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取閱 2013 年 2 月號
社會:從《南方周末》新年獻詞事件看坊間言論/編 輯自由論的局限 校園:哀哉!封閉的代表會!——代表會民主化? 教育:通往債務奴役之路--評香港大專教育的經濟 壓迫 性別:噎死你,不償命──瘋狂的性罪行條例 情色:飛機文 生活:血?捐血?我們的血肉? 文藝:一次過滿足晒三個願望的中大防止自責委員會 cover.indd 1
2013/2/4
12:35:31
編者的話 We forget our pleasures, we remember our sufferings. - Marcus Tullius Cicero 話說在出版後期,一位編輯忽然提起,不如我 們拿半版出來做新春賀辭。忽然間,大家也就 七嘴八舌起來,鬱悶的工作氣氛驟然而去,甚 麼身體健康過三爆四之類,最後有人說出「中 大學生報祝各位同學恭喜發財」,大家都不禁 大笑起來。然後,一切從歸寂靜,大家又埋守 於電腦之上。 對於學生報,從來都有不同的批評,但極少直 接宣之於口。其中最接近事實的,大概是學生 報總是很沉悶。我們總是報導社會上、校園上 的種種問題。大多不是沉重,就是令人憤怒, 那怕生活版也總是令人神傷。為甚麼學生報總 是少有報導輕鬆一點的東西呢?
社會 3 與阿 Jeff 對話——失業綜援面面觀 4-5 從《南方周末》新年獻詞事件看坊間言論/編輯自由論的局限 6-7 當捕漁生活成為一種罪過——細說立法禁止拖網捕漁 8-9 施政報告,搞乜東東? 10 你的權利,要誰捍衛? 教育 10 港大學生會無理解僱員工事件 12-13 【左翼學會】通往債務奴役之路--評香港大專教育的經濟壓迫 專欄 14-15 【心湖淬筆】續蝸居雜記 【如是我聞】脫離悲情和正義的亢奮(二) 【樂地漫步】漫畫 【左翼風情畫】百年孤寂 性別 16-17 要是,回到個人……──與基督徒討論性傾向歧視條例 18 噎死你,不償命──瘋狂的性罪行條例
文首關於西塞羅的說法,毋疑非常精準。慘痛 的記憶似乎總是歷久常新。這種認知或許可以 令我們反省人作為人的一些基本性格。然則, 放回社會,我們看到的卻是截然的對反。輕鬆 總是遍佈四周,我們遺忘了太多社會上的種種 沉重。香港社會有諸多問題,但在一片倒梁的 聲音下,乏善可陳的施政報告卻少被仔細分析; 因黃燕雲性騷擾事件而引發的論壇,還是只得 少數人出席;長久以來,香港極其落後的性條 例導致多少人沉冤未雪。我們總是繁忙,然後 就是遺忘。 或許在另一個歷史時空之中,我們的編輯會有 更多光怪陸離妙趣橫生的稿題,你們閱讀完以 後總會會心微笑或是捧腹大笑。不過在這一 刻,實在有點難度。 同理,半版的新春賀辭實在太奢侈,我們只能 留在這裡弱弱的說一句:祝各位同學新年進步。
情色 19 飛機文 20 點止 SM 咁簡單 生活 22 血?捐血?我們的血肉? 文藝 23-24 香港文藝現場:一場關乎生存空間的抗爭──一場發生在天橋底的游擊音樂會 25 一次過滿足晒三個願望的中大防止自責委員會 校園 26 27 28 29 30 31 32
2.indd 1
今年加完 下年又加的宿費! 校園散打 多快好省性騷擾檢討(公開?)論壇 【投稿】論生命科學院的選科安排 全民(修章)投票,你知道在投什麼嗎? 哀哉!封閉的代表會!——代表會民主化? 工程學院院會撼莊隨筆
2013/2/4
12:36:34
與阿Jeff對話— 失業綜援
面面觀 文:Jeffrey (以下為設計對白,人物亦為虛構。數據 和辯論內容,則摘錄自網上討論)
Jeff︰今日好高興請到「反濫用綜援戰 線」同「Freedom黨」的發言人田雞, 遠道來臨中大接受訪談。 田雞︰不敢不敢。 Jeff︰我就單刀直入了吧。最近 「Freedom黨」搞了「戰線」這個團 體,針對失業綜援要求政府改善。你 們為何會有這個說法呢? 田雞︰好簡單。因為我們認為,綜援 應該是幫助有需要的長者和殘疾人 士。有手有腳的人,是不應該濫用 的。「Freedom黨」做過一項研究,發 現發現過去9年,儘管失業率下降了五 成,但期間申領失業綜援個案的比例 僅下跌了三成七,未能以同等速度回 落。也就是說,失業情況有改善,但 失業的綜援戶的改善沒整體的高,顯 然是他們依賴綜援。長期申領失業綜 援的比例亦出現惡化趨勢,與一直呈 下降走勢的失業率,背道而馳。
Jeff︰的確,這是事實。但作出這結論未 免武斷了一點啊。以申領失業綜援2年或5 年以上的比例來討論所謂濫用綜援就是不 恰當的,因為這個數字深受整體領取失業 綜援人數影響。如果我們從申請失業綜援2 年或5年以上的人數去看,就可發現數字自 零九年底起就在下降。再者,「部分」申 領者「或」已養成惰性或依賴心理。到底 這心理是否真正存在?這不可能從冷冰冰 的數字上尋得答案,必然要通過個別案例 跟進、追蹤與審查, 田雞︰要每個個案獨立處理,太花時間和 資源了。另外,Freedom黨希望打擊的是 年輕一輩濫用的個案,特別是大專生。因 為「大專學歷申領綜援」的人數與比例, 均一直在上升。 Jeff︰但這類個案只有300多個,與 270000個綜援個案相比,可謂微不足 道。而且你想想,現時大學學位、副學 士、High Dip等證明高速貶值,「大專 生」代表不了甚麼。他們也需要幫助,又 可能不希望靠家庭。綜援就成了他們的出 路。其實,以一年20000多個大專生投入 社會計算,300個還可接受吧。
Jeff︰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有網 友看過你們的研究,指「失業率」與 社會勞動人口有關,「申領失業綜援 個案的比例」受綜援人口影響,兩者 根本是蘋果與橙,不能比較。而且綜 援個案中有一半是長者,難以回到就 業市場中。他們同時從你們的調查發 現,「失業綜援領取者」的人數與「 失業人口」的跌幅都是42%,證明沒 有所謂的依賴吧 [1]
田雞︰所謂「貪污,一宗都嫌多」,濫用 綜援不也是一樣嗎?我們不同意的是,有 工作能力的人,為何不投入社會作出貢 獻,反而「攤大手板」要納稅人養。現時 15至59歲的失業健全綜援人士,都要參與 社會服務和主動申請工作。可是,他們若 然得過且過,就沒輒了啊。幾年前有綜援 戶買Gucci眼鏡,去旅行,不就是好例子 嗎?有個碩士生找工作不成,去拿綜援, 應該感到羞恥。
田雞︰數字怎樣理解,大家都有不同 吧。研究其實也發現一點,就是持續 申領失業綜援2年以上的比例,已升至 佔整體八成,而持續申領5年以上的比 例,亦告倍增。這反映部分申領失業 綜援的人士,或已養成了一種惰性或 依賴心理。
Jeff︰首先,過去四個財政年度,被舉報 涉欺詐及濫用的綜援個案是低於0.1%。 你們說得太誇張了。而且,我感覺有點一 竹篙打一船人。現在是連大專生都難以就 業的時代。有些人因要照顧家中老幼而未 能工作,有些則因社會轉型而被淘汰。沒 有大專學歷的人,被迫在這高度分工的社 會,從事極低收入的工作。這不是很悲慘 嗎?我很肯定,他們是有需要的。
Jeff︰嗯……我覺得「失業救濟」和「 綜援」應該分開討論。香港的制度下兩 者是綑綁的。參考外國例子,失業後的 資助可以設有領取期限,期間會提供就 業服務。失業情況之外,綜援則作為扶 貧政策,令不能自足者的入息達到能夠 應付生活基本需要的水平。 田雞︰但在綜援制度不改變的前提下, 你的想法是沒意義的。而且啊,這些人 不出來社會工作,增加生產。那到頭 來,政府會有錢養他們嗎?「戰線」也 提出,失業綜援個案者只能領取兩年, 期滿後不能再取,以鼓勵就業。可惜在 立法會未能通過,真是遺憾。 Jeff︰這我無法同意。在政府缺乏配 套、勞工市場充斥著不公義之下,綜 援領取者只會被強迫放在勞動市場中從 事低技術的工作,受到剝削。這些低技 術工作工資低、工時長及不穩定、保障 少、剝削最嚴重,工作並不能保證他們 能獲得基本生活所需的合理工資。
田雞︰你不能這樣抽空討論吧。現實是 不能改變的,工作就是會辛苦的。人人 都想好像我那麼有錢的。總之,濫用問 題始終是要解決的。 Jeff︰我理解的「濫用」是沒有需要但 也領取的情況,或許還有欺瞞。唉,現 實卻遠不如此。我不希望少數的濫用個 案被利用,來污名化更多有需要的人, 令他們得不到應有的長期援助。若把市 民對少數人的厭惡,放大至全體綜援人 口,只會加深社會矛盾,無助解決問 題。這次談話也差不多要結束了,感謝 田雞接受訪談。 [1] 「失業率下降了五成」,是指失業率的百分 比下降了50%(例如60% 40%),與「失業人 口」下降了五成是不同的(例如6萬人 4萬人) 同理,「申領失業綜援個案的比例」與「失業綜 援人口」亦然。
田雞︰勞動市場是自由的,找不到工作只 是個人的問題。你一直為綜援家庭辯護 啊。那我倒想知道,你覺得失業又領取綜 援者,一輩子拿下去很公道嗎?
社會 3-11.indd 1
3 2013/2/4 �� 04:11:37
《南方周末》(以下稱《南周》)1月3日的新年特稿獻 辭〈中國夢,憲政夢〉(以下稱〈憲政夢〉)被撤稿事 件,經過兩岸三地自由派知識分子的串聯和宣傳之後, 成為了國際觸目的、指控中共政權打壓言論自由的政治運 動。本文嘗試從已公佈的有關資訊之中,分析這次事件的 脈絡和性質,並討論自由派言論/編輯自由觀的局限和矛 盾。
《中國夢,憲政夢》一文被撤換的背景 我們可從此事的背景,得知三件事:撤〈憲政夢〉一稿 的,是編輯部的人;省宣修改的,並非〈憲政夢〉,而是 後來起草的新稿;關於省宣部長庹震通過電話「逐字授 意」改稿的說法,十分可疑。 1月7日凌晨2:30,《南周》記者周可成,在其微博上發 表了署名「南方周末新聞職業倫理委員會」(下稱倫理 委),題為〈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出刊過程〉的聲 明。這聲明是迄今宣稱知情人,對於事件最詳盡的描述。 我將會以此聲明對事件之描述,與因兩岸三地知識份子聯 署聲明而廣泛流傳的說法比較,理清事情的脈絡。 倫理委的聲明指,按規定,《南周》編輯部將新年特刊的 文案,上報總編輯黃燦(下稱黃)。黃提出意見,交回編 輯部討論,形成二稿。黃再將二稿送交中共廣東省委員會 宣傳部(下稱省宣)審閱。黃作為省宣成員,將其修改意 見傳回編輯部定稿。 可見,《南周》作為省宣主辦的報紙(即黨報),省宣指 示編輯部的日常工作,並擁有最終定稿權。 聲明指,《南周》評論員戴志勇,在12月29日寫了新年 獻辭〈中國夢,憲政夢〉,上交黃審核。12月30日下 午,黃表示很不滿,認為此稿必然會被省宣否決,不符合 送審資格,將之撤除[1]。黃認為此文對「憲政」作出背 離官方立場的演繹,超出底線。 翌日,評論部主任史哲連夜改寫〈憲政夢〉,以鴉片戰爭 以來中國人民為民族復興的不斷奮鬥為主旨,改題為〈中 國夢 夢之難〉,交黃上報。同日下午,黃向史傳達省宣 修改意見,將標題改成〈夢想,讓生命迸射光芒〉。史按 意見初步處理文章後,交給曹筠武、楊繼斌兩位編輯,告 知是省宣審後稿,只能按既定框架修改,不可自行增加內 容。曹、楊修飾文章,把題目定為〈夢想是我們對應然之 事的承諾〉。黃再將標題改為〈我們比任何時候更接近夢 想〉後,上報省宣。
31日晚上9時,黃向編輯部傳達省宣對特刊版面的刪改 意見,將原定的16版縮至12版。黃在排版期間,用手 機拍下頭版版樣,送省宣請示。2013年1月1日凌晨, 黃再向編輯部傳達省宣意見,要求更改頭版的大禹治水 圖,修改特刊〈中國夢 夢之難〉的總標題。在場的五 名編輯當即表示,預定的簽版定樣時間已經過去,不 可能再改特刊包裝。黃向省宣請示後,決定保留頭版圖 片,但須把總標題改成〈家國夢〉。同日凌晨3點,編 輯部完成特刊全部工作,五名編輯開始休假。 同日早上,黃和常務副總編輯伍小峰被省宣約談,省宣 副部長兼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和省宣新聞處處 長,和他們討論以下問題:一,對新年獻辭的最後修 改;二,對大禹治水圖的編輯意見;三,撤換第三版的 一篇文章。晚上,黃燦根據省宣意見,將總標題改成〈 追夢〉。由於編輯、校對還在休假,黃、伍二人加班修 改版面,因此,新年特刊最後共有六個版面未經正常編 輯流程改動[2]。聲明認為這違反專業守則。 這份聲明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憲政夢〉是被黃燦否 決的,之後的新稿,亦是編輯部人員撰寫;二,黃、伍 修飾和省宣修改的新稿件,是史哲起草的,和《憲政 夢》沒有關係[3]。按此至今無人駁斥的聲明,部份前《 南周》記者編輯要求省宣部長庹震辭職,以及陸港台知 識份子要求省委書記罷免庹震的兩份聲明,對省宣「越 權干預」撤除〈憲政夢〉稿件的指控[4],並不成立。內 地律師吳法天在其〈另一個角度看南周風波〉也說明, 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庹震當時並不在廣東。若果是 透過電話「逐字授意」,根本不會犯上諸如「2000年 前大禹治水」、「眾志成『誠』」之類的低級錯誤[5]。 這些低級錯誤,也並非修改自〈憲政夢〉,而是伍小峰 撰寫的新年獻辭導言。 那麼,我們可以看到,這是每個媒體都十分常見的編輯 流程。我們該思考的是,為何這個編輯流程,和加班訂 正稿件的爭議,會被演繹為中共打壓〈憲政夢〉作者的 言論自由、變成要求沒有直接參與事件的庹震下台的「 運動」?要了解此問題,必須認識《南周》的立場取 態,和中共內部的派系矛盾。
體制內主張徹底私有化集團的喉舌 《南周》不是弱勢媒體,而是全國人口第一大省廣東省 的中共官僚機關主辦的暢銷大報。廣東省亦是大陸私有 化、市場化進程最徹底,私人和外國資本影響力最強大 的地方。《南周》所屬的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因為全國 前茅的發行量和廣告收益,和在全國中產階層享有的頭 等影響,被稱為「南霸天」。
南方周末 從 新年獻詞事件看坊間言論/ 編輯自由論的局限 文:石七刀 4
3-11.indd 2
2013/2/4 �� 04:11:40
南方系媒體作為與國內外資本關係深厚的廣東省委的喉 舌。多年來,以主張建立在全面私有化之上的「憲政」 和親西方言論而聞名國內外。〈憲政夢〉作者,評論員 戴志勇的立場,就是一個顯例。 戴在2012年12月21日相當於社論的「方舟評論」欄目 發表文章[6],指國務院在10月份關於政府全面退出經濟 領域、預定在12月出台的政策,被一再推遲,乃出於「 博弈空前激烈」,並指要實現市場經濟,須將這政策以 法律形式確定,這就是所謂「憲政」。 在新年特刊中,他又發表了另一篇文章[7],指必須將公 務員和國營單位僱員的待遇,和市場看齊,「讓公共財 政成為減少而非擴大收入差距的基本渠道」,認為必須 打破國企的「壟斷」,使「民間資本和國有資本獲得平 等的准入權」。宣稱「民間資本的充分競爭,將通過極 大增加就業崗位的途徑來增進工薪階層的收入,減少資 本和勞動之間分配差距」。 戴在12月21日《南周》「一周高論」欄目,推薦《京華 日報》在12月17日發表題為〈赦免退贓貪官,換取支持 改革〉的文章,認為為了推動「政治體制改革」,這是 適當的建議[8]。
自由派言論/編輯自由觀的局限和矛盾 在階級社會,若要實行有意義的言論自由,就須容許代 表各階級、階層和黨派的媒體,制定自己的編輯準則。 為了實現媒體對內對外的問責,「編輯自由」就當然不 是絕對的,而會受到各種底線的限制。 倫理委所揭露的新年特刊定稿內情,如果在一家右派主 辦的媒體發生,我相信並不會有自由派知識份子串聯宣 傳,西方外交官抗議「打壓」。比方說,自由派人士 不會抗議《大紀元》不發表讚美中共的言論。因《大 紀元》若不反共,它就不是《大紀元》了。它的反共底 線,自由派都會支持和尊重。右翼媒體和政黨的反共底 線,自由派並不會質疑。它們對其內容把關,也是它們 不容置疑的自由。 但一份由中共宣傳部門主辦的報紙,要維護它的底線 時,自由派卻不同意,更將事件扭曲成省宣下令撤稿、 部長親自操刀改稿的奇談。省宣一向對《南周》內容有 最後決定權,編輯部亦有省宣成員,省宣和編輯部是上 下級關係等實情,都被製造出來的義憤淹沒。
同日「方舟評論」內,另一名評論員陳斌的文章,清晰 地表達了《南周》的基本立場:
自由派支持中共媒體內部的極右翼挑戰中共的底線,但 決不會認為「憲政國家」的「自由媒體」,應發表與其 立場相左的言論。換言之,他們實際上只主張右翼有「 言論自由」和「編輯自主」。
「中國逐步確立的市場經濟,乃是以價格作為競爭准 則,以非人格化的金錢來交易與分配經濟物品。過去不 認錢或不只認錢,就必然要認別的,如認權勢、認身 份、認戶籍等。金錢是去權勢化、去身份化和平等化的 力量,一百塊錢鄉下人能買到跟上海人一樣的東西,普 通人能買到跟高官一樣的東西。所以,隨著中國市場秩 序的擴展,特權必然越來越少。在這個意義上,現存的 特權不過是特權時代的少量殘餘。」[9]
這些人高調配合《南周》部份編輯人員,將事件上升到 要求罷免庹震的運動,但同時又對毛派網站《烏有之 鄉》被封殺一事視若無睹,就說明他們言論自由觀的局 限。站在勞苦大眾的立場,我們不可能認同這種只關注 和支持右派「言論自由」的運動。更不可能無條件支持 《南周》的立場。我們應該揭露這種立場的偽善,指出 勞苦大眾組織起來,建立屬於自己的媒體,反對官僚獨 裁和資本宰制,才是根本的出路。
用香港「左翼」慣常使用的語言,這種立場,正正就是 「獅子山學會式」的「新自由主義」「極右翼」主張。 《南周》也非第一天發表這些言論,而是多年來以此聞 名國內外。 那〈憲政夢〉到底為什麼會被黃認為一定不能過關呢? 讀過原文,稍有政治常識的人都可以知道,這文章完全 否定了中國憲法的歷史合法性,就連五四運動都被它否 定,並主張實現以徹底私有化為基礎的,仿效西方的「 憲政」。 另外,有人宣稱〈憲政夢〉「只是溫和地要求中共兌現 公民權利」,但此文明明歌頌私有化、市場化,指其為 中國進步繁榮的來源,否定反封建革命的歷史傳統,將 「憲政夢」演繹成晚清以來的追求,認為應實現仿效英 美的「憲政」等等。這不但和中國憲法第二章關於公民 權利的規定全無關係,還要求取消中國憲法第一章關於 公有制為國民經濟主體的規定。〈憲政夢〉不是因為主 張人權,而是因為否定憲法黨綱的底線,露骨地主張金 權,而被撤掉的[10]。
由於報社內部對此文章未有共識,此文將以個人身 份刊登,下期將由其他編輯撰寫回應
[1]「改了開頭部分,就改不下去了。現在這個版本,都不敢往上送, 會讓省宣把整個特刊斃掉」。 [2] 編輯部>總編輯>省宣>總編輯>編輯部 [3] 倫理委聲明原文,參見主場新聞引梁文道〈撐南方,即使悲劇收 場〉附錄:http://thehousenews.com/politics/%E6%A2%81%E6%96 %87%E9%81%93-%E6%92%90%E5%8D%97%E6%96%B9-%E5%8 D%B3%E4%BD%BF%E6%82%B2%E5%8A%87%E6%94%B6%E5% A0%B4/ [4]〈前《南方週末》編輯記者針對「2013年新年獻詞事件」的公開 信〉,http://www.secretchina.com/news/13/01/04/481244.html, 「在南方週末已經簽版定樣、編輯記者休假、完全不知情的狀態下, 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庹震,指示對新年特刊做出多處修改、撤 換,並導致多處錯誤、事故。惡劣無極者,當屬在南方週末經典性的 新年獻詞中強行塞入錯誤頻出的文字,以致頭版出現「2000年前大禹 治水」(應為4000年前)的低級錯誤。」 〈關於罷免廣東省宣傳部長庹震的公開建議書〉,http://www.commentshk.com/2013/01/blog-post_7.html,「此次《南方周末》2013 年新年獻詞,庹震不顧新聞作業規律,夜半擅自換稿,所換之文字, 乃庹電話逐字授意,居然有『2000年前大禹治水』之類的不能容忍的 低級錯誤」 [5]吳法天〈另一個角度看南周風波〉,http://blog.sina.com.cn/s/ blog_53c7cd330101aeol.html [6]〈「改革大綱」需以法律形式落定〉,http://www.infzm.com/content/84171 [7]〈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出台嗎?〉,http://www.infzm.com/content/84718 [8]〈赦免退贓貪官,換取支持改革〉,http://www.infzm.com/content/84207 [9]〈拿特權開刀,方能消弭階層衝突〉,http://www.infzm.com/content/84172 [10]BBC中文網記載的《南周》新年獻詞的兩個版本,http://www. bbc.co.uk/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3/01/130104_nanfangzhoumo_newyear.shtml
5
3-11.indd 3
2013/2/4 �� 04:11:41
活在香港,我們長久以來聽著差不多的官方歷史,活在「香 港傳奇般從漁港變成今天的大都會」的美麗神話之中。弔詭 的是,我們除了從教科書中見過三兩張黑白照片外,我們對 漁民在開埠後的實際生活與工作狀況竟一無所知,而只能永 遠以某種獵奇幻想的心態來想像他們,猶同他們就是天外文 明。其實,在教科書中反復地對其一整個行業大加「追思」 ,反映出一種隱藏的官方發展觀——這類初級生產應被淘汰 了,他們應該只是傳說;並且,最好永遠都繼續只是傳說。 然而你可知道,僅在一個月前,你每在家吃到的5條媽媽蒸的 黃花魚中,便有1條來自本港漁民?[1]然而,上年12月31號 實施的一條「禁止在本港水域拖網捕漁」的法案,卻很可能 使這首香港漁民之歌成為絕響。
迅 雷 不 及 掩 耳 , 皆 因 無 人 在 意 早於前年10月,曾蔭權就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此案,理由是香 港海洋環境日益惡化,而此政策使受損害的海岸及海洋資源 得以盡快復原。同時,政府指將推出措施協助漁民。此案一 出,官員大肆唱和,並強調這是香港環保的重大成就,比其 他國家都有前瞻性。 議案於10月在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中討論,但除 少數委員表示保留外,縱觀立法會的發言稿中,發言者很 少,而且討論多涉及賠償細節,而非議案本身的正當性。加 上議案採取「先訂立後審議」[2]的程序,而至2011年5月11 日前未接到任何修訂建議,令有關議案得以在毋須表決下自 動通過;到6月交付財委會討論時,眾議員的討論焦點便只限 賠償機制的操作了。 由議案提出到實行整整兩年間,議員態度冷淡,媒體更幾近 忽視,期間只間中聽到綠色團體大肆唱和(如WWF),反映比 起其他財經「大事」,小眾生計的存亡都不在議會與媒體的 關注之列。當再翻看那「今日香港」教科書的句句「漁村」 詩句,除了諷刺,還是諷刺。
再 說 堅 不 可 摧 的 綠 色 論 述 堡 壘 : 海 洋 破 壞 , 誰 的 過 錯 ? 綠色論調是為正義之師,無容質疑的餘地。然而,到底在理 所當然地認為議案合理之前,我們對各種捕漁方式、香港漁 業的狀況,以及最重要的問題——誰在破壞海洋的理解,又 有多少? 目前立法禁止的是拖網捕漁(trawling),是目前世上其中一 種最有效,且最被廣泛使用的捕漁方法。目前被針對的是出 現在近岸的拖網作業(離岸3-5公里),其作業方法是以兩 艘漁船各拉著漁網一端,然後同時前進,以包羅推進過程中 撈到的海產。然而此方法常為環保人士所垢病,指其缺乏篩 選而把海產一網打盡,造成不必要的海洋資源損耗;而且在 海底深處進行拖撈,將造成海床(如珊瑚)破壞,破壞生物 的棲息環境。面對有關問題,不少先進國家都嘗試把海域按 魚類、地勢等分成不同區域,它們之間有不同的捕漁期,以 及下網深度的規定等的約章,用以平衡漁民與海洋生態的利 益;其中,大堡礁就是類似的例子。 雖然漁民被塑造到是貪得無厭的環境破壞者,但其實漁民並 非傻子,他們也有一定的機制去順應自然生態。香港電台就 曾拍攝一輯鏗鏘集,瞭解他們的作業情況。片中的漁民向記 者大吐苦水,指政府誇大事實。例如政府說拖網捕漁將同時 撈起魚苗,不利魚類復原。然而,其實漁網設計早已考慮這 點,故網孔之間有足夠空間讓魚苗離開。至於捕撈深度過 深,拖行期間破壞海床的說法,漁民則指漁網破損的維修成 本很高(要4000元),他們不會蠢得把漁網放在海床拖行來 自討苦吃,所以「破壞海床」的說法同樣被政府誇大。尤 其,政府根本沒有考慮其實已有愈來愈多漁民離開行業,以 及愈來愈多內地非法跨境漁船來本港水域捕撈,加重海洋負 擔的事實;而只想盡辦法要本港近岸漁民揹負全部罪名。[2]
但最叫漁民咬牙切齒的,是政府隱惡揚善,對無止境填海 和基建而造成的更嚴重的破壞,隻字不提。僅在上年初, 政府才再驚人地建議在25處地方填海,其中不少均嚴重違 犯政府自己制定的規劃用途,某些更早被定為高生態價值 地點[3]。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就曾在立法會中痛陳出政府 不斷開山填海,已對不少漁場造成嚴重,甚至永久破壞。 填海所需的泥沙,往往取自海床,在挖沙過程中對海床的 破壞往往難以彌補,致使漁獲直線下降;而政府不但沒有 協助漁民,反以漁獲下降為由禁止捕撈。業界在會上句句 痛陳政府的工程才是漁獲下降與海洋污染的最大原凶,如 今政府要漁民成代罪羔羊,動機昭然若揭。[4]
一夜間變無業的傍惶,不過是啞子黃蓮 綠色的旗幟往往太「正義」,以至漁民的任何抗議都被視 為不懂世界大勢的刁民之舉(如香港一名「勃勃海洋」 的綠色團體就曾發起聯署,要求政府無論如何首先立法禁 止,而避免陷入「複雜的」賠償討論)。然而,試想像你 父親現在賴以維生數十年的行業一夜消失,他不得以此為 生之餘,而且轉營以後薪金可能都不及目前一半(都未知 能否轉營),你便會霎時發現,其實大家都是有血有肉 的,有名有姓的人,而不論行業大小、原始老舊與否, 其生活的機會都應該被珍視,並且他們的需要應獲充份 討論。 不難想像,香港漁船大多為家庭式營運,而且世代相傳, 一旦行業消失,其家庭經濟將立刻崩潰,數之不盡的父母 或子女將無法彼此供養。而且,不少漁民已為年長人士, 要一個年屆七十的人「轉營」問題何在,相信不言而諭, 根本形同虐老。即使是非年長漁民,他們都始終被認為是 「低學識」人士,這不單意味著轉營困難,也意味著即使 轉營成功,那亦將代表著低酬的苦力工作,這等於數千個 家庭的生活模式將出現翻天覆地(卻不必要)的改變。不 少報導顯示漁民普遍極度傍惶;尤其,他們對賠償細節、 誰合資格,幾乎一無所知,有漁民更在入紙申請補助金大 半年後,署方尚在審批,真金白銀到手之日遙遙無期。明 報上年10月28日一份副刊訪問中,漁民張先生就在不足一 小時的訪問裡說了八次「很徬惶」,並以「連補償都未知 有多少錢,一個命令,就要我從此失業?」來作為最無助 的控訴。
當捕漁生活成為一種罪過—細 而且,原來一旦近岸漁業被連根拔起,其牽連的是一整條 行業鍊,而非只是近岸漁民本身。原來在拖撈的漁船以 外,尚有製冰船、淡水供應船、收魚艇、漁具商、船機維 修等的附屬行業,而拖網漁船捕撈到的雜魚又原來會成為 養魚場的飼料來源,一旦拖網捕魚被禁絕,將導致一連串 骨牌效應,把整個行業鍊連根拔起,受影響之眾實在可以 想象。當政府口口聲聲說會協助他們時,到底又是否能確 定自己能保障整個行業鍊的人可以往後繼續安居樂業?
政 魔
府 的 「 協 助 方 案 」 — 鬼 在 細 節 , 空 頭 是 支 票
面對業界的猛烈反對,政府提出種種解決方案,其中包括 建議近岸漁民轉為其他作業模式(如遠洋作業)、移至內 地水域作業、轉為養魚業、發展生態旅遊及協助培訓轉營 等。唯所謂「方案」多是可以預見到的空頭支票,許多細 節問題政府根本從未解答,而只求堵住反對者的口。至於 賠償方案的機制,就更使人眉頭深鎖了。
6 3-11.indd 4
2013/2/4 �� 04:11:42
在轉營方案中,業界羅列出種種問題,政府卻只能支吾以 對。比如政府建議近岸漁民轉以遠洋作業,卻不考慮近岸漁 船的性能、漁民的知識與能力是否容許他們遠赴外海捕漁, 畢竟公海狀況與近岸有著差天淵之別,更改作業模式絕非易 事。至於內地水域作業之建議,原來內地部門根本從未答 允,許可證的審批細節仍未傾妥;而且比起「保護海洋」之 說,此方案更像「眼不見為乾淨」,說得像內地水域就有無 限資源可以供應。而轉為養魚業之說則更為無稽,因為政府 原來早已停發養魚場牌照,更遑論預留土地規劃予養魚業之 用。最終政府只窮得以「發展生態旅遊業」等的教科書式標 準答案,而從不考慮香港到底是否有足夠的基礎去支持和發 展生態旅遊業。至於底牌的「培訓轉營」(百搭牌)之說, 內容只提過「培訓漁民到機場工作」,這可行性到底多高, 能多有效,能照顧多少漁民,實在不揭自曉。 至於最多議員爭論,同時關係漁民重要的賠償機制,亦無法 提供有效的保障,更遑論使漁民釋擔。政府撥備17億元作賠 償之用,主要用於「限期自願回購漁船」、特惠津貼金,以 及作「漁業發展貸款基金」供漁民轉變業務(如從近岸轉為 遠洋作業)之用。其中,漁護署建議的回購漁船金額按船種 分類,賠償金額為13至350萬,另外每艘船將另獲90-500萬 的「特惠津貼」(一筆過賠償)。賠償上限雖看似不賴,但 上限比登天難,因為政府早把漁船類別與賠償金額掛勾,但 分類定義權全在政府手上,有漁民被無理編到最低級別,竟 只獲15萬賠償;有一家漁戶有三艘同類船隻,經歸類後三艘 總計才竟獲200萬[5]。如屬年老漁民而無法轉營的話,數十 萬這筆金額不出三數年便用罄,這根本與現實生活脫節。 更甚,政府指出每艘船獲賠償的特惠金額將由成功申請的漁 船數量來攤分,這等於置漁民之間於對立面,成為你死我亡 的賠償爭奪戰。至於「漁業發展貸款」,它老早就存在,但 因門檻過高,以至歷來只有一宗成功個案,原因是政府要 求漁民以物業作抵押,而不接受以漁船為抵押;試問漁船 以外,漁民何來有價值的物業可作抵押?由是可見,政府根 本無意擴大賠償金額和範疇,更遑論誠意照顧漁民。事情與 年前政府以防疫為由「一刀切」地收回雞農牌照同出一轍, 政府一邊贏盡掌聲,一邊卻是今天雞農徬惶後悔與無業的下 場,他們中不少均後悔無比,成為政府對漁/農民騙局的最真 實例子。 文:開著拖網漁船的Matthewwth
過—細說立法禁止拖網捕漁 捕漁作業及生產訪問調查2006 船籍港分佈
回 到 議 案 的 正 當 性 本 身— 「 環 保 」 迷 霧 的 迷 思 是次議案「神聖」的正當性主要是建基於綠色論調之下的。 無疑,保護環境是我們難以拒絕的普世目標。然而,保護環 境不等於要把人的生計消盡殆滅,畢竟人也是依環境而生存 的。雖然拖網捕漁只是其中一種方法,卻是目前香港近岸漁 業的最主要一種捕漁方法,此議案的通過勢將影響上數以千 計的漁民。政府不願效法外國的方法,按水域、魚類、年期 等細節進行分類的平衡方案,而是以「一刀切」的方式處 理,換取了短期的綠色掌聲,卻犧牲了一大批漁民的生計; 這,相信也不是近年提倡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同年禁拖網,同年卻建議在25處地點填海,其保護環境的誠 意不言而諭,但撇除保育誠意以外,如此反智急進地推行此 政策,亦是對勞動者最赤裸的歧視。 在每天高唱「亞洲國際金融都會」的政府眼中,經濟結構模 式只有一種走向,而這種走向意味著初級生產者必須慢慢淡 出社會舞台——即使他們願意留在行業裡。基於長久以來對 「金融都會」和「知識型社會」等冠冕堂皇的理型的追求和 嚮往(洗腦),大家也容易輕易接受政府一套,並認為「協 助培訓他們轉營」一類建議是合理的結果。然而試想像,當 口中掛著一句「再培訓」,潛台詞就是「他們未經培訓」、 「他們缺乏培訓」;又或,他們的知識經已沒用了。試想你 的大學專業在三數十年後被告知必須禁止,然後你須被「再 培訓」,那種被歧視的感覺實在不難想像。 雖然無法說明禁止拖網捕漁是為大規模填海鋪路,但政府偏 重商家的施政方針仍然原形畢露。無論怎樣,比起環保,這 議案更像政府的「綠色贖罪券」,透過十多億的賠償金來換 取未來可供填海賣地的千億土地。 我不認為廣大香港市民一致地想香港漁民落得如此下場,也 不認為大家同意該25處填海地點的規模和幅度。這使我不禁 開始懷疑,這個香港,到底是誰的香港。 [1]漁護署2011年統計資料 [2]先訂立後審議程序即政府先就其法例在刊憲,然後立法會可在法例 提交後28天內藉議修訂法例,若再無修訂或延期決議通過,法例則即時 生效。 [2]香港電台〈鏗鏘集:漁民之歌〉(2012/02/05) [3]獨立媒體:〈移山填海——一場誤導性的諮詢〉 [4]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對政府禁止在香港水域拖網捕魚的意見〉 [5]香港漁業被分為近岸、近洋與遠洋作業,其中是次議案主要針對近岸 拖網漁船。近岸漁船雖獲細緻分類,且賠償額上限高,但政府卻同時拋 出賠償遠洋漁船的金額,並定額15萬。有近岸漁船竟被「老屈」成遠洋 漁船而只獲15萬。亦有漁船被歸類「非本港水域作業」,叫漁民苦不堪 言。《東方日報》(2013/01/13)
7 3-11.indd 5
2013/2/4 �� 04:11:43
前言 在倒梁的聲音越趨激烈下,梁振英的首份施政報告終於出 爐。在不少市民心目中,梁振英或許是一個太過圓滑熟練的 政治人物,但似乎也想改善民生的特首。在這份五十頁的施 政報告的引言中,便提到要「應民所需,急民所急」。 但如果你肯花點心機閱畢整份文件,便會發現這大概是美麗 的誤會。我們見到的,不是一個想努力改善民生的務實特 首,而是一個不打算改變現下市民苦況的因循政客。 基於篇覆所限,學生報難以為施政報告作完整的分析,但也 選了三個很重要的部份:房屋、扶貧,以及醫療作一些基本 的介紹與評價。
或許訓街才是出路—房屋篇 文:潘朵拉增磅中
題。種種跡象皆說明,政府無意藉居屋解決私樓的荒謬 處境,而只以小恩小惠而大事宣揚,營造「做咗野」的 形象。 私樓居屋可望而不可即,惟有公屋是合理選擇。雖然現 時公屋並不歡迎我們,這不代表住公屋並不是我們應有 權利。梁振英在候選政綱曾豪言將增建公屋,但施政報 告中並沒有改變曾蔭權時代的建屋量,依然維持平均每 年一萬五的量。我們知道,就在不久前的董建華時代, 公屋每年的落成量可達五萬五千個,而香港的土地儲備 亦應付有餘,政府完全有條件增加建屋量。而現況是, 連同用各種手段收回的公屋單位,每年只能提供二萬 二。我們不要忘記,現時公屋輪候冊上有近二十萬個個 案。即是說,若你這一刻開始申請,也差不多要十年才 會輪到你。在這以前,即使你三餐不繼,政府亦無須予 你片瓦。
年初選舉時以民生議題獲取高民望的梁振英,房屋問題一 向是他宣稱的重點。施政報告中,他如何落實為措施?驟 眼看來,施政報告中似乎對此著墨甚多。房屋議題在一眾 民生議題中排最前,內容篇幅亦遠遠超過其它議題。仔細 審視,報告中修辭空話充斥,過往對他做實事的期望,成 了一個笑話。
傳說中公屋輪候有「三年上樓」的承諾,但這只針對家 庭個案。若你未結婚而要申請公屋,則要排另一條隊- -「非長者單身人士」。根據現行定義,那即是五十八 歲以下的單身申請者。政府每年分配給他們的單位是二 千個,二零一一年這條隊有六萬多人。只看以上數字, 境況之淒涼便可想像;根據現行計分制,四十歲以前成 功申請的個案近乎零。
不妨從我們的處境入手,剖析整份施政報告。一般中大畢 業生找第一份工作,薪金大約一萬多。這代表公屋這個選 擇已將你排除在外(現時申請單人公屋的入息上限是九千 二百元)。一萬餘月薪,租劏房幾乎會是唯一選擇。深水 埗一劏房,九十至一百呎,盛惠三千五百元;靠窗單位另 計。
現實擺在眼前,梁振英無意改變現狀,依舊將人往殘酷 的私樓市場推。施政報告沒有增建公屋,沒有實現居屋 作為合理價格物業的功能。當初他藉構築虛幻的想像上 位,結果望了梅,還是渴。
?
租房任人魚肉,而且沒有物業感覺好不踏實,那還是供樓 好了?反正租房每個月都要錢。私樓呎價過萬已不是新鮮 事;即便是屯門這樣的邊陲地,二手樓也要索價五千。即 是說,普通四百餘呎的單位價二百多萬。三成首期,七十 餘萬,七十個月的薪金,還未想既要交租如何儲錢。對我 們這些初出茅廬的來說,買私樓簡直是痴心妄想。 現實的圖像相當殘酷,居屋公屋似乎是避風塘。施政報告 在此亦有著墨:將前朝的「置安心」計劃改為居屋發售; 明年預售二千一百個居屋單位。只看這數字便知其荒謬可 笑,二千一百個如何安置被排除在公屋隊伍以外的眾多輪 候者?況且,居屋也不是甚麼「荀盤」。以早前發售的「 綠悠雅苑」為例,普遍單位售價三百萬以上,供三十年, 每月要過萬元。居屋的價錢與私樓掛勾已是不爭的事實; 而看那可憐的供應量,它也是以「不衝擊私樓市場」為前
施政報
東 東
告 搞乜
8 3-11.indd 6
2013/2/4 �� 04:11:43
空有名目,實際欠奉—扶貧篇 文:Jeffrey 香港作為國際都市,堅尼系數全球最高,貧富懸殊極為嚴 重,基層市民苦不堪言。梁振英上台前念茲在茲,言之鑿 鑿的說要關懷大眾,照顧弱勢。後來,政府於12年11月重 設扶貧委員會[1],雄心壯志希望解決香港貧窮問題。 但是,這份2013年施政報告再次令基層失望。裏面提及委 員會的具體工作,只有訂立「貧窮線」一項,篇幅僅百餘 字。實際的扶貧措施和政策,一一欠奉。 貧窮線大家聽得多,但未必了解它的意義。嚴格而言,它 所指的是滿足生活標準所需要的最低收入水平。然而, 不同國家、地區,以至城市的不同區域,對「滿足生活」 和「最低」都有不同理解。各國會根據自身的經濟社會情 況,自行訂立合適的貧窮線。例如美國訂立的貧窮線,肯 定高於第三世界國家的。 香港沒有訂立過貧窮線,社會一直有聲音要求訂立,亦有 不少學者發佈「貧窮線」的研究。現在政府最終下決心訂 立,施政報告明言有三大用途︰ 1.量化貧窮人口,以集中分析「貧窮線」以下各組群的情 況 2.深入研究貧窮成因,作制訂政策的指引,令扶貧工作更 到位 3.按貧窮人口數量的變化,評估政府扶貧措施的成效。 貧窮線的訂立固有其需要,但要說這便「顯示本屆政府對 改善貧窮問題的決心和承擔」,可謂言過其實。要知道, 問題不只在於訂立貧窮線與否,同樣重要的是有關貧窮線 的細節。而這個重中之重在施政報告中基本上完全沒有提 及。要知道,很多時只要玩弄一下統計手段,整個問題便 會變得面目全非。
?
因篇幅所限,筆者未能詳述,現在姑且指出兩點。 第一,主流的意見是港人住戶入息中位數的五成(10500
要錢唔要命—醫療篇 文:覃俊基 老實說,醫療制度與正常的大學生關係甚微。相對於諸如 房屋、政制等問題,我們年青人大多身體健康,無病無 痛。說真的,大家這一年入過多少次醫院?所以說起醫 療,大多數人或許會持守某些基本原則,但最後都是不了 了之的忽略。然則,對於真正受傷患病痛困擾的市民,醫 療可是他們最需要關注的範疇。制度的好壞,可謂真正的 天堂與地獄之分。作為難得有長期病的筆者,也是稍嘗箇 中三味。 閒話休提,今次到底有甚麼醫療施政呢?很遺憾的,可以 說的其實不多。基本上來說,梁振英所言明的也似是跟進 事項多於有任何革新。方向上重申公私營並行;具體服務 上,醫務人員要多騁用,有開設新的醫院,私家的要多監 管一點。至於資金問題,則再次強調人口老化會增大開 支,所以還是要考慮以私人醫療保險的方式作融資云云。 平心而論,這沒有甚麼不可預期的惡政。但不能不考慮的 是,香港現下的醫療狀況是怎樣的呢? 首先要提綱揭領指出的是,香港的人均醫療開支大概是 GDP的5%,這在第一世界國家中之最低的。基本上大部 份已發展國家也是達到10%的水平。在這個大前題下,很 多問題就是想當然已。其中最為人詬病的便是輪候時間。 例如,公立醫院輪候首次專科預約要等半年至9個月,輪
3-11.indd 7
元),即收入低於此數就屬貧窮。根據這標準,香港2012 年度第3季的統計顯示,每4個入息家庭中,就有1個屬於 貧窮。然而,入息並未計算通脹等經濟因素,立法會議員 馮檢基就曾提出,以中位數的六成作標準。 第二,相同收入的家庭,有可能受不同福利影響。例如兩 個入息都是一萬的家庭,但一個住在公屋,一個卻還在 輪候,現居於劏房。兩人的生活大相逕庭,但在現行的制 度下卻得到相同待遇,極不公平。委員會成員何嘉華便擔 心,若太多福利被列入計算,香港將會「冇咩窮人」。若 把12年免費教育、公共醫療服務等也當作福利計算,貧窮 人口將由現時估計的118萬,大幅降低至27萬,令貧窮線 變相粉飾數字,失去扶貧作用。 所以,在沒有任何細節的情況下,所謂訂立貧窮線就像開 了一張空頭支票。梁振英政府到底是否認真處理貧窮問 題,還有待觀察。 不過,我們也實在難以抱太大期望。要知道,貧窮線歸根 究底不過是一種研究方法。而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很明 顯是結構性的,與現下政府極其偏向大商家,沒有保障勞 工的議價能力,還有其剩餘福利觀的施政方向有極大的關 係。是次施政報告之中完全沒有提及這些要旨。光訂立貧 窮線,而不去處理現存的經濟結構,根本無助解決問題。 簡單而言,你生了病,醫生不是開藥給你,反而告訴你甚 麼時候才算生病(頭暈、發燒、心悸)。雖然這有助病人 認識病症,但無法令病人康復吧。 說到底,若然梁振英政府有心改善基層的生活水平,這份 施政報告實在欠缺太多,亦未能為貧苦大眾帶來任何希望 的光輝。 [1] 扶貧委員會成立於2005年,於2007年6月30日解散, 於2012年11月9日重新成立,宗旨是鑑於香港政府希望能 夠盡力地進行扶貧、甚至滅貧事務,為有需要的人士通 過經濟、就業、教育及訓練等等範疇,提供社會保障及支 援,以紓緩其貧窮情況。扶貧委員會高峰會由行政長官主 持,行政長官必須向公眾交代工作進度,亦需要就政策及 方向等作出最後決定。 候手術時間更要兩三年甚至更長。曾有一名肝病病人到公 立醫院排期,首次診症竟安排在十個月後。該病人按時覆 診時,發現病情已發展至肝癌末期,最終於兩個月後身 故。投放資源不足,就是有這些血腥的結果。 同樣道理,為甚麼會沒有床位?為甚麼會不夠醫療人員? 為甚麼他們的態度總是不大好?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炊, 政府投放的資源那麼少,公型醫療的質素又可以怎樣? 於是乎,我們從小就已經聽到,要獲得好的醫療服務就是 要去私家醫院,不想等到花兒也謝了就不要去公立,然後 就是感慨私家醫院真係好貴——這就是施政報告所說,「 讓公營醫療繼續為市民提供安全網,而私營醫療則為有能 力負擔的市民提供更多選擇。」 說穿了,那就是政府不願投放資源於公營服務,普通市 民就是要忍受不合格的醫療。是次施政報告之中,梁振英 根本完全沒有打算扭轉這個根本方向。更甚者,他還是再 提出因為人口老化所以醫療開支將會大幅增加,所以會成 立工作小組研究如何鼓勵市民購買醫療保險,亦即寄望市 民自行承擔醫療的費用。換句話說,梁振英不單止不加強 公營醫療,反而加強私營化。所以市民要獲得真正良好的 服務,就唯有幫襯私人市場,老細們——或醫療或保險大 鱷—也就大賺特賺。 但醫療的問題似乎總沒有人在意。希望我們不會在多年以 後才會想起。
9
2013/2/4 �� 04:11:44
你 的 尊 嚴 , 要 誰 捍 衛 ?
有這樣一起事:某地產商為了逼遷村民,故意不 向村民收租,企圖以此指控村民是租霸而逼他搬 遷。事情傳到一名城市研究者,他幫村民查得業 主的住址,讓他上門交租,村民幸而避過陰謀。 想來,城市研究者又非偵探,是如何查得業主的 地址呢? 其實,他是使用了公司查冊。現時,公眾只要花 費二十二元,便能以某公司董事的部分個人資 料,在公司註冊處查冊頁查得他的姓名、身份證 號碼、住址、持有物業和公司、為哪些公司之董 事、這些公司中還有甚麼高層等資料。由此,我 們不只可以逃過「被不交租」的誣蔑,就連政經 界高層的枱底交易,都可以從中探得蛛絲螞跡。
文 : 日 月
然而,隨着《公司條例》的修訂,以後除了警方 和該公司董事外,公眾(包括記者)不可查得董事 的住址和身份證全部號碼,取代以通訊地址(可填 上公司地址)和身份證號碼首三個數字。這修訂 固然引來媒體的質疑和不滿:「公開董事資料的 基本精神,是既然打開門做生意,應該有商業責 任……尤其是大公司,本身已經好多資源去委聘 好叻的律師、會計師,全面地去遮掩一些不正當 或非法的活動。既已是公司董事,提供資料給顧 客、商業伙伴和傳媒監督,不是很應該?」亦有 評論指,「例如區議會選舉的種票疑雲、發展局 長陳茂波的劏房醜聞等,缺了公司查冊,將不可 能被傳媒揭露。」
技術上,這項修訂當然會為偵查工作帶來不便, 但想到新聞界總有替代方法可用以查探資料時, 其實更值得關注的,莫不是此修訂作為標誌對公 眾之監察自主性的再削弱。原本,社會風氣已沒 有積極鼓勵公眾自主監察企業,而鼓吹交由相關 政府部門和傳媒監察,因此公眾普遍不太熱切監 察政經活動。今次修訂再剝奪了他們的監察能 力,就更嚴實地鞏固了他們的冷淡態度。但是, 想來我們生活中,衣食住行都可以找到企業的影 子,監察這些商家的活動,其實也是在保障自 己。而我們對此不甚關心,難說不是資訊不流通 造成的:以今次事件為例,大部分人原本就不曉 得公司查冊,那二十二元費用也減低了我們作自 主性監察的意欲。但相比起來,要是理所當然地 把公眾從企業監察者的角色中隔絕開來,禁止他 們取得完整的資訊,就豈只雪上加霜,根本義理 難容。 公司查冊不是記者的專利,公眾也有權使用的。 也就是說,被削權的不只是記者,我們也在列 中。廿三條剝削我們的言論自由,我們大力抗 議,但今次修訂剝削我們的監察權,竟無人力 抗,甚至讓它暗渡陳倉,這莫不證明香港人對自 己作為第四權的身份自覺不足。不過,此項修訂 是由上屆政府通過的,最快都要到2014年才生 效,新一屆政府在法制上是可以在這段時間中提 出再修訂的。我們必須表現出對自主性監察的重 視,方能有望阻止修訂生效。畢竟那還是我們的 權利,還可靠誰來保衛?
------------------------------------------------------------------------------------------------------------------------------------------------------------港大學生會自去年的「反黑金聲明」,被指受政 治勢力操控和違反會章始,惹禍不斷,近月再被 揭發一宗。 陳子君小姐,在1980年已在港大學生會任職,深 受同學和歷屆幹事愛戴。然而,在2012年8月,她 卻突然被當屆幹事會指「誠信有問題」而終止合 約。但經同學查明,這個指控卻極有可疑。 2012年暑假,港大學生會正籌備手提電腦計劃, 就是學生購買手提電腦優惠的計劃,子君協助其 處理文書事宜。7月23日,評議會主席譚振聲發 出電郵,指由張楚晞動議,李君同、許凱迪、楊 祖宜和議,要求召開評議會會議,討論”To report the progress and issue arising from the notebook program”此議程。 翌日,上述動議及和議者四人,連同2009年度文 化聯會主席葉鍁婷,秘密召見子君,審問她兩件 事:一,有否無故接受Helix公司的一部手提電 腦;二,有否偷竊2010年icampus公司贊助的一部 iPod。 子君回答稱,手提電腦為子君於2011年學生會籌 辦手提電腦計劃時,託時任學生福利秘書陳進龍 購買。子君即時出示支票、單據、Helix公司「收 妥款項」回信等證明她是付款購買電腦。IPod則 是經2010年度署理財務秘書霍俊杰批准,用以於 員工周年晚宴抽獎之用,從未拆封。由於事隔數 年,子君未必即時找到iPod。
10 3-11.indd 8
然而,第二天,子君回到學生會辦事處,發現儲物 室遭人翻箱倒櫃,夾萬亦遭損壞,當時有三名學生 會幹事在場。其中一名幹事柯文俊稱,要與子君一 起找尋iPod,及後借故支開子君,更一度稱「我 係被委派出來做依件事,但唔關我事架」。稍後, 子君於夾萬上藥櫃後方找到一部用公文袋包着的 iPod,柯文俊指稱「就係依嗰櫃(子君的櫃中)搵 出來」。 後來,在評議會會議之中,幹事會沒有提供證據, 也沒讓子君到場答辯,評議會只根據幹事會的證 供,便終止子君合約。及後,子君發現,學生會發 予子君的支票,少於學生會員工守則列明應得款 項。財務秘書朱迪文電郵告知解僱原因為「行為嚴 重失當」及「工作表現令人不滿」,並指該等款項 根據工作表現發放,暗示不會發放該等款項予子 君。後來子君入稟勞資審裁處,審裁處判決,學生 會須於12月20日前,付款予審裁處並轉交子君。然 而,至今學生會仍未付清款項。 學生會對子君「接受饋贈手提電腦」和「偷竊 iPod」兩個指控,前者已被證明不實,後者則極有 可疑。學生會更要求Helix公司老闆當沒有收過子 君的支票,並視其為「假支票」,老闆並無答允。 從指控的證據以及仲裁過程看,學生會根本是「砌 人生豬肉」,如此卑劣的作風,令人髮指。 資料來源:《學苑》即時新聞、港大學生會監察網 頁
港 大 學 生 會 無 理 解 僱 員 工 事 件
文 : 石 七 刀
2013/2/4 �� 04:11:46
--------------------------------------------------------------------------------------------------------------------------------------------------------------------------
中大左翼學會 1637年,荷蘭的鬱金香狂熱……
1720年,英國的南海泡沫……
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
1907年,美國的銀行危機……
1929年,美國的經濟大蕭條……
1973年,全球的石油危機……
1987年,全球的黑色星期一……
1997年,亞太區的金融風暴……
2008年,卷席全球的金融海嘯…… 從資本主義的開始到現在,發生過無數次經濟危機。每次社會都 能從頹垣敗瓦中重新起來,給我們一種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但 是,但經濟危機的惡夢繼續一次又一次提醒我們它並沒有消失, 而且間隔亦越來越密…… 究竟是甚麼原因令到經濟危機不斷地重現呢?是否單單是貪婪的 金融炒家惹出來的禍呢?是否只要多規管、做些小修小補就可以 呢?不,馬克思在一百七十多年前就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是金融 危機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結果;小修小補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將 資本主義徹低推翻才能解決。
地點︰范克廉樓306室 時間︰730 – 9:30 日期︰2月21日 (星期四)
承接上一次的《共產黨宣言》讀書組,今次左翼學會將在未來七 個星期舉辦《資本論》讀書組。從資本主義最根本的元素—「 商品」—開始研究資本主義、其危機的成因、為何我們要推翻 資本主義。
內容︰資本論第一冊第一章
第一次《資本論》讀書組 3-11.indd 9
第一節︰使用價值和價值(價值實體、價 值量) 第二節︰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二重性
聯絡人︰61213708 (寶) 2013/2/4 �� 04:11:48
[左翼學會每月專題]
通往債務奴役之路── 評香港大專教育的經濟壓迫 文:Edward、寶
「高中及專上教育亦逐步普及:我們預期在未來兩年內,適齡人口組別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青年有機 會修讀學士學位課程,連同副學位學額,修讀專上課程的青年人將近七成。學生資助計劃亦已不斷完 善,確保沒有學生因為經濟原因而無法升學。」 梁振英
在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裡頭,與我們及下一代息息相關的大 專教育政策實在著墨不多,而且一如所料沒有什麼大變動。 就正如施政報告內文所言:「教育政策應進入鞏固期,不作 重大的政策改變,讓持份者休養生息。」休養生息四字,十 分動聽。但若果我們細看施政報告有關教育政策的內文,就 不難發現梁特首的「無為而治」是維持現存千瘡百孔的大專 教育體制。譬如說,就大學學費、學士資助學額、大專教育 私營化這些重要的議題,施政報告絕口不提。這意味著大學 生每年仍要為學費疲於奔命,而升不到學士的學生就要在不 受政府規管的學店讀書。本文希望透過分析大學學債和大專 教育私營化這兩個面向,從而點出香港政府跟私營學府在教 育這一環壓迫學生的情況,讓讀者明白改革大專教育之必 要。
借錢交學費跟剝削和維穩的共生關係
推你入Non-mean債網
根據美國大學入學與學生成功協會(ICAS)的數據,2011年 美國大學畢業生平均背負2.66萬美元(約20.6萬港元)學 債。還清學債,大學生可謂任勞任怨,他們在快餐店打工早 已是司空見慣。更有不少賺取廉價薪酬的大學畢業生為了還 學債,不惜節衣縮食,只靠營養補充飲料及蛋白棒維持能 量。
就讓我們先由大學學費和資助計劃談起。可能會有人會說: 「每年學費42100又有咩好怕喎?申請grant/loan咪搞掂 囉!」無可否認,申請專上學生資助計劃的大學生是多不勝 數。我想諸君也體驗過在富爾敦樓排grant/loan排到腳軟的 經驗。不過,我們得弄清一點:貸款(loan)是要繳還的,而 助學金(grant)才是真正免除了學生的學費負擔。 現時學生資助辦事處的資助計劃,是分兩條隊。一條是「免 入息審查貸款計劃」,即所謂的Non-mean,它是不會給予學 生什麼助學金;另一條是「經入息審查助學金或貸款」,即 是要你呈交父母屋契、資產、月結單那條隊,這條隊才可以 1. 申請助學金。而實情是,「經入息審查助學金或貸款」計劃 是設了不少關卡和門檻,將不少學生拒諸門外,就讓我列舉 一些情況: 1.
年滿廿六歲卻沒有大學學位的職場人士。學資處是不 1. 會給予他們助學金繼續進修,他們只能靠自己的積蓄 供自己讀大學。然則學資處是在剝減高齡人士在大學 進修的機會。
2.
父母有一定資產的學生。在學資處的審批算式,家父 家母的資產就等同子女的資產。一旦兩老以小生意或 者是揸自己買的車維生,子女幾乎肯定不會獲批助學 金。但如果他們生意失利債務纏身或者他們不願供養 子女上大學,他們的資產卻仍然會被學資處計算在 內,子女最後也得「自己供自己」。
3.
父母不願呈交入息紀錄的貧苦學子。假若父母嫌手續 太繁複,或者他們與子女的關係惡劣,這班拿不到父 母銀行月結單的學子就得立即背負三至四年的學債。
遇上上述三種情況的學生,他們唯一可以做的除了不斷搵補 習做part-time賺錢,還得同時向政府借Non-mean交學費。 換言之,他們就是要用者自付。而在大學四年制下,這班大 學生就得立即墜入債網,背負四年的學債,盛惠至少十六萬 八。他們還loan的慘況,相信不難想像。
12 p12-13.indd 2
或許你會質疑上述三種情況的大學生之數量不會十分之多, 不過可以確定,借Non-mean的大學生數量實在不少。根據去 年財政預算案 和去年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簡稱UGC)的文 件,在10/11年度,申請Non-mean的數目達34143宗,而教資 會資助課程整體學生人數就有74588個。屈指一算,事實上 有一半大專學生有需要借Non-mean。 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作為大學生──可能會直覺地認 為,借錢交學費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假如你了解身處美國的 大學生的狀況,你就會明白借錢交學費的大專教育模式是可 以很恐怖的。
宏觀而言,借錢交學費的大專教育模式絕對是剝削和維穩的 工具。一方面,老闆可以恃著大學生急需工作的關係,壓低 他們的薪酬。另一方面,大專生為了還清債務,一畢業就必 須立即「撲水」,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學債何其多 收數無甩拖 更甚的是,美國政府於2005年修訂破產法,規定破產不會解 除學債。這等於保證放貸機構一定能收回學債。美國各私營 金融資本自然不會錯過這一大塊肥肉,更大肆向學生推銷信 用卡,放貸時遂毋須考量學生還款能力,頻頻濫批。這個情 況,是不是叫我們聯想起在入學時,一大班恆生和東亞的職 員在文廣向你夾道歡迎的光景? 誠然,美國和香港的學債危機還有一段距離。不過,兩地在 處理學債的手法也有相似的跡象。近年,由於大學生拖欠學 債的情況日益嚴重(截至10/11學年底,拖欠還款率約為13% ,涉款超過二億),學資處也出了不少對策收回欠債。當中 已經實施的包括將個案交予小額錢債處,以及由律政司追討 欠款。而其中一招尚在考慮階段的,就是將拖欠者資料交予 信貸公司跟進。這個政策何時實行,私營信貸公司會不會跟 黑幫聯手追討欠款,尚是未知之數。不過,這種公私營合作 由「貴利」直接協助政府收數的套路,明顯是要迫使學生在 信貸公司的威脅下,準時向政府連本帶利繳還學債。一旦學 資處將收數的權力交予信貸公司,揹著學債的工人子弟幾乎 肯定是走投無路。
避免學債攻略:加稅 無論如何,兩地的共通之處都在於政府想避免承擔高等教育 的責任,繼而將費用轉嫁給學生。所以,我們得認清一個真 相:學債絕非個人問題,我們揹學債只是因為政府不願大幅
2013/2/4
01:49:56
增加教育開支。政府只是不為,而非不能。培育一個四年制學士生約 需93.2萬元, 只要政府向富人加1%利得稅,這109億的財政收入就可 以每年增加12000個大學學位,且學費全免,連排grant/loan都「慳 番」。 在香港社會,抽富人稅減學費或者免學費大概會被標籤為妙想天開, 但放在歐洲大陸卻是常識。在去年年中,歐盟文教總署彙集了歐洲34 國高等教育學費概況。報告顯示,奧地利、芬蘭、希臘、挪威和瑞 典的碩士及學士課程都是學費全免的;塞普路斯(Cyprus)、馬爾他 (Malta)及蘇格蘭亦同樣免了學士課程學費。至於德國,就有14個省 份免學費,只有巴伐利亞等三個省份會收學費,上限1000歐元。法國 的學士課程也同樣收學費,不過學費則限定為177歐元一年。 上述的歐洲國家可以減學費或者免學費,絕不是偶然。這是基於二戰 後,當地的工人階級的運動強勢,迫使政府要抽富人稅減實行福利, 而減免學費就是其中一環。當然,我們也不可無視近年各歐洲政府跟 工人子弟的階級鬥爭:自金融海嘯以來,各國政府都將庫房的錢轉移 到資產階級的口袋,結果導致財赤,要大加學費。反觀香港,若果我 們不反抗,我敢擔保香港政府只會繼續現行的教育政策。那時就真的 難保大學生血償學債這些新聞會有一天在我們眼前出現,事關香港政 府自回歸以降,已製造了龐大的學生借貸需求。 這筆帳,就得從大專教育私營化的歷史談起。
大學之道,在私營化,在多收生,在加學費 2000年,前特首董建華在施政報告裡倡議在十年內將專上學額加倍, 「讓香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達到百分之六十」,配合「知識型經濟」 ,而這個目標在2005年已經超額完成。可是,教資會資助的學士學位 數量卻所增無幾:在02-03年,教資會資助的學位課程學額有14,829 個,到11-12年則有16354個。在這十年間,青年人入大學率只由 17.7%增至約19%,至今仍不到20%,相信將來也不會大幅增加。 政府左手不斷推高等教育普及化,右手卻不擴充資助課程學額。這在 在解釋了為何近十年,副學士這個畸胎會不斷增生,社區學院不斷自 我複製的情況。如果梁振英所言屬實,剩下來近50%的青年人將來就 必然會被政府推入私營化的大專學府,或曰學店。這班被推進學店的 青年跟一般大學生相差無幾,他們都是要借錢交學費。不同的是,他 們大部份都得不到政府的助學金,比我們背著更重的學債。 你可能會問,為何稱自資院校為學店?答案很簡單,它們跟商店和補 習社可謂沒有分別:都是跟隨著商業邏輯,都是不受政府干預,都是 暢行無阻地加學費,賺到盡。事實上,自資專上教育的全日制課程數 目,由十年前84個增加至今個學年的532個,就讀的學生人數去年更 超過7萬人。從以下的一些數據,便可得知這些自資課程如何昂貴, 如何為自資院校帶來巨大收益: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在這「大市場,小政府」的大專教育政策底下,貧窮學生面 對的困境自然可想而知。前陣子,香港教育學院進行了有關 本港大學教育機會公平性問題研究。統計除了顯示有錢學生 的入大學率比窮學生高三倍有多,還顯示有近三成出身寒門 的學生很多時都要投入專上課程(即非八大院校的資助課 程)。 2011 最高10%
13.0%
48.2%
就讀專上課程比例
30.0%
23.6%
雙失
19.2%
7.7%
學生如此無助,要被迫買「砂紙」,正好體現出政商一體如 何在教育這一環壓迫我們這班無產者。政府不願肩負普及大 專教育的責任,增加資助學額。繼而學店就完好無缺吸納了 剩下來的學生,視之為生財工具。最後,借貸機構就向他們 招手。整個學債迴路在教育市場化的脈絡下實在是滴水不漏。
總結 最後,大概會有人認為,大專生借錢交學費,只是買一個向上流動 的夢想。但夢想終歸要有物質基礎。大學作為「向上流動的階梯」 至今已是一個迷思:不同於八十九年代,大學生早就不是什麼天之 驕子,而是未來的工人階級。現時大學生起薪點的中位數只徘徊於 一萬多,扣除了租樓和家用,還是甚麼「中產」嗎? 如以上所言,對大多數人而言,花錢讀大學,就像一個極其昂貴的 保本基金。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社會裡頭,絕大部份學生都無可奈 何要參與這盤多數「蝕本」的投資。 有賺當然就有蝕,虧本的是我們,大贏家則肯定是政府和學店。現 在香港的大專制度,與其說是青年晉身中產的階梯,倒不如稱它為 階級複制的機器和吸財的工具更為合適。即使能被八大取錄,也不 見得可以免除任何經濟壓力輕鬆畢業,事關學生資助計劃早已關卡 重重,要我們墜入政府和銀行的債網。如果學生不能入大學的話, 他們被迫投向毫無監管的學店。他們與我們一樣,都要揹學債,都 是背著同樣的命運,但他們的債一定比我們更沉重,情況一定比我 們更堪虞。要緊記,香港政府從來有能力向資本家開刀,將他們部 份榨壓的民脂投入教育這一環。他們不為,只是因為沒有群眾壓 力。
每年學費 (修讀年期)
理大香港專上學院
$50000–$60,000 (2年)
香港大學附屬學院
$50000–60000 (2-3年)
珠海學院
約$55000 (2年)
浸會大學國際學院
約$50000 (2年)
香港中文大學-東華三院 社區書院
約$50000 (2年)
嶺南大學社區學院
$50000 (2年)
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
約$47500(2年)
1.
恆生管理學院
$45000 (2年)
2.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40000–$50000(2年)
手執著學生報的你,可能很慶幸可以逃脫覺揹學債的命運。然而, 堅負學債的人還多的是,而且仍會繼續膨漲。他們是不是你的同學 朋友、兄弟姊妹,甚至是你將來的子女,我無從知曉。但只要一日 政府不縮減甚至廢除學費,一日不增加資助學額,他們受學債奴役 的烙印是不會消失的。
3.
p12-13.indd 3
貧窮線下
這麼多貧苦學生仍「心甘情願」受學店剝削,大概可以理 解。因為在這個大學生氾濫的年代,沒有一紙大學証書,真 的很難找到收入較好的工作。套個比喻,副學士就好比一件 商品,你不買就註定在市場失去競爭力。結果,窮家學生為 了擠身大學,即使學費高昂、課程質素惡劣、認受性低,仍 會借十多萬去學店買一張「砂紙」。
院校
從表中可見,大部份課程需修讀2年,平均學費亦要10萬。付出這麼 高昂的學費,背著這麼沉重的學債,換來的卻未必是優質的教育。早 前嶺南大學的社區學院嚴重超收學生,許多配套設施不足,如屯門本 部的課室不足,許多學生須調離本部上課;英文科因老師不足而被迫 取消等等。嶺大超收事件大概不會是個別事件,如果學生不向學校和 政府施壓,各自資院校只會更有恃無恐超收。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 縱然教育質素成疑,仍有8間自資院校在上年年底決定於新學年加 價,加幅由2%至11.8%不等。
住戶收入 入讀大學比例
4. 5.
6.
《二零一二至一三年度財政預算案》http://www. budget.gov.hk/2012/chi/pdf/chead173.pdf 《教資會年報2011-12》http://www.ugc.edu.hk/big5/ ugc/publication/report/figure2011/pdf/table00.pdf 無可置疑,是有學生借Non-mean去投資,但借錢交學費 的學生是佔一個重要的比例。 〈學資處提10建議防濫借拖欠 大專生貸款擬限30萬〉, 《大公 報》,2011-11-09 。 方志恆︰〈為何愈派糖社會愈不滿?〉,《明報》 ,2013- 02-01 〈再有3間自資院校加學費〉,明報,2012-12-31。
13
2013/2/4
01:49:57
【 心 湖 淬 筆 】 尤 里 安。 鬻 文 之 徒, 蝸 居 在 邊 陲。
續 蝸 居 雜 記
喚師傅修理。最初想著要不要請假一天趕快了 結煩惱,師傅卻只能在放工之後上門。無他, 師傅白天也要開工,維修劏房純屬工餘任務。
物先腐而後蟲生。舊樓底子欠佳,招租廣告上 面所謂的「新裝套房」云云實乃地產文學,粉 塗得再厚始終蓋不住真相。光鮮的冷氣機光鮮 的只有外殼,機膽銹漬斑斑,開機聲如雷震。 重新修補的天花板擋住了去年十號風球沒滲水 是很了不起,沒想到年末的陰雨反倒令它受潮 發 脹 泥 灰 剝 落。 反 正 掉 下 來 的 是 泥 灰 不 是 石 屎, 也 就 算 了, 最 頭 痛 的 是 浴 室 去 水 渠。 縱 使 自 己 不 洗 澡, 不 洗 碗, 沒 用 過 一 滴 水, 要 是 隔 壁 洗 澡 洗 衣, 污 水 也 會 自 排 水 口 倒 灌 進 來,還帶著一股番梘清香。顯然,水渠瘀塞。
於是事情變得有趣:一個打工仔在工餘的時間, 等候一個自僱人士在工餘時間到家裡通渠。生 活空間的管理,被列入工作之外的剩餘部份, 反過來說就是工作並無義務對生活負責。想想, 這對我們掛在嘴邊的工作觀還真箇諷刺。我們 把工作喚成甚麼?搵食、養家、為口奔馳…… 這些都是自欺欺人。要養的那個「家」,其實 永遠讓路於工作,亦永遠隔絕於工作,哪管爆 渠 爆 到 住 不 下 去, 你 不 可 能 在 開 工 時 修 理 家 居,除非你的工作就是收錢修理別人的家居。
五個劏房,本來都屬於同一個單位,共用同一組 水渠。人多了,負荷過重,早晚出事。作為早 出晚歸但求一睡的打工仔,對生活空間已經無 欲無求——這正是劏房在打工仔裡頭有價有市的 原因之一,缺乏生活時間的人不需要甚麼生活空 間——原本不想理會那麼多,事後將浴室地板沖 沖水把污物趕回渠裡就是。然則倒灌越來越嚴 重,水浸範圍越來越大,哪天溢出浴室浸到外 面,可就難以收拾。沒法子,打電話給包租婆召
曾幾何時,工作與生活並不分割。農村生活或 許刻苦,但甚麼時候吃飯,甚麼時候下田,沒 人管你。工業革命之後直至十九世紀下旬,除 少數大城市,英國不少城鎮的工廠都不會全年 開工,皆因農忙季節工人都要回家幹農活。這 個習性,今天依然在一些出身農業大省的中國 農民工身上體現。將「家」與「工」分割,繼 而以後者凌駕前者,不是自古皆然,而是僱傭 勞 動 成 為 生 計 主 流, 甚 至 唯 一 選 擇 的 徵 候。
【 如 是 我 聞 】 李維怡,19 歲開始參與基層社會運動,關心人民如何可以自主的問題。 近十年主要從事藝術培育、各種基層平權運動,及與基層民眾一起搞紀 錄片及媒體創作,現為錄像藝術團體影行者之總監。書寫出版結集有小 說/詩/畫結集《行路難》(2009) 和《沉香》(2011),及友人合集《走 著瞧》(2010)。
脫離悲情和 正義的亢奮(二) 上 文:http://fleurspirit.wordpress. com/2013/01/17/aboutantileung1/ 寫上篇時想到,應該會得到一些回應,便可以寫 下去,果不其然,有網友甲回應到:「 香港人望 住大陸人掃奶粉紙尿片、街道開遍藥房、逼走舊 舖,這道不滿呢?停留在「某人下台」固然是錯, 停留在對大陸人負面觀感係「觀感」而已更加是 錯。背景有誤,論述好容易會謬之千里。如果文 章這一點不修正,雙方只會繼續自說自話,無從 交集。」 雖然這位朋友所講的雙方我知是誰和誰(因他是 回應另一個分享了文章的人,而他們兩位似乎沒 有討論下去),不過,既然網友甲想要的是「交 集」,那也似乎是一個討論的基礎。 有同意,也有不同意。 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是邏輯問題。網友甲說:「背景有誤,論 述好容易會謬之千里」,我同意,但「好容易」 是在談「可能性」,亦即可能是或不是。具體地 談,在上篇文章裡,我要處理的,是群眾如何有 意無意地建構自我認同的方式,及其所引申的社 會意義。文中所擔心乃是一種「我/他=好/壞」 的過份簡化氣氛,而這個「我」是通過妒恨一個
「他者」才能建立起來,否則「我」便沒有了 內容。 換言之,如果: 1) 社會上呈現出一種氣氛,這種氣氛傾向將社 會上房屋、福利、就業、政制等各種斃病全都 只引導到對「某人/群體的仇恨」上; 2) 同時,對這個「某人/群體」的仇恨與「我 們」的自我確認感成正比並急增; 3) 這種仇恨把人們推向支持某些鼓動這種仇恨 的「領袖」、「教主」( 新好主人 ); 那麼: 即使加上網友甲對的描述是「對」的,都不能 消減我上篇文章所提出的憂慮。 因為: 社會問題之複雜,又豈是單一個人和單一個族 群的「問題」可以解釋? 第二點是關於 爭取民主自治的策略問題。網友 甲說:「停留在對大陸人負面觀感(只)係「觀 感」而已更加是錯」。可能網友甲會想不到, 對這一點,我也同意。上次篇幅所限,無法把 複雜的社會問題一次過搬出,所以要感謝他提 出這一點。 對「大陸人」的負面觀感,就如所有主流的意 識形態一様,是有事實基礎的。媽媽生仔無床 位、BB 買不到奶粉、小孩子找不到學位、舊區 小店因租金狂颷而被迫關門結業,這些都會令 大部份人覺得很煩擾。
時至今日,「家」與「工」,哪邊是莊,哪邊 是閒,我們到底心知肚明。就是日常出入鄰居 師奶打招呼,開場白大抵不外「咁早返工嘅」、 「放工嗱」;假如你想辭工,若非另覓高就或 為另覓高就籌謀(如讀書),其他理由基本上 都不成理由。更根本地說,用「工作」和「工 餘」去劃分時間,本身就是以工作為中心的視 點,就像將人類分為「中國」和「蠻夷」的天 朝視點一般。語言是思想的媒介,我們的語言 習慣被改變,思想也不會紋風不動。為著沒有 工作(準確來說是沒有獲聘)而忐忑,不獨是 開銷難熬的理性考慮,更是存在的焦慮——無 法定位自身存在,也落入失語無法接連世界。 有核心就有邊陲。假如「工餘」是相對於「工 作」此一核心的邊陲(或曰,生活是生產的邊 陲),依靠「工餘」去保養「工餘」的唐樓劏 房也許位處邊陲中的邊陲:我們連專職的保養 都沒有,師傅也是收工順手幫忙的。看著膝蓋 屈伸不了只能拖著整箱紙皮勉力打橫行落樓梯 的婆婆,回家一上網又看見自由黨厲聲反對綜 援,惟有苦笑。離開了核心,任你日日做到嘔 血 也 只 是 等 待 打 救 的 無 能 者, 甚 或 等 待 被 消 滅 的 寄 生 蟲。 這 就 是 香 港 的「 核 心 價 值 」。
專 欄
可是,我要問的是,這些煩擾感會如何被理解? 到底那些是基本問題,那些是衍生問題?最重 要的是,在效果上(就算提出排外論述的人的 意願良好)最後會「益邊個」?
歷史上的例子。二戰時猶太人被污名化,但猶 太人當中的富商的確有部份人是符合那些「污 名」內容。又好似,東南亞曾掀起多次排華風 潮,當中牽涉許多認為華人囤積居奇、壓搾當 地勞工,搶奪資源等,這些都符合部份東亞南 華僑富商的做法。只不過,猶太人中有大量工 人;東南亞華人當中,也多有同被華商剝削壓 搾者;反過來歐洲也有白人富商、東南亞也有 本地族矞的富商,同樣也是為富不仁。可是, 那些貧困的猶太人和華人,卻同要受到污名化 後遭屠殺、又或遭到政治上經濟上的排濟迫害。 可見單憑族群,道理上是無法解釋複雜的社會 事實;而且,無論何時,搞族群政治都是最容 易被政客/陰謀家利用的。 納粹黨不在話下,東南亞那些政權靠排華而騙 取了什麼支持和奪取了什麼資源,大家好應該 去了解一下。講到香港,保皇黨靠大講排外, 贏了多少選票大家有沒有細心「回味」過?當 「大陸人」這標籤能有效引起民眾無差別的反 感時,1999 年政府講一個「167 萬港人內地子 女將來港」的謊話,就成功引起恐慌,為首次 人大釋法舖路。第二次人大釋法,就令港人失 去普選。來到今時今日,連梁振英都來搞排外 政策以奪取民心。不能不問,這種政治資本又 是誰送給他們的?
下次,我們再來探討:「基本問題與衍生問題」。 (待續)
14 14-15.indd 14
2013/2/4
12:42:43
欄 百年孤寂 一年數次的家族聚餐,縱不能齊齊整整,嫲嫲 家中還是熱鬧非常,畢竟我爸那代的十兄弟姊 妹不是說著玩的。人老了,難免因骨骼退化而 終日腰酸背痛,但以九十歲的年齡來說,嫲嫲 還稱得上生龍活虎,常低聲嘀咕,埋怨這的, 埋怨那的。開飯時她卻最靜,或許是多年來當 家庭主婦的習慣,儘管大家都嚷著不用她操心, 她都堅持執頭執尾,待一切都安頓了,才捨得 撿起碗筷,一邊進食,一邊傾聽看似和目不識 丁的自己無關的社會大小事。時候差不多,人 們便逐一離去,她例牌應上:「好了好了,趕 緊走吧!」 我家隔壁的老婆婆可能沒那幸運。 每逢過節,我媽會預備多一份食物給老婆婆。 看到應門接回器皿的我,她都殷切地問候近況, 書讀得怎麼樣。中學時期,上學常常碰見晨運 或飲早茶的她,花白鬈髮的頭顱始終如一穿著 淡紅色的花紋布衣和黑色鬆身褲,不徐不疾地 走到電梯前一起等候。中三以後,身高迅増,
專 欄
【 左 翼 風 情 畫 】 雞,認為 Socialism 的社會是較適合人生存/生 活的環境,但卻不怎麼愛 social。期盼跟愛人一 起生活,然後一起早死,好死。 在我身旁便顯得她瘦小的身軀更羸弱,像風猛 一點便會把骨頭都吹散似的,臉上的皺紋和老 人斑彷彿也訴說同一個歲月不饒人的故事。面 對我的目光,她總瞇起眼,咧嘴露出歪斜不全 的牙齒,報以微微一笑,有時她看得出我趕時 間,會揮手示意我先乘電梯,免得自己的腳步 礙著我。七年來的早晨,不曉得她又怎看待身 旁的小夥子? 上了大學,不常留在家中,更別說晨早外出, 碰到老婆婆的次數自是少之又少。偶爾碰見, 也像陌路人般逕自走開,也許是主觀情感使然, 覺得她神情呆板,目光不及以往銳利,因為人 老了記憶力衰退嗎?抑或因為老公公近年去世 而心情低落?我不知道。聽說,老婆婆唯一的 女兒工作繁重,沒空理會她,除晨運外,幾乎 一整天都獨個兒待在家中。
力壯的勞動者被供樓、工作和生活被逼到牆 角,失去自主生活的種種可能,能墊出供養父 母的金錢或請工人已不錯,再抽時間親自照顧 他們更是苛求,遑論真正花心力跟他們溝通、 瞭解他們的需要;到了晚年,踏上父母當天的 舊路,年輕時稍稍儲蓄,資產超過了長者生活 津貼的十八萬六千,每月便只得靠千多元和儲 來的棺材本「慢慢搣」,而六十五歲退休的你 面前還有二十個年頭 ....... 執筆之際,香港連續十九次被選為全球最自由 經濟體。我們不必否認經濟的繁榮、醫學科技 的進步以及隨之而來的平均壽命増加,特別是 戰後嬰兒潮的一輩。但另一方面,在最自由的 資本主義社會下,置業、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使 關心和照顧父母的時間和心力都漸漸消殆時, 壽命増加意味著甚麼?所謂「自由」又是怎麼 一回事?
*** 站在廿歲出頭年青人的角度來看,哪怕因缺乏 歲月的洗禮而偏頗,重複而單調的生活仍難以 想像。接受與否,老婆婆和她女兒的故事很可 能預示著我們這代人的未來——在核心家庭作 為組成社會的主要和基本單位的前題下,年輕
15 14-15.indd 15
2013/2/4
12:42:44
關於基督徒,有件事一直在我腦中,那是八月的事了。
要 是,
「我哋唔需要這本書啦。」派發迎新特刊時,一個傳道 人從對談了十多分鐘的新生手上取過特刊,然後放回 紙箱裡,猶如放下罪孽。在我驚訝之際,兩人已然離 去,就像我們從未接觸。他不需要告訴我理由,我亦 無須與他辯論,反正,大家向來生活在平行的時空。 不是不相信沒有例外,中大也有進步的宗教團體,甚至 有神學學生組成酷兒團契,只是,那條界線大概是明顯 的,我們始終知道,什麼人可以說服,什麼人只可放棄。 「 其 實 我 好 矛 盾 … … 」 Natalie的 一 句 , 令 我 心 目 中 那 條 理 所 當 然 的 界 線 模 糊 起 來 。
同性戀是罪?
回 到 個 人⋯
早前的反同性戀特權音樂會,有過萬基督徒聚集反對性 傾向歧視立法,但隨即有大量基督徒在社交網絡發表「 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用個人身份衷心向同性戀群體, 對你們日前所受到的冒犯和壓迫深感歉意!」一段說話。 這使我對基督徒的想法產生好奇,到底他們是怎麼想的 呢?透過朋友,找來了兩位中大的基督徒討論一下。 面對兩位同是中大的同學,我沒有太多顧忌,開始便問: 「可唔可以講下你哋對同性戀係持點樣嘅態度呢?」 Amanda說 , 這 條 問 題 要 分 開 個 人 與 議 題 層 面 去 回 答。「個人方面,唔會覺得有分別,都當係普通人 啫。」她憶述中學時有朋友因為父母不准拍拖,甚至 致電男方表明反對他與女兒來往,那朋友便開始與 女孩談戀愛,但到中學畢業後又變回與男性拍拖。 這一轉變令我想起「拗直治療」,我問道,身為基督 徒,會否希望朋友是變回異性戀?Amanda指,她們不會 特意去討論這話題,自己會想了解她,與及支持她的情 感需要,例如在朋友與partner吵架時,安撫她的情緒。 「嗯,但其實我好矛盾……」Natalie邊掃著頭髮邊說,個人 方面她不會歧視同性戀者,但作為一個議題的話,在基督教 裡,同性戀是一種罪,罪即是令神不喜悅、不中的(箭靶的 紅心)之事。「下?嗰啲咁細,好難中咖喎!」她點頭認 同,「係啊,所以我哋平時生活入邊其實都有好多罪。」 在Natalie眼中,個人想法與信仰似乎有難以疏解的矛 盾,「咁如果係團契嘅時候傾到同性戀,你地又會點處 理?」「我地有講過下呢樣野,從番聖經既基本原則去 睇,果陣個討論都幾短下,就係帶領嘅人引用番經文 同我地講話聖經係點睇同性戀,最後係祈禱結束。」 那似乎還是沒有對同性戀下一個實在的判斷,同 性 戀 究 竟 是 對 還 是 錯 ? 不 願 意 對 人 下 判 斷 的 Natalie好 不 容 易 才 說 出 , 「 咁 我 都 會 認 為 同 性 戀 係 錯嘅。分別係你對一件錯事既態度係如何。」
-與基督徒討論 性傾向歧視條例 16
16-17.indd 2
後來,Amanda再補充了一點基督教內部對同志的想法,「 有聽過人話,好驚傷害到呢班人。」Natalie也說:「我識 得一個傳道人,佢有同性戀朋友,但佢從來都無阻止過, 或者叫佢變返異性戀。某啲保守教會係會好強烈咁反對同 性戀,但咁係因為有唔同流派,所以意見都會分歧。」
參與者:Amanda、Natalie、飛 文:飛 2013/2/4 �� 03:59:14
立法的憂慮 提 起 強 烈 反 對 , 我 們 又 談 到 那 個 集 會 。 Amanda說:「其實我果間教會有人呼籲我哋去,我有問 清楚果個活動嘅目的,當時聽到嘅係,首先要俾人知道基 督徒與同性戀係平等嘅,平等即係,一、係上帝面前人人 平等,二、日常相處平等對待,無資格論斷人咁嘅意思。 但就唔贊成立法,因為覺得咁樣係賦予同性戀者特權。而 且,基督徒本身都好驚立法之後,會好容易觸犯法例。」 Natalie緊 接 著 說 , 「 其 實 我 有 少 少 傾 向 支 持 立 法 , 即使有『特權』都應該支持。弱勢群體係應該有『 特權』,唔應該受到差別對待。雖然我本身唔係 同性戀,但我承受唔到俾人歧視。同性戀連自己 性取向都唔敢講,佢哋很慘,係應受到保障。」 「我諗,你哋講嘅特權係逆向歧視?」對我的推測,她 們點頭表示認同。其實逆向歧視在多年前已是反對性傾 向歧視立法的理由之一,我向Amanda講解,逆向歧視 本身說的是為了保障弱勢的群體而對強勢的群體造成反 歧視,例如是某大學規定要有固定數量的黑人入讀,令 白人少了機會入讀,這樣按種族而非按能力招收學生, 是對白人不公平的做法。但現時香港四條歧視條例均沒 這種規定,亦未曾造成逆向歧視。但要我說,這只是強 勢者為了不讓利益被動搖而編造的理由,平等不等於公 平,誠如Natalie所說,弱勢群體確實需要特別的照顧。 而基督徒很容易觸犯法例一點,其實是誤解。現時四條 歧視條例,包括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家庭 崗位歧視條例與及種族歧視條例,應用範圍只有僱佣、 教育、商品及服務提供、會籍,換句話說,如果只是談 論經文時反對同性戀,而沒有因為歧視而對其造成身 體及財產的傷害,也不算是觸犯條例。(筆者舉例是為 了釋除基督徒朋友在法律上的憂慮,絕非贊同或鼓吹 歧視)[註一]如果事實是這樣,會否不那麼反對立法?
對話與溝通 這次對談遠比我想像中輕鬆,「其實如果唔係同學 之間咁樣傾計,可能我哋好多嘢都唔會講出口。」 Amanda的 經 驗 是 , 站 在 不 同 的 位 置 上 , 就 會 有不同看法。因為學科的關係,曾與香港彩 虹有接觸,聽到同男志說自己境況,會覺得他 們很慘,但卻溝通不了,倒像是自說自話。 這一點我也認同,似乎很多時在公開場合看到基督 教團體與同志團體的對話,都很少溝通,更像是透 過辯論向公眾宣傳,即使是在回應對方的說法,對 方也因利益關係而拒絕被說服,很難出現剛才我 說出歧視法範疇、個別事例時同學那樣的遲疑。 Amanda笑 著 應 道 : 「 係 啊 , 如 果 係 公 開 場 合 , 我代表住某個團體,就唔會有咁嘅反應。甚至會 立即有種保護自己的心態,聽唔入任何說話。」 也許,以團體之名確實輸不起,但回到個人,我 們是否應該坦然溝通、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如 果不去接觸與自己立場相反的人,只在自己的群 體內打稻草人以至是打飛機,不正是鞏固對立 關係嗎?那我們又如何會看見可被說服的人?
[註一]這只是極粗疏概括的例子,如想進一步了 解條例,可參考由香港基督徒學會、基恩之家、 性 權 會 、 f ’union聯 合 出 版 的 《 看 得 見 的 真 相 》 。 [註二]有關同志受歧視的事例,可參閱上面提及的《看得 見的真相》,最近同志團體亦積極準備收集有關個案。
Amanda聽 罷 , 遲 疑 了 一 陣 子 , 復 說 : 「 但 … … 如 果 立咗法之後,會唔會爭取更多其他範圍嘅保障?」 我答道:「我明白你嘅擔憂,雖然我心目中最理想係基督 徒理解、包容,唔再認為同性戀係要責怪嘅罪,但其實言 論自由係大家都好睇重嘅一點,即使係支持同志嘅團體討 論立法嘅時候,都會擔心立法會阻礙到言論嘅自由。」 放下立法以後的擔憂不談,Amanda說了另一些不支持 立法的考慮:「其實我唔sure佢地係咪真係受咁大歧視 [註二],同志依家有組織又有資源,同埋,如果立左 法,咪會標籤咗佢地係弱勢囉,我覺得咁反而唔好。」 Natalie卻 有 不 同 的 想 法 : 「 咁 立 法 同 標 籤 就 分 唔 開 咖 啦,但係如果弱勢群體真係有需要接受幫助,就應該幫 啦。『幫』唔係話睇低佢地,而係佢地真係有需要。」
17 16-17.indd 3
2013/2/4 �� 03:59:15
文:W.A.L.K.
情境1:你是個女生。這天你被人拖去人煙稀少處,脫下所 有衣物。你想反抗,但因為極度害怕/認為呼救無援,最終 放棄了掙扎。思緒混亂間你感覺到有硬物插入了自己的下體, 你知道自己被性侵犯了。後來你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報了案, 並願意作供,但法庭既不接受你以錄影方式提供證詞,也不 准許你在庭上屏障後作供,任你頂著壓力出現在眾人眼前… 宣判結果:因為原告當時沒有努力掙扎﹑求救,難以判定原 告當時是否不同意性交;又,原告無法確定插入下體的是否 為被告的陽具。因此判定被告強姦罪名不成立。 情境2:你是個男生。你被人強迫發生性行為。你控告對方 強姦,被告知根據香港法律,男性是無法被強姦的,因此不 能落案起訴對方;你轉而告對方猥亵侵犯(即俗稱非禮), 卻再度發現男性同時也是無法被非禮的。於是你只能一肚子 的苦水往肚裡吞。
噎死你,不償命
開始之前,先看看以下兩個情境:
性 別
對不起,告不入
得同意。而就是因為這個被強迫的同意,施暴者得以逃脫強 姦罪名。
「讓我屏風作證,可以嗎?」 另外,現時法庭也未能為成年受害者提供足夠私隱保護。雖 然性犯罪受害者可以向法庭申請屏風作證,但該類申請通常 都不會批准(知名人士﹑政府高官除外);而法律直接允許 以錄影﹑視像形式作供的,基本上只限於小童及弱智人士 [4]。據反對屏風作證的一方指,根據法庭應公開審訊的原
現時香港有關性暴力的法例,很多是以 1956 年所訂立的 英格蘭法例的相類條文為根據,已沿用超過五十年。然而, 英格蘭與威爾斯已於 2003 年對與性罪行有關的法律進行 重大改革,如 1956 年法例的相關罪行已被《英格蘭法令》 所設立的新罪行取代(但原有的罪行仍保留在香港的法例 上),又如英格蘭、蘇格蘭的法例修訂後容許受害人以錄 影、視像或屏障後作供。 有見及此, 2006 年 4 月,律政司司長及終審法院首席法
使強姦的範圍包括以陽具插入另一人的陰道、肛門或口 腔)﹑將變性人納入法律保護範圍﹑增設一項「以插入的
瘋狂的性罪行條例
施暴者稱若受害人與其性交,則會放受害人離開。受害人只
轉機?
對涉及性的行為給予同意。」)﹑擴大強姦罪範圍(「…
定罪為協助或教唆;而法例中的「性交」必須為「以陽具式
罪的難度。曾有這樣一真實案例:受害人被施暴者困在室內,
犯逍遙法外 [5]。
意,並且 (b). 有行為能力對涉及性的行為給予同,即屬
一定要是女性,即只有男性才能被此罪行定罪,女性只會被
出大叫、掙扎,就會被視為自願性交 [3],進而大大增加入
害人上庭時面對極大壓力,終因心理因素不理想,而令疑
(「任何人如:(a). 自由地和自願對涉及性的行為給予同
女子是否同意,即屬強姦 [1]。簡單而言,被強姦的受害者
或客觀環境因素(如:知道求救無援而放棄掙扎)而沒有作
力問題的組織風雨蘭指,過去香港曾經有不少的個案因受
分建議內容包括:訂立並提出「同意」一詞的法定定義
此並不同意;及當時他知道該女子並不同意性交,或罔顧該
名便不成立。」若遇事時受害人因心理因素(如:過度恐懼)
不獲批准,最後只得改告對方襲擊罪。關注婦女面對性暴
行》諮詢文件,建議修訂強姦罪定義以及性侵犯罪行,部
規定,「任何男子一名女子非法性交,而性交時該女子
「被告真誠相信事主同意性交,即使被告出於誤會,強姦罪
而企圖自殺;自殺未遂後再度向法庭申請屏風作供,還是
在 2012 年 9 月公佈《強姦及其他未經同意下進行的性罪
考慮當時的客觀環境因素等等。僅以強姦罪為例,香港法律
又如定義中的「同意」一詞,作為定罪關鍵之一,其闡釋為
壓力。曾有性罪行苦主申請屏風作供不果後,因壓力太大
法律,檢討起點為《英格蘭法令》。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
有關性罪行法律的真實寫照:嚴重的性別不平等﹑往往未能
或是強迫受害人口交,都不會構成強姦罪 [2]。
不必要的二度創傷,使得受害人上庭時要面對極大的心理
官要求法律改革委員會檢討香港關乎性罪行及相關罪行的
言歸正傳。兩個設想,看似荒唐之至,但這恰恰是現行香港
插入陰道」,用身体的其他部份或其他硬物插入陰道﹑肛交
不足夠的保護,加上要面對辯方律師不斷盤問,不斷遭受
方式進行性侵犯的罪行」以保障非陽具插入式的性罪行受 害者等等 [6]。 在剛剛過去的 1 月 8 日,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舉行了特 別會議,對「強姦及其他未經同意下進行的性罪行」作諮 詢,多個婦女團體出席。諮詢期間有議員及團體提出政府 應提供即時措施,使受害人在漫長的修法期間能夠得到法 律保障,但法改委卻表示「無能為力」。看來,在新法例 出台前,大家只能靠自己了。 [1]:《刑事罪行條例》s118(3) [2]:〈婦女性暴力的相關法例及司法程序〉,ONC 柯伍陳 律師事務所 [3] ﹑ [5]:〈性罪行大漏洞,團體倡「強姦」改「插入 式性侵犯〉,香港獨立媒體,2013-01-10 [4]:《刑事訴訟程序條例》s79B ﹑ s79C [6]:《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性罪行檢討小組委員會諮詢 文件:強姦及其他未經同意下進行的性罪行》,2012-09
則,證人應當在所有在庭人士面前做供,這樣才能根據其表 情﹑動作等判斷其是否誠實做供(事實卻是,豎了屏風後只 有聽審席上的人看不見證人,陪審團﹑檢控官及法官仍能看 見證人的一舉一動)。
18 18-19.indd 28
2013/2/4
12:48:58
飛機 文 本來開頭還打算寫一小段典形的情色版開頭, 充滿性暗示與想像,情慾四射的男主角正準備 連場激戰。最後覺得不誠實實在是罪過,還是 開門見山的說好了。 這是一篇有關打飛機的文,簡稱飛機文。 飛機文,是一個網絡用語,意指某人寫某篇文 的目的是「打飛機」,以達到自我安慰之療效。 故名思義,這是篇講「打飛機」的文章。 「打飛機」,專指雄性人類自古以來的自慰的 別稱,又有自瀆、手淫等別稱。所以打飛機一 詞不能用在女性身上(當然女性也可以自慰, 本人亦相當歡迎),只能描述男性的自慰行 為,皆因打飛機一詞生動的描述了男性自慰的 情況。這裡,我想跟大家說一個故事。 話說在二戰時,在炮聲震天,充滿硝煙的戰場 上,日軍的零式戰機在藍天上盤旋飛翔,久經 訓練的防空軍於陸上操作著精致而巨形的 58 式防空炮,調較著角度,雙手正溫柔的撫在控 制桿上,正在快速的操控著。要知道防空炮威 力巨大,故充填速度較慢亦無可厚非。 「小伙子,要知道,快,是沒用的。」一位久 經戰陣的老兵咬著煙頭向身邊的新兵道。 「下?」新兵擰過頭來疑惑著。 「打飛機不是要比快,關鍵是要擊落目標。一 枝打得快的炮不是好炮,一支打得高,打得 遠,打得準的才是好炮。」
的敵人。全世界的士兵儘管操著不同的 語言,面對不同的敵人,但我們都有一 個共通點,就是對打飛機的熱愛。 儘管有些人轉行炮兵,面對的不再是天 上寂寞的飛機,一架架冷冰冰的機械, 而是親身衝鋒陷陣,面對的是戰場上有 血有肉的人。但偶爾我們還是會懷念昔 日打炮的日子,是多麼的青春多麼的年 輕。 人類是種很奇怪的動物,世上大部分的 動物都有發情期的限制,一年只有某些 特定的日子或季節才有交配的意慾。唯 獨人類,一年 365 日 8760 小時隨時隨地 無時無刻都能喚起性欲,有交尾的欲望。 儘管人們經常形容強姦者為禽獸,但事 實上,真正的禽獸卻只會是固定的日子 才會交尾,而高高在上的人類卻能隨時 準備性交。 所以禽獸也者,用來形容人類實在是極 大的侮辱了。人類比禽獸進化多了,人 類每天都能發情,禽獸會嗎?人類每天 至少有上百件強姦案,禽獸有嗎?更厲 害的是,人類的交配不限於地點,寒至 南極,熱至沙漠,天南地北,不分東西 都能交配。而且更不分時間,自開天僻 地以來,貫穿二十萬年,不分春夏秋冬 也能交配。以我所謂,人類之所以成為 地球上的霸主,並非只歸功於理性或道 德,強大的性欲也居功不少。所以說, 人類之勝於禽獸,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小伙子沒有理會他,只是一味快速的充填著彈 藥。
屌!關打飛機撚事咩。入正題喇仆街。
每個男人都有枝炮,不管你的是 88 炮還是 43 型 37 毫米防空米,我們都有只屬於自己的炮。 或許我們的敵人儘不相同,你的是美軍,我的 是日軍,他的是國軍,我們的炮都有屬於自己
看倌,話就不能這樣說的。試問沒有性 欲又怎會打飛機呢?要先論證清楚人類 性欲之盛,方能說明打飛機的重要及偉 大之處。隨著人類每日都需要處理龐大 的性欲,打飛機就成為非常重要的活動。
文:防空自衛連隊
要知道處理性欲是一個更大的問題,畢竟並 不是每個雄性都能找到一位適合的拍檔。尤 其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強姦因道德意識成為 了禁止的罪行,於是五姑娘無疑成為了伴隨 所有男生成長的好拍檔,一個出生入死的好 拍檔。理論上,只要你有一隻手,一碌鳩, 就能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滿足自己的需 要。 告子曰:「食色性也。」 食欲和性欲基本上是所有生物的本能。雖然 人類在食物上始終不能自我滿足,但在性欲 上基本上能自我滿足。食欲起,沒有食物, 我們會感到飢餓;但性欲起,我們卻能「食 自己」。這簡直堪比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人 類在多惡劣的環境下也能堅持下去。 所以與其花金錢花時間尋找新拍檔,何不自 力更生,好好與五姑娘增進感情?愈能減少 對外界的依賴,愈是獨立自主的生存,就愈 是完美的物種,這是一場有關人類物種的進 化。要知道人類的數量已經接近地球承受的 極限,我相信打飛機就是人類的新出路,上 帝給了男人一碌鳩毀滅地球,也給了男人一 雙手拯救未來。 假如某一日你在打開房門既時候,見到同房 正在全神貫注的凝視螢幕,下身正忍受著嚴 寒的天氣,左手正緊握著自己命運。還望你 向他投以一個諒解的眼神,再臉帶微笑的點 一點頭,然後輕輕關上房門。他就是英雄, 一位默默拯救人類的戰士。 後記:向來讀者看情色版打飛機,今天看情 色版看我打飛機,心裡有股奇妙的感覺油然 而生。只可惜,這畢竟只是一篇飛機文。
情 色
19 18-19.indd 29
2013/2/4
12:48:58
今趟寫SM,找了十一月號情色小說〈同志桑拿〉[1]作者平日天 來做訪問。
愉虐(sadomasochism) 「SM嘅核心精神唔係在於玩具,而係顯示緊喺性關係入面嘅, 支配與被支配。」 在SM這性愛關係裡,S和M處於不對等的權力位置,從而在支配 與被支配中感到愉悅。有人在精神的羞辱或肉體的痛苦中得到 快感,又有人能讓操控慾肆意釋放奔馳。它可以體現在強弱懸 殊的階級扮演,例如老師學生、主人奴隸、軍官俘虜(雖說S和 M的角色也可掉轉),亦可以用綑綁、鞭打、甚至食屎食尿等物 理形式,或純粹以言語或精神來體現。 從中,支配者擁有對性行為的控制力,填補他對性慾望的渴 求;被支配者又能在感官痛楚中,享受更高漲的性快感。「追 求嘅果樣野係性快感,尤其是玩重口味,例如窒息性愛,姐係 做到中途掐住你條頸唔俾你呼吸。」相傳人們在窒息、臨近死 亡時,會有難以言喻的快感。 他們決定誰做S誰做M,也會商量好玩甚麼不玩甚麼,同意所協 議的身體感官的痛楚,更會設置「安全語」,M臨近忍耐的邊緣 時,只要說出安全語,SM就必須終止。SM各方的權力看似極不 平等,但內裡講求的其實是溝通和信任,一切都是在雙方或多 方的意願下進行。
「有單CASE呢,有個男人搵個SM女王,跟住個男人死咗,隨即被 控誤殺。咁個SM女王係個性工作者,佢唔想個客死架嘛。個官要 判啦,佢判得比較重,因為佢要話俾世人聽,SM係為世所不容。 」 SM本身不是罪行,但法律卻忽視了在SM前雙方的溝通協議。雖然 他們的協議未必講清楚死後責任誰屬,但畢竟他們皆同意及選 擇了這種肉體上的傷害與被傷害。死亡實屬偶然意外,亦非出於 故意。惜法庭視SM為痛楚/傷害的代名詞,SM淪為無法饒恕的原 罪,簡單的把SM當作權力失衡虐待[2]。 「當然啦,真係死咗人,有啲野抹唔甩。但調番轉頭諗,一個協 議咗玩SM嘅誤殺,同一個真心嘅誤殺、一個有心做但改判佢誤 殺,都係幾個級數嘅事。佢都唔係真係有心殺,點解要判得咁重 呢?」
社會的SM? 「喺社會入面,你見住啲官(雖然佢地喺床上面可能都係M)出到 黎,喺度發號司令,其實都冇理過你嘅感受架。果樣野嘅實際支 配都的確係虐待緊人。」 回到社會,原來個個都是S和M。我們的日常生活本牽涉很多權力 操作,例如情人與情人、同學與同學、校方與學生,弱肉強食, 我們希望成為較強的一方,實踐心中的權力慾、控制慾。另一方 面,我們亦被支配,比方說晉升評核制度,身在牢籠卻不自知, 甚或有人會陶醉在這些制度之中。
做愛後,SM的權力關係則不會延續到性愛之外。「佢地唔係真 係黎做性愛嘅奴隸。總之就係性果一下大家有性既關係,性完 以後可能大家根本冇關係、各自各修行。」
? 單 簡 咁 M S 止 點 文:松 鳴謝:平日天
桑拿SM 「有啲房可以玩SM,好多時候都會有啲有趣嘅設施,比如話吊 床、吊椅,將個人吊起。上面有啲鏈dum落黎,果個係用黎坐 既。一方面有啲行動做唔到啦,但另一方面就可以四肢離地咁 俾人插入,諸如此類,做啲稍微違反下地心吸力嘅花式。」
但性愛與日常生活畢竟有點不同。例如有人希望在性愛上飾演被 強姦的角色,但又不希望在現實生活中被強姦,對SM的慾望不一 定發生於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在社會裡,S藉權勢攀升,壓搾 他人,M則被迫受害,這種受害既無快感,亦不正當。性愛SM所體 現的權力不平等是經過大家的商量,而社會的則不。
平時做愛,例如玩狗仔式、傳統體位,都會有張床或其他物件 給你扶著,才會就到力。但玩吊椅則不同,它有點像鞦韆,做 愛時插入者的力傳去吊鏈,換言之被插入者無法假借外物支 撐。他坐上吊椅後只能等待被插入,椅子又晃來晃去,根本不 能控制自己身體的擺動,無力感頓生。
「SM實際對於社會嘅傷害黎講,細好多(其實根本沒甚麼傷害) ,同埋爽好多囉。呢啲只係做愛嘅過程。去到最後大家有高潮唔 好咩?雖然唔係社會嘅解放,但係大家既身體都解放吖。」
經常做S的日天則指「因為你係吊起咗架嘛,咁你咪唔駛花咁 多力扶住佢,可以花多啲心力去插入,雖然都會郁黎郁去。」 對比M椅上的手足無措,S顯然搖身一變,成為操縱權力至上的 王。
法律窘迫 日天提及如果訴諸法律,那麼任何SM都不被允許。「如果發生 咗啲咩傷人嘅野,佢真係可以話你傷人呀、乜乜侵害呀,你都 唔想發生果啲事架嘛。」
後記: 還記得在中五會考完的某天晚上,我無無聊聊找了個線上聊天 室,玩SEX CHAT。初時覺得鳩吹閒聊沒甚麼代價,愈傾愈興起, 情到濃時:「我想滴啲蠟落你果度。」當場,我心跳漏了一拍, 隨即關了對話框。真變態。現在想回來,原來自己曾是污名化SM 的幫兇。後來又在想,若我的身體受到傷害,我可否把這種痛楚 認知為性快感?想著想著,有點心癢,其實何妨一試呢。呵呵。 [1] 簡言之,同志桑拿是指男同志找性拍檔或做愛的場所。 [2] 詳閱〈「同意」,又如何?:由香港SM審判說起〉,《迷糊‧情慾‧法律》 ,趙文宗著。
20 20-22.indd 2
2013/2/4 �� 03:32:28
20-22.indd 3
2013/2/4 �� 03:32:35
? 肉 的血
生活
們 我 血?
捐 ? 血
文:Jeffrey
血 從小到大,我都不理解︰為何有人怕血 怕到要死?為何有人見到血就閉上雙 眼?為何有人一見到血就衝入廁所嘔? 天生纏擾我的濕疹,令我身上永有傷 口。出血,是家常便飯。流血不止(五 分鐘內),也不罕見。許是如此,我不 怕見血,也不怕流血。打羽球,經常為 救球撲倒在地。膝蓋擦破少許,流一點 血旁人就大呼小叫,又消毒又膠布,不 勝其煩。回家,又被老媽數落不懂衞 生,要塗藥水甚麼的。 可以說,我就是與別不同地,跟血,自 己的血,接觸異常的多。
一般人可能覺得,捐血是用在嚴重意外 時,給失血過多的傷者輸血用的。這是 沒錯的。不論是電視劇還是現實,總有 不少骨髓捐贈者和接受者的故事。可能 是街上偶然擦過的兩人,就存在著這微 妙的關係。我曾想過,捐血不也是這樣 嗎?想像自己的血流在他人身上,與骨 髓有異同工之妙啊。 事實上,更多的血是用在精密手術之 中,例如內臟移值等。病人需在手術過 程中,不斷接受血液,以彌補失去的部 分。簡單而言,大多數的血液捐了出 去,流出去的多,留在他人身上的少。
——社會
第一次是中學,十六歲。不是合法做 愛,是捐血。
幸好幸好,古時家產的繼承,是以「血 脈」作基礎的。若然古時已有捐血之 法,一個人的血,可能就在彼此之中, 處理這繼承之難,難過登天呢。大規模 的宣傳捐血行動,是在1975年由世界衞 生組織決議的。可以說,捐血是現代人 的玩意。
那時感覺很新奇,刺完手指,又填問 卷。當時不知裏面歧視男同志,太天真 了。之後躺在椅上,任由血液流入血 袋。瞬間的痛楚,半小時的手部運動, 換來一個血包,一個人的生命。多麼偉 大,多麼神聖。
或許倒過來說,捐血本來就不應該出 現。捐血是從初始的輸血技術,再透過 宣傳而生的。本來輸血是因為戰場上的 士兵失血過去,由醫護人員發明出來的 技術。因此,輸血有明確目的︰為國家 的利益戰鬥。捐血,則隨意得多。
當時的我,是這麼想的。
很諷刺,人類只記得技術的成功,卻忘 記了原初殺戮的本意。既然殺戮是不 對,為何還有戰爭?為何還要捐血?每 次捐血/輸血,都很血腥。對不?
捐血 ——自己
之後也捐過幾次,上大學後忙得很,沒 去了。最近看新聞,報導說血庫的血只 夠五日用,十分危急。紅十字會呼籲大 家快去捐血,「救人一命」。 更巧的是,一天晚上去茶餐廳吃飯,〈 東張西望〉在播捐血特輯,一位大學同 學以「捐血人士」身份接受訪問,我差 點笑了出來。看罷,上網查閱了資料, 想法多了不少。
血,在香港是免費提供的。日常供應只 靠有心人捐贈。有趣的是,我們似乎本 來就對別人的生死沒多少感覺。若非紅 十字會的呼籲,又有多少有心人會恒常 去捐?我們是否活在這個人化的時代, 以致對他人也冷漠起來?是不是,連走 入捐血站的時間也擠不出?這,我也無 法解答。留待諸君思考。
我們的血肉 血,是身份的象徵。炎黃子孫一脈相 承,身上流著相同的血。 面對中港矛盾,有人認為不應仇視,大 家都是中國人。即時被人反駁,受宋朝 蒙古入侵、外國侵華等影響,現時根本 沒有「純正血統」的中國人。因此,根 本沒有甚麼「同胞」。反對「中國人」 侵害港人利益,理所當然。 我又不明了,既然沒有國界之分,那為 何人類的血都是紅的,但還是彼此顧 忌、歧視、開戰? 我真的不明白。
不過,更高的技術,救人不少。現時開 始流行的成份捐血,讓捐血者只需捐出 血中的成份,如血漿、血小板、紅血球 等。這能對應不同病人的需要,例如骨 髓失能者需要較多血小板球。六包普通 的血,才等於一個人只捐一包血小板。 不少長期病患者受益不淺。而且,捐血 者再次捐贈的時間能大大縮減,可謂一 舉兩得。
22 20-22.indd 4
2013/2/4 �� 03:32:35
本地文藝現場: 老 生 常 談, 權 利 是 要 爭 回 來 的。
政 從
而個人能否獲取合理的所需空間,正是這種權利 的體現。然而,空間不是天降下來。我們既有人 爭取壓抑樓價爭取「居住空間」,指責領匯無理 霸佔「公共空間」;就在稍少鏡頭注目的觀塘工 業區,一群音樂人也在爭取著他們創作、發表與 演奏空間-他們的生存空間。 在這場實力懸殊的空間爭奪戰中,對手是隻手遮 天的市建局、發展局,背後支持的是大財團,面 對將被鯨吞的社區,一群音樂人拒絕與官方合流, 決意要辦場不經申請的「游擊 show」,表達大眾 的空間擁有權。 一
個
出
現
在
工
廈
的
生
態
圈
政府總是抱著自己必然是都市規劃的總舵手的思 維,並擁有無容置疑的權力,以「重建」和「發 展」等外衣去把社區改造成他們想要的模式,而 「空置」區域(如工業區)往往成為焦點。但這 卻總忽視其實許多「空置」區域早有新的使用者, 新的社區生態或早已醞成。而即使政府知道這些 生態的存在,其結果也是要讓路。 香港的工業區總看似凋零荒蕪,但其實孕育著不 少藝團。如視覺藝術工作者主要集中在火炭,劇 團集中在新蒲崗,而獨立樂隊則藏身觀塘等,這 些地方已漸發展成有系統的社區,區內藝團屢有 良性交流,會定期舉辦活動,並形成一個互相支 援的網絡。據估計,單在觀塘便有近 2000 隊獨立 樂隊進駐 [1],這數字容許更高層次的分工出現, 形成一整個生態圈。如區內除 Band 房外尚有 live house[2]、studio、樂器店、樂器維修、便宜食 肆等。而且,區內會有不定期自發的游擊 band show,前年除夕更試過一晚有三場不同人自發籌 辦的音樂會,這些每每可以召集到 10 多隊樂隊及 上百名觀眾,顯示該社區已有自己的生態與模式, 而且發展良好。獨立文化界估計按照目前增長, 香港未來每年將需要九幢工廈來應付增幅。[3]
一場關乎生存 空 間 的 抗 爭
一 場 發生在天橋底
府 漠
的 視
態
度 到
— 編
收
政府對工廈生態的觸覺很遲鈍,在零八年前幾 乎還沒相關討論,一零年前甚至連關於藝團在 工廈的需求與狀況的調查都未有,而 Band 房 甚至不在「工廈使用者」的範疇中。而且即使 至今,執法部門仍屢屢以 80 年代的僵化工廈 土地政策刁難藝團,指工廈只能用作工業用途 (而明明香港工業早已式微)。結果藝團只能 無助地被如消防、地政、機電等部門輪流警告 和騷擾。 政府的忽視固然限制了獨立藝團萌芽的機會, 但當政府終於注目工廈時,卻竟是要趕走他 們。政府於一零年突然大談工廈「空置問題」, 並大肆製造矮化「廢棄」工業區的論述,作為 推行「活化工廈政策」和工廈強拍條例的統 據——即使近五年工廈空置率 (6.7%) 比商廈 (8.3%) 為低。上述政策分別大幅下降改裝、 申請更改土地用途,及強拍的門檻,有利大財 團合法改造工廈;再加上市建局積極介入收購 業權,使區內房價急升。結果是,以觀塘為例, 藝團面臨沉重加租壓力,不少更被迫離場, 而新鴻基則得以在區內大展拳腳,幢幢改建商 廈、酒店紛紛林立,以儼如「地標」的姿態傲 視舊區。[4] 此案惠及所至,昭然若揭。 但這都只是前奏。一二年政府再提出「起動九 龍東」計劃,旨在把九龍東發展成一新核心商 業區,而啟德與西九則將在旁助攻,誓要發展 大量商業用地。一些小型的綠化景觀和渠務改 善工程早已在進行,而且「觀塘工業區」的路 牌已被悄悄換上「觀塘商貿區」。更甚,非常 「有幸」地,「文化產業」被納入發展藍圖之 中,近來政府正透過空降(與該區原有的藝團 毫無溝通)一些嘉年華式的公關文娛活動,來 支持此一重大政策變動,期望透過提供演出場 地作甜頭,換來藝團為政策站台,成為都市士 紳化 (gentrification) 的先頭部隊。政府遂 前倨後恭地開始對工廈藝團進行暗中的收編。 其中,一場政府計劃籌辦的「青年樂隊馬拉 松」將成為頭響砲。
謝 絕 Band 友 的
收 一 次
編 聯 合
反
— 抗
但政府的如意算盤在第一回合就要落空。月前 政府提出要改建觀塘繞道天橋底作非正式文化 表演場地,並提供音響和舞台等設備,命名 「反轉天橋底一號場」,而「青年樂隊馬拉松」 將於 1 月 20 日作為「起動九龍東」的開幕禮, 康文署計劃邀請 3 隊獨立界重量級樂隊、18 隊其他樂隊和 8 隊跳舞組合參加。 但此計劃卻被區內 band 友批評「貓哭老鼠」, 指政府那邊廂才在趕絕工廈藝團,現在卻大搞 Band show 作為施捨,使政府大領風騷;尤其,
的游擊音樂會 文:大跳著 Mosh pit 的 Matthewwth
23 23-24.indd 24
2013/2/4
01:24:58
記感慨的評價。後來又與名「阿輝」的雷鬼派對搞手談了兩 句,討論到雷鬼在港發展的局限,以及大家為何喜歡雷鬼。 如此經歷,當真有別於小記在任何官方演出場地的經歷,叫 人回味無窮。 他們早一直在天橋底不定期搞自發 band show。更可笑的是,獲邀隊伍原 被告知活動在文化中心舉行,惟後來 突然移至觀塘天橋底,並無故成為「起 動九龍動」揭幕儀式,而參加者竟毫 不知情;這更挑起 band 友們的憤慨。
中 請
價 歸
值 以 還
外 的 規 民 間
劃
模 規
式 劃
— 權
其實,民間從來都有能力舉辦活動,且民間甚至比政府更知 道怎樣的規劃最適合該社區,適合區內的持份者。但政府總 認為民辦活動無以登大雅之堂,即使明知區內早有成熟文藝 生態,仍要以空降姿態宣示主權。
結果,band 友從群起在網上聲討,演 變為對參加者退出的遊說。在其中一 隊 本 地 知 名 獨 立 樂 隊「The3Think」 轉貼的活動頁面上,群情洶湧的 band 友爭相說出市建局與發展局的猙獰面 目,甚至轉貼獨媒過往文章,力陳其 中利害關係;有人則號召網民集體尋 找樂隊的連絡人,實行逐個游說;有 人則建議另辦一 band show 打對台, 討論好不熱烈。最終,3 隊重量樂隊 Kolor、Killersoap The3Think 紛 紛 於 當 晚 宣 佈 辭 演, The3Think 並稱將保留活動頁面供後人 翻閱和瞭解事件。這等於為活動奏上 輓歌。事件於數天後見報,康文署狼 狽地宣佈把活動改回文化中心進行。
當神聖不可侵犯的「發展」理據被搬出來, 城市規劃便立刻變成一個讓地產商與政府分 豬肉 yeah yeah yeah 的遊戲,利益毫不掩 飾地向財團靠攏,致使空間使用者往往猶 同蟻民,即使居住使用了數十年,一直為 空間賦予意義、活力與特色,都敵不過一紙 樓契。政府只想盡辦法矮化工廈這些非財金 之列的其他用途,並忽視工廈一直由社區持 份者有機活化的事實。然後自己推一個「活 化」、「改造」大計出來,卻不急市民所 急,不虛心聆聽持份者的聲音,不再嘗試獲 取人民的授權,而只以自己從建制而來的權 威「改造」(輾平)社區,然後繼續讓財團 與政府大肥特肥……
反 對 行 動 不 止 在 鍵 盤 — 反 公 權 規 劃 游 擊 音 樂 會
總括而言,仆你個街。
奪回公共空間除了叫喊,還須行動, 而這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自己舉辦一次 同樣的音樂會。而網上的一句「搞個 打對台的 show」最後果然成真,一群 在觀塘素有搞游擊 show 經驗的人與其 他有志之士連結,辦了個民間的大型 文化活動,並把日期定為「青年樂隊 馬拉松」的同日,當日在觀塘海濱公 園的天橋底下,將有兩個游擊 show 同 時上演,並另加一個雷鬼 (Reggae)[5] 派對。此外,還有人舉辦「本地音樂 禮物墟」,是一個呼籲大家用 USB 手 指交換音樂檔案,分享本地音樂的活 動,表明以此抗衡唱片公司對音樂傳 播的霸權與規限。而當然,這個活動 是沒經申請的。
參考資料: [1]Pearl Repot. <<The Noise of Music>> (2010-9-26) [2]live house 即民辦獨立樂隊演出場地, 其中 Hidden Agenda 即區內的表表者,其曾 被列為本港最佳 live house,並享譽國際 文化界。惟仍難逃政府刁難,甚至屢被迫 遷。 [3] 獨立媒體:〈無工廈 無西九」對咀的 產業政策〉(2011-04-26) [4] 獨立媒體:〈【文化論政】袁智仁﹕路 牌悄悄換走的啟示〉(2012-10-08) [5] 雷鬼 (Reggae) 是一種源於牙買加的音 樂曲風,發跡於 70 年代,在加勒比海地區 非常流行,但在亞洲地區傳播非常有限。 [6] 一種搖滾音樂會常見於觀眾中的行為或 「舞步」,主要以互相推撞的形式進行,常 見於重型音樂的樂迷之間。
小記於當天參加了音樂會,還從 USB 中 取 得 一 籃 籃「 本 地 音 樂 禮 物 」, 好 不 滿 足。 記 憶 當 晚 人 山 人 海, 近 一二百人參加,當中還有碰巧路過的 途人。由於有共三個舞台,觀眾整晚 不住在舞台之間流動,當 A 舞台一樂 隊表演完結後,觀眾又迅速走往另一 舞台接力,情景猶如一個嘉年華。有 人買了食物圍圈坐在舞台旁欣賞,有 人則在雷鬼派對那邊邊分享酒精邊抽 著大麻,快樂非常。但礙於搞手們的 自備發電機供電與設備有限,沒能另 外提供照明,致使晚上橋底昏暗非常, 但這仍無阻大家盡情投入,人數反而 愈夜愈多,mosh pit[6] 愈撞愈激。 當晚小記四出與人交談,認識了一名 Zack 的美國遊客,他指多次來港感失 望非常,因商場林立、草木皆一,並 以「冰冷無情」來形容香港,但這次 的遭遇卻叫他感到喜出望外,他更以 一句「香港人是有靈魂的」來作叫小
環
相片:kluas lee 文藝
24 23-24.indd 25
2013/2/4
01:25:00
一次過滿足晒 三 個 願 望 的
「究竟佢地係邊個!?」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對「 中大防止自責委員會」(下簡稱「中自會」)在 校園的所作所為嘖嘖稱奇;他們成立了短短一個 多月,facebook專頁已突破二千個like,人氣直迫 Cusis 老母[1]。
中大防止自 責 委 員 會
中自會如幽靈般神秘地在中大活動,留下一件又 件偉大的行為藝術作品,聲稱「旨在提供不同改 善中大學術和藝術環境的措施,以提升中大的宇 宙排名 ,讓畢 業生首 年每月 就業薪 金上試 7位數 字」,該會令沈校長感動得淚流滿面。而對於冇 囝囝/囡囡人而毒自過末日聖誕新年三大關的人 們,因 GPA未 能過三 爆四而 鬱鬱寡 歡的人 們,他 們的出現,絕對是一碗熱辣辣的心靈雞湯。
文:偽平仁 圖:轉載自中大防止自責委員會 的facebook專頁
圖三
圖四
同場加映: 獨家專訪中大防 止自責委員會
p25.indd 1
(題 外話 :去 年12 月底 ,校 方終 於進 行了 拆掉 欄杆的工程。唉,又一次浪費了公帑和我們的學 費。) 中自 會除 了懂 得與 人文 對話 ,也 懂得 與自 然對 話,把中大先烈的人文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例 如其作品「Just Two Apples, Fuck You」(見圖 四),就在UC草地的一棵樹上掛上了兩個節日 掛 飾用的紅蘋果,蘋果隨風搖曳,搖曳生浪漫,浪 漫生智慧。奈何如此美麗動人,又不會跌落黎擲 死人的蘋果,卻在他們掛上去之後數天失蹤了; 大樹是我們的,為何不讓我們為它掛上蘋果呢?
願
願望一:no
中自會還會在NA can一面貼著「地面不平」 的紙 下面貼多一句「拔刀相助」;在Franklin用溫 馨的 「因住跣親」取代冰冷的「小心地滑」,還要把 紙過了膠。中自會旗下的「校園生活攝影小組」 在聖誕節拍下coffee con 38蚊的聖誕特餐, 稱它 為「『其實毒能一個更開心』聖誕豪華套餐」, 主菜是「獨孤牛排配悲傷薯菜」,只有湯沒有甜 品,充分represent何謂走甜的聖誕。
money
still
talk
另一中 自會「 不排除 」做過 的作品 「寂寞 的An droid ,挪 威的 窗台 」( 見圖 二) ,以 被棄 掉的 工程燈為眼,以長條形的紙盒為耳,不費吹灰之 力,將新亞停車場垃圾房對面的一個球狀草叢化 為android公仔,夜晚雙眼還會發光,連中大一 些 邊行邊用smart phone的smart ass都要抬起頭駐足 欣賞。兩件作品的物料皆揀得精準,想像力又澎 湃,是要向歷史悠久的新亞藝術系下戰書,兼呼 應今年新亞節的主題「青春」嗎? 圖二
方設計的交通黑點點多一點黑。(見圖三)
我覺得他們的巴閉之處至少有三,像出奇蛋一次 過滿足三個願望:
古語 有云 :「 物盡 其用 ,精 盡人 亡。 」煮 飯如 是,做愛如是,搞藝術也如是。新亞校巴站附近 垃圾站 ,常堆 滿一大 堆各尊 貴dep artme nt扔下 的 紙箱和發泡膠箱,中自會就曾利用廢棄電腦紙箱 和CD -Ro ms砌 成了一 個身高 兩三米 、骨格 精奇 的機器人「I’m Not A Piece Of Rubbish, I’m A Robot」(見圖一),守護著孤苦無家的垃圾堆 。 乜錢都唔洗用咁滯,就已勁到連某中大畢業的香 港著名文化人都忍不住在facebook share了它的照 片。
圖一
文藝
願 望 二 : 優 / 美 化 校 園 上年一 開sem 經過崇 基,我 就見到 校方無 端端在 ELB和何添樓之間的馬路「體貼」地添置了欄杆 , 逼我 多走 一段 路才 可過 馬路 。這 使一 眾中 大學 生、教師、工友都忍不住學劉翔跨欄,反而更危 險。中自會就順勢貼了兩張A4紙在欄杆上,寫 著 「請在此跳躍」和「Please Jump Here」(令交 換 生也看得明白,這才是體貼!),並把作品冠以 《鐵達尼號》「You Jump, I Jump」之名,為這 校
(藍字為學生報的問題, 紅字為中自會的答案) 1.這個委員會為何會成 立?我們也不知道,但 是,如果要吹噓一個也是 可以的,就是要鼓勵同學 們自發擅自做改善校園的 偉大功業。 為何以「防止自責」為 名?前朝黨員聚會時,突 然有人說出這個名字。 有多少個成員?全都是中 大學生嗎?商業機密,無 可奉告。
2. 你們每一次upload作 品照片,都會有artist name、title、medium等 等視覺藝術作品專用的格
式,facebook page的簡 介也稱自己在做的事為「 行為藝術活動」,你們為 何那麼重視「藝術」?識 女仔。 你們希望中大出現多一些 這種藝術嗎?有觀音就有 兵。
3.你們其中一些作品會被 校方清除,例如烽火台的 「I’m A Sad Robot With Six Packs and a Pet」 和掛在樹上的「Just Two Apples, Fuck You」,其 實你們介不介意它們被清 除?異常介意,校方應該 成立資料館妥善archive 好本會的作品,他朝升值
望
三
:
人
間
有
情
他們每件作品都緊貼中大人的生活脈搏,時而灰 諧幽默,時而柔情似水,常與毒撚同呼同吸。
結
語
有人一見到中大某角落有類似的行為藝術東西就 歸功於他們,有人說他們有香港藝術家白雙全[ 2] 的影子,有人甚至說他們是中大的Banksy[3], 致 力捧他們上神枱。 只是, 他們在 faceb ook如 是說: 「我們 只是一 群 純情中大生。不喜勿like。切勿胡亂投射期望。 」 他們可以只是兩三個人,也可以是數百個你我他 與她。中大既然有一個防止自責委員會,即容得 下數百個防止自毀/自私/自卑/自憐委員會。 來,趁青春結伴行,艱險我奮進,拾起你的枱頭 的膠紙和汽水樽,實現你一直沒有實現的願望。 [1]「Cusis老母」也是一個facebook專頁,出現於 去年11月reg科 大災難之時,現已有三千多個like。 [2]著名香港藝術家,畢業於中大藝術系,曾代表 香港出席第53 屆威尼斯雙年展,作品多被介定為觀念/行為藝 術。 [3]匿名的英國街頭藝術家,在世界不同角落以塗 鴉批判政權、 戰爭和社會精英。
億倍,從此中大就可以以 本會為名成立獎學金,惠 澤社群。 要放置大型的東西在百萬 大道的範圍,就必須向校 方申請,你們展出作品是 否想挑戰校園公共空間的 一些使用規則?要申請的 嗎?恕本會完全漠視校園 的規矩,本會定必好好反 思,但絕不自責。在校園 使用規則和個人享樂有衝 突時, 本會定必以後者 為首要考慮,以人為本。
。去年12月底校方終於拆 掉那阻礙同學過馬路的欄 杆,你們覺得自己有功勞 嗎?這都是各位學校高層 的英明領導下的功績,本 會雖然霎眼看似居功至 偉,但是本會虛懷若谷, 掂過碌木,絕對沒有意思 要邀功領賞。 [內容摘自中自會的facebook 網誌〈公開回應中大學生報 的難捨難離訪問要求〉]
4.第一件作品”You Jump I Jump”,表示對校方在 崇基所建的欄杆有所不 滿,並鼓勵同學「跨欄」
25 2013/2/4
11:24:41
校 園
今年加完 下年又加的
宿費!
文:Kelvin
本
報從崇基學生會候選內閣的諮詢會 知悉,校方建議下學年的宿費上調 7-9% ,加幅接近一成;現時一般雙人房宿 費一年9740元,如果加9%,就會加至10617 元,突破1萬元。[1]
靜靜雞 一加再加 2011年年尾,校方宣佈2012/13學年(即本 學年)加宿費9%,激怒了不少同學,當時 facebook甚至出現「我相信可以召集一千 人聯署要求書院立即取消加宿費並進行諮 詢!!!」的群組。下學年若再加宿費, 就已是連續兩年有加冇減,合共加了接近 兩成。 校方提出的這個重大建議,各書院網站和 快訊也完全沒有公佈,似乎一如以往,書 院只會把建議交給各宿舍委員會(成員包 括院方、宿生會代表、書院學生會代表, 走讀生舍堂代表等),在極少量宣傳之下 諮詢同學,搞一兩次諮詢/交流會,宿委 會覺得沒問題就過關。
官僚之風不可長 本報向各書院查詢加宿費的理據,以下為 9所書院統一地給我們的一封電郵回應(粗 體為編者所加): 「宿舍管理以自負盈虧原則處理,因此宿 費之制定必須考慮各項必須的開支。每年 之調整主要參考當年之有關通脹、各方薪 酬調整,並為宿舍在未來所須進行之大型 維修及檢測工程的開支作出撥備。 再者,由於政府撥款政策的改變,各書院 需額外肩負宿舍外牆髹油、維修及政府新 增強制性驗窗及驗樓之部份費用。 舊書院大部份宿舍之樓齡已超過二、三十 年,大型之維修及檢測工程陸續有來。 新書院的宿舍因設備新穎,其維修費用亦 將相當龐大。為了未雨綢繆,作好財政安 排及避免將這些龐大開支集中於某一兩年 的宿生身上,因此在建議每年宿費增幅之 時,須將這些因素都併入考慮,以保障宿
舍之服務能夠持續發展。」 本學年已加了那麼多宿費,為何下學年還 要再加接近一成?政府統計處於1月中公 佈,2012年全年基本通脹率為4.7﹪,而外 界普遍預測2013年的通脹率為約3﹣3.5﹪ 。今次宿費建議加最多9%,明顯高過通脹 率不少,餘下的加幅,是為了填補其他開 支吧?可是,院方的說法實在有不少含糊 之處,例如「各方薪酬調整」究竟是哪數 方的調整?薪酬加幅是多少?「政府撥款 政策的改變」,實質上改變了甚麼?新書 院「設備新穎」為何意味著維修費「將相 當龐大」? 我們1月20日發電郵問院方加宿費的理由, 要求盡量一星期內回覆,但9間書院為了 準備好以上「穩穩陣陣」的回覆,遲了 接近一個星期,到出版前兩天(2月2日) 才能夠回覆我們,我們因而趕不及再細問 院方。為了詳細了解宿舍的財政狀況,我 們早前也要求了書院提供宿舍過去3年的 財務報告作參考,書院卻認為 「不宜向外 公開」 ,原因是他們認為宿委會「或已舉 行、或即將舉行有關宿費調整的討論和交 流,有關財務資料或已於、或將於席上披 露,同學可藉此了解有關詳情」;用人話 概括就是:你自己走黎問啦,我地可能會 話你知嘅! 但,宿委會可能只舉行一次討論,時間不 一定足夠,討論時也不一定能夠即時提供 相關財務資料,就算公開也不一定詳細。 而沒有空去交流會的同學,又是否不用知 道?況且,宿舍的開支和收入基本上不會 有甚麼機密可言,究竟有甚麼「不宜」讓 我們向外公開?
加宿費的老問題: 9書院加幅劃一及政府資助縮減 誠然,中大一直以來的宿費調整,話事權 都不在書院,而是握在大學財務處手上, 而且加幅一定要所有書院都一致。但明 明,9間書院宿舍的情況(宿舍數量、設
施、樓齡、職員數量等等)也不同,所以 需要的開支及撥備也有分別吧。因此,究 竟有沒有必要9間書院所有宿舍都要劃一地 加7﹣9﹪? 此外,05﹣06年以前,政府的大學資助委 員會(簡稱為教資會或UGC)全包中大宿舍 的維修費用,05﹣06年之後,宿舍的維修 費用開始由大學和政府各佔一半。前年年 底教資會傳出風聲,指大學所得資助將進 一步減少,大學可能被要求全數負擔宿舍 維修開支,一半校方負擔,一半由學生「 用者自付」。[2]今次加宿費的其中一個原 因是各書院要「額外肩負宿舍外牆髹油、 維修及政府新增強制性驗窗及驗樓之部份 費用」,應該就是教資會資助逐步減少、 學校開支逐步增加的結果。因此,這數年 來,其實教資會也有份造成中大被迫不斷 加宿費的局面。
請密切留意動態及發表意見!! 各書院宿委會也陸陸續續開始諮詢學生, 例如崇基宿委會將於2月6日舉行「宿費交 流會」。我們早前也問了各書院學生會幹 事會的對今次加宿費的取態和行動,其中 立場比較清晰的是新亞學生會的說法,他 們認為校方應盡量不加宿費,以免增加同 學的負擔,若非加不可也應愈少愈好,不 宜高於通脹率。他們也要求書院為有經濟 困難的宿生,提供宿費資助,令貧苦學生 不會失去住宿機會。而崇基學生會表示會 舉辦宿費諮詢會,晨興學生會則表示正嘗 試向院方索取財政資訊,再決定立場。[3] 接下來數個月,關心是次加宿費的同學聯 同宿生會、書院學生會及宿委會學生代 表,向院方及校方施壓,要求公佈更多資 訊以作判斷,辦更多公開討論會,使這一 次宿費調整能限制於真正合理的水平。 [1]據了解,就算住i-house,也是跟從書院交這個價 錢的宿費。 [2]〈加宿費,差啲加咗你都唔知咩事!〉(中大學生 報2012年1月號) [3]截稿前只收到新亞、晨興和崇基學生會的回覆。
26 p26.indd 1
2013/2/4
11:25:16
唔好笑的真相
UGC,你知唔知?
文:小花 文:啤梨 某 好 友 曾 對 我 說:「 唉 ...... 而 家 YIA 果幾幢新樓趕住入伙,連裝修都未搞掂 就俾人用 ......」我滿腦子是疑問,直 至實地去確認一下 才恍然大悟。YIA 和 AIT 不 像 其 他 中 大 的 建 築, 有 一 層「 華 麗」的瓷磚或乳漆覆蓋在表面,而是把 混凝土裸露出來,直接成為表面。這種 建 築 方 法 叫 做「 清 水 模 」(Exposed Concrete),在台灣及日本等地方極為流 行,其中以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為表表者,他所設計的建築計劃 裡,以水流、自然光等元素配合,把混 凝土那種厚實而不帶任何多餘情感的感 覺巧妙地呈現出來,以建築歌頌自然。 當然,我不敢為 YIA 及 AIT 的清水模作任 何的評價,畢竟我不是建築系的學生,但 是 YIA 及 AIT 都經過精心的策劃卻是事實。 清水模建築因為是把混凝土當 成立面的 一部分,所以由施工的第一步開始已經不 容有些微誤差,否則就會影響混凝土最後 的觀感。又以善衡書院為例,其建築物的 外表不僅是以清水模建成,還附 有木紋, 是因為在讓混凝土凝固時以有木紋的模版 壓製而成。簡單來說,雖然我們未必看得 出,但清水模建築其實比起一般的建築表 面更花技巧,以及金錢。 不過,剛完成裝潢的建築物的確會彌漫著 有害的甲醛,影響使用者的健康;而在短 時間內趕起一幢新大樓,出錯或延期完工 在所難免,例如 YIA 的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於開學後約兩個月才完工等。看來好友說 的亦有道理,大概是我想得太多。
冇 校 巴 上 堂? 宿 舍 水 機 冇 凍 水? take 唔 到 個 course ? 學校告訴我們:一切,要怪就怪 UGC。這句說話 看似是校方推卸責任,但查看後發現原來來自 UGC 的資金佔中大收入的 57.9%,UGC 看來也要 負上不少責任。 Sem break 期間,UGC(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 會,簡稱教資會)派左班委員來中大,話想同 學生交流一下。但其實你又知唔知 UGC 係乜呢? UGC,就係撥款比香港各間大學的機構,佢依據 各間院校的表現來分配資源,聽落好似好正常, 但一睇落佢的成員名單,原本以為應該係 d 學 術專家,點知原來有不少都是大公司大財團的 總裁、主席、合夥人,就是他們決定各間院校 所得的資源。 前幾年,UGC 推出左「學額回撥機制」,講的就 是各院校交出一定學額,回撥中央學額庫,然 後再由各院校提交計劃書,重新競逐上繳了的 學額,就是為了提高各院校的「競爭力」,最終, 在眾學科中,經濟效益較低的社會科學、人文 學科等就成了受害者。
校園 散打
今次,UGC 來中大,同學生代表交流,原本以 為會同 d 學生傾下 UGC 的運作,政策啦。點 知班委員一坐低,就用問我地大學生活過成 點,開唔開心…… 當我地講一些大學的資源相關問題,例如宿 舍無凍水,校巴唔夠、學系開唔夠堂、唔夠 課室,他們就回答:「其實好多野都唔關 UGC 事,要問就問返你地中大、書院啦!」 雖然 UGC 真是好神秘,網上找到的資料極少, 根本難以辨別他們說話的真偽。但於之前與 校方交涉時據悉,為求統一標準,UGC 將如校 巴這樣的交通資源劃一分配給各院校。但大 家都知中大個校園有幾大,點可能將各院校 既交通資源撥款咁樣劃一法?我地唔夠校巴, 仲可以話唔關 UGC 事!?當然,我地難以定 論 UGC 呃人啦,因為我地根本好難搵到真實 的資料嘛! 這次見面,很多問題不是迴避,就是答左等 於無答, 禁令我質疑 UGC 叫我地來做乜? [1] 根據 2011-12 年香港中大年報
未 來 未 來: 遲 遲 不 到 的 新 亞 第 五 宿 文:W.A.L.K. 新亞書院,眾所周知地除 了錢少,宿位也少。為解 決 同 學「 住 宿 難 」 的 問 題,院方曾於 2009 年計劃 興建第五所宿舍,無奈由 於經費問題,計劃最終擱 置。可喜院方折而不撓, 於 2011 年 9 月再次向政府 提交興建新宿舍的計劃書, 宿舍選址為新亞坊 ( 即蒙 民偉樓旁的網球場 )。 據悉,新亞第五宿的預計 建築成本將為一億五千至 一億八千萬,其中四分之 一(約港幣四千萬)將由 書院負擔。書院現正積極 為新宿舍計劃進行籌募所 需經費。新宿舍將為男女 宿, 提 供 約 300 個 宿 位, 雖然宿舍層數及相關設施 還未確定,但院方已計劃 短期內就宿舍內部設計諮 詢學生代表。
儘管院方並未公開表示有 關項目審批進展如何,但 有曾向院方就此事查詢的 同學透露,院方表示,新 宿 舍 工 程 希 望 可 於 2013 至 2014 年 間, 經 立 法 局 財務委員會撥款審批後開 始展開建築籌劃。如此看 來,雖說新亞對興建第五 宿舍熱情洋溢,可這樁美 事成不成得了,還要看政 府和教資會 (UGC) 點不點 頭。話說回來,也不知書 院目前集資情況如何? 早前還吹了另一陣風,說 是聯合書院也預備將在 UCC 前草坪旁的斜坡空地 上建第五宿。後來得知根 本沒那麼回事。
校 園
27 27-29.indd 31
2013/2/4
03:54:46
編按:上年 6 月 6 日,死因庭裁定曾 被校方高層性騷擾的黃燕雲死於自殺 [1]。惹起輿論壓力後,校方終成立了 臨時委員會檢討黃燕雲事件涉及的性 騷擾政策問題。 「其實喺死因庭裡面,我妹妹嘅醫生 講出我妹妹當時喺戲院嘅情況,佢受 侵犯時有反抗,有推開對方,有口頭 對佢講,講唔好,只不過唔成功,但 係到左校方嘅代表律師,佢就咁講: 『又唔係十八歲,好容易姐,推開佢 吖嘛,咁大個人。』……點解呢位大 狀當時會係庭上講呢番說話,因為佢 係服務大學,唔係服務求助人。」[2] 黃燕媚,黃燕雲家姐,在沒有被邀請 的處理性騷擾事宜檢討委員會公開論 壇說了這番話。原來大學真的為高層 而立,難怪其代表律師可以如此涼薄。 論壇在一月十六日舉行,委員會事先 邀請同學、校友和教職員,可惜只得 幾位同學,大多是工會同事和關注此 事的校友及教職員。全場兩小時(延 長了半小時),其中主席 Prof. Gane (沒甚麼特別及沒有中文翻譯)的演 講佔了幾近一小時,欠缺討論時間。 問題 0:誠意欠奉 只求快辦事 在論壇舉辦前已出現很多問題。中大 教協會長及生物系副教授陳竟明在會 上說,沒想過出席論壇的人數只寥寥 廿數人,校方又沒有要求工會動員, 很多同事都不知道這個論壇。他亦質
疑檢討委員會組成有問題,委員會並無諮詢教 師會成員(tutors),是「閉門造車」。 不少報章曾報導過黃燕雲事件,但當日只得 一名文匯報記者到場 [3],很大程度上是(恰 巧?)撞了施政報告的發表,抽走了不少記者, 致使這個論壇雖然問題多多,卻幾乎沒人報 導,無人知曉。 但其原因不明自曉。早前員工總會在某會議上 抗議人事處副處長利順琼以「職員代表」加入 委員會,存在角色衝突,就如校內律師難以同 時代表梁少光與黃燕雲,人事處副處長於檢討 委員會發言時,她代表校方角色還是代表中大 教職員的利益? 對此,其委員會秘書長則表示「此做法要確保 檢討委員會中有熟知原有政策及做法之人士, 以加快及有效地完成檢討之工作」[4]。縱觀 委員會內部成員,都缺乏了提供性/別視角 (何不邀請婦女團體代表及性/別研究教授加 入委員會?)[5]。整個委員會只重視法例制 定和行政程序,一貫校方官僚風格。 問題 1:抽空事例 忽略權力失衡 乍聽之下,主席的檢討建議頗為動聽:提倡(性 別)平等機會、在處理同學間投訴的調查小組 中加入學生代表、增加校方高層的訓練(如學 院長、部門主席等)、在某些條件下會採取主 動調查權/接受匿名投訴、平衡投訴人與被投 訴人的利益……
事實上,在檢討前中大的性騷擾政策已被 評為是表現最佳的院校之一 [6],但這十 年間,從 2002 年的四院互片 [7] 到黃燕 雲事件都可見政策操作有缺陷。問題究竟 出在哪裡? 「要講番件事(指黃燕雲事件),先可以 令檢討有實質效果。」這是黃燕媚堅持在 沒被邀請下入場及表達意見的原因,更何 況委員會在論壇前了解各持份者意見,卻 竟沒有諮詢黃燕雲家屬的意見。但抽空事 例的討論,又如何回應黃燕雲事件的政策 問題呢? 其後會眾很快指向了問題的核心--權力 失衡。某外籍教員補充 “...power imbalance found in procedure, no (legal)representation is not right"。但 Prof. Gane 稱根據大學 條例,大學不能向求助人提供法律意見。 每當涉及委員會處理範疇以外的事情, Prof Gane 稱是校長的角色,而他本人的 權力則有局限,這顯示委員會根本無法做 到有效的檢討。因為黃燕雲事件牽涉校方 高層,當時此事繞過防止性騷擾委員會而 讓校長及副校長處理,他們都沒有妥善處 理,才使悲劇發生。 若不向求助人提供法律意見,面對被投訴 人的權力與資源,投訴人不是更孤立無援 嗎?此外,投訴小組進入調查階段時,卻 沒有任何外部監察,難以保證投訴得到獨 立公正的處理。
多快好省
性騷擾檢討 ( 公 開?) 論壇 文:松
問題 2:資源匱乏 處理欠妥
四院互片的投訴人丘梓蕙亦有到場, 她對這場檢討感到憤怒。她指出資源 問題會造成處理性騷擾機制的漏洞: 沒有全職專門處理性騷擾事件的職員, 他們都是兼任身份工作,容易力不從 心。 曾有職員罵她增加了其工作量,校方 亦沒有怎樣處理她後來被歧視及情緒 的問題,故校方應為投訴人提供一站 式援助。最後丘亦嘆道,一直缺乏的 檢討終於發生,卻不大改動原先的政 策,試問誠意何存? 問題 3:閉門中的閉門 檢討失效 檢討委員會在會上的報告可謂避重就 輕,避開了某些敏感地方。曾據指若 主動調查權成立,權力只限於校長及 防止性騷擾委員會主席組成的獨立小 組,但 Prof. Gane 在會上沒有提及獨 立小組會有校長,後來一再查問才知 道此消息應該仍屬事實,但由於檢討 委員會還未決定這項建議故無提出。 但這說法實在好笑,難道諮詢會要在 落實了所有決定才舉辦?這無疑是個 藉口,而整場檢討論壇亦像帶會眾遊 花園。而且,公開論壇與論壇前委員 會內部會議所說的內容有出入,即使 在委員會裡,資訊也極不流通,這根 本是閉門中的閉門中的閉門啊……
又據悉,原來檢討委員會的確打算在諮詢後就 通過建議方案,然後提呈沈祖堯。不過論壇上 不滿的意見甚多,故委員會內部須再作討論。 那會否再有多一次公開論壇?聽聞 Prof. Gane 不太願意再多舉辦一場,若有則擇日通知。
[4] 〈請積極參與防止性騷擾政策檢討公開論 壇〉,《香港中文大學員工電子通訊》,2013 年 1 月 3 日。 http://www.cuhk.edu.hk/cuegu/ newsletter/130103.htm#2 [5] 見〈處理性騷擾事宜檢討委員會?〉之表 二:「處理性騷擾事宜檢討委員會」委員檔案。 http://cusp.hk/?p=3059
那麼,檢討委員會的報告/簡報又可從哪裡取 得?(但早就應該在論壇前公開發佈,好讓公 眾早點知道及準備。)會上,委員會指簡報可 公開上載,或傳給出席之人士。怎料幾天後, 委員會秘書致電說,因為簡報只是作演講用, 委員會在聽完意見後再作整理及修訂,故暫時 不太方便公開……
[6] 〈以檢視清單評鑑各大學性騷擾政策〉的 「中大、城大及港大表現最佳」部分,莊耀洸 著,輯於《教育的性別視角──課堂與教學實 證研究》,陳潔華、蔡寶瓊編著,香港城市大 學出版社,頁 170。
[1] 如欲了解黃燕雲事件,可上 http://cusp.hk 輸 入「黃燕雲」搜尋。
[7] 2002 年中大迎新營「四院會師」中,有學 生展示印有「新亞桑拿」字樣的性感少女大型 海報,並呼喊含意淫褻的口號,事身後丘梓蕙 認為此事涉嫌性騷擾向中大校方投訴。
[2] 根據死因庭提供的資料,陳志海資深大律師以及 鄭欣琪大律師,代表沈祖堯教授,劉遵義教授、楊綱 凱教授及郭麗梅女士。 這四位高層與及梁少光,加 上死者家人,均被死因庭列為「有適當利害關係人 士」(properly interested person)。可惜校方代表 律師只站在校方高層的角度分析及評論事件,無視作 為職員的黃燕雲的角度。 [3] 其後文匯報出了報導,〈高層處理性騷擾 中大 要開「培訓班」〉(2013-01-18)。
參考資料:(將以附件形式刊登於學生報網上 版) 1. 〈香港中文大學「處理性騷擾事宜檢討委員 會」— 2013 年 1 月 16 日公開論壇〉,黃燕 媚著。 2. 〈就 2007 年黃燕雲遭遇性侵害事件——改 善香港中文大學處理歧視及騷擾政策的建議〉, 黃燕媚著。 3. 〈就黃燕雲事件的建議〉,莊耀洸著,2012 年 6 月 6 日。
28
27-29.indd 32
2013/2/4
03:54:49
校 園
論生命科學院的選科安排 文:雷丁
前言: 筆者是一個 DSE 學生,看見中大對新制學生的種種限制,實在不吐 不快,剛好碰上學生報上期談及數學系的情況,也就投稿寫一下生 命科學院的情況。 -------------------------------------------------------------------------------------------------------------------
於十二月初,有屬於生命科學院的同學寫了一篇聯署信,向生命科學院 院方 ( 下稱院方 ) 反映課程設計的不滿,並於 1 日內收集到 40 多個簽名。 院方數日內決定於 12/12 及 19/12 兩日開會,與同學討論有關事宜,解 釋課程安排。
第二,即使院方背後的理念無懈可擊,但它的執行方法對結果產生 不經意的負面影響。院方希望學生修讀生命科學院以外的學科,因 此設下限制,不讓 DSE 的學生選修學院內的科目,這樣是「希望」 還是「強逼」?
會上,同學提出了幾個他們面對的問題,包括對生命科學院下的 6 個學 系 (Department) 課程內容的不理解、能選擇的科目不足及學系沒有開辦 入門課程等。院方則於會上表示考慮於下學期開設一系列關於 6 個學系 課程內容的講座,並可能歸納成為一科 1 credit 的科目,以回應同學訴 求。
實際上,許寶強教授的《告別懶人常識》一書有關教育的章節中, 提及法國社會學家 Alan Touraine 構想中的學校,必須具備三個原 則,包括:「( 一 ) 教育必須能夠形塑和增強個體的自由,因此學 校不能簡單地將各種規範強加於學生身上 ...( 二 ) 教育必須重視 多元性 ... 因此教育得是對話性的 (dialogical) 和開放的。...」 1。院方因為 DSE 學術程度比 AL 低、預留配額給主修同學等理由而 簡單地設立限制,阻止 DSE 學生選擇他們感興趣的科目,似乎就與 以上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
然 同
而, 根 據 筆 者 的 學 主 要 面 對 3 個
觀 問
察, 題:
1. 不能選擇 6 個學系中大部分的 2000 程度的科目 ,因而被逼選擇其他 學科課程以滿足學分要求; 2. 缺乏銜接課程,令同學無所適從; 3. 對 6 個學系課程不理解,難以選擇主修。 可是院方僅提出考慮開設一系列有關 6 個學系課程內容的講座,只回應 了以上的第三個訴求。而對於其他兩個訴求,院方僅提出一些解釋,包 括入門課程 ( 如 BIOL2030 是 BIOL2000 的先修課程 ) 只於上學期開辦, 及需預留座位給主修學生等。 筆者在此先不談這些解釋的合理性,反而想集中討論院方反覆提及的價 值觀。在回應同學的問題時,院方不斷重複一個論點:希望我們選讀其 他科目,特別是可能副修的科目,以擴闊眼界。這個要求同學擴闊眼界 的空洞論點,除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外,其隱含的價值觀,反而會造成 一些負面影響。 首先,通才教育的目標在於擴大學生日後的知識層面,本意是非常好的, 特別是在現有的教育制度裡面,讓學生學習更多課本外的知識,可以減 少「高分低能」的學生。可是,院方要求我們選修其他科目的原因,卻 是為了希望我們以後能夠找一份更好的工作。院方於會上提出,鼓勵同 學副修與生命科學無關的科目,因為院方認為,僱主在聘用僱員時會考 慮學習層面的廣度,所以鼓勵學生選擇與主修沒有關係的副修科目。但 其實當僱主看到準僱員主修與副修根本沒甚麼關係時,會否反而覺得她 / 他「不務正業」?想深一層,僱主是否真以主修與副修有沒有關係來 作為衡量標準?而最重要的是,大學教育只是為了職業訓練嗎?
於 1998 年的施政報告中,前特首董建華提出了終身學習的理念 2; 1999 年,教育改革諮詢文件中也以終身學習做為其中一個學習目標 3,而「終身學習的前提是對學習感興趣」4。可是院方設立的限制 ( 不管背後有甚麼原因 ), 加上大學的學分制度,迫使學生必須於 下學期修讀他們不太喜歡 ( 甚至完全不喜歡 ) 的課程來滿足學分需 要,真的能令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嗎?還是會令他們興趣怏怏 , 對學習反感?我們對填鴨式教育進行批判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 無視了學生的興趣,硬把課程設計者腦海裡對學生最「有利」的內 容強加於學生身上。就像許寶強引申 John Holt 的觀點,提出老師 應該「向學生學習」、「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從學生 ( 用者 ) 的角度去建立適合的教育制度,而不是以家長式的指導去決定「女 兒/兒子」的學習需要。 [1]《告別懶人常識--尋找多元的文化生活》,許寶強著,香港教育專業 人員協會出版,2008 年,p.107。 [2]《1998 年 行 政 長 官 施 政 報 告 》,89-91 條。https://www.google. 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ved=0CDMQFjAA&ur l=http%3A%2F%2Fwww.lizawang.com%2Ftalk%2Ftalk16_farewell_to_ tung%2Fdownload%2Fyr_1998_policy.doc&ei=V8bXUOPkKeu0iQfa5oDgDg&usg =AFQjCNFC9xaOKfbDA0294IFrmdnHzeAivg (24-12-2012) [3]《教育制度檢討:教育改革建議 --終身學習 自強不息》,1999 年, 第 三 部 分。http://www.info.gov.hk/archive/consult/1999/19991215_ c.pdf (24-12-2012) [4]《告別懶人常識--尋找多元的文化生活》,p.71。
29
27-29.indd 33
2013/2/4
03:54:50
校
全民(修章)投票,你知道在投什麼嗎? 文:橙
中
大學生會修章投票即將舉行,這次的修章主要 分成四部份:
修訂一:代表會組成 修訂條文數量:兩條 三項修訂都是關乎代表會及屬下委員會的組成。 中央組織 上屆中大學生 會幹事會會長 (當然代表) 上屆中大代表 會主席 (當然代表)
原來的代表會組成方法 各個書院 + 現任書院代表會 (監議會)主席 (當然代表) 現任書院學生會 會長 (當然代表) 八個代表
=
中大學生會 代表會 (以九間書 院計,共92 個代表)
(選派產生) 是次修章建議的代表會組成方法 各個書院 中大學生會代表會 (以九間書院計, 現任書院代表會(監議會)主席 = 共46個代表) (當然代表) 現任學生會會長 (當然代表) 兩、三或四個代表 (根據書院規模而定) (必須是民選產生,若民選代表人 數不足時,方可委任最多一個代 表)
就如上期學生報的報導,是次修章原因很簡單,就是為求來 年代表會可以有效運作,依據各書院的規模刪減代表人數: 人數八百人或以下的書院(晨興、善衡、敬文)最多兩名代 表;人數八百至一千六百人的書院(和聲、伍宜孫)最多三 名代表;人數一千六百人以上的書院(崇基、新亞、聯合、 逸夫)最多四名代表。 另外,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組成方法提升了民主 程度。由以往各間書院自由「選派」代表(可能是先普選, 參選人數不足才委派;或者是全部由書院代表會揀選),改 成一定要全民普選,如參選人數不足,才可委任最多一個代 表。 除了全個代表會的組成外,這次修章也改了代表會職員會、 屬下委員會的組成[1],增加了職員人數,協助代表會運 作。
修訂二:上調學生會會費 這類型的修訂,全都涉及學生會會費的安排 修訂條文數量:一條。 甫看標題,相信不少同學也會產生疑問:「會費有需要增加 嗎?究竟會費用到哪裡去?」
以代表會的說法,這次加會費,簡單來說有三大原因: (一)上次加會費已經是2000年的事,13年來會費都未 有上調,在消費物價上升之情況下,中央組織開始出現 入不敷支的情況; (二)這次加會費,是希望抵銷累積多年的通脹升幅, 配合縮減開支方案,希望改變中央組織收支不平衡之情 況; (三)學生會最近撥出多筆一次性撥款,以填補中央組 織歷屆之虧損,所以基金結餘將會大幅減少,希望配合 縮減開支方案,提升基金結餘,維持學生會財政長期穩 健 除此之外,大家亦可以參照一下香港各大學學生會的會 費,在對比之下,我們的會費也在合理水平。 香港各大學學生會收費表 (截至2011/12年度) 院校
(新生)入 會費
年費
調整原則
中文大學(修章前) 中文大學(修章後)
$20
$87
-
$30
$100
-
香港大學
$100
$140
*2006年曾修章加會費, 原因與中大類同
浸會大學
$15
$100
會章上列明按通脹調整
城市大學
$70
$127
會章上列明按通脹調整
嶺南大學
$97
$133
會章上列明按通脹調整
理工大學
$80
$140
會章上列明按通脹調整
科技大學
$0
$100
-
教育學院
$20
樹仁大學
$150 $280(四年)
-
但一些同學可能會問:我們的會費用到哪裡去呢? 根據現行會章,我們的入會費撥入學生會基金,作應急用。而每 年交的會費,學生會幹事會獲其中的$48、學生報獲$30、校園電 台獲$5.5、代表會獲$3.5。 其實,你手上拿著的這一份學生報,也是由你所交的會費所使用 的一部份。但其實為應付出版,我們的財政狀況也很緊絀。還 有,學生會幹事會提供的褔利品部、影印機中心等服務,也是 你會費的去處,代表會、電台提供的服務,如選舉、節目、reg soc相關費用,其實也是我們所交會費的其中一些用途。
另外還有修訂三:補充會章寫法, 和修訂四:統一會章寫法 這類型的修訂,主要沒有修改會章的基本意思,只是彌補現行會 章的不足,或是統一用字。 修訂條文數量:共約十條。
[1]代表會內亦有架構,如有職員會(成員包括主席、副主席、秘書、總 務),及屬下委員會(如財務委員會、章則委員會等),詳見代表會網 頁。
30 p30-31.indd 2
2013/2/4
11:25:48
園
校
園
學
生會修章,學生會會費增加,代表會組成改組,你們聽過幾多? 這些改革對每位同學都有深切的影響,可為什麼多數同學都不知道 呢,這就要歸究於代表會的問題。
之前所通過的修章(保留書院學生會會長、書院代表會主席為毋 需直選的當然委員),加上擔心倉促作全民投票,會有討論不足 的情況出現,故此,此議案遭到擱置。
代表會就是學生會中具立法、監察、司法權力的機構,權力很大,還有如 reg soc等功能,但其有不少問題。
雖然議案遭到擱置,這些代表仍然希望達至代表會組成民主化, 故此他們決定另覓他途,希望集齊八百位中大同學的聯署,令代 表會民主化的議案可以交付全民投票。
這邊廂修章投票,那邊廂儲八百個聯署搞全民公投,你地搞乜鬼? 近日,甫收到代表會要為代表會組成修章的massmail,想人支持修章,要 代表會組成改組,不久,就在Facebook見到「中大學生會代表會民主化關 注組」專頁,號稱要收集八百個中大同學的聯署,要令中大代表會組成民 主化,其中有何關聯?
全校有二十分之一同 學(800個)聯署要求
代表會過半數支持 (但被投票擱置了) 全民投票
其實,事情是這樣的…… 由於本年度全部新書院正式收生,那會使代表會規模太大,難以運作,故 要修章。(詳見中大學生報2013年1月號《代表會修章:書院聯邦制的消 全民大會議決(要有十分之一的 亡?》) 同學(1600個)參與,再有三分之 而民主化的討論也由此而來,反正也要修會章,有代表就動議將代表會的 組成也一併改作民主化。
小知識:其實在代表會內,很多代表也不是由全民 普選產生,以今年為例,46個代表內,只有3個是 民選代表,其餘的代表都是書院(代表會)委派的 或是當然代表,情況不甚健康。
二同學支持)(可行性低)
聯席會議議決(以本屆為例, 要有共39個代表、三莊成員出 席,再有三分之二與會者支持) (可行性低)
為此,筆者參與了他們發起的簡介會,希望了解詳情。
經歷了長達三個月的討論,章則委員會[1]提出修正案(A議案):除了刪 減各書院和中大學生會的代表人數,還要將各書院原有的當然代表人數刪 減,即要除去各書院的代表會主席的位置。 由於這類型的議案,要全體代表三分之二贊同,方可通過。可是有部份代 表對「除去書院代表會主席一位」的做法不甚同意(詳見代表會網頁中各 代表的投票結果),故此雖然這個議案有過半數代表通過,但由於不夠三 分二贊成,修正案(A議案)最終被否決,書院代表會或監議會主席,仍然 是不用普選的當然代表。
反對修正案(取消書院監察機關的當然代表議席)的代表名單 姓名 院系級 當然代表/委任代表 彭浚銘 崇基計科三 當然代表,崇基代表會主席 黃希彤 崇基中教二 當然代表,崇基幹事會會長 馬兆恒 崇基政政五 譚家博 崇基哲學三 楊國禮 崇基工管二 委任代表 曹安娜* 新亞政政三 當然代表,新亞幹事會會長 羅曉琪 新亞護理三 委任代表 黎浚傑 新亞物理四 委任代表 陳兆匡 新亞政政三 委任代表 劉玉龍 聯合系工三 當然代表,聯合幹事會會長 蔡枝彤 和聲醫工二 當然代表,和聲監議會主席 投棄權的代表名單:王柏淇(崇基新傳二,委任代表)、陳振華(聯合歷史二,委任 代表)、簡寶春(逸夫政政二,委任代表)、莫梓聰(逸夫政政二,委任代表) *後期於個人面書公開表示支持是次公投聯署
最終,退而求其次的原議案(B議案)近乎被全數通過:只是刪減各書院和 中大學生會的代表人數,並保留各書院的當然代表(書院學生會會長、書 院代表會主席)議席。
當問及他們為何要追求代表會民主化時,「當中大講求人文精神,我 們出去遊行,我們批評香港政制不夠民主時,我們的代表會卻無法達 至民主化」他們慨歎,「以公投決定學生會架構,使學生會真正地變 成民主化,中大才能跟外面的人談民主」最直白的說話,透露了他們 的心聲。
「民主化不只是中大代表會的事,是整個校園的事。」 於討論中大代表會民主化時,他們不時會提到書院代表會組成不民主 的問題。 由於書院代表會主席是中大代表會的當然代表,但書院代表會主席的 選舉卻有不少問題,因為多數書院代表會主席是由其代表互選產生, 但代表的產生已有問題。例如系代選舉的問題,由於無統一指引,有 些系代的組成竟是由抽籤產生,甚至一些書院,例如逸夫仍然有委任 代表的情況,這可能令書院代表會主席的正當性成疑。 對於前述可能出現的章則衝突問題,他們除了將民主化的終點改至後 年(第44屆代表會)外,他們還另有一套看法。 據悉,其實早於三年前,各書院學生會、各書院輔導長、及中大代表 會主席已經一致認同要從書院開始盡責,鼓勵學生參與代表會的選 舉,並且要求當然代表要多點出席會議(當時不少當然代表經常缺席 會議),可謂在鼓勵從書院開始的民主化。他們認為到現在,各書院 的代表會民主化進程仍然緩慢,實在可惜,故現在提出聯署,是希望 交付全民決定,如成功通過,就可以加快民主化進程。 「全民公投,就是更直接地表達全民意見,因為憲法應該由人民所定 立」就是這個簡單直接的原因,他們決定發動全民聯署,讓中大人決 定中大的民主進程。 但要集齊八百個簽名似乎並不容易,當談到這個問題,他們一面惘 然。後來緩緩答道:「其實要集齊八百個簽名不是太難,但我們想要 的,不是同學們隨隨便便簽個名咁簡單。」。對他們來說,一個審議 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就是要學生了解資訊,確實同 意後才投票,同樣,一個完善的聯署,對他們來說應說是一個長期運 動,要靠文宣令更多同學了解,才簽名。
這些討論,你們知道嗎? 兩個議案的主要分別,就是A議案要求刪去書院代表會主席的議席,但被否 決。而現時通過的了B議案則保留書院代表會主席的議席(而通常書院代表 會主席也不是由普選產生)。 所以,代表會最終發出有關代表會組成的修章建議,即是我們將要投票通 過的,就是B議案(原議案)。
不服氣的人:我們追求民主 事情雖然看似告一段落,但代表會中一些代表,仍對保留書院代表會主席 為當然代表一事感到不滿。 故此,這些代表於中大代表會會議內,動議全民投票議案:「本民主自治 精神,本會會員擔任本會會章訂明之代表會席位,必須由其成員書院學生 會的基本會員互選產生」。但由於有另一派代表,覺得此議案可能會違反
哀哉!封閉的代表會! 代表會民主化? p30-31.indd 3
雖然,這也是不錯的做法,但,真正要做的也許不只於此。 加會費、代表會組成改組,這些討論在中大裡面,不少同學之前也不 甚清楚,長期以來,代表會裡的代表也甚少發放資訊,帶動討論。 當談及這一點時,推動民主化的代表也一面靦腆地解釋:「沒錯,這 些的確是我們應該反省的……但這個問題的成因,正可能是因為現在 的代表因多數非民選,無動力去做好多野,去透明化,令同學得到資 訊」 也許他們說得對,但就算是民選的代表,就能讓同學參與那些討論 嗎? 說到底,也是中大的民主氛圍不足。 代表會甚少發放資訊,校園媒體甚少跟進,同學不知情自然不關心, 這樣那班代表更沒動力發佈更多資訊……一環扣一環,這個灰色循 環。 也許,曙光不在遠處,出路就在你我手中。
文:橙
[1] 代表會裡有章則委員會,章則委員會主要負責制定、修改會章。
2013/2/4
11:25:49
工程學院 院會撼莊 隨 筆 文:花花 大學三改四後,工程學院將以大類收生方法 招收新生,他們到 Year2 時方可選擇主修, 成 為 系 莊 之 基 本 會 員。 換 句 話 說, 新 學 制 Year1 的同學有機會面臨沒有系莊可以上的 情況。有見及此,現時七支系莊在中大代表 會的協助下,於半年前緊急地成立工程學院 院會籌委會,並草擬其會章,推行全民投票, 以及舉辦傾莊活動,為第一屆工程院會的成 立作準備。結果一共有三個候選內閣競逐第 一屆院會,依次序分別為「牽動程」、「鬼 斧神工」、「一見鍾程」。 作為一個工程學院的學生,又怎能錯過是次 空前的盛事呢?小弟特意出席了其諮詢會, 一方面抱著享用無限量花生酒水的心態,另 一方面打算看看新一屆院會候選內閣的會帶 來甚麽新衝擊。可惜,我的期望只達成了一 半。一份又一份厚達數十頁的政綱,近九成 都是活動的仔細詳情,例如籌備活動所需物 資、宣傳海報張貼位置等。我並非說這些活 動詳情不重要,而是準備充足又如何?院會 完美地舉辦 Secret Angel、球類競技、糖水 會等,這跟系莊有何分別? 在舉辦院會的傾莊,以至候選內閣提出的政 綱及活動中,大家似乎覺得新學制 Year1 的 同學無人照顧好可憐,所以院會就有如一支 系莊般服務他們。但是,院會是屬於全體工 程學院的學生,舊學制或是高年級的同學也 有權參加其活動以及上莊,院會的出現不應 是加深新舊學制原本已有的隔閡,反而應該 和各系莊好好合作,加強新舊學制同學以及 新生舊生之間的交流。 再者,工程學院院會會章中有指出各系會乃 院會的一組成部分 [1],其關係就有如中大 學生會以及各成員書院學生會,於代表性及
權限上均高於系會,理應可以處理系會權 限未能觸及之問題,因此,作為院會應該 要全盤審視整個工程學院的問題及作出一 些較大的爭取和改變。可惜在三份政綱中, 有相關理念或計劃的寥寥無幾,教務會、 賤標內空間的使用、開設新學系、Faculty Package 課程的關注等亦無一覆蓋,難道 處理及跟進這些問題不比只舉辦糖水會等 活動有意義,更值得一個院會花心力去實 行 嗎? 院 會 的 出 現 除 了「 補 償 新 學 制 下 Year1 同學的無所事事」外,更應該是聯 合了一眾系會的力量,完整地代表了全體 工程人,為之發聲及爭取更多福利。 今次難得撼莊,小弟本以為同學們會加倍 關注,但可惜投票情況仍未如理想,2230 人中僅得 713 人投票,佔總會員人數 32% [2]。雖然一切已成定局,但我們也不可忽 略三個候選內閣參選第一屆院會的勇氣和 熱誠。說到底這仍是第一屆,期望院會日 後可以越做越好,與各系會一起服務工程 人。
[1] 根據 工程學院院會會章第五條,各工 程學院的系會均以「系會會員」的身份成 為院會之成員。其會章於 2012 年 10 月 26 日經全民投票通過。 [2] 第一屆工程學院院會投票結果:基本 會員總人數 2230 人,法定票數 372 票,有 效票數 713 票,一號候選內閣「牽動程」 134 票,二號候選內閣「鬼斧神工」229 票, 三號候選內閣「一見鍾程」322 票,棄權 28 票,廢票 80 票。遠遠少於會章通過投 票之 1289 票有效票數。
中大學生報 二零一二年二月號 出版資料 出版:第四十二屆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出版委員會「鳴」 地址:香港中文大學范克廉樓 307 室 電話:2603 6404 電郵:cusp@cusp.hk 設計:黃衍仁及其他 承印:唯美印刷製作有限公司 ( 9681 0604 ) 廣告聯絡:飛 6684 3120,邦 6704 9101 編輯/作者:梁傑城、謝欣然、張雋熙、周松齡、陳雋熙、 覃俊基、王典皓、蘇子權、陳嘉莉、王翎琪、陳進多、張 立邦、陳晞朗 客席作者:楊穎仁、李維怡、ahko、陽少、Jaco、貓貓、雞、 寶、Edward 鳴謝:Mocha、阿羊、Xavier、Clark、平日天、黃燕媚、 莊耀洸、中大防止自責委員會、肥仔、中大學生會代表會 民主化關注組、花花、寶寶、歷
32.indd 1
2013/2/4
10: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