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最榮耀的名字

Page 1

A1514封面+局亮.indd 1

2015/3/17 下午 5:09


推薦序一 成為敬虔合神心意的男人 / 李秀全 ...................007 推薦序二 永恆的議題 / 白崇亮 ......................................009 自序 .............................................................................012

第 1 章:父親—從渴望到渴求 ....................................015 「父與子」這回事—我的學習之旅.................................019 正視為父的重要.............................................................036 尚待高潮的為父之旅 ......................................................045

第 2 章:鐵血柔情男子漢—神心目中的男人 .................047 「男子漢」的失落 ..........................................................049 學像耶穌基督與面對內在真實的我 ...................................052 男人的「形像」..............................................................055 鐵血柔情—「基督武士」..............................................059 蝴蝶與水牛,淑女與紳士 ................................................068 弟兄,你在意嗎?父親,你在意嗎?................................075

第 3 章:一家之主,英雄老爸—神心意中的父親 ..........079 家庭,需要領袖—父親這一家之主................................081 合神心意的父親「一家之主」...........................................085 一家之主的願景模鑄與藍圖繪製 ......................................089 為父的英雄本色 ............................................................093

A1514內頁-目錄.indd 2

2015/3/17 下午 5:17


成為英雄老爸 ................................................................099 母親,夠嗎? ................................................................106 同享榮耀 ......................................................................110

第 4 章:一生之計—承傳屬靈資產,培育下一代父親 ....115 每個父親都留下人生資產 ................................................117 人生視野與有效培育 ......................................................120 綜觀一生 ......................................................................122 兒女培育的關鍵時段 ......................................................133 配合神為父,與祂同工培育兒女 ......................................140 父子 / 父女時間線的交鋒 ................................................145 好的開始 Starting Well、至終完美 Finishing Well ................148

第 5 章:面對「父親傷痕」—「為父之道」被救贖 .......155 父親與「父親傷痕」.......................................................157 「父親傷痕」的深層影響.................................................170 父親傷痕痊癒之路..........................................................177 「為父之道」被救贖 .......................................................190

第 6 章:築橋—成功跨越兩代之間 ..............................193 代溝的成因 ...................................................................196 如何瞭解不同世代 / 不同文化 .........................................200

A1514內頁-目錄.indd 3

2015/3/17 下午 5:17


「現代」、「後現代」與世代、文化差異 ..........................215 跨越兩代間差異.............................................................218 以無條件的愛,築橋 ......................................................223

第 7 章:放手—海闊天空任遨遊 .................................227 「放手」的意義—信任神、信任兒子、信任自己 .............229 「放手」的意義—預備今天的驗收.................................235 放手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 ............................................238 「放手」的意義—容讓他坦然面對失敗 ..........................241 「放手」的意義—打結、道別、期待 .............................244 終結性放手—佈達、差派、交棒 ...................................254 落幕,轉換舞台.............................................................256

第 8 章:祝福與歡慶—得見神傑作的完成 ....................259 祝福—明白神心意,實現盟約應許................................261 祝福與為父之道.............................................................266 為子祝福的運用.............................................................273 慶典、儀式的重要性 ......................................................279 「成為男人」之慶典、儀式的重要內涵 .............................281 歡慶,完成傳承,與神相遇永恆 ......................................289

附錄一 深植生命中 / 佘非余 ..........................................293 附錄二 父親與英雄 / 佘若余 ..........................................297

A1514內頁-目錄.indd 4

2015/3/17 下午 5:17


推薦序一:成為敬虔合神心意的男人

〔推薦序一〕

成為敬虔合神心意的男人 ■ 李秀全牧師(國際關懷協會會長)

閱畢佘亞弘老師厚厚一疊「父與子」的原稿後,由衷地欽 佩我們這位年輕的主內同工;他以精闢的分析、流暢的文筆將 聖經中極重要的課題: 「男人的角色」以及「此角色如何透過 為父傳承」 ,帶著滿懷的負擔、誠摯地向他的讀者娓娓道來。 在過去五十一年全職事奉神的歲月中,我們夫婦深深感 受到:在神的心意、人生途程的種種境遇中(包括知識的追 求、事業的奮鬥、神國度中的事奉……等等) ,「家庭」都扮演 著「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 ;沒有健全的家庭,很難培育 健全的後代;沒有健全的家庭,又怎能締造健全的社會?…… 因此,不論我們身為學生工作者、教會牧者、或普世宣教推動 者,我們都會強調「婚姻與家庭」的重要性、嚴肅性和神聖 性。 進入二十一世紀,當主耶穌再來的腳步越加臨近之時, 世風日下,人心叵測,神所設立的婚姻早已式微,夫妻間的神 聖婚約被同居、試婚、婚外情、同性婚姻……所取代。當沒 有「敬虔的婚姻與家庭」時,家庭所能帶出的信仰與生命的傳 承,也就因此失落。在這樣一個遠離神的世代,我們何等需要

007


,最榮耀的名字

008

再度強調「回歸」起初神的美好設計! 一些婚姻學者指出:許多婚姻的失敗、家庭的破碎,往 往不是因為有一位「不順服的妻子」 ,而是有一位「失職的丈 夫」 !而失職的丈夫,往往也是「失職的父親」 !這些失落的角 色,值得我們再度思考與深切檢討! 神看重男人的角色,賦予他們作男人、以及在他們成為父 親時「為父的神聖使命」 ,可惜許多男人並不珍惜、自重。 今天這個世代,何等需要勇敢的男人、忠實的丈夫、敬虔 的父親!不但成為當代的榜樣,更是要將「合神心意的男人」 世世代代地傳承。因此「成為敬虔合神心意的男人」是父親在 培育兒子時,透過生命傳承所要達到的重要目的,是今天教會 中作父親的弟兄們能發揮、也必須發揮的功能(這也包括生命 成熟、成為「屬靈父親」的弟兄們) 。 亞弘老師在這本書中把天賦男人以及他們為父的使命講述 得淋漓盡致,如同暮鼓晨鐘,喚醒人心;又如濁水中的清流, 滌淨思緒。 最讓人興奮的是:在中外許多論述「婚姻與家庭」的書籍 中,終於有一本難得的、專門講述男人與其為父角色的書;更 讓我們興奮的是:這是一本由華人親筆寫成的書! 為此,我可以肯定的推薦:這是一本好書,值得我們閱 讀、更值得我們效法!


推薦序二:永恆的議題

〔推薦序二〕

永恆的議題 ■ 白崇亮(奧美集團董事長)

我或許比大多讀者都更早讀到這本書,當初拿到手稿即 被書名「父與子」所深深吸引。這個世界如果有一個永恆的議 題, 「父與子」必定在候選名單中名列前茅。 我們的生命由父母而來,人生成長體驗也由此展開,我們 每一個人無可迴避地受到父母親人格的影響,其中又尤以父親 為甚。 然而,在我們歌頌父親的同時,卻少有人真正嘗過完全、 完整的父愛。在傳統中國文化中長成的父子關係,總是以「不 負所望」做為衡量標準,而這裡的「所望」當然就是父親單方 面的期望。在傳統父與子的關係中,父居於權威的地位,而子 則被要求以孝順回應。父子關係被隱藏在禮教約束之下,而少 有真實動人的真情流露。 時至今日,社會走向開放,人際強調關係,不少做父親的 人已有意識要多和子女溝通,卻又發現孩子們越長大越難於靠 近。做父親的總難於明白,為什麼當自己想要靠近子女,子女 (特別是兒子)卻經常用冷淡的態度來回應。這個世代中充滿 了對子女關係滿是挫折、不知所已的父親。 「父與子」這項議

009


,最榮耀的名字

010

題,並沒有因時代的轉變而變得更為容易。 亞弘給這本書下的副標題「父親,最榮耀的名字」 ,一定 讓許多人驚訝又感慨、認同又慚愧。但還有少數的人及早發現 了這個真理,又幸運地(用基督徒的話來說是蒙了恩典)認識 了一位信實、慈愛且完全的「天父」 ,從祂的身上學習並得著 了「父親的心」 ,而終能明白兒女肉身固然由父母而出,他們 獨特的生命卻是由上帝所創造,必須回歸到他們生命的獨特本 質中去。這樣的父親學會了尊重、信任與放手,也帶領自己的 孩子認識了那位全然可靠的「天父」 。父與子一同在天父面前 承認自己的不完全,也一同經歷這位天父完全、完整的父愛。 父與子這看似永恆衝突的議題,終於得以在十字架前得到終極 的和好與重建。 從這個角度,亞弘融合了聖經的教導、自身的經歷、以 及他多年關心父親主題的相關研究,還加上他所專精的領導學 理,寫成這一本架構完整、論述深入、故事生動的好書。他從 對「父親的渴望與渴求」寫起,而由「得見神傑作完成」的 祝福與歡慶結束,其間沒有迴避做為一位父親所必須遭遇的各 種諸如「面對父親傷痕」 、「跨越兩代之間」等挑戰與掙扎。書 中更從自己的父親一路寫到自己的兒子,把他的心路歷程沒有 保留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我一路讀來省思良久,也一度幾乎落 淚。這是一本每一位為人父、為人子的人都值得一讀的好書。 亞弘的兩個兒子非余、若余是有福的。他們得到了父親的 接納、認可與祝福。這是許許多多身為人子渴望得著,卻可能


推薦序二永恆的議題

終其一生而未能得的。所幸我們仍有一位在天上的父,祂用自 己的兒子擔負了我們一切的不義,使我們得以坦然無懼地隨時 到父的面前,祂總是張開雙手,擁抱並歡迎我們「回家」 。因 著耶穌基督這位神兒子的順服,我們都得以成為這位「完全的 父」至愛的孩子。

願我們都得著,並更深地認識這位深深愛我們的天父!

011


,最榮耀的名字

016

們在乎與父親的關係,也在乎父親的影響。在父親心目

中如何看你我,常是我們窮盡一生想瞭解的事,可惜

許多時候,因為無法肯定父親是否會說: 「我愛你!我以你為 榮!」許多人竟抱憾而終。

幾年前我們家常出現一個話題人物 Tim Russert(提姆•羅 斯) ,他曾是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的權威新聞節目主持 人與政治新聞記者,在美國政界頗具影響力。二○○八年六月 中,當我正醞釀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因心臟病突發而過世。 讓我們一家感興趣的,不是他的政治影響力,不是他對 時事的論點,而是他寫的一本關於他和他父親的書《爸爸教 我的事》 (Big Russ & Me) ,副標題為「父與子:人生的功課」 (Father and Son: Lessons of Life) 。這本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 行榜第一名的書,引起廣泛的迴響,激發了許多人重新思考與 父親的關係,這是羅斯萬萬沒想到的。有位讀者告訴羅斯: 「當我讀完你的書,我知道我必須打電話給我的爸爸了。」 無數讀者在閱讀後,與他聯繫,告訴他有關他們自己父親


第一章 父親— 從渴望到渴求

的事,以及父親對他們的影響。到一個地步,羅斯覺得應該將 其中許多值得呈現的經歷與智慧集結出版,與世人分享。這本 書的書名為《父親們的智慧》 (Wisdoms of Our Fathers) ,是他 從收到近六萬封電子郵件與普通信函中精選的成果,而他有幸 能一一閱讀這六萬則心靈故事。 人對父親的渴望(longing) ,是那麼容易被觸動,因為是 神在每個人心中放下這份對「父親」的渴望,渴望與父親有親 密的關係。 羅斯是愛爾蘭後裔,生於天主教家庭,他的父親老羅斯必 須兼兩份全職工作,方能維持家計,扶養兒女成長。但這位垃 圾卡車司機,卻將他的人生智慧、價值觀與愛,毫無保留的傳 給兒子,讓他明白作一個男人與父親是怎麼一回事,以致羅斯 在事業到達巔峰時,能將父親對他的影響,以及他的感恩,公 諸於世。 羅斯以五十八歲盛年辭世,他在他第二本書引言中所寫的 一句醒世之言,帶給他個人、家人及讀者的意義,是他想也想 不到的: “When my life is over, I know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ll be judged on is what kind of father I was.”1(當我生命結束的時 候,我知道別人對我評斷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我到底是個什 麼樣的父親) 。他的一生,呈現出他明白為父至上的價值觀, 而他也把從父親學到的重要價值觀,傳給了他唯一的兒子路 加。 羅斯與妻子為慶祝路加從 Boston College(波士頓學院,

017


,最榮耀的名字

018

為一美國著名獨立院校)畢業,全家一起到義大利度假,他因 公務必須提前返美,隨即卻因心臟病突發過世,妻子與兒子都 不在身邊。 羅斯去世,路加的難過是可想見的,因為羅斯是他生命中 最重要的人,但羅斯已經把許多該教兒子的,都教了他。在他 第二本書的引言中,羅斯在那句醒世之言後,接著敘述了一個 讓他落淚,卻也讓他死而無憾的事件。 在他第一本書出版後的同年聖誕夜,全家人望完彌撒返家 後,路加去淋浴,羅斯突然聽見太太大叫: 「我的天啊,你到 底做了什麼?」她衝入房裡,告訴羅斯: 「他(路加)去刺了 青!」 羅斯跳了起來,要求兒子立刻過來,把手臂給他看。這個 腰際圍著浴巾的大男孩不願意,直到羅斯火冒三丈,他勉強伸 開手臂,露出其上刺著的三個英文字母「TJR」 。這是羅斯全 名三個字的英文縮寫,也是老羅斯的英文縮寫。兒子含著淚對 羅斯說: 「當我讀完你的書,我要你跟爺爺能一直在我身邊。」 的確,羅斯應該沒有遺憾。 我羨慕羅斯,也為他慶幸,因為他有一個正面影響他的父 親,讓他可以成為男人,成為丈夫,也成為一個具有正面影響 力的父親。他的父親與他都盡了為父者應做的。在我們希望能 像羅斯一樣,擁有父親及兒子的愛時,我們需要省思,我們想 留給孩子的是什麼,我們要如何影響他們。不要讓他們在淚水 的背後,希望能將父親遠遠拋在腦後,因為父親留給他們的只


第一章 父親— 從渴望到渴求

是他們巴不得忘記的過去。 從基督信仰的角度來看,為父者都需要神極大的恩典。為 了能留下有永恆價值的影響,身為父親者,需要學習從神來的 「為父之道」 ,這是本書寫作的起點。不過本書將焦點更凝聚於 父親與兒子之間的為父之道,這一方面是與我的為父歷程學習 有關,因我沒有女兒。但另一方面是鑑於今天家庭、社會與教 會對父親這個角色與功能的渴求(crying) ,父子間為父之道的 傳承,對滿足此一渴求,至為重要。對有兒子的父親,2 為父 有重要使命,必須依照神的心意,透過一生之久的父子生命傳 承,培育兒子不僅成為男子漢,成為好丈夫,更要成為下一世 代具生命影響、有成效的父親。 對父親的渴望到渴求,是本書論述的起點。在本章,讓我 藉著從分享個人為子與為父歷程,鋪陳一父與子的世界,再提 出一些對為父重要性的觀察與思考,使讀者更確切體會進入這 一父與子世界「為父如何傳承」的必要。

「父與子」這回事—我的學習之旅 一個人學習為父之道最主要的來源,往往是受他如何為子 的影響。而在養成為父之道的過程中,各種人際關係也直接間 接地產生影響。但當他成為父親後,那充滿變化的為父過程, 仍會繼續影響他。沒有一個父親能僅僅照著書來養孩子,總需 要不斷地藉體驗、揣摩、嘗試,甚至從錯誤中學習作父親。

019


,最榮耀的名字

036

五十幾年來,為子為父這回事,成為貫穿我生命的主題, 內容不斷地更新。這兩個世間最關鍵的關係,模塑我充滿感恩 的人生,也將延續在非余和若余的人生中。在感恩中,希望我 寫於本書中的觀念,能幫助更多為父者,也能生生不息。

正視為父的重要 不論時代如何快速改變,為父的重要性,不僅沒有降低, 反倒更顯著,因為這一無父的時代,帶給家庭、教會、社會極 多負面影響。

父親,不能缺少的你 每個人都有父親,不論父親是顯赫有成或罪大惡極,不 論他曾深愛子女或重創子女,不論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他是 缺席還是相伴左右,對父親的渴望,即使可能被掩蓋,卻無法 被消滅。就算無法擁有這種美好的關係,我們也會嘗試用其他 形式來滿足這份渴望,但弔詭的是,這種渴望卻無法由其他關 係來滿足。關鍵原因是,人需要藉由與父親之間的關係,來瞭 解「我」是誰,且認知自己人生的身分定位(identity)與價值 (worth) 。 父親牽動每個人的一生,對父親的渴望,深深影響了每個 人的一生。這渴望,也表達出父親這角色在人世間的關鍵性。 父親既能產生這麼巨大的影響,如何靠主作個稱職的父親,便


第一章 父親— 從渴望到渴求

成為非常需要關切的事。 在對父親的渴望中,與父親的關係及從父親而來的影響是 核心的兩部分。父親藉此帶來正反兩面的影響,成為建造或毀 壞的力量,父親們豈能不慎。我們必須記得「作父親的留給孩 子的是什麼?」這句話的重要性,這將成為評量我們為父的結 果的重要指標。 我相信多數的父親在第一次懷抱剛出生的孩子時,都有極 大的喜悅,會一邊搖著他,一邊憧憬著他的未來。然而父親最 後真正留給盼了又盼的孩子的,卻未必是原來想要留的。很少 人會去認真思考要作什麼樣的父親,反正,孩子出生了,自己 就升格當爸爸了。至於會去思考要留給孩子什麼有永恆價值的 影響,那就更少了。 在真正留下與想要留下之間,往往有相當差距。原因有兩 方面,其一是為父的刻意性,亦即為父者是不是刻意地承擔父 職,懂得作父親是怎麼回事。第二是為父者身教言教中的價值 觀傳承,這是父親留給孩子至為關鍵的影響,而這些價值觀的 建立,不論好壞,都是在父親的言行中有意無意累積的。為了 能留下有正確價值的影響,父親的父職是不可或缺的。

「與子同行」 ,一生僅有一次的機會 孩子出生時,許多父親會立志作天底下最棒的父親。但歲 月快的無法想像,總以為還有機會去培育、教導,但不論是什 麼原因,錯過機會,在覺醒之前,孩子們已經離他遠去。

037


,最榮耀的名字

038

每次參與兒子人生重要儀式時,例如畢業、結婚,都在在 見證一件事,如果我未抓住時間,把握機會,我已經失去了伴 隨他們,並與他們一同成長的福氣,因這些過程不可能再來一 遍。兒女成長歷程中的任一時刻,都只有一次,在這過程中, 你我的養育、教導、相伴也只有一次。 許多父親錯過這機會的關鍵原因,可大致歸於三類,就是 對為父這個天職的「忽視」 、「漠視」 、或「短視」 ,當然,有時 候是幾方面加起來所產生的結果。 忽視是不知道、沒有察覺為父以及學習為父真的很重要。 漠視是不理會、不在乎、不敢面對為父的重要性。而短視是對 為父的價值,未能看的遠、看的透。 這些父親中不乏一些所謂顧家的男人,為了提供全家優越 的物質享受,讓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他全力以赴。在充滿高 度競爭壓力的工作環境中,這些父親若想穩住飯碗並求發展升 遷,常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覺。而在贏得成功,打下江 山之後,更是要拼命而為,就像身在一列全速行駛卻不靠站的 高鐵列車中,要下車,何其不易。但在面對事業與為父之間的 兩難,若選擇前者,其結果,往往是忽視、漠視、或短視效應 產生的關鍵。 許多父親忙到一個地步,連用兩分鐘與孩子認真交談的 時間都沒有,更不用說參與兒女的任何活動。父親在兒女年幼 時,對他們請求的回應—等一等,我很忙,很快就會成為他悵 然的原因。隨著時間過去,一天父親退休了(或者說是退出戰


第一章 父親— 從渴望到渴求

場了) ,希望參與兒女生活的請求,極可能得到同樣的答案— 等一等,我很忙。兒女步上父親的後塵。 這是很多事後才後悔的父親的寫照,但也是挑戰,是面 對不同價值觀的選擇。我們要認清一件事—沒有人在臨終前會 說: 「我多麼希望能在辦公室再多花些時間!」面對一生只有 一次的機會,時間的付出是代價,就是現在,在孩子還有機會 被塑造的時候,建立父子關係,照著神的心意帶領他們。 這種代價的付出,一定帶出喜樂的結果,因為它的價值存 到永恆,蒙神賜福。在現實生活的優先次序中,是需要權衡, 但選擇「為父」超越工作,這是一個絕對不會讓為父者後悔的 決定,也是兒女們對父親的渴求。

父親荒—無父的時代 父職是否有效,影響著社會,也影響今日的教會,整個 社會早就為父職不彰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像老羅斯與羅斯這樣 的父親,幾乎瀕臨絕種,需要保護。當我們指責道德淪喪的時 候,有一個早被遺忘的問題根源,就是爸爸,你在哪裡? 這問題包括兩個層面,第一,是父親實際上的缺席(這 也包括情感方面) 。今天家庭解構所帶來的父母離異,以及性 開放結果所產生的未婚子女,皆促成實際缺席的父親荒。第 二,是很少人注意的,是父親教兒子作男人、作父親的影響力 缺乏。不少在家的父親,在為父方面的不能適任、不願就任、 與逃避責任,以致沒有發揮父職應有的影響力,前述的三個

039


,最榮耀的名字

040

「視」是這一類型的成因。 美國社會已經成為一個「無父」的社會,據統計,美國在 二○○五年出生於單親家庭的孩子占所有孩子的 35%,這意味 著每三個孩子裡就有一個是生在單親家庭,也就是沒有父親的 家庭。這比例在非洲裔美國人之間更是駭人聽聞,從一九六五 年的 24%,上升至二○○五年的 69%。 3 這個現象,在許多國 家以及受性解放風潮影響的地方,是非常明顯的趨勢。 在這個鬧父親荒的時代,充滿許多無從向父親學習的男 人,正面父子關係的影響已經失傳。羅斯有次與美國職籃名將 查爾斯•巴克萊(Charles Barkley)談話,這位成長在單親家 庭的頂尖球員指出,缺乏父親應提供的經濟支持,影響一個孩 子的未來極大,但這僅是問題的一部分,爸爸具體存在是一個 男孩子的另一個需要,他說: 「除非有人教你,你不知道如何 成為一個男人。」4 作男人(也包括作丈夫和父親)需要教,這是許多人沒有 的觀念。過去農牧時代,兒女可以從早到晚隨著父親操作,在 耳濡目染中,明白一個男人的角色。當然這個教的過程不一定 具刻意性,但至少有榜樣可循。 今天的時代,兒女很難有機會看見父親整天都在做些什 麼,並從生活的細節與互動中,明白父親的人生觀、做人做事 的方法。這一個機制的消失,對父親而言,教導兒子如何作男 人、丈夫、父親,就需要刻意而為。 作父親的如果不教的話,就一定會有別人來代替你影響你


第一章 父親— 從渴望到渴求

的兒子。對於如何成為一個男人、丈夫、父親而言,父子關係 的影響,是最直接相關的,遠超過人世間其他關係。不錯,男 孩子是可以從與母親互動的關係中學習,但絕不會是父子關係 影響所帶出的結果。作父親的如果不教兒子如何成為男人、丈 夫、父親,兒子會從其他來源學習,從其他的男人、朋友、輿 論、各種媒體影響,甚至是酒精、性、毒品藥物學習。 沒有了父親正面的影響力,我們就很難看見神心意中的男 人、丈夫、父親的產生。而神心意中的男人、丈夫、父親不見 的時候,家庭走樣,社會失控,產生更多無父的情況,這個惡 性循環就不斷的延續下去。這樣的循環必須終止,起點必須是 正面面對父親荒,父親不缺席,並在學習中,勇於承擔為父教 導兒女的責任。

父親荒影響教會領導 現代家庭的父親荒,不僅影響社會,也深深地影響教會。 家庭破碎,導致信仰中關於家庭的價值觀也逐漸失去,影響教 會的見證力與成長,也讓教牧同工需要花大量時間心力輔導這 些不健全的個人與家庭。 父親荒對教會及事工機構產生的另一方面影響,是領導力 的危機。今天教會不乏心理不健全的教牧與信徒領袖,這些領 袖的領導力運作,因領袖心理不健全的影響,在事工上帶來的 毀壞往往多過於建造,使教會與機構面臨極大領導危機。 與今天教會領導力危機有關的另一面向是人際關係。舉凡

041


,最榮耀的名字

042

教牧與會眾之間,會眾與會眾之間,教牧與教牧之間的關係, 都牽動著教會的興衰。和諧的人際關係,是有效領導力運作的 動力與期望的結果。而人際關係中的挫折,甚至是破裂,將帶 出許多負面結果—成員彼此猜忌、內心受傷、內鬥內耗、事工 停頓、甚至分道揚鑣。 當然,並非所有教會負面領導都肇因於父親荒、與父親關 係不好,但這是一個重要卻隱藏的因素,就著上述三種狀態, 都與原生家庭有關,而父親荒是原生家庭不健全的關鍵—父親 不存在,不能孕育正常家庭生活;與父親之間關係的疏離、破 碎、沒有了結、甚至不存在,為發展健全心理帶來障礙,往往 也是導致人際關係不好的關鍵。 面對處理父親荒對以上教會領導會產生的負面影響, 深層、根本的思考以治本是必要的,正視為父之道,解決父 親荒是關鍵。在父親荒這個導致家庭與個人不健全的關鍵因 素沒有解決之前,在教會領導上所花的功夫,極大部分只是 用於補救與收拾被毀壞的工作而已。需要的是更積極預動地 (proactively)產生並運用屬靈的為父之道,為主生養並培育有 堅定信仰、成熟生命的教牧領袖、同工、會友,這是今天教會 對屬靈父親的渴求。

為父與華人教會領導 父親的角色、功能、與影響,與華人教會的領導密不可 分。華人教會是以弟兄當家,弟兄為領導核心這個觀念,作為


第一章 父親— 從渴望到渴求

領導、治理教會的基礎。此思維與運作模式的形成,不僅受神 學觀與教會傳統的影響,也受華人傳統文化影響,特別是儒家 與法家的影響。 儒家三綱五常的倫理規範,讓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人,都清 楚天地君親師權力位階的概念,即使在天地君這三種威權瓦解 的今天,父權運作、要求對權柄絕對服從,仍見於普遍華人領 導、治理的領導運作中,華人教會也不例外。這種對父親威權 的認知,與弟兄當家的神學觀,相互加成,使華人教會領導運 作,在今天這講求民主與男女平等的時代中,繼續維持傳統, 但也帶來許多領導方面的衝突與危機。 面對這方面領導危機與衝突,問題不在是否要減弱、甚至 除去父親的威權,反對弟兄當家與順服權柄,關鍵在要從神的 心意中,對父權領導本質,以及弟兄在作領導者時,他們應具 備的領導本質、內涵、與功能這兩方面的探討和反思。 華人傳統的父權領導需要經由基督信仰轉化,對教會而 言,需從神這位天父的為父之道來理解並尋求更新。也透過為 父之道的學習,明白為父這一天職中神賦予父親們權柄的意 義,進一步轉變今天教會中受負面父權領導產生的影響。經救 贖更新的為父之道,對教會領導的更新,至關重要。因此,學 習合神心意的為父之道,是華人教會的當務之急。 為父與華人教會領導,面對弟兄當家的情況,有一現實議 題—教會寄望弟兄們領導,可是弟兄那裡去了? 我無法忘記二十幾年前聽見的一句話。在我參加的團契

043


,最榮耀的名字

044

中,有幾位傑出又愛主的單身姊妹,不是她們不想結婚,而是 未能遇到相配的弟兄。有位姊妹說了一句心裡話: 「弟兄量少 質差!」這句話,道盡了其中的問題,也顯示造成教會領導問 題的一個重要成因,多數教會,弟兄遠比姊妹少,熱心愛主事 奉主的弟兄,不是沒有,只是不多。若真要弟兄領導,這可成 了一個難題,因為沒有好的領袖,就沒有有效的領導。 在量少質差的情況下,弟兄們要領導,沒有 role model, 沒有典範,只有各自揣摩,當然,最容易的是延續華人文化中 的父權式領導。但神要的教會領導,是要以神為中心、有天父 胸懷的領導,是效法神如何為父的父親領導,這是祂要的領導 典範。 但弔詭的是,這種弟兄的養成,需要靠一群真正能作屬靈 父親的弟兄,提供榜樣,創造能塑造屬靈父親的關係與環境。 失去由弟兄情結合的父親們這一起的群體,就失去孕育新一代 弟兄的機會、關係、與環境。 以上的論述,是要指出弟兄荒、父親荒,將導致領導荒, 教會中若無弟兄、無屬靈父親的正面影響,無法有效孕育新一 代的有效領導。教會如要弟兄領導,就需要讓他們學習合神心 意的為父之道,透過學習,讓教會領導能有效運作和發揮,並 生生不息。為此,教會一定要重視培育弟兄作父親(屬靈父 親)的工作。


第一章 父親— 從渴望到渴求

尚待高潮的為父之旅 面對今天這無父時代的影響,必須正視並思考如何為父 並培育兒子成為下一代的父親,而在為父的過程中,協助他們 成為合神心意的男人、丈夫。本書是對這一時代需要的回應, 「父與子」成為本書的寫作中心,透過對「父」 、「子」 、以及他 們之間關係的探討,瞭解神心意中的男人、丈夫、與父親,並 更進一步,讓父子都能成為合神心意的男人、丈夫、與父親。 瑪拉基書四 5∼6 兩節聖經舊約的最後一段經文記載,「看 哪!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來到以先,我必差派以利亞先知 到你們那裏去。他要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 親,免得我來擊打這地,以至完全毀滅。」 (新譯本) 是的,在今天,我們何等渴求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 的心轉向父親。這一個渴求,可以因為屬神的父親興起,在他 們的努力下被滿足,這是我所相信的。盼望藉著這本書中的分 享,父親們能靠著主,走上合神心意的為父之路,也能以「為 父」為樂、為傲、為榮。

045


,最榮耀的名字

046

註文 1

Russert, Tim, Wisdoms of Our Fathers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6), xiv.

2

雖然這本書的焦點是父與子,但我心中的父親並不僅僅是指生身 的父親或繼父,今天,我們需要許許多多「屬靈」的父親。對單 身及已婚而無子的弟兄們而言,他們也能(也應該)成為父親, 在另一種為父的過程中,為主培育屬神的男人,這是神國急切的 需要。

3

Russert, Wisdoms of Our Fathers, 165.

4

Russert, Wisdoms of Our Fathers, 165.


A1514內頁-章名頁.indd 3

2015/3/17 下午 5:15


,最榮耀的名字

080

○○八年夏,台灣校園書房父親節的標語: 「父親,男

人最榮耀的名字」 ,非常顯眼,也深觸我心。是的,天

父要彰顯榮耀在男人的身上。 為父,不只要教養兒子作男人,更需要使其作丈夫,作父 親,成為一家之主。為父與作真男人是不可分的(Fatherhood and true manhood are inseparable) ,1 一個真男人,必須懂得為 父之道,要成為父親。包括單身與沒孩子的弟兄,神都這樣的 呼召,要他們作屬靈的父親。直到明白如何為父,這時他才算 成熟。學習為父,是作男人進深的學習。 男人生命的成長與成熟,需要承與傳,作兒子是承,而為 父是傳,藉此他的生命越來越活潑與成熟,能自然流露內在生 命的豐富。從肉身及屬靈層面,學習為父,是成為男人的關鍵 過程。 今天在男人及父親的缺席,產生家庭解構,社會道德淪喪 等令人憂心的問題。針對這方面,哈登部提出的解決之道,關 鍵就是需要屬神的父親, 2 透過合神心意的為父過程,發揮影 響力,讓正在成長的男孩或失敗的男人,產生真正男子氣概,


第三章 一家之主,英雄老爸— 神心意中的父親

承擔男人的責任,轉化並建造完整的家庭。 在此可以看見教導男孩作合神心意父親的重要,是肉身的 父親們不可以推卸的責任。這樣的教導必須從自己的家開始, 由父親主導,帶領兒子學習作父親。 這是為父應立的志向,也要成為教養兒子時的目標—培育 頂天立地、影響新世代的男人;預備將來最好的丈夫與最有成 效的爸爸。這是父親為父子關係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而它的 價值是永恆的。 本章將探討合神心意的父親的意義,由「一家之主」與 「英雄老爸」兩方面切入。另外,也針對華人處境,探討與 「一家之主」與「英雄老爸」相關的議題,並母親的角色與功 能。

家庭,需要領袖—父親這一家之主 各種目的組合的群體,都需要領導者,家庭也不例外。因 為家庭在與神、與其中成員彼此、以及與周遭的各種關係,必 須有一定的秩序、規矩,否則會產生衝突與混亂。因此,神託 付父親們在家中領導、制定與管理秩序的責任。 聖經明白告訴我們誰是一家之主,新約論及家庭時,強調 父親這個丈夫頭的角色。當然,夫妻要共同維持家庭的發展, 但神指明丈夫有看管家的終極責任,好讓神的命令在此實踐, 讓每個成員享受家庭的溫暖、安適、保護,並發揮神所給的天

081


,最榮耀的名字

082

賦。唯有當父親完成任務,家中才可能有祥和與秩序。3 因為民主與男女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領導議題被熱切討 論,教會也不例外。4 這對父親為一家之主的認知,有一定的 影響。許多近年來自中國,到北美信主的姊妹們,在順服丈夫 的聖經教訓上出現困難,因為不同於過去多年「女人可頂半邊 天」的教育。這影響到在家中夫妻之間,由誰當家的問題。 再加上今天環境中,男人功能不彰與父親荒所造成的責任 真空狀態,以及男女之別淡化,女人也可以做男人做的事,且 表現往往更出色,一家之主該由誰擔任,就變的更模糊而無法 確認。 面對以上情況,首先,必須澄清一家之主中的「主」 。人 們常以為是代表控制、管轄、高高在上。然而從主耶穌的吩 咐—你們中間為首的,要作眾人的僕人(可十 44) ,就可以 明白,聖經中領導價值,是有別於人世間的信念,這其實是僕 人領袖的來源。 為首表示其位置具備領導功能,但目的是服事與影響跟隨 者,賦予他們能力完成神的命定。這樣依照神的旨意,受託於 基督的服事,以所成全被帶領者的福祉,與完成神的目的,為 服事的最高優先。為此他們成為僕人,服侍成為他們的記號, 以僕人君王耶穌基督為榜樣。身為一家之主,每一位家人都是 服侍的對象。 為什麼許多父親不被認定是一家之主?當沒有展現應有的 樣子,身分自然不會被認定。長期在不良效應影響下,不少人


第三章 一家之主,英雄老爸— 神心意中的父親

對父親的角色與功能,產生越來越負面的印象。正如前章中描 述的六種負面男人形像,現實中,也存在許多負面的一家之主 形像。不懂得作男人,不會懂得作父親,也不會懂得怎樣做一 家之主。 環視周遭,不難發現以下幾種不合格的一家之主。 一些父親認為,一家之主是家中的國王,以他為中心,妻 兒隨時聽命,由他支配。兒女對父親的記憶就是自我中心,身 邊盡是跟他一個味的朋友,再加上球賽、麻將、酒精等。 你可能認識這麼一位男主人,他的領導,就是獨裁的統 治,任何事必須他同意,衝突時他永遠是對的。家中成員迫不 及待等待離家的時刻,而作妻子的放棄了希望,只有過一天算 一天。 你另外鄰舍的男主人又可能是個無為而治者,是個漠視的 父親。他眼不見為淨,什麼也不管,家中處於無政府狀態,大 家任意而為,有時讓妻子接管家中決定;兒女反叛,他也無能 為力。 另一位父親是懦弱無能、不願主導的一家之主,妻子掌管 大權,自己做個好好先生,任憑兒女放縱。他經常說到卻作不 到,在沒有辦法收拾的時候,躲起來(辦公室、酒吧)成為出 路。5 還有以威嚴為標記的一家之主,以鐵腕治家,採軍事教 育,或嚴謹的宗教教育,他的價值理念只是教條、律法。他與 兒女的心遙遠,將自己擔不起的律法重擔,放在兒女身上,兒

083


,最榮耀的名字

084

女表面上非常敬虔,但骨子裡早已放棄父親強加的信念。 最後一種的一家之主,可以說是在華人威嚴觀念與文化影 響下不得已的結果—情感遙遠的父親,不去或不知如何表達 的父親。他們與兒女(及妻子)之間,存在一道無法跨越的鴻 溝,無法走進對方的心靈世界。對父親的渴望,往往造成他們 經由其他管道,想要彌補卻無法滿足,人際關係發展因而受影 響。 這些負面的一家之主,伴隨他們的將是角色不對與功能不 彰的妻子,她們呈現的是無奈、挫折、不知所措、被迫承擔過 度的責任、過度介入、或完全放棄。她們夫妻之間的關係,是 緊張、疏離、或無可奈何。 當父親沒有具備一家之主風範,父母親角色、關係不對 時,對兒女最大的影響是:第一,得不到安全感,因為沒有來 自父親的方向與規範,而父母間意見不一,經常會出現兩極化 看法,導致界線(boundaries)模糊,使他們無所適從,因此 安全感無法建立。其次,當父母角色、關係不對時,兒女會從 中取巧。他們知道利用父母間的衝突,來獲得利益。 6 這些狀 況是導致家庭不和、兒女叛逆的種子,應當正視。 當父親沒有扮好一家之主角色,盡上該盡的責任時,便產 生許多負面的形像。因為這些負面形像充斥,再加上父親荒, 人們自然失去信心,不對神託付父親作一家之主看好。 這惡性循環必須由照神心意而盡責的父親們終止,而此逆 轉最重要的高效能使力點,就是在兒子培育過程中,讓他們具


第三章 一家之主,英雄老爸— 神心意中的父親

備有成效父親應有的風範。 為此,我們必須正確認識父親的領導角色,還要思考其 一家之主今天應該具備的功能。有正確的認識與應用,作父親 的才能有效地成為一家之主,也能有具體教導兒子的方向與原 則。

合神心意的父親「一家之主」 負面的形像,加上現實中不理想的領導模式,導致對一 家之主的領導,有錯誤偏差的理解。因此需要對此有正確的理 解。 要瞭解聖經對父親「一家之主」的角色與功能,從神對亞 伯拉罕這信心之父的心意,可以明白神設立一家之主的目的。 神呼召亞伯拉罕與他立約(創十二 1∼3) ,應許他後裔繁盛, 萬國要因他蒙福。在應許實現前,神差了三個使者到亞伯拉罕 家,創世記十八章 17∼19 節記述了神的一段話: 耶和華說: 「我要作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亞伯拉 罕必要成為強大興盛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我揀 選了他,是要他吩咐子孫,和他的家屬,遵守我耶和華的道, 秉公行義,好叫我耶和華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可實現。」 (新 譯本) 。 經文顯示了神揀選亞伯拉罕,要使他成為萬國祝福的源 頭,而重要關鍵是他要成為一家之主,帶領、主導、教訓與督

08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