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科學,機遇、努力、包容

Page 1

浩瀚科學,機遇、努力、包容 所選書目:[生命是最精采的推理小說][拿破崙的鈕釦][電的旅程] ----------------------------------------------------------------------------------------------------------------身為生物學家的作者在〈〈生命是最精采的推理小說〉〉這本書中,重新詮釋 「生命」這一個不可思議的名詞。 現今對於「生物」這一詞已有了確切、完整的定義:從虎克到達爾文,人類 不停的找尋浩瀚宇宙中屬於我們的定位;細胞學說、遺傳法則到進化論,每多一 個重大的發現,我們就對舊有的生命觀,產生新的看法;甚至到了二十世紀,透 過科學家對基因、DNA 的定位,讓全人類了解物種遺傳的方式,讓我們在這不停 延續的生命鍊上,找到了核心的骨架。 DNA,三個簡單的英文字母就成了物種一切性狀控制的代言人,如此完美的 成對方式和複製規律,讓我們不得不對大自然產生敬畏感,地球竟可演化出如此 複雜且迷人的物種遺傳法則。了解了 DNA 的複製系統,科學家們發明了 PCR, 這個重大的發明在某一方面而言象徵著人類突破生命限制的開始,人類終於可以 在生命體外複製出大量載有生命設計圖的物質,我們對於自然的控制力又增加了 一些。 但為何龐大、多樣的生物,都遵循著共同的生命法則生活著,那麼受限呢? 想必在生命的發展過程中,必定有一股力量在束縛著吧!」這點的確值得我們再 思考,所有演化的現象,真的都可以用達爾文的進化論加以解釋嗎?而生物中的 每個特徵或外型,真的只是單純的突變後經天擇所遺留下來的嗎?我認為生命的 多樣性或規律性,不僅僅只是自然淘汰後的結果而已,生命的演化歷程中,很可 能是遵循著某一自然規律或限制而演化的。 書中提到科學家們曾利用長期餵食含「重氮」的食物給老鼠吃以追蹤胺基酸 在老鼠身上的代謝過程,結果發現了原來生物生命的延續中,所有的器官、組織, 都不停的被更換,形成一個「動態平衡」 。換言之,生命就是代謝的持續性變化, 這才是生命的真正面貌,就算我們感覺不到,但每分每秒,我們的身體的的確確 在不停的代謝著,此一重大發現亦提供了人類對生命的另一種新思維。 但卻又有不少維持生命的必需因子是人體不能自行製造的。以維生素 C 來說, 他又名為 L-抗壞血酸,是人類必需營養素的一種,若缺乏此維生素可能導致壞血 病。奇特的是,大多數的動物在肝臟都能自行製造,而人類如此高等的動物卻缺 乏此功能,看來,在自然面前,人類也並非萬能,而我們所了解的知識,永遠僅 是宇宙中的一角罷了!在自然的潮流中,相信萬物都是那隨波逐流的一方,而並 非人類。 另外關於維生素 C,在〈〈拿破崙的鈕釦〉〉這本書中也有提到:大航海時代 的許多水手都因長期航行,無法攝取足量維生素 C 而罹患壞血病。其實在哺乳動 物當中只有靈長類、天竺鼠和印度果蝠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 C,而其它脊椎動物 可以從肝臟中的酶催化代謝反應,使葡萄糖轉換成抗壞血酸。首先氧化酶將葡萄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浩瀚科學,機遇、努力、包容 by NTU CASE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