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planned Land:文化場域塑造暨教育空間再想像

Page 1

UNPLANNED-SCAPE 文 化 場 域 塑 造 暨 教 育 空 間 再 想 像


GANTT CHART


CONTENT

緒論

INTRODUCTION

環境判讀與指認 RESEARCH

基地特質與分析 ANALYSIS

設計發想

DESIGN CONCEPT


01. INTRODUCTION 緒論


UNPlanned LAND

教育地理學 Geography Of Education 緒

什麼是教育地理學?

| 緣 起

以地理學空間尺度的概念探討教育對於整體社會環境之影響

國際 I N T E R N AT I O N A L

國家 N AT I O N

將教育地域系統做為研究對象,研究教育的地理整體性、分異性和關聯性,

教育地理學與台灣教育環境發展關係

發展教育地理學的研究,對於臺灣而言也具急迫性。由於臺灣的教育環境 正面臨重大轉型與挑戰,例如中小學階段,由於新出生人口減少,有著裁

區域 REGION

併校與社區/地方發展的議題、十二年國教的實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迫 切需求

鄰里社群 NEIGHBOURHOOD

教育地理學的發展

學校通常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機構 是鄰里社區中居民的共同記憶與 經驗的所在地也是地方感的來源之一

源於教育學與地理學兩門學科的交匯之處 為了強調地理學對於教育議題的連結

教育空間 SCHOOL

Taylor(2009)提出藉由地理學中重要的概念-尺度(scale) 對地理與教育之間的連結關係進行系統性分析

教育本體 E D U C AT I O N

聚焦於教育空間本身 「學校」的重要性 突顯在「時」「空」兩個面向

學習空間:太平國小 鄰里社群:太平社區

區域:基隆市

在研究完教育地理學的文本後,我們發現教育與環境有著相當大的關聯性 透過地理學尺度的觀點剖析不同教育環境對於社會之影響

以此研究理論為起點,啟發我們後續對於教育與環境的想像

02


UNPlanned LAND

Development

Religion

論 | 相 關 案 例 研 究

Dhammagiri Foundation Orphanage Ismaili Jamatkhana & Community Centre Thailand India, 2021

SITRA Research Observatory France, 2021

School

Community

Daping Village Kindergarten China, 2020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 Model Izmi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enter Thailand, 2021 Turkey, 2021

PC CARITAS Belgium, 2016

Mustardseed Junior School, Site Plan

Gando Primary School Burkina Faso, 2001

Jadgal Elementary School Iran, 2020

Mustardseed Junior School Uganda, 2021

PC CARITAS, Site Plan

Jadgal Elementary School, Site Plan


UNPlanned LAND

教育空間該如何定義? 緒 論 | 緣 起

環境是影響人生活的一大因素,實質影響到生活模式、品質,潛在影響心理層面到個人的思維、價值觀等 而我們長年生活在住商混合、大同小異的空間裡,慣於在制式的空間下生活,局限了思維也侷限了眼界 本規劃設計期望藉由環境空間的塑造,從小尺度的教育空間著手,深入到鄰里關係,期望未來區域有正向的發展

議題發展動機

議題說明

體制下教育的我們慣於以制式的模式去學習,固定的學習型態與空間會不會反而限制了發掘事物的機會?

在生活中,我們走著習慣的路徑,到圖書館看書,到美術館看展覽。若是有一個融合在地文化的生活場域, 也許能夠給予我們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讓生活與學習環境成為環環相扣的日常

另類教育空間思考

多數人對於教育空間的初步印象是國高中、大學校園或是學習機構。然而具有教育功能的場所並不僅限於此,例如「家」通常被認 為是一個傳遞知識價值的場所,而其中教與學的過程及影響,會因為不同家庭的運作方式而有不同的成長經驗。

也就是說,既有教育空間以外的場所對於影響日後的思維判斷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上述得場所也是重要的學習空間。因此我們開 始思考教育空間是否不再是固定和僵化的,而是能視需求更動與結構,在客體(空間) 和主體(使用者) 的不斷互動中被持續建構。

針對前述學習空間的討論,在過去,通常空間是乘載教育的容器或地點。但若將空間的本質、意義和作用,作為教育題材,教育空 間也許會有不同的想像。在與空間互動的過程中尋求最適合當下的空間想像與建構,藉以體現「生活即是教育」

04


02. RESEARCH 環境判讀與指認


UNPlanned LAND

基 地 勘 查 與 分 析 | 關 於 基 地

基地選址 - 基隆市中山區 太平社區 太平山城因基隆本身的自然條件加上海港產業的歷史背景,成就特殊的人文景觀,山城與山腳下經過都更的基隆 海港市區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而其背後也長年存在著違建與都市計畫衝突等狀況,本規劃設計希望藉由太平山 城特殊的人文景觀,以景觀的角度述說人與自然、制度之間的相互關係,以此空間作為談論此內涵的「教室」

中山區

台灣 基隆市

曾子寮社區

06


UNPlanned LAND

環 境 判

基隆的地形多丘陵少平地,東側及西側各被基隆火山群及五指山山脈環繞。平地主要聚集於基隆港沿岸、海岸線及基隆河河谷

PAST: 基地如何形成

讀 與

一帶,其餘地區大多為山坡地;全市山地普遍不高,大多為陡坡,對城市的發展與擴張造成很大的阻礙。丘陵地遍布的影響, 導致基隆市的住宅區大多位於丘陵地上

指 認 | 山

13

13

01

13

02

13

03

13

04

05

KIIRUN

曾子寮山

俗稱「飛鳳山」,「曾」其實是「罾」 的誤寫。因早期山腳下的漁民以罾仔網 捕魚,並在海邊搭建屋寮棚舍,因此這 30

裡被稱為「罾仔寮」

46 罾子寮山 143m

九華山

大德山

c.

火號山 13 3m

又稱作「九華山」或「虎山」 因該處有座九華寺得名

摩天嶺

b.

位於三玄宮附近,因此又稱為「三玄台」

火號山

摩天嶺

30

45

又稱「球仔山」,雍正年間,當時尚

大德山 129m

未有電訊、電信設施。防備守軍選擇 槓子寮山 172m

b.

視野良好的據高點,所施設以煙火為 號。傳遞訊息的一個軍事設施防衛據 點,是故將其山名命名為火號山

罾子寮山 109m

a. 30

槓子寮山

設有槓子寮炮台,建於日治時代初期

東光山 123m

,屬基隆要塞砲台群之一。主要防禦 八斗子海域,現列為古蹟保存

44

a.

a. 太平社區 a. 西岸旅客碼頭線 b. 戰備軍用碼頭線 c. 台肥支線

太平山城因基隆本身的自然條件加上海港產業的歷史背景,成就特殊的人文景觀,山城與山腳 下經過都更的基隆海港市區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而其背後也長年存在著違建與都市計畫

07

b. 高遠新村 c. 內湖


UNPlanned LAND

環 境 判 讀 與

基隆港的發展最早可溯及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台灣時,曾於港口山地進行調查並築城

;1899年日本當局計劃將基隆建設成為台灣與日本的聯絡門戶,開始現代化築港工程,工程長達將 近50年,所建港口具備軍用、商用、漁用等功能。各碼頭有不同的使用類型,也因此有聚落的形成

指 認 | 海 港

《基隆築港誌圖譜 》

1899 當時的基隆內港是 一大片海埔地。矗 立著鱟公、鱟母兩 座島嶼。舊基隆八 景之一的「鱟嶼凝 煙」 劉銘傳建的鐵路雖 然往海域延伸,但 還在乾潮面以上

1903

18 11

17

10

11

16

12

10

9

15 8

9

14

12

清出一條水深20 尺(約6公尺)以 上的航道,使輪船 能夠在車站旁靠岸 ,進行海陸聯運

8 7

1905

7

6

5 6

4 5 3

增加基隆內港寬度 及深度

4

2

挖掘出來的泥沙則 填埋在小基隆與鱟 母島之間,成為將 來基隆市街擴大的 用地

3

1B 1

2

1

1913

18 11

18 11

17

10

11

16

12 9

9

14

11

16

12 15

9

14

8

8

8

7

7

7

6

7

6

5

5

6

4

6

4

5

5

3

3

4

2

1

2

1

4

2

3

1B

12

10

9

15 8

17

10 12

10

3

1B 1

平直的現代化碼 頭在這個時候建 設,耗時7年工程

2

1

08


UNPlanned LAND

環 境 判 讀 與

87

18

指 認 | 鐵 路

基隆臨港線 基隆一帶曾經是台灣最大煤礦產地,基隆開港後,除漁業外,礦業及運輸成為港埠最重要的商業活動 1887年由劉銘傳所建立,1891年開始營運,2015年正式停用 基隆臨港線以基隆車站為起點,環繞港區西岸為主

c.

分歧路線:基隆外港特種碼頭聯絡線、台肥支線

d.

擁有臺鐵罕見C型路權的鐵公路共用隧道,最北終點位於西32及西33碼頭的光華塔旁

・2003年12月3日 開出最後一班車,同年12月4日基隆港西6碼頭以後的路線一併 停用(含復興隧道)西岸碼頭線僅留前一小段作電車調車用

・2011年9月

配合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的「基隆火車站都市更新站區遷移 計畫」基隆車站調車場部分及西岸碼頭線前段全數拆除,僅剩 連接西4碼頭路線,多數臺鐵新車皆從此處下船

a. b.

・2015年6月29日 基隆車站新站啟用,原本僅存連接西4碼頭的路線同時廢除至 此基隆臨港線正式走入歷史

套疊Kiirun基隆城市地圖後,可以找到當時基隆臨港線的軌道路線

因應大量的貨運輸送需求及的人流運輸所建立的臨港線,以鐵公路共用的形式介入人民的生活與環境。

1950-60年代,運輸量達到最高峰。到了1970以後,隨著公路逐漸發達,鐵路運輸需求下降,最終仍面臨停駛

的命運。現今馬路上仍有多處鐵軌遺跡,對於居民來說,也許是行經時的羈絆,又或許是刻印在心中的一份歷 史記憶

a. 西岸旅客碼頭線 b. 戰備軍用碼頭線 c. 台肥支線 c. 復興隧道

鐵公路共用的臨港線,行經復興隧道

09


UNPlanned LAND

環 境 判 讀 與 指 認 |

山路

歷 史 痕 跡

日治時期開墾山路保留至今

佛光山早起會

史 空

日常在地居民活動空間,見證歷年此區變化

2006

基隆地標

政府向校方索取空間建設 1969

1982 - 1992

2017

太平國小

廢校後轉變為青鳥書店延續此空間歷史

淨因寺

復興廣播電台遺址

1886

1895

1990

1949

日治時期

開港通商

民國政府遷台

基隆港營運量遽增 後便營運量開始遞減

1925

1973

經歷數次寺產權移交,直至被檢舉違建,勒令停止再興建便為廢墟 1969

民宅

2017

2019

經歷經歷兩次大火 從港邊漁村發展到山城 漁港工人後代延續歷史,而部分則變為空屋

經歷山城最輝煌時期,但也隨之沒落,直到遷址便為廢墟

歷 史 痕 跡 挖 掘

1921

日治午砲所位置 時間制度透過政令推行,和學校教育, 逐漸改變台灣人的生活作息規律,其中 對交通運輸及產業活動的影響有舉足輕 重的關係

1937

日治開墾山路痕跡

1941

日治時期生活路徑& 早期漁村部落分布位置

古道擁有著前人生活所留下的

居民為生活之需或貿易之便,得必須

有歷史文化及學術研究之價值。

地形的障礙及距離的阻隔,即開闢了

遺跡古物及歷史印記,通常具

穿梭於林間,翻越高山峻嶺,以突破 道路,連絡起各地的交通。

將過去歷史痕跡與現今空間交疊 試圖找到訴說基地歷史的脈絡

10


UNPlanned LAND

環 境 判 讀 與 指 認 | 現 況 發 展

基隆市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各大區域性歷史場域計畫,沿海歷史點位多分布於東岸,西岸則相對沒落。太平社區因地權複雜,且

PRESENT: 發展現況

多屬違章建築,因居民仍保有居住權,因此整體空間狀態較為膠著,政府無法強行介入,導致許多的閒置空間無法妥善利用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現已經推動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基隆都市再生計畫」

白米甕砲台

基隆市政府

不過一直無法直接介入此地區 因居民擁有居住權

追溯大航海時代的考古發掘現場

遺落西境的城市發展歲月

城市發展的文化生活縮影

和平島諸聖教堂遺址

廢棄小學轉型商業化書店 帶動地方經濟

透過地方創生 逐步去保存這個文化聚落

漁會正濱大樓

太平青鳥書店

旭丘指揮所 基隆要塞司令部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

社 造 團 體 - 山海工作營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

基隆市政府

、文物展示與傳統文化記憶傳承等多面向組串工作。

地方教育團體

青鳥書店

11

區域性歷史空間進行整合,因此優先以方向明確歷史文化豐富之區域開始計畫, 然而因太平山城皆屬違建社區,當地區民亦有居住權,政府只能以較消極的手法 改善當地情況

基隆市政府保全出土文物、推廣文化及歷史教育與提升市民文化保存及傳承 意識。亟需持續透過由點而面的完善「歷史場景再現」整體風貌、歷史紋理

發現階段各界以不同的方式及態度在面對太平山城,基隆市政府著手的計畫是以

元智大學及台藝大分別創立山海工作營及山城藝棧行之有年,主要是以地方創生 的態度,帶動當地生氣,並期望將太平山城打造成文化保存聚落。 利用以廢棄的當地教育空間,以商業導向的態度,進駐社區,透 過行銷、口碑估計將成功吸引人潮進入社區,但此手法也流於一 般廢棄空間再利用之形式,與當地社區並無直接的連結。


UNPlanned LAND

環 境 判 讀 與 指 認 | 現 況 發 展 住宅區

公園用地 學校用地

都市計畫原訂道路

機關用地

區域發展現況

商業區 保護區

與現況使用不符合之空間

人口結構

兩里皆以中老年人佔比佔多數,喪偶人數逐年遞增,因此 導致社區現今存在諸多獨居老人相關難題,加上社區自然 有機發展的社區道路,促使年長居民們行動較不便利

都市計畫與現況

土地使用分區

透過都市計畫與土地使用分區與現況對比,可以發現山城並沒有照著都市計畫 發展,與山腳下經過都更的基隆海港市區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而其背後也長 年存在著違建與都市計畫衝突等狀況 希望藉由太平山城特殊的人文景觀,以景觀的角度述說人與自然、制度之間的 相互關係,以此空間作為談論此內涵的「教室」

12


UNPlanned LAND

環 境 判 讀 與 指 認 | 未 來 基 地 定 位

PAST: 未來基地定位 18

過往教育環境與地方發展的關係

11

17

10

過去因聚落的形成使得人口增加,建立學校,以提供當地學子教 育需求。然而今日的太平社區已逐漸沒落,人口移出,隨著太平

11

16

12

12

10

9

15 9

14

8

8

國小的廢校,地方教育空間的氛圍也漸漸散去

7 7

6

5 6

4 5

過去人們因著生存需求介入環境,長時間的互相交織下達成某種

3

平衡的狀態,然而當現今其中一方的需求不再,便形成了失衡

4

2

3

1B 1

重新建立教育環境與地方的連結

2

1

人為需求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是與時俱進的

我們開始思考,在太平社區這個人為與環境狀態特殊的地方,其 中最具有價值的,其實是從過去到現在,人為需求與環境交織的 狀態本身。因此我們試著從人與環境的生活痕跡與去挖掘太平社 區的地方特質,重新定義所謂的「文化場域聚落」該是什麼樣貌 與狀態,透過對地方教育的再想像,在教育與環境之間建立關係

對教育環境的想像

過去的教育空間多侷限於校園範圍,透過劃定實體空間來規範空間 的機能,限縮了教育與環境連結的機會。在太平社區中,具歷史及 地理變動性的空間特質,提供了教育空間不再僅侷限於制式校園空 間的想像基礎,未來應會是從空間本身出發、氛圍自由且與生活環 境融合的場域

13

海港

鐵路

聚落

學校


UNPlanned LAND

環 境 判 讀

實驗教育與空間

太平山城沒有照著制度發展,但人與環境卻在這樣的氛圍中建立微妙的關係

有別於以往的教育經驗,我們習慣在被規範的空間下學習

透過基地多變的空間特色,我們嘗試從空間出發,把教育的議題帶入

| 未

實驗教育精神

自主學習

來 地

打破現有教育框架

定 位

實驗教育種類

實驗教育六大體系 蒙特梭利

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公立/私立)

以學習者為主體

公立學校委託私人辦理(公辦民營)

有特定教育理念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團體/個人)

華德福 生態教育 民主學校 探索體驗教育 原住民學校

行 為 模

整理與省思 實際參與 學習週期

自主安排學習

開放的分享空間

間 需 求

不同型態與主題的教學場所:如林地、歷史遺跡等 與當地居民共同使用的空間

14


UNPlanned LAND

Why:為何選擇這種教育?

境 判

有別於以往的教育經驗,我們習慣在被規範的空間下學習

中山高中 大德分校

但無論是一般體制學校或實驗學校,我們都曾經歷過像是校外教學此類的活動,通

常為期一至兩日,其目的是讓學生去學習、感受教室內學不到的內容。以過往經驗

來說,大同小異的校外教學地點,讓學生們感到印象深刻的記憶,多半建立在與同

指 認 | 未 來 基 地 定 位

西定國小

輔大聖心中小學

學的互動和活動舉辦的過程上,學習空間本身的價值並沒有妥善地發揮

港西國小 中正國小

安樂高中

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基地豐富多變的空間特色,從空間出發,將教育的議題帶入,讓 學習的本體回歸空間本身,透過與環境更近一步的接觸,認識一塊土地的演進,嘗

500m

成功國中

試去增加學習與環境的關聯

安樂國小

光隆高職

How怎麼做:怎麼做這種教育?

以實驗教育之辦學精神為宗旨,透過活動行為模式分析,找到空間需求的特質。融 合罾子寮社區特色與需求,提供探索教育的場域,最終以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狀 態呈現

What做什麼:基地可以做哪種教育?

當我們的學習體驗不再是一種規範,而是將內容設定為非限定學科內容。以罾子寮 社區的歷史脈絡、地理環境、地方關懷與互動,來作為教育的內容。

透過短期的進駐社區,如:週末2日小旅行/畢業壯遊4-5日等。放慢學習過程,讓

空間特色得以結合活動展現,如利用當地現有擋土牆所創造的農園、公共空間、教 室等。同時也可以透過參與太平藝棧等地方工作者所舉辦之工作坊、社區探索等, 與居民互動,藉由參與性高的活動,認識山城的空間與過往脈絡

Where:在哪邊進行這樣的教育?

基地內有許多閒置及廢棄空間,透過整理這些空間,作為主要的停留教室;而大多 數的「教室」,即以具教育價值的空間作為主體。例如:罾子寮山的植栽沿著排水 溝生長,而這樣的教室,便可能以線狀的型態呈現

Who:誰可以接觸這樣的教育?

一般體制下參與(校外教學)的學生、體制外教育下的學生

希望能在體制內與外之間取得一個平衡,並不是全盤導向一方的學習模式,而是透 過兩者皆有(校外教學)的形式,讓兩種體制下的學生能夠有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15


03. ANALYSIS 基地條件分析

16


UNPlanned LAND

基 地 特 質 分 析 | 範 圍

研究範圍 約 368 公頃

劃 定

調查範圍 約13.3 公頃

步行調查路徑

17


UNPlanned LAND

基 地

a

特 質 分 析

25m

15m

75m

10m

50m

6m

25m

0m

| 地

102m

20m

50m

100m

150m

250m

200m

300m

350m

400m

450m

2m

511m

43m

38m

101m

30m

75m

22m

0m

50m

100m

0m

50m

100m

0m

50m

150m

200m

250m

300m

350m

400m

50m

15m

25m

8m

0m

50m

100m

150m

200m

250m

300m

350m

400m

450m

500m

5m

542m

63m

150m

200m

250m

300m

350m

400m

102m

52m

75m

45m 38m

50m

30m

25m

23m

0m

50m

100m

150m

200m

250m

300m

6m

350m 375m

76m 68m

103m

60m

75m

52m

100m

150m

200m

250m

300m

350m

419m

50m

45m

25m

37m

0m

25m

50m

100m

75m

125m

150m

175m

200m

225m

5m

248m

0m

50m

100m

150m

200m

250m

300m

350m

400m

465m

102m 90m

103m

80m

75m

70m

50m

60m 50m 43m

25m

0m

25m

75m

50m

J

I

100m

H

G F

125m

150m

175m

200m

231m

6m

0m

50m

100m

150m

200m

250m

300m

350m

400m

450m

500m 534m

A

B C D E

18


UNPlanned LAND

基 地 特 質 分

空 間 盤 點

析 |

基 地 空 間 盤 點

17

3

16

5

舊 教 育 電 台 遺 址

太 平 國 小 間 坡 地 三 千 宮 旁 林 地

19

社 區 中 央 坡 地

治 活 動 中 心 國 小 前 空 地

福 感

堂 宮

平 小 舊 操

平 山 起


UNPlanned LAND

基 地

基隆教育電台舊址

特 質 分 析 |

廢 棄 空

原基隆教育電台舊址,靠近太平國小下方的擋土牆旁空間,階梯與突起台地仍保存良好

教育電台舊址剖面

教育電台舊址平面配置

淨因寺

建於1925年,建造時因涉及違建問題而數次停工,當時的廟宇住持在完工前便去世, 因此從1973年至今仍維持荒廢狀態,有基隆鬼廟之稱。對當地居民而言,屬無人管轄 的社區陰暗區域

共四層樓;地面三層,地下一層

淨因寺平面配置

20


UNPlanned LAND

基 地 特 質 分 析 |

太平社區過去是漁港工人聚集居住之處,因產業匯集

了不同移民,也帶來許多家鄉守護神。因此寺廟成了地區性的人 潮聚集點

不同形式的寺廟,可以發現其空間配置與鄰近民宅間

的關係與開放空間比重不同,除了祭祀,也是日常休憩的空間

福德祖堂

寺 廟 空 間 潮音堂

三千宮 潮音堂

太平宮 福德祖堂 太平宮

感 應 宮 (芭樂宮)

閒置舊住宅空間

感應宮

山城內寺廟神祇多面東(基隆港) 僅三千宮為面東北

21

三千宮


UNPlanned LAND

基 地 特 質 分 析

太平社區東西側包覆於曾子寮山,兩側綠帶界定了聚

落的邊界,社區內有多處小塊綠地。淨因寺西北方的山坡位處民宅 中央,現居民佔用多為耕種菜園使用,其作為視閾良好且核心的點 位相當具有發展價值

a. 太平國小間坡地

|

綠 地

b. 社區中央坡地

空 間

a.

c.

b.

c. 三千宮旁林地 康 樂 臺 遺 址

防 空 洞 遺 址 被周邊住宅建築所圍繞的坡地綠帶 向東南鄰淨因寺

康樂台平面配置

22


UNPlanned LAND

基 地 特 質 分 析

太平國小舊操場

因廢校後閒置的舊操場,擁有背山面海的景色,成了當地居民散步的場所

| 閒 置 空 間

社區中央空間

a區原為民宅,拆除後閒置;b區為擋土牆下獨立區域,現為社造點之一

a. b. a.

b.

數間因居民搬離而空出的閒置房屋,緊鄰著周邊民宅,大多僅剩結構與牆,部分空間已被植栽攀附,成了杳無人煙的黑暗角落

基地內建築形式多為長方形 格局方正 可利用價值高

23


UNPlanned LAND

基 地 特 質 分 析 | 設 計 範 圍 劃 定 民宅分佈

B

寺廟分佈

A 路徑

綠帶

既有教育機能

廢棄空間

閒置空間

套疊

24


UNPlanned LAND

基 地 特 質 分 析 | 空 間 策 略

空間的重組與串聯 Process Of Space Re-Organizing 生活即是教育,不同年齡層的教育需求及取向多元

在與空間互動的過程中尋求最適合當下的空間想像與建構 地理過程

geographical processes

生產空間

make space

場域塑造

Living Area

Field shaping

教育地理學

教育本體

將教育氛圍延伸 擴張至閒置區域

成為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Process Of Space Re-Organizing

e.

f. d.

a.

c.

b. c.

d.

b.

a. a. b. c. d. e. f.

Usable Space Vacant Space Green Space

Independent

Living Area Connective Area Vacant Area Living Area Religion Area Living Area

Vacant Space - Green space Intermediary - Living space Intermediary - Living space Negative - Religion space

Flat

獨立的/寧靜的 宗教空間

低平的

Mysterious

Dark / Humid

閒置的/廢棄的/負面的 居住空間

a. b. c. d.

陰暗/潮濕/錯動的/時間積累性強烈 居住空間

d. Religion space c. Living space

b. Living space

Wall /Facade Bright

明亮的/有條理的 居住空間

25

牆/門面/連結性高 居住空間

a. Green space

結合生活路徑與次要道路的水綠小徑系統串連零碎空間


UNPlanned LAND

基 地 特 質 分

教育 x 聚落 x 公共性 Education x Community x Publicity

析 | 空 間 策 略

「 打破既有空間定義,重新思考教育與公共性的連結點 」 審視既有公共空間狀態

結合社區特性 創造新的公共空間形式與使用模式

融合了私人和公共利益, 新的公共空間形式與使用模式

私人導向空間

賦予公共空間新的意義 成為兼具休憩與教育價值的場域

公共空間成為可以耕種、休閒、聚集、教育的所在

呈現自然地表樣貌 凸顯基隆地貌特色

公共導向空間

廢墟、空屋空間 轉型為防災急救用水儲存空間

新式導向空間

盤點現況空間使用分佈 廢墟 / 綠地 / 寺廟 / 空屋

零星公共空間

雨量豐富

透過居民自發與日常的活動 創造新的公共空間形式與使用模式 日常的行動將空間轉換為一個 充滿可能、機會和樂趣的交會空間

26


04. DESIGN 設計發想


UNPlanned LAND

設 計 發 想 | 教

設計策略 Design Strategy - 拆 解 既 有 教 育 空 間 空間型態轉化

既有教育空間

Hall

空 的 化

翻轉將空間作為教育行為的容器、地點的狀態 將空間本身作為教育教材

既有學校走廊多為直線型態 曲線型態更能激發創意與好奇心

間 轉

空間元素攫取

選取基地中最具特色的空間元素 如:擋土牆、排水溝 作為凸顯此社區特色的教材元素

Classroom

b.

c. a. wall

wall

b.

以此元素發想與地形間的各種可能性 運用地形的變化去呈現不同擋土牆內部的結構

a.

既有教室多為封閉牆面圍塑 透過不同形體的牆面 營造多功能的空間

Dining Hall

以擋土牆為主題空間本身為教材 呈現除了住宅需求外的其他用途的發想教育空間

table

既有學校用餐空間為個人座位 設置共享廚房,烹飪及用餐皆是學習過程

Dormitory

Zone A

Living space

a.

b.

c.

d.

既有學校宿舍以將空間切割為個人使用為主 置入如家庭式的共享空間,創造交流機會

b.

: 生活教育場所

廢棄淨因寺

社區圖書館

閒置綠地

擋土牆花園

舊教育電台遺址

食農廚房

Sharing space

a.

Library

Private / Quiet

Public

既有圖書館氛圍較具隱私、安靜 ;空間形式較封閉 提升圖書館的公共性,與生活結合

Zone B

: 戶外體驗教育場所

閒置國小操場

水資源教育區

28


UNPlanned LAND

設 計 發

全區規劃配置圖

想 | 未 來 基 地 定 位

Zone B

Zone A

全區約12.4公頃

N

SITE PLAN SCALE: 1/1200

29


UNPlanned LAND

設 計 發 想 | 概 念 導 入

空間組成脈絡

自然綠帶 閒置、破碎空間

民宅 主要空間

空間邊界關係

以自然地形進入廢棄建築空間方式 探討,自然與人為空間平衡可能性

人為住宅空間

空 間 需 求 量

順著高層進入建築空間

新平衡點 自然空間

past

時間 now

地形回填與建築空間融合

30


UNPlanned LAND

設 計

現況空間分布

發 想 | A 區 分 區 平 面

閒置空地

閒置綠地 教育電台舊址

廢棄淨因寺

社區學校空間定位

社區綠地 社區食堂

社區圖書館

教育機能泡泡圖 N

A ZONE PLAN 擋土牆教育區 食農教育區

社區共享活動區域

31


UNPlanned LAND

設 計 發 想 | A 區 分 區 剖 面 |

4F

社 區 圖

3F

書 館 社區圖書館:從自然到人為的教育廊道 SECTION

32


UNPlanned LAND

設 計 發 想 | A 區 剖 面 | 社 區 圖 書 館

4F 多功能教室-繪畫

3F 多功能教室-舞蹈

2F 多功能教室-休息空間

1F 展覽空間

社區圖書館:多功能共享空間 SECTION

33


2F-4F:多功能共享空間

利用社區內常見材料「紅磚」作為牆體。透過拆除東南向牆面,使光線進入建築物內部 使整體空間氛圍呈現輕鬆明亮的樣貌,平時作為居民及學生的休憩空間 在舉辦活動時也可以作為多功能使用的場地

34


1F:將樓板與牆板打開,強化空間穿透性質,連結人與自然的關係

將廢棄淨因寺之樓板與部分牆面拆除,透過在建築物內部設置綠帶

把太平社區的自然環境,從4F-1F(原始-人為)以不同程度的綠帶介入

一樓建築物內部空間,可作為展覽空間使用,也提供社區居民舉辦活動時的場所

35


3F 自然與人為的交界面:植栽通道

36


UNPlanned LAND

設 計 發

過去的太平社區因居民繁多、住宅密集,使得家戶之間的距離靠近,因此居民間的關係也相當熱絡

|

社區食堂 ⸺ 基隆教育電台遺址

以共享空間的形式,導入食農教育相關理念與活動,食材的種植 - 處理 - 烹飪到與人分享 - 回饋,

食堂一側的農田,利用擋土牆圍塑耕種區域,在環境的自然狀態與居民生活中取得平衡

a.

分 區

c.

d.

e.

f.

食 堂

b.

a. 開放廚房

b. 半開放休憩空間

c. 室內用餐空間

d. 入口玄關

e. 垃圾回收區

f. 廁所與儲藏空間

社區食堂 SECTION A-A’

社區食堂 SECTION B-B’

37


UNPlanned LAND

設 計 發 想 |

空 間 元 素 應 用

加勁式

重力式

扶壁式

擋土牆工法與空間圍塑示意

38


UNPlanned LAND

設 計 發 想 |

社 區 交 流 中

社區交流中心

藉由廢棄空屋改造 從外到內上樓回首的空間序列 呈現一個從自然空間到一般 民宅再到廢棄空屋的序列同時體現在同一個空間 藉由在時間性上的三種狀態 引發思考 「一個空間的需求會視時間的演進而有所改變」 位於民宅區與A區公共空間之間,鄰近主要路徑

以空間形體交織的特質,將空間機能延伸為社區交流中心 提供居民及長者步行時的歇腳處,並創造引發思考的契機

2.

3.

既有建築與周邊環境關係區隔

2. 一般民宅

1.

藉由時間性的串連,讓自然環境進入建築內部 建築內外空間達到交織的狀態

3. 廢棄建築

自然-人為:廢棄房屋改建體驗空間 PLAN

1. 自然空間

39


UNPlanned LAND

設 計 發 想 |

B 區 分 區 平 面

N

B ZONE PLAN

40


UNPlanned LAND

設 計 發 想 |

現況空間分布

停車場

社區學校空間定位

停車場

教育機能泡泡圖

B

區 分 區

停車場 流水廊道

太w 平國小 舊操場

觀景台

觀景台

觀景台

水資源 教育區

雨水儲蓄區

透水鋪面 透過雨水收集、儲存與引流等流程 打開底部結構,讓人能夠直接看到水資源是如 何被儲存的

剖 面

連接天橋 雨水資源活動教育區 ( 太平國小舊操場 )

水資源儲蓄系統

流水休憩區

( 舊國小遊戲場 )

水資源教育中心

( 舊太平國小 )

41


舊操場活動空間

賞景平台

利用廣大的操場表面規劃雨水花園 引水流經太平國小,並從操場向山下社區分配使用

42


尋源道:舊操場雨水花園活動區域 示意圖

43



UNPLANNED LAND, UNPLANNED PROJECT. 張瑋庭 CHANG WEI TING

/

林廷恩 LIN TING EN

指導老師/ 蘇弘 SU HUNG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