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舊約導論(全新增訂版)

Page 1

試讀本

試讀本-舊約導論.indd 1

2012/7/2 下午 5:28


† 《21 世紀舊約導論》增訂第二版目錄 ¢

試讀本-舊約導論.indd 2

創世記 出埃及記 利未記 民數記 申命記 約書亞記 士師記 路得記 撒母耳記 列王紀 歷代志 以斯拉-尼西米記 以斯帖 約伯記 詩篇 箴言 傳道書 雅歌 以賽亞書 耶利米書 耶利米哀歌 以西結書 但以理書 何西阿書 約珥書 阿摩斯書 俄巴底亞書 約拿書 彌迦書 那鴻書 哈巴谷書

32章 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 第

▼ ▼ ▼ ▼

1章 2章 第 3 章 第 4 章 第 5 章 第 6 章 第 7 章 第 8 章 第 9 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增訂二版序 作者序 簡寫一覽 導論 西番雅書 哈該書 撒迦利亞書 瑪拉基書

經文索引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限於篇幅,試讀本僅放簡單目錄供參考)

2012/7/2 下午 5:28


約伯 記

約伯記的

核心就是苦難。世上所有的人都有

受苦的經驗,所以這卷書大家讀來都覺得心有戚戚焉。它的信息跨越時間與文 化。最特別的是,本書的主角所受的苦,不是自己招惹來的。因此,他不僅肉 身痛苦,精神上更難受: 「為什麼是我?我做了什麼,竟會落到這種下場?」 因此,本書所提出的問題,是世人最不解的問題:神的作法難道公平嗎? 這是神義論的問題。不過,儘管本書提出了問題,它卻似乎沒有真正提供答 案,只是簡單而含蓄地予以肯定。 約伯記既動人心弦,又複雜難明,是舊約中最難翻譯、最不容易解釋的一 卷書。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73

273

2012/7/2

15:48:59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74

274

2012/7/2

15:48:59


第 14 章/約伯記 275

歷史背景

日期與作者 這卷書沒有提到作者的名字和寫作的日期。它既是匿名的著作,就 只能從本書的外證來推敲可能的作者與日期。 按照學界最盛行的看法,約伯記的寫作歷經長久的過程(不同的 見解,參 Zerafa 1978, 29-54 ) 。大部分學者相信,全書原來的基礎是對 話部分(伯三∼三十一章) 。後來,有一個散文式的民間傳說被拆為兩 半,作為全書的框架。其中有些學者也認為,以利戶和雅巍的講論,以 及論智慧的詩(二十八章) ,是最後才加上的。事實上,對於這卷書原 初的範圍究竟為何,那些是加上的、什麼時候加的,學界的看法甚不一 致(見以下的「結構分析」 ) 。 保守派聖經學者多半視這卷書原來就是一個整體,有些人(Archer, SOTI, 464)更引用早期猶太人的傳統,說這本書或是摩西寫的,或是他 改寫的。若認為一本歷史書的寫作愈靠近事情發生的時間,就愈可靠, 那麼,這種寫作日期甚早的說法就比較切合本書。既然約伯記的背景是 在相當早的時期,有些人便相信,它的寫作也很早。 不過,另外一些同屬保守派陣營的學者,卻將本書定在所羅門時期 (Young, IOT )或第八世紀(Hartley 1988 ) ,也有人乾脆不定出時間。 由於證據實在不足,最後一種作法或許較為明智。

歷史時期 雖然本書的寫作日期難以探究,不過,卻有一些蛛絲馬跡可以幫助 我們決定其中事件的背景。只是歷史背景對於寫作日期並無法提供肯定 的線索。德萊弗與葛萊(Driver and Gray 1921, lxvi )說得好: 「因為作 者的想像力延及這首詩的背景,所以若要從本書 英雄 的環境來揣測 作

者的年代,乃是錯誤的作法。」 全書的安排明顯是在列祖時期。約伯是一位外邦的列祖,很像亞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75

275

2012/7/2

15:48:59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76

276

2012/7/2

15:48:59


第 14 章/約伯記 277

分析本書的結構,有助於了解其近東文學背景和文體的特色。

結構 本書現狀的結構,大綱相當清楚:

伯一∼二

散文前言,引介人物與情節

伯三∼三十一

約伯與三個「朋友」的對話

伯三

約伯的哀歌

伯四∼二十七

三次對話的循環

伯二十八

論神的智慧之詩

伯二十九∼三十一

約伯最後的講論

伯三十二∼三十七

以利戶的獨白

伯三十八∼四十二 6

雅巍從旋風中說話

伯四十二 7∼17

散文尾聲,全劇終結

結構分析 說明以上的結構相當重要,理由有二。第一,在現代聖經批判的歷 程中,本書文學上的完整性一直受到質疑。在反對的理由中,有些相當 嚴重,必須加以探討。不過,更重要的理由為:從全書滿有動力的架構 中,可以清楚看出其文體與信息。 前言(伯一∼二章) 。約伯記是三明治結構。開始是一段散文式的 序,接下來為詩式的對話,末了為散文式的結論。開始與末了被稱為散 文框架。我們下面會談到結尾,不過有關兩者的批判問題會在這一段 談,因為它們的關係密不可分。 有些學者主張,散文框架是約伯記各部分中最古老的。它原來是一 則簡單的民間傳說,提到有一個人受到神的試煉,卻仍然向祂盡忠,最 後得到獎賞,財富倍增。目前的這卷書是從這個故事衍生而來。 保守派學者,如安德生(F. I. Andersen )等人已經證實,這兩段散 文目前的形式必須以書中的對話與雅巍的回應為前提。結尾的開始為 「耶和華對約伯說話以後」 ,而且也提到那三位朋友。反之,認為散文故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77

277

2012/7/2

15:49:00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78

278

2012/7/2

15:49:00


第 14 章/約伯記 279

* 最後一循環中, 「朋友」的講論簡短許多,顯示這三個人已經江郎才盡。 ** 瑣法在第三循環中的地位,見 Zerafa(1-28 ) 。

請注意,在第三循環中,比勒達的話好像被切斷了,瑣法似乎少講 一次,而約伯所說的話似乎與前面他的言論都相反(二十七 13∼23 ) 。 第三循環可能在經文抄寫過程中有錯誤(見 Zerafa 1978 詳盡的討論) , 因此二十七 13∼23 中約伯的話,或許是比勒達發言的一部分,或許是 瑣法漏掉的話。不過,即使這樣將經文略作修正,第三次循環簡短的發 言,也不過是將第二次循環開始的過程作一個結束——換言之,其中的 發言都大幅削減。藉著這個方式,這段對話表明三位朋友已經辭窮,無 法應付約伯的論證。這種文學設計巧妙地導出聽得不耐煩的以利戶之言 論(三十二∼三十七章) 。 三位朋友代表的智慧,是自古以來的報應神學。不過,他們的講論 十分呆板、機械化。神祝福義人,咒詛惡人。若是如此,既然約伯受 苦,他就必定是罪人,需要悔改(四 7∼11,十一 13∼20 ) 。 約伯非常反對這套說法。他受苦並不是因為他犯了罪。約伯從來沒 有說他完全沒有罪。他同意比勒達的看法,人在神面前不能成為義(九 2) ,可是他質疑,他能否從神得到公平的判定。在九 21∼24,他直接 頂撞朋友們的智慧,大膽地說: 「完全人和惡人,祂都滅絕。」 約伯和三位朋友辯論的中心為:誰更有智慧?對約伯的受苦,誰的 看法正確?約伯和他的朋友都列出其智慧的出處,而嘲諷對方的智慧 (十一 12,十二 1∼3、12,十三 12,十五 1∼13 ) 。我們將看到,「誰更 有智慧?」這個問題,在全書中不斷出現。

論神的智慧之詩(伯二十八章) 。二十八章中,約伯在回答瑣法 的話(二十七 13∼23 的重新架構)時,頓然有了一些看見。在此,約 伯將一切的智慧都歸給神,成為本書結論的先聲。本章實為舊約中最動 人的詩篇之一。 儘管本章的詩詞之美、筆力之雄渾,無人不承認,但它在本書中的 地位卻遭到劇烈的辯論。要求約伯記的思想嚴格合乎邏輯的人,感覺本 詩是強行插入的。換言之,他在這裏向神超越的智慧低頭,但是接下去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79

279

2012/7/2

15:49:00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80

280

2012/7/2

15:49:00


第 14 章/約伯記 281

題,只是責備約伯中傷了祂的名聲(伯四十 8,TNIV 直譯) : 「你豈可妄 論我不公平?豈可定我有罪,好顯自己為義?」 神沒有直接聲明自己的義,卻回答了另一個問題,就是智慧的源頭 在何處。正如前面所言,這是在全書內部一直燜燒著的問題。如今神提 供了明確的答案:惟有祂才是智慧。 祂從旋風中所說的頭一句話,就將約伯的智慧擺平了,並且引介出 以下幾章,在那裏神問約伯一連串的問題,是只有造物主才可能回答 的:

誰用無知的言語 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 你要如勇士束腰; 我問你, 你可以指示我。 (三十八 2、3 )

「牠伏在蓮葉之下,臥在蘆葦隱密處和水 窪子裏。」 (約四十 21 ) 接下來的問題表明了神全備的知識,和祂對自己所造自然界的掌 握,這些與約伯的無知正相反。其含義為:在道德方面也是如此。神知 道,但約伯不知道。 對於智慧之來源的問題,這個結論更用一連串的修辭式問題來強 化;神發言的這段話中,反覆詰問智慧的來源為何。約伯記三十八 36、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81

281

2012/7/2

15:49:01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82

282

2012/7/2

15:49:01


第 14 章/約伯記 283

第二個可作比較的巴比倫故事,寫作時間較晚,約在主前一千年, 通常被稱為「巴比倫神義論」 (COS, 1:492-5; Lambert 1960, 63-91 ) 。它 的形式是一位受苦者與朋友的對話,那位朋友代表巴比倫傳統的敬虔 觀。受苦者質疑諸神的公義,朋友警告他不得褻瀆,但最後卻回過頭 來,主張諸神造的人類是敗壞的:

……他們像賊一樣傷害貧窮人, 他們極力誹謗他,想謀害他, 讓他像囚犯吃盡苦頭,因為無人保護他; 他們令他驚惶而亡,像熄滅火苗一般。 (284∼86 行) 從這些文字以及其他類似的經典看來,約伯記並不是第一本討論 「義人為何受苦」的書。不過,這個問題既 然遍處可見,就不需要假定以色列與古代

約伯的試煉(Leonaert Bramer, 1630s )

近東的範例之間有任何實質的聯繫。約伯 記的作者也許知道巴比倫的經典,可是我 們對這點沒有把握。無論如何,約伯記在 許多方面都十分獨特。 安德生(1976, 32 )說得很好:

約伯記遠遠超越最像它的作品。它對 人類苦難之主題的探討,立場前後一 致;它對這個問題從各個角度來檢 驗;它對道德一神論提出大膽、有 力、清晰的對抗;它的抒情詩句極 其高明;它甚富戲劇化的果效;在 面對人類存在中「無法理解的重擔」 時,它保持理性的誠實。在這種種方 面,約伯都如鶴立雞群。據我們所知 的資料,在它之前沒有一項能像它成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83

283

2012/7/2

15:49:02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84

284

2012/7/2

15:49:03


第 14 章/約伯記 285

在古時,曾受大苦。不過,除了這本用他名字作書名的經卷之外,再也 沒有辦法證明或否定約伯的存在——例如,透過考古學的考證。 雖然約伯記有歷史用意,但本書其他方面的信號顯示,準確性並不 在作者的優先考慮之內。例如,對話都以詩體來寫。由於一般人彼此談 話並不會用詩句(尤其是在極其痛苦之時) ,顯然這裏所記並非各個人 物發言的實況。本書的內容是正確而非準確。 詩體將本書從個別的歷史事件,提昇到可以應用於普世的故事。約 伯記不只是歷史的記事;其中的智慧可以應用到每一個聽眾身上。的 確,不論是不是把這卷書當成歷史,對其中的涵意都沒什麼影響。

神學信息 神的智慧 正如文學分析所顯示,本書的中心是智慧的問題。無辜之人受苦的 問題驅策著故事往前走,這也是神學上的重要問題,可是在揭示整個情 節後,會發現「誰有智慧?」的問題更居優先。 事實上,書中每一個角色都自稱有智慧,直到最後,神在旋風中發 言,這問題才塵埃落定。沒有一個人可以自誇,沒有一個人有資格爭 競,惟獨神是智慧的源頭,而祂隨己意將智慧賜下。 因此,人最合適的回應,就是悔改與順服。正如約伯所說:

我從前風聞有祢, 現在親眼看見祢。 因此我厭惡自己, 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 (四十二 5、6 ) 這樣來看約伯記,在某些現代詮釋者的圈內並不普遍。例如,柯提 斯(Curtis )認為,約伯的話語和姿勢,其實是對神的侮辱(見他 1979 的文章中,對約伯記古怪的翻譯和解釋) 。普藍克(Karl Plank )在一本 猶太研讀本聖經裡評註道: 「旋風只冒出神權能的火,讓筋疲力竭的約 伯招架不住。」也代表了這類解釋的走向。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85

285

2012/7/2

15:49:03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86

286

2012/7/2

15:49:03


第 14 章/約伯記 287

這樣顛倒因果關係,等於是說,所有苦難都可以用罪來解釋。受苦 成為犯罪的表彰。約伯受苦,因此他必定犯了罪。 約伯記是正典對這種錯誤推理的矯正。它防止人將正確的聖經報應 說作過度而機械化的應用。它所用的方法,是指出有一個人受苦,卻不 是為自身的罪。讀者從前言就知道,約伯的苦難不是由於罪而來。他受 苦的原因,與約翰福音第九章所記生來瞎眼的人相似。門徒看見一個瞎 子,他們的問題反映出與那三位朋友類似的報應觀: 「拉比,這人生來 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的回答也可以 用在約伯身上: 「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 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約伯記和約翰福音九、十章的真理不容易明 白,即:神可以藉祂忠心僕人的受苦得到榮耀。 約伯記並沒有企圖解釋世上一切苦難的原因。它拒絕三個朋友的報 應論,不認為那是苦難源頭的惟一解釋。約伯記徹底肯定:個人的罪不 是世上苦難的惟一原因。

展望新約 神和人類受苦的關係,約伯記並不是故事的終結。約伯記教導說, 神在掌管一切;無辜的受苦者若質疑祂的智慧與能力,就會遭到祂的譴 責。約伯以悔改來回應,是合宜的。 新約讓我們更深一層了解神如何處理苦難。在耶穌基督裏,祂彰顯 出對罪人的愛,因為祂差遣祂的兒子,為他們死在十架上。耶穌基督 才是真正無辜而受苦的人,惟獨祂完全沒有罪。祂甘願(與約伯相反) 將自己順服在苦難之下,為使罪人得到益處。正如安德生所說(1976, 73 ) : 「罪惡的後果原本與主無關,但祂卻自己親身擁抱、承受了;這 是對約伯——包括人類所有的約伯——最終的答案。」在耶穌裏,神進 入了人類苦難的世界,為要帶來救贖。耶穌在十架上經歷了人類最深的 苦難,但祂卻沒有發怨言。早期基督徒團體明白約伯與耶穌的關係,因 此,在受難週誦讀約伯記(Delitzsch 1975, 32 ) 。 耶穌在十架上的死,並沒有將苦難畫上句點。事實上,基督徒的特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87

287

2012/7/2

15:49:03


05-21世紀舊約導論-11-14章(P231-288)-2校p288

288

2012/7/2

15:49:03


new 原書名:基督教釋經學手冊

21 世紀基督教釋經學(增訂第二版) ─釋經學螺旋的原理與應用 The Hermeneutical Spiral(Revised and Expanded) 格蘭 • 奧斯邦(Grant R. Osborne)著 劉良淑、李永明 譯/研經 18.4cmX23.4cm/約832頁/圓背裱版精裝/定價NT$950元 本書榮獲1993年今日基督教雜誌神學及聖經研究類專

21 世紀舊約導論(增訂第二版) An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Second Edition) 朗文(Tremper Longman)、狄拉德(Raymond B. Dillard)合著 劉良淑、黃業強、鄔錫芬 譯/研經 18.4cmX23.4cm/約640頁/圓背裱版精裝/定價NT$750元

0元 NT$170 套 一 價 原 預約價 75 元 NT$12 套 每 折 每套 一套 75 上 64 折 以 ) 含 三套( 00 元 售) NT$11 不分 優惠,恕 間以整套 寄書) (預約期 0 出版、 012.9.2 (預計 2

優惠期限 2012 年

9 月 10 日截止

全台基督教書房同步優惠中

試讀本-舊約導論.indd 3

校園書房出版社 23141新北市新店區民權路50號6樓 服務電話:(02)2918-2460 分機240~241 校園網路書房:https://shop.campus.org.tw Email:sales@campus.org.tw

2012/7/2 下午 5:2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