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us_Sutra_20

Page 1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1 of 26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上

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怎麼叫 怎麼叫「常不輕」? 常不輕」?這是菩薩的名字 」?這是菩薩的名字。 這是菩薩的名字。是不是菩薩的真 是不是菩薩的真名字呢 名字呢?不是! 不是! 這是他一個別名── 這是他一個別名──特別的名字 ──特別的名字, 特別的名字,也就是一個草號。 也就是一個草號。因為這位菩薩見到 人就叩頭頂禮, 人就叩頭頂禮,所以這些貢高我慢的比丘、 所以這些貢高我慢的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就 給他起這麼 給他起這麼個名字, 個名字,說:「啊 :「啊!你知道他嗎 知道他嗎?他是常不輕菩薩!」 他是常不輕菩薩!」所以 !」所以 你不要以為 不要以為「常不輕菩薩」 常不輕菩薩」就是他的名字, 就是他的名字,不是的。 不是的。 你要是在這個地方都不認識, 要是在這個地方都不認識,說:「這個菩薩就叫常不輕菩薩 :「這個菩薩就叫常不輕菩薩。」 這個菩薩就叫常不輕菩薩。」根本 。」根本 就沒有這一回事! 就沒有這一回事!這是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 這是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行菩薩道時, 行菩薩道時,見到人就 叩頭禮拜, 叩頭禮拜,這一般貢高我慢的譏諷他:「 這一般貢高我慢的譏諷他:「唷 :「唷!常不輕來啦 常不輕來啦!你們知道 嗎?這是『 這是『常不輕』 常不輕』啊!」因 !」因為他在行菩薩道時, 他在行菩薩道時,見到人就說 見到人就說:「我不 :「我不 敢輕看汝等, 敢輕看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汝等皆當作佛。」所以這一些個增上慢的比丘 。」所以這一些個增上慢的比丘、 所以這一些個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 就給他加上這麼 就給他加上這麼一個名字。 一個名字。這個名字, 這個名字,本來是譏諷他, 本來是譏諷他,對他不好的意 思;他接受了這個名字, 他接受了這個名字,所以叫「 所以叫「常不輕菩薩」。 常不輕菩薩」。 這裏邊分出四種悉檀, 這裏邊分出四種悉檀,來說「常不輕」。 常不輕」。他裏邊抱著一種不輕的見解 」。他裏邊抱著一種不輕的見解、 他裏邊抱著一種不輕的見解、 不輕的智慧; 不輕的智慧;外就行恭敬的行門, 外就行恭敬的行門,對一切的境界他都恭敬。 對一切的境界他都恭敬。所以我說 所以我說這 個〈境界〉, 境界〉,所謂 〉,所謂「 所謂「一切是考驗, 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 看爾怎麼辦 怎麼辦?覿面若不識, 覿面若不識,須再從頭 煉。」你 。」你要再開始來煉過。 要再開始來煉過。 常不輕菩薩能覿面就認識了, 常不輕菩薩能覿面就認識了,所以他就要這麼 所以他就要這麼修行, 修行,見著人就叩頭, 見著人就叩頭,這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2 of 26

屬於「 屬於「世界悉檀」。 世界悉檀」。他能身行不輕之行 」。他能身行不輕之行, 他能身行不輕之行,躬行實踐, 躬行實踐,修不輕慢他人的這 種行門, 種行門,這叫「 這叫「為人悉檀」。 人悉檀」。他能口宣不輕之 」。他能口宣不輕之教 他能口宣不輕之教,口裏所說 口裏所說的,都是一 種不輕慢他人的教 種不輕慢他人的教化;他常說 他常說:「我不敢輕看汝等 :「我不敢輕看汝等, 我不敢輕看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汝等皆當作佛。」 這麼樣,這叫「 這叫「對治悉檀」, 對治悉檀」,來對治貢高我慢 」,來對治貢高我慢。 來對治貢高我慢。那麼,他對一般人就有 一種不輕慢他人的看法, 一種不輕慢他人的看法,這就是「 這就是「第一義悉檀」。 第一義悉檀」。這 」。這「常不輕」, 常不輕」,有這 」,有這 四種悉檀的意思在裏邊。 四種悉檀的意思在裏邊。 C3 顯能證之人(分二) D1 長行

D2 重頌

D1(分三)

E1 雙舉前品所說罪福

E2 雙開今品往昔信毀

E3 雙明信毀果報

今E1 爾時,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 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汝今當知! 汝今當知!若比丘、 若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 優婆夷, 優婆夷,持法華經者, 持法華經者,若有惡口罵詈 若有惡口罵詈誹謗, 誹謗,獲大罪報, 獲大罪報,如前所說 如前所說。其所 得功德, 得功德,如向所說 如向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 眼耳鼻舌身意清淨。 爾時,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 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在佛說 在佛說完了〈 完了〈法師功德品〉 法師功德品〉的時候, 的時候,剛 要開始說 要開始說〈常不輕菩薩品〉 常不輕菩薩品〉之前。 之前。佛告訴得大勢菩薩摩訶薩, 佛告訴得大勢菩薩摩訶薩,也就是大 勢至菩薩。 勢至菩薩。這位菩薩, 這位菩薩,他若不動彈, 他若不動彈,就沒有什麼 就沒有什麼事;他只要一動, 他只要一動,那麼 一舉手、一投足, 一投足,或者向前邁一步 或者向前邁一步,這大地就要六變震動。 這大地就要六變震動。為什麼?表 示這位菩薩的威勢太大了! 示這位菩薩的威勢太大了!你說這厲害不厲害? 這厲害不厲害?釋迦牟尼佛說 釋迦牟尼佛說,汝今當 知:大勢至菩薩! 大勢至菩薩!你現在應該知道! 現在應該知道!知道什麼 知道什麼呢? 若比丘、 若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持法華經者: 持法華經者:若有比丘、 若有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 優婆塞( 優婆塞(在家的男居士)、 在家的男居士)、優婆夷 )、優婆夷( 優婆夷(在家的女居士), 在家的女居士),他們要是受持 ),他們要是受持、 他們要是受持、 讀誦、 讀誦、解說、書寫這部《 書寫這部《法華經》。 法華經》。 若有惡口罵詈 若有惡口罵詈誹謗, 誹謗,獲大罪報, 獲大罪報,如前所說 如前所說:假使有人用惡口來罵他, 假使有人用惡口來罵他,或 者故意來破壞、 者故意來破壞、譭謗,這些人所得到的罪報可就大了。 這些人所得到的罪報可就大了。有多大呢 有多大呢?有須 彌山那麼 彌山那麼大!就像前邊經文上所說 就像前邊經文上所說的,得那麼 得那麼多的罪。 多的罪。其所得功德, 其所得功德,如 向所說 向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 眼耳鼻舌身意清淨:那麼受持、 受持、讀誦《 讀誦《法華經》 法華經》這個人所得的 功德, 功德,也就像前邊這〈 也就像前邊這〈法師功德品〉 法師功德品〉上所說 上所說的,能得到眼耳鼻舌身意清 能得到眼耳鼻舌身意清 淨的功德。 淨的功德。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3 of 26

有的人講經講到這個地方, 有的人講經講到這個地方,不會講經的就說 不會講經的就說是:「依照這個經文 :「依照這個經文,『 依照這個經文,『若 ,『若 有惡口罵詈 有惡口罵詈誹謗, 誹謗,獲大罪報, 獲大罪報,如前所說 如前所說,其所得功德。』 其所得功德。』他罵這位受持 。』他罵這位受持 《法華經》 法華經》的,還有功德哩!」 還有功德哩!」他 !」他說這個「 這個「其所得功德」 其所得功德」是這個罵受持 《法華經》 法華經》的人有功德, 的人有功德,這是錯了! 這是錯了!這是受持《 這是受持《法華經》 法華經》這個人所得的 功德。 功德。他罵人反而有了功德了? 他罵人反而有了功德了?不是! 不是!對於這一點, 對於這一點,我們每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 特別認清 特別認清楚了。 楚了。不要以為 不要以為罵受持《 罵受持《法華經》 法華經》的還有了功德; 的還有了功德;若那麼 若那麼樣 子,那就沒有所謂的因果報應了! 那就沒有所謂的因果報應了!經文是講得清清 經文是講得清清楚楚 清清楚楚, 楚楚,但是沒有學問 的人就認為 的人就認為罵他的也有了功德。 罵他的也有了功德。 怎麼能證明出來這是受持 怎麼能證明出來這是受持、 能證明出來這是受持、讀誦《 讀誦《法華經》 法華經》這個法師的功德呢 這個法師的功德呢?這不說 這不說 明了:「 明了:「如向所 眼耳鼻舌身意清淨。」向 。」向,也就是「 也就是「過去」, 過去」,這也 :「如向所說 如向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 」,這也 就是前邊所說 就是前邊所說的──這位法師所得的功德 ──這位法師所得的功德, 這位法師所得的功德,眼耳鼻舌身意都清 眼耳鼻舌身意都清淨;清 淨,就得清 就得清淨的功德。 淨的功德。 E2 雙開今品往昔信毀 (分二) F1 明事本

F2 明本事

G1 明最初一佛

F1(分二)

G2 明次第二萬億佛

今G1 得大勢! 得大勢!乃往古昔, 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 來、應供、 應供、正遍知、 正遍知、明行足、 明行足、善逝世間解、 善逝世間解、無上士、 無上士、調御丈夫、 調御丈夫、天人 師、佛、世尊, 世尊,劫名離衰, 劫名離衰,國名大成。 國名大成。 得大勢: 得大勢: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 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得大勢菩薩! 得大勢菩薩!乃往古昔, 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 可思議阿僧祇劫: 可思議阿僧祇劫:乃,是指法之詞; 是指法之詞;乃往, 乃往,就是「 就是「往」,就是過去 」,就是過去。 就是過去。 古,是以前; 是以前;昔,也是以前。 也是以前。這「乃往古昔」, 乃往古昔」,又是往 」,又是往、 又是往、又是古、 又是古、又是 昔,這就是說 這就是說不出來那麼 不出來那麼多的時候, 多的時候,就是太遠了! 就是太遠了!在往過去古昔那個時 候,經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阿僧祇劫。 經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阿僧祇劫。一個阿僧祇就是無量數, 一個阿僧祇就是無量數,你 看,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你說這有多少? 這有多少?這個數量不知多 少,想都想不到的。 想都想不到的。 有佛名威音王如來: 有佛名威音王如來:那時候, 那時候,有一位佛的名號叫威音王如來。 有一位佛的名號叫威音王如來。這個 「威」,就是有這種大勢力 」,就是有這種大勢力, 就是有這種大勢力,有威嚴; 有威嚴;甚至於他這個聲音一說 甚至於他這個聲音一說出來, 出來,把 三千大千世界都震動了, 三千大千世界都震動了,所以聲音最大。 所以聲音最大。誰若聽見這位佛講法, 誰若聽見這位佛講法,就又害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4 of 26

怕,又要聽; 又要聽;又要聽, 又要聽,心裏又害怕, 心裏又害怕,又要恭敬, 又要恭敬,一點也不敢不守規矩, 一點也不敢不守規矩, 不要說 不要說睡覺, 睡覺,連晃一晃都不敢的。 連晃一晃都不敢的。坐在那地方聽經, 坐在那地方聽經,就像入定似的, 就像入定似的,好 好地聽, 好地聽,恭恭敬敬地, 恭恭敬敬地,不能馬馬虎虎的; 不能馬馬虎虎的;不能把腿伸一伸、 不能把腿伸一伸、把頭低一 低,這麼一點也不注意的樣子, 一點也不注意的樣子,不能夠 不能夠的。為什麼?這位佛的聲音, 這位佛的聲音,他 一聽就不敢不守規矩了! 一聽就不敢不守規矩了! 不像我這兒給你 不像我這兒給你們講經, 們講經,我講我的, 我講我的,你們就睡你 們就睡你們的; 們的;講的什麼 講的什麼?不知 道!這真是不可思議── 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也就是不知道。 也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說是不可思 議?不是聽得不明白, 不是聽得不明白,就不可思議; 就不可思議;就睡著了沒聽著, 就睡著了沒聽著,這也是不可思議 ──這 ──這真是沒有法子講都是講的什麼 是沒有法子講都是講的什麼!這也叫不可思議。 這也叫不可思議。你們誰願意聽 不可思議的經, 不可思議的經,就先睡覺; 就先睡覺;一睡著了, 一睡著了,就得到不可思議的境界了! 就得到不可思議的境界了!因為 我不是威音王, 我不是威音王,我給你 我給你們說法,你們就要睡覺; 們就要睡覺;要是威音王給你 要是威音王給你們一說 們一說 法,就沒有人敢睡了! 就沒有人敢睡了! 如來, 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 是佛的十號之一,所謂「 所謂「乘如實之道, 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 來成正覺」。「如來 」。「如來」 如來」還 有其他十個意思, 有其他十個意思,就是應供、 就是應供、正遍知、 正遍知、明行足、 明行足、善逝、 善逝、世間解、 世間解、無上 士、調御丈夫、 調御丈夫、天人師、 天人師、佛、世尊。 世尊。 (一)應供: 應供:應該受人天的供養。 應該受人天的供養。 (二)正遍知: 正遍知:不但正知, 不但正知,而且遍知, 而且遍知,無所不知。 無所不知。 (三)明行足: 明行足:智慧也充足了, 智慧也充足了,所以他「 所以他「明」了;修行也圓滿了, 修行也圓滿了,所以 叫「行足」。 行足」。 (四)善逝: 善逝:能到最好的地方去。 能到最好的地方去。 (五)世間解: 世間解:佛是世間最了解的。 佛是世間最了解的。 (六)無上士: 無上士:沒有比他更有學問的人了! 沒有比他更有學問的人了!佛是世間上最有學問的人。 佛是世間上最有學問的人。 (七)調御丈夫: 調御丈夫:佛是調伏三界一切眾 佛是調伏三界一切眾生、一切有情的一個大丈夫。 一切有情的一個大丈夫。 (八)天人師: 天人師:是天上和人間的人的師父。 是天上和人間的人的師父。是誰呢 是誰呢?就是佛。 就是佛。 (九)佛:是三覺圓, 是三覺圓,萬德備, 萬德備,故名為 故名為佛。三覺, 三覺,就是自覺、 就是自覺、覺他、 覺他、覺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5 of 26

行圓滿。 行圓滿。自覺, 自覺,自己明白了; 自己明白了;覺他, 覺他,就是令他人明白了; 就是令他人明白了;覺行圓滿, 覺行圓滿,就 是自覺圓、 是自覺圓、覺他圓, 覺他圓,他的覺悟和修行都圓滿了。 他的覺悟和修行都圓滿了。這叫「 這叫「三覺圓、 三覺圓、萬德 備」,所有人應該做的德行 」,所有人應該做的德行, 所有人應該做的德行,他都做到圓滿了, 他都做到圓滿了,所以這叫佛。 所以這叫佛。 (十)世尊: 世尊:佛為世出世之尊。 世出世之尊。 劫名離衰, 劫名離衰,國名大成: 國名大成:在威音王如來住世的時候, 在威音王如來住世的時候,這個劫的名字, 這個劫的名字,就叫 「離衰」, 離衰」,離去一切的衰相 」,離去一切的衰相, 離去一切的衰相,離開這一切的不吉祥的事情。 離開這一切的不吉祥的事情。他這國的名 字叫什麼 字叫什麼?也不是叫美國, 也不是叫美國,也不是叫英國, 也不是叫英國,也不是叫義大利, 也不是叫義大利,也不是叫 西班牙, 西班牙,叫「大成國」。 大成國」。那 」。那麼大成之國在什麼 大成之國在什麼地方? 地方?就在大成國那個地 方嘛!你若想去, 若想去,你就先研 就先研究佛法; 究佛法;把佛法研 把佛法研究明了, 究明了,到大成國這個地 方,不用買飛機票, 不用買飛機票,就可以到了! 就可以到了! 其威音王佛, 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 於彼世中,為天、人、阿修羅說 阿修羅說法。為求聲聞者, 求聲聞者,說應四 諦法, 諦法,度生老病死, 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 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 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 應十二因緣法;為諸 菩薩, 菩薩,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應六波羅蜜法, 應六波羅蜜法,究竟佛慧。 究竟佛慧。 其威音王佛, 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 於彼世中,為天、人、阿修羅說 阿修羅說法:在離衰劫, 在離衰劫,大成國 裏,這一位威音王佛, 這一位威音王佛,為天、人、阿修羅來說 阿修羅來說法。為天上的人, 天上的人,就說十 善的法; 善的法;為人間的人, 人間的人,就說五戒的法; 五戒的法;為阿修羅, 阿修羅,說「勤修戒定慧、 勤修戒定慧、息 滅貪瞋癡」 滅貪瞋癡」這個法。 這個法。因為阿修羅不持戒, 阿修羅不持戒,不修定, 不修定,也不修慧, 也不修慧,而只知道 貪、瞋、癡。 因為他只知道貪瞋癡三毒, 他只知道貪瞋癡三毒,所以他所想的就是個貪, 所以他所想的就是個貪,所願意的就是個 瞋。瞋,就是發脾氣, 就是發脾氣,貪什麼 貪什麼東西貪不來, 東西貪不來,發了脾氣, 發了脾氣,就變愚癡了; 就變愚癡了;變 愚癡, 愚癡,就和人鬥 就和人鬥爭起來了。 爭起來了。這是阿修羅的樣子。 這是阿修羅的樣子。那麼這阿修羅, 這阿修羅,為什麼 他就貪呢 他就貪呢?就因為 就因為他不知足, 他不知足,貪而無厭。 貪而無厭。貪而無厭, 貪而無厭,沒有得到, 沒有得到,就想要 得到; 得到;已經得到呢 已經得到呢?又怕失去了。 又怕失去了。所以沒得到, 所以沒得到,他也有煩惱; 他也有煩惱;已經得到 了,他還有煩惱, 他還有煩惱,還有麻煩。 還有麻煩。因為已得、 已得、未得都有麻煩, 未得都有麻煩,所以他一天到 晚就是發脾氣, 就是發脾氣,無論見到什麼 無論見到什麼境界, 境界,他都要發脾氣。 他都要發脾氣。這一發脾氣, 這一發脾氣,就沒 有理智了, 有理智了,也沒有智慧了, 也沒有智慧了,所以就沒有慧, 所以就沒有慧,沒有定, 沒有定,也沒有了戒。 也沒有了戒。這一 位威音王佛就為 位威音王佛就為阿修羅說 阿修羅說「勤修戒定慧、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息滅貪瞋癡」這個法, 這個法,教他們 不要發脾氣, 不要發脾氣,要修定、 要修定、修慧, 修慧,要持戒。 要持戒。 那麼講來講去, 講來講去,究竟什麼 究竟什麼叫阿修羅? 叫阿修羅?我可以告訴你 我可以告訴你,阿修羅就是鬥 阿修羅就是鬥爭堅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6 of 26

固。「阿修羅 。「阿修羅」 阿修羅」這三個字本來是梵語, 這三個字本來是梵語,翻譯為 翻譯為無端正。 無端正。有的人就說 有的人就說: 「無端正, 無端正,一定是相貌長得醜陋!」 一定是相貌長得醜陋!」不錯 !」不錯, 不錯,他相貌長得非常的醜陋。 他相貌長得非常的醜陋。 眼、耳、鼻,七八家子都搬到一起, 七八家子都搬到一起,都生到一個地方, 都生到一個地方,但可不是六根互 用。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是眼睛可以說 是眼睛可以說話、又可以聽, 又可以聽,耳朵可以看、 可以看、又可以吃東 西,每一根都有六根的作用, 一根都有六根的作用,這是修行得到的境界。 這是修行得到的境界。這阿修羅, 這阿修羅,他七八 家子搬到一起, 家子搬到一起,就是眼睛、 就是眼睛、耳朵、鼻子、 鼻子、嘴,都生到一個地方。 都生到一個地方。你說他 怎麼樣 怎麼樣?這眼睛生到鼻子下邊; 這眼睛生到鼻子下邊;本來鼻子是在眼睛和嘴巴的中間, 本來鼻子是在眼睛和嘴巴的中間,他這 個嘴生到眼睛和鼻子中間了。 個嘴生到眼睛和鼻子中間了。所以你 所以你看,顛顛倒倒的 顛顛倒倒的, 倒倒的,長得鼻子也不像 個鼻子, 個鼻子,眼睛也不像個眼睛, 眼睛也不像個眼睛,耳朵也不像個耳朵 也不像個耳朵;不過只有其名而無其 實,所以他最不講道理。 所以他最不講道理。為什麼他這樣呢 他這樣呢?就是做人的時候, 就是做人的時候,總橫眉瞪 總橫眉瞪 眼的。 眼的。眉毛本來順著長, 眉毛本來順著長,有的時候, 有的時候,他要把它 他要把它豎起來。 豎起來。橫眉豎眼, 橫眉豎眼,這麼 樣子慣了, 樣子慣了,所以做了阿修羅, 所以做了阿修羅,就把眼、 就把眼、耳、鼻、舌都長到一塊了, 舌都長到一塊了,這麼 樣子非常的醜陋! 樣子非常的醜陋! 這是相貌醜陋, 這是相貌醜陋,他心也醜陋。 他心也醜陋。這「無端正」 無端正」不單單說 不單單說這個相貌, 這個相貌,他心也 不端、 不端、心術也不正。 心術也不正。他一天到晚 他一天到晚想要淌 想要淌壞水, 壞水,在他那個心裏頭總流出壞 水,總想壞! 總想壞!怎麼樣壞 怎麼樣壞? 樣壞?他想:「 他想:「我 :「我怎麼想法子可以把 怎麼想法子可以把它 想法子可以把它弄壞了?」 弄壞了?」 他最不滿意的是誰呢 他最不滿意的是誰呢?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見著玉皇大帝, 見著玉皇大帝,他是最妒 他是最妒嫉障礙了; 嫉障礙了; 妒嫉玉皇大帝, 嫉玉皇大帝,所以就做修羅。 所以就做修羅。這個阿修羅是最不講道理的, 這個阿修羅是最不講道理的,所以一天 到晚,好鬥爭、好罵人、 好罵人、好打人、 好打人、好殺人, 好殺人,這都是阿修羅! 這都是阿修羅!你看見在街 上好罵人的人, 上好罵人的人,那是阿修羅; 那是阿修羅;好打人的人, 好打人的人,那是阿修羅; 那是阿修羅;好殺人的人, 好殺人的人, 都是阿修羅! 都是阿修羅!我再告訴你 我再告訴你,做土匪的都是阿修羅, 做土匪的都是阿修羅,做軍人的也都是阿修 羅;不過他這阿修羅有陰、 不過他這阿修羅有陰、有陽, 有陽,有好的阿修羅、 有好的阿修羅、有壞的阿修羅。 有壞的阿修羅。那麼 這一位威音王佛, 這一位威音王佛,就為阿修羅來說 阿修羅來說這種種的妙法。 這種種的妙法。 為求聲聞者, 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 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 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 究竟涅槃:為想得到這聲聞果 位的, 位的,就給他們說 就給他們說四諦的法。 四諦的法。什麼是四諦法? 是四諦法?就是苦、 就是苦、集、滅、道,說 苦諦、 苦諦、集諦、 集諦、滅諦、 滅諦、道諦這四諦法。 道諦這四諦法。聲聞是二乘人, 聲聞是二乘人,求聲聞就是求小 乘。為什麼他是小乘呢 他是小乘呢?因為他得少為 他得少為足,不想往前求大乘, 不想往前求大乘,得到一點 點就夠 點就夠了、可以了。 可以了。就是證得初果、 就是證得初果、二果、 二果、三果, 三果,到四果阿羅漢, 到四果阿羅漢,他就 以為「所作已辦 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不受後有」──他所作的事情都已經 ──他所作的事情都已經辦 他所作的事情都已經辦完了, 完了,不會再 受生死了, 受生死了,沒有輪迴的苦了。 沒有輪迴的苦了。所以他就認為 所以他就認為這樣就可以了, 這樣就可以了,他也不想再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7 of 26

向上再求佛道。 向上再求佛道。他誤以為 他誤以為「上無佛道可成, 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 下無眾生可度」, 生可度」,他 」,他說: 「度什麼 度什麼眾生啊?你把自己這個眾 把自己這個眾生度了, 生度了,這就是度眾 這就是度眾生!」他不向外 !」他不向外 邊去度眾 邊去度眾生。這叫聲聞, 這叫聲聞,就是聽到佛聲音而悟道的。 就是聽到佛聲音而悟道的。所以佛才為 所以佛才為他們說 他們說 四諦的真 四諦的真理。 (一)苦諦: 苦諦:苦有多少? 苦有多少?有無量諸苦、 有無量諸苦、三苦、 三苦、八苦。 八苦。無量諸苦再把它 無量諸苦再把它減 少一點, 少一點,可以說 可以說是八苦; 是八苦;八苦再說 八苦再說少一點, 少一點,就是三苦。 就是三苦。三苦, 三苦,是苦苦、 是苦苦、 壞苦、 壞苦、行苦; 行苦;八苦, 八苦,是生、 是生、老、病、死苦、 死苦、愛別離苦、 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怨憎會苦、求不 得苦、 得苦、五陰熾盛苦。 五陰熾盛苦。八苦再分開往多了說 八苦再分開往多了說,就是無量諸苦, 就是無量諸苦,沒有數量那 麼多的苦。 多的苦。苦從什麼 苦從什麼地方來的? 地方來的?苦就從樂那兒來的; 苦就從樂那兒來的;樂是從什麼 樂是從什麼地方來 的?從苦那兒來的。 從苦那兒來的。沒有苦也就沒有樂, 沒有苦也就沒有樂,沒有樂也就沒有苦, 沒有樂也就沒有苦,所以我才 說:「受苦是了苦 :「受苦是了苦, 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享福是消福。」 三苦, 三苦,第一就是「 第一就是「苦苦」。 苦苦」。譬如有人本來就窮 」。譬如有人本來就窮, 譬如有人本來就窮,又加上沒有房子住、 又加上沒有房子住、沒 有衣服穿; 有衣服穿;衣、食、住都不充足了, 住都不充足了,這叫苦中之苦、 這叫苦中之苦、苦上加苦, 苦上加苦,這是貧 窮的困苦。 窮的困苦。那麼說貧窮有困苦, 貧窮有困苦,有錢的人是不是沒有苦了? 有錢的人是不是沒有苦了?不是! 不是!有錢 的人也有苦, 的人也有苦,有富貴的「 有富貴的「壞苦」。 壞苦」。你 」。你看,譬如有人這麼 譬如有人這麼有錢, 有錢,本來他沒 有貧窮的困苦, 有貧窮的困苦,可是著了一場大火, 可是著了一場大火,把山林、 把山林、房子也燒了很多, 房子也燒了很多,家裏所 存的錢都被火給燒光了, 存的錢都被火給燒光了,弄得他也窮了! 弄得他也窮了!這就叫富貴的壞苦。 這就叫富貴的壞苦。 那麼說,貧窮有困苦, 貧窮有困苦,富貴有壞苦, 富貴有壞苦,也不貧窮, 也不貧窮,也不富貴, 也不富貴,大約沒有苦 了吧?哦,那個苦更多! 那個苦更多!就叫「 就叫「行苦」。 行苦」。行苦 」。行苦, 行苦,就是由少而壯, 就是由少而壯,也不知 道怎麼就長大了 怎麼就長大了? 就長大了?由壯而老, 由壯而老,到壯年的時候就老了, 到壯年的時候就老了,也不知道怎麼 也不知道怎麼樣老 怎麼樣老 的?由老而死, 由老而死,就死了。 就死了。這樣念念遷流、 這樣念念遷流、念念不停, 念念不停,好像水波浪似的, 好像水波浪似的, 前浪推後浪、 前浪推後浪、後浪推前浪── 後浪推前浪──前浪往前 ──前浪往前跑 前浪往前跑,那後浪就後邊追。 那後浪就後邊追。那麼一年 一年的、 一年的、一月一月的、 一月一月的、一日一日的、 一日一日的、一個時一個時的, 一個時一個時的,都不停; 都不停;不停, 不停, 就有一個「 就有一個「行苦」, 行苦」,想叫 」,想叫它 想叫它停止, 停止,是辦不到的。 不到的。所以這生、 所以這生、住、異、滅 ──生出來 ──生出來, 生出來,在這兒住一個時期就變異了, 在這兒住一個時期就變異了,然後就毀 然後就毀滅了、 滅了、沒有了! 沒有了!這 三苦, 三苦,若詳細說 若詳細說起來, 起來,那是太多了, 那是太多了,因此只可以簡簡單單的講一講。 因此只可以簡簡單單的講一講。 又有八苦── 又有八苦── (1)生苦: 生苦:人生下來, 人生下來,好像生龜脫 好像生龜脫殼似的, 殼似的,就像那活的龜, 就像那活的龜,還硬把牠 還硬把牠 的殼脫 的殼脫下來那麼 下來那麼難過! 難過!所以這小孩子一生出來, 所以這小孩子一生出來,哭說:「苦 :「苦啊──苦 ──苦啊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8 of 26

──」 ──」他就叫苦了! 他就叫苦了! (2)老苦: 老苦:差不多老年人都嚐 差不多老年人都嚐過這個滋味, 過這個滋味,青年人還不懂 年人還不懂呢!你對青 年人說 年人說老了怎麼 老了怎麼樣苦 怎麼樣苦, 樣苦,他說這有什麼 這有什麼苦的? 苦的?等到老的時候, 等到老的時候,眼睛、 眼睛、耳 朵、牙、腿、手也不幫 手也不幫忙了, 忙了,這時候, 這時候,你說苦不苦? 苦不苦?想要走走路, 想要走走路,腳不 聽招呼, 聽招呼,邁不動步 邁不動步;想看看東西, 想看看東西,請這眼大哥出來看一看, 請這眼大哥出來看一看,這眼睛說 這眼睛說: 「我太疲倦了! 我太疲倦了!I'm very tired!」 tired!」耳朵跟著:「 跟著:「那眼睛 :「那眼睛既 那眼睛既然不幫 然不幫助你,我 也和你 也和你沒有什麼 沒有什麼客氣的!」 客氣的!」你 想叫耳朵聽聽, 聽聽,它就聾了。 就聾了。眼睛也花了, 眼睛也花了, !」你想叫耳朵 耳朵也聾了, 也聾了,牙也掉了, 牙也掉了,想要寫字, 想要寫字,手就這樣子顫抖; 手就這樣子顫抖;你說這是苦不 苦?為什麼這樣子? 這樣子?就因為 就因為不知道修行。 不知道修行。老苦是很公平的, 老苦是很公平的,無論誰老 了,都有苦! 都有苦! (3)病苦: 病苦:這病也是很公平的, 這病也是很公平的,無論你 無論你是皇帝, 是皇帝,有了病, 有了病,也覺得不舒 服;總統有病, 總統有病,也是要看醫生、 也是要看醫生、要入醫院。 要入醫院。國王、 國王、大臣, 大臣,無論是哪 無論是哪一種 的人, 的人,除非你 除非你沒有病, 沒有病,有病就是苦! 有病就是苦!中國人吃的那種草藥更苦! 中國人吃的那種草藥更苦!病苦, 病苦, 那差不多人都試過、 那差不多人都試過、都知道。 都知道。 (4)死苦: 死苦:不錯, 不錯,這有病是苦, 這有病是苦,那麼我們人人都不知道的, 我們人人都不知道的,是一個什 麼呢?就是死苦。 就是死苦。死怎麼樣苦法 怎麼樣苦法? 樣苦法?像活牛剝 像活牛剝皮似的。 皮似的。那一頭活的牛, 那一頭活的牛,還 在活的時候, 在活的時候,硬是把牠 硬是把牠皮給剝 皮給剝下來, 下來,你說那痛不痛、 那痛不痛、苦不苦啊 苦不苦啊?我們人 將死, 將死,在這四大分張的時候, 在這四大分張的時候,也是好像那一頭活牛, 也是好像那一頭活牛,peeled his skin( skin(剝 皮)那麼樣痛苦。 樣痛苦。你試一試把活牛的皮給剝 試一試把活牛的皮給剝下來, 下來,你看牠怎麼樣叫法 怎麼樣叫法, 樣叫法, 人死就是那麼 人死就是那麼苦!這是生、 這是生、老、病、死苦。 死苦。 (5)愛別離苦: 愛別離苦:這是最厲害的。 這是最厲害的。本來你 本來你所愛的一個人, 所愛的一個人,他有特殊因 緣,就要離開你 就要離開你了!或者去當兵了, 或者去當兵了,或者去做生意, 或者去做生意,或者有種種的因 緣、特別情形一定要去, 特別情形一定要去,就離開了。 就離開了。你所愛的人和你 所愛的人和你這麼一離開, 一離開,你覺 得最痛苦; 得最痛苦;但是不離開還不行, 但是不離開還不行,這人生就有這麼 這人生就有這麼多的麻煩。 多的麻煩。 (6)怨憎會苦: 怨憎會苦:你最討厭的人, 最討厭的人,他偏偏和你 他偏偏和你常常碰 常常碰頭、常常遇在一 起。 (7)求不得苦: 求不得苦:所希望的、 所希望的、所想要的, 所想要的,始終也滿不了你 始終也滿不了你的欲望, 的欲望,想求 也求不到! 也求不到!男人想求一個最好的太太, 男人想求一個最好的太太,很不容易求到; 很不容易求到;女人想求一個最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9 of 26

好的丈夫, 好的丈夫,也不容易求到; 也不容易求到;求來求去, 求來求去,求到三十、 求到三十、四十、 四十、五十歲 五十歲,也沒 有求到。 有求到。覺得真 覺得真苦囉!這一生光陰已經空過去了, 這一生光陰已經空過去了,沒有什麼 沒有什麼意思了! 意思了!凡 是所求的, 是所求的,得不到, 得不到,這都是一個苦。 這都是一個苦。那麼說:「我生也就由 :「我生也就由它 我生也就由它生,老也 就由它 就由它老,病也由它 病也由它病,死由它 死由它死;我也不愛人, 我也不愛人,人家也不討厭我, 人家也不討厭我,我 也無所求, 也無所求,這大約我沒有苦了吧 這大約我沒有苦了吧?」殊不知在 ?」殊不知在你 殊不知在你本身, 本身,還有這個五蘊熾 盛苦。 盛苦。 (8)五蘊熾盛苦: 五蘊熾盛苦:色、受、想、行、識這五蘊, 識這五蘊,在你的身體上, 的身體上,令你 顛顛倒倒的 顛顛倒倒的, 倒倒的,這也是苦。 這也是苦。 這四諦法,「 這四諦法,「苦諦 ,「苦諦」 苦諦」大概講說已竟, 已竟,還有集諦。 還有集諦。 (二)集諦: 集諦:集,集聚為 集聚為一、集聚到一起。 集聚到一起。什麼集聚到一起? 集聚到一起?煩惱。 煩惱。煩 惱有二十種隨煩惱, 惱有二十種隨煩惱,有大煩惱、 有大煩惱、中煩惱、 中煩惱、小煩惱。 小煩惱。 (三)道諦: 道諦:道,是修道。 是修道。 (四)滅諦: 滅諦:修道是因, 修道是因,滅是得到的果── 滅是得到的果──涅槃的妙果 ──涅槃的妙果。 涅槃的妙果。 這是四諦法。 這是四諦法。以四諦法, 以四諦法,度脫這生苦、 這生苦、老苦、 老苦、病苦、 病苦、死苦, 死苦,究竟得到 常、樂、我、淨這個涅槃的妙德。 淨這個涅槃的妙德。 為求辟支佛者, 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 應十二因緣法:又為修辟支佛這一類的眾 修辟支佛這一類的眾生,說十二 因緣法。辟支佛, 辟支佛,翻譯為 翻譯為緣覺。緣覺分有兩種: 覺分有兩種:若生在有佛出世的時 候,修行十二因緣 修行十二因緣而悟道, 而悟道,這叫緣 這叫緣覺;若生在無佛出世的時候, 若生在無佛出世的時候,他自己 修行, 修行,在深山穹谷之中, 在深山穹谷之中,所謂「 所謂「春觀百花開, 春觀百花開,秋睹黃 秋睹黃葉落」, 葉落」,他明白天 」,他明白天 地間生生滅滅這種無常的道理, 地間生生滅滅這種無常的道理,也是修十二因緣 也是修十二因緣而悟道, 而悟道,就叫獨覺。 就叫獨覺。 這十二因緣 這十二因緣,第一就是無明。 第一就是無明。無明, 無明,是從不覺那兒生出來的; 是從不覺那兒生出來的;因為不覺 悟,所以就有無明。 所以就有無明。有了無明, 有了無明,他就要作無明的行為 他就要作無明的行為;有這種行為 有這種行為,然 後就有了分別的識了; 後就有了分別的識了;有識之後, 有識之後,就有了名色; 就有了名色;有名色之後, 有名色之後,就有了 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入; 意這六入;有六入之後, 有六入之後,就有了觸覺; 就有了觸覺;有觸覺, 有觸覺, 就有了受; 就有了受;有受, 有受,然後就生出一種愛; 然後就生出一種愛;有了愛, 有了愛,就生出一種「 就生出一種「取」的 緣;取了, 取了,就要為 就要為我所有; 我所有;有了「 有了「有」的緣,就有「 就有「生」的緣;有生的 緣,就有「 就有「老、死」的緣;這叫順生門。 這叫順生門。又有還滅門, 又有還滅門,就是無明滅則行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10 of 26

滅,行滅則識滅, 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 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 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 六入滅則觸滅,觸 滅則受滅, 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 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 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 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 有滅則生滅,生滅 則老死滅。 則老死滅。 為諸菩薩, 諸菩薩,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應六波羅蜜法, 應六波羅蜜法,究竟佛慧: 究竟佛慧:威音 王佛為 王佛為這一切的諸菩薩, 這一切的諸菩薩,因為要他們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要他們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 ──得到 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就給他們說 所以就給他們說「布施、 布施、持戒、 持戒、忍辱、 忍辱、精進、 精進、禪定、 禪定、智 慧」這六波羅蜜法。 這六波羅蜜法。這六種法, 這六種法,是菩薩所修的法, 是菩薩所修的法,是自利利他、 是自利利他、自覺覺 他的法。 他的法。波羅蜜是梵語, 波羅蜜是梵語,譯為到彼岸; 到彼岸;因為你修這六種波羅蜜法, 修這六種波羅蜜法,無論 哪一種, 一種,都可以由生死的此岸, 都可以由生死的此岸,度過這煩惱的中流, 度過這煩惱的中流,而達到涅槃的彼 岸,這就是最後究竟的佛的智慧。 這就是最後究竟的佛的智慧。 得大勢! 得大勢!是威音王佛, 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劫, 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數, 正法住世劫數,如 一閻浮提微塵, 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劫數, 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 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益眾 其佛饒益眾生已, 生已,然後 滅度。 滅度。 得大勢: 得大勢:釋迦牟尼佛又叫了一聲, 釋迦牟尼佛又叫了一聲,得大勢菩薩! 得大勢菩薩!是威音王佛, 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 億那由他恆河沙劫: 億那由他恆河沙劫:這一位威音王佛的壽命, 這一位威音王佛的壽命,有四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 劫那麼 劫那麼長。正法住世劫數, 正法住世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 如一閻浮提微塵:這位佛的正法住世的劫 數,好像把這一個閻浮提世界, 好像把這一個閻浮提世界,所有的沙石、 所有的沙石、一切一切, 一切一切,都磨為 都磨為微塵那 麼多。像法住世劫數, 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 如四天下微塵:像法住世的劫數有多長呢 像法住世的劫數有多長呢?前邊 那僅僅是一個南閻浮提的微塵, 那僅僅是一個南閻浮提的微塵,這像法住世的時間, 這像法住世的時間,有如一四天下( 有如一四天下(一 個須彌山、 個須彌山、一個日月、 一個日月、一個四大部洲) 一個四大部洲)都磨為 都磨為微塵, 微塵,有那麼 有那麼多的劫數。 多的劫數。 其佛饒益眾 其佛饒益眾生已, 生已,然後滅度: 然後滅度:這一位佛, 這一位佛,所教化的眾 化的眾生已經都度盡了, 生已經都度盡了, 然後就入涅槃。 然後就入涅槃。 G2 明次第二萬億佛 正法像法滅盡之後, 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 於此國土,復有佛出, 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 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 應供、正 遍知、 遍知、明行足、 明行足、善逝、 善逝、世間解、 世間解、無上士、 無上士、調御丈夫、 調御丈夫、天人師、 天人師、佛、世 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 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 皆同一號。 正法像法滅盡之後: 正法像法滅盡之後:佛住世的時候, 佛住世的時候,這叫正法時代; 這叫正法時代;佛入涅槃之後, 佛入涅槃之後,這 叫像法時代, 叫像法時代,只有佛的像和佛法在世界上。 只有佛的像和佛法在世界上。在威音王佛的正法也滅了, 在威音王佛的正法也滅了, 像法也滅了, 像法也滅了,之後, 之後,於此國土, 於此國土,復有佛出, 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 亦號威音王如來:在這大成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11 of 26

國土, 國土,又有佛出興於世, 又有佛出興於世,佛的名號也是威音王如來、 佛的名號也是威音王如來、應供、 應供、正遍知、 正遍知、明 行足、 行足、善逝、 善逝、世間解、 世間解、無上士、 無上士、調御丈夫、 調御丈夫、天人師、 天人師、佛、世尊, 世尊,也都具 足佛這十號。 足佛這十號。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 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 皆同一號:像這樣子, 像這樣子,一位佛出興 於世, 於世,又有一位佛出興於世, 又有一位佛出興於世,這麼很次第的, 很次第的,有兩萬億這麼 有兩萬億這麼多的佛, 多的佛,都 出現在這大成國土, 出現在這大成國土,這些佛的名號也都叫威音王如來, 這些佛的名號也都叫威音王如來,佛的名字相同。 佛的名字相同。 F2 明本事(分二) G1 初標時節人名

G2 徵釋不輕之名

今G1 最初威音王如來, 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 已滅度,正法滅後, 正法滅後,於像法中, 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 力。爾時, 爾時,有一菩薩比丘, 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 名常不輕。 最初威音王如來, 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 已滅度:最初這一位威音王如來, 最初這一位威音王如來,他滅度之後, 他滅度之後,正 法滅後, 法滅後,於像法中, 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 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接著正法也滅了之後, 接著正法也滅了之後,在像 法時期之中, 法時期之中,這種增上慢比丘, 這種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 有大勢力。他們很貢高我慢的, 他們很貢高我慢的,把自己 看得是最大, 看得是最大,覺得比誰都高, 覺得比誰都高,比誰都有地位; 比誰都有地位;他們就是專門歡喜去爭名 奪利, 奪利,所以才有很大的勢力。 所以才有很大的勢力。 爾時, 爾時,有一菩薩比丘, 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 名常不輕:在這時候, 在這時候,有一位菩薩比丘。 有一位菩薩比丘。為什麼 叫菩薩比丘呢 叫菩薩比丘呢?因為他行菩薩道。 他行菩薩道。他的名字, 他的名字,就叫常不輕菩薩。 就叫常不輕菩薩。 G2 徵釋不輕之名(分二) H1 明不輕之行

H2 明得名所以

今H1 得大勢! 得大勢!以何因緣 以何因緣,名常不輕? 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 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 若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 婆塞、 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 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 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 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 不敢輕慢;所 以者何? 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 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 當得作佛。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 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 拜,乃至遠見四眾 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讚歎, 亦復故往禮拜讚歎,而作是言: 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 我不敢輕於汝等, 汝等皆當作佛。 汝等皆當作佛。 得大勢! 得大勢!以何因緣 以何因緣,名常不輕: 名常不輕:大勢至菩薩! 大勢至菩薩!以什麼 以什麼因緣,這位比丘的 名字叫常不輕呢 名字叫常不輕呢?是比丘凡有所見, 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 若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 夷:因為這位菩薩比丘, 這位菩薩比丘,他無論在什麼 他無論在什麼地方, 地方,看見哪 看見哪一位比丘、 一位比丘、比丘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12 of 26

尼,或者優婆塞、 或者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 皆悉禮拜讚歎:他都給他們叩頭頂禮, 他都給他們叩頭頂禮,來讚 歎他們。 歎他們。 本來比丘不禮拜比丘尼, 本來比丘不禮拜比丘尼,也不拜在家人的, 也不拜在家人的,這一位常不輕比丘為 這一位常不輕比丘為什麼又 拜比丘尼, 拜比丘尼,又拜優婆塞、 又拜優婆塞、優婆夷呢 優婆夷呢?因為他願意行菩薩道。 他願意行菩薩道。這個菩薩, 這個菩薩, 他自己本身沒有一個我相; 他自己本身沒有一個我相;他是人我一體的, 他是人我一體的,無我相、 無我相、無人相、 無人相、無眾生 相、無壽者相。 無壽者相。那麼他無我相、 他無我相、無人相、 無人相、無眾生相、 生相、無壽者相, 無壽者相,他這一 拜,豈不是有相了嗎 豈不是有相了嗎?他這個「 他這個「有相」, 有相」,實際上就是無相 」,實際上就是無相; 實際上就是無相;為什麼?他 若有相, 若有相,他就不會拜了! 他就不會拜了!好像那一些個增上慢比丘, 好像那一些個增上慢比丘,為什麼他不修這種 禮拜的行門? 禮拜的行門?就因為 就因為他有我相。 他有我相。常不輕沒有我相, 常不輕沒有我相,把「我」空了, 空了,所以 他就禮拜其他的比丘、 他就禮拜其他的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見到其他四眾 見到其他四眾弟子, 弟子, 他統統一樣要禮拜、 他統統一樣要禮拜、讚歎。 讚歎。怎麼樣讚歎 怎麼樣讚歎呢 樣讚歎呢? 而作是言: 而作是言:他就這樣說 他就這樣說了,我深敬汝等, 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 不敢輕慢:我深深地恭敬你 我深深地恭敬你們 各位, 各位,我對你 我對你們絕對不敢輕慢的! 對不敢輕慢的!所以者何: 所以者何:所以然的原因是什麼 所以然的原因是什麼呢? 汝等皆行菩薩道, 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 當得作佛:因為你們現在都是行菩薩道的人。 們現在都是行菩薩道的人。比丘、 比丘、 比丘尼也行菩薩道, 比丘尼也行菩薩道,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也行菩薩道。 優婆夷也行菩薩道。你們都是修行菩薩所 修之道, 修之道,自利利他。 自利利他。因為你們行菩薩道, 們行菩薩道,所以你 所以你們應該很快就成佛了! 們應該很快就成佛了! 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 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 但行禮拜:但是這一位常不輕的比丘, 但是這一位常不輕的比丘,他不是 單單就是讀一讀、 單單就是讀一讀、誦一誦經典, 誦一誦經典,他要行菩薩所行的道。 他要行菩薩所行的道。他一天到晚 他一天到晚就是 向其他的四眾 向其他的四眾弟子叩頭。 弟子叩頭。乃至遠見四眾 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讚歎: 亦復故往禮拜讚歎:乃至於他 到其他的地方, 到其他的地方,見著有比丘、 見著有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離著很遠, 離著很遠,他 也要走到那地方去向人叩頭禮拜。 也要走到那地方去向人叩頭禮拜。而作是言: 而作是言:然後他就這樣讚歎說 然後他就這樣讚歎說,我 不敢輕於汝等, 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汝等皆當作佛。你看!這位菩薩所行的菩薩道, 這位菩薩所行的菩薩道,真是不 容易行的。 容易行的。我們一般人, 我們一般人,誰能做到這一點? 誰能做到這一點?他既然向出家人叩頭, 然向出家人叩頭,又向 在家人來叩頭, 在家人來叩頭,修這種人所不能修的菩薩道。 修這種人所不能修的菩薩道。 H2 明得名所以 四眾之中, 之中,有生瞋恚, 有生瞋恚,心不淨者, 心不淨者,惡口罵詈 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 是無智比丘,從何所 來?自言我不輕汝, 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 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 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 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 記。如此經歷 如此經歷多年, 多年,常被罵詈 常被罵詈,不生瞋恚, 不生瞋恚,常作是言: 常作是言:汝當作佛。 汝當作佛。說是 語時, 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 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 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 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13 of 26

於汝等, 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汝等皆當作佛。以其常作是語故, 以其常作是語故,增上慢比丘、 增上慢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 塞、優婆夷, 優婆夷,號之為 號之為常不輕。 常不輕。 四眾之中, 之中,有生瞋恚, 有生瞋恚,心不淨者, 心不淨者,惡口罵詈 惡口罵詈言:在這比丘、 在這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 婆塞、 婆塞、優婆夷之中, 優婆夷之中,有增上慢的, 有增上慢的,心裏就生出一種瞋恚; 心裏就生出一種瞋恚;瞋恚, 瞋恚,就是發 脾氣了。 脾氣了。這常不輕菩薩給他一叩頭, 這常不輕菩薩給他一叩頭,他們就發了脾氣, 他們就發了脾氣,就用腳踢 就用腳踢他的 腳踢他的 頭,或者踢 或者踢他的下巴, 他的下巴,就打他。 就打他。為什麼發脾氣? 發脾氣?因為心裏不淨。 心裏不淨。心裏有 什麼呢?就貪瞋癡太多了, 就貪瞋癡太多了,這三毒熾盛。 這三毒熾盛。為什麼增上慢? 增上慢?也就因為 也就因為有三 毒。毒藥喝得太多了, 毒藥喝得太多了,吃的迷魂藥也吃得不明白了, 吃的迷魂藥也吃得不明白了,所以就心裏不乾淨 了。因為這個毒太多了, 這個毒太多了,好像喝醉酒了似的, 好像喝醉酒了似的,所以就罵人。 所以就罵人。罵誰呢 罵誰呢?就 這常不輕菩薩。 這常不輕菩薩。罵什麼 罵什麼? 是無智比丘, 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 從何所來:嘿,你這個比丘! 這個比丘!真是愚癡到極點了! 是愚癡到極點了!你從什 麼地方來的? 地方來的?怎麼有 怎麼有你這樣的比丘! 這樣的比丘!你太失佛教 太失佛教的威儀了! 的威儀了!你怎麼這樣 怎麼這樣 子呢?一點威儀都不修。 一點威儀都不修。威儀三千, 威儀三千,你連一樣也沒有! 連一樣也沒有!連罵帶打這位常 不輕菩薩。 不輕菩薩。你看,給叩頭還被人打! 給叩頭還被人打!你想一想, 想一想,這菩薩道是不容易行 的! 自言我不輕汝, 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 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 當得作佛:你又說,你不敢輕慢我們, 不敢輕慢我們, 又給我們這一些個人來授記, 又給我們這一些個人來授記,說我們應該作佛。 我們應該作佛。那麼容易就成佛啦 容易就成佛啦?你 簡直胡說 簡直胡說八道! 八道!你這個人真 這個人真是愚癡! 是愚癡!我等不用如是虛 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 妄授記:我們不要 你給虛妄授記! 妄授記!要成佛才可以給人授記, 要成佛才可以給人授記,你現在這麼 現在這麼愚癡, 愚癡,盡亂講亂說 盡亂講亂說 的,你真是太倒架子, 是太倒架子,太沒有用啦 太沒有用啦!就罵他。 就罵他。他們以為 他們以為只有佛才可以給 授記; 授記;其實, 其實,若人人都給你 若人人都給你授這個記, 授這個記,那你也就成佛了! 也就成佛了! 如此經歷 如此經歷多年, 多年,常被罵詈 常被罵詈,不生瞋恚: 不生瞋恚:像這樣子, 像這樣子,這位常不輕菩薩修這 種禮拜、 種禮拜、讚歎、 讚歎、忍辱的苦行, 忍辱的苦行,修了很多年。 修了很多年。雖然他常常被人罵, 雖然他常常被人罵,但是他 也不生瞋恚, 也不生瞋恚,還不退心。 還不退心。那不是一次了, 那不是一次了,只要一給人叩頭, 只要一給人叩頭,他就被人 罵。如果有我相的人, 如果有我相的人,被人打一頓這就怕了: 被人打一頓這就怕了:這有人打我, 這有人打我,有人罵我, 有人罵我, 再也不敢行這個菩薩道了! 再也不敢行這個菩薩道了!常作是言, 常作是言,汝當作佛: 汝當作佛:他常常是這樣說 他常常是這樣說,你 們都應該作佛! 們都應該作佛! 說是語時, 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 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說這個話的時候, 這個話的時候,眾人因為 人因為看 他太愚癡了, 他太愚癡了,他一來叩頭, 他一來叩頭,他們就用根木頭, 他們就用根木頭,或者用杖,「 或者用杖,「梆 ,「梆!」打他 !」打他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14 of 26

頭一下, 頭一下,或者拿石頭、 或者拿石頭、瓦塊打他。 瓦塊打他。擲,就是這麼 就是這麼由手裏撇 由手裏撇丟出去。 出去。 避走遠住, 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 猶高聲唱言:他雖然無我相, 他雖然無我相,但是打也會痛, 但是打也會痛,所以他就避走 ──他慌慌張張給人叩一個頭 ──他慌慌張張給人叩一個頭, 他慌慌張張給人叩一個頭,完了起身就跑 完了起身就跑得遠遠的。 得遠遠的。就這樣子, 就這樣子,一 邊跑的時候, 的時候,一邊還這麼 一邊還這麼大聲喊說 大聲喊說:我不敢輕於汝等, 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汝等皆當作佛! 你看,所以一般人說 所以一般人說他無智:「 他無智:「發神經 :「發神經呢 發神經呢!唉,真是討厭死了!」 是討厭死了!」罵他 !」罵他 是一個神經病的。 是一個神經病的。 以其常作是語故: 以其常作是語故:因為他常常說 他常常說這句話的緣 這句話的緣故,增上慢比丘、 增上慢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 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號之為 號之為常不輕: 常不輕:所以這增上慢的比丘、 所以這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 塞、優婆夷, 優婆夷,就給他送了一個美的名稱, 就給他送了一個美的名稱,說他是「 他是「常不輕」。 常不輕」。你 」。你們切記 不要做增上慢比丘、 不要做增上慢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也不要做增上慢的優婆塞、 也不要做增上慢的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這不 是好好玩的。 是好好玩的。 E3 雙明信毀果報(分二) F1 明信者果報 G1 正明果報 H1 明現報

F2 明毀者果報 G2 結會古今

H2 明生報

F1(分二)

G1(分三)

H3 明後報

今H1 是比丘臨欲終時, 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虛空中, 空中,具聞威音王佛, 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 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 偈,悉能受持, 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 即得如上眼根清淨,耳鼻舌身意根清 耳鼻舌身意根清淨。得是六根清 得是六根清淨 已,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 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是法華經。 是法華經。 是比丘臨欲終時: 是比丘臨欲終時:這位常不輕菩薩比丘, 這位常不輕菩薩比丘,在他將要壽命完了的時候, 在他將要壽命完了的時候,於 虛空中, 空中,具聞威音王佛, 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 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 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在虛空中, 空中,他就 聽見威音王佛以前所說 聽見威音王佛以前所說的《法華經》, 法華經》,和 》,和《法華經》 法華經》上那二十千萬億偈 頌。悉能受持, 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 即得如上眼根清淨,耳鼻舌身意根清 耳鼻舌身意根清淨:他不但聽見, 他不但聽見, 而且還能受之於心、 而且還能受之於心、持之於身, 持之於身,就得像前面〈 就得像前面〈法師功德品〉 法師功德品〉所說,眼根 也清淨了、 淨了、耳根也清 耳根也清淨了、 淨了、鼻根也清 鼻根也清淨、舌根也清 舌根也清淨、意根也清 意根也清淨、身 根也清 根也清淨了, 淨了,得六根清 得六根清淨這種境界了! 淨這種境界了! 得是六根清 得是六根清淨已, 淨已,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 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是法華經: 是法華經:他 得這種六根清 得這種六根清淨的境界之後, 淨的境界之後,不但沒有壽終, 不但沒有壽終,而且還又增加他的壽命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15 of 26

了。增加多長的時間呢 增加多長的時間呢?可就長囉 可就長囉!有二百萬億那由他歲 有二百萬億那由他歲,有這麼 有這麼多那 由他, 由他,不知道多少歲 不知道多少歲!這麼二百萬億那由他歲 二百萬億那由他歲,他做什麼 他做什麼呢?就是常常 到處去為 到處去為人講說 人講說《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這種的妙法。 這種的妙法。 於時增上慢四眾 於時增上慢四眾,比丘、 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輕賤是人為 輕賤是人為作不輕 名者, 名者,見其得大神通力、 見其得大神通力、樂說辯力、 辯力、大善寂力, 大善寂力,聞其所說 聞其所說,皆信伏隨 從。 這一位常不輕菩薩得到六根清 這一位常不輕菩薩得到六根清淨,又常常給人講說 又常常給人講說《妙法蓮法經》; 妙法蓮法經》;雖 》;雖 然沒有證果, 然沒有證果,以父母所生的身體, 以父母所生的身體,就得到這種的好處。 就得到這種的好處。 於時增上慢四眾 於時增上慢四眾,比丘、 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在這個時候, 在這個時候,以前 對這位常不輕菩薩有一種貢高我慢的增上慢四眾 對這位常不輕菩薩有一種貢高我慢的增上慢四眾弟子們── 弟子們──就是比丘 ──就是比丘、 就是比丘、 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輕賤是人為 輕賤是人為作不輕名者: 作不輕名者:他們以前又打罵向 他們叩頭頂禮的這個常不輕菩薩, 他們叩頭頂禮的這個常不輕菩薩,又輕賤他, 又輕賤他,說他是一個最愚癡的比 丘!輕賤這個人。 輕賤這個人。又給他起了一個「 又給他起了一個「不輕」 不輕」的名的這四眾 的名的這四眾弟子。 弟子。 見其得大神通力、 見其得大神通力、樂說辯力、 辯力、大善寂力: 大善寂力:他們看見這位常不輕菩薩, 他們看見這位常不輕菩薩,果 然得到這種大的神通力, 然得到這種大的神通力,又能以把《 又能以把《法華經》 法華經》這麼多的偈頌都背誦出 來,又可以為 又可以為人講解, 人講解,又樂於說 又樂於說法,得大辯才的力量, 得大辯才的力量,又得大善寂力。 又得大善寂力。 就是人家罵他, 就是人家罵他,他也不發脾氣; 他也不發脾氣;人家打他, 人家打他,他也不生瞋恨心。 他也不生瞋恨心。外邊也沒 有脾氣, 有脾氣,裏邊也沒有脾氣, 裏邊也沒有脾氣,這叫個「 這叫個「善」。寂 」。寂,他能以在這種最不好忍 耐、最不能忍耐的這種境界, 最不能忍耐的這種境界,他都能忍耐, 他都能忍耐,這是有智慧。 這是有智慧。既能有忍辱 力,又有般若的智慧, 又有般若的智慧,所以這叫「 所以這叫「大善寂力」。 大善寂力」。 聞其所說 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 皆信伏隨從:當他們聽聞這位常不輕菩薩比丘說 當他們聽聞這位常不輕菩薩比丘說《妙法蓮華 經》後,都信而服從了、 都信而服從了、降伏了; 降伏了;不像以前, 不像以前,又打他、 又打他、罵他那樣子。 罵他那樣子。於 是跟著這位菩薩, 是跟著這位菩薩,這一位菩薩到什麼 這一位菩薩到什麼地方說 地方說法,他們就跟隨到什麼 他們就跟隨到什麼地方 去聽法。 去聽法。 ※

每一天、 一天、每一天, 一天,都有很多的麻煩發生。 都有很多的麻煩發生。不是國與國互相作戰, 不是國與國互相作戰,殺死很 多人了; 多人了;再不就有火災, 再不就有火災,燒死了很多人; 燒死了很多人;或者就有水災, 或者就有水災,淹死很多人; 淹死很多人; 或者又有某種毒氣放出來, 或者又有某種毒氣放出來,又毒死很多人; 又毒死很多人;或者有飛機失事, 或者有飛機失事,又死了很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16 of 26

多人; 多人;或者有火車發生意外, 或者有火車發生意外,死了很多人; 死了很多人;或者有巴士, 或者有巴士,乃至於汽車, 乃至於汽車, 也死很多人。 也死很多人。每一天都不知道死多少人! 一天都不知道死多少人!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也就互相鬥 也就互相鬥爭,沒 有一個安寧的時候; 有一個安寧的時候;為什麼這樣子呢 這樣子呢?就因為 就因為人人都鬥 人人都鬥爭堅固, 爭堅固,你鬥爭 我、我鬥爭你,沒有忍讓, 沒有忍讓,所以世界就不和平。 所以世界就不和平。也就是人心不能改惡向 善,你壞,我想比你 我想比你更壞; 更壞;你惡,我想比你 我想比你更惡! 更惡!就是鬥 就是鬥爭怎麼樣壞 怎麼樣壞、 樣壞、 怎麼樣惡 怎麼樣惡, 樣惡,這世界一天就比一天壞啦 這世界一天就比一天壞啦!現在你 現在你把眼睛睜 把眼睛睜開看一看, 開看一看,整個 世界, 世界,哪一個地方是一個最安全的地方? 一個地方是一個最安全的地方?沒有! 沒有!所以我們現在預備舉 所以我們現在預備舉行 一個祈禱 一個祈禱世界和平的大會, 世界和平的大會,希望大家都共同一個心, 希望大家都共同一個心,來求世界和平, 來求世界和平,一 定會有感應的! 定會有感應的! ※

H2 明生報 是菩薩復化千萬億眾 是菩薩復化千萬億眾,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命終之後, 命終之後,得值二千 億佛, 億佛,皆號日月燈明, 皆號日月燈明,於其法中, 於其法中,說是法華經。 是法華經。 是菩薩復化千萬億眾 是菩薩復化千萬億眾,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位常不輕菩薩, 這一位常不輕菩薩, 他所教 他所教化的眾 化的眾生,有千萬億那麼 有千萬億那麼多的眾 多的眾生,是無量無邊的, 是無量無邊的,都令他們得 到無上正等正覺。 到無上正等正覺。 命終之後, 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 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 皆號日月燈明:這位常不輕菩薩, 這位常不輕菩薩,在他這一 生的壽命終了之後, 生的壽命終了之後,以後第二個生命, 以後第二個生命,又遇到二千億佛出現於世; 又遇到二千億佛出現於世;這二 千億佛, 千億佛,都是叫「 都是叫「日月燈明佛」。 日月燈明佛」。於其法中 」。於其法中, 於其法中,說是法華經: 是法華經:在這二千億 諸佛的法中, 諸佛的法中,這一位常不輕菩薩還是說 這一位常不輕菩薩還是說這部《 這部《法華經》。 法華經》。 H3 明後報 以是因緣 以是因緣,復值二千億佛, 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 同號雲自在燈王,於此諸佛法中, 於此諸佛法中,受持讀 誦,為諸四眾說 諸四眾說此經典故 眾說此經典故, 此經典故,得是常眼清 得是常眼清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清 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於四 眾中說法,心無所畏。 心無所畏。得大勢! 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 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供養如是若干諸 佛,恭敬尊重讚歎, 恭敬尊重讚歎,種諸善根; 種諸善根;於後復值 於後復值千萬億佛, 千萬億佛,亦於諸佛法中, 亦於諸佛法中,說 是經典, 是經典,功德成就, 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當得作佛。 以是因緣 以是因緣,復值二千億佛, 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 同號雲自在燈王:以說《法華經》 法華經》這種因 緣,又遇著二千億佛出現於世, 又遇著二千億佛出現於世,都叫雲自在燈王佛。 都叫雲自在燈王佛。於此諸佛法中, 於此諸佛法中,受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17 of 26

持讀誦, 持讀誦,為諸四眾說 諸四眾說此經典故 眾說此經典故: 此經典故:在這二千億日月燈明佛, 在這二千億日月燈明佛,和二千億雲自 在燈王佛的法中, 在燈王佛的法中,常不輕菩薩又受持、 常不輕菩薩又受持、讀誦這部《 讀誦這部《法華經》, 法華經》,也 》,也為所有 的比丘、 的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眾 優婆夷這四眾弟子, 弟子,來廣說 來廣說這部《 這部《妙法蓮華 經》的緣故。 總而言之, 總而言之,這位常不輕菩薩, 這位常不輕菩薩,他是生生世世、 他是生生世世、時時刻刻都是受持、 時時刻刻都是受持、讀 誦、演說這部《 這部《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得是常眼 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 》。得是常眼清 得是常眼清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清 所以他才得到以父母所生這個眼, 所以他才得到以父母所生這個眼,就能見三千大千世界, 就能見三千大千世界,這種清 這種清淨的神 力。耳、鼻、舌、身、意這諸根, 意這諸根,也都清 也都清淨了。 淨了。於四眾 於四眾中說法,心無所 畏:他在這四眾 他在這四眾中講說 中講說《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心是無所恐懼的 》,心是無所恐懼的。 心是無所恐懼的。 得大勢: 得大勢: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 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得大勢菩薩! 得大勢菩薩!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 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這 一位常不輕大菩薩, 一位常不輕大菩薩,供養如是若干諸佛, 供養如是若干諸佛,恭敬尊重讚歎, 恭敬尊重讚歎,種諸善根: 種諸善根:他 曾經供養像以上所說 曾經供養像以上所說這麼多的諸佛, 多的諸佛,他又恭敬諸佛、 他又恭敬諸佛、尊重諸佛、 尊重諸佛、讚歎諸 佛,在諸佛的面前來種各種善根。 在諸佛的面前來種各種善根。於後復值 於後復值千萬億佛, 千萬億佛,亦於諸佛法中, 亦於諸佛法中, 說是經典, 是經典,功德成就, 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當得作佛:他在以後又值 他在以後又值有千萬億那麼 有千萬億那麼多佛出現 於世, 於世,他又在諸佛的佛法之中, 他又在諸佛的佛法之中,演說這部《 這部《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因 》。因為他講說 他講說 這部《 這部《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的功德已成就了, 的功德已成就了,所以他應該得到成佛了。 所以他應該得到成佛了。 G2 結會古今 得大勢! 得大勢!於意云何? 於意云何?爾時常不輕菩薩, 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 豈異人乎?則我身是! 則我身是!若我於宿 世,不受持讀誦此經, 不受持讀誦此經,為他人說 他人說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 於先佛所, 於先佛所,受持讀誦此經, 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說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大勢! 得大勢!於意云何: 於意云何:佛叫一聲, 佛叫一聲,得大勢菩薩! 得大勢菩薩!在你的意思裏怎麼 的意思裏怎麼樣 怎麼樣啊? 爾時常不輕菩薩, 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 豈異人乎:我所說 我所說的當時那位常不輕菩薩, 的當時那位常不輕菩薩,他豈是其 他的人呢 他的人呢?不是! 不是!則我身是: 則我身是:就是我釋迦牟尼佛的本身。 就是我釋迦牟尼佛的本身。這一位常不輕 菩薩, 菩薩,就是我當時行菩薩道的一位化身菩薩。 就是我當時行菩薩道的一位化身菩薩。 若我於宿世, 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 不受持讀誦此經,為他人說 他人說者:假使我在前生的時候, 假使我在前生的時候,不 受持和讀誦這一部《 受持和讀誦這一部《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並且我不給他人講 這部經的話, 》,並且我不給他人講說 並且我不給他人講說這部經的話, 不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就不能很快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我就不能很快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我於先佛所, 我於先佛所,受持讀誦此經, 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說故:因為我在以前諸佛的地方, 我在以前諸佛的地方,能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18 of 26

受持、 受持、讀誦這部《 讀誦這部《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又 》,又為人講說 人講說這部經的緣 這部經的緣故,疾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現在, 所以現在,我就很快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我就很快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F2 明毀者果報(分二) G1 正明果報

G2 結會古今

今G1 得大勢! 得大勢!彼時四眾 彼時四眾,比丘、 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以瞋恚意, 以瞋恚意,輕賤 我故, 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 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 不聞法、不見僧, 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 惱。畢是罪已, 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 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大勢! 得大勢!彼時四眾 彼時四眾,比丘、 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得大勢菩薩! 得大勢菩薩!在 以前那些增上慢的比丘、 以前那些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這四眾 這四眾弟子們, 弟子們,以 瞋恚意, 瞋恚意,輕賤我故: 輕賤我故:用瞋恚的這種意念, 用瞋恚的這種意念,他們看不起我, 他們看不起我,說我是「 我是「無智 比丘」; 比丘」;因 」;因為瞋恚和輕賤我的緣 瞋恚和輕賤我的緣故,二百億劫常不值 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 不聞法、不見 僧:所以他們在這二百億劫中, 所以他們在這二百億劫中,都遇不著佛。 都遇不著佛。你們現在都遇著佛法, 們現在都遇著佛法,這 都不是沒有善根的人; 都不是沒有善根的人;若沒有善根的人, 若沒有善根的人,根本連一位佛的名字都聽不見 的。他們也不會聽見有人講經說 他們也不會聽見有人講經說法,也看不見一個比丘、 也看不見一個比丘、一個比丘尼。 一個比丘尼。 你們現在這個國家有了僧相── 們現在這個國家有了僧相──有僧人的樣子 ──有僧人的樣子, 有僧人的樣子,這都是有善根, 這都是有善根,才能遇 著三寶呢 著三寶呢! 這一些個譭 這一些個譭謗常不輕菩薩的, 謗常不輕菩薩的,就是給常不輕菩薩起「 就是給常不輕菩薩起「常不輕」 常不輕」名的這些 個增上慢四眾 個增上慢四眾弟子, 弟子,他們在二百億劫的期間, 他們在二百億劫的期間,都不聞三寶的名號。 都不聞三寶的名號。千劫 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 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他們在一千劫的時間裏, 他們在一千劫的時間裏,在阿鼻地獄受大苦惱。 在阿鼻地獄受大苦惱。 畢是罪已, 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 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們受完罪報 之後, 之後,又再托生做人; 又再托生做人;他們又遇著這一位常不輕菩薩, 他們又遇著這一位常不輕菩薩,來教化他們, 化他們,令 他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他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G2 結會古今(分二) H1 結會

H2 勸持

今H1 得大勢,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 於汝意云何?爾時四眾 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 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 豈異人乎?今此會中, 今此會中, 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 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 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 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19 of 26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 得大勢,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 於汝意云何:大勢至菩薩! 大勢至菩薩!在你的意思裏, 的意思裏,怎麼樣 怎麼樣啊?爾時四 眾常輕是菩薩者, 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 豈異人乎:當時比丘、 當時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這四 眾弟子, 弟子,常輕慢常不輕菩薩的這一些個人, 常輕慢常不輕菩薩的這一些個人,你知道嗎 知道嗎?他們也不是旁 人,是誰呢 是誰呢? 今此會中, 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 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就是現在我們這個法會裏邊, 就是現在我們這個法會裏邊,這跋陀 婆羅等五百位菩薩, 婆羅等五百位菩薩,他們都是那時候的增上慢四眾 他們都是那時候的增上慢四眾弟子。 弟子。跋陀婆羅是梵 語,翻譯為 翻譯為善守。 善守。以前因為 以前因為他增上慢、 他增上慢、不守規矩, 不守規矩,現在又受常不輕菩薩 教化,他就善守規矩、 他就善守規矩、善守戒律了。 善守戒律了。這有五百位菩薩, 這有五百位菩薩,單單舉 單單舉出跋陀婆 羅這一位菩薩作為 羅這一位菩薩作為上首。 上首。 師子月等五百比丘: 師子月等五百比丘:有一位比丘, 有一位比丘,他說法像獅子吼, 法像獅子吼,他的智慧猶如月 光,所以叫師子月。 所以叫師子月。師子月等五百位比丘, 師子月等五百位比丘,也是當時增上慢的四眾 也是當時增上慢的四眾弟 子。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 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又有一些個優婆塞, 又有一些個優婆塞,為首的是「 首的是「尼思佛」; 尼思佛」; 這也是當時增上慢的四眾 這也是當時增上慢的四眾弟子。 弟子。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 現在他們在無上正等正覺這佛的果位上, 現在他們在無上正等正覺這佛的果位上,都已經修到不退轉的境界, 都已經修到不退轉的境界,不 會再墮落了。 會再墮落了。 H2 勸持 得大勢! 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 當知是法華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 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 三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 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 於如來滅後,常應受持、 常應受持、讀誦、 讀誦、解說、書 寫是經。 寫是經。 得大勢! 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 當知是法華經:大勢至菩薩! 大勢至菩薩!你應該知道, 應該知道,這一部《 這一部《妙法蓮華 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 》,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 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對於一切 的大菩薩摩訶薩, 的大菩薩摩訶薩,都有大的利益。 都有大的利益。有什麼 有什麼大的饒益呢 大的饒益呢?能使令這一切的 菩薩、 菩薩、大菩薩, 大菩薩,都決定能得到這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 都決定能得到這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 是故諸菩薩摩訶薩, 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 於如來滅後:因為這個, 這個,所以這一切的菩薩和大菩 薩,在我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 在我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常應受持、 常應受持、讀誦、 讀誦、解說、書寫是經: 書寫是經:應 該常常受持這一部《 該常常受持這一部《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應當常常讀這一部 》,應當常常讀這一部《 應當常常讀這一部《妙法蓮華 經》,應該常常背誦這一部 》,應該常常背誦這一部《 應該常常背誦這一部《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又應該常常解 》,又應該常常解說 又應該常常解說這一部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20 of 26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又應該常常書寫這一部 》,又應該常常書寫這一部《 又應該常常書寫這一部《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你 》。你作多少功 德,就得到多少的益處, 就得到多少的益處,絕對沒有虛 對沒有虛妄的! 妄的! 我們人聽經, 我們人聽經,要越聽越歡喜聽, 要越聽越歡喜聽,越歡喜聽越聽; 越歡喜聽越聽;學佛法, 學佛法,要比吃蜜糖更 歡喜。 歡喜。佛法就是甘露, 佛法就是甘露,甘露是天上一種不死的藥。 甘露是天上一種不死的藥。我們聽佛法, 我們聽佛法,可以由 迷轉悟, 迷轉悟,由不明白得到明白。 由不明白得到明白。佛為什麼說佛法? 佛法?就因為 就因為要眾生明白佛 法。佛法不是這麼 佛法不是這麼容易明白的, 容易明白的,為什麼不容易明白呢 不容易明白呢?因為佛法太妙 了!它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那麼不容易明白, 不容易明白,一定要想法子明白; 一定要想法子明白; 不是說 不是說不明白我就不學了, 不明白我就不學了,越不明白越要學。 越不明白越要學。我們要明白之後, 我們要明白之後,才能可 以不學; 以不學;到四果阿羅漢, 到四果阿羅漢,那才到了無學位。 那才到了無學位。雖然說 雖然說是無學位, 是無學位,他是不學 小乘果, 小乘果,因為他證得無學位了; 他證得無學位了;但是要是依照大乘來講, 但是要是依照大乘來講,他還是要學, 他還是要學, 還是沒有究竟的。 還是沒有究竟的。學什麼 學什麼呢?要學行菩薩道, 要學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 修六度萬行。 所以, 所以,我們沒有證得四果阿羅漢, 我們沒有證得四果阿羅漢,一定要學。 一定要學。不明白要學, 不明白要學,明白了更要 學!說:「明白了 :「明白了, 明白了,我還學它 我還學它幹什麼 幹什麼?」你 ?」你還有不明白的, 還有不明白的,還學那個不 明白。 明白。譬如你 譬如你把《法華經》 法華經》都明白了,《 都明白了,《楞嚴經 ,《楞嚴經》 楞嚴經》你還沒有完全懂 還沒有完全懂; 《楞嚴經》 楞嚴經》完全都明白了,《 完全都明白了,《華嚴經 ,《華嚴經》 華嚴經》你也沒有明白。 也沒有明白。所以這個佛法, 所以這個佛法, 就好像大海似的。 就好像大海似的。我們眾 我們眾生,在學像大海這麼 在學像大海這麼多的佛法, 多的佛法,你看要怎麼 看要怎麼樣 怎麼樣 學法呢 學法呢?我們就要先學布施。 我們就要先學布施。布施不是叫人家布施給我, 布施不是叫人家布施給我,是我要布施給 人,你要做布施。 要做布施。第二就要持戒, 第二就要持戒,第三要忍辱, 第三要忍辱,第四要精進, 第四要精進,第五要禪 定,第六要智慧。 第六要智慧。 ※

九月十九, 九月十九,是觀音菩薩的出家紀念日。 是觀音菩薩的出家紀念日。我們娑婆世界的眾 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和觀音菩 薩都特別有緣 薩都特別有緣;若有人常念「 若有人常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的名號,就可以遂心滿 願、如意吉祥, 如意吉祥,求什麼 求什麼就得到什麼 就得到什麼。在《法華經》〈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 》〈觀世音菩薩普門 品〉說的,你求男得男、 求男得男、求女得女; 求女得女;無論你 無論你求什麼 求什麼,都可以滿你 都可以滿你的願, 的願, 但是你 但是你要念觀音菩薩。 要念觀音菩薩。因為有這種的緣 有這種的緣故,所以我們在這個禮拜天開始 念「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在講經的時間 」;在講經的時間, 在講經的時間,還照常講經。 還照常講經。有人要是歡喜隨喜觀 音七, 音七,就可以來隨喜; 就可以來隨喜;你有什麼 有什麼所求, 所求,都會滿願的。 都會滿願的。 在這觀音七的期間, 在這觀音七的期間,或者有人就會看見光, 或者有人就會看見光,或者有人看見花, 或者有人看見花,或者有人 就會得到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就會得到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或者有人參加這個觀音七就開了悟了, 或者有人參加這個觀音七就開了悟了,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21 of 26

或者有人就開了大智慧了; 或者有人就開了大智慧了;開大智慧以後, 開大智慧以後,就不會做愚癡的事情了, 就不會做愚癡的事情了,所 以這是很要緊的。 以這是很要緊的。你們各位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們各位不要錯過這個機會,來大家共同修行、 來大家共同修行、用功 修道。 修道。這是我對你 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們的希望! ※

D2 重頌(分二) E1 頌雙開今品信毀 F1 頌事本

E2 頌雙明信毀果報

F2 頌時節人名

E1(分三)

F3 頌不輕之行

今F1 爾時,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偈言: 過去有佛 號威音王 神智無量 將導一切 天人龍神 所共供養 爾時,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偈言:在這個時候,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因為 釋迦牟尼佛因為太慈 悲了, 悲了,所以要把這個義理再用偈頌來說 所以要把這個義理再用偈頌來說一遍。 一遍。 過去有佛, 過去有佛,號威音王: 號威音王:釋迦牟尼佛說 釋迦牟尼佛說,在過去無量生中, 在過去無量生中,有一位佛出 世,名叫「 名叫「威音王佛」。 威音王佛」。神智無量 」。神智無量, 神智無量,將導一切: 將導一切:這一位佛, 這一位佛,他的神通無 量,智慧也無量。 智慧也無量。他接引一切眾 他接引一切眾生,做一切眾 做一切眾生的領袖, 生的領袖,來引導眾 來引導眾生發 菩提心, 菩提心,速成佛道。 速成佛道。天人龍神, 天人龍神,所共供養: 所共供養:這時候, 這時候,一切諸天的天人、 一切諸天的天人、 一切世間的人, 一切世間的人,以及一切的天龍八部、 以及一切的天龍八部、鬼、神等, 神等,都共同來供養這一位 佛。 F2 頌時節人名 是佛滅後 法欲盡時 有一菩薩 名常不輕 時諸四眾 時諸四眾 計著於法 是佛滅後, 是佛滅後,法欲盡時: 法欲盡時:這一位佛, 這一位佛,在世界上弘法很久的時間, 在世界上弘法很久的時間,然後就入 涅槃了。 涅槃了。佛滅度之後, 佛滅度之後,正法時代過去了, 正法時代過去了,當像法將要滅盡的時候, 當像法將要滅盡的時候,有一 菩薩, 菩薩,名常不輕: 名常不輕:這時候, 這時候,有一位菩薩出現於世。 有一位菩薩出現於世。這一位菩薩叫什麼 這一位菩薩叫什麼名 字?他的名字就叫「 他的名字就叫「常不輕」。 常不輕」。常不輕 」。常不輕, 常不輕,就是恆常地、 就是恆常地、常常地不輕慢一 切眾生。他認為 他認為一切眾 一切眾生都是佛, 生都是佛,所以對一切眾 所以對一切眾生,都像對佛那麼 都像對佛那麼恭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22 of 26

敬。 時諸四眾 時諸四眾,計著於法: 計著於法:在佛法將要滅盡的期間, 在佛法將要滅盡的期間,就有佛的四眾 就有佛的四眾弟子── 弟子── 比丘、 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這四眾 這四眾弟子, 弟子,因為法末的關係, 法末的關係,這個 業障也重了, 業障也重了,就都不真 就都不真修行了。 修行了。怎麼樣子 怎麼樣子呢 樣子呢?雖然有出家的名, 雖然有出家的名,但是他 就生貢高我慢的心, 就生貢高我慢的心,有一種增上慢; 有一種增上慢;看著自己比誰都大, 看著自己比誰都大,唯我獨尊了, 唯我獨尊了, 自己是最高了。 自己是最高了。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 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一個手指天, 一個手指天,一個手指地, 一個手指地,說 是「天上天下,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唯我獨尊」──天上和天下 ──天上和天下, 天上和天下,只有我是一個最尊崇的、 只有我是一個最尊崇的、 最高尚 最高尚的。佛可以說 佛可以說這個話, 這個話,一般的人就不可以。 一般的人就不可以。但是這一班比丘, 但是這一班比丘,大 約也好像現在這個外道似的, 約也好像現在這個外道似的,說是「我就是佛! 我就是佛!你應該供養我!」 應該供養我!」生了 !」生了 一種增上慢的心。 一種增上慢的心。 本來「 本來「法尚應捨, 應捨,何況非法」, 何況非法」,這法 」,這法你 這法你不明白的時候, 不明白的時候,應該要明白; 應該要明白;你 明白了, 明白了,又要把這個法也都放下, 又要把這個法也都放下,不應該著住於法。 不應該著住於法。這個時候, 這個時候,因為佛 法要滅盡了, 法要滅盡了,這些個比丘、 這些個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都著到皮毛上了, 優婆夷都著到皮毛上了, 在外皮上來用功夫。 在外皮上來用功夫。他不單不明白法, 他不單不明白法,而且還執著於法了; 而且還執著於法了;執著於法, 執著於法, 就生了一種增上慢。 就生了一種增上慢。 F3 頌不輕之行 不輕菩薩 往到其所 而語之言 我不輕汝 汝等行道 皆當作佛 諸人聞已 輕毀罵詈 不輕菩薩 能忍受之 不輕菩薩, 不輕菩薩,往到其所, 往到其所,而語之言: 而語之言:在這時候, 在這時候,常不輕菩薩想要去度這一 班增上慢的比丘, 班增上慢的比丘,就到計著於法的這四眾 就到計著於法的這四眾弟子那個地方去, 弟子那個地方去,對這增上慢 的四眾 的四眾就說了,我不輕汝, 我不輕汝,汝等行道, 汝等行道,皆當作佛: 皆當作佛:我絕對不敢輕看你 對不敢輕看你! 因為你們現在所行的是菩薩所行之道, 們現在所行的是菩薩所行之道,將來你 將來你們都應該作佛的! 們都應該作佛的! 諸人聞已, 諸人聞已,輕毀罵詈:計著於法的這些四眾 計著於法的這些四眾弟子聽完這話, 弟子聽完這話,對這位常不 輕菩薩, 輕菩薩,就譭謗他、 謗他、罵他。 罵他。不輕菩薩, 不輕菩薩,能忍受之: 能忍受之:這位常不輕菩薩給人 叩頭頂禮、 叩頭頂禮、給人授記, 給人授記,還被人家打、 還被人家打、罵、拳打腳踢 拳打腳踢, 腳踢,甚至於用木棍、 甚至於用木棍、瓦 石,或者用種種的東西來打他。 或者用種種的東西來打他。這時候, 這時候,這位常不輕菩薩一點也不生瞋 恨心, 恨心,一點也不發脾氣; 一點也不發脾氣;人罵他、 人罵他、打他、 打他、惱他, 惱他,怎麼樣對他有不好的行 怎麼樣對他有不好的行 為,他也能忍耐。 他也能忍耐。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23 of 26

E2 頌雙明信毀果報(分三) F1 頌信毀果報

F2 頌結會古今

F3 舉益勸持

今F1 其罪畢已 神通力故 諸著法眾 諸著法眾 不輕命終 漸具功德

臨命終時 增益壽命 皆蒙菩薩 值無數佛 疾成佛道

得聞此經 復為諸人 教化成就 說是經故

六根清 六根清淨 廣說是經 令住佛道 得無量福

其罪畢已: 其罪畢已:這位常不輕菩薩給人叩頭, 這位常不輕菩薩給人叩頭,為什麼還會有罪呢 還會有罪呢?不是他給人 叩頭才會有罪, 叩頭才會有罪,是他前生的罪業還沒有了。 是他前生的罪業還沒有了。在《金剛經》 金剛經》上說:「若有 :「若有 善男子、 善男子、善女人, 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 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 道,以今世人輕賤故, 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 先世罪業即為消滅, 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常不輕菩薩行這種不輕的菩薩道 。」常不輕菩薩行這種不輕的菩薩道, 常不輕菩薩行這種不輕的菩薩道,被人打、 被人打、被人罵、 被人罵、被人輕賤; 被人輕賤; 因為被人輕賤, 被人輕賤,所以他前生輕賤人的罪業就消滅、 所以他前生輕賤人的罪業就消滅、沒有了! 沒有了! 臨命終時, 臨命終時,得聞此經: 得聞此經:所以, 所以,他就在壽命將要終的時候, 他就在壽命將要終的時候,聽見這一部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這種種不可思議的道理。 這種種不可思議的道理。六根清 六根清淨,神通力故, 神通力故,增益壽 命:這個時候, 這個時候,他得到六根清 他得到六根清淨、六根互用這種的力量。 六根互用這種的力量。怎麼會有六根 怎麼會有六根 互用? 互用?因為他清淨了; 淨了;清淨,就會六根互用。 就會六根互用。他有大神通、 他有大神通、大智慧、 大智慧、大 雄大力的緣 雄大力的緣故,所以他的壽命又增加了, 所以他的壽命又增加了,不單沒有死, 不單沒有死,而且還增加很 多。 復為諸人, 諸人,廣說是經: 是經:這位常不輕菩薩, 這位常不輕菩薩,他又為 他又為這所有的人, 這所有的人,廣宣、 廣宣、演 說、講解這一部《 講解這一部《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 諸著法眾 諸著法眾,皆蒙菩薩, 皆蒙菩薩,教化成就, 化成就,令住佛道: 令住佛道:所有這些個增上慢的比 丘、比丘尼、 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這些執著法的眾 這些執著法的眾生,都墮地獄了; 都墮地獄了;受完 了地獄的果報之後, 了地獄的果報之後,又托生做人, 又托生做人,看見這一位常不輕菩薩得這種的大神 通力、 通力、大寂善力, 大寂善力,於是又得到這位常不輕菩薩的教 於是又得到這位常不輕菩薩的教化成就, 化成就,令他們修行 諸佛之道。 諸佛之道。 不輕命終, 不輕命終,值無數佛: 無數佛:這位常不輕菩薩命終之後, 這位常不輕菩薩命終之後,以後生生世世都遇著 無數的諸佛出現於世。 無數的諸佛出現於世。說是經故, 是經故,得無量福: 得無量福:他生生世世、 他生生世世、年年月月、 年年月月、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24 of 26

時時刻刻, 時時刻刻,都講說 都講說這一部《 這一部《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所以他得到無量的福德莊 》,所以他得到無量的福德莊 嚴。漸具功德, 漸具功德,疾成佛道: 疾成佛道:漸漸地具足菩薩道的功德, 漸漸地具足菩薩道的功德,所以很快地, 所以很快地,他 就成佛了。 就成佛了。 F2 頌結會古今 彼時不輕 聞不輕言 此會菩薩 今於我前

則我身是 汝當作佛 五百之眾 五百之眾 聽法者是

時四部眾 時四部眾 以是因緣 以是因緣 並及四部

著法之者 值無數佛 清信士女

彼時不輕, 彼時不輕,則我身是: 則我身是:我所說 我所說以前這位不輕菩薩是誰呢 以前這位不輕菩薩是誰呢?就是我釋迦牟 尼佛的前生, 尼佛的前生,我就行過這種「 我就行過這種「不輕」 不輕」的菩薩之道! 的菩薩之道! 時四部眾 時四部眾,著法之者: 著法之者:在這譭 在這譭謗、罵詈常不輕菩薩的四眾 常不輕菩薩的四眾們,還有生增 上慢的心、 上慢的心、執著於法的這些個人, 執著於法的這些個人,聞不輕言, 聞不輕言,汝當作佛, 汝當作佛,以是因緣 以是因緣,值 無數佛: 無數佛:他們聽見常不輕菩薩給他們說 他們聽見常不輕菩薩給他們說法,說「汝當作佛」; 汝當作佛」;以這種的 」;以這種的 因緣,所以就遇著無數無邊那麼 所以就遇著無數無邊那麼多的諸佛。 多的諸佛。 此會菩薩, 此會菩薩,五百之眾 五百之眾:現在在這法會的跋陀婆羅等五百位菩薩, 現在在這法會的跋陀婆羅等五百位菩薩,就是以 前增上慢、 前增上慢、譭謗常不輕菩薩的那一些個比丘、 謗常不輕菩薩的那一些個比丘、比丘尼。 比丘尼。現在他們已經得 到不退轉了, 到不退轉了,能善守戒律。 能善守戒律。並及四部, 並及四部,清信士女: 信士女:還有其他比丘、 還有其他比丘、比丘 尼、優婆塞、 優婆塞、優婆夷, 優婆夷,他們過去雖然輕賤我、 他們過去雖然輕賤我、譭謗我、 謗我、罵詈我,但是現 在都在我的面前, 在都在我的面前,又都發菩提心了! 又都發菩提心了!為什麼他們發菩提心呢 他們發菩提心呢?就因為 就因為我 給他們種下這個菩提種子的緣 給他們種下這個菩提種子的緣故。怎麼說呢 怎麼說呢? 說呢?當時常不輕菩薩對他們 說:「我不敢輕慢汝等 :「我不敢輕慢汝等, 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汝等皆當作佛!」給他們授記 !」給他們授記, 給他們授記,還又給這一般 人來叩頭頂禮。 人來叩頭頂禮。因為有這種的因緣 有這種的因緣,今於我前, 今於我前,聽法者是: 聽法者是:所以現在在 我的面前, 我的面前,聽我說 聽我說《法華經》 法華經》的這一些個人, 的這一些個人,就是以前他們都譭 就是以前他們都譭謗過我 的。 F3 舉益勸持 我於前世 開示教 開示教人 億億萬劫 億億萬劫

勸是諸人 令住涅槃 至不可議 至不可議

聽受斯經 世世受持 時乃得聞 諸佛世尊

第一之法 如是經典 是法華經 時說是經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25 of 26

是故行者 於佛滅後 聞如是經 勿生疑惑 應當一心 廣說此經 世世值 世世值佛 疾成佛道 我於前世, 我於前世,勸是諸人: 勸是諸人:我在前生的時候, 我在前生的時候,勸說這些個人, 這些個人,令他們發菩提 心、修行菩薩道。 修行菩薩道。聽受斯經, 聽受斯經,第一之法: 第一之法:我生生世世都講這部《 我生生世世都講這部《法華 經》,而他們都已經聽過 》,而他們都已經聽過。 而他們都已經聽過。這《法華經》 法華經》就是第一的、 就是第一的、最妙的佛法。 最妙的佛法。開 示教人,令住涅槃: 令住涅槃:我又開示、 我又開示、教化這一切的人, 化這一切的人,令他們得到涅槃的快 樂,得到「 得到「常樂我淨」 常樂我淨」這種的妙果。 這種的妙果。世世受持, 世世受持,如是經典: 如是經典:我又教 我又教化這 一切的眾 一切的眾生,令他們生生世世受持這一部《 令他們生生世世受持這一部《法華經》。 法華經》。我自己也是生生 》。我自己也是生生 世世, 世世,受持這一部《 受持這一部《妙法華蓮經》。 妙法華蓮經》。 億億萬劫, 億億萬劫,至不可議: 至不可議:在這個沒有數量那麼 在這個沒有數量那麼多的億億萬劫, 多的億億萬劫,乃至於到不 可思議那麼 可思議那麼多、那麼長的時間, 長的時間,時乃得聞, 時乃得聞,是法華經:《 是法華經:《法華經 :《法華經》 法華經》不是 很容易聽見的, 很容易聽見的,若在無量阿僧祇劫的時間, 若在無量阿僧祇劫的時間,也不一定遇著能聽這《 也不一定遇著能聽這《法華 經》。這 》。這《法華經》, 法華經》,是很難遭遇的 》,是很難遭遇的。 是很難遭遇的。億億萬劫, 億億萬劫,至不可議, 至不可議,諸佛世 尊,時說是經: 是經:乃至於在億億萬那麼 乃至於在億億萬那麼多的劫, 多的劫,及不可思議那麼 及不可思議那麼長的阿僧 祇劫, 祇劫,這十方諸佛的世尊哪 這十方諸佛的世尊哪!都是常常說 都是常常說這一部《 這一部《法華經》。 法華經》。 是故行者, 是故行者,於佛滅後: 於佛滅後:就因為 就因為這個原因, 這個原因,所以你 所以你們這一些修行菩薩道的 人,在我將來滅度之後, 在我將來滅度之後,聞如是經, 聞如是經,勿生疑惑: 勿生疑惑:你們若聽聞這一部不可 思議的《 思議的《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千萬不要生出一種懷疑而不相信的心 》,千萬不要生出一種懷疑而不相信的心, 千萬不要生出一種懷疑而不相信的心,你不要 生疑惑心。 生疑惑心。應當一心, 應當一心,廣說此經: 此經:你們都應當專一其心, 們都應當專一其心,廣為一切眾 一切眾人 說這一部《 這一部《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各位聽完了這 》。各位聽完了這《 各位聽完了這《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到處都給人 》,到處都給人 講這《 講這《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世世 》。世世值 世世值佛,疾成佛道: 疾成佛道:你們生生世世都可以遇到 佛,很快的就可以成就諸佛之道了! 很快的就可以成就諸佛之道了! ※

今天是觀音七開始的第一天, 今天是觀音七開始的第一天,凡是來參加這個觀音七的人, 凡是來參加這個觀音七的人,必須要拿出 來懇切至誠的心; 來懇切至誠的心;就像對著觀世音菩薩的面, 就像對著觀世音菩薩的面,來念觀世音菩薩的名一 樣。不要懈怠, 不要懈怠,不要懶惰, 不要懶惰,不要打妄想! 不要打妄想!因為我們修道就要專一其心, 我們修道就要專一其心, 你若不專一其心, 若不專一其心,就修什麼 就修什麼法門, 法門,也沒有益處, 也沒有益處,得不到相應。 得不到相應。所以凡是 來參加這觀音七的人, 來參加這觀音七的人,都要誠誠懇懇地, 都要誠誠懇懇地,這樣來發心念觀音菩薩; 這樣來發心念觀音菩薩;要認 真念,口裏念得清清 口裏念得清清楚楚的 清清楚楚的, 楚楚的,耳朵聽得清清 聽得清清楚楚的 清清楚楚的, 楚楚的,心裏也念得清清 心裏也念得清清楚 清清楚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Page 26 of 26

楚的。 楚的。你念觀音菩薩, 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也就會念你 觀音菩薩也就會念你;彼此互相一念, 彼此互相一念,就會有一 種不可思議的感應。 種不可思議的感應。 在下個禮拜天, 在下個禮拜天,正是觀音菩薩出家的一個紀念日, 正是觀音菩薩出家的一個紀念日,所以在這一天, 所以在這一天,我們 預備給所有報名想要皈 預備給所有報名想要皈依的人, 依的人,來舉行皈依的儀式。 依的儀式。已經報名的人, 已經報名的人,應 該預備在那一天皈 該預備在那一天皈依;沒有報名皈 沒有報名皈依的人, 依的人,若想要皈 若想要皈依,也趕快報名。 快報名。 因為在觀音菩薩出家這一個紀念日來皈 在觀音菩薩出家這一個紀念日來皈依,第一, 第一,和觀音菩薩結法緣 和觀音菩薩結法緣; 第二, 第二,這個日子也很容易記得。 這個日子也很容易記得。你們無論哪 們無論哪一個人, 一個人,不要把皈 不要把皈依那一天 忘了; 忘了;皈依那一天, 依那一天,那就是你 那就是你們活著的一個生日, 們活著的一個生日,一個「 一個「睜著眼睛投 胎」的生日。 的生日。以前你 以前你父母給你 父母給你這個身體, 這個身體,你沒有睜 沒有睜開眼睛, 開眼睛,也不知道這 父親、 父親、母親好不好, 母親好不好,就投胎了; 就投胎了;現在這叫「 現在這叫「睜眼投胎」 眼投胎」──投法門的 ──投法門的 胎,找一個出世的法門。 找一個出世的法門。所以這一點, 所以這一點,你們各位應該記得! 們各位應該記得! 有的人說 有的人說是:「我想 :「我想皈 我想皈依,等一等!」 等一等!」既 !」既然想皈 然想皈依,就不必等; 就不必等;你若 等,將來或者就錯過機會, 將來或者就錯過機會,就沒有機會皈 就沒有機會皈依了。 依了。所以想要皈 所以想要皈依,就早一 點,不要等; 不要等;你等,不知道這個世界有什麼 不知道這個世界有什麼問題會發生。 問題會發生。我不是希望大 家都死, 家都死,但是不知道哪 但是不知道哪一天, 一天,那個原子彈、 那個原子彈、氫氣彈不知怎麼 氣彈不知怎麼樣就爆炸 怎麼樣就爆炸 了,這人類就沒有了。 這人類就沒有了。所以若早一天皈 所以若早一天皈依,或者原子彈響的時候, 或者原子彈響的時候,無形 中菩薩就保護著你 中菩薩就保護著你,就不會有什麼 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問題。說:「那我 :「那我趕 那我趕快皈依了!」 依了!」你 !」你 趕快皈依?那我還要審察一下可以或者不可以! 那我還要審察一下可以或者不可以!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file://C:\Xan\buddhism\DRBAChineseOnlineReadin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Lot... 7/3/201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