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香港道場 - 2015年2月會訊

Page 1

法鼓通訊 雙月刊

2月 2015

聖嚴法師開示

照顧自己 關懷他人 從

佛法的立場來說,照顧自己的目的,就

理解佛陀所講的眾生,是有種種根性、種種差別

是為了發心關懷別人,所以並不自私。

和種種需求的。因此,才會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

然而,必先瞭解什麼是「自己」?什麼是該得到

薩信仰的出現,來普應眾生各種不同的需要。也

的「照顧」?否則,為了貪得無厭的目的而照顧

就是先要自覺才能覺他,自利然後利他。

自己,反而會害了自己。進一步說,很多人連照 顧自己的方法和原則都弄不清楚,而口口聲聲強 調要照顧別人、關懷別人。那麼,被照顧及被關 懷的人,能否獲得正確的照顧和關懷,便有疑 問。原意是存好心、做好事,結果往往適得其 反。

「自我」可分為七個層次:「身體」、 「心」、「世界」、「宇宙」、「眾生與業 力」、「願力」、「解脫」。 「身體」根據《圓覺經》的說法:「妄認四 大,為自身相。」身體是由四大元素:地、水、

許多人剛接觸佛法時,對於佛法的「放下自

火、風和合而成。也是表現自我及感受自我的重

我」,存有誤解。於是,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

要部分。

第一,非常消極:這也是很普通的現象,他

「心」根據《圓覺經》說:「六塵緣影,為

們由於放棄自我的尊嚴而不再努力,不能肯定自

自心相。」心理活動是知道有身體,並感受身體

我的價值而不負責任。不懂得真正照顧自己的

的存在。心理的現象是由於與六種物質現象

人,當然也不會真正去努力修行。

「色、聲、香、味、觸、法」之間的相對而起的

第二,非常積極:他們自以為立志奉獻自 我,不再自私。因而到處廣結善緣,並且強迫別 人接受他們所認為的好事。實際上,很多宗教 家、革命家、政治家,都有這毛病。他們的出發 點是為了救世救人,由於不瞭解自己,不懂照顧 自己,也不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他們的積 極,非但不能為人類帶來福音,反而引起世界諸 多的鬥爭、殘殺等的災難。 我們必先瞭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是什麼樣

執著、分別等作用。 「世界」便是「身體和心」相加而成的「自 我」所存在的環境。我們同樣生存在地球上,卻 有不同的身心感受。舉個例子:一家人,生活在 同一屋簷下,共同在一個空間中活動,可是各人 的思想及生活習慣,卻又有很多的不同。因此, 佛教便有其涵容性的疏導,就是承認所有的眾 生,有著種種根性、種種差別因緣,而生活在各 自的世界裡。雖然是各不相同,卻又是息息相 關。

的人?什麼叫作人?人是怎麼構成的?才能進而

香港九龍荔枝角永康街23-27號安泰工業大廈B座2樓 2/F, Block B, Alexandra Industrial Building 23-27 Wing Hong St. Lai Chi Kok, Kowloon, H.K. 電話:(852)2865 3110 傳真:(852)2591 4810 電郵:info@ddmhk.org.hk 網頁:http://www.ddmhk.org.hk 法鼓山香港道場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五:10:00am-9:30pm 星期六:10:00am-6: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活動不在此限)

ddmhk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