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勝過恐懼:進入親密、豐盛、狂喜的生命

Page 1


p3-11.indd 9

目 錄 contents 總序

/009

致謝

/013

引言:從住在恐懼裡到住在愛裡

第一部: 親密 前言

親密與愛

/037

/045

親密與合一

/057

/069

第二部: 豐盛 前言

/031

/033

親密與恐懼

結語

/017

/071

/073

豐盛與恐懼

/075

2016/1/11 上午11:22


p3-11.indd 10

豐盛與愛

/087

豐盛與宣教 結語

/101

/109

第三部: 狂喜 /111 前言

/113

狂喜與恐懼 狂喜與愛

/119

/131

狂喜與世界新秩序 結語

/145

/161

總結

/163

生命的印記

/165

最後的禱告

/171

2016/1/11 上午11:22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12

2016/1/11 上午 11:19:33


引言: 從住在恐懼裡到住在愛裡

我們的內心充滿恐懼。我認識愈多人,或 是愈深地認識人,就愈被恐懼的負面力量淹 沒。恐懼似乎已經侵入我們的每一個部分,我 們甚至不再知道沒有恐懼的生命是什麼模樣。 總有什麼讓我們感到恐懼:在內心或身旁、在 近處或遠處、看得見的或看不見的、對自己、 對別人,或是對神。似乎沒有哪一刻能使我們 全然免於恐懼。當我們思考、說話、行動或回 應,恐懼彷彿總是尾隨在後:那是一股我們無 法擺脫,卻又無所不在的力量。無論我們是否 覺察到,恐懼通常會滲透我們的內心深處,掌 控我們大部分的選擇和決定。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17

引言: 從住在恐懼裡到住在愛裡 ▎017

2016/1/11 上午 11:19:33


一般而言,恐懼會透過很細微的方式讓我 們受苦,並且掌控我們。恐懼會使我們感覺沮 喪及憤怒、憂鬱和絕望、受到黑暗的壟罩,認 為自己與毀滅和死亡靠近。恐懼可以變得令人 無法忍受,迫使我們願意做任何事來擺脫 它—甚至是了結自己的生命。恐懼通常就像 一位殘酷的暴君那樣侵吞我們的財產,並且逼 迫我們與它同住。事實上,二十世紀大部分的 人幾乎時刻都住在恐懼裡。恐懼已經變成我們 四處可見的安身之處,以及作決定和計畫生活 的依據。 但是,為什麼我們會如此害怕?為什麼很 難找到不害怕的人?如果恐懼對某人毫無作 用,還會有這麼多的恐懼嗎?自從我發現自己 和別人心裡有著緊抓不放的恐懼,腦袋就不斷 冒出這些問題。漸漸地,我開始明白一項單純 的事實:我所恐懼的事物,在我之上擁有一股 強大的力量。那些讓我害怕的人,通常也能使

愛 勝 過 恐 懼 ▎018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18

2016/1/11 上午 11:19:33


我做出他們想要我做的事。雖然人們感到害怕 的原因都不盡相同,但我認為我們要特別觀察 權力(power)和恐懼之間緊密的關聯。許多 權力之所以能夠行使,乃是藉由將恐懼灌注在 他人心裡,並且持續讓對方感到害怕。世界上 有太多感到害怕的小孩、學生、病患、員工、 家長、神職人員及信徒;他們的背後,幾乎都 有一個令人畏懼的人物隨時在掌控他們:父 親、老師、醫生、老闆、主教、教會,或是 神。對那些想要控制我們的人來說,恐懼是他 們手中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只要我們被困在恐 懼裡面,就會被迫行動、說話,甚至思考,如 同奴隸一般。 這個世界的日常歷程—就是那些占滿報 紙版面和新聞節目的議題與事件—是一份充 滿恐懼和權力的行事曆。看到這樣的歷程輕而 易舉地成為我們的行事曆,真是令人感到驚訝 和害怕!我們在乎、擔心、思考、預備自己、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19

引言:從住在恐懼裡到住在愛裡 ▎019

2016/1/11 上午 11:19:34


付出時間和精力投入的人事物,大部分都是受 到這個世界的影響而決定的,而這個世界誘使 我們接受各式各樣令人害怕的問題。看看我們 想到的一堆「如果」的問題: 「如果我沒有找 到另一半,沒有房子、工作、朋友、贊助者, 我該怎麼辦?如果他們炒我魷魚、如果我生 病、如果發生意外、如果我失去朋友、如果我 的婚姻失敗、如果戰爭爆發,我該怎麼辦?如 果明天天氣不好、公車司機罷工,或是發生大 地震呢?如果有人偷了我的錢、闖進我家、強 暴我的女兒,或殺了我,我該怎麼辦?」接 著,我們來聽聽一堆「如何」的問題: 「我如 何在這樣敗壞至極的世界裡養育孩子?我如何 避免另一次衝突、另一場戰爭或是核彈大屠 殺?我如何讓俄國人離我遠一點?我如何像個 大人般成功地獨當一面?我如何在鄰居面前維 持好名聲?我該如何上天堂?」 這一大串令人擔心憂慮的問題包圍了我

愛 勝 過 恐 懼 ▎020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20

2016/1/11 上午 11:19:34


們,開始左右我們日常許多(或至少大部分) 的決定。顯而易見,拋出這些可怕的問題,並 使我們糾結在其中的人,擁有很真實的權力來 控制我們。因為在他們的問題之下隱藏著威 脅:如果不聽從他們的指示,我們最擔心害怕 的事情就會發生。一旦我們將這些問題轉變成 自己的問題,並且認為自己必須為這些問題找 出答案,那麼我們就更加深深地居住在恐懼 裡。當我們思想自己在教育、政治、信仰,甚 至是社交生活上花了多少力氣,只為了尋找答 案來回應那些因著恐懼而生成的問題時,就不 難理解為什麼愛的信息很難傳入我們的耳裡。 令人恐懼的問題,絕不會帶出充滿愛的答 案;每一個充滿恐懼的問題底下,都隱藏著其 他更多令人害怕的問題。一旦我決定必須等到 自己有能力供應孩子接受大學教育才生兒育 女,我就會被更多令人憂慮的問題給困住,包 括工作、居住環境、結交的朋友等等。一旦我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21

引言:從住在恐懼裡到住在愛裡 ▎021

2016/1/11 上午 11:19:34


相信俄國人是我們國家安全的首要威脅,接著 就會冒出更多關於軍事、經濟、外交事務等令 人害怕的問題。一旦我相信神要揪出我做了哪 些壞事,複雜的道德標準就開始盤據心頭。一 旦我認為必須結交有權有勢的朋友才會快樂, 我就會一頭栽入那種不時引人焦慮的社交生 活。由此可見,恐懼只會帶來更深的恐懼,恐 懼從不會生出愛。 既然如此,我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其本質 就和其答案一樣至關重要。哪些問題左右著我 們的生活?哪些問題是我們自己真正想問的? 哪些問題值得我們全神貫注、委身投入?提出 對的問題,就和找到對的答案一樣重要。

d 仔細閱讀福音書,你會發現耶穌很少接受 別人對祂拋出的問題。祂表明這些問題乃是出 於恐懼。 「天國裡誰是最大的?如果我的弟兄得

愛 勝 過 恐 懼 ▎022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22

2016/1/11 上午 11:19:34


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人無論什麼緣故都 可以休妻嗎?你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當復 活的時候,因為那七個人都娶過她,她是他們 當中哪一個的妻子呢?你是猶太人的王嗎?主 啊,那時候就要到了嗎?主啊,祢復興以色列 國就在這時候嗎?」耶穌沒有直接回答這些問 題,只是溫柔地把問題擱在一旁。這些問題都 是出自錯誤的擔憂,好比名聲、影響力、權力 和掌控權,而不是出自於神。因此,耶穌總是 藉著回答來轉變問題。祂將問題改換更新— 讓那些問題成為值得祂回答的問題。

d 儘管我們認為自己是耶穌的跟隨者,這個 世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恐懼問題,仍然一再引 誘著我們。我們不知不覺變成焦慮、緊張又擔 心的人,陷入攸關生存的問題當中:個人的生 存,家人、朋友、同事的生存,教會、國家、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23

引言:從住在恐懼裡到住在愛裡 ▎023

2016/1/11 上午 11:19:34


世界的生存。一旦這些攸關生存的恐懼性問 題,成為指引我們生命的問題時,我們就很容 易拒絕由愛而生的話語,將它們看作是不切實 際、浪漫、多愁善感、宗教性或毫無用處的。 倘若愛成為恐懼的替代方案,我們會說: 「是 的,是的,那聽起來很美好,但是……。」 「但 是」這個字顯出我們是如何深受這世界的支 配。這個世界認為基督徒太過天真,進而提出 許多「實際的」問題: 「是的,但是如果你老 了,沒有人來照顧你?是的,但是如果你失業 了,沒錢養活自己和家人?是的,但是倘若數 百萬以上的難民進入我們的國家,打亂我們長 久以來的生活模式?是的,但是如果古巴人和 俄國人在中美洲的勢力大增,開始在我們美國 的後院製造飛彈?」 我們在提出這些「實際的」問題時,也會 反映出一種憤世嫉俗的精神:「那些有關和 平、饒恕、和好、新生命的詞彙都很棒,但我

愛 勝 過 恐 懼 ▎024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24

2016/1/11 上午 11:19:34


們不能忽視實際發生的事。這些事情要求我們 拒絕別人和我們玩樂、被冒犯時就要報復、隨 時準備好面對戰爭,並且絕對不讓任何人奪走 我們用心為自己建立的美好生活。」但是,就 算我們一直借用與愛相關的詞彙,繼續對住在 愛裡抱持著一份含糊的渴望,一旦這些所謂 「實際發生的事」開始支配我們的生活,我們 還是再度回到了恐懼裡。 本書是以「愛勝過恐懼」這份信念寫成 的,即使常常讀起來彷彿事實是倒過來才對。 聖徒約翰在他的第一封書信寫道:「愛既完 全,就把懼怕除去」 。我希望藉由此書探尋這 完滿之愛的印記,並且找到跟隨這些印記的道 路,我也希望能展現一場屬靈遷移的可能性: 從住在恐懼裡,到住在愛裡。 但是,在這個充斥恐懼的世界裡,我們真 的有可能住在愛裡,並且聽見那位充滿愛的神 所提出的問題嗎?還是我們已經太習慣住在恐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25

引言:從住在恐懼裡到住在愛裡 ▎025

2016/1/11 上午 11:19:34


懼裡,早就聽不見那個告訴我們「不要怕」的 聲音?這個一再訴說、安定人心的聲音,正是 我們最需要聽見的聲音:「不要怕,不要恐 懼。」當神差派天使加百列在聖殿裡向撒迦利 亞顯現,告訴他妻子伊利莎白將要生一個兒子 時,撒迦利亞聽見了這聲音;當這位天使進入 馬利亞在拿撒勒城的家裡,宣告她將懷孕生 子,並要為孩子取名為耶穌時,馬利亞也聽見 了這個聲音;一群婦女來到耶穌的墳前,看見 石頭被滾到一旁時,她們也聽見了這個聲音。 「不要害怕,不要害怕,不要害怕。」藉著神 的使者—天使或聖徒,這個聲音傳遍了整個 人類歷史;也正是這個聲音宣告了一個全新的 生命,一個住在愛裡、住在主裡的生命。 為什麼不再有理由懼怕呢?當耶穌在海上 行走、接近一群害怕的門徒時,祂親自給了一 個簡潔有力的答案:「是我,不要怕」(約六 20) 。住在愛裡,就是與基督同住一起,在那

愛 勝 過 恐 懼 ▎026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26

2016/1/11 上午 11:19:34


裡我們可以透過神的眼光思考、說話、行 動—撇開充滿恐懼的屬世眼光。住在愛裡, 那份充滿愛的聲音持續向我們發出呼喚: 「不 要害怕……來跟從我……看我居住的地方…… 你們要去,傳揚福音……天國近了……在我父 的家裡有許多住處,來吧……來承受那創世以 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 充滿愛的家並非只是一個來世的狀態,也 不只是座落在遠方的天堂。在這令人不安的世 界中,耶穌就為我們預備了一個愛的住處。 那麼,有哪些印記可以讓我們認識愛之 家?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漸漸克服恐懼, 並且讓愛成為我們的指引?本書接下來的內容 將以三個詞來回答這些問題:親密(intimacy) 、 豐盛(fecundity) 、狂喜(ecstasy) 。這三個詞 是尚.范尼雲給我的,他是「方舟團體」 (法 文原文 l’Arche,中譯為「方舟」 )的創辦人, 那是一個專為身心障礙者成立的團體,如今已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27

引言:從住在恐懼裡到住在愛裡 ▎027

2016/1/11 上午 11:19:34


遍布全球。 我之前從沒見過范尼雲,但我們透過共同 的朋友而互有聯繫。有一天,范尼雲打電話給 我: 「我和方舟團體的一些助理打算辦一場小 型五旬節退修會,你想來嗎?」之後又邊笑邊 加上一句: 「來到這裡,你連一個字都不需要 說!」我飛到芝加哥,參加了那場退修會。雖 然那是我們第一次碰面,范尼雲和我卻幾乎沒 聊到什麼。就在一片靜默中,他給了我這三個 詞,也就是本書寫作的主題。他提到這些詞 時,比較像是輕描淡寫般地述說,而非鄭重聲 明。他說: 「當我和身心障礙者一起工作,我 發現所有人—不論條件如何,都被呼召要進 入親密、豐盛和狂喜。」一開始,這些概念聽 起來不過是很美、也很好記的幾個詞;但是過 了好一陣子,當我讀到耶穌告別門徒時所說的 話,我驚訝地發現耶穌所說的住在愛裡的生 命,就是一個充滿親密、豐盛和狂喜的生命。

愛 勝 過 恐 懼 ▎028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28

2016/1/11 上午 11:19:34


當耶穌說自己是葡萄樹,祂的門徒是枝 子,祂說: 「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 們裡面」 (約十五 4) 。祂邀請我們進入親密關 係。接著耶穌又說: 「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 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 (約十五 5) ;祂 對我們發出豐盛的呼召。最後,當耶穌說: 「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 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約十五 11)祂向我們應許狂喜。我愈加思想 約翰福音,愈能明白這三個主題的重要性。自 從范尼雲讓我注意到這三個主題之後,我就將 它們視為串起整卷約翰福音的金線。 在我和范尼雲首次簡短交談過後,發生了 許多事,一段真實的友誼開始發展,方舟團體 也在我的生命中成為愈來愈重要的一部分。范 尼雲住在法國特魯斯里─布雷爾的方舟團體, 我到那裡拜訪了幾次,後來受邀和他們同住一 年。一九八五年八月,我住進方舟團體,這次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29

引言:從住在恐懼裡到住在愛裡 ▎029

2016/1/11 上午 11:19:34


的停留駐足也讓我有時間寫下這本書。因此, 這些對於屬靈生命的反思,主要是受到方舟團 體的激勵,其中所提及的故事、見證和實例, 大多數也是源自於這個團體。 我盼望這些關於親密、豐盛和狂喜的內 容,可以讓大家看見住在愛裡的生命樣式,並 且點燃住在愛中的渴望。

愛 勝 過 恐 懼 ▎030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30

2016/1/11 上午 11:19:34


部名頁.indd 1

第ㄧ部

親密

2016/1/11 上午11:42


部名頁.indd 5

2016/1/11 上午11:42


前言

當耶穌說: 「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 在你們裡面」 (Make your home in me as I make mine in you) ,祂給了我們一個親密的地方, 像「家」一樣讓我們可以真的住在裡面。在家 裡,我們無須害怕,可以放下自我武裝、自由 釋放,不用憂慮、不用神經緊張、不用背負壓 力。在家裡,我們可以大哭、大笑、擁抱、跳 舞、睡個長覺、作個美夢、吃飯、閱讀、玩 樂、看爐火、聽音樂、陪伴朋友。家是讓我們 可以休息,並且得到醫治的地方。 「家」這個 字,把許多感覺和情緒編織成一個畫面,一間 讓人喜歡住在裡面的家—充滿愛的家。 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有好幾百萬的人是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33

Part1

前言 ▎033

2016/1/11 上午 11:19:34


沒有家的。有些人沒有家,是因為他們的內心 充滿痛苦;有些人沒有家,是因為他們被自己 的家鄉、國家驅逐。在監獄、精神病院、難民 營、隱沒於大城市的窄小公寓、安養院和臨時 收容所裡,我們都能瞥見許多人在這個世代無 家可歸。

d 然而,我們同時看見,「無家可歸」也會發 生在生活沒有那麼戲劇性的人身上。我在大學 教書時,有許多來自不同州、不同國家的學 生,我驚訝地發現他們竟是如此孤單。幾年的 大學生活中,他們住在小小的房間裡,四周都 是陌生人,家人和朋友都在遙遠的一方。他們 的生活沒什麼隱私,更別提有什麼共同的群 體。他們大部分和孩童或長者們沒有交集,很 少人加入一個開放的社區群體,或屬於某個信 仰支持團體,而且其中只有少數幾人認識一些

愛 勝 過 恐 懼 ▎034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34

2016/1/11 上午 11:19:34


家庭,歡迎他們隨時拜訪,並且給他們感覺像 是回到家一般。我不斷思考這個情況,有好幾 千名年輕人正過著這樣「正常」的生活;但 是,當我更進一步檢視,便不難了解為什麼會 有這麼多人覺得找不到根,甚至迷失了方向。

d 也許再沒有其他比「無家可歸」這四個 字,更能貼切概述這世代所受的痛苦了。這四 個字表明了我們最深切、最痛苦的處境—沒 有歸屬感,沒有一個地方讓我們感覺安全,接 受關心、保護和愛。 一個家所擁有的首要特質就是親密。當我 們說「我在這裡覺得不自在(I do not feel at home here) 」時,是在表達一股無法達致親密 的不安。當我們說「我真想回家」 ,是在表達 自己需要一個有歸屬感的親密之地。儘管許多 人因著家庭衝突而感到痛苦、許多的情緒煎熬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35

Part1

前言 ▎035

2016/1/11 上午 11:19:34


源自於家庭,加上「破碎的家庭」逐漸成為犯 罪和疾病的歸咎主因,「家」這個字依然帶有 一股溫暖的愛,仍是最能喚起幸福象徵的其中 一個字。基督教信仰甚至呼召我們體驗生命如 同「走往回家的路」 ,體驗死亡如同「最終回 到了家」 。在林布蘭(Rembrandt)的畫作《浪 子回頭》 (the Prodigal Son)中,我們便能看 見這份信仰的動態表現。年邁的父親給予筋疲 力竭的兒子一個滿懷愛的擁抱,這個擁抱也代 表我們對一個永存且親密的家,所抱持的至深 渴望。 在深入探討為何親密是住在愛裡的第一步 之前,我會先談論恐懼如何阻擋親密的發展, 接著詳細討論親密與愛兩者之間的關係,最後 我會談到親密的另一面—合一。

愛 勝 過 恐 懼 ▎036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36

2016/1/11 上午 11:19:35


親密與恐懼

恐懼是親密的大敵。恐懼使我們互相遠 離,或是緊抓著彼此,卻又無法創造真實的親 密。當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被捉,門徒極其害 怕,全都「離開他逃走了」 (太二十六 56) 。耶 穌被釘十字架後,門徒全擠在一間大門緊閉的 房間裡,「因為怕猶太人」 (約二十 19) 。恐懼 使我們互相遠離,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 或是接近彼此到一個「安全的」緊密程度,但 恐懼並沒有為真正的親密創造任何空間。恐懼 無法創造出家。恐懼迫使我們獨自居住,或是 住在一頂保護傘下,卻讓我們無法建立親密的 家。恐懼只會帶來更疏遠的距離,或更令人窒 息的親近,兩者都會阻礙親密的發展。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37

Part1

親密與恐懼 ▎037

2016/1/11 上午 11:19:35


d 我也有許多和令我恐懼的人相處的經驗。 我通常會避開他們:離家、搬到一個不會引人 注意的角落,或用平淡、含糊的語句表達自 己。有時我會製造虛假的親密感,和他們聊天 聊得很久、對他們說的笑話誇張大笑,或是立 即點頭同意他們的想法。不論我讓距離變得太 遠或太近,內心總是感到缺乏自由,並且對他 們施加在我身上的權力感到憤恨。

d 因恐懼而生的距離和親近,在我們周遭的 生活環境裡更是顯而易見。監獄、精神病院、 難民營通常都設在遠離「正常」人的居住地 區,為的是能與那些令人害怕的陌生人保持安 全距離。其他各種的安全距離,也多不勝數: 容許討論的安全話題、可以參與的安全事務、 可以撰寫的安全主題、可以安心邀請的賓客等

愛 勝 過 恐 懼 ▎038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38

2016/1/11 上午 11:19:35


當我們願意向自己和他人承認自己也受了傷、 也有殘缺的地方、也需要一個地方成長, 大家就能共同建立一個家, 帶給彼此一個親密的地方。

愛 勝 過 恐 懼 ▎044

校園-A1558愛勝過恐懼-(P1-176)-4校pr4_許亞鑫.indd 44

2016/1/11 上午 11:19:3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