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年長者 腓 利 門 書 7-9、 17-19 節 大綱 I.
釋題
II. 經 文 A. 背 景 經 文 : 腓 利 門 書 1-25 B.
主 題 經 文 : 腓 利 門 書 7-9、 17-19
III. 背 景 IV. 釋 經 與 現 代 意 義 A. 釋 經 B.
現代意義 1.
多欣賞,少批評
2. 3.
不強求,能捨得 重關係,盡己責
V. 結 論 VI. 喻 道 材 料 1.
名人對「年老」的看法
2.
年長者的智慧
3.
神為何使人衰老?
使用建議
快樂的年長者 <腓利門書> I.
釋題 你對下列有關年長者的描述有何意見呢?
1. 大 部 分 的 年 長 者 都 是 體 衰 力 弱 , 不 可 能 對 社 會 及 其 他 人 作 出 有 意 義 的貢獻 2.
年長老化使人的智力下降
3.
大部分的年長者對性生活都不感興趣,或有心無力
4.
大部分的年長者都是十分相似
5.
年長者比年輕者更愛談論過去的事物
6.
年長者較喜歡單獨生活
7.
年長者較喜歡穿著深沉色的衣服
8.
年長者較喜歡與年齡接近的人相處 我們可否對社會或社區中的年長者有真正的認識呢?我們是否有
「 老 狗 不 能 學 新 花 招 」的 假 設,又 認 為「 老 而 不 」是 不 能 改 變 的 事 實 呢 ? 我們極可能有「老年歧視」的傾向,對年長者作出不正確的定型,奪去 他們的權利和責任。 當我們觀察年長者時,不難發現他們的衣著大多是深色而少有變化 的。但這是否供應商和廠家在沒有仔細考慮年長者真正的需要和感受, 而作出以成本作主導的決定。 一個喪偶而再談戀愛的長者,為何我們會批評他「臨老入花叢」;
如果其對象遠比他年輕更會被視為不道德的行為。一個年長的婦人,如 果穿的衣服較多色彩,就會被稱為「老來嬌」。年長者如果參與以年輕 人為主要對象的學習時,又有可能被指「臨老學吹打」 我們會常談敬老,但我們是否有真正尊重年長者的需要和盼望呢? 我們是否有「老人問題不能不處理」的心態,或基於「不為他們做些事 是不應該」的假設,而安排一些活動,使我們的罪疚感減輕。 教會事工的假設和策略,大多未能配合今天社會人口老化趨勢所產 生的需要,其中一個就是年長者人際關係的需要。「孤寂」是年長者在 這繁榮的都市生活時常要面對的挑戰;不能勝過這挑戰,年長者極有可 能被「抑鬱沮喪」所吞食,至終走上死路。年長者能快樂地生活絕不是 一件簡單的事。 II. 經 文 A. 背 境 經 文 : 腓 利 門 書 1-25 1 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我們所親愛的同工 腓 利 門,2 和 妹 子 亞 腓 亞 並 與 我 們 同 當 兵 的 亞 基 布,以 及 在 你 家 的 教 會 。 3 願恩惠、平安從
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4 我 禱 告 的 時 候 提 到 你,常 為 你 感 謝 我 的
神;5 因 聽 說 你 的 愛 心 並
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的信心〔或譯:因聽說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有愛心 有信心〕。6 願你與人所同有的信心顯出功效,使人知道你們各樣善事 都是為基督做的。7 兄弟啊,我為你的愛心,大有快樂,大得安慰,因 眾聖徒的心從你得了暢快。 8 我 雖 然 靠 著 基 督 能 放 膽 吩 咐 你 合 宜 的 事;9 然 而 像 我 這 有 年 紀 的 保 羅 , 現 在 又 是 為 基 督 耶 穌 被 囚 的 , 寧 可 憑 著 愛 心 求 你 , 10 就 是 為 我 在 捆 鎖 中 所 生 的 兒 子 阿 尼 西 謀〔 就 是 有 益 處 的 意 思 〕求 你 。 11 他 從 前 與 你 沒 有 益 處 , 但 如 今 與 你 我 都 有 益 處 。 12 我 現 在 打 發 他 親 自 回 你 那 裏 去 , 他 是 我 心 上 的 人 。 13 我 本 來 有 意 將 他 留 下 , 在 我 為 福 音 所 的 捆 鎖 中 替 你 伺 候 我 。 14 但 不 知 道 你 的 意 思 , 我 就 不 願 意 這 樣 行 , 叫 你 的 善 行 不 是 出 於 勉 強 , 乃 是 出 於 甘 心 。 15 他 暫 時 離 開 你 , 或 者 是 叫 你 永 遠 得 著 他 , 16 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在我實在是如此,何況在
你呢!這也不拘是按肉體說,是按主說。 17 你 若 以 我 為 同 伴 ,就 收 納 他 , 如 同 收 納 我 一 樣 。 18 他 若 虧 負 你 , 或 欠 你 甚 麼 , 都 歸 在 我 的 帳 上 , 19 我 必 償 還 。 這 是 我 保 羅 親 筆 寫 的 。 我 並 不 用 對 你 說 , 連 你 自 己 也 是 虧 欠 於 我 。 20 兄 弟 啊 , 望 你 使 我 在 主 裏 因 你得快樂〔或譯:益處〕並望你使我的心在基督裏得暢快。 21 我 寫 信 給 你,深 信 你 必 順 服,知 道 你 所 要 行 的,必 過 於 我 所 說 的 。 22 此 外 你 還 要 給 我 預 備 住 處 ; 因 為 我 盼 望 藉 著 你 們 的 禱 告 , 必 蒙 恩 到 你 們那裏去。 23 為 基 督 耶 穌 與 我 同 坐 監 的 以 巴 弗 問 你 安。24 與 我 同 工 的 馬 可、亞 里 達 古 、 底 馬 、 路 加 、 也 都 問 你 安 。 25 願 我 們 主 耶 穌 基 督 的 恩 常 在 你 的 心裏。阿們! B.
主題經文: 腓 利 門 書 7-9、 17-19
第 7節 兄弟啊,我為你的愛心,大有快樂,大得安慰,因為眾聖徒的心從你得 了暢快。(和合本) 弟兄阿,我因了你的愛,得了很大的喜樂和鼓勵,因為聖徒的心腸藉著 你而得了暢快。(呂振中譯本) 第 8-9 節 我雖然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合宜的事;然而像我這有年紀的保羅,現在 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寧可憑著愛心求你。(和合本) 所以我在基督裡雖有膽量能把合宜作的事吩咐你,然而為了愛心的緣 故,我寧可求,我,像我這上了年紀的保羅,如今又做了基督耶穌囚犯 的。(呂振中譯本)
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他若虧負你,或欠你甚 麼,都歸在我的帳上,我必償還。這是我保羅親筆寫的。我並不用對你 說,連你自己也是虧欠於我。(和合本) 所以你既拿我做契友,就請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他若冤你,或欠你甚 麼,都 算 為 欠 我 的。我 保 羅,我 親 手 寫 的:我 必 付 還。至 於 你 虧 欠 我 的 , 甚至是你自己,那我就不對你說了!(呂振中譯本) III. 背 景 腓利門書是聖經中,輯錄保羅所寫的書信中最個人性的一卷。而保 羅被認定為本書的作者,是這書信被納入正典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見, 這書信所顯的保羅形象,是被當時教會所重視;這書信獨特之處,就是 保羅主動提及他年長的事實。 書信的主要內容是:保羅為一個逃走的奴隸向他的主人求情。這奴 隸是阿尼西母,他的主人就是腓利門──他因保羅的工作而接受基督為 主,可能也成為一家庭教會的領袖,更成為保羅的朋友。保羅現將這奴 隸阿尼西母送回他的主人腓利門的家,當時阿尼西母已經成為基督徒。 保羅請求腓利門以基督徒弟兄的身分將阿尼西母接納到他的家中;但按 當 時 的 法 律,一 個 逃 走 的 奴 隸 若 被 捉 拿,必 被 處 死。因 奴 隸 制 度 的 確 立 , 按當時的形勢,阿尼西母似乎無法避免嚴厲的法規。 這書信與歌羅西書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兩卷書信應是在同一地點和 時 期 寫 成。按 理 應 是 在 主 後 62 年,保 羅 於 羅 馬 的 獄 中 完 成。而 保 羅 相 信 他會很快得到釋放,重獲自由,隨時可探訪腓利門。 IV.
釋經與現代意義
A.
釋經
第 7節 在這節中,保羅談及腓利門的愛心和信心對他的果效。保羅讚賞腓 利門的信與愛,因為他而心境暢快。雖然保羅是從別人的報告得知,但 他對腓利門甚有信心。
這裡「兄弟」一詞所用的語氣是十分親切的,所以可以翻譯為「親 愛的弟兄」(參呂振中譯本)。這是要說明保羅與腓利門之間的關係是 十分密切的。 「我為你的愛心,大有快樂,大得安慰」──雖然他倆還未見面, 保羅要腓利門知道,他的行為對保羅有直接的果效,一方面是讚賞,一 方是提醒。 第 8-9 節 「雖然」一詞連接上文保羅對腓利門的讚賞,及對其行事為人的信 心;「 吩 咐 」是 說 明 所 規 定 的 事。腓 利 門 是 清 楚 知 道 信 徒 應 有 之 責 任 的 , 但 保 羅 不 恃 仗 權 柄 吩 咐 腓 利 門 做 事;按 14 節 所 說 的 原 因 是「 不 是 出 於 勉 強,乃是出於了甘心」所以保羅就「求」(9 節),請求腓利門行使他 所有的自決權。這年長的主的僕人放棄自己所有的權力,使腓利門自由 地作出甘心樂意、本於愛心的決定。 「上了年紀」(呂振中譯本)或「有年紀」一詞,有學者認為應解 作「大使」而非年老,那才是保羅要表達的形象。但筆者則同意其他釋 經者的看法:保羅所要表達的是一個被囚禁於獄中的老者,因這是強化 主調的鋪排──誰可輕易拒絕獄中老者所作的要求?保羅不是隨便提及 他年長的事實,而是苦心計劃如何使腓利門作出合宜的決定。 第 17-19 節 「 你 若 以 我 為 同 伴 」( 17 節 ) ─ ─ 保 羅 要 求 腓 利 門 對 待 阿 尼 西 母 像 對待他一樣。保羅作出的要求是基於「同伴」這關係;不只是相敬如賓 的友人,而是一同分擔分享所有的苦樂與成敗的伴侶、合夥人或隊友。 「同伴」在希臘原文的字根就是「團契」「教會」的意思,是極親密的 連結。所以保羅所指的是一種超過一般人際關係的屬靈關係。如果腓利 門 拒 絕 阿 尼 西 母,不 接 納 他 進 入 他 們 的 屬 靈 團 契,成 為 教 會 肢 體 的 一 員 , 就是將保羅同樣拒於門外。 「 他 若 虧 負 你 , 或 欠 你 甚 麼 , 都 歸 在 我 的 帳 上 , 我 必 償 還 」 ( 18-19 節上)──這裡似乎是指阿尼西母從主人家中偷走一些東西。但不一定
是事實,因為這句是以假設的形式來表達。但不論有沒有偷,逃走的奴 隸所欠主人的,就是他自己的生命。 「 這 是 我 保 羅 親 筆 寫 的 」( 19 節 下 )─ ─ 保 羅 在 這 裡 好 像 用 親 筆 簽 名,確定他堅決願意為阿尼亞母承擔責任,而將欠單簽署確立。 B.
現代意義 年長的保羅所面對的是一個十分複雜的處境,涉及人際關係、教會
合 一 、 社 會 不 安 等 問 題 。 但 他 還 是 充 滿 生 命 力 , 而 且 心 境 順 暢 ;這 正 是 一 位快樂年長者的典範。他處理這事件的手法與心態,應是今天年長者要 得到快樂生活的要訣。 1.
多欣賞,少批評 論到愛心和信心,沒有人可以否定保羅就是一個極佳的見證人,也
是眾肢體的典範,因為他的言行早已「令眾聖徒的心得到暢快」。但他 從沒有因此而自以為是,反之,當他得知腓利門的行為「令眾聖徒的心 得到暢快」,就衷心表達他對腓利門的讚賞,而他也心得到暢快。 一個能欣賞別人成就和長處的人,是一個快樂的人。為甚麼有些人 不能欣賞別人的成就和長處,這可能是他長期活在批評和指摘中的結 果。所以單是年齡的增長不會使人變得多批評而少欣賞別人。「今日的 你,也是明日的你」。今天你不學習欣賞別人,年長時更難有能力去欣 賞人與事。讓我們現在就學習欣賞別人。無論是年長或年輕,在學習欣 賞別人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課,就是不要藉著與別人比較來肯定自己, 因 為「 人 比 人 比 死 人 」( 按:此 乃 廣 東 俗 語,意 謂 人 與 人 比 較 誰 強 誰 弱 , 總 有 一 方 受 傷 害 )。人 的 價 值 是 由 基 督 的 救 贖 所 肯 定 的;這 是 恩 典,「 免 得 人 有 自 誇 」 ( 弗 二 9) 。 批評別人不單自己心境得不到暢快,而且因為別人被批評後向你反 擊你便須花上大量心力作出回應,堅持自己的觀點;這是一個困局,使 人失去快樂。 另一個導致人好批評的因素,就是對凡事都持消極的心態,例如: 有陽光時認為太熱不宜外出,看見天色較暗則以快下雨為不出門的理
由。人不能享受人生,是因為只顧拚命挑剔,總要找出一些自己不滿意 的人與事,而一般都可以「心想事成」。 如果用鼓勵代替指摘,支持而不爭競,肯定而不去否定,這樣的生 活取向一定能快樂而不會沮喪。這正是年長(有年紀)的保羅在腓利門 書中表現的人生取向,也是他一貫的人生取向。年長者應多學習保羅這 種取向,使自己能成為年輕人的導師、引路者和支援者,幫助年輕人在 成長路上能有力地生活。 2.
不強求,能捨得 保羅在信中清楚說明,他是可以直接命令腓利門如何處理阿尼西母
的,因為他是「有年紀的,現在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按人情和道 理,保羅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要求腓利門去辦理合他心意的事。 令年長者不能快樂地生活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面對生命中不同的損 失,例如:身體機能、人際關係、社會身分和影響能力等。其中一個甚 難接受的損失就是失去控制人與事的權力。因為沒有權力就不能作主, 甚至不能在與自己有關的事上作決定;人會感到無助、焦慮,和沒有保 障。 但保羅可以放棄使用他的權力,讓自己面對可能受損的處境。有些 年長者因害怕失去權力,即使當自己再無能力使用這權力時,還是拚命 抓著不放。但這樣的掙扎不單不能帶來安全感,反之,因懼怕權力被奪 去而不能享受人生應有的快樂,和心靈的舒暢。「捨得,捨得,一捨就 得,就怕你不捨不得」,保羅能夠捨得,是因為他已得著至寶──基督 的愛。 愛 是 基 督 教 信 仰 的 根 基,但 這 非 一 般 人 所 認 定 的 觀 念。一 般 人 說「 我 愛」等於「我要」,但「基督的愛」卻是為著別人的好處,「捨得」甘 心樂意。 當然,年輕人敬愛年長者時,也要有「捨得」的心態,不應覺得他 們是「問題」,要「解決、處理」他們。他們是「可愛」的,是神創造 的恩典,而不是「阻礙地球轉動」的「老古董」。而年長的也不要「以 老 賣 老 」,凡 事 都 擺 出 長 輩 的 架 子。長 與 幼 都 要 以 肢 體 相 待,亙 相 專 重 ,
真的「捨得」自己去愛對方像愛自己一樣。這樣,不論年長或年輕的, 在人生中的損失都可以有豐富的補足。「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 得 益 處 」 ( 羅 八 28) 。 3.
重關係,盡己責 奴隸制度在保羅時代的社會運作上,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價值;所以
如有破壞這建制的行為,社會的成員是會作出反擊的,以保障他們自己 的利益。保羅要求腓利門接納阿尼西母一事,對腓利門來說,是十分為 難的。保羅明白他的處境,故此願意與他分擔,甚至承擔所有後果。因 為保羅是以契友、同伴的關係來與腓利門一同面對,他重視這關係,不 願將難以承擔的重擔放在關係的另一方;他知道良好的關係必須建立在 公平的原則上。 孤寂是年長者生活得不快樂的另一個成因;而關係的破壞造成孤寂 的處境。不願承擔責任,加上只計算別人應付的責任,或自己已付上代 價而對方未有回應;這些斤斤計較的心態是破壞伙伴關係的致命武器。 這種心態不會是突然而來,一個人若一向只追求擁有而不重視與人分 享,到了年長退休後,也不會重視建立關係而樂意以公平分享的原則與 人相處。年長的保羅願意在建立和維持關係上付上代價,因為他凡事都 「 以 基 督 的 心 為 心 」 ( 參 腓 三 5) ; 基 督 為 要 與 罪 人 重 建 破 壞 的 關 係 付 上最大的代價──犧牲自己的生命。保羅可以稱腓利門為同伴契友,因 為他願付上最大的代價──承擔所有後果;他也清楚知道,他現在雖被 囚禁,但不是孤寂地面對人生。 當我們與年長者一同生活時,一定要尊重他們承擔責任的權利。教 會有責任不斷裝備他們,使他們有能力承擔責任。「成全聖徒,各盡其 職 , 建 立 基 督 的 身 體 」 ( 弗 四 12) , 這 是 教 會 的 工 作 , 無 論 年 長 或 年 輕 的 教 會 肢 體,他 們 都 有 權 接 受 訓 練,以 致 具 備 事 奉 別 人 的 能 力。事 實 上 , 勝過孤寂的最佳方法,絕不是只混入人群中,或不斷參加各樣活動,而 是知道自己真正屬於自己認為重要的群體。這種歸屬感是藉著對群體的 貢獻而被肯定的。所以,教會的年長者必須與其他不同年紀的弟兄姊妹 一樣,成為「信徒祭司」,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歸屬感。 V.
結論
快樂的年長者懂得欣賞別人,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與事,因此可 以享受人生而不會苦渡「餘」生。同時,因為「捨得」而不會凡事「執 著」,使生活常處作戰狀態,故能得自由暢快的心境。再者,當年長者 能承擔信徒祭司的職分,善用其所長,並以生活經驗所發展的智慧,使 自己成為信仰群體中有能力的成員,就不會在孤寂中絕望無助。 VI.
喻道材料
1.
名人對「年老」的看法 莎士比亞的《悉隨尊便》一書中,對「年老」的描寫是:「齒落、
眼盲、味衰,百物皆空。」 2.
年 長 者 的 智 慧 :( 可 用 於 IV.B1) 一個旅客走近一城,看見一老婦坐在路旁,上前問她前面城市的景
況。老婦反問這旅客從哪城市而來,那城市的景況如何。旅客說:「那 裡生活困苦,人與人不斷爭鬥,沒有信任,人們生活在因戰爭所產生的 不安中,公平正義根本不存在,所以我離開那城。」老婦回答說:「前 面的城市將與你從前生活的城市一樣。」。那人十分失望,垂頭而去。 又一個旅客走近老婦,上前問她前面城市的景況。老婦反問這旅客 從哪城市而來,那城市的景況如何。那人說:「那裡生活十分順暢,人 與人和平共處,相親相愛,互相信任,如非因為不能控制的處境,我一 定不會離開那城。」老婦回答說:「前面的城市將與你從前生活的城市 一樣。」那人十分快樂地走進前面的城市。 3.
神 為 何 使 人 衰 老 ? ( 可 用 於 IV.B2)
有位主內姊妹正面對年紀漸老的痛苦,她問一位宣教士:「為何神 容讓人日漸衰老和軟弱?」宣教士想了片刻就回答:「神賜力量和美麗 給年輕人,是在他們的身體方面;但祂賜力量和美麗給年長者,則在他 們的屬靈方面。神容讓年長者日漸失去短暫的肉身力量與美貌,為使他 們注目於屬靈的力量與美麗──那是永恆的。因此,作為年長者,我們 會 渴 望 離 開 那『 短 暫 的 』,進 入 永 生 的 家 鄉。若 我 們 停 留 在 肉 身 的 年 輕 、 強壯和美麗,我們可能永遠不想離開那『短暫的』。」
─ ─ 撮 譯 自 Our Daily Bread 1997 年 12 月 2 日 使用建議 1.
這篇道材適用於「敬老主日」。
2.
這篇道材也可用於一般主日崇拜,對年長的弟兄姊妹而言,本道材
給他們很好的勉勵和指引。對年輕的弟兄姊妹而言,本道材幫助他們於 年輕時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以致年老時做個快樂的年長者;講員可鼓勵 年 輕 信 徒 與 他 們 的 父 母 分 享 這 篇 道 的 信 息,幫 助 父 母 做 個 快 樂 的 年 長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