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你的生命
活躍人生
小世界 改變你的小宇宙
水 一個孩子造成的差別
復活節──昨日、 今日、直至永遠 復活的意義為何
改變你的世界
第十五卷 第四期
活躍人生
第十五卷 第四期
您 若 有 興 趣 訂 購內 容廣 泛 之書 籍、 視聽產品,來餵養您的靈魂、激發您 的精神、加強您的家庭、為您的孩子 提供快樂的學習時間,請與我們以下 之分發單位聯繫,或請您瀏覽我們的 國際網站: www.activated.org 宏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發行 251 台北縣淡水鎮興仁路9號 電話:02-2626-6725 傳真:02-2626-9259 讀者服務專線:0800300006
編者的話 戰勝危機
e-mail:contact@activatedchinese.org
你在為自己和親人的未來擔心嗎?近來你是否覺 得你的世界在你四周一一崩塌?你是否感到無助、 抑鬱、被隔離或孤單? 若是如此,你不是唯一經歷這種情形的人。遺 憾的是,世界各地都有人在面對這些挑戰。福音 書告訴我們,在耶穌受難後的一段時間裡,祂的門徒們也面臨類似的不確 定感和恐懼感(如果你想知道,身為一個門徒,處在復活節清晨之前,他的 感受如何,你會發現本期《活躍人生》第10-12頁彼得所寫的《復活節── 昨日、今日、直至永遠》一文,富有洞察力且很有意思。) 在當時門徒的情況下,知道他們的主仍然活著,他們仍能如以往一樣 繼續倚賴祂,化解了他們心中的疑難。雖然讓他們明白這點花了些時間,但 看見復活的基督,使他們能以正確的觀點去看每件事,並確信祂的大能足 以提供他們所需的一切幫助。 這對今天的我們也一樣真實。耶穌沒有應許我們生命中的每件事情都 會一帆風順,我們不會遭遇問題或挫折。但祂曾應許,祂永不會離開我們,1 並會永遠愛我們。2 我們人生道路上或許坎坷不易,3 但我們並非單獨行 走。
網址:www.activatedchinese.org/
Activated Ministries PO Box 462805 Escondido, CA 92046–2805 USA Toll-free: 1–877-862–3228 E-mail: info@actmin.org www.activatedonline.com Activated Europe Bramingham Pk. Business Ctr. Enterprise Way Luton, Beds. LU3 4BU United Kingdom +44 (0) 845 838 1384 E-mail: activatedEurope@activated.org
我們若不讓試煉和艱難戰勝我們,反而利用它們來堅固我們與那賜予 我們希望、喜樂與平安的主之間的關係,4 我們就會克服個人的困難和危 機,並變得比以前更為堅強,就如耶穌門徒當年那樣。
撒母耳•基廷 《活躍人生》 總編謹上
1. 請參閱馬太福音28:20;希伯來書13:5 2. 請參閱約翰福音14:21 3. 請參閱約翰福音16:33 4. 請參閱羅馬書15:13
2
主編 本期譯者 美術設計 發行人
基斯腓立普斯 慕水、徐玲 珍珣蘇慈、馬柯 馬天航
© 2013 Aurora Production A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www.auroraproduction.com 文內聖經章節摘自《和合本聖經》、《當代聖經》、 《現代中文譯本聖經》或《聖經新譯本》。
小世界 喬伊絲•蘇婷
我記得小學五年級時,學到小宇 宙(microcosm)這個詞。那天的作 業是,老師給我們每個人一條36英 吋長的繩子,他要我們用它在地上 做個圓圈,然後觀察圓圈裡的東 西,研究它們,看看在我們這個小 世界裡有些什麼生物。 從那時起,我就對這種小世界 充滿了極大的興趣。我會花數小時 坐在草地裡,為螞蟻和小蟲子製造 不同的生活環境。我用葉子做椅 子,用花瓣做袍子,我用小樹枝建 造小路和房子。不過大多數時候, 我只是在觀察。 我帶著我的繩子到處走,頓然 間,我以全新視角來看世界。草地、 鵝卵石小徑、長滿青苔的石層── 我只需用繩子畫個圈,然後我便造
了一個新世界。嗯,並不完全是「創 造」,但我可以修改現有的世界,並 試著改善。 今天,我聽新聞報導一些悲劇 的發生,我為那些頭條新聞而哀嘆 哭泣。我聆聽那些政治議題的辯 論,不知道人們會否達成共識,或 是他們過於專注自己的論點,以致 永遠看不到他們之間的共同點。 我希望我能改變世界。我希望 我能使它成為一個更清潔、更美麗 的地方。我希望我能結束戰爭和暴 力,我希望良善能真正充滿全世 界。今早散步時,我還在思忖這 點。然後,我想起那個小五的小女 生,我領悟到我雖然不能改變整個 世界,但我可以讓我身處的這個小 世界,成為一個更美好的地方。我
不能改變每個人的心,但我可以薰 陶身旁的人。 我可以在一個充滿暴風雨的世 界裡,創造一個平安的小宇宙。我 可以讓我的家成為在暴風中,一個 寧靜的避風港。我可以一步步使我 周遭的環境更美麗。上帝或許沒有 交付給我一個龐大的世界來改變, 但我可以每天找方法,讓上帝的愛 充滿我的小世界,來這樣改變它。 喬 伊 絲• 蘇 婷 是 一 位 教 師 和 作 家,居 住 在 美 國 聖 安 東 尼 奧 市。■
3
看見耶穌 瑪莉•思朵瑞
幾年前有一系列實驗發現,狗通 常會樂意執行「握手」的指令,不 論是否會得到獎勵也好。然而,如 果牠們看到另一隻狗得到獎勵,而 自己卻沒有的話,牠們就不會那麼 樂意執行指令,而且到最後,就完 全不會這麼做了。狗知道自己遭到 不公平的待遇,而牠們不喜歡被 這樣對待。1 因此,如果連狗都知 道不公平,那麼當人遭受不公平待 遇時,他們就更曉得了!
1. 「研究發現,狗也知道不公平, 也會嫉妒」 (請參閱http://www. 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 php?storyId=97944783) 2. 按新國際版英文聖經(NIV)翻譯 3. 資料來源: http://www.wright-house. com/religions/christianity/motherteresa.html 4. 請閱馬太福音25:45
4
聖經申命記25章13-14節告誡 我們:「你囊中不可有一重一輕兩樣 的法碼,你家裡不可有一大一小兩 樣的量器。」2 上帝很簡單地告訴我 們:「公平待人,不可欺騙。」不過, 我想這條訓誡有更廣泛的應用方 式。 我們口袋裡不是經常帶著不同 的法碼嗎?我們對自己喜歡的人是 否經常比較友善,而對那些我們相 處不來或不甚相識的人則較為冷 淡呢?我們是否經常會偏愛某些人, 卻漠不關心另一些人呢? 我們會對一位朋友微笑、說些 安慰的好話;但對那位令人討厭的 同學則冷漠相待。 當一個好朋友有需求時,我們 隨時準備好伸出援手;但若是一位 我們不那麼喜歡的人有需求時,我 們的行程表就全被排得滿滿了。
當朋友有需要時,我們會樂意 借錢或甚至資助;但那個在街角的 遊民,我們則會盡量裝作沒看見。 當然,我們有理由不可能在每 種情況下都公平地給予、幫助或對 待他人,但更經常發生的是,我們 往往會屈服於「偏袒」的傾向。我 們不該只是自問:「我為什麼要幫 這個人?」或是「我為什麼要對這 個人表示善意?」我們應該自問的 是:「我為何不幫助他呢?」 譬如說,如果我們推斷耶穌和 祂門徒之間的關係,比起祂與其他 人之間的關係,會更為親近,這麼 想是相當合邏輯的。然而當我們仔 細觀察耶穌的一生,我們會發現祂 以尊重和關心顧慮的態度來對待每 一個人──不論他們是政府官員還 是遭人排斥的痲瘋病患,不論是宗 教領袖還是平民百姓。更令人欽佩
的是,祂甚至對那些侮辱祂、虐待 嘲笑祂、甚至殺害祂的人,同樣以公 平和仁慈對待他們! 對我而言,我認為大公無私地 行事是困難的,因為那意味著我必 須完全忘掉自己。人類天性經常會 在心中盤算,每當你付出自我時,可 能會有什麼回報。我們自然會偏愛那 些更可能回報好意、恩惠和仁心的 人。如果我們大概不能從中得到任 何好處的話,我們多半較易不伸出 援手。 德蕾莎修女就是一位不會做這 樣盤算的人。她給予最貧窮的人 ──那些無法回饋她的付出的人。 她也和名人、國家元首互動,但讓我 震驚之處是,她以同樣的尊重和愛 對待每個人。她不會把更好的待 遇,保留給那些世人眼中認為更「重 要」的人物。
一天,她問一位來訪的主教:「 你想要看耶穌嗎?」然後她就帶他 去見一個躺在黑色草墊上的男子。 那男子憔悴多病,他的身體爬滿了 寄生蟲。 在目瞪口呆的主教面前,德蕾 莎修女跪下來,雙臂抱著那個可憐 的男子。她將他抱緊,並說:「這就 是耶穌。祂不是說過,你會在地上 最卑微的人身上找到祂嗎?」3 德蕾 莎修女認為,每個人都同等值得被 愛,因為她在每個人身上看到了耶 穌。 耶穌告訴我們,我們做在(或 不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 上,就是做在(或不做在)祂的身 上。4 我們很少會處在德蕾莎修女 所面臨的那種極端情況下,被呼召 以同樣的方式去愛人;我們經常更 可能會面對的是;他人的無情,或
是我們自己的偏見或漠不關心。然 而,不論我們面對何種挑戰,給予 無條件的愛應該是我們的目標,所 以當我們依照耶穌告訴我們「你們 怎樣待他人,也就是怎樣待我」的 吩咐時,祂會欣慰於我們的作為。 瑪莉•思朵瑞是一位自由職業插 圖 畫 家 和 設 計 師,並 是 家 庭 國 際基督徒聯會在美國的成員。■
5
2100 克里斯•亨特
2100!這不是個年 份,而是個數字。波諾
心靈與思想
(Bono)是位因扶貧運動而出名的搖滾樂隊U2 的主唱歌手,他指出這是聖經經文中提到貧困 的次數,說:「這可是相當多次的廣播呢。」1 聖 經公會在《貧窮與公義聖經》2的引言部分,加 以補充說明:「關注窮人、強調公義和公平行 為,就如河流一樣貫穿整本聖經。它是舊約聖 經律法所支持的基礎,在眾先知的話語中迴 響;它形成耶穌言行的一個核心部分,並薰陶 祂的追隨者的行為。」
當今世上許多不平等和貧窮的問題,乃根源於 缺乏同理心。作家和心理學家丹尼•高爾曼 (Daniel Goleman)觀察到:「當我們專注在 自己身上,我們的世界會看來縮小,我們的問 題和煩惱看來在變大。反之,當我們專注在他 人身上時,我們的世界就變大了。我們自己的問 題退至意念的邊緣,因此會顯得較小,而同時 我們會較能與他人交往,採取憐憫的行動。」
眷顧貧窮的有福了;他遭難的日子,耶和華必 搭救他。──詩篇41:1
好心人了解窮人的處境,硬心人則一無所 知。──箴言29:7,按《英文訊息聖經》直譯
與公義相關之事 窮人以許多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無論我們在 什麼地方遇到他們,也讓我們絕不要忽略他 們。因為當我們忽略他們時,就是忽略了耶穌 基督。──德蕾莎修女(1910-1997)
1. 波諾(Bono),《在行進中》(On the Move)2006年發行 2. 請參閱http://www.povertyandjusticebible.org/ 3. 請參閱申命記24:14-15 4. 請參閱利未記23:22 5. 請參閱路加福音14:12-14
6
當聖經提及「窮人」時,它不僅指那些貧窮的 人,同時也指那些被蹂躪、被壓迫、毫無還手 之力、無人代言的群體。聖經中明確指出貧窮 和不公義有關,而公義與誠實、公平相關。 聖經也提到一些實際的例子,如該給雇工公平 的工價3 ,並分享我們部分的收入。4 耶穌還 建議我們與那些不如我們那麼幸運的人交朋 友。5
基督徒的盼望……使我們能謙卑而有耐心的行事,應對我們周遭世界不 公平的事,同時卻無需保證,我們的能力和努力將以某種方式,消除這個 不公平的世界。基督徒的盼望,歸根到底,不需要看見所盼望之事(希伯 來書11:1)……而是,我們只需要相信,即使表面上看來最微不足道的忠 信行為──給小孩子一杯涼水,寡婦在殿中獻上的幾文錢,殷勤款待陌 生人,所有這些行為,到目前為止,就我們看來,似乎並不具有任何全面而 至關重要的巨大社會或政治性影響。然而,透過上帝豐盛的創意和至高 無上的恩典,這些事正大大地做出貢獻,建樹上帝的國度。──克雷格M.蓋 (Craig M. Gay)
總要時時慷慨,打開錢包和雙手,給予你有 麻煩的鄰居們。──申命記15:11,按《英文訊息 聖經》直譯
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彌迦書6:8 顯露一個人品德的最佳徵兆,是他如何對待 那些不能為他帶來任何好處的人。──艾碧蓋 爾•凡•布仁(Abigail Van Buren, 1918-2013)
我能做什麼? 即使資源有限,總會有辦法可帶來改變。我們 可以分享我們的時間,我們工作時可以公平、誠 實行事,我們可以為那些無權發言的人代言。 掙脫不公正的鎖鏈,消除在工作場所的剝削 行為,讓被壓迫者得自由,取消債務。我有興 趣看見你去做的事:要把你的餅分給飢餓的 人;將飄流的窮人,接到你家中;見赤身的, 給他衣服遮體,顧恤自己的骨肉。……你若從 你中間除掉重軛和指摘人的指頭,並發惡言 的事;你若慷慨地款待饑餓的人,並開始獻 身給予窮困潦倒之人,你的生命將會開始發 光。──以賽亞書58:6-7, 9-10(部份按《英文訊息
親愛的主, 幫助我們跟隨您的榜樣, 尋找那些每天感到自己被排擠的人, 他們找不到希望, 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有所奉獻, 他們被貧窮征服。 請幫助我們拓展我們的視界, 為陌生人騰出空間, 留意那些覺得自己猶如不存在的人, 為外人挪出時間, 與面對沈默的人交談, 以恢復公義與價值。 請給我們勇氣來這麼做,給我們決心與他人 聯合,在每個人臉上都可見到上帝的恩典, 並給我們信心來擁抱機會。 ──教會都市基金會祈求公義的禱文(Church Urban Fund, www.cuf.org.uk)
克 里 斯•亨 特 住 在 英 國,他 從《 活 躍 人 生 》1999年創刊以 來 就一直是它的忠實讀 者。 ■
聖經》直譯) 7
作者不詳
那是個炎熱乾燥的季節。將近有 一個月沒下雨了,莊稼都快乾旱死 了,奶牛也不再產奶,河流乾涸許 久,而像這個地區其他農民一樣, 如果不很快下雨的話,我們就要面 臨破產了。 我當時正在廚房裡準備午飯, 看見我六歲的兒子比利小心翼翼、 若有其事地朝樹林走去。我只能看 到他的背影,他消失了幾分鐘後,又 跑了回來。 我繼續做三明治,但發現他後 來又朝樹林子走去,還是那樣若有 其事、小心翼翼地走路。他這樣小 心翼翼走到樹林裡,然後又跑回房 子重複了好幾次。我終於忍不住了, 就走出屋子,偷偷跟在他後面,不 讓他發覺。 8
水 只見他進了林子,樹枝、荊棘 打在他臉上,他卻毫不在意、不嘗 試避開。接著我看到了最驚人的一 幕。幾隻大鹿出現在他面前,但比 利筆直朝牠們走去。我幾乎要大聲 叫他躲開,一頭鹿角龐雜、體形巨 大的雄鹿就在近旁,那是很危險的 距離。但雄鹿並沒有顯出要傷害他 的模樣。當比利跪下時,牠甚至動 也沒有動。然後我看到一隻瘦小的 幼鹿躺在地上,顯然遭受脫水和中 暑之苦,幼鹿以很大的努力,舔飲 我那可愛的孩子用雙手捧來的水。 水喝完後,比利跳起來跑回屋 子,我趕緊藏到一棵樹後。我跟著 他到了一個我們之前已關掉的水龍 頭旁。比利把它開到最大,跪著接 住流下來的幾滴水。我想起前一周
他因為玩水管而惹的麻煩,他因此 被教訓了一頓,關於不可浪費水的 重要性,所以我可了解他為什麼沒 有請我幫忙。 水管裡剩的水幾乎快沒了,因 此水滴滿他那臨時代用的「杯子」 花了很長時間。當他終於站起來轉 身要走時,發現我就在他面前。 他的眼裡充滿了淚水:「我沒 有在浪費水。」他只說了這話。 我不自禁感到如鯁在喉,我從 廚房裡倒了一整杯的水,遞給比利。 我們一起走回林子。我讓他餵那隻 幼鹿喝水,而我則在一旁驕傲地看 著我的兒子這麼努力地在救一條生 命。
永恆的投資 邁克爾•法蘭屈
放棄一些我們喜愛或想要的東 西,看來像是個犧牲。但是,當我
淚水滾下我的臉龐,滴到地 上,與其他的水滴混在一起……然 後有更多水滴滴下來。我抬起頭, 發現天色變暗,雷聲隆隆作響。不 一會兒,大雨傾盆而降,我和比利 勉強及時趕回家。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只是一個 非常巧合的情形,本來時候到了, 就要下雨而已。而我也不能與之爭 辯。我只能說,那天下的雨救了我們 的農場,正如一個小男孩的行為救 了一條生命一樣。 ■
們到達天堂後,並以正確的觀點來 看事情時,我們將會對那些我們不 曾樂意去做的小犧牲,而感到慚 愧。 現在當我想起我曾逃避不做的 一些小工作,在爭論時我一定要贏, 在分蛋糕時我要確定自己會得到最 大的一片等時刻,那使我感到羞愧。 我開始明白那些事情只是短暫的; 真正有價值的,是在我有空休息 時,願意花時間去幫助別人;或是 我克制自己、不說出惡意的評語;幫 助某人挽回面子;把最大的一片派 餅留給別人。當我考慮到我正在做 永恆的投資時,放棄那些不重要的 東西,似乎就不再是那麼大的犧牲 了。
因我領受良多, 我也一定要付出: 因您慷慨的給予,我主, 在我活著的每一天, 我見到的每位弟兄 每逢有需要我幫助之處, 我會與他分享來自您的贈予。 因在您的悉心看顧下, 我一直被保護、餵養。 我無法看見他人缺乏, 而不與之分享 我的熱火,我的一條麵包, 我那可遮蔽的安身之處, 好讓他也能得著安慰。 我主,因您如此慷慨地 給予我您的愛, 我知道如此的財富, 是不應囤積的, 我當將愛給予有需要的人, 以言語與行為表現出那愛, 因此我的感恩才真的是感恩。 ──葛瑞絲•諾爾•克勞威爾 (Grace Noll Crowell, 1877-1969) ■ 9
復活節──昨日、 今日、直至永遠! 編自彼得•阿姆斯特丹的文章
耶穌的復活對祂最初的門徒,也 就是那些當祂在世時信奉祂的人, 有什麼意義呢?而對今天的我們, 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耶穌被捕、受審、受難前的 幾個小時,耶穌與祂的跟隨者們分 享「最後的晚餐」。那時他們開始 明白,耶穌就是舊約聖經裡先知們 曾預言的彌賽亞(救主)。然而,他 們對此事的理解和我們今天不同。 第一世紀住在巴勒斯坦的猶太 人,相信上帝會派遣一位彌賽亞 來,他們也期待他的來臨。但根據 他們對聖經經卷的解讀,這位彌賽 1. 請參閱馬可福音10:35-38, 41 2. 請參閱使徒行傳1:6 3. 請參閱約翰福音12:13 4. 請參閱約翰福音12:12-18;馬太福音21:6-11 5. 請參閱路加福音24:17-21 6. 約翰福音11:48 7. 請參閱馬太福音26:63-66 8. 請參閱約翰福音19:12 9. 馬太福音27:37 10. 請參閱使徒行傳1:3;路加福音24:27, 32
10
亞將會是一位地上的國王,他將解 救以色列人,脫離數百年來其他國 家的壓迫和統治之苦。就他們所能 理解的,將要來臨的王國會是一個 地上的國。 直到耶穌受難以前,門徒們對 耶穌身為彌賽亞的認識仍基於此。 他們在期待耶穌會成為以色列一位 真正受恩膏的國王。這也是雅各和 約翰兄弟倆對耶穌請求的動機 ──他們請求耶穌得勢時,他們可 以坐在耶穌的左右兩邊。1 換句話 說,他們希望當祂統治以色列時, 他們能夠有顯赫的地位。甚至在祂 復活以後,他們仍舊問耶穌什麼時 候會解放以色列,以恢復其原來的 王國。2 因為在那之前發生的事件,使 得他們更有這樣的期待。那時,他 們看見來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群 眾揮舞著棕樹枝,歡迎擁戴耶穌為 王。3 看到這情形必定曾讓門徒們
感到振奮無比!當時有些朝聖者不 知道耶穌是誰,不曉得究竟在發生 什麼事。當他們詢問時,那些前行 後隨的眾人回答說:「這是先知耶 穌。」4 在耶穌傳道服事期間,祂醫 好許多病人,餵飽數以千計的人, 充滿權威地傳講上帝的話語,而且 祂不多久前才使祂的朋友拉撒路從 死裡復活。祂受歡迎的聲望程度已 達到頂峰,很多人似乎都十分期望 祂就是他們所等待的彌賽亞。 然而,接下去的情況看來,每 件事很快就出了差錯。僅在數天之 內,耶穌被不公平地控訴,遭受最 有辱人格而殘酷的處決。人們本來 期待,彌賽亞會將異教徒繩之於 法,而非在他們的手中慘遭不公正 的迫害。 你可以想像,情況令人震驚地 急轉直下,對門徒而言,打擊有多麼 大!他們所跟隨的老師、所愛的夫 子、他們所確信就是彌賽亞的主,
竟然死了。他們灰心喪氣,又茫然不 知所措。我們可以從在耶穌復活那 天,兩位門徒前往一個叫以馬忤斯 的村子的路上,他們的對話中看出 他們那時的景況。復活後的耶穌走 近他們,並開始和他們一起行走。 他們在談論發生了些什麼事情時, 這麼說:「我們素來所盼望要贖以 色列民的,就是祂。」他們的希望似 乎破滅了,他們因祂的死亡而傷心 欲絕。5 然而後來,耶穌的復活改變了 一切!上帝使那位所謂「失敗的」 彌賽亞從死裡復活。當時的猶太人 並沒有預期彌賽亞會從死裡復活, 因此那時門徒們或一般猶太民眾, 並不在等待耶穌是否會實現關於復 活方面的預言。 在這不久之前,祭司長們下的 結論是,耶穌必須死才行。他們說: 「若這樣由著祂,人人都要信祂; 羅馬人也要來奪我們的地土和我們 的百姓。」6
在審訊耶穌時,大祭司問祂是 否是基督,當聽到耶穌肯定的回答 (包括引用舊約聖經但以理書中關 於人子坐在上帝右手邊的經文) 時,大祭司和他身邊的人就控告他 說僭妄的話,而按他們的律法是該 被處死的。7 羅馬的長官彼拉多,以耶穌宣 稱自己為王的名義定了祂死罪。彼 拉多似乎並非真的認為耶穌是個威 脅,但由於眾人的堅持和猶太首領 施壓,他選擇按羅馬對煽動叛亂者 的法律,將耶穌釘十字架。8 彼拉多 在十字架上方掛了一個牌子,上面 寫著:「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9 耶穌被處死,是因為猶太人領 袖們拒絕祂作他們的彌賽亞,也因 為羅馬人認為未經授權的王不得存 活。然而耶穌復活──這非比尋 常、出人意料之外的事件,完全扭 轉了猶太人和羅馬法庭的裁決。
儘管羅馬的法律規定自詡為王 者必死,儘管猶太人領袖認為耶穌 不是彌賽亞,上帝親自推翻了他們的 判決,透過讓祂從死裡復活,確認 並證實耶穌是王、是彌賽亞。 這同時也證明了耶穌教導一切 有關祂的天父、上帝的王國和救贖 的訊息,都是真實的。耶穌的復活, 證實了祂的確就是彌賽亞;而復活 與聖靈的降臨,讓人們對上帝有新 的理解。耶穌的復活,在祂當時世 代所具有的意義就是,那證實了耶 穌就如祂曾宣稱的一樣,是人類的 救世主。 在耶穌復活之前,門徒們不能 完全了解耶穌曾告訴他們有關祂的 死亡和復活的事情。然而,在祂復 活之後,在祂升天前四十天裡,祂解 釋經文給他們聽,於是他們便明白 了。10
11
在整部使徒行傳中,使徒們傳 講復活了的基督,其理由是因為他 們領悟到,透過耶穌的化身為人、 受難和復活,上帝把救恩賜予全人 類。這也是為什麼新約聖經作者們 宣稱,復活證明了耶穌是上帝的兒 子。 在耶穌復活後五十天,祂升天 之後,聖靈也透過住在信徒裡面的 新方式,而進入了這個世界。這些 事件激發門徒和早期教會將福音 ──即通過耶穌和祂在十字架上 的犧牲,人類可以與上帝和好── 傳遍了他們當時的世界。
12
對於那時的門徒和今天的我 們,復活節是基督信仰和盼望的基 石。早期門徒們,雖然曾面臨他們 期望的落空、希望的破滅,但不久 因為看到耶穌復活,證明了祂所 做、所說、所應許的一切,都是真實 的。這份信仰一直流傳至今天。基 督藉著為我們的罪而死、又從死裡 復活,而證明了祂的神性和可靠。 因為祂曾做的一切,我們知道 祂所說的都是真實的:我們擁有救 恩和永生;聖靈住在我們裡面;我 們的禱告會得到回答的應許;當我 們請求祂時,祂會帶領我們。我們 不再與上帝隔離,我們是祂的孩 子,會永遠與祂同住。
因為耶穌的復活,我們擁有救 恩的確據,可以過一個得到基督鼓 舞、賦予我們能力的生命,也有幸 獲得與上帝永遠同住的這份榮耀。 讓我們因復活節的重大意義而 歡欣雀躍吧!──昨日、今日、直到 永遠。祝你復活節快樂! 彼 得•阿 姆 斯 特 丹 和 妻 子 瑪 利 亞•芳婷,是 家 庭 國 際 基 督徒 聯 會的總監。■
陌生人 的仁慈 凱翠茵•普瑞提絲
大約一年前,我出電影院時扭傷了 腳踝,情況相當嚴重,需要去醫院 拍X光片,並要用繃帶妥當包紮好。 感恩的是,沒有任何部位斷裂,腳 腫了幾天,又過了一段時間,才能正 常走路。 後來,當我回想起這次意外事 故,整個過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 是陌生人的仁慈。請聽我細訴: 當我剛跌下階梯時,疼痛得難 以忍受,既害怕又震驚。就在那時, 一位男士出現了。我們完全不認識 他,他幫我的先生布萊恩把我扶起 來,並一起把我抬到車子那裡,一 路上和我交談,用使人非常寬心的 語調來安慰我。等我們上了車以後, 他就走了,就如他的出現一樣那麼 突然。
接著,就當我們在討論去醫院 急診室的路線時,一對我們從未見 過的年輕夫婦走近我們的車子,表 示願意為我們帶路。我們到了醫院 以後,他們一直等到我做完X光檢 查後才離開,預備在我們需要他們 更多幫忙時相助,因他們考慮到我 先生還不太流利講當地的語言。特 別要提的是,當時已是午夜過後, 我們之前又素不相識,然而有他們 在身旁,等待的時候可以和他們聊 天,的確是很寬慰人的。 之後,我腦海裡浮現另一個想 法,因為這整件事發生的時候對我 而言,意義尤其深遠。事情發生在 復活節週末的前一夜。回想起我們 曾經歷過「陌生人的仁慈」,不禁讓 我看到他們所做的,與耶穌在很久 以前的這一晚為人類所做的,這二 者之間的共同之處。只是耶穌在當
時,祂不只是將受傷的人送到醫 院,或是陪伴她或他,直到確定他 們一切OK為止。這位陌生人(耶 穌)一路陪伴,直到祂甚至為那些 不認識祂是誰的人犧牲自己的生 命。 後來,我又領悟到是耶穌,通 過那位仁慈男士強壯的臂膀,幫助 我先生抬我;是耶穌,通過馬丁和 安娜絲塔霞,還有他們安慰人心的 笑容,陪伴我們一直到午夜,並確 定我一切OK。那一切都是耶穌…… 耶穌永遠活在每個充滿愛心的行為 裡。 凱 翠 茵•普 瑞 提 絲 是 一 位 被 鑑 定合格的資深 教 練(IIC M)及教 練導師,她住在保加利亞。■
13
輕 身 一 債 無 塔拿 •聖 歐 馬里
幾年前,瑟吉奧正面臨嚴重的財 務危機。他用外幣貸了一大筆貸 款,但由於匯率突然大幅起落,現 在他所欠的債務是他的資產的雙 倍。 瑟吉奧的主要債權人是他的岳 父,他是一個非常富有的人。有一天 他告訴瑟吉奧說:「我知道你現在 處境困難,我想要幫助你,你不需 繼續按月償付你向我借的錢。實際 上,我想完全免除你的債。」 這麼一來,可以給瑟吉奧足夠 的財務,重新磋商如何償付他欠的 其他債務,並可讓他的公司繼續運 轉下去,但瑟吉奧拒絕了岳父的好 意。 「岳父,我不能那樣做。這違反 我做人的原則,我必須償還我欠您 的一切。」 老先生嘗試與他的女婿講理。
「你按月付我的那些錢,甚至 還不夠支付我借給你那些錢的利 息。何況,你娶了我的獨生女。我的 時日也不多了,在我死了以後,我擁 有的一切都將是她和你的。這不是 原則問題,而是愚蠢的驕傲問題。」 然而,瑟吉奧固執地繼續嘗試 還錢給他的岳父,但他無法繼續多 久。到最後,瑟吉奧破產了,失去了 他的公司,和幾乎其他所有一切。 當然,我們應當盡力還債。但 很多人就像瑟吉奧一樣,拒絕接受 上帝如此慷慨賜下的寬恕,而堅持 要嘗試自己償還。他們本可以接受 耶穌,讓祂為他們的過錯償還罪 罰,來重新開始書寫人生新的篇 章;但他們試圖透過做好事、犧牲、 克己,來償還那不可償還的。 耶穌對世上每個人,不論男女 老少,都提供一個完全的赦免。我 們只需要接受這份赦免而已。
馬里 歐•聖 塔拿是 C o n t at o(《 活 躍 人 生 》葡 萄 牙 文 版 )的 編 輯。他也是巴西一家非政府機構 P r o j et o Re s g at e 的 創 辦人和 總監。
接受上帝白白賜給你的赦免,你只 需邀請祂的兒子──耶穌進入你 的生命中: 「親愛的耶穌,謝謝您為我捨命, 並寬恕了我。我向您打開我的心, 接受您的禮物。」 祂償還的,是祂未曾欠的; 我所欠的,是我無法還的; 我需要有人來洗淨我的罪污, 基督耶穌償還了我永遠無法還清 的債務。 ──埃利斯J.克拉姆(Ellis J. Crum)■
14
寧靜時刻 艾比•梅
復活節 的讚美 想像一個小小的、堅硬的種子困在黑暗裡。雨降下來,陽光照耀其上, 種子裡的細胞開始分裂增殖。不久,生命的綠芽出現了,一株清新的植物 在成長。 現在想像一隻雛鳥困在一個堅硬、不受歡迎的殼裡。在小傢伙又啄 又抓之下,一道裂縫出現了。不一會兒,一隻黃色的小鳥冒出來,毛絨絨, 又顏色鮮亮。 這些只是年復一年、我們隨著季節變換而目睹的幾個新生命現象而 已。 雖然我們會期待新生命茁壯成長,但我們不會期待某個已死的生物 會復生。已死的鳥不會再飛;然而聖經告訴我們,很多人見証耶穌的復 活: 「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 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磯法(彼得)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後來一時 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1 我們因此感到萬分驚奇,就如那些早期的見證人一樣。一個毫無生 命、破碎的屍體,躺在冰冷、黑暗的墳墓裡,怎麼可能起死回生呢?基督 復活的奇蹟,違反了自然定律,完全超乎我們人類的理解力。 然而,奇蹟並非僅於此。正如C.S.路易斯(C.S.Lewis, 1898-1963) 所寫:「耶穌已推開了一扇自從第一個人(亞當)死亡之後,就被鎖上的 門。祂與『死亡之王』面對面爭戰,並打敗了他。因為祂曾如此做,一切事 情自此都不同了。」
我們有一位多麼偉大的上帝啊!我們 多麼幸運能擁有祂!……因為耶穌已 從死裡復活,我們被賜予一個嶄新的 生命,並抱有生命的盼望和目的,而且 未來會在天堂裡。那未來從現在就開 始了!──彼得前書1:3-4(按《英文聖 經訊息版》翻譯)
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 遠。──耶穌,啟示錄1:18 世上曾有過最好的消息,乃來自一個 墓地。──作者不詳 現在,鐵閘欄已被打碎, 基督已從死裡復活, 榮耀的生命,不朽的生命 在這神聖的復活節黎明誕生: 基督已得勝,我們亦克服, 透過祂全能的作為; 我們與祂同享永生, 全靠祂復活的大能。
艾比•梅是一位住在英國的自由撰稿人和教育工作者。■ 1. 哥林多前書15:3-6
──克里斯托弗•華茲華斯(Christopher Wordsworth, 1807-1885) ■ 15
來自耶穌的愛
和平之君 一次,我和門徒們一起渡過加利利海,一場暴風雨來臨,眼看我們的小船就要 翻沉了。我的門徒們嚇壞了,但我命令暴風雨停止:「住了吧!靜了吧!」風和浪 都聽從了我。1 有一天,我會使這個世界的風暴停止,擦乾被壓迫和被殘酷蹂 躪者的眼淚。 與此同時,在你心中,你可擁有真正持久的平安──那經得起任何苦難的平 安。只要接受我為你的救主,並在你有需要的時候求告我,你就能這樣做了。「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2 我總是會在你身 旁支持你。 1. 請參閱馬可福音4:35-39 2. 約翰福音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