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 月號
免費取閱
投稿及回應──評中大學生報 【校園】 你不知道的畢業禮 【文藝】 獨立電影節 【生活】 奶粉與我 【情色】 記基督徒與性工作者交流會 【性 / 別】 「酷.創作」性小眾創作坊 x 作品展專訪 【教育】 CUSIS 剝奪學習自由──論選科與教育的 關係 【社會】 從倒梁的道德批判到運動的長遠發展
COVER.indd 1
9/1/2013 21:05:34
目 錄 p.3-5 投稿及回應──評中大學生報
校園 p.6-7 你不知道的畢業禮 p.8-9 代表會修章──書院聯邦制的消亡?
專欄 P10-11 [如是我聞] 脫離悲情和正義的亢奮(一) [左翼風情話] 自由的滋味 [心湖淬筆] 無良父母賣兒身 [樂地漫步]
文藝 p.12 [獨立電影節]獨立作為一種態度──訪問 影意志藝術總監崔允信 p.13 [獨立電影節]興趣,也有優生學──台灣 獨立電影:《大怪獸台灣上陸》 p.15 投稿
生活 p.16 未能知恩圖報──奶粉與我
編
者
的
話
十二月,考試。校園回復一片寧靜,眾編輯在會室 卻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工作,不知晝夜。這一期 出版,可真是血與汗的作品。雖然,每期我都如是 說。 由於考試和財政緊張,這期頁數必須減少。那是沉 痛的決定,在此向讀者致歉。這期撰寫的稿題,可 謂精挑細選。社會的矛盾日漸深化,稿題永遠不 缺。那是該怎麼寫的問題。於是,審閱稿件歷盡艱 辛,既要趕上出版日期(又是一條死線,一個承 諾),又要保持文章質素,而這是近乎永恆的對 立。這就像交論文的死線般,又要顧及論文質素, 又要趕在死線前繳交,否則扣分。「存在先於品 質」這個主張,有時候實在難以跟隨。 這是我上任近一年來的教訓。 新的一年又到,「末日預言」(雖然那其實不是預 言)失效。我並沒什麼感覺。只是,元旦遊行十三 萬人上街,然後警察又再次圍堵、拘捕、鎮壓留守 示威者。這一幕幕場面,一次又一次地衝擊我的眼 簾。身為學生,在這些政治經濟問題上,我竟感到 自己與社會如此接近。 元旦遊行人士的情緒,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 有社會基礎。香港近年來的社會運動,與社會政治 民生息息相關。這社會從久遠歷史發展至今,分為 兩極:一方糜爛而浮華,一方孤寂而冷清。這究竟 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p.17 國內市場 [左翼學會每月專題] p.18-19 讓我們走出資本主義的迷障 ──《共產黨宣言》導讀
我心底裡有一個答案,一個不屑於隱瞞的答案。
情色 p.20 記一次基督徒與性工作者交流會
性/別 p.21 在陰霾中建立自我──「『酷.創作』性 小眾創作坊x作品展」專訪
教育 p.22 CUSIS剝奪學習自由──論選科與教育的 關係
社會 p.23 在那不遠的地方──新加坡中國司機罷工 事件簿 p.24-25 朋友們 讓我們在一首歌裡吶喊與歌唱 ──記國際移民/工日大遊行2012 p.26-27 從倒梁的道德批判到運動的長遠發展
2.indd 1
10/1/2013 4:33:35
校
對
中大學生報的批評恆來有之(見表一)。總 括而言,主要是「行政混亂」、「一言堂」 、「內容偏頗」、「無視同學」。在我看來,「行 政混亂」屬學生組織的通病,在此先暫且不論。但 後三個批評則刺中了,學生報作為媒體的不足。當 然,前人在這方面的研究甚少,批評亦流於主觀印 象。此文正正是想補充這方面的不足,直指中大學 生報如何跟媒體的角色,愈走愈遠。 訪問一直是媒體報導的重要一環,為的並不是藉第 三者之口說一遍,以顯得客觀中立。訪問重要,一 方面是可以呈現不同人的聲音,另一方面則是可以 超越編輯團隊本身的知識和視野局限,將更準確的 資訊帶給讀者。有見學生報中的訪問文章,大部份 標題都附有「訪」或者「訪問」兩字,所以筆者簡 單地瀏覽了一次各期的目錄,就粗略估計出學生報 中訪問數量的變化(見表二)。簡單而言,每期訪 問數量起落十分大,而且跟其他大專刊物(例如大 學線),每篇報導動輒包含兩三個訪問,仍有一段 明顯的距離。 如果說,單看訪問數量反映不了甚麼。也許考慮 訪問對象的分佈,會對學生報的編採方向更有啟 示。筆者整理現屆編輯委員會「鳴」所出版刊物 的訪問名單(見表三),發現學生報作為一份校園 刊物,有訪問學生團體/一般學生的文章只有令人 驚訝的三篇(總數為廿二篇)。難怪學生報一直被 人咎病,跟同學距離遙遠,甚至是「一群人圍內自 high」。即使是學生報歷屆政綱都念茲在茲,要讓 他們聲音被聽到的基層,都只有區區的四篇。訪問 的大多數,集中在各項社會運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身上(如果包括學生會系統,共有十三篇)。這種 程度的社會運動偏向,極其令人憂心。 中大學生報先是一個校內媒體,然後才是社會運動 的推動者或支援組織。這一個先後次序十分重要, 亦正正是今天的學生報當不好校園媒體之責的重大 分野。以社會運動推廣者為定位,所以才會「社會 版」遠大於「校園版」;所以才會以說服代替討 論、以完整分析代替百花齊放;所以才會「義無反 顧」地跟同學愈來愈遠;所以才會在現今這個風起 雲湧、年青人公民意識愈來愈強的時刻,反而喪失 影響力,愈來愈被邊緣化。 轉眼又要學生會三莊選舉,又有新的同學上任。要 重新出發,讓我們確定中大學生報校園媒體的屬 性,重申檢視它在中大內的責任和角色。總的來 說,不過兩方面:資訊傳播和展現不同聲音、社會 共識的營造和真相的追尋。
不外是「內容、時間、地點」的活動已經如是,那 些更難以說清的心事、想法、價值觀,就更加難以 表述、乏人問津。於是中大學生變得更千人一面, 我們讀不同的學系、上不同的莊,最後留下的只是 一個個空洞的,在迎新營中叫喊的身影。學生跟學 生之間,沒有不同,但絕不團結,只是彼此的過路
園
傳媒另一重要職能,是「社會共識的營造和真相的 追尋」。這說難不難,說易不易。易就易在,讀者 不要求亦不期望編輯手握真理,只要求編輯要有 引進他人分析的視野和氣量。但難亦難在此。要不 學生報就不會不只一次被批評「老說左派理論」( 引自〈中大學生報,報給誰看?〉。這無關「客觀 中立」。亦不用美其名,透過極端的選材平衡這個 不平衡的社會。說到底,這是「宣傳部」,還是「 傳媒」的具體分野。「宣傳部」以將某一價值觀帶 給受眾為主要目的;「傳媒」則是讀者的眼:整理 讀者想知的資訊、解答讀者的疑問……而,讓我不 厭其煩地再提醒一次:「中大學生報是一個校內媒 體」。
評
| 中 大 學 生 報
我們無需極端化兩者,傳媒總有自己的agenda, 但,傳媒不可只剩下自己的agenda。其中一個事 例是上期的〈略評博群計劃,兼論(某種)人文教 育的貧乏〉。博群計劃作為近年中大最受歡迎的活 動,自然值得報導和討論。但全文洋洋二千七百多 字,不外乎論證博群計劃:「忽略社會結構」、「 沒有制度視野」、「缺乏基層視覺」、「很中產」 、「沒有對抗性想像」。多看數期學生報自然可以 知道以上這些都是多麼「老掉牙」的論調。更可惜 的是,作者承認「資訊遠遠不及全面」,卻不訪問 籌辦者/不同活動的參與同學,單就計劃網頁或海 報宣傳的內容,煞有介事地「文本分析」一番,就 自以為:「無論如何,我們認為這些基本說法其實 已展現了博群的理念」。這種評論先於事實、自以 為「真理都被我看破了」的思維,實在足以所有從 事傳媒的人引以為戒。 而事實上,博群研究計劃三個見報的計劃,其中一 個正是研究「本地藝術團體如何參與/推動社會運 動」。這見諸報章,稍稍搜尋一下實在不難發現。 不知又算否「沒有對抗性想像」?校長沈祖堯教授 於博群社區巿集致辭表示會引入社會企業及鼓勵各 部門引入責任採購的理念和指引,不知在學生報的 同學看來又是否「沒有制度視野」?將書節和花節 等文化活動,視作「缺乏基層視覺」、「很中產」 ,不就是〈粗疏的階級分析,狹隘的政治想像:敬 覆中大學生報(一)〉中所批評「以高舉『基層』 經驗和視點來質問同志遊行的階級取向的」的翻版 嗎? 首先,我希望同學不要誤會。整個中大學生報, 基本上我仍是抱以肯定。但媒體人只能是讀者的 眼,nothing more。如果好像明報在高鐵事件 中,自以為手執真理:「聽過政府仔細剖析專聯方 案的人,對專聯方案的接受程度會大大降低」、「 有幸聽過政府完整反駁專聯方案的人為數不多」( 擇自明報社論),代讀者決定對錯,必受讀者唾 棄。學生報跟同學距離愈來愈遠、校園版不斷萎 縮、爭議處處。這些都不是時間不夠、視野所限、 工作繁重,就可以解釋得了的。不找回自己傳媒的 角色、不明白沒有一種理論框架或分析可以解釋當 下發生的所有事,學生報只會在天下人都不解之下 ─「慷慨就義」。而這,正正是所有有心人最不 希望發生的事。
作 者 : 現 為 中 大 生 , 曾 是 中 大 學 生 報 忠 實 讀 者
資 料 主 要 整 理 自 大 學 生 報 網 頁 (cusp.hk)
「資訊傳播和展現不同聲音」方面,稍為在中大待 得久一點的同學,就會知道在這個小小的山頭消息 可以何等封閉。除了傳統的大型活動(例如四院劇 賽、院慶、千人宴)外,大部份學會舉辦的活動, 不論dem多少次beat、派多少handbills,最後都不 過只有莊員跟他們的朋友們出席。這方面,即使學 校部門也面對著同樣,宣傳無門的處境。
人/他者。相反,有專屬的MUA網上平台,內地 生往往比本地生消息更靈通、更團結、更自覺是中 大人。這方面,校園媒體如學生報和校園電台實在 是難辭其咎。
, 唯 該 網 頁 時 常 失 靈 。
3 3-5.indd 1
11.01.2013 10:55:51
回應
附表 表一:近年對中大學生報的批評:
2010年9月 「女同學社」執行幹事曹文傑撰文〈粗疏的階 級分析,狹隘的政治想像:敬覆中大學生報( 一)〉指學生報:「單憑參與者的衣飾便急於 判斷整個遊行的階級位置,……作者對收入 低微但極愛打扮、變身、『迷戀』王菲、黃耀 明、昂首闊步參與同志遊行的『基層』視若無 睹,還倒過來搬出她/他們在遊行現身,視為 遊行洋溢『中產情調』的證據,可說是一葉蔽 目。我不禁要問:究竟是誰一邊高喊『回到基 層』,卻在另一邊剝奪『基層』 打做自己、驕 傲向前行的機會?」
2010年2月 中大學生會代表會向全體同學發出電郵,譴責 剛已卸任的中大學生報編輯,未有如期遞交中 期財政報告,只有簡短的中期工作報告。 2010年3月 學生田方澤的投稿〈中大學生報,報給誰看? 〉內文指:「不知39年前的學生報是否又是今 日這種毫不『學生』的模樣。不少同學對此早 有批判:社會版佔大半本,內容艱澀,老說左 派理論、說社運理論、講後現代原則,卻基本 上無視同學是否看得明白。」 2010年4月 「一教授」來函,指學生報2010年2月號「看 不見的交通牌」一文誤指交通組製作的路牌將 「崇基」錯寫為「祟基」,實校園內的路牌均 為物業管理處(EMO)負責。
2011年7月 代表會觀察及諮詢委員會收到同學關於學生報 處理迎新特刊廣告欄,行政混亂之投訴。有同 學曾以面談、電話以至在社交網站上對學生報 作出控訴,指他們「迎新特刊」中「書院介 紹」的內容:「理解嚴重不足,欠缺中立,根 本沒有資格批評這個書院。」
2010年7月 有大組長投稿指:「總括來說,〈大O永續生態 系統之terminology〉這文章,介紹的大O用語 失實之餘,又嚴重貶義.。學生報是不必把觀點 包裝成事實,可惜以上文章的作者卻把自己的 主觀偏見,以及膚淺理解,說成事實一樣。」
2012年1月 博客林忌在facebook向中大學生報下戰書:「 林忌決定公開挑機筆戰! 中大報社,你地話反 對『民粹一言堂』嘛,我地就來一次左右大筆 戰,左翼寫幾多字,我就寫幾多字,同樣登上 中大學報,唔好壟斷言論,敢唔敢?」
表二:中大學生報各期,標題中有「訪/訪問」的文章:
鳴 (20122013) 根 (20112012) 斟 (20102011)
4月號 八九民運 迎新特刊 9月號 10月號 11月號 12月號 1月號 2月號 3月號 特刊 2 0 8 1 2 3
2
2
3
1
2
5
0
1
1
2
0
0
2
1
4
3
1
0
3
4
表三:「鳴」出版刊物的訪問名單 學生團體/學生:(共三篇) 善衡同學 中大同志文化小組Franco 《獨立時代》主編楊牧天 校內行動組織/發起人/參與者:(共五篇) 中大性/別關注組 Timothy、言仔、鍾穎、Johnny (反星巴克 行動) Tom、柯南、Jenny (聯署和聲人) 反國教集會參與者 嶺大、中大臨時罷課委員會成員 校外行動組織/發起人/參與者:(共四篇) 關綜聯組織幹事歐陽達初 影行者成員張善怡 印尼移工工會 三間大學的「關注組」/學生會成員
4 3-5.indd 2
學生會系統:(共四篇) 報社職員楊穎仁 代表會主席Nick和上屆主席Vincent 校園電台現屆成員 Jaco 幹事會會長楊政賢 基層:(共四篇) 清潔女工阿松 屈臣氏搬運工人 中大清潔工友S 逸夫校巴司機 其他:(共兩篇) 漫畫家阿高 中學時期的班主任陳老師
(編按︰下文為對以上投稿的回應。我 們相信,投稿之中一些對學生報的觀 感,同屬某些同學的疑問,故我們特地 花點筆墨闡述一些學生報的立場。另, 此文與投稿本該於上一個月刊出,奈何 因為稿擠,所以未及刊登。對此我們實 在感到萬分抱歉。)
一.
社會版太多,校園版太少? 同學認為學生報乃一校園媒體,應充 當校內資訊的傳播者,但現時的校園 版篇幅不多,反倒是社會版佔頁甚 多,極不平衡。 首先,我們必須強調,我們並不認同 這種簡單的二分與對立。諸多同學固 然是學生,但同時是社會的一份子。 大學生是活在社會當中的,亦享用不 少社會資源,理應為其作出貢獻,以 至改變。舉例而言,大學生很快就要 投入社會,工作時要供強積金,住的 時候要考慮租金。所以,有關退休制 度或房屋等社會議題,我們並不認為 這些比那些校園事務來得不重要。同 時,有些議題的論述未免不足,例如 反國教運動,學生報在此充當論述的 角色,提供較深層和另類視角予中大 師生。因此,社會版需要佔一定篇 幅,把理據和事實清晰地傳遞。 如果可能的話,我們自然希望做得面 面俱到。奈何學生報的資金與人力均 相當有限,在稿題和版面上,我們必 然要有取捨。至於實際上怎麼操作, 做那一個稿題,放棄那一個,這就要 落入細節討論— 事實上這也是我 們每期都要掙扎一番的事。[1]而這 些取捨,也不只是校園vs.諸多其版 面,校園版內部亦有這些糾纏。 在選擇報導校園內的甚麼事,我們也 經常陷入兩難。我們理解到,一些同 學活動(比如說千人宴),也是值得 報導記錄的。然而,在版面的壓力 下,這類事情便容易被排除。我們的 準則,除了按照事情的影響力與重要 性,通常會選報校園內的弱勢者,例 如清潔工友。因為他們最容易被忽 略,且一般同學不會有途徑認識他 們。這種扶助弱勢的理念,在我們的 政綱之中亦有言明。我們由衷認為, 學生報有責任為其發聲,讓更多同學 認識和關注。 同學提及「消息可以何等封閉……學 會舉辦的活動……宣傳無門」等, 學生報其實一直歡迎各學會團體廣 告。九月至十月曾有massmail寄給 同學,歡迎刊登廣告(八分一頁是免 費的)。最近兩個月沒有寄出,是學 生報的嚴重疏忽,但學生報一直都開 放予各同學投稿和宣傳。
11.01.2013 10:55:52
容我們再次強調,其實我們每次都很掙扎。投稿中提到, 要報導同學活動,我們認為這也是重要的,畢竟此舉可讓 他們相互理解以及認識校園種種;然而難道報導弱勢的工 友,或是分析社會上的重要事務,就可以被摒棄?事實 上,每一屆學生報也有些不同的判斷,我們未敢言我們的 做法最為正確,但我們每期都是經多番思量的。
二‧
立場太強?太左? 另一個對學生報常有的指責,就是立場太鮮明,太過「 左」。在此必須強調一點,一個媒體在傳播資訊時,已無 可避免地展示立場。更進一步說,傳媒在選擇報導甚麼 時,已是一種取態。如何把事實呈現,亦是一種取態。這 點我們在傾莊的時候,就花過無數氣力去討論。 舉例來說,我們報導一場罷工,基於篇幅所限,總須聚焦 於某些部份,放棄某些細節,將我們認為這件事需要被理 解的部份呈現出來。如果我們認為勞工的苦況是重要的, 了解某些關於抗爭的理論對詮釋罷工是重要的,我們就會 據之書寫。這就是立場。可以斷言,傳媒只有一條通路, 就是根據自己的理念,去決定把甚麼事實和評論傳遞給讀 者。因此,投稿中「傳媒是讀者的眼,整理讀者想知…… 」的這種說法,我們同意也不同意。同意,是因為我們就 是在做這樣的功夫,而不同意,是這個說法隱含了我們毋 須作出自己的判斷。 說回學生報的立場,有關懷基層權益,關注小眾所受的壓 逼等。這無關甚麼大道理,而是出於對人的基本尊重, 以及對不公社會的反抗。這些說法,近年被說成是「左 傾」—老實說,學生報距離傳統左翼,即強調革命與工 人階級的說法,還有不少距離。無論如何,我們的立場, 是在上莊之前傾了五個月,還有在實踐之中不斷思考的。 姑勿論這是否「左」,但至少是我們認為是值得持守。
最後‧
與同學的距離…… 這是學生報自己都難辭其咎的問題。不少同學依然覺得, 學生報很沉悶,與同學距離太遠。但不能否認的是,諸多 的社會議題,無論是勞工、退保、房屋都與我們的社會 悉悉相關,大家也實在有責任了解。同學所言「透過極端 的選材平衡這個不平衡社會」,我們難以認同我們的選材 「極端」,我們無法說服大家令同學關注這些重要問題, 卻是事實。誠然,我們的失敗與現下的社會風氣有關。平 衡不平衡社會,也確是我們的宗旨。學生報就是要抗衡一 些片面的主流論述,讓一些鮮被提及的觀點展現在讀者眼 前。當今社會大勢,顯然有種新聞娛樂化、去政治化的傾 向,相信大家都感受得到。學生報就是要衝破這些框架, 寄望在社會洪流下作某些堅持,寄望可以作出改變。
三‧
「博群」 同學點名批評的文章〈略評博群計劃——兼論(某種)人 文價值的貧乏〉,是中大左翼學會寫成的[2]。不過他們的 文章也經編輯們審閱,且容我們代之略為回應。 先就文章的觀點而言,〈略評〉一文之中提到博群計劃之 中缺乏對抗性想像,沒有制度視野,我們認為投稿之中提 到的反例(社企、一個藝術與社運之間的研究)並不足以 推翻這個想法。〈略評〉一文中的重點,在於整個計劃沒 有任何部份會挑戰既有的宏觀制度與政策,文中更特別指 出「社企」與現時制度的相融性,良心消費就是將問題指 向消費者,而非管制或懲治大企業。至於該項研究,其整 體方向均偏重於藝術的可能,與如何提昇「公民質素」、 有關社會宏觀的問題則著墨甚少。當然,這不是說該研究 對我們理解如何改善社會毫無幫助,但評之為「缺乏對抗 性想像」,我們認為還是中肯的。[3] 之於該文章欠缺訪問,我們認為這說法合理,但要將其說 成評論先於事實,則未免太過。該文仔細參考過官方網頁 的資訊,難道這不是建基於事實的批評?話說回來,如果 該文可以加上一些訪問,那自然是很好的—畢竟我們不 排除參與同學的意見與官方資訊完全背反,但可能性相信 也不大。再者,該文章中的一些評價(比如說有關中產美 學的部份),亦遠不只是左翼學會同學的意見,他們也是 與不同的同學傾談過,只是那些意見並沒有以訪問的形式 展示出來。 有關欠缺訪問的問題,還可以再多說一點。事實上投稿以 「訪/訪問」所作的統計,其實遺漏了其他文章內的訪 談。例子有4月號的Blackboard報導,有訪問過ITSC的職 員。11月號也有就三三四訪問過餐廳工友。更重要的是, 訪問僅是一種獲得資訊的形式,不是每每都要做。要獲得 一般人不知的個人經歷,訪問是最佳的方法。一些大眾已 知的事實,例如CUSIS Reg科令同學困擾,是不須特意找 人來問多幾遍的。另外,問及同學的意見後,在寫法上並 不一定須以訪問的形式寫出來。無論如何,我們並不認為 編輯上我們沒有顧及與考慮廣大同學與員工的意見。 [1] 回顧這一兩年的學生報,社會版校園版比例往往浮動, 有時社會版的篇幅很大,但亦有校園版比社會版更多的情 況。如欲了解詳細比例,在此篇文章的網上版內我們會刊 登一個列表。 [2] 中大左翼學會與學生報的理念相近。其中成員亦有不少 知識基礎,可作出學生報編輯能力以外,更為深入和宏觀 的社會分析。雙方合作亦經過編輯反覆討論,才決定這合 作關係。基本上,每期左翼學會都會有一篇文章刊登,及 一個廣告版位。 [3] 篇幅所限,只能略評,憾甚。另,至於另外一點關於 「中產美學」的部份,投稿同學的說法實在簡陋,故不作 回應。
說到底,學生報有其難處,現時的確欠缺了部分題材。如 果有機會增加版面和資金,學生報也希望多報導校園瑣 事,多觸及更多議題。此時此刻,學生報已努力持平,堅 持理念,也有努力去說服同學。文章大概是沉悶了點,但 「貼身」、「有趣」不可能是唯一判別的指標。當然,大 概也是我們編輯功力未夠,這也實在是非常遺憾。
5 3-5.indd 3
11.01.2013 10:55:52
校園
1
秘密 : 地下一粒塵都冇
文:松
一磚一瓦的背後,都有工友的背 影。 畢業禮剛過去不久,大家對其印 象是甚麼?找個有回憶的地方, 拋帽於半空,跳躍著拍照?百萬 大道總有黃色大布高掛著?沈祖 堯會走到枱上,說一番華美的 話?大概如此,想像都是美好 的。 但在工友眼中,畢業禮猶如一個 長期、大規模的大掃除。十一月 底十二月的畢業禮,工友自四月 已開始準備,九月開始勤加班, 愈逼近畢業禮時則愈為辛勞,畢 業禮完了就只有三個月比較空 閒。整個校園,至少是起眼的地 方,例如崇基、本部、新亞圓形 廣場等,都要被粉飾一番,務求 使畢業生留下美好的一頁(?)。筆 者為了解工友的工作情況,訪問 了某位EMO清潔組工友(下化名 為多多)。
你
不
知
道
的
試想像畢業禮當日,我們從大 學站行入民女廣場。閒談、等 校巴、搭校巴、眺望窗外、下 車、走過石屎路、看到黃色天 幕、坐在大棚下的凳子上、 等待畢業禮開始- 你知道不 知道,這些顯眼或不顯眼的地 方,都乾淨得嚇人:由馬路、 行人路到我們所看到的牆都被 翻新過。 四、五月,學校培訓新工友操 作技術性機器,為了日後一系 列繁忙的校園翻新工作作準 備。七、八月,學生不用上 課,工友的清潔工作便環繞教 學樓為主,包括裝修、維修、 清潔塵埃、打蠟、洗地氈,書 院的樓宇亦要大修、清潔。除 了清潔組,還有其他工友要維 修地面、在地面缺陷處重鋪麻 石……連部分外牆的油漆亦要 被翻新。只要能想到的,都被 處理過。 九月開學,在畢業禮前兩個月 內就要大洗馬路(俗稱打地) 了。說到打地,高壓水槍便是 一大複雜的機器。多多說「除 非而家有部機係手,如果唔 係都唔知點講你知點操作」。 每個磚個隙縫都要清洗乾淨, 要用槍頭噴上一段時間,一不 留神又容易被反沖力傷害到。 環繞中大大部分的路,例如沿 著校車行駛的路及旁邊的行人 路,都要大洗。可要知道中大 有134公頃,大部分的路都不 知道有多少,果真漫漫長路。
想的話,洗地最少要有四個工 友,一個打地、一個留意路面 前後、一個疏導前後的行人、 一個則等待接手,但人手不足 的話只有兩三個工友打地。有 時洗地可能會濺及馬路上停泊 的車,洗地的水又可能彈到遊 人,當真要特別小心,能做多 少就做多少,根本難以比較順 利的洗地。故此每次洗地前都 要判斷該何時洗地,以及能洗 多少地方。「洗一條百萬大道 都要用三日架,姐係要兩至三 個星期嘅星期日,三部機十個 人一齊洗。」 但其實兩年洗一次地不行嗎? 非得要一年洗一次?「唔得 呀,其實洗地主要嘅原因都係 安全。一年洗一次都有啲地方 係唔足夠,例如樓梯(如小橋 流水、校友徑、PK梯)會有 跣到人嘅危險性。」原來因為 中大依山而起,近山又多草, 加上不時下雨,有時路邊會生 或細或大片的青苔,容易叫人 滑倒。 梯間、某些位置以安全為乾淨 的理由是合理的,但要求馬路 路面如斯乾淨又似是多餘。抹 百萬大道的凳則是更變態的例 子。開學不久,工友就在棚下 擺放了很多很多張小凳仔。若 不好天,凳都濕了,工友則須 在第二天重新抹凳,這情況須 持續到典禮結束。為何要每天 都抹凳?除非是畢業禮當天, 平時根本不會有人坐在那兒, 那畢業禮前幾天抹凳不就行 了?這裡不難看出校方的想 法:校園就是要時刻乾淨。然 而,對乾淨背後的付出卻視若 無睹。
工友會集中在加班時(每星期 日)洗馬路,分階段地洗。理
畢業
禮
6 6-7.indd 2
10/1/2013 1:03:40
2
秘密 : 工 作 量 多 左 5 0 % 「平時嘅野當然要照做 啦,畢業禮果時就……( 工作量)增加左50%啦。 」自四、五月,工友就須 「開turbo直chur」,除 了要迎合平日服務單位的 需要,還須兼顧畢業禮的 準備,直至它完結。「平 時見到牆上有雀屎就用水 喉fea下佢,但畢業禮果排 就要用高壓水槍噴佢,要 噴走埋啲屎漬。」 於是工友們便須把工作量 分段安排,通常在星期日 加班時才處理畢業禮的工 作。加班不是件易事,以 八小時為一個單位,多多 說「工友通常會做到損手 爛腳,頭昏腦脹」。不過 有不少八、九千月薪的合 約同事希望加班,因為低
薪,唯有加班幫補家計, 在這情況下加班通常是自 願性質的。不過,在畢業 禮一星期前,工友則須將 清潔工作加在平時時間 裡,例如那些額外的工作 在星期一至五瓜分,在不 變的工作時間裡做多了工 作,「難免工友會做到好 趕」。 「唔同嘅部門都好落力 架,搬運組要搬搬搭搭, 佈置組要掛起個帳篷,鬥 木組要整台放部電視、油 漆組要翻新木台同鐵馬嘅 油漆,而電器組就要拉電 線喇。」十二月畢業禮完 結,工友方有喘息的空 間。「果時有充足啲嘅時 間,做番啲基本野,清潔 啦打掃啦」。--只是, 直至三、四月,又是繁重 工作的(新)開始了。
3
秘密 : 人 手 唔 夠 、 唔 准 替 假 上述的清潔工作由物業管理 處(EMO)工友負責,只有十 幾廿個工友。「只知道都要 做,辛苦在冇替假囉。」當 有人請假時,有額外的人幫 忙頂替其崗位的工作,即為 「替假」。 與其他組(如「鬥木組」) 不同,校方不許清潔組工友 替假,例如如果5個工友中 有2人放假,代表另外3位 要做多請假工友的工作,這 代表人手自動減少,每個工 友的工作量卻相對增加了。 「要做埋其他野,無論如何 都要跟。」相反,如果鬥木 組有人請假,當天整個工作 小組便會做少點工作,多多 指這是「以工作單位衡量工
作量」,不同於清潔組的「 工作量唔可以減少」。每個 「服務單位」對清潔都有特 定的要求,清潔組的工作量 難以減少,但為何不能增加 人手來替假呢?可想而知, 若有工友請病假,工友又要 同時做平時的工作和協助畢 業禮場地清潔,那時候人手 會是怎樣的緊絀啊。畢業禮 前晚,工友更須加班加到晚 上十時十一時多,實在辛 苦。 而且,當各部門都做到一頭 煙時,有時連協調的時間都 欠奉。比方說清潔和維修的 工友都要使用同一個地方, 而上司又要求他們盡快交 貨,故工友便急著使用該地 方工作,爭執隨之而起。多 多指出,除非與對方關係友 好,否則各不相讓、硬碰 硬。
4
秘密 : 工友的想法 有工友說,雖然籌備畢業 禮很辛苦,但看見一個個 學生都畢業了,覺得很欣 慰很開心。不過,多多則 認為工友辛苦了卻沒有人 知道,只是換來了個美麗 7 的畢業禮,有點黯然。
6-7.indd 3
10/1/2013 1:03:40
校園
代 書
1. 想
院
表
會
聯
制
邦
起中大代表會,讀者恐怕對其印象
章
修
?
亡
消
的
文:橙
代表會是什麼?
不深。但有些人,卻念茲在茲:「究
竟何時才註冊到屬下團體?」,「學生報寫
要討論代表會的組成,必先介紹代表會本身的工作。
得那麼爛,我要到觀諮委(觀察及諮詢委員
較少人留意的是,代表會其實是中大學生會的一部
主 設
會)投訴!」
份,權力很大[3],有立法、監察、司法等功能。雖然
章則委員會
定期檢討、修改會 章
財務委員會
處理學生會財務事 宜,例如批核幹事 會、報社、電台的 財政預算
屬下團體委員會
處理屬會登記事 宜,即俗稱的reg soc
屬下團體資源分配 委員會
每兩年開一次,處 理屬會團體資源分 配事宜,例如分配 soc房
選舉委員會
主持學生會選舉及 全民選舉
觀察及諮詢委員會
監察中央組織(幹 事會、報社、電 台)
乍聽下去代表會的工作,似乎與同學的關連甚少,但 但有一樣東西大家或許不留意:正如國家有
其實它處理的事務不少都與同學息息相關。
要 委
的 員
常 主 會
憲法,學生會同樣亦有會章,中大學生會的 職能、工作依據,就是根據學生會會章的。
就以代表會主要的六個常設委員會為例,它們的工作
而學生會的會章由中大代表會所定立,代表
實實在在地影響全中大的同學。例如,若讀者希望登
會亦有修訂會章的權力[1]。而其實自今屆代
記屬會,就要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與屬下團委員會
表會(第42屆)上任開始,已經就不少會章
聯絡,申請登記屬會;如果要投訴中央組織,就要找
提出修訂建議。例如學生會的提名期有所改
觀諮委。代表會對於同學來說,其實有莫大關係。
動,甚至所有委員會附則都被修改了[2]。而
2.
這些改動大多很快就得以通過,但近日卻有
代表會的職責之大,當然吸引不少有能力或有興趣的
一項修章動議經歷多次會議亦無法通過,不
同學加入,而代表會每年都確實由來自不同書院、不
少代表於會議上更是討論得面紅耳赤,那就
同學系的同學組成。而一直以來,代表會的組成都以
是:代表會組成改組方案。
書院為基礎。
原來的代表會 組成方法
有趣的是,各書院對「選派」 兩字沒有共識,例如崇基、新
基於對書院聯邦制精神的尊
亞、聯合是先作普選,如參選
重,代表會的組成方法一直都
人數不足再由書院學生會委派
是以書院為基礎。除了上屆學
代表,但逸夫書院則是由書院
生會幹事會的會長(即一般所
的代表會面試後再作委派。
中
央
組
織
各
上屆中大學生會 幹事會會長 (當然代表)
稱的中大學生會會長)及上屆
上屆中大學生會 代表會主席
中大代表會主席是當然代表外
(當然代表)
+
個
書
現任書院學生會 幹事會會長 (當然代表) 現任書院學生會 代表會/監議會主席 (當然代表)
[4][5],每間書院都會派兩個
八個代表
當然代表(各書院的學生會會
(選派產生)
要
職
責
院
=
中 大 學 生 會 代 表 會
長及書院代表會或監議會的主 席),再另外選派八個代表。
3.
好端端,為何要修章? 更甚的是,這可能無法召開會議。根據
可見,修章的原因實在正當,那麼各個
其實,中大代表會一開始乃是由三間創
章則,代表會會議必須有三分二的代表
代表爭論的地方就不應是修章的原因,
校成員書院(崇基、新亞、聯合)各派
出席,方算作合法會議。換言之,若要
而是修章的內容。
十五名代表所組成。至後來逸夫書院加
92人中的三分二代表出席,即是需要62
入中大,代表會始改為以現時方法組
名代表出席方可開會。但在人數那麼
成。
多、而同學又不是全職議員的情況下, 能使會議順利召開實為困難。別說62
但逸夫以後,有五間新書院加入中大。
人,即便是學生報,要約12個人開會已
若繼續沿用原來的代表會組成方法,代
經十分困難……就以近年來算得上高度
表會將會有92個代表。在如此代表數量
運作的本屆代表會為例,有42個代表,
如此多的情況下,議案實在難以得到充
但至今因無故缺席四次而被免職的已有
分的討論。
5人,出席人數不足而流會的情況亦曾 出現。
8
8 8-9.indd 2
10/1/2013 5:12:15
4.
修章方案比較 主要來說,代表會內的章則委員會和另一派代表各有提出修章方案:
章則委員會提出的修訂建議
另一派代表提出的修訂建議 修訂代表組成方式。將原來詮釋各異
章則委員會的建議,主要有三點:
的「選派」兩字,統一成「民選」,
而另一派代表卻另有共識,其主要於當然代表
刪減書院當然代表的數目。基於追求
即要求書院的非當然代表必須由普選
數目和代表組成方式方面有所異議:
民主、希望加大普選議席比例,建議
產生。而當民選代表人數不足時,書
在當然代表數目方面,他們希望監察機關首長
刪除現任書院代表會(監議會)主席
院方可委任最多一個代表,同時可以
也能成為當然代表。因為書院代表會主席熟悉
的當然代表席位。
再作補選。這與原來一些書院在參選
書院章則、獲得的資料較多,並能於當中大學
人數不足則全數委任的做法不同,令
生會章則與書院章則相左時,有能力作出評
修訂各個書院的代表數量。為免因新
一些書院若參選人數不足時,將只有
決。
書院與原來書院的人數差距太大,但
兩個議席(一個當然代表,一個因民
代表數目一樣的票值不均情況出現,
選代表人數不足而委任的代表)。針
而於代表組成方式方面,他們反對「當民選代
提出每個書院按其人數分配民選代表
對這個情況,支持章則委員會提出的
表人數不足時,書院方可委任最多一個代表」
議席:人數800人或以下的書院(晨
修訂的一方,認為這是鼓勵校園民主
的建議。他們認為選派代表的最終方法和數量
興、善衡、敬文)最多兩名代表;人
的方法,希望藉此鼓勵同學參選、投
應由書院學生會決定,以尊重書院聯邦制的精
數800至1600人的書院(和聲、伍宜
票,以免書院代表的議席落空。若不
神。更何況,由於過往書院代表的參選情況並
孫)最多三名代表;人數1600人以上
幸地,參選人數真的不足,即可視為
不熱烈,恐怕會出現參選人數不足的情況,令
的書院(崇基、新亞、聯合、逸夫)
「書院同學自願放棄權利」而須承受
其只能委派一名代表補上,恐難以有效代表書
最多四名代表。
的後果。
院的同學。而補選亦未能有效填一年期議席的 空缺。
中 央 組 織
各
上屆中大學生 會幹事會會長 (當然代表)
現任書院學生會幹 事會會長(當然代 表)
上屆中大學生 會代表會主席 (當然代表)
5.
+
個
書
院
兩、三或四個代表 (根據書院規模而 定) (必須是民選產 生,若民選代表人 數不足時,方可委 任最多一個代表)
=
中 大 學 生 會 代 表 會
VS
中 央 組 織
各
上屆中大學生 會幹事會會長 (當然代表)
現任書院學生會幹事會會長 (當然代表)
上屆中大學生 會代表會主席 (當然代表)
+
個
書
院
現任書院學生會代表會/監議 會主席(當然代表) 兩、三或四個代表(根據書 院規模而定) (各書院選派產生,若民選 代表人數不足時,書院可以 自行委任代表)
=
中 大 學 生 會 代 表 會
書院聯邦制, 再見!(?)
院內同學的利益嗎?確實代表同
了。除了是在章則上修改,用民選
學利益的,當然是一人一票投票選
不足就只能得一個代表作為懲罰,
其實,以上的爭辯反映著有關書院
出更為可取,委任代表,雖然可能
令人因恐懼不夠代表而參選外,真
站取得相關資料,怎料困難重重。
聯邦制及校園民主化之間的矛盾。
是書院代表會內再作選舉,但始終
正應該作的,是積極地創建一個鼓
想取得的章則全都要個別向代表會
是間選,民主成份相對之下有所不
勵同學議政的氣氛,令更多同學能
發出電郵查詢方可得獲,而有關是
關於書院代表會主席是否當然代表
足。而另一派代表提出的方案,正
夠知悉代表會相關的事務,從而使
次修章的資訊,亦很難得知。雖然
的爭辯,看得出一派代表執著於書
正造成一個制度性的惡果:使同學
有能力及有興趣的同學出來參選,
今屆代表會的效率不錯,但其資訊
院擁有的當然議席。但支持民選一
因為知道能夠被委任,而缺乏參選
真真正正於代表會上為書院的同學
發佈的工作略有不足,實在令人有
方的理據實在充份,書院代表會主
的誘因。而這個情況,其實隱含著
發聲。
點失望。希望代表會往後能夠加強
席雖有獨特功能,但未必等同於其
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校園民
應該有必然議席,必要時只須作顧
主的氣氛不足。
後記 因為今次的稿題,本想從代表會網
資訊發佈的工作,例如公開會章、 但無法忽視的是,這個爭論涉及的
發佈會議摘要,亦希望各代表將於
還有對書院聯邦制的想像。當規
代表會會議內的資訊發佈出來,共
以近年情況而言,校園內普遍缺乏
限了書院對「選派」兩字的定義,
建校園民主。
對代表會的想像,無論是書院代表
是否扼殺了各書院的自主?使書院
【至截稿為止,代表會網頁仍然沒
但是有關代表組成方式的爭論,就
會還是中大代表會,參選代表的同
最多只能委派一個代表的決定,又
有上載有效會章】
牽涉更多問題。若民選代表人數
學也是寥寥可數。代表會對自己的
是否使書院的同學因為代表人數不
不足時,規限其只能最多派一名代
工作甚少宣傳,代表們向同學發佈
足,而沒法使書院的同學被有效代
表,不難令人聯想到此間接削弱了
的資訊不多,同學對代表會的理解
表?書院又是什麼呢?我雖是筆
書院於代表會中的權力,令書院的
亦少,大家對代表會這回事都不甚
者,卻越寫越迷惘。
利益受損。然而,我們仍需考慮的
熱衷,這些都令代表會成為學生會
是:書院的利益是什麼呢?
中人才會涉足的機構。
問角色提供意見即可,而其亦可參 選以進入代表會。
可以肯定的是,是次修章所觸及 的,不單單是議會改組,而是中大
其實,書院利益,指的不正正是書
8-9.indd 3
不難想像的是,如果大家都樂意
前人所守持的書院聯邦制精神,還
參選,就難以出現委任人數的討論
有,校園民主精神的體現。
[1]中大學生會由幹事會、報社、電台 及代表會組成,其中代表會為最高的立 法、監察、司法及代表民意機構 [2]主要是修改委員會的組成人數 [3]權力僅次於全民投票、全民大會及聯 席會議 [4]這兩個當然代表的任期都是到該屆代 表會中間的學期末為止 [5]當然代表,即是毋須經歷選舉,必然 能得到議席的代表
10/1/2013 5:12:16
〔左翼風情畫〕 〔如是我聞〕 蕭,被勞動碾碎的左翼青年,積極尋找工作以外的賺錢機 會,最近研究的是 21 點,可惜苦無賭本。2013 年願望是快 撚啲到 2014 年,唔撚該。
李維怡,19 歲開始參與基層社會運動,關心人民如何可以自主的 問題。近十年主要從事藝術培育、各種基層平權運動,及與基層 民眾一起搞紀錄片及媒體創作,現為錄像藝術團體影行者之總監。 書寫出版結集有小說/詩/畫結集《行路難》(2009) 和《沉香》 (2011),及友人合集《走著瞧》(2010)。
自由的滋味
脫離悲情和 正義的亢奮(一)
沒 有 牧 羊 人 談 情 說 愛 的 西 西 里 風 情, 沒 有 任 意 塗 抹 的 生 活 畫 卷, 只 有 城 市 中 深 切 的 煩 惱。 而 你 又 被 迫 過 早 地 卷 入 那 高 深 莫 測 的 城 市 生 活 目 標 之 中 …… 當心!啊,你這容易受騙的沒用的傻瓜,你只是那些無足 輕 重 的 芸 芸 眾 生 中 的 一 員, 只 不 過 是 粒 撇 在 磁 場 周 圍 的 鐵 屑, 被 磁 力 線 吸 引 著, 一 切 都 已 受 法 律 所 左 右, 吃 飯 睡覺,受僱解職,支來差去,全已俯首聽命,惟命是從。 那 為 甚 麼 還 要 尋 求 失 去 更 多 的 自 由 呢? 那 股 巨 大 的 阻 力 威 脅 著 戳 穿 你 的 肋 骨, 擦 破 你 的 臉, 折 斷 你 的 牙 齒 ……
先旨聲明,我是支持一連串的倒梁爭普選行動的。做得不好的公 務員該下台,是民主的基本條件之一。在某個程度上,打弱這個 政府,也可以為民主力量的滋長提供機會和空間。 只是,見到網上,大量各種形式倒梁的亢奮話語,雪花一樣飛來 飛去。遊行當日,連街站的主持們嘗試講點甚麼深入一點點的社 會分析,都被來自群眾的倒梁、下台等口號壓下去。同時,罵他 似已超出施政、誠信問題,而是緊扣著對「大陸」又恐懼又妒忌 (當年的經濟優越感消失、望著人家在名店買貴貨),又要自我 感覺優越(更文明)的複雜情感。
-
這種政治形態,還有個名稱:「民粹主義」。民粹不是說謊,而 是對現實解釋的過份的簡化版,不談價值,只問是否夠人多。也 可以說,可以接受幾多民粹動作,也就是在問爭取「民主」的過 程中可以有多不擇手段。問題在於,民主運動的要義,是人民自 強起來掌握自己的命運?還是打倒一個壞人通過要求普選把「好 主人」扶上去?當民眾容讓自己把所有熱情、精神力量,都鎖定 在「打倒某人」之上,對社會的基進改革,是否會有好處? 相對這些,趙剛提到另一種政治:培力政治(empowerment):「脫 離悲情和正義的亢奮,進而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帶著『敵意的冷 靜』,看到多重宰制剝削規訓的細網與罅隙,……並在此時此地 行動」。「多重宰制剝削規訓」指的大概就是社會建制如何通過 建立在族群、性別、階級、宗教的身份差異,來合理化現存的各 種政治、經濟與文化資源的分配制度。至於「敵意的冷靜」,我 理解為:不要等既得利益者良心發現施捨你,要認知自己的社會 位置,冷靜觀察從你身上真正奪走基本權利的是誰。這種觀點下, 梁振英不過是整個統治機器中較顯眼的一個大齒輪而已,如果他 妨礙民主發展,就叫他走開,至於對他個人的愛憎,是無必要的。 愛憎俱是很親近的感情,奉勸大家不要浪費這些珍貴的個人情感 啦。
婁 ,
奧
吉
馬
奇
歷
險
記
中 六 的 暑 假 剛 剛 開 始 時, 看 見 身 旁 各 位 都 拼 命 用 功 溫 習, 我 不 以 為 然。 後 來 過 了 約 莫 一 個 月, 在 某 天 一 個 念 頭 忽 然 撲 了 出 來, 這 時 我 才 想 起 - 你 要 是 上 不 了 大 學, 再 過 一 年 你 就 要 出 來 打 工 了, 你 知 道 嗎?
我不禁想:那,下台以後呢?當年我們倒董倒到董建華腳痛,然 後呢? 讀書時看過一篇台灣朋友趙剛寫的文章,深感要引以為誡,該文 題為〈跳出妒恨的認同政治,進入解放的培力政治〉。文中探討 社會運動一直運用「妒恨政治」的問題:「我們」是受害者,是 道德的、正義的代表;「他們」(某人/族群)則是加害者,是 邪惡的、要被打倒的 -「在這個道德/悲情/認同的糾結下, 所謂建立主體的活動,其實一直弔詭的是客體化的活動,因為想 像自己的憑藉完全來自『邪惡的他者』-『我』這個『主體』的 內容是『被害的客體』」。台灣的國族認同、政黨政治一向複雜, 在本土/外省人二分的格局中,政客爭取支持,人人都自我宣稱 是正義代表,操作身份認同的政治,以打造「族群妖魔」或「名 人妖魔」來聚合政治力量。族群或某名人是一種最容易被指認的 「分別」(族群甲 vs 族群乙 ; 名人 vs 普通人), 道理不須講太多, 只要能把人們平日所受壓抑的不滿全部引導到一個敵人身上,就 夠了。回顧趙剛為文之後的台灣經驗,以妒恨來動員的「社運」, 直接以奪取政權為結果,只是,第一個政黨輪替的民進黨總統就 貪污下獄,貧富懸殊沒有解決只有越來越厲害……最後,不論大 家想不想,還是政客收割了選票,現實問題仍然遙遙無期,民眾 離「掌握自己的命運」這個狀態還差許遠。
貝
後來我的成績怎樣突飛猛進、怎樣上了中大,通通已是後話。 *
專欄
*
*
畢 業 了 逾 半 年, 途 中 找 到 了 一 份 報 館 工 作, 赫 然 回 頭 竟 發 覺 一 下 子 就 做 了 四 個 多 月, 快 得 難 以 置 信。 儘 管 我 不 斷 掛 念 從 前 美 好 的 時 光, 但 當 初 的 噩 夢 只 延 遲 了 三 年, 今 日 已 成 了 現 實, 不 可 逆 轉, 也 別 無 他 計。 每天中午上班,深夜下班,當刻板的工作佔據了一個人的 生 活, 時 間 對 人 而 言 都 會 變 得 毫 無 意 義, 因 為 你 根 本 無 法 沉 澱、 無 法 思 考, 也 無 值 得 銘 記 的 回 憶 可 言。 一 天 下 來扣除睡覺上班吃飯的時間,你只剩下寥寥數小時,玩一 玩 flashgame 就花光了,更何況累得要命時你連書本也不 願 拿 起。 工 作 這 隻 怪 獸 不 僅 僅 買 起 你 的 時 間 為 它 賣 命, 它 還 要 佔 據 你 身 上 的 每 一 個 角 落, 讓 你 不 工 作 時 也 得 受 著工作的影響,年青的馬克思也說過,這就叫勞動異化。 *
*
*
冬 至 那 天 放 假 回 家, 只 有 老 豆 有 空, 我 們 便 在 街 上 隨 便 挑 了 一 間 餐 館, 用 啤 酒 和 小 菜 來 為 二 人 做 冬。 喝 了 幾 支 啤 酒, 醉 意 湧 來。 我 跟 老 豆 說:「 我 唔 想 返 工, 我 諗 緊 有 乜 辦 法 能 夠 唔 洗 返 工 而 又 搵 到 錢。」 老 豆 說:「 咁 就 要 睇 你 有 冇 出 息 啦, 你 係 叻 既, 自 然 就 會 搵 到 錢。」 老 豆 似 乎 不 明 白 我 的 意 思, 我 再 說 得 清 楚 一 點:「 唔 係 講 緊 我 搵 到 幾 多 錢、 有 冇 出 息, 而 係 我 唔 想 返 工, 只 係 唔 想 返 工 咋。」 老豆又再次重覆那番說過的話,話裡的詞語一如既往的包括 「成功」、「發達」、「有錢人」等等。我願意再花力氣 來解釋我的立場:「我唔需要成功,我只係唔想返工。」 老 豆 似 乎 明 白 多 了, 說:「 人 人 都 係 咁 架 啦, 我 夠 可 以 日 日 唔 返 工 搵 大 班 朋 友 wewe wetwet 囉。 好 開 心 架, 但 咁 咪 係 頹 廢 囉!」 我說:「我唔係想日日去玩,而係我有自己想做既事。」 「 人 係 需 要 做 野 架, 唔 做 野 可 以 有 乜 做?」
培力有加數和減數之別。減數較易做:那個在上者妨礙民眾自主, 人民就有說不的勇氣。加數較複雜,是指民眾能以自由平等博愛 為基本價值去發揮想像力,想像自己所要的世界。通常,大部份 人都是從減數學到加數,而這,就要看減數式大動員的過程中, 是否能增加加數發生的可能性。
我
默
然
不
語
。
老 豆 靜 了 數 秒, 然 後 道 出 最 後 一 句:「 咁 你 咪 要 發 達 囉, 發 左 達 就 可 以 做 你 想 做 既 野 喇。」
倒梁是要倒,爭普選就爭,但,作為人民我們可以對自己要求高 一點。畢竟,我們要的,不只是「沒有了某個/群妖魔」的世界吧。
10-11(1).indd 10
10/1/2013 0:06:19
〔心湖淬筆〕 尤里安。鬻文之徒,蝸居中,不買樓是不合作運動。
無良父母賣兒身 聖 誕 過 後, 房 協 的 新 盤「 綠 悠 雅 苑 」 發 售, 排 隊 申 請 的 人 龍 一 望 無 際。 這 個 號 稱 從「 置 安 心 」 改 為 居 屋 發 售 的 青 衣 樓 盤, 儘 管 紕 漏 處 處, 甫 推 銷 即 被 揭 發 那 個 居 屋 之 所 以 為 居 屋 的「 一 成 按 揭 」 特 別 貸 款 安 排 根 本 未 與 銀 行 談 妥, 不 過 市 民 還 是 趨 之 若 騖 口 水 流 滿 地, 首 天 不 到 八 小 時 內 拿 光 一 萬 五 千 份 申 請 表。 買( 疑 似 ) 居 屋是否佔盡便宜,甚至是傳媒渲染般是無異「買六合彩」的發達良 機,暫且不論,有個現象倒值得玩味:居屋忠實擁躉未必是住客本 人, 而 是 住 客 的 中 產 父 母。 各 大 報 章 裡 不 乏 為 初 出 茅 廬 子 女 付 首 期 買 樓 的 被 訪 者, 蘋 果 動 新 聞 更 大 字 標 題 買 樓 要 靠「 好 老 竇 」。 「It’s for your own good !」新加坡電視劇《小孩不笨》裡,主 角 Terry 的媽媽每次管束他這個那個的時候總不忘祭出金句,但為 人子女的是否同意這個「good」,不無商榷餘地。綠悠雅苑逾八成 半單位叫價三百萬以上,三百萬的單位,要剛投身僱傭勞動的小伙 子每月花上過萬元供樓,也得供他三十年才供滿。三十年悠悠長, 到底該怎麼過?你只能奉「保障每月穩定收入」為聖旨過你最保守 的人生:讀個學位進修?又要交學費又要丟飯碗,我還要供樓啊。 公司派你駐外一兩年有機會升職?海外生活所費不菲,我還要供樓 啊。打工不爽朋友找你合夥創業?生意回本需時,我還要供樓啊。 供樓成了纏身魔咒,到頭來我們連要不要買份人壽保險,要不要擺 酒度蜜月,要不要生孩子,要不要請個外傭年邁雙親統統都要就住 就住,想過另類生活下鄉種田搞藝術,想跟同事一齊罷工抗爭爭取 權益,更是半生無望,命中註定做個聽教聽話的打工仔。這個叫「居 屋」的三十年監禁,較諸上一代年少時被父母指定上中學/大學要唸 甚麼學科,更為拘束,畢竟讀書大不了困住你三五七年,買樓卻是 與銀行簽下半輩子賣身契。藉著一紙屋契,父權家庭結合資本主義
馴化出一批又一批 work slave,如此父母之命,惟有盲婚啞嫁堪足比擬。 居屋誠可貴,自由價更高,廿一世紀的青年可會重演一場五四運動,反抗 這份賣身契?朋友在大學教書,談起此事,學生的反應倒是欣然認命 好呀,有層樓在手有急事可以隨時套現嘛!天真笑臉彷彿回歸後滿街負資 產 不 曾 在 歷 史 上 出 現 過 似 的, 上 帝 創 造 樓 市 並 賜 予 它 只 升 不 跌 的 權 柄。 再 者, 賣 樓 套 現, 意 謂 一 舖 晒 你 冷, 怎 樣 的「 急 事 」 才 足 以 讓 我 們 狠 心 晒 冷 呢? 不 到 生 死 關 頭, 僅 僅 一 個 進 修 / 升 職 / 創 業 的 機 會, 通 常 不 會 令 人 豁 出 去, 於 是 機 會 就 錯 過 了; 到 了 生 死 關 頭, 例 如 長 期 失 業 或 者 家 人 長 期 失 業, 又 往 往 恰 是 經 濟 危 機 降 臨 時, 樓 價 跌 了 賣 出 去 只 會 虧 本。 同 學 們 甘 為 樓 奴, 毋 寧 是 缺 乏「 打 工 供 樓 」 以 外 的 生 活 想 像。 反 過 來 說, 與 其 譴 責 年 輕 人 沒 志 氣 沒 胸 襟, 或 許 禍 根 卻 在 越 界 之 後 看 不 見 一 絲 未 來。 曾 幾 何 時, 買 樓 被 統 治 者 視 為「 香 港 意 識 」 萌 芽 的 指 標, 連 續 在 香 港 注 資 好 幾 十 年, 還 不 是 心 繫 本 土? 但 事 實 上, 當 買 樓 淪 為 投 資, 淪 為 保 值 應 急, 那 純 粹 是 難 民 意 識 的 延 伸。 走 難 最 需 要 甚 麼? 能 保 值 的 東 西, 像 二 戰 時 的 金 條 和 美 鈔。 為 甚 麼 要 保 值? 因 為 亂 世 中 一 切 社 會 保 障 瓦 解, 除 了 近 身 錢 別 的 都 不 可 信 賴。 至 於 金 條 和 美 鈔 本 身 有 沒 有 實 際 功 用, 從 來 不 是 重 點, 住 屋 能 不 能 住 人 亦 復 如 是, 恆 基「 曉 薈 」 一 個 百 來 呎 的 劏 房 式 單 位 賣 數 百 萬 一 樣 有 人 前 仆 後 繼, 餓 狗 搶 屎。 時 至 今 日, 香 港 人 老 來 有 甚 麼 依 靠? 強 積 金 夠 你 用 多 久? 生 果 金 夠 開 飯 嗎? 白 內 障 在 公 立 醫 院 排 期 做 手 術 要 排 幾 多 年? 勉 強 會 行 會 走 神 智 未 失 的 老 人 家, 即 使 病 痛 纏 身, 可 還 有 資 格 輪 候 政 府 院 舍? 沒 錢, 晚 景 在 此 地 總 是 淒 涼。 此乃保值之必要。父母為兒女簽賣身契,是自己老年危機的投射;兒女快樂 當樓奴,是目睹私樓租金需索無度,公屋又永世不能上樓的絕望 - 這是微 觀下的畫面。宏觀而言,買樓保值的預設既是樓價高升,兌現這個「增值」 意謂必須找到下一手買家以更貴價錢接貨,直至找不到下線供養自己,買家 變成輸家,爆煲。本質上,不管叫它「上車置業」也好,「買樓保值」也 好,這個遊戲跟龐氏騙局頗有相似之處 : 當遊戲以緩慢的節奏進行,三十 年前買樓的人叫三十年後的人支付鉅款買樓托起整體樓市,其實是上一代 啃食下一代的未來以自肥。放到整個社會的脈絡,父慈子孝溫情脈脈的良 好自我感覺頃刻撕破,底蘊是世代之爭也是有房產者對無房產者的勸降。 人與人互相爭鬥,為了今天的生存吃掉明天的希望,這是戰爭場面。我們 都站在廢墟上,我們都是難民。問題是,這廢墟是我們有份親手製造的。
專欄 〔樂地漫畫〕 ,創作漫畫十多年,依舊樂此不疲。 ahko
────────────
10-11(1).indd 11
10/1/2013 0:06:20
文藝
獨立作為一種態度── 訪問影意志藝術總監崔允信 文:石七刀
要談香港獨立電影節,就要談及它的歷 史。 影意志從 2008 年開始舉辦「香港獨立電 影節」,以宣揚其理念:團結本地獨立電 影工作者,宣傳、推廣及發行本地獨立電 影。過往,影意志是一直與百老匯電影中 心合作,舉辦「香港亞洲電影節」。但由 於百老匯不斷要加入商業元素,以致兩者 理念分歧 [1]。及後百老匯電影中心在毫 無通知的情況下,獨自註冊了「亞洲電影 節」的商標,以致影意志要另起爐灶。
電影大勢下的獨立 獨立電影其實十分重要。例如本地社會運 動比較多人留意的導演盧鎮業,他的兩套 電影均講述香港的社會運動,這些東西相 對於愛情大片、特技場面豐富的電影,當 然難以在主流電影市場存活。但這些真實 紀錄,卻對於香港的經濟、民生、政治等 狀態,提供了歷史紀錄。 「獨立」是什麼?影意志藝術總監崔允信 (Vincent)說:「獨立是相對於建制而 言的。你會說獨立電影、獨立音樂,但不 會說獨立畫家。因為,前兩者有相對強的 建制工業。」獨立電影之所以獨立,就是 他們沒有大發行商支持,沒有龐大資金, 沒有充足人手……但原來一直提倡獨立電 影的影意志,在 97 年成立之初,並沒有想 太多。「當初其實沒有太多考慮,因為當 時的氣氛比較多元,有自己的空間做自己 想做的事,於是就自然地組成了影意志。」 Vincent 說,早前在西九戶外播放的《半 邊人》,在八十年代時,還可以與主流電 影一樣,在全港戲院放映,一日五場。到 了九十年代,雖然有所倒退,但依然比現 時好。「當時要搞放映,不用做太多宣傳, 在康文署的場地辦放映,自然會有觀眾, 連主流媒體也會採訪。這些都是現時沒有 的。」 但是後來,商業主導的電影日漸興盛,壟 斷了整個電影文化。Vincent 說,本來有 發行商這些中間人,能發掘有潛質的人。 但後來發行商以賺錢的角度出發,堅持非 商業元素的獨立電影就更難生存。因此, 一個團體從前縱使十分多元,有些電影人 的電影容易與觀眾溝通,有些電影則比較
具實驗性,但因為電影生態改變,慢慢就形成 統一口徑,與主流電影對抗。就這樣,他們在 九十年代自然組成了影意志,現在自然提倡了 「獨立電影」。
獨立作為一種態度
本年的香港獨立電影節,跟去年一樣,著重「華 人民間電影聯盟」。影意志今年與台灣南方影展 和重慶民間映畫合作,將放映由它們推薦的獨立 電影。加上香港和澳門的獨立電影,內容甚豐。
那究竟搞獨立電影的目的是什麼?讓獨立電影 成為主流?還是與之抗衡? Vincent 說:「我 覺得其實不需要太理會結果。重要的是做這 件事本身的態度。就像美國的獨立電影人, 近一點的如 Christopher Nolan,遠一點的像 Tarantino、David Lynch、Jim Jarmusch 等, 有些被主流吸納,到荷里活拍電影,有些則繼 續拍獨立電影,有些則像『消失』了。但其實 他們並非消失,只是拍的電影流不進香港。就 算是哪條路,我覺得都沒所謂,當然,就算這 些電影不是與主流抗衡,但一定要有分別。」 他說,「讓一些電影在建制中衝擊主流電影, 造成改變是可以的,但搞獨立電影,不可能一 開始就以打進主流為目標。」 雖說如此,但搞獨立電影,有一樣東西還是很 實際的:資金。影意志去年被藝發局終止一 年資助,讓影意志的營運愈見艱難。但就如 Vincent 所說,就算影意志要停辦,但不再生 存的只會是影意志,而不是獨立電影。「現在 有很多團體都將團體本身的存亡看得比做的東 西重要。但其實不應如此,而是當下覺得重要 和值得的事,就該去做。」 除了資金,還有別的困難。Vincent 覺得,雖 然藝發局停止撥款有一定責任,但更加困難 的,是會買碟和買票去看電影的觀眾愈來愈 少,加上主流電影的壟斷沒有頃刻的停止,搞 獨立電影就日漸困難。
華人民間電影聯盟: 獨立的聯合
「在內地,拍電影需要通過審批,打壓比較大。 但因為他們完全被打壓,所以網絡宣傳做得很 好,討論氣氛也較佳;台灣相對地自由,觀眾也 較多元。台北新北市有一家政府營運的戲院,一 年只做紀錄片,也能生存;澳門相對有錢,但因 為思想較保守,電影題材也比較保守;至於香港, 最有電影的歷史背景,亦很有活力,但一直在倒 退。」兩岸四地的電影界各有好壞,這也是搞華 人民間電影聯盟的原因。Vincent 覺得,這樣能 互補不足,獨立電影能推薦到不同地方,鼓勵獨 立電影人繼續做下去。 這年華人民間電影聯盟辦了一個「集資計劃」, 只要每人捐出三百元,就能成為由盧鎮業、陳浩 倫或林森導演,其中一套電影的聯合製片人。 Vincent 認為這是「由下而上」的電影創作。「現 在的電影多由老闆決定題材,這樣則能讓觀眾決 定。」雖然以我所知,聯合製片人也只是會定期 收到電影拍攝進度、被邀請去看首映以及拿到電 影的 DVD。與其說是由觀眾決定,不如說是打破 老闆壟斷電影主題的好開始。
後記 在訪問的結尾,Vincent 說:「現在如果有好電 影上映,便會有很多人拍下觀眾席爆滿的情況以 作宣傳。一齣好電影的宣傳點不應該是這樣。若 果是兩萬人看這電影,只得一千人明白當中的意 思,那也沒有用。」他希望,看戲不是趁墟,而 是真的要明白電影的理念。我想,這也是他們推 廣獨立電影的一個心願吧。 [1] 影意志堅持要在電影節中放映足夠比例的獨 立電影,但百老匯電影中心卻為其加入商業和主 流的元素而樂此不疲。
12 12-13.indd 12
10/1/2013 0:21:35
興趣,
也有優生學 台灣獨立電影: 《大怪獸台灣上陸》 (51 mins /國語/唐澄暐 )
文:左右台妹相伴的 Matthewwth
(Hobbies) 似乎是有優劣之分的。雖然,我們很不想承認,但 興趣它確實存在——我們會認為紅酒、攝影迷,比高達、巴士迷來得 高尚……但是,這些優劣高低,其實反映我們對周遭事物一種隱藏的階 級觀。 事實上,這世上乜鳩也會有人著迷,有人研究。只是,或許出於長久以 來社會對不同事物的定型牢固,我們對事物(包括興趣)也自然參考了 這些主流尺度,並對不同興趣下達了價值高低的判斷。結果,某些興趣 的發燒友——如片中的「怪獸迷」,則無可避免地揹負著某種「次等玩 意」的標籤,一種我們對某些「主流玩意」不會持有的態度。
一顆小種子,也可成就草坪花園 影片講述一班台灣的怪獸迷,如何開始有關興趣,及其心路歷程。故事 的張力由開首的一段自白就開始出現,旁白從沒介紹自己的名字,因他 不希望自己被人認出。然後,鏡頭開始拍著被打馬賽克的一名怪獸迷 如何從抽屜中拿出一張又一張的自畫怪獸珍藏,這些珍藏都平放在地上 的話,大約六張梳化那麼長,有的是純圖畫紙,有些是國中練習簿,有 些是圖冊……他然後就開始闡述自己因小時侯獨留家中而產生對黑夜產 生的恐懼,如何成為他要記錄這些怪獸的觸發點……「窗外好像有什 麼……牆上好像有什麼……」。結果,他畫下數百隻、數千隻怪獸,有 的飛得比火箭要快,有的是科學實驗意外的產品,有的來自深海…… 如此觸發點驅使他發現一個比他所認知更廣闊、更宏大的怪獸世界—— 日本的怪獸漫畫世界,以及其元祖,哥斯拉。哥斯拉是日本文化產業擴 張下傳入台灣的產物,到 80 年代時,坊間早已累積了很多資料供他們 查探翻閱,這包括電視台非法轉播的日本電視台頻道、租借的盜錄錄影 帶等等,而主角們亦正於此時從各方媒體渠道開始記錄和蒐集自己見到 的怪獸,甚至因而去學習日語。他們的怪獸世界觀因而大幅擴充,而且 「怪獸」的範疇亦遠超我們所想象。除兒時筆下的小創作以及一般較易 幻想到的「醜陋」惡獸外,原來當中亦不乏我們會理解成「公仔」的可 愛怪獸,而摩斯拉就是其中之一。
不被討好的花,就沒有綻放的權利 但是,他們所不知道的是,他們這興趣的存亡將受到來自社會四方八面 的挑戰。一方面,他們的家人對這種興趣甚為不屑,甚至禁止他們租借 相關錄影帶;一方面,他們的同儕也共同加入恥笑行列,而學校的美術 老師也無法同意繪畫怪獸算是美術堂內容的一部分。其中一名受訪者更 以「十多年來都是孤獨地走過」來作最無助的總結。這些不友善目光更 迫使一些愛好者試圖去「自我修正」,如其中一名恐龍愛好者蔡明宇, 就曾為了獲取喜歡恐龍的「正當性」而強迫自己學懂生物考古學的術 語,到後來才發現他喜歡的根本就是恐龍世界的本身,而不是生物考古 學那些為發展理論而進行的研究。 但社會的挑戰還不止這些,自 90 年代起打擊盜版的工作有增無減,非 法轉播的日本電視台消失了,盜版錄影帶自然陪葬。「能看到的東西愈 來愈『正常』」旁白嘆道,「但世界已再沒怪獸…」怪獸迷,已無路可 12-13.indd 13
循。更糟的是,美國荷里活三星電影公司曾企圖買斷哥斯拉的拍攝權,並 拍出自己的哥斯拉。然而該哥斯拉非常美國化,不單怕坦克,最後還被飛 彈打死,令哥斯拉迷咒罵聲四起,他們堅決不願承認這種美國強加的新哥 斯拉形象。但是,一切已經太遲,這樣的敗作已足以構成致命一擊把哥斯 拉系列的動畫送上黃泉。在徇眾要求下,日本東寶電影公司在 2004 年讓 哥斯拉復活,並拍下了《哥斯拉的最後戰役》,但票房卻沒一起復活,哥 斯拉以極慘淡的票房結束了 50 年的生涯。哥斯拉結果成為美國財團為收 編外國文化不果下的陪葬品,成為文化壟斷惡果的最真實例證。說到這裡, 旁白以一句「可能哥斯拉與我們一樣,面對新的時代,不知怎辦」來作為 最無助的慨嘆。 面對上述環境,主角很快也順從「正軌」,擔當個考試上學畢業的「好學 生」……
柳暗花明又一村 沒有怪獸的生活,變得平平無奇,作者極少著墨。直到偶然一份關於童年 的校內功課的出現,成為一個轉機,驅使他重新上網搜尋「哥斯拉」。意 想不到的是,原來遠在天邊有許多與他遭遇相類的人,在網上組織了一個 名為「台灣怪獸映畫聯盟」的組織,令主角感動萬分。他們在內開始彼此 交流蒐得資訊,怪獸模型買賣消息,甚至自製模型分享。片中拍下一段怪 獸迷自製模型的過程分享,那種心思和創作力,簡直令人欽佩。 他們就是這樣,重建出一個容許他們棲身,能讓他們之間對對方的興趣 彼此理解、支援和交流的空間,同時把這段一直被社會與商業定義的怪獸 模式,重新變成真正屬於他們的怪獸回憶,成為坊間自主對文化記憶的累 積。
其實人人手上有種子 其實明明,每人都總會對生活不同的細節和喜好有所堅持,視某些東西 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某些興趣卻總無因由地比某些為低劣。我 們生活中,有許多價值與喜好,就是如此的地被野蠻地定義和被判斷,而 我們可以完全忽略它的內容、它的意義,我們扼殺生活的可能性,而有意 無意地成為社會單一價值霸權的催化者。 與此同時,其實許多我們生活上的事物就是這樣由商業與權力擺佈,受著 票房與版權等的影響,一旦某一龍頭企業要買斷一文化作品的詮釋權,我 們就被迫要順應這股波流去變動、適應,然後眼見大家共享的記憶與體驗 被一再定義、興衰,甚至消亡,而大家就只能無助地接受這一切。 但是,其實我們許多對生活體驗的回憶,對時代的紀錄,對社區的連繫都 有賴於這些細小的文化意象,而我們透過把這些碎片拼起來,才形成我們 對自己身處的世界的較整全圖像(如模型製作者對文具店價錢和種類分別 上的理解、某一錄像帶店舖的開張時間、某一時段的共同回憶等……)倘 若一天我們社會再沒巴士迷,再沒動漫迷,再沒昆蟲迷,再沒釣魚迷…… 我們認知這個世界的角度與闊度,又會失色多少;我們對這世界的記憶與 紀錄,又會消失了多少。
13 10/1/2013 0:21:35
詳情見:www.hkindieff.hk/2013/chi/ p14.indd 1
2013/1/9 �� 03:08:12
文 藝 投稿 吃著乳酪 我微醺 星星在地面閃亮著 我沒精打釆地看著 對於要去哪要吃什麼 似乎毫無頭緒 啊 灣仔那昏暗一角 對了 那秋色滿滿的那一角 托著腮 我微笑 忽然想起或忘記 ─────── 作者:小情歌
從今天起,脫離好朋友。你在遠方的一 角站著,只感覺到悲傷。我在一旁看著, 冷眼旁觀。 很不確定,是誰逃離了誰。只知道以後 的日子,沒了本飲食雜誌。也許你是對 的,酒喝太多不好;也許你是對的,明 白了就該被流星擊沉,碰到了底就回來 了。只知道以後的日子,如藍冰般苦澀。 也許是段青澀的時光,也許是陣苦笑。 只知道現在,有點超現實,而我是配角。 後備的日子不難過,但很難受。秘而不 宣的幽默。 其實我很想你能幸福。只是在這一晚, 我被星夜所吞噬。冥冥中自有主宰這句 話是對的,我自以為與你天生一對,怎 料是火星撞地球。自以為是的我,自以 為自以為。而啃人的寂寞大概很廉價, 便宜得沒有正解。 後來我發現,當你很忙很忙的時候,以 住你著緊的種種,也彷佛不那麼重要。 你也不再想他或她,有沒有睡好,有沒 有蓋好被,還是發了惡夢。快要五點的 時候,你無法阻止自己吃公仔麵,正如 我也不能阻止自己沉醉在這種半生半死 的狀態中。即使如此,我還是很滿足, 在每個人都好像入眠的時候,吃著過鹹 的麵,用 9 方打著這篇文。這真的算一 篇文嗎?也許。也許,我睡覺的時候到 了,請讓我和不安靜的寂漠相擁入眠。 惡夢也來。好解我的不捨。 讓我傷心讓我歡笑讓我流淚,淚乾了然 後放手。嘗了嘗,酸酸的,像是在吞毒 藥。 也許我這一生,難以再愛了。 ─────── 作者:小情歌
鳥,放空中。 鳥,放空中。 魚,放水中 種子,放泥中。 肉,放生中。 蛋,放殼中。 風,放樹中。 雨,放雲中 葉,放露中。 蟲,放塵中。 人,放霧中。
15(1).indd 1
────── 作者:A-wei( 台灣 )
15 10/1/2013 0:54:41
未能知恩圖報 — 奶 粉與我
生活
乘港鐵回家,無聊之際看了一會新聞,知道政府 有意就嬰兒奶粉的銷售進行諮詢。講真,小記當 堂想大叫一聲「好!」,但為免招人白眼而作罷。 諷刺的是,過不多久,熒幕上一遍又一遍的播着 「啤啤熊大過蜜蜂」的低智廣告。 小時候問過母親太多次,為何不餵人奶而要吃奶 粉,得到的回答已忘得一乾二淨。妹妹出生後, 自己也在母親的慫恿下沖奶粉。那白淨無瑕的粉 末,小心翼翼的搖勻,彷彿明白了甚麼。身為一 個吃奶粉大的人,小記未能知恩圖報。無他,當 年天真的小孩已經長大。
人
文︰ Jeffiu
16-17.indd 16
與
奶
粉
相信許多人小時候都會有相同疑問,為甚麼只有 少數母親會採用母乳哺育呢?難道說其他媽媽都 是乳房有問題嗎? 答案是工作。理工大學在 5 月進行過調查,訪問 了超過五百名母親,有半數受訪母親,指因為工 作而要放棄餵哺母乳,約 20% 母親顯著減少餵 哺母乳的次數。在 4 至 6 個月大的嬰兒中,純 母乳餵哺的僅 14.8%,遠低於內地的 51% 及韓國 的 49.3%。事實證明,不是母親不想餵哺,而是 生活逼人。我們上一天課都覺得辛苦,要母親整 天工作後還得抽一段時間餵哺,真的那麼方便就 手?而且,香港現時仍未能廣大接受哺育文化。 例如,一般人在巴士車廂看見母親餵奶,通常會 是尷尬地轉頭不望。心中覺得有點不妥,但又說 不出有甚麼問題。這些眼光也曲線令奶粉成了母 乳的代替品。 一些父母經常擔心嬰兒體質與奶粉不合,可能出 現便秘、消化不良的情況。其實,人奶作為最天 然最有營養的奶類,內含百餘種嬰兒需要的化學 物質,比人工製成的奶粉多出不少。由始至終, 最適合的就在身邊,就是母乳。 不得不提的是,人奶比奶粉安全得多。基本上母 親餵哺時的風險不高,出問題通常是因為母親本 身有病,或者是餵哺工具受污染。奶粉可麻煩了, 生產線一出事,隨時過百萬嬰兒受影響。中國有 三聚氰胺;荷蘭有沙門氏菌 [1];日本擔心輻射 污染;德國有奶粉出了問題,幾十年後廠方才承 認責任……前者還可以靠定期身體檢查來防止, 後者卻不是星斗市民能知悉,甚至預防的。安全 之選,惟有母乳!
廣
圖片取自 SUNLIFE 奶粉廣告
奶
告
與
奶
粉
乍聽政府要規管奶粉銷售,建議禁止 36 月以上 嬰兒及助長奶粉的廣告,予人印象是言論禁制, 不讓奶粉商宣傳產品。奶粉業界更聲言,這形同 禁止資訊流通,變相阻礙母親揀選合適的奶粉。 這說法有個前設,就是甚麼類型的廣告都應容 許。很可惜,這是不可能的。香港法例第 371 章, 就規定了煙草是不可以賣廣告的。相似的規定在 美容、私家醫生、危險品(如化學溶劑)上亦然, 明言不准作任何形式的宣傳。背後原因很簡單︰ 它們都對人體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若然沒 有監管,社會大眾的健康風險定必大增。畢竟大 家都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會深入研究廣告背後的 根據或作分析。偉大的母親愛子心切,更難避免。 在菲律賓的一項研究發現,若母親記得奶粉廣告 信息,或由醫生、其他母親或親戚建議使用,她 們會更偏向以奶粉餵養嬰兒。奶粉是脆弱嬰幼兒 的成長食品,更應受到上述的監管。現時雖然有 條例禁止誇張失實的奶粉廣告,但執行時卻困難 重重。例如許多奶粉聲稱含有 PHD,實際上只是
phospholipid(磷脂),乃是構成細胞的物質。 生物學和化學均沒有簡稱,然而廣告以 PHD 作 簡稱,不就是令人感覺嬰兒會走上博士 PhD 的 道路嗎?再舉一例,那膾炙人口的「BB 有便便」 [2] 廣告,聲稱內含化學物質,能軟化便便, 幫助寶寶腸胃暢通。事實又是怎樣呢?原來該 類物質對排便有益,只是在成人身上試驗過, 幼兒就沒有相關研究。而且嬰兒消化系統未發 展成熟,引致便秘的因素亦多。廣告「想當然」 地作出「BB 有便便」的陳述,算是有科學根據, 但又不算證實有效。這,又是誇張誤導嗎? 根據文獻,奶粉在 1805 年正式開始生產,距 今只有兩百年歷史。為何它能夠攻破人類維持 了上百萬年的哺育文明?與廣告有莫大關係。 想一想,我們對 DHA、RA、彈鋼琴的小孩印象 有多深刻就知道了。認為消費者能作出理性判 斸?只是一廂情願。
世
界
與
奶
粉
不只是香港,世界上不少地方,都有與奶粉有 關,但又鮮為人知的大新聞。有些第三世界國 家的哺育率持續下降,原因是大型奶粉商大量 向她們提供廉價,甚至是免費奶粉,國際間稱 之為奶粉「轟炸」(dumping)。嬰兒從少就吃 慣奶粉,無法接受人奶,奶粉商就能從中獲取 巨利,但卻無從追究。更甚者,奶粉是要用水 沖開的,缺乏安全水源的國家怎麼辦?奶粉商 可不管,只要維持收入即可。結果不少嬰兒飲 用被污染的奶水而死 [3],這是個文明社會發 生的事哩!不是很可怕嗎? 外國有不少杯葛奶粉,提倡母乳的團體。它們 認為奶粉表面十分方便可靠,實際上只是生財 工具,為賺錢而製成的四不像。香港在這方面 的教育實在落後太多。母乳作為最適合嬰兒的 食品,為何社會不是盡力讓他們得到呢? The City Is Dying,You Know ? [1] 〈回收疑遭沙門氏菌污染之荷蘭進口奶粉產 品〉,台灣行政院衞生署,2012 年 7 月 13 日。 [2] 該廣告有幾個版本,上網打「BB 有便便」「吳 君如」等字就能找到。 [3] 許多研究指出受污染奶類對嬰兒傷害甚大,落 後國家如秘魯、迦納、印度等地更為嚴重。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8 October。
16 10/1/2013 5:33:38
的國語來「導」她們入來。誰不知穿 著漂亮套裝的她們沒有打一個電話就 自己摸了進來,並且很準時。她們一 來到就很高興地四處影相,那天有扁 扁在,我就將溝通方面的工作推了給 她(基本上所有與客人溝通的工作我 也推了給她)。在煮餸的我與兩位點 了點頭後,一位就突然走過來我身 邊,把頭伸到我和那個炒緊嘢的鑊中 間,剛好擋著我的視線,並示意另一 位朋友「拍照」。然後再走到我的背 後再拍一張。不知為什麼,我總是懷 疑那位相中的「女主角」在做的是 v 字手勢。因為不懂說國語的關係,我 成為了餐廳的背景,與廚房溶成一 塊,其實蠻有詩意的。
只開晚餐時段的我們,每次要在天黑 後「引導」客人由村口到餐廳(成年 人約兩分鐘腳程)也很費勁。餐廳人 手緊絀,在快要上菜之際其實沒可能 抽出人手親身把客人帶來,往往只能 靠電話口述。在客人只有自己面對那 個陌生的漆黑時,會有很有趣的狀 況,有的人會因為身處黑暗的地方很 驚,一直不肯收線,又不出聲;有的 人會很詳細地聽完指示,然後收線, 在半個鐘頭後才到,入來後會有些黑 臉;有些人聽到狗吠會尖叫;有些人 會把窄窄的石屎路叫作「草皮」;有 些人會直接棄權,然後打的回府,最 後再打通回頭電話來找碴,但間中也 會有一些愉快一點的例子。
國 內 市場
我們村沒有馬路,也沒有街燈。位處 於村中央的餐廳圍著疏落的民居,在 晚上只要亮著陰燈,第一次來的你也 很容易就會找得到。這個原來是我的 錯覺。
生活
文 : 小武
在用餐後我也很勉強的和她們談了幾 句,沒有什麼特別內容,只記得嘗試 如何教她們到一個容易點等的士的位 置,並把她們送到餐廳門口。她們問 我如何去銅鑼灣,說要行街買衫。我 大約告訴了她們前往的方法,她們便 回到現實世界去。
有一次是兩位自由行遊客,在接了訂 位後我還一直苦惱著如何用唔咸唔淡
後來在微博上看到一段報導我們餐廳 的網報,附有圖片,照的是我那天煮 的食物,我記得。
( 廣告 )
中大左翼學會 本會同時是全中大最窮的學會,歡迎捐獻,入會更好。 電郵/facebook:leftbookscan@gmail.com/中大左翼 報名及查詢:61213708(寶)
《共產黨宣言》讀書組 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寫的一篇宣言,至今仍預示著歷 史發展的軌跡:西方帝國的殖民戰爭、市場將所有價值都 約化成錢的威力、工人階級生活越見困苦的情況……這一 切資本主義的惡果,就像預言一樣銘刻在宣言當中。除了 為資本主義發展把脈,馬恩所提供的社會主義圖像亦同樣 值得我們借鏡。在資本主義快要土崩瓦解的世代,代議政 制就真的是唯一出路?在柏林圍牆倒下之後,共產主義就 真的意味著完全失敗?透過閱讀《共產黨宣言》,我們除 了要解答上述問題,還希望借它來分析現今香港社會,從 而提出改變的可能。
日期:29/1(星期二) 時間:7:30-9:30pm 地點:范克廉樓 306室 16-17.indd 17
《Money as Debt》放映會
我們的一生始乎都無法跟錢和債務脫離關係。月頭拿了薪水, 就得將一大部份奉獻了給地產商,然後還得還學債,剩下的一 點就可能拿去投資或者寄存去銀行。不少人都寄望資本主義不 會出事,可以積存更多財富。然而五年前的金融海嘯只屬意外 嗎?我們日想夜想的「錢滾錢」又是怎麼一回事?無限印銀紙 跟你和我又有什麼關係?這套短片將會一次過為我們梳解這些 疑難。
日期:2月5日(星期二) 時間:7:00-9:30p.m. 地點:范克廉樓306室
10/1/2013 5:33:39
【左翼學會每月專題】
就讓我們走出資本主義的迷障 ──《共產黨宣言》導讀 文:區刀、覃俊基
每
當發生重大的社會議題,不少團體均會發表聲明,表 明對該議題的立場。《共產黨宣言》,可說是這一 切宣言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一篇。馬克思和恩格斯在 1848年發表宣言,我們在165年後仍要讀,當然不是因為左 翼學會教條主義地視之為「左仔聖經」,而是因為宣言提綱 揭領地說明社會主義對歷史發展的觀點,對當時各種論敵的 回應,以及社會主義的行動方針,有力地回應當時的社會問 題並提供出路。 我們看到宣言對資本主義發展的預言—資本隨著西方在世 界各地殖民達致全球化;市場機制把一切能容納的都納入 去;工人的力量日漸低落—在今日很不幸全都驚人地實 現。而當日的各種論敵,至今仍然以別的形態出現。在這種 情況下,我們今日更應認真對待宣言提到的出路。
無限制的商品化 今日的社會實在非常怪誕,一切常識都好像被否定了。比如 說,人人都需要一個居所,但在今天的香港,很多房屋不是 用來住的,而是用來儲蓄、保值、炒賣。不但是有樓人士, 買不起樓的人也是這樣想,好像這是安穩生活的唯一門路, 卻從沒想過這是多麼不合理。
18
18-19.indd 2
鄰舍互助的關係、歷史文化和環境,在發展的無上權力之下 都要讓路。近年種種重建和保育的抗爭,都直指這種矛盾。
勞動者的弱化,資本家的坐大 這些買賣中最重要的一種是勞動力的買賣。隨著工業化,勞 動者變成機器的附屬品,不斷長時間重複做相同的小工序, 而工時越來越長,待遇越來越差。在宣言之中的第二章,便 詳述了這個資本/勞動對立的演變過程,以及引發出來的種 種社會問題:「機器使勞動的差別越來越小,使工資幾乎到 處都降到同樣低的水平,因而無產階級內部的利益和生活狀 況也越來越趨於一致」、「資產者彼此間日益加劇的競爭以 及由此引起的商業危機,使工人的工資越來越不穩定」、「 單個工人和單個資產者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具有兩個階級的沖 突的性質」、「以前的中間等級的下層,即小工業家、小商 人和小食利者,手工業者和農民級—所有這些階級都降落 到無產階級的隊伍裡來了,有的是因為他們的小資本不足以 經營大工業,經不起較大資本家的競爭;有的是因為他們的 手藝已經被新的生產方法弄得不值錢了。」這些章句,在第 二章隨處可見。
再舉一個荒謬絕倫的例子。筆者想破頭也不明白,明明生兒 育女是所有人的基本權利,也是社會維持下去最重要的一 環,為什麼在醫院產子最低消費也要過萬元?
觀乎我們身處的城市香港,作為所謂的金融中心,經濟年年 增長同時,六分一人活在貧窮線以下,十分一人每日超時工 作。其實勞動者從來沒有消失,只是從體力勞動變為服務業 和各種辦公室工作罷了。再望遠一點,我們眼中的改善,不 過是把血汗工序搬離視線,外判到第三世界國家。
宣言的第一部份正正要解釋「商品化」的過程。宣言的作者 進而預示,資本為了不斷增生,除了在地域上無限擴張,更 會吸納一切有形無形的事物,令它們通通變成可買賣的商 品。
再說,隨著工序越來越簡化、零散化和外判蔓延到各行各 業,工人無法團結,議價能力遠較過去低。在這情況下,工 人失去自我形象,認同統治者的價值,並滿足於小恩小惠。 從這個角度看,今日打工仔的力量,甚至比百多年前更弱。
在讀這一段的時候,我們必須認識到1848年的世界與今日大 大不同。當時資本主義僅在起步階段,經濟大部分都限於實 物(例如各種食物和日用品的買賣)。那時沒有龐大的服務 行業、沒有炒股、沒有大眾傳媒(沒有收音機,更不用說 電影、電視和電腦)、教育不普及、交通和通訊比現時慢得 多。然而在全球化的今日,我們看到宣言預示的歷史進程準 確地實現。透過籠罩大地的市場,可口可樂、Toyota和Facebook的力量好像無堅不摧,打破所有國家文化的界限,滲 透到世界每一個角落。連一些過去完全無法想像可以用來賣 錢的東西,由人人生活所需的飲食、住屋、交通,到九龍皇 帝的街上隨意的塗鴉、電影公式化的情感賣弄、麥當勞店員 機械化的笑容(笑容免費供應!),單純以瘋狂消費作為慶 祝的節日,一切都可作買賣,而且只能用作買賣。甚至人能 夠自行創作一些名為金融的數字遊戲令資本倍增。這一切作 者當然無法一一預見,但資本擴張的預言,卻不幸完美地實 現了。
此消彼長下,資本家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他們能利用經濟方 面的影響力干預政府施政,李嘉誠的面子大得要胡錦濤親自 要求要,協助維持香港繁榮穩定即是明證。他們亦能動用傳 媒作為喉舌,每當經濟政策推出,傳媒的注意力總會集中在 幾個地產商而非廣大市民身上,甚至市民亦視這種狀況為理 所當然。這是金錢主導之下,不但擁有資本即擁有權力,更 連能主宰意識形態的結果。
商品化的破壞力在於消滅一切關係,只剩下買賣關係。不能 被買賣的東西,則毫無意義。一些我們會珍視的價值,例如
回應路線不同的黨派 認清工人的苦況及商品化是社會上嚴重的問題,並理解資本 主義是其根源僅僅是第一步,下一步是謀求解決的辦法。事 實上,反對現行制度的人不少,然而他們出於不同的動機, 運用的手段不同,希望達致的結果亦不同,因此也不一定是 同路人。 這種對路線與策略的敏感,正正是宣言其中最重要的洞見。 觀乎香港,我們很多時為求方便,往往只將勢力劃分成「建 制」與「反對派」(或是泛民)。但這種簡單的二分其實很
10/1/2013 5:28:08
有問題。那怕在某個議題上(例如普選),大家有共同的 標準,但這並不代表大家一定是朋友,在未來隨時會變成 敵人。如果認真想改革社會,怎樣仔細劃分進步或是反動 力量,是無可避免。在宣言的第三章,馬克思便嘗試列舉 不同的反對勢力,有「反動」、「保守」、「空想」三種 性質的論敵。時至今日,這些論敵仍然有一定市場。看看 現時香港各種「反梁」的勢力就一目了然。
群眾並不限於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在全球生產環環相扣 的情況下,只有一個國家革命成功而沒有其他國家支持, 是注定會枯萎。所謂國家和種族,也不過是而人為構成的 壁壘。因此唯有不分民族,團結全世界的勞動者,才能打 破無孔不入的資本操控。
「反動」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大地產商、唐營和鄉事派。顯 然它們完全無意改變社會—不論政治或經濟方面,但毫 無疑問他們是反梁的。不為別的,單純是因為現任政府損 害它們既有的龐大利益。
與流行的說法不同,社會主義說的不是命定論。馬克思不 相信理想社會會自動降臨。他要說的是,人能夠創造歷 史,卻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受制於他們身處的歷史背景。 在164年前,馬克思認為推翻資本主義的條件—廣大的 勞動階級—已經出現,但他們唯有團結起來,才有勝利 的希望。
「保守」的影響力在民間相當大。一些精英往往以人道之 類的理由提倡對社會問題作小修小補的改變而不鼓勵全盤 改革,因而絲毫不損他們的既得利益。而這些小修小補, 也僅限於略施小惠提供物質利益而欠缺長遠考慮。同時, 他們把社會問題的責任全數放在個人身上而漠視制度問題 (在這方面,環保政策最有代表性)。這類人大都為專業 和中產人士,在香港「反建制」的聲音當中可說佔主流地 位,當中包括一些主要泛民政黨和傳媒。在倒董倒梁,爭 取普選時他們爭先恐後。但到了討論最低工資、退休保障 和公共房屋時,他們往往顯得扭扭捏捏,甚至簡單地以「 民粹」和「福利主義」將之否定,顯示他們並不代表廣大 勞動者,而是要保障他們自身作為小老闆小業主的利益。 「空想」指一些抽空社會實況和歷史背景而幻想社會藍 圖,並大聲疾呼公眾追隨的人。這些想法的吸引力在於跳 過所有現實困難。然而正因如此,大都無法實行;即使能 夠實行,也僅限於很小規模。 由此可見,有些人看似是同路人,不過是碰巧反對的對象 相同,事實上卻是敵人。目的相同,背後理念不同,因而 使用的手段和指向的結果不同,其實也不難理解。再舉一 個簡單例子說明。在零三七一遊行,人人都高呼董建華落 台。當時筆者收到一張傳單寫著「還政於神」。同樣是反 政府,然而相信大部分讀者都難以認同。 了解到這一點,就明白「不分階級、不分黨派、不分種 族、不分國籍,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社會和政治力量」實 在不切實際。對於不同路線我們固然應有一定程度的包 容,但一味追求「最大公因數」卻是非常短視的。一方面 模糊了問題的焦點,另一方面即使能夠達到短期目標,到 頭來卻可能不過幫了自己的敵人一把,令真正的改變遙遙 無期。
認識世界,然後改變世界 至此,我們看到宣言如何從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預示今日 商品化、全球化的狀況,資本的獨大和工人的弱化,以及 推動改變的方向。然而除了內容,宣言處理社會問題的進 路也值得我們借鏡。 面對1848年的種種亂狀,兩位作者並沒有馬上常識性地作 出各種訴諸個人或道德的批評,也沒有脫離當時的社會狀 況抽空地說應該這樣那樣。相反地,宣言分析資本主義這 個結構性問題,並針對資本主義的特點提出帶來改變的方 向,回應各種論敵的主張。 當然,共產黨宣言有其歷史限制。其中的一些描述,是評 論當時的社會大勢;馬克思也不是全知全能,有一些的預 測也不甚準確(比如說家庭部份,或是勞資兩極化)。但 就整個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而言,馬克思所言依然無比準 確。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份宣言的進路方式:先對當下社 會及其歷史作出分析,然後談及改變的可能性與方法,最 後評述現下的種種力量及其思想。這種完整的分析方法, 實是一種重要的參考。 「哲學家認識世界,問題卻在於改變世界」。有理論基礎 地認清事實,按實況而非空想謀求轉變。作為一份提倡全 面改變的藍圖,共產黨宣言提供的,不止是政治經濟學分 析這套有效的分析工具,還有就是完整解決問題的進路。
全世界勞動者團結起來 在批評其他路線後,宣言的結尾重申社會主義的綱領。受 制於資本和國家壓逼的勞動者固然身在水深火熱之中,但 這並非絕望的盡頭。資本靠著剝削受僱的工人才能無限增 生。生產與勞動者這種密不可分的關係正正是資本主義的 軟肋—當勞動者停下來不再操作機器,生產便告停頓, 資本累積嚴密的架構隨即土崩瓦解。資本主義產生了龐大 的勞動階級,而他們卻有癱瘓整個體系的潛力。「資產階 級生產它的挖墓人」,就是這個意思。
參考資料 要做到這一點可一點都不容易。與龐大的資本和國家機器 相比,每一個單獨的工人微不足道。只有當全體勞動者共 同進退,不會因個別利益而被分化,才能成功。因此左翼 往往強調組織群眾,而非訴諸一小撮專業精英、政客、以 及「有良心」的官商。
1. E.M.Wood (1998),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after 150 Years. 2. Eric Hobsbawm (1998),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a modern edition, Introduction.
19 18-19.indd 3
10/1/2013 5:28:09
記一次基督徒與 性工作者交流會 文:覃俊基
紅燈區 抬頭都不見星 遊人花幾百銖買她 一身純情 文華裡 仍然高高興興 頑皮的她叫我用愛對天作證 同樣都叫瑪利亞 同樣都信瑪利亞 同樣得到溫飽 一樣每天修甲購物嗎 為何一個注定半生 看腳下陸沉曼谷 又有一個卻直飛東京 沿路買奢華
—Shine, 曼谷瑪利亞
「甚麼是正義—這個問題只有同等 力量的人才有資格討論;強者有權做 他們想做的,而弱者則必需接受。」
— 雅典人向戰敗的彌羅斯人如是 說,《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情 色 18-19.indd 2
這
是shine在十年前左右的歌 曲。我還記得第一次聽的時 候,感動得哭了。如此簡單的歌詞 與對比,在shine那青澀而純情的演 繹,就道出了性工作者的辛酸。然 而,如果沒有無邪富家女孩去挑動 我的同情心,沒有基督教的宗教信 仰去中和道德;又,如果不是Shine 那種絢幻美好的歌聲作襯托,我可 以繞過傳統對性工作者的厭惡,付 出我的情感嗎? 十二月十五日,在佐敦的佑靈堂眾 樂教會,有一個性工作者與基督徒 的交流分享會,及後還有一個共融 祟拜。這是由不同性工作者團體, 計有姐姐仔會、青鳥、午夜藍、 青躍所舉辦的「性工作者自由文化 節」下的一個活動。去這個交流 會,是因為好奇,但卻不是樂趣那 種,更多的是緊張。我的印象中, 基督徒一向執著— 說得難聽一點 就是死板,而且在性方面相當保 守,對貞潔之類的東西尤其重視。 其實他們會否說出很難聽的說話以 致使「姐姐」或「哥哥」們難堪? 「性」這個禁忌,到底可以如何交 流?
惡」,又是否不需被保護?到底是 甚樣的壓迫,才會致使整個行業對 警察有這樣的不信任? 大家不約而同談到了入行的問題。 沒有太誇張的描述,說到底也不過 是為了生活。有位「姐姐」便提 到,初時沒有錢,做了約大半年, 儲了一點,便打算轉工。但全部找 到的工作,例如清潔,均是極長工 時而且極少錢。無奈之下唯有重操 故業。她強調,出來做不是賺很多 錢,還要面對不少社會問題,但起 碼還是以自己勞力換取一份合理的 收入。再者,如果是做「一樓一」 的話,工作時間還相對自由。你真 做得累了,又覺得這個月搵夠了, 大可休息。這些自由,在其他的工 作之中,已經很難找到了。 當然,還有不少沒有那麼沉重的生 活點滴。比如說,便有位「哥哥」 說,他不怎麼能選擇客人,但燈光 還是自己可以選擇的— 如果客人 「靚仔」,那就校亮一點,反之則 不。說完自已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就像茶餐廳阿哥說起古怪客人一 樣。
姐姐哥哥的細述
基督徒的困惑
伊始,是由性工作者(或團體幹 事)說述一下性工作者的工作生 涯。性工作者生活充滿壓迫,這些 筆者或多或少都知道。但認真再聆 聽一次時,還是覺得如此的驚心動 魄。
在性工作者們說出了自己的生活以 後,基督徒們也嘗試說了自己的經 驗。在性方面,基督徒一向保守。 諸多的基督神學家,由聖保祿到奧 古斯丁到阿奎那,就算不主張禁 慾,最多也是認為性只能在婚姻內 發生。而在一般的基督徒社群中, 這種想法可謂仍然是主流。可想而 知,他們不怎麼會認可性工作者。
大家能想像,有甚麼工作要長期面 對打劫?在性工作者的工作中,嫖 客打劫是常見的事。原因在於警察 根本就不怎麼會幫助性工作者。曾 經便有性工作者被打劫,追了落 樓,跑了幾條街卻反過來被警察帶 回審問。其後問及賊人,警方當然 說捉不到了。該性工作者後來與同 行說起,同行們皆說她傻豬,被打 劫了,怎麼可能找警察呢?該性工 者一邊苦笑,一邊說出了我想說的 話:「被打劫了,不就是應該找警 察嗎?」 警察一向被賦與維護社會正義的光 環。但那是誰的正義?所謂的「邪
在這次聚會,這些基督徒大概是比 較特別的了,但還沒怎麼直接述說 對性的種種困惑— 性的保守從來 都與其禁忌性有關。他們不少的問 題,都是圍繞著聖經經文。比如 說,聖經之中描述到的「娼妓」, 又是否真正的「性工作者」?我不 太能進入到這方面的討論,而且我 雖然理解作為一個系統性的思想, 這些對經文的討論是重要的,但任 何思想還是要回到生活才有意義。 在分享會的牧師也有這樣的嘗試, 比如說和教友討論能否在聖堂裡讓
性工作者派發卡片,如果不能,那 麼賣保險的又可不可以呢? 但整體而言,基督徒們對性的禁忌 還是非常牢固,哪怕是一個相對開 明的教會,哪怕他們其中的一位姊 妹是前性工作者,他們也不怎麼能 公開地談及一些性的問題。相反, 性工作者在這方面則是游刃有餘。 其中的一位性工作者便說到,曾經 有一位客人自認是基督徒,但因為 某些緣故妻子不能與之行房,於是 他就大概每半年來一次,每次之後 都是非常滿足,但卻非常內疚。 她說她真的不明白為甚麼要這樣辛 苦。她更直言:「如果這就是〔基 督教〕在性這方面的教導,那不就 是很傻嗎?」可惜的是,教徒們都 沒有怎麼接下去回應。
結語:對話的前題 認真來說,這根本就沒有甚麼交 流。性工作者們確實說了不少辛 酸,但基督徒方面甚至沒有怎麼描 述他們對性的取態,最多也不過是 強調「嘗試接受」。然則,我認 為這次活動還是有巨大的價值。在 性工作者彷如日常的口吻中,我真 正的認識到他們的存活狀態。我看 到我們的相似性。我們也要為口奔 馳,工作上也是要面對壓迫,然後 在這些如斯日常的境況中,再去思 考我們對欲望,對性,以致對價值 的判斷。唯有在這些狀態中,這些 思考才顯得真切,理解才有可能。 如果要改善性工作者的狀況,破除 社會對他們的歧視,這些述說與理 解實有其必要。令人遺憾的是,性 工作者的慘況,反而成為我們放下 心結的潤滑劑。 但反過來說,基督徒的執著,我反 而無法理解,那怕我在天主教的學 校長大。我感受到的,只是他們的 無法述說。一方面,我可以理解性 作為一個巨大的禁忌,再加上他們 有整個系統思想的包袱,這些反省 與交流並不怎麼容易。對此,我還 是深感同情,也對他們踏出第一步 感到欣慰。但我也不禁想,在今天 的香港,他們有不和別人解釋的權 力。
2013/1/10 �� 03:35:01
性/別 受訪:祖祖(女同學社幹事) 訪問:飛、jeffrey 文:飛
在陰霾中建立自我 ──「『酷.創作』 性小眾創作坊 x 作品展」專訪
今
年同志遊行人數創了新高,同志議 題似乎越來越受關注,那麼同志現 在面對的是怎樣的困境?女同學社幹事祖 祖說,同志的內部其實很極端,什麼人都 有,有人熱衷於同志運動,有人則想融入 主流生活,例如有同性戀者會將自己代入 異性戀的模式,認為一定要分1和0。甚 至有人覺得自己是基的,受歧視是理所當 然的事。
當然事實上不是所有基督教會都反對,但 支持同志的教會很快會被基督教派系邊緣 化。性小眾希望與反對派對話,想他們反 思基督教教義的原意。」
這都是因為對自我的不認識、對性別身份 的否定,女同學社認為,有需要幫助他們 認識並建立自我,故舉辦是次活動,以「 關係」為主題,讓性小眾參與文字、陶泥 和視覺藝術三個工作坊時思考過往人生、 確立性小眾身份,透過展覽,讓公眾了解 性小眾的心境。在展覽開始前,筆者與祖 祖進行了訪問。
視覺藝術的作品中,有一幅以基督教五色 佈道法為主調(圖二),「五色佈道法」 是一種講述福音的方法,以黃、黑、紅、 白、綠五種顏色來表達福音的內容。身為 基督徒的作者在五色福音中畫上有關性小 眾的東西,寓意基督教亦應包容同志,同 志故事與福音是可以共存共融的。例如在 代表神創造天地的綠色部分,繪晝不同的 動物和性別組合,表示性小眾如世界萬物 一般,也是由神創造出來的,在代表罪惡 黑色,寫上宗教團體用以攻擊性小眾的經 文,藉以指出歧視同志亦是一種罪,希望 宗教對性小眾接納包容。
在創作中尋找自我
無聲的吶喊
祖祖表示,每個工作坊都有其獨特意義。
就訪問所知,是次活動之「自我」似乎指 個人身份,而非著重於性別身份,但怎麼 說,個人與性別取向是難以割裂的,展覽 所見,仍有令人震撼的,性小眾的吶喊。
文字工作坊教導參與者放大自己的感覺, 重新體驗生活日常,「日常生活很多東西 已成習慣,變得麻木,但細緻地看就會發 覺有所不同。我有了這經驗,才想起一些 生活細節。比如說是男朋友的電話接駁鈴 聲,平時不覺有何特別,但細想才知道那 是關係的連繫,如果換了鈴聲就會很不習 慣,很奇怪。」 而陶泥工作坊,是將內心感受投射出來, 導師會叫要求參與者想像一個森林,並用 畫像和陶泥表達想像畫面,「同學要把自 己的想像說出來分享,解釋陶泥作品的形 狀、顏色,那解釋的過程便將作品與自己 連上關係,是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表達的 過程。」其中有一外貌極似國殤之柱、名 為〈愛無懼〉的陶泥作品(圖一),以高枝 上的一對鳥兒比喻自己與情人:「樹上的 兩隻鳥兒(我和她)雖在高處卻無懼。」
期望與反對派對話 有趣的是,有不少作品是回應宗教的: 「反對同志的陣營多以基督教派系為主,
活動詳情: 時間:牛棚藝術村 地點:2012年12月24日至2013年1月13日 女同學社簡介: 05年明光社因一項有關性傾向的民意調查展 開,在一報紙刊登連續四版的廣告,表明捍 衛一夫一妻,反對同性婚姻。事件令人震 驚,女同學社隨即成立,並創立「下一站彩 虹」網站,徵集與發表有關同志生活點滴的 文章。08年開始推出G點電視(網絡電視台) ,由性小眾角度表現其日常生活,抗衝主流 對性小眾的誤解,及紀錄同志運動與活動。 過往數年協助籌辦一年一度的性文化節。
圖一
一篇名為《我的》的散文,描寫與自己喜 歡的同性友人同行時的小動作:「向左向 右前後移動,為的是令二人身影重疊,分 開,再重疊」,那動作猶如小孩的淘氣, 放在不能相愛的同志身上,卻成了最卑微 的親近,只存於想像和幻影。 展覽場內有數頁鋪在地上的短詩,一首名 為〈無聲〉的詩,最令人動容。 「兩具驅體,浸在萬能膠內/本來出自 兩個口的語言/卻淹沒在世上最大的沙 漠內/名分永在5億尺深的地庫/擲地無 聲」 無聲,是因為歧視的力量大得,禁絕一切 聲音。只望有一天,同志的聲音,不會只 在電影、展覽才得以出現。 畢竟,那本該是何等的平常。
圖二
21 18-19.indd 3
2013/1/10 �� 03:35:02
身就有其限制,例如法律系的課不容許法律本科外的學生報 讀,甚至連sit堂也不可以。若非本科生,會計的科目是需要 department同意才能修讀。中大經常強調通識教育,希望學生 多接觸不同範疇的知識,卻會反過來阻礙某類科目對全部同學 開放。這是一個開放的大學校園應該採用的制度嗎?
教育
回歸現實,可以怎辦?
你
覺得世界上令人怦然心動的倒數是甚麼? 是元旦夜的維港倒數,還是與戀人過生日 的倒數?甚至12月21日的末日倒數?
要改善現時制度,有幾個簡單的方向,例如公平的選科機會。 去除主修學生的位置,剩下的應開放給同學自由選修。這個問 題雖牽涉到教師人手與資源問題,但在此必須強調︰大學有責 任確保學生享有選擇的自由。實在很難想像,法律系連讓數個 同學坐進班房也做不到吧。關鍵只在於,學系會否把資源集中 在主修生上,還是給予他系學生一個學習的機會。當然,一些 需要基礎知識的術科如音樂等,或者需出外實習的社工系學 科,就不可能了,各學系可自行判斷。
當然不是喇!說到最令中大人心跳加速的倒數, 應該是開着天文台鐘,等待Reg科的CUSIS倒數 了。一按鍵的剎那,彷彿世界都停頓了。接着的 十多分鐘,不是振臂一呼「搞掂!」,就是一連 串髒話+狂按F5鍵+log out log in…… 今年度Year2學生Reg科,CUSIS竟然出現前所未 有的事,伺服器失靈整整半小時。多少人失聲 痛哭,多少人錯失day off。然而過去的已成過 去,我們還是要反思一下:這個他媽的系統除了 令人失望,對理想的「教育」造成多少衝擊?
有一個相類的觀點,就是科目的標籤。或許有人覺得醫科等科 目不適合開放予所有人,因為它有專業性,不應任何人都可以 修讀。但,為甚麼沒有人會反對讀會計社工的課呢?它們是否 沒有其專業性?顯然,對於科目有高低之分,以至「職業無分 貴賤」的老話,大家心中有個譜。在大學這學術之地,還有需 要作這樣的標籤嗎?這不光是大學應當廣為宣揚的價值,亦是 我們學生要記住的一點。
CUSIS剝奪學習自由
回到CUSIS系統。要做到公平,就是所有人都有均等機會享有 資源。沒理由因為你是用天機,他用的是舊電腦,而結果是其 中一個有較大機會成功reg科。幾年前,校方會把學生分成幾 組,訂立不同時段進入系統reg科,減底負荷。但是,這依然 有先到先得的弊病。抽中最後一節時間的同學就被迫要做「籮 底橙」了。兩者都不是最公平的方式。
—選科與教育的關係 文︰Jeffrey Chan
要同時解決兩個問題,應該參考最近007的金句「sometimes the old ways are the best」—隨機抽樣。為避免太多人同 時進入系統,可把同學分配在不同時段進入。在收集所有同學 的選科後,隨機挑選成功的同學。之後加一次補選,給所有同 學多一次更改時間表的機會,也令第一次湊合不了時間表的同 學,嘗試報其他未爆滿的科目。這在行政上是比較複雜,卻已 把每個同學的選科自由度最大化。
選不了科, 還談甚麼學習?! 這次事發生不夠一天,Facebook就出現了一個名 為「CUSIS老母」的人物(在搜索時,它是置於 people一欄,而不是page),劈頭就介紹曰︰「 大家好!我係CUSIS老母!隨便_我吧!」。到截 稿為至,已有三千個like。真不得不佩服中大同 學的想像力和幽默感,同時也反映了不少人的 感受。畢竟要從中大畢業,reg科讀書還是必須 的。有心讀書的同學,更不在話下了。 學生會隨後與ITSC開會,要求交代系統失靈的原 因。ITSC指,它們首次嘗試在reg科時,同時運 行一套統計程式,用作計算各科報名人數等數 據。系統失靈很大機會與此有關,也許是相容性 或電腦負荷問題。ITSC承諾作出檢討,日後會發 佈報告。 聽說,大學生是要讀書的,入大學不光是玩樂。 哪管你上莊住hall飲酒通宵組聚做愛,你始終 是要讀書,學習知識的。期望歸期望,大學生 做不做是另一回事。不過,這個系統就是會令 你失望,令你與心儀科目失諸交臂。之前詢問 師兄師姐意見,花一整晚時間排了幾個可能的 timetable,甚至到各個學系去了解……一個不 小心慢了一秒按enroll,大計就此付諸東流。
22
再扯遠一點,不光是reg科系統,reg甚麼科本
不過,公平外始終有一定限制。畢竟學生是活在體制內,提高 畢業可能的行政措施還是需要的。大學通識及中英語文科目優 先給予final year的同學,算是情理之中。 其實,與其提供一個答案,倒不如參考其他院校的系統吧。相 信中大人會作出最好的選擇的。
! !
! 分年級+!
分時段++!
隨機/鬥快!
備註!
港大! ILV!
!
!
鬥快!
Sfh!mfduvsf 比 uvup 自由!
理大! QpmzV!
!
!
O0B!
+++!
浸大! CV!
!
!
O0B!
+++!
科大! VTU!
!
!
鬥快!
!
城大! DjuzV!
!
!
鬥快!
通識科會另有日子 sfh!
教院! ILJFe!
!
!
鬥快!
!
! +!!指不同年級的同學分開不同時間 sfh! ++!指同年級之間會分開不同時間 sfh! +++分 qsf!sfh 和 bee!espq!qfsjpe。前者不用鬥快,目的是讓校方知道每個課程大概有多少人 報讀,再決定如何開班。如果 qsf!sfh!選了某科,正式 bee!espq 能讀到的機會較高。Bee!espq 是開學後開始,鬥快。!
22.indd 1
10/1/2013 4:54:34
無理的罷工規管 但其實新 加坡法律 並不完全 禁止罷 工。根據該國法律規定,水、電和煤 氣這三項服務禁止罷工;其他「必要 服務」, 如銀行、 郵電、海 港、航 空、監獄、公交、醫院等等,則限制 罷工。巴士服務屬於法定的『必要服 務』,司機罷工須遵循一定的法律程 式,包括至少提前14天通知僱主,否 則即為「非法罷工」。舉行非法罷工 的個人可被判處最高一年有期徒刑, 或面臨最高 2000新元 罰款,或同 時 處以判刑和罰款。
—
在 那 不新 加 遠坡 中 的國 司 地機 罷 方工 文: W.A.L.K.
事 件 簿
罷工始末 26 ,新加坡出現了 20 12 年 11 月 26 日 坡 加 新 1名 17 。 事件 年來首次的罷工 不滿 因 機 司 籍 國 中 SM RT 巴 士 公 司 的 來 薪幅度不如其他馬 公司10月份的加 舍 宿 的 廠 車 蘭 集在兀 西亞籍司機,聚 力部 人 坡 加 新 , 日 次 拒絕開工。罷工 法罷 事件定性為「非 和交通部將此次 將嚴 示 表 仁 川 部長陳 工」,人力部代 回到 日 同 於 機 司 罷工 厲對待;大部分 工 與 月21日,參 罷 工作崗位。直至12 指 被 1人 中 檢控(當 的司機中有5名被 司 工 罷 及 表 代 部 人力 在SMRT管理層、 , 論 言 次發表威脅性 機的對話會上數 要 被 4人 外 六周;另 認罪後被判入獄 被 人 29 , ) 書 陳情 求向總檢察署提呈 人 0多 15 的 工 罷 與 參 遣送回國,其他 告。 受到警方的書面警 緣自該巴士公司10 此次罷工的導火線 ,在 據海外媒體報導 月的調薪之舉。 司機 籍 國 中 過程中, 最近的薪資調整 坡本 加 新 於 低 顯 明 的薪資調整幅度 籍司 國 亞籍司機:中 地司機與馬來西 元, 新 75 了 7月 提 高 機的月薪在今年 西亞 來 馬 而 ; 元 新 目 前 為 每 月 10 75 元 0新 的 薪 資 上 調 10 籍 司 機 經 過 10 月 要 重 更 。 新 元 【 1】 後 , 為 每 月 14 00 條 薪 調 次 此 『 檔顯示 的是,公司內部 此 。 2】 【 』 」 外 除 款「中國籍司機 週 每 的 本 自公司將原 外,有司機指, 時 班 加 , 後 制 工作 5天工作制改為6天 渠道 的 費 班 加 取 賺 而 間明顯減少,因 也越來越少。 RT 通系統主要由SM 在新加坡,公共交 公 家 兩 捷運公司) 和 SB S( 新 加 坡 新 來 馬 、 人 國 要是中 司營運,司機主 於 司 公 家 兩 。 【 3】 西亞人和當地人 。 次引入中國司機 2008年2、3月首
且不論水 、電、煤 等服務被 禁止罷 工,僅「 提前14天 通知僱主 」這一 條,就讓 人議論紛 紛。14天 的等候 期,足以令原本就還有些猶豫的工人 產生動搖,使得參與罷工的人數多寡 難料,並隨時因部分人的臨陣卻步而 未能讓罷工向資方施以足夠壓力,從 而減弱罷工的效果;同時,14天的緩 衝期,也足以令資方就即將進行的罷 工做出相應的生產重組和資源調動, 將罷工帶來的影響最小,這無疑大大 削弱了勞方在談判桌上的議價能力。 其實,在許多勞資糾紛中,罷工既是 目的,也是手段。它借助潛在的對雇 主的打擊(如使得部分領域因罷工而 癱瘓、減少企業盈利等),向資方施 壓,迫使資方正視勞方訴求,給予工 人合理待 遇。而「 提前通知 」的要 求,正如 不少人所 說:「提 前14天 通知雇主,那還能罷得成嗎?就算罷 成,也起不到作用了!」 此外,SM RT因合約 性質不同( 差別 依據為司機的國籍)決定在薪資調配 上有所差異,被視為是典型的資方對 勞方「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的 策略-將較大的力量(如整個司機 團體)打 碎,分成小 的力量( 新加坡 司機 vs 馬來西亞司機 vs 中國司機) ,阻止小力量聯合起來,這樣每個小 的力量都不足以對抗大的力量。 在這次事件中,其他國籍的司機因為 沒有和中國籍司機相應的訴求(調整 薪金)而無參與罷工,是以新加坡政 府才能無太多顧忌地「處理」參與罷 工的中國司 機。若是S MRT所有司 機 都罷工了,試問該國政府是否還能底 氣十足地 以「絕不 容忍」的 姿態應 對?
回到香港
社會
地」視角的、超越國 籍來看待勞 資糾紛的分析判斷力 ,怕是在今 日的香港,仍是少見 。今時今日 的大家,連本地巴士 司機罷工都 被看成「妨礙我出行 」,要是哪 天全城的少數族裔或 是新移民底 層勞工要罷工,怕也 只能是「滿 城盡是蝗蟲論」了。 其實,面對資方壓迫 ,罷工往往 是勞方最後採取的手 段。若非被 打壓得忍無可忍,若 非被逼迫得 走投無路,誰會願意 以擾亂社會 正常運作為談判籌碼 ?我們看到 了自己的生活被干擾 ,卻看不到 勞方被迫走上街頭前 所面對的種 種困境。這,或許也 正是為何你 我面對罷工,總欠缺 了那麼些同 情和支持。 註: 1:對此,該公司總裁 郭木財在 與中國籍司機進行的 對話會上表 示,雖然合同上明文 規定這些中 國籍司機不會享有加 薪,但公司 在罷工之前就已決定 調高中國籍 司機的起薪25元,追溯到 7月起生 效, 加上 之前 的7 5元 加薪 ,月 薪 共增加100元,加薪幅度 與馬來西 亞籍司機相等。只是 為何加薪卻 不告知司機、如無罷 工是否還會 有這25元,還是個謎。 2: SM RT 在1 1月 28 日記 者會 上解 釋薪資配套差別的原 因時表示, 馬來西亞司機是長期 合同雇員, 而中國籍司機所簽署 的是兩年雇 傭合同。調薪差異是 因為合約性 質不同。 3: SB S雇 有五 千多 名巴 士司 機, 約三 分之 一是 外國 雇員 ;而 SM RT 現有 的2 00 0名 巴士 司機 隊伍 中, 中國籍司機就佔了450名 。 參考文章: 1.《專題報導:新加坡 中國籍司機 罷工遭遣返》,網易移 民 2.〈 新 加 坡 判 一 罷 工工人非法 罷工罪 新加坡中國籍 公交司機工 資不到當地人一半〉 ,經濟參考 報,2012年12月04日 3.〈新加坡巴士公司首 在中國招聘 司機〉,搜狐新聞, 20 08 年 3月 10日 4.〈新加坡緣何禁止罷 工?〉,新 華網,2012年12月13日 5.〈新加坡巴士公司首 在中國招聘 司機 〉, 騰訊 新聞 ,2 01 2年 12 月 3日
話雖如此,儘管這次的罷工一事令新 加坡政府形象插水,當地人的反應卻 大 足以令身處香港的你我反思。罷工當 新加坡引起軒然 該事件之所以在 首 日新加坡交通雖然的確出現短時間癱 來 工 為 自 60 年 代 波,乃因是次罷 , 瘓,不少民眾日常生活受到影響,罷 獄 入 判 籍司機被 見 。 隨 著 1名 中 國 不少 工司機卻得到人們的同情。不少人表 嚴格規管,也被 新加坡對罷工的 工盟 示明白司 機們的訴 求,亦對 罷工之 的壓迫。香港職 人批評為對工人 示 舉表示理解 ,SMRT則 是飽受批評 , 事 坡駐港總領 館 於 12 月 5日 到 新 加 罷工 被指管理不當。這種跳出「本地vs外 政府打壓工人的 威,抗議新加坡 國籍 即釋放被囚的中 權利,並要求立 6.〈新加坡中國司機罷 合理 不 工20人被警 工工人的所有 司機、撤銷對罷 方調 查〉 ,B BC 中文 網, 20 12 年 起訴。 11月28日
23.indd 1
10/1/2013 5:35:49
朋友們 在 一 首 歌 讓 我 們 歌唱 與 喊 吶 裡 /工日 民 移 際 [1]
記國 —— 2012 大遊行
vin
:Kel
文、攝
戴著菲律賓總統的面具遊行
grants Day),要求社會保障其權利、福 利和尊嚴。
有 頭 髮 邊 個 想 做 … …
移
民工(migrant workers)對我而 言,一點都不陌生,因為我跟一 些香港人一樣,是被外傭「湊大」的。她 在我家工作和居住了足足16年,年紀比我 的爸爸還大,留在菲律賓的女兒則跟我的 年紀相約。16年間她待我如親生兒子,照 顧入微;她生活節儉,薪金大部分都用作 定期匯款回家為女兒交學費,但女兒的 中小學畢業、升大學等人生重要時刻,她 都一一無法見證。跟女兒相隔數千里,她 有時會打電話跟女兒談天,但因電話費太 昂貴,每次都不能談太久。因為她全天候 都在家工作,我父母基本上不用理會任何 家務;我們住在同一間房,她教了我許多 英文日常用語,也給了我一些生活上的精 神支持。但16年以來,她除了思鄉之苦, 其他身為外傭所受的壓迫,我也只是在她 回菲國以後的這數年間,接觸勞工議題漸 多,才慢慢了解。 截至2011年6月,香港已有近30萬名跟她 一樣,來自菲律賓、印尼、泰國等國家的 外傭[2],照顧著許多雙職家庭的起居飲 食,釋放大量本地婦女的勞動生產力,為 社會作出重大貢獻。可是,除了很多本地 打工仔女都要忍受的低工資、長工時,他 們更要面對中介公司濫收中介費、因被迫 住在僱主家裡而失去私人生活等等問題。 所以,12月16日,星期天,一星期裡打工 仔女唯一可稍稍喘息的假期,一大批外傭 也走到街上遊行,響應每年12月18日,聯 合國為關注全球化底下的移民工而訂定的 「國際移民/工日」(International Mi-
24-25.indd 2
遊行途中,認識了從菲律賓來港工作已有 整整21年的Rowvna,她形容自己為便宜的 「full package」:工資很低,但煮飯、 清潔、湊仔、甚至按摩樣樣都要做。她簡 略地說,當初之所以來香港當外傭,是因 為菲律賓的情況很糟—政府貪污問題很 嚴重,榨盡窮人的錢,而且經濟不景,很 多人都失業。她是單身,不用養家,但也 難以找到可好好養活自己的工作。 Full package背後是殘酷的世界。世界 被分為較富庶的所謂「已發展國家」和 較貧窮的「發展中國家」,而後者由於 政府腐化、經濟不景、失業率高企及缺乏 外資償還國債,便須靠輸出廉價勞工到前 者以賺取外匯。但這些「發展中」國家不 能好好發展,絕非自然發生。以菲律賓為 例,親美的政權自1962年起便聽隨美國, 接受了世界銀行的巨額貸款,並跟從國際 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建議,將原本由 國家操控進口物資來發展本地工業的模 式,轉為結束國家控制,讓市場完全自由 化,建立出口加工區,令大量包括美國在 內的外資進入。當時經濟在亞洲區被公認 為是僅次於日本的菲律賓,自此便開始跌 入負債的深谷,菲國貨幣披索(peso)也 愈趨疲弱。80年代,世銀進一步要求菲國 開放市場,把糧食市場繼續去管制化和自 由化,試圖挽回一蹶不振的經濟,結果情 況只變得更糟。95年菲國加入世界貿易組 織(WTO)以後,被迫增加富國的稻米進 口,再加上遇到97年金融風暴,菲國本土 的農業發展再受打擊。這些政策導致多種
印有「飢餓」、「失業」等字詞的「聖誕禮物」
社會問題,包括失業、工資被壓低、喪失 公共服務等,貧窮也令政府濫權和貪污問 題容易發生,但以美國為首的富國卻能 從中獲益。與其說菲國這類國家是「發展 中」甚至「欠發達」(underdeveloped) ,不如說是「被過度剝削」(over-exploited);其他國家如印尼和泰國,具 體情況不同,但也相差不遠。 於是,一個個生計無著的女人就要被迫變 成商品,被賣到已發展國家裡一些逐漸或 已經轉型為金融中心的城市,頂替一班投 身金融、消費服務及其他白領工作的婦 女,擔當家庭主婦的角色。一方面,因為 資本家要賺取最大的利潤,把包括工資在 內的成本盡量壓低,輸入國的婦女即使脫 離家務工作,投入勞動市場,為老闆賣 命,其勞動條件也不會十分理想;另一方 面,外傭不斷面臨著來自輸出國政府和家 庭的壓力,既要「謙卑」地勞動,也須付 高昂的中介費及其他行政費予中介公司及 政府。這裡有兩重剝削:外傭擔起家庭主 婦的角色,廿四小時候命、任勞任怨,而 不再是主婦的本地女性,工作時也要面對 工資低、工時長、休假及退休保障不足等 方面的壓迫。
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外傭千里迢迢來港辛勞工作,賺取微薄工 資,卻要承受極大的剝削及差別待遇,這 就是她們要趁「國際移民/工日」上街遊 行的原因:
—中介公司濫收費用。印尼政府規定, 印傭必須透過中介公司尋找僱主,而中
10/1/2013 1:10:26
社 會
大家高呼「Ratify, ratify c189(家務工國際公 約)!」、「Wage increase now!」等口號
介公司往往收取$21000至$30000的中介 費,分期7個月從薪金扣除,來港首七個 月每月被扣起$3000,最後只得幾百元 作月薪,幾乎是無酬勞動;試想想,如 果你去麥記當三個月暑期工,頭一個月 的薪金要被公司抽掉九成,你能夠忍受 嗎?她們因而多年一直爭取印尼和香港 政府批准直接僱用,免於中介公司的剝 削。
—擺 明 歧 視 外 傭 的 「 兩 周 條 例 」 (two-week rule)。1987年開始的外 傭新逗留條例,竟規定外傭主動或被僱 主終止合約後,如不能在兩星期內找到 新僱主,就是逾期居留,須被送回國; 遊行時認識的另一位外傭Fenny指出, 很多外傭因而不敢得罪僱主,唯有加 倍拼命工作,無奈忍受僱主的不合理對 待。可是,其他在港工作但並非家務工 的外籍勞工,卻沒有受到類似的嚴苛規 限……
—超低工資、超長工時。 因 為 政 府 認為外傭「工作情況獨特」、需要「隨 時候命」、「無法確定實際工作時數」 ,她們從來不被納入香港勞工法例最低 工資條例所保障的範圍,只有按所謂經 濟環境而隨時可加可減的「最低許可工 資」(一個月$3740或$3920)[3]。如 此將本地和外籍傭工分開處理,既是赤 裸裸的歧視,也突顯了外傭的工作時數 有多可怕—跟本地家務工不同,法例 規定外傭必須住於僱主家中,廉價提供 隨時候命的居家服務,工時難以釐清, 導致大量外傭經常超時工作。Fendy甚至 提到,有些僱主竟不讓外傭在星期天放 假休息,要她們放棄私人生活,徹底承 擔這些家庭的家務和育兒負擔。外傭照
到達政府總部,橫額寫著:「我們是工人,不是 商品」
多個本地組織到場支持,包括「佔領中環」,他 們認為「我們都是工人 我們都是移民」
顧家庭的家務工作及情感勞動(emotion labor),對僱主來說是一種利益;政府 不好好規管外傭的工資和工時,豈不是 任由僱主從工人身上榨取最大的利益, 要她們成為現代的奴隸?
under capitalism」)不只影響外傭, 例如香港基層工人也得不到足夠的教育 機會和醫療保障,很多人超時工作也沒 有補回工資,所以很希望跟本地工人團 結鬥爭。
因篇幅所限,以上只是外傭的部分訴 求,但已足以反映出一個我們要正視的 事實—人人都要打工,但她們因是「 外」傭而打得特別苦。如此,就不難明 白為何每次外傭有遊行,都會高呼: 「We are workers, we are not slaves !」
那時我想,大多香港人談最低工資、最 高工時的時候,可會想到一大群外傭 的處境?一想到那個發言人自信、理所 當然地就「工人要團結」,作為港人的 我就不禁有點愧疚。幸然,整個三四小 時的遊行和集會裡,都見到少許本地團 體參與,如「佔領中環」帶著「我們都 是工人 我們都是移民」的大字橫額到 來;有社民連、職工盟、街坊工友服務 處(街工)、香港亞洲家務工工會聯會 (FADWU)和香港家務助理總工會等較大 型的組織,也有些大學生團體,其中中 大左翼學會的橫額就寫著「we are many but with ONE STRUGGLE」,呼應遊行時 大家叫喊的口號:「long live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我
們
的
鬥
爭
12月16日遊行當天,有兩條大隊分別浩 浩蕩蕩地從中環遮打道以及銅鑼灣維 多利亞公園出發,前者主要是來自菲律 賓、泰國和尼泊爾等移工,途經菲律賓 領事館;後者則主要是印傭,途經印尼 領事館,各自遊行然後一同在灣仔政府 總部集會。我和其他中大基層關注組成 員,下午跟隨前者先到中環被國際名店 包圍的遮打道集合。有些菲傭戴了聖誕 帽和印有總統面孔的面具,馬路中心有 一用花紙和鐵枝製成的「聖誕樹」,下 面擺放著一些貼了「失業」、「飢餓」 等字句、用彩色花紙包成的送給總統的 「聖誕禮物」,實在很有心思。而等待 出發期間,她們安排了有唱歌、跳舞、 戲劇等藝術節目,不少路過的港人及遊 客也不禁停下來拍照。
Beyond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光輝歲 月》,有兩句這樣的歌詞: 「可否不
分膚色的界限/願這土地裡 不分你 我高低」;我想,活在權貴愈來愈橫行 無忌、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的地方,追 求平等,爭取工人應得的待遇,反對僱 主和資本家的制度性剝削,終究從來不 只是「他們」/移民工的事,也是「我 們」/本地無權勢者的事吧。 [1]這句是印尼的抗爭歌曲《工農學生,還有城 市的貧民們》的歌詞。
表演以外,也不同的團體出來發言,其 中最令我感觸的,是在港菲律賓移民工 聯合會(UNFIL)的發言人說,他覺得 資本主義下的壓迫(「the oppression
[2]數據摘自《印尼籍外傭在港工作狀況調查》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2011)。 [3]2012年9月20日前受聘之外傭的最低工資為 $3740,而當日以後受聘則為$3920。
25 24-25.indd 3
10/1/2013 1:10:28
特
首「選舉」塵埃落定以
方便媒體傳播,易於深入民心;
淡忘,讓梁振英胡混過去。加上
後,梁振英當上特首。但
三則攻擊操守能夠拉攏以往論述
現在的論述無疑自絕於一些不太
看來特首這位置注定誰坐都不是
未能覆蓋的民眾,泛民以前的論
關心政治,較在乎自己生活和經
安穩。梁振英甫上台,連座位還
述多集中於攻擊小圈子選舉,圍
濟的一群,當中尤以連溫飽三餐
沒有坐暖,即被傳媒翻舊帳,拆
繞其統治合法性而打,針對中產
也成問題的基層為主。因此不論
穿他一直以來隱瞞家中的僭建問
階層,由於中產在經濟上相對基
是要令運動長遠發展還是擴展參
題。想起梁振英當初於選舉論壇
層自由,不似基層般每天都要為
與群眾,都不得不提出當下香港
上攻擊唐英年僭建那副嘴臉,確
口奔馳,有較多的閒餘和精力關
的社會民生問題。
實是厚顏無恥得來,帶點幽默味
心生活以外的事務,相對而言較
道,仿似在嘲笑唐唐為何會大意
關注政治議題,政治權力對中產
被人揭穿一樣。想不到到頭來,
因而有較高的吸引力。
現 今 論 述 缺 乏 民 生 的 面 向
下場,備受全港各界指責其道德
因此道德論述則能把反對陣營擴
現在攻擊梁振英操守的論述幾乎
操守,成了泛民攻擊他的利器。
大,吸納中產以外關注政府道德
到了太過火的程度,輿論和群眾
的群眾,使部分不太留意政府結
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在其梁振英誠
構,但關注政府誠信的群眾也能
信問題上。舉例而言,民間人權
進入反對者的行列。驟眼看,整
陣線於1月1日發起的遊行,主題
但問題是,泛民針對梁振英道德
套道德論述成本低,效益高,百
為「民怨大爆炸 行騙長官下台」
言行的攻擊,是否真的能作為輿
利而無一害,其操作的簡單和對
,副題為「不要騙子政府
論的長久策略呢?泛民整場圍繞
論述要求之淺,對泛民來說非常
普選」。字裡行間都反映出遊行
梁振英道德作主軸的攻擊,再
吸引。尤其是以誠信作重點,能
的焦點放在梁振英的個人誠信,
輔以中央欽點等的冷嘲熱諷,
免卻很多以往所採用過重點的爭
亦即他最近的僭建一事上,充其
無非都是要表達「梁振英不是香
論,諸如以往的普選時間表或是
量也只是加上要求普選的訴求。
港人可以信賴的人」。最終也是
大增公屋供應,迴避了泛民內的
至於民主倒梁力量的記者招待會
最理想的目的當然是把梁振英拉
矛盾,團結一致。
雖不見明顯主題標語,但由其台
自己卻落得一個比唐唐更悽慘的
泛
民
的
目
的
下台,以民怨的洶湧作為向中央 的抗議,表現出中央欽選的特首
上橫額「貪贓枉法
現今論述的局限與問題
並不可靠,不會令香港安穩,迫
立即
狼英下台」
、「向港共政權說不」亦可知一 二。簡而言之,攻擊梁振英的主
令其盡快實施普選。泛民也深知
但這套如此簡單的道德論述真的
軸為誠信問題,再加上老調重彈
這個理想目標並不容易達到,但
能持續下去,達到泛民的政治目
的至尊孖寶-要求普選和中共
整場輿論鬧得熱烘烘,於港則一
的嗎?以筆者所看,這套論述到
控制也就完成了整個倒梁運動的
方面能重新團結選舉後散落的泛
目前為止已經差不多到達極限,
論述,整個論述架構並沒有甚麼
民陣營,一方面削弱梁振英政府
若然還不作出突破,則難以再擴
突破。
的統治基礎,逼使梁日後的施政
展參與群眾,進一步對梁振英施
日益困難,須向泛民作出更多妥
加壓力。
這樣使到香港當下最重要的民生
協;於中央則能展現其於香港的
問題失去注意,如地產霸權、全
政治影響力,逼使中央正視他
因此當務之今是深化論述,擴展
民退保等等,以致焦點錯置。香
們,也為日後與中央商討香港政
參與階層的廣度和人數。現在這
港當下最急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
治改革時增加政治籌碼。
套以道德為主的攻擊策略,問題
題反而缺乏討論。更重要的是使
在於沒有觸及香港的經濟社會問
建制有機可乘,當泛民放棄民生
題,沒有緊密連結起廣大市民的
議題的陣地,缺乏一套完整的民
切身利益,只能以「梁振英沒有
生論述,建制則率先搶佔,混水
誠信的話,可能會……」來包
摸魚。
以 誠 信 作 論 述 主 軸 的 優 勢
從 倒 梁 的 道 德 批 判
加上以梁振英的操守作為攻擊主
裝。短期來說可以取得嘩眾取寵
軸,簡單、明確、成本低,一則
的效果,但日子一長,公眾則會
善用中國文化重視領導人道德操
漸漸失去當初的新鮮感,由於議
守的社會風氣,容易吸引社會注
題並不是與生活有緊密扣連,也
換言之,一旦放棄民生議題的論
目;二則主題明確,口號簡單,
就沒有了長期關注的必要,容易
述,損失不單止是一批關注民生
挺 梁 陣 營 的 反 擊
26 26-27.indd 2
10/1/2013 1:16:35
社會
到 運 動 的 長 遠 發 展 文:胡蘇
議題的群眾,更可能使這批群眾
福利和醫療。在房屋上,到目
梁振英的僭建問題和選前承諾問
倒戈於貌似更關注民生的建制論
前為止,梁振英延長了額外印花
題同屬誠信問題,若能以此把論
述。人棄我取,於是近日挺梁陣
稅的徵收,但樓價卻一直不跌反
述深化,使攻擊梁振英的方向不
營紛紛提出所謂「停止分化」和
升,而增建公屋的具體目標如「
再流於道德操守,而是有關其施
「改善民生」等的口號。而事實
確保家庭申請者和35歲將上非
政的承諾和社會民生,則能吸引
上則徒具口號,沒有具體建議,
長者1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
關心民生的貧苦大層加入運動。
空洞無物。說穿了,挺梁論述的
為3年」則是如夢又似幻,如露
一如歷史以往的教訓,所有能撼
核心只是要多給時間予梁振英,
又如電,都一一化成泡影。有趣
動政權基礎的改變,都必需聯合
「盼望」他能改善民生,但卻怯
的是,梁振英這邊廂不大力興建
社會上大多數的勞苦大眾,列寧
於提出實際訴求,恐對梁的未來
公屋,那邊廂倒是極速實施政綱
的十月革命便是以「麵包與和
施政加上更大壓力。他們的目的
中的新界東北融合計劃,大建豪
平」取得廣泛的民眾支持。
是描繪一幅民生改善的虛幻未來
宅。至於十五年免費教育和增加
予群眾,以換取他們對梁振英的
大專學位這些重要的民生政策則
支持。但求生活安穩,民生改善
一如所料的尚在磋商。箇中梁振
的市民實屬多數,挺梁陣營描述
英對民生議題的緩急輕重之分,
的正正是他們的期許,相信這希
相信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不需
即使針對梁振英個人誠信的攻擊
望亦不足為奇。此消彼長,泛民
多說。
的確是便利而簡單,泛民採用此
若放棄民生論述,市民取態必定
運 動 方 針 與 發 展 的 再 思 考
策略亦可以理解。但凡是社會運
會傾向更符合其口味的建制陣
先不說梁振英的競選政綱三番四
動,若不能連結民生議題,則難
營,倒梁運動則出現危機。
次修改,承諾的改革愈改愈少。
成氣候。這尤其體現於貧富懸殊
更可嘆的是除了房屋稍微有些具
嚴重,擁有大量基層的香港社
體承諾,其他諸如福利和醫療的
會,缺乏民生方向,則是一個不
具體方案都欠奉,多是空談理念
現實的論述,一個不完整的論
因此現在正正是將論述過渡,深
而無實際承諾。即使他推出個貌
述。組織必須審時度勢,因應客
化的重要階段。運動的聲勢能否
似惠及長者的特惠生果金,卻只
觀形勢的變化而改變策略。決定
繼續壯大,持續進行則要看論
是增至二千多元,還設置18萬的
論述時,更不應但求方便容易,
述能否拓展深化,吸引這批市民
資產審查,難以惠及所有長者。
則迴避香港最急切面對的問題,
加入倒梁陣營。何況誠信和民生
當提出了能惠及更多長者,提供
這方為急市民所急。對著關心民
的方向並非只能二擇其一,民生
更全面保障的全民退休保障時,
生的群眾,組織更應籍著民生議
更可籍梁振英的誠信問題切入。
梁振英卻表態反對。他的親民形
題燃起他們對政治的覺醒;對熱
舉例而言,梁振英於特首選舉時
象,早已被他自己打破得一乾二
衷政治改革者,則反之亦然。今
把自己打造成關注基層和工人的
淨。
日的挺梁派已經開始掌握民生的
論述的深化與發展
形象,以改善民生的形象深入民 心,此更是其成為特首的關鍵之 一。當時的梁振英為了爭取草根
陣地,擾亂市民的思考。隨著梁
施 政 報 告 將 是 運 動 的 轉 捩 點
階層的支持,又是下區訪問基
振英即將公布施政報告,這正正 是倒梁論述深化轉向,加強壓力 的重要契機。屆時運動若仍未有
層,又許下了很多改善民生的承
因此我們儘管放眼梁振英即將公
突破,則勢必陷於泥沼之中,難
諾。很多草根階層由此認為梁振
布的施政報告,留意其民生政
以持續發展。
英是真心為民做事,改善他們最
策,看他是否真的敢挑戰地產商
關心的民生問題。今天他又能否
的核心利益,改變現今由地產霸
把這些承諾一一兌現呢?我們不
權主導的經濟結構。相信大家對
妨為梁振英的施政作個年度小
施政報告的結果會作出多大改
結。
變,心底亦多少有個譜。屆時我 們不妨做個梁振英的選前承諾成
梁振英親民形象的拆解
績表,看看梁振英是否能兌現承 諾。屆時配合運動發展,成功機
梁振英於政綱提出較重要的民生
會自然增加不少。
議題有房屋、退休保障、教育、
27 26-27.indd 3
10/1/2013 1:16:36
中 大 學 生 報 二 零 一 三 年 一 月 號 出版資料 出版:第四十二屆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出版委員會「鳴」 地址:香港中文大學范克廉樓 307 室 電話:2603 6404 電郵:cusp@cusp.hk 設計:黃衍仁及其他 承印:基利印刷製作有限公司 ( 9260 8984 ) 廣告聯絡:飛 6684 3120,邦 6704 9101 編輯/作者:梁傑城、謝欣然、張雋熙、周松齡、陳雋熙、 覃俊基、王典皓、蘇子權、陳嘉莉、王翎琪、陳進多、 張立邦、陳晞朗 客席作者:楊穎仁、李維怡、ahko、陽少、區刀、蕭 鳴謝:中大代表會、小花花、祖祖、影意志、崔允信、 清潔工友、johnson、偉、工友多多、Rowvna、Fendy
back.indd 1
10/1/2013 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