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場
2013年06月
聖 嚴 法 師 的 開示
聖嚴法師開示 佛
陀成道那年,他已三十五歲。佛的最初說法,
所謂修道,即是實踐八正道、體驗四聖諦。修道
稱為初轉法輪,是在成道之後的第一個雨季,
的目的是在於除卻一切苦難的折磨,獲得解脫安樂的
為了酬謝五位侍者陪伴他苦行六年的情義,所以先向
幸福。八正道是修行的條件和方法,四聖諦是流轉生
西走,到婆羅奈斯城的鹿野苑去度他們,將他在菩提
死及出離生死的原理原則。為了離苦得樂,化污穢染
樹下所證得的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三法印宣
著的身口意三類行為,成清淨的身口意三業,這就是
說出來。那年的雨季終了,即有了六十位弟子,這些
受持戒律的定義。
人的根器都很深厚,所以在短短三個月的雨季安居期 中,就已領悟了佛陀的教法。雨期終了,佛陀就要他 們各各分散到各地去傳佈佛法。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們的行為中」, 也就是佛在我們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一言一行的 生活中。佛在那裡呢?佛在每一個人的自性中,佛在
當佛陀度了五位侍者之時,即已有了教主、教
每一個人的自心中,所謂:「佛在心中坐,不要蹉跎
義、教團,此在佛教稱為佛、法、僧三寶。教主是創
過」,既然知道佛存在於我們的心中,便不能浪費時
教的人,教義是由教主宣說的救世方法,教團是修學
間、生命、光陰,不要糊里糊塗、渾渾噩噩地過一輩
佛法者所組成的社會。對佛教徒來說,三寶是不能分
子,因此,每一個今天,我們都要好好用功。
離的。所以,信仰佛教便稱為皈依三寶。因為佛是開 示教義(法)的人,信佛是為了求法,求法必須要向 教團(僧)中去求。同時,當你修學佛法之時,你也 成了教團的一分子。
當我們皈依三寶,當我們學著用佛法,我們就已 經開始走上圓滿的菩提大道了。此時已經知道修行佛 道的方法和觀念,只差自己實踐的工夫不夠,那我們 更要如法修行,依教奉行,就是要受持佛法,繼續努
作為一個佛教徒,目的在於運用佛法淨化身心。
力。只要你遵照著佛法去做,隨時放下自我的執著,
佛法的具體內容,便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故從釋
當下就能明心見性。
尊於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法輪,開始宣講八正道及四 聖諦,便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另一種表現法。
以上節自 聖嚴法師《比較宗教學》
香港九龍荔枝角永康街23-27號安泰工業大廈2樓 2/F, Alexandra Industrial Building 23-27 Wing Hong St. Lai Chi Kok, Kowloon, H.K. 電話:(852)2865 3110 傳真:(852)2591 4810 電郵:info@ddmhk.org.hk 網頁:http://www.ddmhk.org.hk 法鼓山香港道場 開放時間:星期一、五:10:00am-9:30pm 星期二、三、四、六:10:00am-6:00pm 星期日:休息(活動不在此限)
dd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