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4
C
4
, 借用閔氏四維時空論(Minkowski Space) 所謂的真實世界,是由三維空間,加上一維時 間組成。 於是,我們試著自由想像,你我在其中生活、 工作、吃飯、移動的城市空間,是一個飽滿的 立方體;把它放到不同的議題維度裡,這個城市 又會衍生出一個個面貌各異的立方體,紋理、 色彩各自不同,都是屬於它自己的風景。 透過本書,我們將一個一個這座城市的立方體 解 剖、 結 合 並 陳, 試 著 看 見 一 個 更 繁 複、 飽 滿,跨越過去與未來,涵蓋日常與非常的,真 實的台北城市。
2
3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疫 術 次 元
後疫情時代裡「新地方」的誕生:
dimension of STREETS
當我們走在一起:
P11
: 抵禦病毒,要「見縫補綠」
P19
健康城市的翡翠項鍊,從隨處可及的綠地鑲起 郭瓊瑩 當人潮散去:
P61
那些我們在城市步行的原因,與仍未實現的人本街道生活 黃書緯
人地新關係在病毒蔓延時的再思考 李永展 議題維度
歩 行 次 元
議題維度
步行的城市/不行的城市:
P67
一座連行人都「以車為尊」的城市是如何誕生的? 蔡承翰 騎樓是你家的還是大家的?
P25
後疫情時代,藝文空間根本的脆弱與可能的出路 蔡牧容
P73
這裡是城市脈動的所在,卻也是行人最難走的路 王鼎棫 輪椅族和視障者也是城市裡的「行人」──
用最熟悉的社區,抵抗最未知的疫情:嘉義新港的社區防疫──── >
P81
通用設計,讓行動不便者也能通行無阻 余虹儀
P33
專訪新港文教基金會 採訪、攝影|王昱文 探勘報告
來自街道的呼喚,在路上觀察裡勾勒城市的輪廓──── > 城市第一線的疫術工作者,如何以「社區藥局」為己任?──── >
熱湯、冬衣和難民餐廳:疫情的酷寒當前,有人為街友送暖──── >
專訪「新・路上觀察學院」創辦人李豪 採訪撰稿|劉學墉
P40
專訪 2018 老屋新生大獎豐仁藥局 採訪、攝影|林宛穎
P46
P87
探勘報告
巷口路燈、街邊長凳、自造友善椅……──── >
P94
直擊街道家具,滋養步行生活的美好頓點 撰稿|王昱文
現場直擊德國柏林公民行動 採訪、攝影|黃文鈴 城市的曾事|小綠人 RUN RUN RUN
P66 P80
村聲點評|都市日常・疫情限定版
P24
城市的曾事|華江整建住宅
村聲點評|都市日常・後疫情時代城市預報
P39
村聲點評|步行換算公式
P102
City Camera | urs.taipei 城市觀察家
P52
City Camera | urs.taipei 城市觀察家
P105
4
5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韌 性 次 元
不怕水淹,更要與洪水共生!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從萎縮都市到折疊都市:
P111
災害的日常:
P117
從「人定勝天」的避災邏輯,到「與災共生」的韌性邏輯 李鈞冠 觸手可及,卻如此生疏:在里山社區找回人與環境的連結──── >
議題維度
雨撲滿、水族箱、方寸農園……任何節能永續的社區角落都不放過
那些交陪彼此的社區角落,如何照護我們的情感需求? 麥志綱
台灣第一間投入長照議題的書店歇業之後:致能夠一起變老、一起變
P132
P173
P181
好的未來──── >「書店惦惦」的告白 撰稿|陳玠汝
P140
文山區明興里 採訪撰稿|吳雨潔 永不遺忘:311 大地震防災傳承與復興進行式──── > 東日本
P167
超高齡時代,需要更包容的城市想像力 龔紋莎、王昱文
──── > 萬華騰雲里 採訪撰稿|黃偉健 防患未然從日常著手!從生活細節開始的 360 度防災行動──── >
製造療癒的城市日常:
這座城市能否陪伴我們一同老去?
P125
南港舊莊社區 案例分享|南港茶水間 X 舊在里山 探勘報告
P159
在城市變老變小之際,重新思考城市再生可能 戴伯芬
打造具有「承洪韌性」的城市培養指南 廖桂賢 議題維度
未 來 次 元
P146
探勘報告
在地老化:邁向地域共生社會──── > 橫濱青葉區「次世代郊外造
P186
町」計畫 撰稿|林佾萱 以教中文之名,為越南移工創造喘息機會──── > 外星語的五堂課
P192
採訪撰稿|黃偉健
採訪撰稿|陳柏翰 村聲點評|極端氣候怎麼來?
P122
在族裔地景與照護地景穿梭之際,豐富一座城市的紋理──── > 中
村聲點評|島嶼常見天災・應對守則 101
P138
山北路三段「小菲律賓」 撰稿|賴奕諭
City Camera | urs.taipei 城市觀察家
P154
附錄 #2021 村聲行動計畫 五場活動側記 第一場|① 閱讀的疫術工作坊
P200
村聲點評|台灣的高齡城市
P166
村聲點評|設計一座高齡城市
P179
城市的曾事|牽手過開齋節
P199
City Camera | urs.taipei 城市觀察家
P206
P211
第二場|② 用愛心匡列我的愛地與感謝
P214
第四場|④ 台北的小菲律賓・小旅行
P220
第三場|③ 神遊台北!分享一份過去的夏日台北
P216
第五場|⑤ 報導的技藝工作坊
P226
6
7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疫
術
次
元
1 議 題維度
Source: Joel Muniz/ Unsplash
後疫情時代裡「新地方」的誕生:
人地新關係在病毒蔓延時的再思考 作者:李永展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美國密西根大學環境規劃博士
COVID-19 的疫情風暴,大幅地重塑了我們的
的數位科技,這些人的住家可以在瞬間改造為
生活與生產方式,封城、隔離成為阻止疫情蔓
工作場所或學校,讓工作與學習得以在家裡延
延的主要手段。受疫情影響,許多人被「錨定」
續。然而這也並非是什麼值得慶幸的事,當生
在家裡,也有些人不得不在某個遠離他們稱之
活的錨只能定於家時,圍繞在家庭裡的緊張局
封城、社交距離、居家隔離、分流管制……COVID-19 無預警席捲全球,這場大規模疫情,不只改變
為家的地方「就地避難」。至於沒有住所的人們
勢與複雜關係卻也逐漸被揭露。更有甚者,當
了你我穿梭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也撼動了都市再生「主動、走出、接觸、凝聚」的長年號召。面對疫
呢?他們無處可藏,幾乎沒有得到任何保護措
生活只能囿於家門以內時,意味著在某種程度
情,行動的倡議重點、空間的活化使用,勢必轉變──該如何調整都市更新實驗的腳步,如何創造一
施。在這些能落地的人們當中,有些人適應良
上我們也開始與家門以外、那些日常往返的地
種既維持距離又可人際交流的空間,將是疫術次元的重點。
好,可以很快地錨定在某個地方,再加上便捷
方漸行漸遠。
#疫 術 次 元
11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議題維度
在後疫情時代裡,我們與地方的關係在未來將
所疏離,與親人及其住家疏離,與共享的地方
不再確定。
疏離,以及與家園疏離。這種「與地方疏離」打 破了我們與地方的聯繫,並對健康福祉產生重
那麼,究竟什麼是「地方」呢?「地方」應被理
大影響,從孤獨與抑鬱、擁擠感與被迫感,到
解為是一個有意義的場所,而不是一個孤立的
無聊、沮喪、壓力與憤怒。
(non-places)的汪洋 島嶼漂浮在「非地方」 中;地方也是一個活結構,對外部相對陌生的世
, 使 人 們 產 生 了 孤 獨、 這 種「與 地 方 疏 離」
界開放;而能安全地探索陌生世界的可能性,則
抑 鬱、 無 聊 等 負 面 情 緒(Source: Ramiro
是地方依附感(place attachment)建立的
Pianarosa on Unsplash)
先決條件。 (二) 「內部-外部」的相撞 實 際 上, 疫 情 除 了 帶 來 了 生 活 方 式 的 劇 變, 也 在 許 多 方 面 提 高 了 我 們 對「人 - 地 方」
地方作為一個有意義的區位,不應只被理解為
(people-place)關係的覺知,甚至促使我們
一個有邊界而孤立的實體,而應看作為「內部與
重新開始思考那些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的「人-
、 「向內與向外」的鏈結。地方的內部與外 外部」
地方」關係。COVID-19 對於人們更直接的威
部交織在一起,形成辯證意義,內部之所以能
脅,或許是將生活與地方切了開來——疫情、
被欣賞,主要是因為可以與外部的存在進行比
封城鎖國及社會心理後果將導致地方依附感減
較,且相對可以接近;而外部世界具邀請性,能
,而這些情 少,進而形成孤立島嶼的「非地方」
做為可以希冀探索與認識的所在,則是因為內
況值得我們重新思考「人-地方」關係的概念化
部允諾的安全。因此有意義的地方,是那些能
封 城、 隔 離 之 下, 日 常 與 地 方 之 間 逐 漸 陌 生 (Source: Gabriella
與辯證關係,以及在後疫情時代中人們的地方
提供內部與外部、私領域與公領域之間安全、
Clare Marino/Unsplash)
經驗裡,細微的差別會如何反映出這些張力。
穩定的過渡地方。
,當中 就 此 而 言, 後 疫 情 時 代 裡 的「新 地 方」
COVID-19 大流行提升了我們意識中的地方力
受到、意識到當中某些關係的緊張,以及與過
「人-地方」關係所面對的挑戰,便在於如何避
量,提醒我們過往熟悉的生活,其實是一個由
往日常的細微差別。在這些緊張關係中,特別
但是,為防止 COVID-19 傳播而實施的封城
免我們所身處的「地方」在「非地方化」中失所。
「地方」所建構而成的存在。然而,為何偏偏是
突顯的其實是「安置在地方-與地方疏離」這種
鎖國,在幾個面向上打亂了內外平衡:如原本作
在疫情海嘯來襲的當下,才讓那些原本隱而未
現象在辯證的緊張關係中存在,而這兩者的拉
為外部的生活與地方,侵入了家的內部。對許
顯的地方感浮出水面,具體而微地撞擊我們心
扯比以往更需被關注。
多人來說,家曾經是避難所、安全基地及隱私
人們與地方變得疏離,是怎麼開始的?
的地方,也具有最強烈的依附感,提供改善情
頭?正是由於現在的我們因為防疫,需要重新
(一) 「安 置 在 地 方 - 與 地 方 疏 離
;也 被安置在某個地方(不論是自願或非自願)
隨著 COVID-19 大流行的展開,我們被安置
緒、因應壓力及復原感等心理好處,但現在家
」的拉扯 (emplacement-displacement)
是因為全球的「就地避難」措施,使我們以前所
在某個地方,進而與他人離群索居,在這種情
卻變成學校、辦公室、酒吧及健身房的代理。
未有的方式被錨定在某個地方。不過所謂的「安
「與地方疏離」的流離失所反映了與日常 況下,
、心理(對危 與外部的互動在行為(待在家裡)
地方是一種本體論結構,也就是說,我們的生
,不僅僅是被固定於地方的表現而 置在地方」
地方各種形式的疏離,這些地方具有意義,並
險及無法控制的病毒之恐懼)及社區(社會隔離
命總是鑲嵌在地方,也在地方中體現。然而,
已,人們總是能在如此被安置的生活之中,感
滿足我們的物質與心理需求。許多人與工作場
疏遠)層面受到阻礙,由於與外部的心理接觸受
12
13
阻,針對親密伴侶、兒童與老年人的家庭暴力
對於受困於家庭暴力的人們來說,外部公共空
時有所聞。
間 所 具 有 的 自 由 意 義, 在 疫 情 中 被 防 疫 需 求 所 凌 駕 與 壟 斷(Source: Annie Spratt on
COVID-19 疫情對「人-地方」關係的影響
Unsplash)
COVID-19 疫情爆發後,社交距離及相關管制
社交距離協定也激發了新的城市規劃戰略,重
規定破壞了我們與地方在「安置在地方─與地方
新定義了公共空間的意義、規範及功能,這反
、 「內部─外部」之間保持平衡的關係;易 疏離」
過來又驗證了地方具爭議的本質。例如,某些
言之,COVID-19 大流行揭露了這些辯證法的
地方開始企圖調整城市空間以允許實質距離展
重大差異,尤其是城市的公共空間。
開,因而引發了行人主導的策略與酒吧餐館重 新佔領開放區,以補償經濟損失之間的爭端。
(一)城市權的威脅與可能:公共空間的新政治
不少國家的城市(例如美國紐約、波士頓,及 加拿大溫哥華等)開始重新配置街道,以容納
在 COVID-19 大流行下,城市公共空間的觀
騎自行車者及行人,更關鍵的是,對公共空間
點和用途,實際上也反映了我們看到的與家庭
使用方式的重新定義直接影響到那些利用公共
性質有關的矛盾情緒。如果「外部」對某些人而
空 間 生 活 和 / 或 工 作 的 人(例 如 街 友)的「城
言,可能以自由、社會接觸的形式出現,從而
市權」。而禁止或限制在公共場所集會,損害
減輕居家隔離可能經歷的孤獨、抑鬱、擁擠、
了 集 會 和 抗 議 的 基 本 政 治 與 公 民 權 利, 正 如
「外 壓力、憤怒及暴力,那麼對其他人來說,
Salama (2020) 指出的,公共場所的「主動
部」也可能代表傳染、控制、歧視、暴力及社
參與」形式,涉及社會互動與集會,可能被「被
,以強化家庭作為安全場 會孤立的「蠻荒野地」
動參與」形式取代,例如路過或觀看。因此,
所、溫暖的家庭關係及穩定的意義中心。公共
COVID-19 大流行重新調整了人們使用、佔領
空間的主要價值之一是由於「不可預測性」而得
和擁有都市空間的方法,並啟動了新形式的政
「不可預測 以與他人偶然相遇,但疫情發生後,
治抵抗,這可能是建立更公平的公共和室內空
性」卻可能引發社會大眾的焦慮。雖然社交距離
間的機會。
協定是公共空間的新規範,但它們有可能被應 (二)當「出外走走」成為風險:健康福祉與戶外
用於疾病控制以外的目的,以「醫療化」形式向
休閒的矛盾
階級與種族的焦慮提供奧援,我們可以從公共 場合戴口罩的政治化,以及從集會權辯論看到
這種「與地方疏離」,使人們產生了孤獨、抑鬱、無聊等負面情緒(Source: Ramiro Pianarosa/Unsplash)
這種現象。禁止在公共場所集會損害了集會的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由於缺乏戶外運動、社
基本政治和公民權利,使在大流行中利用公共
會互動與既定的例行公事,隔離和行動限制可
空間變得更複雜。
能會對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精 神健康專業人員建議人們去散步或坐在花園裡
15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議題維度
後疫情時代裡「新地方」的誕生潛力
方-與地方疏離」及「內部─外部」等論證的動 態情況,著手爬梳「人─地方」新關係之研究。
COVID-19 大流行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前所 未有的生活體驗。對高度傳染性疾病、經濟不
惟有如此,相關研究才能更妥善解讀此大流行
確定性,及喪失大量社會接觸的恐懼,使數千
如何改變我們安置在地方的方式、如何改變我
萬人面臨實質與心理疾病的風險。大量社會接
們與家庭的關係,以及如何加速脆弱人群與地
觸喪失主要肇因於封城鎖國等空間限制,這些
方的疏離。然而,切記的是,在駁斥任何對地
封城鎖國及空間限制,一下子提高了人們對地
方或家庭依附感的浪漫理想化的同時,後疫情
方在我們生活中構成作用的覺知,但其具體作
的「新地方」應具有溫暖、安全、穩定、復原、
用的方式仍值得持續觀察。我們認為,後疫情
解放與自由的潛力,而不必然會導致孤獨、抑
新常態的空間規劃應根據本文主張的「安置在地
鬱、壓力、焦慮、憤怒及暴力的惡果。
對於受困於家庭暴力的人們來說,外部公共空間所具有的自由意義,在疫情中被防疫需求所凌駕與壟斷(Source: Annie Spratt/
Unsplash)
(如果有的話) ,作為容忍被關在家裡的一種方
(disaster 逃 離 市 區 工 作 者 的「災 害 仕 紳 化」
式。相關研究也指出,年輕、獨居、居住在都
gentrification)現象。高收入家庭尋求購買
市地區和收入較低的人,其抑鬱和焦慮程度較
更大的住宅以便在家工作,以及中產階級從都
高。這些發現佐證了以下結論:COVID-19 大
市逃離到鄉鎮是否成為「後疫情新常態」值得觀
流行在前文所述之「內部-外部」的相依與相撞
察;與此同時,這種逃離潮是否會遭到鄉鎮居
關係之中,社會脆弱族群特別需要重新取得平
民及地方政府「保護地方」行動的拒絕或抵抗
衡,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地研究來探討疫情帶來
也值得觀察。易言之,我們應仔細觀察如何面
的這些「人-地方」關係的轉變,令我們在「安
對解決新增人口的經濟利益,以及增加感染機
置在地方-與地方疏離」及「健康與福祉」感受
會風險之間的緊張局勢。總體而言,持續改變
上短期及長期的後果。
的休憩行為可能會產生正面的環境效果,進而 減少與飛機及汽車旅行有關的碳排放,甚至可
拜科技進步之賜,已有愈來愈多的遠端工作新
能將典範移轉到騎自行車與步行的「慢速旅行」
典範。亳無疑問地,COVID-19 疫情大大加
(slow travel)。
速了遠端工作的機會,也進一步強化了都市生 活/鄉村生活的二元化論述,其中包含有能力
疫情促進了騎自行車與步行等「慢速旅行」的典範轉移(Source: Arisa Chattasa/Unsplash)
16
17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議題維度
參考文獻 Aug´e, M. (1995). Non-places: 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 London: Verso. Barr, S. (2018). Personal mobility and climate change. WIREs Climate Change, 9(5), e542. Devine-Wright, P., Pinto de Carvalho, L., Di Masso, A., Lewicka, M., Manzo, L., Williams, D.R. (2020). “Re-placed” - reconsidering relationships with place and lessons from a pandemic.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72 (2020) 101514. Honey-Roses, J., Anguelovski, I., Bohigas, J., Chireh, V. K., Daher, C., Konijnendijk, C., et al. (2020).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public space: a review of the emerging questions. Cities and Health. https://doi.org/10.31219/ osf.io/rf7xa Lima, N.N.R., de Souza, R.I., Feitosa, P.W.G., de Sousa Moreira, J. L., da Silva, C. G. L., & Neto, M. L. R. (2020). People experiencing homelessness: their potential exposure to COVID-19. Psychiatry Research, 288, 112945.
2
Source: Nerea Marti Sesarino/ Unsplash
抵禦病毒,要「見縫補綠」:
健康城市的翡翠項鍊,從隨處可及的綠地鑲起 作者:郭瓊瑩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
Low, S., Smart, A. (2020). Thoughts about public space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City and Society, 32(1): 10.1111/ciso.12260.
就城市發展史看,全球流行疫情並非近期才有。
在空間專業界的討論中,其實有兩項最基本、
Malatzky, C., Gillespie, J., Couch, D.L., Cosgrave, C. (2020). Why place matters: a rurally-orientated analysis of
早在 14 世紀黑死病便造成上億人喪生,後續七
最平凡也最為關鍵的因子,或許也正是因其過
個世紀內,全球各角落亦偶爾出現無法預期且
於 理 所 當 然, 導 致 它 們 的 重 要 性 往 往 會 被 疏
attachment and mental health during COVID-19.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72 (2020) 101516
大規模傳染的流行病,導致大量生命在短時間
視。這兩項在空間規劃中的關鍵因子,就是兩
Prime, H., Wade, M., Browne, D. (2020). Risk and resilience in family well-being during the COVID-19
COVID-19’ s differential impacts.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Open 2 (2020) 100063 Meagher, B.R., Cheadle, A.D. (2020). Distant from others, but close to ho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me
喪失,甚至比戰爭更為可怕。是以,今日各國
」 與「健 個 Keyword ——「空 間(Space)
pandemic. American Psychologist, 75(5):631-645.
防疫的焦點除了疫苗研發之外,空間規劃界也
」 ,而這兩個字正好與景觀專業 康(Health)
Salama, A. (2020). Coronavirus questions that will not go away: interrogating urban and socio-spatial
已開始自另一個角度探討省思——除了「治療」
者之專業責任完全吻合。本文擬在此「疫術城
人類,可否有其它方式「預防」或「減輕」這些
市」的專題中,從空間與健康的關係,切入探討
病毒之侵襲?
人與環境在尺度上與密度上之關係,會在人們
implications of Covid-19 measures. Emerald Open Research, 2(14):1-12. Usher, K., Bhullar, N., Durkin, J., Gyamfi, N., Jackson, D. (2020). Family violence and COVID-19: Increased vulnerability and reduced options for sup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Nursing, 29(4):549-552.
18
19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議題維度
制宜,追求並保持最佳健康狀態)之時,很容易 被誤導為只是由政府單方向、單目標地「給予」 或「施惠」。 為改變上述偏差的觀念,在疫情之前,前紐約 市長 Michael Bloomberg(彭博)實際上在
2007 年即開始關注「健康支出」與「都市規
綠 化 可 以 是 見 縫 插 綠, 也 可 以 是 大 面 積 都 市 林 之 營 造
劃」之關係。他是個媒體人,對城市治理有不同
都市需要有充裕的開放空間與綠地,提供市民舒壓與緩衝之空間
(Source: 郭瓊瑩提供)
的敏感度,他發現弱勢族群的生活環境,多與
(Source: 郭瓊瑩提供)
綠地少、空氣品質不佳相關,也發現生活空間 精神的層面上,產生什麼樣的適意效果與舒緩
密度過高也與呼吸道及肺部疾病有關,這些不
效益。
利的都市環境所造成的健康成本,亦反應在總 體市政支出的社會成本之上(此亦與美國之醫療
健康城市:紐約「種 100 萬棵樹」計畫
保健制度相關)。
都 市 綠 化 之 拓 增 結 合 大 型 社 區 發 展, 提 供 了 市 民 生 活 於「健 康 城 市」之 綠 色 基 盤
(Source: 郭瓊瑩提供)
福祉社會的建立,從觸手可及的綠地開始
到達「風景區」才能享受綠生活,以這樣的思惟 與價值觀去思考都市的開放綠空間如何規劃,似 乎才更是與人民契合的「民生政策」。
當我們的城市治理或建築管理一直在推動「綠建
為此紐約市推動了「種 100 萬棵樹」計畫,並
搜尋各國的「衛福部」之英文名稱,發現有非
築」政策時,大家其實也忽略了,不應只是責成
以每個人步行 5 分鐘就應有各種大小不等的綠
常不同的「民生治理」思惟。日本用厚生省(出
個別建築物有無符合綠建築標章就好,也並不
地可及為其施政大方針。其背後之科學論述是,
,而其英文名為 自 尚 書. 大 禹 謨 厚 民 之 生)
任何有助於促進人民健康的建設投資,均應是
應該認為構築人類居住與生活的空間,只要全
紐約市雖已擁有一個 320 公頃的中央公園,但
; 「Ministry of Health、Labor & Welfare」
政府第一優先的基本責任,這當然包括了健康
部使用節能之材料即可──推動「綠建築」政策
在此超大尺度的水泥叢林中,「綠地」依然太少
美
為「Dept.of Health and Human
清淨的水資源、空氣以及土壤,還有得以紓解
的終極目標,其實很簡單,就是要營造一個健
了,且分佈不均,因此希望透過一個 10 年計畫
Service」; 英 國 為「Dept.of Health and
身心壓力的「不必付費」空間。也因此,相對於
康的環境(Healthy Place)供人類生活,也
來「見縫補綠」,改善不同階層市民的健康與福
Social Care」;德 國 為「Federal Ministry
,營造多元充 著重在技術層次的「綠建築標章」
因此每一個健康的環境假若能組合起來,我們
祉。
of Health」; 法 國 為「Ministry of Social
,在整體都市治理以及未來前 裕之「健康環境」
Affairs & Health」。
瞻的規劃上才更具有實質的意義與價值。 城市的翡翠項鍊
的城市勢必就會趨向「健康的城市」。
國
到 2016 年,百萬棵樹計畫已達標,同時亦調整 不過,正因開闢公園綠地與開放空間,多已被
了諸多街道、小型廣場以串連成行人徒步區。
,應涵蓋「衛生、社 依此解析廣義的「Health」
視為理所當然,在沒能匹配人們對未來邁向高
雖然此次疫情紐約受創慘重,但前人種樹政策
,為此國家有責任謀求人民之「健康」 會、福祉」
科技化、高智能化等智慧城市想像的情況下,
逐漸成蔭之後,尤其在面對今日防疫如此注重
,而非只在技術面之組織章程中管理 與「幸福」
早 在 2007 年, 歐 美 各 國 的 景 觀 專 業 界 即
一直未被政府納入公共設施建設的優先順序當
社交距離的情況下,這個「綠政」的效益應會被
食品安全、醫療制度、環境衛生……。在後疫情
發 起 了 一 項 稱 作「Public Health and
, 中。當「健康」政策轉化成 Welfare(福利)
擴大突顯出來。
討論此議題,似乎以「厚民之生」尤為貼切。就
Landscape —Creating Healthy Place」
而 非 更 讓 百 姓 有 感 的 Well-Being(好 好 健
城市治理與都市空間規劃,乃至國土規劃層級來
之「專業立場聲明」(Position Statement)。
,也非先進國家探討的福祉( 康自在的生活)
看,如何讓人們能夠更直接地享受到生活週邊的
這五大聲明,可以歸納為 :
Wellness),亦即每個人皆有能力自主地因地
綠地以及及開放空間,而非一定要以旅行的方式
20
21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議題維度
作為都市規劃師、景觀設計師,乃至治理決策者應有責任確保「健康適 意」之環境,此正是後疫情城市規劃之新使命(Source: 郭瓊瑩提供)
封街後之行人徒步區、大型辦公大樓之屋頂綠地均可以是疫情期間之
「緩衝區」 (Source: 郭瓊瑩提供)
波士頓的翡翠項鍊計畫證明了水與綠對市民生活福祉、健康生物、生態棲地之重要性(Source: 郭瓊瑩提供)
,台中有「綠園道」 ,這些 台北昔時有「三線路」
到每一位國人,對其自身生活與生存價值觀的
有 100 多年歷史的綠道,也曾經是都市重要的
修正與重新定位。科技之進步顯然無法預期,
景觀與現代化象徵。如果有機會再從健康國土
各種巨大風險亦難以預期。如果,有朝一日當
1. 營造健康環境,改善空氣、水、土壤之品
城市將大型停車場暫時轉型為戶外賣場,將街
的視角好好檢討今日各縣市之國土計畫,防疫
大環境又回歸到沒有能源的原點時(如此次美國
質,以減輕氣候變遷之衝擊。
道開放空間變成遊戲場(減少兒童使用遊具之群
「翡翠項 與健康政策尤應與生態保育融合為一。
,應是我們在思考人類生存環 德州之寒凍衝擊)
2. 兼蓄關照弱勢與先天健康不平等的族群,
,或是運用可移動的大型盆栽作為街道 聚機會)
鍊」只是個形容詞,但也應是個規劃設計之「動
境空間之規劃與城市治理目標之重新調整定位
透過設計提升其生活型態,增益健康之權制。
行道樹,增加街道或人行道戶外餐飲之 Buffer
,無論其規模、空間型式與長度,其對於今 詞」
時,應是我們應有之新挑戰。
3. 設計並營造多元尺度之綠空間,增進人民
Zone(社交緩衝區)。
日防疫城市之價值觀而言,就是具象的空間緩
的社交互動,舒緩孤獨感與壓力。
衝、都市留白與都市生態兼生命系統可持續發
4. 營造健康環境應無所不在,包括人民之工
將 這 些 就 在 你 我 生 活 週 遭 的 綠 空 間、 開 放 廣
作、學習與家居生活。
場 串 連 起 來, 正 是 市 政 建 設 中 最 基 礎 之 綠 色
5. 透過修復土地(地球),同時達到療癒人們
基 礎 設 施(green infrastructure)。 這 些
之身心健康,此為設計責任之一體兩面。
理念在 100 多年前景觀建築之父 Frederick
「健康適意」環境之營造並非只是表面的綠美化
展之藍圖。
行動而已,在更根本的需求上,它更是在回應 當前全球化、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社會,如何去
劇烈變遷的世界,需要更健康適意的環境
因應與適應快速且劇烈變遷的環境風險。健康 環境,是身體健康之基礎,適意環境則是心理
Olmsted 的規劃設計中,面對波士頓查理斯
後疫情加上全球氣候變遷的劇烈衝擊,人類的
健康之根本,若兩者可合而為一,則當代與未
,亦得以 當然,上述景觀專業者之「立場聲明」
河流域的汙染,即透過改善水岸濕地,並在各
生存環境與生活空間之基本要素,也已經跳脫
來世代的人們在抗衡各種疫情時,應能夠擁有
向外衍生為相關規劃設計者之責任。這十多年
社區大大小小的綠地串連行動中,建構了一個
傳統之計畫型經濟模式與價值標準。此關係到
更務實與更彈性的調適力。作為環境規劃與治
透過來真切深刻的專業本質反省,聲明當中倡
紮實的「翡翠項鍊」——它可以無限延伸入滲成
陽光、水、空氣、土壤與乾淨能源之取得,以
理之專業者,承擔「健康環境」之建構,似乎是
議的思維與信念,應得以逐漸融入每一位從事
為一個城市之綠網,理念清晰、作法簡單,也
及可持續性之維生機制。儘管世界人口仍會成
更為理所當然且當仁不讓的任務。
空間與環境規劃之工作者的血液中。此次疫情
成為今日世界各城市規劃之基本信念。
長,而台灣人口將出現負成長,環顧總體國土
期間,可以看到許多相關行動正積極開展:諸多
空間資源之潛力與優勢,台灣的競爭力將關係
22
23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議題維度
村
聲
點
評
都市日常・疫情限定版 「防疫最大」的時空中,一條條防疫政策成為人們生活的新指令。 以下幾點 #疫術次元 的專屬樣貌,你也感同身受嗎?
# 露出你的額頭
# 大聲點我聽不見!
# 走路怎麼不走直線?
多數場所謝絕額溫超過 37.5 度的
許多公眾場合的用餐區,為了防
仔細觀察,現在大家進入百貨公
額溫的儀式——得到額溫槍「嗶嗶」
傳 染 的 可 能 性, 但 在 人 多 的 場
可不是因為時時刻刻都用酒精消
朋友入場,也都在入口新增了量測 兩聲的恩許後才能邁步,對人們來
說,已成為再熟悉不過的標準動作。
疫都設有隔板,雖然降低了口沫
合, 要 跟 對 面 或 鄰 座 的 朋 友 講 話,還真的是聽不太到呢。
# 倒數 321,史上最不擁擠的 101
司或商場的方向都會偏一邊── 毒 所 以 醉 了, 而 是 每 個 人 都 逐
「自動酒精洗手機」而居。
# 足不出戶,坐擁關注
以往蜂擁至台北 101 周邊倒數新年的人潮少說十幾萬,
疫情指揮中心在 2020 年 3 月宣布,入境民眾接續
甚至也曾創下突破百萬人的高峰記錄。這次,跨年煙
配合居家檢疫。時至今日,已有數以萬計的人們在台
40,000 人。相比之下,2020-2021 跨年的信義計
密切關心你行蹤的不再只有爸媽老闆另一半,還有透
灣境內的一方小空間內度過了獨處的 14 日。期間內,
火秀及晚會雖不熄燈,但北市府將入場人數限制在
過「電子圍籬系統」緊盯著你活動範圍的轄區員警,以
畫區可算是「史上最不擁擠」了吧!
及風雨不缺席、暗示打來問候體溫的村里長們。
# 口罩沒帶,車門不開
# 祖宗也 online
往返都市各方的大眾交通系統,疫情之下運轉
為降低社區感染的風險,2020 年 3 月,政府建議室內超
3
Source: Dannie Jing/ Unsplash
當人潮散去:後疫情時代,
藝文空間根本的脆弱與可能的出路 作者:蔡牧容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地理學系博士生
在 COVID-19 過了一年之久,依然持續肆虐
偌 大 的 建 築、 挑 高 的 天 花 板、 佇 立 各 處 的 白
的狀況下,種種防疫與防患措施的實施拉開了
牆,或映襯又或相融地展示著各式物件,卻因
各種的實體距離。不論是超市中的隊伍、節慶
病毒的四竄、遲遲等不到該有的注意與注視,
團聚的方法,又或是各級教育的授課方式,媒
以及與人們的交涉。
依舊,不同的是,「口罩」晉升防疫時期的新車
過 100 人以上、室外 500 人以上的公眾活動停辦。不少
介的使用與空間狀態的變化皆接連地面對到不
及「拒絕運載」的警告,而對日日仰賴大眾運
線上形式進行。
得不為的調整。以往我們以身體感知來接收訊
疫情的發生,直接關係到了我們與空間相處與
覺沒帶到口罩出門」也因應政策,成為疫情限
統」,讓民眾首次不必親臨現場也能對親人傳達思念!
息的方式,也在這樣的狀況下不斷地在接受調
產生連結的方式,也讓我們有機會跳脫過往空
整──人類從空間中接受到的情感,也同樣在
間的使用脈絡,重新探討空間性的轉變與重組
改變中。博物館空間與藝文場所在 COVID-19
(re-configure)。藝文場所在疫情當中面對
持續瀰漫的一年中,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到的衝擊,以及凸顯出來的脆弱性,更是讓我
票。各城市陸續對未帶口罩的民眾祭出「罰款」 「走到捷運或公車進站才驚 輸的通勤族來說, 定版的遲到新悲劇。
學校課程、會議、論壇活動、畢業典禮,甚至演唱會都改以
為避免清明節掃墓人潮聚集,民政局更建置「線上祭拜系
24
25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議題維度
們得以在疫情帶來的遽變之中,重新思考空間
「人」的角 很明白的,17 世紀博物館公眾化後,
與人之間彼此交錯溝通樣態之新可能。
色漸漸提升成為藝文空間使用中的重點與目的。 藝文場所,不論是博物館、美術館、畫廊或藝
「人」是藝文空間不可或缺的角色
術空間,既有空間的目的即是物件及作品在空 間中的展現,以及觀眾的注視與感受。藝文場
就博物館史來看,第一座博物館(Mouseion)
所的意義生產,開始大幅地以人的意識與需求
最 早 出 現 在 西 元 前3世 紀 的 亞 歷 山 大 城 裡
作為傳輸介質:策畫、詮釋、論述、展示手法皆
(Alexandria)。作為單純的收藏空間與研究
為在這樣的脈絡中建構藝文場所的重要參數。
室,該博物館的進出受到階級性的考試規則限
而除此之外,不同觀眾在空間中的定位與位置
制,置放在其中的物件之於空間、之於人們的
安排,更是在展示空間內不可或缺的一環。
關係也較為單純,物件與藏品在此只接受擺放
空間,其實是你我經驗的「自傳」
與使用,非展示用途。跨越時空,經過 17 世 紀的博物館公共化,博物館等類藝文場所在其
展示的物件因病毒四竄,遲遲等不到該有的注意、注視,與人們的交涉。(Source: Chris Parmiter on Unsplash)
之於人與之於物件的關係中,產生了相當的變
人類在空間中透過建構環境來定位自己,文化
化,物件開始有了對大眾展現的需求與期待。
產物則在歷史續延的意涵、接延的定義與使用
藝術史學家 Charlotte Klonk 也觀察到 19
的軌跡上,透過人類的經驗詮釋來賦予意義。
世紀時柏林的畫廊室空間的變化:空間的安排
所有的社會環境與非人元素依經驗,建構出了
設計,不但類似於當時為了吸引消費而出現的
一個自傳式的參照,人類進而對四周的空間及
櫥窗設計 ,更利用擺飾手法與線條,創造了
物質做出理解。首先以物件角色來看,德國心
觀者可以直接產生消費欲望的空間。博物館的
理學家 Ernst E. Boesch 闡述文化心理學的
空間開始間接地控制起欲望,例如在展廳內擺
象 徵 行 動 理 論(symbolic action theory)
設家具,製造「家室感」以吸引富有的藏家。從
的一篇論文中舉例到,就買原子筆一事來看,
1900 到 1920 年在德國開展的博物館改革運動
買筆這個這個行動象徵了背後的文化特性與行
(Museum Reform Movement) ,也以將
動機會。怎麼說呢?若買筆是為了寫作,則寫
博物館的展示內容,調整成能夠提供給教育程
作作為一件備受尊敬的文化活動,實際上是與
度較低的觀眾參觀與欣賞為目標,將畫廊設計
長遠的知識歷史不斷相互牽連著的。此時,一
的線條與顏色從簡,企圖創造出不需知識背景
個簡單的買筆行為,其中所沾染的文化意涵,
詮釋就能感受到美感的空間 。
便附著在「筆」上,使「筆」這樣的物件自帶了
1
具象徵性的伴隨意涵 。如此的意涵交織,背後 的意義脈絡雖容易受忽略,但在買筆的行動來 1 詳細參考 : Klonk, Charlotte. (2005). Patterns of attention: From shop windows to gallery room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Berlin. Art History. 28. 468 - 496. 10.1111/j.1467-8365.2005.00473.x. 17 世紀後「人」的角色漸漸提升成為藝文空間使用中的重點與目的(Source: Diogo Fagundes/Unsplash)
26
2 詳細參考 : Boesch E. Ernst (2001). Symbolic Action Theory in Cultural Psychology. Culture & Psychology, 7(4), 479–483.
27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議題維度
看,文化性的背景依然關聯著行動之動機 2。
物館與藝文場域早已脫離研究與典藏的單純狀 態,21 世紀博物館空間與功能的轉向,已經將
回過頭以空間來看,空間的組成便不僅止於建
博物館的敘事方向推往大眾化,將研究功能分
材的堆疊所建立出的劃地,在空間社會學甚至
化至教育功能再至學習功能,教育部門與學習
是現象學中,人類透過具有方向性與文化意涵
部門的字詞使用,也目的在於脫離博物館傳達
性的理解,在解讀空間的過程中也創造出特定
內容時以上(博物館)對下(觀眾)的階層關係 4。
空間的意涵,並在空間中建構了特定「位置」 的所在。實際上,地理學中的空間文化討論也
因此,不可置否的,人類在藝文空間的投入,
不斷地在擴增,逐漸將身體、情感、情緒等因
不管是從業人員、工作者或是觀眾,即使藝文
素納入空間理解的討論,認為個體在空間中的
場所在疫情中能暫時脫離營收與財務的明顯危
種種體現與個體鑲嵌於空間之關係,為理解時
機,人的缺席依然緊掐著博物館與藝文場所的
間、空間的重要構築元素 。因此,撇除建築結
命脈──缺乏身體接近的博物館與藝文空間,
構的探討,文化意涵、社會脈絡、歷史背景都
只剩下載體與載物兩者空唱雙簧。藝文場所在
是理解任何空間的必須,人類的身體感知、精
策展中所安排的物件,其在展示當中所透射的
神認知及意識投射,在探討空間具有的方向性
靈光(aura)也難以在人的缺席之中感知。雖
如何安排的討論上,也是至關重要。
非唯一的條件,但博物館與藝文場所的空間關
3
係,需要透過人的接近、使用與交涉來活化,
失去人之後,藝文場所的脆弱性
才能產生關係與意義。德國 19 世紀末至 20 世
就上述物件、空間性與意義生產之闡釋,博物
者 Theodor Lipps 便認為,要產生真正的
館、美術館等藝文場所,在受到 COVID-19
賞析,必須透過身體與精神的結合 5。因此在
疫情影響的狀況下,展現出了無法避免的脆弱
COVID-19 的發生之下,人們作為病毒傳播的
性。脆弱性的顯現,除了是博物館與藝文場所
媒介而被迫拉開了距離,身體與身體、身體與
需要透過人來維持、照顧;物件需要人們維護與
空間在疫情期間的拆散,也使人們的精神性與
策畫之外,以博物館四大古典功能「展示、教
物質性游離於博物館與藝文空間之外,從而大
育、研究、典藏」來說,更是表現出藝文空間需
為削弱了藝文場所的命脈。沒有人的藝文空間,
要人、物件、空間三者之間頻繁的交鋒以生產
展現出的正是這樣根本性的脆弱。
紀初以神入理論(Einfühlung)探討美學的學
意義。雖然仍是藝文機構的要事,但當代的博
3 詳細參考與延伸閱讀 : Wood, Nichola & Smith, Susan. (2004). Instrumental routes to emotional geographies. 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 5. 533-548. 10.1080/1464936042000317686. 4 延伸閱讀 : Boel Christensen-Scheel (2018) An art museum in the interest of publicness: a discussion of educational strategies at Tate Excha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37:1, 103-119, DOI: 10.1080/02601370.2017.1406544 5 詳細參考與延伸閱讀 : Allesch, Christian. (2017). Einfühlung – A Key Concept of Psychological Aesthetics. 10.1057/978-1-137-
藝文空間需要人、物件、空間三者頻繁的交鋒 (encounter) 以生產
51299-4_9.
意義(Source: Photo by Mihai Surdu on Unsplash)
28
29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議題維度
後疫情時代藝文空間的可能與限制
域進行賞析:如十年一次的德國明斯特雕塑展 ,則在城市 (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
博物館與藝文空間在拿掉人作為感受其空間與
各處擺設作品,打開藝術載體封閉的想像,提
物 件 的 基 本 要 素 之 後, 需 要 重 新 構 思 一 種 秩
供開放空間、作品與身體的直接體會。又甚至
序、組合與安排。COVID-19 從 2020 年春
是針對公共空間的日常物件(路燈、樹幹、店
季開始瀰漫到今日,可以看到許多藝文實體空
家招牌等)的美學教育也不為過。
間的內容規劃陸續遷移至線上平台。位於德國 卡爾斯魯新媒體美術館的 ZKM 將整個《關鍵
當然,如何將藝文場所的機構經營與展品的資
(Critical Zones)展覽移植到網站,透過 帶》
訊傳輸,完整地在疫情狀況下操作又是另一難
網站架設試圖創造美術館內的影音效果。2020
事。像是如何不讓螢幕上平面資訊(知識)傳
的雪梨雙年展也在線上開打,完全脫離實體架
輸的重要性大於藏品與展件,也是難以在替代
設,許多開幕會、座談會以及演講也從三維轉
方案中達到平衡。對此,德國數位人文研究員
為二維,觀者只能與螢幕互動吸收。上述這類
Rebecca Kahn6 認為,不管在何種空間中的
以網路作為知識傳播媒材的策展手法,並非新
安排,生產出能夠與知識、物件、觀眾、機構
聞。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網路作為工具的門
對等的語境(context)即是必須。疫情的存在
檻慢慢降低,使其成為具吸引力的空間展示替
提供改變空間思考的機會,而不管是實體策展
代工具。但,要是我們暫時不談單純的訊息傳
改變或延伸內容至雲端,只要受到物質狀態的
播,而依然考慮藝文場所裡空間與物件的安排
限制,放慢語境的發展、構築(甚至研究)以及
呢?以下將舉出幾種案例,試圖思忖藝文空間
脈絡的安排,皆是成為博物館與藝文空間之探
可產生的不同排列。
討與轉化自身的必須及契機。在疫情時代裡藝 文展覽尋求線上媒介作為解方的同時,如何建
會在城市各處擺設作品德國明斯特雕塑展(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圖為 2007 年的展品(Source: Wikimedia)
重 新 思 考 博 物 館 與 藝 文 空 間, 位 於 柏 林 的
構出更完整的展覽語境、不讓二維試圖替代掉
DISKURS 獨立藝術空間為了因應病毒襲擊,
原本三維的體驗,而是在理解終究無法達到三
策畫了十場櫥窗展覽,在不讓觀眾進入內部空
維經驗的狀況下,想像在二維可以以什麼方式
間的情況下,以櫥窗做為架設目標,透過在玻
體驗,將會是後疫情時代的藝文工作者、經營
改變藝文展示並不只是改變傳達方式;在前文中
媒介不只傳達出不同的資訊,也提供不同的體
璃櫥窗內的物件擺設,讓在封城狀況下的觀眾
者乃至藝文空間本身,必然要面對與思考的事。
我們認識到人之於展品物件與藝文空間性的根
驗。就如花時間去美術館的人並不一定會花時
本需求,了解物件與空間性之於人的關係永遠
間瀏覽與串流,疫情中與疫情後的空間及對探
依然可以看見實體且與空間相契的作品。練習 認識博物館建築與展覽空間,將展間配置、平
就如班雅明提到譯者任務 時,強調文字翻譯並
無法透過線上媒介完全轉譯。必須認知的是,
索藝文內容的期待,不應被輕易地放在同一個
時慣性的空間使用重新思考也成為可能之一。
不是為了不懂原文的人而做的,文字與語言會
在這樣的知識、文本、物件、空間安排的轉換
天秤上做比較。
又 或, 撇 除 需 要 在 空 間 內 集 合 的 需 求, 藝 文
隨著社會景況與時代改變,沒有一種終極的譯
任務中了解其中意涵的輕重,不同材質的溝通
組 織 與 博 物 館 可 在 集 體 策 畫 的 連 線 狀 況 下,
本。對班雅明來說解釋字詞並不是重點,而是
將 美 感 與 教 育 功 能 發 散, 提 出 號 召 與 方 法、
完整並豐富的表意,翻譯並不只是幫忙解釋。
組 織 與 帶 動 行 動, 引 領 觀 眾 在 可 及 的 公 共 區
回到藝文空間在疫情下的生存辦法,同樣的,
7
30
6、7 詳細參考 : Benjamin, Walter. (1968).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H. Zohn, Trans.).In H. Arendt (Ed.), Illumination (pp. 6982).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1)
31
用最熟悉的社區,抵抗最未知的疫情: 嘉義新港的社區防疫
專訪新港文教基金會
採訪、攝影|王昱文
探 勘報告
#疫 術 次 元
→→ 新港文教基金會 當信仰碰上病毒
豐仁藥局 站在疫術工作最前線 ←←
→→ 德國柏林公民行動 寒病封城,街友送暖
新港奉天宮前,大街上掛滿一排排的燈籠,象
年的腸病毒、2003 年的 SARS,到 2020
徵著即將迎來的鬧熱時節。
年爆發的 COVID-19 疫情。
去 年 的 此 時, 新 港 的 名 字 頻 繁 出 現 在 新 聞 版
「社交距離」成為關鍵 面對未知病毒的蔓延,
面,在媽祖遶境是否停辦的爭論中,位居核心。
字,中斷了人們習以為常的交流模式。在這樣
在此之前,新港早在 1990 年代起即以社區營
的非常時刻,社區可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造的「模範生」廣為人知,1987 年成立的新港 文教基金會,在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從致力
台灣過去一年多來的抗疫成績斐然,社區感染
於推動鄉土文化、環境保護意識,三十多年來
的危機停留在只聞樓梯響,而未見病毒真朝社
陪伴了當地居民度過三次大型傳染病:從 1989
區 往 的 階 段。 儘 管 如 此, 新 港 鄉 的 社 區 防 疫
33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探勘報告
(使用米奇杯杯的) 「小鎮醫師」陳錦煌先生長期投身當地的社區
現任董事長陳政鴻先生在去年的媽祖遶境爭議中挺身,進行困
工作
難的風險溝通
傳染力如此強,單靠個人防疫是不足,在這個
家庭裡,假設在活動期間或之後幾天突然有人
狀況之下,一定要回到社區的生活來調整。」陳
染疫,然後疫情調查的時候被問說你去過哪裡
錦煌說。
……那肯定就爆掉了。」
遭 逢 未 知 的 病 毒, 人 們 容 易 因 訊 息 混 亂 而 恐
基金會的夥伴們意識到,遶境與否已經不只是
慌,相對邊緣的社群如高齡族群更可能因此被
新港自己的事情,也不只是會影響沿線城市而
推入險境。基金會很快地發現,只靠「勤洗手、
已,更是攸關整個台灣防疫成或敗的關鍵。
少外出」的宣導,並無法解決所有問題。此時, 「假設醫療人員是第 社區便扮演了關鍵角色,
現任董事長陳政鴻先生在去年的媽祖遶境爭議
一線,這邊的人在打仗,社區比較是後勤的概
中挺身,進行困難的風險溝通。
念,隨時可以支援前線。」陳陳政鴻董事長如此 總 動 員 仍 在 這 段 時 日 裡 不 遺 餘 力 地 持 續 著,
社交距離中斷了人們習以為常面對面的互動模
從 下 到 上、 從 老 到 少 未 有 任 何 懈 怠, 不 只 為
式,對於社區的公共生活而言更是影響甚鉅。
COVID-19 而努力著,更是為了後疫情時代的
陳錦煌認為,越是在這樣的時刻,社區越應該
成立於 1987 年的新港文教基金會,三十多年
有可能形成共識。」陳錦煌這麼告訴我們。利用
未知病毒未雨綢繆著。在新港社區的防疫行動
發揮「生命共同體」的功能。他舉例,去年四
來,累積了豐富共事經驗,培養了深厚信任,
遶境籌備會議的場合,他們以武漢百家宴和南
裡,新港文教基金會在其中的串連、推動與實
月中央指揮中心發布了禁止社區長照據點活動
才有可能讓新港社區的防疫行動,在疫情期間
韓新天地教會群聚感染舉例,嘗試向上百名與
踐至關重要,可說是非常關鍵的始動者。本次
的指示,基金會當時便呼籲,不應該讓活動完
迅速地「動起來」。
會者和直播畫面前的民眾解釋疫情期間遶境群
台北村落之聲走進嘉義新港,與新港文教基金
全停止。在人口結構高齡化的鄉村地區,醫療
會的兩位重要人物:陳政鴻董事長與陳錦煌醫師
資源不比都市區域,許多長輩一個人在家,可
這一點,尤其反映在去年四月的媽祖遶境爭議
聊聊,新港社區這段由下而上且未完待續的抗
能連食物的取得都有困難、生病了更沒人能照
上。
疫歷程,同時一同思考新港鄉這歷經一年多的
「這時候老人家自己一個在家,聽大家一講 顧。
社區防疫模式,如何成為我們思考後疫情「新常
很緊張,他不就更害怕?」陳醫師認為,疫情
(new normal)生活的契機。 態」
期間最擔心的就是恐懼與孤獨蔓延。因此,當 地的社福中心扶緣協會仍鼓勵長輩前來拿取便
社區防疫:深入社區角落,停止恐慌蔓延
當,以維持基本的社會連結。
然而,遶境活動迫在眉睫,政府也未出面明令
描述社區在疫情期間的角色。
「這時候社區的重要性,就是讓大家 活動舉辦。
聚的危險性。 「這裡的溝通,其實是建立在我們 陳政鴻表示, 基金會掃了三十年的地這樣的基礎上。」他口中
當文化信仰碰上病毒威脅:媽祖遶境暫延的決
的掃地,指的是新港文教基金會在當地推動了
策中,由下而上的風險溝通
三十年的「淨港計劃」。基金會有感於每年遶境 造成大量的垃圾,他們號召當地義工、串連在
長達九天八夜大甲媽祖遶境,是全國矚目的年
地社團,不選擇擠在熱鬧的前排,而是默默跟
度宗教盛事,遶境的終點就位在新港奉天宮。
「 (整個遶境)我們掃三次, 在隊伍後方做清潔。
「如果 SARS 在 2003 年讓台灣學到世界大流
此外,社區防疫的重要性,其實也正是回應著
然而,當地人每年引頸期盼的遶境活動,在疫
這個都是動員新港的社團,所以這個不是說只
行時中央如何建立防疫指揮體系,COVID-19
COVID-19 病 毒 本 身 的 特 性。「SARS 的 時
情期間卻成了棘手難題。陳政鴻向我們描述這
是我們,而是基金會來帶領這些社團,大家一
一年多來教我們的最多的大概是『社區防疫』。」
候,我們是用量體溫把它擋住,比較容易抓到
「去年大甲媽祖來之前,我們一樣是在 段過程:
起來做……我們有這個三十年的基礎,有社區
陳錦煌醫師在自己的臉書寫道。2020 年疫情
感染者,這次的病毒是有症狀之前三天就可能
開籌備會,後來我們發現疫情沒有趨緩,一直
共同體的基礎在這裡。」新港在這半甲子的淨港
爆發後,全國有無數雙眼睛每日緊盯著指揮中
已經感染。另外,他會口沫、甚至空氣傳染,
蔓延到世界各國,到處都在封城。那時候媒體
歲月裡,掃出了在地社團長期的合作經驗,也
「社區感染」則時不時作為恐慌的 心的記者會,
是這次病毒很大的不同,因此也更凸顯社區防
只要出現有一個人染疫、到過哪裡,就整個都
在掃把每一次地揮動裡,把地方凝聚成了關係
代名詞,出現在人們的話語中。
疫的重要。COVID-19 突變速度如此快、空氣
是風聲鶴唳。你看幾十萬人來,又回到他們的
緊密的共同體,也讓新港社區在面對媽祖遶境
34
35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探勘報告
:與疫病共生的 邁向新常態(New normal)
配簡單的舞蹈動作,同時找來國小學生組成歌
日常
唱隊,鼓勵學生回家陪阿公、阿嬤一起跳。陳 「我們先找一群小朋友當 政鴻描述當時的情景: 種子,然後推廣到學校晨操的時候一起跳。我
度過 2020 年冬季,台灣的疫情逐漸趨緩,此
們還鼓勵小朋友回去跟家庭裡的長輩跳,如果
刻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這段抗疫的過程帶給
上傳影片有禮物,所以就看到很多人全家一起
了我們什麼?
跳,那時候變成一個風潮,疫情期間也能增加
,新港社區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對媽祖的感謝與虔誠(Source: 新港文教基金會提供) 持續三十幾載的「淨港計畫」
親子的互動。」舞曲的影響力逐步擴大,從原本
「整個疫情結束之後,世界會 正如陳錦煌所說:
,在嘉義縣政府的青睞下進一步 只有「新港 IN」
變,但這個變是怎麼變?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成為了一整個縣的防疫舞 改編成「嘉義 IN」
當然,我們希望這個病毒會慢慢消失,可是其
曲。每天倒垃圾、里長廣播前,居民們都能聽
實有很大的機會,新的病毒仍然會出現,我們
到這首歌,逐步讓防疫宣導成為大家生活的一
怎麼來跟他共生,並一起來面對這樣的未來?」
部分。
諸如疫情期間為避免接觸而盛行的在宅工作、 外送平台,勢必變得越來越頻繁。不過,除了
陳錦煌認為,轉譯是一個將知識轉化為行動、
距離的維持以外,疫情同樣可能帶來更緊密的 情感連結。
的延辦爭議時,能夠第一聲吹哨,一致對外表
息是真的假的。透過這個平台,可以很清楚的
「當你知道這個防疫知 行動延伸為習慣的過程:
達疑慮。
知道我們這個社區裡的狀況,去想除了遵照指
識之後,怎麼轉換成行動,再從行動轉換成習
揮中心的作法,我們自己本身還可以做什麼?」
慣,這是一個很大的關卡。聽到政府在推廣一
新港與日本岐阜縣飛驒市的情感,就是一個很
個知識,會覺得對啊很有道理。可是知易,行
好的例子。新港在 1994 年開始和飛驒交流社
卻是難的。」
造經驗,2017 年正式締結為姊妹市。每年四
「這也是基金會一直以來都在做的,從理念宣 導、人才培育到組織行動,我們在講的社區防
他們首先碰到的難題,就是防疫知識的轉譯。
疫,其實就是透過這個過程。不可能什麼事情
疫情期間中央釋出不少訊息,看在熟悉社區的
都是中央下令,一定要民間由下而上做起。」陳
「 『內 他們眼中,卻有些打不到點。陳政鴻笑道:
對一個身在都市中的上班族而言,點開手機便
祭」。去年雖因疫情不便前往,但雙方仍以手舉
錦煌這麼說道。
,全部都是中文,長輩心裡只 外夾弓大立腕』
能輕鬆獲知最新的疫情消息;獨自居住的長者,
牌拍照的方式互相鼓勵。隨著日本國內疫情升
想,是咧講啥物碗糕(uánn-ko)?政府可能
往往對手機、APP 等科技媒體不甚熟悉,導致
溫,陳政鴻等人開始思考,自己能為遠方的好
覺得他每天都做了宣傳啊!怎麼會知道這邊老
在防疫訊息的接收上有相當高的門檻與困難。
友做些什麼?當時台灣取得口罩也不容易,於
人很多,又聽不懂國語?」
經由長年與社區互動的積累,新港文教基金會
是他們想到了折衷的辦法:送五千個布口罩到
更了解應該透過什麼樣的語言及方法進行對
「我們號召大家來送,一個口罩大概五十 飛驒。
「新港 IN 病毒 OUT」防疫舞曲:一首歌如何讓 防疫成為社區習慣?
月基金會與鄉公所都會受邀至當地重要的「古川
回到日常,新港當地又是如何傳遞防疫知識?
為此,基金會在眾位志工當中找到了一位人才
話,並發掘地方擁有不同專長的人才,透過彼
塊, 我 們 用 這 個 觀 念 下 去 弄, 如 果 你 願 意 捐
疫情初期,他們很快找了鄉長、第一線的社政
──嘉義北美國小的退休校長王靜文。王校長
此良好的協作,讓疫情資訊與防疫知識能夠順
一百塊,等於有兩個口罩。」從鄉公所、奉天宮
與民政單位,以及地方團體共同成立行動委員
,改編成台 將李千娜琅琅上口的歌曲「心花開」
利地轉譯與溝通。
「不 到各級學校,新港幾乎人人響應這個活動,
會,早在出現第一個疑似感染的個案前,整個
,並 語版本的防疫舞曲「新港 IN 病毒 OUT」
要說只有董事長或陳醫師、鄉長幾個人,我希
「恐慌最怕就是 社區就已經動起來。陳政鴻說,
在改編的歌詞裡唱到「出門掛喙罨洗手愛照起
望讓我們這個社區的居民,共同來關心我們遠
黑白傳,有時候可能連學校校長都不太清楚訊
、 「逐工來也來運動、愛食也食營養」 ,再搭 工」
方的好朋友。」
36
37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探勘報告
村
聲
點
評
都市日常・後疫情時代城市預報 是的,這是後疫情時代城市中,你我都可能發生的事。
「友」 新港與飛驒曾交換雙方的稻米進行耕作,並將釀製成的酒分別稱作「朋」
大家再見~我們 # 雲端 見
「好可愛!你的 # 口罩 哪裡買?」
後疫情讓廣大課程、會議、面試、演唱會改為線上模
五花八門的口罩設計儼然成為台灣特有的新商機,
項。嘗試及適應了遠端作業的人們,因而漸漸考慮生
讓人眼花撩亂,更衍生出各式口罩鏈、套、袋的酷
式,不少公司也將「遠端工作」長久納入營運的新選
叢林迷彩、恭喜發財、創意塗鴉……
活與工作協作的多樣可能,移動在不同城市、鄉鎮、
炫配套產品!在後疫情時代,「你的口罩哪買的!」
地方之間的「二地居住模式」,搖身成為後疫情時代更
或 許 會 取 代「口 紅 顏 色 好 美!」成 為 人 們 的 新 讚
加普遍的新選項!
美語?
種出一座 # 綠城市 疫情吹起一股植物狂熱!假日花市較以往更有人氣,越來越多植物從窗沿探 一箱箱送往日本飛驒的布口罩,滿載著新港與飛驒兩地珍貴的情誼(新港文教基金會提供)
出頭,在城市頂樓向天空招手。植栽為私人生活空間注入鮮活生命力、療癒
人們緊繃的心靈,在後疫情時代的城市空間,作為人們運動、休憩、大口呼 吸的緩衝區,綠色區域的設置也愈發重要。
那些不會再消失的
」 「# 小家私(ke-si) 疫情為我們的生活場景注入
許多不得不用的新配件:額
溫 槍、 公 筷、 酒 精 噴 霧 器
陳醫師形容飛驒與新港之間是「沒有接觸的友
訪談結束後,陳錦煌跨上腳踏車,緩緩融入新
,儘管無法相見,仍能陪伴彼此走過危難 情」
港村的風景中。疫病當前,少有鎂光燈落在這
時刻。由此,我們可以看見社區豐沛的能量,
個看似再平凡不過的小鎮,他們卻以自己的方
從新港這樣的小鄉鎮,影響逐步擴及整個嘉義
式默默守望著彼此,在疫情中發揮難以想像的
縣,乃至台灣各地,更包括大洋另一端的友人。
龐大力量。
……。在病毒永遠消聲匿跡
穿梭城市中的「# 宅經濟」
的那天到來前,這些防疫小
配備大概還會存在你我的日
在大家都避免出門的日子,實體、電廠業者的物流宅配產業前所未有的繁 忙,成為連結起城市民生的新脈搏。人們對外送平台的「送貨上門」已然長出 厚實依賴感,穿梭城市中的物流車、物流士,也成為街道上大家越來越習以 為常的新夥伴。
不只是社區的存在使社區防疫成為可能,在防 疫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互助的重要性也更被 凸顯,使社區變得更加緊密。
38
39
常中好一陣子,成為後疫情
時代裡,維持城市健康運轉 的小小「大」功臣。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探勘報告
城市第一線的疫術工作者,
2019 年末 COVID-19 爆發,迄今已是一年有 餘。在一開始疫情仍然未卜時,社區感染的潛
如何以「社區藥局」為己任? 採訪、攝影|林宛穎
專訪 2018 老屋新生大獎豐仁藥局
在風險使人自危,我們照公司及學校的安排在 家上班上課,減少外出的機會,原本引頸期盼 的大型公共活動如書展、影展接連取消。在疫 情如程咬金般來到起初,我們好像逐漸失去了
Source: 豐仁藥局提供
掌握生活節奏的能力。不過,在如此非常時期 裡,另一種疫情底下的日常也隨之誕生了。我 們開始數著週一或週二,拿出健保卡,照著身 分證的尾數單或雙,找到家裡就近的藥局,並 在人龍的最後停了下來。這是我們都曾有過的, 到藥局排口罩經驗。 派發口罩的藥局,成為疫情初期台灣人們日常 的交集、生活的重心;而當時沒日沒夜整理口罩 的藥師,可說是在對抗嚴峻疫情時,社區裡的 第一線「疫術工作者」──不只是防疫物資補給 站,更是提供民眾最直接面對面的疫情諮詢服 務。 然而,當口罩供給充足穩定、疫情的陰霾暫時 退 去, 難 道 藥 局 之 於 我 們 而 言 就 不 再 重 要 了 嗎?除了買藥、買衛生用品的消費需求之外, 藥局之於我們的社區生活,如何能有更多的可 能?在後疫情時代裡,我們勢必將與更多未知 的病毒共生,而藥局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接 近醫療專業的所在,必然會是打造健康照護社 區的基礎。既然疫情開啟了我們對藥局的重視, 那麼在疫情之後,我們該如何重新思考藥局之 於社區、之於我們生活的關係? 帶 著 這 樣 的 疑 問, 台 北 村 落 之 聲 來 到 豐 仁 藥 局,一間於 1972 年開業,鄰近龍口市場、南
40
41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探勘報告
「我們有 很方便,網購電商一鍵下訂就可以了。
藥品可能會讓血壓升高,有些人往往會因此睡
藥,有健康食品,那我們(藥師)要幹嘛?」
「這就是我們要做的,要問為什麼要吃、 不好。 有什麼症狀可對應到這個藥品、你適不適合、 吃了以後會怎麼樣……。藥局不是一般的店,
「我們接觸病人的時間久,我們也比醫生有時
我們要把關。」
『多問』就是我們的責任。」黃藥師用平實的 間, 口問,說出了這句攸關藥師對於社區根本責任
豐仁藥局對於多問的重視,也反映在藥局的空
的話。
間格局上。豐仁藥局店面整潔復古,雖然佔地
「多問」的關心,交織起藥局與居民之間的關係
1972 年開業至今已屆半世紀的豐仁藥局,持續用心地陪伴居民,給予鄰里照護的溫度
不大,仍然犧牲了擺放貨架的空間,營造出能 擺放長凳的座位區,讓來訪的客人能夠在此歇
實際上,對於「詢問」的重視,來自於黃藥師對
「當初的構想就是雙櫃檯,一個 歇腳、聊聊天。
「環環相扣才能 於醫療體系裡各級分工的觀察:
有結帳功能,甚至能夠讓客人坐下來問,不管
解決病人的問題:由醫生和護理師建立好的醫療
你是不是要跟我買,不管你是藥的問題,你是
現場與診斷,藥師來提供藥物諮詢、副作用排
健康食品的問題,你都可以來問我……我覺得
查,以及健康藥品的服用建議,才能真的解決
這是藥師的責任……我們在社區可以做的是這 一塊。」
機場夜市的老藥局。在這至今已快半個世紀的
識許久的老朋友來訪。這時才領悟到,定位自
難題。」的確,當病人從醫院看診回家,與病人
服務當中,豐仁藥局見證了社區與城市的起落
身為「社區藥局」的豐仁藥局,早就將需要什麼
同在社區的藥局與藥師,不論是在可及性,或
發展。也正是這些時日的累積,讓從父親手上
這種一次性消費關係的詢問,融在藥師與鄰里
是諮詢的時間上,都能提供就診以外更為細緻
藥師作為社區中真正掌握疾病與健康知識的專
接手藥局的黃藥師,重新思考目前主流藥局在
厝邊的日常交陪之中。豐仁藥局是實在地了解
的追蹤與關心。
,不只是了 業者,豐仁藥局便是希望透過「問」
服務定位上的混亂,從而決定專心作為陪伴鄰
到要維持老友們的健康、緩解他們的不適,真
,希望能夠將藥局與社區 里厝邊的「社區藥局」
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協助。不過,豐仁藥局之
不過,多問真的會有效果嗎?黃藥師就說到,
正在乎的「關心」。當詢問能進一步發展到關心
居民之間的關係建立得更為緊密。
所以會如此重視藥局與社區居民之間的陪伴關
曾有個未滿三十歲的年輕人,一直來拿心血管
時,便是藥局與社區接軌的開始,也是藥師與
係,卻是出自於對藥師角色定位模糊的觀察。
「太奇怪了,這麼年輕欸!」第 內科慢簽用藥。
居民之間緊密連結的交織起點。
「我認為藥師就是個尷尬的存在」 ,黃藥師坐下
三、四次見到他,黃藥師詢問他的用藥歷史與
「藥師就是個尷尬的存在」 :從質疑裡找到身為 社區藥師的責任
沒多久這麼說。
解到來訪的人的需要,更是傳達一種對病人真
家庭病史,發現他在沒有家族遺傳疾病的前提 下,用藥後平均血壓仍高達 170。黃藥師建議 他去看看腎臟科,結果正是腎臟有顆良性腫瘤。
傍晚,外頭是車水馬龍的下班尖峰時刻,小巷
會這麼說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只要我們稍微
內的藥局偶爾進來幾位客人。黃藥師在門口停
回想一下平常的就醫或消費習慣便能聯想到。
好機車,一進門,隨即開始招呼起來訪的客人。
在台灣「看醫生」是件非常方便的事情:我們有
另外,黃藥師也舉例,如果有客人入店就說要
不過開口的第一句話並非是我們在連鎖藥局耳
健保制度,大抵上許多區域都有大大小小的各
買維骨力,在「快消費」成為目前趨勢的狀況
,而是簡單卻又不失溫度 熟能詳的「需要什麼」
級醫療院所,便宜的掛號費讓大家生病就去看
下,有的藥局就會直接賣,或是看哪個藥品對
的噓寒,專業滲在問暖中的健康諮詢。與其說
醫生,在短短十來分鐘不到的看診後領藥,吃
店的利潤高、就推病人購買哪項產品。然而,
來到豐仁藥局的是客人,不如說更像是已經認
完拿著慢性病處方簽再領;要購買健康食品也
藥師應該要做的,其實是要提醒客人注意這類
42
,為的就是 豐仁藥局在空間配置上特別放了張長凳(左側玻璃車影處) 讓人能待得更久一點,藥師的責任也能盡得更多一點
43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探勘報告
例如異位性皮膚炎用的。」
拿很髒的手來搶口罩……。」黃藥師也提到, 在疫情初期仍需要排隊領口罩時,民眾或許只 是知道防疫需要戴口罩,卻沒發覺排隊來領其
「這是我們的責任」是黃藥師常掛在嘴邊的話,
實就是曝險,黃藥師看在眼裡其實也是提心吊
在訪談當中也聽到了不下十次,不過從不覺得
膽,畢竟「台灣多少個藥局,就有多少個潛在的
膩,因為這真真確確是黃藥師對於豐仁藥局的
群聚感染危機」。
期待,也是豐仁藥局以社區藥局為己任正在做 的事。
恐慌、焦慮源自於對病毒的不了解,而對於如
疫情爆發初期,許多人早起來藥局門口排隊等待領取口罩,不過藥局承接更多的其實是長輩 們的焦慮
只有藥品,不賣雜貨,正如同櫃檯上方那塊氣勢磅礡
的「豐仁藥局」招牌。不言自明的是,這裡是藥局,
有作為藥局該有的責任(Source: 豐仁藥局提供)
社區藥局:防疫第一線的疫術工作者
於是在豐仁藥局放了一張長凳之後,原本固定 會來藥局領慢籤用藥的、順路進來買藥的、晃
此突如其來且席捲世界的疫情,有這種不安的
在豐仁藥局半世紀的時日裡,老厝邊們看著黃
情緒是不難想見的。不過,就算是沒有疫情的
藥 師 長 大, 如 今 從 父 親 手 上 接 下 了 這 間 老 藥
平常,我們對於自己之所以病痛的原因、藥物
局,仍舊看照著鄰里的健康。相信身邊的老鄰
有效的機制,甚至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真得
居都能感受到,當年那位走跳在豐仁藥局裡的
有比新冠病毒更了解嗎?「老一輩的人都很難了
孩子,已經是把所有推開藥局大門的人,當作
解藥物原理,對他們來說『胃藥著是顧胃的啊』
是自己責任的社區藥師了。
蕩晃蕩來聊天的老鄰居,就這麼在那張板凳上
2020 年初 COVID-19 讓世界陷入恐慌,即
!」這種吃腦補腦、 (uī ioh tioh sī kòo uī ê)
多坐了一下,有時間讓黃藥師多問了一句。沒
使是病例數量相對少的台灣,多數民眾還是非
吃 眼 補 眼 所 延 伸 出 來 的 邏 輯, 我 們 都 十 分 熟
老木櫃並肩靠在豐仁藥局的牆上,老板凳上坐
想到──真的是沒想到──就這麼給他問到了。
常擔憂疫情擴散狀況。黃藥師回顧當時藥房的
悉,更不用說是黃藥師每日必須面對的詢問。
著一隻店長老貓咪在休息,古董機械鐘仍盡責
黃藥師說,有次附近的阿伯照常來藥局聊天,
「榮景」 ,許多人早起來藥局門口排隊等待領取
聊著聊著突然說自己接下來要去開刀,黃藥師
口罩,不過藥局承接更多的,其實是長輩們的
豐仁藥局作為一個與社區緊密連結的藥局,在
面的車水馬龍來得緩,客人的來來去去不再匆
這才想到這位阿伯平常有吃紅麴納豆的習慣,
「這樣的口罩有用嗎?」 、 「口罩不夠怎麼 焦慮。
客人用藥知識的推廣上,是藥局的日常,也是
匆,而是在與藥師的詢問、閒聊與關心裡,真
紅麴納豆會抗凝血,即使是再小的手術都還是
辦!我的口罩天天都要換欸!」……或是一些健
藥局自認責無旁貸的責任。
的慢了下來。
建議停止食用。黃藥師於是特別提醒阿伯開刀
「很多藥物或是健 康食品能否抵禦病毒的詢問,
前不要吃,阿伯也聽從了藥師的建議,後來順
康食品對於武漢肺炎有沒有用,有啊!如果你
利地完成手術。從常客阿伯突然想到要開刀,
的免疫力增強,罹病時當然會有用!但是對於
到藥師突然想到阿伯的用藥習慣,這一切看似
老一輩的人來說,很難理解……老人家會來藥
很偶然,實際上卻是豐仁藥局秉持著多問的責
局散發焦慮。」
任,與社區藥局的精神,同時將這些理念落實
地報著整點。豐仁藥局裡的時間好像真的比外
「這是我們的責任」 :豐仁藥局裡不賣雜貨,只 有藥品與藥師
對於黃藥師而言,相對於販賣零售,藥局對於 社區來說,是鄰里之中最能夠提供藥品、醫療
, 到藥局空間改造後的必然。這些「突然想到」
因此藥局在當時的工作除了發放口罩之外,另
相關知識的場所。為此,不像其他連鎖藥局賣
就是豐仁藥局一連串苦心安排裡最好的收穫。
一 大 工 作 重 點, 就 是 努 力 釐 清 大 家 焦 慮 的 源
衛生紙、沐浴乳、零嘴,豐仁藥局把雜貨都撤
頭,盡力宣導正確的防疫觀念。實際上,民眾
掉了,為的就是讓藥局的業務更加明確:希望人
對於 COVID-19 病毒的認識,仍是恐慌居多。
們之所以來,就是因為有問題想問而來;來了以
「去年疫情開始 對此黃藥師打趣又無奈地說道:
「還是有洗髮 後,疑惑與惶恐能夠好好的解決。
時,大家都很焦慮,但同時有趣的是,大家都
「不過是有功能性的, 精啦!」黃藥師打趣說,
44
店長貓咪和藥師一起守護鄉里(Source: 豐仁藥局提供)
45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探勘報告
熱湯、冬衣和難民餐廳:
疫情的酷寒當前,有人為街友送暖
安德烈(左一)端著麵包與飲料給街友們
街友們從熱湯巴士的志工們手中拿取適合尺寸的外套
這 裡 是 安 德 烈 發 起 的「熱 湯 巴 士
任快遞員的經驗,以及數十年來在柏林大街小
」街友關懷行動,每次巡迴必 (Suppenbus)
「我知道哪些地方是街友常聚 巷裡穿梭的經歷,
現場直擊德國柏林公民行動
來的據點。車上載著約 300 人份的熱湯、咖
集的點。」
啡、茶,小圓麵包,以及塞滿半輛巴士的冬衣 褲、襪子等禦寒衣物。 戴爾(左)在發送送禦寒物資給街友時,習慣與他們聊聊天
2020 年 COVID-19 疫情全球肆虐,當各國政府為了防疫祭出封鎖令,要人民 乖乖待在家減少外出,無家可歸的街友們首當其衝。去年底,迎來疫情裡第一個冬 天,收容所因防疫規範容納人數大減,柏林因而有旅館提供街友入住、有餐廳贈送 免費餐點給街友,也有數個組織發起送餐活動,寒冷夜裡開著巴士分送熱湯、咖啡 和禦寒衣物,幫助街友們度過這個寒冬。 二月的柏林,仍寒氣逼人,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忽地倒臥在地上,他的朋友見狀趕 緊向旁人求救。安德烈(André Ruschkowski)過去查看,發現對方毒癮發作, 「不要送醫,我沒事!」這位落魄的男子和他身邊的朋友都不懂德 卻仍堅持大喊: 文,已經露宿在柏林東站(Ostbahnhof)外頭數日。
採訪︑攝影|黃文鈴
順著火車站的樓梯往下走,通往停車場前,一道玻璃門巧妙隔出幾坪大的空間,車 站暖氣直送,街友們長據在此徘徊。安德烈帶著兩名志工開著印有柏林赫塔足球隊 (Hertha BSC)隊徽的藍色小巴,將車停在門口不遠處,幾名街友聞風,三三兩 兩聚集而來。
46
「熱湯巴士」巡迴之旅,自去年十一月延續至 今。今年一月底氣溫驟降,一度落到零下 15
停車場的角落或坐或站著一群波蘭移民,穿著
度,安德烈當機立斷,連續十四天,天天出任
同樣印有赫塔隊徽藍色背心的志工,一一詢問
務。
是否需要熱湯,或來點麵包裹腹?幾名街友熟 門熟路,隨著志工到裝有外套的袋子裡,比對
安德烈是赫塔隊的死忠球迷,自 1992 年首次
適合自己的尺寸,當場換上新衣。另一名戴著
踏入球隊主場館──奧林匹克體育館,近三十
毛帽的老街友滿足地喝著剛盛好的熱湯,直向
年來累積現場觀看近 500 場球,因此透過赫
志工們道謝。
塔球迷俱樂部,認識一大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疫情寒冬裡的碗碗熱湯:
早 在 去 年 夏 天, 柏 林 熱 到 攝 氏 35 度, 安 德
「熱湯巴士」巡迴全柏林
烈就發起過送水給街友的行動。靠著龐大的球 迷 網 絡, 他 募 集 到 所 需 款 項, 最 後 發 送 出 超
外頭的天空已由藍轉墨,但「熱湯巴士」的任務
過 2,000 瓶瓶裝水。當時的核心工作團隊,
才正要開始。每週四安德烈載著同樣是赫塔足
,更四處牽 不僅人力支援這次的「熱湯巴士」
球迷的志工們,除了固定到幾個火車站大站,
線,找到能提供餐點的店家。赫塔所屬的酒館
其餘路線由安德烈自行決定。靠著年輕時曾擔
(Kneipe) ,免費提供熱咖啡、茶;柏林一家專
47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探勘報告
距 離 交 通 繁 忙 的 東 十 字 火 車 站(Ostkreuz
根 據 2020 年 初 的 一 項 民 間 統 計 1,
Bahnhof)走路不需十分鐘,一直以來,安德
全柏林至少有 1,967 名露宿街頭的無
烈持續為這裡的街友募集保暖物資。但在二月
;若再擴大 家可歸者(Obdachlos)
初,就在一波強寒流來襲的前夕,警方無預警
延伸,依據聯邦無家可歸者援助協會
撤離住在裡頭的百名街友,將他們載往一處緊
( Bundesarbeitsgemeinschaft
急庇護所。
Wohnungslosenhilfe)最新估計, 2018 年 全 德 約 有 678,000 名 無 自
安德烈(右)與露宿街頭三年的湯瑪斯(左)
隔天一早,數十名自發前來的民眾,在原處抗
,這 身 住 處 的 人(Wohnungslos)
議、分發傳單。發起抗議的妮娜(Nina)說,
個數據包含寄宿緊急庇護所、朋友家
這些人已住在這裡多年,多是來自東歐國家的
等,沒有租約在身的人。
魯梅爾斯堡灣旁的街友聚集地四處散落許多帳篷( Laurenz Terl 提供)
移民,像是保加利亞人、吉普賽人。「他們臨時
許多民眾自發性前來魯梅爾斯堡灣,為前一天半夜被撤離的街友們爭取 返回收拾行李(Laurenz Terl 提供)
被告知要撤離,只給半小時帶走重要家當,隔
一般冬天,部分柏林地鐵站會開放讓街友過
約 1,000 歐元的捐款。最初核心成員僅 5、6
天就大門深鎖,還是我們來抗議,中午才開門
夜,許多教會組織也會開著小巴,四處巡邏,
名,很快地,許多年輕人紛紛加入,成為 50
讓他們回來收拾行李。」
將需要協助的街友載往緊急庇護所度過一晚,
人的團隊。原本一週 3 次出任務,氣溫驟降的
避免無家可歸的人捱不過寒冬。據 BAG W
那兩週,改成每週 5 天。成員分成 7 組,先到
現場許多全副武裝的警察來回巡邏,門口兩位
統 計,2020 年 至 2021 的 這 個 冬 天, 至 二 月
儲藏室領取兩大袋物資,再回到自己居住的區
警察站崗監督進出的街友。原本開放式的聚集
二十三日止,已有 22 名街友過世。
域,就近到可能的聚集地找尋需要協助的街友。
寒病封城,為街友募冬衣行動
其實一開始他們並不曉得哪裡有街友,因為後
地, 撤 離 前 數 月 圍 起 鐵 絲 網, 裡 頭 四 散 的 帳 ,免 接大型活動餐飲的餐廳「40 Seconds」
篷,被迫縮小範圍,看來更擁擠不堪。雪不停
費提供三百多份熱湯;小圓麵包則是一名任職
地落下,街友們推著手推車,上頭堆滿個人用
於德國連鎖超市「Edeka」的赫塔球迷,看見
品,有的一大家子,爸媽牽著年幼的孩子,手
就讀大一的 20 歲法律系新生戴爾(Laurenz
話詢問在地政治人物,也諮詢協助街友的團
安德烈在社群平台發布的文章,轉達給店長,
上提著大塑膠袋,不捨離去。
Terl),也注意到這個冬天格外寒冷。他居住的
體,才取得大概位置,最後他們選擇與這些團
柏林海勒斯多夫區(Hellersdorf)區,據悉有
體合作,成功將所有物資都發送完畢。
促成這番好意;赫塔隊也資助小巴與每次任務
者不會長期待在同一據點。戴爾打了許多通電
如今魯梅爾斯堡灣的所有帳篷已全數拆除,原
12 名街友,最初他單純想為這些人募集冬衣,
先的「住民」被地方政府安排在一處青年旅館,
便在自己的推特、IG 帳號貼文,孰料引起巨大
戴爾坦承,在此之前他沒有跟街友接觸的經
像這樣的雪中送炭,在疫情裡的第一個冬天,
預計能住到四月。但許多人並不領情,選擇繼
「德國各地不停有人寫信給我,希望能捐 迴響,
「我 以 為 他 們 會 很 臭、 有 精 神 錯 亂 的 問 驗,
遍地開花。
續露宿街頭。
物資。」
題。」但每次發放物資,他試著跟對方說說話,
的油錢。
才發現過去的既定印象大錯特錯。
寒流來襲:
驟降的溫度、政府的惡意,還有過度的管制
妮娜解釋,多數緊急庇護所皆採取嚴格管制,
戴爾的善舉上了電視新聞,物資數量以超乎他
禁止菸酒、吸毒、不准街友帶狗入住。「每天七
預料速度增加,在一月底喊停之前,一共募集
「大多數的街友都能正常對話,他們跟我分享人
點就要起床、帶著所有家當離開,晚上八點再
逾 1,200 件冬衣、帳篷、肥皂等日用品,以及
生的困難,像是家庭問題,這些談話都很揪心。
這裡是柏林最大、人數最多的街友聚集地。魯
回來排隊入住。這對習慣了自由自在的街友,
, 梅 爾 斯 堡 灣(Rummelsburger Bucht)
並不符合他們的生活型態。」
48
1 德國目前仍無官方統計街友人數,這項數據是由一群志工於 2020 年 1 月 29 晚間至 1 月 30 日凌晨所調查出的數字。https://de.statista.com/ statistik/daten/studie/1097522/umfrage/anzahl-der-obdachlosen-in-berlin/
49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探勘報告
他們其實就是一般人,只是人生中遇到危機,
廚房洗洗切切,準備中午要送餐的料理,他們
所以才流落街頭。」
準備的是來自家鄉的中東料理,濃郁的香氣瀰 漫整個廚房。
街友時常被視為社會的邊緣人,或街頭髒亂的 根源,倒臥路邊無人聞問。戴爾說,對街友們
實際上,「十字山天空」在 2018 年開幕即迅速
而言,有人願意接近,並蹲下來和他們說話、
走紅,店內目前 20 名員工,來自敘利亞、阿
聽他們的問題,是給予物資之外,很重要的心
富汗、利比亞等 9 國,都是自 2015 年來到柏
理支持。
林的難民。當年一波超過百萬名的中東難民潮 湧入德國,柏林政府無力招架,許多人睡在街
,為街友送餐也送暖 難民餐廳「十字山天空」
上、亂象叢生。
柏 林 一 家由難民員工 組 成 的 餐 廳, 在 這 次 疫
柏 林 一 群 媒 體、 藝 文 人 士 因 而 創 立「Be An
情, 決 定 暫 停 營 業, 專 做 街 友 送 餐。 發 想 這
Angel」NGO 組織,以自身之力,協助難民
個 點 子 的 是「十 字 山 天 空(Kreuzberger
行 政、 法 律 事 務。 受 惠 國 內 援 助 難 民 熱 潮,
Himmel)」餐 廳 主 廚, 來 自 伊 拉 克 的 賈 芙
2016 年募款高達 22 萬歐元,他們租下 17 間
(Layali Jaafar)。四年前她和家人逃難來德
公寓讓難民入住,並提供翻譯、律師等資源;
「當初我們來到這裏,就像街友一 國,她回想:
但隔年德國右翼政黨勢力興起,社會上風向丕
樣,沒有房子、一切都得重新開始」。看見火
變,難民的負面報導讓捐款大減,他們因而決
「不論是付錢的客人, (Andreas Tölke)說,
如同多數逃難來德國的難民,餐廳員工不乏曾
車站前街友們排成長長的人龍等著取餐,她心
定要靠自己財務獨立。當時社會對於難民歧見
還是送餐給需要的人,餐點的品質都一致。」出
經歷悲慘遭遇,像是目睹母親在砲火中喪生,
「過去受到德國人許多幫助, 生憐憫,賈芙說,
仍深,「所以我們開了一家餐廳,讓德國民眾可
乎意料地,每天備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到去
逃難途中遭到強暴或是孩子意外溺斃,這些歷
現在我想回饋德國社會。」
以接觸難民。」
年十月,共送出逾一萬份餐點。
練讓他們深刻體認何謂生死邊緣,更能同理每
每天早上九點,餐廳員工開始為街友備餐
天得與生活搏鬥的街友。 每天早上九點,賈芙來到店裡,和其他員工在
餐廳創辦人托可說,一般人缺乏認識難民的管
當時德國爆發第二波疫情,很快迎來再次封
道,「我們想讓他們知道,難民其實就是一般
「十字山天空」餐廳決定停業。柏林參議院 城,
托可回憶,有好幾次他看見員工們與街友們互
人,沒有太大的不同。」在媒體不斷曝光之下,
此時找上這家餐廳,希望他們接手街友送餐,
相寒暄,後者看見明顯不同於德國人臉孔的人
許多好奇的人慕名而來,並驚艷中東料理的美
卻不清楚確切配送點與需求量。
前來送餐,親切地問候對方來到德國的生活與 家鄉的情況;原本驚訝富裕的德國竟然有街友
味,店內 110 席經常一位難求,首年即進帳 餐廳只好依據過往經驗,聯繫為街友送餐的組
的員工們,透過一次次對話了解德國社會的運
決定歇業,只為幫助一同與生活搏鬥的人
織、教會、火車站前的友善街友團體,詢問他
「愈覺得自己屬於其中一份子的人,愈 作方式,
們每日需要的餐點數量,因為當時這些組織皆
可能想辦法做出改變。」如同賈芙想回報德國社
「跟先前 因疫情考量,無法再親自煮食配餐。
會的善念,最後帶動這一連串援助街友的行動。
去 年 三 月 疫 情 在 德 國 爆 發 之 初, 餐 廳 在 封 城
,光是一月就送出 一樣,需求數量再次暴增」
之 時 仍 維 持 營 業, 同 時 送 餐 給 街 友。 托 可
20,690 份餐點。
38 萬歐元,隔年營業額更達到 68 萬歐元。
「十字山天空」餐廳目前 20 位員工,來自 9 個國家,都是在難民潮期間 逃難來柏林的難民
50
51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城市觀察家
醫院
urs.taipei
作為抵抗病毒前線的醫院,在和疫情抗戰了一年後,有什麼變化呢? 除了人流變少、告示牌增加、酒精隨時待命以及實名制,一切似乎如往常,這都要感謝站在最前線的 所有醫護人員,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可以正常生活的台灣。
↗只要留意生活中每一處角落,你也是一位城市觀察家↗
藥局
urs.taipei
疫情剛爆發之初,一度奇貨可居的口罩,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當時每間藥局前,當口罩銷售時間一到立刻大排長龍,辛苦的藥局多半手工包裝分配到的口罩,再用 誠意滿滿的精神交給每一個需要的市民手上。 比起醫事人員,他們可能並非那麼起眼,然而台灣這場打得還不錯的抗疫之戰,他們可以說是幕後的 大功臣之一呢。
# 向醫護人員致敬 # 台北 # 醫院 # 台大醫院 # 聯合醫院 # 口罩 # 酒精 # 實名制 # 疫術城市
# 向藥局人員致敬 # 台北 # 藥局 # 藥師 # 實名制 # 口罩 # 酒精 # 防疫 # 疫術城市
March 8・See Translation
March 15・See Translation 52
53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城市觀察家
大眾運輸
urs.taipei
對許多人來說,大眾運輸絕對是生活在城市哩,最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在台北,幾乎沒有公車或捷 運到不了的地方。然而在疫情爆發之後,這些「車」同樣也被視為可能的「疫情破口」,畢竟來自各地 的乘客人來人往,停留時間又都不一,實在太難掌控了。也因此,在疫情爆發初期,搭乘大眾運輸的 人迅速減少,那時候幾乎每搭必有位置坐呢! 不過,隨著疫情逐漸走向尾聲,往常的人流也回來了,但還是要提醒大家,要做好防疫措施喔!
↗只要留意生活中每一處角落,你也是一位城市觀察家↗
市集
urs.taipei
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傳統市集早已受到網購電商平台的威脅,少了部分的客源。 雪上加霜的是,當疫情襲來時,這樣的「威脅」更是加重,有些店家甚至撐不住而走向歇業的命運。 不過,雖然網購有網購的方便,但仍然無法取代傳統市集那種能夠讓店家與顧客面對面交流的那種溫 度,尤其是老一輩的人,還是很習慣這樣的購物方式! 那麼你呢?你也是喜歡傳統市集的人嗎?
# 防疫人人有責 # 不可鬆懈 # 台北 # 公車 # 火車 # 北車 # 台北車站 # 客運 # 捷運 # 轉運站 # 疫情 # 疫術城市
# 台北 # 永樂市集 # 建成市場 # 傳統市場 # 市集 # 店面 # 攤商 # 疫情 # 疫術城市
March 22・See Translation
March 29・See Translation 54
55
dimension of DISEASE CONTROL 城市觀察家
餐飲
urs.taipei
↗只要留意生活中每一處角落,你也是一位城市觀察家↗
觀光景點
urs.taipei
自從疫情時代來臨後,為了避免造成防疫破口,許多人都選擇外帶或是自己煮。
還記得疫情爆發之初,因為限制國際旅遊,讓觀光業差點面臨重大危機。
但是,光是這樣餐飲業們就少了許多客源,為了持續營運,提供一個「安全」的用餐空間是必須的。
不過,危機就是轉機,雖然外國遊客減少了,但在防疫措施皆完善的狀況下,仍然有許多台灣遊客,
雖然現在疫情已逐漸趨緩,但在各家的餐桌上仍可以看到塑膠隔板、酒精噴霧、梅花座等等防疫時代
到這些觀光景點遊玩。
特有的畫面。你還有觀察到餐飲業有什麼特別的防疫措施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在這一年多的疫情時代下,你也有去台灣的哪裡遊玩過嗎?
# 台北 # 餐飲 # 餐廳 # 隔板 # 消毒 # 酒精 # 外帶 # 內用 # 京站 # 美食街
# 觀光景點 # 台北 # 觀光 # 消毒 # 酒精 # 防疫 # 西門町 # 龍山寺 # 青山宮 # 艋舺 # 萬華 # 剝皮寮 # 大稻埕 # 大稻埕碼頭
April 5・See Translation
April 12・See Translation 56
57
dimension of STREETS 步
行
次
元
1 議 題維度
#步 行 次 元
Source: tsaiid/ CC BY-NC-SA 2.0
當我們走在一起:
那些我們在城市步行的原因,與仍 未實現的人本街道生活 作者:黃書緯 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專案計畫助理教授
現在是星期六下午三點,明天要交稿,但毫無
Dublin)的 神 經 科 學 家 Shane O'Mara 在
靈感。枯坐在電腦面前已經好幾天,覺得這樣
《走路的科學》一書中指出,大腦中心是一座
下去不是辦法,決定出去走走。這其實是多年
「馬達」 ,為了支援人類移動而演進,當我們走
騎樓、人行道、無障礙設施……那些有關步行的一切,形塑了我們對於這座城市的認識。都市要「再
來的工作習慣,遇到腦袋打結,就出去走走。
路時,大腦會產生各種韻律和節奏,如果我們
,意味著我們必須反省以「效率」為圭臬所打造出來的機動城市,重新加入以身體尺度為依據的「步 生」
可能走路,也許跑步,總之就是在移動的過程
停止移動,大腦也會跟著停止運轉。所以,走
行」視野,真正由下而上地思考都市再生的具體方向──因此,討論步行城市的種種,就是在討論一座
中 重 新 組 織 思 緒, 讓 不 成 形 的 想 法 開 始 有 個
路,工作前一定要走路啊,如果走一圈沒有辦
,一邊款款漫步,一邊描摹人本交通為基礎的 偉大城市如何能夠誕生的種種。邀請你走進「步行次元」
形 體, 讓 混 雜 成 一 團 的 思 緒 開 始 分 出 層 次。
法面對工作,那就走兩圈吧。
都市,如何成為可能。
愛 爾 蘭 都 柏 林 三 一 學 院(Trinity College
61
dimension of STREETS 議題維度
只是,每當我將「工作之前,必先走路」這樣 的經驗分享給朋友時,對方往往露出狐疑的表 情,畢竟台北不是一個步行友善的城市。大多 數市民住的地方,附近或許有公園,論面積也 都不小,但想要從家門口走公園,首先必須穿 過停放在自家門口的摩托車,然後是在烏煙瘴 氣中與汽車爭道,最後才有可能在那人工化的 樹林裡,呼吸一下從馬路上傳來的廢氣。加上 這幾年空氣污染日漸嚴重,許多人更是傾向讓 自己待在有空氣清淨機的人造空間裡,遠離對 健康有害的自然環境。 作家唐諾在〈行走的城 「我始終堅決相信,一個不 市〉這篇文章裡說: 能走路的城市,是生長不了小說的」。若照這標 準,在台北,別說想寫小說了,連個「使用說 明」都不可能哩。 封 城、 隔 離 之 下, 日 常 與 地 方 之 間 逐 漸 陌 生 (Source: Gabriella
疾呼高喊的行人友善,處處「將就」的街道現實
Clare Marino/Unsplash)
紐約市的固定設施保護的自行車道,讓人與自行車、自行車與機動車之間得以在街道裡有效分流,從而營造出更為友善的人本交通體驗(Source:
Wikimedia)
當然,這幾年的台北道路設計不是沒有改善,
是不知道,只是除了「協請警政機關加強執法取
拓寬,然後僅僅以不同鋪面來標示自行車道與
區環境,就隨著新建案地下停車場出入口設計
尤其在社區巷弄,市府從 2012 年起在沒有
締」這句固定台詞,也未見更積極的作為。
人行道時,行人與自行車的混流就成為無法避
不當,以及隨之而來的私人汽車,而變得不適
免的危險。
合步行了。 當我們走在一起:人與社區環境、人際之間的
人行道的巷道設置標線型人行道,連接學校公 園及捷運周邊,以提升行人通行安全,降低行
這是因為當都市計畫的第一要務是讓車輛順利
車速率,建構友善行人通行的環境。然而,這
流動,都市規劃者就將市民的都市生活設想成
標線型人行道也好,自行車人車共道也罷,這
些綠色底、紅色邊、白色字的標線型人行道,
是 在 箱 子 中 度 過 的, 移 動 的 箱 子、 固 定 的 箱
兩種以友善行人之名所行的將就政策,讓我們
卻恰恰好體現這城市在步行友善政策上的「將
子,而行走不過是在箱子與箱子之間的短暫過
看到行人在這城市的尷尬處境。被鼓勵,但沒
就」。一方面,這些標線型多半繪製在排水溝蓋
渡。於是乎,即使規劃者高喊行人友善,但在
有積極作為;遇危險,只回應加強取締。事實
一旦社區不適合步行,我們的反應往往是以「安
上,凹凸不平,難以行走;另一方面,車輛占用
實際執行上卻又不能對汽車太不友善,因此彈
「友善」雖然指涉個人體驗,卻也需要相對 上,
全」理由更加縮限自己的街道生活。這在兒童身
人行道行駛與違規停車的現象也未曾減少,行
性的、模糊的、將就的標線型人行道,就成了
應的物件設計才得以完整。僅僅是將就的、模
上尤其明顯。都市計畫學者董娟鳴在〈衛星市鎮
人在行走中仍舊得左閃右躲。知名都市規劃者
既能在數字上達到政策指標,又能在現實中維
糊的、彈性的街道設計,並不足以翻轉這城市
鄰里環境特徵對兒童移動自由之影響〉一文中,
Jeff Speck 曾說過:「最佳城市最棒的部分就
持市民生活的做法。類似的將就,也表現在自
過去幾十年來以車為本的規劃方式與都市體驗。
首先提醒我們兒童獨自移動對於其身心發展與
,因為行走應該是安全的、舒適 是宜行的程度」
行車道上。當我們不像紐約市運輸局那樣,將
甚至,由於缺乏相關的政策要求,我們在許多
環境認知的重要性,接著以衛星市鎮(新北泰
的,行人不該在快速移動的車流中冒險。這些
自行車道放在慢車道旁並以固定設施保護之
車少樹多、適合步行的老舊社區看到的是,一
山)為例,以土地使用類型、建物樓層、主要
問題,做過市民意見調查的交通管制工程處不
,而是選擇將人行道 (protected bike lane)
旦這些社區出現都更新建案,原本適合步行社
道路劃分以及既存之人行系統,作為其整理環
62
「同步」
63
dimension of STREETS 議題維度
締造「釜石奇蹟」的鵜住居小学校,在 2011 東日本大地震的海嘯中被夷為平地。儘管被稱作是奇蹟,實際上卻是學生們日常的步行經驗,累積出了對社 區環境的熟悉,才讓他們能在遭遇海嘯時能順利撤離(Source: 劉學墉攝)
巴黎是率先推廣「十五分鐘城市」理念的地方 (Source: Quinn Dombrowski/ CC BY-SA 2.0)
以步行為尺度,衡量一座城市的速度
境現況的疊圖基礎,分析鄰里環境關係特徵對
偶然,而是當地中小學防災課程的教材固定要
兒童移動自由的影響。結果發現,中心區家長
孩子觀察社區周遭的災難潛勢,並且時常進行
感受「區內步行系統不安全程度」會負向影響兒
社區防災所積累的成果。試想,倘若這社區的
COVID-19 疫情改變了許多事情,其中也包
和各種娛樂場所,在這個離家不遠的小半徑範
童通學獨立移動程度,而對外圍發展區而言,
孩子總是坐在車子裡上下學,他只能透過車窗
括都市的街道生活。疫情發生後的那個夏天,
圍內,創造出更強大的社區,讓居民對所在地
「通學經過交叉路口數」 、「家長居住年期較低」
認識他所居住的環境,對於社區周遭能有什麼
全美城市交通官員協會(NACTO)發布了一
區的商業和服務,有更多的歸屬感。
,均會負向影響其兒童之通學獨立移 (3-5 年)
觀察?對於避難場哪有可能熟悉?更別說當兒
系列在疫情期間和之後使街道適應新用途的指
童無法跟同學一同步行上下學時,他也就失去
(Streets For 南《流行病應對和康復 - 街道》
或許,住在台北的我們會覺得自己的都市生活
O'Mara 所強調的「人際同步」。之所以說「人
Pandemic Response and Recovery),
其實用不到十五分鐘,只需要十分鐘、五分鐘
失去獨立移動能力的兒童,失去的不只是自我
,是因為它牽涉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至 際」
為城市官員提供了調整公共空間以適應獨特情
就能滿足生活所需,但我們別忘了,這城市的
探索的能力,更是失去觀察社區環境的能力。
,則是因為我們在無意識狀況下會很 於「同步」
況的綜合策略,包括自行車道、人行道延伸、
速度其實是建立在步行空間過度壓縮的街道設
而社區觀察能力也與「防災教育」相關。2011
自然地開始模仿另一人的步態,而這啟動了我
慢行道、戶外餐飲和市場的政策。與此同時,
計上。但便利不應該是將就、不應該是自我剝
年 的「311 大 地 震」和 隨 之 而 來 的 海 嘯, 造 成
們的大腦以及身體更深層的步驟──我們的呼
由 索 邦 大 學 教 授 Carlos Moreno 提 出 的
削。何不讓我們善用危機,利用這機會好好思
日本東北地區嚴重受創。然而在最接近震央的
吸變得同步,我們的心律必須在相近時間中進
「十五分鐘城市」 (15 Minutes City)也受到
考「街道」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基礎設施應該如何
釜石市,卻有 184 名釜石小學的學童在獨自
行相似功能,我們的大腦得以預測其他人的動
許多城市首長的重視。從巴黎、墨爾本到哥本
重新設計,好讓市民體驗更加友善,兒童探索
面對海嘯的情形下全員生還,被稱為「釜石奇
作方向或路徑,從而創造了一個共享的世界。
哈根,這些城市希望能翻轉過去太過強調分區
更加無懼,都市生活更加永續。
動程度。
蹟」。若再深入了解,就會知道這樣的奇蹟並非
念重新設計城市,讓市民只需騎車或步行就能 到達設施、工作崗位、市民服務、公園、購物
化、集中化的規劃方式,改以「超近距離」這概
64
65
dimension of STREETS 議題維度
城
市
的
曾
事
小綠人 Run Run Run 早已成為台灣路上風景一部分,隨著綠燈倒數會逐漸跑起來的小綠人, 居然是個才 22 歲的年輕小夥子?
2 俗稱紅綠燈的交通號誌,最早出現在 1868 年的倫敦街頭,隨著車輛的普及,也傳播到世界各地。
Source: 清水微光 / CC BY-NC-ND 2.0
步行的城市/不行的城市:
一座連行人都「以車為尊」的城市是如何誕生的? 作者:蔡承翰 「還我真正的人行道」提案人
我們現在熟悉的「小綠人」是在 1961 年由東德的交通心理學家佩格勞(Karl Peglau)構想並創 造出來。戴著扁圓帽的他,綠燈側身行走,紅燈時就轉為紅色張開雙臂的樣子。
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與能力之一,也是你
種形容而已,單單只是在街道上行走,我們就
小綠人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時間,可以回溯到 1998 年,台北市政府交通局開出三要件:
我每天必須面對的課題,其中「步行」又是各
是在虎口中徘徊。我們或許可以說,每次的事
種移動方式的根本。然而在台灣,步行所伴隨
故背後都有位粗心的駕駛與幾位倒霉的行人,
的是更多的風險與死亡。根據交通部的統計,
然而在面對單單在街道上行走就有如此高的死
2020 年全國總計有 17,367 位行人在交通事
傷數量時,我們真的能夠個案化地歸因為「單一
故中傷亡,若以今年太魯閣號事故的傷亡數字
駕駛人素質不良」這樣的因素嗎?又或者真正置
來比喻,等於台灣的行人們在步行所面對的風
行人於如此險境的,其實是都市規劃與道路設
險是一年高達 69 次的太魯閣號出軌事件。而
計背後的結構性政治及社會因素?我們的街道
在這當中,又有超過 50% 的傷亡事故是發生在
上的老虎到底是怎麼放出來的,我們又怎麼能
路口──從小聽到大的「馬路如虎口」並不是一
夠逃離步行風險的虎口之中呢?
① 倒數計時 ② 人形走動(綠燈) ③ 站立人形(紅燈) 市府與民間廠商構思與遴選後,於 1999 年 3 月 18 日定案,在市政府前的松智路與松壽路交叉 路口,裝設了世界第一座 # 會走動的小綠人 行人號誌,隨後推廣到全台北乃至於全國。
今天,北市府為了紀念小綠人的誕生,也在當初的路口設立了一個「小綠人行人號誌誕生地」的紀
念碑!
(圖為位於台北市政府前的小綠人行人號誌誕生地紀念碑|來源: wikipedia)
66
67
dimension of STREETS 議題維度
戰後台灣都市規劃的道路設計,往往是以汽車作為主體(Source: Kristina Knut / Unsplash)
豎立在人行道中央的路燈,以及一樓建物的突出,都讓標線型人行道窒礙難行(Source: 劉學墉攝)
「還我真正的人行道」行動方案
道路治理史/行人讓步史
不過,兩者之間還是有著根本的差異:今日提倡
隨著戰後機動車數量的快速增長,道路上的傷
的共享街道,是要從汽車的輪胎下討回不斷被
亡人數也增加,因此開始出現相關治理機制,
台灣的道路治理史,就是行人不斷在街道讓步
擠壓的行人路權;百年前的人車混用街道,則是
例如《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和《道路交通安
幾道綠色的油漆厚厚抹在道路側邊,邊界有白
的歷史。
行人的用路權益首次受到機動車挑戰的開始。
全規則》。這些法規名義上是要保障安全與秩
色的分隔標線,將馬路的瀝青黑隔絕於外,暗
這場向行人討路權的鬥爭,機動車在這百年來
序,但其實是要維護汽車的速度與效率。以所
示明示著這並非汽機車能夠直衝橫闖的馬路,
從沒輸過。
謂的人車分流為例,看似是透過建立不同移動
而是專屬於行人的人行道。
日 治 時 期 的 台 灣 街 道, 路 上 的 機 動 車 輛 並 不
,讓大家各行其道,但當中的路權 體的「路權」
多, 行 人 與 各 種 運 輸 工 具 一 起 使 用 街 道, 從 後見之明來看,這或許可謂是當今「共享街道
在戰後台灣都市規劃的道路設計當中,都是以
也有階級之分。行人以「保護」之名被排擠到道
的確,在道路設計已將機動車作為主體的限制
」的雛型──讓行人 (shared space/zone)
小汽車為導向、忽略大眾運輸。不論是錯綜複
路邊緣的人行道,速度較快的汽車則幾乎佔有
「標線型人 下,要額外創造出安全步行的環境,
擁有使用全路幅的權利,並寄望一旦整條道路
雜的高架道路,或者是以汽車為主的都市停車
了所有道路空間的使用權利。此後,更嚴格的
行道」似乎是個便捷又能達到效果的解方。然
上都充斥著行人,汽車便會自動減速,不再逼
規劃,都顯現了政府對於都市移動的想像,在
人車分離政策執行,天橋、地下道開始興建,
而,行人們真正在標線型人行道體會到的步行
迫行人讓道,甚至會主動改道。
在是以汽車為核心 。
路中央的分隔島也建立起柵欄,防止行人穿越
經驗,卻是路燈大喇喇地豎在中央、變電箱十
道路,企圖將行人從平面道路排除 2。
分自然地佔據一方,時不時幾台機車或幾輛汽
1
車又將標線的醒目,當作能夠臨停的提醒。 1. 易俊宏(2013)。機車道路空間的科技與社會觀點分析—以台北市為例。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68
2. 王志弘(2017)。機動化社會的韌命部署:台灣道路交通安全治理術。社會分析,(15),85-120。
69
dimension of STREETS 議題維度
共享空間或稱人車共享空間,是讓行人重新成為街道使用的主體,從而讓駕駛注意用路,主動減速甚至改道(Source: JC Gellidon / Unsplash)
面 對 標 線 型 人 行 道 糟 糕 的 步 行 經 驗, 筆 者 在
實 際 上 是 機 車、 行 人 與 身 障 者 等 各 類 移 動 族
2020 年以「人行道,行步行?」作為提案參加
群,在一座以汽車為主的機動城市裡彼此「弱弱
。我們以「標 司法院主辦的「公民行動方案競賽」
相殘」的結果。機車儘管作為機動車的一種,仍
線型人行道」作為主軸,希望先從這項不完善的
然在都市中面對以汽車為尊的制度性歧視。具
一旦此問題能被改善,機車使用人數自然會減
大眾運輸發展在抑制機動車上雖有成效,但有
人行設施出發,進而促進大眾對於整體人行環
體表現在都市規劃裡的,便是機車停車空間缺
少,也就能改善占用人行道的問題,讓行人、
部分取代的其實是公車旅次──汽機車的數量
境的關注與討論,並從中思考營造出行人友善
乏,導致機車違停在人行道上、與行人爭道,
身障族群行的更加順暢 3。
則在這 35 年間,成長了二十餘萬輛。
街道的可能解方。在提案的過程中,我們檢視
成為所謂「交通亂源」或是「人行道的破壞者」。
了法規漏洞,也與里長、議員以及政府相關局
「斜坡道車阻」成了解方;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台北市的大眾運輸系統可以說是全台最完善
因此,若要揮別都市規劃以車為尊的過去,找
處訪談,最終提出了我們的規劃藍圖。
但解決了機車入侵的問題,卻又反過來造成了
的,主計處數據顯示,台北市機車普及率也是
到 以 人 為 本 的 可 能, 則 交 通 以 外 的 變 化 如 景
輪椅和視障者上下人行道的不便。
全台各縣市最低,可見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不證
觀、休憩和商機等考量,也必須要納入人行空
自明。然而,大眾運輸的建設,並不是提升人
間的治理政策之中 4。這樣的概念,就是所謂的
在這份規劃中,我們提倡過小的巷弄(6 米以
「大眾運輸導向的發展」 (TOD)並非僅是興建公共運輸工具而已,而是需要更全盤地思考如何透過公共運輸路網的建設,推動友善步行環境的提升 (Source: Zoe Lai/Unsplash)
下)不應該設置人行道,而是應該規劃成「共享
其實機車與行人的身分並非那麼對立:一旦下
行空間品質的唯一策略。由台北市政府及北捷
「大眾運輸導向的發展」 (Transit-Oriented
街道」。劃設人行道無非就是想將人車空間分
車,騎士自然又恢復了行人的身分。在缺乏完
公司所提供的數據來看,1985 年公車每日的載
Development, TOD):建立一個有別於傳統
離,但是過窄的人行道勢必會逼迫行人走上車
善大眾運輸、又並非人人願意或能夠養汽車的
客量是 260 萬人次;2019 年時,公車每日載
都市發展之規劃方式與程序,從永續都市發展
道,在這樣的情況下,設置人行道就失去用意。
城市裡,居民被迫使用機車,機車的違停造成
客量是 131 萬人次,捷運 216 萬人次,顯現了
理念出發,以高效率的大眾運輸系統為都市發
人行道寸步難行,導致行人又回過頭再次使用 今日我們所身處的,正是一個為「中年健康開車
機車來移動。所以說,人行道寸步難行最根本
族」所設計的都市空間。行人無路可走的困境,
的原因,還是在於缺乏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
70
3. 邱大昕(2008)。「殘障設施」的由來:視障者行動網絡建構過程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6),21-67。 4. 王志弘(2012)。台北市人行空間治理與徒步移動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8),1-40。
71
dimension of STREETS 議題維度
展的主幹,全方位的落實大眾運輸優先觀念,
車,不只是擁有這個物質,更掌握了汽車所能
鼓勵搭乘大眾運輸,抑制、降低民眾對私人運
實現的移動方式和能量,進而去取得機會和其
具的使用與依賴,習慣於使用以大眾運輸系統
他資源。因此,移動力資源掌握的差異,使得
為主要運輸工具,進而達到永續發展的目的 5。
某些人可以獲得更多資源、機會和利益──移 動力不只是獲取利益和資源的手段,本身也成
回應到台灣目前推行人行道的困境,很大一部
為一種權力,成為了具有社會影響力的象徵。
份的阻力都是來自於民眾的反彈,認為人行道
正是因為移動力是重要的資源和權力,也使得
「沒有人在走」 、 「浪費空間」 ,這樣的說法確實
移動力成為一種公民應有的權利。步行是身障
也不是完全空穴來風。在缺乏商業使用的街區,
者、老人、孩童這些本身身體能動性較差族群
人們若需要獲取生活所需往往都需要移動一大
的日常移動方式,然而在這座以車為尊的城市
段距離,因此即使有人行道,可能還是會選擇
當中,他們不斷受到排擠的移動權利,也成為
使用私人運具。所以,TOD 概念所強調的混合
了需要迫切關注的議題。
土地使用,結合景觀設計、提升人行環境的舒 適性,讓民眾能夠真正樂於去使用人行道,才
今日城市規劃的移動想像,不該只是建立在能
是我們在推行人本交通的根本之道。
夠負擔且能夠使用私人運具的這些人身上,而 是不分使用者都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如果我
委屈的步行,是涉及社會正義的政治問題
們認同人人都應有平等接近城市的權利,那麼 步行友善的權利、人本交通的可能,正是「城市 (right to the city)要能落實的根本基礎。 權」
總結來說,人行空間的治理與提升不僅僅是傳 ,改善人 統在講交通 3E(工程、教育、執法)
3
Source: Jisun Han / Unsplash
騎樓是你家的還是大家的?
這裡是城市脈動的所在,卻也是行人最難走的路
行道、取締違停這麼的簡單,這些都只是最枝 微末節的解決之道,最根本的問題還是來自於
作者:王鼎棫 法律白話文運動網站主編
我們身處機動化社會中,對速度的追求、處處
我們大概都有類似經驗:步行在騎樓,必須時時
文明的所在,又是文明的焦點──他們讓社會
提高警戒,除了高度落差,可能走著走著就「無
達到最大的潛力,並集中了最大的矛盾。城市
步行城市的困境,不只是一個交通問題而已,
路可走」。長久以來,騎樓被汽機車、店家商
,讓我們得以同時身為個別主 是『現代性之鏡』
更是個涉及社會正義的政治問題。王志弘指出,
品、住戶盆栽,抑或路邊攤販的生財器具占用。
體和不同群體部落的成員而自我反思。」
「移動力」不僅是人類身體的能動性,更是一種
最極端的情形,甚至還必須繞出騎樓,直接走
資源、權力和權利。 作為一種資源,移動能使
在馬路上與汽、機車爭道。這樣充滿障礙的通
那麼,雜亂不堪、總是讓行人左閃右躲的騎樓
我們在既定社會關係下做事,例如擁有一輛汽
行空間,更讓行動不便的人,移動每一寸都顯
作為一面城市之鏡,映照出的是台灣城市什麼
掙扎。
樣的矛盾設定?騎樓的步行體驗,到底是怎麼
以車為尊的僵固規劃思維。
6
5. 杜雲龍(2000)。大眾運輸導向之都市發展策略 -- 以淡海新市鎮開發案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6. 王志弘(2010)。人人需要「補缺式移動」:身障者經驗的啓示。文化研究,(10),139-167。
72
變成行人寸步難行的日常惡夢?最後,作為人 們通行空間的騎樓,未來該如何改善管理呢?
「城市既是 西蒙.帕克(Simon Parker)說:
73
dimension of STREETS 議題維度
剝皮寮街屋的亭仔腳(Source: Wunkai / CC BY-NC-SA 2.0)
騎樓屢遭佔用已是台灣的街道日常,無路可走的步行經驗往往迫使行人必須走到馬路上與車爭道(Source: chi liu / Unsplash)
騎樓是私人的地,卻也是大家通行的路
條例把「騎樓」一詞,納入給大眾通行的「道路」
常一樓臨街部分建成走廊,走廊上方即為二樓
城,招募中國江浙等地商人前來大興土木(現在
概念之中並據此開罰是正確的。
樓層,宛如二樓騎在一樓上,故稱為『騎樓』。」
,並頒布了「新建房 台北衡陽路與長沙街一帶) 屋」需在面臨道路前的私有土地建造「亭仔腳」
「自己的地要給大家走?」這樣的說法好像有 點矛盾。2001 年,當時台北縣板橋市的邱李
然 而, 騎 樓 的 公 共 性 格 與 私 人 使 用 之 間 的 衝
而為何這被歸為亞洲南方的特殊建築?主要的
的規定。此時,相關規定雖然要求房屋所有人
小姐非常不服氣,因為她在自己的騎樓設攤製
突,並非是單單從釋憲個案討論就能參透的,
因素之一就是,亞洲南方的夏天炎熱潮濕,還
留設騎樓並提供獎勵,但並沒有強迫地主要讓
造、販賣月餅,卻被台北縣警察局板橋分局以
這必須從建騎樓誕生的歷史、不同時代的管制
,常造成行 有勢如驚風、狀如急鞭的「西北雨」
騎樓保持「大眾順利通行」。
「在禁止設攤的地方設攤」為由開罰。面對這股
方式,以及從騎樓開展的日常生活等面向回顧。
人躲避不及、驚慌失措,也讓店家漸漸願意騰
疑惑,邱李小姐實在吞不下去,一路向大法官
要了解騎樓是如何形塑出城市步行生活中那些
出門前一定空間,除了讓行人有遮蔽豔陽與暴
換 句 話 說, 在 這 個 時 期, 騎 樓 的「私 有 性 格」
提起釋憲。
好與不好的經驗,我們可以先從騎樓在台灣落
雨的地方之外,更可讓門口的貨物免受天候摧
非常顯著,設置騎樓多半是為了店家自身利益
地紮根的那刻說起。
殘,吸引更多人前來消費,可說是雙贏的建築
──或為招攬顧客,或為堆放商品。行人可以
設計。
在騎樓通行或避雨,只不過是順帶享受到的好
司法院釋字 564 號馬上就幫邱李小姐上了一
騎樓公於私的曖昧
課,解釋理由書表示:騎樓固然是私人所有, 但建造騎樓是為了提供大眾往來通行之用,所
處。當時社會對騎樓之於用路人的想像,還沒
有權人固然可以有利用騎樓的想法,但是原則
騎樓,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裡,是這
灣,始於清領時期的光緒年間,在那時候多被
上不可以阻礙通行。因此,道路交通管理處罰
「 (東亞)南方的一種特殊建築。通 樣被定義的:
叫做「亭仔腳」。1886 年,劉銘傳為開發台北
74
有形成「這裡是公共空間」的認知。
許 多 文 獻 也 都 指 出, 騎 樓 的 雛 型 正 式 落 腳 台
75
dimension of STREETS 議題維度
進入日治時期後,當時的「台北縣知事」鑒於於
《建築法》與《市區 首先,就騎樓平整的維持,
騎樓常遭占用,就在 1896 年發布「檐下通路
道路條例》皆有明文規定,簡單來說,是要求騎
,規定屋簷之下的通路不可堆置妨 管理取締令」
樓原則上應與鄰接的其他騎樓或地面維持順暢
礙通行的物品,這也是台灣首次有法令正式要
《市區道路條例》更賦予政 平整的狀態。此外,
求騎樓應保留給公眾通行,也是騎樓開始帶有
府能命令擅自改建騎樓的所有權人等,進一步
「公共性格」的起點。1900 年,總督府公布「台
改善騎樓不平或阻塞的現象,否則政府就可以
,明定騎樓的設置地區與幅員 灣家屋建築規則」
開罰。
構造,皆由地方長官規定,揭開了「全台」騎樓 都列入管制的序幕。
至於排除騎樓通行妨礙,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 ,騎樓屬於道路的一種,因此當有人在騎 條例》
以前騎樓明明是私有地,現在卻要無償留給大
樓擺設攤位,或把騎樓當作營業場所而妨礙交
《台灣家 眾通行,讓地主漸生不滿。1933 年,
通時,主管機關就可以進行裁罰。由此可見,
屋建築規則施行細則》新增相關條文,指出「步
市區騎樓高低不平或妨礙通行等問題,並非無
道及步道之建築物坪數,均不計入前項之基地
法可管,只是未能落實。
坪數及建築坪數內。」作為騎樓公共眾通行的相
日治時期明定騎樓不得堆置阻礙通行之雜物,是騎樓帶有公共性格的起點。圖為昭和 5 年( 1930)台北榮町(今衡陽路一帶)亭仔腳(Source: 勝山吉
作。亭仔腳。典藏者:中央研究院。數位物件典藏者: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發佈於《開放博物館》)
對補償,這也是現行「騎樓建蔽率(建築面積占
未能落實的原因其一,可能是政府的執法成本
基地面積之比率)優惠」的起源。
過高。因為若要貫徹騎樓管制,必須耗費大批 警力取締違章行為與隨之而來的民眾抗爭,更
現行的騎樓如何列管?
要應付民代關說等大量消耗心神的狀況,容易 讓相關單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敷衍了事。
目前對騎樓的規範並無專法規範,而是散見於 建築與都市計劃等相關法規之中。中央法律之
其二,騎樓相關的管制法令繁多,民眾未必都
外,各直轄市、縣市也幾乎都有用自治條例來
能瞭解。大部分的市民多認為騎樓既然屬於私
規範騎樓。大致上,這些規範得分為「課予義
人,因此在上面的種種活動就不該被取締。也
務」的管制型規範,與「授予利益」的「優惠型
就是說,一般市民對於管制騎樓的規定根本沒
:前者像是賦予地主該如何管理騎樓的義 規範」
有什麼機會理解;執法機關若一味用開罰等手
務;而後者的優惠,則像是提供房屋稅減免,又
段, 強 制 民 眾 配 合, 自 然 無 法 引 導 地 主 的 配
或者是為了鼓勵興建而修改、補貼地主的建蔽
合,反而容易惹火地主,陷入執法蒼白無力的
以下即集中就「管制型規範」說明。 率與容積率 。
窘境。
註
騎樓能使通行化為駐足,並使匆匆的行人具體感受到街區的脈動(Source: Jiemei Lin / Unsplash) ,還有「土地稅法」第 6 條給予減稅的優 註:從現行台灣「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28 條規定「法定騎樓所佔面積不計入基地面積及建築面積」
惠政策來看,這樣的法制設計即承襲了日治時期以來,補貼私有騎樓的精神。
76
77
dimension of STREETS 議題維度
從騎樓開展的步行日常,思考騎樓的未來去路 (一)騎樓的文化與社會意義
這就像保羅.納克斯(Paul L. Knox)所說:
度、交通流量等因素,明定允許設攤或停放汽
友善步行空間,讓居住在這一塊土地上的人,
「無論是一棟房屋或一只手錶、一輛車或一雙
車的路段、時間等,還給大眾使用自己私產的
都能懷抱尊嚴並安全地漫步其中。
鞋,都可以賦予不僅是明示的表層意義,還有
權限,彰顯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的精神。 同時,騎樓空間所蘊藏的機能與情感向度,是
一個或更多第二層次的言外之意。在特定的社
近年來由於政策轉變,新型態的商業區或大型
會─文化環境裡,某些符徵被轉化……以便形
透 過 這 篇 文 章, 我 們 想 傳 達 騎 樓 的 公 共 定 位
我們台灣特有的地理符碼。如何讓騎樓美好的
建案逐漸改用開放式的人行道,而不採用騎樓。
成社會建構之『現實』的基礎:一種觀看世界的
──自古以來,即期待騎樓肩負供大眾通行的
生活記憶傳承下去,繼續鑲嵌在現代都會的脈
因此慢慢有股聲音認為:不論從美觀角度,或避
特殊方式。」
責任。然而,種種人性的試驗,讓管制規定無
動之中,持續作為台灣地景與社區生活的特有
法落實;如何不讓法律成為打高空的白紙黑字,
基石,也是我們在討論騎樓相關議題時必須要
需持續了解騎樓所有人或實際使用人的想法,
思考的面向。 珍. 雅各(Jane Jacobs)也說過:
不斷保持溝通,並給予適度經濟上的支持與合
「當你想像一個城市,你會想到什麼?街道。如
騎樓屢遭占用的窘
果街道讓人覺得有趣,城市就會有趣。如果街
免使用權爭議,騎樓制度似乎該考慮逐漸廢除。
(二)騎樓管制的改善方式
的確,開放式人行道也可以作為街道與建築的 緩衝、有效隔離車輛並增加行人空間,但是如
不過,如前所述,騎樓自清朝統治以來,除用
理使用的空間,才能化解
果回到騎樓的原始功能,騎樓還是比頭上無遮
來遮風避雨及供大眾通行外,民眾多習慣在騎
境。
道看起來平凡無聊,城市也會顯得平凡無聊。」
頂的開放式人行道,更能容納行人遮風避雨;因
樓做生意;即便後來漸漸走上法制化的路,但由
應高齡社會到來,理想完善的騎樓空間,也能
於騎樓的特性必須與鄰地結合,才能完全發揮
如果騎樓的體驗,是步行在台灣城市中之所以
讓長者、身障者與幼童享有更安全舒適的通行。
作用,故只要有少數地主不願配合,即無法達
騎樓,是城市步行之所以有趣的所在
有趣的原因之一,卻因為它的雜亂無章導致糟
成預期目的。若把騎樓的管理工作,丟給所有
隨著台灣步入高齡社會,騎樓不僅僅只是作為
糕迂迴的步行感受,讓這城市亮點黯然失去光
況且,騎樓也有著文化與社會上的意義。台灣
權人等自行得出共識,恐怕協商成本將十分巨
通行空間,更應該是幼童、身障者與高齡者的
芒,豈不太過可惜了嗎?
最 使 人 稱 羨 之 處, 莫 不 過 於 我 們 這 塊 土 地 充
大;因此,政府也就有介入管制的必要。
滿「熱情友善」的氛圍;事實上,這種風貌的塑 造,與騎樓的設置非常相關。因為,若想要設
,地方政府本就能 依照現行《市區道路條例》
置騎樓,戶與戶之間就不免相互連結;以建築語
在騎樓路面未能平整的情況下,視都市發展需
彙來說,這是一種互相分享與整體一致的意象。
求,指定路段編列預算,與騎樓地主共同負擔
再來,透過騎樓引領人們親近路邊商家,無形
工程費,統一重修。此時,如果能一併賦予地
中也打造出擺盪於公、私領域的中介空間,得
主一定程度的騎樓優先使用權,除可提高配合
以召喚來往的行人,將其通行化為一種駐足。
整治的意願,也可降低違法營業的誘因。不過, 工程費用涉及龐大預算問題,在各地方政府財
例 如, 到 了 夏 天, 一 排 店 家 在 屋 簷 下 熱 熱 鬧
源普遍拮据的前提下,得靠政治人物的毅力來
鬧,營業吆喝、音樂播送、搶眼的霓虹燈與食
階段性實現。
物的香氣此起彼落,冷氣更不斷從內部向外強 力放送;行經騎樓的人,從身體五感接觸到了來
或許一個可行的辦法是,將有觀光、商業價值
自街區、鄰里那朝氣蓬勃的氛圍,從而不經意
的商業區或古蹟特定區列為優先平整對象,並
地沉浸在社區日常的汩汩活力。
採逐年編列預算、逐年處理的方式,慢慢達到 預期目的。在管制方面,也可針對不同道路寬
78
參考文獻 王服清,論私人騎樓平整通行管理義務與賠償責任,興大法學,第 21 期,2017 年 5 月。 李東明,台灣傳統街屋建築空間形式與再利用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出版,2003 年。 李惠宗,為什麼不能在自家騎樓上設攤營生?─法律只是「依法行政」的擋箭牌,還是國家理性的表徵?釋字第五六四號解釋的解讀,台
灣本土法學雜誌,第 52 期,2003 年 11 月。
施宥毓,騎樓法制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年 2 月。 許秉翔,從財產權觀點分析騎樓管制問題,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7 月。 張依依,台灣騎樓街區的興衰與保存芻議,人文社會學報,第 17 期,2017 年 7 月。 賴裕鵬、聶志高,台灣街屋與中國廣東騎樓之比較研究:以建築法規對傳統街屋騎樓影響為例,都市與計劃,第 38 卷第 1 期,2011 年 3
月。
79
dimension of STREETS 議題維度
城
市
的
曾
事
華江整建住宅 生活在城市裡,應該多少都走過天橋, 但是直通人家家門口的天橋,你有去過嗎?
4
Source: sunboy / CC BY-NC-ND 2.0
輪椅族和視障者也是城市裡的「行人」
——通用設計,讓行動不便者也能通行無阻
天橋是步行城市中保障行人安全、也串連起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設施。若有看《天橋上的魔術
作者:余虹儀 通用設計工作室創辦人
,應該對昔日中華商場的天橋與建築樣貌印象深刻,而在商場拆除後,台北市其實還留存著唯 師》
一且最後一處類似的「天橋聚落」——位於萬華的「華江整建住宅」。
台灣地狹人稠,騎樓和人行道的空間都很有限;
「高齡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
高齡化的社會趨勢,行動不便者和輪椅使用者
善城市」是一個具有包容力、無障礙,能促進
的人口比例逐漸增加,此時原本狹窄、顛簸的
活躍老化的生活環境。以此來看,台灣的城市
的人行空間,對於行動不便者的移動而言更是
規劃尚有滿大的改善空間。其中,步行環境更
住家填補,走廊、廣場也成為鄰里種植植栽、孩子們玩耍跑跳,亦或無家者落腳的空間。
雪上加霜。同時,人行空間的不友善也絕非只
,一個友善所有行 是重要,畢竟「要活就要動」
五十年下來,此處天橋商場沒有預期的樂業、卻也撐起了許多人家的安居。近來儼然已是許多人
是人本交通的討論,更是一件關於長照議題的
人的步行環境,不僅對國民整體健康,以及預
延伸,畢竟行動不便者若在外出時常遇重重障
防、減緩失智都有幫助,也能提高行動不便或
礙,屆時可能會需要他人陪同,或需要他人代
上了年紀的人出門活動的意願。
所謂的整建住宅,是北市府於 1962 至 1975 年間,運用「國民住宅基金」興建的國民住宅,共 二十三座,多數位於今天的萬華區、大同區和中正區等早期發展區域。為了大量容納住民,多是
大型連棟的公寓。
華江整宅正是最後一批興建的整建住宅,約於一九七〇年代完工。原本也打算效仿中華商場,把 二樓的空間當商場使用(因此也才會用天橋串連),然而預想的人潮並沒有如期而至,商家多數被
的熱門拍照景點,更成為不少國內外廣告、動畫和電影中滿載時代韻味的取景地 !
(圖為位於華江整宅與環形天橋的空中俯瞰圖|來源: 台北水窗口計畫)
為處理一些生活事務等等,也會加重家庭或社 福負擔。
80
81
dimension of STREETS 議題維度
以先前提過的路平專案而言,有很多人行道在 前後都設了斜坡,如此確實方便輪椅使用者通 行,但這樣的斜坡同時為汽機車駕駛將車開上 人行道違停,大開方便之門,導致輪椅使用者 突然無法通過。更不用說騎樓與人行道經常可 見的私人佔用,像是小吃店擺桌椅、商家堆放 商品、機車與攤車割據的騎樓停車場等等,都 大大影響了輪椅使用者的通行體驗。
變電箱大剌剌地置放在人行道中央,後方店家的招牌以及汽車的停放, 都讓行動不便者在城市中的移動顯得十分掙扎(Source: sunboy /
CC BY-NC-ND 2.0)
另外,如果我們以視障者的步行方式,重新體 會城市目前的步行環境,就會發現一般人習以 為常的人行道施工,對於視障者來說其實是非
輪椅與導盲磚並不衝突……只要設計沒出錯
常危險的。不論是修剪人行道路樹、更換地磚, 或是修補路面坑洞,這類施工現場經常只用黃 色警示帶圍起來,缺乏地面突起的警示方式。
「人行道到底要不要設置導盲磚?」這個議題,
對於需要仰賴導盲杖探尋前方是否有障礙物的
在台灣已經爭論很多年了。對於輪椅使用者來
視障者而言,這些黃色警示帶圍捆在空中,無
說,輪椅通過導盲磚會讓其感到不適;對於視障
直接在路面上設置導盲磚。但仔細檢視,不難
法提供導盲杖實質的回饋感受;警示帶也不夠堅
者而言,沒有導盲磚難以感知路徑。於是,當
發現有很多導盲磚的設置是有問題的,例如將
固,一旦視障者往前走、撞到警示帶,警示帶
前者大聲疾呼希望能有更順暢的通行體驗時,
導盲磚鋪滿在斜坡上,對輪椅使用者來說會造
也無法防止視障者跌落。諷刺的是,當初設置
許多導盲磚因此被拆除,有些新建物甚至直接
成顛簸與不適,或是將軟質的導盲磚貼在人行
黃色警示帶的用意,就是避免行人前行至危險
不鋪設導盲磚。不過這樣的做法,卻也變相壓
在探討友善步行環境的規劃時,往往會先想到
道 磚 上, 經 常 剝 落、 翻 起, 不 僅 容 易 絆 倒 行
區域,然而其中對於「人」的想像,卻忽略了不
縮了視障者的用路權益,也使沒有導盲磚引導
輪椅使用者的需求。近年來,儘管政府持續推
人,視障者也不易感知。
同族群。
的視障者,在步行上更加不安。
的「整平」或「路平」不能只是做到地面順平或
然而,上述種種環境設計不良的障礙,除了可
除了人行道施工現場造成視障者步行風險之
政府相關單位為解決導盲磚設置的紛爭,就提
去除障礙,路上若仍是出現有高有低的斜坡、
以靠硬體建設去改善外,更重要的是,能不能
外,視障者經常還要擔心上半身可能會撞到他
升輪椅使用者與視障者的用路安全進行討論,
不夠輪椅通過的街寬、需要左彎右拐才能通行
重新調整人們的用路習慣,而這就需要在用路
物。像是建築物一樓外推的鐵窗、窗型冷氣架、
廣納各方意見,試圖整合雙方的需求。然而,
的路況,甚至是路口斜坡的方向是可以讓車輛
觀念上更進一步宣導與落實。
傾斜的柱子或電線,還有一些懸掛在空中的廣
即使訪談輪椅使用者與視障者的親身經驗,或
告物件包括大氣球、看板或布條等,這些都讓
是請教身心障礙與視覺障礙相關的組織與專
導盲杖難以探尋,往往會讓視障者一頭撞上。
家,對此也往往難有定論。總有輪椅使用者表
即使有些建物貼心擺上「小心碰頭」或「小心地
達不應設置導盲磚,也總有視障者強調應設導
滑」的標示,視障者想當然也無法知道。
盲磚。在長期的努力與溝通之下,近年來逐漸
人行道規劃設計的不友善,使輪椅使用者往往被擠壓到相對平順的馬路上與車爭路,徒增行動不便者的移動風險 (Source: Thomas Huang / CC BY-NC-ND 2.0)
那些使行動不便者,真正不便行動的原因 (一)人行空間規劃不良,造成移動阻礙
動騎樓整平計畫和人行道的路平專案,但所謂
開入,那麼就算在改善後能讓部分行動不便者
(二)仍待改善的街道用路習慣
通行,街道的便利性與安全性仍然不足。 除了輪椅使用者之外,考量到視障者的步行需
總說路是人走出來的,但實際上,更多原本能
求,在人行空間的規劃上最常見的做法,就是
走的路,也是我們自己擋下來的。
82
看到雙方達成共識。推動無障礙環境、身障者
83
dimension of STREETS 議題維度
最後,即使以有「邊界感」的設施來引導視障 者,仍無法完全取代導盲磚:面對人潮較多或路 面較寬時,視障者不見得能順利找到或持續貼 近提供邊界感的設施,且設施如果不一致或突 然中斷,也會影響他們的判斷。 通用設計:找出不同族群的共同步行需求 車檔懸掛的鐵鍊,直接鍊在視障者依循的導盲磚之上,置視障者的步行
從輪椅使用者與視障者在步行過程中經常感到
過程於危險之中(Source: sunboy / CC BY-NC-ND 2.0)
困 擾 的 問 題 來 看, 雙 方 的 需 求 看 似 是 互 相 干 權益與視障者相關的多個組織 *,已在 110 年 4
擾、難以整合。但當我們真正去了解輪椅使用
「設置導盲磚不是錯, 月 13 日聯合發表聲明:
者與視障者的行為與需求之後,就會發現兩者
設計錯誤才是錯」。
的需求並不衝突。因此在進行道路規劃或修繕 工程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各種行人的需求,不
上述聲明中除了提醒規劃單位鋪設導盲磚應注
能 只 考 量 輪 椅 使 用 者, 也 不 能 只 考 量 到 視 障
意導盲磚的顏色、突出大小、突起高度、施作
者,更不能忽略孕婦、孩童、長者與其他行動
材 質 與 穩 固 度 之 外, 也 要 避 免 設 置 錯 誤 形 式
不便者的需要。
──例如警示功能的導盲磚是圓點的突起,引
低底盤公車,讓輪椅使用者在大眾運輸的可及性上更高了一些(Source: jiahung li / CC BY-SA 2.0)
高齡社會的步行城市,由通用設計提供解方
計應用在產品或服務中。反觀日本——全世界
的 確, 當 遇 到 不 同 使 用 族 群 的 需 求 剛 好 相 反
在台灣,服務對象為全民的政府單位已逐漸發
是產官學各界都致力推動通用設計,食衣住行
時,確實不易整合,要做到盡善盡美也非易事。
現通用設計的重要性,一些國家政策與公共建
育樂都能看見通用設計,靜岡縣政府甚至還將
另外,聲明中也說明,導盲磚不會干擾輪椅使
不過若能洞察到不同使用族群真正的需要,試
設都開始導入通用設計的觀念。硬體設施類,
通用設計納入國中小教材,讓學生認識通用設
用者的移動:導盲磚的寬度沒有輪椅的輪距這樣
著找出共同的需求與最大包容的作法,通用設
如社會住宅的室內設計、低底盤公車、共融公
計、認識不同使用族群及其需要。
寬,輪椅使用者在通行時是可以避開導盲磚的。
計還是可以落實於我們的生活與環境之中。例
園遊戲場與風景區通用化環境設計等;制度設計
偶爾會看到一些導盲磚鋪到跟通道等寬,或是
如日本福岡市地鐵三號線(七隈線)便導入通用
與服務類,則如觀光局的高齡友善旅遊、促進
通用設計的觀念若能加強擴散與應用,便能幫
鋪滿斜坡道,這也是錯誤的鋪設方法,自然會
設計,在輪椅使用者要通過的地鐵閘門處,去
企業進用身障者與中高齡者的職務再設計、國
助更多行動不便與高齡的族群,提昇他們自主
影響到輪椅使用者的通行,也會導致一些乘坐
除部分導盲磚,讓輪椅輪子通過的地方不會遇
民法官的精神與制度規劃等等。由政府開始做
面對各項生活事務的能力,進而促進健康、減
輪椅的脊髓損傷患者經過時苦不堪言。
到導盲磚。
起,確實有助通用設計的落實與普及,但企業
緩老化並維持社交活動,降低家庭與社會照顧
與教育單位也需朝此努力,不能只有政府在做。
的負擔。對於已經邁入高齡社會,甚至是即將
導作用的導盲磚是直線的突起,但這些細節經
通用設計強調,設計應考量所有使用族群的需
常被施工團隊忽略、設置顛倒,導致一些視障
要,解決多種族群使用上的衝突、矛盾與困擾。
者對導盲磚的引導已失去信任,進而排斥。
通用設計落實得最普遍、最徹底的國家,不僅
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這點尤其重要。 *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中華視障聯盟、中華民國視障者家長協會、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中華民國口述影像
發展協會、中華定向行動學會、台灣視障服務發展協會、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台北市盲人福利協進會、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
84
很多生活用品與服務都是由私部門的各企業主 導與發展,可惜的是極少有台灣企業將通用設
85
dimension of STREETS 探勘報告
來自街道的呼喚,
在路上觀察裡勾勒城市的輪廓 專訪「新・路上觀察學院」創辦人李豪 採訪撰稿|劉學墉
探 勘報告
Source: 劉學墉攝
#步行次元
→→ 新・路上觀察學院 一種來自街道的呼喚
直擊!街道家具 構成步行生活的美好頓點←← 86
於是,走在路上的你發現,眼前的街景再也無
既往湧上心頭,但今天的你卻更想對其中一個
法回到從前一樣了。
凹陷的三角錐吐槽:這個三角錐站得也未免太垂 頭喪氣了吧,好好站崗保護行人啊!還有變電
這麼說來有點奇怪,畢竟隔壁的動物醫院招牌
箱上的貼紙塗鴉、路燈桿上不知道是誰在什麼
十幾年了還是掛在那,但今天的你卻看到招牌
時候寫的字句、人孔蓋上大小孔洞拼成的臉譜
上原來畫有貓貓狗狗的圖樣,而且還畫得……
在哭在笑……頓時之間,這座城市到處都是線
如此詭異?巷口的路平專案施工已經超過一個
索。
月,被迫改道的你走在馬路邊用三角錐排出來 的外推人行道,照理來說不耐的情緒應該一如
你從未如此著迷地看待這座城市的來來往往,
87
dimension of STREETS 探勘報告
著迷到願意將手機裡的萬千世界放下;你也從未
位路上觀察前輩於會後共同合編的《路上觀察學
如此仔細地留意路途中的事事物物,但現在的
,宣告著「每人進行一種路上觀 (1986) 入門》
你卻在走路時處處放眼,將街上觸目的景物不
察,這樣的時代已經來臨」的宣言,更是路上觀
斷重新排列組合想像發現再詮釋。回到家的你
察學的風起時刻。
打開路上觀察學院的臉書社團,看到也有一群 人在分享著剛剛看到的城市趣事,同樣在路上
在會上,三位路上觀察的前輩討論起了各位路
做著你正在的事,分享著同樣的視野。此時有
「考現學」創立的鼻祖: 上觀察學員們的祖師爺、
一種滋味從心頭油然而生:這座如此有意思的城
今 和 次 郎(1888-1973)。1912 年 自 東 京 美
市,是每個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共同點綴起來的。
術学校圖案科畢業的今和次郎,在日本知名建 築師岡田信一郎的推薦下,以助手身份在隔年
不只是你,我們都著了路上觀察的魔。一往而
進入早稻田建築科,並在日後成為建築教授。
深,自從你我開啟了路上觀察的眼界,觀察路
1917 年今和次郎加入了研究日本民家的「白茅
上成為我們的日常。
,師事日本民俗學家柳田國男,開啟了他對 會」 田野調查的認識以及常民生活的興趣。然而,
本次台北村落之聲邀請到「新・路上觀察學院」
在那些奔波於鄉下、考察傳統民居的日子裡,
的創辦人李豪,與我們聊聊那些他在路上、街
今和次郎卻逐漸出現一種「莫大的空虛」——「柳
邊、巷裡、弄間所觀察到與感受到的,城市中
田一直在追尋過去的東西,難免不太關心當下
最重要的小事。
的事物,也把鄉下的古老事物看得太高,而今
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先來聊聊路上觀察學,究
藤森照信、松田哲夫、赤瀨川原平等人於一九八〇年代組成了路上觀察學會(Source: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 CC BY 2.0)
,藤森照信為今和次郎當 和次郎卻不喜歡這樣」
頭招牌成為災民的一方屋頂……。這些觀察紓
下的心情這麼解釋道。
解了今和次郎過往在民家調查中時所感到的空
竟是如何誕生的?
虛,震災中物件利用的多重可能成為了考現學
1923 年的關東大地震成為考現學/路上觀察學
來自街道的呼喚:路上觀察學的誕生
/路上觀察學的起點。
的夢醒時分。今和次郎在那場近乎是毀滅東京 的大地震中,運用其建築美術的專長成立了「克
「因為物件的感覺很鮮明……在這之前,人類社
1985 年 11 月 14 日,一場以路上觀察學為內
(バラック装飾社) ,為那些臨時 難屋裝飾社」
會文明大概像五重塔一樣,層層向上堆疊。但
容主軸的講座於東京神田的龍名館飯店舉辦,
搭建的克難房屋上色、裝修、點綴,也為頓時
大地震把這一切震垮,全部歸零,原先井然有
筑摩書房編輯,同時身為路上觀察學會事務局
失去一切的受災居民重新尋回生活的尊嚴與認
序的各種物體全都攤在地面……。」說出這席話
長的松田哲夫為主持人,邀請到日本建築史學
同。也正是在這樣的災後行動裡,今和次郎注
的赤瀨川先生或許也曾經有過同樣的感受吧。
家藤森照信、前衛藝術家赤瀨川原平,以及插
意到了東京居民如何在斷垣殘壁中,就地取材
年輕時的他曾為了藝術創作,一路跑到垃圾回
畫家南伸坊……不對,應該說三位路上觀察學
地利用各種可能的物件重建生活。著迷其中的
收場搜集創作素材,卻在抵達回收場後,反而
員,共同爬梳路上觀察學的起源、流變,以及
今和次郎透過速寫的方式,將他在路上所觀察
被那大量堆疊而亂中有序的垃圾所吸引,發覺
內蘊其中的意義。這場講座,為路上觀察學作
到的災後重建的樣態一一記錄下來:震災中腰斬
了物件本身魅力的赤瀨川先生從此開啟了對路
為一門素樸的「學問」立下了定海神針,而這三
的電線竿成為店家招牌的立架、路邊震落的木
上觀察興趣。
88
(Source: Wikimedia) 今和次郎(1888-1973)
89
dimension of STREETS 探勘報告
原先以實用性作為依歸、賦予物件意義的秩序崩
案觀察學院」創辦人李豪在街頭相會,但在疫情
解,正是共同譜寫在災後重建與垃圾回收之中的
的影響下只好改以文字訪談的方式進行。一開
潛台詞,但也正是因為物件的意義從中解放了,
始當然會擔心,訪談缺乏了面對面的交陪,就
才讓物本身所能附著的各種含義、詮釋與想像,
像路上觀察變成網路觀察般少了韻味。不過,
能夠有這麼一點空間讓觀察者投射捏塑。這就是
當李豪對路上觀察的執著在訪談稿字裡行間中
路上觀察魅力的所在,畢竟崩解的時刻非常,更
汩汩湧出時,這份擔憂就放下了。
多的是日常生活的如常,而路上即是人們構築生 活最親近的地方,走在路上於是也成為觀察的起
每個人都有自己走入路上觀察的方式,對於李
點——要如何從實用性意義所宰制的街道生活
豪來說,他開始留意街道,是大一那年暑假,
裡,找到能賦予景物不同含義的縫隙,成為了每
看了籃球員王信凱發佈在部落格的 LOMO 相
位路上觀察學員 24 / 7 的挑戰,也是讓觀察者
片後深受吸引,從此拿著底片相機在城市不同
如此著迷於走在城市的原因。
「拍底片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啟 角落中街拍。 發。因為一筒膠卷只有三十六張,不能隨心所
「應該是當我們在街上漫步,發現有趣的東西會
欲地去按快門,必須更用心去看、取捨題材。」
感到如釋重負,彷彿這時眼睛才又真正屬於自
城市的光影、街頭的人群、巷尾的物事,拿著
己,整個城市似乎也比較令人自在。」在那場
底片相機街拍,意味著要在底片有限的捲幅內
講座上,藤森照信這麼說出了每位路上觀察學
捕 捉 到 難 以 捉 摸 的 城 事, 這 是 底 片 相 機 的 限
員,在城市中的大街小巷漫步時,心裡最踏實
制,卻也是底片相機帶給攝影者無法取代的眼
的感受。
「拍得慢但要看得深,我覺得在這種有 光訓練。
赤瀨川原平的路上觀察專注於尋找都市中的湯瑪森(トマソン)。所謂的湯馬森,正是那些曾經具有實用性,卻在都市變遷的過程中失去其原本實用意涵 而空留形式的各種物件。如圖中的無用階梯(Source: Wikimedia)
「可能是意外讀到外人對台 們做出這樣的評斷。
能 外 揚 的 家 醜, 其 實 反 映 的 是 台 灣 人 對 於 生
灣街景的看法,我們眼中的亂,他們卻覺得爭奇
養自己土地的一種「莫名的自卑感」。於是當
不過,凝視世界的角度,卻不是單單從底片相機
鬥豔很有活力,這給了我諸多反省,不再把歐
2019 年李豪見到原本的路上觀察學院社團因
隨著行人文化實驗室於 2014 年翻譯出版了
的觀景窗看出去就能夠見到的,視野的形塑仍然
美、日韓奉為圭臬,而是開始去思考屬於台灣的
無人管理而一片混亂時,便決定另起爐灶,創
,並在書腰上印 中文版的《路上觀察學入門》
需要經驗協助聚焦。李豪與我們一樣,都曾覺得
美學是什麼?」還記得 2018 年 4 月日本生活
辦「新・路上觀察學院」的臉書社團,以「觀察
有「路上觀察學院」的臉書社團 QRcode,街
「常有種台灣的街景不如人 台灣街景雜亂無章:
風格雜誌《Brutus》曾經做過的台灣專題嗎?
「希望路上 台灣的趣味和美」為單純的宗旨,
道的呼喚終於在三十幾年後喚到了台灣街頭,
的感受,總覺得既俗艷又凌亂,比如說一條柏油
當時該雜誌以台南國華街的街景作為封面,欲烘
觀 察 這 種 社 區、 社 團 互 動 可 以 成 為 一 種 培 力
並在這幾年裡逐漸擴聲。無論是原先的路上觀
路可以塞滿了白線、黃線和紅線,還可以多條綠
托出台灣街頭奔放活潑的意象,卻意外地開啟了
察學院,還是後來衍生出來的「新 · 路上觀察學
色行人道,再搭配各種招牌和廣告看板,看了實
台灣人對於台灣街景美醜的爭論。不令人意外的
、 「三角錐觀察學院」 、 「路上文案觀察學院」 院」
在眼花撩亂。」的確,如果光是走在路上眼就已
是,在這場美醜之辯裡,更多的是台灣人對於自
等社團,都宣告著台灣路上觀察學正在風起之
經花了,觀察又能如何定睛放眼?
己生活的街道十分「醜陋」的自評。
限的框架內,也訓練了自己凝視世界的方式。」
凝視街頭的方式、凝視台灣的方式
」 ,李豪這麼說道。 (empower)
「路上觀察是一種社會參與」 「新・路上觀察學院」從 2019 年 6 月 6 日創
時。 原先期待可以與「新 · 路上觀察學院」暨「路上文
90
在這裡我們或許需要再後退一步,重新思考在評
對 於 李 豪 而 言, 這 種 明 明 在 外 人 眼 中 有 著 濃
辦,直到 2021 年 1 月 24 日無預警被臉書
斷街景是美或醜之前,是什麼樣的美感濾鏡讓我
濃 台 灣 味 的 街 道 風 格, 在 自 己 人 眼 中 卻 是 不
「祖」* 的這段時日裡,曾在新・路上觀察學院入
91
dimension of STREETS 探勘報告
籍進修的學員高達 20 萬。
於是,路上觀察成為人們與城市之間建立關係 最直接而深刻的方式。身處在城市中的人們走
「我可以說,新・路上觀察學院的每一個社員都
在街上,在步行的過程中觀察著街上的事物,
非常投入在這個結合線上線下的路上觀察。」在
建立起自身對城市的認識,然後投射意識與情
李豪與其他管理員的細心看照之下,新・路上觀
感,並從中賦予故事,最後分享給一同生活在
察學院制定了分明的版規,同時也以去中心化
城市中的人們。也就是說,路上觀察其實是人
的方式邀請學員們共同管理、參與板上事務,
們對於周遭生活空間的關心,這也是都市公共
如每月固定的優文票選活動,或是讓學員平時
生 活 能 夠 開 展 最 根 本 的 基 礎。 這 麼 說 來, 沒
能透過按怒來自發性地淘汰不當內容。
有 什 麼 比 路 上 觀 察, 還 要 如 實 地 呈 現 了 列 斐 (the 伏 爾 在 空 間 生 產 裡 提 到 的「再 現 空 間」
李豪也在新路上觀察學院的經營裡,觀察到屬
representation of space)——在一個充滿
「那種萬中選一,就 於台灣人的街道觀察角度:
著權力與資本的城市裡,人們仍然能用生活裡
這麼剛好被人注意到的畫面,比如說貴賓狗造
的想像,創造屬於自己的空間意義。
貴賓狗造型的雲(Source: 許迷勒攝/李豪提供)
型的雲,或者是稀鬆平常的畫面,透過攝影者 凝視城市,看久了,難免會忍不住想要捲起袖
的詮釋有了新的想像,像是某議員看板因為燈 具的角度很像拿把槍。大概這兩者類型是最受
,成為勾勒城市地景的一份子。 子下去「作城市」
歡迎的,也不具備什麼解讀的知識門檻。」
李豪就提到他曾製作過幾款模仿街上常看到的
外 人 眼 中 活 潑 熱 情 的 台 灣 街 景, 自 己 人 卻 是 以 雜 亂 醜 陋 來 看 待
(Source: 劉學墉攝)
宗教標語貼紙,如將「請常念 南無阿彌陀佛」
「對我來說,路上觀察是一種社會參與,我們扮
或許有人會認為,路上觀察學不過就是一種惡
,或是將「記得 改製成「請常念 手機鑰匙錢包」
演的不只是觀看的角色,同時也可能會被看,
趣味。然而對於路上觀察學員而言,置於這種
,張貼在街上,成為帶有點 戴口罩的人有福了」
但那種被看不是《1984》中的老大哥監視,而
惡趣味更之前的,是人們開始擁有餘裕、留意
「文化干擾」* 意涵的行動。這種建立在惡搞趣味
是我們同時也是文化地景的製造者。」李豪對於
自己生活的空間,是人們在城市的步行過程中
上的溫馨叮嚀,想當然也難逃新.路上觀察學
路上觀察的這番理解,三十五年前路上觀察的
對周遭環境的注目。
院學員們在街上搜索的目光;如果被學員們發
大前輩們,在講座上也說過一模一樣的話。
現,李豪就會贈送他一張實體貼紙作為回饋。 「曾有社員私訊我說,他覺得現代人走路都很自
起初單純在街上張貼貼紙的行動,在李豪與學
「 『看,然後按下快門』 ,的確路上觀察學院的具
我,街上充斥著低頭族、趕路人各式各樣奇行
, 員的互動之中成為了一種「雙向的尋寶活動」
體行動就這麼簡單,但更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
種,自己也曾經是其中一員,但自從有了路上
從此路上觀察的行動也脫離了單純的看與被看
不到的。」
觀察學院,他走路開始會注意四周,也從社團
的關係,而是在人們目光交集的那一剎那,蔓
中理解到更多元的視角,才終於知道課本上寫
延到了人與人在城市之中互動能夠萌芽的契機。
對於究竟什麼是路上觀察這個問題,李豪如此 回答。路上觀察、觀察路上,今後的我們就跟
的『物外之趣』是什麼意思。」
以前一樣,在路上相見,在觀察中相會。在這 * 被「祖」:以祖克柏(Zuckerberg)的中文譯名首字為名,指近年來臉書常以各種莫須有的理由將用戶停權、封鎖的現象。
個城市裡各個起眼與不起眼的角落之中,重新
佔領或行動劇等等方式結合公民訴求,奪回這些被商業、政治收編的公共空間。
用自己的角度,描摹出參與城市的無盡方式。
* 文化干擾:又稱文化反堵 ( Culture Jamming ),是文化行動主義的延伸形式之一,以諷刺改作或破壞達到公共性的解放,像是塗鴉廣告看板標語、
92
議員的看板照與前方的燈具在攝影者的錯位拍攝下,看起來就好像議員 拿著槍一樣(Source: 黃聖堯攝/李豪提供)
93
dimension of STREETS 探勘報告
巷口路燈、街邊長凳、自造友善椅……
直擊街道家具,
滋養步行生活的美好頓點
撰稿|王昱文
路邊常有的公園長椅,或許是我們最有印象、最常使用的街道家具(Source: halfrain/ CC BY-SA 2.0)
好的街道家具,提升城市公共生活的品質
Source: Jisun Han / Unsplash
在人本友善的步行城市推動上,增設街道長椅 也是格外重要的安排。對於無法久行、久站的
好的街道家具,是城市公共生活之所以能夠運
群體,如年長者、行動不便者或攜帶幼童的家
作的根本條件;好的街道家具,也建構了我們在
長而言,街道長椅的增設對於提升步行經驗也
城市生活的集體記憶,在若無似有中,形塑出
有著相當大的助益。
一座城市的印象。 除了機能性以外,街道家具也經常是一種美學
又是一個人回家的晚上,但這次孤單沒有驀然
之 外, 還 有 如 郵 筒、 消 防 栓、 垃 圾 桶、 候 車
都市角落中最常見的街道家具,是支持著都市
上的展現,甚至成為城市獨特的文化象徵。舉
襲來,畢竟這次有巷口那盞替你照亮去路的路
亭、腳踏車架等這些被我們泛稱為「街道家具」
公共生活基本運作的機能性設施。譬如,路燈
例 來 說, 在 巴 黎 市 區 隨 處 可 見 的 華 萊 士 噴 泉
燈陪你。當然,忙碌一天所累積的疲憊還是準
(street furniture)的 設 施 物 件。 它 們 出 現
提供了夜歸人們行路的安全,垃圾桶滿足了公
,是一座有著四個女神 (Fontaine Wallace)
時報到,於是走在路上的你也就這麼與路邊的
在我們最熟悉的街頭巷尾,發揮著改善都市環
共衛生維持的需求,候車亭、郵筒則提供了更
雕像環繞的供水小亭,在自來水普及的今日,
長椅打起了交道。找個合意的位子,可能是靠
境、輔助交通運輸等效果,也供人們在城市奔
便捷的公共服務。街道家具也是城市欲企及更
即使噴泉早已失去當初供人裝取飲用水的目
邊也可能是正中,總之,讓那疲累的重量任由
走的途中,擁有短暫佇足的可能。也正是這些
理想的規劃願景時,必須先行設計、安排的設
的,它卻以極具藝術感的外型,成為巴黎指標
長椅來撐。
街道家具所促成的停留,讓人與人的交流能在
施;近年來,政府為打造自行車友善城市,增設
性的街道家具。
時間的暫緩中發生,公共生活也才能夠萌芽。
了許多腳踏車的停靠架,而蘊藏在其中的城市
上 述 的 情 境, 也 許 不 是 我 們 每 個 人 都 有 的 經
因而,街道家具的存在被視為判斷都市環境好
生活劇本,即是希望透過更加便利的腳踏車騎
又如倫敦著名的紅色電話亭,隨著手機普及,
驗,然而其中所提及的街道設施,卻是我們都
壞的標準,同時也是觀察都市公共生活蓬勃與
行體驗,促進、鼓勵人們以自行車作為主要的
人們使用公共電話的需求減少,原本公用電話
熟 識 的 記 憶。 街 道 上 常 見 的 除 了 路 燈、 長 椅
否的指標。
交通方式。
亭也逐漸式微,不過其鮮豔的外觀與復古的造
94
95
dimension of STREETS 探勘報告
(Source: Annie Spratt / Unsplash) 改造成流動圖書館的紅色電話亭(red telephone box)
型,卻已被視為英倫風格的經典。人們於是開
由此而生。也因此,街道家具的設計越來越受
始將這些電話亭改裝成為流動圖書館、手機充
到都市規劃者重視。
電站或 AED 配置站,讓電話亭逐漸蛻變為揉 合各種功能與意義的街道家具,持續在城市中
不 過, 街 道 家 具 成 為 城 市 中 熟 悉 且 必 要 的 存
與人們作伴 *。
在,不過是這幾十年來的事,且街道家具在城 市中的出現,涉及到不同歷史脈絡下,城市政
確實,好的街道家具,蘊含著豐富公共生活的
「街道家 治的角力以及資本的滲透。總的來說,
可能。各式各樣的街道家具為街道注入生命力,
具」這個詞從出現到被廣泛使用,反映的是不同
吸引人們停下腳步,許多意想不到的互動交流
時期都市治理邏輯的轉變。
建於 1872 年的華萊士噴泉起初是供人飲水的飲水泉,後在自來水普及下失去原本功用,但也因其典雅的外觀而成為街道藝術(Source: Wikimedia)
* 英國電信集團(BT Group Plc)發起「領養電話亭」(Adopt a Kiosk)計畫,鼓勵社區團體以一英鎊的價格收購電話亭。在資源不足的鄉村,有
社福團體發起將電話亭改造為圖書館或 AED 配置站,也有社區鼓勵民眾自行放入 CD、書籍或雜誌,成為小型休閒據點。
96
97
dimension of STREETS 探勘報告
(modernity)的公共空間首次降臨台灣,路燈 也開始普遍出現於市區當中。然而,此時日本 政府仍嚴格管控人民在街道上的活動,並未積 極擺置街道家具。 二戰結束初期,台灣都市建設著重於防空、疏 散等軍事目的。彼時的國民政府將大量資源挹 注在道路修復,在「反攻大陸」的暫時性治理心 態下,並未對台灣的都市建設有過多的心思著 墨。在政治性的限制下,隨著一九六〇年代開 始大量城鄉移民湧入、都市空間快速擴張,原 本都市的公共設施與服務,於是顯得捉襟見肘。 在政府缺席的情況下,許多非正式部門遞補上 來、自力營造街道家具,如早期公車亭尚未普 及,許多柑仔店代為收售車票,同時也在門口 擺放候車用的座椅。 麥當勞前有著麥當勞叔叔作伴的長椅,是生活過九〇年代的人們共同的
(二)蓬勃發展:街道家具的政治生產
記憶(Source: Lyman Gerona / Unsplash)
台灣街道家具的生與死:
政府設置的街道家具所具有的排除與歧視,從艋舺公園長椅加裝的根根橫桿上一覽無遺(Source: 劉學墉攝)
由非正式部門填補公共服務缺口的狀況,到了
政治造景、城市美學與資本掛帥
一九九〇年代後開始轉變。隨著台灣經濟快速 成長與政治民主化,政府為回應中產階級市民
(一)起初之時:街道自己長出來的家具
對市容環境的要求,逐漸將改善都市空間的計
極引入西方城市美學意象。北市府亦在 2001
David Harvey 所說,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
畫納入施政重點。
年成立「台北市街道家具設置及營運計畫執行小
社會中,都市競相以獨特文化品牌創造吸引力。
,成為政府專案統籌規劃街道家具的濫觴, 組」
街道家具的多重意義正在於,它是常民生活中
也開始讓街道家具成為公部門施政的重要項目。
最熟悉的存在,也是政治角力滲透其中、建構
公權力開始介入並主導街道家具的設置與設 計,始於十九世紀歐洲的都市規劃,為的是透
最 關 鍵 的 轉 變 出 現 於 1994 年 市 長 民 選 後。
過設置標準化的街道家具,改善公共衛生與形
相較於大型公共建設,貼近民眾生活的街道家
塑都市地景的一致性,打造出現代化的都市空
具,更可作為城市首長展現政績的手段,街道
街道家具的美學化也在一九九〇年代後開始發
間。
空間頓時成了各方角力的政治造景。以台北市為
展,直到今日都未見停歇。如 1999 年台北市
例,在陳水扁執政期間,便以提升生活品質與
, 在敦化北路至敦化南路一帶打造「藝術通廊」
相 較 於 西 方 都 市, 台 灣 直 到 日 治 時 期 的 市 區
建立台北人文化認同,來吸引中產階級市民的
,都是 以及在 2016 年申辦「世界設計之都」
改 正 計 畫 時, 才 首 次 經 歷 了 現 代 主 義 式 的
支持。1998 年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時,宣示在
讓大型公共藝術作品成為街道的一部分,藉此
公部門對街道家具的投入,改善了公共服務與
都 市 規 劃 —— 道 路、 公 園 等 象 徵 著 現 代 性
台北市打造具有巴黎浪漫氣息的街頭氛圍,積
作為城市行銷的重要象徵。誠如馬派地理學家
都市環境,於此同時也帶動了地景營造的商機。
98
自身治理正當性的空間部署,更是新自由主義 全球城市競爭下最具體而微的實踐。 (三)近來隱憂:街道家具的商品化
99
dimension of STREETS 探勘報告
街道自造:出現在街頭巷尾的「友善椅」
區裡有不少居民從事清潔隊工作,回收時看到
息,而不必勉強在被刻意加上把手的長椅上委
狀態還完好卻被棄置的沙發、座椅,就會主動
身屈膝。
理街道家具,也以獎勵的方式,鼓勵私人企業
不如,我們先將視野從公部門設置的模組化街
撿回來放在家門口。這些椅子的存在,在某種
投入維護街道家具,舉凡街道座椅、候車亭、
道家具移開,並試著回想那些出現在街邊,有
程度上讓社區裡許多年長、行動不便的居民有
在街道上,人們每日行經、彼此遭遇,多半是
公共廁所,都成為企業可認養的對象。在許多
時看似突兀的木製桌椅或沙發吧!這些有點破
了更友善的步行環境,讓他們走累了可以稍微
倏忽地擦肩而過,要能使行色匆匆的行人們在
街道家具上,都可以看到企業打造品牌形象的
舊的椅子,起初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是胡亂棄置
停下歇息,閒來無事的午後又能坐在這裡聊聊
路途中暫停片刻,街道家具往往在其中直接或
痕跡:經歷過九〇年代的人,大概都對「麥當勞
的自宅家具,直到幾個阿姨伯伯走來,熟稔地
天,自然形成了居民聚集的社區節點,促進了
間接地使上了力。街道家具將通行化為時間短
叔叔長椅」印象深刻。即使這些長椅和麥當勞叔
在這些椅子上坐下閒聊,才發覺這些椅子恰如
社區的公共生活,更間接發揮著鄰里照護的長
暫凝滯的佇足,讓人與街道的關係、人與人的
叔,日後因「人行道上不可擺放私人設施」的規
其分地融入在城市的日常光景裡。
照效果。
關係能夠有這麼一點時間與空間從中萌芽,也
為 了 減 少 財 務 負 擔, 公 部 門 選 擇 結 合 私 人 資 本,以 BOT 的方式發包廣告公司負責經營管
範而撤除,其曾經的身影仍成為了城市的集體
才讓城市的公共生活能夠開展。然而,這不代
記憶。
這 類 非 正 式 的 街 道 家 具, 有 時 被 稱 作「友 善
友善椅亦凸顯了城市中相對弱勢的群體,他們
表街道家具所蘊含的公共性沒有排他性,在日
,可能出現在廟口、街邊,或規模較小、沒 椅」
被隱藏的生活需求。對於相對邊緣的群體而言,
漸商品化的街道上,對於街道家具的追求除了
的確,私部門的投入固然可能增加街道家具的
有設置候車亭的公車站,由居民自主地將椅子
當他們受主流的都市空間所忽視乃至驅逐時,
在質的精進與量的提升外,更應該關注的也許
數量與品質,但有時商業的置入反而會與公共
擺放在站牌旁供等車的人使用。相較於正式部
正是這些出現在街角的友善椅,溫柔的承接住
是,街道家具是否可以承接住不同的人群在街
服務的需求發生衝突。如候車亭為了放置廣告
門提供的街道家具,友善椅出現的位置相當隨
了他們的需要。人生百味的創辦人朱剛勇便提
道上,除了步行以外的佇留需求。
燈箱,反而壓縮站牌資訊可擺放的空間。更根
機,卻更能貼近地方的需求,經常坐落在居民
到,萬華的友善椅讓無家者有機會更舒服地歇
本地說,街道上無所不在的商業廣告,是否是
們時常經過、又不易受日曬雨淋的角落。對年
一種對市容的破壞?
長者而言,比起樣板化的路邊長椅,這些友善 椅可能更舒適、更好坐。
回顧台灣街道家具設置的歷史,可以看到幾個 不同階段的轉變:從戰後僅關注於路燈等機能性
筆者第一次留意到這類椅子的存在,是在如今
公共設施的營造,到九〇年代執政者積極透過
已拆除的紹興社區中 *。有位伯伯在家門口擺了
設置街道家具作為一種可見的政績,並開始援
一張家裡不要的舊沙發,社區的生活就在這張
引西方城市的美學意象;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引
沙發上長了出來:一位伯伯每天固定時間都會坐
入私人資本填補財務預算的空缺,卻也在另外
在沙發上,看著街角人來人往,附近的鄰居大
一方面引起了地景商業化的疑慮。
哥經過也向伯伯噓寒問暖;買完菜的阿姨在沙發 上歇腳,住隔壁的鄰居大姐們就像沙發藏著磁 鐵般被吸到一旁閒話家常。紹興社區隨處可見 的街道座椅,其實反映著社區的組成,由於社
參考文獻 翁註重、鄭育芬(2013)〈販賣服務:戰後台北街道家具營造的歷史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0: 115-162。 傅雅祺(2016)〈城市的表情——街道家具的美麗與哀愁〉。眼底城事。 朱剛勇(2019)艋舺公園、茶店、友善椅:老少年少女的社區交際場。眼底城事。
Gökçen Firdevs Yücel(2012), Street Furniture and Amenities: Designing the User-Oriented Urban Landscape. * 紹興社區:原址座落於仁愛路、紹興南街與信義路一帶,倚在曾為軍營的中正紀念堂一旁,為早期台灣戰後與城鄉移民自行營造的社區,也被稱為「非
正式聚落」(informal settlement)
Advanc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abrice Pincin (2013), A Brief History of Street Furniture. Urban Design Magazine.
100
101
dimension of STREETS 探勘報告
村
聲
點
評
台北捷運地圖之,步行換算公式 當捷運速度已成為我們衡量距離時間的標準,你是否感到好奇,日常搭慣了的 捷運路線,若以雙腳為度量衡走一遍,會需要多久時間?
📍 忠孝敦化—忠孝新生
下三站緊緊相連的忠孝系列,假日逛街的一條龍首選(?)常一回過神,就從一端晃到了另一端。
捷運
步行
🚇 | 4 mins
📍 科技大樓—大安森林公園
不管身在城市中哪一個嘈雜角落,隨時需要去「都市之肺」看看綠樹、聽聽鳥鳴,散散心。
捷運
步行
🚇 | 9mins 步行換算捷運圖
📍 行天宮—東門
東門市場採買完,發現五月病纏身的自己,好像該去行天宮拜個拜。
捷運
步行
🚇 | 7 mins
👣 | 39 mins
📍 北門—台北車站
跟隨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走過一遭大稻埕後,想要回家,還是得先穿越時空回到現代城市交通樞紐。
捷運
步行
🚇 | 10 mins
👣 | 10 mins
📍 圓山—劍潭
下午花博園區逛市集,晚上士林夜市吃美食(沒錯,士林夜市不在士林站,就像古亭國小不在古亭)。
捷運
步行
🚇 | 6 mins
102
👣 | 21 mins
👣 | 24 mins
103
👣 | 10 mins
dimension of STREETS 探勘報告
↗只要留意生活中每一處角落,你也是一位城市觀察家↗
步行換算捷運圖
板南線
urs.taipei
📍 板南線
📍 中和新蘆線
📍 密密麻麻文湖線
📍 松山新店線
📍 淡水信義線 如果把搭捷運的時間,稍微拉長一點去步行,或許你能用不同的角度認識這座城市!
📍 板南線:市政府→國父紀念館 🚶 捷運時間:一分鐘 🚶步行時間:十分鐘 📷 沿途風景:詳見照片! # 歡迎你一起來挑戰
May 3・See Translation 104
105
dimension of STREETS 城市觀察家
淡水信義線
urs.taipei
↗只要留意生活中每一處角落,你也是一位城市觀察家↗
文湖線
urs.taipei
連接中山到雙連兩站之間的「心中山線形公園」是 2019 年 11 月啟用的綠地廊道,包含「心中山舞
在 2009 年松山機場捷運站通車以前,中山國中站曾經是離松山機場最近的一個捷運站,不過,經
、 「遊人啡飲」 、 「月光森林」 、 「爵士廣場」及「星橋綠坡」。沿著連成一線的步道行走,雖然比起搭 台」
過小編實測,真的要走起來,其實還是有段距離呀!在這條路上,雖然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標
捷運要多花七分半的時間,但收穫眼底的街道風景卻是十分的美麗
或是地景,但因為會經過一些小巷,彷彿是最能感受到台北這座城市,在午後散發出的慵懶和清閒。
📍 淡水信義線:中山→雙連 🚶 捷運時間:半分鐘 🚶步行時間:八分鐘 📷 沿途風景:詳見照片!
👣
📍 文湖線:中山國中→松山機場 🚶 捷運時間:三分鐘 🚶步行時間:十五分鐘 📷 沿途風景:詳見照片!
# 台北 # 步行城市 # 城市觀察家 # 淡水信義線 # 中山 # 雙連 # 中山書街 # 心中山線型公園
# 台北 # 步行城市 # 城市觀察家 # 文湖線 # 松山機場
May 10・See Translation
May 20・See Translation 106
107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韌
性
次
元
1 議 題維度
#韌 性 次 元
Source: Rijkswaterstaat
不怕水淹,更要與洪水共生!
打造具有「承洪韌性」的城市培養指南 作者:廖桂賢 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副教授
今年(2021)六月梅雨季的幾波強降雨,破紀
已經不切實際,社會就不能持續將所有淹水情
錄的雨量讓區域排水系統無法應付,在全台造
事都視為「不正常」。在氣候變遷的年代,水患
成了許多積淹水情形。在極端氣候的年代,不
治理需要典範轉移,不能再強調防洪排水,而
;極端降雨已是 下雨則已,一下就是「強降雨」
該追求「承洪韌性」。
常態,一味要求政府「加強治水」無法解決問 題,因為無論如何做好河川防洪與排水整治工
以承洪韌性為本的水患治理,是奠基在「無論如
我們都活在「人定勝天」觀念所打造出來的現代都市裡,然而,是時候重新調整我們的認知了──極端
程,工程手段畢竟有極限,無法達到完全不淹
何一定會淹水」的務實考量上,不以「防止淹水發
氣候不再是危言聳聽的口號,而是已然發生的現實。不斷打破高溫紀錄的酷暑,已從「非常」成為台灣
水,也無法保證長期的安全。
生」為主要目的,而是以「在淹水的情況下也不產
;西北雨動輒在午後狂暴來襲,但整個夏天卻又有可能不見半個颱風影子……在韌性次 都市的「日常」
生災害、不癱瘓,且還能正常運作」為目的。唯
元裡,試著將極端氣候議題納入都市再生與空間活化的視野,摒棄過去對災害「硬碰硬」的防備,一起
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現實是:未來還會有更多因
有將淹水視為城鄉動態不可避免的一環,我們才
學習與大自然的災害共存、共榮。
強降雨造成的淹水事件發生。當不淹水的目標
、培養承洪韌性的工作。 能真正開展提升「耐淹力」
111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議題維度
淹水(flood)是一個自然水文現象,若發生在
高,都不會增加承洪韌性。這是因為防洪排水
無人湮之處,並不會造成任何危害,唯有發生
設施的目的在於追求環境穩定性,功能在於「防
在人類聚落,才會成為隱患,因而謂之「水患」
,並不在於考量淹水時地方的因應 止淹水發生」
(flood hazard)。人類聚落若調適因應得宜, 水患不見得會成為水災(flood disaster)。
能力,因此無法提升耐淹力(淹水時不會發生災 ,當然也與災後恢復力沒有關係。 害的能力)
因此,淹水可能是災害,但絕對不等於水災。 而且,既有的防洪排水工程不但不會提升承洪 任何一個傍河川溪流發展或是低窪的地方,都有淹水的可能性,淹水可
以說是城市鄉鎮「內生」的動態。圖為 2018 年 8 月南部暴雨後國軍協
助清淤(Source: 總統府/ CC BY 2.0)
什麼是承洪韌性?「淹水容受力」以及「水災恢
復力」
承洪韌性指的是:當一個地方經歷淹水時,透過
韌性,反而會削減韌性。這是因為,當自然的
疏洪道、堤防等防災工程設施,阻斷了人們與河流的連結,使人們失去
系統內部的自我調整,使社會經濟之運作不受
動態被控制,系統等於喪失了提升適應力的學
pohao / CC BY-NC 2.0)
干擾、生命財產不受損害之能力;或者,當淹
習機會。韌性跟自然變動是相輔相成的,一個
水造成社會經濟運作受干擾、生命財產受損害
系統對於某種環境變動的韌性,是來自於長期
力,但很可能完全沒有承洪韌性,也因為不具
時,能夠快速恢復的能力。
和該種環境變動互動產生的學習與適應。
備任何耐淹力,只要發生淹水,就很可能癱瘓
認識自然水文擾動的機會,更產生了自認為「安全」假象(Source: liu.
社會經濟運作,甚至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
「韌性」 (Resilience)是近來在國內外防災領
承洪韌性首先需要的是對淹水的容受力。不過,
承洪韌性來自於對自然變動(淹水)的因應與熟
域中受到高度關注的議題。但韌性到底是什麼
如果一個地方無法容受淹水而造成水災,但在
悉,所以城鄉聚落若要對發生頻率較低、但規
呢?所謂的韌性,大抵源自於生態學家 C. S.
災後若具備一定的恢復力,也可以算是具有承
模大的淹水具備承洪韌性,必須不斷經歷較小
Holling 於 1973 所 發 表 的 一 篇 學 術 論 文,
洪韌性。因此,承洪韌性的概念裡,包含了「淹
規模、高頻率的淹水事件,並從中學習。
該文首先使用韌性一詞來描述生態系統能夠
水容受力」以及「水災恢復力」。
持續「存在並發展」的能力。後來,這個概念
四個面向,提升城市的耐淹力 水患治理的典範轉移,要從目的的轉變開始: 今天台灣社會理所當然地將「水患治理」等同於
一般民眾可能難以接受「淹水對於韌性培養很重
「防洪」 ,但其實防洪絕非達到安全的唯一選項。
被應用到探討人與自然密切互動關係的「社會
承洪韌性——尤其是「淹水容受力」的概念——
要」的觀念,我們可以換一個方式來理解:防洪
,而非一味防止「淹 重點應該在於防止「水災」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生 態 系 統」
對台灣的水患治理是一個新觀念。淹水容受力
排水設施雖然能有效減少淹水頻率,為人類社
水」發生。
(social之 中, 衍 生 出 了「社 會 生 態 韌 性」
,指的是即便在淹水的情況 也可稱為「耐淹力」
會經濟活動帶來方便,但實際上,只能防止相
ecological resilience)理論。
下,一地的社會經濟運作也能夠不受干擾、居
對小規模的淹水;然而這些設施不只阻礙我們去
該如何做到「不怕水淹」?我們可以透過建成環
民的生命財產不受損害之能力。換言之,耐淹
理解淹水只是一種自然正常擾動,也阻礙我們
境的改造來達成。建成環境主要包含建築物、
承襲 Holling 和社會生態韌性的理論,我將人
力就是「不怕水淹」的能力。台灣要提升承洪韌
去學習如何因應淹水,可以說是得不償失。甚
交通系統、維生系統、開放空間等四個面向,
類聚落面對洪水的韌性(flood resilience)稱
性,首先應強化耐淹力,畢竟提升耐淹力就可
至,防洪排水設施的存在,造成了「安全假象」
以下一一說明如何提升這些系統的耐淹力。
之為「承洪韌性」。在解釋承洪韌性的內涵之
以顯著減少災害損失。
前,我們必須了解淹水是一種自然變動,任何
防洪工程,讓我們失去學習機會
一個傍河川溪流發展或是低窪的地方,都有淹 水的可能性,淹水可以說是城市鄉鎮「內生」的 動態。
(false sense of security)的錯誤認知,讓
(一)建築物的耐淹力!
個別家戶、乃至於個別社區以為自身已經安全 了,而在颱風暴雨襲來時未採取任何防災應變 的因應行動。
建築物之耐淹策略,可分為乾式防水與濕式防 水。淹水頻繁的地方,應盡可能採取乾式防水。
傳統上主導水患治理的防洪排水設施,包括堤
,但其實 台灣民眾普遍將「淹水」視為「水災」
112
防、防洪牆、水壩、疏洪道、分洪道、雨水下
這麼說來,一個有著高保護標準的防洪排水設
乾式防水可透過建築物之設計達成,如高腳屋
水 道、 抽 水 機 等 工 程 措 施, 無 論 保 護 標 準 多
施而鮮少淹水的地方,即便具備了高度的防洪
或是兩棲屋。所謂高腳屋,是指地面層淨空、
113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議題維度
(二)交通系統的耐淹力!
主要居住空間抬高於地面之建築;所謂兩棲屋 (amphibious house) ,與浮在水面上之船 屋不同,兩棲屋是建築在地面上,淹水時可以
台灣之淹水延時不長,短則一個小時以內,長
藉由水的浮力往上自動抬升的建築形式。
不過一個禮拜;許多都市地區之積淹水,都可在 幾個小時內退去。然而,既便淹水期相對短,
既有之建築物,特別是只有一層樓之住宅或商
仍不免有交通移動需求。未來政府不妨在評估
店,可能較難採取上述防水耐淹方式,可以考
可能會淹水之前,在具有淹水風險的地帶,先
慮濕式防水──所謂濕式防水,就是即使室內
佈設臨時人行步橋,維持淹水期間短程的移動
浸淹也不會造成損壞,最基本的就是選取不怕
需求。
泡水的家具,例如實木、石材、或材質較好的
(KABA)巴士(Source: yoppy 行駛於東京台場的水陸兩用「河馬」
高雄三民區本和里結合公園綠地之滯洪池(Source:高雄市水利局)
/ CC BY-NC 2.0)
要方式,須避免淹水時發生逆流。
塑膠。不耐淹之物品,例如家電等,平日就應
在人口與建物較密集之都市區域,則可考量興
該盡可能置於高處。
建永久的高架步行系統,連通不同建築物,特 、公共運輸站 別是重要公共設施(例如醫院)
本應有的變化(例如,池塘水位上升、魚類數目 增加、洪水帶來的有機質堆積、局部土壤侵蝕
(四)開放空間系統的耐淹力!
,讓民眾體認環境本來就是應該隨降雨與河 等) 川氾濫與而變動,並且讓民眾透過觀察環境改
不過,這些日常用品置於高處,是極為不方便
場、便利商店與超市等。但永久高架步道系統
目前台灣大部分的都市開放空間,在規劃設計
的。政府可以鼓勵民間發展「耐淹室內設計」產
建置成本較高,且使用者過少的情況下可能成
上均未考量淹水之可能性。可以思考的是,都
業,鼓勵業界設計容易抬高之裝置,例如可利
為治安死角,因此較適用於人口密集之都市地
市中除了道路之外大部分的開放空間,例如公
此外,要創造「與洪水和平共存」的環境,不能
用市售之升降設備,淹水時便能讓物品抬升更
區,除了淹水時可發揮功能,平常也可提供行
園、廣場、球場等,大雨時本來就不會也不該
不進一步思考現有防洪工程的調整:是否有可能
高。除家具物品等考量之外,濕式防水設計也
人更便利的路徑。
有人使用,因此應要擔負起滯洪的功能。
移動甚至移除部分地區的堤防,還地於河?都
變,培養起水患意識。
應考量插座位置,將插座調整設置於牆壁較高
市是否可以容許堤內臨河之公園或廣場淹水,
處。再者,濕式防水之設計也必須考量淹水後
考量未來台灣低窪地區(特別是地層下陷地區)
實際上,都市開放空間都應設計成具備蓄水、
使其回復成河川洪泛平原的一部分、發揮滯洪
之沖洗需求,在適當位置設置水龍頭,並施作
可能會面臨長時間(一周以上)之淹水,除了短
滯水、滲水、甚至保水的功能。例如公園等綠
功能?這就是國際上越來越重視的「自然解方」
室內排水設計。
程步行系統外,也需要考量中長程之公共運輸
地,應模仿自然濕地或沼澤的概念設計,避免
系統與私人運具的耐淹應對。國外市面上已有
大量硬鋪面,盡量以架高方式設置人行動線,
「兩棲運具」 ,包括大客車、汽車、與機車等,
且 選 擇 原 生 耐 淹 之 植 栽, 減 少 高 強 度 維 護 需
都已出現水陸都能運行之產品。 (三)維生系統的耐淹力! 社區的耐淹規劃,也需要考量維持社區整體運
(nature-based solutions)。 淹水是自然的變動,不是災害
求,並容許一定程度之自然演替。非綠地之廣 場與兒童遊戲場等,應考量座椅、遊戲器材長
從以上各個面向的耐淹策略顯示,韌性絕非只
時間浸淹之可能性,採用較耐用、易清洗之材
是一個狹隘的「防災」的概念,而是一個更為宏
料。球場則應設計為兼具滯洪池之功能,水退
觀,探討人類社會如何與自然變動協同演進的
後僅需最少之清理即可使用。
概念。在韌性理論中,自然變動不一定是災害, 而是系統內生動態的一部分。社會生態的韌性
作的維生系統,例如:家庭污水處理、電力、自
(Source: Construction2 / CC 兩 棲 屋(amphibious house)
BY-NC-ND)
114
來水、通訊…等系統,應抬升至一定高度,或
開放空間的耐淹設計,是創造「與洪水和平共
即是來自「適應」自然變動、向其學習,而非抵
者進行濕式防水處理,確保淹水期間仍然能夠
存」的韌性學習環境的最重要手段。好的開放
抗、控制它。
正常運作。如果以化糞池為地區肥水處理之主
空間設計,可讓民眾感受到降雨、氾濫時環境
115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議題維度
荷蘭的還地於河(Ruimte voor de
rivieren)計 畫 於 2019 年 完 成, 不 加 高堤防,而是將堤防往後挪移同時竣
深河道,讓河川廊道容納更多洪水, 還 給 河 更 大 的 氾 濫 空 間(Source:
Rijkswaterstaat)
過去人類社會欠缺工程科技控制自然,卻也養
承洪韌性絕非是施行了非工程措施,居民就可
成利用河川週期性氾濫的智慧,例如古埃及人
以放輕鬆、什麼事都不用做、永遠不用擔心水
利用尼羅河氾濫帶來的肥沃土壤,發展農業,
災。沒有任何水患治理措施(包括防洪與耐淹措
創造文明。現代也仍有農業社會充分利用河川
,是可以讓人高枕無憂的。即使我們的水患 施)
氾濫的案例,例如湄公河三角洲的農村。在這
治理方式可以從防洪轉型到承洪韌性,仍然需
些案例中,洪水不但不是災害,而且是地方發
要民眾培養起防災意識。可惜的是,台灣目前
展的重要資源,洪水不來才是災難。
是一個淹水即成災的狀況,導致民眾「淹水=水 災」的偏頗認知,比較難想像「與洪水共榮」的
也就是說,要培養韌性,不能僅著眼洪水「災」
風景,也較不利於承洪韌性意識和相關產業的
的面向,也應想像洪水之「利」。既然淹水不可
養成。
避免,那麼可以更進一步、更積極地將淹水這
承洪韌性,是向洪水學習、與洪水共榮的過程
個自然環境變動,納入地方發展的考量中,想 像「與洪水共榮」的發展模式。
韌 性 是 一 個 過 程, 韌 性 是 透 過 長 期 學 習 而 來
2
Source::incent Sheed / CC BY-NC-ND 2.0
災害的日常:從「人定勝天」的
避災邏輯,到「與災共生」的韌性邏輯 作者:李鈞冠 台大城鄉所碩士
「與洪水共榮」除了需要有耐淹力的建成環境,
的,透過經歷、了解自然變動,並且設法去因
更需要人們高度的耐淹意識。因為即使一個社
應而來,是一個不斷培養的過程,而這個過程
「災害」經常 對沒有實際經歷過災害的人來說,
的畫面,縱使當下感受甚深,對災害的記憶在
會提升了建成環境的耐淹力,不見得就具備承
沒有終止的一天。若民眾沒有機會了解降雨、
是一種超現實的體驗。
幾天後,不免被新的生活訊息給沖刷殆盡。
洪韌性── 韌性理論與傳統防洪最大的不同
了解河流、了解氾濫、降雨積水等水文現象,
是:絕不強調「永久免除水患威脅」。建成環境
是不可能培養出承洪韌性的。
畢竟,災害的發生既無法預期,也是偶然才會
然而,當我們將防災的問題交給專家與政府處
發生。即使災害真的發生,一般人傾向將問題
理, 專 家 與 政 府 也 大 興 土 木 打 造 各 種 防 災 建
的耐淹程度,如同防洪排水工程一樣,也有極 限。例如:一座兩公尺高的高腳屋,一旦淹水超
承洪韌性需要一個讓民眾可以「學習」的環境,
交給「專家」處理,政治人物及技術官僚通常也
設,難道災害真的就不再發生了嗎?我們都很
過兩公尺,仍會造成損害。又例如,如果高腳
讓民眾能夠看到水、理解水,且時時刻刻被提
不吝大開支票,宣佈將在幾年內投入幾千億的
清楚,答案是否定的。當然,這並非意味著專
屋的高度一直停留在兩公尺,但每次經歷的淹
醒淹水的可能性,從而使民眾培養起水患意識。
建設計畫,來防止災害再次發生。
業防災知識與技術是全然無用的,也並不代表
水高度愈來愈高,且每次淹水都產生災害,那
淹水不等於水災,水利工程結合環境設計可以
也絕不能認定住在高腳屋裡面的人就具備承洪
,創造一個「與水和平共 創造出「無害的淹水」
將問題交給專家之後,災害彷彿又與人們無關。
問題在於:我們對於災害的認識,已然無法跟上
韌性。
存」的學習環境。
媒體報導所見的「非日常」景象,宛若電影情節
災害發生的頻率了。
116
那些斥資千億的防災設施是無效的,更根本的
117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議題維度
以最常發生的水災來說,根據國家災害防救科
則多以十年重現期作為保護標準,當時雨量超
人從自然中剝離,認為一旦降低生活與自然的
技中心的統計,台灣極端的豐/枯水期發生週
過防洪設施所能承受的量值時,水漫四方的景
接觸,受到災害侵襲的可能就會減少。這種現
期越來越短,已經緊湊到能在一年之內同時發
況就會出現。實際上台灣都市近年來遭逢的淹
代化的技術看似免除了災害發生的風險,實際
生大規模的旱災與短時強降雨造成的水災。還
水,大抵上不脫上述原因。
上卻帶來更大的不可預測性:誰知道哪天水會真
記得嗎?上個月中南部正因五十年來最嚴重的
的淹過堤防?哪次降雨的泥沙沖積會堵塞排水
乾旱而飽受限水之苦,然而當梅雨季終於在一
越來越多的受災案例顯示,純粹以技術性的手
系統?其所建構的安全體系,更降低了一般人
個月後報到時,短時間內爆量降下的雨彈,反
段來控制災害風險的作法有其侷限。實際上,
對於風險的意識與應變能力,形成了矛盾的堤
倒讓部分缺水地區成為水鄉澤國。
工程手段除了可能提高災害風險,甚至可能降
:人們誤以為自己身 防效應(Levee Effect)
低一個地區對於災害的耐受度。例如,水泥化
處在安全的環境之中,進而開發原本就容易發
當旱與澇的改變只在一日之間,意味著災害的
的河川整治美其名是為了加速洪峰通過,然而
生災害的土地,結果是將自己置身於易受災害
發生已然成為一種日常,我們即將邁入的是一
這樣的工程剷除了河川原生植被,既降低土地
侵擾的風險之中。
個「與災害共生」的未來之中。不只過往對於災
的 透 水 能 力, 也 因 為 減 少 了 洪 水 流 經 時 的 阻
害的認識需要檢討,對於災害的應對方式,也
力,當洪水溢堤時,對週邊地區的破壞力更為
因此,社會必須發展一套新的風險思考方式,
報告的標題所示,促進社區參與減災工作、強
需要重新調整。這點在人口大量聚居而與自然
顯著;連帶地,水泥化後的渠道斷面難以加挖擴
「災害風 來降低一旦災害真的發生時的後果。
化社區面對災害的因應能力,已成為當前國際
環境疏離的都市中,更是迫在眉睫的課題。
大、容易累積淤泥,反而降低水道對於洪水的
,也 險」不再只評估災害發生的機率(重現期)
減災工作的首要目標。
容納量,一旦降雨超過一定強度、排水系統阻
必須包含評估社會承受災害衝擊的能力,以及
塞,抽水站更無法運作,連帶癱瘓的是整個都
能否快速回復正常運作的韌性。
而所謂的「韌性」能力評估,可以分為三個面向:
簡言之,原先「災害風險」的控制只取決於技術
❶「災前」的自然環境與社會條件評估
面對災害,硬體防災工程的侷限
堤防效應讓人們誤以為自己身處在安全的環境之中,進而開發原本就 容易發生災害的土地,結果將自己置身於易受災害侵擾的風險之中
(Source: 劉學墉 攝)
Communities to Disasters)中。正如該份
市防洪系統。
所謂的防災工程,是以硬體建設打造出將災害 隔絕於外的設施,最直接的如提防、擋土牆、
如今,降雨頻率與強度的極端化,挑戰了人們
能力,如今則需納入社會韌性的培養,以應對
排水道等等,更大規模的工程如 1960 年代以
過去想藉由技術控制災害風險的想望:災害變得
不確定性風險。在這套邏輯思考中,自然災害
降,為了治理台北水患而出現的基隆河截彎取
難以預測,難以預防。工程手段有時緩不濟急,
不再只是藉由專家/技術所隔離的「非日常」現
直計畫。
考量到成本效益,也不可能與極端災害進行軍
象,而是生活中「日常」會面對的一部分。處理
備競賽,一味地擴大工程規模。
災害風險的責任,不再只是委由專家處理,而
這類防災工程背後,都會有一套對於災害發生
例如該地區是否位於不易發生災害的地方、 是否具有強力的社區組織能夠自我照護?
❷「災時」所採取的可能應變作為
例如無論社區居民或政府機關,是否能夠在第
一時間掌握災情狀況,疏散災民以降低傷害?
❸「災後」的學習與調適
是必須由社會中的每個人共同承擔。
頻率與強度的估算,將自然界的不確定性(風
因此,當代都市防災的思維,已逐漸從過往「工
險)轉為可計算、可評估的對象,而技術理性則
程至上、人定勝天」的避災邏輯,轉變為「還地
被視為執行風險決策的重要解方。以防洪為例,
於自然,與災害共生」的韌性邏輯。
技術官僚在設計防洪設施時,會以「重現期」作
堤防效應:真正讓災害發生的,是那些「安全」
,即平均 為保護標準。重現期也稱作「頻率年」
的假象
幾年一次的降雨強度;以機率來說,則為一年中 可能發生的機率。以都市道路側溝設計為例, 大多數是以二到五年為重現期,區域排水設計
過去技術至上的防災思維,利用現代化工程將
118
例如如何改變既有的產業型態,降低災害帶
與災共生,需要「韌性」相伴
來的衝擊? 台灣自 1999 年經歷九二一大地震後,政府首
這套觀念的轉變,體現在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
次體認到民間及社區投入救災的重要性,同時
組織(UNISDR)2005 年提出的「兵庫行動
因應國際減災工作的潮流,開始著手研擬「防災
(Hyogo 綱領:重建國家與社區的災害韌性」
,並由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在全台 社區計畫」
Framework for Action 2005-2015:
各地推廣、試行防災社區的操作。
Building the Resilience of Nations and
119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議題維度
從社區到群體:防災共同體的形塑
結語:都市規劃的韌性再思考
自 2000 年代推動自主防災社區計畫以來,如
面對防災議題,即使整體防災的觀念已轉向與
今看似已初具成效。這個計畫所帶來的意義,
自然共生、社區也逐漸建立起韌性能力,但面
絕不只是以「社區」為單位、培養社區居民的防
臨實際的都市開發議題時,卻並不總是能記取
災意識而已。早期針對「社區」的韌性防災,如
歷史教訓。本文最後想以社子島開發的案例,
今已逐漸往「區域」的規模邁進。
作 為 反 思 結 尾。 台 北 市 士 林 區 的 社 子 島, 位 處 基 隆 河 與 淡 水 河 交 會 之 處, 屬 於 洪 氾 區。
對於災害風險的認識與應對,科學理性邏輯與社區韌性邏輯的不同(Source: 劉學墉製)
例如近期桃園市位於黃屋庄溪及埔頂支渠週邊
1960 年代行政員提出台北防洪計畫時,將社子
的九個里,便採取「區域聯合防汛」的作法,各
地區視為台北市的滯洪池,將該區排除在堤防
防災社區不再只是點對點式地向區公所回報災
之外,並由經濟部頒布限建令。隨著員山子分
情狀況,而是讓位處於上游的社區能夠在第一
洪道的開闢,社子地區作為滯洪池的重要性降
2009 年莫拉克風災後,罕見的災害規模再次
隊的輔導下,除了參與水保局「防災專員」的培
時間,向下游的社區提出警訊,並由下游社區
低,台北市政府在 2014 年決定「生態社子島」
凸顯社區參與防災工作的重要性,也促使各主
訓課程,成為具備防救災能力的專業者;也藉
的居民協助上游居民撤離,形成跨社區的防災
的發展定位,將社子島堤防上修至 200 年重現
管機關依其業務職責,擬定「自主防災社區計
由社區成員分享生命經驗、社區訪調與環境探
共同體。
期洪水標準,增加其防洪能力,並將其都市計
畫」。例如內政部消防署推出「災害防救深耕計
勘,找出該社區容易發生災害的位置、標示易
,主要對象為都市社區;農委會水保局推動 畫」
受災害的群體,由下而上擬訂防災計畫,彌補
透過上述自主防災社區的案例,可以發現許多
「土石流自主防災社區計畫」 ,主要對象為山坡
專業者僅藉由技術軟體分析災害潛勢區域的不
社區已經強化了無論環境或組織上的耐受性,
足。
並培養災時的應變能力。有些社區甚至自主協
在這樣的開發邏輯底下,正陷入了先前提到的
調,降低土地使用的強度,將原本可能被水泥
堤防效應的問題,隨著開發人口的移入,將使
除了災前的培訓與計畫擬定,蘇北里長作為防
鋪面覆蓋的土地轉型為滯洪池、形成社區的自
更多人暴露於受災的風險之下。而為了生態社
災指揮官,也會在颱風豪雨期間,帶領社區防
給經濟來源,而有利於社區的災後復原能力。
子 島 的 開 發, 台 北 市 政 府 計 畫 執 行 的 區 段 徵
地社區;經濟部水利署則提出「水患自主防災社 ,對象涵蓋位於水災潛勢的社區。 區計畫」 韌性的社區實踐:自主防災社區的推動與創新
畫的容納人口從 1 萬 1 千人提升至 3 萬 4 千人, 增加土地利用強度。
收,更可能導致大量居民被迫遷移,使當地的
災隊員巡走社區,一方面進行防災實作訓練,
各主管機關的自主防災社區計畫,雖然會有執
一方面在第一時間向縣政府回報當前的社區狀
重新學習與災害共處,人們重新打開了自己與
聚落紋理與社區網絡形成真空,更不利於當代
行及評比細節上的不同,但主要的操作方向還
況,例如是否淹水、路樹是否倒塌,以供縣府
自然的邊界,藉由一次次的災防演練,將對災
減災工作的推廣。
是大同小異,主要目標是建立社會韌性。首先,
團隊即時採取應對措施。然而對許多社區來說,
害的記憶銘刻至自己的身體裡,並從技術官僚
由地方政府評估災害脆弱性高的社區,委由專
自主防災社區計畫如果只有社區成員參加,對
身上拾回應對災害風險的責任。認識自己所處
當前的防災工作已將責任下放於社區之中,不
家團隊進駐輔導,對口以社區發展協會或村里
於災時的防救能量而言,絕對是不夠的,還得
的環境、擔起自己行動所應負的責任、建立與
過對於都市發展能否以建立與災共生的社區韌
辦公室為主。
納入更多的利害相關人。而所謂的韌性,指涉
自然/社區與他人的連結,這不僅是以韌性防
性為基礎規劃,仍是需要我們持續關注與思考
的也不僅只是人力的動員,還必須包括完備的
災的意義,也是作為民主公民的意義。
的課題。
在計畫執行上,以同時參與水利署「水患自主防
減災環境以提高災害容受度,以及儲備足夠的
災社區」與水保局「土石流防災社區」的宜蘭縣
資源以提高災後重建的速度。
蘇澳鎮蘇北社區為例,蘇北里民在宜蘭大學團
120
121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議題維度
村
聲
點
陸地沙漠化
評
全球暖化造成降雨量減少,加上人為樹木 的大量砍伐、家畜過度放牧等,地球的陸
極端氣候怎麼來?
地已有四分之一成為沙漠。撒哈拉沙漠持 續以每年五公里的長度向外擴展,整個地
人類社會快速、過度運轉,已為地球帶來種種傷害。全球暖化逐日攀升,新聞中各地
球更是每年增加 1.6 個台灣的沙漠面積。
極端天氣及相應災害頻傳。地球佈滿傷痕,城市中的我們難辭其咎、也無法脫身。一 起來看看極端氣候的現況,以及更重要的──我們可以怎麼做 !
熱浪、旱災 2020 年,全球降雨量最多地區之一的台 ,陷入五十六年 灣沒有颱風登陸(且少雨)
極端氣候小百科
「乾旱即 來最嚴重的乾旱。聯合國也指出, 將成為下一個大流行,而且沒有疫苗可以
非正常、嚴重、季節性或超出歷史平均數值的天氣
對抗。再過幾年,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就
近年人為的全球暖化洋流和氣壓變化等被認為是造成極端氣候的成因
要生活在缺水中。」
mins
水災 溫室效應、全球暖化,因暖空氣可以吸收
海平面上升
更多水氣,帶來潛在性的極端降雨事件。 最近的例子便是 2021 年 7 月,中國河南 出現的歷史罕見的極強降雨,驟降的暴雨
冰河融化,大量雪水流入海裡,溫度差異
使河南多地遭遇嚴重洪澇災害,城市變成
也使海水膨脹。依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
一片汪洋。
預測,2030 年之前海平面水位會比現在 多 20 公分——包含日本東京、大阪等在 內的世界各低海拔都市,可能有大半土地 會遭海水吞沒。
面對氣候變遷,城市中的我們可以做什麼? 、使用節能家電、關心氣候與能源政策、減少使用塑膠 大眾運輸通行(或電動車、腳踏車) 製品、飲食習慣,少肉多蔬、物盡其用,減少不必要消費。
122
123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觸手可及,卻如此生疏:
在里山社區找回人與環境的連結 案例分享|南港茶水間 X 舊在里山
南港舊莊社區
探 勘報告
#韌 性 次 元
→→南港舊莊里 在里山社區找回人與環境的連結
萬華騰雲里 每一個社區角落都是寶藏←←
→→ 文山明興里 日常 360 度的防災行動
東日本 311 防災傳承與復興進行式←← 124
Source:南港茶水間提供
都市築起堤防,社區則搭起連結居民的橋梁。
性」概念,逐漸成為未來都市與社區面對防災課 題的思考與應對趨勢。
近 年 來 愈 加 頻 繁 的 極 端 降 雨、 缺 水、 都 市 熱 島,甚至是新冠肺炎疫情,都讓我們認識到以
所謂的韌性,指的是系統遭受外部壓力時能夠
往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竟是如此脆弱。
快速回復的能力,主要分為環境韌性與社會韌
在過往,都市不斷投入經費,建設能夠抵禦災
性兩個面向。在環境韌性上,都市已逐漸推動
害的堤防、抽水站等基礎設施。然而,氣候變
「海綿城市」等政策來改善硬體環境。不過在社
遷的衝擊卻也不斷推翻工程上的假設,反而使
會韌性,亦即社區面對災害的調適能力上,卻
都市在過於依賴這些防災工程的情況下,產生
往往在都市防災的相關討論中受到忽視。這並
了更大的損失。 為此,學習與災害共存的「韌
非難以想見的事,畢竟社區的社會韌性要能夠
125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外界資源的引入,讓這兩項行動方案中成形的 互助網絡能進一步成為在地共學與議題討論的 平臺,使社區在未來面對氣候變遷時,能更具 有自主動員的能力,將「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真正實踐於社區當中。 行動方案一:從在地出發的舊莊國小氣候變遷 教育
「大家知道大坑溪在哪裡嗎?」是團隊成員在國 小第一堂課中常用的開場白。 南港茶水間韌性社區行動架構圖(Source: 南港茶水間繪製)
2019 年春季,南港茶水間與舊莊國小展開了氣 舊莊里航照圖(Source: 底圖取自台北市都發局網站,南港茶水間重繪)
育,希望能引導社區重新關切在地環境,建立
候變遷課程的合作。起初與舊莊國小的老師們
起日常生活與自然環境的連結,進而提升居民
討論教案時,老師就提到國小雖然會有在地生
建立,涉及到社區對於自身所在環境的認識、
又是如此陌生,這是舊莊里韌性空洞的所在,
對於環境變遷與氣候災害的知覺、學習與調適
態環境教學,但實際上老師們對於舊莊社區的
社區居民之間關係的織編,以及自主動員能力
「南港茶水 卻也可以是舊莊里萌生韌性的沃土。
能力,成為一個真正具備「韌性」的社區。除此
環境都相當陌生。
的培養,這些有關社會韌性建構的課題,都需
間」以及「舊在里山」兩團隊的目標,正是希冀
之外,也希望透過社區內不同社群的鏈結以及
要長時間的努力與行動才能夠累積。
透過社區行動,將那滋養韌性的水分,注入社 區原本就擁有卻未曾察覺的沃土之中。
最靠近,卻也最疏離:南港舊莊里未曾察覺的
韌性沃土
2019 年,以台大城鄉所師生為主的南港茶水 間 團 隊, 為 重 新 建 立 舊 莊 社 區 中 人 與 環 境 連
和許多地方一樣,位於南港的舊莊里也同樣面
結,推動了兩個社區行動:店仔口農園設計,
對到環境疏離的問題。舊莊里是一個靠山臨溪
以及舊莊國小氣候變遷教育課程設計。連結社
的社區,但傳統的堤防建設,卻改變了過去居
區內原有的社群資源與網絡關係,我們首先與
民與環境的相處模式:堤防隔絕了社區原本與溪
舊莊國小和南港社區大學(以下簡稱南港社大)
流的連帶,也抹去了老一輩居民過往在溪邊捉
合 作 發 展 氣 候 變 遷 教 育(climate change
魚蝦的生活記憶。年輕一輩在長期失去與環境
education)課程;之後又結合里辦公室和南
連結的情況下,甚至將這些過去與社區生活緊
港社大的資源,開闢了里內的第一個公共農園
密相關的溪流,視為排水溝。
──店仔口社區農園,並開設農園課程。
社區與山與水是如此緊鄰,對於環境的認識卻
兩大方案兼顧了實質空間改造及觀念上的教
126
被舊莊國小生們視為「臭水溝」的大坑溪(Source: 南港茶水間)
127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溪水、白鷺鷥在垃圾中覓食的畫面,顛覆了原 本師生印象中大坑溪只是一條「水溝」的認知。 豐富了同學的環境經驗,並從此與生活經驗連 結起來,開始關心社區環境。 這樣著重環境體驗與感知的核心概念,2020 年秋季在「舊在里山」團隊加入後的課程設計中 延續:像是舊莊山水綠生態公園(能源議題)闖 關活動、舊莊茶山導覽(山區空間)與溪流互動 實作(溪流與社區農園)等,都帶領著學生深入 社區其他環境,透過學習建構出屬於他們經驗中 的地方感。我們相信這些社區與在地環境的互動 經驗,將成為同學們一生「帶著走」珍貴知識。 (二)從國小開始的社群串連
舊莊國小學童透過山水綠闖關遊戲認識環境知識(Source: 吳竹君攝)
農園認養人參與木工工作坊(Source: 吳竹君攝)
那麼同學們呢?從小在大坑溪畔長大,總會與
國小課程不只促使人們重新發現自己生活的地
大坑溪相當熟識吧!正當我們以為這條在學校
方,同時也連結了原本生疏的在地社群。在近
正對面不到 600 公尺的溪流,是這群舊莊孩子
兩年的課程發展中,南港社大一直是我們和國
積極參與社區事務,但若是由同學們回家轉述自
山的交界處,緊鄰著山豬窟溪、同時也是公車
再熟悉不過的場域時,同學們緊接在開場白後
小最堅實的夥伴。在團隊成員缺乏環境教育背
己的學習經驗,或多或少能將這些環境與社區的
終點站的一塊小廣場,作為開闢社區農園的地
、 「好臭」 、 「很危險」 、 的回應,卻往往是「很髒」
景、國小老師缺乏社區環境知識與經驗的情況
議題觸及到社區的壯年家長,從而擴大在地居民
點。我們沿用了此地的舊地名,將其命名為「店
「媽媽說不要靠近」等對大坑溪一致負面的評語。
下,南港社大不僅協助提供環教教案,也在社
對各項環境議題和社會韌性的關注。
仔口農園」。雖然農園面積不大,但我們認為它
面對社區國小對於環境疏離,甚至是負面抗拒
區導覽、水質檢測上提供專業師資的支援,並
的認識,我們首要的目標便是要將舊莊國小的
一同舉辦了多次工作坊。此外,為了國小課程
師生帶回溪畔。
在未來能持續延續,2020 秋季起南港社大於
(一)溪流踏查:培養一生「帶著走」的環境知識 透過社區導覽、空間五感觀察,與親自取水的
能使在地居民近距離接觸自然,同時促進人際
行動方案二:連結人與環境關係的農園實作
交流。 (一)店仔口農園種菜,也種出社區
舊莊國小開設環境志工培訓課程,整合有意願
「今日澆灌情形!第二組你們的小黃瓜要摘了
支援國小課程的在地居民、志工與退休教師,
,群組裡傳來幾張照片交代農 喔。」叮咚(震動)
培力並深化國小氣候變遷教育的人才與其知識
園情況。這是店仔口農園春季班群組每天必定
能 夠 想 見 的 是, 社 區 的 交 陪 以 及 對 環 境 的 認
經驗。
會收到的訊息,點開群組相簿,每個月的農園
識,並不是將農園闢建出來之後就會自己長出
紀錄都在裡面。
來。農園空間成功拓出後,需要更多資源一同
水質檢測等活動,我們帶著舊莊國小的師生們 共同踏查社區,在這些親身實作的過程中,同
實際上,透過國小的氣候變遷教育課程及實地溪
學們開始近距離認識溪流,發現了許多平日中
流踏查,我們更長遠的目標,是藉由教育觸及到
2020 年春,在經過一連串的環境盤點以及與
至人與知識之間的交往真正發生。於是,我們
不曾關注的事物,例如颱風來臨前渾濁暴漲的
同學們的家人,畢竟這群人平常可能因工作難以
里辦公室的討論之後,我們選定位於市區和郊
與南港社大合作,在南港社大師資與課程招募
128
投入才能夠讓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乃
129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無論是做農園、做木凳還是做竹棚,都是在舊
南港舊莊的社群能量並未因疫情而減弱,認養
莊里做社區的實踐。社區透過親身參與耕種、
人以社區為尺度,在線上、線下都展現韌性。
環境維護與農園設施建置,豐富了原本所欠缺
綿密的社區網絡所發揮的社區照護效果,更在
的與自然環境互動經驗,也認識到了氣候變遷
這個非常時期表現地更加深刻,原本以農園作
下的食農教育與里山精神。除此之外,將農園
為共通話題的社區居民,在疫情當前更多了看
結合課程的方式,能讓認養人們在獲得農耕知
照與協助的關心,社區正在彼此照應著。
識與技能之餘,與其他社區居民產生連結,為
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的韌性社區
將來拓展里內的綠色空間和強化社會韌性打下 基礎。
在舊莊里的行動中,我們看見越來越多人在農
搭好溪畔竹棚架後認養人的合影(Source: 高鉦詠攝)
於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在農園的田土之間、
園的實作與國小的課程中,了解都市農業、空
板凳的組構之中、竹棚的拼貼之餘,注入的都
間環境、生態與在地知識,重新建立起舊莊里
是對於社區不分老少的認同與參與,眼前手作
有山有溪流的地方感;農園社群的建立,創造了
出來的成品,是讓社區更多的交陪能夠開展的
能夠因應疫情自行調整的社會網絡,在社區中
未來。
建構出能讓不同族群分享知識、互相幫助的橋 梁。這些關於地方感的重塑、社會組織的建立
(二)疫情時的線上農園,仍舊豐收!
和親水親山空間的再造,提升了舊莊里的社會
認養人的支援下,透過不定期導覽與周末農園
天晚上,附近的居民經過,見到我們做的板凳
課程等活動,讓農園認養人認識里山生態的觀
「謝謝你們,這邊很多老人家會出 時這麼說道:
面對面的交流是社區參與的基礎,在疫情來襲
念*以及有機耕作的技術,並且兩度舉辦農園成
來走走,但是來到農園都無法久留,現在有椅
之後的確也面臨了很大的阻礙。不過社區農園
果展。
子可以坐,真是太好了。」
的相關事務並未因此停擺,而是改由線上進行。
我們認為都市防災真正要面對的不只是暴雨、
在農園的管理上,使用通訊軟體與其他認養人
乾旱等氣候災害,更是各種來自社區尺度以外
韌性,也說明社會韌性是一種與日常生活結合 的動態過程。
農 園 的 維 護 與 活 化, 需 要 的 是 社 區 共 同 的 參
農園的實作也與舊莊國小課程有所連結。在今
的互動更為頻繁,認養人的輪值照料也並未停
的可能改變。譬如這次新冠疫情的席捲而來,
「來 與,才能打造出有著在地味的社區農園。
年(2021)的課程中,我們在農園靠山豬窟溪
下。
便是傳統防災工程無法防範的,卻有可能在未
坐,咦?來做!店仔口農園改造分享會」正是鼓
側佈置桂竹棚架,再由舊莊國小的學生製作生
勵居民一同參與的行動。在分享會中,我們一
態拼貼,將在地的自然物種張貼於紗網上,試
原本的農園課程也改在線上授課。六月底連續
抵 禦 災 害 的 韌 性 設 施 外, 更 串 聯 起 社 區 的 網
方面邀請居民分享對舊莊的集體記憶並蒐集農
圖還原出水泥工法出現之前的溪流生態。這是
兩個週末,四堂線上課程分別由不同講師,講
絡,讓在地居民能夠運用在地資源,朝向能夠
園認養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在會中舉辦特
店仔口農園與舊莊國小在溪岸合體實作的第一
授 了 香 草 植 物 的 妙 用、 分 享 酸 豇 豆 炒 肉 的 滋
回應未來未知風險的韌性社區邁進。
,由南機場的「一碼」虞葳 別活動「木工工作坊」
次嘗試。
味、解析舊莊的能源設施發展,以及關於氣候
老師帶著社區居民共做板凳。工作坊結束的那
來不斷上演。我們在舊莊里的行動,除了建立
變遷下能源在地化的討論。不只是線上聽講, 示範製作豇豆炒肉的林明淑老師,也在課後與
*里山(さとやま,satoyama)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 描述一種介於奧山(高山)與里地(都市)之間,包含社區、森林、農業的混合地景,並且發展
認養人相約農園,在遵守疫情守則的前提下,
價值。因此舊莊具備發展里山教育場域的潛力,使居民透過對在地環境的認識,實踐社會與自然共生的理念。
提供她製作好的酸豇豆,分享好滋味。
出其兼具生產與自然的生活型態。茶山到南港都會區的地形剖面,顯示舊莊位處里山論述中的「奧山」與「里地」之交接地帶,反映舊莊地理環境之特殊
130
131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雨撲滿、水族箱、方寸農園……
任何節能永續的社區角落都不放過! 採訪撰稿|黃偉健
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們來到位於台北萬華的騰 雲里——一個傍於新店溪畔、坐擁青年公園與
萬華騰雲里
萬華醫院,並以國興國宅為主的集合式高層住 宅社區。騰雲里的佔地並不大,但只要步入其 中,便會看到社區有限的空間裡四處點綴著小 菜園、水族箱以及儲蓄雨水的雨撲滿。初來乍 到的人或許會以為這些行動只是單純的社區綠 美化活動,然而正是這些豐富社區小空間的行 動,使騰雲里於 2018 年獲得萬華區「里」競賽
(Source: 劉學墉攝) 騰雲里里長李重華(左)與社區顧問顏芝雲(右)
夏季節電的第一名,也在同年度榮獲行政院環 保署頒發的「低碳永續家園」銀級認證。 「這社區就國宅嘛,大家對國宅的印象是什麼? 作為官方認證的低碳永續模範社區,此次台北
又老又舊。四十年的國宅很難都更,那我們要
村落之聲特別拜訪了騰雲里里長李重華,以及
怎麼讓它變得更好?」一開始,李重華就拋出了
社區顧問、目前就讀師大環境教育所的博士生
這個台北市所有老社區正掙扎的難題。
顏芝芸,實地了解騰雲里作為低碳永續社區, 從 2007 年起擔任騰雲里里長至今,李重華大
一路走來的理念與實踐。
力推動多元生態社區、社區文史工作及低碳永 續家園的目標。里長直言,政府其實難以負擔
「四十年的國宅很難都更,那我們要怎麼讓它變 Source: 劉學墉攝
得更好?」低碳永續社區的初衷
這麼多的國宅照護,社區若要改變,只能草根 式地自主成立管理委員會。社區營造的重點,
今年初,台灣中南部發生大規模乾旱,大部分
颱風不來、春雨不降、梅雨不落,種種氣候現
在一個烈日蒸騰的夏日下午,我們和李重華里
是讓當地居民共同參與社區事務,像生活共同
水庫蓄水量不及 20%,有者甚至低於 10%。中
象導致台灣去年六月至今年五月初累積的降雨
長相約在位於國興社區的里辦。社區入口邊圍
體一樣共同面對、處理社區的種種議題,並在
,天 南部不時舉辦的祈雨儀式呼喊著「進喔!」
量僅 807 毫米,只有年平均的三分之一。對
著兩道修得平整的綠籬,上頭的木架上還列著
這個過程中讓居民之間、居民及社區環境之間
公卻甚少回應降下甘霖。因應水資源短缺,部
此,氣候研究專家紛紛指出,這是全球氣候變
粉色的小花盆栽,往內走去,一棟一棟土黃色
「把環境搞 建立緊密的聯繫 。對李重華而言,
份地區進入不同程度的減壓供水、限水、停耕
遷的警示,降雨已經變得更為不穩定了。
大樓圍繞著我們,門前的廊道上列著一排一排
好」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在這樣的思考下,透過
的 植 栽, 而 大 樓 間 的 零 碎 小 空 地 種 著 些 許 矮
推動低碳永續家園,在社區能力所及的範圍內
這種不穩定也隨即表現在六月,當闊別許久的
樹,點點綠意為這棟四十年的老舊國宅帶來些
將老舊國宅改頭換面,希望能夠讓居民產生對
梅雨終於報到,挾帶的卻是破紀錄的雨量。緩
許生氣。剛走到里辦入口,只見李重華戴著口
社區的認同。
位於亞熱帶與熱帶氣候區的交界,台灣本該是
解了水情,卻也使原本喊渴的各地反倒出現了
罩踏著頗快的步伐朝我們走來,夏日 37 度的高
全球降雨量最多的地區之一,為何我們今日會
淹水危機。能夠預期的是,如此極端的降雨現
溫讓他的藍色襯衫變得更藍了些。簡單寒暄幾
面臨缺水的窘境?
象所帶來的用水問題勢必會一再發生,在這個
句,李重華就開始滔滔不絕的聊起社區的事。
或歇業,大大影響農業與民生用水,可謂 56 年 來最嚴重的旱災。
「我希望住進來的人,都是認同這個社區的環 境,不是因為什麼房價。有些人會擔心這麼做
極端氣候頻繁出現的年代,我們該如何因應?
132
會讓社區貶值,但是環境變好,怎麼可能是貶
1 33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想。要改變居民原本的生活習慣、在社區推動
的用水糾紛,讓住戶無須再思考「水是我家的還
實,也呼應社區低碳永續的願景理想,更在社
轉型,從來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執行上首先
,而是能將心力更投注於環境營造, 是他家的」
區的微氣候中多少減緩了都市熱島效應,為騰
必須要凝聚社區成員的認同,靠著大家共同的
另一方面也達到了社區實踐低碳永續的目的。
雲社區降溫,讓社區居民享受更多的綠生態氛
努力才能夠達成。顏芝芸與李重華的互補合作,
於是雨撲滿就這樣誕生了!從 2016 年第一座
圍。
讓實務能夠結合概念,一方面在顏芝芸的協助
雨撲滿於國興社區落成算起,五年內,騰雲里
下可以讓騰雲里的社區營造持續往低碳永續的
已設置了十九座雨撲滿,每次降雨能夠儲存廿
目標前進,另一方面也透過李重華有效整合社
(編按:本文首圖即雨 二公噸的雨水回收使用。
區裡外資源的執行能力,讓低碳永續的韌性生
撲滿)
「邊做邊摸索」的社區 方寸農園與社區水族箱,
綠角落
在這幾年居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任何能夠想到
活能夠紮根在社區之中。 不想出水費?節能省錢的雨撲滿,還能降低淹 水風險
騰雲里的綠色角落,在國宅門口也能見養魚的小水池(Source: 劉學 墉攝)
值?」李重華說道。
在李重華帶著我們走訪社區時,只要一看到雨
或意想不到的社區角落,都可以是一片蔥蘢。
撲滿,他就會興致勃勃地請我們轉開雨撲滿的
李重華此次也特別請了「社區綠手指擔當」湯大
水龍頭,實際感受雨撲滿的蓄水能力。
嫂與湯大哥,為我們導覽社區環境。
自 2014 年起,配合中央政府推動的田園城
「你看,水這麼大,就代表裡面裝的水很多嘛。」
儘管他們倆話並不多,但不難發現他們對社區
市計劃,騰雲里開始綠化里內的公共環境,在
李重華說,台北多雨,非常適合設置雨撲滿,
的情感連結,不僅僅是把家門內的空間視作是
社區的公共空間植樹、設置生態池及菜圃等綠
一整年間雨撲滿的蓄水幾乎不會空。此外,在
家,而是把整個社區的空間都視作家的一部分。
地,令公共空間原本灰白一片的水泥鋪面,經
都市地面普遍水泥柏油化、透水力不佳的情況
譬如說當我們抵達社區中庭時,恰好有位洪大
過植栽的點綴後變得蓊鬱盎然。
下,透過雨撲滿承接住雨水,也能有效讓地面
哥在為社區的水族箱換水。他們見方大哥的缸
逕流量減少,從而在蓄水之餘,進一步降低淹
照顧得好,立即湊上前詢問秘訣,隨即交頭接
水風險。
耳地討論起自己負責的另一處水族箱可以怎麼
當天李重華也特別邀請他的好夥伴顏芝芸老師
樹木種植、綠園營造並非難事,社區裡這些綠
一同加入受訪。顏芝芸協同里長在騰雲里推動
色角落真正面臨的挑戰,來自於日後的澆灌維
低碳永續目標,深耕當地已經長達十年了,期
護如何持續。的確,養護的課題也曾讓李重華
「想像一下,光是我們一個小小的里,十九座雨
, 間不僅協助規劃騰雲里的「環境生態資料庫」
頭疼過。儘管騰雲里招募了志工認養,然而部
撲滿就能存這麼多水,若是整個台北 456 個里
在公寓這樣水泥隔間的住宅環境裡,與左鄰右
也擔當里長重要的「環境顧問」。顏芝芸細膩地
分居民不想用自己的水灌溉公共空間的植栽,
都能做,那我們一年可以保住多少水?這不只
舍生疏陌生是十分正常的事,然而在騰雲里,
界定兩人在社區工作裡的角色與分工:里長是
驅使李重華更進一步尋求解方。
是在談雨水回收再利用,也是在談防災。雨水
我們看到了居民之間原本彼此疏離的日常生
都被雨撲滿收集起來了,你還會淹水嗎?」李重
活,在社區環境的共同營造熱情中找到了交織
華說道。
的可能。
水,所以我們就設這個雨撲滿,後來澆水用的
在用水爭議中催生的雨撲滿,不只讓節水蓄水
除了水族箱遍及社區,騰雲里也活用了許多原
都是雨水,免費的嘛,這種問題就解決了。」李
成為社區的日常,也降低降雨不穩定對社區綠
本難以利用的狹小畸零地,將這些空地開闢成
重華說道。
地的衝擊。回顧騰雲里這幾年下來的行動,能
「方寸農園」。每個農園裡,都會有一座雨撲滿
夠看到,綠化不只是環境營造而已,而是持續
供居民使用。顏芝芸指出,社區的志工們大多
回應著低碳永續的初衷;這些行動既兼顧經濟現
為退休老人,他們原本並不一定具備種菜、養
「社區計畫最主要的推動者」 ,而她則是「給予里 長學院派觀點回饋」的輔助角色。
「人就是這樣,不肯花自己的錢,有些住戶就
改進。
在吵說不想用自己家的自來水來澆公共空間的 「你要能維護環境,也要能解決住戶的問題。」 顏芝芸如此說道。 作為學者,若是缺乏對實際狀況的理解,往往 會使「低碳永續」成為無法落地面對現實的空
雨撲滿讓雨水回收再利用,一方面解決了鄰里
134
135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以前社區沒門禁,大家都能隨意進出,有些 人吃檳榔就隨便一吐,我看著那一塊髒亂的角 落,受不了,就自己拿起掃把去清。我希望我 住的環境乾淨,就是這麼簡單。」李重華說道。 李重華說的並非是什麼高大上的理念,他僅僅 只是想讓自己居住的環境變得乾淨整潔而已。 然而這樣一個小小的行動,卻在一年、一年的 實踐下越滾越大,成為了整個社區共同的努力。
湯大哥與社區隨處可見的水族箱,其中養著台灣水韭與其他本土種蕨類
(Source: 劉學墉攝)
「我這樣一直掃一直掃,有一天發現,原本髒的 地方,不會再變髒了。為什麼?因為他們習慣 缸、環境維護等知識與技能,而是在「邊做邊
了那塊地方乾乾淨淨的,他們也不願意把那塊
摸索」中找到一套將生活與環境交融在一起的
地方弄髒了。」李重華說,人是自私的,然而人
方式。騰雲里的低碳永續行動中,賦予居民照
是能夠改變的。
護環境的責任,也賦予居民重新認識社區的契 機,讓社區整體在過程中凝聚了起來。
「我們要做的是去想,要如何 顏芝芸接著說道: 讓人去產生覺知,有了覺知,就能促成行動的
社區的菜圃,種了薑、地瓜葉、辣椒等各種各
,在國宅社區裡的各處都能見到(Source: 劉學墉攝) 活用畸零空地打造的「方寸農園」
改變。」
樣的可食性植物,也沒有所有權,只要社區住 戶有需要都能摘取,只不過受限於空間狹小,
住戶成為社區事務的一份子,在維護環境的日
好不容易擠出個五坪大小的菜圃,也實在種不
常工作中,萌生低碳永續理念的認同。而當社
出多少菜。然而,看著湯大嫂和湯大哥為我們
區裡有越來越多人一起參與、認同、實踐低碳
的固然有限,然而一旦串連社區中所有人的行
「重點 介紹時的笑容,就會想到李重華所說的:
永續生活,就會帶動更多人加入這個行列,也
動,就能對環境帶來長遠的效益,而我們作為
不是種出來的量,是大家做得開心,大家有事
更加鞏固這份覺知,進而催生更多節能減碳的
社區的一員,也能在邁向永續低碳的實踐中彼
做,為社區一起貢獻。」這樣看來,居民們不只
行動。
此凝聚,建立起對社區整體的認同。
是在方寸農園裡種菜,也種出了一座社區的認 同。 改變不難,只是你願不願意 「其實我一開始就只是掃地而已。」
「技術上這些(節水、保水措施)都不難,最難
在社區菜園的方寸之間,魚缸裡的台灣水韭漂
的是人。你願不願意改變,就只是這樣。」李
游之際,雨撲滿的點滴累積之時……都是騰雲
重華再次強調。的確,不管是設置雨撲滿、生
里以社區為基礎的韌性行動,也開展出了這樣
態池抑或是太陽能發電等綠能設施,對於現今
的低碳永續生活。面對節能永續的未來,我們
的技術而言皆不困難,關鍵仍是在於我們有沒
願不願意一起改變呢?
有覺知、願不願意行動。作為個人,我們能做
136
137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村
聲
點
評
(Source: 柯金源 / CC BY-NC-ND 3.0 TW)
(Source:king.f/ CC BY-NC-SA 2.0)
島嶼常見天災・應對守則 101 從小到大,海嘯、地震、颱風等台灣常見天災的防災知識,我們都學了不少。但脫離 學生時代每學期操場集合一次的防災演習,逐漸長大且多數時候安逸的日子中,我們
颱風
的記憶是否也漸漸模糊……? 面對自然災害,除了從都市和社區格局探討城市建設和日常共處之道,在天災真正臨頭
預防勝於萬一!
時,家戶及個人皆擁有正確防災觀念,也是「與災共生」的城市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一 部分。莫急莫慌莫害怕,就讓村聲點評陪你再複習一次,自然災害的正確應對守則。
閃電雷擊
閃電後五秒內聽到雷擊,就代表 身處雷區範圍內!
• 取下 / 釘牢看板招牌,物品移至室內 • 家中常備:蠟燭、手電筒,足夠食物和飲
(Source: 賴鵬智 / CC BY-NC-ND 2.0)
• 請遠離:❶ 凸出物(如鐵塔、電線桿和大 樹)❷ 導電金屬,也避免攜帶頂端突出
用水
• 車輛不停在低窪地 / 堤防邊,以免被
的金屬骨架傘
淹沒
• 速速上岸!離開水面:游泳、划船先等等
• 檢查電路、瓦斯管線,預防火災
• 雖然很浪漫但……勿穿著濕衣服在雷雨中
• 對角線交叉黏貼膠帶在玻璃,預防碎裂
mins
行走
• 若在空曠處:蹲下、腳尖踮高、頭部壓 低、雙手摀耳
海嘯
地震
最重要:往高處走!
最重要:保護頭頸部!
• 儘量不以車輛逃難:易塞車、被捲入海水
• 雙手雙膝著地趴下,若有安全帽就太好了 • 躲在柱子下、低矮家具旁或牆壁角落(大
更難脫困
• 海水退去勿立即返家:可能會有好幾波!
型家具旁的「黃金三角」並不安全!體積
• 當心水中大型漂浮物的撞擊
大易翻覆)
• 遠離堅硬設施,如岩岸、鋼筋混凝土,
• 無法站穩時,留在原地直到停止搖晃!
緊急避難包,裝什麼? ▶水、食物(泡麵、餅乾、罐頭、巧克力) ▶證件影本、現金、備份鑰匙、瑞士刀
家中隨手可及的地方
▶手電筒、禦寒衣物 / 毛毯、內衣褲 ▶雨衣、面紙、常用藥、急救藥品
急著衝出去更易受掉落物 / 飛散物品之
避免遭水流衝擊、碰撞受傷
傷害
138
建議將避難包放在
139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防患未然從日常著手!
從生活細節開始的 360 度防災行動 文山區明興里 採訪撰稿|吳雨潔
文山區明興里多點開花的防災社區行動(Source: 作者自製)
我們總是容易遺忘災害帶來的威脅,輕易地認 為 每 次 災 害 都 是 特 例, 只 要 將 排 水 溝 多 清 一 點、堤防再建高一點、擋土牆再夯實一點,災 害就不會發生在我們頭上,忘記了身處極端氣 候的今日,災害的不可預期性已經逐漸使過往 工程防災的侷限暴露了出來。面對災害的日常 化,我們同樣需要將防災如常化──將防災的 意識具體凝結成一種熟稔的生活習慣。 里長鄢健民認為所有明興社區防災行動的初衷,其實只是「我們怎麼去 (Source: 劉學墉攝) 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台北村落之聲來到的文山區明興里,一個位於
,並在廣場下方建有蓄水池,讓雨水能有效滲透、蓄存以達到逕流分擔的效果(Source: 明興里以 JW 的透水工法作為鋪面打造的「海綿社區生態中庭」 劉學墉攝)
正因為災害看似遙不可及,才往往讓我們措手
地震來襲時打開家門、躲在堅固樑柱附近或是
不及。
書桌底下……這些囑咐從小叮嚀到大了,你當 然曉得,不過當情勢劇烈到需要奪門而出時,
興隆山旁、生態資源豐富,卻也有著順向坡土
究竟一個安全的社區環境會是什麼模樣?從社
石流風險以及狹窄巷弄的山坡地社區。在與明
區環境的一些小細節中,我們就能觀察到。鄢
興里里長鄢健民的訪談中,鄢健民分享了以防
健民提到,社區過去曾有自來水管線漏水進而
災作為社區核心關懷的實戰心法,以及結合著
沖 刷 地 基 的 問 題, 不 只 影 響 當 地 水 資 源 的 運
日 常 生 活 的 減 災 策 略, 並 在 居 民 的 共 同 參 與
用,也造成山坡地安全的疑慮。於是鄢健民向
下,建構出屬於在地的山城韌性。
臺北市政府自來水事業處申請修繕,將原本的 塑膠管更換成不銹鋼管線,一方面解決原本管
營造安全環境,從消除危險因子開始
線易裂所造成的高地供水不穩的問題,另一方
此時擾你清夢的是警鈴大作的地震警報。感受
離家最近的避難地點是哪裡?要如何抵達?我
到些微搖晃,睡眼仍惺忪的你暗忖:地震是嗎?
們對於這類問題的答案往往是茫然。又或者當
明興里多次獲內政部消防署「防災示範社區」肯
說實在的,一輩子活在板塊邊緣,面對地震早
颱風來襲,除了提早準備好乾糧泡麵之外,我
定,細數這些年社區所做的努力,鄢健民認為
又或者是社區巷弄的停車與疏散動線相衝突的
已司空見慣,於是你選擇躺在床上,讓搖晃的
們還能做什麼樣的防災準備?
「我們怎麼去 自始至終其實都環繞著一個思考:
問題。明興里作為相對老舊的社區,缺乏完整
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停車位規劃,許多私家車選擇停放在狹窄的巷
力度決定自己起床的速度。
140
面也降低了潛在的地基掏空危害。
141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環設施的可視化,也使居民更了解水資源的運 用,共同達到了防災、環境教育及活化空間的 效益。 掌握每一個地方細節,建構社區化的防災演練
減災
備災
從災害管理的角度來看,前文改善社區環境可 (Mitigation)的方式,然 以說是一種「減災」
災害管理 應變圖
而硬體的減災效果終究有限,當災害真正臨頭
將巷弄畫上紅線後,明興社區擁有了相對通暢的疏散動線(Source: 劉
學墉攝)
時,如何處變不驚地應對災害、甚至能夠自助
弄邊,影響居民的步行安全,以及緊急疏散救
(Preparedness)環節重要 他助,是「備災」
災的動線。有鑒於此,在環境限制無法增設停
之所在,其中最不可或缺的,便是社區居民共
車場的情況下,鄢健民決定在巷弄內劃上紅線。
同的學習與努力。
想當然這樣的做法曾受到抗議,但在便利與安 全之間,鄢健民選擇以安全為重。
「每次只要是看到電視上做防災演練,救護車 一定有嘛,消防車、直升機……,你會想說,
「真的災害發生的時候,救災就是要從外面進
哇!怎麼要動員這麼多人。」鄢健民說道。在一
到災害點,疏散的話就會是災害點能不能夠出
般人的想像裡,防災演練總是大費周章,不過
來,所以他是一個不同方向,如果你沒有足夠
鄢健民認為社區尺度的演練其實並不需要如此
的路幅,到時候救災都救不了。」
勞師動眾,重要是如何運用既有資源,擬定社
復原
應變
災害管理四階段:減災、備災、應變、復原(資料來源:農委會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區避難動線、模擬實際場景,在平時就讓居民 因應近年來的豪大雨趨勢,明興里也透過節能
有準備,才能在災害發生時處變不驚。
社區計畫,運用 JW 工法 * 修築位在桃花源社區
設 置, 明 確 標 示 出 危 險 區 以 及 居 民 的 避 難 動
往,社區都會煮起大鍋的炒米粉、貢丸湯,頓
線,並置放在社區的入口處,讓居民對社區環
時使原本理應緊迫的演練情境成為歡騰的里內
境與災時可能的避難動線有更多的認識。
聚餐,脫離實際災害發生時的場景。於是,明
內的「海綿社區生態中庭」。將原先歷久失修、
防患於未然,要營造出一個防災安全的環境,
閒置的社區游泳池,轉變為具有儲水、淨化功
需要掌握社區內各個可能致災的危險因子,每
能的地下水庫,上層規劃親水渠道、水循環景
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而作為山坡地社區,明
明興里也將日本觀摩到的經驗帶回了社區,並
工運用平時里內老人共餐的器具與食材,以可
觀池及休閒泡腳池等里民休憩設施,周邊路面
興里有著比其他地方更為脆弱的地理條件,於
因地制宜地改良。譬如說仿效日本小學的滅火
移動的瓦斯快速爐簡單烹煮,讓演練更逼真一
也改為透水鋪面,造就低碳、永續循環的社區
是在備災上,明興里一開始便積極地藉由環境
器使用教學,在嘗試後才發現乾粉滅火器難以
點,災害真的發生時也才能更熟稔地應對一些。
空間。生態中庭不只為明興里提供上游蓄洪的
勘查與防災課程的訓練,細緻地掌握在地可能
清潔,於是改為水型滅火器,並且設計標靶,
功能,作為滯洪池減輕下游排水的負擔,水循
出現的災害風險,繪製出全區立體的避難模型
讓小朋友在遊戲的同時也可以練習瞄準火源、
興里重新規劃防災餐的準備方式,訓練社區志
由點而面,居民合力編織防災網絡
噴出水柱,更貼近火災發生時的使用情境。 *JW 生態工法是一種打造透水鋪面的工法。鋪面以混凝土為主體,其間以塑膠導管束於其中並形成微小孔洞,讓雨水落於地表後能夠滲透入下層的碎石 層,並更進一步使其滲入泥土。JW 的工法改善了過往柏油等不透水鋪面的問題,能夠有效讓地面逕流滲入,使其達到減少洪災以及增進涵水的功能。
142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往往會認為災害是離 鄢健民也提到了防災演練都會吃的防災餐。過
我們非常遙遠的事情,在這種心態底下,實在
143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此外,明興里的防災工作,也有賴一群主動參
,就地取材的即時性以及軟質擔 的「軟質擔架」
要做的,那你就會有一個待辦清單,有這個東
與種種社區行動的志工。實際上,作為一種社
架應對不同地形的適應能力,都能協助行動不
西後,當之後有什麼樣的機會來了,這個機會
區參與,明興里的居民本身就有著充沛動能,
便者撤離。
可以支援哪些要做的事情,你就會去做。」抱持 開放的心態,鄢健民向來歡迎任何補助計畫、
鄢健民也順勢將志工的分工多元化、團隊化, 居民可以依據自身興趣與特質,選擇適合自己
「很多改變的東西,其實應該要有一些不一樣的
資源,只要是對社區好的發展,便不怕失敗地
「假設有更多不同性質的志工團 的工作項目。
創意來做。」鄢健民說道。防災行動並非照本
嘗試,善用政府的輔導團隊、整合不同單位的
隊,就可以讓民眾去參加。」
宣科,每個地方有各自適合的方式,此時只要
資源。
稍微跳脫原本的思考框架,加點屬於在地的創 目 前 社 區 已 經 有 守 望 相 助 隊、 生 態 防 災 志 工
放在社區入口處的全區避難立體模型(Source: 劉學墉攝)
從「有什麼資源、打什麼仗」的策略,到現今
意,就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效。
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志工、河川巡守志
「打什麼、有什麼」 ,當積極行動的成果遍地開
工與環境保護志工。透過組織各種不同的志工
由里內老人家工藝課製作而成的「翻見平安門
花,好的緣分便會因此來到,不論是善心人士
不會放太多的心思在平時的防災工作上,更別
隊,鼓勵居民成為志工,其實正是一種社區居
牌」就是另一個例子。在思考如何在大樓疏散清
協助添購兒少關懷據點的設備,或是與大學、
說是主動參與社區的防災演練。這樣的問題在
民的培力,在平時讓居民培養協作的默契與經
點時能更有效率時,集思廣益下,居民想到了
機構合作建置的社區防災監測系統,都使社區
「臺灣的災 明興里也是如此,鄢健民苦笑著說:
驗,在災害發生時就能夠轉化為即刻救援的動
以門牌作為清場的標示。疏散時,只要志工人
更進一步朝安全家園的願景邁進。
害,尤其是都會區,很多人會認為說不會這麼
員力。
員清點確認全戶撤離,就將門牌翻向另一面,
衰啦!」
防災也要寫腳本!用在地創意守護安全
於是,明興里的防災演練除了策略的擬定,更
避免重複確認。就這樣,在工藝課上大家共同
「如何去把備災、減災的工 就像鄢健民所說:
編織中國結,搭配在地居民何老先生的題字,
作, 在 平 常 就 做 好? …… 真 正 災 害 發 生 的 時
製作成簡易而精美的翻見平安門牌。如此凝聚
候,災情會比較輕,復原也會比較快。」真正的
強調社區內不同角色的培力,像是公寓大厦管
模擬災害發生的狀況,鄢健民也提供了相當具
著社區居民共同的小小創意,大大增加了救災
韌性存在於環境、社區及在地居民之中,在社
,以達到由點而 理委員會和社區志工的「增能」
「針對社區防災的需求,嘗試寫腳 體的建議:
的效率。
區受到災害打擊、負傷之餘,得以快速地恢復
面的備災效果。
本做練習,讓志工知道說,真正發生災害的時 候,我們怎麼對這些需要幫助的弱勢單位去提
以公寓大廈來說,明興里高樓層住宅防災演練
供幫助。」
最 核 心 的 操 作 宗 旨, 即 是 大 樓 中 的 管 理 會 委
運作。在明興里的例子中,我們看見了防災從
防災種子落地生根,社區韌性萌芽茁壯
思維、策略,到居民參與以及資源整合的互相 扣連,讓韌性有機會從社區萌生,為越趨日常 的災害超前部署。
回 顧 一 路 走 來 的 心 路 歷 程, 鄢 健 民 表 示 其 實
員、總幹事以及志工們,需要擁有基本的應變
防災就是與時間賽跑,透過寫腳本,才能事先
「防災 很少人願意如此投入防災社區的推動:
與救災能力,這樣一來,災害發生時,公寓大
盤點出社區最需要協助的地方會是在哪裡。其
的 KPI 跟平常事務連結性太低,而且投入的金
廈就能扮演指揮居民的角色,有效疏散大樓裡
中,較多臥床年長者的老人養護所,就是社區
額,跟得到的績效也很難去換算,所以很少人
的住戶,減少傷害發生。平時管理委員會也會
最脆弱的所在。明興里觀察到,若到了老人養
願意做這件事情。」然而這些未雨綢繆的社區行
協助里辦公室彙整居民資料,讓里辦公室在災
護所需要疏散的時刻,通報並等待消防人員到
動,雖然吃力不討好且往往受到忽視,換來的
害發生時能迅速地掌握需要特別協助的住戶(譬
現場協助,往往為時已晚,社區需要找到更實
卻是災害來襲時最彌足珍貴的平安。
,又或是疏散後清點人數 如移動困難的年長者)
際而快速的疏散方法,才能在第一時間協助年
時若有少有漏,也才可以更快速地派出救災團
長者們下樓。於是,志工們特地學習了消防局
「很多時候,你要做的事情很多,要用『計畫等
隊救援。
的搶救技巧,將枕頭、棉被與繩帶綁製成應急
預算』的概念,你心裡面可能知道有多少事情是
144
145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永不遺忘:
311 大地震防災傳承與復興進行式 作者|陳柏翰
東日本
311 海嘯過後的滿目瘡痍。圖攝自福島縣磐城市(Source: Wikimedia)
Source:劉學墉攝
面對災後的滿目瘡痍,日本政府成立了一級行
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
, 以 10 年 為 期 的 任 務 型 編 政 機 關「復 興 廳」
履及何處?針對過去的防災手段與避難原則,
組,致力於推動災後重建。如何扶持震災最慘
日本有著什麼樣的省思,又是如何去改善?從
烈的東北地區重新站起,也成為國家災後復興
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
最重要的象徵與課題。2016 年 311 大地震 5
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
周年前夕,時任首相的安倍晉三就曾於記者會
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與口號,直面地看待東北
「沒有東北復興,就沒有所謂的日本再 中提到:
的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發生了史上最大規模
死亡人數就佔了總數的 99.6%。災後,高達
,甚至 2020 東京奧運也被日本政府定位 生」
的地震與海嘯,其中又以東北地區的宮城縣、
47,737 人被迫遷居,直至今日東北三縣仍有
,希望能將 2011 年以來的復興 為「復興奧運」
岩手縣和福島縣受創最深。規模 9.0 的地震所
709 人住在組合屋中。從經濟層面來看,2011
成果呈現給全世界。
引發的毀滅性海嘯,使東北地區的淹水面積達
年的震災造成經濟損失粗估約 16 兆 9000 億
到 561 平方公里,約等同於兩個台北市的面
,幾乎佔 2019 年日 日圓(約新台幣 6 兆元)
一 轉 眼, 十 年 過 去 了。 原 定 2021 年 解 編 的
(後稱「復興基本方針」 ) , 震災復興基本方針」
積。此次震災所造成的傷亡,根據至 2020 年
本出口總額的 1/5,也是日本最大產業「汽車產
復興廳,在 2019 年宣佈延任 10 年至 2031
災後復興將以十年為期:前五年為「集中復興期
3 月 1 日為止的統計,死亡人數達到 19,729
業」的輸出總產值。
年;原本想向世人宣告「復興五輪」的東京奧
(復原) 」 ,後五年則是「復興/創生期」 ,並歸
運,也在疫情衝擊以及各種爭議中黯然落幕。
「自然災害應對力高的區 納了復興的三大方向:
人,失蹤人數共 2,559 人,其中東北三縣的
146
以「逃跑」為前提的重建規劃方針 根據日本政府 2011 年 7 月制定的「東日本大
147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地的受災狀況,都被先民紀錄在石碑之上,立 於東北的沿岸地帶,一方面追悼彼時罹難的居 民,另一方面也告誡著後人海嘯曾經摧毀過此 處的歷史,藉此提醒居民時刻提防海嘯的重要 性。 然而,這些「津波石」及其上的碑文在 311 震災 前並未受人重視,再加上經歷過海嘯的居民逐 岩手縣宮古市姉吉集落,立於昭和八年(1933)的「大津浪紀念碑」,碑文中提到不要
將房子蓋在比碑石還要低的地方,海嘯將村落摧毀,最終只有四人生還,希望後人能
永遠記得(Source: Wikimedia)
岩手縣陸前高田市災後重建的巨大堤防,標高 12.5 公尺(Source: 陳
柏翰提供)
漸凋零,在未能有效傳承受災經驗的情況下, 東北沿岸地區的居民對於海嘯的防災意識逐漸 淡化,最終低估了 311 海嘯的威脅,也造成了 前述的慘劇。
些居民也就此失去了逃跑的時機,最終造成田
(二)安全的假象:堤防效應
、 「區域生活再生」和「區域經濟活動再 域營造」
居民能夠順利回到家,也因為海嘯的衝擊導致
,讓地方政府能依此規劃各地的復興計畫進 生」
屋子被沖走,造成了更多傷亡。當然有居民在
程。
當下選擇往自宅附近的高處或建物頂樓逃跑,
如前所述,1960 年人類史上觀測到最大規模
於此同時,有些地區也過度相信政府依據昭和
但在海嘯高度因沿岸地形堆高的情況下 *,仍然
的「智利地震」所引發的海嘯,以最高 5.8 公尺
三陸大地震(1933)的紀錄所繪製的海嘯危險
復興基本方針也指出,復興重建必須在「減災」
有為數眾多的居民被海嘯捲走。對於這些本應
的高度侵襲太平洋彼端的東北地區,促使日本
地圖。居民因為看到該地圖標示自己所在之處
的大原則下,以爭取更多「逃跑」時間為前提,
能夠避免、最終卻仍然發生的沉痛經驗,日本
政府之後於東北沿海建設許多超過 10 公尺的
不會有海嘯侵襲,因此低估了 311 大地震(引
根據各地區的特性建設減災設施,並培養社區
在災後的檢討中歸結出了兩點釀成這些憾事的
大型防坡堤,相信從此以後即使有海嘯來襲也
,也因 發的海嘯高度遠超過去所有海嘯紀錄)
的防災意識,實現軟硬體相容並施的「多重防
原因:
不用怕。
此失去了避難的機會,或是疏散到不夠高的高
,進而達成「海嘯防災都市計畫 /社區營 禦」
(一)記憶的淡忘:過去海嘯歷史未受重視
造」。
老地區有高達 181 位居民喪生。
度,釀成了像是宮城縣的「大川小學悲劇」或是 岩手縣的「釜石悲劇」*。
以岩手縣官古市的田老地區為例,當地有一道 寬達 2.4 公里、標高 10 公尺而號稱「萬里長
合理的防災教育:絕非奇蹟的「釜石奇蹟」
,是 日本的重建規劃之所以會如此強調「逃跑」
311 並 不 是 東 北 地 區 第 一 次 經 歷 的 海 嘯, 從
城」的防波堤,地方行政單位也引以為傲地自稱
源於 311 大地震時的慘痛經驗:311 的海嘯襲來
1896 年的明治三陸地震、1933 年的昭和三
「海嘯防災地區」。然而這種使人陷入安全假象
時正值平日下午,雖然有海嘯警報,但是有不
陸地震,甚至是 1960 年遠在太平洋另一側的
(levee effect) , 卻 也 是 311 的「堤 防 效 應」
儘管憾事頻傳,也有在事發當時展現優秀防災
少居民擔心自家安全,沒有及時往高處逃難,
智利大地震,都曾有過海嘯襲來的紀錄。也就
悲劇的源頭──當 311 的海嘯警報響起時,有
意識的案例,成功挽救當地居民的性命。當中
反而選擇開車回家,結果在途中塞車時遭逢海
是說,東北地區大概每三十至五十年就會遭逢
不少居民深信他們所擁有的這座大型防波堤能
最有名的,就屬發生在岩手縣釜石市的「釜石奇
嘯侵襲,最終連人帶車地被海嘯捲走;即使某些
海嘯的威脅。實際上,這些海嘯的歷史以及當
抵擋海嘯,然而當海嘯高度超過防波堤時,這
蹟」。
* 大川小學悲劇:大川小學位於宮城縣石卷市,校園後方就是能夠逃生的山坡地,然而由於校園是政府指定的海嘯避難場所,學校僅將學生疏散至操
* 地形堆高:由於宮城縣北部以北的三陸海岸是谷灣式海岸,越靠近內陸海岸越狹窄,也造成海嘯被地形推高。
148
場,在未能即時往高處撤離的情況下,海嘯最終導致 78 位在校學生中有 74 名罹難。
* 釜石悲劇:位於岩手縣釜石市的鵜住居町,在海嘯警報發布後,總計有 241 位居民前往當地的防災中心避難(後來證實僅是將舊醫院改設為防災中
心)。然而來襲的海嘯高度過高,將本應能夠安全避難的防災中心淹沒,最終僅 28 人生還。
149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1.
不要有任何預設:避免低估災害的危險程度。
2. 盡最大努力避難:逃跑作為所有避難方式的 最高目標。
3. 率先成為避難者:率先逃跑避免等待救援。 上述的成功避難經驗,與不幸未能及時逃生的 慘痛教訓,讓日本政府和民間認知到,過往僅 依賴硬體設備的防災措施是不夠的,甚至還會 麻痺居民的防災意識,因此政府才會在復興基
重建在半山腰的鵜住居小學(Source: 劉學墉攝)
本方針中,制定以「逃跑」為前提、軟硬體並施 的災後重建政策。 訴說 311 的故事,傳承受災的記憶: 語り部與逃生體驗
釜石東中學與鵜住居小學所位於的釜石市鵜住居町,能夠看到接近海岸的地區皆被海嘯夷平,重建工作至 2018 年仍在進行中(Source: 劉學墉攝)
為 了 記 取 教 訓、 不 讓 亡 者 白 白 犧 牲, 致 力 於
活動,也於 2019 年開始與宮城縣、岩手縣等
受 災 記 憶 傳 承 的 組 織 陸 續 培 訓 出「語 り 部」
地的語り部串連,希望將相關資源更有效地整 合,分享給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
(karitabe)—— 日 文 語 境 中 的「說 書 人」。 藉由災區步行導覽,說明當時的受災與避難情 形,讓參加者能夠實地了解海嘯襲擊當地的情
除了語り部之外,東北各地不論是官方或是民
當海嘯警報響起,釜石東中學的師生馬上前往
,但不能忽略的是,這群中 儘管被稱作「奇蹟」
況,並進一步激發參加者對於如何防災、減災
間 組 織, 也 會 不 定 期 舉 辦 防 災 學 習 的 體 驗 活
指定的避難高台疏散,而附近鵜住居小學的師
小學師生在平時便受著充分的海嘯應對與防災
的思考,希望將 311 震災中的經驗與省思,可
動,讓參與者在指定避難場所裡,實際模擬海
生則是往教室大樓的頂樓避難。然而,鵜住居
教育訓練。釜石東中學與鵜住居小學在 311 震
以透過語り部持續流傳而不重蹈覆轍。
嘯來襲時的避難抉擇,看看如果參與者親身遭
小學的師生在看到釜石東中學的學生往更高的
災發生之前,就長期實施著「合理」的防災教
高台避難時,也認為僅三層樓高的頂樓恐怕高
育。所謂合理的防災教育,不只是讓小朋友學
, 位於宮城縣南三陸町的「南三陸飯店觀洋」
度不夠,也就跟隨著釜石東中學的學生往高台
習地震海嘯的特性與危險,更是讓小朋友自己
在 311 震災過後的三個月,就由受災的員工
去。隨後儘管抵達了高台,但眼見低處的家園
規劃海嘯來襲時要如何從學校避難的計畫。釜
擔當語り部,帶著參加者乘坐巴士前往許多居
,就利 例如釜石的「三陸ひとつなぎ自然學校」
不斷被堆高的海嘯所吞噬,師生判斷繼續待在
石東中學和鵜住居小學每年也都會舉辦一次共
民罹難的地區,在巴士裡說明當時海嘯侵襲的
用旅館「寶來館」後方的逃難山道,實地播放海
這個高台不夠安全,便一路往更高的高地避難。
同避難演習,讓小朋友了解「往高台避難」的路
過程,並解釋之所以造成這麼多居民罹難的原
嘯席捲而來時千鈞一髮的逃生影片,並在影片
最後,在不斷觀察情勢、迅速反應並魚貫有序
線和「小學生優先避難」的規則。
因,希望透過訴說受災故事,讓參加者記取東
播放到需要抉擇避難方式的時候暫停,讓參加
北教訓,也希望大家不要遺忘 311 的慘痛歷史。
者選擇接下來的行動,藉此讓參加者了解到海
最重要的是,合理的防災教育在於讓小朋友了
十年過去了,南三陸飯店觀洋的語り部至今已
嘯來襲當下任何逃生選擇的重要性,並教育人
: 解到「避難三原則」
累積超過四十萬人參與,傳承受災記憶的導覽
們面對海嘯的避難意識。
疏散的情況下,約 570 名的中小學生,幾乎全 員生存下來,被人們稱為「釜石奇蹟」。
150
遇海嘯來襲的當下,所做的選擇,能否能讓自 己順利避難。
151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一)高齡者的災後孤獨 受到海嘯侵襲的東北三縣沿岸,大多數是高齡 者比例高的地區。高齡者即便在震災中順利逃 生,家園也已滿目瘡痍,必須前往組合屋暫居。 倘若災後高齡者的親戚沒有能力照顧或是提供 協 助, 這 些 高 齡 者 往 往 需 要 長 期 住 在 組 合 屋 中,或是前往老人之家居住。因災離開世居的 家園,被迫落腳不熟悉的環境,附近也沒有熟
南三陸飯店觀洋語り部導覽(Source: 陳柏翰提供)
識、能夠彼此照應的鄰居朋友,這種陌生環境 所帶來的孤獨感,往往會影響到高齡者的心理 健康。 (二)地方經濟困境 東北沿海的工作機會也在海嘯的侵襲中受到重 創。受災者如果運氣好的話,原本的工作能在
釜石避難體驗(Source: 陳柏翰提供)
復興政策的協助下逐漸回復到震災前的狀況,
岩手縣釜石市於 1987 年開辦的「釜石よいさ」慶典,在震災後儘管曾經停辦,然而為了給受災居民打氣並重新喚起城市的元氣,在居民的組織下於
2013 年復辦(Source: 劉學墉攝)
然而更多的是隨著家園被摧毀、為了尋找工作
我們熬過來了,我們會繼續努力著
機會而遷居到都市的案例,災後願意回到自己
儘管能夠倖免於難,卻有許多受災居民沒能熬
更細膩的重建挑戰:受災者的心理支持
家鄉就業的東北居民仍是少數。更不用說在產
得過災後的孤獨與憂鬱。過往雖然已有許多心
業結構受創的情況下,薪資水平也不比從前。
理諮商人員以及相關 NPO 投入災民心理照護
然 而, 原 本 期 盼 能 在 來 年 促 進 人 與 人 交 流 機
如果沒有能力移居都市,在家鄉也找不到能夠
的工作,然而在受災範圍過大、災民眾多的情
會的目標,在這兩年 COVID-19 疫情的影響
除了防災意識的傳承之外,東北復興目前也致
支持生活的工作,這樣的經濟壓力也會使災民
況下,心理諮商人員本身就面臨了人力不足,
下,皆戛然而止。疫情的隔離措施不僅影響受
力於受災者心理照護的工作。在面對更細膩的
身心俱疲。
再加上諮商是份需要長期追蹤的工作,需要相
災居民的心理復興,深化了原本孤獨、缺乏交
關人員投入大量時間,人員的遞補與調度都考
流的處境,更因為防疫的各種措施而侵蝕了原
驗著相關單位的量能。
有的復興預算,影響到 NPO 派駐到現場的機
災後復興課題上,原定於 2021 年 3 月解散的
(三)心理諮商人員不足
復興廳,也在 2019 年宣布將任務期程延長十 年至 2031 年,希望能在接下來的時日裡,盡 力支持災民的受災後心理復原工作。
會。
面對受災居民的心理支持,日本政府在重建期
時至今日,受災地區仍舊努力提供各種場合讓
程上認為還需要 5 年的時間,然而這種心靈層
受災戶能夠彼此交流,一方面希望可以從中建
在疫情攪局的情況下,東北的復興之路或許會
然而,心靈層面的照護並不是投入多少資源就
次、乃至社會關係層次的修復,實在很難以量
立彼此的連帶、促進社區活化,另一方面更重
走得比預期更加艱辛,但我們無論如何都熬過
能估量成效的課題,日本政府也仍須正視以下
化的時間精算。
視在彼此的對話之中,讓受災居民沉埋在心中
來了,而我們都依然努力著。
三個挑戰,才能有效支持到災民的心理需求:
的孤獨、愧疚與悲傷等情緒可以發洩出來。
152
153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城市觀察家
urs.taipei
↗只要留意生活中每一處角落,你也是一位城市觀察家↗
太熱了!一支冰棒的壽命
夏日炎炎,來枝冰棒是最過癮的事情了。 不過,冰棒吃進肚子裡固然可以消暑,但如果是直接對抗夏日呢? 今天台北村落之聲就來實測,在台北最熱的下午,一枝冰棒到底能撐多久! 事發現場:15 樓高的天台 天氣 陰
🌡
氣溫:26 度
urs.taipei
狂熱都市的面紙復活術
☁
不過,如果使用「太陽」這個魔法,它就能起死回生了!
今天,村落之聲在台北最熱的下午,實測一張衛生紙的重生需要多久時間! 回血現場:村編家的頂樓
☁🌡 氣溫:31 度 🌡️ 天氣 晴
🌡️
主角:一支不含乳化安定劑(延緩融化)的冰棒
主角:一張(再普通不過的)面紙
命運時長:30 分鐘
復活時長:25 分鐘
# 冰棒 # 枝仔冰 # 實測 # 消暑 # 夏天 # 狂熱城市
# 八月天 # 面紙 # 實測 # 消暑 # 夏天 # 狂熱城市
Aug 9・See Translation
Aug 16・See Translation 154
💧
像面紙這麼脆弱的東西,碰到水破掉的那一刻,壽命便宣告終結。
155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未
來
次
元
1 議 題維度
#未 來 次 元
Source: 劉學墉 攝
從萎縮都市到折疊都市:
在城市變老變小之際,重新思考城市再生可能 作者:戴伯芬 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過去人口密集的都會區正面臨人口負成長、產
城 市 萎 縮 現 象 主 要 出 現 於 西 歐、 北 美 的 鏽 帶
業 外 移 的 困 境。SCiRN(Shrinking Cities
(rust belt)*,以及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的亞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將 縮
洲,如中國、日本與印度等中型城市。根據資
「至少一萬人以上的都市人口 退城市定義為:
料,1996-2001 年之間,歐洲有 57%、共計
密集區,面臨二年以上的人口流失,且經濟轉
220 個中大型城市以及 54% 大都會區面臨人
型具有結構轉型危機的症狀。」 自 2000 年開
口流失 。3
1
;2025 年台灣即將迎來「超高齡社 台灣人口連年負成長,但都市發展的語彙,仍然拘泥於「成長」
始,全球超過五十萬人口的城市當中,約有十
,但主流都市規劃卻仍然渴望著「發展」。是時候讓我們重新思考,在都市再生的課題裡接受「萎縮 會」
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正在持續減少。2
(Shrinking City)的現實,直直地面對城市的未來處境,並一起思考都市不再成長之後的每 城市 」 個當下──高齡者的處境,社區照護的網絡,以及看護移工打造出來的城市地景 2.0。願在未來次元, 人們能與城市一起變老,也一起變好。
* 鏽帶:對美國五大湖區城市自 1980 年代起工業衰退的非正式稱呼。 1.Hollander, J. B., Pallagst, K., Schwarz, T., & Popper, F. 2009. “Planning shrinking cities. Progress in Planning, “ 72: 223–232.p. 6。 2.United Nations ,2008. Human Settlement Programme (UN‐HABITAT) (2008): State of the World’ s Cities 2008 /2009
3. 在 European Commission(2004)出版之 Urban Audit Methodological Handbook 中,將中型城市定義為五萬至二十五萬人口之城鎮;大 型城市則為超過二十五萬人口的城鎮;大都會區人口規模依城市及所在國家而定,除了行政區之外,還包含功能性的城市區域,類似城市生活圈。
159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議題維度
我們能從這些聚落空間裡看到曾經輝煌的記 憶,同時卻也見到頹圮坑道、廢棄鐵路、空置 「落 校園與謝幕戲院等市鎮衰退的端倪。不過, 魄消失」並非是這些城鎮的唯一結局,地方市 集的人潮、森林遊樂區的車陣……這些新的人 流、物流浮現,都透露了城鎮不僅會衰退,也 能再生。 (二)今日萎縮:少子高齡的直接衝擊 然而,不同於之前的城市起落,新一波都市萎 縮的主因來自於人口結構轉型。由於少子女化、 經 濟 衰 退、 人 口 外 移 等 因 素, 面 向 著「成 長」 俗稱十三層的水湳洞選煉廠遺址,過去為礦砂煉製廠,隨著礦場封閉曾一度傾頹,但在近幾年營造下成為遊人趨之若鶩的景點(Source:S.R.G -
msucoo9 / CC BY-NC-SA 2.0)
的都會區基礎設施逐漸無法維持,形成艾博斯 (Ebers)所說的「有過去而沒有未來的城市」
阿 爾 特 納 透 過 Stellwerk 平 台 有 效 整 合 政 府 資 源 與 居 民 需 求, 在
城鎮縮小之際反倒使居民的生活品質越來越好(Source: J. Kau/
4
(cities with a past but no future)。 城市萎縮的過去,萎縮城市的未來
人口減少、都市衰退是自然的空間輪迴,政權 移轉、產業轉型、能源或運輸型態改變皆是促
(一)過往萎縮:產業變遷的城鎮起落
成城市衰退的原因。因應未來少子化與高齡化 的趨勢,日本都市計畫學者饗庭伸提出「折疊城
Unsplash)
自 1984 年以來,台灣育齡婦女總生育率低於
另一方面,台灣地區 65 歲以上的高齡人口
人口替代水準的 2.1 人。父母所生的孩子不夠
已達 16.2%,全台高齡人口比例最高依序是
多,代表著出生不及死亡數量,人口將轉為負
、 雲 林 縣(19.2%)與 台 北 嘉 義 縣(20.4%)
成長。以更直接的人口數據來看,美國中情局
,在上述縣市中平均每五人就有一 市(19.1%)
市」一詞,試圖在城市縮小的年代,透過都市計
台灣城市萎縮的現象,在歷史上並非首次出現。
的《全球生育率預測報告》預測台灣 2021 年
位是高齡長者。就算是高齡人口比例最低的連
畫與住民參與,將人口恰如其份地安排於都市
從清領時代開始,1858 年「天津條約」簽訂之
的生育率將為 1.07,全球排名倒數第一。5 內
江縣,其高齡化程度也遠超國際高齡社會的標
空間。之所以用折疊城市取代萎縮城市,是保
後,清廷陸續開放安平、滬尾、雞籠與旗後為
政 部 推 估,2021 年 台 灣 將 達 到 人 口 最 高 峰
準。再從 65 歲以上人口的空間分布來看,新
留城市未來再打開的可能性,人口可能再集中
通商口岸,形成台南、淡水、基隆與高雄的繁
2,361 萬人,隨後逐年遞減,2065 年台灣將
北市是高齡長者最多的地區,總計有 621,673
於適居城市,免於城市萎縮的宿命論。
華景象,然而這些港口城市,百年後因海運之
只剩 1,735 萬人,但事實上,台灣總人口數
人,其次是台北市的 496,991 人與高雄市的
利的消失而逐漸沒落。日治時期以殖產為目的
在 2020 即已邁入負成長,已較前一年減少
463,204 人。台灣社會高齡化的特徵是全島
台灣的城市也同樣面臨著萎縮的未來,在人口
所開發的礦業、林業,在資源逐漸枯竭之下,
41,885 人,人口銳減的速度更甚官方推估的
普遍化現象,並不限於農村地區,都市更是高
減少的趨勢下,我們都市空間會如何變化?我
戰後皆面臨過衰頹:九份、金瓜石等礦業城鎮隨
數字。
齡人口聚集區。
們的城市能夠因應高齡社會的需求嗎?
著台灣流金歲月消逝而沒落,阿里山、八仙山 與太平山等林業聚落,又或者是從台北到屏東 平原的糖廠聚落,也在國際市場變動下面臨必 須轉型的困境。
160
4.Ebers, M. 2007.Shrinking Cities, the Hidden Challenge. GRIN Verlag, p.13. 5.The World Factbook, Total fertility rate
161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議題維度
「折疊城市」的高齡對策
範。《富山市未來的都市計畫》目的是在實現 集約城市的戰略目標,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因應人口全面性減少以及高齡社會來臨,折疊
(SDGs)為 願 景, 富 山 市 募 集 個 人、 市 民 團
城 市 或 者是集約城市(compact city)的 概
體、NPO 法人、經濟團體、企業、教育機構加
念能夠成為解決之道。在一座折疊城市中,透
入,形成公私共同協作的夥伴關係。6 具體目標
過都市計畫重新配置醫療與社福資源,合理地
包含 :
引導人口與住宅分配,並藉由強化市中心的生 以交通路網重組都市形狀
活機能,縮減交通與設施擴張所造成的都市蔓
1.
延,在限制郊區住宅與設施供給以及公共交通
2. 透過照護與地域共生社會來提升市民健康
運輸的重新配置之下,增加市中心生活的可及
3. 再生能源與減碳
性,從而降低市中心的空屋率並恢復城市綠地。
4. 醫藥相關產業以及農林水產業活化 5. 強化人與人連帶、行動者之間連結 6. 因應社會情勢變化教育的推進
德 國 的 阿 爾 特 納(Altena)的 城 市 再 成 長 網 絡(Re-grow city network)便 是 能 夠 參 考的成功案例:2008 年該市架設了聯鎖平台
在實際的都市規劃上,富山市將廢校的総曲輪
(Stellwerk)網站服務,一方面作為市民團體
國 小 改 建 為 公 共 醫 療 中 心, 整 合 了 體 育、 醫
與市政府溝通的管道,另一方面市政府也在這
療、社福等多樣化的高齡設施。其次,利用舊
個平台上提供場地、能源、清潔以及基本行政
豊 田 國 小 校 地 建 立 公 民 館、 幼 兒 園 以 及 圖 書
資源供市民申請使用,活化原本閒置的空間,
館,並以公共建築帶動週邊社區發展再生能源。
也讓在地的公民社會擁有更多的實體空間可以
除此之外,為了補充產業人力短缺的問題,富
運用,進一步邁向永續城市的願景。
山市也積極引入自動化生產系統。富山市也利
「尾道空き家再生プロジェクト」即是以廣島縣瀨戶內海旁的尾道市為基地,致力於整理當地 因高齡化與人口減少產生的閒置空屋,使市鎮逐漸空洞化。
的空屋,並媒合有需要的人進駐,促使空間活化(Source: Takashi Yamaoku / CC BY-SA 2.0)
用市中心廉價的公共交通路網,將各項公共設 施與社區串連。
在高齡化更為嚴重的日本,則開展「空屋活化型 城鄉營造計畫」。日本政府以最低的公共投資,
城鎮空洞化:我們需要這麼多房子嗎?
售餘屋佔了全國的 73.8%,以新北市 17,082
作為推動各項都市計畫的齒輪;在閒置空間再生
人口減少首先面臨的是空屋問題,這也是牽涉
口已進入負成長的今日,住宅依然過度生產,
的課題上,富山市透過廢校校地的活化與公共
到居住正義的重要社會議題。2019 年全台空屋
諷刺地製造出了奢華光鮮的座座鬼城。
使用,不僅解決福利與照護設施的問題,也有
量達 891,880 間,空屋率 10.17%,亦即有超
助於創造高齡友善城市的社區生活中心。
過十分之一的房屋處於空置狀態。在空間分佈
在此,我們需要重新思考空屋的所有權轉讓機
方面,空屋宅數以新北市 13.7 萬戶居冠,再來
制與活化方式。國外有不少衰退的城鎮或村落
則是高雄市的 10.7 萬戶。從 2019 年新建待
推出了空置住宅活化計畫,透過各類生活補助
售的餘屋數據統計中,我們也能看到六都的待
招徠人們落腳。義大利興起了一歐元房屋計畫
重新配置公共設施與道路用地,並以公共運輸
富山市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強化人與人之間的
系統為主軸,形成居住誘導區域,藉住宅與商
社會連帶,創造出社會資本與社會網絡,以此
業大樓的整建補助,以及租屋補貼等制度,創 造出發展集約城市的條件與可能。 在 這 項 計畫中,長野 縣 的 富 山 市 成 功 地 讓 人 口 回 流 市中心,成為 其 他 城 市 能 夠 參 考 的 典
6. 富山市SDGs未来都市計画(2021 年)
162
戶與桃園市 12,070 戶暫居一、二。在台灣人
163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議題維度
以吸引外籍人士入住,日本更是出現「零元住
這個政策施行之下,人口過疏化區域出現不少
產成本大量降低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甚至提供
面對逐漸/已經變老的城市,衛生福利部國民
宅」。日本政府於 2015 年制定《空屋特別措
願意捐贈或低價出售空屋或空地的地主。
入住者房屋修繕補助 。《空屋特別措施法》強
,其中的八大 健康署近年推廣「高齡友善城市」
化了屋主對於空屋的住屋安全與管理責任,這
面向包含無礙、暢行、安居、親老、敬老、不
(空家等対策の推進に関する特別措置 施法》
*
,除了要求地方政府進行空屋調查與活化 法)
面對大量釋出的空屋,仍須進一步將空屋活化
個政策也改變了住宅產權的觀念,持有老屋從
老、連通、康健,皆涉及到硬體交通、住宅整
之外,也宣布將對空屋課以五倍稅率,藉此鼓
的配套措施,才能讓這些空屋脫離閒置的命運。
資產轉為負債,也使得日本興起零元房屋風潮。
備等設施改善,也涵蓋送餐、家事服務、教育
勵屋主加速拆除或重整空屋;若空屋屋主消極
對此,日本各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出空屋銀行,
處理,地方政府也可逕行拆除有危險疑慮的空
以提供獎勵金的方式鼓勵當地的空屋持有人讓
包租代管也逐漸成為各國因應人口減少之下促
來說,這些工作最重要的是重建人與人、人與
屋,且對屋主徵收拆除費用 800 萬日元。在
出土地,因而也出現了零元讓渡的房屋 。 在置
進空屋使用的機制。德國萊比錫(Leipzig)發
社區之間的網絡連結。
*
文化、休閒娛樂、健康服務等軟體活動。總的
展出媒合房客與房東的平台,協助解決空屋與
國家
城市
資格
手續費
日本
全國人口過疏地區
不限公民
住屋零元,行政費用可分登記
修繕費 視屋況而定
費 與 稅 金。 登 記 費 含 印 花 稅
200 日元、固定資産税評價額 2% 與 代 書 費;稅 金 包 含 贈 與
租房問題。法國 Roubaix,自 2019 年針對
然而,我們也必須意識到這些讓城市變得更友
中低收入提供房屋修繕費用補助,完成之後僅
善的課題,往往都是環環相扣而非單點營造就
收每月 300 歐元的租賃費用。此外,日本自
能夠產生效果的。譬如敬老卡雖然已經為高齡
2018 興起一陣 Air BnB 風潮,以包租代管
者暢行跨出一大步,但是仍缺乏交通設施的串
的方式經營,利用平台經濟串連各地的空屋,
連整備;包租代管的服務已起步,但未調整的住
提供會員住宿,活化非都會區的空屋使用。如
宅政策放任住屋商品化,更宜居的未來仍有待
創立於 2018 年,採取會員制的「渡鳥生活俱樂
推展。實際上,當房市高漲遇上人口減少,如
(渡り鳥)。 部」
能配合稅制改革,反倒是一個更能落實居住正 義的歷史契機。
面對高齡少子的萎縮趨勢,
税 (20~1250 萬 日 元 )、 不 動 産 取 得 税 (2%)、 固 定 資 産 税
我們需要「共好」的城市規劃
隨 著 人 口 減 少, 都 市 或 許 仍 是 人 群 集 居 之 所
過去,移居都市是年輕人追求更好生活、實踐
不同生命階段的理想生活環境。在高齡化社會
夢想的動力,隨著人口高齡化,人們已不再獨
已然降臨之際,如何透過社會資本與社會網絡
鍾城市,島內與島際間的輕移民蔚為風尚。從
重 建 社 區, 促 使 住 宅 從 市 場 商 品 回 歸 居 住 使
定居到移動,在高鐵一日生活圈的速度下,台
用,仍是台灣城市再生、永續發展的一大挑戰。
在,但是未來人們更有可能透過移動,實現在
(2%)、都市計畫税 (0.3%) 義大利
Moissomeli 、
2017 年
Teora 等 20 多 個
不限公民
¤4000
三年內要維修
400VAT
完 成, 費 用 約
地區
20000~8000
灣 正 經 歷 全 島 都 市 化, 不 斷 推 升 住 宅 市 場 價 格,意味著城鄉邊界日益模糊,都市將不再是 日本與義大利超低價住宅方案(Source: 戴伯芬製)
生產與消費的中心,特別是在疫情過後,消費 機能完整、文教資源充裕的地方,將是未來在 家遠距工作的首選;合理房價、良好照護環境, 也逐漸成為未來高齡社會中,人們生活環境的 新選擇。
* 零元讓渡( みんなの 0 円物件),取得房屋所有權的費只需市價的 12%。
* 修繕補助:如東京都多摩地區自 2014 開始提供入住者房屋修繕費用補助,但限定年齡 40 歲以下單身,或育有一位 18 歲以下的家庭成員。
164
165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議題維度
村
聲
點
評
台灣的高齡城市 當我們的島走上高齡化的軌道,各大城市鄉鎮也紛紛打造友善銀髮族的未來 社會。台灣的高齡城市 / 鄉鎮有哪些?近年他們又都做了什麼,來打造台
①
灣更有包容力的未來城鎮?
全國老年人口第一名:新北市 截 止 2019 年 新 北 市 政 府 已 建 置 公 共 托 老 中 心 43
②
全國老年人口第二名:台北市 今年三月台北市 65 歲以上長者人數已逼近 50 萬
處、銀髮俱樂部 621 處及老人共餐 960 處等老人福
人,社會局近年也著力推廣 ❶敬老卡的使用與福利 ❷
終身學習課程的松年大學,是新北銀髮族們終身學習
頭湯等長照服務,提供針對銀髮族的服務設施與支持
利據點;開設了健康運動、多元文化及文創藝能等多樣 的重要場域。
關懷據點的共餐 ❸老人健檢及公費疫苗 ❹社區長照石 系統。
2
Source:劉學墉攝
製造療癒的城市日常:那些交陪彼此的社區角落,
③
④
高雄市率先建構了 C 級、B 級、A 級的完整長照體系,
嘉義市政府推出專為 55 歲以上的熟齡者設計、幫助
我認識一個很年輕的朋友,他是喜歡跳 MV 舞
衣擺袖的舞者,聽著相互干擾但還是能專住在
心」,增加老年就業機會,也推動「青銀共榮」,讓銀髮
的人,在他更年輕的時候,大致上跟每個喜歡
「好像年 自身節拍的韓國音樂,心裡總是在想:
跳舞的人一樣,都試過在一大早前往中山與雙
輕的時候都沒有那麼有活力,如果有機會真應
連 之 間 的 地 下 道, 佔 住 大 面 壁 鏡 前 的 一 個 角
該試一試」。
全國老年人口第三名:高雄市 再到最高端的整合性長照中心;針對偏鄉地區的銀髮族
就醫權益,政府也補助診療跟護理服務費,讓老年人 免出門,醫師直接到府服務!
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第一:嘉義 健康長輩再次回到職場的「嘉義市橘世代生涯發展中
族與青年相互學習,開拓更豐富多彩的生涯規劃。
⑤
⑥
雲林縣今年啟動幸福園區計畫,降低老人免費疫苗年
南投縣中寮鄉補助幸福巴士,評估鄉內需求量並設置
個村里也已有 100 處長青食堂,每天有 8,200 多位
婦女等,造冊並提供給與中寮鄉結盟之醫院,再由醫
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第二:雲林 齡、增加健檢項目、發展防走失手環;目前全縣 391
老人一起共餐,讓長輩常保愉悅心情♡
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第三:南投 各村 1-3 站停車點,協助發掘有就醫服務需求長者、
院指派醫師至村落,提供巡迴醫療服務,或由幸福巴 士接送至醫院就醫。
166
如何照護我們的情感需求? 作者:麥志綱 心理健康行動平台 pinsoul 計畫共同主持人
落,等著朋友一起來練舞。即便連通道間冷氣 薄弱,必然揮汗如雨,但一起跳舞,打發了無
因為是做心理學相關的服務工作,這種瞬間的
趣的校園生活,也讓同學間變親近了。
心境特別能令自己不斷回味,我的年輕朋友在 ,製造了「親近」與「滿足」 , 這打發了「無趣」
我有時候為了避暑,也時常從雙連捷運站溜下
偶之觀看的我,則是在內心留下了對日常擁有
手扶梯,一路走到台北車站地下街。經過這個
「活力」的印象,某種渴望被觸發出來。我們彼
廣場時,總是會稍微放慢腳步,看著鏡子裡振
,如 此都對這個場域都形成了某種生活「趣味」
167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議題維度
果有一天這個地方不在,或不再開放,心裡勢
人的離去,能成為懷念而非傷慟;讓雜亂無章的
必迸發許多遺憾,在這個城市的生活也將被剝
思緒,能找到重心進而追逐意義;讓已經瀕臨瓦
奪了某種意義。
解的家,能構築容納彼此的支柱……「製造療 癒」的方方面面,複雜多樣卻又不難理解成是一
這樣與某些城市空間的經驗交往與日常體悟,
種修復、包容、超越以至圓滿的過程。1
時常發生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場域,在意識之 上也或在意識之下,我們以某種偶然發生的情
我們習慣用上面這種語言或是某種行動想像來
,造就了 感,引發出一種穩定恆常的「意義感」
產生療癒的動能,但為數有限的心理工作者不
某種「好」的想像或是某種「有這在真好的」讚
可能承接住每一段心理的修補與融通,總有人
嘆。回顧過去的自己,某棵遮住了太陽的大樹
被漏掉了,總有許多問題被分類了輕重緩急,
底下賣著豆花的攤販,照顧了某種自己的兒時
也總有些傷口或許從未被意識到需要療癒。然
美好印象;那個可以與彼時伴侶坐著聊天的公園
而,那種在生活中經驗到的壓迫、人與人間的
長凳,為彼此省了錢又延宕了離別時分,留下
失落,乃至對生命的懷疑並非不會出現,一旦
了某種這就是愛情的幸福印象;某個在人生中最
出現了也不會輕易消失。在這樣脆弱的時刻裡,
緊繃時期,讓自己可以不被干擾地唸書的社區
我們更多是在自己身處的環境中尋找解決方
圖書館,是成長中給予支持與安定的避難所;工
案,多少倚靠自己,但這並不意味著療癒就只
作後能與同事大吐苦水的寧靜巷弄,我們能以
是一種「靠自己尋找慰藉的活動」。當我們在自
散步的方式找到當下的心情抒發,那種未被干
己所身處的環境感受到撫慰時,需要的是天時
那他要怎麼做到,才能在這種事情上不再受到
在工作坊中,我們以張珏、謝佳容(2014)討
擾的旅程,包容了自己的無奈與困頓,而在失
地利人和——個人的療癒之所以能夠萌生,是
無謂的羈絆呢?我們需要一種方法、一種認識
論心理健康與心理疾病之間關係的視角 2,將療
落中卻又得以獲得某種「親近」。
許多「人」在與某處「地方」所建構的某種形象
的策略,或說是一種考察的學問,以在社區裡
癒想像成一種變化,而在這個變化中我們擁有
與記憶,成就了人們的療癒感受,情緒正是靠
找到對自己能產生意義的角落,並藉此療癒自
著不同的人事物與空間,去乘載著這種療癒的
這些不同樣貌的空間角落繼承,而意義也是靠
身、他人、場域乃至行動共同體,也就是前文
可能。過去我們在城市裡談療癒或是治療,我
提到說讓療癒得已發生的「天時地利人和」。
們往往會一股腦地試著盤點城市裡的醫療空間
療癒處方箋:人情與地方的連結
「某處」的人情被製造。
在平靜的心情下深深思考,你很難不感受到,
2019「如何打造一個療癒的社區」工作坊中,大家共同討論出城市療癒所在的多重樣態(Source:麥志綱提供)
夠不夠、方不方便,或是照護機構是否良善等
製造療癒:社區內的療癒光譜
我在 2019 年曾舉辦一場「如何打造一個療癒
等。這些相依著醫療處置產生的場域確實在某
的社區」的工作坊,活動裡整理了一個認識的策
種程度是我們需要的療癒之處,但如果說這是
之中。療癒在大眾文化中近來突然成為一個時
作 為 一 位 臨 床 心 理 學 工 作 者, 自 己 時 常 把 重
略,把過去大家討論療癒環境的治療機構,與
我們在生活中僅能夠代表「療癒想像」的對象,
尚的詞彙,但對心理工作者來說「製造療癒」則
心放在思考「如何在社區裡找到療癒人心的契
某種小確幸樣貌的世俗療癒混合在一起,試著
那就顯得狹隘了。
大概是某種核心理念。讓一個個與人斷裂的人,
,或是「如何讓療癒萌芽在人們日常生活之 機」
找到一個關於這個城市裡那些被大家指稱為療
重新建立起與人的連結;讓一個對生命失去信心
中」。這個心態是希望清楚回答一個問題:一
癒所在的各種樣態。
的人,發現生命還能蘊含活力;讓因某個重要之
個人如果要在心理的療癒上獲得真正的自由,
這就是一種撫慰或可以稱作「療癒」的感覺,而 這種療癒是作用於日常生活裡平實度日的心境
1.「療癒」的概念,可以參考 Egnew T. R. (2005). The meaning of healing: transcending suffering. 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 3(3), 255–262.
168
2. 在這篇論文中,作者們希望大家跳脫傳統的病理觀念,不再把心理健康只當作一個人是否有精神疾病,而是把心理健康當作是疾病有無,與是否主
動積極追求健康兩個面向,所以一個人可以有著思覺失調病症,但卻活得主動積極;或是一個看似沒有符合任何疾病診斷的人,也可能生活過得萎靡不 振,在心理上缺乏健康生活的追求,所以有著疾病的個人,並不代表這個人沒辦法過著符合心理健康的生活,反之亦然。
169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議題維度
障礙,某些時刻也期望能製造出更多療癒機會。
許多高齡長者都有著自己日常的平靜方案、療
光譜中所有的場域,都正具體地在我們城市中
癒儀式或是與城市共好的積極參與。廟宇就是
「製造療癒」 ;這些場域的存在,可能都讓我們
高齡長者的社區療癒場域之一,許多長者每天
在城市中的生活,能夠以更自由的姿態去尋得
都會走到街邊廟裡為自己與家人祈福,拜拜前
某種內心的療癒感。
為了貢品走進市場跟熟識十幾年的老闆交代一
從高齡長者的社區生活,
在北大同社區作為在地長者信仰中心的保安宮(Source:麥志綱攝)
看到城市製造療癒的各種可能
下日常,一炷香的時間與廟公短暫寒暄,這個 過程為長輩帶來平靜,是一種療癒的儀式,更 讓這座城市的人情味得以飄散。一座宮廟、一 處市場,都在社區裡扮演著療癒的角色,或許
關於這些城市裡療癒的全貌,也包含我們口中
真正啟蒙社區療癒的人,其實是需要被這個城
年輕人買菜已經只跑超市,看到宮廟早已無感
那些發生「小確幸」的場域,可能是玩樂之地、
市關照的許多人。因為我們想要讓城市更好,
而不再敬畏,但對於城市裡的高齡長者來說,
交往之處,也可能是沈澱冥思或是味蕾享受的
想要讓城市中的社區更有彈性去回應每個人的
這些場域依然是必然的城市療癒基地。
所在。這些本質不是以療癒存在的社區小角落,
傷痛、心理的失落與創傷,所以我們開始打造
卻在我們生活中的「療癒故事」裡扮演舉足輕重
那些能夠回應這些需求的場域,或創造更多滿
對於長輩而言,退休後為了打發生活中大量的
的角色,在某些時刻可能更勝於那些理所當然
足照護需求的機遇。隨著高齡社會到來,因年
空閒時間,那些因過去工作總會中斷的友誼相
「社區內的療癒光譜」中,中間的 的醫療機構。
齡伴隨而來的疾病是特別需要關照的,而隨著
處,也終於毫無罣礙了。交流感情成了這個城
光譜是許多特殊的場域,他們不是醫療或社福
年齡增長在社會各個面向逐漸弱勢的長者,更
市 中 長 者 的 核 心 需 求, 感 情 連 結 是 療 癒 的 基
機構,卻自主地扮演了療癒的角色,更進一步
是我們之所以想要製造社區療癒的根本。
礎,然而人與人之間的連帶無法憑空存在而需
說,他們很多時刻扮演的是我們所謂的「情感避
榮星花園北方角落的廣場無時無刻都在伴舞的長輩們(Source:麥志
綱攝)
遼寧街公園旁的復華長青多元服務中心正試著用咖啡為照顧者帶來放鬆 的氣氛(Source:麥志綱攝)
要空間承載,所以當我們在討論社區療癒時,
難所」3。這類場域,更多時候能夠讓某種對話
社區裡的眾多長者們,每天面對著因身體退化
我們更需要看到街角的零售場所、社區空間對
的機會得以發生、人們的故事得以訴說,並營
所遭遇的不便、面對各式各樣衰弱而帶來的失
於社區交往的支持,以及連帶產生的療癒效果。
造出互助共擔的氣氛,讓彼此不孤單,補回某
落,或是時常面對家庭內代間的衝突,我們以
筆者每次開車經過榮星花園一角,總會看到跳
區,以一杯咖啡或一杯茶,協助照護長者的一
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存在的友誼與支持。
為老成能夠帶來心理的茁壯,但長者內心的療
完廣場舞在一旁休息聊天的阿公、阿嬤們,也
小段下午時光,讓城市中那些長期因照護壓力
癒需求遠比我們以為的更為強烈。當我們在城
會領悟到跳舞並非只是促進健康的活動,跳舞
而來不及喘氣的照護者們,得以平靜自己、安
在我們所勾勒的社區療癒光譜中,前段象徵著
市裡談著共容、包容與參與時,那些我們時常
能夠讓長者愉快地接近彼此、分享生活,這個
撫自己,甚至因為這種支持進而療癒自己。
,而尾 某種我們傳統認為能「消除障礙的場域」
忽視於討論範疇之外的高齡長者,才是最需要
城市也因為還有這樣的角落,讓長者不至於失
,其中更多的 段則是反映著「創造機會的場域」
療癒觸發的對象,也因而是我們必須考量的療
去生活中的療癒機會。
療癒想像或是心靈滿足可能會在其中列舉的社
癒根本。如果我們對於社區療癒的想像邊界,
區角落中發生。光譜中段的樣貌則是在這頭尾
沒辦法觸及至已邁入生命後半階段的高齡者,
除了單點式的醫療與照護機構,城市其實可以
也藉此製造了療癒。空間無法與人分割,療癒
中試著找到某種平衡,某些時刻能協助人消除
這樣的療癒也缺乏了認同而淪為空談或是幻象。
在不同角落提供具體而微的療癒支持。我們的
則是交織在人與人、人與空間的交陪之中。高
社區中也有許多空間,能讓長者的照顧者們稍
齡長者的城市生活,正是這種療癒想法的啟蒙
加喘息。這些空間以一種輕鬆的姿態存在於社
者。
這個城市裡的療癒跟場域有關,也跟人的相遇 有關。我們在某些地方碰到了人,深厚了情誼,
3. 可以參考發表在眼底城事的「幫我們撫平創傷、開放對話」的社區情感避難所。麥志綱(2020)
170
171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空間是「療癒」的器皿,是人把「療癒」裝進去
種 條 件 讓 人 難 以 駐 足 的 空 間, 則 難 以 讓「療 癒」發 生。 社 區 心 理 學 特 別 重 視 賦 予 權 力
不論是在城市裡找個地方跳舞,還是因為憂鬱
(empowerment)的 過 程, 而 賦 予 權 力 也
, 而找專家諮商,我們都能回歸到某處「空間」
被視為一個社區展現韌性與包容的方法。這種
或說某個「地方」讓這些事情發生。社區的療癒
社區的賦權與培力,就好比是一種對開放的想
空間的設計原則,應是讓空間的物質條件本身
像,每一個社區療癒光譜提及的場域,都是一
就能促進「療癒」的發生,例如跳舞的地方如果
個擁有著開放與包容故事的場景,也是一個有
光線充足且地面平整,或許會比無人整理而黯
著交往回憶、深化自我意義的場景。
淡無光的廣場,更能讓人滿足的跳舞;療癒空間 的社會條件,則應是讓人們願意製造更多的「療
我們身處的這座城市到底療不療癒呢?不如從
,像是有著寬敞交誼廳的老人中心,能夠讓 癒」
生活的社區中來一段大搜查,找找有沒有某些
住民願意走出房門交往,友誼得以深厚,在機
地方,讓我們開展了某些交往,從而有著溫暖
構安養生活也更有彼此的照應與扶持。讓空間
的印象呢?有沒有什麼地方讓你留下回憶、留
,是我們在討論如何讓城市變得更 更能「療癒」
下了某段緣份,使你依然懷念不已的呢?這座
友善、開放與包容的重要策略,而那些令我們
城市是否承接著長者們的生活與困難、這座城
感到窩心的社區療癒角落,正是因為空間的療
市能否承擔你我的傷痛?當你失落難過時,你
癒往往還是建立在人的「交陪」之上深化。
知道該去哪嗎?你想求救的話,會想去到哪個 機 構 呢?想 要 找 人 發 洩 訴 苦, 又 能 約 會 於 哪
在 球 場 打 球 的 我, 一 個 人 打 是 純 粹 練 球 或 健
呢?這些都是關於你的城市療癒學,那些撫慰
身,但在這個球場有了球友,則是產生了某種
人心、紓解壓力的社區角落,乘載我們情感需
記 憶、 某 種 連 結, 這 些 記 憶 與 連 結 成 就 了 故
求的場景。你可以在此時此刻的日常中探索,
事,隨著時間的拉長這些記憶所產生的懷念則
也能從記憶中找尋。
3
Source: SungHsuan Wang/ CC BY-ND 2.0
這座城市能否陪伴我們一同老去?
超高齡時代,需要更包容的城市想像力 訪談:龔紋莎(為為設計創辦人) 採訪撰稿:王昱文
,打球不只是體適能,而可 製造了某種「意義」
我們已然生活在一座高齡城市中,我們卻仍未
高齡抑或是超高齡社會並不需要以一種問題化
能更多是愉悅的遊戲,那種意義或許來自「沒那
發覺,我們的城市也還未察覺。
的 視 角 看 待, 我 們 都 會 變 老, 真 正 的 問 題 在 於,這座城市能否友善地陪伴我們一同老去?
,也或許是「還能活潑」的證明,其中 麼孤單」 成就的某種「意義」也自然地產生某種效果——
截至 202 1 年 7 月,北市超過 65 歲的老年
在統計數字之外,我們必須看到的現實,是無
某種我們喚之為「療癒」的效果。與其說這是一
人口已將屆 50 萬大關,佔北市總人口比例的
數年長者在城市中難以安老的日常:模糊難以
個療癒空間的說明,這更像是在說明某種療癒
19.5%。若是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
辨別的街景、過短的紅綠燈秒數、奮力伸手也
發生的場景(Scenescape)。
超高齡社會的定義 來看,北市離超高齡社會那
碰觸不到的貨架……也許是直到這時,我們才
臨門的一腳,已經跨出去了。
忽然驚覺,原來我們生活在一座「老不起」的
*
所 以 反 過 來 說, 只 要 能 夠 包 容 人、 使 人 與 人
城市。
之 間 各 類 活 動 能 夠 開 展 的 場 域, 療 癒 理 應 就 會 在 其 中 萌 生;那 些 拒 斥 人 使 用、 設 下 了 種
*WHO 定義,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 7% 以上即為高齡化社會,14% 為高齡社會,20% 為超高齡社會。
172
173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台北村落之聲邀請到長期關注高齡友善城市規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下的高齡社會,戰後嬰兒潮
劃的「為為設計」創辦人龔紋莎,與我們分享他
的高峰人口將在 10 年後超過 70 歲,顛覆了
對高齡友善城市的想法。為為設計曾於 2018
過去以青壯年人口為主的城市規劃想像。
年與台北市都市更新處合作「UR Partner 都 ,其中舉辦的「一日老人 市再生伙伴行動計畫」
龔紋莎強調,在開始討論高齡友善城市之前,
體驗」活動,便是要求參與者使用輪椅、或是穿
我們必須先理解到高齡長者的身體狀態,並不
著能夠模擬老人身體狀態的裝備,完成指派的
是 65 歲生日一到就會開始快速退化、行動不
「日常」任務,藉此讓參加者以親身的經驗去理
便或是忘東忘西──高齡者並不會在過了 65
解高齡者在城市生活中面對的種種課題;之後亦
歲之後,身體狀態就立刻退化到必須直接進入
以此活動經驗為基礎,進一步與台北市都更處、
醫療體系的程度,而是在接下來的歲月裡或快
UniHub 等團體,共同策劃「城市進擊──友
或慢地逐步下滑。
善街區設計共創」議題松,就高齡城市的議題更 然而,高齡長者在這段慢慢老去的歲月裡,仍
深入探討並發聲。
然與我們一同生活在城市當中,此時年長者在 本次專訪中,我們從人口結構轉變下的城市談
「自主生活」與「需要照護」之間的過渡,是城
起,探討當前的城市中高齡者可能遇到的日常
市高齡友善規劃能夠施力協助的切入點。在思
困境,並進一步思考,城市空間可能如何回應
考如何促進高齡友善城市的照護支持上,政府
高齡的身體與生活狀態,讓人人都能生活在一
除了提供更多的醫療與安養機構之外,城市中
座「老的起」的城市?
的基礎設施能否更友善地支持高齡者的日常活
城市中的基礎設施就應該必須去將那個落差補
動,會是目前台灣照護體系從「單點式服務」邁
上。」
略》中,有更多具體的討論。
年齡的增加固然會對身體造成一些變化,使人
該手冊以城市生活的幾個主要場景為例,提出
的步伐變得緩慢、視野不再清晰,這卻不應該
幾項未來在規劃上的建議:例如在人行道增設底
意味著他們就此無法走出家門、無力在城市中
部照明,讓行走或是輪椅使用更為安全;道路指
生活。龔紋莎舉例,未來在城市中可能有越來
標能有更清晰易讀的標示,讓視力退化者能夠
龔紋莎投入高齡友善城市推動的初衷,只是「我不想要老在這樣子的一座城市裡」這樣一個簡單卻與每個人都有關的想法(Source: 王昱文攝)
《Happy Aging 高齡友善城市密碼—解密攻
向「全面性支持」的關鍵。
「我不想要老在這樣子的一座城市裡」
談高齡城市,
你會如何想像自己的老後?龔紋莎回憶自己投
是為了讓每個人取回空間的自主權
入高齡友善城市議題的契機,最初其實沒有什 「我 麼特別的原因,只是一個十分單純的想法: 不想要老在這樣子的一座城市裡。」倘若有一
討 論 高 齡, 並 不 是 為 了 將 年 長 者 的 身 體 特 殊
越多使用電動輪椅的需求,若咖啡店或便利商
快速閱讀;加強公車上的語音播報系統,減少
天,你的腿腳難以跨上台階、看不清餐廳讓人
化,而是在思考如何建構一套更具有包容性的
店可以提供電動輪椅的充電服務,就能大大地
年長者在公車上難以確認位置的慌張感;改善市
眼花撩亂的菜單,乃至必須需要輪椅等輔具才
城市系統,讓有著不同需求的個人,都共同擁
降低電動輪椅使用者外出的成本與風險。
場、餐廳內的通道寬度與貨架高度等等。這些
能夠移動時,你要如何在這座城市中生活?
「我 有在城市中安身的尊嚴。誠如龔紋莎所說:
個別的改變看似細節,但也正是這些未受重視
覺得『無障礙』某個程度在談的,是還給人們
這種從需求者實際的生活經驗中出發,依著需
的細節,透露了城市日常服務預設的使用者仍
開始深入這個議題後,龔紋莎也從實際的人口
他可以有的主導權。我不想要再依賴別人,希
求者的生活劇本,重新思考城市的各項服務如
然以活動自如的人為模板,忽略了不同人在不
數據中,認知到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的迫切性。
望老了之後,我還是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如
何能夠更具有包容性的例子,在為為設計、台
同生命時刻裡不同的身體狀態,從而造成高齡
台灣的高齡人口在 2018 年便達到 14%,成為
果說是身體的狀態造成人們生活經驗的落差,
北市都更處與 Unihub 等團隊共同編寫的手冊
者或是其他有需要的人在日常生活上的不便。
1 74
175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在城市中難以安老的日常:
最大的恐懼,是自己被排除的感受 從人口統計中去認知到社會結構變遷是一回 事,對於年輕的設計者、規劃者而言,身體老 化在城市空間中將會面對的困境,想當然不是 那麼容易想像。 對此,為為設計與台北市都更處等團體共同舉 《Happy Aging 高齡友善城市密碼—解密攻略》列舉了人行道、公車、公園、市場、咖啡店、便利商店等不同場所如何變得更友善的改變可能
(Source:《Happy Aging 高齡友善城市密碼—解密攻略》)
,便是邀請參加者,穿上 辦的「一日老人體驗」 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設計的「彭祖包」*,模 擬視力與聽力退化、駝背、關節硬化與觸覺鈍 化等各種身體退化,體驗在城市街道上行動會 造成什麼影響。
正 如 同 手 冊 中 提 到 的, 改 變 在 城 市 中 觸 手 能
另一個十分有趣的例子是一間日本的健身房,
及、觸目即是,也反應了我們對高齡照護的想
龔紋莎提到這間健身房透過不收男性會員、不
在 體 驗 活 動 中, 參 與 者 們 發 現, 當 身 體 因 肌
像,不應只停留在醫院和安養中心等機構中,
在健身房內設置鏡子、不必化妝等條件,成功
力、膝力不足而無法久站或長時間行走時,在
而是應廣泛地分布在城市的各項產業與服務空
吸引了數量龐大的中高齡女性會員,翻轉了健
城市街道缺乏街道傢俱的情況下,自己只能勉
間當中,包括日常性的餐飲、購物場所,乃至
身房屬於年輕族群的印象。
強委身在路邊的小矮墩或台階;在商店購物時,
透過穿戴「彭祖包」的教材,參與者更貼近高齡者的城市日常經驗,從
而思考改善可能(Source: UR Partner 城市伙伴 FB)
面對過窄的通道以及不時太高或太低的貨架,
健身房或娛樂場所。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從城市的角度來回應高
高齡者光是要拿取商品就得耗盡氣力。除此之
龔 紋 莎 舉 例, 在 日 本 有 一 間 專 門 做 年 長 者 生
齡的課題:若規劃者對老後身體的空間需求有更
外,如廁更是個大問題,除了找到廁所本身就
意的 KTV。這間 KTV 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改
細膩的體察,就能夠透過各種貼心的改變,促
很困難之外,目前多數的公廁都是蹲式,使用
變——將店內的桌子變得很重,如此一來當年
進年長者走出家戶、接觸不同活動的動機,間
起來並不舒服,更有跌倒的風險。
長的客人需要扶著桌子站起來時,桌子就不容
接達到減緩老化,或降低高齡者對醫療資源的
易傾斜,減少了年長者跌倒的風險。一面聊著,
依賴。再者,城市空間的安排可以支持更多樣
龔紋莎也提醒,在談論無障礙空間時,只聚焦
「像這種椅子 龔紋莎也指向我們坐著的沙發椅:
的照護關係,讓照護不再只是個人或個別家庭
於「行」的困境是不夠的,如白內障、黃斑部病
對老人家來講是沒辦法坐的,因為他太矮了,
的責任,而是由整個城市共同撐起。
變造成難以辨識文字、色彩等認知上的障礙,
對膝蓋的負擔是不一樣的,所以日照中心的椅
同樣也對行走、認路及飲食購物有所影響。龔
說我要漢堡,是不是很盧?但是當你戴上那個
子通常會比較硬、比較淺。」
紋莎以買漢堡的經驗為例:
眼鏡之後你就會知道,因為他的眼睛裡面只看 得到那個漢堡的圖像,上面那些文字他都看不
* 彭祖包:全名彭祖體驗包,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製作,是一套包含老化眼鏡、音阻耳罩、駝背背帶、觸覺手套、手肘約束帶、足托器、拐杖等計 12 項
高齡體驗教材,讓參與者實際體會高齡者身體退化後日常生活所面臨的不便。
176
清楚,所以你問他要什麼漢堡,他根本沒辦法
「很多老人家去到漢堡店,會一直跟你講我要漢 堡,服務生問你想要什麼漢堡,他就只是跟你
告訴你。」
177
dimension of RESILIENCE 探勘報告
存在於高齡者日常經驗中的障礙,除了具體空 間的不便利外,更多的是在生活的各方面逐漸
村
失去自主能力時,所感受到的挫折與無力感, 而這樣的無力感,往往造成年長者面對社會的 退縮,難以在城市中有尊嚴地安身。面對上述
空間去改變。 結語:當城市陪著我們一起變老 高齡者在日常生活被排除的心理感受,同樣也是思考城市友善環境如
變老是一個自然而漫長的過程,有一天,我們
NC-SA 2.0)
都將面對身體開始逐步失去機能的那一天;與此
何改善之餘,需要注意的面向(Source: Joyce Wang / CC BY-
同時,我們卻仍同樣是這座城市的住民,或許
北市在 2021 年正式邁入超高齡城市,我們是否準備好了呢?究竟一座高齡城 市為銀髮族所建的設施與政策有哪些?讓我們從軟硬體的各方面一同盤點,那
①
青銀共居
②
老人居家修繕補助 名為「台北扶老・軟硬兼施」的老人居家修繕服務,協
味著我們就此無法走出家門,和過去一樣享受
「青銀共居」模式,促進世代融合也提供長者更多姿的
滑墊),使長者們的居家生活環境多幾分安全與便利。
高齡友善城市所談的,無非是讓處於不同生命
「彭祖包對我來講最大 市生活感到不安的心理。
階段、擁有不同身體狀態的每個人,都能有尊
的影響,不是在百分之百準確地傳達身體的狀
嚴地在城市裡共同生活。從城市規劃的角度出
態,而是更多的去傳達那個心理的狀態。」龔
發,透過良好的基礎設施部署,讓高齡的身體
紋莎提到,某次有位參與者在體驗活動中扮演
也能在城市中自在行動,同時也在不同機能的
使用彭祖包的角色,並和另外兩個沒有穿戴裝
空 間 營 造 當 中, 將 高 齡 者 的 生 活 狀 態 納 入 考
備的同伴一起搭上公車。公車行進時,同伴出
量,讓年長者找到可以與三五好友坐著好好品
於善意讓位給了因為使用彭祖包而行動不便的
嚐一杯咖啡的空間、歡唱老歌的 KTV,或者是
他,但在獨自坐上博愛座之後,卻反而使他無
自在慢跑的健身房。
法聽見同伴的對話內容,只能一個人十分不安 的呆坐著。該位參與者後來也分享道:「心理上
曾經,城市是人們追求效率與進步生活的所在;
被排除這件事情的感受是非常、非常強烈的,
如今,我們需要一座能陪伴著我們一起變老的
以至於沿路在整個公車的路程上,穿彭祖包的
城市。
轉為在地老化的社區式居住,推出如陽明老人公寓的 樂齡生活選擇!
助弱勢長者居家安全修繕及設置生活輔具(如扶手、止
③
④
中和錦和公園和三重三民公園經改造後,增添體感平
各捷運站出入口的斜坡道、升降電梯、高度設計較低
能的器材,佐以一旁的教學影片 QR code,傳達使
票閘門,都是助有輪椅乘坐需求的長者順利出行的必
全齡化公園 衡、重力油壓等訓練多種身體部位和加強長者身體機
用資訊與注意事項。
無障礙捷運站 的自動售票機,和將通道加寬、高度降低的無障礙驗 要無障礙設施。
⑤
⑥
因應現金人口老年化的趨勢,台北市也積極推動補貼
針對集合住宅及住商混合住宅,台北市推動室內外通
可上車,並設置斜坡板和側傾功能,供乘坐輪椅之長
和樓梯升降座椅設備等設施,逐步將長者的日常出入
低底盤公車 公車業者購置低底盤公車——車門僅有一階,踏步即 者起步。
178
些高齡城市中的設計——
近年,銀髮居住政策逐漸由設置集合住宅、安養機構
難以安老,很多時候反應的更是一種對於在城
到他有多害怕被落在車上。」
評
我們的步伐變慢了、視力不比以往,不應該意 城市中豐富的生活。
人並不是感受到他的行動多麼不便,而是感受
點
設計一座高齡城市
高齡者感覺自己寸步難行的挫折經驗,我們並 非無計可施,而是可以透過設計不一樣的城市
聲
無障礙設施改善 道、走廊、坡道寬度及高度調整,增設扶手、防護緣 動線調整得更為順暢、安全。
179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探勘報告
台灣第一間投入長照議題的書店歇業之後:
致能夠一起變老、一起變好的未來 「書店惦惦」的告白 撰稿|陳玠汝
探 勘報告
#未 來 次 元
→→ 橫濱青葉區「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 邁向地域共生社會 台灣第一家長照書店「書店惦惦」
致一起變老、一起變好的未來 ←←
→→ 外星語「越來悅好」的五堂課
用中文課照顧越南移工 中山北路三段「小菲律賓」
移工豐富了城市的紋理 ←← 180
Source: 陳玠汝提供
有一首歌暖暖唱出那個不太暖甚至潮濕多雨,
時,很難體會到的經驗。動手打理空間有股神
過了一條河在過港寧靜街的他方。2017 年 10
秘的力量,而親手打造出來的基地,即便只是
月,出現點亮巷口的一盞燈光。喔,或許時間
在裡面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卻因為空間對外開
沒有走的那麼快,故事得從燈亮的前一年說起。
放的性質,可以和在地以及人產生關聯。這是
那時候的書店空間,二樓還沒有屋頂,長滿了
一路依循體制求學就職的我們,第一次感受到
荒煙蔓草。尚無後續想法的我們開始動手整理
自己有點不同的時刻。
起廢墟。 當時的空間有時開、有時不開,端看週末有空 很少事情可以像做工整理這樣,做多少便有多
的人可不可以到現場開門,也會在當天昭告粉
滿的成就感,這是單純舉辦活動參與社區擾動
專歡迎大家來聊天,或是沒什麼目的性地投影
181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探勘報告
與「天下為公」共同舉辦的喘息咖啡活動(Source:陳玠汝提供)
就是看到了家庭中照護者的困境,派出居服員
機會發現,這位先生其實和我們的店長無話不
到家中照護被照顧者幾個小時,讓日常 24 小
談,才了解或許在他休息的時刻能這樣和店長
時待命的照顧者可以有些時間去休息、建立自
閒聊一些看似日常的瑣碎,便是他喘息的方法。
己的社交網絡、進修更多照護知識等。
這也更讓我們理解到,有時候不用做什麼,存 在的本身就充滿力量。
於是 2017 年我們與天下為公聯手規劃一系列 在書店惦惦成立以前,仍未被整理的廢墟空間(Source:陳玠汝提供)
書店惦惦:
喘息咖啡活動。喘息咖啡活動實際上並沒有固
全台灣第一間以長照為主議題的書店
定的形式,更不一定有咖啡。譬如我們邀請社 區內的照顧者帶著被照顧者到現場製作紅糟米
大久野島兔子群曬太陽的直播影片一整個下午。
趜,透過簡易的手工組裝,一邊混合煮好的糯
在接觸到第一線的照護者、認識到照護者面對
也可以什麼都不做的窩著,期待與在地人的不
米和紅糟,一邊聊聊彼此的生活近況。當時有
的困境後,我們得以更深切地發現那些不斷往
期而遇。
位已輕度失智的阿嬤,帶著自己約莫二十歲出
家庭內裡積壓的長照責任,以及目前長照體系
頭的孫女一起參與。那位阿嬤驕傲的說這是他
之中所存在的漏洞和剝削。有一天我們都有可
孫女的表情,至今依然清晰。除了像這樣輕鬆
能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的人。長照議題是如
交流性質的活動之外,透過天下為公的照護網
此的切身相關,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長照議題與
就那樣在暖暖窩著,以為是一輩子。直到當地
絡,我們也聯繫了物理治療師開設簡易的照護
喘息服務的重要性,我們起了個大膽的想法:開
的社福機構「天下為公」1 找上門,想合作喘息
按摩、關節保健等,對於照護者而言立即有用
一間以長照為主議題的獨立書店!
咖啡。在這個契機之下,我們才了解到原來國
的課程。
喘息咖啡:日常交往裡的片刻喘息
」 既然位於寧靜街,那就叫「惦惦(tiām-tiām)
家的長照系統建置,其實背後預設著每個家庭
沒有屋頂、長著蔓草的二樓空間(Source:陳玠汝提供)
都會有位照護者;而當長照落到實際的家庭處
每位照護者參與喘息咖啡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吧。曖昧不明的空間變成書店,書店惦惦,唸
境時,照護者往往會是家裡錢賺得比較少的成
有位年過四十的先生,每次推著被照顧者經過
起來很順又容易記憶。在書店成立之前從廢墟
「喘息咖啡」的服務, 員,尤其又以女性為主。
書店空間的時候,總是往內部張望,如果空間
一磚一瓦撐出的空間,原本也是期許在裡面能
內正在進行活動,即便多次前往邀請參與,但
做些夥伴與自己都喜歡的事情,剛好團隊夥伴
他總是沉默而友善地搖搖頭後離去。後來有次
個性諸多的稜稜角角,都有孤老終身的可能。
1. 財團法人天下為公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182
183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探勘報告
有大張旗鼓,沒有張燈結綵,但是每場活動依 然爆滿,也收到了很多善意滿盈的回饋。甚至 很多從來沒有到過暖暖的各路人馬,在步出暖 暖車站後沿著基隆河一路走,在踩進門的瞬間 「你們這邊也太遠了!」卻又大把大把 大喊著: 地將店內的書買走,並說著下次不會迷路還要 再來的約定。這些都非常感謝,而最初我們也 期待用經營書店和販售飲品的盈餘,為照顧者
惦惦的七人團隊,決定要在暖暖潮濕多雨的土壤裡,開立全台灣第一間 以長照為主議題的書店(Source:陳玠汝提供)
撐出一席喘息角落。
在找到安老的可能之前,先拉回視角關注我們 必定面臨自己家人的老化和照顧問題。讓更多
開書店的同時我們也與「家庭照護者關懷總會」
人看看長照的問題,結合我們都喜歡看的書。
(後稱家總)合作,透過家總的照顧者網絡讓我
在沒有走過市場調查也沒有前導問卷之下,決
們的據點可以被有需要的照顧者知悉。在書店
定要開書店的我們七人,因為相信每個人都很
惦惦的空間裡,我們也規劃了一個供照護者喘
重要,以合作社型態,約好以一年為期,看看
息的角落,讓照護者可以擁有靜靜閱讀一本書
在這個潮濕多雨的土壤裡,能否開出我們所深
的空間,或是與自己對話的時間。2
不再惦惦告別式(Source:陳玠汝提供) 不再惦惦告別式(Source:陳玠汝提供)
信不疑的花朵。 然而,在書店開業後與照顧者的相處之中,我
這一年半之間,書店除了日常的開門,更與讀
能。因此照顧的過程是否有好好的陪伴,以及
惦惦是全台第一間以長照為主議題、也是基隆
們發現相對於獨處,照顧者更喜歡與人群對話。
者討論著勞動權利、性別與婚姻平權、原住民
被照顧者生而為人的基本尊嚴是否有被好好滿
第一家的獨立書店。最初我們七位團隊成員將
在喘息咖啡的活動中,照顧者也並非是被動的
與土地正義等,最後我們以「讓照顧者發聲:長
足,都影響著照顧者可否驕傲宣告著自己的「畢
自己每月本來計畫用來出國、購買奢侈品或投
參與者,而是教學相長地帶領著我們一同參與
照 2.0 使用者經驗審議會議」作為告別惦惦的
業」。 從書店經營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條多雨
資的費用,集結起來作為書店開張所需的資金
各類活動。畢竟照護並非是照顧者的全部,在
終局之戰。在這場告別中,體認到營造一個放
書店的失敗之路,但如果以身體力行的實踐與
基礎,並決定以一年的時間與行動讓空間長成
照護之外的他們各自有著獨一無二的經歷,也
鬆的空間和開放的討論態度,溝通會如此多元
陪伴來看,人與人之間產生關聯的當下,就像
能夠陪伴社區成長的書店。開幕營運時我們沒
有著無人能夠取代的技藝。喘息咖啡的意義,
且遠超過本來所想。當初想著我們要給照顧者
照顧關係,不需要也不可能天長地久,只要彼
或許就是讓照顧者能夠暫時卸下身為照顧者的
一個舒適的空間,以及來書店的讀者一些接觸
此在能相伴的時刻能不愧於心。
身份與責任,重拾照顧者以外作為個人的其他
長照議題的機會,沒想到收穫最多的卻是我們。
可能。在這樣的脈絡之下,書店惦惦正是提供 一個場域,讓交陪、互助支持與學習萌芽。
題,而我們自認不是小孩子所以全都要。我們
一起變好的未來
想做的東西很基進,能完成的往往很平淡,但 如果不開頭,永遠也抵達不了那個他方。目前
照顧者總是會以「畢業」來稱呼自己離開照顧
惦惦的成員們正在變更強的路上,期待我們能
以及店內店員可以依照現行體制的長照服務提供照護者諮詢或是轉介更
者身份的時刻,照顧之路其實是看著親人逐漸
有個一起變老、一起變好的未來。
服務的店家。
邁 向 死 亡 的 一 條 路, 不 太 會 有 痊 癒 嶄 新 的 可
適合的社福機構。可以上家總網站,了解更多訊息與目前提供喘息咖啡
184
在書店惦惦「畢業」之後:致我們能一起變老、
2. 喘息咖啡在全台灣咖啡廳都可看到蹤跡,有些是持有長照證明可以打
折。而與家總合作的店家則是擁有限額免費兌換咖啡或飲品的待用券,
書店惦惦規劃給予照顧者的角落(Source:陳玠汝提供)
獨 立 書 店、 長 照 或 社 區 工 作 都 不 是 輕 鬆 的 議
185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探勘報告
在地老化:
邁向地域共生社會 橫濱青葉區「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 撰稿|林佾萱
橫濱市青葉區位於東急電鐵營運的田園都市線上(Source:Toshihiro Gamo / CC BY-NC-ND 2.0)
Soucre: Toshihiro Gamo / CC BY 2.0
「在地老化」也開啟了地方如何陪伴我 實際上,
維持長者生命存續,但若能夠讓長者在熟悉的
們一起變老的思考:當我們在討論高齡社會時,
生 活 環 境 中 變 老, 實 際 上 更 能 維 護 長 者 的 尊
往往會將「老化」的討論環繞在個人身體的退化
嚴,同時也能夠減緩失能的速度。為此,日本
現象上,然而隨著人們的老化,我們也要看到
厚生勞働省在 2012 年開始推動「在地整體照
高齡社會中的「地方」也正在漸漸凋敝老化。此
(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政策,整合了醫 顧」
時,如何讓社區在高齡社會的變遷中,和老化
療、照顧、保健預防、居住與生活支援等五個
共存並永續發展?
面向的資源,並且強調這些資源要讓長者能夠 在 30 分鐘的車程之內近用 *,以實現在地老化
從「在地整體照護」到「地域共生社會」
的目標。
相較於台灣將在 202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的
想。原先是為了降低高齡社會的醫療負擔而生,
期程,日本早在 2007 年就已成為高齡人口
不過至今日,這個概念已更進一步擴展到在照
日本政府重新檢視了長者的生活型態,發現原
此外,近年地方政府及民間組織也嘗試在在地
佔 比 超 過 20% 的 超 高 齡 社 會;截 至 2021
護的同時,重視並維護長者尊嚴,並且在熟悉
本在宅醫療政策單方面挹注醫療資源,僅能夠
老化的基礎上,鼓勵長者重返工作或實踐其他
年,日本 65 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比例已經達到
的生活圈內就能滿足長者生活需求的「在地老
28.8%。面對高齡社會帶來的照護與醫療課題,
(Aging in Place)構想。 化」
1970 年代日本民間已開始推動「在宅醫療」構
* 日常生活圏域(30 分でかけつけられる圏域):這是一個大概的檢視標準,也是為了實行政策而量化的分法,各地的生活圈不同,偏遠地區的生活圈範
圍很有可能大於開車 30 分鐘。
186
187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探勘報告
橫濱市青葉區之所以被選定為實驗場域,不僅
照護支援,皆能夠無縫接軌地相互支援,從而
是地理位置位於鐵道沿線而與鐵道公司有利害
以更細膩、更靈活的方式實現在宅終老。
關係,而且青葉區的居民很多是在都會圈上班 的專業人才,假日不需要往返通勤,往往願意
除了機構間的協作之外,也有一些透過公民參
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相對容易構築起地方
與而產生的構想,例如「多摩廣場守望相助計
的造町網絡,多元專業也能促進地方議題討論
(たまプラーザ・みまもりあいプロジェク 畫」
的多樣開展。此外,由於人口減少及高齡化,
,即是透過 APP 媒合志工及認知障礙者的 ト)
當地出現越來越多的空屋、閒置空間,這些看
家屬。若認知障礙者不慎走失,家屬便能夠在
似是地方萎縮顯影的危機所在,從另一個角度
第一時間於 APP 發出通知,社區志工也能把握
來看,卻也成功地釋放了空間原本單一的使用
時間在走失的區域協尋。
樣態,讓地方政府能夠根據社區的需要,重新 在地整體照顧系統除了軟體面的串連之外,也
活化成為新社區公共空間。
開展於社區原本閒置的硬體空間當中。以「3 丁
青葉台郵局搬遷後閒置下來的空間,在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中再生成為「SPRAS AOBADAI」社區空間(Source:横浜市役所)
橫濱市青葉區的「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
社會參與,讓長者與社區的互動關係能夠更積 極地建立,也讓長者能從勞動中感受到自身存 在的價值,並將長者與地方居民共同產出的工
隨著 1960 年代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東京周邊
作成果再次投入地方,實現公助自助的「地域共
有許多地方被開闢為大都會區的衛星社區,橫
生社會」。
濱市青葉區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青葉區將人口萎縮的危機,化為高齡社會社區
目カフェ」為例,該咖啡店催生自次世代郊外造
再生的轉機,同時善用地方優勢建立起綿密的
町計畫裡的創業子計畫,負責人承租了原本空
地域共生網絡,也讓 5 年一期的「次世代郊外
下來的店面,除了作為營利的咖啡廳之外,平
造町」計畫於 2017 年 4 月與橫濱市順利續約。
日白天也將場地租給社區活動使用,使原本完
就讓我們來看看青葉區種種面向高齡社會的努
全私人的場所開放成為社區的半公共空間。另
力,以及枝蔓葉散的在地網絡,在社區處處角
,則是活化青 外 還 有「SPRAS AOBADAI」
落裡生了什麼樣的花。
葉台郵局搬遷之後空下來的二、三樓,將其改 造成能夠容納不同社區活動及小型共同工作室
運用小而綿密的網絡,
的空間。
打造「在地整體照顧」系統
由於這些公共空間是將社區內原本就有的閒置
那 麼 具 體 而 言, 要 怎 麼 在 都 市 中 實 踐 這 些 藍
近年來,都市郊區逐漸浮現居民高齡化、住宅
為了使長者安心生活於原本的居住環境,隨手
空間活化再生,雖然各處的規模都較小,但鑲
圖?橫濱市與東急電鐵共同推動的「次世代郊
老舊、地方動能不足與閒置空間漸增等議題。
可得的醫療資源與容易交流的保健資訊,是建
嵌在各個角落的社區營造,對於居民來說更可
(次世代郊外まちづくり)計畫始於 外造町」
東急電鐵為了讓自身開發的鐵路沿線(田園都
立在地整體照顧系統不可或缺的一環。為了串
親便利,多點開花也讓在地整體照護系統擺脫
2012 年,第一個選定的實驗場域位於橫濱市青
市線)區域得以永續發展,在 2012 年 4 月宣
連醫療照護體系,青葉區各類醫療設施與照護
過往在機構當中的侷限,在日常生活所在的社
葉區,至今已經在各個面向發展出許多實現地
布與橫濱市政府共同推動「次世代郊外造町」計
機構皆能夠即時同步病例,從就診的醫院到社
區建立照護節點,讓居民的老化能夠踏實、在
域共生社會的機制與作法。我們可以從這個案
畫,目標是構築讓老人安心居住、吸引年輕人
區鄰近的藥局,乃至提供沐浴服務的機構,各
地。
例的策略軌跡,具體而微地看見日本如何調整
搬入的社區,延攬學界及地方居民共同探討未
個單位在社區之中都能夠快速地掌握長者的身
腳步,從「在地整體照顧」逐漸邁向「地域共生
來社區改善的方向。
體狀況。倘若長者因身體不適就診住院,過程
社會」。
中所需要的醫療支持,或是返家休養所需要的
188
189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探勘報告
透過促進長者的社會參與, 嘗試邁向「地域共生社會」
了第一屆青葉第二事業論壇,當時的青葉區長
協助離開兒童養護設施(按:日本的兒少收容機
日本有一種名為「生きがい」* 的恆常人生觀,
小池恭一在開幕大會致詞中提到:「青葉區有許
構)的孩子回到社區後的輔導照護,建立一個跨
源自平安時代為了生存所換取的薪資(貝殼貨
多有能力及有經驗的人,然而,我也看到他們
世代的照護交流空間。
,後來引申為「生而為人的存在意義」。能 幣)
於青葉區開展的「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從
退休之後卻就這樣一直待在家裡。」區長的觀察
2017 年第二期開始,更聚焦於促進長者的社會
也與都市高齡社會研究者澤岡詩野的研究相符:
參與。
就業是高齡者們僅次於運動與個人興趣之外,
尊嚴與生存意義,相伴終老
第三想參與的活動。若能夠讓長者與社會保持
近年,日本在地整體照顧的服務對象,也從原
青葉區每年都會舉辦的「美しが丘團體健走活
有品質的社交連結的話,甚至比戒菸還要更能
本著重的社區高齡者,進而擴大到各類需要幫
(美しが丘健康ウォーキング) ,除了鼓勵 動」
延壽。
助的生活困難者,持續想像更包容的「共生社
長者運動之外,也設計了促進長者社區參與的
夠包容更多人的都市,也許就能夠讓更多人直 到終老,都能實踐、獲得「生きがい」吧。
會」。不只橫濱市青葉區,其他地方也開始跟上
機制。在健走活動籌備時,便會邀請社區長者
當人們因屆退年齡到來而被視為老人、離開工
共同發想健走路線,同時一起討論健走路途中
作崗位,儘管能享受清閒,無法勞動卻也意味
的景點介紹;健走路線的終點,則會安排在社
著一種社會排除,此時所謂的失能不只是在討
區裡的公共空間或是照護據點,讓長者們的休
論身體的退化,更指涉長者無法參與社會的困
息不是只能回家,而是可以一邊擦著汗,一邊
境。當長者想要為地方做點事的時候,受限於
聊聊生活的大小事。健走路線也與橫濱市的活
資訊缺乏、沒有參與管道,以及缺乏參與的自
動結合,若登錄指定的計步器或 APP,將累積
信心,而遲遲無法跨出第一步。這場創業論壇,
的步數存入指定商店的話,除了可以換取禮品
正是希望能夠幫助長者發展退休後的事業第二
外,市政府也會提取一定比例捐款給聯合國糧
春。
了這個潮流。
食計劃署和橫濱夢基金,讓參加者「有感」自己 直 到 2021 年, 該 論 壇 已 經 發 展 成 稱 作
正在做的事直接對社會有益。
「SECOND CAREER」的 系 列 地 方 創 業 培 在促進青銀交流上,青葉區成立了「多摩廣場便
訓課程,並擴及到橫濱市其他區域。參加者資
(たまプラお弁当部) ,秉持著「在社區裡 當社」
格不限,但大多是想要在這個地區創業的人,
利用吃飯時間互相交流」的發想,多摩廣場便
其中也不乏想要實踐個人理想的長者。主辦單
當社定期都會在再生後的新社區空間中舉辦聚
位在論壇與培訓課程中也設計了經驗分享的環
餐,透過交換便當的方式讓長者與年輕家庭、
節,請地方頭人(有許多同樣是長者)給予創業
小孩子們互相交流,不僅是共享家常美味、分
輔導與建議。像是 2019 年度的學員中川真由
享烹飪技巧,更希望透過長者的手藝,讓年輕
子,就分享他參加課程的動機是因為「想成為又
一輩認識地方的飲食文化。
時尚又聰明的阿嬤!」他認為參加該計畫後認識 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得到了許多務實的創
該計畫也舉辦了面向長者的創業培訓。2017
業建議,也更深入了解高齡長者在地方的困境
年青葉區役所及次世代郊外造町計畫共同舉辦
等。在未來,他想經營一個由長者作為照護者,
190
* 生きがい:這個概念於 2014 年開始受到英語圈學者矚目,時至今日已經發展出一套初步定義──同時滿足自身擅長、喜歡、社會需要,以及能夠獲得
報酬的事,就是「生きがい」。
參考資料 辻哲夫監修(2019)まちづくりとしての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ーー持続可能な地域共生社会をめざして、東京大学出版会、CH1、3、8。 宮本太郎(2017)共生保障〈支え合い〉の戦略、岩波新書、CH3。 株式会社浜銀総合研究所(2014)「大都市圏の郊外住宅地における持続可能な地域づくりを通じた孤立予防に関する調査研究事業」調 査実施報告書
「次世代郊外まちづくり」計畫官網上的報告書 澤岡詩野(2019)高齢者がいきいきと暮らせるまちづくり・住まいのしかけ~『第三の居場所』と『つながり』から考える~
191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探勘報告
以教中文之名,
為越南移工創造喘息機會 採訪撰稿|黃偉健
其中,在社福移工人數中僅次於印尼的越南移
最初萌生想法要教導越南同鄉中文的人,是團
工 ,更是因相對少數而較難建立社群網絡的支
隊成員秋香。秋香回想當初來台前,僅自己報
持。2021 年初,有一群人看見了這群噤聲於社
名過短暫的中文班。在日常生活遇到語言不通
區中的越南看護移工——三位住在台灣逾二十
的時候,或許仍能透過比手畫腳的方式熬過。
年的越南新住民,加上三位台灣人,六人共同
然而,當秋香懷孕必須到醫院產檢,原本即惴
組成了「外星語 Be Happy Talker」團隊,他
惴不安的心在無法與醫生有效溝通、也無法理
們多元的文化背景與對越南移工的共同關懷,
解自身身體狀況的情況下,越看心越慌。秋香
匯聚成一股溫柔而強大的力量,將同理轉化為
歷經了懷孕時語言不通的焦慮後,下定決心要
具體的行動。
將中文學好,當時沒有網路能夠查詢,也沒有
2
外星語的五堂課
老師能夠教學,只能在自己留心電視節目裡的 在 2021 年台北市都市更新處主辦的「都市再
語句、到書局買生字簿一筆一畫自學。在學成
「外 星 語 Be Happy 生 行 動 育 成 實 驗」中,
中文之後,秋香決定要擔任醫院的通譯志工,
Talker」團隊在不完美原創工作室以及顧問李
幫助更多與她有相同困擾的同鄉。
百育老師的協助下,構思出「越說悅好」中文教 學課程提案,在獲得計畫肯定之外,該課程在
實際上來台工作的越南移工,在抵台前若沒有
實際操作上也著實回應到了越南移工的需求。
自己補習,僅會透過仲介上短短三個月的中文
本次台北村落之聲即邀請到外星語團隊及計畫
速成班,接著就在對中文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啟
輔導員施秉瑄,實際了解他們如何透過五堂課
程異鄉。在這二十餘年之間,越南移工在來台
的教學,幫助越南看護移工解決在台生活的困
工作前僅修三個月中文的流程,從未改變。
境、建立與他人溝通的信心,並藉此建構出讓 移工得以稍歇喘息的社會支持網絡。 Source: 王昱文 攝
通譯人員的職責擔在秋香肩上,一擔就是十七 年。許多越南移工知道秋香在醫院提供翻譯協
「外星語」團隊的誕生 忘了帶翻譯機的外星人:
助,還會刻意搭車跑到秋香任職的醫院就診。 「姐,我好羨慕你,我也希望能學會中文!」越
目前在台外籍移工有 69 萬人,其中約 24 萬
的長照體系、填補了家庭照護的人力缺口,替
回顧外星語團隊成立的初衷,其實是來自三位
南同鄉的這番話聽在秋香耳裡久了,逐漸形成
人為從事居家照護等看護工作的社福移工 1。居
台灣肩負起看護長者的責任,然而他們理應受
越南新住民成員最初來台生活時,曾經有口難
「現在我能教,他們想學,我就來教他 動力,
家照護移工不受《勞動基準法》保障,每月僅能
保障的勞動權益卻總被漠視,在台生活面對的
言 的 經 驗。 實 際 上, 三 位 成 員 的 中 文 在 來 台
們。」
領取勞雇契約規定的新台幣一萬七千元,在實
難題也不受重視。
二十年後早已對答如流,但在中文能如此自然
際的工作處境中更得 24 小時待命,幾乎全年
地脫口而出之前,他們都走過了一段難以言喻
秋 香 與 原 本 就 認 識、 具 有 社 區 規 劃 背 景 的 玉
無休。這 24 萬名看護移工支撐起了高齡台灣
的荊棘路。
鳳,兩人都想幫助同鄉,便組成了最初的團隊。
1. 根據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截至 2021 年 9 月底在台外籍移工總數為 690,025 人,其中社福移工計 235,475 萬人,佔整體移工數量的 34.13%。
社福移工在政府的定義中,指的是「外國人受聘僱從事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第 1 項第 9 款規定之家庭幫傭工作、機構看護工作、家庭看護工作、外展看
護工作」。
2. 截至 2021 年 9 月底,235,475 萬名社福移工中,數量最多的是來自印尼的移工(178,155 人,佔 75.66%),其次則是越南籍移工(29,983,佔 12.73%)。
192
193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探勘報告
說話、片刻轉移照護的壓力,藉此支持移工在 心理上與社交上的需求。 於是,相較於全然的語言教學,外星語針對移 工在台生活會面臨的各種情境,規劃了「越說悅 好」課程的五大主題。 (一)第一堂課「自我介紹」 : 從寫自己的名字開始
自我介紹課程中教學「我」的一筆一畫(Source:施秉萱提供)
自我介紹課程,目標是讓每位學員都能學會自 己名字的正確唸法以及書寫方式。這個看似平 凡的主題,讓團隊原本擔心學員上課反應會很
制誕生之前,大家需要親筆寫下自己的聯絡資
冷淡,沒想到課堂迴響卻遠遠超乎團隊成員的
訊。此時,忘了帶證件出門的移工若是寫不出
「他們不是太安靜,而是太吵了,每個人 預期。
自己的中文名字,就會被擋在店家門外,使原
都很想說話!」回憶第一堂上課出現的種種狀況
本即有限的活動空間更為受限。
時,外星語成員好氣又好笑地道。 這堂課直接回應到了移工的需求,上完課的學
外星語在台北市都市再生行動育成實驗計畫中的提案討論(Source:施秉萱提供)
都市再生行動育成實驗計畫:
在今年度再生行動育成實驗計畫的媒合之下,
越說悅好,Be Happy Talker
兩人結識了其他有同樣關懷的成員,包括曾任 勞工局通譯的新住民美雲,以及三位台灣夥伴:
建勳觀察到學員會如此興奮,其實反映了移工
員開心地表示,他們終於不再擔心進不了店家
很努力要把握住上課學習的機會。畢竟移工從
了。雖然現在簡訊實聯制在各地普遍應用,但
不被認為需要學會讀與寫,過去他們能上的中
許多學員依然選擇用寫的,因為他們已經學會
文速成班,充其量只是教他們聽與說簡單的中
怎麼寫了,實名制於是成為了一種練習寫中文
「外 星 語」的 團 隊 名 稱 是 純 綾、 建 勳 與 君 毓。
實驗計畫初期即擔任外星語團隊輔導員的秉瑄
文詞彙。來到台灣後,看護移工只能透過與雇
「他們 的機會,也是自己中文書寫能力的證明。
成員共同討論出來的,對他們來說,剛來台不
說,外星語是難得的團隊,不僅有凝聚力,也
主互動,以死記硬背的方式多學幾個中文單字。
能自己寫了,不用依靠其他人了。」秋香說。
諳中文的移工都像是忘了帶翻譯機的外星人,
充滿著實際付諸行動的熱忱 。
玉鳳就發現有的移工來台十幾年,至今一個中
溝通只能比手畫腳,時常詞不達意甚至產生誤
(二)第二堂課「醫院流程」 :踏入醫院不再害怕
文字都不認得,因而路上的路牌、商品上的標
會,過程耗費心神又令人挫折。而團隊英文名
團隊在規劃「越說悅好」課程前,曾訪談過越南
籤,對他們而言都是形同虛設的亂碼。那些我
,則期許越南移工能夠 「Be Happy Talker」
移工,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也發現長時間待
們在台灣習以為常的日常風景,對於移工而言
看護移工的照護對象多為長者,常得陪伴長者
「當個可以快樂說話的人」 ,這也是團隊的行動
在雇主家裡的移工,除了能夠互動的對象單一
都是處處的茫然。
到醫院就診、復健。在家中擔任主要照護者的
理念──幫助越南移工打破語言藩籬,自在地
之外,隨時待命的工作型態更讓移工長期深陷
在台灣生活。
在無法好好休息的壓力之中。因此團隊對於課
無法書寫自己的名字帶來的不便,在疫情爆發
應手;然而到了醫院,面對看不懂的中文與複雜
程的定位,不僅僅是要讓移工學會中文,更是
初期加劇。儘管現在進入任何場所都能以掃描
的動線,進入白色巨塔後,所有照顧經驗值歸
提供一個喘息的機會,讓他們能夠與其他人說
QR code 的方式實名登記,然而在線上實名
零,倏忽間變得徬徨無助。
194
移工,照料工作雖然勞累辛苦,但也算是得心
195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探勘報告
(四)最後兩堂課:
「連我們熟悉中文的,到醫院都會覺得怕怕的,
實 際 上, 勞 動 權 益 的 保 障 並 非 是 移 工 個 人 的
更何況是他們。」建勳說。曾有案例是越南看
事,一方的權利若受損,必定有另一方佔到便
護帶著生病的長者來到醫院,因為無法用中文
宜。因而儘管外星語主要的教學對象是移工,
協助長者將不舒服的情況轉告醫護人員,導致
但他們也期許能有更多的雇主參與課程。美雲
「台越文化」及「心靈輔導」 ,是外星語在「越說
情緒感受相關中文的方式,讓移工把心裡的話
長者病情變得更嚴重。除此之外,當移工因自
說,有時候雇主也並非故意為難,而是雇主本
悅好」系列課程中最後的兩堂課。相對於之前的
說出來。該堂課的主講師建勳回憶,有學員在
身身體狀況有異到醫院就診時,在不了解掛號
身也不了解契約內容。過去曾有移工反應自己
課程著重於移工在台工作的需要,這兩堂課則
課程進行到一半時,就已經隔著螢幕哭得唏哩
流程又不諳中文的情況下,儘管身體已經不舒
已經工作三年了,卻未曾放過一天休假。後來
是幫助移工更認識台灣,也更認識自己。
哇啦的。建勳也在課程結束後,送給學員自己
服,卻只能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竄,好不容易掛
才發現,其實移工和雇主雙方皆未確切曉得勞
了號拿到初診單,面對接下來問診的中文專有
動契約中,移工有多少休假天數的權利。外星
台越文化之間的差異,讓越南人與台灣人在溝
名詞,更是有苦難言,更遑論掌握自己的病況。
語認為,若是能吸引雇主和移工一起上課,將
通上常常造成誤會。玉鳳舉例,越南的一週中
這也是為什麼當越南移工得知秋香在醫院當翻
能讓雙方對移工的勞動權益有更深的認識,同
,而是用「二三四五六七日」計 沒有「星期一」
譯志工時,往往會帶著長者或拖著病身,捨近
時也能加深彼此關係。
算,所以確認日期就很容易有誤。越南的樓層
有感於移工往往會壓抑自己的感受,加上有些
認識台越文化,照顧移工心靈
情緒也不是那麼輕易能向人傾訴,外星語團隊 便決定在「心靈輔導」課程中,以教導移工表達
寫的書法作為紀念,很多學員希望收到的祝福 ,不論是給自己的,或是給家人的。 都是「平安」 「他們想要繼續學,我們就繼續教。」
計算也和台灣不同,因為是採用歐式編制,地
五個週日、五個小時、五堂課,以時間與次數
「我們有個學員的雇主會一起來上課,這樣很好
(Ground Floor)而非 上第一層稱作「底層」
來說「越說悅好」的課程規劃或許不算多,但當
移工所面對的醫院困境,啟發了外星語團隊第
啊。」純綾說,雇主如果知道看護很認真在學
一樓,許多在台越南人就會錯將台灣所稱的一
中可是灌注了外星語滿滿的熱情、關懷與行動
二堂課「醫院流程」的課程設計。藉由這堂課,
習,甚至一起參與,互動也會變好。除了說明
樓想成越南的二樓。
力。參與課程的移工學員,想必也在當中有著
讓學員掌握看診的流程、認識掛號就診需要填
勞動契約內容,該堂課程還會教導學員關於個
寫的表格,並教會移工在看診時可以簡單表達
資保護的重要性。之所以要特別聚焦於個資保
這種因為文化差異造成的誤會,大多數在釐清
在課程的 Line 群中,每逢已經沒有課的週日仍
自身身體狀況。該堂課後,有學員向團隊回饋
護,是因為許多越南移工會把自己的證件外借
之後皆能一笑而過,然而有時候卻會導致嚴重
會在群組中準時出席、要求老師給作業,讓團
「以前踏入醫院 這堂課讓他去醫院更有自信了,
於他人,或是直接將證件翻拍上傳到社群媒體
的後果,特別是當僱主不了解移工的本地文化
隊成員哭笑不得。
都會怕怕,現在不會了」。
上,一不小心就成為犯罪的「人頭」。美雲指
時,可能會因此質疑移工偷懶誤事。外星語希
出,越南人普遍認為唯有親筆簽名才具有法律
望藉由台越文化交流的課程,帶著移工了解兩
效力,所以不知道外借身分證件的嚴重性。
地文化差異,讓移工能夠更融入在台生活。
求遠地跑到秋香任職的醫院就診。
(三)第三堂課「權利須知」 : 移工、雇主都得知曉
纍纍收穫,也才會在五堂課結束之後,依然留
「我們一開始就有說明,我們就是五堂課。但上 完,他們依然留下來。」玉鳳有點懊惱卻又得意 地說道。
另外,因應疫情,課堂也會宣導目前的防疫政
除此之外,外星語也希望越南移工能夠更認識
第三堂課「權利須知」主要是幫助移工了解切身
策,並引介移工友善的防疫宣導平台。玉鳳指
在台灣的自己。移工背井離鄉來到異地打拼,
相關的法律知識。美雲曾在勞工局任職通譯,
出,移工大多從同鄉的網路社群中取得資訊,
都有為了家庭生計的無奈,與家人分隔兩地也
處理過大大小小的勞雇糾紛,對於移工權利特
可能會有不實訊息或是資訊過時的問題,道聽
「她們來這裡照顧別人的爸 意味著陪伴的缺席。
別熟悉。因此,團隊除了在課程中讓移工認識
途說之下,不僅影響移工自身及社群的安危,
爸,但自己的爸爸在家,卻沒人照顧。」這些訴
到自身在勞動契約中應有的權益之外,也提供
也可能會觸犯法律。因此,確保學員能夠獲得
說並不是什麼悲催的故事,而是無數移工如常
學員適當的法律諮詢,協助媒合解決勞資紛爭
正確的防疫資訊,也是課堂重要的一環。
的生命經驗。在疫情嚴峻當前,這些獨處他鄉
的資源。
滋生的焦慮與不安,更是在心底不斷擴聲。
196
197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探勘報告
城
市
的
曾
事
牽手過開齋節
外星語」團隊成員(左起)陳建勳、翁玉鳳、梁純綾、黎秋香、江美雲,與行動育成計劃陪伴員秉萱(Source:王昱文攝)
1980 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朝向世界前 20 大經濟體邁進的同時,對大量勞動力的需求未曾停止。
而這個勞動力缺口,被拿著觀光簽入境、「逾期居留賺取收入」的東南亞人填補,外籍家庭幫傭、 監護工也開始輾轉於台灣有長輩照護需求的家戶。
「他們想要繼續學,我們就繼續教。」秋香緊接
面對課程迴響如此踴躍,會不會有一天學員成
「我們就繼續出一些作業,教他們單字, 著說,
「我們 長到外星語無法負擔的地步?純綾笑答:
他們也會交給我們檢查。」
也沒有想做得多大,就顧好能做的範圍,做好 我們能做的事」。將能做好的事情確實做好,就
其實在疫情爆發前,外星語起初是想在社區中
是外星語最樸實卻也最堅實的力量。透過「越說
實地教學,然而與里長接洽時,里長就拋出了
悅好」短短的五堂課,外星語慢慢在為越南移工
「他們如果去上課,長輩誰來照顧?」 大難題:
撐起一個兼顧學習和喘息的空間與時間,讓移
這個問題其實反映了整體移工勞動環境無法片
工在此獲得的不只是能力,也是過好生活的尊
刻喘息的問題。這當然不是外星語能夠解決的
嚴。究竟外星語未來還會推出什麼樣的課程,
課題,不過考量到看護移工的不同需求,團隊
投入什麼樣的行動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也希望未來能以線上及線下並行的方式教學,
1992 年,正式通過《就業服務法》,聘用移工的產業和條件終於有白紙黑字的核可。在名列開放
移入就業的六國(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蒙古)中,五個東南亞國移工總人數已 從 1990 年代初期的 3000 人,來到如今的 70 萬。
其中又以印尼最大宗(佔移工總人數的近 40%)。作為擁有世界上最多穆斯林人口的國家,每年
開齋節是印尼一年一度的重大慶典。聆聽教長吟誦古蘭經、集體朝麥加的方向依禮敬拜之外,也 是親友互訪、擁抱問候,恢復彼此間連結的重要時節。
隨著移工族群日漸壯大,成為支撐社會運作、與台灣人共享城市生活的重要夥伴,台北市府於
2016 年首次配合移工的休假日,選在開齋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辦開齋節歡慶活動。從第一
年的花博公園爭艷館,到後來的台北車站廣場和大安森林公園,印尼藝人及樂團歡唱樂舞、清真 美食市集人頭攢動的同時,不僅是穆斯林移工朋友重溫與家鄉的連結(現場也會提供免費打電話 回家之服務),城市中其他族群也得以打開了認識、接觸穆斯林文化的窗口。
從 30 年前持著觀光簽的逾期居留,到如今牽著身邊移工同胞的手一同在異地參與穆斯林的節慶
盛會,在族群的碰撞與融匯中,台北城市正長出截然不同的嶄新面貌,一步一步往「共好」的前方 走去。2020 及 2021 年開齋節歡慶活動因疫情停辦,盼望著,日後城市中再次響起移工朋友們
歡聲笑語的那一天。☀
讓學員能有更彈性的選擇,不至於因為硬體設 施限制,或是無法騰挪出休假的空檔,而被迫 缺席課程。
(圖為 2019 年大安森林公園穆斯林嘉年華現場|來源: 台北市政府)
198
199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探勘報告
在族裔地景與照護地景穿梭之際, 豐富一座城市的紋理 撰稿|賴奕諭
中山北路三段「小菲律賓」
週末出現在小菲律賓街上的地攤(Source:賴奕諭提供)
Source:陳佑婷攝
我和孔奇蒂娜一同在街上走著,穿梭於此起彼
護工作的姊姊甚至說她是當天早上才在教會看
落的菲律賓語聲中,彷彿是一起回到了馬尼拉
到工作坊的活動酷卡。令我感到訝異的是,出
2016 年, 菲 律 賓 詩 人 孔 奇 蒂 娜・ 克 魯 茲
個步行大概十多分鐘即能走完的街區。這裡不
的街頭。本來還在問我到底會有多少人來參加
現在活動現場的她即便一個月只放這麼一天
(Conchitina Cruz)曾應台北詩歌節的邀約
但有提供英語及菲語彌撒的聖多福教堂,還有
「如果我是他 工作坊的她,忽然轉過來跟我說:
假,卻也想要讓自己的假日可以過得更有意義
來台,並於中山北路的敦煌書局舉辦了一場移
包括菲律賓餐廳、酒吧、舞廳、雜貨店、服飾
們,好不容易放假了,我大概不會去參加什麼
一些。除此之外,另外還有一些是移工以外的
工詩作坊。當時負責接待孔奇蒂娜的我,在工
店、美容店、通訊行、匯寄店、貨運中心等各
學寫詩的工作坊吧!」我們講完,一起在路上相
其他參與者,包括有嫁到台灣的新住民,或是
作坊開始之前,先帶著他在附近的「小菲律賓」
種族裔商家,參差錯落於教堂後方的德惠街、
視後大笑了起來。
已經在台灣工作好些年的菲律賓人。
閒晃,讓他能夠稍微認識在台菲律賓移工的假
農安街與雙城街之中。部分在平日做台灣人生
日生活樣貌。
意的店家,假日另外請了菲律賓籍的員工,推
在小菲律賓與小菲律賓之外,
我們與參與者討論了她們前來參加工作坊的原
出寫有英文的看板,索性做起了菲律賓人的生 (Chung 這 是 一 個 在 移 工 口 中 為「中 山」
意。除了實體店面的商家之外,週末甚至還有
Shan)的地方,不少菲籍移工會在假日造訪這
些人會在中山北路三段一帶的騎樓擺起地攤。
200
移工開展的假日生活軌跡
因。有些人跟我們分享,比起香港有非常多的 菲律賓移工組織,台灣的菲律賓移工多半是以
來參加工作坊的人真的不多,有位從事家庭看
個人行動為主,頂多是放假時會與同事或同鄉
201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探勘報告
的聖多福教堂以及教堂後方街區的酒吧、舞廳 約莫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至於今日以菲律賓 族裔商家聞名的金萬萬名店城,則是 1970 年 代一般民眾因戒嚴而無法隨意出國的情況下, 探尋外國舶來品的好去處。 然而好景不常,就在台美斷交、美軍撤離台灣 之後,當地原先的熙攘也逐漸變得冷清。直到 政府於 1990 年代開放東南亞移工來台工作以
小菲律賓街區裡的匯寄店(Source:劉學墉攝)
後,原先提供英語彌撒的聖多福教堂才又吸引
2016 台北詩歌節舉辦於中山北路三段敦煌書局的移工詩作坊(Source:賴奕諭提供)
到了不少菲籍移工前來,重新賦予了這個街區
哪裡是屬於他們的空間,哪裡又不是他們能夠
新的生命。尤其聖多福教堂幾年後便接著招募
駐足之處?移工的假日生活地景無法單單以物
了兩位來自菲律賓的神父,使得教堂周邊街區
理性的空間向度來理解,因為有更多無形的社
陸續出現更多的菲律賓商家,中山北路三段這
會界線,是共同生活在台北的不同群體彼此互
也搖身一變成為菲籍移工週末休假在台北的落
動而構築的疆界。幾年前開始接觸到這個區域
腳處之一。
的我,在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件事情之前,常
朋友聚在一起,平時不太會有什麼組織將大家
本,讓人們不必等到假日才有採購機會。一位
凝聚起來。在聽到這樣的反饋時,我的腦海突
在當地開設餐廳的菲裔老闆便告訴我,人潮的
然出現自己平日午後步入小菲律賓的畫面:我總
高峰通常出現於月初的週末——那是人們剛領
即便如此,並不是每個人都對這個日漸成型的
方究竟是哪裡、我又得去哪裡跟他們會面才是。
是會遇上一些只有在平日放假的移工,往往獨
到薪水的時節。不少人會選擇在此時到中山採
小菲律賓抱持著正面的態度,有些台灣人甚至
我這才逐漸明白,即便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之
自一人徘徊在幾乎沒有什麼店家開門的街上。
買寄給菲律賓親友的物資,或是透過商家、匯
認為外籍移工的出現是拉低了該區域的格調。
中,我們心中所擁有的地圖卻是截然不同。在
有人說,老闆不希望他們在假日時有機會與太
寄店匯錢回家。顯然小菲律賓作為族裔地景的
這不僅造成部分當地居民在過去幾十年間與移
有機會帶著一些台灣朋友認識小菲律賓時,我
多同鄉相處,怕他們會「學壞」。縱使他們仍然
日常節奏不只有平日與週末的差異,月度中的
工之間的衝突與誤解,此般情況也具體而微地
都會特地指出這樣的差異,讓大家認識到一座
可以透過手機與親友聯繫,但孤身出現在小菲
不同週末也有著淡、旺季之分。
呈現在族裔空間的分佈上。許多移工在彌撒結
城市其實可以有更多層次。
律賓卻也透露出一絲無奈與寂寥。
小菲律賓的歷史脈絡與暗湧的衝突張力
當然並不是每個移工的經驗都是如此。也有其
常會搞不清楚我的菲律賓友人到處說的那個地
束或是於商家消費完之後,往往會到鄰近公園 聚會。離小菲律賓街區稍遠一點的一座公園,
在協助接待孔奇蒂娜前,當我聽到台北詩歌節
便曾經有居民張貼告示,表示不歡迎外籍移工
想在敦煌書局舉辦移工活動的時候,不禁覺得
他與會者指出,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已經漸漸改
多年來提供無數菲籍移工消費、社交與精神慰
與他們一起使用公園。如今即便告示不再,菲
這就是個有趣的例子,可以彰顯出外籍移工地
變了移工假日的生活軌跡,這或許可以從附近
藉的小菲律賓,並不是自然而然出現在這裡,
籍移工在那之後也鮮少於該座公園或是附近市
景的特性:一方面,該書局正鄰近著許多菲裔移
專做移工生意的網咖迅速消失略見端倪。對有
反倒是反映了台北這座城市的歷史發展軌跡。
場出沒,活動範圍在近年來也往鄰近的花博園
工假日會造訪的小菲律賓街區;另一方面,該書
區擴展。因此,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在理解外籍
局卻又不太會是移工一般會進去的空間。要怎
些人來說,他們不見得每一次放假都一定要到 中山一帶與朋友會面,反倒是更機動地在四處
在「小菲律賓」形成之前,中山北路三段及附
移工族裔空間的同時,是不能夠輕易忽略這些
麼樣才能夠理解、甚至進入到移工們的社會空
聚會、出遊。就連線上購物也開始有更多的選
近的晴光市場一帶曾因美軍顧問團於 1950 至
持續存在於台灣社會之中的衝突張力。
間,確實不見得是想像中這麼容易的事情。
擇, 一 些 族 裔 商 家 省 下 了 租 用 實 體 店 面 的 成
1960 年代駐台而蓬勃發展,現在小菲律賓裡
202
2 03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探勘報告
族裔地景與照顧地景間的交織 回想在孔奇蒂娜工作坊裡聽到的一首詩,詩的內容是一名外籍看護描述自己清潔家戶的工作: 首先得要去除那些
Alisin muna ang mga
器皿上的污漬
先用清水沖過然後接著
mumu sa kasangkapan Banlawan muna at saka
再用肥皂
sabunin
最先是那些玻璃杯, 餐具與湯匙
Unahin ang mga baso, synod ang kutsara
還有那些盤子
at ang mga pinggan
再來是那些煮水壺,
Ihuli ang mga kaldero,
以及炒鍋
kawali.
然後便再沖洗
Saka mo banlawan
所有的器皿。 如今集聚著眾多菲律賓商家的金萬萬名店城,在 1970 年代曾經是台北市販售舶來品的據點(Source:賴奕諭提供)
就這樣沖洗兩次
ang lahat ng kasangkapan. Dalawahin mo ang banlaw
以確保
nang sa ganun
洗完是乾淨
lumabas ng malinis at
且潔亮的
有點節省但會是清潔的
makinang kaunting tipid ngunit makakasinop ka
最後,它們仍然會是
Sa huli, llamas pa rin ang
乾淨的。
kalinisan.
——〈器皿〉,露比羅莎・卡巴爾 Kasangkapan, Rubirosa Cabal
許多做完彌薩的移工會在週日午後的雙城公園聚會(Source:劉學墉攝)
金萬萬名店城裡的商家賣的 T-shirt,上頭印著「I may live in
Taiwan. But I was made in the Philippines」標語,一語道盡了 菲律賓移工與台灣之間多重層次的關係(Source:劉學墉攝)
204
詩作或許讀來細瑣一般,這些參與者甚至不是
這是位於台北一隅的外籍移工一景,移工在穿
平常就在寫詩的人,不過這卻真切地描繪出許
梭於族裔地景與照護(工作)地景之間,更加豐
多外籍家庭移工每日的例行工事。透過工作坊
富了這座城市的紋理。然而,我們需要更深刻
的機會,移工將平時工作所構築的照護場景也
地看到假日族裔地景之所以建構的動力,實際
帶到了假日的休閒場域。他們透過書寫重新思
上是菲籍移工的勞動日常。此時小菲律賓之於
考日常勞作的每一個動作,嘗試以此找出一些
台北市的城市紋理,並非是讓我們抱持著一種
意義,找回自己存在的一點價值。在詩作的工
確幸的心態,認為可以不用出國就能享受異國
作坊裡,我看著每個人踴躍地藉由文字分享他
風情,而是讓我們更進一步認識到移工在台休
們在台灣工作與生活的景況,有人還因為想寫
假天數、薪資水平、仲介剝削等勞動議題的機
的實在太多,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的一首小詩的
會。當我們開始重視不同族群的人們在這座城
最後,寫下了 to be continued。
市裡不同的生存樣態時,我們也才能夠開始思 考彼此共生共好於一座城市的更多可能。
205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城市觀察家
urs.taipei
銀 髮 族 打 卡 點:公 園
↗只要留意生活中每一處角落,你也是一位城市觀察家↗
urs.taipei
銀 髮 族 打 卡 點:市 場
每天清晨固定報到,圍繞樹木、池塘和步道,行走今日份的健康;太陽氣焰稍微收斂,相約此處和朋
神清氣爽的早晨或夕陽斜下的黃昏,傳統市場等待著人們的踏訪,而與傳統市場的販賣形式和鬧熱人
友閒談,消磨一個午後;回家的路還有一段,路過長椅坐一坐,歇歇緊湊的腳程……
情一同長大的銀髮族們也總會三天兩頭,準時報到。
「公園」應該算是榜上有名的打卡點,畢竟不論是和朋友聊天、散散步動動身子,抑或 對銀髮族來說,
採買家人的晚餐、孫子孫女吵著要的零嘴,抑或街坊鄰居爭相推薦的那雙好走的布鞋……和熟悉的攤
是觀察著人來人往的城市,一座綠意盎然的公園,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商敘舊,和擦肩而過的鄰居問候——銀髮族是市場的重要客群和生命力組成,而市場也是收納著他們 的城市日常。
# 共好城市 # 城市 # 角落 # 老人 # 銀髮族 # 打卡 # 朋友 # 聚會 # 休閒 # 街景
# 市場 # 銀髮族打卡點 # 一起變老一起變好 # 共好城市
Septembre 6・See Translation
Septembre 13・See Translation 206
207
dimension of BETTER FUTURE 城市觀察家
urs.taipei
銀 髮 族 打 卡 點:廟 口
↗只要留意生活中每一處角落,你也是一位城市觀察家↗
urs.taipei 銀 髮 族 打 卡 點:社 區 門 口
和神明訴訴家長里短,為遠在身邊或日常依偎的親人鄭重擲筊;日日固定報到誦唸經文,大半輩子的
逛完市場並著肩,回家的路慢慢走;坐在輪椅或長椅,和鄰里朋友聊聊家常、更新近況……
寄望都寄託在這一個個或莊嚴或小巧的神堂; 疫情之下,隻身來到廟宇,祈求家人老友的健康平安
沒錯!尋覓銀髮打卡點的路上或也無需走遠,家門口方圓的社區,便是長者們跟世界保持連動的首個
……從日光灑落到天色漸暗,廟宇也是錯落在城市大家小巷中,匯集銀髮族的所在,承接著一則則祈
窗口,也是大家日常透氣、社交和活絡筋骨的重要場域。下次有機會不妨陪陪家裡的長輩們,在自家
禱及背後滿載的人生故事與情感。
們口享受悠閒風光吧~
# 台北 # 共好城市 # 城市觀察家 # 廟宇 # 廟口 # 銀髮族打卡點 # 一起變老一起變好
# 共好城市 # 城市 # 角落 # 老人 # 銀髮族 # 打卡 # 朋友 # 聚會 # 休閒 # 街景 # 社區 # 自家門口
Septembre 20・See Translation
Septembre 28・See Translation 208
209
① 閱讀的疫術工作坊 三月初春,疫情下的涼爽午後,來自北部各縣市的學員們齊聚一堂,一起認識「閱讀的疫術」。疫情 席捲全球已四百多日,飛機停飛、邊境關閉、居家隔離等一連串隨之而來的變化不僅框限著人們的身 體,也拉扯著都市空間的重組,推動著人地關係的被動革新。在此時刻,擁有主動的「閱讀」能力,吸 收瞬息萬變的新資訊,進而思索疫情為我們的所關心的城市空間帶來的影響,尤為不可或缺。 ,精選後疫情時代的都市議題文 此次「閱讀的疫術」工作坊,正呼應村落之聲第一季主題「疫術城市」 章,由故事 StoryStudio 執行長、聯經出版社總編輯涂豐恩,帶領參與者們從「閱讀」的基本功開 始,練習短時間消化新知、掌握資料重點的技藝。 學員們的背景、職業迥異且多元,從建築系學生、工程師到廣告公司文案……大家帶著各自不同的邏 輯思維與閱讀習慣,及對都市議題相同的關心而來。在導師的帶領下,學員們練習從頭檢視自己的閱 讀習慣,拋下過往不假思索、過目即忘,或總是被文字牽著走的被動型讀書模式,嘗試「帶著意識閱 ,成為「知道為何而讀、內建問題意識和批判眼光」的主動型讀者。 讀」
附錄
# 2 0 2 1 村 聲行 動計畫 2021 年台北村落之聲行動計畫,從線上徵稿到線下小旅行,同步舉行了五場互動活動。為了照顧不便
本次精選的三篇疫情時代都市議題文章分別為李永展〈後疫情時代裡「新地方」的誕生:人地新關係在 、蔡牧容〈當人潮散去:後疫情時代,藝文空間的根本脆弱與可能之路〉以及伊 病毒蔓延時的再思考〉 〉 ,分別從人地關係的變革、藝文空間的 東乾的〈後疫情時代的都市防疫對策:圍堵病毒與「收斂半徑」 生存命脈和防疫政策三方面描繪後疫情時代的輪廓。 聽完講師的分享及導讀,學員們緊接著於實作環節中實際應用講師提供的閱讀策略,交換彼此對於文 章的不同切角與觀點,過程中熱烈的討論聲不曾停歇。大家跳脫固有的閱讀模式、提煉文章的主旨精 華,並梳理彼此對文章內容體認,拼湊出作者論述觀點的全貌。最後再嘗試搭配吉卜力工作室免費釋 出的劇照或自創的視覺素材,將千字長文濃縮成了輕鬆、易讀的圖文資訊包。
前來參加的廣大村民朋友,貼心的村編側記來了! 「閱讀的疫術」工作坊,讓後疫情時代下的「閱讀」與「城市」議題被重新審視。隨著各式觀點不斷的整 以下,就讓村編帶你一起來回顧這五場活動精華。
合與碰撞,閱讀的「疫」術亦在三十位學員的思考及實踐中不斷地被打磨、拋光。
211
附錄
活動海報
學員認真做筆記、練習提煉文章重點概念
小組以便條紙串連各自的視角與提煉出的重點
實作告一段落,各組分享精美又傳神的圖文資訊包
圓滿落幕大合照
講師涂豐恩講述「閱讀」的技巧與關鍵概念
QA 環節,學員與導師進一步交流「閱讀」的學問
影像、文字記錄|李尤 212
213
附錄
大四字招牌像是巡航燈塔一般,格外引人注目又讓人安心,那些賣力的白色身影,也是同樣默然卻舉
② 用愛心匡列我的愛地與感謝
足輕重的存在。」 擁有各異身分背景與生活樣態的村民們,在地圖上畫出對這座城市的種種情感。令人留戀的城市空間 和記憶背後交織出的確是同樣沈甸甸的感謝,以及對即將到來的、城市恢復生氣的那天,最深切的 盼望。 來自台北村民投稿地圖與感謝的話
疫情籠罩城市的七月盛夏,台北村落之聲 2021 年第二場推廣活動以線上投稿的活動方式,邀請村民 們線上相聚。結合第一季「疫術城市」和第二季「步行城市」的主題,募集大家在醫院方圓範圍內的心 儀之地——透過在地圖上描出一顆顆愛心,拉近醫院與人我生活的距離,更為日日在防疫前線辛勞奔 波的醫護人員們加油打氣。 疫情光顧的城市,有形的確診數據佔據了人們的資訊版面,而無形的病毒則在街區巷弄裡流動,讓往 日城市生活的輕鬆和恣意暫時消失。而在這場戰「疫」之後,支撐一切使之不至失序的,是整日穿梭於 病房、篩檢區等醫療空間的一線醫護人員。因為有他們,人們才有勇氣、有盼望,也有對未來重回街 道悠遊的想像。 ,以這些醫院為主題核心,我們徵集 這次,團隊選定十五間台北市「傳染病指定隔離醫院及應變醫院」 到一座藏著青春的大學校園、三座隨歲月流轉卻依然氣派的飯店、四座綠洲般的小公園、七條走過後
「希望大家彼此深切祝福對方的心能戰勝此次空前的疫情,因為愛永遠讓世界旋轉不息!」
便烙印在腦海的街,和十二間嘗過便難以忘懷的美味小店——
——Ronald Jacobson 「望在這段期間的醫護及防疫人員,他們不可言喻的壓力也能在一處獲得解脫,無論是熟悉的人的懷
從仁愛醫院旁串接大安巷弄的兩座「月亮般」的溫暖綠地,到國防醫學院附近的微風徐徐、能讓「身心
裡,亦或某處小巷的公園,那即便陌生也溫暖的地方。」
靈都舒坦」的大湖公園。從長庚醫院旁,那條騎車穿越時永遠「筆直且順暢」的南京東路,到「台北城 數百年歷史風華在此相互交織,沿著並行的時間軸,凜然前行」的大稻埕街區。跟家人下班後常攜手
—— @yuan.jpg 「謝謝你們的勇敢,讓我們的生活一步步的回到正軌!」
前往的義大利餐廳、加班到深夜的仍點著燈的食堂、飄散著泰式、韓式、越式料理的香氣,混雜的氣 味成為最令人迷戀的擁擠小巷……。
—— @yulun2501 「最後謝謝醫護人員和防疫人員的付出和守護,讓我們都能持續期待不久後的台灣小巷會恢復生氣! 希望你們也要保護好自己,平平安安 」
一條條「線上散步」路線,指引出都市叢林中你我的心之所向,更映照出疫情時代下的醫院與城市居民
—— @rachelxin__
的關係:醫院並非是病毒流竄下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所在,他並未因此被城市所孤立,仍在這座城市
「 無論是哪一線的醫護人員,因為你們勇於背負抗疫責任,用專業和強大的意志力,讓我們還能擁有
中與我們的味蕾、記憶、移動路徑始終緊緊串連。也正是醫護人員的奔波與努力,讓每次行走在城市
這樣的日常,謝謝你們! 」
巷弄間的我們能夠無後顧之憂。
—— Kathy Shih
「本來只是城市背景的中興院區,在不那麼熱鬧的台北街頭,斗 正如投稿者 Min Yu Chiang 所說:
214
影像、文字記錄|李尤 215
附錄
③ 神遊台北!分享一份過去的夏日台北 COVID-19 襲捲全球,全台疫情警戒自 2021 年 5 月 28 日起升級至三級,轉眼間齊心抗疫的日子 已過三個多月。雖然日前已於 7 月 27 日鬆綁至二級警戒,但防疫工作仍未能鬆懈,城市仍是戰場。 遙想過去口罩還未成為隨身通行證的夏日,炙熱的陽光強烈地灑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燥熱有時、煩悶 有時,但我們可以恣意穿梭在城市曲折的巷弄之間。在戶外匆忙地逃進樹蔭下躲避豔陽,路過便利商 店時沈醉在沁涼的冷氣中,或在路邊大口吞下透心涼剉冰。各式各樣的戶外活動,讓我們用全身的毛 孔與細胞呼吸夏天,感受夏日城市絕對真實的沈浸式體驗。 ,以線上投稿方式, 台北村落之聲 2021 年第三場推廣活動「神遊台北!分享一份過去的夏日台北 」 邀請村民們分享一份疫情來臨前、與城市最美好的夏日記憶。透過影像的顯影,復習與城市恣意連結 的感動,更展望未來,期待能重拾與台北城市的羈絆。 在這場社群網路的台北漫遊中,我們徵集到一片片與城市相伴的美麗記憶碎片—— 有十年前於天母棒球場舉辦的世界少棒錦標賽、四年前台北田徑場舉行世大運台的熱血沸騰。兒時在 美堤河濱公園,眾人笑容閃爍,笑聲不絕的夏日泥漿趴。有 2017 年夏日帶領狗狗佔領大安森林公
投稿者 陳昱翔的攝影作品
園的下午,有象山公園此起彼落的孩童笑聲。還有不用帶口罩跑步時,新鮮口氣灌滿鼻腔的神清氣 爽。有大同區巷弄鬧熱的市集,讓民眾停下腳步「觀察、體驗、交流、閒磕牙」的社區能量碰撞,以及
2019 年北投媽祖遶境中的繁盛霓虹。 透過照片裡所訴說的種種情感與回憶,也透露出大眾只能透過照片神遊的不滿足,更期待得以再次迎 村民們所投稿的夏日回憶,在在道出你我曾與城市共度的美好回憶,更映射出過往常態生活中的理所
來那個,可以親自踏遍台北大街小巷的未來。也正如投稿者李悅恩送給我們的城市,最真切的祝福與
當然,經過疫情的洗禮後,這些細節都成為人們最想念、最珍惜的城市生活景況。
盼望——
「因為疫情的關係,口罩成為保護全民健康的必備配件,可最能展現城 如同投稿者黃馨慧所反思道:
市溫度的美麗面孔,也因此被掩蓋住了。我們有多久沒有和陌生人交談了呢?有多久沒有在台北的 街頭,看見口罩下的笑顏了呢?」
216
「那時,拿著紅豆餅的、祈求神明的、大聲吆喝的、沉浸在街上的人們,那沒有口罩遮蔽的燦爛微笑, 在我心中掛著。某日的未來,這些微笑將不會只在我心中綻放。」
217
附錄
來自台北村民的投稿
「2017 年夏天,疫情尚未爆發,不必人人戴著口罩,還可以自由奔跑,大口呼吸,用力吶喊。 「2017 年,五月天佔領大安森林公園。不服氣。和朋友自組了一個團體也相約安森見,歌唱得難聽可
那年 8 月 26 日這天,台北田徑場正舉行世界大學運動會的田徑賽事,原本跟著家人一起來看剛奪下田 徑 100 公尺金牌的『台灣最速男』楊俊瀚的其他賽事,沒想到,卻意外地見證了『黃金右臂』鄭兆村的
是唱得很開心,觀眾就幾位朋友才能盡情。
亞洲傳奇。 城市裡的綠地等同於沙漠綠洲,涼快我們的夏天。帶著餐食和寵物,說好只能穿黃藍白三種顏色的上 衣,坐在亮亮的綠草地上野餐,可可愛愛。公園容納著我們奔放的聲線和躁動的心,也留住 2017 年
原本對標槍項目不報特別期待的我們,眼見鄭兆村在標槍決賽的最後一擲,奮力擲出 91.36 公尺的好
的我們的俏皮!
成績,逆轉奪金,讓現場觀眾為之瘋狂,鼓掌、吶喊、尖叫聲響徹整個田徑場,這一夜,或說那一年 夏天,很幸運地見證了台灣體壇一場又一場的奇蹟。
如果要說,失去戶外,幾乎是虛度夏天。待在家的時候,最想念小花、小草、大樹、朋友,想在公園 裡和新認識的狗狗一起奔跑。」
對比今年舉辦的延遲了一年的東京奧運,疫情肆虐讓場館內沒有了觀眾,少了親朋好友可以聚在一起 加油吶喊的情節,但不變的是台灣健兒永不放棄的精神,再次打破奪牌紀錄,希望未來的國際體育賽 ———— 投稿者歐品妤
事,可以在沒有病毒的天空下,為場上的英雄加油!」 ———— Joni Chen 影像、文字記錄|李尤
218
219
附錄
④ 台北的小菲律賓・小旅行
第2站
📍 聖多福教堂
2025 年台灣將迎來「超高齡社會」,在這過程中,台北都市人口結構面臨萎縮,社區照護網絡在城市 中開展,而看護移工們也在此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移工地景。 2021 年台北村落之聲第四季「共好城市」 推出小旅行的實體活動,在十月第一個星期天拉開序幕,帶領大家走入「台北小菲律賓」的探索之旅。 台北小菲律賓區,是指位於中山北路的聖多福天主堂為中心,周遭的街區範圍。天主教是菲律賓人的 主要信仰,而聖多福天主堂在台菲律賓人望彌撒的重要集會地,由此,圍繞此據點放射出去的方圓街 區範圍,便自然而然成為菲律賓人被信仰凝聚而定時相聚的前後,談天、吃飯、採買、遊玩,度過寶 貴休假日的首選街區。初秋明媚的陽光下,20 人的隊伍浩浩蕩蕩,自圓山捷運站一號出口出發,在導 覽講師故事 StoryStudio 社群經理何昱泓的帶領下,往小菲律賓第一站「花博美術館園區」出發。 第1站
📍 花博美術館園區
1930 至 40 年代,中山北路是許多移居台灣的日本人居住的高級住宅匯聚地。二戰後,日人離 台,這塊空下來的地區成為中華民國政府提供美軍駐紮的區域,而提供英語彌撒的聖多福教堂也便在
1957 年成立。美軍離台後,又有一批海外華人應政府召喚回到台灣,共同參與社會的建設,同時也 在台灣尋求著屬於自己的一方新天地,中山北路一帶又再次逐漸成為菲律賓華人活動的區域。 隨著 1990 年代台灣開放外籍移工進入、大批菲律賓人湧入台北城市後,主要信仰天主教、官方語言 、可以望彌撒和吃到家鄉味的街區。在時代 又是英文的菲律賓移工發現中山區有一個「已經準備好的」 的流轉下,如今的「小菲律賓」也逐漸成行,原本在菲律賓當地也不見得親近的華裔與本地族群,也因 為在異鄉台灣的相會,而有機會融匯出母國無法長出的和諧和共生。近年,隨著越來越多東南亞國家 的移工來到台灣,除菲語和英文外,聖多福天主堂也開始提供越南文的彌撒。一座教堂,也是城市與 移入人口相互調整、包容的小小縮影。 通常,在疫情還未侵襲的往日,空曠、舒適又綠意盎然的花博美術館園區,是菲籍移工們在從圓山捷 運站走去聖多福教堂的必經之地,也是望彌撒前後消磨時光的所在。帶著自己珍藏或在東南亞超市購 買的零食,挑一塊空地坐下來野餐,舉著自拍棒跟自己遠方的親戚聊天。
220
221
附錄
第3站
📍 雙城公園
雖然來到台灣後每週的假日依舊只有一至二天,但中山北路街區的城市地景,確實讓許多移工們能擁 有在家鄉外以想不到的自由與可能性。也讓他們能獲得暫時喘息的空間、創作的靈感,在這個探索生 活的過程中不斷練習「怎麼樣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命題。
2003 年左右,雙城公園附近的住戶與假日大批聚集的菲律賓移工發生衝突,也因此移工們的據點越 來越往城市邊緣移動。從更早時期的晴光商圈、雙城公園,再到如今的花博園區,也是城市中不同族 群對於空間使用的不同詮釋之下,無可避免的妥協和再生。
第4站
📍 金萬萬名店城
從聖多福教堂走去雙城公園的路上,沿路經過多家菲律賓食堂、咖啡館,還有 TIWA 台灣國際勞工 協會的辦公室。而如同花博園區,雙城公園也是望完彌撒後的移工們聚會、歇腳的首選之一。值得一
「委託行」的產業 戒嚴時期由於一般民眾不能隨意出國,少數能夠出國的人便會攜帶舶來品回台販賣,
提的是,有許多菲律賓人來到台灣後成立或加入彼此間的各種社團,譬如在 1990 年代成立的詩社。
因應而生。而位於中山北路三段上的金萬萬大樓,在過去就曾聚集了一間間的委託,販賣當時最新潮
有位移工詩人 Jun M. Sanchez 曾寫過一首詩——
的舶來品。如今,隨著跨國貨運越來越方便、舶來品不再稀有,金萬萬大樓因委託行商家的陸續退出 而迅速的沒落,然而,這裡也迅速地被菲律賓人或華僑進駐,成為新移民開店的最佳之處。
每個星期天或假日 對菲律賓人來說,不管晴雨,
當時的委託行所進口的舶來品,為了便於攜帶回國,因此多是體積不大的商品。因此,小小的一間店
沿著中山北路的日子是好日子。
舖就足夠營業。這樣的空間特點依然可在如今的店家一瞥當年的輪廓——飄散濃濃染劑的理髮店、小
你可以看到他們自成一格,
吃攤、珠寶衣飾店、手機通訊行、通往下一個工作落腳點的簽證代辦公司……一個個小店鋪濃縮著菲
你可以聽到他們,他們要去跳舞,
人在台落腳的生活百態。
享受生活樂其所欲, 和朋友相會相約去 吃些傳統食物和喝杯啤酒。……
222
2 23
附錄
第5站
📍 東南亞超市
旅途終點的反思
城市高齡化並不有負面的意涵,它也能夠讓我們直面城市當下的處境,從中思考:當都市不再成長之 後,高齡者的都市生活如何能夠更進一步改善?社區照護網絡如何在都市中開展?以及看護移工們打 造出來的移工地景如何能夠被台灣包容在城市之中。 這些年,雖然多數台灣人跟東南亞移工之間還是保持著一定的生活距離,但東南亞食物無疑越來越融 入,並成為台灣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午餐泰式料理、晚餐越南河粉已是稀鬆平常。
「願在高齡城市的近未來裡,我們對於都市發展的定義,是人們能與城市一起變老,也一起變好。」 一 起走訪過台北小菲律賓街區,一起更加瞭解我們的城市,也更加瞭解 # 共好城市 的真實景況。
「EEC」和 RJ 挑選一份小旅行的伴手 最後一站,半日小旅行團來到兩件比鄰而居的連鎖東南亞超市: 禮,也帶走一份對移工朋友們的好奇與瞭解。許多好市多尺寸的超大份量零食是移工們假日野餐聚會 的好選擇,也是寄回家鄉的伴手禮;店內也有提供同胞寄賣手工製作的食物、貨品的區域。講師推薦 :Oishi,菲律賓的蝦味仙,帶有比台灣更濃厚的蝦味;BOY Bawang 炸玉米粒,烤 的「零食三寶」 肉口味;炸豬皮。
影像、文字記錄|李尤 2 24
225
附錄
員在村聲網站現有的主題文章中,進一步覺察、抓取可延伸發展成另一報導的線索。
⑤ 報導的技藝工作坊
「利用城市各大公共空間跳舞的青少年」 、 「少子化之後城市 各組接連拋出一個個潛在報導對象和方向, 、 「如何實質地從社區層面照顧高齡長者」 ,為自己鋪展出未來選擇下筆方向時的可能道路。 的去向」 工作坊最後,講師以中文書寫的句構、詞彙和標點等細節作結,提醒如今沈浸在受西化後的翻譯語 體影響之下的我們,仍要謹慎透過用字遣詞、句法搭配等細微但關鍵之處,建構起一篇通順又精采
四季流轉,台北村落之聲走過了春、夏、秋、冬四季之都市議題討論,按四季溫度延伸到多樣的都市
的文章。
、行人權益的「步行城市」 、極端氣候的「狂熱城市」 ,到高齡化的「共 議題:從探討疫情的「疫術城市」 好城市」。作為年度的總結,最終場實體活動「報導的技藝工作坊」進一步邀請村民與讀者切換角色,
,讓村落之聲的讀者在實作中試著組織自己的想法,打開寫作的工具箱,讓 一場「報導的技藝工作坊」
從網路社群跨越至寫作現場、從讀者成為執筆者,練習為城市議題發聲。
關心城市、有話想說的民眾擁有能一起發聲的技藝——將筆和話筒交到村民們的手上,以此為 2021 年度村落之聲的主題文章報導與活動辦理,劃下最有意義的句點。
本次工作坊邀請到故事 StoryStudio 執行長、聯經出版社總編輯涂豐恩來為我們分享報導寫作的訣 竅。課程講授、實作與討論的循環中,帶領來自歷史、建築、國文、外文、社區營造等不同專業背景 的學員,從寫作的「動機」開始思考,到下筆「技巧」的盤點,一步步練習如何寫出有力道、有邏輯的 報導文章。 活動首先,講師便提及寫作的兩大基本邏輯——細節堆疊的「具體」和有層次的「邏輯」。講師現場出 一道題目:請學員透過描摹,讓「小朋友的可愛」以及「老奶奶的尖叫聲」躍然紙上。而後,也請大家 在「三分鐘不間斷寫作」練習中,嘗試體驗並對抗報導寫作者沒有靈感時的瓶頸,在流轉不停的思緒中 學習紀錄、捕捉可發展為城市報導議題的「靈光」。 工作坊講師,故事 StoryStudio 執行長、聯經出版社總編輯涂豐恩
工作坊課程在學員們互相交流彼此的寫作動機與瓶頸中揭開序幕
各組代表分享關心的城市議題,尋找潛在報導對象與方向
講師與全體學員大合照,報導的技藝工作坊圓滿落幕
除了練習下筆寫作外,為求作品精益求精,持續的編輯與校正也十分的重要。學員們先從寫作者的視 角掌握報導體例與結構必備的靈魂要素,也實際體驗化身編輯,為台北村落之聲網站上專題文章重新 下標,掌握「抓重點、用詞精準」的能力。 在學員們的重新構思下,原本〈在城市的日常裡,我們製造療癒:那些撫慰人心、交陪彼此的社區角 、 〈不能席地而坐的臺 落,如何照護了我們的情感需求?〉的標題變成〈把「尊嚴」納入你的退休計畫〉 北車站大廳:禁坐爭議除了移工問題之外,更是公共空間的萎縮〉化身〈北車大廳是誰的?不是你的, 也不是移工的〉……如此令人耳目一新的嶄新標題,逐一在學員們的討論、激盪中誕生。 在反覆的練習與討論後,講師進一步分享 Jan Winburn 提出的八種議題發現方法:尋找與被報導者 身處同樣處境的另一群人、未被找出的背景故事、以一個故事的結尾作為另一個故事的開端等,讓學
226
影像、文字記錄|李尤 227
C
發行人|陳信良 總編輯|陳信良 專案統籌|故事 StoryStudio 執行編輯|胡芷嫣、劉學墉 編輯助理|李尤 視覺設計|黃耀霆 攝影|封面 Alexiaa Sim( via Unsplash ) 、P8 劉耘桑、P58 劉耘桑、P108 蔡億諠 出版單位|台北市都市更新處 地址| 10488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 168 號 17 樓 電話| +886-2-2781-5696 官方網站| https://www.villagetaipei.net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