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錄
▼ ▼ ▼
目
中文版序 / i 推薦序一 保羅‧史蒂文斯 推薦序二 陳尚仁 / xi 導讀 鄧紹光 / xv
/
v
前言 / 001
■
致謝 / 009
緒論
/ 011
聚光燈下的工作 「工作」的意義 經濟架構
■
第
1
篇 當代職場
第 1 章 工作的問題 /
039
■
工作的重要性 工作的改變 工作危機
第 2 章 主要的工作觀 /
067
亞當˙斯密的工作觀 馬克思的工作觀
第
目錄頁.indd 6
2篇
建構聖靈論工作神學
2012/10/29 下午 4:04
■
第 3 章 建構工作神學 /
097
■
工作神學 著手打造工作神學 工作神學與新創造
第 4 章 工作、聖靈、新創造 /
125
■
工作與新創造 工作與神的靈 基督教的工作意識形態?
第 5 章 工作、人類、大自然 /
173
■
聖靈、工作、人類 聖靈、工作、閒暇 聖靈、工作、環境 聖靈、工作、人類的需要 附記:聖靈、工作、失業
第 6 章 異化與工作的人性化 /
219
異化的本質 關心的理由 異化工作的形式
附註 / 281 參考書目 / 313 經文索引 / 335 作者索引 / 339
目錄頁.indd 7
2012/10/30 下午 2:45
推
這
薦
序
一
是一本罕見而價值非凡的書。很高興它能被譯成中 文,因為我相信它有近乎普世性的衝擊力。沒錯,本
書能為我們生命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的工作— 帶來轉化性的影響。本書作者指出「我們的工作不只為 了生存,更廣泛的說,我們的工作就是我們自己」。沃弗 (Miroslav Volf)現在擔任耶魯信仰與文化中心(Yale Center for Faith and Culture)的主任,同時也是耶魯神學院萊特神 學講座教授(Henry B. Wright Professor of Theology) 。一九九 一年,他發表了這本歷久彌新的作品來解釋四件事。 首先,他著手闡述該如何依據聖經去理解工作的意義。 這是一個工作的神學,而這樣的工作神學,其實正是要使人 類企業能在神的亮光和祂在聖經中所啟示的旨意裡找到定 位。沃弗主要在本書第三章和第四章中闡述此概念(或許有 些人會想從這裡開始看) 。工作神學不但能給我們用熱誠和
在聖靈裡工作
Work
vi
in the Spirit
喜悅去工作的動力,更讓我們看見,甚至是所謂的「世俗的 工作」也能參與在神的國度中。 接著,沃弗用一種振奮人心的角度去談論工作,他集中 探討基督徒在聖靈裡工作的觀念,並以之對照了馬丁 • 路德 的召命工作觀。路德的工作觀是由一個靜態的社會和終身不 變的職業所組成;但是,作者認為工作是一個靈恩的活動, 他主張,聖靈的恩賜不只是為宗教上的經歷和教會事工所準 備,也同樣為投入世界上的工作而準備。作者透過文字論述 和神學架構(尤其是後者) ,證明是聖靈讓人們有能力照著 終末的眼光去生活和工作。 「基督徒的生命是新創造中聖靈 裡的生命,不然就根本不算是基督徒生命……」 (111 頁)在 聖靈裡的經歷,也正是在預嚐新天新地的滋味。然而,這個 論述又引導出本書第三個、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論點。 沃弗討論到對基督徒而言,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在於他 們與神同工,一起預嚐、預備世界的轉化。 「聖靈是中介, 使將來的新創造能在現在被預見」。除了傳福音和拯救靈 魂,我們在今生今世的一些工作也會存到永生。沃弗問道: 即使我們的世界太過敗壞而無法被救贖、太過渺小而不值得 拯救,上帝怎麼可能在創造一個美好世界後,還把它毀滅、 又再造一個全新的呢?所以本書秉持的著實是終末論的觀 點。終末論考慮萬物的終結、最終目標及「末後之事」 (last things) ,在某些層面上來說,是最能在牧養中實際運用的神
推薦序一
vii
學教導。基本上,沃弗指出我們在現世的工作必須由新天新 地所主導,而不是被一個工作已經失去美好、變為腐敗和勞 苦的舊世界所牽絆。就此而言,雖然工作和其他層面的醫治 必須等到來世才能完整,但我們現在就能經歷到真實的醫 治。除此之外,還有第四個原因使這本書應該被推薦到世界 各地,而非只有西方的讀者。 現代世界的情況是:從工業化產生的新工作型態和處 境,加上以科技主導的資訊社會、現今俗稱的創意社會。若 沒有這些處境化的過程,沃弗的理論發展將會局限在特定的 文化中,或是只有史學上的旨趣。馬丁 • 路德曾說,若我們 在每一個層面都傳揚福音,惟獨在當代的議題上不這麼做, 那我們就完全不是在傳福音。這正是沃弗作品中具有說服力 及帶來轉化之處。 《在聖靈裡工作》以分析現代工作的問題為 開頭,例如異化、勞力分工和人性的剝奪。他闡述了亞當 • 斯密(Adam Smith)和馬克思(Karl Marx)如何影響西方 人理解自己的工作,到最後卻發現,兩人所觸及的議題已不 只是西方世界,而是資本主義的一部分,在如今幾乎涵蓋全 世界的市場經濟、工業化,以及科技主導的新興工作世界。 這些章節並不容易閱讀,但是他們構成了本書獨具衝擊力的 背景:到底工作應該如何,以及工作可以如何。在後面幾章 中(尤其是第五章和第六章) ,沃弗將這個分析更深入的推 展,並且討論到異化、私利的追求和工作滿足感的多元面向。
在聖靈裡工作
Work
viii
in the Spirit 或許這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幫助我們了解和實踐人性
化的工作,在工作中待人如同具有神形像的受造物。在此我 提供一些對沃弗的觀點進行解釋和闡述的結論性評論。 人性化工作,首要是以一個管家而非主人的身分,幫助 受造物發揮潛力。換句話說,人性化工作牽涉到一個關懷其 他受造物的關係。人性化工作容許個人的恩賜和才幹有表現 的空間—說到底這是本書的主要論點。工作如果扼殺了個 人的發展,就不是一個符合人性的工作。同時,人性化工作 是社交性的,是與別人工作和為別人工作,也是在某些層面 為他人的生活帶來益處,尤其是貧困之人。人性化工作容許 工人去做決定、發揮創造力、參與在計畫過程中、執行產品 的製造或提供服務。最後,人性化工作是與神的合作夥伴關 係,同時也是對同樣是工作者的神的敬拜。 這不是一本容易閱讀的書。但是這本書值得我們花上一 些時間仔細的閱讀、咀嚼。在本書中獲得的學習,會對每一 個工作者、經理、生意人、神學家與牧師,特別是所有被稱 為神子民的人,帶來得力的視野。畢竟,教會中大部分的人 都花了最多清醒的時間在工作上!
保羅 • 史蒂文斯(R. Paul Stevens) 維真神學院市場神學教授 二○一二年七月
推薦序一
ix
市場神學導師,著有《廢除平信徒》 (The Abolition of the Laity) 、 《上帝的企管學》 (校園,2010 年) 、 《帶著靈魂去 上班》 (Taking Your Soul to Work) 、《工作真重要》 (校園, 2011 年) 、《企業家領袖》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即將 出版) 。
推
多
薦
序
二
年前當我還在國外讀書時,曾經有外國友人問我: 「台
灣人是為工作而生活,或為生活而工作?」第一次被
問這個問題時,我目瞪口呆,一時無言以對。想了一回後, 我猜是後者吧!在老一輩口中,經常聽到「從透早拼到晚, 為的就是顧三頓」 。我猛然驚覺歐美社會,一方面是較早脫 離窮苦飢餓;另一方面,受到新教工作倫理的影響,所以形 成了很不相同的工作觀。 自從宗教改革以來,基督徒相信工作是上帝給每一個人 的召命。每一個基督徒應當忠心、安分地在上帝呼召我們的 工作崗位上服務,藉此我們能對鄰人及社會有所貢獻,並榮 神益人。 可是在五百年後的今天,工作的內容及職業的形式已經 產生許多重大的改變。例如,大部分的人不再承接父執輩所 留下來的世襲行業,社會階層流動變得頻繁。資本主義及機
在聖靈裡工作
Work
xii
in the Spirit
械化生產製程使工人失去工作的自主性,人成為工具,變得 與他人疏離。轉換職業及失業經常發生。有統計顯示,美國 人一生當中,可能轉換五到七份工作。遇到經濟不景氣,非 自願性失業也是在所難免。 「工作即呼召」的工作神學恐怕 無法完整地回應現代人在職場上所面臨的艱難挑戰。 沃弗在《在聖靈裡工作》一書中,除了批判性地延續 新教傳統中「工作是上帝的呼召」的觀點,再加入了聖靈的 恩賜及終末的觀點,使得工作觀變得更加豐富而多元。沃弗 重新解釋工作的信仰意義,工作是出於聖靈上帝的呼召,祂 賜給人恩賜,人藉著工作積極地參與上帝在終末的新創造之 中。 沃弗依循他的老師莫特曼《盼望神學》的見解,主張基 督教信仰的核心是終末性的。基督徒的生命是新創造中聖靈 裡的生命,這包括了屬靈與世俗的層面,而這兩個層面是緊 密相關的。沃弗認為終末,並不是現存的世界完全被毀滅, 全新的世界從無被造。他相信終末是現存世界的轉化,人類 文化的一切真、善、美將被去蕪存菁、變得完全、轉變為上 帝新創造的一部分。若非如此,則人類的工作和文化參與就 只具有暫時性、工具性的意義,卻無終極意義。 與路德的呼召工作觀相比,沃弗的聖靈論工作觀不再是 靜態、一元論的。領受聖靈恩賜的人不是只領受一種恩賜, 聖靈的恩賜也並非不可改變的。雖然聖靈的恩賜不是出於人
推薦序二
xiii
的選擇,但是聖靈可以隨己意賜下各樣的恩賜,人也可以切 切的求各種的恩賜。於是,在一個瞬息萬變的就業市場中, 人轉換工作甚至行業,不必被質疑是對於上帝的呼召不忠 心。 現代社會中,有不少基督徒抱持著一種斷裂、二元論的 工作觀:周一到周五「世俗」工作,只是為了成就週末的教 會服事。工作主要為了賺錢,要不就是代表著上帝的祝福; 要不就是為了拿錢來教會奉獻。彷彿工作本身只具有工具性 的價值,而不具有內在價值。沃弗的《在聖靈裡工作》是一 本十分具有原創性的神學著作,藉由探索在聖靈和終末觀點 下的基督教工作神學,可以深化我們對工作神學的思考,也 使得現代基督徒的工作更具有豐富的信仰涵意。
陳尚仁 台灣神學院院長
校園書房-25K-A1389非死不可的門徒(P2-263,2723
3
2012/4/12
10:26:36
第
4
章
工作、聖靈、新創造 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 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 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 ──加拉太書二章20節
章名頁.indd 5
2012/10/29 下午 4:07
在聖靈裡工作
Work
126
in the Spirit
在第一和第二章中,對今日世界的主要工作理論和瞬
我
息萬變的工作實況作了分析,並為本書設定了研究焦
點。我接著在第三章呼籲建構一種工作神學,而非工作倫理 學,並為所倡議的聖靈論工作神學(以「新創造」的觀念為 架構) ,提出一些形式上的建議。 本章將為這個工作神學設定基礎,並描繪出基本的輪 廓。第一段探討工作的終極意涵(我將討論「現今」與「終 末」秩序兩者間「連續」和「不連續」的問題)及工作的 基本意義(我將指出,更好的方式是將工作理解成「與神同 工」 ) 。在第二段裡,我首先解釋為何建構聖靈論工作神學是 可能的,接著與主流更正教觀點進行對話(它們將工作視為 召命,發展於「起源論」 〔protological〕的架構中) ,我將以 聖靈論神學為依據來為聖靈的工作觀辯護。這意味著我們必 須從靈恩的角度,來理解人類為了滿足自己和其他被造物的 需要而進行的各類活動。最後,因為有人可能會批評聖靈論 工作觀只是基督教對工作的一種意識形態,我將辯護我的立 場。
第 4 章 工作、聖靈、新創造
127
工作與新創造 現今與未來秩序是否連貫的問題 1 ,是工作神學的關 鍵課題。人類工作的終極意義有賴於此問題的答案,因為 它決定了「與短暫事物和關係相關連」的工作(行動生活, vita activa)是否擁有「內在」的價值,抑或只有「工具性」 的價值— 只是 使人得以專注
現今與未來秩序是否連貫的問題,是工作
永恆實存(沉
神學的關鍵課題。人類工作的終極意義有
思生活,vita
賴於此問題的答案。
contemplativa) 的途徑。2
終末論與人類工作的意涵 若先撇開較現代化的倫理及存在主義式的宇宙終末論詮 釋(我認為它們在神學與宗教方面沒什麼說服力) ,基督教 神學家對世界的終末持有兩大基本立場。一些神學家強調現 今與未來秩序絲毫不連貫,相信現今的世界將在末日完全毀 滅,一個全新的世界將被創造;另一些神學家則認為兩者有 連貫,相信現今世界將轉變為新天新地。這兩種基本的終末 模型意味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神學。
在聖靈裡工作
Work
128
in the Spirit
工作與世界的斷滅(Annihilatio Mundi) 若世界將被毀滅,神要重新「從無到有」創造世界,那 麼塵世的工作將只有地上的意義—為了工人自身、工人的 社群、後代的繁興,然後直至「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 的都要被烈火熔化」 (彼後三 10) 。人類史上累積的一切工作 成果將在最後的末日災難中化為烏有。因此,人類工作沒有 直接的終極意涵。 根據終末「斷滅世界」的預設,人類的工作當然可間 接達致一些目標,而其重要性超越了死亡(不管是個體死亡 或全宇宙的) 。例如,我們可視工作為潔淨靈魂、預備人享 受天堂福樂的學堂。基督教傳統一直強調工作對個人成聖 的重要性。 3 例如,阿奎那指出,工作去除「產生許多邪惡 的怠惰」 ,並能「克制性慾」 。 4 我們也可(像巴特一樣)堅 稱,工作有間接的終極意涵,因為它使人的身體與靈魂結合 在一起,維繫基督徒的信仰與事奉:若要相信與事奉,人類 就必須生存;若要生存,就必須工作。 5 根據這種觀點,人 類工作及其結果是必要的,因為少了它們,基督徒真正的工 作(信仰、成聖、事奉)就無法落實。然而,人類工作及其 結果既然只是這些真正工作的前提,它們在末世方面的重要 性都是微不足道的(不管對人類靈魂是否有直接或間接的影 。 響) 若拒絕賦予人類工作終末的意涵,使之完全屈居於「我
第 4 章 工作、聖靈、新創造
129
與神的直線關係」之下,就貶低了人類工作的價值,也貶抑 了基督教的文化參與(我用這詞的廣泛意思,包含社會與生 態方面的參與) 。當然,一方面肯定世界將在終末被毀滅, 另一方面認同必須致力於改善個體的生活、建立適當的社會 架構、甚至熱衷於有效的環保,這兩者在邏輯上並無矛盾。 想要在世界(或世人)存留的時候使用及享受她,並沒有任 何奇怪之處。一方面認同世界上的享受,一方面也相信這世 界將毀滅,是有可能;當然,認為文化的參與是完整愛鄰 舍的一種方式,也是有其可能的。例如,假若巴哈是一位滅 亡主義者,他是否應對自己的音樂創作有疑慮?6 當然不需 要。他製作音樂仍舊可以只是為了要提升聽眾的靈命,藉此 榮耀神。7 相信「末世毀滅」與「負責任的社會參與」在邏輯上是 相容的,只是在神學上不一致。世界在終末被毀的預期與美 好創造的信念不 符:神將毀滅之
世界在終末被毀的預期與美好創造的信念
事物必定糟透
不符:神將毀滅之事物必定糟透了,以致
了,以致無可救
無可救藥,抑或微不足
藥,抑或微不足
道,不值得救贖。
道,不值得救 贖。我們很難相信有內在價值且美好的事物,神會將其完全 毀滅。
在聖靈裡工作
Work
130
in the Spirit 此外,少了認為被造界的美好、擁有內在價值的神學
信念,積極的文化參與也將在神學上面臨懸而未決的景況。 因此,等候世界毀滅的(並且想要用簡單的方式來避免精神 分裂的)基督徒因著神學而非邏輯的一貫性,一般避免社會 與文化參與。基於這世界本質上並非美好的預設,惟一神學 上可能合理的文化參與論據是:這類參與減少身體的苦難並 對靈魂有好處(文化參與使傳福音變得可能或者促進了成 聖) 。舒適、技巧、美(包括人體或其它物體的美)的內在 價值可能都跟身體一樣,只是達到一些屬靈目的的途徑。回 到我們的例子,即使巴哈持有毀滅論的假設,他不見得無法 創作,卻少了神學的動機,無法為了單純讓人享受音樂而創 作。他缺少從事這種重要愛鄰舍方式的神學理由。不過,假 若巴哈相信被造界的內在美好,這問題就不會產生。若要做 到如此,他必須相信終末的「轉化」 ,而非「毀滅」 。
工作與世界的轉化(Transformatio Mundi) 假如這世界的終末並非毀滅,而是轉化,整個圖像都將 出現根本而徹底的不同。人類累積的工作產物不僅擁有內在 價值,也有了終極意涵,因為它們與和終末的新創造連上了 線;這關係不僅是間接的(它們使人能落實信仰與事奉,並 促進成聖) ,也是直接的:人類的心靈手巧所生產的高尚產 品,「人類文化的一切真、善、美」 , 8 將被去蕪存菁、變得
第 4 章 工作、聖靈、新創造
131
完全、轉變為神新創造的一部分。它們(轉變之後)將成為 「榮耀世界」的「建築材料」 。9 現今世代及將來世代有連續(儘管今世的一切罪惡及短 暫已經被毀去) ,確認了「文化參與……的強大動力」 。 10 這 連續性保證所有高尚的努力都不致白費。當然,文化參與並 非基督徒最重要的任務,人若藉著工作征服、改造世界,卻 因缺乏信仰失去靈魂(見可八 36),這有什麼益處呢?然 而,正如「信仰」的存在不單是為了「工作」 (雖然它應當 激發、引導、限制「工作」 ) ,「工作」的存在也不僅是為了 「信仰」 (不過,它其中的一個目的是「使信仰成為可能」 ) 。 「信仰」與「工作」應在新創造中扮演各自的角色。這不表 示人類工作的成果應該或能夠創造或取代「天堂」 (這是不 可能的;雖然許多人被成功衝昏了頭腦,往往忘了這簡單的 真理)。然而,工作之成果在終末的「世界轉化」中潔淨 後,將被神整合成為新天新地的一部分。因此,終末轉化的 期盼賦予人類工 作終極的意義。
終末轉化的期盼賦予人類工作終極的意
人類藉自己質
義。人類藉自己質樸、破碎的工作對神的
樸、破碎的工作
新創造有所貢獻。
對神的新創造有 所貢獻。 用「終末有連續性」的信念來建構工作神學的好處,
在聖靈裡工作
Work
132
in the Spirit
不僅僅是使「文化參與」擁有內在價值及終極意涵;這信念 也強烈鼓舞了人類追求真善美的努力(找尋某部分實存的真 相、盡力做善事、以及創造美好) ,尤其在它們不被欣賞的 時候。問題不僅是,假若巴哈是毀滅主義者,他是否對創作 音樂有疑慮;問題也是,人類在各領域不被欣賞的大小「梵 谷」們是否獲得啟發與力量,相信高尚的努力必不付諸東 流,神珍視一切的真善美,在新創造中,這一切終會被人欣 賞。
新約中工作的意涵 討論終末的毀滅或轉變,似乎是以拐彎抹角的方式對 人類工作的意義進行神學反思。新約中怎麼說呢?新約對工 作明確的陳述理應決定我們對工作的觀點,不是嗎?按照此 法,我們對文化參與的評價,將會和從「轉化世界」的終末 觀所導出的看法相差甚大,因為新約並未提及文化使命,更 別提「工作的福音」了。11 耶穌開始公眾事工時,撇下木匠 的工具,並呼召門徒離開自己的職業。祂只間接肯定工作的 必要性:祂說,人們將按著「去滿足窮人基本需求的努力」 (飲食、衣服;太二十五 34 及下)受審判。 12 較後期的書信 有明確的命令要人去工作,卻明確指出,工作理應是為了滿 足工人和他們鄰舍的需要(見帖後三 6 及下;弗四 28) 。新 約明確論及工作的陳述中,工作被視為一種維生的途徑,而
第 4 章 工作、聖靈、新創造
133
非促成文化發展的手段。 關鍵問題在於如何詮釋新約中的緘默:對於人類工作 可能有的更廣泛意涵,新約選擇默然以對。這是否暗示它不 鼓勵文化參與,抑或只表示它專注於救恩歷史中某時期所需 的特殊類型工作(見太九 37 及下) ?回答此問題時,必須謹 記,在舊約(即初期基督徒的「聖經」 )裡,工作的目的並 非只是維生,也包括文化發展,各類活動,包括從建築技術 的改善到音樂技巧的改進(見創四 17 及下)都是如此。此 外,創世記認為這類文化發展所需的多樣化工作,原是神祝 福的結果。13 舊約對工作的看法警惕我們,不應太倉促地認 為新約並沒有正面看待文化發展。 舊約的論據固然重要,卻不是關鍵。問題(如何把新 約對工作在維生以外有更廣泛意義的議題上保持緘默的事 實,轉化成為基督教工作神學)的答案,至終仍取決於新約 終末論的本質,世俗工作的意義有賴於神創造的價值,而創 造的價值則有賴於其終極的命運。若其命運是終末轉變,那 我們即使沒有明確的釋經根據,也必須賦予人類工作內在的 價值,這價值將獨立於它與傳福音的關係( 「人類工作」與 「福音的宣告」以各自的方式邁向新創造) 。既然現今的秩序 主要是人類工作的結果,如果說這秩序將會在轉變中進入終 末,那麼,人類的工作必然就擁有終極的意涵。因此,對新 約關於工作意義看法的詮釋,需要依賴終末論架構。結果,
在聖靈裡工作
Work
134
in the Spirit
探討新約對工作意涵(除了維生的重要性之外)的議題,使 我們回到原先的討論—現今與未來秩序是否有連續性。
終末的轉化世界 不管是直接或間接的神學論據都支持終末「轉化世界」 的觀念,也因此支持「現今」與「未來」有連續性。
在地上的上帝國 我們可訴諸神國度在這地上的觀念,來間接為終末世界 的改變(而非滅亡)之說辯護。14 甘德理(R. H. Gundry)提 出相當有說服力的論據,指出新地是啟示錄聖徒居住之地。 「啟示錄相當明顯應許在新地上的永生,而非新天的飄然生 命。」主對士每拿教會的應許—「你卻是富足的」 (二 9) 需要從「物質的角度來解讀」 :它指的是「聖徒產業……的 重新分配」 。此外,啟示錄在這應許的經濟層面之外,還加 上政治層面的補充:聖徒將要掌權統治成為「地上的新王, 所有的人都是君王,整個國度都是君王。」15 在啟示錄所見、強調新地是神子民終末居所的說法, 也出現在馬太福音。願神的國降臨的禱告(六 10)是盼望神 「統治全地」的禱告;先求神的國(六 33)意味著「渴望神 對世界的統治能夠最終落實。」16 同樣的道理,神應許溫柔 的人必承受的「地土」 (五 5)指的想必是「地上的神國」 。17
第 4 章 工作、聖靈、新創造
135
在終末,神復活的子民將在被更新的地上居住。 新約對地上神國的強調,不僅與舊約先知的屬地盼望相 符(賽十一 6∼10,六十五 17∼25) ,更重要的是,與基督 教的身體復活教義相稱。從神學的角度來看,既相信身體復 活,說終末的存在是不屬地的,有點不合理。 18 若不想把身 體復活的教義削減成基督教終末論的意外事件,就必須(拒 絕阿奎那等人的說法)強調完美的幸福的確有賴於復活的身 體。19 若要避免使「身體」的觀念與「純靈」的觀念混淆不 清,就必須強調「物質的好處」是完美幸福的必要條件。 20 復活的身體需要相應「榮耀」但同時也是「物質」的環境。 因此,未來的物質存在是基督教終末期盼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21
一切受造的解放 一些新約陳述明顯支持終末「轉化世界」的說法,並顯 示「這一切」 (彼後三 11)的毀滅不表示受造物的毀滅。保 羅在羅馬書八章 21 節寫道: 「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 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 。受造之物(即,「次於人類 的大自然,包括有生命和無生命的」 22)要得到解放,不可 能發生在「滅亡中」 ,只可能藉「轉變」得解放。布魯斯(F. F. Bruce)正確地指出: 「若字詞是有意義的,保羅的這些詞 指的不是現今物質宇宙的毀滅,而是現今宇宙的轉變,以致
在聖靈裡工作
Work
136
in the Spirit
能落實神創造它的目的。」23 當神引入祂終極的國度時,「在 天上地下的一切」努力將在「更新之後」應驗。24 「肯定現今與未來秩序有連續性的觀點」與「神創造的 世界乃是美善的信念(來自猶太基督教) 」在神學上是無法 分割的。對「今世」及「新造」有連續的信念,乃是「相信 神起初創造乃美善」的終末表達;這「起源」和「終末」乃 互為表裡、缺一不可。若肯定神創造的美好,就沒有理由預 期它的終末滅亡。美好不僅是形容起初的創造,也是現今世 界的特質,即使世上有罪惡的事實也無法改變這點。因此, 神不能終極地
神不能終極地「否決」祂的創造,反
「否決」祂的創
倒—用教牧書信論及食物的說法—要
造,反倒— 用
將之「獻上」 (提前四 4)。
教牧書信論及食 物的說法— 要 將之「獻上」 (提
前四 4) 。 當然,我們也許可以相信物質界的美好只有工具性的 價值,而終末的毀滅並未否定神創造的美善。就如同食物, 一切的物質都是好的,因為它們讓身體可以繼續活下去;人 體是好的,因為它為靈魂提供居所。我們當然可以說,物質 界的工具價值是好的,因為物質世界是神彰顯其偉大和榮 耀的暫時途徑。我們沒有理由去否認或貶低物質界的工具價
第 4 章 工作、聖靈、新創造
137
值。但神的物質創造並非只是「途徑」 (a means) ,本身也是 「終點(目的) 」 (an end in itself) 。聖經經文提到物質創造的 「救贖獨立性」 :受造之物也將和神的兒女一同得自由(羅八 21;見創九 10 及下) 。25 此外,從人論的角度來看,人類不僅 「有」身體;他們「就是」身體。26 因此,神創造的美好是內 在的,不只是工具性的。並且,與美好的受造之物信念相符 的,是相信終末存在著連續性。
榮耀世界的人類工作? 終末世界轉變的信念賦予人類工作特殊的意涵,因為 它使工作成果擁有獨立價值— 乃是榮耀世界的「建築材 料」 。誠如前文所提,人類對榮耀世界的貢獻在神學上具有 意義,但這說法是否合乎邏輯?易腐朽的人類作品會有永恒 的價值,這豈非自相矛盾?27 椅子在一年之內會損壞、麵包 一日之內被吃掉、演講在一小時之內就被忘記。人類工作的 大部分成果將在終末轉變之前就消逝無蹤。 首先,我們不應只想到獨立個體的工作,也應包括全人 類的工作累積。個體工作對人類的整體「計畫」有貢獻。我 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將這一代的成就建立在過去成就的基 礎上。這些會消逝、毀滅之事,其功用像是一個梯子—使 用後可被擱置一旁。 第二,雖然許多人類工作是用來維生,並在轉瞬間消
在聖靈裡工作
Work
in the Spirit
138
逝,但也有許多工作對大自然和社會環境留下永久的痕跡, 並為人類建造賴以生存的家園。即使並非人類歷史中的所有 產品都會被整合進終末的世界,這整體的家園卻會。 第三,工作及其成果定義了(部分的)人類性格構 造—人類的身分。28 既然復活並未否定人在世上的身分而 是給予肯定,那麼,世上的工作等於也對復活後的性格有了 影響。容德特(Rondet)問得非常貼切:若古騰堡 (Gutenberg)舉
容德特問得非常貼切:若古騰堡舉世聞名
世聞名的發明在
的發明在終末中沒有任何的蹤影,榮耀世
終末中沒有任何
界中的古騰堡還是古騰堡
的蹤影,榮耀世
嗎?
界中的古騰堡還 是 古 騰 堡 嗎 ? 29 我們也許可以進一步探討,若少了古騰堡的發明,所有因古 騰堡的發明而獲益的人,在榮耀中是否為同樣的人?有人可 以辯稱,就算抱持世界將會毀滅的信念,仍可能找到人類工 作的直接終極意義。嚴格來說,這說法沒錯。但以下兩者卻 是不相容的:一方面認為人類工作的成果邪惡或微不足道以 至於必須被毀滅,另一方面卻又相信它們對人類性格的影響
(我們應謹慎地區分「對性格的影響」和「工作過程對個體 成聖的影響」兩者的不同) ,好到足以使它們在終末被保存 下來。
第 4 章 工作、聖靈、新創造
139
啟示錄指聖徒息了「自己的勞動(labor, kopōn) ,他們 的行為(deeds, erga)也隨著他們」 (啟十四 13 直譯;參照弗 六 8) 。我們也許可以合理地解讀,世上的工作將在復活的性 格上留下痕跡。這段經文未提及工作成果的保留,因此,聖 徒的行為似乎只能在他們的性格中跟隨他們。 30 人類工作有 終極的意涵,不僅因為它對人類未來環境的貢獻,也因為它 對性格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
與神同工(Cooperatio Dei) 過去數世紀的基督教神學家把人類工作視為與神同工。 今日的更正教和羅馬天主教傳統皆認同,人類工作最深層的 意義在於人類與神同工。 31 「終末滅亡的信念」與「把工作 視為與神同工」是相容的(我們與神一同維持這世界,直至 它最終被滅) ;然而,終末轉變的信念不但與此(與神同工) 相符,更進一步地需要它。 依據我們如何看待人類與神的合作,可以區分出兩種工 作神學。其中一種依據創造論,認為工作是與神一同延續創 造(creatio continua) ;另一者則依據終末論,認為工作是與 神同工,期待神在終末轉化世界(transformation mundi) 。我 將簡略探討這兩種看法,並且提出批判。
在聖靈裡工作
Work
140
in the Spirit
在保存中同工 與神同工的第一種詮釋源於舊約,尤其是創世記中創造 的記載。創世記的頭幾章把人類塵世的工作描繪成與神一同 創造。舊約的確強調神原先創造之工的獨特性,人類的工作 不能與神從無到有的創造(bara)相提並論。然而,舊約也 提出人類工作與神造物(asa)之間的類比,32 似乎意味著創 造的神與工作的人之間存在著某程度的合作。 第二段的創造記敘,以極為鮮明的方式描繪這種夥伴關 係。當它解釋為何地上沒有植物時,提到了神的創造與人類 工作的關係: 「因為耶和華神還沒有降雨在地上,也沒有人 耕地」 (創二 5) 。植物的生長,需要賜雨水的神及耕種的人 合作。在保存這個受造界的任務上,神與人彼此依賴。就某 一方面而言,人類的工作依賴於上帝。誠如詩人所言: 「若 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 (詩一二七 1a; 參照詩六十五 11∼13) 。另一方面,創造之神選擇「依賴」 人的協助,使人類工作成為在世上落實祂自己工作的途徑。 誠如路德所言,人類工作是「神的偽裝,祂藏其背後,壯麗 地統治這世上的一切」 。33 路德的這句話顯示,與神同工不一定需要人類有意識 的努力。換言之,工作必須客觀地符合神的旨意,但人不一 定需要主觀地視之為神的旨意。根據聖經的記載,神雖使人 們與祂合作以落實自己的心意,但最終仍根據人們所作的審
第 4 章 工作、聖靈、新創造
141
判他們(見賽三十七 26 及下) 。此外,即使是異化的工作形 式,只要其結果符合神的旨意,與神同工也能發生。雖然新 創造的觀念要求我們致力於克服工作中的異化, 34 非異化的 工作並非人類與神合作的先決條件。
在轉化中同工 近期有另一個工作神學的神學傳統,是基於「人類預 先參與神在終末轉化世界」的觀念。它涵括了與神一同保存 受造的基本要素,並將此放在神應許新創造的終末亮光下來 理解。這世界現今的確處於罪的權勢之下,也是短暫的。因 此,無論人的動機有多高尚,人類的工作都不能創造神的新 世界。 35 啟示錄的「新耶路撒冷」 (神的新子民)陳明了這 點。36 新耶路撒冷是神的城(象徵「子民」 ) 「從天而降」 (啟 二十一 2;參照彼前一 4;太二十五 34) 。新耶路撒冷作為神 的創造,它是「活潑的盼望」 ,沒有邪惡和敗壞,無限地超 越人類可計畫或執行的一切。 37 「新耶路撒冷」的來源與特 質顯示新創造基 本上是一份禮
我們不應該將「等待」與「不活動」混
物,人不必做什
淆。新約命令人熱切期待神國,這並未與
麼事,只需「等
為神國努力工作的勸勉背
待」 (彼後三 12;
道而馳。
參照太六 10;啟
在聖靈裡工作
Work
142
in the Spirit
二十二 17) 。 不過,我們不應該將「等待」與「不活動」混淆。新約 命令人熱切期待神國,這並未與為神國努力工作的勸勉背道 而馳。 「參與神國」與「期待神國」是互補而非互斥,並且 「參與」是「期待」的必然結果。38 在參與神國的脈絡之下, 經世濟民的人類工作,對終末的國度(國度的臨到單純依賴 神的行動)可以作出貢獻(儘管貢獻有限且不完美,也需要 神最後的潔淨) 。人類在日常工作中成為「神國度的同工, 這國度使受造界完全,並更新天與地。」39 肯定「人對未來新創造的貢獻」,並同時強調「新創 造純粹是神行動的結果」 ,似乎自相矛盾。但這兩種說法仍 可並存不悖,因為神在歷史中的終末行動,有別於祂在歷 史終結時的終末行動。神透過聖靈已經在歷史中工作了, 祂使用人類創造了事物的暫時狀態,並以此真實地預嚐了 新創造。當然,這些歷史上的預嚐與新創造的終結完滿 (consummation)有天壤之別,「完滿」完全是神自已的工 作。但既然神獨自的工作並未撤銷(反而轉化)人類在歷史 中所參與(預嚐)的新創造,因此,我們可以指出,「人類 工作」是「神轉化世界」的一種積極參與—這當中並無任 何矛盾。 在以上簡略分析中,不管從「起源」還是「終末」的 觀點來看與神同工的日常工作,兩者在神學上都同樣有所根
第 4 章 工作、聖靈、新創造
143
據。不管從終末論或起源論的架構,我們都可以建構一套合 乎聖經的工作神學。然而,基於一些原因,我比較傾向於終 末論架構。在接下來批判路德(在起源論的架構中建構)的 召命觀,及為我所提倡的聖靈工作觀提供論據時,讀者將看 出我傾向終末論架構的一些理由。40 這裡只提四點。 首先,我認為,基督徒生命的終末本質使我們無法單 單從創造論(起源論)來架構工作神學。 41 第二項理由是基 於「原始創造」與「新創造」的關係本質。是的,基於終末 的連續性,新創造並非原初創造的否定,而是其再肯定。因 此,我們的工作神學不能脫離創造論。 42 不過,新創造並非 只是原始創造的恢復。 「世界和人類的救贖不僅使人回到原 始的伊甸園,也繼續引導我們的命運。即使在伊甸園時,我 們就已經被引導了。」43 因此,創造論本身不足以成為建構 工作神學的根據,我們必須把它置於更廣的新創造(局部) 實現及期盼的脈絡中。因此,終末論工作神學的支持者,並 不認為與神同工的「起源」和「終末」觀點互斥,相反,它 們是相輔相成。新創造的臨到乃是因著對原始創造的轉化。 因此,「與神一同保存這世界」必然是「與神一同轉化世界」 的一部分。 偏向「終末論」而非「起源論」架構的第三項原因是: 起源論工作神學在觀念上不足以詮釋現代工作。對這類神學 而言,人類與神同工的終極目的是保存世界。雖然有不少人
在聖靈裡工作
Work
144
in the Spirit
類工作仍為了讓工人維生及保存他們居住的世界,但當人 類利用強大的現代科技,他們不僅維持這世界(他們的家 園)也徹底改變了地球的面貌。現代工作既保存世界,更改 變它,而且是透過改變來保存。 「保存」的靜態架構,無法 充分納入現代工作的動態本質(除非以「保存」的架構激進 地質疑人類工作的現況,並限制工作的目的僅止於為了生 存) 。最後,起源論工作神學傾向維持現狀,並訴諸於神期 望保存世界的看法,因此妨礙了微觀及宏觀經濟結構所需的 改變,他們說:創造之神既保存祂所造的世界,人類也應在 自己的工作中致力於維持現有的秩序。
工作與神的靈 工作的聖靈論神學? 談論新創造時,不可能不提及神的靈。誠如保羅所言, 聖靈是未來救恩的「初結果子」或「憑據」 (見羅八 23;林 後一 22) ,也是他們裡面的終末改變力量。福音書也提到, 聖靈是能將「未來」的新創造帶至「現今」的媒介(見太十 二 28) 。若沒有聖靈,就沒有新創造的經歷!因此,若要把 工作理解為積極參與轉化世界的工作神學,它也必須是聖靈 論的工作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