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宗旨: 基於尊重多元文化 與愛心無國界之理念, 匯集民間力量, 協助弱勢地區之發展, 以達到世界大同之至善境界。
原 鄉 活 泉 計 畫 報 告
w w w. f r i e n d s h i p c i t . o r g
2012
目錄 ◎前言
----------------------- 2
◎素鳳媽媽的故事
------------- 3
◎宜蘭寒溪-部落照顧
--------- 6
◎新竹尖石-原夢青年
--------- 10
◎台中達觀-部落廚房
--------- 13
◎南部八八災區-原鄉重建
----- 15
認識「原鄉活泉計畫」 有鑑於原鄉工作機會有限,導致部落人才長期流失,因 此,至善推動的原鄉活泉計畫其主要精神就是以最貼近部落 的角度出發,進行部落人才培育,讓部落族人不但可以自立, 照顧其家庭,還有能力回饋社會,並透過部落種子營造,讓 部落突破瓶頸,永續發展。 921 大地震隔年起,進入台中市和平區大安溪沿線部落 協助部落重建及人才培育,在至善的協助下,在地工作者已 經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與知識,並於 2006 年正式成立原住民 深耕德瑪汶協會;2005 年艾利風災後,至善進入新竹尖石 後山進行關懷和陪伴,之後開展出包括協助族人轉作有機農 業、支援記錄部落文史工作、成立部落產業小組等等各項部 落人才培力及部落永續發展的工作;2009 年八八水災發生後, 至善更將服務據點拓展至南部原鄉部落,協助當地重建永續 計畫,支持部落的關鍵要角,讓原鄉留住人才,目前在八八 災區主要服務的地區有高雄市那瑪夏區、桃源區及屏東縣三 地門鄉、霧台鄉等。多年來,至善原鄉活泉計畫共培育了 40 多位的部落工作者。
前言
原鄉活泉,一直是至善最難募款的一個計劃…… 似乎大家都覺得,把錢拿出來幫 幫部落的小孩上學、吃飯、讓孩子生 活過得更好些是理所當然的,但其實, 因為部落裡的工作機會有限,家長們 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孩子就算在外 人的幫助下能上學、吃得飽,小小的 心靈還是得要承受因為大人的不穩定 帶來的不安全感… 於是乎,至善認為,為了孩子的 未來,其實幫助大人,協助他們培養 更多現代化(電腦、企劃、教育訓練 等等)的能力,能和社會的脈絡接上 軌,能真正自立,就可以給一個家平 穩安定的生活,這才是解決之道。 因此,至善的原鄉活泉計畫,就 是透過社工在部落長期的陪伴,確實 了解部落的需求,連結內外部的資源, 開展出適合族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內 容,讓族人留在部落裡也能有穩定的 生活,同時讓傳統文化得以延續,讓 原鄉能夠永續! 至善在部落進行人才培力的過程, 其實,有好多好多的故事,我們希望, 藉由這些部落工作者的故事,讓大家 真正看到「原鄉」,如何在至善和部 落工作者的共同的努力下,變成一股 「活泉」! 感謝您對原鄉活泉計畫的支持, 也請您,繼續支持我們!
2
素鳳媽媽的故事 921 大地震,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當然,也翻轉了 素鳳的人生…… 素 鳳 告 訴 社 工 們 她 家 中 老 二 的 狀 況,希望他們能幫忙提供孩子所需的特 殊醫療耗材,但由於素鳳提出的這些醫 療耗材社工們連聽都沒聽過,沒能幫上 忙,不過卻也讓社工們了解了素鳳家裡 的狀況… 後來,由於工作站的業務越來越多, 加上社工本身並沒有會計的經驗,記帳、 核銷這些工作實在難倒了社工們,因此, 第二批社工書玄(現任至善北區原住民 工作站主任)再次找上了素鳳,書玄希 望能借重素鳳過去的會計經驗,到工作 站來幫忙,如此也能讓素鳳家中能多一 份收入… 「那我的孩子怎麼辦?」雖然有了 工作機會,但身旁有兩個需要照顧的孩 子,素鳳劈頭就問了這個問題! 「就帶來工作站我們幫忙一起照顧 啊!」書玄這句話,幫素鳳打了一劑強 心針。於是,她安排老二去上小學,並 請她小妹幫忙經常到學校去看看孩子, 然後自己就揹著老三,開始進入至善大 安溪部落工作站工作! 就這樣,素鳳成了至善在部落培育 的第一位「部落工作者」!
素鳳,台中達觀部落泰雅族人,年 輕時就離開部落到都市討生活,工作、 結婚、生子都在都市裡,直到生下了老 三,因為在外地生活的成本越來越高, 加上 921 大地震後有社福團體進駐了素 鳳的老家,針對全半倒且原本在部落裡 有地的散戶,以部落族人協力造屋的方 式,補貼建造組合屋,因為有了棲身之 所,於是,素鳳一家五口就選在 921 之 後,回到了部落。 雖然有地方住了,但還有好多好多 的事情等著素鳳去解決… 素鳳有三個兒子,老二一出生就患 有先天性的重大疾病(因為病況太複雜, 醫生至今也沒法給個病名),進出醫院 的次數已經算不出來了,回到部落後, 孩子就醫成了最重要的問題,加上每天 需要替換的醫療耗材(平均一天的花費 高達 600 元左右)的補充及採買也是一 大問題;然後,素鳳懷裡還有一個剛出 生沒多久,嗷嗷待哺的小娃兒……這麼 多張嘴要吃飯,加上龐大的醫療費用, 以一個務農家庭是絕對沒有辦法支應! 921 的隔年,為了協助部落進行災後 重建,至善在大安溪沿線部落成立了大 安溪部落工作站,第一批進駐的社工首 先做的就是進行家戶需求調查,他們來 到了素鳳的家,這是素鳳和至善的第一 類接觸。
3
從出生就在台大醫院不斷進出的老 二,跟著媽媽回到部落之後,不知道是 不是人親土也親,緊急的狀況似乎變的 沒有襁褓時那麼多了,就算臨時有大一 點的狀況,竟也讓素鳳找到東勢的某家 診所可以治得了他,這讓素鳳更是安心 了許多,把較多的心力放在工作上! 921 重建期四年,至善的社工們協 助連結各單位的資源,為部落引進了許 多新的刺激,族人們開始學習如何寫計 畫書、如何辦部落報、如何辦課程等等; 素鳳回憶起第一次為部落族人開辦中餐 烹調證照的課程,素鳳說:「我自己找 老師、自己找學員、自己訂課程,甚麼 事情都是我自己!」課程結束後,素鳳 還隻身一人帶著十幾位參與課程的族人 去考丙級廚師證照,第一次出征,十幾 個人竟都一次過關,全部考上,給了素 鳳和部落族人莫大的鼓勵,這也為後來 成立的部落廚房打下非常好的基礎!
接 下 這 個 回 到 部 落 的 第 一 份 工 作 後,素鳳發現,所謂「會計」的工作和 她想像的很不一樣!因為過去在外地工 作時,每個部門都有比較精確明細的分 工,素鳳會作的會計,其實只是記帳罷 了;但工作站的帳很複雜,有至善內部 的帳,有要跟公部門或是其他社福團體 核銷的,做法都不一樣,加上工作站剛 成立沒多久,根本沒有過去的歷史軌跡 可循,素鳳只得從頭開始,慢慢摸索! 素鳳回憶起第一次送核銷清冊到公 部門,「我永遠不會忘記光是那份清冊 就被退了十幾次件!」這個經驗讓素鳳 一度作帳做到手發抖,幾乎無力面對… 所幸,當時公部門的承辦人員不斷鼓勵 她,跟她說:「不要怕,學會了就是你 的!」讓素鳳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也 因為沒有被看不起,素鳳開始勇於接受 各種挑戰,也慢慢開始接觸了不同領域 的工作…… 工作逐漸上手之後,孩子的狀況竟 也意外的好了起來!
4
921 轉眼已經過去 13 年了,原本在襁褓中的老么 今年暑假從小學畢業了;而經常進出醫院的老二也在 經歷過 14 次手術、大腸完全被切除之後,病況得到控 制,今年念高二的他,已經可以像個普通的孩子一樣 利用暑假,打工去;而隨著孩子們的成長,素鳳從一 個小小的記帳員,因為至善的原鄉活泉計畫,有機會 跨足到企畫、教育訓練及管理等各種不同的領域,現 在也成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的重要支柱,素 鳳笑著說:「可以學的事真的好多啊!」
還有好多好多像素鳳這樣的部落族人,都逐漸在至善原鄉活泉計畫 的培力下,練就一身好本領,至善期許,他們能成為部落裡一顆顆希望 的種子,帶領著部落,永續!
5
宜蘭寒溪-部落照顧 一、工作概況說明: 六年前,一位部落婦女注意到 部落老人缺乏照顧的問題而開始 投入部落居家關懷照顧,初期只用 有限的資源為部落服務,包括簡單 的居家訪視、按摩、清掃等,但卻 帶給老人及身心障礙者很大的心裡 安慰。後來,慢慢有越來越多的部 落婦女加入服務的行列,同時自去 年開始也有了至善基金會的協助, 目前計劃中主要有一位專職,四位 兼職的部落婦女在做部落的居家照 顧工作,除了能讓部落婦女回復互 助合作的精神,又能照顧部落其他 需要照顧的人,像是部落的獨居老 人、單親家庭、高風險家庭以及身 心障礙者,讓部落人自已照顧部落 人,也讓這群服務的媽媽獲得微薄 的津貼。此外,從今年也開始了國 小一二年級學生的每個禮拜四五的 課後照顧方案,由一位部落婦女帶 著兩位青年一起照顧部落的小朋 友,除了課業輔導之外,也融入部 落文化課程,像是農耕體驗、族語 教學、文化歌謠教唱、傳統美食課 程,培養小朋友愛惜部落的意識, 希望他們未來也能為部落盡一份回 饋的心。
■居家關懷-訪視行動不便者
■課後照顧-泰雅美食教學
6
二、服務地區: 包括四方林、寒溪、華興、新光等四個部落。
三、主要重點工作: 工作重點項目
負責專員
寒溪村四個部落居家關懷訪視、居家環境整理、無 毒農園、老人健康促進活動、物資捐贈
李淑敏
寒溪國小一二年級課後照顧班、部落活動文宣及宣 傳、課後照顧班小老師師資培訓、青少年培力
余玉華
居家關懷訪視、居家環境整理、無毒農園
張莊桃鄉
居家關懷訪視、居家環境整理、老人健康促進活動
龔秀花
居家關懷訪視、居家環境整理、老人健康促進活動
李阿幼
居家關懷訪視、居家環境整理、老人健康促進活動
溫王麗瑛
居家關懷訪視、居家環境整理
卓美玉
寒溪國小一二年級課後照顧班、部落活動文宣及宣 傳、青少年培力
馮覺銘
寒溪國小一二年級課後照顧班、部落活動文宣及宣 傳、青少年培力
韋瑞琪
寒溪國小一二年級課後照顧班
劉惠雯
7
四、服務成果: 目前此一計畫總共培力了 10 位族人在當地推動部落照顧 的工作。主要成果如下:
1. 居家關懷部落服務戶次(累計):
編號
部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總計服務戶次
1
寒溪部落
18
20
22
18
26
104
2
四方林部落
4
3
4
3
6
20
3
華興部落
4
6
5
4
8
27
4
新光部落
8
9
10
9
15
51
服務戶次
34
38
41
34
55
202
◎共照顧 28 戶需要照顧者(老人、身心障礙者、高風險家庭) ◎共培力 6 位工作者 2. 課後照顧班人次(累計):
編號
部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總計服務戶次
1
寒溪部落
8
8
6
6
6
34
2
四方林部落
5
5
5
5
5
25
3
華興部落
3
3
3
3
3
15
4
新光部落
4
3
3
3
3
16
人次
20
19
17
17
17
◎共照顧 20 位學童 ◎共培力 4 位工作者
8
其他活動及課程: 編號
課程與活動名稱
1
計劃書撰寫工作坊
2
課後照顧師資培訓 課照委員會老師 課後照顧委 (兩場) 培力 員會
寒溪部落
3
社區營造人才培力 (三場)
專員培力
台北、南 社區營造人力培力工作 澳、花蓮 坊及社區營造經驗分享
4
寒溪母親節敬老活動 (1 場)
部落活動
5
健康促進課程 (10 場)
部落活動
6
活動屬性
對象
兩位專員及 專員及課照委員 課後照顧委 會成員培力 員會
農特產品發展培訓 專員及會內課程
兩位部落專 員 各部落母 親,以女性 參與為主 部落村民, 以老人為優 先
地點
說明
大同鄉公 練習撰寫計劃書之能力 所 邀請托兒所老師來指導 帶孩童之技巧
寒溪村
模範媽媽、與物資捐贈
寒溪村
帶動健康舞蹈或文化 活動
專員與協會 會員
寒溪村
學習無毒農園經營方法 與其他特產加工方法
7
部落泰雅美食班 (四場)
課後照顧課程
課後照顧之 學童
寒溪村
與居家關懷委員會合作 教導孩童泰雅美食製作
8
部落農耕體驗班 (四場)
課後照顧課程
課後照顧之 學童
寒溪村
與居家關懷委員會之無 毒農園合作教導孩童體 驗農耕
五、其他共同支援之工作: 1. 課後照顧班之文化課程:課後照顧班之泰雅美食製作與農耕體驗。 2. 部落神社環境整理:因神社為寒溪、新光部落間行走要道,因此提出 要固定整理步道之計劃。 知恩惜福與感謝一直是原住民部落傳統所遺留下的重要精神,從這 群部落婦女無私的行動與關愛,都讓我們看到這句諺語的具體實踐,也 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原住民部落照顧的重要性,還有不計代價的感恩 及回饋的愛心大大的體現在這個小小的計劃裡。正如同一位已全心投入 部落居家照顧六年的部落婦女所說:「我們是從小被部落照顧所養大的 孩子,只要我們還有力量,我們現在就要回饋給部落,因為部落就是我 們最後的家。」
9
新竹尖石-原夢青年 一、工作概況說明: 原鄉活泉計畫這幾年陸續在新竹尖石後山部落推動了各項重要的工作,如 協助族人們轉作有機農業、支援紀錄部落文史工作、建立語言調查與記錄的團 隊、協助部落組織工作、成立部落產業工作小組、推動部落深度旅遊 、建立 跨部落資源的分享機制、以及建立跨部落農產共銷平台和引入外部資源等等, 都有相當具體的成果與呈現,尤其在 2012 年初,更是成功的啟動了鄉內第一 個由族人組成的農產銷售平台-農民學苑,共同推動有機農業和跨部落共銷的 產銷平台,幫助族人轉作有機農業,申請有機認證。 如今,服務的部落也慢慢地拓展到六個部落和一個組織,包括石磊、馬里 光、田埔、新光、鎮西堡、梅花等部落,以及一個跨部落組織平台-農民學苑, 並培力 8 位族人在當地推動各項重要的工作。
二、主要重點工作: 工作內容
部落
負責專員
自然農業課程、田野調查、組織運作、營隊活動和連 結、有機蔬料理美食班
石磊部落
李志強
五月桃行銷、族譜調查與記錄、企業連結、有機農業 推動、支援馬里光數位中心活動、營隊活動和連結
馬里光部落 督魯安慕妮
語言和文化記錄、母語繪本、推動部落共同運銷機制、 推廣有機農業、泰雅族國圖製作與調查、教會合唱團
田埔部落
芭翁都宓
推廣有機農業、深度文化之旅、支援部落組織工作、 連結大學課程、營隊活動和連結
新光部落
阿蓟達利
推廣有機農業、連結大學課程、老人關懷、支援部落 組織工作、營隊活動和連結
鎮西堡部落
雅韻達利
農場行政工作、蔬菜轉運中心運作、關懷其他部落有 機農戶
梅花部落
林桂香
有機農業推廣、農民生命史調查、建立部落與轉運中 心的合作機制、協助認證、舉辦農業座談、開拓市場 通路
農民學苑
吳蕙雯
10
網夢人員共同參部落領袖討論部落 重要議題的活動 - 反興建高台水庫
網夢人員參與數位課程的培育 - 學習基礎影像處理 和網路平片設計以協助部落網路行銷的工作
馬里光專員慕妮向泰雅族部落族人分享他們 農戶銷售五月桃的經驗
部落換工 - 新光專員阿蓟支援並教導石磊部 落馬里光部落族人有機蔬菜美食課程
舉辦石磊部落金曲媽媽共識營活動
數網人員協助並指導 馬里光部落婦女有機蔬菜的包裝
11
三、服務成果:各部落服務人次 編號
部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總計服務人次
1
石磊部落
115
260
260
300
150
1085
2
馬里光部落
137
275
398
279
216
1305
3
田埔部落
440
200
300
500
450
1890
4
新光部落
380
122
469
682
420
2073
5
鎮西堡部落
70
400
700
650
150
1970
6
梅花部落
150
90
112
130
106
588
7
農民學苑
100
403
100
115
79
797
服務人次
1392
1750
2339
2656
1571
備註:各部落服務人次的數量會因各部落的工作內容和型態的不同而不一。
四、其他共同支援工作 反興建高台水庫:本小組於去年起支援部落反興建水庫之工作和活動。 自然農業推廣工作:在服務的部落推廣自然農法的課程,以提升部落農 民之農業知識和技術。 跨部落換工機制:為有效利用部落的資源和人力,本計畫於 2012 年 4 月份起推動跨部落的換工,主要活動包括,石磊部落有機蔬菜美食料理 活動、鎮西堡新光部落有機肥料製作課程等。 建立部落資源的分享機制:於 2012 年 3 月起,建立了各部落專員分享 部落資源的工作,如適當的活動與課程和人力的支援等等。 規劃跨部落生態旅遊與農事體驗活動
12
台中達觀-部落廚房 一、計畫緣起: 深耕德瑪汶協會的前身是至善在 921 地震的後一年,為協助台中大安溪沿 線部落進行災後重建工作所成立的大安溪部落工作站。而為了讓大安溪部落工 作站可以在當地生根,發展在地產業,使部落有足夠盈餘支持部落社區照顧工 作,以及培力當地工作者使其有能力獨立面對產業發展與部落照顧的工作,因 此產業與部落照顧和人才培力就成了之後的工作重點。而在這幾年發展的過程 中,在地的工作者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與知識,成長已臻成熟,所以在民國 95 年正式成立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希望透過組織的運作來發揮集體的力量。
二、工作目標: 持續回饋部落照顧 安排各組進階訓練課程 積極拓展外部關係之建立 重新設置官方網站 加強對外行銷
■部落媽媽研發的小米棒
■國小陪讀
13
三、執行概況: 善用系統工具來內部訓練,依不同職能做組別區分,也進一步讓媽媽們 為種子教師,有進階文書處理去應用軟體程式、夥伴透過 Excel 軟體設 計,讓媽媽們更有概念、消彌對帳務處理的害怕、認養系統全面盤點更 新,作業流程更為純熟。 廚房媽媽們固定每兩周聚在一起研發新的菜色,藉由實際動手作及討 論,來發想多元豐富的風味餐。 以部落青年為主,進行相關專業知能培力工作,來維護服務品質。 產業組則加強行銷,一方面積極拓展原有產品的通路,並區分為實體通 路(如增加雪見國家公園的實際銷售據點)與網路通路(如公益平台 17life),確保部落產品對外的曝光度,以及與其他行銷管道的連結, 藉由增加曝光度也提升支持度。另一方面也投入發展新產品,以增加產 品的完整性與加強包裝亮點。
四、服務成果: 社區照顧-送餐 1667 人次、家訪 30 次、卓中課輔 212 人次、國小陪讀 88 人次。 大安溪沿線老人活動 45 次。 就業媒合據點服務 5 次、拜訪廠商、辦理就促活動 30 人次 ( 青年高中 )。 深度之旅計 9 團,350 人次。 payeasy 團購網 17Life 行銷小米豬肉。 教育訓練-包括共識營、美食訓練、非營利資訊科技運用、種苗生產技 術入門、社工直接服務能力課程、電腦文書處理 ( 基本概念 )、財務進 階班、認養系統精進班、多元中小企業進場輔導。
14
南部八八災區-原鄉重建 一、工作目標: 今年度的目標持續在培力及支持部落工作者,針對個別能力建構的需求設 計相關訓練課程,凝聚及建立部落團隊;我們也試圖透過工作坊、講座、分享 會等方式與其他單位工作者一起對話及前進,釐清工作價值並提升服務品質; 透過橫向串連各專案、分析共同議題,並藉由議題分析提出新的認識觀點及行 動方案,透過研發檢視評估工作站服務內容,發展更適合專案的服務模式。
二、執行概況: 目前共有大武、大社、勤和及達卡努瓦四個專案正在執行中
大武專案 延續先前霧台依親服 務工作,並專注於大武部 落,從幼兒托育照顧開始 做起,解決婦女就業的托 育問題,並且支持在地人 力老人關懷服務、組織及 培力團隊,嘗試讓山上部 落依舊與山下部落有著連 結與互動,以互助與創新 的精神,發展具反省力的 原鄉工作模式,深化大武 部落的服務照顧體系及自 主守護部落家園的能力, 讓大武部落的文化意識與 生活機能不會因為風災的 摧殘而切割。
■大武避難屋住屋大會
■大武托育班返鄉
15
新竹原鄉活泉 大社專案:分為原鄉部落及禮納里部落兩塊 原鄉部落 在大社的原鄉部落有一 群人希望留在部落守護祖先 留下的土地,雖然常常會被 大家遺忘,雖然沒有什麼資 源來協助,不過大家的心因 此緊緊依靠;我們嘗試從拉 水、農場整地、播種施作等 基礎生活開始,跟原鄉族人 一同實作、記錄、吃飯、採 買到學習,將分享農場的構 想付諸實踐,同時也建立一 個新的原鄉生活可能性,凝 聚族人心力,共同守護原鄉 部落。
■大社原鄉部落
■大社原鄉整地中
禮納里部落 離開原鄉部落到永久屋開始生活其實需要過程,我們希望以幼兒照顧為中 心,形成部落婦女網絡,讓他們有一個放鬆安心的地方可以彼此交流照顧經 驗、分享就業工作訊息、協助個別問題並透過此網絡掌握家戶狀況,發現需求, 發展新的服務。
■大社禮納里幼兒照顧空間
■禮納里大社婦女空間整地
16
勤和專案:分為勤和就地重建和勤和樂樂遷村兩塊 勤和就地重建 我們希望每個部落的孩子可以在課後獲得照顧,課業有人指導,學習有所 進步,並且學會認識傳統布農文化,以及尊重土地與人,認同農業的價值,愛 護鄉土。也期望大家可以過著對風災準備好的生活,學會與大自然共處,並且 安穩定在部落生活,堅守家園。
■勤和就地 族語課程
■勤和就地 開心農場
勤和樂樂遷村 歷經兩年半不斷的爭 取 及 協 調, 今 年 四 月 份 17 戶 族 人 入 住 了 樂 樂 段 永久屋,在房子的事情穩 定了,大家的心也跟著穩 定踏實,再來需要思考的 是如何從部落主體發展在 地核心價值及方向,從實 際需求思考服務工作,建 立部落共同照顧機制,發 揮部落傳統互助的文化制 度,使部落有意識面對新 環境生活的轉變,恢復部 落自主力量。
■勤和樂樂 永久屋入住
■樂樂段住戶大會
17
達卡努瓦專案 以照顧孩子的文化成長班為中心,從孩子、家庭到整個部落的服務;在 Toona tamu(「有老人在的地方」)裡,孩子會來學習、玩耍、認養小米種菜, 老人家一起來吃飯、勞動、聊天聚會,婦女穿縮其中串起部落,在這樣的過程 中自然地重建卡那卡那富文化;小農復耕也從種植小米、紅藜、蕗蕎還有養雞 等,開始一步步思考後續生計如何永續發展。
■達卡努瓦 手工藝課程
■達卡努瓦 製作稻草人
三、服務成果
大武專案
托育照顧、老人服務、共同空間設置、山上山下連結;培力了 5 個工作者,服務了 13 個學齡前的孩子,關懷了 30 名老人。
大社專案
1. 原鄉部落-小農復耕、文化記錄;支持了部落 10 人的生活。 2. 禮納里部落-婦女支持網絡建立、幼兒照顧;培力了 1 位工作 者,照顧及關懷 8 名婦女及 8 名幼童。
勤和專案
1. 勤和就地-課後照顧、汛期避難防災;培力了 1 位工作者,照 顧了 15 個國小的孩子。 2. 勤和樂樂遷村-汛期避難防災、家屋重建落成,培力了 2 位工 作者,服務了 17 戶 60 位族人。
達卡努瓦 專案
兒童課後照顧、老人照顧、傳統文化復振、小農復耕;培力了 4 位工作者,照顧 25 位國小孩童,關懷 30 位老人家。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