兩人一組玩瞎子走路培養默 契等 , 過程中觀察年輕人的反應和長輩的態度 , 身 為輔導員的我真的被感動了好多次 , 長輩稱讚年輕

選了 「 海草 」 這首嗨歌 , 戰戰兢兢地希望長輩喜歡 。

未料 「 海草 」 音樂一下 , 長輩們興致意外高昂 。 這首

歌有兩段 Rap , 在團隊巧妙安排下 , 兩位古稀長輩同

意擔綱 , 實在令人高興 。

一起搖滾 yo

人很努力學 、 也有長輩會碎念年輕人很難約 , 長輩 把對孫兒的關心拿出來和同學討論交換意見 , 年輕 人打開長輩的矜持 , 分享最潮的意見 。

這場派對 , 成功建立了一個讓長輩與年輕人可以輕 鬆自在 , 由原先相互陌生到嘗試接觸交流 、 跳脫出 既定刻板思惟重新認識 , 進而思考並試著理解彼此 之間世代差異的好機會 。 青銀共好 , 是社區要努力 的方向 , 但並非活動的目標 , 這必須建立在青銀的 相互理解 、 看見差異之上 , 這無法一蹴可幾 , 而是 要靠來回的互動與對話 ,才能進三步退兩步的往前 。

位在臺北城南 、 常被稱作臺北市桃花源的蟾蜍山生

活聚落 , 2016 年開墾出一片以傳統青草藥 、 野菜的 「 食物地景區 」 與自然演替的 「 山神道 」, 被居民

戲稱為 「 神農園 」, 不僅結合了在地飲食智慧 , 更

在傳統 、 生態 、 景觀之中開闢新路徑 。

坐落公館一帶的蟾蜍山 , 百棟低矮空軍眷舍依傍著山坡 , 是一座生態與人文並存的幽靜山城 。 們加入討論 ,並在 2017 年組成「 蟾蜍好媽媽 」團隊 , 加入社造點計畫 , 將家家戶戶門前常見的香草轉化 為綠資源 , 帶領社區裡的人們從辨識 、 採集開始 , 重新認識不起眼的雜草 , 並進一步加工成防蚊液 、 草本皂等手作品 , 解決因鄰近山林常遇到的蚊蟲叮 咬問題 。

當食育話題掀起一股風潮 , 越來越多聚落裡的媽媽

全國各地社區夥伴作伙來交陪 , 實地參訪學府社區 。

今年 ,這群在地媽媽們進一步將青草 DIY 計畫升級 , 希望為困擾社區居民已久 、 春風吹又生的雜草 咸 豐草找到堆肥以外的利用方法 。 除了延續草本手作 皂 , 更向社區長輩們請益 , 收集過去各家獨有的雜 草料理食譜 , 搖身一變成居民記憶中復刻版本的雜 草料理 ; 結合了西式烘焙技術 , 調配特殊比例 , 開 發出萬壽菊 、 桑葉薄荷 、 艾草紅豆等西式餅乾 、 蛋 糕食譜 , 在 傳承社區長輩飲食智慧的同時 , 也豐富 了蟾蜍山的在地特色飲食文化 。

「 共享 」 也是社區中常被討論的一個重要元素 , 在

蟾蜍山聚落裡很常以為自己誤闖舊時的傳統空間 , 鄰居們一點也沒有城市裡冰冷的氛圍 , 好客地端出 料理與手作品相互分享砥礪 。 從小時候吃著婆婆媽 媽們的料理的腳色翻轉 , 回饋新口味給在地長輩品 嘗 , 用料理來答謝其一輩子的辛勞 , 不僅傳承了飲 食智慧 , 也傳承共享 、 共好理念 。

雜草手作課程凝聚學府社區的在地認同 , 家門前野 草不再是眼中釘 , 而是這群好媽媽巧手下的實 ( 食 ) 用法寶 , 以及一壺壺放在山神道上 , 供來往遊客飲 用的芳醇雜草奉茶 。

你在學生時代打過工嗎 ? 拿的是基本時薪嗎 ? 老闆 有沒有幫你保勞健保 ?「 工人先鋒 」 是一群資深的 社運工作者所組成的團隊 , 長期投入勞資糾紛 、 勞 權推廣 、 促進勞工團結等行動 。 2016 年起 , 串聯各 大大專院校製作 「 大學打工地圖 」, 關心校園周遭 打工族的權益 。 今年更進一步想累積 「 社區化 」 的 工運操作方法 。 因 為大學生的生活圈往往仰賴學校 周邊的商圈 , 借助學生在空間上相對固著 、 聚集的 取向 , 以克服服務業勞工不易組織的問題 。 另外 , 也可運用同學們同時供應周邊商圈勞動及消費人口 的優勢 , 讓工會協商或消費者支持 、 抵制並行 , 形 成對店家雇主的約束力 。

傳統社造多半是以長期在地居住的成員 , 透過強調 社區的共同意識與認同感 , 一起投入地方環境乃至 於產業經濟的改造工作 。 將勞動權結合社區營造 , 就是把所謂的 「 階級 」 視野置放其中 , 本計畫從構 想到執行都是一個全新的想像 , 也因此對計畫執行 單位 、 輔導團隊構成巨大的挑戰 。 如何在傳統與創 新 、 大學與社區 、 商家與工會這樣的複雜矛盾中折 衝 , 找出可以實踐的路徑 , 是執行過程裡一直存在 的問題 。

半年的執行摸索中雖時常碰壁 , 但也發現工運和社 區之間仍存在相互靠近的可能 。 例如團隊在執行初 期 , 商家聽到有關勞權調查的溝通討論 , 便心起戒 心 , 但後來發現到可藉由與學生會合作 , 運用特約 或是其他優惠方案 , 鼓勵同學至優良商家消費支持 ; 或是更強烈一點 , 拒絕違反勞動法令的店家加入 。

再來 , 與學校課程連結 , 設計勞教 , 讓同學們在求 職或遇到爭議時曉得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 最後 , 上述措施都還可以與工會的組織工作結合 , 工會 、 學生會 、 校方三方合作 , 代表同學 ( 勞工 ) 與店家

協商 , 簽訂團體協約以徹底地保障勞動權益 , 提昇 工作待遇 。

工運社區化的可能何在 ? 以如此壓縮的時間 、 人 力 、 物力化解這麼巨大的鴻溝 , 充實社造的想像 。 或許接下來可以將過往累積的文本 , 以勞權小旅 行 、 社區勞權解謎等各種具創意的企劃包裝 , 獲 得更多關注 。 當然 , 如何以大學城為基地 , 連結 社區中的工作與消費 , 是工運社區化這條路線必 須持續探索的課題 。

音景採集人培力工作坊在剝皮寮歷史街區搜音實作練習

萬華是一個充滿歷史 、 豐富文化 、 熱情生命力的一 個地方 。 別於臺北市其他區 , 悠久的歷史讓萬華獨 有古蹟與街區 、 多元的產業風貌 ; 萬華同時是個溫 暖包容的地方 , 社群和組織蓬勃發展 , 作為展現性 格的據點 。 但同時 , 在現代發展主義的眼皮底下 , 萬華又被貼上落寞 、 雜亂無章 、 老舊 、 遊民滿街的 標籤 。 這些印象或許讓人戴著有色眼鏡 , 無法真正 看見在在地感動與美好的生活實相 。

聲音是能夠鮮明呈現 「 當下 」 的一項好媒介 , 聲音 地景 ( soundscape ) 便是透過獨特的聲音介質 , 來 傳達一座城市的氛圍 ,記錄下地方常民的當代記憶 。 萬華社區大學透過舉辦 「 音景採製人培力工作坊 」, 透過培訓課程 , 引入對聲音有敏銳度的學員 , 用不 一樣的感官學習風景採集 , 邀請社區大學 、 社區規 劃師花敏捷大哥 ,以及音景採集專業的蕭芸安老師 , 在萬華尋聲走讀 。 最後開課時 , 報名人數不多但小 班制更為精實的組合 ,尋覓到被音景相吸的同路人 。

培力工作坊聲音走讀 , 花敏捷大哥

帶領走讀鐵道 , 聆聽甘蔗葉的聲音

江仁才大哥帶領走聽加蚋仔水路

市場裡的搖滾樂

凌晨時分 , 東三水街市場拍賣的聲音生動鮮明 , 商 家採買 , 攤商包裝 , 在大家酣眠寂靜時 , 市場裡的 大哥大姊的一天搶先開跑 。 新鮮的蔬果分送到萬華 眾多的美食商家 , 經過砧板與菜刀的敲擊樂 、 湯勺 與鼎鑊的鏗鏘撞擊聲 , 搖身一變成道道排隊佳餚 。 另外 , 店家與客人之間點餐的特殊用語 , 又或者是 熱情 、 親切招呼客人的叫賣聲 , 都是活靈活現的常 民聲音素材 。 這些音景活潑 、 快樂地在每日生活的 舞台裡翻滾跳躍 , 他們像金黃的陽光 、 翠綠的田野 , 是萬華不可或缺的色彩 。

萬華搜音機 , 收聽過去與未來

課程在年底辦了一場展覽 「 聲生不息―萬華聲音印 象 」, 邀請在地居民與地方文史工作者分享具有萬 華特色的聲音風景 , 較年長的受邀請者 , 欲罷不能 地分享兒時的萬華 , 令人深刻的各種小街賣車的吆 喝的語句 、 喇叭聲 , 這樣的懷舊記憶像是被打開的 水龍頭一般 , 不斷地湧現 , 或許之後可以製作有聲 書或是票選比賽 。

萬華的發展跟交通有非常大的關係 , 從日治時期綠 町的臺北製糖所 ( 今糖廍文化園區 ), 透過鐵路運 輸進行甘蔗與糖成品的運送外銷 , 也促使了周遭輕 工業 、 印刷產業 、 服飾批發產業與商圈的發展 , 隨 著新興建設 道路重整與捷運興建 , 產業移轉的興 衰 , 以蔗葉沙沙聲 、 火車鳴笛聲等音景重構時間與 空間的片段 , 傳達一個地方或一座城市的氛圍 , 是 突破逐漸飽和的視覺展覽與重啟聽覺感受的新闢 徑 。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