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城事,品味日常
110年度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 年度成果集
單元二: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36 實習課堂筆記
44 歷年計畫實習基地
46 永昌里綠點串聯
序
6 一場堅持長達20年的都市再生軟性工程
10 製造空間知識的所在點
58 都市健康綠生活
70 無圍牆博物館
76 撫遠街整宅
單元一:以「專業」為指引-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18 模式語言x社區營造
22 社區地圖x社區營造
26 關係網絡x社區營造
30 整建維護x社區營造
92 尾聲:未完待續的社區行動 4
單元三:再生網絡-綿密編織的有機連結
84 以「關係」澆灌「行動」的種子
86 創造有機的網絡關係,滋養行動量能
88 新芽長成,持續開展行動參與
序 Preface
北市都更處長期致力推動都市再生,有別於過往由上而下的都市再生政策推動,近年來隨 著公民參與意識提升,也一再展現出都市再生策略需透過培力機制,培養市民參與、主動 關心都市相關議題的基本知能與精神,使更多人投入都市再生行動,公私協力、由下而上 解決都市發展下所面臨的議題。
其實,早在2000年,臺北市政府即率全國之先,開辦青年社區規劃師的培訓,許多年 輕工作者組成新的社區規劃師團隊,實質投入社區規劃的行列,至今已逾20餘年,而後
2012年的儲備社區規劃師、2015年啟動社造人才計畫,到2018年成立都市再生學苑, 即是一改過去政府主導概念,轉而重視在地社群共同參與的展現。
針對一般對都市再生或社區改造一知半解,或是想開始改變社區,卻不知道從何 下手的民眾來說,「都市再生學苑」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作為臺北市社區人才 培力的孵化搖籃,學員可以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社區營造夥伴,也能在培力過 程中,透過田調或走讀等活動,開始主動關注自己生活的社區與公共設施的建置, 或是理解社會與都市中的紋理脈絡,成為參與都市再生或社區營造的重要夥伴。
轉眼過去,都市再生學苑邁入第4年尾聲,在疫情嚴峻的考驗下,學員們仍不畏 影響、堅持到底,發揮社造精神展現韌性,共同協力產出實習成果。期待都市再 生學苑的學員們莫忘初衷,能持續在臺北市的各個社區深根茁壯,持續關心都市
中的多元議題;未來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將持續肩負著市民都市再生與社區營造 基礎知能培力的任務,在課程執行力求突破與創新,讓更多市民在具備基礎知能,
期待集眾人之力做社造,打造更棒的臺北城。
製造空間知識的所在點
文/魯貴顯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 計畫主持人
從社區規劃師到社區人才培訓,最終再以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名 之。乍看之下,這只是市政府為公民提供的學習資源,同時多少帶有 公共空間啟蒙的意味。但,細究近三年來社區相關的課程、計畫的結 構變化以及產出的效果,不難發現,我們對城市空間及其知識的想法 早已改變。原來,都市再生學苑裡所發生的一切,經營團隊、課程、 空間改造、對外的合作關係、公部門的治理模式,皆依據著F. Kittler 所謂的媒介而運作著。
早在1782年,奧地利帝國的St. Pölten市的修道院房舍被迫廢除,改為兒童教育及 駐軍之用,部份則作為倉庫,此後,城市變為一個抽象的空間,可為不同目的而被 部署物品、人員、資料,以供存取,就像郵政系統在當時穿梭於門牌地址之間,運 送訊息、貨物。可以說,現代城市是一個由無數媒介交錯而成的空間,甚至,它本 身也是一個巨大的媒介。據此,臺北市早已是諸多訊息流動、儲存、處理的空間, 車站、橋樑、公園、醫院、社區、實作地點,甚至,下水道、光纖、瓦斯輸送設備 之類的基礎設施(在S.
L. Star的意義下)也是傳送及累積訊息的空間,並因此潛在 地形塑了都市的行動者、公民身份。如今,我們正努力在諸多媒介的訊息流中建立 一個新的訊息節點 - 都市再生學苑 -,將專業的空間知識、分佈各處的實作空間、 市民們的社區經驗、公部門的規劃觀點、大學機構、非營利組織等等匯聚一起,揉 合出新的公民知識類型,並再回過頭來回應先前這些散佈各處的知識、經驗。
“ 這是新的空間知識的生產方式 ”
例一。社區培力組的學員並不是來此取經,反而,學員以他 們個人的空間感知及經驗(包括所謂的地方知識),呼喚空
間的專業視角、技術。他們呈現的作業、期末成果報告時而 粗糙,但又能激起專業者的興趣,將之視為市民的質樸空間
想像,同時,這些成果時而有深刻洞見,且近似學術論證的 風格,足以當成宣傳學習成果的範本。空間研究的學者與空
間實務的專業者終於在再生學苑裡找到可以對比、引用、區 別的對象。
例二。學員大多有著實踐的動機,欲解決社區裡的特定問 題。在學苑裡,他們往返於物理空間與社會意義的兩端:藉
由改變空間,以促成居民間的關係改變,或者反過來,藉由 設計活動,改變居民對於空間的集體感受。因此,社區培力 組提供的實作空間不是建築圖上的「空」間,也不是為了執 行特定的功能,反而較是文化意義的空間,即,學員學習的 是介入、融入,並長期等待社會關係變化。也因此每個時期
的社區空間,皆被看成是異質的。學員看似學習觀看空間, 但習得的是對社會關係的敏感能力。
空間的建構性質不再只是追溯到文化、傳統、意識形態、政治旨趣之類的「結構因素」, 除了人的感知 - 現象學意義 - 所創造的空間之外,
社會學意義的當下空間(gegenwärtiger Raum)應該是一個描述空間建構性質的概念:
在任何一棟會議大樓,或一座文化園區,或凱達格蘭大道的抗議現場,都有無數的互動發 生著並消失著,但更重要的是,總有外人從旁觀察著,描述著他所看到的「互動空間」, 即便他自己正處在一個與別人的互動發生著相互觀察的空間。這也就是Muri所說的處境 性質(Situatives)對於城市空間的重要意義:在城市中以觀察城市的方式建構城市的空 間。據此,都市再生學苑既是Gieryn說的所在點(Truth Spot),是在臺北市這個模糊的、 空洞的概念下不斷透過空間之描述及實作製造出關於臺北的城市空間之知識,同時,再生 學苑也是Muri說的一個有待填補互動內容的公共空間,它像一個舞台,讓演員們意識到 對城市的諸多觀察會在時間中創造及消失。
計畫主持人
以「專業」
為指引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每個來到再生學苑的人們,都對社區有些好奇,帶著想要了解、關懷、
探尋的議題,到此一起學習、一起討論、一起探索。
當我們結合觀察工具與專業技能,面對社區中看似隨機無序的日常,
平日視而不見的關係像是褪去偽裝般顯露無遺。社區營造也於此時萌 芽,逐步串起社區生活的有機關係。
模式語言x社區營造
探索社區空間與關係的觀察工具
文/陳鳴誼 經典工程顧問公司 經理、鄭翔仁
城市與社區是一複雜、多工、互相層疊的有機 體,而都市再生學苑的培力訓練,也是讓身處 於這樣的城市中的我們,了解如何將各種知識、
能力、經驗化為行動的基礎,一步一步建立對 社區空間的認識,建立關係的連結,回饋於每 一次的行動探索。
如何從社區空間內的「東西」回到「關係」?
無論是大尺度的公共工程,還是小規模的社區改造,我們該關注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以「專業」為指引
相較於現在,臺灣早期的社會呈現的是一種「東西很少、但關係很好」的一種社會氛圍, 隨著時間演進,物質條件變好、資訊科技發達,使我們生活中的東西「變多」了,但關
係是否有變的更好呢?這其實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一個空間中的物品不會憑空出現,「東西」一定是由「誰」基於「什麼原因」擺在空間內。
前面這句充滿了括號的話,其實就在描述空間裡的「關係」,也因此空間賦予東西內容 之所在。所以當我們在做各種工程或是改造的時候,設計者的目標應該非常清楚,在社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區空間中想達到什麼樣的社區關係?誰的關係?什麼樣氛圍的關係?進而思考「東西」 應該放置什麼?誰決定了「東西」……等議題。
模式語言(A Pattern
Language)與好關係
「模式(Pattern)」是一種在物體或事件上,所產生的規律變化與自我重複的樣式與過 程,而這些過程經過觀察、紀錄、統計、歸類以後便稱為模式。「模式語言」就是用上 述過程尋找「形態」背後各種「關係」的運用方法,其所涵蓋的尺度大至區域城市、小 至物品元素、上至空間規劃、下至社會行為,並透過分析意涵及設計規劃,來勾勒出每 一種「好」的關係。
尋找社區中的模式語言──操作要領
中原地景建築系的喻肇青教授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要做大師、請先動手」,文中清楚的說明在 學校、在社區,面對真實世界所產生默會規則的複雜性與變動性,所以應該要捲起袖子,進入社
區觀察、動手實做,透過訪談與觀察的過程,共創願景的大地圖。
觀察可以區分為四個維度,第一維度是物質性的觀察,像是所
看到的物品;第二維度是感知性的觀察,好比香或臭、明或暗; 第三維度是涵構性的觀察,也就是人與空間的關係、場域中的
各個組成元素的因子;第四維度則是空間裡時間性的變化。
動手的過程夾雜著個人主觀的視角與意識,你可以選擇性地忽略 某些物品、也可能強化某些物品的存在,這些經過有意識的選擇
與組織,最終展現在圖面上的一切,正是動手的價值所在。
「訪談」 --獲取一手資料的最快方法
訪談不只能獲取珍貴的一手資料,也能捕捉更多空間裡的「關 係」。雖然訪談對象的回應不一定客觀,但這都是來自「生活」
於此地的人們對空間的了解,背後存有豐富的生活脈絡,能更
真實且扎實的呈現空間裡的各種關係。
以「專業」為指引
「大地圖」 --讓每個參與者都能「看見」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在社區討論的過程中,確認「家」的所在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以「大地圖」故名思義地圖一定要夠「大」。而除了讓每個人 都能看的到之外,地圖也能將資料具體呈現出來,有如拼圖般, 讓大家把各自的觀察資料組裝在一起,最後呈現出地區的特質, 並且讓所有人都能知曉這張地圖的意義。
我們經過各種學習、練習,開啟各樣不同角度的觀察視野後,當我們重 新進到不同社區空間,看到社區事物的另一種樣貌時,也才會發現,原 來我們的這座城市原來是無比的精彩。
社區地圖x社區營造
透過繪製社區地圖,理解社區脈絡,
展現社區的故事、特點、議題
文/侯力今 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經理
「都市再生學苑」的實習及培力,著眼於空間
面向的行動計畫,以「臺北市多元的空間議 題」,引導學員運用各種知識與技術。在多元
有趣的都市空間中,讓學員們共同工作、實驗
共創、進而理解關心公共事務。但學員們來自
各行各業不同背景,對於怎麼認識空間、怎麼
記錄空間、怎麼盤整議題,就需要循序漸進的 運用課堂中所學到的「工具」及「工作方法」,
才能在過程中建立對社區的認識,進一步的梳 理、分析,理解社區內在的關係。
在社區地圖及疊圖課程中,特別強調動手繪製 過程的重要性,要求學員們要實地去觀察、記
錄,並自己動手。因為繪製過程中,需要不斷 「解讀」與「解釋」空間裡各個元素存在的原
因,不斷自問為何記錄這個、背後意義又可能 是什麼?這樣的過程不只是單純的記錄,而是
一個「篩選」跟「判讀」的過程。課程中提醒 學員們,社區地圖的重點不是畫得漂亮,而是 需要透過「主觀視角」,記錄下印象深刻的元 素,這樣才能理解社區脈絡,也才能在理解社
區脈絡後,透過地圖展現出社區的故事、特點、 議題。
以「專業」為指引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社區地圖強調的是社區中不同元素的蒐集網 羅,使用上多元且活潑,甚至能夠運用社區地 圖在活動之中,讓各年齡背景的參與者一起共 同創作,甚至透過這樣的踏查及繪製,發現地 方特色與社區集體意識。而議題疊圖則是更靠 近空間專業者所使用的工具,透過議題疊圖「分 類」與「套疊」, 需要有目標、有系統的觀察、 再透過圖層分類,才可能得出有意義且可以分 析、比較的資訊。
課程中讓學員以小組方式討論踏查的區域、觀察
的議題、記錄的重點、人力的分配……等等。然 後再各自抱著各自的任務外出觀察、記錄。接著
再回到基地將各自所觀察紀錄的議題圖層畫到底 圖上,然後開始套疊,並結合觀察的資訊、訪談
等開始分析。為了讓學員可以較快速上手,提供
可以參考的三大分類:硬體空間、自然資源、人 的活動,其中包含八種不同的圖層:閒置空間
與社區髒亂點、違停與堆置物品點、街區友善路 徑、特色房屋、交通、公共設施、綠色資源、社
區故事點及記憶場景指認。當然,這並不是絕對
的分類,當學員們熟練疊圖技術後,就可以針對
不同社區的特性與需求,去增減圖層的類別。
透過疊圖的分析及比對,便能讀出一些線索,能
發現社區的優缺點,並思考如何利用這些優缺點
來解決社區的課題。但這樣的繪製及分析必須滾
動式的進行,因為在不同時段或是不同利害關係 人的視角下會有不同的產出,所以這樣的「工
具」及「工作方法」要跟著社區營造一直重新翻 攪、重新認識。
雖然109年及110年社區地圖及疊圖課程都因為
疫情而有影響,但學員們非常用心的產出令人驚 喜的地圖及疊圖。反而只想提醒學員們,別讓工
具綁住自己,讓自己過於緊繃,失去製造有趣行 動的機會。這堂課是希望大家能活用地圖這個工
具,輔助大家專心的去看、去聽、去感受,慢慢 把關心社區的心融入生活,才是社區營造一步步 發展的捷徑。
關係網絡x社區營造
都市即網絡、織網即再生
文/連振佑 中原大學地景建築學系 副教授
這幾年我在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講授「利害關係人與社區網絡關係(圖)」,最大的目的在於讓
學苑學員們能夠重新理解都市、社區皆是由不同的社群組構而成、重新認識「人」在都市裡的存 在狀態,透過建立此一認識論,以便在都市再生、社區營造或生活環境改造(OpenGreen2.0) 等相關行動上,能夠發展出相對應的方法(論)。
自「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推動伊始,主要核心的關注就是聚焦在:「人」。無論是日本まちづく
り常常談到的人、文、地、產、景五大類,或是台灣「六星計畫」分為人文教育、社福醫療、社 區治安、環保生態、產業發展、環境景觀六大面向,都是關心著人的需求,人們生活的場域、與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人共生的生態與物種、人類的經濟發展等等。但「人」究竟如何存在著、如何被鼓舞進入公共領 域呢?
好長一段時間裡「生命共同體」的概念彷彿給了我們一個解釋的框架、努力的目標,但是社區營 造工作者或社區組織經常努力不懈地邀請、揪社區裡一個、一個又一個的居民後覺得氣餒,疑惑
為什麼費盡千辛萬苦卻無法透過1+1+1+1+1+......打造「壹」個(單一的)認同或社區?總覺得 還是有人「跟不上來」、不願意加入這壹個大家庭,甚至很多明星社區裡的領頭羊最後心灰意冷 之後,整個社區似乎跟著沈寂而黯然失色。
為了使投入都市再生、社區營造的工作 者能夠擁有源源不絕的熱情與戰鬥力,
經過多年的摸索、各種相關專案的經驗, 我們逐漸地凝聚出並倡議應該把「社群
組構社區」、「社群協力營造社區」的 概念作為相關工作者重要的認識論。透
過都市再生學苑這課程,講授觀念並引
導學員如何盤點社區裡不同的社會網絡
關係,從社區裡不同角落會出現的社群
聚會,一個一個找出來標示在圖上,把
這些網絡關係圖像化放在心裡、或是張
貼在社區工作站牆上,這樣就能知道相
關工作已經觸及了哪些社區裡的社群、
還能夠針對哪些不同旨趣的社群來發展
其他議題與活動;這樣一來就能夠動員、
鼓舞社區裡更多更廣泛的居民們展開公 共生活。
當我們站在城市裡,我們見到許多硬體 與物質設施,如建築物、馬路、公車、
號誌、標線......等等,彷彿城市就是這 些「元素」組成的;除此之外還有熙來
攘往的人們,大家好像都忙碌地穿越街 道、上下交通工具或是停等紅燈,但通
常卻忽略關心他們彼此的關係與內在, 只見好多「1」在城市裡漫步。「利害關
係人與社區網絡關係(圖)」課程的宗 旨之一,就是想要激發學員們「看見」 別人看不見的網絡關係,發現這些「1」
彼此之間的關係,洞悉原來這個城市裡 總是一群、一群的市民相聚、分散、再 相聚重組、分散......,每個人總是在某 個不同的社群之間停留與移動、找到各 式的認同與發展。
這堂課預期會是學員們認識論上重要的轉折,從單一、集中化的認同與行動目標,轉向分散、 多重的組構方式與實施策略。當學員們拿出紙筆畫出社群關係圖,從自己居住的棟別與樓層
開始,認清共同居住的社區裡誰跟誰有連結關係,理解每個住戶都是行動者(actor)、不同 的興趣讓住戶們形成多重交錯的社群(community),他們都在某些時間裡成為重要的節點 (node)轉動許多議題或行動,這時從事都市再生或社區營造的工作者就開始像統籌、靈活搭 配不同部門的經理人一樣,穿梭於行動者、社群與節點之間,自由地、愉快地推展讓社區、 讓生活、讓社會更好的各式各樣行動與措施!
以「專業」為指引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整建維護x社區營造 重建以「關係」為基底
的社區生活
口述/黃芳惠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 協同主持人 文/鄭翔仁
以「專業」為指引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聽見「都更重建」與「整建維護」時,
直覺聯想到硬梆梆的技術與工程,看待其是否有效的成果 也是「Yes」or「No」的二元區分,一翻兩瞪眼的不存任
何模糊空間;而社區營造則與之相對,直覺聯想可能是各 種軟性的活動、居民的關係,當中存在許多模糊的、開放 的、異質的、各自定義的元素,讓每一個參與進來的人可 以有自己的想像與不同的組合,並同時存在。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然而,都市再生學苑藉著跨領域的計畫,在這兩年間嘗試 跨入都市更新與整建維護的領域,把兩個性質迥異的概念 湊在一起,藉此機會開啟與公部門政策的對話與反思,從 實務面洞見城市改變的可能、發掘社區營造蘊含的價值。
今年我們以各樣的社區行動,走入實務場域與都市更新處的「整建維護」政策共同協作。當社區 營造進入整建維護的實務場域發揮所長,透過體驗、遊戲、共作等媒介,和不同價值、立場的居 民開展互動、建立關係。在關係深化的同時,聆聽居民想法、給予觀念上的擾動與刺激,讓每個 參與者發展各自獨特的社區想像。如同我們初次進入撫遠街整宅社區時,就有居民願意與我們攀
談,僅管口頭上充滿對外來者的不信任,但與我們親近的行動中,卻又透露出對於改變的想像與 期待;或許,社區只是缺乏一個轉譯者,帶來新的生活方式、創造改變的開端。
以「專業」為指引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在過程中,我們將多元異質的想法與包容理解的度量如同潤滑油般注入社區,滋潤社區 內部早已停滯、鏽蝕的齒輪。或許現實中關於坪數、價值、利益等的現實問題並不會因 此消彌,但相互理解的價值能使溝通過程更加鬆散,讓人們開始 思考不同角度的想法。
雖然計劃內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可能不足以產生影響「結果」的改變,但若我們再仔細 點聆聽,再貼近些觀察,就能發現社區裡的各種討論聲音漸漸發生變化:藉著數百種生 活想像的交集,社區內支持與反對的討論能夠更加務實,脫離情緒式的唱反調與惡性拉 扯。這樣的結果,無論最後是「成」還是「不成」,都能使社區醞釀更豐沛的能量,迎 接下一個議題與變化。
名為「共作」
的學習體驗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課程最重要的是,跟大家一起花時間做某件事所累積下來的情感,比最後到底 多少人出席、賣出多少東西還更重要。"
"當大家共同走過一段有爆發力的過程,其實都會留下一個很好的記憶,也會變 成未來再次回來一起邁向下個任務的動力。"
"課程真正的好玩就是在團隊合作,因那些努力的過程彼此聊天,加深夥伴間的 情感,更了解彼此。"
"跟這些人一起度過這段時間的生命,才是真正可以留下來的東西!" - 110年度招生說明會-歷屆學員分享摘錄 -
實習課堂筆記
我闖進都市議題以後來不及逃走, 只好在這泡了下來
文/劉建成 臺大創新設計學院服務推廣組 創新長
投入公共事務,怎麼想都是會受傷害的事 情。越投入一件事情,就會越愛他,也就越
希望他長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樣。但在都市再 生學苑的題目裡,還得把「他者」放進自己 對理想狀態的想像。
從組內的隊友,到其他組別的戰友,到實習
老師、社區民眾最後再到考評委員,每多考 慮一個人的想法,就是對原來抱持的理想刮 一刀,慢慢看著他變成完全不同的模樣,「消 磨」一詞在這個狀態下成了更具體的「削 磨」,每個人都像在用極大的熱情為彼此被
削掉的部分敷上自己的特效藥。
於是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呢?為什麼這些人會
想要投入在都市議題和公共事務裡面?乍聽
之下,在學苑的練習好像是要你對社區愛不
釋手、又要即時放手、要進入到像是其中的
一員、又要能跳脫到陌生人的視角,來回往
覆之間,不免時常要面對「進一步、退兩 步」、「昨日信心滿滿,今天捲土重來」的
挑戰。作為一個定期拜訪的客人,我嘗試在 主人們的熱情中看出端倪,並且找到重新認
識這件事情的方式,靈感的啟發,是都市再
生學苑的「學」,我們一起來學什麼呢?
學習以問題為導向
要找到自己和議題之間的關連性,愛議題
而不是愛自己看似美好的解決方案。
如果每個人都堅持己見,點子不同很難相
容,硬要整合會變成包山包海包吃住的方
案,更沒有重點,執行起來也更沒有勁,
因為每個人都在達成自己打了6折的理想。
反過來說,越愛議題就越需要瞭解議題,
放下自己對理想狀態的執著,練習把「想
像」擴大,變的能涵蓋時空,也變得具體
到可以和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溝通。這與削 減的概念不同,此時每個觀點都是增益的, 每個角色的參與都能幫助我們挖開議題的 不同面向。於是乎,才有機會找到現階段, 以我們的能力,合適於投入並創造影響力 的槓桿點。
學習團隊合作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學苑裡的每個角色,其實都在學習尋找平衡點,在舞台大小有限的情況下, 誰主導、誰輔助,如何妥善配置大家的觀點,怎麼讓這些觀點彼此增益,怎
麼注意到團隊能量的流動,如何讓推進的積極性不要變成內耗的摩擦力……,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更積極的去思考,如何創造更大更好的空間,讓自己和他 者能發展成更成熟的樣子。
最困難的事情是,所有人,都要有「舞台是每個人都得費盡心力去搭建」的 觀念,當參與搭建的人越多,投入的越多、沉默的人越少,舞台的演出空間 才能變的越大,眾人的知識、智慧、能力和素養才有機會一次在台上碰撞。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要學習的是,不再等待
主動參與在自己想要看見的改變裡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學習先看答案
有的時候為了讓每個成員都能夠投入其中,會一直將想要做的事情模糊化、擴大,到
最後終究會迎來收斂的陣痛。
設計思考 Prototype & Test 概念,就是在幫助我們不要一直埋頭寫推理小說,推論
整件事情會如何發展,如何高潮起伏,如何加進角色讓團隊的成員感覺到有在參與、
有被尊重;反而,我們要試著先看答案,先翻到最後看兇手是誰,先知道來自於社區
使用者的觀點和體驗,如此往往才是真正尊重大家的投入和時間的方式,產出「真的」
有影響的內容,而不是又一本關於都市議題的推理小說。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學習感受
在學苑學習感受的意義在於,學習從自己的行動裡,知道自己真正在意、喜歡的 事情是什麼,因為我們說「身體是誠實的」,因為學苑「真的」包容各種可能, 當你想怎麼樣都可以的時候,就是你真的能接近自己內在的答案,重新認識自己 的絕佳時機。參與學苑的朋友,有長有少,在這裡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才有機 會在田野裡學會捕捉他人的感受。
“ 我自己也在學習 ”
學習當考評委員
其實在學苑參與考評委員的歷程中,最常 感受到的情緒是自我質疑,「我是不是不
具備可以擔任這個角色的專業知識?」
「臺北市都市發展近期的重點是什麼?」
「都市議題近年來的趨勢跟嘗試過的作法 有哪些?」一直想把自身的專業「設計思
考」和「都市議題」結合的渴望,反而形
成某種門檻,就是無法深刻的「聽」進學
員的狀態,聚焦在「給予」好像有幫助的 專業知識上。
還記得一次期中交流會,主持人翔仁在事 前的引言裡提到「交流」的概念,學員之
間、學員與考評委員之間,可以用一種分 享的心態認識彼此在做的事情,那個當下
有一種身上的枷鎖被卸除了,我是不是可
以用「我」這個角色參加這個會議?不是一
個嘗試把設計思考應用到都市議題的專家,
而是用我的感受、我的體會、我的認識和我 接觸到的新知與學員們交流。
那次的線上交流會只是個開始,我卻在參加
的尾聲把裝滿自我質疑的浴缸塞子拔掉了,
從此以後是空的,可以先裝進學員、再裝進 我的故事,混合成能讓人在裡面浸泡的氛
圍,彼此都獲得前往下一個階段的能量。設
計思考和都市議題,不會因為哪邊更專業、
花更多時間而得以結合,這兩件事情能夠碰
撞出新火花的前提,在於兩邊都讓出一點自
尊自重的空間,創造一個「空」的地方,才
有機會裝進一起走向未來的想像。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仔細一想,或許每件事情都是這樣。祝福每一個都市再生學苑的學員, 都能空出一個大浴缸,和你的夥伴、面對的議題、協助我們的朋友, 一起在裡面泡一下!
107年度
(1). 藝術進入社區 (北投區)-陳彥慈老師
(2). 老舊街區再生 (大同區)-黃芳惠老師
(3). 在地兒童教育 (萬華區)-陳德君老師
(4). 小屋串連 (大安區)虞葳老師
108年度
(1). 艋舺城市博物館 (萬華區)-陳德君老師
(2). 小屋串連 (大安區)-虞葳老師
(3). 老舊街區再生 (大同區)-羅皓群老師
(4). 創意翻轉城南 (中正區)-蕭松年老師
(5). 食物研究圖書館 (松山區)-謝碧鶴老師
(6). 社區影像紀錄 (大同區)-黃芳惠老師
109年度
(1). 都市水環境與宜居小巷弄 (中山區)-侯力今老師
(2). 年輕視野下的老舊街區 (大同區)-游政韋老師
(3). 無圍牆博物館 (萬華區)-陳德君老師
(4). 醫療保健綠生活 (信義區)-李佳蓉老師
(5). 南機場循環實驗聚落 (萬華區)-蘇映塵老師
(6). 社區開講534 (大同區)-許倩華老師 110年度
(1). 都市建康綠生活 (信義區)-吳明錡老師
(2). 都市水環境與宜居小巷弄 (中山區)-侯力今老師
(3). 無圍牆博物館 (萬華區)-陳德君老師
(4). 岩山社區 (士林區)-鄭小塔老師
(5). 永昌里綠點串聯 (中正區)-黃芳惠老師
(6). 撫遠街整宅 (松山區)-張耕維老師
永昌里綠點串聯
不把有效當目標─
減法的社造學習心法
實習區域:中正區 / 實習老師:黃芳惠
社區營造工作是條長遠的路
而學苑的實習課程,
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起點
在實習的這幾個月裡,我時常和小組的夥伴
們提醒、強調:在社區裡,最有效的學習方 法,就是不要把「有效」當作目標,反而應 該回過頭來審視,自己是否在任何一個環節 中「有所收穫」。
期初在課堂上學習運用工具、技能來認識社
區、盤點資源,看著同學們思考有沒有哪裡
做得不夠深入、哪裡的觀察有問題,戰戰兢
兢的找尋答案。但事實上,社區並沒有正確 答案,方法也不用每個人都會、也不是大家
都用這些方法來實踐才是有效的學習;相反 的,我們應該更加的放鬆,思考投入社區的 初衷,並在行動過程找到自己的答案、回應
社區真實的需求,找到自己的動力與收穫, 再繼續地投入這一個、或下一個社區。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社區營造跟一般的田野工作一樣──它是長時間的,但和田野工作不一樣的是: 社區營造是一群人在做的。正是有群實習夥伴互相幫忙,每個個體才有進退、 思考,甚至休息的空間。所以當你有所收穫,有源源不絕的動力與自我成長的 時候,這些豐富個人的能量會外溢,分享給小組的其他夥伴們,營造出正能量 的實習氛圍,然後變成大家學習、成長的養分。這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事情 就是──「一起的過程」,也是我常常說的「夥伴關係」。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就像為了準備社區觀察作業,小組聚在一起對著地圖討論、對話、互相了解,開始認
識彼此的喜好。一次、兩次、三次……大家開始從「同學」慢慢凝結成一個Team。對 我來說,這些互動、對話、分工、協作的「過程」才是實習課程真正的精華。
甚至,我們實習小組的正能量也會感染社區。大家還記得第一次和社區志工們準備活 動的兩個小時嗎,先是有些僵硬的和長輩們介紹活動,然後長輩們開始慢慢能夠感受、
想像遊戲的模樣,大家越來越放得開。接著,各種彆扭拘謹的禮數慢慢消失,取而代 之的是輕鬆自在的互動笑鬧、不大正經的臺灣國語對談、以及所有人對於活動成果的 躍躍欲試。
#親子參與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請記得那段在社區大幹一場的美好回憶,然後繼續下一場社區行動吧! 過程才是社區營造的魅力與真諦。
#街廓綠美化
文/鄭小塔 岩山里 里長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岩山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