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伦理试读pdf

Page 1



目录 Contents 序言一

9

序言二

11

导言

13

入世不属世:基督徒的公众伦理

第一章 公众伦理之生命篇 何谓生命——生物科技的伦理设定 生命价值:宗教伦理的考量 科技统治的道德难题 科学与宗教的共同关怀 伦理思考:比慢的人文关怀 被放弃的人命:堕胎 法治的道德无力感 人命的内涵与价值 堕胎抉择的考量标准 自由抉择的道德底线 被践踏的人命:女佣 历史总是版位有限 人命沦为经济生产资源 经济约化扭曲面孔 乌托邦理想的迷思

21 22 23 24 25 27 28 30 31 32 34 35 35 37 38 39


第二章 公众伦理之工作篇 关注现代社会的三荒 工作目的模糊化 时间富足在于选择 不要在时间上贫穷 改变选择,选择改变 谁偷走了我们的时间? 时间是什么? 如何把握时间,享受工作? 工作压力是社会进步的代价? 社会进步的迷思 知识社会已诞生 劳资关系在转型 反求诸己的工作态度 终生学习的生涯设计 媒体竞争:善恶标准的定夺 经济给理想设限 经济量化一切的结果 赌场的经济考量 赌场的社会代价 赌风越吹越烈 教会对赌风的回应

43 44 45 46 47 49 50 50 53 56 57 59 60 62 63 64 66 66 68 69 70 71


第三章 公众伦理之教育篇 专业者与业余者 业余者的贡献 教育成败在于终身阅读 阅读经典的必要性 实用技术需要理论基础 亚洲社会吸收西方二元论 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 亚洲社会的现代化是急躁的 科技文化的价值批判 科技文化的思维困境 科技社会的人文素养 实用需要理论奠基 人文是现代科学的最大资本

第四章 公众伦理之德育篇 现代儿童德育的醒觉 儿童品格的塑造过程 广告反映社会现实 广告的消费伦理 广告释放的情色信息 全球化的文化工业 西方主导的全球化 全球化与本土根性 热情大都会的精神满足 自由的道德误区 为孩童德育请命

73 74 76 80 82 85 86 88 89 90 91 92 94 96 99 101 104 107 108 109 111 112 114 116 117 119


第五章 公众伦理之性向篇 女性人权的觉醒 女性主义的伦理叙事 宏大叙事何所为? 个体叙事又如何? 性好奇换来千古恨? 对性好奇是必然的 我们都是这么长大的 性自由时代需要契约式德育 “守贞契约”的缘起 契约式的德育方向 德育旨在疏导欲求 道德与人权有别 性自由的底限 性伦理=泛道德? 教会如何关心同性恋者?

第六章 公众伦理之移民篇 失去伊甸园 寻找伊甸园 再造伊甸园:幸福论 重新定位伊甸园 自由:伊甸园的考验 自由与责任:回到伊甸园的路 新加坡:移民社会的挑战

129 131 132 133 134 137 138 140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9 160 161 161 163 165 167 169


婚姻:珍惜彼此的幸福

170 172 174 176 177 178 179 181 184 186 188 190 192

第七章 公众伦理之苦难篇

193

华尔街:经济动力在贪欲 乌节路:消费主义的矛盾 我为你:欲得满足的关键 新移民·新身份·新社群 现实:新移民的身份认同 关键:新移民的身份转化 张力:社会运作的自然原理 突破:宗教生活的群体动力 婚姻:移民叙事的“创世记” 婚姻:現代男女的焦虑 婚姻:从立約到守約 婚姻:先是你,才是我

主动受苦的筹款义演 筹款义演的心理效应 慈善的善才是重点 国难:沙斯“启示录” 苦难塑造社会与个体 苦难是生命的历练 全人护理的学习 生命限度的体现 现代社会如何承受苦难?

194 195 197 199 201 202 204 207 209


承受苦难在于真知 作为社会良心的责任 寻求真理是一个体悟的过程

第八章 公众理性之政教篇 宗教:世俗社会的焦虑 剖析宗教焦虑 解铃人:宗教经典 宗教道德的矛盾与化解 更崇高的道德理想 人质事件:传教行动与宗教狂热 传教对本土文化的正面价值 传教活动的宗旨 政教修养从思维开始 政教的世俗化经历 恐怖主义与政教关系 营造和谐的宗教关系 和而不同的宗教关系 政教关系的道德思考 个人道德与政治道德的关系 宗教道德和政治道德的关系 政教道德的共同敌人 宗教和谐准则的考量

结论: 一个鲜为人知的公众伦理宣言

212 214 215 217 219 220 221 222 224 225 226 227 229 231 233 234 237 239 240 241 242 243 245


序言一 雅典和耶路撒冷有什么关系?当初期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这样问的时候,他是抱着一个护教的理念,强调基督教 信仰的认知核心,是在于信心,并在某个层面上超越常理,有 时也不被一般的“自然道理”(natural reason)所接受。这个 问题,除了要辨别两者的不同,也要同时质问(或询问)它们 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应该有什么关系? 雅典和耶路撒冷,一个代表世界,一个代表天国;两者 就真的完全相异,没有一点相似、没有一点可以碰撞出火花的 接触吗? 如果没有,基督的教导是否只是一种停留在教会里的宗 教语言,在其超然中缺乏与实际生活挂钩的能力? 如果有,这个天国的福音,在逻辑思维、道德理念和价 值观上,要如何在 “声音” 众多(有时候混乱)的世界里不 被淹没,反能牵动它们与福音相遇,带出福音背后的圣洁超 然? 这些问题在谢木水博士丰富和多元的文章里,得到充分 的提示和指引。谢博士从公众伦理的角度,构思许多可行的例

9


子,让基督的救赎之道,回应众多公众所关注的共同课题。 这些深具洞察力的讨论,让我们看到一种盼望,浮现在不 容易解开的问题之中,提醒我们在这个似乎无望的世界里,仍 然具有艾略特(T. S. Eliot)所说的“神圣”一面;毕竟,这个 世界是依靠上帝的支撑,其中无论如何都有上帝的踪迹可寻。 上帝耶稣基督在两千多年前的道成肉身,已经告诉了我 们,人与神的关系在历史的时间和空间里,不能避免人与人的 关系,也不能回避那在人性中最深刻的关注。不论这种关系和 关注,在世上众多“声音”中如何表达,都给了我们“道成肉 身”的机会,来刻画出一幅基督徒入世和出世的画面。如果忘 记这点,或忽略其中的意义,基督教信仰在不知不觉中,将 会失去其道德资源(moral

resources),对话和见证真理的能

力,也将被削弱。 这正是为什么奥古斯丁神学传统强调“公众生命神学” (the theology of public life)的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谢博士要通 过“公众伦理”,再次提醒我们耶路撒冷和雅典,是有一种特 别的关系,就是一种救赎性的关系。

章剑文法政牧师(博士) 新加坡圣安德烈座堂

10


序言二 过去三十年,我从香港到台湾、由台湾返回香港,从香港 到北美和欧洲、再由西方回香港……2009年到了南洋,并以此 作基地,往返过去的足迹、探索可能的仄径。体会各地曾经相 遇的华人信徒,带着相近的肤色、语言和习俗,有相同的信仰 启迪,各自而又普世地在身处的地方思考信仰的意义、实践的 抉择和代价。 我说“普世”,因为神是全地、所有族群的主,定意救赎 祂的创造。无论身在何方,其子民理当以此为生活的憧憬和价 值。我说“各自”,因为一如新约全书中所见,各地教会面对 自身的处境,必须先谦卑而勇敢地面对,并理出及诠释各自的 问题,才能体会福音临在的大能和恩典,向处境内的同胞见证 福音。 在全球化、地球村的世代,族群之间以宗教、文化、学 术、经济等方面交流互动,更显出“普世”和“各自”相互不 能缺的现实。单讲各自和适切,毋视普世、纠结当下,容易落 入约化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桎梏,将信仰变成文化、族群或地缘 关注,至终为潮流所牵引。另一方面,只言普世,轻视各自, 不免陷入诺斯底式的信仰形态。不经消化地接受和重复西方学

11


统的议题、语言、关注和解答,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鹦鹉学舌, 对在“ (非)人道现场”挣扎的群体丝毫没有帮助。 在这本书里,木水兄将普世的“福音信仰”与各自的“ (非) 人道现场”连结,以“公众伦理”的视镜切入,以“临在”坚持 教会肩负向社会见证和实践信仰憧憬的责任,努力实践道成肉身 的信念,难能可贵。 这书带来的启发和感动,在于木水兄对其所在地之历史传 统和处境危机之阅读和论述。字里行间,尽是对育养他生命的 地土和脸容之叮咛和关爱,致力开垦一条河道,让活水滋润其 上的生命。书页之间,见证他对教会群体的期许和诤言,希望 唤醒教会有勇于入世的承担,更具甘于出世的灵性和清醒。 我以为,这书既是伦理实践的尝试,也是诠释和实践福音 之展现。无论是信徒与否,读者必会受益木水兄对议题和相关 研究的掌握和演绎,更为福音的恩情所感动。

孙宝龄博士 新加坡浸信会神学院院长

12


导言 入世不属世~基督徒的公众伦理 举世闻名的台湾导演李安所执导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荣获奥斯卡2013年最佳影片。 片中成年的男主角Pi对访谈员娓娓道来一个奇幻故事。一 个完全属于他和一只老虎的故事。影片的起头,男主角接受私 人访谈,遂而向访谈者娓娓道来他那传奇般的故事。 少年的他,父母为生计而打算离开印度移民北美,全家乘 上货船,远渡重洋。在无边无际的大海洋上,却遇见狂风巨 浪,货船不堪风浪而沉没。少年Pi在茫茫大海上与家人生离死 别、与动物求生共存、与自然搏斗挣扎,经历天马行空般的旅 程,最后奇迹般生还。 在结束时,成年的Pi说了另一版本的故事。这次,一切听 来都比之前的那个来得符合常理常规,正如报章上读到的新闻 一样。最后,男主角问访谈者:“你相信哪一个故事?”这问 题给观众留下一个思想的空间,人活着能不能没有信仰?信仰 必然违反常规与理性?无论如何,那访谈员选择相信第一个故 事。

13


然而,对一个世俗化社会而言,信仰是违反理性的选择, 信仰因而不符合要求客观理性的公众标准,所以信仰是出自个 人的选择。这是世俗化(secularization)的结果。但什么是世 俗化?世俗化是五个世纪以来现代化(modernization)进程的目 标,为要实现以人为本、注重此世、非宗教化的理性社会。

福音信仰的世俗挑战 不过,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难免面对世俗化的两个矛盾:一 方面,世俗化提倡人本或人道精神,积极实现民主社会与个体 自由,却逐渐失去群体凝聚力与道德约束力;另一方面,世俗 化因只注重此世而掏空宗教经验、价值与传统,结果难以克服 现代人自我中心的欲望与放任。 教会作为世俗社会的成员,应当如何面对世俗化的挑战?秉 持着主耶稣教导的“入世却不属世”的精神,基督教信仰向来与 世俗主义有着密切的对话,亦在不同的处境下对世俗社会发出先 知先见之言。从这角度而言,基督教会强调信徒必须“入世”的 世俗性(关心今生此世),同时也警戒信徒追求“不属世”的超 越性(关心永生他世)。透过信徒的日常生活,福音信仰临到这 世俗世界。

14


但是,“入世却不属世”极其容易成为教会与信徒空洞的 口号。试问每日身处俗世洪流之中的信徒,是否可能幸免于世 俗化的影响?我认为任何时代的基督门徒都面对世俗化的危 机。在这里,使徒约翰所见证的耶稣,在被卖的那一晚为教会 的祷告(约翰福音十七章),就显得意义非常:首先,门徒胜 过世俗是因为他们属于三一神(十七1~5);其次,门徒胜过 世俗是因为他们被三一上帝分别为圣(十七6~19);最后, 门徒胜过世俗是因为他们靠着基督合而为一(十七20~26)。 处于新千禧年的教会,唯有竭力靠着基督,持守在圣灵里 的合一,才有胜过世俗的力量。然而,这里要说明的是,“胜 过世俗”不是消极的批判、抨击或反对世俗世界,而是教会群 体与个体清醒地(罗马书十二3)分辨世俗的价值,从而积极 地参与社会文化的建设,为要诚实地运用上帝所赐的资源与才 干成为他人的祝福。 1 因此,父上帝在基督里透过圣灵所设立的教会,必然肩负 起对公众的责任,这是福音群体对公众的委身,更是福音信仰 者进入社会的公众伦理。当代基督教伦理学家约翰.尤达(John Howard Yoder),给福音信仰的公众性提出以下的伦理纲要:2

1

Oliver O’Donovan, The Ways of Judgement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2005).

2

John Howard Yoder, For the Nation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97), 26.

15


因着人唯有透过道成肉身的基督才能认识上帝, 具体实在的人比抽象超空的概念来得重要。 因着上帝透过公正准则判断是非对错, 制度化的政体比任意性的暴政来得可取。 因着人子是为着失丧的世人而来, 我们应当捍卫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因着上帝的呼召叫我们得自由, 我们必须维护家庭、教育、艺术、科学、宗教与文化的自由。 因着上帝呼召我们成为一群,个人的权利不应当超越个人对群体的责任。 因着教会认同多元的恩赐,执政者也当认同政教的分别。 因着教会以启示(真理)为基础,社会政策必须透明与光明。 因着基督门徒是仆人,掌权者也当受法制规范与约束。 因着教会是普世合一的,公民社会对其他区域的需要不当置之不理。 因着恩典胜过审判,执政者在任何时候, 除非没有其他的出路之下,才可使用暴力。

16


可见,基督的门徒对公众道德的委身是责无旁贷的。这是 本书对世俗世界最深的关注。它出自一个福音信仰者,在过去 十余年观察社会脉动,目睹世俗世界在科技、经济、教育、宗 教、政治、苦难与文化等方面的转变,遂以文字讲述生命存在 的价与值、人性深层的爱与怕、儿童德育的成与败、社会繁荣 的得与失、政教关系的离与合、以及移民生态的散与聚。

福音信仰的世俗见证 为了让读者更容易阅读这本书,容许我先在这里解释本书 的主旨为何。本书《公众伦理:当福音信仰临在(非)人道现 场》的主要目的是见证:在日益世俗化的社会处境下,基督徒 能够入世而不属世,并且继续向世俗人见证福音真理。如此见 证基于以下五个信念: 一、尊重真理的公共性:福音是上帝在基督里给世人启示 的真理。真理必然符合个别的与公众的理性考验。所以,基督 徒见证上帝的真理,务求精确清楚、实事求是、客观从容。故 此,教会需要培育与装备基督徒知识份子和专业人士,在各自 的知识领域中整合信仰与知识,见证上帝是一切真理的源头。 二、汲取信仰的日常性:福音信仰的经验有神秘的和日常

17


的两个特质。但若要表达经验的世俗性,就要把信仰经验转化 为日常语言(language of everydayness),好让信仰感受生活、 贴近人性、更深入人心。有如灵修小品、职场圣徒、福音故事 等,让人感受并体验到福音信仰与日常经验是密不可分的。 三、见证福音的特殊性:从现代社会过度到后现代社会, 最大的特点就是后者包容不同的文化、信仰和语言在同一社会 中共存共荣。诚然,基督徒必须积极认识其他宗教,为要增进 理解、消除误解、杜绝曲解,进而维护宗教自由与促进社会 安定。但要谨防的是,福音信仰被简化为宗教,失去它的特殊 性,就是相信并跟随耶稣的崭新人生道路。 四、坚守教会的合一性:欧陆宗教世俗化的结果是信仰个 体化,不上教堂但自认有信仰的人为数不少;但非欧陆的宗教 世俗化,结果是信仰部落化,人人按照个别的需要选择聚会。 这尤其发生在更正教或改革宗的教会,只要某个教义解释、 或领导风格、或牧养方式稍有不同,就彼此分家而产生新的教 派。这是教外人给基督教会最严重的指责:基督教虽然宣扬爱 的真理,但是活出来的却不是爱的生命。有鉴于此,信徒与信 徒、教会与教会、宗派与宗派之间必须努力打破彼此的隔膜, 在真诚的对话之中增进彼此的认识,化解过去的误解和纷争。 只有相爱的教会与信徒,才可能让世人看见基督教会真是基督 的门徒。

18


五、爱人如己的道德性:任何宗教的基要主义都属于某种 保守主义,但保守主义的思维常常缺乏一种超越宗教、文化、 语言、民族的道德力量。基督徒需要持守爱上帝与爱人如己的 道德高度,在任何时候都以人为服事的对象,不应当按照福音 果效和信主人数,合理化社会参与的责任与行动。

世俗化的尽头是什么? 现代化社会是现代化进程下的世俗化社会。然而,世俗化 的尽头不一定是宗教、道德与人性的绝境荒漠。世俗化之下的 人性,经过物化、异化、除魅化,随即面临价值虚无与道德相 对化的人道危机。也就在如此境地,世俗人对灵性、他世、上 帝更是空前的渴慕与敞开。 从主耶稣教导门徒的祷告文,我们可以体会到神国临到世 俗的行动:“我们在天上的父,愿父的国降临,愿父的旨意行 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主耶稣延续犹太人信仰,说明上帝 是普世人类的父,并且天国虽超越世界,也临在世俗。故此, 上帝的子民(犹太人)应当跨出自己的国界,把天国信息带给 外邦,为要实现上帝透过选民在万民中掌权的国度。 可见,天上的父比世俗时代的你我更早临到世(俗)人。

19


可见,你我生活在凡尘俗世正是福音的禾场。可见,耶稣要他 的门徒入世,但不属世。可见,门徒的世俗生活正是世人看 见、听见、摸到的福音信仰。 或许,李安导演的电影成功折射了后现代世俗人对灵性的 憧憬与梦想。但是,上帝道成肉身进入世俗尘世间,正是神圣 与世俗会遇的定点,也是耶稣的门徒与世俗人分享属灵丰宴的 福音。 尔今,世俗世界走在价值崩溃的边缘,渴望超越物质的精 神,寻求超越此世的信仰。即便这世俗世界憧憬着是人道的理 想,迎来的却是非人道的现实。 本书给这些社会现实做人道现场的报导与观察。与此同 时,我诚心邀请读者,来跟随耶稣,进入世界,与世俗人同 行,分享父上帝透过圣灵在基督里给世人丰盛生命。 耶稣说:我来了,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 翰福音十10)

20


第1章 公众伦理

生命篇 现代社会为生命科学的自由与责任进 行的道德考量,宁可慢,不可错。为了人 类社会长远的幸福,政策制定单位与科学 工作者应当花更长的时间,在各个宗教、 不同学科领域以及本国社会处境之中吸收 各家见解,实事求是地定夺切合处境和人 性尊严的伦理原则。


现代社会奉行“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这道德金律。因此, 现代人相信生命无价,人人有责任捍卫每个人生存的权利、生 活的福利以及生命的尊严。可是,现代社会在权衡社会经济的 进展与提升生命素质的同时,却面对前所未有的难处。

何谓生命——生物科技的伦理设定 人道现场观察:3 过去20年来,新加坡致力于开发高科技研究项目,尤以生 物科技为甚。因着生物科技涉及许多敏感的道德课题,所以由 官方和研究单位组织了《生物咨询道德委员会》,目的是吸纳 各方各面的道德观点和伦理传统,以求在道德立场上有集思广 益、寻得共识的空间和过程。 《生物道德咨询委员会》采取咨询策略,与国家社会各宗 教代表在2001年12月27日举行了闭门对话会。如此文明理性的 对话实是公义社会之善举。该委员会也在次日公布其讨论结果 和发表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国策立场,点出宗教见解和国家政策 的微妙关系,如“宗教意见不会是影响政策制定过程的唯一因 素,政府必须以全国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过,政府将 尊重反对者的意见”。 3

撰自拙作,〈生物道德的最高原则〉,《新加坡联合早报言论版》,2002年1月9日。

22


生命篇 此外,委员会也指出各宗教代表对于“胎儿何时成为个 体”的课题持有分歧不一的见解和诠释(基督教、天主教与回 教),也有的不表任何意见(道教和兴都教),更有的完全支 持有正面影响的胚胎细胞研究(佛教)。 文中更见委员会再次强调国家制订政策不会以国内少数 (基督教、回教及兴都教教徒合计34%)服从多数(佛教徒占 43%)为基础而通过有关的议题。一个公义社会不应也不能忽 视少数人的意见,不然谁能确保弱者、边缘群体、经济效益低 落的少数人的生存尊严?况且国家政策的运作注重理性地分析 议题、客观地解决问题、有效地应对难题,如此理性社会更不 能忽视流传了数千年历史,由人类精神文明积淀而成的宗教经 验、道德原则和伦理实践等。

生命价值:宗教伦理的考量 英国伦理学家麦英泰(Alisdair C. MacIntyre, 1929-)指出现 代社会在制订伦理实践的原则之时,必须同时参考历史、文 化、社会、宗教、科学、哲学以及其他建设当地群体和个体的 文化因素。如此耗时费力的过程为要避免意识形态主宰国策、 良心与道德的局面。

23


至于借助生命科学的研究定义生命个体的形成,不可不留 意的是,科学理性是否有能力和权利做出伦理道德和生命价值 的判断。按照生物学知识领域的分类和层次(the category and hierarchy of knowledge),原子分子研究归属物理和化学的分子 生物科学的领域;其上为基因研究以及神经系统研究,属于认 知科学;更上层为生物活动、沟通、繁衍等的社会生物学以及 行为科学;顶层为文化、语言、经济、艺术、科学理论以及宗 哲理论的人文科学。 按此逻辑,越上层的知识就越有统摄性、涵盖性以及解释 性。可见,基因科学对生命个体成型的定义还需要参照其上的 知识领域,才不至落入廿世纪初期科学主义之偏差。自然科学 虽然促进对事物本质的理解,然而宗教文化却提升个体良知的 醒觉。故此,科学对事物的陈述,需要借助宗教对生命本质的 反省,让科学与宗教在交流、相辅和互补的共构关系中建立一 个道德社会。

科技统治的道德难题 社会批判理论学者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 1929-)曾经 指出科技统治意识的道德危机在于非人化的意识去除了实践和

24


生命篇 技术的差别,以致在具体使用技术的事情上,公众社会处于接 受科技信息的位置,而拱手把道德判断的实践与责任交给工程 技术人员,就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 科技统治之下,科学技术的实践不在公众社会中讨论其运 作原则,而是由专家们在学术会议上交换信息与意见,按其关 怀宗旨(政治的、经济的、或个人的)推陈出新,并且注入个 体的伦理价值观,再将议案交由国家政体与经济机关推广民 间。但是,依循经济发展合理化的过程,很多时候只由事物发 展的必然规律,如诉诸提升国家竞争力,来指导或定夺国策, 恐怕在科技带动经济发展之余,却难以促成一个精神文明丰富 的社会。

科学与宗教的共同关怀 积极而言,高科技与真宗教作为国民生活的双重宗旨,应 该是打造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伙伴。宗教作为道德教育的机关, 必然有其社会守望的功能和责任。 然而,千百年来,政教关系从来就不是自然而然的共荣共 存。相反的,历史上的政教关系经常充斥斗争、黑暗与死亡。

25


中古时代教宗挟欧洲帝皇以令诸侯,造成宗教战争、异端裁 判、黑白不分的混乱;以及廿世纪前叶纳粹主义利用教会为实 现统一欧陆的霸业而效力,以宗教名义与信仰理由合理化大事 屠杀犹太人的暴行。政治与宗教两者都是文明社会中不文明的 灾难。 故此,笔者认同1996年3月份在奥地利维也纳由各个宗教 拟定的《全球伦理普世宣言》的议题:没有信徒与非信徒在相 互尊重中的合作,便不会有民主;没有各宗教间的和平,便没 有各文明间的和平;没有各宗教间的对话,便没有各宗教间的 和平;没有一种世界伦理,便没有新的世界秩序。 宗教作为道德的监督机关,必须一致认同最低限度的共同 价值、标准和态度,在各个宗教传统中付诸行动。宗教伦理是 科技社会的另一参照点,免得世俗主义和精英主义假借科学化 约原则(Scientific

Reductionism),即单单以自然科学的原理

解释一切的精神与价值,借此抵消宗教道德的社会功能,进而 以非人性的自然原理制定社会政策。

26


生命篇 伦理思考:比慢的人文关怀 生物道德涉及有关生命尊严和价值的定位,是宗教最深层 的探索和反省。现代社会为生命科学的自由与责任进行的道德 考量,宁可慢,不可错。为了人类社会长远的幸福,政策制定 单位与科学工作者应当花更长的时间,在各个宗教、不同学科 领域以及本国社会处境之中吸收各家见解,实事求是地定夺切 合处境和人性尊严的伦理原则。毕竟国家的经济前景,若以牺 牲生命尊严为身体健康、物质繁荣的代价,而造成伦理道德上 更复杂、混淆的局面,确实是得不偿失之举。 使徒保罗提醒崇尚哲学知识和宗教经验的哥林多人:“我 们凡事不能抵挡真理,只能扶助真理。”(哥林多后书十三8) 什么是真理?在欧陆的西方哲理而言,人透过理性思维掌握事 物背后的原理,就是真理。在以色列的希伯来传统而言,人对 造物主的敬畏,推动他去探索一切受造之物的奥秘,以此为敬 拜上帝的行动。故此,真理不是纯理性探讨的对象,而是敬畏 上帝而有的求知态度。 一如科学界不可少的,是求知求真、实事求是的研究态 度;而宗教界不可少的,是敬神爱人、舍己为人的伦理高度。 然而,深受经济利益主导的现代社会是否可能实践如此伦理高 度?从现代社会每一天堕胎的实况,可见一般。

27


被放弃的人命:堕胎 人道现场观察:4 孕妇选择堕胎的行为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平常。2001年新加 坡全年有41,451个新生婴孩,共有13,140胚胎被堕, 换言之,被 亲生母亲放弃的胎儿占全年生育率的五分之一。十年后的2011 年,有39,654婴孩诞生,却有11,940被堕,亦约有五分之一的胚 胎的生存受剥夺。5以那十年的堕胎率计算,该城市失去至少10 万条生命,远比任何天灾人祸造成的人命伤亡更多! 以上据实报导,只述不评,是今日医学界的工作原则。但 读者您可看见五分之一的胎儿被亲生母亲放弃的人间悲剧?而 留给我们的忧患是,到底现代社会除了提升在政治、经济、教 育、军事、文化的能力水平之外,国民道德品格的培育又应当 如何建设? 从堕胎法律的分类而言,按照1997年《全球堕胎法律汇 报》6

将不同国家的堕胎法律,根据选择堕胎的不同原因,分

为五大类别:

4

撰自拙作,〈堕胎行为的道德警钟〉,《新加坡联合早报言论版》,2002年6月21日。

5

Cf. “Historical Abortation Statistic, Singapore,” in http://www.johnstonsarchive.net/policy/abortion/ab-singapore.html (Access on 21 May 2013).

6

参 Inter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 Vol. 24 (2), 1998年6月。

28


生命篇

29


新加坡的堕胎法案落入最后一种类别:只要在正式受孕的 24周内,孕妇有自主权,不必任何附加理由或条件,即可选择 堕胎。许多时候,面对一些道德灰色地带,立法机关不全然代 替人民决定,而由人民按照个别的情况和良心的尺度,在官方 合法的规范之下做个人的抉择。

法治的道德无力感 这一道德抉择的空间反映个人道德品性、操守和勇气,也 成为国家社会面对法律空白时,人们如何行使个人的自由、责 任和权利的道德指标。伦理道德水平因此不能单以符合国家法 律的规范就算“入格”,它必须是由内里的道德思维(或良 心)产生外在的道义行为,如此才能充分的满足道德伦理的条 件。 这里涉及一个典型的法律哲学问题:法律可以提升国民的 道德感吗?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道德观念是不可能被教育的, 而在教化之后的道德行为是属于教育和政治的结果,并非出自 人性自然的道德属性。

30


生命篇 以后亚里斯多德主张国家必须藉着法律建设城邦的社会秩 序,让人人得享自由,同时履行公民责任。换言之,没有法 律,就不可能有社会秩序。一方面,它维持人伦关系的基础规 则,让彼此的自由得到保护和监管;另一方面,在法案之中有 个人自由做道德抉择的合法空间。 堕胎是法律的或道德的抉择?对于建基于人本/自由主义 (humanistic liberalism)的立法机制而言,这问题尤其重要,因 其基本价值观是:人的生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有无上的价值 和生存的权利。 随即要解决的问题:到底胚胎是人吗?或是一个潜在的人 (potential

man)?还是一块类似某种器官的肉?抑或只是一

堆逐渐由简单到复杂,有生命潜能的物质?切除一个子宫内的 肿瘤和去除子宫内的胚胎有何不同?

人命的内涵与价值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呈现的现象在科学上有许多难以定夺的细 节,因为“生命”一词本身就附带许多有待深入探讨和理解的涵 义。法律的制定必须根据确凿的证据和明确的逻辑,由于胚胎生

31


命的界定处于不明确的状态,所以限定在某个孕期内(通常以胎 儿离开母体就不可能存活的时期,如24周为限),交由母体自行 决定。然而,若以胎儿离开母体后不能存活为堕胎的合理标准, 今日的医学科技能够延续6个月大的早产胎儿的生命,也许10年 后的科技可以保住更早产的胎儿。由此可见,胎儿的存活完全操 控于医学科技发展的程度。也因此,所谓堕胎的合理标准,并没 有确凿的医学支持。 人本主义期望以人内在的、天生固有(intrinsic

and

inher-

ent)的生命现象给予“人”定义,显然面临困难重重、力有不 逮的处境。有鉴于此,界定“人”的工作不能全然交托自然和生 物科学,而必须集思广益,与不同的宗教、哲学、文化以及其他 人文科学共同探讨,在人体的生理组织之外寻求作为“人”的具 体含义和价值。这对话与整合的过程漫长而琐碎,但为着人生命 的尊严和生存的前景,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堕胎抉择的考量标准 看看时下堕胎的道德决定,就能感受课题的严重性和迫切 程度。一般上选择堕胎的道德依据,从以下的说法可见一般, 如:目前已经有足够的孩子,不想再添丁了;为避免家庭的经

32


生命篇 济和工作前景受影响;又有的因着两个孩子的年龄太接近而不 够理想……等。然而,凭着这些理由,足够构成剥夺胎儿生存 机会的道德理由吗? 显而易见,选择堕胎的大前提都系在一个骨节眼上:到底 这生命临到我(或我们),带来多少的经济负担?为何不愿意 勉强的承担多一个孩子(既然已经有了)的重担?答案是:经 济成为生命价值的判断标准!在法律容许的道德空间之中,即 使经过辅导员的开解,每50个打算堕胎的孕妇,只有1个愿意 改变初衷。 个体的伦理自由本来就必须具备更崇高的道德信念,预备 履行更美善的道德责任,但是却叫人看见一个个失去道德勇气 的个体,在经济压力和个人欲求之下低头,断送胎儿的生存权 利。 到底谁在生命价值的争战上是赢家?经济主义!谁决定了 胎儿的去留?经济主义!谁能够给予更大的经济效益,谁就是 赢家!假如胚胎已经“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具备作为人的 潜在条件,却遭受剥夺了其生存机会,那岂不是流了无辜人的 血?难怪经过了德国犹太人大屠杀事件的道德格言会是:“我 们的社会是藉着流无辜人的血而继续存在的。”

33


自由抉择的道德底限 事实上,赋予个人道德的自由选择权利可能建设一个公义 社会吗?美国伦理学家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1940-)认为 道德的自由主义(Moral Liberalism)对社会公义可以漠不关心, 自由主义使我们成为陌生人。因为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和独立 思想,我们拒绝向人有长期的委身。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充满 了多样欲望的超级市场。在当中,我们被鼓励独立,并自由进 出取回社会对我们所欠的一切。 故此,在法律和良心、个人与群体、自由与责任、自我与 舍己之间,我们必须提防道德钟摆的两端,在两端之间实践超 越自我的道德责任。 不少现代社会给予堕胎为合法化的个人选择。官方托付个 人自由和责任做道德决定的空间,也因而更加现实的可由此观 察到整体社会的道德氛围,并且预测未来面对其他边缘课题(诸 如安乐死、同性恋、单性繁殖、复制人等)以及社会成员的价值 取向、道德勇气和承担能力。 关于道德生命伦理,可能唯有在个体自由的空间中,出于 尊重生命和爱惜弱者的道德品性,履行爱人如己、舍己为人的 道德义务,才能塑造一个爱与公义的社会。可是,强调人人生 而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最吊诡的是,却发生各种违反基本人 道精神的事件。

3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