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azine 035 《變奏── 一年民間報告》

Page 1



序幕

text/ 山地 research/ jacky

這 一 年 , 香 港 變 了。

035

p1-7_Preface.indd 1

001

14年12月13日 上午1:55


text / 山地

序:我對眼就是證據 這一期《變奏》,我們預備了一年有多。 仍記得 2013 年初,聽梁特首發表他第一份施政報告,其中「穩中求變」一詞 觸動了我們的神經─就是難以相信有平穩改變一回事,凡改變必帶來衝擊, 以現在的情況,小修小補也談不上什麼改變吧。此話仿如「温水煮蛙」的積極 版,暗藏玄機。誰知不過兩天,戴耀廷就拋出「佔領中環」這爭取真普選的核 彈,全香港人的神經都被觸動,要維穩還是尋求真正的改變,像擺在我們眼 前的生死抉擇。那時滿腦子都是 "Hong Kong is dying" 這句話。 當時我們預計,把「50 年不變」奉為圭臬的香港人,終要面臨重大的改變, 2014 年必定是改變之年 ─ 現在說,當然有點馬後砲。2013 年中,不知哪 裏來的傻勁,我們定意要追 蹤這些轉變,召集了 30 位民間觀察者,在城巿 不同的視點定期用相機用文字,記錄由 2013 年尾至 2014 年尾的轉變,用我 們雙眼做這改變的證據。 仍是會中電視毒的一代吧,很愛李司棋說的「呢度唔係法庭,我對眼就係證據」, 氣勢磅礡,充滿智慧,深信在風雲變色之時,不能只依賴法庭,是人是鬼要 自己睜眼看。但這睜眼看的計劃不易,定時定點地觀察需要一點老練,改變 非如預期的快,也遠遠超出了預期的急。30 位民間記錄者,多不能按預期完 成計劃。 但就在我們以一年的時間緯度「用雙眼找證據」之時,不同的民間視角,拉闊 也拉遠了我們的視野,由最初執着於記錄「什麼在改變」,我們開始思考「改 變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對改變又愛又恨,又害怕又期待?

006

p1-7_Preface.indd 6

14年12月15日 下午3:03


曾有攝影師告訴我們,一幅相片就是一個問問題的視角。把一年 12 個月的日出日落、12 個月的珊瑚礁、24 節氣下的農田放在一起,我 們問:看到什麼改變?民間記錄者卻說:看到變化的日常與無常,改 變原是循環,變中有序,序中有變。如此安靜泰然的視角,好像與 此刻風雲變色的香港不相配,卻是今天我們所需。 我們又把一年的觀塘和西環放在一起,又看到什麼?觀塘在重建中劇 變,西環在發展中漸變,民間記錄者卻看見一成不變的思維,看見那 看不見的社區殲滅,重建卻沒有重生。 9.28 為香港帶來突變,也湧出一批民間記錄者,在非常時期捕捉了 這城改變的一刻。一般人看到變亂、張力帶來的衝突,他們處身其中, 卻看到社會原有的人情味、張力帶來的新秩序。我們也把各種張力 的人並排,原以為是各走極端,卻發現是一體兩面,大家都在變奏 中尋序。 原來我們甚少睜眼看,也甚少放長雙眼去看。寫文的太習慣也太快 用腦去批判,也太習慣自己文字,甚少進入別人的語言去思考。這一 期刻意用別人的視角與文字做 148 頁的專題,不是為新而新,而是 面對變奏的必須,好跳出自己的框框,這是自我實驗,也是我們做 民間記錄的意義。 數一數,參與是次民間記錄習作的有 50 人,留下了 26 個視角,留 下對變的反思,以他們一雙眼為城巿留下證據。盼此記錄,能在歷 史存留,留給香港每一個人。

035

p1-7_Preface.indd 7

007

14年12月15日 下午3:03


民間記錄者 流浪攝

聯 師 兄、Louie、Tony 三 人 組 合。 攝 影 年 資 不 長, 但 自 2012 年 成 立 以來,走遍香港各大山頭,拍攝日出日落,尋找另一視覺,叫香港不一樣。 相信拍下香港的美,能叫更多人喜歡山野攝影,更多人愛上香港和大自 然,更能保護我們的郊野公園,加強環保和本土意識。

Apple

崔佩怡,海洋生物學博士研究生,業餘水底攝影師。6 年來每星期潛水 2-3 次,研究珊瑚有性繁殖,新生代石珊瑚的存活,探討不同環境因素 對牠們的影響。因眼見海洋的美麗,不忍心她被破壞,就努力拍照,在 facebook- hug.hk 分享,讓大眾看見香港的海底世界,就愛上了她,也 去保護她。

周思中

生活館創辦人之一。生活館生於反高鐵護菜園運動,由反思自主生活開 始。現為新鮮蔬菜及新社羣模式的生產基地,嘗試在生活各方面與不同 的個人、社區組織連結起來,記錄這一年的土地變化,是要讓讀者更懂 得天理循環。

活在 觀塘

7 年前由袁智仁(原人)創辦,當時重建計劃剛落實,組織希望透過故事、 相片和錄影紀錄將逝觀塘,檢討現在的城市發展模式。 http://kwuntong.wordpress.com 供相 / 插畫: 陳楚思、Patrick Yeung、Ivan Wong、Jay Sham、Joanna Tang

Breakazine! 編輯助理。自 2003 年於觀塘區教會聚會,目睹觀塘店舖 不斷更替,2013 年尾目睹整個裕民坊被剷平,故以相機記錄小人物在 舊區重建的故事。

Ike

生態及社區攝影師,喜歡記錄大自然的生態變化。當知道觀塘區重建, 便走訪區內小店與地標,為老區消逝前留下記錄。

008

p8-11_content.indd 8

14年12月15日 下午3:04


西環街坊,2010 年成立「西環變幻時」Facebook 羣組,希望鼓勵西環

戴毅龍

人關注社區發展。現時羣組有近 9,000 成員,經常分享珍貴舊照、社區 消息,反應活躍。阿龍同時是「新界東北 Style」攝影師。

Breakazine! 編輯,中大政治與行政系畢業生,用文字及影像記錄社會

議題。

插 畫、 動 畫 師 兼 城 市 寫 生 人, 兩 年 前 與 朋 友 一 起 組 織 本 地 寫 生 團 體,

Flyingpig

名曰「事吉茶記」。以 sketches 記下雨傘運動的人和物,為香港曾有一 條「夏愨村」作歷史印記。

自由攝影師、平等分享行動成員,帶着相機參與社會運動。在雨傘運動中,

Ryann

更以相機抵擋過多次警棍攻擊。運動完結,相機沒壞掉,仍忠實記錄多 張在胡椒噴霧、警棍等待襲擊下,一些受傷、驚嚇、痛苦的臉孔。

社會聯合媒體,立足於香港的網絡圖片通訊社,由一羣自由攝影師於

社媒

2013 年 5 月創辦,以圖片新聞為骨幹,報道社會時政議題,為時代 留下足印。於佔領期間走在對峙的前線,拍攝了大量珍貴的新聞圖片。

Hei Chan

Manson Wong

Nathan Tsui

Rayman Cheuk

其他記錄者:張韻詩、李浩然、何雪瑩、李達寧、Sun Yeung、Peter Wong、Kaiser、何潔泓、卓佳佳、朱凱迪、 黃志俊、香港海豚保育學會、陳劍青、林芷筠、阿果、龐一鳴、袁天佑、劉進圖、聾伍 035

p8-11_content.indd 9

009

14年12月15日 下午3:05


035 變奏:一年民間報告 2015 年 1 月 1 日初版 通識教育 / 社會變遷與今日香港 作者︱

Breakazine! 創 作 小 組(pakkin / 山 地 / 彼 / gi / 芷 寧 / 追 )/ 流 浪 攝 / apple / 周 思 中 / ivan wong / patrick yeung / 陳楚思 / joanna tang / 原人@活在觀塘 /

變奏:一年民間報告

冰 / ike cho / 李浩然 / 張韻詩 / 戴毅龍 / 何雪瑩 / ryann chan / flyingpig wong / 李 達 寧 / 社 會 聯 合媒 體 / peter wong / 何 潔 泓 / 卓佳 佳 / 朱 凱 迪 / 黃 志俊 / 洪家耀 / 陳劍青 / 林芷筠 / 阿果 / 龐一鳴 / 袁天佑 / 劉進圖 / 聾伍 督印人︱

梁永泰

序幕 這一年,香港變了 / 1 序:我對眼就是證據 / 6

編輯顧問︱

梁柏堅

總編輯︱

李玉霞

編輯︱

彭正雄 林蕙芝 吳芷寧

助理編輯︱

岑家亮

編輯助理︱

張倩冰

起落:這一年太陽升了 365 次 / 14

實習生|

何雋傑

設計製作︱

設計經理 / 譚淑美

快慢:海底下的一年,像凝着的時空 / 22

美術設計 / 楊仲文 嚴文諾 蘇影明

循環

節奏:這就是泥土的節奏 / 30

助理美術設計 / 陸悅怡 鄺穎殷 攝影︱

黃國榮

製作︱

高葆玲

市場推廣︱

助理市場主任 / 黃進成 廣告、「自作業」廣告優惠、訂購

劇變:觀塘.被挖空的社區 / 40

查詢:2632 0125

演變:西環.被偷換的家 / 52

零售本總代理︱ 同德書報有限公司 承印︱

生死

宏亞印務有限公司 香港柴灣豐業街 8 號宏亞大廈 13 樓

出版及發行︱ 突破出版社 香港沙田亞公角山路 33 號突破青年村 電話:2632 0000 傳真:2632 0388 電郵:editors@breakthrough.org.hk 書誌網站:www.breakazine.com 機構網站:www.breakthrough.org.hk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5 突破有限公司 2015 by Breakthrough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ISBN

978-988-8246-22-9

010

p8-11_content.indd 10

14年12月15日 下午3:05


秩序

記錄

佔領前的民女 / 64

學民 / Peter Wong:影像見證抗爭歲月 / 104

金鐘.日常與非常 / 66

社運 / 何潔泓:2014 年,我被捕了三次 / 106

旺角.秩序與失序 / 72

東北 / 卓佳佳:恒基仍在鑽探…… / 108 菜園村 / 朱凱迪:一年不遷的日子 / 110

變奏

海洋 / 黃志俊:這一年,海水藍了 / 114

議會改革

邊境 / 陳劍青:禁區多重奏 / 118

張超雄:泛民失去了羣眾 / 88

基建 / 林芷筠:一年比一年大的白象 / 120

曾鈺成:議會到了改革關口 / 90

電視 / 阿果:改變,在電視機前發生 / 124

保育 / 洪家耀:有了大橋,海豚沒了家 / 116

城市權 / 龐一鳴:我的單車城市權實驗 / 126 本土爭論

信仰 / 袁天佑:學習活在張力中 / 128

陳景輝:重建公共生活 / 92

傳媒 / 劉進圖:新聞自由的驚號頻傳 / 130

徐承恩:建構民族論述 / 94

Six / 聾伍:禮賓府狼人變奏 / 134

世代張力

戴耀廷:下一個功課是包容與復和 / 96 張秀賢:學習接受矛盾與張力 / 98

又大又難的事 / 136

結語 變的日常 / 100

035

p8-11_content.indd 11

011

14年12月15日 下午3:05


循環 / 起落

observer / 流浪攝 [ 聯師兄、louie、tony 三人組合,成立於 2012 年 ]

014

Part_A_Final.indd 14

14年12月12日 上午2:12


於紅花嶺觀日山,見雲瀑湧於深圳高樓,景色萬變,還首次使用航拍,有點手忙腳亂。攝於清晨 6 時 26 分@ 2014.04.19

這一年 太陽 升了 365 次

對於我們,香港最大的變化,就在每天的日出與日落中。 凌晨 4 時,摸黑前進,萬籟寂然,屏息攀上山頭,為的是捕捉光影一瞬間的 變幻。 每次我們 都做 足準備 預早計劃 行 程, 早 45 分鐘 到達山頭的制高點, 太陽都按預期的升起,但我們永無法預計下一刻的美麗。不知為何,從這個 視點出發的一天, 總 來得 特別有勁;即或要 趕忙下山返 工, 弄得汗流 浹 背, 內心卻是出奇的暢快。 這一年,香港社會風雲變色,我們仍然攀上了 20 多個山頭,每月拍下起碼一 個日出與日落。香港的春夏,風仍由海面吹來,日出明朗而燦爛;秋冬還是吹 着北風,夾雜大陸來的煙塵,加上天空乾燥無雲,晨光有點失色。站在制高點, 以一年的時間緯度觀察日出日落,你會發現在一切變幻中的不變,在不變中其 實充滿變化。我們謹以此視覺,記錄香港這一年。 035

Part_A_Final.indd 15

015

14年12月12日 上午2:12


photo / 流浪攝 text / 流浪攝(口述)+ 山地(整理)

2013 年 中 秋 月 圓 之 夜, 走 上 獅子山頭觀日,以此開展一年 的日出記錄。 攝於清晨 6 時 15 分 @ 2013.09.19

大東山是觀日熱點,遊人如鯽, 所以也是垃圾最多的山頭。 攝於清晨 6 時 13 分 @ 2014.07.30

Part_A_Final.indd 16

14年12月12日 上午2:12


登上孖崗山,要爬上連綿不 斷的石級,辛苦悶熱,但能 一睹香港南區的外國風情。 攝於清晨 6 時 44 分 @ 2014.11.25

在大帽山捱了兩小時的霧水, 本想放棄,但在禾塘崗見雲霧 鎖着觀音山,即轉上大刀屻, 看見如仙景的雲海。 攝於清晨 8 時 9 分 @ 2014.02.07

Part_A_Final.indd 17

14年12月12日 上午2:12


生死 / 劇變

observer / 原人 [「活在觀塘」組織發起人 ] + 冰 + ike cho [ 生態及社區攝影師 ]

040

PartB#1_02prove_n.indd 40

14年12月13日 上午3:14


在高處俯瞰觀塘的市中心,會否看到在城市低處的觀塘老街坊? Ivan Wong 攝於 2014.08.18

觀塘.被挖空的社區 市中心的一切,這一年,灰飛煙滅。 面 對 從 上而下的規劃,重 建叫我們 熟 悉的事 物都不 復再。 慨 嘆 之 餘, 我們 踏遍社區,為屬於觀塘的人和事作記錄,為的只是喚起更多人的關注,亦與 一眾關心觀塘的朋友,走過這驟變的時刻。 這一年,我們在歌聲中與仁愛圍告別,在物華街臨時小販市場分享最後的故事, 也在觀月.樺峯的落成中,體驗到重建的荒誕。 這一年,我們用眼睛見證、以影像記錄觀塘的變化。

035

PartB#1_02prove_n.indd 41

041

14年12月13日 上午3:14


生死 / 劇變 text / 冰 photo / 冰

臨時街市.被毀的承諾

2013.10.29

2013.12.27

2014 年,隨着同仁街郵局、寶聲戲院陸續被拆,近 30 年歷史的物華街臨時 街市就在我的眼前,逐漸變成被鐵板圍封的空地。 還記得第一次走入街市,狹窄的走廊兩旁,盡是校服、童裝、雨傘、牀單等價 廉的日用品,滿足鄰近街坊的需要。檔主們熱情好客,像文具店的姨姨,她 不單待小顧客如孫兒般,也會雀躍分享兒孫長大後的成就。可惜在 2014 年初, 以 上的畫面都 不 復 見了。 街市 被 納入市 建 局重 建 規劃的範圍, 所有檔主都 需要在限期前遷出。雖然政府曾承諾新舊街市可作無縫接駁,避免影響檔主 生計,但最後「承諾」淪為「概念」,新街市未能如期完成,檔主們在政府的 賠償下,無奈暫時休業,搬離舊街市。 就在大部分檔主準備搬遷之時,我認識了拒絕接受賠償的李小姐,街坊都叫 她肥妹,是內衣 店的檔主。從 8 歲開始隨家人擺檔做小販,一做 40 多年。 「其實就算我多做 3 個月生意,也無可能賺到賠償那筆錢。我只不過想政府 遵守 承諾。」「 若 我也休 業 幾 個月, 客人 找不 到我, 就 會 流 失了。」 如 今, 新 街市開業已有半年,走進兩層樓高的石屎建築,只見許多檔口都落下捲閘。 肥 妹無奈 慨 歎: 「 雖然真的有地 方 讓 我們 繼 續營業, 但 新的街市遠離 民 居, 生意比預期更差。許多檔主都在苦惱,若明年生意沒有好轉,是否應就此放棄, 另找工作呢?」這些堅守了 30 年的商戶,未來可有發揮的空間? 046

PartB#1_02prove_n.indd 46

14年12月13日 上午3:15


2014.02.04

2014.10.08

01

02

03

01. 物 華 街 街 市 的 店 舖 只 有 4 呎 乘 6 呎, 即 使 貨 品數目繁 多, 肥 妹 與各 檔主也 懂得盡用不同的位置,把商品清楚陳列。 02. 3 月開 始, 整 個 街 市只 剩 下 肥 妹 繼 續 營 業。 雖 然 比 過 去 冷 清, 但卻 有 不少 來自觀塘以外的朋友專程來為她打氣, 支持她的決定。 03. 堅持了兩個多月,肥妹終於在 5 月中搬入 新街市。但新店不單生意慘淡,新街市 的 各項 配 套 更良 莠 不齊, 身為 檔主的 肥妹只好苦笑,硬着頭皮守下去。

035

PartB#1_02prove_n.indd 47

047

14年12月15日 下午3:11


沒有馬路, 就 沒有 這場佔領運動

2014.06.26

2014.09.04

2014.10.06

佔領前的民女 香港的民主女神像,傳承着北京八九六四的學運精神。中大學生每日是看着 民女, 來 開始一天的學習。 民女 前也不時 有 論 壇、 投 票、 集會, 活動宣傳, 一切都歸在「民主」的大傘之下。 這一年風雨飄搖。從佔領運動前的 9 個月開始,大家透過為民女換衣,爭取 同志平權、新聞自由、平反六四,最終到罷課、佔領。民女的服飾就是一條 社 運 的 timeline。 現在 回看更 覺 世事之 荒 謬:3 月的 藍 絲 帶, 本來 是 為了 劉進圖、為了香港新聞自由而掛;半年之後,竟成了反佔中的標記。回看相片, 只叫人無言。 自 9 月數次的罷課論壇之後,民女從此凋零。給她化妝的學子,都身在戰場; 民女眼神仍然堅定,等待民主戰勝歸來。

folding_page.indd 7

14年12月15日 下午7:40


2014.09.28

市民蜂擁佔領夏慤道,遇上警方施放催淚彈。 佚名攝

羣眾出席雨傘運動首次大型集會,「迫爆」金鐘。 andy 攝

2014.10.04

folding_page.indd 4

14年12月15日 下午7:39


秩序 / 日常 與 非常 observer / 何雪瑩 [ 城巿研究者;金鐘媒體藝術裝置「並肩上:佔領打氣機」成員。] photo / benson tsang + gi + 芷寧 text/ 何雪瑩(口述)+ gi(整理)

金鐘.日常與非常 註 1:Non-place, 在 法 國 人 類

沒有馬路,就沒有這場佔領運動。

學 家 Marc Auge 筆 下, 是 指 沒 有 任 何 人 際 社 會 關 係、 身分與歷史性的地方,例如 馬路、超級市場、機場或酒 店大堂,皆是沒意義、沒特 色, 也 沒 有 個 人 表 達 的 物 理 空 間。 但 我 還 不 太 肯 定 non-place 的 概 念, 是 否 可 以完全放諸香港。

「佔領」從來不是新的幌子,但在馬路上發生的佔領運動,幾乎是香港獨有的。 2011 和 2012 年西 班 牙 Indignants Movement 佔領 馬 德 里的太陽門廣場, 「阿拉伯之春」佔領埃及開羅塔利爾廣場,他們的特點都是佔領廣場,因為 廣場是外國城巿設計的必有元素,往往是他們具象徵意義的公共空間。 在 香 港, 原 來 我 們 從 來 沒有 政 治 表 達 的 物 理 空間, 維 園 也 算 不上 是 傳 統 contentious politics(抗議政治)的場地。當 9.26 學生衝不入市民心中唯一 的公民廣場,9.28 連政府總部都被封,我們是意外地也迫於無奈地,選上城中 主要的幹道作佔領。沒想到,佔領馬路,竟也打開我們對空間的非常想像。

當馬路成 為 政 治空間 對於香港人來說,能在幹道上蹓躂,紮營抗爭,是多麼超現實的事,那的確 不是我們日常使用空間的習慣。幹道只是通道,香港許多空間都由通道組成, 這些通道都只是 non-place(註 1),不具任何身分個性的地方,所有人都只 是路過的物理空間。 金 鐘 政 府 總部一帶, 本是 政 治權 力核心的象徵, 人 要表 達 政 治訴 求, 自然 選上這地方。可惜 金鐘 政 府總部一帶,僅僅 是一條條通道,是一個個 nonplace ─ 全是公路、天橋和扶手電梯,人不能「腳踏實地」。若不是因為抗議, 我們幹嗎要去? 這次佔領金鐘道路這個 non-place,意義是多重的。除了是挑戰政權的空間 政治外,也要挑戰主流的經濟邏輯。大衞 ·哈維的空間論也指出,當代空間 是資本累 積的工具;若我們 佔領 道 路,就是挑 戰這種 資本累 積和空間使 用 邏輯,同時 挑 戰這城市的經 濟邏輯。當許多人走出來譴 責佔領 馬路令 經 濟 蒙受損失,亦正正印證這城巿的經濟邏輯─ 究竟搵錢是否大晒? 佔 領 馬 路更 是以 非 常的 抗爭 手段, 衝 擊 別 人 的日常生 活。 當 在 金 鐘 工作、 年薪 幾百萬又身光頸 靚 的人, 看見腳下馬路 有 班 學生餐 風 露 宿, 便不能 對 這股訴求力量視若無睹。你說佔領馬路影響生活?當然。不影響生活,佔領 有什麼意義?當政 治表達空間與生活空間結合,對人帶來無可避 免的衝擊, 才能產生巨大力量。 066

p65-71_PartC_AM.indd 66

14年12月13日 上午2:08


一個個營幕改了名字,繪上圖畫。有佔領者甚至自稱「夏慤村村民」,大家都對佔領運動產生了歸屬感。

14年12月13日 上午2:08

p65-71_PartC_AM.indd 67


變奏 / 議會改革 text / 彼 photo / andy

張 超 雄:

泛民 失去了羣眾 很多人說:泛 民返 屋企啦,羣 眾唔再需要你哋。 但 9. 28 晚上的在旺角,張 超雄和毛孟靜坐在 示威者和警察的夾 縫中, 成為了運動最 重要的標記之一。 張超雄說:泛民有責任跟民眾站在最危險的地方。 為什麼你會去旺角,站在示威者和警察中間? 對峙那一夜是高危,我明白自己有被鬧和被打的風 險。我曾跟毛孟靜商量,如果走上前線,會否反而 助長衝突?但如果連我這種位置的人都不肯做少 少承擔,我們就更沒有位置去跟羣眾溝通。我們 顧不得這麼多,要先去制止衝突。 我主動走向警方。他們希望我可以叫停示威者的衝 擊。其中一位更是二話不說,把我扯到兩陣中間, 着我向羣眾說話。我知道警察並不想衝突,所以 我就拿起咪跟示威者談。最後我們起到緩衝作用, 避免一場衝突,我是很開心的。 當 晚 有示 威者 跟 我 說: 「 張 sir, 你 唔 好 再 叫 咪, 我 哋可以 幫 你 傳 開 去。」 他 們 認 為 揸 咪 代 表 有 authority 去指揮他們。他們是自主的,覺得要談 就要平等。我相信這源於一種憤怒的累積。大家 覺得我們這些拿開咪的人,這些年來都不知帶了 大家去哪裏。 我 相 信 我 拿 咪的災 難 應 該已細 好 多……如果換了是民主黨,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雨 傘 運 動 中, 大 家 都 感 覺 到 泛 民 被 邊 緣 化了。 你是否認同? 對。作為泛民一員,我也覺得很慚愧。在架構上, 我們本是最 relevant 的,經過選舉洗禮,是有民

PartD#1_02prove.indd 88

14年12月12日 上午3:10


意授權的代表,在推動民主方面應該走在前線。

倒過來說,泛民在議會入面是否已失去作用?

但在這波瀾壯闊的民運之中,泛民竟不知去了哪裏,

我們的議會失效是事實。泛民在議會裏一直是少數,

簡直是貽笑大方,離晒大譜。市民出來,是支持

只能做些破壞性的,像拉布、不合作運動那樣。我

學生、支持佔中運動,跟泛民沒有什麼關係。

一直以為,我可以做的就是去辯論,在電視面前將 道理給市民講清楚。但這作用似乎愈來愈難發揮了,

9.28 那一夜,四處都是催淚彈。由於聽說警察會

因為傳媒被收編,根本不會播出你的說話,只能靠

開槍,我就在街上叫人撤離。當然很多人在罵我。

網上、在自己人之間流傳,preaching the choir。

罵不要緊,我強調我是會留到最後一刻的。結果當

議會要靠傳媒才會有力量,沒有傳媒,議會是無意

晚滿街是人,卻沒有見到領袖。佔中三子、學聯、

義的,可能還會因應傳媒的偏差而愈來愈失控。

議員都留在命運台那邊,被警察封住。但議員其實 是可以自由出入辦公範圍的。我在想,為何入面的

2016 年 應 是 泛 民 大 換 血 的 時 候 了, 對 嗎?

人不走出來呢?

還是索性叫下一代放棄進入議會? 換班是一定要的,吳靄儀甚至叫我們否決政改後

我事後想,這是一個 critical moment。大家都叫

就總辭,讓路給後生。但這似乎又 extreme了一點。

撤離,但沒有誰留在現場跟大家一起。我們沒能給

泛民過往不是沒有工作,有地區網絡、人脈、議會

羣眾一個承擔。之後整場運動,老實說,就很難再

經驗,對議事規則的掌握,這些都是寶貴的,是不

指揮甚麼策略或者呼籲進退。

能取代。更替是要逐步來,要有默契。

但在 9.28 之後,泛民還是沒有定案要怎樣參與?

我 們 不 能 放 棄 議 會 的, 否則 我 們 會 輸 得 很慘。

我想大家都在找自己在運動中的位置。但運動進

現在政 府蘊釀 選區「五轉九」,地區內的感情票

行得這麼快,大家還在自我定位,於是就一直不見

(透過拉關係而獲得的票源)影響力會愈來愈大。

身影。我曾在泛民會議上說,我們已不是 icon 了,

資源不夠,自然會輸感情票;輸掉區議會,又會

但仍有責任走入羣眾,而且是要在最危險的地方

失去很多資源,惡性循環地輸下去。現在的立法

出現,監察政府與警察。有議員站在一起,民眾就

會泛民只差一票就會淪為絕對少數;連直選分組

能安心一點。但得到的反應也不積極。我不想批評

點票都輸,就會玩完,政府所有議案都會被通過了。

泛民,因我也是一分子;但我們的投入是比想像中 低,不應該是這樣的。

你自己會留在議會嗎? 坦白講,我都在三思。議會這位置是否最值得發

旺角一役後,是否重塑了你們議員的角色,是要在

揮呢?我對這是有保留的。但我向來是主力做民生

街頭才「做到嘢」?

事務,像貧窮、殘疾等弱勢議題,熟悉的議員又不多,

旺角這一晚是很 symbolic,我們要走上街頭,走入

捍衞弱勢的就更少。當然,這些議題,外面都大把

羣 眾, 未 必 再 做 帶 領 者, 而 是 在 街 頭 做 監 察。

有得做;但是議員的身分,可以幫手「開多扇門」。

但無奈地,其實這不應成為我們的主要工作。這是

像你是一些委員會入面的成員,建制不能完全避開

一種補救而已,沒有把運動帶前,只是制止它變得

我,會肯坐低傾。否則你係邊個,為什麼要同你傾?

更壞更暴力。

事實上,有很多機構是需要有人幫他們開門,這也 是我要考慮的。 035

PartD#1_02prove.indd 89

089

14年12月12日 上午3:10


學民

text / peter wong

photo/ peter wong + kaiser

年開始記錄學民思潮行動至 2012 社媒攝影師。 USP

, 曾為學民思潮的記錄員, 自 Peter Wong , 學民思潮的記錄員, 現為 Kaiser

年中, 現為 2014

社媒攝影師。 USP

14年12月15日 下午7:57

P104-105_BKZ035_學民.indd 104


影像見證抗爭歲月 自把政制改革列為重點 議題,並於同年 6 月,在

巨變 頻生,影像可以填補記憶的缺漏,記錄學民

政改的運動上佔一席位,學民思潮延續了「中學生

一年來是如何用各種方式嘗試提高市民的認知。

是公民社會一部分」的信念,繼續發揮影響力。

我們每日都在社交媒體看到大量的社會記錄影像, 但 難免零碎;透過重新整理,也可以為運動重新

這一年,學民思潮的行動,可說是一種啓蒙與擴闊。

做梳 理,甚至蘊釀出新的力量。社會 運動與行動 紀實,仿如政治與藝術,兩者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對於在反國教運動一役上覺醒的新一代、中學生,

關係密不可分,也在相輔相成,為彼此加添力量。

這 是 一 種 啓 蒙, 讓 他 們 從 反 國 教 的 教 育 問 題, 關 注 到 香港 的政 制 改革, 進一步 關 注 社 會事 務,

具感 染力的影像,也可以成為一種 力量,甚或推

並把這股渴求覺醒的聲音帶回自己的社區與朋友

動一種 想法。 我記起 Eddie Adams 的著名照 片

圈, 啓發 更 多人。 至 於 擴 闊, 在 於 提 出「 公民 提

《西貢處刑》,南越警官持槍射向犯人,成為反越

名」,這個較 前衞的理 念和框 架,令政改議 題的

戰的圖騰;Kevin Carter 的作品《飢餓的蘇丹》,

討論,不再局限於提委會的組成,拉闊討論的空間,

則成為反映蘇丹因乾旱與內戰造成饑荒的最有力

讓最終的結果能夠有更多的可能。

相片。當然相片的可塑性是很大的,不一定只傳 遞痛苦與憤怒;我期待記錄抗爭中的情緒,能讓

自 2013 年 6 月開始, 學民 思潮開始宣傳 其 政 改

人凝視現狀,再作出下一步的思考。

方案,力爭全民提名。回看過去一年的影像記錄, 從 遊 行、 街 站、 公投 到衝 擊, 行動方 式多變, 流

今天, 不少曾參與學民的記錄員, 到今日也一直

露着學民的笑容與認真。有時,社會 運動不是只

堅守崗位,記錄運動的種種,填補主流媒體的遺

有憤怒地表達,也可以是有趣、具創意、投入、可

漏。可能有一天大家會開始放 棄、遺 忘初衷,甚

享受的。學民思潮的抗爭,有點改變了既有規則,

至跌 進絕望的深淵,希望這些行動紀實,到時能

創造了一股新的聲音。

夠重現歷史,喚起記憶,為我們帶來希望。

留下影像, 成了學民 思潮的記 錄員, 所為何 事? 我想除了傳播政改的理念,也在見證歷史。這一年

01. 2013.06.23|石峽尾社區會堂 01 討論

05 刊物

學民討論會及造勢大會,議決爭取全 民提名,重奪政府|By Peter Wong 02. 2013.07.29 |公民廣場

02 集會

06 六四

反國教遊行一周年,全民共議重奪政 府晚會|By Peter Wong 03. 2013.11.24|沙田官立中學

03 追擊

07 公投

追擊梁振英落區諮詢|By Kaiser 04. 2014.01|維多利亞公園

04 年宵

08 留守

05. 2014.03.01|旺角 派發九龍地區報|By Kaiser 06. 2014.06.04|維多利亞公園 六四晚會及街站|By Henry Tin 07. 2014.06.23|將軍澳 宣傳學界平等方案|By Peter Wong 08. 2014.07.01|特首辦 七一遊行後於特首辦門外留守 | By Kaiser

學民年宵攤位,銷售 T- 恤、手袋,宣 傳全民提名,賺得 18 萬|By Kaiser

035

P104-105_BKZ035_學民.indd 105

105

14年12月15日 下午3:2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