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PASSTIMES
股支持本土廣東話歌的熱潮。
語言 還記得2017年初,內地劇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紅遍香 港大街小巷,街上看見穿著校服 的學生都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 話,互相喊著「小哥哥」 、 「小姊 姊」 ,到後期教育局提倡取消文 憑試中文卷三及卷四 (廣東話 聆聽及綜合能力評估及廣東話 說話評估) 。那是香港人第一次 意識到原來內地文化已經慢慢 滲透了我們的生活;無論是娛樂 還是教育,廣東話似乎已經被慢 慢取替。 本土意識的萌芽令不少香 港人明白廣東話對守護本土文 化 的 重 要 性,並 以 不 同 方 式 開 始了廣東話的保育工作。知名香 港插畫家阿塗曾經繪製一張在 網絡上廣為傳閱、包含八十三個 歇後語的漫畫,希望以漫畫形式 介 紹 香 港 地 道 用 語;同 時 擁 有 Instagram與YouTube帳戶的 KOL (Key Opinion Leader) @ explore_hongkong,亦以廣東 話、美食教學及文化體驗作為主 題,通過勾起本地及外地「追蹤 及訂閱者」對廣東話的興趣,讓 他們遙距體驗甚並從而了解香 港文化。他們皆以文化輸出的形 式,通過不同媒介,以有趣的方 式重新推廣粵語,讓語言不再受 使用人數及地域所限,走進大眾 的視野。
其延續及活化。
承傳 沙漠裡大部分的綠洲都會 在 那 驚 鴻 一 瞥 後 化 為 幻 象,旅 人只可以搖頭嘆息並繼續前行。 但慶幸香港還不是沙漠,或許只 要努力努力,說不定綠洲就可以 發展成草原、森林,為每一代香 港人提供養份,甚至足夠與紮根 更久、更有代表性的雨林相提並 論。 每一個劃時代創舉的背後 總 有 一 個 英 雄 人 物,就 如 開 拓 絲綢之路的張騫,又如下西洋的 鄭和,他們的努力使古代中國文 化得到世界前所未有的關注。有 人說,人離鄉賤,而離鄉的人都 像無根的浮萍,沒有寄託,只能 隨著水的波動決定前行的方向。 然而,既然無根,那麼就應到處 都能紮根、分株;一分為二,二 分為四。我們不一定需要像個英 雄,獨自背負民族的使命、華麗 地 展 示 充 滿 衝 擊 力 的 成 果;我 們可以一起走、慢慢地走,或許 一開始成效並不明顯,但終有一 天,我們會帶著香港走到很遠很 遠的地方。 所以 —— 前行吧。
文創 在這個生活節奏急速且國 “ 我 們 不 一 定 需 要 際化的都市中,藝術家一直都只 能在狹窄的縫隙中掙扎求存。受 像個英雄,獨自背負 到歐美及日韓文化影響,比起「 老套」及不切合香港國際形象的 民族的使命、華麗地 傳統工藝,香港年輕人更喜歡新 潮的事物,例如推崇極簡主義的 展 示 充 滿 衝 擊 力 的 無印良品及以隨性學生風作賣 點的 Jack Wills 等。 成果;我們可以一起 在本土意識崛起後,近年無 數本土設計者將傳統文化改良, 走、慢 慢 地 走,或 許 把它們重新融入到潮流當中,令 它們以大熱的姿態再次流行。這 一 開 始 成 效 並 不 明 種特別的文藝復興從中學生背 包上掛著以紅漆塗寫的仿小巴 顯,但 終 有 一 天,我 牌「潮語」鑰匙圈及霓虹燈展區 中得以體現。在政府的推動下, 們 會 帶 著 香 港 走 到 創作者終於在PMQ文創坊和D2 PLACE市集等地得到分享作品 很遠很遠的地方” 的平台,並以嶄新的構思化解了 香港年輕人對懷舊的牴觸,利用 年輕人自身為老香港文化這個 「品牌」作宣傳及推廣,成功將
圖:新青年理髮廳 《這個家》MV
圖:Explore_HongKong Facebook
圖:北角油街實現霓 虹燈展覽 | 新假期
傳送門:
圖:My Little Airport Facebook
圖:熱血時報
圖:小巴牌工藝 | Ulifestyle
樂隊新青年理髮廳 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newyouthbarbershop
樂隊My Little Airport 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Lb1gFer4U7tkqFA1adiQ 香港漫畫家阿塗 Instagram Page https://www.instagram.com/ah_to_hk/
香港KOL @explore_hongkong Instagram Page https://www.instagram.com/explore_hongkong/ 北角遊街實現霓虹燈展覽設計者 @streetsignshk Instagram Page https://www.instagram.com/streetsignhk/
小巴牌師傅麥錦生專訪 | 端傳媒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811-hongkong-hkoldfo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