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信息:传道书》

Page 1

聖經信息系列──傳道書 作 者/柯德納(Derek Kidner) 譯 者/周環環 責任編輯/黃玉燕 封面設計/楊順華 發 出

行 版

發 電 傳 網

人/饒孝楫 者/校園書房出版社 所/23141 新北市新店區民權路 50 號 6 樓 話/(02)2918-2460 真/(02)2918-2462 址/http://www.campus.org.tw

郵政信箱/台北郵政 13-144 號信箱 劃撥帳號/19922014,校園書房出版社 網路書房/http://shop.campus.org.tw 訂購電話/(02)2918-2460 # 241~242 訂購傳真/(02)2918-2248 2011 年 9 月初版 The Message of Ecclesiastes Derek Kidner, 1976 This translation i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Inter-Varsity Press, Norton Street, Nottingham NG7 3HR, UK Chinese edition published by permission 2011 by Campus Evangelical Fellowship Press P. O. Box 13-144, Taipei 10699,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First Edition: Sep., 2011 Printed in Taiwan ISBN:978-986-198-222-9(平裝)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11

12 13 14

15 16

17 年度│刷次 10 9

8

7

6 5

4

3 2

1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目 錄 總序 5 作者序 7 簡寫一覽 9 第一部:它在聖經中扮演什麼角色? ──追問、探尋 第二部:它在聖經中傳遞什麼信息? ──流暢的詮釋 1. 作者、名言與總覽(一 1~11) 2. 滿足感的追尋(一 12~二 26) 3. 時間的殘酷無情(三 1~15) 4. 5. 6. 7.

11 25 26 36 50

生命的艱辛困苦(三 16~四 3) 56 無止息的爭競(四 4~8) 61 第一段摘要 回頭一瞥(一 1~四 8) 65 憩息:反思、金句與家喻戶曉的真理(四 9~五 12)

8. 失望的苦澀(五 13~六 12) 78 9. 第二段摘要 回頭一瞥(四 9~六 12) 87 10.憩息:更多的反思、金句與家喻戶曉的真理(七 1~22) 11. 繼續搜尋(七 23~29) 98 12. 挫折困惑(八 1~17) 103 13. 危機重重(九 1~18) 112 14.第三段摘要

回頭一瞥(七 1~九 18)

15. 憩息:慎思明辨(十 1~20) 127 16. 踏向歸程(十一 1~十二 8) 138 17. 結論(十二 9~14) 150 第三部:我們應當如何回應? 157 ──跋

123

67

89


作者序 任何研讀傳道書的讀者,都會遇見這位最不帶宗教色彩的智者,其思考特立獨行, 充滿了迷人的魅力。這裡,我也得說說兩件事。 首先,我要感謝這一系列書的編輯,讓我找到理由,把這卷書從頭到尾再仔細研 讀一遍。 其次,我建議某些讀者或可略過第一部的全書總覽,直接進入第二部流暢的詮釋, 這樣可以聽見傳道者自己的聲音(承認這中間有我的打岔) 。這端看讀者的選擇, 是偏愛先有整體的概念,或逕自投入,一路摸索。 無論如何,盼望至終是圓滿抵達。 柯德納(Derek Kidner) 簡寫一覽 ANET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by J. B. Pritchard (2nd ed., OUP, 1955). AVEnglish Authorized Version (King James), 1611. 欽定本。 BartonEcclesiastes by G. A. Barton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T. & T. Clark, 1908). DelitzschThe Song of Songs and Ecclesiastes by F. Delitzsch (T. & T. Clark, 1891). Gk.Greek. Heb.Hebrew. JBThe Jerusalem Bible, 1966. 耶路撒冷聖經。 JonesProverbs, Ecclesiastes by E. Jones (Torch Bible Commentaries, SCM Press, 1961). LXXThe Septuagint (pre-Christian Greek version of the Old Testament). 七十士譯 本。 McNeileAn Introduction to Ecclesiastes by A. H. McNeile (CUP, 1904). mg.margin. MS(S)manuscript(s). MTMassoretic Text. NEBThe New English Bible, Old Testament, 1970. 新英文聖經。 RSVAmerican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1946-52. 標準修訂本。 RVEnglish Revised Version, 1881-84. 修訂本。 ScottProverbs, Ecclesiastes by R. B. Y. Scott (Anchor Bible, Doubleday, 1965). TEVToday's English Version, Proverbs and Ecclesiastes: Wisdom for Modern Man (American Bible Society, 1972). 現代英語聖經。


第一部: 它在聖經中扮演什麼角色? ──追問、探尋 整本舊約聖經反映出各種不同的腔調特色,從熱情奔放的先知講道,到智慧賢者 冷靜、反思的警句,豐豐盈盈的詩詞行文、典章律法、故事說書、詩歌詠讚,之 間又穿插異象遠見,包羅萬象。 然而,其中卻找不到哪一卷書像傳道者 1 那般特立獨行,它甚至帶給自己一個無 法傳譯的書名(Qoheleth)。在整本聖經中也找不出任何一卷語調與傳道書相近 的作品。 傳道者,顧名思義,就是傳講信息的人。他與歷代的智者同列,教導我們眼到、 耳到,學習神與人的道理法則。傳道者的言語,有的直接來自箴言,他以中途有 休息的方式,在整個探尋的旅程中,讓讀者可以平穩跟進,不致窮追不捨。其間 他且用一般家常的智慧,讓讀者沉得住氣,不致半途而廢。實用而正統的智慧, 是他的營盤,然而他卻也是個探險家。他所關切的是在生命邊界、特別是那些一 般常人不敢深一層觸碰的問題。 由於他探求追問的議題冷酷無情,因此很容易被套上懷疑者或悲觀主義者的帽子。 開場的吶喊:「虛空的虛空」,或「凡事都是虛空」,幾乎是自找麻煩。實際上, 在這些甚至是千古名言的字句之外,他還有層層疊疊的思想隱藏;有些聖經學者 認為傳道書中至少有二到三種,甚至九種不同層次的思考世界。2 這些思考如 河床底交織的暗流,瞬息之間,千變萬化。然而,也可以把這些層面視為單一的 思想洞見,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探測生命和死亡的議題。 讀者可從最底層找到一切智者的根基──那就是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傳道 者罔顧讀者渴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習慣,卻刻意把關鍵留到最終,才讓它水落石 出,撥雲見日。實際上,在整個探索過程中,傳道者已隱隱約約留下伏筆,只是 不願一語道破,轉而從另一個方向抄回來。如此,便可測試在毫無這種思想基礎 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心靈可以接受多少挑戰。他把自己和讀者都放在一個人本主 義與世俗主義的框架裡。無神論並不存在於他的世代,他是從人的角度,在可觀 察得到的世界實物中,來開始他的思考;他承認神的存在,只是和祂保持了相當 的距離。 依此途徑探討,自然產生許多層層疊疊的錯綜複雜性,傳道者是在自討苦吃?我 們看見他內心深處的自我,有著強烈的理念,極欲與人分享他的信心,然而另外 那個表顯於外,短暫有限的我,卻被自然可見的表象來主導他的探索;這兩者間 的張力,在書中時而可見。特別是那個外面的我,我們所熟悉的,有介於良知的 聲音、自私自利和經驗之間的衝突,以及和那位我們所認知、我們所回應的神之 間的衝突。 一旦對這書大體的來龍去脈有了基本的了解,就不難在迂迴曲折的路途中,找到 可依循的蹤跡,加上傳道者暢如流水般的評述,更能幫助讀者進一步體悟。再者, 若能把書中分散各處的教導整合一體來看,找出其中共通的論點,也許更有助


益。 面對神的真相 如果一個人確切深信有一位神存在,那麼關於這位神的意涵與真相,就值得仔仔 細細地探討一番。傳道者期盼於我們的不是憑己意想像,以為可以隨意解說,也 不是出於個人利益,以為可以任意操縱。我們乃是來到祂至高至聖之處,與祂面 對面。祂對人世間輕輕忽忽瑣瑣碎碎的閒聊,行禮如儀的供奉,或無邊無際的空 話,都毫無興趣。他在第五章開宗明義把這觀點說得極透澈: 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因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 的言語要寡少。(五 2) 神在這卷書中以三個不同的層面與讀者相遇:宇宙的創造者、統管萬有者以及那 無法識透的智慧。這三個層面在傳道書中交替出現,成為全書的焦點重心。 就創造者而論,祂拉開了宇宙萬象的序幕;一切皆循自然規律秩序而行,不是人 可以根據自己的偏愛喜好而轉移改變的;然而極意外的,這也涵蓋了祂那無法抗 拒而又帶著憐憫的法則標準。3「你要察看神的作為:因神使為曲的,誰能變為 直呢?」(七 13) 其間有祂預定的節拍時辰,就如第三章指出的凡事都有定期,除了俯伏在祂的律 中,人別無選擇餘地。即使像人類世世代代生殖繁衍的大事,除了成為神製造生 命的工具外,對於神如何把生命帶進這世界的神祕過程完全一無所知。 骨頭在懷孕婦人的胎中如何長成,你尚且不得知道,這樣,行萬事之神的作為, 你更不得知道。(十一 5) 另一方面,對於我們一切的困惑混亂和錯誤行為,我們也沒有那份奢侈,像巴比 倫的神義論(Theodicy)者把一切的不滿訴諸創造者,責問他們的諸神。4 因 為「神造人原是正直」 ,是「他們尋出許多巧計」 (七 29) ,因此一切的後果都必 須由人自己來負責承擔,不能怪罪神。 就統管萬有者而言,就是這一位神預設了每一個人生命中必須經歷的萬般挫折。 「單調乏味的存在」這個論點,在書中單刀直入陳明不諱(無可諱言地,傳道者 似曾以疲憊不堪的笑容,試圖對這無可奈何的塵世高喊:停了吧,我多麼渴望展 翅飛翔!) 。這個重複不變,單調無味的生命,是神命定的。 「神叫世人所經練的, 是極重的勞苦。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一 13~ 14) 事實上,傳道者在七章 29 節暗示著人因墮落而受苦,另外保羅在羅馬書八章 18 ~25 節也重述這個失落後的畫面,認為人類都服在虛無之下,無疑地和傳道書 的理念前後呼應。只是傳道書更透澈地強調那自始至終無法改變的,以及歷世歷 代以來所存在的失落、沮喪。 這一切都來自神:生命當中錯綜複雜、相互交織鉅細靡遺的瑣事,不論個人好惡, 不論是否合乎情理,完全掌控在祂的手中。有些事情,事後看起來也相當合理, 因為神給罪人勞苦愁煩,至於祂所喜愛的人,祂就賜下智慧、喜樂與知識(二 26) 。其實我們原本一無所有,一無可誇,無可自薦於神的。若人以為造化弄人,


他不是個辛酸的例外;六章 1~6 節說,悲劇可能臨到每一個人,而這幕後的主 導者就是神自己。人若自覺當擁有更多,一旦神收取時就失去更多;再說祂隨己 意,任何時刻都可能取回,如果不是目前,至少是在未來(六 2 及下)。而且終 極的歸宿都是同樣的命運,因為「眾人豈不都歸一個地方去嗎?」 (六 6 下) ,那 就是歸於死亡,墳地。 因此,我們就被推到面對神那隱藏不現的道路,來到另一個層面,那就是面對那 無法識透的智慧。這讓人類最光輝燦爛的思考才智,只淪為一撮假想揣測。 神以祂極大無比的恩典和應許,把人安置在三章 11 節所提的地位,幾乎可說是 整卷傳道書中未達終點前的高峰之一。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 為,人不能參透。(三 11) 單就這一句,就足以表達祂所造萬物的繽紛多彩,變幻無常,完全超乎人類所能 理解。另一方面,祂的創造又有些規則可循,這也是人之異於禽獸者,因為我們 多少可捕捉一點,然而卻永遠無法洞見全局。 而其中之一就是,我們永遠無法預見未來。不論事情是好是歹,人類別無選擇, 只有全盤接受,即使明知它還會繼續不斷地變幻。「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 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 事。」(七 14) 淺顯易解的,未來的事,對人而言是完全隱藏不可知的。至於目前看似敞開的, 對人也是一樣地困惑無解。不論現今的事或未來的事,都是屬於神的。於是, 「我 就看明神一切的作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作的事。」(八 17 上) 傳道者繼續說「任憑他費多少力尋查,都查不出來」(八 17 中),換句話說,連 日常瑣碎事物也無法測度。哲學家們企圖找出個架構,然而眾說紛紜,且各有缺 失。「我說,要得智慧,智慧卻離我遠。萬事之理,離我甚遠,而且最深,誰能 測透呢?」(七 23~24) 這個晦澀難解是知識上的一種嘲謔,另方面也是個訓練分析思考的好題目。如果 我們不去揣測到底這個宇宙的神是友是敵,那可能又是另一回事。問題在乎我們 根本無法找到答案,或參與絲毫的控制。這似乎就是傳道者在九章 1 節提的,人 的作為都在神的手中,「或是愛,或是恨,都在他們的前面,人不能知道。」是 哪一種神?對認識以色列之神的人,祂是絕對真實,無需其他的確據;對一個想 捕捉生命意義的人,卻是個癱瘓無力的意念, 「是恨是愛,人不能知道」 。祂是順 其本性的喜好,或是其冷酷無情來行事?是笑臉或是蹙額不悅?不論你的生活是 否聖潔,行為是否正直,誰能對祂的確定性有分毫把握? 如此,就把我們帶到另一個水平上,正視生命的議題。 從經驗中面對真相 這卷書最令人著迷的一段,就是進入一種探索之旅──從人生的經驗中所得到的 報償與滿足。5 逐步追隨傳道者的腳蹤,彷彿是披上所羅門的斗篷,以他那顆 最璀璨明亮、而又無拘無束的自由心靈去追尋,探討生命的奧祕。若與所羅門氣


勢蓬勃、超乎萬人的智慧才能同遊,依然空手而回,勢必是件怪異之事。 我們就從智慧這事著手──這也是最有希望的追尋。然而,在這混亂無序的世界 裡, 「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一 18) ,他清澈透明的洞見,一語道破,即使 智慧能解決某些事務,但對生命終極意義的事,卻毫無助益。因為不論是智慧是 愚頑,人都一樣要赤裸裸地歸於無有(二 15~17) ,如果他的智慧在這一點上算 不得什麼,那麼智慧無疑就變成自負狂妄而歸失敗。 現在,我們就轉到「狂妄與愚昧」 (一 17,二 3 下)這個議題──這裡響起現今 世代的警鈴,就是企圖逃脫理智的判斷,而一味追求荒謬與幻覺的世界。今生的 享受,當然,這又是另一個領域,它隱含許多層面:天秤的一端是肉體情慾(二 3,二 8 下) ,另一端則是鑑賞家,以及創意新穎的營造者,從唯美主義的角度來 捕捉其中的喜悅。 即使這些最精彩的追逐,也不過是短暫地滿足一時,很快就如飛而逝。接下來是 一些反思──「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 (二 11 上)──由於死 亡,這一切都成為徒然。而更令人椎心疾首的痛楚,是這毫無結果的結局是個絕 對的虛無,不留絲毫痕跡。即使智慧在某些情況有它的功用:「智慧勝過愚昧, 如同光明勝過黑暗。」 (二 13)然而無人長遠活著來重視這有價值的,因為都不 在了。 另一個無可爭論的事實就是邪惡的存在,它和死亡一樣地殘暴無情,甚至更悲哀。 生命的短暫已夠悲涼,而邪惡的存在,更是雪上加霜,叫人無力承受。 傳道者看人類鄙劣卑賤的罪性有個人的、也有群體的。對成功者心懷嫉妒(四 4) ; 巨商富賈,一生歛財,卻伶仃孤苦,無子無孫(四 7~8) ;愚昧君王掌權卻高居 不下(四 13) 。諸如此類,不過列舉其中一、二。最主要的是他為那在日光之下 被欺壓者的憂傷(四 1) 。傳道者直言不諱地說: 「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 處也有奸惡。」 (三 16)因為「欺壓他們的有勢力」 (四 1 下) ,而且整個社會的 結構都在助長這個惡勢力(五 8),他們如同疾病,不僅存在於管理階層,也普 遍存在於一般的人性中。「世上並無正直行善的人。」(七 20)在他們存活的日 子裡,心中充滿邪惡、狂妄(九 3)。讀者諸君可以反思那些在社會中不時出現 的集體性瘋狂事件,有些是隱藏不顯的,人們只是隨波逐流,附會那個世代,作 同樣愚不可及的事。 彷彿除了死亡和邪惡還不足夠,又再加上另一個同樣無法掌控的因素:時間與機 遇(九 11) 。有些人步步為營,謹慎行事,一無他求,傳道者頗不以為然。多少 時候,生命中唾手可得的獎賞報酬,都可能一夕之間灰飛煙滅,消失殆盡,遑論 要追求那有永存價值的東西。「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九 11) 沒有任何事是可以確切把握的,「原來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九 12)他可 以欺騙自己,但偽裝對生命是毫無助益的。人們當謹記耶穌對著那無知的財主所 發出的警句, 「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 (路十 二 20) 探入根基


經過這番分析,生命的意義,就實質而言,已所剩無幾,而這原是作者的本意─ ─不過僅是最初的,而非最終的目的;他是先拆毀再建造。他所探索的問題,生 命本身都已經告訴我們了,只要肯耐性聆聽。他問得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在本 書的結尾,會為我們帶來好消息。一旦我們不自以為今生已足夠,就有永恆的盼 望。 然而弔詭的是,這是關乎審判的消息。 為要理清這個弔詭的議題,或許我們當暫且不表,而來看看下面這個古老的例子, 它以極端世俗化的眼光,不摻雜現代烏托邦式的幻想,或任何超越物質而神化的 意念,純粹就超然客觀與臨場機智,展現一段主僕間的精彩對話(這裡是意譯)。 這個對話大約發生在美索不達米亞,時間上可能比摩西時代稍早。6 「僕人,服從我的命令。」 「是的,我的主,是的。」 「為我備好去宮廷的馬車。」 「請上坐,我的主,請上坐,國王將施恩於你。」 「不,僕人,我不到宮廷去。」 「不要去,我的主,不要去。國王可能藉此將你放逐到遠方,你將永不得安寧。」 接著他想到吃一些美味,僕人當然也是應聲回答如儀。有什麼比享用美食更讓人 暢懷、舒緩的呢?瞬間,他又改變主意,僕人欣然相隨;畢竟飲食之事平淡無奇。 就這麼樣,如常進行。他決定打獵去……,不,他又打了別的主意。這回他或許 鬧革命造反去了──不,他又收了回去。不論如何,任何一個新起的主意,都有 僕人的隨聲附和與讚賞,而每一個相反的主意,聽起來也都相當有道理。 不久,他想到了愛情(啊,是的,先生,還有什麼比這更能驅散你一切的煩惱?)。 不,這樣不好(多麼有智慧,女人是禍水!)。現在,他想到做一個慈善家(這 就對了,先生!),然而,另一方面……(是啊,那有什麼益處?去問那些躺在 墳墓下的軀殼)。 在這虛擲光陰、百無聊賴的氣氛下,不同的思想意念、價值判斷,一個接著一個, 持續不斷地在他的腦海中湧現,然後又一個接一個地沉沒。到了對話的結尾,這 個主人玩弄了一個相當嚴肅的問題, 「什麼是良善?」 ,他自己的回答著實讓我們 震驚:「折斷我的脖子、你的脖子,都丟進河裡去,那就是良善。」當然,他又 改變了主意,決定先折斷僕人的脖子,把它丟進河裡再說。 可想而知,僕人最後只好有話直說了。如果沒有他的左右侍候,主人恐怕也活不 了三天,你說對不對? 我們可以從這一席以死亡收場的對話裡,大徹大悟;它是個極具震撼力的鬧劇, 所發出的信息遠比預期的更深更遠。當你學會以戲謔笑看萬事後,你就發現不再 有任何事物值得一笑了。瑣瑣碎碎的事比起悲劇更令人窒息,然而若是對它嗤之 以鼻,卻是對生命的評價中最無指望的一種。 傳道書的功用就是要把我們帶進這個點上──讓我們開始害怕面對這惟一,卻又 千真萬確的生命本相。就如所述,一切都正在走向死亡,那麼,我們必須面對令


人驚悚的信息,那就是:在日光之下,沒有任何一件事是有意義的,也沒有任何 一件事是要緊的。然而隨後,我們將聽見好消息,告訴我們一切事也都是要緊的, 「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 (十二 14) 傳道書將以此作為它的總結。在這磐石上我們將被粉碎毀壞;所幸它是磐石,不 是流沙,因此我們還有指望在上面重新建造。 附註 1.Qoheleth 這個字在希伯來文中和集會有關,也指帶有官職的人。它所代表的身 分可能是學術性的,也可能是宗教性的。它的字根和「會眾」或「教會」有相同 的含義。對這個字的翻譯曾有多種不同的嘗試,包括: 「傳道書」 、 「傳道者」 、 「演 說家」、「總裁」、「發言人」、「哲學家」。這裡,我們幾乎要多加一個「教授」的 頭銜。 2.如:D. C. Siegfried,‘Prediger und Hohelied’, in W. Nowack, Handk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G 飆 tingen, 1898). 3.參十一 1~6。 4.參七 29 的註釋。 5.參一 16~二 26 更詳盡的解釋。 6.在 ANET(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p. 438. 第二部: 它在聖經中傳遞什麼信息? ──流暢的詮釋 1 作者、名言與總覽 (一 1~11) 作者介紹 一 1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言語。 這位作者在自我介紹時,帶著些許神祕色彩;而這引發好奇興趣的筆觸,並非是 無意的。首先,他近乎要點破自己就是所羅門王,但是只有暗示,沒有明言。所 羅門這名字,在整卷傳道書上,幾乎不曾出現,而在雅歌與箴言兩卷書,所羅門 卻開門見山,一語道破自己就是作者。這卷傳道書的作者擁有奇特的雙重身分, 既是傳道者,又是王室貴冑,1 似乎有「英國主教兼英國國王」一樣的味道。 在一章 16 節又有一個難解的註腳,提到他得了大智慧 「勝過所有耶路撒冷眾人」 , 而除了那個舉世無雙的所羅門外,無疑地,再也找不到第二人。2 一旦這個貴為君王的身分表明後,「君王」這個頭銜從第二章後就消失了。3 看 起來,作者是有意以一個非君王的地位來撰寫這本書,至於在第一和第二兩章, 只是以君王的權勢顯貴來凸顯書中的議題。他描繪的是一個「超級的所羅門」, 正如一章 16 節隱含的,勝過以往的任何君王,前無古人,絕頂聰明的人,如此 這般,經過恓恓惶惶、勞勞碌碌的一生,結果仍是兩手空空,一無所獲。4 再看十二章 9 節,作者進一步介紹自己是個淵博的學者,旨在教導、研究、編輯


與創作。以間接的語法,展現他的細膩敏銳與英勇無畏交相輝映,在風格上又是 獨樹一幟。 名言金句 一 2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 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彷若飛煙,又如輕風,單薄如絲,奄奄一息,無法捕捉,無從掌握,這近乎死寂 無有的縹渺,就是這卷書所要討論的「虛空」。 讀這卷講論生命的傳道書,最令人心頭煩亂、不得安寧的,就是它那無聲無息的 虛無,空空蕩蕩,不留一絲痕跡。如果它還有一丁點薄弱的殘光搖曳,多少會帶 有幾分迷人氣息,然而,它卻是絕對的空無與死寂。 如果確實如此──這卷書就這點不遺餘力聲討──那麼「虛空」這個字眼,真真 恰當不過了。它的意義不僅講述它的無足輕重,如薄雲輕霧,甚且是帶著不祥之 兆,說到它的無所著落。作者一再重複使用苦澀的「虛空」兩個字,在於加強表 達它的最高級,就如用「聖哉、聖哉」來強化神聖一般。這絕對的虛無,無言也 無語,與那絕對的神聖,造成強烈的對比。那絕對神聖的,就是以色列的神。最 後他斬釘截鐵地說:「凡事都是虛空。」以我們現代的用語,大致可以這麼說: 絕對的虛無……, 絕對的虛無! 凡事都絕對虛無。 然而,什麼是「凡事」?難道它也涵蓋敬虔以及神聖的神嗎?或是一切缺乏敬虔 與神聖的事? 作者並不急於回答。在提供從他的立足點所給我們的暗示前,他先帶著我們用眼 用耳,仔仔細細地觀察聆聽,到底這個世界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答案。首先出現 的「在日光之下」 (一 3) ,將會是全書的關鍵字彙,在全書十二章中,前前後後 出現了三十次之多。這位作者惜墨如金,絕不在字句上點綴粉飾,他說得乾脆俐 落,他的議題著重在與我們的眼睛平起平坐的真實世界。 既然如此,那麼就不單單「虛空的虛空」那個狂呼吶喊,甚至所有與生命有關的 詮釋,範疇和界限,都在這個架構內彼此呼應。直到書的結尾,傳道者才斷然劃 分界限,表明立場,說到自己的信仰和信心。然而,在一路探尋的途中,他對自 己的信仰及其隱藏的含義都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及至終點才破局而出。就傳 統而言,讀者或可稱呼這位作者為「傳道者」 ;實際上,他幾乎是站在讀者群中, 把他們激烈反叛的思想具體呈現出來。不同的是,這位作者在這綿延不絕的思考 過程中,走得更遠更長,而且不在乎是否能夠抵達終點。如此行行復行行,一程 又一程,爬盡了每一個高低山頭,走遍了每一條崎嶇小徑,踏破鐵鞋,依然無處 可尋,直到最終,只有一條惟一的路留下來。 對這段追尋的旅程,亨德利(G. S. Hendry)有極精彩的描述,若不摘錄其中片段, 未免可惜! 傳道者從隱藏的前提來著筆。這卷傳道書,實際上大部分是護教性質……顯而易


見的,世俗觀點是它護教的目的;它是對著一般被世俗左右的讀者群講述的;傳 道者與他們在共通的立基上相遇,然後繼續前行,直到他們領悟出那來自世俗的 虛空。他進一步用「在日光之下」來凸顯它的特性,而「在日光之下」,等同於 新約所說的「世界」……他的著作實際上就是對世俗主義和世俗宗教的評論。5 單調乏味 一 3 人一切的勞碌, 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 4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 地卻永遠長存。 5 日頭出來,日頭落下, 急歸所出之地。 6 風往南颳,又向北轉, 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 7 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 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8 萬事令人厭煩, 人不能說盡。 眼看,看不飽; 耳聽,聽不足。 9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 已行的事後必再行。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10 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 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11 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 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我們早先已稍稍窺探這段的描述,「在日光之下」一語貫穿全書,也是全書的布 局和開宗明義的主旨,陳明在這有限的人世間,每個人都在走向同一命運,絕無 例外。 「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這是個十分強勁而且頗具代表性的問 題。「賺得(gain,和合本翻作『有什麼』)」這字源自現今世界的商業用語,在 聖經中,6 不論我們對這字眼是帶著嘲諷,或是就字義來解說,都要謹記福音書 中類似的問題: 「那對人有什麼益處(profit)呢?」7(gain 和 profit 在商業用語 上是相通的)。傳道者和耶穌使用共通語言,這不是惟一的一處。它本身就是一 個公正平實的問題,任何浪漫幻想的訴求──那個毫無指望的冒險投資──原以 為有的,卻如煙霧般消失了,再者,憑什麼確據說最終仍有一線生機?你或可隨 意把它譯成「你的一生在工作與勞苦間虛度,你有什麼成果可以展示的?」。8 有人或許盼望有生之年盡力建造更美好的世界,或至少留下什麼給後繼者。成竹


在胸,傳道者洞見人類歷史上無盡無數的經營與拆毀,如潮水般,一波湧起,一 波退下,後浪推著前浪,眼看一代崛起,一代衰微,後來之人早把前人置諸腦後, 遺忘淨盡。這個冷漠無情的大自然把地球上的人類,一個世代接著一個世代,毫 不留情地席捲而去。最終,人類所經營建造的分量價值有多少呢? 再者,只要地球存在一天,這個世界的模式和人類的歷史,也是永無止息,一再 地反覆。多少美妙的起點,又歸回原地,多少漫長的旅程,重返出發之點。傳道 者在自然界宇宙間找出三個這樣循環不止的例子:首先是顯而易見的日出日落, 日復一日,未曾疲乏;9 另外兩個例子,乍看之下,似無那種周而復始的模式─ ─畢竟有什麼比風更自由隨意,有什麼比流水更一去不返?但是仔細一看,風吹 水流,至終仍是歸回原處。那風旋氣轉,繞著原路,吹了一圈又一圈;那水就如 約伯記三十六章 27 節提到的,由地而升,凝聚為雲霧,後降下為甘霖滋潤大地。 神似乎藉著自然界的規律法則,向我們顯明祂那「每早晨都是新的」慈愛,如果 我們能從其中找出含義,就會對它有截然不同的回應。第 8 節把那循環不息,鍥 而不捨的反來覆去,總結為無法說清的厭煩與無奈。10 然而自然循環不已的景象,到底又反照了人的本像。舉例言之,就如洋河大海, 人也是吃了又吃,卻永無飽足,今天填飽肚腹,明日又是飢餓。又如大自然的循 環,人類的歷史總是一再重蹈覆轍,永遠無法實現先前的承諾;長途漫漫,永遠 無法到達終點。日光之下,無一處可創新突破,無一物可滿足稱心。寄望於後繼 來者,乃是空夢一場,無人記念先祖先賢立下的豐功偉業(11 節)。 說到這兒,我們需要暫且停下腳步來澄清兩件事。首先,仔細推敲日光之下並無 新事真正的意思,它的設限是在哪裡?也許一般人經常引用的就是最好的答案。 我們概括地引用它作為發生在人四圍的各種景象,不是什麼新發明。至少無人否 認人類本身具有發明的潛能,然而,改變愈多,愈是一成不變,因為新瓶裡裝的 仍是舊酒,在推陳出新的偽裝下,舊的繼續前行。在這競賽中,人類永遠沒有學 到真正的教訓。 其次,那個周而復始,無止無休的循環,到底涵蓋多少意義?有些作者認為它帶 有古希臘斯多葛(Stoics,堅忍、苦修、禁慾)的哲學色彩,因為兩者對時間循 環不息的觀念,頗為類似。整個網絡相連的存在空間,是自我同一模型的重複出 現,即使是最弱小細微的部分都在網中交織,而其間的中止停頓也是預定的。換 句話說,整個未來早已被命定,而且要一再地反覆。這情況,就好比讀者諸君, 現在找回自己,但不是一次,而是無數次重複這個現象。 就字義來說,第 9 和第 10 兩節可說就是如此光景,然而,這個反覆出現,並非 新事的描述,在傳道書中是它的布局,而非結論。因為我們看見傳道者提到真實 無偽的「道德抉擇」 ,他用了「正義」與「邪惡」 ,以及日後的審判。在這過程中, 如果沒有選擇的餘地,那麼它就失去了原有的真義。事實上,無新事的格局,極 力陳明任憑多少工夫,到頭來仍是一無所成。這裡,除了與宿命論的觀點不同外, 它也與主導舊約時代的敬虔思想迥異。 難道這是暗指逐漸在遜色的信念?馮拉德(Gerhard von Rad)評論這個「智慧文


學」的作者,可能已失去傳統以色列人固守保存其歷史的思想,反而與東方的循 環觀念相近……,而且是以一種極其世俗的形式出現。11 這個論點可謂相當公 正,如果「循環的思想概念」僅僅指向先入為主的四季交替和生命的節奏。12 我們切莫忘記,如果傳道者是站在世俗的角度來看這世界所彰顯的,他就必須面 對世俗百態,給他們作一番解釋。基於此,如果他的意圖是先探討這個世俗世界, 然後再激發我們渴望一個更好的世界,並且就如最後一章所呈現的,為我們開闢 一片新天新地,那麼他就不必拘泥於是否與世俗世界認同,而是專注在他發自內 心的同情與深沉的洞見。 附註 1.參頁 23 有關 Qoheleth 的註。 2.有關這方面的討論可參 M. J. Dahood 的 Biblica 33 (1952), pp. 32-52, 191-221,也 在 Biblica 39 (1958), pp. 302-318;和 G. L. Archer 的 Bulletin of 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12 (1969), pp. 167-181,後者認為傳道書的作者並非全然是所 羅門,因為書中用到許多腓尼基人的語文。 3.此後「傳道者」(Qoheleth)就取代了君王的頭銜(七 27,十二 8~10),而且 作者的角度立場就變成了旁觀者,而不是君王,參例如:三 16,四 1~3,五 8 及下。 4.參一 12 的註釋,頁 36~37。 5.G. S. Hendry, Introduction to article‘Ecclesiastes’in The New Bible Commentary Revised (IVP, 1970), p. 570. 6.參來二 11、13,三 9,五 9、16,七 12,十 10、11。 7.可八 36。 8.一 3,現代英語聖經的翻譯。 9.hastens 就字面上來說是喘息,但作者並未指明是因為急切渴望或疲勞交瘁而 產生的。其他經文如伯五 5,七 2;詩一一九 131,都指著渴望的意思,但在內 容上,有憂傷鬱悶的成分(參第8節),而字句本身可能暗示焦慮與痛苦(參賽 四十二 14)。 10.其他解經家把 8 節上解釋為所有的話語都是微弱無力的(修訂本旁註) ,例如, 「那情景是無法描述的」,整個來看,主要強調的不是它的複雜性,而是它那連 續不斷一再重複的自然規律。 11.參 G. von Rad, Old Testament Theology (Eng. Tr., Oliver and Boyd, 1962), I, p. 455. 12.O. Loretz, Qohelet und der Alte Orient (Herder, 1964), pp. 247ff,批評 von Rad 以 及其他的人,把 Qoheleth 的或古東方的思想描述成循環式的重複。Loretz 認為的 循環式重複指的是斯多葛學派,極為嚴謹的刻苦律己的系統,而 von Rad 並未談 及這點。 2 滿足感的追尋 (一 12~二 26)


探尋者 一 12 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13 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 作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 從前面的 1~11 節如詩如畫的經文中,傳道者把全書的主題和盤托出,一副勞碌 不息卻無指望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 現在,我們進一步來察看它更尖銳的層面,離開類推比擬與局外觀察,而直接從 實際的經驗中來了解。看盡人類所追求、渴望擁有的各樣美事美物後,再作仔仔 細細的檢視,到底人世間有什麼,會具有永存的價值。傳道者大聲疾呼這個尋尋 覓覓的迫切,讀者諸君勉為其難,也得與他一起踏上這條探索的征途。他既是傳 道者又是君王的雙重頭銜,提醒我們這兩者特異的混合,就如一章 1 節開門見山, 給他自己的介紹。1 為了要鞭辟入裡地闡述所羅門君王的身分地位,幾乎讓他這 趟探索之旅無拘無束率性遨遊。既然他貴為一國之君,又是曠世奇才、富甲天下, 與他同遊,預料不會空手而回。再說他搜尋偵察的豐碩果實,不是用來編造欺世 盜名的謊言,而是可以給與肯定認同的。他在自己的話中也這樣提到,那些「在 王以後而來的人,還能作什麼呢?」(二 12) 。換言之,人世間的一切,他都看 透了、嚐盡了,一無遺留,一無遮掩。 也許,在這漫遊追尋的旅途中,或可把他與保羅在羅馬書七章中以第一人稱寫出 的心路歷程,相互對照比較。這兩個坦白的宣告中,都有寬廣的群眾基礎,傳道 者找尋的是外在的世界,保羅找尋的是內在的世界;一個在追究生命的意義,一 個在道德意志中掙扎最終的得勝。 以他率直無偽、坦言無懼的一貫作風,傳道者迫不及待地把最糟的告訴我們── 那就是搜尋的結果,一無所獲。但為了顧全我們不致大失所望,他先警告我們結 果會是什麼(一 13 下~15) ,然後再帶我們上路(一 16~二 11) ,最後再把探索 分析的研究結論與我們分享(二 12~26)。 結論 一 13 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 極重的勞苦。14 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15 彎曲的,不能變直; 缺少的,不能足數。 傳道者以嚴謹謙和的語氣,在漫遊外面的世界後,從世俗的角度把他的觀察和經 歷,作出擲地有聲的結論。他看見生命的不得安寧,見人所見,所不同者,乃在 於他把這一切都追溯於神,認為這一切的發生都來自神的意旨。乍看之下,似乎 將一切歸罪於神,憤怨苦毒多於信心。事實上,他蓄意埋下伏筆,直到書卷的末 章,他就會和盤托出其光明面。在最惡劣的情況下,乃隱藏著某些意義,即使整 個事件只有挫折困惑,但他堅決肯定一切事物背後都有其緣由,絕非毫無意義的 偶發事件。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神有目的的教誨管訓,和人類墮落之後必然有 的事。保羅,顯然在讀過傳道書後,對世界的勞苦愁煩作了這樣的解說:「因為 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


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2 那個盼望是遠遠超乎人類自身可以獲致的,往後繼續的追查就會看得更清楚。第 15 節提醒我們另外兩個人類所受到的限制,口味如同箴言的教導: 「彎曲的不能 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姑且不論它是個性品格上的扭曲或是境遇的貧乏,我 們都無法改變它,3 也因此面對人類本身的貧瘠不足。基於上述的警告,讀者有 備而來,現在就可歡然上路,跟隨傳道者的腳蹤,來探索品嚐生命中一連串的實 驗。 品嚐生命 一 16 我心裡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 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17 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 捕風。 18 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 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二 1 我心裡說:「來吧,我以喜樂試試你,你好享福!」誰知,這也是虛空。2 我指嬉笑說: 「這是狂妄。」論喜樂說: 「有何功效呢?」3 我心裡察究,如何用 酒使我肉體舒暢,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 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4 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5 修造 園囿,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6 挖造水池,用以澆灌嫩小的樹木。7 我買了僕 婢,也有生在家中的僕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 8 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 喜愛的物,並許多的妃嬪。 9 這樣,我就日見昌盛,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10 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他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 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分。11 後來,我察看我 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 無益處。 像這樣有名的思想家,他的探討自然而然從智慧著手。智慧在當時是他的圈子中 最被推崇讚賞的品質。在這裡他並無特別提出敬畏神是智慧之始的原則,我們或 可假設他所指的智慧是人類自身可能達到的絕頂妙思。它看起來光彩亮麗,所向 披靡,無可匹敵(二 13) ,然而它對生命的疑懼焦慮毫無答案,只是以清晰的表 達更凸顯其真相。 傳道者對智慧採相當嚴謹的態度,把它用來當作探討關懷終極問題的操練,而不 僅僅是為達到探索目標的一種工具。如果智慧只是用來當作工具,那麼除了屬世 的成就外,我們幾無繼續探討的必要了。而事實上,智慧所關懷的是真理,而真 理又逼得我們承認屬世的成功對我們未必是件好事,再說,地面上的事無一是持 久永恆的。他對這議題還會繼續追蹤延伸;不過這時他暫且不表。 現在,他開始一頭栽入地面上輕浮無益的事物,一方面他也勒住自己,讓智慧仍 舊引導他,不致完全失腳──「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二 3 上)──他細察


浮華人生所隱含的意義,以及它對人所導致的影響。他立刻發現「享樂主義的矛 盾」,愈是追求世界的享樂,愈是得不到心靈的滿足。不論如何,他所追尋的是 透過享樂主義,找尋那超過它所能提供的,因為情慾世界的滿足並非他的目的。 實際上他的意圖是刻意脫離理性的羈絆,從而在其中窺看那被理性擋架的生命之 真諦。那就是他說到的「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 美」(二 3 下)。 在這情況下,我們近乎來到當代形形色色的思想潮流,從浪漫主義到沉迷於知覺 的詭異幻想;尤有甚者,虛無主義針對醜陋的、卑劣的、猥褻的以及荒謬的事物 大下工夫。諸如此類,其目的並非表象的嬉戲作樂而已,而是對合理的價值系統 作全盤的攻擊。當這個探尋並未給傳道者帶來任何滿足後,他對自己如愚昧人般 所作五花八門的嘗試下了一個評估,而這個評估不僅讓他心頭煩亂,而且失望沮 喪。對世界享樂主義的輕蔑,先是溫和地反問「有何功效呢?」,繼而是尖銳的 戲謔,「這是狂妄」。在聖經裡,「瘋狂」與「愚昧」都隱含道德的邪惡,而不僅 僅意味著精神狀態的異常。4 要達到這種狂妄的地步,讀者或可想像,那種生 活方式非但對生存的價值存疑,甚且極具殺傷力。果然如此,那麼就和今日媒體 上的鬧劇和令人作嘔的幽默,相去不遠。 既然享樂主義的追求一無所獲,傳道者轉個念頭,開始在創作新奇的事物上找尋 不同的樂趣。他融合天賦的美學鑑賞、工藝巧思的品味、監督建築的才能,全盤 一氣地組織起來,作了另一番事業的嘗試。他在屬地的世界裡營造了另外一個世 界:多樣、和諧、精美,一個屬世的伊甸園,充滿了人世間的文明,賞心悅目, 卻又是最野蠻的享樂(二 8) ,5 在那裡沒有禁果,他根本不把此事放在心上(二 10);他眼所見的,心所欲的,一無約束,一無禁止。在整個過程中,他自覺仍 舊保存理性判斷,避免一般庸俗富戶因放縱情慾而導致疲勞乏味。傳道者別無目 的,純粹就是為享受而享受(二 10) ;他以評鑑的眼光審核自己的作為,儘管是 全力投入其中,仍堅持「我的智慧仍然存留」 (二 9) 。而且他始終沒有轉移尋求 追查的本意,就是探尋生命的意義,而那才是他真正的動機,主要的原因。 至於經營建造的最後,成果如何呢?任何人除了傳道者自己,對這些非凡成就都 會有一籮筐得意的報告,無可置疑,果然精彩奪目。從物質的層面而言,農產品 兩倍豐收,遠超乎所預期的;而這同時,這位唯美主義者又創造了一個藝術殿堂, 人間樂園。如果美妙的事物能帶來永恆的驚嘆歡愉,那麼他的探尋結果就不至於 徒勞無功,因為它不僅是絕對的,而且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 我們總是傾向於這麼想。 然而傳道者實際上是兩手空空,一無所獲。以為美妙的事物就是永恆,不啻緣木 求魚;它不過是些虛浮誇張的美辭。所有會毀壞不能永存的,都無法真正滿足他。 他對自己刻意經營的結果所作的報告,若套用今天通用的話語來說,可以這麼總 結:「我發現這些都微不足道,毫無意義,不過是捕風捉影。」 評估 二 12 我轉念觀看智慧、狂妄和愚昧。在王以後而來的人還能作什麼呢?也不過


是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13 我便看出智慧勝過愚昧,如同光明勝過黑暗。14 智 慧人的眼目光明,愚昧人在黑暗裡行。我卻看明有一件事,這兩等人都必遇見。 15 我就心裡說: 「愚昧人所遇見的,我也必遇見,我為何更有智慧呢?」我心裡 說,這也是虛空。16 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記念,因為日後都被忘記; 可嘆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17 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 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18 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 的人。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 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20 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 一切工作,心便絕望。21 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 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22 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 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23 因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 也不安。這也是虛空。 24 人莫強如吃喝,且在勞碌中享福,我看這也是出於神的手。25 論到吃用、享 福,誰能勝過我呢?26 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使 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 風。 二章 11 節簡短、單刀直入的結論,不僅僅是代表傳道者個人在挖掘探索生命的 種種可能性後,率直的判語而已,它實際上是涵蓋了所有的人。如果連在所羅門 的羽翼下所作的追尋都是空手而回,那麼庸庸碌碌之輩還有什麼指望(二 12)? 6 於是,他走向另一條途徑,把智慧與愚妄作一番比較之後,再下一個十分激進 的評價。在這兩者之間,他是否找到某些終極答案?他把代表兩種不同形態的生 活,放進他的實驗中進行觀察(一 17~二 10) 。他指出「愚妄」包含甚廣,不僅 是狂妄的放蕩不羈,戲謔嘲諷,並且以追逐形形色色肉體情慾的滿足,來逃避他 必須面對的痛苦思想。我們看見一章 18 節提到的「多加增知識,就多加增愁煩」, 先是一種抽象的評論,現在變成實際上椎心的痛楚。於是乎,他急轉直下,「來 吧,讓我試試享樂的味道,好好享受一番吧。」 智慧與愚妄兩者表層上的比較,看來十分簡單,然而,最終的評斷卻是百孔千瘡, 體無完膚。首先,最顯而易見的比較──智慧代表光明,愚妄代表黑暗(二 13、 14 上) 。傳道者機警地提醒自己,光明與黑暗是抽象的概念,而我們卻是有血有 肉的人。如果無人遵照智慧而行,智慧對我們就無啥幫助,其結果不過名存而實 亡,無啥價值。我們所認為可永存的成就,和智慧毫無關係。我們之所以推崇人 類的輝煌成就,實因缺少了傳道者的那份誠實之心,因為眼前的「日後都被忘記」 (二 16)。他對此毫無幻想,也不願費筆墨闡述。事實上,我們原來一無所有。 從世俗主義的知識角度而論,我們所存活的這個星球,實際上正逐漸邁向衰老、 退化、死亡之路。 突然間,生命的議題因為必須面對死亡這件事實而中止。這個突發的中止現象, 「有一件事,這兩等人都必遇見」(二 14),全書中類似的情況,時而有之。死


亡必臨到眾人,無一倖免,而且是命定的,那麼人的尊嚴與探索生命存在的議題 就變得無意義。我們可從 14~17 節,以及 18~23 節,兩處經文中,看見死亡帶 來的結局。 這是何等的羞辱!因為死亡把智慧之人與愚妄之人,聖人與瘋子,善類與惡類, 好人與壞人,劃上了等號,一竿子打翻。把我們的價值觀、衡量尺度,全部踐踏, 摧毀無遺。另一方面我們卻分明知道,智慧與愚妄,良善與邪惡並不等同,然而, 這又顯得無關緊要,如果死亡是這條路的最終結局,那麼爭論選擇何為善惡、何 為智愚,都是多餘。畢竟我們所持守肯定的正面價值,都將被一筆抹殺,完全銷 毀。 「我所以恨惡生命」(二 17 上)。如果生存的核心是個謊言,生命的結局也已毫 無意義,那麼還有誰肯把生命活出意義來?就像玩撲克牌,如果每張牌最後都注 定必要俯首稱臣於那張王牌之下,那麼如何玩法又有什麼差別?為什麼對國王就 比對僕役要多幾分敬重? 順便在這裡一提,這個尖銳帶酸的反應,表明了我們能夠在所處的景況下站穩, 而且承受更重的分量。這種對人世的激憤,是一種「神聖的不滿」,這就暗示了 三章 11 節所提到的人意念裡的「永生」。而二章 16 節所提到的「永遠」和「永 生」是同一個字根,傳道者用那個字來表達智慧不能永遠被記念而傷慟。 從 18~23 節探討一些分量較輕的憂傷,卻是每個人都可啜飲到的苦澀。我們苦 心經營建造的,或早或晚總會從手中流失,傳道者對此倒不在意,因為他真正追 求的是那永存不變的。他一方面也指出愈是勤奮工作,就愈覺得勞苦的成果會落 入他人手中──而最絕望的是可能落入一個錯誤的人手中。相對之下,那個在第 二章開頭,興緻勃勃企圖藉著辛勤耕耘來獲得滿足和成就感的盼望,不啻是個夢 魘。那些輝煌一時,燦爛奪目的成就不久將成過眼雲煙,無跡可尋。 再看第 22 節以下所描繪的那個白日馬不停蹄、夜間焦慮操心的工作狂,把神所 賜單純的喜樂都給疏忽了。問題倒不在乎工作和歇息,而是他能否分辨有或無意 義之間的差別。第 24 節指出那個鞭策他日夜不斷工作的神,也是賜下賞心悅目 禮物叫人享用的神,7

如果,這勞苦的人能把它當作是一種恩典來接受。

在這裡,我們看見神給世人「極重的勞苦」 (一 13)之另外一個層面,那就是理 直氣壯地享用神所賜下的、生命中一切甜美和良善的果實。除了美食、美酒、工 作,傳道者還會把更隱藏的一層逐步揭示。8 這些美妙事物之所以受到損壞,是 因為人心不足,常不滿於所擁有的,而貪婪渴求更多。這個渴求切望的徵候就是 人類與禽獸有別之處,而這誤導人類走向悲劇的徵候,就是傳道書主要的議題。 因此,在瞬間,那層薄紗在第 26 節被掀開了,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不再是徒勞 無功的虛空,而是一些實質上的美物。傳道書最終將以正面的詮釋作結束,我們 也會進入曙光之中,因為探討的結果勢必水落石出,找到終極答案。這位智慧書 的作者是永不被擊倒的,他先讓我們的幻想破滅,然後再把我們帶進真實裡面。 我們一不小心,可能誤以為神所喜悅的方能免於財富失去的危機而享用其豐富。 現代英語聖經把句子中的「罪人」刪去,而以「那些祂喜悅的」或「比較喜悅的」


的字樣取代。即使沒有這無意的扭曲,我們也很可能忽略其間重要的區分:惟有 討神喜悅的才會渴慕並接受神的恩賜,諸如智慧、知識和喜樂;而拒絕神,不以 神為榮的,儘管積聚營造,9 最後還是空無一物。事實上,罪人所積聚的,落 入義人手中,是個極大無比的諷刺,其所追逐的結局,證明這也是虛空,也是捕 風。而義人所得的卻是極大無比的祝福,就像謙卑溫和的人,神應許他們將承受 地土,然而他們的財富不在這世界,是屬於另外一種的。 附註 1.參一 1 的註(頁 26~27)。第 12 節說「我傳道者作過以色列的王」,和亞十一 7 及下「我牧養這將宰的群羊……我除滅三個牧人……」,等等,同樣用的是自 傳性的語言,不是照字面意思來解釋;或者是有意隱瞞,以鮮明的表達,向我們 呈現一連串富啟發性的事件。 2.羅八 20。 3.例如:在七 13 與七 29 也提到類似的情況。神所造彎曲的事或物,指的是它的 怪異與頑強,而非道德性的邪惡。 4.在九 3 的狂妄與邪惡是為伍的,十 13 的愚昧又是和奸惡的狂妄為伴。而行為 上的愚蠢,通常指的只是頑強不屈的態度,參看撒上十三 13,二十六 21;撒下 二十四 10。 5. idd 滼 o 個字,欽定本把它譯成「奏樂之器」,但古埃及的 Gezer 王子(參 ANET, p. 487a)要求四十個妾的字和此相似。雖然新英文聖經不作特別猜測,耶 路撒冷聖經譯成「寶庫」,不過標準修訂本的翻譯可能最正確:妾、嬪妃,而修 訂本、現代英語聖經也把它譯成「女人」。 6.現代英語聖經的翻譯把第 12 節的前後位置調換,所譯出的就不準確,新英文 聖經把 12 節下插到第 18 節,意思比較清楚。 7.‘apart from him’(25 節)是個修正,可參見七十士譯本的譯法。馬所拉文 本(MT)的譯法是如果神用第一人稱說話,這個‘apart from me’就有意義, 至於欽定本、修訂本譯成‘more than I’是可理解的,但不是個可能的譯法。 8.參九 7~10,十一 7~10。 9.‘work’和‘business’是同一個意思(一 13) 。現代英語聖經的譯法造成錯誤 的相對性,以為有些是神賜下的,有些是自己必須工作去取得的。 3 時間的殘酷無情 (三 1~15) 三 1 凡事都有定期, 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2 生有時,死有時; 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3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4 哭有時,笑有時; 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5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 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6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 保守有時,捨棄有時; 7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 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8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 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9 這樣看來,作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10 我見神叫世人勞苦, 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11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 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12 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 行善;13 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 14 我知道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 他面前存敬畏的心。15 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神使 已過的事重新再來。 也許, 「殘酷無情」這個字眼,用來描述這段經文有點過分強烈。三章 1~15 節, 講到的時辰節令都在我們的生命中發生。有高潮、有低潮,或漲或落,語氣是輕 快歡愉的,隨著多種變幻的情緒和行動,在生命中表現出不同的節奏。這節奏又 似乎訴說──誰喜歡永遠是春天?只有栽種卻沒有收割;誰羨慕在第二章提到的 企業家,不眠不休?節奏在這裡代表著韻律與變化,有起有落,有靜有動。 然而,在探索終極意義的範疇中,這個更換的節拍韻律和第一章兜著圈子、循環 不息的光景相較,實在不相上下,甚至更叫人心頭煩亂。先說「跳舞有時」,誰 知道歡樂的日子或長或短,完全超越掌控;再說,人類所追求的,無一具永恆性。 儘管全力投入建設活動,實際上,又有多少自由餘地?不多時,又逼得走向完全 相反的方向。人類實在別無選擇,惟一的自由或許就是隨著節令、年紀所作的回 應,不論冬天或夏天,幼年或老年,都被逝者如斯的時間和無可改變的自然規律 所轄制。 且看傳道者一再重複地用「……有時……有時」 ,開始就注定要被壓迫、被牽制。 且不論個人是否才高志大、動機雄偉,情勢的發展,證明真正的主宰是那無法變 更的季節時段;不僅是時間日期,事件的本身也如潮汐高低起伏。於是乎,很顯 然的,或哭或笑,或哀慟或跳舞,所臨到的皆不在人類的掌握中,除了全盤照收, 幾無商討餘地。至於刻意要作的,所受到的牽制也是遠超人們的意願。也許有人 傾向未雨綢繆,於是為了和平卻作戰爭的準備;牧羊人拿起屠刀宰割先前他悉心 照料的傷病羊羔;昔日好友衝突愈演愈烈,反目成仇;搜刮聚斂的,傾家蕩產; 放言無忌的,變得守口如瓶。人類的所作所為無一能逃此相對性與壓力之大劫, 可說是完全受制於外界的掌握。


而人類自然的反應,就是這些日常生活瑣碎經驗,充其量不過是永恆間的插曲, 因此極欲尋求那超乎一切的不變恆常。而最出乎意料的,在第 11 節,傳道者指 出這些不斷改變的,並非雜亂無序,而是神巧奪天工的精心設計、晶燦煇煌的永 存模型。人類的問題不在於生命的瞬息萬變,無法保持原狀,而在於只能窺見神 整體運轉的片面,無法整全透視祂錯綜複雜的完美設計。事實上,在物換星移, 千篇一律,日復一日的背後,有個更佳美的,不是冰柱石彫,而是萬花筒般千變 萬化,一個有始有終,朝氣蓬勃的神聖運作。各樣節奏韻律皆有個別特色,有花 開的時候,也有結果的時候,各按其時成為美好,都是來自那一位創造的神。人 類即使捕捉了那亮麗的瞬間,仍然覺得無法安息,因為瞬間並不涵蓋時間的完整, 也缺乏永恆的意義。人之異於動物,乃因人類浸淫在時間的流程之中,並切望渴 想它透明清澈的整體面貌。人類心靈的深處隱約中能夠領悟,實際上有個永恆不 變的存在,而且能夠把稍縱即逝的短暫和永遠存在的永恆兩相比較。1 人們帶著 無可救藥的近視,亦步亦趨走向那色彩繽紛的織錦壁畫,恨不得把它結結實實完 整無缺地收入眼簾。可嘆的是,固然能分辨它的品質,而整體圖案的設計,卻從 有限的視覺範圍內逃脫了。人類無法脫離自我,超越時空,像創造者那樣從另一 個角度空間,來仔仔細細地欣賞祂從始至終的作為。 這個無法理解、不爭的事實,的的確確讓一般有意用心思考的凡夫俗子,極度懊 惱沮喪,但是對神的子民而言,卻有全然不同的詮釋。不論是否有信仰,屬世的 和屬神的人都可以活得多彩多姿,有聲有色,所不同的是前者活在虛無裡面。因 此,三章 12 節提到的「快快樂樂過日子」 ,顯然有一層陰影籠罩著,生存本身既 無永恆的價值,而所營建的豐功偉業,或可比生命存留更長,但是我們充其量仍 不過是時間的填補物;那種活在有限時空的意念,或早或晚都會滲入人們的心靈 深處,讓我們不寒而慄。 屬神的人能夠謙卑地接納神的安排,即使微不足道,不露鋒芒,卻把它當作使命 任務,而非時間空隙的搪塞物。人一生的時間是神的恩賜(13 節) ,其目的是為 神所認識,而且它是神永恆創造的一部分,因為神所造所作的,無一徒然。三章 14 節指出的計畫,不像人為的,無需修剪增補;它是永永遠遠存在的。三章 11 節中提到的「永生」和第 14 節中提到的「永存」 ,在字義上是相同的、互補的。 傳道者在這裡分享時間的觀點,無疑的是企圖從「虛空的虛空」的範圍掙脫出來。 因此這段經文在述說的同時涵蓋了兩個層面,有恩慈也有嚴厲。羅馬書十一章 22 節在這裡與我們相遇,保羅說「可見神的恩慈和嚴厲,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 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屬世界的人變成三章 14 和 15 兩節所描述的規律體系下 的囚犯,無法打破、無法逃脫,找不出逃避之路、求救之途;而這規律體系的背 後,就是神自己。反過來說,屬神的人坦然穩健而行,毫無焦慮。第 14 節是在 陳明神的信實,讓敬畏祂的人樂意與祂建立滿足敬虔的關係,2 而第 15 節則是 神對他的保證,神是事先預知的,萬無一失,絕不疏忽遺漏。3 在神沒有不成功 的事業,也沒有被遺忘的人。傳道者在字裡行間所描述的絕望,並不是他的,也 絕對不是我們的。


有關屬世界的,傳道者仍有許多層面需要進深探索,因此就轉入另一個議題,針 對以人為重心的社會,及其權力的運作。 附註 1.中文譯的「永生」 (11 節)和「永存」 (14 節) ,在原文中是同一個字,在這裡 都當作名詞來用。 2.參詩一三○4,那裡有神聖的赦免之恩。 3.15 節下「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作者把它當作「過去的事」來解釋。欽定 本的看法是按神的旨意追溯已發生的事,作出一種審判,其他的解釋把它當作是 執行,但在這裡並不相宜;另一種解釋就是神不止息地追溯已發生的事,再把它 帶進未來,一再循環。 4 生命的艱辛困苦 (三 16~四 3) 三 16 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17 我心裡說, 神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在那裡,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18 我心 裡說,這乃為世人的緣故,是神要試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樣。19 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 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20 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 歸於塵土。21 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22 故此,我見人莫 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 四 1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壓。看哪,受欺壓的流淚,且無人安慰; 欺壓他們的有勢力,也無人安慰他們。2 因此,我讚嘆那早已死的死人,勝過那 還活著的活人。3 並且我以為那未曾生的,就是未見過日光之下惡事的,比這兩 等人更強。 三章 16 和 17 兩節所談論的,與前述的主題是相連的,因為時間的權勢仍舊轄制 著人類,如第 17 節所提的。但是不公義的問題,實在是強烈到刺骨椎心,無法 一筆帶過,因此在四章 1~3 節把它當作單獨的議題來討論,其後在不同的章節 裡,仍會一再地反覆出現。1 生命的逆轉與突然的變遷,是第三章的主題。任何事,若有呼喊抗爭,企求重新 審問的,必定與不公正有關。在經過多少轉折扭曲之後,終於柳暗花明,有一線 曙光出現。每一事每一物在經過漫漫嚴冬與邪惡殘酷之後,都會有它的終點。如 此就強調加重了「神必審判」 (17 節)的道德信念,體認領悟神確已安排在適當 的時間施行判決。 萬事皆有結局,且有審判,這是極可安慰、美好的信念。然而為什麼要延遲呢? 為什麼現今不是最合適的時間呢?(18 節)人們免不了如此期待、揣測。這些 無聲的問難,神在 18 節及下給了一個相當嚴厲且具有殺傷力的回應。人類最需 要的並非去指使神如何行事,乃是反觀自我,認識自己,而這個功課卻是人類最 不願意,也是最難接受的(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類仍一味否認與生俱來的


罪性、罪的本質)。神在這裡說到祂「要試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 樣」 (18 節) ,如果把試驗改成揭發、敞開,可能更為達意,2 祂讓人類看見自己 其實與野獸無異。這實在叫人心驚、顫慄、恐懼。即使標準修訂本的直譯「不過 是野獸」,是有商榷餘地,3 但是人類也必須承認自己帶有殘酷與污穢的傾向。 此外,有兩件事實可以用來支持神的論點:人的貪婪與狡滑(16 節)以及必死 的生命,這是和地面上所有存活的生物一樣的。有關人性的敗壞,在下一章還會 繼續討論,而必死的生命,提醒人類在舊約中的記載,前後呼應。第 20 節提到 人的一生始於塵土,也歸於塵土,就如創世記三章 19 節所記,人類面對墮落的 後果;而最具諷刺的是人的死去,其實與牛的死去,氣息斷絕,並無兩樣,而人 類仍在幻想自己是神,事實上,不過是獸。 然而在人裡面,有什麼可以勝過死亡?超越死亡?傳道者並沒有給我們一個確切 的答案。誰知道? 4 神把氣息或靈 5 給人和一切的活物,神拿去,就是死亡, 如詩篇一○四篇 29 節所記。很顯然的,人類和野獸的氣息都來自神,這是共同 處,但人的「靈」是否隱含著永生的本質,無人能從觀察中得到肯定。6 話說回來,詩篇四十九篇把世人與畜類作過比較,提醒人類理當有個答案。屬神 的人,深信「神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因他必收納我」 (詩四十九 15); 而不知領悟的人,「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詩四十九 20)。7 這種不屬神的人就 是傳道書中所最關切的。 針對這類人,三章 22 節所能提供的最好藥方就是於有生之年,歡喜快樂享受辛 勤工作後的滿足。我們絕不可輕看這樣的人,因為這個世界充滿了這樣的人。前 述三章 13 節裡已經說得極為透徹,萬事皆必落空,除非扎根落實在對神的敬虔 上,認識祂是一切美善的賞賜者,並把榮耀歸給祂。 回到四章 1~3 節,「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壓」,有關這個議題在 三章 16 節也已討論過。傳道者下筆簡扼,不費篇幅,因為議題本身有刻骨銘心 的痛楚,而且又無解決之道,除了用第 2 和第 3 兩節來表達他深切的傷慟外,幾 乎不能增添什麼。或許我們以為傳道者是個失敗主義者,因為面對受苦的群眾, 他沒有處心積慮為人們找出解決的途徑。這個想法未必公正。傳道者所見的是整 體大局,而且必定經過反來覆去的仔細推敲、查問、仲裁每個受苦的案情後,仍 然發現「地上黑暗之處都滿了強暴的居所」。8 這些人間的悲涼淒楚都足以讓天 使流淚,即使人不流淚。他也可以說強權與欺壓者是同一陣營並非偶然,因為得 權之人一旦愈發擴展,則愈趨腐化,助長欺壓。這是個矛盾的對應,革命的結果 阻礙了革命的目的,改革本身變成改革的阻礙,因為一旦革命成功,取得權勢後, 愈演愈烈,其結果愈可能演變成暴政。 因此,我們看見生命在這個世界裡的另一個陰暗層面。整卷傳道書中所描述的, 沒有比四章 2 節和 3 節更令人怵目驚心,悲慟震怒的。因此那些已死的或未曾生 下的,都逃過了這場不忍卒睹的悲劇浩劫。傳道者的探討多以挫折為題,這裡提 到的邪惡以及它殘酷醜陋的面貌,與他的主題頗為相襯。如果他灰色無望的觀點 叫我們魂飛魄散,無以承受,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自己審問,何處可得比較樂觀的


看法,而且這個樂觀的看法是從盼望而來,絕非人類洋洋得意的自以為是。儘管 今日屬基督的人們,比起當年傳道者所能看見的,或者更深更遠,這並無理由表 示就能逃脫現今世代的百態真相。 附註 1.參五 8 及下,八 10~15,九 13~16,十 5~7,十 16 及下。 2.「試驗」在原文中有帶進光中的意思(參 McNeile, p. 64) ,欽定本把它譯成「神 會把他們顯明出來」。 3.此處提到人與人之間如獸一般,或在某些情況下和禽獸無異。因‘beast’和 ‘them’在原文中為同一個字,因此解經家對此有諸多不同見解。 4.欽定本的翻譯「誰知道人的靈是向上呢?」,與傳道者的觀點一致。 5.氣息或靈都源自 r  。創二 7 用的是另一個字,說到神的創造把生氣吹進人 的鼻孔內。 6.傳十二 7 似乎回答了這個問題,但它涵蓋的實未超過詩一○四 29 的範圍,神 隨己意賜下或收回受造物的氣息。 7.參詩四十九 12、14、15、20。標準修訂本把這些經文的高潮結合而偏重第 12 節。在希伯來原文中有「人不領悟」的意思。 8.參詩七十四 20,欽定本。 5 無止息的爭競 (四 4~8) 四 4 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這也是虛空,也 是捕風。 5 愚昧人抱著手,吃自己的肉。 6 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 7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有一件虛空的事:8 有人孤單無二,無子無兄,竟 勞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錢財為足。他說:「我勞勞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樂, 到底是為誰呢?」這也是虛空,是極重的勞苦。 在這裡所說的工作態度,提醒我們有些既詭譎又熟悉的極端。首先是爭競比賽的 慾望衝勁,讀者對傳道者在第 4 節所表達的觀點勿需責難,因為每一位作者都有 權利自由而且強烈地抒發個人的看法。我們或可找出不同的理由來解讀,這類嫉 妒鄰舍之徒多半是被世界遺棄的獨行者,在生活邊緣掙扎的農夫農婦,或某些追 求完美的另類藝術家。從另個角度來看,奮力工作,不外是渴望出人頭地,不願 屈從他人之下。即使在平等的友誼競技場上,仍不免出現如此端倪,甚且遠超過 我們所預料的。人性基本上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甘居下風,但絕非常態,亦非出於 真心。因為自覺是個失敗者,容易滋長不滿,而這種自憐自憫,就是傳道者在明 察秋毫之後所歸納的嫉妒。1 第 5 節所描寫的又是個強烈的對照,一個自暴自棄的人,這種人輕看他狂熱的對 手。傳道者對這種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的人相當不屑,認為他們是愚昧人,因為


他的惰性、不務正業和工作狂一樣荒謬。他是自滿自足的寫照,又是毫無智慧的 自我毀滅,傳道者認為這種人浪費神所賜的資產,不僅荒廢他的過去,也荒廢他 的現在,讓他喪失了自我控制、面對現實、照顧自己的能力,最後連自尊也毀滅 了。 鑑於這兩種不同形式、但都不快樂的生活,傳道者在第 6 節提供了另一途徑: 「滿 了一把,得享安靜。」這個信息傳達兩個層面的思想:謙和的要求,以及內裡的 平安。這種生活態度可遠離愚昧人的荒廢怠惰,以及急功好利者的爭競角逐。 給我以貝殼,寧靜無聲, 以信心為杖,徐徐而行, 以聖經為樂,永流靈糧, 以救恩為瓶,不虞乾涸, 以榮耀為袍, 以真實盼望為憑, 如此,我將欣然上路朝聖。2 如果有什麼比嫉妒更殘酷的,就是習慣,尤其是當它已經定形無法改變時。第 7 和第 8 兩節描寫,那個視財如命的金錢之奴,近乎喪失人性,完全受制於貪財掙 錢的慾望,而置死生於度外。突然間急轉直下,傳道者自問「我勞勞碌碌……到 底是為誰呢?」,好像他自己就是那個工作狂。這個呼喊,道盡了人的一生恓恓 惶惶,到底為何?3 這同時,也讓我們藉機反思。 更清晰來解說,我們或許認為這個工作狂,既無家庭又無朋友,因此寂寞孤單, 每天過的是例行公事的生活。然而,如果這個工作狂有妻子兒女,他依然分不出 時間來給自己的家人。表面上,他的打拚好像全然為家人的利益著想,實際上, 卻是全部投入自己的工作計畫中,不像是有家有室的人。 這幅圖畫勾勒出一個孤單無依、忙碌營利的工作狂,他與第 4 節那個讓他的鄰舍 嫉妒的人實際上不相上下,似乎都在企求神會因他們的不眠不休而給更多的賞賜。 其實,在程度上,他們與第 8 節那個勞碌虛度的人相去不遠,在本質上都是充滿 挫折而不是祝福。 走到這裡,傳道者似乎有意把對生命終極的探討暫時放下,我們也可喘口氣,把 握機會,回頭去看與他一路同行走來的過程,以及那片綿延相連的鄉村原野。 附註 1.McNeile 指出在希伯來文中的嫉妒是工作與巧技的受詞,嫉妒是因為看見別人 的工作或巧技而導致的。欽定本、修訂本都把它譯為因別人的成就而導致的。 2.參 Walter Raleigh 所寫‘His Pilgrimage’。 3.標準修訂本多加了幾個字, 「因此他從來不問」 ,這可能有點多餘。更準確簡單 的就是插入「他問」 (新英文聖經,參修訂本) ,或說他沒有發問(耶路撒冷聖經) 可能更好。 6 第一段摘要

回頭一瞥


(一 1~四 8) 直到目前,我們普查地面上的形形色色,人生百態,看見這個世界所呈現四到五 種不同層面的事。首先的印象是存在於自然界與人類間,那種永無止境又毫無結 果的重複循環(一 1~11)。接著,品嚐了經由不同生活方式所得的滿足感,理 性與非理性的,放浪形骸與刻苦律己的;經由藝術與經營建造所得賞心悅目之事 物,不論是目前的或長遠的(一 12~二 26) 。然而,其間倘或有輝煌的成就,卻 無一人能倖免最後死亡辛酸的考驗。若要找出任何不受時間限制的事物,那就只 有在這個世界以外了。而第三章所描述的「時間」不僅「帶走一切有生命之人」, 而且如潮汐般日夜不斷地前後來回沖擊,它的力量遠超過人類所能承受的。人類 不是環境的主人,甚至無法忍受它的冷酷無情。 而更大的邪惡在三章 16 節無聲無息地滲入,說到人類的暴虐與殘酷。這個痛心 疾首的事實,比在第二章與我們相遇的死亡更加沒有指望;相較之下,死亡看起 來還不是最後的敵人,而是最終尚存的朋友。 最後,我們仔細思考四章 4~8 節所描述的,他們不是失敗者,而是大贏家,成 功存活者;他們完全浸淫在自己的工作與自己的成就裡。就外表而言,他們的確 擁有人世間的一切;然而他們是否贏得一項永存的獎賞?再說,他們贏取的方式 是否經得起考驗?套用現代的用語,那是場毫無意義的競賽:在極端的這邊是個 瘋狂、隨時備戰的對手,在極端的另一邊則是個意氣消沉的自暴自棄者;此外, 又有極少數的佼佼者,把生命投注在一連串毫無意義的獎賞上。 經過這個體無完膚的評估後,暫且擱下對終極意義的追尋,無疑地,鬆了一口氣。 於是轉而專注在生活周邊的事物──在搜尋過程中,生命畢竟還是不停往前,而 生活方式卻有多種,有更好的,也有更壞的。至少在這層面上,我們能作智慧的 判斷、選擇。 比起那孤單無親,視財如命的可憐工作狂,我們一開始就可以活得更合情合理。 而下面一章就是以生活為主要議題,企圖提供一個更有智慧的生活型態。 7 憩息:反思、金句與 家喻戶曉的真理 (四 9~五 12) 相互提攜的夥伴 四 9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10 若是跌倒,這人 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11 再 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12 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 人便能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 前面描述那個外表成就非凡而內裡伶仃孤獨的可憐人,現在就來看看一個「較好」 的情景。「較好」這個字常被智慧作家拿來作價值判斷的比較用語。1 這段經文簡潔直接;夥伴的形式可有多種,並不侷限於婚姻中的關係而已(儘管 文中並無明確指出)。短短幾句中,說到擁有真心夥伴的多重好處,既可相互幫


補又可彼此慰藉勉勵。2 這種彈性持久、向心的親和力,可讓雙方在面對困難和 挑戰時,充滿力量、勇氣。若想擁有如此兩心相印的夥伴,則必須付上相當的代 價,儘管書中並無表明。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要取得,就要擺上。最顯而易見 的代價就是不能獨來獨往,自己作主,反而處處需要考慮對方的性向喜好,接納 並聆聽對方的意見想法,調整彼此的腳步、作事的方式,互信互讓,持守承諾; 在關係上是平等互惠的,絕無轄制或被轄制的情況發生。 三股合成的繩子,提醒我們真心夥伴的形成,可能不止一種,即使數目多,若非 出自真心,恐怕也是禍多於福(見 11 節) 。這股合成之力不僅使彼此獲益良多, 而且聲勢倍增。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藉著婚姻關係,帶給男女雙方相互的幫補。當 神介入成為第三股時,那麼婚姻就可更為持久。就傳道者的角度,純粹由人的觀 點來看,他所指的第三股可能是由婚姻而產生的子女更為貼切。儘管如此,在這 點上,也許可能已延伸太多,卻非傳道者的本意。 眾望所歸 四 13 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14 這人是從監牢中出 來作王,在他國中,生來原是貧窮的。15 我見日光之下一切行動的活人都隨從 那第二位,就是起來代替老王的少年人。16 他所治理的眾人就是他的百姓,多 得無數;在他後來的人尚且不喜悅他。這真是虛空,也是捕風。 這段經文有其晦澀難明之處,同時也描繪了眾所皆知的悲涼下場;英雄偉人,凋 零容易,聲名權勢,只是過眼雲煙。錯誤出於雙方,先是那個把權太久而頑梗不 化的老王,因年事漸長,已逐日失去對外的接觸了解,也因此失去群眾的支持。 想當年雄姿英發,一時豪傑,熱血沸騰,如今卻已灰飛煙滅。3 這個描述與大衛 的一生頗為相近,也再一次警惕,即使如大衛這般偉人亦如是。然而,傳道者的 原意並非歷史性的影射。 因此,這時有個「較好」的人起來,取而代之,這新興之王會是「較好」的一個, 如果他具有正直的品格,則不論其出身貧賤富貴,都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圖畫 中生動地看見無以數計的人群簇擁這位年少氣盛、朝氣蓬勃的新王,把那位已失 去新鮮感的老王拋諸腦後。4 事實上,年老的舊王並未犯上滔天大罪,只不過年 長日久,加上人性喜新厭舊的騷動,使他更顯得索然無味。這時的老王已經走到 人生燦爛的巔峰,除了滯留其上,並無退路。這也是每一個人的寫照,生命由頂 峰的輝煌而歸於平淡庸俗,至終一無成就。 敬虔之語 五 1 你到神的殿,要謹慎腳步,因為近前聽,勝過愚昧人獻祭,他們本不知道所 作的是惡。2 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因為神在天上,你在 地下,所以你的言語要寡少。 3 事務多,就令人作夢;言語多,就顯出愚昧。 4 你向神許願,償還不可遲延,因他不喜悅愚昧人,所以你許的願應當償還。5 你許願不還,不如不許。6 不可任你的口使肉體犯罪,也不可在祭司面前說是錯 許了。為何使神因你的聲音發怒,敗壞你手所作的呢?


7 多夢和多言,其中多有虛幻,你只要敬畏神。 傳道者繼續他筆下生動的人物素描,這次的重點是放在敬虔的信徒。就像一般的 先知,他在敬拜這件事上強調敬拜本身的真實性,雖然他的語調不疾不徐,但用 詞卻像兩刃的利劍。先知們疾言厲色,大力撻伐邪惡與假冒為善,而傳道者卻針 對一班動機純正、歡喜聚會的信徒。這班信徒,外貌敬虔,實際上也僅止於外貌, 傳道者說到他們聽道從右耳進左耳出,從未認真履行在神面前的承諾。 這樣的人,忘記自己的身分地位,更重要的是忘記神是誰,於是傳道者再三反覆 用「愚昧人」這個頗具殺傷力的字眼來形容他。因為在神面前的輕率是惡(1 節)、 是罪(6 節),觸犯神的必招致懲罰(6 節下)。不要認為這是舊約時代才有的嚴 厲,在新約時代,徒有敬虔的外貌,不真正敬畏神的聖潔,都遭到同樣的警戒(太 七 21 及下,二十三 16 及下;林前十一 27 及下) 。儘管神寬恕容忍、充滿恩典, 卻絕不容許任何輕率、對祂不存敬畏之心。因為恩典與感恩是相互關聯的,而感 恩絕不是隨隨便便的。 回頭再細讀這段經文,就會看見到神面前千萬不可造次,要謹慎腳步(今天的用 語就是:前有台階,謹防跌倒)。早在摩西時代,神就已嚴嚴守護著祂在地面上 的門欄,甚至聲明侵犯者必死。「你們要這樣使以色列人與他們的污穢隔絕,免 得他們玷污我的帳幕,就因自己的污穢死亡。」 (利十五 31)這裡表明神對祂的 子民進入聖殿前的根本要求,同時也表明神的子民必須聖潔,不可沾染污穢。希 伯來書十章 19 節提到「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以及第 22 節提到 「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 。就另一方面, 當以此為警戒,因為聖徒為神的靈宮,神的居所。5 1 節下提到的「聽」 ,在希伯來文中有雙重的意思,包括「敬聽」與「服從」 (在 英文中有時也涵蓋這兩層)。這個說法相當接近撒母耳的名言「聽命勝於獻祭」 (撒上十五 22)。毫無意義的敬拜顯出愚昧不智;若說愚昧人的罪總比惡棍好, 6 這麼想,好受一些,但傳道者絕無此意,他一再警告,神不喜悅愚昧人。如此 見地,雖是無聲,卻具震撼力。 兩句箴言指出多言多語,多白日夢,空談不切實際。第 3 節還未到癡人說夢的程 度,到了第 7 節這個多言多語的人,簡直是到了不知所云的地步,其敬拜變成一 連串的胡言亂語。第 3 節說,或因多言導致多夢,就如工作受壓太重,也可能衍 生惡夢。7 這麼說來,傳道者所指的並非特定的一群,而是表顯於外的某些異常 行為。若在敬拜中使用一連串看似敬虔但不切實際的用語,就像在戲弄這位全能 者,而失去了敬拜原來的意圖。8 魚肉鄉民的貪官污吏 五 8 你若在一省之中見窮人受欺壓,並奪去公義公平的事,不要因此詫異;因有 一位高過居高位的鑒察,在他們以上還有更高的。9 況且地的益處歸眾人,就是 君王也受田地的供應。 傳道者對落實於生活中的實際情況,繼續深入觀察與反思。這段的主題針對官僚 體系的評估,其所描寫的若非普遍性,至少是眾所皆知,耳熟能詳的。豪門厚祿


者強勢用權,攔阻平民爭取公平權益,甚至盡力打擊,偏袒私己,以致公義不彰, 法律罔效。進而推卸道德責任,歸罪官僚制度的僵化,不顧生靈塗炭。事實上, 當權者的決策直接影響普通民眾的生活品質,很不幸的,他們又與一般平民保持 距離,以致無法真正了解民間疾苦。傳道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評估這些不法之事, 指出每個貪官污吏之上都有另一雙銳利細察的眼睛。9 德里慈(Delitzsch)認為 這個官僚體系乃古波斯帝國的模式,省長為一省之首,分階而下管理層層官吏。 儘管省長搜刮民脂民膏以自肥,其上又有巡撫,負監察之責,此等人亦以聚斂財 物為首務。而其上則為最高統治階層,百官朝臣,以國王為最尊,又有皇親貴族、 宮廷嬪妃 10 所結合的王朝勢力。在此大體系架構之下的庶民小卒,尋求公平正 義,近乎奢求,毫無餘地可言。 傳道者直言評斷的官僚制度,雖枯燥但頗真切。由於對一切不義之事的痛心疾首, 洞視人性敗壞的普遍存在,傳道者對烏托邦式的理想國或革命式的改朝換代,都 不予認同,因為他知道人心所存的意念。 因此他說「不要因此詑異」,他甚至認為暴虐統治總比無政府的混亂更好,第 9 節似乎隱含著重拾舊日遊牧遷徙的結構組織,未必能產生更佳效益。11 開發中 國家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即使它會導致各種弊病。 錢財 五 10 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 虛空。 11 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麼益處呢?不過眼看而已! 12 勞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豐滿卻不容他睡覺。 現在來到與我們最有切身關係又極有趣味的議題──金錢。對這議題的反思,就 如當年耶穌警告門徒不可把瑪門當作第二個神一樣。此三節經文代表三個不同的 例子,三個不同的結局:貪得無厭,增資增產,消耗隨之水漲船高,至終一無所 餘;這是極典型的下場。 第 10 節這個貪愛錢財之徒和提摩太前書六章 9 節所提到的,就道德和屬靈的結 局而論,是相同的命運。傳道者對錢財的評語也是「這也是虛空」。值得一提的 是對錢財的追逐也許除了錢財本身外,還有另一層心理上的虛空,渴望因此得著 滿足。這個貪錢的慾望在賭徒、財閥、追求物質主義者的身上最為顯著。他們企 求從金錢的獲得,得到心靈的滿足,結果卻是徒然,只有留下虛空。人類的心中 含有對永恆的嚮往,必須在金錢以外,找到更好的滋潤。 第 11 節指的不僅是官僚體系的日趨複雜,同時也指出隨著僱用之人增加,負擔 也相對提高,彷如蜂湧而入的食客。以賽亞書二十二章 23 節及下,描寫這個亦 喜亦悲,百感交集的場面,極為生動。取得高官厚祿之後,無可避免的就是災難 般的繁瑣累贅,「他父家所有的榮耀,連兒女帶子孫都掛在他身上,好像一切小 器皿,從杯子到酒瓶掛上一樣。」(賽二十二 24) 這樣形容一個人的重擔,如同掛滿器具的工具,終有一天要超過負荷而完全崩潰。 傳道書並無如此精彩的描述,卻以嘲謔的口氣指出權貴中人,真正擁有的,實在


少得可憐,既小又微。 第 12 節描寫富裕與縱慾是手牽手的。這個財主夜夜無眠,並非工作狂而是因為 暴飲暴食,消化不良。至於一般勞苦大眾不論需要面對、忍受何種困境,至少不 必承受豪門財閥所帶來的焦慮勞煩。自從人類墮落以後,神的懲罰也帶著憐憫, 「必得汗流滿面,才得餬口」,雖勞苦工作,但必得飲食和日用所需。現代的文 明人投入金錢時間在運動器材與健身俱樂部,目的就是為了舒解因金錢和安逸所 帶來的傷害,這不能不說是現代人的荒謬了。 附註 1.現代英語聖經把‘better’這個字限用於金錢上的「更富有」 、 「更有錢」 ,這個 翻譯無法把四 9、13 兩節的意思表達出來,也無法把五 1、5 的相互關係連接起 來。因此把‘better’譯成「較好」或「更佳」則較貼切。 2.第 11 節指的可能與婚姻裡兩人同眠有關,但根據 Barton 的觀察,其最初原意 可能與野外旅行者有關。古巴勒斯坦的夜晚極為寒冷,為了保暖,旅行者常與駱 駝同臥。 3.對「那人」 ,‘that man’,有不同說法。如果「那人」指的是少年人,則他已 取老王而代之,且把老王放逐出境。 4.標準修訂本指出群眾都加入了那少年人。現代英語聖經則用「吸引」許多人加 入那少年人。 5.參林前三 16 及下;弗二 19 及下;彼前二 5。 6.「愚人所獻的祭」,若用「比愚人的獻祭更……」更為貼切。 7.此處也包括其他解釋,諸如工作過勞,愚者太過氾濫的聲音。 8.第 6 節的‘messenger’有諸多解釋,如使者(欽定本、修訂本、耶路撒冷聖 經、新英文聖經) ;祭司(現代英語聖經,參瑪二 7) ;稅吏;神自己。不論何種 解釋,主要意思就是當他來時就會顯露。 9.欽定本和希伯來原文都指出層層之別,而監察之眼又含有敵意。參撒上十九 11。 10.參閱 Delitzsch 所著 The Song of Songs and Ecclesiastes (T. & T. Clark, 1891). 11.對第 9 節的翻譯,說法不一。有些解經家認為是對烏西雅王酷愛農耕的推崇; 有些則認為對土地分封的仰賴(欽定本、修訂本、現代英語聖經);耶路撒冷聖 經則偏重國家所提供的諸多服務。 8 失望的苦澀 (五 13~六 12) 在前述一章半的經文中(四 9~五 12),傳道書涵蓋實際合宜的日常生活,包括 宗教的義務,至於最終極的答案,仍懸宕未決。這個問題曾兩次被提及「這也是 虛空」(四 16,五 10) ,藉著指出生命中苦澀、異乎尋常的例子,傳道者再次回 到探討的主題。在結束傳道書前半段總共六章的經文中,重申那個難解的問題: 「誰知道在日光之下,什麼才真正對人有益處呢?」


美夢破碎 五 13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禍患,就是財主積存資財,反害自己。14 因遭遇 禍患,這些資財就消滅;那人若生了兒子,手裡也一無所有。15 他怎樣從母胎 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16 他來 的情形怎樣,他去的情形也怎樣。這也是一宗大禍患。他為風勞碌有什麼益處呢? 17 並且他終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煩惱,又有病患嘔氣。 擺在眼前的這個案子,充滿苦澀挫敗,而且是真實的,並非抽象的概念。這個企 業家在經過一場無法預期的金融風暴中喪盡資產,以致一貧如洗,舉貸無門。其 中原因複雜,或因盤算投機,一時失算,得來容易,失去亦容易(箴十三 11); 或貯藏囤積,1 吝於施捨,而致失利;或於賭場孤注一擲,並非因商場危機 2 而致破產,姑不論任何原因,此等人為錢財賣命,終日憂心忡忡。先是為金銀的 聚斂而勞心勞力,不得安寧,後是全部資產一夜之間不翼而飛,可謂禍不單行, 連輸兩輪。這樣的結局看似極端,其實也是每個人的結局,赤身而來,也必赤身 而回,無一倖免。「這實在是不合宜」,那是現代英語聖經對第 16 節的詮釋;傳 道者就事論事,把已發生的事指出而非預測未來,因世界不在我們的掌握中,世 界亦非我們永遠居住之地。他只是重複地說「這死亡般的邪惡禍患」,3 這也是 他在第 13 節的開場白,以後又在第 16 節說同樣的話, 「這死亡般的邪惡禍患…… 他這樣的為風勞碌有什麼益處呢?」 在這點上,我們也因此得著警惕。這個人對生命所要求的,也許過於生命本身所 能提供的。如果他生命的目標是靠著努力,並因此帶出安全保障,那麼他很可能 走錯了方向。因此,在最後一段,傳道者把我們引向正路,從另一個角度來談論 生命。 更好的途徑 五 18 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 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分。19 神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 的分,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神的恩賜。20 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 為神應他的心使他喜樂。 乍看之下,這段經文似乎只在推崇樸實無華的簡單生活,實際上最重要的關鍵在 「神」這個字眼。每個人生命中的隱密私情在神眼中都是敞開無遺的,不論際遇 是豐富是貧困,皆出於神,我們只有順命接受。 「我所見為善為美的……。」 (18 節)就字義而言,那是件善也是件美的事;不僅美好而且賞心悅目。這正面的提 醒讓我們看見,生命的急飛而逝,並非它的短暫無意義,而是藉著神的恩典,享 受生命的美善,完全融於其中,甚至忘卻生命的流逝與痛苦。這大約就是第五章 的主題,另一方面生命本身存在著諸多其他的經驗與殘酷的事實,仍待逐一探 討。 可望不可即的折磨 六 1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重壓在人身上,2 就是人蒙神賜他資財、豐富、尊 榮,以致他心裡所願的一樣都不缺,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來吃用。這


是虛空,也是禍患。3 人若生一百個兒子,活許多歲數,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 裡卻不得滿享福樂,又不得埋葬;據我說,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4 因為 虛虛而來,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5 並且沒有見過天日,也毫無知覺;這 胎,比那人倒享安息。6 那人雖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卻不享福,眾人豈不都歸 一個地方去嗎? 五章 19 節提到(能以)享受神所賜的美物,事實上,神未必賜給每一個人這樣 的福分。某些人不知何種原因,就在這樣的福分中被排除了。例如五章 13 節及 下那個大財主企業家,一生囤積聚斂,卻在一夕之間宣告破產,這等人生活在黑 暗中,無法進入黎明。生命或可有段晶瑩璀璨的時光,至終仍屈服於黑暗,一切 光亮,都被吞噬。六章 2 節所描繪的那位尊貴財閥,與那舉步維艱、無以餬口的 浪民,有千里之別,因此其損失之慘重,也是千里之別。另一方面,無法享用耕 耘所得,未必出自個人錯失,禍可從天降,戰亂、疾病、不公之判決,皆可使人 在一夕之間,把聲名、地位、財富拱手讓人,而其心靈所受之震撼折磨,豈是筆 墨能形容。如果這個人受盡煎熬,那個外表富有、內裡貧窮的也是一樣,不論是 對所擁有的不滿,或抱怨所擁有的為數不足,都是一樣的折磨。一個人或可擁有 夢寐以求的各樣豐富──按舊約的標準,子女生養眾多,足享千年長壽──而依 然無聲無息地離世,無人為之哀傷,4 乃是一生虛度。 也許我們不盡同意,人的生命並非完全如此陰暗,在正常情況下,大部分的人都 能化險為夷,找出生命確實值得活下去的路。如果我們是第五章結尾中那個充滿 信心的人,這樣的觀點確實有根有基。如果不是,一般人仍可活得相當愜意,只 要放下終極的問題,不去思考。 對這樣的質疑,傳道者可能這麼回答:第一,他的講論只針對某些人,並非包括 所有的人;第二,如果有人不在乎生存的意義與價值,至少有些人在乎。而且, 我們是誰竟在替別人選擇?他再次提醒他的同道一起站在世俗的地位來思考這 問題。如果生命就止於此,而絕大多數是挫折而非理想的實現,無法留下有價值 之事物傳諸後代;更深一層來看,如果每個人都活著在等候離世消失的時刻,那 麼那些未著地而死的胎兒,倒是值得慶幸的。約伯和耶利米都曾熱切地贊同這個 觀點(伯三;耶二十 14 及下) ,如果我們無法同意這兩人的心境,是因為我們在 衡量他們的生命價值時,是用世俗的標準。事實上他們已超越死亡,且勝過生命 中的痛苦與逸樂,這樣的邏輯是世俗凡人無法理解的。 所有這樣的論述,破壞了人世間的美麗圖畫。現代英語聖經的翻譯就有不平之嘆, 「這是極嚴重的不公……對人而言」 (六 1) ,緊接著下面一節,現代英語聖經又 譯成「它實在不公義」 (六 2) 。5 傳道者不在乎人是否擁有神不看重的那些權利, 而著眼在神反照揭露人心底真正的需求。其中有些是這個短暫的世界無法給與的, 因為神把永生安置在人的內心(三 11) ;有些是這個世界可得到的、暫時的、膚 淺的,但無一是確切有把握而且有深度的。如果世事艱難,彷若重擔壓身(六 1), 對我們也許有益。這個世界自從被造以來,就以一種我們最容易了解的語言對我 們說「這裡找不到安息之處」。6


在這緊要關頭,人們依然馬不停蹄,忙於無意義的爭競,無暇汲取智慧,因此第 六章的結尾又回到那沮喪低迷的氣氛,漫無目的的結局,而事實上這又和人的光 景十分相稱。 未解之題 六 7 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裡卻不知足。8 這樣看來,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麼長 處呢?窮人在眾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麼長處呢?9 眼睛所看的比心裡妄想的 倒好。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10 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並知道何為人,他也不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 11 加增虛浮的事既多,這與人有什麼益處呢?12 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 經過,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什麼事呢? 第六章的最後幾節經文又重拾早先已談論過的議題,並且更具體地強化這本書的 至理名言「虛空的虛空」。 首先是第 7 節指出的,不論是活在高科技社會的現代人,過的是周而復始,單調 乏味的生活,或是早期農耕社會的人家,汗流浹背才得餬口,都一樣真實:勞苦 工作為飽足肚腹,飽足肚腹得以繼續工作。即使有人喜歡工作,也享受美食,那 個壓迫感仍是揮之不去,依然存在。飲食肚腹成為人的主宰,而不是人的心思理 念。 當我們不同意人的存在僅僅為滿足肚腹,而應更富有生命的意義時,第 8 節就已 經對此提出頗有挑戰性的看法。舉例而言,智慧絕對比愚昧更好,如前面二章 13 節提到的,但是有智慧的人一定比愚昧人活得更好嗎?就物質的擁有而言, 可能智慧的人會更多一些,然而,我們也早已看見死亡把這兩等人完全劃上等號, 毫無差別。7 就喜樂的層面來說,智慧人的清晰遠見,只有讓他添上愁煩,因為 「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一 18)。 看起來,我們仍未被說服,因為我們評估一個人的生命品質過於生活中的安逸。 於是傳道者又問「那麼窮人在眾人面前知道如何行,8 有什麼長處呢?」 (8 節下) 。 這是個冷靜實際的問題。如果我們把史蒂芬遜(R. L. Stevenson)家喻戶曉的名言反著來說: 「到達目的地總比一直在旅途中更好。」這也是 一般人的想法,是推動一般人繼續向前,不停下來做白日夢的動力,因為眼睛所 見的,比心裡妄想的好(9 節上)。問題是到達終點時的滿足與意義,都不在我 們的掌握之中。一切人為的成就,不論是貧困人的自力更生或富足人的輝煌成就, 都將隨風而去,毫無存留,就像一場「虛空與捕風」。 這是失敗主義或實際主義?「日光之下」的生命,在整卷傳道書中所爭議的,其 結局是千真萬確的。不論我們多麼理直氣壯,振振有辭,事實終歸是事實。因此 第 10 和第 11 兩節提醒我們最好不要企圖改變被造的人和被造的世界,這一切在 亙古之前就已存在且被起了名(10 節) 。如聖經所記,萬事萬物都按著神的命令 而立,這命令當然也包括因亞當夏娃的墮落而帶來的刑罰。自然而然的,要接受 這人人必有一死的事實是相當困難的,甚至盼望能夠全力反擊。於是我們看見如 約伯與全能者的爭辯(10 節下、11 節) ,像著了魔似的,直到經歷心靈深處的震


撼才完全放棄。9 以賽亞對這樣的爭辯則頗不以為然,「禍哉!那與造他的主爭 論的,他不過是地上瓦片中的一塊瓦片。」 (賽四十五 9 上) 。受造之物,除了順 服,並無其他說話的餘地。可是當我們看一件事情,總盼望它是按著我們的心意, 而不是面對它真實的本相。 這個真理,事實上是個整全的真理,包括萬事萬物的原始,以及人必要死的事實。 對於人必有一死的事實,我們知之甚詳,而其他部分則又知之甚微。行行復行行, 傳道者已經走過了旅程的半途,然而一連串未解之題,仍在迷霧之中。於是就讓 面對死亡走向不歸路的芸芸眾生,除了經歷其間千變萬化的人世百態,只有留下 淒厲寂寞的回音:「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什麼 事呢?」 這是雙重的困惑。他不曾留下絕對的價值,讓生命值得活下去(什麼是有益的 呢?);他甚至不曾留下任何實際的確切性,讓生命可以有個遠景計畫(身後會 有什麼事呢?)。 附註 1.參箴十一 24~26,二十八 22。 2.‘venture’在第 14 節並未隱含不必要的風險;一般都把它譯成「事務」的意 思,參一 13,三 10,五 3。 3.字面意思是「生病、疾病」的意思,它隱含某種很深的焦慮、痛楚而引發的困 境。 4.參耶二十二 18 及下。 5.‘an evil’在舊約聖經有時當作中性,用來指困境或疾病,參賽四十五 7;摩 三 6。相同的,‘good’也譯成享福樂或生命中的美事美物,參五 18,六 3。因 此現代英語聖經把六 2 中的‘It isn't right’譯成「那是件不公義的事」,似與本 意相違,當把它譯成「是個嚴重的病痛」 ,因此標準修訂本就譯成「痛楚疾病」。 6.參彌二 10。 7.參二 14 及下。 8.「他知道如何行」可能隱含道德和社會兩者的操守行為,而「貧窮」在其他地 方也有被欺壓之人向神呼求幫助的意思。 9.參伯九、十三、二十三,以及三十一 35~37,四十二 1~6。 9 第二段摘要 回頭一瞥 (四 9~六 12) 傳道者在開始的數章中,毫無禁忌地敞開他對找尋生命至終令人滿足的各種巧計。 這個議題在途中忽然停頓,從四章 9 節到五章 12 節,探討的主題轉移到世俗社 會的生活百態。他以極公正客觀無私的態度來評斷他所眼見的、觀察的。他的判 語,鞭辟入裡,尖銳一如往昔,只是語氣平緩冷靜,甚至到了默然順服的地步。 然而,這不過是一種冷眼以對的譏諷,並非真正的接納。從五章 13 節繼續前行, 傳道者對那些發生在人類周圍各樣不法不義之事,不再無動於衷,而是心靈憂戚。


我們品嚐到心力交瘁的失望,聲名財富毀於一夕之間(五 13~17) ;輝煌的成就 卻無法帶來真正的喜樂(六 1~6) 。在第五章的結尾,傳道者彷彿留下伏筆,讓 我們似乎看見一道曙光,然瞬間即逝。第六章先描述數種虛空的生命,其後是螞 蟻般毫無意義的忙碌不息(六 7~9) ,最後以操守、德行、智慧為依歸的人,仍 無法找到生命的線索(六 10~12) 。他所談論的,總括來說就是人全無能力改變 自己,人生無常,甚至不知生命將落腳何處。 10 憩息:更多的反思、金句與 家喻戶曉的真理 (七 1~22) 以其肯定的筆觸,傳道者不拘在格局或步驟方法上,開始採用激勵性質的不同方 式。捨棄反思爭辯,他以箴言炮轟,並從各種不同角度猛烈攻擊。第七章單刀直 入的開場白就是帶著挑釁式的陰鬱,剩下的篇幅也幾乎都抹上一層挑釁性的冷漠 與狡黠。 面對事實切莫逃避 七 1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 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 2 往遭喪的家去, 強如往宴樂的家去; 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 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 3 憂愁強如喜笑; 因為面帶愁容,終必使心喜樂。 4 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 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 5 聽智慧人的責備, 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 6 愚昧人的笑聲, 好像鍋下燒荊棘的爆聲; 這也是虛空。 讀 1 節上時,我們根本無法預料它的下半節是如此下重手。儘管六章 1~6 節也 有類似的景況,但所指皆為特殊案例。這裡所涵蓋的不僅廣泛,而且異乎尋常, 似乎逼得我們非作個選擇,跳進新約裡說的「離世與基督同在是好得無比」的情 景,或者急盼能在下一節得到澄清。 幸好,我們很快就在第 2 節裡找到定心丸: 「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 (2 節 下)換句話說, 「人死的日子」比「人生的日子」更具暮鼓晨鐘、警惕教導之效。 生死的課題,是實際存在而且非常具體的,兩相矛盾之際,也因此更凸顯它的真 實、重要性。說到生,往下幾節經文都與慶典有關,情緒是愉悅的、興高采烈的。


沉浸在歡樂時光,誰願意去思想生命的短暫有限,只有讓夢想、希望帶著翅膀向 上高飛。另一方面,在遭喪的家,情緒是淒厲深沉、蒼白沮喪的。如果不敢面對 死亡的真實,是我們自己的事,既然沒有其他更好的途徑,惟一的方法就是勇敢 地面對它。詩篇九十篇是一個有限的人所能寫出、最莊嚴雄渾壯麗的篇章,它把 生命的短暫有限,用最簡潔恢宏的幾句點破: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 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九十 12) 這段經文如詩篇一般,對生命都有正面的看法。它一再強調「強如」這個字眼, 特別在第 3 節中更為顯著。不論是標準修訂本的翻譯「憂愁強如喜笑」,1 或是 欽定本的翻譯「……使心強如」,2 憂傷的心不僅被喜樂取代,而且是真真實實 的喜樂,不像愚者短暫的狂歡,一時興起,一時消失。3 這樣的喜樂和約翰福音 十六章 20 節及下所提的相互呼應: 「你們將要憂愁,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 就好像迎接新生嬰兒的喜樂之前,必經生產的痛楚。其他的經文也提到類似的情 景,如哥林多後書四章 17 節,以及約伯記三十三章 19~30 節。 善用理性 七 7 勒索使智慧人變為愚妄; 賄賂能敗壞人的慧心。 8 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 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 9 你不要心裡急躁惱怒, 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 10 不要說: 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 是什麼緣故呢? 你這樣問,不是出於智慧。 11 智慧和產業並好, 而且見天日的人得智慧更為有益。 12 因為智慧護庇人, 好像銀錢護庇人一樣。 惟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 這就是智慧的益處。 13 你要察看神的作為; 因神使為曲的,誰能變為直呢? 14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 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 15 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 見過的。16 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17 不要行 惡過分,也不要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18 你持守這個為美,那個也不


要鬆手;因為敬畏神的人,必從這兩樣出來。 19 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個官長更有能力。 20 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 21 人所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聽見你的僕人咒詛你。22 因為你心 裡知道,自己也曾屢次咒詛別人。 這一段經文陳述的金言警句和語氣的變化,可謂不一而足,其共通處在對於議題 的處理皆採低調,傳道者幾乎與世人站在同一水平來檢視。如果我們願意接納過 一個更有意義的生活,而不是憤世嫉俗或絕望頹喪,會有許多顯而易見的益處。 第 7 節說到法律的本質,阿克頓勳爵(Lord Acton)用現代的話來說「權力導致 腐化」。這裡的腐化暗指的是個人自我尊重的信譽,貪官污吏罔顧法律,自取其 辱。他的心思先是蓄意玩弄,接著就演變成貪婪的工具,而非真理的僕役。 第 8 和第 9 兩節都清楚看出,有操守、道德的明哲之輩,對愚昧人自取其辱的行 徑,大有避之惟恐不及之勢。不論我們是否同意忍耐是美德、爭鬥是邪惡,至少 自我節制有實質上的好處,不會因為失控而尊嚴受到冒犯。因失控而致羞辱以外, 同時也顯出個人的幼稚,不夠成熟。 第 10 節的語氣更加嚴厲。懷念舊日好時光,只有讓人浸淫過去而對現狀失去衝 勁。為「舊日」嘆息也是雙重地不敢面對現實,不僅行動上如此,思想上也是如 此,因為在舊日,邪惡也曾傷害過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傳道者明察秋毫,觀察 入微,他絕不會為過去的光彩而心有所動,他早已宣稱「已有的事,後必再有; 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一 9) 。對他而言,舊事不值得重 提,他要我們談論更有意義的事。 緊接著第 11 和第 12 兩節,他對智慧有非比尋常的推崇。有人對這兩節的翻譯稍 有質疑,但一般而言,「智慧」的翻譯是被一致認同的。在經文裡,智慧有時像 銀錢一般,是指它實質上的價值,一種類似的,或對生命的保障。4 果真如此, 也不為過,因為智慧是無法估算的,比起銀錢的價值不知要超過多少(箴八 11)。 12 節下指出智慧不像金錢,卻能保全人的生命,5 著重在它實際性和保護性的功 用。而 11 節下又指出智慧的時間性,它僅僅存在於活人之中,一旦進入死亡, 智慧就消失無用。換言之,智慧對已死的人是毫無幫助的。 13~22 節講的都是基本道理、普通常識。13~18 節間語氣由敬虔的退讓轉變成 對道德冷嘲熱諷。它看穿人性的弱點,目的在闡明,如何在其中活得有智慧(20 ~22 節)。 現在我們再來細看這些經文,第 13 節指的並非道德上的扭曲,而是各樣彎曲不 直的事與物。凡神所造的,我們都無能改變,只有全盤接受,這也包括神的審判 ──祂使惡人的道路彎曲(詩一四六 9) 。第 14 節重申生命中的各種挑戰、機遇, 不論是亨通的日子或患難的日子,不管是好時辰,是壞時辰,都要心平氣和一律 接納。不像禁慾主義者不進不退,或心境煩亂,無法以喜樂之心接受額外的賞賜, 或無法以平和之心接受打擊挫敗。 接受祂所賜與的,


把讚美歸給祂, 不論是美善或是患難, 在一生之中,有生之年。6 為要忠於他的言論,傳道者勢必強化神賜與的神祕性,特別是它的不可預期性, 因此就挾制了我們自以為能夠獨立自主、自由遨翔的翅膀。其實在三章 11 節, 他已指出不論是短暫或永恆,晦澀不明或亮麗清澈,不論折磨煎熬或迎面衝上, 在這些情況,我們應自揣此生是不如牲畜或比諸神略大。 15~18 節描繪自我吹噓的卑劣,傳道者冷嘲熱諷的筆調表露無遺。為了完全以 世俗的角度來推理,傳道者暫時把信心擱置一旁,當他提到宗教時,也只停在虛 浮的層面,神的地位角色,在這裡似乎微不足道。 第 15 節提到義人的結局,和約伯記二十一、三十和三十一章所描述的有異曲同 工之妙。約伯描寫罪人的安寧與義人的折磨,約伯沒有像傳道者那樣,把義人的 下場寫得如此悲哀(16 節) 。約伯寧可置之死地也不願放棄義人的身分,他也理 直氣壯地向神挑戰:「他必殺我;我雖無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還要辯明我所行 的。」7 比起約伯持守義人力爭的道德勇氣,這段經文強調「不偏不倚」的名言,實在顯 得極為廉價,因為它迎面而來推薦懦弱的道德,我們好像此時此刻也被迫全盤照 收。於此亦可見一個人是否真正忠於他所持守的,端看他對世上的道德價值之認 同或不認同,在我們生活的社會裡,傳道者的中庸德行已經變成普遍公開的標準。 第 18 節帶著幾許神祕色彩,更是直言宣告,善與惡平分秋色,8 相互融合,因 為宗教對任何冒險投注都一樣看待,對善對惡都有其交代,因此每個人都當盡情 享受這兩種不同形態的生活。 第 19 節,又回到正確的判斷價值觀。說到智慧,以後還有一節經文(九 16)提 醒人們這其實也是難以捉摸。 第 20 節成為單獨的議題,與 16~18 節分開,可以說是傳道者的告白,但我們也 不能因此聳聳肩以為稀鬆平常。緊接著就有實際的例子把人的本像反映出來,第 21 節忠告我們千萬別把人的閒言閒語當一回事,因為那只會讓自己受傷,再說, 我們有時也免不了會說些傷害別人的話。不過從 20~22 節處理人的錯失時,講 得有點鬆散,不如其他經文嚴謹。我們也許還喜歡傾聽這位「有識之士」(Mr. Sensible,借用魯益師書中的人物)9 所說的,遠超過智慧的真實聲音。傳道者 對這些議題確實不願再多談,因為實際上他對它的膚淺非常不滿,且看他在下面 經文的反彈。 附註 1.參修訂本;新英文聖經的譯法更不真切(一張憂傷的臉與喜樂的心並行)。 2.現代英語聖經譯成「強化你的理解」,把心和心思等同來看,和舊約大部分譯 法相似。但在希伯來原文中,這裡應當理解為歡暢的感覺,例如:得三 7。 3.第 6 節在希伯來文中是個雙關語。 4.第 11 節可能指財富與智慧兩者是雙重的恩賜;不過可能表達‘good with’是


「和……一樣的美善」的意思(修訂本、現代英語聖經) ,參來二 16 下;伯三十 七 18。 5.根據經文內容, 「保全生命」也可能有「給與生命」或「使生命更新」的意思, 參撒上二 6;詩八十五 6。在舊約和新約提到生命時,經常指屬靈的生命活力而 不僅僅是肉體的存在而已。 6.參 Richard Baxter,‘Ye holy angels bright’. 7.伯十三 15,參伯二十七 1~6。 8.「這個」和「那個」如果用「這一個」和「另一個」會更清楚,例如正義和邪 惡。現代英語聖經的翻譯極恰當「你若敬畏神,你就會成功,無論如何」。 9.參 C. S. Lewis, The Pilgrim's Regress (2nd ed., Bles, 1943), pp. 82ff. 11 繼續搜尋 (七 23~29) 七 23 我曾用智慧試驗這一切事,我說,要得智慧,智慧卻離我遠。24 萬事之理, 離我甚遠,而且最深,誰能測透呢?25 我轉念,一心要知道,要考察,要尋求 智慧和萬事的理由;又要知道邪惡為愚昧,愚昧為狂妄。 26 我得知有等婦人比死還苦;她的心是網羅,手是鎖鍊。凡蒙神喜悅的人必能 躲避她;有罪的人卻被她纏住了。27-28 傳道者說: 「看哪,一千男子中,我找到 一個正直人,但眾女子中,沒有找到一個。」我將這事一一比較,要尋求真理, 我心仍要尋找,卻未曾找到。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 們尋出許多巧計。 傳道者坦然承認自己完全無法找到智慧,眼看著所走的每一步路都退回原地踏步, 發現所有最完美無誤的方法,都無法追究到事物的最深層;如果這不是智慧的開 始,至少是邁向智慧的最佳途徑。經過第二章雄心勃勃的追問,這個探尋已經從 奇風異俗的追逐轉而進入挖掘一般平凡庸俗的經驗。有時也停下來觀察思想,企 圖從每日例行生活中找出其終極祕密。在這個結論上,傳道者所尋得的,確是非 常精明,甚至過於精明。在這一切的事上,傳道者都以智慧來試驗(23 節) ,想 在其中找到問題的解答, 「生命是為何而活?」 ,然而連幽靈般無聲無息的回應也 找不到。 這樣說來,七章 23 節的表白承認,不啻是個令人極度沮喪的總結。它是每個宗 派哲學家死亡的表徵: 我說, 我將得智慧, 它卻遙遙乎不可及, 深哉無邊無際, 尋尋覓覓蹤影成謎, 誰真可得? 就像任何無解之題,這個生命的謎語,就是個激發、是個攪動。一連串的動詞,


諸如:知道……考察……尋求,表達了追根究柢的熱望,就如瓊斯(Edgar Jones) 指出的。1 但此乃人之常情,即使他所設限的是把追問事物的緣由 2 和哲學思 想分開獨立出來,一方面也確知邪惡如愚昧和狂妄一般存在著 3──因此就回到 人的層面,來探討世界存在的意義,卻又看見世界的存在充滿了罪孽。因此傳道 者給這個世界下了一個令人不悅的苦澀判斷:在千人之中只有一個男人不叫他失 望,而在女人之中沒有一個不叫他失望的。我們當如何來面對這樣的判語? 首先,我們當明白,這是傳道者個人觀察後所作的報告,而非教條式的準則,純 屬個人經驗,無意把它變成通則。4 更重要的,他指出罪惡是男女皆有分,不止 於單獨一方。第 26 節所描述的那種悲沉無夢的糾纏,可能扭曲,甚至破壞任何 往後建立的男女關係。像 26 節下所隱含的,無疑的,傳道者逃過了這個難關, 但並非無傷無痕。他個人在找尋一個可以完全心心相印、互信互愛的女人的方法, 其結局是一無所獲。在這裡,我們或可多加一筆,想像中也許相稱──所羅門如 果不曾在千個女人當中找尋,也許結局會好些,5 因為在九章 9 節,他幾乎是高 舉單一的、相互信賴的婚姻。 第七章最後一節,有關人性,他下了個肯定的結論,不是基於過去的經驗,而是 重新回到創世記一至三章裡,神已經啟示的。如果我們明白,巴比倫神學把人的 罪性完全歸咎於諸神的原意,6 就更能體會創世記中人未墮落之前,神和人的美 好關係。巴比倫的神學理論是癱瘓無力的,德行所付的代價已極高昂,遑論所附 加的完全沒有真理的實在性。拋開神學的立場,一般而言,所有的人都相信只有 回歸童真才能重拾正直(29 節)。 經過第七章的搜尋,最後一節的結論讓我們重新面對人類自己推衍出來的許多巧 計──道德上的模稜兩可,拒絕走在正路之上──這些都是人類自身的錯誤,不 是命定如此。另外,若人的存在不過是世界中毫無意義的一部分,那也只有徒增 絕望。因此「神造人原是正直」這話,即使有悲劇性的下場,也可以讓我們懸崖 勒馬,把住「虛空的虛空」,不讓它漫無目的地繼續前行。因為「虛無」並非是 有關這個世界的第一句話,也不再是最後一句話。 附註 1.參 Jones, p. 321. 2.25、27 兩節中的‘The sum’可譯成「所有」和「理由」兩種意思。 3.25 節下可譯成「邪惡是愚妄、愚昧是狂妄」(修訂本)。 4.第 20 節,相反地,顯示他並無意把普遍性的變成更小的範圍。 5.參一 12~二 26 的註解,頁 36~47。 6.參‘The Babylonian Theodicy’, line 280. in W. G. Lambert, Babylonian Wisdom Literature (Clarendon, Oxford, 1960), p. 89. 12 挫折困惑 (八 1~17) 第八章所談論描述的每一個點、每一個面,都會讓我們面對自己的無力感,不知


所措而無法回應。一層又一層地剝落,把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擊倒,昏頭轉向,完 全無力反擊。 無可逃脫的大災難 八 1 誰知道智慧人呢? 誰知道事情的解釋呢? 人的智慧使他的臉發光, 並使他臉上的暴氣改變。 2 我勸你遵守王的命令;既指神起誓,理當如此。3 不要急躁離開王的面前,不 要固執行惡,因為他凡事都隨自己的心意而行。4 王的話本有權力,誰敢問他說 「你作什麼」呢?5 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經歷禍患;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時候和定 理。6 各樣事務成就都有時候和定理,因為人的苦難重壓在他身上。7 他不知道 將來的事,因為將來如何,誰能告訴他呢?8 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 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邪惡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惡的人。 9 這一切我都見過,也專心查考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有時這人管轄那人,令 人受害。 也許就如許多人所想的,傳道者又回到對智慧的推崇和智者的稱許。很快地,我 們就看見君王變幻無常的危險性。智慧只得摺起雙翼,慎思明辨,不讓自己陷入 困厄之境、泥沼之中。而這又是序幕之始,至小至微的,至少在這情況下,智慧 還能發揮明哲保身的功用。到了劇終之前,智慧將面對各樣無法駕馭的難題,諸 如死亡的頑強、道德的邪惡,以及神的靈運作的奧祕。 智慧除了像約瑟和但以理為王解說異夢異象,亞希多弗和戶篩對押沙龍出主意 1 外,在這個情況下最主要的功用就是明察秋毫、知所進退(知道事情的解釋)。 在這段經文裡,智慧含蓄不露,平穩低調,或許君王掌權者的愚昧及其對真理的 蔑視,使得智慧悶聲不響。 這時的智者深藏自己的思想,用以安身立命,步步為營,謹慎行事。他察言觀色, 並非為諂媚阿諛,他安詳自若,並非為取悅於人,這些都反映他的人格品質和道 德操守。他持守原則,不投機取巧。第 2 節提到的順服,按修訂本更接近的翻譯 是「服從君王的命令,因為自己曾在神面前如此應許」。2 在這樣的框架內,乃 可用他的機智,如智者所當行的,3 估計危險的情境(3 節) ,4 臨機應變和適時 反應(5 節下、6 節上) 。在舊約許多段落中,提到對神的忠貞,而結局是遭判決、 要屈服,例如那些放言無忌的先知、堅毅不屈的但以理及其同伴。如果我們以同 流合污為恥,那麼這段經文讓我們在個人與政府權勢之間找到一個平衡,能夠運 用智慧行於其中,卻不同流合污。新約對權威的教導亦持相同原則,順服神,不 順從人。5 第 5 和第 6 兩節說到「時候和定理」,6 智慧人能分辨真偽,及時把握,不致任 其流失──回溯第三章講論的主題「凡事皆有定期,天下萬物皆有定時」,主要 指的是這個受時間控制、變幻莫測的世界。在那裡,我們追根究柢什麼是永恆不 變;在這裡,我們講論的是可推測預料的事件(7 節)。然而,在這當中,除了


死亡是無人能倖免的事實外,我們對其他的事物依舊一無所知。世人有生之日在 痛苦中煎熬,「這人管轄那人,卻讓自己受害(和合本作:令人受害)」(9 節)。 這是相當諷刺的畫面,那轄制別人的,到頭來受害的竟然是自己。我們或可猜想 這人濫用權勢,轄制眾生,卻無法贏得別人對他的尊重;他更無法利用權勢掌握 自己的生命(靈),7 操縱死亡。第 8 節其餘的部分,現代英語聖經的意譯極為 生動:「那是一場我們無法逃脫的爭戰,我們無法用欺騙詭計來逃遁。」每個人 都必面向死亡,無人倖免。 道德的淪喪扭曲 八 10 我見惡人埋葬,歸入墳墓;又見行正直的離開聖地,在城中被人忘記。這 也是虛空。11 因為斷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滿心作惡。12 罪人雖然作惡 百次,倒享長久的年日;雖然我準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終 久必得福樂。13 惡人卻不得福樂,也不得長久的年日;這年日好像影兒,因他 不敬畏神。 很少有什麼事比看見匪徒犬類得逞興旺、富足快樂更令人噁心了。這等卑劣惡棍 被敬重,無賴之輩在宗教神聖之地居高位,行禮如儀(10 節上),8 因為智者清 廉之士早已被迫離去。我們看見這個局面,以為起來逢迎阿諛的群眾,或未真知 實情,其實大不然。歹徒即因其惡行而被高舉推崇,當然安枕無憂,何來懼怕? 這確是匪夷所思,荒謬已極,然而,卻又真實無比。我們不得不承認,群眾的道 德觀念早已淪喪,完全被個人的成功或失敗左右。獨裁者或腐敗的豪門巨富可能 作奸犯科,一般民眾仍對他們如英雄似地仰慕崇拜。 這種邪惡得逞、驕養其心的鄙劣,對傳道者來說實在過分離譜。如此刺痛他,使 他祭出極少表白的信心,這時,不得不把那層過去談論時所使用的世俗主義面紗 拆下來。在此之前,他也曾輕描淡寫提及他的信仰、信心(二 26,三 17,五 18 ~20,七 14) ,及至傳道書最後的篇章,他就毫無顧忌地把面紗揭開,專談論原 則,不再有其他例外。 他在這裡一再強調的是最終的審判。在最末的結局裡,每一件事不論好歹善惡、 黑白正邪,都會有公正合宜的處置。「然而我準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他面前 敬畏的人,終久必得福樂。惡人卻不得福樂,也不得長久的年日……。」(12~ 13 節)藉此,他把永生的意念放進我們的腦海中。因為他看見了那個無解的似 非而是──惡者雖在今生足享福壽,卻在來世永遠受苦;屬神的人死後仍有盼望, 不屬神的人死亡就是完全的絕望,儘管他生前多麼風光,死亡一到就是他的終點。 詩篇也有類似的記載。9 然而傳道者不肯進一步解說,而停留在「誰知道」 (三 21)的階段,看起來,他 只是這麼揣測而已。一般而言,除第 12、14 兩節,有出其不意的例外,生命本 身就是一團猜不透的迷霧。第 13 節提到的就是惡者行惡不能加添好處(13 節上) , 只是一場功業的表演,並無真正的實質。10 小小心願 八 14 世上有一件虛空的事,就是義人所遭遇的,反照惡人所行的;又有惡人所


遭遇的,反照義人所行的。我說,這也是虛空。15 我就稱讚快樂,原來人在日 光之下,莫強如吃喝快樂;因為他在日光之下,神賜他一生的年日,要從勞碌中, 時常享受所得的。 按著前面所描述的,如果惡者是自掘死亡墳墓,那麼義者應是澆灌永生田園。事 實並不盡然,而且恰恰相反,不合邏輯,不成道理。11 拋開不知事出緣由,無 人預知何時生命的風暴會突然撲面而來,這時道德操守,對智者已無功效,儘管 若堅守原則看來更崇高,但為了保全生命,很自然就會產生其他打算。第 15 節 兩次提到「在日光之下」是最單純的,也是最健康的滿足。這不是第一次也絕非 最後一次,傳道者提到這個話題;然而他卻不高估,他總是把這樣單純的滿足和 生命中的黑暗面連結一處,如此便可舒緩人生的痛苦折磨。 無解之謎 八 16 我專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作的事(有晝夜不睡覺不合眼的)。17 我就看 明神一切的作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作的事;任憑他費多少力尋查,都查 不出來,就是智慧人雖想知道,也是查不出來。 傳道者提醒我們不要以為勤奮工作和純樸簡單的生活,就可以把最終的問題束之 高閣,這樣的思維,無法找到安身之處。第 16、17 兩節單刀直入的追究,就已 表明問題仍未得解決。生命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12 都叫人恐懼戰兢,不知這 事將導致何種後果,這事代表何種意義──如果真有其意義。我們幾乎無需傳道 者來指出,這個會把我們擊敗的最終問題。人類有史以來,所有的哲學家,一個 接著一個,都在追問這問題的終極答案,卻是兩手空空,一無所知。 但是傳道者卻指出「那是神自己的工作」,叫人困惑不解(17 節),也因此帶給 人類一線希望的曙光,幸好是神自己的作為,不是癡人說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神是否對著癡人說夢?第八章的結語看起來倒是有幾分像是 神在對牛彈琴,怎麼也說不通。傳道者說即使智慧人想知道,還是無法明白(17 節上),人類智者中之智者依舊不得其門而入。如果我們把八章 17 節上和三章 11 節相互對照,就可看見早有伏筆。在那裡人類面對知識的狹隘,卻又看見永 恆和時間穿入我們的心思意念。在時間的轄制裡,看見神的工作,逗弄著血肉之 軀──這個事實正是我們可以追問並切切渴想知道的,也因此證明我們並非完全 是這個世界的囚犯,而是相信神在掌權。 用更有盼望的字眼來說,這個明證讓我們領悟,不僅是如何被造,而且是為何被 造。 附註 1.參撒下十六 20~十七 14。 2.不論是對神或君王的效忠(兩者皆有可能),如此宣誓都和宗教有關。順服的 賞賜是額外的獎賞,這在新約裡也都提及(參羅十三 3~5)。 3.參箴十四 15,二十二 3。 4.第 3 節有許多難解之處,但最後兩個子句可能是「不要遲延」的意思(標準修 訂本的翻譯) ,但是耶路撒冷聖經的翻譯可能較易了解, 「如果起因是個不良的,


不要固執。」 5.參太二十三 2、3 上,及全章中所指出相互對立的論點。又參彼前二 13 及下; 徒五 29。 6.Delitzsch 指出智者會等候神審判的時辰,而不藉此用自己的手法反叛。 7.希伯來文中的「靈」也有「風」的意思,同樣是無法控制(參箴二十七 16); 亦參耶路撒冷聖經、新英文聖經的翻譯。但在這裡「靈」可能是更直接的表達。 8.第 10 節有極不明、難解之處,但絕非新英文聖經的翻譯把「〔被〕埋葬的」 (qbrym) 變成「將來的,漸近的」 (qrbym) 。另一方面,極大多數都支持古久的版本,認 為「頌讚」比「已被遺忘的」更佳。 9.參詩四十九 14,七十三 18 及下。 10.第 13 節的「影子」可能是指此人的年日,參六 12;詩一○二 11,一○九 23。 11.現代英語聖經把「無意義」改成「我知道」 (12 節) ,是比較消極性的說法。 「我 準知道他們說的」,是很巧妙的譯法,但並非原意。 12.現代英語聖經把 16 節下譯成「因思考問題而致失眠」,但更直接的翻譯應當 是指他所觀察的人。 13 危機重重 (九 1~18) 在最後三章正面積極的教導未出現之前,我們仍需面對生命中層出不窮的真實困 境。第九章所談論的範圍既廣,而我們所知又甚少,其內容又遠超乎所能駕馭的, 特別是談到死亡,財富的無常,忽來忽去,以及群眾情緒化的騷動。首先它問到 一個十分緊要貼切的問題,到底我們是在朋友或敵人的手中? 是愛是恨?糾纏難分 九 1 我將這一切事放在心上,詳細考究,就知道義人和智慧人,並他們的作為都 在神手中;或是愛或是恨,都在他們的前面,人不能知道。 如果我們用靈裡的眼睛,不存偏見地讀詩篇十九篇和羅馬書一章 19 節及下,就 可以看見那個既有權能又有榮耀的造物主。然而僅僅靠觀察,並不足以明白神對 我們是如何處置。不論用愛或恨的字眼等同聖經中的「接受」或「拒絕」,或以 單純的原意來理解,我們對掌管這個世界之神的屬性,所認識的可說極不肯定。 祂是多重多面的,既有愉悅歡欣,也有恐怖暴戾,既是美妙亮麗,又是醜陋陰暗。 1 如果我們把問題擱置不理,不僅未得解決,反而愈是如此,以為不論如何總是在 神手中(1 節上),其結果愈是成謎。傳道者更進一步指出一件事實,我們只是 就眼見的來評斷,如此一來就把天秤的平衡重心推向我們自己,錯誤是在乎人而 不在乎神。他又用極具說服力的測量準繩,在第九章結束之前,讓我們面對三個 不爭之事實,首先就是死亡。 死亡 九 2 凡臨到眾人的事都是一樣;義人和惡人都遭遇一樣的事;好人、潔淨人和不


潔淨人,獻祭的與不獻祭的,也是一樣。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 怕起誓的也如何。3 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禍患,就是眾人所遭遇的 都是一樣,並且世人的心充滿了惡;活著的時候心裡狂妄,後來就歸死人那裡去 了。4 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5 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記念。6 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 他們永不再有分了。 7 你只管去歡歡喜喜吃你的飯,心中快樂喝你的酒,因為神已經悅納你的作為。 8 你的衣服當時常潔白,你頭上也不要缺少膏油。 9 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 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10 凡你手所當作 的事要盡力去作;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 有智慧。 第 1 節開宗明義提到「凡事都是虛空」 (和合本:都在他們的前面,人不能知道), 或新英文聖經的另一譯法「人所面對的每一件事,都是虛無不存的」。2 第 2 節 就更進入核心指出,圍繞在我們四周的各樣機遇處境,都找不出「神將如何處置 我們的未來」的蛛絲馬跡。所有表顯於外,可見的所有事物,神都毫無興味,我 們以為祂會最在意的,恰得其反,對祂而言無絲毫差別。凡人所能看見的,對神 來說,幾乎是不存在。人生命中的所作所為,不論是道德的、不道德的;敬虔的、 不敬虔的;潔淨的、不潔淨的,在祂面前都一視同仁,無分高下。百年之後,每 一個人都面對同樣的命運──死亡。 當死亡的命運撲面而來,不論善惡好壞,你我像是狠狠地被插了一刀,這時憤怒 之情勃然而起。傳道者極力抗爭,大聲疾呼「正如在日光之下所發生的一切事, 都不對勁」(九 3,現代英語聖經)。也許我們疏忽,也許他並未刻意引起注意, 但那個憤恨的激烈是不爭的事實,並且存在於我們這個必朽壞的身體內。這卷傳 道書之所以讓我們著迷,就在於全書的過程中,它那時而引發的衝擊對立,肉眼 可見的世界與肉眼不可見的世界,雙方頑強而無法妥協的對峙。如此就把我們推 到篇幅以外的綜合,那就是所有的賞賜與懲罰都在以後將要來的世界裡。 同時,在可見的現有世界裡,死亡是宇宙性的,不分貧富貴賤,善惡黑白,一律 平等,而又有邪惡橫行其上。事實上,死亡與邪惡並非互不相關,活在一個顯然 毫無意義的世界裡,是深沉的夢幻破碎,而破碎的夢又滋長破壞與絕望,也因此 帶出暴力的狂亂或無望的退縮。 絕望無助是否就是剩餘的全部?令人大出意料之外的,一般說來,人類並不這麼 想,否則人類早已不存在。不論如何,生命仍是值得活下去,儘管情況如此惡劣, 至少活著仍有一絲氣息,總比死亡一無所知更好。第 4 節中那朝氣蓬勃的活力, 3 說到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敲定了「拒絕的精神勇氣」 ,不讓第 5 和第 6 兩節辭嚴色厲地叱責生命直到死期,相反地,展示活潑的生命把死亡羞辱一番。 人活著能有多少舒暢的日子可過呢?但又有誰願意做個死人而一無所知,4 一


無所望,在活人的世界裡毫無立足之地呢? 在死亡的陰影籠罩之下,這個肯定生命價值的精神點亮了 7~10 節的經文,也點 亮了一切短暫生命所能擁有的;即使沒有完全的答案,至少享受著神的嘉許。生 命並非完全虛無,因為祂是一切屬地生命的源頭,祂賜下美食好酒,慶典休閒, 工作成就,婚姻與情愛。 九章 7~10 節所描繪的與上古時代,甚至可推到比亞伯拉罕更早的吉爾伽美什 (Gilgamesh)年代極為通行的一首亞喀得文史詩,其中有極為類似的共通處。 在這首史詩裡的英雄人物,因摯友知己的去世而瘋狂地追求不朽之路。故事的開 始就是他來到了眾神的園囿,在那兒一個釀酒的年輕女子對他說: 吉爾伽美什,你到底要漫遊何方? 你正在找尋的「生命」, 永遠永遠無法捕捉。 因神造人之時, 祂已讓死亡盤據其中, 而生命掌控在它手上。 吉爾伽美什,吃吃喝喝肚腹填滿, 快快活活,不論白晝夜晚, 跳舞奏樂,盡情歡宴。 沐浴淨身,膏抹頭髮, 穿戴新衣美服; 望著手中牽握的孩子, 擁抱愛妻,讓她在你懷中歡愉, 這才是你的當務之急。5 這樣的情感見解並非絕無僅有,古時埃及人葬禮後的宴客詩歌和吉爾伽美什的史 詩味道頗為相近,可謂無獨有偶,不論古今。這詩歌如泣如訴地忠告那些尚未走 入不歸路的賓客們。 在你一生之中,隨意而行, 你要頭髮抹上香膏,晶瑩, 身上穿著細軟衣服,舒挺, 帶著香氣,輕盈, 不叫心頭受壓煎熬, 直到那真正憂傷流淚的日子來到。6 一個現代的作家,可以輕易正確地指出,即使傳道者在寫這段經文時(九 7~10) , 他的心態是不同於這兩首史詩。「因為他的諫言是指向對神所賜下的美善,一種 完全的接受和感恩的享受」 ,是一種「對神正面的回應」 。7 這樣的解說,其實在 7 節下也曾表明得相當透澈,說到神已經悅納你所作的。這個表態所涵蓋的,不 僅僅是感謝,而且是謙遜和渴慕,就像第 10 節所提的「要盡力去作」 。就這點而 論,短暫的生命,因此得著激勵,當祂說「因為黑夜將到,當趁著白日工作」 (約


九 4)時,我們就願意「盡力去作」。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死亡的介入,不僅不 是讓人簡短一瞥而已,而是定定地注視著它那孤寂淒涼的身影。 然而,死亡並非惟一的危機困境。 瞬息萬變與時機際遇 九 11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 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貲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 會。12 原來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魚被惡網圈住,鳥被網羅捉住,禍患忽然 臨到的時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 時間與機會是成雙成對的。無疑的,因為他們擁有超乎人類所能控制的方式,瞬 息之間,可以把我們手邊正在進行的工作事物,猝然奪走。就機遇而言是相當明 顯的,因為神如何運作、賜福降禍,是個絕對的祕密,而人的一生大部分都是許 多不可知的大步、小步組合而成的,任何其中的一小步,都可能在剎那之間改變 我們生存的格局。說到時間,第三章提到的「生有時……死有時」等等,表達了 生命的殘酷無情,往往從這一極端被摔到另一極端,無法掌控的境遇如潮汐般一 波接著一波,原以為奮力盡心工作就可踏入成功之門,事實卻大不然。在生命的 汪洋大海裡,我們充其量不過是其中一條無名小魚,惡運一來忽然被惡網圈住, 或僥倖逃過,但仍會再遭劫難。人類萬萬不是命運的主人,更不是靈魂的舵手, 這都不操在我們手中。 第三個叫我們處心積慮謀算之後極為懊惱的,是從 13~16 節的比喻。接著傳道 者以第 17 和第 18 兩節的反思,作為第九章的結束。 人心詭譎多變 九 13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樣智慧,據我看乃是廣大,14 就是有一小城,其中的人 數稀少,有大君王來攻擊,修築營壘,將城圍困。15 城中有一個貧窮的智慧人, 他用智慧救了那城,卻沒有人記念那窮人。16 我就說,智慧勝過勇力;然而那 貧窮人的智慧被人藐視,他的話也無人聽從。 17 寧可在安靜之中聽智慧人的言語,不聽掌管愚昧人的喊聲。18 智慧勝過打仗 的兵器;但一個罪人能敗壞許多善事。 這裡,顯而易見的,那個被圍困的城壘,因著一位業餘的軍事策略家,或外交家, 神乎其技地解了圍,場面熱烈,人聲沸騰,歡呼與喝采交織。然而,如果肯誠實 地面對,我們很可能就是在最後一幕那健忘不知感恩的人群當中。但這個比喻並 非道德性的,而是勸戒,用來揭露人心的朝三暮四,難以捉摸。如果我們認同那 貧窮的智慧人,並非是幻想為不可一世的諮詢顧問,而是從中學習,絕對不可倚 靠任何事情,像那很快就會消逝的群眾喝采。 冷若冰霜,你那苦澀的天際, 當利益已被遺忘,切莫咄咄進逼; 縱有萬水重繞,那刺痛不再尖酸銳利; 彷如朋友斷交,不再相遇。8 第九章描述各種不同、令人無法逆料而又殘酷的事實,這又是其中之一。這就再


一次削弱自以為是的信心,不再以為靠自己能作出什麼事來。後兩節就又進一步 深入衝刺,先說到智慧的價值,再說到智慧的脆弱。而留給我們更多疑慮的,就 是人類政治舞台上的最後一幕,若非走向第 17 節人聲喧囂的地方,就是走向第 18 節人心冷酷如霜如鐵的下場。對真理的持守愈少,愈是乏善可陳。 附註 1.1 節下可能指的是人類而非神的態度,參耶路撒冷聖經, 「人不知道什麼是愛, 什麼是恨」 ,Delitzsch 和一些作者包括現代英語聖經指出,在一個特定的情況下, 人無法確認自己到底是會愛或是恨(雖然人不能否認在這經驗中應負的責任,不 管是接受或拒絕) 。對作者而言強調神的不可測度(八 17)可能更好,而且對句 中的爭論更有相關性,那就是神的態度而不是人的態度,參標準修訂本、新英文 聖經。 2.第 1 節最後一段的「虛空」僅見於古版本,但不在馬所拉文本(MT)中。在 馬所拉文本中重複出現「每一件事」 (每一件在他們面前的每一件事) 。在希伯來 文中‘everything’和‘vanity’都帶同樣的子音。因此馬所拉文本的重複可能是 一種錯誤,令人困惑。標準修訂本譯成「虛空」,而新英文聖經譯成「每一件事 都是虛空」。 3.馬所拉的譯版,「它所揀選的人」可能是「加入的人」之誤。 4.在內容(涵)之外,「死者無所知」(5 節)有時也當直接的教條式陳述。但即 使與作者的寫法無關,這個和下一個句子所陳述的(他們不再得到回報),就可 能和其他的經文起衝突,參路十六 23 及下;林後五 10。 5.參 The Epic of Gilgamesh, Part of Tablet X, translated in H. Frankfort et al., Before Philosophy (Pelican, 1949), p. 226. 6.參 A. Erman, The Literature of the Ancient Egyptians (Methuen, 1927), p. 133. 7.參 G. von Rad, Old Testament Theology (English Tr., Oliver and Boyd, 1962), I, p. 457. 8.參 Shakespeare, As You Like It, Act Ⅱ, Scene 7. 14 第三段摘要 回頭一瞥 (七 1~九 18) 傳道者的呼召,就像耶利米一樣,我們或可這麼總結來說: 拔出,拆毀,毀壞,傾覆; 此後,也惟有此後才能重新 建立,栽植。1 傳道者一路走下來,旁徵博引,鞭辟入裡,直言相告,人類絕對無法自滿自足, 自以為是。從第一章到第六章,我們作過兩次的重點摘要,主題指出人類一無可 誇,一無可引以為傲的自鳴得意。從第七章到第九章,這個議題又更加尖銳化。 七章 1~22 節的警言與反思,和前六章其實是一脈相承的,雖然我們稱它是個中 途憩息,但是在語氣格局上卻與前者大為不同。除了特殊情況,一般而言,傳道


者的信息是十分苛刻的(例如:七 1~4) ;甚至有時還帶著冷嘲熱諷(七 15~18), 把世俗主義者步步進逼到必須面對事實與死亡的真相。而且當這個爭論在七章 23 節再度表顯時,他對智慧大表懷疑。有關智慧與否,他在第二章早已坦言相 告,智慧人也是區區平凡之輩,必死的人,與愚昧人的最終結局無異。他又節節 逼問到底智慧是否真正可尋可得?不過他也看出來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功用,如 明察秋毫,慎思明辨,以保全自己(八 1~6,九 13~18) 。另一方面,很清楚的, 智慧無法找出事物的核心、真正的源起,即使能夠,也無法確定它的真實性,最 後只有兩眼乾瞪, 「誰能測透呢?」 (七 24) ; 「將來如何,誰能告訴他呢?」 (八 7);「是愛,是恨,人不能知道」(九 1)。 有關其他的議題也是一樣無法層層剝落,擺在面前的圖片看來只有愈來愈晦澀、 陰暗。我們看見道德淪喪,邪惡橫行,而群眾激情,附會盲從(八 10 及下) ,以 人為本的思維意念不僅脆弱不堪一擊,甚且瘋狂地膜拜擁戴邪惡,助紂為虐(八 11,九 3)。除了前後貫穿一氣刻意描繪死亡的蹂躝外,現在又加上時間和機遇 重重包圍的危機(九 11),把人的算計考量更肆意地破壞摧毀。 儘管如此,撇開上述各樣低迷令人幾乎要窒息的議題不論,畢竟還有一線曙光、 一絲盼望為我們存留。這曙光與盼望就是傳道書最後三章的主題。傳道者從第一 章走到第九章,行行復行行,總算完成了粉碎擊毀的工作,這時地基已經剷平, 他可以在上重新建造、栽植。不論我們把下一章當作是這個工作的開始或張力下 的憩息(可參四 9~五 12 及七 1~22),至少可以稍微喘口氣,然後再重新回到 那熱辣的主題: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如果有意義,它的意義又是什麼? 首先,我們看見,有些事物可用智慧常理推斷,有些則遠遠超乎人類的智識可理 解的範疇。我們必得持守敏銳的心懷,明辨細察(十章),如此,或可更確切地 回應,而成為勇敢無畏(十一 1~6)、喜樂豐盈(十一 7~10)和敬虔屬神的人 (十二章)。 附註 1.耶一 10。 15 憩息:慎思明辨 (十 1~20) 這一章在講論生命的議題時,態度比較溫和,不再疾言厲色或冷嘲熱諷。傳道者 信手拈來隨意發揮,旨在警惕,慎思明辨,切勿受到外界千奇百怪之事的攪擾, 也切忌在掌權者面前失去防範,沒有戒備。 愚昧蠢笨,荒誕不經 十 1 死蒼蠅使做香的膏油發出臭氣; 這樣,一點愚昧也能敗壞智慧和尊榮。 2 智慧人的心居右; 愚昧人的心居左。 3 並且愚昧人行路顯出無知,


對眾人說,他是愚昧人。 第 1 節生動描繪一幅令人噁心的畫面,其實那原則在第九章都已討論過。破壞容 易建設難,最令惡者得逞、開心暢懷的,莫過這種破壞力強、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的事件。這中間或許也反映出你、我敗壞的一面,由於一時疏忽或衝動,後果就 不堪收拾,喪失當得的獎賞,污染了美好的開始。就在一念之差,未經思索的草 率決定,像以掃輕易輸給飢餓中的美食,像歷經旅途困頓疲憊的摩西和亞倫,一 個被奪取長子的名分,一個進不得迦南安息之地。 第 2 節乍看之下似乎難解,若看耶路撒冷聖經的翻譯可能更清楚,「智慧人的心 引至正路,愚昧人的心走入迷途」。左手和右手,一般用來比喻好運和壞運,而 主耶穌在左右兩邊分開綿羊與山羊時,也帶著同樣意思。我們或可揣測,神賜福 時,右邊彷彿多一點,左邊少一點。1 因此,愚昧之輩,傾向於較劣、較差的一 群,而且好壞善惡的懸殊不僅在道德方面,也在屬靈方面。腓立比書四章 8 節就 說到智慧人在一切美善、德行上都要思念。 鬧劇在第 3 節登場,箴言也有類似的場面,出現這個愚昧人,竟無法分辨自己的 角色。2 掩蓋自己的無知,最好的方法就是閉口不言(箴十七 28),然而,即使 在靜默不語的情況下,他的神態表情也會漏出破綻。尤有甚者,愚昧人無法控制 自己的舌頭,隨時隨地,放言高論,表現自己。箴言說到愚昧人說出好話也不相 宜(箴十七 7) ,因為他的評論魯莽無禮,自取其辱(箴十八 6) ;當你與他交談, 他卻心不在焉(箴十八 2),當你讓他傳遞信息,他常誤傳。他說話不著邊際, 無人認同(箴二十六 6)。當你發現愚者逐步挨近,就得用盡各種方法,儘快逃 脫(箴十七 12)。 人際間的張力 十 4 掌權者的心若向你發怒, 不要離開你的本位, 因為柔和能免大過。 5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件禍患, 似乎出於掌權的錯誤, 6 就是愚昧人立在高位; 富足人坐在低位。 7 我見過僕人騎馬, 王子像僕人在地上步行。 第 4 節溫和的忠告是傳道者敏銳觀察的結論。這裡揭露人性荒謬的一面,那就是 憤怒。若能認清它的徵狀,就能避免因其導致的損傷。一怒之下掛冠而去,外表 上是為了持守原則,骨子裡可能是為了面子問題、個人的尊嚴,結果就顯出個人 缺乏成熟、穩健。順服在上掌權者不僅是信徒的義務(見彼前二 18 及下) ,也是 一種進退間的技巧,智慧的表現。怒氣可用柔和來化解(4 節下),所謂化暴戾 為祥和,再說一個人已經勃然大怒,不必火上加油,強化衝突、對峙。 與之相較量,情況更險惡的是當權者的懦弱無能。若掌權者是個昏君庸才,任何


事都可能發生。第 6 和第 7 兩節提到的愚昧與卑賤處高位,皆因第 5 節中那個無 能昏君,同時也看見官僚制度的脆弱。幾乎每個世代都在為這種高低錯置、貴賤 顛倒的橫行而驚愕莫名。比傳道者早約數百年前,在埃及的史料中就有類似的記 載: 為什麼尊貴之人憂傷悲泣, 貧困之人愉悅歡喜? 為什麼奴婢僕役,放言無忌, 而讓主人無法駕馭? 看哪!尊貴婦女已淪為拾穗奴隸, 尊貴君王已變成苦力勞役。3 如果有人因此拍案叫絕,傳道者也絕不與他爭論,因為他的目的就是要動搖我們 在永恆事物中所存不堪一擊的信心。不論如何,他對居上位者不存幻想,4 另外, 他也不認為這些混亂局面是社會正義的勝利。他目睹第 7 節中所描述的那個卑賤 之流,一夜間變成豪門巨富,而第 6 節中那個平庸愚昧之輩,平地拔起,位居要 津。我們可以想像其間的錯綜複雜,威迫利誘、諂媚賄賂,各種卑鄙手段如何為 此等卑劣無能者舖上康莊大道。 平白事實 十 8 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 拆牆垣的,必為蛇所咬。 9 鑿開石頭的,必受損傷; 10 鐵器鈍了,若不將刃磨快,就必多費氣力; 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處。 11 未行法術以先,蛇若咬人, 後行法術也是無益。 第 8 和第 9 兩節的斷語並非一般宿命論,而是基本的實存論。5 第 10 節是淺顯 的道理,加上第 11 節單刀直入的幽默,就逼得我們非得用心細查,而且還要往 前多看一步。任何非理性的衝動都存在著危機,意外事件的發生多半是個人的疏 忽,而非運氣好壞的問題。傳道者以陷坑和蛇作為比喻。挖坑者反陷入其中,表 明箴言式的公義;6 而潛移默行的蛇是誘惑的陷阱,先知阿摩司曾見過牠,使徒 保羅也面對過牠。7 第 8 和第 9 兩節,在同中有異,前者指出草率行事終必受損,後者指出不自量力, 導致受傷。第 10 和第 11 兩節對不自量力的論點更多闡述。先是要磨練耐性(十 10),然後又要加上機智和幽默(十 11),如此才能配合引人入勝的那一刻。第 11 節描述令人措手不及的開場,那隻誘人的蛇出奇不意地出現,讓等候觀賞的 眾人驚愕萬狀,新英文聖經又加上「玩弄法術的人就賺不到分毫了……」。 有意義與無意義 十 12 智慧人的口說出恩言; 愚昧人的嘴吞滅自己。


13 他口中的言語起頭是愚昧; 他話的末尾是奸惡的狂妄。 14 愚昧人多有言語, 人卻不知將來有什麼事; 他身後的事誰能告訴他呢? 15 凡愚昧人,他的勞碌使自己困乏, 因為連進城的路,他也不知道。 話語是智慧作家的最愛,因為它在日常生活的藝術中居明顯地位,而這裡所提到 的,著重於它的藝術技巧。首先看見的是正面的用法,接著就是負面的誤用。標 準修訂本把第 12 節譯成「智慧人的話語贏得人心」 ,其實只講對了一半,雖然它 與下半句成強烈對照。真正的意思是智慧人的話語中有恩典有仁慈,因此贏得人 心;智慧來自謙卑,而謙卑又是智慧的開端。 從愚昧人的話語中可以看見隱藏內裡的態度。他在第 3 節所表現的無知,就可推 見其悲劇性或危險性的一面。他的頑梗不靈,表現出是個不敬畏神的人,這點, 在第 13 節就可看得更清楚,起初是愚昧,到後來就變成狂妄了。 「末尾,是奸惡 的狂妄」(十 13),看起來不免驚天動地,但是這種人確實在道德和心智上都是 排斥神的,會有「狂妄」的結局也不為過。如果大多數的非信徒有生之年並非如 此,那是神對他們不信抗拒之心保留恩典,未曾仔細將其篩檢過。 下面兩節提到愚昧人說話時的神態表情。首先是判斷錯誤,對他毫無助益(12 節),接著是因此而導致的惡果,然而,他對此卻一無所知(14 節) 。雖然這是 個虛擬的個案,但是我們多少都有愚昧的時刻,只是在程度上並不嚴重。愚昧人 說話的表情就出賣了自己(參太十二 34~37) ,他們自以為是,趾高氣揚,不在 乎神的存在。 15 節上是愚昧人的末路,只有智慧人才知道它的真意。下半句說到這種人連最 基本簡單的事,都會作錯(參賽三十五 8)。若用今天的話來說,即使把這人帶 上電動扶梯,他也會走迷。這張圖畫讓我們看見,因愚昧無知而製造不必要的難 題。也許這人迷路是因天氣惡劣,也許並非如此,而是看見其愚昧的另一面。全 書主題不斷地強調任何賣力打拚的埋頭苦幹,終歸毫無意義(參例如:一 8,二 18~23),藉此警告自以為聰明的愚昧人,其鑽營建造只有更讓他筋疲力竭,反 而遠離了「諸事的總意」──敬畏神(十二 13)。馬不停蹄,卻永遠無法到達, 如提摩太後書三章 7 節描述的,某些人不務正業,終日閒蕩,結果連進城的路都 會迷失,簡直愚昧到無法拿無知來當藉口,因為他們的確認真學習,卻永遠達不 到目的地。 有關執政掌權者 十 16 邦國啊!你的王若是孩童, 你的群臣早晨宴樂, 你就有禍了! 17 邦國啊,你的王若是貴冑之子,


你的群臣按時吃喝, 為要補力,不為酒醉, 你就有福了! 18 因人懶惰,房頂塌下; 因人手懶,房屋滴漏。 19 設擺筵席是為喜笑。 酒能使人快活; 錢能叫萬事應心。 20 你不可咒詛君王, 也不可心懷此念; 在你臥房也不可咒詛富戶。 因為空中的鳥必傳揚這聲音, 有翅膀的也必述說這事。 這章的結尾就像它的開始一樣,對政治現況有敏銳犀利的評論、鞭辟入裡的剖析。 隱約中強調智慧人在追究終極問題的過程中,仍保持對現況實務的關懷。不論對 當時的政治體系、管理方式,或與他切身相關的日常事務,都要高度關注。在他 生活的空間裡,有刻不容緩的緊要事(18 節) ,有節慶歡欣的一面(19 節),也 有存在周邊的危險(20 節)。 第 16 和第 17 兩節說到,執政掌權者設下的規則從上而下滲入的影響力,不僅是 個人的,也是整個社群的,它可以是最小的、也可以是最大的單位。第一張圖畫 的王者,既不尊貴,又乏智慧,圍繞其間,皆為庸碌奴才,無能之輩;第二張圖 畫則迥然不同,為君者莊嚴持重,其下又有精明老練的忠臣輔佐。這裡提到孩童 或貴冑之子,基本上年齡與出身背景非主要因素,才幹與能力才是重要考量(四 13) 。第 16 節的孩童,其實已是個成年人,只不過在心智上仍是個孩童(參賽三 12)。聖經中的人物例如約西亞,雖然年幼,在神面前卻是相當成熟,8 因此能 不負所託,為萬民家國帶進神的祝福。至於所謂的貴冑之子,指的是政治的穩定 性而非崇尚社會階級。他們不是聖經中描述的德高望重者,9 也不是強勢如大衛 或耶羅波安,但因屬於外圍的非權貴出身而被排除。這兩節經文在以賽亞書三章 1~5 節解說得更清楚,因著社會變動,權貴之人被驅逐流放。 我必使孩童作他們的首領, 使嬰孩轄管他們。 百姓要彼此欺壓,各人受鄰舍的欺壓; 少年人必侮慢老年人,卑賤人必侮慢尊貴人。 至於那些敗壞的朝臣(16 節) ,以色列人都相當清楚他們的腐化敗壞。終日花天 酒地,狂歡作樂(賽五 11、22),昏睡懶散(摩六 4 及下),錯解默示,謬行審 判(賽二十八 7)。在這種情況下,公義與真理變成國家的第一個傷亡者,正如 以賽亞書五十九章 14 節所描寫的: 公平轉而退後,


公義站在遠處; 誠實在街上仆倒, 正直也不得進入。 看起來第 18 和第 19 兩節是針對權勢之人說的,指其治理的有道與無道,才能天 分的善用與誤用。第 20 節則針對一般平民說的。 裂縫在不經意間,逐步侵蝕乏人照料的建築物,而懶惰(18 節)的精神對帝國 也一樣致命。一棟建築物或一個邦國並不需要其他的原因,因為一蹶不振的衰敗 已極具摧毀的威力。如果毀壞是因疏忽造成的,逐漸衰退這一項卻已無法彌補挽 回,因為時間與衰敗相伴相隨,時間就是它的致命傷。在這裡我們也看見那班傲 慢腐敗的朝臣官吏,因為他們的墮落而斷送那原本保護他們的統治體系,甚至整 個屏障崩潰,從上倒塌下來。 第 19 節說到節慶,然後就引到金錢的用途。並非每個人都能富足,但神賜給每 一個人不同的天賦才能。有關錢的好處,主耶穌在路加福音十六章9節也揭開了 另一種場面。第 19 節的布局,說到歡聚是為要補力、不為酒醉(十 17),適度 享用神所賜的,歡聚就是喜宴,滿足暢懷,若是放縱狂歡,反而招來禍患。 第 20 節重述豪門巨富不可能成為知心朋友,這對現代的讀者來說極為清楚,用 不著特意去搜集,到處就可見風風雨雨的傳聞。而這些爬到頂峰的成功人物,也 是身經百戰,擊敗異己;到底是高處不勝寒,成功後的孤獨是可想而知的。 對講求實際的傳道者,眾生百相都是生存世界的真實面,不必心懷不平,倒是要 接受事實,在那空間裡求生存。求生存是第一步,但也絕不是最後一步。現在, 他可以把我們帶進傳道書的最高峰。 附註 1. 參以法蓮和瑪拿西,創四十八 13 及下;箴三 16。 2. 新英文聖經的另一譯法「他叫其他的人為愚昧人」 ,解經家莫衷一是,但大部 分的人比較贊同標準修訂本的譯法。 3.‘The Admonitions of Ipu-wer’, translated by John A. Wilson in ANET, pp. 441f., 成書可能早於公元前二千年。 4. 參三 16,四 1 及下、13 及下,五 8 及下。 5. 對第 8 節有不同解釋,新英文聖經把它譯成「可能掉落……可能被咬」 ,但就 省略了原意的強度。 6. 舉例而言,參詩七 15,九 15,三十五 7 及下,五十七 6 等等。 7.摩五 18~20,九 3;徒二十八 4。 8.代下三十四 3。 9.「他們是毫無骨氣的,優柔寡斷的」 ,參王上二十一 8、11; 「妥協者」 ,參尼六 17 及下,十三 17;「腐化的政權」,參耶三十九 6。 16 踏向歸程 (十一 1~十二 8)


步伐愈來愈快了,沿途景色無大變化,仍有陰暗晦澀,偶起高潮,但腳步是穩健 扎實的,不再飄忽不定。最惡劣的情景已經走過,現在可以面向光明,奮力前行。 三股強勁堅忍的毅力聯合一致,裝載一路同行的人們朝向「事務的總結」。這三 股力量可用勇猛、歡欣和敬虔來作全書最後兩章的結語。 勇猛不畏 十一 1 當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 因為日久必能得著。 2 你要分給七人,或分給八人, 因為你不知道將來有什麼災禍臨到地上。 3 雲若滿了雨,就必傾倒在地上。 樹若向南倒,或向北倒, 樹倒在何處,就存在何處。 4 看風的,必不撒種; 望雲的,必不收割。 5 風從何道來,骨頭在懷孕婦人的胎中如何長成,你尚且不得知道;這樣,行萬 事之神的作為,你更不得知道。 6 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 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 當我們繼續前行之際,仍不可莽動,倒要謹記第十章「慎思明辨」、步步為營的 忠告,此外也需要帶著幾分冒險的心態。 生命中常讓我們心靈受挫的就是時間與機遇(九 11) ,它可能在瞬息間,把我們 的全盤計畫打翻。然而它的危險性恰足以催逼我們放鬆,縱使孤注一擲,總比眼 睜睜地等著失敗臨頭好些。我們在讀第 1 和第 2 兩節時,彷彿感受到耶穌的教訓 「凡愛自己生命的,必失喪生命」,以及「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 量器量給你們」 。1 不論傳道者指的是商場投資或慈善捐助,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2 即使無法分辨到底是前者或後者,或兩者兼而有之。 第 3 和第 4 兩節再次提到一些無法掌控的情勢局面。這裡兩個例子,雲化成雨的 規律與時間,風吹葉落的方向,都不在我們手中。同樣地,一般商務生機皆非在 確切可行的狀況中成交,乃是冒了風險;我們幾乎不可能在待機 而行。第 5 節提到的是不可知和無法可知的範圍,也就是行萬事之神的作為,那 是一切疑難和無法考問的根源,這個驚天動地的人體與心靈的創造,是神榮耀的 傑作。當耶穌與尼哥底母談重生時,這經文也許曾飄浮而過,祂用風(4 節)與 靈(5 節,和合本沒有把「靈」這個字表達出來)3 來作比喻。它們隱密而無法 操控,自由運行,然而卻又是千真萬確存在。 第 6 節是這段經文的高峰。對不可知的未來,最有力的反應就是更加勤奮賣力去 作,不論適時與否,抓住機會,總要盡力而為。傳道者以農夫播種為例,保羅以 屬靈的豐收為例,撒下福音好種,以神恩典來收成。4 這是個激發性的呼召,沒有猶豫不決的意念,也沒有熱血衝動或不負責任的跡象。


既然我們所知如此有限,全書又貫穿一氣地強調生活的艱難,情勢不在掌控之中, 只有打起精神,振作勇氣繼續前往。基於這樣的認知,就可轉入下面的經文,生 命中愉悅的層面;這不是鎮靜心靈的鴉片,而是神賜下的美物,用以鼓舞生靈。 歡欣鼓舞 十一 7 光本是佳美的,眼見日光也是可悅的。 8 人活多年,就當快樂多年;然而也當想到黑暗的日子。因為這日子必多, 所要來的都是虛空。 9 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 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 10 所以,你當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因為一生的開端和幼年 之時,都是虛空的。 傳道者仍是坦誠率性而言。這些經文有其歡愉面,也有其嚴肅面。每一次的狂歡 都會帶來每一次負面的結果;歡欣鼓舞和悲傷沮喪是互補的。在傳道者的眼中, 任何一面都無柔和色彩。第 7 節一開始就說「光本是佳美的……」,這個年輕的 生命神采飛揚,直到生命終結,如 8 節上說的。一旦生命結束,光芒就消失得無 影無蹤。因為人的心底存著永恆的盼望(參三 11) ,傳道者也不再刻意回去重談 生命短暫之事,那只有讓我們更加傷痛失望。生命的光走進死亡之後,就是黑暗 的日子。我們必須面對事實,否則只有被砸碎。約伯不必偽裝來強調生命中的困 苦無助;至於如何面對死亡和生命中的困境,卻是個極大的奧祕,且留到下一章 再看傳道者如何揭發啟示。 這同時,第 9 節也有歡欣鼓舞的另一層面,和是非對錯的關係。乍看之下,這個 帶著審判的提醒彷彿達摩克里斯(Domocles,希臘神話故事人物)的劍懸掛在上, 把一場喜宴的美味破壞無遺。另一方面若歡宴是為了縱情,這個提醒倒很確切。 「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換言之,絕對自由,無拘無束,確是值 得全力以赴,以得到完全的滿足,否則無聊瑣碎,甚至邪惡都會取而代之。不論 我們對「花花公子」這個意思有多少解讀,它基本上與放縱情慾、為所欲為相關。 這樣的生命缺乏奮鬥的意志,更無屬天的品質。因此可以推測,第 9 節的背後確 定有神在關注我們的行為舉止,它強調喜樂中應有聖潔的成分。 第 10 節也是依思維而行,猛然一看,似乎是逃避主義,試圖在無意義中拚命找 出一點樂趣來。如果第 9 節說到年輕時,盡情享受生命之餘,應有節制而不放蕩, 那麼第 10 節就是更好的提醒,更具意義。5 如果讓青春花樣年華荒廢流逝,不 加善用,將是莫大的損失,也糟蹋神所賜的美物。「此刻就是最美的,暫且拋開 未來」 ,享受一下免於挫折的自由。因著外在的困境與失望所帶來的悔恨苦澀(愁 煩) ,6 在全書中曾多次與我們相遇,但是我們不可因此而悲觀消極,就像七章 3 節指出的。在這一段經文中,它先拋棄沮喪,繼而把痛苦擱置(和合本作:從肉 體克去邪惡),再進一步說到道德範疇。痛苦多半來自世界的邪惡,7 而我們一 生的所作所為,神都要一一審問(9 節)。神創造喜樂是因為要與美善共舞,而 不是單獨存在。


除了歡欣鼓舞、勇猛無畏以及持守道德,有關對生命積極進取的正面詮釋,一邊 還涵蓋更深更廣的本質。傳道者留待在最後一章才把這些最根本最基要的,逐一 點出,讓我們可以走出迷宮,快跑跟隨,把它當作生命中第一要務來經營。 務要敬虔 十二 1 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 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2 不要等到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 雨後雲彩反回,3 看守房屋的發顫,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從窗戶往 外看的都昏暗;4 街門關閉,推磨的響聲微小,雀鳥一叫,人就起來,唱歌的女 子也都衰微。5 人怕高處,路上有驚慌,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人所願的也 都廢掉;因為人歸他永遠的家,弔喪的在街上往來。6 銀鍊折斷,金罐破裂,瓶 子在泉旁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7 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8 傳道 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終於來到這一時刻,整裝待發,超越世俗的虛浮來到神的真實──祂為著自己創 造了我們。 「造你的主」 ,8 這個頭銜恰當合適。祂創造天地萬物,無一不精心設 計(三 11),卻被人類的巧計污染了(七 29) ;然而祂的創造持續綿延,無可測 度,無處可尋(十一 5)。說到記念這位創造的主,並非隨隨便便,或只在思想 意念中浮過而已,而是放下自己,完全降服並委身於祂。這也是聖經中所要求的, 放下驕傲,9 謙卑敬拜,對著祂專一忠貞,就像詩人對家園故國的絕對效忠: 我若不記念你, 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 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10 當記念主是如此全心全力投入的時候,就不再有不進不退的中間路線,也不再見 風轉舵,就算把整個青春年華和全部生命都全然投入,也不算為過。我們被造就 是有這樣的靈放在我們的心中,也因此可以再一次面對我們的道德準則。這是最 後,也是最長的一個處方,也是這位著書立說的傳道者所寫下的、世界上最美的 連環圖畫,藉此達到他最高境界的兩層雄心,「尋求可喜悅的言語,憑正直寫的 誠實話。」(十二 10) 傳道者用平舖直述的筆觸,在這整段的經文中,沒有用比喻或是晦澀之語。我們 彷彿聽見老叟帶著懊悔的口吻這麼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1 節) 第 7 節再一次回到神對亞當的判決: 「你要歸於塵土。」而 2~6 節之間,卻有許 多精彩生動的描述。進入年邁衰敗的尾聲,臨近死門的懇切祈求,或無法捕捉的 幻象,傳道者的詩人筆觸,讓我們即使隔岸觀塘,不是身歷其境,仍可體嚐心靈 的悸動。 或可把這段經文當作詩樣的美麗來吟詠,在行文中若有不明之處,盡可運用我們 的想像力。但如果把這詩文當作密碼來解讀,就失去了它的韻味與真義。 第 2 節裡有嚴冬冷冽的淒清,連綿不絕的淒風苦雨,以及風雨後的一片墨黑。如 此描繪,不僅是肉體心靈的衰敗,也是步入年紀老邁的伶仃孤苦。明亮的燈火逐 一消失,感官、知覺逐漸衰弱,親朋老友一一離去。生命不再煥發,青春已逝,


復原的指望黯然。當年輕力壯之時,困苦或疾病,只是一種挫折,而不是大災難, 因為雨後天晴,陰雨總會過去。走到生命的尾聲,這個想法必得重新調整,改善 轉好已成奢侈,因為陰雨濃雲去了又回,揮之不去。時間不再是醫治,而是生命 的逐日消逝。 因此,當趁著年輕力壯之時,面對生命無情、殘酷的事實。當生命的肆虐侵襲, 催逼人必須反擊時,能以年輕的精神、體力、時間,完全來回應神,這是第 1 節的主題,而不是讓自己陷入絕望、無可挽回的懊悔。 到了第 3 和 4 節上,圖畫內容轉換了主題,11 不再是夜幕低垂、風狂雨驟與寒 冬的凜冽,而是豪門巨戶的傾落。先前的榮華富貴、名位權勢、舞榭歌臺,逐一 傾圮,剩下的是風吹雨打中的嘆息唏噓。衰殘中仍有一絲氣息,尚未完全夷為平 地,只有鼓起勇氣,奮力生存,面對那無可避免而必來的一天。這是全書中最美 的一幅畫,不用揣測,不用比喻,那是身體的衰殘,而身體的四肢、眼目、髮膚 等是無法一一細列的。 4 節下描述的筆法由整體單一轉而個別解說,而心境上依舊是深沉的。在 4 節下, 新英文聖經對「不再聽見」 (和合本譯作:衰微)有兩種解釋: 「當雀鳥的歌聲變 得輕遠,而歌唱之鳥不再。」但希伯來文和希臘文都認為前半段的解釋不確切, 而認為是個年邁之人清早醒起,12 而「歌唱之鳥」 ,可能是希伯來文中「唱歌的 女子」。由於年事日高,環繞周遭可喜悅的歡笑已漸去漸遠,漸遠漸淡,而不再 完全融於其間。 緊接著第 5 節的圖畫又加了新的色彩。先是一個老叟懼怕登高,或怕行人擁擠而 被撞倒,接著是象徵性的隱喻,葬禮的行伍。杏樹以淺淡之花色代表年老髮白, 以別於年少的烏黑亮髮。傴僂老人徐徐而行,步履維艱,與之強烈對照的輕柔、 敏捷,是以蚱蜢的飛跳為喻,更凸顯老人的緩步爬行。13 第三個比喻說到「不 再有慾望」 (和合本:人所願的也都廢掉) ,是標準修訂本的譯法,是傳統的看法, 也是希伯來文的直接表達。 「果實脫落」 ,這果實一方面是開胃劑,一方面也是男 歡女愛之劑。當大衛邀請巴西萊到宮中安享晚年之時,巴西萊用這話來婉拒他的 美意,它和所羅門在這裡的描寫極相近,「僕人現在八十歲了,還能嚐出飲食的 滋味,辨別美惡嗎?還能聽男女歌唱的聲音嗎?僕人何必累贅我主我王呢?」14 因此第 5 節的結尾很簡單,這位老叟即使朋友願意相助,也是藥石罔效,他將步 入不歸之路,走完一生的旅途。「他永遠的家」就是生命的終結,不是基督徒觀 點的「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林後五 1)。 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第 6 節栩栩如生的畫面,它捕捉了人體架構的美麗與脆弱, 幾可媲美任何藝術傑作。它像易碎的陶片瓦器,又像破損的輪子廢棄不可用。前 半段描寫以銀鍊為繫、高懸亮麗的寶燈,只要其中一條鍊子折斷,整個寶燈就會 墜地粉碎。荒漠枯井旁的景象,彷彿在描寫一個我們很熟悉的自己,把最簡單最 基本的日常瑣事,用極典雅的方式表達出來。那條每日尋常走來的路,那些例行 會作的事,然而那已是最後的一次。 第 7 節把這悲劇性的最後一幕,拉到這樣的結局:


你是來自塵土, 也將歸於塵土。15 這並非傳道者對人類墮落後的惟一解說,他在七章 29 節指出人當負的責任,因 為「神造人是正直……」 ,可幸的是 7 節下又說「……靈仍歸於賜靈的神」 ,那是 盼望,彷彿聽見他欲語還休。早先他也提到死後的生命,但未下結論 16(三 21), 詩篇一○四篇 29 節說到人與獸都同歸於一,沒有區別,死亡都叫他們失去生命。 「你掩面,牠們便驚惶;你收回牠們的氣,17 牠們就死亡,歸於塵土。」生命 並不在我們的掌握之中,肉體要回歸到造成它的元素,氣息是神給的,祂把它收 回。 因此,第 8 節,行行復行行,走過千山萬水,回顧全程,傳道者在最後一章縈繞 不去,人不免一死的畫面,使我們領悟早先的狂呼吶喊「虛空的虛空」是千真萬 確。上窮碧落下黃泉,任何的搜查追尋都找不出一條路,可以引領我們到可安憩 的處所,所有在日光之下的,都不真正屬於我們。 但千萬別忘了這段經文的內涵,它的主旨在於指出我們的盼望不在那「日光之下」 的任何事物,而在於那「造你的主」,祂也正在等候我們的回應。而現在就是回 應的時候,機會就在眼前,死亡還未到來,讓它去對著我們的生命叫囂,也因此 激勵、挑戰我們採取行動! 附註 1.約十二 25;太七 2。 2.‘send’(並非 cast,驅逐)指商業交易,如「麵包」可做穀類或生活必需品。 同樣的,第 2 節說到對未來的不穩定性,就如同不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 子裡,意思就是不可把所有的投資都集中在同一處。另外,麵包確是飢餓中最美 的禮物,而 2 節下指出即使在困境時的投資,也是要在能力範圍內盡力付出。參 徒十一 27~30;林後九 6 及下;加六 7 及下。 3.參約三 8。 4.參弗五 16;提後四 2 及下;林後八 2,九 6。 5.請注意英文中兩個子句的關係,第二個子句是第一個子句的原因。 6.參一 18,二 23,七 3。 7.它經常是中性的,說到可能性(參十二 1) 。然而欽定本、修訂本翻「遠離肉體 的邪惡」,帶給下面的經文更清楚的解說:「因為年輕和生命之始都是虛空。」 8.現代英文聖經把「你的墳墓」和「創造的主」因同音的關係而作等同解釋(參 Scott)。這個字(Creator)從未有所有格(如你的、他的等)的意思,除了用在 極原始的和井或貯水池有關時。 9.申八 17、18;拿二 7。 10.詩一三七 6。 11.有人或許會發現在整段詩中只有單一的架構。比方說,從開始到最後都是用 解析性的比喻;或是因冬天、黑夜或風暴而影響自然界或人的活動,或家庭成員 為失去主人而守喪哀悼。


12.由於耳聾,他幾乎不會被麻雀的叫聲吵醒或驚動,或更簡單地,只是表明一 個時間,就像「和百靈鳥一樣早起」。在希伯來文中也可能指他因雀鳥的叫聲而 起床,但這樣就和作者原意不合。 13.這是標準修訂本的解釋,把它當作動詞,可能是「自己加上重擔」或「變成 一個重擔」 。如果是後者的意思(參欽定本、修訂本、標準修訂本的翻譯) ,那就 是說即使最輕的擔子,在老年人的身上都變成重擔。 14.撒下十九 35。 15.參創三。 16.三 21。 17.字義上「他們的靈」,和我們現在這一節經文同一個字。 17 結論 (十二 9~14) 思想家與教育家的結合 十二 9 再者,傳道者因有智慧,仍將知識教訓眾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陳說許 多箴言。10 傳道者專心尋求可喜悅的言語,是憑正直寫的誠實話。 讓我們暫且回頭再看看寫這本智慧傑作的作者,和他的思想過程。第 9 節指出思 想和表達是相輔相成的整體,傳道者的確把握了這個原則。其中有實務上的勸勉, 也有偵尋探索過程中的反思。這兩節經文清楚明白地表達他的呼召是為教導眾人; 他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思想家,不屑於日常瑣碎之事。他寧願接受任何挑戰性的 理想意念,而且把它們絕對清澈又完整地加以剖析。就如第 10 節所提的,若要 完成如此任務,則必須兼具藝術家與學者兩者的特質,具備高度技巧與正直不阿, 引人入勝和勇敢果斷的魅力。單單這一節經文就足以表明這位作者的確不同凡響, 是箇中高手。 切中要害的教導 十二 11 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刺棍;會中之師的言語又像釘穩的釘子,都是一個牧 者所賜的。12 我兒,還有一層,你當受勸戒,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 體疲倦。 這裡我們又看見智慧人擁有的兩個特質:切中要害,言之有物。他的教導富啟發, 能激起意志力並且永銘人心。傳道者又把他的話語、教導、智慧完全歸榮耀給那 位智慧的導師──我們的主、我們的神。祂的話語是至高,是真實,是「可喜悅 的言語」 ,是「正直誠實的話語」 。這可喜悅的和誠實正直的言語結合,互為夥伴, 相隨而行。 最重要的乃是這話語中帶著絕對的權威,其豐富多樣性和明顯可見的人性,都賜 給了智慧人。這裡對神也有另外一個稱呼, 「牧人」 ,這和第 1 節莊嚴的「造你的 主」相輔相成。「遠在天際」的神,無所不在,和「近在身旁」1 的神,柔和體 恤,是同樣的一位。祂願意被認識,並用人間的話語來表達祂自己,而祂的話語 又帶著終極的決定性。


很奇怪的,第 12 節讀起來似乎和我們不對胃口。長久以來,我們已經習慣研究 探討一些艱深的問題,研究本身已經根深蒂固,突然得到的最終答案,好像把尋 根問底,整個過程中的樂趣給破壞了。魯益師寫的《天淵之別》 (The Great Divorce, 改書名《夢幻巴士》,魏啟源譯,台北校園,1991)對這種局面有相當細膩的描 述,把書中主人翁走到最後一幕的情懷與色彩反映出來。當這位窮其一生追逐探 究的人走到天堂的邊界時,天使邀請他進入神的殿堂: 「我不能應許你這些東西。沒有什麼有用的範圍──那裡根本用不著你。你也沒 有發揮才氣的機會:只有對你誤用才氣的赦宥。沒有自由詢問的環境,因我要帶 你去的不是問題之境,而是解答之地。你必得見神的面。」 「啊,但是我們都得用自己的方式來解釋這些美麗的字眼。我認為沒有所謂『最 終的答案』這回事,自由詢問之風必須永遠不斷地吹過人心,不是嗎?凡事得拿 出證據來……懷著希望旅行總比到達目的地更好。」 ……………………………………………………………… 「聽著!」光明的靈說:「從前你是個小孩。從前你曉得詢問的用意。有一段時 期你曾經問過許多問題,因為你要得到答案,而一旦得到答案了,你就快樂不已。 再變做那個小孩子罷!」白色精靈說,「從前你是小孩,從前你知道為什麼要追 尋。那時,你提出問題是因為你想得到答案。當時,你得到答案時,你也相當快 樂。那麼就重新回去做小孩吧,即使是現在。」 「啊,但我既然長大了,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2 不再有可行的爭論,不再有可行的控訴,來對抗這永恆無限的彈性。這樣的會戰 毫無成果。最後這個詭辯家想起他有個預約的會議,於是道歉一番,就急急忙忙 地趕回在地獄裡舉行的小組討論會。 抵達終點 十二 13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 的本分。14 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 直到如今,我們所經歷的每一種途徑,至終都一無所獲。在到達永恆與絕對之前, 它們早已迷失。最後這一章,傳道者所設定的路是為我們舖下通往至高神的路。 這裡是人類被造的目的,「永恆」指向「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參三 11)的 神,就是走向最終的家鄉,也是獨一無二的方向。 如果這樣的解讀是把人的需要放在神的命令之前,那麼這兩節經文很快就為我們 找到一個平衡。他們把人放在適當的地位,就是敬畏神,盡其本分。但希伯來文 把「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這事留著不加詮釋,我們或可把它解讀成「所有與人 有關的」。但這個「所有」與「虛空」有極大的分野,並且在全書中不斷地與我 們較量。在這裡,我們最終必要找到真實,也要找回我們自己。 不論如何,也許這個找回的平衡並非完美主義者所追求最貼切合適的,但卻是奴 僕對著主人所作最忠實的報導。敬畏神是個呼召,把人類重新放在一個正確合宜 的地位,而其他的恐懼、盼望、景仰也各得其所。 最後一節是全書的終結,也是旅途的終點。傳道者以尖刻的警語,刺穿人心,靈


巧地提醒我們不可對事物冷漠,無動於衷。對一般自信自滿的人這不啻是個極大 的警惕,因為即使連我們自欺欺人、偽裝不知的隱私祕聞,神都要一一細查。然 而這同時,人的生命也經過洗心革面。如果事無分大小,神都要檢驗細查,那麼 我們的生命就不再是毫無意義了,因為神在乎,這是千真萬確的。 這個真理在十一章 9 節就已提過,新約中主耶穌的教訓更為這真理增添了許多色 彩。祂說到地面上的任何一件小事,在天上都是大事,諸如閒散的話、麻雀的死、 一杯涼水、一個罪人的悔改。這個意念激發了保羅,「不論得時或不得時」都要 傳講福音,直到他歡歡喜喜走完地面上的路程,除了單單事奉祂,沒有別的。 他們辛勤耕耘,終歸付諸一炬, 萬國鑽營建造,卻是一無所獲。3 這是非比尋常的一件事。我們所服事的主人極為看重的,不僅是事務的本身,更 是那個作事的人,並且這位主人的判斷是絕對無誤的。 傳道者對於神如何、何時審判,並未作更深入的探討,祂有祂的角色、時間、作 法。在這裡我們也有一個角色要扮演,那就是默然等候在神的面前,清理我們一 生所作的每一件事的真相,看看或是贏得祂的贊同,或是祂的不悅。當每件瑣瑣 碎碎的細節都一一審查後,就是最關鍵的時刻了。在那時刻,所有的問題,也是 惟一的問題,都回到這個點上,到底「萬有全是你們的」4(就如保羅所涵蓋的, 世界、生命、死亡、過去的事、未來的事) ,或「萬事都是虛空」 ,不再有挽回補 救的餘地。 附註 1.參耶二十三 23 及下。 2.C. S. Lewis, The Great Divorce (Bles, 1945),中譯《夢幻巴士》,頁 49~51。 3.參 J. H. Eaton (Torch Bible Commentaries, SCM Press, 1961) 對哈二 13 的另一種譯 法。 4.林前三 21 及下。 第三部: 我們應當如何回應? ──跋 面對著從舊約發出來智慧的聲音,基督徒都會口唱心和說,阿們。這位傳道書的 作者惜墨如金,簡潔扼要,一字一筆都擲地有聲。我們也不妨來跟隨他的腳蹤, 不說粉飾累贅的話。一顆懺悔的心,一首誦讀的詩,一個敬虔的禱告,和保羅一 篇偉大的講論,適足以作為本書的總結。 這顆懺悔的心是奧古斯丁的,幾乎是耳熟能詳,無需重複,然而用在這本書的結 尾,而不是他自己生命歷程中的開場白,卻是十分貼切: 為著自己, 創造了我們, 我們的心無法得著安息,除非我們安息在 的裡面。 下面這首誦讀的詩來自賀柏特(George Herbert)的手筆,他的詠嘆越來越明顯 趨向完美的結局:


當神最初創造人的時辰, 祝福的杯子陪伴在旁。 祂說,讓我們把它傾倒, 讓世界滿了豐富,叫虛謊遁逃, 其後築起兩地相通的橋。 於是以能力開闢了通道, 讓美物源源流入,又有智慧、尊貴與歡躍, 當一切近乎完全傾瀉,神卻叫它停息, 祂眼看著自己的寶貝在最底層裡憩息。 祂說,若我也把自己的寶石美玉賜給我所造的人, 他將敬拜我所賜的,而不是我自己, 他將安息在自然裡,而不是安息在我懷裡。 那麼兩者都是輸家。 讓他仍舊保有那已經有的, 卻也要帶著永不得安寧的埋怨。 讓他滋長富有,卻是疲乏不堪, 若不是一切的美善,而是 那疲乏無力的勞苦愁煩來引領, 或者,他會再次投入我的胸懷。 這個敬虔的禱告是勞威廉(William Laud)寫的: 主啊!求 讓我在敬畏中生活, 在 的恩寵中死亡,在 的平和中安息, 在 的權能中仰首,在 的榮耀中與 掌權; 為著 自己所愛兒子的緣故, 耶穌基督,我們的主,我們的神。 保羅的講論是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 54 和 58 兩節,這兩節經文都是針對「虛空」 的呼喊作了最後的回應: 這必朽壞的既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既變成不死的,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 吞滅」的話就應驗了。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 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