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ST MAGAZINE 2018 MARCH Vol. 5

Page 1

05

M ar. 2018

教育新里程— 從希羅與猶太教育到教會教育 歷史教育與身分建構 「辛辛」學子— 香港教育制度桎梏下的青少年成長

質教育

magazine.cgst.edu


編者話 過度催谷,功課晝夜無間做,天天操練成考試機器,競 爭為先,壓力爆煲。近年,每聞一個又一個學童自殺輕 生,揪心之中,不禁問:香港教育何竟至此,究竟哪裡 出事了? 有說香港教育特質大抵可以「功利」二字概括形容,多 少也反映了當下的社會現象。的而且確,我們所抱持的 價值態度,足以左右政策安排、資源調度、學科存留, 既可孕育亦能吞噬任何教學理想。但與此同時,教育反 過來也在建立塑造我們的身分意識與社會文化。教育之 影響,可謂又深又廣,無人倖免。儘管這課題相當宏大, 難以三言兩語解說得清,但我們仍深盼以今期作引子, 嘗試一同尋問思量,何謂教育及其箇中真義。 今期「尋思」系列文章,先有張略老師領我們走進新約 時期,檢視希羅及猶太社會對教育的看法,再從提多書 剖析上主救恩所帶來的教育新里程,道出知識必須結合 生活實踐,信徒需要在真理群體裡,學習認識自我與世 情,共同踐行善道。而宋軍老師則以回歸前後中史科的 編寫設計及國內歷史課程的敘事框架為例,闡明看似「無 用」的歷史課,向為執政者所重視,藉以建構國族身分 認同。面對外在添加建構的各式身分,身為信徒,如何 選擇?救恩歷史於我們又有何意義?另外,輔導科老師 萬楊婉貞尤其關注在「只求分數」的現行教育制度下, 如何危害青少年的心理社交發展,提醒身為父母師長該 怎樣給予適切關懷和支援。 縱在互相爭競氛圍裡,良善友愛並未被窒息。任教中學 的黃美儀同學在「踐道」裡,打開一個平凡又特別的課 室的大門,讓我們共同見證那場共建共融、互補不足的 教與學體驗。而「一期一會」請來陳關韻韶老師與親弟 關翰章校長真情對話,原來他們四姐弟中,三人繼承父 母衣砵,作育英才。是甚麼推動他們以教育為志業?姐 弟倆,談家庭,論制度,說理念,反思甚麼才是給年輕 學子最有力的學習、最好的教育。今期還有飯後乳酪, 陳德晶校友分享自己由愛吃到動手製作乳酪,從中竟悟 出生命培育之道。如此美點,萬勿錯過。


憂質教育

尋思

主題

02

辨識時代處境,回歸信仰本源 02 教育新里程—

#05 Mar. 2018

從希羅與猶太教育到教會教育 張略 06 歷史教育與身分建構 宋軍 10「辛辛」學子— 香港教育制度桎梏下的青少年成長 萬楊婉貞

22

工人手記

一期一會

18

踐道

16 踐行證道

與雲彩相遇,以生命對談

工場服侍,所感所思

陳德晶

黃美儀

關翰章

24

26

德雲多實,校園紛 fun

神學聖經,解難釋疑

生命之道

甚麼是「教育」?

「10 周年感恩崇拜」

28

PUSH

乳酪如成長

陳關韻韶

解話

春風伴行

D5 . D12

學習共同體— 記一場另闢蹊徑的教與學體驗

心水推介,心得共享

雷競業

Connect with CGST MAGAZINE magazine.cgst.edu issuu.com/cgstmagazine facebook.com/cgstmagazine 如有任何查詢及意見請電郵 magazine@cgst.edu

歡迎閱讀網上版 CGST MAGAZINE, 請即登記 cgst.edu/subscribe


教育新里程─̶

從希羅 與猶太教育 到教會教育

第一世紀的希羅社會,正式教育並不普及,由政 府資助的公立正規教育也十分有限。當時的教 育,主要在私塾學堂或透過私人補習方式進行。 然而,一般貧農家庭根本沒有經濟能力供兒女讀 書,因此教育的責任便落在家庭之中,落到父母 及親屬身上,負責教導兒女幹活的技能以至行事 為人應有的品德。而在各種工場中的師徒式技能 傳授,亦相當普遍。

2


尋 思

張略 周永健教席教授(聖經科) 副院長 自小醉心化學,曾任中學化學老師,後上帝呼召讀神學, 可幸未有太過「神化」。在中神受老師的感染,專注新約 研究。

當其時希羅社會的教育可以籠統地分為三個階段:小學

供基本教育,內容以律法為主,好讓他們懂得如何遵守

階段以教導語文和數學為主,學生需學習希臘字母、基

耶和華的律法。猶太社會裡,祭司、利未人、文士及拉

本閱讀、背誦和算術;甫入中學,側重於文法、謄抄、

比們都肩負教導角色。3

經典解讀及寫作訓練,而詩人荷馬(Homer)的著作就 是重點內容。進到大學,則教授修辭、法律、哲學或一 1

不過,無論是希羅社會抑或猶太社會,施教者對學生的

門科學。 完成這階段,就被視為一個受教育的文明人。

影響始終是最大的,教師就是知識和智慧的代表,給下

當然,有更多人視此為進入官場的途徑。2

一代傳道授業解惑。德育方面,家庭教育則擔當至為重 要的角色。父母極度關注兒女在品格上的成長與成熟,

至於第一世紀的猶太社會,家庭同樣是孩童受教育的主

而他們自己亦正是影響兒女至深的施教者。

要場域。會堂作為當時的社會中心,為社區內的孩童提

3


真理群體中 學習認識自我與世情 保羅在提多書裡,教導提多如何教育信徒,強調家居中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信徒(老年 男性[二 2]、老婦[二 3]、少婦[二 4]、少男[二 6]),以及作奴僕的,怎樣可以 各安其分。這些教導與當代希羅的家庭法規(household code)所關注的,有許多相 似的地方。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信徒的生活方式乃建基於上帝的「真理的道」 ,即「善 道」 (一 9、13,二 1、3)之上。

教會信徒的生命成長,與他們在家裡如何生活,二者不可分割。這充 分顯明了所接受的教育和學習到的知識,確可創造並建立起一個群 體,且需要群體本身不斷培植。 保羅更叮囑提多,要忠心教導信徒,亦要忠於所教(二 1、6、15)。因保羅深深明白, 施教者的身教影響,巨大而深遠。 美國教育學家巴默爾(Parker J. Palmer)在其著作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中指出, 教育的目的,就是創造一個神聖的空間,讓真理的群體去實踐真理(頁 xii)。真理本 身不是客觀外在的,而是既切身亦與他者相關連。例如:論及「批評性思考」時,它 可作為一種公民參與的模式;講論「容忍含糊未清」 (tolerance of ambiguity)時,則 可作為聆聽他人而不失自己聲音的教導(頁 xvii)。惟有在真理中認識我們自己,我們 才可看得見並聽得到這世界真正的實況(頁 60)。4 這是教會群體、也該是教會學校, 對教育應有的哲學和實踐。 提多書二章 11 至 12 節指出:「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教訓(原文:教育) 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神拯救的恩典, 帶來了教育新里程,當中包括悔改遷善,以及本於三種基本態度的嶄新生活方式。

恩典承托下 培育踐行新生活態度 首先,我們需要有節制地生活。「節制」 (swfro,nwj)一字,在原文中同字根詞組的 字於新約裡總共出現 16 次,其中 10 次在教牧書信裡。這組詞指一個人有克制的能力, 作事合情合理,適度慎重。根據近代教育學家塔夫(Paul Touch)的研究,建立兒童 的品性(不是他的智能!),才是他往後成長、得以在社會上立足的最重要因素,5 而堅毅和自制力則是排於頭兩位的主要品性。

4


第二方面,我們需要公義地生活,以公平、公義作為行事標準,處事不偏待人,正直 誠實。近代研究道德成長著名的教育和心理學家高拔(Lawrence Kohlberg),將道德 成長分為六個階段,最後一個階段為「有原則的良知」 (Principled Conscience),6 對 保羅來說,公義的準繩來自上帝善道的話語,用以教育我們的良知,指導我們的生活 行事。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兩方面皆需要透過群體來培養教育。 最後一方面是敬虔地生活。「敬虔」一字在新約共出現了 15 次,其中 10 次見於教牧 書信。根據當代希羅的觀念,敬虔不單是指對神明的應有態度,亦關乎個人對待家庭 成員的應有本分,並引伸到對待他人應有的誠敬態度。因此,敬虔的生活可說是一個 人與神、與人關係上的應有表現。 保羅教導我們,要學懂自律,要秉行公義,並要敬神敬人。就在上主恩典的承托下, 並信徒群體的培育中,不斷成長,實踐真理,在社會上活出美好見證。

1 參 C. Hezser,“Private and Public Education,”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Jewish Daily Life in Roman Palestine, ed. C. Hezs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465– 81. 2 R. Cribiore, Gymnastics of the Mind: Greek Education in Hellenistic and Roman Egypt (Princeton &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3. 3 K. L. Yinger,“Jewish Education,”in The World of the New Testament, ed. J. B. Green and L. M. McDonald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13), 325– 29. 4 (New York: HarperSanFrancisco, 1993). 5 Paul Touch, How Children Succeed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2)。此書有中譯本: 保羅 • 塔夫:《孩子如何成功:讓受益一生的新教養方式》,王若瓊、李穎琦譯(台北:遠流, 2013)。 6 見 Lawrence Kohlberg,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Moral Stages and the Idea of Justice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1)。

5


6


尋 思

宋軍 神學科助理教授 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自幼立志作諸葛亮,結果屢屢受挫,被母親笑稱「吳用」。 至今已不敢托大,雖覺今是而昨非,但仍喜看以軍師為主 角的『火鳳燎原』,有時躍躍欲試,思古論今,想來還是未 脫稚氣。家有賢妻,二人與貓為伍,其樂融融。

學習歷史有什麽用?作為歷史教師,早已習慣被 這樣問。其實看學生上課的狀態,就差不多能猜 到大部分人會持歷史無用論的立場。因此,每次 教課我都視為力爭在課程結束時能影響其中一 些人改變想法的機會。 方法之一,就是讓人感受到自己實在喜歡這門學問,滿 懷激情,口吐蓮花,使出渾身解數盡可能讓大家至少品 嘗一次其中的樂趣。 方法之二,就是從關注當下問題出發,「時空穿梭」 到過去尋找經驗教訓,再對未來發展趨勢作出某種程 度的展望。即實踐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Benedetto Croce,1866 –1952)的名言 —「一切真歷史都是當 代史」,從而讓大家體會歷史是活的,直接影響著今天 和明天,你對歷史的態度,正反映你對當下的態度。 經驗表明,上述方法尚屬有效,絕大部分學生的專文都 能呈現出非常清晰的問題意識。社會變遷、動蕩越激烈 和嚴峻,就越促使人在歷史和現實中上下求索。 此外,歷史還有一個非常寶貴的價值,就是藉助再現、 重構、記憶過去來建構身分。筆者切身經驗到書寫歷史 對人的身分認同有如斯影響,是 2007 年即香港回歸十 周年之際。當時筆者旅港不久,發現一些香港友人言談 間,較之中國竟更認同英國。訝異之餘,便開始從歷 史教育的進路,嘗試理解雙方身分認同存在如此差異的 原因。

7


「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 英治時期,「本港教育歷史的特質在於溫和殖民地主義教育為主線:1967 年暴動後, 港英政府委婉地壓抑中華民族意識萌芽,中史教學多年來未能正常發展。」1 這種「巧 妙地忽略」手段,2 導致大部分香港人國史知識的欠缺。 回歸前,香港初中的中史使用的是 1982 年正式實施的課程,其教學目的包括知識、 能力和態度三個維度,其中態度方面,是指「培養對事物之客觀態度」和「培養優良 品格」。而回歸後的中史課程始於 1997 年,在上述內容上添加了「培養對民族、國家 的歸屬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感」。3 國族認同議程相當明顯。對比「八二課程」與「九七 課程」,可以發現中一(至魏晉南北朝)、中二(至明代)的課程內容變化不大,但中 三(清代及現當代)課本則添加不少內容,架構與內地初中歷史課本大同小異。4 大陸向來重視歷史教育,對近現代史給定清晰的敘事框架:1840 年鴉片戰爭以後 百多年間,中國備受列強欺凌 —→ 仁人志士抵禦外侮,捍衛中華 —→ 共產黨誕 生,建立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政府明確指明愛國主義教育的目 的,是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在初中階段「認 識到自從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建立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才取得 勝利。從歷史發展過程中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授課時 必須特別強調「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是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 下,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人民才能站立起來,我國才能成為富強、 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5 有鑒於此,筆者深信歷史教育或許是國家針對人心尚未回歸的香 港人,一個長遠的「歸化」策略。原本屬於通識教育的中史去 年立科,正表明當局擁有明確的意願,即期待從歷史教育入手, 潛移默化,將香港人再國族化。特別是當中史成績被列入關係 前途的升學考試評估之時,學生有可能不在乎標準答案嗎?由 考試所發揮的指揮棒效應,會讓在國家意志下被剪裁、編織、 再脈絡化的歷史,不論學生喜歡與否,都會深烙心中,儘管滄海 桑田,一旦需要時都會脫口而出。難以否認,人的身分是不斷被 建構的。

8


「記住你的名字,否則就不能回家!」 宮崎駿的名作《千與千尋》中,白龍對少女千尋講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記住你的 名字,否則就不能回家!」作為基督徒—在世客旅,我們的身分是在救恩歷史中被 建構而成的。 出埃及敘事形塑了以色列人作為與神子民的身分認同,神借摩西吩咐他們遵守律例典 章、節期禮儀,並讓父老準備好回答孩子們的提問,把神的吩咐和所見神的作為講述 出來—「你只要謹慎,殷勤保守你的心靈,免得忘記你親眼所看見的事,又免得你 一生這事離開你的心,總要傳給你的子子孫孫。」 (申命記四 9) 而十架敘事,則是新約子民的核心敘事。彼得在信中前後七次反覆提醒各地信 徒,他們已經擁有這關乎救恩的真知識(「認識」彼得後書一 2、3、8、二 20;「知識」一 5、6、三 18),故勉勵大家「殷勤」 (一 5、10、三 14) 即竭盡全力記住,並表示在世間最後的心願就是「我要盡心竭力,使你 們在我去世以後,時常記念這些事。」 (彼得後書一 15)

顯而易見,在神眼中歷史很重要,祂邀請人進入祂的 歷史,以祂的歷史敘事教育並塑造一個新的族群。 而世界上的各族各邦,也都在書寫、表述各自的歷史,力圖「想 像」出區分「我們」與「他們」的共同體。6 從中我們必須作 出選擇,這不僅關乎身分建構,更關乎終極歸屬與「回家」。

1 葉國洪:〈課程改革抹不掉殖民地教育色彩? —論課程整合下中史科 「淪亡」的危機〉,載《信報》,2000 年 1 月 8 日。 2 何漢權:〈中史科能否有自留地〉,載《星島日報》,2000 年 4 月 14 日。 3 梁慶樂:《緣何沉淪—香港中學中國歷史課程研究(1990-2005)》(香港: 教研室,2009),頁 109。 4 參上書,頁 136。另參內地初中歷史課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編:《初級中學 課本:中國歷史(第二冊)》 (北京:人民教育,1987) ;余炎光、梁一鳴、陳偉明: 《中國歷史》第二版(香港:文達,1997);葉小兵、余炎光、余愛芳: 《互動中國歷史》 (香港:文達,2000);譚松壽、陳志華、黃家樑、羅國潤:《中國歷史》,修訂版(香 港:現代教育研究社,2004)。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制訂:《中小學歷史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綱要(試用)》(北京:人 民教育,1991),頁 2、7、27。 6 參閱班納迪克 • 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吳叡人譯,第二版(台北:時 報文化,2010)。

9


10


尋 思

萬 楊婉貞 輔導科助理教授 在北美多年,喜歡牧養青少年,深信關係的建立是能夠同 哭同笑、同行同走,學懂軟硬兼施,剛柔並濟;在教學中, 也嘗試拿捏亦師亦友關係的張力,樂在其中。

香 港 中 學 文 憑 試(DSE)因 應 三 三 四 高 中 教 育 改 革, 於 2012 年 起 正 式 取 代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HKCEE)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HKALE)兩個 公開試,作為總結整個中學階段學習的唯一考 核,坊間形容這是「一試定生死」,對學童、家 長以至老師更添壓力和焦慮。回望香港教育制度 經歷多番變革,但我們至為關注的依然是現今 教育制度下,是否榨出一群對前途沒有希望的學 生?這樣的制度,終究想培育出怎麼樣的年輕學 子來呢? 現行制度可稱為「求分數」的精英訓練。當然,分數作為 量度教育有否成效的指標之一,無可厚非。但若然教育制 度的目的,只為製造精英進入「主流」,而所謂「主流」 就是「分數高、成績好」並視之為有成就的話,則為了締 造成功感,不期然令許多家長著意地或不自覺地隨流而 上,形成風氣:為了孩子將來的光明前途,就必須先取得 心儀的幼稚園的一席位,於是排隊撲表、打人情牌、報讀 面試班、補習班及興趣班,然後爭入名牌小學及中學,層 層遞進。 然而,慣於為求向上,不斷競爭,結果不只令人容易變得 好爭好鬥、排斥別人,更教人擔憂的是變成排斥自己,摧 毀自我形象,貼上「失敗者」的標籤。由於經常「人比 人」,年輕人得承受從家庭以至社會而來的各樣大小壓 力,隨時爆煲,輕則引發負面情緒回應,重則出現極端行 為,危機可以一觸即發。

11


重重張力,扼殺成長

相反地,若然能夠給予足夠空間思考「我是誰?」,讓他

近年來,學童自殺頻生且有上升趨勢,輕生者有就讀中

們探索了解到自己的喜好意願,能夠自主做決定,那就

學、大學,甚至是小學,著實教人心痛。大部分自殺個案

算面對不同要求的衝擊,他們對自我仍有肯定的認識,

研究顯示,一個人的自殺行為是多方面因素互為影響而

建立起自信,邁向成長。當中難免滿有掙扎,成果卻是

成,任何單一壓力來源皆不足以解釋。誠然,我們要避免

培育出他們對人、對事、對信念忠信的美德,甘願投

過分簡化自殺行為的成因,但現今教育氛圍對學童及家長

身,貫徹和實踐自己的選擇。不過,正由於青少年需要

所構成的壓力,亦毋庸忽視。

摸索、求證並建立「我是誰」的觀念,自不會主動尋求 或聆聽成年人的意見,甚至故意廻避或採取鄙視態度,

雖然青少年不擅於吐露內心需要或表達情緒困擾,但卻

跟成年人打對台。因他們就在這些對立挑戰中,重整自

可從日常生活的行為表現中反映出來。如經常說累或常

我。但每當面臨危機,他們仍會靠賴成年人的智慧,並

感身體不適、失去參與往常活動的動力、抗拒守規的品

主動尋求幫助。一項有關香港青年的調查就特別提到,

行問題增多、對別人的評語反應敏感,或容易生出負面

青年人在重大決定前,其實很願意和父母商量。

情緒如哭喊、脾氣暴燥,經常因小事與家人爭執而致情 緒爆發等等。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研 究個人心理社交成長的八個階段,當中提及青少年成長

抓緊機會,適切支援

面臨的需要,或有助我們了解現今香港教育制度下,青

簡言之,面對青少年成長需要,成年人的責任並非代他

少年所要面對的種種張力。

們排除萬難,而是訓練他們獨立思考,培育他們的自信 及自我應變能力。以此比照現今教育制度,卻使師生們

艾瑞克森形容 12–18 歲這青少年期,為自我認同和角

皆缺乏時間及空間思考。

色混亂的對立期。若能夠解決箇中的成長危機,就可培 育出忠信的美德。在此階段,青少年不斷摸索個人在社 會中的定位;而「我是誰?」這問題,經常縈繞在他們 的腦海中以及人際交往中,他們竭力尋求這問題的答 案。因在這成長期裡,青少年面臨身分危機,擔心自己 在別人眼中不夠好,怕不被接納或排斥,缺乏自信。所 以他們十分看重朋輩的認同和反應,甚或借用別人身分 (borrow identity)或以群體的意見作為自己的看法, 藉以建立安全感、歸屬感及自我。

要是成年人(或現今教育制度)將既定角 色及期望加諸他們身上,但卻沒有給予他 們充裕時間認識探討,他們必然產生身分 混亂,而導致他們變得退縮、孤立,不願 與人交往;又或引致他們混入別人的角 色,放棄自己的身分和想法。

12

教育不過是追求所謂「優質」及高分的工 具,而不是價值的傳遞。面對排山倒海的 功課及考試壓力,哪還有空間培育及發展 自主學習?更遑論關注情緒健康了!可哀 的是,青少年卻要在成長中奮力抗衡這 一切。 面對青少年成長路上的需要及當下教育制度對他們所造 成的壓力,下列六方面或可提醒身為父母師長的我們, 怎樣更適切地關懷扶持他們,相伴同行: •

情緒管理:鼓勵青年人把握機會讀好書,為將來鋪路 並非錯誤的向度,但懂得面對壓力,不被壓力打垮, 管好情緒,亦同樣重要。


管教文化:青少年成長期既滿是掙扎、迷失及自我懷

溝通技巧:溝通不是壓迫,也不是羞辱,或令子女內

疑,父母師長的否定及負面表達,肯定只會造成反效

疚作為推動力,亦非只教訓而不聆聽,或只聆聽而不

果,損害他們的自尊心。雖然,為人父母者自覺付出

接納。溝通就是撥出時間,不談學業,不是教訓,專

時間心血,為家人勞心勞力,渴望「管教得更好」本

注聆聽他們的感受。一旦子女出現行為或情緒問題,

是無可厚非,但因不得其法而令兒女感受不到被愛與

家長宜先留意自己的情緒。因許多時候,家長不自覺

支持,一番心血豈不如同白費?因此,不妨主動多向

被自己情緒所牽動,更因心中焦躁,無法冷靜地聆聽,

兒女作正面表達,避免負評;並盡量騰出時間,享受

而落入慣性指責,致使子女最需要被聆聽和了解的時

一家人共處同在的時光。

候,彼此溝通卻破裂了。

學習放手:年輕人要邁向成熟,需要脫離父母保護, 虛心接受別人批評,方可成長。因此,父母師長學習

讓我們好好把握機會,勿因表面的冷漠而放棄關心他

放手是十分重要,那絕非不負責任或不愛惜。放開雙

們,嘗試多聆聽,了解他們的需要;多陪伴,表達我們

手,不要事事代勞或提供對策,讓孩子有機會思考、

心中的關愛吧!

分析並做決定,但又願與他們一起承擔風險及後果。 •

面對失敗:就算父母怎樣悉心鋪排,青少年難免仍會

參考資料

面對大大小小的障礙或挫敗。教導他們面對並學懂如 何自處,重建自我,方為上策。 •

培養心理回彈力(psychological resilience):這是 一種面對壓力及接納情緒的能力。若心理回彈力佳, 面對失敗亦不會鑽牛角尖;反之,回彈力越弱,出現 情緒問題的風險就越大,也越容易負面標籤自己,變

1 鄧淑英、梁裕宏、黃嘉儀、李潔卿: 《創路達人の從零開始》 (香港: 突破,2008)。 2 青年事務委員會:《二零一零年香港青年統計資料概覽 》 (香港: 青年事務委員會,2010)。 3 William Crain. Theories of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2005.

得退縮,迴避與人接觸。

13


Speaker Prof. Jürgen Moltmann ( 莫特曼教授 ) Professor Emeritus of Systematic Theology, University of Tübingen, Germany

PUBLIC Response Dr Hong Liang ( 洪亮博士 ) Assistant Professor (Theological Studies), China Graduate School of Theology, Hong Kong

A CUL OF LI IN THE D OF O


LECTURE

TURE FE ANGERS UR TIME Date: April 21, 2018 (Saturday) Time: 7:30-9:30pm Venue:

CGST Chapel, 5 Devon Road, Kowloon Tong

Language: Register: Enquiries:

English and Putonghua ( 粵語即時傳譯 )

www.cgst.edu/events/seminar421 dev@cgst.edu

2794 2386


學習共同體

記一場另闢蹊徑的教與學體驗 —

課堂裡,讀寫障礙的「她」 繼續為欠交功課,裝出一臉無奈;過度活躍的「他」天真 地挑戰老師的眼力,企圖趁老師轉身時,抄襲同學功課;專注力不足的「他」,迷惘 地在那廢紙堆、空水樽及用過的紙巾球中,尋找家長回條。過去三年,他們和沒有任 何特殊需要的孩子,被安排一起學習,在平凡又特別的課室裡,開展初中新生活。 這個課室,有一個名堂,稱為「學習共同體」 (下稱「共同體」)。

彼此激發,互補不足 「共同體」 (Learning Community)這革新的教學法源自日本,首個理念是「交還學習 主權給學生」。作為老師,我們把同一教材、堂課、家課及評估, 分為三種深淺程度。 待同學討論完畢,可自行選取他們認為能夠挑戰自我的習作來練習。三年以來,從沒 有學習能力高的學生選擇了過淺的練習,卻不斷有學力稍遜的同學,隨著反覆進行的 自我能力判斷並累積起來的成功經驗,越發願意挑戰程度深的練習。偶爾信心不足, 他們就會主動向老師多取一份程度淺的習作,作為提示。 而「共同體」的另一理念,就是「相信混合能力小組學習」。「共同體」課室, 是以混合模式取代精英主義的分流教學,堅信能力、性情各異的學生,在不同 的學習領域下,正因各有所長,就能夠在互動學習中,彼此激發,互補不 足。為促使學生互動,老師定下「提問」 (ask questions)和「犯錯」 (make mistake)兩條學習常規:鼓勵同學們主動提問,認定 這絕非顯示自己愚拙,反而是用心思考的表現;亦勉勵他 們毋懼學習上犯錯,答錯正顯示調節思考方向,收窄 正確答案的範圍。而老師提問時亦會由淺而深, 輔以小組彼此鼓勵,使「主動提問」和「不 怕答錯」都成為順理成章的事。

16


踐 道

去除爭競,彼此共生 香港這向以「成績定成就」的教育大道之上,「共同體」就似是一小撮執意另闢蹊徑 的人,走在一起,在課室裡來一場革新的教學理念踐行。這「共同體」課室並非不講 學能表現,我們也會「講成績、求分數」,但與別不同的是我們更重視達成學習果效 的過程,我們亦深信培育社群精神,能夠達致更有效的學習。三年來恆常的小組學習 模式,讓師生溝通的機會大增。在互教、互問下,能力強的,因反覆教導同輩,省卻 溫習時間外,根基更為鞏固,也更樂於指導同學;而能力與自律稍遜的,因有同行者 引導,學習有了方向和安全感,樂意堅持下去。而這原本只在課室進行的學習,漸漸 在小息、課後出現,他們甚至自組考試溫習小組一起溫習,人數也由兩人增至十多人。 三年共處與學習,造就了那位言語障礙的同學,自薦參加成為「福音 DJ」,站上早會 講台,傳講信仰;也造就了那位向來自我的同學,公開感謝曾經幫助他的朋友;亦造 就了那位讀寫障礙的學生,主動找同學一起溫書。與此同時,這課室也肯定了那些常 常協助同學的好小子,讓他們親歷持續助人的好處,並看著他們紛紛成為領袖生,成 績名列前茅,卻依然謙虛待人。而最重要的是,我們造就了一班團結的小伙子,儘管 這試點計劃已告終,直到今天,他們仍經常抓住空檔,相聚一起。 一切,皆讓我想起經上的話:「孩子們,我們的愛,不要空口說白話,要有真 誠的行動。」 (約翰壹書三 18)

黃美儀

MCS (MT) 6

17


陳關韻韶 Wance 實踐科助理教授 Wance 四姊弟,有三人繼承了父母衣砵,成為老師。 本科修讀職業治療的 Wance,90 年代曾留駐阿富汗六 年,參與國際組織的救援工作及培訓當地治療師。多年 來置身苦難場景,令她對信仰及生命的體會格外深刻。 回港後,不僅繼續服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及其家庭,並 投身神學教育,整合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教學之餘, 一直致力推動教會關注特殊群體的需要。

撰文:鄧美美 攝影:楊軍

春風 栽種, 從家裡萌芽

Wance:我也記

Wance: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和「細佬」傾下偈,很想聽

得媽咪非常投入工

你分享是甚麼推動你從事教育,做今天的事?

作, 她 不 是 在 改 卷, 就 會在晚上致電給家長談學生的

Francis:我想,是媽咪 ─我們的媽咪,她對我的影

事。

響非常重大! Francis:她實在勤力!許多老師出考試卷總會「翻炒 她是訓導主任……唔,訓導主任一向予人感覺好可怕

吓」。她在同一間學校任教 40 年,但每次都出新卷。退

嘛!好∼惡! (笑)但年少時,我卻經常看見一個個畢業

休後,臨近開學還是會發夢怕自己遲到! (兩姊弟大笑)

生,帶著大包小包來探望媽咪。咦!他們不都是以前

爸爸則是另一 type〔類型〕∼相當悠閒那種!(兩姊弟

的「曳仔」嗎?而且,他們不約而同地向媽咪說同一

大笑)

句話:「林主任,你知道嗎?當時所有老師都不看好我

18

呀!……」其實,媽咪會「哦」他們,亦會施罰,但並

Wance:……好在啫!(兩姊弟再大笑)其實,我們也

非罰企或罰抄,而是托他們做事。

要 credit 阿爸(笑) ,他平衡得極好,既不會太辛苦自己,


關翰章 Francis 英華女學校校長 自小 Wance 三姊妹就笑言,弟弟注定無法入讀她們的 母校。豈知多年以後,他不僅在這間由傳教士開辦的學 校任教逾廿載,更成為該校第八任校長,亦是首位男校 長。大學本科修讀電腦和音樂,但就在日夜埋首編寫程 式的求學期間,決以教育為終身志業。原來那一顆渴望 有教無類、化雨春風的種子,藉雙親的言教、身教與家 庭氛圍,早已根植心中。

伴行 Wance:當時媽咪還在,但夢裡她已離世,蓋上了白布。 可是,當我走近一看……咦!媽咪沒有死!還活著呢! 豈知媽咪竟說:「既勞煩了這麼多人前來送我,就別作

一期 一會

聲!由得我繼續『死』下去!」她呀∼就是這樣的人! Francis:是的,她總是千方百計為人設想,但求別人 快樂,就算要她付出也在所不惜。那顆「教育的種子」、 亦看到甚麼是自

「助人的種子」,正因為她,深植我們家裡。

己的限制。 Wance:原來是這樣吸引了你走進教師行列。可是,教 還記得嘛?當年教師爭取入職

書跟做校長很不一樣啊!

點與護士看齊,那時我們還小,因爸 爸的書法 OK 嘛,於是全屋放滿了他寫的大字

Francis:不同!很不同!但就像球員,不可能永遠走在

報。他們參與罷課,媽媽更去港督府請願。儘管沒有多

前線。以前,還可以和學生一起攀蚺蛇尖,入 camp「通

解釋,大概也知道他倆在爭取公義並為此發聲,因一切

頂」都 OK。現在嘛,較難了!(笑)當角色轉換,改

擺在眼前,都放在客廳裡。小時候目睹這些事,多少也

做行政或當教練,只是換個方式繼續扶持年輕人而已!

影響了我們,意識到這是教書的一部分。

不過,確有不少人問我:「女校首位男校長,你得唔得 㗎?」令我想起首五任校長,她們都是從英國來的傳教

Francis:雖說老師是助人的行業,但我日漸發覺,這

士,至今仍深得同學校友敬重。因此,那無關膚色或經

無關乎職業,反倒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自身職業。記

驗,全在於她們那顆關愛年輕人的心。我相信,只要我

得有次你夢見媽咪,那一個夢好經典……

能夠以同樣的一顆心服侍就是了!

19


澆灌, 以生命導引

Wance:學校本身的教育理念及生命培育,實在重要, 但 現 今 社 會 大 環 境 這 麼 講 求 表 現(performance), 剛才亦難免數列一些優異成績。究竟怎樣才可平衡這 兩者?

Wance:體力不復往日,看似是限制,原來可化為另一 個服侍的空間。但置身今天的香港處境,很不容易! 〔教

Francis:球隊奪冠,肯定開心得「拍爛手掌」!但從事

育〕制度本身帶來極大要求,學生亦有各樣需要。上任

教育,不是以「攞冠軍」為終極目標,以至用盡方法來

以後,這幾年間面對甚麼難處?

取得。能夠奪冠,只是 so happened 而已。最近,球隊 比賽受挫。臉書上,我除了鼓勵她們,最後寫道:

Francis:提到教育制度,就想起學校重建時,因涉及 長遠發展方向而曾考慮會否轉為直資。我們是全港 22 間傳統補助學校(Grant Schools)之一,有部分已轉 制,亦有策劃中。但我們的同學及校友對轉制的聲音不

「一隊球隊能夠站上頒獎台,先要學懂失 敗,才配得站上去。」

大,原因之一是期望繼續秉承一向的辦學宗旨,就是無 分貧富,有教無類─這樣說,並非故作清高,更不是 說直資不好,只是香港確實需要免收學費的學校,尤其 是教會學校,每月四、五千元學費實非一般家庭所能夠 負擔! Wance:做這決定,其實一點也不容易。 Francis:今年,我們兩支球隊皆贏得學界冠軍,得來

現有教育制度下,年輕人面對重重張力,我們深盼幫助 同學能夠面對失敗,建立自信。我們學校的英文簡寫是 “YWGS”,這四個字母正好闡釋我們一貫的教學精神 “Yes! We Go and Serve”:謙虛自信(“Yes”),重視 群體( “We”) ,走出校園( “Go”) ,服務社群( “Serve”) 。 由於學校重建而從港島半山遷往深水埗,我們鼓勵同學 不要只顧讀書,也要走出去認識並服侍這社區。因我們

不易。資源有別下,確是粒粒皆辛苦。(笑)

Francis:並且 "You have to walk your talk” (言行合一) ,

成長, 空間裡轉化

從我們的生命裡呈現出來。

Francis:就像我們做老師或做青年工作的,需要聆聽,

Francis:我的發現是……「我∼估∼佢∼唔∼到∼ what

更需要一起同行。有次,我問野外定向導師:「你明明

timing !」 (兩人大笑)上主很奇妙,我們只是撒種、

看著學生走錯路,為何不早早提點他們呢?還要跟他們

澆灌,收割的是耶和華,生命何時轉化,真的「估佢唔

一起,在荒山紥營?」導師回答:「告訴學生『此路不

到」!有的在學期間發生,有的則是畢業後。學生大多

通』太容易!但身為導師,就是不可“point the right

忘記講課內容,卻永遠記得老師曾為她做的事,即或

way”,而是一路同行,當然絕不能讓他們身陷險境!他

微小,卻影響一生。事實上,好老師絕不會純粹「打

們或因那次經歷,學得更多、更深!」

份工」,想做的事很多,某程度就變成壓力。因此,當

Wance:站在新崗位上,對學生的生命轉化,會否也有 新發現?

我們關注學童精神健康的同時,別忘記為老師們獻上 Wance:確是!他們需要的是,在那裡依然發現有你 相伴。

20

禱告。


深信,成功並不在於擁有多少,而是能夠付出多少。將

Wance:其實,我並非挑戰你沒有艱苦的個人經歷,而

來要是做家庭主婦,就好好服侍一頭家;做律師呢,要

是真的感到好奇。因你我的成長歷程相近,我們就像超

為公義發聲;當了媽媽,be a good mother。這一切,

現實地過活,沒甚麼資格談受苦。但祂卻把我安放在受

都是上好的服侍。

苦者身邊,教我深感這是上主的邀請,好讓我從祂的目 光觀看,與他們的生命結連,一同經歷並領受祂要給我

Wance:我又有點好奇(笑),你我怎樣成長,大家都

們的信息。

好知道。一路走來,你算是一帆風順啊!剛提到這種不 追成績、不求賺錢,關懷弱勢的教育理念從何而來呢? 又如何成為了你本身的理念呢? Francis:你說「一帆風盡」 (笑)……大學時期,我∼真∼ 的∼試∼過祈求上主別讓我太一帆風順(笑) !當時想, 日後若要服侍,生命需要歷練。祂給我一首詩歌,是 Steve Green 的“People need the Lord”,其中一 句說:“Through His love our hearts can feel all the grief they bear.”誠然,我無法 100% 明白 單親家庭之痛,但會嘗試設身處地,藉上主的 愛感受體會。就算不是親身經歷,有許許多多 如同雲彩的見證圍繞著我,就如你,也是我 的生命導師之一,自小就把這些理念銘刻 在我的生命裡。

的做法,也有同學同情警察的處境,而老師亦有回應。 Wance:2018 年底將遷回新校舍,可用的空間更多。我

其實,開放平台給她們討論思考,而不是我們走在台上

記得那六年重建之路,以“space for transformation”

叫「大家要互相尊重」、「大家要……」。

為主題。事實上,空間轉化不止是外在可見的建築,也 包括內在生命培育。回望現今社會的需要,在撕裂對立 的狹縫中,我們究竟可給青年人怎樣的空間,容讓轉化 出現? Francis:坦白說,當初提出“space for transformation” , 主要關乎校舍重建。(笑)但你為此加上另一重意義, 實在多謝你!並令我想起 2014 年一件事。當時知悉學

我 深 信, 學 習 任 何 事 物, 給 予 足 夠 空 間,引導並激發她們思考批判,這種學 習才最真實有力,this is the best way to educate our students。

生希望參與罷課,校方與學生領袖了解後,決定翌日騰 空三節課堂,舉辦特別大會,由學生主領,開放予全校 師生上台發言,一起討論。當日既有同學表達不滿政府

21


如成長

乳 酪

菌) 母種 、酵 乳酪或乳酸 奶 純 :牛 替) 材料 (一兩湯匙 煲 燜燒煱等代 空 - 真 至 40 計、 以保溫杯或 煮 度 可 內, 火, :溫 空煲 )就可熄 器具 (若沒有, 真 入 將真 奶倒 度計量度 後 牛 然 將 中, 用溫 8至 :先 做法 60 度(使 混在牛奶 ,靜待 急 著 種 酵母 就這樣放 千萬別焦 把 再 , 。 。 蓋好 候過程中 看或攪動 煲 空 等 查 時。 煲蓋 小 開 4 2 圖打 ,試 動 妄

22

陳 德晶 宣道會宣愛堂傳道 MDiv 2007


工 人 手 記

認識不少人和我一樣,十分愛吃 yogurt(乳酪),只是它的售價頗貴,於 是開始自己動手去做。

因我實在愛吃 yogurt,每星期都做,越發感到 yogurt 的製作過程,仿如生命培育。培 育他們的方法,可以各有不同,但無論如何總要適當地將真理的種子,放在子女或弟 兄姊妹心上,然後就要等候,讓天父來處理,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自然成長,甚或有 一天我們驚覺他們已經長成。只是在過程中,我們不要心焦或沒有安全感,因看不見 任何改變或果效,就用自己的方法來攪擾。這樣的話,你只會搞垮了。相反,學習信 心的等待,正是培育的基礎。

話雖如此,由於太愛吃 yogurt,我主動請教過不少朋友,又上網搜尋成功的製法。 不過,就算依足步驟去做,總是失敗,於是又再試找其他方法,仍無法成功。或許, 因嘗試多了,逐漸領悟當中精髓,誤打誤撞之下,終於用自己的方法做出很完美的 yogurt。煲蓋打開,看見它就像豆腐般軟滑。我想,就如每個人各有不同,所面對的 環境、所需的時間也不相同。因應這些不同,各有自己的培育方式。我們可以學習別 人,但過程中也要自己不斷嘗試、親自碰過,並熬過漫長的等待,才知道甚麼方法最 適合自己和培育對象。 不過,即使自己那一套方法成功了,亦未必放諸四海而皆準。我就曾在同一個環境, 採用同一食材和方法去做,結果卻是一時成功,一時失敗,箇中的失敗原因完全想不 出來。這時候,更要學信心等待的功課。「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唯有神使它生 長。」 (哥林多前書三 6)一切都是天父在暗中使人成長,所以不要靠自己的知識和經 驗,但要相信,並憑信心去培育。有天,你必看見天恩處處。

1 因應環境氣候變化,製作時需自行調節烹煮溫度(40 - 60 度)以及等候時間(8 至 24 小時),所以說, 做 yogurt 實在太似做牧養,不由你話事∼哈∼哈!筆者鼓勵大家多作嘗試。

23


生命之道

周年

感恩崇拜

24


命有所成長,把信仰活出來;也在這時代中走得更前,

年 12 月 8 日的晚上,生命之道假五旬節聖潔會

召喚更多年輕人認識及遵行主道;繼而更廣闊地開展這

永光堂舉行了「10 周年感恩崇拜」。當晚有約共

工作,無遠弗屆,擴張神的國度。

近 100 位的學員及嘉賓,與我們一同獻上感恩!

D12

1500 位學員出席,其中更有來自各海外上課點

. D5

感謝神帶領生命之道走過了十個年頭!於 2017

在過去的歲月中,天父感動不同的弟兄姊妹,一直在禱 告及奉獻上支持生命之道的發展。從十年前的啟動,到 中間經歷的每一個重要的轉折時刻;於香港急速的增長,

當晚,生命之道事工主任梁國權先生帶領大家以詩歌敬

於海外不斷的拓展,到近年發展青年版生命之道、普通

拜作崇拜的開始,一同頌唱主恩。接著有詩班齊聲和應,

話課程……等等,我們見證主豐厚連綿的供應。是以梁

獻唱讚美。

先生亦借此良機,親述主恩,也向所有有份支持的弟兄 姊妹致以衷心謝意。

之後,余達心牧師隨即以「往後十年—更深、更前、 更廣」為題分享信息,諄諄教誨,寄望生命之道這讀經

在回顧過去厚恩之餘,寄望天父繼續親手拖帶前面的每

運動,能讓神的話語更深地進入學員的心,以致屬靈生

一步,繼往開來,宣揚基督。

25


甚 麼

26

「教


解 話

育」

::: 雷競業 ::: 天恩諾佑教席副教授(神學科) 書蟲一名,年輕時醉心於經濟學,詫異簡單的理論架構竟能洞悉 世界變幻。後來體會到人心的轉變比統計數字的起伏更加奇妙和 振奮人心,投身福音工作,先後在紐約和香港參與牧會。然繼續 不自量力的要去探求人心變幻的來龍去脈,遂馳騁於古往今來 的思潮文化之中,以神學佬自鳴。有一妻三女幫助他貼地而行。

根據《說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從攴,從

1

凡教之屬皆從教。 ,古文教。 ,亦古文教。」 細看「教」 字,左上角的「爻」代表某種運算,其下的「子」則指受教 的孩子;而右邊的「攴」,如老師手持著棍杖,象徵著紀律。 簡言之,古代中國看教育是一種跟從、仿效的過程:學生追 隨智者,觀察並學習其言行,就是教育。《論語》所記載孔 子與弟子的對答,正反映了這種仿效過程。至於「教育」一 詞的英文字“educate”,則來自拉丁文“educo”,字根蘊含 「把一些東西引導出來,使之成形」的意思。雖然我們不該 把太多文化含義建立在字根研究上,但在「教育」這議題上, 中英字根的分別卻恰好呈現了教育理念上的重要分野:教育 的宗旨,究竟是把一套智慧知識傳給下一代?還是導引下一 代把他們原有的潛能發揮出來? 當然,這兩套教育哲學不是非此即彼。下一代如要發揮本身 潛能,亦先要學習一點上一代的智慧;反過來,要下一代願 意跟從仿效,上一代也必須了解這孩子的潛能,懂得啟導之 法。人生階段不同,兩者的重要性也會不同。孩子還小的時 候,可能需要更多跟從仿效,但長大了就得留意及啟發他們 的潛能。兩套進路,各有不同的重點,既會影響我們施教時 的價值觀,也影響我們培育的方法。 今天,教育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機制。任何正規教育都需 要回答以下問題:究竟我們期望透過教育的過程,培育出甚 麼德行和才能?要是我旨在訓練小孩成為一名通天大盜,總 不會稱之為「教育」吧!因此,我們今天究竟用甚麼方法來 培育這些德行與才能?誰可以有機會接受這種教育?按甚麼 原則來分配機會?誰才可以當老師?又以甚麼原則評核老師 的資格呢?透過上述提問,逐一疏解,我們或可開始明白社 會上各式各樣的教育事業背後的哲學,以及它們的社會功能。

1 http://www.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1608,2018 年 2 月 5 日 參閱。

27


張略

Parker J. Palmer.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Education as a Spiritual Journey. San Francisco: Harper Publishers, 1993.(中譯為巴默爾。《未來在等 待的教育—從創造生命的空間開始》。宋偉航譯。台

/ TO KNOW AS WE ARE KNOWN

北:校園,2015。)作者走進基督教屬靈傳統智慧,從 第四世紀的教父、教母等屬靈資源裡,闡釋何謂真正的 教學,剖析箇中的思考、信念和行為表現,釐清何謂教 育的終極目標。

宋軍

作為〈歷史教育與身分建構〉一文的進深閱讀,推薦早 前在香港上映、由史提芬 • 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 執導的美國電影《戰雲密報》(The Post)。該片講述新 聞工作者以極大的勇氣,披露有關越戰被隱藏的美國決 策層內幕,是一部思考歷史真相如何扭轉當下及影響未 來的震撼之作。電影中一句對白令人印象深刻:「新聞 報導是書寫歷史的初稿。」原來歷史教育不僅是在學校 課堂,也發生在我們每天所接觸的傳媒中;同時我們的 身分認同也在不斷被建構。如此看來,由誰執筆、以怎 樣的理念書寫,自由言說空間的大小,以及讀者的見識 和分辨力,實在是件不容忽視的大事。

28

/ THE POST


P USH

Te a

e L if s ' r che

/ THE COURAGE TO TEACH Parker J. Palmer. The Courage to Teach: Exploring the Inner Landscape of a Teacher's Lif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8.(中譯為巴默爾。《教學 的勇氣—從探索教師生命的內在視界》。藍雲、陳世 佳譯。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9。)本書開宗明義就 指出,優秀的教學並非來自老師的教學技巧,而是源自 老師自身的身分與品格(identity and integrity),將自 己、學生並教材緊密連結起來。上述兩本書皆強調真理 的群體在學習和實踐上的重要性。

萬楊婉貞

Nurture That is Christia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 NURTURE THAT IS CHRISTIAN

on Christian Education. eds. J. Wilhoit and J. Dettoni.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1995. 本書搜集不同發展心理學家的學說,分析兒童及青少年 在身體、智慧、情緒、社交及道德各方面的成長需要。 本書所引用的多名學者不僅從發展心理學出發,更由神 學角度入手,了解箇中的靈性發展,大大幫助我們對兒 童及青少年成長有更透徹全面的認識,以及在培育方面 得到一些實用建議。

29


督印人:李思敬 / 顧問:李耀坤、張智聰、雷競業、歐醒華 / 總編輯:羅仲軒 / 執行編輯:鄧美美 / 助理編輯:吳詠儀 / 設計:濛一設計坊 Connect with CGST www.cgst.edu facebook.com/cgst.edu youtube.com/cgstedu plus.google.com/+cgstedu instagram.com/cgsthk dev@cgst.edu 中國神學研究院

香港九龍塘多實街 12 號

版權所有 不得翻印

Printed on 100% recycled paper

3,50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