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Vol. 52 No.5 Sep-Oct 2010
有來有往
3
【旅行的詩】 在這裡,現代向過去屈膝 ◆ 陳若漪 文、攝影
5
【深淵相應】 讀者、作者、編者對話錄
59 【譯文發表】 Reverse Screw ◆ 編輯室 封底裡【 詩情畫意】 我要彈琴稱頌你 封底 【喀嚓一瞬間】 日落之那邊
◆ 詹夢莉 文、圖
◆ 林東生 文、圖
特稿
7
完美父母的迷思
◆ 萊思莉.費爾茲 著 ◆郭秀娟 譯
假如父神的成功要用祂兒女的樣式來衡量,恐怕連祂都通不過我們對養育子 女所定的測試標準!我們必須停止問:「我對於兒女的教養成功嗎?」「別人 對於兒女的教養成功嗎?」而是問:「我是否忠心地教養我的兒女?」 忠心,才是上帝對我們的最高要求。
6 【回應一】
兒女出了事,父母搞砸了?
◆ 張慧嫈
8 【回應二】
你自認是成功的父母嗎?
◆ 李鴻志
P7 縱橫天地
0
【海島的詩篇】上帝垂愛的部落—泰雅族 ◆ 張文亮
泰雅族稱「人」為 Atayal,音譯為「泰雅」。世界上,很少 族類認為成為「人」是榮耀的事,泰雅族卻保留這古老的 信念;無形中,將救贖的概念,珍藏在自己的文化中。
P 0 8
【世間情】
3
【我的寶貝班】 捨天下英才,擁抱「非英才」◆ 明明
我依然看見希望 ◆ 尤命.達納
初期,外子的工作是協助維持上課秩序,另一件重要的工 作,就是坐在自閉兼過動孩子康康的旁邊,安撫他的躁動 情緒。
P 8
校園
0 0 / 9、 0 月號
特 稿 子,反而是那些難搞、困難的孩子。難搞的小孩,在遺傳上因為擁有某些變異的基因,導致他們對於父母 和周遭的環境,都更敏感、更能理解。順服的孩子則比較像鐵氟龍(Telfon) ;不論父母好壞與否,反正不沾 鍋。這些發現,以及其他的研究,都是尖端研究的一部分, 「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孩童發展的看法。」 如果我們決定接受這樣的新發現,我們將面臨一連串的問題,或許我們會義憤填膺。 「這樣說來,在這 場遊戲之中,我們能掌控的部分豈 非太有限了?」對這點我們可能會 氣到說不出話來。 「難道我們遵照主 的方式,努力地教養並告誡我們的
〉〉 我們最關心、最費神的問題,就是我們的 孩子「結果是」—長大後自動上教會, 成為榮神益人的成熟之人
兒女,但是對於某些擁有特定變異 基因的孩子來說,可能完全無效? 我們的薪火傳承,更多取決於他們的遺傳基因,而不是我們對他們的教養?」 我們大有理由氣急敗壞。畢竟,這直接衝擊我們的信念,因為違反了聖經,特別是最常被引用有關教 養子女的那節經文: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 (箴廿二 6) 。這一節聖經給世世 代代的父母帶來多少安慰和指引,讓他們對教養有把握,我們的教養,是影響我們孩子生命的主要力量, 只要我們照著做,結果是確定的。 但是,這樣的反擊和辯護,值得重新考慮。上述科學上的新發現,不只至終會給家長帶來希望和幫 助,更重要的,這些結果也支持好些聖經被我們扭曲的部分。因著我們的自以為是,行為心理學的影響, 以及好幾代的錯誤思維,這部分的經文遭到戕害。
「嫩苗長歪了……」 對於教養小孩,最頑強、最受歡迎的一個迷思,就是以為教養可以創造孩子: 「嫩苗長歪了,樹也不會
直」 (或譯:三歲孩兒定八十) 。雖然幾百年來,不斷地有「本質或教養」的辯論,但是教養論顯然占上風, 在許多教養孩童的專家和家長心目中,這是最受歡迎的觀點。我們多少感染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有名的心 理學家約翰.華生(John B. Watson) ,他那種狂熱和強烈賦予家長權力的做法(empowerment) ,他是擁護 此一信念最顯著的發言人之一。他在 1 24 年所提出的主張非常有名:假如交給他十二名健康的嬰孩,並賦 予他對孩子環境完全的掌控權,他「保證隨意挑選一名,就能將孩子訓練成任何特定的專家— 醫生、
律師、藝術家、生意人、廚師,甚至是乞丐和小偷,不論孩子天生的資質、興趣、傾向、才幹、天命, 以及他的種族血統如何。」 雖然不會有人贊成華森這麼極端的行為心理學做法,但是認為嬰兒的心靈像一張白紙(tabula rasa) , 我們可以隨意雕刻塑造的觀念,卻深深地嵌進我們的文化之中。約翰.羅斯蒙(John Rosemond) ,是基督徒 家庭心理醫生和報紙的專欄作家,他常常聽見家長說,他們相信自己是失敗的父母,因他們的孩子出了問 題。 「他們的思維是,」他寫道: 「因為他們相信『心理層面決定論』 (psychological determinism) —確切
校園
2010 / 、10月號
特 稿
完美父母的迷思 ▌作者/萊思莉.費爾茲(Leslie Leyland Fields) ▌譯者/郭秀娟
為什麼最棒的教養技巧,無法產生信主的孩子?
瑪
嘉幾年前,我和家人到瓜地馬拉旅行時,曾拜訪一名委身於窮人教會的牧者。我們和他一起坐在 廚房的餐桌邊,這位牧師長年在這個困頓掙扎的國家牧會,再加上同時撫育四名子女,因此被磨 得十分謙卑。由於我們自己也有五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仍然身陷為人父母的泥淖之中,所以就跟
他談到我們的軟弱。 「你的兒女如今都長大了,回顧以往養育孩子的那些年日,你最大的學習是什麼?你會給我們怎樣的勸 勉?」我們用懇切期盼的眼神望著他。 他卻說他完全幫不上忙。 「你們問錯人了,我的成績一點也不完美。」他告訴我們,他有個孩子曾經深 陷毒癮,還有一個婚姻失敗,看得出來他非常難過。 沉默了一會兒,他緩緩地點著頭,繼續說道: 「我也從未達到我母親對我的期待。最近,我翻閱母親的 日記,讀到她怎樣為我禱告,以及她禱告的內容。我實在辜負了她對我的期望,」他的聲音近乎呢喃,「我 相信她看我是個失敗者。」 身為人母的我,在自己心裡替他加上最後這句話: 「也認為她自己是個失敗的母親。」這一番談話對我 產生很大的衝擊,觸動了我最關心的一個議題。
普遍的父母恐慌症 這樣的執著,絕對不止我一個人。今天,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為人父母者懷 有極大的隱憂,擔心搞砸孩子的人生。2006 年,一項大規模的研究報告顯示,作父 母的罹患憂鬱症的比例,遠遠高過沒有孩子的成年人。朱蒂斯.沃納(Judith Warner) 2005 年的著作: 《完全瘋狂:焦慮時代的母親》 (Perfect Madness: Motherhood in an Age of Anxiety ) , 捕捉到這種全國家長的焦慮,極度渴望成功的父母,想盡辦法確保自己的子女能夠取
▌《完全瘋狂:焦慮時代 得幸福和成功— 自然,這樣的幸福與成功,也延伸到父母本身。喬安.阿可瑟拉 的母親》
校園
2010 / 、10月號
特 稿 (Joan Acocella)於 200 年十一月,在《紐約客》雜誌撰寫的一篇文章〈孩子的網羅〉 (The Child Trap) , 用諷刺的口吻記錄家長的超級焦慮,過度以成功為導向的極端現象。 這麼多煩惱,甚至產生一些反彈的聲浪,竟然掀起了一波顯著的運動,並產生專屬的次文體,稱作 「偷懶媽媽」 (slacker mom) ,從下列書名得見: 《偷懶媽媽的告白》 、《三杯馬丁尼的調劑:快樂家長實用指 南》 、《壞母親的罪行日誌》1。在這些和其他暢銷書裡,作母親的以最巧妙詼諧的筆法,競相承認她們在母 職上的疏失。
▌《偷懶媽媽的告白》
▌《三杯馬丁尼的調劑:快樂家長
▌《壞母親的罪行日誌》」
的實用指南》
我發現大部分基督徒父母,處在焦慮和成功導向陣線的最前端,而不是偷懶媽媽那一邊。像我自己, 孩子的年紀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都有,輪番踏入兩邊的戰線,完全混合了焦慮和泰然自若兩種情緒,端看 你處理的是何種問題。不過,下面這個問題,把我直接送進焦慮的陣營,使我和大部分朋友及基督徒夥伴 擠在一起。我們最關心、最費神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孩子「結果是」 (turn out) —長大後自動上教會,成 為榮神益人的成熟之人,也就是說,父母成功地傳遞了基督教的信仰和價值觀。 看起來,我們似乎多半不太成功。年輕人正在從美國福音派教會出走的報導,時有所聞,或許有過度 報導,超級報導的傾向。基督教「巴拿團體」 (The Barna Group)這個調查機構,在 2006 年公佈了一項研 究報告,顯示青少年時期曾參加教會的年輕人,如今有 61%已經沒有任何屬靈生活,不參加敬拜或屬靈操 練。隔年, 「生命之路研究機構」 (LifeWay Research) ,也公佈了類似的結果,調查年紀在十八至三十歲的基 督徒(Protestants) ,經常固定聚會的高中生,有十分之七到了二十三歲,完全停止聚會。不論哪一份研究比 較正確,真相是:許多教會長大的青年人,已經不再留在教會裡了。 假如這樣的研究,還不足以引發父母的恐慌,那麼還有一份更加令人不安的報告,莎朗.貝格麗 (Sharon Begley)在 200 年美國《商業週刊》上的一篇文章〈可是我什麼都做對了!〉 (But I Did Everything Right!) ,根據她的報導:在孩童發展上,遺傳基因可能扮演更強大的影響,遠超過父母的身教,這和幾十 年來專家的見解正好相反。貝格麗總結哈佛大學和倫敦伯貝克大學的研究報告。伯貝克的貝爾斯基(Jay Belsky, Birbeck University)發現最有可能接受父母價值觀的孩子,並不像一般人以為的,是溫和、順服的孩
校園
2010 / 、10月號
特 稿 子,反而是那些難搞、困難的孩子。難搞的小孩,在遺傳上因為擁有某些變異的基因,導致他們對於父母 和周遭的環境,都更敏感、更能理解。順服的孩子則比較像鐵氟龍(Telfon) ;不論父母好壞與否,反正不沾 鍋。這些發現,以及其他的研究,都是尖端研究的一部分, 「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孩童發展的看法。」 如果我們決定接受這樣的新發現,我們將面臨一連串的問題,或許我們會義憤填膺。 「這樣說來,在這 場遊戲之中,我們能掌控的部分豈 非太有限了?」對這點我們可能會 氣到說不出話來。 「難道我們遵照主 的方式,努力地教養並告誡我們的
〉〉 我們最關心、最費神的問題,就是我們的 孩子「結果是」—長大後自動上教會, 成為榮神益人的成熟之人
兒女,但是對於某些擁有特定變異 基因的孩子來說,可能完全無效? 我們的薪火傳承,更多取決於他們的遺傳基因,而不是我們對他們的教養?」 我們大有理由氣急敗壞。畢竟,這直接衝擊我們的信念,因為違反了聖經,特別是最常被引用有關教 養子女的那節經文: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 (箴廿二 6) 。這一節聖經給世世 代代的父母帶來多少安慰和指引,讓他們對教養有把握,我們的教養,是影響我們孩子生命的主要力量, 只要我們照著做,結果是確定的。 但是,這樣的反擊和辯護,值得重新考慮。上述科學上的新發現,不只至終會給家長帶來希望和幫 助,更重要的,這些結果也支持好些聖經被我們扭曲的部分。因著我們的自以為是,行為心理學的影響, 以及好幾代的錯誤思維,這部分的經文遭到戕害。
「嫩苗長歪了……」 對於教養小孩,最頑強、最受歡迎的一個迷思,就是以為教養可以創造孩子: 「嫩苗長歪了,樹也不會
直」 (或譯:三歲孩兒定八十) 。雖然幾百年來,不斷地有「本質或教養」的辯論,但是教養論顯然占上風, 在許多教養孩童的專家和家長心目中,這是最受歡迎的觀點。我們多少感染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有名的心 理學家約翰.華生(John B. Watson) ,他那種狂熱和強烈賦予家長權力的做法(empowerment) ,他是擁護 此一信念最顯著的發言人之一。他在 1 24 年所提出的主張非常有名:假如交給他十二名健康的嬰孩,並賦 予他對孩子環境完全的掌控權,他「保證隨意挑選一名,就能將孩子訓練成任何特定的專家— 醫生、
律師、藝術家、生意人、廚師,甚至是乞丐和小偷,不論孩子天生的資質、興趣、傾向、才幹、天命, 以及他的種族血統如何。」 雖然不會有人贊成華森這麼極端的行為心理學做法,但是認為嬰兒的心靈像一張白紙(tabula rasa) , 我們可以隨意雕刻塑造的觀念,卻深深地嵌進我們的文化之中。約翰.羅斯蒙(John Rosemond) ,是基督徒 家庭心理醫生和報紙的專欄作家,他常常聽見家長說,他們相信自己是失敗的父母,因他們的孩子出了問 題。 「他們的思維是,」他寫道: 「因為他們相信『心理層面決定論』 (psychological determinism) —確切
校園
2010 / 、10月號
特 稿 地說,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教養,能夠創造孩子。」 很多基督徒作家和家長都吸收了這樣的價值觀,漸漸掉進所謂的「屬靈層面決定論」(spiritual determinism) 。我們吸收了文化裡的心理層面決定論,但是用聖經的經文將之屬靈化,特別是上面提到的那 一節箴言,結果就產生了基督教版本的文化迷思。讀起來像是這樣: 「基督徒對子女的教養技巧,能夠創造 敬虔的孩子。」箴言二十二章 6 節,廣泛地被拿來做為心理層面的前提和神學層面的前提,卻不理會在詮釋 學上,解經家普遍認為箴言並非上帝的應許,而是一般觀察和格言。說起來很諷刺,假如所羅門王寫了箴 言這卷書,如許多聖經學者所相信的,那他自己卻沒能印證這句話:所羅門年老的時候,離棄了他父親的 教導和榜樣, 「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不效法他父親大衛,誠誠實實的順服耶和華他的神 」 (王 上十一 4) 。 儘管有這些難題,我們還是創造了整套的公式和計劃,用來解釋並教導怎樣訓練家長養育子女,以確 保想要的結果。這些宣稱以神的方式養育孩童的書,至少賣了上百萬冊。有幾位比較耀眼的保守派作家, 他們對於自己教養小孩的方法和成果,是如此充滿自信,他們描述訓練孩子是一種零風險的投資,類似用 木樁來支撐番茄苗、訓練狗狗,以及教導騾子,這好比斯金納式(B. F. Skinner-like)2 的採樣技術,只不過 輕輕覆上一層面紗,策略性地擺
〉〉 認為嬰兒的心靈像一張白紙,我們可以隨 意雕刻塑造的觀念,卻深深地嵌進我們的 文化之中。
上一些聖經經節。 有位作家警告為人父母的必 須謹慎她們的一言一行,因為她 們的孩子心靈「 好像一臺錄影
機,很仔細地錄下每一個字,從聲音的腔調,到臉部表情,都鉅細靡遺地收錄在孩子心裡了。」他為了 強調危險性,警告說: 「孩子的心靈和『情感模式』很可能到兩歲的時候,就已經定型了,作母親的務必
認清這項事實。」他很誇張地這樣說。 儘管這樣的責任太過沉重,卻有很清楚的好處:也就是說,想要衡量我們對於子女的養育是否成功, 變得容易許多。只要檢視證據—我們的孩子結果變成怎樣的人。有位教養子女的作家警告: 「假如我們養
育兒女的方式,看起來很接近聖經的教導,可是卻結出壞果子,我們就可以確定我們的方式並不合乎聖 經。」他聲稱我們能夠辨明這點,因為神的話語明明白白地教導我們應當怎樣養育小孩,只要我們正確地 運用聖經原則, 「作父母的肯定不會失望」 。 在基督教圈子裡,有一整個流派在教養子女的課題上,採取此一路線。有作家建議要「從成功的父 母身上,觀察並學習」。他說明所謂成功的父母,是指他們的孩子是「順服的」、「恭敬的」、「明白神旨意 的」 、過著「敬虔的基督徒生活」 。他說我們應該效法那些「成功的,而不是那些失敗的」家長。 還有一位作家,採取數字導向的方針。他先釐清教養子女的目標,是要養育「信心偉人」(spiritual champions) 。為了讓讀者有最大的能力來創造這樣的人物,這位作家,統計學家,根據調查、統計學上的 研究,以及個人訪談,創造了一套模式。他的研究顯示,小家庭比大家庭成功率更高,所以長子最有可能 成為屬靈偉人,另外,單親家庭則很難成功。
10
校園
2010 / 、10月號
特 稿 他在這部分講論的結尾,警告我們,養小孩之前,要「……先計算養育成本。研究顯示你擁有的孩子
愈多,就更難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屬靈情形和靈命深度。」(對於我和其他有好幾個孩子的父母而言,這 當然是恐怖的消息,不過對只有兩個孩子的那位作家則沒問題。)最後他的書以這句挑戰作為結束: 「你和
你的配偶,是否徹底弄清這個問題,就是如何養育出能夠榮耀神並擴展祂國度的孩子?」 當然,有些父母會成為贏家,有些是輸家。我們腦子裡馬上會浮現很多朋友:愛主的父母,卻有孩子 坐牢,有不可知論的孩子,有離家的不良少女,有信仰上不冷不熱的孩子,有還未信主的孩子。以這樣的 標準來說,這些父母都是失敗者。
聖經中失敗的父母 聖經裡也有許多「信心偉人」,但聖經的例子卻是把我們帶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希伯來書第十一 章,列了好些擁有非凡信心的男女信徒:「制伏了敵國,行了公
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口,滅了烈火的猛勢 」,這樣大的信 心, 「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 (來十一 32-3 ) 然而,這些屬靈巨人絕非在模範家庭長大的,好幾位本身就 是有缺陷的父母。亞伯拉罕從妾生了一子,最後卻得將他趕到曠 野。利百加和以撒,因著對雅各和以掃各有偏愛,陷入家庭風 波。利百加引導她的兒子雅各犯罪,拙劣地冒充自己的哥哥,真 是令人難以置信:偷了哥哥長子的名份。雅各則從他母親學到了 欺騙的技倆,繼續行騙,後來更因偏心,在他的眾子之間引來致 命的危機。摩西被抱去送給法老的女兒養育,她是年輕未婚的異 教徒。耶弗他為妓女所生,他因為冒冒失失許的願,殺了自己的 女兒。 聖經裡還有更多例子,使我們對於養育兒女的期待產生困 惑,但是,有兩位我必須一提。一位是大衛最好的朋友約拿單, 稱得上是公義和純潔的典範,與他殘忍的父親掃羅王,形成鮮明的對比。還有一位是年少登基的約西亞 王,聖經特別稱讚他,說他「盡心、盡性、盡力 」歸向耶和華(王下廿三 25) ,但他的父親亞們,卻「行
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 (王下廿一 20) 。 依照現代標準,這些家庭真是一塌糊塗,令人感到洩氣。包括了一夫多妻的家庭,充滿紛爭嫉妒,有 妓女的母親,有不信的父親,家族之間瀰漫著偏心和兄弟鬩牆及仇殺。這裡唯一可辨認的模式,就是人類 的罪了。 假如我們的說法—可以用孩子結果會長成的樣式,來衡量我們對於子女的教養是否成功—真的合 乎聖經,那麼這個測試標準應該也適用在神身上。畢竟,神不只是聖經的作者,祂同時也是父親,因祂稱 自己為我們的父。舊約聖經特別讓我們深遠地看見天父的內心。然而,讓我們看看祂的兒女,結果可是一
11
校園
2010 / 、10月號
特 稿 點也不好。 叛逆的血液,可以追溯到祂的第一對孩子,從亞當和夏娃開始算起,一直到挪亞的日子,世界被毀滅 為止。然後,一個新的家庭誕生了,以色列這個國家,神親密地稱她作「我的長子 」 (出四 22) 。但那份關 係也同樣充滿痛苦,不斷的悖逆,一再地使天父心碎。我們自己作為神兒女的記錄,也並不光榮。假如神 作為父親,祂的成功要用祂兒女的樣式來衡量,我們會得到怎樣的結論呢?上帝自己都通不過我們對養育 子女所定的測試標準。
誰在掌權? 這樣,我們必須假設,我們對於教養子女的信念,犯了很嚴重的錯誤。我們過於重視我們自己,我們 太不重視神,這反映出我們根深蒂固的罪性,就是看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是能掌控大局的,遠遠超過我們 實際的光景。這也是我們優良的美國傳統,正如心理學家海瑞亞.勒納(Harriet Lerner) ,在她 1 年的著 作《與兒女共舞:母親的成長之路》 (The Mother Dance ,天下遠見,2000)所作的觀察:我們相信自己有能力 解決每一個難題,我們是自己命運的主宰。我們的痛苦很多根源於我們對子女的教養,她寫道,「我們深信
我們應該掌控我們的孩子,但是同時,卻如此難於控制我們自己。」 用我們的孩子來衡量我們自
〉〉 我們對於教養子女的信念,犯了很嚴重的 錯誤。我們過於重視我們自己,我們太不 重視神。
己,以及用別人的孩子來衡量他 們,這樣的做法也意謂著一種錯 誤的靈命塑造觀。我們往往期待 信徒的兒女,不論公開承認基督 與否,都需要表現出某種屬靈的
成熟態度和舉止,就是我們期待在彼此身上彰顯的美德: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順服,這還只 是清單的起頭而已。 當我們落入屬靈層面的決定論,以及世俗觀點的靈命塑造,我們很容易論斷別人。我多年的好朋友珍 納告訴我,她小學六年級的女兒朱麗亞,有身分認同和交朋友的困難,因為她被教會裡另一個家庭標籤為 「被鬼附的」 。 「有些人—甚至是教會—已經將她看作不存在,而她才十一歲而已」 。珍納告訴我,這樣 的論斷不只影響她女兒的靈命,也影響了她。 當一個孩子決定跟隨基督,我們往往期待立竿見影的轉變。但是聖經向我們展示的卻很不一樣。上帝 教育以色列民達四十年之久,陪伴他們從異教的信仰和實踐,轉化為信仰真神的百姓。耶穌的門徒,也與 耶穌同在一起生活三年之久,即使經常見到神蹟和復活,他們的信心還是很小。當耶穌呼喊「成了」的時 候,我們的救贖大工完全成就了,可是要轉化為祂的樣式,卻是一生之久的功課。
12
校園
2010 / 、10月號
特 稿 以西結的教養模式 我們需要重新設定問題。我們必須停止問自己: 「我對於兒女的教養成功嗎?」當然也絕對要停止問: 「別人對於兒女的教養成功嗎?」取而代之的,我們要問: 「我是否忠心地教養我的兒女?」 畢竟,忠心,才是上帝對我們的最高要求。 我們可以從神對先知的呼召看清楚這一點,特別是神對以 西結的呼召。雖然以西結不是為人父母(就我們所知),但他 對以色列百姓的使命,和我們教養子女以及成功的議題,有許 多相似之處,值得我們留意。當神指派以西結擔任先知,祂警 告以西結,他要被派去警誡自己的百姓,那是悖逆的國民。以 西結的工作是擔任神的代言人,他要對百姓宣告:「主耶和華
如此說 」(結二 3-4)。神在他的使命開始之前,就向他揭露全 然令人洩氣的光景:以色列百姓,以西結自己的同胞,根本不 會聽從他的話,正如他們不聽從神自己一樣。使命是艱鉅的, 比先知所能理解的還要困難。但是,上帝沒有讓以西結毫無招 架之力。雖然祂沒有讓使命變得容易,但祂使以西結變得堅 強,使他的額頭堅硬「像金鋼鑽,比火石更硬 」 (結三 - ) 。 以西結對這一切的反應,很像我自己的光景,也像我所認 識的許多家長,他頗為人性的反應足以激勵我們。當神的靈降 在他身上,他回到百姓居住的河邊,憂悶地坐了七天,他不知 所措, 「心中甚苦,靈性忿激 」 (結三 14-15) 。 然後,他開始先知的工作,傳講並宣布神的話語。 以西結究竟有多成功呢?他所預言的毀滅,以可怕的細節 播放出來。從我們有利的位置來看,以西結的任務註定徹底 失敗。但是,上帝在這個故事裡,講了幾句話,使得整個情勢 改觀。上帝差派以西結向以色列百姓傳達祂的話語,祂連著三次以「他們或聽,或不聽 」 (結二 5、 ,三 11) ,作為祂命令的開場白。其中一次,還加上「他們或聽,或不聽……必知道在他們中間有了先知 」 (結 二 5) 。 這就是以西結的責任:在百姓面前傳講神的話,並將神的話形像化到一個地步,使他們知道他是誰, 是上帝公義的先知,使他們可以認識神。當然,以西結的渴望不只如此,他不顧一切地渴望見到百姓回 轉,歸向又真又活的神,使他們可以避免即將臨到的可怕審判和死亡。經文並沒有記錄有任何人因他的話 悔改,但是以西結從來不需要為別人是否悔改負責,他惟一的責任,就是他自己的忠心順服。
13
校園
2010 / 、10月號
特 稿 是信心,不是公式 很可能,身為父母,我們問錯問題了。我們太過專注在自己身上—我們自己對成功的渴望,以及巴 望我們的孩子成功—使得我們將養育兒女看成是表現或考試。我們似乎考得不太好,大量年輕人在離家 那一刻,也同時離開教會。現在,最新的遺傳學研究告訴我們,在這場測驗之中,我們能掌控的部分如此 有限。 恐怕我們是無法通過這場測驗,永遠也不可能通過。假如我們用曲線來衡量我們的成績,總是有父母 和孩子,比我們更順服,更喜樂,更溫和。我們發現有些父母似乎有更高的成功率,創造出「信心偉人」 , 他們的兒女比我們的更加優秀,我們再怎樣努力,也比不過他們。 假如我們用絕對的尺度來衡量我們的成績—我相信我們是這樣被衡量—我們就失敗得更慘。但 是,這就是為何神需要為我們提供一位救主,並且救恩是本乎恩,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
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弗二 - )。假如連我們相信的能力,都是神所賜的,那麼 對於教養兒女,我們還能有多少能耐,倚靠自己的表現呢?假如想好好地養育兒女,我們必須從膝蓋開始 操練,來到寶座面前祈求。 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我們的種種設想以及我們的呼召。我們有責任教導子女敬畏神,有責任將神的律法 刻在他們心上,「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 」 —意指所有時候(申六 ) 。聖經也命令我 們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
們 」(弗六 4)。但是我們必須清楚自己的侷限。我們並 不具備能力,可以創造出基督完美的跟隨者,彷彿我們 自己是完美的。我們的作為,無法換來任何一個人的救 恩或成聖。敬虔的父母卻有不信的兒女,有朋友的孩子 被關在牢裡,遺傳基因上的新發現,以及希伯來書十一 章所列出的信心偉人,這些都是強有力的提醒,傳達下 面這項真理:我們對子女的教養是不完美的,我們的孩 子將有他們自己的抉擇,上帝會使萬事互相效力,巧妙 地以我們難以明白的方式,推展祂的國度。 貝格麗以「 可是我什麼都做對了! 」來總結她的 文章,「 現在,我必須承認,父母能夠有的影響力,
只有這麼多了。 」聖經對我們的教導也一向如此。對 於我們的孩子,我們沒有至高無上的主權— 只有神 是。孩子不是用木樁來支撐的番茄苗,不是實驗室裡的 白老鼠,也不是代入方程式裡的數字。他們是受造奇妙 可畏,活生生的人。教養子女,就像日光之下所有困
14
校園
2010 / 、10月號
特 稿 難的工作一樣,是要我們以愛心、冒險、堅忍、以及最重要的,信心,來努力的。我們的孩子將長成怎樣 的人,我們必須靠信心而非公式,靠恩典而非保證,靠忠心而非成功,來彌合橫跨我們自己在教養上的努 力、與倚靠上帝的恩典之間的差距。
v
(本文錄自《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 ,January 2010, Vol. 54, No. 1)
附註: 1.《偷懶媽媽的告白》 (Confessions of a Slacker Mom ) 、《三杯馬丁尼的調劑:快樂家長的實用指南》 (The Three-Martini Playdate: A Practical Guide to Happy Parenting ) 、《壞母親的罪行日誌》 (Bad Mother: A Chronicle of Maternal Crimes, Minor Calamities, and Occasional Moments of Grace ) 。
2. B. F. Skinner 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他引入操作條件性刺激,研製了一個非常 簡單而有效的研究動物行為的裝置叫「斯金納籠子」 。
作者簡介: Leslie Leyland Fields 與丈夫育有六名子女,目前住在阿拉斯加州的 柯地阿克島。本文內容取材自費爾茲 200 年的近作《教養子女是你最 高的召命:八種令我們陷入憂慮和罪惡感的迷思》(Parenting Is Your Highest Calling : And Eight Other Myths That Traps Us in Worry and Guilt ,Waterbrook, 200 ) 。
15
校園
2010 / 、10月號
討 論 區
無神論大師的轉變 ▌作者/劉良淑(《恩福》雜誌執行編輯)
英
國哲學教授費魯(Anthony Flew)原是為無神論辯論的佼佼者。他曾數度應美國一些大學之邀, 參與「神存在與否」的大型辯論,聽眾達數千人。當年費魯的言辭十分 激烈,他信誓旦旦地說: 「我知道沒有神。」 「相信神的體系充滿矛盾,
就像說『未婚的丈夫』或『圓的方塊』。」「我認為宇宙沒有起點,也不會有終 點。為此而辯論,毫無意義。」 「我相信生物是由無生物經過一段無法估計的長 時期進化而來。」 2004 年五月,費魯出席在紐約大學的辯論。一開始,他便當眾宣佈,他現在 接受神的存在,令在場的人大吃一驚。2007 年,費魯出版《有一位神》 (There Is A
God ),說明他轉變的過程與理由,副標題為「全世界最著名的無神論者改變立場 之路」 。此書讓無神論陣營大為尷尬,令基督徒感到振奮,對誠實的追尋者則成了 指南針。
基督教的背景 1923 年,費魯出生於倫敦,父親為衛理公會的知名牧師。他不但在虔誠的家庭裡長大,中學也就讀於 由約翰衛斯理為傳道人子女創辦的學校。 剛進中學時,他覺得自己是基督徒,但對宗教的興趣遠不如政治、歷史、科學。他感到上教堂、禱 告,只是可厭的宗教儀式,也從來沒有和上帝溝通的意願。 早期導致費魯轉向無神論的問題之一,是「罪惡」 (evil) 。二戰之前,父親帶著母親和身為獨子的他去 旅遊,到過德國、法國。他清楚記得一些小鎮上的標語: 「不歡迎猶太人」 ,並目睹上萬軍人遊行。這些畫 面讓他震驚,他直覺: 罪惡的問題與全能全愛的神是矛盾的;而且「自由意志」的辯護不足以為造物主開 脫責任。 十五歲生日時,他否定了宇宙是由全善全能之神所造。等到中學畢業時,他已毫無信仰可言。
蘇格拉底原則:跟著論證 費魯於 1942 年春季進入牛津大學。當時二戰正進行中,十八歲的他被徵召加入空軍,擔任攔截情報翻 譯的工作。1946 年,他回到牛津,全時間讀書;1947 年畢業時得到榮譽獎,讓他決定進一步攻讀哲學。
36
校園 2010 /9、10月號
討 論 區 在牛津期間(1946-1950) ,他經常參加「蘇格拉底學社」 (Socratic Club) ,有神論者與無神論者每週 一晚上在這裡碰頭,互相辯論,場場熱烈。當時的會長是護教大師魯益師(C. S. Lewis, 1942-1954 任會 長) 。 這個學社推崇蘇格拉底的名言: 「跟著論證走,無論到何處」 (Follow the argument wherever it leads) 。 因這原則,面對面的辯論成為探討真理的必要作法。費魯一生服膺這個原則,且認為這是他為學最基本的 範式(paradigm) 。 費魯認為,哲學是可能有進步的。哲學的思辨可以看出推理的本質,區分論證的有效與否,前提和結 論是否真確。只要理由更好、效果更大,就是進步。 由於誠實面對證據,費魯一生的思想並非一成不變。他曾是馬克思的追隨者,現在則力主自由市場; 他一度堅持人的抉擇完全由身體因素掌控,後來也改觀了。最後,因著這個原則,讓他離開無神論的立 場,作出「有神」的結論。
讓無神論更上一層樓 1 9 5 0 年 暑 期 , 在 離 開 牛 津 之 前 , 費 魯 在 蘇 格 拉 底 學 社 宣 讀 〈 神 學 與 證 偽 〉( T h e o l o g y a n d Falsification) ,那是他在該社唯一一次發表的論文,未料竟風靡了哲學界近半個世紀,並且成了無神論的旗 艦文章。 費魯寫該文的用意,是想刺激邏輯實證主義和基督教之間的對話。在該文中,他提出「宗教宣告怎樣 才算有意義」的問題。這思路為攻擊有神論開闢了新的境界。 該文的核心問題為:神學用語既被無數的說明包圍,是否會造成它們因成千的說明而死?如果一個宣 告面對的矛盾現象愈來愈多,必須不斷以附加說明來化解,那麼,該宣告的真實性就讓人懷疑。舉例而 言,對於「神愛世人」之說,世上層出不窮的痛苦與苦難顯然成了難題。雖然可以藉附加說明來調節,但 何不乾脆下結論說,神不愛我們? 1966 年,費魯寫了《神與哲學》 (God and Philosophy ,1984 年改名God: A Critical Enquiry ,2005 年再 版) ,該書為無神論提出系統的論證。費魯主張,「神」之概念的一致性、可應用性、及合法性(legitimacy) 都必須受到檢驗。他辯稱,從設計、宇宙、道德來論證神的存在,乃是無效的;他也陳明,宗教經驗無法 引涉有神。 該書最有力的一章是〈始自始初〉 (Beginning from the Beginning) ,其中提到,談及「神」 ,必須回答 三個問題: 「 『神』如何才能辨識」 、「以『非物質的』 (incorporeal)等說法描述神,有何優缺點」 、「對神本 性的定義與無法否認的事實之間的矛盾,當如何解釋(如,『宇宙有缺失』如何可與『全能神的存在』相協 調) 」 。 1976 年,費魯出版《無神論的假定》(The Presumption of Atheism ,美國版 God, Freedom and
Immortality ) ,提出「討論神的存在,應以無神論作為假定來出發,證明的責任應該落在有神論者身上。」 費魯所謂的「假定」,是指一種程序原則,挑出需要提出證明的一方,就像英國法律中「假定無罪」的作 法。 費魯為無神論的辯論,以《無神論的假定》為高峰。之後,他比較關注社會哲學。但是不少有神論者
37
校園 2010 /9、10月號
討 論 區 不斷向他挑戰,他經常需要回應。
面對近代科學證據 近代科學的研究,對費魯的轉向影響最大。1980 年代,費魯聽到大爆炸理論,當時他就認為,該理論 會造成很大的不同。倘若宇宙有起點,去追問這起點是怎麼發生的,就完全合理,且無可避免。 一些無神論者提出「多重宇宙」的猜測,費魯以為那是絕望裡想出的辦法。倘若現存的這一個宇宙都 需要解釋,多重宇宙就需要更大的解釋。他比喻說,這就像老師不相信男孩的作業被狗吃了,男孩就提出 第二個說法:是一群狗—多得無法計數—把作業吃了。 近代科學有三方面指向神。第一,自然界遵守定律運作;第二,生命雖來自物質,其結構卻出於設 計、其生存又有目的導向;第三,自然界本身的存在需要解釋。 自然律具數學的精準性、全球的普及性。曾獲「坦普利登獎(Templeton Prize) 」的科學家戴維斯(Paul Davies)寫道: 「科學建立的基礎,是宇宙各方面都是有理性、合邏輯的。無神論主張定律的存在是無理
的,宇宙是荒謬的。作為科學家,我很難接受。」 現今費魯認為,對「神存在」最佳的論證是「設計論」。近代科學對自然律的揭示,及 DNA 等生命 與繁殖的瞭解,讓費魯不得不承認,宇宙是由愛因斯坦所謂的一「至高心智」所設計的。至於無生源說 (abiogenesis) ,他指出,現今物理學對宇宙年齡的看法,時間上太短,不容許無生源說的理論實現。 如今許多科學家認為,自然律的設定,就是要讓宇宙來迎接生命的出現,並維繫生命。這即是所謂 「人擇原則」 (anthropic principle) 。而面對精調的宇宙,最佳的解釋便是神有意的設計。生命起源的研究提 出了嚴肅的哲學挑戰:一個沒有心智的物質宇宙,怎麼會產生本身有目標、能自我複製、有化學密碼的生 靈? 而根據特殊相對論(theory of special relativity) ,神存在於空間與時間之外,是可能的。因此,「神是無 所不在之靈」 ,這定義也是合理的。
向無神論者挑戰 費魯在書中舉了一個比喻,講無神論者的缺失:一個衛星電話漂到原始土著居住的小島,居民發現按 鈕有聲音,其中的聰明人(科學家)複製後,也能發出聲音。他們下結論:這聲音是存於機器中。島上長 老叫他們來,說,這聲音可能來自遠方,是一複雜溝通網絡的一部分,但聰明人大笑,不屑一顧。 無神論堅持一些說法: 「我們不應該去探究怎麼會有世界;只要面對它存在的事實就好了。」 「我們
既不能接受生命有超越的來源,就只能相信那似乎不可能的事:生命是由物質偶然發生。」 「物理定律 只是『無律之律』 ,來自虛空——沒有討論的餘地。」 如今費魯要向無神論者發出一個簡單而核心的問題: 「對你們而言,有什麼理由,或有什麼能構成理
由,讓你們願意去考量『有一超越心智存在』的可能性?」費魯的尋見神之旅,乃是理性的朝聖。他跟著 論證走,而論證引導他接受一位自我存在、不改變、非物質、全能、全知的存在者。對他而言,罪惡與痛 苦的存在還需要去面對。不過,就哲學而言,這個問題與神存在的問題是兩回事。
38
校園 2010 /9、10月號
討 論 區 既然神是全能者,所以費魯對於「啟示」存著開放的態度。他回到前面衛星電話的比喻,講論自己 說: 「有一天或許我會聽見一個聲音說: 『你現在聽得見我了嗎?』 」
v
(本文節錄自《恩福》雜誌 2010 年 7 月第十卷第三期, 〈信仰鐘擺在英國(上) 〉 ,頁 6-9,獲准刊登。)
從理性到理性 ▌作者/林清隆 今年四月十七日《紐約時報》B 版有一則訃聞:「 安東尼.費魯,八十七歲,哲學家和前無
神論者」。文中介紹說,費魯(Anthony Flew)是英國知名的哲學家,也是很支持無神論的前衛人 士。他今年四月八日死於英國雷丁(Reading) ,父親是衛理公會的牧師,但他拒絕父親的信仰,認 為理性和證據才是一切事實的基本瞭解根源。 費魯一生是無神論者,他相信科學與自然律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可以解釋一切的自然界 現象,而不需要相信有一位創造的神。但八十一歲那年,他的信仰轉變了,他開始相信有位超級智 慧、創造一切的神。他的心路歷程如何?當他從無神論陣營最有名望的哲學家,轉變為相信智慧的 創造之神的有神論者時,各大報章媒體—包括: 《倫敦時報》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和美國 廣播電視台(ABC) ,都以重點新聞大幅報導。他說,如果無神論者因此不開心,他也不介意,因 為他一生用理性尋求真理、跟隨證據(follow the evidence)並無改變,以前認為他是值得景仰的無 神論哲學家領導人物的,現在也應該尊重他信仰的改變,仍然是基於理性的分析及追求。 2004 年,費魯寫了一封信給《現代哲學》 (Philosophy Now )雜誌,他說,達爾文自然選擇的 進化論並不能解釋生命的來源。並且說,也許達爾文自己也相信,生命一開始是奇蹟似地由神吹一 口氣,進入原始原型物質而開始的。他又說,自然神(非啟示的神)論的證據在過去五十多年有 了轉變,自從華生及克里科(Watson and Crick)因發現 DNA 的雙環狀架構而獲得諾貝爾獎以來, 五十多年了,現在變得很難用自然進化的理論來解釋第一個能自己再生的有機體。1 後來,2004 年有一個論壇,題目是: 「科學發現了神嗎?」費魯教授在論壇上說,DNA 的資 料顯明了「智慧設計」的參與是必要的,如此極為複雜、極為多元的各樣元件組成的 DNA,在他 看來,的確是「智慧」的結晶、傑作,沒法不承認有「智慧設計者」的存在。 同年 2004 年十二月,AP(Associated Press)新聞社的重要報導,標題是: 「全世界最有名的
無神論者因現代科學而承認神的存在」 ,就是報導他在此論壇所講的話。2 五十年來,從 1955 年與魯益師在牛津大學蘇格拉底學會的有神無神的辯論,到 2004 年的接 受、承認創造的神的存在,安東尼.費魯的信仰轉變,其心路歷程是:從理性到理性。
v
附註: 1. http://www.philosophynow.org/issue47/47flew.htm 2. http://www.thewonderoftheworld.com/newsrelease-flew.php
39
校園 2010 /9、10月號
詩 情 畫 意 畫家眼裡的詩篇是怎樣的畫面? 從詩人的心靈構圖,又將如何詮釋詩篇?
我要彈琴稱頌你
▌文、圖/詹夢莉
綜合媒材:拼貼、油性粉彩、針筆
我的口要終日述說你的公義,和你的救恩,因我不計其數。 (詩篇七十一 15) 我的神阿!我要鼓瑟稱讚你,稱讚你的誠實,以色列的聖者阿!我要彈琴稱讚你。 我歌頌你的時候,我的嘴唇和你所贖我的靈魂,都必歡呼。 (詩篇七十一 22)
年紀越大,懼怕的事似乎就越多,詩人卻祈求神在他晚年時可以更仰賴神、讚美神,而且是持續不斷 的讚美,常常帶著盼望面對未來。生活中即使有許多試煉和沮喪,但詩人定意要終日述說神的恩典,以讚 美代替埋怨自憐。當情緒低落時,唱詩歌頌讚美神是最好的方法,專心於神,一切的愁苦就離開了。這張 圖雖是利用手邊現有的媒材即興創作,但希望表達出一種音樂感,那是讚美神的喜悅。
喀.嚓.一.瞬.間
日落之那邊
▌文、圖 / 林東生
我曾到訪中外許多著名的景點,看過無數次日出日落,不知為何,每回對著漸漸西沉的落日, 望著天際色彩不斷變化,心中總是讚嘆不已。 〈日落之那邊〉是一首古典聖詩,作曲家博樂克(Virgil P. Brock,1887-1978)譜寫於美國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 某日,他在湖邊看日落,那時滿天色彩繽紛,美麗的日落倒影返照在湖水上,彷彿上帝的榮耀乍現。 後來,他寫下這首詩歌,安慰了許多困苦的人們。 如今,經濟蕭條的壓力同樣困擾著現代人。 再仔細端詳這張日落照片時,我想起這首詩歌;每唱一遍,心靈就得著深深的安慰。
親愛的天父: 感謝祢每天賜下日落美景。求祢除去我們心中的迷霧,讓我們隨時讚美祢, 無懼生活中的困苦,永遠歡欣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