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玉纪念馆通讯》 Memorial Lim Lian Geok Bulletin
2017年第1期(总第7期) 编委: 李亚遨、姚丽芳、徐威雄、廖文辉、詹敬仁、 叶美霞、康碧真(执行编辑) 排版:龚秀霞 封面封底设计:龚秀霞
2017.1
通 讯
Memorial Lim Lian Geok Bulletin KDN:PP19031/05/2016(034490)
出版:林连玉基金 LLG CULTURAL DEVELOPMENT CENTRE BHD Memorial Lim Lian Geok, No. 89 & 91, Jalan Maharajalela, 50150 Kuala Lumpur. Tel: +603-21422496/2497; Fax: +603-21422487 Web: llgcultural.com FB: www.facebook.com/llgcultural www.facebook.com/llgmemorial E-mail: llgmemorial@gmail.com 出版日期:2017年6月 印刷:永联印务有限公司 VINLIN PRESS SDN. BHD. No. 2, Jalan Meranti Permai 1, Meranti Permai Industrial Park, Batu 15, Jalan Puchong, 47100 Puchong, Selangor. Tel: +603-80615533; Fax: +603-80625533
鸣谢启事: 本期《通讯》承“星、马一群朋友”捐助部分 出版经费,不胜铭感,谨表谢忱。
ISSN 0127-3086
9 7 7 0 1 2 7 3 0 8 0 06
目 录
CONTENTS:
文 物 :
06 专题 30
民间文物馆的专业化 ——展望从业人员的使命和养成
/郑美玉、杨雯妃、江品柔
07 特约
01 管委的话 1
37
一点汇报 /李亚遨
08 友馆
02 焦点 3
(一)万众一心筹基金 /姚丽芳
6
(二)林连玉纪念馆大事记(2007-2016)
9
(三) 一纸家书诉衷肠 ——林连玉家书两通
/林连玉 13
(四) 从一张照片写起: 林多才、林多文、林青山、林承舅 /林多文
43
(一)金宝近打锡矿工业(砂泵)博物馆 /周承隆
47
(二)麻坡中化中学校史馆 /麻坡中化中学校史馆
09 出版 50
/陈丽晴
03 史话 林连玉笔下的温典光 /李亚遨
04 专访 20
教总大厦历史变迁之董总篇
05 人物 25
陆庭谕回忆林连玉葬礼的前后
(一) 《传•说古城》 ——为未来留一个对照
51
17
林 连 玉 家 书
吉兰丹州华人迁徙史迹(上) /黄崇锐、谭丽屏
(二)马来西亚华人民俗研究论文集 /廖文辉 林连玉家书影本(1972年11月9日),写给二儿子林多才,共有2页。内容提及林先生的著作 及纪念物品等。
10 活动 52
(一) 访客留影 (2016年12月-2017年5月)
55
(二) “巧手慧心” ——文献修复志工培训
林连玉纪念馆(展示空间)人事组织 管理委员会
李亚遨(主任)、姚丽芳(馆长)、陈亚才、徐威雄、张集强
文物
序
工作组
召集人
组员
执行员
林连玉家书(1972年11月9日)
1
展示组
李亚遨
姚丽芳、陈亚才、徐威雄、张集强、 廖文辉、刘崇汉
詹敬仁
2
文物组
徐威雄
李亚遨、姚丽芳、黄泽淞
康碧真
3
导览组
廖文辉(正) 杨两兴(副)
李亚遨、黄泽淞、梁莉思、萧佳盈
叶美霞
4
《通讯》编委会
李亚遨
姚丽芳、徐威雄、廖文辉、詹敬仁、 叶美霞、康碧真
康碧真
1
一 点 各 汇 报
文/李亚遨
位,林连玉基金本届董
课程,并于隔年成立导览志工团“脚车先锋
事会任期即将结束,六
队”,协助馆内的团体导览。今年7月将展
月,我们将举行选举以选出基
开第二梯次的培训计划,以备将来之需。纪
金未来三年的领导层。在这新
念馆的参观人数,这三年来累积访客已达
旧交替的时候,我想汇报一下
7,000多人次,反应可谓差强人意。访客主
纪念馆过去三年的工作,以备
要是中小学生和大专生,还有一些普通访客
未来参考。
和外国访客。外国访客一般来自中港台新, 成分比较多元,包括学术界、博物馆领域、
林连玉纪念馆是2014年年底才
官方机构等。对于来访者,我们都尽量提供
开馆的,历史可谓非常短暂。
导览解说。
01
管 委 的
回顾我们馆的工作,是优先做 展示(从典藏发展出展示内
文物保护方面,2014年开馆前,董事会已
容)、文物保护(文献登录、
通过5万元文保计划预算,供购买材料用具
保护和数码化),以及出版
和设备,也送馆员赴台湾参加图书文献修复
《通讯》(作为传播资讯和交流、串联平
短期课程。在这个基础上,纪念馆联同华社
台)等。从一开始的认知就很明确,即纪念
研究中心、尊孔独立中学自 2015 年以来,
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和参观的地方,而是希
陆续联办“图书文献保护及修复工作坊”初
望比照一般博物馆的几大功能——典藏、研
阶班(3梯次)及进阶班(2梯次;包括5月
究、展示、推广教育等要求来经营。相应于
底这一次),参与者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个单
以上的功能和要求,纪念馆的管理方式是在
位,人数有110人次,为本地文物馆、校史
管委会之下设立四个工作组(展示、文物、
馆和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文献保存及修复
导览、《通讯》编委会),委员或组员属于
的基本知识与技术。最后,我们也联合华研
义务性质;日常行政运作后来逐步形成一馆
成立“巧手慧心”修复志工团,希望持续开
长和三馆员的人事编制。
展细水长流的修复工作。
展示空间策展方面,我们完成了“一介布衣
出版宣教方面,《林连玉纪念馆通讯》半年
留青史”、“五大事功撼国策”、“百年华
刊,2014年创刊,作为散播知识、交流经
教史诗传”、“三十战友肝胆照”等展区的
验、启发思想的平台,到今年6月是第7期
工作,目前正忙于展示主题五:“万众一心
了。纪念馆脸书专页,于2015年推出,以
筹基金”。除了以上常态展,2016年为纪念
便与散布在各地的粉丝进行留言、分享等
林连玉先生开斋节献词〈心理的建设〉发表
互动。与此同时,也不定时举办研讨会、
60周年,也办了一次特展。
讲座,邀请国内外学者专家集思广益,就观 念、实务运作及技术传授等层面进行广泛的
虽然条件有限,为了配合工作的需要,我
交流,协助提升本地文物馆的专业水平和管
们在2015年举办了展示空间导览志工培训
理素质。
话
2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持,长期来说是不可持的,存在的价值才是 硬道理。一开始我们要努力做好展示,努力 提供有素质的导览解说,这是作为文物馆的 本分工作,不仅要吸引访客,还要让他们满 意,参观后长知识,获得启发。而这三年来 持续请专人做的林连玉相关华教历史文献数 码化工作(包括战后至1990年代尊孔董事会 会议记录、马来亚民众图书馆档案),以及 华教文物文献征集,是服务于我们馆的定位 要求,要办出特色,成为战后马来西亚华文 教育史料的主要蒐 藏地。未来希望国内外学 者凡要研究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历史,可以来 这儿参观、访问、交流。我们也花了许多心 最后,关于办纪念馆的费用:单就展示内容
思筹备的图书文献修复工作坊,是因为考虑
而言,自2013年启用至今,估计设计和制作
到此时此地很多地方(不限于文物馆和校史
整体开销在30万元左右,这笔开支包含在纪
馆)存有数量众多,但状态不太好的早年收
念馆最初装修工程经费(208万元)里头。日
藏品。我们缺乏的不是历史文物,而是合格
常营运开销以人事支出为最大宗,其他还有
的修复人员。
出版《通讯》和各项活动费用等。纪念馆没 有门票收入,而每年两期,每期印数达五六
无论如何,再怎么说,我们这些馆的规模都
千本的《通讯》是免费分发的。这些费用基
很小,有看头的东西实在没有多少,要吸引
本上都由母体(基金)承担。有个别项目则
访客谈何容易,何况是外国游客?个别馆有
由有心人赞助,如导览志工培训经费、《通
条件的,或许可以结合学校教育需求,如策
讯》部分印刷费,以及部分活动经费。
划户外教学、公民教育之旅等活动。一些馆 可以联合地方上的“类博物馆”,举办“一
一些思路
日游”之类的活动配套,例如林连玉纪念 馆可以考虑筹办“林连玉生活遗迹之旅”或
林连玉纪念馆成立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民间
“吉隆坡华人史迹径”。
文物馆涌现之际,像其他民办文物馆一样面 对资源受限的问题。如何让文物馆的功能全
积土成山,众志成城,若说我们的工作还有
面释放出来,进而争取永续经营的机会,以
一些成绩,我们要感谢所有一路来支持我们
期达致保存记忆、传承发扬及掌握历史诠释
的人。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好,也希望
权的初衷?这些馆有需要个别地或集体地谋
有识之士不吝伸出援手,给我们必要的牵扶
求出路,包括:明确定位、管理专业化、吸
及指点,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走得平稳顺利
纳先进经验、结合各领域人才、办出特色、
一些!
组织联盟等。 回首三年,初心未改,展望将来,静待花 林连玉纪念馆开始经营时的某些优势如“族 魂”的光环、母体董事会及各地联委会的支
开!
3
文/姚丽芳
林连玉基金及林连玉纪念馆筹款运动的成功,在于
万 众 一 如 心 筹 基 金
理念非常清楚及坚定,目标非常简单及明确,就是 纪念林连玉先生,弘扬林连玉先生的理念及精神。
何把众人的心,拧成一股绳子,来为某个基金或机构筹款呢?
首先,动员去筹款,必须“师出有名”,才能理直气壮。一个组织的道德性和正当 性很重要,失去了,就很难生存。我们组织的产品与本质是理想,必须有文化塑造 与诉求。我们的组织有何特色,有什么创造价值的活动或事业,在这个社会上的功 能及意义是什么等等,让自己及别人了解组织的使命与发展,才会愿意奉献。自己 先受感动了,才能出去游说别人出钱出力。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认为,基金筹款演进为基金的发展,再演进 为人的发展,是非营利组织应有的概念。不再谈基金筹款,而是基金的发展或人的 发展;要在计划中栽培及提携新人,而不是仅仅从他那儿拿捐款表格。帮助组织向 前的是有个广泛、健康及巩固的倡导(advocacy base)队伍或基地。要能成功,就 要有很多人关心组织的表现。一年寄发几次信息,让捐助者参与一些活动 ,让他们
有机会来帮助改变,让他们成为成果的主人。向他们提出有力及直接的诉求,让他 们在精神层面及物质层面参与。筹款运动是一场教育的运动,使命要很明确,需求 要清楚表达,市场调查也很重要,对不同群组有不同策略。在美国,慈善捐献在民 主自由体制里,与自由集会、自由投票或自由媒体是同等重要的力量,它是公民社 会里强烈表达我们自身的另一种方式。 林连玉基金及林连玉纪念馆筹款运动的成功,在于理念非常清楚及坚定,目标非常 简单及明确,就是纪念林连玉先生,弘扬林连玉先生的理念及精神。同时,筹款运 动延续华教的传统,群众动员非常广泛,方式非常多元,一点一滴,聚腋成裘,非 常草根,因此,是大家的基金及纪念馆。不过,从基金的发展到人的发展,却还有 一条漫长的路要走! 林连玉基金第一次有规模的筹款运动,是在林连玉先生于1985年12月18日去世后不 久。在治丧期间,瞻仰者突破5000人,政党及团体数百个。沈慕羽先生建议成立林
02
焦 点 ︵ 一 ︶
4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林连玉基金委员会随即配合全国各地举行的 近百场林连玉先生追悼会及纪念活动,积极 展开筹款,反应热烈,短短一年内筹100万 元,可惜之后没乘胜追击、再接再厉,原因 林连玉先生灵柩置设隆雪华堂大礼堂,瞻仰者突破 5,000人。
不明。原本发出筹款缘起时,决心及企图心 很高,把筹款目标定为1000万元,但最终也 止于100万元,仅达10%。不过,如果把这持
连玉教育基金,将所有收到的帛金拨入作为
久性筹款的含义,延续至20年后第二次大规
开始。捐款如雪片源源而来,直到治丧委员
模的筹募林连玉纪念馆基金来看,1000万元
会解散后成立林连玉基金委员会,于1986年
的目标也可凑合地说已经达到。
1月4日召开第一次会议时,总额已超过33万 元。该次会议也通过筹募“林连玉基金”缘
话说回头,林连玉基金委员会在这100万元
起及捐献办法。该份由隆雪华堂已故前执行
基金的支持下,先是创建奠基,后是巩固
秘书王兴文先生起草的缘起,言简意赅说明
保温,在20年内,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任
林连玉高风亮节及齐光日月的一生,将永远
务,其中包括拟定章程设立组织架构、建造
成为后世的楷模,因此有必要成立林连玉基
林连玉墓园(后有扩建美化工程)、出版林
金及林连玉基金委员会,来纪念他对社会、
连玉遗著及相关评论追思等文章、赞助出版
民族、国家的贡献,继承他的遗志,发扬他
教师刊物及华文教育史的研究、主办教育讲
的精神,完成他未竟的理想。筹款运动要持
座及学术研讨会等等。此外,将林连玉先生
久展开,藉此将林连玉的伟大精神、争取民
的忌辰定为“华教节”,每年举行华教节活
族的平等的愿望,贯彻到广大的群众中去,
动,节目包括墓园公祭、林连玉精神奖颁奖
这已是一种教育运动了!
典礼、大师级别的林连玉讲座、纪念晚宴等 等。 如前所说,第二次大规模的筹款是从20年后 的2007年展开,目标也简单明确,就是要 筹建林连玉纪念馆。过去20年华教节系列活 动的宣扬,终于厚积薄发,让这次筹款的意 义不言而喻,动员也事半功倍。然而,没有 广泛的组织群众参与,天上还是不会白白掉 下馅饼,没有努力奋斗,纪念馆的梦不会成 真。 梦想能够带我们飞翔,没有梦想,人就会变 得空虚而渺小。我们对纪念馆最大的梦想是 找一块够大的地,建立心目中理想的馆。孝
中华大会堂执行秘书王兴文起草的〈筹募“林连玉基 金”缘起〉。
恩文化基金会的小老板朱庆祥先生,曾替我
焦点(一) t 万众一心筹基金
最初的林连玉纪念馆建筑概念图。
2007年推展“百万献族魂”筹款计划,并配合当年华教节 晚宴举行纪念馆推介仪式。
们把这个理想的概念图画出来,曾经有媒体 人形容为有小型北京水立方的朦胧影子。尽 管最后地段及建费在能力之外无法落实这 “水立方”,但这样美丽的概念图,曾经给 我们几许憧憬,陪伴着我们冲刺筹款成绩, 最终也让我们达致耸立起林连玉纪念馆的夙 愿,规模虽然不大,但设计独特别致。 这次筹款运动,多彩多姿,腾跃不息,热闹 无比,短短三年就筹集到400万元。市场区隔 的有华小生的“一人一元”金砖义卖、独中 生的“家家十元”金砖义卖、众人的自由捐 献、每个1万元的“百万献族魂”专项,以及 团体的多种募款管道:义卖、义踏、义唱、 义演、盂兰胜会、办宴会、办综合性文艺晚 会、办相声表演、办诗歌朗诵动地吟、办华 乐演奏会、办高尔夫球比赛等等。从中即可 窥见这波运动的多元与广泛,堪称是群众的 动员与教育。 林连玉基金委员会在1985年提出建馆概 念,此后这想法就一直盘桓在大家脑际,不 时会跳出来。直到2007年终于启动筹款计 划,2013年完工落成启用。所以,林语堂说 得对: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 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 些梦想成为事实。
5
色彩缤纷的气球在林连玉纪念馆落成启用仪式上缓缓升 空,释放出林连玉先生的“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理 念。(照片来源:《南洋商报》)
6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2007
3
陆庭谕宣布“建设林连玉纪念馆”和“美化林连玉墓园”两大计划。
6
陆庭谕率团拜访南马独中,呼吁全国华小和独中生响应购地建馆计
8
推展“百万献族魂——筹建林连玉纪念馆”筹款运动。
月
月 划,建设基金筹款目标500万元。
02
焦 点 ︵ 二 ︶
(2007-2016)
林 连 玉 纪 念 馆 大 事 记
月
2008
截至年底筹获361万余元。
2009 原先希望州政府或 私人界献地,今年 开始积极物色适当 建馆地点。
2010
寻找地段或店屋多达数十处,均无成果。截至年底,建设基金总计448万余元。
2011
重新考虑吉隆坡马哈拉惹里拉路现址5层半办公楼,因坐落首都传统华人文 化中心纽带,交通方便,算是建馆理想地点。
6、8 月
7
常董会议和特大先后通过以465万元购买上述办公楼。
董事会通过成立林连
月 玉纪念馆筹建与规划 委员会(建委会)。
10
董事会接纳〈林连玉纪
11
林连玉纪念馆装修工
月 念馆规划建议书〉。 月 程启动礼。
焦点(二) t 林连玉纪念馆大事记(2007-2016)
2012
3
召开建委会第1次会议,张集强
月 团队汇报设计概念和呈图流程。
6
建委会技术小组和张集强团队开始建筑图
9
纪念馆展示内容规划小组第1次会议,讨
月 测工作。 月 论展示内容规划。
10
第1届“林连玉行”义跑,为纪念馆装修 月 工程经费筹获102万元。
12
截至年底,在各地联委会支持下,装修工
月 程经费再筹获106万元。
2013
1
技术小组会议累计14次;建委会第4次会
月 议通过接纳装修工程总承包商,装修工程 总值208万元。
2 纪念馆装修工程开工,为期半年,工程会 月 议累计15次。 9
月
开始征求华教文献文物。
10
林连玉基金行政部迁入纪念馆大楼办公。
12
董事会委任李亚遨为纪念馆馆长。
月
月 林连玉纪念馆启用仪式,主办“巍巍劲节 干云霄——林连玉先生生平事迹展”。
2014
3
召开林连玉纪念馆(展示空间)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筹备会议。
月 董事会通过文献保护计划预算5万元。
4
月 管委会展示组和蓝氏君团队开始展示内容工作。
6
月 出版《林连玉纪念馆通讯(试刊号)》和“文物馆•乐悠游”手册。
9 委派馆员赴台参加“图书医生培训进阶班”。 月 举办华人民间文物馆交流会。
7
8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12
林连玉纪念馆开幕典礼,黄光男教授主讲类博物馆课题(林连玉讲座)。
月
2015
3-4 月
5-11 月
第1梯次展示空间导览志工培 训课程。
推动吉隆坡华小参观纪念馆计划。
6 开始主办图书文献保护及修复工作坊 月 (初阶班)。 开始执行尊孔独中董事会会议记录数码 化计划。
9
月
12
林光美教授主讲台大校史馆和博物馆群公开讲座。 配合林连玉基金30周年会庆,邀请林连玉先生中国家属来访;完成展示主题“三十战友肝
月 胆照”和出殡区制作;推出第一种周边产品明信片系列。
2016
5 成立展示空间导览志工团“脚车 月 先锋队”。 7
开始执行马来西亚民众图书馆档
9
林连玉先生开斋节献词〈心理的
12
开始最后一个展示主题“万众一
月 案数码化计划。 月 建设〉60周年特展。 月 心筹基金”工作。
9
一 纸 家 书 诉 衷 肠
文/林连玉
│ │ 林 连 玉 家 书 两 通
“家书抵万金”这句话,对长隔
大携带回马之遗稿中未禁的部
两地的林连玉先生父子来说,最
分,以《风雨十八年》为名,分
是真实的写照;对马来西亚华教
上、下集付梓面世。
人士来说,林连玉家书却是珍贵 的历史遗产。
林先生在信中不敢奢望后人为他 建立纪念馆,也认为后人会忘记
早在2005年,林连玉基金派员特
他是提出列华文为官方语文的第
赴中国福建永春,影印两套林先
一人,但坚信在当权者的种族压
生的家书回马,却因各种因素,
迫下,人们反抗时终会想起他和
至今尚未出版。在此,特刊登其
他的主张。就如他曾经说过:
中两封,以飨读者。
“我的主张各民族的平等是正大
在两封家书中,林先生提到本身 的几本著作,林连玉基金已在其
的、公平的、合理的,虽屈于现 在,必伸于将来。”
身后一一出版,基本上完成三不
距家书四十年后,林连玉纪念馆
朽中的“立言”。虽然最著名的
于2013年在默迪卡体育场前,耸
《回忆片片录》遭禁,林连玉基
立了起来,林先生在天之灵,可
金也遵照林先生遗愿,将从加拿
知道吗?(姚丽芳按语)
第一通(1972年11月9日) 才儿收知: 你十月廿七日的信收到了,你希望得到的遗产不外一些纪念品而已, 我可以逐一把情形告诉你。 (一)有关我的著作:我一生的写作甚多,但保存下来的仅只一九四 八至一九六二这十多年的材料,就是这一部分也不完全的。我一九四 六年回国,再回到学校时,月薪只有两百多元,要维持一家生活,还要 给你们求学,经济十分困苦。于是为《商洋商报》副刊写稿,都是有 林连玉从马来西亚寄回中国永 春县的家书。
讽刺性的杂文,每月得稿费数十元来弥补家用。三、四年间得稿三百 多篇,迨一九六六年我移居新村,把它整理,仅得两百多篇,失去约 三分之一,淘汰一些无聊的,分为四部,定名:(一)《吴钩集》、 (二)《杂锦集》、(三)《姜桂集》、(四)《纪雪集》。这一部 分及其他杂碎交给你的达妹保存。
02
焦 点 ︵ 三 ︶
10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我的诗作不多,全部仅数十首而已,不足以成 集。 从以上所说,你就可知道我的著作已整理好的有六 部,即是:一、《吴钩集》,二、《杂锦集》, 三、《姜桂集》,四、《纪雪集》,五、《回忆 片片录》,六、《华文教育呼吁录》。若把演讲 集辑成两部,其他杂凑一部,共有九部。我的这 些著作并没有深精学理,不足以垂留后世,只适 合马来亚的环境,你纵得到原稿,不过快意一时 而已,终究散失,我看不必认真了。 (二)有关我的金牌:共有四个。第一个是尊孔 学生送的,值百左右元;第二个是吉隆坡教师会 送的,值五十元;第三 个是教总送的,也值五 配合纪念林连玉逝世一周年活动,林连玉基金出版林连 玉四本遗著:《华文教育呼吁录》、《吴钩集》、《杂 锦集》、《连玉诗存》。
十元;第四个是我七十 岁时毕业生送的,用薄 金铸成一个“寿”字,
我的最重要著作是《回忆片片录》,这是我领导
值八十元。这些虽是纪
教总十年间斗争的纪实,共二十多万言。交给我
念品,却是金的,国内
的朋友,其条件是必须在我死后才可出版。他为
准不准进口呢,我有疑
着预防遗失,再誊写两份,共有三份,一份在马
问。
尊孔中学学生在42周年校 庆中,赠送“春风化雨” 金牌给林连玉。(1949年 5月24日)
来亚,一份在香港,一份在加拿大。 (三)有关我的钢笔:我已多年不用钢笔了,收 另一部重要的著作是辑录我写的备忘录、宣言、
存一支美国出品的犀化笔,会自动吸墨水,当年
文告之类,定名为《华文教育呼吁录》。因为有
是我主任那一班高中毕业生送的。买价八十元,
两位大学教授搜集华人文献,加以整理保存,并
十多年没有用它,恐怕已经坏了。
且准备为我写一部《林连玉传》,所以我把这部 交给他们了。
(四)有关我的表:我已十多年不用表了,原来 一只是学生送的,修理许多次都不好,就把它丢
此外,我领导教总期间有数十场重要演讲,每一
在一边当作废物了。
场我都事先拟就演讲稿,并且报章都有刊载,若 辑录起来可以成为两部《林连玉演讲集》。可惜
我并没有遗嘱,一九五九年写过一次,那是当时
因为与政府诉讼的关系拿去翻译,不见了许多,
谣言要暗杀我。我也接到暗杀的恐吓信,所以
现在除非从《中国报》及《星洲日报》(他报不
写下那一通指明我怀疑某批人所为,准备我真
完全)的旧报——从一九五二至一九六二这十年
的遇害时,可以协助政府破案。事过境迁,也已
间——去翻阅无法完全了。
烧掉。那只提及公事,不涉家务。现在我若是寿
焦点(三) t 一纸家书诉衷肠
终,完全不必遗嘱了,因为所有的话都跟你谈过
然是假话,不过联文倒还不错。现在我把它写出
了。
来,让你知道“一经堂”有一对冠首联。
犀角是不急之物,有人可寄时我才去买。我在药
一贯诏薪传忠与恕躬行不悖
材行做过学徒三年,认识真的犀角,那就是剖开
经书贻训诂子若孙家学相承
作粗线条状的组织,就是真的;若是平滑,就是 假的。羚羊角与犀角同功用,但因为平滑与水牛
我的身体一直很好,没有病痛,饭量如常。以仁
角相同,奸商伪造可以乱真,难得正货,所以功
公的派下,死去的:多速的祖母八十多岁,以仁
效差了。
妈七十八岁,以仁公七十五岁;现在还活着的: 多垣的母亲(是否还在?)、你的伯母、羡叔和
以仁公的联文全部留在“一经堂”,并不精彩。
我,都七十多岁,算是长命的人了。
那些“联”原是用红纸书写的,以仁公死后, 父 连玉 1972年十一月九日
你的祖父为着永久保存他的墨迹,才雇工把它钩 刻起来的。其中没有冠首联,后来以仁公的学生 吕子品用“一经”两字冠首,做了一对,却对你 的祖父说,是以仁公托梦给他转告你祖父的,自
第二通(1972年12月12日) 才儿收知: 你十一月十八日寄的信收到了,你要我的著作原
最多只是一个先觉,提出问题使问题存在而已,
稿,却把《史记》、《水浒传》等书来比喻,未
事实上没有一点成就,而且自身受到严酷的迫
免不伦。须知《史记》和《水浒传》等书,乃是
害,怎值得后人的纪念?举一个例来说,华侨散
不朽的名著;我呢,连普通的作家也谈不上,如
处世界各地数千万人,敢在当地要求列华文为官
何可以相提并论?我知道这世界上会写作的人不
方语文的,我是第一个人。当一九五三年四月我
啻恒河沙数,但其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实在
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世界各地都起了震动。 1
寥若晨星,譬如你的曾祖父以仁公,一生写的
当地沙文主义的马来人政党领袖,更到处举行民
不少,除掉“一经堂”钩刻起来的那些“联”以
众大会来反对,便是华人本身也都认为过份。两
外,其余的都荡然不存了。又如你的祖父,苦心
间最大的华文报章,《星洲日报》在社会中说这
搜集的那些有关择日的绝版珍本,非常名贵,现
事实在大胆,如果能成功是很好的,但恐怕不可
在恐怕都不见了。我所做的事在马来亚这弹丸小
能,他说的话还是含蓄的。但《南洋商报》却说
范围内,自有其时代的意义,倘若那两位大学教
如果成功,林连玉值得铸铜像,有讽刺的意味。
授的工作真个完成,已经保成下来,在我于愿已 足,实在不敢再望其他了。 你设想到或者会设立我的纪念馆,更加离谱。我
1
编按:就本馆档案所见,林连玉先生1954年8月8日,在 吉隆坡教师公会理事会上发出争取华文列为官方语文的 诉求,并于8月21日,以教总和吉隆坡教师公会名义向马 华公会中央教育委员会(三大机构)提出提案,要求争 取华文列为官方语文之一。
11
12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禁,我自己连一本也没有,无法供给他。北京侨 务委员会曾托人搜集,有一位回国观光的人带两 本给他,所以我的出版物反而在北京有两本了。 假如我的著作没有被禁,我的生活将会过得很 好,因为随便出版一本都可赚到许多钱。你记得 有一次我给你一千八百多元,那是一位朋友替我 卖五十本《回忆片片录》所得的。虽然我每本定 价壹元,但取书的人,有的一本给二十元、三十 元、五十元,甚至一百元。这意义不在书本身的 价值,而是对于我的景仰。只要让我出版一本, 我就可到死衣食无忧了。我一生狷介,不肯接受 人家的赠送,以前有人把新的汽车送到学校,我 也退回去,便是一例。而这十多年来,凡有馈赠 《南洋商报》, 1954年8月9日。
《南洋商报》, 1954年9月28日。
我却完全接受,便是著作被禁的结果,因为不如 此我是会饿死的。假如我真的饿死,压迫者当然
谁知我一提倡,竟然蔚成一股时代的洪流,仅隔
非常欢迎,可以引我为例,警戒别人。而我不至
十多年,新加坡独立后在宪法中就已明文规定华
饿死,则是冲破他们的包围圈,所以我的接受人
文为官方语文之一。我的主张竟然实现了,可
家的援助,也正有反抗的意义。虽然他们断绝我
是于今事过五年,新加坡的人不但未曾为我铸铜
生路的手段非常恶毒,却奈何不了我。
像,甚至连知道这个主张是由我首先提出的人也 不多了。以此为例, 我死以后,后代的人是会把
文儿在韩城侨汇可通了,不过是由这里到香港,
我忘记的。
再由香港转交中国银行,多一转折而已,约莫十 七天可到,比寄永春仅多三、四天而已。
只有一点我可以相信,现在马来人沙文主义者执 政,占尽国家的利益,以武力压服外族,等于奴
现在已是残年将尽,转眼我已是七十三岁了,明
隶到华人生存的权利,到最后关头时,必然起来
年我将再摄一张像片给你们,让你们看看我是否
反抗。那时候,我必然会被人重新提起,所以两
又老了一点。今年我不但身体很好,没有病痛,
位大学教授保存文献的工作是很重要的。要人们
而且又有幸运,原来收存的股票大大涨价,无形
思念我,恐怕是半世纪以后,不但我看不到,你
中增加一笔贮蓄,今后生活更有保障,不必仰赖
也未必看到的。
别人了。
我最重要的著作当然是《回忆片片录》,出版的
……(编按:此处略58字。)
一小本,仅及全部的五、六分之一。新加坡的国 家图书馆曾向我征求十二本去保存,但因为被
父 连玉 1972年十二月十二日
附注:林连玉先生的家书原为繁体直书,无标点符号。为方便读者阅读,兹根据现行简体横排和标点符号格式 重新排版、断句。(家书影印版,请参见封底。)
13
从 一 张 照 片 写 起 :
林 多 才 、 林 多 文 、 林 青 山 、 林 承 舅
文/林多文
拜读过林连玉遗著的读者当知道,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至第二 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期间,是林连玉先生生活在中国的家人最为贫穷 困顿无助的时候。1934年底林先生离家南来不久,其发妻即在原籍 患病去世。《连玉诗存》〈悼亡十首之七〉云:“钗分镜破不成双, 想像儿曹剧可伤。顾后瞻前难觅父,大啼小哭惨呼娘。”并有注曰:
02
“妻死时长儿九岁正罹剧病,次儿五岁,三儿两岁。”〈悼亡十首之 九〉云:“万里归家迫岁阑,入门不禁泪泛澜……纺织机存蛛网结, 烹饪灶冷爨烟寒。”其注曰:“一九四六年妻亡十二载余始归家,三 子寄食于弟,余实无家。”多文先生这两年从家乡发来的信函,上期 《通讯》已经跟读者分享了其中一封,对于我们了解早期林连玉中国 亲属的经历与生活极有帮助。原来林先生正在为马来亚华校艰苦奋斗 的时候,他的家庭是怎样的一个样子!(李亚遨按语)
照片中的人物 林多文 我母亲在我五岁时去世,抗日时 期,我父亲消息不通,没有人管 我。在吉隆坡尊孔中学教书的梁龙 光(后改名梁披云),绕道去日 本,从日本回家。他说我父亲可能 在尊孔中学被日本飞机炸死。他说 他离开尊孔中学不到1公里(1000 米)时,我父亲还在学校整理资 料,他亲眼看到日本飞机扔下炸 弹,炸坏尊孔中学。他估计我父亲 没有离开,可能被炸死。其实我父 亲很快收拾完资料,就离开学校, 走不到100米,日本飞机 就 扔 下 炸 弹。二人再没有见面,所以梁龙光 不知道我父亲还活着。以后我父亲 进山养猪,到日本投降,他来信, 我们才知道他还活着。
林多文离家18年后,重回家乡探望亲人。与二 哥多才(前左)、堂哥青山(后右)、堂弟承 舅(后左)合影留念。
焦 点 ︵ 四 ︶
14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我的堂兄弟姐妹人很多,且多是上学年龄段,全
二位堂哥的帮助,才有可能读完高中。一位是我
部上学,学费负担很重。我爷爷(林奉若)定
四叔(林皇时)的二儿子林多间,他与我二兄
个规矩,只要有一次留级就剥夺他终身上学的
同岁,比我大三岁,同属羊。另一位是我三叔
权利。我大哥林多鑫(为书写方便以“欣”字代
(林皇鉴)的三儿子林多朗,比我大一岁。他们
替)读到小学四年级,留级。就不让他再上学,
都是农民,生活也很困难。每月我回到家,他们
他连小学都没毕业。
就知道学校要交大米和菜金。大米他们给,菜金 他们没有,他们拿大米到街道去卖,供给我做菜
我一天天长大,不上学不行,我爷爷才让我去上
金交。可惜在这二位堂哥困难时,我无力帮忙。
学。因年龄较大,不能从一年级读起,直接从
他们死得又早,当我退休后,日子好过时,他们
二年级读起。我上小学第五册(二年半),我
都不在了。
爷爷看我无父又无母,年纪又小,要把我送孤儿 院。但永春没有孤儿院,德化县有。德化是永
我在大学读煤炭系统。当时煤炭、森林、地质、
春邻县。我爷爷把我送到德化县,正巧我的三姑
测量大学,政府规定是免交学费。我们学校免交
(林子实)在德化县会计股当会计。她对我爷爷
学费,伙食由学校免费供给。伙食分米、面二个
说:“孩子没有父母怪可怜的,再送孤儿院更加
食堂。米食堂因大米便宜,菜好些;面食堂,因
可怜”,说什么也不让我爷爷送。她把我留在她
白面较贵,菜差些。每人每二年一套棉衣,一年
家读书,读了半年,到三年级,我爷爷把我接回
二套单衣,每月还发给六元购买学习用品,如笔
老家,并叫人挑着稻谷送到我三姑家,作为我半
记本、笔等。制图工具,如图板、丁字尺、三角
年的伙食费。我三姑不要,又将稻谷挑回。从此
板、圆规等,全是学校的,学生免费使用。这些
以后,我爷爷再也不把我送孤儿院了。
优惠省去我父亲许多经济负担。
我个人感觉最困难是我上高中的时候,因学校在
我大学毕业后没有回家,直接到黑龙江省鹤岗矿
县城里,离家远,必须在学校住宿,吃也在学
务局工作。为什么没有回家?因家中没有人了。
校,每月要交一次大米及菜金。这时全靠我的
大哥去印尼,二哥参加工作;母亲死了,父亲在
福建省立永春中学第一届模范生留影纪念。中排左三为林多 文,获得“学习模范”表扬。(1950年7月)
林多才及太太许碧英从福建到陕西探望林多文一家人。左起 为林西林、迟淑莲、林多文、林多才、许碧英,摄于韩城矿 务局。(1991年7月7日)
焦点(四) t 从一张照片写起:林多才、林多文、林青山、林承舅
二哥林多才 1946年抗日胜利后,我父亲回到西昌,再出国 时要带一个儿子,二个留在国内。当时他想我最 小,要带我出国,可是我大哥染上了赌博恶习, 大伙劝我父亲把我大哥带走,国内就留我二哥与 我二人。 1949年永春解放,我在永春三中读初中。考高 中,考入永春一中。一中校长曾天民是国民党永 春县的书记。国民党时期,凡是新上任的永春县 县长,都要拜访他。按职务,他能够上“反革命 分子”。他要逃跑,没有路费。 我父亲当时经济困难,每学期只给我二人100元 林多文一家三口,摄于儿子林林出生百天。(1960年)
港币。钱汇到一中,是暑假期间,我们没有及时 取出,曾校长偷刻二兄的私章,把100元港币偷
马来西亚。1966年,我支援三线建设,被调到宁
取出去作路费逃路,后来还是被抓回坐牢。当时
夏回族自治区石咀山市大武口煤炭部第81工程处
我们以为是一中管理后勤的老师偷去。当抓到曾
工作。1970年受煤炭部派遣,支持河南平顶山矿
天民,事情才弄清楚。
务局年产350万吨的田庄洗煤厂建设。建完后, 这时我已18年没有回家了。
我父亲寄来的钱被人偷领去,当时我二兄在一中 读一年半,要升二年;我又考入一中读高中一年
平顶山距离家乡福建,是我这18年来最靠近的,
级,没有那么多钱,最后我二兄决定:我年纪
所以才决定回趟家。回家由鹰厦铁路的漳平站下
小,让我一个上学,他出去打工。他先是在三中
车,再坐大客车到蓬壶。在漳平汽车站购票时遇
当校工,干上、下课打钟及扫地工作,后来到区
到五、六个农民工,他们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
政府当通讯员。
时外出做木工活,主要以做立柜为主。他们一边 排队,一边说话,说的是家乡闽南话,我一句也
当时刚解放,情况复杂,闽南土匪很多,土匪对
听不懂。问他们是什么地方人,他们说蓬壶美中
地方熟悉,又是本地人。解放军是外地人,不会
乡的人。我们西昌到蓬壶三角街,去三中读书,
说闽南话,去人多,土匪就逃跑,去人少了,就
必经过美中村,美中与西昌是相邻的村。我想这
会被抓去。土匪很凶,抓到共产党干部和解放军
下子糟了,离家18年把家乡话忘光了。回到家约
就治理。我高中同班同学就有一个被活埋。很多
一星期能听懂70-80%,三个星期能说70-80%。
人怀疑天下不一定是共产党的。
我的堂兄弟很多,但18年后,除我五叔一家在厦 门外,在永春的“多”字辈就剩下我们四人——
后来开展剿匪运动,区中队之间要联合剿匪。可
二兄多才、堂哥青山、堂弟承舅和我。
是通讯很落后,要通讯员跑去联系。我二兄是新
15
16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当回到区公所已经过了半夜12点,别人都已睡。 他们一整天没吃喝,到厨房一看,锅底有点锅 巴,狼吞虎咽吃下去。后来得了胃溃烂,该病发 展成为胃穿孔,做大手术,胃切去三分之二。土 改时,二兄已升为干事,独当一面,一人负责一 个村,白天工作,晚上吃些冷饭。剩饭也是促成 他得胃病的原因之一。干革命,就是要吃苦的。 二兄从一个区通讯员干起,当干事,当区长,后 来当上县邮电局局长。当局长时才26岁,还参 加在西安举办的全国邮电局局长培训班。文化大 林多才来马访问期间,赠送教总《永春县志》,由时任执行 秘书姚丽芳(左)接领。右为助理秘书辜燕华。(1992年12 月)
革命后,他担任永春县一都公社(相当以前一个 区)书记,后来调到县里当税务局局长,直到退 休。
参加工作的通讯员,要与另一区联合围剿土匪。 区领导怕他一个人难完成任务,便派一个有经验
我考上大学,没有路费去安徽。当时二兄在区里
的保卫干事领他去。他们翻大山,走近路到另一
工作,不是薪金制,而是供给制,吃饭不要钱。
区的农会主席家。农会主席为他们二人正做饭
每人每月给六元生活费,可买些日用品,如牙
时,那干事出去看形势,回来对我二兄说,他们
刷、手巾等。他向单位借了50元给我,我才有路
二人来时,土匪已知道,要在他们回去的路上堵
费到安徽去,而他有八个多月不能领生活费。
他们。因此他们回去改走大路,大路较远,且须 马上走。我二兄说饭已做好,吃完再走。那干事
堂哥林青山
说不能吃饭,当吃完饭就没命了。 我三叔(林皇鉴)的二儿子,与我二兄同岁,大 二人沿着大路拼命跑,跑出十多里。我二兄提出
我三岁,同属羊。在县银行任股长。
说休息一下再跑,那干事说这里是土匪地盘, 不是共产党控制区,不能休息。二人只好继续
堂弟林承舅
跑。下午,天又下起大雨,我二兄又提说避避雨 再跑。那干事认为还没有到共产党控制区,不安
我大姑(林子贞)的二儿子,比我小一岁。因我
全,仍不能休息。天黑后,二人到达蓬壶邻镇的
大伯没有后代,他是外甥继承母舅,为舅舅立门
达埔镇,那是共产党控制区,那干事才说现在安
户,所以叫承舅。一般老大儿子不往外给,老二
全了,可找个地方休息。天又黑,又没有路灯,
可以。他在厦门大学肄业,因病提前退学。在永
到哪去找休息地方?后来发现有个存稻草的小
春三中当物理教师。
房。这种小房,三面有土坪,正面没有门,也没 有坪,是农民存放稻草的小房。天黑没有人,二 人把身上所有湿衣服全部脱下、拧干,没有地方 烤火,只好将湿衣服再穿上。
17
林 连 研 玉 笔 下 的 温 典 光
文/李亚遨
究林连玉先生的生平事迹,温典光是不能绕过的人物。他在林连玉纪念馆展 示空间“三十战友肝胆照”榜上有名,是理所当然的事。事实上林连玉在回
忆录《风雨十八年》中多次提及其人其事,并且不吝笔墨予以详述,诸如以下几处: 一、这位温典光,原是美洲的华侨子弟。到福建省 协和大学去求学,跟吉隆坡侨领张崑灵先生的女儿张
03
竹友同学,两相爱恋,结为夫妇,双双又到美国去留 学,研究教育。大学毕业后,继续修习硕士的学程, 只差交出论文,就跟他的夫人到马来亚来。他的岳父 是吉隆坡客属人士的领袖,历任官委立法议员、中华
史
总商会会长、中华大会堂及其他重要社团学校的要
话
职。温典光人极聪明英俊,中西文均佳。遇到这样良 好的背景,自然有他发展长材的机会了。1 二、自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九年期 间,星马各华文报称马来亚联合邦领 导争取华文教育平等的机构,叫做 “华文教育三大机构”。所谓“三大 机构”,就是指:联合邦华校教师会 总会、联合邦华校董事会总会、马华 教育中央委员会。其实,当时这三机 构中,只有教总是一个健全的组织, 分会二十二个,遍布于全国十一州
1958年3月27日,三大机构代表(左起)温典光、吴志渊、 林连玉、陈济谋、沈慕羽五人在陈祯禄的安排下,晋谒首相 东姑阿都拉曼,商谈华文教育问题。
中,其他两机构都是温典光一个人的杰作。(页62) 三、温典光对于我十分尊重,我爱温典光的才华,事事借重,处处让他居功,两个人 竟然成为一时的瑜亮了。(页70) 四、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因为我事事推它出头,声誉日隆,有声有色,所有华人都知 道有这个机构……。(页71) 五、和华教拉上关系,就温典光个人来说,收获可真不小。一方面得以向政府一年取 得二十万的津贴金,开办华文成人教育班;一方面,又凭着留美的资格,与美国新闻 处拉上关系,开办民众图书馆。虽然好景不常,成教班与民众图书馆终告半途夭折, 但他总算很有作为了。但这是他的个人才能,我并不羡慕;我需要的,是以他的才 1
〈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的真相〉,载于《风雨十八年·上集》(林连玉基金委员会出版,1988年), 页62。林先生第一至第六段原文出处相同,因此以下仅随文注明页数。
18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能,间接协助我作争取母语教育平等的斗争。 (页71) 六、但温典光却也有饮水忘源的地方。那就是一 九五七年教总大会议决编纂华文教育的文献,我
联合邦副教育部长朱运兴参加图书馆会议。其右系领带者为 温典光。
跟教总副主席周曼沙向他索取部分马华教育中央 委员会的档案,他居然对我当面说:“对华文教 育,你们教总并没有功劳……”(页71)
林连玉认为民众图 书馆的开办,其重 要性尚有超过一间 学校之处,遂欣然 参加安邦图书馆的 开幕盛典。(《南 洋商报》,1955年4 月4日)
七、(公民权案调查庭)……我的答辩书,因为 有若干专有名词要译成英文,林女士不懂,我又 不晓得英文,遇到困难了。林女士要我寻觅一位 识得英文的人来传译,我说:“现在是学校的假 期,我没法寻得到中英文兼识的教师,况且这些 专有名词,便是识得英文的人也没法传译的。要 吗,只有温典光先生懂得十分清楚。但他现在是 百万富翁,又是东方汇理银行华人部的经理,事 务忙得很,我不便麻烦他”。林女士就自动跟温 典光通电话,约温先生到她的办事处。难得温先 生够义气,亲自到林女士的办事处,详细解释了 一点多钟,我的答辩书才得顺利起草。2
民众图书馆与美国新闻处
当然,1950年代冷战时期美国新闻署乃至中央 情报局通过诸如亚洲基金会有计划地介入东南亚 华侨华人事务,包括马来亚联合邦的华文教育, 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在一段好长的时间 内,涉及其事者,不管是图书馆经营、学生刊物 或是教科书出版的,几乎都一致地表现出一副若 无其事的样子。譬如以下〈温典光先生事略〉: “先生在马华总会任职期间,有鉴以推广中华文 化,不但须在学校广为播导,而启迪民智,普及 教育,更非普遍开设民众图书馆及成人教育班不
《风雨十八年》是林先生当年参与各项争取华教 活动的翔实记录,其中披露了1946年至1964年 的许多政坛杏坛“秘辛”。他以当事人见证人的
可,于是倡议组织‘马来亚民众图书馆协会’, 以便负起此划时代之神圣工作,当此机构成立 后,即派员四出推动,并在报章广为宣传,且得
身份,娓娓道来,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说破
到当地开明人士之
了当时错综复杂的背景与人事关系。《风雨十八
合作,由是在本邦
年》于1988年出版时,林先生的战友黄润岳校
市镇乡村,次第设
长的序文说:“昔孔子修《春秋》而乱臣贼子
立,其全盛时期,
惧”。纵观回忆录中谈论温典光的部分,个人认
计有民众图书馆不
为是不失其公允的:譬如既说他饮水忘源,也不
下一百余间,成人
忘称赞他够义气。只是有一点,“与美国新闻处
教育班不下三百余
拉上关系,开办民众图书馆”这件事,却不知道 林先生当时下笔如此论定时,是不是像今天我们 读来可以那么淡定自在?
林连玉出席假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举办的全马各地图书馆代表第一 次大会,并在会上强调推行图书 馆运动的重要性。(1955年9月 18日) 3
2
〈调查庭记事〉,载于《风雨十八年·下集》(林连玉 基金委员会出版,1990年),页97。
班,其对推广民众 教育之热忱,可以 想见。”3
〈温典光先生事略〉,载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嘉应会馆 七十七周年纪念刊》(雪兰莪:嘉应会馆,1980年), 页521。
史话 t 林连玉笔下的温典光
设于公众俱乐部内的士莪月民众 图书馆举行开幕典礼,乌鲁冷岳 (Hulu Langat)县长柯里前来主 持剪彩。(1954年4月24日)
与此同时,在亚洲基金会的资助下,诸如香港教 育研究会这样的组织出版了一系列以‘发展与研 究’为主题的书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50 年代中期,冷战对抗已经趋于白热化。这一时 期,亚洲出现了一批新独立国家。在美国看来, 至1958年9月 止,民众图书 馆办理的成教 班遍布全马各 城乡,共计424 班。(《南洋 商 报》 ,1958 年11月10日)
这些刚刚独立的亚洲国家经济落后、政治动荡,
值得注意的是,林连玉这篇回忆文章撰于1962
的意识形态取向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然而,亚
年10月中旬。他当时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
洲国家数量众多,每个国家面临的问题都不尽相
美国国务院早于6年前的1956年9月6日制定了所
同,美国政府与基金会不得不在其教育援助活动
谓“华侨华人与美国政策”。现在我们知道,该
中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例如在马来亚联邦,美
政策所依据的那份18页长的官方机密文件(编号
国认为其有倒向共产主义的可能性,因此采取的
CK3100005672),在30年后的1992年5月14日已
方法是向学校、青年组织和其他组织提供书籍、
经正式解密。 4自此之后,已有众多学者在这方面
出版物、电影和其他类似素材,以抵消共产主义
作了详尽的研究,譬如下面这篇:
宣传的影响;同时,促使其接受来自美国专家的
极易受共产主义渗透和宣传的影响;它们不仅政 治上未确定方向,在意识形态上也未有归属。苏 联和中国正试图将这些国家‘置于共产主义控制 之下’。如果共产主义取得成功,世界力量平衡 可能会发生决定性的改变。因此,影响这些国家
帮助。”5 “为了应对共产主义的挑战,美国新闻署制定了 一个规模庞大的海外图书项目,出版专门反击
无论如何,诚如林连玉先生在全马图书馆代表第
共产主义学说的书籍,但苦于无法在亚洲分送
一次大会上“强调推行图书馆运动的重要性”
和发行这些书籍。此时,亚洲基金会在亚洲发行
(1955年9月18日),“认为民众图书馆的开
图书的能力受到美国新闻署重视,双方遂协商就
办,其重要性尚有超过一间学校之处”(《南洋
此展开合作。在行政机构的支持下,亚洲基金会
商报》,1955年4月4日),不论美国政府与基金
的‘亚洲图书’项目成为美国在世界上实施的规
会背后意图如何,办图书馆以及成人教育班毕竟
模最大的图书发行项目。亚洲基金会接受美国出
是文化建设工程,对于战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
版社、大学书店、州政府与地方政府、教会和社
的马来亚社会来说无疑非常重要。而温典光等人
交俱乐部的图书捐赠,并通过已经建立好的渠道
当年的活动,其意义也不能不从消除文盲、提高
将这些图书送到亚洲各国的大学和社区图书馆。
识字率的角度去理解!
4
张小欣译:〈东南亚华侨华人与美国亚洲冷战政 策——美国解密档案文件《华侨华人与美国政策》〉, 收 录 于 《 冷 战 国 际 史 研 究 》 2010年 6卷 9期 ( 上 海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冷 战 国 际 史 研 究 中 心 ) , 页 297-310。 引 文见:http://202.120.85.33/Jweb_lzgjs/CN/abstract/abstract165.shtml。
5
张杨:〈冷战共识——论美国政府与基金会对亚洲的教 育援助项目(1953-1961)〉,收录于《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第66卷第3期(湖北省:武汉大学人文社 会科学学报编辑部),页60-68。引文见:http://www.wujhss.whu.edu.cn/rwb/dqml/2017-05-08/1265.html。
19
20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对一些人来说,教总大厦留存在他们的集体记忆里……
04
专 访
教 总 大 厦 历 史 变 迁 之 董 总 篇
日期:2016年10月13日 时间:上午11时正至下午2时正 地点:巴生桃园酒家 受访者:李华联、陈金福、赖全合 访问者/记录者:康碧真、雷秋明
教
总大厦在马来西亚华教运动中深具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使命,对一群特定 人士亦有重要的集体回忆。
董总在197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期陆续租用教总大厦的底楼、二楼、五楼作为 办公室及员工宿舍,而吉隆坡美术学院则于1968年至2001年租用教总大厦三楼作 为教学中心及学生宿舍。在逾20年的时光里,无论是董总或美术学院,都谱出不 少有趣的故事。 继上一期《通讯》邀请陆庭谕老师、陈亚才先生及何秀珍女士的分享后,本期在 莫泰熙先生的安排下,邀请到董总前考试组执行秘书李华联先生、前职员陈金福 先生、美术学院校友赖全合先生,继续和大家谈一谈1970年代至1980年代发生在 教总大厦的故事。
陈金福:在教总、董总上班的岁月 我到教总工作是因为我的老师——陆庭谕。当时他写信告诉我,教总需要请人, 而且在那边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于是,我便来到教总工作,印象中那一年是1976 年。 当时,教总办公室设在教总大厦的四楼,里面还设有吉隆坡教师公会办公室。除 了我以外,教总还有一名座办,名叫梁俭。我的工作性质属于助理,除了协助座 办外,每天还要清理槟华厅(扫地、抹桌椅)、清洗男女厕所,以及收集剪报。 槟华厅是开会的地方,里面的桌子围成一个“回”字型,“槟华厅”牌匾就高挂 在上面。如果有会议在槟华厅召开的话,我就要准备茶水、洗杯子之类的。 教总办公室的面积很大,槟华厅后面有三间客房:第一间保留给沈慕羽先生,第 二间是董总执行秘书李云溪先生,第三间是李万千先生及萧金年先生。我到教总 上班后,晚上没有回家的时候,就在第一间客房过夜。这间客房有两张用木板架 起的床架,上面铺着床垫,我就睡在靠近窗户的那张床。我喜欢住在这里,虽然
专访 t 教总大厦历史变迁之董总篇
1977-78年教总办公室平面图。(绘图:陈金福)
隔音不太好,但还可以适应。
第一张统考文凭(编号No. 0001),从打字到盖章都是人工 处理。
两位主席一张张亲笔签上去,几千张也照样签。 那时候,我都亲自将文凭送到林晃昇先生的办公
沈先生从马六甲上来开会的时候,晚上也是住在
室,他签完后便会打电话给我,我便过去取回。
这里,我就常听他分享一些人生道理,获益匪
过后,我又搭巴士到马六甲拿给沈先生签名。如
浅。沈先生来教总时,最常待在客房里,再不然
果遇到沈先生过来教总大厦,他就直接在教总办
就是出门参加活动或会议。陆老师是当时的教总
公室处理,他一般上都会花好几天来处理签名的
副主席,也经常到教总大厦。他在吉隆坡教师公
事。若遇到他们漏签的文凭,就算只有几张,也
会的办公室内,有一张办公桌。除了沈先生、陆
要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
老师以外,财政吴志超、吉隆坡教师公会主席叶 维松也是经常上来教总办公室。
林晃昇先生领导董总时期,董总在雪华堂也有办 公室,主要以董联会的业务为主;而在教总大厦
1978年,我在教总工作了一年多后,因生活需
这边的,则以董总的业务为主。当时董总的会议
求而向陆老师要求加薪。当时陆老师很为难地表
都在大会堂召开,印象中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
示,教育机构很少谈加薪这一回事,除非在这里
晚上都会有“每月例会”,对政府实行的不公政
工作三、四年后,可能会有加薪的机会。当时董
策进行讨论。1980年代初,马里肯父子书局有
总刚好有空缺,与教总比较之下,更有调薪的机
限公司搬迁,考试组从五楼搬到底楼。我喜欢在
会。在李万千先生的鼓励下,我最后选择离开教
底楼上班,因为不需要爬楼梯,而且我的代步工
总到董总工作。陆老师并没有反对我的抉择,因
具“摩多”也可以停泊在底楼的空地上。
为董总也是为华文教育办事的机构。 底楼办公室的天花板很高,后来我们用木板钉成 在董总,我的职位是书记,主要负责考试组的事
阁楼,变成两层办公室。底楼厕所后面还有一个
务,当时办公室设在教总大厦五楼。早期的独立
旋转梯。以前我在教总上班的时候,下班回蕉赖
中学统一考试(简称“统考”)文凭都是用打字
家后,又倒回来教总大厦睡觉。回来的时候,我
机打字的,只要有一个错字,整张文凭就要作
就会用这个旋转梯上楼,经常在楼梯间遇到美术
废,重新打字。至于文凭上的签名呢,是董教总
学院的学生坐在那边聊天。在董总上班初期,只
21
22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有七、八名受薪职员。人数少,人事比较简单,
在董总上班初期,办公室设在五楼,如果遇到考
是非也少,也比较讲人情。不管高层管理者或是
卷印刷纸或是课本送到的时候,所有的职员,包
底层员工,都可以打成一片,甚至轮流负责倒垃
括我这位考试组的执行秘书都要下楼帮忙搬,一
圾。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职员才逐渐增加至
袋又一袋的从底楼搬上五楼。那个楼梯的台阶很
20多人。我们一般的职员很少与教总同事互动,
小,东西搬上五楼后,又要下来继续搬,一人至
除非有很重要的事件,如果他们过来,也是找高
少要跑四、五趟,整个搬运过程辛苦而疲倦。我
层管理者,不会找我们,再不然就是在楼梯间遇
们都是弱书生,搬完后,拿起笔写字时,手都在
到才会打招呼。
发抖。我们曾经要求教总向马里肯父子书局有限 公司收回底楼,转租给我们当办公室,但教总却
林连玉先生在1985年去世后,有人曾经建议要
表示很难收回该单位,因为没有与租户签合同,
将林先生的灵堂设在教总大厦底楼,后来不知道
若强迫对方搬迁的话,可能需要赔钱给对方。
什么原因,才决定设在大会堂。我们是基层,不 知道箇中原因。印象中,有些职员听到这个建议
为了减轻职员在搬运时的负担,我们在1979年的
后,心里很害怕,但我并不害怕。
某一次会议中通过,决定在五楼天台安装一架滑 轮吊机。安装了吊机后,我们就比较轻松了,办
李华联:董总考试组记忆
公室只剩下操作吊机的罗绍隆、陈金福两人比较 忙碌,因为吊机需要两个人操作:一个人在楼上
我在1978年6月离开巴生兴华中学,同年7月便接
控制;一个人在楼下上货。
到时任董总执行秘书李云溪先生的电话,要求我 到教总大厦的董总办公室谈一谈。
1982年,底楼书局搬迁,我们将该单位租下,并 聘请一名林姓的装修师重新规划空间。1987年林
印象中,我是骑“摩多”到教总大厦。一到教总大
晃昇先生被扣留,林玉静先生成为代主席,他觉
厦,我就看到一级一级的楼梯,于是便爬着楼梯上
得底楼办公室的天花板很高,应该善用空间,因
五楼。与李先生细谈后,才知道董总极需要人手处
此决定加盖阁楼。阁楼装修工程花了近2个月,
理统考的事务。原本打算转换人生跑道的我,后来
完成后,我们便搬到阁楼上班,五楼成了董总职
还是答应到董总帮忙,并于8月正式上班。
员的宿舍。1994年,董总搬到加影董教总教育中 心,教总将底楼出租给教会,对方为了扩大空间
我刚到董总工作的时候,考试组只有五、六人,
的使用面积,阁楼就被打掉了。
其他组也有一些职员,如:李云溪、李万千等 人,受薪的职员不多,因此并没有建立员工待 遇、福利、纪律等相关管理制度。我呢,懵懵懂 懂,每天就是工作,也没有想到要申请假期。 直到1978年12月,行政部小组会议提出“职员服 务规则”、“职员服务纪律”、“职员津贴”等 问题;1979年5月4日,理事会正式通过“职员服 务与福利简则”,规定职员的薪制与福利这项简 则成为了以后新进职员的依据。
为了解决从楼上到五楼的搬运问题,董总特在教总大厦天台 安装一架滑轮吊机。(图片来源:《董总卅年》上册,页 204)
专访 t 教总大厦历史变迁之董总篇
当时我们的工作都是用人工处理,很少使用机器
赖全合:充满许多回忆的美术学院
来代替,就连计算试卷的数量也是人工操作,后 来我们才使用秤来计算。装订试卷的时候,考试
1968年,美术学院在教总大厦三楼开办,后来租
组的职员都要留下帮忙,起码有5个月的时间需
下隔壁的福州会馆,再打通一道墙、开多一道门
要加班到晚上8、9点,后来我们才购买机器代为
通往隔壁。
操作。 我是在1981年进入美术学院念纯美术系。当时的 至于职员的薪水呢,初期是陈金福到银行领取现
美术系是三年学制,到了第三年快毕业的时候,
金,再由负责的同事分发给职员。当时我们是一
学院开设第四年的研究班,因此我在美术学院念
个月发两次薪水,后来改成一个月发一次。1980
了四年,也在教总大厦住了四年。
年6月,我们的薪资从领现金改成领支票,后来 我们就采用银行过账的方式。
美术学院的前半部是教学空间,后半部是学生宿 舍。教学空间由一个特大的大厅,三间隔间教室
由于董总的业务繁忙,每个职员都很忙碌,好像
组成。大厅是灵活的教室,空间很大,可以容纳
在赶时间,情绪上多少有些波动,甚至出现冲突
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组别的学生在同一时间上着
的情况,这是难免的。为了解决同事之间的问
不同的课程,比如有人画着人物、有人画着静
题,李云溪先生、李万千先生决定召集各组负责
物;学生宿舍分为男宿舍、女宿舍,男宿舍有12
人每个月来个座谈会,反映各组所面对的问题,
个床位,都是双架床;女宿舍的床位比较少,只
并从中取得协调。我们没有多余空间进行会议,
有6个。
只好向教总借用槟华厅。
我们住宿舍,在这边念书,晚上住在这边,也在 这边做功课,这里充满许多美丽的回忆。美术学 院的住宿费很便宜,一个月才30元,还包水电 费,算起来一天才1元,非常便宜。宿舍虽然没 有厨房,但我们几个比较节省的同学还是会用 小煤气炉在宿舍煮食。我们节省,也是为了储蓄 出外旅行写生的经费。我们的校友,现在聊起从 前,都有很多的回味。这间学院从来没有关过
考试组人员正分配包装统考试卷。(图片来源:《马来西亚 的华文教育》,页58)
门,连底楼楼梯门也是没有关过。二楼当时是别 人的办公室,晚上就关门了,底楼是书局。 关于美术学院的灵异传说,一半是假的,一半是 真的。“假”的灵异事件,纯粹是学长作弄学弟 妹。美术学院有一座有轮子的写生台,平时用来 置放静物,学长喜欢在晚上用白布铺在写生台上 面,然后穿上白袍站在台上,另一人则推动写生 台,创造有白影飘过的“真相”。在没有开灯的
自1982年起,董总考试组开始使用电脑系统来作业。(图片 来源:《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页67)
情况之下,经常吓到学弟妹。除了写生台事件 外,还有一些搞怪的事件,如同学很喜欢在半夜
23
24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1
2
3
1. 同学自组“水彩研究会”,经常于周末在吉隆坡各处写生。遇到学院假期时,则组团到全马各地写生,并就地举办写生作 品展。此举令学院的水彩画水平大幅度提升。(照片:赖全合提供) 2. 赖先生(坐者左四)与同学合影,张贴在墙上的作品来自同学自组的“肖像研究会”。赖先生是该届的班长及“肖像研究 会”的主席。(照片:赖全合提供) 3. 在美术学院大厅举办第14届毕业惜别晚会,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欢乐喜剧。(照片:赖全合提供)
将手放在雪柜里冰冻,然后再用冷冷的手去抓新
是什么团体,直到后
生的脚。
来才渐渐知道什么是 “华教”。我最初接触
至于一些让人毛骨悚然的传说,如1969年513事
董总,是因为作家爱
件,受伤的难民逃往到美术学院避难,后来死于冲
薇在董总要出版《焚烧
洗照片的暗房。有同学在暗房冲洗照片的时候,经
的年代》,需要有人设
常看到一些灵异的东西。我们听了这些传说后,心
计封面。当时,我以阳
里都很害怕,通常都不敢一个人到暗房,或是冲洗
光、放大镜及火柴为设
完照片后,立刻离开暗房。除了暗房的灵异传说
计元素,从艺术角度呈
外,我们还听说有“人”曾经从美术学院的窗前经
现出“焚烧的年代”,
过。美术学院设在教总大厦的三楼,窗户外面没有
莫泰熙先生看了设计图
天台,怎么会有人经过呢?还有的是,美术学院的
后,表示“这是艺术的表现”。
《焚烧的年代》封面图。 (图片:爱薇提供)
乒乓桌,曾经在没有人打乒乓的情况下,传出打乒 乓球的声音。我们某位讲师是基督徒,虽然曾经亲
1985年1月1日,我正式到董总上班,当时起薪是
眼看着电灯按钮一直不停开关,但他仍不相信灵异
700元,同年12月,考试局李华联老师告诉我,
事件,一点都不受影响。
统考要增设美术科,请我负责策划。当时我对统 考也完全没有概念,但就是抱持着要完成任务的
隔壁福州会馆的三楼曾是陈志勤医院,后来出租
心态。因此,我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加上我在
给美术学院。为了方便通行,美术学院便开了一
美术界的一些人脉关系,如:陈金沙老师、谢有
道门通过去隔壁。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对医院的心
锡院长,还有一些学院的院长等人,在这样的
理作用,后来从学弟妹间流传出来的灵异故事,
因缘下,顺利完成了统考增设美术科。随即,我
不胜枚举。
又觉得有必要编写一套独中美术课本,于是便
1983年,我还在美术学院上课,课余就开始在 董总兼职一些美术设计工作。毕业后,我有三个 工作机会,一是全职在董总任美术设计;二是在 美术学院担任讲师;三是出任百货公司总部橱窗 设计主任,但我最后选择了董总。虽然我是独中 生,但是我对华教完全没有概念。在美术学院念 书时期,我对董总没有特别的印象,也不知道它
开始着手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莫生知道这件事 后,有点质疑地问我:“你可以吗?”,而我当 时敢于编写美术课本,主要是受惠于我的恩师陈 金沙老师。陈老师在滨华中学的美术课程教学 很完善,我将它作为编写独中美术课本的大纲蓝 本。1987年,统考增设了美术学科;1988年美术 课本就陆陆续续地出版,为全国独中所采用。
编按: 《 通讯》总第6期(2016.2),〈教总大厦历史变迁之教总篇〉误植教总座办为“黄正强”, 实为“朱正强”。谨此更正,并向读者致歉。
25
陆 庭 谕 回 忆 林 连 玉 葬 礼 的 前 后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众人一把黄土洒向棺木。 永别了,林连玉! 05 日期:2017年4月19日 时间:下午6时正至下午8时30分 地点:隆雪华堂紫藤茶原 受访者:陆庭谕 访问者/记录者:康碧真、詹敬仁
1985年12月18日凌晨1时45分,吉隆坡教师公会创办人、前教总主席林连玉病逝于 同善医院,享年85岁。林连玉逝世消息传出后,各界深感震惊与痛惜。随后,“林 连玉老先生治丧委员会”成立,林连玉灵柩移入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以下简称“大 会堂”),停灵三天,供民众瞻仰。这是大会堂成立以来,第一次让华社领袖的灵 柩摆放在里面。林连玉举殡当天,全国各地文教团体、政党、社团、校友会等代表 皆到场送别。出殡行列环绕吉隆坡市区一周,逾万人徒步陪林连玉走完人生的最后 一程,场面盛大且感人。 林连玉逝世至今逾卅载,本期《通讯》特邀请享有“小林连玉”之称的陆庭谕老 师,谈谈当年林连玉的丧礼过程及出殡的情景。
人 物
26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1985年12月6日,林连玉因肺部出现发炎现象而
世的噩耗传给董总。因此,最早抵达同善医院的
引起气喘发作,其养女林达、养女婿朱治和立刻
是林晃昇,再来就是邱祥炽。”
将林连玉送到同善医院就诊,但治疗效果并不理 想,病情不断恶化。陆老师回忆道:“林先生进
林连玉逝世后的当天下午,林晃昇、邱祥炽等人
医院时,我正好在北马巡视独中统考考场。当时
在大会堂召开全国及雪隆社团代表会议,讨论
我接到吉隆坡的来电,说林先生要见见我。于
林连玉治丧事宜。教总、董总、马来西亚中华
是,巡完北马一带的考场后,我便立即赶回吉隆
工商联合总会、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槟州华人大
坡。翌日一早,我便到同善医院探望林先生。我
会堂、吡叻中华大会堂、森美兰中华大会堂、
到医院时,看到林先生躺在病床上,呼吸并不是
吉兰丹中华大会堂、丁加奴中华大会堂、柔佛州
很顺畅,林达夫妇在旁照料,林先生续弦太太叶
中华总会、全砂朥越华团总会、马来西亚福建社
丽珍与前夫所生的儿子黄正元,刚好退休,也前
团联合会、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雪兰莪尊孔校
来服侍林先生。”
友会、永春美山林氏家族会等15个华团,组成 “林连玉老先生治丧委员会”(简称“治丧委员
林连玉入院期间,病情一直反反复复,时好时
会”),负责安排及处理治丧事宜。
坏,始终不见好转,后来又出现耳鸣症状。陆老 师继而补充道:“印象中,林先生一直搓自己
在丧事方面,治丧委员会遵照林连玉的遗嘱交
的耳朵,说耳朵里面有很多声音,很吵杂。当时
代,不聘法师和尚或尼姑打斋超度;只焚香,不
我们听了,也无能为力。当年同善医院并没有所
焚冥镪;不奏哀乐等,丧礼仪式一切从简。同
谓的‘主治医生’这种名堂。我也不清楚是哪一
时一致通过,林连玉灵柩停放在雪兰莪中华大会
位医生负责诊断林先生的病情。我是有带一位平
堂,即19日起至21日举殡止,一连三天,每日上
时帮林先生做身体调理的医师到医院看林先生。
午10时至晚上10时,让亲戚朋友及社会各阶层人
他看了林先生后,就说他已经心力衰竭了。言下
士前来瞻仰其遗容;林连玉遗体安葬在旧飞机场
之意,林先生的病情难有回天之力了。第二天早
路福建义山;帛金作为“林连玉教育基金”等事
上,我再到医院时,林先生的病床已经空了。我
宜。
问负责人,他告诉我说,林先生在凌晨去世,遗 体已经移到停尸房。于是,我便移步到停尸房看
林连玉的丧事主要是由大会堂负责主办,治丧委
个究竟。到了停尸房,我看到林先生的遗体静静
员会以大会堂成员为主。陆老师解释道:“大会
地躺在那边,没有人看顾。我便立即将林先生去
堂当年是全国各州大会堂的领袖,是邱祥炽的地
林连玉先生治丧委员向报界汇报治丧工作。右一为黄茂桐, 右二、三为林达、朱治和,右四起为林晃昇、邱祥炽、黄仕 寿、林玉静、饶仁毅、刘锡通、趙燊儒、郭洙镇。
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打破先列,将礼堂辟为林连玉的灵堂。
27
盘。林晃昇认为,治丧委员会应该以大会堂为主 体,治丧处应该设在大会堂,灵柩也应该停放在 大会堂。邱祥炽是当时大会堂会长,又是林先生 的战友,两人又有亲戚关系(邱祥炽太太是林连 玉的侄女),只要他点头同意,大家自然就没有 意见。” 在遗嘱中,林连玉交代“墓地最好在甲洞华人义 山”,不过治丧委员会最后将安葬地点择定在 福建义山。陆老师透露:“会议在大会堂召开 时,我与黄笙正在甲洞找墓地。我们到了甲洞华 人义山办事处,询问之下,才知道甲洞华人义 山只接受生前住在甲洞的居民。林先生晚年住在
李成枫率领雪兰莪树胶公会成员向林连玉致敬。
士拉央,我们没办法,只好离开。据说,甲洞华 人义山委员会当晚召开紧急会议,最后破例接受 林先生安葬在那边。在寻找墓地的过程中,我曾 打电话回大会堂。当时刘锡通告诉我,治丧委员 会决定将林先生安葬在福建义山。林先生遗嘱提 到的‘甲洞华人义山’,地点较为偏僻,日后若 要进行公祭或凭吊都不是很方便。刘锡通还解释 说,遗嘱中的‘最好’二字,不含绝对、坚持之 意,治丧委员会并没有违背林连玉的原意。” 在访问的过程中,陆老师还分享了一段在丧礼发
灵堂布置简洁、庄严肃穆。
生的小趣事:“在三天的瞻仰遗容仪式中,最令 我难忘的是前副教育部长李孝友坐到歪脚椅子。
林连玉的灵堂布置简洁严肃,堂中全以白布张
当年李孝友常到树胶公会搓麻将,李成枫号召树
挂,上方挂着“英烈风范”四字横幅,中间摆放
胶公会成员前来参加公祭时,也顺道将他拉了过
着林连玉遗像及香炉,两侧挽联则是林连玉诗
来。李孝友在大会堂时,不小心坐到一张歪脚的
句:“横挥铁腕批龙甲,怒奋空拳搏虎头”,呈
椅子。他一坐下去,椅子就跟着‘歪’了。”陆
现出林先生生前不畏强权、义无反顾的精神。
老师说完,哈哈笑了几声,继续道:“李孝友是 锡米山人,在龙溪(Dengkil)担任雪邦区国会
举殡仪式当天,全国各州各阶层人士纷纷涌向大
议员的时候,龙溪华小校长陈春德是他的‘笔杆
会堂瞻仰林连玉遗容,并致以最后的敬意。送殡
子’,专门帮忙他撰写新闻稿。当年改制的时
者众多,手臂佩戴黑纱,以示追悼,其中包括
候,李孝友曾说他是林连玉的学生,林先生知道
马华公会代表团100余人,由会长陈群川、黄循
后便回应说,‘你叫他来给我打几板’。因此,
营、叶炳汉等人率领;民政党由吴清德、郭洙
当他的椅子‘歪’下去的时候,我们都认为林先
镇、叶志坚等为代表;民主行动党则有林吉祥、
生打了他几板。”
28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直到富都车站前的交通圈,然后再折回苏丹街。 经过茨厂街,回到大会堂前的马哈拉惹里拉路, 途经语文出版局交通圈,再由旧飞机场路到福建 义山。这段送殡行程,全长3、4英里,途中不少 市民加入行列,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送殡队伍, 计达1万人,场面蔚为壮观。 关于出殡路线的规划,陆老师表示:“原本殡仪 馆安排的出殡路线,灵车从大会堂一出来,就转 入甘榜亚答(Kampung Attap),然后就直接到 福建义山。但林晃昇等人不同意,修改了原定的 路 线 。 这 是 林 晃昇 的 决 断 , 他 的 领 导 风 范 。 当 然,主家作了决定,殡仪馆也只好顺着。在扶灵
15华团治丧委员会成员组成的牵引灵车白带队伍。
的时候,沈慕羽、林晃昇走在最前面,领导人怎 李霖泰等率众前往凭吊。 下午2时正,由家属致
么走,我们就跟在后面怎么走。当送殡行列进入
祭,接着教总副主席陆庭谕代表宣读祭文,全体
市区的时候,沿途的市民驻足围观,有些甚至当
出席者默哀1分钟,并向灵柩行三鞠躬礼,最后
街跪下,向林先生灵车膜拜,苏丹街海鸥企业有
再由教总、董总、尊孔校友会三机构各六位代
限公司更是在雪兰莪大厦前设立临时灵位祭拜林
表,扶柩上灵车。15华团治丧委员会为首的执绋
先生。这种感人的场面,难得一见。”
1
队伍,引领着灵车白带,率领着各政党社团、各 州华校董事会及教师会、校友会、学生代表、公
林连玉墓园刻有林连玉肖像的牌坊上,由沈慕羽
众人士等,步出大会堂。
题“族魂”二字,以表扬他一生为国家民族所作 出的奋斗和贡献。据了解,林连玉刚逝世时,公
出殡行列环绕吉隆坡市区一周,以中华大会堂为
祭文、追悼文、文告等,都是以‘导师’来称呼
起点,经过合众银行到火车站前的交通圈,再路
林连玉,直到1986年1月19日,在追悼林连玉先
过国家回教堂及雪兰莪大草场前,转入敦吡叻路
生纪念活动上,才出现‘族魂’的布条。陆老师
1
〈教育斗士辞人世 林连玉昨日下葬〉,《联合晚报》第8 版,1985年12月22日。
林连玉出殡游行队伍。
表示:“‘导师’,是当时的流行用语,鲁迅 去世后,就出现很多‘导师’之类的用法。至于
各界人士步行执绋,肃穆相送。
林连玉举殡路线图。
人物 t 陆庭谕回忆林连玉葬礼的前后
林连玉墓园施工中的情景。
苏天助在墓园监督建筑施工。
‘族魂’二字呢,是苏天助(时任林连玉基金委
过,若招致敏感,可能会涉及福建义山。因此,
员会筹款主任)想出来的,并没有经过会议讨论
苏天助惟有修改图测,将墓园建筑的格局降低。
或是文字记录,不过大家也没意见,就用上了。
当我们站在墓前,只看到林先生高大方正的墓
他不曾向我提起‘族魂’的概念,但我猜他的灵
碑,完全看不到林先生的肖像浮雕。现在看到的
感是来自当年一部叫《国魂》的电影。后来,大
凉亭、地砖等,是吉隆坡福建义山改组后,林忠
家都用‘族魂’来称呼林先生。”
强等人在负责义山整顿工作时,加以扩大及美化 的。”
关于林连玉墓园的设计,陆老师进一步补充 道:“林先生过世后,处理丧事的,主要是苏天
林连玉先生虽然逝世了,但他在马来西亚华文教
助。林先生的灵堂布置、出殡灵车装饰、墓园设
育的历史上,是永垂不朽的。1986年,林连玉基
计等,也是他一手包办。原本的墓园建筑设计
金成立;1987年12月18日,林连玉基金宣布将林
图,除了林先生遗嘱中的墓碑外,还有林先生的
先生的逝世日订为“华教节”。从此,林连玉基
生平简介、墓志铭、林连玉语录、肖像浮雕牌坊
金于每年的华教节期间将会举办一系列的纪念活
等,整个设计比现在看到的还高大宏伟,但是福
动,如:林连玉讲座、林连玉精神奖、墓园公祭
建会馆李成枫认为,墓园那一带常有军部的人经
等,藉此缅怀及宣扬林先生的精神。
早期与后期的墓园设计图对照。
29
30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近
十年来,我国华社创设了不少民间文物馆,至今方兴未艾。民间设 立各种文物馆,主要出于留住先人历史、守护民间历史记忆的文化
初衷。目前华社已有超过50个文物馆,另有筹备中的至少10多个,加上约 10所独中的校史馆,在数量上颇有规模。然而,从博物馆功能和文物馆运 作规范标准来说,我们还有进一步耕耘的空间。在国外,博物馆或文物馆
06
专 题
民 间 文 物 馆 的 专 业 化
的策展、典藏、文物管理和修复以及教育推广等工作,多有相应的大学科 系培养相关从业人员。《通讯》特此邀请留学中国的新生代,为读者介绍 他们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和古籍修复相关领域的学习心得。我们不应仅仅
│ │ 展 望 从 业 人 员 的 使 命 和 养 成
满足于文物馆的数量,更应积极展望未来从业人员的养成和专业化,才能 不负保护先人历史文献和文物的初心。
为古籍续命——冷行业中的温情与敬意 文/郑美玉(上海复旦大学古保院古籍保护与修复硕士班一年级) 作为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简称“古保院”)古籍保护与修复方 向专业硕士班的第一位留学生,其实我的华语说得比英语好;中文简繁体 的书写能力比马来西亚的国文马来文来得高。上海不同于福建、广东等南 方地区,对南洋华人有一定的认识,在中国高校中排名第三的复旦大学, 在接受我当古保院研究生时,最担心的莫过于怕我“听不懂华语,读不了 古文”。 怕听不了华语,是因为古籍修复所聘请的老师都是国宝级的师傅,如拥有 50多年修复经验的赵嘉福老师与40多年经验的童芷珍老师,他们都是道地 的上海人,说着一口顺溜的上海话。平日上课虽以普通话为主,但老师傅 每每说到精彩、深奥处,总情不自禁转换为上海话,修复专业术语的精髓 都沉浸在吴侬软语中。
作者和同学在扬州古籍线装文化有限公司实习时合影。
专题 t 民间文物馆的专业化
1
与陈思和馆长相聚于学生作品展上。
2
怕读不了古文,则是因为复旦古籍修复虽以“动 手实践”为主要号召,然而却一点也不放松学 生对古籍版本方面的知识培育。刚到复旦报到 时,负责接待的马来西亚复旦留学生同学会特 别惊讶于复旦竟有着这么“诡异”的一个科系 (古保专业挂名在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情报”
3
专业名下,“情报”两字显得特别神秘)。有 了初步认识后,大家总会羡慕说:“你们专业 硕士就好了,只需动手,且两年就能毕业,不像 我们学术硕士得读三年的书,毕业论文还非常难 写。”然而,古保院专业硕士要读的书一点都不 比中文系古籍所学术硕士少! 啰嗦了那么多,其实“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专业 硕士”是什么呢?以下且来认识复旦中华古籍保
1. 滴管修复法——将调制好的纸浆吸入滴管,再滴于文献的 破损处。 2. 托封面布步骤之一。 3. 传统补洞法。
护研究院的成立与发展。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 研究院于2014年11月在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
程中更要了解修复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甚至
和的谋划下成立,前复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要通过理科实验,研究与创造适合用来修复的材
杨玉良担任院长,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任
料,如目前修复界热门的议题——脱酸与修复纸
名誉院长,并聘请古籍修复、版画领域的大师出
的研发。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修出
任专业导师。从2015年9月开始授课,2015级11
艺术品级的古籍,古保院还特聘版画界大师级人
位学生,2016级14位学生,目前两届共25位学
物倪建明教授开设版画水印课程。
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包括本科为中文、历 史,乃至数学、生物、计算机、机械工程等。
理解了古保院的学制设计,家人朋友往往会进一 步追问:“为什么要读古籍修复?这一行有前途
换句话说,古籍保护是一个新兴的跨专业学科。
吗?能赚钱吗?”在此且引用一段古保院领导常
不仅要求学生有文史功底、动手能力,在修复过
回答记者提问的标准答案:
31
32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面试官都是非常好心的老师,他们在未录取你时 就先为你的将来筹谋。广义而言,中国古籍指的 是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 帧形式的书籍。1912年是古籍的下限,上限可无 限追溯至甲骨,不过一般定义则在于纸张雕版印 刷发明后的唐宋版线装书。参考这定义,马来西 亚的古籍定义是否就是1957年独立以前出版的书 呢?其实不然,因为这定义除了年份,“装帧形 式”是另一个重点,中国古籍的传统装帧是指未 受西方印刷术影响以前的出版品,那是纸张、刷 印方式和装订都是纯手工的年代。 马来西亚的前身为马来亚,再往前可追溯至1402 年拜里米苏拉的马六甲王朝。单是从马六甲王朝 开始计算,马来半岛已有文字记录,故也应该留 下一些古籍。华裔贵为马来西亚三大民族之一, 自明成祖命郑和七下西洋,就开展了开拓马来半 在日本考察行中,亲身体验到日本传统手抄纸技术。
“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了,也该是时候重视与保护 老祖宗留下给我们的东西了。中国古籍保护计划 自2007年启动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全国 古籍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古籍普查、《国 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 报评审、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有序推 进。就目前普查成果,中国约有5000多万册古 籍,其中有30%需要重点修复。与巨大的需求相 比,全国从事古籍修复的人员不超过千人。在这 千名古籍修复师的基础上,2014年文化部开始推 进古籍修复‘高端人才’的培养。目前只有复旦 大学、中山大学、社科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四所较 有规模的高校开设了这门新兴学科。” 确实,古籍修复在中国是一门非常火热的新学 科。然而,对马来西亚人来说,古籍修复是否受 到同等的重视呢?犹记得在面试时,面试官第一 个问题就问:“马来西亚有古籍吗?毕业后你如 果选择回国,会有单位聘请你吗?”
岛的历史。600多年过去了,记录这开拓与建国 的古文献是否安然存在呢?先贤们付出的努力, 是否在白驹过隙间逐渐被抹杀了? 庆幸地,随着近年抢救历史意识的觉醒,民间逐 渐开始重视文史资料的收藏和整理。笔者毕业于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曾从事编辑出版工 作。因想回归历史老本行,选择转业,任职于吉 隆坡尊孔独立中学校史馆。在管理校史馆期间, 因接触到学校向校友征集的各种文物,开始对文 物修复产生兴趣。 自古保院开学后一个半学期以来,在复旦学习到 的知识与技艺太丰富了。开学之初,院里的老师 曾严肃地说:“古籍修复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但你们只有两年的时间,所以未来两年你们就当 三年用吧!”经过一个半学期的体验,老师的 说法算是保守了,感觉上我们是把两年当四年用 了!
专题 t 民间文物馆的专业化
博物馆教育——揭开时间碎片中的历史印记 文/杨雯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专业一年级)
博物馆是什么?收藏奇珍异宝的地方?百般无聊
更能提高其观展价值和意义。我特别喜欢每次讲
的旅游景点?在马来西亚,很多时候博物馆在人
解完毕后和观众进行交流的时候,因为时常会有
们心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每一个人对博物
不一样的感想和新奇有趣的观展角度。这样一
馆有不一样的印象,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对博
来,至少我知道这个展览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某些
物馆并不熟悉。对很多人来说,那是一个去了一
印象。
次就不会再踏足的地方。然而,博物馆里的每一 件物品、每一个摆设、每一个主题,在背后都有
近年来,博物馆教育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中小学
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与过去的某一时代
教育方式。有一次,我负责为港澳台优秀高中生
的人建立连接,像个望远镜一样,观察当时的生
交流体验营的同学讲解,看到学长姐考古实习的
活,并与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发生对应。
特展“墙内外”时,我问了他们:“你们认为什 么是考古?”同学们迅速讨论起来,给了我很多
作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大一的新生,我必须
很棒的答案。有一位同学说:“考古是利用先人
承认,在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考古以后,我对这个
遗留下来的物品研究过去的人类社会,并对现
神秘且高深的专业依然懵懂。但可以肯定的是,
代的社会提出疑问。”这让我想起这个展览的主
对于博物馆,我产生了一种近似依赖的归属感。 北大校园内有一所博物馆——赛克勒考古与艺术 博物馆,我是博物馆的志愿者。从观众的身份转
1
换成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后,我对博物馆的体悟又 完全不一样了。志愿者是介于展览策展单位和观 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基本任务就是在周末或假日 的时候,在博物馆担任讲解工作。对于一般民众 来说,馆方在参观时提供讲解服务,不仅提高了 观众本身对展览的兴趣,缓解“博物馆疲劳”, 2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1. 作者正在为港澳台优秀高中生体验交流营的营员讲解版 画。 2. 讲解完后的作者。背景是平粮台当地小朋友的创作。
33
34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古代青铜器的模型,一半已经画好,另一半由小朋友们 自由发挥。
情。写到这里,我好像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习考 古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遗留物,这些遗留物 像是被时间遗忘的小碎片,但是这些小碎片犹如 “蝴蝶效应”般影响着现在的我们。那些过去留 给我们的不只是历史课本上的纪事表,更多的是 小朋友参观考古工地后的创作。
渗透到生活中的延伸,比如民俗,比如艺术,比 如器具,比如文学。这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遗留
题——“墙内外”。考古系大三的学生都要去一 次工地实习,也就是俗称的“挖土”。他们的发 掘地点是河南省平粮台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工地, 平时由四面墙围起来,当地居民甚至不知道自己 居住在遗址的附近。这一届大三学生第一次在实 习期间发起了“公众考古”项目,通过各种活动 让当地居民认识考古是什么。他们自制教材,到 当地小学推动考古知识的普及,并将小朋友带 进“墙内”参观考古工地,还办了类似嘉年华 的“考古大集”,邀请全村的人来参加。当时的 考古工地,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特别的户外天然博 物馆。它让民众了解到我们的工作内容和意义所 在,让他们更加懂得他们生活的这一片土地和背 后的故事。 一个从“墙内”走到“墙外”的过程,需要的不 仅是观众,更需要考古工作者本身的态度和热
物,像是被时间遗忘的小碎片,无声地记录了当 初发生的事情。博物馆的功能就是将这些零碎的 小碎片整合、分类,梳理出一个具有视觉享受和 逻辑顺序的展览排列。 博物馆,顾名思义是一个“收藏各种物品的场 所”,即一切有关过去记载的事物都将被呈现出 来。在博物馆里,你可以想象自己正在一层层揭 开历史神秘的面纱,无数个为什么汹涌而来,伴 随的是获得解答的惬意。我们会发现自己与历史 原来是如此的接近,近得就像自己是每一段历史 的亲身经历者一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样清晰地 陈列在我们的眼前。 每个人在博物馆都能找到一些与自己共通的部 分,可能是一件物品、一段文字,甚至是一缕灯 光。那是因为博物馆是全人类的共同记忆,是一 个与我们的灵魂无比亲密的地方。
专题 t 民间文物馆的专业化
保护文物:高度科学和实验研究的专业 文/江品柔(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专业二年级) 在上中学的时候,就一直对历史、考古之类的事情
准备实验报告,结束后也要整理实验数据。虽然
感兴趣。对比历史,当时觉得考古更多的是需要通
是结合课程进行的实践基础训练,但要求相当的
过实践去考证历史的真相,可以用“手”去接触历
严格。不清楚是马来西亚并不注重实验课,抑或
史而不是用“眼”去回顾历史让人感到兴奋。
仅仅是我校高中并未在这一区块让学生着手下功 夫,因此在初入实验室时,很多实验仪器的名字
但在收集了一些资料之后发现,考古不只是考古
并未熟记,操作也不熟练,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往
这么简单。文物保护的工作也是考古领域相当重
往会有些吃力。
要的一环。当初觉得文保专业既然归在考古专业 之下,那应该是文理兼修的一门专业。但在实际
在上其他化学课的时候,也有一些不适应。虽然
接触之后发现并非如此,文保专业需要大量的自
在高中时用中文教学,但老师在课上一般会把
然科学知识,尤其是化学方面的知识。 1
相较于北大的其他专业,考古文博学院的分科来 得早,在入学前一般就将理科班出生的同学分派 到文保方向,不过同学还有选择转换方向的权 利。虽说一年级上的都是基础课程,但文保方向 和院里其他方向(考古、博物馆、古代建筑)的 基础课程截然不同。 文保方向的基础课程,一般都是化学课(普通化 学、分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及相关 的实验课程。入学后,文保方向的同学和其他理
2
科院系(化学学院、生物科学)的同学一样,每 周都有几个小时待在实验室。在实验课前,需要
在文物保护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很多不同的化学 材料,如胶粘剂、颜料等。图中的通风柜是实验室不可 或缺的设备之一,用于控制有毒、刺激性的气体扩散。
1.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也是文保工作的一大内容,因此户 外实地考察不可或缺。图为文保工作者在城墙遗址考察 中,正在绘制病害图。 2. 文物保护的实地考察工作涵盖范围很广,所需进行的实 验、测量、保护等工作也因遗址而异。图为文保工作者 在城墙遗址进行三维扫描工作。
35
36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1
分子式的罗马字母念出来,而中国的课程一般会 念分子式的中文名称。这个转换过程,还有些费 劲,需要时间去适应两地的差异。在大一、大二 的两年,文保的同学一般上不会接触到院里的修 复工作。到了大三以后,才会安排同学上修复相 关的理论课程,而实验课则有关于有机质文物实 验和无机质文物实验。 文保专业的一般工作,主要可以分为实验室工作 和实地考察工作两个部分。但在实际情况中,二
2
者经常需要相互配合。两者的差别在于,实地考 察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不可移动文物(如古代建 筑、遗址等)采取文物保护研究措施。而在实验 室里,文保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对文物的质地、物 理化学信息等开展研究工作,对用于保存文物材 料的相关研究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出于对文物 保护的理念,后者在研究工作中往往得到更多的 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是两个不同
3
的概念,工作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其中 也有重叠部分,因为部分文物修复知识,也包含 在文物保护专业的学习内容之中。
4 1. 实验室配备了化学试剂、电子天平、显微镜等仪器,用于文 物的测试分析及记录工作。 2. 对文物进行修复前,修复人员会预先做材料匹配试验,并对 仿制文物样品进行修复练习。图为用胶粘剂对青铜样品进行 粘接检测实验过程。 3.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修复人员终于研发出不同性质的文物保 护材料。图为多种矿物颜料。 4. 为了熟悉古代文物(青铜、陶瓷)的制作工艺,文物修复者 会制作文物仿品来提升修复技巧,加深对文物修复的理解。
编按:本文照片分别由作者郑美玉、杨雯妃,以及李卓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保专业二年级)提供。
37
吉 兰 吉 丹 州 华 人 迁 徙 史 迹 ︵ 上 ︶
文/黄崇锐、谭丽屏
前言
兰丹河(Sungai Kelantan)中下游和近海地区的两条小河:Sg. Pengkalan Datu(彭加兰达都河)和Sg. Kemasin(格马新河),两岸土
地肥沃,是华族先辈迁徙丹州时的落脚地。河流是早期的交通要道,有利运输
07
和灌溉,这三条河哺育了从遥远的中国南方福建省和广东省远渡重洋,在此披 荆斩棘,开拓了50多个村落的华族先辈。它承载了华人迁徙与开拓丹州的辉煌 史迹。
本文将以我们近年进行的田野考察、所采集的史料以神主牌、家谱、墓碑及珍 贵的口述历史资料为基础,参考历史文献阐述华族先辈迁徙至丹州的原因和过 程,定居的年代,从初期到后期生活的发展变化。重点选择近海地区的实令村 (Kg. Sering)、坐落在丹江左岸最大的华人村落巴西巴力村(Kg. Pasir Parit) 和当年的商业与文化中心的唐人坡(Kg. China),以及一段先辈告诫子孙不可 追问的十三行村(Kg. Terembu)村史。叙述乡区华裔同胞从经商、开荒、建立 村庄;从村庄走向城镇,走遍全国;随着时代的变化寻求更美好生活。继而以 乡区华裔同胞早期为适应环境娶暹罗女性,其儿女跟随暹罗人的生活方式,穿 纱笼、用手抓饭,语言则以福建话参杂暹罗话和马来语形成特殊的沟通语言; 但是,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仍然秉承着一份执着,祭祖先、拜神明、庆祝华人 的各种节庆、供奉共同的村神和创办华文学校,一心一意要儿孙接受华文教育 的意愿,来探讨他们是否已被同化。
华族早期移居吉兰丹州的年代 那华人究竟是在哪个年代就到吉兰丹来开 荒定居?民间的说法纷纭,不过学者们都 爱引介清朝乾隆时代的商人谢清高的回忆 录,谢清高于1782至1796年间来到丹州, 他在《海录》一书谈及“中国至此者岁数 百”,说明当时每年有数百名华人从中国 来到丹州,由此可见,在他到来之前已经
吉兰丹地图。
有许多华人在丹州定居。2015年底,我们 在彭加兰达都(Sg. Pengkalan Datu)河口的大象岛(Pulau Gajah)发现了一 个神主牌,牌内清楚地记录了主人的出生年代是在1774年。另外在吉兰丹河 左 岸康稍村(Kg. Kasar)发现的神主牌的主人翁是在1775年出生,证实了早在18
特 约
38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世纪末就有华族先辈在吉兰丹河沿岸和内地经商、定居。 1) 大象岛(Pulau Gajah)李德生的神主牌内志: 生乾隆甲午年正月廿三日卯时(生于1774年) 父讳德生行长年四十六 卒嘉庆己卯年八月十六日酉时(卒于1819年) 2)康稍村(Kg. Kasar)郑吟神主牌内志: 乾隆四十年二月廿四日时生(生于1775年) 郑吟 道光丙寅年十一月初九日酉时具辰(卒于1830年) 葬在沙唠坐南向北
李德生神主牌。
郑吟神主牌。
华人迁徙吉兰丹的原因 清朝末年政治日渐腐败,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地方土豪巧 取豪夺,土地兼并严重,地主剥削,匪徒猖獗。与此同时, 连年爆发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让民众生活水深火热中。 为了追求安定的生活,许多人逼不得已只能舍弃家园,向海 外迁徒,政局动荡之际更为显著。吉兰丹州是马来半岛最接
华族先辈在丹州的三条河两岸定居。
近中国的州属,因往返方便,途近费省,对中国南部福建省 和广东省民众,是最具吸引力的迁居地点之一。
华人移民与当地居民共同开发这片土地 吉兰丹河下游及近海平原,土地肥沃。从福建省移居至此的闽籍先辈,和马来族以及来自暹逻 (泰国)的暹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大的平原上。华巫泰三族在沿河两岸开荒、建立各自的村 庄,华族移民多数在河岸建立村庄,除了经商,也开荒、种稻和种植各种农作物。虽然各族生 活在各自的村落里,却依然和睦共处。 吉兰丹南部山区地势高,是吉兰丹河的发源地。上游支流双溪呀喇士(Sg. Galas)流经布赖 (Pulai),因此布赖俗称“金山呀喇顶”。布赖村是产金区,客家人多聚居于此采金,当地村 民皆是客家人,只有少数土人、马来人和暹罗人,全村居民讲客家话。
早期华人在靠海地区建立的村落:实令村 实令村在彭加兰达都河口附近,与大象岛相隔一条小河。根据实令村居民董崇禧(1922-2009) 于2005年的口述:200多年前,曾溪跟随父亲在吉兰丹沿海一带经商,他的儿子曾明语和孙子 曾益都继承父业经商,同时在实令村及大象岛等地种稻和开辟数百依格(英亩)椰园。 曾益精明能干,他设油厂雇佣当地各族居民大量生产椰油,出口销售到新加坡而致富。他
特约 t 吉兰丹州华人迁徙史迹 (上)
的曾祖父母和祖父母的坟墓都在他家的后院。他 生前为祖父曾溪和祖母陈脉英立碑,碑文上端志 “埔尾山”,让子孙后代铭记他们祖辈从福建漳州埔尾 山,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开拓这片土地。曾益的曾祖父母 的墓在祖父母的墓附近,由于子孙并不知道他们的名 字,因此没有为之立碑。 曾益关心村民,乐善好施,他在通往外地的村口路旁建 一个凉亭、一口井和一道桥,让远行的人歇息、解渴、 越过一条河。各族村民敬爱他,把那地区称为“益亭”
曾溪的墓碑。
村(Wakaf Aik),全村的居民都是马来人,华人只有 一家。村中诊疗所也称 “益亭诊疗所”(Kelinik Wakaf Aik)。 曾溪的父亲来到丹州百多年,在实令村繁衍第四代后, 陈诚约于1900年左右自海澄县来到实令村。陈诚的儿子 陈唐,就娶了曾家第五代的曾蜜菊,两个家族关系异常 亲密。 1948年陈唐、陈朝兄弟和大象岛的蔡时庭,为传承华族 文化,在大象岛开办“育民学校”让该地区的儿童接受
曾益遗像。
华文教育。由于当时农村居民极其贫困,难以维持学校 经费,坚持经营十年后,没有办法再维持,于1957年停 办。学校虽然停办,村民对后代应接受华文教育的认知 却已大幅提高,促使他们想尽方法把儿孙送到哥打峇鲁 的华文学校求学。不同时期来到吉兰丹的华人移民,为 这片土地带来了新信息、新观念,使中华文化在乡区不 断充实和提升。 “曾益亭”(Wakaf Aik)。
大象村育民学校师生在校舍前合影。
原本的家谱是使用罗马拼音文字,上表的中文名字由笔者从墓碑抄出。
39
40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吉兰丹最大的华人村落——巴西巴力 吉兰丹最大的华人村落巴西巴力,现在有大约196户人家,人口大 约1000多人左右,最早来这里开发的华人,是来自福建泉州府同 安县金门镇许恭的长子许文吉。 许恭生于1817年,17岁那年(1833年)在康稍村定居。娶道北德柏 村(Kg. Terbok)的泰裔“吉通”为妻,夫妻俩辛勤耕耘。他们生 许文吉画像。
下三男许文吉、文桃、金里和四个女儿。 长男许文吉不甘守在父亲有限的园地,想去开辟更广阔的田园。 他到处查访,寻找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耕种的地区,终于 决定到巴西巴力去开荒。许文吉于1860年带领他的两个弟弟,文 桃和金里以及三个妹妹一起到巴西巴力去开荒,只留下一个妹妹 在康稍村陪伴年迈的父亲。他们一家人披荆斩棘,谱写了兄妹开 荒的巴西巴力村史。许文吉和弟妹们齐心协力、披荆斩棘、刻苦 垦荒、勤奋耕耘,他们经受风寒和瘴气的侵袭,历经数年的艰苦
村长许文督遗照。
经营,终于开创了丹州最大、最富有的华人村落——巴西巴力华 人村。 巴西巴力开拓100年后,村民为了传承民族教育,于1959年初在热心华文教育的村长(许文吉 的孙)许文督和村民林宝财的带动下,以集体劳作(gotong-royong)的方式,建立了培华独立 小学。当时全村的居民,包括村长都不识华文,可是他们却要儿孙接受华文教育。当年由于没 有华校,村童只好在马来学校受教育,村民已意识子孙如再没有受华文教育,乡区华人将面临 被同化的厄运。 巴西巴力村自1960年创校后,由于当时农村交 通不便,生产力低弱,学校经费难以维持,濒临 停办。村民为了要让子孙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 坚持了33年,最终成功争取改制为政府津贴的学 校。林连玉基金为表扬巴西巴力村民热爱民族教 育,于1993年华教节颁予培华独立小学“林连玉 精神奖”。
培华小学创校十周年,董事、家长、教师在校舍前 留影。
当年的商业及文化中心——唐人坡 从吉兰丹河河口瓜拉伯沙(Kuala Besar)逆流而上先到达在河右岸的第一个华人村镇——唐人 坡。当时唐人坡一带人口密集,各地华商选择在唐人坡进行商业活动,逐渐成为丹州早期的商 业及文化中心。
特约 t 吉兰丹州华人迁徙史迹 (上)
1
2
3
1. 1902年的唐人坡。(相片来源:Graham, W. A. Kelantan. A State of the Malay Peninsula. A Handbook of Information. Glasgow: James Maclehose and Sons. 1908.) 2. 甲必丹时代的唐人坡地图。 3. 64年前从哥打峇鲁到唐人坡,必须经过这座浮桥。(绘图:黄崇锐)
旅游家约翰•瓦德史特拉特(John Waterstradt)1902年在他的游记中提及哥打峇鲁市为吉兰丹 河支流分隔成两个地区,其中一个地区称为“达叻均”(Talatcin),暹语Talat是市场,Cin华 人,即是“唐人坡”。早期这地区商业繁盛,所有的商业活动几乎都在这里进行。可见唐人坡 是当时丹州最大、最繁荣的商镇。 早期的唐人坡只有一条大街,这条泥路从打铁街开始,贯穿两旁参差不齐的高脚亚答屋和两三 间砖瓦建筑物,包括了住家、商店和工作坊。这条街惹兰甘榜支那(Jln. Kg. China)一直延伸 到甘榜柏南帮(Kg. Penambang)。 早期通往唐人坡的木桥非常简陋,只能让人力车和马车通行。后来木桥被河水冲毁后,公共工 程局改用许多大油桶和木板,搭建成浮桥。浮桥能载重,军车也能安稳经过,浮桥亦可随水位 上下升降,不会被河水冲坏。这座浮桥于1953年拆除,取而代之的是1952年兴建于吉兰丹火柴 厂旁的钢筋水泥桥。
打铁街 走过了浮桥,沿着皇府旁椰林间的泥路进入唐人 坡,约500米就来到村口,村口左则就是当时远近驰 名的打铁街。 这条街的末端靠右有七、八间打铁店,全是铸铁、
唐人坡打铁街。
打造生活工具、农具和武器的店铺,所有的打铁店 都是由客家惠州人所经营。打铁街为早期丹州城市 和乡村的开发提供工具、农具和武器而驰名。
欲正学校 从打铁街走出来迎面而立的是于1918年创立的欲正 学校。
欲正学校师生在校舍前合影。
41
42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1918年初,祖籍福建厦门的唐人坡 闻人陈明进先生(1873-1964), 在他的书记史监秋先生的协助下, 召集唐人坡和哥打峇 鲁的热心教 育人士,共同策划在哥打峇 鲁创办 “欲德”学校。由于当时居住在唐 人坡的学生,要到哥打峇 鲁去上学 极不方便。唐人坡闻人黄玉斋、黄 三春、陈明进等,又于同年六月, 在唐人坡创办“欲正”学校。由唐
陈明进遗照。
黄玉斋遗照。
人坡闻人发起创办的“欲德”和 “欲正”两间学校,于1926年合并为“中华务本”学校,后来才改为“中华学校”。“欲德” 和“欲正”学校都是由唐人坡先贤首先发起,唐人坡堪称中华学校的摇篮。
镇兴宫——妈祖庙 镇兴宫据说建于1790年,初期是一间小庙,原本坐北朝南,1880年重建时改为坐南朝北。甲 必丹黄宰的外孙陈明进航行于新加坡与丹州之间的海上,经营土产生意。赚了钱后,购买椰园 和地皮,不再在惊涛骇浪的海上奔波冒险。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当时唐人坡“镇兴宫”已 多年失修,需要改建。由于庙地太小,陈明进于1918年毅然献捐600元,购买和镇兴宫庙地相 连的地皮,召集众人商讨筹款建庙事宜。捐款源源而来,建庙工程顺利展开,他也当选为总理 事,领导监督改建“镇兴宫”的工程。他在新加坡经商时认识了陈嘉庚的父亲陈梗柏,陈氏告 诉他,重建“镇兴宫”应面向西向河,并介绍中国的庙宇建筑师赖霖来建庙。
镇兴宫早期的外观图。
今日金碧辉煌的唐人坡镇兴宫。
43
金 宝 近 打 锡 矿 工 业 ︵ 砂 泵 ︶ 博 物 馆
文/周承隆
纪念家族曾经涉足的行业,缅怀华族先辈在 19世纪中叶从嘉应等地漂洋过海到马来亚拓
08
荒开土建设城镇的贡献。
近
打锡矿工业(砂泵)博物馆是由广东嘉应(今称梅州)客家籍锡矿 家,也是金宝新街场的实业家——丹斯里丘思东先生(1931-)在2014
年所创办的。由于丘先生深感自家三代人曾从事过锡矿业,非常感念这个行业 对其人生及家族的重要影响,是故特别在金宝新街场开设了“近打锡矿工业
(砂泵)博物馆”。除了纪念家族曾经涉足的行业,也缅怀华族先辈在19世纪 中叶从嘉应等地漂洋过海到马来亚拓荒开土建设城镇的贡献。 近打锡矿工业(砂泵)博物馆坐落在金宝镇,这是在1886年间先辈沿着近打河 (Kinta River)来到这原本是荒山野岭、荒烟蔓草之地拓垦而成的城镇。先辈 们冒着生命危险,披荆斩棘,不辞辛劳地在这片土地上开采了一世纪的锡矿。 丘先生是老金宝,对故乡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情感,因此全马唯一的砂泵锡矿博 物馆在此立馆,显得特别有历史意义。
博物馆展示简介 马来亚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锡产国,从1850年至2002年共生产了575万公吨的 锡,一直占据了全球锡产量的30%左右。马来亚锡矿开采业,曾拥有最先进的 采矿技术、最多元的采矿方式(山壁打横窿、澳式打直窿、明湖、地下、熔岩 洞、熔岩壁等)、各种淘洗方法(洗琉琅、割泥沟、单木沟、金山沟等)和最 多的矿场数量。 目前博物馆里展示了马来西亚全国最齐全的数百张锡矿业的珍贵照片。最独 特的是展示厅有四个不同时期的锡矿场模型。此外,还有数百件机械和器具文 物,在室内和室外展示,以静态摆设和复制矿场情景的两种方式呈现。 锡矿业的辉煌和专业层面都在博物馆里得到充分的展示,导览员也会视适当的 对象和情况,加插许多精彩的故事,以增加导览的趣味和知识性。
友 馆 ︵ 一 ︶
44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1
2
1. 霹雳嘉应会馆旧建筑的石柱。 2. 石柱后方为金山沟展示区。
进入博物馆园区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树立 在左边的大石柱,它原为怡保市霹雳嘉应会馆旧
3
4
3. 在主馆门口的两侧,摆放了体积巨硕的水泵及砂泵。 4. 意外发现锡矿的大象,名字叫“拉律”。
1
建筑的石柱。由于嘉应会馆在1976年改建为现 代建筑,丘先生建议旧建筑的石柱与其废弃在会 馆,不如捐献给锡矿博物馆,以纪念嘉应先辈开 拓锡矿工业之贡献。 走进博物馆,迎接游客的是一头大象,因为霹雳 州采矿的故事是从牠 开始的。据历史记载,在
2
1848年,马来领袖隆查化(Long Jaafar)的大象 拉律(Larut)在山林间走失了几天后被寻回, 主人无意间发现拉律身上沾有矿物,并找到拉律 走失的沼泽地,发现底下蕴含丰富的锡矿,自此 开启了马来半岛辉煌的锡矿工业。因此,该地以 大象的名字“拉律”命名,今称太平。
1. 19世纪中叶以后漂洋过海的华工移民。 2. 琉琅女的造型。
沿着参访路线移动,我们先看到最早期的采矿方 式——打窿和挖泥沟,即藉由人力向下开挖开采
的采矿法和淘洗锡苗的方式。 1850年代,中国境内遭遇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之乱,居民生活困苦潦倒,使得沿海居民偷渡到 外地找寻新生计。此时的英属马来亚正招募大量 的劳工拓垦锡矿业,许多中国居民成为契约劳工 (所谓的“猪仔”),被载送到了马来亚开采锡 矿。博物馆里也生动展示了这段历史。 女性“洗琉琅”的工作情景,则展示在下一个玻 璃橱柜中。洗流琅指人站在水中,用木制的锅,
最早期的采矿方式——打窿和挖泥沟。
即琉琅(Dulang),将河沙舀起放入琉琅中并摇
友馆 (一) t 金宝近打锡矿工业(砂泵)博物馆
1
2
1. 劳力密集式明湖采矿模型。 2. 技术跃进期明湖采矿模型。
晃摆动,藉由甩动的离心力将河水及碎石杂质排 出琉琅外,而较重的锡米沙沉淀于琉琅锅底。从 事这种工作的妇人多以此赚取工资贴补家计。
3
4
3. 砂泵采矿业辉煌期模型。 4. 重机械明湖“干做法”模型。
二、 2 0世纪上半叶(1911-1950)技术跃进期 明湖采矿模型 这个时期的模型,展示了采矿业因机械的发明及 使用致使锡矿业蓬勃发展。采矿的速度更快,产
采矿模型
量也更多,而矿场面积也更大了。最显著的是金 山沟、水泵和水笔的出现。
博物馆最珍贵的是四个不同时期的“明湖”采矿 模型。现简略介绍这四个不同时期的采矿模型。
虽然砂泵及水笔不是华人所发明,但是却经由在 地华人加以使用及改良,可谓是华人先辈智慧的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0-1910) 劳力密集式明湖采矿模型 这时期的矿场需仰赖大量的人力进行开采工作。
体现。砂泵采矿法是最有效的开采锡矿方法,而 且是最环保的,因为它完全使用天然水源而无化 学成分。
从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在19世纪 末中国人可以在锡矿业里所向披靡,连欧洲人、 苏丹和土酋们都必须依靠中国人开矿。其中的原 因是:
三、 20世纪中下叶(1950-1980)砂泵采矿 辉煌期模型 这时期展示的采矿模型,显示了更多先进的机械 出现,木构的金山沟变成了水泥式金山沟,原有
(一)人力源源不断地从中国输入;
的金山沟顶,也多了“猪笼”、“镒床清沟”、
(二) 通 过“公司”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引进和控
“镒床泵”等。矿场面积也变得更大。砂泵开采
制劳工、解决纠纷、维持治安、保护资
锡矿法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成熟,也为华人锡矿
源、衔接资金链等;
家普遍使用。
(三) 采 用了当时中国南方农耕的人力水车抽水 技术,解决了矿场最大的难题; (四) 引 进了具有丰富采矿经验和刻苦耐劳的客 家人; (五) 从 集资、采矿、熔锡、运输、码头,中国 人都能一手包办。
四、 20世纪末(1981-1990)重机械明湖 “干做法”模型 博物馆展示的第四个模型是一种称为“干做法” 的采矿方法,运用挖土机开挖土块,卡车把这些 土块,运上旁边的隔沙码头,再用水笔将土块冲 成泥水。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水笔喷射锡山壁造
45
46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乌冷”里工人淘洗锡苗 和“公司”里矿工用餐的 模型。
后面展区之二楼。
成土崩人命意外伤亡的情况。每个模型的后面有
这个空间还有二楼,二楼主要展示与锡矿业相关
一道布满许多大照片的展示墙面,让访客更能认
的档案文献库和废矿湖地的土地经济再生项目。
识与了解当时矿场的工作情景。 到近打锡矿工业(砂泵)博物馆走一回,我们将 通往后面展区,右边是矿工在公司屋用餐的模
会上一堂马来(西)亚锡矿业史的课,也对华
型,左边是展示乌冷区处理锡米包装的过程。还
裔先贤“下南洋”的艰苦奋斗、落地生根和白
有一个角落展示不同的矿物,如:猛尾、金红
手兴家有更深入的了解。最难得的是博物馆免费
石、独居石、镐石、磷钛钇、钛铌鎝矿、鐕铁矿
入场,还有志工当导览员(需事先预约)。馆内
等。
也有一间小店,可以让您带回小锡瓶、马克杯、 书籍、六堡茶等。若您喜欢,也可以慷慨捐助经
另外一头陈列了地下坑道采锡矿及铁船采矿的图
费!
片。 (作者为金宝近打锡矿工业(砂泵)博物馆副馆长)
碗中的各种矿物,让访客近距离参观。
马来西亚霹雳州金宝近打锡矿工业 (砂泵)博物馆 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星期日(9am-5pm) 联络电话:05-4662632 传真号码:05-4664885 地址:Lot 126026, Jalan Batu Karang, Taman Bandar Baru, 31900 Kampar, Perak.
47
麻 坡 中 化 中 学 校 史 馆
文/麻坡中化中学校史馆
麻
坡中化中学自1912年成立至今已有105年历史。在这段历史岁月中, 她一直是麻坡华社维护母语教育之堡垒,除了培育无数的精英与人才
外,也为麻坡华社地区留存许多珍贵的史料。
08
近几年,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对文献与文物的保存与维护开始觉醒,许多地区的 民间团体与学校,也陆续成立文物室与校史馆,并将收集而来的文献与文物进 行有规划的收藏与管理,如举办不同历史时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主题的 展览,将收藏的文献或文物展示给民众参观。 中化中学,作为麻坡地区唯一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华文独立中学,自然也不会 在这股浪潮中缺席。因此在2011年委任黄雅诗老师与孙秀燕老师策划成立校史 室,并在同年7月中化庆祝99周年校庆“校友回校日”时,开放于民众参观, 希望透过展示的文献与文物,勾起当年校友们求学时期的回忆。 旧校史室原为生物实验室,是本校在丹绒仲尼路(Jalan Junid)校舍最早建 筑的一部分,面积为1,200方尺,其内部可变动的空间不大,展示的空间也有 限。为了能够扩大展示空间,本校规划将校史室设置在新建的多功能活动中 心。2015年,多功能活动中心竣工,本校将该栋3楼空间设置为校史馆,并聘
图为校史馆右侧,展示早期奖盃、历届校刊和筹款建校等文献资料。
友 馆 ︵ 二 ︶
48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请设计师规划内部展示空间,增加荧幕、音响等 多媒体设备,而原本展示在校史室的文献与文物 也陆续搬迁至新馆。2016年中化104周年校庆, 陈金基多功能活动中心与丹斯里拿督张愈昌及潘 斯里拿汀程赛菊世纪大楼正式开幕,校史馆也对 外开放参观。 校史馆面积为2378平方尺,馆内大致分为文献展 览区和文物展览区。 文献展览区主要规划9个展示主题,分别是创校
“中化百年族谱表”和“麻坡市区地图”。
纪元、黑暗时期、复校岁月、承先启后、风云年 代、校园变革、精彩中化、掌舵领航和师者风
放中化百年校庆的短片,希望能让参观者对于中
范。每个主题都有1至2个展示柜,而展示柜的
化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
位置主要在馆内两侧与中间地区,使其形成一 个“U”字形的参观路线,再配合柔和的灯光、
目前校史馆的收藏品主要分类为文献与文物,文
简洁的文字与怀旧的照片,述说中化建校至今
献的分类如下:
百余年的历史轨迹,同时也记载了麻坡华社先贤 为中化建校、复校的艰辛奋斗过程,以及无私付
(一)文件:有创校初期及战后学校公文、会议
出、慷慨解囊的奉献精神。
记录、文告等。其中最为珍贵的是由新山文史工 作者张礼铭先生转赠的1910年至1920年代麻坡华
展示柜的平台上也放置相关文献,用来进一步辅
社先贤呈函柔佛苏丹及政府申办学校及兴建校舍
助展示柜文字上的说明。除此之外,本校也制作
的文件。另外一个是由麻坡文史工作者郑昭贤学
了一个中化百年族谱的看板,搭配麻坡市区的彩
长与刘康捷学长转赠的《刘贝锦归国记》、《教
色地图来说明中化校址变迁的过程,让参观者能
育调查》等著作。还有包括1950至1960年代教师
够一目了然了解中化发展的历史。
应聘文件(包含美国援助中国知识分子协会介绍
至于在文物展览区的部分,馆内展示早期双人学 生桌、教师办公桌、早期校长室的一组椅子和收 藏早期学生参考用书的书柜等。双人学生桌上成 列早期学校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工具,例如铁质粉 笔盒、算盘和圆规盒等。除此之外,也展示早期 学校办公所使用的打字机、电脑、油印机、铅字 盒等,以及学生使用的实验室器材,如显微镜、 投影显微镜、砝码、植物标本压榨机、生物切片 机和抽真空机等。除了文献与文物展览区之外, 校史馆大门邻近的砖墙上也安装了一台荧幕,播
图为文物展示区,该区展示早期教室座椅、使用之教 具、教材和科学器材等。
友馆 (二) t 麻坡中化中学校史馆
本校战前至复校初期的印章。
20世纪初,麻坡华社群策群力兴学办校。该展示之文件 即本校先贤提呈统治者及殖民政府的函件。
师资给予本校文件等)、1954年本校申办高中文
文物的分类,主要有早期的学生桌椅、老师桌
件、1956年火炬运动文件、1960年本校力抗政府
椅、生物实验桌等古董家具、1950年代校友捐赠
单元化教育政策文件等。除了上述文件之外,馆
的大立钟、教学器材、教学用具、纪念品、不同
内也收藏了本校早期课表、学生人数统计表、教
时期的学校印章和学艺与体育竞赛奖杯等珍贵文
师名录、薪俸记录、证书、成绩单(册)与历届
物。
董事会名录等。其中最为珍贵的是由高亚思老师 和李婷婷学姐捐赠的战前中华及化南毕业证书。
随着独中教育在马来西亚蓬勃发展,独中生遍布 世界各地,不管是在课业上或工作表现上都有很
(二)书籍:有早期教师和学生所使用的参考
好的成就与突破,为此台湾、中国、新加坡和本
书,大部分来自台湾、中国、新加坡和本地等地
地历史学者开始对各独中进行学术研究。为了因
区。除此之外,也有早期董总所编辑的书籍等。
应学者方便取得资料,也为了要保护文献,本馆 人员目前正在进行有关文献数位化之工程,着手
(三)学校出版刊物:有学校周年纪念特刊、
建立相关的文物登录系统,希望校史馆是记录与
《中化校闻》、《嫩芽》和历届学生毕业特刊。
收藏本校史料的一个地方,也是校友与校友,校 友与母校之间珍贵回忆的起点,是促进彼此交流
(四)艺术品:主要是以陈人浩校长墨宝所刻制
的一个场所,更重要的是为研究麻坡华社的历史
而成的牌匾及屏风,如〈弦歌不辍〉、〈美在
尽一份心力。
斯〉、〈正气歌〉等,当然也有一些字画,例如 陈人浩与潘受字画等。 (五)照片:自1956年开始的历年教职员合 照、1967年校园鸟瞰照、礼堂模型照以及最为珍 贵的是由中化第一小学四维堂移交来的“创校先 贤玉照”等。
49
50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传•说古城》
文/陈丽晴
——为未来留一个对照
09
《传•说古城》是一本马六甲民俗笔记,记述古 城区的老行业、节庆和饮食。出版工作由马六甲 中华大会堂青年团(以下简称“华堂青”)前团 长陈寿锦企划,连同志同道合者利用业余时间分 头采集资料编撰成书。 出版民俗笔记的计划缘起于2014年“传• 说古 城”社区口述历史故事馆落成之后。
出 版 ︵ 一 ︶
那一年是马六甲古城接受文化遗产城市荣誉的第 六个年头。无论是本地居民或者经常往来马六甲 的外地人,又或者是旧地重游的旅人都强烈感受 到古城的变化,而变得商业化是大家对古城最深 刻的感受。商业化似乎是古城成为文化遗产城市 后的新形象,迅速地被一个新的城市结构取代她 旧有的风情。 然而,多数的人对古城“变色”,并不感到焦 虑。因为马六甲仍有具代表性的峇 峇 娘惹博物 馆,有犹如威尼斯风情的马六甲河道,有代表殖 民时代的红屋、钟楼和教堂,有在马六甲才吃得 到的海南鸡饭粒、沙爹朱律(Satay Celup)、黄 梨饼等等,可标榜马六甲独有的历史和饮食。她 仍保有“古城”的价值。 是的,这些是古城的文化资产。但是,古城之所 以能成为古城,她的内涵不仅仅如此而已,她应 被珍惜和被保护的也不应只是停留在殖民时代的 遗迹和精英社会的生活足迹。六百多年的历史, 庶民是参与城市发展的大部分。廿世纪,这个殖 民时代和独立时代交替的动荡年代,庶民是古城 的脉搏,是古城近代社会生活史的“顶天柱”, 他们求存的方式、生活习惯、信仰、情欲、语言 构成古城整整一个世纪的地方风情。今天的古城 从那个世纪走来,这一切怎么会不是文化遗产的 一部分? 怀着这样一份乡土情怀,华堂青延续2011年走入 三宝井社区推动“依井环山”社区历史采集的概 念,跨过马六甲河,挨着河口的八条老街展开老 街居民口述历史计划,并为计划命名为“传•说 古城”。
当时接受访谈的对象都是在这城市生活了好几代 的家庭或业者。经过半年采集,终于从老居民的 记忆缀拾出庶民情感里的古城。于是,华堂青与 客家会馆合作,在室内设计师罗德超的义务带领 下,以图片、文物、影音在马六甲客家会馆二楼 4000多平方尺的空间造景,打造成微型故事馆, 重现庶民情感里的旧码头、河道、老行业、后 巷、街景,同时编印“传•说古城”老街人文地 图,供人们按图索骥走看古城、对照古今。 借用故事馆和人文地图保留老街记忆的方式获得 了国内外游览者的肯定。 常言道:用心投入,方知不足。老街里还有许许 多多应当记录的事物,方尺之内的故事馆和人 文地图实在无法记录太多细节。在故事馆落成 之前,陈寿锦已预见这点遗憾,于是产生出版 《传•说古城》书籍的念头。 《传•说古城》编辑小组终于在2015年成立,内 容锁定三宝井和八条老街范围里的手工艺,详细 记录业者创业的背景、工艺,另外新增地方节庆 和饮食篇章,让生活中各层面的细节留住一个时 代的古城影像。这是属于民间自我认定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 凭借民间素人的力量,能否长远地保护自我认定 的古城,任谁也说不准。不过,出版《传•说古 城》为未来留一个对照,是民间起码可以付出的 努力。 稿于马六甲观音亭街,2016年8月3日
作者: 陈寿锦、黄元珠、 李彩菁 年份:2016年 出版:马六甲中华大会堂 页数:240页 售价:马币49元 ISBN:978-967-1144-12-1
51
马来西亚 华人民俗研究论文集
文/廖文辉
这本论文集是2015年10月10日至11日,由新 纪元学院主办的“马来西亚华人民俗学术研讨 会”的论文结集的成果,类似主题的研讨会在 马来西亚恐怕还是头一回。这几年笔者在关 注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特别注意 及大部份的研究成果都会不约而同提出一个疑 问,马来西亚的华人文化好像只有伦理道德、 岁时节庆、民间信仰等,似乎没有太多的精深 文化元素。 那马来西亚的华人文化本质是什么呢?2014 年,在一篇文章中,笔者大胆地提出了“马来 西亚是第三块汉文化圈”的观点,是东亚和越 南以外的第三块汉文化圈,却有别于东亚和越 南。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异在马来西亚华人更 侧重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实践和发扬。为此, 笔者认为支撑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不仅仅是华 教、华团和华文报三根柱子,应该还有民俗这 根支柱,华社不仅有三宝,应该是四宝了。在 这样思路下,笔者尝试将相关领域的学者凝聚 一块,主办研讨会,并依据民俗学的分类,分 为八个场次和一场由成功大学陈益源教授主讲 的主题演说——人口买卖文件中所见之南洋社 会风俗。 第一场是生产民俗,有三篇论文,即刘崇汉的 〈建造行与业缘民俗〉、李建民的〈马来西 亚华人渔村产业变迁:以吉胆岛五条港渔村为 例〉,以及高佩瑶、蔡佩娟的〈独立后华人 女性的职业生活图象:四名加影女性的生命叙 述初探〉。第二场是生活民俗,有两篇论文, 即陈耀威的〈木屋——华人本土民居〉和尹镁 姗的〈浅谈马来西亚饮食评论者、分类与发 展〉。第三场是民间信仰,有三篇论文,即安 焕然的〈柔佛古庙研究与“古庙精神”的建 构〉、萧开富的〈廖內、新加坡、柔佛的玄天 上帝、感天大帝及洪仙大帝信仰研究综述〉, 以及蔡桂芳的〈华人民间信仰的二重特性:以 印尼丹绒槟榔武圣庙为例。第四场是民间文 学,有三篇论文,即杜忠全的〈马来西亚华人
民间文学研究概况——以大专院校为考察对 象〉、张吉安的〈从乡音考古到大众宣广:采 集马来西亚七大乡音、口传文学、曲艺音乐 与社区口述〉,以及廖冰凌的〈马来西亚马化 版课本中的鼠鹿形象初探〉。第五场是曲艺娱 乐,有三篇论文,即张吉安的〈探寻黑胶唱片 时代的新马乡音文化大杂烩〉、丘惠中的〈政 治山歌与民间山歌〉,以及杨伟鸿的〈新马粤 剧:昔日广府大戏在南洋〉。第六场是语文民 俗,有三篇论文,即邱克威的〈雪兰莪丹绒 士拔村潮州方言(澄海外砂话)音系调查分 析、郑秋盈的〈瓜拉古楼潮州方言(普宁话) 与原籍普宁话的音系比较〉,以及林素卉的 〈马来西亚新山地区闽南语词汇研究——以 “福建话”和“潮州话”为例〉。第七场是岁 时节庆,有两篇论文,即陈晶芬的〈马来西亚 华人传统新春节庆民俗文化:人日捞生的仪式 活动与七色菜肴的象征意义阐释〉,以及高静 宜的〈“七夕乞巧节”的文化内涵〉。第八场 是人生礼仪,有两篇论文,即文平强的〈马来 西亚华人义山——文化、环境、可持续性〉, 以及吴浩逢、叶纹玮、刘华才的〈马来西亚华 人的丧葬仪式——从传统到现代(蓝海战略) 经营方式〉。
(作者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 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
主编:廖文辉 年份:2017年 出版: 策略资讯研究中心 和新纪元大学学院 页数:306页 售价:马币40元 ISBN:978-967-0960-39-5
09
出 版 ︵ 二 ︶
52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
10
活 动 ︵ 一 ︶
访 客 留 影
国外访客: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张建民教授、马国彦副教授、肖李 敏老师、严非易老师。(2016年12月24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2017年2月20日)
中国美术学院何士扬教授夫妇。(2017年2月6日)
台湾“文化及产业”参访团。(2017年2月27日)
本地大专:
拉曼大学中文研究所师生。(2016年12月3日)
“华夏之旅之回溯”参与者——理科大学华文学会文化 坊、马来亚大学华文学会学记团。(2017年4月2日)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学生。(2017年4月3日)
博特拉大学中文系“华马比较文学课”师生。 (2017年4月21日)
博特拉大学辩论组。(2017年5月9日)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师生、中国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 所副教授代帆。(2017年5月13日)
53
中学:
槟城锺灵独中、槟城槟华女中、槟城菩提独中、吉兰丹中华独中。 (2016年12月17日)
“华教之旅”参与者——吉打三所独中、槟城日新独中、槟城韩江中学、吉兰 丹中华国中、吉兰丹中正国中、关丹中华中学等校。(2016年12月18日)
甘马挽苏丹依斯迈中学华文学会。(2017年3月2日)
尊孔独中新进教职员。(2017年2月18日)
坤成中学华文常识培训队。(2017年3月10日)
坤成中学高一纯商C、高一理E。(2017年3月28日)
尊孔独中高中二级公民教育学习之旅(高二 理、智)。(2017年5月25日)
坤成中学高一理B、高一文商B。 (2017年3月31日)
尊孔独中高中二级公民教育学习 之旅(高二信、盈)。(2017年 5月26日)
54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小学:
吉隆坡坤成华小(二校)师生。(2017年5月22日)
本地团体和个人:
新古毛创价学会少年部。(2016年12月6日)
亚罗士打吉华独中董事长李斯仁。 (2016年12月17日)
《三个小孩》第101场观众。(2017年3月12日)
何启良博士及夫人。(2017年4月11日)
寻找“放牛班的春天”教师工作坊学员。 (2017年4月15日)
陆庭谕、陈友喜。(2017年4月19日)
55
巧 手 慧 心自
讲师讲解纸张知识和各种文献修复的基础知识和 技术。
│ │ 文 献 修 复 志 工 培 训
助理示范西式图书拆钉及装订方法。
10
2015年至今,林连玉纪念馆联同华社研究中心、吉隆坡尊孔独中,数度举 办“图书文献保护及修复工作坊”,为本地文物馆、校史馆和图书馆工作人
员,提供文献保存及修复的基础知识与技术。 今年年初,林连玉纪念馆和华社研究中心,联办“巧手慧心”纸质文献修复志工培 训课程,准备联手成立修复志工团队,为抢救本地历史文献贡献一分力量。这项课 程于2月25日和3月4日,在林连玉纪念馆举办,共有在职专业人士、教师、退休人
士和学生等14人,抱着兴趣和好奇心前来参加。 为期两天的课程,由华社研究中心集贤图书馆竺静珍馆长主持,两单位派员协助。 整个课程设计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让学员了解纸质文献修复的基础知识和技 巧。这些基础训练,包括纸张介绍和分析、干式清洁法、胶带去除、浆糊制作、纸 质文献修复、西式平装书装订法等。 主办单位准备实作材料和工具,如:小麦淀粉、羊毛刷、德国橡皮擦、原生胶片、 无酸口红胶、无酸文件修补胶带、无酸纸等,并为学员提供残破、发黄、剥落、锈 斑、虫蛀的文献。在实作过程中,学员就像图书医生般,细心且耐心检视、诊断书 籍的问题,再用适当的材料,对症下药,尽量恢复书籍文献的原貌。对于第一次接 触这些修复技术的学员而言,是一项很大的考验,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注意力在课 程上。 由于纸张的脆弱特性,如果保存不当,许多书籍和文献将不敌岁月刻蚀,容易斑驳 老旧、遭受虫蛀,甚至严重破损。而民间文物修复人员却又极其匮乏,若要妥善保 护富有历史价值的书籍文献,培养修复志工是当务之急。 学员在课程结束后,依照个人意愿在林连玉纪念馆和华社研究中心接受实习训练。 在实习期间,每位学员将由负责馆藏保存的馆员亲自指导一系列的实务训练,其中 包括整理、修复维护馆藏(书籍、文献、书画、影像),以及归档等相关工作。同 时,两单位亦鼓励学员在实习、服勤期间担任教学助理,支援定期举办的“图书文
活 动 ︵ 二 ︶
56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2017.1)
去除文献的胶带 支援进阶工作坊的学员参加“教学助理培训课程”,事先掌 握课程的内容及修复技巧。
献保护及修复工作坊”(初阶班、进阶班、高阶 班),希望学员在协助实作教学的过程中,循序 渐进学以致用,掌握更多文献修复维护的基本原 则及技能。 为了鼓励学员在完成实习训练后,踊跃投入志工 行列,成为“巧手慧心”第一代纸质文献修复 志工,两单位特以“医生”晋级制度为依据, 设立“见习医生”、“驻院医生”、“总驻院医 生”等不同等级的奖励,给予达到服务时间基数 的志工鼓励与肯定。
实作体验:
前人用胶带修补文献上破损的位置,胶带日久会 导致修补处变黄变脆。去除胶带的方法,除了用 压克力洗涤剂外,还可用热风笔或吹风筒去除胶 带。
去除文献上的粘着物(米粒) 如果米粒粘附在文献 上,要怎么处理呢? 文献放在透明聚酯片 上,用水笔润湿粘附米 粒处,使原本硬化的米 粒膨胀软化。用镊子夹 起已软化松脱的米粒, 再用刮刀轻轻刮除快脱 落的米粒。
文献扫尘 一般旧书籍有大量的灰尘,书脑处也有氧化的钉 书针及锈污,对纸张造成伤害。经讲师指导后, 学员将图书放在衬垫纸上,使用软羊毛刷,由内 向外,逐页轻轻扫除各种脏污异物。 学员在接受培训和实习阶段, 佩戴“医学生”名牌。
馆方为志工配备的工作制 服(围裙)及名牌。
修复志工晋级卡上加盖“巧手 慧心”晋级章。
目 录
CONTENTS:
文 物 :
06 专题 30
民间文物馆的专业化 ——展望从业人员的使命和养成
/郑美玉、杨雯妃、江品柔
07 特约
01 管委的话 1
37
一点汇报 /李亚遨
08 友馆
02 焦点 3
(一)万众一心筹基金 /姚丽芳
6
(二)林连玉纪念馆大事记(2007-2016)
9
(三) 一纸家书诉衷肠 ——林连玉家书两通
/林连玉 13
(四) 从一张照片写起: 林多才、林多文、林青山、林承舅 /林多文
43
(一)金宝近打锡矿工业(砂泵)博物馆 /周承隆
47
(二)麻坡中化中学校史馆 /麻坡中化中学校史馆
09 出版 50
/陈丽晴
03 史话 林连玉笔下的温典光 /李亚遨
04 专访 20
教总大厦历史变迁之董总篇
05 人物 25
陆庭谕回忆林连玉葬礼的前后
(一) 《传•说古城》 ——为未来留一个对照
51
17
林 连 玉 家 书
吉兰丹州华人迁徙史迹(上) /黄崇锐、谭丽屏
(二)马来西亚华人民俗研究论文集 /廖文辉 林连玉家书影本(1972年11月9日),写给二儿子林多才,共有2页。内容提及林先生的著作 及纪念物品等。
10 活动 52
(一) 访客留影 (2016年12月-2017年5月)
55
(二) “巧手慧心” ——文献修复志工培训
林连玉纪念馆(展示空间)人事组织 管理委员会
李亚遨(主任)、姚丽芳(馆长)、陈亚才、徐威雄、张集强
文物
序
工作组
召集人
组员
执行员
林连玉家书(1972年11月9日)
1
展示组
李亚遨
姚丽芳、陈亚才、徐威雄、张集强、 廖文辉、刘崇汉
詹敬仁
2
文物组
徐威雄
李亚遨、姚丽芳、黄泽淞
康碧真
3
导览组
廖文辉(正) 杨两兴(副)
李亚遨、黄泽淞、梁莉思、萧佳盈
叶美霞
4
《通讯》编委会
李亚遨
姚丽芳、徐威雄、廖文辉、詹敬仁、 叶美霞、康碧真
康碧真
《林连玉纪念馆通讯》 Memorial Lim Lian Geok Bulletin
2017年第1期(总第7期) 编委: 李亚遨、姚丽芳、徐威雄、廖文辉、詹敬仁、 叶美霞、康碧真(执行编辑) 排版:龚秀霞 封面封底设计:龚秀霞
2017.1
通 讯
Memorial Lim Lian Geok Bulletin KDN:PP19031/05/2016(034490)
出版:林连玉基金 LLG CULTURAL DEVELOPMENT CENTRE BHD Memorial Lim Lian Geok, No. 89 & 91, Jalan Maharajalela, 50150 Kuala Lumpur. Tel: +603-21422496/2497; Fax: +603-21422487 Web: llgcultural.com FB: www.facebook.com/llgcultural www.facebook.com/llgmemorial E-mail: llgmemorial@gmail.com 出版日期:2017年6月 印刷:永联印务有限公司 VINLIN PRESS SDN. BHD. No. 2, Jalan Meranti Permai 1, Meranti Permai Industrial Park, Batu 15, Jalan Puchong, 47100 Puchong, Selangor. Tel: +603-80615533; Fax: +603-80625533
鸣谢启事: 本期《通讯》承“星、马一群朋友”捐助部分 出版经费,不胜铭感,谨表谢忱。
ISSN 0127-3086
9 7 7 0 1 2 7 3 0 8 0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