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頁.indd 15
2015/8/4 上午11:59
設計頁.indd 16
2015/8/4 上午11:59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xxiv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24
2015/7/28 下午 04:47:24
導論
然則,誰會屈從這樣的分隔? 我生命的目的只在最終的連結。 我的志趣和我的呼召, 如我雖有雙眼,所見卻是合一。 —羅伯•佛洛斯特(Robert Frost)
我
們有許多人過的是「獨眼」的人生。大部分的人,只 以理智這一隻眼睛,去掌握我們對於現實的意象。但
如今也有愈來愈多的人,把另一隻眼睛也打開來了;另一 隻「心靈」的眼睛。這一隻眼睛,專門尋找理智之眼視而不 見的現實。但這兩隻眼睛無法各自獨力成事。我們需要「全 視域」(wholesight)的目光,理智和心靈並用,以其看待世 界,「如我雖有雙眼,所見卻是合一」。我們之所見,塑造我 們之為人。惟有看見整體,我們和我們的世界才會完整。 理智之眼,看的是事、理的世界。這樣的世界是冷酷、 無情的地方,我們卻還是將人生建立在這樣的地方,因為, 這樣的地方看起來循規蹈矩,安全穩當。於今,核子科學當
至有致命之危。所以,我們打開心靈之眼,看到了另一番景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3
003 導論
道的世紀,我們以理智為本的世界已然發現有誤,有害,甚
2015/7/28 下午 04:47:24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004
象:由愛的力量注入溫暖,由愛的力量全然扭轉的世界,內 蘊的群體超乎理智之眼所能想見。所以,我們不能放棄心 靈,但是,我們一樣不能放棄理智。只是,這兩條視線所 見的景象,應該如何融合為一呢?我們應該如何「雙眼並 用」,但又不致看成重疊模糊的「複影」,而是完整的一體? 如何兼顧各個向度、層面,期望傷痛皆癒,完整無缺?本書 就在嘗試尋求解答。 我的呼召(借用詩人的詞句),在靈性生活、在追尋上 帝,這些都有賴於心靈之眼。我的教育志趣,或是追尋知 識,這些便有賴於理智之眼。從我有記憶以來,便一直是以 理智和心靈的雙眼觀照人世,只是兩眼所見景象,未必始 終皆能相符。有的時候,飽學的理智招至靈性的苦難,害我 苦苦掙扎:我的理性與理智自信滿滿,逕自將現實化約到理 性、理智自身的狹窄詞彙裡去;而這樣,心靈又該如何維持 在真實無偽呢?又有的時候,問題卻是相反:靈性的觀照如 此豐富,滿載深意和意涵,所以,橫遭縮減的現實又有何價 值呢?所以—終究是沒辦法睜一隻眼、或閉上雙眼,或雙 眼大開卻一片模糊的—我這就不得不另闢蹊徑,尋找雙眼 並用的管道,尋找追求靈性的心靈和追尋知識的理智可以聚 焦的共通點,以便擁抱在現實各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層面。 於今追尋「全視域」,世人熱切以更全方位的方式去認 識現實。而我個人的見識,也因為近年幾件研究,而得以琢 磨得更敏銳。由這些研究可知,人類之「知」,不僅有賴感 官和理智,也有賴於直覺、信念、行動、關係,以及我們自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4
2015/7/28 下午 04:47:24
己的軀體。在此,我尤其想到的是以下這些研究:立基於新 物理學發現的科學哲學、女性發聲表達她們身處於人世的洞 見,以及學界研究美洲原住民和其他原住民族求知的方式。 所以,我寫本書便是希望從另一個觀照的角度,從我個 人精神傳統的核心挖掘出來的「全視域」,稍稍野人獻曝一 番。理智之眼會排除心靈之眼,但是,心靈之眼卻可以容 納理智之眼。我相信我的精神傳統確實有觀照人世的另一 視點,可以供大家雙眼並用— 看見合一、穩定、整全的 現實。 值此世俗的年代,宗教在虛、實二分的世界中是落在錯 誤的那一邊,卻有人要轉向靈性尋找求知的新路徑,似乎是 件奇怪的事。而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最大的關切,不僅 在知識而已,也在於真理。現今的學科大部分都已經放棄 「真理」,改講事、理。靈性於我所知,是惟一還在以全面的 觀照去領會真理的。所以,若是有人認為真理是智能的事, 但願本書可以吸引到這樣的讀者來稍加閱讀。除此之外,若 是有人認為真理便是日常生活的經緯脈絡,我也希望本書的 話語可以向他們發聲。 我個人的靈性追求是屬於基督信仰的,所以,本書對於 同樣關心人世、關心理智限度的基督徒,我相信應該也有用 處。不過,我希望本書的話語也可以傳進其他宗教傳統的世 人耳中,希望他們覺得我處理基督教主題的做法,對於他們
由於教育算是我的志趣,因此,我追求全人式的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5
005 導論
信仰中的靈性觀照不僅是包容而已,甚至是加以肯定。
2015/7/28 下午 04:47:24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006
「知」,也要轉化為教、學的實務才對。所以,我希望本書對 於追求整合視野的教師和學生,於他們的教與學,也能有所 助益。不過,我另外也希望,對於已經不再是學生,但是很 想將過往教育常會加諸他們身上的單眼視野予以打破、拓展 的人,本書一樣有用。 當然,我知道我問的是一連串沒有答案的大哉問。何謂 真理?又該如何才能知道真理?如何才能將真理傳授與他 人?這樣的問題,沒辦法以大家慣常的理解作出「回答」。 但是,除了維持我觀照真理的視野始終在我眼前不致中斷, 始終睜大雙眼警醒觀照,不論所見的景象一開始有多模糊, 以及凡有所見必有回應,而不計我的回應有多大的風險— 除了這樣,我不知道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維持我的求 知、教學、還有我自己能夠生機活潑而不斷。所以,特此邀 請各位與我同行,一起去看,一起去找,也請各位容我加入 你們當中,一起以人性的靈魂去和真理的精神相逢—這可 是何其古老但又日新又新的際遇呢。
進入第一章,我要問:現代的知識究竟要將我們帶往何 處?回顧我自己的受教歷程,回想教育一路帶我到了何處。 多方省察當中,教我了解何以不少調查研究對於當今學生的 發展走向、發展的資料教人看得不寒而慄。於來回思考中, 我又挖掘出在這問題之前,還有一問:我們的知識,從何而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6
2015/7/28 下午 04:47:24
來?而這答案就在我師承的精神傳統的核心,所以,我要在 第一章為「教育的靈性追求」打下申論的基礎。 在第二章,我就要談一談制式教育模式對於我們之所 見、對於我們之為我們,有何塑造— 或是摧毀— 的作 用。探討過教育運用的幾門基礎學門之後,我發現教育摧毀 力的源頭,在「客觀主義」的知識理論,當今絕大部份的教 育,即由這「客觀主義」主宰。既然連當代最高深的哲學思 辨都已經無法支持客觀主義,我便要問,那客觀主義是怎麼 來的?而我也要主張,客觀主義是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育成 的果實。 到了第三章,我就要針對這些傳統的教學模式作分析, 說明這些模式於學生的衝擊。問過這些教學模式何以迭經教 育改革卻還這麼普遍,頑強不去。我再講了一則軼事,講另 一種教與學的方法—這是早在四世紀的事,一群隱居沙漠 的教父、教母,於荒野開創新的修道運動,也為基督教的傳 統精神打下了根基。 而在第四章,我就要探討這樣的傳統於其核心,運用 的是何種真理的意象,依這意象,有人開口:「我就是…… 真理」,想要知道真理的人,可以追隨他,以信仰結合成群 體。而個人和群體以這樣的角度看待真理,其中的內蘊,就 是我要解析的重點—不僅關乎宗教知識,也關乎我們對於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建立起來的知識。
「知」,可以衍生出哪些教與學的實際做法?於此,我提議: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7
007 導論
來到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內容,就是要說明:由這樣的
2015/7/28 下午 04:47:24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008
「所謂教學,便是要創造出一方空間,供大家操練順服真 理。」第五章問:教師如何為學習開拓出一方空間?第六章 問:教師和學生在這樣的一方空間裡,又可以如何順服真 理? 最後,在第七章,我就要探討這樣的教學若要付諸實 踐,應該以哪些靈性操練為條件?教師若要依真理的形象來 協助塑造學生,教師務必先求自己有所改造。既然我們原有 的視野是由單眼的教育所塑造出來的,工作的環境也不願我 們睜開另一隻眼,我們當然特別需要多多訓練,才有辦法看 得整全、活得整全。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8
2015/7/28 下午 04:47:24
1 / 求知便是去愛 知識之暴力 我自己就感受到了,核子武器那奪目的光采。如果你是 科學家,絕對無法抵抗它的誘惑。感覺它就在你的掌心,由 你掌中釋放出來的能量,足以驅動眾恆星。要它聽憑你的吩 咐,行出這些奇蹟,把百萬噸重的岩石一口氣噴到高空。就 是這樣的東西,給人幻覺,以為人類擁有無窮的力量。我會 說,對於我們面對的一切麻煩,它多少都有責任。這便是 所謂的「科技傲慢」。當人看到自己的大腦可以做出怎樣的 事,很難不被這樣的傲慢掌控。1
這
段話是一位很有名的物理學家在《原爆過後》(The Day After Trinity, 1981)裡面說的。《原爆過後》是一
部紀錄片,紀錄美國一批科學家製造出史上第一顆原子彈的
號,很諷刺的暗號。而這批科學家直到爆炸過後,塵埃落 定,才不再苦苦分析、爭辯他們的研究成果為世人帶來怎樣 的後果,不再為之反側掙扎—因為一切已成定局。 紀錄片中處處是恐怖的景象。我個人覺得最恐怖的一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9
009 第一章/求知便是去愛
故事。Trinity(三位一體),是他們為第一次原爆所取的暗
2015/7/28 下午 04:47:24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010
幕,還不是爆炸掀起的蕈狀雲— 這一幕已經長存世人夢 中,徘徊於夢境與清醒的交界處。我最難忘的,是一批聰明 絕頂、學富五車的人— 堪稱我們社會所能培養出來最聰 明、學養最深厚的一批人—竟然將聰明才智投注在這種惡 魔的勾當。這批科學家在紀錄片裡一個個都像是著了魔,被 他們無法掌控的力量牢牢攫住—那力量不是來自徵召他們 為國服務的政府,而是他們腦中的知識。片中一名科學家於 受訪時透露,「動手前,還在實驗室的時候,大家猜過,搞 不好連大氣層也可以炸掉—真這樣的話,我們這世界就不 見啦。」 2 不過,這「實驗」還是照樣進行,人腦的知識既 然可能有這樣的威力,誰能抗拒得了? 觀看這部紀錄片,重新走過歷史,看到的是知識可以將 人類一步步推向人類本欲摒棄的目的地— 只不過惟有在 「爆炸過後」,塵埃落定,人類才知道應該摒棄。那時候, 我才了解強納森•謝爾(Jonathan Schell) 編按 1 在《地球的 命運》(The Fate of the Earth, 1982)一書裡,何以會說「核 武困境之所以會是如此的狀況、如此的性質,根本原因是因 為,核武的源頭在科學知識,而不在社會環境。」 3 我也終 於了解,羅伯•歐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 編按 2 在日 本廣島原爆過後發表的聲明,到底是什麼意思:「物理學家 如今認識了罪。」 我們需要以盼望的意象對抗恐怖,以恩典的知識對抗罪 惡。這正是我在本書要提出的:用另一種教與學的方式,為 這世界和世人帶來醫治,而非傷害。然而,在我的靈性生活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10
2015/7/28 下午 04:47:24
中,我已經學到,盼望和恩典不是隨便就有,要先有真誠的 內省,進而悔改,把我們內心的黑暗交給帶來赦免和更新的 源頭。 我不是核子物理學家,也從未參加過像「三位一體」如 此影響深遠的計畫。但我感到自己和那些科學家是一樣的。 他們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當我對他們妄下論斷,我只不過 是在逃避加在我身上的審判。我看重他們為自己犯下的滔天 大罪做出的懺悔,因為這幫助我為自己規模較小但類似的 罪,做出懺悔。 那批科學家和我縱使有諸多差異,卻有一點是相同的: 我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學會把世界視為客體,待我們去拆 解、操弄,而學習的過程也讓我們有了操縱世界的力量。我 和這些科學家一樣,看到自己的大腦能夠發揮怎樣的威力, 便任由傲慢驅使自己。只不過,因為我的力量微小,我的傲 慢不至於帶來撼動世界的後果。儘管如此,我同樣是以自己 的方式,運用腦中知識去重組世界,滿足自己追逐權力的慾 望。我為生命帶來扭曲與混亂,而不是把生命視為神的賜 予,善加愛護。 接近三十歲那幾年,在我對自己大腦的威力還很自豪的
這本書從來沒出版過—但我想應該不是因為那本書內容有 問題,而是因為我沒有把那些有問題的內容包裝得夠好,好 到能拿去賣)。那本書的主題或許太過遙遠、抽象,但請容 我解釋,我想指出那些主題如何形塑受過教育的人運用知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11
011 第一章/求知便是去愛
時候,我寫過一本書,談我們如何認識周遭世界(感謝神,
2015/7/28 下午 04:47:24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012
識、過日子的方式。 我在那本書主張,當我們試圖理解這世界,對周遭的混 沌賦予解釋,便是知識出現的時刻。我在書裡提到,世界展 現在我們面前的,不過是一大團雜亂的感官印象—色彩、 味道、氣息、肌理、重量、高度、長度。為了理解這團混 亂,我們用概念去組織印象,用理論去組織概念。這些我們 用大腦建構出來的知識是否為真,就看它們是否與資料相 符,是否有助於我們解決手邊的問題,不管是智性上或實務 上的。 我那本書不僅暗示世界本身沒有一定的型態或秩序,還 認為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只有放在和該理解相合的文化,才算 有效;出了這樣的文化,就失效了。基督徒和禪宗佛教徒、 科學家和藝術家,理解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樣,因為他們活在 不同的文化裡,要解決的是不同的問題。那麼,依照我的構 想,「知」就成了獨斷的過程,只受制於那人當時所處文化 的遊戲規則。 現在回想起來,就清楚看出我這有關「知」的理論,如 何塑造(或是摧毀)我對自己身分的理解、我和世界建立關 係的方式。多年來,我一直把思考看作一場棋局,我們做的 事就是把棋子挪來挪去,直到解決問題,把棋子擺成某種 「棋譜」,讓我能夠「贏棋」。在不同的背景,依照不同的規 則,「贏棋」有不同的意思。有好一陣子,我的背景都是學 校。在那樣的背景,贏棋的棋譜就是教授願意給我高分。能 讓我拿到「優」的,就是真理。等到我進入學術圈,這棋譜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12
2015/7/28 下午 04:47:24
變成是同儕的認可。能讓我在期刊上發表文章、在學院裡得 到教職、不時往上升等的,就是真理。等我離開學術圈,進 入社區營造的領域,真理的衡量標準又變成這真理是否能幫 我打贏手邊的政治鬥爭。我的道德倫理是投機的,視環境的 要求而定。這樣的道德倫理反映出我那本胎死腹中之書所說 的「知」的模式:人為操縱,只要有效就是「真理」。 後來,在紀錄片《原爆過後》裡,我又看到了同樣的倫 理、同樣的「知」的模式在運行。我也看到這樣的「知」和 生活所製造出來的暴力,投影在一個很大的銀幕上。這暴力 的各種層面,最後清楚展現在我的生活中。我和世界的關係 非常疏遠,這世界有許多部分,都淪為我棋盤上的小卒,其 價值端視它們是否能讓我贏棋。我試圖以自己的形象塑造世 界。有時候我成功了,只不過成果之甜美維持不了多久,因 為我用來塑造事物的形象是扭曲的自我,是役於物的自我; 有時候則是失敗,因為世界未必總是屈服於我。這時,我會 感到憤怒,甚至想要以更猛烈的暴力強逼世界就範。最後, 我愈來愈消沉、退縮、憤世嫉俗。畢竟,我認識世界、過活 的方式,是出於對權力的渴望,又缺乏愛的能力。除了這樣 的結果,我還能期待什麼呢?
份調查報告,顯示出像我這樣的情況,在美國的大學生是比 比皆是。 4 該報告揭露美國這群受到最好教育的年輕男女, 對於自己的國家和世界的未來,看法相當晦暗、悲觀。別的 不說,他們「擔憂經濟、污染、犯罪、道德、能源、核子戰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13
013 第一章/求知便是去愛
「卡內基委員會」(Carnegie Commission)最近公佈一
2015/7/28 下午 04:47:24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014
爭」。但是,他們卻樂觀地覺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他們 相信自己從教育獲得的知識—尤其這些知識能幫助他們進 入專業領域—可以在人人大難臨頭之餘,幫他們闢出一小 塊安全清淨的地方。他們就跟以前的我一樣,覺得就算身邊 的人都敗下陣來,自己還是可以「贏」。 那份研究報告以這樣的訪談作為典型的例證:
訪談人:未來十年,在美國的生活會更好還是更壞? 學生:在美國生活絕對會更壞。 訪談人:那就表示你對未來很悲觀囉? 學生:不,我很樂觀。 訪談人(驚訝貌):為什麼? 學生:因為我的在校成績很高,所以我一定會找到很好 的工作,賺很多錢,住很好的房子。5
這樣的研究結果,可以有幾種不同的解讀。精神科醫生 可能會說這樣的學生有精神分裂症,因為他們幻想並緊抓個 人幸福不放,視之為可以幫他們擋下外界憂懼的防護罩。人 文科學的老師則會把這樣的回答看作是就業取向稱霸的明 證—傳統的教育以培養學生清晰的思考和見識為目標,現 在則變成以就業為導向。但我從自身的經驗出發,覺得這些 學生不切實際的倫理觀念,反映的是他們從小到大在學校學 到的求知模式。他們學到的是,世界是有待操縱的客體,雖 然他們失去了我那一代的信心,相信世界可以任我們操縱,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14
2015/7/28 下午 04:47:24
但這些學生相信仍然有一小部分的世界可以任他們擺佈,滿 足他們的需求。 循著傳統思維,一般人應該會感歎,這些年輕人空有出 眾的學識,卻沒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不以自己的長才造 福世人。只是,話說回來,讓這些年輕人害怕、逃避的問 題,許多(尤其是核子威脅)都是和他們一樣有出眾學識的 前人,種下的惡果。卡內基研究的受訪對象,都是在「原 爆過後」成長的一代,這些年輕人都是那類「知」的犧牲 品。人類的驕傲和權力促成了那樣的「知」,也終結了那樣 的「知」。由於那也是塑造這些年輕學子的「知」,我們不得 不懷疑,今天那些不願遁世而選擇入世的人,會不會到頭來 反而害下一代也成了犧牲品? 「三位一體」計畫的科學家、卡內基調查的學生,還有 我自己—我們都被知識的傲慢所驅策,都以這樣的傲慢加 害一般大眾。這一點,姑且不論其他,就算是我的懺悔吧。 我想許多同樣受過良好教育的男男女女,對我的懺悔都感同 身受。不過,懺悔只是靈性生命的第一步,是我追尋教育靈 性的第一步。期待從這裡出發,能夠開創不同的「知」,有 助於為世界帶來醫治,而非傷害。我們祈求恩典和盼望之
有的知識,也會反過來支配我們。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15
015 第一章/求知便是去愛
餘,也應該對我們擁有的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因為我們擁
2015/7/28 下午 04:47:25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016
知識的起點和終點 近年來,知識的終點一直是許多人熱烈討論、擔憂的題 目。我們這世紀歡慶著人腦的巨大力量,沉醉於科學既深且 廣的進展。但到如今,大家也開始納悶,這樣的知識到底會 把我們帶到何方?大家開始擔心科技為生態帶來的後果,擔 心應用社會科學操縱人類行為的力量,擔心基因工程將步向 扭曲的道路,更擔心核子物理會變成帶來毀滅的工具。人類 的知識—人、獸之所以有別,正是因為知識—是否為我 們創造了一個世界,一個相較於自然世界,有著更少的人 性、更多的獸性的世界? 這問題迫在眉睫,回應這問題的相關證明也教人坐立難 安。然而,除非我們開始探討知識的起源以及終點,這問題 無法被真正處理。人類的知識到底從何而來?終極的源頭是 什麼?人類求知的慾望湧自何處? 我們一直忽略知識的源頭,因為我們以為知識的起源 (也就是「事實」)是中性的。大家都說,事實就是事實,我 們既沒辦法改變事實,也沒辦法不蒐集事實。人們認為問題 的癥結不在於知識是怎麼來的,而在於我們如何應用這些中 性的事實。我們認為知識本身沒有感情、沒有目的,所以我 們指揮知識走向的策略,就是把事實以倫理和道德圈住,好 控制運用知識的人(例如工程師、企業家、政客)的感情和 目的。這也是現今學校的做法,在灌輸事實的標準正餐外, 偶爾加一些關於「價值」的副食,作為課程的點綴。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16
2015/7/28 下午 04:47:25
但我現在發現,知識本身就內含道德,知識的起源並非 中性,而是起自人類靈魂內蘊的感情。我們的知識會依著那 感情,沿著某一條特定路線,朝目的地前進。打從知識在我 們靈魂內產生的那一刻,就有了一定的軌道、一定的目標。 一旦知識從源頭射出,這條彈道就很難再被倫理道德改變。 核彈在我們這時代,成了人類知識有多凶險的不祥象徵,因 此「彈道」和「目標」便成了十分貼切的意象。我們若是擔 心人類的知識循著怎樣的彈道飛行,最後又會射中什麼目 標,我們最好回頭看發射台,處理為彈頭注入燃料、劃定軌 道的人性感情。 由歷史可知,人類的知識應該有兩大源頭,這兩大源頭 在《原爆過後》裡表露無遺。一是好奇心,另一是控制慾。 一個源頭湧現的是純粹、思辨性的知識,知識本身便是目 的;另一個湧現的是應用科學,知識只是通往實際應用的手 段。 人類是求知的動物,永遠想要探索事物的內在,挖掘隱 含的祕密。人類的好奇心一旦遇到密封的盒子,便被激起, 想要知道盒子裡放了什麼;一旦把盒子的內容物拿出,便想 連內容物也一併拆解,直拆到最小分子為止。人類也是一見
境、控制彼此、控制自己。由於人類打開的盒子,內藏許多 重大奧祕,讓人類能夠大幅提高對生命的控制,於是好奇心 和控制慾就此結合,成為人類求知背後最大的感情動機。 好奇心有時候是會要人命的,而人類的控制慾又會把這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17
017 第一章/求知便是去愛
權力便難割捨的動物,所以,人類需要知識,以便控制環
2015/7/28 下午 04:47:25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018
毀滅的力量放在不大可靠的手中,這就難怪知識若是從這樣 的發射台射出去,將會朝向很可怕的目標,連「尊重生命」 這般基本的道德價值,也無法分毫改變這軌道。好奇心是不 問是非的,是對知識的渴求,除了這渴求,容不下其他指 引。至於控制慾,不過是「權力慾」的代稱。這樣的感情名 聲不佳,不僅因其不問是非,也因其容易敗壞。好奇心和控 制慾若真是人類求知的最大動機,那麼,由此產生的知識, 到頭來一定將會人類帶向死亡,而非生命。 不過,人類也不是沒有另一類型的知識可供運用。這一 類的知識起自不同的感情,朝著不同的目標前進。這一類知 識內含的完備知識和理論,不輸我們現有的知識,但因為這 一類知識源自更真實的感情,因此,會走向更真實的目的。 這類知識不是出自好奇心,也無關控制慾,而是出自憐憫, 或說是愛。這樣的源頭沒有在人類的知識傳統得到褒揚;對 它表示歡迎的,是人類的靈性傳統。 以愛為源頭的知識,其目標是讓破碎的自我和世界得以 重整和重建。從憐憫中孕育而出的知識,目的不在利用、操 縱受造界,而在達成世界本身的和解。當心靈向外付出愛, 由憐憫驅策的理智便向外尋求知識。這樣,「求知」便等於 「去愛」,等於進入他者的現實、擁抱他者的現實,同時也讓 他者進入我們的現實、擁抱我們的現實。在這樣的模式裡, 我們是群體中的一員,我們以這樣的身分求知,也為他人所 知。求知的同時,我們等於在重新繫上群體的紐帶。 但是,我們這靈性傳統並非只是主張求知應該要從愛開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18
2015/7/28 下午 04:47:25
始— 雖然確實應該如此,不過那樣的主張只不過是個勸 誡,拿「應該」窮追猛打,徒勞地想要改變知識的軌道。我 們的靈性傳統提出的主張更深、更真實:知識的源頭就是 愛。人類求知慾最深的活水源頭,便是渴望重建創世之初充 滿生機的群體。 我們用來分化並征服受造界的心智,起初並不是為了這 樣的目的而賜給我們。我們的心智是要意識到現實在本質上 的群體性,以「求知」便是「去愛」,克服分化和疏離,以 智性向外探求,確認並更新生命的紐帶。現代知識的失敗, 主要還不是在倫理上,不是敗在我們如何運用知識,而是敗 在我們如何求知。人類未能體認到「知」有更深的源頭和感 情,未能向內探求這樣的源頭和感情,未能讓愛注入我們以 知識創造出來的關係—和自己、和彼此、和一切有生命、 無生命的全體的關係。 所謂「去愛」,不是溫吞、濫情的德行,不是曖昧的浪 漫感覺。我們靈性傳統所說的「愛」,是指「嚴厲的愛」, 是現實的結締組織—我們逃避,因為害怕這樣的愛會對我 們的生命有所求。好奇心加控制慾創造出來的知識,讓人們 漸行漸遠,也讓人類和世界的隔閡愈來愈大;這樣,世人便
是,源於愛的知識,卻會把我們帶入生命的大網,以憐憫包 住知者和所知,交織於艱鉅的責任和蛻變的喜樂的紐帶中; 這樣的愛,呼喚我們參與其中、彼此相依、彼此承擔。 「有所行動的愛,是很嚴酷、很怕人的」譯註 1,杜斯妥也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19
019 第一章/求知便是去愛
能將所知當作玩物,依我們自訂的利己規則來進行遊戲。但
2015/7/28 下午 04:47:25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020
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i, 1821-1881)曾這樣說。愛的確 可能如此。從愛湧現的知識,很可能要我們為了我們所知而 做出改變,甚至是犧牲。有好奇心、有控制慾,都不難。去 愛,那就難了。但是,我們若真想要以知識重新黏合支離破 碎的世界,就要去探求這深層的感情。我們必須從我們的靈 性傳統,重拾「求知即是去愛」的模範和方法。 「模範和方法」聽起來很抽象,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 卻有十分具體的形式。這些「模範和方法」就體現在我們體 制的教育方式,體現在我們所接觸到的一切正式和非正式的 教育。《原爆過後》呈現的駭人情景,是我自己原本的思考 方式;卡內基調查報告裡大學生扭曲的世界觀,都是我們教 導、學習的「利用型知識」所製造出來的部分產物。我們學 習知識的地方,如何同時成為學習愛的地方?我們今天的教 育應該如何進行,好讓未來充滿憐憫而非戰爭?我相信可以 找到一些答案,只要我們努力恢復知、教、學的靈性磐石。
常懷禱告的教育 一旦走上建立「教育的靈性」之途,就會知道遍地荊 棘,招來各種反抗、扭曲和誤解。一般人認為教育要處理的 是科學和市場的具體現實,靈性處理的則是不可見的世界 (甚至連這種世界存在與否都難以確定)。由於許多學校都是 公立的,而政府依法不得限定其公民的宗教信仰,因此培養 靈命就被認為是家庭和教會的事。結果,試圖在教育的領域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20
2015/7/28 下午 04:47:25
重建靈性磐石,就好像一頭撞上一堵高牆,高牆的兩邊是聖 與俗、私和公、教會與國家。 所以,本書最大的挑戰(也是最大的諷刺),可以用這 個在美國一直持續的爭論來當註腳:學校是否開放禱告?當 今有許多人渴望「宗教精神」可以重返校園,所以對立法機 構施壓,希望立法准許在課堂上出聲禱告。不過,我倒是沒 辦法加入他們。在課堂上開口禱告需要有共識,但這共識在 我們這多元化的社會是不存在的;而且如果禱告的用語模 糊,讓人人都可以說阿們,那麼依我的標準,這根本不算禱 告。 這樣的禱告我實在無法支持,因為我對於主張這做法的 人自詡可以解決的問題,有著很深的關懷。我們的文化有一 大害,而這一大害的根源,便是我們硬是要把可見的世界和 支撐並賦予這世界生命的力量,強行分開。如此一分為二, 不僅限縮了生命,也堵住醫治、盼望、整全的源頭。以敬虔 的禱告作為進入傳統教育的前奏,並不能讓我們滿足;我們 必須以愛的力量,改變所教導的知識、改變教與學的方式。 所以,我雖然反對立法准許在課堂上開口禱告,卻要呼 籲大家開創新的求知和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由始至終常懷禱
禱告有一面指的是我們有能力進入生命的浩瀚群體,在 那裡,自我和他者、人和非人、可見和不可見,縱橫交織。 我們可以用感官分辨、用理智拆解,但我們的禱告確認並重 建生命的合一。在禱告中,我們不再把自己和他人、和世界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21
021 第一章/求知便是去愛
告。我這裡說的禱告是什麼意思?我的意思是:建立聯繫。
2015/7/28 下午 04:47:25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022
劃分開,視之為滿足自我需求的客體;反之,我們在禱告中 向外建立聯繫,讓自己去感受彼此「相依」和「分擔」的牽 引,藉著認識到聯繫一切的超越性核心,而投身其中,找到 自己的一席之地。 禱告另有一面指的是打開自我,在我們自己向外探求, 靠近那聯繫整個群體的核心時,那核心也朝我們靠近。在我 們朝現實的中心走過去時,現實也往我們的中心走來。在我 們尋回生命的整全時,生命也將我們攬到自己原初的整全 裡。在禱告中,我們不僅呼喚著萬物核心裡的愛,也傾聽萬 物核心裡的愛向我們呼喚,呼喚我們走出隔絕孤立、走出自 我中心,進入群體和憐憫。在禱告中,我們會開始理解,我 們不僅求知於世界,也為世界所知。 說到這裡,就提到了靈性體驗最核心的體悟:那個創造 我們、支持著我們的愛,對我們知之甚詳、甚深,知道我們 是受造群體的一份子,這個群體倚靠我們,我們也倚靠這個 群體。這樣的愛,知道我們的限度,也知道我們的潛力;知 道我們為惡的能力,也知道我們行善的能力,知道我們會依 著自利的劣根性,利用群體一逞私慾。然而,愛之所以為 愛,就在於愛不會侷限或擺佈我們;愛賜給我們恆久的恩 典,賜給我們自覺和接納,讓我們得到自由,活在更大的愛 裡。 在禱告中,我們敞開胸懷,任由愛來認識我們,並接受 那帶來自由和救贖、關乎我們自己的知識。在禱告中,我們 學會以同樣的愛去認識別人、認識世界。沉浸在禱告中的理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22
2015/7/28 下午 04:47:25
智,不再以分裂和征服、擺佈和控制為思考的目的;思考變 成去愛、去體認世人都有共通的紐帶,並在受造群體中找到 各自的本分。 多瑪斯•牟敦一樣關心教育裡愛的問題,他曾寫道: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告訴學生如何和他的世界建立關係, 同時又能夠確實、自發地為自己勾勒生命的輪廓—而不是 強行要學生套用世界預設好的輪廓,更不是拿獨斷的個體輪 廓,硬套在學生身上。」 6 牟敦這一席話,在我們世俗、人 文的傳統有強烈的共鳴,這傳統以自我和世界為教育的重要 科目,以自由和真理為教育的重大目標。不過,不帶著禱告 的教育、不以超越性為重心的教育,無法為自我和世界創造 出確實且自發性的關係。這樣的教育,反而會害自我和世界 將彼此禁錮在預設好的輪廓裡;而這樣的輪廓,既沒有自 由,也不帶真理。 教育一旦把自我和世界從二者的超越性泉源阻隔開,自 我和世界就會陷在無止盡的權力鬥爭,一心想要以自身的形 象去塑造對方。自我和世界若不肯敞開自己被愛認識,其自 我形象便會受到扭曲,而權力鬥爭的結果向來都是自由和真 理的反面。這樣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要不就是將自己內在
自我以投射的方式創造世界。舉例而言,世界的暴力有 一大部分是我們在自身發現的暴力的外在體現,也就是將內 在的惡魔投射到外界,希望藉此除掉惡魔。我們協助創造外 在的敵人(不管是俄國人、亞洲人、黑人,還是白人新教徒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23
023 第一章/求知便是去愛
的扭曲強行套在世界之上,要不就是任由世界去扭曲他們。
2015/7/28 下午 04:47:25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
024
當權者),為的是轉移自己對內在敵人的注意力,因為內在 的敵人動不動就彷彿要擊敗我們。我們的自我還以更隱晦的 方式,強行要把世界套在我們所知的限度裡。我們若只知道 自己的感官和邏輯限度之內的事,現實也就被我們化約在這 麼狹隘的界限裡。 世界則是以制約的手法塑造我們,而這套制約正是教育 所執迷的。若以世界為「物理─化學系統」,世界就把我們 塑造成被肉體的需求和慾望主宰的生物;若以世界為政治體 系,世界就把我們打造成權力的剝削者或受害者;若以世界 為思想體系,世界就把我們變成純粹的心智。教育看待世界 的方式,包括以上三者,而且不只如此,還會將世界打散 成零碎的片段,美其名為「學科」,而且絲毫沒有整合的意 思,以致我們最後所了解的自己,跟支離破碎的世界一樣, 缺乏連貫。 所以,惟有超越自我、超越世界,我們才有辦法找到牟 敦說的確實、自發、真理和自由。只要我們還禁錮在自我和 世界的封閉邏輯裡,讓自我和世界在追尋權力的路上纏鬥不 休,我們就沒有多少選擇:要不成為世界的主宰,要不被世 界宰制。不過,我們若是透過從禱告觸及的生命泉源,去認 識自我和世界—也於禱告中願意讓自己被認識—我們就 能脫離主宰/宰制的循環,自由地去愛世界、愛彼此、愛自 己。以超越性為中心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會有能力看穿表 象,看到生命潛藏的現實—超越事實,進入真理;超越自 利,進入憐憫;超越衰頹的體力和惱人的絕望,進入讓受造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24
2015/7/28 下午 04:47:25
群體獲得更新所需的愛。 在此,我們特別要避開流俗常說的「超脫」,一般都將 「超脫」想作是向上、向外逃避自我和世界的現實。其實相 反,這裡說的超越是要進入世界,把愛的精神大口吸進我們 存在的核心;這還真是名副其實的「啟發靈性」,讓我們可 以用前所未見的信任和盼望,看待自我和世界。所以,要經 歷超越,的確要有離開—但不是離開自我和世界,而是離 開自我和世界深陷的重重鏡廳,在其中,自我和世界不斷彼 此映照、彼此限定。禱告帶我們出走—不是走出自我和世 界,而是走出自我和世界構築起來的封閉、循環邏輯。 我們的教育和知識,若是完全且徹底地常懷禱告的心, 就可以掀起一股反向的巨流,擊退我們這個有「良好教育」 的社會四處橫流的犬儒和暴力。在超越中得到模塑,自然科 學的知識就比較不容易轉化成摧毀地球生態的設備;社會科 學的見識也比較不容易轉化成社會和政治的操縱手段,打擊 世人的互信;人文研究也比較不會滋養文化勢利眼,鄙視通 俗文化。本於超越性的教育,為我們開啟的是憐憫、是共同 創造的偉大工程。
講到這裡,我說的「靈性」都還是廣義的用法。不過, 現在我必須講得更明確。所謂「廣義的靈性」,根本就不成 立。每一靈性追求,都會受到特定文獻、做法、群體的引
Q455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CS6)--217頁.indd 25
025 第一章/求知便是去愛
面對面求知
2015/7/28 下午 04: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