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 Student Press 2010 Nov Issue

Page 1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號 免費取閱


社會

專欄

3-6

24-25 【原地流放|李智良】溫煦,柔軟 【一豆耕作|熊一豆】共襄善舉,官商齊WinWin 【兒童樂園|PAT】如果我不只懂得Bonjour 【左翼風情畫|陳昌明】片言左翼 【斟|Ena】班馬攋尿蝦豆腐班腩煲豉汁蒸白鱔

醫療融(民)脂(民膏) ——從「醫保是什麼」到「什麼是醫療」 醫療融資,我乜都唔知 有得揀?醫你老闆! 自願醫保 保了誰的利益? ——醫保計劃的五點問題 醫療並非只是基本保障兼應由阿公包底論 7-8 實用文寫作

回陳啟宗:請認清企業家的社會責任 9 真正以人為本的深水埗居民自主規劃 10-11 道理在我們這邊 ──訪問菜園村民馮潔珍、游計煥、巫進嬌 12-13 「工作時遊戲,遊戲時工作──抵抗還是新的控制?」 14-16

從戲內走到戲外 ——第八屆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

情色 26 性愛百寶箱——手指安全套(Finger Condom) Chrissie信箱 27 小說:無心之失

性別 28-29

像「_也」這樣的一個女子 ——訪問變性人Yannes 像它這樣的一個資源中心

校園

投稿

30-31

校園散打

17-19 誰是「台灣總統」? ——新亞人不可不想的事 內地生觀點:中大應有更多英語課程 大學生,只有自由不配有 《告中國共產黨宣言》

(YMCA扮YMCA?中大學會註冊風波、 PK梯之回歸、孫逸仙像落戶逸夫、 Information Day:NA館長下封J令、 善衡書通新形式)

32 SHAW “CAN” DO WHAT 36-37

文藝

《中大校友》新民女專輯河蟹異議

20-21

今敏未完之夢 造夢者輓歌 22 【影扎】講乜都無用 【書扎】當世界只剩下正常人和精神病人

生活

38 深圳分校「趣聞」123 39-40

民女不是從天而降的 ——記新民主女神像公開論壇 請貼!!!新民主牆啟用

體育

23 組乜要聚

34 你地係何方人馬?——中大武術專輯(下)

目錄

更正啟 事

及團體致歉。

如下,並向受影響的人

上的錯誤,現更正 本報於上期有幾個編輯

(香港中 為「香港基督教青年會 8)中,「大學青年會」應 。 . 30) (P P. 紹〉 〉( 會介 風波 新學 在〈 YMCA?中大學會註冊 A扮 YMC 期〈 閱本 請參 文大學)」,詳情 者應為Francis。 動漫社專欄(P. 14)的作 」, 精武會」當作「精武門 的訪問(P. 15),誤將「 鼓勵拋 就是 本身 武」 有關中大精武武術學會 「精 詞, 門」只是電影創作的名 幸得會長指正。「精武 武術的門派之一。 而非 神, 的精 武術 開門戶之見、共同研究 英華」應為「馮美華」 18-19)一文之後記,「馮 於〈專訪黃向藝〉(P. 。

《中大學生報

》二零一零年 十一月號 出版資料

出版: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中大學生報出版委員會-「斟」 地址: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范克廉樓三零七室 電話:2603-6404 電郵:cusp@cusp.hk 網址:http://cusp.hk/ 編輯/作者:鄭智浩、陳昌明、彭梽樃、鄺頌婷、何敬熹、 簡浩德、林啟舜、孫根芳、張浚軒、何奕彤、湯詠婷、劉子 僑、羅奕媚 客席作者:林紀善、林慧嫻、黃旭康、陽少、Pat、熊一豆、 李智良、陳秉鳳、高俊傑、譚焜、黃俊邦、唐世豪 鳴謝:陳彥楷、順寧道重建關注組、菜園村村民、楊穎 仁、Yannes Ng、ShawCan分店主管阿Dick.、張耀良、中大學生 會幹事會、新亞武術會、逸夫拳擊學會、Water Kwong 承印:唯美印刷製作公司 設計:黃衍仁及其他 發行查詢:Heidi (90209706)、Vicky (62249413)


醫療 融資 ,我 乜都 唔知

呢篇文好老套,想講下點解我地要 關心醫療融資,即係想說服你睇埋 後面果3版好長嘅文。唔係讀醫或者 精算嘅同學,雖然醫療保險同你嘅 就業前景無乜直接關係,但其實醫 療制度呢啲野,一樣都咁關你事。 健康嘅重要相信唔洗我多講,小病 撐住返工返學好辛苦,大病嘅話經 濟狀況可能會成問題,亦談唔上過 啲咩有質素嘅生活。之但係各位同 學二十出頭年青力壯,幾年都唔洗 睇次醫生,醫療呢家野似乎唔洗咁 快諗住喎。

諗真啲,你真係淨係需要為自己 負責?如果你屋企人突然發現自 己有病,等唔切公立醫院做手 術,私家醫院果筆醫療費又無得 慳,對你屋企經濟狀況嘅影響可 以有幾大?要借幾多錢返黎?阿 媽返多份工,阿仔做埋兼職夠唔 夠俾? 試諗下近排啱啱醒返果個梁頌 學,如果唔係政府包醫療專機送 佢返香港、叫哂醫管局最好嘅醫 生去睇佢,做呢啲要拆舊頭骨出 嚟嘅精密手術、瞓深切治療部兩

個幾月、依家仲未知幾時出得院, 去私家醫院睇你估要拎幾多個十萬 出黎?唔好講低收入家庭,中產都 要借錢喇。 醫療最吊詭嘅地方係,平時唔覺得 需要,而且成本仲要係勁貴。我諗 你依家就算唔考慮買保險,或者都 會諗下醫療服務究竟係咪應該由政 府提供。跟住嘅三篇文,一篇講下 香港醫療制度現況,一篇講下自願 醫保計劃細節裡的魔鬼,一篇講下 醫保以外我地仲有無其他出路。 文:艾珍露蓮

——從「醫保是什麼」到「什麼是醫療」

要談醫療改革就必須先回答兩條關鍵 問題:點解要改?應該點改?政府預 計香港的工作年齡人口與長者的比 例,會由現時的1:6變成20年後的1:3, 到時政府將無法再負擔增加的醫療開 支。姑勿論政府對二十年後的預計有 否錯誤,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香港醫療 體制的現況。香港現時的公共醫療開 支佔GDP的比重(2.8%),不及其他發 達國家的二份一(見表一),所以絕 非如政府所言無上升的空間。當我們 的政府可以在05年至今減去每年達十 九億的富人稅(1),印花稅則維持在特 低的0.1%水平時(英美為0.5%),其 實政府大有可能在無需影響一般市民 的情況下,應付新增的醫療開支,未 必如政府所言那麼急於改革。 向 最 垃 圾 醫 療 改 革 手 段 學 習 即使現時的醫療體制真的需要改革, 又應該點改呢?在08年的首階段醫 療改革諮詢提出的六個方案,其實一 開始就否定了以上提到最簡單的加稅 的可能,假定了一定要在其他渠道分 擔醫療開銷。到剛出爐的第二階段諮 詢,但政府選上了在首階段被政府評 為「不能預計和不足夠的輔助融資」 的自願醫療保險計劃(2)。此計劃在全 球只有美國作為主要融資手段,亦成

功地令總醫療開支佔GDP比例在發 達國家之中居首位的美國,預期 壽命驚人地低。不但令醫療開支 騰飛,窮人無法負擔,亦無助減 低公共醫療開支,錢白白送給保 險公司。於是正常人都會問:點 解好抄唔抄要抄美國? 醫 療 私 營 化 的 前 菜

有 得揀? 醫 你 老闆! 文:和稀泥

政府的諮詢文件給了答案我們。 政府稱推行私人醫保的一大原因 是改善醫療系統公私營失衡的問 題。可是我們一般不會說消防、 教育公私營失衡,那政府所謂的 失衡究竟是甚麼回事?其實如 果只考慮基層治療(即一般的門 診),私營市場佔近7成,比不足 3成的醫管局門診多一大截(見表 2)。可見,政府常常掛在口邊的 失衡其實是指昂貴的手術等醫療 服務。可是這些服務絕非一般家 庭可以負擔,所以一般人才會在 這些關乎生死的大事上苦候政府 的服務。如果想解決現在輪候時 間過長的問題,政府就應該全力 提升公營服務,又何苦將大家一 手推往大家無法負擔的私人醫療 市場呢?

3


其實近年公營醫療意外頻生,其主要原因便是醫生的工時過長,龐大 的工作量和壓力令很多醫護人員投向私人市場。大量富經驗的專科醫 生流失,令大部份的專科面臨青黃不接的處境,淪為供醫生實習的場 所。政府既然不能在短期內增加醫護人員的人數,更沒有理由用公帑 補貼私人醫療的發展。雖然政府多次重申發展私人醫療市場,不會損 害公營醫療質素。但觀乎我們政府多麼熱衷擔當它的「小」角色,再 加上前車可鑑的美國經驗,實在難以讓我們一眾小市民安心。 藥

即使長遠能解決醫療問題,公營醫療質素又無大跌Watt,亦不代表我 們的惡夢完結。因為病人根本無法分辨藥物及手術的質素,而且你亦 不會夠膽用健康去試下D產品。可以想像,私人醫院其實係攞住支槍 對住你個頭,問你:「要錢定要命!」你敢唔俾嗎?這就是為什麼政 府一直都要求私人醫院要套餐式收費的主因。當然最近頻頻表態話做 唔到套餐收費的私人醫院會否屈服尚係未知之數,不過,即使最後做 到套餐收費,難保唔會每隔一段時間就跟九巴、西隧一樣加價。我地 唔搭車都仲可以踩單車,唔食藥唔通真係食自己咩? 我

最後又回到最開初的問題:我們到底為何要推行醫療改革。從來都沒 有人會希望自己生病,在這種意義下,根本從來都不存在甚麼濫用。 可是如果我們依舊相信商業邏輯應該進佔關乎生死的醫療領域。同意 我們應該受到甚麼治療,應該按我們有多少錢,而不是根據我們有甚 麼需要。醫療私營化指日可期。領匯迫走小商戶後,是名牌中小學一 窩蜂轉直資收天價學費。窮人吊命,全家當災的景況離我們還遠嗎?

總醫療開支佔GDP比例

公共醫療開支佔GDP的比重 (07年)

香港 5.2% (07年) 2.8% 美國 15.3% 6.9% 瑞士 11.6% 6.9% 英國 8.3% 7.2% 日本 8% 6.6% 加拿大 10.1% 7.1% 法國 11% 8.7% 表一: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統計

政府在十月初推出名為《醫保計 劃 由我抉擇》的醫療改革第二 階段諮詢文件。計劃有兩個主要 部分:要求保險公司提供受規範 的自願醫療保險;由政府提供財 務誘因,資助市民購買計劃中的 醫療保險,以及分擔高風險人士 的風險。 政府的如意算盤是,透過一些「 誘因」吸引市民參與自願醫療保 障計劃,令一些原本使用公營醫 療服務的人,轉而使用私營醫療 服務,減慢公共醫療開支上升的 速度。而那些「市民」就是政府 口中「有能力和願意支付私營醫 療服務」的中產人士。面對這份 諮詢文件,我們需要問:自願醫 療保障計劃既是一個「自願」的 計劃,誰會參加?它既需運用五 百億公帑,誰會因而受益? 保 障 範 圍 及 賠 償 額 不 足 首先說保障範圍及賠償額的問 題。很多人都以為,面對昂貴的 醫療費用,只要買了醫療保險便 「一天都光晒」,但事實不是這 樣的。標準醫保計劃保障的只是 需要進行手術或住院的病症,並 不包括昂貴的專科門診和很多長 者都面對的長期病患藥費問題。 很多私人專科「名醫」,每次診 金連藥費動輒過千,而長期病患

者每月藥費以千元計亦非罕見。此 外,保險的賠償是有上限的,未必 足夠支付收費高昂的重症或複雜手 術。例如與癌症、腎病和心臟病等 手術,費用可能達數十萬至過百 萬,但如賠償限額只有二十萬,另 外幾十萬就要自己「埋單」。事實 上,雖然現時超過三分一香港人有 私人醫療保障,但他們每三次入院 依然有一次是入公營醫院。這都顯 示醫保計劃的保障範圍,未必真正 符合市民的需要。 另一個問題是,就算某筆醫療費用 是在賠償限額之內,病人仍需面對 賠償不足的問題。保險業一直為人 詬病的,是他們在利益最大化下, 會用盡一切辦法將賠償額壓至最 低。例如,他們會找出索賠者一些 投保時沒有披露,但微不足道的健 康問題,如皮膚的真菌感染等,或 是說該治療是「實驗性」、效果不 能確定的,而拒絕賠償或扣減賠償 額。另外,雖然計劃接受投保前已 有的病症,但病人於投保頭三年不 能獲得全數賠償。此外,市民就算 獲得賠償,仍需支付賠償額的某部

預期壽命(全球排名)

81.96(8) 78.24(49) 80.97(14) 79.92(28) 82.17(5) 81.29(10) 81.09(12)

私家西醫 醫管局門診 中醫 55.8% 25.6% 15.4% 表2:香港基礎醫療(門診)使用分佈 (1)詳情見中大學生報10年4月號〈論盡財政預算案〉 (2)見首階段諮詢文件第70頁

自願醫保 保了 誰的利益?


分作為共同保險(首一萬元賠 償為20%,其後九萬元為10% ),以及自行支付免賠額的醫 療費用。例如某手術的免賠額 是一萬元,而該手術的收費是 五萬元。市民要付:10000( 免賠額)+(10000 x 20% + 30000 x 10%)(共同保險)= 15000元,保險公司則付餘下 的35000元。 保費可以遠高於文件所述 第二是保費的問題。文件中建 議的保費按年齡分級,每年保 費由10-14歲的790元至85歲 以上的15000元不等。但這些 只是在精算上可行的數字, 並假設了不同年齡層的參與率 沒有大幅度的差異,亦沒有將 行政費、佣金等計算在內。事 實上,現時個人醫保的佣金高 達10%至20%,甚至可達35% 。另一方面,政府表明不會限 制保單的定價,「若多家公司 參加,市場有競爭就不會亂加 價」。私營醫療的收費亦是如 此。但所謂競爭的結果,有可 能是合力抬價。因此,在未來 保費為未知之數的情況下,市 民未必會長期參與計劃。

第三是監管的問題。文件只以短 短數段處理計劃的監管問題,詳 情一律欠奉。對於保險公司和私 營醫療機構的監管,跟現時一 樣,依然分別由保險業監理處和 衛生署負責。此外,政府會成立 一個新的專責機構,監督計劃的 實施及運作,工作主要包括為保 險產品註冊,收集保險產品和私 營醫療服務的資料,以及設立醫 療保險索償仲裁機制,以處理受 保者、承保機構及醫療服務提供 者之間有關保險索償的爭議,但 不包括對醫保產品收費的規限。 計劃既不打算控制收費,又沿用 現有公營部門作出監管,難以說 服市民,現時私營醫療及保險市 場的問題——如治療收費透明 度不足、保費高昂、賠償不足 等——不會在計劃出現。

體醫療水平未必會有明顯的改善, 得益的只會是私營醫療及保險機 構。 事實上,在過去數星期,私營保險 和醫療機構對計劃的一些內容頗有 微言。計劃要求私營醫療機構需為 大部分病症提供套餐式收費(這是 指為一個療程,不論其實際過程, 收取同一個價錢,有別於現行按個 別收費項目,如房間及膳食、醫生 巡房費等,逐次收費的做法),但 私家醫院聯會主席便指此乃不可 行。然而,若不能廣泛推行套餐式 收費,則病人在入院前難以預計治 療所需費用,私營醫療機構亦更容 易濫收費用。此外,保險公司亦表 明不會接受政府把參與計劃之保險 公司的利潤及行政費限制在5%之 內的建議。這都顯示出,私營機 構利益最大化的特性,跟公帑有效 運用和市民的利益是有根本上的衝 突。

公帑將落入私營機構口袋 計 第四是公帑如何運用的問題。計 劃中使用的五百億公帑,是用來 作為財務誘因,吸引市民購買計 劃中的醫療保險。其中一部分是 用來向高風險分攤基金注資。所 有高風險人士保單,保險公司在 扣除行政開支後,須將保費撥入 基金。所有有關保單的索償,都 會從此基金支付。但是,保險公 司可能會把稍高風險的保單,都 撥到這基金裡處理,以規避整份 保單的風險。這會增加整個基金 的風險,政府向基金注資的金額 亦隨之增加。此外,這五百億還 會用來資助新加入計劃的市民, 或是協助計劃參與者在年老時支 付保費。在缺乏有效監管下,整

第五是計劃的持續性問題。計劃若 要成功,必須有大量市民,尤其是 年輕、健康,以及本身沒買保險的 人參加,以達到保險「風險分擔」 的目的。然而,據政府委託顧問的 研究估計,大部分參與計劃的人都 是現已購買私人醫保的市民「轉 保」,達不到「鼓勵」市民轉而使 用私營醫療服務的計劃目的。年輕 及健康的人,因病入院的機會較 低,因意外或急症入院,亦多數會 使用公營醫療服務,故未必有意願 參與計劃;高風險的人,儘管附加

醫保計劃 的 五點問題

文:Vin

保費設有兩倍的上限,但仍可能因 負擔不到保費而選擇留在公營醫療 系統中。如此一來,由於參與人數 不足,整體平均風險會上升,計劃 持續運作的能力會降低,而保費的 上升又會導致更少人參與計劃,甚 至令計劃因不能達到把市民由公營 醫療服務轉至私人市場的效果而「 失敗」。然而,這未必是真正的失 敗,因為這表示政府需要對醫療改 革,推出一個更符合市民真正需要 的計劃。 結

總括而言,對一眾市民來說,醫保 的保費未必是他們負擔得來的,保 障範圍又不足,他們不一定想參與 計劃;政府對私營保險和醫療機構 的監管過於寬鬆,令市民得不到適 當保障之餘,亦有用公帑幫私人公 司賺錢的嫌疑;計劃可能因太少人 參加而未必能夠持續運作,甚至導 致其失敗。然而,無論如何,我們 實在不應與政府在其設定的醫療融 資泥漿裡打摔角,因為醫療不只是 錢的問題,更關乎一個人可以如何 生活。我們是時候重新踏後一步想 想,醫療究竟是什麼的一回事,應 該為誰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5


文:明 如果此文一開始即以「醫療很重要哦」的 共識開始,然後義正辭嚴地質問:「這麼 重要的事,難道不應由政府來承擔?」就 完事了,則我們只能與市場化的支持者糾 纏在那種程度的私營化較好、較有「效 率」。因為,總難在這樣的框架下回應這 個質疑:明明有些人可以用者自付,為什 麼不作部分的私營化呢?例如政府與私人 合作,提供另一個省錢又高質素的選擇給 中產人士,為何不好呢?「香港地唔會因 為無錢而無得醫」,只要香港人仍有基本 的醫療保障,私營化,何樂而不為? 當然不為。讓我們從健康開始考察起,再 去推翻這個討論的框架。

「 基 本 」 的 可 悲 與 虛 偽 一般來看,現有的基本醫療保障堅持了生 命的價值,便好像很足夠了。所謂「人命 關天」,往往就是公共醫療改革的底線, 連市場主義者都不敢碰。因此,醫療不能 「公屋化」,以入息限制去迫走市民,必 須向所有階層的人保持開放性。政府唯有 一方面反指公營醫院「太豪華」,一方面 在醫療服務上實行分層化,譬如以公私營 醫院的共同護理試驗計劃、自願保險等, 製造中產市場。可是,這正帶出這種「人 命關天」的虛偽:一面講生命、尊嚴,一 面卻讓低收入人士沒有選擇,甚至可能要 接受「病你唔死、醫你唔好」的次等醫 療。

醫療是達致健康的手段。雖然住屋大小、 生產模式、教育制度、政制等等的社會制 度,貌似不相干,也無一不是達成身體健 康的手段之一;但發水樓、填鴨式教育讓 人不健康,人還能適應,再被其塑造(例 如真心相信有花園的居所已是豪宅、服從 就是學習知識的竅門);而骨折受傷、 肚瀉、盲腸炎等急性病症,人則無從適應 了。也許長期疾病比較可以有某程度的適 應(即忍受),但其結果會更暴烈,並 且直接導致死亡。因此,相比其他手段, 醫療畢竟是最直接地處理身體自身:手術 刀落點一錯、藥力太強,政府鼓吹的向上 流動、自力更生什麼的,就不用談了。而 且,基層人士可能會因工作、營養等更易 患病,醫療的質素對他們更見得重要。 可見,醫療不只是治療不健康狀態的手 段,醫療更是牽扯到社會生活圖像的問 題。除非我們同意,社會應該給予你各種 自由去賺錢,但不必保證你有命去賺;又 或者我們認同,在勞碌的工作中不能保持 健康,也是出於個人還不夠「努力」;否 則醫療無可避免是實現各種自主自由的物 質根基。這個問題就是,我們需要的只是 基本的醫療保障,還是可以藉醫療建立一 個公平的起點呢?

假如要避免這種虛偽,就不能私營化。因 為醫療開支往往難以預計,不像教育住屋 人人持續需要,但疾病花費龐大又隨時可 至,更跟退休老化等密不可分,足可以改 變個人及家庭的命運;所以,假如出於治 療需要,公營醫院「豪華」與否、開銷多 大,都應該完全不相干的。完全的免費醫 療、開支由全社會分擔,是公義社會的起 點;「基本的醫療保障」只是吊命。我們 不應停留在「福利是施捨」的陳舊想法, 反而應該視之為公平社會的基礎。鑑此, 政府既有餘力,卻去撮合私人搞融資,不 單代表了卸責,更是證明了政商的利益向 來一致,互惠互利,而不包括普羅大眾在 內。

公 共 醫 療 之 瞬 間 看 地 球 各國公共醫療資助形式雖然不同,但主要 可以全民保險與政府接負擔兩種方式劃 分。無論何種營運方式,都會以社會整體 分擔成本和風險,為醫療這種最基本需要 作最後的防線。反而,私人公司提供的保 險,無論如何監管,都一定以盈利優先, 而不會為市民需要著想。

何以自由高效之名,為保險公司賺得盤滿 鉢滿之餘,政客也因政治獻金而豬籠入 水。醫生也因為盈利主導,反以專業阻礙 病人救治,美國人民深受其害。該影片亦 考察了加拿大、英國、法國、古巴的醫 療福利制度,發現各國提供的免費醫療 制度,對美國人來說猶如天國。片中尤 以911事件的志願救援者在美國得不到救 治,而在敵國古巴獲得完善照料,最為諷 刺。 古巴是一個貧窮的國家,但政府奉行社會 主義,提供全面免費醫療。醫療開支佔全 國11.9%,而政府開支亦佔全國衛生開支 達79%。政府以直接形式注資,每個社區 以至偏遠山區都有醫療服務幅蓋,更有家 庭醫生與社區緊密扣連。古巴每一萬人 口就有54.6個醫生,比率為全球最高。縱 使美國對古巴禁運各種高科技器材,但古 巴人的健康水平依然比美國要高。反觀香 港,前線醫生不足、輪候時間過長等香港 醫療質素下降的主因,是投入不足,而非 公營本身有什麼天生的低效。

主張更高的投入,無可避免會問被到:錢 從何來?然而香港現行的資助方式,就是 由政府收入中直接資助95%的公共醫療開 支。故此,如要增加開支,本身就應該從 稅收入手。那麼同樣無法避免的答案便 是:財富的再分配,如增加累進稅稅階、 調高標準稅率,就是錢的來源。用者自付 在此並不適用。因此,與其他福利一樣, 討論的框架也無法不優先放在整個社會資 源的公平分配上,而非單就現有醫療制度 的格局去小修小改。

米高摩亞的《美國清一Sick檔案》 (Sicko)就展示了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如

醫 療 並 非 只 是 基本保障兼應由阿公包底論


0079702 試題編號 Question No.

本頁積分 Page Total

試題一:你是香城的行政長官真蔭權,試擬一份演講辭,就香城的高樓價問題向市民提出你的解決方法。 各位中產市民大家好, 過去一年,高地價、樓價問題成為大家最關心的議題,不過大家唔需要擔心,因為我有做好我份工, 所以大家應該好快都可以上車,發揮香港精神,加入炒樓致富的行列。百多年來,香城由漁村、移民 城市、通商港,蛻變為國際金融中心。除了高地價,其實我們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勢。地價、樓價不斷 上升為我城貢獻了最大份額的GDP增長,連政府的財政收入都是依靠地價的不斷提升才能維持。

回到今年的政策本身,政府會推出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除了在居住期間政府不會提高租金外,如果 你在指定時間內買樓,政府還會用公帑補貼你相等於你之前所交的租一半的錢。初步計算,收取市值 租金的「置安心」單位租金為9000元,在5年後,政府就會補貼你24萬買樓。再加上你之前的儲蓄, 好快就買到樓的了。我聽聞坊間有一些小報,造謠指這個計劃係氹人落疊,迫人賣身當房奴。我要在 此嚴正聲明絕無此事,我唔想同人狗噏辯論,我同我的問責團隊已經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大家:「40 歲之後先好買樓」,「唔係買樓先有幸福」。我要強調這個政策當然唔係每一個人都負擔到,我地政 府係無可能滿足曬所有人的要求。我要指出,這個計劃體現了香城人的自力更生精神,因應自己的能 力,腳踏實地、按部就班達成置業願望。你兩公婆人工加埋30K咪參加我地的計劃囉!20K樓上的, 不要貪心勉強加入市區樓市,可以考慮新界八鄉錦田一帶的樓。如果真係無錢,其實,真係唔係有樓 先有幸福架! 有市民問我,為什麼不可以復建居屋、甚至加建公屋、放寬公屋限制,畢竟他們當中好大部份人都唔 寄望炒樓賺大錢,只求有一個安樂窩。我當然十分明白他們的心情。可是大家要明白,社會上有一群 好努力的人,每餐節衣縮食,供二、三十年樓,才可擁有自己的物業。如果我們讓大家這麼輕易就有 屋住,不就是鼓勵大家不事生產、不勞而獲吧!這樣十分不符合香城的獅子山精神。以早前的菜園村 為例,那些居民憑甚麼可以不用供樓就有屋住!這對我們這個人人發奮向上的國際大都會是一個侮 辱!所以政府在未來會積極開拓新界北部新發展區,務求令當地的地價都可以貼近市區。

Please do not write in this margin. 請勿在此書寫。

相信大家對97,03年的兩次大跌市都還是記憶猶新,97 樓價一跌,全香城差D要去返石器時代。03 年樓價一跌,政府都要急急宣佈我們有結構性赤字,及後地價回升,我們才可以連續四年減稅,收窄 稅基。由此可見,其實地產在香城的四個產業之中都是重中之中,所以香城絕大多數的企業家,不論 最初從事的是甚麼行業,最後都必需加入地產業這個大家庭才能夠致富。對韓國人來說,他們最重要 的是高新科技產業,其他的行業都要靠邊站。對香城人來說,新鴻基就係香城的samsung!所以早前 大家不斷聽到一些呼籲政府壓抑樓價的要求,絕對是一小群別有用心,希望破壞一國兩制,摧毀香城 繁榮穩定的人士的手段,大家千萬不要相信。

另外,我們亦要宏觀、和平理性地去考慮房屋政策的問題。因為如果人人都有屋住,那對房屋的需求 就會大大減少,房價就會下跌。這樣會大大打擊香城的經濟。雖然早前社會一度有好多人為樓房的問 題擔憂,可是要落實我倡議的「進步發展觀」,必須克服這些挑戰。經過幾年努力,我們的社會已凝 聚共識,認為香城不能停滯下來,在盡量平衡各方意見後,相信所有和平理性的香城市民都會同意香 城的樓價不是太高,而是未夠高!香城當前的社會矛盾,其實主要源自貧富差距。我認為處理社會 矛盾的最根本方法,是令市民能夠受惠於經濟發展,分享繁榮成果。過去經驗顯示,每當香城經濟復 蘇,貧窮人士的生活會得到改善!只要香城沒有絕對貧窮,低下階層的人士就不會衝擊政府的管治, 大家亦可以放心享用樓價騰飛帶來的經濟成果!謝謝! - 2 二零一零年,香城會考,中國語文科,試卷甲,實用文寫作


「商界被屈食死貓!」 9月3日 梁振英認為港人沒有仇富 情緒,只是對小部分不良 營商手法的商人不滿及反 感,認為動用儲備扶貧不 能解決問題,若處理不當 更會令問題愈描愈黑。

7月14日 田北俊提出商界扶貧基金 概念,計劃在年底開始投 入運作。以「商界名義做 善事」,希望洗脫商界負 面形象。

9月3日 田北俊撰文指「商界被標籤為『官 商勾結、輸送利益、無良僱主』等 等,我感覺商界有冤無路訴、『被 屈食死貓』」。 李國寶、陳裕光受訪時亦即時表態 贊成政府動用部分外匯儲備收益扶 貧。 經濟動力林健鋒認為,可能部份商 界人士處事低調,令市民誤會他們 無為社會出力。

Capitalism is a 9月6日 曾俊華表示,政府過往 已經有相當大的社會服 務開支。

9月19日 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 批評,部分商人用盡一 切手段賺錢,卻無回饋 社會。

9月15日 李嘉誠基金會撥款3億元,推動「香 港仁.愛香港」公益活動。 香港總商會主席胡定旭就仇富問題回 應指商界每年作出大量捐獻,貢獻有 目共睹,相信市民眼睛是雪亮的。並 估計來年香港經濟增長有百分三至 四,建議港府在今年施政報告將利得 稅稅率調低至百分之十五,認為有助 吸引外資,長遠紓緩貧富懸殊。

story 10月13日 施政報告中指「商界要擔當更重要的社會 角色。」,並宣佈成立關愛基金,特區政 府和商界將各出資50億元注入基金,推 行扶貧工作。短短兩日估計已落實了35 億元捐款。

10月7日 鄭家純表達對《施政報告》期望指 政府需擔當主導角色再由商界配 合。他認為商界要維護股東利益, 透過「正道」賺錢是本分,反而政 府一直收取納稅人的金錢,有責任 令市民安居樂業。

10月20日 陳啟宗質疑基金等同 徵稅,拒認捐關愛基 金,並指企業賺錢已 盡基本社會責任。

富懸殊!」

藉此紓緩貧 調低利得稅,

「應

回 陳請 啟認 宗清 :企 業 家 的 社 會 責 任

8

我城最近的政商界眾聲喧嘩,紛紛就香港的高樓價、貧富問題表態。有別於以 往,政府跟商界終於不再口徑一致,儼然分作兩個陣營。商家們一致表示政府 應該負起現在貧富懸殊嚴重的責任,甚至試圖迫使政府動用外匯存備扶貧,對 商界如何造成現在的社會狀態則避而不談,胡定旭甚至敢在此風頭火勢提議減 利得稅。政府則力指商界要就香港的貧富懸殊負起更大的責任、對扶貧擔當更 大的角色,於是佢就可以繼續擔當「小政府」的角色。

文 : 社 企 撚

在施政報告前的吹風階段,將扶貧這個波吹來吹去後。政商界明顯取得共識, 擔起紓解民怨重責的關愛基金,短短兩日估計已落實了35億元捐款,絕非巧 合。本來這個政府同商界的愛情故事結局應該係Happy Forever and Ever。 但不知是否如坊間猜測般因特首位置的爭奪,陳啟宗高調質疑關愛基金,拒絕 認捐。鬧劇至此,劇力又到了另一高峰。 政府應該在社會分配擔當一個甚麼的角色,中大學生報過往已經有不少文章討論。適逢晨興書院捐助 人陳啟宗連續兩天在明報刊登文章,推廣「企業賺錢已盡基本社會責任」的想法。筆者只好借此機 會,與陳啟宗商榷企業家有甚麼社會責任,以免他日晨興書院院訓由「博學、進德、濟民」變成「博 學、賺錢、賺錢、賺錢、賺錢……」

看了陳啟宗的<企業家的社會責任>,驚喜交集。喜的是他好歹也把企 業家最後的慈善面具脫下了,說出了所有富豪們的心底話:「我賺錢靠 的是我的本事,捐錢是善舉,不捐錢是道理。」驚的是社會上的反彈之 少反映一般市民都同意陳啟宗文中的邏輯。可是,富豪們賺的錢全都是 他們應得的嗎? 第一個我們要引入的概念,就是富豪們賺多少錢,其實是跟制度息息相 關的。最直接就是稅率,全球推行的累進制其中一個好根本的概念就是 因為現在的制度是有利有錢人賺更多的錢的,所以就要向他們徵收更多 的費用。所以富豪們賺多少錢除了建基於他們的天賦、努力、際遇外, 更多的是制度本身。香港的稅率之低不用多講,在2005-2010年,政府 更多次減低印花稅、物業稅、公司利得稅等所謂的富人稅,基本上比梁 錦松加稅之前的水平更低,甚至連遺產稅都取消了。減稅,固然不是因 為香港已經解決了結構性財赤,不過證明了富人對制度的影響力之巨。 我們的社會制度有幾公平可見一斑! 第二個需要考慮的是富豪們的錢是如何賺到的?身為恒隆地產公司董事 長的陳啟宗也許不會明白為什麼房地產業在全球各地都是較不受尊重 的。這其實很容易解釋。因為全球的房地產業都離不開藉著佔有土地這 資本來賺錢,如果你要在上面居住、做生意,你就要付費。容許一部份 人掌握別人的生產資本,本身就不公平。如果將這情景置放入數百年前 的社會,難道你還能要求農奴對地主感恩嗎?這個例子說明的是,錢不 會由天跌下來,不會結在樹上,更多時都是取自市民的身上。

第三個需要考慮的是富豪們賺到多少錢與我們何干?在獅子山精 神的光環下,香港一般會被理解為「機會相對平等的社會,人人 都有營商及賺錢的自由」,所以不論結果如何,亦是公正的。這 是真實情況嗎?上星期在電視上播的香港貧窮問題系列--世襲 「教育」,十分清晰地展示了孩子不同的背景可以為他們帶來多 大的影響。所以縱容貧富懸殊,其實只會為我們的子女帶來更不 平等的社會。 陳啟宗一方面叫政府不要加稅,另一方面又 叫人不要期望富豪們捐輸。面對日益貧富不 均的社會,失去希望的香港人仇富,是仇得 有道理的。 參考資料: (1) 陳啟宗﹕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二之一)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020/4/ kto6.html (2) 陳啟宗﹕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二之二)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 101021/4/kudm.html (3) 香港貧窮問題系列--世襲「教育」 http://www.youtube.com/ watch?v=VgZ6cdDZ6I4


真 正 以 人 為 本 的 深 水 埗 居 民 自 主 規 劃

文:愛荔枝 早前特首頻頻放風,施政報告會提出「先租後買」方案,資助市 民自置居所(十月十三日後稱「置安心」),而亦有報導指出, 政府正研究將房協位於深水埗區的五個重建項目,全數改為興建 資助市民置業的住宅單位。

。 社 會

可是,這做法不但無法解決區內住屋問題,更會令舊區的居住權 問題惡化。低收入戶在現時高地價政策下,就算獲得資助也無力 買樓,而重建項目全數變為實驗區,也使無力買樓卻又受重建影 響的租戶被逼遷離深水埗,加重其負擔。 雖然施政報告最終並沒提到這做法,但空穴來風,呢兩年唔做唔 等於以後都唔做,順寧道重建關注組[1]於是趕及在特首發表施 政報告前(十月五日),向深水埗區議會市區重建及歷史建築保 育小組要求支持深水埗居民自主規劃方案。希望小組向房協及有 關部門反映深水埗居民的情況與意見,實踐以人為本,原區安 置,保存社區網絡及可持續發展的市區重建原則。小組對民間方 案反應相當正面,小組主席梁有方稱稍後會將方案上交房協、市 區重建局及發展局等有關部門。

民間的詳細調查與分析 關注組先前就房協於深水埗K20-23重建地盤的發展方向進行過 1000份問卷調查,有效問卷975份。當中有84.1%的街坊贊成於區 內建公屋(表示不贊成建公屋的只有70人),62.9%的街坊贊成 建中低價樓。另外,調查亦詳細解釋了深水埗區的人口結構,並 結合受訪者意願,作了深入分析。 根據關注組的分析,深水埗人口持續下降,且有老化跡象。另 外,當區的人口流動性高,遷出者比遷入的多,很可能是因市建 局與私人發展商收不斷購舊樓,影響了區內居民不斷外遷。雖然 重建項目眾多,受影響租戶者眾,但預留給受影響戶的同區公屋 單位卻非常少,根據9月區議會資料,尚有320個未處理租戶。 加上深水埗區的家庭住戶收入全港最低($13,500),但租金中 位數卻比全港水平($17,250)為高,而「租金與收入比率中位 數」更較全港水平高出13.2%——以上種種都顯示了於區內增建 公屋或中低價房屋的逼切性。

照顧各階層的自主規劃 為滿足多元訴求,方案內容包括公屋、居屋以及私樓的興建(見 附圖)。關注組建議於K22地盤建一L型公屋,提供480個單位, 另於K21地盤復建兩座居屋,提供384個單位,兩者都包括小型街 舖以及社區設施,鼓勵受重建影響的小商戶繼續作小本經營,以 達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另外,為迎合市建局常提出的「貫徹多贏 的原則」,方案亦包括於K20及K23地盤建中小型中低價私樓。 總而言之,方案原則就是使規劃能照顧各階層,而不會犧牲中、 低下層的住屋需要。

市區重建策略:「與民共議」並「從地區出發」? 這個民間規劃方案,內容看似簡單直接,但背後的意義卻非常重 大。市區重建於諸如深水埗的舊區影響深遠,順寧道重建關注組 也是由早前因受重建逼迫的居民自發組成,花了不少時間心力進 行問卷調查,再配合當區人口結構的分析才成就這個民間規劃方 案的生成——這些都是只會空喊「以人為本」的市建局從來不會 下的功夫。 當局當然可以重施故技以方案「不夠專業」而拒絕採納[2],但 建立可以由下而上地向政府表達居民的意願的機制,或進行按地 區特性以及居民需要的規劃,不正正是比民間有更多資源的市建 局或房協的工作嗎? 特首於今年施政報告提到政府草擬的新「市區重建策略」的新核 心價值乃「與民共議及從地區出發」,這與民間規劃方案的理念 不謀而合——認真對待民間方案,政府今次實在責無旁貸。

[1]順寧道重建關注組在零九年七月成立,當時市建局公佈重建順寧道69號-83 號,區內街坊自發組織成為關注組,關注區內受影響街坊的權益。 [2]2004年初,市建局將灣仔南部部份地區,即利東街及其附近一帶,納入H15市 區重建計劃。利東街的居民、店主以及街坊不願遷離原有的社區網絡,加上計劃 扼殺了利東街甚至灣仔舊區的傳統特色,於是居民自組重建關注組,並邀請專業 建築師杜立基共同研究另一個重建方案(又稱「啞鈴方案」)。可惜,啞鈴方案 被城市規劃委員會以「不夠專業」等理由,拒絕考慮——雖然方案在2005年獲香 港規劃師學會頒發銀獎。 資料: 「順寧道重建區69-83號」:http://shunning6983.wordpress.com/ 深水埗居民自主規劃方案:http://shunning6983.wordpress.com/2010/09/19/ content/


道理在我們這邊 ──訪問菜園村村民馮 潔珍、游計煥、巫進嬌 (原文載於《獨立媒體網》,更多消息可往http://ragingiron.wordpress. com) 編按:零八年十一月,政府張貼清拆令迫遷菜園村,限期轉眼已來到,十一月 四日是地政總署宣佈的第一個清拆日,整個菜園村嚴陣以待。已有搬遷安排的 居民陸續搬走,而重建菜園村的五十戶居民,以及其他尚在和政府爭拗安置賠 償的村民,仍會繼續留守村內。 這個月以來,一班村民一直與政府周旋, 政府一邊說會「彈性人性化」處理, 一邊說工程有關鍵位要先收回部份土地,遲遲不肯公開詳細日期或工程進度。 一次三方會議上,政府講到錦田公路兩旁因河道擴闊工程可能要首先回收,住 在該處的村民誠惶誠恐,地政署職員說要村民去住渡假村,將家當擺放於某處 貨櫃。對於這種種將家園拆散再組裝的提議,村民如何面對?他們的心情又如 何?以下是菜園村支援組訪問三位參與重建菜園村的村民訪問。

訪問:餅、小玉 整理:餅 支(支援組),珍(馮潔珍),游(游計煥),曾(巫進嬌(曾 太))

支:十一月四日將至,你覺得如何? 珍:我最大的希望就只是搬一次,若要再搬多一次會很辛苦。我不 是只搬傢俬,我有很多植物,三條大錦鯉,你說俾個貨櫃我擺,是 否魚和植物都擺入貨櫃?政府要體諒我們這一點。

訪問中游伯提起政府的無理,心情仍然激動,但過後 又露出平和的微笑。

我們不是住在樓房,清拆了將物件搬去另一個地方,我們是要將整 個家,一花一草動物植物都要搬去,你說關鍵位在我這邊,我前面 有倉地農地,你(政府)先在那裡開工吧,若你要我搬多次,我會 受不了。 游:如果到時佢真係來問我地,我就話我地已經搵緊地方,攞張復 耕牌俾佢睇,我地真正想搬村。到時如果你一定要我們這裡開工, 我地仲有一個辦法,買得到地方我地先起一間,每一戶起一間,將 東西搬去第一間先,你又好做,我地又好做,若十一月四日這樣問 我,我地就這樣答,我們互相將道理講出來。

曾太憶述廚房建造時工序不穩當,牆身爆裂,希望政 府讓他們有足夠時間建造新村。

曾:很煩,搬又難不搬又難,現在別人搬得七七八八,隔遠遠一間 屋(按:曾太旁邊的鄰居搬往居屋)。好像現在,我們和波叔兩家 人沒搬,旁邊的都搬了,如果沒甚麼事都還好,但如果有甚麼事的 話都很煩。好像水嫂那裡都被人砍了蕉,怎麼可以這樣,我們都未 走(按:訪問當天,竟然有外人駕車進村偷村內的蕉和木瓜)。

支:若政府真的要求你早些搬走,或你那裡是關鍵位,怎 麼辦? 珍:我會問,我的花,魚,狗,放在哪?你要為我解決這三個問 題,傢俬那些可以放入貨櫃沒問題,但我植物都有百幾盆,我的蘭 花和普通植物有不同打理方法,你如何安置我的百多棵蘭花?尤其 這種天氣它們會冷壞,蝴蝶蘭其實是溫室植物,現在這樣的天氣我 會用紙皮膠紙圍著整車蝴蝶蘭,要不然會凍傷,死亡。 三條這麼大的錦鯉,若是放在曾蔭權個錦鯉池我都無問題,若你 阿珍這個月落下的菜苗,到底有沒有收成的機會?


叫我住渡假村,我可否把狗也帶去?我的狗有點神經衰弱,不可以 綁,情形不是政府說那麼簡單。

較好,地基未平好未實,屋的牆身很易裂。 我旁邊那間屋,我先生起那間屋時,本來只是做廁所廚房,沒打算 落紅毛泥,後來我與建築商說,替我砌磚,落天面(屋的頂部), 廚房和主屋打通,他一口價要九萬元。我說大家這麼相熟,都知道 我甚麼環境,老公又病了在院,他結果收我七萬八,九六年。

阿珍家中三條大錦鯉,是否可以暫住曾蔭權 花園?

游:如果佢收嗰間有人用,我地就同佢講可唔可以遲些收。我地盡 量同佢商量,唔好咁快,先拆皇家地,搬走左的拆左先。

那間屋不像這間(訪問時所處的房子,曾家主要居住的空間),剛 落完雨磚濕,他說一層不用落柱,而且落柱價錢不同(即屋子沒有 支柱,只靠四面牆)。現在屋四個牆角爆開,裂了,所以一定要落 柱,地腳一定要穩陣。 現在我們這麼急,還沒買地平地,再快都要七八個月先起好,政府 會不會拖這麼久?會不會讓我們拖這麼久?

支:十一月四日前有沒有準備? (游伯是否覺得先建後拆很合理?)應該就係,因為初時你(政 府)都無道理,由我地呢度過,如果唔係我地條氣點會咁唔順。一 開始佢起高速公路(高鐵)咁大工程,係咪要一年年半去睇行邊 度,唔係小工程架喎。一開始經嗰度(原居民村)去,有人反對, 有風水,有祠堂,你先話由我地呢度來喎,唔係一開始由石崗菜園 村來。 所以就係咁一路爭取,現在港九居民知道,雖然我地輸左,但贏左 民心,成條村的人就是因為這點和佢死頂。 頭先講到十一月四號,我地會將條道理講俾你(政府)聽,你接唔 接受都好,一開始係你地錯,唔係我菜園村錯。 (游伯現在是不是仍常常不開心?)譬如佢講的說話好無道理,我 就會唔開心,如果佢一路講,有道理一路講俾游伯聽,游伯就唔會 唔開心。 我地經過咁多開會,十五號過了(原本的清拆日),唔駛擔心啦, 尋日話十一月四日會上門,開會時又教我地點樣應付,游伯現在很 有信心。 有一次傳媒珍(馮潔珍)打來,香港電台來訪問,我話好。佢(記 者)開始問,政府俾你咁多錢,你地都想唔走?我話係,因為我地 住左幾十年,任何一家最都住起碼三代,所以我地係要地方,唔係 要你啲錢。

支:對搬村進度的看法如何? 珍:由始至終,參加復耕,爭取到復耕牌,到昨日開會聽到地已差 不多可以買了,我真的很希望政府能拖多半年。 其實我們都好心急。八月尾才通知我們有六十個復耕牌,到九月頭 漁護處確認我們可以有復耕牌,試問,未發復耕牌時我地們已籌備 緊,做了可以做的東西,現在才十月,我們知道拿到復耕牌才一個 月時間,難度你不發復耕牌我地去買了塊地?買了地,你不發牌, 我們怎辦?其實我們已是按部就班,但個牌真的來遲,令我們失預 算。 政府一直想我們買居屋(菜園村民合資格受影響居民可選擇買居 屋,而政府一再拖延買居屋的限期,希望村民放棄復耕),政府每 逢收地就想人上樓,無其他選擇。但我們由始至終都是要現在這種 生活模式,政府是知道的,但政府不聽。 曾:昨晚開會說有些進展,心比較安樂些。不是買了地平了地就可 以住,還要時間起屋。平了地(指土地平整,本來起伏的地形要落 石屎平整了再起屋),若雨天落些雨更好,地基會實些,屋才會比

曾:我叫D仔請假回來,大仔會請假,二仔也會調假,我叫他一定要 在家。(若政府很強硬怎麼辦?)我是申請復耕的,我沒有買樓, 沒有地方去,你趕我去邊?你咪抬囉,我會這樣說。 我大佬都叫我們買樓,但一來錢不夠,若只買一層不夠一家人住( 曾太有三仔一女,一子已婚,有一孫兒,全家人同住),如果要買 第二層,仔女要供樓,成世要揹債很辛苦。一路以來我們自給自 足,辛苦些做,有多食多有少食少,沒賖沒借。那時我仔話買樓我 都不主張,我想這裡不會拆的,若不夠住就起好後面那間,我很強 硬一直都不買樓。 珍:現在最希望就是搬一次,等那面起好再搬過去。其實對成條 村,我們這五十戶會好些,現在大家的心都不舒服。 剛才我拔起了要帶去新村種的東西,又多了六七盆,譬如龍俐葉、 香茅、薑花和檸檬葉、臭草,還有那次村長珍給我一些能吃的蘆 葦,我想帶過去,這些是自己常用的,我想保留。其實還有很多東 西想帶,但帶不了那麼多,一想可能要我讓出這個位置,人就很沒 心情,今早移植時心情也很壞。我現在落了些菜秧,聽支援組說十 一月四日就算屋裡的農地都會圍,所以我不夠膽種,其實我的菜心 苗已可以種,現在閒放著(農夫種菜時先落大片種於一小塊田地, 待苗長出再移苗種植,珍就是不想花工夫移苗,到頭來被政府圍 起)。 我有些芥蘭秧,紅菜頭,意大利生菜,還有一行蒸蘿蔔糕的大蘿 蔔,我種的時候沒想到他會收,我是想著起好才搬,應該會過農曆 年,蘿蔔就是過年用的,我年年都會種,自己蒸糕較好吃。今年應 該不行了,我們生活就是這樣。

後記:筆者與村民們相處多時,看著他們一路走來的起起伏伏。我們坐 下來和游伯傾的時候,一直很順,快八十歲的他,惦記著的是「講道理 作為人的原則」。提起初時走線定在菜園村,他忽然一時語塞,鼻頭一 紅,就流下眼淚,我在旁放下筆,問他是否仍常不開心,他抹乾眼淚, 倒過來叫我們不必擔憂。 我們開過無數會議,每一次我們面對的難關和難題,換算成一次又次的 會議,村民們慢慢把討論消化,加上他們幾十年生活的歷史和習慣,形 成一種獨特的解說模式。他們的要求踏實簡潔:既已毅然決定另覓地方 重建生活,讓出原來珍愛一生的土地,政府若是尊重人的家園(傳媒珍 的花、魚、狗,曾太關心的家園安全),承認自己的理虧(拆菜園村、 遲發復耕牌),就應答應村民務實的要求,先建後拆,道理會站在我們 這邊。


。 社 會

文:高俊傑 (編者按:最低工資立法,大家樂即以加人工 之名,將有薪的用膳時間改為無薪。這不過是 又一事例證明,少數人不勞而獲、但大部分人 勞而不獲的資本主義體制向來不把人的需要考 慮在內。然而,人又是可塑的,是故資本主義 體制也在不斷塑造中。遊戲,就是這種變化的 元素。由工作是單純苦差轉化為競爭的遊戲、 從工人的團結到身份的遺忘,打工仔並不意覺 自己是勞動工人,正包含了工作與遊戲的互涉 關係。下文分析這種關係的演化和變異,也許 可以把我們對工作的剝削本質,甚或剝削化身 為看似自由的新形式,有更準確的掌握。至少 看完,不會認為剝削,只存在於大家樂。) 作者按:這篇文章是根據八月二十三日,第五 屆工人文學獎籌委會與字花合辦的講座:「工 作時遊戲,遊戲時工作——抵抗還是新的控 制?」的其中一份講稿修訂、擴寫而成。感謝 當晚在講座中熱烈參與討論,並不吝於提出問 題的各參與者。 在最近的一段時間,各行業大大小小的工潮, 加上最低工資立法引起的迴響,都開啟了關於 當下勞動狀況,勞工權益的討論。我們見證 的,是工人在公共層面的回歸;另一邊廂,歷 經二十六年重新舉辦的工人文學獎,也旨在透 過作品的書寫與閱讀,讓工人這個身份,重新 進入到大眾的視野之中(其實會否只是我們習 慣了視而不見?)。 但上述這個工人的形像,到底在當下的環境中 指向一種怎樣的形像?當我們嘗試描述,或透 過書寫再現工人這個勞動主體的時候,其實必 然無法抽離於具體的社會脈絡。在最近十多年 內,資本主義體系多次崩潰並重組,加上技術 的高速發展,其實令工人這個身份產生了很大 的變化——第三產業取代製造業成為主導、工 作愈趨零散化、工時的概念已與實際上班的 時間脫鈎……以上種種,均使得勞動者甚少會 將自己認同於那種傳統的工人身份。本屆工人 文學獎的徵稿宣傳中,建議主題的部份也特別 提到「我也是工人?」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 上反映了,傳統對工人及勞動者的理解固然不 應該放棄,但同時間,我們能否回應一種新的 勞動狀況,以觸發、生產更多屬於當下這個時 代,以至於各種不同形式的工人文學? 本文即嘗試鎖定工作倫理作為主題,從科技、 技術的發展,及新經濟模式的角度出發,探討 工作與遊戲的領域如何相互滲透:工作倫理的 精神內裏充滿了遊戲的比喻,而整個社會也開 始用工作的標準置放在遊戲活動之上。這無疑 是當下勞動、工作狀況中最為吊詭之處,也為 勞動者帶來新的壓逼和新的解放。

12

工作倫理的背景 工作倫理的內容、意涵與資本主義體制有著 密切的關係。工廠制的出現生產了在指定的 時間,在一指定的場所中進行勞動的工人。 在工作的時間內,工人被要求最大限度地發 揮其生產力,以令按工時計算出來的薪酬是 「合理」的。(試想像這種以「小時」計算 勞動力的模式,在農業經濟中根本沒有多大 意義)而在工廠制這條脈絡之下,工作倫理 的作用便是保證工人在生產中一直保持著高 度投入的狀態。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 義精神》中指出工作成為了人最大的責任。 這種工作倫理內含著基督教的清教徒精神: 不問工作內容,只需要不斷投入到工作之中 即可,彷如定期的宗教儀式般;被要求刻苦 工作的工人,亦像不斷以清修、苦行向神證 明自己的清教徒。生活中工作與非工作的部 份之間的嚴格劃分,正是以一套隨著工廠制 開始出現的工作倫理而完成。 在二、三十年前開始,特別在歐美、日本等 地區,我們迎來了資本主義體制的調整或轉 型:新技術的發展使得速度成為理解新體制 的關鍵詞;企業在歷經多次經濟危機後不斷 重整結構,以組織彈性為目標;生產模式從 生產可見的實物,轉向同時產出非物質的商 品。這帶來了上述嚴格劃分工作與遊戲的工 作倫理的轉變,令工作和遊戲兩個範疇相互 滲透。

速度對工作時間產生的變化 技術的發展令我們全面進入了一個速度的時 代。速度首先改變了工作時間,某部份的勞 動者從固定的工作場所中釋放出來。工作的 時間變得可以自由分配:互聯網使得工作可 以在家中完成。這是自由業者(freelancer) 得以出現的背景。自由業者在時間上相對較 具自主性,因為可以決定或安排工作時間, 意味著各個生活領域之間的結合比較靈活。 另一方面,流動電話、電腦網絡、大量自動 化機器的發明及廣泛應用,基本上令每一項 工序的時間都得以縮短,這是何以在八、九 十年代甚至曾出現所謂「工作的消失」的說 法。加上個人電腦取代了只有文書處理功能 的打字機,成為了生產工具後,更進一步打 開了「工作時遊戲」的面向。 然而,固定工作時間的消失並不意味著遊 戲/休閒的時間有所增加。工作時間只是僅 僅變得碎片化。流動電話、網絡技術要求勞 動者隨時應付緊急狀況,隨時進入工作的狀 態。正如,電話發明後,第一通通話內容便 是發明者對於助手下達的工作指令:「過來 一下,我需要你。」而「辦公時間」這個觀 念的逐漸消失,是技術的發展使得僱主可以

「工作 時遊戲, 遊戲時工 作--抵 抗還是 新的控制 ?」


輕易找到在工作場所以外的員工,要求他們執 行某些指念。今天我們都已相當習慣,在假期 或工作時間以外回覆事務性電郵的經驗。而在 以往的工廠制度之下,這是無法想像的。工人 在下班,走出工廠後,便卸下了勞動的責任。 更進一步來說,這也帶來了「遊戲中的工作」 成為可能的條件。在一個講求速度的體制中, 「將時間最佳化」構成了工作倫理的核心。但 同時,這項律令擴散至工作以外,連消閒時間 都被要求達致最佳化。「規劃」、「安排」、 「練習」取代了純粹的遊戲或娛樂。遊戲的「 成果」,如同工作一樣需要被衡量。

彈性與非物質勞動:工作內容的轉 換 當下大部份的企業都致力追求組織和管理上的 彈性。以往從上至下,層級清楚劃分的科層制 固然存在,但由於工作愈趨零散化,勞動者不 斷被組織成成員持續變換、更新的工作團隊, 以對應不同的工作目標。在這個情況下,企業 往往每將諸多的工作比喻為遊戲:一方面我們 可以看到「增值」、「創造新的規則」等充滿 遊戲色彩的修辭充斥於當下工作倫理的核心。 另一方面,上司/下屬的縱向分隔也被橫向的 「伙伴」所取代。在這種工作模式下,勞動者 面對的是一種貌似沒有權威的權力。Google的 員工所面臨的處境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不少 人眼中,Google開放式的辦公室可能是夢寢以 求的工作場所;然而,辦公大樓中有玻璃分割 的辦公室,有大量的開放空間,甚至在走廊中 也有員工辦公桌,但卻沒有任何一間獨立的辦 公室,這意味著所有工作人員一直處於與其「 伙伴」們相互監察的狀態。佈置得像遊戲間般 的工作場所,為的則是留住員工進行超長工時 的「遊戲」。 新資本主義體制生產模式的特色,是從製造業 或稱實體工業,轉向到以第三產業為主 (服務 行業、文化創意產業等等)。這裏需要先釐清 一點:上述的狀況不是說新興的模式完全取代 已有的經濟模式,縱使全球勞動分工已成為穩 定格局的今天,完全取代也不可能出現。問題 在於新興工種的工作標準,橫向滲透成為普遍 的工作倫理。勞動過程中的異化、剝削在資本 主義歷史中並非新鮮事,但在層次上這些異化 與剝削就算不是比以往來得複雜,至少也是轉 換了另一種形式。學者拉扎拉托 (Maurizio Lazzarato) 便以「非物質勞動」命名這種形式。 拉扎拉托指出,非物質勞動指向的是生產商品 信息,和文化內容的勞動。商品信息指的是在 工業和第三產業中大公司裏工人勞動過程;而 後者則是「一系列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再是一

般意義上的工作,換句話說,這類活動包括界 定和確定文化與藝術標準、時尚、品味、消費 指南以及更具有策略性的公眾輿論等不同信息 項目的活動」。出於對更高利潤,或利潤最大 化的追求,這些活動直接生產高價值的服務, 或者賦予產品文化價值——作為商品某種的附 加價值。 在這個背景之下,非物質勞動所調動的,並非 是傳統工廠制中生產實物的能力,而是提供 一種服務或信息的能力。因此,勞動便不僅僅 是傳統那種智力/體力的劃分,而同時兼具了 情感的向度。這種勞動被賦予了一定的自由和 自主性,因為「工人被當成各種生產功能的協 同操作中的能動主體,而不是服從簡單命令的 奴隸」。但同時,勞動者被置入某種的情感狀 態:例如必需投入一種表演式的情感,或被要 求一直處於歡快的情緒。這裏所針對的,並非 是指在相對較傳統的生產/勞動的過程中,完 全不牽涉到工人的情感;在新的模式中,勞動 者面對的更多是人,而不再是流水線上的貨 品。我們可以看到,非物質勞動的工作模式內 含著一些彷如遊戲般的指令,但我們被指令一 直進行這些未必具有任何娛樂性的遊戲……

小結 如果對應當下勞動狀況的其中一種工人文學, 是所謂辦公室文學的話,至少我們應該要求對 這種新出現的,工作中細緻複的處境作出某種 處理。作為工人文學的辦公室文學,不僅僅純 粹是描寫一個不同的工作場所,或一種流於辦 公室政治,或八卦及牢騷。 更進一步來說,若果將這些勞動狀況的考察、 分析推進到文學書寫的範圍外,也許同樣具 有現實意義。當我們去思考工人運動的前景, 勞動者之間的連結如何可能時,可能需要重新 測量/釐定某些關鍵的概念,例如這種轉變在 多大程度上影響了「工人」這一自我認同?當 集體勞動制逐漸消解,勞動者不斷被分割,工 作/遊戲相互滲透的脈絡下,「階級意識」的 生產、凝聚又如何成為可能?

參考書目: Pekka Himanen,劉瓊云譯:《駭客倫理與資 訊時代精神》,(臺北:大塊文化,2002) Matthew B.Crawford,林茂昌譯:《摩托車 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臺北:大塊文 化,2010) Maurizio Lazzarato,霍炬譯、張歷君校:〈非 物質勞動〉,載《帝國、都市與現代性》,( 南京:江蘇人民,2005年)


從 戲 內 走 到 戲 外 第 八 屆 社運電影節

放映時間表 反高鐵運動之傳媒透視 6/11(六)7:30PM 吊照門+赫索格的日子 7/11(日)7:30PM 赫索格的日子 講座: 維權最前線—貼近民眾的中國公民記者及社會行動紀錄片 8/11(一) 7:30PM 一個孤癖的人+王靜梅 10/11(三)7:30PM 順寧道,走下去 11/11(四)7:30PM 碼頭與彼岸 13/11(六)7:30PM 順寧道,走下去 14/11(日)7:30PM 鐵怒沿線(二) -蓽路藍縷 17/11(三)7:30PM 閉幕: 鐵怒沿線(二) -蓽路藍縷 20/11(六)7:30PM

第八屆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十一月的放映已 陸續開始,當中少不了的是一系列以「本土」 為主題的社運電影。<鐵怒沿線新貌——專訪 陳彥楷>一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一套「本 土」電影《鐵怒沿線(二)--蓽路藍縷》的 剪輯者如何看自己今次的製作,以及如何理解 「呈現」這個幾乎所有紀錄片製作者都必須回 答的問題。 <工人覺醒,我們反省──你們去看《集草維 巢》吧>、<開往家鄉的列車>、<「 」 >三篇文章,分別是作者參與了十月份其中三 條片子--《集草維巢》、《開往家鄉的列 車》、《阿賀河上的生活》--的放映會後, 對片子本身,以至於放映後的討論的一些看法 和體會。錯過了十月份的放映的同學不妨一 看。

唐三 唐三

中文大學本部邵逸夫堂 唐三 上海街重建保育區側街角 皇后碼頭遺址側公共空間 馬頭圍塌樓重建區,合隆麵家 香港基督徒學會 石崗菜園村

鐵 怒 沿 線 新 貌 — — 專 訪 作 者 陳 彥 楷

訪問:Vicky, Kenef 整理:Kenef

鐵怒沿線(二)— 蓽路藍縷 菜園村支援組拍、陳彥楷剪 接/2010/香港/80分鐘/ 廣東話 一年前,《鐵怒沿線—菜園紀事》透過紀錄高婆婆一天的生活,告訴我們不 遷不拆的理由,菜園村村民對親手開墾的地土的執著。不曉得有多少人是為 此而第一次到立法會外抗爭。一年後,議會暴力早已粉碎「不遷不拆」的希 望,我們很快就從哀傷、茫然中回到工作和學業,鐵怒沿線的景象似乎變得 模糊。在我們對菜園村完全失焦前,《蓽路藍縷》能否提醒我們一下?距電 影公映還不到一個月,我們打擾了正忙於剪輯電影的陳彥楷,Benny。 片名「蓽路藍縷」是個成語,意指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完成一些創舉。菜園 村搬村正是這樣的創舉,一群為了維持原有生活模式、原有社區網絡的村 民,面對著政府的催迫和傳媒的抹黑,默默地申請牌照、尋覓土地,一步步 規劃自己的家園。 電影希望做到的正是紀錄這個過程,這個民主規劃的過程。反高鐵過後,村 民經過一年多的歷練,對開會討論、集體決定等早已不感陌生。但接下來的 是更漫長的討論,更密集的會議。如何在搬村這麼浩大的工程中綜合各人的 意見,達成共識,相信村民比你比我也懂得更多。 當問及剪輯/拍攝中面對的困難時,Benny說村民開會的片段是最難剪輯的。 菜園村不是伊甸園,跟世上所有群體一樣,開會總有意見不合、爭執。在剪 輯這些片段時,有必要用相當的篇幅交代村民的背景、性格,因為只有當觀 眾明白村民的處境,才能了解當中的對話,不至於產生「村民原來都係好自 私」的誤解。

這也是拍攝所有紀錄片都會遇到困難,因為外人只會透過拍攝者的視 角認識村民,怎樣呈現村民成為製片者的首要問題。作為一個負責任 的拍攝/剪輯者,Benny一向都會先花時間和居民建立關係,熟悉他們 的生活習慣,才去捕捉他們日常的點滴。 Benny拍攝居民運動的經驗,始於十年前遷拆大磡村。當時還是大學生 的他是臨清拆才拿攝錄機去的,只是抱著「影住的話,警察、房署唔 敢咁過份」的想法。其後他繼續參與不同的運動,零九年初以影行者 [1]的身份首次到菜園村做訪問,自此一直拍菜園村,也成為了菜園村 支援組的一員。他拍攝村民的行動如請願、跟官員開會、遊行,更拍 攝村民的日常生活,務農、煮飯、吹水,拍攝一直進行。 拍攝一直進行,不會因為剪輯完成或放映過後停止。菜園村的故事繼 續發展,就要有繼續說故事的人,繼續參與故事的人。

[1]影行者:影行者自稱是一個「帶著影像去修行」的社會運動組織, 關注社區重建項目與維護弱勢社群之權益,以影像紀錄運動的過程和 方法,亦會籌辦影像工作坊以推廣關懷弱勢的理念。影行者是社運電 影節的主辦單位之一。 網址:http://vartivist.wordpress.com/


工人覺醒,我們反省── 你們去看<集草維巢>吧 文:林慧嫻

集草維巢 Barbel Schonafinger, Anne Gebhardt/2010 /印度—德國/50分鐘

求工作效率,工友不交談只管做。放工每每勞累非 常,回家隨即倒頭大睡,不願與人交談相處。那次 我深刻體會到,若日復日皆是如此,根本無法闖出 圍城。在香港的工廠如此壓抑,更何況是在發展落 後的地方,工人的生存空間更形狹小。

古爾岡工人的覺醒

從電影看印度古爾岡基層勞工的處境

人會思想感受。在最基本的層次,工人自能感受資 方對自身的壓迫和剝削;而在更高的層面,工人會 設法反抗資方,為自己爭取。而片中的古爾岡工人 就做到這點。我們會疑問為什麼他們做到了?

<集草維巢>是第八屆社會運動電影節選播的影片之 一。片長五十分鐘,由一群德籍朋友製作,記錄有關印 度古爾岡的基層勞工處境和其工業行動。社運電影一般 以紀錄片的形式拍攝,本片亦不例外,當中不乏訪問。 訪問對象是當地的工人和前工會成員。

早前有提及古爾岡工人自發辦報,免費派發。這是 機緣巧合下的產物──工會在政治壓力底下瓦解, 有心人想積存力量,故辦工人報紙。這等文字媒體 令工人有平台與人分享,形成工友間精神上的聯繫 聚合,為團結力量﹑組織工運提供養料。

影片前半段主要處理(筆者覺得)近年較常出現的論 述:在全球化的經濟模式運作之下,跨國企業進駐發展 中地區謀求低價資源和勞工;而當地的農村發展因政經 原因而逐漸萎縮,人民為求生計,不得不離鄉別井到城 裡打工;工作環境惡劣,工作內容機械,工時長,工資 低,超時加班等等……都是資本家對基層勞工最典型的 壓迫。

另外,根據片中資源,筆者至少看到古爾岡工人的 一些生活脈絡:第一,片中提及工人領取工資後要 預算租金和食用,可見資方並不限制他們選擇生活 的方式,縱使物質貧瘠令他們沒甚麼好選。另外, 片中其中一個訪問場景是工人的住所外面,那裡聚 集了好幾個小家庭七嘴八舌。可以想像,工人自主 住宿飲食,可與工友同鄉居住附近,互相照應,閒 時一起用餐聊天,雖然他們甚少有「閒時」。第 二,工人放假會去附近的公園聚會,他們將之視作 與工友的聚腳點,在那裡交換消息,商討如何與欺 負他們的人抗爭。不像大陸富士康的工人,他們的 公共空間多在自己工作的大型工業邨內。這種場所 是屬於資方的,是被監控的,他們在那裡就難聚合 難說話了。

而影片後半段使筆者驚喜,有以下數點:其一,當地工 人早在九十年代初,在百般枷鎖下仍自發刊行免費的地 區勞工報予工友,其中全是刊載工友的血淚或尋常故 事。儘管片中只有十數秒鏡頭提及,並無刻意處理。其 二,當地工人之間的關係不見疏離,例如:有一工人遭 管工侮辱,其他工友便會團結起來替他「出頭」;後來 亦有五十多名工友自發組織起來,就調整工資的問題和 資方談判,但當中並無所謂工會領袖,做到真正的集體 談判。這股工友間的聚合力量使我驚嘆。

不人道的工廠管理模式 看罷影片,筆者隨即想起大陸富士康的血汗工廠──另 一個發展中地區的「世界工廠」。筆者對不人道的工廠 管理模式的印象大概是:資方為工人集體安排衣食住 行,讓他們穿一樣的工服,在一樣的飯堂用餐,住一樣 的宿舍,在同一條流水線上做同一項工序……這務求令 工人都在資方安排的形形式式的條件下活動,好讓資 方掌控工人的一舉一動。再配合之前講到的「最典型剝 削」,資方藉此剝奪工人的私人時間和空間,規範或磨 滅其個性和獨立性,甚至扭曲其與別人相處的常態,結 果令工人難以組織其他工友與資方對抗以擺脫困境。工 人受盡資方的身體和精神折磨,受不了的最後以死亡去 抗議。就如早前大陸富士康工人的接連自殺事件。

誰要反省? 看罷影片,顛覆了筆者對發展中地區工人處境的刻 板印象。在回應資方的壓迫方面,古爾岡工人的積 極行動和大陸富士康工人的消極抗議截然不同,我 們由此可看到更多勞資關係的可能性。 在現今的大制度下,我們大學生雖未至於受盡資方 的嚴重剝削,在某個對立面甚至是既得利益者,享 受著價格低廉的「Made in China」﹑「Made in India」貨品。這種虧欠,應否償還?如何還清? 誠如片尾所言:「我們是否可以做些甚麼?」 關於大陸工廠不人道的管理制度,潘毅對此做了研 究,請參考<自殺或他殺?反思富士康式的世界工 廠發展模式>,當中指出富士康工廠犯的違規違法 行為。輕盈點亦可看梁文道的<月經的管理>一文 或更多。

筆者曾於暑假做過幾天倉務員,每天朝九晚六。管工要

15


離 開 是 為 了 回 來 文:林紀善

開往家鄉的列車 艾曉明導演,胡傑、艾曉明 剪輯/2009/中國/62分鐘 <<開往家鄉的列車>>是艾曉明執導的一部紀錄片,於本年的社運電影節中 播放。這齣紀錄片的主角,是春節擠火車回家過年的民工。

從電影播完說起 紀錄片播完之後,部分觀眾留下來互相討論。開始之際的討論比較抽離, 討論的事情和自己沒有貼身關係: 例如說紀錄片和新聞報導有什麼分別、 這套紀錄片的敍事是零碎還是完整、紀錄片的主題是否明確……到場看電 影的不乏內地學生,當中也有來自廣州的學生,他們的朋友同學或多或少 也親身經歷了春節擠火車回鄉過年的極度混亂,他們和民工的關係按理應 比香港學生較為接近,然則討論的時候,仍然不痛不癢,找不到自己和民 工連繫的地方。

民工和你有什麼關係? 民工大概是不會看這齣紀錄片的了,而走去看這齣紀錄片的人,如果是認 真的話,最後總要嘗試回答一個問題:「這班民工和你有什麼關係?」如 果你無意認真地看,那麼當然這班民工可以只是螢幕上僅只數十分鐘的存 在,和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到底有沒有關係,取決於你的看法,取決於你 能否用彼此相似的經歷連繫對方。 從香港發展的角度看,如主辦單位的一位先生所言,香港的繁榮有一部分 靠榨壓這班民工而來,他們的勞力為香港人提供了各式產品,香港人和這 班民工的關係顯而易見不容推諉:又假如我們聯想到自己和民工相似的經 歷,如影後分享的主持人所提醒,擠地鐵擠巴士也是香港人的日常生活, 每一天,大家不惜擠成沙甸魚般擠入地鐵,渴望回到家中。試過天天擠上 地鐵,也許香港人比較容易理解民工春節前擠火車回家擠了足足近半個月 的艱辛。

「 」 文:d

阿賀河上的生活 佐藤真/1992/ 日本/198分鐘

離開是為了回來 紀錄片的主線是二零零八年農曆新年前夕廣州火車站的大小事 件,民工辛苦一年賺的錢被搶了、公安粗魯地喝罵民工等等, 這些事件一一交織成零八春運時民工的身影。此齣紀錄片的主 角不是政府,導演對之縱有批評,亦點到即止,如溫家寶探訪 民工這等「大事」的內幕──鐵路當局為了對總理來訪有所表 示而刻意忽略惡劣天氣預警,宣佈停駛的火車重開──導演只 用報章頭條輕輕帶過。一眾民工才是導演要著眼刻劃的,發生 在他們身上的「小事」才最重要。至少在這一齣紀錄片中,批 判政府和探索事因不是重點,民工他們一個個的經歷才是重 點。 在主線之中插敍了兩名春運死難者民工李紅霞和李滿軍的故 事,兩人都在擠火車時賠上生命,回不了家鄉。李滿軍老家有 一個十多歲的兒子,片末之際,那孩子說要用功唸書,長大了 去上大學。訪問者於是問他唸完大學要做什麼,那孩子停了一 會回答說,唸完大學就回到爸爸的墳上看他。

誰也沒想到那個孩子會這樣答吧。 他的家鄉當然是沒有大學的,他若是要上大學,免不了也要像 死去的父親般離開家鄉。可是,像千千萬萬個離開家鄉的民 工,哪怕在外頭打工掙的錢再多,他們終究是要回家的。若能 唸完大學,有能力在外頭好好生活了,可是那個孩子還是要回 到家鄉父親的墳上。日後為了生活,那個孩子也許還是免不了 要再次離開,但他大概也會如父親一樣,不惜歷盡艱苦也要回 去。 離開,回去,再離開,再回去,這好像是自然不過的循環。然 而民工從一開始的離開就是為巨大的經濟壓力所逼。試想,民 工若能在自己家鄉過上好日子,難道他們會離開自己的家鄉 嗎?被逼離開之後,每年他們不惜一切地擠上火車是渴望回鄉 之心的自然流露。但是,自紀錄片中所見,廣州之內,一些民 工已沒有回鄉達數年之久了。當連回鄉也成為一種奢望,本身 已不自然的離鄉別井顯得更加殘酷──哪有人想一去就回不了 家鄉?在這種「一去冇回頭」的威脅之下,民工希望儘快擠上 火車的心情也就更形逼切。

有沒有想過,為一條河上吹拂著的風,起十 個不同的名字,每個指涉不同時間,不同強 度,不同方向的風,其細緻,以致於除了那 條河上的風的那個名字以外,並沒有其他詞 彙能更準確描述?

以致它們暴然而至,忽爾交替的時候, 他能夠認得,又懂得和它們相處。在阿 賀河以外的地方,那些名字就只是名 字;只有在阿賀河上,你才能懂得 那 些面孔,名字才有其意義。

答案或會是沒有需要,或,起了十個不同的 名字也沒有用處。

逐漸都沒有了操舟的人;造船的人手也 抖了,沒有再造船。年輕的都離開到城 市去,老病者留下來記住那些名字,而 漸漸失去和世界的連繫。

「實情是,」懂得的人說,「告訴你也不明 白。」 那條長年吹著風的河,名為阿賀。住在附近 的人,以往多捕魚為生,現在都沒有了, 因為上游工廠排出的汞,污染了河水,和水 裡的魚,也使捕魚的人,患上了一種叫「水 俁」的病。

每有水俁病重症患者手腳失控痙攣,不 由自主地大叫。 「 」

一種破壞神經系統的病,會使人感覺麻痺, 四肢無力,漸漸失去視覺、聽覺、語言能 力,及至死亡。

但留下來的人互相連繫,組織起來向工 廠訴訟,務要取回公道。造船人仍仔細 保養著他的工具和工場;在冬雪中,老 人們把酒談歡。

那些名字,對於一個整天在河上操舟的人來 說,都清楚明白,因為每一個名字,並不是 指涉同一樣的東西,而是每一個名字都是不 同的存在;而每一個,操舟的人都要認識,

「叫什麼?」 這套戲不能將那些名字給你說明白,只 能告訴你你不可能明白,以及這種明白 的無價。


投 稿

誰是「台灣總 統」?--新亞 人不可不想的事 有日揭開今年六月號的《新亞生活》,竟有驚 人發現。 《新亞生活》創刊於1958年,由新亞書院出 版,除了七、八月停刊外,每月15日發行, 主要內容有學生活動、校友活動、夾雜一些學 術性的文章如歷史、文化評論等等,每期發行 量高達三千份。話說在六月號的新亞生活發現 了什麼呢?就是有一篇有關新亞校歌創作人黃 友棣老師逝世的文章,竟然有「台灣總統馬英 九」的說法!

「台灣」於新亞的意義 且說新亞書院1949年成立,其原因是面對大陸 的「淪陷」,中國文化在唯物史觀下的將受摧 毀,一群有志的知識分子南下香港,三數人合 力籌辦「亞洲文商專科夜校」,50年改名為「 新亞書院」,旨在保存中國文化,培訓人材, 為日後回歸大陸復建袓國作準備。 我們不難想像,因反對大陸政權而在香港成立 的新亞,奉「中華民國」--即便已敗走台 灣--為正朔,諸先生仍感大陸政權為毀壞中 國文化的共匪,終有一日會敗退。如用今日的 說法,當年的新亞竟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在 新亞先賢眼中,「台灣」實是「中華民國」, 是繼承文化中國的正統,而錢先生畢生著作皆 沿用民國紀元,以示尊重。新亞成立初年,更 曾接受先總統蔣公的私人資助(註一),直至 54年接受雅禮協會資助為止。

投稿投到 登 文 廣 文化廣場新增設的民主牆 最近十分熱鬧,學生報亦 不甘寂寞,以後將會善用 屬於中大學生報的其中一 塊中大學生會壁報板,張 貼同學的作品,供同學意 見交流。不過為免重複, 每期刊登於中大學生報內 的文章將不會另外張貼出 來,不過會依舊載於學生 報網上版。 另外,提醒上幾期有作品 刊登於中大學生報的同 學,可以上來范克廉樓307 室──報社會室攞返屬於 你的女工現金券(港幣四 十元正)。

基於奉國民政府為正朔的原因,新亞過往懸掛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國旗,並以雙十國慶為校 慶。錢穆先生曾於創校十週年時,寫有《校慶 於國慶》一文: 「十年前,我們挑定了雙十國慶來舉行我們學 校的始 創年的始業式這也有一意義,要我們 的新亞師生們,時時都紀念到我們自己的國 家,要大家深切瞭解到校運聯繫於國運。若無 國慶,便無校慶可言……。」(註二) 然而,新亞於1959年接受政府資助後,60年 便不再懸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更將校慶由國 慶的10月10日改為孔子誕。新亞校友、註明 作家小思(盧瑋鑾)曾於同學訪問中提過,「當 時全校同學都很激動……唐君毅先生更開紀念 會,勸勉和安慰僑生。」(註三)「台灣」( 中華民國)之於新亞,曾有其重要的地位。雖 然新亞於60年代急於去政治化,錢穆先生仍以 「雙十節」為名,在每年10月10日放假一天。 只是到70年代末,書院日漸失去主權時,才取 消假期,歸於大學政策裡。

甚麼是中國?台灣? 寫這篇文章,其實是最近看過有關兩岸關係的 書。今日書院仍將「中國」掛在口頭,也仍有 不少同學因相信新亞以弘揚中國文化為己任而 入讀,到底甚麼是中國?哪一個是中國?怎樣 定義中國?這些都是我們要問的問題。 在近年北京政權與台北政權繼續「一中各表」 的共識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都是存 在的。台灣只有「中華民國總統」,沒有「台 灣總統」。即便台獨者如陳水扁,仍是在青天 白日滿地紅旗下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總統」。 《新亞生活》的「台灣總統」,雖明顯是政治 不敏感的筆誤,未必有心使然,但在有心者眼 中便有如芒刺。起碼,在新亞的「傳統」而 言,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台灣總統」一 詞,未免有棄中華民國的台獨意味。 話說今日書院仍在說「中國」,但在書院獨立 性幾近徹底崩潰的今天,新亞作為中文大學的 一個行政單位,可以做些甚麼?有心的教授, 如曾師從唐君毅先生的教育學院劉國強教授、 哲學系鄭宗義教授等,都在大陸奔走推動新儒 學,但與書院的政策似乎無關。書院有想過新 亞的過去嗎?或,書院有考慮過中國的問題 嗎?有同儕即不滿新亞有不少內地的交流活 動,但就沒有台灣的。 歷史學家許倬雲曾說,在中國的歷史上,只有 文化上的中國,而沒有政治上的中國。中國的 未來,必然是兩岸在文化上融合、政治上民主 統一。作為新亞人,或作為中國人,要為中國 的未來貢獻,除了大陸政權,也需為台灣政權 努力。 只是,在一所名為政治中立,實質日漸靠攏建 制的中文大學,我也不期望大學或書院會承認 中華民國的存在。

田方澤 10年新亞書院社會學系畢業生 46屆新亞書院學生會社會幹事 ========================== 註一:曾有記載為總統府辦公費或行政院撥款,唯錢 夫人曾於早兩年撰文於《新亞生活》說明是蔣公私人 資助 註二:原出自《新亞生活》,見於《中大四十年》, 〈新亞書院早已不舉——沒有張揚的扯旗事件〉 註三:出於《悠久見生成》,第46屆新亞書院學生會 期刊

17


內地生觀點:中大應有 更多英語課程 文:幾何 看了中大學生報對於中大雙語政策的批駁,感到十分詫異, 我也看過中大的雙語策略報告,其中並未偏廢中文,而是強 調中英雙語並重,在中西文化加速融合的今天,這對於提高 中大的國際影響力和學生的國際競爭力是十分有幫助的。 作為內地生,我感覺的是,中大的英語課程不是太多,而是 太少了。如今香港的大學去內地招生,首要的賣點就是其中 西文化的交匯和國際化的教學體系,如果只有中文教學和一 幫香港本地人在上課,何談國際化,連大陸學生恐怕都吸引 不了,又何談匯聚全球智慧? 在課堂上,一些香港本地生的英語甚至表現得不如內地生, 香港人是不是應該反省下,長遠下去,香港的競爭力何在? 難道中大只想吸引會說粵語的廣東學生? 在內地,很多高校都在盡力推出一些雙語課程,並大力吸引 國際交流學生,因為過去曾封閉、現在正處於高速發展的中 國,更明白英語對於中國內地走向世界的意義所在,國際化 的語言背後,是國際化的視野和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融合碰 撞所產生的火花。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頭號強國,靠的就是 他匯聚全球智慧的能力。 真正能夠擔當起傳承中華文化重任的人,應該是一個既精通 中國文化,又具有國際觀和全球化溝通能力的人。

大學生,只有自由不配有 文:坦蕩 「當你進了大學之後,在不損害其他人的前提下,你想幹甚麼就幹 甚麼,沒有人會理會你的。」猶記得參加大O時,組爸跟我說的一番 話。到正式上課一星期後,我才發覺這僅僅是幻想。 誠然,在大學裡,所享有的自由比中學時大:不必以黑髮示人,可 以五顏六色、不必穿上校服,可以任意配搭、不必準時上課,可以 姍姍來遲、不必賣老師帳,可以挑戰權威、不必口有難言之隱,可 以暢所欲言……這些例子俯拾皆是。然而,這些所謂的自由只是小 恩小惠,大學還是有其他渠道收緊自由,卻營造出一片假象。自由 收窄,主要有兩大原因。 首先,是校方問題。本年啟用的新系統CUSIS,就是收緊自由的一 例。登入系統後,要選擇所需科目,奈何盡是英文。選擇中文,居 然只是翻譯一兩個英文為中文便了事。細節上如提示,則完全沒有 改動。雖云進大學者英文應有一定水平,在此加入繁體中文和簡體 中文又有何用?這與中大高層先前宣佈「政治中立」一樣可笑和虛 偽。自從中大在前校長劉遵義大力改造後,推行雙語政策,美其名 「與國際接軌」,可又想到錢穆先生命名為「中文大學」苦心?類 似論調,盡見於《令大學頭痛的中文》一書,我僅想談談一件發生 在我身上的事情。 我讀那一系,人人以為會用廣東話教學,這也是吸引我的「賣點」 之一。在其中一科主修,老師向來以說廣東話笑話見稱,奈何主修 中有一、兩位內地生,不懂聽廣東話,結果在第一課便宣佈課程以 英文教授。我來自中中,自然深感不便,亦知道說服力有限。不過 我及後與本地生討論此事,英中的學生亦寧願聽廣東話多於英文。 老師亦在有限條件下說些廣東話調劑氣氛,聊勝於無。為了區區少 數人利益,而犧牲大眾,又是否合乎常理?沒有選擇語言教學自由 的學生,分明是受到剝削了。 校方有責任,學生自身亦然。進入大學,首先學會「摺」和「chur」 兩大常用具中大特色詞語。兩者似乎是對立的,用起來可能更融入 大學環境,大家卻想不到,用上述詞語時,便無形奪去他人自由。 何謂「摺」,言人人殊,普遍是指那些不上莊、少參與書院活動、 不問世事只顧讀書的人。問題是,上莊與否,本身就是個人取向, 難道他不上莊而鑽研學問,就有問題嗎?假如不加思考,便亂扣帽 子,更推展至整個校園氣氛,這絕非眾人所願見的事。「chur」不 「chur」亦是個人自由,只要不過份影響GPA,那管他上十支莊,而 強行干涉,只會成為妨礙自由的幫兇。

投 稿

或許上文本身已干預了部分人的自由。我想表達的是,如果大家只 顧享樂,不深究事情的本質和成因,那麼,在三年盡受語文政策荼 毒,然後出來為還錢為供樓才發覺失去大量人身自由,為時已晚。 英諺言:「魔鬼在細節中。」豈止細節,現在處處皆是,大學生不 配擁有的自由。

編輯回應: 兩位同學的投稿不約而同地就中大的語文教育給予各自寶貴的觀察 和意見。在我看來,教學質素才是教學語言最重要的考慮因素。當 中牽涉的不單是科目的特性,還有師生交流等因素。如果一大群中 國學生跟中國老師要用二流的外語交流,當然會影響溝通,甚至學 習學習的質素。「二流」不是因為發音等的東西,而是因為沒有了 語言使用習慣背後的一大堆文化和經驗。此實為母語跟外語的最根 本分別。我相信,把教學質素這個因素想好,才應該再談教學語言 在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吸引國際學生方面可否擔當甚麼樣的角色。


《告中國共產黨宣言》 前不久,中國作家劉曉波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作為一 位有良知的中國知識分子,劉曉波帶著「走出研究所就進監獄」 (陳獨秀語)的精神,懷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勇敢地 發表文章批評政府施政,揭露社會的黑暗和不公,起草《零八憲 章》,用自己的人身自由去換取中國人的言論自由,成為一代自 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楷模。正因為有劉曉波、胡佳、譚作人等等有 獨立人格、有骨氣、拒絕依附權威的大陸自由知識分子在不斷的 感染着我們,我們相信中國未來必將走出「歷史的三峽」,完成 從「帝制」向「民治」的政治和社會轉型。前有《告中國國民黨 宣言》,今有《告中國共產黨宣言》,願包括港澳台在內的全中 國愛國青年以此懸為奮鬥之鵠,以獨立之精神發奮圖強,實現中 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告中國共產黨宣言》 吾等自幼生長於紅旗之下,深愛鄉土,心懷祖國。吾等亦皆社會 主義之信徒,崇尚真理,志在強國。乃先後加入共青團,思欲竭 盡心智,以報效祖國,貢獻社會。孩童之志,始終不渝。 溯自吾黨改革以來,此其間,雖趨經濟騰飛之勢,所可憾者,卅 載於茲,臺海統一無寸展,疆藏獨立未平息;與國喪失主權,東 北失於俄帝,保釣欺於東洋,更有莞爾小國霸占南海;民族主義 盡失。卅載於茲,群體抗爭遞升,憲政橫遭擱置,民主徒託空 言,自由慘受限制,司法喪失公道,民權主義又失。卅載於茲, 政權與財閥相結,富商位尊,農工受賤;貧富懸殊,貪腐橫生, 民生主義更失。 嗚呼!民族不立,民權不彰,民生不均,共和之魂失之久矣!苦 心憂思,蓋以吾黨專政久年!黨棍橫行,權令智昏,利使志窮; 政府難得公仆,盡皆官僚,欺下瞞上,好大喜功,濫用職權,貪 贓枉法;學者泯滅良知,類多鹿馬,搖尾乞憐,盡聞好言;媒體 攀權附勢,見利忘義,壟斷輿論,強奸民意。此情此景,豈忍卒 睹?緬懷諸先烈,悠悠我心悲。 吾黨改革,始終當家。惜乎黨官不肖,坐令「為人民服務」理想 淪為河漢,愧對人民莫此為甚!國人為升官發財不擇手段,禮義 廉恥皆無,善良誠信盡喪,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此心此意,端 在面對全國同胞,痛悔吾黨之失,勵行憲政,還政於民;實現民 生,平均財富;以身作則,為民而呼。 爾來,民智已開,人心思變。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願同胞勇 對千夫指,願吾黨聆聽警世鐘。期以推誠相與,共襄國是。庶幾 勇挽國運於不濟,撥雲霧而見青天。

《中大學生報》現接受投稿(印刷版/壁報板或網上版) 1.稿件版權由投稿者及本報共同持有。 2.基於版面有限,故部份投稿作品將只載於《學生報》網上版或 文廣壁報板,供讀者瀏覽。 3.刊於印刷版且願意提供聯絡方法之作者,本報當奉上女工合作 社現金券(港幣四十元正),以感謝投稿者善用本報一抒己見, 與其他讀者交流駢進。 4.稿件將有機會於《中大學生報》一零年十二月號或接下來 的數期刊登。 5.本報承諾,有關投稿者的資料,僅用於相關處理工作;除非得 當事人允許,否則本報拒絕向第三者披露有關投稿者的任何個人 資料。

沈達明 起草 二零一零年十月十八日於中國香港

相關查詢或投稿,請電郵至:cusp@cusp.hk, 註明「《中大學生報》投稿」; 或致電聯絡本報編輯 鄭智浩(61433025)、陳昌明(61823929)

19


文:奧奇特

個重點節目為回顧日本動畫導演今敏的電

編按: 香港亞洲電影節已經開鑼,其中一

中收錄的特別節目裡,今敏說:﹁我們 DVD 都 知 道 動 畫 具 有 無 限 的 可 能 性, 但 為 什 麼

同 ﹂ 也 反 映 在 他 的 工 作, 在︽ 東 京 教 父 ︾

通 ﹄ 這 點, 倒 還 挺 有 我 的 風 格。﹂﹁ 略 略 不

略 略 不 同 的 世 界 觀 活 下 去。 感 覺 拒 絕﹃ 普

影 作 品。 今 敏 是 日 本 漫 畫 家、 動 畫 片 的 監

畫 作 品 的 攝 影 師, 負 責 構 圖、 場 景 設 定、 角 色 的 置 放 等。 今 敏 不 單 熱 愛 動 畫, 本 身 也 是 一 個 超 級 電 影 迷, 熟 悉 電 影 拍 攝 的 技 術,也把這些知識完全的滲入在作品之中。 我 們 會 看 見 今 敏 喜 歡 以 製 作 動 畫 的 方 式︵ 手 繪 而 非 攝 錄 ︶ 去 營 造 電 影 感, 在 分 鏡 的 運 用 和 順 滑 的 過 場 中 表 露 無 遺。 這 個 取 向 甚 至 被 人 批 評 純 粹 為 仿 求 電 影 的 表 現 力,

有 這 班 觀 眾 的 支 持, 即 使 製 作 班 子 如 何 努

不 願 深 入 追 尋 的 受 眾 很 容 易 便 會 錯 過。 沒

他 沒 有 預 期 所 有 觀 眾 都 能 很 輕 省 的 看 一 次 便 明 白 箇 中 的 意 念。 那 些 失 去 耐 性、

去說社會的故事、說清關係。

未 來 科 幻 高 科 技, 偏 愛 直 接 用 現 實 的 環 境

課 題。 他 不 愛 另 外 創 造 異 域 時 空, 也 鮮 見

種 關 係?﹂ 彷 彿 就 成 為 了 每 套 今 敏 作 品 的

不可分的關係。﹁與那些﹃不真實﹄發生何

點 | | 由 人 創 造, 而 且 都 與 現 代 人 有 著 密

的 種 種﹁ 不 真 實 ﹂ 之 間, 其 實 有 一 個 共 通

品中那些與現實看似無關又其實環環相扣

的 價 值 觀, 但 今 敏 試 圖 拉 開 這 個 預 設。 作

在不少人眼中,動畫只是給兒童觀看, 要 灌 輸 他 們 一 些 道 理, 去 讓 他 們 建 立 特 定

來貫穿劇情。

組成了一個在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大巧合

過 的 生 活 經 歷, 刻 意 用 很 多 合 理 的 小 巧 合

哥 兒 ; 沒 有 浩 大 的 場 面, 大 多 只 是 普 通 不

大 叔、 離 家 出 走 的 胖 少 女 和 愛 女 性 打 扮 的

父 ︾ 內 沒 有 美 少 男、 美 少 女, 只 有 潦 倒 的

督︵導演︶ 。雖然他作品產量低,但憑著作

︶ 2010

今 敏 自 幼 在 北 海 道 長 大, 高 中 畢 業 的 時 候 志 願 是 成 為 原 畫 師。 原 畫 師 是 一 套 動

總是做美少女、機器人和爆破?﹂︽東京教

早已立志投入動漫畫界

品本身的質素足以令他成為日本動漫畫界 的 四 大。 不 少 人 會 把︽ Inception ︾跟今敏 的︽ 盜 夢 偵 探 ︾ 作 比 較, 其 實 這 是 沒 多 大 意 思 的, 因 為 今 敏 個 人 風 格 與 眾 不 同。 他 的 取 材 和 拍 攝 技 巧 非 常 刁 鑽, 節 奏 拿 捏 準 確, 是 難 得 一 見 的 大 師。 可 惜, 今 敏 因 胰 臟 癌 在 本 年 八 月 逝 世, 動 漫 界 痛 失 一 名 出 色 的 製 作 人。 我 們 一 邊 回 顧 一 邊 漫 談 他 拒

| 1963

絕成為普通的個性和與眾不同的作品。

今 敏︵

而 沒 有 充 分 的 發 揮 動 畫 本 身 的 特 性。 儘 管 如 此, 今 敏 仍 堅 持 我 行 我 素, 使 他 跟 主 流 動畫大相逕庭。

越不可行越要做出來 今 敏 曾 在 一 個 訪 談 中 問 到 有 沒 有 想 過 去 拍 真 人 的 電 影, 他 表 示 從 來 沒 有 拒 絕 過 拍 真 人 影 片, 只 是 他 較 喜 歡 動 畫, 覺 得 會 做 得 比 拍 真 人 的 來 得 好。 今 敏 最 後 完 成 的 動 畫 電 影︽ 盜 夢 偵 探 ︾ 改 編 自 筒 井 康 隆 撰 寫 的 同 名 原 著 小 說, 該 小 說 被 稱 為﹁ 不 可 能影像化﹂ 。然而今敏就老老實實的把這部 以 虛 幻 夢 境、 精 神 分 異 為 題 材 的 小 說 放 到

訪問今敏 (2005) [ 日文 ] http://konstone.s-kon.net/modules/interview/index.php/content0026.htm

的 精 神。 當 我 們 心 中 仍 只 有 宮 崎 駿、 押 井

他 留 給 我 們 的, 是 昂 然 開 闢 跳 脫 想 像 空 間

可 是 到 最 後, 還 是 躲 不 開 時 間 洪 流, 但 是

歲, 他 堅 持 了 一 生 跟 大 今 敏終 年僅 46 伙兒不一樣,他的性格、他的作品無不如是。

跳躍。

或 者 失 去 了 今 敏 獨 有 的 幻 覺 交 錯、 思 潮 的

隨他的離世,這套電影很可能就做不下去,

頭設置︰︰︰一切只收藏在他一個人腦中。

說 整 部 作 品 的 意 念、 作 畫、 人 物 設 定、 鏡

多 原 稿 的 畫 師 的 心 血 因 而 浪 費。 可 是, 他

成 它。 他 在 遺 書 中 道 出 他 不 願 看 見 畫 了 很

被逼丟下︽做夢機械︾︵暫譯︶,沒能親手完

把死亡這事收到最私密的地方。今敏離世,

度。 在 他 人 生 最 後 一 段 路 也 要 回 到 家 裡 走,

他 的 情 況, 擔 心 影 響 共 事 的 伙 伴 和 工 作 進

己 承 受, 不 想 雙 親 擔 心, 也 不 向 外 界 公 佈

去 連 貫 性。 而 當 他 得 知 得 了 癌 症, 寧 願 自

喜歡單獨一人,也算是今敏的性格吧? 他 曾 說 過 劇 本 必 須 要 一 個 人 寫, 否 則 會 失

所有東西只有一個人知道

還是希望透過動畫表達自己所想。

可 再。 今 敏 完 全 明 白 這 些, 縱 使 如 此, 他

力 呈 現 一 些 有 價 值 的 概 念, 作 品 也 可 一 不

〈さようなら〉──今 敏官方 Blog:KON’S TONE ( 今敏的遺書原文 http://konstone.s-kon.net/modules/notebook/archives/565

守 的 時 候, 也 請 不 要 遺 忘 今 敏 這 位 神 奇 的 動畫導演。

20

銀幕上。 這 種 不 肯 妥 協、 要 與 別 不 同 的 作 風, 是 今 敏 的 生 活 態 度。 今 敏 在 遺 書 中 寫 道﹁ 我 拒 絕 抗 癌 劑, 想 要 相 信 與 世 間 普 遍 觀 念

〈[RIP] 今 敏老師逝世〉( 今 敏的遺書翻譯 ) http://ppt.cc/RLWT

今敏未完之夢

文藝


造夢者輓歌 文:小武

﹁ 虛 實 交 錯 ﹂ 是 普 遍 用 來 形 容 今 敏 作 品 的 ﹁ 真 實 ﹂ 與﹁ 虛 幻 ﹂ 形 容 詞。 毫 無 疑 問, ︵ 夢、 幻想、記憶、互聯網、電影、新聞、傳言、謊 言 等 等 ︶ 之 間 的 界 線 在 他 的 作 品 中 看 似 模 糊, 故事的角色在兩者之間如瘋狂般左穿右插的橋 段,已經不是一般說故事的人能處理到。記得 看︽千年女優︾與︽盜夢偵探︾後,我腦子第 一個反應是﹁呢條友離我好遠,唔係又點諗到 呢 嘢 D ?﹂;當︽盜︾在美國上映之後,當地 的影評人亦有說過﹁當我們︵美國動漫︶還在 玩 小 孩 子 遊 戲︵ Toys Story ??︶ 時, 今 敏 已經登陸月球了。 ﹂由此可見, ︵即使撇除美國

離﹁ 我 們 ﹂ 不 遠, 那 個 看 似 遙 遠 的 距 離,

後 你 就 會 驚 嘆, 點 解 他 可 以 這 般 準 確 地 把

就會恍然大悟咁 :﹁呀!咪就係咁囉。﹂然

捕 捉 了 的 感 覺 如 此 準 確 地 描 述 出 來。 同 一

其實只是出於那份不甘平凡的創作心態。

是 驅 使 我 們 停 不 了 地 看 下 去 的 張 力, 其 實

道 理, 那 些 在 兩 個 時 空 穿 插 的 瞬 間, 或 說

總離不開那種挪用我們身邊事物來引起我

玻璃把留美的狼狽相反映在觀眾面前。這

﹁未麻﹂外表的留美經過了一道玻璃門前,

一份怪物的感覺。但當在結尾時,當時是

停地追殺主角︶ , ﹁變形﹂的能力使她多了

她處於哪一個性格。配合著劇情︵她會不

然 是 兩 個 世 界。 今 敏 的﹁ 虛 實 ﹂ 就 如 武 俠

到, 任﹁ 空 間 ﹂ 的 界 線 再 含 混 不 清, 那 依

收 場 之 感。 但 這 樣 的 答 案 卻 能 使 我 們 了 解

結, 往 往 會 把 答 案 說 得 太 清 楚, 予 人 草 草

的。 以 一 個 結 實 的 終 局 為 一 Open Ending 套本身結構已經被玩得搖搖欲墜的電影作

印 象 中, 今 敏 作 品 沒 有 一 套 結 尾 會 留 白 或

會告訴你土豆上有齊了今敏的作品。

畫 功 也 是 今 敏 導 演 的 重 要 風 格。 因 此 我 不

幕, 但 也 有 一 看 的 必 要 吧? 畢 竟, 細 膩 的

的原因是來自他的死訊︶,即使只有英文字

年 大 家 有 幸 能 在 戲 院 內 看 今 敏︵ 雖 然 很 大

們共振的觸覺吧。

每次觀賞其作品皆可看出他是個不斷 求變的人,最明顯莫過於︽藍色恐懼︾與 達 手 法。 ︽ 藍 ︾ 的 留 美︵ 未 麻 的 經 紀 人、

︽千年女優︾ ,在交代﹁時空交錯﹂時的表

除了可看出今導的細心之處,其實也折射

有精神分裂︶是透過肉身變形來交代當刻

出 他 並 不 滿 足 於 單 單 在 外 表 變 形 的 技 倆。

小說中的﹁正邪﹂一樣,縱使有時正邪難辨,

如 果 你 只 看 過 一 些 解 析 度 極 低 的﹁ 今 敏 ﹂ 就 覺 得 足 夠 的 話, 你 就 大 錯 特 錯! 今

結 果, 在 之 後 的︽ 千 ︾ 中 我 們 再 沒 看 到,

但永遠對立。

眾 看 得 有 癮? 看 過︽ 早 安 ︾ 後, 你 或 者 可

﹁ 用 什 麼 的 剪 接 技 巧?﹂ 或 者﹁ 如 何 令 ﹃虛幻﹄與﹃真實﹄產生結連?﹂才可令觀

抗 死 亡 的 未 知, 孰 虛 孰 實 | | 如 何 把 自 己

和觀眾探討的虛實關係||生命的將盡對

的 遺 書 視 為 他 最 後 一 部 作 品。 作 品 中 他 要

為 一 個 揸 筆 搵 食 的 人, 請 容 我 在 這 裡 把 他

會 面 世。 但 在 消 息 未 確 實 之 前, 而 今 敏 作

有說今敏最後一套作品是︽盜夢偵探︾, 又有人說說遺作︽做夢機械︾︵暫譯︶有機

取 而 代 之 的 手 法 是 改 變 人 物 身 處 的 背 景。 ︽千︾是以一個退役女優回顧自己生平的 的橋段。靠著更換背景來交代角色所身處

以 窺 探 出 以 上 兩 者 都 只 是 工 具, 今 敏 真 正

的﹁ 財 產 ﹂ 留 低? 怎 樣 才 是 一 個﹁ 正 確 ﹂

故事,因此有著大量現實與回憶之間穿插 的時間,而選擇這樣來描述一個電影演員

能 魅 惑 人 的 功 力 在 於 他 敏 感 的 觸 覺。 試 舉

的態度迎接死亡?︰︰︰

訪問者也參與在千代子的回憶

佬崇﹁外﹂與喜歡誇大的傾向︶今敏動畫散發 戲裡戲外的一生,效果又是如斯配合。

一 例 : 相 信 各 位 同 學 也 感 受 過 瞓 醒 朦 查 查、 關 ︶, 如 果 要 你 試 寫 呢 個 狀 態 到 清 醒 為 止, 你 會 唔 會 寫 唔 出? 我 就 肯 定 唔 得。 今 敏 在 僅 僅 一 分 鐘 的 片 段 裡, 就 十 分 仔 細 地 描 述 了一個獨居的 OL 由一瞓醒唔知開電視先定 係熄鬧鐘先的狀態。要打開雪櫃、飲豆奶、 刷 牙 洗 面、 沖 埋 涼 先 醒 晒, 之 後 仲 要 對 住 塊 鏡 入 面 的 自 己︵ 鏡 頭 映 著 塊 鏡, 眼 睛 間 接地望了向螢光幕︶講聲﹁早晨﹂。看完你

1997 ︽藍色恐懼︾︵又名:未麻的房間︶ 2001 ︽千年女優︾

動畫作品年表

了。 Ending

唯 一 肯 定 是 他 就 如 其 他 人 一 樣 對 死 亡 陌 生, 這 次 或 者 算 是 一 個 最 無 交 代 的 Open

戇 兜 兜 的 狀 態︵ 同 日 頭 定 夜 晚 先 感 受 到 無

出來的震撼感有多大。 當 感 受 到 作 品 與 自 己 有 這 麼 一 段 距 離 時, 作為一個觀影者,我們又是否會對﹁今敏﹂敬 而遠之呢?在他的五套作品中︵四套電影、一 套連續劇︶ ,已經有齊驚慄、懸疑、喜劇、劇情、 科 幻 五 種 類 型︵ 對 呀, 一 套 一 種, Kubrick 咁 款︶ 。 除 電 影 類 型 涉 獵 眾 多 外, 其 作 品 中 還 大 量運用了各種﹁真人﹂電影語言與技巧,這亦 是他與其他動畫的分別。今導已死,我並無意 將他說成一個有三頭六臂的天才去換取大家對 他多注意一點點,我反而想強調的是,即使他 如何再能把玩其懂得的電影技術,他也只有是 在那些既有的電影元素上遊走。今敏,從來也

鏡中的竟是另有其人

21

的節目間插入的一分鐘動畫。今敏擔任其中一個單元︶ NHK

2003 ︽東京教父︾ 2004 ︽妄想代理人︾︵全十三集的深宵動畫劇場︶

文 )[ 日文 ]

2004 ︽早安︾︵ 在 2006 ︽盜夢偵探︾

ml

文藝


講乜都冇 用 導演:中島哲也 片長:107分鐘 演員 : 松隆子、岡田將生、木村佳乃 級別:III 女教師森口愛女被殺,兇手原來是班上的兩名同學 (A、B)。但礙於日本少年法規定,少年犯只需 接受感化,森口於是在班上暗示出兩名同學的身 份,煽動同學欺凌A、B,同時又稱已將愛滋血混 入他們的牛奶裡,以各種手段來報復兩名殺手。 森口在開場的告白中,已說明自己對學生毫不信 任,認為學生們只是一群愛說謊、逃避責任的人。 甚至曾有女學生為了報復老師的責罵,而在酒店致 電男教師,訛稱自己遇險,要對方來營救。豈料卻 拍下了男教師到場的照片,並指控對方性騷擾。所 以森口一出場便展現了「另類教師」的形象,與另 一名教師寺田造成強烈對比:寺田愛與學生打交 道,學生不上學就每天做家訪,常常關心學生……

相反,森口完全不與學生溝通,在交代愛女被殺的 告白時,她身處於只顧交談玩耍的學生中,亦完全 不理會他們,即使有學生對她的說話表示質疑,甚 至大聲指責森口沒有盡老師的責任時,她完全不作 回應,只是自說自話。森口相信透過溝通無法傳遞 到任何訊息,所以他一開始就不打算與殺了女兒的 兇手溝通,只是嘗試在對方的生命中,也留下不能 磨滅的痕跡(如女兒被殺於她的傷痛),相信這才 有可能令對方明白自己的處境。 這樣完全顛覆了觀眾對於溝通的認識:我們常常說 「唔掂咪講到掂囉」,「講道理就得架喇」,但在 電影中,最愛與學生溝通的寺田一再要求與少年B 交談,但越是想要溝通,B所承受的壓力越大。女 班長美月也願意與少年A溝通,了解他,但最後因 為太了解他,刺中他的死穴,被A一怒之下殺掉並 肢解。 電影中只有不相信溝通的森口,最後成功令少年A 感受到失去最重要的人的傷痛,亦只有森口可以成 功傳遞訊息予對方。其他相信溝通的角色,都一一 失望。這樣的設定,似乎都傳遞了一種「溝通已失 效」的訊息予觀眾,似乎只有給予對方不能承受的 傷痛,令他親身經歷「失去」,對方才有可能收到 我們想說的。

文藝

當世界只剩下 正常人和精神 病人 文:笑希嬉

作者:高銘 出版社:亮光文化

22

文:果粒蘋果

但最後,充滿熱誠,相信學生,相信透過關心、溝 通就可以教好學生的寺田,卻迫死了少年B。

這本書的作者雖然不是精神科醫生,卻用了很 多時間去嘗試接觸不同的精神病人,了解他們 的世界觀,將一個個訪探記錄下來。書中取材 離不開「奇人奇事」的格局,去脈絡的寫法亦

不無消費的心態,將精神病人的世界觀抽離他 們的生活環境來考慮,與其說是打破一般人對 精神病人的單一想像,反而更像是透過敘述一 個個特例,將精神病人帶去一個更遠離我們的 位置。 也許精神病人從來都不是我們想像中,動輒發 狂、沒有喜怒哀樂的「人」。他們有感情、有 家人、有夢想、有不安,跟我們完全一樣,雖 然我們未必願意承認。因為這樣我們便無需理 解其他人為什麼跟我們的想法不一樣,無需承 認我們的社會環境其實正迫使一個一個的人發 瘋。急速的生活節奏讓我們連自己的情感都無 法處理,情感被壓抑直至爆破。而我們只能急 急吃下一粒一粒對身體有害的精神科藥物去重 新把情感封印起來,以重投社會的勞動力市 場,直至下次更大的爆發。 當我們只能透過標籤去認識別人時、當我們認 為精神病人是另一種生物時,強國可以以精神 病為名使一個個上訪者消失、我城的國家機器 可以沒有解釋輕輕一扣板機就了結了尼泊爾人 Limbu。可是,瘋子的世界從來都不是、亦不 會是另外一個世界。


生活

組 乜 要

前言:識得好多朋友都有去組聚,但個 個都有不同的感受。最近同幾位朋友傾開 MSN,問下佢地點睇組聚,順便諗下組聚係 咪咁值得去。 文:圍威喂 我 說: ˙ 平時組聚會去邊或者做咩? K 說: ˙ 十次有八九次都去CAFÉ,但真係去到悶哂。 H 說: ˙ 通常會留喺中大 CANTEEN,有時都會出去打邊爐。 V 說: ˙ 我哋 ASSEMBLY 之後通常會去中菜廳飲茶。 ˙ 有陣時夜晚會約喺宿舍,但我好少去。 L 說: ˙ 我冇去過組聚喎。印象中組聚都係有人提議去邊就去 邊咁囉。 H 說: ˙ 呀 ,有時大 O MATE 會約行山或出去玩。 ˙ 但我幾乎都冇時間參加。 K 說: ˙ 唉,我都係咁,通常呢啲活動都發生唔到。

K 說: ˙ 唔去要解釋原因,好煩架。同埋冇見一排,我都想見返啲組員。 H ˙

說: 同埋未熟到可以拒絕。咁耐冇見,都冇藉口話唔去,唯有期待見 番比較熟的朋友,本身都鍾意同佢地一齊玩,而且遊戲要一班人 先會玩到。人地咁耐先約一次,就算幾唔熟點都要出席下,話哂 都係組嘅一分子。

V ˙ ˙ ˙

說: 聽落你地組聚都幾齊人喎。我次次去親都得幾丁友,好多人都 話好忙唔得閒,我都唔係時間多得滯架,去左幾次都冇 MOOD 再去。 特別係大O組MATE,夜麻麻仲要係間宿搞組聚,我冇宿點可能 陪佢地玩到三更半夜,唔通要屈蛇咩,但唔去的話下一次組聚他 們又傾番上次做過咩,我完全進入唔到討論,勁冇癮。 一係少人,一係就貪方便,所以都冇KEEP住參加組聚,真係同 邊個熟的就私底下約算。

L ˙ ˙

說: 我就因為細O個時只玩無聊的集體活動,玩完都不會熟得去邊, 對小組的印象好差。組聚離不開玩無聊野同講無謂野,關係唔會 焗得熟。 明明每天上課都會見面,特登約出來感覺很突兀,不想玩又被迫 玩覺得尷尬又不舒服,索性不去。 說: 之但係我地唔特登約出黎通常見唔到面,尤其大家讀唔同科,不 會一齊上堂,真係要組聚先見到喎。 但成日去CAFÉ,玩頹的遊戲都幾尷尬。唔想組聚一直係咁嘅形 式。 說: 係呀,同埋我勁驚互相講近況的環節。一時之間自己都諗唔到最 近發生咩事,唔想DEAD AIR,所以諗唔到話題就唔想去。 我成日覺得喺FACEBOOK睇相都知對方最近做過啲咩,問近況 STATUS 都幾無謂。

H ˙

說: 喺街食飯通常傾唔到計,因為好多人等位,就算食埋 糖水都傾唔到幾句。但喺番中大可以去宿舍或坐喺空 地到傾成晚都得。

K ˙ ˙

K ˙ ˙

說: 同熟嘅 Friend 會比較多野玩,或者唔駛玩都可以齋 傾計 但同唔熟嗰啲去CAFÉ係最安全嘅做法,冇野講都可 以玩下層層疊咁。

H ˙ ˙

我說: ˙ 講下你地最難忘的一次經歷。 K 說: ˙ err......我次次都差不多喎,印象好模糊,真係分唔到 邊次打邊次。 H ˙

我說: ˙ 點解去/唔去組聚?

說: 我記得有一晚,一班人踩完單車出去食糖水,返番中 大,去左某人間房。大家訓著講,得閒講幾句。平時 都係傾無聊野,但個次傾傾下唔知點解會傾到關於世 界,價值觀,宗教之類話題,但氣氛仍然好舒服,傾 到朝早一齊食早餐。好難得有一次組聚可以傾到咁深 入,都算係最難忘的一次既。

V 說: ˙記得有次組聚本來約埋一齊打邊爐,嗰時好多組爸都 GRAD哂做緊野,好難得全部組爸都黎齊哂。咁岩個晚 又有波睇。雖然唔知有咩咁難忘,但起碼大家都好投入 ,講波又得,講自己野又得,入波仲會一齊HIGH。 ˙平時組聚我覺得大家都就住就住,講黎講去又係問讀書 點,上莊點,拍拖未,又成日DEADAIR,無聊夾冇癮。

我說: ˙ 咁你地理想的組聚應該係點架?如果俾你搞,會點搞一個 組聚呢? K 說: ˙ 我就話人數不應該太多,六七個就夠,主要約熟人。然後玩 d未玩過的遊戲/活動,例如浮潛,應該會幾刺激。 H 說: ˙ 係呀!熟嘅就點都得,我想約佢地去自己屋企玩,咁大家唔 駛做同一樣野,啱傾就傾幾句,好FREE架。通常唔熟先 至去CAFÉ,唔傾都可以玩下,食下野。不過食飯要圓枱, 坐西餐枱同其他人距離好遠會好辛苦。 V ˙ ˙

說: 你連張枱都咁講究既。冇呀,平時大家都各有各忙,真係好 難約,都係只能食餐晚飯咋。 計我話放假可以試下出外活動,打波,行山或者去沙灘玩都 得,好過大家坐係度冇野做,HEA 到夠鐘走人就算。

L 說: ˙ 我都幾BUY戶外,郊外市區都冇所謂,就算行街都可以,但 一定唔可以屈喺個空間。

23


共襄善舉, 官商齊WinWin

走進那光裡,沒有影子。甚至會有那麼一刻,她成為那光。徐路 如此相信,如果光是能量,她也不過是能量,相互牽引,必然合 一,她看見那光,如像那光普照半邊地殼上的一切事物一樣,成 為那光裡的一部份,溫煦,柔軟。但她也知道,任憑她走多遠, 走到西天的後面,不過是另一個時區,那不過是夜晚,或是清 晨。 徐路在想甚麼呢。她想探訪的是回憶,她能記起的事情愈來愈少 而她記不起到底想要記住甚麼。腦裡常常是無痕的一片漠蕪,空 白不是空白,「畫面」沒法成像總是有人聲與說話的斷片繚繞, 一個念頭不得已的連著別的念頭,斷續,浮變,突然消退,整天 沒有把握主意,其他人也是這樣的嗎?當她也以為自己在思量甚 麼的時候半邊臉繃緊手指之間夾著一根紙菸在燃身體裡該有稠重 的血尚未凝結,可是她沒有主意,頭殼裡面兩耳中間有些甚麼很 輕的快要從頭頂某個罅縫飄出去一樣,無味無重,她只是覺得眼 底麻癢,如像有甚麼在裡面細細咬噬前額骨的底…… 此際,因為沒有人能說明的原因,有水霧剛巧在村子頂上那一片 天上緩慢飄過,落在空氣的陽光有了沒人知悉的微細變化,那是 愈來愈長的夏天總算是過去以後,某個叫不上秋天而冬天還沒法 想見的短暫「季節」,從徐路家的陽台望出去的同一幅景觀突然 又疊印在先前一剎的畫面之上出現在徐路的眼前儼如熟悉,別人 無法看見──只有她在它的前面。村裡某處傳來叮叮噹噹的敲打 聲,徐路以為是甚麼節期將到有人在演大戲,好一下才聽出那不 是音樂,而是附近兩三塊小工地裡的工人都在敲打甚麼金屬管、 攀架的栓扣和磚牆的聲音在快要建成或是拆卸的樓棟中迴盪,此 起彼落…… 不遠處兩株石栗檔著前景的那塊小小的空地,白天多沒有車子駛 過,平常會有不用寫家課的小孩在打羽毛球、追逐戲鬧,印尼幫 傭或是從市場回來,或是要打掃的都打掃過了,主僱還沒有給出 下一個指示的時候,遛狗經過那兒會碰到同鄉攀談笑語,不同品 種的狗每天只有這次機會嗅到彼此的陰部,老人在自己的園前把 手甩來甩去隔著鐵絲網和鄰家的老人串門。挨在那塊空地旁邊, 快要平頂、工人正在鋪外牆階磚的小套樓裡,桃紅色的身影頂著 一頭捲曲的染黑頭髮,就在樓梯間一下又不見了,天台上的工人 一身灰土蹲在欄柵沒弄好的牆沿上抽菸,但一根菸沒燒完的時間 在那逆射的光裡他又不見了……可是徐路無法記起,那同一幅地 積上,原來那棟兩層高、好端端還住著人的房子確切是怎麼模樣 的,它曾經在,以致來回在小孩之間的羽毛球總是不能飛打到那 邊去,總是會撞到一堵堅實的牆上,啊,又掉下來;無論是車子 和人,或是低飛的鳥和流浪貓狗也得繞過方可到村子的後面或 更遠去,可是徐路只記得它曾經就在那裡,沒有記住它的模樣。 徐路記得從這邊看過去,兩層樓的窗戶夜晚常會有色溫4500K左 右的亮燈透出,偶然有辨不清男女的人影在窗簾之間走過,如果 細心會聽見樓上樓下兩部電視正在接收不同頻道的廣播,而樓上 的小房間幾乎每晚都是最後關燈,那房子明麗的白色外牆一定是 多年以後變黃變舊了,徐路看見它晚上散發瘀藍,每逢風雨過後 更甚,在日照底下顯現某種無法申明的衰變……可是徐路突然會 想,那印象不就是來自旁邊兩棟差不多同是1970年代建的房子得 來的嗎?其實是她弄錯了, 她把從185號和147號房子外 部所見,當成是183號地址 的過往? 然後。好像是在七八月的夏 天中間,不消兩天,它就給 拆成一堆一堆給貨車運走的 廢料,連牆垣都沒有剩下一 段,徐路就連那個突兀的, 穿透的空間出現在那空地旁 邊的記憶,都覺得可疑了。

到底「關愛基金」是仿慈善項目還是疑似徵稅?首先 有必要梳理一下政府與富商、慈善與社福於歷史中一 起走過的日子。 根據冼玉儀教授的研究,於香港獨特的政治經濟歷史 脈絡中,慈善事業乃香港華商提升其社會以至政治地 位的一個重要途徑(註1)。 故事須得從十九世紀的港 英治下說起。彼時的殖民政府並無意介入華人社會的 民生事務,但華人社會浮現的各種需要與問題(如醫 療、教育方面)卻又使這個外來管治者難以完全置身事 外;面對此難題,由華商成立的慈善團體則成為了一 道可堪借用的管治力量,當中尤以東華三院最具組織 規模,而究其成立緣由,正是當時港督麥當勞拉攏華 商促成其事。兩者互利互惠,殖民者透過華商慈善團 體提供的社會服務達致穩定社會的效果,而同時,華 商團體─於傳統中國社會分層「士、農、工、商」中 排最末的─亦藉此提升其社會地位與影響力。不過, 華商團體之隨即坐大亦理所當然招來殖民者的顧忌, 故兩者之間的關係,既有互利,亦有防範。 二戰後,英人重新整頓香港,開始陸續把民間的慈善 團體納入其規管範圍。社會福利署於1958年正式成 立,標誌著港英把社會福利事務納入其管治政策─儘 管其承擔仍是非常有限。及至1973年,港英發布《社 會福利未來發展計劃》,承諾政府有責任向全體市民 提供滿意的社會福利服務,奠定了打後數十年社福政 策的基本原型。同時,有別於過往主要由華商自行籌 款提供慈善服務的營運方式,政府撥款成為了各慈善 團體主要的財政來源。 了解了這個從慈善到社福、政策與管治的發展脈絡, 我們該怎樣回到現在去解讀這個由政府牽頭、繞過社 福政策的一百億「關愛基金」呢? 若當年港英借力打力求的是社會穩定,那麼,曾蔭權 與唐英年則只能說是欲求片刻「和諧」─希望「仇 富」情緒至少於他們主政期內稍事降溫。至於富商 們,如今於香港已處呼風喚雨之高位(尤以地產商為 甚),卻仍然樂於被「揼心口」,所求當然已非昔日之 提升社會地位,不難想見,直接影響政府政策以維持 今天的特權結構長治不變(或變本加厲)才是值回票價 的醉翁之意。 「關愛基金」等於變相徵稅?咪玩喇,曾蔭權明擺著 就是要繞過稅制與社福政策這個可以重新調配社會資 源、從結構上解決貧富懸殊的機制。回歸後,官商兩 相都是自己人,互利更可去盡,防範與牽制卻實在欠 缺現實基礎。既要貪求片刻和諧、又要維持既有利益 傾斜的制度不變,還有什麼比慈善公益的模式更能一 次過滿足兩種需求。於是,回 歸十三年,社福政策循序漸進 打U Turn;政府在「關愛」的 慈善光環下一邊轉彎一邊拋棄 責任。

一豆耕作

一次又一次,徐路望著窗外,她知道裡面有個她,很想走到很遠 的地方,譬如說,最近又在托建的村子後面的山上,黃昏未至即 近,那一抹勾勒著山線輪廓的陽光後面。

施政報告重頭戲「關愛基金」一出台,旋即從一眾大 孖沙處成功「揼到」三十五億。坊間評論紛紛稱「愛 金」為超豪版歡樂滿啦啦,不過,城中富豪卻並非 人人願意參加此一俾面派對。陳啟宗以外,田北俊亦 對「關愛基金」有所保留,稱此儼如向地產商額外徵 稅。

熊一豆,社科研究 生。失其南山,唯 耕於紙筆;督信天 靈靈地靈靈,文字 有靈。

溫煦,柔軟

田少呼籲應該讓商界直接參與 扶貧?明顯地,只有於權力分 贓遊戲中未能分得一杯羮的, 才會像當年的華商團體般, 期望透過直接參與來提升影響 力。可惜,U Turn上的兩個平 衡點,對望是可以的,但交錯 卻是不會。 註1︰見冼玉儀著〈一九七零年 以前慈善活動在香港之發展與 特徵〉,收錄於張學明、梁元 生主編《歷史上的慈善活動與 社會動力》。

如果我不只 懂得Bonjour 法國在過去幾週的風起雲湧,與我既近 且遠。 身在法蘭西,但不諳法語,報紙電視電 台無法看,與鄰人店員道了早安就得鳴 金收兵。有時在報攤外看到言簡意賅的 每日頭條,幸運的話也會認得數個字, 買報紙的衝動湧上心頭,但後來想到要 靠逐字翻字典來理解那彷如外星來的語 言,又覺意興闌珊。上月在另一城市的 街上看到罷工的遊行隊伍,橫額、標 語、傳單都讀不懂,跟著大隊繞城一周 也只是意思意思,回頭看法國人民在想 什麼,還得靠英倫海峽彼岸的慢半拍傳 媒,簡直是曲線隔岸觀火。 過去數周,我身處諾曼第一隅的偏遠村 莊,負責在花園的不同角落裡,把被視 為雜草的植物從地裡挖出來,每天看到 的人不多於四個。最近的雜貨店在鄰 村,以我的腳程大概半小時可到,若我 增高一兩寸,大概也可騎上唯一可供借 用的腳踏車。至於稍具規模的城市則在 八公里外,村裡有每日一班巴士往返, 清晨六時離開村子,黃昏六時從城裡回 來,如無事先預約,將被目光如炬的司 機拒絕上車。村裡的人進出都開車,但 對於拒絕學習駕駛的我而言,也是空 談。 花園主人是與世無爭、賺錢買花戴的英 籍退休中年夫婦,只談風月不談政事。 香港在世人眼中始終是中國不可分割的 一部份,路上常遇到動輒就怕挑起高漲 民族情緒的人,要聊開來也不太容易。 上星期全國罷工當天,他們碰巧要到距 離村子百多公里外的下諾曼第首府一 趟。煉油廠工人停工已有一段時間,鄰 村的油站已開始缺油,實施購買限額。 正常汽油供應恢復無期,也許意味著必 須以車代步的他們可能無法出入自如, 包括購買食物及日用品,但罷工的話題 在晚餐桌上也只維持了大概兩分鐘,並 以如何減少車輛使用為主,似乎都是配 合多於埋怨。

李智良。潮粵移民之後,出生 成長於教科書與電視宣傳片中 的香港,此後長期滯留。著有 《白瓷》及《房間:作為「精 神 病 患 」 的 政 治 、欲望或壓 抑 》 , 文 字 及 攝 影作品散見 各 種 報 刋 。 現 從 事翻譯、寫 作;興趣攝影及「反精神科」 實踐。個人網誌 「處決1938 !」,見 http://oblivion1938.com

原地流放


片言左翼

回到工作場所,打工仔總在抱怨薪資的加幅總是追 不了通脹,但老闆們永遠都保持可觀的利潤;當以 為自己算是中產階級時,工作勤勤懇懇,卻發現自 己的股票、樓房、車子一下子便讓金融海嘯捲去。 難道這只是偶爾發生的現象嗎? 不只是物質世界,就連思考的概念,也逃不出經濟 結構的塑造。譬如自由民主人權。

我想像中的法國全國大罷工,也許也是 這樣的奇觀,不費吹灰之力就被呈現眼 前。當然它實際上也受舉國關注,政策 改動的深遠影響、人們的不滿和反抗每 天都在持續滾動、擴張,但在我眼前卻 被陌生語言和物理距離的掩蓋下顯得如 此微小,算是我錯在先,不可不謂咎由 自取。不過,即 使身處香港,要 避免對身邊的不 公和荒誕視而不 見、甚至麻木, 也是一件需要( 也值得)花費力 氣的事情吧。

故此,左翼一定是激進的。因為我們必須扣緊這個 問題的基本而行動,而非任何外在權威如法律、政 權或宗教。這條問題其實問的是,人類如何能實現 更好的生活?因此,稱 為左翼的論述也許千差 萬別,但脫離不了批判 及自身的批判。而批判 那些妨礙人類生活得更 好的事物,本身已經是 建設性的。 左翼,於我是一副眼 鏡。但因為不能再滿足 於一片輪廓不清、模糊 散開的視象與色塊,已 經除不下了。

左翼風情畫

回想起零八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即使被 困於彈丸小島,也沒去過美國,但靠每 日十小時流連於英美傳媒和大小視頻網 站,緊貼選情到一個地步,彷彿人山人 海的群眾集會就在鄰街舉行,隨便打開 電視就可被競選廣告每日轟炸,電視辯 論和賽後評論取代三線劇集,令我以為 全世界也會為總統選舉而瘋狂。

從民主的論證可以窺見,右翼總是引誘我們相信, 市場就是人類的救星/最高成就。香港人就是這樣 的信徙,往往接受不了批評市場經濟這種對他們而 言的唯一「真理」,甚至連它不能為我們帶來長久 的幸福也不敢承認;卻因為以經濟學包裝的右翼論 述,而害怕任何對市場的干預。左翼當然不會將市 場放至如此神聖的地位。右翼宣稱現在的貧窮問 題,只是市場尚未徹底自由化、過多的政府監管所 造成,並謂之「新生前的陣痛」。但只要稍有常識 的人都會看到,我們除了見到一個又一經濟泡沫、 掀起一個又一個金融海嘯,規管越來越少,但人的 工作時間也沒有縮短、待遇不升反降,全體人類的 生活不見得更幸福。右翼批評左翼太理想主義幼稚 病,但他自己許諾的烏托邦呢?因此,左翼認為, 經濟結構問題才是最首要解決的問題。問題不再只 是自由,而是如何實現。左翼明確地表明,全幅的 社會結構變革,例如財富的按勞平均分配,才可以 實現真正的自由。

陳昌明 左翼學會不活躍成 員。哲學系學生。如 無意外,快將進入勞 動力市場而成為一件 商品。可是不相信這 種社會經濟制度是注 定命定的歷史終結, 永遠滯留--倘若如 此,則我們如此或如 彼的行動,有何分別?

週中的休息日,我提起精神步往雜貨 店。途經油站,人們最常用的柴油已缺 貨,但風聞已久的車龍也不可見,也沒 有叫苦連天的司機,平靜的狀態就如同 任何一個無事忙的週日上午。我幻想雜 貨店可能會開始缺貨,麵包店也可能會 因為原料短缺而無出爐麵包供應,但這 些都沒有出現。站在那每月開放一天的 古老教堂外,時間彷彿停止了十年二十 年,罷工在村莊裡的唯一痕跡,大概只 有酒吧兼任報攤外那孤獨的頭條牌子, 字體小得走遠數步就看不見。

有人以為左翼與右翼,只是經濟主張的不同,在政 治上的主張都是一樣的。這其實是錯誤的。代議政 制、選舉制度這些讓右翼高舉的政治主張,左翼是 帶有保留的,甚至對工人政黨、福利主義自身,也 有批判。右翼論證我們為何要有民主的時候,常常 訴諸市場理論,指出透過每人一票,便能選出一個 即使不好也不會太壞的政府;可惜現實是選舉是要 大量鈔票,蛇宴荔枝團不在話下,當選後的酬庸更 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言論自由、性別平等、人權 法治等,左翼自然不會反對;但脫離合理的經濟結 構和適當的經濟條件 ,就如日做夜做三餐不繼但給 予你言論自由;擠身籠屋蝸居中然後告訴你是世界 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的一分子,左翼也只會認為它只 是順耳的修辭。因此,沒有合理的經濟制度,自由 民主就只能是少數人的專利。

食好野 媽媽說星期六晚的活動改期了,以後用騰 出來的空檔煮大餐吃。這一天多了兩三隻 特大攋尿蝦做餸。如何特大法呢?我後來 谷歌見到那是名為班馬攋尿蝦的品種,一 般十二吋長,肉質較平時的爽、彈、鮮 甜。所以絕對足夠我們幾口子吃。面對這 來歷不明的大蝦,我做第一個試吃。先吃 那胭紅色的快要掉出來的蝦膏,如此誘 人,但原來口感結實,味道也不香滑。好 吃的是瀨尿蝦的肉,媽媽只是用薑白灼就 引出了攋尿蝦的鮮味,我很喜歡這種煮 法。 再出街食 隔日。媽媽放工回到樓下廣場時,打電話 回家說:「我們到樓下大排擋吃,不用自 己煮,可以很快吃完晚飯,好不好?」「 好的,十分鐘就能下來。」我們總是這樣 答。這次,我吃到豆腐班腩煲,還有豉汁 蒸白鱔。所謂豆腐班腩煲竟有腩肉、冬菇 和白菜墊底。唉,就是那些在學校裡日日 見到的白菜。而我總是很愛吃白鱔,就是 有些幼骨「協助」我仔細品嚐它,也免了 要和妹妹爭食。 未食夠? 我家就是如此。平常多是買外賣,或到餐 廳裡吃,但總不能吃一整個月。我家樓下 是兩層商場,上層愈半數的店鋪是不同的 連鎖店,有經營快餐食肆的,也有都是經 營快餐食肆的。看厭了透明膠餐牌上的菜 式,我們會有幾次吃貴一點。最理想的情 況是在家裡吃。可是不知從何時起,也許 是數年前媽再次投身工作起,獨力預備晚 飯已經不如以往的頻密。但媽接受不了外 面吃得重油多味精,才會又要貴又要自己 辛苦去煮。我不知道這樣子的生活水平算 是如何,但我想收入少的家庭根本每餐如 是,最起碼不會如我媽那樣買$80一斤的 蝦。如果是游水的,可是要$160一斤。 以前,我一定抱怨媽這樣做。雖然吃得特 別點,但一餐半餐還是省下來更加經濟。 甚至抱著省下錢來幫人的想法,先減輕他 人的苦況,而不願意自己先嘗到優越一點 的生活。可是人們似乎都不是這樣子思考 的。但母親她自動下廚,煮最美味的給我 們吃,高興見到家人愛吃她煮出來的食 物。於是我不用煩惱著該選A餐、B餐還是 去另一間餐廳。「食好野」已不能單純地 解釋為個人之追求享受,渴望越吃越好。 又或者解釋為工作或生活上的壓力要靠著 高消費享受來抵消。 我不能否認是味蕾稍為需 要新感受,不想吃得千篇 一律。但至關重要的,是 我想媽快樂,懂她的心, 如她在大排檔點了我愛吃 的白鱔。然而我還是不忍 見到他人生活之艱難,也 禁不住想如何使他人都能 走自己可嚮往的路。

早晨起來,喝的Starbucks咖啡、穿的Ralph Lauren 襯衣、看新聞用的ipad,它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生 產出來的?我們除了可以講究品牌,跟朋友暢談一 下Steve Jobs如何將蘋果起死回生、Edison又跟哪 個日本潮牌跨界合作之外,我們很少把這些商品的 生產過程,每個參與其中的人和背後的社會關係, 當成消費時的考慮因素。

班馬攋尿蝦豆腐班腩煲 豉汁蒸白鱔

Ena,其實 覺得屋企好 麻煩,但如 果 我 不 是 由 媽 媽 她 生 下 , 這 個 我 不 是 「Ena」。 本欄由本報 編委輪流執 筆。

左翼,於我是一副眼鏡。戴上後,雖然仍然無法達 至上帝視角,但每個視覺碎片中,舉目皆是經濟結 構的斧痕。

Pat,童年時霎下 霎下,少年時英勇 作戰,老年戰死沙 場,平安踏實,無 詬無譽。

兒童樂園


0 chrissie 信 箱

文:Chris氏慾場 我相信各位同學都應 該了解一雙手其實可 以為性愛過程帶黎來 無限樂趣——在身體 上遊移撫摸、挑逗敏 感三角地帶等等,而 手指無論對於男方抑 或女方的肉慾挑動、 甚至高潮黎講有著重 要地位。 基本上來黎講,用手 指插入女性嘅陰道或 男性嘅肛門係有風 險嘅,因為手指上微 細嘅傷口(例如倒刺 位)係有可能傳染性 病或其他疾病嘅,所 以手指安全套係呢個 情況下就係大家的好 朋友。雖然可以用普 通安全套代替手指 套,但係尺寸較細嘅 手指套會比較貼近手 指嘅皮膚,無咁易甩 出黎,你都唔想係興 高采烈嘅時候:「等 等,甩左啊!」 筆者本身就幾鐘意呢 個design,雖然佢基 本上係Condom嘅縮 細版,但係唔可以唔 佩服呢個咁識賺錢嘅 小玩意。呢個東西最 先係由日本人諗出黎 嘅,隨後流入左台灣 同香港,對於我呢D本 身甚有潔癖但係又想 玩嘅人黎講,其實真 係不可多得嫁!起碼 心理上即刻覺得唔太 污糟,玩完就咁丟左 佢就搞掂,簡單,直 接、乾淨,哈! 安全小貼士:記住要 剪指甲先啊!如果唔 係有可能會被指甲整 穿噢! 對象: 想試試前列線按摩的 男生 想試試利用手指「肛 交」的男女生 不想有陰道交但又想 有高潮的女生 購買地點:各大性用 品店,最平售價約港 幣20元一盒(20隻)

性愛百寶箱

手指安全套 Finger Condom

chrissie 信 箱


。 情 色

無心之失 文︰瑞達 ……過去十八歲,俞對她的感情只放在紙巾上。 兩年制不住催人,俞倍感時日無多,不敢偷懶。試後各散東西,音 訊杳無。 秋初,積雲未散,滿路招蠅盤據的蝸牛。在一個天陰的下午,俞遇 見她。在前街後巷上,千萬台式飲料店中,幾件粉紅網球襯衫之 間,瞥見婉顏。「要插嗎?」半盞茶的工夫裏,交換過電話,交代 了近況。「兼職嗎?」「全職。你呢?」「上學。」俞沒敢如數家 珍地點算大學學系舍堂。 俞感到很冰冷。逐北追櫻的征途、富良野薰衣草田的漫遊……過去 對偶遇重逢的浪漫幻像,都隨冬梅掩入雪簾深處。喝着氫化植物 油、玉米糖漿和一種怪甜味,他回到家中,脫下手錶,望着一杯空 虛發呆。房間的二氧化碳濃度隨翩翩思憶提升廿倍,傾刻多巴胺湧 現,充塞他的腦袋,開展其漫遊。聽着聚醯胺滑過肩膀的窸窣,角 質蛋白糾纏廝磨,揉搓着中府靈虛,折入大包,歸返關元曲骨,直 下會陰。拔管,挖闊,填……用我尚有,換我沒有,一如以往,幾 乎用盡所擁有。 以往,在俞四肢軟癱前,大概會播放一齣成人電影,有時關屏閉 眼,靠揚聲器彌補現實中的沉默,他和她的沉默。因此他沒怎麼挑 剔,但歡愉還是得來不易。緣巧今天遇見她而又家裏無人,俞卻憋 不住。他不願就此打住,於是把硬碟找出來。 硬碟中的電影有看過的,沒下載完成的,亦有下載後不曾看過的, 如The Dark Knight。時下的成人電影除技術上追求高清,製片商大 概明白千姿百態有盡時,最後必須回歸劇本。在This Ain't Avatar XXX面世之時,俞發現自己已儲備了部黑暗騎士。 序幕的銷魂呼吸聲,半開半合的朱唇,不由自主的聳動,與憶記接 軌,他醒記得當日忖度片中的女角,也許是貓女,頭戴面罩,模糊 她們的容貌。心跳逐秒加速,而影片依舊復古︰開首至此竟仍是黑 白片段。俞早生疑惑,但見畫質精細,便先假定為風格。惟故事開 始,由「蝙蝠俠」雙手交胸,一襲黑袍遮掩全身,忽爾從高樓頂層 一躍而下,巨鳥般張開雙臂,向仝人展露其赤裸之軀,至蟬翼蔽體 的女人被嚇得花容失色,二人街巷追逐,蟬衣片片零落,仍是一段 高清試機片。 俞受夠了,再不願低頭,他試着在時間軸上跳到當代。他既不想錯 過一絲纏綿,又不甘守候。起初逐秒緊捉的熱切漸次放鬆,改以分 鐘計……152分鐘的影片,乾脆跳到中段。「他媽的,拍甚麼電影, 參選國家隊好了。」俞心念所及,感通所達,女人被撲倒了。喘息 與尖叫之間,俞期待着最後防衛的崩潰,再聽不清「蝙蝠俠」說「 小丑在左面」還是「檢察長正趕來」。哪知畫面驟然一黑,彈指間 黑屏化成大小格子,與人共舞。再跳,又化作那襲黑袍,除面子都 給覆蔽。 後來臆測中的那段高潮更是聲畫全無。到盡時發現,幾乎只有拍攝 群眾在周近觀望的數個短鏡是整存的。俞慨歎獻出十吋時和分,可 換不到十吋…… 不!換到了,清晰的結局中,「蝙蝠俠」再非一絲不掛,且提着一 個女裝手提包,縱馬遠去。仿如計劃了,照做了,得到了。也許, 他覺悟也許可試試十個杯和CALL。撥號,稍頓,男人聲,掛掉。可 惜時間太少,俞正想打開另一個檔案,已得聞門外鈴鐺奏起。同 時,手電顫動,「知道這樣不行/偏偏繼續下去/怎麼會有結果/ 是我想太多」。

27


像「_也」這樣的一個 女子 訪問變性人Yannes 訪問:Echo, Kitty, Javier 文:Javier

我們究竟是男,還是女? 「我在幼稚園的時候已經覺得自己跟周遭的男 孩子不同,每堂排隊上廁所的時候,我都會很 自然地排在女孩子隊伍中,每次都要老師像『 夾公仔』般把我夾回男生的隊伍中。到了小 學,由於我是下午班,而哥哥則返全日制,每 朝趁媽媽去買菜,家中只剩我一個人的時候, 我都會打開媽媽的衣櫃,換上她的衣服,做回 自己。我真的覺得媽媽的衣服很漂亮,我著上 身後亦覺得自己很美,很自然,比起那討厭的 褲子,感覺舒服得多。由小到大,沒有人教, 自己很自然的會像女孩子般坐著如廁,每次被 媽媽見到都會很嬲地罵我。我從來不明白為什 麼我不可以坐著去廁所…… 升上中學後,在性教育課時,老師說了一句我 當時覺得很震撼的一句說話:『有陽具的就是 男孩子』,原來那東西令我成為男性,就是男 性這組詞令我不能穿上自己喜歡的裙。青春期 的時候,不明所以地有個男同學很喜歡玩健 身,於是我跟其他同學都跟著去玩,想著是不 是練大隻一點,我就可以更像『男性』,結果 是……這些玩意不是屬於我的。」

子的性愛過程中得到快感,只是學著AV中男主角 高潮時的神態,扮作很享受,當作交功課,速速 完事,盼妻子不察覺自己的異樣。相比陰道交, 我較喜歡以Lesbian的方式(如愛撫)做愛。說 實話,當初選擇結婚以為可以迫使自己做一個男 人,想自己可以改變,迎合別人對我的期盼,但 其實是不行的。過了約一年半後,我便與太太離 婚,原因並非她發現我有想變性的想法,而是她 在外面有第三者。」 Yannes 跟我們說,她現在已經過了兩年的全裝生 活(註1),但這過程中一路並不好走。 「其實家人一直都反對我進行變性,平時回家吃 飯的時候,他們都會利用不同的言詞向我施壓, 希望我改變。甚至乎有次試過回家吃飯的時候, 家人罵得很兇,有段時間我都不太想回家吃飯。 我現在唯有慢慢地讓他們適應,平時有親戚到訪 的時候,我都會作一個中性的打扮,父母都要面 子,這樣做起碼令他們較為好受。

我眼前的Yannes是一個很標緻的女生,她在訪 問中給我們看了一張當「她還是他」的時候的 一張證件相。平頭裝的他,雄赳赳的很有男子 氣慨,很難與眼前的她連上關係。

而且在香港,沒有專科部門處理我們的需求。因 為變性(手術)涉及很多部門的處理,包括精神 科、心理醫生、內科(藥物——荷爾蒙藥的使 用)、整型外科等等,我們首先要經精神科醫生 證實我們有「病」(性別認同障礙),才可以再 作進一步的安排。香港缺乏這方面的服務,使我 們很多時候要光顧私人的精神科醫生、心理醫生 等,又要根據前人的配方自己配服荷爾蒙藥,經 濟稍差的朋友則需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獲醫生接 見。」

「也許我是較幸運的一位,不是所有人的外表 都有著兩面性,使人較易接受她們的形象。以 前我只是想做一個別人能夠接受到的形象(即 所謂的普通人),我曾經結過婚,夫妻之間的 生活一定牽涉到性,但我本身不太喜歡自己的 性器官,所以要用它來取悅妻子的時候,是一 個挑戰,同時是一種痛苦。我無法從自己與妻

Yannes快將會進行變性手術,切除生殖器,及造 人工陰道,由被醫生「證實」到做手術前這期 間,她需要長期向精神科醫生報告,看看是否真 的適合變性生活。望著Yannes期待了廿多年終於 可以做回自己的樣子,筆者打從心為她高興。人 的性別本身並非一個絕對的黑白光譜,只有喜歡 (具有女性生殖器的)女生的(具有男性生殖器

的)男生或相反的性別定型,繼而把其他 一切的可能性排拒。Yannes 曾引用她朋友 的一句說話:「當我們連自己的性別都無 法簡單地說出是男是女的時候,又怎能要 求另一半是男是女呢?」這正好說明性/ 別本身不可以二分,像變性朋友般,他們 根本不能簡單地歸入男/女的分野之中。 他人眼中的性別都未必是我們自己認為的 性別,對於自己身體的掌控,甚至自己性 別的展現,都應由我們作主!在面對最真 誠的自己的時候,不妨問一個最根本的問 題——究竟我是誰? 註1:換了一個性別身份 (sexual identity)後的生活


像它這樣的一個 資源中心

文:echo 如上文所說,Yannes是一位準備變性的朋友, 亦因為這個身份,她成為跨性別資源中心的核 心成員。跨性別(transgender)不止指變性人 (transsexual),亦包括易服(cross- dressing)及扮裝(transvestite)。在香港,跨性別 仍然是一個陌生的議題,法官也認為要多加討論 (註1)。跨性別資源中心作為本港唯一的關注組 織,正默默起革命。

另一種資源與出路 讓學生明白跨性別人士爭取應有的權益是合情 合理。另一方面,中心會為跨性別社群提供協 助,如往哪裡看醫生、看哪一科、情緒輔導、 工作上的不平等待遇等,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幫番自己人」,團結力量。

醫生:想變性?唔係我負責喎…… 無資源無中心的資源中心 Yannes笑稱,跨性別資源中心這名稱只有「跨性 別」三個字是對的,因為中心根本無資源無會址 (只有網頁)。中心於2007年正式註冊,前身是 HK CD Family(註2)。政府並無向中心提供任何 資助,中心一直以申請外國機構的基金為收入, 有時去大學做分享順便賺些車馬費幫補。Yannes 表示,如果有足夠資金,都想租個會址。除了資 金短缺,人手不足同樣是一大困難。頭兩年幾乎 沒有人辦事,中心形同虛設。現在人手比較多 了,可以分工合作,例如一些主力宣傳,一些負 責網頁等。但因為中心沒有能力聘請全職員工, 運作仍得靠會員自行抽時間支撐。 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教育大眾和團結社群。中心希 望透過教育,令公眾多了解跨性別這個議題,減 少歧視。除大學以外,中心還致力爭取到中學分 享經驗。不難想像,一個跨性別的組織要進入中 學,會遇到很大阻力,尤其是不少中學有宗教背 景。中心寄出的信件和打出的電話,不是音訊全 無就是遭拒絕。但中心依然主動出擊,最近終於 可以到大埔一所中學辦講座,連Yannes都感到意 外。 中心打算將「平等人權」的概念帶入中學,

對於想變性的朋友來說,中心提供的服務 當中,最切身的莫過於關於變性手術的指 引。Yannes說,香港現時沒有專門的醫療團隊 負責變性這個漫長的過程,他/她們每個都幾 乎試過不知該往哪個部門「求診」的滋味—— 到底是心理、精神病、外科還是哪個都不是? 他/她們就如人球一樣,被踢來踢去。何況醫 生也不一定能「對症下藥」,當想變性的朋友 問醫生自行服藥是否可行,他們有時只說沒有 副作用就可以。所以不少變性人會到外地做手 術,一來可以避過用幾年時間去証明自己有病 的精神及心理治療,二來手勢純熟。這正正顯 示出現時本港醫療體制的嚴重不足——沒有人 手沒有技術,部門間的協調亦十分混亂。其 實以前曾經有過「性別認同小組」,專門為 跨性別人士提供服務,後來因為醫療改革而 被分拆了。由此可見,成立專門小組是可能 的。Yannes說最近有醫生正在組織一支專門小 組,一條龍處理變性人的問題。變性人承受著 自己錯配的壓力和精神病的污名,醫療體制上 的一點便利可以減輕他/她們的痛苦,有必要 盡快展開,而且經驗、技術和人手等都需要時 間去累積。

談到跨性別人士在香港性別運動中所擔當 的角色,Yannes一再強調,他/她們不是 要特權,而是爭取你有我有的合理權益。 中心還會聯合其他性別組織去搞運動,目 的是團結力量,有商有量,總比單獨行動 好。舉個例說,中心會與同性戀團體討論 同性婚姻,雖然雙方有時意見不同——同 志團體不同意變性人「異性戀」的婚姻概 念,但都會異中求同,目前就希望讓更多 的性小眾進入主流建制,從內而外地鬆動 建制,長遠的目標則是取消一男一女的婚 姻定義,只要兩個人同意就可結婚。如果 期望大量資源暫時是不可能,那麼結合力 量是欠缺資源的組織的另一出路吧。要有 跨性別資源中心和其他友好組織的聲音, 要有它們作為媒介引起廣泛討論,才能令 大家明白跨性別人士,那才是法官所指的 討論吧。 註 1:早前變性人爭取婚姻的官司雖被判 敗訴,但法官認為這不是終結,社會反而 應藉此進行更多的討論。 註 2:HK CD Family即自由(講)場,是 網上有關跨性別的討論區。 參考:小曹,「性別國手——訪問袁維 昌醫生」http://www.inmediahk.net/ node/1008470/revisions/1020181/view

29


校園

? A C M Y YMCA扮 註冊風波 會 學 大 中

為 發現實 查證後 青 年 會 經 , 教 年會 華 基 督 ──港 大學青 必呢 香港中 會── 會 何 於 學 年 : 屬 新 青 文 實隸 督教 立的 香港基 中大成 年會其 屬 在 青 隸 了 學 則 大 介紹 學) 大學)。 校園版 中文大 學 生 報 會 ( 香 港 中 文 青年會(香港 期 年會在 一 上 督 教 青 稱, 基督教 教青年 基 港 督 港 香 基 香港 因 為 香 青年會這名 註冊的 外,還 CA,剛 記 眼 疾 的確是用大學 青年會才將註 ──YM 小 為 教 初 了因 港基督 時,最 搞錯除 青。 學)註冊 會反映後,香 !上期 大 有 文 仲 港中 要, 青年 ?唔緊 基督教 年會(香 大學)。 指兩 有D混亂 香港基督教青 青年會向香港 會(香港中文 道消息 年 教 為 坊間小 意 見 而 分 青 督 會 ? 教 基 表 呢 督 華 代 基 中 同 相似 年 為香港 在香港 會因不 誌都咁 據稱是 大學青年會轉 ,定標 教 青 年 ,除了港青今 稱 督 名 基 論 港 月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 由 似 1 不 香 1 稱 類 青 , 在 名 好 冊 的事 將會 動亦 CA同港 百年前 學的活 會擴展版圖, C A 同 港 青 點解YM 過 同 ! 是 給 啦 說 供 M 玩 源,據 團體提 A今年亦 。 既 然 今 年 Y 啦,唔 好啦好 很 深 的 歷 史 淵 CA。其實兩個 了數年的YMC 學 同 ! 的 啦 M 大 務 Y 有 個 團 體 現在的港青和 外,在崇基服 為服務整個中 佢地有咩唔同 下 會 變 為 雙眼睇 基同學 裂,成 閘註冊了新學 服務崇 楚對眼、放長 搶 由 大 , 在中 簽約 揉清 大校方 大家就 8日與中 服務比大家, 供 都會提 p dex.ph 會 教青年 hk/big5/c_in 督 基 華 香港中 ww.ymca.org. ml /w n_c.ht http:/ 教青年會 hk/mai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g 督 r o 基 . 香港 文:林 相信各 cahk 位舊生 啟 www.ym / / 舜 : p t 都會知 ht 疑似係 道P 樓 路。果 梯 嘅 地 盤 , 亦 K 梯 幾 個 月 之 前突然 度就係 會發現 間 傳 由 人好容 易PK, 說中PK梯嘅所 百萬大道( 畀人掘起咗, 尤 因而得 而新生 在 其是 位 置喇, 名。 雖然校 近 圖 書 館 果 邊 亦 會 發 現 行 政 近來聽 方 )去 樓隔 似 講 乎唔知 ,不過 F r a n k l i n 迫 校 離 有 一 個 處(Ca PK梯工程(同 P 巴 K mpus D 梯素來 evelop 埋烽火台附近 因為梯 要 兜 好 多 ment O 級 嘅 窄而使 工 程)即 ffice) PK梯之 行 將完工 。 所以會 , 所以筆 掘 去水。 者就撥 為咗令 爛,跟據CD 咗個輪 O所 畢 即係話 去問問 各位睇 業禮睇落好睇 言係屬於大 校園發 學 到呢本 啲 展 圖書館 ,所以 野之時 擴 P 建 K 梯 應 工 工程同 該已經 程 由於PK 嘅 一 烽火台 整好。 梯 工程似 部份,用嚟處 PK,不 有 名 你 叫 , 經 乎都會 過似乎 常 趕喺十 理地底部份嘅 令人 因為太 喇。 月底之 斜,所 P K 嘅 關 係 , 前完工 所以筆 以工程 , 者亦問 上唔會 及工程 改好多 ,希望 同時會 各位同 唔會改 學遲吓 造PK梯 喺新嘅 PK梯行 令 佢 無 咁 果時小 心啲

PK梯之

回歸

夫 逸 戶 落 像 仙 孫逸 文:以逸待勞

, 地。冇耐之前 陸火車站前空 登 五 閘 樓 搶 大 前 學 月 善衡工程 主女神像 嘅雕像又喺何 覽花園。新民 逸 錕 展 月 高 像 上 父 雕 至 之 成 直 纖 終 中大 獎得主光 收埋一邊, 諾貝爾物理學 書院 像呢?卻被先 夫 仙 逸 逸 晌 孫 放 的 置 園 中大前校長、 大校 仙像會 年頭已運抵中 訴大家,孫逸 個朋友影 樓平台展出。 作匯報時才告 工 o Day可以有多 會 ot 生 Ph 學 緊 院 嚟 書 。 , 式 上 儀 會 立 週 豎 院 夫書 月初會有 地上面,十一 籃球場附近草 儲物 下相了。 大嗰個放左係 院校,送俾中 專 返出 大 擺 間 會 多 月 俾 先話十一 孫逸仙像 ,搞到八月尾 穗芳送出數個 文瀾 議 孫 ( 爭 女 遠 有 孫 咁 像 仙 公 神 逸 雷 孫 ,放到冇 正新民主女 咗 撞 t好 咪 se 係 手 經 知 快 已 唔 然 就 ,而家突 孫逸仙像 室幾個月, 。之前拖咁耐 晌邊。最近, ) 放 去 定 入 決 竄 未 徑 時 嚟,嗰 場邊邊條小 去,露天籃球 個喎!心虛? 堂最底層出返 呀會大肆宣揚 PR , 呀 長 校 計 照 紀念辛亥革命 到冇人知, 逸夫書院,藉 俾 萬 千 。 一 捐 煌博士會 改名做逸仙樓 忠博士及何厚 會喺出年一月 健 座 林 高 , 舍 ay 宿 w 生 e By th 是第二學 書院發展,於 百周年,支持

30

孫逸夫?!


園散打

INFORMATION DAY: NA館長下封 J 令 文:謝斐亞 十月九日中大入學資訊日,新亞圖書館地下往一樓的平台位 置,有展品忽然被圍起,圍起的地方更貼滿海報,勢讓經過 的圖書館使用者無法了解內裏乾坤。而當中被圍的展品包括 有仿男性生殖器的裝置藝術品、把公園設施當作性用具的畫 作等。

緊急決定,未能通知,深感抱歉 入學資訊日前一晚,新亞錢穆圖書館館長馬輝洪先生緊急地 聯絡新亞藝術系系主任莫家良教授,就當時正於圖書館的展 覽「歷史一堆——鄺詠君、丘國強聯展」的作品,因有機會 於資訊日當天影響外校者參觀圖書館時的觀感,在未通知該 展的創作者情況下封殺展覽,將展覽圍起,並於外圍貼上海 報。 事後館長及莫教授皆認為不知會創作者便把作品圍上是有欠 妥當,但館長表示,希望創作者明白他們的難處,因為資訊 日當天會有十八歲以下的學生參觀,不希望此等作品影響參 觀者的觀感,更直言「它只不過是圖書館,不是展覽廳」。

十八歲以下人士不宜看大衛像 影響觀感的作品,最「矚目」的算是丘國強的裝置藝術—— 一個形如男性生殖器的彈弓,而其餘作品只有兩件與性扯上 關係。館長強調的地方是,這些作品可能會引起「十八歲」 以下的參觀者不安,所以封都只是封一日——入學資訊日, 而非整個展覽。 中大作為一個公開的社區,經常都會有校外人士到訪,包括 周六的中小學生資優課程等,並非只有資訊日才會出現「十 八歲」以下人士。而之前的《藝術系邀請展:靜觀奇變—— 香港雕塑雙年展中》,展示了一件貌如被壓扁了的大衛像, 此雕塑中亦有顯露男性的性器官,那我們是否因有十八歲以 下人士在中大內走動,需要把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圍上?

圖書館並非展覽廳? 新亞圖書館一向有為各藝術家提供閣樓及二樓的空間,供他 們展出自己的藝術成果。而圖書館批准藝術家舉辦展覽,亦 意味著把這些空間變作展覽場地,所以館長這樣的回應只是 一個衍塞同學的藉口。

善衡書通新形式! 文:Stanley H 基本上個個同學都要上書通,坐晌lecture hall度聽下書院精神,等教授教下我地點樣做大 學生,甚至乎係點樣讀大學。老實講,有時真係好悶,好易瞓著。善衡書院就嘗試搞搞新意 思,書通減少Lecture嘅比重,變成其他活動,例如行山、露營、拍片等等,令一啲本來唔 鍾意齋聽人教書嘅同學都可以投入書通。唔使出去活動嘅時候,都會玩一啲競技遊戲。每一 個同學又會有本journal,用嚟紀錄番上書通,又或者平日生活嘅得著。 善衡嘅同學有啲啱啱就去左城門水塘行山,有啲就去東龍島露營,仲係同番自己大O的細組 一齊去添!有同學都話呢種書通除左冇咁悶,仲令佢同大O mate,熟左,唔會玩完大O就 失去聯絡,甚至係同書院的professor、tutor都熟絡左!除左戶外活動,佢地遲啲仲有個 Locus Production,就係每一組將大O至今,一啲想分享嘅想法同心聲,用任何形式、手 法表達出黎。 雖然書通上堂形式多左變化,但始終係第一年搞,安排上都有啲問題。有同學就表示,有時 安排左嘅活動需時比原定長,但為左完成晒佢地,就被迫overrun。其實時間安排可以做返 好少少,例如減少返每次活動的數目。另外,有啲同學可能都係比較鍾意聽lecture嘅書通 形式,又或者係根本唔鍾意運動嘅,就可能覺得唔變好過變喇!

藝術系當年由錢穆先生創立,旨在培育具通識涵養的藝術人 才。學生透過展示作品,讓創作者及觀眾間得以互相交流, 從而吸取不同的意見,力臻完美。新亞圖書館本身特色之處 在於收藏大量文史哲的書目,為提供中大學生這方面參考書 目的一個重要書庫。而藝術展覽的設立,除了為圖書館點綴 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讓學術(藝術)以實體的形式呈現。這 種呈現除了作為創作者的展出經驗外,更重要為貫徹新亞先 賢對於藝術的重視,以藝術的修養的提升作為人文教育的一 部份,讓其他學生透過去了解藝術、學習欣賞,作為通識培 育的一個重要基礎。

作品起源 該展的作品包括多種媒體,以作者感到有興趣的新聞為題 材,創作出不同類型的作品,包括多媒體創作、裝置、畫作 等等,題材有以「活塞男」為題的「新.春運會」——玩盡 公園內各種康健設施,做出男女間各種親密的動作。又有以 「健力氏世界紀大全最短笑話:Sperm:O Shit!」為題,創 作出畫作「世界上最短的笑話」等等。

31


Shaw “Can” Do What

訪問:Czior、OKTak 文︰Czior

價值$16的牛丸米線得四粒牛丸,菜都冇條 好在,而家已經改善左。 攝於:2010/10/04 @ ShawCan

經準備踏入今學年的第三個月,同樣也是 新逸夫餐廳的一個觀察期,相信各位同學 對它也有一定的認識,固然從開始的劣評到後來 逐漸有改善的情況,經過本月初由逸夫書院膳食 委員會和應邀的餐廳承辦商主理,促進同學意見 交流的論壇外,是次本報直接訪問逸夫餐廳的負 責經理,希望得出更直接的回應。 據當天參與論壇的同學複述,由兩位膳食委員會 委員、四位承辦商代表及十多位自願參與的同學 組成論壇進行討論,議題主要分為價格偏高、份 量不足、菜式選擇過少及等候時間。這四點實際 上就是學生們的憂慮,不單是由於去年失去在逸 夫用餐的信心,導致學生抱著觀望保守的態度, 但願今年不會再對意見實行「馬照跑,舞照跳」 的政策。而膳食委員亦數次表示希望學生能準確 地指出承辦商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對價格的異 議,提出一個合理的價格;或是對份量足夠作出 一個準則,避免餐廳不斷猜測大眾需求,造成學 生所得非所求的現象。

32

而本報訪問前,經理正好召開內部管理層會 議,看著數位人員都用心地,苦惱如何解決當 下的種種問題,不論是因為總公司對業績的要 求,或是回應學生的訴求也好,起碼這份認真 值得彼此負起責任去體諒及以對方的立場去思 考。基於這家專營機構飲食的企業進駐中大以 後,經理保證在衞生,健康等各方面都會嚴格 遵從總公司的安排,而對於同學的反映亦只能 由總公司下達決策,例如菜式方面需交由總廚 決定。當然公司最重視的就是學生們的意見, 但在訪問中他表示,只能盡責擔任摸索的工 作,並擬定公司接受的改善方案,以便成為學 生與總公司之間的橋樑,實現融入中大家庭的 目標,讓新員工之間盡快磨合,用時間去與同 學共同建立一個「家」的感覺。 作為同學的一分子,也感受得到漸漸改善的氣 氛,價格調整,增加了菜式,額外增設甜品、 雪糕、菠蘿包等食品。有見及此,固然也會想 提出屬於大眾口味的意粉和燒味類能否有機會 出現在逸夫,但前提應做好學生的一點義務,

在繁忙時段中自覺把用餐後剩餘交回清潔人員 手中;並避免浪費食物,這些利人不損己的行 為,是應該實行並記掛於心的。 以一家專門提供機構膳食的企業而言,就像市 面各大連鎖餐飲公司一樣,學生的「擔心」與 企業的「系統」,實際上是無法溝通的,即使 你對嚴謹的衞生標準,公式化的產物挑不出任 何毛病,但你依舊感到不滿意,正正是這種社 會制度下,更應該正視自身的抱怨,確切地向 餐廳或書院膳食委員會反映,而不是停留在學 生層面的發泄。正因為基層的意見不強烈,對 於企業的上層負責人更是無關痛癢,對Shaw can而言三個月也有著正面的改變,那學生 在相同的三個月內除了抱怨,固步自封在井 底喊救命,又何苦不踏出一小步,問自己一 句︰What CAN I do?



你地係何方人馬? ──中大武術專輯(下) 文:果粒蘋果

Box For FUN——逸夫拳擊學會 中大五個武術學會之中,四個都是教授中國功夫,唯獨逸夫成立 了拳擊學會。教練Michael原來就是第一屇的外務副會長,當時 他已練習拳擊一段時間,也有些比賽經驗,希望介紹這種運動給 其他同學,所以便和朋友一起成立了這個拳擊學會。 他認為拳擊是一種有風險性的運動,可以挑戰自我。「對拳的恐 懼係好正常,個個都有,但可以點樣去克服?點樣去做閃避動 作,提升技術呢?」教練最希望同學享受的,是如何使用學過的 技巧:如何閃避、計算雙方距離、掌握出拳的時機和節奏。 不過,說起拳擊,很多都會想起電影裡血流披面的比賽場面,但 教練說,初學的人力度通常不太夠。而且練習時多會和差不多體 重的人對打,很快便喘氣,即使出了拳,震盪亦很輕,戴了頭盔 甚至感覺不到震盪。所以危險性其實很低。 雖然拳擊看上去很暴 力,但其實除了對打練習,還會打手靶、空拳、沙包、跳繩等帶 氧運動。除了使身體健康,拳擊作為一種全身運動,亦需要掌握 節奏感。 拳擊學會每年都舉辦拳班,目的是Box For Fun,即希望同學能 體驗和享受拳擊這種運動。拳班主要是讓沒有經驗的同學參加, 完成了一年的拳班之後,想繼續練習的話,教練可以推薦同學到

其他拳會。所以有興趣參加的同學,不需要怕拳班會太刺激,或 者太嚴格。教練都一再強調希望同學令開心地享受拳擊,有興趣 的同學可以先聯絡會長IVAN,再安排你上課的日期和學費。 練習時間:星期二,七點半至九點。 地點:本部富爾敦樓一樓 收費:會費$30,學費$30/堂(會員),$45/堂(非會員) 聯絡:Ivan 97465014

更正啟示 上期有關中大精武武術學會的訪問,誤將 「精武會」當作「精武門」,幸得會長指 正。「精武門」只是電影創作的名詞,「 精武」本身就是鼓勵拋開門戶之見、共同 研究武術的精神,而非武術的門派之一。

飛筷子以外…… ──新亞國術會 新亞國術會於一九七八年成立,現由鄺祖賢師傅教授蔡李佛。鄺師傅為國 際知名的蔡李佛師傅李冠雄(該會的第二任師傅)的徒弟,由九三年任教 至今。新亞國術會的學員會先學習一套「扯拳」,之後再按照個人興趣, 學習不同的拳法或兵器,例如棍、刀等。鄺師傅表示蔡李佛拳的特色是「 長橋大馬」,橋指「橋手」,馬指「馬步」。長橋即耍拳時會將手伸至最 長,大馬則指馬步會開至最大。 訪問當日,學員幾乎清一色是男性。國術會的阿嵐表示一直較少女同學參 加,今年九月時還有外藉女同學,但都離開了。該會還有不少外藉同學參 與練習。鄺師傅解釋,這是因為外國功夫熱潮仍未散,中大的外藉同學看 見國術會在樂群館外練習時,會走過來問「Can I join?」

34 至於為什麼本地的新成員比較少,師傅覺得是現在太多娛樂,而且功夫熱 潮在香港早就散去。不像九十年代有很多功夫電影,還有李小龍熱,很多

同學都是為了學功夫而加入國術會。但現在的同學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 運動一下,倒不是特別想學功夫而加入的。會長KK表示,除了同學,也曾 經有教授和他的女兒來參與練習。 新亞國術會每星期都在新亞有練習。每兩年更會舉辦一次「夜粥大會」, 邀請中大或校外其他武術會來表演、聯誼。其實除了蔡李佛,新亞國術會 都會教授舞獅和飛筷子,曾經有外藉同學為了學飛筷子而入會呢!(不過 一入會都是要先學習「扯拳」才可再學其他功夫) 練習時間:逢星期一、四,晚上七時半至九時 地點:新亞樂群館外面空地 收費:$30/月(需另外購買制服) 聯絡:KK 62913406 Facebook Group:新亞國術會 http://98.to/nakungfu)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nakungfu


藝術共享,重申公共空間權利 多元體驗,實踐公民社會想像

「 邊個 同我 交換?!」

首屆「民化空間藝術節」將於2011年1月舉行。 我們希望用音樂、電影、攤位與及藝術展覽等等,為公共空間帶來廣濶的可能性。 費用: 完全免費 地點: 中文大學民主女神像側草地 活動: 草地音樂會、全校參與「以物易物 」地攤、電影放映會……(還有增加中) 主辦: 中大學生會

我們將於「民化空間藝術 節」期間舉行「以X易Y」 地攤。除了「以物易物」 外,只要你想得出,人地 又肯制,我們歡迎同學於 舉辦當日以知識換知識、 以體力換物質、以技術換 服務。在拉闊公共空間的 想像同時,實驗一種另類 的經濟模式。 邀請全體同學 (甚至同學的同學的親朋戚友) 一齊擺檔!!! (日期待定。學生會將於日內公 怖詳情。)

本月活動: 序言書室主要售賣及代訂人 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中英文 學術書籍,包括︰文學、哲 學、政治、社會學、歷史、 文化研究等。我們將舉辦各 項文化活動,如讀書會、座 談會、新書發佈會等,藉此 推動閱讀風氣。 序言書室作為一間文化學術 書店正是要提供一個空間, 讓人群聚合,互相激活對人 生的感動和思考。希望書室 能讓人多一點思索,少一點 麻木。

給石頭的情書── 《最薄的黑 最厚的白》新書發佈會 11月13日(星期六)下午5時至7時 嘉賓:潘國靈(小說家/文化達人)、葉輝(文化人/作 家/文壇北野武) 主持:雨希(Stadt城市誌、川漓社編輯/作家)

「是石頭讓自己開花的時候了。/是不息的時間有跳動的 心臟,/是時間如它所是的時候了。」「是時候了。」 --保羅策蘭(Paul Celan)

鬧市中的文化學術書店 地址︰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字樓(銀行 中心Body Shop對面) 電話︰2395 0031 電郵︰info@hkreaders.com 營業時間︰下午2時至半夜12時

不要問為什麼要給石頭寫情書。從女媧煉石的後遺故事到 里爾克的石頭與玫瑰,從保羅策蘭的石頭詩到《禮儀師之 奏鳴曲》的石頭信,已經是全部的答案了。 如果還是要問,就問「給石頭的情書」如何能保持「愛情 書寫」的「親密距離」(潘國靈最新短篇小說集的書名) ?

其他過往活動重溫: http://www.hkreaders.com/?page_id=9


轉載至獨立媒體網: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8580

。 校 園

(按:中大民主女神像事件再起言論自由爭議,今次是校友事務處發行的官方刊物《中大校友》在 訪問完現職大律師的張耀良校友後,涉嫌河蟹當中的內容,張校友最後憤而要求《中大校友》不要 刊登其訪問。香港獨立媒體網的記者在十月中立刻訪問了張校友,並有報導如下。當中交代了該期 《中大校友》的製成背景、張校友跟《中大校友》交流的細節、張校友版本跟河蟹後的終訂版本的 原文,結尾則向《中大校友》提出了數個質詢。) 文:eg9515 中大校友一直以來,都會收到一本由校友事務處的官方刊物《中大校友》,在今期九月號中,《中 大校友》的專題是關於新民主女神像。今年五月中,新民主女神像曾在時代廣場展覽時被食環署及 警方聯合行動沒收,後來中大學生會表示會接收女神,中大校方以「政治中立」為由,拒絕新民主 女神像入中大,引起市民震動。中大學生會召開記者會(梁文道亦出席發言回應「政治中立」論), 表示一定會將女神運入中大。六月四日晚,逾2000名市民到中大護送民主女神像。 在《中大校友》這個專題中,對於敏感之處自然輕輕帶過。編輯採取的方針,是「你有你道理,我 有我道理」的犬儒式的通識方法。其中一位接受訪問的校友張耀良大律師(79祟基哲學),其批評的 意見因為被編輯刪減「河蟹」掉,憤而要求《中大校友》刪去全段訪問。(較有質素的討論,可見 《何慶基:要擺民主女神,但不是這個》) 筆者以電話訪問張耀良校友,他指出,在五月初中大學生會公開表示希望將新民女搬入中大時,校 方在六月二日發表「政治中立」論,拒絕新民女進校,張校友當時感到十分反感,認為這個中立 是虛假的,而是「政治正確」、「政治自保」及「政治自律」。張校友於是電郵校友會及校方表 達意見。他一直沒有收到回應,直至近來收到來電,說《中大校友》希望訪問他的看法,張校友樂 意接受。後來收到初稿,卻刪去很多他認為重要的批評意見。張校友於是自行動筆修改,再傳回編 輯部,結果在收到終訂稿時,其反對意見依然全被刪去。編輯一方說已沒有時間修改,張校友憤而 要求《中大校友》不要刊登其訪問,因此今期《中大校友》第14頁,明顯是預留了一格作為刊登訪 問,在張校友拒絕刊登後,排版方面將原來第15頁沈祖堯校長的信件作跨頁處理。 張校友收到初稿後動筆修改後的版本(第一、二段):「中大行政與計劃委員會於本年6月初,以中 大「必須堅守政治中立的原則」,反對學生會將民主女神像放置於中大校園內,校友張耀良(79崇 基哲學)認為:中大校方「政治中立」的說法是虛假的,校方要的是「政治正確、政治自律、政治 自保」。他認為,中大校方連「政治中立」的意義也弄錯;中大學生並沒有利用大學的地方替某些 政黨作宣傳,例如選舉拉票,或公開打擊某些政治團體等,何來損害到大學的政治中立?中大學生 的活動,純是對六四這歷史重大事件的獨立反思而已。 1919年,北京大學的學生遊行要求維護國家主權,北洋軍閥政府大量拘捕示威學生。當年北大校長 蔡元培,要求北洋軍閥釋放被捕學生,並指即使學生做得不對,也由作為校長的他一力承擔。張耀


良認為,要是外界真的對中大學生的行動有誤解,校方有責任如當年的北大一樣,基於大學 的教育理念和價值,對外界的疑問代表學生作解釋和澄清。可是,中大校方採取的卻是與學 生對立的態度。」 河蟹後的終訂版本(第一及二段合併成一段)如下:「1919年,北京大學的學生遊行要求維護 國家主權,北洋軍閥政府大量拘捕示威學生。當年北大校長蔡元培,要求北洋軍閥釋放被捕 學生,並指即使學生做得不對,也由自己一力承擔。校友張耀良(79崇基哲學)認為,中大 校方也應一樣有其教育理念,對歷史、人文價值有所思考,不應採取與學生對立的態度。」 張校友認為六四事件是歷史大事,關乎民主,並不是一些政黨宣傳,也與政治中立無關。他 認為,現時的同學在八九六四出生,二十年之後仍然在反思六四,實在值得鼓勵。 《中大校友》與《香港經濟日報》的關係為何﹖ 該專輯共刊登了八位校友的訪問,有一些訪問實在摸不著頭腦,例如第10及11頁,分別以法 律及保險觀點看事件,說新民女未經佔用人同意及擺放可能導致的賠償問題,將這些微小的 技術原因放大成與張文光校友說的「自由校園更應包容」及蔡子強校友說的「歷史傳承,貫 徹自治精神」並排。第12頁則刊登了學生會會長黎恩灝,隔頁則刊登了兩則標題分別為《激 情還須理性檢討》及《表達立場也要尊重他人》的訪問。 據了解,本專輯由《香港經濟日報》專輯組負責,筆者特意致電校友事務處查詢,接聽者表 示筆者可電郵發問。筆者故以電郵向校友事務處提出數個問題,惟在本文刊登前未收到回覆: 1.在該專輯中,校友張耀良的訪問最終沒有刊登,張指,編輯組拒絕將他的重要觀點放進文 章,請問編輯的決定經過如何? 2.整個專輯誰是最終的責任編輯?是《中大校友》編委會還是《經濟日報》專輯組﹖ 3.整個專輯的大綱是誰人決定﹖編輯部以何準則決定受訪者? 4.有沒有其他受訪者如張耀良般,有接受訪問但沒有刊出﹖ 5.《中大校友》及《經濟日報》的合作內容為何﹖ (後按:在本報截稿之前,已經得知校友事務處方面的回覆。其中對最關鍵的質詢:「為什 麼沒有把張校友的重要觀點放進文章?」「編輯的決定經過如何?」一概沒有正面回應,既 沒有指出哪一些觀點觸碰了校方的底線,亦簡單以「截稿付印時間在即」等難以證實的行政 理由為其編輯決定開脫。回想學生報在民主女神像成功運抵中大後不久,隨即以「一日無民 主、一日未勝利。要求中大道歉、表態、改革。」為題出版了第二期號外,指出一日中文大 學面臨的白色恐怖不消失,我們都難以輕言勝利。在此刻看來,實在是無比真確。)


深圳分校「趣聞」123 文: 髀翼雙飛

「趣聞」1:書院制就像吃中國菜一樣? 據說深圳分校亦會實行「中大引以為傲」的書院制,成為全亞洲 第二所實行書院制的學校。作為中大人,大家大概心知肚明,中 大的書院制一早被批評為有名無實,書院不過是用以分配資源如 宿位之類的行政架構,所謂的書院精神早就名存實亡。對此有人 認為是收生太多,書院教育難以滲入學生的生活云云。於是近年 新書院推出市面時,就算被狠批書院理念為空降之物,總之書院 細細人少少就成為賣點。可是,當《南方都市報》問及中大協理 副校長徐楊生關於深圳中大的書院制時,徐卻說:「書院制就像 吃中國菜一樣,人越多越熱鬧越好」,還瞎說香港中大「有些書 院強調中國文化,但是也有英國的風格」[1](邊間呢其實係? )。人少就「專注」,人多就「熱鬧」,就算跳過書院精神重要 與否的爭論,徐的一席話可謂已暴露了書院制在今時今日已變成 你想點得就點的賣點。

「趣聞」3:六皮野一年,仲講教育公 平? 徐揚生提到深圳分校「所收取的學費會比國內高校要貴,比起浸 會大學在珠海的聯合學院收費也會稍貴,但與內地生到香港讀書 的學費差不多」,而早前校方已表明學費不低於六萬元人民幣一 年,家境冇番咁上下都唔駛諗。 沈校長雖在「學生會與大學主管人員會議」[3]時提到「希望有 一些資助給予貧窮學生讀大學,製造教育公平」且「不會接受有 錢就有得讀、送禮走後門」,但這學費已遠超「貧窮學生」所能 負擔的水平,資助再多也有限制——最多俾你一年資助一百個好 未,還不是只佔收生十分一(或更少)?深圳中大的目標顧客擺 明係有錢人,仲點講「教育公平」呢?

「趣聞」2:中文大學「以英語為主的雙 語形式進行教學」?

「趣聞」4:變成學店就退出,咁咪即係 退硬兼晒氣?

「國際化」一詞自零五年由上任中大校長劉遵義提出以後已弄至 滿城風雨。劉的「國際化」基本上是英語化,再加多收非本地 生、交流生,與他的「茶餐廳論」[2]是同期產物。可是中大的 辦學理念實以中文為本位,然後才能「融合中西學術,宏揚中國 文化」,況且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條例》,中大的主要授課語言 須是中文,於是不少學生或校友都對其言論作出過猛烈抨擊,校 友關注組更特意為此編書一本(《令大學頭痛的中文》)立此存 照。事隔數年,徐揚生竟毫無顧忌地揚言,中大深圳分校會「堅 持國際化」,並「以英語為主的雙語形式進行教學」,實在令人 咋舌。

學生會幹事會與沈校長會面時,有同學問道「中大校方對於要堅 持中大精神有幾堅定? 」,沈隨即回答:「如果真的做不到, 我們會退出,不會讓分校變成學店」。今日的香港中文大學自上 任劉校長提出「茶餐廳論」後,至今也未能洗脫學店的嫌疑。深 圳分校將書院制當成販賣學院品牌的賣點,公開要「堅持國際 化」,並「以英語為主的雙語形式進行教學」,加上學費之高 昂,它怎樣能堅持中大精神,或不淪為學店呢? 到時,校長,你係咪真係可以退得咁易先?

[1] 徐揚生:用十年為深圳辦世界一流名校(《南方都市報》2010年9月3日) [2] 劉遵義03年10月以候任校長身份公開會見師生時,以經營茶餐廳比喻治校理念,「廚師由我請,學生是顧客,客人不喜歡,可以 不光顧,沒理由由顧客來選廚師」。 [3] 學生會與大學主管人員會議(http://www.cusu.hk/v2/meeting_with_VC)

38


。 校 園

民女不是從天而降的 記 新 民 主 女 神 像 公 開 論 壇 文:蘋果杧 中大校方於今年六四以「政治中立」為由,拒絕 安置新民主女神像,使二千位憤怒的同學、校友 及市民於六四當晚迎接女神像。至九月中,校方 發出公開信,明確表明接受新民主女神像於中大 校園內矗立,惟建議地點由現址大學站廣場改為 本部文化廣場,幹事會當然不認同將神像置於文 廣,況且校方亦未陳述反對放置在現址的理由, 加上「公投」(或公投與否)新民主女神像應否 長期於中大擺放的細節也未有足夠的討論,於是 於十月廿五日舉辦了「新民主女神像公開論壇」 。 是次論壇邀請了支聯會何俊仁、校友張文光、中 大員工總會主席吳曉真、校友莊耀洸、校友陳家 洛。校方方面則完全沒有代表願意出席。 由於參與論壇的同學不多,發言也不算熱烈,本 文只集中於複述會上嘉賓的言論。

中 大 與 六 四 的 歷 史 淵 源 校友張文光提出,中大對於六四從來都沒有政治 中立過,假若在校內做「應否平反六四」的民意 調查,相信結果是壓倒性的。當年的校長高錕, 也曾聯同各院校登報譴責中共屠城。當年的中大 同學也曾積極參與六四運動。就算退一萬步,若 要堅持政治中立,更應容讓各種聲音。他又提 到,中大正門沒有門,只有四條柱,意思是大學 是需要向社會開放的,於是民主女神像就更應置 放於人流最多的火車站旁。 莊耀洸乃當年的學生會外副,他提出中大同學在 當年六四運動有很多的參與,最多的人於新華 社外絕食,也有不少同學到了北京支援運動。 於是當時不少偷渡來港的民運人士,第一個想到 的地方就是中文大學,中大的宿舍也「窩藏」了 不少民運人士,而舍監巡房打蛇時只會「隻眼開 隻眼閉」。這些都顯示了中大跟六四有著重要的 關係。中大的學生組織至今也堅持平反六四的立 場。校方要「堅持政治中立」,又容讓前任校長 出任政協委員,最近官方刊物《中大校友》又將 校友批評校方的言論刪去,這是哪門子的中立? 對此,校方實有責任解釋它所堅持的「政治中 立」內容為甚麼。近來,中大校方有意於深圳建

分校,更承諾會堅持學術自由,假若它不容 神像於相對自由的香港校園永久擺放,又如 何令人信服它的承諾?

民女像引伸的校園民主問題 吳曉真Emily是員總代表,也是中大校友。 她第一次來到中大,就是在八九年小六的夏 天,跟在中大讀書的姐姐一起參與遊行,而 這就是後來會進中大讀書的原因——大概是 對公義的堅持吧。 她提到當年發譴責聲明的是中大行政及計劃 委員會,廿一年後,聲稱中大要政治中立而 拒放民主女神像的也是同一個委員會,簡直 是一墮落的證明。中大作為一所大學,對 於六四、劉曉波等大事大非的事情是需要 有想法的。有人提到神像的擺放不合乎程 序,Emily作為校內的「小官僚」,她認為 就算退回到一些官僚行政問題也不可能沒有 價值取向,如校政決策的方法,是閉門廿個 人傾出來,還是像學生會這樣公開討論,這 些都是立場,絕不能以「政治中立」為由矇 混過去。 今年六四,員總發出聲明,有內地同學來信 指責員總的成員只是受薪職員,沒有資格發 表意見。Emily表示非常痛心,學生你又話 係茶餐廳客唔理得校政,而受薪員工又沒資 格干預,那究竟誰可以出聲? 最近員總在推動「導師正名」的行動,要求 校方重視前線教學人員。政府給了大學不少 資源,雖然仍不足,但錢都用到哪裡呢?中 大是全港用最多教資會的固定撥款請講座教 授的大學,但前線導師的工資往往連中學教 師的工資也不如。這不只是錢的問題,而是 經濟民主、公義的問題。另外,最近教資會 要求回撥7.5%的學額予各大學競爭,校方向 教資會討價還價的時候,有沒有諮詢師生員 工的意見呢?她認為這些都是促進校園民主 的重要事情。

陳家洛作為校友,八九學運的活躍份子,對於民 主女神像落戶中大,並於置現時的位置,他是不 加思索地支持的。他提到,政府對大學教育承擔 不足,需要社會的支持,於是大學的建築物全 部都被冠名,他所任教的浸會大學,最近更有講 堂被冠名為「裕華國貨講堂」,可見大學為求資 源,已達來者不拒的地步。這種冠名的趨向,都 是由於物質性的原因,而他認為,冠名也可以為 著一些非物質的原因,去充實大學的傳承。 民主女神身處的地方,在火車站貼的中大地圖的 名字是Entrance Plazza,沒有中文,也就是「入 口廣場」。他認為這個地方有其可塑性,讓校內 師生員工共同規劃活動空間,使之成為香港—中 國民主運動的「點、線、面」的一個支點。「入 口廣場」可否名為「民主廣場」、「劉曉波廣 場」或「和平獎廣場」呢?以非物質的理去冠名 一個地方,大概可以是一個方法去充實傳承精神 的支點。

對於用「公投」的方法決定神像的去留與形式, 大多數發言者都表示不反對。但會上有中大教師 表示,決定重要事情時,不一定要以投票的方 式。投票的原則,是人多舉手決定,但事情實要 問價值問題。假若是事情缺乏討論就進行投票, 就會流於著重功能,忽略價值。 這次論壇,發言者除了嘉賓就多是校友或教師, 在諮詢同學意見方面實不算有大效果。不過,由 於所有講者都有親歷八九運動,而運動對於他們 都有深重的影響,當他們公開向著當時還未出 生,對六四完全沒有實感的同學訴說六四跟中大 的歷史關係或民女像置於中大的像徵意義,就算 千百在火車站趕回家的同學只從會中聽到兩、三 句,那兩三句能印在其腦中,也算是值得高興的 事。 也許我們得要感謝中大校方的懦弱,假若當日校 方不對民主女神像進校諸多阻撓,就未必能造就 今年六四二千人迎神像的壯舉,也未必有這麼多 場合讓師生員工校友重述六四與中大或自身的關 係,讓更多同學感受這段歷史的重量。


圖三

請貼 !!! 新民主 牆啟用 文:枇杷

圖二

唔知大家知唔知,以前通往范克廉樓時經過的一大 堆board,其實有一堆係俾同學發表的民主牆。由於 太過雜亂,d board打親風都塌到一地都係,非常危 險,歷屆學生會幹事會向學生事務處相討多年,終 於響幾個月前成功爭取,一塊新淨白雪嘅民主牆家 下就棟左響文廣度喇。 幅牆共分九格,左邊三格為學生會三莊(幹事會、 學生報、校園電台)的公佈板,中間三格為民主 牆,右邊三格則是學生事務處的告事板。同學、老 師及所有中大員工對校政、校園生活、社會時事等 有任何意見,都可以於民主牆(中間三格)上發 表。 塊板嘅使用規則不多,以下為筆者認為大家都要留 意的東西(唔准人身攻擊之類嘅唔駛講啦): 1 用膠紙或bluetag貼,唔可以直接寫落塊板度; 2 唔可以貼宣傳廣告,屬會要貼poster就打個會印 再貼去范記的屬會專用板; 3 貼上去的紙要有日子,當如民主牆貼滿晒,幹事 會會按張貼日期嘅先後,拎走較舊嘅內容。

圖一

筆者經常響范記出出入入,行過見到民主牆都會望 兩望,見到家下張貼嘅都係A4白紙打印黑字字細 細,要捉住行過食飯嘅人嘅視線的話,老老實實, 用呢種形式真係嘥氣。建議大家寫得多字又要印紙 的話內文字體最最最少要14pt,盡量用黑色以外嘅 筆寫大大隻的標題。如字唔多的話,就用marker寫 啦,信我,寫一定好過印,你睇下隔籬幅相就知。 圖一:近來民主牆上最多的是關於民主女神的文章。 圖二:最觸目的就是〈導師論〉,文章署名為「一群導 師」,批評校方將導師(instructor)排除於「全 職教學人員」之外。 圖三:疑似非本地同學發起「終止中文霸權」的聯署。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