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

Page 1

23cm

邀請你在世界尋找恩典的痕跡!

聖經故事裡最具爆炸性的即時新聞,很有可能是天使向牧羊人報導的那份關 乎萬民的大喜信息。這條新聞除了呼喚人們嚮往救恩、盼望永恆,也傳達出意想不到 的驚喜與感動。然而,現今世界裡最吸睛的焦點新聞,卻充斥著複雜與不安:物價上 漲、戰爭疾病、政治黑暗、名人八卦、暴力惡行、飢荒貧窮……遍尋不著深刻的感動 與更新的盼望。上帝的恩典,彷彿早已從這失落世界上,消逝無蹤。 然而,有名記者卻對現今世界作了不同的詮釋。當大家報導危機,他卻散播希

卷髮,誠實是他的特質,靈敏是他的堅持;

望;當大家注重缺乏,他卻滿懷感恩。當大家認同報復,他卻相信饒恕;當大家高舉

觀察是他的學問,信仰是他的熱誠。楊腓

審判,他卻呼喊憐恤。楊腓力,這位寫過無數暢銷書籍的作家,近十年來受邀至世上

幾年的記者經歷,創作的文字不僅觸動人 心,也引來深深共鳴。 楊腓力的作品好像鹽巴,能防止信仰生 命迂腐染菌。知名作家克萊布(Larry Crabb)

8.5cm

記者楊腓力現場實況報導,

戴著一副細框大圓眼鏡,頂著一頭自然

力,這位滿懷恩典的基督徒作家,因著三十

17cm

恩典現場

Philip Yancey

楊腓力

1.9cm

17cm

8.5cm

「上帝有什麼好

這個問題,以不同方式臨到每一個經歷 痛苦、死亡、貧困、不公的人。換句話 說,是臨到所有人。當我回顧過去幾年

許多特別的角落,向對生命感到迷惘的群體進行演說。他除了發揮多年的記者專業,

的行程,我顯然刻意選擇與我自己的探

實際接觸這些極需盼望的靈魂,也在其中尋找和訴說上帝的恩典。 討課題相關的採訪任務。有段時間,我

透過親身走訪十個特別的「第一現場」,楊腓力逐漸發現,上帝的恩典,即便看 似隱藏,還是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出耀眼的光芒:

進入一些人的生命,他們所受的壓制、

認為,他的論點「會使那些信仰重心在其他

安慰的恩典

典、以此為生命之本的人」。楊腓力的作品好

中國

忍耐的恩典

像放大鏡,不僅坦白道出人心深處的渴望與

綠湖鎮

全然接納的恩典

劍橋

信心的恩典

聖經學院

空手領受的恩典

智慧信息研磨出深厚的馨香溫暖。另外,楊

南非

和好的恩典

腓力的作品還好像一盞點亮的夜燈,謙卑地

曼斐斯

倚靠真理的恩典

呈現超越萬有的美善信仰,激勵人在黑暗中

中東

勇敢的恩典

燃起信心,來跟隨這位恩典的上帝。

芝加哥

承認無助的恩典

孟買

仰望的恩典

掙扎,也邀請讀者在生命低潮中尋見神的同 在。楊腓力的作品也好像磨豆機,以實事求 是的態度來對付生命的疑問,同時將雋永的

除了兼任《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現在,就讓我們將現場交還給記者楊腓力,為我們報導恩典的消息。 NT$350

設計/李家珍

校園

Today )雜誌特約編輯,不時受邀到世界各地 演講,這位自認內向的作家,平日喜歡待在 科羅拉多山上的幽靜小屋,將他與神的深刻 對話化為文字,分享給信仰道路上的每個同 伴。其知名中譯著作另有《恩典多奇異》、 《尋神啟事》、《禱告》、《無語問上帝》、《生 命總有傷痛時》、《歡喜讀舊約》、《何必上教 會?》(校園)等。

徐成德 /譯

維州理工學院

楊腓力 /著

方面的人敬而遠之,但是卻迎納所有渴求恩

校園書房出版社

A1415

52.9cm

原來,最動人的,是那些看似隱藏的恩典。

侵犯、混亂,是我永遠無法經歷的。願 我在這十個地方所學所得,也成為你們 的探索,一如已經成為我的探索。


h 目 錄 h 推薦序一/i 推薦序二/iii 譯序/vi 致謝/001

Ⅲ部

1 幕後的故事

/002

綠湖鎮:專職性工作者

維州理工學院:校園大屠殺

6 在最低的地方,你才會叫救命 7 恩典如水,往低處流 074

2 最殘忍的月分 012 3 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

Ⅰ部

/066

(演講:2004年8月,綠湖鎮)

/024

(演講:2007年4月,維州理工學院)

Ⅳ部

劍橋:紀念魯益師

8 懷疑論者的使徒 9 遊移於兩個世界

/090

Ⅱ部

/102

中國:乘上改變的風潮

4 地底隆隆聲 038 5 由下而上 052 /

(演講:2004年3月,中國)

(演講:2008年8月,劍橋)

Ⅴ部

聖經學院:迷惘的學生

10 泡沫中的生活 116 11 我希望當時能知道 128 /

(演講:2007年4月,聖經學院)

目錄.indd 2

2013/1/3 下午 7:17


Ⅵ部

南非:讓高牆倒下

12 意想不到的角落 144 13 在恩典中成長 158 /

(演講:2009年3月,南非)

Ⅸ部

芝加哥:邊緣人之家

18 喜劇與悲劇 228 19 我為什麼希望自己是個酒徒 /

Ⅶ部

/240

(演講:2003年8月,芝加哥)

曼斐斯:不同的異象

14 出自灰燼 176 15 在這磐石上 184

Ⅹ部

(演講:2008年11月,曼斐斯市)

孟買:可怕的馬拉松

20 巡迴演講,中斷 258 21 炮火攻擊下的恩典 270 /

Ⅷ部

中東:深陷危機的教會

16 沙丘與摩天大樓 200 17 荒漠中的涓涓溪流 212 /

(演講:2008年11月,孟買)

後記:上帝有什麼好?/284

(演講:2009年1月,巴林)

目錄.indd 3

2013/1/3 下午 7:17


現場 002

What Good is God ?

01 幕後的故事

○○八年十一月下旬,我與妻子快要結束出版社

策劃的印度巡迴演講。我在五個城市講我作品中

的主題,最後一站是印度最大城孟買的公開活動。剛 好,那天就是恐怖分子用槍跟炸彈攻擊觀光景點,殺死 一百七十二人的可怕夜晚。城市被封鎖,我們只能取消 計劃中的活動,取而代之在恐懼與悲傷籠罩的那一夜, 在郊區的一間小教會安排的臨時聚會講道。後來,當我 們準備離開印度,機場內爆發槍擊,拿著機關槍的守衛 在五個不同的關口搜身、檢查行李,我們才登上少數還 在營運的國際航班。 漫長的回程中,我為著在最後關頭逃脫而驚惶失 措,也回想其他旅程的緊張經歷。在中國把受訪者送到 破舊的旅館房間,以免被祕密警察盯上。聆聽恍惚的維 當我置身於這些非 常情況,有個問題 一定會浮現於腦 海:上帝有什麼 好?

州理工學院學生,敘述發生還不到一週的悲劇,我自己 也尚未從生命垂危的車禍恢復。訪問一屋子的妓女講自 己的黯淡人生故事。當我置身於這些非常情況,有個問 題一定會浮現於腦海:上帝有什麼好?農夫受迫害、學 生從校園屠殺中恢復心神,或是女子在性交易中多年過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2

2013/1/3 上午 11:33:44


01

幕後的故事 003

著與奴隸無異的日子——信仰能給他們什麼呢?如果我 能在這些情境中,找到回應「上帝有什麼好?」這個問 題的答案,甚至是線索,就能面對那些隨時困惑我們的 信仰難題。 八○年代初,有人在一次記者會上問小說家索爾 • 貝婁(Saul Bellow) : 「貝婁先生,您是作者,我們也是 作者,請問我們有什麼不同?」貝婁回答說: 「身為記 者,你們關心的是當天的消息。身為小說家,我關心的 是永恆的消息。」然而,弔詭的是,我的記者生涯帶領 我找到永恆的消息。記者採訪歷程成為驗證我的寫作真 實與否的方法。 「賜一切安慰」的上帝,真的能給受創 的孟買,或是維州理工學院這些地方帶來慰藉嗎?美國 南方,更遑論南非,真的可以從種族歧視的傷痕痊癒 嗎?基督徒少數群體在中國或是中東這種不時擦槍走火 的環境,可以發揮潛移默化的效應嗎?每次面對艱辛的 採訪任務,我就會問這些問題。 我也應該提到,我的性格測驗,內向分數是破表的 高。寫作是孤獨的行動,我也很滿足於不時花一週窩在 山上的小屋,坐擁書堆,只要跟超市員工講一次話就夠 了。旅行又疲累又花錢,在開發中國家的公開活動常常 讓我覺得自己是在「戰鬥喊話」 。回家以後,我又快樂 地恢復獨行俠的生活。但我還是不斷離開家,探尋在山 上小屋書寫的信仰,遭逢真實世界會是什麼情景。信仰 在真實世界有效力嗎?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3

2013/1/3 上午 11:33:44


現場 004

What Good is God ? 每隔幾年,就會有無神論者或未知論者出版新作 品,質疑宗教信仰,特別是基督教的價值。有些作品毋 寧像是在鬧脾氣的青少年,有些則確實提出重要議題。 美國民意調查顯示,問到隸屬的宗教團體,宣稱「沒有 宗教信仰」的人數持續上升(從一九五七年的 2.7% 到 二○○九的 16%)。認為「沒有宗教信仰」的美國人 數,超過聖公會、長老會、衛理公會、信義會加起來的 總合,尤其在九○年代之後倍增,而歐洲的百分比更 高。 奇怪的是,宣告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有三分之二依 然相信有神。有些人批評宗教組織虛偽或是與切實生活 無關,有些則乾脆質疑神好在哪裡。西方世界抵抗「無 神的共產主義」那段歲月,宗教信仰似乎是重要的支 柱。如今,最鮮明的敵人是宗教極端分子,難怪愈來愈 多的人質疑宗教信仰的價值。 捍衛基督教信仰的人則逐一駁斥懷疑論者的看法。 身為記者,我以不同的方式面對這些問題。我喜歡到外 面世界,檢視信仰如何發揮作用,特別是在極端艱困的 我喜歡到外面世 界,檢視信仰如何 發揮作用,特別是 在極端艱困的情 況。

情況。攸關緊要的信仰,應該造成正面結果,因此對 「上帝有什麼好」的大哉問能提出實存性的答案。 。工程師設計出 科技產業有個用詞叫「桌面測試」 美妙的新產品:蘋果手機、小筆電、電玩控制台、筆記 型電腦、MP3 播放器、光學儲存設備。但是這些耀眼 的新產品經得起真實世界中的消費者使用嗎?如果不小 心從桌上推下去,或掉在人行道上,會有什麼結果?這 些機器還能使用嗎? 我在信仰領域尋找類似的測試。我的旅程腳蹤曾踏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4

2013/1/3 上午 11:33:44


01

幕後的故事 005

至基督徒面臨迫害、暴力、災病的熔煉之地。本書的故 事記載了這些地方:在中國,雖然是無神論政府,教會 的增長卻耀眼可見;在中東,曾經是教會蓬勃的核心, 如今卻存亡絕續;在南非,各色人種融合的教會撿拾過 去的種族歧視碎片;在美國,我不僅拜訪了維州理工學 院、妓女事工會議,還有芝加哥的一群酒徒,以及美國 南方聖經地帶的兩處機構。 當我花時間與這些人相處,是對自己的信仰經驗進 行「桌面測試」 。我在科羅拉多州家中所寫的是發自真 心嗎?我能不能相信使徒約翰在書信中承諾的,「那在 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的更大?」我能夠向辛苦餵養 子女,不走賣身回頭路的婦女;向一輩子與成癮奮鬥的 酒徒;向南非最暴力的監獄裡的囚犯,滿有信心宣告這 個真理嗎? 說實話,如果我只看美國這些看來無非在表揚自我 的教會,我的信仰反而更搖搖欲墜。別的地方則不然。 每次旅行回來,我都深受激勵,信心被鼓舞。如今只有 三分之一的基督徒在西方,而我有榮幸看到神在其他地 方工作的明證:南非的和好奇蹟;在壓制的政權下,中 國卻綻放出有史以來最龐大的信徒人數復興;印度基督 徒開始關心人類地球上最受排斥的群體。身為作家,我 想要把這些好消息帶給疲軟的西方,因為這些故事很少 上得了 CNN(美國有線電視網)頭條新聞。 *

坦白說,我接受這些邀約,還有一個理由,就是給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5

2013/1/3 上午 11:33:44


現場 006

What Good is God ? 我機會與讀者聯繫。作家需要被提醒,我們與世隔絕產 生的作品,確實會觸及人心,因此這些旅程的焦點在於 與讀者見面。在非洲,我見到有聖經名字的人:沙得 拉、米煞、亞伯尼歌、美麗、寶貴、感謝、見證、恩賜 和財富。菲律賓人則取些更奇特的名字:阿巴、阿柏、 朗基、阿賓、桃桃、福西、天天、恰恰、丁丁(我朋友 笑稱我為「廷方」 ) 。簽名的隊伍只容許跟每個讀者有幾 分鐘的交流,但至少有了聯繫。 我常常在簽書前開玩笑說: 「我們的關係不平等。 你們知道我的所有事情,因為我想什麼、作什麼,最後 都會出現在書本裡。我對你們卻一無所知。所以等一下 簽書的那點時間,請你告訴我從來沒有跟人說的最隱私 的祕密。」我已經停止發出這個邀請,因為有人當真, 告訴我無權知道的私事。在這過程,我發現讀者與素未 謀面的作者,原來可以有多深密的默契。 這些相會讓我深信,在我書寫的那些議題上,我並 不是獨自掙扎。有時我不禁自忖,為什麼我又繞回痛苦 的問題?然後在新書發表會我遇見一位大鬍子長者,蹣 跚咕噥著走向麥克風。 「上帝給我巴金森氏症。我怎麼 能認為祂在聆聽我的禱告?」我也聽過自殺、出生缺 陷、不治之症、孩子被卡車撞死等經歷。一名婦女坦 言,十九年的婚暴當中,她情急之餘禱告說: 「主啊, 如果有人被喝醉的人開車撞死,求你讓那個人是我丈夫 吧。」我也遇見一名患了多發性硬化症的女子,她還如 此年輕,一跛一跛走過來告訴我,她正在盡其所能學習 禱告方面的事,因為病情惡化太快,不久除了禱告,她 就什麼也不能作了。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6

2013/1/3 上午 11:33:44


01

幕後的故事 007

我講恩典主題,一名婦女走到簽書桌,告訴我她需 要在饒恕上努力。我說:「我們都需要啊。」她回答 說: 「我真的更需要!」然後告訴我她的父親殺了她丈 夫,被判無期徒刑。 「他先是性侵我,奪走我的過去; 現在又奪走我的將來。」然而,她不希望孩子帶著恨祖 父的心成長。站在他後面的一位男士耐心等我們談完, 然後講到他的女兒在鳳凰城機場停車場被強暴。他說: 「她決定留下孩子,是個女兒,而且給她取名叫『恩 惠』 。」 有次講完禱告主題,一名少女笑著告訴我,她需要 為姐姐禱告。為什麼?「因為您說,我們要為仇敵禱 告!」在同一隊伍,一位女牧師沉重地講到她人生的黑 暗期。兒子死後,她有十八個月無法禱告。有一天,她 呼求說: 「神啊,我不想跟 祢 完全斷絕溝通,就此度過 一生啊。」即使如此,她還是又過了六過月,才能重新 禱告。 每次旅行之後,我滿懷著與讀者相會得到的謙卑、 感動、鼓舞,回到地下室的工作間。有次在美國東岸新 書巡迴演講,我遇見平凡的信徒,參與各式各樣的事 工,像是服事賓州的遊民、紐澤西的性罪犯和哈佛的亞 洲學生。我聽一位軍人說,他決定照著字面遵行「為你 的仇敵禱告」的勸勉,成立了「認領恐怖分子代禱」的 網站,上面有大家認識的恐怖分子照片。在澳洲,我遇 見兩名平凡女子,將恩典付諸行動。他們將我討論恩典 的作品寄給北愛爾蘭的八十九名政客,每本書上都寫著 半個地球以外,有基督徒為他們持續謀求和平禱告。 「我們買書拿到優惠,每本只要美金五元,但是每本書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7

2013/1/3 上午 11:33:44


現場 008

What Good is God ? 的郵資卻要十三元。」

在這本書,我與酒徒以及聖經學院學生,與在中國 工作的總裁以及印度的達利人(賤民) ,與魯益師在劍 橋聚集的粉絲以及約堡靈恩信徒的會面,將我的兩個角 色——演講人與作者——結合起來。如果基督教信仰是 真的,一定會在這些特別的群體中發揮效應,而我與他 們在一起的時間也雕琢了我的信仰。在這其中,往往有 意想不到的驚奇,例如我在歐巴馬當選隔天,參觀金恩 牧師被暗殺的地點,或是被中國公安跟蹤的人突然現身 接受採訪。我在每一章先講故事背後的故事,然後寫我 在那個場合說了些什麼。寫作比講話有個明顯優勢:我 可以修改句子。有些篇章與原來的講稿很接近,有些則 經過修改、刪除重複文句,或是只對原先聽眾相關的內 容。有些地方,我也換了名字,保護他們的隱私。 在旅程中,我發現有些主題是普世性的,不論對個 人的意涵為何。 「上帝有什麼好?」這個問題,以不同 方式臨到每一個經歷痛苦、死亡、貧困、不公的人。換 「上帝有什麼好?」 這個問題,以不同 方式臨到每一個經 歷痛苦、死亡、貧

句話說,是臨到所有人。當我回顧過去幾年的行程,我 顯然刻意選擇與我自己的探討課題相關的採訪任務。有 段時間,我進入一些人的生命,他們所受的壓制、侵

困、不公的人。換

犯、混亂,是我永遠無法經歷的。願我在這十個地方所

句話說,是臨到所

學所得,也成為你們的探索,一如已經成為我的探索。

有人。

當我去紐約與出版社討論本書的稿件,我隨興買了 票,觀賞「靈魂音樂之后」艾瑞莎 • 弗蘭克林(Aretha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8

2013/1/3 上午 11:33:44


01

幕後的故事 009

Franklin)在無線電城音樂廳的演出。演唱會的高峰是 她唱福音歌曲〈與王一夜〉 (One Night with the King) 。 在那位君王的宮廷度過,會永遠改變你的人生路途,她 唱道,停下來,讓歌詞沉澱。然後以新的力道再引吭高 歌:與那位君王一夜,甚至一刻,可以改變所有事物。 這樣的相遇,不會有人再依然故我。 六千名粉絲——是紐約客!——站起來狂熱喝采, 大喊還要再聽。艾瑞莎探觸到我們所有人心中的深深嚮 往——嚮往改變,相信上帝終究會從這個滿是缺陷的地 球、滿是缺陷的我們,擰出一些永久的美善。我們敢於 抱持這種盼望,這種信心嗎?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9

2013/1/3 上午 11:33:44


部名頁.indd 2

2013/1/3 下午 7:33


維州理工學院:校園大屠殺

Ⅶ Ⅰ

部名頁.indd 3

2013/1/3 下午 7:33



02

最殘忍的月分 019

當我在帳篷裡徘徊,發現新聞媒體對我們的觀事角 度造成的影響。我把死去的三十三個人想成是一個團 體,如電視一直重複的: 「美國歷史上最慘烈的集體謀 殺。」但是經過個人的紀念碑,我看到的是萊恩、愛蜜 莉、瓊安、瓦力德、茱莉亞——三十三個不同的人,不 是一個團體。手寫的字條特別突顯出這一點:我愛你。 我認識你。我不認識你。我希望能認識你。想念你。非 常遺憾。你曾改變我的人生。神啊,謝謝祢救了我的兒 子;好好照顧那三十二位。願你安息。 在操場對面,有另一個紀念地點自然冒出來。此處 是三十三塊火雞石,旁邊有個告示標出死者是誰。訪者 留下包在塑膠袋裡的詩作,海報板上因為天氣而字跡模 糊的字條、照片、美國國旗、花束、氣球、填充動物。 紀念碑在行政大樓前形成半圓,夜晚則有一圈燭光照亮 那裡。 大家對趙承熙的複雜態度也看得出來。雖然沒有他 的名字告示牌,還是有人留字條或鮮花。火雞石出現於 他的地點,然後消失,然後又出現。有人打了一首詩放 在塑膠袋裡,我抄下一部分:

我的純真在十字架上,屬於我的,你無法擁有。 你不會,也永永遠遠不會對我有箝制力。

但事實的真相是我想念你。

我希望我能向你顯示祂的愛, 祂的熱情,祂的真理。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19

2013/1/3 上午 11:33:45


現場 020

What Good is God ? 真理使我得了自由。

我想念你。我很難過。

另一篇則寫道: 「給趙承熙:我希望你下輩子不需 要藉由武力來讓別人聽到你的心聲。」 大家一般都是默默經過紀念碑,好像在狂風中一樣 握住對方,在太陽眼鏡後擦拭眼淚,或是彎下身讀字 條。我們在學校各處都會看到臨時湊起來的紀念碑:在 看新聞,你聽到的 是美國校園又一個 恐怖的大殺戮報 導。親自到場參

宿舍前、在教室旁、在階梯上、在學生活動中心。芳香 蠟燭的香甜味彌漫於空氣中。看新聞,你聽到的是美國 校園又一個恐怖的大殺戮報導。親自到場參訪,你會深

訪,你會深深感受

深感受到從美國每一州,甚至國外傾注而來的關懷與同

到從美國每一州,

心。

甚至國外傾注而來 的關懷與同心。

負責校園事工的人告訴我們,許多機構,有些正 常,有些怪異,都空降到這裡。基督徒歌手從英國飛 來,知名的美國佈道家搭建帳篷。山達基(Scientologist) 教徒贈送創始人羅恩 • 賀伯特(L. Ron Hubbard)的著 作,危機處理群體發送小冊子。最終這些表態卻引起反 彈。維州理工學院身處南方,學生雖然習於宗教言論, 但他們似乎抗拒對立性或伺機性的言行。制式的答案並 不切合他們對校園發生的事所引發的疑問。

星期六晚上,我們與東道主教會新生命基督徒團契 (New Life Christian Fellowship)的同工見面。邀請我們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20

2013/1/3 上午 11:33:45


02

最殘忍的月分 021

的麥特 • 羅傑斯說: 「身為青年部牧師,預期的是婚 禮,不是葬禮。我們沒有這種劇本。」其實,誰都沒 有。然而校園中有好幾百人轉向教會尋求引導與安慰, 而教會同工必須有回應。 十幾名同工敘述他們個人以及從宿舍到課室輔導學 生的感受。那是一段詢問、流淚、分享的激動時刻。魯 格斯格爾家人給了非常實際的幫助,而且葛瑞格說: 「只有一小群人了解你們的感受。我們了解,這也是我 們來的原因。」 教會會友已經出現於 CNN、福斯(Fox) ,以及其 他主要電視台的新聞節目。傳道人要他們謹慎: 「整個 世界都在聆聽,不要以仇恨或苦毒回應,不要在已經痛 苦的情況再加上痛苦。要遵照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的原 則: 『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 我們也與一些受此悲劇衝擊頗深的學生聚集。討論 一開始有點緩慢、遲疑,後來有個韓國學生說了心底

整個世界都在聆 聽,不要以仇恨或 苦毒回應,不要在 已經痛苦的情況再 加上痛苦。

話: 「那天學生從窗子跳出來逃跑的時候,我剛好在諾 瑞斯廳前面。後來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身為韓國人,我 感到羞愧又歉疚。是我的同胞下手作的!晚上我會作惡 夢,而且成天只想睡覺,一直覺得很疲憊。我要怎麼處 理我的罪惡感?」 凱西馬上回答: 「我真的替你難過,」並且任淚水 流下。她提到科倫班事件後自己的感受。她的肩膀雖然 被子彈擊碎,還是感到「生還者的罪疚」 。每當與已故 學生家屬聚集,她都很難為情。 「你們現在的感受很正 常。你們現今活在與槍殺案之前不同的正常狀態。你們 有些人感到憤怒。我必須說,我在科倫班事發八年後,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21

2013/1/3 上午 11:33:45


現場 022

What Good is God ? 最近才有此感受。我努力想要拿護理學位,但是肩膀愈 來愈退化,所以只得成為殘障者。槍手在那一天不僅剝 奪了我的健康,也竊走了我的工作。我還在學習『不同 的正常』對於我是什麼含意。甚至現在,我在超市看見 有人穿外套大衣,我的怒氣就會冒出來。」 有些學生則公開哀傷流淚。有些根本不想談。有些 人無法談其他事。當我聽他們訴說,再次體會到在電視 上看維州理工學院悲劇,相較於親自經歷是何等不同。 記者掌握到驚人事件,然後分析、加上數據、詮釋、加 諸整體涵義。相較之下,那些親自經歷的人還在迷霧中 徘徊、困惑,感到前所未有的感受、沒有意義地圖依 循,情緒像風一樣來回擺動。 後來,葛瑞格說: 「我還是擔心這些孩子接下來會 有什麼情況。在我們住的地方,科倫班事件還是注意焦 點,但四周都是支持我們的人。這些孩子不久就要四散 到全國各地,回到不知道如何對待他們的人身邊。這就 像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軍人,戰爭過後要回到郊區 生活一樣。」 禮拜天在學校的活動中心舉行了兩場禮拜,將近有 一千兩百人參加,九成是學生。葛瑞格先分享了科倫班 的經歷,然後由我講「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 。 出版社免費贈送《生命總有傷痛時》給所有參加聚會的 人。我好像從來沒有面對過這麼安靜、嚴肅的聽眾。 戴著護頸,雖然無法與這些學生的經歷相比擬,但 是卻讓我覺得熟絡些。我發現,所有的痛苦都是痛苦。 自我毀滅的青少年、復發的癌症、摔傷的脖子、濫殺無 辜,在在引出最根本的問題:信仰在這種時候能給出什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22

2013/1/3 上午 11:33:45


02

最殘忍的月分 023

麼?上帝有什麼好? 而我又能給出什麼答案呢?學生的臉上刻劃著痛 苦,讓我聯想到飢餓的雛鳥張大著嘴,迫切想要得到一 絲安慰。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23

2013/1/3 上午 11:33:46


現場 024

What Good is God ?

03

時間:2007 年 4 月 地點:維州理工學院

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

四月是最殘忍的月分。」當艾略特(T. S. Eliot)於

一九二一年寫下〈荒原〉 ( “The Waste Land” )這首

詩的開頭,萬萬沒有想到,在當代美國聽起來卻是如此 具有先見之明:奧克拉荷馬市、科倫班高中,這次則是 維州理工學院——在我們的月曆上,五天之內要紀念這 三個慘案,的確是充滿哀傷的一個星期。 我與葛瑞格、凱西,以及其他幾位從科羅拉多來, 很榮幸今天能跟各位在一起。各位邀請我們進入你們生 命中最柔弱、最深邃的時刻,我們絕不敢等閒視之。 今天早上我們聚集與此,試圖解讀在布萊斯堡這個 美麗的校園發生,依然在理清但無法理清的事。我們在 教會聚集,一則是懷帶著問題與痛苦,找不出比教會更 當我思索該對各位 說什麼,發現自己 依循著兩個不同的 思路。第一個是我 想要說什麼,我希

好的地方;一則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還能去哪裡求助。正 如使徒彼得在困惑懷疑的關頭,對耶穌說: 「主啊,我 們還能跟從誰呢?」 當我思索該對各位說什麼,發現自己依循著兩個不

望說什麼。第二個

同的思路。第一個是我想要說什麼,我希望說什麼。第

則是真理。

二個則是真理。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24

2013/1/3 上午 11:33:46


03

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 025

我希望我能跟各位說,你們感受到的痛苦會消失、 煙滅、不再回來。你們一定從父母或是其他人聽到這種 話:情況會變好;你會克服;這也將要過去。提出這些 安慰話語的人,用心良苦,而且沒錯:你不會一直感受 目前的感受。然而,二○○七年四月十六日那天發生的 事,會永遠留在你們心中,也是事實。你們的生命因為 那一天,因為一名有精神困擾的年輕人而改變。 我記得有一年失去三個朋友。那時才三十幾歲,有 關死亡的經驗甚少。心痛之際,喬治 • 賀伯特(George Herbert)的對句給了我慰藉: 「悲傷如雪在五月融化 / 似乎從未有如此冰冷之物。」甚至哀傷如雪崩來襲之 際,我依然攀附著那絲盼望。其實,悲傷的確融化,但 是也像雪一樣,因著聲音、氣味、照片、朋友的記憶片 段觸發,出其不意地劈頭而來。 所以,我不能說我想要說的:這一切都要過去。我 反要指向你們目前感受到,也要繼續感受的痛苦,作為 生命與愛的記號。我帶著護頸,因為我出車禍,脖頸受 傷。當我被束縛在擔架上,前幾個小時,醫療人員檢查 我的反應,不肯給我任何止痛藥。醫生不停地摸索,移 動我的四肢,捏我,用針刺我,而且每次都問: 「會痛 嗎?感覺得到嗎?」我每次都回答說: 「會啊!會啊!」 每一次醫生都笑說: 「很好!」那些感覺表示我的脊椎 沒有受損。痛楚是生命、各部位聯合無礙的證明,是我 的身體依然整全的重要記號。一個沒有感覺的身體,藥 物毫無用處。 在悲傷中,愛與痛苦結合。趙承熙槍殺你們的同 學,不覺悲傷,因為他對這些人不覺有愛。你們感受到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25

2013/1/3 上午 11:33:46


現場 026

What Good is God ? 悲傷,因為你們曾有牽連。有些人與受害者的關係可能 更親密,但所有人都屬於同樣的群體,同樣的身體,一 如那些過世的人。當身體受苦,你也受苦。當各位面對 痛苦,請記住這一點。不要只想麻醉痛苦,而是承認、 接受這是生命與愛的知覺。 醫學院的學生會告訴你,深處的傷口有兩種組織必 不要只想麻醉痛

須要癒合:表皮下的結締組織,以及外層、保護功能的

苦,而是承認、接

皮膚。貴教會與校園其他事工願意輔助,舉行這樣的聚

受這是生命與愛的 知覺。

會,是要讓深層的結締組織癒合。此後,皮膚的保護層 才能以疤痕的形式長回去。

我們以基督徒的身分相聚於此,致力效法兩千年前 來自於神的那一位。讀畢福音書,只有一個場景,有人 在其中直接稱耶穌為神: 「我的主我的神!」你們知道 是誰說的嗎?是懷疑的多馬,那位陷入哀傷的門徒,也 是最堅決不肯相信好得喜出望外的復活信息的人。耶穌 以轉化的新身體向多馬顯現,消除了他的懷疑。然而, 促使迸發出相信的宣告——「我的主我的神!」——是 因為看到傷痕的存在。感覺我的手,耶穌對他說。探我 的肋旁。用手指摸我的傷痕。在剎那頓悟間,多馬看見 全能神、宇宙之主的奇妙。祂屈身承受了我們的痛苦, 完成了與人類的聯合。 即使神也無法免於痛苦。祂參與我們,完全分嘗人 類景況,包括其中的憂苦。多馬在這裡面看清宇宙的最 基本真理:神就是愛。愛意謂著受傷、哀慟。痛苦彰顯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26

2013/1/3 上午 11:33:46


03

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 027

的是生命。 對舊約預言耳熟能詳的猶太人,有句俗語說: 「有 彌賽亞的地方,就沒有不幸。」耶穌來臨之後,這句話 可以改成「有不幸的地方,就有彌賽亞。」耶穌說,貧

即使神也無法免於

窮的、饑渴的、哀慟的人——這是今天的我們啊!——

痛苦。祂參與我

受逼迫的人有福了。耶穌甘心領受他稱之為有福的所有

們,完全分嘗人類

境遇:他知道何為貧窮,他也受過饑渴;他哀慟;他被 殘酷迫害。 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我們知道一個答案,因 為上帝來到地上,顯給我們看。你只需要跟隨著耶穌,

景況,包括其中的 憂苦。神就是愛。 愛意謂著受傷、哀 慟。痛苦彰顯的是 生命。

注意他如何回應當時的悲劇:大規模的悲劇,像是聖殿 裡的政府恐怖行動,或是高塔倒塌,壓死十八個路人; 或是小規模的悲劇,像是寡婦痛失獨子,或是羅馬軍人 的僕人生病。在這些時刻,耶穌從來沒有講審判或是 「要接受上帝的奧祕照管」這些大道理。他反而以憐 恤、安慰、醫治來回應人(英文的憐恤 compassion 這 個字,源自拉丁文,意思是「一同受苦」 。)上帝與那 些受苦的人站在同一陣線。 今天早上我多麼希望能回答其他問題。我多麼願意 就「為什麼」這個問題,給各位一個答案。為什麼是這 個校園,而不是維州聯邦大學(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或是威廉與瑪麗學院(The 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為什麼是這三十三個人,而不是你或我?我 無法給你答案,我也鼓勵各位抵拒任何滿有自信提供給 你的答案。上帝沒有回答約伯這個問題,而他應該是人 類歷史以來最有資格求此答案的人。耶穌也沒有企圖回 答,為什麼有人因著意外或恐怖主義而死亡的問題。我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27

2013/1/3 上午 11:33:46


現場 028

What Good is God ? 們有些線索或局部解釋,但是沒有人知道完整的答案。 但我們確實知道上帝的感受如何。我們知道上帝現 在如何俯視著維州理工學院,因為上帝給了我們一幅淚 跡斑斑的面容。有不幸的地方,就有彌賽亞。就我們所 知,耶穌哭了三次:他的朋友拉撒路過世、眺望難逃一 劫的耶路撒冷城、面對自己的苦難。失去愛子而悲不自 勝的哲學家伍斯特福(Nicholas Wolterstorff)說: 「上帝 的淚水是歷史的意義。」 不是每個人都覺得這個答案充分。我們希望有個更 果決、更滿意的答案。當我們傷痛,我們有時候想要報 復。我最喜歡的其中一位作家布赫納(Frederick Buechner)說: 「我不是全能神,但如果我是,或許我 大發慈悲,醫治世界上無以言說的痛苦;或是大發慈 悲,把痛苦中的世界踢個七零八落。」這兩種方式上帝 都沒有使用,祂反倒差派耶穌,進入這個世界,包括其 中無以言說的痛苦,為了要開啟一個比較緩慢、不是那 麼驚人的解決之道,一個攸關你我的解決之道。

雖然我的頭髮已變白,但是我依然記得大學生活。 未來展現於你們眼前,而你們也漸漸發覺自己是獨立的 道德個體。到目前為止,都是別人在經營你的生命。孩 提時代,父母告訴你作什麼,替你作決定。上了小學, 老師命令來命令去,這種模式延續到高中甚至大學。在 前往成人的路上,你們好像停留於中途站,等待工作, 或許還有婚姻與生兒育女的實際生活。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28

2013/1/3 上午 11:33:46


03

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 029

四月十六日發生於布萊斯堡的事件,毫無疑問展現 出你的生命——你所作的決定、你所相信的、你是什麼 樣的人——與現時至關重要。的確,除了當下,我們無 所憑藉。二十八名學生與五名教授已經沒有未來。對於 他們,生命已經結束了。 兩個月之前,我痛切體認到這個實情。我在科羅拉 多一條蜿蜒的路上開車,突然在車速六十哩時,沒有在 轉角轉彎,我的福特「探索者」滑到公路外,翻滾到山

最要緊的事只剩下

坡下。那天我被束縛在擔架上七小時之久,頭上用膠布

幾個基本問題:我

貼著,免得來回移動。電腦斷層顯示我脖子上方的脊椎 骨已經破裂,尖銳的骨頭碎片就在一條主要動脈旁邊突 出來。我只有一隻手可以用,拿著快沒電的手機,在那 緊急的幾個小時打電話給我親近的人,知道這有可能是

愛誰?我會想念 誰?我的人生作了 些什麼?我準備好 面對接下來的世界 了嗎?

最後一次聽到他們的聲音。我束手無策地躺在那裡,知 道自己完全清醒,腦筋還管用,但是如果動脈被刺穿, 我隨時會死;那種感受非常奇怪。 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說: 「當一個人知 道自己快被吊死……他的精神會格外集中。」我得說, 當你發生嚴重車禍,被束縛在擔架上,也會讓精神集 中。你們從屠殺生還,精神也會集中。當我躺在擔架 上,我體會到自己浪費多少時間在雞毛蒜皮的事上。相 信我,在那七個小時中,我沒有想到自己賣了多少本 書,或是開什麼樣的車(反正已經被拖到廢棄場) ,或 是銀行戶頭還有多少錢。最要緊的事只剩下幾個基本問 題:我愛誰?我會想念誰?我的人生作了些什麼?我準 備好面對接下來的世界了嗎?從那天起,我就一直學習 如何好好活出這些問題。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29

2013/1/3 上午 11:33:46


現場 030

What Good is God ? *

我很樂意給你承諾,保證生命長壽、毫無痛苦,但 我不能這麼作。上帝沒有保證,甚至耶穌也沒有這些優 惠。不過,基督徒的世界觀可以濃縮為簡單的公式:世 界是美好的,世界是墮落的,世界將要蒙贖。創造、墮 落、救贖——這是一言以蔽之的基督教故事。 你們也知道,世界是美好的。看看周遭維吉尼亞州 山丘上春日的燦爛。看看周遭你愛的友人。你們現在雖 然還沉浸於哀傷,但將來能夠再次嘻笑、再次遊玩、爬 山或是划獨木舟順溪流而下、去愛、去生兒育女。是 的,世界是美好的。 你們也知道,世界是墮落的。二○○七年四月,在 維州理工學院,你們正如世界上其他人,深刻體認這一 點。作家兼諾貝爾獎得主維瑟(Elie Wiesel)有次與一 位知名的拉比交談,問了他久久縈迴不去的問題: 「拉 比,奧斯維辛集中營後,您怎能還相信神?」拉比靜坐 良久,然後以極其細微的聲音回答說: 「奧斯維辛集中 營後,你怎麼可能不相信神呢?」這間校園的槍殺事 件,以及集邪惡於大成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顯出人類憑 自己能有什麼結果。維瑟問道: 「除了神以外,因著奧 斯維辛而黯淡的世界還剩下什麼?」 基督教故事的完結篇要我們相信,世界將要蒙贖。 現在這個世界不是神想要,或是滿意的世界。神應許邪 惡有朝一日要被擊潰,鎳曠鎮(Nickle Mines)的阿米 許(Amish)兒童、科倫班高中、維州理工學院的學生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30

2013/1/3 上午 11:33:47


03

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 031

被射殺的這些事故,都將會乍然而止。尤有甚者,神還 應許我們在這個墮落星球上累積的傷痕也要被贖,正如 耶穌以身體向多馬顯示的。 我出車禍,立刻接到玖妮(Joni Eareckson Tada) 的簡訊。我與她第一次見面是四十年前,她出事全身癱 瘓不久。她寫道: 「因為我們不知道你的傷勢多嚴重, 所以把你放在四肢癱瘓的代禱名單。」我覺得自己跟一 堆好伙伴列在一起!有幾小時,我靜思四肢癱瘓的生命 會如何,如今我深深佩服玖妮與其他人,雖有痛苦,卻 昂然提昇殘障的生命。耶穌的苦難讓我們看見,痛苦不

耶穌的苦難讓我們 看見,痛苦不是作 為懲罰臨到我們, 而是作為信仰超越 痛苦的試驗場。

是作為懲罰臨到我們,而是作為信仰超越痛苦的試驗 場。說實話,痛苦被昇華,比痛苦被移除,更令我記憶 深刻。 我曾經與一位基督徒領袖在同一個小組,各位應該 都認得他的名字。當時他的情況艱辛:青少年子女肇事 惹了麻煩,讓他常常徹夜難眠,還要付昂貴的訴訟費 用。而且屋漏偏逢連夜雨,他自己也得了罕見的癌症, 生活沒有一件事順遂。有天晚上他對我們說: 「相信神 是善良的,我沒問題。但我的疑問是,祂的善良用來作 什麼?」我們聆聽他的抱怨,並且提出各種答案,但是 全都像惹人厭的蚊蟲,被他一一揮手斥退。 幾個禮拜後,我在魏樂德(Dallas Willard)的一本 著作第三百多頁,找到一句話: 「當我們通往神的豐滿 世界的命定終結,其間不會有任何無從救贖的事發 生。」我去找我的朋友,問他這句話如何呢?神的善良 可以成全「不會有任何無從救贖的事發生」的承諾嗎? 他若有所思地回答說: 「或許這件事也能得贖吧。」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31

2013/1/3 上午 11:33:47


現場 032

What Good is God ? 我很樂意對你們承諾,痛苦與悲傷要中止,保證你 們不再像這一次如此傷痛。我希望我作得出這個承諾。 但是我不能。然而,我能力挺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第八章 所作的承諾,就是一切事物都能得贖,能為我們的益處 互相效力。他在該章後來的篇幅點出他人生的遭遇:病 痛、被毆、坐牢、船難、綁架。當他回顧,可以看到神 甚至在萬難中使這些危機事件得贖。 然後,保羅下結論說: 「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 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因為我深信無論是 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 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 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 督耶穌裡的。」可怕的事情會發生在這個星球上,然而 我們可以汲取「出人意外的平安」 ,在悲劇中同時平靜 我們的心靈與頭腦。神的愛是這個宇宙的基要真理,我 也懇請各位不要讓你的悲傷淹沒了這個事實。 校園槍殺案十天前,世界各地的基督徒紀念了整個 人類歷史最黑暗的一天。在那一天,邪惡的人類激烈奮 身反對神自己的兒子,並且謀殺了一位絕無僅有的無辜 的人。我們不是以「黑暗星期五」 、「悲劇星期五」 、「災 難星期五」紀念這一天——不,我們是紀念「美好星期 五」 (譯注:英文亦稱受難日為 Good Friday) 。那可怕 我不呈現錯誤的樂 觀心態,而是在各 位面前秉持著一個 大挑戰:信靠這位 神,能贖回現在看 起來無法得贖的事

的一天卻完成了世人的救贖,引進復活節,成為神要更 新一切這個應許的回聲預告。 我不呈現錯誤的樂觀心態,而是在各位面前秉持著 一個大挑戰:信靠這位神,能贖回現在看起來無法得贖 的事物。另一位二戰大屠殺生還者布魯諾 • 貝特爾海

物。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32

2013/1/3 上午 11:33:47


03

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 033

姆(Bruno Bettelheim)觀察到,集中營的人有三種不同 的反應。有些人根本就覺得垮了。第二種人會設下否認 現實的防衛機制,企圖重回先前的生活。第三種人最健 全,會重新調適生活,把在集中營學到的功課融入「不 同的正常」狀態。

有次簽書的時候,一名男子走過來,說: 「你寫了 一本書叫《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 ,是嗎?」 「沒 錯。」 「這個……我沒有太多時間看書,你可以用一兩 句話回答那個問題嗎?」 (作者最喜歡這種人了……) 我想了想,然後說: 「我想我可以用另一個問題回答這 個問題: 『生命傷痛時,教會在哪裡?』 」 這就是維州理工學院的學生發揮作用的時候了。不 管你們喜歡與否,世人的眼睛已經對準這個校園。你們 看到鎮上停著衛星通信車,記者在學校裡穿梭。你們看 到你們的牧師,以及這間教會上了 CNN 新聞。這裡發 生的事件太慘烈,對我們很多人,其他事已經中止。每 當有災難發生——科倫班、九一一、海嘯、地震,或是 校園的濫殺——時間就會轉緩。這種時刻暴露了我們膚 淺、痴迷於名人、娛樂性的文化,迫使我們面對什麼才 是最攸關重要的。我上了貴校網站,讀了一些貼在上面 的真情評論。單單四月十六號就有三十八頁滿滿的電子 郵件。整個世界都在看著我們。 去年我造訪了賓州的阿米許人社區,鄰近學校槍擊 案發生的鎳礦鎮。正如在這裡所見,記者蜂擁到那裡尋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33

2013/1/3 上午 11:33:47


現場 034

What Good is God ? 找報導角度。他們來是要報導邪惡,但結果卻在報導教 會。媒體非常訝異,阿米許人沒有問「傷痛時,上帝在 哪裡?」他們知道上帝在哪裡。他們歷經漫長的迫害, 對於邪惡的另一次爆發,絲毫不意外。他們聲援、彼此 服事,甚至擁抱槍手的家人。總結而言,他們是倚靠幾 世紀以來凝聚的團結意識來醫治創傷。世界注意到了。 有位大學教授告訴我,他從全世界找到兩千四百篇文 章,焦點在於阿米許人的反應,特別是原諒了兇手。 從我所略見,類似的情形也發生於布萊斯堡的你們 當中。我聽說南韓總統提到,如果有美國人在他的國家 做這種事,早就有成千上萬憤怒的抗議者湧上街頭。這 座校園並沒有出現這種狀況。沒錯,你們對邪惡的行為 表達了震怒,但是對犯人的家屬則流露出同情與哀傷。 當我漫步於校園裡像野花叢生的紀念碑,我發現有幾個 是為趙承熙而設。

我昨天飛來,明天要飛回去,陪伴我同來的一個家 庭,是科倫班槍殺案的生還者。那個事件與你們的經歷 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今天下午有些時間,我們會盡其 所能幫助你們梳理那些你們這個年齡,或任何年齡都不 該梳理的事情。然後我們會離開,你們會留下來。再過 不久,你們會回到家,以最個人的方式找出漫長、緩慢 的救贖過程。 請各位看重所感受到的悲傷,那是你們與已故的 人,你們的朋友、同學、教授牽繫的結果。悲傷證明有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34

2013/1/3 上午 11:33:47


03

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 035

愛。痛苦假以時日會減輕,但絕不會完全消失。 請緊緊掌握這個盼望:人間發生的事情,甚至這種 可怕的悲劇,都不會無從得贖。托爾金(J. R. R. Tolkien)有次說到: 「超越世界圍牆以外的喜樂,比悲 傷更刻骨銘心。」你們深知悲傷的刻骨銘心。當傷口漸 漸癒合,願各位也能體會,喜樂是預嘗蒙贖的世界。 最後,請各位不要單獨癒合創傷。倚重這個廳堂裡 的人、教會的同工,以及你們家鄉的其他基督肢體成 員。真正的癒合,深層結締組織的癒合,是在群體中發 生。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就在上帝的子民裡面。 哪裡有不幸,彌賽亞就在那裡。如今,彌賽亞在世間取

真正的癒合,深層 結締組織的癒合, 是在群體中發生。

了教會的形式。這就是所謂基督的身體。 我謹以哥林多後書第一章作為結束的祝禱: 「願頌 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 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 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我們 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 深願在座的學生、父母、教職員、管理者、牧師、 鎮民——各位「火雞」 (譯注:該校的別稱為 Hokie) ——認識這位賜各樣安慰的神,並且讓這更新轉化的認 識,流入他人生命中。

01-校園-18K-A1415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前頁i-vi+正文P1-113)-3校_立然.indd 35

2013/1/3 上午 11:33:4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