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科學交媾 所選書目: [偏執的天才:女人,科學家,居禮夫人]、[別鬧了,費曼先生:科 學頑童的故事]、[我在 MIT 燃燒物理魂] ----------------------------------------------------------------------------------------------------------------居禮夫人、費曼、盧文教授都是近代有名且有趣的科學家,造成深遠影響的 不僅是他們的科學成就,還有他們對科學的態度、熱忱與價值觀。以下是對於三 本關於他們的書的摘要與心得。 居禮夫人,全名瑪莉亞·斯克羅多夫斯卡·居禮,出身在蘇聯統治下的波蘭華 沙,父親為沒落貴族後裔的理科教授,母親婚前同樣是以教書為業,家中雖然貧 窮且彌漫著傳統的權威管教氛圍,但也非常重視家中孩童的教育,家中的四個女 兒以及唯一的兒子在校成績都相當的優異,而小名曼雅的居禮夫人從小就尤為突 出,十五歲時在中學獲得一八二三年的最佳學生金牌獎。十七歲時,懷抱著到位 於法國巴黎著名學府索邦大學進修物及化學的夢想,居禮夫人前往距離家鄉五十 英里外的斯之基擔任住宿家教以籌措資金,意外和雇主家長子凱斯米相戀,然而 最後因經濟條件差距以關係破裂收場。 在二十三歲時,居禮夫人終於圓夢進入索邦大學就讀,但沉重的學習壓力、 幼年時母親及姐姐相繼因肺結核和傷寒去世帶來的心理陰影、以及不順利的愛 情,在在導致年輕的居禮夫人具有強烈的憂鬱症傾向,個性內向退縮的她完全沉 浸在科學研究的領域裡,直到在研究若干種鋼的磁性時,居禮夫人才巧合地與皮 耶·居禮共事,兩人志同道合、彼此吸引,終於在一八九五年結婚。 居禮夫人與先生而後共同進行了瀝青鈾礦石的放射性研究,經過長時間精密 的實驗,發現該種礦物中應含有輻射性遠大於純鈾的元素,進而不斷分離其中的 物質,終於發現了兩種新元素釙和鐳,關於輻射的成果論文在科學界產生革命性 的影響,兩人因此獲得了一九零三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居禮夫人也因此成為了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科學家。 在先生皮耶因車禍意外而英年早逝後,居禮夫人仍然堅持地獨力完成後續高 度勞動且危險的鐳元素分離工作,卻遭遇到重重的挫折阻撓,不但得面對經費短 缺的問題,在發表論文時亦時常因女性的身份而遭到歧視。僅管如此,居禮夫人 依舊在多年後成功並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居禮夫人之所以能夠在近代的科學界擁有如此的成就與名望,實仰賴於其可 貴的無私精神。正如眾所周知的,長時間的接觸鐳元素對人體會產生嚴重的輻射 傷害,但居禮夫人卻絲毫不曾擔心過個人安全健康問題,功成名就後更放棄具有 驚人利益的鐳元素分離技術專利權,將成果奉獻給全世界,鐳元素在醫學界的多 種運用也得以造福普羅大眾。 另外,居禮夫人在漫長的研究過程中,完美地達到每次細心操作的個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