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mm
14mm
170mm
S
cripture
賴特
神話語的力量
透過聖經,神正在展現祂那掌管 天下萬有的權柄和力量!
(N. T. Wright) 賴特是當代不可忽視的重要新約學
二十一世紀,是個討厭權威的時代,因為權威似乎妨礙了
者, 一 九 八 一 年 起, 先 後 獲 得 牛 津 大
個人的自由與安舒。在世人眼中,基督教與聖經彷彿也只代表著
學哲學與神學博士,曾擔任利奇菲爾德
種種過時的誡命與要求,淪為令人退避三舍的「權威」象徵。
(Litchfield)座堂主任牧師,西敏寺大教
那麼,面對種種對於權威的反感,以及來自科學、宗教、
現任英國聖安德烈大學(University of St
哲學、文化對聖經的挑戰,今日的我們可以如何閱讀聖經?又該
Andrews)「新約與初代基督教」教授。
如何理解其權威?
及對歷史耶穌的重視,他被視為「開放 福音派」;一方面,他依然主張耶穌的 身體復活和再臨,一方面則跳脫傳統福
學者持續對話。他的神學也不獨留在學 術象牙塔裡,他多次接受講座及電視節 目的邀請,將神學洞見以平易近人的語
視個人基督信仰與屬靈生命。 一九九二年起,賴特著手寫作「基 督教起源與神的議題」系列,包括《新 約 與 神 的 子 民 》( 校 園 )、《 耶 穌 與 上 帝 的 得 勝 》(J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暫譯,校園即將出版)等書,關 注 基 督 教 的 起 源 與 福 音 信 仰 的 關 係。 已出版之中譯著作有《再思保羅神學爭 議》、《邪惡與上帝新世界》、《認識 耶穌的 10 堂課》(校園)、《保羅神學 嶄新觀》、《純.基督教》(天道)、《翻
等書。
of
God 「聖經的意思我們都懂,不必再提 問題了」;反而應該是說,每個時 代的教會,必須注滿新的活力, 重新嘗試更深刻地去認識聖經, 要更徹底地倚靠聖經而活,即便 這會跟以往所寶貝的傳統有所牴 觸,卻也在所不惜。
賴特幫助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了解:聖經,原是一齣 偉大劇作的劇本。在這些歷久彌新的書卷中,透露出一個偉大的 故事正進行著,還沒結束。從創造到墮落經過了一幕,從以色列 到耶穌又過了一幕。教會登場兩千年之後,天使和世人仍舊是觀 眾。這齣劇作乃是神的故事,神藉此在世界中行事,要讓天上、 地下一切萬有,都降服在祂的審判、醫治、統管之下。
我們該作的應該是比現代主義更 深入歷史裡頭去認真下工夫。這
莎士比亞的戲劇道出了永恆的人性,因而風靡數百年;然 而聖經成書至今千餘年,不只描繪人性與社會張力,更進一步塑 造無數人的品格、建立人類文明的面貌。今日,神仍然對信祂的 人發出邀請,以謙卑的態度找到自己在這齣神聖戲劇中的角色, 讓祂話語的豐富力量,形塑構成一個國度的群體,在忍耐中轉變 這個世界。
NT$330
設計/林鳳英
校園
天覆地》、《朝聖之路》(友友文化)
uthority
堅持 「聖經權威」,絕對不是說
賴特/著 張奇軍、郭秀娟、梁碩恩/譯
調和擴闊生命的視野,幫助普羅大眾審
A
談聖經與神的權柄
音派的窠臼,與主流學術界甚至自由派
and the
賴特(N. T. Wright)/著 張奇軍、郭秀娟、梁碩恩/譯
談聖經與神的權柄
因著賴特對保羅神學的新觀點,以
Scripture and the Authority of God
230mm
堂神學法政牧師,以及德倫教區主教,
80mm
170mm
校園書房出版社
麼一來,就會發現許多現代主義 批判研究裡所發現的問題或「矛 盾」,其實都是因為將外來的世界 觀投射在經文之上所造成。 摘自第六章,啟蒙運動的挑戰
重量級新約學者賴特,從環繞聖經的各項爭議中, 帶領我們突破重圍,重新找到欣賞聖經的角度。
A1462
514mm
A1462封面.indd 1
2013/12/25 下午3:12
目 錄
推薦序:敘事、神的計畫與教會使命(關浩然)/x 導讀:兼顧倫理與敘事的聖經觀(曾思瀚)/xiii 作者序/xxi 前言/001
第
1 章 「聖經權威」面面觀/023 本書的中心思想是:「聖經權威」這個說法,代表「三位一體之神, 以特別的方式,透過聖經來行使權柄」。
第
2 章 以色列與國度百姓/037 聖經所要作的,就是神自己所要作的:用說話的方式介入, 把審判跟憐憫帶進世界,也帶進以色列人的生活裡。
第
3 章 聖經與耶穌/047 聖經的目的一直是「把神全新的國度秩序帶給神百姓,從而帶給 全世界」,現在耶穌毅然決然地做到了,便完成了歷史的最高潮。
第
4 章 使徒教會與「神的道」/053 新約聖經非常清楚本身的角色,乃是神所設立新約的憲章,更是神 的故事重新開始的基礎。這故事不但創造了基督徒,更改變、轉化 了基督徒,讓他們為了神的世界而承擔作神子民的責任。
第
5 章 教會與聖經:第二至十七世紀/069 倘若改教家重返人間,與我們對談,那他們應該不會說:「這些我們 當年全都搞懂了!只要跟著我們的解經和神學,依樣照作就好。」
目錄頁.indd 8
13/12/18 上午10:17
第
6 章 啟蒙運動的挑戰/093 解構所能做的,就是把一切都變成虛無;差可安慰的,只有解釋聖經 時的自我陶醉,以及舞文弄字時的自得其樂而已,讓世界跟自己擦身 而過,卻渾然不覺。
第
7 章 當代對聖經的誤讀/119 若將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兩極化的困境擺在天平上,與擺在另一邊 的聖經、基督教傳統與理性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後者仍然較具分量。
第
8 章 回歸正途/129 聖經本身其實就含有該如何解讀聖經的模型;關鍵在於要知道自己在 整齣戲裡的位置,以及在每一幕戲裡,合宜的行為是什麼。
第
9 章 解經範例:安息日/159 要慶祝任何一種「基督徒的安息日」,合宜的作法或許就是──慶祝: 以創意的方式,以音樂、藝術、舞蹈,還有以家庭生活來慶祝,承認 天與地已經以新的方式結合在耶穌裡,古老安息日的「安息」已經被 新的「慶祝」取代。
第
10 章 解經範例:一夫一妻制/191 當人們問到「為何基督徒的道德觀也對非基督徒有好處」與其他許多 問題時,真正的重點是,基督教主張在拿撒勒人耶穌(也是世界的創 造者)裡,整個世界(而非基督徒所居的小區塊)都正在蒙拯救與更 新的過程中。
附錄:研經相關資料/213 經文索引/219 主題索引/223
目錄頁.indd 9
13/12/18 上午10:17
第
1
章
「聖經權威」面面觀
伍泰福(Telford Work) , 《活潑有功效:聖經與救恩計畫》 (Living and Active: Scripture in the Economy of Salvation , Eerdmans, 2001)
伍泰福的博士論文,一反從聖經資料建構教義的作法,而 由各種教義的角度出發,探討聖經的功用與角色,特別是 「在『人得到救恩』的複雜事件系列中,聖經在不同階段裡 的作用與變化」。
章名頁.indd 1
2014/1/2 下午3:22
024
神話語的力量
前言當中,我們首先談到聖經過去在教會中的地位,之
在
後談到今日文化對聖經地位的衝擊。在本章,我們會來
看「聖經權威」如何是神權柄的一部分。
「聖經權威」就是「神透過聖經來行使權柄」 本書的中心思想是:「聖經權威」 這個說法,代表「三位一體之神,以特 本書的中心思想是:「聖經權威」
別的方式,透過聖經來行使權柄」 ,惟
這個說法,代表「三位一體之
有如此理解,才能符合基督教信仰之定
神,以特別的方式,透過聖經來
義。一旦想通了這個觀念,其他事情就
行使權柄」。
會清楚得多。 保羅論及政府治理時說,一切權柄
皆出於神(羅十三 1) 。而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九章 11 節裡說的也 很類似。等到耶穌復活之後,在馬太福音二十八章 18 節裡,說 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祂了,那就更加引人注目。此外, 聖經在別的地方,也有同樣的話(例如:腓二 9∼11)與之前後 呼應。如果把舊約(例如:賽四十∼五十五)和新約(例如: 啟四、五)其他部分很快瀏覽一遍的話,也會得到同樣的看
第一章/「聖經權威」面面觀 025
法。當約翰高聲宣揚「太初有道」的時候,接下來的高潮不是 「道成了聖經」 ,而是「道成了肉身」 。而在那封寫給希伯來人的 信裡,作者熱切地提起過去神透過聖經對人說話,然而卻更加 堅定地說,現在神終於透過祂的親生兒子對人說話了(來一 1∼ 2)。正因為上面這些話全部出自「聖 經」 ,所以聖經如果真有權威的話,那 麼聖經很權威地指向自身之外的事物,
所以聖經如果真有權威的話,那
指出:神把那原屬於自己、永遠真正的
麼聖經很權威地指向自身之外的
權柄,如今託付給了耶穌基督。所以按
事物,指出:神把那原屬於自
照約翰福音八章 39∼40 節裡所說,是 耶穌把祂從神那裡聽見的真理給講了出
己、永遠真正的權柄,如今託付 給了耶穌基督。
來。 因此, 「聖經權威」這個說法雖然很常聽見,但其實並不是 乍看之下那麼樣簡單;或許這也是為什麼近來有些辯論不太營 養的原因。 同樣的問題在其他領域也有,而其實我們早該成熟到會 處理才是。因為不論標語也好,口號也罷,都是為複雜的論述 找個簡稱而已。而基督教神學裡,就常常會把這樣的片語當作 「隨身書」 (portable stories)來使用,把聖經裡 關於神、耶穌、 教會、世界的長篇敘述打包塞進手提箱裡,方便隨身攜帶。比 方說像「贖罪」(atonement),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實這個說 法在聖經裡很少出現,出現比較多的,是像「彌賽亞照聖經所 說,為我們的罪死了」、或是「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 賜給他們」之類的話。但如果要探討贖罪這個題目,那麼用一 個片語來談,當然要比每次重複那許多句子方便得多,前提是 「贖罪」這兩個字「包含」了以上所有的句子。換句話說,這
026
神話語的力量
些簡稱就跟手提箱一樣,可以把很多複雜的東西一起帶著走。 但是別忘了這麼作的目的為何,就像是把家當帶在手提箱裡一 樣,為的是要到了新的地方,可以打開來、拿出來用的。但是 很可惜,太多人在辯論「聖經權威」這個題目的時候,就像拿 著還沒打開的手提箱彼此互毆。現在,該是把手提箱打開,把 這些教義簡稱攤出來,好好檢查一下的時候了。畢竟,擱在箱 子裡頭這麼多年,有些可能都發霉了;透透新鮮空氣,甚至用 熨斗燙燙,肯定只會有好處的。 一旦把「聖經權威」從手提箱裡拿出來,我們就會發現: 這個說法,若要在基督教信仰裡有任何意義,一定得從「託付 或中保的角度」 (in a delegated or mediated sense)來看待才行。 而且這個權威(或者說權柄) ,是神自己所擁有,也是復活主、 神的兒子耶穌、以馬內利所擁有的。換言之, 「聖經權威」如果 要有符合基督教信仰的意義,其意義就必須是「神透過聖經來 行使權柄」。因此,應該問的是:神的權柄,或者說耶穌的權 柄,到底是什麼?而聖經在其中的角色為何 ?聖靈呢?還有很 重要的,這「權柄」實際上又是如何有效運作的?而且這些又 和教會領袖、長執的「權柄」是否有關?又如何相關?
故事與權柄 回答這些問題之前,還有另一道難題得先處理。因為問題 不僅是聖經宣告了所有權柄都屬乎神(在耶穌裡並藉由聖靈所 啟示出來)而已;問題出在聖經本身—因為聖經,不管從整 體來看也好、從組成內容來看也罷,跟現在一般人所謂的「權 威」有一點差距。
第一章/「聖經權威」面面觀 027
首先,聖經不是一堆規定;雖然在不同情況下,裡頭是有 各式各樣的誡命。再來,聖經也不是真理教義手冊;但當然, 裡頭談了很多神、耶穌、世界、人的偉大真理,清清楚楚,毫 不含糊。但如果看其中大部分內容,並且整體來看的話(不論 按照猶太教、或基督教正典的編排) ,對聖經最恰當的描述應該 是:故事。這個題目有點複雜,而且歷來討論甚多,但是絕不 能避而不談。 所以問題在於:故事怎麼可能會有權威呢?想像一下: 某位司令官走進營房,一開口就是「很久很久以前」—那大 概阿兵哥都會給搞迷糊了;又或者是某間自行車俱樂部的秘 書,想要張貼出遊啟事,但是上頭沒寫時間,反而講了個小 故事—這樣那些會員是不會知道何時該報到的。所以乍看之 下, 「權威」和「故事」好像不太能湊在一塊兒。 但是再深思,就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先來看這位司令 官:他很可能需要讓阿兵哥先曉得過去幾個禮拜以來的進展, 好讓他們知道接下來維和任務的敏感之處,以及內部的動態。 這時候用說故事的方式,就可以讓阿兵哥進入狀況,可以知道 自己在這場冒險行動裡,下一階段所要進行的任務。再說到俱 樂部裡的秘書。假設她已經嘗試過提醒會員要注意安全,但是 效果不彰;於是她換個作法,貼張公告,裡頭什麼也沒說,只 有某位自行車騎士忽視安全、釀成悲劇 的故事。所以從這兩個案例就可以發 現:故事,其實是可以帶有某種「權
故事,其實是可以帶有某種「權
威」的,甚至有時候比單單發號施令還
威」的,甚至有時候比單單發號
有效。
施令還有效。
此外,故事還能以其他方式改變人
028
神話語的力量
的思想行為;而這也是透過故事,可以行使「權柄」或「權力」 的原因。 (至於「權柄」和「權力」間的關係,本身就是個出了 名的謎團,為了行文流暢,這裡就不多談。)比方說,某個耳 熟能詳的故事,結尾之處卻神來一筆,峰迴路轉,能讓大家看 待自己和世界的角度陡然不同。而故事說得或哀怨動人、或風 趣幽默、或張力十足,也能讓讀者聽眾發揮想像設身處地,對 神對人產生新的眼光,也更有智慧去安排自己生活。 像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而聖經正是用這種方式來影響人 並行使權柄。因此,如果想要讓聖經發揮出神原初設計應有的 效果,那麼教會就必須要照著聖經來讀聖經,不能斷章取義、 變出別的花樣來才行。關於這一點,稍後會再談到。
「聖經權威」作為抗議的口號 還有一點要跟大家提及的是, 「聖經權威」這個片語,在數 百年來的用法是有所演變的。印象中那是從抗議的場景開始: 從馬丁路德對抗教宗開始,到自由教會運動(great free church movements)對抗英國聖公會(我想到的是十九世紀浸信會的司 布真〔Charles H. Spurgeon〕 ,他訴諸聖經,解釋他為何大力反對 當時的建制教會) ;又或是各個宗派之內,自稱「合乎聖經」的 少數族群,對抗似乎是「自由派」的領導階層。換言之,當教 會有什麼建議或改變的時候,反對的人就會把「聖經權威」搬 出來說「不能那樣作,因為聖經說…… 」 。當然,這在聖經教導 或講台講道時有其正面價值。但往往看到的卻是:每當有人堅 持「聖經權威」的時候,他們其實心裡都有獨大的念頭(或許 是覺得所屬宗派不合聖經,想出去自立門戶) ;但用不了多久,
第一章/「聖經權威」面面觀 029
這些人又會再次分成兩派,為著不同的見解開始內鬥。由此可 見,訴諸聖經卻操之過急,其實一點用也沒有。還是要按照聖 經作者所堅持的原則,從更寬廣的角度,也就是從神自身權柄 的角度來看聖經才行。 那麼聖經本身在談到神權柄的時候,又是怎麼說的呢?
從神的「國度」看權柄 一般人聽到「權柄」這兩個字的時候,壓根不會想到聖經 裡這位獨一真神行使「權柄」 、掌管世界的畫面。聖經比較常用 的方式,其實也跟談到耶穌帶來救恩的統治時用的方式一樣, 就是在神主權,或說國度這個動態觀念 裡來談權柄。因此,這裡講的「權 柄」 ,可不是像在最高法院裡頭、或是
這裡講的「權柄」,可不是像在
像司令官交代今日任務、或像單車俱樂
最高法院裡頭、或是像司令官交
部牆上貼的規章那樣的權柄。這從福音
代今日任務、或像單車俱樂部牆
書裡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因為耶穌的
上貼的規章那樣的權柄。
「權柄」 ,不只包含醫治的大能,也包括 截然不同的教導。所以福音書的作者以及耶穌,都把這樣的權 柄解釋作是神國度裂天而降的一個部分。而「神國度」這個概 念,千萬不能用過去兩、三百年我們的文化來理解,因為用法 差別太大。反過來,要回到舊約(詩篇、以賽亞書、但以理書 等等)還有耶穌當時的世界裡,按照以色列人的背景以及所持 盼望的角度來解釋,這樣才能真正明白。我跟其他幾位學者, 曾就這個題目及其豐富意涵,作過深入的研究,請參考: 《耶穌 與神的得勝》 (J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SPCK, 1996;編註:
030
神話語的力量
中譯本即將由校園書房出版社出版)的第二部分。 因此,聖經作者當時是活在一種 張力之中:一方面,他們相信世界一直 聖經作者當時是活在一種張力之
都在神的主權之下;但是另一方面,他
中:一方面,他們相信世界一直
們也相信這個主權、這個能讓人得救的
都在神的主權之下;但是另一方 面,他們也相信這個主權、這個 能讓人得救的統治權,必須重 新裂天而降,進入這個墮落、敗 壞、死亡、悖逆、拜偶像、與罪 緊密連結的世界。
統治權,必須重新裂天而降,進入這個 墮落、敗壞、死亡、悖逆、拜偶像、與 罪緊密連結的世界。因此,先知說「耶 和華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華必為 獨一無二的,他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 (亞十四 9)這句話的時候,儘管如此 描述造物主有點矛盾,但其實先知卻很
清楚,這件事情還沒有發生。猶太人所引頸期盼的是,神的國 度將要裂天而降,進入他們世界,救他們脫離壓迫,使世界撥 亂反正。所以啟示錄裡談到神與羔羊要領受一切權柄、尊貴、 榮耀時,也說到是因為羔羊得勝了,所以一切受造之物才能從 罪惡、死亡裡被拯救出來,回到神原本所計畫的和諧裡頭。因 此,如果在此要給神的權柄下個定義,那麼這權柄就是:祂更 新一切受造之物的至高能力。神對人、特別是對於教會的權 柄,必須從這個 整體上更寬廣的角度來看才行。 這也是我比伍泰福(Telford Work)的有益論點再更進一步 的地方。在他的《活潑有功效:聖經與救恩計畫》 (Living and Active: Scripture in the Economy of Salvation, Eerdmans, 2002) 中,也主要專注於研究:在「人得到救恩」的複雜事件系列 中,聖經在不同階段裡的作用與動態為何。他的論點本身沒什 麼問題;但是聖經裡的神旨意,並不只是要拯救
第一章/「聖經權威」面面觀 031
人類而已,神還要更新整個世界。所以其實故事並沒有結束, 還在繼續上演;神邀請所有讀聖經的人,一同各按其分,一起 參與當中。這樣看來, 「聖經權威」也 可以說是許多神學題目之下的分支:教 會宣教、聖靈工作、未來終極盼望、現
聖經裡的神旨意,並不只是要拯
在該如何看待那終極盼望以及教會本質
救人類而已,神還要更新整個世
等等。沒有留意這些事情,就直接討去
界。所以其實故事並沒有結束,
論聖經的角色,反而會產生問題。這也
還在繼續上演;神邀請所有讀聖
是為什麼有人一聽見「聖經」 ,馬上就 想到一本規則手冊,然後就各取所好:
經的人,一同各按其分,一起參 與當中。
或以為所有規定,必須一概遵行,不容 質疑;或以為一切條例,全都可以打破,僅供參考而已。 但不管怎麼說,伍泰福書中所處理的問題,還真是一針見 血:在神所要達到的目的之中,聖經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所以 重點在於:聖經不是僅針對神在救恩、還有新創造裡的工作, 提供最真實的描述或是準確的即時評論而已;更是在那持續進 行的過程之中,主動參與。所以如果要給「聖經權威」下一個 全面性並且合乎聖經的定義,那麼就必須在這樣的背景中作探 討;貪圖省事,想 要跳過這些起始問題就直接討論聖經權威, 其實正是長久以來造成困惑、對立的根本原因。聖經是神用來 改變人的工具,也是神透過人去行動的方法,裡頭當然要傳遞 資訊,但卻遠遠不止於此。
聖經不只是「啟示」而已 以上所言,其實都是在提醒我們,聖經不只是「傳遞資
032
神話語的力量
訊」那樣的「啟示」而已;聖經,甚至超越了「神的自我揭 示(divine self-communication) 」 ,更不只是單純的「記載下來 的啟示」而已。今天之所以會有這些想法,主要還是從舊思維 而來:以為這位時常缺席的神(mostly absent God) ,想要用聖 經來對世人傳遞訊息,介紹自己,說明祂的旨意。但這樣的畫 面,其實根本未能顧及神在聖經裡那鮮明豐富的形像,因祂超 乎萬有卻永遠同在,會為受造物生命之多采而喜,會因受造物 之羞辱痛苦而悲。 當然,按照以往「啟示」的概念來說,神還是會繼續對祂 所創造的世界來啟示自己,特別是對以色列的百姓。而這跟我 心中所想的那個鮮明豐富的形像,其實剛好相得益彰。但是這 個形像,卻在許多後啟蒙(post-Enlightenment)的思維裡,被 簡化成神只使用聖經來傳遞宗教、神學以及道德真理;從而衍 生出對立的假設(特別受到存在主義運動的青睞) ,以為聖經只 不過是「記載」了 過去、在別處所發生的啟示,或許是神百姓 身上的真人真事,也可能只是他們個人的宗教經驗而已。這個 假設又導引出正反兩種錯誤的看法:要 不就是把聖經看作集永恆真理之大成, 這位啟示自己的神,既愛世界, 也要審判世界,祂不是時常不在 的地主,所以祂的啟示,必須要 從「神對世界的使命」這個範疇 來看,即神拯救世界的主權透過 耶穌與聖靈釋放出來,目的是要 醫治更新一切的受造之物。
是傳授「真理資訊」的工具;要不就把 聖經看作是任君選擇的參考書,跟現實 脫節。方便的時候就用,但自己卻在背 後遵循一套架構、目的與動機皆與聖經 有所不同的邏輯;若與這套邏輯相牴觸 時,就將就一下,或不用也行。其實, 對於聖經,基督教比較整全的想法的確 包含了「神的自我啟示」這一概念,卻
第一章/「聖經權威」面面觀 033
又把這概念放在更大的框架下來看,將其轉化。的的確確是因 為,這位啟示自己的神,既愛世界,也要審判世界,祂不是時 常不在的地主,所以祂的啟示,必須要從「神對世界的使命」 這個範疇來看,即神拯救世界的主權透過耶穌與聖靈釋放出 來,目的是要醫治更新一切的受造之物。
不只是「靈修手冊」 雖然說聖經是主要的靈修工具,但既然聖經不光只是「啟 示」 ,那麼自然也就不只是單純的靈修工具而已。當然,很多宗 派都把聖經這樣用,就連我自己所屬的宗派也是如此。真的, 要想每天與神交通,卻不以聖經為中心,那還真的很難想像。 關於把聖經當作是個人禱告、敬拜、默想等等的靈修素材與 動力來源,的確有其豐富的傳統。但不論是修道院的聖言誦讀 (Lectio Divina) 、福音派的「靈修時間」 (quiet time) ,又或是漸 受歡迎的「伊納爵」 (Ignatian)默想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例 子。有些團體甚至每天都有日課,往往在一段讀經時間過後, 接著有段安靜的時間,在禱告的意念中默想。我完全相信,基 督徒要活得健康,用這種方法來讀經一定會大有助益。 但這些都還不是「聖經權威」的真義。說到這裡,或許會 讓人有點困惑,特別是那些強調更正教傳統的人,因為現在某 些圈子裡,他們再三強調「神只會透過聖經說話」這件事。我 想現況之所以會如此,還是跟人想從聖經裡尋求指引有關,因 為還是有人會說,只要不是從聖經而來、或者至少在聖經裡找 不到根據的,就一概不要去信、不要去做。 但是我們根本不該把「靈修」跟「權威」混為一談。因為
034
神話語的力量
禱告的時候,特別是用聖經禱告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會發生。 有時候靈光乍現,某段經文突然跟生活境遇扯上了邊;有時這 種經驗,叫人不得不信—但這整個的過程,卻都不是讓聖經 在教會裡有權威的充分或是必要條件。儘管禱告中靈光乍現, 但是可惜的是,這種讀法卻還是有可能會讓人走上岔路;因為 「自欺」不但甚有危害,而且是實實在在很有可能發生的(正如 維根斯坦〔Wittgenstein〕所說, 「若要不自欺,難於上青天」 ) 。 所以不論個人、教會, 「聽到神透過聖經如此如此說」 ,並照著 去行的,大概都容易惹爭議、鬧分裂。然而,從聖經本身的見 證,或從基督徒(連同其他人)的經驗見證來看,神會用各種 方式來對人說話。祂既透過受造之物來說話(詩十九;羅一 20,十 18) ,祂更透過那成肉身的永活真道(約一 14;來一 1∼ 2)對人說話。 所以神的的確確會透過聖經說話,但不能因此把神的話侷 限在只有聖經,更不能忘記所謂的「話」,其實應該要用「言 (speech-acts)的角度來解釋才對(近來許多文章都 說—行動」 強調這一點) 。換言之,說話,特別是在講某些事情的時候(比 方說: 「我應許」 , 「我說被告無罪」等等) ,其本身就是一種行 動。另外,不要把「神說話」和「權柄」這個概念弄混了。尤 其是從神國度的角度來看, 「權柄」遠不止於此。權柄,是神至 高無上的主權,席捲萬有,又要審判、醫治一切受造之物。權 柄,是在耶穌基督裡所顯現的大愛,要治死罪孽,並且帶來全 新創造。權柄,是那活潑新鮮、振奮人心、賜人力量的聖靈之 風。 詳細來說,關於聖經在教會以及基督徒個人生活裡的角 色,有三件事情格外要緊。第一,基督徒所敬拜的神是說話的
第一章/「聖經權威」面面觀 035
神,用語言跟祂所造的人溝通。單單這一點,就把新舊約裡的 神,和當時、甚至現代人所知道的神明,給區別了開來。而這 也代表著用「讀一本書」來聽神說話、認識神這個想法,不但 不是牽強附會,反而跟神的本性一脈相承。 第二,初代基督徒的教導裡頭,很重要的是心思意念要更 新變化(羅十二 1∼2) 。換句話說,神把轉化人心的恩典賜給了 我們,特別是讓人可以用新的眼光去思考事情,這是事關重大 的。這代表靠著神的智慧, 「讀一本書」是能讓人生命翻轉的。 這個想法非但沒有違背常理,反而還跟基督徒聖潔的本質相符。 第三,透過耶穌死而復活,我們所敬拜的神展現出祂那征 服世界的大能,而凡求告祂的,若是為了向全世界推廣福音的 緣故,都能有分於這份大能(弗一 15∼23) 。所以為了有力量去 宣教而「讀一本書」 ,不但不離題,反而回到「人是按著神形像 所造」的這個事實:只有聽神的話、遵行神的呼召,才能真正 活出我們的呼召,真正在神所創造的世界裡,顯明造物主的榮 耀來。
036
神話語的力量
問 題討論 1.「聖經權威」是「神透過聖經來行使權柄」,作者從三一 神的權柄來談聖經權威,與傳統單從聖經來論述聖經權 威,有什麼不同? 2. 作者強調聖經主要是故事,而不是規條,這在討論聖經權 威上的意義是什麼 ? 3. 作者認為從神的國度看神的權柄,那麼這權柄就是:祂更 新一切受造之物的至高能力。這在討論聖經權威上的意 義又是什麼?
第
8
章
回歸正途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
《終成眷屬》(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莎士比亞的《終成眷屬》描述一位出身低微的女子,戀慕 監護人的伯爵兒子,憑著機智與運氣,最終讓伯爵對她坦 誠相愛。莎士比亞的戲劇均有五幕,十九世紀德國戲劇理 論家弗萊達克(Gustav Freytag)認為,五幕的發展大致 遵循一種模式:引入主題、衝突升高、高潮轉折、臨終懸 疑、最終結局。《終成眷屬》的轉折點發生在第四幕時女主 角海倫娜用計取得伯爵的戒指,此後觀眾便可預見結局為 何。
章名頁.indd 8
2014/1/2 下午3:22
130
神話語的力量
因為「聖經權威」含義豐富,又很複雜,所以就更需要
正
從整體的觀點來看才行。不但要凸顯出聖靈作為那強而
有力、轉化人心的媒介,還要把焦點放在神國度這個目標之 上。神的國度是耶穌在地上(如同在天上)所親自開創的,也 是有一天耶穌要來親自完成的。並且,這樣整體的觀點,要使 教會的生活以虔誠聆聽、竭力探究、謙卑順服、 (特別要藉由教 會所認可的領袖)大能傳揚聖經為特徵。以下各個段落,就是 針對這個主旨所作的建議。
神、聖經與教會使命 「聖經權威」這個說法是個簡 稱,詳細說來,就是在講神至高
到目前為止,我所有的論述可以用
無上之拯救全宇宙的計畫,藉
一句話來總結: 「 『聖經權威』這個說法
由耶穌戲劇性地展開,而到了今
是個簡稱,詳細說來,就是在講神至高
日,藉由教會作為實實在在讀聖
無上之拯救全宇宙的計畫,藉由耶穌戲
經的群體,神要透過聖靈來引導
劇性地展開,而到了今日,藉由教會作
教會實現這項計畫。
為實實在在讀聖經的群體,神要透過聖 靈來引導教會實現這項計畫。」在這 裡, 「讀經」其實包含了一連串複雜的
第八章/回歸正途 131
項目,留待稍後來談。在此要強調的是:焦點必須先放在教會 使命之上,才能明白教會的內在生活與外顯情況究竟該是什麼 樣子;而要知道使命為何,則必須先了解神對全世界的旨意為 何才行(如:創一∼二、十二;賽四 十∼五十五;羅八;林前十五;弗一; 啟二十一∼二十二裡所說的) 。所以,
讀經是為了喚醒我們對這個故事
讀經是為了喚醒我們對這個故事的記憶
的記憶與認識,提醒自己,原來
與認識,提醒自己,原來你我也是故事
你我也是故事中的角色,並讓我
中的角色,並讓我們知道這故事的起源
們知道這故事的起源與走向,好
與走向,好清楚自己所應當扮演的角
清楚自己所應當扮演的角色。
色。 換句話說,只有當教會挺身而出,作為福音的代言人走入 世界,表明永生上帝已在耶穌基督裡戰勝邪惡權勢、展開全新 創造的時候, 「聖經權威」才算是真正發揮作用。所以教會不能 一手緊握報紙、一手盤算政治風向與最新策略,以為這樣就可 以走入世界;相反地,教會必須手中所持、腦中所思、心中所 懷的是聖經,而且對「主是耶穌、不是凱撒」有信心才行。因 此,聖經裡所稱許的智慧(例如:西四 5∼6;彼前三 15) ,讓我 們知道要成此任務, 不能只告訴別人聖經在說什麼;而是透過 聖靈的能力與智慧,認識福音的優先順序,了解福音是如何攻 破各樣堅固營壘(林後十 3∼6) ,才能在各種處境與景況之下, 都可以取得發言的權利。這福音本是神對世人所發出的挑戰, 因為祂對世人的愛,實在長闊高深,巴不得要把世界從愚昧、 壓迫、邪惡當中拯救出來。所以理解「聖經權威」最好的方式 是,就在你我實現耶穌復活生命,企盼神更新萬事,等候神公 義、喜樂、和平得勝的過程當中(弗一 3∼23) ,我們的心志得
132
神話語的力量
堅定,教會的心思意念也日漸成形。 在這個框架下,因為福音對每個 人都發出了挑戰,聖經的角色就變得更 所以理解「聖經權威」最好的方
為明顯。福音引導人確立個人信仰,並
式是,就在你我實現耶穌復活生
導致新約中常見的徹底生命改變,其實
命,企盼神更新萬事,等候神公
就是把剛才所說的全面性挑戰,實現在
義、喜樂、和平得勝的過程當中
個人身上的過程。神呼召每一個人,不
(弗一 3~23),我們的心志得堅
分男女,無論老幼,都要憑著信心來到
定,教會的心思意念也日漸成 形。
死而復活的耶穌面前,降服在祂主權之 下,藉著洗禮加入並成為基督的肢體, 活生生地體現終極新造(請參看:加
六 15;林後五 17) 。為了此目標,神的大能經常透過福音的信 息釋放出來。從經驗可知,神的大能常常是藉由聖靈的能力加 上口傳與文字的「道」而釋放出來;而證諸整個基督教宣教歷 史,這裡所謂的「道」通常就是聖經裡頭的話,這話被閱讀、 傳講、解釋、應用。所以講到「聖經權威」 ,其實是特別在講神 透過聖經所要做的工作:祂要用改變生命的能力,將耶穌啟示 給世人,進入你我心坎之中,並用聖靈的愛來醫治改變我們。 雖然神的能力無遠弗屆,即便身處荒島獨自讀經,依然會有 功 效,但是神更要藉著祂的百姓翻譯與出版聖經(就算在荒島, 還是要仰仗別人!) ,也有人要像使徒行傳第八章裡的腓利幫助 埃提阿伯的太監那樣,去幫助別人認識聖經,並應用在生活當 中。 因此,只有考慮到神國度工作中的每一個層面(從宇宙、 政治、乃至個人) ,才能正確理解「聖經權威」的含義。也只有 先將這樣全面性的觀念擺在第一位,才能明白「聖經權威」是
第八章/回歸正途 133
如何引領教會生活成為神使命之媒介,又是如何挑戰基督徒在 生活的各種面向中順服神的權柄。 為了一探「聖經權威」如何達成這些目標,必須先看看 「傳統」跟「理性」所應有的地位。
傳統的地位:與前人對話 前面講過,教會在世界上有神所賦予的使命,而聖經在其 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描繪得很清楚;但即便如此,教會的生活 又該如何安排呢?雖然接下來要講的是「聖經權威」 (神透過聖 經行使權柄)的實際運作機制,不過還是得先定義一下傳統所 扮演的角色。 所謂重視傳統,其實意思就是要 去仔細聆聽(心存謙卑,但不是來者 不拒)教會過去是如何解讀並活出聖
所謂重視傳統,其實意思就是要
經。千萬不要忘記我們有「聖徒相通」
去仔細聆聽(心存謙卑,但不是
(Communion of Saints)的責任:應當 敬重前人,但卻不是以他們為最終評斷
來者不拒)教會過去是如何解讀 並活出聖經。
標準,更不能把他們與聖經並列,當成 「另外一種權柄的來源」 。前人意見相同的時候要仔細聽,雖然 未必都對,因為他們也可能會犯錯,但要是我們充耳不聞,那 就是咎由自取了。所以,基督徒如果想要仔細研讀聖經的話, 那就不能把教會歷史當作是不相干的「題目」—因為教會歷 史中每一個時代、每一號人物,對於後人解讀聖經或多或少都 有影響,所以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就很難體會為什 麼我們會對某些經文很「自然」地有某種特定解讀了。
134
神話語的力量
像這樣與傳統共存,又在傳統之中來讀經的情況,其實很 早就出現在基督教歷史中。打從有人說「基督照聖經所說,為 我們的罪死了」這句話的時候(按照路加福音第二十四章,耶 穌本人也說過很類似的話) ,聽到並思想這話的人自此讀起聖經 時,一定會將這新的傳講內容納入考量。保羅經常提到:他一 開始所領受的傳統,他也小心翼翼地傳遞了下去(林前十一 23;帖前四 1) 。隔了好幾代之後,不論是「使徒信經」 ,又或是 第四世紀偉大的「尼西亞信經」、及其在君士坦丁堡的後續發 展,都為我們該如何讀經留下了很好的規範、模式跟榜樣。當 然,這個榜樣並不完美,也不是完全妥當(除非把「祂的國度 永無窮盡」這句話也算在內,不然信經其實並沒有提到福音的 核心,也就是耶穌宣布並展開神國度的事情) 。但是教會向來都 認同這些信經,因為信經針對基督徒的信仰,作了豐富而多面 向的總結,也反映出基督徒苦思聖經,在感謝中順服神(基督 徒信仰生活中的特色)的結果。 如果將眼光挪到現代,其實今天的基督徒很需要知道自己 是屬於哪種傳統。每一個傳統,都有其參與者值得感恩之處, 但也沒有哪一個傳統,可以稱得上是完 美—如同之前所說,甚至連那些自詡 至於檢驗信仰傳統價值高低、完
「合乎聖經」的傳統也是一樣。至於檢
整與否的辦法,就在於公開宣講
驗信仰傳統價值高低、完整與否的辦
聖經跟私下研究聖經時,這個信
法,就在於公開宣講聖經跟私下研究聖
仰傳統能夠不靠斷章取義與解經 花招,卻都還能通行無阻、運用 自如的程度。
經時,這個信仰傳統能夠不靠斷章取義 與解經花招,卻都還能通行無阻、運用 自如的程度。而這也正是歷史解經責無 旁貸的任務(跟想要破壞基督教信仰的
第八章/回歸正途 135
那種解經完全相反) ,必須一再讓教會警覺到其必要。所以與傳 統相處的挑戰,並不是像羅馬天主教所理解的那樣,要讓傳統 與聖經同時並行成一道神聖河流,而是要讓傳統安於本分,傳 達教會苦思聖經的結果。教會是人所組成,所以教會有時候會 誤解聖經,但也有時候,會正解聖經而 顯出神的榮耀來;而這是為何不同時代 的人,都要重新去面對正確解經的挑 戰。傳統可以告訴我們從何而來,但是 要往何處去,還是得靠聖經來引導才
傳統可以告訴我們從何而來,但 是要往何處去,還是得靠聖經來 引導才行。
行。
理性的地位:留心處境、理智,以及各樣知識 同樣地,理性代表放棄解經時那 些異想天開、武斷的作法,把字義語 彙、上下文脈、歷史背景等等方面,全
同樣地,理性代表放棄解經時那
都納入考量。有些人讀經的時候會天馬
些異想天開、武斷的作法,把字
行空、胡思亂想(例如,近來有位冒牌
義語彙、上下文脈、歷史背景等
學者,竟然還慎重其事地說耶穌是埃及
等方面,全都納入考量。
共濟會的會員) ,這時候就要用理性來 加以節制。最起碼,得要言之成理才行。當然,怎樣才算「有 道理」 ,還有, 「誰的道理」才算道理,這些爭論雖然會持續下 去,但卻不能因此就認定一切討論都是徒勞無功。有爭論,代 表我們該注意自己的處境背景,明白隨之而來的成見,而這才 是我們迫切需要公開討論跟辯論(不是口水戰)的原因。過去 討論爭議性話題的時候,浪費太多力氣在逞口舌之快上,好像
136
神話語的力量
棋都還沒開始下,就想先把對方棋子給掃出盤面一樣。 訴諸「理性」代表不但要注意到生物學、考古學、物理 學、天文學等領域裡眾多偉大的新發現,還要為之高興才是, 因為這些發現,不論對於神的世界或人 的景況而言,都帶來了極大的啟發。然 訴諸「理性」代表不但要注意到
而,這不是向無神論或理性主義科學的
生物學、考古學、物理學、天文
壓力投降。因為我們絕不能忘記,按照
學等領域裡眾多偉大的新發現,
定義來說,科學是研究可以重複的東
還要為之高興才是,因為這些發
西,但歷史卻是去研究那不可重複的東
現,不論對於神的世界或人的景 況而言,都帶來了極大的啟發。
西。此外, 「理性」也不能跟「現代科 學成果」混為一談,誤以為像自然神學 所聲稱的那樣,可以直接從試管裡推論
出神與神的國度是怎麼一回事。 「理性」其實比較像是在音樂裡 頭,那和聲與對位的法則:光是和聲、對位,不足以成為歌 曲,但和聲、對位卻能構成音樂的語言,讓歌曲動人心弦。 總而言之,不能把「理性」當成是聖經跟傳統以外,另 一個獨立權柄的來源。理性是絕對必要的助手與不可或缺的工 具,是為了確保我們聽到的,是聖經跟傳統的聲音,而不是自 言自語的回音。理性,同時也是聽 見彼此聲音的主要方式。因 為我們住在同一個世界,這世界是由同一位神所創造與維繫, 而我們在耶穌基督裡所認識的,也是這同一位神。所以用理性 來對話,本來就是神給我們的生活方式;這是你我可以選擇 的,並不一定都是要以暴力或混亂收場。而這或許也是保羅提 到心意要更新變化(羅十二 2) 、不要效法世界,而且「如此事 奉乃是理所當然」 (our reasonable worship)的部分原因。可見理 性不但是討論聖經時需要,從事其他任務時也都需要。
第八章/回歸正途 137
發展多層次的觀點:五幕劇讀經模型 所以,現在比起之前,更需要用不
不能把「理性」當成是聖經跟傳
同的觀點來讀經,特別是要像初代基督
統以外,另一個獨立權柄的來
徒那樣(請參看第 60∼64 頁) ,能夠層
源。理性是絕對必要的助手與不
次分明地來看聖經。同時,也必須要認
可或缺的工具,是為了確保我們
清聖經文體、背景、文學風格等等的重
聽到的,是聖經跟傳統的聲音,
要性,以及這些差異對於解讀相關經文
而不是自言自語的回音。
所造成的重大影響。當然,更重要的 是,必須了解新舊約之間的重要差別、造成差別的原因,以及 這些差別所代表、甚至不代表的意義。如果對這些視而不見, 那就注定會再落入沒有營養的辯論裡:一邊的人說「聖經 說…… 」 ,另一邊的就回嘴說「沒錯,但聖經也說,行淫的,要 用石頭打死;還說穿的衣服,是不能用兩種料子作的。」像這 樣的障礙實在沒有必要,還是要趕緊跨越,開始正正經經辯論 才是。 所以我才會提出用戲劇之中「五幕劇」的觀念來詮釋聖經 這樣的看法( 《新約與神的子民》 ,第五 章) 。我在那本書裡已講得很詳細,主 要是說聖經本身其實就含有該如何解讀
關鍵在於要知道自己在整齣戲裡
聖經的模型;關鍵在於要知道自己在整
的位置,以及在每一幕戲裡,合
齣戲裡的位置,以及在每一幕戲裡,合
宜的行為是什麼。這五幕戲是:
宜的行為是什麼。這五幕戲是:創造、
創造、「墮落」、以色列、耶穌、
「墮落」、以色列、耶穌、教會;這五 幕構成了聖經裡整齣神聖戲劇不同的階 段。
教會;這五幕構成了聖經裡整齣 神聖戲劇不同的階段。
138
神話語的力量
論及這個模型時,有三點首先要注意: 1. 別人的模型跟我不盡相同,但因為這只是個模型,所以 仍有可能會修改。不過為了眼前討論方便,我還是用原來的版 本。 2. 有人說,新約最後一幕的場景(啟示錄末了時匆匆一瞥 所看到的)對未來的描繪,實在很像一齣新戲的開始,好像是 設計好要等這齣戲演完,馬上可以接著開始的一樣;這一點, 我欣然同意。 3. 我也要坦率承認,這個模型跟其他聖經學者比起來,要 更加凸顯「墮落」這一幕。在此沒有更多篇幅可以多加解釋, 但我要強調的是,創世記第三章裡的故事,其實是隱身在好大 一部份的新約背後,絕不光只是保羅而已。儘管第一世紀的猶 太人對於罪的起源,有好幾種不同的看法,但整體而言可以確 定的是, 「神美好創造被人糟蹋」這樣的概念,是被初代基督教 信仰廣泛接受的。 這種詮釋聖經的方式,或許不是 如今我們正活在整齣戲的第五
每個人都能同意;但重要的是,還是要
幕,也就是教會時代裡。這一幕
用某種包羅萬有的大敘事架構來認識聖
戲是從復活節、五旬節開始;
經以及我們跟聖經的關係,然後經文才
開幕場景是使徒時期;憲章就是
會有意義。如果只是把聖經簡化成一堆
新約;而這一幕的目的以及最後
「永恆真理」 ,又或者是靈修素材的話,
的場景,都很清楚地寫在羅馬書
那是完全不可能真正忠於聖經本身結構
第八章、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
的。
啟示錄二十一至二十二章等經文 裡。
所以按照我所提的模型來看,如 今我們正活在整齣戲的第五幕,也就 是教會時代裡。這一幕戲是從復活節、
第八章/回歸正途 139
五旬節開始;開幕場景是使徒時期;憲章就是新約;而這一幕 的目的以及最後的場景,都很清楚地寫在羅馬書第八章、哥林 多前書第十五章、啟示錄二十一至二十二章等經文裡。這整個 模型有一個重點,可以把「聖經權威」實際運作的方式,層次 分明地表達出來:活在第五幕裡的人跟前四幕的關係之所以會 有點微妙,並不是因為他們要故意唱反調,相反地,正是因為 他們要忠於前四幕作為整個故事的一部分。試想有人在演莎士 比亞《終成眷屬》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這齣戲第五幕的時 候,不好好唸第五幕的台詞,反而把前幾幕的台詞給重新唸上 一遍,那這整齣戲肯定糟糕。在演戲的任何時候,作演員的應 該照那個時候的劇情來演,這樣整齣戲才會連貫(不能跳到另 一段故事,換成別齣戲來演,演員可沒有這種自由) 。而這樣的 連貫,其實也意味著不連貫,因為在往下進行的時候,會有全 新的事情要發生。所以一方面要極其忠於之前的故事,但另一 方面,卻也要敞開心歡迎必定要來的情節。 所以,這樣的觀念會影 響讀經的方法,比方說: 1. 不能以為自己還活在伊甸園裡,世上沒有罪惡。不能從 「事情當時如何」 ,就直接推論出「事情應該如何」 。沒錯,原則 上是可以從「事情過去如何」 (創一、二) ,推論到「事情應該 如何」 ,不過實務上這有困難,因為創世記一至二章所講的內容 實在很少,而且是以複雜的特殊風格傳達。此外,神賜下救贖 時所應許的,並不是重返伊甸園,回到過去,而是要讓舊的轉 變,得以完全,成為新的創造。 2. 不能以為自己還活在沒有救贖的世界裡;不能因為罪惡 人盡皆知,所以就認為無所不在,問題無法解決。 3. 不能以為自己還是主前時代的以色列人,所以舉例來
140
神話語的力量
說,就不該去重建耶路撒冷聖殿,或要在聖殿裡獻動物為祭。 4. 不能以為自己還活在耶穌公開事奉的那個年代,所以比 方說,千萬不能把耶穌不准門徒傳福音給非猶太人的暫時命令 (太十 5∼6) ,硬是套到我們身上。 (耶穌復活之後,在馬太福音 二十八章十九節裡,已經明白取消掉了這個命令,可見這命令 只是暫時的。當然,並不是每個例子都這樣容易分辨,有的真 是很棘手,例如猶太律法的問題,就讓保羅絞盡腦汁—不過 往往都會有線索可以分辨就是了。) 所以或許可以這麼說:在讀創世記一至二章時,要想像自 己是活在整齣戲的第五幕,然後回頭去讀第一幕那樣;而在讀 創世記三至十一章的時候呢,就要好像在第五幕時讀第二幕那 樣。接著讀以色列從亞伯拉罕到彌賽亞的整個故事時(如同保 羅在加拉太書第三章、羅馬書第四章裡所概述的),要當成是 第三幕來讀。而耶穌的故事是第四幕,是整齣戲的關鍵跟最高 潮;但千萬不要以為自己還活在第四幕裡,以為自己還跟在耶 穌後面,巡迴巴勒斯坦地方,看著耶穌 醫病、講道、跟那些不見容於社會的人 第五幕的主要任務,就是去宣揚
一同吃喝、卻還搞不清楚耶穌最後要去
耶穌是以色列故事的最高潮,傳
耶路撒冷幹什麼;但這些都是現在這一
講耶穌是造物主拯救世界這齣戲
幕(第五幕)的基礎。更進一步地說,
的焦點。所以耶穌的故事才成為
第五幕的主要任務,就是去宣揚耶穌是
當時的口述傳統,而後按照福
以色列故事的最高潮,傳講耶穌是造物
音書裡那樣的敘事方式,寫下來 成為正典,作為第五幕偉大的開 場。
主拯救世界這齣戲的焦點。所以耶穌的 故事才成為當時的口述傳統,而後按照 福音書裡那樣的敘事方式,寫下來成為 正典,作為第五幕偉大的開場。
第八章/回歸正途 141
所以活在第五幕裡的人,不但要以前四幕為前提,還要能 意識到整個故事,要藉由他們邁向終點。到達終點之後,沒有 聖殿,沒有聖禮,甚至,容我放肆地說,連現在所熟悉的這種 禱告也都沒有—因為這一切的一切,都會消融淹沒在神大愛 的直接同在中。到那時,就再也不需要讀經了;不是因為讀經 不再有相關性,而是就好比看地圖找路一樣,現在,目的地已 經到了。我在寫作本書時,一直把這一點當作最後一段的目標。 也因此,對於現今許多討論來說,非常重要的是,我們與 新約的關係會不同於跟我們與舊約的關係;但這麼說卻無損於 我們相信舊約是「聖經」一部分的事實—這一點不但重要, 而且絲毫沒得商量。新約是第五幕的立國憲章。在神給世界所 安排的劇情當中,從開始有使徒與福音書作者那個時候到現 在,不論人類文化如何改變,整齣戲都尚未換幕—不像使徒 那個年代,與妥拉、先知書、聖卷的年代之間,會遇到連續換 幕的大問題(從第三幕換到第四幕、又從第四幕換到第五幕) 。 即便新約作者處理舊約的方式(第 59∼ 64 頁)並沒有玩弄經文(儘管有許多人 如此批評) ,但畢竟他們和舊約作者之
你我都是接續哥林多、以弗所等
間的關係,是有別於與我們和他們之間
教會的人,所以要留心神對他們
的關係。
說過的話,好像是在對我們說的
所以凡是自稱基督徒的人,要全然
一樣。不能因為那個時代距離久
委身努力宣揚:耶穌的故事既是以色列
遠,就把新約書信給相對化了;
故事的最高潮,又是我們這群人故事的
也不能因為跟他們中間有文化斷
基礎。你我都是接續哥林多、以弗所等 教會的人,所以要留心神對他們說過的 話,好像是在對我們說的一樣。不能因
層,就說那些書信是僅供參考, 甚至誤導人心。
142
神話語的力量
為那個時代距離久遠,就把新約書信給相對化了;也不能因為 跟他們中間有文化斷層,就說那些書信是僅供參考,甚至誤導 人心。所以要作真正的基督門徒,不但要認定新約是第五幕的 基礎(持續進行之中、劇情尚未大白) ,更要認清新約的地位是 無法替代、不能增減的。雖然第五幕還在上演之中,但是裡頭 的第一景,卻是不容更改的;不但如此,這第一景還是用來檢 驗後續場景之中,演員即興演出好壞的標準。這才是教會要活 在「聖經權威」之下的意義,也是我一再強調的,神的權柄是 透過聖經作媒介,教會要活在其下。 此外,新約也讓我們約略曉得故事 會在哪裡結束:不是像很多詩歌禱告裡 我們的任務就是要藉著聖靈跟禱
所說的「會上天堂」 ,而是會成為新的
告,去找出在第五幕的立國憲章
創造。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要藉著聖靈
和開幕場景,以及最後國度完全
跟禱告,去找出在第五幕的立國憲章和
降臨這兩端中間,該如何即興表 演才最為恰當。
開幕場景,以及最後國度完全降臨這兩 端中間,該如何即興表演(improvise) 才最為恰當。這個架構一旦清楚,其他
的項目自然會漸漸明朗起來。 「即興表演」這個觀念很重要,但 有時候也可能使人誤會。 音樂家都曉得,「即興表演」不是亂彈一通、「隨便什麼都可 以」 ;其實剛好相反,是要很有節制並很仔細地去聆聽周圍的聲 音,隨時留心整個演奏到目前為止的主題、節奏、和聲,以及 接下去所要演奏的內容。然後,就在同一時間,即興表演需要 我們一邊完全跟著樂曲走,一邊留心周圍的聲音,探索出全新 的表現方式,邁向音樂最後的結尾(resolution) 。換成新約來 說,就是在耶穌復活中所預示的榮耀目標,成為那完整全新的
第八章/回歸正途 143
創造。所以要把到目前為止的音樂、周圍的聲音、以及最終在 神全新世界裡頭的多聲部和聲全都考量在內,這才是閱讀聖 經、傳揚福音、活出福音的過程之中,最為恰當的「即興表演」 之判斷標準。每一個基督徒、每一間教會,都可以自由自在、 「即興表演」 ,帶領音樂向前;但是沒有哪一個基督徒、沒有哪 一間教會,可以自作主張、荒腔走板 的。回到劇場的比喻來說:每一個演 員、演員所屬的每一家巡迴劇團(指不
每一個演員、演員所屬的每一
同教會),都可以自由自在、「即興表
家巡迴劇團(指不同教會),都
演」全新的場景;但是沒有哪一個演
可以自由自在、「即興表演」全
員、更沒有哪一家劇團,可以自作主 張,把別齣戲拿來「即興表演」 ,甚至 更改結局的。如果理解這一點的話,那 大家就可以互相尊敬,良性互動,真正
新的場景;但是沒有哪一個演 員、更沒有哪一家劇團,可以自 作主張,把別齣戲拿來「即興表 演」,甚至更改結局的。
活在聖經權威之下了。
如何尊重聖經權威 那麼,該如何確定我們對聖經的理解與「即興表演」,從 個人、會眾與普世教會的角度來說,能促進聖靈在我們身上以 及藉由我們推廣出去的工作?以下提出幾點讀經時該注意的方 向:一、完全處境化。二、以禮儀為根基。三、個人研讀。 四、吸收適合的學術成果。五、由教會認證之領袖負責教導。 所以,針對聖經權威(意即,神的權柄藉由聖經行使出來) 如何成為神子民當中強大的動能,為了使命來加強他們(第 130∼133 頁) ,使他們曉得該如何生活,我們現在就要來討論積
144
神話語的力量
極的作法。
完全處境化的讀經 所以讀經的時候,必須要完全從上下文跟處境來理解才 行。聖經裡的每一個字,必須要從所在的那一節經文裡來理 解;每一節,要從所在的那一章來理 解;每一章,要從所在的那一卷書來理 聖經裡的每一個字,必須要從所 在的那一節經文裡來理解;每一 節,要從所在的那一章來理解; 每一章,要從所在的那一卷書來 理解;而每一卷書,必須從該書 的歷史、文化以及正典的背景來 理解。
解;而每一卷書,必須從該書的歷史、 文化以及正典的背景來理解。 (當然, 或許有部分書卷,其歷史背景跟該卷書 在整個正典裡的位置有一些衝突;這時 候,就兩方面都要納入考量。)其實聖 經裡的每一卷書,都受到「文化背景的 影響」 。或許有人以為,有一部分的聖 經可以不受任何影響,所以是「基要信
仰」 、 「一體適用」 ,而其他的部分,則大可擺到一邊—以為像 這樣的想法能夠行得通,也實在太過天真了。不說別的,光講 「耶穌是神」這個教義,就是在特定時空文化之下所產生:如同 保羅所說,要等「時候滿足」了(加四 4) ,道才會成為肉身; 而這個「滿足」 ,有一部分正是指當時的文化,要能跟「道成肉 身」產生共鳴才行。同樣地,「因信稱義」的教義也是要在特 定時空文化之下產生:只有等世人對於神的公義、猶太人的律 法、亞伯拉罕的應許這些概念都熟悉之後,才能孕育出「因信 稱義」這樣的概念來。所以讀經的時候,必須對於這些背景跟 處境,了解得越完整、越清楚越好。
第八章/回歸正途 145
這麼作雖然工程浩大,但也讓人愉快興奮。所幸現在能擁 有的工具,不但比以前多出許多,甚至已經琳瑯滿目到讓初學 者不知從何入手的地步。 (書末附錄裡有些建議,可以參考。) 當然,不只是要了解上下文、背景 和處境;正如許多學者所提醒,理解體 會自身的處境也同樣重要。為什麼在此
不只是要了解上下文、背景和處
時此地,某些經文讀起來會發光發亮,
境;正如許多學者所提醒,理解
但是別的經文卻容易視而不見—這一
體會自身的處境也同樣重要。為
部分,之前談到當前文化處境(見第五 章)跟傳統(第 133∼135 頁)時已經 提過,在此不再贅述。
什麼在此時此地,某些經文讀起 來會發光發亮,但是別的經文卻 容易視而不見。
處境化讀經是一輩子的功課。聖經 的豐富是永遠也探究不完的。所以不論是詞典編纂、考古學上 有任何進展,又或是其他學術研究上有任何亮光,都應該感恩 才是。當然,這也不代表針對神學難題所嘗試提出的答案永遠 不夠好;例如之前提到的耶穌的神性、因信稱義,學術上不管 再怎麼進步,也不至於會去質疑這兩項教義,只會讓人對此理 解得更深入而已。同樣地,你、我不會完全相同,個人、群體 更是有別,就連今日之我、跟昨日 之我也有差異,所以很重要 的是,要重新評估自己讀經的方式以及對聖經的理解。不但要 為最新的發展感到歡喜,而且也要為新鮮洞見出現後被人所接 受而高興。所以一個真正處境化讀經的人,對於正典內容之豐 富多元,必定會非常歡迎;對於企圖踐踏聖經、把聖經塞進制 式框架的作法,肯定會極力抗拒;對於能兼容並蓄不同觀點的 合一框架,也會悉心尋找。有人會勸大家說:讀經要看整體, 不能只看部分(有人說, 「讀經,要像喝啤酒那樣,大口乾杯;
146
神話語的力量
不能像品酒那樣,小口淺嚐」 )—這話對於讀經角度狹窄、焦 點扭曲的人來說,有其必要;但是卻也可能成為某些人解經時 的藉口,只因為跟整體所要強調的重點不搭,就絕口不談那些 部分。 處境化的讀經,其實也是道成肉 處境化的讀經,其實也是道成肉
身的讀經,注意到聖經、讀者雙方面完
身的讀經,注意到聖經、讀者
整的人性。這樣子的讀經,必須要用禱
雙方面完整的人性。這樣子的
告的心來讀才行,好讓「神性」的部
讀經,必須要用禱告的心來讀才
分(聖經的「默示」 ,還有聖靈在教會
行,好讓「神性」的部分(聖經 的「默示」,還有聖靈在教會讀 經當中所運行的大能),也能再 度顯明出來。
讀經當中所運行的大能) ,也能再度顯 明出來。很可惜的是,古時候對於耶穌 道成肉身的爭論,現在還常常出現在討 論聖經本質的辯論當中。 「保守派」強 調神性, 「自由派」 、 「激進派」就強調
人性。 (我知道拿「聖經」來跟「耶穌的位格」作類比,並不準 確;有些學者看出用這種類比的嚴重問題。但如果只是當作一 個類比來看,而不是說二者完全一樣,那這個類比還是頗有助 益。)真正正統的辦法則是二者兼具,而且二者之間的關係也 要正確才行。
以禮儀為根基的讀經 教會聽到聖經的最主要場合,是在團體禮拜的時候。(個 人讀經的部分,待會再談;但我相信團體禮拜次序應該放在前 面。)這是從以斯拉公開宣讀律法書、到耶穌在拿撒勒會堂裡 讀以賽亞書、再到會眾聚集在教會裡唸保羅書信等等,這樣一
第八章/回歸正途 147
脈相傳下來的。所以不論個人、處境、文化的差異有多大,每 逢讀經的時候,我們都是跨越時空跟其他基督徒彼此相通。這 也意味著,宣讀聖經的時候必須要好好地讀才行,經文選擇要 有合適的安排,宣讀的人要有妥善的訓練,使讀經可以達到最 好的效果。如果要讓聖經在教會裡成為推動一切的力量,那麼 宣讀聖經就不可以淪落成像「背景音樂」那樣,在人的耳畔呢 呢喃喃,雖然聲音好聽,也很虔誠,但聽眾腦中根本在想別的 事情。 因此團體禮拜的時候,不論是哪種傳統,都要把讀經擺在 最重要的位置。像英國聖公會傳統每天日課都有早禱、晚禱, 從各方面來看,內容都可說是「聖經百寶箱」 。就像要展出藝術 鉅作之前必須精心策劃那樣,英國聖公會安排經文以及禱告、 音樂、回應的方式,也是一樣費心。藉著每天的早禱、晚禱, 好讓人預備心來讀經,可以更完整地領略聖經,並創造機會更 深入地去默想聖經。所以宣讀聖經不只是為了教導大家知道聖 「經課」 〔lesson〕 經內容而已,雖然有這樣順帶的好處也很好。( 這 個 字 在 聖 禮 當 中 的 原 意 很 單 純 , 就 是 「 誦 讀 」, 而 非 「 教 訓」 ;但是英文的現代發展,卻常令人把重點擺錯了方向。) 此外,在團體禮拜的時候,如果能把讀經安排得恰如其 分,那麼在影響會眾思想、引導教會生活這兩方面,神的權柄 就會直接挑戰相關的權柄(特別是那些使用媒體的人) 。不過讀 經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藉著讀經來敬拜神,讚美神的故事、 能力、智慧,更要頌揚神的兒子。只有透過這樣的團體禮拜, 教會才能在神形像裡得到更新,而教會的使命也才能蒙神引 導。聖經,是永生神用來引導並堅固祂百姓從事該使命最主要 的工具。而這正是我在本書所一再強調「聖經權威」的真正意
148
神話語的力量
義。 傳統日課當中,早禱、晚禱各讀一段新舊約的目的,就是 要用這短暫讀經的時間,開啟兩扇小窗,讓人一窺新舊約整個 屬靈故事的堂奧。把一天兩次的日課縮減成一課,或是講道前 短短讀上幾節聖經,又或者再配上半個 多小時的「敬拜歌曲」 ,不但破壞了經 傳統日課當中,早禱、晚禱各讀
課,甚至也把經課給解構掉了;在這種
一段新舊約的目的,就是要用這
情況下,很可能把聖經的能力跟意義,
短暫讀經的時間,開啟兩扇小
變成只是提供資訊、教導規勸而已。同
窗,讓人一窺新舊約整個屬靈故 事的堂奧。
樣地,有些比較像「天主教大教堂」那 樣的禮拜裡頭,一分半鐘的讀經,前後 安插五到十分鐘的聖歌,其實也好不到
哪裡去;這就好像光彩炫目的水晶杯裡,只有美酒一滴,聊作 點綴而已。杯子漂亮是不錯,但酒才是重點。另外還有些宗派 的傳統裡有所謂的「經課表」 (lectionaries) ,會把一整年要讀的 經文都先挑選出來。但如果真要這樣做,最好能讓一般基督徒 儘可能接觸到整本聖經,尤其是整本新約。 此外,有些地方的人有種傾向,或許是怕崇拜時間太長, 所以把讀經時間縮短;然後以此為藉口,把聽了會 讓人正襟危 坐的經文給刪掉,只保留那些順耳好聽、可以充當背景音樂的 經文。正因為很多基礎的經文,就這樣被東砍一節、西刪一 章,無聲無息地從聖經宣讀裡消失,所以教會裡很多辯論的品 質都受損。特別是新約聖經,錯過任何一節、一段、一章都不 行。所以千萬別想要駕馭聖經,讓聖經為我所用。新約是我們 的立國憲章,絲毫操弄不得。 至於講道,打從有教會開始,就主要是為了解釋聖經或表
第八章/回歸正途 149
達對聖經的反省之用,所以當然跟宣讀聖經密切相關。但容我 再說一次,不是因為講道要用到聖經,所以才宣讀聖經,也不 是只有一種解經式講道的方式。更明確地說,這是「第五幕」 即興表演進行的地方之一—只有用我剛才所描述的方式來讀 經,才會產生出各樣機會,讓神發出新鮮活潑的話語,照亮人 所聽到的經文,然後產生共鳴、前後呼應,並且帶出神今日所 要傳達的全新意義。 最後,當然要談到聖餐裡的讀經。聖餐,是教會生活、見 證跟敬拜的核心,更是神百姓莊嚴來到神面前, 「表明主的死, 直等到他來」 ,表明自己是神百姓的時刻。在聖餐當中,讀經是 每位基督徒在把「自己這個人」 ,變成「領聖餐的那個人」的過 程中,很重要的部分。聖經是會改變神百姓的;正如當年門徒 前往以馬忤斯的路上那樣,不但使他們內心火熱,更叫他們的 眼睛,在擘餅的時候就明亮了起來。
個人研經 要讓聖經能傳達原本那種改變生命、推動神國度的深刻意 義,那麼一般基督徒,不論是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都必須一 起來讀經、研經、與聖經相遇才行。很有名的提摩太後書三章 16∼17 節裡,講到聖經的默示。與其說這段經文,是要讓人對 聖經有正確的認識,還不如說是要鼓勵人自己去研究聖經。西 方世界受到個人主義的影響,往往強調要以個人讀經為主,聖 禮讀經為輔;但這樣反而助長了啟蒙運動的負面影響,分割瓦 解整個教會的見證。我認為讀經的順序應該顛倒過來才對;但 我這麼說,絲毫沒有貶低個人讀經的意思。其實,不管跟別人
150
神話語的力量
讀或自己讀,都是神不斷地在呼召教會,要去仔細聆聽聖經整 體與各部分的聲音。聖經的確是你我靈命成長最主要的工具, 更何況神已經吩咐我們,要盡心(透過靈修讀經) 、盡意(透過 研經)來愛神。讀經,是一條複雜的成長之路;而每一位基督 徒,都同時領受了神的呼召,要來敬拜神、向神禱告。過程中 當然會有新鮮的領悟,也會有新的難題(所以才需要更多的研 究與提問) ,並且裝備好所有基督徒,要在神子民持續上演的故 事裡,各就各位,肩負起對世界的使命。就這樣日復一日,月 復一月, 「聖經權威」運行在平信徒(所有基督徒都是平信徒) 的生命當中,這才算「聖經權威」真正的實現。 附帶還有一點要提。既然靈修讀經、個人研經是每個基督 徒的權利和責任,那麼很重要的就是, 要讓教會也能夠聽到他們的心得。當 既然靈修讀經、個人研經是每個
然,不是所有個人研經心得,都一定會
基督徒的權利和責任,那麼很重
有什麼重大新發現;但不可否認的,比
要的就是,要讓教會也能夠聽到 他們的心得。
例還是不少。所以教會必須用小組、或 其他的方式,可以把這些獨特的觀點, 帶到全部肢體面 前,好讓更多人能夠
同得造就;就算遇到脫韁野馬、或是明顯錯誤,也可以循循善 誘、妥善導正。
吸收適合的學術成果 聖經學其實是神給教會極大的恩賜,不但幫助教會進入對 聖經更深刻的理解當中,更讓教會重新得力,使教會能正面回 應對世界的呼召與任務。很多教會(包括我的在內)保留改教
第八章/回歸正途 151
家強調「字面意義」的作法,所以解釋經文的時候,不是要 「逐字照字面解釋」 ,而是要挖掘出「作者原來的意思」 ,而非自 由發揮、胡亂猜測。正如之前所說, 「字面的意義」是作者原本 所想要表達的含義;因此,要把比喻當 成比喻,而不是當作真有其事來看,才 能弄清楚裡頭「字面的意義」 。找出經
任何教會,特別是那些自詡「合
文原本的含義,是不分學者、牧師或一
乎聖經」的教會,都需要能敞
般讀者都要一直持續下去的任務。 另外,要讓聖經學有足夠的自由, 可以去探索聖經不同的意義。這可不是 像大學裡規定學者要弄點新理論,才能 升等、得到終生職那樣;這件事情,對
開心胸,願意從聖經得到新的 領受。要想不隨風搖擺、不坐井 觀天,不陷入個人偏見、偏頗傳 統,卻還誤以為「聖經所說」就 是如此—這是惟一的辦法。
於教會來說也同樣非常必要。其實,任 何教會,特別是那些自詡「合乎聖經」的教會,都需要能敞開心 胸,願意從聖經得到新的領受。要想不隨風搖擺、不坐井觀 天,不陷入個人偏見、偏頗傳統,卻還誤以為「聖經所說」就 是如此—這是惟一的辦法。同時,聖經學要想對教會有所幫 助,就不能對教會所珍重的觀點,全都 不屑一顧;反而要忠於古往今來的整個 基督徒群體,有所節制。倘若某位聖經
倘若某位聖經學者、神學家,對
學者、神學家,對於耳熟能詳的題目有
於耳熟能詳的題目有新鮮的看
新鮮的看法,那就該心裡準備好能向廣
法,那就該心裡準備好能向廣大
大的基督徒,解釋他這些高見將如何幫 助教會的使命和生活,而不能只是帶來 威脅。 我這麼說,大概有人會反對,但有
的基督徒,解釋他這些高見將如 何幫助教會的使命和生活,而不 能只是帶來威脅。
152
神話語的力量
些反對者還活在現代主義的窠臼之中,幻想自己是「超然中立」 的。當然,有時候這也是教會的問題,要求學者的遣詞用字, 一切都要按照規矩,卻不曉得這規矩本身,就應該要用聖經來 重新檢驗一番。基督教的「信仰準則」雖然可能會讓學者想嘗 試去解釋得更正確、更清楚(這樣的工 作,本身就很有價值) ,但那些「信仰 想要擺脫「信仰準則」的人早晚
準則」卻不是要用來扼殺學術研究的。
會發現到,丟掉這個信仰架構,
想要擺脫「信仰準則」的人早晚會發現
不代表從此就海闊天空、自由自 在;相反地,別的架構又或許是 某種哲學系統很快又會被拿來當 作替代。
到,丟掉這個信仰架構,不代表從此就 海闊天空、自由自在;相反地,別的架 構又或許是某種哲學系統很快又會被拿 來當作替代。同樣地,故意不跟某個群 體(比方說,教會)對話的人,也無可
避免地會向別的群體效忠(或許是某些學術團體、又或是某種 流行的意識型態) 。 就我個人經驗而言,什麼叫作「效忠」 ,其實最好還是在實 踐中去漸漸發現,而不要一開始就咬文嚼字,在特定傳統的教 義術語裡鑽研,讓彼此都陷入越來越狹窄的胡同裡。聖經這本 書是很寬廣的,而教會也應該要夠寬廣,好讓聖經 學者以及蒙 召來參與其他任務的人,可以發展出互相信賴的關係才是。的 確,過去好幾代以來,這份信賴受到嚴重考驗。有時候學術自 由跟效忠群體二者之間所產生的張力,叫人走不下去。於是乎 有些學者,乾脆跟教會一刀兩斷,搞出些理論,嘲弄大多數基 督徒看為至寶的東西。而教會裡頭,也有很多人從此不再研究 聖經,崇尚反智主義(anti-intellectualism) ,拒絕任何從學術界 來的新東西,惟恐信仰受到腐化。現在,該是打破僵局,重新
第八章/回歸正途 153
建立起信賴釋經學(hermeneutic of trust;這本身就是福音的記 號!) ,取代教會中(很不幸從後現代世界裡學來的)猜忌釋經 學(hermeneutic of suspicion)的時候了。而我所描繪的釋經架 構,正是為了要調合教會生活中彼此不同、卻又相輔相成的各 個面向。
由教會認證之領袖負責教導 最後,必須要鼓勵、推動聖經的教導,乃是由教會所認可 的領袖來負責的。 (因為各種原因,用「領袖」這兩個字其實不 是很妥當;但在這裡,我用來概括代表以弗所書四章 11 節以及 聖經其他地方所提到的各種職分。)這當然包括事工當中不同 層級的人,例如負責主日學或家庭小組的人。就我自己的宗派 傳統而言,特別指的是主教;對此,有幾句話不能不提。 直覺上大家想到教會領袖,就以為他們一定是教導聖經的 人。但今天,事實卻並非如此。很多宗派裡職位顯赫的領袖, 鎮日忙於組織行政,所以即便他們要講道或授課,往往都只能 靠著早年研究或憑著臨場感動來講,沒辦法給教會帶來那種新 鮮活潑、只有仔細禱告與認真研究聖經之後才能得到的好處。 如此一來,不光是教會受到虧損,沒有新鮮亮光,只好靠隔夜 陳糧度日,真正的危險是,教會領袖忘記了「聖經權威」實際 上真正的意義,在此情況下, 「聖經權威」可能就不容易施展開 來。 本書一再強調, 「聖經權威」其實就是「神透過聖經來行使 權柄」這句話的簡稱;而神的權柄,不僅僅是祂有權管理、安 排教會生活而已,更是祂至高無上的大能,透過耶穌和聖靈運
154
神話語的力量
行,要讓天上地下一切萬有,都降服在祂的審判、醫治、統管 之下(這個部分,弗一比別處經文講得要更加精采)。換句話 說,如果是要打從心底忠於「聖經權威」真正的意義,那就必 須依此來認識「聖經權威」 :神透過聖經(換言之,透過聖靈, 在人讀經、研經、教導和傳講聖經的時候動工) ,一直在作工, 祂不但激勵、裝備、引導教會持續不斷地向外推動使命,更使 教會能衷心盼望萬有在基督裡要成為全新創造的那個時刻。在 此同時,神也用同樣的方式安排教會以及基督徒個人的生活, 在信徒的合一與聖潔裡,具體實現祂全新創造的典範。所以幾 乎可以確定的是,要在教會裡作領袖,這個使命就必須透過他 施行出去,受聖經大能的加強以及引導,靠著聖經的能力,透 過他使教會活出合一與聖潔來。 因此,倘若在教會裡有職分、作領袖的人,單單以組織、 管理教會內部事務為滿足,那他們就是在教會明明應該生氣蓬 勃的生活當中,留下了一段空白。當然,教會領袖是應該要有 管理的訓練,才能 把組織經營好。畢竟,再怎麼虔誠與善良, 還是彌補不了管理上的無能;雜亂無章、業餘玩票的教會,是 不可能興旺的。在行政管理上都該如此了,要服事神的人,在 聖經上豈不應當更加專業才是!不但要全力研讀聖經,也要看 清聖經是如何讓自己有能力藉由講道、 教導、禱告、牧養的過程,對付各種衝 如果對別的事情要求專業,但在
擊教會與個人的重大議題。如果對別的
研經裝備跟傳揚新鮮活潑話語的
事情要求專業,但在研經裝備跟傳揚新
這兩件大事上,態度卻隨隨便
鮮活潑話語的這兩件大事上,態度卻隨
便,那真該感到羞愧才是!
隨便便,那真該感到羞愧才是! 所以教會生活的核心,還是在於教
第八章/回歸正途 155
導並傳講聖經,而另外有定期舉行的各樣聖禮(以聖餐為主) 交織其間(本書的主題不是聖禮,但為了避免有人以為我看輕 「聖禮」而獨尊「聖經」 ,請參考我另一本小書《吃,這是我的 身體》 〔The Meal Jesus Gave Us, Hodder and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2〕 ) 。雖然主日講台的內容,主日崇拜以外的時間(成 人教育等等)該教什麼,之間的分寸又該如何拿捏,每間教 會、每個地方都不盡相同;但這麼說應該不為過:大部分的教 會,即便裝備課程已經很完善,可是在教導聖經的這件事上, 還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作牧師的也必須曉得,如同改教家 將「聖禮」比作是神「看得見的道」那樣, 「講道」也該是「聽 得見的聖禮」 。講道不只是傳遞資訊(雖然這很重要,因為今天 大部分的人,連最基本的聖經、神學常識,都知道的越來越 少) ,也不只是循循規勸,更不是娛樂消遣。講道,應該是基督 徒生活中,神人相遇、天地交會的固定時刻。不論講的或聽的 人,都同樣是神藉著聖靈大能、呼召來 作神的百姓,讓他們打從心裡與理智再 次聽見神的話語。講道,實在是神把祂
講道,實在是神把祂的權柄,交
的權柄,交給聖經、又透過聖靈運作、
給聖經、又透過聖靈運作、最後
最後行使在教會之中最主要的方式。
行使在教會之中最主要的方式。
所以探索「聖經權威」這個動態觀 念的時候就會明白,原來教會所賦予領袖的「權柄」 ,不能單單 以法律結構(legal structure)的層面來解讀。沒錯,教會結構很 重要,教會法典(canon law)也很重要,二者各有其作用;但 更重要的是,就像使徒的典範那樣, 「權柄」是關乎要按著聖靈 大能去宣揚這道的。西方教會過去好幾個世代以來,容許「權 力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這種錯誤的觀念進到教會裡
156
神話語的力量
來,認為教導聖經是學者專家的事,而經營教會卻是牧師、神 職人員的事;雖然說偶有能兼顧牧會與學術的牧師,但大多數 牧師所仰仗的,卻都還是二手、甚或快要過時的聖經知識(這 不是說學術界裡新的就一定最好,但如 果教會裡頭,能多一些教師知道賴富特 西方教會過去好幾個世代以來, 容許「權力分立」這種錯誤的觀 念進到教會裡來,認為教導聖經 是學者專家的事,而經營教會卻 是牧師、神職人員的事;雖然說 偶有能兼顧牧會與學術的牧師, 但大多數牧師所仰仗的,卻都還 是二手、甚或快要過時的聖經知 識。
〔Lightfoot〕 、魏斯科〔Westcott〕的著 作的話,那大家肯定會受益更大!) 。 結果不但教會裡靈性與知識貧乏,而且 變成官僚化—一開始還遮遮掩掩,到 後來根本就擺明著幹。教會領袖開始轉 移目標,忙著搞委員會、弄檔案櫃、羅 列法條規章,反而根本沒空去作本來該 作的事,比如以禱告的態度,傳講合乎 聖經且有能力的信息、教導、牧養等。 正如歐多納凡教授在不久前聖公會主教
授任典禮(consecration)上講道時所說:
主教,雖然不是沒有……法律上的權力,但他所應具 備的權柄,其源頭卻比任何法規權力都還要更深。主 教所需要的權柄,必須直接從神與聖靈在我們中間的 同在運行而來……這樣的權柄,是所有種類的權柄裡 頭,最冒險、卻也是最能見證教會本質的。
主後頭三百年教會的領導結構,在不知不覺中每況愈下, 到了現在(至少現代西方教會)完全走樣,根本配不上「使徒」 (不管你怎麼定義)這樣的職分。當然,教導聖經的責任,不只
第八章/回歸正途 157
落在主教或教會領袖的身上。學術界裡好的專任學者、講師, 也是很好教聖經的人才。教導聖經是每一個層面都要做的事。 但如果主教與教會領袖自己都不教聖經,無法藉由聖經領導教 會發揮使命,也不能好好引導教會活出神的合一與聖潔來,那 麼「聖經權威」就不可能發揮前面所講的意義。今天,西方教 會面臨到許多的問題:人數下降、資源減少、道德困境、內部 分裂,而且面對這個新的世代,根本沒辦法在內容上一致地傳 揚福音 —這些問題應催逼我們好好禱告,讓聖經再次回到領 導的地位,讓牧師、教師在聖靈大能帶領之下,解開聖經的豐 富,給予教會使命所需要的方向和力量,更新教會對神的愛; 更重要的是,讓神的道在世界上作工,就如同以賽亞在異象中 所看到的那樣,帶出神全新的創造來。在那新天新地裡,罪惡 的猙獰掌控,早已煙消雲散:
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 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我口所出的話 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 我發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你們必歡歡喜喜而出 來,平平安安蒙引導。大山小山必在你們面前發聲歌 唱;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松樹長出,代替荊棘;番 石榴長出,代替蒺藜。這要為耶和華留名,作為永遠 的證據,不能剪除。 以賽亞書五十五章 10∼13 節
158
神話語的力量
問 題討論 1. 作者如何再一次界定「傳統」與「理性」在解經上的地 位與功能? 2. 作者為何要用五幕劇來作為解經的模型?它的功能與優 點是什麼?我們生活所在的第五幕,其特點是什麼? 3. 作者說的「即興表演」是什麼意思?要注意些什麼? 4. 以「聖經權威」就是「神透過聖經來行使權柄」的觀點 來看,這在處境化的讀經、以禮儀為根基的讀經、個人 研經、學術研究、教會領袖的教導這五方面上的意義為 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