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所必須具備的三種人格特質
所選書目: [別鬧了,費曼先生]、[你管別人怎麼想]、[毒舌頭與夢想家] -----------------------------------------------------------------------------------------------------------------
科學,是什麼?你是否曾經這樣問過自己?那時,對於世界的認知比現在要少的 多,不知道為甚麼氣體會燃燒;不知道為甚麼猩猩和我們長得如此相似;也不知 道為什麼,按下開關,電燈就會亮起來。 那時,我們總是張大著眼看著世界,纏著人們問東問西,但隨著年齡的增長, 我們知道了拉瓦節、達爾文、愛迪生這些人名,也知道了甚麼是氧化、進化論、 直流電,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卻再也尋不到任何一點興味,甚至發現,在過去 的幾天,甚至是幾個月中,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甚麼。 身為一個科學人,我們到底失去了甚麼?當初,推進著我們選擇進入這條路的 又是甚麼? 忘了是什麼時候,大概是我九歲的時候吧?那時我非常愛吃橘子。但並不是因 為它好吃,而是因為橘子的內部構造十分複雜,當我將金黃色的外皮翻開,內部 的果肉上由白色的絲構成的錯綜網絡頓時出現在我眼前,我會用手把橘子一瓣一 瓣的將果肉剝下,觀察內部絲線的分布。 那時候常被母親罵:「吃個橘子要吃多久? 」但我仍樂此不疲。也是在那時候, 我發現每顆橘子的瓣數都不一樣。我曾試著如何在尚未撥開橘子時判斷瓣數,卻 被同學嘲笑。他們不只認為這不可能做到,也認為這是再浪費時間。大概兩個月 後,我很興奮的發現,將橘子上頭的小蒂剝開後,裡頭有著一粒粒圍成一圈的小 點。這些小點的個數恰好等於橘子內果肉的瓣數。 這是我第一次發現別人都不知道的事,我興奮莫名。儘管我後來發現自己並不 是第一個了解到這件事的人。網路上早就有人指出了這件事,但這並不重要,這 是我首次不依靠別人的力量並且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才找出答案的問題。之前我只 不過是盲目的接受別人灌輸給我的思想,這是我的科學啟蒙。以後,每當我尋求 知識遇到瓶頸時,我都會想起這件事和它給我的三件禮物:好奇心、毅力、以及 不畏周遭環境的勇氣。這正是科學學習的基礎。 在我十五歲時,我在圖書館找到兩本書。正是我這裡想提的三本中的前兩本。 在寫下我想對你說的話之前,先讓我們提提費曼,他是個很成功的科學家,我想 你應該聽過他的大名。但你有沒有聽過關於他的奇聞軼事?讓我們看看下面這段 引文: 我有一股不服輸的死勁 服輸的死勁。 這就是為什麼 什麼後來我會想把馬雅象形 後來我會想把馬雅象形文 面對謎題時 我有一股不 服輸的死勁 。這就是為 什麼 後來我會想把馬雅象形 文 字翻譯成現代文字, 字翻譯成現代文字,或者是碰到保險箱就想辦法打開它。 或者是碰到保險箱就想辦法打開它。記得在高中時每天早上 總有人拿些幾何或高等數學的題目來考我, 總有人拿些幾何或高等數學的題目來考我,而我則 而我則昰不解開那些謎題便不罷休。 不解開那些謎題便不罷休。 你可以看的出來,費曼之所以是費曼,並不是因為他能夠輕易的記住那些惱人 的方程式,而是因為他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及不輕言放棄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