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與神的得勝》

Page 1

耶穌與神的得勝

226mm

54mm

164mm

90mm

在猶太土壤文化中的耶穌,我們真的認識了嗎?

賴特(N. T. Wright)現為英國聖安德烈大 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新約與早期基督

耶穌 是誰,攸關重大。小說家丹布朗的《達文西密碼》中,耶穌曾與抹 大拉的馬利亞成親並生下一女嬰,基督教是蘊含性愛及女神崇拜元素的信

教教授,是位多產的作家。據說,曾有一位會

仰。在不少歷史學者的眼中,耶穌是預言落空的落魄先知、是為真理殉道

友拿著賴特的Surprised by Hope ,走進他牧師

的道德教師、失敗的革命分子等等;不管耶穌是怎樣的人,是後來的信徒

的辦公室,顫抖地說:「如果這本書是對的,我

們編造了一個神話,把他奉為領袖,尊之為神。對此現象,基督徒除了氣

整個人生都必須改變。」由此可見賴特著作的

急敗壞、表達抗議之外,還有什麼解方?

震撼力。 賴特曾任古老、傳統的英國聖公會德倫教

另一方面,當我們在教會圍牆內每每奉其名禱告,稱耶穌為基督,說他帶

區的主教,卻深受當代年輕福音派學者、牧者

來神的國度,我們真的明白他是誰?「耶穌是基督」是個多麼惱人但具有爆

及平信徒的喜愛,是國際上最重要的神學家之

炸性的宣告?他帶來的是什麼樣的國度?

一。他堅持保持牧者和學者的身分,使得學術 不至於淪為象牙塔內的自高,而牧會不至於淪 為封閉小團體內的自以為是。他身處於傳統 中,卻透過認真研讀上帝的話語,不斷帶來新 意與挑戰。不僅勇敢地面對學術圈內對基督教 的誤解,更挑戰基督徒對聖經的認識、對耶穌 和保羅的刻板印象,並且具體建議基督徒在今 天社會的使命為何。

若不放置在第一世紀巴勒斯坦的歷史文化土壤中,「耶穌」就不斷地任人 擺佈,得以按著我們自己的形象來想像他,甚至扭曲他。同時身為牧者及 學者的賴特主教,卻肩負起最困難的護教工作,不是只在教會中自己談自

耶穌的話語、耶穌的行動,並以耶穌為中 心的全球化故事。賴特是一名歷史學家。 他認真地處理地點,認真地處理時間,認 真地處理話語。他也認真地寫作,寫得又 好又精準。 過去,長達一百五十年的時間,有 許多人士善意地(有些人的意圖並不那麼 良善)把耶穌和歷史根源切開,然後把耶 穌的話語、耶穌的想法、耶穌的榜樣,擺 在不受歷史侷限的盤子上,與日常生活脫 節。如此一來,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把這

世界》、《認識耶穌的十堂課》、《神話語的力量》

更是雅巍重返錫安的代表。他是那位眾人期盼的彌賽亞,但為的不是要推

賴特/著

它。他是位行公義、好憐憫的猶太先知,卻也宣告自己帶來了神的國度,

漸陷入胡思亂想,或者敬虔,或不怎麼敬

邱昭文/譯

多適合平信徒閱讀的書。例如:《邪惡與上帝新

翻羅馬政權,而是決意透過自己的死,去徹底推翻撒但的國度。

虔。賴特卻不接受這種論調。他帶我們觀 看居住在真實的土地和現實時間裡,可嚐 可摸的耶穌。這位耶穌成為我們的救恩, 也發生在真實的土地和現實的時間裡。我 推薦的三本書都是鉅著(《新約與神的子

正如那位會友所說,如果賴特對聖經的解

新約。目前主要的事工是聖經和希臘文教導,

特,以無比的耐力,持續不懈地仔細鑽研

設想的任何方式。但是這樣做,我們會漸

源與上帝議題》系列(本書是第二冊),也有許

於戈登康維爾神學院取得聖經碩士學位,主修

「我認識的當代人之中,沒有人比得上賴

門徒的空想,而是奠基於實實在在的歷史處境當中。

性」的血肉。這樣的耶穌根植於第一世紀的猶太教,卻又嚴肅地挑戰了

譯 者 邱昭文老師,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並

牧師中的牧師畢德生說:

些安插在任何我們身處的地方,按照自己

賴特除了正在進行的學術鉅著《基督教起

讀是對的,我們整個人生都必須改變!

90mm

己的調,而是使用「歷史研究」的學術工具來說服大眾:基督教不是早期

賴特 筆下的耶穌不僅重新被放回基督信仰的認信當中,更被賦予了「人

(以上皆為校園出版)等等。

164mm

《耶穌與神的得勝》像是一顆深水炸彈,不僅炸毀了許多假裝中立但

民》、《耶穌與神的得勝》、《神兒子的復

不斷從根本處攻擊基督教的「歷史耶穌」學術研究;更也顛覆了我們許多

活》),卻都非常容易讀。最好一年只讀一

對耶穌自以為是的想像……。

本,因為這些書真的很棒。」 NT$1100

設計/李家珍

(出自《天國的語言》附錄)

以及神學教材的寫作與翻譯。

校園書房出版社

A1482

校園

封面畫作:Laura James, HOSANNA!, Used with Permis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562mm


推薦序一 歷史與信仰不二分/孫寶玲/ 001 推薦序二 「歷史的浪子」回家了嗎?/陳俊明/ 004 導 讀/謝樂知/ 008 中文版自序/ 014 序 言/ 017 Part 第

1

1 導論 章 耶穌今昔/ 029

一.天使、巨人、拼圖/ 030 二.程序步驟/ 039 三.「探索」與其用處/ 041

2

章 交通繁忙的弗雷德公路:「新探索」復興?/ 059

一.引言/ 060 二.「耶穌研討會」/ 061 三.麥克(以及 Q 的問題)/ 068 四.克勞生/ 080 五.犬儒哲人耶穌?/ 106 六.柏格/ 117 七.結論:新「新探索」/ 121

3

章 回到未來:「第三波探索」/ 127

一.解脫捆綁/ 128 二.問題/ 135 三.結論:第三波探索的未來方向/ 173

4

章 浪子與典範/ 177

一.猶太人、鄉農、浪子/ 178 二.從比喻到典範/185

目錄頁.indd 8

2014/10/20 下午2:44


Part 第

5

2 先知的寫照 章 先知的實踐/ 205

一.耶穌事業之大綱/ 206 二.耶穌的背景/ 210 三.耶穌是「神諭」與「領袖」先知/ 223 四.說話行事都有大能的先知/ 231 五.比先知大多了?/ 265

6

章 國度的故事(一):宣告/ 267

一.緒論/ 268 二.背景/ 273 三.重新定義的國度:宣告/ 301 四.結論:宣告國度/ 321

7

章 國度的故事(二):邀請、歡迎、挑戰、召喚/ 323

一.緒論:結局開放的故事/ 324 二.邀請:呼召人悔改與相信/ 327 三.歡迎:罪人與赦免/ 349 四.挑戰:呼召人活出新約子民的樣式/ 363 五.召喚:呼召人成為耶穌的幫手與同工/ 391 六.將有許多人從東從西而來/ 403 七.真智慧/ 407 八.結論:更新的神子民/ 414

8

章 國度的故事(三):審判與伸冤/ 419

一.緒論/ 420 二.即將來臨的大災難/ 423 三.得蒙伸冤的確據/ 440

目錄頁.indd 9

2014/10/20 下午2:44


四.馬可福音第十三章與平行經文:將臨的毀滅與伸冤/ 445 五.結論:審判與伸冤/ 481 第

9

章 象徵與爭議/ 483

一.緒論:國度、象徵、爭議/ 484 二.以色列的身分象徵:安息日、食物、國家、土地/ 500 三.以色列身分的象徵:聖殿/ 529 四.耶穌的國度象徵/ 557 五.耶穌「把百姓引入歧途」嗎?/ 570

10 章 國度的問題/ 577 一.緒論/ 578

二.我們是誰?/ 578 三.我們在哪裡?/ 580 四.出了什麼錯?/ 581 五.解決的辦法是什麼?/ 602 六.什麼時間?/ 606 七.先知與國度/ 613

Part 第

3 耶穌的目標與信念

11 章 耶穌與以色列:彌賽亞的意義/ 619 一.緒論/ 620

二.猶太教與初代基督教的彌賽亞觀/ 625 三.耶穌與王位:耶路撒冷的事件/ 635 四.彌賽亞是耶穌先知事工的祕密/ 683 五.結論:耶穌以及從被擄歸回/ 695 第

目錄頁.indd 10

12 章 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原因/ 697

2014/10/20 下午2:44


一.緒論/ 698 二.羅馬罪名/ 702 三.猶太罪名/ 706 四.耶穌的意圖(一):關鍵象徵/ 713 五.耶穌的意圖(二):耶穌之言與象徵符號/ 725 六.耶穌的意圖(三):猶太教中的終末救贖/ 742 七.耶穌的意圖(四):奇特的得勝/ 763 第

13 章 君王的歸回/ 787 一.緒論/ 788

二.猶太的意義世界/ 792 三.耶穌的重返與高昇的謎語/ 815 四.有預兆的使命/831 五.結論/ 839

Part 第

4 結論

14 章 結果/ 845

附錄 初代基督教文獻中的「神國」/ 855 參考書目 A. 原典資料/ 866 B. 二級文獻/ 868

索引 古代文獻索引/ 906 當代作者索引/ 933 主題索引/ 940

目錄頁.indd 11

2014/10/20 下午2:44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中文版自序

對於這本書能夠以中文面市,我感到非常的興奮。也對譯者表達 祝賀與感激之情。這實在是又厚又複雜的一本書。但盼望這本書得以 挑戰新一代的華人基督徒,能夠以嶄新的方式來思考耶穌 。 《耶穌與神的得勝》是十五年研究的果實,大部分是從課堂上、 論文發表、研討會的討論中累積而成的;不管如何,都是要回答同樣 的問題。這裡頭有歷史方面的問題:身為負責任的歷史學家,我們是 否能確定拿撒勒人耶穌的言行,或多或少是四福音書所記載的那樣; 也有神學上的問題:當我們愈來愈認識第一世紀那位歷史上的耶穌, 後來教會對耶穌的教導是更令人信服、還是相反?還有第三個問題, 儘管沒在本書處理,但卻是非常重要的,這是關於「又如何」的問 題:如果耶穌真的是如此,這對於身處於非常不同世界的我們,在生 活、教導、見證和所盼望的事上,又帶來什麼樣的意義? 這些問題很自然、也理所當然地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寫作,不管 是學術上還是大眾的層面。 《耶穌與神的得勝》也反映了當時成書的 時代背景,尤其是八○年到九○年初的時期。那時的氛圍仍是充斥著 懷疑的心態,尤其在美國所謂的「耶穌研討會」 ,他們常常因為否定 了某些福音書的傳統而每幾個月上了頭條新聞。但其實,類似的問題 不斷地以不同的形式出現;答案其實應該是同樣的,就是我們必須竭 盡所能地去認識第一世紀的猶太世界,然後去看福音書在這樣的背景 脈絡中是否能說得通。這本書的論點就是要去肯定這點,而且我認為 014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4

2014/10/27 下午 02:53:46


中文版自序

015

這論點是有根有據的。 (當然,這本書乃是建立在前一本《新約與神 的子民》的基礎上;本來那本書只是這本書的導論,但是後來擴充成 整個系列的導論。整個系列還包括《神兒子的復活》 〔2004〕 ,以及 《保羅與神的信實》 〔Paul and the Faithfulness of God,2013〕等) 。 然而,有一個大問題並沒有在此書處理。我沒有把約翰福音的歷 史價值給考慮進來。因為當時與我辯論的對象除了耶穌研討會,還有 其他非常不同的學者,如弗米斯(Vermes)及桑德斯(Sanders) ;他 們一致地假設約翰福音是非歷史的。假如我以大量的約翰福音為資 料,那些和我辯論的人對本書就根本不屑一顧了。而且就算在本書放 入了約翰福音,這至少會增加兩、三百頁的厚度。我當然盼望有一天 能夠寫約翰福音。我也盼望我在本書所做的工作(對「耶穌是誰」有 一種嶄新的認識) ,實際上會幫忙創造出一個新的討論環境,以至於 有人能以新的方式來處理關於約翰的問題 。 當我們更多認識耶穌的猶太背景,我們就愈會明白,在耶穌的世 界中,我們所稱的「神學」及「歷史」是緊密相連的。對一個猶太人 來說,「天」與「地」並非是分開斷裂的,而是神美好創造的兩個元 素;並且「天」與「地」在聖殿中會合。也就是為什麼耶穌在聖殿中 的行動,以及他用來解釋這些行動的話語,是這麼的重要。耶穌一直 在宣稱他就是具體展現那個新實存的人,而這新的實存就是聖殿所指 向的。我在這本書主張(自此我也持續發展這個主張) ,如果我們想 要理解之後神學上所稱的「基督的工作及人性」 ,我們必須從這裡開 始。耶穌的身分,以及他對於將要來臨的死亡所賦予的意義,是與耶 穌的信念密切相關的,他相信以色列的神,也就是這世界的創造者, 終於要實現祂救贖百姓和更新萬有的應許。實際上,我相信用這種方 式來面對歷史及神學問題,會產生出更整合及更有智慧的傳統信仰宣 言,而這是別種方式所不能及的。 那麼該如何「詮釋」呢? 「那又如何」呢?如我所說,我在此書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5

2014/10/27 下午 02:53:47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並沒有談論太多這方面的問題(儘管別本書有提到) 。但我相信,任 何人只要認真研究第一世紀的猶太世界,並且盡力去認識耶穌,會發 現有許多的挑戰開始浮現──不僅挑戰我們個別的門徒,也挑戰整個 宣道的教會。當我們愈靠近耶穌,愈靠近他的國度宣講及十架,這些 挑戰將變得更為強烈,當然所得到的幫助也愈大。 對所有中文的讀者獻上我最誠摯的問候!

賴特(N. T. Wright) 聖安德烈大學新約及早期基督教教授 二○一四年 九月

016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6

2014/10/27 下午 02:53:47


序  言

017

xiii

I 「第一世紀的歷史家……無法迴避耶穌的問題。」這是我在本系 列第一卷將近結尾得著的結論,而耶穌乃是本著作的重點。1 我曾說, 研讀第一世紀猶太教與第一世紀基督教,迫使我們提出關於耶穌的某 些具體問題:他是誰?他的目標是什麼?他因何而死?初代基督教為 何以那種方式開始?本書就是為了回答前三個問題、並且指向第四個 問題的答案。 直到現在,每當人們問我本書寫些什麼、而我回答「耶穌」時, 偶爾仍會感到尷尬。那似乎十分狂妄。怎麼還有人能對耶穌有「新」 東西可說?除非他是怪胎或專唱反調的人,或更糟地,他把耶穌變成 那樣的人。然而我現在深信,這些關於耶穌的問題至關重要,十分核 心,而且尚未完全得著解答。我也深信,一個清楚制訂的歷史方法, 以及對第一世紀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嶄新解讀,會指向正確的方向。 我相信,無論提問者的角度是什麼,這些關於耶穌的問題,都包 含了極大的固有利害關係。無論提問者是歷史家、哲學家、神學家、 文化評論者,或者只是對人生的喜怒哀樂、高潮低潮、危機轉機感興 趣的人,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提出的。但是我們無須假裝,這樣的問題 對那些宣稱某種基督教信仰的人,不無相當具體的相關性。最近英國 國教有一份問卷,探討人們不上教會的各種理由,不無諷刺地評述 說: 1

《新約與神的子民》601 頁。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7

2014/10/27 下午 02:53:47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部分的理由僅僅是,他們不相信耶穌之死是歷史轉捩點……

xiv

你對第一世紀那些在期待彌賽亞並預備迎接世界末了的瘋子 知道得越多,似乎就越難相信那是真的。2 一個人除非能至少正視這個問題,否則乾脆放棄回家算了。資深 的宗教哲學家希克(John Hick)也從另一個角度指出同一點。3 你如何 論及耶穌,將影響你的整個世界觀。如果你對耶穌的看法改變了,一 切都跟著不同。轉動這個小小的舵,整艘輪船就改變航向。容我斗膽 地問:如果事實證明那些瘋子是對的呢? 當然,有些人不願把歷史與信仰混在一起。對於這困窘,我在本 書當中會有許多話要說。現在我只暫時先說,我是以歷史家及基督徒 的身分寫作本書,而這兩個領域的經驗清楚告訴我,雙方都不需要覺 得,與另一方密切關聯就是妥協。

II 從某種角度說,我大半生都在斷斷續續地從事本書的寫作。然 而,真正嚴謹的思考是從一九七八年,我受邀在劍橋演講「福音書中 的福音」開始的。這個題目不僅僅只是無限巨大,我當時並不真的理 解。那時,我對於整個耶穌生平(而非只是抽離出來的十架之死)怎 麼能夠是「福音」,其實沒有答案。接下來十五年,在劍橋、蒙特 婁、牛津的教書生涯將我說服,這個問題以及伴隨的細節等次要問 題,都是值得提問的;而且是可以得到答案的—如果我們能持守歷 史探索的大道,拒絕被外表上更誘人的鄉村小路(亦即現代福音書研 究)引入歧途,因為在小路上我們常會遇到釋經上的稻草馬車或一大

2

Maxtone Graham 1993, 129.

3

Hick 1993,特別第二、第三章。

018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8

2014/10/27 下午 02:53:47


序  言

019

群綿羊的阻礙,而止步不前。 我能夠堅持歷史工作,還有另一個刺激因素,就是我在本書第一 部所描述的新一波耶穌學術研究。我發明了「第三波探索」(Third Quest)這詞,用以指稱其中某一類型的現代耶穌研究。這類研究視 耶穌為一位末世先知,來宣告大家苦盼已久的國度並且認真地針對這 一點從事編史工作(參第三章) 。後來有些學者用這詞泛指所有的當

xv

代耶穌研究,但是我不認為有必要丟棄我原先那更深刻的意義。就我 要提出的解答而言,這一「探索」支派裡的同事,才是在指路標上對 我貢獻最大的。然而同時,那些遵循非常不同路線的耶穌研究學者 (描述於第二章) ,迫使我必須比原本更清楚地表達我為什麼不同意他 們,對此我由衷地感恩;我也感謝他們正確點出的重點與微妙之處, 否則我與其他人可能就會錯失這些點了。 所有研究耶穌的學者,都要面對那古老的嘲笑:歷史家往往在深 井之底,看見自己的倒影,卻誤以為看到耶穌的面容。我必須說,我 在本書描述的容顏,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與我自己的臉非常不同。 我沒有試著把耶穌塑造成大學教授或安立甘牧師的樣式;他繼續挑戰 與攪擾這兩個世界與其中的人,包括我在內。當然,這不表示肖像就 是正確的;只表示這不是一幅自我肖像。我倒但願是呢! 事實上,本書論證的結論,一開始根本不存在。在我教書生涯初 期,甚至在我以為已有定論而開始動筆之時,也尚未存在。每一個階 段,我都發現自己要面對歷史難題,也面對歷史和信仰如何協調的問 題(因為我若丟棄我的基本基督信仰,就等於完全變成另一個人 了) 。在這過程中,我對歷史中的耶穌,看法大大地發展與改變了。 不可避免地,我對基督教本身的理解以及我的信仰本質,也跟著發展 與改變了。這個過程仍在繼續,並不容易,也不令人舒適。(再一 次,這並不代表我的結論就是正確的,這僅是駁斥某些以為我從起初 就有此結論的看法。)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9

2014/10/27 下午 02:53:47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本書不可避免地含有對於耶穌故事發生之地當前形勢的暗示,因 為一九八九年寫作初稿時,我人正住在那裡。從我的房間,可以聽見 遠方的槍聲;在街上,你可以感受到猶太人的焦慮與巴勒斯坦人的挫 折,並無二致。我在寫作十字架那一章時,窗外是催淚彈此起彼落的 暴動,不說別的,最起碼為我提供了值得思索的問題。最後一次重寫 該章時,目睹了一九九五年底、一九九六年初的事件(編按:係指以 色列總理拉賓遭以色列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刺殺所引發的衝突) ,也同 樣痛苦。這個美麗國土的多重曖昧與張力,在我腦海裡,現在將與本 書的主題永遠連結在一起了,也許這也是合宜的。如果我所寫的,有 助於該地或任何地方建立公義與和平,我將深深感恩。

III

xvi

我要說明七小點,外加不是太小的一點。第一,我繼續使用小寫 的「神」 (god) ,並稱耶穌為「耶穌」而非「基督」 。這些理由已經在 《新約與神的子民》序言裡解釋了(5∼6 頁) 。 第二,對於拿撒勒人耶穌的存在,我視為理所當然。有些學者覺 得需要詳盡辯解這個假設,以對抗不時想否定此點的一些人。坦白 說,要相信與耶穌同時代的提庇留皇帝是假想的人物,比起要相信從 未有耶穌這人存在過,是容易得多了。反正那些堅持否定這麼明顯之 事的人,大概也不會想讀本書。 4 第三,本書大致上是根據符類福音書。那麼約翰福音呢? 對於

一個畢生精力大多花在保羅與符類福音、而非約翰福音的人,這就好 像一個攀登阿爾卑斯山的人,三不五時聽到喜馬拉雅山的故事。我知 道那兒有一大座山脈在等待著我;我也知道比起我慣常攀登的山峰, 那兒可以給我更為令人屏息的景觀、視角,當然也更多危險。我盼望

4

進一步的問題, 「多馬和其他福音書?」 ,參照本書第二章。

020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20

2014/10/27 下午 02:53:47


序  言

021

將來在適當時候前往探險,現在我懇請那些希望阿爾卑斯山旅遊指南 中也包含喜馬拉雅山的人,可以先遷就我。我希望在本書中貢獻的辯 論,將幾乎完全根據符類福音書。即使將來這被評斷為本書的弱點, 對於一卷篇幅已經很長的書來說,或許讀者會感激我設了界線吧。 第四,關於二級文獻,我在《新約與神的子民》序言中論到的, 本書就更加適用了。研究耶穌與福音書的現代著述數量龐大,若試圖 與之認真對話,即使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也會無可救藥地產生一大堆 註腳。你必須選擇你要與誰對話,其他人就只有在論證需要時才引 用。如果有人試圖在出版時「跟上」所有著述曾經談過的,他將無限 期延後出版日期。我要向我沒法詳細討論其著述的同事致歉。 第五,我並沒有試圖解決篇幅平衡的問題。有些時候,某句耶穌 之言本身就佔了好幾頁的討論,反而另一整個複雜事件卻只能以較少 篇幅處理。相對的辦法只能是,在該論證裡減少那句耶穌之言需要的 篇幅,或者將那個事件的討論擴增成一卷專書。也許作者就像葡萄園

xvii

主人,對於應得不同工價的人,選擇給予相同工價,或是相反地,對 於應得相同工價的人,給予不同工價。我想,論證在整體上有一定的 比例,但是個別部分則不一定。人生本來就是這樣。 第六,是關於方法論。當然,研讀耶穌之言時,必須防備過度解 經。然而,不及的解經也有危險,有時危險更大。按照歷史來解經, 並不是僅僅把字句的意思排列出來而已,更是探討這些字句在原始情 境裡所引起的共鳴。我們必須像同時學習語言和文化的人類學家一 樣,準備聽到字詞時,要能比字典捕捉到的更多。一句簡單的耶穌之 言可以像小望遠鏡,讓你一窺又大又動盪的世界。反對這一點,無論 你是過於迂腐或過於武斷,就好像抗議說,房子、田野、輪船不可能 被裝在望遠鏡裡。 第七,本書並沒有直接按照符類福音書記載的耶穌生平順序,而 是按照主題安排。這會涉及一些重複:例如凶惡園戶的比喻,在不同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21

2014/10/27 下午 02:53:47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議題的討論中出現。當然,另一種方式也會涉及重複:例如在多組經 文中一再對「神的國」進行類似討論。因此,本書各章應當被視為: 在一張基本地圖或圖畫上,加上各個透明的圖層。最終目的是,最底 層的圖畫,就是第二部開始展示的,應該能穿透各層被立刻看到,即 使為了清晰的緣故,它們乃是一層一層疊加上去的。 第八,我在《新約與神的子民》裡論證,在各種意義上,大多數 5 第一世紀猶太人會把自己視為仍在「被擄流放」中。 這不是古怪的觀

點,正如那裡解說的;許多同事,無論在私人談話或著作中,都鼓勵 我堅持下去。 6 然而,仍有一些學者不為所動。我不想再就此多所討 論,我只請反對者面對一個問題:任何嚴謹思考的第一世紀猶太人會 宣稱,以賽亞書四十∼六十六章、耶利米書、以西結書、撒迦利亞書 xviii

中的應許已經應驗了嗎?異教的權勢與統治已經打破了嗎?雅巍已經 重返錫安了嗎?盟約已經更新,以色列的罪已經得蒙赦免了嗎?等待 已久的「新出埃及」已經發生了嗎?第二聖殿就是真正的、最終的、 完美的聖殿嗎?或者─換句話說─流亡真的結束了嗎?我想,我 們所知最接近的,是《馬加比一書》三章 3∼9 節用宏偉的聖經語言 描述猶大馬加比的得勝。同時期的各種書卷明確地質疑或挑戰這第二 7 聖殿的充分性,或甚至它是否是上好的。 昆蘭文獻把自己一派視為真

正從被擄歸回的「祕密先鋒守衛」 ,當然,這就暗示其餘的以色列仍 在被擄流放之中。

5

《新約與神的子民》340∼343 頁。除那裡的參考資料外,再加上以斯拉記九章 8∼9 節,經文強 調(我們所謂的) 「被擄之後」以色列仍在「受轄制之中」 。Danby 對米示拿〈論疑妻行淫〉9.15 (經文論到「彌賽亞的腳步」與伴隨而來的以色列之禍;參本書 453∼455 頁)的評註(306 頁, 附註 9)正中要害:這些正是「被擄結束時,宣布彌賽亞來到的記號」 。

6

除《新約與神的子民》那裡所列的,另參 Garnet 1977, 1980a & b, 1982, 1983;Ackroyd 1968 第十 三章;Harvey 1982, 143-5;Scott 1993;Ito 1995。

7

例如《以諾一書》89.73-7; 《摩西升天記》4.5 ─ 6.9;1QpHab.9.3-7; 12.7-9;4QTest 25-30。參照例 如 Rowland 1991。

022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22

2014/10/27 下午 02:53:47


4

浪子與典範

章名頁.indd 4

2014/10/20 下午2:49


J

125

一、猶太人、鄉農、浪子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歷史藉著故事的講述而進展。以下是最著名的一個故事:

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 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 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 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 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 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 也沒有人給他。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 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 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 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於是 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 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兒子說:「父親! 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 子。」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 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 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 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裡。 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便叫過一個僕人 178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78

2014/10/27 下午 02:54:02


第四章/浪子與典範

179

來,問是什麼事。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 無災無病地回來,把肥牛犢宰了。」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 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 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 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 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 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 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1 兒子或父親?一般都說揮霍的浪子,但是那兒子不是故事中惟一

126

揮霍的。這是段爆炸性的敘事,要炸破平常第一世紀對猶太歷史的解 讀,代之以不同的解讀。我們在《新約與神的子民》看過,有些猶太 故事的重述是要推翻其他重述( 《蘇撒拿傳》就是一個例子) ,2 而這個 浪子故事推翻了主流第一世紀猶太人(尤其是那些聲稱是以色列祖先 遺傳的護衛者)大概會講述的故事。我們結束本書緒論部分時,這個 故事可以作為一個開胃的個案,指出一些將會浮現的主題,並將前一 章所談方法的重點強調出來。 多年來的學術研究已產生許多路加福音的註釋書和許多闡釋這比 喻的著作。但是我讀過的書裡面,沒有一本提及那對我來說最驚人、 最明顯的特點。想一想:一個兒子丟臉地去了遠方,回家時卻發現另 3 一個從未離開的兒子挑戰他的歸回。 絃外之音是如此強烈,不容我們

忽視。這正是以色列的故事,特別是被擄與復興(exile and restoration)的故事。這與被擄時期先知書底層的敘事語法大體上一

1

路十五 11∼32。

2

參照《新約與神的子民》276∼287 頁;關於《蘇撒拿傳》 ,參 283 頁。

3

在故事中,小兒子是自己選擇離去。但是我們馬上會清楚看見,農村的聽眾都會知道,他是丟臉 地離去。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79

2014/10/27 下午 02:54:02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致,也與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以及許多後來的猶太文獻有所對應,因 此,這些語法應該被視為第二聖殿時期猶太教的要素。出埃及本身是 終極的背景:以色列去到遠方的外邦國家,淪為奴隸,然後被帶回自 己的土地。但主題是被擄與復興。這就是這個比喻要說的。4 早先巴比倫將百姓擄去;巴比倫滅亡之後,百姓歸回了。但是在 耶穌的時代,許多猶太人認為被擄仍然繼續。從地理角度說,百姓已 5 經歸回了;但是那些偉大的復興預言尚未實現。 以色列要怎麼辦呢?

當然是為導致她被擄的罪而悔改,全心全意歸回雅巍。6 誰會阻撓她的 127

歸回呢?是那些當地混雜的人民,尤其是撒瑪利亞人,他們在被擄時 期留在該地。7 但是以色列終必歸回,降卑、被贖:罪蒙赦免,盟約更 新,聖殿重建,死人復活。她的神在出埃及時為她所做的─這永遠 是猶太期盼的背景─最後祂要再做一次,而且是更榮耀地。雅巍最 終要作王,祂要以盟約之愛、為以色列實現先知的預言。8 被擄與復興:這是以色列相信自己正在演出的核心戲劇。而浪子 的故事就是告訴我們:這個期盼正在應驗─只是不像我們以為的樣

4

Drury 1995 的最大優點是,他認真看待這比喻的猶太背景,尤其是(後來學者認為的)他們半寓 意式的企圖。可惜的是,他沒有讓耶穌這樣使用比喻。關於猶太人對這種故事的期待,一個吸引 人的視窗,強力地肯定這裡是指被擄,參照 Magonet 1988, 143-4。 (資料來自 Bruce Longenecker 博士) 。

5 6

《新約與神的子民》340∼345、380∼382 頁,第十章相關各處;以及本書 22 頁。 參照申三十 1∼10;拉九 5∼十 5;尼一 4∼11,九 6∼38;耶三 11∼15、19∼25,二十四 4∼7, 二十九 10∼14;但九 3∼19;何五 15∼六 2,十三 14,十四 1∼7 等。參本書第七章。

7

參照王下十七 24∼41 ;拉四 1∼24,九 1∼2 ;尼四 1∼8,六 1∼19,十三 23∼29 等。關於撒瑪 利亞人抵擋以色列人重建聖殿的歷史問題,參照 R. T. Anderson 1992, 941-2。另比較耶二十四 8∼10 對被擄時期留在當地的猶太人的猛烈抨擊。至於為什麼路加福音把撒瑪利亞人描寫成好 人,最明顯的答案乃是,因為好撒瑪利亞人比喻的第一層聽眾是第一世紀的猶太人,而他們不是 這樣理解撒瑪利亞人。路加這樣重建撒瑪利亞人,讓許多當時讀者很驚訝;他們很清楚這故事引 發的絃外之音。

8

參照《新約與神的子民》340∼431 頁;並比較結三十六∼三十七;何十一 1∼9 ;賽四十∼五十 五等。如果有人以為這些到耶穌時代已經全都發生,或那時代敬虔的猶太人會認為已經發生,那 麼他還沒學會依循歷史思考。

180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80

2014/10/27 下午 02:54:02


第四章/浪子與典範

181

子。以色列被擄是因為她自己的愚頑與悖逆,現在歸回純粹是因為她 的神極其慷慨、揮霍的大愛。但是這個故事的重述非常顛覆。真正的 被擄歸回,包括真正的死人復活,正在耶穌的事工中以一種非常弔詭 的方式進行。發出埋怨的,正扮演那些沒有被擄的猶太人,他們敵擋 了歸回的子民。可以說,他們就是撒瑪利亞人。真以色列人正在覺 醒,歸回天父的懷抱,正如耶利米所預言的;9 那些敵擋這個偉大運動 的,也就是敵擋神愛與恩典的彰顯,他們正在界定自己不屬於神的 家。或許還有其他故事說到兩兄弟相爭,弟弟得到伸冤,哥哥發怒並 10 被剝奪繼承權。 這些都為這個故事提供了深度與共鳴。但是主線還是

很清楚:以色列的歷史正要好轉,這是他們長久以來的期待;這些正 在耶穌的事工中發生;敵擋這些的就是神真正子民的敵人。11 不錯,路加是在他自己更大的故事中使用這個故事。路加福音第

128

十五章與使徒行傳第十五章之間,有個有趣的平行,是一般不常注意 到的。在這兩段經文,都看見那些護衛祖先傳統的人埋怨;並且二者 對埋怨者的答覆都是:以色列正在進入復興時刻,正從被擄歸回,要 復興神的國度。歡迎被逐在外的人歸來的時刻已經到了。12 使徒行傳第 十五章的關鍵經文引自阿摩司書九章 11∼12 節:

此後,我要回來, 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

9

耶三十一 18∼20。有些人(Quell 1967, 973,以及後來 Marshall 1978, 604)把這段經文視為這比 喻的背景,然而這沒有觀察該段敘事的背景。因此 Evans 1990, 589 抗議這兩者相關。

10 11

創四、二十七、三十二∼三。A. Goddard 博士向我指出,路十五 20 迴響著創三十三 4。 這毫無疑問地證明,企圖把這比喻分成兩部分是荒唐的,好似一部分是原始的,而另一部分是後 來添加的。所以 Bultmann 1968 [1921], 212;Marshall 1978, 605,正確地反對 Wellhausen, Wiess, J. T. Sanders 1969。Evans 1990, 588,認為 25∼32 節似乎是段「有些站不住腳的附錄」 ;這完全錯 失重點,把這比喻降格成膚淺的道德故事。

12

參照《新約與神的子民》286、338∼339 頁; 《多比傳》13.9-11 是許多例子中的一個。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81

2014/10/27 下午 02:54:02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 叫餘剩的人, 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 這話是從創世以來顯明這事的主說的。13 換句話說,外邦人歸來的時刻到了,因為以色列的被擄終於結 束,她已經歸回了。聖殿已經重建,彌賽亞也來到。但是路加從哪裡 知道這些呢?我前面已經論證過,這是他著作的主題,但這不是他發 明的,而是他與其他初代主要作者共同的看法。以色列彌賽亞國度的 復興,並且隨之而來那向全世界宣道的神學依據,這兩者在馬太與保 羅著作、乃至符類福音未成書之前的許多故事中,都是顯著易見的主 題。

14

因此,我們可以像巨大的鉗形運動一樣向內運作,從耶穌事工的 猶太背景與初代教會的基督教神學,向內探索耶穌。以色列一直在等 待救贖,等待從被擄歸回。初代基督徒似乎認為這事已經發生,因此 他們不斷述說耶穌的故事。最簡單的解答(並非是新約學者通常會選 擇的最簡單解答) ,乃是耶穌自己相信他正是這個奇異歸回的中介, 他也如此生活行止。他歡迎所有人,就是克勞生以非常動人的方式所 描述的互助共生(commensality) ,表示復活—赦免—恢復—從被擄歸 回—雅巍掌權,都在那自我任命為父親家業護衛者的長子眼前發生。 129

盟約被更新了,耶穌歡迎被逐在外的人,這正是盟約更新的一個重要 部分。 而在這當中,父親自己才是不顧一切、揮霍、過分慷慨了。若仔 細研讀這故事的鄉農背景,會看見以下幾點驚人之處。15 小兒子要求父 13

徒十五 16∼17。

14

參照《新約與神的子民》第四部,特別第十三、十四章。關於路加福音,特別參照 488∼490 頁。

15

在這裡和別處,Bailey 1983 [1976, 1980] 的著作都足以開啟瞎子的眼睛。參照 1.158-206 對這個比

182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82

2014/10/27 下午 02:54:02


第四章/浪子與典範

183

親把產業分給他,幾乎是難以想像的事,因為等於對父親說: 「我希 望你死。」父親應當責打或把他趕出去。相反地,父親竟然同意。結 果,小兒子最後淪落去做猶太人眼中不可思議的工作:為外邦人放 豬。接著,他做了一件更難以想像的事:回家,這會叫他全家在村人 眼中蒙羞。父親跑著來迎接他;一家之中的長輩,即使平常也絕不做 這麼威嚴掃地的事,何況是去迎接一個不肖子,父親應該讓他留在咎 由自取的恥辱之中。慶祝會邀請全村參與,像舉行盛大婚筵一般;因 為一個家庭吃不了整隻肥牛犢。同時,長子也讓父親蒙羞,在眾人面 前與父親爭吵,現在輪到他對父親暗示:我希望你死,我好終於得享 自己份內的產業。但是父親再一次令人驚訝、令人難以致信地溫柔。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之下,這個故事結束得太早了:還需要最後一幕, 就是雙方和好的一幕。 大部分解經家都將焦點集中在父親歡迎浪子回家,把此當作是父 (The 愛的偉大表現。帝立克(Helmut Thielicke)寫了《等待的父親》 Waiting Father)這本出名的書。16 但是,其實這故事的要旨(也就是強 調那父親揮霍的愛)不但更早被感受到,也持續更久。正如一些偉大 先知所看見的,被擄本身很奇怪地是以色列的父神與他們立約目的的 一部分。以色列可以犯罪,可以隨從外邦人拜偶像,甚至淪落到為外 邦人放豬,但是以色列絕不會落到神立約目的之外。她可以對她的神 說,我希望你死,但是這位神不會同樣地回應。因此,當以色列覺醒 過來,全心全意地歸回時,她會看到令人驚訝、揮霍、奢華的歡迎等 著她。同樣地,同等慷慨的愛也要施給那些受傷、生氣、不明白怎麼 可以歡迎浪子回來的人。 當耶穌講述這個故事時,以上這些層次的意義都適切地產生共鳴 ─在路加記述的情境下(路十五 1∼2) 。越來越多學者承認,耶穌 喻的討論。 16

Thielicke 1960.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83

2014/10/27 下午 02:54:02


J

130

的表現好像完全略過聖殿體制,自己聲稱歡迎所有人成為以色列神更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新的子民。講述這故事時,他是在解釋與辯護自己為何與罪人同席; 這種在真實生活裡歡慶的用餐,等同於故事中歡迎浪子歸家的筵席。 他們正在慶祝從被擄歸來。更有甚者,耶穌聲稱,做這些事的雖然是 他,實際上是以色列的神在歡迎罪人,無論這些罪人能否通過一般會 員資格的考試,只要他們願意接受耶穌的歡迎就可以了。以色列聖潔 的神會這樣做嗎?是的,這個比喻給予肯定的回答,正如先知的預 言,正如這位父親……。以色列的神這樣做並不是新事;這和祂的性 格相符,這性格在以色列長遠複雜的歷史中已經啟示給我們。他就是 這樣的神,今日和將來都是。 縱然如此的長子。這個比喻並非以抽象或無時間性的方式「教 導」真理,而是演出真理。它創造一個新世界。凡是對耶穌的行為有 異議者都受到警告,他們事實上是在這新世界、在以色列歷史劇的偉 大高潮中扮演敵對的角色。復活與歸回都在發生,可是他們看不見。 戰線已經畫了。重點並不是耶穌偶爾冒犯一些瑣碎的忌諱(從前常常 被以為如此,現在通常被否決) ,也不是某個無時間性的宗教體制向 另一個體制發出抽象的挑戰。耶穌乃是在宣稱他要帶來以色列等待已 久的新世界;表面上看來,他似乎是以錯誤的方式進行。耶穌是在將 以色列偉大的醫治、偉大的復興演出來。他解釋自己的舉動應驗了先 知的預言,不是片段隨機地應驗幾段證據經文,而是應驗整個故事, 17 這個故事正是以色列自己以各種方式不斷述說的。 他的敵人發現自己

現在站在新的聚光燈之下。如果這是新出埃及記,這些敵對者就是在 扮演法老的角色。如果這是真正的被擄歸回,這些敵對者就是撒瑪利 亞人。如果耶穌是在重建某種真正的聖殿,這些敵對者─很諷刺 地,因為他們自己的世界觀強烈地集中在耶路撒冷聖殿─就是在扮

17

參照《新約與神的子民》307∼309 頁。

184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84

2014/10/27 下午 02:54:02


第四章/浪子與典範

185

演那些堅決抵擋聖殿重建的。18 這等於輪到他們對那與他們立約的神 說,我希望你死。然而,這只不過點出了,大兒子也需要與神和好。 在路加福音中,撒瑪利亞人被賜予新的希望、新的可能性。浪子的故 事暗示大兒子受到定罪,為的是再給他一個新機會。這個比喻創造了 一個新情勢,迫使聽眾面對一個抉擇、一個警告、一個邀請。 這個比喻無論從戲劇、歷史、神學角度來說,都與耶穌的事工非

131

常切合,因此本書剩餘部分我們將研讀這個比喻。耶穌是以自己為中 心來重新設立(reconstituting)以色列。這就是被擄歸回;換句話 說,這就是以色列之神的國度。對國度不同看法的既得利益者必然會 強力反對。比喻中兩次奇怪的宣告「死而復活」 (24、32 節) ,在這 背景下顯得極有道理。耶穌的行為與話語,都需要被驗證辯明。他提 供的只是個魯莽的行動,在無情的歷史現實裡終將落空嗎?他那些歡 慶的用餐只是空洞的演戲?他宣稱以色列神正藉著他恢復神的子民。 這宣稱極富爭議。在他自己的教導中,這指向與當權者最終的衝突, 他們希望處死他,也致力這樣做。就像任何好猶太人一樣,他相信因 為自己順服神的旨意,當這事臨到時,神必會證明他的清白。而說明 這事的詞彙就是「復活」 。

二、從比喻到典範 (i)提出假說 一燕不成夏,一個比喻也未必能彰顯典範(paradigm) ,未能展 示耶穌整個目標與生平的大綱。但是這比喻確實清楚地指出一些關鍵 的重點,無論是在內容上或方法上。我在前一段已經談論了內容,現 在要多談一下方法。

18

參照拉四 1∼3。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85

2014/10/27 下午 02:54:03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從一個很小的例子,我們看過猶太教和初代教會的雙重背景─ 就是我們在《新約與神的子民》第三與第四部所研討的高度複雜議題 ─的確提供了一個鉗形運動,讓我們可以有堅固的歷史根基來探索 耶穌。我們也曾看到,以相關的世界觀來解讀資料有明確的價值,也 明瞭到故事的價值(這些世界觀常是藉著故事而被表達、維繫、或推 翻) 。這個比喻必須是重述以色列的故事才有意義,並且還必須是那 種有深刻顛覆性的重述才有意義。探討這種顛覆性時,我們發現它來 自教會創始時期的前設。作為一個比喻,尤其是提前結束一幕的方 式,它所在的歷史時刻,乃是以色列的救贖是否將以這種方式發生正 大受爭議之際,而非最高潮與公開慶祝之時—這是很有道理的。因 132

此,這個比喻適切地銜接了猶太教和初代基督教之間的空隙,填補了 我們在上一卷研討過的各種世界觀中經文之間和群體之間的空白。因 此,這絕對和猶太背景與初代基督教世界相似,而又同時相異─我 們看見這也是最近一些第三波探索著作所強調的。19 認識這個雙重動態 是很重要的。若沒有這個雙重性,我們就處在一個困難的立場,只能 從較晚期、已經基督教化的文獻,或從複雜重建的猶太教來推論。 「相異點準則」 (criterion of dissimilarity)已經有很多討論,但是必須 還有雙重相似點準則(criterion of double similarity) :若某樣東西在第 一世紀猶太教中可能是可靠的(雖然可能是深刻顛覆的) ,並且暗示 是較晚期基督教中某樣東西可靠的起點(雖然未必完全一樣) ,我們 就十分可能觸及了真正的耶穌歷史。這有力地鞏固了第三波探索明確 採取的方法,這也是復興的新探索所採用的,儘管那並非它的本意。 換句話說,這架設了一個基本假說,讓我們可以討論上一章提出 的五大問題。 (一)耶穌與第一世紀的猶太教可靠地相符,他重述故 事的方式是嶄新的,但是人們完全可以聽得懂。他有話語也有行動,

19

參本書 130∼131 頁。

186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86

2014/10/27 下午 02:54:03


第四章/浪子與典範

187

所言所行被認為是先知性的,向聽眾發出挑戰:無論這看來多麼矛 盾,他們長久等待的新事將藉著他成就。 (二)他相信自己就像施洗 約翰一樣,受神委任,他要以自己為中心將以色列重新整頓起來。但 是這個重新整頓不再只是為了被擄歸回、國度降臨做初步的準備;這 就是歸回、救贖、復活。因此,這也是對抗聖殿的運動(counterTemple movement) ,確實人們也是這樣看待。這也使耶穌的立場與施 洗約翰有所不同。 (三)因著這些的緣故,這引發了敵對的勢力。在 耶穌事工期間,這可能來自法利賽人。如果他所言所行的信息是針對 耶路撒冷本身,那麼敵意將來自掌管聖殿的當權者。如果羅馬政府聽 到猶太人當中有大型的復興運動,他們也會想要撲滅之。 (四)如果 這個宣告會隨著宣告者羞辱受死而消逝,那麼這就只是個美麗的夢 想,有如蝴蝶的生命絢爛卻短促。但是,如果羞辱之死後來得到伸 冤,那麼我們就有十足的理由相信國度確實已經降臨,無論是以何等 弔詭的方式降臨。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全面的接納現在要嶄新地延 伸到外邦人; (五)並且也有理由相信,像路加這樣一位作者,會以 某種視角面對這個嶄新、但神學上一致的場景,去重述原來的故事。 因此,簡言之,這個揮霍父親的比喻指向那先知性兒子的假說:這兒

133

子,乃以色列的代表,他將親自往遠方去,承擔以色列被擄的羞辱, 好讓國度降臨、盟約得以更新,而以色列神,也就是造物主,揮霍大 度的接納將要延伸到地極。 像這樣一個假說,實際上如何運作,又如何證明自己正確呢?我 們已經說過,是要透過示範這假說的基本簡明思路是能夠處理細節 的,反過來說,也要示範各樣細節是如何能在這假說中配合在一起。 如果我們能示範這假說把其他學術假說中的優點保留而缺點除去了, 這也會很有幫助。將每句耶穌之言、每個比喻都用多重假設的、關於 傳統的歷史(a multiply hypothetical history of traditions)來檢驗,企 圖把歷史彷彿洋蔥般一層層剝去,則一點幫助也沒有。那只會給你眼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87

2014/10/27 下午 02:54:03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淚與沮喪,一種新的學術流亡,正如浪子吃的野生豆莢,既不美味、 也不營養,大概足以叫吃的人悔改。20 這種飲食只能用來提醒人,嚴謹 的歷史確實存在,而目前這個不是嚴謹歷史的作法。假說必須被當作 假說來探索。就像所有的假說一樣,這個假說在以下情況下能夠被證 實是對的:能收錄資料卻不將其扭曲、有基本的簡潔性、有助於解釋 其他事件。21 我們馬上會開始這項工作。

(ii)關於故事的講述 這個比喻在鄉農社會背景中產生有力的共鳴,這成了我們可以提 供另一種假說的基礎,此乃是與鄉農社群中故事講述的本質有關。22 這 比喻在鄉農社會中的衝擊力部分來自於,全村都會知道小兒子做了什 麼,而且會不斷傳講這個恐怖驚人的故事。當他歸來時,他不是回到 一個現代式的中產階級郊區,家家戶戶各管自己的事(至少理論上如 此) ,而是回到一個以敘事為本的鄉農村莊。這也不僅是閒言閒語而 已,而是藉著不斷傳講和重述重要事件,一個社群能夠使自己的生活 134

與思想有了次序,因為這些事件定義他們是誰。這提供一個視窗,讓 我們窺見他們的世界。很奇怪地,儘管克勞生不斷強調耶穌和初代追 隨者都是鄉農,他對這樣的世界卻隻字未提。這是個非正式但受控的 口傳傳統(informal but controlled oral tradition)世界。 拜利(Bailey)有力地論述一個介於布特曼與格哈森 (Gerhardsson)兩個極端間的中間立場。布特曼建議,耶穌的口傳傳 統是非正式(informal)與非受控的(uncontrolled) 。23 鄉農社群對保存 20

Bailey 1983 [1976, 1980], 1.171-3;Safrai 1994, 141-2.

21

參照《新約與神的子民》135∼148 頁。

22

我要再次感謝 Kenneth Bailey 的作品,這次是他 1991 的論文。將來要討論耶穌與初代教會文化 中的口傳傳統時,這篇論文必須與 Wansbrough 1991 相提並論。因為 Bailey 的著作並不廣為人 知,也不容易讀得到,我會簡短地概述之。

23

Bultmann 1968 [1921] 等。

188

01-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前頁P1-2,P1-266)-5校_雪梅.indd 188

2014/10/27 下午 02:54:03


10

國度的問題

章名頁.indd 10

2014/10/20 下午2:49


J

443

一、緒論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先知的寫照部分只需再加上最後一筆。我們已經研讀了耶穌特有 的舉止、他講述的故事,以及他如何重組他的象徵世界。剩下的是關 鍵的問題,就是可以將世界觀特色刻畫出來的問題:我們是誰?我們 在哪裡?出了什麼錯?解答是什麼?—以及什麼時間?1 耶穌對這些 問題會提出什麼答案呢?我們將簡短地處理頭兩個問題,把已經討論 過的主題結合起來。 查考耶穌對這些世界觀問題的答案,能夠讓我們清楚本書開始的 頭兩個問題,並開始提出回答:耶穌與猶太教的關係是什麼?他的目 標是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把我們推進本書的第三部分。

二、我們是誰? 對這個身分問題,耶穌的簡短回答可能是:我們是以色列,造物 主神的選民。更具體地說,我們才是最終蒙神救贖的真正以色列,那 些正在掌權或醞釀其他方案的虛假號稱者不是。 這信息就在每個故事的鋒刃之處,就在象徵性復興的核心。

1

見《新約與神的子民》165∼170 頁,特別 166 頁;以及前面 193∼199 頁。自寫了《新約與神的 子民》之後,我意識到我原先開始的四個問題必須加上「什麼時間?」 (雖然次序上要放在第幾 點可以再討論) 。缺了這點,整個結構就崩潰離析成無時間性,那是一些非猶太基督教世界觀的 特點。

578

03-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P483-696)-5校_雪梅.indd 578

2014/10/27 下午 02:56:33


第十章/國度的問題

579

「……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他們必承受地土;他們必得 見神;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 「父啊, 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嬰孩就顯出來。」 「我將國賜給你們, 叫你們在我國裡,坐在我的席上喫喝.並且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

444

2

十二個支派。」 十二個門徒的呼召,將這點表達得相當清楚;那些主 要故事(例如浪子的故事)的要旨,則從另一個角度加以強調。耶穌 以及他周圍的人,就是那群成份混雜的追隨者,他們若不構成真正的 以色列,就什麼都不是。他們是從被擄歸回的子民,他們是終於認識 雅巍、也為衪所認識的子民,他們是罪蒙赦免、天使也為他們的回轉 歡喜的新約子民。3 那就是他們整個存在的目的(raison d'être) 。 當然,很少第一世紀的猶太人在正常狀況下會使用這些字句這樣 說。那些這樣相信的,知道這是一場孤注一擲的賭博。那些不相信 的,非常有理由將這位來自拿撒勒的先知與他的追隨者,視為正提供 了危險的無稽之談。因此,國度時間的模稜兩可(國度是在耶穌事工 的現在還是未來?) ,是許多人看見,也是我們即將討論的,而這模 糊性似乎已經包括在身分的問題裡。耶穌與他的追隨者正在進行的一 切要有意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只有在他們認為自己是盟約之神的 真子民情況下才可能;但是他們與其他猶太人所想像的神子民一點兒 也不像。耶穌對自己的身分、追隨者身分的理解,遠遠超越教導各種 真理或行為準則教師的圖畫。這個新運動的群體身分,完全屬於猶太 終末期盼的世界。 在那個世界裡另外還有一個分支,雖然淹沒在其他運動中,卻是 由耶穌帶出來並使它成為自己事工的主題。以色列成為選民不是為了 她自己的緣故,而是為了世界的緣故。耶穌與追隨者身分的一部分,

2

太五 3∼10/路六 20∼23;太十三 11/可四 11/路八 10;太十一 25/路十 21;太十九 28/路二 十二 29∼30。

3

路十五 7、10。

03-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P483-696)-5校_雪梅.indd 579

2014/10/27 下午 02:56:33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就是要繼承這個聖經的呼召: 「你們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4 登山 寶訓把這個主題發揚光大:耶穌的追隨者要把造物主神的愛反映到世 上,因為他將陽光和雨水賜給猶太人、也賜給外邦人。5 從某一方面 說,耶穌乃是將自己的追隨者視為聖經所應許的末世子民,雅巍的榮 耀將藉由他們,以一種尚未闡明的方式向全世界顯現。6 這將如何實 現,門徒或許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如果他們沉思過這事的話,很可 445

能他們會以為,國度會以相當明確的政治方式建立,而萬國會看見雅 巍果真是全地的王。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福音書是從相當完備的外邦 宣教觀點來書寫的,書中卻一點也沒讓耶穌的教導充斥著「耶穌的子 民要如何實際成為世上之光」 ,像是充分發展的神學那般。7 這告訴我 們,耶穌回答第一個世界觀問題的方式既清楚又微妙。他和追隨者就 是獨一真神的末世子民,因此這位神要藉著他們,以一種尚未闡明的 方式讓其餘的世人認識他的道路。

三、我們在哪裡? 正如我在《新約與神的子民》中論證,也在本書中再加鞏固的, 就所有重要的被擄意義而言,耶穌當時代絕大多數的人相信自己仍然 在被擄之中。他們會同意以斯拉和尼希米表達的看法:雖然我們回到 自己的土地了,我們仍然是奴僕。8 就耶穌事工提供給人的地點與狀態 而言,代表等待已久的消息:奴隸終於獲得自由了。溫柔的人必承受

4

太五 13/可九 49∼50/路十四 34∼35;太五 14∼16/可四 21/路八 16,十一 33/ 《多馬福音》 33。關於第二聖殿時期猶太思想的主題,參《新約與神的子民》338∼339 頁。

5

太五 43∼48/路六 27∼36。

6

Jeremias 1958 仍然是對這個主題最好的探討之一。

7

因此令人再次質疑形式批判「福音書最主要反映的是初代教會生活」的假設;參《新約與神的子 民》542∼543 頁。

8

拉九 8∼9;尼九 36。參《新約與神的子民》340∼345 頁。

580

03-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P483-696)-5校_雪梅.indd 580

2014/10/27 下午 02:56:33


第十章/國度的問題

581

地土,飢渴慕義的人必得飽足。9 話雖如此,耶穌似乎對「這地」 (the Land)這個題目著墨甚少。 正如我們在前一章看過的,他的相關言論反而是要降低地土被奉為猶 太世界觀的主要象徵。10 他自由走動—並宣告國度—範圍不僅在加 利利,也在以外邦人為主的低加波利。11 他在安提帕與腓力的領地之間 12 來來去去(迦百農與哥拉汛屬於前者管轄,伯賽大屬於後者) 。 他往

北,離開猶太人地方,進到推羅與西頓地區。13 他似乎很清楚耶路撒冷 地理上的象徵意義,尤其是與加利利的關係;但是,對他而言,耶路 撒冷其中一個主要意義乃是,這城是先知被殺害的地方。14 他對地點的 理解似乎符合他對身分的理解,並且我們將會看到,也符合他對時機

446

與目的的理解。他不是要來復興聖地這個象徵符號,而是要將它歸入 另一種國度的實現,那將包含整個受造—當然,在他的教導與宣告 的敘事與意象中,他不斷地汲取這點。 在耶穌的思維中,更為重要的乃是他對以色列困境的分析、他提 供的解答,及他對「時代徵兆」的解讀。

四、出了什麼錯? (i)緒論 「強暴的人正在奪取它。」 「這是仇敵做的。」 「這個邪惡淫亂的 世代。」 「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 「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

9

太五 5∼6/路六 21。

10

前面 526∼529 頁。

11

可五、七。關於低加波利的特性,參 Rey-Coquais1992。

12

參例如太十一 21/路十 13。

13

太十五 21/可七 24 (參七 31) 。

14

太二十三 37/路十三 34。

03-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P483-696)-5校_雪梅.indd 581

2014/10/27 下午 02:56:33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們的心剛硬。」15 很明顯地,耶穌認為有些事大大出錯了。他如何分析 困境呢,以至於他的國度信息正是目前困境的解答? 耶穌站在有悠久傳統的希伯來先知當中,他自己也意識到這 點。16 一次又一次,眾先知譴責以色列沒有活出雅巍子民的呼召。控訴 是雙重的。第一,以色列一直不忠於雅巍。第二,她一直用某種形式 的偶像崇拜或隨從異教,出賣了自己。以利亞面對的是一群一心傾向 巴力崇拜的百姓;耶利米面對的百姓則是把聖殿當作護身符,以保護 自己免於異教行為的後果。正如我們看過的,耶穌對他當時同胞的控 訴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錯解了自己使命的記號,面對種種曲解又聲 稱有神的支持。成為世界之光的呼召,輕易地轉變成認定自己是光明 之子,並以懼怕和仇恨看待黑暗之子。

17

耶穌對以色列困境的分析,超越行為與信仰的具體細節,進入他 所認為的問題癥結:當時的以色列已經被那控訴者「撒但」欺騙 了。18 其餘的世界出了什麼問題,以色列也出了同樣的問題。 「邪惡」 不能方便地在以色列國界之外、外邦人聚集之處找到,而是已經住在 447

選民當中。因此,對抗邪惡的戰爭—正確地分析問題,並正確地提 出答案—就與他當時同胞想像的完全不同。 討論這事的意義時,有兩點要注意。第一,當我們說耶穌認為當 時以色列某種程度上正落在撒但的掌控之下,我們只是要把耶穌放置 在第一世紀猶太團體黨派當中,絕對不是要讓耶穌成為反猶太的— 這種想法太可笑了。即使是今天,特別是在耶路撒冷,我們還可以看 到這樣的海報或告示:一個團體聲討另一個(通常極其相似的)團體 是屬魔鬼的。任何聲稱代替真神說話的,最後可能都會聲稱那些不同

15

太十一 12,十三 28,十六 4 等等;路十九 44。

16

參前面第五章。

17

關於這種「二元論」 ,參《新約與神的子民》377∼378 頁。

18

關於這種用法,見後面附註 33。

582

03-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P483-696)-5校_雪梅.indd 582

2014/10/27 下午 02:56:33


第十章/國度的問題

583

意他的是黑暗勢力。我們必須再次提醒自己,耶穌是第一世紀的猶太 人,不是第十九或二十世紀的西方自由派。 第二,耶穌對整個聖戰傳統的反對,完全與二十世紀的自由派沒 有關係,自由派不喜歡狂熱的國家主義,就寬鬆地將此投射回第一世 紀,犯了時代錯置的毛病。耶穌所做的乃是在當時猶太文化的內部進 行批判。第一世紀猶太人中也有人與他類似,反對暴力的國家主義。 我們想到約瑟夫,已經提起他許多次了,他警告當時同胞不要與羅馬 開戰。對於以色列輕率急於反抗羅馬的後果,耶穌的警告在某方面與 另一個也名叫耶穌的怪先知相似:在爭戰時期,那個耶穌在耶路撒冷 城牆上來回遊走,宣告「禍哉」的聖諭,直到他被羅馬弩砲發射的石 頭打死。19 當然,兩者並非全然相似。約瑟夫的記載是有目的的回顧, 把真正的圖畫模糊了;但是那記載本身是有價值的,可以幫助我們重 建猶太人盼望什麼。同樣地,那個不幸的先知耶穌,只提供了部分的 相似:他沒有呼召人追隨他,沒有投入任何行動方案,他的死不是因 為發表聖諭,而是聖城被圍的一個傷亡者。然而,這些仍然提醒我 們,在第一世紀,還是有呼籲和平的聲音。拿撒勒人耶穌就是其中一 個。但是我將論證,他相信,邁向和平的道路只有經由他對真敵人的 真爭戰才能得到,這卻是奮銳黨全面阻攔的。 就耶穌而言,當時的以色列正面對一場大戰。這把他放在第一世 紀猶太教的地圖中央(事實上,稍後會看到,也把他牢牢地放在彌賽 亞運動的地圖上) ;但是,正如我們在前一章討論的猶太象徵符號一 樣,耶穌徹底重新定義必須要打的仗。這是因為他的基本議程與當時 許多人衝突,特別是以色列領袖,包括法定領袖和自封的領袖,以致

448

他發現自己捲入各種爭議中。我建議,他完全理解那些爭議是重新定 義的國度爭戰(redefined battle for the kingdom)的一部分。沉重的諷

19

約瑟夫《猶太戰記》6.300-9。

03-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P483-696)-5校_雪梅.indd 583

2014/10/27 下午 02:56:33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刺籠罩著這個陳述:耶穌因為拒絕打當時同胞要他打的仗,結果發現 自己要打的真正的仗(從他的角度看),是對抗他們;或者,他會 說,對抗那藉著他們運作的真正敵人。 耶穌在這裡重新定義的,乃是「狂熱」聖戰所代表的傳統和象徵 符號。20 我們已經看過,這個傳統從非常早期就在以色列故事之內。你 只要回想出埃及與征服應許之地,回想士師、大衛、非尼哈和以利 亞,他們都是為雅巍和衪的律法大發熱心的英雄人物,對以色列之外 的異教徒與以色列之內的叛教者,他們都採取了果斷而猛烈的行動。 當然,更近的例子包括馬加比王朝的英雄人物(藉著每年慶祝的修殿 節,人們對馬加比英雄一直記憶猶新)以及傳奇人物,例如,猶滴 (Judith) 。那些不贊同哈斯摩尼王朝的,也有自己對聖戰一套充分發 展的神學,如昆蘭的死海古卷《戰卷》所見證的。在公元六十六到七 ○年間爆發的各種暴力反抗運動,以及之後繼續高漲,在公元一三二 到一三五年間把國家帶入最後災禍的運動,都是有力的證據,不只指 出國家主義的狂熱(這在歷史上任何時代、任何國家,任何革命運動 都有這種狂熱) ,也指出具體的猶太盼望:藉由這最後大戰,雅巍的 國度終於要實現在地上如同在天上。這個傳統乃是第一世紀猶太人對 現實的主要看法中根深柢固的一部分。21 因此,雅巍國度的故事,基本上就是衝突的故事,也因此,這個 衝突在整個世界觀裡扮演了象徵性的角色。這位真神目前並沒有照衪 的本意在掌管世界。邪惡勢力篡奪了衪的權柄,衪若要奪回合法的寶 座,就必須打敗邪惡勢力。我們在一些第一世紀猶太教的分支中看 見,以色列預期要打一場重要的仗,或者她的神將為她爭戰—或者 可能(在某些傳統裡)彌賽亞為她爭戰。任何人要為這國度講述新的 故事,就必須包含這個元素,形式可能是「人」在「獸」的暴政下存 20 《新約與神的子民》225∼236 頁,本段取自那裡。 21

關於這些,參 Otto 1984 [1938];Horsley 1987,特別 156-60 頁;Hengel 1989c [1961]。

584

03-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P483-696)-5校_雪梅.indd 584

2014/10/27 下午 02:56:33


第十章/國度的問題

585

活的爭戰(故事可以轉換成其他意象,例如獅子向老鷹開戰 22) ,可能 是為了雅巍的公義要勝過那與衪和衪子民作對的群魔而奮鬥,可能是

449

光明之子對抗黑暗之子的戰役,或是其他形式。至少在這方面,我認 為霍斯利的陳述切中要害:

耶穌的整體觀點,是神正在結束統治衪社會的魔鬼勢力與政 治勢力,好讓個人生命與社會生活的更新成為可能……結束 的用詞指的不是歷史或受造的終結,而是歷史危機的解決, 〔但以理書中的〕主要盼望乃是,藉由(神)打敗西流基王 朝的勢力,百姓可以得到解救……以前聖經學術界所稱的猶 太典型的末日主義/天啟主義對「宇宙大災難」的預期,若 用今天通俗的話說,可以稱為對神要實現反帝制革命的熱切 期盼……耶穌的神國宣告與作法,確實屬於猶太天啟主義的 背景。但是那絕對不是預期宇宙大災難即將來到,而是深信 神現在正在將撒但趕出去,不讓牠掌控個人和歷史生命,好 讓以色列子民的更新成為可能。神國的臨在意味舊紀元的終 結。23 因此,霍斯利原則上同意我的天啟語言分析,這是我在《新約與 神的子民》中提出,24 並在本書第八章應用在耶穌對即將來臨的審判的 警告。我現在要建議的是該論證的延伸:耶穌用宇宙爭戰的語言來表 達他所從事的特殊奮鬥,意味著他相信這些奮鬥的內部層面是一場爭 戰,事實上就是對抗黑暗勢力的那個爭戰。換句話說,我建議,耶穌 相信他必須親自打雅巍子民的真仗,不僅對抗異教徒(雖然無疑地,

22 《以斯拉四書》11-12;參《新約與神的子民》398∼402 頁,以及本書後面 663∼672 頁。 23

Horsley 1987, 157, 159-60.

24 《新約與神的子民》第十章,特別 356∼379 頁。

03-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P483-696)-5校_雪梅.indd 585

2014/10/27 下午 02:56:33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他與大多數第一世紀猶太人一樣,不贊同異教徒的信仰與行為) ,不 僅對抗一些猶太教的叛徒,而是對抗整個接受這種聖戰傳統、並熱烈 尋求加以發揚的猶太生活運動(甚至他們可能希望網羅他加入) 。25 他 打的仗的是對抗那些希望打仗的。 「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 平安的事!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來。」26 不令人意外地,因為這個猶太背景,許多學者認為,既然耶穌是 在宣告國度,他其實是一位猶太的自由鬥士—福音書只是對這個傳 統閉口不提,結果把基督教改頭換面變成一個非常不同的東西。27 事實 上,霍斯利論證的就是這個理論較溫和的版本;從某方面說,克勞生 450

也是。28 但是這理論的問題應該很明顯了。這理論因為缺乏證據和內部 29 邏輯而失敗,正如許多學者已經示範的。 不僅如此,這與我們到目前

為止所繪製的整個耶穌事工生涯,正好背道而馳。這並不是說,耶穌 的意圖與「政治」無關。那最多只是部分真理,而且是錯誤的部分。 這乃是說,耶穌在教導裡、對以色列的挑戰裡,他的目標就是告訴以 色列要悔改—悔改她的軍國主義。她熱望國家藉由一場實際大戰的 勝利而從羅馬手中被解放,這種熱望本身將她的基本疾病顯露無遺, 而必須連根拔除。耶穌提供一種不同方式的解放,他的方式肯定了民 族仇敵的人性以及以色列的命運,因此也肯定了以色列的命運是要為 世界帶來光明,不是用軍事狂熱來粉碎世界。

30

所以耶穌捨棄戰爭,宣講一種恩待所有人、沒有一絲奮鬥與掙扎 25

這很可能是太十一 12/路十六 16 的意思;見後面 607∼609 頁。

26

路十九 42,見前面 455∼457 頁對它的討論。

27

見第一、三章。這方面最新的論點是 Eisenman & Wise 1992:耶穌與最早的基督徒是好戰的革命 者,而保羅是將這新興信仰導向和平主義的革新者。我們可以恭喜這些學者,又找到一種新方 式,把保羅塑造成耶穌宗教的腐蝕者。

28

在一九九六年初的公開電視辯論中。克勞生對耶穌的國度宣講的分析,強調他顛覆安提帕的政 治、社會、經濟統治。

29

見 Yoder 1972;Hengel 1971;Bammel & Moule1984;參前面 130、144∼146 頁。

30

參特別 Borg 1984;見前面第七章。

586

03-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P483-696)-5校_雪梅.indd 586

2014/10/27 下午 02:56:34


第十章/國度的問題

587

的福音嗎?絕對不是。再一次,我們必須小心時代錯置。在第一世紀 的猶太世界觀當中,而且非常確定在耶穌的思維裡,爭戰的對象還有 另外的敵人,就是在幕後策劃攻擊雅巍子民的黑暗權勢。因此,耶穌 對自己任務的理解,一個關鍵要素就是他如何重新定義真敵人是誰; 接下來,這個敵人實際在哪裡;然後,敵人的策略是什麼,以及如何 才能打敗牠。如果我們很認真地想要理解耶穌的思維如何運作,就不 能忽視這整個主題。這在福音書十分突出。相對地,在其他初代基督 教文獻卻很少出現,而在當時非基督教的猶太文獻,則有非常不同的 處理。同時,這徹徹底底是猶太人對現實的體認,同時作為我們已有 的初代基督教前設,也十分合理。因此,這達到雙重相異點與雙重相 似點的要求,當然僅是就粗略的方式而言。31 在這裡我們可以有合理的 把握,我們與耶穌自己的思維連結了。這個理論的優點是,讓整個證 據變得合理了。

(ii)真正的敵人:不是羅馬,而是撒但

451

以色列的故事,有時是用欺壓她的四大帝國來講述。最後,當她 的神終於採取行動、帶來衪的國度時,那末了的帝國就毀滅了。32 第一 世紀的猶太人重述這故事時,第四個帝國必定是羅馬。但是從耶穌的 角度,羅馬最多是倒數第二個敵人。環繞以色列的大群異教國家,並 不是雅巍子民的實際敵人。在整個以色列被擄問題背後的是黑暗權 31

參前面 186∼188 頁。

32

但二、七; 《以斯拉四書》11-12;參《新約與神的子民》396∼403 頁。柯林斯(Collins 1995, 35) 指出,用四個世界性帝國,來為第五個、也是最後的帝國,預備道路的架構,是波斯、希臘、羅 馬作家所熟知的。他引述的包括《巴哈曼頌詞》 ; 《西卜神諭篇》4;哈利卡納素斯的狄尼修 1.2.24;波立比烏 38.22;塔西佗《歷史誌》5.8-9;次要文獻中,Mendels 1981。關於連續的金銀銅鐵世 代,另參赫希俄德《工作與時日》109-201;奧維德《變形記》1.89-150;尤維納利斯《諷刺錄》 13.28-30 把他自己的時間視為「第九世代」 ,比鐵更糟;關於此點,參 Green1974 [1967], 259,包 括其他文獻。另比較 4Q552, 553 中帝國的次序(GM 138-9;Eisenman & Wise1992, 71-4 列為 4Q547) 。

03-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P483-696)-5校_雪梅.indd 587

2014/10/27 下午 02:56:34


J

耶穌

神的得勝

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勢,在一些舊約傳統中稱為撒但,控訴者。33 所以將要爆發的爭戰是宇 宙性的,不只是軍事的(正如聖殿不只是以色列的焦點,而是宇宙的 焦點;我們要常常自我提醒,第一世紀猶太人理解的世界是多層面 的) 。在這爭戰裡,外邦人,包括強行徵募別人來「志願」背負軍備 的士兵,最終同樣是受害者。從耶穌的角度來看,以色列不能只把羅 馬當作惟一的撒但,然後就不管了。 這個主題在福音書的三段經文中到達頂點,前後包夾的經文試著 把幾條路線凝聚起來。我們必須一一討論這些經文。在每段經文裡, 我們都發現一個隱含的故事,為耶穌講述的更新國度故事增加一些細 節,並且有系統地顛覆聖戰的象徵符號。

(a)別西卜的爭議 關於以色列的爭戰與這爭戰的重新定義,這是最有名的故事,三 卷符類福音書都有,在其他傳統中也有迴響。整個討論引發自一個趕 鬼事件。趕鬼顯然是耶穌事工的一部分,正如先前建議的,趕鬼不僅 452

讓幾個飽受折磨的靈魂脫離綑綁,而是他使命的重要環節。在這故事 裡,耶穌為一個被鬼附著、又瞎又啞的人趕鬼;旁邊觀看的人就說: 「這不是大衛的子孫嗎?」然而,法利賽人卻指控耶穌是靠著「鬼王 別西卜」趕鬼。他的回答使用了邏輯( 「若撒但趕逐撒但,就是自相 分爭;牠的國怎能站得住呢?」 ) ;反控( 「我若靠著別西卜趕鬼,你 們的子弟趕鬼又靠著誰呢?」 ) ;聲明( 「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 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 ) ;再用邏輯( 「人怎能進壯士家裡,搶奪他 的家具呢?除非先捆住那壯士,纔可以搶奪他的家財。」 ) ;以及警告 ( 「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

33

Wink 1984;1996 第一章;Hamilton 1992,包含最近書目(989);Myers 1990;Pagels 1991, 1994。希伯來文「撒但」這字意思是「控訴者」 ;我喜歡這個稱法,或者「那位撒但」 ,保留聖經 對這個「人」物的模稜兩可。

588

03-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P483-696)-5校_雪梅.indd 588

2014/10/27 下午 02:56:34


第十章/國度的問題

589

免。」 ) 。34 這故事點出了三個重點。第一,注意群眾的反應顯露了他們現實 生活中的故事。他們想,這裡有一個人正在與真正的敵人爭戰,而且 他這樣做是為了我們,也許他是大衛的子孫,就是那位為以色列爭戰 的,尤其是與巨人歌利亞的爭戰。35 第二,我們要想一想,這是可以絕 對確定的事實:初代教會沒有發明「耶穌被鬼王所附」的罪名(也沒 36 。這點本身是重要的反面 有發明惡鬼常作的「耶穌是彌賽亞」見證 )

證據,說明耶穌確實經常趕鬼,趕鬼是他事工中例行的、也是引起爭 議的一部分,而且引發了目前這個爭議。第三,我們要思考,那對耶 穌的指控,不只是有點不愉快的宗教宣傳。這是耶穌的對手能夠避開 他事工清楚含義的惟一辦法,而他們正親眼見證此事。或者耶穌聲稱 正在實現的國度新定義是真實的、神授的,或者在他裡面有一個黑暗 權勢,比那使人受鬼附之苦的黑暗權勢更強大。沒有第三種選項。在 第一世紀的猶太教世界裡,能行出這樣的事,不是出於神,就是出於 仇敵。 的確,既然(正如我們已經看過的)耶穌的對手,懷疑他不忠於 雅巍的盟約,不忠於妥拉與聖殿,那麼他們做出這樣的分析,一點兒 也不令人驚奇。在妥拉裡,將以色列引入歧途的人,常常被認為是與 37 異教之神結盟。 所以從他們的角度來看,這不只是一點兒誹謗,不只

453

是一般的典型宗教論戰。這是他們針對面前現象進行的嚴肅神學分 析,反映出一個可以辨認的第一世紀猶太教世界觀。這個故事與反面 故事(counter-story)表達的思維衝突,對我們在這節所討論的以色

34

太十二 22∼32/可三 20∼30/路十一 14∼23;參太九 32∼34,十 25;路十二 10;約八 48、52, 十 20; 《多馬福音》35,參 21、44。我們這裡關心的是主題,而不是原文的確切字眼。與趕鬼有 關的別西卜這名字的出現,參 4Q560 (GM 378) ,以及 Penney & Wise 1994。

35

撒上十七章。參第十一章對彌賽亞爭戰的討論(後面 628∼629 頁) 。

36

例如可一 24/路四 34;可三 11/路四 41,參太十二 16;太八 29/可五 7/路八 28。

37

見前面 570∼575 頁,以及那裡的參考資料。

03-校園書房-160×220-A1482耶穌與神的得勝-(P483-696)-5校_雪梅.indd 589

2014/10/27 下午 02:56:3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