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重建號外

Page 1


前言 中大學生報的《九龍城重建專題》將整理是次重建 的情況,〈「以人為本」的重建政策〉一文勾勒市建 局漏洞百出的重建政策與措施,如何令受影響的居 民和商戶無以為計。作為香港的「小泰國」,重建會 對泰裔社區有何影響?〈人去樓空後,街坊何去何 從?〉訪問了幾位泰裔街坊,看看多年建立起來的 人際關係如何連結人與社區,面對即將瓦解的關係, 他們都對前景感到無奈和擔憂。 政府的政策「聲大夾惡」,升斗市民無力抵抗?街坊 期望的原區安置是否天荒夜談?〈逾百人參與重建 安置方案集會——關注組:繼續發聲讓居民知道有 更好選擇〉介紹街坊自主提出的安置方案,展現了 保存社區網絡的可行性,市建局以人為本並非不能, 實是不為。 提出方案的背後,是社區民主的具體行動。〈草根式 掙扎!〉介紹由街坊自發成立的九龍城重建關注組。 從重建前的陌生人,到現在合作無間的同伴,民主 就在日常社區體現。即使力量很微弱,但當民衆聚 集一起,就總有一絲反抗的希望。 説到底,舊區翻新不是改善街坊生活質素嗎?為何 居民要反對對大衆有益的事?〈重建以外,我們想 要 個 怎 樣 的 城 市?〉 反 思 市 建 局 的 發 展 主 義 邏 輯, 提出以利潤為依歸的城市規劃有何問題,希望讀者 不要被現存社區面貌侷限了對城市的想像。

目録 重建簡介

3

人去樓空後,街坊何去何從?

9

「以人為本」的重建政策

逾百人參與重建安置方案集會 —— 關注組:繼續發聲讓居民知道有更好選擇 草根式掙扎!

重建以外,我們想要個怎樣的城市?

2

6 12 16 20


重建簡介 為了連接啟德新發展區,市建局計劃將九龍城重新規劃,以興建一個約 1000 平方米的地下廣場,

九龍城啟德道 沙 / 浦道發展計劃(

連接行人隧道至啟德發展區及地下購物街。啟德道 / 沙浦道重建區便是新舊兩區之間的交接點。

賈 柄達道 N

) KC-015

面積:6,106 平方米 預計於 2030 至 31 年完工 重建範圍:

31–49 沙浦道 ( 單數 ) 55–73 沙浦道 ( 單數 ) 24–82 啟德道 ( 雙數 )

50 棟樓宇被清拆 約有 371 伙住戶

接近 1000 人受影響

3


重建時序 2

1

2019 年 2 月 22 日 市建局刊憲宣佈開展啟德道 / 沙浦道重建項目。

4

2019 年 2 月 22–24 日 市建局為重建區住戶登記 凍結人口。

2019 年 6 月 23 日 街坊成立「九龍城重建關注組」。

7

4

3

2020 年 6 月 3 日 城規會審核市建區草圖,街坊及關注組認為 現時的安置方案有重大缺失,到場抗議。

2019 年 2 月 27 日 市建局在凍結人口完成 居民簡介會,解答居民

5

2019 年 7 月 5 日 市建局公佈重建區發展計劃草圖。然而當 中沒有任何安置受影響居民及商戶的方案 或規劃,亦沒有任何原區安置或復業計劃。

8

2020 年 9 月 27 日 關注組舉辦網上集會及論壇「保育泰裔文化在龍 城」,高峰時間多達 150 人參與。當日更有理工 大學社會政策及行政系同學發表社區調查結果。

9


市建局係乜東東? 市建局是一間自負盈虧的法定機構,前身為土地 發展公司,在 2001 年根據香港《市區重建局條 例》成立。由於市建局有政府的三大資助,包括 注資 100 億元、發展土地時免補地價,以及《土 地收回條例》這把「尚方寶劍」,政府能刊憲公 告收回土地,令市建局在未能以私人協議方式收 購土地的情況下,即使取得的業權不足 80%,依 然可以徵用私人土地。 雖然市建局在重建時需要遵守由發展局頒佈的《市 區重建策略》,當中的守則包括保存社區網絡、地

成後才舉辦 的疑問。

9

區特色等,不過即使多年來的重建計劃未有跟從 守則,如無視居民希望原區安置或復業的願望、 不會與居民共同商議重建區日後的發展方向等,

6

市建局亦不會面對任何後果,守則實為「無牙老 虎」。 重建區居民實際上不受《市區重建策略》的保障, 面對擁有極大權力的市建局,自然無法阻擋來勢 洶洶的清拆。由於市建局並非政府部門,性質亦 與發展商無異,居民往往任人魚肉。下一篇我們 將探討九龍城啟德道 / 沙浦道重建區內住戶及商 戶遇到的問題。

2020 年 5 月 19 日 九龍城區議會房屋發展規劃委員通過 成立重建關注小組。

2020 年 11 月 16 日 關注組開始《九龍城重建原區安置方案》 社區諮詢。

10

2021 年 2 月 15 日 關注組舉行「撐《九龍城重建原區安置方案》 網上集會」。

5


「以人為本」的重建政策 香港政府幾十年前起已強推重建,希望「更新舊區」,但這不意味重建 政策行之有效。相反,市建局為配合發展局「起動九龍東」的啟德發展 項目,將啟德打造成核心商業區,鄰近九龍城舊區便首當其衝,被納入

重建區。市建局往往以發展需要為由推動市區更新,惟所推政策與措

施,漠視街坊需要,亦未能回應各個複雜的個案,不禁讓人質疑向既得 利益者傾斜,令受影響的住戶和商戶日夜為安置問題憂心徬徨。

重建未顧及區內泰裔社群

市建局有歧視之嫌

素來有「小泰國」之稱的九龍城,泰式商舖林立,更有不少泰裔街坊及

組織扎根。2019 年 2 月,市建局正式啟動「啟德道 / 沙浦道發展計劃」, 收回沙浦道 31 - 49 號、55 - 73 號,以及啟德道 24 - 82 號大廈的單位, 將九龍城舊區連接政府於啟德的新發展區。 然而,重建之初,有街坊表示市建局在張貼的通告只有中文及少量英語, 而多次尋訪住戶不獲的通告亦只有中文版本,網頁也沒有泰文翻譯。在 市建局第一次舉辦的居民簡介會中,更只有中文的投影片,令受影響泰 裔社群未能理解賠償及安置安排。市建局社區發展經理殷倩華更曾在簡 介會上,對區內有泰裔社群感到意外,表示在完成人口凍結工作後才知 悉他們的存在。待居民抗議後,市建局方在第二次的居民簡介會提供泰 文翻譯「補鑊」,及後有關的通訊亦終於有泰文版本。

收樓程序無意配合居民

市建局在 2019 年 2 月 22 - 24 日進行人口凍結,登記重建區內的居民和 商戶資料,以便安排賠償或安置。三日的人口凍結登記於市建局的辦公 時間內舉行,很多居民不得不請假趕回家中,以處理收樓程序,措施明 顯無意配合街坊。 當問及街坊從何得知重建迫遷事宜,受影響的泰裔街坊王女士憶述首日 登記人口凍結的情況,「嗰日係星期五,我一落街就見到好多人企喺度, 問過街坊先知原來呢度要拆。」 當天正在上班的何女士,因收到同鄉合租人王女士的電話,便急忙回家 辦理登記手續。期間,職員雖有減慢語速解釋,但當遇上不明白的地方, 何女士亦不敢打斷發問,導致她對自己的權益不太了解。她更補充指, 整個登記過程耗時超過兩小時,幸好得到僱主的體諒,沒有因此剋扣工 資。 不懂閱讀中文的何女士根本看不懂以中文書寫的文件,幸好得到不少街 坊幫助才完成登記程序。被問及會否擔心權益受損,何女士自信道: 「唔 驚!」訪問期間,我們觀察到何女士對重建程序並不熟悉,也許是街坊 的照應,才能令她感到安心。市建局明顯未能履行向街坊解釋清楚程序 的職責。

6


人口凍結分戶出錯

物業除了由核心家庭租住外,合租、親人共住等情況亦普遍,惟每個住 戶單位(Household unit)需要在人口凍結時分開登記,方知是否合資 格獲得賠償。然而,市建局在登記過程中錯漏百出,例如一單位明明有 三戶,卻只當作一戶登記。據九龍城重建關注組所知,截至 2020 年 6 月,一共有十多戶被錯誤登記。市建局一直拒絕承認問題,要求受影響 的居民提出書面要求。街坊指早已把資料提供給市建局,但市建局未有 為街坊更改資料,及後表示會聯絡涉及個案人士作跟進。居民認為登記 程序倉卒和混亂,要求市建局更改錯誤資料。

居住定義狹隘 政策缺乏指引

根據市建局現行的安置及特惠津貼政策,只有重建項目內的合資格租戶 方能選擇接受安置安排。倘若在以「業主自住」或「空置」的出價基 準出售予市建局的物業中,有屬於「非租客」或「非業主」的居住人士, 當局不會為他們作出任何安置安排。 張先生自出生起已經扎根九龍城區逾五十年,現時獨自居住在母親生前 遺留的住所。張的母親並未有立下遺囑,清晰釐定七兄弟姊妹間有關物 業的業權分配。因此,即使張先生在單位內居住,但因他並非「業主」 或「租戶」,而不獲當局承認他的身份。市建局在張先生釐清業權之前, 拒絕進一步跟進後續的賠償或安置安排。張先生直言重建是好事,畢竟 區內大廈大多日久失修,但他認為最理想情況是市建局能夠做到「原區 安置」。對此,張先生坦言感到徬徨, 「而家其實都做唔到啲咩,等下(業 權釐清)啦。」 然而,即使張先生釐清了物業的業權,無論是某位兄弟姐妹擁有物業, 或是大家平分賠償,居住在此的張先生都會因重建而失去永久居所。他 就算分得七分之一的補償,租屋也不是長遠之計。 受重建影響的居民數量眾多,情況亦不盡相同。市建局現行的政策忽略 了個案的複雜性。據關注組所知,現時區內有至少三宗「非業主非租戶」 的類似個案,市建局僅要求住戶自行解決,或是接受扣減賠償,被編排 去安置大廈,關注組直言做法不合情理。

重建為業主提供誘因拒絕維修

市建局公佈重建計劃往往為業主提供誘因,拒絕維修日久失修的單位, 然而,重建計劃由公布到執行往往動輒數年,租戶在幾年間須忍受失修 的居住環境,亦擔心要求維修會給藉口業主加租。上文提及的合租人王 女士和何女士正住在失修的住所:牆壁發霉、天花漏水、生鏽的鋼筋 外露、露台的門亦關不上,業主不願付出額外成本維修即將重建的樓宇。 對此關注組認為,可行的做法有三。第一是由市建局資助租戶維修,保 障居民居所的安全;第二是設立回頭紙制度,假如租客在人口凍結登記 後,因單位失修問題而要離開,市建局須確保他們的重建賠償及安置資 格得以保留;第三則是開放重建區內已收購的單位,供遇到嚴重失修問 題的租客,以原本的租金租住,直至市建局安置或賠償租客。

7


商戶原區復業前景不明

啓德道和沙浦道一帶的商戶以車房和五金舖為主,一 共有 9 間。車房夥計成哥說,「(疫情之前)每日大約 有四十幾架車過嚟,主要都係洗車、打蠟、維修,總之 一切任何關於車嘅嘢都會做。」由於車房設備需要符合 消防條例,亦需要較高的樓底方便升高汽車。而新式裝 潢的店舖則普遍門口設計窄,「你睇下對面個啲新舖, 根本入唔到車。」因此較難在九龍城舊區以外的地方找 到合適舖位。由於熟客都習慣在九龍城一帶保養汽車, 「如果舖位同租金合適,都希望可以喺附近復業。」

1

2

3

4 5

1:懸掛的泰國國旗 2:街坊展示市建局就業權問題的回應信件 3:泰裔街坊的住所 4:街道上的文宣及廣告 5:街坊住所外牆的裂痕

重建區內的車房。

小結

不 少 街 坊 都 認 為 重 建 都 是 為 了「 更 新 社 區、 發展經濟」,故不會極力反對,但當市建局連 小至翻譯資訊,大至安置方案,都不把街坊

放在眼內,令受影響的人失去居住權,這難

道不是本末倒置嗎?頹垣敗瓦背後所承載的 歷史乃至社區文化及情感,真的如當局所言 能夠在推倒後重來嗎?

當推土機來到泰裔社區,街坊失去的不只是 房屋,而是幾十年來建立的互助網絡。接下

來讓我們從兩位街坊及一位商戶口中,探討 8

一下九龍城獨特的泰裔社群文化,而市建局 重建計劃又是如何摧毀這些人際網絡。


人去樓空後, 街坊何去何從?

泰裔街坊掛在家中的裝飾品。

泰裔街坊不捨人際網絡

2005 年起遷入九龍城的泰裔街坊王女士,現與兒子媳

王女士家門外放下一袋蜜瓜,送贈給她。在重建初期的

婦一家,以及另一位泰裔同鄉何女士合租位於重建區啟

人口凍結,也多虧朋友提醒「登記才有賠償」,王女士

德道的單位。

才匆忙回到住所完成程序,可見多年的感情已經形成緊 密的網絡。

大廈因年久失修,單位內的牆壁霉跡斑斑,因下雨而造 成的滲水問題在夏天尤為嚴重,王女士無奈說道:「而

兩街之隔的潮州雜貨鋪,便是王女士九年來工作的地

家訓教個頭都唔會向住發咗霉嘅牆,滲水嘅話只好係旁

方。王女士憶述當年自動請纓上門見工,「我本身識老

邊擺水桶裝水」。此外,牆上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痕,生

細,我同佢講,如果你請人嘅話就請我啦!」她與老闆

鏽的鋼筋外露,甚至連露台的門都關不上,任由外面的

交情不錯,舖頭有一半員工是泰裔街坊,讓她非常喜歡

灰塵和雨水吹進屋內。「業主好心肯減租,所以都唔好

現時的工作,「如果重建之後搬到去其他區,我轉兩次

太多要求(維修),住得就住啦」。但王女士坦承擔心有

車都要返嚟呢間舖頭做!」王並不介意舟車勞頓,因她

加租壓力,所以一直沒有投訴失修問題。

最放不下的就是熟悉和融洽的工作環境。

四人住在同一屋簷下,生活簡樸,日常生活大小事均離

「原區安置」是王女士最大的願望,「(如有的話)好似

不開同鄉的幫助。王女士的朋友有部分是泰裔同鄉,也

中六合彩頭獎!」就算願望落空,王女士直言不擔心因

有不少是同事。平時閒來便會相約家中做客,有時候也

重建迫遷而與同鄉及街坊失散,但期望他日能與同鄉再

會去公園聊天,談談遠在泰國親人的近況以及一些生活

聚首同一社區,讓彼此生活有所照應。當問到會否返回

逸事。此外,朋友間亦分享日用品,很多家電用品,如

泰國家鄉,王女士說不會考慮,指自己年逾七十,且多

四把風扇、雪櫃都是他人送贈。訪問當天,更有街坊在

年來已經在這個社區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9


泰裔街坊勞碌一生 或因重建無奈離開

單位的另一個合租人,有同樣來自泰國的何女士。合租

聽力及眼力大不如前,手指骨亦因多年的操勞而變形,

一事,要由王何二人一次在九龍城舊區附近公園的相遇

近一兩年更發現自己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她坦言從未

說起。

想過放棄工作,遠在泰國還有殘疾的兒子及孫子們等著 她寄錢回鄉。

現時 68 歲的何女士,早在 1978 年來港,歷經多次搬 遷,最終輾轉至九龍城。何憶述,有一次在區內的公園

何女士的工作環境猶如一個「迷你聯合國」,有來自越

遇上王女士,便問對方有沒有租盤介紹,自此便認識了

南、尼泊爾、內地的同事,大家都打成一片。當同事得

她,並一起合租啟德道這個單位。月租$2800,水電

知何女士因重建而有可能要轉工,紛紛致電道「你唔做

雜費另計。

嘅話我都唔想做!」除了工作的朋友外,附近的街坊也 是她重要的關係網絡,華人朋友經常為她講解中文資

拉開鐵閘,右轉走過看不見光的走廊,盡頭便是何女

訊,放假時也會相約去公園打發時間,聊聊家庭和家鄉

士的「家」。何女士的房間約 40 平方呎,除了中間僅

的狀況,也有華人好奇泰國的宗教,問她「信唔信佛」。

有一人身位的通道,兩旁均放滿衣物及不同生活家電雜

潑水節時更加能欣賞跳舞表演,到海邊放蓮花燈。一次

物。訪問大約在中午 12 時半結束,她向記者介紹完自

她和街坊在公園聊天時,有社工主動提供量血壓服務,

己的分租房後,指著桌上的飯盒,「一陣叮熱食完就要

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社工不時會舉辦活動,如送食物

返工!」

及一日遊,「社工好幫得手,我有問題都成日會問佢」。

回首過去,何女士從事過多份工作,從泰國的工廠女工、

面對重建,何女士都希望能原區安置,表示「好唔捨得

地盤扎鐵工人,到香港身兼兩份清潔工作,午夜 12 時

街坊」。但何女士的女兒擔心母親的身體狀態,可能會

到清晨 6 時在九龍城街市,下午 3 時到晚上 11 時則在

接她去葵涌同住,不希望她繼續工作或四處走動,何女

深水埗街道。已經習慣晚出早歸的她表示,在港泰人身

士感到少許無奈,「可能住多幾年後就返泰國」。

兼多職是「司空見慣」的事。另外,何女士亦分享了自

10

己應徵的經歷,自己不諳中文,只看懂報紙招聘廣告上

十年人事幾番新,家鄉亦經已不再是原來的模樣,對王

的「清潔」二字,幸好有華裔港人街坊幫忙聯絡,「九

何二人而言,九龍城舊區破落的「家」更像是自己的歸

龍城樣樣都好!」。年過半百的何女士指自己記憶力、

宿。


16 年泰餐廳被劃重建區 老闆:「最唔捨得呢度嘅人同事!」

「如果餐廳唔係開喺九龍城,其他人都唔會識我哋。」

泰裔街坊林先生在重建區經營泰國餐廳長達 16 年,多

1:何女士展示變形的手指骨

年來累積了不少華人熟客,在得悉餐廳被劃入重建區

2:泰國餐廳老闆林先生

後,曾有顧客向他表示「如果唔做會掛住你。」除此之

3:餐廳內的擺設

外,餐廳與附近的其他泰國舖頭關係良好,食材不足便

4:訪問期間林先生一家的晚餐

4

「走幾步去隔離街」借用食材。商鋪位置鄰近,也方便 司機送貨,這正是泰國特色商店希望聚集在一起做生意 的原因,「本地人咁鍾意食泰國嘢,大家都一定有賺!」

1

2

3

林先生表示,最大的願望是能夠「原區復業」,認為「喺 九龍城就做咩都得!」對於重建後的種種不確定性,尚 未物色到新舖位的林先生直言「唔知點算」,想繼續開 餐廳的他更說道:「打工都唔得,無力氣啦。」 面對記者提問,林先生表現得十分熱情。期間,剛好碰 上他們家庭聚餐,林先生的女兒從旁為父親翻譯記者的 問題。因為是家庭式經營的緣故,林先生表示:「疫情 Cut 咗樓面,所以(女兒)放學後亦不時會到餐廳幫手 !」 一臉靦腆的女兒,面對記者提問卻毫不怕生。當問到林 先生會否因重建而不捨得這裏的人和事,女兒在翻譯時 因不懂得如何以泰文表達不捨之情,一口悅耳的泰文突 然夾雜了廣東話的「唔捨得」,在場的人都大笑起來。 重建加上晚市禁令,本來門庭若市的商舖亦變得冷清。 在黃燈的映照下,眾人的笑聲令空空落落的餐廳頓時多 了分溫暖。

11


逾百人參與重建安置方案集會 關注組:繼續發聲讓居民知道有更好選擇 九龍城重建關注組在 2 月 15 日舉行「撐《九龍城重建原區安置方案》」網上集會,義工與街坊搜集 約 130 名重建區街坊的意見後,商討出換地方案供市建局參考,希望促使原區安置。集會先由九 龍城街坊講解方案,再有嘉賓分享環節,最後是問答環節。是次集會有 5 位嘉賓,先有時事評論人 梁啟智、中大城市研究課程主任伍美琴以理論框架評論市區重建及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前重建街坊 May 姐分享重建經驗、泰國移工工會主席 Dang 討論對前景的憂慮,另有九龍城區議會馬頭角區議 員,民主黨的馬希鵬說明方案在政制上會遇到的困難。集會在 Zoom 和 Facebook 舉行直播,共有 約 110 人參與。集會更設有英語及泰語的即時傳譯,以便不同族裔的人士參與。 是次論壇有邀請市建局總監韋志成及發展局局長黃偉倫出席,但遭到二人拒絕。韋指關注組的安置 方案牽涉很多規劃問題,很難執行。主持反問: 「負責規劃嘅市建局唔回應,難道要街坊自行規劃?」 而黃則祝論壇成功舉辦,主持無奈回應道沒有局長的配合,不論是論壇或安置都不會成功。

街坊提出原區安置方案 保留社區特色 集會第一部分由街坊簡介關注組的安置方案。泰裔街坊

置,即使離開都不會損害其權益。同時,方案也能為社

Parichat 以泰語講解方案緣起,區內的工程和車房業者

會帶來 1,500 個公屋單位。唐直言,如市建局接納方案,

因消防條例限制,難以在市區找到合適的新樓舖位,加

才真正做到其「以人為本」的原則。

上租金高企,擔心無法原區復業,及破壞泰式或潮式小 店的互助網絡。因此,方案期望政府、市建局和房協能

關注組認為,市建局在成立之時得到政府注資 100 億

讓居民得以原區安置、各行各業可以原區復業,長遠保

元、擁有《收回土地條例》之權力、興建私人樓宇時亦

留小泰國的地區特色和社區網絡;另一泰裔港人街坊阿

免補地價三大特權,因此履行《市區重建策略》的保留

朗分享自己在九龍城居住和工作近十年,親戚朋友亦住

社區網絡、地區特色,及改善居民生活之原則,為市建

在附近,休息放假時會和朋友在這區吃飯聚會。他希望

局應盡之責。

重建後能繼續住在九龍城,擔心無法原區安置。 聽到街坊對九龍城的重視後,主持人 Gloria 引述重建

12

街坊唐先生介紹方案的兩大建議,第一,市建局以重建

區泰國餐廳老闆林先生的話:「喺九龍城就做咩都得!」

地與房協交換在啓德發展區的地盤,興建安置大廈予住

她認為林先生不只是指工作上的便利,而是街坊看到親

戶、商戶和非政府組織,房協則在重建地興建甲類出

戚朋友都在這個社區,扎根十多年所建構的關係與習

租屋;第二,市建局以重建地與政府交換土瓜灣的 GIC

慣,讓他感受到安全感,沒有拘束,重建無疑令居民感

(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以安置車房和工程業,政

到迷茫。另一主持人 Simon 亦質疑,原區安置是合理

府則興建公屋。唐先生指,居民可以自由選擇賠償或安

的出路,安置問題不應該由市建局一言堂代居民決定。

街坊原區安罝方案簡介。


前重建街坊 May 姐:「市建局連好嘢都唔要,擺明係仆街!」 年過 70 歲的 May 姐是利東街重建項目 H15 的受影響

匆匆將孩子暫托在 May 姐店內,請她幫忙照顧,再趕

商戶,亦是利東街重建關注組的成員。May 姐解釋市建

回去付款。以上故事說明了社區網絡的重要性,即使不

局收地的程序:在市建局刊憲後,它可在 18 個月內無

知鄰居姓什名誰,平常只會打招呼,但這就是互相守望,

條件收回樓宇,將業權自動轉讓。因此不少利東街街坊

即「跌低後有人扶你一把」。

當年是「黯然落淚地離開」,May 姐也不例外。她直言 自己不懂理論,但勝在有生活經驗,即使自己被迫離

May 姐指換地方案是在幫助市建局「『省』靚招牌」(打

開,仍願意為不同項目奔走,幫助其他重建區街坊。

造形象),因為方案正正能達到市建局「以人為本」的 承諾,也可以保留泰國社群的民間特色風俗。由於市建

May 姐分享了她在樓梯擺舖遇到的兩件事。第一是街坊

局擁有大量公權力,以及繼承自土地發展局的項目(朗

為沒帶傘的的士乘客撐傘,「明明只有三步路,點解仲

豪坊、K11 等),因此 May 姐認為它需要承擔相當的社

要幫位乘客?嗰位街坊理所當然地答『街坊啊嘛,地面

會責任。發言中,May 姐多次強調方案「幫緊你(市

濕滑跌倒就唔好啦』。」第二是街坊購物時忘了付款,便

建局)啊」,不過市建局依然對街坊的方案不瞅不睬。

利東街重建區街坊 May 姐

希望由另覓新址到最終

原區復業能夠無縫交接。

泰國移工工會主席 Dang

幫緊你(市建局)啦 連好嘢都唔要。

2030 年新樓建成可復業 泰移工工會主席 Dang:「我會唔會死咗先啊?」 市建局針對泰國和潮州社群,提出「保存地區特色特

亦是常有的事,大小事都令九龍城成為舉辦活動的理想

別安排準則」,待 2030 年新樓建成後,容許商戶復業。

地點,Dang 直言希望由另覓新址到最終原區復業能夠

泰國移工工會主席 Dang 笑說,「而家距離 2030 年仲有

無縫交接,原區安置受影響泰裔居民,延續社區溫情。

9 年,我會唔會死咗先啊?」 May 姐補充說,2003 年市建局公佈利東街重建時,亦 泰國移工工會會址被劃於重建區內,Dang 擔心若搬遷

承諾商舖能原區復業,並邀請了 20 多間商店選擇舖位,

後新址租金高昂,以現時工會會費一人每月$10 會費,

但在 2013 年重建落成後,除了因為租金貴、地方小等

未必足夠應付工會日常開支。除了經濟考慮,區內緊密

原因,更有很多店舖早已倒閉,最終只有兩間商戶能回

的泰裔社群為工會運作提供很大的便利,方便工會接觸

到利東街,到現在只有一間商店繼續經營。「而家嘅利

成員,搬遷意味著泰裔街坊將失去重要的牽絆。

東街除咗有兩舊泥公仔畀人影相之外,乜都冇!」May 姐憤怒道。

泰裔社群多年來深耕九龍城社區,由泰式餐廳到雜貨 舖,舊區不同角落均見泰式風情。Dang 表示,適逢泰

主持人 Gloria 引述土瓜灣街坊胡先生的一句話:「重建

國重要傳統節日,如潑水節和國慶,在九龍城舉辦活動

就像為魚缸換水,為舊魚換新水缸,但市建局而家係將

較容易聚集人群。多年的關係也建立了街坊間堅實的信

啲魚倒落廁所,換過新魚」。

任基礎,如社區中相熟的商舖和街坊間「先攞貨後畀錢」

13


梁啟智:方案可行性高 當局勿重蹈覆轍

「作為一個關心城市發展的地理學學者,我關心地方,

梁強調,地方及社區網絡並不是抽象的空間,而是關乎

因為地方之於唔同人有唔同意義。」時事評論人梁啟智

人與人的關係,例如人在社區建立和累積的社會資本。

如是道。重建區街坊認為九龍城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要審視一個人擁有多少資源,不單取決於財富多少,更

離開社區意味著街坊需要額外付出時間及金錢成本,才

視乎動用社會資本的能力,「例如趕唔切返去湊仔,有

能滿足原來生活的一切所需,因此原區安置對低下階層

冇隔離屋可以幫手;又或者屋企有咩事,都可以行兩條

來說十分重要。他強調,重建的過程涉及公權力的運用,

街就即刻返到去,呢啲都係可以唔洗錢而解決到社會問

因此政府必須照顧每個階層的需要。

題嘅嘢(社會資本),但如果真係打散咗(社區),就真 係要用錢,例如請社工,好多社會問題亦會因而發生。」

另外,梁啟智亦向參與者介紹商舖聚集所形成的「協同 效應」,九龍城一向以「小泰國」、「小潮州」著稱,泰

曾擔任市建局深水埗分區諮詢委員會成員的梁啟智憶

式或潮式的商舖形成不同別具特色的的社群聚落,一旦

述,一次諮詢會曾討論到深水埗區缺乏公屋單位安置重

因重建而被迫離開九龍城,人流便會被打散,唇亡齒寒。

建街坊,梁對此大惑不解,「明明深水埗出面咁大個填

他亦強調不論是商戶及住戶都不是「想去邊就去邊(地

海區,起咗咁多新公屋,如果有規劃一定做得到呢件事

域流動性低)」,需要政府協助方能繼續經營。惟考慮到

(安置居民)。」梁批評道「犯過錯誤一次,唔好再犯第

建築設計、地理位置以及消防條例等限制,要在市區中

二次得唔得?」梁啟智表示原區安置是解決以上問題的

另覓適合開設車房的地舖十分有限,數量亦隨著舊區重

理想辦法,雖然過程會遇上不同的困難,但直言是次原

建逐漸減少,多年建立的客源和市場亦隨重建被推倒,

區安置方案可行性高,希望有關部門不要重蹈覆轍,認

這誠然不是跟從簡單商業原則,草草賠償便能了事。

真審視方案,並且善用新發展區的土地,實現原區安置。

一旦因重建而被迫離開

大 家 冇 讀 城 市 規 劃,

九 龍 城, 人 流 便 會 被 打

都好有城市規劃師嘅

散,唇亡齒寒。

質素!

時事評論人梁啟智

中大城市研究課程主任伍美琴

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主任伍美琴以城市規劃的理

社區,如果被連根拔起是非常痛苦的,會影響人的身心

論回應關注組方案。首先,她認為市建局應按社區的殘

健康。這些互助的關係和人情味是城市真正的財富,具

破程度和社區情況作規劃,九龍城的樓宇殘舊,但同時

有使用價值,如果社會只考慮交換價值,則十分悲哀。

伍美琴: 互助關係和人情味是城市真正的財富

極具特色,因此需要「格外小心處理」,因人情味需要 很長時間累積。

伍評論,由於《市區重建策略》沒有法律地位,所以「與 民共議等原則可以講得好口響」。她提出理想的城市規

14

然而,伍直批市建局忽視人的需要。她援引市區重建條

劃的原則,指政府在市區其實有不少土地,良好的規劃

例,指條文中只有一處能發現「人」字,不過僅用於說

應該提供多元、可負擔的房屋,推動地區經濟發展,改

明市建區為「法人」的身份。而其他條例內容只有改善

善公共空間,讓社會資產做得更好。原區安置亦是相當

「香港」的住屋環境、關注舊區交通消防安全等,都只

卑微的要求,市建局除了起樓和更新樓宇外,還要關

牽涉樓宇及建築物,人或社區並不在市建區的「雷達」

注人和社會的幸福感(Well-being),注意對人的影響,

之中。伍續說:「所以街坊的訴求可能對市建局有點難

尊重社區網絡,達到與民共議,「如果你嘅規劃會影響

度,因為他們可能會聽不明白。」

到咁多人嘅情緒,咁都應該唔係一個好嘅規劃。」

保存社區網絡的重要之處在於,人的身分與土地緊緊扣

最後,她大讚關注組「方案提出建議已經解決咗本來嘅

連,產生「地方感」,造就身份認同,就如一棵樹扎根

問題,大家冇讀城市規劃,都好有城市規劃師嘅質素!」


批市建局利益至上 區議員馬希鵬對前路感悲觀 九龍城區議會關注市區重建工作小組主席、民主黨馬希

鵬表示支持方案。在過去一年,他面見了很多受影響的

區議員馬希鵬

街坊,感到難受。市建局現時在九龍城有七至八個重建 項目,馬希鵬認為市建局應該善用現有的大量空間,規 劃得更好,但其行事方向還是舊有模式,即以錢為本、 利益最大化,興建私樓及賺錢,而忽視人情味和社區特 色。 即使馬希鵬認為方案非常優質,他難免感到悲觀。他說, 以往的重建區街坊曾提出類似方案,卻不獲市建局接 受。然而官方未有提出優化政策,僅指會跟隨既定程序 或按照不同個案處理。他更指,市建局往往趁居民未了 解清楚政策便動用土收條例,刊憲搶收土地,令市民錯

市建局應該善用現有

的大量空間,規劃得 更好。

過反對時機。 主持人 Simon 和 Gloria 回應指,即使大家深知爭取方 案落實十分困難,但仍要繼續發聲,讓居民知道其實有 更好的選擇,也要靠公衆給力量和支持予街坊。集會尾 聲,主持人邀請參與者一起高呼「支持九龍城原區安置」 口號,並舉起拳頭手勢,展現對街坊的支持。

支持九龍城原區安置!

15


草根式掙扎! 市建局既有政府賦予的權力,又有過億盈餘,重建的政策一聲令下,街坊是否注 定無法反抗?以往利東街、順寧道迫遷的抗爭畫面歷歷在目,街坊和義工四處開 會、舉辦集會,甚至提出可行的安置方案,最終或多或少都能撼動市建局的決策。 民主從來不只局限於四年一次的投票(如果還有的話),也不是由議會專業人士壟 斷的權力,由街坊協商而成建議和行動,才是在日常生活中體現民主。 在是次九龍城重建,我們同樣看到民主的可能性。 農歷新年前夕,由街坊和義工組成的九龍城重建關注組到區內與街坊寫揮春。關 注組義工小歌(Gloria)有一頭爽朗的短髮,看上去像是剛入大學的女生,小小的 個子到處和街坊打招呼,走過舖頭的櫥窗,看到坐在一旁的老闆,又會使足勁地 向他揮手。只見她在苦苦糾結如何用泰文寫揮春,先是打開 Google Translation, 得出一句彎彎曲曲的泰文後,又傳給泰裔街坊問是否準確,待街坊回覆後,終於 能下筆寫下祝福語。這樣的一個小小風象,看起來和「民主」的大道理、「重建」 的大件事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卻見到這位義工努力地不斷把握機會去與街坊溝通 和邀請街坊參與,並讓街坊知道有些事只有他們能做到,以及他們的意見是重要 的。

進入 – 信任 – 凝聚 – 反抗

九龍城重建關注組(下稱關注組)由重建區的街坊和「舊區街坊自主促進組」(下 稱 Odaag 柯蛋 [1])的義工組成。柯蛋是曾參與灣仔利東街、深水埗、旺角、衙 前圍村等多個重建項目的自發組織,不少成員是以往受影響的重建街坊,也有對 政策熟悉、懂得起草文件的人,這些知識和經驗,能協助街坊應對市建局複雜而 磨人的政策。 一班外人走進重建區,要說服原本不相識的街坊一起反抗不合理的重建政策,首 先需要建立互信的關係。提起平時認識街坊的經驗,關注組義工小歌笑說,「我哋 有樣嘢叫『街坊認證』,即係靠街坊介紹我哋畀其他人識,咁樣會更容易建立信任。 例如我哋係跟住泰國移工工會先識到咁多泰裔街坊。」 然而,與街坊的相處也有碰壁的時候。小歌憶述,一次因人有三急,只取得夥計 同意便擅自使用店舖的洗手間,被老闆娘誤以為是街外人,呼喝道:「邊個畀你上 嚟架!」小歌抱歉說,「唔好意思啊,我係義工。我下次會問清楚先去!」一件小 插曲令小歌意識到要取得街坊信任並非易事。 小歌認為「溝街坊」(與街坊建立關係)分了三個層次:最淺層是讓街坊知道有關 注組的存在,但雙方未必有太多交流;其次是取得街坊信任,有需要時會聯絡關 注組求助;最高層次是令街坊不但關心自身權益,更會主動幫助其他人。當中要 考慮街坊內有不同年紀、階層、種族、身份的人,例如商户和住户、業主和租户 的利益不同,未必能設身處地為他人出謀獻策。也會有街坊認為「重建只是個人 問題」,對他人的情況不感興趣。小歌笑言「其實呢個情況都係好合情合理,個個 一開頭都梗係淨係見到自己權益受損,但關注組就係要解釋返呢個係成個社區嘅 問題。」關注組要將一個又一個單獨的街坊問題轉化成凝聚街坊反抗市建局的力量。 目前在這個大約有 1,200 人居住和工作的社區中,關注組已經接觸過超過 100 人。 [1]: 柯蛋為該組織的英語縮寫的讀音諧音,也是該組的自我戲稱,意為「不斷生產新的義工和街坊組織」。

16

關注組設立的換地方案諮詢街站。(圖片來源:九龍城


城重建關注組 Facebook)

關注組的揮春街站。

走得更前的街坊

通過擺街站、貼單張,關注組最終成功組織了一群較熱心的街坊。例如在關注組 成立初期,為了凝聚社區力量,街坊唐先生即使面對疫情,一句「都要做架,我 哋隔開啲啦」,仍堅持開街站,以提供不同資訊,如選民登記、綜援申請、抗疫 基金、泰文翻譯等。唐先生更自製了一張泰文和英文對照的海報,介紹人口凍結 登記的權益,並到處貼在各大廈的門口。又如重建區的其中一個車房是關注組的 重要空間,皆因老闆願意借出地方存放物資和開會。 這些行動除了為增加居民的權益意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士氣,義工阿怡認為,疫 情難免有所影響,「街坊嘅勇氣來自於其他街坊嘅存在,見到同感受到其他人先會 有信心,齋講有好多人一齊面對重建其實會好抽象。」

17


關注組 —— 期望與街坊一同卑微地掙扎

對手停口停、身兼數職的街坊而言,工作已經耗掉日常大部分精力,日常生活中 又欠缺面對危機的組織經驗,更不用說政策和法律之複雜程度,除非他們的日常 工作本身包含大量組織或與政府打交道的經驗,否則幻想重建街坊間能自發地凝 聚起來和發起行動並不切實際。小歌指,關注組通常由擁有知識與經驗的義工提 出建議,整理複雜的政策同資訊,再向街坊解釋,並邀請他們一同參與,站出來 表達意見。 「作為義工,如果無能力進入社區,未能向街坊解釋切身處境,其實就係 Failed」 義工是街坊站出來表達意見的契機,為他們提供意見和輔助街坊作決定。小歌比 喻街坊就如董事局,義工們盡量擔當類似秘書處的角色,但她自己也會留意自身 的權力,時刻反思自己究竟在以什麼身份和街坊以及政府部門對話,「始終街坊才 是真正的當事人,義工沒有最正式的身分和地位與市建局談判。」 市建局常質疑關注組不是街坊,為「唔關事」的人,沒有參與的身份。但縱觀重 建政策對社會影響,義工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亦是發展至上、地產霸權的受害者。 義工希望社會擁有多元的空間,並不想生活在一個只有豪宅,貧窮人口被迫遷的 不公社會裡面,因而與街坊一同對抗重建政策。阿怡說,希望有所不滿或疑惑的 街坊不要輕易屈服,並且要學懂如何面對權力,縱然卑微,都可以一起學習著如 何掙扎,維護自己和其他人的權利,也希望大家可看到,這些問題不只影響自己, 也影響著整個社會。 在去年 11 月,關注組提出《九龍城重建原區安置方案》,並開始公開諮詢。小歌 說方案建基於街坊的意見:「我想住返喺附近」、「希望搬咗之後,唔洗行好遠就返 到嚟」、「希望租金唔係咁貴啦」,義工們拿着這抽象的想法,透過翻閱文件、請規 劃師設計,將街坊一個又一個抽象的想法轉化成現有的具體換地方案。因此諮詢 並非形式主義,而是整個方案存在的大前提,更是參與式社區民主的體現。

小結:社區,就是不想有人單打獨鬥

就算有些街坊未必與關注組一直有緊密的交流,關注組 依然很樂意為街坊提供資訊。阿怡覺得,每個人除了關 注自己的利益外,一個好的群體需要有不同人走在一起, 互相連結和合作,令大家不會單打獨鬥。她指,「民主社 會唔係要打死不同意見的人,而係共存,了解其他人嘅 諗法,及找出大家都可接受的方案。」民主的體現,或許 正正需要這些價值在每個人的思想扎根,之於社區,之 於社會。

18


▲街坊透過寫揮春表達原區安置的訴求。

▼疫症期間,商戶於店外懸掛的標語。


重建以外,我們想要個怎樣的城市? 在我們拜訪的街坊,家雖殘破得不成樣子,但總算有片瓦遮 頭。鄰居偶爾拜訪,放下電器和食物。有人起早貪黑地工作, 想著勞勞碌碌地渡過人生。本來的生活算不上安穩富足,但市 建局一聲令下,不惜剝奪人的基本居住權,瓦解街坊本來依賴 著的社區網絡,把無權無勢的人逼到絕境。 我們對重建的印象,往往離不開主流媒體所塑造的「強勢的政 府」和「弱勢的重建街坊」的畫面,這種二元對立關係,一次 又一次令我們只聚焦政府官員的失言、離散街坊的種種情感, 而限制了我們對重建背後,複雜的權力關係、公權力的制約、 公民權利、城市空間的想像。 誠然,我們同情受壓迫的街坊,但我們都未必有太多「同情」 別人的資本。九龍城重建專題不應該止步於對被迫遷街坊的同 情,因為重建所意味著的城市發展邏輯不只影響街坊,背後所 灌輸的「發展=經濟發展」意識形態、不民主的空間分配等, 也影響著居住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

為誰的重建與發展

從公佈重建到人口凍結,重建區的街坊從來沒有空間表達自己 意願、想要怎樣的賠償。市建局僅舉辦了簡介會,介紹重建的 程序,但性質也只是知會,遠遠談不上諮詢。街坊只能任由市 建局打斷生活與生計。 日久失修的樓宇需要重建,是大家樂見的事,但市建局又是否 真心期望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政府在各區推出不同重建或市 區更新項目,但獲得的土地資源往往只用作興建新的豪宅與商 場,以創造更大效益,連為重建居民提供原區安置的基本責任 都未能履行。在以利潤為依歸的發展邏輯下,這座城市的運行 發展總是圍繞著要更新舊物、要經濟增長、要進步,卻忽視了 人的需要。 市建局作為自負盈虧的機構,自然要跟從這個遊戲規則——說 白了,重建就是一個趕走窮人、迎來高消費力的中產階級的地 產項目,為了向海灣商業區靠攏發展以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 在市場競爭的遊戲中繼續製造無限的欲望與消費。每逢市民反 對建設項目,就必然會被斥責成「唔好阻人發達」,但到頭來 誰人能享受發展成果?不是這些日夜為生計奔波的底層人民, 而是每年蓋豪宅建商場的發展商,是一直榨取打工仔微薄工 資的資本家。 然而,這是否就是生活的一切價值?生活記憶、 鄰里關係、與土地的情感……這些在政府和發展商眼中不能創 造巨大經濟價值的人事,是否就代表沒有資格在這座城市留有 一席之地?

20


說到底,為什麼房屋會成為在香港這片土地居住的詛咒,它是我們 逃避不掉的噩夢?在新自由主義下,土地成為炒賣的商品,房屋服 務在「自由社會」的美名下交由市場處理,令人的基本居住權無法 受到保障。市民工資雖不高,卻無法通過公屋的入息審查。沒有租 金管制下的樓市,業主才顧不上租客的困難,能加租便加租。負擔 得起私人物業的人,就算每月大部分工資上繳地產商,都要花大半 輩子時間供樓,忙活後能休息的「家」也只是形狀奇怪、做運動都 伸展不開來的納米樓而已。可負擔、宜居的房屋彷如天荒夜談。

這座城市一直推崇的發展模式是如何限制我們對 城市規劃的想像?

城市從來不應是一式一樣

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討論,往往受限於政府塑造「發展」與「增長」 的論述,令我們局限在「住屋就要買樓」、「消遣就要去商場」的思 維,人與人只剩下工具關係,社區內的事物、情感、記憶、認同被 一一抹去。重建改變的不只是物理空間,而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由下而上地對抗威權式和不公義規劃只是第一步,要確保社區的每 個人的聲音都被吸收,參與式民主的社區規劃正是幫助居民擺脫舊 有的生活方式,按照社區實際需要重新分配資源,設計屬於自己的 社區藍圖。在道路設計上還路於民、釋放更多綠化空間,以興建更 寬敞的人行道或綠色出行通道;在衣食住行上提供無剝削或本土生 產的選擇,不再局限在連鎖品牌;公園不再充斥著刻意間隔的椅凳, 寵物亦能任意出入公共空間;雙職家庭期望社區有便利可負擔的托 兒和安老服務……以上除了是關於城市的想象外,更是對根本的生 產關係和社會組織邏輯的反思——我們是否甘心於在這個充滿剝削 和操控的社會生活?人民是否有權力設計自己的社區?我們的城市 還有沒有更基進的可能? 規劃是為人而做,而不是只顧經濟利益。不論衆人對城市有什麽想 像,關鍵在於如何創造一個可持續空間,在硬體更新和軟性的人本 價值和體驗取得平衡。未來的城市只會為了追求效益而變得愈來愈 密集,萎縮的街道、高聳的建築、林林總總的商場和連鎖店進駐 ……原本承載著無數記憶和情感的特色小店、風土人情亦將不復存 在。守護土地以及其承載的一切軟性價值,不只是重建街坊的事, 更是我們作為社會公民的責任。或許有一天,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社 區都是一式一樣的高尚住宅、商場,自己的生活亦因而變得同質乏 味、沒有選擇,就再也後悔莫及——城市規劃並沒有絕對的標準答 案,不同的城市觀點,都只是讓我們思考主流發展論述以外的出路,

不要被現在所居住的社區,侷限了對城市的想像。

21


《飄落》 鄧阿藍 陰天望出木窗外 飄飄的一點點 急忙叫趕收衣裳 走近殘舊的晾衣架 老妻回說沒有雨落 我才看見 飄落的只是灰塵 瞬間浮塵吹入了 衰退的眼睛裡 飄飄落落 飄飄落落 天台灰塌塌的木屋前 地盤上的新樓建築著 飄飄落落 飄飄落落 呀⋯⋯飄落

22


23


喵~

中大學生報 九龍城重建專題號外 出版:第五十屆香港中大學生會 中大學生報 出版委員會「深瞳」 地址:香港中文大學范克廉樓 307 室

電郵:custudentpress@cuhk.edu.hk

Facebook:中大學生報 -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 Press Instagram:cuhk_studentpress

編輯 / 作者:蔡美琦、何靜姍、何其志 設計:何靜姍、何其志

鳴謝:九龍城重建關注組、何女士、王女士、林先生、小歌、阿怡、捷達車房、成哥、一眾九龍城街坊 印量:3,000 本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