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湯匙、數字 ─ 原來科學離我們這麼近

Page 1

種子、湯匙、數字 ─ 原來科學離我們這麼近 選取書目:《潘朵拉的種子》、《當數學遇見文化》、《消失的湯匙》

生活裡的科學 科學並不遙遠,生活裡處處都有科學的影子。化學家發現了「鎢」,才有愛迪生發 明的「鎢絲」白熾燈泡;又發現了「矽」 ,製成半導體,它就是我們每天使用的 3C 產品、 手機的重要材料。數學家創造了許多「工具」,例如三角函數,成為今天土木建築業在 造橋鋪路蓋樓時必備的測量工具。生物學家則是發展了生物技術,才可以製造胰島素、 疫苗,治療許多疾病;而透過最新的生科技術,甚至是我們的膚色、瞳孔都可以透過基 因「量身訂做」。 科學是因應人類的生活環境、生活型態、文化需求而發展,只要知道科學背後的故 事,就會發現原來科學很貼近生活!認識科學,可以讓我們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小原 理,其實到處都充滿了科學的思考。科學讓我們認識事物的原委,了解自己在吃什麼(化 學),知道自己的疾病如何治療(生物),甚至是分析股票市場(數學)…,運用科學的思維, 生活的觀點將會大不同。 以下透過生物、數學、化學三個不同領域的書籍,了解生活與科學是如何密不可分, 也思考科學的發展會為人類帶來哪些意想不到的影響。

基因演化惹的禍!?─潘朵拉的種子 過去一萬年來,當人類的祖先掌握了食物、水、礦產、林木等資源的來源之後,開 始大量的生產製造。過度的開發使得地球的生態系統無法負荷,土壤鹽化、地下水超抽、 臭氧層破洞,人類身處的環境開始惡化。《潘朵拉的種子》一書作者就由生物科學的角 度,指出目前人類身處的地球現況,思考未來五十年的人類該何去何從。 現況是因過去的生活演變而來。一萬年前,當人類的祖先放棄打獵而選擇豢養家 畜,人與動物日夜密切相處,使得兩者交流病毒,發展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傳染病,像 是鼠疫、天花、豬流感等等;而為了解決疾病,遺傳學家便從基因下手,直接根除有害 的病源。當食物取得太過容易,使得人類不再節制自己的口腹之慾,因而造成肥胖與慢 性病比例節節升高;所幸,生物科技已經發現了肥胖基因所在,科學家將可在新生兒出 生前去除肥胖的因子。甚至因現代社會壓力過大而造成的精神疾病,生科技術也有辦法 從基因解決。因應現代社會生活型態所衍生的健康問題,生物科技提供了許多解決之道。


另一方面,科學雖然解決了許多問題,卻又衍生其他問題。承上,如果剔除了肥胖 基因,人體轉換能量儲存醣份的能力變弱,萬一日後地球遭遇大飢荒,人類恐怕將難逃 一劫!如果用生物技術剔除精神病的潛在基因,將連同創意思考的基因一併去掉,人類 的創造力將會大打折扣,或許日後就要過著了無新意的日子。而科學也可能會對傳統倫 理帶來新挑戰,現在的生物學家已經可以讓人們「訂做嬰兒」 ,甚至可以「複製自己」! 這過去在科幻電影裡出現的情節,到了 21 世紀的今天已經有能力辦到!雖然人類還繼 續爭論著其中的倫理與道德,但是可以肯定的這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對我們的生活方式與 價值帶來改變。

鑽石、鉛筆是姊妹?─消失的湯匙 跨年晚會上天空中絢爛的煙火,五彩繽紛的顏色令人目不暇給,很難想像,彩虹般 豐富的顏色其實是由各種不起眼的銀白色金屬燃燒而成;又像是鬼屋的藍色鬼火和蠟燭 上的火焰,卻含有相同的元素-磷;而平時我們身體必需的「鈉離子」,和放入水中會 爆炸的「鈉原子」有甚麼不同呢?最讓人懷疑的,還有那鉛筆頭上的筆芯竟然和天價的 鑽石是相同元素的好姐妹?其實這都是化學和我們玩的一點點小把戲,都是調皮的電子 惹的禍。相同的元素,靠著不一樣的中子數、電子數或是鍵結方式,就可以表現出完全 不同的特性和現象! 化學就像在探討一切物質的本質,它能告訴我們物質的組成,讓不同元素顯現不同 的特性,透過化學的途徑來探討它的結構與特性。《消失的湯匙》一書作者指出,一開 始,科學家都是在生活中發覺:「咦?這個物質的特性好奇特呀!」在好奇心驅使下, 著手研究元素的存在,實驗完成後才有理論的產出。到後來,當理論逐漸完備,我們開 始進行預測元素的存在,變成了先有理論才有實驗。在實驗與理論的相互發展下,現今 的化學十分豐富,也因為我們了解物質,才能準確地應用於生活中。 我們知道酸鹼,所以利用鎂片中和胃酸;發現了碳-14,才能幫歷史學家鑑定出土 文物的年代;人類還使用硫做炸藥、使用鋁做飛機,甚至生活裡處處可見的塑膠製品, 其中上萬的原料都是由化學家在實驗室製造而成! 密立坎曾說:「科學有兩隻腳,一隻腳是實驗,另一隻是理論。有時候左腳先往前 走,有時候右腳先走,但如果科學要進步,要兩隻都動才行!」改寫這句話就能詮釋化 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有時候「從生活中的觀察來做研究」是一隻腳,那麼「從實 驗的研究植入生活中應用」是另一隻,人類的進步就是靠這兩隻腳,一左一右的前進啊!


一無是處?還是無所不在?─當數學遇見文化 很多人認為數學枯燥難懂,而且在生活中絲毫派不上用場!這也難怪,現今的數學 發展趨近完備,教科書中涵括的知識豐富到令古代的數學家望塵莫及,正因為如此,課 本都在談學術的公式與習題,卻幾乎沒有提及幾千年來數學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費盡人 們多少的心血才發展出數學界今天的成果。到底古人為什麼要算數學?數學家除了被數 的美感吸引之外,總會有其他的研究目的吧?《當數學遇見文化》這本書就按照時序, 讓我們明白在不同的時代、各式的文化中,人們如何應用與研究數學。 從古代開始,各個文明發展初期都在利用數學從事占星、計日、經商,也因為生活 上的差異,而有不同發展的面貌。舉例來說,中國《孫子算經》中的「物不知數」和義 大利《計算書》的「占卜」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解題皆運用「同餘」技巧,但兩者動 機有些不同之處:在「物不知數」中,題目呈現方式是先提出一個生活上的問題,再給 計算的解法,著重於討論如何解題; 「占卜」則像是在表演魔術一樣,先告訴聽眾原則, 接著彷彿「創造」出一個數,待眾人發出驚訝的讚嘆後,再將解題的關鍵告訴聽眾,並 舉例說明。「占卜」的方式,除了容易理解,也增添幾分樂趣。 不過有趣的是,在當時義大利人眼中,「占卜」不過是小把戲罷了;相反的,在中 國,「物不知數」卻相當受重視,因牽涉到計算節氣與日期的需求,後代學者甚至為它 作了一首詩,方便大家記誦、流傳。 時至今日,雖然我們常常在課堂上大嘆:「學數學以後又用不到!沒幫助啦!」但 其實是我們還沒找到它的定位。數學在生活上的應用從簡單的「魔術原理」複雜到「人 工智慧的統計運算」,無所不在,連達文西作畫都要用數學,所以請仔細找找生活裡暗 藏的數學影子,讓我們自行發掘數學的價值所在。

科學與生活,互相帶動的蹺蹺板! 五十年後,我剛邁入老年,我所生活的世界將是如何?說不定我們的生活充滿數 學,因為人工智慧無所不在,為我們計算一切事物,解答問題、處理瑣事。說不定,我 們在化學研究中得到突破性發現:找到一切物質最基本的「上帝粒子」!點石成金不是 夢,我們可以任意變換一切物質!也可能我們回到了《潘朵拉的種子》一書裡提到的游 獵採集的生活型態,過著簡單但滿足的日子;還是會像科幻小說般,每個人的基因都經 過挑選,長相漂亮、頭腦聰明,但就像是一個模子長出來的複製人! 但是不論未來世界如何發展,可以確信的是:我們的生活和科學一定互相深深影


響!科學將會左右人類的發展,而人類又會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而持續推進科學。 兩者就像玩蹺蹺板一樣,輪流抬昇對方!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