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訪的世界美術館 2016
必訪的世界美術館
112
們的絕然是印象深刻的一生經驗。
文
年度必訪美術館 2016
的,美術館本身館藏、空間的魅力,帶給我
企劃
彭永翔
美術設計
黃見郎
OUR FIRST STOP IN THE CITY
看見別人未能看見的,體驗別人從未體驗
OUR FIRST STOP IN THE CITY
從一座美術館開始,拜訪從未去過的他方,
1
美術館、博物館的未來進行式
甚而,成為你我認識陌生城市的起點。
Part
的建築,譜寫一首觸動你我心靈的空間詩句;
2
世界級建築大師私導覽!
品成為設計創作者卡關的創意明燈;美術館
3
Part
攀、難以親近的疏離聖地。美術館的藝術作
Part 我們都在這裡找靈感,創意人推薦一生必訪的美術館 PLUS+ 敬請期待!未來即將開幕美術館!
走入 20 世紀後期,美術館不再只是高不可
彭永翔、黃亞紀、劉語柔、陳玟晴、許睿詅、顧庭歡、歐陽辰柔、Celia、Daniel、Stephie Chiu 攝影 封面圖片
許翔、林政億、許睿詅 插畫
陳佳蕙 圖片提供
各單位
攝影◎ Yuri Palmin © Garag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113
2014 年全球藝術及設計聖殿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後簡稱 V & A)的參觀人數高達 330 萬 註1,遠遠超越過往參觀人數。 當今的火紅設計師 Tom Dixon、LOEWE 的設計總監 Jonathan Anderson 皆不諱言,美
PART
術館及博物館中
註2
的藝術品及收藏,是他們設計時的靈感泉源。V & A 博物館館長
Martin Roth 更曾說過:「我對於美術館的角色以及它究竟還能做些什麼這件事一直都 很感興趣。」 美術館及博物館究竟有什麼魅力,讓人們深深為它著迷? 許多旅人,更常常為了美術館而決定探索未知城市。如長征西班牙無論如何一定要 去一趟畢爾包(Bilbao),為的就是一睹 Frank Gehry 所設計的古根漢美術館;或是走 出京都,爬上高山,穿越隧道,遇見恍若桃花源由貝聿銘所設計的美秀美術館。
曾經難以親近的藝術殿堂 但你能想像嗎?美術館、博物館曾經距離我們相當遙遠。
17 世紀時的美術館只是彰顯貴族權利與地位的表徵。註3 世界上第一座公立博物館出 現於 17 世紀末期,成立於 1671 年的巴塞爾博物館,但在當時,美術館雖有公立之名, 實則服務對象仍以藝術家為主,直至 19 世紀前半,想要在週間踏入羅浮宮,必須出 示藝術家證明或為知名教授的學生;1870 年時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每日開放時間只
必訪的世界美術館 2016
美術館的
PART1
有短短幾小時,一般民眾根本難以親近。一切在 19 世紀後期才逐漸轉變,而開放讓 民眾在一般時間也可參觀,因此逐漸產生美術館第一階段的公共性。 但當時複雜的學院派展覽式語言,對於大眾而言,藝術依然難以親近,形成了法國 社會學家凱薩琳.巴雷(Catherine Ballé)口中的「布爾喬亞式」美術館。1970 年時 這一切開始有所轉變,強調與民眾、社區溝通的重要性,美術館典範從中產階級轉移 至親近大眾,開始思考美術館第二階段的公共性意涵。
招手邀請大眾進入美術館
文 彭永翔
從權貴、小眾走向大眾之路
年演化
博物館的未來進行式 ×
300
如何親近大眾?從建築及策展兩面向著手。法國龐畢度中心就是基此狀況而產生的 反動,知名建築師 Renzo Piano 就曾說過:「我們相信文化應該更講究好奇心,而不是 要人敬畏。」
註4
因此在與 Richard Rogers 設計龐畢度中心時,為了反抗如聖殿般的美
術館概念,「不再打造令人敬畏的老套博物館」,捨棄嚴肅的大理石建築,而以機械 包裹,並創造廣場,透過建築形式讓大眾親近美術館。之後畢爾包古根漢的成功
註5
,
開館首三年就大量湧入 362 萬人,建築甚至蓋過藝術館藏的鋒芒,美術館建築成為朝 聖地、成為城市地標,不僅建立了美術館名聲,更成為復興活化城市的靈藥。 而在策展面,則試圖找出新穎觀點、運用親近大眾的語言溝通展覽內容。如今除了 藝術,時尚、流行文化也進入這座殿堂中,2011 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的《亞歷 山大麥昆:野性之美》展覽(Alexander McQueen:Savage Beauty),短短 3 個月,湧 入了 66 註6 萬人觀展;2013 年 V & A 博物館所展出的《David Bowie is》回顧展,更吸 引全球近百萬人觀展,全球巡迴的草間彌生回顧展,更是熱力無法擋。然而過於靠攏 商業的批評,也是當代博物館發展無可避免的疑慮。 隨著這幾年 App、iBeacon 等行動科技的發達,美術館、博物館如何透過數位及行 動科技讓大眾能更親切的理解展品?行動科技是否將引領美術館、博物館走入下一 個典範? La Vie 特別專訪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館長
Martin Roth,請他與我們分享美術館及博物館的未來究竟會是何種樣貌?行動數位革 命在這當中又扮演什麼角色? 註 1: V & A 館長本期接受《La Vie》雜誌專訪時所提供之數據。 註 2: 博物館為廣義之稱,其下包含美術館、工藝博物館、考古博物館等各種不同館別。 註 3: 本文歷史及相關數據參考自連俐俐,《大美術館時代》,典藏出版。 註 4: 參考自《與普立茲克獎建築大師的對話》,馬可孛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註 5: 時序至今,古根漢的麥當勞連鎖化,同時也備受批評。 註 6: 數據引自 http://fashionista.com/2015/08/savage-beauty-victoria-albert。
La Vie: 維 多 利 亞 與 艾 伯 特 博 物 館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後簡 稱 V&A)在 2014 年的參訪人數高達
330 萬人,其成功因素為何?請你從 策展的觀點談談如何吸引大眾?
Martin Roth(後簡稱 MR):歷史長 達 163 年的 V&A 去年的參展人數為
330 萬人,創下 15 年來的新高。我 們豐富,啟發人心與多元化的展覽, 無庸置疑對刷新參展人數紀錄有重大 的貢獻。 今年有將近 50 萬人來看《亞歷山大 麥 昆: 野 性 之 美 》 展 覽(Alexander
McQueen:Savage Beauty),我非常 驕傲地說,這是 V&A 最出乎意料、 最引人入勝也最精彩的展覽之一,反 應熱烈至極,全球各地都有人前來看 展,我們在展覽最後兩週,甚至為了 前所未有的大量參訪群眾,史無前例 的在雙週末都連續開放 48 小時。
V&A 建築本身在過去十年來持續進
專訪 Martin Roth
新 的 計 劃 是 歐 洲 1600-1815 年 展 館,將於本月開放,從 V&A 豐富的
17 與 18 世紀的歐洲藝術與設計蒐 藏 中 展 出 1,100 件 作 品; 我 們 展 出 了一些珍藏作品,許多皆出自歐洲 最棒的藝術家與工藝匠、品味最具 鑑別度的領袖政期,好比路易十四
位於英國倫敦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是全球
(Louis XIV),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最知名的博物館之一,不僅在觀光客的必訪清單上名列前茅,也是在地人深愛
Antoinette),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的好去處之一。La Vie 邀請其館長 Martin Roth 與我們分享他的成功經營之道,個
the Great)及拿破崙(Napoleon)。
人經驗與對博物館在數位浪潮下轉變的看法。
這些展區將探索主宰該時期的風格, 權力的轉移中心以及歐洲在全球文化 市場中所扮演的角色。
La Vie:策展人是博物館的靈魂人物, 可否分享 V&A 的策展和決策過程?
MR:V&A 有六個保管館藏文物的收藏 部門,策展人負責調查、添加新品、記 錄有關蒐藏文物的資訊以及回答大眾 與學術性的需求。他們也透過大型展
Martin Roth 自 2011 年 9 月接任 V&A 博物館館長,也是 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與巴黎裝飾藝 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Decoratifs)的理事。 具豐富的領導和管理複雜藝術機構經驗。在 加入 V&A 前曾居多要位,包括德累斯頓國家 藝術收藏館館長,德國博物館聯合會總幹事 與德國衛生博物館館長。
覽、小型展示、研究蒐藏、相關機構、 出版物與其它活動來呈現這些展品。 策展人向本館的執行團隊提供展覽與 展示的點子,交由他們去討論和發展, 通常都會經過多年的籌備才開展。
MARTIN ROTH
文︱劉語柔 圖片提供︱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OUR FIRST STOP IN THE CITY專訪
博物館的未來進行式
行重建計劃,經歷了大幅改建。最
La Vie:V&A 發行許多聯結該館的互
和當期展覽不斷改變,讓參訪民眾得
活的世界緊密相連,像是目前在墨
動地圖或和展覽相關的有趣 APP,策
知本館的最新狀態和資訊。
爾本展出的《不服從的物件》展覽
展團隊有參與發展 APP 嗎?這些 APP
(Disobedient Objects),展現博物館
真的有為博物館吸引更多參觀者嗎?
La Vie:現在有許多博物館使用數位
MR: 我 們 在 最 近 的《 大 衛 鮑 伊 特
工具,好比 iBeacon。你對博物館使
展 》」(David Bowie is) 使 用 了 由
用數位工具有何看法?行動科技在未
外的事物在館內也有一席之地。 「可親性」—關鍵就是接觸更廣泛的
Sennheiser 提供的尖端聲音科技,帶
來還有什麼潛力?
大眾。V&A 雖然是國立博物館與全
戴上耳機的參觀者踏上鮑伊充滿藝術
MR:我們一直在探索 iBeacon、與其
球頂尖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但也是
影響性的旅程。我們也為新展尋找相
它定位科技能如何改善與增強參訪民
坐落地球村的在地博物館。
似的方式,讓音樂成為體驗的核心。
眾的體驗,讓他們依自身的興趣和需
另 一 個 新 創 APP, 則 出 自 V&A 首 位
要來探索本館。我們在研究如何用像
La Ve:中國和韓國有越來越多私立
是 iBeacon 的科技,為孩童打造出尋
博物館出現,你認為這些博物館的展
駐 館 遊 戲 設 計 師 Sophia
George, 與 阿 伯 特 大 學 (Abertay University)、
V&A 博 物 館 敦 提 分 館
覽品質如何?有任何推
「可親性」—關鍵就是接觸更廣泛的大眾。 V&A 雖然是國立博物館與全球頂尖的藝術與設計博物 館,但也是坐落地球村的在地博物館。
(V&A Museum of Design,
PART1
薦的嗎?
MR:韓國的博物館同樣 鼓舞人心,品質也十分 經典,我們認為它們是
Dundee)合作。她創造了 Strawberry
寶遊戲,或好比為視力受損的民眾創
國際博物館網絡中的重要成員。中國
Thief,用有趣的方式讚頌維多利亞時
造參展路徑。我們的出發點不必然是
最近的博物館成長率十分驚人,我們
期的設計師 William Morris;她以本館
科技,而是如何靠它解決問題或開發
很開心能和招商局集團(CMG)展
英國 1500-1900 年展區的英國設計
機會,進一步幫助大眾改善參觀博物
開令人興奮的合作,支持他們在中國
歷史作為出發點。該 APP 光在首週就
館的經驗。
發展雄心勃勃的新設計博物館。
La Vie:你認為博物館在社會中扮演什
La Vie:你理想中的博物館是什麼樣
麼角色?博物館未來還能達成什麼?
貌?
被下載了五萬次,展現遊戲對較年輕 必訪的世界美術館 2016
的民眾所具備的重大影響力。
博物館的未來進行式 ×
我 們 獲 獎 的 探 索 地 圖 (Explorer
MR:V&A 於 1852 年 創 立, 使 命 成
MR:博物館應該結合知識與物件。
map,http://www.vam.ac.uk/map) 使
為大眾的博物館,本館每天都繼續傳
最棒的博物館能以簡單的方式闡釋
用來自展覽與活動數據的即時動態,
達該任務,也是民眾前來學習和備
複雜的主題,並使用物件來當作出
不同於印製地圖,而是根據即時活動
受啟發的地方,V&A 與我們現今生
發點。
001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Cromwell Rd, London SW7 2RL, United Kingdom http://www.vam.ac.uk
2016 V&A 必看展覽
明 年 三 月 將 展 出 的《 追 憶 波 提 切 利 》(Botticelli Reimagined), 一 探 從「 前 拉 斐 爾 派 」 到 當 代 畫 家、 設 計 師, 對 藝 術 巨 擘 桑 德 羅 波 提 切 利(Sandro Botticelli)各式各樣的響應。波提切利現在被視為歷 來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但他在死後卻有很長一段時 間不被注意,直到他的作品在 19 世紀逐漸被重新發掘 才 改 變。 我 們 與 德 國 國 家 博 物 館(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的藏館(Gemäldegalerie)協辦,將展出來 自全世界波提利頂級蒐藏中約 50 件真品,以及一些 近代的藝術與設計大師傑作,包括但丁加百利羅塞蒂 (Dante Gabriel Rossetti)、 愛 德 華 伯 恩 瓊 斯(Edward Burne-Jones)、 雷 內 馬 格 利 特(René Magritte)、 艾 爾 莎 夏 帕 瑞 麗(Elsa Schiaparelli)、 安 迪 沃 荷(Andy Warhol)與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
來設計的先鋒,他定義了我們現代所理解和實踐的工程學。
《你說你想要一場革命: 1966-1970 年記錄與反抗》 2016 年秋季的重大展覽將是《你說你想要一場革命:19661970 年記錄與反抗》(You Say You Want a Revolution: Records & Rebels 1966-70),將檢視 1960 年代晚期的樂觀主義,透 過音樂、時尚、影片、設計、政治實踐主義與它們和當代生 活的相關性來表達。將會調查該時期的文化劇變,表達自由 的爆炸性現象、以及在那革命性的五年間所發生的法律變 更,那些過去為我們當下的生活方式奠下基礎;本展將探討 1960 年代「完成」與「未完成」的革命如何改變我們現今 的生活,影響我們對未來的觀感。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V&A 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誕生於 1852 年,為世界頂尖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館內收藏大量且種類豐富的應用與裝飾藝 術品,教育性與娛樂性並重,經常舉辦國際交流,普及講座及青少年互動活動,入館免門票。
MARTIN ROTH
《追憶波提切利》
V&A 將在春天舉辦工程季(Engineering Season),其中將展 出《工程世界:奧韋阿魯普和總體設計理念》(Engineering the World: Ove Arup and the Philosophy of Total Design);奧韋阿 魯普是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工程師,也開創跨學科的方式
OUR FIRST STOP IN THE CITY專訪
Martin Roth 推薦!
《工程世界: 奧韋阿魯普和總體設計理念》
Whitney Museum ×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當美術館成為城市客廳 文︱彭永翔 攝影│ Ed Lederman、Nic Lehoux、Timothy Schenck 圖片提供│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PART2 必訪的世界美術館 2016 當美術館成為城市客廳 ×
PART
攝影◎ Nic Lehoux、圖片提供◎ RPBW
001 惠特尼美術館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99 Gansevoort Street, New York, NY 10014
不僅是建築界的大事,更是藝術界今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這個以收藏美國藝 術家作品為主的老牌美術館,在哈德遜河旁有了全新的面貌。
如果你曾趕上【慾望城市】的最盛
續往肉品加工區前行,你會發現城
年代,那麼你絕不會忘記當初莎曼珊
市的風景大不相同,由知名建築大
搬 入 紐 約 肉 品 加 工 區(Meatpacking
師 Renzo Piano 所帶領的 Renzo Piano
District)時的城市風景。自由不受拘
Building Workshop 建築團隊所設計的
束的夜生活、繁盛的次文化,彷若再
惠 特 尼 美 術 館(Whitney Museum of
度 回 到 安 迪. 沃 荷(Andy Warhol)
American Art),已正式於 2015 年 5
出入百無禁忌的 54 俱樂部時光。
月與世人見面。
如今肉品加工區繼續演化,早已
這不僅是建築界的大事,更是藝術
成為時尚名流聚集的熱點,叢聚了各
界今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1930 年
種創意能量,藝廊美術館開始蔓延,
由藝術家 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
紐約老牌獨立畫廊 White Columns 善
所 成 立 的 惠 特 尼 美 術 館, 因 館 藏
於發掘極具潛力的藝術新秀;走入夜
從 1966 年 的 2,000 件, 一 舉 增 加
晚,電梯通往 18 層樓,在知名酒吧
到 22,000 件,原於紐約上城的美術
Le Bain 享受全紐約最美的天際風景;
館不敷使用,故在 2008 年與 Renzo
隔日清晨,漫步到紐約近期最成功的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合 作, 開 啟
城市再生案例 High Line,遠離喧囂,
了美術館移動計畫。
與自然共處。
擁有 85 年歷史的惠特尼美術館, 一向是培植美國藝術家的先驅者,在
集百年美國藝術作品之大成 © Ed Lederman、圖片提供◎ RPBW
如 今 從 雀 兒 喜 區 步 上 High Line,
紐約眾多美術館中,是唯一以典藏美 國藝術家為主的美術館,兩年一度舉
OUR FIRST STOP IN THE CITY WHITNEY MUSEUM×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2015 年 5 月,原在紐約上城的惠特尼美術館正式搬遷至西區的肉品加工區,這
1 © Timothy Schenck/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圖片提供◎ RPBW
PART2 必訪的世界美術館 2016 當美術館成為城市客廳 ×
4 攝影◎ Nic Lehoux、圖片提供◎ RPBW
1 鳥瞰惠特尼美術館。2 在惠特尼美術館開闊的露 臺 上, 俯 瞰 壯 闊 哈 德 遜 河 河 景。3 屋 頂 的 細 節。 4 知 名 藝 術 家 Jonathan Borofsky 的 作 品〈Running People〉,彷若朝向著哈德遜河跑去,創造藝術與 周邊地景的有趣關聯。5 面向哈德遜河。6 展場空間 一隅。7 美術館本體與 High Line 串聯,可從綠意盎 然的 High Line 行至美術館,享受自然與藝術的多重 體驗。
5 攝影◎ Nic Lehoux、圖片提供◎ RPBW
辦的《惠特尼雙年展》更著眼在美國
樓層歷史建築;西側俯瞰哈德遜河
創作的藝術家。因此,在這我們不僅
(Hudson River) 的 壯 闊 河 景, 高 度
可與 Andy Warhol、Edward Hopper、
抬升,以巨大量體與河景對話。
Alexander Calder 等知名藝術家的傑
從巴黎龐畢度中心至惠特尼美術
作相遇,更可看見具前衛態度的新秀
館, 已 設 計 24 座 美 術 館 的 Piano,
之作。
曾談及打造龐畢度中心時「是希望能 打造出吸引每個人的地方」,「想建
串聯 High Line 與哈德遜河
立的,不是遙不可及的博物館,而
惠特尼美術館東西不對稱的量體
是生氣蓬勃的大眾聚會場所。」此
設計,也呼應了城市周邊地景。建築
想法與惠特尼美術館的館長 Adam D.
東側高度逐漸下降,回應東區的低
Weinberg 相通,因而在新完工的美
2 攝影◎ Nic Lehoux、圖片提供◎ RPBW
術館中,也再次實踐了美術館的公共
便是另一次對於城市的寧靜凝望—
性。
在露台上感受風的輕語,靜靜望著
「公共性」體現於設計各層面,
一川大河走向盡頭,再喧鬧的城市
美術館本體與 High Line 串聯,你可
也有安靜時分。總面積高達 1200 平
以從雀兒喜區的 High Line 入口拾級
方公尺的露台身兼戶外藝廊,不定
而上,漫行於漂浮在城市大樓間的
時演出各種精彩表演,美術館化身
綠意公園,一路至惠特尼美術館;
為住民的城市客廳。如同 Piano 接受
從六樓開始錯落的露台更是送給城
《紐約客》採訪時所說,這是一道
市的絕美禮物,若你曾於龐畢度中
完美融合社交生活、城市性、發明、
心乘著電梯不斷向上,臣服於這城
建造、科技、詩意及光影的法式饗
市的翩然;那麼在惠特尼美術館,
宴,看似繁雜卻充滿層次。
7© Timothy Schenck/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圖片提供◎ RPBW
MAP
OUR FIRST STOP IN THE CITY WHITNEY MUSEUM×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6 攝影◎ Nic Lehoux、圖片提供◎ RPBW
3 攝影◎ Nic Lehoux、圖片提供◎ RPBW
到惠特尼看美國藝 術百年史 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 曾說過:「美術館慣於等待藝術家獲得世 界認可時,才決定收藏該藝術家作品,而惠特尼美術館要做的完全相 反。」這樣的收藏策略持續至今,縱使惠特尼美術館或是兩年一度舉辦 的《惠特尼雙年展》總是備受爭議,但他們依然不走安全的路,除了持 續收藏美國藝術家的知名作品,也不斷發掘新星。 惠特尼美術館現有面積擴增為原展館的兩倍,樓高 9 層。過往受限於 展場面積而無法長久展出的典藏系列,在 6 樓及 7 樓有了自己的家;5 樓更擁有全紐約最大的無落柱展示空間,策展人可依需求靈活配置空間;
1 樓則是惠特尼美術館送給大眾的另一個禮物,無須付費就可近距離與 藝術說話,如館長 Adam D. Weinberg 所言:「藝術應該是接近生活,而 非與世界隔離。」
2016 年不可錯過的展覽 PART2
STUART DAVIS | IN FULL SWING | 2016.06.10—2016.09.25 DAVID WOJNAROWICZ | 2016 年秋天—2017 年冬天
必訪的世界美術館 2016 當美術館成為城市客廳 × 圖片提供◎ RPBW
FLOOR
6,7 The Whitney’s Collection
圖片提供◎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圖片提供◎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在 20 世紀之前,以歐洲藝術為主流的年代,美 國藝術家始終位於藝術的邊陲。直至 20 世紀初 被評論家戲稱為「垃圾桶派」的八人畫派崛起, 才逐漸走出美國的現代藝術之路,而之後的抽象 表現主義、普普藝術、偶發藝術更讓美國站上世 界藝術的鎂光燈。 於六樓及七樓展出的《The Whitney's Collection》 典藏展,集結 400 位藝術家的 600 件作品,梳 理了從 1900 年至今的百年美國藝術發展史, 以 11 個 篇 章 呈 現。 其 中 不 可 錯 過 的 是 Edward Hopper 及 Edward Ruscha 的作品,影響垃圾桶派 甚深的 Edward Hopper(上圖),總在看似平凡 的角落場景中飄浮著淡淡的孤寂感,無須用力卻 極為深刻;而曾在 2013 年被《時代》雜誌選為 世界最具影響力百人的 Edward Ruscha(下圖), 則以明亮色調衝突的力道,表現出普普藝術對於 資本主義的擁抱。《 Date 展出中 》
Frank Stella: A Retrospective
5
Frank Stella 可 說 是 目 前 最 重 要 的 美 國 極 簡 主 義 (Minimal Art)畫家,發跡於 1960 年代的極簡畫 派,認為曲線及運動形式等任何會引起情緒反應 的作品,都是廉價的表現,因而追尋純粹的幾何 及靜止。在〈Die Fahne hoch!〉(高舉旗幟)中, 他在黑色釉面油漆繪製的大片圖面上,描上對稱 精細的線條,消融了形象。此次展出他近 60 年 來的百件作品,風格各異,也是近 20 年後,美 國再次為他舉辦的重要回顧展。《 Date 即日 起∼ 2016.02.07 》
圖片提供◎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圖片提供◎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FLOOR
1 Jared Madere 惠 特 尼 美 術 館 一 樓 的 John R. Eckel Jr. Foundation Gallery 是無須收費的美術館空間,邀請大眾一同
圖片提供◎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圖片提供◎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發掘藝術所激盪出的思考角度。目前展出的是新 生代藝術家 Jared Madere 個展,這也是他的首次 個展,Madere 運用混凝土、LED 等各式不同材料, 運用雕塑手法打造這座大型裝置作品,等待觀者 各自詮釋。《 Date 即日起∼ 2016.01.03 》
OUR FIRST STOP IN THE CITY WHITNEY MUSEUM×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FLOOR
PART2
大分縣立美術館 × 坂 茂
必訪的世界美術館 2016
遇見 大分與世界的藝術風景
大分縣立美術館 ×
文︱ Celia 攝影︱ Hiroyuki Hirai、Didier Boy de la Tour 圖片提供︱坂茂建築設計、Kimbell Art Museum、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坂 茂 ×
攝影◎ Hiroyuki Hirai、圖片提供◎坂茂建築設計
2015 年 4 月 24 日,世界級的建築師—坂 茂,為大分縣所設計的大分縣立美術 際藝術,在在體現提供市民親近藝術、感受生活的概念。而 La Vie 也邀請長時 間在各國工作的坂茂,為讀者推薦他心目中最喜愛的博物館,跟著他的腳步,
002 大分縣立美術館(OPAM) 日本大分県大分市寿町 2 番 1 号
領略世界級的精彩之作。
攝影◎ Hiroyuki Hirai、圖片提供◎坂茂建築設計
OUR FIRST STOP IN THE CITY SHIGERU BAN ARCHITECTS X OITA PREFECTURAL ART MUSEUM
館正式開館,這座美術館的落成,從建築設計到展品規劃,融入在地文化與國
1 攝影◎ Hiroyuki Hirai、圖片提供◎坂茂建築設計
PART2
2 攝影◎ Hiroyuki Hirai、圖片提供◎坂茂建築設計
美術館在人類文明中肩負著傳承的
第一民陶」的日田市小鹿田燒,以及
視覺與尺度;一樓外牆的電動折門設
使命,更是城市經濟發展中重要的創
別府黃楊細工的雕刻藝品。大分美術
計,可隨需求任意開合,半開放式的
意驅策角色,而典型博物館的封閉型
館鄰近海邊,在富裕的自然景觀與迥
手法也廣邀所有市民進入,甚至所有
態與民眾之間常產生距離,無法體會
異的文化洗禮下,以「把美術館帶進
展間牆也是可動式設計,活動牆面可
藝術的美好;近年來,美術館的典範
日常」為定位,希望能讓所有市民享
做最適當的調配與展示。
轉移,也開始將美術館與全民共築橋
受美術館的舒適空間,縱使不是藝術
樑。有鑒於 1977 年所開館的大分縣
愛好者也能夠融入。
家具椅面鋪設由大分東國地區所 生產的七島藺榻榻米,地面選用了日
立藝術中心已不敷使用,2010 年便
坂 茂極其鮮明的建築語彙,將透
田市產的日田石,整體空間的細節大
必訪的世界美術館 2016 大分縣立美術館 ×
開始籌備新美術館,並請 2014 年榮
明、輕盈、充滿自然與溫暖的建築
量融入在地文化與元素。2 樓則規劃
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坂 茂操刀設計,
形式,結合在地傳統工藝與技巧的
Cafe Charite、圖書館與教室,坂 茂
以開放式的設計手法,融入在地竹工
思考,充分展現於大分美術館中。
以代表性的紙管材料作為家具。3 樓
藝意象,讓空間連結生活,使所有民
坂 茂認為:「以稅金來建造的公共
建築中央開闢圓形天井,自然光均勻
眾得以親近藝術。
建築,不應只給特定人士使用。美術
地投射在各個角落,提供市民獨特的
館的設計,必須考慮人流動線,設計
空間經驗。
大分獨有 建築迷的朝聖藝境
緊隨其後。」針對大分的街道尺度,
坂 茂 ×
大分縣位於九州的東北部,遍布
三層樓高的長型建築為定案,建築頂
五感相遇
全縣的火山造就著豐富特殊的溫泉資
層外牆運用大分縣產的杉木與鋼管、
體驗地方的創造性與藝術經驗
源,長期孕育著竹工藝與民藝品等傳
取其在地傳統竹編藝術的意象相互交
除了建築設計結合在地元素,裝置
統文化,如別府竹細工更是國家指定
錯;建築門廳的無樑柱設計,透過二
藝術、展品內容多來自大分縣立藝術
的傳統工藝品、被柳宗悅評為「世界
層的懸挑結構進行支撐,提供開闊的
中心所移交的 5000 件藏品,更結合
3 攝影◎ Hiroyuki Hirai、圖片提供◎坂茂建築設計
4 攝影◎ Hiroyuki Hirai、圖片提供◎坂茂建築設計
5 攝影◎ Hiroyuki Hirai、圖片提供◎坂茂建築設計
6 攝影◎ Hiroyuki Hirai、圖片提供◎坂茂建築設計
日本與國際藝術家作品。一樓公共區
8 攝影◎ Hiroyuki Hirai、圖片提供◎坂茂建築設計
Garden」,就精選世界各地與日本
域可見須藤玲子用織染布料設計的筒
200 件的藝術品如達利、畢卡索、蒙
狀吊燈,以及須藤玲子與荷蘭鬼才設
德里安、伊藤若沖、奈良美智、大分
計師 Marcel Wanders 攜手合作巨大蛋
畫家宇治山哲平等藝術家,將不同
型裝置「Eurasian Garden Spirits」。另
年代與種類的作品混和,傳達在大分
一側則為年輕藝術家 MAI MIYAKE 的
的歷史中,東西洋文化與土地所交流
四件裝置藝術如「WORLD could be a
碰撞的意義,除了在實質上提供不同
safe place CLOCK」、「Still Waters Run
的觀賞體驗,也突顯出大分在地的氛
Deep 」、「 Home Sweet Home 」、
圍,並試圖跨越國際,與之交流。
「Where All Gods Have One Name」。
開館半年,大分美術館已被有「文
展間室圍繞著公共區域,常設展
化界奧斯卡」之稱的 Leading Culture
覽如大分縣的當代藝術展、雕塑展、
Destinations 2015 選為「最佳新興文
浮世繪版畫展,以及企劃特展等,例
化景點」,藉由美術館的成立,也
如出身於大分、「進擊的巨人」作者
引導當地人流的改變,成功再現城
諫山創的巡迴特展,抑或為期三個
市活力。
月的開館紀念展「Modern: Blossoming
櫻町保育園
大分縣立美術館 OPAM 九州勞動金庫 大分縣本部
昭和通り
MAP
1 寬敞明亮的一樓公共空間,結合須藤玲子與荷蘭 鬼才設計師 Marcel Wanders 攜手合作巨大蛋型裝 置,以及利用木家具設置的紀念品展售區。2 通透 寬敞的大廳,讓市民可自由進出。3 坂 茂將當地的 傳統竹工藝,以杉木為材質轉化於設計中。4 在圖 書館中,坂 茂以其所擅長的紙管材質設計家具。5 訴求以「五感」為出發的大分美術館,藉由許多企 劃主題提供了與眾不同的藝術觀賞與體驗。6、7、8 有如玻璃盒子般的建築設計,外牆以電動折門設計, 可隨需求任意開闔。
OUR FIRST STOP IN THE CITY SHIGERU BAN ARCHITECTS X OITA PREFECTURAL ART MUSEUM
7 攝影◎ Hiroyuki Hirai、圖片提供◎坂茂建築設計
建築人道主義者 坂 茂帶路! 圖片提供◎坂茂建築設計
坂 茂快問快答
Q: 對您而言,博物館在社會上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者,所以您設計了開放式的中庭邀請市民觀賞藝
A: 提供市民與觀光客聚會的場所。
術作品,可否分享你的想法?
A: 以稅金來建造的公共建築,不應該是只給特定的 Q: 設計大分縣立美術館時,什麼樣的設計元素是您
人來使用,我想是回應為何要吸引非藝術熱愛者 的解釋。
最關注的?
A: 讓一般不去美術館的民眾都能輕易參與。 Q: 大分縣立美術館哪部分藝術作品是您最喜歡的? Q: 您在美術館設計中運用了很多當地材料,例如竹
A: 全部的竹工藝作品。
子,可以分享什麼樣的材質適合運用在地板,這
PART2
Q: 您曾說過很有興趣為美術館設計家具,有為大分
個材料的魅力為何?
A: 大分日田市所產的日田石。與大理石相比感覺較
縣立美術館設計家具嗎?
必訪的世界美術館 2016
A: 我運用了大分在地的傳統竹編工藝設計了一個榻
為溫暖。
榻米板凳。 Q: 大分縣立美術館成立的目標並非只吸引藝術熱愛
大分縣立美術館 ×
坂 茂私家推薦的必訪美術館
坂 茂 ×
003 路易斯安那現代美術館 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GL. STRANDVEJ 13 3050 HUMLEBÆK
曾被納入「1000 個此生必去的地方」一書中,在國際極覆盛 名的的路易斯安那美術館,位於哥本哈根北方 35 公里的呼 倫貝克(Humlebæk)岸邊,1958 年由 Knud W. Jensen 創辦, 初期以社區型的丹麥藝術家為主,後期經營方針改變,逐漸 演變成收藏當代藝術與現代藝術的國際性美術館,不僅館藏 深具可看性,更是一座環境美術館,建築設計被視為丹麥現 代 建 築 的 里 程 碑。 創 辦 人 Knud、Jørgen Bo 與 建 築 師 Vilhelm Wohlert 共同合作,思考自然、藝術與建築的融合,期望參觀 者都能被自然包圍,感受藝術。
圖片提供◎ 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圖片提供◎ 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004 金貝爾藝術博物館 Kimbell Art Museum 3333 Camp Bowie Boulevard Fort Worth, Texas 76107-2792
建築詩人 Louis I. Kahn 巔峰時期的代表作之 一,被譽為二十世紀小型美術館建築的極 品。基地位於美國德州 Fort Worth,1972 年完工,從設計到完工花費 6 年,美國 建築師協會 1998 年更頒予「25 年獎」。 此博物館由金貝爾藝術基金會(Kimbell Art Foundation)主導設立,主要以收藏 17 到 19 世紀肖像畫作為主。2007 年基金會更 邀請 Renzo Piano 設計增建,並於 2013 年 開幕。Kahn 所設計的建築,以獨特的圓 拱屋頂,乾淨、清楚的機能與細部規劃, Kahn 對自然光的重視,為世人留下完美的 經典鉅作。
圖片提供◎ Kimbell Art Museum
圖片提供◎ Kimbell Art Museum
Centre Pompidou-Metz 1, parvis des Droits de l'Homme CS 90490 F-57020 Metz Cedex 1
攝影◎ Didier Boy de la Tour、圖片提供◎坂茂建築設計
由日本坂茂建築設計、巴黎 Jean de Gastines 和倫敦 Gumuchdjian 建築事務所共同為龐畢 度中心所設計的梅斯市分館,2010 年正式 開幕,座落於梅斯市的公園內,設計之初 為了讓龐大展品能有展示的機會,並使分 館成為法國藝術家與歐洲藝術交流的中樞。 其靈感取其中國傳統竹編技術,建築頂部 是以鋼管與膠合板組成的網狀結構支撐, 外層以白色玻璃纖維薄膜覆蓋,彎曲的外 層具有極大的彈性,並發展出極大化的屋 頂結構,而此結構更是展現建築技術的卓 越水準。
坂茂建築設計 當今國際最受矚目的建築師之一。畢業於南加州建築學院、庫柏聯盟學院(Cooper Un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1985 年成立坂茂建築設計, 目前於東京、紐約、巴黎皆有工作室。坂茂的建築設計蘊含人道主義精神與融合大自然的智慧,並專注研究「紙」材,1995 年紙管結構開 發獲得日本建設大臣頒發永久性建築認證。其創作遍布全世界,如東京三宅一生住家、2000 年德國漢諾威萬國博覽會日本館、紐約游牧博 物館、法國龐畢度中心梅斯分館,2014 年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
www.shigerubanarchitects.com
OUR FIRST STOP IN THE CITY SHIGERU BAN ARCHITECTS X OITA PREFECTURAL ART MUSEUM
005
PART2 必訪的世界美術館 2016
006 世界最大的拉丁美洲文物匯集之地 Museo Jumex / 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 # 303, (Plaza Carso)COLONIA Ampliación Granada, Mexico City
於 2013 年開幕的 Museo Jumex,是建築師 David Chipperfield 的作品,這座造型奇 特的博物館內所收藏的拉丁美洲文物與書籍,數量堪稱世界第一。位於墨西哥城 內的 Museo Jumex 造型獨特又引人注目,4200 平方米的白色立方體,猶如一個美 麗的藝術品,坐落在城市之中。Museo Jumex 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展示空間,收集 眾多墨西哥當地的藝術創作,寬敞明亮的展覽空間能夠容納許多遊客以及參觀民 眾。在這座博物館中,除了藝術品以外,目前還擁有一座藏書近 8000 本的圖書 館,以及可提供國際藝術家、學者互動的大型活動空間,平時,並經常舉辦與美 學相關的教育活動。(文|顧庭歡、圖片提供| Museo Jumex)
007 贈予學者與學子的模型禮讚空間 Richard Meier Model Museum / 888 Newark Avenue, 2nd Floor Jersey City, NJ 07306
©Chris Cooper
©Chris Cooper
OUR FIRST STOP IN THE CITY
由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同時也是博物館擁有者—Richard Meier 親自設 計的空間,擁有一萬五千平方呎的寬敞展區,展出 1960 年代迄今的所 有建築案件模型。在展場中,來訪者能輕易找到 Richard Meier 最具指標 性的作品模型,例如史密斯宅邸(The Smith House)以及洛杉磯蓋帝藝 術中心(The Getty Center)。這個收藏館的誕生是為了讓對建築設計有 興趣的民眾與學生可以清楚地見證 Richard Meier 事務所的歷年設計史、 案例簡介及完整的設計流程。Richard Meier 是美國最具代表的建築師之 一,他擅長將自然光引入室內;也強調要順應自然與基地本身的風土 肌理、不願在建物上添加多餘繁複的表情,總以白色為立面色彩基調 的手法與特性,在此館的展品中表露無遺,更提供學生們一個完整、 舒適的學習空間。(文|顧庭歡、圖片提供| Richard Meier & Partners Archit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