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空間設計系的想像力教育成果

Page 1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5009.aspx#.WxZLtkiFOUk

空設系奪金點新秀設計獎、臺南創意新人獎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80604 14:26:22)

金點新秀設計獎獲獎同學合影

林佩琪 -解構下的販賣鄰介 – 大銃街坊溫度


全國最大的設計創意類展覽,新一代設計展於日前頒佈「金點新秀設計競 賽」,崑山科大空設系今年由林佩琪《解構下的販賣鄰介–大銃街坊溫度》在 103 件作品中突圍而出,奪下「金點新秀設計獎」;進修部紀紫旋、謝振雄、郭 叡岡等人的《竹園崗創生工場-臺南舊司法宿舍改造計畫》,則拿下「金點新秀 贊助特別獎-臺南創意新人獎」。 崑山科大空設系今年在新一代設計展表現優異,全國僅五件「金點新秀設 計獎」,該系便奪下一件,同時獲得「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臺南創意新人獎」, 給予今年度空設系師生莫大鼓舞。本屆畢業設計召集老師張從怡表示,今次得 獎的學生作品均提出對當代空間議題的新設計方案,重新反思時空背景變化 後,人之於土地、之於環境而產生的關聯性。由許正傑老師指導林佩琪同學的 作品《解構下的販賣鄰介–大銃街坊溫度》,即探討大銃街坊老街空間塑造之在 地議題,試圖喚起夜市景象、高低招牌、鄰介攤販所富涵臺南情懷,整體設計 表現細緻、豐富具有層次,故而受到評審青睞。 另外,由張博碩、林秀慧老師指導進修部同學所設計的《竹園崗創生工場臺南舊司法宿舍改造計畫》,則以臺南舊司法宿舍群為對象,透過建築群改建增 建方式,注入在地創生理念的機能於基地內,並結合垂直綠化與永續建築之理 念,讓都市失落空間再利用的同時達到生命、生活、生產之三生一體精神,其 扎實成熟的設計內涵獲贊助特別獎評審肯定。 為讓更多設計新銳作品被看見,金點新秀設計獎另舉辦「新新:2018 金點 新秀設計展」,空設系顏聖諺同學作品《Te 宅-澎湖風土住宅新想像》,由跨領 域評審從金點新秀設計獎入圍作品雀屏中選,將於 6 月 5 日至 9 月 30 日,在松 山文創園區臺灣設計館展出。空設系張郁靂主任表示,本屆空設系畢業同學在 國內外設計競賽,如高雄青春設計節、全國室內空間設計系畢業聯展、金點新 秀設計獎、臺灣空間美學新秀設計師大賽、德國紅點競賽等,累計獲得超過 13 項優選及逾 70 件作品入圍的佳績,顯示該系多年深厚累積的設計能量及教育熱 忱,期待未來能延續能量,再創佳績。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s://www.ksu.edu.tw/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4537.aspx#.WxZO70iFOUk

全國室內空間設計系畢業聯展 空設系獲 8 獎肯定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80528 11:38:12)

空設系松菸畢展開幕

空設系亞成體畢業展師生大合照


第十七屆崑山科大空設系畢業生舉辦南北巡展,日前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 參與全國室內空間設計系聯合畢展,全國逾 16 所校系參展較勁,該系仍突破重 圍,共有 8 組作品獲得全國室內空間設計系畢業聯展優等獎,繼高雄青春設計 節後又一佳績! 全國室內空間設計系聯合畢展除了同學作品本身的吸睛度外,各校在展場 主題、視覺、文宣等設計等風格上都下足了苦心。崑山科大空設系日前剛於高 雄青春設計節奪下空間設計類一銀、二優選,《解構下的販賣鄰介-大銃街坊溫 度》、《城市菌生-生活突變的建築》、《城界繫橋-串聯常民生活的橋下空間》、 《敘市尋匠-廢墟市場裡的匠人魂》、《描繪生命的地圖-墓園,寶塔,告別》等 8 組作品再奪下此次的優等獎,可謂年年獎不完。 空設系「亞成體」畢製展場位於松菸北向倉庫,是參展院校中主要的展場 之一,展出入口意象為一不規則框架置入可動的線性及文字元素,並使用竹片 編織的蛹意象呈現光影變化,象徵同學們形象主題「亞成體」成長蛻變之過 程。召集老師張從怡表示,空設系全員出動,共展出 80 餘組作品及 VR 體驗, 為全部參展學校最多,可見同學對這次聯展的企圖及重視。 該展覽延續去年傳統,同步舉行榮譽評圖,邀請國內知名建築師及享譽業 天民等人,在現場進行深度的畢設評圖。空設系師生不受場地上的限制,對作 品內容進行嚴格、深刻的檢視與討論,吸引許多觀展民眾佇足聆聽。松菸聯展 落幕後,崑山空設系將於 5 月 26 日至 28 日,在臺北新一代設計展與大家再次 見面,歡迎各界蒞臨指導。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3293.aspx#.WxZQOkiFOUk

創媒、民生學院奪高雄青春設計節 4 大獎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80508 14:43:15)

空設系獲銀獎及優選同學與指導老師開心合影


2018 青春設計節頒獎典禮於高雄駁二盛大舉行,崑山科大創意媒體學院及 民生應用學院聯手拿下 1 銀 1 銅 2 優選,包含空設系《棒球敞》獲空間設計類 銀獎;《解構下的販賣鄰介 - 大銃街坊溫度》、《S.S. MARKET - 學生與超市的異 享生活》獲得優勝獎,時尚展演學程「格式化」則奪下場地設計競賽銅獎。 高雄青春設計節自 2005 年發起以來,已成為臺灣最具指標性的青年創意設 計聯展之一,今年參與學校來自北中南 59 所大專院校、108 個設計相關科系, 共有 1147 件各校設計及影視科系參賽作品,競爭者眾多。在歷經多日評審團嚴 格檢驗及激烈競爭下,設計競賽共頒出「互動科技與遊戲設計」、「空間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立體造型暨產品設計」及「場地設計」等五大類獎項。 崑山科大在設計賽的各類獎項均闖進決賽,如視傳系以《野臺 ONE》、《若 水神舍》及《Mao Hi Hi - 給浪浪一個安全的環境》,入選「視覺傳達設計」及 「互動科技與遊戲設計」獎項,而空設系延續過去優異成績,強勢入圍六組作 品。除了設計競賽外,在青春影展部份,視訊系以《會客吧爸》、《瑞》兩件深 入社會議題的感人創作入圍影視類獎項,視傳系則以精巧劇情的《魚與米諾》 入圍動畫類獎項,崑山科大共計入圍 9 項青春設計競賽及 3 項青春影展,是南 臺灣表現最好的學校之一。 更值得一提的是,崑山科大空設系「亞成體」及時尚展演學程「格式化」, 皆雙雙入圍場地設計競賽,而時尚展演學程更突破小場地限制,以科技反思為 設計主題,拿下場地類銅獎,創媒學院與民生學院聯手,全方位的精采表現與 本次聯展主題「次次交乘:放大倍率,揭發創意」的設計精神不謀而合。創媒 學院畢業展總召劉現成及張從怡老師表示,兩院帶領五系以「共創共享」的理 念團體創作,希望在各系獨特的主題中,又能互相融合,呈現學生獨一無二且 具有創造力的作品。在高雄青春設計節落幕後,二院將於 5 月 25 至 28 日移師 臺北「新一代設計展」呈現亮麗成果,歡迎各界蒞臨參觀指導。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2.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2647.aspx#.WuaHXYiFOUk

金點新秀設計獎入圍揭曉 空設系三度蟬聯入圍王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80427 14:12:23)

謝艾玲-「城市邊陲遊樂實驗室-運河視平線」

莊語婕-「風起廟埕-康樂街民俗樣貌」


即將邁入第 37 年的「新一代設計展」,日前公佈金點新秀設計獎初選入圍 名單,今年空間設計類參賽作品共 581 件作品,總入圍數為 103 件,入圍率約 17%。崑山空設系強勢入圍 22 組「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及 8 組「金點新秀贊 助特別獎」,全部 22 件作品合計入圍 30 個獎項,連續三年入圍數全國學校最 多。 崑山科大空設系今年在甫公布入圍名單的「新一代設計展」表現優異,畢 業設計召集老師張從怡表示,今次入圍新一代設計展的學生作品跳脫傳統設計 思考,更加關切生活議題,例如農村聚落、廟宇、橋下空間利用等都成了設計 對象,相當具有想像力。 莊語婕的「風起廟埕-康樂街民俗樣貌」,試圖融合在地五營信仰以活絡廟 埕空間的街道樣貌;林秀慧、吳培暉老師指導學生陳宥勳保留傳統合院隔局, 以共生耕作方式再造宜蘭農舍新樣貌;許正傑老師指導學生謝艾玲將臺南運河 重新改造成一個城市邊緣遊樂實驗場。此外,進修部學生紀紫旋、謝振雄、郭 叡岡三位同學合作的作品「竹園崗創生工場-台南舊司法宿舍改造計畫」,也入 圍金典新秀贊助特別獎,崑大空設系一脈承襲的扎實教學基礎備受肯定。 崑山科大今年於新一代設計展的攤位,將於臺北市世貿中心三館 6-08 展區 展出,該展覽於 5 月 26 日至 28 日盛大開幕。今年空設系畢業製作主題為「亞 成體」,象徵從脆弱、青澀的幼體,蛻變成更獨特、成熟個體的過程,除了表現 學生在探索社會議題、詮釋空間價值外,更能與觀眾一起不斷賦予作品新創 意、新生命,成就一個比畢業展覽更多的行動。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s://www.taiwanhot.net/?p=565993

為國爭光

崑山科大空設系 14 件作品入圍德國紅點

概念設計獎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18-04-18 15:14

入圍作品之一。

入圍作品之一。


近年來在各國際設計大賽中得獎的崑山科大空設系學生作品,又有 14 件作 品入圍德國紅點設計獎。崑山科大校長蘇炎坤表示,紅點概念設計獎是全球規 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設計競賽之一,每年有近 5000 餘件作品參賽。崑山科大 空設系今年入圍 14 件作品,表現十分亮眼,期待能順利獲獎,為國爭光。

崑山科大校長蘇炎坤表示,德國紅點概念設計獎被公認是全球設計獎中的 頂級獎項,每年都吸引來自全球的優秀設計家參與。該校空設系去年初試啼 聲,即有 6 件入圍,今年擴大到 14 件,顯見該校在設計方面的教學獲得肯定。

崑山科大創媒學院黃雅玲院長表示,今年的入圍作品中,《描繪生命的地圖 ─墓園,寶塔,告別》,提出公園化的墓園空間新體驗,讓生命告別不再哀戚。 《鑲在濕地中的市場,城鎮中的生活場域》,則是透過傳統零售市場及溼地景觀 的結合,創造都市生活的新場域。作品展現強烈的企圖心及多元的形式,期待 能受評審青睞,登上國際設計競賽舞台。

崑山科大空設系張郁靂主任表示,在學校全力提供資源協助及支持下,除 14 件入圍德國紅點概念設計獎外,另有 6 件入圍青春設計節空間類競賽及 7 件 入圍台灣空間美學新秀設計師大賽。顯見教師在授課的專業基礎與設計教育的 紮實,呈現良好成果。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2006.aspx#.WuFCY8iFOUk

空設系 14 件畢製作品入圍德國紅點概念設計獎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80418 14:40:09)

空設系學生陳辰瑋作品:城市菌生

空設系學生林紫筠作品:鑲在溼地的市場 城鎮中的生活場域


德國紅點設計獎是當今全球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設計競賽之一,其 中,「紅點概念設計獎」被公認是全球設計獎中的頂級獎項,每年共均有近 5000 餘件作品參賽。崑山科大空設系今年一舉入圍 14 件作品,成績亮眼,備 受期待。 崑山科大空設系去年初試啼聲,即取得 6 件德國紅點概念設計獎入圍,今 年的入圍作品中,《城市菌生-生活突變的建築》述說以黏菌生長、植生的概 念,構築都市中二次施工的增建,將共享及交流空間延伸至立面,以達成共生 互利的狀態;《描繪生命的地圖-墓園,寶塔,告別》則提出公園化的墓園空間 新體驗,讓生命告別不再哀戚;《鑲在濕地中的市場 城鎮中的生活場域》透過 傳統零售市場及溼地景觀的結合,創造都市生活的新場域。創媒學院黃雅玲院 長認為,以上作品均展現強烈的企圖心及多元的形式,受評審青睞,期許學生 未來能進一步登上國際設計競賽舞臺。 崑山科大空設系本屆畢業設計召集老師張從怡表示,在現今競爭激烈的設 計產業下,學生畢業後不僅面臨國內就業環境的挑戰,更需要思考如何將設計 實力與國際接軌。因此,空設系張郁靂主任認為,在學校全力提供資源協助及 支持下,除了 14 件德國紅點概念設計獎入圍外,亦獲得 6 件青春設計節空間類 競賽及 7 件臺灣空間美學新秀設計師大賽之國內競賽入圍,該校積極支持及推 動設計教育,空設系老師在授課的專業基礎與設計教育的紮實,皆呈現良好成 果。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1536.aspx#.Ws7R-ohuaUk

空設系青春設計節傳捷報 入圍數全國第一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80411 13:46:42)

黃子瑜作品 -S.S. MARKET-學生與超市異享生活

朱曉慧作品-尋.農藝舊趣

顏聖諺作品-Te [宅]-澎湖風土住宅新想像


高雄駁二青春設計節日前公佈初選入圍名單,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表現依 舊亮眼,延續去年佳績,強勢入圍空間設計類 6 組,佔入圍總數近六成。該系 去年創下包辦所有空間設計類獎項的記錄,今年表現備受期許。 崑山科大空設系第 17 屆畢業製作以「亞成體」為主題,象徵著同學從脆 弱、青澀的幼體,蛻變成更獨特、成熟個體的過程。召集老師張從怡表示,藉 由畢業設計策展的機會,期盼這群新世代的設計者,能積極成為推動設計對話 的媒介者,在探索社會議題、詮釋空間價值外,並帶著熱情及勇氣,大膽宣告 自己的設計理想與信念的價值。 本屆入圍作品題材創意十足,顏世樺老師指導學生顏聖諺,就澎湖風土住 宅提出新想像,強調「自然」與「生活」的和諧交織;林俞欣以舊棒球場為對 象,企圖讓封閉的球場對市民開放而產生新的空間行為;黃子瑜將超市、學 生、出租住房及新型態服務結合,發展出學生共享的新型態超市。 另外,許正傑老師指導學生林佩琪創作大銃街坊老街空間塑造的在地議 題,讓擔任城內外中介點的大銃街能串起各種景象,收藏攤販所富涵的臺南情 懷。張曦勻老師指導學生鄭雅芝,則深入七鯤鯓沿海軌跡,訴說安平沿岸敘事 的空間體驗。梁凱翔老師指導學生朱曉慧則以農村的合院與曬架為靈感,重現 了「埕」的人情。以上六件作品呈現出多元且具獨特觀點,故受評審青睞入圍 決選。 空設系師生團隊除入圍高雄青春設計節,還分別參與第七屆全國室內設計/ 空間設計聯合畢業展、新一代金點新秀設計競賽等空間設計類等競賽及展出。 高雄青春設計節將在高雄市駁二特區大勇倉庫 P2 登場,歡迎就讀空間設計相關 的學生,於 4 月 27 日至 5 月 6 日一同共襄盛舉。 崑山科大空設系畢業製作展出時間: 1.高雄青春設計節 4/27~5/6 高雄市駁二特區大勇倉庫 P2 2.第七屆 intro 全國室內空間設計畢業聯展 5/18~5/21 台北市松菸文創園區 1F 北向製菸廠 3.新一代設計展 5/25~5/28 台北市世貿三館 F08 4.崑山科大空設系第拾柒屆畢業專題校內展 6/3~6/10 崑山科技大學創媒藝廊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2773.aspx#.WufJSoiFOUk

空設系邀環境友善美食家 談農產永續經營的活動與 空間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80430 15:46:08)

知名環境友善美食家葉杏珍老師蒞校演講

空設系學生參與銘澤講座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每學期皆辦理「銘澤講座」,本學期第一場活動由國內 知名環境友善美食家葉杏珍老師主講,以「農產永續經營之活動與空間」為 題,分享她在多年來與在地小農共事中發現的友善環境之道,吸引 200 多名校 內校外師生參與。 葉杏珍以過去在微風市集的豐富經驗為例,提到要經營一個農產活動與空 間,除了與空間中的人、事、物息息相關,也不可忽視市集美學,這類美學不 是僅靠設計師的美感能力,更是要能集合眾人之力,發展出屬於在地之美。 例如:微風市集以染布作為遮陽之用,在市集形象上美不勝收,每次市集 開始與結束時,還需要邀請所有的小農同心齊力一起將染布升至頂棚,葉杏珍 認為,能夠透過一些活動設計讓人與人之間有更多良好的互動,才是維持一個 市集永續的首要條件。 空設系助理教授梁凱翔表示,該次演講對師生最大的提醒就是:「設計應始 於好好認識設計對象。」例如:演講一開始講師便提問,當令的食材有哪些? 這樣的問題卻令在場學生面面相覷。「如果對設計對象不夠了解,要如何設身處 地為他人進行空間創作?」葉杏珍的提醒也獲得在場師生熱烈回應。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2467.aspx#.WuE_VMiFOUk

藝術中心展出「拯救『漂鳥計畫』-創意農業販賣所 設計成果展」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80425 11:20:07)

展覽作品展示

指導老師與參展學生合影


崑山科技大學藝術中心邀請該校空設系林秀慧老師策畫「拯救『漂鳥計 畫』-創意農業販賣所設計成果展」,該系大三生從體驗農作開始,構思對於農 業展售的創意想像,整體設計操作以 2018 TSID Student Award 競賽為發想題 材,思考農業產銷空間的可能。展覽即日起至本月 28 日,歡迎蒞臨觀展。 漂鳥計畫、青年返鄉、有機生產、小農經濟等是當今農村改造及產銷結構 調整的關鍵,也是綠色農業永續發展的契機。面對此一土地運動,身為青年設 計師,如何運用空間設計專業,透過創意與行銷的概念,提供農業販售的推廣 空間,實為展覽的主題。召集人郭一勤教授表示,展覽透過學生對於農作體驗 的心得,以及農業生產與創意展售的議題探討,逐步將土地的概念轉化為充滿 創意的空間創作。 藝術中心主任潘大謙認為,展覽的展示類型多元而豐富,林奕辰同學以 「光合作用」為題,將自然「光」加上小農品牌化「合」作,期待在空間中透 過農產的展示,提升產銷的效益「作用」;林宏恩同學以「攤」為概念,以漫遊 在城市的冰店為題,重新定義水果攤,構思極具特色之空間零碎化的產銷中 心。 展場中不乏以土地、農作、食材等不同議題為主軸思考的作品,如黃羿瑄 同學以辛香料 - 胡椒為題的「香旅,鄉旅」設計,蔡馨惠同學以臺灣精緻農業 蓬勃發展的反思為題的「追溯」設計,以及郭庭妤同學以瑪家部落「禮納里」 為題,期待透過展示讓土地的農作文化代代相傳等極具主題的創意設計。 策展人林秀慧老師補充說明,空設系學生利用場所的概念、農作的關照與 物產的特質發展,將自己對創意農業販賣所的想像,透過圖說與模型具體化的 呈現出來。作品展現三年級學生的電腦技術工具應用能力,同時表達對於環境 議題的學習,並具體呈現創意農業展售的空間氛圍。展覽會場也展出學生設計 構思的概念與空間創作的模型,讓觀者能夠了解所有作品的創作內容。 空設系張郁靂主任期許三年級學生對空間設計的操作是設計專業技術能力 的強化,也是對於社會脈動認識與關心的具體表述,而展場中豐富多樣的作品 不僅是學生自身對於產銷所的創意想像,也是老師與同學們對於設計操演付出 努力的表現。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28512.aspx#.Ws7WuIhuaUk

空設系囊括臺灣第二屆 SLDA 貨櫃屋設計競圖大獎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80206 13:31:44)

得獎學生與業主合影

「空間設計組」設計大獎作品《築進林里》


三立貨櫃有限公司舉辦第二屆 SLDA 三立盃貨櫃屋設計競圖大賽,吸引全國 22 所大學及高中職的 500 多位師生共襄盛舉,崑山科大空設系不負眾望,以精 湛實力囊括「空間設計組」設計大獎及金銀銅獎,「3D 立體彩繪組」則奪得金 彩獎與三立獎,全國最大贏家! 第二屆 SLDA 三立盃貨櫃屋設計競圖大賽主題共分成三組,「空間設計組」 以環境整合及創意巧思的青年旅社為題,「行動商店組」以可移動並強調生活美 學的小商店為題,「3D 立體彩繪組」則須有永續環境的人文關懷元素。歷經初 審、複審以及決選簡報等嚴謹評選過程,日前在三立貨櫃有限公司舉辦隆重的 頒獎晚會。 崑山科大空設系主任張郁靂教授表示,該次競圖空設系表現亮眼,囊括了 所有大獎,尤其在「空間設計組」表現亮眼,陳懷恩同學的《築進林里》以清 晰的配置分區結合行動露營車的現代生活概念獲得青睞,抱走最風光的「設計 大獎」;魏伯丞同學的《Tales by light on the water》以成熟的商旅設計手法結合 工作坊創造錯落有致的空間視野,獲得金獎;銀獎作品《劃開群聚的脈絡》由 林弈辰、鄧子正,以軸線概念巧妙結合 321 聚落景觀,並創造迷人的夜景燈 光;銅獎作品《片面交錯》則為周佑澤、林詠駒以下沉式的地景設計概念。 在「3D 立體彩繪組」的部分,作品《蒙德里安》由空設系黃煜凱、賴沛 愷、陳稜妮、范巧諭、陳彥均、周佑澤、林詠駒、張晉穎、王婧環、陳佳青、 陳怡雯、吳宜庭、黃繹諼,以簡單的分割線條及顏色,巧妙地將臺灣特有物種 及阿里山小火車,創作在貨櫃上,獲得三立獎;《海洋汙染》作品則由視傳系吳 沂芳、曹瑋、吳羿萱,將受到污染的海洋以垃圾場般的情景來警醒人類,獲得 金彩獎。 貨櫃不單只有承載貨物的功能,同時也承載著臺灣的海洋動力與產業能 量,三立貨櫃有限公司所創設的臺灣 SLDA 三立盃貨櫃屋設計競圖大賽平臺,除 了積極培育新一代的設計人才,也激發學生的創意思考,引導學生關懷弱勢, 建立學生溝通的平臺,鼓勵學生勇於挑戰,該屆獲獎作品也將在三立企業的展 覽館進行現場作品展覽,歡迎民眾蒞臨觀賞。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26794.aspx#.Ws7X84huaUk

空設系邀國內外學者專家 暢談當代藝術設計之情欲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80102 15:07:38)

空設系「銘澤講座」學生參與踴躍

國際攝影大師范毅舜蒞校演講

許偉揚建築師則談到真實空間敘事


崑山科大空設系「銘澤講座」為慶創系 20 週年,邀請到三位知名的學者專 家蒞校分享「設計的七情六慾」,首場活動由策展人施承毅談「博物館敘事空間 與觀眾經驗」,第二場演講邀請到國際攝影大師范毅舜,分享近年的創作及對家 鄉的觀照,最終場則由許偉揚建築師談空間設計的理性與感性,場場皆精采。 首場活動由策展人施承毅以「博物館敘事空間與觀眾經驗」為題揭開序 幕,近年臺灣興起一股策展熱潮,在多元的展演、文化活動中,施承毅提醒學 子如何理解與觀察這樣的現象,將展覽視為與觀眾溝通的媒介,並引用國內外 的案例說明,結合博物館學、空間規劃與設計研究談展覽的生成,從最初的內 容調研、展覽策劃、到展示設計與現場施工,最終成為一個博物館敘事空間, 讓觀眾擁有有趣且難忘的觀展經驗。 第二場演講邀請到國際攝影大師范毅舜,他曾受邀於世界各國舉行攝影個 展,該次演講從遙遠的歐陸講到臺東「公東的教堂,再回到「臺南、家」,期間 穿插數百張動人的影像,從花卉、建築到生活的表情,感動在場數百位聽眾。 學生詢問何謂「美的本質」?范毅舜表示,首要是技術面夠成熟到位,畫面構 思則要以身體力行代替口說理論,直接走訪現場,拍攝能感動人的事物,讓鏡 頭與成品直接表達想說的故事與情感。 許偉揚建築師則談到真實空間敘事,總是來自於作品論述之外的七情與六 欲。從七情「喜、怒、憂、懼、愛、憎、欲」中,理性於設計團隊的經營、管 理、傳承、溝通、合作、妥協等各種資源的複雜整合。同時從六欲 「見欲、聽 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中,感性於自我設計哲學與建築論述的真實建 構及實踐的渴望。三位講師的精闢的見解讓在場師生獲益良多。 「銘澤講座」由空設系助理教授梁凱翔主持,師生在講座中激盪不少火 花,三位學者專家不約而同提醒年輕設計師,面對未來的挑戰前,可透過多領 域的實習來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與志向,提早訂好目標,充實基本能力、將 技術面做到專業等級。同時透過與業界的接觸了解市場方向,並練習自我行 銷,才能在未來設計競爭中脫穎而出。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26229.aspx#.Ws7akIhuaUk

「TID 巡迴展暨論壇」邀建築師與學子深度對談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1221 15:17:34)

三位與談人蒞校與學子互動

空設系師生及與談人合影


崑山科大空設系歡喜迎接創系 20 週年,特與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合作辦 理「TID 臺灣室內設計大獎校內巡迴展覽暨論壇」,邀請到屢獲臺灣住宅建築獎 的黃介二建築師、活躍於各大建築創作展的翁廷楷建築師、拿下 2017 北美館 「X-site 計畫」首獎的陳冠瑋建築師蒞校與學子深度對談。 崑山科大空設系培育無數相關產業人才,今年適逢創系 20 週年,除與中華 民國室內設計協會合作辦理「臺灣室內設計大獎 TID AWARD」巡迴展(即日起 至 2018 年 1 月 12 日) ,更進一步舉辦論壇,以無框架的座談形式,邀請業界專 家分享對空間設計不同世代間設計價值觀的轉變,精彩的深度對話吸引 200 多 名學生到場參與辯論,活動皆由即將畢業的空設系學生主導、籌劃,讓人看見 該系學生已能獨當一面。 臺灣室內設計大獎(TID AWARD)十年來為華人設計界的最高指標,每年 都會舉辦世界巡迴展覽,崑山作為臺灣展覽接力的壓軸站,配合舉辦一場讓設 計產業及學生相互交流的座談,而非傳統制式化的演講。空設系畢製總召張從 怡老師表示,學生的細膩策劃,呈現一到三年的空間專業設計訓練,同學們挑 選了「世代差(Generation Difference)」作為座談主題,分別就所關切的設計教 學、師生溝通、未來就業等主題,提出了大膽及多元的問題。 面對 200 雙好奇而專注的眼睛,翁廷楷建築師表示,現在的學生願意投注 更多心力關注社會議題,反應了新一代設計人的眼界相較以往,更具突破力及 企圖心,不同世代間設計差異的溝通、理解,都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一環。黃 介二建築師則以自身經驗,分享執業建築師的甘苦及成長經驗。陳冠瑋建築師 則鼓勵年輕的設計人勇於嘗試,並培養自己在團體中不可取代的專業能力,方 能在設計路上走得長遠。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25600.aspx#.Ws7b2ohuaUk

空設系辦理「TID AWARD」巡迴展 慶創系 20 週年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1212 15:25:51)

開幕參與師生全體合影

TID AWARD 巡迴展,展出參賽得獎作品


崑山科大空設系為慶祝創系 20 週年,與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合作舉辦 「TID AWARD 10 | 01 The future is Our」臺灣室內設計大獎校內巡迴展覽,即 日起至 2018 年 1 月 12 日於崑山藝術中心,展出數十件世界華人空間設計業界 的參賽得獎作品。 臺灣室內設計大獎(TID AWARD)歷經十個年頭,成為華人設計界的最高 指標,為迎接下一個新的一年的來臨,今年大會採用「10|01」的標題,代表 一個階段的結束,也迎接一個新的開始。臺灣室內設計大獎今年舉辦世界巡迴 展覽,以臺南做為起點,陸續前往臺中、高雄、桃園、臺北,以及亞洲其他城 市進行巡迴展覽。崑大空設系為臺灣室內空間設計業界培養無數人才,今年適 逢創系 20 週年,張郁靂主任認為能成為展覽接力的一環特別具有意義,不僅能 讓空設系與華人設計業界接軌,也能拓展學生眼界。 展覽呈現數十件世界華人空間設計業界的參賽得獎作品,這些作品代表亞 洲空間設計新趨勢,不再只單純放在設計形式的操作,尤其特別強調設計作品 的獨特性和原創性,企圖選出有別以往的美學,更創新實驗、更貼近生活、也 更回應時代。崑山藝術中心潘大謙主任表示,承辦展覽能讓學生能透過觀摩得 獎作品,觀照到空間設計專業的本質,以及對社會的責任。設計專業人才除了 對環境美學需有貢獻之外,更應對環境永續、社會公益等重大議題有所回應, 如此,設計教育才能在專業技術培養及設計態度這兩端得到充分的落實。 TID AWARD 10 | 01 The future is Our」臺灣室內設計大獎校內巡迴展覽自 即日起到 2018 年 1 月 12 日於崑山藝術中心展出,歡迎蒞臨參觀。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25598.aspx#.Ws7434huaUk

綠色會展新趨勢 空設系新一代綠色展場設計獲肯定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1212 15:08:38)

空設系張從怡老師(左二)代表受獎

崑山創媒學院新一代設計展展場獲得「綠色攤位競賽」首獎


展場設計規劃施工均由空設系學生參與執行

「2017 年綠色會展及循環經濟座談會暨授證典禮」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 辦,典禮分享最具前瞻性的綠色會展新知,同時表揚今年各項展場綠色獎項及 國際認證獲獎單位,崑山創媒學院日前於新一代設計展中拿下「綠色攤位競 賽」首獎,當天更是受獎單位中唯一由學生主導、規劃與執行的會展設計,深 厚紮根的永續設計概念令人驚艷。 近年來國際間重視環保議題及綠色會展概念,「臺灣會展產業發展計畫」在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指導下,持續推動「綠色永續會展」,鼓勵展場設計運用節能 減碳設計理念,降低會展裝潢和廢棄物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外貿協會葉明水 秘書長以新一代設計展為例,說明 3 年前被大家詬病創造的垃圾、廢棄物太 多,現在轉變成設計初期就導入循環經濟的概念,是非常巨大的轉變。臺灣創 意設計中心副執行長艾淑婷亦表示,透過綠色攤位競賽或學校的相關課程,可 讓學生從在學時期就具備永續設計能力,未來進入職場便可發揮。 當日代表接受頒獎的張從怡老師認為,崑山創媒學院的新一代展場設計主 題為「共」,即代表與環境共生、共存的精神,同時材料以廢棄木棧板等易拆 裝、重組、回收再利用的結構,並採用 LED 節能燈具、QR code 之網路宣傳等 手法,減少不必要的廢棄物產生,兼顧綠能環保及設計美學。很高興學生們的 創作力受到首獎肯定,除此之外,學生們還自發性的將部份獎金捐予家扶中 心,協助清寒及弱勢孩子就學,讓參與綠色攤位競賽更具意義。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25591.aspx#.Ws76-YhuaUk

空設系主辦第二屆 SLDA 三立盃貨櫃屋設計競圖賽 29 日決選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1212 14:24:26)

賽事請來專家評審蒞校參與評選

評審進行評圖與討論


在永續綠設計概念下崑山科大空設計系暨環境設計研究所,與三立貨櫃屋 實業社執行長黃宗榮先生持續合作,舉辦第二屆 SLDA 三立盃全國貨櫃屋設計競 圖大賽,以青年旅店及行動商店為主軸,希望更進一步培養新一代的設計人 才。參與競賽的全國學校總計有 22 所,師生多達 500 人,日前已舉辦複選作品 的評審活動。 三立貨櫃屋實業社為臺南在地永續經營的企業,長久以來對貨櫃再利用如 何增進居住環境品質極為重視,且不斷思考如何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來因應人們對於居住環境品質的進化與挑戰,該次競賽便以此為評選目標。評 審團表示:「人活著,一下充滿,一下缺失,在兩個極端之中存在,並從焦慮般 的形上尋求解決,即是一種哲學生活。同樣的,貨櫃一下充滿,一下缺失,乃 由需求面的形下找到歸屬,亦為資本主義存在。資本主義的貨櫃載體轉為包容 行為生命空間,確實不易,評審將在兩者的澄清概念下進行判准,找到適當 的、誠懇的作品。」 高中職生參加的「行動商店組」表現相當多元有趣,對於基地環境及其周 邊人文景色的掌握與融入得相當妥適,而在造型形式上也有著勇敢而大膽的嘗 試,有些同學在有限空間的配置和規劃的設計上,有著令人激賞的表現;有趣 的「3D 立體彩繪組」則是看見學生們在平面與立體創作間拉扯,透過彩繪提醒 社會大眾對於環境關懷的重要。另外,大專院校生參加的「空間設計組」,不乏 有許多頗成熟的作品,無論是在平面配置的動線規劃、空間格局的安排以及室 內外空間的交互錯落,對於地景藝術以及景觀生態的鋪陳及延續,均有不錯的 成果。 崑山科大空設系主任張郁靂教授表示,該賽事經由六位專業評審、經歷五 個小時以上的評選,討論及投票,挑選出了二十五組作品進入決選。其中,空 間設計組 10 組,3D 立體彩繪組 5 組,行動商店組 10 組。賽事將於 12 月 29 日 舉辦決選,屆時將能看到更完整精彩的作品呈現,讓社會大眾了解貨櫃千變萬 化的可能。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23011.aspx#.Ws78eohuaUk

百變的椅子表情 空設系包辦「FOCUS ON DESIGN」 冠、亞軍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1031 09:48:31)

空設系得獎學生與郭一勤老師(左 3)合影

第一名「BIKER」利用將雅仕椅改造為拉風檔車


一張椅子會有幾種表情?「FUCUS ON DESIGN」創作設計競賽邀請臺灣設計 相關科系青年學子以 LAGOON 單椅為發想,為其設計周邊產品、家飾或進行改 造。歷經三個月的評選,崑山科大空設系學生以「BIKER」及「相繫」兩項作 品,自百餘件作品脫穎而出,包辦冠、亞軍,另有四組作品獲得佳作、兩組入 圍獎,抱走逾半獎項成為大贏家。 由 LAGOON 瀉湖國際股份有公司舉辦的「FUCUS ON DESIGN」創作設計競 賽,從設計圖的初選到實體作品的決選,百餘件作品歷經三個月,僅選出前 3 名及 13 名佳作。崑山科大空設系學生張晉穎、鄧子正、林奕辰創作的 「BIKER」,利用幽默手法,將雅仕椅改造為拉風檔車,實現男孩們的越野夢 想,獲評審一致推崇,榮獲第一名及獎金 10 萬元。紀紫旋的「相繫」以 SENSILLA 簡單椅為主體,利用皮革手工縫線、打洞方式構成具溫暖手感皮革配 件,呼應產品本身乾淨純粹的美感,獲得第 2 名及獎金 5 萬元。 另外,葉家宇、宋沂庭、戴宗偉的「聚光」,魏柏丞、陳柏霖、莊皓翔的 「工」,林庭瑜、林奕晴、楊宇鳳的「旅行椅」,以及王佳怡、梁鈞淯、傅暄維 的「童趣」等四組作品,獲得佳作及獎金 5 仟元。黃茗頊、高瑀杋、邱聖淯的 「鷺座」,曾于庭的「依附」則獲得入圍獎項,空間設計系囊括前二名以及過半 數入圍作品,表現受業界肯定。 指導老師郭一勤表示,該次競賽評審均為一時之選,包括第一位登上紐約 時裝周的臺灣設計師吳日云;ELLE STYTLE AWARDS 風格人物大賞「最佳年度設 計師獎」竇騰璜、從事服裝設計及藝術跨界多年的翁邦鳳、方廷瑞,致力於推 動環保設計概念的跨界藝術家兩個八月,以及臺灣街頭塗鴉教父呂學淵等,他 們利用業界的豐富經歷及獨到眼光,評選優秀作品,讓學生都十分謹慎準備比 賽內容。 評審團隊同樣受邀為 LAGOON 經典家具進行設計,個人強烈風格特色,跨 界邂逅設計家具,碰撞出童趣、藝術、時尚、原始、奔放、重圖卻不失美感的 作品,「FUCUS ON DESIGN」競賽同時為「2017 LAGOON」跨界聯名設計展的一 部份,入圍學生作品與評審們的創作日前於誠品敦南店進行「我要我們在一 起!」聯展,空設系跨界時尚、藝術、家具的具體展現,獲臺北時尚藝文圈的 高度肯定。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22937.aspx#.Ws7974huaUk

潘大謙副教授獲邀至釜山 參與國際舞蹈博覽會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1030 15:17:19)

潘大謙老師(後排左 2)與澳門表演團隊合影

潘大謙老師與墨西哥策展人討論創作


崑山科大空設系副教授潘大謙獲邀參加第八屆釜山國際舞蹈博覽會(The 8th Busan International Dance Market 2017 ),一連 5 天於韓國釜山市 PB 劇場及 SHIN 劇場舉行。來自西班牙,日本、捷克、丹麥、墨西哥、臺灣、韓國等多國的策 展人共同創作討論,並邀請來自法國、新西蘭、臺灣、韓國、澳門等多國的現 代舞蹈表演團隊參與表演。 釜山市自 2010 年起舉辦國際舞蹈博覽會,促進國際間現代舞創作人才及團 體交流,近年已成為韓國釜山地區重要的表演藝術交流平臺。潘大謙老師於 2013 年起擔任索拉舞蹈劇場(Solar Site Dance Theatre)藝術總監,並開始創作 大型現代舞劇,至今已發表了「流刑地」、「歐西打街」、「低吹沙」及「水圍花 城」等作品,連續兩年皆獲釜山國際舞蹈博覽會邀請演出。今年演出作品為 「In Between」,由潘大謙老師編舞,三位舞者演出,述說現代人在社會中的慾 望,以及身不由己。 潘大謙老師寓創作於教育之中,舞團歷年創作均帶領空設系學生參與實 習,今年帶領學生參與索拉舞蹈發表作品時的後臺實習,包括道具製作及演出 前各項事務的準備,在「我的劇場」課程中,更安排學生分組製作演出節目, 並到 321 藝術聚落、高雄三民圖書館實驗劇場等校外進行劇場演出,讓學生更 了解劇場從規劃到演出的全套流程。 今年釜山國際舞蹈博覽會從 13 個國家、79 件作品中挑選了 6 件作品參 演。博覽會同時舉辦韓國青年現代舞比賽、國際創作論壇等,使國際策展人與 演出者可以相互交流,彼此交換創作經驗和心得。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22333.aspx#.Ws7-zIhuaUk

藝術中心展出「不在場證明—時間與存在的辯證」裝 置藝術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1020 14:13:49)

策展人梁賴昌講解策展理念

藝術家楊閔棣的作品翹翹板與觀眾互動


藝術家陳奕宏的作品大怪

崑山科技大學藝術中心自即日起至 11 月 3 日,邀請藝術家梁賴昌策展「不 在場證明—時間與存在的辯證」裝置藝術展,梁賴昌以自身的創作經驗,偕同 陳奕宏、楊閔棣、曾韓生、徐漢翔、吳緯鴻、蔡俊民、陳建志、曾敬淳等受過 建築專業訓練的創作者,帶來一場能與觀眾互動的有趣實驗。 「不在場證明,是時間與空間其中一項不成立的結果,創作者的不在場, 在作品完成之後,誰,在場?」以上的提問,是藝術家用作品對「創作、創作 者、物」等觀念,提出了形而上的辯證。九位創作者他們堅持以叛離得模型比 例規範空間,力行以一比一的空間操作,實踐身體勞動來探討時間與存在的關 係。 藝術中心主任潘大謙表示,該次參展的九位藝術工作者以一比一的空間操 作,讓作品呈現出藝術品中非計算的精準勞力密集、物件概念中量與架構的關 聯,以超越能估算的身體能量累積,去探討創作者的意志及身體在時空之中擴 散的結果,釐清創作過程中腦袋裡的奇想與現實的落差,用作品誠實地面對真 實的世界。展覽的每項巨大作品都能與觀眾互動,創造出有趣的時空情境。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21694.aspx#.Ws8Aj4huaUk

摺紙當衣服 空設系「空間測量器」走秀評圖有創意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1011 16:45:06)

參與成員合影

學生穿上用「摺紙」量身定製的裝置進行走秀


各組紛紛展示創意摺紙

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日前在系上的數位舞臺實驗室,舉行一年級評圖 活動,以「空間測量器」為題,透過走秀的形式,讓學生穿上用「摺紙」量身 定製的裝置,在舞臺上大秀創意,展示對特定空間以「身體」作為測量的設計 作品。 為加速一年級新生適應環境,評圖活動課程設計利用三週的時間,讓學生 透過分工合作及分組討論,彼此熟悉,也能了解該系的課程運作。同學選定需 要觀察測量的校內空間,共同討論設計,為同組中選出的同學量身訂做一套能 穿戴在身上的裝置儀器,材料則以摺紙的方式附加各種複合支撐,身體移動配 合裝置功能,傳達出各組對於空間閱讀及身體意涵的獨特看法。 同學們在有限的材料運用中發揮智慧各展所長,在數位舞臺實驗室配合燈 光,以走秀形式進行評圖,12 位老師擔任評審,師生們在充滿睿智的設計理 念,輕鬆的走秀氣氛中,共同渡過一次愉快的學習旅程。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21034.aspx#.Ws8BYYhuaUk

Story of Tainan」 空設系工作坊探討府城故事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0928 13:46:56)

百位師生參與 2017 空間設計國際工作坊-「Story of Tainan」

工作坊鼓勵學生挖掘或探索府城的歷史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為強化設計多元教學、與當代空間設計脈動接軌,特 別舉辦為期 14 天的 2017 空間設計國際工作坊-「Story of Tainan」 ,以府城 400 年之空間文本為基地,邀請馬來西亞 UCSI 大學建築與建成環境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Built Environment)張集強(Teoh Chee Keong)教授蒞校主持, 百位師生熱烈參與。 2017 空間設計國際工作坊-「Story of Tainan」由空設系張郁靂主任與系上 專兼任老師、學生共同參與,以「府城故事」為題,讓學生了解多元文化場域 的構思議題與面對未來挑戰的敏感度,鼓勵學生挖掘或探索府城的歷史,尋找 今日府城的生活面貌與樣態,課程強調「圖像記錄」,以視覺、觸覺等感官來增 進對「保存再利用」的理解與認識,透過分組與合作方式書寫屬於府城街區的 空間故事。 整體操作分為兩個階段,強化學生對於設計議題的探究與設計邏輯推演的 實務能力,第一階段由「集體記憶」專題講座作為開場,引導學生透過文字資 料收集與訪談,探索府城歷時性發展的「集體記憶的時間序列 VS 空間物件」, 傾聽街區的故事;第二階段則以第一階段空間閱讀成果為基礎,透過街道空間 物件所提供的訊息,探究空間集體記憶的延續方式,並以「物料拼貼 VS 延伸創 作」展示街區再設計的意念。 空設系老師林秀慧表示,張集強教授關注空間文化與生活的關聯性,企圖 在過去西方殖民城市發展的架構下,以地域性環境、氣候、社會等為基礎,重 新思索空間再生產過程中,與常民生活記憶重新接軌的可能。此外,工作坊也 教授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從建築與都市 看吉隆坡百年發展史」、「建築教學 實驗:十八丁渔村(Kuala Sepetang )」,以及「TED x Talks:建筑的社会思想与 实践」中所分享之「希望之谷- -雙溪毛糯麻瘋病院」保存計畫等空間設計觀 點,作為地域性空間設計論述的基礎。 國際工作坊由空間設計系大二與大三的學生共同參與,透過客座教授的演 講與作品分享,資料彙整、記憶元素的再詮釋、實作演練等訓練,以及張集強 教授和老師們給予的評論等,提醒同學對於空間設計基地文本探索的方法與關 注重點。過程中,師生雙向互動交流不僅補強學生對於城市空間的閱讀能力, 亦可視為城市空間的議題探討與設計推演的邏輯訓練。除此之外,成果創作過 程中透過場域再詮釋、意念創作等實作演練,體驗同隊分工的重要性,鼓勵同 學們對於多元文化場域形成的背景與空間文化發展的主動探索的概念。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9814.aspx#.Ws8CG4huaUk

回顧亞洲設計 25 年 空設系赴新加坡創意激盪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0906 14:24:22)

參與工作營的師生合影

崑山學生以英文向評審簡報設計說明


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參與南洋理工學院(Nanyang Polytechnic)在舉辦 的國際設計工作營,該營隊邀請來自臺、新、日、港等四個國家的 60 名設計相 關科系師生,以「回顧亞洲設計 25 年」為主題,激盪未來 25 年具前瞻性的設 計創意觀點。 今年邁入第四年的國際設計工作營,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設計系主辦, 邀請崑山科大空設系、日本未來大學、日本芝浦工業大學及香港高等教育技術 學院等 7 位指導教師,帶領 13 組學生進行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習創作。10 天 期間進行混合編組與聯合交叉教學,不同文化的背景激盪出各種精彩的設計靈 感,並安排探訪新加坡國家設計中心、藝術科學博物館、濱海灣花園等知名建 築、景觀設計,進行充滿活力的設計思辨。 該次設計工作營以「回顧亞洲設計 25 年」為題,從亞洲文化、科技及當今 世界所面臨的挑戰、困難進行發想,提出足以改變未來 25 年人類生活的設計概 念。過程中結合空間設計、工業產品、資訊科學、媒體傳達四領域的資源與師 資,全程採以英語交流,並於國家設計中心藝廄舉辦結業成果發表會,作品議 題包含氣候變遷、人口老化、糧食危機、交通運輸、虛擬互動等。其中,崑山 科大空設系張家豪之組別作品「RE:CO」結合網路社群平臺、影像資訊,設計出 可即時分享食物、香水、花朵、海風…等等大自然的氣味棒,以嗅覺紀錄生活 或分享時事,實用創意獲得 TOP 3「最優設計獎」。 空設系隨隊老師張從怡表示,學生們都很珍惜這次的合作機會,能在這麼 短的時間內從無到有,且又具有創新概念,並以英文展示、說明,相當不容 易,學生們的設計進行改善後,成為商品的潛能相當高。二位日本大學 Kang Namgyu 及 Yang Wonseok 教授鼓勵崑山學生打破傳統思維,體察新的生活型 態、需求和文化,才能開創未來的新局面。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5378.aspx#.WW2FyISGOUk

崑山科大空設系「近未來設計創客成果展」創造新生活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0613 14:14:42)

崑山科大空設系舉辦「近未來設計創客成果展」,不同於以往展示僅在同一 個空間,該次改由在校舍走廊以及櫥窗內發表最新的專題成果,展出近百位學 生的優秀作品,自即日起至 6 月 16 日於崑山科大設計三館二、三樓展出,歡迎 大家蒞臨觀賞。 「近未來設計創客成果展」透過創新結構設計暨互動空間實驗室、室內智 慧節能環境、及數位設計與製造等 3 間實驗室開設的課程,讓學生從日常生活 中接觸美好的作品,並在耳濡目染下產生更多新的設計想法,進而帶出正向循 環。


負責策展的空設系梁凱翔老師說明,創新結構設計暨互動空間實驗室是由 施文禮老師主持,專注人在空間中的互動行為,主要展出實驗室在幼兒的空間 教育上所提出的創意產品以及桌遊。室內智慧節能環境實驗室由張從怡老師主 持,以「仿生、共生」主題為發想,讓同學觀察擷取大自然中動植物、昆蟲的 外觀造型,將其形態、意象,融合應用於創意造型燈具設計。 梁凱翔老師則主持數位設計與製造實驗室,展場重點包括如何透過數位參 數化設計以及各種創客技術如雷射切割等,想像未來的設計可能性,學生的創 作從極限運動場域設計、運河邊的故事觀景臺、思考各種未來家具以及產品 等。展覽內容皆顯示出學生熟練地運用最新的技術及設備,加上豐富的創意創 造出令人驚豔的近未來生活。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4125.aspx#.WTCunp0VGUk

全國室內空間設計系聯合畢展 崑山空設系獲頒 8 組作品優等獎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0523 15:22:41)

學生參與聯展狀況踴躍

多位業界人士參與評比


一年一度空間設計類學系畢製盛會「全國室內空間設計系聯合畢展」已邁 入第六屆,今年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行,逾 19 校 21 系同臺較勁,崑山科大 空設系作品精緻有巧思,共有 8 組作品獲得主辦單位「臺灣室內空間設計學 會」頒發的作品優等獎。 「全國室內空間設計系聯合畢展」各校比創意,除了觀看同學作品表現是 否有所突破,同時也評比展場規劃佈局、主題呈現上的內容及巧思。崑山科大 空設系共動員 90 位畢業生參與聯展,該系設計展出入口意象為一正方形框架置 入靈動自由的幾何單元,象徵同學們如畢製主題「分子航」般,即將飛往未 來。同時,以回收棧版構成展架減少材料浪費,展現對環境的關懷。 召集老師許浩龍及張從怡表示,該屆學生作品議題多樣且別具潛力,日前 橫掃青春設計節空間設計類所有獎項,更在新一代「金點新秀獎」及「金點新 秀贊助特別獎」中大有斬獲,展出期間即成為觀展民眾的焦點話題。該系也邀 請到交大建築系所長龔書章、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前所長王為河 副教授、知名建築師洪大為、許伯元、沈庭增,以及陳順惠、周天民、房元凱 等多位享譽業界的設計師,以及傑出校友杜立筠、陳正雄、鄭匡佑等人,在現 場進行深度的畢設評圖。 展出期間,空設系師生突破場地上的限制,對作品內容進行嚴格、深刻的 檢視與討論,讓學術專業以及業界專長,以答辯形式真實呈現空設系教育傳 統,吸引許多校外同學前往聆聽。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4025.aspx#.WTCu5J0VGUk

金點新秀設計獎滿載而歸 崑山科大空設系奪四項大 獎 空設類全國第一 創媒學院得獎數全國第三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0522 14:43:29)

崑山科大空設系奪四項大獎 全國第一

楊善迪《戲坪下的府城印象》獲得空設類金典新秀設計獎


一年一度的設計創意類競賽代表「金點新秀設計獎」21 日在臺北世貿一館 公佈得獎名單,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初選階段即以 16 組稱霸空設類作品入圍 數,在決選中更拿下空設類 4 座獎項,創媒學院四系展場則奪綠色攤位裝潢競 賽最佳場地設計獎,再加上視傳系在「數位多媒體設計類」拿下一城,讓該校 得獎數榮獲全國第三名。 今年金點新秀設計獎」共有 64 校 144 系所參賽,報名件數達 5284 件,比 去參賽數年大幅成長 822 件,創下歷史新高。崑山科大空設系林郁庭《街縫緟 蓬-城市策展計劃》、劉駿誠《均耘-青年共耕聚落》、楊善迪《戲坪下的府城印 象》及顧晏慈《常民的小尺度城市啟動》包辦空設類八成獎項,引起注目。空 設系王治文、劉育璿、闕煒庭、及楊善迪等人,在「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亦 有豐碩斬獲,視傳系鄧慧儀、邱暐婷、溫衍棋、鄧嘉芙及鄭卓彥共同創作 《MONSLAND》,也獲得「數位多媒體設計類」的獎項,該校可說是滿載而歸, 傑出表現驚豔全場。 空設系本屆畢業設計召集老師許浩龍及張從怡表示,今次得獎的學生作品 展現出對土地、文化、空間經驗等細緻的理解及設計思惟,如林郁庭同學針對 城市中所留下的隙縫提出想像,以城市策展的方式,喚起人們的追憶臺南巷弄 空間;劉駿誠同學以青年共耕為題,重新反思當代之後,人之於土地、之於環 境而產生的行為模式及空間想像;楊善迪的行動戲院提案,猶如觀看著一場專 屬臺南的幻燈片,探索臺南曾留下的影跡;顧晏慈則以「小」尺度建築做為載 體,用「舊」保存老宅的樣貌與記憶,結合成一系列有架構的小街廓組織。 金點新秀設計獎在評審的激烈討論下產生,空設系學生作品紮實的圖模表 現及議題回應獲得青睞,自 534 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顯示該校多年深厚累 積的設計能量及教育熱忱,未來將會持續為臺灣設計界培育更多傑出的空間設 計人才。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3102.aspx#.WTCvQp0VGUk

崑山科大橫掃空設類全獎再奪雙金 青春設計節最大 贏家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0508 13:38:37)

青春設計節大滿貫,空設系師生奪下空設類全獎項

具有指標性的青年創意設計聯展的高雄駁二青春設計節昨日公布獎項,崑 山科大空設系揮出全壘打,創下青春設計節由單一學系包辦金、銀、銅、兩個 優選等「空間設計類」所有獎項的紀錄,並同時奪下「場地設計競賽」銀獎, 視傳系錦上添花,在「互動科技與遊戲設計類」榮獲金獎,成為全國最風光的 大贏家。 今年高雄青春設計節創意設計競賽共計 65 校 124 系 1421 件作品參賽,共 有互動科技與遊戲設計、空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立體造型暨產品設計及場 地設計等五大類,崑山科大氣勢如虹,空間設計類展現設計議題的多樣性及對 社會的關懷,在初選時已強勢入圍六成,決賽時竟打包所有獎項,讓人望塵莫 及。 由空設系林秀慧老師、吳培暉老師指導學生王治文的《鹽埕拆船敘事》,設


計理念來自鹽埕區在日治時期拆船業、五金業興盛,卻因商業中心的東移而繁 華落盡,藉由展示場域的方式讓人們對拆船業與五金業髒亂的刻板印象改觀, 重新感受塩埕拆船五金的態度與歷史,也留存港埠發展的記憶,獲得空間設計 類金獎。 另外,顏世樺老師指導林郁庭創作《街縫緟逢–城市策展計劃》以空間記 憶,追憶臺南巷弄空間,利用城市策展的方式,喚起人們過去類似經驗,作品 透過詮釋顯現出空間的新樣貌與意義讓人驚艷,獲得空設類銀獎。同樣由林秀 慧老師、吳培暉老師指導張佩云的《竹中築 築學校》則以過去曾盛產竹子的臺 南關廟新光村為例,重建現在已損毀、見證村落繁榮的新光吊橋,將當地過去 興盛的竹子產業再度發揚,同時回應當地居民的期待,建立一所竹子學校,教 學並且生產有關竹子的技術與記憶,讓該作獲得空設類銅獎。 張從怡老師指導學生黃冠傑創作《水岸觀繫-安平晚渡》,及許正傑老師指 導學生鄭如晏設計《巷遊城生-尋覓舊時城下記憶的軸帶》,也分別因塑造安平 港域水岸、文化、生活休憩的新節點為議題,以及喚起臺南信義街(舊名為咾 咕石街)過往的繁華容貌與城下所發生的記事,雙雙獲得空設類優選。 崑山科大創媒學院畢業製作聯展表現亮眼,截至目前為止共入圍 67 座國內 外大型獎項,包括青春設計節與青春影展 17 座獎項,還有 10 座紅點設計概念 獎、37 座金點設計獎以及 1 座坎城影展短片獎等。該次於青春設計節來勢洶 洶,先拿下七項獎座,計全國三成獎項,令人激賞,也讓人期待後續表現。 另外,崑山科大空設系本屆畢業設計召集老師許浩龍及張從怡表示,今年 畢業評圖將突破以往慣例,將於 5 月 12 至 14 日與全國室內設計/空間設計聯合 畢業展同步舉行,評圖團陣容堅強,除邀請交大建築系所長龔書章、國立臺南 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前所長王為河副教授、知名建築師洪大為、許伯元、 沈庭增,以及陳順惠、周天民、房元凱等多位享譽業界的設計師外,亦邀請空 設系傑出校友杜立筠、陳正雄、鄭匡佑等人給予學弟妹指導,讓師生們十分期 盼評圖遠征,也歡迎全國空間設計大專校院學生或高中職同學一同參與。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2931.aspx#.WTCvap0VGUk

教育部專題製作競賽 崑山科大空設系入圍數蟬聯全 國第一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0504 14:34:47)

廖珮祺的作品〈Posture-一個交流與教育的場域〉

顧宴慈作品〈常民的小尺度城市啟動-臺南閒置小街廓之再利用〉


教育部 2017 年度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公布入圍名單,崑山 科大空間設計系在土木與建築群類,學生作品入圍總數獲得全國第一,自 2014 年起在該項目已連續三年入圍數皆榮獲第一名。 該次入圍土木與建築群的空設系學生包括:鄭如晏的〈巷遊城生-尋覓舊時 城下記憶的軸帶〉、顧宴慈的〈常民的小尺度城市啟動-臺南閒置小街廓之再利 用〉、黃品綺的〈緩慢的幸福-東門町共食廚房〉,以及廖珮祺的〈-Posture-一個 交流與教育的場域〉。空設系張郁靂主任表示,四位同學的空間設計作品的共同 特色,就是探討在地城市的生活環境,以及常民生活的教育環境,同學們從城 市的空間中細膩地觀察人的活動經驗與記憶的留存,提出對於生活空間的改善 並賦予新的機能。其中,廖珮祺同學的作品利用時下最先進的全像技術,採用 混合實境的方式,讓空間的改造計畫可被真實地看到。 空設系學生的設計作品,於今年全國的各項重要賽事中皆佔有一席之地, 包括臺北新一代設計展、高雄青春設計節以及教育部學生實務專題等三大競 賽,在空間設計類的入圍作品總數量已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第一,可見在空設系 老師的熱誠帶領下,加上學生對設計的堅持不懈,更凸顯該系為全國首屈一指 培育室內空間設計的重點教育搖籃。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2921.aspx#.WTCvnp0VGUk

「在內如外,在外如內」 崑山科大空設系邀年青建 築師談設計本質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0504 13:59:53)

建築師沈庭增(右 3)及與會師生合影

建築師沈庭增分享自己的作品當作討論案例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本學期「銘澤講座」最後一場活動,邀請國內年青建 築師沈庭增以「內部的建築」為題,分享自己的設計作品中對空間真實性及抽 象性的詮釋,其設計意念完整的與細緻性吸引 200 多名校內校外學生參與。 空設系助理教授張從怡說明,沈庭增建築師 2016「X-SITE 計畫」首獎作品 「浮光之間」(Floating),整體裝置以「弧面中空島嶼」與「漂浮風箏單元」所 組成,其比例及材科質感充滿詩意,恰好軟化北美館廣場的冷硬單調,以飄忽 的自然動感聯繫建築與土地間的空間意象,雖本身造型極為簡約洗練,但進入 後空間尺度卻極為親密,讓它成為大人小孩的遊樂場,產生了豐富的身體經 驗。此外,展出期間特別安排「日常編舞」及詩劇演出,邀請民眾以不同方式 思考建築的想像。 辦理「銘澤講座」目的在於把國內外年青空間設計師的創作理念帶給學 生,新一代的建築師強調團隊合作,與居民、志工、藝術家協力、運用最少的 預算完成城市空間改造。故藉由該次講座,沈庭增建築師期許同學們能勇於挑 戰不同的議題,不被世俗成規綁住創意與靈感,進而深入挖掘其空間的內部本 質與基地的外部狀況,找尋最適切的形式與材料回應生活需求與變化。同時不 忘累積豐富且深厚的建築實務經驗,拓展自身的設計視野,方能在各種困境及 阻力中排除萬難、脫穎而出。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2628.aspx#.WTCv450VGUk

崑山科大「相聚逢時」千名校友聚餐 四名校友獲頒 傑出成就 空設系第一屆系友杜立筠榮獲校友傑出成就獎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0429 14:57:23)

創辦人李正合(右 3)親自頒授校友傑出成就獎,右 2 為空設系第一屆系友杜立筠

校友聚餐席開百桌熱鬧非凡


崑山科技大學創立於 1965 年,今(29 日)盛大舉行創校 52 週年校慶, 「相聚逢時」千人校友聚餐活動在體育館席開百桌盛大舉行,現場人聲鼎沸、 座無虛席,邀請歷屆校友回娘家,一同在餐桌上回憶校園裡的青春時光。 崑山科大創校 52 週年,培育人才逾十萬多名,校友不僅對社會有所貢獻, 更積極回饋母校,今除舉辦「相聚逢時」有聚餐外,同時於校慶大會上頒授 106 年度校友傑出成就獎,共有四人獲獎,包括國立雲林科大特聘教授兼研發 長張傳育(學術成就類)、崑山科大校友總會副總會長(前三洋藥品工業股份有 限公司經理)林義山(行誼典範類)、唯將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杜立筠(行 誼典範類)、臺南市政府民政局戶政科科長張森穆(社會服務類)。 校長蘇炎坤表示,該校校友分布各領域,在職場上對學弟妹也盡力提拔, 並積極參與社會關懷服務,更提供資源及獎學金予在校學弟妹,鼓勵他們持續 精進,相信校友總會在郭海濱理事長領導之下,能夠更加蓬勃發展。崑山校友 總會理事長郭海濱表示,期望在校的學弟妹,以及今日回來母校相聚的校友 們,能夠協助於各地成立校友分會,讓校友會能夠與大家有更多的互動,以及 在地化的服務,大家共同挹注資源、互相幫忙、彼此照應,讓十萬多名校友們 有一個暢通的聯繫管道。 今日活動熱鬧非凡,除安排流行音樂社、歌弦社、熱舞社、韓國流行舞蹈 社帶來精彩表演以及摸彩活動,另特別表揚傑出貢獻系友,包括紡織科林甫 駿、電機工程研究所陳逸凡、財務金融科陳吉亮、機械工程系邱文龍與謝豐 吉、數位生活科技研究所吳皓天,以及機械工程系徐素蕙等人。臺南安南扶輪 社也藉由今日活動,捐贈該校急難救助金。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backend.static.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425/21820314.html

紅點設計概念大獎 崑科大空設系入圍六項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逝去的土地記憶-雲林台西教育觀光園區-劉玥彤

絆_幸町鋼筆工坊暨寫作旅店-陳姵璇

緩慢的幸福-東門町共食廚房-黃品綺


德國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award)與德國 IF 產品設計獎(IF Design Award)、美國 IDEA 獎,為世界知名的三大設計競賽獎項。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 計系學生初試啼聲,就有六件作品獲選入圍 2017 紅點設計概念大獎空間設計類 初賽獎項,優異表現令人讚賞。 空設系許浩龍老師表示,該系入選作品深刻地呈現台灣這片土地的記憶痕 跡,並藉由議題思考、探索開創出台灣地域空間設計新的創新價值與美學特 質,同學們透過前瞻的空間設計議題思考,呈現新一代設計者對明日空間新的 想像與創意。學生劉玥彤所設計的作品〈The memory of the lost land 逝去的土 地記憶-雲林台西教育觀光園區〉,企圖引導人們體驗及正視土地下陷的問題, 利用未來的時間軸建立時光步道的下陷體驗方式,同時提出在魚塭及濕地種植 樹種與減緩下陷的設計方案,透過設計呈現對於地層下陷以及未來建築的思 考,提出新的可能與操作想像。 廖柏翔的作品〈Maritime Culture Is Not Diminished 海事風華不減〉,從台南 安平的海港門戶印象提出具有當地特色及融入國際帆船旅館的概念設計;陳亮 偉創作〈Riverside side daily 河畔日常〉,透過台南運河的歷史研究,結合城市生 活脈絡的節點、地標及藝術提出了城市意象的創新設計;王治文、洪聖婷的作 品〈The Story Of The Harbor 港埠故事〉,敘述高雄鹽埕區的港灣歷史,展現港 埠豐富的故事敘事性,建構港埠的空間復甦模式與再生敘事方法與美學。 另外,陳姵璇作品〈The Literary Hostel Of Tainan Old Town 絆_幸町鋼筆工坊 暨寫作旅店〉,描述在時光流逝中,文學的腳步卻不曾停滯,幸町曾是日治時期 台南州廳座落的地方,更有歷史悠久的孔廟,此地蘊藏著濃厚書香,現今又有 葉石濤文學紀念館的成立,設計增添地方文學的氣息;黃品綺作品〈Live Leisurely In Tomonmachi:Co-Cooking Space 緩慢的幸福-東門町共食廚房〉,基地 中的老厝過去曾是草繩工廠,設計以草繩的編織過程做為發想,將稻草編織過 程的形體比擬成空間的型態,以這樣的聯想方式拆解搭建新的社區空間,提出 豐富的操作想像。 崑山科大空設系今年參與各項競賽成果豐碩,不只在高雄青春設計節初選 的入圍數領先全國,台北新一代設計展入圍數更是蟬聯全國第一,今再獲選入 圍 2017 紅點設計概念大獎,傑出表現深受期待。

詳全文 紅點設計概念大獎

崑科大空設系入圍六項-生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424/21792496.html

崑山科大空設系邀新銳建築師暢談當代設計困境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0424 11:02:03)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 106 年度「銘澤講座」首場活動,由新銳建築師邵唯 晏與空設系助理教授梁凱翔共同辦理,從設計師最強調的「原創」概念談起, 說明當代設計的困境,同時談到學生作為未來的年輕設計師在未來應加強的能 力與自我定位,吸引 200 名學生熱情參與。 「銘澤講座」自 103 學年皆由系上老師贊助舉辦,今年則邀請新銳建築師 邵唯晏蒞校分享個人經驗。邵唯晏建築師表示,當代在談論設計時,總是強調 「原創」的重要性,但他卻持不同想法:「我認為當代設計並沒有『原創』,因 為所有的設計概念在幾百年前都已經被探討過。」他舉例「磚塊」是一個大量 製造、大量模組化、大量堆疊的建築基礎元素,回溯到 4 千 5 百年前的人類文 明世界,當時的人們就已懂得利用大型材料做切割、堆砌,建造出埃及金字 塔。 邵唯晏建築師再進一步說明,「在 2 千 5 百年前的古羅馬時代,鑄鐵技術更 加進步,能夠更大規模地生產,而今日有現代材料、現代技術、現代工法又創 造出各式各樣的磚,包括紅磚、灰磚、白磚、鋁磚、空心磚等,即便如此,磚 本身的核心價值跟 4 千 5 百年前並無二致。」因此,他強調當所有的創作都不 具有原創性,「當代創作更重要的是具有時代性,當下的時空才是創意思維真正 的載體。」這才是他所認為當代創作的價值。 邵唯晏建築師也大方對年輕設計師提出建議,他認為設計師在未來要面對 的挑戰,並非尋找所謂前無古人的「原創」,更重要的是懂得「多元整合」,設 計師必須懂得轉型、具備跨界能力,成為擁有本科系的專業素養,又能具有觀 察體驗和設計思考能力的 T 型人才,才能面對未來的每一項挑戰。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1934.aspx#.WQlCPJ0VGUl

崑山科大空設系新一代設計展入圍數蟬聯全國第一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0418 14:09:52)

徐晨恩創作共生-建築與竹材結合的探索場域

林思綺創作藝界人生 – 表演空間與文創產業的結合


國內大專院校設計創意類指標競賽的臺北世貿新一代設計展,日前公佈初 選入圍名單,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再度蟬聯入圍王,在今年度「金典年度新秀 設計獎」43 個入圍名額中,佔了 13 個名額;「金典新秀贊助特別獎」65 個入圍 作品中,亦搶下 16 個名額,共入圍 29 組獎項,連續二年入圍數為全國學校第 一,優異表現令人驚豔。 本屆畢業設計召集老師許浩龍及張從怡表示,今次入圍新一代設計展的學 生作品展現了挑戰傳統設計思惟的企圖心,包括林秀慧老師與吳培輝老師指導 學生林雨潔、劉育璿、王治文所探討的湖口老街劇場設計、垃圾再生實驗場、 鹽埕港埠空間塑造等在地議題;潘大謙老師指導學生林思綺與徐晨恩,分別以 市場表演空間改造、建築與竹材結合為題材進行創作。 不僅如此,張曦勻老師指導學生吳宇涵、吳珮慈、陳心瑜翻轉對都市綠 地、部落教育及貨櫃模矩的空間定義;許正傑老師指導學生闕煒庭、王安祺、 楊善迪等,則以府城街市空間之組構再現來做嘗試。其他入圍的作品亦有不凡 空間表現及創意,皆顯示空設系扎實深厚的設計教學脈絡。 2017 年新一代設計展於臺北市世貿中心一館 A13 展區,自 5 月 19 日至 5 月 22 日盛大開幕及展出,崑山科大空設系畢業製作以「分子航」為主題,象徵 天空中一顆顆乘風飛翔的種子,期待透過互動與對話,將空設系學生所關注的 事物與創作思維,傳達給全國觀眾。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1735.aspx#.WQlBNZ0VGUl

獻給大人的三輪車 崑山科大「移動建築始」探尋空 間想像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0414 09:29:58)

以回收材料製作造型各異的三輪車

三輪車計畫展覽作品-維修站


每個人最原始的空間記憶,可能來自於童年時期的一頂露營帳篷,或是在 床上用棉被蓋起來的一個私密空間,在固定的某處築構小小世界,直到我們開 始學習騎著三輪車,開始讓身體帶著「空間移動」的經驗。崑山科大創媒學院 邀請臺灣當代藝術家陳建智,在藝術中心舉辦「移動建築始-三輪車計畫」展 覽,即日起至 4 月 26 日,歡迎大家一起探尋大人世界裡純真的空間想像。 臺灣當代藝術家陳建智在崑山科大空設系擔任講師,該次受邀辦理「移動 建築始-三輪車計畫」展覽,呈現一系列三輪車的創作,作品均是藝術家利用蒐 集回收物料後的「再創造」,不管是奇特造型的三輪車排列,或是模擬三輪車的 維修站,都是陳建智將自己兒時騎三輪車的經驗運用於作品中,以純真的想像 重新挖掘、定義空間經驗,讓人彷彿來到時空迴廊,尋找童年的燦爛身影。 陳建智表示:「我們早已忘了,早些年紀剛學會騎三輪車的喜悅,是對於世 界的一個發現與到達,能藉由自己的意志與身體的聯繫來完成。」因此,他為 了追尋這種原始的空間經驗,開始對三輪車作多方考究,並且回收車輛資材實 際打造給大人的三輪車。當人與三輪車形成一個微型移動空間,伴隨駕馭空間 的抽象概念,是童年不斷想像與探索的樂趣,坐上三輪車,開始人與車的互動 旅程,回味最初探索世界的感動。 藝術中心主任潘大謙說明,該次展覽是一個建築人對於最原初與純粹的身 體經驗、空間感受的考掘和重釋,也是一段空間「遊引術」的起始旅程,傳述 關於記憶召喚與時空再創造的種種歷程,大人的三輪車是空間經歷也是時間記 憶的互動載具,個人也微型的移動建築,召喚了身體原初的移動記憶、單純而 溫熱的真切情感。 「移動建築始-三輪車計畫」部分作品曾多次於其他展區展覽,該次則在 崑山科大首度完整呈現,現場還有骨董級兒童三輪車,與大尺寸成人三輪車相 映成趣,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能蒞臨參觀,尋找屬於自己的空間記憶,喚醒心中 那份沉睡已久的童心。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news.pchome.com.tw/living/taiwanhot/20170407/index49154302050266221009.html

高雄青春設計節初選 崑山空設系入圍人數冠全國 2017-04-07 13:30:20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竹中築 築學校》重建見證村落繁榮的新光吊橋。

《水岸觀繫_安平晚渡》以塑造安平港域水岸、文化、生活休憩的新節點為議題。


每年吸引眾多國內大專院校設計創意類學生競秀的高雄駁二青春設計節, 公佈初選入圍名單,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延續去年佳績,強勢入圍空間設計類 9 組,佔入圍總數近六成,學生的亮眼表現備受各界期待。 第十六屆崑山科大空設系畢業製作以「分子航」為主題,說明學生作品所 呈現多元且具獨特觀點的特質,如同小小分子集結在共同群體的形制下,協力 航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入圍作品題材多元,包涵城鄉社區營造、傳統產業活 化、水岸空間塑造等在地議題,也有深入街市巷弄空間尺度的空間體驗再現, 或提出微型創作聚落的組構方案,豐厚的設計內涵及創意受初選評審青睞。 崑山科大空設系主任張郁靂表示,我們都處在社會環境快速變遷及資料爆 炸的時代中,「空間」不再是設計者所關切的的單一對象,新世代的設計者,需 要探索更多社會議題、參與公眾群體的對話、回應環境及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並重新詮釋空間創造的價值內涵。 林秀慧老師與吳培輝老師指導學生張佩云創作《竹中築 築學校》,以過去 曾盛產竹子的臺南關廟新光村為素材,重建見證村落繁榮的新光吊橋,並再次 活絡竹子產業。 許正傑老師指導學生鄭如晏創作《巷遊城生 – 尋覓舊時城下記憶的軸 帶》,試圖喚起臺南市信義街(舊名為咾咕石街)過往的繁華容貌與城下所發生 的記事;張從怡老師指導學生黃冠傑創作《水岸觀繫_安平晚渡》,以臺灣八景 詩的「安平晚渡」塑造空間意象,進而增加安平港都市邊緣的吸引力,再現渡 口榮景。 空設系師生團隊除入圍高雄青春設計節,還分別參與第六屆全國室內設計/ 空間設計聯合畢業展、新一代金典新秀設計競賽等空間設計類等競賽及展出, 期望透過作品傳達師生對設計能力養成、社會環境議題的重視。

高雄青春設計節將在高雄市駁二特區大勇倉庫 P2 登場,歡迎就讀空間設計相關 的學生,將在 4 月 28 日至 5 月 7 日展出。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0200.aspx#.WNSX1Z0VF9A

崑山科大空設系「升起降落」課程 翻轉高職設計教 學體驗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70316 14:32:28)

參與課程的 150 位學生與空設系老師合影

設計講評過程


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為讓一年級學生體驗自然物理定律,在基本設計 課程中,安排了「升起降落」的設計活動,並邀請屏東高工師生蒞校一同體驗 科大設計教學的趣味性,讓高職學生了解科大翻轉教學的活潑性。 多數學生對於空間的認知多來自於地表上的建築,故常誤認為空間的定義 是恆常且固定不變的,但就物理定律而言,地球上一切作用力皆影響著空間設 計的型態。空設系主任張郁靂表示,為了改變學生對於空間認知的慣性概念, 基本設計課程特地安排為期五週的單元,課程要求學生們必須進行資料搜集和 閱讀案例,大膽想像並製作一個能「升起」的空間,而此空間需要能明確指認 其上下左右等空間特性,並能利用物理原則設計裝置,使空間「升空」,在指定 的方向安然降落。 這項題目設計讓學生經由設計的過程,帶著實驗的樂趣來探索,翻轉學生 既有的生活經驗,輕鬆有趣地認識萬有引力。空設系副教授潘大千說明,基本 設計課程共有 150 位學生參與,由 12 位空間專業的老師分組教學,日前在空間 設計系廣場舉行「升起降落」單元實作驗收評圖,同學們的作品有成功也有失 敗,但師生團隊皆一同檢討該次設計的優劣,彼此分享著對空間設計的經驗與 想像,讓實作課程為學生帶來更多收穫。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06738.aspx

崑山科大空設系「3X3 互動設計創客成果展」點亮櫥 窗 走廊變展場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61229 16:05:36)

「3X3 互動設計創客成果展」展示學生學習成果

學生 3D 列印作品


崑山科大空設系舉辦「3X3 互動設計創客成果展」,透過「互動空間」、「室 內智慧節能環境」及「數位設計與製造」等三間實驗室開設的課程,規劃櫥窗 空間進行學生專題成果展示,即日起至 106 年 1 月 16 日於空設系三樓展出,歡 迎各界蒞臨指導。 互動空間實驗室是由空設系施文禮老師主持,統整「電腦輔助設計(二)」、 以及「電腦輔助設計進階」兩堂課程,匯集為該次展場主題:「虛實之間」,展 場概念以「銀」為主要顏色來呈現科技感,投射燈打在凹凸起伏的面上,製造 出陰影及亮點,並在多處放置模型小人,象徵 3D 虛擬實境製作的過程,展示 內容以空間氛圍營造為主的「電腦輔助設計進階」課程期末作品。 3D 列印技術現今己運用於多項工業及產品設計中,本學期「室內智慧節能 環境實驗室」主持人張從怡老師,配合「電腦輔助室內設計(二)」所指導的燈具 設計工作坊,讓大三學生以「VESSEL OF LIGHT-光之容器設計」為發想主題, 利用電腦數位輔助設計工具的參數,激發學生在自由造型設計上的想像,反覆 修正模型以適應及實作 3D 列印技術,期待同學們結合材料、光、造型等三元 素,完成具備科學與美感的照明燈具設計。 另外,空設系梁凱翔老師主持的數位設計與製造實驗室,結合課程「電腦 輔助設計(二)」,設計出該次展場。展場重點包括雷射切割技術、LED 電子元件 的應用以及壓克力材料的研究。展場內容以 LED 電子元件為核心,製作一個客 製化的燈具,且燈罩材料限定以壓克力為主,學生將材料透過雷射切割加工之 後,設計出各種數位化且富有創造力的立體美學作品,包括江京庭的「植鳳微 光」、林品妤的「心境」、林晉偉的「春綻」、陳映臻的「在世界的彼端」以及許 瑋峰的「情緒拼圖」,讓人驚豔。 該次展出近三十件優秀作品,負責數位設計專題展的梁凱翔老師表示,展 場作品十分多樣,除了有空間性,亦具有生活美學的實際用途,包括最火紅的 虛擬實境互動裝置等,顯示該校空設系學生在理論與實務並進的數位工藝潛 能,展覽巧妙地結合教室的櫥窗空間,讓廊道空間變成學習的環境,獲得各界 好評。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06735.aspx

劉人豪劇場影像紀錄展於崑山科大展出 帶領學子體 驗「剎那即永恆」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61229 16:00:18)

空設系潘大謙教授(右)邀請劇場攝影師劉人豪(左)蒞校辦理展覽

劉人豪老師在開幕當天親自到場,和同學解說影像背後的故事


「劇場」是一種囊括視覺與聽覺的動態藝術,如何在演出過程中當機立斷 按下快門抓住充滿故事性的永恆,是劇場攝影師的任務之一。崑山科大空設系 副教授潘大謙邀請劇場攝影師劉人豪,於創媒藝廊舉辦劇場影像紀錄展,從作 品來了解劇場藝術與劇場攝影師的價值,展出時間至 12 月 30 日,歡迎全校師 生蒞臨觀賞。 劇場俗稱為「黑盒子」,因劇場這個空間,除了舞臺以外,其餘之處都是漆 黑的,攝影與燈光息息相關,但舞臺的燈光設計卻不在攝影師的控制中,因 此,攝影師必須要靠經驗的累積來辨認不同的燈光,判斷什麼樣的攝影手法才 能做最好的呈現。劉人豪在開幕典禮當天親自到場,和參展同學分享影像背後 的故事,他說明劇場表演常常有很多無法控制的突發狀況,因此所捕捉到的畫 面,都是很真實、很即時的,與平面攝影有很大的差別。 劇場表演常會運用到沙、水、絲綢等難以控制的介質,常常連表演者都無 法預料哪次濺起來的水花最有力量,因此,劇場攝影師的角色,便是在每場演 出中都不厭其煩地拍攝同樣的場景,在無數按下的快門捕捉到最有故事性、最 有力量的影像。劉人豪分享曾在今日戲院內拍攝劇團的特別經驗,表演者在觀 眾觸手可及的地方進行表演,近距離拍攝的影像更栩栩如生,他的拍攝經驗也 讓學生更了解攝影師的細膩與應變力。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06514.aspx

崑山科大空設系走入社區 提出競圖參與空間改革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61226 16:01:27)

學生提出多項評圖作品,由政府與居民進行對話與評選

慢活在藏金閣 3D 模擬(作者曾妤雯)

就在教育部宣布推動「大學在地實踐聯盟」之際,崑山科大空設系藉由與 臺南市環保局合作,將課程與社區改造工程結合,以臺南市「藏金閣環保教育 文化園區再造規劃設計」進行設計競圖,「環森步調」、「漫活在藏金閣」與「藏 金閣文化園區」等作品分別獲得金、銀、銅獎,透過師生創意展現,實踐了大 學的社會責任及與地方良好互動。 該次設計競圖由師生合作發想,第一次評圖時邀請了東區區長、龍山里里 長以及居民代表參與討論,傾聽在地聲音,第二次評圖更邀請文化局、環保局 及居民代表進行對話與評選。吳基正與學生林登唯、鄒燦鴻、陳怡穎、王梓 安、孫正憲、潘郁佑、陳易辰、曾郁琦、施羽廷、顏聖諺、吳彥霆、簡妘倩、


楊妮靜等人規劃「環森步調」,以天空步道串連園區,讓訪客得以悠遊園區,享 受自然並閱讀歷史人文,受評審青睞獲得金獎。 銀獎由郭一勤老師與學生曾妤雯、夏曼嘉、郭謹睿、張利源等人規劃「漫 活在藏金閣」,主張將園區內歷史建築作為臺南寫手基地,並將現有的「家具再 生工廠」轉型為創意基地,讓舊家具得以新生;陳柏宗老師與學生何伯勳、廖 晏婷則規劃「藏金閣文化園區」,將園區內農改場宿舍復原為日本時期風貌,引 入食育教程,提供綠色消費,建構綠色消費文化,獲得銅獎。 與會的市府文化局科長吳建儀表示,同學們提出多項觀點,包括以現有綠 地及綠色環境保留並主題化,規劃「毛小孩綠地」;將回收資源物品轉化成各種 更有趣的「家具」,與周邊咖啡店或店家合作,以粉樂町的概念舉辦展覽,讓藝 術種子遍地開花;設置生活木工課程、生活水電課程,成為環保與生活的教育 學習空間;連結鄰近自行車道與大眾運輸系統、改造公車站,塑造園區意向; 呼應農改場宿舍群的歷史任務,在三角公園舉辦主題野餐活動,推廣食農教 育,或者讓全國各地環保志工免費申請住宿,以及提供駐市作家、藝術家住宿 等等,充滿實質性點子,值得市府參考。 環保局專門委員陳嘉惠認為,這些設計創意不僅是超越單一局處業務,也超越 現有以人力財力植入生成的「園區」,而是生活場域的自然組合,結合家具再生 基地、歷史建築、文化創客、特色咖啡館、老樹、綠地、夜市、流浪動物宣導 基地與社區居民,形成超越單一概念(如文創)與實質疆界的園區。除對學生 們的創意表示高度肯定外,更期待能往下深耕,讓學術單位能與地方政府攜手 合作打造優質生活空間。 「藏金閣環保教育文化園區」是由環保局「藏金閣」、「家具再生工廠」、 「低探辦公室」及隸屬於文化局的「農改場日式宿舍群」所組成,目前已有二 手書店及咖啡店進駐,相較於一般的「園區」有著明確邊界與主題,「藏金閣環 保教育文化園區」是一個相對開放並可以多重定義的「生活園區」。例如:鄰近 的咖啡店林立,作家王浩一形容這是臺南最具代表性的咖啡風景;多家知名異 國風味餐廳將周圍環境串連為兼具生活與浪漫風情的場景;巽方砲臺、前美國 學校校長宿舍、農改場日式宿舍群則是充滿著歷史與文化厚度;鄰近的三角公 園與對面的大東夜市或假日農會市集,更是鄰居們休閒好去處;由鄰里認養的 口袋公園,除每日由里長領導志工進行養護外,更固定與流浪動物協會合作, 推廣「以領養代替購買,以結紮代替撲殺」的觀念,慢慢的形成毛小孩的主題 公園。以上的人、事、物反而構成了這個「園區」最重要的文化 DNA。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03946.aspx

崑山科大空設系「love the life」工作坊 日籍教授八 木隆蒞校指導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61111 15:16:55)

八木教授設計作品

八木教授設計作品之二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為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增加競爭力,特別舉辦「love the life 空間設計工作坊」,空設系吳基正老師將邀請到日本京都造形藝術大學的 八木隆教授擔任工作坊主要指導老師,透過演講、授課與學生作品講評,讓學 生了解目前日本國內空間設計的演變與趨勢。 許多臺灣室內設計業界對於專業上的發展,仍處於學習模仿歐美日本的狀 態,但多數人肯定日本設計師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做事態度與縝密思考,因 此,參與工作坊的師生對於日本室內設計發展趨勢、商業空間設計與展演空間 設計、傢俱設計深感興趣的師生共同參與,希望從工作坊中獲得新點子。 八木隆教授現於日本京都造形藝術大學環境設計學科授課,曾擔任東京 SEGA 遊戲公司都市型主題樂園的藝術指導等專業設計工作,以日本當地的商業 空間設計操作為發展職志,設計作品遍及日本各地,主要聚焦於各式各樣的商 業店鋪,包括餐廳、服飾店、髮廊與酒吧等空間設計,並熱衷日本室內設計發 展的歷史研究,擁有日本室內設計發展史學的相關豐富知識,透過這些知識呈 現於自身的設計作品裡面,該次蒞校擔任國際客座教授,讓師生非常期待。 「love the life 空間設計工作坊」為期五天,除空間設計、環境心理學、東 方空間發展史、傢俱設計與商業展演設計課程,還有當代藝術思潮與綠色產業 設計專題等規劃,將帶給與會者前所未有的收穫。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03451.aspx

城市的創意轉身 崑山科大空設系邀旅荷建築師談紅 燈區改造經驗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61103 14:22:18)

鄭采和建築師與學生分享紅燈區改造經驗

特殊議題引起學生高度興趣,吸引 250 名學生參與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 105 年度「銘澤講座」首場活動特別邀請到旅荷建築 師鄭采和,以性產業對城市環境的影響及空間專業者應有的應對態度為題,與 空設系助理教授張從怡進行深度對話,特殊議題引起學生高度興趣,吸引 250 名學生參與。 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的紅燈區舉世聞名,每年都會吸引大量旅客前來參觀, 但近年來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卻對紅燈區的國際「名聲」感到相當頭痛,因當地 色情業與犯罪集團糾結的網絡十分龐大,故 2007 年起,政府花費數千萬歐元買 下該區域的土地,期望藉此縮小市中心的紅燈區範圍,提升阿姆斯特丹市市中 心的形象。 2009 至 2011 年間,鄭采和建築師與設計團隊接受荷蘭國家建築基金會 (Nederlands Archfonds)的研究委任計畫,探究紅燈區改造的另種可能性,包括提 供年輕創業家低價的居住及辦公空間,並塑造另類創意城市等。「性產業」這個 歷史悠久的行業存在於每一個社會之中,無論性產業合法或非法,每個國家都 在加以規範以緩和社會衝突的同時,又希望能藉之促進地方觀光產業。 鄭采和建築師鼓勵學生能觀察八大行業建築物及空間型態,是否零零散散 地分佈在我們居住的城市中?並思考在城市更新的過程,空間及創意工作者可 以怎樣平衡居住城市以及特殊產業?鄭采和建築師也表示,新一代的學生願意 投注更多的社會參與、對話和辯論,反映了未來城市規劃與創意的將會在年輕 的設計血液中持續融合、突破,希望在這探究及辯論的過程中,可以繼續思考 關於社會正義以及創意城市的定義。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95580.aspx

崑山科大空設系「3X3 創客成果展」 讓點子變實體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60616 15:12:59)

開幕典禮師生合影

作品精緻多元、富含互動功能


崑山科大空設系舉辦「3X3 創客成果展」,透過「互動空間實驗室」、「照明 設計與模擬」及「數位設計專題」等三門課程,於空設系 1 樓大廳呈現該系同 學進行數位設計課程的學習成果,活動展出至 6 月 17 日,歡迎各界蒞臨指導。 「互動空間實驗室」主展場概念以宇宙空間為背景,召集各個星球來舉辦 派對,以繽紛的色彩來呈現歡樂、熱鬧的場景,作品有動有靜,象徵著每個創 作者的個性。主持人施文禮老師表示,所有展櫃都鋪以黑布,並將各個作品放 置在高低不同的展櫃上,彷彿漂浮在宇宙中,四周則懸掛無數顆星星製造星空 氣氛,而每件作品都搭配一個專屬星球,地球則成為乘載作品的平臺。 燈光照明是空間設計中塑造氛圍的關鍵,張從怡老師於「照明設計與模 擬」課程中所指導的燈具設計工作坊,讓大二生以「製光 — MAKE LIGHT」主 題為發想,透過各種創意巧思及數位製造方法,激發學生在造型設計上的想 像。授課僅一學期,學生們不僅要熟練 3D 建模和燈光照明模擬的技巧,還必 須試著使用雷射切割、大型平臺切割機及 3D 列印等數位製造工具,來完成燈 具的實體製作,過程中常面臨尺寸、材料及造型困難度等挑戰,讓學生得不停 修改 3D 模型才能呈現最終設計成果,但也因為反覆練習的過程,更能加深同 學們從感覺、觸覺、視覺上的角度去思考照明空間,並融合對材料、光源的認 識,以完成結合科學與美感的照明燈具設計。 當代熱門的空間設計議題之中,「建築資訊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以及「參數化設計(Parametric Design)」很受重視, 「數位設計 專題」由梁凱翔老師授課,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將此兩點從概念到實作技巧傳 授讓學生了解,使原來因技術問題而無法實際做出的模型都得以完成,特別是 自由曲線造型的設計方案,讓學生的想像力及創造力能夠透過電腦輔助將點子 化為實體。 空設系主任張郁靂表示,展覽成果十分多元,從工業設計產品(筆筒、餐 具)、街道家具(椅子)到建築尺度(涼亭)等等,顯示崑山科大空設系學生在 理論與實務並進的課程中皆能有所發揮且充滿無限可能,該次數位成果展獲得 各界好評,展期至 17 日,也歡迎大家把握時間參觀指教。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94125.aspx#.WOyHzp0VGUl

崑山科大空設系《劇場桃花源˙321 聚落實驗展演》 28 日登場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60525 13:50:32)

學生排演實況

排演過程毫不馬虎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攜手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人劇團合作,共同推 出「劇場桃花源¬¬˙321 聚落實驗展演工作坊」,並將於 5 月 28 日晚間七點 半,在臺南 321 巷藝術聚落舉行公演,將演出《雷雨》、《意不意外》、《最後的 遺言》及《原野》等精彩劇目。 工作坊改編多部經典話劇,取材自曹禺的《雷雨》、《原野》、蘇珊桑塔格的 《床上的愛麗斯》、伍迪艾倫的《死神攤牌》,以及獲得第十六屆臺北文學獎的 《最後的遺言》等作品,從劇本改編、排練到舞臺設計,所有的環節皆由學生 組織進行,挑戰性頗高,令人期待演出結合表演及歷史空間再利用,能將學生 及市民帶進 321 藝術聚落中,體驗劇場文化及表演空間的無窮魅力。 崑山科大空設系助理教授張從怡表示,該系開設展演課程多年,今年特別 邀請專業工作者授課,開發學生表演身體技能,並由學生改編劇本搬上舞臺, 除了在校內的數位舞臺教室排練,更大膽深入社區與臺南藝文空間的戶外空間 場所公演,創造老聚落及劇場實驗性空間共生的雙重可能,運用所學散播表演 藝術與空間美學的種子。 《劇場桃花源¬¬˙321 聚落實驗展演工作坊》主要由崑山科大空設系大 三、大四的學生組成,另囊括了其它科系學有專長的學生,不同知識領域的學 生需要在劇場工作中學習舞臺團隊互動及任務整合。 面對公演日期的逼近,該次參與演出的學生,過去沒有舞臺表演經驗,第 一次配合專業燈光、音響演出,難掩緊張與不安,彩排中不時出現設備操作失 靈、走位錯誤或忘詞等狀況,但同學們熱情不減,經過多日不眠不休的排練後 已有非常大的進步,敬業程度不輸專業演員,大家期待正式公演時能將最好的 表演獻給觀眾,並贏得滿堂掌聲。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92684.aspx#.WOyF1Z0VGUl

崑山科大空設系畢製成果 高雄駁二「零碎關係」熱 鬧開展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60504 13:46:51)

駁二青春設計節熱鬧開展,空設系成員合影

畢製作品精緻且富個人特色


崑山科大空設系第十五屆畢業設計成果展,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青春設計 節盛大開幕。展出主題包羅萬象,從山巔到海上、從現實到虛擬、從茅房到高 樓、從創新到復古、從修復到新建、從室內到都市、從迎新到送舊、從臺灣到 離島等,驗收一年來的成果。 展覽以「零碎關係」為主題,探索、想像零碎關係之中的「間」,也是展覽 主要核心,「間」透過各種可能,聯繫著所有零碎片段,串起這些元素,進而成 為一個完整體。空設系主任張郁靂特地叮嚀學生要牢記三件事:永遠要活在當 下、對過程保持幽默、相信改變的可能。畢籌會學生會長李建賢除了感謝師長 的鼓勵與指導,也對親臨現場給予打氣的家長們獻上最深的謝意,讓活動瀰漫 著溫馨的氣氛。 畢業設計總召吳基正老師勉勵學生,人生的過程有如展場上佈置懸吊的一 叢大型植物雕塑,本命雖曾凋零,但因接受了不同元素與其他生命的影響,終 將再次綻放。求學過程亦是如次,老師與學生、同儕與同儕間彼此相互影響, 都會呈現不同的樣貌與結果,這段致詞也呼應著展覽主題「零碎關係」的主 旨。 展場規劃設計別出新裁,入口主題形象由學生製作大小不同的方盒堆疊而 成,配合安置每一個設計階段操作的概念模型,暗示著由零碎關係中淬煉出來 的精華,量身打造組裝的展架,讓數量龐大的精細設計模型都能安放於最適當 的位置。各款模型分別置於高處與低處,企圖改變參觀者的行為與思考,讓人 們有機會墊腳看遠、蹲低看近,訴說人生的過程也就是如此:能屈能伸、能蹲 低也能跳高。 該次學生作品展覽即日起至 5 月 8 日於高雄駁二特區蓬萊 B4 倉庫展出,歡迎各 界蒞臨指導,欣賞學生們的無限創意。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img1.cna.com.tw/Www/PostWrite/2016/20160502/00192544.201605020431 M.jpg

2016 全國學生實務專題競賽 崑山科大空設系入圍組 數全國之最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60502 15:42:58)

崑山科大空設系繼日前在 2016 高雄青春設計競賽、臺北新一代金點新秀設 計競賽的空間類初賽成績領先全國相關科系後再傳捷報,2016 年教育部全國技 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初賽成績,該系初賽入圍的組數占了 1/3,為全 國建築與空間設計相關科系之最。 空設系主任張郁靂表示,該系為彰顯技職教育特色,老師們積極鼓勵學生 培養對環境的人文關懷,從自己生活的城市中去體驗並挖掘問題,建立學生以 生活環境為導向的人文設計來解決問題。今年在全國學生年度設計三大競賽初 賽皆獲得好成績,繼去年拿到土木建築群第一名後再攀高峰,驗收學生的學習 成果大有斬獲。


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目的,是為鼓勵技專校院學生發揮創 意、積極從事設計專題研究,培養創新思考模式,以提升學術研究能力與實務 發展技能,並養成學生研究、溝通與整合的能力。所有入圍作品將於 5/26(四)~5/27(五)期間,在臺北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四連棟現場展示, 5/28(六)將公布決選成績並舉行頒獎典禮。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91903.aspx#.WOyCQ50VGUl

崑山科大空設系設計展首戰告捷 初賽結果稱霸全國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60421 12:55:35)

高雄駁二青春設計節及臺北世貿新一代設計展為國內大專院校創意人才指 標之一,日前公佈初選入圍名單,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畢業設計專題在 2016 高 雄青春設計競賽空間設計類入圍了 10 組,佔了近 7 成,晉升南霸天;2016 臺 北新一代金點新秀設計競賽空間設計類更是入圍了 26 組,佔了近 3 成,領先全 國相關科系。 崑山科大空設系主任張郁靂說明,第 15 屆畢業展以「零碎關係」為創作主 題,意為在所有關係被物聯網的科技零碎化後,人與人、人與空間、空間與社 會,都亟需要重新連結找出脈絡並梳理出中心價值,這也是當代年輕人對所處 環境的社會及設計的責任。過去空設系已連續三屆奪得高雄青春設計競賽空間 設計類金獎、連續兩屆獲得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第一名,以及 2015 全國室內空間設計競賽 5 大獎項,相信在該系設計脈絡教學下,能夠透過 作品延續更多社會議題,並引起討論。


空設系的設計教學與社會緊密連結,讓學生能在創作同時思考土地環境的 議題,讓學生的設計作品不僅是關乎空間的形式,更是直指社會的內涵,因而 在初選過程便獲得評審的青睞。今年高雄青春設計節將於 4 月 29 日到 5 月 8 日 展出,新一代金點新秀設計競賽則在 5 月 13 日至 16 日開跑,並分別於 5 月 8 日及 13 日公佈決賽成績,師生皆期待能取得好成績。 資料來源:Kun Shan University http://www.ksu.edu.tw/cht/ 訊息來源:崑山科技大學


http://www.nownews.com/n/2015/05/05/1685150

2015 年鐙烜獎競賽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15.05.05 / 19:26

得獎作品「綿羊燈」

崑山科大空設系榮獲第一名


崑山科大空設系吳基正老師與該系學生周柏雯、何欣組成的團隊,構想設 計的「綿羊燈」,獲得專業評審的青睞奪得第一名。 為提升照明產業價值,由 LED 商業照明聯盟舉辦的 2015 年鐙烜獎創意燈 具設計競賽,崑山科大空設系師生團隊構想設計的「綿羊燈」,獲得全國競賽 第一名,由副總統吳敦義頒獎表揚。設計作品展示在照明科技展的鐙烜獎專 區,供世界各地照明產業界和投資買家與學生交換心得。 崑山科大校長蘇炎坤表示,為加速照明產業結構優化,行政院推行傳統產 業維新方案及推動計畫,透過設計美學的注入,提升照明產業價值。由 LED 商 業照明聯盟舉辦的 2015 鐙烜獎,希望藉由全國設計科系學生的概念發想,設 計出有主題性、創新性、功能性和商業可行性的燈具。 崑山科大空設系吳基正老師表示,該系學生周柏雯、何欣與老師們組成的 團隊,構想設計的「綿羊燈」,獲得專業評審的青睞奪得第一名。綿羊燈是以 解決現代人失眠為發想,許多人在失眠的時候都會「數綿羊」,而該作品便是 回應並探討人們的作息與光線、自然光源、人工照明之間的關係。 吳基正老師表示,競賽活動除藉此號召設計人才與照明燈具業者結盟研發新一 代創新燈具外,主辦單位也將輔導媒合獲獎作品團隊執行產品化開發,進而體 現提升 LED 照明產業競爭力及國際影響力。 關鍵字: 地方 台南市 崑山科大 綿羊燈 LED 照明產業 競爭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21000120-260204

合辦貨櫃屋設計競圖大賽 2015 年 01 月 21 日 04:10 工商時報 葉圳轍

三立貨櫃屋實業社與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產學合作,舉辦「SLDA 三立盃 全國大學院校貨櫃屋設計競圖大賽」,並邀請台南市長賴清德(前排左 2)、崑 山科大校長蘇炎坤(前排左 1)蒞臨頒獎及剪綵。圖/崑山科大提供 三立貨櫃屋實業社與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暨環境設計研究所攜手合 作,舉辦「SLDA 三立盃全國大學院校貨櫃屋設計競圖大賽」,參與師生高達 300 多人,在歷經兩階段評選後,周日(18 日)舉行頒獎典禮暨創意館開幕, 並邀請台南市長賴清德、崑山科大校長蘇炎坤等蒞臨剪綵頒獎。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暨環境設計研究所所長張郁靂表示,為賦予廢棄貨櫃 新生命,三立貨櫃屋實業社與崑山科大產學合作,將貨櫃改造成農舍、民家、 商店、臨時展示館等,而就讀崑山科大環境設計研究所三年級學生陳泓元,大


學畢業就自行創業成立設計公司,利用廢棄貨櫃設計了企業辦公室、綠能示範 館及創意館,由三立貨櫃屋實業社打造出造型獨特的創意館,運用建築力學, 結合先進的薄膜工程,打造兩層樓高的創意館,因取材高張力的塑膠纖維,圓 弧外型狀似飛碟,1 月 18 日開幕,化身文化氣息濃厚的藝廊。 為廣泛徵求設計者的創意,三立貨櫃屋執行長黃宗榮,特提供高額的設計 競賽獎金,並由崑山科大空設系主辦 SLDA 全國貨櫃屋設計大賽及展覽活動。 該比賽以災區重建為主題,由各隊設計最佳的貨櫃屋建築,不僅造型千變萬 化,有的更融入光電、集水等環保結構體,規畫概念琳琅滿目。 該競賽由逢甲大學「樹讀 Sudoku for Forest 林與田間的交錯」獲設計大 獎,台北科大「杉林 Container Forest」獲金獎,台中科大「方間」獲銀獎, 中國科大「EXPERIENCE」獲銅獎,及優選 11 件作品。 黃宗榮表示,希望該競賽激發設計者開始落實思考,如同競賽題目「乘 法」所指,其有空間增加、增殖與繁殖之意,貨櫃也將不再只是單純的堆疊, 如何在開發增加人類生存空間的同時,讓自然環境與人為生活共利共存。 (工商時報) 關鍵字:實業社


http://www.nownews.com/n/2015/01/20/1581112

貨櫃屋設計競圖大賽

崑山科大產學合作貨櫃創意館

開幕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15.01.20 / 22:07

由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暨環境設計研究所與三立貨櫃屋實業社合作舉 辦的 SLDA 三立盃全國大學院校貨櫃屋設計競圖大賽,參與競賽的師生達 300 多人。歷經兩階段評選後優勝名單公佈,由台南市長賴清德、崑山科大校長蘇 炎坤等頒獎。此外,產學合作的貨櫃創意館也舉行開幕典禮。

崑山科大校長蘇炎坤表示,為廣泛徵求設計者創意,三立貨櫃屋實業社執 行長黃宗榮提供高額設計競賽獎金,並由崑山科大空設系主辦 SLDA 全國貨櫃 屋設計大賽及展覽活動。比賽以災區重建為主題,由各隊設計最佳的貨櫃屋建


築,不僅造型千變萬化,有的更融入光電、集水等環保結構體,規劃概念琳琅 滿目。

這項大賽有 300 多位師生參加,經過評選結果,由逢甲大學的「樹讀 Sudoku for Forest 林與田間的交錯」獲設計大獎,台北科技大學的「杉林 Container Forest」獲金獎,國立台中科技大學的「方間」銀獎,中國科技大學 的「EXPERIENCE」銅獎,另有優選 11 件作品。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暨環境設計研究所所長張郁靂表示,三立貨櫃屋實業 社與崑山科大產學合作,將貨櫃改造成農舍、民家、商店、臨時展示館等,貨 櫃不單只有承載貨物的功能,也承載著台灣的海洋動力與產業能量,透過活動 重新審視貨櫃的特性與人類社會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思考與探索貨櫃的多樣 性,達到結合自然及環保運用目的。

而該校環境設計研究所三年級學生陳泓元,大學畢業就自行創業成立設計 公司,利用廢棄貨櫃設計企業辦公室、綠能示範館及創意館,由三立貨櫃屋實 業社打造出造型獨特的創意館,運用建築力學,結合先進的薄膜工程,打造兩 層樓高的創意館,因取材高張力的塑膠纖維,圓弧外型狀似飛碟,化身文化氣 息濃厚的藝廊。

三立貨櫃屋實業社執行長黃宗榮表示,競賽激發設計者開始落實思考,如 同競賽題目「乘法」所指,其有空間增加、增殖與繁殖之意,貨櫃也將不在只 是單純的堆疊,如何在開發增加人類生存空間的同時與生態環境保護取得和 諧,讓自然環境與人為生活共利共存,達到永續發展的理想目標。 關鍵字: 地方 台南市 崑山科大 產學合作 三立 貨櫃屋 實業社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