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驗
對贊助者的承諾的任務必須如期完成,期程較長需要定期更新進度。
贊助者是社區的重要資產,務必保持聯繫喔!
集資可行性就愈高喔:
□
試試社區集資準備度小測驗,答 Yes 的選項越多,
我的社造計畫能解決社區自身的公共問題,且有 擴大參與的潛力
□ 我的社造計畫有具體的執行方法和時程
□ 我已計算過執行社造和集資的成本
□ 我有可以提供給贊助者的實際回饋
□ 我和社區關係密切,受到社區信任
□ 我的社區成員向心力高,有共同願景
□ 我過去有社造或集資的成功經驗
□ 我有經營社群或認識知名人士,或有意願以此類
方式宣傳專案
□ 我計畫問題意識所連結的公共議題在網路上已有 相關社群
□ 我的計畫能夠用視覺圖文、影像呈現
□ 我能保持開放的學習心態,並擁有集資的決心
準備好發起社區集資了嗎?藉由關注社區公共議題且共同投入社區營造之行列,一同孵育創新點子、讓不同議題 被看見,以達到多元面向的都市再生、社區永續發展及社會創新,讓社區變得更美好!
臺北眾力方程式社造點地圖
一碼 IMMA 01
萬華區中華路二段364巷22弄地下室
老人福利關懷協會 02
內湖區行愛路77巷18號1樓
書屋花甲 X 而立書店 03
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83巷20號1樓
和光里 04
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142號7樓之9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05
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9號
中華有樂銀髮健康促進協會 06
萬華區福音里
純純音樂電影咖啡 07
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65號1樓
台灣話 Tâi uân uē 08
萬華區莒光路315號(雙園國小)
文山區木柵路二段76號2樓 微光盒子 09
八仙六代園 10
北投區承德路七段401巷
微光盒子 11
文山區木柵路二段76號2樓
糖廍文化協會 12
萬華區大理街132之10號
小南村味道工作室 13
信義區松勤街50號
唭哩岸文化工作室 x 唭投郎 14
北投區吉利街280巷27弄4號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15
大安區和平東路3段1巷26弄3 號10樓
大同區
北投區
中正區
士林區
萬華區 03
中山區
大安區
文山區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
臺北眾力方程式自 2018 年起,融合群眾集資與社區營造概念,促成「社區集資」的 誕生。本章節匯聚 4 個年度、15 組計畫專案,根據日本社區營造學者宮崎清的五大 社區發展面向:「人、文、地、產、景」作為基底,將專案以「社區民眾」、「社區 文化」、「社區環境」、「社區經濟」、「社區空間」分組。每案單獨撰寫為專文, 本年度案例彙整提案背景、社區介紹、集資訴求與未來展望,歷年案例則追蹤集資後 團隊發展的情況。另外,也在各類型分別收錄東亞或美洲社區集資專案,藉由這 8 組 國際案例,點出對臺灣的啟發與借鏡,期待能為社區集資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以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合作為核心精神,集資團隊因應不同的生活型態與地方特質,看見社 區民眾的需求,凝聚共識、一同面對社區議題帶來的挑戰。本節將透過弱勢族群的關懷陪 伴、打造共同家園、生命故事的記憶保存,以及街頭聚餐與遊戲的社區策展形式等國內外 案例,分享團隊與社區民眾互動的過程中,如何匯聚不同年齡階層的生命經驗,交織出都 會型社區的議題與民眾生活福祉的共生共榮。
社區民眾
2018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專案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一起上街玩吧!「兒童重返街道遊戲」募資計畫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基本資料
集資金額 |
贊助人數 |
上線年份 |
集資平台 | 1,761,014 元 850 人次 2018年
嘖嘖
自由玩樂、還我特色──用集資的力量,
讓孩子重返街道!
非營利組織「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簡稱「特公盟」) 由來自幼兒教育、 心理諮商、職能治療等不同專業背景的家長成立。有感於現代孩童缺乏與 鄰里同樂、又能兼顧安全與身心發展的遊戲空間,特公盟自 2015 年起自 掏腰包無償付出,積極藉由社群經營、宣傳演講、遊說政府等方式推廣「兒 童自由遊戲」;不僅推動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舉辦兒童遊戲工作坊, 更促成臺北市天和公園、新北市錦和運動公園、員山公園等全台 80 處特 色公園改建,讓孩子玩樂的場所長出在地獨特性,不再只有千篇一律的塑 膠罐頭遊具。
居家附近的公園、街道、空地,以往是孩子下課後的遊樂場;如今因大樓 林立、車流量增加,孩子的玩耍空間逐漸縮減,3C 產品也成了主要玩伴。
為持續倡議兒童遊戲空間缺乏的困境,特公盟於 2018 年正式登記立案,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專案
並參與臺北眾力方程式計畫,累積了二三十場與里長 等在地單位溝通的經驗,透過《一起上街玩吧!兒童 重返街道遊戲》集資資金支援,帶領 1,600 個孩子重 返街道、找回「自由遊戲」的能力。重建世代交流的 場域之餘,也盼號召更多有志人士加入,形成更大力 量推動相關政策改革。
《一起上街玩吧!兒童重返街道遊戲》集資計畫在
57 天吸引 850 人次贊助,集資金額共計超過新臺幣
176 萬元,規劃用於街道遊戲活動成本、回饋品製作、 以及特公盟未來一年的活動倡議經費。特公盟經綜合 考量,選定於臺北市、新北市籌辦集資預計執行的 4 場街道遊戲;未來預計逐步擴展至外縣市,協助更多 社區、企業、政府單位甚至一般民眾舉辦具在地特色 的街道遊戲。
社區集資之後呢::街遊活動傳承經驗,打造人力資源數據庫
2019 年 1 月結束集資後,特公盟於 3/30 (六) 在臺 北市政府前廣場舉行首場兒童重返街道遊戲活動,同 年 9、10 月順利封街辦理第 2、3 場街道遊戲。現場 由受過專業培訓的「孩子王」陪伴引導,讓孩子們到 街上進行丟水球、敲木工、揮舞彩虹泡泡、大地彩繪、 跳花繩等遊戲,暫停繁忙城市的車水馬龍,翻轉街道 樣貌,為孩子騰出一處能安心嬉戲、自由成長的戶外 空間。
除了街遊活動,特公盟亦於 2019 年辦理 2 場街遊 共創培訓工作坊,參與學員可透過團隊留下的活動過
程與資源整合紀錄,結合相關培力訓練與活動現場觀 摩,一步步累積經驗;從學員進階為實習志工,最終 再回到居住的行政區主辦街道遊戲。有學員在活動中 遇到自身所在區域的里長或其他學員,因此促成當地 的活動。考量參與學員普遍面臨人力資金短缺的困 境,每場活動資源來源都不同,例如有學校用計畫經 費,有社區管委會自己贊助,特公盟正規畫打造資源 媒合內部社團,並將歷年活動資源取得途徑整合成資 料庫;讓有志主辦街道遊戲的民眾,在籌備期間更快 速找到相對應的社區夥伴、人力資源。
社造團隊看集資:多管齊下推進,集資伴更多孩子重返街道
從社區集資起步,特公盟持續與政府單位討論研議,
終於在 2019 年 10 月促成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 開辦專門窗口,讓市民有正式管道申辦兒童街道遊 戲。特公盟表示,他們的理念是推廣不限特定場域或 遊具的「自由遊戲」,透過親子街遊行動號召,讓更 多人理解兒童遊戲及其空間的重要性。
2019 年成功集資後,特公盟陸續與空總臺灣當代文 化實驗場、國家人權博物館、Zespri 奇異果企業、新 竹市政府、各縣市里長⋯⋯等不同單位合作,連結在 地組織與資源,翻轉社區場域空間應用,讓民眾更理 解兒童街道遊戲的核心價值。特公盟認為,除了資金 挹注,群眾集資同時兼具「散播理念」、「爭取盟友」、 「尋求支持」等功能;未來輔導學員志工舉辦街遊活
動,過往提案經驗也會是組織交接傳承中重要的一 環,期盼藉此促成更多街遊活動在臺灣遍地開花。
2020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專案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擁抱仙人掌|與孩子一起對焦未來 微光盒子
基本資料
集資金額 |
贊助人數 |
上線年份 |
集資平台 |
200,000 元 104 人次 2020 年 flyingV
以攝影對焦,點亮弱勢孩童黑暗中的微光
臺北市文山區安康社區,因歷史脈絡、文化背景及政府政策交錯形成許多 複雜議題,長久以來被外界貼上「貧窮」、「髒亂」、「犯罪」等汙名化 標籤,使得弱勢家庭的比例於安康這個場域不在少數。家庭照顧者由於工 作或個人因素不一定能妥善發揮家庭功能,也間接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
來自社會底層的孩子們,身心成長尚未能得到良好照顧,有時甚至得為生 存鋌而走險,最終走上歧途。2018 年,由政大學生組成的非營利組織「微 光盒子」,從「政大 USR 共好文山計畫」走入安康社區,看見這群來自弱 勢 / 高關懷家庭、朝他人豎起尖刺的「仙人掌孩子」。為了撫平他們身上 的尖刺,微光盒子透過長期陪伴,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讓他們受傷的心 靈找到安全歸屬;也期望藉由攝影培力課程,讓孩子開展與自我 / 外在世 界的對話,感受愛的同時也重拾愛人的能力。
2019 年 10 月,微光盒子舉辦《咱ㄟ安康》兒少紀實特展,收錄 7 位安康 社區孩童拍下的近 30 件作品。為了伴孩子走得更遠,2020 年,微光盒子
加入「臺北市社區營造點媒合培力計畫──臺北眾力 方程式」,並於 9 月發起《擁抱仙人掌|與孩子一起 對焦未來》社區集資;盼凝群眾之力,為仙人掌孩子 設計一套專屬的多元攝影課程,透過看見、觀察、覺 察、行動、分享五大行動,協助孩子進行系統性的自 我對話。
《擁抱仙人掌|與孩子一起對焦未來》集資計畫達標
門檻為新臺幣 10 萬元,最終共計募集新臺幣 20 萬 元資金挹注。集資實體回饋品項包含仙人掌文創組 合、仙人掌香氛蠟燭組、安康孩子的攝影明信片等等; 贊助特定方案可參加孩子的社區導覽,跟著小小導覽 員認識安康社區。微光盒子相信,「每個孩子都像是
社區集資之後呢:結合多元課程,成就市集創業夢
《擁抱仙人掌|與孩子一起對焦未來》集資計畫於
2020 年 10 月底結束,微光盒子已在 2021 年 2 月 將實體回饋品全數包裝並寄出,接續投入兒少攝影
課程的籌備規劃。微光盒子最初預期的開課時間為 2021 年 3~6 月,並為此找來偏鄉攝影、藝術治療 相關師資,在團隊內部舉行兩場內訓培力。後來由於 不少孩子時間無法配合,為課程完整度考量,微光盒 子決定將攝影課延至 7、8 月暑假時間,並於第一時 間向家長和孩子發出課程延期通知。
社造團隊看集資:將光點連成網,接住更多仙人掌孩子 微光盒子自發起社區集資後持續經營社群,Facebook 粉絲專頁追蹤人數在半年間成長將近 3 倍;此外,由 於 2020 年共同參與臺北眾力方程式計畫,微光盒子
針對安康孩子攝影作品的展演舞台,微光盒子希望除 了透過公開策展,讓孩子、家長、老師等相關人士共 同參與;也期待媒合市集、園遊會擺攤機會,以文創 餐飲結合攝影作品策展販賣的形式,開拓成果展示的 不同可能。微光盒子現階段正投入市集創業夢培力計 畫,嘗試輔導安康孩子結合餐飲培訓技能,發展餐車 創業的可能;為滿足培力課程所需的空間 / 設備需 求,團隊亦會持續尋覓適合的空間據點。
與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搭起合作橋樑, 2021 年 10 月於臺北市文山區舉辦街道遊戲,以社區集資為起點 向外延伸,促成更多合作協力的可能。
「集資之後有很多機會湧入,我們也因此展開一些很 有趣的合作。」微光盒子共同創辦人黃子芸指出,除 了資金挹注,社區集資同時為團隊帶來一定的社群聲 量;他們因此結識更多關注類似議題的組織,並持續 透過線上線下不同管道互相接觸、擴展交集並強化社 群網絡。舉例而言,微光盒子目前便與約 10 個不同 組織單位自組文山區兒少平台,協力推進社區兒少議 題;盼將點點微光連線形成溫柔明亮的網絡,接住更 多在黑暗中失速墜落、豎起尖刺的小小「仙人掌」。
小小微光,只要給予其安心成長的空間,就能綻放屬 於自己的光芒。」;他們將以攝影為媒介,持續帶領 安康孩子走出黑暗,看見生命裡的溫柔微光。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專案
2021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專案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共建玩心基地集資計畫——創造兒少學校與家庭之外的避風港
微光盒子
社區集資專案基本資料與成果
上架平台
獨立集資頁面
集資金額
贊助人數
潛在受眾數 |
社群觸及數 |
媒體曝光數 |
線下觸及數 |
關鍵支持者 |
每月已募集 312,584 元 683 人次 581 人
381,015 人次 7 篇 24 人次
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
法律扶助基金會、木柵社團、冬瓜行旅(小
冬瓜)、台灣社工資訊交流團、貝感幸福、
尹老師傳愛協會、心不懶喘息咖啡
來自政大 USR 共好文山計畫的微光盒子,看見安康社區
這些脆弱家庭和孩子的需求,自 2018 年起身投入第一線 工作,與高風險兒少建立關係,以共餐、遊戲、冒險教育、
在地踏查等多元培力計畫,和孩子練習正向的人際行為模 式,累積服務超過 80 位兒少與 50 個家庭。
微光盒子長期租用安康平宅的學藝中心作為活動基地,原
本將隨當地逐漸轉型為興隆社會住宅,於未來 2 年內消 失;2021 年 5 月 COVID- 19 疫情警戒的突然升級,使 公部門提早強制關閉空間,令團隊和孩子們頓時面對失去 活動場地的困境而措手不及。團隊雖然緊急找到新的社區 據點,重啟服務,組織經費同時要負擔新空間的整建支出、 租金,以及兒少餐費,營運的維繫仍岌岌可危。為打造與 孩子的共同家園,微光盒子因而再次發起社區集資專案《共 建玩心基地集資計畫——創造兒少學校與家庭之外的避風 港》。以「創傷知情」為核心的長期陪伴服務,微光盒子
即使有去年集資的經驗,我們仍明白此次的集資標的,相較於去年以單個專案的方式來進行是更有挑戰性的。由 於今年底團隊將正式成立全國性非營利組織,未來營運資金也有一部分會以捐款收入為主,透過這次的集資除了 希望可以讓群眾一起對玩心基地抱有期待,甚至也可以讓群眾為這個空間盡一分心力。也期待透過集資累積「定 期定額」的捐款者,能作為支持協會的前期支持者,讓團隊營運獲得更加穩健的基礎,夥伴們也可以更全心全力 的投注於服務方案設計與優化,不需要擔心因為資金的不穩定而縮減服務規模。
因為這次的集資,讓我們再次體認到「拉拔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的力量」,來自各界的暖流讓我們更有力量, 去營造一個讓孩子有安全感與歸屬的玩心基地。我們期望社會安全網不應該只有助人工作者在承接,而是社會上 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自身的力量,為兒少打造更友善的成長環境。期待終有一天我們所做 的事情不再特別,不論出身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的被社會溫柔以待,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透過理解創傷、辨認創傷、具備創傷知識的回應、預 防創傷復發等四個步驟,讓社區的孩子們,能夠在一 個被理解、安全、溫暖的環境中,進行自我療癒。在 這次專案中,微光盒子也透過分享玩心基地的計畫, 邀請「社宅青創戶」單位協助觸及社會住宅民眾參與 活動,並串聯社福單位與社區在地資源傳播線上活動 資訊,協助發放問卷、蒐集民眾對於基地或團隊的好 奇,進行前期的社區擾動。
集資計畫的啟動,支持的不僅是空間建置與兒少培力 課程,同時也為微光盒子 4 位夥伴注入溫暖的力量。 隨著 4 位共同創辦人陸續畢業,將以全職的方式投入 於微光盒子,著手成立「臺灣兒少玩心教育協會」。 致力於關懷臺灣兒童與青少年的遊戲權與心理健康議 題,未來協會將擴大服務範圍至整個文山區,協同文 山兒少平台與在地學校合作,打破傳統教育框架並推 動多元適性學習。相信終有一天每個孩子都可以被社 會溫柔以待,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顧問觀察
微光盒子於 2020 年加入臺北眾力方程式計畫,發起《擁抱仙人掌|與孩子一起對焦未來》社區集資,看見不同
年齡層孩子的需求,團隊開啟攝影、導覽員、興趣探索、職涯培力等工作坊,引導孩子認識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時隔一年,以《共建玩心基地集資計畫——創造兒少學校與家庭之外的避風港》建構守護孩子微光的場域。2
次
的社區集資,由培力課程設計擴展到社區據點長期經營的思考面向,不僅看出團隊嘗試與大眾溝通的價值理念, 更致力於尋求永續經營的可能性,走出舒適圈與群眾對話並拓展團隊的影響力。
網絡關係圖
2021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專案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清寒長者扶助計畫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關懷協會
社區集資專案
基本資料與成果
上架平台 |
獨立集資頁面
集資金額 |
贊助人數 |
潛在受眾數
社群觸及數
媒體曝光數
關鍵支持者
線下觸及數
每月已募集 650,014 元 3,977 人次 1,342 人 1,435,303 人次
超高齡化社會來臨,清寒長者扶助計畫助老人們安心生活
隨著人口老化,2020 年列案在冊的關懷老人已經高達 1 萬 1 千多人,在這個逐步邁向超高齡化的社會,國內疫情 加劇的日子裡,缺乏物資、穩定收入的弱勢長輩的境遇變 得迫切需要關注。中華民國老人福利關懷協會發起《清寒 長者扶助計畫》,募集資金以延續每月固定的訪視關懷服 務、發放物資包等行動,讓長輩們在疫情之下也能夠繼續 安心生活。集資專案中,團隊更組織「街友修繕隊」,透 過修補天花板、油漆粉刷及提供生活必需品,提供清寒長 者們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
群眾集資續營運 ,建立街區善循環
至今累積關懷 1 萬多名長者與穩定扶助近 250 位清寒長 者的老人福利關懷協會,自 2017 年開始,就不間斷為清 寒長輩帶來物資、醫療、工作和喪葬上的幫助。然而今年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專案
長年以來協會的 5 人團隊都是身在第一線服務長輩們,今年度因為疫情後捐款短缺的情況下,協會營運資金陷入
膠著,服務差點就將面臨停擺。這份焦急的心情真的是難以言喻,原先好不容易建立起的關聯與情感可能消散, 更害怕這些阿公阿嬤將再次隱沒在城市角落,擔心他們將會被遺忘。
所幸藉由計畫的支持,透過顧問盤點現況、問題核心,以及聚焦此次行動核心,幫助我們和其他社造組織牽線, 讓一切都變得可行起來。而集資的成果,也終於讓團隊成員們可以放下心中的大石,甚至我們還能做更大的夢, 期待未來的我們能持續擴大大臺北地區的服務人數,為這些族群生存尊嚴都能找到一個安放之處。
因 COVID-19 疫情影響下捐款減少,團隊意識到今 年下半年的服務經費恐怕不敷使用,計畫亦可能隨時 停擺。因此選擇對大眾喊話,希望藉由政府的協力與 民眾的支持,能繼續為這群阿公阿嬤們提供服務。
除了持續送物資、送關懷給長者的目標以外,集資專 案更嘗試與街友關懷單位——樂知公益慈善協會合作 成立「街友修繕隊」,由樂知協會聘請專業修繕師父 領隊,職業培訓 6 名街友,提供他們職缺,也能幫助 更多清寒長者修繕房舍,一同為長輩修補一個家。
社造組織共同協力,讓社區的角落成為改變的起點
為達成社區集資目標,團隊開始盤點內外部相關資 源,並透過里長訪談以及里民的線上調查,了解社區 對此構想的看法。而在內容封測中開辦焦點座談會, 與經營社區、在地多年的兩大協會——社團法人臺灣 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取 經,從議題塑造、民眾溝通與執行作法方面上獲得寶 貴建議,並與夢想城鄉營造協會保持聯繫,獲得企業 贊助的媒合機會。後續執行則與大同、萬華、南港、 松山及內湖區里長合作,評估長者的屋況與實際需 求、準確標的街友修繕服務對象,進行每週 1 戶房屋 修繕。不僅協助有需要的長者,也同時培力街友的工
作技能,一步步接獲工班的調度指示,學習修繕的眉 眉角角,一同耕耘鄉里,搭起互信、互助的橋樑。
《清寒長者扶助計畫》集資專案中,團隊點出了目前 清寒長者因為種種個人原因而無法受到社福政策的幫 助、領取生活補助,選擇門檻較低的「拾荒」維生, 辛勞換回的收入卻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無法滿足等 諸多困境,並透過含笑奶奶、碧雲奶奶的故事,來喚 醒大眾對清寒長輩的關注。2 個月的集資,順利達成 了每月 65 萬的目標,贊助者以單筆或定期定額的方 式,為清寒長者帶來了希望。老有所居只是基本,《清 寒長者扶助計畫》讓社區的邊緣角落不再是眾人避之 唯恐不及之處,而是改變的起點。
有別於其他為長者服務的組織,本計畫透過與其他社造單位共同協力成立「街友修繕隊」,展現了社區內互助合 作的新樣態,成為今年度執行的亮點,更為後續集資推廣建立優勢。對當地社區則有三個層面的助益,其一改善 清寒孤老個案居住環境,保障居住權益;幫助街友個案習得一技之長,提供工作機會並賺取工資;其三,翻轉社 會對於街友的刻板印象。而不同的弱勢族群的結合,相得益彰的合作發展,使邁向超高齡社會的台灣,沒有誰因 此被忘記,讓每一份關心能夠點亮這些容易被忽視的社會角落。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專案
2021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專案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傷口怎麼辦?別怕有我照!|傷照衛教推廣計畫
中華有樂銀髮健康促進協會
社區集資專案
基本資料與成果
上架平台
集資金額
贊助人數
潛在受眾數 |
社群觸及數 |
媒體曝光數 |
關鍵支持者 |
線下觸及數 |
根據國發會 2020 年的研究資料推估,臺灣將於 2025 年 邁入超高齡社會,意即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 20%。此數據代表的意義雖是國人平均壽命提高,不能忽 視的卻是未來大量的高齡照護需求。中華有樂銀髮健康促 進協會(簡稱「有樂協會」)以第一線實務經驗觀察到:
65 歲以上的長者,平均每 10 人就有 3 人身上有傷口。
當中又以癒合緩慢、傷口容易反覆感染的慢性傷口照護更 為困難,包含:褥瘡、壓力性損傷、糖尿病足傷口、靜脈 潰瘍等。
有感於長照機構資源不足、社區內無相關傷口照護課程, 與傷口照護知識不普及的現況,由專業醫療人員與關注銀 髮族健康議題的人士組成的有樂協會,致力於促進社會大 眾對傷口及健康識能之瞭解與認識,並協助慢性傷口患者 取得治療資訊及獲得妥善醫療資源。自 2019 年成立以來, 透過銀髮族育樂活動、健康講座推廣、傷造口護理師資源
團隊心得
身為長期站在第一線接觸急性與慢性臨床個案的非營利組織,我們發覺許多銀髮族群因長期臥病在床,容易產生 壓瘡或因慢性疾病導致傷口潰瘍而遲遲無法癒合康復,造成個案和家庭的痛苦。
近年因爲疫情的影響,更彰顯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狀況,使得清創個案有著傷口惡化的危機。我們看見這樣的需 求,因而動心起念,透過社區集資的形式建立正確的傷口照護知識。我們希望能陪伴長者在傷口與時間賽跑的路 上,讓長者明白自己並不孤單,也將這股力量擴散至照護家庭、醫療體系,甚至是整個社會,讓照護知識傳播地 更深、更遠。
與居家傷口照護安排等服務,共幫助了 45 戶因傷口 困擾的家庭、完成了約 200 名護理人員、照顧服務 員及一般民眾的傷口照護教育課程。
有樂協會為向大眾推廣傷口照護知識,發起群眾集資 專案《傷口怎麼辦?別怕有我照!|傷照衛教推廣計 畫》,在社區內開始進行教育及實質的擴散,讓社區 內大大小小都有基本的傷口照護意識,讓民眾能健康
地走出以及與照顧者有良好的溝通。提供贊助者成為 課程學員,以及贊助待用課程等選項作為回饋方案。
邀請護理師、傷造師、營養師與藥師等專業人員,以 「健康促進」、「社區傷口照護」到「居家傷口照護」
為課程主題,讓民眾由淺入深地建立正確觀念、減輕 患者與照顧者於住家與醫院往返的負擔,並提供醫療 人員專業知能的進修機會。
為使社區集資順利進行,團隊亦透過 2 場次的在地行 動,與萬華區福音里與菜園里、中正區龍興里的里長 建立良好互動,於地區活動中心及銀髮俱樂部單位發 放問卷,藉由收集在地民眾意見、請里長留意需要協 助的長輩們,與在地組織開啟長期合作關係。進一步
於社區辦理試教活動,進行實作傷口照護及模擬急性 與慢性傷口的救護。未來更規劃搭配社區共餐與健康 課程,於萬華區與中正區之三個里的社區據點進行課 程宣導,讓鄰里成為照護系統的一環。
慢性傷口照護之路是沒有盡頭的,若在每一個關懷裡 看見了進步,以及每個階段預計的發展,不僅會讓照 顧者重新燃起一線希望,也會為社會織起一張安全 網,覆蓋銀髮族的傷口,溫潤傷口的疼痛和緩與癒合。
有樂協會深信,從地區開始做起,將影響力擴展到每 個有需要的角落,社會會變得更加美好!
顧問觀察 2021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專案
團隊過去的集資經驗,多以提供弱勢族群服務為主要訴求,即便集資金額累積不高,卻為本次社區集資打下基礎。
讓團隊更清楚集資的潛在受眾,不只是照護個案和家庭,包含長者照護的相關工作者,甚至是關注健康和社會公 益的群眾,都有可能成為推動專案成功的一份子。
因此,引導團隊將「傷口照護及教育宣導」合併為一,並以不同層次的課程安排便成了本次的集資重點。透過第 一線的照護行動與經驗推廣作為訴求,將課程參與和待用課程的概念設計為集資回饋品,不僅讓團隊投注有限的 服務時間與社會資源,流動到需要的地方,更讓愛心贊助變成更有意義、更有靈魂的支持力量。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記憶保存計畫
和光里
Before
網絡關係圖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專案
After
社區集資專案
基本資料與成果
上架平台
集資金額
獨立集資頁面 348,088 元(包含線下贊助)
贊助人數
潛在受眾數 |
社群觸及數 |
媒體曝光數 |
線下觸及數 |
關鍵支持者 |
人次
篇 9 人次 丹妮婊姐、蔡詩萍、J 哥不錯、 漸覺、剛好玉見你、Podcast 胃流人生、每 天為你讀一點書、今夜,遇見小王子
和光里是一個以生者為主角的生命產業,由臺灣首位日本 認證送行者許伊妃於 2020 年創辦而成。雖然不是地緣的 「鄰里」,卻以生命的逝去為議題,串連許多里民,成為 彼此依靠的群體,暢談對於生命的所有理想模樣。正因生 命議題的廣泛是超越地域性的,和光里藉由線上及線下的 多元管道協助里民建立「終活規劃及準備」的觀念,以議 題凝聚的社群為出發點,再循序漸進地與社區鄰里和社福 單位建立連結、發起社造行動,同時拓展了社區跨域和多 元參與的可能性。
許伊妃有感於 11 年的殯葬服務經驗中,看見許多家庭成員 想要為亡者多做些什麼,卻因多數人的生命經驗中,對於 死亡議題選擇避而不談,因此總在告別後在心裡留下一些 空虛與懷疑。這是和光里想帶領里民面對的生命課題:「縮 小遺憾」,提供讓每個人都能更好迎接死亡的規劃與課程, 相關服務包含:記憶保存、遺願滿足、生前告別式、追思
過去和光里成員們從事的工作類別,見過太多經歷生離死別的家屬,對於心中留下的缺憾無從抒發、也缺乏專業 的心理支持與依靠。我們這群在生命盡頭工作的人們,在伊妃里長的召集下,開始思考告別的意義與「終活服務」 的可能。我們深信若有一天「死亡」或「無常」不幸來到,除了遺憾與繁複的儀式,也能留下更多愛和祝福。
此次集資專案,透過在地行動、交流活動,與鄰里、社區組織建立聯繫,說明計畫中需要在地組織協助合作之處, 並尋求社區案例進行服務。我們體認到進入社區傳達議題,最大的困難是死亡議題如何被接受、活動如何策劃, 以及觸及年齡層希望提高的狀況下,要怎麼做不會讓長者感到觸霉頭。這些都必須整合過去經驗的累積,花時間 付出及耕耘,在社區營造一個安全與鼓勵討論的環境。期許藉由這次的社區集資,能為生命事業與臺灣社會種下 新的種子,未來茁壯成生命的大樹並永久延續溫暖。
派對、遺容美粧課等,最終以自己最希望的方式告別。
有別於傳統殯葬業的告別禮俗,和光里本著無殯、無 葬、不誦經也不焚香的理念,發起了《記憶保存計 畫》,以電話訪談建立生命輪廓,由記憶保存師進行 專業引導,拍攝告白囑咐的影像紀錄,營造現場氛圍、
以道具與服裝梳化模擬遠行成真,幫助里民透過體驗 並學習面對死亡後,數位保存成獨一無二的「記憶保 存體驗」,並在約定時刻交予希望託付的對象。
隨著《記憶保存計畫》集資支持人數的增加,和光里 也邀集里民共同響應公益行動,以生命正面臨倒數階 段的癌末安寧病友、漸凍症患者為首要對象,優先保 留 30 位名額作為公益回饋,為臨終病友的生命歷程 留存一份完整紀錄。除了「記憶保存」,此次社區集
資專案亦與鄰里進行在地化合作,從團隊所在的據 點,初步與中山區的鄰里聯繫,輔以集資計畫介紹、 溝通團隊理念,到持續洽談社區合作形式。同時於線
上社群積極推廣、擴展和光里開設講座、課程及精靈 茶會的經驗,把這份生命教育、生命體驗的活教材, 延伸到社區場域,使服務對象不只是對記憶保存有急 迫需求的族群,而可擴及到更廣泛的社區民眾。
「縮小遺憾、提前預備無限的愛」,和光里試圖翻轉 臺灣社會不願面對死亡的「障礙」,「記憶保存」是 其中一種方式,透過留下回憶、留下當事人的話語, 能夠在當事人即使不在了,仍能支持著家人親友。以 學習、了解、準備與接受死亡,向身邊所愛的人們提 前說出感謝與不捨,傳達如何讓生命從「無常」,變 成令人安心的「日常」。
本集資專案由生命產業的創新作為與社會溝通的引子,因生死議題的「公平」,使得專案有廣大的潛在受眾,藉 由邀請里民參與記憶保存執行,則能更深化對議題的認識,進而使里民主動成為議題的推廣者。
團隊提供臺灣鮮少人聽聞過的終活服務,以「記憶保存師」的專業陪伴讓人感到平靜,服務內容具高度意義與社 會外部性,並致力於開啟社區合作夥伴的招募與合作模式。期許和光里除了達成公益服務的正面效益之餘,未來 也非常樂見「Hekali Space」體驗基地在社區落地生根,營造在地化的生命教育空間,讓更多里民展開實體的生 命教育活動,讓每個人都能明白「生死其實是日常,認識它接受它,就不再害怕無常」。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專案
東亞社區集資案例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隨時都可以來呀」為無容身之處的女孩與母親提供安心自立的 場所!
莊保共子,「兒童之家」理事長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專案
基本資料
地區 |
集資金額 |
日本大阪市西城區
7,207,600日圓
贊助人數 |
上線年份 |
集資平台 |
495 人 2019 年 CAMPFIRE (約新臺幣 181 萬元)
日本大阪市西城區愛鄰地區(舊名釜崎)曾是日本最 大的日僱型勞工聚集地,當地能找到的工作多半是無 保險的日薪工作,且聚集在此地的勞工經濟能力相對 較差,在工資低廉與人力仲介糾紛等多重環境因素 下,愛鄰地區於 1966 年至 2008 年間曾發生 24 次 暴動,成為大阪市治安不佳的代名詞,也成為鄰近地 區父母告誡孩童不得前往的地區。
「想為眼前的這位孩子做點什麼」,莊保共子開啟在 釜崎 40 年的兒童照護計畫,於 1977 年在「聖方濟 會故鄉之家」2 樓設立「迷你兒童館」,成立非營利 組織「兒童之家(こどもの里)」,在釜崎治安不佳 的地區有一個能夠保障兒童安全的遊戲場所,有個兒 童能安全活動的場域,勞動者的父母也更能安心工作; 對地方來說,也可以建立較為穩定的社會關係。
因愛鄰地區經濟結構背景特殊,來到「兒童之家」的 孩童幾乎在複雜與困難家庭環境中成長,其實每個孩 童所遭遇的狀況迥異,需要的協助亦不相同,「兒童 之家」為了回應各式的需求,扮演的角色也愈來愈豐 富,能一起遊戲的地方、能一起吃飯的食堂、一起唸 書的圖書館,及可以緊急避難的暫時居所。「兒童之 家」成為大阪市政府兒童保護計畫中的緊急庇護所, 幫助不分國籍、0 歲到 20 歲的孩童。
「Step House TOMO」作爲「兒童之家」的延續,
社區集資參考與借鏡
莊保共子秉持著「思考對孩童最好的利益」及「培養孩 子的自我肯定感」兩大信念,經營「兒童之家」40 年, 透過與家長、居民、志工、教育機關、行政機關與社會 福利團體合作,養育兒童、支援親子教育、培育人才, 一步步地擴大釜崎區域內孩童教養的支援網絡。
此次推動「Step House TOMO」計畫,與「兒童之家」 逐步發展並和政府建立關係的模式不同,是以莊保共子 個人名義推動的社會關懷計畫,一次性募集營運資金及 未來 3 年經營模式;咖啡館「Sato Platz」亦由莊保共 子營運,在地商家也共同加入支援的角色。
是本次集資專案的標的。從集資網頁上的資訊得知, 莊保共子將原本老年生活所存的資金,買下位於釜崎 的簡易住宿設施,改建成可供 11 位女性居住的空間, 收容無處可去的婦女、母親與孩子,以及在兒童之家 長大的女孩,即使以庇護所作為居所的時間結束後, 孩子們也可以安心地邁出獨立的一步。為了讓這些女 性能夠自立生活,「Step House TOMO」提供免費 住宿,讓需要幫忙的婦女和孩子,在環境良好的地方 穩定身心、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並安排在咖啡 館「Sato Platz」工作,以習得就業技能,以安心並 邁出人生下一步。
不過,現存的政府社會福利制度並無法協助「Step House TOMO」營運;「兒童之家」亦沒有足夠的資 金支持「Step House TOMO」營運。因此,莊保共 子以個人身分,在 Campfire 平台上集資,尋求大眾 支持。從集資作為「Step House TOMO」持續營運 的最大助力,日後藉由培訓婦女於「Sato Platz」咖 啡館就業的盈餘,用以支持組織營運。
集資訴求為「請和我們一起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地 方,『隨時都可以來呀。』」,專案成功籌措「Step House TOMO」和「Sato Platz」3 年的營運經費 700 萬日圓為目標,最終共獲得 495 人次、贊助 720 萬 7,600 日圓(約新臺幣 181 萬元),讓這個 計畫能踏出第一步,一步步建立安全可靠的基地。
對照臺灣的社區集資專案,微光盒子從校園大學社會責 任實踐計畫開始,透過多元課程的培力、打造新的玩心 基地,以多面向支持兒童、家庭與社區的發展,未來服 務內容亦逐步朝向媒合工作與學習機會。從日本「Step House TOMO」計畫作為借鏡,商店合作培訓技能的在 地連結,多建立於單點的個人關係與商業模式合作。同 時,組織以長期服務的經驗,看見在地需求、創造兒童 離開緊急庇護所的下個場所,作為進入社會前的暖身基 地,是相當值得參考的案例。而微光盒子作為長期陪伴 的角色,和地方商家的合作,如何發展為可長遠經營的 方式,並思考組織本身和社區、相關組織、機構的合作 等面向,雖然還需時間醞釀與觀察,但透過此案例仍可 看見,團隊未來發展的另一種可能性。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到街頭來吧!500 人的社區聚餐
People's Kitchen Collective
聚餐,不只享用美食,還可以進行社會運動? 美國加州奧克蘭市,就有這樣一個以「食物」作為行動的社
會企業 People's Kitchen Collective(PKC),他們相信, 每個移民的家庭食譜,刻劃著其家族強韌的生命故事,使食 物得以成為滋養靈魂、燃起社會運動的媒介。這深切體認與 行動實踐,源於 3 位背景迥異卻質地相似的創辦人:有著印
基本資料
地區
集資金額
贊助人數
上線年份
集資平台
美國加州奧克蘭市
32,430 美元 523 人
90 萬元)
度、日本及哥倫比亞血統的藝術家及教育家 Sita Kuratomi Bhaumik,非裔美籍的瑜珈老師 Jocelyn Jackson,具美術、 法律及環境教育背景,以及組織發起人 Saqib Keval,擁有 印度和東非血統,是一名廚師也是社區組織者。三人的生命經 驗,促使 PKC 將關注放在全球化及壓迫結構下,黑人與棕色 人種的社會生活問題,藉由藝術、行動及食物,致力於消除歧 見、共創解放。
PKC 以奧克蘭為基地,不只因這是他們成長或工作之地,更 因這座城市在美國民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上具 有的歷史意義。現為舊金山灣區第三大城的奧克蘭,20 世
紀初至二戰期間,便宜地價吸引來工業及各地勞動階 層而快速發展,人口結構因此隨之改變,也帶進種 族隔離,戰後,種族衝突加劇導致警民關係緊張。
1966 年,時值全美民權運動的高峰期,梅里特學院 (Merritt College)學生 Bobby Seale 和 Huey P. Newton 創建黑豹黨(Black Panther Party, BPP),採取武裝自衛對抗警察對非裔的濫權暴行及 各種不平等待遇,進而發展成全國知名的黑權運動組 織。儘管黑豹黨激進行為頗受爭議,以致 1982 年遭 政府瓦解,然作為美國最早為少數種族和工人階級解 放戰鬥的組織之一,黑豹黨推動超過 60 個社區服務 的項目,涵蓋醫療、住房、教育等方面,影響深遠, 其中最成功的便是弱勢學童免費早餐計畫,最後更掀 全美公立學校提供學童免費餐食的浪潮。
正是為致敬奧克蘭民權運動歷史,PKC 延續黑豹黨 免費早餐計畫的靈感,2007 年開始以「供應免費早 餐」形式,參與地方每年的 Life is Living 節慶,亦 陸續舉辦演講、展覽及工作坊,後並成立社區廚房, 基於捐贈概念推出每月由用餐者樂捐費用的餐食,傳 講食物背後的移民故事,此具政治性的實踐,口耳相 傳吸引各種人們前來。至 2017-2018 年,PKC 提出 為期 1 年、由 4 場活動組成的大型計畫 "From the FARM, to the KITCHEN, to the TABLE, to the STREETS!",探索土地耕種與家庭食療食譜中的移民
社區集資參考與借鏡
「社區聚餐」令人想起臺灣社區營造的「一家一菜」, 不同於臺灣社造著重情感交流,PKC 面對奧克蘭主要 人口為有色人種的社會融合議題,以食物為載體,實 踐政治性訴求,近年陸續獲得藝術及公益獎項肯定, 更重塑地方的自豪。PKC 長期蹲點,累積社區信賴、 故事交換及藝術合作的能量,得以將沉重議題轉化為 富創意與藝術性、紮實且細緻的主題活動,尤其將個 人經驗與記憶,透過食物的直觸人心,凝聚為深刻的 集體共感,是創造感動的關鍵。
以藝術性的主題活動強化社區居民的認同感,並提升 議題的曝光度,此做法也並非奧克蘭獨有。臺北眾力 方程式團隊微光盒子,從 2018 年在文山區安康平宅 扎根,關注貧窮衍生出的脆弱家庭議題,2019 年團
生活,結合民權歷史事件,藉由聚餐及展覽,讓人們 看見彼此、連結彼此。在這個計畫中,PKC 與舊金山 藝術家駐留計畫 AIR-SF 合作,也獲得投注藝術與兒 童議題的 Kenneth Rainin 基金會贊助,但仍須社區 及大眾支持以補足經費缺口。
第 4 場活動 "To the STREETS!",設計為 500 人 的社區街頭聚餐,成為系列活動的最高潮,也是 PKC 第一個群眾集資項目。PKC 設定目標 3 萬美元,規 劃 10 種回饋方案,捐款額以 10~100 美元範圍為主, 搭配少數高額款項,回饋品圍繞著料理周邊,包含海 報、圍裙、特製香料等,最特別的是合作在地 DJ 編 輯食物主題的混音帶。最後 200 美金以內的方案全 數獲捐,專案超額達標。
於是,一場以正義、合作、連結為核心價值的大型 街頭聚餐,於 2018/5/20 (日),選在西奧克蘭 28 街——黑豹黨成員 Bobby Hutton 於 1968 年被警察 射殺之處,順利登場。聚餐由創辦人 Jackson 領唱 祈禱開場,佔據街道的大長桌上,別具意義地呈現非 裔、日裔社區及印度風味的菜餚,席間的合唱詩則體 現南方黑人的歷史。這場街頭聚餐各環節精心設計, 第一次集結不同世代的鄰里民眾及藝術家、音樂家、 農夫、廚師及運動組織等社區合作夥伴,共同解放彼 此的故事、療癒,更是最有力的發聲!
隊帶著孩子開始運用鏡頭記錄生活、2020 集資展開 攝影課程、兒少社區導覽和影像策展,以攝影推動的 「創傷知情」即是用藝術改變了居民認識社區的角度。
另一組計畫團隊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所推廣的街道 遊戲,也透過將活動空間從家戶帶到社區街道,使兒 童玩樂的生活經驗成為社區的公共議題。從 2021 年 特公盟與微光盒子合辦街道遊戲活動,讓孩子們在興 隆公共住宅旁的巷弄中自由嬉戲,我們更能看見這樣 的公開活動翻轉社區印象的可能性。期待特公盟這樣 的議題組織和微光盒子這樣的社區組織一同發起的活 動,能如 PKC 在奧克蘭的社區聚餐,與社區本身的 議題結合,既對外展現社區特色,亦對內深化社區居 民的集體記憶。
為延續社區共同歷史文化、保留地方風俗與生活文化特質,著力於人文教育與藝文活動之 永續經營。本節以祭典、歌謠復振、廚藝學院、開發情境式跨域鄉土語言教材、保存聚落 生活遺跡,透過藝術活化工業遺址等國內外案例分享,呈現集資專案何以創造集體記憶並 凝聚社區,使得在地的文化寶藏能有風華再現的契機!
社區文化
2018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專案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守護.台北記憶之石」唭哩岸石銀行首部曲
唭哩岸文化工作室 x 唭投郎
基本資料
集資金額 |
贊助人數 |
上線年份 |
集資平台 | 341,500 元 157 人次 2018年 flyingV
保存百年石材,打造全臺第一個
「唭哩岸石資源銀行」
唭哩岸石在臺北的古蹟建物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唭哩岸」是平埔
族語「海岸與海灣」之意,在洪荒時代與遠古生物優游,供貝類寄生,再 經過百萬年堆積,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片沃腴之地。
產自北投唭哩岸的「唭哩岸石」從清代即被用為建材,建成臺北城內外許
多重要建築,像是臺灣大學校門、臺北監獄圍牆、臺大醫院圍牆、臺灣博 物館南門園區、蘆洲李宅、新竹北埔姜阿新洋樓等,這些堅強厚實的石頭, 堆疊起臺北人溫暖光亮的記憶。
隨著臺灣都市化,石屋舊牆變得「不合時宜」,紛紛面臨被拆除的命運。
然而,老屋拆除大多未有妥善的保存機制,老邁的唭哩岸石在老屋被拆除 時,只被視為建築廢棄物;而另一方面,當富涵時代意義的建築需要修復時, 卻無從取得石材,只得使用外來的「冒牌貨」,歷史建物就此失去了原本 的面貌與紋理。
「唭哩岸文化工作室 x 唭投郎」負責人李庚霖注意
到這個問題,自 2015 年開始進行唭哩岸石的教育推 廣,並搶救可利用的唭哩岸石,爭取石材現地保存。
在超過百場的導覽活動後,成功媒合中正高中、石牌
國小、立農國小、吉利幼兒園,一同關注並投入實質 保護唭哩岸石的行動。
社區集資之後呢:打造「唭哩岸石資源銀行」,流通石材不浪費
不只做教育推廣,李庚霖更在 2018 年 11 月初在 flyingV 上推出《「守護.臺北記憶之石」唭哩岸石 銀行首部曲》集資計畫,希望能集結眾人之力,建置 全臺第一個「唭哩岸石資源銀行」。
李庚霖認為,「銀行」就是將現有的財富「儲蓄」起 來,未來需要的時候能被「提」出來使用,讓唭哩岸 石能夠被善用與流通。如此一來,當古蹟或歷史建物 修護時,將有原物料可以取得,能夠復舊如初;這些 原來被當作廢棄物的石材,不會被隨意浪費,「舊建 材再利用」也符合節能減碳的觀念。
李庚霖期待「唭哩岸石資源銀行」能達到拋磚引玉的 效果,推動臺北市成立「文化資產建材銀行」,未來
連木料、花磚、TR 磚等,都能有專責的單位負責管 理與應用。除此之外,「唭哩岸文化工作室」會持續 推廣教育與體驗活動,讓大眾認識實質蘊含臺北城市 記憶的唭哩岸石,塑造「臺北厝」的文化印象。
社造團隊看集資:開課、辦導覽,延續唭哩岸石續歷史價值
《唭哩岸石銀行首部曲》集資計畫在 2018 年 12 月 中結束,總共吸引 157 人贊助,累積金額超過 34 萬。李庚霖表示:「我們現在變成是個平臺,只要有 人要拆房子,就會通報我們。」他補充,現在有許多
的案例是,有人剛好要拆房子,而工作室知道誰需要 石材,便作為中介者傳遞雙方的需求。
在集資成功後,他們幫助北投 5 所學校進行導覽,藉
由 2019 年自士北科技園區中獲得的石材,以「唭哩 岸石進校體驗推廣」的回饋行動,讓小朋友體驗「打 石」活動;在解說的過程中,亦會透過老照片與紀錄 片的輔助,讓小朋友可以更深入地去瞭解唭哩岸石的 歷史與價值。2020 年募集壯士志工團,協助示範解 說的打石師傅維護打石場環境,親身參與、聆聽唭哩 岸的故事導覽。同年亦媒合石牌榮光里民宅之石材資 源予蘆洲保和宮,進行廟宇有形文資的整建,落實「唭 哩岸石資源銀行」的精神。
另外,「唭哩岸文化工作室 x 唭投郎」近期也在北投 社區大學開一些課程,透過認識、參與、反思、再設 計的過程,引導認識旅行的多元樣貌。藉由體驗各地
文化特色、爬梳歷史脈絡,強化人地互動的省思;同 時,透過地方間的深度互助與交流,持續連結相關單 位合辦唭哩岸石特展、田野調查與工作坊等形式,以 「文化力」與北投地方夥伴串連,帶動更多人來北投 走跳體驗。
李庚霖透過《唭哩岸石銀行首部曲》集資計畫,將唭 哩岸石保存後再利用,從確定要拆除的公、私有建築 中取得舊石材,讓其在市場上流通,在建築界與文化 界都開啟了唭哩岸石再現風華的契機;此外,更積極 推動文化體驗,讓唭哩岸石的歷史意義延續下去,創 造灰飛煙滅以外的新生機。
2019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專案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眷村・文藝・米其林》小南村”聞”藝復興計劃
小南村味道工作室
基本資料
集資金額 |
贊助人數 |
上線年份 |
集資平台 |
125,837 元
20 人次 2019年 嘖嘖
聽私房菜說故事,從味蕾出發的眷村生活 「心」體驗
說起位於臺北市信義區的四四南村,你會想到 101 大樓、口味眾多的貝果, 或者週末熱鬧的市集人潮嗎?許多遊客初來乍到時難以想像,此地曾緊鄰 著生產砲火與煙火的「四四兵工廠」。四四南村不僅是中華國民政府來臺 時期建立的第一座眷村,也是全臺灣第一座被保留下來的眷村古蹟。
身為四四南村第三代掌杓說書人的王靖江,2019 年 10 月在群眾集資平台 嘖嘖發起《眷村・文藝・米其林》小南村”聞”藝復興計劃。他希望以富有 眷村精神的創意美食提案,讓更多沒有參與過眷村生活的人們,能夠前來 認識眷村樣貌、體驗各式「眷村味」的料理與事物,從感官味蕾的滿足, 延伸成為心靈層面的鼓舞。
「 在信義區公所我們有一個公民會館,我們是用『食』、『藝』、『心』 三個標的,一年大概會辦到 5 次左右的活動。 」王靖江分享,「食」指的 是眷村經典菜色;而「藝」則談及眷村家庭特有的藝術創意:例如,把冬 瓜刻成片狀雕花浸入糖裡,結婚時泡進杯水中迎接宴客,便是窮困生活裡 相對精緻的心意。
「再來是『心』,其實以往眷村給人的印象是非常貧窮, 但是孩子生很多;反觀現在社會是生活越來越便利、富 裕,可是年輕人不敢生小孩。那在這之間到底出了什麼 問題?」 王靖江強調,眷村文化的特色是關係黏著度 高、家家戶戶都會互相照顧,幫忙彼此解決難關。這樣 的氛圍,或許正是現代年輕族群較難感受的。
為籌備這次的集資計畫,王靖江準備了自繪私房食 譜,更發想出「史上最難搞泡麵」,試圖把一般人印 象中快速、方便的泡麵流程,變成麻煩卻有趣的體驗。 他也成立「小南村食藝心工坊」Facebook 粉絲專頁, 將社區活動花絮整理成圖文並茂的溫暖紀錄,和網路 上的朋友們分享。
社區集資之後呢:群眾集資從社區出發,以味道傳承眷村 DNA
可惜的是,該次集資最終未能達到目標金額,泡麵產 品量產的計畫也因資金不足而暫止。但王靖江肯定地 表示,團隊仍會持續舉辦社區課程或體驗活動,致力 於推廣眷村文化。
「 我一直想用記錄家族食譜這件事情,來連結整個家 族的 DNA 或溫度;我希望能用『味道』來傳達,而
不只是單純『吃』。
」王靖江不僅身懷眷村料理好手 藝,水彩手繪功力更是熟稔,能將記憶裡的美好滋味 畫得引人垂涎。
王靖江也在信義社區大學擔任烹飪課講師,過去他曾 在授課的 18 堂課裡,刻意設定有 4 堂課不給食譜, 「 我要他們回家去問家裡面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 例如阿公阿嬤印象最深刻的一道菜? 然後把食譜 PO
上來,那 4 堂課由我來買菜、他們做,做完以後要講 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這道菜。」他感動回憶道,「去年 班上就有一個墨西哥交換生,她就真的打電話回去墨 西哥問爺爺,做出來的家鄉菜好好吃。
後來她分享說, 她如果沒有來上這個課,她永遠不會去學爺爺的這道 菜。那也許再幾年後爺爺不在了,這個味道就會不見 了。 」。
社造團隊看集資:數位工具是集資關鍵,再接再厲讓文化繼續累積
「 我自己從小在眷村長大,所以我覺得那樣的生活型 態跟智慧,應該不只是屬於所謂的『眷村博物館』, 或者是展示舊櫃子、舊衣服然後放一點標語,就足以 代表眷村。其實我們眷村有很多的生活智慧跟技能, 是值得現在的年輕人去使用跟參考的。 」王靖江笑說 自己年紀大,不熟悉數位工具、對網路世界的規則也 不熟悉,一直是到接觸社區集資以後,才開始學習如 何用網路和年輕世代溝通理念、為品牌累積粉絲。
儘管《小南村聞藝復興計劃》最終未能集資達標,對 團隊而言初次嘗試仍有正面收穫, 「我反而會有另外 一層看法是,雖然關注我們的人並不多,可是他們的 黏著度非常高。」
王靖江樂觀看待這份經驗,一如眷 村媽媽的豪邁熱情,「 眷村真正留下來的是生活記憶、 生活智慧跟生活幽默,而不是現在看到的那些『舊東 西』。 」當一個環境已不再有人繼續居住,它的文化
就不會繼續累積,因而需要大家展開行動來傳承;社 區集資作為一場啟蒙之旅,相信未來在其他夥伴們齊 心協力之下,王靖江心目中的眷村精神,將會不斷、 不斷地以更多形式延續下去。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艋舺人X快樂的甘蔗祭-鬥陣來作伙》
糖廍文化協會
基本資料
集資金額 |
贊助人數 |
上線年份 |
集資平台 |
127,169 元
62 人次 2020年 嘖嘖
屬於艋舺的甜蜜記憶,《甘蔗祭》集資重
現糖廠古蹟風華
你曾親眼見過甘蔗田嗎?每年 11 月至隔年 2 月,正是甘蔗的採收期。佔
地面積高達 3,000 坪的萬華糖廍文化園區,承載著臺灣從日治時期開始發 展製糖工業的輝煌歲月,也一度因都市商業發展而面臨拆遷危機;在地方 居民奔走爭取之下,糖廍文化園區在 2003 年經臺北市政府為市定古蹟, 得以繼續傳承糖廠文化,更有連年舉辦活化古蹟的《甘蔗祭》在地活動, 邀請民眾一嚐甘蔗的甜蜜滋味、認識自己所居住的社區故事。
創立於 2001 年的台北市糖廍文化協會,不僅長期深耕社區、發展地方體 驗經濟,成員們也自居為一群「快樂的甘蔗人」,要和大朋友、小朋友一 起分享屬於艋舺的草根氣息與文化價值。他們在 2020 年首度嘗試群眾集 資,發起《艋舺人 X 快樂的甘蔗祭 - 鬥陣來作伙》集資計畫,成功募集到 62 人贊助支持,累積金額約新臺幣 12 萬元。
置身於擁有百年歷史的糖廠古蹟建築,協會夥伴們為本次集資計畫設計多 元回饋項目,例如「甘蔗大賽」的報名資格,可讓參賽者在活動現場參與 剖甘蔗、啃甘蔗、磅甘蔗等趣味體驗;家有幼兒的爸爸媽媽們,則可帶著
孩子閱讀繪本《我的家在糖廍里》、遊玩實境解謎遊 戲,在寓教於樂的情境之中,培養對歷史文化的興趣 與在地認同。
台北市糖廍文化協會陳德君表示,多數回饋品已於 2020 年 11 月陸續寄給贊助者,「但實境遊戲確實比 較慢才執行,我們也有跟回饋者先通知,那個項目會 比較慢。」,原因在實際與廠商溝通、評估的過程中,
從早期的一日行程擴大到結合周邊資源的帶狀活動, 《甘蔗祭》隨著時間演進而有越來越多呈現想像。協 會夥伴也不斷在交換彼此想法,以社區集資專案轉化 傳統社區組織對數位能力的學習能量,有些聽來天馬 行空,有些令人不禁躍躍欲試,使得團隊開拓更多可 能性,不是侷限於現有的資源而限制了活動舉辦的樣 貌。台北市糖廍文化協會會長陳德君分享,「我們平
意識到初期發想細節不夠完備、樣品品質不如預期, 再加上疫情影響原訂時程規劃,需再琢磨如何將一時 熱血轉化為市場期待的產品。集資結束後履行承諾的 過程不如預期順利,協會也負起身為提案者的責任, 積極與贊助實境解謎遊戲的贊助者保持聯絡、邀請他 們來體驗試玩版本;陳德君透露,儘管遊戲還未正式 問世,贊助者已在試玩後提供正面回饋與鼓勵,期待 它正式邁向市場的那一天。
社區集資之後呢:世代交流激盪創意,打造分享快樂的甘蔗祭 社造團隊看集資:群眾集資創新趨勢,為社造注入更多活力
常開會就是世代交流,一個甘蔗祭可以有很多不同年 齡層的人去激盪它,我覺得那個會議過程本身已經很 有意義。」。
曾經差點消失的甘蔗田、舊時支撐糖廠運作的老倉 庫,在眾人爭取保存之下,漸漸凝聚為一股社區互助 共好的向心力;糖廍文化協會不僅籌辦一年一度的《甘 蔗祭》,也持續關注在地議題、觀察市場需求,也不 排除與學校、民間企業單位合作創新各式藝文與公益 活動,從人的連結到社群的連結,進行在地歷史與文 化的教育紮根 ,讓古蹟再活化成為一般社會大眾樂意 關注參與的行動。
這裡很老、這裡也很新;始終是懷著一份對土地的感 情,讓這群「快樂的甘蔗人」,能夠不分男女老幼,一 起把珍視的文化價值,往更遠更廣的地方分享出去。
「集資對我們算是比較新的工具,隨著觸及社群的不 同,大家參與的方式也會不一樣。」台北市糖廍文化 協會會長陳德君舉例,不熟悉集資平台如何使用的長 輩,會傾向直接到場參與《甘蔗祭》活動;而透過網 路來認識、認同這個活動理念的年輕朋友,或許不一 定方便親臨現場,但還是願意贊助支持。
問及未來會期待再發起群眾集資推動社區發展嗎?陳 德君正面表示,「我個人很願意再嘗試集資,因為它 象徵創新能力,也比較能夠連結到不一樣的社群,這 樣社造才會更有活力。」她也直言,第一次集資經驗 讓團隊體會到不少有待加強的面向,例如視覺設計巧 思、宣傳策略設計、回饋品數量預估等,這些都需要 經過事前再三思量準備、留好後路,碰上不如預期的 狀況時才能準確應變。團隊也觀察到本次集資主要贊 助者,多數仍來自既有人脈,前來參與甘蔗祭的民眾
雖不一定曾參與集資專案,也願意在現場購買回饋品; 認為有機會願意為了接觸新受眾再發起集資,並再精 進回饋品的設計與規劃。社造集資為糖廍文化協會開 啟前所未有的學習之路,除了凝聚本身已具高度連結 的線下網絡,未來若多增加線上串連的操作,相信能 為社區營造注入更多活力。
2021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專案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聽見臺灣 1930》|島嶼留聲計畫
純純電影音樂咖啡
社區集資專案
基本資料與成果
上架平台 |
挖貝 WaBay
集資金額 |
150,298 元(包含線下贊助)
贊助人數 |
潛在受眾數 |
18 人次 60 人
社群觸及數 |
媒體曝光數 |
167,260 人次 0 篇
關鍵支持者 |
李修鑑、馬場克樹、林珮如
線下觸及數 |
88 人次
位於臺北市大同區西南部的大稻埕地區,早期因具有一大 片的曬穀廣場而得名,曾是臺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 不僅商貿繁榮,同時也是人文薈萃之地。即便經過百年洗 鍊成為臺北的舊城區,深厚的歷史底蘊,使得大稻埕仍保 有兼容並蓄、新舊交融的魅力。純純電影音樂咖啡觀察到
臺灣豐厚的人文舊事中,音樂文史的啟蒙意義,便延續 2012 年自製發行的影視作品《歌謠風華-初聲》之田調 經驗,2015 年起於臺灣歌謠發源地——大稻埕(大同區 永樂里),進行城市無形資產的探索與復振行動。
純純電影音樂咖啡著重於音樂反映出常民文化的生活型 態,以串連在地情感、復振臺灣歌謠為核心理念。透過經 營人文空間基地的方式進駐大稻埕,以 1930 年代唱紅〈望 春風〉的臺灣第一代歌后純純(本名劉清香)之獨立自由 精神為導,聚焦臺灣流行音樂文史的製作和採集,並致力 於累積歌謠文化素材。與大稻埕的社區組織、在地導覽老
團隊心得
作為一個專注於開發臺灣文史素材,建構人文出版作品輔以多角化模式經營的團隊,近幾年就地進駐大稻埕、深 耕地方數位內容,凝聚在地青年進行多元跨域合作,使我們受益良多。透過《聽見臺灣 1930》集資專案與大眾溝 通、帶領議題,本次集資專案之在地行動,更讓我們看見互動、探索與文化傳承,以及結合社區居民與組織的重 要性。由在地居民及社區做起,再延伸到臺灣各地,歌謠的音樂養份雖起源於大稻埕,但她是屬於全臺灣共有的 在地文化資產,不分你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將她保存下來。
師、旅遊業者、建築師、地方藝文經營團隊與影視音 專業人才進行跨域合作,期待能開啟大眾對於歌謠資 產保存的認識。
時值社區內唯一代表歌謠的歷史建物「李臨秋故居」 修復之際,在地組織亦積極推動「歌謠巷」(迪化街 一段 46 巷)的走讀活動。純純電影音樂咖啡則運用 多元文本凝聚在地共識,發起社區集資《聽見臺灣
1930》島嶼留聲計畫,透過蟲膠唱片數位化的復刻、 故事傳承等行動,保存 1930 年代臺灣人一起唱的歌 謠,用聽覺重返那個摩登年代的可能性,讓這些乘載 生活風貌、時事現象與共同記憶的本土創作歌曲,傳 播地更久、更遠。
為深化社區對歌謠文化的認同,同時啟動周邊文史走 讀的新路徑。團隊與大稻埕創意街區發展協會合辦讀
書會作為在地行動,凝聚社區共同推動歌謠。以〈四 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 歌謠為核心帶動,讓社區民眾認識傳統歌謠。透過行
動連結臺北市永樂商圈發展協會、臺灣文化創意學 會、東南科技大學之大學社會責任 USR 計畫等單位。 後續更合辦實體工作坊,與在地團隊協力行銷,並以 大稻埕商圈為範疇廣發文宣,與民眾深度溝通,藉此 觸及在地店家與產學合作的受眾,收集歌謠文化、歌 謠巷與在地產業的連結與展望。
隨著集資專案朝目標邁進,團隊將啟動復刻 1950 年 代以前的蟲膠唱片、製作系列 Podcast 節目做歌謠 的深度解析,與李臨秋故居走讀等行動,並集合大稻 埕在地店家推出大稻埕漫遊卡等多種回饋方案,再現 1930 年代的當代風華。更期待未來李臨秋故居修復 完成後,結合大稻埕在地活動與文化觀光,成為伴行 前導的沉浸式體驗。
大稻埕是閱讀臺灣歷史的窗口,而臺灣歌謠是代表大 稻埕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要篇章。本專案聚焦於內容產 出的模式,剖析在地的素材進行議題擴散,邀請社區 耆老與在地意見領袖、聯合在地商家推展共力行動, 承載歌謠的價值,為城市傳遞故事名片。
顧問觀察
2021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專案
守護這塊土地獨特的聲音|跨域臺語教材遊戲包「虎爺總舖師」 台灣話tâi-uân-uē 本次集資專案的輔導培力,著重於引導團隊學習社區集資的過程。不只是學習集資的「工具」,更是透過架構知 識邊界、專案定調與受眾分析,逐步陪伴團隊了解集資的「概念」和「目的」。以群眾集資作為音樂文史的理念 結集,以及故事行銷的平台,透過大量議題擴散,和大眾溝通社區現況與社造計畫的訴求,促發在地社區的關注 與榮譽感。進而在集資專案達標後,注入一股實質動力,號召街區民眾、在地商圈等社區夥伴參與後續行動,將 能量回饋於大稻埕,共同開創歌謠文化保存的新篇章。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專案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社區集資專案基本資料與成果
上架平台
集資金額
贊助人數
挖貝 WaBay
潛在受眾數 |
社群觸及數 |
媒體曝光數 |
線下觸及數 |
關鍵支持者 |
268,268 元(包含線下贊助) 53 人次 298 人 261,435 人次 0 篇 52 人次
鄭麗君、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
阿華師、許嘉勇、王秀容、陳東升、陳炳宇、 汪照謙、林貝珊、許沛琳、林承毅
「台灣話tâi-uân-uē」是一個致力於語言推廣的團隊, 有感於臺語在臺灣地區面臨衰微的危機,以及臺語因政策 與歷史脈絡的影響,使用族群多以長輩與父母一代以上的 族群為主,25 歲以下年輕人的臺語使用比例遠低於前者, 由 4 位關注臺語議題的臺大學生與 2 位專業設計師共同 組成的台灣話團隊,開始思考本土語言的記憶與文化傳承 的重要性。
出於對臺語的熱愛,團隊積極與臺語社群建立網絡,多次 拜訪及諮詢國小臺語教師,與各前輩學習及交流。在深入 訪談中發現,隨著 2020 年國家語言發展法上路,本土語 言即將成為國中小學的必修課程,教育政策與教學現場仍 有一大段努力空間。臺語課缺乏師資、現行臺語教材與孩 子生活脫節的狀況下,需要打造情境式的教學環境。動心 起念之下,而有了《守護這塊土地獨特的聲音|跨域臺語 教材遊戲包「虎爺總舖師」》社區集資專案的誕生。以臺 語教材作為媒介,台灣話將生產一款跨域臺語學習遊戲包 「虎爺總舖師」,進行臺語文化的推廣。
作為學生團隊,我們發現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大多僅能勉強地聽懂臺語,卻很難流暢地說出一句完整的話,英文 甚至說的比臺語還好。這樣的焦慮,讓我們開始展開守護臺語的行動!走進第一線的臺語教學場域,我們發現一 位臺語老師教授 6 個年級、備課壓力沈重的事實;發現教材側重文化導向(如:古地名、臺語詩歌等)、孩子仍 然無法開口說臺語的困境,而費時 1 年半和國小老師、臺灣設計師進行跨域合作,開發「虎爺總舖師」臺語遊戲 化教材,期待透過情境式遊戲互動,讓孩子快樂地學習生活對話。
但是製作教材所需的經費不貲,從遊戲包的設計、印刷到入班教學和長者培力,都是團隊無法單獨負荷的支出。
於是,我們想透過群眾集資和每一個臺灣人做同一個夢,讓「虎爺總舖師」成為孩子開口說臺語的契機,更讓下 一代都能勇敢、自信說母語。
參與臺北眾力方程式計畫,讓缺乏集資經驗的我們,從目標設定、回饋方案到預熱問卷,獲得集資顧問手把手地 引導、協助,我們不知道如何用文字對一路上支持台灣話前進的前輩,表達感謝,只能更堅定的信守承諾,持續 走在母語復興的這條路。台灣話 tâi-uân-uē,從文化出發,期待族群共好的社會。
重視臺語學習環境影響力,台灣話致力於臺語傳承並 改善學童的臺語學習經驗,持續嘗試突破傳統教學場 域,從生活應用喚起學童對臺語的興趣,而社區便是 促成學童與長者進行交流的契機。
集資專案發起前,團隊親至萬華區的雙園國小入班試 教,其後在該校臺語老師的介紹下,至雙園國小的長者 樂齡班中舉辦樂齡工作坊。於集資前置階段進行在地行 動,邀請永建國小許嘉勇老師舉辦教學培力與分享會, 逐步培力雙園樂齡學堂長者成為臺語講師,並透過線上 課程和長者與親子族群互動,教導社區長者如何設計課 程教案、向孩子說故事,分享臺語使用現況、各地腔調 發音與臺語自學資源,帶領更多人認識臺語教育。藉 由在地行動,不僅加深與國小臺語老師和社區長者的合 作,台灣話更期待日後與社區共榮共生,持續培力在地 長者,一起成為一條語言傳承的傳播鏈。
「虎爺總舖師」遊戲包是一款情境式臺語教材,內容 設計以國小中年級的學童為主要對象。融入現代生活 的實用字詞,以及臺灣歷史地理與民間信仰的跨域知 識,提供第一線的臺語老師創新教材。而遊戲包作為 本次集資主要的回饋品,除了特邀公視臺語台之專業 顧問王秀容老師錄製單詞語音,避免臺語發音卡關的
困擾。台灣話也在回饋品方案的安排下了巧思,讓贊 助者選擇全部捐贈給學校,或是留著自用加入推廣母 語的行列,展開全民學習臺語的行動。更規劃集資達 標後,帶著遊戲包,啟動「虎爺總舖師」入班試教活 動、親子互動工作坊與長者培力工作坊。
語言復興是一條很長、很艱困的路,母語傳承也無法 只靠學校的正規教育學習,同時需要家庭及社會一同 正視並努力。或許並不是立竿見影,但透過起身行動, 可以讓臺語不再距離下一代的生活如此遙遠,更讓臺 語教育的火苗生生不息。
顧問觀察
台灣話團隊從學校第一線教師的問題與需求出發,並透過社區的連動和在地團隊形成更深的合作關係,創造出 學習環境與世代交流。這樣的雙向互動模式,不僅提高臺語教材的使用率,也讓枯燥的臺語課本成為一款生活 化且跳脫框架的跨域遊戲包。儘管團隊以大學生為主要核心成員,但此案不僅呈現出學生的熱忱與創意,更表 現出「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為了取得推動計畫與開發原創跨域遊戲包的資源,團隊藉由群眾集資的形式 取得群眾支持,贊助者支持每一塊錢都是團隊往下走的動力,期待台灣話團隊未來的發展,並鼓勵團隊思考長 期營運的可能性。
東亞社區集資案例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為了新潟總舞祭的存續,請助我們一臂之力!
新潟總舞祭籌備委員會
基本資料
地區
集資金額
贊助人數
上線年份
集資平台
日本新潟県新潟市 11,341,957日圓
(約新臺幣 315 萬元)
922 人 2020 年 CAMPFIRE
新潟市為新潟縣政府所在地,位處該縣東北部,連結內陸河 川水系與海上交通,至今仍為重要水路交通節點。300 年 前,飽受水災及貧窮所苦的居民,每年舉行為期 4 天 4 夜
的舞蹈祭典,以祈求五穀豐收及無病息災;而進入明治時期 後,依法令禁止舉行祭典後,該祭典也就此消失,只存在文 書紀錄上。
有感於祭典文化的消逝,新潟商工會議所的在地青年,興起 再次舉辦「新潟總舞祭」的念頭。於 2002 年自主發起在地 行動,串聯當地團體及商圈店家,共同策劃、重現自由跳舞 的祭典,逐步找回 300 年前祖先跳過的傳統祭典舞蹈—— 「木屐群舞(下駄総踊り)」。
新潟總舞祭為新潟市秋季重要的市民活動,每年固定 於 9 月第 3 週 3 連休假期舉行,展演地點散佈於新 潟市中心、商店街等約 10 個會場。雖然祭典的表定 演出日僅有 3 天,但對當地人來說卻是一整年度的成 果發表。這個從零開始的祭典,多年來透過在地各年 齡層、各職業的支援與協作,逐漸步入軌道。在祭典 舉行前的籌備活動,更發展出結構性的動員,包含: 協調市中心街區到商店街不同形式的舞蹈會場、學校 導入舞蹈課程,每年舉辦約 300 場的舞蹈講習會以 及高齡者的樂活學習運動等。2019 年約有 15,000 名舞者參與新潟總舞祭、 20 萬來自日本國內外的觀 眾慕名而來,更創下 24 億 7,800 萬日圓經濟效益, 已然成為日本頗負盛名的舞蹈節之一。
然而,2020 年於全球大流行的 COVID-19 疫情, 迫使該年新潟總舞祭不得不取消,突如其來的變化, 除了撼動祭典的舉辦,更是硬生生打亂整個社區的運 作。每年約 300 場的舞蹈講習停辦,大幅減少當地 長輩參與舞蹈練習的運動機會,以及維持人際互動與
社區集資參考與借鏡
「新潟總舞祭」是由新潟商工會議所的年輕人,自主 發起、帶動在地組織與商圈的活動。透過社區民眾跨 世代的支持,以及專業者協力集合而成的在地大型活 動。其存續傳統祭典的精神,不僅凝聚在地人,更吸 引關注文化、藝文保存的受眾,使得每年舉辦皆引發 巨大迴響。
今年是祭典的第 20 年,能夠每年維持超過 10 萬觀 光客來訪,20 年不中斷的「新」祭典有相當難度。
本次集資專案成功達標,為社區帶來的效益不只是實 質金援,而是一種越挫越勇的活力展現。除了新潟居 民,甚至吸引來自日本各地的民眾投入事前準備,不 斷地將人們聯繫在一起。不甘於傳統文化止步於此, 而是將危機感轉化為無法被 COVID-19 疫情熄滅的 「新潟精神」。
為了使祭典順利舉辦,籌備委員會規劃一系列在學 校、針對銀髮族的課程和講座活動,試圖讓「新潟總 舞祭」融入當地居民日常生活,每天準備迎接祭典的 到來,不是煙火式的活動,每一個在地不分世代的居
樂活學習的密切連結;學生遺憾地少了與同儕共學、 共同面對挫折的經驗。籌措祭典資金舉辦的相關活動 也被迫停止,籌備委員會事務局因此無限期停止運 作,即便日後疫情趨緩,環境與人力同步到位的狀況 下,資金不足仍是最大的考驗,舉行新潟總舞祭頓時 成為遙遙無期的盼望。
為了延續「新潟總舞祭」的核心理念,籌備委員會事 務局於 2020 年 8 月發起群眾集資,期待「為下一 代創造一個鼓舞人心的世界」,並持續傳頌給下一個 世代的孩子。集資上架後,共獲 922 人贊助,總贊 助額超過 1,134 萬日圓,使得 2021 年新潟總舞祭的 籌備資金和秘書處運營資金有了著落。
2021 新潟總舞祭在 2021 年秋季順利舉辦完成。因 應防疫,現場不開放觀眾觀賞,以線上直播方式舉行, 並邀請與新潟有淵源的藝人、藝術團體共同演出,慶 祝「新潟總舞祭」20 週年。
民心中都有自己的「新潟總舞祭」,建構個人和祭典 之間獨有特殊的回憶與關係。隨著祭典而來的巨額經 濟效益,更容易獲取贊助廠商和政府補助款,讓「新 潟總舞祭」能有相對充裕的資金能夠持續辦理。
為吸引海外觀光客,官方網站上共有中文(繁、簡 體)、俄文、英文、越南文、韓文和日語共 6 種語言 可供閱讀。另專門為外國人設計的祭典體驗活動,並 邀請外國人擔任祭典志工、規劃針對體驗活動,讓外 國人也成為祭典的推手,向外拓增連結的網絡,吸引 更多海外觀光客到來,創造跨越地域與國籍的交流。
本案為同屬文化復興的《艋舺人 X 快樂的甘蔗祭鬥陣來作伙》集資計畫帶來未來展望:如何在凝聚在 地居民的參與、形塑文化的集體記憶之上,創造來訪 旅客的體驗經濟,提供更宏觀的祭典型態。透過系統 性的策劃,找回居民共同的歷史記憶與情感,也藉此 培養年輕世代對家園及土地認同,更回饋到當地成為 祭典持續辦理的動力,讓文化傳承不限於單場活動的 曇花一現,而是永續的循環。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達令鑄造廠 - 留下來!
Fonderie Darling / Quartier Éphémère
加拿大蒙特婁市是法語區魁北克省最大都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指定的「設計之都」,在這以藝術與文化聞名的旅遊重地,有個工業 遺址再利用的視覺藝術中心,激勵的保存轉型之路是舊城振興的亮眼 標誌。
Fonderie Darling 視覺藝術中心坐落於蒙特婁老城邊郊的 Faubourg des Récollets,前身是鑄造廠。該區緊鄰 19 世紀修築的拉欣運河 (Lachine Canal),造船及鋼鐵加工的高度需求發展出繁盛工業,
基本資料
地區
集資金額
贊助人數
上線年份
集資平台
加拿大魁北克省
蒙特婁市
80,572
Fonderie Darling 即屬 1880 年成立的蒙特婁第 2 大鑄造廠 Darling 兄弟所有,1918 年興建當時,採用新興混凝土結構打造出符合巨型機 械的大跨距空間,成為建築特色。然 20 世紀後面臨工業汙染及經濟 大蕭條等問題,區域發展急遽放緩、人口流失,1963 年工業分區的 開發限制,更加速工廠關閉棄置。1991 年 Darling 兄弟亦停業。地區 榮景不再,只剩衰敗窳陋。
轉機來自法國策展人 Caroline Andrieux。Andrieux 在巴黎共同創 辦 Usine Éphémère,利用待拆的化工廠舉辦首次展覽後,開啟一 連串將藝術注入過渡空間、甚至修復的行動;這經驗,使他 1992 年應魁北克省文化部邀請到幾呈廢棄的 Faubourg des Récollets 時,立刻嗅出地方潛力。為此,Andrieux 先獲法國政府資助,聯
合 Usine Éphémère
與魁北克藝術家發展基金會
(Fondation pour le Développement des Artistes de la Relève),1993 年正式成立非營利組織 Quartier Éphémère(QÉ),隔年開設 QÉ 在地辦 事處,展開與地主及政府的協商、建立在地藝術家網
絡。1997 年 6 月,QÉ 選定被市府收購、計畫拆除的 Fonderie Darling,運用空間的高闊開敞,舉辦大型藝 術裝置展”Panique au Faubourg”;這次展覽大獲好 評,QÉ 不但開啟市政府的想像、贏得藝術社群注目, 也讓建築得以保留,允許長期租賃以啟動藝術計畫, 2001 年更推動代表著地區產業歷史及時代建築價值的 Fonderie Darling 獲指定為遺產建築,並募集到 400 萬美金,展開整修。於此同時,市府也將本區更名為 Cité Multimédia,規劃引進多媒體科技產業以重建社 區。
2006 年完成高品質更新的 Fonderie Darling 視覺藝 術中心,被 QÉ 賦予支持當代藝術創作、連結在地與 國際的角色。中心占地 3,500 平方米的面積,容納展 覽、藝術家工作室及居住、餐廳等混合功能空間,不 只豐富大眾觀展體驗、提供當地及國際藝術家的駐留 創作與交流,更致力讓藝術滲入公共,例如 2005 年 起,每年夏季封街舉辦的 Place Publique,規劃多項 戶外藝術裝置及表演、搭配藝術家工作室開放等活動, 已成為地方盛事。另一方面,QÉ 靈活組織募款與集
社區集資參考與借鏡
迄今持續經營近 30 年的 QÉ,帶領 Fonderie Darling 視覺藝術中心,從遭棄的工業遺址華麗轉 身,成就出蒙特婁當代藝術的培育搖籃及國際交流 的重要據點。其結果不單由於創辦人兼藝術總監的 Andrieux 引進跨國藝術網絡及靈活營運手法,更因
每場活動善用「藝術」連結人們,從政府、藝術家、 企業到社區民眾,藝術成為 Fonderie Darling 的新 靈魂,一起帶著工業建築曾被忽視的歷史價值,走入 人心,凝聚出一張橫跨公、私多方的社會支持網。
Andrieux 在 2015 年一篇受訪報導談到,他相信藝 術是「在街頭為人民而服務」(something for the people in the streets.),他的信念,為 Fonderie Darling 創造超越遺產建築保存的價值與新生。
QÉ 透過空間活化與藝術跨界,灌注空間的新價值, 使得社區重要資產華麗再現。回看臺灣社區文化的存 續議題,其價值與文化資產保存密不可分,包含有形
資活動、運用商業空間租賃及藝術品銷售等方式,創
造多元的資金來源,並為藝術家成立贊助媒合計畫。
Fonderie Darling 視覺藝術中心以其獨特的空間及營 運模式,讓藝術紮根地方,提高重生社區的生活品質, 成為區域文化翻轉及創造力的火種。
然而,隨著老城區及其周邊更新公共建設重新發展,引 來開發商興建高層建築或拆除整個街區等頗受爭議的 房地產項目。逐漸難以掌握的都市開發,迫使 QÉ 為
Fonderie Darling 視覺藝術中心的第 2 次危機採取行 動——買下建築所有權,來保護這座見證地方變遷、滿 載集體記憶的遺產建築,延續藝術使命。
QÉ 向蒙特婁市政府提出 Fonderie Darling 收購契 約幸運地獲得受理,惟若無法在 2019 年 9 月前完 成購買,將永久喪失機會。時間緊迫,QÉ 分別自 魁北克省經濟與創新部(Ministry de l’Économie et de l’Innovation)與文化部(Ministère de la Culture),共申請到 37.5 萬 加幣,但仍短缺 7 萬加 幣,QÉ 決定放手一搏,在 7 月展開集資,爭取大眾支 持。這個左右 Fonderie Darling 歷史命運的集資行動, 回饋方案包含多項與藝術家合作的翻製作品,其中,設 定 1,000 加幣以上的高捐款額,在不到 2 個月的期限 內獲得 4 成贊助者認購,最終以超標的 8 萬餘加幣, 讓 Fonderie Darling 視覺藝術中心,挺過危機。
的歷史建物、無形的傳統藝術等面向,廣義地來看, 每個社區都有挖掘不完的「文化資產」。長期關注北 投在地文化的唭哩岸文化工作室,近年投入唭哩岸石 保存行動。2018年,參與臺北眾力方程式計畫的集 資專案,成立「唭哩岸石資源銀行」,啟動在拆除現 場搶救唭哩岸石的第一步。甚或是今年度參與計畫的 純純電影音樂咖啡,復振 1930 年代大稻埕的音樂與 人文舊事,推動李臨秋故居周邊文史走讀,以深化社 區對歌謠文化的認同,在在顯示社區空間與文化資產 保存的多元樣貌。
借鏡 Fonderie Darling 視覺藝術中心的保存轉型經 驗,如何為背負著歷史意義的唭哩岸石與臺灣歌謠, 塑造出融合社會的新時代價值,不再只是「被保存」 的文化資產,或將是深化在地驕傲,讓人們重新認識、 更親近城市文化資產的另一種可能。
社區環境
自然地景孕育了生物多樣性,也提供居民安身立命的所在,更乘載了人們對於土地的情感 與生命記憶。在地組織將地理環境的保育與特色發揚視為傳承使命,致力於社區自然環境 的修復、推廣都市環境教育。本節以都市農業的友善耕種,與城市河道上營造自然棲地的 可能性為例,將友善環境作為目標願景,守護生意盎然的金黃稻田與生態綠洲。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守護臺北最後一片金黃稻浪 八仙六代園
基本資料
集資金額 |
贊助人數 |
上線年份 |
集資平台 | 303,100 元 127 人次 2020年 flyingV
守護臺北最後一片金黃稻浪,
小智夫妻盼延續關渡平原農業記憶
關渡平原一望無際的水稻田,春季時綠浪搖擺,背後襯著觀音 山、大屯山、七星山峰峰相連的山景;夏天時,轉為一片金黃 色的稻浪,涼風吹來隨之搖曳,眼前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這 裡是臺北最後一片的大面積水稻田。
目前關渡平原僅有八仙六代園小智夫妻兩位青農自家耕種,立 志從事友善耕種。他們在 2020 年 9 月初發起《守護臺北最後 一片金黃稻浪》集資計畫,盼望透過群眾的力量,延續這片稻 田的文化記憶。
儘管友善耕作的成本是慣行農法的 3~5 倍,但為了 能保育土地,讓更多人知道友善耕作,八仙六代園還 是堅持不噴除草劑。他們也發現,食物從產地運送到 消費者的交通路程,相當耗能且排碳量高,如果能讓 「在地人吃在地米」,就能降低食物里程、減少對環 境的污染,因此努力推動「在地米」。
除此之外,支持在地小農友善耕種,也能守護生物多
樣性,讓臺北地區除了水泥大樓外,留有一畝自然天 地。這片稻田也提供大臺北地區有志從農的民眾,一 圓築夢的園地;青年們不需要跑到外地,就能夠體驗 農事、從事農業工作。關渡平原的自然環境、在地農 業的文化記憶,是推展臺北都市發展的過程中,人們 可能失去而難以復得的珍貴資產。八仙六代園的集資 專案不只是要守護這片田園,更提醒反思土地價值是 否僅能以經濟利益衡量。
社區集資之後呢:集資力量大,吸引不同族群、打開知名度
《守護臺北最後一片金黃稻浪》集資計畫在 2020 年 10 月底順利達標,累積 127 人贊助,總金額超過 30 萬。小智夫妻分享,在集資即將結束的倒數 10 分鐘, 一位企業老闆贊助了 10 萬元,令他們喜出望外。這 名贊助者對關渡平原有濃厚的感情,一直在默默關注 集資計畫,後來將八仙六代園生產的米當作公關品送 給公司客戶。
集資帶來的成果,是他們當初沒有料想到的;集資讓 更多不同階層、身份的人,看到八仙六代園在關渡平 原推動的事情。小智夫妻分享,在集資前他們先設定
明確的客群,但後來從南到北,各式各樣的人都前來 贊助,出乎料想之外。在後續的走讀活動中,有贊助 者表示,就是想來看關渡平原「是不是真的有人在種 田」。而集資讓關渡平原的問題浮上檯面,引起社會 大眾的關注,但根本問題仍待解決。
比起自己去擺攤、推廣,集資讓八仙六代園在短時間 內迅速曝光度,宣傳力度強大;同時,也讓小智夫妻 可以安心地專注於工作上,在大太陽下辛勤耕作時, 心中已經知道買主是誰,而不用於收成後擔心賣不出 去,逢人就問:「你要買米嗎?」
社造團隊看集資:達標後才是挑戰的開始
儘管集資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支持,但最後還是要回 歸到提案團隊身上,小智夫妻坦言,達標後才是挑戰 的開始,因為實現當初給贊助者的承諾,勢必在工作 量上有所增加。他們也發現,在預算上可以抓得更加 精準,製作招牌比想像中昂貴,超出當時的預期。
在第一階段集資達標後,八仙六代園在集資平台 flyingV 上陸續更新資訊,告知贊助者他們已經開始 插秧、施肥等;也不定時在粉專上發文,讓粉絲們了 解八仙六代園的近況。至於未來是否會集資,夫妻倆 表示,想把眼前的狀況穩定下來,等到兩三年過後再 繼續。
傳承土地的情感與生命記憶,是八仙六代園的使命。 他們將繼續守候臺北最後一片金黃稻浪,延續關渡平 原的農業文化。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啟動芝加哥河的「荒野之哩」
Urban Rivers
現代建築與都市規劃史上,美國第 3 大城市芝加哥,以摩天大樓先鋒及 城市美化運動已成經典,就在這裡,將出現世界第 1 座水上生態浮島公 園,且令人意外地竟是由下而上的公民推動規劃!
基本資料
地區
集資金額
贊助人數 上線年份
「Wild Mile」生態浮島公園計畫,起點是 Joshua Yellin 2013-2014 年在芝加哥河進行的碩士研究:了解人工溼地浮島相較傳統人造堤防對 魚類生態的影響,結果顯示,濕地浮島不只能提高魚類生存數量,更具 備物種棲息地的巨大潛力。研究期間,Yellin 認識熱情投入魚菜共生等 植物水培系統的Nick Wesley,及致力於以物聯網等創新技術改變環境 的 Zachary Damato,3 人因相同理念一拍即合,組成 Urban Rivers (UR),遂以研究用的 4.6 平方米水上木筏為基礎,著手探索在城市 河道上構築生態浮島、營造自然棲地的可能性。
UR 選定長 1 英里(約 1.6 公里)的北支運河(North Branch Canal) 作為計畫推動區域。北支運河在 1900 年由第 1 任市長 William Ogden 疏濬成寬 15 公尺、深 3 公尺的人工航道,以利船運並引流垃圾、汙水, 來支撐城市產業及人口急遽發展的航運及排廢需求,直至被鐵路系統取 代。70 年代河流意識興起,芝加哥啟動一連串重整建設與法規制定來處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專案
理受盡汙染的河流系統,但位於都市核心區、早已淤積 失能的北支運河,幾十年來卻像被遺忘般存在,UR 認 為這是實踐理念的最佳場域。
初期,UR 以「安裝第一個生態浮島示範點,逐步恢復
河水自然棲地」為目標,開始推動,很快地發現必須面 對河道區域眾多政府部門及相關利益人的挑戰,包括生 態浮島的設置許可及資金需求。於是 UR 研究法規說 服相關單位、尋找不同專業組織合作,擴大生態研究及 設計浮島結構、爭取企業及在地社團支持,最後以紮實 的研究資料、展現可行性的行動基礎與規劃,讓 2016 年底上線的首次群眾集資得到大眾認同,贏得 368 名 支持者捐出近 2.9 萬美金(原訂目標 1 萬美金),最 終更獲得芝加哥交通部(CDOT)的許可,同意設置長 600 英尺(約 183 公尺)的生態浮島。
完成第一批生態浮島安裝後, UR 沒有停下腳步,更積
極拓展與北支運河相關組織的交流,特別是參與政府區 域規劃協作。UR 提出營造 17 英畝(約 68,796 平方 米)生態浮島公園的倡議,正式命名「Wild Mile」, 2018 年獲得市議會通過撥款,由芝加哥規劃發展局
(Department of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偕 同 UR 等多個公民組織,推動為期 1 年的規劃作業。
期間,UR 以首批生態浮島為據點,除了與謝德海洋館 (Shedd Aquarium)持續深化棲地研究,更擴大在地
參與,包括邀請學校、鄰里及相關利益者參與活動、增 設浮島,辦理公民會議及工作坊蒐集民眾意見,也招募
社區集資參考與借鏡
UR 三位共同創辦人及其成員,為打造生態復育、寓 教於樂的浮島公園,運用生態學家、科技人、創業家 和公務員等自身專業,基於生態研究基礎,發展計畫, 設定清楚且具可行性的階段目標與行動,逐步累積試 行經驗,據此說服關鍵組織合作,2016 年第一次集 資成功反映出的民意基礎,成為團隊取得政府許可, 甚至由政府投入資源、與其他民間組織協作規劃的契 機。第二次的集資則透過為鄰里與學校設計參與活 動,進一步連結社區的人與環境,也同樣贏得了往下 一階段前進所需的信賴與支持。UR 具公共性的目標 與務實的行動,激發在地與社會對河道環境的關心與 投入。
志工組成橡皮艇騎兵隊維護河道,此外運用自身專業, 處理河水優養化,甚至研發對生態無害的垃圾機器人來 清理水上廢棄物。人與自然的互動,慢慢形塑生態浮島 公園的未來,匯集在 2019 年春季完成的「Wild Mile 規劃架構(Wild Mile Framework)」。
隨著 Wild Mile 生態浮島公園擘劃出恢復棲地、提供 休閒及教育的完整願景,UR 亦展開環境教育的新工 作。2019 年夏季再次啟動的群眾集資,計畫籌募 2.5
萬美元,優先支持學生親手打造浮島的課程設計,繼 續擴展生態浮島的面積。相較第一個專案著重於生態恢 復,這次集資以生態為前提,增加未來多樣化親水活動 的描繪,邀請大眾共同期待與河流的重新連結,甚至回 饋方案也盡量創造場域體驗感,如規劃橡皮艇導覽遊河 的機會、採用河流岩石刻上捐贈者姓名、提供參與浮島 實作的學生感謝卡等,別出心裁,亦體現出團隊認為人 與自然之間不是硬性保護,而是雙贏的動態共生關係。
最後,3 週的集資時間共獲得 3 萬餘美金,幫助 UR 能繼續投入持續增長的 Wild Mile 計畫,同年並獲芝 加哥河之友(Friends of the Chicago River)頒發銀 絲帶獎(Silver Ribbon)肯定。
迄今,Wild Mile 生態浮島公園已增加 50 多種魚類、 種植 200 多種原生植物,聚集十數個團體及一百多位 志工的合作。工業景觀轉變為繁榮的生態綠洲需要時 間,努力仍在持續,由下而上推動成真的世界第一座生 態浮島公園——Wild Mile,值得期待!
相關以生態、自然為主題的募資案例,臺北關渡的八 仙六代園是另一種類型——守護臺北最後一片稻田, 營造都市中的環境教育田間場域。第 6 代自耕青農小 智夫婦,將自家農地中的一甲慣行水稻田改以友善農 法耕作,就為了回復兒時記憶——給孩子們安全享受 田間樂趣的美好經驗,因此 2020 年小智夫婦透過集 資邀請有興趣的人們支持友善都市農作,已經踏出第 一步。面對未來,UR 推動 Wild Mile 的經驗,包括 跨域的專業合作、有感的參與體驗等,以及用集資展 現成果,進而對公部門的都市規劃產生影響,甚至聯 合其他在地組織協作執行,都提供我們下一步行動的 思考。
以社區永續經營為前景,發掘地方特色與經濟活動的型態,不僅為在地創造工作機會、緩 解社區服務的資金壓力,更能激勵居民參與社區事務,觸發社區共好的集體意識。本節以 推廣食物銀行的惜食理念、培力飛行少年的咖啡書屋,以及屋齡百年商家的再生為集資案 例分享,為期望轉動在地經濟的社區團隊,帶來整合社區資源,並兼顧居民生計與回饋社 區的嶄新模式。
社區經濟
2021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專案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書屋花甲 X 而立書店 展店集資計畫
書屋花甲
上架平台 |
獨立集資頁面
集資金額 |
贊助人數 |
潛在受眾數 |
社群觸及數 |
媒體曝光數 |
線下觸及數 |
關鍵支持者 |
魚丁糸可田、林正盛、韓璟、蠢羊與奇怪生 物、馬克信箱、呱吉、楊小黎、馮光遠等 (包含未來一年將募集之定期定額贊助)
提到書屋花甲,或許多數人並不熟悉這「全臺第一家續 食餐廳」,然而說到它背後的靈魂人物方荷生,聽過這 位「地表最強里長」的人可就多了。方荷生自 1998 年 起擔任中正區忠勤里里長,在這個臺北市幾乎最窮困的 地方,從為獨居老人送餐、開設課輔班開始,逐步打造 南機場樂活園地、樂活園地愛心廚房、南機場圖書工作 站、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建立完善的社福系統,也因
此在 2019 年「總統文化獎在地希望獎」的殊榮。第 1
家書屋花甲於 2016 年在南機場開幕,應用食物銀行 的資源推廣續食議題,設立食享冰箱供有需求的民眾取 用,同時也為在樂活園地學習咖啡及餐飲相關技能的飛 行少年與清寒孩子提供實習機會。
由方荷生兒女所營運的二店「書屋花甲 x 而立書店」, 帶著累積的社區經驗跨出南機場,落腳於臺大溫州商 圈,除了延續既有的惜食理念、社區培力功能外,更與 在地連結、增加華文創作的主題,設立精神疾病與飲食 書寫專區,以生命課題的「而立精神」整合,拓展團隊
團隊心得
方里長曾告訴孩子們,有一天「方荷生」三個字的魅力可能會消退,但他在做的事會有更多人願意投入;而由孩 子們營運的「書屋花甲 x 而立書店」發起集資,也是因為不捨父親一個人為籌措資源奔波。集資讓我們見識到了 拉贊助之外的新模式,而這個計畫象徵新時代的來臨。曾經感慨里長多年的成果立基於社會進步的不足,使弱勢 始終未能被平視,但我們相信透過這次的集資,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我們會需要幫助, 更可以當貢獻的人」。就如同里長所說,「方荷生」這個名字有一天會不再重要,因為這三個字所堅持理想與信念, 已找到更多人共襄盛舉。 期許由集資創建的這個地方能如同我們的初衷,書屋花甲是「家一般的存在」,而立書 店則是願意陪伴大家站穩的場域。
原本的經營議題,從社會公益關懷延伸到自我成長, 接觸到更廣闊的受眾。透過餐飲和書店的結合,在議 題的擴散上相輔相成,期待對土地與人文的關懷,能 爭取在居民社經地位較高、資源較寬裕的大安區,獲 得更多實質的支持,緩解社區服務沉重的資金壓力。
團隊不僅選擇在展店集資的贊助方案以定期定額維繫 長期營運,回饋內容也同時兼顧臺大商圈的受眾偏好 與南機場的物資需求:透過「續食兌換券」、「講座 活動」讓新社區的民眾有機會能來到店面,透過體驗 參與更了解團隊的理念,而「待用物資包」將由南機 場食物銀行統籌,將資源分配給需要的對象或團體。
集資專案籌備到上線的過程中,經歷 COVID-19 疫 情爆發,全臺提升到三級警戒,即使臺北市限制餐飲 內用,團隊仍以續食外帶便當搭配問卷調查展開試營 運與在地互動,也在限制解除後進行來客訪談,而民 眾的回饋大多認同書屋花甲的續食理念,並對而立書
店推廣華文作品表示肯定。藉由收集社區民眾對服務 內容、推廣理念的意見,讓隨著集資結束而正式開幕 的「書屋花甲 x 而立書店」能更貼近新據點的在地需 求、拓展消費族群,吸引民眾後續參與新店面的各種 展覽或活動,促進在地議題的關注,更將為店面營運 帶來實質的經濟效益。
疫情為新店面的集資與開幕帶來考驗,而方里長自身 仍馬不停蹄地替社區籌措各方資源,正因過去與當下 的努力被看見,對未來的想像才能更加被信任。「書 屋花甲 x 而立書店」最終達成了包含定期定額預定募 集的金額在內,超過 680 萬元的集資成果,證明了 「而立精神」不只是個人的生命成長,更是人助自助 的互相扶持與分享。
顧問觀察
方荷生里長不只是為團隊在社造經驗上奠立了深厚的基礎,「地表最強里長」也成為集資專案的關鍵助力:稱號
本身極具宣傳亮點,里長多年耕耘累積的人脈,或是肯定里長成果的各方人士,這些關鍵意見領袖們發聲號召響 應,媒體的大量曝光,使集資專案更為人所知,也確實收穫了豐碩的成果。舉例而言,作家林立青在專案上線同 日發布的 Facebook 貼文「方荷生之夢」,以賺人熱淚的方里長故事,累積超過 2,500 則轉貼分享,展現了關 鍵支持者在幫助社區議題透過集資專案走出社區的巨大影響力。此外,本專案雖然標的位於臺北市,贊助者中仍 有 3 成來源於外地,顯示當一個良善的社區服務模式、可開源的助人工作能被實踐,將成為示範案例,而能期待 效益在全臺各地遍地開花。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專案
東亞社區集資案例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屋齡百年商家再生─將中山道旅宿氛圍傳向未來
長瀨賢三,「對向三軒兩鄰」創辦人
(約新臺幣 93 萬元)
地區 集資金額 | 贊助人數 上線年份 | 集資平台 |
日本東京都板橋區 3,713,000 日圓 334 人 2019 年 CAMPFIRE
板橋區位於東京都西北部,隔荒川與埼玉縣交界,江戶 時期「板橋宿」為連接東京至京都「中山道」上的重要 旅宿之一,旅人及貿易商人聚集於此,茶酒館林立,相 當熱鬧。進入明治時期後,因鐵路網建設,鐵路重要性 提升,包含連結東京至京都的「中山道」必要性下降, 板橋宿亦逐漸失去當年的光彩。
板橋作為旅宿的歷史背景,街區富含豐富的歷史文化, 擁有百年歷史的澡堂、町屋,也保有近代東京「下町」 風味的商店街。惟近年來,因人口高齡化、傳統商店無 後繼者選擇關門的店家愈來愈多,商圈走向衰敗。但另 一方面,板橋屬東京都 23 區,與都心、副都心相比, 房價相對便宜且交通方便,近年來,板橋區高級公寓開 發加速,歷史建築物可能又因保存維護的資本過高而被 拆除,原有的當地人文景觀漸漸失去原本的樣貌。
社區集資參考與借鏡
對向三軒兩鄰藉由民間發起的建築再生計畫的行動,試 著跳脫舊建築再利用成為「地方資料館」或「居民交流 空間」之運作模式,經營複合式店鋪「Otonari」及集資 案例整修「板五米店」,不只是餐廳而已、還包含空間 場地租借及共享辦公室等較新的空間使用方式,打造多 功能的特色商店,並以板五米店的獲利,作為社區體驗 旅遊的營運基礎,再投資於板橋區,重振已衰落的商圈 經濟,創造由下而上的城鄉發展。如此一來,不僅能吸 引不同需求的消費者與觀光客進入社區、擴散影響力, 更藉既有的歷史建築發展在地特色觀光絡地方經濟,回 饋到社區,期待重新喚回板橋宿風光的情景,並藉以凝 聚社區意識、重新建立在地認同感。
從小在板橋區長大的長瀨賢三,為了喚起其他在地居民 一起保存板橋地區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在 2019 年成 立了「對向三軒兩鄰」公司,公司名稱在日文的意思是 自家對面的 3 戶與左右兩旁的住家,意指與鄰居親密往 來如家族般,希望在地的居民都能保有緊密的關係。 保留板橋區具歷史文化的商圈特色為目標,對向三軒兩 鄰抱持著與當地社區店家共好的理念,希望不僅是「保 留傳統」,而是共同努力「讓板橋變得有趣」。首先著 手整修當地的閒置空間為複合式店鋪「Otonari」,透過 餐飲、共享辦公室、場地租借等空間經營模式,與在地 居民、商務辦公、觀光客等不同族群共享空間,製造每 個人與此空間的回憶,進而加深彼此的關係連結,甚或 是擴大至板橋區整個商圈的互動。
基於此目標,對向三軒兩鄰於 2019 年末發起一間百年 米店「板五米店」再生計畫,集資計畫緊扣屋齡百年的 商家再生,將 334 人支持的心意,募集逾 371 萬日圓 的資金,用於房屋修繕,包含耐震工程、內裝與屋頂及 後續房屋相關維修費用。
整修後的板五米店將以咖啡館的樣貌重生,在對向三軒 兩鄰的推動下,同時兼具社區體驗旅遊的功能,成為在 地民眾與來訪旅客的交流基地,並在未來保留傳統下町 商圈風情及歷史板橋旅宿的氛圍之下,展現其獨特魅力。
對向三軒兩鄰提供的經驗,使我們能再重新思考書屋花 甲臺大店與南機場之間的關係。原先書屋花甲便已立基 於方荷生里長長期在南機場的經營,是完整的社福系統 中的一員,展店至臺大商圈則是為接觸更廣的受眾,為 社區引入更多、更穩定的資金,以支持系統運作。然而, 「書屋花甲 x 而立書店」以餐廳結合書店經營,並推廣 續食與華文創作的議題,試圖為社區開拓資源的模式, 能提供給南機場的或許不只是資金。如何將「而立精神」 在臺大商圈匯聚的關注,導引回對南機場社區的認識, 而在資金逐漸充裕後,能否藉由對南機場的進一步建設, 使人們願意來到社區,也都是團隊未來能再持續思考的。
社區空間
社區的公共空間與獨特人文景觀,除了提供如在地照顧、防災、產業、教育等功能性目的, 也是促成居民參與交流不可或缺的實體場域。本節透過閒置空間的改建、藝文社群匯聚於 社區據點的國內外案例分享,讓空間以銜接地氣與創意經營的方式,成為居民凝聚情感的 所在,創造出更深層的社會互動。
2021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專案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一碼村》地下異托邦 - 再生募資計畫|都市裡的一場溫柔革命
一碼 IMMA
社區集資專案基本資料與成果
上架平台
集資金額
贊助人數 挖貝 WaBay 330,010 元
潛在受眾數 |
社群觸及數 |
媒體曝光數 |
線下觸及數 |
人次
關鍵支持者 | 巫彥德、人生百味、劉柏宏、 台客劇場
位於萬華區南機場的一碼 IMMA,是一處隱身於都市, 乘載著多元可能的實體社區互助平台,從一個曾經破敗 且被城市遺忘的 400 多坪閒置空間,被打造成了一處隱 身於都市「賦予人與物再生的地下異托邦」。
團隊從 2015 那一年開始以「老舊街區活化駐點計畫」 開始進入萬華南機場,投身於萬華在地社區議題,伴隨 「南機拌飯」的成立,展開創新社會行動。直到 2020 年,與多個想實踐社會理想的萬華在地多個社福組織, 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成立了「一碼村」實體社區互助 空間。團隊有感於每個人與物都有機會獲得存在的價值, 試圖鬆綁人們在城市生存的框架與眼光、重組二手物的 新價值,於是打造一碼村——這個充滿包容力的空間, 讓「人與物的再生循環」能夠聚集於此,編織成一張韌 性的社會支持網、找回生命的動能。
「《一碼村》地下異托邦 - 再生募資計畫|都市裡的一場溫柔革命」社區集資專案由一碼村創辦暨運營團隊「粉 紅豹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與「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和實際執行,過往專長以社區工作為主軸, 此次藉由集資計畫讓一碼村團隊從籌備期間透過問題意識的挖掘、與不同組織間的對話統整、階段性的市場調查 等,重新以感性與理性交集的方式回顧了近幾年來不斷在城市中滾動的專案策略與方法,就如同在一片野放生長 的森林裡,修剪了即將枯萎的邊葉,讓陽光得以灑落到每一片葉面上,卻保留了土壤裡的養分,並有機會使一碼 村得以梳理出能讓更多不同人加入的切入口。最後,感謝有機會與不同組織、團隊、政府單位等領域共同協作出 這一場在萬華角落裡發起的溫柔革命。
一碼 IMMA 是「image、imagination」的靈光乍現, 是怦然心動與愛的接力,是讓多元價值相遇、交織與 共伴。至今已有 9 個萬華在地組織進駐、超過 50 場 次的再生實驗行動、超過 100 場次的場地使用給予 正在啟蒙實驗的社會群體。有木工共享工作室,修復 廢棄家具再利用;有身心靈療癒課,讓未被善待的心 留下休息的時間;有一家大水溝二手店,與社區單親 媽媽合作回收舊物整理與再銷售並給了彈性的工作機 會。為了擴大「人與物的再生循環」精神,團隊透過 「《一碼村》地下異托邦 - 再生募資計畫|都市裡的 一場溫柔革命」社區集資專案的過程中,開啟能與協 作社群和青年組織深入對談的在地行動,匯集在地組 織和目標族群的回饋,期許一碼 IMMA 的互助文化變 得更加厚實,並善用廣闊的空間做有機的調動,讓人 與物的多元性和資源循環,在集資專案的連結下,醞 釀後續互助合作的可能性。
雖然因 COVID-19 疫情打亂了許多人生活與規劃, 卻也是一段讓人能沉澱或發展不同興趣的時刻,因此 一碼 IMMA 期望以社區集資專案,號召村民共建這處 實驗場域。回饋內容扣連一碼 IMMA 的價值延續:透 過定期訂閱電子報、參與再生實驗行動與村民小聚, 以及使用二手商店的消費折價券,讓村民有機會親近 這個異托邦,展開人與物之間愛的接力。這股力量不 僅是實際支持空間營運的費用,也延續再生價值循環 的影響力,讓每一次行動和多元價值得以在空間內被 實踐。專案將進行 2 個月的集資,期待一個人的再生 帶起了更多人的再生,也隨之有了更多物的再生,創 造出願意彼此互相幫助的循環關係。讓每個人更願意 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連結出允許嘗試、互信互助的 合作文化!
一碼 IMMA 落在萬華南機場,佇立於社會和需要幫助的人們的接口,卻從裂縫中長出不同的可能性,這個空間就 像是「神秘地下再生異托邦」,讓社會因為多元存在的價值而再生城市的風貌。本專案亮點除了實體場域的位置 獨特性外,甚至突破過往以地理框架為基礎的互助平台,著重於「人與物的再生」和「互助」之間的關聯,因應 議題展開有機多元的移動、變動、流動,讓每個個體能以自由又自在的樣貌存在於當下。使得這個異托邦不只是 社區據點,支持需要工作的經濟弱勢者獲得工作機會,也可以是不同生命與群體結伴實踐社會行動的實驗基地, 甚至能夠成為因應社會突發狀況的有機變動型社會支持系統。
2021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專案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訂閱一間向所有人開放的攝影圖書室|Lightbox 定期定額集資計畫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島嶼影像合創社)
社區集資專案基本資料與成果
上架平台 |
集資金額 |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專案
(包含未來一年將募集之定期定額贊助)
贊助人數 |
潛在受眾數 |
社群觸及數 |
媒體曝光數 |
關鍵支持者 |
線下觸及數 |
挖貝 WaBay 820,234 元 168 人次 664 人 222 人次 0 篇 0 組 35 人次
臺灣大學週邊,被稱之為溫羅汀(溫州街/羅斯福路/ 汀州街)的區域,以巷弄間蓬勃發展的獨立書店,以及 其象徵的多元文化、兼容並蓄聞名;2019 年搬遷至此的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是臺灣第一間以攝影為主題的圖書 室,它的「free to all」資源共享理念,恰恰融入了這樣 的社區氛圍。
Lightbox 的創辦人曹良賓自身從事影像創作,有感於臺灣 攝影資料的四散、影像識讀教育的缺乏,在 2016 年創立 這間非營利的攝影圖書室,提供有攝影學習需求的人更容 易接觸相關資訊的機會,也讓攝影愛好者們有彼此交流的 空間。從文化平權的層面切入,Lightbox 也是一個重要的 媒介。因應來館的使用者,展現社區藝文空間不同的廣度 與深度,包含學生團體參訪到社區民眾的影像數位保存課 程,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地學習攝影、多元地運用資源。 以臺灣攝影為主體,致力於保存、推廣、共享臺灣的影 像資產,Lightbox 在成立後的短短 3 年間,就累積了
團隊心得
Lightbox 成立的目的,就是為對攝影感興趣的朋友們,提供一個自由學習、討論、交流的地方,這當然也包括社 區民眾。看到社區的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Office Hour,除了為大家對攝影的興趣感到驚喜、很高興能替長輩們解 決問題外,有參加的學員反饋「就住在隔壁巷子,卻總覺得 Lightbox 有點距離,這次活動才真正踏入這裡」, 也讓我們發現「free to all」不僅是被動的開放空間。因為有一些「坎」其實是看不見的,存在於人的心裡;若要 讓更多人能自由、平等的享受攝影,需要我們主動的交流。藉由在地行動,我們與社區彼此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一點, 而在里長和里民的肯定下,我們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互動。Lightbox 作為以臺灣為主體保存攝影資料的基地,社 區的影像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與在地的交流使我們更能了解攝影如何存在於居民的生活脈絡、見識影像作品如 何萌生於更多元的生命經驗,相信這也將使我們與文化平權的理想更靠近一些。
3000 冊以上、來自世界各地 300 多位捐贈者的藏 書,幾乎每週舉辦 1 場免費講座活動,總共有超過 8,000 人造訪,原本僅 10 坪大的空間逐漸無法負荷。
為了容納更多的資源、與更多人分享,2019 年藉著 申請到臺北市政府閒置空間「以修代租」的機會, Lightbox 發起群眾集資,籌募費用完成修繕,搬到
了溫羅汀。重新開幕當天,攝影家張照堂、沈昭良、 影像學者郭力昕等人紛紛與會祝賀,而在攝影社群之 外,文化部、國藝會、臺北市政府代表,立法委員尤 美女、林昶佐,以及富邦文教基金會總幹事也都到場 共襄盛舉。匯聚產官學、民間與政府的共同關注,正 是 Lightbox 公共性的具體展現。共享的理念以及群 眾集資「共建」的過程,使 Lightbox 獲得了 2019 年「臺北老屋新生大獎」的「社區空間類」首獎。
然而,集資結束並不代表「共建」的完成。在落腳新 居後, Lightbox 要面對的是如何長久營運這個攝影 共學平台。 3 倍大的新空間、2 倍的藏書與造訪人
次,使 Lightbox 的運作成本、夥伴工作量都大幅增 加,而搬遷和修繕仍留有 120 萬元的資金缺口;若僅 如以往一樣以政府獎補助為主要經濟來源,申請案通 過與否、款項額度和核撥時間早晚等因素,產生的金
流不確定性將會直接左右營運。於是在 2021 歡慶成 立 5 周年後,Lightbox 決定再次發起集資,尋求定 期定額的穩定支持,並依集資的成果逐步推動新年度 的工作。
籌備集資專案的過程中,Lightbox 團隊同時也進一 步深化與社區的關係。在訪談使用者對空間與服務的 想像時,特別詢問周邊學校教師的教學參訪合作需 求;而原先就很熱門的 Office Hour 工作坊活動,則 辦理優先保留給社區民眾的專場,藉此觸及不同的使 用族群,讓里民進一步認識 Lightbox,同時了解空 間使用的方式,與 Lightbox 產生更多連結,並增強 親切及信任感。期盼隨著扎根於人文薈萃的溫羅汀, Lightbox 這個對所有人開放的空間,在自由而有意 識的涓滴挹注下,能持續收獲各式各樣的養分,成為 臺灣攝影成長的沃土。
顧問觀察
這次集資專案的定調對 Lightbox 來說是雙重挑戰:其一,對於曾贊助 Lightbox 搬到現在據點的支持者來說, 如何告訴他們 Lightbox 仍需要協助?其二,在疫情當下,相較於弱勢團體的直接需求,怎麼說服目標受眾贊助 像 Lightbox 這樣的藝文單位?Lightbox 本身是都會中流動社群在實體空間的具像化,期待以定期定額集資穩定 營運,讓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存在是需要刻意、主動維持的,集資的「共建」成為維繫連結的重要手段。而團隊在 思考集資溝通論述時,原本將疫情視為限制,卻在反思後,以「Lightbox 是精神時光屋」指出包含攝影在內,藝 術文化對現今生活的心理健康價值,為空間在社區中的定位賦予新的意義,也是本次集資帶來的啟發。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專案
東亞社區集資案例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迷你電影院資金援助集資專案
Mini-Theater AID
迷你電影院(mini-theater)和一般連鎖影城不同,座位數大 約 200 至 300 席左右,不受一般商業片檔期影響,播放的電 影和空間陳設由經營團隊自行決定。日本第 1 間迷你電影院「岩 波電影廳」成立於 1968 年,坐落在東京神保町,該電影廳官網 指出戲院成立時有 4 項目標,「一、介紹日本較少上映的亞、 非與中南美電影;二、介紹非大型片商公司會引進的歐洲經典作 品;三、於日本不曾上映或未上映完整版的經典電影;四、協助 日本經典電影於海外傳播。」
基本資料
地區 |
集資金額 |
日本東京都
331,025,487日圓
贊助人數 |
上線年份 |
集資平台 |
29,926 人 2020 年 MotionGallery (約新臺幣 8,320萬元)
從岩波電影廳所揭櫫的目標可以得知設立當時,所反映日本電影文 化及該負責人認為電影院應有的責任角色。岩波電影廳所建立的選 片原則,影響了後續成立的迷你電影院。也就是說,每個迷你電影 院都會擁有自己選片特色與其他電影院做出區隔;正因為每間迷你 電影院的播放影片類型不同,各家電影院都會培養出固定的觀眾群 去喜歡的「電影院」看電影,形成日本特殊的觀影文化。
2020 年 COVID-19 在世界各地流行,日本民眾自我管束風潮 及政府宣布「緊急事態宣言」下,電影院無法正常營業。比起資
金雄厚的連鎖影城,迷你電影院多數面臨閉館或休館 的危機。
於是,5 位關注電影領域的產業人士籌組「MiniTheater AID」團隊,包含:電影導演深田晃司、濱
口龍介、集資平台 MOTION GALLERY 代表大高建 志、電影監製岡本英之以及高田聰,共同發起「迷你 電影院資金援助」集資專案,以實際行動支持迷你電 影院和有關單位,協助共度疫情營運困難的關卡。
集資的回饋方案採「未來電影票」、「套票」或欣賞「限 定」電影等原則,亦可選擇不需回饋的方案。此舉不 僅是為了延續集資的能量,更希望透過回饋品設計, 減緩疫情後迷你電影院的營運負擔。提案團隊同時推 出金錢贊助以外的線上應援,鼓勵參與者在社群網站 上使用「迷你電影院和我」標籤,寫下自己與獨立電
社區集資參考與借鏡
不同於連鎖電影院的千篇一律,迷你電影院不僅是放
映電影的空間,更以獨特而多元的選片,帶給觀眾不 同的視野與觀影經驗,是保存在地文化多樣性的場 所。從 1960 年代起,迷你電影院在日本發展至今擁 有固定的支持客群,這樣的藝文空間對社區來說,創
造了在地特色與不可取代性、增加在地居民的認同, 以及各方影迷親身走訪的流動性。影迷不只是選離家 近的電影院,而是依照迷你電影院的「個性」,與在 地交織出獨一無二的回憶。
因此,當迷你電影院受到 COVID-19 疫情影響,難 以持續維運將停止營業時,長年累積與電影院迷們培 養出的關係,隨著社群網站的號召與記憶分享,讓分 散在各地的迷你電影院族群於網路空間匯集,並把在 網路匯集的力量回饋至本次集資計畫,維繫迷你電影 院實體空間的存續,布建了從實體到社群虛擬,再回 到實體的人際脈絡連結與互動。
由本集資專案回顧臺灣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發展過 程,藉由攝影愛好者在網路上的號召,協助攝影圖書
影院的回憶。提供每個參與者多元管道,在各自能負 擔的範圍內,成為「守護電影文化多樣性」的一員。
本次《迷你電影院援助資金》集資專案獲得極大的 響應,將近 3 萬人實質投入金錢贊助,募得資金逾 3 億日圓(折合約新臺幣 8,320 萬元),後續將由
Mini-Theater AID 團隊分配給日本全國參與這項集 資計畫的 118 間獨立電影院及 103 個相關組織團體。
集資專案呈現迷你電影院與當地藝文產業發展的關連 以及日本特殊的電影文化,看電影不只是「看」,觀 影行為含括「電影院」的選擇。因本次集資由電影導 演發起,藉由社群網路的串聯,導演或演員等公眾人 物也加入聲援的行列,集資效益容易向外擴散,一方 面有助於集資目標達成及理念的推廣,另一方面也有 機會在疫情後,帶入一批新的觀眾進入迷你電影院。
室實體空間成立,使其文化場域得以落實。與迷你 電影院不同的是,攝影愛好者與 Lightbox 攝影圖書 室的關聯是建立在空間成立之後,並無電影院迷與 迷你電影院間長久建立的互動性,故攝影愛好者與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互動性的穩定度和關係緊密度, 尚需進一步觀察,虛擬社群網路與實體相互影響機制 的可行性。
此外,Lightbox 攝影圖書室面臨實體空間長期營運 經費不足的問題,是來自於團隊以「free to all」的 資源共享理念與「空間公共性」兩者關聯性的辯證, 這與迷你電影院精選電影,讓廣大市場支持並買單的 方式很不同。Lightbox 團隊意識到即使是「free」, 事實上都會有那道看不見的坎,阻礙人們進入。而迷 你電影院作為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的借鏡,帶給大 家不同的觀點:並非「free」就等同於公共、開放, 而應該專注在於所提供、倡議的價值本身,讓大家甚 至願意花錢,跨入那一道坎。迷你電影院已經提供了 一個最佳的示範,這是許多社區團隊需要去看到的切 點與價值。
專案名稱 |
團隊名稱 |
將費城的鐵路公園帶入生活——助我們一臂之力,讓廢棄的鐵路 變身為費城最酷的公園吧!
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Friends of the Rail Park
基本資料
地區 |
集資金額 |
美國費城
42,208 美元
(約新臺幣 84 萬元) 美洲社區集資案例
贊助人數 |
上線年份 |
集資平台 |
344 人 2017 年
鐵道無疑是最具工業時代象徵的交通建設,即便失去運輸功 能,其特殊的空間型態亦能成為都市最特別的一道綠。2009 年美國紐約高線公園(The High Line)活化廢棄的高架鐵道,
充分體現出鐵道穿梭城市間的迷人景觀,一開放旋即獲得大眾 及遊客喜愛,成為鐵道保存再利用的濫觴。多年後在費城— 美國早期重要的鐵道運輸中心,也終於有了屬於在地的鐵道公 園——The Rail Park。
這座鐵道公園原屬於雷丁鐵路(Reading Railroad) 路網支線,興建於 1890 年代,採鋼結構及拱型磚、 石橋組構,為地區重要運輸工具。雷丁鐵路促進費城 20 世紀初期製造業發展,從軌道機動車到鋸刀、衣 帽與皮革製品到雪茄,製造品項涵蓋當時全美的 8 成 以上,加上世界最大蒸氣火車製造商鮑德溫(Baldwin Locomotive Works)等頂尖公司,為費城帶來「世 界工廠」的稱號。也在 19 至 20 世紀初,美國積極 吸引歐洲移民支撐勞動需求,作為入境口岸之一的費 城直接受惠,人口呈倍數增長,以及拉丁裔、亞裔等 境內移民遷入,形成複雜多樣的族群文化及住居群聚 等移民城市特徵。產業勃發與勞動力互為引力,奠定 費城繁榮的基礎,而不可或缺的雷丁鐵路肩負著通勤 及貨運的任務。
然而,20 世紀中公路系統興起,雷丁鐵路運量大幅下 降,1984 年區域地下鐵路網完工,僅剩支線最終被 迫停運。這橫跨 55 個街區,包含高架橋(Viaduct)、
下凹段(Cut)及隧道(Tunnel)3 種軌道路型,總 長 3 英里(約 4.83 公里)的鐵道,從此成為被遺棄 的一角,任由自然蔓延。
雷丁線荒廢近 20 年後,居民 John Struble 和 Sarah McEneaney 受到紐約高線公園的啟發,開 始思考高架段再造可能。他們以雷丁計畫(Reading Viaduct Project, RVP)為名,2003 年組織了第 1 次社區討論;其後數年,他們向高線公園組織請益, 諮詢專業者研究改造可行性,帶著提案積極拜訪市政 府及規劃委員會等,參與公共論壇進行倡議。醞釀至 2010 年 RVP 正式成立非營利組織「鐵道公園之友 (The Friends of the Rail Park)」,吸引 CCD (Center City District)——一個致力於提升城市 公共空間品質的管理機構參與合作,正式推動市政府 商業局(Commerce Department)進行雷丁線高架 段的利用評估,結果顯示翻修耗資遠勝於拆除重建, 不但能最大程度減少環境成本,對所在街區更有正面 影響。據此,隔年在 William Penn 基金會及 Poor Richard's 慈善信託的贊助下,由 CCD 委託 Urban
Engineers 公司及 Bryan Hanes 工作室,偕同市政 府商業局及公園休閒局(Department of Parks and Recreation),邀集社區相關利益者,將雷丁線已被 賓州東南部公共交通機構 SEPTA 收購的 1/4 英里 支線,設為第 1 期工程並展開規劃,2012 年 3 月, 在社區支持下選出設計方案——保留工業歷史價值、 滿植花草與綠樹、符合現代安全規範的非正式休閒空 間——The Rail Park。該案隨後由市政府商業局補 助完成施工設計及 960 萬美元的經費估算,工程交 由CCD 專管監督。
鐵道公園之友與 CCD 開始籌措工程款,除多個基金 會捐贈建設資金,更向州政府爭取到 350 萬美元, 然款項遲遲未能到位,致使開工不斷延宕。期間,鐵 道之友持續透過媒體報導、導覽及街頭活動,保持大 眾對雷丁線的關注,CCD 亦邀請同為費城人的 The Bacon Brothers 樂團舉辦募款演唱會。就在 2016 年 CCD 決定年底前必須開工之際,州政府終於在 9 月批准重建支援計畫(Redevelopment Assistance Capital Program)撥款,使工程得以在 10 月順利 啟動,而剩餘不足款項則繼續集資。非常幸運地,鐵 道公園之友的 The Rail Park 集資計畫,獲選為歷 史保存國民信託(The 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與海尼根啤酒公司(Heineken Lager Beer)合作的「海尼根城市(Heineken Cities Project)」年度計畫之一,因此在 2017 年 5 月上線的集資專案,除了鐵道紀念藝術品及城市T 恤之外,還有專案贊助的火星合唱團世界巡演門票 (the Bruno Mars 24K Magic World Tour)作為 回饋方案,結果一個月便達成 1.5 萬美元的目標,最 終更獲得 4.2 萬餘美金!
2018/6/14 (四) The Rail Park 第一期正式開放, 在 Callowhill 街延伸到 Noble 街 1/4 英里長的鐵 道空間裡,人們能自由散步、溜狗,或伴著花草在鞦 韆上放鬆身心。公園由 CCD 與市政府公園休閒局共 同管理維護,鐵道公園之友則負責宣傳與活化。費
城迄今仍持續吸納移民,促成高度活力及豐富文化
的同時,亦不可避免產生族群間的矛盾,在此背景 下,鐵道公園之友將凝聚社區作為新使命,以 The Rail Park 為據點,舉辦多樣化活動來促進居民交 流,包括持續蒐集大眾的鐵道故事、成立「鐵道之音
(Sounds of the Rail Park)」邀請地方人士分享 專業、舉辦中式農曆新年節、太鼓表演、日落瑜珈及
社區集資參考與借鏡
持續推動第 2 期工程的 The Rail Park,已成為高 線公園網絡(High Line Network)成員,透過經驗 協助其它社群。回顧 The Rail Park 一路,鐵道公 園之友以跨區域、跨城市的交流與積累傳承,讓社區 經驗不僅局限於單一地方。長達 15 年的推動與 3 年 的活化經營,以廢棄鐵道進行空間整建,透過社區空 間作為亮點,綠地活化提供了城市全新的景觀,舉辦 節慶與藝文活動等多元形式,促進社區居民交流,更 吸引不同社群共同參與。十足展現積極、毅力,以及 各階段與專業組織合作的定位調整,尤其面對多元族 群,退居平台,以居民為主角營造文化交流舞台,團 隊的角色轉換彈性是 The Rail Park 得以成功再生 的關鍵。
招募公園青年大使、藝術合作等,且均以英文、西班
牙文、中文 3 種語言宣傳,不只如此,2020 年設置
輪胎搖擺基金(The Tire Swing Fund),開始提供 小額經費,鼓勵社區提案創造在地文化。鐵道公園之 友所激起的社區參與,讓 The Rail Park 串起在地、 成為心之所向。
臺灣與國際的社區集資專案
藉由「再生」連結地方營造,臺北萬華的一碼村 (IMMA)則是以「物」的修復,來凝聚、關照都市 裡心有裂縫的人們。不同於鐵道公園之友起於鐵道保 存行動,一碼村團隊於 2020 年成立之前即投入社 區營造多年,在嘗試帶居民修復家具、家電,和在地 夥伴共享二手材料的過程中,體會到「人與物的再生 循環」不僅賦予資源新意,也為參與者創造出互助陪 伴的溫柔關係。2021 年,空間經營壓力促使團隊啟 動集資專案,期望延續木工共享工作空間、二手器材 租借、植物藝術創作、深夜小聚等計畫,實踐社會再 生的信念。從 The Rail Park 到一碼村的地方營造, 即使因地制宜作法不同,建立人與人的強韌連結,是 不變的終點。
社區集資的他山之石
群眾集資於近年來百花齊放、影響力驚人,以社區集資關注地方議題更是新穎的潮流。此 章節針對臺灣目前未有之社區集資類型,以日本案例作為取經的對象,進行地方創生政策、 文化經濟背景之介紹。探討日本的故鄉稅制度如何支持沖繩首里城的重建,以及粉絲經濟 效益如何藉由集資在社區發酵--漫畫《進擊的巨人》的文創社區化案例,分享對臺灣的 啟發與運用於社區實務的發展可能,為都會型社造帶來創新探索與參考借鏡。
借助群眾集資,加深文創 社區化之「聖地經濟」
【進撃の巨人連載 10 周年記念】諫山創先生の 故郷に銅像を作り、ファンが集う場所に!
日本借助「聖地巡禮」打造文創社區化的案例,
值得臺灣參考與借鏡
社區集資的「他山之石」
日趨受到矚目的「聖地巡禮」
提到「文創社區化」的日本案例,不容忽視的概念是近年逐 漸受到各界注目與重視的「聖地巡禮」。
只是,如果不是動漫迷,恐怕對於「聖地巡禮」一詞感到陌 生,究竟這是什麼意思呢?聖地巡禮的「聖地」一詞,其實 不指宗教之地,而是粉絲稱呼動漫、電影、小說等場景之地; 因此「聖地巡禮」,指的就是粉絲到這些場景遊歷的一種旅 行。
外行人看熱鬧之外,更有許多內行的狂熱粉絲們,除 了鉅細彌遺搜集每一個「聖地」之外,更有粉絲每年 排序「聖地排行榜」,更製作專業的索引網站,依據 作品、地點等類別,索引全日本的聖地。
受日本政府重視的「聖地經濟」
有趣的是,近年來這個概念已經從小眾的動漫圈,開 始延伸到觀光圈,更獲得了日本政府的重視,例如日 本內閣府的「Cool Japan 戰略」裡,就大力推廣「動 漫旅行(アニメツーリズム)」,希望能夠以此訴求 增加海外的訪日觀光客,並進而帶動「聖地」地區的 觀光產業。
聖地巡禮為什麼會受到粉絲們的狂熱呢?身為某文本 作品的粉絲來說,能夠徜徉在動漫作品的世界觀裡、 能夠拍攝與動漫作品交錯的照片,是聖地巡禮的強大 魅力。而作為動漫舞台的「聖地」,則是期待透過文 本的加持,進行地方的文創品牌化,更透過粉絲的來 訪,創造新觀光熱潮,以打造「聖地經濟」。
在日本,有許多借助文本作品,而成為粉絲朝聖的聖 地,像是歷年累積票房冠軍的「神隱少女」所造就的 聖地,除了有臺灣的九份之外,還有湯屋舞台的東京 「目黒雅叙園」、群馬縣「積善館」;而 2017 年蔚 為話題的「你的名字」,則是讓可以一覽諏訪湖絕景 的長野縣「立石公園」、劇中宮水神宮的原型——岐 阜縣「氣多若宮神社」爆紅。
用群眾集資,打造《進擊的巨人》之聖地
有別於多數的「聖地巡禮」景點多是動漫故事之舞台 原型,大分縣的日田市,則是因為是《進擊的巨人》 作者諫山創的故鄉,因而成為了粉絲們朝聖的重要聖 地。
《進擊的巨人》自 2009 年 10 月號開始連載,截至 2019 年 4 月國內圖書發行量已突破 8000 萬冊,成 為小說、動畫、製作成電影等,是一部在世界範圍內 大受歡迎的漫畫。為了記念連載 10 週年,當地居民 成立的名為「進擊的日田 城鎮振興會議(進撃の日田 まちおこし会議)」的志願組織,在日田市政府工作 人員的支持之下,著手進行了「以銅像再現艾倫、三 笠、阿爾敏三人」的群眾集資案。2019 年 8 月,集 資案啟動 21 小時內達標(1,400 萬)、三天內突破 2,000 萬,隨後啟動了第二波的 2,500 萬目標,增 建了「里維兵長」的銅像。
銅像之外,更晉級為整體市鎮的包裝 以銅像的設立為開端,日田市也漸漸朝向「進擊巨人 之小鎮」的文創社區發展。例如JR日田站的等候室、 水邊之鄉大山農產直販所(道の駅水辺の郷おおや ま)、觀光案內所、公車亭,都開始設置進擊巨人的 角色立牌、相關的互動裝置;當地的烏龍麵店、醬油 店等,也都開始推出合作的周邊產品。2021 年 3 月, 粉絲們盼望的「進擊的巨人 in HITA MUSEUM」更 在直販所開幕,不管是超大型的巨人模型、漫畫原畫 作、作者諫山先生孩童時期的作品、甚至是工作室的 風景再現空間等。
除了硬體整備、商品開發之外,大分縣警察署更活用 「進擊的巨人」意象,將招募警察官的海報打造成「進 擊巨人」風。換言之,整個日田市、甚至是大分縣, 都在各個面向上下功夫,以打造「進擊巨人聖地」的 市鎮包裝。
社區集資關鍵看點:「聖地」的文創社區化如何操作?
從日本的案例中,可以發現若要想要借助「聖地巡禮」 打造文創社區化,最重要的要點是:找到與文本內容 的關聯。不管是文本中主角的家鄉、故事的舞台地、 或甚至是作者的出生地等,只要有一絲關聯,就是深 入發展的線索。
當找到了與文本關聯的線索之後,接下來的一步即是 「具象化」,也就是要把文本故事裡的脈絡帶入實體 的空間,例如書中主角的銅像建造、解說看板、人形 立牌等,讓熟悉文本的粉絲能夠在當地一緬故事的場 景、也讓不熟悉文本的遊客能夠進入故事的脈絡。除 了單一的「物件」、單一的「景點」之外,若能夠聯 手當地政府與民間商家,串連當地的整體資源,發展 出由點到面的整體形象,例如相應的博物館、紀念品 店、觀光巴士等,「聖地」就能因此更加升格,打造 如聖地主題園區般的城市行銷。
回看臺灣的經驗,引入文創 IP(Intellectual Property)進入社區,在臺北曾有漫畫家韋宗成在作 品《冥戰錄》中的美少女角色「林默娘」為西門町商 圈代言的案例。在該部作品中本來就有許多西門町的 場景,加上西門徒步區街區發展促進會也期待以動漫 文化吸引年輕人,代言因此一拍即合。2017 年的臺 北燈節,西門町立起角色的巨型花燈,博得了大量的 媒體曝光與社群討論。在臺北之外,宜蘭出身的插畫 家幾米基於回饋家鄉的初心,與宜蘭縣政府合作,改 造原鐵路局舊宿舍區與閒置空間,結合宜蘭火車站及 周邊區域,透過彩繪、拼貼與裝置藝術的方式,賦予 幾米繪本新的生命,打造全臺第一個幾米文化廊帶。
這些案例成功接地氣的背後,除了 IP 或創作者本身 與地方的關聯性外,也離不開在地組織或政府單位的 積極推動,不管是盤點在地資源、共享公共空間,到 促進在地觀光發展,巧妙融合文創作為觸媒,重新展 現地方文化風貌和生活美感,也凝聚了在地居民的認 同感。
基本資料
專案名稱|
【進撃の巨人連載 10 周年記念】
諫山創先生の故郷に銅像を作り、ファンが集う場所に!
團隊名稱|
地區 |
集資金額 |
贊助人數 |
上線年份 |
集資平台 |
進擊的日田 城鎮振興會議
日本大分縣日田市 29,680,000 日圓 754 人
(約新臺幣 745 萬元)
2019 年 CAMPFIRE
社區集資的「他山之石」
以「故鄉納稅」為後盾, 日本地方群眾集資蓬勃發展中
沖縄のシンボル「首里城」再建支援プロジェクト
首先,故鄉納稅是什麼?
近年,日本因為「故鄉納稅(ふるさと納税)」制度之支持, 各地紛紛推出以地方活化的群眾集資,宛如來到地方振興企劃 的盛世。而要了解這樣的現況,首先得先認識這個特殊的「故 鄉納稅制度」。
由於人口過度集中於都市,造成都市與鄉村稅收失衡,連帶影 響生活品質建設大幅落差,為了因應這樣的課題,日本政府 於 2008 年於地方稅法中加入「捐贈稅收抵免(寄附金税額控 除)」,「故鄉納稅」制度正式上路,讓納稅者可以依自由意志, 捐款給想要支持的地方政府。對納稅者而言,不僅可以實質行 動支持家鄉、或是任何想要鼓勵的地方政府,更重要的是,捐 款金額可以抵免稅金的繳納(除了自行負擔的 2,000 日圓外, 可全額抵免所得稅與住民税),還能收到地方政府所準備的回 饋品,一舉數得。也因此,自 2008 年制度上路至今,故鄉納 稅的受理金額持續成長,2020 年已達到約 6,725 億日圓。 進階版的群眾集資型故鄉納稅 「故鄉納稅」制度看似和群眾集資無太大關聯,但在既有的制 度之外,2013 年開始更出現了「群眾集資型故鄉納稅(クラ ウドファンディング型ふるさと納税)」,亦稱為「政府版群 眾集資(Government Crowd Funding、GCF)」,即活用故 鄉納稅制度、由地方政府提案的群眾集資。
這和既有的故鄉納稅有什麼不同呢?既存的故鄉納稅
是選擇想要支持的「地方政府」進行捐款,而「群眾 集資型故鄉納稅」則是針對「想支持的地方提案」來 進行捐款,換言之,個人可以選擇地方政府所提的專 案支持,例如災後重建、孩童教育、藝術文化等,而 捐款也能「專款專用」。而除了有明確的「專案計 畫」、與實際的「目標集資金額」之外,其餘的稅務 抵免額度與手續皆與既有的故鄉納稅相同,而這樣的 變革,便促使日本各地團體紛紛推出地域活化之集資 專案,以吸引大眾的目光與支持。
活用「群眾集資型故鄉納稅」的「首里城重建」
在眾多群眾集資型的故鄉納稅專案當中,不得不提的 是集資金額驚人的「首里城」重建專案。位於沖繩縣 那霸市的重要地標「首里城」,融合沖繩風土,同時 兼具中國和日本建築特長。建造於 13 世紀末至 14 世紀之間,從 15 世紀至 19 世紀便是琉球國都城和 王宮的所在地,至今有500多年的歷史,曾是沖繩的 政治、經濟、外交、宗教與文化中心。經歷第二次世 界大戰等戰爭的洗禮,該城主體建築受到大幅度的毀
壞,幾經復原,首里城跡於 2000 年被認定為國寶、 登錄於世界文化遺產 (不含修復部分)。
不幸的是,2019/10/31 (四) 再度遭遇大火,正殿等 7 座建築遭到燒毀,估計焚毀約 4,800 平方公尺,為 首里城歷史上第 5 次的毀壞。事件隔天,沖繩縣那霸
市政府立刻啟動「首里城重建」的群眾集資型故鄉納 稅,集資頁面除了日文說明之外,更附有英文介紹, 專案上線 3 天內集資就達到目標金額一億元,最後共
獲得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甚至是海外的 53,199 名人 士的支持,集資金額高達 9 億多日圓。
與既有故鄉納稅專案不同的是,「首里城重建」的專 案並無提供贊助者「回饋」,專案進度也因為重建之 路預估要花費大量時間,於集資頁面僅概略說明重建 的精神與其必要性,縱使如此,依舊受到了大量的注 目與集資贊助。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劃,日本政府於 2020 年 3 月宣布首里城再建方針,公布將在 2022
年動工,目標預計在 2026 年完成修復,並積極反省 此次火災的教訓,導入防災性強的設備,以防意外再 度發生。
社區集資關鍵看點:那麼臺灣呢?有故鄉納稅制度嗎?
以臺灣來看,目前並沒有地方納稅的相關制度推動, 城市發展重點多落於直轄市,財稅制度更缺少地方自 治的精神,使得資源多挹注於都會區,而造成資源排 擠、破壞城鄉發展的平衡。而故鄉税制度正好能回應 目前臺灣地方政府所面臨的困境,這套以互惠精神為 概念的稅制,於地方稅法中加入「捐贈稅收抵免(寄 附金税額控除)」,解決了稅收分配不均導致城鄉發 展差距。納稅者除了繳納中央政府的稅金外,可以選 擇捐贈給指定的地方政府,且不限於個人的「故鄉」, 如此一來便能緩解人口較少、地方城鄉稅收不足的議 題,也讓納稅者抵免稅金的繳納,使得故鄉納稅的金 額穩定成長,成為支持的力量。
儘管臺灣目前沒有故鄉税制度,仍試圖推動相關政 策,一如 2018 年國家發展委員會於「地方創生國 家戰略計劃」所提之「企業投資故鄉」(由縣市政府 設置地方創生專戶,並配合稅賦優惠及法規調適等誘 因,鼓勵企業將資金捐贈地方創生專戶,協助地方產 業振興),似乎近似於日本 2016 年開始的「企業版 故鄉納稅」。
回顧日本「故鄉納稅」自 2008 年上路至今,雖然受 理金額持續成長,但開辦之初也是受到許多都市地區
社區集資的「他山之石」
地方政府的反彈、以及許多衍伸弊病,例如各地方政 府為搶大家的注目而推出超乎常理的回饋品,導致地 方政府間的惡性競爭,脫離故鄉納稅設立初衷;抑或 是有些推出的回饋品與當地產業無關連、或甚至是海 外廉價輸入品,而受到許多質疑。因應這些課題,總 務省自 2017 年開始要求地方政府「回饋品價值不得 超過繳付故鄉稅額的三成」、「必須是地區內生產之 物品」。而自 2013 年「群眾集資型故鄉納稅」開始 出現之後,才出現了「專款專用」途徑的故鄉納稅, 解決捐款金額途徑不明的課題。
綜述可見,日本的故鄉納稅制度的推動由個人開始、 隨後走向集資型專案、再發展到企業版的故鄉納稅。 而臺灣目前是跳過個人,先從企業著手,與日本的發 展進程剛好相反。
有鑑於此,若臺灣未來要在「地方創生」目標下,擴 大「企業投資故鄉」的參與對象,著手發展「個人版 地方納稅」,那麼除了稅務制度之調整的前提之外, 更可以參考日本這十多年來衍生的課題、以及相應的 配套修正,避免可能出現的亂象之外,以促進故鄉納 稅制度初衷之「城鄉均衡發展」結果。
基本資料
專案名稱|
團隊名稱|
地區
集資金額
贊助人數
上線年份
集資平台
沖 縄 のシンボル「首里城」再建支援プロジェクト 沖繩縣那霸市政府 日本沖繩縣那霸市 941,135,000 日圓 53,072 人 2019 年 Iふるさとチョイス(Furusato Choice)
(約新臺幣 2 億 3,663 萬元)
專題文章
臺北眾力方程式經歷第 4 個年頭,今年以「社區集資」之提案類型為主要徵件輔導對象。 透過一整年的計畫運作,手把手帶領團隊將社造計畫聚焦到社區集資,使團隊具體落實以 社區事務為標的發起集資提案。透過政府部門、執行單位與集資顧問的角度,分享臺北社 區集資專案的獨特性,以及社區集資的現況與趨勢。並邀請專業的獨立研究員,剖析以微 型社區基金為概念的「社區專戶」,針對「社區公撲滿」的理念與機制、過往執行情況、 成果與挑戰,與新興的社區集資進行探討與比較。透過計畫的回顧與反思,為臺北都會社 造持續累積多元的樣貌。
眾志成城!《臺北眾力方程式》
推社區集資,解傳統社造三缺困境
社區集資計畫在臺北 文/ 2021 臺北眾力方程式工作小組
2012 年,「群眾集資」開始走進臺灣人的生活當中。
它孵育了一個個創新點子,也讓不同議題獲得被看見 的機會;「集眾人之力,成眾人之事」是群眾集資的 核心精神,贊助者與提案者如齒輪推動著彼此,成就 好的事情發生。而這股群眾能量,由下而上吹到了公
部門——致力改善老舊街區環境的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以下簡稱更新處),便將社區營造、群眾集資兩相 結合為「社區集資」,啟動臺北市社區營造點媒合培 力計畫《臺北眾力方程式》,今年度更首次攜手群眾 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一起領著有志從事社區營造 的夥伴,學習透過群眾集資,突破傳統社造的種種困 境。
社區營造,大家一起做一件公共的事情
《臺北眾力方程式》現已執行到第 4 個年頭,一路看 著計畫成長的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股長楊銘澤,早已將 過往經驗積累成資料庫儲存於腦海中。楊銘澤說,臺 北眾力方程式和一般政府補助給予經費不同,是以「輔 導」的方式,幫助團隊學習爭取除了政府以外的資源, 這也是計畫特別的地方。
好奇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楊銘澤侃侃而談,點出身 處第一線的觀察:「臺北屬於都會型社區。生活在這 座城市的人,可能來自各個縣市,因此也造成滿獨特 的現象:城市移民者對臺北的情感累積不見得那麼深 厚,相較其他城市的社區營造常把焦點放在在地人文 脈絡上,臺北社造的操作模式,反而較常是某群關注 特定公共議題的人,針對不同的議題與在地社區合 作。」《臺北眾力方程式》因此以群眾集資作為媒介, 穿針引線讓議題得以落地生根、社區能有多元的合作 機會。
另一方面,為使計畫執行的更加周全,更新處此次找 了臺灣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一同合作,由投身 群眾集資領域 9 年的執行長——林大涵,擔任計畫主 持人。實際操作過不少社區集資專案的林大涵認為, 「社區」不該被狹義定義在一個地緣,「每個人都可 以問問自己,心中的『社區』是什麼意思?」他以 2019 年的《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共建集資計畫為 例,透過群眾的支持,這座臺灣第一間以攝影為主題 的圖書館,在臺北市大安區築起攝影愛好者的基地。
它為地方匯聚人流,亦藉由不定期舉辦的免費講座, 帶動地方居民的參與。
社群在特定空間中聚集、落腳,成為社區。「其實在 網路上,關心相同事物的人早已自成了一種『社區』; 你在不同地方做同一件事,也是社區;也許彼此不住
在附近,但他們會不定時過來,也是一種社區的呈 現。」林大涵說。
走出同溫層,社區集資看見更多可能
政府部門選擇「群眾集資」此一工具,透過輔導協助 社區獲取資源、推廣議題,這作法聽來創新。然而, 楊銘澤坦言以往政府與社區的合作模式,常常是補助
的關係,社造團隊漸漸已習慣撰寫政府文件的制式文 字及附上象徵「點名」的大合照,當溝通對象轉為來 自四面八方的民眾時,推廣的策略及數位工具的應用 反而成為一種挑戰。
憶起不斷和社造團隊溝通的歷程,楊銘澤有感而發,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改變團隊對『群眾集資』的觀念。 取得贊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重點在於推廣、行銷, 還有讓在乎的議題被看見。」。
回應楊銘澤的看法,林大涵認為,社區集資是填補傳 統社區營造缺人、缺資源、缺關注的一帖良藥。在執
行專案的當下,團隊知道該怎麼設定目標、如何與民 眾溝通,他提及先前與關注無家者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人生百味」合作經驗,「以往在貧窮類議題上常用 『可憐』讓大眾產生『同理心』,但在社區集資的過 程,即便是弱勢扶助的議題,用『可惜』取代『可憐』, 能讓支持者對付出心力產生的改變產生更高的認同 感。」走過一次集資經驗後,懂得如何善用數位溝通, 團隊也會變得更有行動力。群眾集資之於社區的必要 性為何,經由社造/集資兩方專業的說明,目的逐漸 清晰。
透過集資培力,推動團隊往前邁進
關於社區集資的成果,是否代表獲得的贊助金額越高, 提案者得到的優勢就越多?林大涵搖搖頭說,「我們 常說群眾集資得到的資源比較像是『籌碼』,不能期 待透過集資獲得的贊助金額,可以幫你 cover 掉所有 事情。」在看見諸多集資專案後,他深刻體悟到,假 使團隊可以在相對小的地方得到資源,經驗便能夠複 製到其他場域、或拿來說服企業及政府組織。「有了
實際的成績,對方也不用擔心挹注在團隊身上的錢會 被浪費掉,我認為這是社區集資能領著社區營造往前 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楊銘澤分享的故事,恰巧回應了林大涵的觀點。他以 去年 (2020) 計畫輔導團隊「微光盒子」為例,「微 光盒子長期關注文山區安康平宅的孩童生活議題,那 次集資他們便帶著小朋友一起參與,讓孩子有機會面 對不同人群、開拓視野。除了獲得民眾支持及擴散社 造合作網絡,最大的收穫是孩子們也受到啟發,主動 向團隊提出想要擺攤開店的構想。此外,微光盒子也 因為集資找到下一步成立協會的方向。」。
埋在土裡的種籽,緩緩長出新芽;社區集資專案達標 與否,並非成敗關鍵,彌足珍貴且真正提升團隊能力 的,是讓參與其中的人,在集資過程中激盪出未來的 方向。
集社群之力,讓社區在臺北遍地開花 當社造團隊遇上新興的群眾集資,會交織出什麼樣的 火花?首次承接《臺北眾力方程式》計畫的林大涵, 字句裡藏著期盼,「計畫一直以來都包含兩個面向, 一個是透過集資的輔導讓幫助社區獲得更好的集資成 果培力效果;另一方面則是在集資之外,藉由與經驗 充足的顧問合作,團隊將會學到溝通策略、推廣專案 諸如此類的技巧,我想這對想從事社區營造 / 地方創 生的人及組織,會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臺北眾力方程式》自 2018 年起至今,議題觸及土 地環境、弱勢孩童、在地文史、兒童遊戲權⋯⋯等。 而這些原本在社區或地方默默耕耘的故事,乘著群眾 集資的力量突破地理疆界,吸引各地的有志之士加入 行動。相信這股集資引進社區的群眾力量,於不久的 將來會遍及臺北各處,開出飽含在地特色的花朵。
都會社造與群眾集資: 共享生活的想像與實踐 ,,
社區集資現況與趨勢 文/ 2021 臺北眾力方程式集資顧問小組
臺北眾力方程式的社區集資計畫由長年深耕社區的全國社區大 學促進會發起,基於「新興社造」的想像與期待打下扎實的根 基,來到第 4 年則由群眾集資專業的顧問公司貝殼放大接棒。
執行團隊的專業領域移轉,除了藉由在集資操作面更豐富的實 務經驗,提升社造團隊的集資成果外,也成為從社區外出發, 以更廣大公眾的視角觀察社區發展的契機。在匯聚大量非原 生人口、建立地緣意識相對困難的臺北都會,集資如何作為媒 介,推動社區發展?
何謂社區集資:臺北、臺灣與國際現況
從臺北眾力方程式數年累積的社區集資案例,以及本 年度計畫成果冊國際案例收集過程,我們能從集資標 的選擇,觀察到各地社區營造對群眾參與的想像。
以日本社區營造學者宮崎清的「人、文、地、產、景」 進行分類,會發現臺北的社區集資案例,大量集中在 「人」、「文」的議題類型。臺北眾力方程式的專案中, 屬於「人」類型的專案,從特公盟和微光盒子對兒少
權益的關注,到老人福利關懷協會扶助清寒長者、有 樂協會推廣社區的慢性傷口照護教育,再到和光里透 過記憶保存將死亡日常化——正巧涵蓋了生老病死的 生命歷程,且相對而言服務對象較不侷限於特定地點, 顯示出此類議題跨地域的共通性,因在與大眾溝通的 難度上較低,容易被選為社區集資的標的。而「文」 類型的專案因存在既有的文史內容為基礎,保存對象 與需求明確如唭哩岸石,又或者適合群眾參與、體驗, 如甘蔗祭、眷村菜、歌謠文化等,集資的可行性也較 高。基於「目標具體明確」,「景」類型專案由於能 夠在視覺上確認社區空間的建立,雖然空間取得與營 運本身挑戰性較高,仍是臺北社區集資的潛力項目。
這些臺北眾力方程式所培力的社區集資專案,若要提 出其共通特點,也許是「不侷限於地緣」。「人」類 型專案服務對象並非以地緣社區進行區分;「文」類 型所主張的文化價值、提供的藝文體驗,其獨特性具 吸引力,也非社區民眾限定;「景」的創造則不一定 需要以既有建物為原點,而以空間功能為主要訴求。 簡而言之,對臺北都會來說,當下共同的生命經驗, 以及即將能獲得的體驗,若說是這些是能夠號召參與 的條件,那麼「社區」的認同就是來自議題的「落 地」,而不只是「在地」。
相對來說臺北市案例較少的「地」與「產」,應是受 限於臺北自身的地理條件。若「地」強調與自然環境 的共生,以臺灣島本身面積、臺北市的高度開發,相 較幅員遼闊的美洲大陸,都會空間留存的自然生態比 例就無法與之相比。而從臺北市作為政經中心、國之 首都的地理區位,也很難以獨特產業運作地方經濟。 「產」的專案在臺灣可能較存在於非都會的地方創生, 例如苗栗苑裡的藺編工藝、宜蘭朝陽的苦茶產業,就 像日本有許多以地方物產為回饋品的集資專案。
但日本的經驗仍能提供我們都會社造群眾集資的啟 發。三浦展在《共享經濟如何讓人變幸福》一書提到, 日本經過對工業化社會追求「大量」和消費社會追求 「高檔」、嚮往歐美「經濟大國」競爭邏輯的反思, 「日本/地方意識」逐漸興起,回歸人際連結、重視 「關係性」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考量。如商店街這樣 的都市空間,在推動復興時,不僅考慮其商業價值如 何帶動社區,而是視其為「擁有多功能的『生活綜合 產業』」。這樣的論述提醒了「共享生活」是當代社 會最有力的消費動機,也肯定了以資金籌募為名的群 眾集資作為社區營造工具,如何描繪共同生活的樣態 是吸引贊助的關鍵。
如何社區集資:作為社造工具的知識與技術
自「共享生活」的角度出發,集資金額或贊助人數 作為社區集資的成果指標,代表的是這樣的社區生 活想像能喚起多少共鳴,並且人們願意為之採取行 動。為使社區集資「成功」,在社區集資培力過程中, 團隊學習的內容同時須涵蓋兩面向:其一是知識面, 論述上如何將社區的事務、團隊的服務內容,擴大 為公眾關心的議題,並提供參與的可能;其二是技 術面,操作上如何觸及更多受眾,並降低贊助者的 行動門檻。
社區集資的輔導實務經驗中,從團隊的學習過程, 可觀察到社區集資知識的幾個重點。首先是對集資 此一工具適用範圍的認識。部分團隊會期待集資能 夠解決任何社區事務的資金需求,而忽略集資這種 方法因為「履行公開承諾」的規範,而存在著可行 性的先決條件。例如「景」類型的空間經營專案, 團隊在發起集資前,必須取得空間營運的許可,甚 至空間的所有權,才能確保集資承諾的履行。其次, 是選用集資作為資源籌募工具,必然要面對的「公 共性」的擴大。團隊需要意識到,對社區來說的公 益,在他人眼中仍可能是私利。若集資目的在於為
社區事務尋求額外資源,則目標受眾即非社區居民, 在描述需求、呼籲贊助時,勢必得思考非居民在既 有生活經驗中,如何理解社區議題,提供贊助者與 社區之間成為「共同體」的可能性想像。再者,集 資會將社區議題置於一個理性的競爭場域,使其和 各種類型的專案被平等看待,競品分析等商業化的 思考架構也是團隊需要學習的,即使「大眾」聽起 來是更充裕的資源來源,個別贊助者的經濟資源仍 舊有限。以「問題-解決-獨特-信任-價值」的 集資論述邏輯而看,對社造團隊(甚至廣泛的議題 組織)來說最重視的理想,其實是位於論述的最末 端。「只要贊助就能解決問題、創造改變」,簡單 明瞭的問題意識和行動方案才能驅動贊助行為,而 非一般社會議題所強調的社會因素複雜性。
至於集資的技術項目,在有具體產出的設計、影像製 作之外,不能忽視的還有數位行銷工具的操作。單 一團隊若本身不具有製作能力,也知道能透過個別 項目的委託外包來完成;但數位行銷若未有基礎概 念(例如「前測問卷的目的在於測試素材、收集上 線後投放廣告的名單」),團隊甚難意識到自己不 具備此項能力。從鎖定受眾、導流到數據分析,數 位行銷的操作細節執行,以及相對應的行銷預算規 劃,都將影響團隊的集資結果,包括頁面呈現的金 額,以及扣除成本後,團隊究竟有多少經費實際可 應用於社造計畫。「了解數位行銷對集資的成果至 關重要」是團隊學習集資專案執行非常重要的一步, 而正因數位行銷的技術含量極高,團隊更需要在專 案正式問世前先建立基礎認知:若能在日常的宣傳 中已開始累積操作經驗,一方面從操作中實際面對 的廣告目標設定、受眾選擇等課題,能使團隊先行 思考集資期待達成的目的、溝通的對象,另一方面 系統累積的資料也能成為正式推動專案時的參考。
誰的社區集資:網絡行動者慣習和角色定位
透過反思集資的目的和工具學習內容與歷程,我們 能回應關於「誰能成為社區集資提案者」這個問 題。今年度臺北眾力方程式培力課程的「網絡關係 圖繪製」,參考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因該理論將「非人」亦視為行動者,我 們可將提案團隊與集資專案拆分為個別節點,進而 得以凸顯提案團隊僅是與集資專案產生關聯的行動 者之一。在集資專案這項工具本身帶有公共性的動 機、數位行銷的高度技術要求前提下,傳統社造團 隊即很難以提案者身分與集資專案進行連結。將社 區框定在既存的地緣而不涵蓋未來的共同體、僅視 線上社群為線下連結的虛擬版本、對純線上的關係 存在不信任感等,這些心理上的慣習(habitus)令 傳統社造團隊即使有資源需求,仍會將既有的資金 管道(如政府補助)視為行動成本較低、較為優先 的選擇。
若以公共性動機作為使用集資工具的必要條件,地 緣組織作為提案者,如何將地緣社區的私利擴大為 非地緣者的公益,「社區議題化」的認知轉換是最 直接的挑戰;反之,議題組織在公共性上與集資專 案較為親近,但著眼社區集資必須達成的社造目的, 也必須仰賴地緣組織的協作——「議題社區化」指 出了社區集資網絡中,地緣組織以其他定位參與的 可能性,卻也因為溝通協商的對象增加,提升了專 案的執行難度。
提供群眾集資知識與技術的學習機會,幫助社區議 題公共化,或為議題引介在地連結,提升社區協作 的可行性,是臺北眾力方程式在「推動新興社造」 的動機下,能給予社區集資專案的資源;以此作為 社區集資網絡的一員,公部門的行動者慣習也將對 專案造成影響。在地方政府、個別局處的資源應用 範圍,「一案不二補」的原則,以及公資源的使用 必然伴隨著的管考機制與會計年度等限制下,如何 使培力計畫不限縮團隊在集資專案規劃與執行的彈 性,而能有效達成拓展多元資源管道的目的,是未 來仍需持續留意的。
小結:歸屬的共建行動及認同自由
日文的「居場所(ibasho)」一詞,漢字看來是可 見的物理空間,字義翻成中文則是心理意味的「歸 屬」,這樣的雙重性,恰好適合描述社區集資的「社 區」。若都會社造的關鍵是牽引人與人的連結,不 限物理或心理,那麼社區集資就不僅是工具,更是 社造行動本身。為籌募資金而必須進行的公眾溝通、 為操作集資而導入的專業,都替社區營造開放了更 多的參與可能。以集資專案為核心,各式各樣不同 動機、因地緣或議題彼此連結,加入網絡的行動者, 共同建構了社區。在對焦對生活的想像、參與共建 的行動過程中,人們得以對這個由自由意志構成的 社區產生認同,將其視為歸屬。
多元協力、深化共創、
開放永續的社區營造新樣態 ,,
社區專戶計畫的回顧與未來
文/李佳璇
臺北社區營造政策推動以來,持續投入社區營造與都市再生的 概念普及化,以及社區團隊與社造人才的培力,另一方面,透 過計畫成效的累積及社會發展趨勢的考量,相關政策亦滾動調 整,來因應越趨多樣化的社造工作與需求,探索屬於臺北的都 會模式。2018-2020 年都市更新處推出臺北眾力方程式「社 區專戶計畫」,即以擴大執行效益並提升社會公信力為目標, 期望作為政府與社區團隊之間創新協力的新起點。
專戶計畫目標:突破過往限制,放眼未來的社區公 撲滿
「社區專戶計畫」的設計,不但突破傳統培力政策 常見的限制,也嘗試為團隊建立取信社會、永續支 持的資金投注機制。首先,計畫期程拉長為兩年, 解開過往補助款受「會計年度」限制,造成團隊縮 限操作內容且在運用經費上缺乏彈性的問題;其次, 為團隊建立公私共同資金撲滿—公部門補助款投入 的同時,團隊也必須存入計畫補助經費 30% 以上的 自籌款,具體化社區主力、政府加成的協力機制; 最後更進一步規劃,公撲滿須提供「財務視覺化」 公開資料、及引入「公正第三方財務查核」,培養 團隊具備社會徵信的基礎能力。專戶計畫在三屆的 執行過程中逐步修正,意在協助社區團隊鍛鍊出經 得起公眾檢驗與信賴,進而誘發社會共同支持、集 結眾力的機制與體質。
在這樣的期許下,三屆以來,共有 8 個團隊通過專 戶計畫申請並執行完成,包括結合社大社團與課程
資源,啟動在地河岸議題的萬華社區大學、以建立 銀髮運動生活圈為使命,開發銀髮運動課程與健走 馬拉松的旺齡肌齊力團隊、青銀共作培力接棒人才 並傳承經驗的老牌生態社區——奇岩社區發展協會、 引入新創能量,從「食驗室」跨界滾動地方營造的 台北 NPO 聚落、為南萬華新住民打造越南生活節, 培養新住民動能的南萬華越來越好創生聯盟等等。 回顧八個團隊與專戶計畫同行的過程與結果,讓我 們檢視政策的實質影響與有待探討的課題,一起思 考未來的路徑。
專戶成效關鍵:團隊的綜合力展現
不同於社區集資,可用面向大眾的募款結果,來看執 行成效是否達標,社區專戶並不能一切為二地以結 案作為計畫成效的判斷,立基於社造工作以人為本 的複雜本質,團隊是否達成提案目的、甚或延伸計 畫成果,才是評估成效的重要依據。由於社區專戶 的設計較適於非初創的團隊條件,因此專戶團隊幾 乎都屬發展中或成熟型的組織,他們的提案,亦展 現出運用專戶計畫來配合自身發展階段需求的考量, 包括建立穩定營運模式(發展中組織)、深化既有 工作與行動(成熟型組織)、嘗試跨域社造推動(非 社造類組織)這 3 種類型,我們觀察到,不論是否 曾具備推動社區營造的經驗,專戶團隊自身對提案 問題的理解深度,加上行動的連結性、專業性,是 達成設定目的、擴大計畫成效的關鍵。
以具社造基底的成熟團隊來說,通常能妥善盤點資 源進行規劃,讓提案切合團隊長期深耕的議題與對 象,反映經驗,提高計畫可行性與成果可預期性,執
行過程則展現出資源整合靈活、面對困難應變快速、 具有夥伴網絡共同協力等特點,各階段明確且熟練 的運作,不僅有效掌握計畫進程以達成目的,更能 延續、放大成果效益;另一方面,跨領域型的團隊, 由於缺乏社造經驗與在地資源,則必須善用自身條 件與專長,繼而能從不同取徑展開計畫(例如引進 企業資源),提供具創造性的操作觀點與成果。專 戶計畫的成效,反映出社區營造的推動,無須拘泥 於團隊背景,更重要的是推動者如何放大視野、轉 化優勢,面對營造對象與目標,採取適切行動。
專戶實務現場:社會徵信的限制與資源定義的彈性 社區公撲滿作為專戶計畫的試行目標,團隊均無例 外地設定獨立帳戶供計畫專案使用,但對團隊而言, 地方行動不只限於專戶計畫,特設專案帳戶反而增 加財務整合運用的困擾,因此,結案後也就結束該 帳戶使用。從結果來看,公撲滿試行不算成功,然 而藉由團隊實際操作,激發出潛藏在公撲滿下的核 心議題:社會徵信與資源定義的探討。
公撲滿要集結可持續性的社會支持,除了計畫成果得
取得社會認同,財務運用也須能說服大眾以獲信賴, 因此,專戶要求團隊帳目須經第三方公正查核之外, 亦須製作財務可視化圖表並公開,然而儘管立意良 好也獲團隊認同,現實上卻有缺乏適當公開管道的 問題。由於專戶團隊類型多元,從稍有規模的社區 大學、發展協會,到非營利的小型地方團體,或具 商業性質的公司組織,可運用公開的管道方式與受 眾條件均有差異,期待團隊各自藉此有效觸及大眾、 進而條理地取信大眾,並非易事。專戶計畫以達成 社會徵信、爭取大眾支持為目的,也意味著團隊必 須跨出社區,向社會宣傳,而這正是多數社造工作 的軟肋——長久以來缺乏行銷人力與能力,此促使 我們重新思考,協助專戶團隊走上「適切露出、有 效露出」的第一步,當更為迫切。
另一觀察是,團隊在社造現場的夥伴協作與資源連結 相當靈活,豐富了計畫內涵,展現出公撲滿僅限資 金投注之外的社造行動精神,打破政府往往僅(能) 以經費運用來衡量補助計畫完成度的框限。長期以 來受制於不寬裕的資金條件,社造團隊身經百戰養 出善於連結人力與物力的能耐,得以在資源的交換、 共享中完成高品質的地方行動,既爭取到資金的保 留空間,亦在無形中凝聚了參與者。正視人力與物 力的資源價值、擴大公撲滿的資源定義與評估標準, 才能合理反映並適用於社造的實務運作。
專戶輔導機制:窺見公私協力新契機
在專戶計畫中規劃了完整的輔導機制,包括共學及 客製化課程、業師制度等,希望為團隊建立同期共 學關係,及執行困難時的專業諮詢與陪伴。整體來 說,團隊大都肯定課程的內容安排,但也有多數表
示輔導機制不一定能起到實質協助作用,究其原因, 主要為專戶團隊多屬發展中及成熟型組織所致。
越成熟的團隊,通常越具備清晰的計畫目的意識, 與紮實的執行能力,能確實控制計畫進度、發現問 題並解決問題,加上團隊在發展過程中或多或少都 會逐步建立起相同專業領域或具地緣性的夥伴網絡, 因此多能穩健完成計畫,甚少面臨難以解決的困難。
對如此具較強工作主導性與自我要求的團隊來說, 相較於提供常態性課程與陪伴的輔導機制,給予完 整信任、放手操作的支持關係,搭配因應團隊經驗 深化後的客製諮詢與專業媒合,更能符合需要;於 此同時,這些具有掌握在地議題高度能力與經驗的 團隊,將可成為政府最堅實的地方合作夥伴,讓長 期以來僅停留在概念層次討論的公私關係,有機會 邁入真正的協力階段。
對照社區集資:深化小眾議題的可能性
除了社區專戶計畫突破過往補助政策的操作方式, 同時推出的社區集資方案,則是另一個新興且頗受 注目的創新方式,輔導團隊透過網路及數位工具, 推廣議題、獲取資源,直接面對大眾。自 2018 年
迄今已經輔導了 18 組有意進行社區集資的團隊,提 案者不只有根基在地的里長、協會類型,更吸引許 多過去不知如何社造/何謂社造、不具地方基礎的
年輕團隊參與,為社區營造開拓出全新的行動場域。
比較社區集資專案,回應了過往社造缺乏大眾關注 的問題,有賴於團隊本身須具備基礎的數位工具應 用能力及快速的網絡動員與回應能力,最關鍵的是 訴求議題的故事力—經由行銷語言適當轉換,是否 能吸引大眾的目光並產生認同?這樣的特性,讓我 們看到突破地域性、社群式的、以議題為導向的社 造推動可能性,也意識到並非所有社造行動都適合 用集資來達成。對於始終聚焦特定地域與少數群體、 考量行動目標不適合「商品化」的專戶團隊來說, 社區專戶計畫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政策,幫助他們得 以持續深化長期以來的努力與組織的轉型與再進化。 結語 回顧社區專戶計畫三屆的推動歷程,可以發現,當 前臺北社區營造所呈現的議題面向與在地深度、團 隊類型與發展樣態,益發寬廣且多元,因此也帶出 許多新興待解課題:如何設計多層次的支持系統, 來輔助這些正要紮根、或已經紮根等不同需求的社 造行動者;形塑更彈性且具體的社造資源觀點,以 體現並吸納更多樣化的合作型態;強化社造團隊的 發聲能力,讓社會看見等,而每一次解題,都將帶 領我們共同在務實的道路上,探索出更理想的臺北 社區營造未來。
2021 臺北眾力方程 式
發行 人
總編 輯
審稿協 助
審稿顧 問
執行編 輯
國際案例編 著
社區專戶編 著
視覺設 計
內頁編 排
出版日 期
出版單 位
地 址
電 話
執行單 位
地 址
電 話
陳信 良
林大 涵
陳信良 陳建華 簡瑟 芳 謝 明 同 詹 育 齊
胡如君 邱于真 楊銘 澤 陳 昱 翔
潘信榮 林祖儀 楊佳 軒
姜佩君 吳柳瑩 江婕 羽 羅 郁 嫻 劉 郁 葶
趙曼伶 徐文 倩
李佳璇 蔡奕 屏
李佳 璇
陳漫 榕
吳秉 澤 2021 年 12 月
臺北市都市更新 處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 168 號 17 樓 02-2781-569 6
貝殼放大股份有限公 司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 32 號 2 樓 02- 2587-525 2
*感謝以下團隊提供素 材 : Li g htbo x 攝影圖書 室 (島嶼影 像
合創社 )、 一碼 I MM A 、 八仙六代園 、 小南村味道工作室 、 中
華民國老人福利關懷協 會 、中華有樂銀髮健康促進協 會 、台 北
市糖廍文化協 會 、台灣 話 t â i-u ân -uē 、和光里股份有限 公
司 、奇岩社區發展協會 、忠恕社區共好會志工團 、旺齡肌齊力 、
書屋花甲 、 純純電影音樂咖啡 、 唭哩岸文化工作室 x 唭投郎 、
微光盒子、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 盟
(依筆畫排序 )
廣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