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

Page 1


意識 焦點

事關兩百億國家計劃,國際學術醜聞台大選擇私了? 據台大工會表示,前年年底台大國際華語研習所前所 長蔡秀枝沒有提出任何不適任工作事證,便惡意資遣所內 鍾姓、陳姓幹事。經過一年多的申訴與訴訟,去年年底兩 人終獲台北地方法院判決勝訴,同時也是台大勞資爭議中 員工勝訴的首例。在今年二月四號行政大樓前的抗議中, 台大工會祕書陳梁政表示:要求校方重新評議 2 人考績; 檢討語言中心與華研所失職責任、懲處決策主管並公開道 歉;未來應該公開人評會、申訴會的決議,以及發言、表 決記錄,並納入工會和勞方代表決策。對此法院判決,台 大主任祕書林達德說,校方表示尊重、不再上訴,也願意

2016 年 1-2 月 台大新聞整理

賠償資遣期間的薪資並讓兩位職員復職。然而,在法院判 定勝訴前,台大校方在多次調解中皆不願承認錯誤資遣與 考核,並提出全然不合比例的補償金,終使受到不當解雇 的兩人救濟無門,只得走上訴訟一途。又,直至現今,校 方依然不願正視該所前所長蔡秀枝涉嫌失職一事。

勞動法規消失的校園?台大惡質解聘,職員終勝訴! 台大、科技部與經濟部投資合作的第一期「能源國 家型計畫」,為期五年,當中金額超過兩百億計畫,辦 公室研究助理呂錫民涉嫌在 2013 年間違反學術倫理,挪 用整理過後的研究成果,重新以自己的名義向國際期刊投 稿。而這樣抄襲、冒用的行徑直至今年一月中,美國的 《Retraction Watch》接露此醜聞,科技部次長林一平才表 示,事前科技部並不知情,已向台大請求相關資料並展開 調查此計畫的補助中是否有弊端待處理。台大則宣稱查無 呂錫民違反學術倫理的審查紀錄,可能是時任的計畫執行 長陳發林循法律途徑私下解決;並表明呂是約聘僱人員, 在其承認犯行後已免職。對於台大爆發如此嚴重之國際學 術醜聞,時任計畫總主持人李嗣涔(台大前校長)說,當 時因計畫即將結束,辦公室事務繁雜,對於未能及時向計

人文大樓修正報告案,審議順利通過! 經歷漫漫十年,去年十月底人文大樓第十案在都審、 文資聯席審議中修正後通過,而今年二月底的修正報告 案,設計方變更了建築物的量體與修正地下二層樓的設 計。會議中,多名委員就圍牆景觀與結構安全性向黃麗 玲老師與簡學義建築師提問與討論。最終,都發局長林 洲民表示:我的看法是這樣,我們委員不用放一百個心, 而是去讓結構技師擔一百個心,所以我認為結構就讓專 業去做專業該做的事情。此報告案順利通過,並要求設 計方在定案時,須一一回應當日各委員的意見。

畫主管機關科技部(舊稱:國科會)回報的疏忽並影響台 灣學術聲譽感到抱歉。

2008 年 1 月創刊

校對 |周思穎

訂戶專線 |張禎晏 0988709080

2016 年 3 月第 86 期

策畫編輯 |林慧慈 洪姿宇

訂閱資訊 | 半年五期/ 250 元

封面設計 | Ganzy 插畫小巷 創辦人 |孫有蓉

美術編輯 |傅典洋

意識報由一群學生獨立籌款印製,只有約三分

社長 |翁鈺清

圖樣設計 |施東宜

之一的經費由學校提供,您的贊助會是我們很

總編輯 |許哲榕

訂戶業務 |張禎晏

大的力量,訂閱這份刊物或大小額捐款,可以

執行編輯|傅彥龍 蔣明翰

會計 |翁鈺清

讓它多一點力量繼續走下去!

意識焦點|許哲榕

印刷 |千業印刷

第一步:將您的地址寄至

身體、性別與體育專題|羅盤針 林庭葦 李姿穎

聯絡信箱 | cpapercontribution@gmail.com

cpapercontribution@gmail.com

洪姿宇 吳研嘉 陳磬揚

BBS 板

第二步:匯款

洪于婷 許毅全 鄧諭暘

部落格 | http://cpaper-blog.blogspot.com

確認匯款到戶後,我們會以郵件方式送達,謝謝您!

邁頂計畫專題 |張禎晏 江毓婷 袁紘禮 陳品丞

臉書 |台大意識報

帳戶 |國立臺灣大學意識報社 翁鈺清

特別報導 |傅彥龍

發行所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帳號 | 700 0001236 0588280

校園意語 |翁鈺清 林慧慈 蔣聖謙 林庭葦

國立台灣大學第一活動中心 206 室

1 意識焦點

| telnet://ptt2.cc/consciousnes


體育課悄悄說:被看見與 /林庭葦 李姿穎/

鐘響,準備上體育課的學生們坐在舊體前面的階梯上,一群一群地聚在一起聊天談笑。 「喂,今天體育課上什麼啊?」A 用手肘碰了碰 B,如此問道。 「我記得好像是籃球吧。」B說著,心中漾起一股排斥感。他不喜歡打籃球 —— 更確切地說, 他討厭運動,也討厭體育課。 體育老師一如往常地點完名後,朗聲喊道:「兩個男生去幫忙借球。」那一刻,A 的心倏忽 動了一下,本想要起身,卻還是沒有站起來。他回想起高中讀女校的時候,只要體育老師一喊借球, 總是第一個站起來,一直以來都那麼地習慣。為什麼,為什麼剛剛沒有站起來? 接下來,同學們依照體育老師的要求進行基本練習,在籃框下輪流練習投籃。B試著瞄準籃 板中央的紅框,但進球數始終停滯不增。他對投籃練習感到意興闌珊,逐漸失去了參與的興趣, 只是站在一旁看著。 球場另一頭,A 也對乏味的投籃練習感到厭倦。「要不要來場三對三?」A 迫不及待地問正 在練習的大家,他已經準備好打一場酣暢淋漓的籃球賽。不過,在比賽進行的過程中,A 卻沒有 得到太多的刺激感,原本預期的各種衝撞,在今天的球賽裡卻沒怎麼出現。男性之間的攻守依然 充滿碰撞和侵略性,然而,當 A 持球時,站在前方的男生們只是張開雙臂阻擋傳球,並沒有要上 前近身抄球的意思。A 隱隱感覺到這場球賽似乎有點不一樣,卻又不十分明白。只覺得球賽的進 行,似乎不如在高中打籃球時來得激烈和痛快。 課堂將結束時,體育老師集合全班,拿出紙筆統計大家投籃練習的進球數。 「B,你投進幾顆?」「八顆。」 「大聲一點,一個大男生說話怎麼這麼小聲?」 「八 — 顆 —」B 加大音量,忍不住撇過頭翻了個白眼。 鐘響,同學們各自成群結隊地散去。 A 與 B 各自走往不同方向,心中卻一樣思忖著剛剛所經歷的那堂體育課。

C剛下課走進洗手間想洗手,正巧遇見 D。 「嘿,你們單號班上什麼,怎麼看起來這麼狼狽?」C向D問道。 「短跑肌力訓練……我真心覺得寒流來應該禁止在操場上課,超冷、風又大,我可不想在期末考 週感冒——微積分,唉……」D不禁嘆口氣。 「別想微積分了,我們去小福,聽說今天熱飲有打折喔。」C拉著D往小福走去。 C和D拿著飲料,找了個位置坐下。 「雖然都叫健康體適能,每個老師上的都不一樣呢。」 「對啊,像我們今天在新體比趣味競賽。聽說有的班一直上游泳……」身為旱鴨子的C感到慶幸, 卻也對不同的課程設計有些疑惑:「到底大一體適能課程可以帶給我們什麼?」 「反正學期都快結束了,還是看看下學期的專項體育比較實在。」D拿出手機開始搜尋。「你看, 有只開給女生的體育課,差不多快十門耶。」D開心地把手機湊到C眼前。 「D你這麼不想跟男生上課喔?」「也不是啦。總覺得有些不自在,可能是以前讀女校的關係, 都是女生的環境好像活動起來比較隨性。你不也念女校,難道沒有這種感覺?」 「剛開始的確不太習慣,但時間一長,束縛感也就消失了,不會特別想上只有女生的體育課。倒 是挺懷念在教室裡就能換體育服的情景,真的很方便耶。」C想起以前男老師們迴避的緊張模樣,嘴 角不禁噙著一絲微笑。 「不過只限女生,如果是沒興趣的項目也不會想選吧。」 「我仔細看看有什麼……體適能(一)?」「沒想到還有專屬女生的體適能啊……對了,照這 邏輯,應該也有只限男生的體育課吧。」C推測。「我看看……真奇怪,只有一門,難道前幾學期也 這麼少嗎?」C和D互看彼此。

2

身體、性別與體育專題


未被看見的我們 「體育老師們到底是怎麼決定課程的項目和數量的呢?」D 不解地問。 「不清楚耶……而且就算項目名稱一樣,每個老師的風格和教學內容都不太一樣, 評量方式和甜度的不同更是選課時不可忽視的重點!」C 特別向 D 強調。 「是誰剛進大學就一副雄心壯志地要把學校裡最重的課都修過一遍啊?」D 故意 盯著 C 把話說完,眼神有些嘲弄。「好好好,反正我就是菜大一不知天高地厚。」C 翻了個白眼,對 D 的揶揄顯然並不放在心上。「不管你了,我要來看這篇羽球評價文 ……這個好像蠻甜的,而且雖然是男女合班,但練習會分開。喂,這樣你要不要跟我 一起上?」 「好阿,反正我也不討厭羽球。」D 看似隨口答應,但其實很開心 C 的體貼和邀請, 「分開練習啊,那考試也分開嗎?」 「等我一下……對,而且男女的評分標準不同。」 「是喔,一定是女生的標準比較鬆囉,又是因為所謂的『男女身體差異』嗎?」 D 對於這樣的標準答案有些厭煩。 「誰知道。」C 聳了聳肩。「也許真的和性別有關係吧……看來還是有比微積分 更難解的問題呢。」

一直以來,運動便是一個高度性別分化的場域。

量的特質,而女性被賦予柔弱、需要被保護的意象,性別分

二十世紀以前,女性並不被允許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

化於焉產生。儘管老師秉持著人人皆能享受運動的精神來教

至 2008 年北京奧運,參賽者的性別比已經接近 1㡩1。不

學,某些時刻,不同性別的學生仍會因測驗評分或老師本身

過,體育選手的性別是如何被歸進冒號兩邊的?在性別的判

的態度而感受到無形的壓力。

定上,國際奧委會才剛於今年(2016)廢除跨性別參賽者必

既有的刻板印象之外,體育課中的性別分化現象尚有更

須接受變性手術的規定。縱使如此,運動中的性別分化仍清

複雜的因素。早期女性不被鼓勵參與體育競賽,設立女子項

晰可見,暫且不論奧運賽事的兩性二元劃分是否合理,即便

目具有提倡女性運動之意義;同樣地,亦有老師為了促使女

在體育課這樣非競賽的場合,也很容易看到單一性別分班、

同學主動參與體育活動,改變課堂上的籃球規則,甚至依據

男女不同測驗標準等性別分化的現象。從課程網中可以觀察

女性身體的生理週期設立女生的體適能專班,以鼓勵女性在

到,臺大原本單一性別的體育課班級型態,已於 97 學年度

體育場上表現得更為積極。這些單一性別的班級,未必強化

走向男女合班、分班並存;然而,就實際經驗而言,許多性

刻板印象與不平等;而男女合班之後,也不代表性別差異與

別分隔的現象,依然存在於我們的體育課。前述虛構的小故

不平等就此消弭。表面看來是形式的融合,實質上,分隔與

事或許可以令我們憶起體育課的共同經驗:習慣和同性朋友

差異仍然以各種方式呈現。

練習、女生在打球時被男生自願或依規定禮讓、男生被期待

體育場上,性別已是一個長久被關注的議題。然而,人

擁有較好的運動能力……以及其他種種被視為理所當然的

類身體的差異並不僅僅展現於男

「生理差異」。

別以外,以及其他擁有疾病、障礙、肥胖體態的人們,他們

若從體質而論,影響一個人體能的因素極為多樣,為何

的運動需求同樣是現行體育課制度必須重視的。因為,對許

獨獨以性別作為劃分標準?在學校裡,每位體育老師的教學

多人來說,自在地認識身體、任意地活動筋骨,從來就不是

風格與理念都十分不同。但訪談之間,大多數的教師都不認

一件容易的事。◆

為性別在體育場上構成問題──所有的測驗皆是依照體育組 的規定評分。制度上所設置的性別差異與人們思想中的性別 觀經常是相互流動影響的:當男性被期待具有剛強、充滿力

3 身體、性別與體育專題

女之間。被排除在二元性


二十世紀末至今,台灣的大學體育課制度呈現鬆綁、增加彈性的趨勢。在 1994 年《大學法》修訂、隔年大 法官做出釋義後,大學生必修四年體育教育的規定遭廢,2005 年又修法取消大學強制設置體育室。體育在高等 教育似乎面臨邊緣化危機,學者蔡博元曾推測 [1],體育室若被裁撤,國內大學甚至可能如同歐美、澳洲不再開設 體育課。 校方這端實際上給出了什麼回應?許多大學選擇保留了體育室;臺大亦然,且體育尚列必修,畢業規定要求 學生修滿四學分(預設兩年),其中一學分是大一「健康體適能」,另外三學分是選修的「專項運動學群」課程; 前者依科系、學號單雙數分班,選課時是必帶,「必修課」的味道較濃,校隊生則不在此限。總之,體育課仍是 學生普遍的經驗,而教師對身體的想像影響其看待體育課的定位及意義,也是性別、胖瘦、障礙等身體差異能否 成為可見之關鍵。法規逐漸放寬的過程中,體育課該何去何從?身體如何被想像、要求及塑造?意識報訪問數位 體育老師,試圖從他們的想法探索思考方向。

浮現異類的同類 反思體育課與身體想像

/羅盤針 洪姿宇/

以科學劃分身體,因材施教

因為骨骼、肌力體能上的差異有所不同,考試的標準就會調

「你們運動前會做一套完整的伸展操嗎?」台大體育老

整」。

師簡坤鐘向本報記者發問,簡老師對現行台灣體育教育多有 建議,指出學生上了十幾年的體育課,並未真正學到運動技

以包容回應運動需求

能,更沒有正確的基本認知觀念。他認為體育課應該帶給學

同樣在臺大教授體育課,蔡秀華老師對競賽及體育課的

生的是:正視身體活動的重要性。在學生成長階段應該主動

理念和想法稍有不同。

提升身體素質、維持好的生理機能,以面對更多養成教育學

蔡老師分享,國內有位年輕時成績已相當優異的跆拳道

習。

選手,教練及管理單位為準備奧運嚴格地控管,他的生活範

簡老師表示,理想的體育教育是分階段的。例如小學生

圍侷限在訓練中心,不能放假、談戀愛,導致後來該選手違

應依生理機能發育情況,安排適當活動頻率和內容,促進適

反紀律「出逃」……。

能均衡發展,不適合過多技能學習;青春期的國中階段則適

「他在比賽中極力打敗對手,最終卻讓自己被困住」,

度體能發洩、提升生理素質,養成運動能力、練習團隊合作;

蔡老師解釋,運動比賽是使人體驗巔峰經驗的機會,「巔峰

高中階段開始多接觸運動領域,找尋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

經驗就是你的身心經過淬煉到最高點,才有可能突破。」體

大學以建立終身休閒運動技能養成為主,進入職場前至少精

育課未必要完全走向此途,相對而言更強調身體的知覺,透

通五種運動。他近來也在管理學院 EMBA 中開設「運動健

過設計方法讓同學在課程探索自己的身體做得到、做不到什

康管理」課程,希望推廣理念給國人。這也關乎國家的體育

麼,並學習技能、培養規律運動習慣,建立有自信的身體觀。

競賽表現,兒童的基本能力不好的話,出現頂尖的選手機會

以蔡老師的體育課為例,曾有同學上大一體適能時反映

就少,體育課因而與運動競賽擁有共同的努力方向。

與男生一起上課有時沒辦法充分表達其體適能或參與,老師

談到身體差異,簡老師強調:「依生長規律、個別差異、

因此在專項運動學群開設女生體適能專班,除了安排皮拉提

不同目標,用科學的方法,因材施教。」其中因材施教的標

斯(pilates)等身體活動,也搭配討論運動性別專題。與 97

準是以「科學」的基礎,如男女身體生長規律本來就不同,

學年以前男女分班的健康體適能課程相比,更重視女性身體

所以體育課課程安排是不該限制男女,只有個別體能素質差

各年齡階段的變化,且是在專項運動中新增選擇而非強制;

異、頻率及強度之分,「因為生理和技能上的差別,在評分

目前選課時學生的性別仍是按學校系統依證件資訊帶入,因

測驗上會適當調整,像高爾夫球很重視爆發力,男女生理就

此不同性別有其選擇上之限制。

4 身體、性別與體育專題


曾因考量女同學特殊需求而開設課程的蔡老師又如何處 理跨性別議題呢?「如果老師能夠稍微包容不同的觀點,然 後替學生所處環境多想一點,其實可以讓同學很享受。」他 如是說道教學感想,也是受訪者中少數沒有表示「從未在體 育課遇過跨性別者」的體育老師,認為可透過共同討論正視、 回應跨性別同學的運動需求。蔡老師提到,體育老師配有一 本作為教學評量依據的手冊,其中明確分別男女學生,各項 運動亦有內部的規定,但這不全然是體育課種種性別措施如 選課限制、分別評量或練習的原因,老師會依專業做出分析 與判斷。提供正向的身體意象知覺,讓同學藉運動認識個人 身體特質,是體育教育的重要價值。 不只關於一個身體

異類浮現的體育課

另外,兩位老師在訪談中皆提到體育課團體活動的面向

前述提及法規的修改,引發臺灣體育界反思的聲浪,或

及社會意義。簡坤鐘老師就認為同學透過運動可以走入人群,

許恰是體育課走出追求標準身體的契機。身體的異類樣態提

運動規則也讓學生養成遵守社會規範:「比賽中犯規就是犯

醒著接近僵化的制度需要重新檢視,例如注射荷爾蒙的身體、

規,即使打破紀錄也不能承認,要接受失敗,重新再來。」

不願被二分歸類的認同、單一標籤下懸殊的體能表現,都對

運動教育啟發身體活動的能力、強體健身,更能減少社會醫

現有的體育性別分類發出質疑。部分體育老師也在擺脫性別

療負擔,這是老師認為體育課可能的社會貢獻。

化學生來測驗的思維。學生因異類身體而養成的運動習慣與

至於蔡秀華老師除了針對性別教學,也開設合班授課、

概念,值得教學者留意;而依前述跆拳道選手的故事,身體

以小組作業的現代舞,重視認為合班重視中不同性別互相瞭

素質較理想、運動能力較佳的校隊生、體保生,其體育經驗

解,營造分享的文化。回應體育課與競賽之間的關係,蔡老

可能也未必順遂,仍應關注。

師認為體育課安排競賽主要是為教導合作與團隊精神,學生

再回到體育課的去留,蔡秀華老師表示,體育教育幫助

也藉此學習應用其他知識,例如團隊戰術討論等,所以競賽

同學認識身體、增加生命經驗、學習健康知識,也是體育專

型的活動會應用在體育教學,增加同學的學習動力、人際溝

業人士藉教學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機會,在這層意義上,來

通機會,也讓彼此認識他人異於自己的一面。

自異類的觀點更有其存在、被傾聽的價值;多位體育老師提

兩人的敘述透露體育課不僅是個人身體的鍛鍊與挑戰,

到近年體育教育新興的健康管理,其標準是單一或多元—

更關乎互動、社交,上體育課的學生從未脫離社會。正因如

怎樣的理想身體才是我們接受而欲打造的?也與此有關。

此,討論體育課時應該想像的並非一具如在實驗室排除變動

哪天若浮現一批拒絕運動的異類,質疑健康和長壽之於

因素的肉體,而是混雜諸多社會成分、受各項人際關係牽連

理想生活的必要性,嘗試推翻將體育列為必修的制度,會被

的人們。人在社會影響下呈現的狀態與差異,是體育教育無

如何看待?或許我們嗤之以鼻,又或許我們終將承認,他們,

法完全忽視的。同時,身體與身體之間本來即帶有先天或後

也是同類。◆

天造成的區別,先天與後天也會交疊作用,如體質與飲食習 慣導身材的胖瘦、身體損傷在不友善的環境中成為「障礙」 等。若將這些「異類」的條件納入考量,體育課將更具幫助 學生認知身體、享受運動的潛力。

附註: [1] 蔡博元,〈「通識體育課程」抑「體育課程」〉, 2007 年運動知識學術研討會(5 月 27 日),真理大學, pp47-58。

5 身體、性別與體育專題


體育課,跨性別? /羅盤針 洪姿宇/

不過,性

看見跨性別

別關注組也強調,設置特別班是在執行上較

2016 二月上映的電影《丹麥女孩》再次將跨性別議題呈

為簡單的選擇,只在原有的體育班新增一個項目,沒有打破

現在公眾眼前,「被看見」對跨性別者而言相當微妙,這與

校園性別二分的制度。無性別分班的體育課在大環境中已是

「跨性別」一詞指涉對象的歧異性有關:並非所有跨性別者

趨勢,但考慮到港中大條件還未成熟,跨性別體育特別班是

都是想進行變性手術圓夢的「丹麥女孩」,有人服藥、有人

過渡政策,期待未來的追蹤瞭解可以為更進一步邁向性別友

鑽研妝髮造型或服裝;有的人將「跨」視為過程,跨過去之

善做準備。

後安於待在自己渴望的分類下,不願被辨別出「跨」的痕跡, 也有人就「跨」在社會二分的性別之間,明擺著「跨」的姿

運動、醫學與體育課:重探性別

態現身作為鬆動框架的武器。

除了體育課,隨著越來越多運動員公開自己的跨性別認

站在爭取權益的角度,呼籲「看見」未必是要搜尋出誰

同,國際運動競賽也愈加注意相關的人權議題。據英媒 The

的跨性別身分,而有期許社會將其納入人群主體、顛覆舊思

Guardian 報導 [2],今年(2016)年初,國際奧委會宣布變性

維的意義。制度與社會往往尚未意識到跨性別的存在,在臺

運動員無須再經過手術才能報名賽事、也將規定的施藥期縮

大,大一必修體適能已經從男女分班改為合班,專項體育也

短為一年,男跨女確認體內睪丸素低於特定濃度可參賽,女

新增合班課程,促進性別間的交流之餘,也留給跨性別一些

跨男則沒有限制。美國網媒 Think Progress [3] 則補充,十年

選課空間。然而不少接受本報採訪、在臺大執教多年的體育

前奧運首度給予變性運動員參賽資格,但須動手術改造生理

老師都認為自己沒遇過跨性別學生,有幾種可能的原因:如

並接受兩年的賀爾蒙療程。

前述跨性別者自己並不想被標識、跨性別者上課時偽裝成順

奧委會醫療委員會輔以醫學報告的建議對奧運改革有關

性別者 [1]、老師不具備相關認知等。

鍵影響,而港中大的作法也是配合既有醫療體系來判定資格,

合班體育課中仍可察覺重重的性別檢查,有老師認為男

顯示醫學與運動在性別層面緊密關聯。醫學一方面支持生物

女體能本就不同,依身體建立兩套標準及區隔是合理的,然

上男女身體有別,又承認性別的多種可能,尤其關於運動,

而體育課不只關乎身體,也是社會的場合,穿著、分組都會

比起生殖器,激素及社會性別形塑的生命經歷才是影響體能

影響跨性別同學的人際關係及自我認同。大學體育課對友善

與成績的主因;不過,仰賴醫療資源也有風險。生產相關知

跨性別並非沒有先例,本報為此跨海訪問近來在此議題頗有

識來增進對性別的瞭解之餘,不以競賽為主軸的體育課還有

進展的學生組織「性

條出路,即放下性別化學生的思維,如體育老師游添燈所言:

別關注組」。

「體育課是『我做出來』,只要做出來就可以評量了,學 港中大開放跨性別學生修習體育特別班 去年(2015),香港中文大學性 體育部達成共識,自 2015

生可以做出來達到要求就夠了,所以我把每個人當中性來看 別關注組和中大

的。」◆

2016 學年起開放跨性別同學選

擇不分男、女的「體育特別班」,同學就醫取得性別不安 (GD)、性別認同障礙(GID)等證明後方可修習。 性

別關注組在調查校園政策時發現,必修體育的性別

二元分班制度對跨性別同學造成很大的困擾(該校體育課皆 按原生性別男女分班),於是著手和校方研擬改革。「體育

附註: [1] 與跨性別者相對,指滿意自己原生性別及被賦予的社會性別角色之人。 [2] 引自《臺灣醒報》https://goo.gl/8RTx7z 原文:http://goo.gl/jMauCE [3] 原文:http://goo.gl/6AB0k4

特別班」原是中大障礙者體育專班之名,因此不會立刻暴露 同學的身份。

6 身體、性別與體育專題


“我有一個運動夢…… 我是重度肢障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沒有機 會上過一次體育課,原本以為在大學,我能 夠修到適合自己的體育課,沒想到,我還是 失望了,因為老師要求的每個動作,對我而 言,依然是非常困難的。我只能坐著發呆,

談適應體育的現況及其缺陷

依舊和以前一樣,什麼也學不到。”

跌撞的運動夢 /吳研嘉/

對於一般人而言,要站在陽光下跑跳是輕而易舉的事,

適應體育在臺大

可是,對某些身體狀況比較特別的人,這卻是一個遙不可

臺大的適應體育則分成「肢體班」和「生理班」兩個班

及的夢。運動之於身心健全的人,是無須爭取的權利。《國

級,目前分別由林怡秀老師、黃英哲老師授課,他們都接受

民體育法》第一條指出:「國民體育之實施,以鍛鍊國民健

了本報的採訪。生理班和肢體般其實沒有很顯著的差異,基

全體格,培養國民道德,發揚民族精神及充實國民生活為宗

本上只要持有身障手冊或醫生證明都可以加簽,不過依據選

旨」體育課因此成為各個求學階段的必修課程。但有些障礙

課傳統,肢體班的同學障礙程度通常較重,而生理班的同學

程度較重的障礙生,他們運動的權利卻經常是被剝奪的。事

中,則可能包含未持身障手冊者,如遭遇車禍、運動傷害等

實上,身障者和一般人一樣都需要靠運動來讓身體更健康,

等。

進而減低醫療支出;對於社會和個人都能有好的影響。被稱

原本專長是水上運動的黃老師,教適應體育已經很多

為罕病天使的前國民黨立法委員楊玉欣也曾表示,大家都呼

年,談起一開始接觸的過程,他說:「以前的課都是資深老

籲不要浪費健保資源,長照議題更是爭論不休,其實若特教

師教,他的專長是什麼就教什麼,可是不一定適合學生,後

生或老人能適當運動,就能省去很多醫療資源。[1] 在上體

來我發現氣功有很多可以幫助適應體育的同學,不管是先天

育課時,身障生亦應有與同學一起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的運動

疾病或是後天的傷害。剛好我來臺大之前在外頭有學過一

權,然而在許多障礙生的求學經驗中,體育課往往都只能在

些,所以就改練氣功。」老師特別強調「性命雙修」,身體

旁邊當觀眾、顧書包,或留在教室自習。

和精神要同時修練,「想法改變,才有辦法融入一般同學;

國內關於身障者的體育課自 1994 年政府訂定《改進特

想法不改變,就會永遠被獨立於同學群之外。」他認為,生

殊體育教學計畫》起開始推展,第一階段計畫包含法規制

理上的障礙不代表什麼,重要的是突破心理上的限制,打開

訂、課程與教學、評量制度、師資培育與進修等等;而 1999

自己的視野。

年規劃的第二階段發展計畫則將重點放在教學與策略、教材

肢體班的課程內容顯得相對活潑些,有伸展、柔軟度訓

與教具、輔導與評鑑此類有關實際執行面的規劃。各大專院

練、體育運動影片欣賞等,比較特別的是還加入「身障運

校在此波浪潮下,紛紛開設了「適應體育」— 一門讓身

動」—— 地板滾球的演練,讓身障生能對適合他們的運動

體有些不便或因疾無法選修一般體育課的學生修習的特殊體

樣態有初步的熟悉與了解。104-1 學期第一次開課的林老師

育課,是體育課制度為增進和保障身障生運動權的一個變革

受訪時坦言,教授適應體育對她而言是一項挑戰:「每次來

與嘗試。

上課,大家的體能狀況都不太一樣,我又希望同學每個禮拜 來兩個小時,就是要有機會做一些體能上的訓練,再來,同 學能做的體能訓練多有程度差異;有時候其實還跟心理狀態 有很大關係,所以在這個部分也不能太強迫。我會盡量去了

7 身體、性別與體育專題


◀Ꭹᣛ᱖᨟ഔਁ㡢░₊ ᙯਁ㡣ḑᚚⴧ㏧ṕ˘ ʬ㡦ዅᔀ⽆‫ٸ‬ぜ൷⸽㋬ ␹࿡฾ድ㋬Έ␹ḑʬ₇ ⼮ֽ㡦Ꮋ๻⁄␶ഥᬿՔ ௉୲⦎ӧ⽆ྭ㕴⒣ḑ⯑ ⁰ Ө ஖ ˆ㡦 Ⲃ ୪ ᴚ 㕴 㕇Ƣ 㡢ለข㡨‫ڝ‬ἤߦ㡣

解每個同學的接受度到哪裡,然後去跟他講說他其實可以做

境,以增加其身體活動參與機會,享受運動樂趣,進而提高

到什麼。」不過,即使面對這麼多挑戰,老師仍然滿腔熱血

生活品質。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是有部分學生的運動需求無

地表示,若有機會,她願意繼續開設這樣的課程,甚至想要

法被滿足,而因此選擇了免修?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體育

嘗試水中體育。不過,障礙生體能狀況特殊,授課風險相對

老師在特教知識及相關經驗上的不足與受限」,此現象深受

較高,這樣的想法雖立意良善,卻也意味著需要更多教學資

制度面因素影響。前述受訪的兩位老師都是體育專業出身,

源如助教或器材的投入配合。

要教適應體育之前雖然被要求修習相關的研習課程,但是研 習時數有限,再加上內容與教學現場面對的情況有所落差,

身體的差異,適應的成效? 適應體育課程致力於提供障礙生友善的環境,落實其運 動權利並發展運動習慣、嗜好,也有老師用心地以障礙者 為主體設計內容,帶入身障運動的知識和體驗。由此可見體 育教育面對身體差異時所做出的努力。但在教學現場還是有 些待改進的缺陷,由於全校生理或心理上不方便而無法選修 一般體育課的同學都集中在這兩個班級,所以個體間的差異 頗大,有人具備行走能力,有人必須坐在輪椅上,有人則連 基本伸展都無法做到。那麼,老師究竟會如何處理這些差異 呢?答案是只能「盡力」,老師會盡力在課程安排上符合大 多數人的運動需求,破除同學對於體育課的誤解,進而明白 自己其實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與形式和一般人一樣達到運動之 目的。但是,如果是很嚴重的肢障學生,他們就沒辦法照顧 到了,能做的僅僅是慷慨給出畢業所需的體育學分。這樣的 話,重度肢障生修這門課的意義何在?相較於在旁邊當兩個 小時的「觀眾」,恐怕依規定申請免修會是更具效益的選擇。 從問題走向理想

老師對於學生的病症和實際體能狀況難以深入了解,無法以 學理搭配實作達成最周全的個別化安排。一切只能靠經驗, 對於新進體育老師而言是個更大的挑戰。再者,教學資源的 缺乏,導致老師不知從何教起。兩位老師都有提到,唯有獲 得更多重視及資源,才能在課程安排上做更多努力,甚至在 中、小學實行適應體育,讓各學齡的身障生都有機會運動。 放眼全臺灣當前適應體育課程的實施,據聯合報報導, 連資源最多的首善之都台北市也只有 32% [2],關於師資的 訓練,撇除在職進修的體育或特教老師,僅有國立體育大學 適應體育學系的畢業生是在學期間受訓練的專科人才,理應 是供不應求,可是缺乏完善的適應體育推動計畫,導致專業 人才難以流入體制內,由此可知,政府現在對適應體育的重 視仍不足。正式的法案通過後,或能使得適應體育發展變得 更加成熟,讓不同狀況的學生,無論身體功能上有什麼樣的 限制,都可以好好地上一堂身在其中的體育課,感受運動的 愉悅,而不是自習、當觀眾,又或是永遠只能擔任裁判。◆

附註: [1] 楊 玉 欣,《 身 心 障 礙 學 生 怎 麼 上 體 育 課?》,〈 人 間 福 報 〉,2015。

據教育部 2015 年發佈之《適應體育四年計畫》草案,

http://goo.gl/mNgc3f。

適應體育課程旨在提供各類身心障礙學生適當的體育學習環

[2] 徐偉真,《沒一個縣市超過五成,適應體育做得少》,〈聯合晚報〉, 2015。http://goo.gl/rRM8DI。

8 身體、性別與體育專題


日不落頂大的去路

強弩之末的邁頂計畫 /張禎晏 袁紘禮/

自民國 95 年開始,教育部以五年為一期,每期各

時值 105 年,為邁頂計畫第二期執行時程最末一年,相

核撥五百億經費,分兩期推動「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

較於第一期相對穩定的邁頂經費補助,第二期教育部已逐年

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第一期計畫)及「邁向頂尖大

降低核定補助金額(圖二),或者透過延長計畫執行年限 [2],

學計畫」(第二期計畫),俗稱「五年五百億」或「邁

使邁頂補助經費逐年降低。臺大近期數年也因不斷縮減的邁

頂計畫」,期盼透過教育資源集中和大量經費挹注下,

頂經費而漸感財政壓力,面對日益擴張的經費需求規模,以

資助臺灣各頂尖大學國際化和培養學術競爭力,期待

及不減反增的學術競爭壓力,時逢大選過後的政黨輪替,使

由前端大學帶領臺灣的學術領域推向國際舞臺、強化

得預計接續第二期之後的「後邁頂計畫」藍圖至今仍塵埃未

臺灣高等教育,甚至增加產業發展的優勢和國際能見

定,邁頂計畫是留是走?校園內教學、研究與行政單位各層

度。邁頂計畫所費不貲,以 99 年為例,全臺高等教育

級人心惶惶,無不籠罩在「哭窮」的氛圍中,甚至國內大學

的所有支出中,邁頂計畫的補助就占了 5%,同年教育

已逐漸出現「併校」[3] 求經費的詭譎現象。在這關鍵的邁頂

部予所有國立大學的經常性補助也不過 32%,足見邁

二期末年的時間點,意識報嘗試透過訪談臺大校內各行政單

頂計畫於高教生態中的地位。

位,釐清邁頂計畫在校園中的影響,以及臺大如何應對第二

十年的邁頂計畫中,先後共有十二所大學(圖

期的中止。

一)獲得教育部每年共一百億的補助,臺大於前後 兩期皆被核與每年約三十億的補助款,並以「Block Funding」方式撥給經費,意即讓各大學得根據自身需 求和目標,自行決定如何分配、使用此筆鉅款,因此 臺大設置「邁頂計畫諮議委員會」,由校長召集研討 補助款的分配,也同時設置「邁頂計畫執行管控與績 效評鑑委員會」監督臺大各單位執行成果和績效,另 一方面由教育部定期考核各受補助大學的書面自評報 告和各項量化指標(例如:受 SCI [1] 收錄之數量與引 用次數、國際學生數等),確認計畫是否達成預期效

Ɛ࢘˲㡨٪য়⽛㏤⭟ᵍ⼉ൖᐥஂだ㐙

5

益。

0

大學 12 國 大學 1

其他 大學 10

0

1

1

2 9 2 1 22 9

22 5

19 9

20 15

國 成 大學 29

㡢˲።‫ٸ‬Έ⭟Ⅼ㡣

邁頂計畫專題

0

25 國 台灣大學 2

Ǝ࢘ʬ㡨⽛㏤⭟ᵍ⪒֨‫ٵ‬ᐕᚚΝ < >

9

0

10 5 0

95 9

9

9

99 100 101 102 10

年度

104


學生權益誰來維護 ── 學務處 臺大學務處負責學生福利和基本需求等業務,考量邁頂計畫為 相對短期且追求具體成效的專案補助計畫,為保持與學生權利直接 相關學務經費(例如:學雜費補助、社團活動經費補助等)長期穩 定,臺大校方於邁頂計畫執行初期開始,即避免學務處經費依賴短 期計畫資助,除了住宿服務組或課外活動指導組等,舉辦國際交流 相關活動可獲得少量邁頂補助外,其餘經費來源均來自經常性的收 入源(例如:學雜費收入、教育部補助),以確保邁頂計畫結束時 不會對臺大學生權益造成過多的衝擊。 94 年起,教育部明示各大學將不再補助學生宿舍的新建案,導 致於民國 90 年興建的大一女舍、男八舍反倒了臺大最年輕的宿舍, 其餘學生宿舍普遍面臨設備老舊且缺乏經費翻新的問題。因此,臺 大校方在邁頂計畫開啟的第一年(95 年)動用邁頂經費來整修學生 宿舍,也立即遭到社會輿論的大力抨擊與質疑 [5],隨後教育部明 令邁頂計畫經費不得使用於修繕學生宿舍,對此住宿組將維修費用 轉嫁到各宿舍住宿生的宿費,分十二年攤還費用。

「不能沒有你」的教學發展中心 ── 教務處 面對重視學術研究成果為成效指標的邁頂計畫,前教務長莊榮輝於訪問 中稱:大學不只是教授的學術研究場域,更應該回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 為中心的基本核心價值,因此教務處於邁頂計畫執行之初便成立「教學發展 中心」,每年投注三千多萬經費,負責整合各類教學改善業務和資源。十年 來除了透過頒發「傑出教學獎」獎勵優秀教師外,亦舉辦新進教師研習營、 教學技巧工作坊等活動,以增進教師們的教學知能。此外,早期邁頂經費

附註:

支援大部分教學助理(TA)深入通識、共同或各系所的課程,教發中心並

[1]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

舉辦 TA 研習營和進修講座。教發中心也搭上數位化浪潮,推動開放式課程 (OCW)等線上教學平臺,同時間引進「翻轉教室」教學模式,鼓勵教學 創新。 課堂外,教發中心也推出讀書小組計畫鼓勵學生組隊討論自學,並針對

引)為目前國際上被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科技 文獻檢索工具,透過量化學術論文的被引用 數和影響因子,常被用以評價學術成果的價 值和重要程度。 [2] 邁 頂 計 畫 第 二 期, 計 畫 時 程 由 原 定 至 2016 年 3 月截止,擴展至同年 12 月,但維

微積分、經濟學等七門基礎課程提供一對一的學習諮詢服務;且規劃總圖地

持經費規模不變。

下室及博雅四樓空間等學習開放空間,試圖營造課程外的校園適學環境;五

[3] 天下雜誌,《政大、臺科大各取所需 然

年前更推動「北二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以整合和分享各校的教學資源。

後呢?》,2016,http://goo.gl/CY1m10。

儘管教學發展中心推動的各項業務都直接與學生學習相關,其經費來源

[4] 其他學校包含: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

卻幾乎完全依賴邁頂計畫的奧援。教發中心周主任於訪談中憂心提到:教發

山大學、國立陽明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 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

中心將會是邁頂計畫結束後受衝擊最大的單位,卻已是臺大「不能沒有你」

科技大學、私立長庚大學。

的單位。雖然近年來已在尋求邁頂經費外的財源,仍是杯水車薪,從上學期

[5] 自由時報,《5 年 500 億邁向頂尖 臺大

的勞資軌納保導致 TA 數量銳減一事,足見教務處業務對於經費變化相當敏 感,面對邁頂第二期的結束,恐怕是一場逃不過的劇烈震盪。

撥 用 翻 修 學 生 宿 舍 》,2006,http://goo.gl/ OOBEos。

10 邁頂計畫專題


衝擊國際生和交換生福利──國際事務處

Ɛ⨾ʬ㡨٪য়⽛㏤⭟ᵍ‫ٵ‬㏧⭟ᵍ

在邁頂計畫「邁向國際頂尖」口號之下,「國際化」指

⪒֨だ㐙㡢 _ ൖ㡣

標自然地成為辦學大方向之一,因此 96 年時,國際事務處升

計畫名稱

補助金額佔 所有計劃比例

購置圖書儀器

28.0

興建或改善 交通設施

16.5

提升教學 與研究費用

33.9

辦理國際 學術交流

3.6

延攬人才 經費

4.8

編制內人員 加給

3.7

專案工作人員 薪資

9.6

為一級行政單位,與教務處、學務處等單位平行,負責統籌 及辦理各種與國際化有關的事務。從至全球知名大學參加教 育展宣傳臺大開始,國際事務處為了吸引更多國際生來臺大 就讀,打造國際化的校園,先是改善原先繁縟的各類申請程 序,提高臺大英語化課程比例,並提供國際生免費的華文課 程和各類獎學金;又,為了促進臺大師生的國際交流,國際 事務處積極參與全球各校的訪問或交流活動,媒合與他校的 學生交換機會,甚至在在取得與外校簽署雙聯學位的合作關 係。上述豐碩的成果,多奠基在邁頂計畫之上。 國際事務處雖說是應邁頂而生,但其所使用的經費— 從交換生的獎學金到其辦公雇員的薪水—在五年五百億中 所佔的比例並沒有特別高,占所有邁頂經費不至 4%(表一), 每年不到一億的預算,但是國際事務長表示,邁頂計畫結束 後,若無後續相對應的補助,國際事務處被分配的經費必定 大幅縮水,除了將不夠支撐目前國際事務處本身的人事支出, 與國際間的交流勢必大受衝擊,例如國際大學交換生名額等 等,衝擊不容小覷。

基礎建設經費的沉重負擔──總務處 總務處每年僅配有八千萬元的房舍修繕經費,面對校總區四百餘棟校舍,平均每棟分配約二十萬 元,根本無力支應各館舍的日常維修,且校園內建物與規模仍持續建設、成長,也因社會意識逐漸抬 頭,須支應更多、更嚴的法規要求(例如:古蹟保存、環境影響評估等);總務長表示,在邁頂計畫 入場以前,總務處僅能「挖東牆補西牆」:從他處臨時挪用經費,勉力維持最基本的修繕。 隨著邁頂計畫的出現,使得臺大得以相對較寬裕地運用經費,一改先前因經費困窘而被迫消極防 守的策略,總務處首先解決長年以來教學空間嚴重不足問題,除了利用邁頂經費針對新生教學館、共 同教學館以及普通教學館整修、結構補強、增設空調及 E 化教學設施之外,更自 95 年頂大計畫一入 場即投入邁頂經費興建博雅教學館,100 年落成啟用後,成為今日眾多通識和共同課程授課地點;目 前仍在進行中的為教學大樓二期工程,其前身為綜合大樓和綜合大禮堂,亦為邁頂經費大量投注的建 案之一,預計完工後可提供得容納六百人的演講廳,以及自動化密集書庫,舒緩圖書館藏書空間不足 的壓力。 除了教學空間的增加與改善,總務處也針對明顯具公共需求的基礎建設和研究空間設備等重點 項目進行改善。扣除大型工程建案中由邁頂動支的經費(表二),自邁頂計畫執行十年來,另有約 二十億經費支撐總務處建設、改善眾多校園環境(例如:修建無障礙空間和電梯),讓臺大得以紓 解長年的財政壓力,積極進行建設,然而面臨邁頂計畫第二期的退場,若無後續資金支援,總務處語 重心長表示:未來勢必將提高各系所的自籌款和負擔部分,學校也必須尋求委託民間經營、以 OT 或 BOT 等模式活化資產,透過適度商業化以永續經營。

11 邁頂計畫專題


學術競爭力的培養如何延續──研究發展處 研究發展處(後稱研發處)以提升臺大的學術發展為目標,專司協助校內教授或研究團隊爭取政府的 研究經費,或與民間企業尋求產學合作機會。同時,研發處也是臺大的邁頂經費主要負責單位之一,研發 長說道:每年除了約六億經費直接由研發處統籌使用之外,還有其他邁頂的相關專案補助也同樣屬於研發 處的業務範疇,例如:購置貴重圖書研究儀器設備、延攬國外優秀學者等,每項無不為須投入鉅額金援的 業務。 為了創造臺大教授和研究人員更好的研究環境,研發處推出「拔尖計畫」,鼓勵教授組成多人研究團隊, 透過互助合作,提升在該學術領域中臺大的能見度,「讓國際一直看到臺大研究團隊在特定領域中持續且 優秀的成就」。另外,為了永續經營臺大的研究能力,研發處近年來鼓勵各研究團隊應該由資深優秀教授 帶領新進年輕學者,才能在研究同時傳承經驗,以避免過去資源集中於少數資深教授團隊的弊病。針對臺 灣教授薪資遠較國外頂尖大學低,不利於延攬人才的先天限制,研發處利用邁頂計畫經費補助新進教授, 提供每位新進教師創始經費及專題計畫補助,協助其得迅速建立獨立研究環境和購置器材,希望藉此吸引 更多優秀教授的加入。 面對邁頂計畫補助的逐年降低,研發長直言:邁頂計畫只是額外的補助而非福利,研發處只是提供爭 取研究補助的協力單位,補助資源減少必然造成競爭壓力的增加。研發長認為,過去十年在邁頂計畫經費 的挹注下,臺大的研究環境已有長足的進展,面對競爭本質的國際學術環境,邁頂計畫經費減少勢必對教 授造成十足的壓力,研發處將盡其所能支援,盡力輔導教授爭取科技部計畫或尋求與企業合作機會。

小結 除了上述的行政單位之外,從各院、系所、研究中 心到各教授的實驗室或研究計畫,小至系館廁所的衛生 紙,大至教授們的研究經費,處處都有邁頂計畫的影 子。至今年底為止,邁頂計畫於臺大的總補助額將直逼 三百億元,遠比學雜費總收入高(圖三),以調漲學費

Ɛ⨾˲㡨٪য়ぜয়යᐲ⽛㏤⋍Ⳳ‫ؘ‬ᚚ

工程名稱

方式以填補邁頂結束造成的缺口實不可行。在邁頂計畫

工程總額 邁頂經費 億元 占比

教學大樓一期新建工程

4.037

100

校總區汙廢水排放系統工程

2.896

100

卓越研究大樓新建工程

11.588

96

第二教學大樓新建工程

6.449

88.9

其他公共工程

20.318

94.2

總計

45.287

94.70

的尾聲,因五年五百億支撐起的臺大日不落帝國,未來 的去路仍撲朔迷離。◆

12% 20% 68%

୪㌜Ⳳማӧ

⽛㏤⭟ᵍ⪒֨ማӧ

ӱ̝

Ǝ࢘ʱ㡨ᐕታማӧᚚΝΙᢋ 㡢̩ ൖ᨟Ν㡣

12 邁頂計畫專題


褪去光環的日暮

反思邁頂計畫十年 /江毓婷 張禎晏/ 今年一月底,時值教育部舉辦 2016 全國大專院校校

楊泮池校長也指出:台大不同於清大、交大等校,屬於科

長會議,「新世紀高教藍圖」首度亮相,「五年千億」的

系組成相對廣泛的綜合型大學,因此台大在校與校之間也

政策構想正式公開且廣為媒體報導。「新世代高教藍圖」

處於相對不利的狀態,社會大眾乃至立法委員常以為台大

作為接續今年到期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獎勵大學

享有優渥經費而大砍預算,卻忽略了學生規模、學術領域

教學卓越計畫」及「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之後的「大

差異等需考慮的因素。

一統」計畫,表面上雖然提高了計畫的補助總額,但同時 也將更多學校納入計畫補助對象。對於原先受邁頂計畫補

依稀飄渺的藍圖虛像

助甚多的台大而言,財政上將受到不小的壓力。

在「新世代高教藍圖」中,教育部為鼓勵各大學定位,

處於政黨輪替、新政府尚未就任、高等教育政策局勢

分為「國際卓越特色大學」、「科技創新」、「學習創新」、

快速變化的關鍵時機點,臺大校長楊泮池在接受意識報專

「專業聚焦」、「區域創新整合」等五大類型計畫供大專

訪時,特別對於高等教育經費的分配做出分析:臺灣有著

院校申請,喊出「校校有特色,生生有希望」的口號,將

缺乏自然資源的先天劣勢,因此需要加強人才的培育,尤

龐大的補助經費做為誘因,引導各大學自我定位並朝向多

其在國際激烈競爭的現況下,國家針對優秀人才的栽培和

元發展,試圖突破現況下各大學皆以研究型大學為目標發

投資更顯重要,高等教育經費分配除了需兼顧每位人民的

展,造成功能重疊和資源浪費的問題。

受教權,更有適性分流並集中資源進行精英教育的必要

然而,此種短期的競爭型計畫,究竟能否貫徹高教藍

性,方能讓台灣在國際中占有一席之地。

圖的理念?自邁頂計畫實施之始,教育部經費分配分針相 對國外顯得搖擺不定,更缺乏長遠規劃。對於教育與研究

疏密不均的資源分配

現場的執行者而言,為了避免財政危機,只能汲汲營營競

對於高等教育經費分配的討論中,不乏輿論批評對於

逐下一年份的經費,卻無法貫徹辦學理念、全心投入於教

精英教育「提升頂尖」,一味追求競爭力的迷思,卻忽略

學或學術領域;學生在整場高教經費爭奪戰中被噤聲,無

了教育本身亦承載著促進社會流動的公共福利特性,非但

感卻也無法看清全貌。

無視了家庭經濟資本差異造成的學習成就落差,更造成

邁頂十年沉暮之際,在少子化、教育商品化與追求國

公、私立大學,還有不同學術領域間的資源分配不均的問

際化的急流中,邁頂計畫使我們看清台灣高教結構眾弊

題,將加速社會群體間的不平等現象。

病,我們又能否藉由這些啟示,在未來描繪出更值得期待

邁頂計畫雖特別保障人文社會領域的補助,但教育部

的高教藍圖?

和臺大校方仍然以量化指標做為計畫績效的考核標準,幾 乎都以總論文數或者高引用論文比例為主,然而人文社會 科學領域多是針對經驗現象的分析,難有新的發現,且平 均研究時間較長,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研究在這樣的量化標 準下相對處於劣勢。除了校內各學術領域資源分配不均,

13 邁頂計畫專題


書寫與啓齒的困難 /傅彥龍/ 去年 10 月中,台大出現兩件與台語相關的爭

不是行動者所考量的重點。鄭清鴻則指出「因為

議,本文希望呈現事件經過,讓這些爭議不致成

大家都會華語,所以公共場合就只用華語」的便

為過眼雲煙,並藉由訪問專長語言人類學的台大

宜行事心態,導致了逐漸式微的語言如台語、客

人類學系劉子愷兼任助理教授,與研究台語文運

語、原住民各族族語等在公共領域全面退縮。 「你

動的師大台文所碩士鄭清鴻,試圖探討事件的意

沒有讓大家意識到我該在什麼時候講母語?我什

義,以及台語在當代社會的處境。

麼時候講是可以的?什麼時候是有衝突的?那麼 你就更難創造一種多語的環境。」因此,在鄭清 鴻看來,王珩的行動是在日常生活中衝撞,進行

10 月中,大氣系研究生王珩在 NTU 板上以

文化干擾,激發人們對語言使用的反思。

「seminar 講 閩 南 語 錯 了 嗎?」 為 題 貼 文, 抒 發

針對王珩的言論,PTT 也出現「那客語和原

他將用台語在研討會上報告卻受到親人質疑的感

住民族族語怎麼辦?」的批評,然而鄭清鴻認為,

想。雖然王珩表示其動機在於「實踐語言文化的

更重要的或許在於不同語言在各自的脈絡裡,能

傳承與創新」與「以建設性的行動反抗語言霸權」

否拓展其使用空間,或是進而形成聯盟共同恢復

[2],並且盡力減低聽不懂台語造成的阻礙,例如

語言的使用,以及國家如何營造對各種語言友善

在投影片上放漢字逐字字幕,以及經過多次場合

的環境,讓他們都能在公領域受到平等保障。

的實行與調整,還有報告後的討論會轉換回台灣 華語([3],後文以「華語」簡稱之)等。不過此 文引來眾多質疑,主要是許多人認為研討會的功 能在於學術討論,故應該以該場合中最多人能使 用的語言為優先,倘若以台語報告,對於不懂台 語的人既不尊重也不方便。 這些質疑反映了研討會作為學術場域,有其 專用的語言。劉子愷說,倘若演講者在該場域中

附註: [1] 台語(Tâi-gí),又稱台灣閩南語(Taiwanese Minnan)。劉 子愷老師表示,過去以 Taiwanese 稱呼台語,會使人聯想到將「台 語」等同於「台灣話」而有排除其它族群語言之虞,目前學術界 往往較喜歡用 Tâi-gí 來指稱「台語」,反映該語言烙印於日常

使用台語,而非(美式)英語或華語,可能會被

生活,而讓使用者產生的直接感受與想像,帶有一種在地的、人

視為缺乏、甚至違悖了學術素養,更會讓聽不懂

類學式的概念。

的人不滿。然而,劉子愷也從語言權的概念出發,

[2] 分別出自王珩 10 月 11 日的第 35104 篇的留言回覆與 10 月

指出講者其實正是在反對一般人所認知的學術場 域語言常規,他的行動是語言主權的伸張,藉此 找回自己和台語的關係,而且強調是在公領域公 開自己和台語的關係,因此聽眾聽不懂的困擾已

17 日的第 35213 篇的回文。 [3] 根據何萬順(2009),最初中華民國教育部依據北京話(Beijing Mandarin)頒訂了國語(Standard Mandarin)作為「國語運動」的 推行標準。不過,「國語」經過超過六十年的歷史文化形塑,發 展成不同於北京話的台灣華語(Taiwan Mandarin),成為本土語 言之一。

Tâi-gí

台語的喧嘩與沉默:公領域的口語抗爭

兩 個 台 語 ︵ ︶ 爭 議 事 件 的 反 思

[1]

14 特別報導


「我就尬藝你」事件 [4] 台語在公領域面臨的困境不只在於口語使用,也在於書

Ɛ࿝௡௟⡍͹ឤֽஇѡ࢘

寫上。台大文化部去年舉辦「我就尬藝你」校慶市集,邀請 社團擺攤。名稱以華語音諧擬台語音的「我足佮意你(guá tsiok kah-ì lí)」,意在讓不同社團和同學「尬」在一起。不 過活動前一個月,本活動的計畫案在學生代表大會第三次定 期大會上審議時,一些學代對文化部長陳慧元提出質詢,指 出台語經歷過去「國語政策」的打壓 [5],導致過去能夠以 台語討論如存在主義等抽象知識的情況,演變成今日年輕一 輩的台語經驗被限縮在展現詼諧、底層意義的局面;而本活 動名稱以華語諧擬台語可能進一步限縮台語,鞏固了華語為

雙方在會議上並未達成共識,於是陳俊臣等數位學代在

中心的結構,因而主張改為全用華語或全用台語,以避免爭

會後提出書面質詢,又指出文化部既然掌握學校文化資源分

議。 在名稱方面,陳慧元一方面澄清其主觀上並無歧視意

配的權力,應正視台語受威權壓迫的歷史,並遵循轉型正義

味,一方面認為諧擬不僅不會使台語進一步邊緣化,還能夠

不能公開使用的污名。陳慧元後來請教中文所、台文所及相

為文宣加入趣味性,同時提高台語的能見度,促進不同語言

關台語出版社之意見,經過文化部內討論,之後回應該書面

交流,讓不懂台語的人透過華語接觸台語。這進一步涉及了

質詢。他請教各界得到「我就合意你」、「我足合意你」、

台語該如何推廣的問題。對此,文學院學代陳俊臣將對台語

「góa chiok kah-ì lí」等不同的書寫方式,由於書寫系統本身

的了解程度區分為三階段:完全聽不懂、僅能表達日常生活

是分歧的,且活動參加者應會意識到活動名稱是「以諧音誌

事物、能夠表達所有事物(如抽象知識)。他指出,由於生

之」,不會誤認為是台語正字,因此諧擬應不致造成負面效

活中已有許多屬於第二階段的傳播模式,因此如果真如陳慧

果。此外,陳慧元認為「文字或語言會在不同時空脈絡下有

元所言要讓不懂台語的人進入台語,應當讓他們直接看到第

其改變或不變、創新或淘汰的情形,因而諧擬的使用反而反

三階段的使用,了解台語並不是個使用範圍狹隘的語言,一

映了語言的生命力」。最終,文化部採取了以華語字的「我

掃過去的錯誤印象。文化部的作法拋棄了約定俗成的台語書

就尬藝你」配上副標「góa chiok kah-ì lí」的方式,並在文案

寫方式,也傳遞了錯誤的音韻,讓人們依然誤認為台語只能

中加入了台語書寫系統的簡介。然而,「我就尬藝你」的寫

透過華語來理解,使台語被迫附屬於華語,也掩蓋了台語運

法其實並不被上述任何一種系統認可,也被反對者認為仍有

動的努力。不過,這也顯示了文化部的思考出發點在於辦有

造成錯誤音-字連結之虞 [6]。

趣、吸引人的活動,與反對方以推廣台語作為出發點大相逕 庭。

15 特別報導

的精神,以正確的方式把台語介紹給大眾,使其擺脫粗俗、


書寫紛爭的背後

台語無法被使用,成為一個被放在博物館裡封存的文物。

在這些辯論中,問題的核心在於台語的書寫系統。原先

「文化存續的關鍵還是在於使用者,如果今天就只限制最正

台語的學習主要不是透過書寫,但是在「獨尊國語,壓抑方

規的東西,是把台語的使用者劃出(台語的)範圍(外)。」

言」的國語統一政策下,台語的使用在公私領域都逐漸萎

劉子愷則認為,在公領域試圖建立一套完整、單一的書寫系

縮。劉子愷說,為了強化台語的語言權,有人試圖建立台語

統需要經過漫長的鬥爭:「書寫系統絕對不是一局定江山,

的書寫系統,但過程中面臨了菁英化和標準化的困難:一方

而是有一段抗爭過程,起起落落。結局是甚麼?我認為這沒

面,大多數老一輩的台語使用者不會使用台語的書寫系統,

有標準答案,只能去解讀這個脈動。」

這些書寫系統相對是由少數知識菁英所用;另一方面,標準 化的過程會排除其它不被視為標準的書寫系統。於是,公領

結論

域出現不同書寫系統的競爭,但事實上這些競爭卻主要是

從上述的討論中,筆者希望從這些看似紛雜的爭議裡,

「知識份子」之間的競爭。

更加認識身為弱勢語言之一的台語的處境,反思語言的使

劉子愷認為,文化部本身以及文宣預設的讀者可能是與

用。過去的語言政策並未合理分配各族群的語言權利和資

台語出現斷裂的年輕一輩,他們可能已經不太會講台語,但

源,部份語言被制度性地壓抑,不僅文化上被視為次等的、

希望透過這種書寫方式和台語建立新的關係,因此他將這次

非正統的「方言」,在公共場合的使用也受到限制,使它們

事件視為台語內部對於書寫系統的競爭。「每個人身上都有

逐漸式微。然而這些瀕臨滅絕的語言其實都是台灣社會多元

多語性,每種語言都像一座山,有些比較高大,有些弱小。」

文化的瑰寶,應當受到保存。這些語言的命運,值得我們持

劉子愷認為年輕世代的獨特點在於多語性,許多人具有雙重

續地關注、思考與行動。◆

語言的認同,例如有人可能同時將華語和台語視為自己的母 語。從這個角度出發,當代不同語言之間的壓迫宰制問題顯 得更加複雜,難以簡單地下判斷。

附註:

在這個議題中,我們恐怕很難也不宜直接將台語和華語

[4] 關於本次事件各方的意見,筆者參考的資料包含 104-1 學代會第三次定期大會公

的使用者區分出來,指陳某一方罪證確鑿地貶低了台語。但

報與逐字稿、10 月 18 日學生代表對文化部部長陳慧元提出的書面質詢文件、10 月 21 日與 26 日陳慧元對書面質詢之回覆,以及文學院學生代表陳俊臣的 FB 專頁上針

是,我們確實可以觀察到以華語為中心的思維使人無意間複

對此事件發表的數則聲明。

製了語言間的不平等,例如在接受學代質詢時,文化部部長

[5]1950 年代開始,陸續出現機關學校、公共場所禁止講「方言」的規定,大眾傳播

認為「我就尬藝你」的標題,可以藉由華語字的「藝」帶給 人的高雅印象和比較庶民的台語結合,翻轉一般認為台語低

媒體上也有限制電視廣播「方言」節目時數的法令。可參考陳淑華(2009)〈台灣 鄉土語言政策沿革的後殖民特色與展望〉。 [6] 陳俊臣表示,根據教育部的「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規則,華語的「就」翻作

俗的地位。但是,這樣的說法卻反而透露了國語政策所遺留

台語是「tsiū」而非「tsiok」,「藝」翻作台語是「gē」不是「ì」;簡單來說,反對

下的,認為台語沒水準、難登大雅之堂的思維,彷彿台語只

者認為文化部的文宣使「足」的台語音「tsiok」被連結到「就」,「意」的台語音「ì」

能透過華語來肯定。 鄭清鴻認為該活動文宣的創意與台語主體性彼此不平

則被連結到「藝」。 參考資料: 何萬順,2009,〈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與母語台灣華語談起〉。《語

衡,但他仍傾向以寬容的心態將其視為台語運動中的一部

言暨語言學》,10:375-419。

份。設計者至少第一時間試圖和台語連結,雖然諧擬可能侵

陳淑華,2009,〈台灣鄉土語言政策沿革的後殖民特色與展望〉。《教育學誌》,

蝕台語,但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在這基礎上讓人們重新認 知台語文字的建構脈絡,共同思考如何推廣台語的書寫。倘 若任何一個與台語有關的創意發想都不被允許,反而可能讓

21:51-90。 圖片出處: 我就尬藝你活動宣傳圖:取自【臺大捌柒湊熱鬧 -Jump into NTU 87th Anniversary】 粉絲專頁 https://goo.gl/lErcYG

16 特別報導


獨立在獨立之外— 專訪蔡喻安

/林慧慈/

都市裡的豐年祭

比如我現在在共生音樂節幫忙,就會因為在部落的經

我在當馬躍.比吼 [2] 的競選志工時跑了很多都市聯合

驗,希望能在活動中為原住民佔下一個發聲位置,並開始思

豐年祭的場子,來的人大多是來都市工作或是在都市長大的

考,原住民族在這件事裡的角色可以是什麼、會是什麼?或

原住民,人數非常非常多。儘管聯合豐年祭一直被批評作

像我現在念歷史系,修台灣史清代課程,經常提到關於「開

秀、商業化、很混合,如同大雜燴,因為它混合了不同族群、

發」、「生番」、「熟番」等部分,自然而然感覺到自己心

或者幾乎都是阿美族的東西。但去過幾次之後就會發覺聯合

裡面的問題,都是跟原住民族有關係,我好奇從他們的角度

豐年祭有它存在的力量,也許是這些都市原住民少數可以去

會怎樣理解這些事件跟政策,我覺得這個或許是文化隊影響

接觸自己文化的機會,沒有了這個東西,他們可能完全沒辦

我最大的,它一直持續到現在。

法在他的生活中面對自己原住民的身分。大家都知道都市原 住民是一個重要的議題,然而目前還沒有太多人有能力去做

在獨立以外

一些論述和討論,包括都市原住民要怎麼樣去尋找自己的認

當時台灣教授協會(簡稱台教會)希望能在台北找一些

同?在都市的原住民一定要回到部落才是一個原住民嗎?如

年輕人幫忙,我因此被朋友介紹進獨立青年陣線(註三,簡

果已經在都市落地生根,為什麼不能認可他在都市的這個現

稱獨青)。獨青的核心宗旨除了台灣獨立建國之外,還有推

狀?如果認可了這個狀態,對於原住民族的影響又是什麼?

動轉型正義,並讓所有人都有追尋自我認同的機會。獨青不

我覺得都市原住民的身分非常複雜、尷尬,以原運的角度來

是只有原住民族的議題,還有各式各樣的議題在裡面,有的

說,似乎又是「礙眼」的,因為有都原的存在,所以會面臨

人在勞工、性別,有的人在做組織的工作,大家都有不同的

到很多質疑,像是都市長大的原住民還是原住民嗎等等,然

背景。

而它的確存在這裡,而且也不該把他們排除在原住民之外,

在獨青,我們思考的是:我們的議題跟台灣獨立是有關

既然這樣,問題就又回到了,我們這群人存在於都市的這個

聯的,怎麼讓這些議題不吵架,而是互動的。這是一件需要

狀態是什麼。

努力的事情,可是沒有人嘗試去做,在獨立的路上,似乎其 他議題都被犧牲掉了,會有種:「先建國解決一切」的感

「把部落放在心上」

覺。在議題彼此對立跟無法合作的狀況下,台灣無法獨立建

我跟原住民族或部落的連結,是高中時在文化隊社團慢

國,勞工也無法有一個更好的生活、原住民一樣被歧視,台

慢建立起來的。文化隊影響我最多的是「價值觀」,我們不

灣依然是一個悲慘世界,問題會一直存在。對我來說,讓議

管做什麼事都會把部落放在心上,放在一個很前面的位置;

題彼此串聯起來是這個組織的特色,獨青不是定位在衝組的

起初還未強烈感受到這樣的改變,直到高三、大一,真的開

角色,我們在思考與努力的是如何擴充我們接觸到的群眾。

始投入一些社會運動的時候,我才明白這個影響是非常巨大 的。

17 校園意語


➽ީ୷㡦ߦ⏯̍㡦٪য় ᙘ٬≕˲ൖ≲Ƣ᱒᨟ᯧ ⃯㍭ൖ‫׫‬؅घ੒㡦ፊ̵ ؔਊቒ‫ת‬㋞ < > ῢ㉅ơ ℨࡷ௯ӯᴚ㏘ᕣↀឤֽ ⊓㉅ơ㓂⸤ᚚ‫⃯ڤ‬੒℁ ⽒๊೸ơ٪য়᥯ᛡᢠῢ փῢ℻⑽Ƣ

「你不需要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

部落是一輩子的事

林媽利之前建構一套台灣 85% 的閩客族群有原住民血

文化隊的老師曾經說過:「我們去部落,其是為了最後

統的論述 [4],這個論述被質疑跟批判非常久,但不管在美

可以回到我們自己的家鄉。」我們去部落不見得是要永遠待

國或台灣,有很多老人家還是相信這件事情的。我很生氣,

在部落裡,那是一個刺激的過程,其實是希望透過這樣的刺

So What ?我覺得過去我們太常用「原住民血統」做一個擋

激,你可以回過頭去尋找你跟你自身母體文化的關聯到底是

箭牌,企圖去建構一個跟中國文化有所區隔的台灣文化,但

什麼?你自身的文化是什麼樣的東西?

這個台灣文化卻是建立在對原住民族的壓迫之上,好像你講

在接觸部落的過程中,你會發覺疑問越來越多,部落現

了這句話你對於原住民族的壓迫就沒有責任了,好像我們過

實中遇到的困難,你不知道怎樣去解套、不知道怎樣去幫忙;

往主流社會對於原住民族的歧視、經濟上的剝削、文化上的

你自身角色定位、與部落的關係。我覺得像部落哥哥講的,

剝奪,通通沒有責任了一樣!而且講這些話的人通常不是真

你會在不停給予、學習、給予、學習的循環過程中得到答案,

的了解原住民,也沒有想要為部落做什麼事情,只是覺得

所以它才會是一件一輩子的事情。如果你中途斷了,你就永

「這個東西」能讓他們跟中國文化有點區隔,我覺得很難過

遠得不到解答,你跟部落的關係到那邊就會停止了。

也覺得很可悲,台灣為什麼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彰顯自己跟中 國的不同?雖然我們有些部分是相像的,但台灣文化絕對有

原住民是實踐

它的特殊性,不需要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沒有。那個狀態很

這幾年,當別人發現你很關心部落議題、原住民權益,

像是你自己失根然後你要找新的根,但你的方式是把別人的

並且好像懂得很多的時候,常常就會問說:你是原住民嗎,

根搶走,完全不必啊!為何不好好地去尋找自己的根?

或者是很多人會說我以為你是原住民。這個身分的問題,或

我覺得這是台灣人的悲哀,我們從來不知道自己擁有這

許是因為在接觸部落之前,我就有一個我自己的台灣文化認

麼多東西。黨國體制、白色恐怖給台灣非常大的傷害,它讓

同在那邊,所以我並不覺得特別尷尬,我就是用「漢人」的

我們對自己沒有信心、它讓生長在這個土地上的人相信台灣

身分在學習原住民的文化,有一天,或許我學得夠多了付出

沒有文化,我們只有來自中國的東西。國民黨政府來台後建

了也多了,就會慢慢被某個部落認同也不一定。身份可以是

構了一套中華民族的論述,潛移默化地讓我們覺得自己是中

雙重的,如同前陣子有個部落哥哥告訴我的,原住民是實

華民族人,卻讓我們跟母體文化斷裂,顯著的例子就是方言

踐,對他來說,實踐原住民生活方式,用原住民的方式在生

政策,你跟自己的語言斷裂,就會開始跟你的文化產生脫

活的人就是原住民。身邊的一些朋友,或多或少有這樣的身

離。

分焦慮,之所以想提出來,也是想說,每個人的實踐之路都 不同,但沒有好壞,你得去尋找屬於你自己的。◆

附註: [1] 文化隊是台南女中的一個社團,平時社課內容除了原住民族外,也會涉及環境、勞工、社會運動等議題,在學校舉辦對外的講座、電影座談會。 [2] 花蓮玉里織羅部落阿美族人,前原住民族電視台台長,2015 年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平地原住民立委。 [3]NGO 組織,由台灣教授協會成立、堤供協助,成員來自各大專院校學生,主張「寬容多元的文化意識」、「平等公義的公民社會」、「獨立自由的政治體制」。 [4] 外科醫師,主攻血液研究。曾發表研究結果:台灣原住民祖先是在 1 萬 5000 年前,從東南亞島嶼遷徙至台灣。以及佔全台 91%人口的閩客族群中 85%有原住民血統(包括 高山族、平埔族,以及東南亞島嶼族群)」,所以台灣人是東南亞大陸、東亞大陸、原住民以及東南亞島嶼等地區人種混血的結果。

18 校園意語


台大意識報 議事在台大

繪圖

Ganzy 插畫小巷 httpswww.facebook.com/ganzyillustrations/?fref=ts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