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高齡友善城市密碼

Page 1


家裡的長輩可以暢行無阻的出門! 老後的自己也能跟現在一樣自主生活! 我們未來都可以在這個城市無虞的安老!

這些都是很多人的心願。惟老化是一個緩慢的失能過程,身體 各種能力的逐步退化,開始挑戰生活自理的能力,進而也影響 出門與社會參與的意願。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發現了這些變 化?!路上的老人家變多了、捷運上博 愛座經常滿座、日照中心與公托超級熱 門一位難求、同事們慢慢的因為家中長 輩有照顧需求而重新調整職務...

老化是一個緩慢且不可逆的過程! 每個人都會老,然而不論老化的程度為 何,大家仍是社會上的一份子,應該擁 有參與社會的權利。視力退化、膝蓋無 力、肌肉弱化或體力的衰退並不表示不 能出門,但城市的基礎設施(如:人行 道、交通場/站)以及公共設施等,都 不該讓每一次的出門成為下次出門的阻 礙。城市的再設計,應該要能彌補老化 帶來的阻礙,讓每次的出門都是鼓勵下 次再出門的良好經驗;照顧長輩的責任 可以不需要由「家庭」獨自承擔,透過 街區分工與城市服務系統的提升,讓城 市與社會建構一個照顧的保護網,共同 支撐照顧責任!其協助的不只是長輩, 還有家庭的每一位成員。

簡單說,友善城市的基礎就在街區 照顧與支持系統的建構。而所謂的街區 照顧與支持系統,即是透過友善環境的 塑造,讓老化的不同階段都可以有尊嚴 的生活,也透過不同產業及場所的分工, 讓長輩及照顧者們可以被城市的服務系 統支撐,能輕鬆過生活!這是一個生活 網絡中相互照顧的關係與信任、也是城 市無可取代的價值、更是我們可以在其 中安身立命的關鍵。

這份友善城市的解密攻略,內容包 含城市及長者老化的簡單說明、現在的 長輩們出門會遇到的問題、簡易的改善 方法與未來的空間想像。手冊僅是一連 串嘗試的初步盤整,也是一個友善的開 始。

友善城市

友善城市 Ready to go

友善城市

從這裡開始

高齡是最大的業主

臺灣的高齡化速度如海嘯般襲捲而來,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年至2065年)」,

戰後嬰兒潮出生高峰的一代在15 年後都將超過70歲,

這意味著整個城市的人口結構正在經歷一場急遽的移轉,

而這波移轉,將對既有的生活架構帶來猛烈的衝擊,

也重新顛覆了城市以生產力為核心的資源分配方式。

繼續住在城市的退休長輩以及照顧他們的人,逐漸的越來越多

什麼樣的城市系統、生活空間或產業服務,

可以讓比較多的長輩,及照顧他們的人好好生活?

除了更多的醫療及安養服務外,還有沒有別的想像及選擇?

還不快服務我!

臺灣高齡化時程

前所未見的老化速度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

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 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

達到 14%是「高齡社會」,若達 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2018年3月,臺灣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人口,

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 14.05%,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而臺灣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僅花了 25年,

遠比法國的 127年、美國的 71年來得快。

臺北正在飛快地變老

臺北市自2014年起,已邁入高齡社會,

根據內政部2017年統計,

臺北市老年人口所占比率高達為 16.4%,

高出全國老年人口總平均比率2.7%,亦為六都中最高。

臺北已是六都最老,再過20年台北高齡人口比例將超過35% 警訊

人均壽命延長+生育率下降 = 老化指數“繼續”極速上升 警訊

新北市 12.6%

桃園市11%

臺中市11.7%

臺灣

老年人口比率 13.68%

老化指數 105.7%

臺南市14.6%

高雄市14.4%

臺北市

老年人口比率 16.4% 老化指數 119%

14.4%

臺北準備好了嗎

臺北市有 66.2% 的長輩,日常生活多以「看電視」等靜態活動為主,

對長輩來說,出門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

自己身體狀況的疑慮、無障礙環境是否完善等,

都會影響長輩出門的意願,而我們的城市準備好了嗎?

好多課程都在晚上

年紀大手腳不俐落,

走樓梯吃力又怕跌倒

可是晚上看不清楚,好難出門

家人不在身邊 常找不到人可以說話

好怕出門來不及上廁所

不能吃的東西很多

跟別人吃飯好像會給人添麻煩

搭公車時間難掌握

還沒搭車就覺得疲憊

騎車時反應比較慢

經常被其他汽車嫌

人行道亂停車、堆東西、 路面不平,需要小心走路

都是因為...上不了街

從出門到回家的這段路程,走過一條街、 一個街區、一個社區到另一個地點時,

這些通道、(交通)設施及各個場所,

如何變得更友善呢?

你知道在街上...

身體很容易累,隨時會想 找地方坐。

要找到一個不怕跌倒的廁 所真的好難。

道路上的坑坑洞洞,根本 是隱形的殺手。

你知道在商家 ...

看不清楚,少了生活樂趣, 更不想逛街,尤其是晚上。

貨架間距真的好小,障礙 又多,輪椅過不去。

商品種類太多,根本看不清 楚,每個都好像。

外帶窗口都好高,服務鈴呢?

手部不靈活很難拿取,覺得 自己動作很慢很丟臉

上面的商品拿不到、下面的 商品看不到。

老後行為簡單說

我們常常感到不習慣或不能體諒,為何親人 邁入高齡後行為模式會改變、為何路上長輩 的某些行為會一再出現?然而這些行為的 轉變都有它背後的原因。年紀漸長後,身體 機能的弱化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事實。

不管今天是長輩身處的狀態,或是現在年輕 人即將面對的未來,唯有理解這個自然的生 理現象以及這些生理退化造成的行為,我們 才更能同理高齡者說不出口的需求。

未來城市

你可以不用自己面對...

照顧責任不必都放在個人或家庭,可以由城市一起分擔, 從很多層面來說,老化是個人問題,但單靠個人的努力, 並無法處理大量高齡人口會發生的狀況。

當城市空間多一些友善高齡的設計, 長者的出行以及生活圈的強化, 是城市分擔照顧責任的機會, 它將可以減輕照顧者身上的重擔, 也可以減少照顧者與長者所面臨的身心關卡。

城市需要不一樣的支持系統

為了增加高齡者的自主性,減輕扶養負擔及對醫療照顧的依賴, 城市的支持系統需要改變!

以社區為基礎,引進多元化的居家與社區服務,提供更多選擇機會, 將生活的「權力」重新歸還給長者,凝聚長者對在地的信任, 打造能促進合作並滿足各方生活需求的城市系統,讓這些生活設施融入其中。

在宅醫療

安全的 居家生活 合適的 居家照顧

城市服務 在宅服務

無礙 通行 社區 支持服務

高齡友善城市

=照顧城市

從自立與自我價值出發的街區照顧,給照顧

者也給被照顧者。

從日常生活圈(生活環境)著手,考量空間 服務與心理狀態等因素,以現行環境所提供 的軟硬體服務為基礎,延伸出可多提供的部 分,讓一日生活圈的範圍,有模糊邊界的照

顧支持系統,雖然看似將高齡城市點狀化, 卻是區域性的整體布局,彌補能力的退化, 讓每一次的出門都是鼓勵下次再出門的良好 經驗。

場所力 城市加值

社區的每個場所都可以發展 對高齡生活(其中需包含被 照顧者及照顧者)的支持。

各種產業及都市服務需升 級,建構全齡友善的城市 服務系統。

自主出門

通行無礙

大街/小巷/ 街角廣場

有趣的 休憩空間

街道/麵包店/ 早午餐、下午茶店

兼顧身心的 空間使用

全齡圖書館/ 運動健身房 多元化的 經營構想

喘息咖啡/物流/ 便利商店/幼稚園

以日常生活圈常見的8個場景為例

我們該怎麼做?

當人逐步走向老年,行動能力減弱,

生活空間被侷限在有限的範圍,

朋友少了,社交活動少了,生活圈變小了,

生活品質自然也就下降了。

長者行動的自由,決定了日常生活圈的大小, 如果城市空間以「長者日常生活圈」為範圍, 提供更多友善的設施與服務,降低出門的門檻,

或許能讓長者們掌握自己的生活,保有尊嚴及自主性。

人味"幾霸"・人行通道

隨著生理的退化,走路不再輕鬆安全,

走久了腳掌、膝蓋、與腰部容易疲軟無力,擔心跌倒, 也擔心自己反應變慢後無法因應路上人車混雜的交通狀況, 這些都是長輩們行走過程中無法說出的擔心,

也影響長輩們出門的意願。

人行道是出門的第一哩路,如何讓這哩路更為順暢, 需要政府、店家及用路人 共同理解路上會遇到的種種關卡,並協調如何做改變。

人行道增設底部(感應)照明

- 確保夜間 / 清晨行走安全

保障兩人可以通行的寬度 - 鋪面材質要注意!

老伴慢慢走,我牽你

袂滑,卡好行!

人行道的微小坡度,輪椅難控制

- 等著我們一起來開發!

可以有磁浮輪椅嗎?

臨路商家共同維護,注意人行道的通行需求

- 提供良好的照明

- 座椅設施或廁所友善標章

- 可以吸引更多客人,又可以友善長者

適量的街道傢具

- 可以稍微喘一下

門口架設斜坡

增設有聲號誌

- 輔以隨身感應器,並擴大宣傳

四處趴趴走。搭公車

臺北是大眾運輸系統發達的城市,

不管是等車空間改善、交通資訊提供、不同障別服務滿足等, 透過低底盤公車、APP及司機服務等方式, 搭乘的便利性已經比早期能感受到明顯的改善。

只是高齡人口數量增加的速度, 遠比相關設施設備及創新服務進展的速度來的更快,

面對搭車這種日常的需要,如何讓路線及方向的引導更明確、 搭乘過程自主性更高(不感覺無力或不知所措)、

上下班尖峰時間仍能有效地接收到路線及到站資訊、

科技如何給予協助進行服務整合等等,都是未來大眾運具可以努力的目標。

更智慧的到站通知

- 降低長輩在公車上無所適從的慌張感

- 提前告知,增加下車準備的時間

- 座椅背後設計電子螢幕或透過手機接收更 多路線及到站資訊

貼心的司機服務

- 口頭問候語與需求詢問 (哪站下車、告知路線/通往方向)

- 協助輪椅族上下車

1 4 2 5 3 6 7 8

語音播報的指引系統

站點附近不設置行道樹

- 避免影響公車停靠

預約公車

- 透過手機或站體對到站前公車發出 停靠請求,透過預約的方式,克服 視覺無法遠視公車路線號碼的難題

- 行車期間不搶快、不急煞 增設等候座椅

斜坡板確實放在人行道上 統一上下車刷卡方式

活跳跳、笑哈哈。公園

不管是有產或無產、高齡或小孩,公園作為一個城市的開放型公共財, 應該容許不同族群在公園裡有最大限度的利用。

我們時常看到公園有長輩們在裡面打太極、養生健走及拉筋伸展, 但如果公園能有更多的想像,透過公園活動與空間的再設計, 引進園藝治療或藝術治療的課程,為現在更多生理退化的病症(如失智症)等, 提供更日常可及的健康促進活動,讓公園除了自然綠意與喘息的空間外, 在未來的高齡社會中,可以產生更積極的場所機能及行動意義。

專業人員進駐公園教學

- 社群 / 社區參與規劃公園活動

- 肌力訓練 / 物理治療的課程

- 練習摔倒後如何站起來 1 4 2 5 3

全齡的公園設施

- 簡易的圖文說明

- 兒童與長輩們共同遊戲的肌力/平

衡訓練遊具

通暢且平順無礙的通道

- 減少凸出物,降低絆倒及跌倒後二

次傷害的可能

合適的鋪面材質

- 保護行走及活動時的安全

友善園藝公園

- 增設園藝空間,刺激長輩們更豐富的 社交生活,進而或的成就感與自信

- 抬高花架的設計,不需要彎腰蹲下, 可以舒適的站著照顧植栽

煮婦煮夫的愛。市場 市場是一天生活的開始、是食物乃至於衣物採買的地方、 也是跟鄰居及老朋友維持互動交流的場所。

不管是露天或室內市場,對長輩來說,不要在濕滑的通道上跌倒、 採買後可以順利把很有重量的蔬果及物品帶回家、 如何使用通常較為髒亂的公廁、在有限的視力下還要蹲下挑選等, 都是他們每天要一一闖過的關卡。露天市場更常有人車爭道的驚險畫面。

「因是市場是我們每天要去的地方,如果市場可以更明亮乾爽、 如果這些很重的東西有人可以幫我們提回樓上的公寓就太好了!」

那你呢?你對市場又有什麼樣的期待?

市場廁所設置於易達處

通道乾爽、避免易滑材質 1 4 2 5 3 6 7 8

友善視讀高度/色彩/字體

代送物流服務 合宜的貨架高度 [室內市場] 微黃的明亮照明

[ 室外市場] 人車分流

管制機車進入市場時間,並於市 場入口處提供機車停車 更多的好希望,市場有...

- 泡茶聊天的地方,增進彼此交流 - 可以與「高年級實習生」一起發展 「醜蔬菜再利用新商機」及「共享 冰箱」、「食物銀行」等積極行動

交通寧靜區:

吃吃吃。餐廳、飯館、小吃店...

吃是民生大事。

對於長輩而言,如何好好吃、吃的營養、吃的精神愉快, 在身體機能弱化下更需要被重新設計。

高齡社會下,長輩與未來的我們,將更重視空間裡顏色與氛圍的塑造、溫度, 桌椅是否讓身體感覺舒適及支撐、有輔具的狀態方不方便進入、

甚至是有沒有更積極的意義可在吃吃喝喝中發生。

比方與家人或朋友相聚的時光、甚至是透過吃飯進行社會服務或高齡再就業等。

提供友善廁所

暖色調燈光

提供有穩固重心的桌椅

- 方便施力起身

易讀的菜單輕鬆的點餐

- 圖文搭配的菜單

- 字體、字型、配色好讀

- 多層次的選擇(減少每次選擇的項目)

- 口頭服務(國、台、客語)

多一點問候認識新朋友

備有可移動的斜坡板或設置斜坡

明顯顏色的止滑條

- 有助於辨認台階的位置!

保留一條較寬敞的走道

- 推推車、輪椅、菜籃車、貨物板車 都方便進出!

店外提供休憩座椅

嘰哩呱啦。咖啡/下午茶/甜點店...

保持與他人的交往、社會的互動以及精神需求的滿足, 是人類基本的需求,對長輩而言也是這樣。

休閒與交流空間為高齡社會中需要重新思考與設計的重點, 同時它也是可以產生極大附加價值的地方。

空間是否容易辨識?桌椅的擺設長輩好使用嗎? 是否能促進社會參與?又或是某一種結合預防醫療照顧概念或喘息服務等, 諸如咖啡店 / 茶店等這類原以令人放鬆休閒為目的的場所,

因為其生活服務的基本性格及固定開關門、具地方識別的特質, 使高齡浪潮下的生活需求,

可以從日常的姿態回歸到每日食衣住行來進行服務。

相信可見的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店家進行跨領域的服務整合。

貼心的人員服務

- 口頭問候語與高齡需求詢問 (餐點是

否切塊、軟硬度等)

- 協助送餐點至餐桌

多元的經營與合作

- 結合各個面向的課程,了解並找到地

方需求

- 善用銀髮人力資源(餐點試吃、餐具 使用、服務訓練等)

- 結合社福資源,成為街區照顧據點

- 成為長照資源詢問與轉介的平台 4 5 3 1 2

多樣 / 可彈性調整的座位

- 兩人的小世界

- 多人的交友圈

- 家庭的餐桌等

門口台階增設斜坡板

- 斜坡板不外凸,減少絆倒的可能

可以短暫休息的花台

- 是走在路上的沙漠綠洲!

日常的好朋友。便利商店

便利商店是當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便利商店提供的服務早已超過傳統零售, 如:領錢 / 付款等處理個人金融、或是訂票 / 影印等生活事務的安排、

又或是社交圈、甚至工作業務等等... ,廣佈的數量以及小而靈巧的身形, 讓便利商店在快速改變的社會中滿足生活需求,在人口結構改變的趨勢下, 便利商店也開始透過飲食或社區服務等方式,以高齡為目標族群開展業務。

對於街邊巷尾的便利商店大家又有什麼期待? 有沒有什麼生活上的需要是便利商店可以提供的呢?

友善友善再友善的事務機器使用者介面

友善ATM

- 提供語音服務

- 螢幕及按鍵高度方便輪椅使用

- 吐鈔口在易取之處

採用不易濕滑的地磚

- 跌倒是長者的致命傷

- 熱水拖地,快乾又乾淨!

多功能的休憩空間

- 結合社區、社群活動使用

- 長者與小孩的課後陪伴空間

- 銀髮人力訓練等各類型課程 冷藏櫃使用拉門

- 輕鬆又省力

容易拿取的高度 - 商品越靠近走道,拿取越輕鬆 (商品太高、太低、或有障礙物在前面, 身體離商品的距離會變得遙遠,不易拿取)

- 低處較適合放置孩童的商品

- 高處可放置需要較顯眼的商品

與其他單位成為夥伴提供友善服務

- 送餐服務

- 善加運用銀髮人力

- 成為社會參與的據點 還有很多,大家一起想!

生活必備。量販店

「其實我比較喜歡去小一點的超市」, 這是許多長輩們不經意吐露的心聲。

購物是一個需要同時使用五感及四肢的行為, 因此老化或身體弱化的狀況更是無所隱藏。

如果購買民生用品是自立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礎 (除了網購外,實體購物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 那還有甚麼地方比賣場更可以考量使用者們的需要 (包含長輩們身體的限制及心理的感受)與空間設計、服務流程設計的關係呢?

門口增設商品地圖

- 減少在大型量販店找商品的時間

- 點出服務台、廁所等重要地點

- 可以用色塊分區,協助辨別分類喔~

增設休憩座椅

- 大型量販店面積廣大,需要休息空間

通暢的通道 1 4 2 5 3 6 7

改變商品陳設方式

- 頂層及底層不容易拿取,若是同一個 商品以垂直的方式陳列,不同高度需 求是否都能滿足呢?!

- 具大量需求的商品,放置在容易拿取 及顯眼的地方

- 未來!或許可以有轉動的商品架?!

友善服務

- 跌倒是長者的致命傷

- 熱水拖地,快乾又乾淨!

自動付款找零或無現金消費

- 減少行動緩慢所帶來的心理壓力

- 維持生活的自主及自尊

- 降低找錢受騙的機率

整裝的小空間

- 整理商品及自己的衣服、包包等, 準備好了再出發!

服務台

友善城市 Ready to Go

新手上路懶人包

容易使力起身的桌椅 明確地引導系統

- 確保桌椅的重心穩固

- 選用有扶手的椅子方便長者起身 時候借力

自主出門通行無阻礙

- 透過聲音進行引導,減少視覺 退化造成的阻礙

- 利用色塊或圖像方式輔以文字說明 - 使用暖色及對比色提高視覺辨識 度、降低視覺退化造成的影響

- 設置簡易坡道讓輪椅通行 - 設置升降設備,讓階梯不再是 出門的考驗 - 增設服務鈴,讓微笑店員特別服務

提供廁所唷!

我們有

充足的照明 優化場所的服務內容

- 確保清晨及夜間有足夠的照明,可以 增設地上的照明,避免長輩因光線太 暗而跌到

使用廁所沒問題

- 從本業出發延伸更多與長者服務相關的內 容,如商家提供宅配服務讓長輩回家免提 重物、免爬梯,提高出門購物的意願

- 門口張貼友善廁所公告, 降低長輩路上找廁所的心理壓力

- 選擇坐式馬桶,讓膝蓋不好的長輩也能輕鬆如廁

- 設置扶手協助長輩起身

許多夥伴...持續關心更多...

[UR Partner]

城市進擊:友善高齡街區設計

UR Partner針對城市發展及再生過程所產生的生活議 題與空間應用,做創新的實驗性行動,過程中連結不 同類型的社群伙伴合作,跨領域開創未來城市生活的 多元可能。2017年以高齡城市為議題,與旅宿、銀髮 人力企業及劇團合作,由不同面向探討高齡的可能, 2018年更以過往的研究與經驗為基礎,從城市服務布 局的角度探討高齡議題,以「長者日常生活圈」為範 圍,羅列出門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並提出可能的友善 街區方案,期待推動高齡城市的建構。

[時空旅舍] 高齡體驗遊程

高齡社會趨勢之下,所有的生活面向都可被重新打造, 目前針對此一族群的優質服務甚為缺乏,如何鼓勵長 輩走入社會?如何增強其自立能力、再融入社會?如 何協助長者與社會互動,產生歸屬與成就感? 時空旅舍帶您親身體驗,一起同理台灣的高齡生活日 常。透過沉浸式體驗,快速理解相關領域的困境。

[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長者需求大調查:樂樂活大家講

樂樂活大家講 是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於 2017/08/17 ~ 10/18 針對未來長者需求展開的線上 問卷調查。智榮基金會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 會」信念,願將此次調查成果全數回饋給社會大眾, 希望長者心聲能讓更多人聽見,並友善提供視覺化工 具協助大家解讀資料。

[ UniHub 有你好棒 ]議題松及線上課程

UniHub 是 Universitys’ Hub 的縮寫,致力於成為支 持大學教學創新的第三方平台,連結「大學+大學+ 社會資源」,成為社會新型態的知識和技術的共享力 量,讓「每一間大學成為每一個人的大學」。

近年有感於未來快速高齡的趨勢將對社會產生的衝擊 影響,透過多場長照議題松,整合照顧組織、在宅醫 療、空間等各個領域,嫁接教育資源投入對策的研發。

許多夥伴...持續關心更多...

[為為設計] 空間規劃設計

關注城市與鄉村發展的社會議題,以空間規劃的 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及跨組織的連結與共做, 以社群協力、策展及城市行動等方式,推動應對 策略的擬定、場所的營造及更具包容性的空間規 劃設計方案,進行「讓生活更好」的空間設計及 社會設計。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老人服務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多年來以「弘揚孝 道」、「社區照顧」與「不老夢想」等核 心精神,為弱勢長輩尋求更好的服務。

[ Elder fever ] 關注高齡議題-FB社團

這是一個為現在關愛的長者、還有未來的自 己而設的社團。

在這裡,希望更了解未來的老年生活,也希 望募集更多各式各樣讓未來的老年生活居住 得更安心、生活的更暢快的時髦點子。

See U in the Future!!

[ 行無資源推廣礙協會 ]

促進障礙環境的改善

行無礙協會以推動無障礙生活為目標,積極鼓 勵身心障礙者發聲,並參與相關之政府組織委 員會議反應需求。透過無障礙旅遊、輔具租借、

參與組織發聲反應需求,經由知識與經驗的分 享改變環境,期待真正的無障礙不止於行無礙, 而是心無礙。

手冊的緣起|

為為設計攜手2018URP、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智榮 基金會、UniHub有你好棒及時空旅舍等,致力於高 齡友善城市的推動,從「一日老人」的城市行動體驗, 盤點長者出門會遇到的身心問題;到「街區設計共創」

的議題松,以共學共創的方式再設計了8個未來高 齡城市的情境想像等,活動過程中蒐集許多長者出門 的問題、整理幾個高齡城市建構的關鍵、亦提出未來 發展的概念與想法,期待能將這些資訊分享給大家, 加快高齡城市的建構。手冊以圖解方式呈現,簡單且 清楚的傳達我們對高齡城市的想像,希望可以邀請更 多伙伴加入城市改造的行列,一起為「屬於我們的未 來」而努力。

高齡體驗協力|

時空旅舍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古稀創意

行無礙協會

影像協力|

計畫共同發起|

2018 UR Partner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智榮基金會吟龍論壇

有你好棒 Uni Hub

為為設計 Weiidays

社區協力|

松山社區大學 精忠里辦公處

冰山影像 Iceberg Productions

淬戀影像 Quench Wedding

體驗設計顧問|卓致遠

空間設計顧問|謝偉士

高齡體能顧問|廖泰翔

社會影響顧問| Penny Lee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