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 蟾蜍山特刊

Page 1

裡 去 ?

好 蟾 蜍 工 作 室 的 過 去 與 未 來

蟾 蜍 要 往

蟾 蜍 山 聚 落 的 土 地 爭 議 與 未 來 展 望

夢 裡 夢 外

蟾 蜍 山 聚 落 變 遷

臺 北 盆 地 的 歷 史 縮 影

0 8 5 蟾 蜍 山 特 刊


離開公館鬧區,從基隆路轉入羅斯福路四段 119 巷,向著 遠處的空軍基地而上,村落中的低矮平房交雜錯落於蜿蜒小徑 旁,如綠茵般叢生不息。正如它複雜的聚落地景,蟾蜍山的歷 史悠久而交錯,其空間與聚落改變的過程,正是大台北 地區歷史變遷的縮影。

台北盆地的 歴史縮影 —蟾蜍山聚落變遷

歷史文化專題

1

清代.漢原交界

蜍山的重要原因便是清領時期所留下的農業腹地與水利

蟾蜍山位處台北南緣的丘陵,為連接景美與新店地

設施。1913 年,為了有效研究病蟲害問題,農試所的

區進出台北盆地的唯一要道,這裡的隘口地形提供了軍

昆蟲館(今台大昆蟲館)及昆蟲實驗館相繼落成。1928

事防守上的優勢。清代的台北盆地多為漢人的農耕地,

年,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成立,深入研究全台農業及

南側景美地區則為平埔族秀朗社所在地。彼時漢人移民

病蟲害問題,農試場亦改名為「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

先後移入並設立林口庄(今水源地、公館一帶)、公館

所」,不同於過往屬於民政部殖產局,農試所直隸於總

庄(今師大分部一帶)作為開墾及貿易之用,然他們時

督府中央研究所,掌管全台農業事務,此時,大量的官

常與秀朗社民發生衝突。乾隆元年(1736 年),清廷

方建築及農業宿舍取代了農場,亦確立了蟾蜍山的道路

為防範漢番衝突及課稅納糧,在蟾蜍山的 V 字型隘口

系統等設施(林郁文,2015)。

設立廨署,此即為公館地名之由來(林郁文,2015)。

戰後國民黨政府來台,接收了日治時期留下的農、

1765 年,瑠公圳完工,灌溉水路從大坪林出發,

畜、昆蟲等研究設施。在「農業培養工業」的政策方針

至蟾蜍山分為三條支流注入台北盆地,對當時台北的農

下,農試所早期研發的洋菇與蘆筍罐頭外銷賺取大量外

業發展及漢人開墾有重大貢獻,並使蟾蜍山日後成為日

匯,對戰後經濟有重大影響,亦影響了六零年代政府的

治時期農業研究的重鎮。

國際技術外援及農業外交(台大城鄉所,2015)。

日治.農業現代化的起點

戰後初期.台海攻防的戰略據點

日治時期,在南進政策的推行之下,台灣成為日本

蟾蜍山位處極佳的攻守位置,具備戰略價值,且日

戰略及經濟的重要農業研究及生產基地。1903 年,「臺

人在山中留有坑道,遂成為韓戰前後的重要通訊點及

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以及「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

空軍司令部所在地。1950 年,專職軍防通訊的「國防

校」(臺灣大學之前身)於蟾蜍山腳下設立,致力於農

部防空司令部」設立於蟾蜍山下,與專職民防通訊的

業研究及品種改良,後來亦增設了農、畜產改良以及養

圓山衡山指揮部形成了防衛台海領空的二元防禦體系。

蠶試驗等工作,成為台灣農業現代化之濫觴。選址於蟾

1953 年韓戰結束,防空司令部轉型為「空軍作戰司令


← 廣場望向蟾蜍山全景。 ↙蟾蜍山建築與巷弄景色。 ↓ 煥民新村房屋牆面。攝/陳磬揚

/ 傅典洋 /

部」以求攻防一體,並於美軍十三航空隊援助之下,於

民不得不轉入租金未必較便宜但環境較差的非正式聚

坑道內設立「聯合作戰中心」及通訊設施,以便聯合防

落中。而這時的蟾蜍山,適逢軍眷二代長大離家,或脫

空。

離貧窮轉入一般住宅,有不少空屋投入租賃市場,且公

1959 年八二三炮戰後,蟾蜍山漸取代圓山指揮所 而成為軍、民防合一的重要指揮所,為整合全台雷達、 監控臺海領空、指揮空軍作戰、統籌防空火力的要塞。 直至 1976 年美軍離開台灣前,空軍作戰司令部與十三 航空隊共同協防二十餘年並歷經多達七次空戰(林郁

館為連接當時工廠的重要交通樞紐,具有優越的居住區 位條件,便成為這些移民的落腳處。由於複雜的變遷過 程,蟾蜍山聚落有著多元的居民組成,包括日治時期及 戰後的農業技術人員、軍事成員與其眷屬、各地城鄉移 民,及日後的外籍移民等。

文,2015)。從以上敘述可以了解到,在國民黨政府遷

蟄伏在台北盆地角落,蟾蜍山雖然看似是個不特別

台後,蟾蜍山地區在冷戰時期極具戰略重要性。

顯眼的存在,卻在不同的政治經濟背景下扮演了意義深

隨著蟾蜍山成為重要的軍事據點,眷村亦在軍營周 圍建立。1953 年,軍方於蟾蜍山設立了克難乙、丙兩 村(後合併並改名為煥民新村),供給軍官幹部及部分 士官入住。然此兩列管眷村 [1] 並無法滿足當時大量的

遠的角色,同時也隨時代更迭不停地被重新定義與改 變,在這樣的過程中,蟾蜍山的地景、建築、聚落亦留 下不同的痕跡,形塑出我們今日所看到的多元紛雜卻又 彼此共存的歷史圖象。

軍民需求,因此有不少軍民於附近自建住宅(後被稱為 「非列管眷村」或是「自力眷村」),形成列管眷村與 非列管眷村的共生樣貌。

都市化時期.城鄉移民的安身之處 設立,大量移民湧入大台北地區, 然而政府無法提供 完善、合適的住宅及公共設施,在此窘境之下,城鄉移

參考資料: 林郁文(2015)。《蟾蜍山聚落保存運動:非正式聚落的公共性與邊界辯 證》。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15)。《聚落文化資源基礎調查計畫- 以臺北市蟾蜍山聚落為例》。委託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2

歷史文化專題

隨著 1960 年代中期開始的都市化、農業工業區的

[1] 列管眷村是由公款所建,且配住權益規範與管理、生活維護等皆由國家負 責。


攤開歷史的卷軸,蟾蜍山從清代到現在,從當初的 原漢交界、農業現代化據點、台海戰略基地、城鄉移民 的安身處變成喧嘩城市邊緣的靜謐角落,這些都印證了 蟾蜍山的歷史正是大台北地區發展脈絡的縮影。然而, 除了從大歷史來觀照蟾蜍山如何被不同時代的政治經濟 力量所形塑,我們也不妨將視野探進蟾蜍山蜿蜒的巷弄 中,跟隨居民走入記憶,看他們如何從歲月的彼端走到 今日。

農試所員工 胡開仁 胡伯伯是河南省人,於民國 37 年 來到台灣。他在茶葉公司工作半年後進 入農試所工作。二戰結束正值他從河南 大學農藝系植物病蟲害組畢業,當時的 農林處處長來台灣接收農業、畜產,帶 了很多大學畢業生來到台灣,而由於處 長與胡爺爺同鄉,胡伯伯也被邀請到農 試所任職。 在農業試驗所中,包含了農藝系、 園藝系、昆蟲系、農場管理系、畜產系、 農化系,以及胡伯伯所屬的植物病蟲害 系。在農試所工作的期間,胡伯伯發現 台灣的洋菇都是從國外進口,他認為如 果自己種植可以賺取外匯,配合以農業 培養工業的政策走向。於是他拿了五元 美金,請留學美國的朋友將洋菇寄到台

蟾蜍山 的記憶拼圖

灣。拿到菌種試管後,胡伯伯依其所學 試種,一兩年後終於成功。民國 45 年 時他受到農復會 [1] 補助,把試種經驗 寫成報告書,並巡迴全台各地向農戶加 以推廣。

/ 傅彥龍、蕭業庭、林慧慈、江毓婷 /

歷史文化專題

3

← 蟾蜍山巷弄景色。攝/陳磬揚


→ 2013 年 10 月 30 日,好蟾蜍工作室找美軍 十三航空隊成員 Kent Mathieu 回來跟曾經 幫十三航空隊開車的陳伯伯談過去發生的 事情。從左到右分別為 Kent Mathieu 和陳 伯伯。提供/好蟾蜍工作室

自力營造眷戶 陳伯伯 我們一進客廳,陳伯伯便操著濃厚的四川鄉音迎 接我們:「小地方啊!不要見怪。60 年的老房子,自 己蓋的,很老很舊囉。」 以前剛來到蟾蜍山時,後山是農試

年過九旬的他,民國 37 年隨中華民國空軍來到台

所的養豬場,那裏有一排畜產系的房

灣,一開始到岡山空軍基地,民國 47 年又因為八二三

子。而在民族國中前操場、胡伯伯的房

炮戰調動到位於蟾蜍山內的空軍作戰司令部。早在民

子對面,也有一個畜產系的養雞場。他

國 39 年,美軍第十三航空隊便已進駐蟾蜍山協防,包

現在住的房子原先也是雞飼料倉庫,後

括陳伯伯的許多軍人被派去擔任美軍駕駛,陳伯伯被

來畜產系搬走,加上農試所的宿舍不

派去替十三航空隊准將 Benjamin Davis 開車。那時美軍

夠,才開始把畜產系的房舍改建為宿

軍官定期與政府高官會晤,陳伯伯甚至有機會親自在

舍。胡伯伯婚前居住位於今日鹿鳴廣場

咫尺之遙看到蔣經國、嚴家淦等人。

的單身宿舍,而婚後搬到當時蟾蜍山山 洞外 [2] 給已經結婚的員工居住的宿舍。 在他印象中,山洞很寬,與房子差不多 大,裏頭都是水和雜草。後來軍方接收 山洞,於是胡伯伯就搬到現在靠羅斯 福路四段 119 巷馬路的房子,一住就是 60 年。

陳伯伯說,那時只有較早調來此地的軍人,以及 後來私下用錢換房子的人才得以在蟾蜍山旁的房子住。 於是,陳伯伯只好找了塊地自力建屋。「我在外國人 那上班,他們很多東西不要了就送我,我就裝在這間 房子裡。」物資匱乏的當年,陳伯伯以美軍的廢棄空 心磚當地基,一磚一瓦砌出迄今居住 60 年的老房子。 「以前山上都沒房子,我們搬來後就出現了很多 房子。」那時的公館不同於現今的房屋密佈與寬大的 羅斯福路,既沒有科大、銘傳小學、電力公司,羅斯 福路也只是條小路,舉目所及盡是稻田,瑠公圳徐徐 繞過蟾蜍山腳,百老匯戲院還只是公車停車場。他不 禁喃喃說著:「台北變得很多了!」 「這邊沒幾個老兵了,搬的搬,老的老,走的走 了。」歲月帶來變遷,也不知不覺帶走了許多人事物。 直到我們將要隨漸漸深了的夜晚而告辭,陳伯伯又從

↑胡伯伯手上拿著他在農試所工作時所著的《西洋菌洋菇培養法》。攝/洪姿宇

4

歷史文化專題

記憶醒轉,用濃厚的鄉音告別,「有空來玩嘛!」


列管眷戶 劉家 民國 41 年,擁有通訊專長的劉爺爺被調到此處的空軍作戰司令部, 與劉奶奶在蟾蜍山下落腳。「共有克難甲、乙、丙、丁四個村,我們

↓羅向陽張開手臂說道:「以前釣到 的土鱔魚大概這麼長,可以到十元 銅板這麼粗,很大隻,可以炒來吃 或烤來吃。」攝/傅彥龍

所在的乙村是個很小很小的眷區,只有 23 戶。」不只營區小,當時因 為適逢他們隨國民黨撤退來台,物資匱乏,房屋也是倉促搭建而成。 「什麼都沒有,沒有廁所,也沒有廚房,就是一間空空的房子。」竹 子骨架,泥巴牆壁,橫瓦屋頂,僅四坪的隔間裡就是一家人生活的空 間。 這樣的克難空間當然沒有自來水,洗澡要提著水桶到廣場的共用 壓水機汲水,提回家燒熱水。屋裡擺幾張床就滿了,只能在屋外就地 開火、吃飯。「剛搬來什麼都沒有,只有三排房子。後面有一個防空 洞跟高炮,前面一排日本時期留下來的日式房屋,其餘都是荒山,都 是蛇跟黃鼠狼。」憶及剛起步的眷村生活,劉奶奶不勝唏噓,「真的 很辛苦,太辛苦了。」隨著三個小孩漸漸長大,屋裡的空間更顯擁擠, 看著鄰居開拓荒山,他們也興起了拓建屋子的念頭。於是全家人拿著 鑿子,在屋後的山坡慢慢敲打石頭,挖出了加蓋的空間。「先蓋廚房, 民國 50 年左右才蓋後面的房子,一直開鑿到民國 53 年房子蓋滿了,

眷村中生代

就沒有再打了。」

綽號「白鶴」的羅向陽 [3] 是蟾蜍

身為眷村第二代的劉姐,回憶著童年的歡樂時光:山腳下的瑠公 圳既是灌溉用水,也是洗衣服、戲水游泳的地方,沿岸種滿桑葉與青 竹葉。那時候還可以到農試所蠶業改良場(今民族國中所在地)附近 撿拾被淘汰的蠶。「別的小孩都沒有,只有我們眷村孩子知道要去哪 裡找蠶。」小孩子也喜歡到處探險,從前台科大到臺大一帶全是稻田, 現在的校史館、傅鐘、舊體、振興草坪都曾留下他們的足跡。 早期生活雖苦,卻可以從字裡行間聽出他們對於眷村出身的驕傲、 自我身份的認同,儘管已經搬離眷村,心裏對眷村的情感及回憶卻難 以忘懷。

山裡較年輕的一代,再往下就沒什麼玩 伴了,所以他從小跟著大他五歲的「龍 哥」陳錦坤 [4] 等人一起玩。眷村裡的 小孩不分本外省,「大的會照顧小的」, 除了龍哥會指導他作業外,如果父母工 作晚回家、或是放學肚子餓了,他還會 去龍哥家吃飯。 休閒時的娛樂也是大家一起去。 以前芳蘭路都是回收廠,民國 70 年代 他們會到沿著辛亥路、和平東路檢拾鐵 釘和廢棄物,再到回收場換黑人牙膏 糖、麥芽糖或是錢。說到一半龍哥嘿嘿 笑了兩聲說,以前最常跑去台大玩,白 天有場地就打棒球,沒場地時就假勘查 釣鱔魚地點之名,行撿水溝裡的銅板之 實。白天在水溝釣鱔魚會被台大駐警隊

↑從左到右依序為劉奶奶、劉伯伯、劉姐。攝/傅彥龍

歷史文化專題

5

[1] 農 復 會 是「 中 國 農 村 復 興 聯 合 委 員 會 」(Joint Commission on Rural Reconstruction)的簡稱,該會 是民國 37 年在中(華民國)美政府雙方協定共同 組織的機構,職責在於為農村改革提供經濟與技術 協助,為中華民國行政院農委會的前身。 [2] 羅向陽,民國 64 年生,老家在苗栗,國小四五年 級才搬過來。因為剛來蟾蜍山時身穿國術團的白鶴 衣服,所以綽號叫「白鶴」。 [3] 陳錦坤,綽號「龍哥」,民國 59 年生, 三四歲搬 過來。父親為黑龍江人,母親為花蓮阿美族人。


城鄉移民 葉家 葉媽是新竹客家人,民國 47 年到公館的公車總站上班,也因此邂 逅了擔任車掌的葉伯伯,婚後原先在現今的百老匯戲院租房子住。他 們下班後總會在公館附近散步,也因此注意到蟾蜍山這裡,經由住在 這裡的同事介紹後,就買了一間由軍人自力營建的空房子落腳。當初 屋頂是磚瓦,後方是竹編斜屋頂。民國六十年代因為三個孩子都大了 住不下,便自己在房子後方蓋了廚房。七十年代時,看見眷村居民有 人在加蓋樓房,便跟進加蓋二樓。 彼時,瑠公圳還沒有被道路封起來,「現在馬路的三分之二底下 都是瑠公圳。」水用來灌溉農試所的田,水質清澈,居民都會在河裡 游泳、洗衣服,小孩也會去那裡玩。約莫一公尺深的水,在上游碧潭 水閘門開的時候卻也湍急的很,曾經有小孩玩水被沖走,還好沖到附 近營區時被站崗的士兵救起。以前從這裡放眼望去都是田,孩子會到 田裡頭玩,抓蝌蚪、捕青蛙。從蟾蜍山廣場出去拐個彎,在現在靠民 族國中圍牆處有黃昏市場,這附近的人會來賣菜、豆花、蘿蔔絲餅、 爆米花和玩具,是小孩子期待的去處。 趕走,所以一定要在晚上拿著手電筒釣 魚。夜晚時分,頑皮的孩子還會拿著過 年存下來的鞭炮、水鴛鴦去戲弄在樹下 卿卿我我的情侶。

一開始葉媽和先生辛苦地輪班帶小孩,後來葉媽也開始幫忙鄰居 和同事帶小孩,算一算曾經帶過二十多個小孩,這些小孩大概都已經 是三四十歲的成人了。那時也會和鄰居一起到民族國中跳健康操,七 月一起擺桌拜拜,有時還會和鄰居一起去郊遊。到了元宵節,小孩子

除了台大,生態資源豐富的蟾蜍 山周圍也是小孩子的樂園。瑠公圳還沒 蓋起來的時候,裡面一堆大肚魚可以 撈,還有珍珠胎(鯉魚)。靠蟾蜍山的 地方,平常他們總會巧遇沿著排水管 跑到家裡的白鼻心;到處都可以挖雞母

們會玩在一起,用奶粉罐做成燈籠提著到處繞。「以前電視很少嘛, 大家住在平房,一么喝就出去玩。」 在這裡住了五十多年的葉媽說,現代的公寓大廈,鄰居之間即使 彼此比鄰也不會打交道,不像這裡出門走動就能找人聊天,「住在這 裡很好,真的。」

蟲,或是抓甲蟲來玩「鬥甲蟲」,孩子 們到山上還會把縮成球狀的穿山甲拿來 踢。彼時,鄰近水田與琉公圳的潮濕環 境適於螢火蟲棲息,那時的螢火蟲多到 孩子們懶得抓。不過,羅向陽語帶可惜 地說,瑠公圳蓋起來後,現在一年只能 看到兩三隻。以前覺得沒什麼,現在反 而很可貴。

→ 葉媽與他的韭菜園。提供/好蟾蜍工作室

後記 每一次與居民的訪談,都帶領我們更貼近他們的過去一步,卻也更體會到歷史的 面貌龐大而複雜,難以只藉由大歷史來概括。訪談整理而得的庶民史,或許帶領我們 這塊土地上的人如何走到今天。於是,當人們想到蟾蜍山,就更能感受到蟾蜍山聚落 的歷史意義。在都市更新、國土活化大行其道的今日,在記憶貧乏的現代都市中,我 們必須透過努力的挖掘,尋回歷史人文的厚重質地,重新賦予人事物意義,正是在這 個意義下,蟾蜍山聚落給予我們豐富的啟示。

6

歷史文化專題

從不同角度反映未曾側身其中的這段歷史,如此才能在浩渺歷史中看見「人」,了解


座落在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公館校區後方,蟾蜍山

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後,於蟾蜍山設立了空軍作

聚落靜靜地守著過去外地通往台北市必經的關隘。這片

戰總司令部,隨之而來的軍眷戶也安置在此地,形成一

土地從清朝到今天,承載關於台北數不清的歷史記憶,

個個名為「克難村」的眷村,也就是日後「煥民新村」

居於其上的居民跟隨時間推移,組成漸有不同,直到六

的前身。未受到安置的軍眷為求一席生存之處,在眷村

零年代左右大致呈現現今的分佈狀態。對於居民而言,

旁以廢棄的建材築起簡陋的房舍,隨著都市的發展,來

這裡不只是他們的居住地,鄰里之間深厚的情感、互助

自外地的勞動人口也在此聚集,形成現今蟾蜍山的聚落

的精神,以及這片土地長久以來累積的記憶和故事,皆

樣貌。

是獨特而寶貴的資產,更是他們難以忘懷的回憶。如今 蟾蜍山聚落面臨改變的交叉口,關於未來的發展或去

爭議的起始

留,各方仍有不同的想法和計畫。

1996 年隨著《國軍眷村改建條例》的頒布,煥民 新村納入第一期遷建安置計畫中,並預計於崇德、隆盛

歷史上的多元樣貌

新村國宅興建完畢後,讓眷戶遷入於該地。2000 年台

位於大安區及文山區,緊鄰台科大和公館商圈的蟾

北市都市委員會決議將台科大附近之住宅區、機關等用

蜍山,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歷史上經歷更迭與發

地變更為學校用地,其中包括了煥民新村、農試所(行

展。從清代開發以來,蟾蜍山即為重要的軍事防守之

政院農委會同業試驗所)及苗改場(行政院農委會苗里

地,隨著瑠公圳的興建、水利設施的發展,至日治時期

區農業改良場)眷舍,以及其他違建戶,共佔地 2.3 公

成為「農業試驗所」的所在處,當時的宿舍眷戶也因此

頃,會議結論內容更提及「校區土地的使用,限制僅能

留了下來,成為今日聚落的一部份。

做教學空間使用」、「本案須待安置妥當後才能進行開 發」,計畫案同時附有「安置居民協議書」,作為台科 大「先安置、後開發」的承諾。

保存運動專題

7


雖然一開始台科大原有預計做為安置的土地,但根

為 了 使 蟾 蜍 山 聚 落 得 以 保 留, 同 時 擁 有 後 續 活

據 2011 年 10 月監察院調查報告指出,後來「因原擬合

化、維護的可能性,好蟾蜍工作室向台北市政府將其

作之臺北市政府國宅處已撤銷,及原擬安置預定地業經

提報為「歷史建築」,2014 年 3 月文化資產審議委員

原管理機關變更為非公用財產繳回國產局等種種原因」

會組成之專案小組前往現場進行鑑定,當中的五位委

而無法作為安置用地,至此展開了台科大與蟾蜍山居民

員認為煥民新村確實有其文化資產的價值,但房舍本

間複雜的土地爭議。

身卻無絕對保存的必要。然而經討論過後,文化局終 在 2014 年 7 月確立將蟾蜍山列為「文化景觀」,且未

文化資產保存

來也「將在山坡地安全前提下,以自然生態、集體生

2011 年底煥民新村 39 戶眷戶搬遷至崇德、隆盛 新村國宅,地上物所有權人國防部於是展開眷舍拆除 之計畫,預計於 2013 年 8 月執行。為了保留當地文化 景觀及資產,特別是其獨特的山城眷村景觀、當地歷 史聚落的意義,以及生態樣貌等等,居民邀請了藝文 工作者、師生等的加入,組成「好蟾蜍工作室」,共 同爭取蟾蜍山的保存。過程中也有許多人提出聲援, 包括曾於 1987 年拍攝《尼羅河女兒》時至當地取景的 侯孝賢導演,以及作家朱天心、張萬康等人,皆對於

活記憶、學校後續活化運用為原則」。 2015 年 12 月 24 日文化局舉辦公聽會議,針對蟾 蜍山文化景觀之範圍進行討論,當地居民、學生及文 史工作者皆參與其中,希望台北市政府能達到完整保 存蟾蜍山的目標。然而後續其範圍的劃定於今年(2016 年)1 月 13 日的文資審議委員會上,通過了將蟾蜍山 聚落全區劃為「文化景觀」保存範圍內,當中涵蓋聚 落區、歷史農業區、軍事區與生態區。

蟾蜍山的保存表示支持。

↓空軍作戰總司令部設立後伴隨建立的煥民新村,現住戶皆已遷離, 僅留下一紙公文要求屋中物品清空。

想 像 共 享 的 未 來 — 蟾蜍山土地議題沿革

/董 音/

保存運動專題

8


↑「蟾蜍山大想像」活動記錄。提供/好蟾蜍工作室

回溯歷史脈絡,蟾蜍山上的居民其實許多都與舊時公務體 系有關,由於對遷台軍民的安置需要以及承接日治時期所遺留 的舊建築,山城之上有著日式西化建築、眷村低矮房舍以及依 傍山勢的自力造屋,多元並呈的景觀。然而,當初政府安置居 民的措施或受限於時代因素,或由於流程疏失,造成蟾蜍山的 產權問題一向曖昧不明,也埋下未來的土地爭議問題,紛呈的 房屋格式,也正成為產權界定混雜的最佳佐證。這次我們訪問 台科大邱奕旭副總務長、詹順貴律師以及好蟾蜍工作室的林鼎 傑先生來記錄爭議事件並討論蟾蜍山的未來走向。

惡夢的源頭:蟾蜍山土地問題的源頭與現況 整起土地爭議起緣於台科大校方所提起的訴訟案,在當初 台科大爭取蟾蜍山作為校地的時候,就曾留下一份安置居民協 議書,協議書中就有提到在安置與補償未完成之前,不會實施 強制拆遷。然而雖然一審法官認為校方應該信守當初與居民所 約定的安置承諾並判決台科大敗訴 [1] ,在台科大提起上訴之 後,兩造之間依舊對於這份文件的效力有所歧異,並將在法庭 上展開第二波攻防。 台科大校方認為,蟾蜍山的權利歸屬劃分破碎,不同區塊 有其特殊的法律地位以及處理方式,台科大當初所簽訂的安 置居民協議書中所承諾的安置,其實是承諾違占戶的權益,至 於舊有的農試所及農委會眷舍以及煥民新村並不在保證範圍之 保存運動專題

9

內。此外,台科大也曾經就農試所及農委會居民安置的承諾張 貼公告,發放補償金,也確實有部分住戶領取補償金之後搬離 蟾蜍山聚落,因此這次的訴訟並非是在沒有履行補貼前就進行 追討。另外台科大校方也提到,台科大作為國立大學,其實會

夢裡・夢外 —蟾蜍山聚落的


受到來自權責機關的督導,教育部等等中央主管單位對於校地 問題已經多次要求台科大實行排占作為,這次訴訟,其實也是 為了在排占業務上,宣示台科大有所行動的過程。 而在台科大所提出的上訴書中,也可見到校方認為原審判 的理由有前後矛盾的問題。上訴書中提到被上訴者—鄭燕阿 嬤,既已經是「無權」占用人,又能憑何「身份」、「權利」 成立「安置居民協議」之合約?因而提出兩方並無契約關係的 說法。此外台科大方面亦主張「所謂拆遷、補償安置,亦僅係 上訴人(校方)為圓滿達成撥用土地所為片面自願性提供福利 的措施,尚非被上訴人因此即享有得請求上訴人給付此安置、 補償費之權利」,且提出以被告居於原址三至五年,就可做為 安置之計畫。 不過對於同樣的一份安置協議書,詹順貴律師則有不同的 看法。他認為,正因為台科大是國立大學,應該更有良好的資 源去設計一份內容更加清楚,對象界定上不像現有版本一樣曖 昧不清的安置協議書,怎麼能夠反過來責怪居民不清楚自己在 不在劃定安置的範圍之內呢?而在協議書上簽章的居民代表, 在文件上的用詞是「現住戶」,意即在簽章的當下,居住在當 地的所有住戶,並不會有無法代表當事人鄭燕的模糊地帶,且 不強制拆遷亦不等同於安置計畫。此外,由於鄭燕的房子以前 屬於農委會管轄,但土地在農委會實施「就地改建」計畫前就

土地爭議與未來展望 / 蔣明翰 /

已經移轉給台科大,因此當時台科大為了補償損失,就應許鄭 燕能夠繼續住在原屋,不過十年過去了,台科大卻否認這個承 諾,令人費解。

↑蟾蜍山聚落現存的空屋之一,時至今日,仍有不少空屋內部的保存狀況並不盡如人意。提供/好蟾蜍工作室

保存運動專題

10


夢醒之後:土地爭議的共識、檢討與後續

「你有沒有想過,假設蟾蜍山是一個校園,他未來

幸運的是,在對待居民的手段上,雙方都同意要用

三十年後會長什麼樣子?你有沒有想過你要讓未來生活

比較人道的方式來處理眼前所面臨的困境。邱副總務長

在此的師生有一個想像說,這是一個很棒的,是山城的

在接受訪問的時候就提到,他同意在處理居民問題的時

一個校園」他認為,在蟾蜍山聚落的文化意義方面,軟

候,應該要顧慮到現實環境的狀況,好比即使台科大在

性的歷史意義當然必須加以建構保存,但是硬體的部分

這次的訴訟中勝訴,校方也不會馬上要求居民立即離

在保留狀態良好的建體之外,其實還是應該多思考與未

開,而是應當要給予適當的緩衝期,讓居民有辦法漸進

來使用者之間的連結,而不應該是純然以眷村的型態塞

式地找尋可以安身立命的場所。

入校園的規劃中。

對於土地爭議的問題,詹順貴律師更提到,政府常

下一個夢:生態聚落與環境教育

常以佔有公有土地的說法來指責百姓,然而在檢視這類 事件的時候,其實需要攤開藏在個案後面的脈絡才能論 定。我們也詢問他關於現有法律對於土地劃分以及公有 地佔用的規範是有漏洞,他則表示,我們在講「法」的 漏洞之前,最大的關鍵還是「人」。法律制度本身是死 的,而這個制度可以落實多少的關鍵則在於操縱這個制 度的人。

但對於好蟾蜍工作室的林鼎傑而言,空間的活化與 拆除之間則未必畫上等號。他提到有時候校方的思維較 為僵化,總覺得需要大筆經費挹注才能一次性完成翻修 後再來利用煥民新村的建物,不過就他個人而言,不需 要巨額金援,十萬塊就能完成很多事情,他舉例臥龍 二九也是由老師帶領學生自發性地進行營造,成果一樣 有聲有色。

建構夢想:我們想要一個怎樣的蟾蜍山

至於如何建構出山城的意象,他則提出了「生態聚

蟾蜍山的故事不可能因為訴訟的結束而結束,甚至

落」(eco-village) [3] 的概念,把生態與教育相互結合,

可以說一切才正要開始。不過問題是,到底人們對於蟾

並且用環境教育的方式進一步強化人與自然的關係。從

蜍山這塊土地的想像是否有所交集,以及,不同群體對

教育的面向切入,也避免用商業的眼光看待整體的營造

於蟾蜍山的想像,究竟有沒有辦法與蟾蜍山共生共榮。

成果,並能更拉近人與廣大山林的距離。

在我們對邱奕旭副總務長的訪談之中,我們也問他

對他而言,蟾蜍山現在的困境與未來的利用也並不

對於蟾蜍山未來利用的意見,他說道,現在所遺留下來

是相互脫勾的兩個概念。他認為要讓社會大眾關注居住

的建物,並不一定切合教學的需要,舉例來說,現有煥

權的議題,首先必須讓大家知道這個地方是多值得被保

民新村的格局較為狹小侷促,對於學生來說,一間間小

存的,讓人們進入蟾蜍山的歷史脈絡或者親自到蟾蜍山

小的街屋形式工作室或者一個寬闊的工廠,意義是不一

體會這裡的故事與人情的友善,自然就能讓社會認同蟾

樣的。此外,現留建築勢必需要修繕來維持它未來的使

蜍山,居住權的重要也才能得到支持,確實伸張。

用,然而同樣的修繕費用,如果用以興建一個新的、安

蟾蜍山自從九零年代被台科大爭取成為校地之後風

全的建築物,並且能夠帶來更長的使用年限,以生命週

波不斷,從不斷發散的歧異中逐漸收斂到「不會強硬地

期 [2] 的觀點,未必是比較不環保的作為。

驅逐居民」以及「只做低密度的開發與空間活化」兩個

另外他也提到,對於蟾蜍山的利用,如果是開放全

核心共識。然而,對於身處在校地、居住地與文化保留

校的師生在沒有提出整體性評估的狀態之前任意取用,

地多重身份的蟾蜍山而言,所需要的遠遠不止是這些共

那蟾蜍山的空間就會呈現點狀的發展模式,彼此之間關

識而已,要如何才能保存多元共榮的文化態系並且進一

聯不大,會是很可惜的事情。而對於劃設文化景觀的範

步昇華,讓蟾蜍山的風華再次活躍於台北的舞台上,而

圍,他個人也持開放的態度,但他也認為,在劃設文化

非隨瑠公圳的身影埋藏在重重的柏油路面之下,仍是有

景觀區的同時,應該要注重整體性。例如本次所要劃定

待校方、學生、居民以及政府,繼續努力的課題。

的文化保留區塊,卻漏掉具有歷史意義的台大管理學院 旁的美軍小教堂與俱樂部,如果以生態觀點而言,台大

保存運動專題

11

環工所距離蟾蜍山僅僅七公尺,比台科大校地距離蟾蜍 山還要接近,為什麼環工所也沒有被納入討論景觀與生 態範圍之內?

[1] 關於一審判決的更多資訊,可參閱這篇報導。http://goo.gl/RUOsaS [2] 建築物的生命週期(Life Cycle,簡稱 LC)就是建築物由出生到滅亡的時間。 而建築的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簡稱 LCA),就是由建材生 產、營建、運輸到建築物拆解、廢棄物處理等過程的環境衝擊評估 ( 如下 圖 ),亦即從建築物的「搖籃到墳場」進行全面性、系統性的環境影響評估。 資料來源:http://goo.gl/BrQKxC [3] 生態村為一個在世界各地新興的生活概念,其主要目標是讓社會與環境生 態更能永續發展,但缺乏清楚的定義。較著名的定義為 Robert Gilman 於 1991 年在其著作中所給出的定義,讀者可參閱連結。http://goo.gl/7UQQ7k


蟾蜍 要往哪裡去? —好蟾蜍工作室的過去與未來 / 洪姿宇 /

↑ 好蟾蜍工作室的旗幟。攝/陳磬揚

成立好蟾蜍工作室

與居民的互動和瓶頸

近幾年在蟾蜍山社區土地爭議出現後,舉凡公聽

近三年來,工作室在社區陸續舉辦各種活動,開始

會、記者會或協調會等,除了居民的身影外,還可以看

接觸居民。不過和外界想像不太一樣的是:林鼎傑並不

到一群新生代的社區工作者,他們努力說明、溝通社區

認為工作室是個傳統社運組織,而是用軟性、生活化的

的現況和困境。會開完了,東西收一收,社區阿伯阿姨

方式在社區內和居民互動。拍紀錄片出身的他選擇以注

們還熱絡地喊著他們的小名,他們是「好蟾蜍工作室」

重感受性、連結居民的方式來進行運動,比如邀請朋友

的成員。

在社區拍片,殺青後在社區廣場架起螢幕,播放社區故

斗轉星移,地景特殊、飽含歷史痕跡的蟾蜍山, 時至今日已經累積許多不同背景的居民來到此地,好蟾 蜍工作室發起人林鼎傑也是八年前( 2008 年)搬到這 裡的,一方面為了就讀研究所,另一方面是因為喜好靠 山、靠水的都市邊緣地帶。不過最初他與社區居民並沒

事,也在社區廣場設置菜園、架起瓜棚,揪大家來種菜, 還辦起一家一菜的活動,讓來自不同地方的居民端出拿 手好菜,彼此交流,聯絡感情。他希望透過增加互動的 機會,讓居民意識到社區的獨特性,進一步凝聚社區的 向心力,期待居民因此能慢慢開始自發投入社區工作。

有太深刻的連結,直到 2010 年底,煥民新村居民陸續

但這兩年來,隨著活動愈來愈密集,工作室慢慢發

搬離蟾蜍山,39 戶人去樓空。2013 年三月,拆房子的

現居民參與、發起社區營造的動力似乎沒有達到工作室

工人來了,敲打隔間、拆除門窗的聲音不斷傳入耳中。

的預期,因此也思考或許在文化景觀範圍劃出之後,鼓

林鼎傑開始思考,39 棟房子,聚落的二分之一夷為平

勵居民多討論社區未來的願景,希望以此帶起行動。另

地,巷弄紋理消失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外,工作室面臨的另一難題是居民的參與度有區域差

「我很難想像那畫面。我就想,如果未來每天回家 時看到那塊空地,我應該會責怪自己那時候什麼都沒做 吧。」

異,相較於地屬台科大的社區東側居民,地屬國有財產 署的西側居民比較少參與社區活動,一方面因為社區面 臨的急迫危機是東側兩戶居民被台科大提告,工作室的 訴求對象自然較優先是台科大,於是關注的議題不同使 得前來的人也大多是東側居民;另一方面,西側由於國

山豐富的過去,也開始尋求外援,和台大城鄉所的學生

有財產署讓居民承租土地,因此居民對於不須繳交租金

合作辦起測繪營,紀錄煥民新村空屋的狀況。2013 年

的東側感到不平衡。雖然西側是國有非公用地,暫時沒

五月,林鼎傑號召關心聚落未來發展的各方夥伴組成

有開發壓力,而東側現屬台科大的土地是國有公用地,

「好蟾蜍工作室」,希望推動煥民新村建築保留、活

居民有拆遷壓力,但兩邊關注的議題內容不同。在一月

化利用,以及維護蟾蜍山聚落文化歷史保存和居民居住

十三日文化景觀範圍已確定包含東西兩側後,工作室也

權。

期待文化景觀範圍劃定後能夠用更整體性的方式來思考 社區的未來,解決目前的瓶頸。

12

聚落發展專題

林鼎傑於是開始整理、搜尋文史資料,才發現蟾蜍


工作室與台科大的衝突與合作

群、煥民新村、自立營造戶。雖然這樣的說法有其侷限

好蟾蜍工作室在 2013 年以半年時間跟學校溝通破

性,畢竟社區居民組成其實頗複雜,同樣身為蟾蜍山

局後,於 2014 年初將煥民新村提報文化資產,並在

居民的城鄉移民、外籍社群等在這樣的介紹中被省略不

2014 年七月時,由台北市文資委員會將蟾蜍山指定為

提,但是為了讓大眾快速掌握蟾蜍山議題,所以工作室

文化景觀的部分再議。不過 2015 年五月在討論文化景

才採取這種溝通模式。林鼎傑說,現在社會大眾需要更

觀保存範圍的文資審議會中,校方表示希望蟾蜍山腳下

多誘因才能認同社區保存,不能只強調居民在這裡住了

地勢較低平的地方不要劃進保存範圍,以便學校未來開

非常久,還要讓社會明白此地的軍事協防歷史、自然的

發使用。此言讓工作室認為台科大仍然有意興建大樓,

特殊性,以及農業與水圳的形成脈絡,讓人們走進社區

所以八月文化局邀集現場會勘時,工作室在記者會上拿

親身體驗,才能更積極認同這個友善的環境。因此工作

出一張山腳下出現十層樓建物的假想圖,表達如果未來

室自 2015 年七月開始,舉辦多場自然體驗的活動,以

文化景觀保存地前面蓋了一棟大樓,情景將會多麽荒

社區內與周遭孩童為對象,帶領他們認識蟾蜍山的生態

謬。假想圖的出現讓校方相當不滿,由於學校不曾編列

與人文歷史,並與當地老人家互動,也間接讓許多在附

經費,當然沒有建築圖,認為工作室有誤導媒體之嫌,

近生活的家長認識到蟾蜍山的特殊性。

林鼎傑也坦承當時操作不夠細膩,應該說明清楚,當天

工作室現在也致力蟾蜍山的文化傳承,努力記錄早

也通知媒體報導時必須標明照片僅為示意圖。

一輩關於蟾蜍山的記憶。林鼎傑相信,在地脈絡是認識

不過工作室後來透過管道與學校高層見面,強調工

土地最重要的養分,唯有認識土地、感受地方的氛圍,

作室的立場不在於原樣保留每棟空屋,而在於社區感和

才有可能談論未來社區的發展走向,但這些老一輩的居

山城氛圍的維持,如果在蟾蜍山進行高密度、大尺度的

民可能幾年內就將凋零殆盡,因此他們需要抓緊機會與

開發,就算保留街道,整體感也會大受影響。工作室建

時間賽跑。

議,校地問題多年無法解決都市計畫「先安置後開發」

關於社區內的眉眉角角與居民間的人際網絡,工作

的要求、訴訟以及觀感的問題,不如就地安置居民,為

室其實是最清楚的。在這層面上,工作室扮演社區與外

都市計畫解套。未來劃入文化景觀後,將教學與社區結

界的橋樑,如今文化景觀保存區全區劃定,期待蟾蜍山

合,用更有創意的想像活化、使用空屋,還能作為學校

能往社區、教育、生態、歷史等方向發展,彼此互相結

相關科系的實作空間,對教學與學校名聲也有助益。在

合,例如大學教育走入具有歷史脈絡的社區進行實作,

這些概念上他也與校方取得初步共識,2015 年九月,

生態和社區共存,發展生態聚落等;工作室則擔任引介、

社區更進一步得到校方低密度開發的承諾。今年(2016

動員、溝通的橋樑。希望在各方努力下,這個承載台灣

年)一月十三號,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終將蟾蜍

歷史軌跡、小而靜美的山城聚落,能有新的生命和多贏

山聚落、生態區、軍事區、歷史農業區劃入文化景觀範

想像。

圍保存,使得工作室與校方能夠在更穩固的基礎上續談 聚落的未來規劃。

工作室定位與社區展望 在與社會大眾溝通議題時,工作室選 擇側重這裏的文化資產,並將聚 落簡單分成三個歷史疊 層: 日 式 宿 舍

聚落發展專題

13


蟾蜍山聚落鄰近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台科大),自從民國 89 年 10 月都市計畫變更為學校用地後,兩者間展開了一段綿延十多年 的恩怨情仇。除了台科大校方與蟾蜍山聚落土地間的爭議外,身為學校 一份子的台科學生們,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聚落空間的新想像 —台科大醒鳴社專訪 / 沈函儀、林泓堉 / 學生個體與蟾蜍山

作。醒鳴社成立於反媒體巨獸壟斷時期,當時有發行刊

目前台科大以醒鳴社為主要的蟾蜍山議題推動者,

物,為台科大唯一異議性社團。屆時醒鳴社尚未有明確

然而在梳理醒鳴社與蟾蜍山聚落的關係前,須先聚焦於

的社團定位,直到張耕睿接手後,才定調關注議題:土

個別學生與蟾蜍山的互動。以下將以陳乃嘉同學(建築

地、聚落,以及都市再生,現階段以蟾蜍山聚落作為投

系大四生)與林逸晟同學(工業設計系大四生)參與蟾

入最深的一處。除了社課的討論外,醒鳴社於 2014 年

蜍山議題的經驗為主軸,討論聚落與學生個人間的關

間陸續協助好蟾蜍工作室的活動,比如攝影展、工作

係。乃嘉於 2012 年參與好蟾蜍工作室的導覽,透過工

坊、以及與「華光 X 紹興 X 蟾蜍山――非正式聚落踏

作室的引介,她開始接觸蟾蜍山的居民,由於議題與所

查工作營」。逐漸累積的人脈成為醒鳴社傳承的力量,

學切身相關,所以漸漸投入好蟾蜍工作室。2013 年底,

逸晟表示:「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不是到底有多少人知

乃嘉發起校內連署處理空屋問題,並於連署的名單上找

道這個議題,而是找到真正有熱情的夥伴,而這是要很

到一群關心蟾蜍山的同好,透過臉書社團成立「台科蟾

久才可以醞釀出來的。」

蜍幫」關心相關議題。當時的議題關注的核心行動者包 括乃嘉和醒鳴社前社長張耕睿。醒鳴現任社長逸晟則較

學生群體與蟾蜍山:醒鳴社的參與

前兩者晚投入蟾蜍山議題。在某一次到蟾蜍山拍攝短片

隨著每一次活動的舉辦,台科大學生對蟾蜍山的關

後,逐漸開始對蟾蜍山生出興趣,隨後參與了多場好蟾

注由個人轉為群體,醒鳴社成為代表學生對該議題的發

蜍工作室辦的展覽,以及與紹興社區合作的活動。也因

聲筒。於此之際,校方對於學生的聲音,抑或醒鳴社的

此了解到蟾蜍山與自身關係甚密,自此投入蟾蜍山議

行動,又採取了何種態度? 2014 年下半,醒鳴社開始

題。

和校方課處室討論蟾蜍山議題,並主動接觸多位對該議

台科大學生最初是以個體的身份參與蟾蜍山議題。 然而,在 2014 年張耕睿接下醒鳴社社長之職後, 正式開啟了醒鳴社投入於蟾蜍山的工

題有想法的老師。根據逸晟表示,當時多位老師及學生 會學權部均曾對該議題保持樂觀態度,卻無具體討論結 果。有兩項原因造成無共識的討論:第一,校方與好蟾 蜍工作室的對立關係被概括為學生與老師的關係,導致 校方對學生及老師產生不信任感。第二,學生會學權部 成效不彰,僅一場關於蟾蜍山的公聽會無具體成效。

↓ 蟾蜍山全景。提供/好蟾蜍工作室

聚落發展專題

14


此後,醒鳴社開始反思自身與蟾蜍山的關聯。2015

放給居民,進行草根製造。具體來說,當學生進駐到這

年暑假,醒鳴社產生了在蟾蜍山議題中明確的定位。回

些空屋,有一個共同討論、工作的空間,可能是木工坊

歸學生本位,置蟾蜍山議題於「學習與學生權益」的角

或者工作室,能夠陳放各式各樣的工機具,此時比這些

度思考,有別於過去居於好蟾蜍工作室的協助角色。在

硬體設備更重要的是,有人進駐來帶領學生一起動手做

確立社團定位後,醒鳴社著手串聯校內其他社團,比如

東西,要有人教導居民如何使用既有的工具,不然也只

Dr. Maker 以及 Net Impact,試圖在學習的框架下,重新

是擺放在那,要有完整的社群形成,整個社居才能自立

思索大學與社區的關係。

地持續發展、運作。

對於空屋的發想 假設這些空屋能夠作為學生和老師的使用空間,師 生和居民必將互相影響。由於蟾蜍山是座山城,空屋的 樓梯、巷道和房子連結緊密,連棟比鄰的建築方式,每 個在這邊居住或活動的人都能看彼此,居民間互動頻 繁,有什麼事能第一時間互相照應,彼此間十分熱絡, 但相對的隱私性降低,哪一家發生什麼事大家都會知 道,屋內屋外都看得一清二楚。

當台科大把蟾蜍山的一些空屋經營成這樣的基地, 發產台科大的技術、並討論社會問題,定期舉辦工作 坊、講座或是比賽,把團體們邀來這個場域,共同討論 相關議題,不失作為一個與居民有良好互動,並具教育 性質的發想。

延續的難題 現今的醒鳴社勾勒出一個框架來討論蟾蜍山的未 來,在文化景觀保存的規範下,如何探索作為校地教學

舉例來說,當學生進駐並修復這些空屋,卻沒有跟

發展的可能性,並有機制地帶入學生社群,使居民、學

居民交流,久而久之必定會產生因溝通不良而導致的摩

生與環境達到共存。此外,他們也面臨著傳承上的問

擦。就如同過去寶藏巖居民跟藝術家之間的關係,由於

題,現存社員多為大四學生,他們作為進入蟾蜍山的第

缺乏友善溝通管道,而造成不少誤會和衝突。屆時學生

一小群人,憑藉著自身對於蟾蜍山議題和居民的熱忱,

進入居民生活空間,若無完善的交流管道,不去拜訪或

在繁忙課業之餘,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來使大家注意到

者建立橋樑,將引起居民的反彈和質疑。然而,當學生

這議題,將來又該如和處理與傳承過去建立起的龐雜背

進駐、社團活動開始發酵、茁壯,居民的生活品質就某

景資料,又該怎麼有系統地交給對於蟾蜍山有共同理想

種程度上會降低,有可能間接使居民搬離。但假設學生

的同學們。

不積極地與居民建立關係,上述情況有可能發生,拉大 學生與居民的距離。因此醒鳴社提出「蟾蜍仙人祭」的

聚落和大學共生的遠景

想像,建立完善的機制來彼此共生,當學生團體活動空

逸晟認為蟾蜍山既然作為台科大的校地,或許就該

間進入社區之中,或許能與居民產生良好的相互影響。

是一個學習的場域。學生們進駐空屋,利用現有資源活 化空屋,進而與居民間產生良好互動,帶動社區發展,

學生進駐的基地

從中學習到社會關懷、在地視野和實務學習。這些計畫

學生進駐蟾蜍山聚落的空屋後,能夠更容易跟居民

也希望有學生繼續熱烈的參與並討論蟾蜍山這個議題,

建立良好關係,進而發展成社團空間或辦活動的地點,

將醒鳴社所累積的種種傳承下去,否則這些努力極可能

學生和居民之間產生交流的可能性相當高,如此促進學

化為泡沫。若忽視蟾蜍山的歷史脈絡,直接將聚落剷平

生和居民間的溝通,並幫助居民產生對社區的凝聚力。

重建為宿舍大樓,會是十分可惜的。身為蟾蜍山居民與

醒鳴社合作的對象 Dr.Maker,應用國外的 maker 概 念來討論台科大和蟾蜍山,尋找社區和 maker 結合所產 生的可能性。假設未來所有製造技術和能力都能簡化, 好比樂高積木般,易於居民去操作、使用,將製造力下

聚落發展專題

15

台科校方的調和者,醒鳴社嘗試以學習為本位,提出另 類的校地想像,讓學生學習和反思許多社會上的議題, 也邀請每一位學生與居民來參與大學跟社區共生的未 來。


番外篇: 另個小小的蟾蜍足跡 ─試考證高等農林學校校門 / 陳柔安 /

↑ 圖二、校門截圖:由左至右為「測量實習」、「懷念的宿舍」及「自行車隊」。

在蟾蜍山的歷史記憶中,佔有幾格黑白畫面的農

首先,根據日本時代多張地圖及書面資料比對出的

業試驗所,亦是日本時代地圖或堡圖偶會出現的幾個

變革,得知:1903 年臺北農事試驗場遷至富田町,同

漢字。農試所鄰近的高等農林學校是臺北帝國大學的

年又改併為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1921 年整併入中

前身、是臺灣大學前身的前身。高農的日本校友曾於

央研究所農業部,1939 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

1978 年出版《榕畔會史》(榕畔會史:臺灣における

所;1919 年成立臺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1921 年改

高等農林教育のあゆみ),集結了許多高農的老照片及

制為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1927 年改名臺灣總督

資料,是研究這一地區歷史相當重要的著作。書中有張

府臺北高等農林學校,1928 年併入該年成立的臺北帝

題名:「高農時代的校門」(高農時代の校門)的照片

國大學。單位、制度、規模、農場範圍不斷變動,不過

特別引人注目。照片中的校門,看似與臺大自日本時代

地圖及航照圖顯示建築物和道路會被延用,因此基本上

設立的正門一樣是唭哩岸石材,且雙柱頭上裝球燈、右

農試所承襲農試場(以下泛稱「農試所」)廳舍、帝大

側有一扇門,中間則是一排學生騎著腳踏車。可惜《榕

承襲高農校舍。

畔會史》並未完整記錄高農校區,這張老照片激發了各 式各樣的疑問:校門是高農的正門嗎、右邊的切角頂建 築是什麼、校門對著什麼道路……透過其他史料的蒐 集,試圖為這些疑問解答,考證曾經聯繫臺大與蟾蜍山 的高等農林學校校門。

再聚焦從「臺灣舊照片資料庫」搜尋到的三張照 片,題名分別為:「測量實習」(レベリング實習)、 「懷念的宿舍」(懷カシノ學寮ヘ)、「自行車隊」 (自轉車隊)(同張照片《榕畔會史》改題「高農時代 的校門」)。出自 1928 年出版的不同的高農畢業相冊, 遂僅能確定照片均攝於 1928 年以前,實際年份不明。 兩根高的門柱、右側稍矮的方柱、左右柱腳的三角形石 砌 三張照片幾乎一模一樣!然而細看「高農時代的校 門」,會發現與另兩張有些許不同:左柱有無球燈、兩 根門柱的柱頭形狀、右側小木門的窗格、學生與腳踏車 身後有無山影。即便如此,三根石柱的設計太過相像、 高農校區不大也不太可能有兩個雷同的校門,便推估 「測量實習」及「懷念的宿舍」早攝於「高農時代的校 門」,且期間進行過整修。「高農時代的校門」的電線 杆配置也與另兩張不同、可能重新架設過,切角頂建築 則可能是拆掉板瓦建築(也許就是宿舍)後新蓋的。

16

番外篇

↑ 圖一、「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1921 年)截圖:漢字由 上而下為「高等農林校」、「富田町」、「農事研究所」, 右下角山坡為蟾蜍山。「農事研究所」幾個字下面的矩形建 築已拆除,再更下面的建築為「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昆蟲部」, 現今為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進駐使用。


← 圖三、農試所廳舍截圖:右圖為「臺灣總 督府農事試驗場創立十年紀念」(1913 年 ) 的照片,屋頂與左圖「懷念的宿舍」箭頭 處相同。假設校門位在連接農試所的路 口,會發現「圖一」之「農事研究所」的 矩形建築的方位與左圖箭頭的建築方位相 同。

接著,觀察日本時代其他學校的石柱正門多對著主

數的校園配置圖在同一位置都沒有類似校門的標示,但

要幹道,或可假設高農校門同樣通往校外道路。「測量

舟山路於 90 年代正式廢巷之前,1986 年建立的警衛崗

實習」及「懷念的宿舍」都顯示校門指向一條筆直的路,

亭(廢巷後先改作餐飲部,再改為小木屋鬆餅)顯示此

而中央研究院「百年歷史地圖」收錄最早標出高農校

處仍作為校門使用。而臺大部分系所網站上提供的,約

區的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1921 年),顯示高農主

於 1999 到 2005 年間的校區配置圖(依圖上的建物推算,

要的向外道路是連接農試所的幹道(今基隆路四段 144

該地圖的測畫介在生命科學館落成至新月台興建前)稱

巷)。再搜尋農試所廳舍的圖片,會驚訝地發現農試所

此位置作「舟山門」。假使考證正確,這連接臺大校園

廳舍的屋頂就是「懷念的宿舍」右前方的屋頂!把校門

及蟾蜍山腳的「舟山門」,經歷幾十年的社會的動與靜,

放在幹道上的假設亦符合地圖農試所廳舍的相對位置!

意外或不意外地與高農校門坐落於同一地點。農場的建

可見校門確實位在連接農試所的幹道上。

設須考量氣候、土木、科技、市政規劃等因素,而不同

確定了相對位置,再來要辨識高農校門位在幹道的 何處。從同樣出版於 1928 年高農畢業相冊的「從蟾蜍 山看向校舍及農場」(蟾蜍山ヨリ見タル校舍及ビ農 場),看起來毫無路障的幹道上唯有連接高農校舍的底 端(今臺大小木屋鬆餅)可能設有校門。雖然 1928 到 1935 年的帝大校區配置圖還明顯標出這裡有個校門, 但地圖無法看出校門的長相、同年代的鳥瞰照片也不夠

時代的政治更交錯作用,積累了臺大與蟾蜍山宏觀又複 雜的文化資產價值。曾經的高農校門,如今牽涉臺灣科 技大學、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等多個單位的 土地使用。業餘的校門小考證或可呈現一只蟾蜍小小的 足跡,若投入更多資源深入研究高農及農試場,不僅能 豐富蟾蜍山的面貌;對今日延續高農和帝大的知識的建 構,亦將有更真實的了解。

清晰,因此高農校門的存廢年份毫無線索。若「從蟾蜍

(寫作過程非常感謝吳鑫餘、呂其正、梁德莎的協

山看向校舍及農場」拍攝時高農校門還健在,幹道底端

助,但本文有任何問題應全由作者一人負責。)

左側的建築及電線杆似乎與「高農時代的校門」的右側 相像。(還有一張「從水源地看向本校校舍附近」(水 源地ヨリ見タル本校校舍附近)的 1928 年出版的高農 畢業相冊中的照片,相同位置上的白色色塊也疑似校門 的木門。) 最後,經過(不甚嚴謹的)考證,推測高農校門 (極可能是正門)位於現在小木屋鬆餅的位置。後代多

↘圖四、「從蟾蜍山看向校舍及農場」截圖:左下角 建築是與「圖三」相同的農試所廳舍,箭頭處疑似 高農校門,而後方的深色的高農校舍即現在的行政 大樓。

番外篇

17

參考資料: 高農與農試所歷史 http://goo.gl/a5JfYl 舟山路改巷 http://goo.gl/T1NUYA 臺大校園地圖 http://goo.gl/azLXUM 舟山門地圖 http://goo.gl/vyaZgj 圖片來源: 百年歷史地圖 http://goo.gl/uOor8S 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http://goo.gl/ssASRK


2008 年 1 月創刊

聯絡信箱| cpapercontribution@gmail.com

2016 年 2 月第 85 期

BBS 板 | telnet://ptt2.cc/consciousnes

創辦人 |孫有蓉

部落格 | http://cpaper-blog.blogspot.com

社長 |翁鈺清

臉書 |台大意識報

總編輯 |許哲榕

發行所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執行編輯|傅彥龍 蔣明翰

國立台灣大學第一活動中心 206 室

歷史文化專題|傅彥龍 蕭業庭 傅典洋 江毓婷 林慧慈

訂戶專線|張禎晏 0988709080

保存運動專題|蔣明翰 董 音 吳睿恩 蔡亦凡

訂閱資訊|半年五期/ 250 元

林庭葦 陳磬揚 陳志剛 林洳卉 社區發展專題|許哲榕 洪姿宇 沈函儀 林泓堉

意識報由一群學生獨立籌款印製,只有約三分

許毅全 戴劭芸 鄧諭暘 翁鈺清

之一的經費由學校提供,您的贊助會是我們很

番外篇 |陳柔安

大的力量,訂閱這份刊物或大小額捐款,可以

策畫編輯|洪姿宇

讓它多一點力量繼續走下去!

封面設計|劉書妤

第一步:將您的地址寄至

美術編輯|陳磬揚

cpapercontribution@gmail.com

圖樣設計|施東宜

第二步:匯款

訂戶業務|張禎晏

確認匯款到戶後,我們會以郵件方式送達,

會計 |翁鈺清

謝謝您!

印刷 |千業印刷

帳戶 |國立臺灣大學意識報社 翁鈺清 帳號 | 700 0001236 0588280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台大意識報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議事在台大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08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