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alized:
Mountains Meet the Sea 地方創生在花蓮: 擁抱美好又安心的生活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自然環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與人,也反映在地的風土 民情。得天獨厚的花蓮地理位置特殊,從東部的天然海岸線到西倚中央山脈的壯麗景觀, 讓這裡具備了獨特的觀光及自然生態資源,加上原住民文化賦予了花蓮深厚的人文底蘊, 吸引各界關注在地的藝術與文化,這些特點為花蓮的地方創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石,不僅 能發展經濟、更可實現長期的文化與環境保護,甚至為在地創造更多就業的機會。
由下而上 發掘在地創生 DNA
花蓮近年來的地方創生運動,就像是一股由下而上、從土地裡萌生的力量,藉由在地
特有的農產品、手工藝及生態旅遊,來發展出深具地方特色的永續產業,能吸引年輕人 回鄉,讓更多人參與並共同推動地方的繁榮。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豐濱製造
創生研究所」計畫,源自於豐濱鄉,這項計畫從
地方創生出發,結合了農業、觀光與原民文化,以阿美族的釀酒文化、水牛加工肉製品,
加上原住民造舟培訓體驗經濟,吸引無數觀光客造訪,到此體驗部落生活,不僅為在地 經濟產業注入新生命,也帶動了豐濱鄉各部落社區的發展,使在地居民不僅能保留傳統 農牧業,還能提升收益。
為了支持更多地方創生團隊在花蓮遍地開花,我們 2024 年規劃成立了「花蓮縣地方 創生輔導團」,延聘專家協助各鄉鎮市公所及地方產業,提供諮詢服務,陪伴團隊發掘 專屬於他們的地方創生 DNA ,也能協助向中央爭取計畫補助,期許帶動花蓮的地方創生 行動。過程中,當然也會面臨到資源分配、必須改變傳統思維等挑戰,我們除了加強溝 通,幫助地方免除對於新措施的擔憂外,也持續在政策上積極提供大家補助與支持,定
期舉辦交流沙龍課程,並策劃縣內亮點團隊與跨縣市的地方創生見學,刺激在地創生思 路,幫助在地居民一步步了解地方創生為家鄉帶來的正面影響,藉此鼓勵大家一同參與、 從中建立自信。
凝聚共識 助力社區永續發展
花蓮的地方創生行動如火如荼展開多年,為在地帶來了許多改變,許多人與我分享, 地方創生無論是在經濟還是文化保育上,都為家鄉帶來新活力,生活品質也隨之提升, 讓在地居民有更多收入來源,也活絡了小鎮經濟。
今年,花蓮歷經大自然震災與風災的接連衝擊,卻發現地方創生不僅推升了經濟發展, 更成為凝聚地方向心力的一股力量,在災後支持社區迅速復原。更感謝台灣地域振興聯
盟選擇花蓮成為今年台灣地方創生年會的值年城市,為我們挹注來自日本及全國的資源, 象徵花蓮重新定錨,從在地孕育出新力量。
未來,我們將持續朝向資源永續的方向前行,同時強化在地的防災應變能力,讓地方 創生不只是關乎經濟與城鄉發展的運動,更能幫助每一位花蓮人都能在這片土地上擁抱 美好、安心的生活。
地方創生大哉問
第一部曲
梳理 花蓮
數據 。 裏花蓮
建構島東地方學
花蓮地創 。 SWOT一下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 陳美伶 花蓮不只有太魯閣 重新盤點地方優勢 找出型塑地方品牌的著力點
KPMG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 ⁄ 黃正忠 把企業拉進創生生態圈 開啟企業與地方的共好旅程
國立東華大學副校長 ⁄ 朱景鵬
大學以「智庫」角色投入社區參與 整合產學研力量打造地方治理平臺
光之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 ⁄ 王玉萍 從打造平臺開始 創造一個可以讓人才留下來「好好生活」的環境 風土設計師 ⁄ 洪震宇
Rethink 花蓮 打造能「留下旅人」的質感深度體驗
第二部曲 創生
現場
北花蓮
新城鄉 | 洄遊吧 FISH BAR
耕耘食魚教育、海洋永續 與大眾齊「摸魚」
新城鄉 | 練習曲文創
梳理新城脈絡 帶動全花蓮的共好
秀林鄉 | 後山蕨起
用文化體驗 「種」出山蘇與在地的新契機
花蓮市 | 鯨世界、多羅滿
臺灣賞鯨發源地 普及鯨豚與海洋知識
花蓮市 | 將軍府 1936
凝聚品牌力 日式園區細說洄瀾
吉安鄉 | 秧悦美地度假酒店
綠色旅遊 打造干城故事
壽豐鄉 | 牛犁社區發展協會
跨齡跨域作培力 讓好事在這裡發生
CONTENTS 第二部曲 創生 現場 中花蓮
萬榮鄉 | 阿改玩生活
踏進打開的樹洞 挖掘傳統到當代的生活樂趣
光復鄉 | 欣綠農園
打造在地的莫內花園 實踐永續的後山夢
光復鄉 | 瑪布隆農場
原生小米復振部落文化 祖靈不再吃舶來品 南花蓮
富里鄉 | 羅山社區發展協會
從羅山到里山 斗笠村二次重生記
玉里鎮 | 移居實驗事
被土地黏住的人 都是載著希望的星星前來
瑞穗鄉 | 吉林茶園&好茶咖啡工作室 再翔起的天鶴茶 大玩風土物產的茶實驗
東花蓮
豐濱鄉 | 高山森林基地 & 雙濱共好聯盟
名為高山的部落 串起磯崎多元文化經濟
豐濱鄉 | 復興無菸部落
復耕水稻 打造里山里海的健康夢幻部落
第三部曲
第四部曲
跨鄉鎮主題之旅 | 永續海洋 。縱谷漫旅 。海岸串遊
北花蓮 | 有機饗宴。舊址活化。藝文光點。近海視角。小鎮生活
| 綠野鮮蹤 。打開產地
南花蓮 | 米倉食帖 。身心療癒
我們學到的事
借鏡日本地方創生:打造地域資源整合與永續發展模式
地方創生大哉問 五個 Q & A ,幫你快速了解這個很難三言兩語解釋清楚的綜合性議題。
Q1:到底什麼是地方創生? 「 地方創生」概念源自日本, 是為因應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大 量湧向大都市,鄉村地區人口嚴 重流失,地方上面臨產業凋零、 文化傳承的困境。
日本政府推出《城鎮、人、工作創生法》,定義地方創生的目的是「建立所有國 民得以懷抱希望與夢想,安心經營富饒生活的地方社會」。透過創造就業機會,發 展具當地特色的經濟生活圈,吸引青年回流。
而臺灣也面臨相似的挑戰,城鄉差距衍伸出各種問題,行政院遂將 2019 年定為「臺灣 地方創生元年」,以「均衡臺灣」為目標,啟動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
一路走來,先由下而上的凝聚共識,試圖找出具辨識度的地方基因,接著才能依 據在地特色發展產業等,除此之外也強調社區參與、青銀共創的力量。在促進島內 移民之後,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支持系統,順利把人留下,讓地方的經濟、文化及 社會可永續發展。
時至今日,臺灣走出自己的路,地方創生無疑是在回應這個世代的人們,在解決共通 性社會問題時,有沒有機會用喜歡的方式,選擇喜歡的地方,過喜歡的生活。
Q2:為什麼需要地方創生?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 2020
年臺灣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 2023 年出生人數僅有約 13.3 萬人,預計 202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其中嘉義縣、臺北市、南投縣、雲林縣、
屏東縣、花蓮縣及基隆市六個縣市更已提前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超過 20% 。
此外,六都人口占全臺總人口的七成,在在顯示城鄉發展差距擴大,將成為國家發展的 隱憂。
人口減少、高齡化、城鄉失衡,將衍伸出產業缺工、高齡照護等多重挑戰,種種問題 交織在一起,影響的不僅是經濟發展,社會負擔不斷加重,將產生系統性風險,進一步 削弱社會量能與未來競爭力。在此背景下,地方創生被視為重要解方,比起過去強調產 值與規模,它更希望打造「韌性經濟」,以因應變數多且充滿高風險的未來。
Q3:農村再生?社區營造?地方創生?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再生、社區總體營造和地方創生,分別是臺灣社會發展不同階段面對各種挑戰而 形成的政策回應。
「社造」 著重於文化與在地社區組織;
「農再」 以農村與農業為主守備範圍;
「地方創生」 關注的範圍更大, 兼顧環境、社會與經濟面向的永續發展,需仰賴政府、 企業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社區總體營造 ●時空背景
回應了臺灣 80 年代的社會挑戰。進入工商業時 代後,家庭型態、人際關係產生巨大變化,人們 對地方事務缺乏參與的熱誠,也缺乏土地認同。
伴隨全球化與本土意識興起,臺灣在社會轉型與 民主化的過程中,歷經無殼蝸牛的居住議題,解 嚴與報禁開放的民主議題,需要以社區為單位, 培養個人的公民意識,重新建立人與土地與國家 社會之間的關係。
農村再生 ●時空背景
|推動時間 1994 年|負責單位 文化部|
●目標
主要著重在共同意識的培養、居民參與公共事務 以及社區自治的能力,標榜「由下而上」,從居 民觀點出發,讓居住地變得更好。鼓勵透過文化 保存、產業發展與公共設施改善,創造宜居環境。
此外,社區營造還希望強化居民的歸屬感與凝聚 力,使地方社區在經濟與生活品質上都有所提升。
|推動時間 2010 年|負責單位 農業部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目標
60 、70 年代臺灣工商業起飛,當城市發展快速, 大批人口往都市移動,造成農村人口大量流失。 留在鄉下的多是年長者,加上公共設施和基礎建 設跟不上,發展相對停滯,原有的農村文化與產 業面臨無人窘境。
專注於「農業」,旨在解決農村凋零困境,務農 人口逐漸流失,農業與生活的關聯也僅限於糧食, 現代人逐漸失去與農村之間的關係。面對此一狀 況,農村再生以賦予農業新價值為目標,改善農 村環境、輔導產業振興,近年更推動休閒農業、 永續農業等,翻轉傳統認為農業發展較為劣勢的 刻板印象。
地方創生 ●時空背景
2011 年起,臺灣人口開始呈現逆都市化移動。加
上數位普及與疫情的考驗,身處去中心化的時代, 如何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何處又能夠回應世 代對於「新人地關係」的期待?伴隨著氣候變遷, 永續議題甚囂塵上,地方創生似乎被視為這個時 代的地方新解。
|推動時間 2019 年|負責單位 國家發展委員會|
●目標 仰賴「人」的流動與投入,透過提升在地文化、 結合新創事業,並依照地方特色發展產業、創造 就業機會等方式,促進島內人口移動來緩和城鄉 差距,改善整體發展不平衡,也促使地方產業的 創新與升級。從環境、社會與經濟三方面,推動 城鄉永續發展,最終實現「均衡臺灣」的目標。
Q4:2019年至今,臺灣地方創生發展五年的趨勢變化
中央政府持續投入資源,參與預算補助,將地方創生列入發展項目的部會高達 10 個之 多;地方政府亦持續關注地方創生發展,縣市間積極推動跨區見學、互訪交流等活動, 將地方創生視作振興地方發展的重要項目。
除了公部門外,民間地方創生團隊的力量同樣不可忽視。這些團隊成為近年來媒體的 焦點,於地方設定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形成更多元的產業生態圈,「產業」成為地 方近年致力發展的關鍵字,並積極透過論壇、競賽等活動促進創生夥伴的交流。即便經 歷長達三年的 Covid-19 疫情,仍有許多地方創生團隊於疫情期間存活下來,台灣地方 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認為這些團隊能成功,是因為其把握以下四項要素:
產業多元化與 數位轉型
致力於科技創新、文化 創意、綠色能源等面向, 發展在地特色產業,此 外也提升工作團隊對於 數位技能與知識的掌握。
於疫情期間跨領域學 習,強化組織營運能力。
社會參與和 公私協力 社區自主組織、居民參 與決策和管理的成功案 例增加,形成地方良性 循環。企業社會責任 (CSR) 和聯合國永續發 展目標 (SDGs) 的推動, 為地方創生帶來資源和 合作機會。
關注國際致力投入的永 續指標、企業社會責任 等,因應疫情期間的高 度變化,跟上全球發展 趨勢。
面對後疫情時代,人工智慧、氣候災難、淨零排放、人力短缺等新困境,如何創造新 方法、彈性面對社會的快速變化,將成為未來地方創生團隊必須面對的挑戰。與此同時, 也觀察到地方團隊與公部門、企業、學界及協會相互支持而漸成生態圈。地方上,社區 營造和地方創生的界線逐漸模糊,對於永續經營、地方共榮已有共識。國境解封後,臺 日交流頻繁,並且從互相學習,進展到商業合作也共享市場。
Q5:地方創生是誰的事?和我有什麼關係?
地方創生的核心在於促進人口回流與不外流,不單只鎖定在青年返鄉,退休移居、多 元工作型態的二地居都是地方創生可創造的島內移民型態。「沒有人是局外人」可作為 對地方創生的理解,不只是特定團隊或青年族群的事,而應該努力做到「全齡共創」。
地方創生是多方協作的成果,涉及不同層面的角色都各司其職發揮影響力,才能建構 出一個健全的地方創生生態系。
一般大眾
創生團隊
基金會 一般大眾
地方創生 公部門
企業
學界
對於一般大眾而言,地方創生或許是一個不知從何 做起的議題,但事實上,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旅行參與 其中,親自走入地方消費、認識地方、與更多人分享 所見所聞,都能進一步使地方產生改變。
創生團隊
對創生團隊而言,不管是接班或創業,創生者看見 地方的需求或優劣勢,串聯地方夥伴,成為推動地方 發展的主力軍。
基金會
對基金會而言,作為非政府組織,適合扮演生態系 中的溝通橋梁,可以作為平臺,集結力量,讓團隊有 更多機會被看見,進而吸引更多外部資源挹注。
公部門
對公部門而言,扮演輔助型角色,最重要的是整合 各處資源,提供輔導培力。地方政府的主動性和創新 性是地方創生成敗的關鍵。
對學界而言,大學和研究機構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創 新,如透過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計畫,帶領學生 田野調查、執行專案,培養地方發展所需的人才,開展 相關研究和試驗,為地方創生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
對於企業而言,在追求獲利的同時,企業社會責任 ( CSR )也成為必須面對的議題。企業能做的並不僅
止於單次協助的捐款、淨灘等活動,企業本身所具備 的資金、資源,乃至經驗與技術都能幫助地方創生發 展。目前已有許多企業與地方創生團隊合作,運用自 身專業,協助地方團隊能力升級,創造社會的共好發 展也將成為未來趨勢。
在臺灣發展地方創生的第一個五年之際,花蓮縣政府如何透過整理人地產 數據、策劃創生藍圖、聽取利害關係人意見,深入思考未來的挑戰與機會, 進一步擘劃符合在地需求的創生大計?
CHAPTER 數據︒裏花蓮
臺灣面積最大 族群最多元的縣市 花蓮是全臺面積最大的縣市, 南北長約 137.5 公里 ,陸域達 46 萬多公頃,占全 臺 1/8 的面積。
廣袤的土地、狹長的地形、多地震颱風等自 然條件,加上境內九成的土地皆被山林覆 蓋,僅有 7% 是適宜人居住的平原 1 。
人口自然集居成 北、中、南 三核心,各鄉 鎮市各自有不同族群與特色發展。
花蓮地震次數占臺灣年平均 30%
臺灣年平均地震
40,000 次
花蓮年平均地震
12,000 次
花蓮縣的面積是新北市的兩倍以上 人口卻僅有新北市的 8% 65 歲以上高齡人口占比約 20%
總人口數逐年微幅下降。人口多集中在花蓮市、吉 安鄉等北花蓮沿海一帶。現居人口 315,581 人中, 有高達 64,890 人為 65 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占比約 20% ,已屬於超高齡社會。 2
族群多元是花蓮人口組成的另一大特色
包含 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新住民 等。 其中原住民族占全縣人口 29.7%( 93,805 人);客家人占全縣人口 34.2%( 108,008 人);
新住民占全縣人口 2.6% ( 8,233 人)。 3
29.7%
原住民
93,805 人
新住民
108,008 人
客家人 8,233 人
花蓮縣也是臺灣原住民最多的區域,主要有 6 族,其中阿美族分布最廣、人數最多: 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布農族及賽德克族 呈現族群融合的多元社會
兩大潛力產業:觀光、有機農業 花蓮具有獨特地質地理、自然風光與生態環境,對於發展觀光休閒、健康養生等產業具
有先天優勢。花蓮孕育的有機農業搭配卓越天然條件,融合在地文化、風俗等特色,有 望將花蓮打造成有機樂活的幸福園地。
豐沛自然資源有待轉化為「集客吸引力」
花蓮以自然觀光資源著名,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獨特的地形風貌及多元的人文氣息,
境內並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阡陌縱橫的花東縱谷平原、廣達 1,000 公頃 的瑞穗溫泉區、壯闊的太平洋美景,以及多元文化的原住民族群,發展觀光的潛力無窮。
觀光人次
14,698,111 人次
(統計年度: 112 年度) 3 合法旅宿業者
文創產業總計家數
1,927 家 (統計年度:113 年 9 月)4
131 件
(統計年度: 113 年度) 5
註 3 |資料來源:花蓮縣政府觀光處。 4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署旅宿網統計資料(統計至 113 年 9 月)。 5 |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資產網。 6 |資料來源: 2022-2023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
998 家
(統計年度: 111 年度) 6
有機 農業
全臺有機農業之冠 轉型挑戰在資源困境
以農為本的花蓮縣,自 2004 年開始推動有機農業的經營,截至 2024 年 10 月,全國有 機栽培面積 19,941 公頃中,花蓮占約 3,833 公頃為全臺之冠,花蓮縣從事有機農業的戶 數排名也是全臺第一,成為有機農業模範城市。但由於花東地區的中小企業在資金和人 力方面存在限制,當面臨產業轉型時,產品研發和技術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
有機栽培面積
3,833 公頃 全國第 1
有機水稻栽種面積
1,370 公頃
產量占全國近 40%
有機栽培作物
有機農業戶數
732 戶 全國第 1
有機雜糧特作面積
1,585 公頃 產量占全國約 30%
■ 水稻
■ 雜糧特作
■ 蔬菜
■ 水果
■ 茶
地方創生需接軌產業需求: 農業轉型、文創與觀光升級 花蓮公司登記家數 近五年來持續增加,登記家數最多的前三大產業依次為
製造業 1 2 3
營造業
花蓮縣2024年11月各產業公司登記家數 8
不動產業
k金融及保險業|223
l不動產業 |492
m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403
n支援服務業|276
o公共行政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0 p教育服務業 |1
q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3
r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57 s其他服務業|81
t未分類|139
a農林漁牧業 |305
b礦業及土石採取|194
c製造業|657
d電力及燃氣供應業|63
e用水供應及污染整治業|13
f營造業 |661
g批發及零售業|343
h運輸及倉儲業|122 i住宿及餐飲業|77
j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94
註 8 |資料來源 : 中華民國經濟部商業司─商工行政資料開放平臺,「公司登記現有家數及實收資本額 - 按行業別及縣市別」 https://data.gcis.nat.gov.tw/od/detail?oid=ACA82CEE-1C9D- 47F8-9E5F-1DE39D5EEAF9#moreBtn 資料整理 : 磐磯商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微笑台灣編輯團隊。
以就業人口來看 縣內人口以一級農林漁牧業和三級觀光旅遊服務業為主
2023 年「花蓮縣地方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諮詢輔導對象 占比最高的三大產業為
農林漁牧 1 2 3
2023年「花蓮縣地方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諮詢輔導對象產業分布 9
農林漁牧
文化創意
觀光旅遊
餐飲食品
非營利組織
其他
公部門
服務業
綠色能源
資訊科技
生物科技
廣告傳播
製造業
學術單位
從共學實驗到政策突破 用新視野為地方創生長出新力量 花蓮坐擁臺灣東岸壯麗的自然與豐厚的文化,但面對地震頻繁、交通不便的環 境限制,花蓮縣政府以「陪伴式共創」開創地方創生新路徑,由下而上全力支 持在地團隊,激發在地潛能,並大膽鏈結國際資源,力圖打造兼顧自然與ESG 精神的創生典範,為臺灣地方創生樹立永續發展的新標竿。
「地方創生」顧名思義,就是要從在地出發,解決問題並創造生機。而這個 過程中,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處長吳昆儒指出,「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在地 關係人與地方發展題目」。各地推動創生的團隊、鄉鎮公所和縣府行政團隊, 都是關鍵在地關係人,必須具備經營管理與企劃能力,以在地特色產業活動為
基礎,訂定合適題目,才能探索出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為深入了解花蓮地方創生團隊的挑戰,本書收錄了縣內 46 個創生種子團隊
的問卷結果,發現超過半數團隊已在地深耕五年以上,然而人才招募、商業模 式、組織管理及法規適用等問題依然待解。為此,花蓮縣政府推行「陪伴式共 創」策略,集結跨域團隊力量,提升地方經營管理能力,助力創生發展邁向新 階段。
團隊營運時間
■ 15年以上 | ■ 5-10年|■ 5 年內
打造洄瀾模式——「陪伴式共創」
為什麼花蓮必須走自己的路?
相對於西部縣市,倚山面海的花蓮,轄 區內約九成為森林,南北狹長的縣境、 跨距約 140 公里,相當於西部六個縣市總 和,再加上位處於板塊交接的迎風處,颱 風和地震多的地理特性,為這座臺灣東部 的自然寶庫,帶來了交通不便、產業規模
■地方人際關係經營 ■其他
■法規適用程度
■組織管理 ■商業模式建立 ■人才招募
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處長吳昆儒(左二)認為,地 方創生過程中,首要必須先認清「在地關係人」與「地 方發展題目」,而第一階段就是要從全面性的地方創生 知識導入來培力縣府團隊與在地創生團隊。
有限、人才外流等先天的發展限制,也為地方創生運作的環境帶來更艱鉅的挑戰。
根據在三峽發展逾 10 年的地方創生團隊「甘樂文創」調查顯示,地方創生 團隊從萌芽到成熟平均需 9.8 年,但許多團隊在中途無法支撐。吳昆儒認為, 這也是地方政府必須「陪伴」團隊成長、提供支持的主因。尤其以幅員遼闊、 呈現帶狀廊道式發展的花蓮而言,北、中、南區所擁有的資源與挑戰各異。因 此縣府團隊在創生初期安排課程和工作坊,邀請如發展出「風土經濟學」的洪 震宇等專家,引導居民與返鄉青年思考如何在「地方共好」前提下,為在地產 業找出永續商業模式。
點、線、面串聯發展 創造跨域互動
當地方上的創生意識被逐漸引燃,第二步就是進入到找出潛力團隊以發展亮 點創生題目的階段。花蓮縣政府以行政暨研考處為總窗口,成立「地方產業發 展服務中心」與「地方創生輔導團」,聘請 26 位顧問輔導鄉鎮公所及創生團 隊,協助發掘地方產業魅力,並撰寫企劃書以獲取中央和地方資源,橫向整合 縣府資源,縱向連結國發會、農業部、經濟部等中央部會的經費補助。
負責統籌地方創生輔導團、在地深耕 20 多年的磐磯商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林建順指出,花蓮地方創生以點狀發展,團隊各自走出不同道路,「地 方創生要追求共學、共好,所以我們當然希望這些團隊可以串成一條線,」目 前在青年創業與原住民產業方面已有初步成果。比如新城鄉的代表團隊「練習 曲書店」,帶動多間在地店鋪串聯,並協助社區力量推動幼童陪伴和藝文推廣。
豐濱高山森林基地的發展過程,也是吳昆儒常強調的由下而上的範例。「我 們的角色是當一個稱職的『陪伴者』,整合相關資源,視地方團隊每個階段發 展的需求,提供不同協助。」當高山森林基地逐漸吸引國際旅客時,縣府開設
外語導覽課程、改善部落的交通與接待條件,協調觀光巴士設點,以提高可達 性,同步也塑造出有利於地方創生發展的環境。
為鼓勵團隊攜手合作,輔導團舉辦見學之旅,讓豐濱鄉、玉里鎮、光復鄉、 鳳林鎮等團隊實地觀察彼此的經營模式。這些見學之旅讓各團隊體驗他人創生 做法,從中獲得新啟發,激發創新想法並探索合作契機。例如,豐濱幾個部落 因高山森林基地的外溢效應而串成一線,玉里則在舊城街區尋找文化傳承,透 過相互交流,提升了地方創生的創新能量。
為促進地方創生走入成熟期,區域整合成為必要之舉。各團隊的互動與合作 形成了緊密的網絡,如壽豐鄉的青農希望發展宅配有機蔬菜箱模式,輔導團協 助他建立品牌與包裝,並串聯玉里鎮的其他有機夥伴,形成區域性蔬果供應 網,逐步建立永續商業模式。
磐磯商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林建順(右一)在 2000 年回到花蓮投身校園 創業育成、在地微小青創輔 導 20 多年,對花蓮有深厚 的感情,認為在新冠疫情與 0403 地震後,花蓮更需要 以五到十年的軸線去看待, 產業發展如何與地方創生勾 稽推動。
從見學到商模實驗 跨縣市「以大帶小」找新路
2021 年縣府團隊參訪雲林 縣 VDS 活力東勢後,隨即 於 2022 年於壽豐鄉開展胡 蘿蔔契作的合作實驗。
當地方創生邁入蓬勃發展的階段,在地團隊的成熟度差異也會相當明顯,所以 透過不同縣市、類似性質的團隊參訪,汲取經驗,也是一種學習。在縣長徐榛蔚 率隊之下,縣府策略團隊和地方創生團隊於 2021 年 4 月,一起到雲林縣與相關 業者交流,從農業到養殖漁業,縣府團隊透過參訪的契機媒合兩邊的團隊進行交 流,希望把成功的商業模式複製到花蓮,或是吸引業者到花蓮投資、契作。
提起這次參訪的後續實踐,是縣府以補助部分費用的方式,促成了供應全臺 灣七成市場的胡蘿蔔廠商「 VDS 活力東勢」投資花蓮, VDS 與農民簽訂契作 合約,農民必須依照 VDS 的科學田間管理方式種植胡蘿蔔,例如:因為採用 溯源管理,所以必須手動拔除雜草,不能使用除草劑,來維持產品品質,但是 VDS 也會保價收購,對農民的收入有一定的保障。藉由企業「以大帶小」,試 圖為花蓮農村找出另一種地方創生的永續商業模式。
而位於雲林縣口湖鄉,經營得相當成功的「臺灣鯛生態創意園區」,是一個 以地方創生結合綠能科技的養殖觀光工廠,縣府團隊也藉由此次參訪建立交流 管道,媒合了花蓮在地有興趣契作的漁民。「在陪伴在地團隊之餘,縣府團隊 積極健全花蓮的投資環境,吸引策略地圖軸線上的中大型企業東移花蓮,發揮 帶動效應,成為另一股從在地長出來的力量。」吳昆儒說。
策略地圖強化產業脈絡 呼應三軸三心 花蓮縣的地方創生從在地特色出發,確立各區發展主軸,為此縣府團隊針
對各鄉鎮製作「策略地圖」,強化各區目前擁有的產業優勢。例如在秀林鄉 與新城鄉,以原民文化和生態觀光為基礎推動永續發展;吉安鄉透過一日單 車生活圈串聯當地景點和商家,發展低碳觀光;玉里鎮則在工研院的技術協 助下,結合綠色科技實現農業創新等。
各鄉鎮的策略地圖,也同步在花蓮縣整體國土運用發展主軸,即花蓮縣縣長 徐榛蔚就任以來,以「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為核心,依據地區特性規 劃出「三軸、三心、多亮點」的全縣發展策略:
●三軸:依天然環境分為森林綠帶軸、海洋藍帶軸和綠谷廊帶軸。
●三心:由北到南,延伸在地特色的生活圈,北有大花蓮政經核心,中為多元 文化慢城核心,南是健康樂活養生核心。
●多亮點:強調地方特色發展,由三軸三心進而連結各區域,在花蓮各鄉鎮營 造里山里海、原民文化、農村再生等多亮點,型塑地方自明性,帶動在地產業。
為促進地方產業的規模化與合作,縣府多次辦理策略地圖工作坊,邀請國家 發展委員會和海洋委員會等中央部會代表參加,提供在地團隊與資源對接的機 會。吳昆儒表示,這樣的交流讓在地團隊掌握資源申請要點,促成跨域合作, 形成「地方品牌」的共好力量。
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 大花蓮政經核心
花蓮市、吉安鄉、新城鄉都市計畫區
面積約 4,000 公頃
現況人口約 18.6 萬人
多元文化慢城核心
鳳林、光復都市計畫區
面積約 647 公頃
現況人口約 1.5 萬人
健康樂活養生核心
玉里都市計畫區
面積約 491 公頃
現況人口約 1.5 萬人
● 森林綠帶軸
● 綠谷廊帶軸
● 海洋藍帶軸
森林綠帶軸
(生態休閒)
海洋藍帶軸
(生態休閒)
綠谷廊帶軸
(農業觀光休閒)
● 大花蓮政經核心
● 多元文化慢城核心
● 健康樂活養生核心
遍布全縣之聚落,性質 包含里山里海、原民文 化、農村再生等
突破城市格局 跨國經驗刺激創新
花蓮深知地方創生需要盟友,除在國 內跨縣市相互取經,更實踐「愈在地、 愈國際」的核心精神,提升國際競爭力 與能見度。
2023 年 7 月,縣長徐榛蔚率領「南島 考察團」前往紐西蘭和大溪地,與當地南 島民族交流海洋文化、造船技術及航海知 識,以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 第 14 項「保育海洋生態」和第 17 項「多 元夥伴關係」的指標,期許從文化層面豐 厚花蓮地方創生脈絡。
另一方面,花蓮主動爭取並入選 2024 至 2026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 )史 隆管理學院的區域創業加速計畫( MIT REAP ),成為全球創新區域發展潛力城 市之一。徐榛蔚在 REAP 首場訓練中表示, 「這次的入選,讓花蓮能夠翻轉並讓世界 看見,而 0403 地震也讓全世界看見花蓮 的韌性與自癒力。」認為臺灣面對極端氣 候與高齡化社會的挑戰,花蓮以乾淨的自 然環境、有機農業及高山資源為基礎,有
縣長徐榛蔚認為花蓮入選 MIT REAP 是城市邁向國際的 重要一步,可藉此連結全球創新城市,比如效法芬蘭及 日本福岡等地區,汲取交流發展地方創新生態系的關鍵 知識。
望成為臺灣大健康產業鏈的領航城市。 MIT REAP 將為花蓮提供兩年的專業顧 問與培訓,鼓勵地方創新生態發展。花蓮未來將以醫療與養生為重心,連結政 府、企業、創業投資、學研機構與新創,打造創新創業的城市實驗室,目標成 為臺灣第一個福祉健康與循環經濟國際創新特區。
創新更事涉政策與法規的突破,花蓮也預計借鑒日本「國家戰略特區」模式, 規劃區域治理沙盒實驗,吸引企業投資。花蓮的多山、多颱風和多地震環境, 若法規允許在特定偏鄉部落鬆綁,例如搭配由慈濟與門諾的視訊醫療教學與研 究系統,反而會形成發展遠距醫療等新興產業的絕佳條件。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 由下長出力量
花蓮縣政府整合資源並設立「花蓮縣地方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和「花蓮縣地 方創生輔導團」來陪伴在地團隊,透過延展地方創生團隊軸線、鼓勵鄉鎮市公 所提案、串接縣府產業藍圖的方式,縣府在陪伴中提供適時協助,幫助團隊更 快找到亮點和永續模式,展現地方創生由下而上的實質力量。
被喻為淨土的花蓮,擁有太平洋大冰箱和純淨山林帶來的自然紅利,卻也時
刻面臨著地震、極端氣候的襲擊。農、林、漁、牧和觀光是地方創生團隊主要 選擇的產業類別,因此在地方創生的發展上,必須注入更多 ESG 精神、社會 創新,甚至加快進入社會企業等具有實驗意涵的進程,吸引更多青年返鄉或到 此創業、定居,延續著對土地的熱愛,達到「將土地保護好、將人照顧好、為 花蓮人創造出美好的永續生活型態」,為在地帶來契機,更放眼為臺灣重新探 索出國土均衡發展的創生大路。
花蓮地方創生大事紀 2020 宜花東國土計畫通過,
打造花蓮「三軸三心 多亮點」願景
成立「花蓮新創基地」
成立有機農業促進專 案辦公室
2022 2023 2024
辦理「 2022 城鄉永 續 - 地方創生大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
地方創生成果展」獲邀 展出
成立「花蓮縣地方產 業發展服務中心」
推出「花蓮好 + |地 方創生資訊網」
「有鄰生活 UniLife」在 地社群平臺 App 上線
舉辦「 2023 花蓮創新 創業嘉年華」
發布「花蓮縣有機農 業促進區設置暨輔導 管理辦法」
成立「花蓮縣地方創 生輔導團」
推動花蓮地方創生「鄉 鎮提案認養」制度
推動「花蓮縣群眾募 資輔導計畫」
推出「花蓮好 + 永續 影響力共好平台計畫」
舉辦「 2024 花蓮創新 創業嘉年華」
陳美伶
花蓮不只有太魯閣 重新盤點地方優勢 找出型塑地方品牌的著力點
|文・陳美伶 口述 / 編輯團隊 整理|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花蓮長期以來倚賴觀光來發展產業,而
在地觀光的主力有極大比重來自太魯閣國 家公園,我稱之為「大自然給花蓮人的紅 利」。過去對花蓮人來說,只要青山綠水
依舊在,就不太需要特別努力製造什麼內 容來吸引遊客。這次 0403 地震有沒有可 能是一次機會,讓我們可以重新思考,還 有哪些屬於花蓮的優勢沒有被看見?
比如花蓮有狹長的海岸線,縱谷區有海
岸山脈、中央山脈,山海就是花蓮最好的 資源。隨著開放山海政策,產業能帶動起 來。我認為花蓮有潛力發展多元產業的生 態系,不必局限於一定要結合觀光。過去 幾年花蓮推廣有機農業著力頗深,像是富 里的有機米、金針山的無毒金針花,也都
累積出不錯的成績。
未來趨勢是「體驗經濟」當道,不再是 過去那種短暫、表面的旅遊形式,強調讓 人們放慢腳步,深入體驗這裡的生活,特 別是部落文化、海洋等結合自然與文化的 深度互動。這樣的體驗能藉由環境教育、海 洋教育、食農教育等形式帶來學習的機會, 鼓勵人們長時間停留,深入感受與學習。
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些亮點內容加以 整合,提高品質,型塑更多吸引旅人前來 花蓮的誘因。
「多羅滿賞鯨」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合作,在遊程中加入友善海洋的設計,就
是很好的例子。遊客上船前要先「上課」, 船隻會和鯨豚保持適當距離,讓鯨豚更願 意主動接近,既是很好的生態體驗,也慢 慢改變產業生態。
七星潭一帶的定置漁場以被動方式等待 魚群「自投羅網」,這樣的永續漁法雖無 法穩定提供特定魚貨給通路,但「洄遊 吧」把缺點翻轉為優勢,以豐富魚種作為 食魚教育的最佳素材,聯手「定置漁場三 代目」的餐點,漁場到餐桌,發展出一套 屬於在地的飲食文化。
2018 年國發會射出地方創生五支箭, 讓地方再進化。其中,像是「社會參與創 生」、「整合部會資源」在花蓮都已經有 滿好的發揮,我們期待未來地方業者確實 建立起商模,能開始吸引「企業投資故 鄉」。
「科技導入」和「品牌建立」則是現階 段花蓮需要強化的部分,前者從公部門出 發,利用科技工具收集相關數據,作為擬 定觀光政策的資料庫;從商家的角度,排 隊名店透過數位化的預約機制,讓客人有 更好的消費感受。而當原本的觀光自然紅 利不再,現在的花蓮更亟需找出自己的定 位來打造地方品牌。
地方品牌的養成需要時間,就像我始終 認為,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是教育。我 們的教育長久以來忽略了家鄉面貌,非常 可惜,然而凝聚地方文化共識,不正應該 從長遠的教育來著眼嗎?我作為花蓮人, 更期待可以從鄉土教育切入,將地方創生 團隊的故事編入國中小教材,讓下一代認 識家鄉優質產業與資源,甚至未來如何利 用這份優勢來創業,從小培養孩子「留 鄉」的能力。另外,大學必須要「社區 化」,不是每所大學都得要往研究型大學 發展,公部門和校方可以嘗試製造機會, 讓學生跟地方做連結,才有機會把人才留 在地方,而不是永遠都流向都會區。
花蓮不像西部有高鐵生活圈,但我經常 鼓勵夥伴積極走出去與外界互動,透過人 際交流提升視野、開展格局,隨時為可能 到來的機會做好準備。地方創生團隊要努 力充實自己的內容,北中南先組成小型的 區域聯盟,再彼此串聯,所以我一直強調 團結很重要,大家要合作分工,而不是互 相競爭削弱能量,唯有尋求共好,地方的 發展才會未來可期。
黃正忠
把企業拉進創生生態圈 開啟企業與地方的
共好旅程
|文・ 黃正忠 口述 / 編輯團隊 整理|
KPMG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
從過去談企業社會責任,到現在談
ESG 、地方創生,企業希望貢獻一己之力 回饋社會,思索自身能在其中扮演什麼樣 的角色;社會也期望借助企業資源、扶助 弱勢,透過企業的支持和挹注來推動地方 的再度繁榮。
願景很美好,但問題在於,如果企業與 這個需要支持的地方沒有連結,有些時候 做了一次、兩次就會欲振乏力。
在構思地方創生時,我認為應該從「生 態系」的整體架構來思考。我也鼓勵從事 地方創生的相關人,如果要邀請企業加入 這個生態系,要思考企業需要什麼、想要 什麼,對地方的挹注可以幫助企業達成什
麼目的,怎樣的模式才能達到共利。
在思考如何獲取企業支援的時候需要策 略,從地方與企業間的「連結」開始盤 點,而非漫無目的地亂槍射鳥。所謂「連 結」可能是情感的連結,例如有哪些企業 家、知名學者、官方代表或社會意見領袖 是來自這個地方,或和這塊土地有高度關 聯性,我們可以開始從這個角度去盤點, 因為地方創生原本就帶有溫暖感動的情 懷,而這些人也可能是地方關鍵的利害關 係人。
第二層的連結是去思考這個地方有沒有 哪些產物或特定人文背景與某家企業有著 顯著關聯。例如某家為高鐵外包車廂清潔
維護的公司,員工有很高比例都來自花蓮 或是原住民,這些員工的家人都還在花 蓮,「雇用了大量在地的特定族群」這件 事就成為企業與地方的連結。又例如花蓮 一直以來是棒球等運動競賽人才的發源 地,而某家企業的創辦人熱愛棒球,又或 是這家企業有一支棒球隊,這又是一種關 聯性。透過這樣抽絲剝繭,才能找出企業 資源媒合的連結點;在尋求企業資源支持 的同時,也找出對方提供資源的理由。
目前企業界愈來愈重視的 ESG 也是一 個很好的橋梁,但是地方創生的創業家 在企圖透過 ESG 與企業進行資源嫁接 時,仍要學習換位思考,把思維的重心 從「我」轉換為對方,去了解這個企業 在 ESG 上面臨的挑戰和需求,儘可能地 用你的解方來因應這些挑戰和需求。這樣 的「連結」不一定要圍繞在企業的核心產 品,也能和企業的員工特質產生一定程度 的關聯,進而藉由這樣的連結性,讓企業 員工也能參與進來,像是支持在地的某些 活動,或是透過員工旅遊來到地方,進而 產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檢視一個模式是否成功的關鍵之一,是 要能持續創造活水,讓企業界能週期性、 持續性地與這個生態系產生連結互動,達 到地方創生資源交換的細水長流效果。舉
例來說,高科技半導體的工作環境高壓, 員工很需要身心靈的放鬆,花蓮對他們而 言就是一個很棒的療癒之地。如果有一個 很好的地方創生生態系,可以把花蓮在地 的生態環境納進來,為這些需要紓壓的員 工打造一趟三天的療癒之旅,旅程中有森 林、有海邊、有河流,有不同的原住民文 化,有結合地方風土特色的農務、手作體 驗,深具在地特色。竹科每一家公司都有 成千上百的員工,安排在一年四季的不同 時段到訪花蓮,就可以創造一年 365 天 生生不息的生態圈,而這背後創造出來的 人力與物力需求,又再形成常態性的經濟 流動,就像一片富有生態多樣性的樹林, 有不同的角色參與其中,才能透過規模化 真正造就能夠「創生」的效果。
要提醒的是,企業提供資源的方式不只 有金錢贊助或透過採購支持,有時候可以 是知識,或是平臺。例如便利商店的零錢 捐,就是由企業提供平臺擴散影響力,因 此應該審視在地方經濟生態系的關鍵命脈 中,企業有無可扮演的角色,這是獲取企 業資源的重要概念。地方上的個別微型企 業,若能從地方發展生態系的規模來思 考,借重大型企業的財務管理、營運效能 等專業能量貢獻參與,有機會讓地方生態 系整體變得更好。
大學以「智庫」角色投入 社區參與 整合產學研力量 打造地方治理平臺
|文・ 朱景鵬 口述 / 編輯團隊 整理|
朱景鵬 國立東華大學副校長
「留才」,是我認為無論 20 年前擔任 花蓮縣副縣長時,或是現在花蓮未來永續 發展最值得關注的議題之一。
花蓮的人才能否留下來,甚至吸引來自 其他地方的青年來此安居樂業,最重要的 是地方提供了他們什麼樣的機會,這牽涉 到花蓮當地的就業狀況、產業結構能否提 供年輕人追求夢想的空間。而對於有意留 下來的年輕人,更需要提供他們資源和輔 導培力等支持,讓每一株珍貴的樹苗得以 茁壯為大樹。
過去有一段時間,我們看到返鄉的青年 大部分選擇開民宿、咖啡廳,並無法真正 形成地方創生的產業鏈。之後在經濟部的
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 SBIR 、青年創意工 作坊和地方政府的推動中小企業城鄉創生 轉型輔導計畫 SBTR 發力支持下,陸陸續 續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例如有些年輕人 對花蓮的有機農業有興趣,有的甚至從臺 北來到花蓮,留在這裡推動有機農業、農 產品加工研發與地方創生的相關專案。
由此來看,政策的推動有其實效,讓人 願意來,並且留在花蓮地方持續深耕,進 一步要做的,是從點擴散到線、面,從結 構上型塑吸引年輕人留下來的環境。
東華大學有一個自建校以來的重要理 念,就是與地方密切結合,透過與產業、 政府形成密切的網絡,共同推動地方社區
的發展。因此,在推動花蓮地方創生的過 程中,我認為地方政府可以更加深與區域 大學的連結深度,大學除了能夠扮演政府
的智庫角色,同時也是育才、留才的基 地。一方面順應、進而前瞻產業結構的變 化,另一方面協助學生跟產業緊密結合, 透過企業實習、產學合作的機會,嫁接學 生未來發展、在地企業留才的更多橋梁。
從智庫的實務面向來看,地方政府可藉 由與學校簽署合作備忘錄( MOU )的方 式,集結產官學研等各界專家,共構一個 作業小組,協助盤點問題,並提供政策研 究和解決方案,甚至透過學校在複雜的地 方衝突或社會議題中擔任中立協調者,協 助各方溝通,促進共識,促使地方創生計 畫可順利推動。
而從在地青年的培育到地方創生的人 才需求來看, USR (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的 推動與產學人才的培育是重要關鍵。例如 東華成立了「社會參與中心」,透過校內 的人才培育專業及資源,培力青年團隊參 與花蓮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推動的「花蓮 青年夢想家提案競賽」,有多組團隊的創 新計畫入選,更具體投入社區實驗。
同時,我們更以數位科技為主軸,成立
「洄瀾共好大學社會責任中心」,跨域結 合理工學院的數位科技、物聯網與 AI 技 術資源,為地方需求提供創新解方。學生 藉此磨練技能,同時深化對在地的認同。 其開發的「老街觀光導覽 App 」和「太 魯閣族文化場景 VR 系統」,都生動展示 了科技如何與地方需求緊密結合。
近年來「能源」成為重要議題,花蓮的 地熱資源受到企業界矚目,或是海洋能、 氫能等,都有產業界主動與東華展開共同 培育人才的討論,大學成為產學整合對接 的平臺,也是將優秀學子畢業後續留花蓮 的機會。
花蓮的地方創生需要多方協作,不僅是 大學、政府,還包括產業界和社會的共同 努力,而大學是最佳的地方創生沙盒實驗 場,無論是中央對地方的規劃、地方對產 業的策略,都能藉由大學的人才、技術、 研究或網絡,讓政策在執行上更符合在地 需求;而縣府的角色,其實就在於架設起 橋梁,提供可展現創新的實驗平臺,讓有 志於在地圓夢的青年能真正將想法落地, 成為地方創生有效的助力。
從打造平臺開始 創造一個可以讓人才留下來 「好好生活」的環境
|文・ 王玉萍 口述 / 編輯團隊 整理|
王玉萍 光之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
談花蓮的地方創生,除了思考觀光,也 要關注如何自給自足、建立地方的便利性。
如何「創造環境」,而這個環境可以串接 起在地人和移居者。
每個人移居花蓮都有不同的理由,於我 而言,因為組織家庭,來到這個全新的環 境,我希望從過去的出版經歷中發揮所長, 用熟悉的專業技能來嘗試接觸這個地方。
我在 2006 年創辦臺灣最早的非社造性在 地刊物《生活旅人 Orip》,用這份深入社 區的小刊物更踏實地認識花蓮。
在過程中發現,地方創生需要更多的藝 文工作者,以專業為地方梳理脈絡、挖掘 特質及傳達議題,把花蓮動人、尚未被看
見的美傳遞出去。
舉個例子,對居住在太平洋沿岸的阿美 族而言,眼前的海洋就是他們的冰箱,生活 在縱谷的阿美族,則展現了豐富的野菜採 集文化;對應生長環境的差異而有了截然不 同的樣貌,唯有足夠在地的視角,才能描 繪出這層文化內涵。如果缺乏自己的媒體與 出版品,在地品牌就難以有系統地被展現。
我在 2014 年底開辦「寫寫字採編學堂」, 每年帶著一批對編輯採訪、策劃活動有興 趣的學員,嘗試透過出版、展演活動、市 集等方式,讓花蓮重新找回自己的話語權。
經過前面這些階段,主動找我們尋求合
作的提議愈來愈多,也讓我看到需求。
但要有更多人投入,需要先有環境、有 平臺,讓在地或外來的藝文工作者,找到自 己可以扮演的角色,創造穩定的工作收入與 生活環境。因此,成立了「光之島文化藝術 基金會」,一個串聯花蓮藝文工作者和外 部人才需求者的平臺,讓有需要的業者能在 這裡找到專業人才,也為在地的優秀藝文工 作者提供案源。除了建立在地人才資料庫, 光之島也是分享與培力的場域,透過定期 舉辦的「自由小聚」沙龍,前輩分享經驗, 讓有志投入者認識這個行業會面對的挫折 和辛苦;並藉由文字島、設計島、影像島的 「登島」實習,讓有經驗的職人陪練新血。
重要的是,在協助媒合的過程中,讓更多 自由工作者看見這樣的合作模式是成立的, 日後可以循此軌跡發展下去。
所以我覺得地方創生不只是個人的問題, 也需要針對人才和資源,建立機制與平臺。
比如東華大學旁的「伍佰戶社區」,近年 移居的居民對生活有豐富想像與動能,開 始有了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市集和課程, 創造出新型態的生活機能。又像是牛犁社 區交流協會不僅奠定社區營造基礎,更為 社區穩定提供二、三十個工作機會。
花蓮是一個很有魅力的地方,你可以在
這片土地上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如 果你是想要投入地方創生的人,也可以開 始思考,你是想要成為參與者,還是成為 創造環境的人?花蓮不一定需要一個很厲 害的「寫寫字工作室」,卻需要一個平臺, 讓更多很厲害的人在花蓮找到好好生活的 方式。
今年,花蓮遭遇 0403 地震,大家一時 之間茫然無措的時候,我相信藝文在這當 中有其力量,「光之島」承接了影像記錄 展《記憶・太魯閣》帶大家跟著影像重回 山林美好,我也參與「PALAFANG 花蓮跳 浪藝術節」策劃,用創作分享震央日常。
在藝術節中,我負責的工作是花蓮從南到 北八個地方空間的串聯,這也恰好是我對 花蓮地方創生下一個階段的期待——它需 要更多可以跟藝文展演活動長期合作的「第 三空間」(the third place),讓花蓮有 更多的美好發生。
洪震宇 風土設計師
Rethink花蓮
打造能「留下旅人」的
質感深度體驗
|文・ 洪震宇 口述 / 編輯團隊 整理|
花蓮於我有很深的淵源。四年前我開 始應花蓮縣政府和地方的邀請參與深度
旅遊的行程規劃,也多次受邀開設工作 坊,來上課的對象包含縣府、鄉鎮公所 人員和在地業者。花蓮有很好的天然資
源和政策支持,需要的只是更多前線作 戰的「裝備」,所謂裝備就是思考能力、
整合能力和挖掘轉換能力等軟實力。而
軟實力的養成有一套方法,去對接旅人 地方特色和行程的設計。
花蓮是臺灣旅遊的人氣王,但是高到訪 人次並未創造與之相符的人均消費和觀光 產值,最大的原因就是旅客停留時間過 短,旅客往往習慣沿著南北向的台 9 和台 11 兩條公路一路玩到底,在個別景點之間 蜻蜓點水而過。例如太魯閣與七星潭是知
名景點,但是這兩大風景區的所在地「新 城鄉」卻往往被旅人錯過,甚至不知其 名。所以花蓮觀光旅遊發展的關鍵,就是 打造更慢的、橫向的深度旅遊,從單點旅 遊延伸成一連串的行程體驗,讓旅客待得 更久,體驗也更豐富有趣。
要達到這個目標,第一件事是個別業者 的質感,其次是整合串聯形成的質感。對 個別業者而言,由於地方創生和在地特色 旅遊涉及文化性,如果只用一般企業經營 的 SWOT 和商業模式等方式思考,就無 法完全落地。對於在地業者和創生團隊, 首先要思考的是「你希望達到什麼目標」 和「目前遇到什麼問題」,釐清問題的 目的是為了對症下藥,針對問題想辦法解 決,從每一個環節往下打通。
以上兩個問題只是開端,較完整的方 法論,我曾在《風土創業學》一書中提出 5W1H(who 何人 , what 何事 , why 為何 , when 何時 , where 何地 , how 如何)的 思考架構,例如在挖掘自我特色和定位時, 必須了解自己、社區與在地合作的達人, 以及要和哪種類型的顧客溝通(who); 找到自己的生活、生產與生態特色,以及 產品、服務、經營與體驗的特色(what); 建立自己的獨特優勢,設計好的內容以滿 足顧客期待(why);了解家鄉的節氣、 季節乃至於一整天的風景變化(where); 發現整體風土和不同場域的特色(how)。
相對於個別業者的質感,花蓮現在最欠 缺的是整合:透過自然風土和人文故事配 套,塑造出地方整體的特色與溫度,賦予 地方更多亮點。
我在花蓮各地開設培訓工作坊的過程中 遇到許多業者,他們雖然努力自我提升, 卻因為始終單打獨鬥,無法提升在地整體 旅遊質感。例如玉里有許多青年返鄉,他 們在課程中反映的一大問題就是旅客往往 只短暫停留,不知道玉里還有許多值得探 索。但事實上,這些返鄉青年自身對於玉
里的特色景點和體驗也知之甚少。地方的 個別業者只忙碌於自己的日常工作,各做 各的,彼此間互不相識,也不知道互相有
哪些特色可以結合。
想要展開串聯,溝通討論和創意的激盪 也有方法和步驟可循。例如我應花蓮縣政 府和瑞穗鄉公所邀請開設的培訓工作坊中, 用「如何規劃一個瑞穗兩天行程」為主題 聚焦,慢慢在討論中建立共識、盤點資源、 討論分工,形成初步規劃之後,再透過實 地訪查找出各自的優缺點,找出說故事的 亮點。透過一個工作坊的契機,就開啟了 彼此串聯合作的許多想法。
又例如我在玉里培訓在地業者時,學員 中有兩位來自外地的優秀陶藝和錫藝工藝 師,但直到上課之後他們才發現,原來自 己駐地的社區就是極具特色的部落。以此 為開端,他們開始和所在部落共同規劃深 度旅遊行程,帶著部落的人設計風土餐 桌,規劃工藝手作體驗,結合玉里 193 縣 道的山脈、稻浪美景、在地的部落與稻田 文化,打造出一系列兼具在地特色和豐富 體驗的優質行程。
隨著 ESG 浪潮從國際席捲到臺灣,面 對蘊含龐大商機的永續旅遊趨勢,擁有豐 饒物產、自然和人文資源的花蓮,憑藉著 天然的永續 DNA ,在發展永續旅遊時更 具優勢。期待更多的花蓮風土人文之美被 挖掘,讓花蓮之美被所有人看見。
走進花蓮創生現場,看各地團隊如何因應區域條件不同,推動社區關懷、 生態旅遊、有機農業與濱海文化的多元創生特色,並梳理各創生團隊從行 動驗證創生初衷,到引入外部資源為「裝備」升級的有效經驗。
Northern Hualien 新城鄉|
洄遊吧 FISH BAR
新城鄉|
練習曲文創
秀林鄉|
後山蕨起
花蓮市|
鯨世界、多羅滿
花蓮市|
將軍府 1936
吉安鄉|
秧悦美地度假酒店
壽豐鄉|
牛犁社區發展協會 北花蓮
新城鄉
花蓮市
吉安鄉
壽豐鄉
新城鄉 洄遊吧FISH BAR 北域 現場
耕耘食魚教育、海洋永續
與大眾齊「摸魚」
照片提供:大樹影像
臺灣為海島國家,過去僅有海鮮文化,卻沒有海洋文化, 2016年創立的洄遊吧,從食魚教育、海洋永續理念出發, 致力牽起人們和大海的連結。
|文・蕭玉品 攝影・陳逸宏|
(左)「臺灣魚之島」食魚撲克牌,讓遊客在遊戲中認識臺灣常見魚種。(右)運用七星潭柴燻鰹魚技術與臺灣東部稻米, 釀製出全臺唯一的魚骨燻製琴酒。
「一起來『摸魚』吧!」這是洄遊吧創辦 人暨執行長黃紋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所謂「摸魚」,指的可不是偷懶,而是 讓遊客真的「摸到魚」,進而理解鬼頭
刀、鰹魚等各種魚類,並親近海洋;也藉 「摸魚」活絡地方,甚至帶動在地產業的 發展。至於為什麼要從「一起來摸魚」開 始?還得從黃紋綺的背景說起。
黃紋綺外公的家族在七星潭經營定置漁
場,自小她就喜歡往海邊跑,也讓她觀察 到臺灣人身為海島子民,雖然有「海鮮文 化」,知道什麼魚蝦蟹貝好吃,卻對航海、
船舶、捕魚等海洋相關知識一無所悉,缺 乏「海洋文化」。於是,為了加深人們和 海洋的連結, 2016 年,她自中山大學海
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研究所畢業後,放棄出 國攻讀博士的機會,選擇回到花蓮,和夥 伴黃美娟一同創立洄遊吧、經營食魚體驗 館據點,成為全臺首間將「食魚教育」概 念結合活動、商品和知識平臺的公司。
✹ 投入食魚教育、海洋永續
帶動六級產業化 循著食魚教育、海洋永續的邏輯和「六 級產業化」的理念,黃紋綺逐步為洄遊吧 勾勒出「洄遊新知」、「洄遊潮體驗」和「洄 遊鮮撈」等三大服務項目。洄遊新知提供 與魚類、漁業和海洋相關的專業諮詢、產 品設計和活動規畫;洄遊潮體驗帶領遊客 從活動中學習食魚知識;洄遊鮮撈則為消 費者挑選最對的魚,提供永續海鮮商品。
以食魚教育、漁業知識為主的潮體驗活 動來說,遊客能一睹海上定置漁場,了解 被動式捕撈的「定置漁法」,以及直入直
出的「膠筏衝浪」收漁方式,接著運用洄 遊吧開發的「臺灣魚之島」食魚學習撲克 牌,認識臺灣四季常見的 36 種野生海魚
和養殖魚類,並親自料理當季野生海魚, 享受最美味的在地鮮魚料理,最後,再心 滿意足地在食魚體驗館裡,挑選當季野生 漁獲、周邊文創產品回家,有玩、有吃又 有買。這其中,便蘊含了一級生產、二級 加工和三級觀光的所有元素。
有趣的是,這些潮體驗活動,不僅讓遊 客認識魚類、漁業和海洋,也對花蓮多了一 分認識。身為花蓮人的洄遊吧食魚體驗館 館長林彤便提到,「我加入洄遊吧後,才知 道七星潭和地方漁村有那麼多精采故事。」
在日間活動外,由於七星潭觀光區周邊 有許多民宿,但海灣入夜後,通常一片靜 寂,民宿業者為了讓旅客「不無聊」,紛 紛詢問黃紋綺,如何讓夜間的七星潭變得 好玩?聽到大眾心聲的洄遊吧,近來又設 計了「星空調酒」活動,帶領遊客「夜遊 七星潭」,包括認識與海洋有關的星座、 體驗「漁人調酒文化」。
認識魚。其實,討海人上工時,「酒」是 嚴寒暖身、消磨等待、凝聚團隊的重要元 素,例如漁人會依據不同需求,調出融入 保力達 B 、威士忌、咖啡、米酒等不同元 素的飲品。透過夜間活動,就能了解漁人 的調酒文化。
✹ 全臺首款「魚骨燻製琴酒」 在國際發光
洄遊吧的英文名是「 FISH BAR 」,希望 顧客能在此藉由互動、閒聊,認識海洋、
而為了和在地的漁人飲酒文化做出對 比,針對七星潭常見的大宗洄游性魚類 「鰹魚」,洄遊吧除了將魚肉做成魚鬆、
寵物鮮食和鰹魚爆米花,甚至連「魚骨」
都能有所發揮。今年,洄遊吧和釀蒸餾 所合作,利用魚骨長時間文火燻製出的全 臺第一款「魚骨燻製琴酒」,便一舉奪下
2024 世界琴酒大賽金賞。許多外國人造 訪食魚體驗館、聽完背後故事後,二話不 說便直接購入;美國眾議院跨黨派訪問團
來到花蓮時,鰹魚琴酒更是代表臺灣致贈 貴賓的重要禮品之一,「我始終相信『愈 在地,愈國際』,我們前面花了許多時間 在地方蹲點,就是為了提煉出既有的文化 底蘊,進而設計能連結在地的產品和體驗 活動,再被國際看見。」黃紋綺說。
如今,洄遊吧正積極擴大自身能量,與 不同團隊「共好」。像是洄遊吧便和多羅 滿賞鯨規劃有別於一般賞鯨的「海上大迷 宮」行程,除了帶遊客去賞鯨豚,還能近 洄遊吧延伸異業結合的多元觸角,成為認識七星潭的最佳窗口。
今年 6 月,進駐七星潭遊客中心的洄遊 吧食魚體驗館重新開幕,又進一步優化原 本的導覽、體驗活動和文創商品,提供更 豐富的選品、更道地的餐點,成為遊客探索 七星潭、食魚教育和漁村故事的重要入口。
✹ 異業結合 創造「眾樂樂」的共好
縮小版的定置漁場模型讓遊客更能理解友善環境的漁業模式。
距離了解足球場般大的定置漁場,最終再 前往食魚體驗館獲取魚類、漁業和海洋知 識。同時,洄遊吧也與大專校院的自然資 源與環境學系、觀光遊憩系產學合作,讓 學生在洄遊吧實習。黃紋綺透露,有學生 發揮創意,以七星潭為題設計遊程,經過 與團隊討論、優化後,還真的成了洄遊吧 的遊程之一,「一方面帶動年輕世代對漁 業、海洋和地方的興趣,也協助培力人 才。」透過異業結合,洄遊吧成功串聯花 蓮在地資源,也為七星潭的觀光遊程帶來 新創意、新活力。
在七星潭耕耘八年,黃紋綺注意到,洄 遊吧已經有愈來愈多「死忠粉絲」。不少 企業、公部門和在地學校,會委託洄遊吧 辦理食魚教育活動;許多外來的遊客,可
能在參加過一次體驗遊程、購買魚貨後, 即便回家,仍然樂意線上訂購魚貨、追蹤 新品,而之後每一次造訪花蓮,也會如同 回到老家般,再度蒞臨洄遊吧。這給了黃 紋綺推出「訂閱制」的靈感,讓會員在常 見的野生漁獲等選品外,也串接體驗活 動、周邊商品和海洋知識,「代表我們的 理念有一群人支持,必須持續努力提升他 們的黏著度。」運用訂閱制度,增加遊人 對花蓮的黏著度,更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 制,打開行銷七星潭的新頁。
對黃紋綺來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她 不只自己繼續摸魚,還期望領更多人「入 門」,一同享受摸魚的樂趣,為在地灌注 永續的動能。
創生路徑掃描 洄遊吧 FISH BAR 創生初衷
創立全臺首間結合食魚教 育的體驗館,提供「洄遊 新知」、「洄遊潮體驗」 和「洄遊鮮撈」三大服務 項目。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彌補臺灣海洋文化教育的 不足,加深人們與海洋的 連結。
與大專校院的自然資源與 環境學系、觀光遊憩系產 學合作,讓學生在洄遊吧 實習。
推廣食魚教育、海洋永續 理念。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➊推出結合漁業知識、在 地文化的體驗活動,吸引 遊客。
➋開發「魚骨燻製琴酒」 等在地產品,獲得國際獎 項肯定。
➌推出訂閱制服務,增加 遊客黏著度。
新城鄉
練習曲文創
梳理新城脈絡 帶動全花蓮的共好 照片提供:練習曲書店
原先面臨人口外流、少子化和高齡化等問題的新城鄉, 從新城國小棒球隊重組開始,到練習曲書店、豆花兒、 山海百貨的接連落成,如今地方變得日益活絡,有了嶄新面貌。
|文・蕭玉品 攝影・陳逸宏|
花蓮新城鄉,一座太魯閣山腳下的小 鎮。由於鄰近臺灣瑰寶景點太魯閣,過去 許多造訪太魯閣的旅人,多會在此短暫停
留。但這個兩萬多人口的小鎮,近年卻面 臨著和臺灣許多偏鄉類似的命運 人口 外流、少子化和高齡化。
2015 年,曾在花蓮當兵的胡文偉,偶然 在新城海邊遇到一群正在打棒球的孩子。
熱愛棒球的他,在拿出球具的同時,順口 多問了句:「你們有棒球隊嗎?」就此讓 他移居洄瀾,結下與新城的緣分,更進一 步為這座小鎮拉開了不一樣的序幕。
✹ 從棒球隊開始
挖掘老故事的新能量
起初,胡文偉重組已經解散 10 多年的
新城國小棒球隊,出任不支薪的總教練; 接著,他看到有些成員因為熱愛棒球,每 天遠從宜蘭縣南澳鄉搭乘火車前來上學, 加上隊上不少孩子是單親、隔代教養,便 決心扭轉「運動的孩子功課差」的刻板印 象,自掏腰包租下老屋重新改造,整修成 「練習曲書店」,在打棒球之餘,還扮演 起課輔老師的角色。
在練習曲書店,孩子們寫作業、用書籍 認識世界。特別的是,書店的書「只租不 賣」,除了鼓勵孩子自主閱讀,漸漸地, 還吸引社區居民駐足,小小的書店創造愈 來愈多人氣,後來甚至成為外來遊客的必 訪之處。
因應孩子的居住、用餐需求,在書店之 後,胡文偉又陸續整建宿舍、食堂,並於
重組解散多年的棒球隊,給孩子們一個新的希望。(照片提供:練習曲文創)
2019 年成立練習曲文創,希望透過團隊 的力量,深入回應地方議題。 2021 年, 太太去學做豆花,他又負責將前身是畫室 的木造老屋改造一番,變成擺滿小學課桌 椅的復古豆花店「豆花兒」。
眼見棒球隊、書店、宿舍、食堂和豆花 店在短時間內拔地而起,問胡文偉為什麼 能引領新城接二連三開出繁盛花朵?「所 有的事情都來自需求,當我們希望居住的 環境愈來愈好,自然而然就會長出新東 西。」但為什麼是豆花?「因為我喜歡 吃豆花!每個人就應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啊。」他妙答。
其實,胡文偉早就發現,新城有說不完 的故事,比方說,新城產花生、酸菜,還 有「曼波魚的故鄉」美譽,是農產豐富的 小鎮;又或者新城天主堂的原址是新城神 社,後來改建為禮拜堂,但神社的地基、
石燈、鳥居等遺蹟,始終被完整保存,一 幢幢在地建築背後,隱含著豐厚歷史與文 化。有諸多絕佳素材,過去卻不為人知,
「正因為缺乏整合脈絡、論述的單位,我 們現在在做的,就是這件事。」
✹ 攜手在地找特色
集結品牌創商機
對胡文偉來說,豆花的製作技術門檻
低、容易上手,卻可以和在地緊密結合, 例如豆花兒採用花蓮壽豐鄉小農種植的非 基因改造黃豆,以及新城的特產花生,所 創造的收入還能幫助更多孩子就學,「關 鍵是經過整合、梳理地方的脈絡後,找出 大家都認同、喜歡且與在地融合的點,再 與商業對接,最終讓新城的深厚底蘊,被 源源不絕地散播。」他強調,一個地方要 是只有教育、文化,沒有辦法永續,其中 還必須有商業模式,「豆花兒」作為一個 與在地農特產品連結的小小據點,能串聯 小鎮商家及住戶,攜手彼此找出更多在地 特色,不僅吸引觀光客,還有機會帶動青 年返鄉。
繼練習曲書店、豆花兒之後,練習曲 豆花兒賣在地的豆花,幫助孩子就學。(照片提供:練 習曲文創)
文創的最新力作是「山海百貨」。在新城 街區有棟已經閒置 10 多年的台電大樓, 2021 年,胡文偉眼見這個「黃金地段」
頗有發展機會,決定租下。原先他將此處 劃為「新城藝術電力公司」,舉辦攝影展、 講座等各種藝文活動。 2024 年 3 月,這
幢舊大樓在經歷一年多的整修,包括新增 廚房設備、餐飲空間後,化身成「山海百 貨」正式開幕,裡頭集結了來自花蓮 13 個鄉鎮,包括小米好好、練習曲、洄遊吧 和山角等 22 個品牌的產品。
✹ 山海百貨 串聯全花蓮的百味共好
雖說叫「山海百貨」,但是胡文偉強調,
(上)「魚慕滾豬」的九宮格內濃縮了花蓮的山海滋味。 (下)胡文偉積極尋找花蓮特色商品,串聯品牌吸引來客。
百貨代表的並非「營利」,而是與整個花蓮 的「共好」。像是一樓的「以映慕名」,是 阿美族國宴主廚胡志強開設的第三間餐廳, 遊客來此用餐,能品嘗到「山海」的滋味。 點一份「魚慕滾豬」,會吃到刺蔥、飛魚、 鹹豬肉、新城酸菜和花蓮富里米等統統來自 在地的食材;在精緻的九宮格套餐中,則 能嘗到百香果漬曼波魚皮、炸七星潭白帶 魚等地方獨有菜色。至於山海百貨的選物, 同樣有山有海:小米酒、咖啡、國產材、竹 編物與陶器屬於山的賜予,柴魚片、魚乾、 沐浴用品則出自海的意象,「山海百貨扮 演『平臺』角色,帶出在地廚師、工藝家、 小農的技藝與心意,也帶動鄰里鄉鎮的蓬 勃,並創造在地工作機會。」
近幾年來,在練習曲團隊的努力下,新
從一間書店開始,點滴串起在地的生命力。
城日益被外界看見,更吸引了不少返鄉 的、外地的人才落腳,或大展身手,或汲 取更多誘人的在地文化。當年新城國小棒 球隊的首屆學生,如今已紛紛升上大學, 其中一位就讀中山大學的成員,便在暑假
期間返回新城,在山海百貨裡實習;胡志 強也在以映慕名內雇用了不少部落青年擔 任服務生;另外,此次一肩挑起山海百貨
改造、裝潢和品牌打造等任務的成員中, 有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畢業的高材生,還有 人曾任國際汽車品牌的產品經理,「他們 都是喜歡新城、認同地方在做的事,所以 願意來這裡工作、發揮創意。」
有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在山海 百貨之後,接下來,胡文偉又打算活化老 屋了。今年 10 月,新城街上閒置的 400
坪空間,將被練習曲團隊改造成幼稚園與 部落廚房。他提到,光是新城村和周邊的 民友(陶樸閣)部落,就有 20 多位長輩, 加上棒球隊的孩子、公司團隊,每天平均 起碼有 30 多人的用餐需求,「改造既有 閒置空間,讓小孩玩樂、讓長輩談天,也 是一種照顧。」
從練習曲書店、球員宿舍、豆花兒、山 海百貨,到即將完工的幼稚園、部落廚 房,胡文偉讓小鎮的獨特底蘊被看見,他 甚至期望,新城的模式可以被不斷複製, 「當這座小村莊可以共好、長出自己的生 命力,我們在做的事情就能被複製。期待 每個地方都有一間書店,有一間豆花兒, 有一間山海百貨,或是任意長出當地所需 的樣貌。」
創生路徑掃描 練習曲文創 從重組新城國小棒球隊開 始,逐步建立練習曲書店、 豆花兒、山海百貨等據點, 回應地方需求。
創生初衷
解決新城鄉人口外流、少 子化和高齡化的問題。
梳理新城在地脈絡,找出 特色並與商業結合。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在地店家與品牌協力進駐 商店
➊成功打造多個特色據 點,活絡地方,吸引遊客。
➋透過山海百貨等項目, 提供在地就業機會,吸引 青年返鄉。
➌期望將新城模式複製到 其他地方,推動共好發展。
秀林鄉
後山蕨起 北域 現場
用文化體驗
「種」出山蘇與在地的新契機
曾經為全臺山蘇的主要產區, 秀林鄉卻一度不敵人口老化,山蘇產業逐漸沒落。
青農林俊雄返鄉創立「後山蕨起」,為山蘇與秀林鄉打造新契機。
|文・游婉琪 攝影・陳逸宏|
花蓮縣秀林鄉曾經是全臺主要的山蘇種 植產地之一,隨著務農人口年齡老化、山 蘇收購價格減少,讓山蘇產業日漸沒落。
原本在外縣市從事遊艇製造業的林俊雄, 返鄉成立「後山蕨起」,串聯有行銷創意 的年輕世代與擁有種植技術的社區農民, 除了研發一系列別具特色的山蘇農產品 外,更活化社區裡的閒置空間,成為遊客 駐足體驗太魯閣族文化的好去處。
✹ 山蘇開發創意商品 走出部落產業困境
林俊雄出生於秀林鄉面對著七星潭的佳 民村,當地居民主要為太魯閣族。他從高 中畢業後在南部讀書就業,直到 2012 年,
因為想要陪伴年邁的母親,決定辭去高薪 管理職,回到家鄉花蓮定居。林俊雄坦承, 過去自己對原住民文化沒有太多認同感, 甚至排斥部落居住環境髒亂。返鄉後他先 是在華山基金會從事社福工作,看見了原 鄉部落人口嚴重外移與老化的問題,在幫 助鄉鎮發展過程中,卻意外引發對於地方 創生的熱情。
於是,林俊雄從 2017 年開始投入社區 營造,將社區閒置空間整治活化。看見部 落裡頭山蘇產業的困境,過去輝煌時期一 斤可以賣到 200 多元的山蘇,隨著盤商 壟斷價格,如今一斤只剩下 35 元。看見 了農業加工品的價值,以及市場的區隔 性,促使他決定與慈濟科技大學產學合
後山蕨起集合部落青年,開啟部落產業契機。
作,研發山蘇冰淇淋、山蘇餅乾等產品, 提高農特產產值,為山蘇開拓客群。
後山蕨起向部落農民收購無毒種植的山 蘇後,開發多元商品,且全株利用,一點 都不浪費。他們將嫩葉的部分磨成粉做山 蘇冰淇淋、山蘇堅果牛軋糖;同時也揉進 麵團裡,搭配同樣是部落特產的薑黃與紅 藜,烘焙做成餅乾和麵包。至於山蘇的老 梗,則萃取出精油做成防蚊液、手工皂。 豐富多元又極具特色的副產品,成功吸引 遊人的目光。
✹ 挺過疫情考驗 客製食衣住行深度體驗 2020 年起,為了讓社區能夠永續發展, 林俊雄號召和他理念相近的原住民青年返 鄉,籌備「後山蕨起」,希望能將一系列 的山蘇產品,結合部落飲食與文化遊程, 提高部落族人經濟收入、提供更多就業機 會,同時也對於自己家鄉的產業與文化產 生認同感,進而願意持續留在部落生活。
「在後山蕨起,食衣住行育樂都可以全 包!」除了與社區農民契作山蘇,成為部 落風味餐和加工伴手禮外,後山蕨起也邀 請社區耆老帶領各種部落文化體驗行程。
成立初期,後山蕨起與旅行社遊覽業者公 部門單位合作,推出客製化行程吸引遊客 (上)部落裡俯拾即是天賜的美味,雨來菇就是 其一。(下)將山蘇入菜、製成糰子,開發山蘇 的各種可能。
(上)拉開弓箭,體驗傳統狩獵。(下)帶遊客走進林 間採竹、採山蘇。(照片提供:後山蕨起)
除此之外,為了推廣太魯閣族悠久的織 布傳統,遊客來到後山蕨起,還可以租借 太魯閣傳統服飾。林俊雄表示,很多人想 到原住民服飾,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是阿美 族的紅色,但太魯閣族優雅的白色服裝搭 配獨特的圖騰,呈現出來的是不同的風格 與特色。由部落族人帶領的文化體驗活 動,包含竹編、串琉璃珠、打獵、跳大會 舞等,也深受大小遊客喜愛。
✹ 集結理念相近青年返鄉 認同部落文化傳承 林俊雄認為,在花蓮做地方創生,最大 的優勢是原住民文化作為在地特色。「太 魯閣族雖然是花蓮第二大原住民族,但過 去遊客比較常看見阿美族。」雖然非行銷 科班出身,但團隊將太魯閣文化融入商品 與遊程中,透過傳統故事的導入,讓遊客 感覺到花蓮特色,進而願意買單與再訪。
林俊雄笑說,一開始有一群群歐美遊 客因為想試試原住民風味,經由 google map 找到後山蕨起。但因為後山蕨起的 風味餐必須提前預約,他們改成報名文化 體驗。臨走前表示之後一定還要來多待幾 天,品嘗這次沒機會吃到的山蘇料理。
後山蕨起成立初期,碰巧遇到新冠肺炎 疫情的考驗,但林俊雄反而利用這段時間 打穩基礎,進行專業人員培訓、線上行銷 推廣以及園區的硬體建設等工作。
最讓林俊雄感到驕傲的,是後山蕨起擁 有一群理念相近、合作愉快的青年團隊。
他回憶,剛開始想要成立後山蕨起時,難 免有許多老一輩族人抱持著「年輕人懂什 到園區。隨著名聲逐漸打響,現在連歐美 自由行觀光客,都會透過網路找到後山蕨 起,深深愛上這裡的文化體驗。
部落的山蘇與傳統文化因青年的投入而存續與茁壯。
麼」的看笑話心情。他坦承,年輕人確實 不會山蘇種植技術,卻擁有靈活的行銷頭 腦與數位科技能力。更重要的,是一顆想 要返鄉凝聚部落意識的心。商科畢業的他, 團隊成員卻巧合地多數來自護理相關科系 背景,創業初期難免會因意見不合產生口 角,但彼此相互信任,抱持著希望社區能 夠永續發展的願景,堅守各自的工作崗位。
此外,他們也建立長者據點和學童課輔計 畫,關注弱勢群體需求,提升其生活品質, 增進社區凝聚力,這些作為讓後山蕨起漸 漸出現起色,贏得社區民眾的信賴。
隨著客源逐漸穩定,新的考驗卻隨之 而來。林俊雄坦言,曾有中盤商惡意恐 嚇農民,揚言如果農民把山蘇賣給後山
蕨起,以後就不再收購,甚至出現競爭 對手試圖打擊團隊士氣。「沒有阻力就 沒有進步」,面對這些挑戰,林俊雄抱 持著「化攻擊為力量」的正面心態,深 信只要把商品和服務品質做好,盡可能 去推廣部落山蘇與傳統文化,後山蕨起 團隊就能夠持續茁壯。
與其他地方創生案例相比,林俊雄笑 說,很多審查委員來到後山蕨起,對於在 地年輕人願意留在部落裡感到相當意外。
展望未來,後山蕨起下個目標是希望吸引 更多國際觀光客造訪,推出多國語言的行 銷文宣。此外,他也鼓勵團隊成員考取相 關證照,未來可以在加工廠生產更多山蘇 特產。
創生路徑掃描 後山蕨起 串聯年輕世代與社區農 民,研發山蘇冰淇淋、餅 乾等產品,提高農特產產 值。
創生初衷
解決秀林鄉山蘇產業沒落 的問題。
以山蘇為核心,開發多元 產品,結合部落文化體驗, 發展深度旅遊。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與慈濟科技大學產學合 作,研發山蘇產品。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➊成功開發一系列山蘇產 品,吸引遊客目光。
➋提供部落就業機會,讓 族人對家鄉產業與文化產 生認同。
➌未來目標是吸引更多國 際觀光客,並鼓勵團隊成 員取得相關證照,生產更 多山蘇特產。
花蓮市
鯨世界、多羅滿
臺灣賞鯨發源地
普及鯨豚與海洋知識 照片提供:鯨世界
1997年,花蓮石梯港成為臺灣賞鯨的發源地。
多年來,賞鯨活動在花蓮港開展,不僅完整串聯在地觀光生態鏈, 也聚集許多志同道合的專家、夥伴,共同為海洋永續努力。
|文・蕭玉品 攝影・陳逸宏|
花蓮擁有良好的賞鯨條件,出海遇見鯨魚的機率高。(照片提供:多羅滿)
搭乘賞鯨船從花蓮港出海,正享受乘風 破浪的快感時,突然,上百隻飛旋海豚聚
集在船頭旋轉、跳躍,某些調皮的小傢 伙,甚至和船隻「飆起速來」;轉頭一瞥, 猛然又看到體型堪比船身大小的抹香鯨。
當鯨豚並現、擁有與這些海上生物間難得 一見的「親密時刻」時,所有乘客都嘖嘖 稱奇,紛紛鼓掌叫好。
「每個人都超『嗨』,下了船後仍然回 味無窮。」對於這樣的畫面,經營賞鯨事 業近 30 年的鯨世界賞鯨總經理邱錫棟, 早已司空見慣。
✹ 從石梯港開始 醞釀賞鯨發源地
他進一步解釋,早期受到政治因素、戒
嚴影響,政府不允許人們親近海,所有漁 船都必須被嚴格管制,一般人無法輕易搭 船出海,導致臺灣人雖為島國子民,對海 卻相當陌生。解嚴後,政府一方面發現漁 業資源逐漸枯竭,陸續開始解編船隻,賦 予船舶在捕魚之外的「娛樂」功能;同時, 1996 年,專長為鯨豚研究與保育的臺灣 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周蓮 香,和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組成「尋鯨小 組」,從花蓮石梯港搭船出海,展開臺灣 首次海上鯨豚調查。
當時,尋鯨小組不僅發現虎鯨,還記錄 了許多珍貴的鯨豚資料,一時間吸引了大眾 對鯨豚的關注。於是隔年夏天,臺灣第一 艘對外開放的賞鯨船「海鯨號」,正式從 石梯港出發,宣告花蓮成為賞鯨的發源地。
瓶鼻海豚游泳速度快,水面活動活躍,出海可見牠們在 海上翻滾式跳躍、擊浪或乘浪。(照片提供:多羅滿)
和其他地方相較,花蓮確實擁有良好的 賞鯨條件。南非開普敦、紐西蘭凱庫拉、 北海道知床等全球各地著名的賞鯨地,多 有限定的賞鯨期間,相較之下,臺灣屬 亞熱帶氣候,海水溫度平均維持在 25 至 28 ° C ,加上花蓮是斷層海岸,船隻出海 大約五分鐘後,便可達 3,000 公尺深的海 溝,生態食物鏈相當豐富,「鯨豚和人一
樣,以食為天,只要有東西吃,一年四季 都會聚集許多鯨豚。」邱錫棟指出,儘管 花蓮的最佳賞鯨季節是 4 到 10 月,但目
前在全世界已知的 90 多種鯨魚中,常居 花蓮的多達 30 多種,出海平均能看到鯨 豚的機率高達 95 %,「正因為種類多、
頻率高,奠定花蓮作為賞鯨最佳區域的定 位。」
目前,花蓮港的賞鯨公司,多遵循「友 善賞鯨」原則,在海上溫柔駕駛,發現鯨 豚的首個動作,是減慢船速、緩步靠近, 不衝撞與包圍。多羅滿賞鯨便在賞鯨之
外,又進一步注入環境保護、海洋永續的 意義。事實上,1998 年,花蓮港首艘發出 的賞鯨船,正是出自多羅滿。多羅滿賞鯨 總經理呂世明提到,多羅滿當初是為了支 持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而成立,部分船票 收入會用來支持黑潮的研究,「我們等於 在還沒有社會企業的概念時,就誕生了。」
多羅滿創立後,一面在賞鯨行程中傳遞 海洋文化和永續精神,同時逐步開始在船 上進行經緯度的記錄與調查,包括記下在
看見巨大抹香鯨,總會震懾於海洋的浩瀚。(照片提供: 多羅滿)
什麼經度、緯度,容易看到哪些鯨、哪種 豚。這讓多羅滿的每一艘船,彷彿都是研 究室與教室,並吸引對海洋有興趣的人 們,在花蓮互動交流。
✹ 留下科學記錄
作為海洋政策規劃依據
曾有兩位海洋大學的學生,知道多羅滿 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對鯨豚、海洋的投 入後,主動拜訪呂世明,詢問海洋垃圾是
否有進行公民科學記錄的可能?當時,呂 世明認為花蓮的海岸其實不髒,要記錄也 應該是針對西海岸。但學生提到,如果在 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看到相同垃圾,就一 定有脈絡可循,「這些垃圾要是變成科學 紀錄,就有機會提供給政府、學術單位, 探究這些習慣背後的脈絡與問題,作為未 來規劃海洋政策的依據。」學生的一番話 說服了呂世明支持相關研究,並成為多羅 滿持續蒐羅資料、記錄的動力。
2022 年,多羅滿再和廖鴻基的福爾摩 沙協會合作,發起「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 計畫」,由廖鴻基帶隊,與有興趣的民眾 一起探索黑潮流域。呂世明解釋,過去 想遇到習慣沉潛於海的抹香鯨,機率低於 1 %,但近年在花蓮外海目擊抹香鯨的機率 節節攀升, 2023 年已提升至 5.4 %。呂世 明期望,藉由逾五小時的抹香鯨π計畫, 詳實記錄抹香鯨的影像、聲音與航跡,並
飛旋海豚在海面旋轉、跳躍,逗趣可愛。(照片提供:鯨 世界)
邱錫棟表示,與鯨豚的奇遇會讓人回味無窮。
吸引更多科學專家投入研究,引發社會對 周圍海洋的重視,「我們的用意,是讓大 家認識臺灣、認識花蓮,知道有這麼多元 的鯨種在這裡,是件值得驕傲的事。」
✹ 賞鯨活動 讓臺灣人認識鯨豚與海洋
花蓮的賞鯨活動開展多年,最明顯的收 穫,是普羅大眾都對鯨豚有了基本認識。
邱錫棟觀察,如今臺灣人普遍都清楚鯨豚
是保育類動物,要是看到哪裡有鯨豚擱 淺,一通電話便會通報海巡單位。
至於多羅滿的「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 畫」,徵集並培訓了許多「海幫手」,有 人的專業是地圖、有人能攝影,還有人擅
長書寫,連結多方力量後,便能出書、拍 紀錄片、開設 Youtube 頻道,將重要的 海洋議題向外擴散。2024 年,《台灣π:
發現太平洋抹香鯨》一書正式出版,裡頭
是太平洋抹香鯨計畫整整一年的紀錄;多 年來,多羅滿陸續獲得環境教育獎全國優 等、海洋教育推手獎等獎項,以及友善賞 鯨標章、特色農遊場域認證。
更重要的是,連在地那些認為漁業已經 凋零的老船長、船員,都在其中扮演關鍵 角色。呂世明笑稱,多羅滿規劃的「漁業 導覽行程」,會帶著遊客出現在退休船 員、船長出沒的街頭巷尾、廟宇,邀請他 們介紹自己再熟悉不過的漁船、漁具和漁 法,退休後看似失去生活重心的長輩們, 其實一身都是海洋、漁業相關知識的寶 藏,只要引導個幾句,老船長通常能滔滔 不絕,向遊客分享該如何在對的時間,吃 到最鮮美的魚。
值得注意的是,賞鯨還能帶動花蓮觀光 產業的發展,型塑完整的生態鏈,「賞鯨起 碼需要半天時間,賞完鯨後,花蓮還有縱 谷線、海線等玩不完的活動,增加遊客停留 的時間,進而促進食宿消費。」邱錫棟說。
廖鴻基曾說:「海洋不可預約,但值得 期待。」花蓮除了太魯閣壯麗的山色,還 擁有一片浩瀚的碧藍。在這裡,可以欣賞 鯨豚的律動,感受海洋的脈動。或許,這 段與海洋的邂逅也會點燃你對鯨豚與海洋 的熱愛,進而投身相關領域貢獻所長,促 進產業邁向永續。
創生路徑掃描
賞鯨 (鯨世界、多羅滿) 在花蓮港發展賞鯨活動、 結合在地觀光生態鏈。
創生初衷
推廣鯨豚與海洋知識,促 進海洋永續發展。
花蓮擁有優良的賞鯨條 件,種類多、頻率高,成 為賞鯨最佳區域。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早期政府解編船隻,賦予 船舶娛樂功能。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➊賞鯨活動吸引大量遊 客,促進花蓮觀光產業發 展。
➋透過科學記錄和海洋教 育,提升大眾對海洋保育 的意識。
➌串聯在地退休船長、船 員,傳承海洋、漁業相關 知識。
花蓮市 將軍府1936
凝聚品牌力 日式園區細說洄瀾 作為「大山大海之間的文化美食聚落」的將軍府1936園區, 齊聚了16個表現地方特色的品牌, 致力成為「在地人的客廳」、「外地人的首站」。
|文・蕭玉品 攝影・陳逸宏|
園區優美的日式建築內,盡是花蓮各地精緻餐食與文創。(照片提供:將軍府 1936)
自 2024 年 4 月起,在花蓮市中正路上, 多了一個占地 4,600 坪的偌大日式園區 「花蓮將軍府 1936 」。
位於美崙溪畔的園區並非新建,而是日 治時期、1936 年興建的花蓮港廳軍官宿 舍。雖然極具文化價值,2005 年便被列為 縣級古蹟和歷史建築,卻因年久失修,殘 破不堪。2020 年,花蓮縣文化局獲文化部
補助,斥資 2.6 億元、耗時三年半,整修 了一棟縣定古蹟及七棟歷史建築,這才成 就了現今「花蓮將軍府 1936」的面貌。
如今走進園區,會發現家咖哩、山海百 貨等集結花蓮 13 鄉鎮商品、琳瑯滿目的 在地品牌,也會看見新創但運用花蓮在地 特色展現風貌的品牌,包括 OOA 將軍府 ×陳耀訓麵包埠、Doga 辣椒餅乾、fūjō
restaurant、將軍淬 x iDrip CAFÉ、喜歡采 風伴手禮等 16 家品牌。而負責營運園區的, 是誠食生活家創辦人任聿新和他的團隊。
✹ 花蓮人的客廳 傳承在地價值 長期以來,任聿新和團隊投入將「地方 特色轉譯成消費者喜歡樣貌」的任務,包 括旗下經營的家咖哩、定置漁場三代目和 「七星潭漁村復興計畫」,都是發揮類似 價值。家咖哩採用花東契作的小農新鮮香 料熬製咖哩;定置漁場三代目則以魚湯拉 麵的樣貌表現在地漁獲;七星潭漁村復興 計畫引入魚刺人雞蛋糕,首創「魚刺人雞 蛋糕咖啡館」,成為打卡熱點。「我們有 過聚落型經營經驗,自己又在這裡生活, 希望留下重要的價值給下一代,因此決定 承接營運將軍府 1936 園區的重任。」
事實上,在主理誠食生活家和旗下品牌 之外,任聿新還擔任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 董事。他跟著基金會上山下海走過臺灣、
離島一圈後,發現所有創生團隊都在尋找 「永續」的途徑,如同全臺灣的日式園區, 沒有一個是一開始便成功,唯有華山文創
園區在經營 10 年之後,才轉虧為盈,「我 希望將軍府能成功,所以將這八棟建築當 成實驗場域,找來 16 個具在地特色品牌 一同進駐。」
任聿新分別從整體園區、在地人和外來 遊客的高度,為將軍府注入不同意義。首 先,園區定位為「大山大海間的文化美食聚 落」,他認為,文化若距離生活經驗、日常 習慣太遠,會不容易親近,因此選擇以餐
飲、食品,來溝通花蓮的文化當作切入點。
對在地人來說,將軍府 1936 則是「花 蓮人」接待好友的客廳,主人能在此提供 最好的餐食、飲品,「園區聚集了讓在地 人驕傲的所有品牌,每間店都獨一無二、
與在地結合,你不會在臺北、高雄等其他 城市找到一樣的店。」
✹ 首間高檔餐廳 f ū j ō 訴說花蓮故事
對外地朋友來說,將軍府則是「來花蓮 的首站」,「只要來花蓮,就是先來將軍 府吃,吃到什麼喜歡、印象深刻的,再繼 續往下挖掘。」例如時尚歐陸料理餐廳
將軍府 1936 空間舒適寬敞,也是漫步觀光的好去處。(照片提供:將軍府 1936)
「 f ū j ō restaurant 」,便負責向遊客訴 說「花蓮不為人知的高級食材」。
任聿新透露,每回朋友到花蓮玩,總說 這裡有超級貴的飯店、渡假村,卻沒有高 檔的餐廳,「一座城市的餐飲高度,等於 觀光高度。」他認為,如果花蓮沒有一間 符合國際標準的高級餐廳,終究只會是座 國旅城市。於是,他找了花蓮九位在地企 業家集資千萬、創立 f ū j ō restaurant , 並邀請曾為米其林二星餐廳侯布雄副主廚 的李偉綺擔任主廚,期望成為在地人有高 端宴客需求、外來遊客想一嘗花蓮特色食 材時的不二選擇。
任聿新強調,花蓮有太多好的農特產品,
fūjō restaurant 將花蓮在地風土以精緻料理方式呈現。 (照片提供:將軍府 1936)
不被外人所知。像是一般人都以為,「櫻 桃鴨」是來自宜蘭縣三星鄉,其實花蓮也 有養殖櫻桃鴨的能力;而鳳林慶錩牧場的 羊與雞蛋,許多知名廚師都會前來挑選; 鳳林還有日本引進的和牛後代「源興和 牛」,再加上定置漁場的海鮮,所有食材 都被化為 fūjō的道道佳餚,「我們提供一 個介面,讓饕客認識花蓮的農特產品與食 材,期待有機會帶動整個產業的蓬勃。」
在古建築內享用精緻美食別有一番逸趣。(照片提供:將軍府 1936)
嚴選在地芋頭製作濃郁酥脆的芋頭酥。
✹ 世界大師聯手助攻 創造雙贏
更重要的是,將軍府 1936 的開幕,不 僅集結了在地力量,還將外地能量引入花 蓮。
8 月底,世界麵包冠軍陳耀訓取「芋 頭」諧音的全新烘焙概念店「OOA」,宣 布在園區試營運,他專為概念店研發的芋 頭酥、金沙芋泥可頌,迅速引發搶購熱潮。
芋頭、龍鬚菜、韭菜是著名的「吉安三 寶」,尤其芋頭的產量占臺灣總產量名列 前茅。任聿新他尋思,想讓吉安的芋頭快 速且大量被外界認識,製成「伴手禮」會 是最佳解方。任聿新找上陳耀訓,力邀世 界冠軍一同將花蓮芋頭的美味,擴及全球。
陳耀訓親自前來吉安,拜訪地方農會、 嘗過芋頭後,當場便應允任聿新的邀約, 決定進駐將軍府。為了概念店開幕,他還 特地開發了芋頭酥、金沙芋泥可頌等兩款 主力產品,並找來知名設計師方序中操刀 包裝,「目標是將花蓮芋頭直接推向國際 舞臺。」任聿新說。
研發新品、籌備概念店的過程中,陳耀 訓意外發現,花蓮也有計畫生產香草莢, 未來量產後有機會添購至自家產品使用, 「要是大師帶著花蓮香草製成的烘焙品參 加比賽,我們的農特產品不就被世界看見 了?」另外,概念店的 20%利潤,也捐助 給偏鄉的原住民學生,作為教育經費,以 栽培對烘焙有興趣的小朋友,「花蓮人才 獲得培育,也擴大臺灣投入烘焙業的人力 資源,這就是雙贏。」
園區自 4 月開幕至今,親子客占了六成 以上,目前,園區正積極導入各種數位工 具,除了遊客原先便能運用 LINE 官方帳 號預約和服體驗、手工皂體驗,接下來還 要籌備整合各個品牌產品的電商平臺。這 些具有濃厚日式風情的古蹟、建築也開放 租借,舉辦各式活動、展覽,「我們努力 嘗試各種方式,永續地說好專屬於洄瀾的 故事。」任聿新說。
陳耀訓被花蓮的芋頭所吸引,量身打造芋頭酥。(照片 提供:將軍府 1936)
創生路徑掃描
將軍府 1936
引進 16 個在地特色品牌進 駐園區,包含餐飲、伴手 禮、體驗活動等。
創生初衷
活化日式古蹟建築,打造 在地文化美食聚落。
成為「在地人的客廳」、 「外地人的首站」,傳承 在地價值,推廣花蓮特色 食材和產品。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花蓮縣文化局獲得文化部 補助,修復園區建築。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➊成功吸引遊客,成為花 蓮新興的文化觀光景點。
➋與世界麵包冠軍陳耀訓 合作,以花蓮芋頭開發新 品,提升在地農產品的知 名度。
➌積極導入數位工具,籌 備電商平臺,並開放場地 租借,促進園區永續經營。
吉安鄉 秧悦美地度假酒店 北域 現場
綠色旅遊 打造干城故事
位在花蓮吉安鄉干城村內的君達集團秧悦美地渡假酒店,細心耕耘在地, 開發農村潛力,與在地居民像友好的鄰居, 彼此守望相助,打造共榮共好的生活質感。
|文・莊傳芬 攝影・李明宜|
君達集團的秧悦美地渡假酒店位於花蓮 吉安鄉的干城村內,村內街道並不寬闊, 依傍著後方蓊鬱山系,飯店佇立其中,完
全不顯突兀,從建築外觀設計到偌大的有 機香草園區,都與縱谷小村的景色交融。
董事長尹純綢說明,秧悦與社區居民的互 動就像友好的鄰居,彼此守望相助,飯店 並不築起高牆或給人不易接近的感覺,相 反的,是能進一步提升社區的景觀與生活 質感,打造共好共榮的關係。
令人驚喜的是,這樣一個別具規模的場 域,並非由外地企業投資。尹純綢是花蓮 在地出生長大的孩子,從創業之初就決心 根留花蓮,耕耘在地多年並經歷幾次企業
轉型,漸漸成為今日我們所見、以有機香 草、綠色旅遊著稱的君達集團。
✹ 發展農村潛力 提升在地價值 「小時候甘蔗、棉花收成的季節,村裡 總瀰漫著一股期待的氛圍,若賣得好價錢 便能換得全家溫飽,並支付孩子學費。」
尹純綢董事長熟知農村社會裡對於穩定收 入的期待感,因此要達到社區再生,首先 要做的便是社區共好。秧悦美地從 2016 年開始,與在地約 65 位小農合作,在園 區內有一棟建築,直接作為銷售推廣在地 有機友善產品的展售館,陪伴生產者一起 設計包裝,同時也舉辦農民市集,讓消費
遠山雲霧繚繞與繽紛的有機香草花園,景致宜人。(照片提供:君達集團)
者直接認識並向農友購買,有效提升產品 價值與農民收益。
「我的地方創生,是提升居民的工作價 值,讓每個人都有能力創造更好的生活。」 尹純綢董事長以平實的語調淡淡說著,飯 店內設立在地農產品展售中心,以企業形 象作為地方品牌的有利背書,讓地方居民 共享收益,是她對地方創生所提出的一劑 解方,也是她對家鄉情感的深刻轉化。
另一方面,君達集團也與附近的南華國 小合作,提供全校 100 多位孩童有機豆 奶,同時鼓勵孩子走進社區,以親身體驗
的方式參與香草植物 DIY ,感受自然作物 的魅力。尹純綢在一場校慶演出中,發現 孩子們演說、音樂等各種表演才能都令人
驚嘆,因此當飯店舉辦活動時,便邀請學
生前來演出,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矚目與 肯定,並利用回饋經費與捐贈等方式,補 充學校缺乏的樂器設備。透過這樣的互動
方式,發掘孩子潛能,也讓他們在成長過 程中更加認可自己與地方的價值。
✹ 打造干城故事 化身綠色旅遊推手
干城村具有深厚的文化歷史,開發的過 程、族群、作物都有獨屬於自己的特色脈 絡。以砌石文化為例,干城在開發之初, 田地裡有許多石頭,先民將這些石頭挖 出,在田邊砌石成牆,成為當地獨特地 景,也是干城社區發展協會與村長著重推 廣的社區文化。
君達作為干城社區的一份子,尹純綢董 事長因此特別編製人力,進行干城與南華
秧悦美地度假酒店為旅人及在地提供健康、多樣的有機食材。
有機香草不僅療癒旅人,更為在地帶來綠色商機。
社區文史調查與耆老訪談,並與新創公司 合作,將這些內容製作成 App 語音導覽 系統,提供給來到飯店的遊客認識社區最 佳入門工具。另一方面,君達進一步與財 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及其他科技業者合 作,逐步建構地方數位導讀的基礎。
「我希望大家認識的不只是秧悦,還有 屬於干城這個地方的故事,然後再把尺 度慢慢擴大出去,包含吉安鄉與整個花 蓮!」關注地方文化的思考與推廣綠色旅 遊進一步結合,飯店提供免費的單車借 用服務與社區語音導覽 App ,來到這裡
的旅客,不會急躁地丟下行李趕往其他景 點,而是騎著自行車到附近的鄉間小巷慢 遊,品味地方的風土與人文,充分感受獨 屬此地的「慢」與「活」。
君達還在社區裡另闢一塊基地,打造香 草療癒小站×五十甲故事館,透過不定期 舉辦活動、專人導覽、圖文陳列等方式, 讓在地居民或是來到干城的旅客,都有機
會體驗香草相關的 DIY 活動,並了解地方
文化故事,「遊客來到這裡,只要一輛自 行車配上一支手機,就能深刻認識我們這 個社區了。」
✹ 順應土地的節奏 有機香草讓農村永續 2024 年 4 月地震後,花蓮瞬間成為孤 島,而 7 月後的颱風也衝擊著花蓮觀光。
在山河動盪的幾個月間,尹純綢親自走訪 蘇花改道路三趟,踏查地景現況。對她而 言,通過這條道路時眼前所見的景象,正 是從西部走北迴來到花蓮的人會感受到 的,唯有透過親身確認,才能共感,並從 中思考飯店的經營方針與應對方式。
雖然這些挑戰仍真實存在,但她相信對 於全心投入這個地方的人而言,花蓮無論 是大山大海的壯麗,或是大風大浪的挑 戰,從來都不是置身事外的風景,君達的 獨特之處在於顧客關係的建立與對花蓮土
地的強烈黏著度,而有機香草食材與芳療 始終是他們的堅持與呈現亮點。尹純綢認 為,我們能做的,便是將花蓮這些滋養我
們的自然條件,轉化成真正屬於自己的定 位和價值,這才是能夠吸引更多人前來認 識這片土地的深刻誘因。
2024 年花蓮面臨許多挑戰,考驗著這 裡的人們不斷調整適應,尋找一個能夠順 應土地的節奏。「與其期待他人來投資花 蓮,我更願意用自己的力量在這裡創造工 作機會,讓花蓮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留在 家鄉。」君達在地深耕 30 幾年,早期休 閒農場的階段,是許多花蓮學子舉辦戶外 教學與各種活動的好去處;而現在轉型成 為渡假飯店,「很多在地客人來到這裡, 都會說『哇!我小學就在這裡辦活動』、
『我國中來這裡露營過』!」有些來自外 地的旅客,一年數次回返,來到這裡時說 的是「我回來了」,甚至有些工作夥伴, 從上一代開始便已在此服務,成為一個家 庭的重要依靠。
這些在數個年月裡累積出的「關係人 口」,用他們的成長記憶將君達與地方緊 密扣連。
而現在花蓮成為全臺有機農業重鎮,社 區的永續來自美好的家園,必須奠基於沒
有汙染的土地上。她強調,單是仰賴生產 端並不足以達到這個目標,更需要仰賴消 費者、政府政策、企業與各種軟硬體設施 的支持,才能創造一個良善的循環系統。
思索著未來的同時,她開啟手機裡監測 園區內負離子指數的系統,每日的基本 數字必定超過一萬以上,尹純綢說:「植 物們都在這裡盡情生長,我們只要讓每 種植物發揮自己的本能,就能創造出美 好的環境。」君達在此扮演的角色也是 如此,尹純綢有信心地說:「我們負責 打造好這個環境,軟硬體設施都做,吸 引更多人一直回來。」更多的顧客將為 社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進而帶動地方 的發展與活絡。
秧悦美地提供自行車,讓遊客慢遊小鎮風光。(照片提 供:君達集團)
創生路徑掃描
秧悦美地渡假酒店
以有機香草、綠色旅遊為 特色,經營秧悦美地渡假 酒店。
創生初衷
發展吉安鄉干城村的農村 潛力,提升在地價值,打 造共榮共好的生活質感。
推廣綠色旅遊,結合在地 文化體驗,讓遊客深入認 識干城村的故事。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與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及其他科技業者合作,建 構地方數位導讀的基礎。
價值收斂 獲得成效
➊打造香草療癒小站× 五十甲故事館,提供香草 相關的 DIY 活動和地方文 化導覽。
➋提供免費自行車租借服 務和社區語音導覽 App, 鼓勵遊客慢遊地方,感受 風土人情。
➌透過有機香草食材和芳 療,以及與在地居民建立 的良好關係,打造君達的 獨特定位和價值。
壽豐鄉
牛犁社區發展協會
跨齡跨域作培力 讓好事在這裡發生
成立迄今已20多年,牛犁社區發展協會積極投入公民培力,
跨齡跨域激盪熱情,讓好事在豐田發生。
早晨 9 點,東臺灣的豔陽曬著豐田早市 的街道,街上村民熙來攘往,多數人已買 完當天所需的蔬果食材,只是仍逗留著享 受與鄰里們閒聊的時光。街坊兩邊的房子 都小小的,牛犁社區發展協會(以下簡稱 協會)的辦公室就隱身在一間不大的屋裡。
跟著文化組組長楊富民的腳步,步行幾 步到另一間屋內,便看見一位工作夥伴正 引領著長者們伸展活絡肢體;再往前數公 尺,門內正進行著高齡者識字班的書寫練 習;拐個彎,一棟充滿歷史感的水泥建築 佇立眼前,那是過去豐田熱鬧一時的大同
戲院,而現在化身為農村咖啡廳、孩子遊 樂場,以及村裡各種活動的場域。
協會成立迄今已 20 多年,目前共有 24 位工作夥伴,分別隸屬不同組別。有趣的 是,這樣縝密分工的單位裡,並無法從辦 公空間看出端倪。大家經常都在外頭帶活 動、辦講座或進行各種社區事務,機動性 相當高。「我們是一個很討厭開會的單 位,」楊富民說明,但也因為辦公空間沒 有明顯區隔,互動緊密,對彼此的工作狀 況多能清楚掌握,「沒有太制式的發展方 式,我們不斷很有機地冒出一些想法,任
楊富民(後排右二)與牛犁社區發展協會努力讓全齡都能在豐田快樂安居。
何一位夥伴在工作過程中有什麼想法都可 以提出來,若得到大家的支持,我們就一 起去找經費、互相合作來完成。」
✹ 跨齡地方創生 讓地方好好運作
協會各部門不定期舉辦各項活動或講座 課程,針對不同年齡層與特定群體,例如社 區高齡者陪伴、旅遊業者的地方創生學等, 每場活動的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動機, 那就是強調「公民培力」的重要性,透過 這些行動回應協會關注的各項社會議題。
例如他們注意到,農村長期在威權體制 管理下,長者們缺乏參與公共討論的機 會,因此協會帶著老人家一起去種田, 「其實老人家都比我們還會種田,所以做 這件事的重點就不會是傳授農業知識,而 是透過共同耕作,開啟長者互相合作與討
協會投入高齡者的課程與照顧,讓在地生活機能更完善。
論的機會。」很多老人家都是在威權體制 的背景下成長的,他們對於「公民參與」 和「話語權」的概念相對薄弱,而農業 本身便是老人家的強項,能夠快速串起討 論,讓他們在過程中理解或體驗公共事務 討論的重要性。儘管有些長輩聲音大、氣 勢強,但過程中仍能促進大量的討論和相 處,這正是協會推進的目的。
10
多年前,楊富民與幾位夥伴在家鄉執 行青年村落計畫,當時參與的大學生與地 方青年們,在近幾年陸續返鄉,並且有了 下一代,當這樣一群想要長久住在豐田的 人口出現後,協會開始投注更多心力,思 索如何維持地方功能運作,讓整體生活機 能較為完善。
許多家長在孩子國中階段常因升學考 量,選擇讓他們到花蓮市就讀,因此協會 努力在小學教育中融入在地文化,每週到 村裡向五、六年級的孩子講述豐田的文化 歷史,增強地方認同感。
另一方面,他運用社區營造的咖啡館, 創造出類似文具店功能的空間,讓孩子可 以買到基本文具,減少家長舟車往返的負 擔。透過這些行動,吸引更多年輕父母安 心地讓孩子在地就學,並讓孩子擁有屬於 在地的成長記憶。
✹ 找到自己的在地定位
楊富民指出,地方創生的執行過程勢必 涉及商業模式的建立。當政府補助或外部 資源結束後,能夠持續營運才能真正被視 為成功的地方創生。基於這樣的理念,他 在故鄉豐田打造出一個能穩定創收的空 間,同時透過這個空間回應社區居民的實 際需求。
他笑著說,過去大家總是抱著浪漫想像 一股腦地開咖啡店,「雖然我自己也弄了 一間咖啡館,」不過如果仔細觀察,會發 現從疫情、地震到颱風,目前在花蓮仍存 活的店家,多數是能滿足本地居民需求, 而非只依賴外地遊客或打卡熱點的經營。
疫情最嚴峻的期間,他與社區夥伴重啟 了兩個老空間——大同戲院與順泰旅社, 打造在地消費與迎接外客的基地。他們改 整修大同戲院,打造在地生活新據點。
造老旅社成為社區舉辦活動與遊程的重要 據點,也成功創造收入。他更費心花了兩 年的時間,申請將廢棄多年的大同戲院進 行整理運用,其中一部分劃設為咖啡店, 委由在地的伴多甜點工作室經營。
咖啡店另一個重要功能是作為社區網絡 的社交據點。居民對社區咖啡館的需求與 城市不同,沒有補習班可去的孩子能夠將 戲院當成遊樂場,年輕的父母則能在此安 心聊天或放鬆,並滿足社交需求。
✹ 與社區共好的旅行 當深度觀光與文化小旅行成為顯學,那 麼以什麼樣的方式將人帶入地方,便顯得更 加重要。協會目前協助 10 個社區開發遊程, 希望讓社區的住民說自己的故事、創造能 夠永續經營的營收,打破過去慣性由外而 內的觀光消費模式,讓文化主導權與經濟
在協會努力下,豐田村居民有著緊密的生活交流。
直接回到地方,能夠提供遊客高質感路線, 也為在地創造工作機會與收入。
楊富民強調,傳統大量快速引進遊客的 做法,將悖離本地原本的生活型態,若要
發展東部旅遊,比交通三法更重要的,也 許是地方旅遊相關法規的重新討論與調整, 打造更能夠因地制宜的公共體系,並邀請
地方公務機關共同參與培力,在地方創生 團體與公部門的對話中,尋找出因地制宜、 服膺當代需求的辦法。於此同時,他也考
慮未來與其他協會合作成立旅行社,推動 本地旅遊產業,「這或許不會為協會帶來 太多經濟利益,但對其他社區和旅遊現狀 的改善將有所助益。」
另一方面,楊富民開始嘗試結合 AI 發展 趨勢,將協會長期以來收集到的文史資料、 計畫書交給 AI 學習,未來期待能運用在各 種地方工作上,協助建構地方導覽或其他 知識性內容,再與社群媒體串接,透過這 樣的形式發展在地旅遊內容,創造一個貼 近地方、友善觀看花蓮的方式。
✹ 讓每個人安居地方 近年來,豐田迎來許多移居人口,當地 青年也不少,但大家平日忙碌,缺乏交流 機會。當青年來到地方,若無法建立屬於 自己的社交網絡,離開的可能性將會提高。
因此協會積極創造更多活動與咖啡館、瑜 伽教室等社交、運動空間,讓居民有更多 機會相遇相聚,創造更緊密的人際網絡。
「多數時候,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營造一個 好的環境,讓想創業者得到支持,讓移居 與返鄉者想要創造的事情能夠發生,把這 裡變成一個自由自在的地方!」也許在花 蓮最大的優勢便是生活,「我們可以好好 做想做的事,有我們自己的生活,慢慢從 中找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地方創生沒有固定進行的公式,更沒有 可以從一而終依循的理論,只有在現實狀 況裡不斷調整自己,「保持熱情是最重要 的,」如果還是不確定那是怎麼一回事, 楊富民笑著說,「那就去看看熱血日劇 《搶救拿破崙之村》 1 吧!」
創生路徑掃描
牛犁社區發展協會
跨齡舉辦各項活動和講座 課程,例如社區高齡者陪 伴、旅遊業者的在地創生 學等。
創生初衷
積極投入公民培力,回應 農村人口外流、高齡化等 社會議題。
以公民培力為核心,透過 跨齡活動促進社區參與, 活絡地方,並協助地方青 年返鄉。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➊文化部推動地方創生環 境營造補助計畫。
➋勞動部培力就業計畫。
➌花蓮縣社會處 2024 年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並 設置巷弄長照站。
➊透過共同耕作,提升農 村長者對公民參與和話語 權的意識。
➋將大同戲院結合伴多 Studio 咖啡館,改造成社 區活動據點,並與地方業 者順泰旅社合作,創造地 方經濟。
➌協助 10 個社區開發遊 程,促進深度觀光和文化 小旅行,讓文化主導權和 經濟回歸地方。
Central Hualien 萬榮鄉 阿改玩生活
踏進打開的樹洞
挖掘傳統到當代的生活樂趣
走入萬榮鄉支亞干部落,在太魯閣族語裡「打開的樹洞」中, 編織、食山蘇、溯溪,沉浸在史前文化迷人玉器風采, 跟著阿改玩生活,從史前玩到當代。
位於花蓮萬榮,支亞干部落有個古老而 詩意的名字「 Rangah Qhuni 」,在太魯 閣族語中,意指打開的樹洞。滋養部落的 支亞干溪,上游十分蜿蜒幽窄,直到溪水 流至部落住區腹地,河道突然變得寬闊、 豁然開朗,如同一株大樹長出繁茂的枝枒 與樹葉,也像一個深邃神祕的洞穴被打了 開來。
一群青年也想打開對原生部落的好奇與 自我生命的探索。「阿改玩生活」是由支 亞干青年所組成的地方創生團隊,核心成 員來自文字寫作、織布工藝、餐飲廚師、 英文翻譯及影音製片等不同領域;透過各 自專業,共同挖掘關於部落的土地故事, 結合歷史、工藝及食農文化,轉譯設計各 式寓教於樂的體驗遊程,讓文化在傳統的 基礎上,展開當代面貌。
✹ 轉譯部落故事 建構商業模式
「豐富多元的人文故事,就是部落最 寶貴的資產。」創辦阿改團隊的程廷 Apyang Imiq 表示,團隊致力建立「文 化應用平臺」,也就是說,將目前許多族 人較為陌生的文化,透過旅遊服務設計, 使其成為生活中必須反覆操作的日常,如 此做法不僅建構商業模式,也有助於地方
文化知識的培力,讓青年族人盤點及認識 土地,透過自身的力量傳承部落文化。
透過田野調查, Apyang 發現,許多 傳統地名都圍繞著支亞干溪,顯示這條溪 流與部落生活有密切關係。像是中上游的 二子山溫泉,「以前部落長輩上山打獵, 會在溫泉旁邊搭建工寮,整備休息、處理 獵物,剛好周邊也有很多路線通往其他獵 徑,所以大家都會在那相約集合聚會。」
遙遠歲月的山林逸聞總是引人入勝,然 而這些故事,與在地食農文化緊密相連。
跟著阿改玩生活走讀部落,打開五感深度體驗太魯閣族文化。 (照片提供:阿改玩生活)
山蘇是部落常見的蔬菜,過往獵人上山 會採野生嫩葉食用,也是搭建工寮屋頂所 需材料。由於山蘇喜愛潮濕陰涼之處,萬
榮山林豐沛的水氣讓山蘇長得又脆又甜, 逐漸就成為了部落重要的經濟作物。這裡 是花蓮萬榮種植山蘇最多的地區,也是全 臺山蘇主要產地之一。
山林賦予部落的不僅是食材,還有可以 經過處理與編織,延伸成為身外穿戴的工 藝。苧麻編織是太魯閣族的重要文化,在 部落青年引領下,從苧麻的種植、取纖、
染色、整經到織布,每個步驟探索一輪, 得以窺見這項優美技術背後的繁複工序。
✹ 祕境溯溪
打造「沉浸」部落歷史遊程
部落還有一條祕境溪流—— Yayung Qicing ,意思即為「陽光照不到的溪」。
利用繽紛的毛線體驗編織的樂趣。
在部落可以享用當季的野菜等特色料理。(照片提供: 阿改玩生活)
這裡是在地孩子的戲水樂園,全年水量穩 定,沒有明顯的豐枯變化,不少部落孩 子就在這裡學會游泳、捕捉魚蝦。阿改團 隊在專業教練陪伴下,策劃了一條新手也 能上路的溯溪路線,沿途攀走於溪流石塊 間,如同字面意義,「沉浸」在部落的歷 史地景與山林知識中。
在地流域生活,往前追溯,更早還可至 史前時代。跟隨阿改團隊,沿著部落產業 道路上山,來到 Takaday ,這個地名來 自日語「たかだい」變音,意指高臺、高 崗所在。在距今近 3,000 年前的新石器時 代,住在這裡的先民站在同樣的高崗,徒 步走過茂密山林,抵達支亞干溪,耐心在 溪床上,撿拾那些因為大水沖刷而滾滾落 下的玉石,帶回 Takaday 加工,打磨、 雕琢,製成美麗玉器,持續千年之久。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這段歷史被掩埋 在無人知曉的沉寂中。直到 1929 年被日 本博物學者鹿野忠雄發現,這裡的地表居 然遍布玉石廢料,經過考古調查、挖掘, 支亞干遺址才浮上檯面。
這段史前機緣,促成阿改團隊與花蓮縣 考古博物館的合作,透過部落導覽走讀,重 新認識遺址上古今人們的生活,還可難得體 驗一日考古學家,親自用手在泥土中探索, 找尋埋藏其中的史前文化。這在全臺部落 體驗當中,是少見的遊程項目,充分運用 在地歷史轉化為寓教於樂的考古體驗。
✹ 考古培力
開發特色史前文化體驗
支亞干遺址在臺灣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
地位,是目前臺灣發現的最大史前玉石加 工基地,用現代的語彙形容,這裡就是一 座玉器製造工廠。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長溫孟威解釋,「當 時玉石文化十分興盛,玉器象徵社會地位 與財富,人們生前喜愛佩戴玉玲珠串、耳 玦、管珠、手環等玉飾,死後則會陪葬埋 入地底。」這種風尚前後大概流行 1,000 多年,遍布全臺,甚至在東南亞的考古遺 址中也發現了類似玉器,說明當時玉器產 業已有專業分工,從製造到買賣,顯示當
沿著祕境逆流溯溪,浸潤在豐厚的歷史與沁涼的山林間。(照片提供:阿改玩生活)。
利用在地文化與資源開發豐富遊程,吸引遊客也吸引年輕人回流。
時的文明已達一定的水準。
實際進到考古探坑,必須要有一雙火眼 金睛,專注尋找各種蛛絲馬跡。每次挖鏟, 心中都懷著無限的期待——或許下個瞬 間,史前遺物便會在自己手中重見天日。
不只開發考古遊程,阿改團隊也與花蓮 縣考古博物館開設地方培力講座、活動,與 在地社區密切互動與合作,建立長期夥伴關 係,共同攜手守護部落文化。同時,在部落 文化基礎上,開發相關文創商品,如手工藝 品等,將有助於資金回流及推廣部落。
從考古遺址到豐饒山林,從手感編織到 溯溪探險,阿改團隊不斷拓展部落體驗的視 野與可能。這群青年正以他們獨特的方式,
努力在部落土地上辛勤 Qmpah(太魯閣 族語意指勞動與工作),將傳統與當代緊 密連結,開創屬於部落的全新故事篇章。
在現地翻挖、尋找古物,是在地獨特的考古遊程。(照 片提供:阿改玩生活)
創生路徑掃描 阿改玩生活 結合歷史、工藝及食農文 化,設計各式體驗遊程, 例如編織、食山蘇、溯溪、 史前玉器文化體驗等。
創生初衷
挖掘萬榮鄉支亞干部落的 傳統文化,結合當代元素, 促進部落發展。
以太魯閣族文化為核心, 提供深度體驗遊程,吸引 遊客,並開發相關文創商 品。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與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合作 開設考古相關講座、活動 與遊程。
➊成功打造多樣化的部落 體驗活動,讓遊客認識太 魯閣族文化。
➋促進部落青年返鄉,並 與部落耆老合作,共同守 護部落文化。
光復鄉 欣綠農園 打造在地的莫內花園 實踐永續的後山夢 看過莫內的花園系列畫作嗎?那光影交織的夢幻氛圍, 每片樹葉、每根枝條似乎都蘊含著詩意。在花蓮光復馬錫山下的欣綠農園, 有著幾分與莫內作品相映的光采。
欣綠農園位於湧泉終年不絕息的馬太鞍 濕地,清澈水源如生命脈絡,滋養每寸草 木,使得綠意層層疊疊鋪展開來。尤其晨 曦微光時分,薄霧輕盈飄盪,流動的光線 與水波、綠意共舞,渲染出朦朧的景致, 正如莫內筆下的畫作,色彩柔和卻層次分 明。而在這幅印象派風景中,忙進忙出的 是農園主人朱進郎。
✹ 友善的「割草機」
阿美族的生活智慧
世代居住於此的阿美族人深知與自然共 存的道理,永續發展是當中的核心,因此 形成許多與環境和諧共好的傳統文化。朱 進郎從小在這片土地長大,雖非阿美族 人,卻深受這種理念的影響,活得「很阿 美族」。
他把這些理念都收進了欣綠農園,走進 這個無憂境地,隨手拾來都是食農教育及 阿美文化的體現,透過欣綠農園的飲食與 體驗規畫,旅人不知不覺受到溼地潛移默
化,學習許多由自然而生的智慧。從另一 方面來看,觀光的引動也讓在地居民和文 化有了全新機遇,讓豐沛的地方日常活躍
於大眾視野,產生實質的收入與對傳統的 自信,進而走向永續之路。
像是樹豆,在過往是部落重要食材,欣
在欣綠農園除了飽覽美景外,還可以體驗阿美族與山、 水等自然環境共融的生活智慧。(照片提供:欣綠農園)
遊人走進山野間學習辨識山林裡的野菜。(照片提供: 欣綠農園)
綠農園餐桌上,就喝得到這道湯品。而阿 美族稱呼馬太鞍「 Fata ’ an 」就是樹豆的 意思,可以想見曾經這裡滿是樹豆蹤跡, 欣綠農園利用樹豆取代黃豆,製成味噌、 腐乳,不論炒菜、配飯或煮湯,滋味極佳, 齒頰散發天然甘醇韻味。
提及野菜,阿美族可是割草機等級的高 手——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曾幽默說: 「一個阿美族就像三部割草機」,形容他們 對野菜的熱愛。攤開欣綠農園菜單,許多 新奇又陌生的名稱接連映入眼簾,湧泉菜、 奇異菜、人蔘菜、海菠菜、葛仙米⋯⋯彷 彿翻閱一部難以解讀的天書。
「走吧!我們直接去採野菜!」朱進郎 拿起一只茄芷袋逕往戶外走去。為了守護 這片珍貴濕地,欣綠農園堅持以友善的方 式,栽種無數野菜,只為把在地豐富的飲 食智慧保存下來。對於各種野菜吃法,他
如數家珍道:「野薑花葉對大眾而言應該 不陌生,常用來包粽子,但有可能沒見過 它的地下莖,是絕佳的香料,滷豬腳加一 些,特別提味。」
接著,他指向也有地下莖的葛鬱金繼續 解說:「可以切塊煮湯,口感爽脆。以前 的人還會搓洗、去除纖維,把澱粉濾出 來,就是古早味的太白粉。」這裡簡直是 食農教育絕佳場域。
✹ 「請君入甕」的永續漁法 馬太鞍阿美族因應自然環境,捕魚的方 式也有永續的遠見。
在避免竭澤而漁的前提下,他們發展出 一套聰明的捕魚方法「 Palakaw 」,不 必費時捕撈,而是幫魚打造三層公寓, 「請君入甕」提供牠們棲息繁衍,秉持吃 多少、捉多少原則,只要持續維護生態環 境,就可以有取之不盡的魚。
一座理想的 Palakaw 公寓是長這樣的: 下層鋪設一排中空的大型竹筒,讓底棲魚 類如鰻魚、泥鰍、鱔魚、土虱等棲息;中 層疊上成捆的九芎樹枝,製造縫隙讓小魚 小蝦能悠游躲藏;上層再放空心竹筒,吸 引溪魚進來;表面覆蓋上檳榔葉或細竹枝,
巴拉告漁法傳承阿美族的捕魚智慧。
避免陽光直射,並以竹竿固定整個結構, 魚蝦才能住得安心。當需要漁獲時,只要 拍打樹葉就有活蹦亂跳的魚蝦入袋,層層 移開樹枝、竹筒,還有大魚可以捕捉。
這套獨特漁法,已經受到《原住民族傳 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法案保護,於 2017 年正式宣布由花蓮馬太鞍部落取得智慧創 作專用權,換句話說,如果相關業者想要使 用 Palakaw 捕魚工法,必須取得授權,藉 此守護這項傳承千年的文化智慧。欣綠農園 不僅常設這些魚蝦公寓,更邀請了阿美族人 夥伴,負責導覽解說,帶領旅人踏進溪水, 體驗這套捕魚妙招,共同維護在地傳統文 化,學習部落節制有度的生活哲學。
收成的漁獲該如何料理?欣綠招牌「石 頭火鍋」就是最佳解方。
在地生產的蛇紋石硬度高,昔日阿美族 人在野外缺乏現成烹飪工具時,會將石頭
燒紅,溫度高達攝氏 500 至 800 度,直 接丟進水中,瞬間發出「唰唰」聲響,白 水立刻滾沸,各種野菜、溪魚好料煮成一 鍋,豐盈的鮮甜大幅提升湯頭的滋味與層 次,無需過多調味,原汁原味就已教人回 味無窮,這道料理幾乎是每位到訪欣綠農 園的旅人不可錯過的體驗。
食農文化、阿美族傳統漁法,加上在地 特色料理,充分展現以在地特色孕育而生的 觀光亮點,不僅教人印象深刻,更是備受好 評,進而形成口碑效應,年年吸引大批遊客 前往欣綠農園體驗部落文化與農場好風光。
蛇紋岩燒得滾燙,準備放入火鍋內。
✹ 青年協力
實現後山農遊的白日夢
在地方耕耘了 25 年,朱進郎始終期盼 更多年輕人加入,為溼地注入新活水。近 來,女兒朱湘榕回到家鄉,學習經營農園 之餘,也跟在地青年組成「後山白日夢」 協力工作室,團隊成員背景來自餐飲規 劃、平面設計、原民文化等,在既有的經 營模式,運用青年視角,規劃美感與趣味 並濟的農村遊程。
欣綠農園每年春天廣受好評的「螢光餐 桌」,就是出自青年團隊之手。團隊攜手 在地飲食業者,以友善耕作的食材打造風 土料理,道道展現大地滋養,從產地到餐 桌,漫談農作職人初心,更能貼近他們對 土地、對食材、對人們的深情致敬。隨後 前往溼地,探索螢火翩翩,享受微光輕柔 依偎在身邊的浪漫氛圍。
部落青年利用傳統元素開發創意商品。
「螢光餐桌」上的料理道道都是在地美好風味。(照片 提供:欣綠農園)
團隊另一主力活動則是「原醞」釀酒體 驗。「雖然都是以糯米為基底進行釀造, 為何每家的酒風味都不一樣?這是因為所 使用的酒麴配方各異。」朱湘榕解釋道, 阿美族人會用天然植物製作酒麴,每家媽 媽或阿嬤都有自己獨門的口袋祕方,除了 幾乎必備的大葉田香,還會加入如柑橘 葉、九層塔等多達 10 種以上的植物,勾 勒出自家的地酒風味輪廓。
泡在欣綠農園這片溼地,無論口腹還是 身心,都能得到深刻療癒。朱進郎和朱湘 榕所打造的,不僅是農村的迷人景致,更 融合了在地傳統智慧與當代思維。漫步其 中,每次探索都是與自然一期一會的相 遇,不管得到感動或是啟發,都是一趟豐 收之旅。
創生路徑掃描 欣綠農園 創生初衷
以友善耕作方式栽種野 菜,並結合阿美族傳統漁 法和特色料理,設計體驗 活動,例如野菜採集、 Palakaw 捕魚、石頭火鍋 等。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推廣馬太鞍濕地的食農教 育和阿美族文化,促進地 方永續發展。
結合食農教育、阿美族文 化體驗和在地特色料理, 打造獨特的農村旅遊體 驗。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後山白日夢」工作室獲 得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 保持署的「青年回鄉行動 獎勵計畫」支持。
➊成功吸引遊客,體驗阿 美族文化和濕地生態。
➋與在地青年組成「後山 白日夢」協力工作室,規 劃新遊程,例如螢光餐桌、 原醞釀酒體驗等。
光復鄉
瑪布隆農場
原生小米復振部落文化 祖靈不再吃舶來品 照片提供:瑪布隆農場
本著傳承部落文化的使命感,柯春伎投身小米的復興,成立瑪布隆農場, 用本土雜糧作物打開地方創生的序曲。
|文・游婉琪 攝影・林安雲|
座落於花蓮光復馬太鞍濕地的瑪布隆農 場,名稱來自於阿美族語「 Mapolong 」, 有著族人們「聚集、在一起」的含義。農
場負責人柯春伎當年為了小孩的健康與陪 伴母親,選擇回到家鄉耕作。從事有機農 業多年,隨著農場營運逐漸穩定後,傳承 部落文化的使命感,讓柯春伎選擇進一步 投身小米的復興,期盼讓部落老一輩族人 與新生代,有朝一日能享用種植在家鄉部 落的小米。
原本生活在都市裡的柯春伎,隨著母親 逐漸年邁,一方面為了照顧獨居的媽媽, 一方面為了給孩子們健康的生活環境,她 決定辭去都市工作返鄉。
在花蓮,就業選擇有限,柯春伎無意間 接觸有機農業,覺得很感興趣。於是,返 鄉初期,她過著「半農半媽」的生活,一 邊在家照顧小孩,一邊在有機農場歷練。
2014 年,她決定成立瑪布隆農場,地方 創生的序曲就此展開。
✹ 從黃豆開啟原生雜糧的復育路
一開始,瑪布隆農場先從野菜種植起, 很快地,柯春伎發現野菜不僅賺不到錢, 種植難度也高。恰巧當時的行政院農業委 員會為了提升臺灣的糧食自給率,政策性
推動本土雜糧作物,黃豆、小麥、玉米 成為重點推廣選項,柯春伎決定串聯理 念相近的農民們,成立農民團體,集合 大家的力量,一起投資機械化設備,種 植有機黃豆。
從單打獨鬥到在地協力,努力了七年後, 瑪布隆農場種植的有機黃豆、黑豆、等作 物,加工成天貝、黑豆茶等農產品,農場 漸漸開始有了穩定的收入,也替部落帶來 了就業機會。然而,成長的喜悅並沒有讓 柯春伎就此停下腳步。她更進一步思考: 黃豆、黑豆、玉米等雜糧作物,既然都可 以機械化種植,那部落的原生作物小米呢?
柯春伎表示,和其他原住民部落相比, 阿美族漢化早,從她母親那一輩開始,部 落裡頭就已經普遍種植水稻。而阿美族在 傳統文化上所食用的小米,則因需要耗費 大量人力種植、採收、碾殼,目前只剩下 一個品系,種植者也只有一位年邁的 Ina (阿美族語中的婦女之意)。
當柯春伎把部落僅存的原生小米送去種苗 繁殖場檢驗,結果發芽率極低。柯春伎開始 憂心:「小米明明是部落唯一傳統作物,族 人們卻無法在日常生活中吃到。」只有每年 豐年祭儀時,部落裡少量種植的小米,會被 用來當成跳舞祭祀時戴在頭上的裝飾品。
而這樣的原生小米困境,不只發生在 花蓮馬太鞍部落,柯春伎表示,事實上 目前全臺灣的小米栽種面積僅存不到 100 公頃。柯春伎為了部落農耕文化的延續, 更為了祭祀祖靈、可以更貼近文化根源, 號召發起小米復耕計畫。瑪布隆農場投 入保護和保存馬太鞍部落小米品種,並 鼓勵族人參與種植和種苗繁殖,透過花 蓮縣政府地方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磐磯 商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的協助與媒合, 瑪布隆農場「開創花蓮小米產業新契機 計畫」申請了創業歸故里創新創業競賽, 並順利通過初賽。
✹ 學種小米 也復振阿美族文化 柯春伎認為,傳統種植小米方式無法擴 大經濟規模,但在思考如何導入現代化農
黃豆、黑豆與小米為瑪布隆農場扎穩產業的基礎。
業科技輔助同時,她也不願就此犧牲小米 傳統農耕的文化脈絡。自幼生長在原住民 部落的她,返鄉後深深體會到部落青壯人 口外移與文化流失的影響,「我們怎麼可 以放棄自己的靈魂?我沒有二選一、兩個 都想要!」
於是,柯春伎希望透過小米復興、打造 體驗遊程等活動,創造出可以立足部落的 經濟模式,不僅開拓瑪布隆農場另一個收 入來源,更可以透過小米保種餐桌體驗等 活動,同時保存部落文化。柯春伎期許將 農場打造為兼具農業生產與農遊休閒的友 善農場,提高與在地及部落的連結,為在 地開創更多就業需求,也能吸引更多北漂 的原住民孩子返鄉。
為了達成這樣的願景,一開始柯春伎 四處請教農業專家,嘗試機械除草、機 械採收。即便種植小米難度遠高於黃豆 柯春伎日日夜夜細心呵護小米種苗。
五倍,但過程中,柯春伎發現,自己活 到 50 多歲,才學會了許多與小米相關的 阿美族語。她舉例,小米生長到不同階 段、不同高度時,阿美族語都會有其稱 呼。傳統阿美族祭儀,也都是以小米播 種為基礎展開。讓她深刻感受到小米傳 統農耕文化與傳統語言的重要連結。小 米不僅是農作物,而是文化深耕土地的 象徵。
土壤裡蹦現象徵希望的小芽。
✹ 保住原生小米種源 傳承部落文化 文化使命感深深撼動著柯春伎,讓她即 使吃盡苦頭也不願輕易放棄。個性樂觀的 她打趣表示,馬太鞍部落原生小米有三 種,目前只剩下一種,「如果連這一種都 消失,以後我們的祖靈只能吃舶來品,等 我哪天要去見祖靈,一定會被祖靈罵。」
在柯春伎的堅持之下,小米得以在第 二年保住種源,今年終於有些許採收, 共復育出 485 公斤小米。馬太鞍部落 裡, 60 歲以下的族人幾乎沒吃過原生 小米,在今年的馬太鞍豐年祭上,柯春 伎發揮了阿美族喜歡分享的個性,特地 為部落裡六個不同年齡階層的族人們準 備了五公斤小米,讓他們得以在祭儀慶 典上,品嘗在地珍貴的馬太鞍原生小米 料理。
柯春伎表示,自己對大豆較熟悉、有感 情,但畢竟不是阿美族傳統作物,心靈尚 有無法俱足的遺憾。15 年前她選擇返鄉,
農耕創業路上跌宕起伏,除了專心照顧家 庭老小之外,也更加了解自身文化的意義。
小米復育只是開端,主體營運與後續建置
投入更是重中之重,策略擬定,年輕人力 培育,現代科技農業與傳統農耕文化並進, 是很重要的核心理念。在復育小米過程中,
瑪布隆農場深化了阿美族的文化意涵,更 加強了與部落老一輩族人的連結。
「只要瑪布隆農場還在的一天,一定會 持續生產馬太鞍的小米。」回首當年,瑪 布隆農場希望打造一個以「家」為藍圖的 農場,除了期望透過高品質的生產方式提 升農業經濟效益外,更希望讓族人們得以在 農場中與大自然互動,深入了解食物的來源 和部落文化的傳承。展望未來,柯春伎期 盼透過小米復甦計畫,重新找回原生雜糧 作物的價值,讓小米再次成為族人的驕傲。
結實纍纍的小米穗。(照片提供:瑪布隆農場)
創生路徑掃描
瑪布隆農場 復振阿美族小米文化,促 進部落文化傳承。
創生初衷
從有機黃豆種植開始,逐 步投入小米復耕計畫,結 合現代農業科技和傳統農 耕文化,推廣小米保種餐 桌體驗活動。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➊ 農業部農糧署推動本土 雜糧作物政策。
➋ 磐磯商務顧問股份有限 公司協助申請創業歸故里 創新創業競賽。
以小米復耕為核心,串聯 農業生產和農遊休閒,打 造友善農場,吸引青年返 鄉。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➊成功復育馬太鞍部落原 生小米,並在豐年祭上讓 族人品嘗。
➋透過小米復耕,深化阿 美族文化意涵,並加強與 部落長輩的連結。
Southern Hualian 南花蓮
富里鄉|
羅山社區發展協會
玉里鎮|
移居實驗事
瑞穗鄉|
吉林茶園&好茶咖啡工作室
瑞穗鄉
卓溪鄉
玉里鎮
富里鄉
富里鄉
羅山社區發展協會
從羅山到里山 斗笠村二次重生記 羅山因「全國第一個有機示範農村」而聲名大噪,歷經20年時代浪潮淘洗, 羅山社區發展協會近年再度以里山經濟擦亮羅山招牌, 開啟斗笠村的創生新篇章。
|文・李佳芳 攝影・林安雲|
花東縱谷南端的富里是東部農業的精華 區,群山腳下鋪開的黃金稻田是秋季最美 風景,而從縱谷公路轉彎走景坪產業道 路,一路向海岸山脈的方向前進,便見被 山包圍的純樸小山村「羅山」,坡谷裡的 梯田與等高線似的田埂,畫出了唐末詩人 韋莊所描寫的景色,「綠波春浪滿前陂, 極目連雲 䎱 稏肥」,這幅安詳的風景有說
不出的迷人,曾經喚起不知多少人心中的 農村夢。
✹ 再次擦亮全國第一的招牌
1990 年代社區總體營造的雷聲大作, 這座純樸小村站上浪頭興起,實施全國第 一個農村土地重劃,以「全國第一個有機
林益誠理事長(左一)多方嘗試,為羅山注入產業活力。
來羅山可以親手製作一塊豆香濃郁的泥火山豆腐。
示範農村」聲名大噪。並且,在社區居民 的總動員之下,展開自然與人文資源的調 查,許多農家接受培力發展休閒農業體驗 活動,像是炒米香、斗笠體驗、泥火山豆 腐等,吸引不少人前來山村體驗生活,成 為當時農村改造的示範,可說是地方創生 的先行者。
20 年時間過去,各地鄉村型聚落紛紛 學習轉型,新型態的農村聚落或是體驗旅 行陸續推出,而走在前面的羅山社區也先 一步面臨新的問題,昔日社區運動者進入 高齡,加上未有新的創生團隊進入,社區 的量能持續衰退,逐漸在後浪推前浪的淘 洗下,沉寂了下來。
2013 年林益誠返鄉時,有感社區喪失以 往活力。他很感慨:「有機村的名號還在, 可是卻說不出什麼特色。」他與當時的羅 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都很苦惱,思考還 可以做點什麼才能再次擦亮羅山的招牌。
✹ 推動羅山成新的里山 與此同時,從日本發起的「里山倡議」
羅山社區坐擁里山農村的迷人風光。
(照片提供:羅山 社區發展協會)
( Satoyama Initiative )觀念被引入臺 灣,當時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今農業部林 業及自然保育署)認為里山可成為淺山地
帶永續生活設計的答案,在臺灣各地山村 聚落展開推動工作。在富里鄉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的大力支持下,林務局的里山倡議 也進到羅山社區,成為啟動第二次生態復 興的契機。
由於林益誠很想知道,羅山社區除了有 機米以外,還有什麼自己所不知道的特 色,於是當 2018 年富里鄉農會向里山倡
議國際夥伴關係( IPSI )提出「羅山場域」 申請時,他夥同鄰里一起加入生態調查工 作,彷彿把自己歸零,再一次深入地認識 家鄉。
「我們發現了食蟹獴、藍腹鷴,甚至 還聽到夏候鳥八色鶇的叫聲喔!」林益 誠神色得意,原來羅山不只產米,還產 出這麼多珍貴的動物。有所發現之後, 還真有鳥類觀察家聽聞特地跑來觀察, 吸引了有別於過往的新客群,為社區發 展打開新的支線。
為了保護羅山的「新資產」,林益誠號 召當地農民配合專家建議調整農法,使有 機農法不只照顧人類的食安,也照顧動物 的食安。他說:「以前我們會用苦茶粕, 但苦茶粕會殺死蚯蚓等,是八色鶇重要的 食物,有了動物保護的概念,大家也減少 使用這個資材了。」這使得羅山的農業不 只是有機,也更加友善了。
✹ 打造羅山生活節
為了建構里山經濟的支持網絡,協會培 力在地居民為生態導覽員,結合羅山瀑布
編織斗笠曾是羅山村盛極一時的農村體驗活動。
團隊進駐羅山小學堂,從教育開始步步復興在地文化。
步道以及既有的民宿、餐廳、農家等,整 合出新的生態旅行。
重新振作的羅山社區,吸引來新的團 隊。 2016 年村聲教育協會成立羅山小學 堂,期間又有臺北藝術大學來到羅山進行 環境教育,留下來駐村的研究生發現羅山 曾為客家移民聚落,於是便在小學堂推動 客語教育,教導當地居民唱客家歌謠、找 回失去的文化,孕育出 2017 年的「羅山 生活節」,吸引不少外地年輕人來到花蓮 認識羅山。
「這裡雖然住的客家人多一點,但我們 以前沒有特別突顯客家文化,在羅山生活 節的擾動之後,羅山歌謠班還是持續開 課,連不是客家人的居民也參與學習,讓 羅山又多了新的特色。」
從竹林開啟美學運動,用竹療癒人與村落。
運用竹材製成天然的香氛產品。
✹ 竹美學復興運動
站在梯田上眺看,遠處桂竹與長枝竹群 生,毛茸茸地搔著眼底的視神經,眉頭忍 不住打開,表情也鬆懈下來。古早時代, 羅山是頗負盛名的斗笠村,因為竹林資源 豐富,家家戶戶做起手工副業,使得小小 村落有「斗笠出產第一村」的名號。
但當新素材取代了竹子,竹產業走上蕭 條,這門手藝也隨一代又一代的耆老凋 零,已如那無人照料的竹林,傾倒頹敗, 荒成一片。為了重整這片充滿回憶的林 地,林益誠便申請社區林業計畫,盤整疏 伐老化竹林,使竹林生態更健康,同時開 發為新的步道與休憩場域。
此外,羅山社區與農會合作引進工研院 的竹材炭化技術,在社區建立竹炭工坊,
把疏伐竹材轉化為竹炭與竹醋液等產品, 成為社區的新收入。兩、三年前,林益誠 與朋友合夥成立新型態林業公司「笙笙不
息 Bamboo Symphony 」,承接竹林 管理與加工業務,也用自己的黃豆田做實 驗,把使用過後的竹炭灑在田間,比較對 於種作是否有正面影響。
羅山露營區裡,有富佐岳工作室與旅 居富里的瑞士疊石創作藝術家 Pascal Fiechter 合作的泡腳池,使用天然石頭 打造的湯池引當地溫泉、加上竹醋液,示 範結合在地一級、二級、三級產業,使社 區增加了觀光服務的新亮點。
近來,羅山國小展開竹林教育,而社區 也參訪各地工藝職人,學習更多竹器物的 應用方式,希望為社區竹編文化加入現代 美感,加以配合農會推動的森林療癒旅行, 以及今年度新開發的竹產品也會在舊富里 工作站轉型為文青咖啡館「馥茶堂」上架, 這七、八年來羅山社區持續深化里山的生 活精神,一步一步把新學到的知識內化吸 收,開啟羅山竹療癒之旅的新篇章。
加入在地竹醋液,成為特色溫泉泡腳池。
創生路徑掃描
羅山社區發展協會
引入「里山倡議」概念, 推動羅山成為新的里山, 進行生態調查,調整有機 農法,並發展生態旅遊。
創生初衷
振興羅山社區,再次擦亮 「全國第一個有機示範農 村」的招牌。
結合有機農業和生態保 育,打造友善環境的里山 社區。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推動里山倡議。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➊發現食蟹獴、藍腹鷴、 八色鶇等珍貴動物,吸引 新的客群。
➋推出結合羅山瀑布步 道、民宿、餐廳、農家的 生態旅行。
➌與村聲教育協會、臺北 藝術大學合作,舉辦「羅 山生活節」,吸引年輕人 參與。
玉里 鎮 移居實驗事 被土地黏住的人 照片提供:移居實驗事
位在東部的正中央,「移居實驗事」為「移居者」的橋梁, 幫助被土地黏住的移居者,載著星星前來,為地方帶來擾動的力量。
鄭崴文(大熊)進入農村工作近 10 年, 過去他與幸福果食的創辦人廖誌汶合作「稻 田裡的餐桌計畫」,在內部創業「夢行者 計畫」的鼓動下,開始單飛。他從宜蘭出 發,輾轉到臺南麻豆與臺東池上,最後來 到花蓮蹲點。因為協助農業部農村發展及 水土保持署在玉里天堂路舉行大型慶典, 被玉里的土地「黏」住,成為一名移居者。
✹ 農村需要外地人的擾動
在 10 年未竟的地方創生旅途上,大熊 深刻體悟到農村擾動的過程中,「移居 者」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返鄉的包袱太多,而移居者比較沒有
框架,他們為了生存快速變化,貼著地 方的形狀長,那往往是地方所缺乏的內 容。」他指出,「外地人」對於地方擾動 的重要性不可忽視,甚至要一位青年返鄉 不如招來一位有想法的移居者,對於地方 投下的擾動能量可能還更大。
逐漸地,他萌生出以「移居」為核心設 定的創業計畫。
本身也是移動居住者的大熊,幾乎每週 都會往返臺北與玉里,他很清楚知道都市 (或鄉村)對他的吸引力與排斥力。「移 居不是給一份四萬元的薪水便能留下的。」
於是他從探討自己往返臺北與花蓮兩地的 生活開始,仔細分析一名移居者留在地方
移居實驗室與在地農園、店家合作,為移居者打造多元的體驗活動。
鄭崴文(右)被玉里「黏」住,范家愛玉園的負責人范 振海(左)等都是他的業師。
的過程,可能面對的課題、需要的支持與 生活的內容,凝成了「移居實驗事」。
選擇玉里為基地,大熊認為玉里的位置 「極佳」,「玉里位在東部的正中間,這 裡的車站過去是花蓮流量第三大站,交通 位置可以迎接從各地來的人,同時擁有行 政與生活資源,小鎮的功能性很完整。」
在別人心中,玉里無論南來或北往開車 都要五小時,是不好抵達的地方,大熊卻 認為正因為距離遙遠,商業影響力鞭長莫 及,使得玉里保持較原始的生活型態,是 很值得移居者開發的「藍海」。
✹ 親身經歷化為移居計畫
創業初期,大熊先攬來小型專案計畫在 地方試水溫,邀請共識者加入成為夥伴, 而他們大多不是玉里人,很多都是遠端工 作型態,有設計師、文案、網頁工程師等, 組成可以因為不同的專案需求而如積木可 以自由拆組的彈性組織。
在一群「移居者」與「短居者」的實驗 裡,逐漸摸索出與在地合作的方法,並與 10 多個地方單位建立合作關係,像是范 家愛玉園、古林咖啡有機園區、幸福饅頭 等。大熊說:「這些都是我的業師。」
最後,他把團隊的移居經驗整合地方資 源,設計為涵蓋七大面向、共 27 堂課的 「 60 天移居計畫」,帶領移居者系統性 了解地方資源、文化轉譯與經濟的關係, 並走入農場或是商家實習,直接與在地產 業接觸,理解他們的需求。
✹ 開啟合作的沙龍對話
與此同時,大熊也針對地方合作夥伴舉 行每月一次的「沙龍對話」,溝通移居者 的需求是什麼、技能可以如何被發揮,盡 可能開啟雙方合作。
移居者聚會討論,激盪地方創意。
「來這裡並非只是 long stay 而已。」
大熊導入移居者的終極目的,除了幫助個 人實現理想之外,更宏大的目標是為了提
升地方產業,使偏鄉小鎮也能有良好的產 業與生活品質。「我心中的未來是開發商 品,打造區域品牌。」森林系畢業的大熊, 專長是氣味商品的開發,他曾經在麻豆待過 兩年,有許多農產品開發經驗,他認為從鶴 岡到玉里的東部柚子主產區長久以來廢耕 狀況嚴重,滿山坡無人採收的柚子是很好 的「香氛」材料,「農產品不一定非得做成 農產加工品,用其他角度解決農村的事情, 正是地方為何需要移居者的原因。」
另一方面,他也借鏡「稻田裡的餐桌計 畫」,策劃「微醺 Bar !縱谷」體驗小旅 行,以八杯調酒介紹縱谷的迷人文化。
有別於傳統操作方式,大熊的計畫中有
計畫,他與玉里高中觀光科師生合作,帶 領孩子走 193 縣道認識在地植物與物產, 結合所學的調酒技術設計縱谷特調,使孩 子們在實習之中學習工作技能,對地方有 更深層的認識。
「玉里孩子北漂不回來的很多,許多是 因為對家鄉的理解空白,所以我想要長期 經營這件事情,至少哪天他想要回鄉的時 候,對於家鄉是熟悉的。」他指出,微醺 Bar 真正的用意是埋下未來返鄉的種子。
打造玉里移居村 「幾次下來,真有業者主動找上移居者 合作。」大熊認為,一半生活、一半工作 的設定比打工換宿的動機更強烈,當雙方 連起合作的對話後,也為下一步移居指出 前進的方向。 包裝愛玉子也是移居者體驗學習的課程。
「我想要把這裡打造成一座移居村。」行 動力十足的大熊不等人來,有了課程軟體之 後,他積極建立硬體,除了工作室開放分享 給大家 co-working,也地毯式尋找良房租 屋,打造 193 縣道成為移居的生活圈。
大熊形容移居的過程是一場修煉,對於 人們來了又走的你好與再見,他頗能坦然
「微醺 Bar !縱谷」讓旅人在稻田中享用在地調酒,享受微醺時光。(照片提供:移居實驗事) 以對。「移居這件事情是需要大量面對自 己的課題,移居者最後留不下來,或是留 下來,與他們自我生命探索有關。」因為 自己曾經受到陪伴,所以很知道移居者心 理上的需求,而移居實驗事作為一名協助 者,提供各方面的諮商服務,幫助大家釐 清自己,找到生命的下一步,同時,也為 農村找到未來的夥伴。
創生路徑掃描
移居實驗事 設計「60 天移居計畫」, 幫助移居者了解地方資 源、文化和經濟,並提供 農場或商家實習機會。
創生初衷
協助移居者融入玉里,促 進地方擾動和產業發展。
以「移居」為核心,串聯 移居者和在地資源,開發 新產品,打造區域品牌, 提升地方產業和生活品 質。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 持署在玉里天堂路舉行大 型慶典,促使大熊移居玉 里。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➊與 10 多個地方單位建立 合作關係,例如范家愛玉 園、古林咖啡有機園區、 幸福饅頭等。
➋舉辦「微醺 Bar !縱谷」 體驗小旅行,以調酒介紹 縱谷文化,並與玉里高中 觀光科合作,帶領學生設 計縱谷特調。
瑞穗鄉 吉林茶園&好茶咖啡工作室
再翔起的天鶴茶
大玩風土物產的茶實驗
照片提供:瑞穗鄉休閒農業推廣協會
返鄉接手茶產業,謝瑋翔從改變自己生活做起, 斜槓種咖啡,攜手地方青農開發新商品, 玩起茶的風土實驗,更玩出天鶴茶的新生命。
紅葉溪與秀姑巒溪交會形成的舞鶴臺 地,具有北回歸線通過所帶來的亞熱帶氣 候,加上高 100 至 300 公尺的海拔以及
溪流帶來的濕潤水氣,地理氣候條件適宜 茶樹生長,於 1960 、 70 年代在臺灣省農 林廳的輔導下成為茶區,所出產的半球型 包種茶命名為「天鶴茶」,曾被視為國產 茶的後起之秀。近年來,茶品市場轉變, 傳統茶的銷量逐漸下滑,使得舞鶴地區的 茶農紛紛轉型或改種其他作物。眼見茶鄉 快速凋零,許多人不禁想問:天鶴茶的神 話是否早已鳥去巢空?
✹ 從改變自己的生活做起
謝瑋翔退伍返鄉順勢銜接家裡工作,成 為一名茶農。他未曾想過自己要面臨的, 會是銷售衰退、產業轉型、缺工與兩代問 題。他雖急於走出自己的路線,卻因為種 種限制,一時之間陷於進退兩難的局勢。
面對一時半刻無法解決的產業難題,他 決定先從自己的生活改變起,「我不想走 傳統茶莊路線,全年無休顧店,希望自己 有獨立收入,可以主導自己的生活。」所 以他斜槓去種咖啡,並且開了一家如同小 客廳的工作室,名叫 Ba han han non 好茶咖啡工作室,在阿美族語裡是「何不 休息一下!」的意思。
謝瑋翔返鄉接手茶園,翻玩茶文化。
好茶咖啡工作室舒適的品茗、享咖啡空間。
為了養活自己,他投入設計店內餐飲, 同時也寫了很多計畫,認真找合作外援。
「很多人都看不懂我在做什麼。」他坦
言年輕的自己有衝勁,經驗上卻還是很 「菜」,連製茶的邊都沾不上,感覺很 苦悶。這點斜槓算是他小小的叛逆,卻 也使傳統茶莊有了向外的窗口,促成了 一些交流。
✹ 成為農友的茶實驗室
因為工作室招來好奇的年輕人,他們有
的是舞鶴地區的生產者,得知謝瑋翔也想 投入有機,因而結成朋友,一起成為轉型 道上的陪伴。彼時的謝瑋翔邊學習製茶, 邊摸索產品開發,嘗試用各種果樹的葉子 來做茶,進行白茶、綠茶、紅茶或烏龍茶 等各種實驗。
這個有趣的實驗引起果農朋友的注意, 於是有種產銷履歷認證紅心土芭樂的農園 「紅心土爸樂」以及無毒栽種柚子的「愛 老虎柚」等提供無毒原料給他,一起研發 果園的副產品。謝瑋翔大膽玩茶不受限於
框架,他用白茶工序來處理芭樂葉,用酸 柑茶手法來處理柑橘水果,以及把疏花下 來的柚子花或是橘子花拿來窨香,研發出
臺式的花茶⋯⋯一年又一年下來,他與朋 友一起玩加工,產出許多有意思的風味, 也開發出許多新品種茶。
尤其是客家酸柑茶,更是謝瑋翔最常翻 玩的題材。傳統酸柑茶的做法是把虎頭柑
挖空,再把茶葉混合果汁與果肉回填果 殼,經九蒸九曬完成的「一粒」水果茶。
但謝瑋翔改去傳統添加中草藥的配方,只
以純水果來呈現風味,他天馬行空結合晚 崙西亞橙、砂糖橘、甜橙、香檬、紅文旦、 帝王柚、一口柑、百香果、西瓜、黃金果
等等,甚至也擷取前段技法,把鳳梨或是 洛神花打成果泥,加入與茶葉一同發酵, 用茶表現舞鶴臺地豐富的水果滋味,使人 們在席間飲到四季的甜香。
✹ 走出舞鶴學習新技術
一連串的實驗下來,謝瑋翔不只為農友 開發了有趣的茶品,也以酸柑茶體驗為主 題,串聯茶園或是農場舉行食農教育體 驗,從帶領人們認識當地環境、了解茶園 生態與管理方式,到親身體驗做茶、品嘗
不同的茶風味,用一種悠慢的方式來旅行 瑞穗。
不久,他集結在地農友與業者成立瑞穗 鄉休閒農業推廣協會,大夥經常聚會討 論,於是激盪出在柚子園裡辦茶席策展、
在南瓜棚下辦大地餐桌、夏舞茶手沖咖啡 比賽等,結合農場、飯店、民宿、餐廳業 者,共同開發出新的遊程活動,使人們想 到瑞穗,除了泡溫泉、喝牛奶或是泛舟, 還能想起在地很有特色的農業。
以柚子、香檬製作酸柑茶,別有一番風味。
將茶席搬到柚子樹下,為遊客帶來不一樣的品茗體驗。(照片提供:瑞穗鄉休閒農業推廣協會)
摸索的同時,謝瑋翔也逐漸理解了產業 的來龍去脈,理解家裡茶廠的運作,以及 一己之力可以做到的改變。近年來,他把 重心移回本業上,走出舞鶴與不同的茶區 交流,尤其是與桃園神農獎茶農林和春合
作,調整茶園種植與管理方式,引進乘坐 式採茶機的採收隊來助攻,解決缺工與勞 力問題。
✹ 從種植開始產業創新
過去他種植咖啡,接觸到咖啡的評鑑系 統,受到咖啡世界的理性思維影響,使他 開始想要建立系統化的生產模式。
「我以前覺得找不到茶的特色、屬性與 方向,栽種管理品種製作程序等如何影響到 風味本身,如何強調在地風土條件,改變比 較快的是從製程。」他想,如果茶可以像咖 啡把程序「標準化」,每個階段的參數都
有辦法被記錄與測量,他是否就可以觀察、 記錄、再現,掌握茶的製程?
他指出,近年傳統茶的消費者愈來愈年 長,年輕族群的斷層使得茶葉銷售量慢慢 下滑,舞鶴茶區的產量與成本無法走大眾 飲料市場,而人力成本高居不下,使得茶 的品質與價格競爭力受到很大限制,傳統 生產與管理模式已面臨不得不創新的局面。
茶的未來該何去何從?這個問題在他心 中盤旋 10 年之久,這一路上他跌跌撞撞 摸索走來,比 10 年前黝黑不少、也滄桑 不少的臉龐,燦笑底下還有一抹天真的影 子。他說,想要做點什麼,那就必須先扛 起承擔。承擔的滋味酸甜苦辣,是每個人 必經的路。「自己要先穩定,別人才能合 作,才可以帶動茶區一起努力。」從當年 那個滿口抱怨的毛躁小子,已經成了做的 比說的還多的人。
創生路徑掃描
吉林茶園&好茶咖啡工作室
斜槓種植咖啡,開辦工作 室,並與在地青農合作開 發新茶品,例如以芭樂葉、 柚子花等製作的茶飲,以 及各種風味的酸柑茶。
創生初衷
振興舞鶴地區的茶產業, 賦予天鶴茶新生命。
以茶為核心,結合在地風 土物產,進行創新實驗, 開發多元茶品,並推廣茶 園和農場的食農教育體驗 活動。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集結在地農友與業者成立 瑞穗鄉休閒農業推廣協 會,共同開發特色遊程。
➊成功開發一系列新茶 品,吸引年輕族群。
➋與在地農友和業者成立 瑞穗鄉休閒農業推廣協 會,共同開發新遊程活動, 例如柚子園茶席策展、南 瓜棚下大地餐桌等。
➌與桃園神農獎茶農合 作,調整茶園管理方式, 引進採茶機,解決缺工問 題。
Eastern Hualian 豐濱鄉
高山森林基地&雙濱共好聯盟
名為高山的部落 串起磯崎多元文化經濟 高山森林基地住著全臺唯一的海岸布農,他們以自豪的文化為基礎, 結合生態、冒險、心靈體驗,讓森林成為旅人的最佳嚮導, 並且串聯花蓮豐濱、臺東長濱兩地微型業者,合力推動區域共好的質感旅行。
在高山森林基地可以盡情於山野間冒險、探索。
來自高山部落,血液中流淌著布農族堅 韌性格的馬中原,朋友都稱呼他小馬,而 他的祖父就是當年遠從中央山脈至海岸邊 境開拓的高山部落第一代馬大山。
日本時代,為了削弱山區原民勢力,推 行「集團移住」政策,對原民部落進行合 併或遷移,藉此強化集中管理,因而迫使 原本世代居住在中央山脈的大批布農族 人,往東或往南遷徙。「有一個叫馬大山 的青年,決定脫離中央山脈母親的懷抱, 橫跨縱谷,抵達海岸山脈,最後落腳加路 蘭山,當他撥開東方的樹叢時,迎面而來 的是他從未見過的大海,喃喃講了一句: 『好大的河!』」小馬生動描述的這段拓 荒傳奇,其實也映照出臺灣時代浪潮的起 伏與族群足跡的交錯。
磯崎這座山海之間的小村,容納多達七個族群共居。
素有高山民族之稱的布農,就此寫下新 的生活篇章,走向海洋,成為懂山又懂海 的獨特族群。
✹ 多元族群
拼出色彩斑斕的磯崎文化地圖
「磯崎非常獨特,每個族群基於各種理 由,遠離原鄉的支持而迎向更加豐富的文 化交融。」小馬細數,這座山海之間的小 村,容納多達七個族群共居,包括撒奇萊 雅、噶瑪蘭族乘著海風而來,一群阿美族 人為了尋找水源,最終於此安定下來,還 有高山部落的布農族人,以及隨後到來的 外省、閩南、客家族群, 「還記得小時 候,每逢過年,外省伯伯會燒幾個大菜, 那熟悉的滋味至今仍是部落孩子的共同回 憶。」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族群,將磯崎 的文化拼圖鋪得色彩斑斕。
不過,身為相對少數的海岸布農,小馬 坦言,在成長過程中,有時也會感到格格 不入,更是一心想要逃離部落。直到某次 返鄉探望,眼見部落長輩逐漸凋零,「那 一刻起,我才驚覺,是該為部落做些事情 了。」小馬開始陪伴部落孩子、照顧鄰里
長輩,同時著手探尋自己與部落的根源, 在一連串的田野調查與梳理家族故事的過 程中,他與腳下所踩著的土地愈發貼近,
進而開始思考如何為部落打造一個永續的
在地產業,有了穩定產業,年輕力量才有 機會回歸,這樣一來,部落才能走得長 遠,長輩的文化與智慧也得以延續下去。
他想到了森林,「雖然住在海邊,但對 布農來說,森林是最有歸屬的地方,有童 年的祕密基地,有足以安頓內心的力量, 回到森林,可以拋下所有塵囂,放鬆沉 靜,找回自己。」
於是他在軍職退伍之後,回到祖父胼手 胝足開拓出來的土地,打造高山森林基 地,讓森林成為旅人最好的陪伴。以海岸 布農與磯崎族群共融的文化為主軸,在部 落歷史基礎上,連結生態、冒險、心靈等 層次的體驗,「基地就是人們與土地的橋 梁,在這裡可以領悟到很多事情,按照自 己的節奏出發,森林隨時都在。」
高山森林基地設計多種體驗,每個旅人 都能選擇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親近森林,多 人可以玩得熱鬧,一人也能輕鬆探索。像 是基地的百年雀榕,以前是部落孩子找尋 鳥蛋的地方,透過專業冒險引導,學習離 開地球表面的勇氣,緩緩攀樹抵達樹梢, 瞭望眼前蔚藍海洋,從樹冠的高度欣賞森 林,收穫有別於地面視角的感動。
在布農語彙中,獵人是如刀鋒銳利的 人,進入山林之前,獵人透過磨刀、綁繩
走入狩獵古徑,體驗原住民族的生活智慧。(照片提供:高山森林基地)
在這裡可以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獵刀。(照片提供:高 山森林基地)
讓心沉澱下來,保持專注,讓獵刀成為雙 手的延伸。小馬解釋,「獵刀是進入山林 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沒有弓箭、沒有獵 槍,但是不能沒有獵刀。」於是,基地團 隊以布農的獵場精神,將獵刀開發成具有 意義的文創商品,帶領旅人手作一把屬於 自己的獵刀,走入獵徑古道,時刻注意山
林的一草一木一動,直到攀上被命名為 「勇氣」的懸崖巨石,迎風俯瞰壯麗的磯 崎海灣,或許更能體會獵人心境。
如此富有生活氣息的部落體驗,吸引 許多國外團隊如紐西蘭、夏威夷等來交 流取經。
同樣經營原民文化體驗,這些國外團隊 大多是專注於精緻路線,例如規劃完善的 文化園區、安排精采的歌謠舞蹈演出,讓 參與的旅人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領略當地 文化魅力。不過,當他們來到高山森林基 地時,發現這裡的體驗不只停留在觀賞層 面,而是與土地實實在在地接觸,體驗活 動融入更多在地生活元素,讓人足以深入 感受部落文化與土地的深厚關係。這種踏 實的經營理念,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訪
客獲得深刻啟發,也體會到部落文化的持 續傳承和獨特價值。
✹ 建構無圍牆的生態走廊 打造質感旅行
在地深蹲幾年以後,小馬逐漸察覺, 地方業者通常受限既有條件和資源,難 以達到「理想產業規模」,「既然如此, 與其追求大型規模的經營模式,何不發 揮微型創業的彈性與優勢,彼此合作形 成互補共生的網絡,突破現有瓶頸?」
帶著這般理念,他把如珍珠般散落在豐 濱的農漁飲食、文化體驗、戶外探索、特 色旅宿等微型業者,串在一起,同時拉進 隔壁的臺東長濱,推動「雙濱共好」聯 盟,跨越地域、族群界線,發揮成員彼此 長才,建構雙濱成為「沒有圍牆的生態與 文化體驗走廊」。
舉例來說,豐濱的山海距離很近,旅人 擁有多種親近自然的體驗可以選擇,坐船出 海釣魚或泡在山林部落都沒問題,而長濱 的平原腹地較廣,除了絕美稻田,還能找 到許多風格出色的民宿,因此適合規劃「玩
在豐濱,住在長濱」,彼此互補,彰顯對方 優點,補足自己所缺乏的,同時,也能形成 區域力量,互相推薦客源、共同行銷地方。
「單打獨鬥、埋頭苦幹的時代已經過 去,我們採用彼此分享推薦,培養那些 認同與環境、社區共好的旅人,挑戰以 更高的視野和格局,讓地方再進化。」 小馬強調。
(上)手作一把屬於自己的獵刀,體驗布農獵場精神。 (照片提供:高山森林基地)(下)利用在地素材製作 飾品的手作體驗。
至今,「雙濱共好」已串聯起近 70 個 店家與品牌,橫跨兩縣、兩鄉、 10 個行政 村落,以及眾多部落與社區。這些微型業
者透過持續舉辦的共學聚會,透過彼此討 論、激盪與合作,不僅解決各個店家或品 牌所面臨的現有問題,同時也建立起緊密 的支持關係,朝向區域共好的路邁進。
正如那句地方創生老話:「一個人走得 快,一群人走得遠。」區域微型經濟聯盟 突破了既有的產業思維框架,把這一群 「微小,但不微弱」的地方業者凝聚成為 可觀的力量,彼此給力、共同發展,在雙 濱的土地上開出遍野的花。
雙濱夥伴互助合作,實現共好。(照片提供:雙濱共好聯盟)
豐濱鄉的復興部落推出溪蝦生態行程廣受歡迎。(照片提供:雙濱共好聯盟)
創生路徑掃描 高山森林基地 創生初衷
以森林為核心,設計攀樹、 獵刀製作、獵徑古道探險 等體驗活動,並串聯豐濱 和長濱的微型業者,推動 「雙濱共好」聯盟。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傳承海岸布農文化,並結 合生態、冒險、心靈體驗, 打造永續的在地產業,吸 引年輕人回流部落。
以海岸布農文化和磯崎多 元族群共融為特色,提供 深度體驗活動,並推廣區 域共好的質感旅行。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雙濱共好獲公益平臺文化 基金會的協助與倡議。
➊成功打造多樣化的森林 體驗活動,吸引國內外遊 客。
➋串聯近 70 個店家和品 牌,形成「無圍牆的生態 與文化體驗走廊」,促進 雙濱地區的觀光發展。
豐濱鄉
復興無菸部落
復耕水稻 打造里山里海的健康夢幻部落
復興無菸部落以健康為核心價值,不僅匯聚細水長流的社區營造力量, 更打開了海岸生活之窗,採取友善耕作,發展染料植物栽種, 並且結合生態旅遊,帶來里山里海的生活能量。
源自於海岸山脈的溪水,穿越山野密 林、滋養部落農田,直至東方出海,注入 無盡湛藍。位於花蓮豐濱的復興部落,就 是這樣一個被自然環抱的地方,三條溪流 匯聚於此,居民在此耕作、生活,猶如世 外桃源,過著里山又里海的生活。
如同臺灣許多鄉村,復興部落也面臨 了人口外移、老化問題,實際居住戶數 不多,不過居民相當團結,社區營造能
量有如細水慢流,持續近 20 年,從未間 斷,當中的靈魂人物就是在地協會理事 長張慧芬。
✹ 重拾編織技藝
健康無菸為部落注入活水
來自太巴塱的張慧芬是復興部落媳婦, 夫家早年遷居吉安,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 鄉。某次偶然興起造訪部落,「當時我提
在山海環繞下,復興部落宛如世外桃源。
部落老人家的支持,是張慧芬(右一)投入地方創生最 大的動力。
著自己編織的籃子,部落長輩見到非常驚 喜,問我能不能教他們編織。當下非常訝 異,因為在我原生的部落都是後輩向長輩
學習,怎麼在這裡是反過來的?」
原來,復興部落的阿公阿嬤曾經也會編
織,然而隨著生活型態轉變、物質取得便 利,許多傳統文化逐漸受到遺忘、失傳。
於是,張慧芬利用週末假日回到部落陪伴
老人家,重拾這項傳統手藝,也讓部落氣 氛活絡不少,「我們的連結就是從編織開 始。」
當時部落裡的耆老王明源,提出許多振 興部落的想法,期待張慧芬能夠發揮凝聚
綠色有機、無菸健康是部落捍衛的核心價值。
力,成立社區協會、引進計畫資源,讓部 落已經荒蕪的環境獲得改善。「但是我當 時連電腦鍵盤都不會按,更別說要成立協 會。」只好硬著頭皮土法煉鋼,一切從頭 學起,撰寫章程草案、集結發起名冊、提 出申請許可,如此忙碌奔走多年,好不容 易,「花蓮縣阿美族社區營造協會」在 2008 年終於成立。
「雖然有了協會,但是我對那些電腦行 政作業還是很沒自信,」張慧芬回憶道, 當時壓力過大,一度選擇裝病逃避,快兩 個月沒有回到復興部落,「結果阿公阿嬤 竟然搭車跑來花蓮市區找我。」彼此敞開 心扉,這群阿公阿嬤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
她的支持與信任,願意成為她的堅強後 盾,讓張慧芬深受感動,重振自己,一肩 挑起這份期望,全心投入社區工作至今。
「後來我才真正明白,他們成立協會的 背後是對部落的未來有著深切期盼,希望 有了產業,孩子就能回到家鄉發展。」包 括於 2006 年設立全臺首例的無菸部落, 也是基於相同的心境。
早年,每當看見出外打拚的孩子「躺著 回來」,部落長輩總是感到無比心痛,為 了改變這種情況,耆老王明源站出來倡 議,凝聚部落推行無菸運動,澈底杜絕菸 酒、檳榔,希望所有族人都能關注自身健 復耕梯田,也為生態帶來生機。
康。直至今日,從海岸公路轉入復興部落 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塊告示:「歡 迎來到復興部落,請維護無菸酒、無檳榔
的環境!」提醒每位來訪的人,「健康」 是這裡捍衛的核心價值。
這一連串的凝聚與活絡,為復興部落注 入了活水。
✹ 水入梯田 在地作物醞釀部落的夢幻染料
長期關注里山倡議的國立東華大學自然 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李光中,關注到了 復興部落,並且積極提供協助。在 2016 年,透過東華大學提議,花蓮區農業改良 場聯合當時的水保局花蓮分局(今農業部
工坊是在地最潮的選物店。
Pahanhan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花蓮分署)及花蓮 林區管理處(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 署),發起了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森川 - 里 - 海」生態農業倡議,連結上游國 有林地,中游復興部落、下游新社部落, 共同組成了跨部門、跨社區、跨專業的經 營平臺,透過這種群策群力模式,守護在 地生產、生活、生態永續願景。
於是,年久失修的水圳疏通了,澄澈溪 水引入梯田,讓休耕 30 多年的部落再次 展現綠色生機。「阿公阿嬤都說,真是想 念田裡熱鬧的青蛙叫聲。」復耕水稻的過 程中,花蓮區農改場提供不少協助,包括 現代農業的知識與技巧。隨著梯田恢復, 生態也回來了,蜻蜓、青蛙、螃蟹、鳥類 紛紛前來覓食,直到收成那天,整個部落 動員起來,「阿公阿嬤吃到自己種的食 物,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笑容!」
除了水稻之外,部落還栽種了玉米、芋 頭,不過這也吸引山豬、獼猴跑來覓食, 將田裡的作物掃蕩一空。復興部落在阿美 族語被稱為 Dipit ,即為溪流裡的笠螺, 居民秉持 Dipit 精神,與周遭的山海溪流 和諧共生,因此,面對野生動物挑戰,部 落並未選擇驅離或過度干預,而是改變策 略,轉而友善栽種甜菊、洛神、油菊、紅 藜等「野生動物不感興趣」的作物,烘乾
製成複方香草茶包。有了甜菊天然加持, 茶湯散發清爽甜味,既無負擔,又能顧及 社區長輩健康。
現在,梯田裡還開始種植木藍、薯榔等 染料作物,加上溪流周邊的野生馬藍,這 些天然植物經過時間的醞釀和發酵,化作 部落的夢幻染料。跟隨部落青年,體驗一 趟色彩見學,學習各種綁紮技法,讓布料 在靛藍染缸中沉澱,把部落眺望到的海洋 與天空全都浸染進去,為旅行留下那抹靜 謐的湛藍。張慧芬浪漫道,「這個部落如 此純淨,不需要過於繁複的色彩。我常覺 得阿公阿嬤他們的心,就像大海一樣,純 潔又有智慧。」
✹ 里山精神 挹注豐沛的生活能量 體驗完藍染手作之後,部落還規劃了一 頓以森川里海食材為基礎的當季午餐,展 現在地食材的美味魅力。午後踏進溪流消 暑,尋覓溪蝦足跡,這裡是絕佳的生態教 育場域。透過這些綠色友善的活動,不僅 可以深刻認識當地文化,還能體驗與眾不 同的部落旅行,別出心裁的規劃引起廣泛 的迴響。
近來,復興部落更成立了一間選物小店 「 Pahanhan 工坊」,促進地產地銷,
為在地的農民或工藝打造一扇增加曝光與 收益的櫥窗。這裡不僅販售復興部落自家 的藍染衣物、花草茶包、紅藜潤皂等特色 商品,還展示了周遭新社、港口、貓公等 部落的優質好物。可以在此選購吹著海風 長大的稻米、聽著濤聲醞釀的地酒,或是 欣賞天然植物的手感編織工藝,在在都展 現了地方豐沛的生活能量,猶如打開一扇 海岸生活之窗。
一路走來至今,張慧芬感謝各方的多年 陪伴與資源挹注,他們致力於為回鄉的青 年提供最好的歸屬。至今陸續已有不少青 年力量加入,運用年輕世代的活力與視 野,擦亮部落招牌。
張慧芬深刻記得曾經有位阿嬤從外地看 病回來部落以後,立刻穿上雨鞋,駝背緩 步上坡,走了將近一個小時,最終坐在自 己的田梗上,眺望眼前的汪洋大海,微笑 用族語說:「我很想我的田,坐在這裡, 我的心臟非常舒服。」看到阿嬤一臉滿 足,一切辛苦似乎都值得了。
Pahanhan
創生路徑掃描
復興無菸部落 從重拾編織技藝開始,推 動無菸運動,復耕水稻, 並發展染料植物栽種和生 態旅遊。
創生初衷
解決部落人口外移、老化 問題,並推廣健康生活理 念。
以健康為核心價值,結合 里山里海的生活方式,推 廣友善耕作、染料植物栽 種和生態旅遊,打造獨特 的部落體驗。
外部資源
行動驗證
➊東華大學教授李光中提 供協助,推動「森 - 川里 - 海」生態農業倡議。
➋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農 水署花蓮分署、林業署花 蓮分署共同組成跨部門、 跨社區、跨專業的經營平 臺。
獲得成效
價值收斂
➊成功復耕水稻,恢復梯 田生態,並生產無毒農產 品,例如香草茶包、紅藜 潤皂等。
➋發展藍染體驗活動,讓 遊客認識部落文化和自然 環境。
➌成立「Pahanhan 工 坊」,促進地產地銷,展 售復興部落和周邊部落的 特色商品,提供遊客選購。
依北、中、南、東四大區域規劃,從各地的產業特色出發,透過 13 條路線 串聯重要的創生光點,讓每位旅人都能在旅行中親近花蓮、理解地方創生 的故事,並用行動支持永續旅遊,共同為花蓮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CHAPTER 第三部曲
永續海洋 跨鄉鎮主題之旅 以海洋生態為主題,從花蓮港乘船出海賞鯨豚,上岸後順遊七星潭風景區,
在海岸邊疊石固花蓮,拜訪七星柴魚博物館和洄遊吧FISH BAR,
透過寓教於樂的體驗,了解食魚樂趣與海洋永續。
花蓮港賞鯨趣 時序入春,太平洋海風捎來的鯨豚消息, 為花蓮賞鯨盛會揭開序幕。 5 月中旬至 10 月間海象穩定,都是賞鯨好時節。花蓮海 域擁有深邃多樣的海底地形以及被黑潮暖 流引來的豐富魚群,吸引鯨豚覓食。花蓮 港和石梯港都有賞鯨船隊,距離市區最近 的花蓮港外海,常見鯨豚種類包括:飛旋 海豚、瓶鼻海豚、花紋海豚、熱帶斑海豚、 弗氏海豚等等;也曾出現抹香鯨、領航鯨、 虎鯨、大翅鯨等大型鯨。
從花蓮港出發的多羅滿賞鯨公司,由一 群生長於花蓮,熱愛這片土地海洋的夥伴 組成, 1998 年開航時即以海洋生態旅遊為 理念,並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合作,提 供專業解說。遊程除了傳遞人與大海生物 間的良性互動;還可從海上欣賞清水斷崖、 七星潭灣、海岸山脈,深入探索立霧、三 棧溪與黑潮交織而成的河海生態。行程尾 聲,會贈送鯨豚紀念明信片船票,收入則 提撥至環境教育基金,以實際行動支持環 境教育,讓這趟海洋遊程不只歡樂感動, 也落實海洋永續內涵。
照片提供:多羅滿賞鯨
七星潭風景區 位於新城鄉東北角海濱的七星潭,海岸 線綿延 20 多公里,獨特的礫石海灘成為 踏浪疊石的首選。石頭是花蓮的象徵,在 0403 花蓮大地震重創後,新城鄉便在 7 月 舉辦「曼波新城國際疊石藝術節」,以疊 石展現花蓮人的堅韌精神。
這片海域盛產的鰹魚也吸引漁產製作職人 余宗柏來此成立七星柴魚博物館。透過寓教 於樂的刨刨柴魚花、跳跳章魚燒體驗課程,
傳承柴魚製作的歷史文化,喚起旅人對海洋 保育和產業技藝的重視。2024-2027 年推 動的「七星潭風景區整體風貌提升計畫」, 將針對旅遊服務中心、停車空間、星空遊程 體驗、自行車品牌行銷及低碳食魚環境教育 遊程進行全面升級,未來,這座美麗的新月 型海灣,將帶來更優質的旅遊品質。
洄遊吧FISH BAR 以七星潭遊客中心為基地的洄遊吧,創 辦人黃紋綺導入年輕思維,為在地定置漁 場及一支釣等友善海洋生態漁法,開闢一 條新路。團隊夥伴運用七星潭地景優勢,
多羅滿賞鯨公司
花蓮市民權路 37 號 03-8333821
規劃一系列洄遊潮體驗,如一人即可成行 的七星潭摸魚趣,活動地點在洄遊吧的食 魚體驗館。透過尋寶闖關、漁法與漁具解 說、七星潭在地漁法解密、當季洄游魚種 握手見面會、在地鮮魚點心等五感體驗, 親近海洋教育和漁村文化。
想更深入了解魚從大海到餐桌的歷程, 可選擇兩小時以上的客製化團體遊程,除 了體驗室內課程、洄遊料理 DIY ,也將遊程 拉到戶外,實際走訪七星潭海灣與海岸環 境,參觀漁人作業設施,幸運的話還能看 到漁人作業過程,從體驗中了解食魚樂趣 與海洋永續。
七星潭風景區 花蓮縣新城鄉七星街 79 巷 5 號 03-8221592
洄遊吧FISH BAR
花蓮縣新城鄉七星街 32 號 0910-443-888
縱谷漫旅 跨鄉鎮主題之旅 02 地形狹長的花東縱谷,北起花蓮平原,南至臺東平原,
兩側由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屏障,在居民耕耘下礫灘長出農作, 縱谷成為綠色走廊。從吉安鄉出發,沿著台9線公路南下玉里鎮, 一路上山林田野伴隨,城市煩囂盡拋腦後。
好客藝術村 吉安鄉位於中央山脈東側,群山聳立如
屏、山水恬淡如畫,不僅有美麗的農田河 川,也富含自然人文底蘊。在時間的長河 裡,阿美族和太魯閣族自給自足、敬畏自然 與祖靈,閩南與客家族群篳路藍縷到此開疆 闢地,日本人來了之後,留下許多足跡,光 復後隨著部隊來臺的外省族群則在木瓜溪河 川地開闢農田,跨越族群的生命共同體交織 而成的多元文化,成為吉安鄉的特色。
昔日,吉安是全臺第一個大型日本官營 移民村 吉野移民村,日治時代為撫慰
照片來源:吉安鄉公所
照片來源:吉安鄉公所
移民的思鄉之情,於 1912 年建造了花蓮第 一座吉野神社,原址現在成為以客家桐花 為意象的好客藝術村,保留兩座日治時代 紀念碑及石燈籠遺跡,還有一棵 200 歲的 老樟樹見證吉安的蛻變。藝術村的兩大展 館「吉野藝文館」、「 Hakka 生活館」分 別用來舉辦藝文策展、古文物常設展和 DIY 活動,典藏庶民生活的軌跡。看似簡單的 生活用品,蘊含先人的智慧結晶;復古花 傘點綴的歷史走廊,散發懷舊鄉情,成為 吉安鄉最有人情味的景點。
九日良田工作坊 日治時代就有的玉里羊羮,是花蓮傳承百 年的滋味。這種日式點心以紅豆為食材,添加 不同比例的寒天,製成水羊羹及煉羊羹,高級 羊羹甜而不膩,是佐茶良伴。玉里鎮中山路上 的老店廣盛堂,依循傳統古法製作羊羹,口味 多元;而以台 9 線上第一道日出照射的玉里 阡陌良田「長良」命名的創新品牌——九日良 田,則以縱谷山形為靈感創作水羊羹,層次鮮 明,口感清新,賦予羊羹不同風味。
九日良田是由平面設計師與甜點師創立 的日式甜點店,各式各樣的和菓子包括水羊 羹、上生菓子、日式糰子、甜味糕點、銅鑼
啟模濕地公園 天氣晴朗無風無雨,水中倒映著白雲遠 山,景色清新寧靜如畫,位於玉里鎮玉里 大橋附近的啟模濕地公園,是賞鳥愛好者 與攝影玩家的樂園。這座占地遼闊的公園, 原是環保局為處理玉里鎮廢水而打造的濕 地,腹地面積約 4.9 公頃,由啟模里社區 發展協會管理,利用生態工法達到淨化水 質與污水處理目的,同時打造豐富多元的 生態棲地,增進秀姑巒溪生物多樣性。
照片提供:九日良田
燒和茶香爆米花,精緻造型與高雅包裝,讓 人一眼就愛上。除了以在地農特產為原料, 花蓮和玉里的風景與物產,也成為上生菓子 靈感來源,栩栩如生的山茶花、竹節、桐花、 銀杏、海豚、南瓜造型與點綴,美得像餐桌 上的藝術。樸實親民的糯米糰子,以糯米粉 製作,糰子煮熟後先燒烤再淋上日式醬汁, 軟 Q 軟 Q 鹹中帶甜,秋冬品嘗最暖心。除 了現場品嘗、選購伴手禮,也可預約體驗玉 里菓子課程。
早期的玉里濕地雜草叢生,在志工和專家 努力整地後,煥然一新,還成立啟模里水環
好客藝術村
花蓮縣吉安鄉慶豐村中山路三段 477 號 03-8542993
境巡守志工隊長期維護,不僅成為學校、社 區的生態學堂,也是花蓮自然教育的最佳場 域,極富教育意義。偌大的濕地公園規劃為 幾處水池,分區種植多種水生、經濟與景觀 植物,從苦草、蘆葦、大王蓮、水蘊草、田 字草、臺灣菱,到大花美人蕉、空心菜、野 薑花與茭白筍等等,除了發揮綠美化、除汙 的功能,也吸引野鳥、候鳥來此覓食。
照片來源:花蓮觀光資訊網
九日良田工作坊 花蓮縣玉里鎮忠孝路 65 號 0977-051-477
啟模濕地公園 花蓮縣玉里鎮玉里大橋附近 03-8883166
海岸串遊 跨鄉鎮主題之旅 日出東方,月升海面,自然美景療癒人心,大地藝術滋養美學,海岸部落豐富生活,
循著台11線海岸公路南下,沿途走訪壽豐鄉水璉部落、豐濱鄉新社梯田、光織屋、 石門遊憩區、海浪cafe、港口部落、靜浦部落,在新太平洋一號店結束遊程, 看海聽海,慢活舒心。
水璉部落吉籟獵人學校 想學習生火和無具野炊,在海岸迎著海
風抓蝦、看浪花蟹倒退嚕,走入森林辨識 植物、製作狩獵陷阱,或是踏浪、溯溪、
潛水?壽豐鄉水璉部落的吉籟獵人學校,
體驗遊程包山包海,是一座大型的野外生 活教室。在專業、熱情的獵人團隊帶領下, 可以學習海岸阿美族的傳統生活智慧,例
如不用現代設備, 10 秒就能生火的獨門祕 訣;以芋頭葉裝盛鮮嫩野菜、石板烤魚、 用燜烤和石煮等無具野炊料理食物;自製
照片提供:吉籟獵人學校
阿美族童玩和獵人弓等,每一項體驗都是 精采的生活教育。
「吉籟」源自阿美族母語發音 CIDAL , 象徵太陽和母親,有感於原住民傳統文化、 技藝與智慧逐漸流失,獵人學校成立的初 心在於傳承文化和守護部落,正如母親守 護孩子般,守護這片土地與部落族人,並 將獵人文化傳承給下一代,讓更多人透過 深度體驗遊程,學習與大自然共存共榮。
石門海蝕洞與周邊順遊
花蓮海岸有不同於縱谷的景色,觀賞地 質奇觀也是遊趣所在。沿著海岸公路南下, 從豐濱鄉的石門遊憩區到石梯坪、港口部 落,是一段綿延數公里長的礁岩海岸,經 海浪與海風長年累月侵蝕,形成豐富的海 蝕洞、海蝕溝、海蝕平臺、壺穴地形,是 名副其實的地質景觀教室。
來到石門遊憩區,除了在石門班哨角和 能量之地石雕合影,真正精采的是好萊塢 電影《沉默》取景地 石門最大的海蝕 洞,洞內高約五公尺、寬約 18 公尺,由於 靠海一側的洞口形似汽車品牌 March 而被 稱為 March 洞。從洞裡到洞外的海蝕溝
槽,都是遊賞 焦點,低頭漫 步海藻遍布的 礁岩海岸,可 見小魚小蝦覓 食,別有另一 種生態觀察樂趣。被列入東海岸藝術生活 平臺串聯計畫的光織屋.巴特虹岸手作坊、 曾是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開放工作室的那ㄜ 哩岸木雕工作室.海浪 café 、新社梯田及
港口部落,是絕佳順遊點,可分別參觀藝 術家工作室、品嘗小米酒調製的陰陽海咖 啡、欣賞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作品及享受部 落料理,體驗太平洋式生活趣味。
奚卜蘭遊客中心新太平洋一號店
開幕將滿 10 週年的豐濱鄉奚卜蘭遊客中 心新太平洋一號店,由深耕東海岸多年的 雅比斯團隊進駐,請來排灣族空間設計師 謝聖華以溫暖的木造素材設計,為傳統制 式的遊客中心增添文藝風情。這座複合式 的休憩空間不僅提供旅遊諮詢服務,也規
吉籟獵人學校
花蓮縣壽豐鄉水璉路 179 號 (活動地點在台 11 線 24 公里處) 03-8513990 (吉安鄉辦公室)
石門遊憩區
劃了部落工藝及產物展售空間、書店及咖 啡館,陸續推出市集、好書閱讀、晚餐快 閃等活動,用心挖掘東海岸的在地故事。
座落在秀姑巒溪出海口的靜浦部落,距 離奚卜蘭遊客中心約兩分鐘車程,這裡是 豐濱鄉最南端、最接近日出的阿美族部落。
豐富的海洋生態造就獨特的阿美族捕撈文 化,社區發展協會青年組成的靜浦出力隊 規劃的體驗遊程,包括乘坐膠筏遊溪欣賞 長虹橋、海邊踏浪捕捉浪花蟹、走訪部落 學習獵人射箭本事,體驗海岸阿美族的生 活智慧。
花蓮縣豐濱鄉台 11 線 60 公里處 03-8671326
奚卜蘭遊客中心新太平洋一號店 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靜浦 8-1 號 03-8781218
有機饗宴 北花蓮 「食為先,農為本」是食農教育的本土倡議,
食和農,不是相加,而是相乘,可以有無數的變化。
透過花蓮有機食農小旅行,認識農業多元價值,進而支持在地農業與永續發展。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全球興起的創意產業旋風也吹到臺灣,
百年酒廠、糖廠、港口倉庫等閒置空間紛 紛蛻變為文創場域, 1913 年啟用的百年花 蓮酒廠,經過時間醞釀,成為花蓮文化創
意產業園區,呈現令人耳目一新的花創風 格。園區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花蓮港 支局花蓮酒工場,生產紅酒與米酒, 1988
年酒廠遷移他處,結束超過一甲子的製酒 歷史,閒置多年的空間也陸續轉型, 2022
年由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接手營運管理,
在懷舊建築中釀酵創新思維,是花蓮的藝 術平臺,也是地方連接國際的窗口。
花創洋溢工業文明時代的美感,這座沒 有圍牆的園區,拉進人與空間的距離。占 地約 3.3 公頃的廠區共有 26 棟日式倉庫與 工業廠房,部分場館和戶外場地提供文創 及活動申請使用,假日則舉辦釀市集與街 頭藝人展演。一年一度的花蓮食農博覽會 就選在花創舉行,園區化身食農與永續漁 業交流中心,推廣食魚教育與海洋保育, 讓旅客親身參與永續漁業的實踐。
後山蕨起 後山蕨起團隊自 2021 年開始深耕這片土 地;提供食衣住行育樂六大服務項目;針 對山蘇農產品研發多達 10 項;優質會員、 良好顧客關係雨合作廠商數量超過 500+ 。 一群來自後山、志趣相投的部落青年,返
鄉後陸續開啟務農之旅,或投入農產加工, 或打造創新文化導覽,或經營風味美食與 風格民宿,最終匯聚成後山蕨起。這間企
業部門眾多,包山包海,以活化地方產業 為初衷,為了讓更多人看見部落青年的熱 情,同時幫助族人就業。
食的部分,要從花蓮山蘇種植說起,這 種蔬菜營養價值高,口感風味獨特,有助 於增強免疫力、保護心血管和維持身體平 衡,是臺灣美食文化重要環節;衣的部分, 提供太魯閣族服飾租借,讓旅客穿上民族 傳統織品,品味部落媽媽精湛手藝;行的 部分,可依照需求客製遊程,跟隨部落導 遊漫步山林,聆聽土地故事,藉由竹編、 琉璃珠、獵人生存體驗,深入原住民部落 文化。
原住民野菜學校 在阿美族人眼中,植物的世界藏有豐富 知識,又以野菜最令人玩味,月桃、台灣 藜、木鱉子、翼豆、雞心辣椒、鵲豆、黃 麻嬰 ,不僅名稱可愛,也富含營養, 在旅程中安排一趟花蓮市美崙山公園裡的 原住民野菜學校,探索阿美族的野菜世界, 豐富味覺饗宴。
野菜學校營運團隊重視教育傳承,場館 除了展示原生種種子、野菜植株、酒麴植 物,每半年更換一次主題展覽。精心設計 的檳榔葉鞘、薏苡串珠、祈福小米串和月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縣花蓮市中華路 144 號 03-8313777
後山蕨起
花蓮縣秀林鄉佳民 48-11 號 03-8262772
櫻田野養生休閒農莊
桃編織課程,有助於認識阿美野菜文化的 價值;逛累了,就喝杯刺蔥檸檬茶、檸檬 香茅茶,嘗野菜餅乾、馬告茶葉蛋,舒心 愜意。每季舉辦一回的慢食樂市集,請來 花蓮的慢食店家、小農、手作飾品、植栽 香氛等原住民店家擺攤,邊吃邊逛, chill 又放鬆。若想自摘、自煮野菜,吉安鄉的 櫻田野養生休閒農莊以野菜鍋養生餐聞名, 是另一個好選擇。
原住民野菜學校
花蓮縣花蓮市尚志路 25 之 2 號 03-8230907
櫻田野養生休閒農莊
花蓮縣吉安鄉福興村福 星七街 8 號 03-8540366
舊址活化 北花蓮 在歷史建物與古蹟修復、閒置空間活化的功課上,花蓮從未放慢腳步,花蓮市將軍府
1936園區甫開幕就成為新亮點;喚醒遙遠回憶的大陳故事館,記錄大陳島人在花蓮市落 地生根的故事;新城鄉的四八高地戰備坑道,揭開軍事祕境神祕面紗。
將軍府1936
歷經三年半整修的將軍府 1936 園區, 2024 年 4 月 1 日開幕,成為花蓮市最新亮 點。人們坐在階梯上聽風的聲音,看光影 透過樹葉縫隙落下,欣賞沉穩優雅的木造 建築,感受時間與歲月醞釀的美。
這片俗稱「將軍府」的美崙溪畔日式木 造宿舍群建於 1930 年代,座落在美崙溪及 美崙山之間,日治時期隸屬臺灣步兵第二 聯隊第三大隊,二戰後為中華民國國軍眷 舍,其中一棟獨棟建築為最高級的官舍, 現為花蓮縣定古蹟;其他七棟列入歷史建 築,屬於木造雙拼格局。在文化部、文化 局的支持下,花蓮縣政府集眾人努力與智 慧結晶,耗資 2.6 億元整修,為它重新上 色,從建築修復、植栽、步道到照明,都 十分講究,並正式命名將軍府 1936 園區, 成為花蓮歷來規模最大的複合式文化資產
照片提供:將軍府 1936
修復案,也是重要的藝術與建築資產。
為了活用這座歷史場域,營運團隊 邀請眾多新創品牌進駐,網羅了家咖 哩、定置漁場三代目、探索の味、 f ū j ō restaurant 、貓丁目等店家,吃喝玩買一 應俱全。除了使用花蓮食材,餐館命名亦 富有濃濃日本風情, 期待未來成為花蓮在 地文創的搖籃,激盪出更多元的文化想像。
大陳新村 穿街走巷發現大陳新村,喚醒遙遠的歷 史記憶。大陳新村是政府為安置 1955 年從 浙江沿海大陳等島嶼撤退來臺的大陳人所 建的眷村,遍布全國 12 縣市、共 35 座。 花蓮市美崙的大陳一村、大陳二村共計
426 戶,是全台人口數最多的大陳新村, 一村居民以捕魚為生,二村是懇懇實實的 農民。即使在異鄉落地生根,村民也努力 保留大陳人的信仰、語言和美食,延續大 陳島的生命和記憶,樸實的村景居所,則 是島民第二個故鄉。
四八高地戰備坑道 四八高地戰備坑道是花蓮第一座成功轉
型並對外開放預約參觀的坑道。最初是日 軍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為保衛花蓮港飛 行場主陣地而建立的重砲兵框舍,近年軍
方將土地由花蓮縣政府無償使用,經過農 業處與景觀設計師巧手妙思,為剛硬嚴肅 的軍事坑道賦予新風貌。
長約 200 公尺的坑道,釋放出神祕奇幻 的氛圍,透過燈光設計與七星潭文化歷史 解說、曼波園區花卉生態影像的妝點,冷 冰冰的坑道有了生命。旅人一邊閱覽富含 將軍府1936
花蓮縣花蓮市中正路 622 巷 6 號 03-8316272
照片提供:集大陳
為了不讓大陳文化隨著人口外移、語言 隔閡而流失, 2015 年啟用的大陳故事館, 以保存大陳傳統、推廣大陳故事、收藏相 關著作為目標,並定期更新展覽、舉辦體 驗遊程。除了展示大陳地區專用的紙鈔和 硬幣、形似麻將的大陳花牌,也記錄大陳 年糕、薑茶麵等飲食文化,加上供奉隨大 陳居民飄洋過海來的神祇的阮弼真君廟, 藉此凝聚居民共識,共推社區營造,讓老 社區迎來新風采。
人文底蘊的解說,一邊回味七星潭舊時漁 村風光,感覺更貼近在地。四八高地戰備 坑道另一端的砲臺處,參考「三八式十公 分加農砲」樣式,裝設一座砲陣地意象的 藝術裝置,除了營造軍事氛圍,也增添藝 術美感,佇立於砲口銜接的觀海平臺上, 七星潭的月牙灣一覽無遺,眼前海天一線 的蔚藍,美哉。
大陳故事館
花蓮縣花蓮市民光 71-1 號 03-8310153
四八高地戰備坑道 花蓮縣新城鄉華西路與海岸路交會處 03-8220652
藝文光點 北花蓮 在花蓮市區內有幾個藝文空間,因內部陳設的巧思以及人與人間的交流, 讓這些空間有了獨特的性格與氣韻,它們是地方精神與公民力的迷你展場, 各種意想不到的思想與行動透過這些小書店而連結,賦予花蓮在地生活的樂趣與多樣性。
這些散落在花蓮市各處的小亮點,一同構築了地方精神的大想像。
時光二手書店 座落在花蓮市熱鬧商圈中的一棟日式老 宅,整棟建築被老樹、綠植包圍,散發出 大隱隱於市的靜謐氣息。老屋所有的過往 痕跡全被店長細心保留,軟曲發出「嘎吱」 聲的木地板、斑駁帶有刮痕的木梁,古樸 雅致的陳設讓整個書店空間散發歲月的氣 息。店主在有限的空間中特地設置了兒童 座椅,為孩子打造一個專屬閱讀區。
時光二手書店藏書多,在分門別類下展 現著各年代出版品的五花八門。逛二手書 店的最大樂趣在於不抱任何期待的意外驚 喜,只需讓自己栽入挖掘淘寶的樂趣中, 或許就能在書架某處意外撞見市面上已遍 尋不著的絕版品。
時光二手書店不時舉辦生態、動物保育、 藝文、地方文史等室內講座及戶外踏查活
照片提供:時光二手書店
動。透過人—書店—社群的連結,讓知識 有了實踐,進而產生讓大眾生活更美好的 力量。
雨樵懶人書店 當眾人大多透過 3C 攫取速食資訊,雨樵 懶人書店試著將人的關注力拉回閱讀紙本 書的樂趣。民宅二樓改建的書店空間並不 大,卻透過空間的巧妙打造與富有特色的 選書,讓人不自覺踏入知識迷宮,在賞書、 尋書的千迴百轉中驚覺時間流逝之飛快, 小空間因豐富的內涵亦能展現它的浩瀚。
書店的新進書不見得配合新出版品的節 奏,有時也貼合時事並埋藏著店主的巧思。
書店的另二特色是題材豐富的繪本,與主 題生活化又接地氣的每月講座。店名中的
小隐藝文空間 小隐藝文空間臉書粉專不時張貼「值星
書」向大眾推介書籍,以及和閱讀相關的 各類活動訊息。店內不定時舉辦題材廣泛 的讀書會,讓愛閱讀的人在此相聚。這裡
的讀書會不紙上談兵,還重實踐,以書的 內容作為話題的開始,激發各式快閃型的 創意隨機活動。隨著店主的創意發想,讀
書會形式愈來愈多元,從室內走向戶外、 踏進大自然,從藝文據點踏查到海邊的讀 書會,慢慢長出迷你旅行社模樣。只要踏
進這樣的空間,或許能遇見有趣的書與有 趣的人。
照片提供:雨樵懶人書店
「懶人」,意即創辦人期待任何人都能帶 著閒適放鬆的心情來此閱讀,透過溫馨、 富有親和力的空間設計讓人領會知識沒有 圍牆,它更是該是凝聚人群與友善交流的 媒介。
照片提供:小隐藝文空間
時光二手書店
花蓮市建國路 8 號 03-8358312
雨樵懶人書店
花蓮市光復街 130 號 2 樓 03-8330721
小隐藝文空間
花蓮市建國路 23 號 3 樓
近海視角 北花蓮 花蓮擁有狹長的海岸線與多變的海洋地貌,與海洋相關的生活風貌深烙在地方的文化內涵中。
與山林河海共處的日常累積成經驗,經驗堆疊成文化,文化激發傳承的使命, 這些在地公民團體向下扎根
往旁連結
探尋地方知識的深度內涵;
讓地方知識經驗持續整合、擴展, 並透過各種方式,呈現花蓮特有的地方視角與精神內涵。
璞石咖啡×光之島共享基地
照片提供:璞石咖啡 x 光之島共享基地
從深耕花蓮 20 多年的璞石咖啡館轉型成 光之島共享基地,整棟建築被綠色植栽圍 繞,光明敞亮。這裡不定期提供各類藝文 展演、講座,也舉辦以花蓮風土人文為主 題的寫作、設計、攝影、編輯等培力課程。
除了是花蓮在地藝文人才的孵育基地,也
兼具地方藝文接案者的工作媒合平臺,更 逐步成為地方藝文活動的重要推手。旅人、 短居者或喜愛花蓮的人都可來此尋找靈感, 打開五感、相互激盪,透過這個平臺激發 創意與行動的無限可能,找到最適合自己 的視角與位置。
花蓮溪口濕地野鳥觀賞 戚文芬攝影
面積約 250 公頃的花蓮溪口濕地是國 家級重要濕地,因位於海、淡水交會之處 而生態豐富,吸引多種鳥類在此駐足並繁 衍下一代,是臺灣第 43 號重要野鳥棲地 ( IBA )。每年 10 月至隔年 3 月是候鳥停
駐花蓮溪口過冬的時節,大量鷸鴴科鳥類
阿美族海祭 位於花蓮溪出海口的吉安鄉阿美族至今 保有傳統海祭文化,小米收成後的每年 6 月,會在花蓮溪出海口舉行 Milaetis (捕 魚祭)。在阿美族傳統曆法中,海祭代表 一年的終結,之後即將迎來一年之始的豐 年祭。
阿美族的海祭和捕撈文化與花蓮溪出海 口的生態息息相關,也是吉安鄉特有的歷 史人文資產。近年來,吉安鄉公所致力於 保存並推廣海祭文化,從 AMIS 海祭廣場可 璞石咖啡×光之島共享基地
花蓮市明禮路 8 號 03-8345968
及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皆會在此現蹤。每 年 4 月,小燕鷗從南方飛來花蓮溪口求偶、 繁衍。其他保育類物種如唐白鷺、花臉鴨、 環頸雉、烏頭翁,皆可在此處觀察到。
此外,花蓮溪口濕地亦可觀察到豐富的 植物、河口和洄游魚類、蝦蟹類及昆蟲生 態。花蓮縣野鳥學會不定期舉辦各類賞鳥、 生態解說、淨灘活動,帶領大家走進花鳥 蟲魚的世界。在冬季,還可見到當地人用 傳統三角網捕撈洄游的鰻苗,是地方獨特 的人文風景。
照片來源:花蓮觀光資訊網
遠眺洄瀾灣廣場與花蓮溪出海口,鄰近花 蓮溪口濕地賞鳥區,沿著濱海線自行車道 可串聯海祭廣場與周邊自然、觀光與文化 景點。
花蓮溪口濕地野鳥觀賞 花蓮縣野鳥學會
花蓮市德安一街 94 巷 9 號 03-8339434
阿美族海祭
每年吉安鄉各部落的海祭時間、地點皆不同, 相關資訊請洽吉安鄉公所:
花蓮縣吉安鄉吉安路二段 116 號 03-8523126
小鎮生活 北花蓮 洄瀾山色如詩如畫,除了浩瀚太平洋、壯麗山脈和阡陌良田, 太魯閣山下的新城鄉,匯聚著東西經典建築、傳統冰菓室、
文青店鋪和復古照相館,以溫暖打動人心。
新城天主堂 隱身巷弄中的新城神社與新城天主堂, 見證東西文化並存的歷史軌跡。日治時期 的新城神社原址, 1964 年由天主教會花蓮 教區購得後,以聖經「諾亞方舟」為意象 建造了禮拜堂,神社原有的地基、石燈、 鳥居等遺蹟至今仍保存良好。諾亞方舟造 型的禮拜堂象徵「新生」,洗石子牆面爬
滿綠色藤蔓,訴說歲月的痕跡;步入教堂, 可見正中央的聖體櫃、鍛鐵十字架,左右 兩側的聖母元后與聖若瑟聖像,及聖堂彩 繪玻璃窗,都十分動人,氣氛寧靜莊嚴。
新城車站是通往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門戶, 建築師姜樂靜以低調的黑白灰建材,將最 美的風景留給大自然。置身站內候車時, 窗外青山藍天一覽無遺,站內的大型玻璃 藝術裝飾,由花蓮藝術家與工藝師透過彩 繪融燒玻璃技術,重新演繹藝術家馬白水 的水墨畫《太魯閣之美》;車站屋頂懸掛 的裝置藝術《織路》,由太魯閣族藝術家 林介文設計,並由花蓮太魯閣族、賽德克 族、泰雅族婦女共同完成,展現花蓮建築 與藝術美學。
練習曲書店與豆花兒
深耕新城多年的新城國小棒球隊總教練 胡文偉,為了讓學童練完球後,有一個舒 適的課輔空間,以改寫孩子的人生, 2017 年租下天主堂附近老屋,整修後創辦練習 曲書店。這家書店不賣書,只賣動人勵志 的故事,除了提供上萬本書籍免費借閱, 也兼具展覽、講座和閱讀功能,透過打工 換宿計畫吸引各地青年,不斷練習讓自己 成長,為小鎮注入活力。
前幾年,胡文偉又把秀林國中對面的日 式老屋租下,改造為文青風格的豆花兒,
山海百貨 照片提供:山海百貨
就在 2024 年 4 月花蓮大地震前夕,由 舊台電閒置空間改造的山海百貨開幕了。
這間「傳遞和孕育山海故事」的風格場域, 以餐飲、選物、音樂等與地方共好的模式 新城天主堂
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 64 號 03-8611722
(內部不定期開放, 參觀請先電洽)
練習曲書店
花蓮縣新城鄉信義路 252 號 0929-102-286
專賣古早味豆花,店內以課桌椅布置、懷 舊小物裝飾,氣氛溫馨;還聘請部落媽媽 駐店、使用新城在地花生,獲利則用於關 照偏鄉兒童教育與多元陪伴功能。以「愛」 創業的豆花兒,不只賣美味的手工豆花, 也傳達美好回憶與懷舊時光。
經營,一樓「以映慕名」山海餐飲與展覽 空間,邀請阿美族國宴主廚胡志強 Sera 掌廚;二樓「山海選品」及「音樂空間、 主題策展」,精選花蓮好山好水滋養的優 質商品並策劃貼近土地的特展;三樓「共 好空間」作為山海青年培力空間,可供租 借。
擁有工業設計學術背景的林韋騰,加入 胡文偉成立的「練習曲文創公司」,與團 隊夥伴從零開始,包辦百貨空間設計、品 牌形象建立和發展策略,以木質建材與藍 綠視覺營造清新的自然感,傳遞生活的美 好體驗,期待為地方帶來商業能量。
豆花兒
花蓮縣新城鄉中山路 39 號 03-8610707
山海百貨 新城店
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 39 號 03-8610800
綠野鮮蹤 中花蓮 花蓮,有如一首自然與人文融合的風格交響曲,陽光與山風富饒了大地的姿態, 平地森林、濕地公園與祕境湖泊交織天然氧氣吧, 不妨以單車、健行、獨木舟等低碳方式親近土地,喚醒身心能量。
鯉魚潭風景區 鯉魚潭依偎在壽豐鄉池南村的鯉魚山腳
下,南北最長處約 1.6 公里,東西寬達 930 公尺,是臺灣東部最大的內陸湖,面積約 104 公頃,是阿美族人口中的「巴鬧」,因
爲緊鄰著狀似蜷臥鯉魚的鯉魚山,因而命 名鯉魚潭,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成立後, 將鯉魚潭規劃為多元遊憩據點。
除了在潭北設立遊客中心,提供旅客休 憩與諮詢;潭西水岸則規劃獨木舟、腳踏 天鵝船等親水活動,營造湖心蕩舟的樂趣; 湖的東側有長約五公里的環潭自行車道,
可覽盡山光水色;潭水四周的環湖公路全 長四公里,輕鬆漫步一小時可走完。標高 601 公尺的鯉魚山則有多條森林步道,可擇 一而行,沿途賞鳥、健行、欣賞變色葉, 野趣十足,從山腰處俯瞰鯉魚潭,碧波艷 瀲、水色清麗,花蓮八景之一「澄潭躍鯉」 就在眼前。
近幾年壽豐鄉的落羽松林吸引各地旅客 朝聖,距離鯉魚潭僅 13 分鐘車程的鈺展苗 圃,其秋冬時節的落羽松林逐漸由綠蛻變 為橙黃,在水中倒映出綺麗色彩,與悠游 的錦鯉競豔,苗圃主人以專業園藝造景技 術營造多處氣氛角落,為冬季大地注入溫 暖繽紛的氣息。
欣綠農園 來到光復鄉的欣綠農園,空氣中飄散著 青草與稻穗香,農園主人朱進郎與地方居 民攜手打造這片世外桃源,他笑說,夏天 可以泡在河裡喝冰涼啤酒,冬天坐在露臺 品咖啡,「在這裡過生活很舒服啦」。農 園於 1999 年開幕,陸續推出在地風味特色 餐廳、馬芙壟咖啡館、農聊共耕園,以及 各種親近自然的體驗,從寓教於樂的濕地 生態導覽、傳承阿美族智慧的巴拉告捕魚 法,到運用種子創作的擺設,都是探險的 一部分,每個角落都展現職人、農民與商 家的生命力。
照片提供:欣綠農園
「只做對地方好的事」,農園持續推動 綠色議題和永續食農教育,榮獲有機之心、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綠色餐廳指南等機構 認證;精心研製並循古法生產的丈母娘ㄟ 豆乳、洛神花蜜餞、情禾米香餅,充滿濃 濃的人情味。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位於光復鄉的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上千公頃的園區是林業保育署平地造林的 成果,除了百萬棵低海拔樹種與花卉,兩 側有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屏障,連綿不絕 的山巒勾勒出大地動人的線條,被譽為「花
鯉魚潭風景區遊客中心
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環潭 北路 100 號 03-8641691
鈺展苗圃
花蓮縣壽豐鄉平和部落聯
絡道路 131 號 0921-798-666
東縱谷綠寶石」,是臺灣珍貴樹種與動物 生態的保育區,過去也曾舉辦花蓮熱氣球 活動。
這裡也是臺灣首座平地森林園區,自然 生態豐富。春天是熱門賞花景點,高山襯 托的大地,五彩繽紛;每年 3 、 4 月夜晚, 火金姑下山來報到,草叢中提著燈籠一閃 一閃的螢火蟲,耀眼迷人;時序進入秋冬, 南環自行車道旁的青楓漸漸蛻變,燦黃鮮 紅的葉片,釋放出秋冬獨有的浪漫。一邊 騎著單車,一邊聆聽蟲鳴鳥叫,幸運的話 還可巧遇環頸雉覓食,愜意又夢幻。
欣綠農園
花蓮縣光復鄉大全村大全街 60 號 03-8701861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花蓮縣光復鄉農場路 31 號 03-8700870#9
打開產地 中花蓮 原住民、閩南與客家族群聚集的鳳林鎮,保存樸實的農村風貌,
純淨水質和豐美牧草適合乳牛生長,也孕育出稻米、花生、玉米、西瓜及哈密瓜等作物, 走進森林,還可來一趟療癒身心的芬多精之旅。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鳳林鎮的林田山舊稱摩里沙卡 (MORISAKA 日文發音 ) ,為臺灣四大林場 之一,這片規模遼闊的伐木基地,見證了
臺灣 1960 年代林業開發全盛時期的繁榮歷 史。直到檜木即將採伐殆盡、造林存活率 低,才於 1988 年宣布全面停止採伐,積極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後由林業保育署管理,
以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面貌,提醒旅人 森林保育的重要。
漫步園區,仍可感受到當年的林場氛圍, 除了原始伐木場景、軌道與機具依舊,依山 而建的木造建築優雅沉穩,展現濃濃日式風 情,其中,最經典的建築就是檜木建造的中 山堂,過去是林場員工的休閒場域,現在除 了提供森榮小學、林場舉辦活動,1961 年 保存至今的兩臺電影放映機,也開放遊客參 觀,可細細品味林田山的繁華歲月。
美好花生 開在鳳林鎮的美好花生,以「鳳林好花 生、媽媽好手藝」,令人留下美好回憶。
生和黑金剛炒花生,香酥爽口耐人尋味。
來到這家田間小賣鋪,別急著購物,可 以欣賞一下展覽空間,在特製的長吧檯和 鍾順龍聊生活,再品嘗臺南選九號花生熬 煮的花生湯,欣賞著阡陌良田,感受被農 田環抱的美好。
新光兆豐休閒農場 創始人鍾順龍是一名攝影師,鳳林老家經 營農機行多年,父親是專業職人,母親人 稱「鍾媽媽」,她的手炒花生撫慰年輕遊 子的心,也讓鍾順龍體認家鄉食物文化的 珍貴,返鄉後便以藝術家要求完美的信念, 跟隨母親從手炒花生開始,以鳳林特產優 質花生,研製一系列自然健康的花生製品, 例如天然無添加的花生醬,可以品嘗到食 物原有的風味;低溫焙炒初榨的花生油質 地香醇,送禮自用皆宜;臺南選九號炒花 花蓮沒有工業汙染,純淨水質和豐美牧 草適合乳牛生長,占地超過 700 公頃的花 蓮新光兆豐休閒農場,群山環抱,綠野遼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林森路 99 巷 99 號 03-8751703
闊,養殖為數眾多的荷士登乳牛,每日生 產高品質鮮乳,多數由知名乳品廠商收購, 少量自製鮮奶酪和冰淇淋,濃郁的產地滋 味深受旅人喜愛。
歷經數十年開發,農場從河川石礫地轉 型為動植物天堂,除了專業乳牛區,還規 劃非洲動物區、生態鳥園區、蜥蜴王國區、 季節果園區及可愛動物區等。各式各樣的 體驗中,乳牛區的寶寶餵奶、牧場職工的 榨乳表演和乳牛生態解說,永遠最有人氣; 以純淨水源灌溉、並使用自製有機肥料的 果園區,採季節性分區開放,一年四季都 能體驗採果樂。
美好花生 花蓮縣鳳林鎮中和路 46-1 號 03-8761330
新光兆豐休閒農場
花蓮縣鳳林鎮林榮里永福街 20 號 03-8772666
米倉食帖 南花蓮 花蓮縱谷充滿山野遊趣,富里鄉六十石山廣達數十公頃的金針花海,
在金針留花計畫下,夏季譜出繽紛拼布花毯; 緊臨海岸山脈的有機羅山村,蘊藏著縱谷豐美的物產農情。
六十石山金針花海 金針花是花東縱谷的夏日明星,花蓮境 內兩大金針產地,分別位在玉里鎮赤科山和
富里鄉六十石山,這種百合科植物生長於海 拔 700 至 1,200 公尺的山區,早晨綻放、夜 晚凋謝,又稱忘憂花、母親花、一日美人。
在縣府推動金針留花計畫後,六十石山廣達 300 多公頃的金針花種植區,金針留花面積 約 80 多公頃,帶動賞花人潮,也促進觀光 和地方經濟。
縱谷環繞的富里鄉六十石山,海拔約 900 多公尺,花季期間來此賞花、品花、食花,
可見滿山遍野的拼布花毯,家家戶戶庭院曬 著金針花,恬淡閒適。為體貼旅客,山上建 有 10 座景觀亭,並以金針花品種和優美詞 句命名,於是有了「山嵐、忘憂、鹿劍、黃 花、鹿蔥」等詩情畫意的名字,每座涼亭的 景色大不同,登山樂趣亦不同。除了栽種金 針花,每天迎接富里鄉第一道曙光的六十石 山,也孕育了蜜香紅茶、金萱茶、烏龍茶, 產銷履歷好茶「旦茶六十」就產於此,細細 品味,每一口都蘊含好山、好水、好茶韻。
羅山大自然體驗農家
「好米之鄉」富里鄉,擁有全國首座有 機農業村 羅山村。擁有山坡、斷層、 瀑布與惡地等景觀,景觀臺、棧道、休息 站一應俱全。由海岸山脈斷層形成的羅山 瀑布,周圍是一片原始森林,豐富的原生 樹木釋放濃濃負離子;瀑布下方有一處泥 火山,其中三、四個噴發口還冒著裊裊輕 煙,是絕佳的地質景觀教室。
當地的泥火山地質富含弱鹼性的泥火山 水,是製作豆腐的最佳滷水,羅山村的每 位媽媽都有製作豆腐的私房祕訣。羅山大
自然體驗農家首創泥火山豆腐體驗遊程, 主人親自帶著旅客以有機黃豆製作泥火山 豆腐,從黃豆研磨、豆汁熬煮、添加滷水、 蓋壓模板,全都自己來。熱熱的豆腐製作 完成後,還能添加手工醬油膏和芥茉醬享 用,豆香濃郁、口感豐潤,滋味素樸令人 回味。
富里稻草藝術景觀區 推行有機永續農業有成的富里鄉,是 全國第一個榮獲日本水田環境鑑定特A級 認證的米鄉,有機水稻產地驗證面積超過 500 公頃,約占花蓮縣的 65% ,為臺灣最 大有機水稻生產區域。富里生產的高雄 139 號米 Q 彈與甜度皆為優選,日本專家稱之 「醜美人」。農會為推廣優質農產品,特 別成立「富麗米」品牌,分享縱谷祕境的 農情味。
富里鄉農會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有機永續 農業, 2019 年冬天開始在羅山展售中心後 方的田間舉辦「富里稻草藝術季」,由社
六十石山
花蓮縣富里鄉竹田村
(台 9 線 293K 東側轉入)
羅山遊憩區遊客中心
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 9 鄰
東湖 39 號 03-8821725
區居民和藝術家共同參與,將農廢變綠金, 創作手法是將農作廢棄稻草再利用,運用 即將失傳的竹製工藝,把稻草和竹子編成 維妙維肖的大猩猩、大老鷹,讓收成後的 稻田蛻變成農藝展演舞臺。除了觀賞稻草 藝術、在羅山農特產品展售中心選購農特 產品伴手禮,還可參加結合自然生態導覽、 有機栽培解說、手作體驗的遊程,自製米 香、米蛋捲或體驗碾米的樂趣。
富里稻草藝術景觀區
羅山大自然體驗農家
花蓮縣富里鄉 12 鄰 58 號 03-8821352
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 9 鄰 東湖 6 號
(富里鄉羅山展售中心後方 草皮區) 03-8821705
身心療癒 南花蓮 北回歸線通過的瑞穗鄉,山青水美,物產豐饒,
喝一口瑞穗牛乳、舞鶴蜜香紅茶與咖啡,令味覺甦醒; 泡一泡俗稱黃金湯的瑞穗溫泉,讓水質中富含的鐵鋇等礦物,療癒身心。
吉林茶園&好茶咖啡工作室
照片提供:瑞穗鄉休閒農業推廣協會
北回歸線通過的瑞穗鄉舞鶴臺地,位處
亞熱帶和熱帶交界處,因溫差大、水氣足, 適合茶葉與咖啡生長,日治時期大量種植咖 啡,1970 年代才開始種茶並生產知名的天 鶴茶,近年則以風味甘甜、呈琥珀色茶湯的 舞鶴蜜香紅茶最受矚目。蜜香紅茶的美味祕 密在於茶葉被 3 釐米長的小綠葉蟬啃食, 當環境沒有汙染,就會吸引這種昆蟲棲息, 一旦嫩芽被小綠葉蟬啃食,茶樹會啟動自我 防護機制而散發獨特的花蜜香氣,經特殊手 法烘焙,就成為餘韻繚繞的蜜香紅茶。
舞鶴臺地上的吉林茶園,是蜜香紅茶得 獎常客,謝瑋翔繼承家業後,遵循與生態共 融的自然農法,以傳承四代的製茶技藝加上 實驗精神,焙製氣韻優雅的蜜香紅茶。茶園 一年四季都忙碌,只在農暇時刻推出客製 茶席、茶農日常、瑞穗咖啡園導覽、拼茶玩 樂等高知識含量的體驗遊程,藉此推廣茶 產業的食農教育。開在台 9 線旁的 Ba han han non 好茶咖啡工作室,阿美族語是「何 不休~息一下」,在此喝茶、喝咖啡、玩體 驗,藉以感受茶農生活,貼近土地脈動。
照片提供:瑞穗鄉休閒農業推廣協會
瑞穗溫泉 瑞穗溫泉源頭來自紅葉溪上游, pH 值 6 至 7 ,水溫約攝氏 50 度左右,特殊的碳酸 鹽泉富含鐵、鋇等礦物,水色濃濁鏽黃, 泉底有泥沙,水面漂浮俗稱溫泉花、湯花 的礦物,非常珍貴。日本人早年在瑞穗建 造公共溫泉浴場和溫泉旅社,後來經過瑞 穗鄉大規模的溫泉開鑿計畫,才逐漸形成 瑞穗溫泉區。
瑞穗溫泉區在 2019 年曾獲頒交通部觀光 局「金泉獎」,區內有多家大型浴場和度 假飯店,老字號的虎爺溫泉位於瑞穗虎頭
富源森林遊樂區 被富源溪貫穿的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 春夏兩季是最佳賞蝶季節,包含端紅蝶、 蛇目蝶等 30 多種蝴蝶,為它贏得「蝴蝶谷」 美譽;花蓮縣鳥朱鸝以及五色鳥、臺灣藍
照片來源:花蓮觀光資訊網
吉林茶園
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七
鄰迦納納二路 169 號 03-8871463
Ba-Han-Han-Non 好茶咖啡工作室
花蓮縣瑞穗鄉中正南路 二段 74-4 號 03-8873289
山下,以多座露天溫泉池、私人湯屋、蒸 氣室、超音波震盪池,為溫泉之旅增添遊 趣。源源不絕的黃金琥珀泉,浸泡數分鐘 就能感覺血液循環加速,舒暢放鬆。此外, 瑞穗天合國際觀光酒店的黃金溫泉區多達 108 個水池,從室內延伸到室外、從冷水到 溫泉,一年四季都可泡湯,體驗頂級的溫 泉療癒。
鵲、灰喉山椒、大冠鷲,則是常見的野生 鳥類,吸引愛鳥人士朝聖。多條環山步道 與龍吟吊橋、富源吊橋、龍吟瀑布沿途景 色幽靜、生態豐富,既可賞鳥、賞蝶,亦 能享受森林浴和溫泉的洗禮。
林業保育署管理的富源森林遊樂區,是 清代「關門古道」東端終點,擁有 40 年生 的樟樹造林地,以及猴子出沒的九芎原始 林,呈現電影《阿凡達》的森林美感。由 於山林無污染,每年 3 至 5 月、 9 月至 11 月夜晚,黑翅螢及臺灣山窗螢散發出的點 點螢光,在草地林間閃爍飛舞,令人讚嘆。
瑞穗虎爺溫泉
花蓮縣瑞穗鄉瑞祥村
祥北路二段 101 號 03-8875505
瑞穗天合國際觀光酒店 花蓮縣瑞穗鄉溫泉路二段 368 號 03-8876000
富源森林遊樂區 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廣 東路 161 號 03-8812377
海派東岸 東花蓮 沿著台11線行駛,進入座落在太平洋與海岸山脈間的豐濱鄉,
依山傍海的自然環境孕育出海岸線原住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傳統食農文化。
上山狩獵、採集,下海捕撈,跟著在地嚮導一起打開太平洋與海岸山脈這兩個大冰箱,
窺見山海的豐沛賜與及流傳千百年的山海智慧。
高山森林基地 高山森林基地位於海岸山脈的祕林間,
從基地就可遠眺太平洋。營地的木構式建 築巧妙與周邊原始林相融合,讓遊客在自 然環境中進行森林獵人的沉浸式體驗。
基地提供多項體驗行程,短程三小時以 內的體驗如山林漫步、攀樹、簡易木工與
森林餐食。亦提供時數較長的行程,如山 林踏查 跟著嚮導走進古道,眺望壯麗 的花東縱谷,學習運用野生植物手作獵刀。
或者跟著嚮導踏入獵徑 辨識動物足跡 與野生植物的傳統用途,學習用布農獵人 的視角看待山林;亦或在教練的指導下學 習攀爬百年雀榕。
基地亦提供露營空間,讓五感沉浸在全 天然的山林環境中,靜心傾聽蟲鳴鳥叫。
在靜謐原始的森林中,所聽所感正如當年 的布農祖先 大自然千百年如一日。
石梯坪 照片提供:微笑台灣,陳應欽攝影
石梯坪海岸線能飽覽海蝕洞、海蝕溝、 海蝕崖、海蝕門與壺穴等豐富的海蝕地形, 沿線海岸林相豐富,林投樹、仙人掌、馬
石梯漁港 從石梯坪出發往北行駛,石梯漁港就座
落在不遠處,因漁港周邊海域的鯨豚出現率 高,是臺灣的賞鯨活動發源地。漫步在漁 港,可看見幾艘臺東特有的鏢魚船隻停靠港
邊,觀察靜置在船頭標臺上的巨大標槍,想 像大海男兒面對大自然無常的彪悍身姿。
每當漁船入港,寧靜閒適的漁港隨即熱 絡起來,附近的海鮮、無菜單料理餐廳業 者紛紛靠攏,使出渾身解數拚命挖寶。觀 察魚市買家的比眼力、拚手速,感受在地 生活熱力。
高山森林基地 花蓮縣豐濱鄉磯崎村高山一鄰 2 號 0933-991926 (採預約制)
鞍藤處處可見,是個天然的海洋地質博物 館。遊客可登上 17 公尺高的單面山,俯瞰 一覽無遺的海蝕地形與壯闊的太平洋。
遊客們亦可報名石梯坪潮間帶導覽,經 由嚮導的帶領,逐一認識生活在礁岩區的 植物與魚蝦貝類,以及海岸阿美族人特有 的捕撈與飲食文化。
石梯坪遊憩區設有露營區與海濱步道, 可趁傍晚人潮退去時漫步在步道,欣賞遠 方的晚霞與海天一線。在晴朗月圓時刻, 幸運的話還能見到極致美景月光海。晚間 聽著海潮聲入眠,可趁早起床觀賞日出。
每到 5 、 6 月飛魚期,及 7 至 9 月的魷 魚盛產期,石梯港漁船業者便會推出釣魷 魚與撈飛魚的夜間行程,體驗漁船上的夜 生活與傳統捕撈文化,吹著太平洋的夏夜 晚風,一掃俗世煩憂。
照片提供:微笑台灣,蘇于修攝影
石梯坪遊憩區 花蓮縣豐濱鄉石梯坪 52 號 03-8781452
石梯漁港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石梯灣 96 號 03-8781233
花蓮地方創生的嘗試與變革正逐波展開,從發展符合在地風土的經濟型態, 到突破法規限制開創新局,同時汲取日本地域創生的寶貴經驗。花蓮以「韌 性」為核心,不斷將挑戰轉化為機會,開創地方創生新篇章,逐步打造永 續成長的創新創業生態系。
CHAPTER 第四部曲
花蓮地方學: 逆境創生 我們學到的事 文‧微笑台灣編輯部
第一章:花蓮的挑戰與機會 花蓮地處臺灣東海岸,以豐富的自然資 源、多元文化聞名於世,然而極端氣候、天 災頻仍,對當地產業帶來極大挑戰。震後,
花蓮不僅面臨基礎建設的修復,也需要重 新定位經濟模式。但換個角度來看,挑戰 也帶來契機,促使地方開始思考:還有哪 些優勢是過去所忽視的?如何發揮既有優 勢發展具在地特色的產業模式?「停下來 不見得是壞事,找出自己的定位和價值, 才有機會活下去。」天賜糧緣創辦人鍾雨 恩有感而發表示。
✹ 把握傳統產業轉型的契機
花蓮的農、漁業與加工產業正逐步轉
型,走向產業六級化:既保有傳統漁業、 有機農業生產,進一步結合加工、觀光與 教育。例如,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當地 文化教育的推廣,成為推動生態旅遊的重 要策略,不僅有助於自然資源的保護,還 能促進當地就業與經濟活力。
花蓮有許多微型經濟體和生產者,洄遊 吧創辦人黃紋綺建議,應在生產端先予以 分級,生產過剩是否可進入到加工這一 塊?不同尺度會對應到不同的產業型態, 行銷和通路的操作也就不一樣,「能夠合 法登記的加工廠,土地都要超級大,縣府 若能規劃專區,讓小型生產者實驗看看, 就有機會找到解決方案。」
2024年4月震後,花蓮該何去何從?太魯閣必須休養生息,過去仰賴大觀光產業的花蓮也面 臨空前危機,這不只是花蓮的命題,更是全臺各地在2024年面對地震與風災後共同的省思。
由民間自主發起的台灣地域振興聯盟,每年舉辦地方創生年會,2024年第五屆移師花蓮, 由花蓮縣政府大力贊助支持。花蓮縣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在地本來就具備強大的量能, 年會只是一個起點,聚集、引動之後將創造更多可能性。」
每天處於創生現場的地方團隊更是決定把握機會,全員動起來。由創生者自願發起「創生 障礙賽」,在花蓮市、豐濱鄉一共辦了四個場次,切入自然資源、生態旅遊、微型經濟、
多元文化與生活創意產業等五大創生視野,透過公民咖啡館的方式討論,從自身出發,探 索如何在逆境中找尋新生的契機,逐步彙整成議題,進而凝聚共識。
發揮既有優勢,發展具在地特色的產業模式,就有機會在逆境中創生突圍。(照片提供:移居實驗事)
曾為「花東菜市集」創辦人的彭昱融也 提出了對於花蓮農漁業的看法。他指出, 傳統農漁業過度依賴產量,容易被市場價
格操控,應探索食品加工等加值方式,幫 農民找到出路。這種思維不僅能提高毛利 率,同時促進地方就業機會,進而形成良 性循環。彭昱融也強調,行銷策略與產品 之間密不可分,這也是地方創生中不可忽 視的一環。
✹ 生態旅遊必須持續發展
震後,當地居民逐漸認識到,花蓮的未 來不在於一味追求大規模的觀光收入,而 是如何深耕在地文化與自然資源。從山村 的保育與修復,到東海岸的小型農場與友 善農業,花蓮展現出一種「小而美」的經
濟模式。這種模式強調資源的合理利用和 文化的持續扎根,並希望透過非典型觀光 來吸引更多具深度旅遊需求的訪客。
多羅滿賞鯨總經理呂世明和臺灣山岳攝 影師白欽源也從不同角度探討花蓮的生態 旅遊。他們共同指出,深度旅遊的人才培 養仍然是一大挑戰。呂世明提到,黑潮解 說員的培訓至少需要一年時間,而這份工 作不僅提升了當地漁民的技能,也為他們 提供更多元化的工作機會。白欽源則強調 生態知識的重要性,他認為透過培訓,可
以帶領旅客真正了解臺灣,實現生態旅遊 與在地文化的有機結合。
臺灣山岳雜誌張光承也舉太魯閣國家公 園為例,過去國家公園以保育為主體,不 談觀光產業,觀光客愈少愈好以免造成破 壞。但近年來開始有些轉變,意識到這裡 是原住民生活的地方、是歷史事實,不是 沒有人的荒野。於是開始跟在地合作,主 動協助大同大禮整修流籠和步道。這是一 個好的開始,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生 態旅遊像是一扇門、一個引子。
面對災後的挑戰,花蓮已經逐漸從傳統 觀光模式轉向非典型觀光。這種模式不再 追求大量觀光客的湧入,重視的是旅客與 地方文化的深度互動與認同感。從農事體
太魯閣國家公園開始與在地合作,逐步導入生態旅遊與 觀光。(照片提供:微笑台灣・李佩書攝影)
觀光結合海洋教育,賞鯨船解說甚至為在地漁民提供多元的工作機會。(照片提供:多羅滿賞鯨)
驗、文化走讀到生態旅遊,花蓮以其獨特 的自然與文化資源,為旅客提供了一種療 癒與放鬆的選項。
✹ 小而美的生活態度 重塑花蓮的文化自信
光之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王玉萍針 對花蓮現況也提出:「文化能不能建立內 需市場?」小店、小公司的員工少,微型 經濟體保有彈性,受到天災的影響相對比
較小。也觀察到外部市場的差異化,年齡 較長的旅客以安全為優先考量,旅行花蓮 的優先順序自然會往後排,但年輕世代不 太受天災影響,想來還是會繼續來。
王玉萍把觀光和內需分開來看,內需的 扎根要從生活的文化開始,如果根基扎實 就不用擔心,也分享在美國、日本和英國 等地成功案例中,地方居民的投入和技術
留存至關重要,創意產業不僅吸引外部資 金,更能為地方帶來新的活力。這一點在 當前花蓮的發展中尤為重要,需要建立一 個良好的支持系統,以促進地方經濟與文 化的共同繁榮。
✹ 補助金的雙面刃 補助金和外來資源對花蓮而言,是一 把雙面刃。一方面,這些資源可以在短 洄遊吧透過食魚教育,為傳統漁業導入體驗經濟。(照片 提供:大樹影像)
期內提供急需的援助;但另一方面,若過 度依賴,可能會對在地經濟造成負面影 響。花蓮創生者早已認知到,必須回歸自 身需求,而不是被外來資源左右。而公部 門能做的,是合理分配並用於地方核心能 力的提升,不以免費活動或補助金來吸引 人潮,這反而會打亂消費市場的平衡。
告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 本的傳統挹注方式,讓公部門成為地方創 生團隊的靠山,例如打通任督二脈,設法 讓訊息流通、解決接駁散客的交通問題等, 公私協力才能讓地方產業更有效的運作。
✹ 地方共營 啟動討論公共事務的平臺
花蓮狹長的先天限制,在過去的確阻斷
創生團隊彼此的溝通與合作,高山森林基 地創辦人馬中原發自內心表示:「花蓮這 麼大,原來這幾年,我們不認識彼此。大 家聚在一起之後,眼神都變謙卑了,原來 我的夥伴這麼多。」
「年會把我們這群人聚在一起,這是一 個開始,不會因為年會結束就結束,而 是開啟民間可以互相討論公共事務的平 臺。」鍾雨恩也附和。
創生障礙賽的舉辦,不僅促進了各方的 交流,也引導地方產業重新思考其定位和 方向。大家清楚彼此的資源與需求,未來 能夠聯手合作。過去各自為政的局面開始 改變,把手牽在一起,有助花蓮整體競爭 力的提升。
第二章:打開微型經濟的想像 花蓮地形狹長,光是從最北秀林鄉和平 火車站出發,開車到最南端豐濱鄉的靜浦 北回歸線界標一帶,就要花兩個半小時, 許多地方創生團隊彼此之間都是只聞其名 不見其人,也形成花蓮相當特別的「散居」 型態。
回鄉創業後要先站穩,站穩後就一定要壯 大、要規模化嗎?回到花蓮如果是為了「生
活」,那麼微型經濟有沒有辦法走出一條自 己的路?甚至做小比做大難度更高?這並 非花蓮獨有的問題,但花蓮的創生者們卻早 已意識到自己的處境特殊,試圖透過討論、 建立夥伴關係來尋找解方。
✹ 比起規模 韌性才是未來
來自豐濱、高山森林基地創辦人馬中原
高山森林基地的馬中原串聯部落在地產業,打造「雙濱 共好」品牌。( 照片提供:微笑台灣・陳建豪攝影 )
近年致力推動「雙濱共好」的區域品牌, 但先前的一場大火,讓高山森林基地的努 力付之一炬。「每次講到這段我還是會聞 到濃濃的火燒味。」馬中原仍難忘當時整 個人癱坐在地的無助與絕望。
從灰燼中站起來,沉澱過後的馬中原重
新檢視現有的基地經營模式,提出「微型 經濟」的概念,以永續為同心圓的核心, 串聯臺東長濱與花蓮豐濱的部落產業,彼
此相互扶持,打造地方品牌「雙濱共好」, 從點、到線,期望架起在地支持系統。
他認為花蓮的地方創生就像散落在海岸 線上的珍珠,獨自一顆也許不夠耀眼,但 串在一起、彼此輝映,絕對可以閃閃發亮。
「微不是微弱到無法經營,而是曖曖內含 光,組合成自有經濟體。」微型經濟也並 非飄在空中的概念,馬中原提出實際做法: 客人共享、資源聚集,和在地通路合作,
最後要能對接企業。「文化要透過產業被實 踐,產業要透過文化被深化,需要經濟的支 持才能永續。我們只需要『微得剛剛好』, 運用早期原住民互助合作的概念,合作之 後再長出新的東西。」
✹ 跳脫既有框架去思考
看起來好像沒有產值的小店家,卻讓人 們的生活系統得以健全。地方創生作為一種 經濟政策,能否建立幸福家園?好食機農食 整合有限公司執行長謝昇佑為「微型經濟」 架構出論述,生態、經濟不應是對立面, 若能建立「社區莊園」的經濟活動型態, 就有機會讓地方創生走出一條有別於過去 規模經濟的路徑。
地方創生讓原住民族文化透過產業被實踐,並獲經濟的 支持而能永續發展、傳承。(照片提供:微笑台灣・陳 建豪攝影)
富里鄉農會運用漢方藥材與在地食材,推出養生茶包, 賦予農特產品新的可能。(照片提供:微笑台灣・陳建 豪攝影)
談論地方創生,不可或缺的命題是建立 產業,以經濟命脈維繫地方生存之道。當 人人眼中看到的是被量化的產值時,長期 輔導小型生產者的謝昇佑拋出不同的反 思:「每個人一輩子絕大多數的時間都貢 獻在經濟生活裡面,難道我們不該談談在 這個經濟活動的過程當中,自己是否感到 快樂?」
✹ 回到地方需求 為社區而經濟
過去提到「生態」( ecology )和「經 濟」( economy )二詞,彷彿水火不容, 無法並存。謝昇佑提醒,兩者英文字根都 是 eco ,有「環境、家園」之意,換句 話說,這兩個單字同樣對應到對家園的守 護,「唯有讓整個社會的生態系統互利共 生,生活在當中的我們才會幸福。」當代
的經濟只剩下數字,談論生態議題往往簡 化為復育多少棲地、減了多少碳排放;而 如何營造幸福家園,才是地方創生要思考 的問題。
一直以來,臺灣的都市發展皆呈現社會 資源往高資本密集的方向集中,最終導致 區域、產業發展不均,城鄉失衡。如果 今天想要透過地方創生翻轉困局,就不 能重蹈覆轍,走上單一發展規模經濟的 老路,「我們應該以『社區莊園』為概 念,嘗試另一條微型經濟的路徑。」謝昇 佑分享近年歐盟開始倡議「近鄰經濟圈」 ( proximity economy ),讓每個社區 莊園形成自給自足的經濟網絡,對於移居 者、長者和原住民等非主流群體來說,他 們可以在當中展現自我價值。
✹ 大與小的合作共營 家樂福雖然為大型量販連鎖通路,但在 積極推動食物轉型計畫的路上,不乏支持 創生團隊之舉。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蘇小真也舉例,面對市場,消費者不願意 付三倍的蛋價,家樂福就藉由商業力量支 持在地小農,「大系統還是有存在的必要, 2050 年要做到淨零,地產地銷是很關鍵的 模式。我現在看到每個人都很努力在做, 但怎麼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微型經濟必須 建立在共同的價值觀上,改變才會發生。」
謝昇佑再三強調,不要被現有的知識 和框架綁架,「接下來,需要更多專業 的中介組織投入微型經濟的市場服務, 也要重新以微型經濟的運作情境來設計
對應的管理法規。」打造社區莊園的這 條路怎麼走?謝昇佑認為這是挑戰與可 期待之處,而這個解方需要更多團結共 好的力量來開發。
第三章:法規調適之必要 創生水很深?遇到就會知道了。隱形的 法規問題往往猝不及防,始終困擾著創生 團隊的發展,這並非花蓮獨有的難題,而 是臺灣發展地方創生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
茶籽堂執行長趙文豪將地方創生發展粗 分三期:萌芽期、能量整合期、永續傳承期, 而臺灣地方創生目前來到了地方能量整合 期。「這個階段通常會出現,你好不容易為 地方做了些事,才發現這些事存在合法性 的問題,百分之九十的人會在這裡滅團。」
如何避免讓返鄉的一腔熱血最終卻遭遇
法規上的困境?趙文豪建議地方團隊在投 入行動前,先向主管機關確定項目在執行 上是否有疑慮,並找出該領域的相關法規, 檢視有沒有踩到不合法的範疇;如果沒有, 其他很多事情是能透過長期建立的人脈與 合作找到轉圜餘地。
「在地方做事,會受到各方的放大鏡檢 視,每一階段的空間規劃、每個作業流程 一定要跟著法規走。」省府日常散策創辦 人朱怡甄也補充建議,合法性牽涉法規認 定問題,先向主管機關諮詢,得到確定答 覆後再行動,就能少走許多冤枉路。
山海百貨搜羅在地農特產,打造在地特色選品店。(照片提供:微笑台灣・李維尼攝影)
✹ 以地酒為例來檢視法規限制
回到地方創生的本質,產品需要緊扣地 方特色與文化基因,但現行法規上卻有許 多待解的問題。例如近期興起的「地酒」, 不就是要使用在地原料、在地酵母菌,並 且在地製造嗎?然而許多品牌在申請工廠 登記時就會遇到「地目」不符的關卡,在 地若是找不到工業用地來設立酒廠,只能 請外地酒廠代工。再者,酒廠設立在工業 區,反而沒有辦法利用自然環境中的優質 水源,不也失去地酒的特色與意義?
位於臺東都蘭糖廠的出力釀酒業,創辦 人許震詮也分享自己的切身經驗,「除了地 目有可能卡關之外,申請製酒許可證至少要 跑 12 個單位,民間代辦大約要花 2、30 萬 元,一般農民和原住民實在難以負擔。」
出力釀承襲阿美族傳統釀酒的方式,要 花三到六個月的時間採集草藥,再將草藥 製成酒麴,「用原生草本植物去發酵釀酒, 也要特別注意食藥署法規上的認定。」過 去月桃、荖葉、檳榔花都曾面臨同樣問題, 花蓮擁有六大原住民族,民族植物的運用 極有機會成為創生的優勢,但在社會快速 變遷下,修法也不是容易的事,創生如何 「合法」找到出路?
✹ 為什麼「小」會難以生存?
可以理解的是,過去主流經濟的價值觀
是求擴大、求增量、求成長,法規都是依 此邏輯設計,但從地方創生出發的經濟體 可以有各種選擇,依照想解決的社會問題、 個人意願、地方需求而發展出多元的可能。
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執行長謝昇佑 建議先「重新釐清地方創生的核心」,地 方創生既然作為國家級經濟與產業轉型的 重要政策概念,就該檢視臺灣現在需要什 麼樣的經濟與產業轉型的思考。
與區域型農業結合,地方上有自己的小 型加工廠、酒廠,社區有前店後廠的豆漿 店,解決農產過剩的問題,生產具有在地 特色的產品,建立地方品牌,這是理想的 地方創生藍圖,但回到現實中,法規還是設 下許多結界,造成小型生產者的生存困境。
例如,食品加工設備用電量只要超過 2250 瓦(只要同時使用兩臺微波爐就超過 了),或作業區超過 50 平方米就必須申請 工廠登記,業者因此很難在地方上做小生 意,在繁複的申請程序中不得不遷往工業 區,走向規模化一途。商業如何與環境、與 地方共存共榮?不能再以「個案問題」看待, 而是正視法規帶來的侷限,尋求解決之道。
朝修法與立法的方向前進
臺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理事長蔡文宜也 以日本為例提出見解:「在國家戰略特區 裡的組織,可以提出『沙盒實驗』申請鬆
地方創生在產業發展上常遇到法規限制,劃設專區進行 沙盒實驗可望找到解方。 綁特定法規兩年。兩年實驗結果出來後, 如果法規鬆綁真的有助於地方經濟發展或 增加社會福祉,日本內閣就會正式修法以 鬆綁法規。在東京都也有地方創生特區, 例如在公園裡申請設置托兒所,開放後解 決了三成兒童候補就學的名單。」
國家發展委員會為此也開始研擬三大 策略,推動主題型區域治理沙盒、建立 參與式公共治理平臺、構築地方創生廊 帶。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在「 2024 地方創 生論壇」致詞中表示:「均衡臺灣是國 家重要的政策之一,而地方創生扮演了 重要的角色,我們將相繼導入地方治理, 治理方式會有一個實驗性的區域產生, 主要目的是促進在地聲音與中央政策的 有效整合,共同推動地方的發展。」而 花蓮縣政府也計畫積極爭取劃設專區, 讓創生產業有機會進行差異化的嘗試, 以區域治理的概念,來做法規調適。
那麼,面對法規的障礙,民間可以怎 麼做?
首先,民間自己的力量要提升,透過討 論凝聚共識,以微型經濟為主體的地方 生態系要守護的價值是什麼?遇到哪些 問題?需要哪些資源挹注,必須不斷溝 通讓主管機關知道。如同地方創生年會 在花蓮舉辦,意外將創生團隊凝聚在一 起,自主舉辦障礙賽共同在逆境中整理 自己,由下而上引動,讓地方政府與中 央都能聽見創生者的期待,經營生態系 不能放棄的就是「持續不間斷的溝通」。
地方創生不只是在地方創業,而是透 過地區型的微型產業帶動臺灣民間的轉 變和轉型。最終法規問題並非來一題、 解一題,必須往推動「社會經濟基本法」 的方向進行,不是為了個別產業修法, 而是為了經濟系統的健全。當全世界都 在談論韌性經濟,可獨立、可團結、進 可攻退可守的微型經濟,或許正是地方 永續發展的那把鑰匙。
借鏡日本地方創生: 打造地域資源整合與
永續發展模式
|文 圖・蔡奕屏|
三方共好的在地點心 BUTTER NO ITOKO 日本的伴手禮市場競爭激烈眾所皆知, 近年一項名為「 BUTTER NO ITOKO 」的 點心橫空出世,創造了許多話題與銷量,
不僅帶動日本栃木縣那須地區的經濟、 甚至間接造就了當地遊憩園區「 GOOD NEWS 」,可謂在地的神話級明星特產。
✹ 翻轉廢棄無脂肪乳命運
一手打造 BUTTER NO ITOKO 的,是東 京出生、2000 年移住到那須的宮本吾一。
對於東京人擠人的滿員電車感到違和的宮
本,在結束為期一年的澳洲打工度假之 後,來到了同樣擁有豐富自然環境的那須 工作。想法與行動力十足的宮本,在那須 進行了許多嘗試,像是 2003 年於當地開 設推車型咖啡館、 2005 年開設漢堡店、 2008 年著手舉辦音樂活動, 2010 年創立 讓農友和消費者能夠實際交流的農夫市集 「那須朝市」, 2014 年更是活用了農夫 市集的概念,創立了常態版的農夫市集商 店「 Chus 」。
而 BUTTER NO ITOKO 的誕生,源自
為對應花蓮地區的特色與發展需求,為地方創生帶來不同的思索, 本文分別對應「大型區域資源整合」和「小型地域組織或產業鏈串 連」為重點,聚焦日本三個富啟發性的案例:GOOD NEWS、黑 川溫泉和日本町宿協會。這些案例分別展現了小規模資源整合、協 作型地方串聯和創新旅宿概念,不僅體現資源整合的重要性,更展 示如何通過創新思維和協作模式,實現地方的永續發展。
於農夫市集和在地酪農朋友的聯繫,以 及 Chus 商店一角試驗性質的三坪製作空 間。在農夫市集,宮本認識了在地酪農朋 友——森林牧場的山川將弘,在吃飯聊天 的過程中,宮本聽聞了酪農朋友使用牛奶 製作奶油的兩難:製作奶油僅能使用 4% 的生乳,其餘剩下大約 90 %的無脂肪乳, 僅能加工為低價的脫脂奶粉。然而,將無 脂肪乳粉化為奶粉,需要大量的設備投 資,而無力負擔這些費用的酪農家,只能 無奈地將剩餘的 90 %的無脂肪乳廢棄。
聽到酪農朋友無奈要廢棄牛奶的故事, 宮本找來了東京知名的米其林三星甜點 師,決心改變其廢棄的命運,將無脂肪乳 轉化為在地的特產點心。這款點心,即是 BUTTER NO ITOKO(バターのいとこ), 日文之意是「奶油的表兄弟」,表現了同
酪農業 之發展
地方活性化
無脂肪乳之增值
優質奶油
優質土產
生產者 更有元氣
觀光客
參考來源:BUTTER NO ITOKO 官方網站,蔡奕屏翻譯,微笑台灣重新製圖
樣源自鮮奶是奶油近親的有趣命名。有別
於一般日式點心的呈現,點心師發想了 「夾心格子鬆餅」的西式點心意象,並透 過把無脂肪乳轉化為無脂肪乳醬,用來製 作靈魂的格子鬆餅餅皮,呈現出兼具鬆軟 與香脆的特殊口感。
✹ 不只是地方點心 朝地方共好願景邁進
2018 年 BUTTER NO ITOKO 開始在宮本 的商店 Chus 、以及森林牧場兩地限定販 售,一天限定 100 盒( 300 枚),上市之
後,除了口味特殊好評不斷,再加上促進 地方活性化的理念獲得許多支持, 2019 年便在當地設立了專賣店、並擴建了生產 的工廠。從最初位於 Chus 角落的三坪廚 房, BUTTER NO ITOKO 至今成長到擁有 四個製造小工廠,雇用 300 名員工的地 方重要企業。
一直以來秉持著「對消費者、生產者、 在地都好」的「三方共好(三方よし)」 經營概念的宮本,在產品開發上持續著眼 「未被利用的廢棄食材」,甚至與縣外的 日本酒酒廠合作開發並活用酒粕製成點
心;而在製作工廠的在地雇用上,也多數 採用就業市場中較為弱勢的身心障礙者、 育兒期間的家長,透過彈性的工作制度讓 非典型就業者們也能安心就業; 2022 年 更在 BUTTER NO ITOKO 專賣店所在區域, 號召有同樣三方共好願景的異業夥伴,共
同打造占地 4 萬 3,000 平米的在地新觀光 聚落「 GOOD NEWS 」,透過與餐飲、選 物等生活風格店家的異業合作,打造獨一 無二的複合式觀光形式,在 BUTTER NO ITOKO 這項地方特產之外,還吸引消費者 親自來到那須、深入認識那須。
整個小鎮都是旅館 一般社團法人日本町宿協會 地方小旅行,一直都是臺灣地方工作者 們著眼的主題,在日本,地方旅行、地方 體驗也都是觀光產業的重點,近年旅宿業 者陸續將觸角擴及相關服務,提升在地旅 行的深度與滿意度,其中「町宿(まちや ど)」的概念更以重新的角度論述旅宿空 間的在地意義。
✹
旅宿業主動帶旅人走進在地
過往,度假村或大型飯店的商業模式, 都是盡可能讓消費者「留在園區」,休憩、 吃飯、購物、留宿,能在園區內停留時間 愈久、消費的金額就愈高,度假村與大飯
店因而能夠有更高的獲利。但「町宿」的 概念,卻一反旅宿業既有常態,拆解住宿 空間裡的各項機能,帶著旅人走進在地社 區,活用在地店家資源,把整個小鎮都視 為旅館的一部分,創造彷如在地生活的獨 特體驗。
在度假村或大飯店,餐廳、商店、溫泉、 游泳池一應俱全,但在町宿概念的住宿空 間,只保有住宿服務,其他如用餐、泡湯、 購物、或是自行車租借,都以導覽或是地 圖的方式,帶領旅人走進小鎮社區,透過 消費和在地店家建立關係、促進地方振 興。如此一來,有別於度假村或大飯店提
●過往之旅館業
●町宿
客房 Rooms
餐廳 Restaurant
櫃檯 Front
浴場 Bathhouse
宴會場 Banquet Hall
商店 Souvenir Shop
參考來源:一般社団法人日本旅館協会官方網站,蔡奕屏翻譯,微笑台灣重新製圖
文化體驗 Cultural Experience
客房 Rooms
餐廳 Restaurant
浴場 Bathhouse
櫃檯 Reception
商店 Souvenir Shop
客房 Rooms
自行車租借 Bicycle Rental
參考來源:一般社団法人日本旅館協会官方網站,蔡奕屏翻譯,微笑台灣重新製圖
町宿成員「真鶴出版」外觀
供的是「非日常」的度假體驗,町宿的旅 人彷如在地人一般,體驗著在地人的「日 常」生活。
✹ 町宿同好會全國集結 共挺疫情艱困時光
提倡「町宿」概念的宮崎晃吉,自身除 了是建築師之外,也是旅館「 hanare 」
的經營者。他強調町宿並非新的概念,自 日本過往江戶時代的觀光產業可見,「宿 場町」區域裡會有可以留宿的「旅籠」、
可以吃飯的食堂、可以洗澡的錢湯,就如 同「町宿」倡議的概念一樣。宮崎在 2017 年創立一般社團法人日本町宿協會,集結 全日本 20 多處有著相同町宿理念與做法 的住宿設施,一起向大眾介紹町宿、推薦 町宿。
2019
年新冠疫情重創日本觀光,町宿協 會的成員們也面臨重大打擊,各自想方設 法提出因應對策。分散在日本各地的協會 的成員們,透過網路視訊會議,進行不同 的經驗分享,像是從觀光為主的青年旅宿
經營轉為中長期的床位與套房出租,抑或 是搭上疫情期間的移住風潮,與地方政府 合作推出針對都市人的移住協助等。
此外,在疫情期間,協會決定委託町宿 協會成員、同時也是「真鶴出版」負責人 的川口擔任編輯長,透過製作年刊《日 常》,來推廣町宿的核心概念。在《日常》 中,除了町宿成員的住宿空間之外,也採 訪相近理念的店家,讓町宿的社群從旅宿 圈拓展到更大層面的地方關心圈。儘管目 前疫情危機已經解除,但《日常》的出刊 仍維持一年一刊的頻率,每一期內容都精 實又經典,成為地方出版品中的指標型刊 物,擁有許多熱烈的支持者。
町宿出版之年刊《日常》
與時俱進、持續進化的團結協力大隊 黑川溫泉觀光旅館協同組合
人口不到 4,000 人、僅有 30 間中小型溫 泉旅館的黑川溫泉,卻是人氣指數全日本 數一數二、每年吸引超過 90 萬名遊客前往 的溫泉聖地,2023 年更被 Booking.com 選為全日本最舒適觀光地第一名殊榮。
✹ 奠基於第一、二代先人的經營
過往的黑川溫泉不像現今這般知名,能 有這樣傲人的成果,並非一蹴可幾,而是 要追溯到開拓黑川溫泉的祖父母輩與父母 輩的第一、二代。祖父母輩的第一代,於 1961 年創立黑川溫泉觀光旅館協同組合 (以下簡稱旅館組合),以「把整個黑川 溫泉視為一座旅館」為理念,目標是集結 地區內業者,同心協力打造黑川溫泉。而 到了父母輩的第二代,則透過溫泉街的植 樹活動、統一看板設計,為黑湯溫泉立下 了環境改造、氣氛營造的基盤,更透過推 出「入湯手形」的行銷手法,成功確立黑 川溫泉的形象與獨特賣點。
入湯手形,簡單來說是「溫泉通票」的
概念,遊客以 1500 日圓購買一枚手形之 後,即可在黑川溫泉的露天溫泉中選三座 自由泡湯,使用期間不限購買當日,而是 購買後半年之內都可以自由使用。
此一特殊的行銷做法成功奏效,吸引喜
愛泡湯的遊客們造訪,最高紀錄一年曾賣 出超過 20 萬枚,一直以來都是旅館組合 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儘管如此,旅館組合 的事務局長北山元補充,最初會有入湯手 形的發想,其實源自於旅館組合要團結一 致、互利共好的想法。當時全日本風靡著 露天溫泉池的風潮,但旅館組合裡有兩間
旅館業者因建物的關係無法建造露天池, 在旅館組合討論之下,認為「不是只是個 別有露天池的業者得利,而是讓黑川溫泉 整體一起獲利」,因此發想了入湯手形的 特殊制度,不僅挽救了那兩間旅館的業 績、也確立了「黑川溫泉 = 露天溫泉」的 溫泉地品牌形象。
一般人或許會好奇,「溫泉通票」在現 今的溫泉地已經不算稀奇,黑川溫泉又有 什麼特殊呢?事務局長北山元提到,或許 其他地區也有這樣的通票,但「整個溫泉 地的溫泉旅館都一同參與」,全日本大概 就只有黑川溫泉。比起其他動輒上千間溫 泉旅館的大溫泉地,黑川溫泉顯得迷你、 甚至可能不足為提,但正是因為小巧迷 你,反而更有向心力,更能夠同心協作、 創造新的可能。
✹ 第三代接班 以永續溫泉地為目標
近幾年,黑川溫泉第三代中青年陸續從 父母輩手中接下經營權進行世代交換, 2018 年的「黑川未來會議」上,新一代 經營者們決定以「可持續性之溫泉地」為 目標,確立朝循環經濟發展的方向, 2021 年旅館組合成立 60 週年之際,宣布了黑 川溫泉 2030 年願景:成為能療癒世界、
讓里山的豐富資源進行循環的溫泉地。
在此願景之下,旅館組合著重「地區內 經濟循環」、「地方資源循環」兩大重點, 並進行一系列的實踐計畫,像是按照「地 產地銷」的方針,開始進行堆肥計畫,把
旅館餐廳的廚餘製成肥料、提供給農友進 行耕作、再收購堆肥栽培的蔬果;另外也 有針對放牧於阿蘇草原的赤牛進行循環循
環型農法計畫,活用稻梗作為赤牛的飼
料、同時活用赤牛的排糞進行堆肥。
從一個大眾觀光溫泉地,要轉型成為邁 向循環經濟願景的溫泉地,這樣的改變並 非易事,黑川溫泉虛心聘請環境專家、堆 肥講師,和熊本縣境內的大專院校進行產 學合作,同時透過日本的「企業版故鄉納 稅」和縣外企業進行產官學合作,以持續 的試驗與數據分析,摸索著邁向新願景的 方向與可能。
過去
焚燒
處理
地方資材
半徑 20 公里境內之稻殼、落葉、米糠等
參考來源:黑川溫泉觀光旅館協同組合,蔡弈屏翻譯、微笑台灣重新製圖
花蓮 。厚山創生 山海地域創生現場 出版者
發行人
總策劃
策劃小組
地址
電話
網址
顧問
執行編輯
採訪撰文
攝影
美術設計
圖片提供
花蓮縣政府
徐榛蔚
吳昆儒
葉俊麟、楊順宇、彭淑萍、李柏霆
花蓮縣花蓮市府前路 17 號 ( 03 ) 8227171 https://www.hl.gov.tw/
李佩書
黎筱芃、王佩琪
李佳芳、李香誼、高嘉聆、張雅琳、莊傳芬、游婉琪、蕭玉品 陳筱君、梁郁如、曹憶雯、蔡奕屏、微笑台灣編輯部 李明宜、李維尼、林安雲、陳建豪、陳逸宏、羅正傑 周昀叡
行銷企劃
企劃製作
出版日期
定價
ISBN GPN
大樹影像、小隐藝文空間 、多羅滿賞鯨、君達集團、欣綠農園、阿 改玩生活、雨樵懶人書店、時光二手書店、高山森林基地、將軍府 1936 、移居實驗事、集大陳、瑞穗鄉休閒農業推廣協會、瑪布隆農 場、練習曲文創、璞石咖啡 × 光之島共享基地、雙濱共好聯盟、羅 山社區發展協會、鯨世界賞鯨、吉安鄉公所、九日良田、花蓮觀光資 訊網、吉籟獵人學校、山海百貨、戚文芬、林安雲、曹憶雯(見學之 旅 01 、 03 、 04 、 08 ~ 12 )、微笑台灣 白雲香、楊淑如、傅欣婷 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 12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行
新台幣 420 元 9786267343579
1011301855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 (CIP) 資料
花蓮。厚山創生 : 山海地域創生現場 =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at Hualien : mountain and sea /
李佳芳 , 李香誼 , 高嘉聆 , 張雅琳 , 莊傳芬 , 游婉琪 蕭玉品 , 陳筱君 , 梁郁如 , 曹憶雯 , 蔡弈屏 , 微笑台灣編輯 部採訪撰文 - 第一版 - 花蓮市 : 花蓮縣政府 2024.12
200 面 ; 17×23 公分 ISBN 978-626-7343-57-9 ( 平裝 )
1. 產業發展 2. 區域開發 3. 創業 4. 花蓮縣
552.33 113018647
解構花蓮地方創生生態系
建構山海創生新樣貌
廣告NT$420 ISBN 978626734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