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草稍慢
關於中山有點草
讓城市中的⼀塊⼩綠地隨著季節⾃然演 化,以低度維管的方式,降低慣性除草, 觀察⼟地野⽣之草⽊消⻑與各種⽣物的 關係。⽣態化過程中開啟⺠眾對話,從
日常生活關注生物多樣性,與城市中的 大自然、綠生活的各種想像。
城市生活便利快速,但線性的經濟消費模式打斷自然循環,漸漸消耗地球、消 耗身心。未來將有更多人生活在城市中,人口增加與自然棲地縮減, 引發環境問題,同時加深人類與大自然的鴻溝。
雜草稍慢發起「當代採集」的生活美學親近土地,讓人們在城市裡體驗大自然, 從日常生活慢慢喚醒感知,關注生物多樣性,打造循環城市,邁向永續生活。
基於上述理念,雜草稍慢認養鄰近中山捷運站的「中山有點草」基地,此地為 市中⼼交通便利之處,位於商圈熱區,每天來往的無論居⺠、店家、遊客為數 眾多,人潮不絕,且距離百年「雙連大溝」走路五分鐘,種有多樣化的層次植 栽,期待串聯城市生態廊道,連結零碎的自然生態,提升城市裡的生物多樣性。
現況 問題
• 缺乏澆水灌溉水源
因綠地處無⽔源,若⻑期無降雨⼟地缺⽔ 時,不易澆水及照顧。
• 老鼠橫行
附近⺠眾擅⾃投放飼料餵養如鴿⼦、⿇雀、 野貓狗等而引來老鼠。
112年認 養中山有 點草基地 112年提 案OPG行 動組 113年提 案OPG改 造組 113年 8~10月執 行改造 113年
成
項目 說明
基地步道改造
雨撲滿
原有綠地之步道寬短直面牆壁,因此將步道改造為穿越綠地,增加瀏覽層次的動 線,方便觀察。人們可在步道上最大範圍內走動近距離觀察生態,步道以外保留 給大自然。作為人與自然互助共享的環境。
改造點沒有⽔源,午後⻄曬,⾯對越加強烈的極端氣候的乾旱與暴雨,蒐集雨⽔ 做為綠地植物的澆灌使用。
北部都會區可見領角鴞、鳳頭蒼鷹等,較猛禽適應人類環境,猛禽多半以獵食動 物維⽣,希望藉由吸引猛禽棲息,改善老鼠問題。⼀般⽽⾔猛禽棲架應為3-6米,
基於都市環境的安全考量,我們計劃設計約120公分高的猛禽棲架為其意象,藉 此引發⺠眾對相關問題的關注和討論。
改造點⻑期有⺠眾來餵食飼料給⼩⿃貓狗卻也吸引了老鼠,雖已匯報⾥⻑並⽤各 種⽅式勸導喝⽌都無效。⺠眾餵食的執念難以撼動,不如架⾼餵食器,防⽌食物 落地餵養老鼠,並將此納入環境教育之實驗,持續觀察餵食與生態環境的關係。
小心翼翼挖起基地上原本的草皮與植栽,準備鋪設新步道!
挖土、鬆土用鏟子太慢了!出動耕田機!
接下來移動原本步道的碎石,
新步道完成!
雨撲滿製作中,桶身主體來自回收場,廢物再利用!
雨撲滿加上斜坡、紗網,利於雨水搜集及避免落葉、異物掉入
雨撲滿移至綠地安裝中
測試雨撲滿水龍頭運作
安裝完成並塗上油漆!
架設完成
猛禽棲架
製作完成!
拉繩並用營釘
架設完成!
大功告成! 特別感謝 台灣猛禽研究會 協助架設
挖呀挖
種植新樹苗
種完樹的勝利合照
在綠地旁擺攤的大餅阿伯請我們吃餅
項目 說明
⽣態導覽與居⺠
共識營
基地步道改善及
維管工作坊
都市米老鼠生態
觀察工作坊
猛禽棲架與生物
觀察工作坊
向居⺠導覽綠地,介紹⽣態化的重要性,擬具共識,⿎勵⺠眾進⾏⻑期⽣態觀察。
因應基地整地改善步道,會需要移植及種植草⽊,並整合⺠眾意⾒來選擇適合的 植物,且討論基地維管方式。
邀請「台灣友善動物協會」分享有效的驅鼠方法,避免兩敗俱傷,和自然生態的 野生鼠和諧共生。
邀請熱愛猛禽、到中亞⻑駐旅⾏認識獵鷹文化的廖珮岑講師,分享如何透過猛禽 棲架重新建構農業、土地環境與生態平衡,並探討都市架設猛禽棲架的可能性。
⽣態導覽與居⺠
認識來自綠地的雜草們
⼀路上⼀邊採集要種植在 綠地的雜草們
⼀起認識綠地雜草
活動成功大合照
活動成功大合照
⺠眾協助進⾏綠地植物調查
活動開心大合照
圍坐在綠地 開啟活動序幕
太陽太熱情!移動到有遮蔭的場地
回到綠地找米老鼠!
猛禽棲架與生物觀察 工作坊
在雜草町
⼀起喝茶、認識猛禽!
無花果結果了!
頑皮的金背鳩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