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雜誌2012年9月號搶先閱讀!

Page 1

2 0 1 1 年 金 鼎 獎 〈 最 佳 時 尚 與 生 活 雜 誌 獎 〉 榮 耀

Life Is A Design.實踐生活美學的第一媒體

Sep. 2012 No.101 每月 5 日出刊 定價HKD42元

169

NTD

lifestyleëarchitectureëvisionëinteriorëelites +設計新思維Body

Conscious Design

+當飲食界的川久保玲遇上好樣 +Frank Gehry首座亞洲住宅設計案Opus Hong Kong +李國修為華山藝術生活節再現三人行不行

邁向森林之城

東京 ● 讓東京再度回到江戶時代!

◆ Green Tokyo十年計畫:東京都綠施策推進擔當課長及川勝利 ◆ 自然建築相對論:隈研吾╳中村拓志 ◆ 都會裡的農園革命:飯村一樹

● 解開東京綠色密碼18+ 自然本格派的建築綠行動6+ Tokyu Plaza Omotesando Harajuku 蔦屋書店 淺草文化觀光 中心 House NA 六本木農園 House with Eaves and an Attic

拜訪!東京樂活流必訪店鋪12+

集團編碼1GMV101 書店退書日期101年11月4日

TODAY'S SPECIAL 1LDK apartments Found MUJI Biotop Adam et Ropé starnet PAPIER LABO ITONOWA Pour Kur 粉花 Dal-Matto OUTBOUND 東京朝市Earth Day Market


From the Editor|就這樣開始

攝影◎彭永翔

蟬鳴 聲鳴鳴。 這是對於東京的最後印象,也是初抵東京的第一印象。 每當我站在東京原宿月台時,總是被眼前的一片綠意與傳來的夏蟬聲吸引雙眼與雙耳,看 著聽著入神,在那一瞬間放鬆了幾秒;而在台北的街頭,聽到的卻總是機車、汽車呼嘯而 過的呼呼聲,聽多了,人也跟著緊繃,自然的聲音在台北逐漸淡出。 在這次的採訪過程中,不管是東京都綠施策推進擔當課長及川勝利、日本建築大師隈研 吾,都提到了一百多年前,那個仍然青山綠水的江戶東京,是心中的想望,當然他們也明 白在現有的城市肌理中,難以回到過去,但他們都試圖以可實踐的方式,讓綠意重回城 市,讓鳥兒再度與人們親近。就像中村拓志說的,如何讓人與自然有更多的互動,是城市 下一步必須努力的方向。 回到台北的周末下午,在家裡正趕著這次的封面故事報導,忽然聽到家中的小貓對著窗外 喵喵喵,叫啊叫的,起身往陽台一看,原來一隻小鳥停在陽台架上的百萬心附近,突然緊 繃的壓力瞬間放鬆了,坐在地上與小貓一起看著牠,直到牠飛離。當下,我想那就是在看 起來高不可攀的「生物多樣性」口號下的具體感動。 隈研吾在接受La Vie專訪時,曾談到每一個城市都該有一個Green Identity。那麼台北的 Green Identity,會是什麼呢?不該只是台北好好看短暫的綠化, 換容積、失去我們的天際 線,我想,我們應該有更好的選項。

資深採訪編輯|彭永翔

16


Public Art|公共藝術

讀.樂—公共藝術節

閱藝行動入侵圖書館 這是一場新世代的閱讀行動,結合了閱讀與藝術的夏日盛宴,正於國立臺中圖書館盛大展出的《讀.樂—公共藝術節》,3件永久 作品、15件臨時藝術計畫,要在這座閱讀新園地中綻放知識。現在就讓我們悄聲潛入,安靜地,與藝術來場知識的對話。 文|廖淑鳳 攝影|王士豪

70

1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PA R T 1 讓東京再度回到江戶時代

Green Tokyo 東京

邁向森林之城

森林與綠意正透過各種方式,逐漸滲入城市的纖維肌理之中。 從紐約的The High Line、The High Line2及水岸公園的再造,馬德里的Rio Project,韓國首爾的漢江復興 計劃,新加坡的「城市花園」烏托邦,以及米蘭今年年底即將完工的「Bosco Verticale」垂直森林住宅,從 小尺度的個人使用到大尺度的城市設計,水泥叢林的時代正一步步成為過去。 在人口密度極高的東京,也從產、官、學各面,逐漸讓東京成為一座「森林城市」。從2007年至2016年由東 京都政府主導的「Green Tokyo」十年計劃中,預計於2016年時再造1,000公頃的綠地、行道樹從48萬棵成 長到100萬棵。並在極為有限的城市空間中,挖掘出可利用的屋頂、牆面及鐵軌周邊區域,結合民間力量,再 造400公頃的綠地。 而這一切正逐漸實踐中。2012年4月開幕的Tokyu Plaza Omotesando Harajuku,由日本新生代知名建築師 中村拓志設計,百貨屋頂的天空森林,成為東京住民另一座在鬧區中的城市花園,每到中午,大量人潮湧入這 座公園中用餐、放鬆,俯瞰著東京市景,成為東京的最新著名地標。在Tokyo Bay由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持續主

104


攝影◎ Johnny Ka

Part 1 讓東京再度回到江戶時代! Green Tokyo十年計畫:東京都綠施策推進擔當課長及川勝利 自然建築相對論:隈研吾╳中村拓志 都會裡的農園革命:飯村一樹

Part 2 解開東京的綠色密碼18+ 2-1 自然本格派的建築綠行動6+ Tokyu Plaza Omotesando Harajuku─中村拓志 蔦屋書店─KDa 淺草文化觀光中心─隈研吾

House NA─藤本壯介 六本木農園─ondesign&Partners Architect Office

House with Eaves and an Attic─ondesign&Partners Architect Office

2-2 拜訪!東京樂活流必訪店鋪12+ TODAY'S SPECIAL─橫川正紀、1LDK apartments─南貴之、 Found MUJI、Biotop Adam et Ropé、starnet、PAPIER LABO、ITONOWA、OUTBOUND、粉花、Dal-Matto、Pour Kur、東京朝市Earth Day Market

導的海之森林(Umi no Mori),透過住民捐款,持續地在這塊垃圾掩埋之處種下一棵棵的樹苗,希望在未來 慢慢茁壯為一片海之森林。除了大規模的建築或環境設計,各式的綠活動也在城市中蔓延,於澀谷的表參道彩 園,吸引了30至40歲的中產階級,在工作之餘,開始讓雙手遠離電腦鍵盤碰觸鬆軟土壤,在指尖中留下鮮綠 氣息;同類型的都会の農園,更於2012年4月於東京台場DiverCity Tokyo設立了全東京最大的屋頂農場,城 市小農的動能在東京持續加強。 不同於過去表參道、六本木的單一區域開發,東京在政府與私人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清新綠意持續蔓延於城市 中,展現蓬勃生命力。一個比台北還要高密度的城市,如何往森林之城邁進,跟著La Vie一起飛到東京,從政 策、建築、生活風格三個不同觀點,全面體驗這股自然系的療癒生活。

企劃|彭永翔 文|彭永翔、姚遠、黃金樺、李佳芳、彭亘、Ernest、潘怡璇 攝影|Johnny Ka、赤星由彌、彭永翔、Iwan Baan、 田中利昌 圖片提供|銀座農園、NAP Architects、ondesign&Partners Architect Office、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OUTBOUND

105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PA R T 1 讓東京再度回到江戶時代

1

圖片提供◎東京都政府

PA R T 1

讓東京再度回到江戶時代 專訪東京都綠施策推進擔當課長及川勝利

Green Tokyo十年計畫 東京都政府從2007年起開始「Green Tokyo」的十年計劃,希望讓這座城市再度回到江戶時代的青山綠水;至2012年恰好已滿 5年,如何在高密度的東京實踐他們的理想?La Vie在政策仍然推進的中間時刻,專訪東京都綠施策推進擔當課長及川勝利及資 深專員土居裕子,一起檢視政策的執行成果,同時思索對於同是高密度的台北,我們又能如何借鏡? 文|彭永翔 攝影、翻譯|Johnny Ka 圖片提供|東京都政府

築大師、2002年普立茲克獎得主格蘭.穆卡特(Glenn Murcutt)曾經語重

建心長的說過:「我得說,或許人類無法永續生存,因為我們竟然如此摧毀環 攝影 ◎ Johnny Ka

東京都綠施策 推進擔當課長及川勝利

境。如果人口消耗與汙染地球資源的程度,能與大自然更新的能力保持平衡,那 我們就可稱為永續。但我們並不懂永續,而是摧毀。」世界各大城市從紐約至新 加坡正逐漸發現,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及全球化,正一刀刀的刮下城市血肉,綠 地逐漸消失、一層層水泥柏油覆上地面,地球不能呼吸,城市即將斷氣,而東京 也看見了。 150多年前江戶時代的東京有著清澈美麗的水岸及盎然綠意,自然一蹴可幾。 2006年底,東京都政府希望讓小草、大樹再度回到城市懷抱,於2007年公佈了 「Green Tokyo」的十年計劃,希望於2016年時再造1,000公頃綠地、行道樹從48 萬棵成長到100萬棵,並在極為有限的城市空間中,挖掘出可利用的屋頂、牆面 及鐵軌周邊區域,結合民間力量,再造400公頃的綠地。

增加與保護綠地雙管齊下 東京都綠施策推進擔當課長及川勝利表示,政策主要分為 4 個部分,包括建立 東京住民與企業意識的綠色運動(green movement)、行道樹的栽種計劃以建

108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PA R T 1 讓東京再度回到江戶時代

隈研吾×中村拓志

自然建築相對論 今年,由隈研吾所設計的淺草文化觀光中心與中村拓志設計的Tokyu Plaza Omotesando Harajuku,無疑是東京自然建築的兩 大亮點。La Vie在東京專訪這兩位中生代及新生代的代表建築師,請他們對於Green Tokyo的想像及政策執行提出自身觀察,兩 位建築師也分別站在城市尺度及人與自然互動關係的人文觀點,在不同高度下兩相對照,解析東京的當下與綠意未來。 文|彭永翔、姚遠 攝影|赤星由彌、Johnny Ka

攝影◎ Johnny Ka

隈研吾 日本建築大師,慣用竹子、木材、泥磚、和紙等天然素材。1979 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1990 年創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 務所,目前除了執掌該事務所外,同時也任教於東京大學。知名作品包括「水 玻璃」、「馬頭広重美術館」、「長城腳下的公社 竹屋」、「三多利美術館」等等。著有《十宅論》、《負建築》及《自然的建築》等。kkaa.co.jp

隈研吾 La Vie:在高密度的東京,該如何讓自然元素融入城市建築設計中? 隈研吾:我覺得東京已經非常習慣於小尺度的設計,只要有60公分見方的區域 就可以種植,所以當你走在東京鬧區時,其實可以看到許多小區域的植被(small vegetation),不同於美國總是一大片一大片很廣大的區域。日本設計師因為空 間限制,很擅長於設計小空間,因而small vegetation應該是讓自然元素滲入東京 的設計手法。

110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PA R T 1 讓東京再度回到江戶時代

1

攝影◎ Johnny Ka

飯村一樹 1974 年出身茨城縣農業家庭,大學畢業後進入物業管理公司任職。因為對土地的熱愛,2007 年獨立創業成立 I Knowledge Inc. 公司 和銀座農園株式會社,服務內容包括不動產及土地規劃發展的建議,和有效利用閒置土地(包括都會農耕地)和地域再生的業務諮詢。 www.ginzanouen.jp

飯村一樹

都會裡的農園革命 住在都會的人群渴望綠意,彷彿是基因裡的驅動性,無論何種原因,人們總嚮往親近自然。在 城市水泥森林裡種菜,這種熱潮近幾年特別興盛,在東京都會區裡,銀座農園株式會社創辦人 飯村一樹,於東京土地活用的貢獻上更是功不可沒。La Vie邀請飯村一樹與我們談談城市小農 在東京發展的現況,以及他所觀察到的「Green Tokyo」推行狀態。 文|彭亘 攝影|Johnny Ka 圖片提供|銀座農園 圖片提供◎銀座農園

村一樹將與天爭地的夢想,轉成了辦公大樓屋頂天台上的實作田地。他在頂

飯樓天台引入規格化的農耕設備,最知名是總面積有五十平方公尺的「表參道 彩園」,吸引大批30、40歲上班族前來承租申請,其公司「銀座農園株式會社」 同時也提供天台菜園的經營管理諮詢,協助企業將此作為一種獨特的員工福利; 當頂樓上的農圃種滿野生草莓、西紅柿和豌豆,對於上班族來說,「耕種」反而 成了身體與心靈的獨特療癒。在周末,他們甚至攜家帶眷到公司天台除草種菜, 這種另類的家族聚會,也是東京市民們開始熱衷於城市農耕的原因之一。

114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PA R T 2 - 1 自然本格派的建築綠行動6+

PA R T 2

解開東京的綠色密碼18+ Tokyu Plaza Omotesando Harajuku×中村拓志

0 1 Omohara天空之森 codes+

採訪、翻譯|姚遠 文|李佳芳 攝影|Johnny Ka 圖片提供|NAP Architects

116

1

攝影◎ Johnny Ka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PA R T 2 - 1 自然本格派的建築綠行動6+

1

蔦屋書店×KDa

0 2 在森林中尋找書的蹤跡 codes+

2011年底於代官山開幕的蔦屋書店,被Flavowire.com選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由成立於東京的英國 建築師事務所KDa、蔦屋書店創辦人增田宗昭及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共同打造。以「森林中的圖書館」為 概念,希冀藉由五感體驗,為嬰兒潮世代及當今的網路世代,找回對於文字的熱愛,以及真實生活的歸屬之 地。La Vie在東京專訪KDa的建築師Astrid Klein,請她談談這座複合場域的設計概念及動人故事。 文|彭永翔 攝影|Johnny Ka

About KDa 由英國皇家建築學院建築碩士 Astrid Klein 與 Mark Dytham,於 1991 年在 東 京 成 立 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 (KDa)。 跨 越 建 築、 室 內 設 計、 裝 置藝術等多項領域,曾被英國《建築 評論》雜誌形容為充滿趣味的建築師 (Architectural Funsters), 代 表 作 包 括 代 官 山 蔦 屋 書 店、Leaf Chapel 等等,常可在其作品中,看見明亮用 色 及 各 式 的 pattern 與 裝 飾。klein-

dytham.com

120

2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PA R T 2 - 1 自然本格派的建築綠行動6+

隈研吾×淺草文化觀光中心

0 3 再建人與土地的親密關係 codes+

東京行程採訪的最後一天午後,La Vie隨著事務所人員的帶領,向上走至頂樓。一棟只以玻璃作為皮層 的工作室、一大片的木板露台,站在露台看出去的是隈研吾父親的墓園,青蔥綠意在不遠之處。隈研吾 在這,與我們一談淺草文化觀光中心的設計理念。 文|彭永翔 攝影|Johnny Ka

1 124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PA R T 2 - 1 自然本格派的建築綠行動6+

House NA×藤本壯介

遊牧空間

04 codes+

建築,只是一個舞台,它是搭起城市環境與個人生活的 橋樑。建築在人與自然間,不應是分隔,而是連結。 文|黃金樺 攝影|Iwan Baan

About 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 1994 年 畢 業 於 東 京 大 學 建 築 系, 2000 年成立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 所。 代 表 作 品 包 括 House O、House N 及近期的 House A,以兒童精神治 療中心拿下 2006 年 AR AWARDS 大賞 及 2008 年日本建築學會金賞,2008 年巴塞隆納世界建築節獲得一等獎。

www.sou-fujimoto.net

126

1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PA R T 2 - 1 自然本格派的建築綠行動6+

ondesign&Partners ondesign Partners Architect Office

0 5 城市的自然寓言 codes+

城市中心,如何引入自然?在我們的生活環境裡,你我都熟悉了一般的公園,百貨商場裡的植生牆、台 北好好看的向日葵花田……,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讓都市人在忙碌的生活裡,能更直接地呼吸自然?

ondesign&Partners Architect Office(後簡稱ondesign&Partners)在六本木農園與House with Eaves and an Attic的設計中提出了自然與人為環境平靜融合後的天空之城──寓言故事般的建築。 文|黃金樺 圖片提供|ondesign&Partners Architect Office

About ondesign&Partners Architect Office ondesign&Partners 於 2002 年 成 立 於 日 本 橫 濱, 由 西 田 司所領導的 10 人建築團隊。 2011 年 以 六 本 木 農 園 拿 下 JCD 設 計 獎 銀 賞,2012 年 以 橫 濱 公 寓 一 案 獲 得 JIA 新 人 賞。www.ondesign.co.jp

128

1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PA R T 2 - 2 拜訪!東京樂活流必訪店鋪12+

T O D AY ' S S P E C I A L

0 7 回到手工天然的那個時代 codes+

「come on!讓生活慢一點,品味你的生活」,WELCOME Co., Ltd社長、TODAY'S SPECIAL創辦人橫川正紀如是說。設計雖然重要,卻不是一切。2012年3月開幕的 TODAY'S SPECIAL,告訴我們,放慢腳步,在早晨為自己煮杯咖啡、做份沙拉,不 完美也沒關係,重要的是經驗過程,甦醒五感,好好地過生活,從現在開始。 文|彭永翔 攝影|Johnny Ka

橫川正紀 現為 WELCOME Co., Ltd 社長。1996 年畢業於京都精華大學,在學習建築 8 年之後, 2000 年成立 George's Furniture Co., Ltd,在這期間,他認識了世界各地的創意人,激 發他想要開一家獨特風格商店的念頭,於是於 2001 年秋天第一家生活編輯商店 CIBONE 開幕,之後成為日本著名的設計商店。2010 年 9 月 George's Furniture Co., Ltd 更名為 WELCOME Co., Ltd,並於 2012 年 3 月於自由之丘,推出另一品牌 TODAY'S SPECIAL。

1

134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PA R T 2 - 2 拜訪!東京樂活流必訪店鋪12+

1

2

3

Biotop Adam et Ropé

1 0 鳥兒的城市樹屋 codes+

Biotop Adam et Ropé Add Web

東京都港區白金台 4-6-44

biotop.adametrope.com

由日本知名攝影師熊谷隆志所開設的這家select shop,浸潤著綠意,其中還有 小林崇所設計的樹屋,歡迎所有人爬上樹屋,從自然的角度觀看城市。三層樓的 店面中分別販賣著自然、有機為主的化妝品、多樣植栽花朵以及各式古著服飾。 文|彭永翔 攝影、翻譯|Johnny Ka

港區白金台站走出,經過綠木扶疏的街道,

從一座靜謐的綠意角落在街角中,緩緩吐放著 芬多精。 這間由日本知名攝影師熊谷隆志所開設的Biotop Adam et Ropé(簡稱Biotop)於2010年時開幕, 前身Adam et Ropé在此已有20年之久;兩年前, 熊谷隆志希望將自然與有機帶入城市中,而成立了 Biotop。 推開大門,走入中庭,抬頭往大樹一看,小林崇 所設計的樹屋隱身於其中,緩緩向上攀爬,在狹小 樹屋中,以鳥兒視角看見了城市的天際風景。在店 中,可以看見提倡身體與地球都必須善待的 John

142

Master Organic,其所推出的沐浴用品,盡可能地 選用有機成分,減少地球與身體的負擔;門邊陳列 的是曾經入圍 2010 高岡工藝大賞的松野榮治之作 品,一件件人工吹製而成的Silent Air Glass,沒有 華而不實的裝飾,只有輕透彷若不存在的羽量質 感,因為是人工吹製,細細觀察杯緣,可以看見微 微的曲線偏移於完美之圓外,卻也因此產生了侘寂 之美。熊谷隆志以其獨到的生活品味,分享他的美 學觀點。 1.自然的綠意在空間中漾開。 2. 曾經入圍2010高岡工藝大賞的松野榮治之作品「Silent Air Glass」。 3. 走入中庭,抬頭往大樹一看,小林崇所設計的樹屋隱身於其中。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PA R T 2 - 2 拜訪!東京樂活流必訪店鋪12+

東京朝市 E a r t h D a y M a r k e t

1 8 走!到市集買天然食材 codes+

農夫市集在歐美早已行之有年,習慣追求便利和快速的東京人,卻也正悄悄地轉變過去思 維,選擇可能不是那麼方便、甚至要花點時間了解的農夫市集,學習一個對環境、對人 們、對自己都友善的生活模式,讓土地與東京人回歸到最原始、卻也最綿密的情感關係。 文|ernest 攝影|田中利昌

1

A B O U T 東京朝市(代代木會場) Add Web

代代木公園櫸樹林蔭大道(東京都澀谷區代代木神園町、神南二丁目)

www.earthdaymarket.com

京朝市(Earth Day Market)以東京都都心為

東舞台背景,定期聚集關東地區的生產者們,

在城市裡數個角落同時舉辦市集,而每月一個周日 在代代木櫸樹林蔭大道舉行的「東京朝市」就是其 中之一。 一眼望去,專為東京朝市所設計的竹帳篷,從外 觀上就已經讓人頻頻點頭:「對!這就是溫暖舒 適、簡單質樸的日式風格!」而焦躁的步調與心緒 也隨之放慢舒緩下來。 秉持「農食一體」的核心概念,東京朝市除了與 台灣近年來逐漸發酵茁壯的農夫市集一樣,著重食 物永續經營、與農夫面對面接觸之外,更特別的

148

是,在總數近 50 間店家中,不只能買到包羅萬象 的當季新鮮農產品、加工食品、生活雜貨,還能接 觸到環保公益團體、甚至是農家體驗的旅遊服務中 心,讓農夫市集不只是買買東西、吃吃喝喝,更是 資訊交流、旅遊體驗的全方位整合平台! 下一次東京朝市就在9月23日舉行,你可以逛逛 攤位、買買農產品,腳痠了,就坐在公園櫸樹下歇 腳,從手中安全、天然、新鮮的食物中,啜飲屬於 早秋的甜美滋味!

1.東京朝市不只是買買東西、吃吃喝喝,更是資訊交流、旅遊體驗的全 方位整合平台。


圖片提供◎ Galen Cranz

Special Report|特別報導

Body Conscious Design

探索身體與靈性深處的覺知設計 凱倫.葛蘭絲教授(Galen Cranz),目前任教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建築系,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社會人文學者與 家具設計師,同時也是紐約與加州的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合格講師,並以《椅子》(The Chair: Rethinking Culture, Body, and Design)一書聞名國際,發表之文章遍布《紐約時報》等國際期刊媒體。La Vie將帶領讀者,藉由Cranz與 柏克萊大學建築系講師邱信賢(Hsin-Hsien Chiu)的作品,透過不同尺度的設計體驗,一同探索身體覺知設計的奧秘。 文、攝影|邱信賢• 文 攝影|邱信賢 Hsin-Hsien Chiu

150

圖片提供|Galen Cranz


stArt|藝術感

About 李國修 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迄今原創編導共30 齣大型舞台劇。1986年創辦屏風表演班, 1997 年以《三人行不行》榮獲第 3 屆巫永 福文學獎、 2006 年獲頒第 10 屆台北文化 獎、2011年以《京戲啟示錄》榮獲第34屆 吳三連文學獎戲劇劇本類得主、2012年獲 頒上海壹戲劇大賞戲劇精神傳承獎。

專訪屏風表演班總監李國修

2012華山藝術生活節經典再現 每當涼風在台北吹起時,就知道是走出家門看戲的時候!邁入第三屆、為期一個月的《2012華山藝術生活節》以 「創意狂歡」為題,帶來輕鬆參與藝術的十月天。今年除了有更具創意的小劇場劇目,也重新審視了台灣的戲劇 之路,在以「文本」為軸的概念下,「焦點劇場」重新搬演經典戲碼。好戲上場之際,La Vie訪問了屏風表演班 總監李國修,分享屏風表演班25年來的表演藝術之路與經典戲碼的意義,並介紹本次新鮮好創意與經典不敗必看 劇目。現在就打開你的行事曆,填入精彩好戲吧! 文|廖淑鳳 攝影|Anew-Chen 圖片提供|表演藝術聯盟、屏風表演班

1 166

攝影◎Anew-Chen


Architecture|建築

Frank Gehry為東方之珠加冕的水晶桂冠

OPUS HONG KONG 擁覽上帝的傑作 「我想建造美得難以置信的作品,受世代所尊敬和愛戴。」 著名建築師 Frank Gehry 首座亞洲住宅設計案「 OPUS HONG KONG 」,創造了高踞明珠之巔,擁覽 360 °百億美景的夢幻豪 宅,並以風中蘆葦的搖曳之美,為太平山頂加冕水晶桂冠。 文|賴素鈴 圖片提供|太古地產、Gehry Partners LLP

1

170

圖片提供◎Gehry Partners LLP


圖片提供◎ Robert A.M. Stern

Interview|會客室

About Robert A.M. Stern 後現代主義理論奠基人,現代與傳 統建築的橋梁,在 90 年代為紐約 政府規劃 42 街的重整計畫,整頓 凌亂的色情區成為現今的時代廣 場。他古典優雅的設計與高品質建 築材料的使用,使 2008 年完工的 作品15 Central Park West成為紐 約豪華建築的新地標,並創紐約地 產最高賣價。www.ramsa.com

現代古典vs.自然簡約 專訪紐約國際級建築大師

紐約奢華的亞洲經驗 走進Robert A.M. Stern紐約建築總公司,這引領國際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所,有著250位建築師、如國家圖書館般的建築圖書 室,那安靜、沈靜的氛圍,能直接震魄人心;再走入Tsao & McKown的工作室,一入門便是各地收集的木椅、木桌、大塊的木地 板與西河岸明亮的光線。兩位建築大師,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氛,一個經營上流古典、另一位自然簡約,然而,他們都是紐約奢華 豪宅的代言者,現正接受許多來自亞洲的邀約,傳達屬於紐約的建築美學。且讓我們一聽,兩位國際建築大師的亞洲經驗。 文|姜冬仁Sunny•Chiang

圖片提供|Tsao & McKown、Robert A.M. Stern

About曹慰祖(Calvin Tsao) 國際知名亞裔建築師,出生於香 港,畢業於哈佛建築學府, 建築 風格以捕捉自然光影與貼近人文的 本質著稱,建築之外,還嘗試多元 跨界設計,化妝品、工業等設計, 皆獲諸多獎項。近期在紐約華爾街 的建案 William Beaver House以突 兀前衛的設計,獲得許多爭議與建 築獎項。其東方思維與西方教育的 融合背景貼近亞洲建築國際化的需 求,近年於中國的建案傾向於提供 概念與規劃性的都市計劃。 www.

tsao-mckown.com

174

圖片提供◎ Tsao & McKown


Creative TW|台灣設計力

知本設計蔡慧貞

品牌其實是一種味道 蔡慧貞,歷年來台灣在iF視覺傳達設計獎項中的獲獎王,2008年受邀成為iF的評審,也是少數被國際設計界推崇的女性設計師。外 文系背景出身的蔡慧貞不僅擁有視覺設計的天賦,也有著好文筆,在新書《蔡慧貞@台灣設計力》裡,她分享歷年來的精采案例, 時而以感性柔軟的散文筆調描寫創作的歷程與感觸,時而以鏗鏘理性的字句闡述對於設計的理念。 文|張素雯 攝影|王漢順 圖片提供|知本設計、商周出版

178

1

攝影◎王漢順


New In Town|新開店

Release the Imagination

解放家的自由想望 依著門口的老樹,位在台北建國南路二段的The Fü Store近來成為鄰近居民們最愛光顧的新場所, 像是一位喜愛環遊世界的品味愛好者,將其所見所聞,以實際的美學陳列展演, 邀請著好奇的人們輕鬆走進品味之中。 文|邱瓊慧 攝影|張晨晟

184

1


Trend Event|潮流事件

Play With the FLOW

2012台灣設計師週 《FLOW》搶先預覽! 自2007起每年舉行的台灣設計師週已邁入第6屆,今年活動規模堪稱歷年最大,除了有超過500 位設計師、100個設計品牌與團隊組織參展,並首度移師台北花博公園爭艷館擴大展出,由主題 《FLOW》引領的這股世代創意大匯流,即將在盛夏尾聲席捲你我的生活。 文|邱瓊慧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師連線

188


Vie Deco|夢幻單品

Architecture of Life

生活裡的小建築 讓建築走進生活,在自家餐桌上就能瞥見大師們的另類創作,後現代解構主義建築大師

Frank Gehry 的茶壺狂想滿溢趣味;掀開妹島和世筆下的流動線條,為飲品添入糖味與牛 奶,換上建築眼光重新探索生活,無論門外雷雨或天晴,生活裡也有輪番上陣的建築風景。 文|邱瓊慧æ攝影|Anew-Chen

商品提供|青石、設計講、Alessi、The Fü Store、Georg Jensen

Style_01 城市夜雨 2

3

4

1

192


Trend Event|潮流事件

VVG╳Food Creation

以候鳥之姿探索未知的新食之旅 你為了什麼而吃?是為填飽肚子或品嘗美味?最初,人類為了難以控制的食慾而吃, 那些源自於根本的原始本能,對任何未知的味道、食物充滿了好奇,而如今,飲食進化成了品味, 原本敏銳的感官似也被馴服了。由台灣好樣團隊於8月中旬舉辦的食物展演中,帶領參觀者重新觸摸、嗅聞食材, 甚至揚棄人類慣有吃的姿態,改以候鳥的五感為探索途徑,重新發現食物。 文|邱瓊慧 攝影|劉信佑、王漢順

198

攝影◎劉信佑


New In Town|新開店

Tapas-1西班牙料理餐廳

西班牙小碟端上分子創意 Hola!你餓了嗎?西班牙熱情的招呼語聽起來就像:餓啦,餓啦!如果你的胃口恰好喜新厭舊又愛三心二意, 那新開張的Tapas-1有備而來,那融入分子廚藝的新式西班牙料理,包你食指大動、胃口大開! 文|李佳芳 攝影|蕭如茵

204

1


Perfect match|酒×料理

Dare to Pair Cocktails & Food

Aki╳Sam 早秋的食酒迷幻 這是一場令人振奮的雙主角盛宴,雞尾酒不再是配角或餐前餐後飲料,我們大膽以調酒挑逗 開始綻放香氣的歐陸料理,由Indulge首席調酒師王偉勳Aki與主廚Sam編排出各自鮮明卻相 互匹配的食酒單,在早秋,讓味覺開始迷幻。 文|高麗音 攝影|Thomas K.

208

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