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居遊趣。東臺灣lifestyle】第28期電子報Quarterly Newsletter

Page 1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Contents 花東居遊趣 ‧ 東臺灣 Lifestyle

01

發刊緣起

報」,結合最新計畫相關訊息及具相關焦

02

媒材,獲得不少訂閱者支持與後續詢問。

升品質,預計從 105 年 11 至 106 年 11 月間共發行四期。期盼讓更多有心嚮往養 生休閒生活與移居東臺灣潛在之移居人 口,藉此電子報之管道更深入了解東臺灣 樂活 Lifestyle。

發行機關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 發 行 人 陳繼鳴 總 策 劃 姚克勛 編輯委員 馮輝昇、謝正昌、李君如、 藍明鑑、王聖銘、李永展 主

編 林昌黎

稿 余志偉

計畫團隊 臺灣城鄉發展學會 總 編 輯 吳勁毅 作品編輯 黃琦恩 美術編輯 秦曉誼 訂閱網址 www.easthealthpark.com.tw/ 出版日期 中華民國 106 年 3 月出版

02

築路鹿野 / Tipus Hafay

03

Column

10

「青年紮根及地方眉角經驗交流工作坊」實錄 / Tipus Hafay

去年電子報月發行份數近 600 份,今年 度改為季報形式發行,持續維持並戮力提

Featured Article 聯絡網織成計畫 / 本計畫團隊

點文章之書寫,將本計畫相關推動理念、 執行成果轉化為㇐般民眾最方便閱讀的

01

地方聯絡網的眉角與力量 / 本計畫團隊

100 年 7 月開始,本計畫始發行「東臺灣 養生休閒產業推廣及人才東移主題電子

Editor’s Note

04

Recommended Book 食在池上 / eyeworm

14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Editor’s Note

撰文|本計畫團隊

這期的電子報是 106 年度的新開始,我們檢視過去計畫執行中的課題,期待在春耕的時節中 創造新的機會。106 年度補助計畫甫核定,即將展開新計畫的鄉鎮公所及聯絡網平臺,都準 備發動引擎迎接新的挑戰。然而 105 年度無論是成果豐碩與否,我們在 105 年底的工作坊中 也逐一討論了計畫執行的關鍵元素,並且一一地提出各鄉鎮的解決對策,以及收錄了中央委 員、地方顧問等專業經驗的建議,特別以專題文章留下工作坊中的重要紀錄分享給大家,作 為今年度我們再出發的新力量。 本季,我們也分享臺東鹿野鄉的計畫經驗,除了採訪承辦培君,也節錄了 105 年度的重要工 作項目,讓大家有機會更認識鹿野鄉外,也讓時常在各會議中聽到的「鹿野同學會」的聯絡 網平臺操作策略,提供做為各鄉鎮聯絡網平臺發展的參考案例。 話不多說,就讓我們一起步入鹿野鄉吧…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Featured Article

撰文|本計畫團隊、照片提供|鹿野鄉公所、開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臺東縣鹿野鄉公所於 104 年啟動「鹿野鄉養 生休閒產業及人才聯絡網織成計畫」後,105 年度成果豐碩,其中包含「鹿野沙發」 、「老 屋新力」 、 「鹿野社群企業」以及「小市㇐庄」 與大家分享。 鹿野鄉除了在地產業「紅烏龍」著名之外, 從 104 年度計畫的盤整與培力也逐漸開啟了 「茶米產業」及「休閒產業」的聯絡網群聚, 成為潛力產業。藉著人、事、物的串連,有 機會吸引在地青年駐留,推動「鹿野沙發」、 「老屋新力」結合「鹿野同學會」連接產業 轉型及地方人才需求等主題。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鹿野沙發 鹿野沙發是鹿野鄉公所 104 年度計畫中利用閒置空間改造作為打工換宿的住宿據點,目前也是鹿野同學會夥伴 的聚會空間,是在地青年與短期居留的資訊交流平臺。 「…㇐直以來鹿野同學會以各種型態每月聚會、交流,除了萌生新的想法,在某個夥伴工作室庭院裡,架起投 影機,㇐起來場「鹿天電影院」小聚。我們陸續辦理了「小市㇐庄」夜間市集、 「夜鹿野敢走下去」 ,藉由聚會, 邀請大家㇐起檢討、討論第㇐場次活動需要微調之處,並且將活動當日需要協助的籌備工作,分配請鹿野聯絡 網夥伴協助場地佈置…等,並且增加了以往沒有的夥伴分享『穴位按摩、小病不用看醫生』 ,藉由夥伴的專業分 享,達到養生及夥伴交流之目的。之後我們則帶領夥伴們往北邊移動,於瑞源大原花布燈籠館小聚,藉此縮短 北邊的朋友移動距離,同時規劃在花布燈籠館辦理㇐場鹿天電影院,將以往鹿野同學會的熱鬧氛圍,感染鹿野 北四村。」

照片說明|鹿野同學會聚會情形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老屋新力 「鹿野同學會」討論以老屋新力的方式將閒置空間外觀規劃「藝術導入」 ,並提供給駐地藝術家或舉辦文創體驗 活動,讓「藝術走入社區,藝術創造空間」 ;夥伴們攜手㇐同改善老屋空間,並且將閒置老屋規劃作為同學會活 動與課程使用。閒置空間導入藝術與在地文化,讓空間不但被賦予了新生,還蘊含著美好的色彩及活力,讓鹿 野的閒置老屋,成為㇐門新的藝「宿」 。 照片說明 (由上而下)

植物搥染體驗 編織掛飾手作課程 木工與自然素材工作坊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鹿野社群企業 結合每月常態聚會「鹿野同學會」共同討論,以 104 年度「鹿野人的農情祕意試遊團」以及協助辦理鹿野鄉公 所「花鹿米養生樂活節」系列活動為起點,討論遊程串聯可行性、各點的呈現方式以及導覽夥伴的領團操作模 式引導…等,並於 8 月份聚會確立、建構初步的組別名單,日後如有社群企業或是其他活動需要夥伴支援,可 依各組類別,優先招募人力。 將各有專⾧的年輕人分工(招募組、 解說組、交通組、產業組、行銷組… 等),以在地產業觀光導入推廣遊 程,將去年度設計出來的「鹿野私 房遊程」藉由旅行社對外招募遊客 上線操作,創造在地就業與觀光商 機,達到推廣觀光創造合作社與在 地業者雙贏的成效。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小市㇐庄-鹿野有藝市 以聯絡網平臺鹿野同學會執行,分享臺東在地的好物,增加鹿野的訪客㇐個夜間活動交流好去處,並以生活的 每㇐個過程都是種藝術的概念創造「鹿野小地方」 ,包含鹿野鄉多元族群及千百種鹿野生活方式,在食衣住行中 各有自己的㇐套學問;另外也安排友善環境手作體驗以及其他攤友所帶領的小活動,提高市集與遊客的互動性。 鹿野鄉公所在 106 年度將啟動新的里程,除了推薦大家有機會到鹿野走走之外,鹿野的聯絡網平臺仍很希望跟 不同專⾧的夥伴交流,若想體驗鹿野的生活,還是有短期打工換宿的機會喔! (本文摘錄及編寫自鹿野鄉公所 105 年度「鹿野鄉養生休閒產業及人才聯絡網織成計畫」)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撰文|Tipus Hafay、受訪者|鹿野鄉公所蕭培君 照片提供|鹿野鄉公所 啟動計畫與銜接產業經驗 臺東縣鹿野鄉公所「鹿野鄉 104 年度健康養生慢活休閒產業聯絡網織成計畫」在民國 104 年啟動,目前即將邁 入第三年的時間。鄉公所農觀課從原本的農業推廣,與臺東縣政府合作,搭配熱氣球計畫推展在地產業,包含 98 年的地產基金輔導產業升級,到 104 年至今的「鹿野鄉 104 年度健康養生慢活休閒產業聯絡網織成計畫」, 串連了地方聯絡網平臺,培君參與三個年頭,箇中滋味酸甜苦辣,都甘之如飴。 鹿野鄉公所從民國 98 年辦理地產基金的計畫中獲得經驗,整合在地產業及產銷班需花費些許時間,大部分的 鄉民看到計畫成效顯著後才會開始參與,因此三年計畫後孕育出紅烏龍產業,茶葉耕作面積從萎縮到成⾧,鹿 野茶價錢從削價到穩定成⾧,其中產官學各方皆付出不少心血。 因為有前輩在地產基金的努力,累積了在地的人脈,也串接了茶產業的平臺,公所深知人的串聯是此計畫成功 的最重要關鍵要素。本計畫的聯絡網平臺設定為「鹿野同學會」 ,㇐開始駐點人員在地方進行訪談時將大家加入 LINE 群組,初期是以傳遞計畫訊息為主,參與的地方夥伴有農民、民宿、餐飲業者、旅遊業者、藝術工作者與 其他公教人員等,培君與委辦團隊開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透過 LINE 群組邀約大家同學會的時間,以工

蕭培君 鹿野鄉公所農業觀光課,鹿野鄉養生休閒及人才東移推動計畫承 辦窗口。 來自高雄的鄉下-燕巢,那是個純樸而美麗的地方,有豐富的惡 地地形跟聞名全臺的水果-芭樂,典型的農村生活㇐直是我記憶中 的那抹風景,濃濃的人情味是腦海中陣陣飄散的味道。100 年分 發到鹿野服務,原以為農業技術職系的我,工作內容會是於農業 推廣輔導相關的工作,沒想到 104 年來自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的 這紙公文,開啟了我涉足社造的大門,臨危受命必須的匆促提案 之下,只能由過往承辦農業及觀光的資料中,提取符合計畫目標 可用的資訊,最後透過輔導團隊的不斷溝通修正下完成,猶記得簡報前,我與公所的夥伴仍為了使計畫說明更完善而矻 矻不懈地努力著。 計畫執行後,遇到諸多困難,不論是溝通新移民、返鄉二代、在地住民各種族群的想法,亦或是串連各種產業業者的想 法,都透過連續的聚會、說明會、課程、活動、工作坊,不斷的思考反饋及接納彼此的想法,策動下㇐次的活動,過程 中更加拉近彼此的距離。現狀是連絡網的夥伴們會私底下聚會討論,舉凡大至產業議題、鄉鎮發展,小至生活大小事都 是大家互相溝通的話題。 幼有所養,老有所終,幼老皆有所依。其實是我對這個計畫最大的期盼。 懷著這樣的初衷出發,努力不懈,為了成就更多人返鄉或移居,讓這個小小的,猶如我的家鄉的這個純樸農村社會,可 以有更多青壯年人口在這裡安居樂業,互助共生。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作坊的方式討論計畫議題,經過⾧時間的合作及陪伴下,鹿野同學會開始在每個月都有㇐次的聚會,從公共議 題討論發展成鄉親交流的㇐家㇐菜的聚會活動,而群組中約有 15 位的夥伴成為核心人物,帶動群組內自發性 討論地方發展的題目。 地方人才連結是地方改變的開始 「鹿野同學會」也從地方閒置空間修繕到養生小旅行開始分工,不同屬性的產業與專⾧的夥伴各自連結,從㇐ 開始陌生到合作,活動結束後的內部檢討,大家發現透過活動反而能累積更多經驗值,而且由地方帶動小旅行 並不困難,之後也㇐起投入舉辦市集且自發性的籌備起各項活動。透過「鹿野同學會」群組中專⾧喜好與異業 的合作,無形中也增加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地方發展有積極的力量,也開始創造屬於鹿野的軟實力, 這是地方居民自己努力的成果。 地方聯絡網夥伴平均年齡都在 40 歲以下,對鹿 野鄉人口持續減少的情況來說,地方人才的合 作,讓地方居民的能量逐漸提升,如何讓人到 家鄉居住㇐直是鹿野鄉公所關注的題目,而「鹿 野同學會」的成效也開始對地方有了㇐些改變 與影響。 培君在面對計畫時必須結合在地居民共同合作, 期初在提計畫的時候還是遇到瓶頸,幸好在輔 導團隊潘姊的幫忙與提點下,才能啟動這樣的 計畫,並且更清楚計畫補助目標。第㇐年計畫 執行時,必須與委辦團隊開新工程顧問股份有 限公司的若涵,持續溝通工作內容,為了讓委 辦團隊了解計畫精神,常常討論到很晚才下班, 培君自己笑說因為本身個性比較龜毛,很注意 執行細節外,也專注朝著計畫精神去執行,花 了許多的時間;另㇐方面,公所⾧官㇐開始以 為計畫是產業推動案,但計畫精神應該是如何 創造誘因,使返鄉二代及新移民等人才居留下 來,為此必須花費大量時間辦理人才、物產、 閒置空間等盤點工作去了解基本可用資源及潛 力居留對象,同時也須不斷說明使⾧官了解計 畫初期公所必須投注地方的人才孕育,後期才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能與現有產業做結合能創造出不同的新價值來提升地方的發展,讓計畫執行逐年看出成果。培君說在這樣多次 的討論及工作磨合經驗中,她成為執行的把關者,也開始慢慢引導聯絡網的夥伴,自主性的討論議題,讓自己 能夠逐漸從主動的角色退到陪伴的位置。 地方留下人才,路才能走得更⾧遠 培君提到各鄉鎮的發展因為計畫投入而漸漸有了改變,鹿野鄉要吸 引青年返鄉其實仍需要㇐些基礎條件,才能讓大家回到家鄉深根。 透過本計畫的執行操作中,我們開始發現人的連結有不同的可能, 甚至連結後可以開始推動不㇐樣的異業合作發展,或從群組中找到 可能合作的夥伴,這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對培君來說,這個計畫除 了讓她認識很多好朋友之外,她也相信只要人與人之間有了情感, 路會走得更⾧遠。她說計畫複雜度高、操作難度也高,但是她以「任 重而道遠」 、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自勉,她對自己打 了不到 80 分的分數,期待未來能為地方創造更多可能,包含產業 升級技術或地方產業育成等資源轉介到地方夥伴,慢慢的提升鹿野 鄉往更好的方向來創造新的改變,而本計畫的持續投入及單位首⾧ 的支持與推動,將使鹿野鄉發展潛力在「鹿野同學會」中慢慢茁壯 發光。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Column

撰文|Tipus Hafay

執行團隊於 105 年 11 月 15 日舉辦「青年紮根及地方眉角經驗交流工作坊」,增加各鄉鎮市承辦人員與工作夥 伴交流的機會,讓各計畫執行更為順暢。本篇針對工作坊討論的重點及當天顧問的建議,希望能提供無法前來 的夥伴,作為計畫執行的參考。

討論 I

鄉鎮公所在地方上的角色及本計畫的角色

最小的補助單位、社會福利轉介平臺 最接近居民的行政機關 本案的各課室㇐開始成立主要還是以地方產業的角 度出發,輔以觀光加強產業,而大部分花蓮臺東南區 的鄉鎮公所皆為發展農業為主軸,以申請農業、水保 等補助、及相關產地認證的工作為重。 地方公所是最小資源再分配的行政單位,發展的方向 須配合首⾧的施政方向,並協助社福資源轉介、社團 補助為基礎,應該是最清楚地方發展資源的機關。 但也有青年聯絡網平臺夥伴及執行團隊分享,公所若 是不清楚地方發展或者沒有盤整過地方資源,比較常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見的就是硬體資源資本門的工程,會較為可惜。因為本案的進入,執行團隊比鄉鎮公所清楚地方後,會開始主 導計畫的方向,但公有空間或公有資源仍必須要有鄉鎮公所的協力,才能將計畫資源投注在對的標的內。 以資源盤整找出地方發展的關鍵,吸納地方聯絡網的資訊,萃取出合宜的發展方向形成集體共識的地方需求, 產出具體落實的工作項目,說服鄉鎮公所投入資源,是本計畫最關鍵的工作。

討論 II

人才聯絡網建置過程的關鍵要素

地方的關鍵人物引動地方 公所與執行團隊的合作順暢與否 能自主並永續經營的聯絡網平臺 聯絡網的概念其實很普遍存在於地方,而「人」是聯絡 網最關鍵的元件,找到關鍵人物及認同聯絡網串連的意 義,還是需要地方溝通產出聚合要件,讓地方公共事務 得以討論並且找到對於公共事務有極大熱情的夥伴。 在花蓮市公所的佳蓉舉出,先以私下溝通及意見整合的 方式,較能夠聚合彼此的想法、縮小差距,進而邀請對 方成為連絡網的成員,並且提出加入聯絡網的好處包含: 資訊互通有無、專⾧媒合等功能,並且可以為社區或地 方留下基礎,除此之外還必須創造聯絡網成員固定聚會, 透過議題的討論、分工合作等,讓成員彼此互動,才能 形成鞏固的聯絡網基礎。 富里鄉公所的賴建宇課⾧則分享,以聯絡網的基礎來說, 「地方眉角」相當重要,富里鄉是㇐個狹⾧型的鄉鎮, 需要公所、委辦團隊及地方青年共同合作,透過活動 去影響在地青年,逐漸去擴大活動辦理能量,以公所 的個人經驗來說,如果能夠將計畫的執行擴及到各不 同的科室參與計畫或活動,就會產生較好的能量,富 里鄉這部分也還得繼續努力。 池上津和堂邱健維則提到,池上的聯絡網並不是「建立 聯絡網」 ,而是先「融入地方」 ,池上原本已經有在地的 社群,各社群也有正在做的工作或活動,所以津和堂是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以「融入既有地方聯絡網」再「串聯聯絡網」的方式來進行, 初期會邀請移居者及返鄉青年輕鬆地聊在池上的生活、如何 實踐從理想到現實的生活課題,在不同的聊天互動中,讓更 多人加入對話,慢慢的就會形成能⾧期經營的聯絡網,而津 和堂也重覆在思考團隊與聯絡網的角色應該逐步調整,如何 找到關鍵人物,讓居民自主永續經營聯絡網平臺。 鹿野鄉駐點人員映儀說,鹿野同學會的方式是在群組中找到 對地方有熱情也有行動力的夥伴,再來擴及至周邊的人。以 其中㇐個例子來說,有年輕人到鹿野是為了用自然農法的方式耕種,這時可以透過「鹿野同學會」群組找到阿 山,阿山就可以提供農機等資訊,最後阿山就成為幫助年輕人的關鍵人物,在農務上的互助也會形成㇐個團隊; 另外像南雁是㇐個二代回鄉從事民宿行業的青年,在鹿野做了民宿的聯絡網平臺,除了可以查詢空房合作之外, 也開始與阿山連結農事體驗的活動。在不同領域找到帶頭的夥伴很重要,除了地方資源能互相結合之外,也對 計畫執行有很大的助益。

討論 III

計畫執行中最困難的工作及解決對策

計畫初期無法立即看見成效 盤整資源缺口並讓資源有效投入 鹿野鄉駐點人員及富里青年表示,此計畫執行從初期就要對 計畫目標有所認識,不論是在鄉鎮公所首⾧到承辦,或者委 辦的執行團隊,都要集中工作項目內容符合補助精神,但這 需要時間,不過計畫開始執行後發現計畫期程太短,要在短 期看到成果非常困難,加上地方要形成共識㇐起合作,除了 鄉公所支持之外,委辦團隊也要清楚計畫的核心價值,才能 順利推動計畫;鹿野鄉公所委辦團隊則說明,㇐開始只知道 要做盤點,就到處踏查地方的閒置空屋或者有活動就要機動 加班,慢慢的在工作上開始清楚計畫主軸,才能從㇐開始的 盤整資料中,找出對的人以及可以討論的主題,還有如何讓 聯絡網平臺能夠持續有小聚會,慢慢吸引越來越多人參與。 花蓮市公所的經驗則是從盤點中漸漸找到自己的角色,㇐開 始跟委辦團隊合作,只能先從既有的資源投入,慢慢的找到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步調,到計畫的第二年透過盤整才清楚地方上還有甚麼資源缺口,再從其他不同部門的計畫裡整合及分配,讓 資源能夠更完整。

輔導顧問的經驗分享及建議 林永權老師 鄉鎮公所其實可以扮演育成的角色,透過法令跟制度的工具,讓資源、人才、資金進到的地方,甚至可以讓 人才留在地方,但目前鄉鎮公所投入在人才的意願較低,另外鄉鎮公所的承辦人員是不是清楚計畫精神,願 意投入時間來做盤整與串聯,這時候委辦團隊就相對重要, 如何運用公部門的角色建立知識管理系統,操作跨領域的整 合來產生火花,或許會有新的點子可以試試。聯絡網建立穩 固之後,就可以用專案管理的概念來執行工作,並且永續營 運甚至走到企業化的型態,會找到更多機會。 林宏益老師 聯絡網的概念發展到像林永權老師所提到的企業化方向後, 建立起好的信任與認同,就可以開始試著將盤整的範圍擴及 到村與村之間、鄉與鄉之間的連結。今天提到比較多跟產業 有關,但實際上並不是只有地方產業有缺口要去補足,而是 在鄉鎮裡仍有許多資源是可以透過聯絡網互相協助,藉由這 個計畫可以操作更多不同的面向並大膽嘗試,就會有新的東 西出來。 計畫主持人吳勁毅老師 這個大計畫時間⾧,會經過政黨輪替,但是地方人都在,如 何透過這個計畫慢慢累積逐步落實,讓地方聚集起來,就有 可能不受政治力的影響。鄉鎮公所的委辦團隊若是無法成為 地方協力的夥伴,可以㇐起來想想在公所自辦的可能,只需 要將地方的人聚集在㇐起,共同討論可以做些甚麼,其實工 具都在,輔導團隊也會盡力協助。這個計畫補助給各鄉鎮公 所的資源並不多,但是㇐路以來看到許多人投注了很多時間 跟心力,若大家在計畫執行上遇到任何困難,我們都會努力 協調、出面當平臺共同討論議題。這個計畫能夠確實投入在 每㇐個地方的需求,而資源整合確實不容易,希望此次工作 坊讓大家都能有所收穫。


【花東居遊趣‧

臺灣 Lifestyle】

第 28 期電子報 Quarterly Newsletter

Recommended Book

撰文|eyeworm 池上,座落在花東縱谷南邊,由卑南溪和秀姑巒溪沖積而成的肥 沃平原,氣候舒適且陽光充沛,豐碩的土地孕育出聞名的池上米, 得天獨厚的環境吸引了閩、客、原民、外省、新住民族群在此生 活,餐點上也就交織出多樣性的美味。因為希望來池上的遊客能 夠放慢速度細細品嚐每道佳餚和每個店家的故事,於是池上鄉公 所與當地團隊合作出版了「食在池上」㇐書,讓大家瞭解在池上 的飲食已經超越「填飽肚子」的基本生理需求,舉凡㇐粒米、㇐ 個米貝果、㇐杯咖啡所訴諸的情感都背負著濃厚的社會意義和人 文內涵。 書裡將餐點分成五大類-「早餐」 、 「中式料理」 、 「異國料理」 、 「特 色小點」、「咖啡」。不管是三姊妹打造的輕食早餐,阿婆婆用發 芽米創造出百變料理,月梅姐保留二十㇐個年頭客家文化古早風 味,力尤堅持每天現磨南杏搭配各種堅果煮出濃又香的杏仁茶,麼勒和加拿大籍老公用池上食材做出新奇美味 pizza,榮哥廖姐對於咖啡豆和設備的挑選與堅持,每家店都在「產地餐桌」比賽裡大放異彩,因為他們知道食 物影響著我們的健康,滲透了我們的生活,蘊藏著風土的歷史,有些還寄托著鄉愁,所以悉心準備,讓自己的 心意融合在菜色中。 每個地區的每種食物製作絕非只是無中生有的想像,而是經由飲食表達出那個區域的特色,池上也不例外,有 專屬的歷史脈絡與文化背景。如書中提到新竹關西客家師傅搬到花蓮市經營慶豐餅舖,後來輾轉移居池上,早 年的產品除了封仔餅還有麵包、蛋捲、糖果、各種節日的糕餅,外省族群遷至池上後,店裡也開始做廣式月餅, 1970 年池上人口外移,餅舖賣的種類漸漸減少,目前只剩封仔餅是常態商品,老㇐輩的人仍會定期到店內購買, 或是宅配寄給外地的孩子,食物成為家鄉的記號,這是典型的「臺灣經驗」不應該被遺忘,值得人們追憶、珍 惜;而陸安部落裡的「窯滾吧!部落」由阿美族人摘採四季皆有、沒有化肥、農藥的野菜做出特色套餐,店家相 信柴燒窯的共煮共食精神能燃起火苗凝聚部落的人,也能吸引訪客,讓初來乍到的旅人感受部落野餐樂趣,同 時也創造了部落的工作機會,多元以及具在地特色的方式,豐富了池上的飲食文化。 本書收錄了二十八間店家的故事,他們細說著傳承和淵源,讀者可以按圖索驥的隨著書上的店名、地址、電話 去參與池上居民的酸甜苦辣,在這裡沒有過度烹調的食物,只有準備食物的初心,看似簡單卻很耐人尋味,人 情味也在飲食中蘊含延續。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