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基督教讲道学》下

Page 1

第 18 章 弗瑞德‧克拉達:歸納式講道法

在解釋經文時,最重要的就是以一種敏感、不求助任何協助的方 式聆聽經文。講道者應該以一種天真的方式讀經文數次,並以最 直接的反應來回應你對經文的感受、想法、提問,以及它在你心 中所啟動的各種記憶。換言之,講道者在這個階段的讀經,必須 像一般的會友一樣,而不是像一位學者。克拉達建議講道者要把 這些想法都記錄下來,因為這些資料往往能供作講章引言的大部 分內容。

2. 第二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的讀經,就必須藉助聖經註釋書及其他資料的幫 助。克拉達認為使用聖經註釋書的時間點非常重要,若太早使用 的話,很可能會減弱了經文的重要性,但若太晚使用的話,也會 減低了聖經註釋書的影響力,使其僅僅成為講章內容的另一種可 能資料來源而已。 在此階段,講道者可以問:作者當時說了什麼?原初的聽眾 又是如何理解這些話的內容?換言之,講道者要儘可能地找出經 文的原初情境。在此階段的後期,講道者可藉助聖經註釋書來找 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3. 第三個階段 在最後的階段,講道者必須再回到經文本身,重新讀它,並 回顧在第一階段所提出的那些問題。透過這樣的讀經,講道者與 經文之間原有的距離會有某種程度的消失,講道者也會開始更進 入經文當中,即講道者與經文有了新的關係。不過克拉達提醒, 如果是這樣,講道者必須再次從經文中抽離出來,開始與經文保 持某種的距離。 總結來說,雖然講道者與經文之間的距離是永遠存在的、且 25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