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基础读物 作者:马敬能 王海滨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是目前欧盟资助的最大规模海外生 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资金总额为5100万欧元。该项目由欧盟、中 国商务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环境保护部4方共同发起的。项目 于2005年5月启动,旨在通过加强生物多样性管理,保护中国特殊 的生态系统;加强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调组秘书处—环境 保护部的能力;建立有效的监测和信息反馈机制;并提高协调组 的有效性。
鸣谢 本书由马敬能撰写英文原稿,张雁云翻译成中文,王海滨校对 译稿并按照国情对译稿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充实、增补和润色并 最后通稿。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和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 (简称“中欧项目”)地方示范项目提供了部分案例资料。插图由 李理制作。书中未属名的照片均由中欧项目提供。
作者感谢商务部、欧盟、环保部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中欧项 目主要利益相关方对此书的支持。感谢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 中心和中欧项目工作人员提供的建议和意见。本书由欧盟资助, 书中内容仅为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欧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或中国政府的观点。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目录 第一章:前言............................................................................1 1.1 历史............................................................................1 1.2 定义............................................................................2 1.3 生命的起源—DNA分子......................................................... .3 1.4 进化—多样性的来源............................................................5 1.5 物种形成过程...................................................................12 1.6 进化时间表.....................................................................13 1.7 生态系统的发展.................................................................15 1.8 中国的生物地理.................................................................17 1.9 种群生物学.....................................................................19 1.10 生活史........................................................................19 1.11 测量生物多样性................................................................22 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4 2.1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24 2.1.1 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25 2.1.2 生态服务功能.............................................................26 2.1.3 旅游娱乐.................................................................29 2.1.4 研究和遗传资源...........................................................31 2.1.5 精神和宗教价值...........................................................33 2.2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34 2.2.1 直接使用价值.............................................................34 2.2.2 间接使用价值.............................................................35 2.2.3 非使用价值...............................................................35 2.3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评估.......................................................36 2.4 怎样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40 第三章: 中国独特的生物多样性...........................................................42 3.1 物种丰富度.....................................................................43 3.2 森林...........................................................................43 3.3 草地...........................................................................44 3.4 荒漠...........................................................................44 3.5 山地...........................................................................45 3.6 水体和湿地.....................................................................45 3.7 海岸栖息地.....................................................................46 3.8 海洋...........................................................................47 3.9 农业生物多样性.................................................................47 第四章: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49 4.1 威胁...........................................................................49
4.1.1 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49 4.1.2 狩猎和野生动植物贸易......................................................54 4.1.3 气候变化..................................................................59 4.1.4 外来入侵物种..............................................................61 4.1.5 新技术....................................................................66 4.2 其它关注........................................................................69 第五章 应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78 5.1 中国的承诺......................................................................78 5.2 中国公众对待生物多样性的态度....................................................79 5.3 法律法规..................................................................... ..79 5.4 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部门..........................................................88 5.5 生物多样性公约简介..............................................................97 5.6 国内履约.......................................................................100 5.7 中国的重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105 5.7.1 就地保护.................................................................105 5.7.2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07 5.7.3 迁地保护.................................................................108 5.7.4 生态恢复.................................................................110 5.7.5 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113 5.7.6 社区参与.................................................................114 5.7.7 环境宣传教育.............................................................117 第六章: 加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120 6.1 增强协调.......................................................................120 6.2 加强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121 6.3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需求...........................................................131 6.4 监测和数据分享.................................................................133 6.5 公众参与.......................................................................144 6.5.1 个人参与.................................................................144 6.5.2 民间保护组织.............................................................146 6.5.3 保障公民参与的渠道—环境影响评价法.....................................149 第七章: 附录..........................................................................154 7.1 实用保护指南...................................................................154 7.1.1 在保护中应用生态学知识...................................................154 7.1.2 保护区和其他自然、半自然区域管理中需要考虑的生态学原则...................156 7.2 参考资料.......................................................................158 7.3 生物多样性词汇解释.............................................................162
附件I:《生物多样性公约》文本........................................................180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第一章:前言
对“什么是生物资源”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人都不陌生。政府官员和科研人员就不用说了,连普 通公众都能侃侃而谈,说上几句,如要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护濒危珍稀物种,保护森林来调节气候、 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然而,如果我们的问题变成“什么是生物多样性?”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了,因为很少有人能说出生物多样性的确切含义,而知道生物多样性与日常工作生活的关系的人,就更 是凤毛麟角。 但是,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知识,不仅对保护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也是经济健 康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 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公众在生物多样性知识方面的空缺。在本书中,著者用通俗的文 字,介绍了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中国生物多样性的资源和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保护生物 多样性的必要性,以及需要采取行动的一些重要领域。
1.1 历史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界的多样性的简称,它问世的时间并不长。在生物多样性这个术语流行起 来之前,全球的“就地”保护(指在野生物种的自然栖息地内进行保护)和“移地”保护(通过各种人 工繁殖、栽培措施来保护物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当时叫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几个著名的国际保护组织共 同编制出版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提出了“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或biodiversity)的概 念,其内涵包括生物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种内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这个术语一问世,立 刻不胫而走,风靡全球,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流行语。从1988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了一系列 临时生物多样性专家工作组会议,并在1990年成了立法和技术专家工作组,来起草关于生物多样性保 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一个国际公约文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秘书长Mostafa Tolba亲自起草了生物多样性 公约的正式初稿。1991年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审议了这个文本。1991年2-5月间,文本几经修改,终于于 1992年5月2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最终谈判会议上获得通过。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性公约向各国开放签署。 中国是最早(1992年6月11日)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1993年9月30日,世界上第三十个国 家—蒙古批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90天后,也就是1993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到 2010年5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成员国(组织)达到了193个。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美国尚未批准加入生 物多样性公约,使公约的效果受到影响。
.1.
1.2 定义 与字面上的意思一样,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命的多样性变化。也就是说,它是生物的一种属性,这 点将它与“生物资源“区分开来,后者是指生态系统的客观的生物组成部分。 《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定义分别是: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 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资源”是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种群、或 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 从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生物资源强调的是人类的需求,属于生物多样性的一种产品;生物多 样性概念的内涵更宽泛,它不仅包括了生物资源,还包含那些使生物资源生存繁衍并发挥其功能的演化 过程。生物多样性不再局限于动物和植物,它更多地关注人类自身,人类对食物、卫生、清洁的空气和 饮水、居住环境的需求,和健康生活环境的权利。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正如遗传和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如游 牧生活和刀耕火种)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同时,与生物多样性的其他方面 一样,文化多样性也有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文化多样性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土地管 理实践、艺术、音乐、社会结构、作物选择、膳食以及无数其他的人类社会特征多样性上。
.2.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1.3 生命的起源——DNA分子 地球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炽热的地球刚开始冷却,生命就迅速出现了。我们已有的证据表明,早 在38亿年前,在海底的岩石表面上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简单的生物。 地球上首先出现了海洋和大气,然后才出现生命。不过,当时的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差别很大, 主要是由水蒸汽、甲烷、氨和氢气组成,氧气和二氧化碳还没有出现或者含量很低。由于当时地球上火 山活动剧烈,还频繁遭受巨大流星雨的袭击,生物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在地球上的生命出现之前,我们可以把当时的海洋想象为一锅“汤”,里面含有很多化学物质,也 有一些简单的氨基酸。暴风雨中闪电和海底火山喷发都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足以激发大气中的气体分 子和火山口附近的无机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简单的氨基酸。坠落到地球表面的陨石和流星,也有可 能携带着氨基酸分子。因此,在逻辑上完全可以假定,原始的海洋和大气中的简单化合物,随着时间的 推移,会逐步地形成结构更加复杂的氨基酸和简单的糖类;氨基酸又结合成肽;嘌呤、嘧啶、糖和磷酸 则结合成核苷酸;经过若干年代,又逐渐形成了蛋白质和核酸。最后,关键的一步肯定会到来:通过随 机的结合,形成了能诱发自我复制的核酸分子。这个时刻就是生命的开始。 核酸有两种,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另一种是核糖核酸(RNA)。在所有物种的不同组织 的体细胞中DNA的含量是稳定的,它的分子结构也是稳定的。它能够准确地进行自我复制,亲本和后代 之间能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而且能产生可以遗传下去的变异,因此,被认为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只 有少数病毒不含DNA,它们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 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DNA分子是由多个核苷酸首尾相连形成的长链。单个核苷酸是由 碱基、戊糖和磷酸三部分构成。DNA中的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 (T)四种,但在RNA中,胸腺嘧啶换成了尿嘧啶(U)。 DNA分子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构成,这两条核苷酸链方向相反,按照一定的排列规律向右盘旋,形 成双螺旋结构。这种双螺旋结构类似一个绕着一个垂直的轴线盘旋的楼梯,两边的扶手是方向相反的两 条平行核苷酸链,四种碱基以不同的顺序排列在两条核苷酸链的内侧,并以氢键相连,每对相连的碱基 就像转梯的一阶一阶的踏板。如果将转梯拉直,就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出两条核苷酸链中磷酸、糖和碱 基之间的连结方式。(图1-1)
图1-1 DNA分子结构示意图。
.3.
DNA分子两个单链上对应的碱基是互补的,也就是说,A总是与T配对,C总是与G配对,因此,这 四种碱基只能有以下四种排列方式: A-T,T-A,C-G,G-C 这样,只要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我们就可以推断出与它对应的另一条链上的碱基排 列顺序。碱基的这种配对规律,称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条原则是DNA能够精确地进行自我复制的基 础。因为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版,即可准确地合成复制出另一条链。由于在新形成的DNA中保留了 老DNA的一条链,所以叫半保留复制。
图1-2 半保留复制示意图。在复制时,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红色)打开,每一条链作为新链(蓝 色)合成的模板,最后形成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新DNA分子。新DNA分子由一条母链和一条新链构成。 因此,生命很早就在地球表面出现了,而且最初的生命是诞生于含有简单有机物的“汤”中。最先 出现的是一个分子,它能被动地与其他适当的氨基酸连结起来,不断加长,并最终通过断裂的方式,完 成自我复制。以后,经过不断改进,它能够与其他矿物质和化合物发生反应,开始进行新陈代谢、提供 能量,使这种繁殖的效率不断提高。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效到高效,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已经属于生命演化的最初阶段。
.4.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1.4 进化——多样性的来源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生物遗传现象的具体描述。秋天播种小麦,第二年 夏天收获小麦,大家都会觉得是正常的。要是种了小麦,长出棉花,就是奇怪的现象。生物的子代和亲 代之间总是相似的,这就是遗传。很早人们已经认识到,各种生物都能相当稳定地把自己的特征传给它 们的后代,所以后代在颜色、形状或大小上总是像它们的亲代。见到某种生物,就能预知这种生物的后 代将是什么样的。 但是,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总是还有些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变异。过度的 变异,就叫突变。“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描述的就是这个现象。 遗传具有保守性,也正是因为这种遗传的保守性,使生物物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变异却是绝对 的,生物界中很难找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个体,生物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在生物界中,没有变异就 没有新种的形成,就不会出现今天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生物类群。 目前地球上千差万别的生物,完全可能都是来自最早的一个活的分子,正象一个受精的细胞能发育 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一样。在那个时候构成海洋的有机“汤”里,第一个活的分子能在很短的时 间内成亿成亿地复制出象它自己一样的分子。偶然发生突变会产生稍微不同的分子来,而那些在某些方 面效率更高的分子,会抑制它的邻居来进行繁殖,并且取代旧有的那些分子。如果有一类分子在暖水中 效率比较高,另外一类在冷水中效率比较高,就会产生两个种,其中每一个种都发生在它最适应的那个 环境里。这样,“有机进化”的过程就开始运转了。 即使在最初就独立出现了好几种活的分子,但是效率最高的那一个也很可能会比其他分子繁殖得更 快。所以,今天所有的生物很可能都是同一个原始分子的后代。尽管现在的各种生物有那么大的差别, 但它们全都有相同的基本性质。它们的细胞都以非常类似的方式进行代谢。 生物进化需要三个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正是因为生物具有变异性,所以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 时,生物可以改变自己的性状和特性,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而遗传性把已经获得的有利变异,通过自 然选择加以保存和发展;那些不利的变异则被淘汰。这样,通过自然选择的创造性作用,才导致生物界 的不断进化。
.5.
生物的进化,可以用一个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例子来说明。《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学成就的最 高古典小说,名列“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如果你问一个读者,他读的是哪个版本的《红楼梦》,他一 定会感到疑惑:难道有很多版本的《红楼梦》吗?确实是如此,而且现存的版本有13种之多!如果你有 机会比较这些版本,就会发现,虽然这些版本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较早的版本比较简单,越往后 的版本的内容也越丰富,相互之间的差别也越大。有一位专家曾经统计对照了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再 结合一些其它的论据,认为这些版本都出自同一个传世稿本(一般认为是《石头记》),而诸本间的差 异,是在传抄中形成的,都是那个原始版本或早或晚的修订本。 这位专家的想法是非常合理的。在发明现代印刷术之前,雕版印刷是非常昂贵的,书籍复制主要 靠手抄。抄写时难免鲁鱼亥豕,以讹传讹,而且抄手也会顺手改正一些明显的错误,甚至一时兴起,加 上一段自己的文字。这还不包括那些狗尾续貂的无行文人。这样一来,变化自然越来越多。庆幸的是, 《红楼梦》流传的时间不是太长,各个版本虽然有差别,但都是脱胎于最早的《石头记》,却是毫无疑 问的。如果时间再长一些,就难免似是而非,甚至面目全非了。只要传世的时间足够长,不同的版本相 互间差别变得太大,最终被当成两本不同的书,也是可能的。 150年前,达尔文和华莱士这两位英国自然学家也同时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他们研究了数千种 生物,其中很多是非常相似的物种,也研究了很多化石,这些化石显示出在不同地质阶段生物型态表现 出渐变的现象。根据研究结果,他们提出,生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在不断 地变化、改进,来更好地适用环境的变化,而且会从一个共同的祖先分化成两个和多个变异形式。他们 把这种过程称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 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 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也就是进化论。进化 论认为,生物最初是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 生存的各种生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 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 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在以后 的150年中,经过无数次的调查和研究,证明达尔 文进化论的大部分内容是正确的。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达尔 文发现,各种生物都有很高的繁殖率,如果自然 界没有限制生物繁殖的因素,那么每个物种都有 按几何级数迅速繁殖后代的能力。虽然亚洲象是 动物界中繁殖缓慢的动物,需要5-6年才能繁殖 一次,但是,一对大象只需要750年,就能繁殖出 进化论的创始人—英国博物学家
1900万头象,而一对麻雀只需要10年的时间,就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
可以繁殖出2750亿个子孙。
.6.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然而,尽管生物的繁殖潜力是巨大的,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 在实际中,动物的卵子(或植物的种子)不一定都能发育,幼体不一定都能成活,其中很大一部分会夭 折,被淘汰掉。达尔文还注意到,生物普遍地存在着变异。亲代与子代并不完全相同,同一亲代所生的 子代也总有差异。事实上,没有两个个体是完全相同的。 从以上的观察中,达尔文得出了两个推论。第一,在自然界物种的巨大繁殖潜力之所以未能实现, 是由于存在着生存斗争。一方面生物具有高度繁殖力,另一方面,生存条件不允许生物所产生的后代都 能生存下来,因此,所有的生物必须为了生存而斗争,或者与无机环境作斗争,或者与其他种类的生物 斗争,或者与同种的其它个体作斗争。达尔文认为:“最剧烈的斗争,差不多总是发生在同种的个体之 间,因为它们居住在同一地域,取食同样食物,面临着同样的威胁。” 第二,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存活和生育后代的机会最大;相反地,那些具有不利变 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就会遭到淘汰。达尔文把生存斗争所引起的这个过程称为“自然选择”,国内一 般称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通过长期的、一代一代的自然选择,物种的变异被定向地积累下来, 逐渐形成了新的物种,推动着生物的进化。 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达尔文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 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达 尔文的进化论,把它和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以及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尽管有些植物在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里可以通过无性生殖来传播,但是绝大多数的动植物是进行 有性生殖,这种生殖方式能够保持高度的遗传变异,使种群能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生 存下去。 进化中并没有预先设定的方向和目的。生物进化的前提条件,是它具备各种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 不仅显示出不同的遗传性状,而且这些遗传性状能够从亲代传递到子代。有些类型因为不能适应自己的 生存环境而灭绝了,而其它的一些类型则非常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于是就能很好地生存繁衍下去,后 代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这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因为淘汰或青睐某个类型的 是自然而不是人。从本质上讲,自然选择只在种群水平上起作用,而且只有在具有不同遗传类型的种群 里,进化才能发生。
.7.
基因和遗传信息 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没有能够说明亲代的变异是如何传递给子代的。达尔文认为, 在有性繁殖中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遗传物质材料存在于血液中。但是,孟德尔和他以后的遗传学家证 实,变异是通过“遗传因子”传递给子代的。这种“遗传因子”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基因。 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学效应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单位。一个DNA分 子包含许多基因,每个基因都有特定的碱基种类、对数和排列方式,使基因带有特定的遗传信息,控制 着特定性状的遗传。 因为基因是一段DNA片段,在DNA复制时,基因也随着复制。细胞分裂时,复制了的染色体和它上 面的基因传于后代,这就是生物繁衍的分子基础。 DNA分子一条单链上的碱基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着,如AAGGTAACCA……,就好象是用A、 T、G、C四种遗传密码组成的一条密码带。基因储存信息的方法,很类似我们使用的电报密码。在这种 编码系统中,一个字可以用四个数字来表示,如代表“生”字的数字是“3932”,代表“物”的数字是 “3670”,表示“生物”的数字是“3932-3670”,而“3932-3670-1122-2876-1840-0202-6233”这 串数字翻译过来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样,从字到词组,再到句子、段落,最后到章节和书籍, 我们都可以用0到9这十个数字代替。反过来,如果我们看到“1129-3574-3728”这串数字,也会知道 它表示“大熊猫”三个字。 电报编码使用的是0-9这十个数字,但遗传信息编码中只使用四个“数字”,每三个“数字”代表 一个“字”。用遗传学的术语来介绍,“数字”就是碱基,在DNA中有4种碱基,分别用字母A、C、G和 T来表示,每三个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也叫三联体),决定一种氨基酸,如UUU代表的是苯丙氨酸。 四种碱基可能排列出64种三联体,其中61种三联体都能决定相应的氨基酸,剩下的3种三联体是终止蛋 白质合成的信号。生物体内只有20种氨基酸,因此有的氨基酸对应着几个密码子,如GAU和GAC都代表 天门冬氨酸,GUU、GUA和GUG都代表甘氨酸。 把DNA上保存的密码翻译出来,称为基因的表达。DNA链上线性排列的碱基三个一组构成一个个的 密码子,密码子决定着合成一种氨基酸,一串密码子就决定着一串氨基酸,成为多肽链,多肽再折叠起 来成为立体的蛋白质分子,或者进一步重合起来或与其他物质相结合,形成有生物学活性的酶(所有的 酶都是蛋白质),作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或者形成不同的结构蛋白,成为细胞的组分,而 纳入细胞核或细胞质的高级结构中。 一个基因平均包含1000个碱基对。基因组是指某一种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的总和,其大小通常以 DNA碱基对的总数来表示。人类基因组大约包含30亿个DNA碱基对,因此从理论上推算,人应该有280万 个基因,而一般估计人只有5万到10万个基因。这种明显的差异是由于DNA分子上广泛存在有重复顺序和 调控基因等。
.8.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在生物合成过程中,DNA分子的双螺旋链打开,两条单链作为模版,分别合成一条互补配对的单 链,形成两条新的双螺旋。这样的机制足以保证两个新合成的DNA分子在碱基排列顺序上都和老的DNA 分子相同。在两条新合成的DNA双螺旋链中,有一条单链来自原来的上一代DNA分子,充作模板,另一 条单链才是新合成的,所以称为“半保留复制”。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位点,每个基因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点。凡是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 位点的基因被称为等位基因。在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内有两个同源染色体,所以每一个位点上有两个等 位基因。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相同的,那么就这个基因位点来讲,这种细胞或个体称为纯合体;如果 这两个等位基因是不同的,就称为杂合体。在杂合体中,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往往只表现一个基因的性 状,这个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则称为隐性基因。 在一个健康的种群中,遗传多样性丰富,大部分位点上的基因都是杂合体。这样,就为自然选择提 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使种群具有最大的活力和适应能力。 每个基因会产生很多作用,有些是有利的,有些是有害的。如果一个位点是个纯合体,那么基因 所有的显性和隐性特征都会在基因型中表现出来;如果位点是杂合体,那么,只有显性特征才会表现出 来。显性是最有利于繁殖或生存的特征或性状,它就是长期进化或选择的结果,这是因为基因并不是单 枪匹马地发挥作用,而是要受次级基因或抑制基因的调节,限制或放大它的特征的表现。 生物有两种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在无性生殖中,后代和亲本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没 有任何变化。在有性生殖中,子代的遗传信息有一半是来自父本,有一半是来自母本。这就是为什么子 代和亲代有相似的地方,但又不是绝对相同。子代的遗传信息融合了双亲的信息,在子代进行有性生殖 时,它的遗传信息又会和另外一个个体的遗传信息(同样是1/4来自父亲,1/4来自母亲)融合在一起。 这类似一个反复洗牌的过程,只要牌的张数足够多,每洗一次牌后发出的牌都会是不一样的,是一种新 的组合。正是生物的这种生殖方式,给生物界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遗传多样性。 生物的遗传信息是储存在细胞内的染色体内。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而且是成对存在 的,称为二倍体,用2n表示。二倍体所产生的配子(精子和卵子)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单倍体,用n来 表示。两个配子结合后,两组染色体组合起来,恢复成二倍体。如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即有23对 染色体,而在精子和卵子内则分别只有23条。组成一对染色体的两个成员称为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来 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不属于同一对的染色体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9.
减数分裂是双倍体的体细胞形成单倍体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也是染色体数量从2n减少到n的过程。 减数分裂包括两次分裂。在分裂前,构成染色体的遗传物质浓度增加一倍,分裂时每一条同源染色体变 成两条染色单体,称为姊妹染色单体。这时,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 片段(和其中的基因)交换,结果造成基因重组。第一次分裂时,两条同源染色体(每条含有两条染色 单体)分开,分别进入新形成的两个细胞内,新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减少一倍,成为单倍体。两条同源染 色体分配到新细胞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如果细胞只有一对染色体,就有2 1=2种组合;如果有两对染色 体,就有22=4种组合;如果有3对染色体,就有23=8种组合,以此类推。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具有 不同组合的新细胞的数量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人类有23对染色体,就有223种组合,这不啻是一个天文 数字。换句话说,如果一对父母夫妻在两次怀孕中各生下一个孩子,那么,这两个孩子基因组成完全一 致的概率只有七千万分之一(223X223)。第二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个遗 传结构完全相同的新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一个体细胞形成4个生殖细胞。正是因为基因重组和非同源 染色体随机分配的机制,使后代受精卵细胞的遗传多样性大为增加,是产生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与 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后代比它们的亲代有更强的适应潜力,所以,有性生殖的出现,是生物进化 历史中跳跃的一步。 产生遗传多样性的另外一种来源是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的众多环节中,都会因为种种原因发生错 误,由此产生的遗传信息变化被称为基因突变。产生变异的来源有:基因本身的改变(碱基对的替换、 重复、缺失等);染色体的突变则涉及到染色体数目(整倍体、非整倍体)和结构(缺失、重复、倒 位、易位),转录和翻译的调控。只有基因突变才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成为自然选择的原始材料和生 物进化的重要源泉。绝大多数突变会导致疾病,少数是非致病突变。非致病突变给自然选择带来了原始 材料,使最适合自然环境的生物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脱颖而出。 大量的观察表明,绝大多数的基因突变对生物带来不利的影响,可以说突变的有害性是生物界比较 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看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任何一种生物的基因型都是进化史 上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它的基因型,无论从内部结构、生理生化状态以及外部形态上说,对外 界环境条件都具有较适应的意义,达到了一定的平衡状态。而基因突变破坏了这种内外的协调性,打破 了它固有的平衡状态,因而会给生物带来不利的影响。
选择是怎样起作用的 我们知道,通过人工选择,可以改良家畜品种。通过不断地淘汰剔除弱小个体,不断选育最佳的个 体,育种人员可以改进作物和家畜的任何性状,培育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几乎任何特征—大小、颜色、 质量、生长速度和毛发长度等。 金鱼是人工选择的产物,也是说明人工选择如何起作用的一个最好的例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 养殖金鱼的国家,然而,金鱼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鱼种,它的前身是鲫鱼,是中国人经过千余年的努 力选择出来的鱼类变体。早在唐代,人们就发现有些鲫鱼呈金红色,称为“金鲫鱼”。因为它们比普通 的鲫鱼更美观,于是人们便养来观赏。仅仅千余年的时间,到现在金鱼已经形成了龙睛、丹凤和蛋形三 个系列300多个品种。这时的金鱼与我们平时看到的鲫鱼已经是毫无共同之处了。
. 1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栏1-1 金鱼的演化 金鱼来源于鲫鱼,和鲫鱼同属于一个物种。金鱼起源于晋朝至隋朝,当时是处于野生状态。从 唐朝开始半家化放生时期,当时只有红黄色金鲫鱼一个品种,它仅仅是在颜色上与野生鲫鱼有所不 同。南宋时金鲫鱼由半家化进入家化阶段,并开始了家池养鱼,这时出现了白色和花斑两个品种。 南宋以后从池养过渡到盆养时代,种类也增加到五花、双尾、双臀、长鳍、凸眼和短身六个品种。 在盆养过程中,由于可以近距离观察金鱼,金鱼在颜色和体型上的新变异,就很容易被饲养者 所发现并保留下来。清朝时已经开始了有意识的选种时代,然而,到1925年,出现的新品种只有10 个。1925年以后,进入了杂交育种新时代,这个时期新品种层出不穷,不过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以前 的基本品种经过杂交重组形成的。现在有330多个品种,可以大致归为三大类: 草族:是最原始的金鱼品种,形状与普通鲫鱼相似,身体狭长呈流线型,小眼睛,单尾鳍,游 动很快,不怕人。经长期驯养后,能随着人的呼叫声列队而游,投喂食物时常常群集水中争食。依 据色泽的不同,分为白草鲫、金鲫、墨黑鲫、黄黑鲫、红白鲫等品种。公园里游客饲喂的就是这类 金鱼。 文族:体型短,头嘴尖,腹圆,眼小不凸于眼眶外,有背鳍,并长有四开大尾鳍,犹如“文” 字,所以得名“文族”。文族金鱼体色多为红、红黑、红白、蓝色、紫色及五色花斑等。主要品种 有文鱼、狮头和珍珠鳞等。 蛋族:体型短粗,有背鳍,四开大尾鳍,头平而宽。两眼球突出眼眶外,也称“龙睛”。体色 常见有红色、白色、墨色、红白花、五色花斑等。主要品种有红龙睛、白龙睛、黑龙睛、红白花龙 睛、蓝龙睛、紫龙睛、龙睛高头、红帽子龙睛等。 (资料来源:王春元,2007年)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原理是相似的。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自然选择是如何起作用的。假如 有两种蝴蝶,一种蝴蝶是鸟类的美味,而另外一种蝴蝶因为体内有一种苦涩的化学物质,是鸟类的“毒 药”食物,避而远之。 鸟类很快就学会识别“毒药”蝴蝶身体上独特的色斑,知道具有这种色斑的蝴蝶是不能下咽的,因 此也就会不再捕食这种色斑的蝴蝶。当然,即使是一种蝴蝶,不同个体的体表色斑颜色的深浅也会有所 差异。颜色较浅、色斑不是那么显著的个体免不了被误杀,颜色越深、色斑越明显的蝴蝶个体,生存下 来的概率就越大。这样一代传一代,蝴蝶的颜色和色斑就会变得越来越显著醒目。我们说演化选择的 是一种警戒色。用不了几代,“毒药”蝴蝶的身体就变成了鲜艳的橙黄色,夹杂着醒目的黑白相间的 翅翼。 不过,自然选择并不就此止步。有时鸟类会因为对刚捕食的“毒药”蝴蝶的味道记忆犹新,在短 时间内对所有的蝴蝶会望而却步,使美味蝴蝶鱼目混珠,侥幸逃生。如果美味蝴蝶身体稍微带一点橙黄 色,它虎口逃生的机会就会更多一些。因此,选择就形成了一种压力,让美味蝴蝶的色斑越来越接近 “毒药”蝴蝶的“标志性”色斑,而且两者越相似,“拟态”的保护效果就越佳。
. 11 .
这种拟态现象在自然界中是真实存在的,由于这种选择的结果,我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发现很多外形 色彩酷似的两种或多个物种,有些拟态非常逼真,连经验丰富的生物学家也需要认真识辨,才能把它们 分辨开来。
1.5 物种形成过程 “物种“的明确的定义和可靠的物种鉴别方法,是提出和检验理论以及测量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物 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它通常是指内部能够繁殖(指能“通婚”)并能形成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有的时候种群个体之间能否繁殖并不能直接检验出来,而是要根据它们型态上的相似程度,或比较DNA 来推断。物种下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亚种,亚种是指具有独特的地域适应特征的孤立种群。 在物种形成以及一个物种分化成两个或多个物种的过程中,隔离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即使不断发生 细微的进化调整,但只要它成员之间的繁殖是不受阻碍的,一个物种的种群就不会形成新的物种。当一 个物种被自然屏障隔离开来后,形成的各个孤立小种群才会面临互不相同的生活环境,开始沿着不同的 方向进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同遗传位点,形成了 不同的亚种。亚种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最后到达相互之间不能交配和繁殖,并无法形成有生育能力 的后代的程度,也就是形成了不同的物种。 物种形成是一个逐渐量变的过程,没有一个截然明确的界线。有些分布广泛的物种如银鸥和大山 雀往往呈现出“环布种”的特征。环布种分化出一连串地理亚种,相邻的亚种都能够相互交配繁殖,然 而,位于首尾两端的亚种的个体却会因为差异过大,不能相互繁殖,出现了生殖隔离,最终形成不同 的种。 为了分辨的方便,生物学家会给每个物种起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为了方便起见,世界各国的生 物学家统一采用一个标准的命名方法,叫“双名法”。在这种命名系统中,每个物种的名字由两部分构 成,前面的是属名,后面的是种名,而且它们必须使用拉丁语。符合这些要求的名字叫学名,也叫拉丁 名,我们有时把一个物种的正式中文名称为学名,是不对的。例如,金钱豹的学名是 Panthera pardus , 老虎的学名是 Panthera tigris ,它们的属名是一样的,都是属于豹属,说明它们的关系很相近,但后面的 种名不同,表示它们是不同的物种。 双名法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动植物命名方法。它的确立结束了分类学中同 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混杂状况,生物分类学以及整个生物学也已建立在统一的命名基础之上了。 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属是一个比物种高一级的分类单元,由一个或多个可能来自同一祖先的 相似的物种组成。在属以上的更高的分类单元依次是科、目、纲、门、界。再拿金钱豹来做例子,它从 高到低的完整分类地位就是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兽纲、食肉目、猫科、豹属、豹。 人们通常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物种都是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其它的物种都是从这个单一的祖先繁 衍分化而来。最初的动物是单细胞生物,以后逐渐进化到多细胞动物、脊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 动物,哺乳类,灵长目,最后进化到人。两个物种在分类上的关系越相近,说明它们从一个共同祖先分 化出来的时间就越短。
. 1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从生命在地球上出现以来,特别是生物登陆以后,由于亿万年的气候变化,大陆漂移,沧海桑田,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以及物种借助于风暴、洋流或浮动植物筏而进行的长距离迁移,通过物种形成的 过程,形成了今天地球表面上千差万别、难以计数的物种。目前大多数生物学家认为,地球上生活着 1500万种左右的生物。但目前已经被科学家鉴定命名的大约有150种左右,约占全部物种的10%,而且 我们发现并描述的大量物种属于很少的几个分类类群,主要是昆虫、细菌和其它微生物。
图1-3 地球上的主要生物类群和包括的物种数量。 现有的证据还显示,进化之路并不是一条必定通向更高的多样性或者效率的康庄大道,而是一条曲 折萦回、前途未卜的羊肠小道。大规模物种灭绝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 介于10-14公里的小行星或彗星坠落在今天墨西哥犹卡坦半岛的荒漠中,造成统治地球陆地长达数亿年 的恐龙的灭绝。这次撞击为当时尚不起眼的哺乳类提供了一个勃兴的机遇,它很快就全面占据了恐龙灭 绝遗留下来的生态位;而气候变化则可能使森林消失,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进而进化成了人。
1.6 进化时间表 自19世纪以来,人们在长期实践中进行了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工作,并按时代早晚顺序把地质年代进 行编年、列制成表,称为地质年代表。早先进行这样的工作,只是根据生物地层学的方法,进行相对地 质年代的划分,相对地质年代反映了地球历史发展的顺序、过程和阶段,包括无机界和生物界的发展阶 段。自从同位素年龄测定取得进展以后,对于地质年代的划分起了很重要作用。因为相对地质年代只能 表明地层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阶段,而不能指出确切的时间,从而无法确立地质时代无机界和生物界的演 化速度。自从有了同位素年龄资料,这个问题便解决了。
. 13 .
地球上的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海洋到陆地逐渐进化的,在不同的地质时期,有不同的代表性生 物类群。把地质时代与生物在地球上的发展结合起来,就是生物的进化时间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用“年、月、日”的体系来表示时间的。由于地质年代涉及的时间往往 以百万、千万年计,因此,科学家根据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生物类群出现的早晚,采用了“代、纪、 世”体系来划分地质年代。第三纪和第四纪下面又分为7个世,由于篇幅限制,下表中没有标出各个世 的名称。每个代或纪都有代表性的生物群落,如中生代在地球上占有统治地位的是恐龙,因此也被称为 恐龙时代。图1-4列出了地质时代的划分,以及相对应的代表性生物类群。 图1-4 6700万年以来的地质年代表及生物进化里程碑。
. 1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1.7 生态系统的发展 物种的生存和进化不是孤立进行的。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统称为一个种群。种群内的个体之间相互 作用,同时它们又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与其他的物种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竞争共同的资源,捕 食其他的物种,或被其他物种所捕食,形成我们常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沙”的关系。对 那些相互关系密切,进化特征相辅相成的物种,我们称之为共同进化。 物种也和它们的物理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一棵树需要土壤来固定自己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 矿物质元素;它需要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从大气中摄取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伸入石缝中的根能加 速岩石的风化,枯枝落叶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树叶的蒸腾作用改变了小生境的气候等等。每个 物种的全部生活环境被称为生态位,而生态位进而又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群落与它所生活的环境 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构成的相互依赖的自然综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是由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 (1)非生物的物质。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水、盐分、蛋白质和糖类等各种无机物质和有机物 质以及能量。日光是生态系统能量的基本来源。 (2)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太阳能,生产有机物质。这是地球上一 切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 (3)消费者。指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它们靠取食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根据它们在食物链 中所占据的位置,可以分为初级、次级和三级消费者。 (4)分解者。可以将动植物尸体的复杂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于环境中,供植物重 复利用。因此,分解者也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生态系统的大小没有严格的限制,它可以小到一个水坑或池塘,大到一片森林或一条山脉,但它具 有明显的边界,在生态系统内部,我们可以确定能量和产品的投入产出的动态平衡。生态系统是一个实 用的分类单位,让生态学家方便地研究和了解生物和它们环境之间复杂的关系。 中国乃至整个地球的表面都可以划分为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生态系统。所有的生物构成生态系统,自 己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每一个生态系统内部,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每个 物种都影响到它周围的生物,也受周围生物的影响。 生态学家通过研究生态系统来了解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这种相互关系 的一个工具是食物链或能量流。一个生态系统接收能量的方式有:从一个毗邻的生态系统输入,迁徙动 物输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捕获太阳能。 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物然后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利用输入的能源:食草动物取食绿色植物,食肉动物捕 食草食动物,分解者把动植物尸体分解。有些能量会通过河流和动物迁徙等方式流出这个生态系统。 图1-5显示的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现实中,生态系统的结构远比它复杂的多,生 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就越稳定,效率也就越高。
. 15 .
图1-5 陆地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物种和它们的无机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发生的任何变化都会沿着“生命 网“传递下去,产生深远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预料的影响。 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的消失会对剩余的其它物种生产影响,甚至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苏眉 鱼是生活在珊瑚礁的一类色彩斑斓的小鱼,也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鱼。为了供应观赏鱼市场,人 们大量捕捞苏眉鱼,使它的数量急剧下降。苏眉鱼是以其它鱼类身体上的寄生虫为食物,在珊瑚礁生态 系统中起着清洁工的作用。苏眉鱼消失后,鱼类的寄生虫泛滥,几乎所有的其它鱼类都灭绝了,造成整 个珊瑚礁动物区系的崩溃。 无论是在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或者是水生生态系统里面,都存在着从初级生产者(植物) 一直到大型食肉动物的食物链。每一级食物链中的生物摄取的能量,绝大部分用于维持自己的生命和繁 殖,仅有约10%的能量进入更高一级的食物链。由于这个原因,一个生态系统内的食物链的长度是非常 有限的,一般不超过5级,而且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大型食肉动物不仅数量非常稀少,而且需要特别 大的活动空间和食物资源。 消费者是指依靠摄取其他生物为生的异养生物。消费者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几乎所有动物和部分 微生物,它们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能量,其中,以生产者为食的消费者被称为初级消 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被称为次级消费者,其后还有三级消费者与四级消费者。同一种消费者在一 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可能跨越多个级别,杂食性动物尤为如此,它们可能既吃植物(充当初级消费者) 又吃各种食草动物(充当次级消费者),有的生物所处的消费者级别还会随季节而变化。
. 1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学科,生态学家致力于理解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是如何调控、 维持平衡和相互依赖的。生态学的研究结果可以指导保护工作者去更好地保护物种种群,维持生态系统 的健康,保障生态系统服务的供应。 世界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生态系统。例如,在黑龙江是绝对不会出现大象或热带雨林!一个地区 的生态系统和主要植被类型主要是由当地的气候决定的。
1.8 中国的生物地理 主要的生态或生物地理单位叫生物群系。每个生物群系都具有不同的动物区系、植物区系、地理环 境景观和气候。生态系统和生物群系是不同的,生物群系是一个更大的单位,其中包含很多生态系统。 中国可以划分成几十个生物群系和几百个生态系统。
中国幅员辽阔,具有种类众多的生物景观。
图1-6 中国生物地理区划示意图.
. 17 .
在进行中国生物地理区划时,解焱等(2004)根据综合自然(包括海拔、地形、气候、植被、水 系、农业区等)因素,把全国分成124个基本地理单元,然后再根据171种哺乳类和509种植物在这些基 本地理单元内的相似性聚类图,划分成4个区域(8个亚区域)、27个生物地理区和124个生物地理单元 (图1-6)。 生物地理学家定期地审议和修改世界生物群系的边界界线,调整分布图。目前大多数保护工作者使 用的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出生态区分类体系。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自然基金会首先将世界上生物资 源最丰富的238个区域划定为生态区,称为全球200佳生态区。随后,世界自然基金会又将这种模式推广 到整个地球表面,在世界范围内共划定陆地生态区825个,淡水生态区426个,海洋生态区229个。在825 个陆地生态区中,涉及到中国的有54个,其中很多是全部或大部位于中国境内。解焱的生物亚区和这种 生态区系统的划分很相似。它们在评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上都有很大的作用。
栏1-2 生态区和生态区保护策略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不遵守行政和国际边界,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规划也不能以行政区划为 单位,而是需要采用一种自然的保护规划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出的生态区就是这样的新规划单 位。生态区是指一片面积较大的陆地或水域,它是具有独特地理特征的自然生物群落的集合,这些 群落的共同特征是: 1、 组成这些群落的大部分物种和生态过程动态是相同的; 2、环境条件相似; 3、它们的长期生存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保护科学部将全球划分成825个陆地生态区,426个淡水生态区,以及229个海 洋(海岸和珊瑚)生态区。并从这些生态区中选择出238个地球上生物学特征最独特的陆地、淡水和 海洋重点生态区,称之为全球200佳生态区。 针对生态区采取的保护战略称之为生态区保护策略,这种策略的特色,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制定 和实施一个全面的策略,来保护生态区内的物种、栖息地和生态过程。 景观(重点地区)保护:生态区保护策略的第一步是制定一个生物多样性展望,来确定生态区 内需要保护的重点地区,一般称之为景观。在确定景观后,就要制定一个投入产出合理、空间清晰 直观的策略,既能满足野生动物和栖息地保护的需求,同时把人类/野生动物冲突减少到最低,把对 居民的效益最大化。这一步通常被称之为景观保护。 资料来源:世界自然基金会网站http://www.worldwildlife.org/science/ecoregions/ item1847.html
. 1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1.9 种群生物学 分布在某个区域的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统称为种群。只有在种群的水平上,我们才能评估它的保护 地位和健康。它们的数量是不是太少?种群数量是保持稳定、没有变化规律、增长还是减少?是否需要 把它列为濒危物种?我们是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护管理措施,来帮助这个物种恢复数量和健康,还是可以 撒手不管,让它自生自灭? 如果一个种群开始出现近亲繁殖,或是从劫后余生的少数几个祖先繁衍而来,它的遗传多样性就会 大大减少,很多基因位点变成了纯合体。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会对种群的生存带来两种威胁。第一,由于 缺乏变异度,当局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种群不再具有应对的能力。第二,纯合基因会表现出很多有 害的性状,但在杂合体基因中,这些有害性状是不会表现出来的。要想维持种群的健康,就需要把种群 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数量之上,而且保障种群之间基因能自由交流。如果一个物种的栖息地被分割成孤立 的片段,种群数量也会相应减小,种群内部自由交配的模式就被破坏了。 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一定要记住,保护栖息地的原则是多多益善,而且最好能连成一片,形成一个 整体。为了保证栖息地内部的交流通畅,我们有时甚至需要保护一些狭长的栖息地片段作为走廊通道, 或者质量虽然不高但处于关键位置的栖息地作为动物移动的中转站。不管通道的形状多么不理想,总会 有效果;栖息地质量再低劣,只要能满足动物基本的生活需求,就能起到中转站的作用。
1.10 生活史 生物界不是静止不变的,是在随时随地发生变化,但是基本保持稳定,因为发生的很多变化是呈现 周期性变化的。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史,生活史是指个体从出生、繁殖到最终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很多 生物的生活史是与周期性的季节变化紧密相适应的。在一年不同的季节中,可供取食的食物、需要规避 的天敌,和需要应对气候条件都是不同的。
. 19 .
很多物种只能在一年中固定的季节进行繁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繁殖季节。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 要有繁殖季节,一年到头都能繁殖不是更好吗?繁殖季节的出现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繁殖季节是 一年中最佳的繁殖时间,繁殖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在这个时期里,新生幼体有充足的食物供应;适 宜的天气条件把死亡率降到最低;可供捕食的其它食物转移了天敌的注意力,捕食的压力最少。动物在 繁殖时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能量,有时甚至有自己饿肚子的风险;进行繁殖的动物会专心致志,心无 旁骛,降低警惕性,给天敌可乘之机。在繁殖季节内繁殖成功的机会比较高,才值得冒这个险。在一年 中其它的季节里,动物首要考虑的还是自己生存下去,养精蓄锐,等待下一年繁殖季节的到来。 在应对一年之中的季节变化时,一些物种会采用迁徙的措施,即从一个地区长途跋涉前往另外一个 地区,来躲避恶劣的天气条件,或就食另外一个地区的季节性食物。 有些物种是采取休眠的策略,来度过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等适宜的季节到来后,再恢复全部的活 动,继续它们的生活。很多无脊椎动物休眠的方式比较独特,它们会根据季节条件的变化,在生活史的 某个阶段采用包囊、卵或蛹的形式,度过食物匮乏的寒冷或干旱的季节。
一些寄生动物的生活史非常复杂。疟疾是由寄生在血液里面的疟原虫引起的疾病,是由按蚊传播 的。当蚊子叮咬患疟疾的病人时,就会把病人血液中的疟原虫吸入胃中。疟原虫在蚊子的胃壁上发育, 形成大量的子孢子。子孢子成熟后从胃壁上逸出,进入蚊子的唾液腺,并在蚊子叮咬健康人时,随着唾 液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子孢子首先侵入肝细胞,进行裂体增殖,形成大量裂殖子。裂殖子经过5~40 天发育成熟,胀破肝细胞逸出,进入血液。进入血液的裂殖子可以侵入血细胞,反复进行裂体增殖。每 次裂体增殖会破坏大量的肝细胞和血细胞,再加上裂殖体破裂时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导致患者反复出现 疟疾的症状。在进行了3~5次裂体增殖后,部分进入红细胞的裂殖子不再进行裂体繁殖,而是逐渐发育 成为雌、雄配子体。配子体在人体内可生存2~3个月。蚊子如果叮咬这个时期的病人,就会把配子体吸 入胃内,周而复始,开始下一轮的传播。
. 2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一些自然周期的长度要远远超过一个季节。竹子通常是靠地下的茎延伸,不断长出竹笋,来增加个 体种群数量。高山箭竹每隔三十年左右就会大面积同步开花,开花结实后竹子就会枯死,竹实落到地面 上萌发,长成下一代的竹子。不过实生苗要生长十余年后,才能被熊猫采食。生物学家和大熊猫保护工 作者一直在思索,竹子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是同步开花? 在大面积的竹子同步开花枯死后,以竹子为食的各种动物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陷入了饥寒交迫的困 境,于是,少数没有开花的竹子就成为它们的救命稻草,重点关注的目标。结果是,不仅竹子植株会被 饥肠辘辘的大熊猫和其它食草动物吃光,很难有开花结实的机会;即使侥幸能开花结实,但没等竹实落 地,就会立刻被无数眼巴巴等待着的昆虫和兽类吃光,无法萌生。这给我们一些启迪,说明自然选择的 压力是倾向于淘汰那些不与大部队同步开花的少许竹子。 竹子是一种常见的常绿植物。竹子固定生长在一个地方,不能像动物那样通过移动来避免草食动物 的取食。如果草食动物的数量过多,反复取食竹子,那么竹子就会失去继续生长和繁衍的机会,因为竹 笋一长出来就被吃掉了,自然也就不会有新生的竹子补充。竹子的大规模同步开花是一种规避的策略, 它有助于控制草食动物和取食竹实的动物的数量,让竹子获得生长、开花、结实、萌发和再生长的机 会,完成自己的生活史。 竹子开花枯死后,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大熊猫、小熊猫、竹鼠和众多的昆虫的数量随之急剧下降, 降低到了最低水平。对大熊猫来说,竹子开花枯死迫使它们背井离乡,去其它地区寻找尚未开花的竹 子。这样的迁徙对维持大熊猫整个种群的健康和活力是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强制性的迁徙,大 熊猫种群就会被分割成以山沟画地为牢、老死不相往来的无数孤立小型群体,出现严重的近亲繁殖现 象。这种强制迁徙有两个作用,一是淘汰老弱病残个体,因为只有身强力壮的熊猫才能完成迁徙;二是 增加与其它群体的基因交流,避免近亲繁殖。只有身体健壮的熊猫个体才能度过竹子开花的浩劫,在异 地他乡融入新的熊猫种群,传播自己的遗传多样性。 虽然箭竹的开花周期是三十年左右,但与森林系统的更新周期相比,还是相对短暂的。裸露地面 上最先出现的是先锋草本植物,其次逐渐出现灌木,然后是乔木,最后原始森林成熟,林冠完全郁闭, 先锋植物因为缺乏阳光而退出消失,这时的植被称为顶极森林植被。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植物演化周 期,可能需要一百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即使到达了顶级森林植被阶段,但演化周期仍然没有完成。参 天树木已经是老朽不堪,健康活力不再,种子生产能力急剧下降,特别容易遭受病虫害和暴风雨等自然 灾害的危害。这个阶段的森林称之为过熟林。过熟林内的乔木虚弱不堪,一旦遭遇狂风暴雨,就会轰然 倒地。它们的倒下会在完整的林冠上打开缺口,让更多的先锋植物再次入侵,开始一个新的演化周期, 最终形成新的次生森林。
. 21 .
1.11 测量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衡量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可以有多个指标,其中最简单和最容易理解的指标就是统计一个区域的 物种总数,这个区域可以是按自然标准划分,如一片森林、一个流域、一个山系甚至一个湖泊,也可以 是人为或政治的标准,如自然保护区、县、省和国家。一个区域的物种总数称为物种丰富度。在比较不 同地区的物种丰富度时,需要两个地区的面积相似。例如中国和卢森堡同是两个国家,中国国土面积是 960万平方公里,而卢森堡仅有2586.3平方公里,如果简单地比较这两个国家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就不 具有很大的说服力。 第二个指标是单位面积物种数目,也就是物种密度。东北大兴安岭针叶林的植物物种密度每公顷只 有几十种,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的植物物种密度能超过400种。我们常说云南是我国的动植物王国,生 物资源丰富,主要是说它的物种密度高。第三个指标是特有物种比例,指一个区域内特有物种与占物种 总数的比例。特有物种比例越高,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就越大。 在自然界中,不同物种的分类地位、构造、个体大小和发挥的生态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别,显而易 见,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上的价值是不相等的。假如有两个湖泊,一个湖泊是个养鱼池,里面只有青草鲢 鳙四大家鱼和鲫鱼;另外一个湖泊也只有五个物种,分别是河蚌、鲫鱼、青蛙、乌龟和野鸭。第一个湖 泊中的五个物种都属于鱼类,而第二个湖泊中的五个物种分别属于软体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 鸟类,因此,后者在生物多样性上的意义,要远远超过前者。换句话说,一个物种在生物多样性上的权 重是不一样的,用简单的物种丰富度的数值来衡量生物多样性是有局限性的,要进行必要的加权。 需要考虑的另外一个因素是物种的珍稀程度,也就是物种种群数量的多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同样是一个物种,常见的物种的重要性肯定比不上稀有的物种。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国宝,是国家一 类保护野生动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数量稀少,全世界上的数量不超过两千只。野猪现在在全国 很多地方成了害兽,仅在浙江一省就有十万多头,不少地区都成立了专业狩猎队去打野猪,减少对农作 物的损害。同样是一个物种,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上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个物种的数量越少,分布范围越 狭窄,甚至在全世界只分布在一个区域,那么它也就越珍稀,属于某个地区特有物种,是不可替代的, 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自然就要高。
解焱
. 2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种内变异——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也包括一个物种内的变异程度。有的物种下面可能有很多亚种,而有的只有一个亚种, 前者的变异也就是多样性肯定要比后者高。同样,其实不光是亚种,在基因层面上也是这样。如果一个 基因型的遗传资料比较丰富,每个位点都有为数众多的等位基因,而且位点上杂合体的比例比较高,那 么它的遗传多样性相对地高。反之,如果它的遗传资料很有限,纯合基因位点的比例很高,它的遗传多 样性就较低。 但是,在现实中遗传多样性仅仅是一个概念,因为测量哪怕是一个小种群的工作量和费用都是惊人 的。而且对绝大多数物种来说,我们并不知道它总共有多少基因,也不知道哪些基因更重要,与我们感 兴趣的形状关系更紧密,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尚不能全面地去直观地测量和比较不同物种的遗传多样 性,而只能关注那些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极少数物种,特别是家禽、家畜和经济作物的品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统称为种群,它与其它共生的种群聚合成生态群落。在长期的共同进化过程 中,这些物种相互影响,相互协作,形成了一个团队—食草动物调控着植物的数量,食肉动物又调控 着草食动物的数量。授粉动物与被授粉的植物花朵在时间和结构上珠联璧合,精妙配合,令人叹为观 止。深根植物和浅根植物间错分布,充分利用不同土层中的营养物质。 由于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大的效益是它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在生态系统水平上测量生 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是非常必要的。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千差万别,在一个生态系统内部又可以分成形 形色色的种类,它们共同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 23 .
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1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差异本身就体现出价值。以两个藏书都是10,000册的图书馆为例,第一个图书馆只有10种图书, 书架上摆放着相同的书;第二个图书馆有10,000种不同的图书,而且其中有很多是珍贵或绝版的书。显 然,第二个图书馆所包含的信息量要多得多,而知识就是力量。生物多样性越丰富,我们就会有更多的 原材料来培育新作物,改良现有的作物,发现新的药物,生态系统也会具有更大的活力、稳固性和应变 能力。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它构成了维持我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确保了生态系 统产品和生态服务的持续供应,如清洁的空气、源源不断的清洁水源、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更新、作物和 天然植物的授粉,森林、湿地、海洋等众多生态系统的维持,而这些生态系统是地球发挥其正常功能所 必需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和退化的后果,是荒漠化不断扩大,自然灾害更加频繁,瘟疫肆虐,粮食产量 的下降。 由于生物多样性是无处不在,人们难免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因为它的市场价值不是总能立即和直 接地体现出来,所以人们往往低估它在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上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对贫困人口的影 响尤其严重,因为他们的生计通常是直接依赖于生物多样性。 大量研究结果都表明,中国生物多样性及其服务价值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 国情研究报告》的初步评价,1993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为393,300亿元,而该年全国国民生产 总值为31380.3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2.5倍。因此,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和重要性的了解和认识, 是我们采取切实的保护行动,确保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的关键所在。 当一个生态系统内的物种开始消失时,这个系统的稳定性将会逐渐降低,甚至最终完全崩溃。这 就好比人们把一栋房屋里的梁一根一根拆下来当柴烧,总有一天房屋会坍塌,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因 此,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经济安全发展的牢固的基石。 就中国而言,充裕的水源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毁林、过度放牧、开垦湿地、水体淤塞和污染、授粉 和传播种子的物种的消失都将减少河流的总径流量,加剧季节性洪水的危害,从而影响到水源的供给。 因此,维持健康的森林和草地是人类福祉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保护生态系统的物种又是维持 生态系统功能和健康的关键所在。
. 2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2.1.1 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生产力。由于天然栖息地要比中国的耕地面积大几倍,因此其总生产量肯 定更高。但农业主要是生产人类的粮食,而在大自然的众多产品中,被人类采集食用的仅仅占很少的比 例。即使如此,野生鱼类、出野菜、蘑菇和野味的采集量仍然是非常可观的。例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 群众采集食用的野生植物多达300多种。
海南五指山市黎族民间草药师 生物多样性也是中医药的物质基础。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的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的结果, 中药资源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16种,药用动物1571种。据统计,2006年全国中医、中西医结 合医院门急诊量达到2.5亿人次,占全国医院门急诊总量的18%。每年的中药总产值约1000亿元。 许多人类不能食用的物种可以用来喂养家畜或家禽。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人类饲养的牛、牦牛、马、 绵羊和山羊的全部饲料,饲养的猪、鸭、鸡、兔、蜜蜂以及其它家畜和鱼的部分饲料,这些饲养动物满 足着全国13亿人的肉类需求。人类从自然界采集的其他产品有树脂、油料、蜂蜜、木材、牧草和薪柴。 虽然这些产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它们对数以百万计的乡村人口的生计却是至关重要的, 在一些社区,来自生物多样性产品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 有一半以上的中国人仍然使用薪柴作为主要燃料,每年的消耗量约为3亿立方米。薪柴也都来自森 林,而且基本上是大自然免费提供的。如果没有了薪柴,被迫改用其他的燃料,那么代用燃料的成本将 是大量中国农民不堪承受的。将来,生物燃料将会提供越来越多的绿色能源,用于运输或其他的用途, 而生物燃料也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产品。 规模庞大的农业和水产业的原始种源、新品种的开发与改良,也完全依赖于生物多样性提供遗传物 质。有人甚至提出,人类的生产行业应该向生物多样性支付“专利费”,因为汽车制造商需要向汽车零 件设计者支付专利费。 就连我们交通、生产和取暖所不可或缺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也是生物多样性化石的产品。我们在 肆意挥霍的是生物界千万年来积累起来的财富,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应该将它当作一次性红利 来珍惜。
. 25 .
2.1.2 生态服务功能 生物多样性所提供的生态服务是农业和水产业发展,安全建筑和人类健康的基础。主要的生态服务 如下: 调节气候 植被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善气候。植物能创造一个凉爽的土地表面,有利于吸引和保持雨云、雾和露 水。未受到干扰的森林能通过蒸腾作用,用固定的速率把水分返回到大气中,林冠也具有增加大气涡流 的作用,这些都能帮助把降水保留在植被身边。在植被遭到破坏后,地表温度增高,热量会加速雨云的 消散。植被能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补充我们须臾不可缺少的氧气。太多的二氧化碳会破坏具有保护 功能的臭氧层,也会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散发到太空中去,形成所谓的“温室效应”。 植被也能调节局部的小气候,创造出独特的小气候,一些物种的生存离不开这样的小气候。 蜘蛛是很多农业害虫的天敌。
。
营养物质循环 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微量的矿物质,如磷、钾、钙和镁。在洪漫滩或火山山坡上,矿物养分很丰 富,但在降雨丰沛而又经过长期耕种的地区,这些矿物养分可能会淋失,造成土壤酸性增加,肥力下 降,最终变成不毛之地。然而,在自然界,即使这种贫瘠的土地上也长着丰茂的植被,因为森林植物进 行营养循环的效率高得惊人。 当植物的枝叶一落到地上,许多分解者会立即将它分解,释放出来的养分又会迅速被生长在其它植 物根上的菌根所吸收,肥力不会有丝毫的损失。在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后,养分会被雨水冲刷掉,不复 存在。 此外,植物根系能从大气中吸收氮,固定到生物组织中。绿色植物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所有这些功能都有助于保持健康的空气和肥沃的土壤,供人类使用。 土壤形成和保持 根据Costanza(1997)的计算,全球每年土壤形成和保持产生的经济价值约为17万亿美元。生物多 样性是形成和保持土壤结构,以及保持水分和养分的基础。没有了生物多样性的这项功能,农业生产将 会崩溃。
. 2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包括从树木到微生物的多种生物都参与了土壤形成的过程。土壤形成的第一步是把岩石分解成细小 的颗粒,地衣、树木和其他植物的根帮助完成了这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提高了水分的渗透。植物从分 解中的岩石碎屑中吸收养分,将它转化成生物组织,它的枯枝落叶和腐烂的尸体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 量。微生物、真菌和无脊椎动物利用并分解这些有机物质,创造出健康的土壤条件。豆科植物的根里生 长着特殊的共生菌,可以同化大气中的氮,把氮“固定”在土壤中,增加土壤肥力,从而有利于其它植 物生长。植物根系也能吸收和固定铁、铝等有毒的矿物质,将它们从土壤中除去。 过度的人类活动很容易破坏起着造土作用的生物群落。植被破坏、单一作物种植、过量使用化肥和 农药、土地整治和开垦湿地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进而引起养分流失、加速土壤表土侵蚀、盐碱化 和红土化。这些后果都将严重导致土壤肥力丧失。 在天然植被中,很多物种经过共同适应的过程,会紧密地生活在一起(如深根植物和浅根植物生长 在一起而互不干扰),形成一个高效率团队。人类的简单农业系统的土壤保护效率低下。例如, 一公 顷热带雨林每年流失的表层土壤不超过一吨。然而,如果把森林砍掉,改种经济作物,那么水土流失将 大大增加。如果种植的是可可类枝叶茂密的作物,每公顷土地的土壤流失量为10至16吨;如果被农作物 取代,土壤流失量将达到100吨。
森林植被能够减轻地震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 水文功能 在林区,树木的根深深地扎入土壤中,帮助雨水渗入更深的土层里,从而提高土壤的保水功能。植 物生长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枯枝落叶,以及植物死亡后腐烂的尸体,都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提高 土壤的保水能力。植被也会吸收雨水和土壤的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将它们释放到大气中。 这些效果的共同作用,把林区的土壤变成了一块“海绵”,在雨季的时候吸收大量的水分,雨季过 后再慢慢释放出来,这种“削峰填谷”的功能不仅能减少雨季的地表径流,遏制水土流失和洪水,而且 细水长流地为人类供应清洁的水源。另外,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河流径流量越均匀,水力发电的效益就 越高。 在缺乏森林的地区,天然草地的完整植被和很多湿地的泥炭质的土壤发挥着类似的水文功能。近年 来,由于毁林和过度放牧,天然植被的“海绵”功能日益遭到破坏,加上起着蓄洪区作用的湖泊与河流 的堰塞和淤积,水灾和旱灾所造成的损失日益加重。淤积也是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的结果。 通过人工造林去弥补过去毁林造成的损害的效果非常有限,因为人工纯林的水文功能远远比不上天 然混交林,湖泊和河流里的淤积仍然严重。
. 27 .
海岸保护 中国的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和环绕着南海岛屿,它们能够消减海浪和海啸带来的波浪的力 量,帮助保护海岸线,使沿岸的经济财产免受海浪和潮汐的侵蚀。 红树林能固定泥沙,既保护珊瑚不被淤泥覆盖窒息,也保护村庄和城镇免受台风的危害。沿海的草 本和灌木植物起着固定松散的沙子和泥土、形成陆地的作用。东部沿海的海岸线每年以几米的速度向海 里推进,新形成的陆地可能开垦成农田,或用作建筑用地,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然而,若是植被遭到 破坏,或因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过快,这些土地又有可能得而复失,重新淹没于海水碧涛之下。 刘成刚
新疆伊犁牧民修筑人工鸟巢,招引粉红椋鸟消灭草原上的蝗虫 控制有害生物 自然界中的很多动物如蜘蛛、蚂蚁、青蛙、蜻蜓和部分鸟类都是以昆虫为食物,在它们的一生中会 吃掉大量的害虫,是害虫的天敌,在控制虫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些动物消失,我们的庄稼将 被毁,人类健康也要受到威胁。如果改用喷洒农药来控制虫害,不仅经济成本高,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 危害,害虫还会很快产生抗药性,使农药失去作用。 在微观层面,自然界中的真菌和细菌也发挥着类似的作用,控制着许多植物疾病和其它有害微 生物的数量。 天然授粉 蜜蜂和其它一些昆虫 为许多果树、林木、观赏 花卉和蔬菜提供免费的授 粉服务。一旦失去这些授 粉动物,将会对一些产业 带来灾难性的经济后果。 在热带地区,蝙蝠和一些 鸟类也发挥着传授花粉的 授粉昆虫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用。
. 2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自然净化功能 功能正常的生态系统在分解和吸收很多人类产生的污染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污染物包括生 活污水、垃圾和溢油。生态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从低级的细菌到高等植物和动物,都在降解和同化污 染物中发挥作用。 有些生态系统特别是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和吸收污染物的能力。湿地能从污水中吸取营养物质、重 金属和悬浮固体颗粒,减少生物化学需氧量,削除有害的微生物。 狩猎、砍伐、焚烧、栖息地割裂和污染等人类活动会造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这些生态系统提 供的生态服务功能也随之丧失,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会退化,导致洪涝灾害频发,疾病、病虫害,荒漠化 扩大。虽然计算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是困难的,然而,即使是把这些生态灾难造成的经济和人类健康损 失的数字简单加起来,也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痛心疾首了。
2.1.3 旅游娱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娱乐是人类福利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益于心身健康和维持良好的状态, 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户外旅游是娱乐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呈现快速增长的行业。 中国以优久的文化遗产、迷人的风景和野生动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际游客。而且随着国内生 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旅游也从一种少数人享受的 特殊的娱乐体验,逐步成为国人休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就拿朋友见面打 招呼来说吧,现在的问候也从过去的“你吃了吗”,变成了“最近又去什么地方玩了”,这小小的改变 见证着中国人生活的变迁。一个包括交通、通讯、酒店、宾馆、纪念品和旅游点设施的庞大产业已经形 成,并在持续增长。2008年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入境游客仍然达到1.3亿人次,国内游客17.12亿 人次,旅游总收入11534.79万亿元。(表2-1) 表2-1 中国旅游业发展情况 年份
入境游客(万人)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国内旅游人数(万人)
收入(亿元)
2008
13000
408.43
17.12
8749.30
2007
13187.33
419.19
16.10
7770.62
2006
12494.21
339.49
13.94
6230
2005
12029
292.96
12.12
5296
2004
10900
257.39
2003
9166.21
174.06
2002
9791
203.9
8.78
3878
2001
8901
178
7.84
3522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国家旅游局网站http://www.cnta.com/“旅游统计”数据)
. 29 .
旅游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生态旅游。过去人们把旅游称之为“游山玩 水”,就生动说明了旅游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国家旅游局曾把1999年定为 “生态环境游”旅游年,现 在又把2009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并将主题年口号确定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 而生态旅游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等。 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栏2-1 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相片—什么是生态旅游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是游客到自然地区的一种负责任的旅行,这 种旅行不仅要求保护生态环境与地方文化的完整性,而且必须维持或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生态旅游具有四个特色:第一,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区域,以及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文 化;第二,旅游者的行为不会或尽量少的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第三,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尊 重他们应有的权利,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第四,生态旅游应具有生态环境的教育功能,能提 高甚至改变游客的环境观和生活方式。 生态旅游是针对大众旅游提出来的,两者在旅游吸引物的资源基础、旅游者的需求和旅游方式 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大众旅游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方式,主要特点是旅游者人数众多,旅游 线路为大家所熟悉,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旅游经营者往往采取薄利多销的方针。而生态旅游的特点 是特殊设计的产品来满足对生态环境有特殊兴趣的旅游者的需求,经营者以“质量”而不是以人数 的扩大来增加旅游收入。如果生态旅游管理得当,可以帮助解决大众旅游带来的很多问题,但不能 完全取代它,因为大众旅游仍然是世界旅游业的主体,有着广泛的市场。然而,随着大众旅游者环 境意识的逐渐加强,以及旅游业更多地考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和大众旅游逐渐出现相互 融合的趋势。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项目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从资金、技术、专家方面的援助, 是以保护为目的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实行预约制度。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设备已经初具规 模,有50人的接待能力,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已经形成,正在争取得到国际生态旅游认证机构的认 证,成为国内首家被国际认证的生态旅游景区。 (资料来源: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 编著,2003)
. 3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2.1.4 研究和遗传资源 生物多样性不但为农业、渔业、林业和畜牧业的所有驯化物种提供了原始的遗传资源,而且还源源 不断地提供新的基因,去改良这些驯化品种。 人类直接培育和选择的生物多样性组分称为“农业生物多样性”。为了维持和不断改良这些原料, 就需要尝试新的变种,引入新的适应性品质,使品种能不断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满足人们新的需求。 随着我们进入一个快速全球化变化的时代,气候条件也可能迅速变化,农业生物多样性对我们的重要性 也与日俱增。 在地球上尚有数以百万计的自然物种不为人知。它们是基因的宝库,在它们中间完全可能发现新的 基因,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现有品种的抗病性,或者培养出能在极端环境条件和更高的压 力下生存的生物。 许多驯化物种都具有近缘野生种,把近缘野生种与驯化品种杂交,可以改进驯化品种的质量,因而 具有特殊的价值。同样,那些被当地人采集或食用但尚未进行商业化驯养的物种也具有特殊的价值。
栏2-2 杂交水稻的奇迹 1970年11月23日,湖南安江农校教师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海南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志珊,在三 亚一片野生水稻中发现了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取名“野败”。利用这棵野生稻,袁隆平在1974 年育成三系杂交水稻后,1995年又取得两系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实现了大面积商业化种植。多年的 实践证明,同纯种的常规水稻相比,杂交水稻可增产20%。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占总水 稻面积的57%,即1600万公顷,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到2006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 杂交水稻56亿亩,增产5200亿公斤。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实现粮食自给自 足,杂交水稻功劳卓著。 除了造福中国人民,杂交水稻技术惠及世界的步伐也越来越快。目前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已 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和研究杂交水稻,有8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其中印度是目前国外推 广种植杂交水稻面积最大的国家,种植面积达100万公顷,平均产量比当地水稻品种每公顷要增产1 到2吨。而较早种植杂交水稻的越南,目前种植面积达到了60万公顷,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还成为 世界上继泰国之后的第二大大米出口国。 1981年,袁隆平领导的科研团队荣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联合国粮农组织已 将推广杂交水稻作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 “如果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水稻总种植面积的一半,那么世界上的总水稻产量可以增加1.5亿 吨,每年可以多养活4亿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
. 31 .
生物多样性另一项重要的价值是从自然界寻找新的药物。人们已经有几千年使用药用植物的历史。 今天我们能分析和合成药物的有效成分,或者开发出具有类似结构的疗效显著的分子。一个新的研究领 域是动物体内毒素的应用,人们已经发现,许多毒素都具有重要的用途。但是,我们对这些领域的研究 还刚刚开始,还有许多奥秘要去揭开。在发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之前把它们抛弃,就等于放弃了我们未 来的发展机遇。
栏2-3 抗疟疾新药-青蒿素 疟疾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热带寄生虫传染病。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 织统计,全世界40%的人口面临疟疾的威胁,生活在疟区的临床患者4亿多人,每年死亡200-300万 人。 由于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奎宁和氯喹等传统的抗疟药已基本失去了疗效。从60年代中期开 始,中国开始研制新的抗疟药物,到1973年,研制成功抗疟新药—青蒿素。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 正式推荐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药品。 青蒿素的发明得益于传统中医药学。我国很早就有中药治疗疟疾的记载。使用青蒿治疗疟疾最 早见于公元340年间的东晋《肘后备急方》,作者是东晋医学家和炼丹化学家葛洪。研究人员系统收 集历代医籍、本草,从中整理归纳出200多方药, 在历经380多次样品的鼠疟筛选后,终于取得中药 青蒿抗疟筛选的成功。 我国拥有全球青蒿素资源的80-90%,主要分布在重庆酉阳地区的武陵山区。目前在重庆等地已 经开始大规模人工种植青蒿,到2006年青蒿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0万亩左右。 青蒿素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在每年1O亿美元左右的潜在市场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是我国少数 几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之一,它在国际医药领域的地位对我国其他医药产品,尤其是中药有 着不可忽视的带动作用,以青蒿素产业为先导将有可能带动中药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从而形成我国 医药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趣的是,含有青蒿素的植物并不是青蒿,而是与它很相似的黄花蒿。一开始研发人员发现青 蒿并没有治疗疟疾的功效,后来把筛选范围扩大到同属的黄花蒿(苦蒿),才发现了青蒿素。现在 看来,古籍上所称的“青蒿”,实际上包含了青蒿和黄花蒿等4-5种蒿类,而只有黄花蒿才含有青 蒿素。现在我们所说的青蒿,已经是特指黄花蒿了,这也算是一个“狸猫换太子”的小故事吧。
由于青蒿素的原因,名不转经转的青蒿已是身价百倍。
. 3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2.1.5 精神和宗教价值 若没有生物多样性,难以想象中国文化会是怎么样的?几千年来,中国秀丽的风光、植物和动物一 直都是故事、诗歌、艺术和神话的灵感来源。这些自然遗产就如长城、庙宇和宫殿等文化遗产那么重要 和珍贵。 中国的佛寺大多依山而建,同秀丽的山色融为一体,禅僧在“幽涧泉清、峰高月白”的山林中陶 冶性情,修心养性,寻求体悟禅门 “物我同化”、“万物与我为一”的佛的境界。名山借助寺院传承 文化,寺院借助山水扬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的四大名山—五台 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在今天看来,也是风景秀丽的地方。当我们来到这些地方,不仅被这 里的美丽的自然风景所陶醉,而且也被这里的佛教文化所感染。我们情不自禁地敬佩当初佛家选址的眼 力,它经得起几百年甚至是千年的风雨考验。这是天人合一的典范,是自然、地理和宗教有机的结合。 在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有许多民族的宗教都与山、湖泊、岩石和树木有关。在中国的西南地 区,村民们保护“龙山”或“神山”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几百年之前。藏民长途跋涉,不辞辛劳地前往 神山和圣湖朝拜。朝鲜族人攀登到山顶,去崇拜神圣的长白山。
栏2-4 众生平等—佛教是保护的天然同盟军 角塔寺是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加之地处偏远 地区,受人为活动干扰相对较少,茂密的原始森林成为藏马鸡、松鸡、鹿和麝等野生动物的乐园。 但由于交通不便,政府的保护力量很难深入进来,经常有外来者到这里来盗猎和偷挖药材,尤其是 1980年以后,这里的野生动物和珍稀药材几乎遭到了灭绝式的破坏。 角塔寺的僧人和周围的社区民众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他们坚信应该遵循 自然规律和众生平等的教义。他们决定团结起来,由寺院的僧人带头,共同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 从此以后,由僧人和群众组成的巡山队定期对山林中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和道路进行巡查,拾 取的钢丝套索几年来已有上万个;同时,他们通过救助受伤的野生动物和在冬春食物稀少的季节投 喂饵料来改善野生动物与人的关系。 角塔寺僧人和社区民众积累了十 分丰富的适合本土特点的保护经验, 并达到了以点带面,共同参与,推动 保护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效果,用实 际行动诠释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由于对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做出的突出 贡献,他们荣获了2006年第二届甘孜 州生态奖(“绿哈达”奖)的二等 奖,同时也获得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时为“保护国际中国项目”)社区 保护基金的支持,鼓励他们将这样的 图2-1 角塔寺僧人与他们救助过的一只野生母鹿在一起 保护行动继续下去。
. 33 .
2.2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巨大的、历史的、现时的及未来的社会经济价值。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能为 公众、决策者提供共同的衡量尺度。 因为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属性距离市场与商品的社会属性比较远,存在一系列不确定性,因而其经济 价值评估是十分困难的。涉及到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经济评估,更是困难。但是,在一个市场经济 中,如果一件商品或服务的价值不能用货币来测量,那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上,必然处于次 要的地位。 按照目前国际上的分类方法,生物多样性的总经济价值由两部分组成,即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 其中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两类;非使用价值包括存在价值与遗赠价值两类。各项 价值的定义说明如下:
2.2.1 直接使用价值 是指生物多样性组分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以森林为例,木材、林副产品、休闲娱 乐、植物基因、野生动物、教育、人类居住区等都是森林的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又可以分为消 耗性直接使用价值与非消耗性直接使用价值。
消耗性的直接使用价值:是指人类直接取用生物多样性组分做为建材、食物、以及种植或驯养野生 动植物种源的商业交易价值,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吃掉或用掉的生多样性组分的的市场交易价值。 非消耗性的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的精神或物质上的享受,所带来的效益,而 且一个人使用后,并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后面的游客仍然可以继续享受。例如人们从事户外休闲游憩 活动享受大自然的氛围与美景,所衍生的满足感。最具典型的是生态旅游的游憩效益。
. 3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2.2.2 间接使用价值 包括生态功能价值与选择价值。 生态功能价值:包括从环境所提供的用来支持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各种功能中间接获得的效 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境服务,如营养循环、防洪防灾、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净化环境 和科学研究等。 选择价值:又称为期权价值。我们在利用生物多样性时,并不希望竭泽而渔,把它的功能很快耗 尽,而是可能希望把它保留下来,以后会产生更大的使用价值,或者用于其他更重要的用途。如果现在 马上用完了,就会永远地丧失未来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会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愿望。选择价 值同人们愿望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备未来之用的支付愿意的数值有关,包括未来的直接和间接使用价 值。选择价值的出现取决于生物多样性供应和需求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并且依赖于消费者对风险的态 度。因此,选择价值相当于消费者为一个未利用的资产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仅仅是为了避免在将来失 去它的风险。
2.2.3 非使用价值 包括存在价值与遗赠价值。 存在价值:是指人类为了保留生物资源的生存权而愿意付出的代价,亦称伦理价值。它是非使用价 值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存在价值是指仅仅知道这个资产存在的满意中获得的,尽管并没有要使用它的 意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存在价值是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一种道德上的评判,包括人类对其他物 种的同情和关注。例如,如果人们相信所有的生物都有权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保护这些生物,即使它 们不具备任何使用价值或选择价值。随着社会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存在价值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总经 济价值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遗赠价值:是指人类为了保留未来子孙对生物资源的使用权所愿付出的代价。由于人们相信,把生 物多样性留给后人,是为了让后人使用的,所以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应该把遗赠价值纳入使用价值的范 畴内。 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把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更直观地表现出来。 表2-2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构成
价值类型
说明
范例
直接使用价值
直接消费、生产
食品、生物量、娱乐、健康
间接使用价值
功能效益
水灾控制、减少暴风雨影响、营养物质循环
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保持栖息地 非使用价值
. 35 .
存在价值
知识继续存在价值
栖息地、种、发展、生态系统
遗赠价值
利用和非利用环境遗产价值
栖息地、预防不可逆转的变化
2.3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评估 经济学中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是制定开发出新的方法,来更准确地评估间接环境服务的经济价 值。在这个领域已经出版了多本著作。 除了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所隐含的本质与内容外,懂得如何估算经济价值的货币值也相当重 要,如前所述,此工作称为经济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经济评估方法包括三大类:一是透过人们在相关的 市场商品消费行为来间接推算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称为间接评估法,其中又分为传统市场法及替代市 场法。另一类称为直接评估法,是直接设定一些相关的情境,让人们透过虚拟的市场直接表达其对生物 多样性的评价。第三类是效益移转法,它适用于人力物力或预算不足的情况下。 评估可以交易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 评估能够进入市场经济的产品和服务(如木材、水、水果、肉等)的经济价值比较简单,可以直接 使用它们的国内市场价格来衡量(表2-3)。这种评估方法简单明了,很容易被决策者接受,而且也容 易比较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 表2-3 中国野外生物多样性产品的估算价值。 产品
价值(亿元人民币/年)
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食物
400-560
薪柴采集
400-740
药用动植物
400-1600
木材和建筑用材
640-1200
藤条和竹子
320-480
渔业
200-1600
总价值
3360-6180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2001) 一种更加复杂的方法是使用“效率”价格,也称为“影子”价格,这种价格是在市场价格中剔除税 费、补贴、利息、非交易物品、外汇物品和修正市场失灵等因素,它能更真实地估计对全社会的总体 价值。 不能进入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 对那些不能进入市场经济的产品和服务,仍然可以通过使用相关产品的方法,来推算它的经济价 值。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三种,即易货交换法、直接替代法和间接替代法。在使用易货交换法时,对无法 进入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调查人们愿意用什么样的实物来交换这种产品和服务,再通过实物的 价格来推算出来这种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在直接替代法中,人们可以使用相等的替代品的市场价 值,例如,在没有薪柴交易市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相等数量的木炭或煤油的市场价格。在间接替代法 中,人们可以用另外一种不能交易的替代品的价格来推算。例如,在缺乏薪柴的情况下,村民会改用牛 粪。虽然牛粪也是一种不能交易的物品,但牛粪的另外一种用途是作肥料,如果牛粪不是用作燃料,而 是用作肥料的话,就会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所以,我们就可以用少用化肥所节省的开支,作为薪柴的经 济价值。 下面介绍了另外几种具体的评估方法。
. 3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生产函数法 这种方法直观现实,很容易被政策的制定者和决策者接受。这种方法是比较投入和产出(效益)的 比例,可以用来比较一项活动的不同方案或决策之间的优劣。例如,它可以用来计算毁林对水土流失和 水源涵养的影响,或红树林丧失对渔业生产的影响。 旅行费用法 旅行费用法常常用来评价那些没有市场价格的自然景点或者环境资源的价值。尽管进入这些自然景 点是免费的,但游客却需要承担前往景点的交通、食宿和装备购置的费用,以及自己花费的时间。这些 费用就被间接作为这个景点或环境资源的价值。 内涵价格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从房地产或土地的价格中,分离出包含着的生物多样性或环境价值。我们知道, 房地产的价格与它所处的地段和周围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结构相同的房子,在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和风景 优美的湖畔,它们的价格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这种价格上的差异,就可 以作为环境(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 陈述偏好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其它方法无法评估的价值,特别是揭示非使用价值。对那些没有市场的产品 或服务,可以使用问卷调查表,让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列出它们在一个虚拟市场里的价格或偏 好次序。例如,远在美国而且永远没有机会来中国访问的一个人会愿意拿出100美元,来支持四川的大 熊猫保护。
.37 .
效益转移法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把从一个地点(研究点)获得的价值数据,转用在另外一个条件相似的地点(政 策点)。它适用于上面介绍的所有的方法。转移的价值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一部分。使用这个方法的 条件是:因为经费、时间和人力不足,难以进行令人满意的调查研究;两地的各种条件很相似;政策点 上的调查研究的数据可信;两个地点的生物多样性目标相似。 下面我们用两个例子,来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的评估,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 的经济价值。 表2-4 中国天然植被生态系统服务效益估算一览表 生态系统效益领域
当前价值(亿元)
潜在价值(亿元)
水土保持 水源保护/防止干旱
2000
>10790
防止水灾
29800
>>29800
防止水土受侵蚀
3200
>3200
保持土壤肥力/固氮作用
670
>>1440
防止泥沙沉积
1510
>1510
防治荒漠化
540
2800
海岸保护
20
>20
小气候与局部天气
未评估
未评估
防止火灾
43
>43
防范风暴
30
>30
存储碳
4740
>>4740
固碳作用
200
>>200
控制污染
>200
>990
防止生物灾害
>>800
>>1600
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
3360
>6180
基于自然的旅游
120
>120
提高水力发电效率
430
2360
最低价值
>>47663
>>65823
调节气候与天气
生物多样性利用
再生能源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2001)
. 3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表2-5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
价值类型
价值(亿元)
占总经济价值百分比
直接使用价值
18000
4.58%
产品及加工品年净价值
10200
直接服务价值
7800
间接使用价值
373100
有机质生产价值
233000
二氧化碳固定价值
32700
氧气释放价值
31100
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价值
3200
土壤保护价值
66400
涵养水源价值
2700
净化污染价值
4000
潜在使用价值
2200
选择使用价值
900
保留使用价值
1300
总经济价值
393300
(资料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1998)
. 39 .
94.86%
0.56%
100%
2.4 怎样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美国一位环保专家经过精确计算,发现一棵50年大树的价值高达19万美元:它释放出来的氧气价 值3.125万美元,防止空气污染价值6.25万美元,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增加土壤肥力的价值为 6.875万美元,为牲畜遮风避雨、供鸟类筑巢栖息、促进生物多样性产生的价值为3.125万美元,创造的 生物蛋白质价值0.25万美元,合计综合价值为19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它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开花结 果方面的价值。 毫无疑问,人们不会把上面的计算太认真,因为很明显,没有地方去兑现这19万美元。这个例子 说明,即使是承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甚至也可以用货币来衡量,如果这些价值根本不能在经济上体现 出来,持怀疑论的人就会说,那有什么用处?既然没有人会为这些服务买单,说明这些服务是无关紧要 的。空气是人们须臾不可或缺的,没有空气,我们立刻就会死亡。为了获得空气,我们会愿意付出高昂 的价格。但实际情况是,空气是无穷无尽的,而且是免费供应的。
栏2-5 谁保护,谁受益? 过去我们常说,在环境保护中“谁破坏,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这句话听起来不错,但 细细分析起来,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从上面的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里,我们已经知道,生物 多样性的绝大部分的经济价值是间接使用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境服务功能,而这些环境服务 功能往往都是公共产品,或者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的性质。那么,什么是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在消费或使用上具有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非竞争性。也就是说,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 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 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国防保护了所有公民,其费用以及每一公民从中获得的好处不会因为 多生一个小孩或一个人出国而发生变化。甲对该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乙对同一物品的消 费。如某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后,居民甲呼吸到清洁的空气,但不会减少居民乙和其他居民呼吸的清 洁空气量。对风景区秀丽的景色,甲欣赏后,乙照样可以欣赏。 公共物品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消费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 个人或某些人所垄断,不能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例如, 消除空气中的污染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所有人能够生活在新鲜的空气中,要让某 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鲜空气的好处是不可能的。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 的消费。其结果是很难或者不可能对使用公共物品收费,因为公共物品能够免费使用。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私人市场缺乏动力,不能有效地提供商品和服务,而一 般要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公共产品的生产必须由公共支出予以保障,而且经营管理必须由非盈 利组织承担。 由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效益大部分是公共产品,因此,“谁保护谁受益”的政策是无法落 实的。
. 4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只有在我们的经济计算中体现出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才能变成黄金白银,落到实处,公众和社会 才会有积极性去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怎么才会在经济中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呢? 我们可以采取四种重要的措施来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第一是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他们所享 受的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免费效益,以及这些效益对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依赖。 第二个措施是进行价格评估。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一定要体现所有的外部性,这意味着,在生 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损害都给予补偿。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我们计算出所有损害的价 格,然后通过税收来征收。征收起来的资金要用来修复环境,或在环境破坏不可逆转的情况下,采取相 应的弥补措施。 第三种措施是通过风险评估。一些生态服务是以减少损害或自然灾害风险的形式出现的。要计算出 来这些风险的价格,然后在确定保险金、土地税率和其它形式的支付方式时,列出保护这些有益的产品 和服务所需要的资金。 例如,在评估森林减少下游洪水危害的价值时,就需要考虑森林有哪些可能的利用方式,像全面保 护、用材林生产基地、改作农业用地或风景旅游点,然后计算每种利用方式在减少下游洪水发生概率和 危害程度上的作用。另外,在进行这样的计算时,还要考虑到森林的位置。举例来说,有两块相同的森 林,一块森林的下游是地势低洼容易遭受洪灾的城镇,另一块的下游是开阔的草原牧场,它们在调控洪 水上的保护价值会有天壤之别。这样的计算会帮助决定那片森林的命运,以及是否需要筹建资金加以保 护或恢复。 第四种措施是推广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目前一个研究的热点领略,它是指对那些或者采 取主动保护措施行动,或者是自愿放弃那些有可能产生更大经济收入但会造成环境破坏的利用活动,从 而维持或增加生态服务供应的个人、部门和社区进行补偿。要进行生态补偿机制,就需要找到适当的方 法,来向生态服务的受益者征税,如下游的农民、水的使用者、居民等,然后向上游的土地使用者提供 补偿,补偿的金额要足以使上游的土地使用者有积极性去遵守环境保护的要求,为更多的社区提供福利。
. 41 .
第三章: 中国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中国地域辽阔,海陆具备,大部分国土处于中纬带,亚热带和温带。中国境内地势起伏显著,山 地高原面积大,季风环流强盛,河流湖泊众多,土壤、植被类型丰富,浅海大陆架宽大,岛屿星布,自 然条件复杂多样,而且地区差异明显,具有适合众多生物种类生存和繁衍的各种生境条件。此外,地质 时期特殊的自然历史条件还形成了许多古老物种的“避难所”或新生类群的发源地。这一切不仅为中国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生态 空间和诸多有利的自然条件。中国有高等植物三万余种,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隶属 353科3875属,其中特有属275个。中国和美国的面积相似,但植物种类确是美国的两倍。 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被誉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巨丰”的10个国家之 一。中国温带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之首,植物多样性尤其丰富。 中国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种类分别占全世界种类总数的13.39%、14.25%、 5.97%、7.08%和17.53%。中国的动物区系还体现出特有物种特别丰富的特点。下表描述了脊椎动物各 个类群中中国特有物种的比例。
表3-1 中国脊椎动物各类群在世界上的比例 类别名称
科的数目 世界
中国
属的数目
种的数目 特有种(属)%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52
1017
200
4327
581
18.93
哺乳类
122
鸟类
175
81
1964
389
8730
1244
7.88
爬行类
44
23
760
115
6300
376
6.65
两栖类
18
11
300+
40
4010
284
10.56
鱼类
18
11
300+
40
22037
3862
10.46
(资料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1998) 然而,中国在最近几十年史无前例的快速经济增长也让它的生物多样性付出了代价,栖息地丧失和退 化、对野生动植物的掠夺性利用、气候变化和外来入侵物种正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 4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3.1 物种丰富度 有人可能会说,中国的物种丰富是因为地域辽阔。但是,即使是用单位面积上的物种数量来衡量,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仍然是名列前茅。下表清楚地表明,中国一些地区的物种丰富度远远超过了 美国和欧洲的条件类似的地区,甚至比世界上一些国家所拥有的全部物种数目都要高。 表3-2 中国邛崃山区和长白山区的生物多样性与世界一些国家和著名地区的比较。 地区
面积(1000 km2) 两栖类
爬行类
鱼类
哺乳类
鸟类
蝴蝶
高等植物
邛崃山区
9
22
32
14
109
365
~400
>4000
长白山区
2
13
17
~40
66
285
>105
2300
美国黄石公园
9
6
6
<20
61
318
120
1700
美国约塞米特国家公园
3
12
21
12
90
241
112
1400
英国
242
7
8
36
50
590
63
1623
法国
547
32
32
无数据
93
267
240
4630
丹麦
43
9
17
70
43
196
93
1450
荷兰
42
13
17
67
55
192
111
1221
葡萄牙
92
38
20
158
63
235
挪威
323
7
5
69
54
241
101
1715
瑞士
41
17
21
56
75
199
无数据
3030
加拿大
9984
39
42
128
193
310
294
3270
120(包括西班牙)
5050
3.2 森林 到2008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8.21%,其中天然林约为10%。中国的森林包括多种类型,北方 和高山地区以针叶林为主,温带低地的森林以落叶阔叶混交林树为主,南方的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为主,热带雨林仅仅分布在海南、滇西南和藏东南的局部地区,面积很小,高度特化的红树林呈带状分 布在南方沿海某些海湾的泥质海滩上。这些主要森林类型之间存在着很宽的过渡带,在不同的生物地理 区域内的森林体现出独特的林份构成。 受几千年人为活动的影响,中国的原始森林已经不复存在,现存的森林几乎都经受过采伐、火烧或 人工造林的影响。现在的大量森林都是为了生产木材、防治荒漠化和水土保持而栽种的纯林。 中国的温带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林的物种丰富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堪与热带常绿林的物种丰富度相 媲美。在中国,就动植物总数而言,热带森林是所有陆地栖息地中最丰富的。 中国有很多树种是重要的营林树种,如水杉、杉树和松树;有些森林物种被培育成为极具价值的 经济作物,如猕猴桃、板栗、核桃、银杏和生产五倍子的盐肤木;有些乡土树种属于世界上著名的用材 种,如福建柏、花梨木和沉香等。
.43 .
3.3 草地 大草原在中亚大地上如同一条延伸的巨带,贯穿了中国北部和蒙古,高山草地覆盖了青藏高原的绝 大部分。 历史上成群的羚羊和野马在草原上驰骋,每年季节性的迁徙堪称为草原上最为壮观的景象。狼群在 草地上捕食着弱小或伤病的动物;在草原上的众多鸟类和爬行类中,鹤类和大鸨昂首伫立,鹤立鸡群。 在青藏高原上,牦牛和野羊在崎岖的草甸上觅食,时刻警惕着逡巡的雪豹。 草原是先民最重要的狩猎场所,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丰富的猎物。后来狩猎逐渐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 生活方式所取代。只是在过去四十年里,这种传统的游牧方式才在“发展”的名义下废弃,取而代之的是定 居的生活方式,表现为用铁丝网分隔草地,增加承载量,开垦农田,扩张耕作,排干沼泽和公路建设。 在中国还有一些分布面积较小的草地类型,如生长在湿地和沿海滩涂的芦苇荡,滇西南怒江和澜 沧江干热河谷的亚热带稀树草原,以及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遭到破坏后的迹地上生长起来的次生高草地 (甜根子草、白茅等)。
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第一大草原。
3.4 荒漠 荒漠出现在降雨稀少的区域。荒漠地区的特点是缺少表土,植被极其稀疏。在荒漠的边缘是过渡性 的半荒漠区,它上面生长的植被种类更多一些,而且沙生植物特征也减少了。从半荒漠区再向外,由于 水源供应更加稳定,就会出现结构明显的灌木丛、草地或林地。中国的荒漠大约占国土面积的30%,由 于荒漠化的持续扩展,这个数字每年还在增长。 中国的荒漠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沙漠、石质荒漠(戈壁)和西藏高原的高寒荒漠。 由于缺水,荒漠的生产力非常低。地表植被很少,大量的植物种子都是埋藏在沙子里。一旦降雨来 临,荒漠顷刻间焕发出勃勃生机,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花朵的海洋。翩然而至的昆虫在花丛中穿梭忙碌, 传粉授精。鸟类争分夺秒地筑巢繁殖,冀望在转瞬即逝的盛宴结束之前繁殖出自己的后代。 许多荒漠灌木依靠特化的器官如庞大的地下块茎来储存水分,来渡过漫长的干旱季节。很多灌木具 有芳香气味,它们能在体内生产和积累味道辛辣的化学物质,使食草动物望而却步,来保护自己珍贵的 叶子。 从可为人类可利用的物质生产的角度来看,荒漠几乎是没有任何价值。但是,这个生态系统却发挥 着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因为荒漠植被虽然稀疏,却是防沙固沙、遏制荒漠化扩展的唯一手段。荒漠化 的扩张不仅逐步蚕食着附近的草地,越来越频繁的沙尘暴甚至已经威胁到首都北京。研究荒漠植被生态 和繁育是解决中国荒漠化问题的关键。 家骆驼的祖先——野骆驼仍然顽强地生活在西北的荒漠中。
. 4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3.5 山地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但是主要山脉大多彼此隔离,如同分布在平原上的一个个生物岛屿,每个岛 屿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物种。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构成了青藏高原的南缘,位于中国的西南边境。喜马拉雅山脉有 许多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珠穆朗玛峰高8,845米,为世界之巅。山上有许多冰川,南北两侧的生物 群落呈现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北坡干燥、崎岖,森林和灌草丛很少。南坡与北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植被丰 茂,土地肥沃,受亚洲季风影响,空气湿润。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还是一个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 在青藏高原的北缘横亘着昆仑山脉;在西北部,布满针叶林和高山草甸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向东延 绵。大、小兴安岭在中国的东北角崛起,位于中国和朝鲜边界的长白山脉生物种类更丰富,东北虎和远 东豹仍然在那里漫游。 青藏高原向东延伸出一系列半连接的山脉,如横断山脉,高黎贡山,绵延至陕西秦岭的岷山,大巴 山和湖北的神农架。这些山脉的物种都非常丰富,还生存着众多特有的鸟类。 在中国东南部是一系列连接不太紧密的山脉,构成了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和广东的边界。这些 山脉是华南虎的最后家园,也生活着黑麂和灰腹角雉等特有动物。 在华南,石灰岩或山脉如同多眼的蜂房,构成了贵州和广西高原的奇特地貌。这个由石柱、石锥、 巨大的天坑、落水洞和深邃的岩洞构成的神奇地貌孕育着独特的动植物群落。受惠于陡峭崎岖的地貌, 长臂猿和罕见的叶猴尚存一线生机。在这里,犀鸟扑簌簌飞越已被开垦成农田的狭窄的山谷,蛇雕在空 中翱翔,凄厉的鸣叫声响彻长空。
绵延的雪山巍峨雄壮,高耸入云。
3.6 水体和湿地 根据国际湿地公约,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 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 湿地占中国国土面积的6.3%,其中约一半是天然湿地。中国的湿地种类众多,如沼泽、泥炭地, 湿润草甸,湖泊、河流、洪泛滩、三角洲、滩涂、红树林、池塘和潮间带。青藏高原上的很多湖泊都是 含盐量不同的咸水湖,主要依靠冰川的融水来补充水量,因为当地的天然降水量非常有限。
. 45 .
中国的湿地发挥着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具有很大的保护价值。湿地的服务功能包括: 洪水调控、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水质净化、防止水土流失、造地、提供休憩环境景观。湿地上生活着 鸟、鱼类、两栖类、甲壳动物等众多的动物种类,其中很多都是人类的食物,特别是一些虾类具有很大 的经济价值。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的泥炭地是最重要的碳的储存地,它的储碳量相当于国内所有森林的储炭量。 采取必要的保护管理措施,防止泥炭地干涸、燃烧或开采,这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大的全球意义。 中国还有成千上万的湖泊,著名的有鄱阳湖、洞庭湖和巢湖等,它们是重要的渔业基地,也是很多 其他水生物种的栖息地,同时也是天然水库,在雨季容纳洪水,调剂洪峰。 到2007年底,中国建立了535个湿地保护区,总面积1450万公顷,其中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30 个,总面积290万公顷。
湿地是众多水禽赖以为生的栖息地。
3.7 海岸栖息地 中国有18,000公里长的海岸线。这条狭长的条带面积不大,但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滩 涂、沙滩、悬崖、砾石海滩、滩涂沼泽和红树林中生活着千差万别的动植物种类,如贝类、甲壳动物、 鱼和植物,这些栖息地是涉禽和水禽的重要觅食场所,也是迁徙鸟类的关键停歇地。很多种的海鸥和涉 禽都是在海岸筑巢繁殖,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也在海岸繁殖。 沿海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种类繁多的食物,也是水产养殖的场所。河流每年从内地携带大量的泥 沙,淤积在河口。沿海植被能把这些沉积物固定下来,逐渐形成肥沃的土地,可以开发成农田,或成为 上海和厦门等沿海城市的建设用地。
. 4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3.8 海洋 中国海洋栖息地的跨度极大,从北方的寒温带海洋、半封闭的渤海湾、东海岸一直延伸到西沙和南 沙群岛的热带珊瑚礁。 在北方海域,可以发现诸如海豹之类的海洋哺乳动物、海鸥及其它鸟类,水下有金枪鱼、鲭鱼、墨 鱼和鲈鱼等巨大的渔业资源。 南方海域中五彩缤纷的珊瑚礁像一个花园,汇集着色彩绚丽的鱼类、奇特的软体动物、海豚、鲨鱼 和海龟。 在深海区,巨鲸唱着哀伤的歌曲,每年在两极水域间来回游弋。 鱼、软体动物、蟹、虾和海参都是大自然带给中国的优厚礼物。许多珍贵的中国菜肴的原料就是鲍 鱼、石斑鱼、燕窝和鱼翅。
3.9 农业生物多样性 耕地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5%,另有15%是人工林。这些农田、果园、人工林、园圃和池塘陂堰包含 着千差万别的宝贵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是指人类从自然界中选择出来并长期进行专门的 培育和人工选择的品种,它们几乎满足了我们所有的日常物质需求。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巨大的宝 库,需要我们精心地加以管护。
栏3-1 农业生物多样性 1995年,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郭辉军等提出,生物多样性分为自然生物多样性和 农业生物多样性,自然生物多样性在30-40亿年前生命的开始出现时就已存在,而农业生物多样性 则是随着人类在300万年前出现才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和人类文明的 重要成就,最后形成了与自然生物多样性交相辉映的4个层次,即:作物品种遗传多样性(种内多样 性),物种多样性(包括半家化栽培、栽培种和受到管理的野生种)、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农地景观 多样性4个层次。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以自然多样性为基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为目的、以生产生活为动力 的一个新科学概念。同时,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区域综合体内,人类文化 多样性与自然生物多样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与之相关的技术、文化、政策和物质信息流动是农业生 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类未来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最直接的战略性种质资源库和国 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并将对人类未来的生存 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各种土地资源管理类型的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做出重 要贡献。由于人类利用自然生物多样性而形成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富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中外学术界普遍认为,郭辉军等人的研究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47 .
中国的农业具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农业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2600年前的《诗经》。中国是马、牦 牛、山羊、猪、鸭以及很多其它我们熟悉的家禽、家畜的起源地,也是园艺的发源地,早期的历史文献 描述了皇家花园里面的数百种的牡丹和菊花。 农业生物多样性不光为中国的13亿人口提供着粮食,也是药物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同时还提供 着气候调节、水土保持、营养物质循环和环境清理等生态服务功能。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用于休闲娱乐的人工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如花园、公园、高尔夫球场 等,这些绿地同样包含多种多样的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 4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第四章: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海岸垦殖彻底破坏了野生动物栖息地
4.1 威胁 4.1.1 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国的地貌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每一个角落都开垦成农田,哪怕是那些 土质贫瘠的地方都不能例外。昔日绵亘无垠的原始森林也因为砍伐、开垦、火灾、放牧和人类定居点而 消失殆尽,植被茂密的山区已经变成濯濯童山。天然林被人工纯林取代。辽阔的草原因开垦、过牧和火 烧而退化,沙化严重,而且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漫长的海岸线都置于开发之下,破坏了中国一半的沿海 湿地。围湖造田、开垦湿地、修建堤坝造成湿地大量丧失,残存的湿地也失去了相互之间的天然联系, 变成孤立的小块。在实施监测的1200条河流中,有800条遭到污染。由于围湖造田,中国失去的湖泊面 积相当于五大湖泊的面积总和,也就是说,从1960年以来,平均每年减少350亿立方米的淡水蓄积量。 在现有的湖泊中,有一半的湖泊都出现了富营养化,给渔业生产、农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 由于上述因素,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使得很多物种的数量急剧下降,种群活力下 降,濒危物种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 破碎化 破碎化是一个能产生多重影响的问题。随着栖息地面积的不断丧失,残存栖息地斑块也越来越小, 相互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需要较大栖息地面积的物种就无法继续生存,而能在小片栖息地斑块里生 存的物种也会发生近亲繁殖的现象。 由于这两个原因,随着栖息地斑块越来越小,相互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斑块里面能生存的物种数 目也会越来越少。
. 49 .
栖息地退化 虽然在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天然或半天然的栖息地,但是,由于人为活动干扰、火灾、放牧、水土流 失、污染或其它原因的影响,它们的质量已经大大退化,造成其中的很多原生物种已经灭绝,栖息地的 生态稳定性降低。例如,在为植物授粉或传播种子的动物消失后,森林就失去了部分更新的能力。如果 所有的枯立木立即被清除,啄木鸟就会因为缺乏食物和繁殖巢穴而消失,啄木鸟的消失又会造成森林病 虫害失去控制,加重对活着的树木的危害。 过度放牧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不是无限的,如果超出了它的限度,就会带来不利的后果。以青海的草原为例, 如果饲养的羊太多,就会产生过牧的恶果,引起草原退化,草越来越矮,越来越稀疏。羊蹄踏破了地表 的植被结构,让风吹走植被下面的沙土,引起荒漠化和沙尘暴。打井抽取地下水来饲养家畜会降低当地 的地下水位,使荒漠化进一步恶化。这些影响还能增高地表的温度,使得降水量减少,渗入土壤中的雨 水更少,霜和雾也越来越少,最终引起湖泊水位的下降,小型湖泊干涸,注入黄河和其它重要河流的水 量减少,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下游地区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水。
轻盈温暖的羊绒产品的代价,是因为超载过牧而严重退化的草原。
栏4-1 三江源面临的危机 青海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 “三江源”。近几年来,该区生态体系不断恶 化,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不仅严重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对全流域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草地是三江源土地资源的主体,现有天然草地面积2,140万公顷,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畜牧业生 产基地。自1950年代以来,区域内人口增加了3倍,家畜数量也成倍增长,有牲畜1,038.93万只 (头),超载60%左右。草场的过牧直接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部分牧民被迫迁往高海拔的草地放 牧,使人为影响或破坏的范围更大。目前中度以上退化草场面积达1,246万公顷,占该区可利用草场 面积的58%。同1950年代相比,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了30%-50%,优质牧草比重下降20%-30%, 有毒有害类杂草增加70%,草地植被盖度减少15%-25%。“黑土滩”面积已达283万公顷 ,沙化 面积也已达293万公顷。而且每年仍以0.52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大。原生生态景观破碎化,植被呈现出 从高寒草甸到荒漠化的逆向演替趋势。 近年来该区产水量逐年减少。黄河流域的形势更为严峻。水文观测资料表明:黄河上游连续7年 出现枯水期,年平均径流量减少22.7%,1997年第一季度降到历史最低点,源头首次出现断流;源 头的鄂陵湖和扎陵湖水位下降了近2米,两湖间发生断流。产水量减少不仅制约了源区社会经济发展 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还使下游断流频率增加,断流历时和河段不断延长,影响到下游地区25万平 方公里,1亿多人口的生产和生活。
. 5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污染、酸雨、水坝和交通设施建设 中国的环境标准并没有与工业的快速增长同步提高。矿山直接将尾渣弃置在河道里,工厂排放废 物,上百万个高耸的烟囱将滚滚浓烟直接排入大气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并随雨水流入河 流和湖畔,引起富营养化,不仅毒害了生物群,而且造成水华的爆发。 大量的二氧化硫随着工厂废气和汽车尾气被排放到大气中,这些二氧化硫会溶解在大气中的水滴 中,随雨水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酸雨能杀死河流和湖泊中的鱼、虾和其他水生动物,也会杀死森林 中的树木。在华南陡峭的峡谷中,由于空气流动不畅,酸云要在空中滞留好几天,才会被雨水带到地 面,因此酸雨污染特别严重。我国受酸雨影响的区域已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其中以长沙、赣州、南 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酸雨次数 占总降雨次数的比例)高于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 污染会危害到人类的健康、食物的生产和野生动物的安全。快速的经济增长需要付出代价,这就 是欧洲,美洲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中国也在重蹈覆辙。中国的污染威 胁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并且已经制定了关于污染防治、废物排放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严格法 律。 中国的水电资源极其丰富,也需要大量的农业灌溉用水,因而在全国修建了大量的水坝。葛洲坝、 小浪底和三峡等大型水电工程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但大部分的水电站都是地方部门在大河的支流上 悄悄修建的,在修建时很少考虑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开发水电有利有弊。从有利的一方面看,它能带来经济利益,包括清洁能源生产,在干旱季节供 应饮用和灌溉用水,以及防治洪灾等。为了确保可靠的水源供应,水电会推动对流域上游的保护,包括 造林、恢复生态和更好地保护森林。从不利的一面来看,水坝会隔断鱼类在上游的产卵区与在下游的觅 食区之间的关键洄游通道,在雨季减少下泄水量,从而减少下游湿地的水源和淤泥补充,造成渔业的损 失,减少越冬水禽和其它湿地动物的觅食地。
. 51 .
栏4-2 中华鲟和葛洲坝水库 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它在地球上已经走过了一亿四千万年的岁月,被称为“水 中的大熊猫”和“长江鱼王”。千百万年来,每年夏初,成年中华鲟就会离开东海和黄海,溯长江 而上,经过为期半年、行程3千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最后在金沙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产卵场,产卵后 再返回海洋。孵化出的幼鱼顺流而下,在海洋里生活9至14年后性腺成熟,再溯流洄游进入长江上游 的金沙江产卵。 历史上已知的20多个中华鲟的产卵场都是位于葛洲坝以上。1981年建成的葛洲坝截断了中华鲟 的洄游通道,洄游的中华鲟无法进入传统的产卵场进行繁殖,而是被拦截在葛洲坝以下,并被人们 大肆捕捞。由于亲鱼被捕,中华鲟种群急剧下降。1988年,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 物。 为了保护这个古老的物种,从1983年开始,水产部门每年十月在葛洲坝下游捕获雌雄中华鲟, 经过人工授精产卵繁殖出中华鲟幼苗,再投放到长江中。截至2009年6月,长江流域已累计投放中华 鲟苗五百多万尾,有效地补充了中华鲟的种群数量。2009年9月,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从此 不再需要从野外捕捉野生中华鲟来进行人工繁殖。 1984年,科研人员在葛洲坝下游发现了中华鲟自然繁殖区域,通过近几年多家科研单位的监测 结果表明,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进行自然繁殖,该产卵场也是迄今为止在长 江江段发现的唯一产卵场。1996年湖北省政府把这个区域划定为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虽然上述的保护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中华鲟仍然是前途未卜。研究发现,中华鲟鱼 野生种群显现出令人担忧的衰退迹象,如性腺发育退化,可受精时间越来越短; 性比例失调,雌 雄比达5:1甚至10:1,而不再是正常的1:1。中华鲟在葛洲坝以下的唯一的自然繁殖地,又因为严重 的污染,面临灭顶之灾。受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中华鲟的产卵日期也在不断后移,从推迟一周到 10-20 天,直到一个月之久。 2001年,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监测中心宣布,野生中华鲟的数量仅有3000条左右,总资源量仍在 锐减,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十年后中华鲟可能灭绝。
如水坝能造成水生栖息地的割裂和退化一样,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以及伴随交通干道的管 道铺设和农业发展也会将森林、草地和湿地等天然栖息地割裂,造成斑块化。 当栖息地斑块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孤立时,很多在维持生态的稳定性和均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的大型物种将消失。食物种群不存在了,食肉动物也就随之消失。由于在小片栖息地斑块上更容易受到 人类活动和狩猎的影响,有蹄动物首当其冲称为被绿色荒漠,最先消失,紧随其后的是大型鸟类和在地 面上活动的鸟类,最后是灵长类和大型松鼠。中国有许多的森林,这些森林从表面上看林相很好,但如 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几乎没有野生动物。没有有蹄类动物的啃食,树木更新的方式就会发生改变; 没有以果实为食物的灵长类和鸟类,种子的传播也不正常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森林的林份构成就会发 生变化,而且永远是朝着物种丰富度减少和生态服务效率降低的方向改变。
. 5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栏4-3 淇淇的悲剧—千古绝响 1980年1月11日下午,武汉中科院水生所救助了一只搁浅的雄性白
豚。它就是著名的“淇
淇”。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护理,淇淇的伤口奇迹般地愈合了,身体也慢慢恢复了健康。 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淇淇开始了它的新生活。为了了解淇淇对环境的要求,水生所 工作人员每天详细观察记录:水温、气温、气压、水质、水深、水量等。此外,饲养员还定期给淇 淇打扫居室,清除池中的藻类。为使淇淇适应武汉的高温,曾先后试尝向池中投放冰块;给露天的 池子搭设遮阳棚,给淇淇服用防暑降温的中成药,同时给淇淇冲凉,使它安然渡过了一个个酷暑。 1992年淇淇迁入新居,池中使用的是可以降温的循环水。 为了让淇淇繁衍后代,为淇淇寻求配偶的工作很早就已展开。最早找到的是一头尚未成熟的白 豚珍珍,珍珍与淇淇相伴整整两年半,差不多就要完婚时,却因患肺炎死亡。以后又从长江捕捉 到一头雌性成年白
豚,放到长江天鹅洲白
以后,受经费短缺所限,活体捕捉白
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年后,却不幸触网而死。那
豚的条件和技术未能改善和提高,加上野外白
豚的数量越
来越少,捕豚工作不得不中止,因此一直未能给淇淇寻求到一位伴侣。 尽管淇淇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悉心照顾,但仍难敌衰老。2002年7月14日上午8时许,在水生所生 活了22年零185天之后,淇淇沉入水底,寿终正寝,享年25岁。 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只白 豚。
在陡峭的山坡上耕作不仅广种薄收,靠天吃饭, 而且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 53 .
4.1.2 狩猎和野生动植物贸易 中国的大多数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已经减少到非常低的水平,如果不加以禁止,对大多数地区来 说,狩猎(不管是合法还是非法狩猎)将危及野生动物种群的生存。只有在地广人稀的西北地区,还保 留了大面积的天然栖息地,存在开展合理狩猎的条件。 狩猎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肉食、皮张、纪念品、药品、娱乐或控制害兽,一些野生动物产品进入食品 市场,甚至进入国际市场。由于中国对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不得不从越来越 远的地方进口野生动物,来满足需求。以前只从邻近的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国进口,现在的野生动物贸 易网络已延伸到印度尼西亚、非洲,甚至南美洲,成为一个国内和国际的问题。 某些物种面临的威胁特别严重,如在西北地区捕捉猎隼并走私到中东地区,在西藏偷猎藏羚羊,把 羊绒走私到印度制作价格昂贵的沙图什羊绒围巾。赛加羚羊的角是名贵的中药―羚羊角,因为过度猎 捕,它已经在中国的野外灭绝。虎和其它大型猫科动物也处于灭绝的边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期审查 濒危物种在全球和各国的状况,中国是濒危物种比例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这种情况还在不断恶化,猎捕 往往是主要的原因。 从偷猎者手中缴获的藏羚羊皮张。 从偷猎者手中缴获的藏羚羊皮张 。
中医药行业 中药资源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的自然界生物资源,由药用植物、药用动 物和药用矿物三大类构成。中药材本身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是保持自然环境生态平衡链的重要一 环。我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也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据有关统计的结果,全国有中药资 源多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1,200种商品药材中,可 栽培药用植物400种,栽培药材仅占常用中药材品种的30%。 据统计,中药产业是我国增长迅速的一类产业,自1996年以来的15年期间,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 增长。我国以中成药品种为核心的中药工业2008年产值达1,700亿元,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而1996年 仅为200多亿人民币。 中药产业是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性产业,药用生物多样性是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发 展、人口迅速增加、人类活动扩张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大量野生动植物消失,我国已有168种药用 植物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附录中,162种药用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 录》。如人参、天麻、甘草、见血封喉等药物的储量急剧下降就与原始森林被砍伐、垦荒造田或草原的 过度放牧等破坏其生存空间有关,加上中药资源需求的增长强劲,和不合理开发与利用致使野生中药资 源受到严重破坏,有些种类的优良种质正面临枯竭,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生物多样性保护面 临严峻的挑战。药用动物林麝、黑熊、马鹿、大小灵猫、中国林蛙、蛤蚧等40个种类的资源显著减少, 其中麝香、虎骨、犀角等物种濒危,已影响了近30种动物药材的市场供应。同时,随着一些野生变家栽 和国外引进的药材品种在我国大规模的种植栽培成功,新种药材不仅破坏野外栖息地还会对周围环境、 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的稳态平衡也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影响。 (资料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所
刘新民)
. 5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灭绝的赛加羚羊 赛加羚羊是一种长相奇特的羚羊,它的鼻部特别隆大而膨起,向下弯曲,鼻孔长在最尖端,因此又 叫“高鼻羚羊”。膨大的鼻子不仅赋予它敏锐的嗅觉,而且可能还起着调节体温的作用。赛加羚羊的角 粗壮,向后倾斜,有明显的环纹,呈灰白色。 赛加羚羊的角就是名贵的中药―羚羊角。羚羊角富含角质蛋白、磷酸钙和不溶性无机盐等成分, 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明目退烧的功能,主治温热病、高热、惊痫抽搐、肝热目赤、痈疮肿毒等 症,是“羚翘解毒丸”中的主要成分,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羚羊角以半透明而中间有血痕的角尖品质 最佳,俗称为“活羚角”或“羚角尖”,最为珍贵。 历史上赛加羚羊的迁徙种群数量达几十万头之多。但是,令人悲哀的是,为了满足中药的需求,在 中国和俄罗斯境内的赛加羚羊种群已经被捕杀殆尽,处于灭绝的边缘。中国境内最后一次发现赛加羚羊 是在新疆西北部的准葛尔盆地,但目前认为野生的赛加羚羊已经在中国灭绝。在邻近的哈萨克斯坦和蒙 古还有少量赛加羚羊存活,但是由于过度猎杀雄性赛加羚羊,造成种群性别比例失调,繁殖率下降。 需要采取紧迫措施来保护这最后的赛加羚羊种群,使种群恢复到足够的水平,并最终释放到包括中 国在内的历史分布区内。
栏4-4 赛加羚羊的再引进 赛加羚羊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地区的荒漠、半荒漠和荒漠草原地带。由于栖息地丧失及 过度的猎杀,这种珍稀的药用野生动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我国已经灭绝了。 1988年秋季和1989年春季,我国从原东德和美国分批引进了11只赛加羚羊,饲养在甘肃武威濒 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进行人工繁育。这个种群是中国境内目前唯一的赛加羚羊种群,已经发展并 维持在50只左右。 经过20年的繁育,在赛加羚羊的人工繁殖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每年繁殖的数量也不少,2008 年达到15只。然而,由于赛加羚羊的寿命太短,只有4至5年,每年自然死亡的数量也不少。而且种 群最初的建群个体偏少,近亲繁殖严重,必须尽快从国外再引进一定数量的新种源。因此,要想赛 加羚羊种群摆脱濒危的状况,并最终建立起野生种群,仍然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图4-1 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散养场内的赛加羚羊。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 55 .
隼类走私 中国西北地区地势开阔,气候干燥,是猛禽的天堂。在众多的猛禽种类中,只有猎隼和游隼才成为 组织严密、装备精良的走私团伙的觊觎对象。有时鹰类也成为捕获和交易的对象。由于隼类在中东国家 的售价高昂,致使走私者不惜代价来组织捕获和走私出口。 由于西北地区幅员辽阔,中国的边境线漫长而崎岖,而且偷猎者常常比执法者装备更加精良,因 此,野生动物保护者很难抓获这些偷猎者,致使非法捕捉和走私隼类的活动继续猖獗。 野生动物管理部门也曾破获了一些走私的猎隼案件,并把截获的猎隼释放到了野外。但是,猎隼走 私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猎隼在继续死于非命。为了保护这种高超的猎手,就必须高度重视这个 问题。
Andrew Laurie
栏4-5 斩断伸向猎隼的黑手 猎隼是世界上飞行冲刺速度最快的鸟类,而且它是一种猛禽,别的鸟见了它都望而生畏,可 是猎隼很好驯养,而且驯服之后是狩猎的好帮手,因此在中东的一些地方,人们特别喜欢猎隼,猎 隼在那里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境内外的不法分子将目光瞄准了猎隼,肆意捕捉贩卖猎 隼,给该物种造成了较大威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猎隼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保护这种珍稀的野生动物,中国海 关积极采取行动,严格了动物进出口检查制度。1994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展了声势 浩大的严厉打击偷猎、走私猎隼的专项斗争,动用大批公安干警,同林业、工商、物价、外办等部 门合作,穿荒漠、越崇岭,与国内外不法分子斗智斗勇,在三个月内,共立刑事案件82起,救出猎 隼233只,缴获大量的捕猎、运输工具等,打击处理了608名境外走私人员,其中3人被起诉。北京海 关自查获第一批外籍旅客走私猎隼后,立即做了周密布署,以重点班机的重查重验,到重点旅客的 细问细查,一张大网迅速铺开,遍布机场各个角落。这些行动大大打击了走私者的嚣张气焰,使数 百只猎隼得以重归蓝天,返回它们的家园。 在中国政府、环保组织等多方努力下,猎隼的非法捕捉、贩卖和生存环境破坏有所遏制,但仍 然比较严峻。到目前,全球野生猎隼种群资源量最多不超过20万只。另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有 关专家估计,我国野生猎隼种群约有8.8-15.5万只。
. 5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动物园等人工饲养繁殖设施 从理论上来说,动物园等人工饲养繁殖设施可以增进对物种分布、种群现状的了解,提供实施再引 进的种源,帮助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种有效的迁地保护手段。但是,如果人工繁殖的种源是 来自野外,而且野生种群的数量已经非常稀有甚至濒临灭绝,开展人工繁殖就可能危及这些野生种群的 生存。中国已经建立起300多处人工繁殖饲养设施,而且对捕捉野生个体也几乎没有限制。大多数饲养 设施的繁殖成功率差强人意,而且中国的再引进项目很少有成功的先例。到目前为止,对人工饲养繁殖 的总体评价是负面。
昔日威风凛凛的兽中之王,东北虎在中国已经濒临灭绝。 得不偿失的鼠害控制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曾经是我国北方草原优美风景的真实写照。然而,由于几 十年来牧区载畜量一直在增加,盲目提高牲畜头数,对草原长期不合理利用,致使草原退化。中、轻度 退化的草场,为草原上一些鼠类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其数量猛增,于是对草原形成危害,致 使草场加速退化形成恶性循环。自1958年草原局部地区发生鼠害以来,到目前已有40多年,此伏彼起, 时缓时紧,一直未得到根治。据“畜牧业年志”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发生草原鼠害近2000万公顷,鼠害 造成的损失每公顷平均8.0公斤干草,以每公斤0.5元计算,25年中(1981~2005)仅损失牧草一项,折 合人民币300亿元。此外,牧区鼠间鼠疫流行,鼠传疾病的发生;鼠患造成草场水土流失,形成寸草不 生的黑土滩,加剧了沙尘暴的发生,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等等。可见,因草原鼠害造成的损失已很严 重。 中国政府部门一直采取大规模的治虫灭鼠的防治措施,如大量使用杀虫剂来控制森林、农田和城镇 绿化地区的病虫害,草原灭鼠。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财政部将草原治虫灭鼠经费列入国家财政预算, 每年拨专项补助经费1,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约1,300~1,400万元。 2003年,全国草原鼠害成灾面积3,900万公顷,其中严重危害面积近2,000万公顷,仅春季就发生草 原鼠害面积达1,800万公顷,严重危害面积近900万公顷。被鼠类危害造成的“鼠荒地”或叫“黑土滩” 面积达800万公顷,占北方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3.6 % 。全年防治面积为666.7万公顷,占成灾面积的 17.5%,挽回经济损失约6.2亿多元。 但是,很多生态学家相信,这些防治措施的出发点往往是错误的,而且实际上对环境造成了更严重 的危害。鼠兔是高寒草甸的关键物种,它的地下洞穴为其它动物提供了藏身之地,它的存在还为贫瘠的 草原提供了营养物质。
. 57 .
栏4-6 草原鼠害控制—一场无法打赢的战争 高寒草地的鼠害面积,因地区不同大约占总可利用面积的20-40%,据测定,鼠害严重的地段, 平均每亩草地有鼠兔,中华鼢鼠11只,最高可达200只,挖掘有效鼠洞口100-150个,对草场造成极 大危害,鼠类啮食牧草与畜争食,每鼠年均啮草5.47公斤,以此推算,在高寒草地每年有百亿公斤 的牧草被鼠类啮食和破坏,不仅如此,鼠类掘洞造穴,破坏草原植被,仅青海省就有6,708万亩天然 草场遭到严重破坏,变成了寸草不生的荒漠。鼠类传播鼠疫为害之甚,更是众所周知。 近二十年来高寒牧区累计灭鼠面积已占草场总面积的50%,一般来讲,灭鼠后的草场产草量可提高 20-50%,但由于不能坚持连片连年的高效灭鼠,致使鼠害面积竟有扩大之势。据测定:凡灭效低于60%, 灭后次年残鼠繁殖鼠数即可恢复或超过灭前鼠数;灭效70%,灭后第二年就能达到灭前鼠数的199%。灭效 80%,灭后第三年即达到灭前鼠数的133%。灭效90%,到灭后第三年也能达灭前鼠数的80%。据多年实地调 查群众性灭鼠灭效几乎不可能达到90%,而且灭鼠的地区只占草原总面积的很少一部分,鼠类的自然扩 散也使草原灭鼠的效果大打折扣。药物灭鼠的也会大量地毒杀鼠类的众多天敌,而他们的繁殖速度无论 如何也赶不上鼠类的增殖,其结果是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且还带来一系列的生态失 衡的问题。人工药杀,极易造成二次中毒,使鼠类的天敌如鹰、狐狸、黄鼠狼大量死亡,造成生态失衡, 招致更严重的鼠害。也会造成对环境和畜产品的污染,直接影响高原畜产品的特色和风味。 为了保持畜产品的安全性和生态环境的长治久安。应采取生态防止手段控制鼠兔,使其在防治 阈值以下。具体方法是通过建造人工鹰架,招鹰灭鼠,在鼠兔密度相当大的地方结合无污染的生物 毒素灭鼠,使其数量在短期内降低。这种以生态手段为主的长短期结合灭鼠法,将会有效控制鼠兔 的数量,维护草原的生态平衡。 (资料来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畜牧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讨论》,2004年2月8日《中国畜牧 报》,作者 陆仲璘) 奚志农
. 5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在2008年春季南方暴风雪后的竹林一片狼藉。
4.1.3 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气候变化”的定义是:“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 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气候正在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比预计的要快得多。人类活动,特别是砍伐或焚烧森林以及其 它植物、化石燃料的燃烧,更加加速了变化的速度。 气候变化导致了冬季总体温度变暖、海平面上升、台风和其他极端气候更加频繁地发生,给大多数 人类社会、农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损害。据估计,在今后30年内全球温度可能会升高2.5°C,这 将导致世界上30%的物种灭绝。
栏4-7 气候变化及其深刻影响 在二十世纪,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气层温度上升了0.74°C,而其中大部分升温发生在1970年 以后。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料,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在2000年到2050 年之间,人类可能最多只能再向大气排放一万亿吨二氧化碳。 当前,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气候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全球变暖增加了酷热、飓风、水涝、干 旱等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而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也将严重影响到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将超过一米,这足以使亚洲 超过一亿人口流离失所。不仅如此,气候变化还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例如昆虫的增加加快了疾病的 传播。一些物种将因气候变化而灭绝。气候变化导致冰川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面积融化,这将根本改 变全球的水循环系统。 气候变化的方式可分为渐进和突变两种。有证据显示,地球气候曾经发生过突变,特别是在冰 期以及气候的剧烈波动期。未来发生快速突然而不可逆的气候系统变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其发 生机理以及时间尺度方面仍有很大不确定因素。 对中国而言,气候也已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近百年来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 °C,未来的气 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繁茂的森林可以减少洪水灾害。
. 59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沿 海海平面上升、西北冰川面积减少、春季物候期提前等,而且气候变化未来将继续对中国自然生态 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中国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 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
老爸说了,要是全球变暖继续下去,我们就会沉到海底去了。
尽管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要低于许多发达国家,但是由于它的人口基数大,所以中国已经仅次 于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第二的国家。 在中国气候变化已经导致冰川加速融化,使得几百万人失去了水源供应。在过去30年里华南遭受台 风袭击的频率增加了一倍,致使洪灾频繁。旱灾也将更频繁,季节变得更加不规律。植被分布带将发生 水平位移,并将分布到海拔更高的山区。例如,在有的地区,林线已经升高了400多米。 当原栖息地的环境条件因为气候变化而发生了改变,不再适宜一个物种的生存,而它又不能迁移到 适宜它生存的新的栖息地时,就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迁徙物种的迁徙线路和时间,是与迁徙线路上的环 境条件特别是食物时空分布相一致的。由于气候变化改变了迁徙线路上的环境条件,如果迁徙动物仍然 遵循原有的迁徙线路和时间,就有可能错过最佳的繁殖和觅食场所。
. 6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随着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栖息地将遭受灭顶之灾,另外一些栖息地也将遭受波浪的侵蚀。珊瑚礁 将因为漂白和酸化的影响而大面积死亡。 气候变化会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巨大的威胁,但是生物多样性反过来也能减缓气候变化,因 此,为了减轻和降低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可能是一种最 快捷、最经济的手段。
4.1.4 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物种就是本地没有的,来自外地的物种。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各地通过贸易和贡赋互通有 无,外来物种的交换是自然的,也是生产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西汉时期张骞通 西域,是我国引进外来物种的早期成功的例子,我们今天看到的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芝 麻、蚕豆、黄瓜和葱蒜等,都要感谢两千多年前的这位使者。有的外来物种引进的时间很长,人们已经 不再把它们视为外来物种,如红薯、玉米、洋芋、烟草、西红柿等。从名称上,也往往可以分辨出一个 物种的来源,如过去从外地引进的多加上“洋”、“番”、“西”和“胡”的前缀,如洋芋(土豆)、 胡麻(芝麻)、番薯(红薯)、洋槐(刺槐)、西红柿。 有时,外来物种的引进需要采用军事手段。汉武帝反击匈奴时,发现当时中原战马的质量远远逊于 匈奴。为此,汉武帝不惜大动干戈,两次派出大军,远征大宛(现在的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成功获得了 汗血宝马,并赐予“天马”的美称。汉武帝利用得到的汗血宝马与蒙古马杂交,培育出山丹军马。从此, 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代的生产力和军队的装备也因此大幅增强,为战胜匈奴提供了物质保障。 到了近代,随着各国之间经济交流的更加频繁,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引进的外来物种也越来 越多,经济价值也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来物种也从农作物,逐 渐扩展到经济作物、野生动物、水生养殖品种、工业原料和观赏物种等。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没有 了玉米、红薯、马铃薯、烟草等外来经济作物,我们的农业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如果没有外来物种,一 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很多外来物种是人们有意识地引进的,而且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果。引进的外来物种种类繁 多,农作物有土豆、辣椒、葡萄、番茄、玉米,经济作物有油橄榄、橡胶、咖啡和珍贵用材品种,观赏 植物有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水产养殖物种有牛蛙、小龙虾、罗氏沼虾、罗非鱼和巴西龟等。在 大多数情况下,引进的外来物种是无害的,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不会产生威胁。但是,引进的外来物种给 当地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危害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然而,不是所有的外来物种都会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只占外来物种中的一小部分。符 合下面三个条件的外来物种才被视为外来入侵物种: ※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被引进到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非原产地区; ※在当地自然或人生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可自我维持的自然种群; ※造成自然生态系统或景观的明显变化,或给当地的自然或人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 61 .
桉树是从澳大利亚引进的速生树种,在华南大量种植。虽然桉树的种植面积很大,但由于它在中 国不能自我繁殖,因此它的扩散必须依赖人为措施,所以不能称之为外来入侵物种。根据上面的标准, 由此可见,判定外来入侵物种的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对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也就是 说,是根据它对人类的利益的影响而确定的。但是,因为引入外来物种而获得经济收入,是完全从人类 利益的角度出发考虑的。给人类带来利益的许多物种,对于生态系统而言却是起破坏作用的。而从生态 系统的健康角度出发,引进外来物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给生态系统带来什么好处,更多的是造 成生物入侵后,对生态系统更多的甚至是严重的危害,从而也直接降低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提供的生态 服务功能。其实,以损害生态系统为代价,给人类带来经济利益,这种利益往往是短期的,表面的,从 长远角度来看是得不偿失的。大量的研究都表明,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价值,是为人类社会提供的环境 服务价值。 一个外来物种在侵入新的栖息地时往往表现出很高的竞争优势,一个简单的原因可能是,在这个新 的环境里没有它的病原体,也没有控制它的动物。而在它的故乡,它的数量是被疾病或捕食者控制着, 它的数量越大,控制的力度就越大。一旦摆脱了这样的天然束缚,外来物种就会无节制地扩展,成为祸 害,直到它的天敌也在这个新的生态系统里安家落户,或者新生态系统里的其它物种或病原体学会了控 制这个新伙伴。 随着国际交流和贸易的急剧增长,外来入侵物种扩散的风险也相应地加大。生物和种子会被轮船和 飞机携带到世界各地;随压舱水倾泻在异地水域;附着在冷冻食品上,生活在木质包装箱的木料中;混 在粮食或进口的草种子里;夹在国际旅客的衣服和鞋子上;或隐藏在盆栽植物的土壤里。 有些动植物是为了园艺、农业、食物或天敌控制的目的而有意识引进的,但因为考虑不周,结果适 得其反,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作为宠物的巴西龟,作为观赏植物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改良土壤、 绿化海滩的互花米草,作为食物的福寿螺以及作为猪饲料引进的凤眼莲等,这些都是有目的性引入的外 来物种。 中国特别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因为中国拥有各种类型的栖息地,凡是进入中国的物种几乎都 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地貌的频繁改变形成大片裸露地表,为外来物种的迅速繁殖提供了适宜的 场所,而且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进出口贸易的第一大国。 在中国,很多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是杂草,如马缨丹和紫茎泽兰。水生杂草会阻塞水道,导致 淡水水体富营养化,杀死当地的鱼类。水花生在中国南方的河道疯狂蔓延,众多湖泊和水流缓慢的河流 都也被生活在水面的水葫芦阻塞。全国每年用于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就多达5-10亿元,因为水葫芦造成 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接近100亿元。 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州,在上世纪40年代由中缅边境传入云南南部,目前已经扩展到西南地区的 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等地,并以每年约10-30公里的速度向北和向东扩散。紫茎泽兰株高1 米~2.5米,营有性或无性繁殖,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 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适应能力极强,在干旱、瘠薄的荒坡隙地,甚至石缝和楼顶上都能生长。它 侵占农田、林地,与农作物和林木争水、肥、阳光和空间,能分泌化感物,排挤邻近多种植物。
鲜艳的凤眼莲(水葫芦)实际上是一种危险的外来水生植物。
. 6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栏4-8 紫茎泽兰在四川凉山 面对这个来自遥远的东南亚,经云南进入四川凉山地区的陌生野草,开始人们并没理会,它厚 厚绒绒的绿叶,开着像蒲公英一样的小花,长得飞快。绿色嘛,多一种植物岂不更好?可是人们没 想到,就是这个动听的名字给当地人带来了多大麻烦。由于一开始忽略了它的入侵,没过几年,它 已漫山遍野,犹如万马千军扫荡了全州十几个县的山林和草场,它所到之处,原有植物均被"排挤出 局",牛羊喜吃的草类均告消失,只有紫茎泽兰惟我独尊。当人们发现羊吃了这种草很快掉毛、生 病,母羊不孕,并接二连三死去的时候,想要根除,却为时已晚。 紫茎泽兰(当地人斥之为臭草)使凉山州在1996年一年就减产6万多头羊,畜牧业损失2100多 万元。盐源县自发现紫茎泽兰后的5年死掉15,213头羊。还处于极度贫困中的彝族乡亲们不甘心自己 的牛羊就这样束手就擒,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出来拔草,然后扔到公路上晒死。可是拔草的人都 头疼头晕,有的还被毒倒了。但是人们仍不愿意用除草剂,因为那样或许能杀死毒草,却会伤及牛 羊。 为了拿出根除方案,四川省草原总站和凉山州畜牧局的专家到云南考察,搜集了3万多字的资 料,又调查了州内紫茎泽兰蔓延较快的120个乡被侵占的43万亩草场。分析发现,紫茎泽兰随风飘 扬的冠毛带着草籽沿铁路、公路、江河进入凉山境内。人们的鞋底、衣服、车轮以及河水中都可能 带着紫茎泽兰的草籽。这种草籽千粒总重不到0.45克,肉眼几乎看不到它。一丛紫茎泽兰就含有 70万粒成熟的种子。它还能进行无性繁殖。它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无论在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 墙头、岩坎,在石缝里也能生长。一片草场一旦有了紫茎泽兰,阳光、水分、肥料就都是它的了, 什么草也争不过它。它进入香蕉林,香蕉树都矮了1米,进入花椒林、桑树林,花椒和蚕茧当年就 减产8%。 1997年,州政府为消除紫茎泽兰专门发文件,动员全州干部群众"打一场人民战争"。全州到 处书写标语,散发材料,乡村广播和州电视台,机关和学校到处都在讲紫茎泽兰的危害,各县提交 防除计划,每年冬春紫茎泽兰开花前全州机关干部和群众齐上阵,挖除烧毁。人们想出各种除草方 案:以人工植被替代;建立隔离带防其扩散;从西藏引入吃泽兰的食蝇;在灾区栽速生桉树抑制毒 草生长;寻找其可利用的价值,促其消灭。但几年过去,除草成果几乎看不到。反倒是拔它的人头 晕,用它垫圈,牛的脚发炎溃烂,用它沤肥,土壤慢性中毒。最糟的是这种草越拔长得越快。 不到10年,这个外来物种就覆盖了凉山州15个县,仅剩两个海拔2500米以上的县没有受害。现 在紫茎泽兰还在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向北挺进。 (资料来源:2001年11月30日《浙江日报》,张可佳)
. 63 .
引进的牛蛙会捕食和取代体型更小的当地两栖动物。松材线虫病自1982年传入中国以来,疫情已扩 散蔓延至14个省区市,造成经济损失上千亿元,被称为松树的“癌症”。 水生生态系统是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重灾区。水生生态系统环境均匀,自然隔离比较少,物种传播 方便。加上中国具有悠久的水产养殖传统,主动引进了很多外来养殖品种。 根据2003年我国首次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结果,在确定的283种外来入侵物种中,有水生物种53种, 占外来入侵物种的18.7%,其中水生植物占l8种、水生无脊椎动物25种、鱼类10种。我国淡水外来物种 的主要来源是水产养殖引种,其次是作为观赏和宠物引进的,可以区分为有意引种和无意引种。为发 展水产养殖业,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近百种外来物种。这些引入的水生生物品种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 发展,丰富了国民的食物品种,有其积极的方面。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或者由于一些误引 进,一些外来物种也造成了生态上的问题,变成了外来入侵物种,如克氏原鳌虾、福寿螺、凤眼莲等。 克氏原鳌虾就是我们常说的小龙虾,麻辣小龙虾是很多人喜爱的食物。它原产北美,20世纪30年代 进入我国,60年代食用价值被发掘,养殖热度不断上升,各地引种无序,80-90年代大规模扩散。目前 广泛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西至新疆,东达崇明岛均可见其踪影,华东、 华南地区尤为密集。小龙虾可通过抢夺生存资源,捕食本地动植物,携带和传播致病源等方式危害土著 物种。另外它喜爱掘洞筑巢的习性对泥质堤坝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轻则导致灌溉用水流失,重则引发 决堤洪涝等险情。
图4-2 让多少人馋涎欲滴的麻辣小龙虾竟然是国家通缉的一种外来入侵物种。
. 6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2001-2003年期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调查发现,全国共有283 种外来入侵物种。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首批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名单,对我国危害最大的16种外来入侵 物种分别为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 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和牛蛙。 2010年,环保部公布了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制订的《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列入名单的有 马缨丹、三裂叶豚草、大薸、加拿大一枝黄花、蒺藜草、银胶菊、黄顶菊、土荆芥、刺苋和落葵薯十种 植物,桉树枝瘿姬小蜂、稻水象甲、红火蚁、克氏原鳌虾、苹果蠹蛾、三叶草斑潜蝇、松材线虫、松突 圆蚧和椰心叶甲九种动物,共19种。 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大类。经对影响我国国民经 济行业四个门类的20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分析和计算表明,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国民经济有 关行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98.59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160.05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47 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87亿元;人类健康29.21亿元。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最严重的行业 是农林牧渔业。危害人类健康的外来入侵物种虽然种类不多,但经济损失巨大。对其它行业的危害也不 容忽视。 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资源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每年为1000.17亿元,其中外 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每年998.25亿元,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物种多样性造成的 经济损失为每年0.71亿元,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遗传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每年1.21亿元。 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造成的总经济损失为每年1198.76亿元,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36 %。这是2004 年的数字,而现在损失已高达2,000亿元。
原产南美的福寿螺已在我国南方大部分扩散,对农业造成严重危害。
. 65 .
4.1.5 新技术 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作物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到农作物中,使之表达且 稳定遗传,并赋予作物新的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逆、高产和优质等,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上 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成功育成转基因抗虫棉,并在全国开始推广。到2006年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 积已达400万公顷,占棉田总面积的75%。除抗虫棉以外,转基因抗虫杨树和抗病毒木瓜已被批准大规 模生产应用。目前我国批准商业化的转基因农作物已有19种,其中,作为食品加工原料的有12种,包括 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番茄、西葫芦、甜瓜、番木瓜、甜菜、亚麻、马铃薯和甜椒,但真正商业化 生产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 随着中国越来越深地踏入转基因生物这个未知的世界,一种新的特殊威胁出现了。尽管采取了严 格的控制和检测措施,来避免有害的品种或不稳定的遗传形式逃逸到自然界,但这种风险是不能绝对杜 绝的。在德国、比利时和日本,野生油菜已经出现被转基因油菜品种污染的迹象,而污染是由于用作动 物饲料的转基因油菜种子意外撒落而引起的。这种转基因油菜的花粉会随风散布,很容易与白菜杂交, “污染”野生植物的基因。转基因生物会像外来入侵物种一样蔓延到整个野外栖息地,或污染野生物种 与栽培品种的遗传基因,危害它们长期的生存力。
新的农业耕作模式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培育出了几百种作物和几千个品种。这些品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水分 和土壤条件,通常生长茁壮,耐病虫害,构成了中国食品、饮食文化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作物多样性的 作用在于,如果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变得太湿、太热或太冷,老的品种不再适应了,农民总会有备用 的品种。农民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使用自己选育的种子,种什么品种种多大面积都是自己说了算。他们会 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来调整种植品种和规模。他们生产自己需要的粮食,并种植效益最好的经济 作物来获得经济收入,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农业生产力。新的杂交品种比地方老品种产量更高, 机械化耕作已经改变了田地的经营方式,以往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块耕地被合并起来进行集中耕作。 地膜、化肥、农药的使用和更有效的灌溉系统提高了产量,新的水果和作物品种(如棉花、咖啡和橡胶) 被普遍种植。农民不再追求自给自足,而是更多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他们只种植少数几种大宗作物品 种,需要的粮食和蔬菜不再在自己的菜园里种植,而是从市场上购买。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既适应当地条件又具有抗病性的大批优良品种被抛弃了。农民失去了自己选择 作物品种的自由,而只能接受政府部门指定的品种,或者大型跨国农业公司销售的一次性杂交种子,后 者的危害更为严重。
. 6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大量宝贵的地方品种的丧失是一个灾难,没有了它们,植物育种者就失去了培育新品质和改良现 有品种的原材料。因为我们需要尝试新的组合,要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有用的基因,所以就要保留最大 的多样性。我们不知道能控制未来病虫害的基因在哪里,也不知道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和环境条件急剧变 化,需要什么样的适应性。温度升高必然会导致一些害虫数量的增加,而最有可能抵抗这些虫害的地方 品种,正被我们当成垃圾扫地出门。 继续走依赖灌溉和化肥农药的路子是中国农业无法承受的,因为毫无疑问,水资源会越来越短缺, 河流污染已经达到了危险的程度。我们需要寻找并保存的不是新培育出的“神奇”品种,而是那些产量 虽然不是很高,但也不需要那么多水和化肥农药的农作物品种。 使用基因库来保存种子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虽然古莲种子在埋藏二千多年后,仍然具有活力。但大 部分种子的寿命非常短。种子在储存了一定的时间后,就会失去萌发的能力。有的种子在收获后必须马 上播种才能萌发,根本无法储存,如果种子的活力下降到一个临界值后,就要定期在它们所适应的当地 环境里种植,来不断启动选择过程,选择出并保留那些最能适应环境的个体。如果不定期进行这样的选 择,基因库中保存的种子就会陈旧过时。
栏4-9 现代的诺亚方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2009年11月24日,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通过了国家验收。 种质资源库就是人们常说的“种子库”。万一某一种植物灭绝了,人们可以根据种子库中的材 料和资料,让这个植物物种复活,并还原它的生长环境。 该项目是我国第一座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于2005年3月22日开工建设,经过中科院、云 南省等方面的共同努力,2007年2月8日种质资源库大楼建成并投入试运行,2008年10月29日正式开 库投入运行。 它与英国的千年种子库一起,成为世界上两个按国际标准建立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藏设施。 项目保存了包括种子、植物离体材料、动物细胞、菌株、DNA等多种类型的中国重要野生种质 资源和部分国外野生种质资源。已收集保存野生生物种质资源8,444种74,641份(株),其中包括来 自21个国家的252种590份野生植物种子;同时收集并在种质资源圃保存了野生种质资源437种49,580 株。 每隔5-10年,种子库管理人员要检测种子的萌发率。如果萌发率低于75%的临界值,就要在野 外重新采集种子来更新库存。如果野外已经找不到该物种了,就要用保存的种子来播种,用收获的 新种子来更新库存。 农业上的其他的一些变化也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的影响。把水田改种棉花等旱生经济作物会减 少鹤类越冬的栖息地面积;种植橡胶或生物燃料作物占用了许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栖息地;大棚蔬菜种 植的大规模推广,不仅断绝了食虫鸟类的一个重要食物来源,而且废弃的地膜也造成了污染。
. 67 .
生物开发技术 遗传工程在作物改良与新药开发方面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也使它们成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在利润的经 济领域,对有用基因的探索正在进行中,探索的范围既包括现有的作物和动物,也包括野外的物种。 例如,有些昆虫、蛇、蝎子、蜘蛛和珊瑚的毒液对心率和神经系统具有显著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医 用价值和开发前景。黄花蒿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草本植物,由于人们发现它具有抗疟疾的功效,种植这 种植物来提炼抗疟疾的药物有可能发展成一个经济价值可观的庞大的产业。 具有抗病性或能用于作物开发或改良的植物具有潜在的宝贵价值。 寻找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材料的过程称为生物技术开发。和其它形式的开发一样,生物技术开发也 可以在有效管理的状况下有序进行,既体现出国家对自己生物资源的主权,又尊重当地社区在动植物利 用中的传统知识产权。但是,也有肆意践踏这些权利的“生物扒手”,他们采取非法的手段,在当地社 区或国家政府的鼻子底下攫取生物材料,并偷运出去。 由于生物盗窃发生得太早,巴西已经不能获得橡胶的所有权,扎伊尔不能得到油棕的所有权,中国 也不能从猕猴桃产业中获得红利。这些遗传物质已经被运到别国,在海外得到开发和提炼,如今已经成 为全球使用和贸易的作物。但是,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从现在开始加强对生物资源开发的控制与规范 也不为迟。对中国而言,首先要对生物资源进行彻底的调查,摸清自己的家底,了解自己有些什么生物 资源、在哪里、有多少和有何用途,才能决定是否允许国际机构或私人企业进行生物资源的开发试验或 商业性利用。
由于繁殖能力强,再加上失去了天敌和人类猎捕的控制,致使野猪种群数量急剧增长, 成为最严重的农业害兽。
. 6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4.2 其它关注 自然旅游 旅游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效益,也会产生危害。对那些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的贫困社区来说,它 能带来可观的收入,从而缓解自然资源面临的压力。如果没有这样的替代生计,当地社区将别无选择, 只能进一步开发自然资源。 然而,只有在大部分旅游收入留在当地社区时,这个说法才能站住脚。现在的趋势是,旅游收益都 落在了外来的投资者(企业家、公司或政府机构)的手里,被他们拿走了。如果旅游收益被这些外来经 营者所独占,而当地社区不能从中受益的话,就会给自然资源带来负面的压力。 游客也会对景点的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喧闹嘈杂的声音,践踏使得土壤板结,产生的垃圾和 废弃物,修建步道和公路造成水土流失,损毁或采集岩石、动植物或其他的自然景观。如果游客数目过 多,就会对天然栖息地和物种造成严重的破坏与干扰。因此,旅游必须控制在环境容纳量之内,这就要 求旅游经营者自我节制,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相冲突。 另外,旅游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行业。游客的兴趣会随时间发生变化,新旅游景点不断开发出来, 与已有的游旅景点争夺游客,自然灾难(地震、水灾)或安全风险会给旅游带来灭顶之灾。投资可能失 败,设施可能被闲置。
. 69 .
6月份是四川九寨沟景区的旅游旺季,每天平均接待游客一万八千余人。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 一个月,九寨沟景区就没有接待过一个旅行团,仅有少量散客前往旅游,仅门票损失就达两千多万。由 于震后客源锐减,从成都飞往九寨沟的航班锐减到两班,而往年的此时,每天飞往九寨沟的有三十多个 航班。另外,原计划于2008年开通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直飞航班也因为地震被搁置。由于客 源较少,景区及周边服务行业大多处于歇业状态,近三万景区从业人员待业。据估计,汶川大地震将使 九寨沟景区当年的门票收入损失4.5亿,整个片区的经济损失将达到八十到一百亿。
栏4-10 森林旅游的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旅游的良性效益,片面认为森林旅游是“无烟工业”,不会污染环境。 然而大量事实表明,森林旅游业也是一柄双刃剑。它不仅排放废物污染环境,而且造成的危害远远 大于传统工业,其技术处理在难度上并不亚于对传统工业的污染处理。但是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给 森林公园和所在地带来的旅游公害一直不为人们重视。森林旅游公害,是由于开展森林旅游活动而 导致的对环境和各类旅游资源的致灾过程的结果。其主要表现有: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人 文景观的破坏,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大气污染
供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特别是汽车排放大量有毒尾气、扬起尘埃和众多游人呼出
的二氧化碳,以及森林旅游区内的宾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对森林旅游区的空气造成 严重污染。 水体污染
大量游人拥入森林公园,在净水中游泳、钓鱼,以及旅游区内的生活垃圾、污水随
意倾倒,使旅游区内及附近的水体遭到严重污染。 垃圾污染
凡重点风景区点,到处可见游人丢弃的杂物,而不能及时做到掩埋和无害化处理,
破坏景观并向自然环境输送大量有毒物质。 风景灾害
风景旅游区的各种污染治理不好,就会改变风景区的生态环境结构,环境质量发生
变化,导致风景灾害。
. 7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过份注重移地保护 受到大熊猫、扬子鳄和朱鹮的人工繁殖成功的鼓舞,中国的技术人员一直试图把这种技术应用于其 它众多的物种,如雉类、金丝猴、老虎、鲟鱼、鹳。已经建立起来的人工繁殖场所有几百处之多。 然而,建立人工繁殖场所的动机并不全是为了物种保护,有的场所是纯粹的商业性质,目的就是为了 出售或出租人工繁殖的珍稀动物,有的不过是变相展览濒危动物的一个动物园。另外,很多繁殖场的目的就 是为了获得一个合法的渠道,来销售野味或药材如熊胆、虎骨、淡水龟和蛇等。 在世界范围内,作为濒危物种保护的最后一种手段,移地繁殖濒危物种并继之以再引进的措施还 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专家组认可的,但前提是更优先考虑的就地保护措施已经难以奏效。而 且,将人工繁殖的动物释放到野外并成功建立野生种群的范例是凤毛麟角,但是失败的例子却是比比皆 是。 为了给人工饲养繁殖提供种源,中国从野外捕捉了大量的濒危野生动物个体,这对一些数量非常稀 少的物种种群已经造成了不利影响。除了少量的朱鹮、扬子鳄和麋鹿外,很少有人工繁殖的个体释放到 野外。目前人工饲养的大熊猫有将近300只,但还没有一只成功地释放到野外。 在植物园内的植物移地保护的争议要少得多,已经成为植物保护的一项辅助措施。中国的很多植物 种类都在一个或多个植物园内得到保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在野外再引进的种源。 然而,有的科学家指出,我们可以把一个物种再引进到合适的栖息地中,但却不能复制一个完整 的自然环境,因为由形形色色的微生物、昆虫、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构成的生物群落复杂无 比。除非能恢复绝大部分的原生物种,否则重建的生态系统将是不稳定的,会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奚志农
. 71 .
栏4-11 大熊猫野放遭受挫折 2006年4月28日,在无数双眼睛的凝视中,大熊猫“祥祥”镇定地走出笼子,义无反顾地消失在 茫茫丛林中,从而正式启动了中国“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工程”。不幸的是,这项史无前例的试验 进行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夭折了。 祥祥是一只雄性大熊猫,2001年8月出生于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两岁时从众多的 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选定进行野化训练。2003年7月8日,即将满两岁的“祥祥”首先被单独放到 一个面积2.7万平方米的一期野化培训圈,这里面有充足的水源和竹子。2004年9月15日,“祥祥” 成功晋级,戴着无线电项圈“住”进了面积24万平方米的二期野化培训圈,开始了第二阶段的野化 训练生活。 又经历了一年多风霜雨雪的考验,从小养尊处优的“祥祥”已逐渐变成一只能够完全独立生活 的大熊猫了。在近3年的野化过程中,“祥祥”已经野性十足:学会了自己筑巢、选择食物、标记地 盘、驱逐入侵者等本领。2006年2月17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举行的专家论证会认为,“祥祥”已基 本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可以择机放归野外栖息地进入第三期试验—完全野外放归研究阶段。 在2006年12月22日,研究人员发现了正在竹林中取食的“祥祥”,这时它的背部和后肢掌部伤 痕累累,估计是在和野生大熊猫争夺领地时受的伤。于是研究人员把祥祥带回老家养伤,等它的伤 情基本痊愈后,2006年12月30日,“祥祥”被再次放到卧龙保护区“五一棚”白岩区域,继续独立 的生活。翌年2月19日下午,搜寻人员在“转经沟”雪地上发现了“祥祥”的尸体,它佩戴的颈圈已 损坏。研究人员分析,“祥祥”是在与当地野生大熊猫的领地和食物争夺中,从高处摔下导致严重 内伤致死的。 目前,全世界野外大熊猫的数量不到1,600只,到2006年底,人工圈养的大熊猫为217只。大熊 猫“放归工程”旨在将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放归大自然,以补充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改善野生大 熊猫遗传的多样性,达到长期保存这个物种的目的。 2010年5月29日, “中华熊猫谷 .成都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在四川都江堰市玉堂镇马家 沟奠基。该项目首期占地面积2,023亩,总共预计投资1.6亿元人民币,预计3-5年内建成。首批亚成 体大熊猫将在2010年底送至野放研究中心。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是中国自然保护的形象大使
. 7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湿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1,200余幅陆地卫星影像和 1,400余幅国产中巴卫星数据处理分析,发现我国湿地面积从1990年的36.6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08年的 32.4万平方公里,减少了11.46%。而且在现有的湿地中,只有21万余平方公里是相对恒定的,其余多 为冰川积雪和冻土融化等形成的临时湿地。 湿地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同时它也是一类需要特殊的管理和保护措施的非常重要的栖息地类型。湿 地是很多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其中包括很多濒危物种,以及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物种。湿地还发挥着 关键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储蓄碳、水质净化和洪水调控。湿地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在国务 院的政策中―湿地保护要纳入政府的日常规划考虑的范围。在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 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要把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功能,作为改善生态状况和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抓紧抓好。各地要抓紧编制本地区的湿地保护规划,明 确奋斗目标、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并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这充分体现出湿地在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世界各地,湿地的管理都非常复杂,面临着众多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 的生态系统(水和物种可以流入、流出);而且影响湿地的很多外来因素是湿地管理者鞭长莫及的,而 且湿地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利用者也涉及到众多的行业。更为困难的是,湿地在本质上不是静止的, 它的结构、状态甚至地理位置都随时随地处于变化之中,如人们常说的“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就 是一个例子。另外,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洞庭湖的位置,就可以形象地说明湿地的游移不定的特性。
海洋保护存在的问题 同陆地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相比较,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滞后很多,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海洋 自然保护区的划界和巡护都要困难得多。另外一个原因是有的海域归属存在着争议,如声称对南海部分 海域拥有主权的就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 例如,南沙群岛的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举世瞩目的,它是一个重要的鱼类繁殖场所,维持着很多其它 的珊瑚礁的渔业资源。如果南沙遭到了破坏,多个国家的渔业就会遭受损失。由于目前有多个国家对南 沙归属提出争议,要想它们达成一个在南海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协议,是根本不可能的。 海洋也面临一些其他的问题,如航运和捕捞船队的频繁使用,陆基为主的污染和淤积的威胁,这些 问题都远远超出了中国负责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国家海洋局的管理职责范围。
. 73 .
栏4-12 赤潮的危害和发生的主要原因 中国沿海的很多海域都是赤潮高发区,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赤潮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之一。在 中国的海域中,发生赤潮比较集中的海区有:渤海(主要是渤海湾、黄河口和大连湾等地)、长江 口(主要包括浙江舟山外海域和象山港等地)、福建沿海、珠江口海域(大亚湾、大鹏湾及香港部 分海区等地)。 中国最早的赤潮记录见于1952年。有关赤潮事件的报告从70年代才开始增加,90年代以后,随 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海洋污染的加剧,以及全国监测系统和监测网络的完善,赤潮在我国 沿岸进入了高发期。除了发生频率增加以外,赤潮面积也不断扩大,2004年5月在浙江沿海发生的原 甲藻赤潮,面积就超过了1万平方公里。 赤潮对我国沿海地区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养殖的鱼、虾、贝类死亡。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海 洋养殖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很多沿海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大面积、高频 度的赤潮发生,使得养殖业损失惨重,已成为海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中国沿 岸(包括香港海域)的赤潮以1998年最为严重。这一年在南海水域赤潮不断,其中尤其以当年3-4月 份的一次凯伦藻(当时报道为米氏裸甲藻)赤潮,造成了珠江口海域三地(深圳、珠海和香港)水 产养殖业损失逾4亿元之巨,对当地的水产养殖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除了养殖业损失,赤潮对我国沿海造成的另一个主要灾害就是人类中毒事件。某些赤潮生物能 产生毒素,这些毒素通过食物链(有毒藻类-浮游动物-鱼、虾、贝类-人类)的传递,使得毒素进入 人体而产生毒害作用。这些毒素造成了多人中毒,甚至多次导致了死亡事件的发生。 除了自然因素外,造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有: 海洋污染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沿海地区人口的膨胀,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地表径流将大量 陆源污染物质排入海洋,海洋遭受严重污染,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而海水中大量氮、磷、微量元 素和有机营养物质的增加,为赤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过度的海产养殖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沿岸水域已经形成了密集的水产养殖产业。缺乏科学和 规范的管理,导致了养殖密度过高,过量的投饵和排泄物的增加使得养殖海区有机污染加剧,造成 了海洋的富营养化。这也是养殖海域赤潮发生频率较高的根本原因之一。 赤潮生物的异地传播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海上航运业的繁荣。频繁的国际航运导致了船舶在世界 各港口间穿梭,而这些船舶在各港口不断地纳入和排放压舱水,导致大量海水异地排放,从而造成 了不同赤潮生物种类的异地传播,使得世界各地新的赤潮种类不断出现。 (资料来源: 吕颂辉,齐雨藻 ,2005年,《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
. 7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栏4-13 濒临死亡的渤海 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发布的《2008年渤海海洋环境公报》, 2002年渤海污染海域为0.36万平 方公里,而2008年已增加到1.38万平方公里。 渤海中80%以上的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监测人员经常看到的是酱油色泛着阵阵恶臭的污水 源源不断地排向海中。 2008年监测的6个生态监控区中,全部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如产卵场严重退化,鱼卵、仔 鱼种类锐减,特别是渤海沿岸原始湿地几乎已全部消失。 渤海是我国惟一半封闭型内海,海域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海水交换能力差,海洋生态系统脆 弱。目前,渤海海域面积仅占我国海域总面积的不到3%,但入海排污口的污水排海量则占全海域的 23%。 近年来,渤海沿岸的陆源排污仍未消减,2008年,环渤海沿岸共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96个,超 标率为82%,其中山东沿岸陆源排污口超标排放率最高,达96%,天津沿岸次之,为92%。而2006年和 2007年两年间,四个海区中,渤海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最多,比例高达90%以上。 目前,受影响最大就是海洋生态环境,如产卵场严重退化,鱼卵、仔鱼种类锐减,密度低,有 的地方每百立方米仅有几条鱼。 过去,渤海是沿岸人们的“蓝色粮仓”,名贵海鲜超过了30种,而如今,渤海已没有一种鱼 类、贝类或螃蟹能够形成规模群带,渤海物种至少减少30种以上,过去盛产的品种相继断档或濒临 绝迹。 如今,渤海环境问题又面临着新的形势。现在出现了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就是由原来向渤海 大量排污的形式转到排污和破坏海洋自身自净能力并举的阶段。 由于渤海沿岸经济开发,大量的围填海工程,以及修堤筑坝,使得渤海沿岸的原始湿地几乎消 失殆尽。 现在环渤海三省一市的围填海项目填的所谓废地、荒地、盐碱地,实际上大多数都是湿地。湿 地是“地球之肾”,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对入海污染物的净化、分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 是海洋生物繁衍的地方,还可以减少海洋灾害。如今的现状是一方面继续向大海排污,使渤海环境 持续恶化,另外一方面沿岸湿地被大肆破坏,严重损害了海洋的自身自净能力。
. 75 .
野生动物的危害 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以利用其他生物为代价的。从早期的渔猎,到畜牧业和农业的兴 起,乃至近代的工业革命,其实都是一部不断侵占野生生物的栖息地,不断压缩、挤占野生动物生存空 间的历史,利害冲突的历史。因此,面对和处置野生生物的“报复”和反抗,特别是野生动物对人类造 成的“危害”,贯穿于整个的人类发展历史中。 野生动物对人类的危害,体现在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两个方面。大型猛兽伤人的事件,在过去是屡 见不鲜的,在现在也时有发生。但野生动物的危害,更主要是体现在直接财产损失方面,主要体现在农 业、畜牧业、渔业和园艺,如破坏农作物,捕食家畜和家禽。近代还出现了鸟类碰撞飞机的危险。随着 人类占据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栖息地,这种冲突也就越来越激烈。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普及和提高,保护野生动物观念也得到加强,特 别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等国家大型环境建设工程的推进,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野生动物 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另外,特别1996年修改后的《枪支管理法》规定,只有经过批准的“猎民”才 能持有狩猎枪支,这实际上等于全面禁枪,加上地弓、地枪、毒药、炸药、铁夹等传统猎具也被禁止使 用,野生动物面临的猎捕压力急剧减少,使得某些野生动物种群快速恢复。 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那么,野生动物给农民造成的损失该由谁来埋单?根据《野生动物保 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因保护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 给予补偿。但是,由于野生动物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多是老少边穷地区,当地政府财政困难,难以负担 补偿费用。全国大部分地区实际上并没有履行法律所规定的补偿义务,即使在少数给予补偿的地区,其 标准也仅占实际损失的20%左右。据估算,群众在遭受野生动物肇事损失后,一方面需要有生活保障, 另一方面需要再生产资金,补偿金额应不低于实际损失的80%。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
. 7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由于《野生动物保护法》迟迟未能修改,不少省市开始制定地方法规,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野 生动物危害的问题。云南省于1998年出台了《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 法》,其中明确规定:政府补偿费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由各级财政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分级负担,省财 政和地、州、市、县财政各负担一半。自1998年至2002年,财政并不富裕的云南省政府已累计拨出补偿 专款1,830万元。2006年以后,又先后有吉林、北京、陕西、西藏、河北、安徽省(市)制定了重点保 护野生动物危害补偿的法规或草案。 然而,由于保护区大都处在边远贫困地区,由地方政府担负的另一半补偿资金往往很难到位。即便 资金全部到位,比起农民所受的实际损失,补偿的数额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以西双版纳为例,1991年至 2002年,该州补偿给受害农民的尚不及他们所受损失5%。如此低的补偿标准,导致农民怨声载道,有的 干脆拒领补偿金。 经过多年呼吁和努力,2008年,财政部在国家林业局部门预算中安排了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试点补助 经费。同年6月,国家林业局下达关于开展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吉林、云南、陕 西和西藏这4个已经依法制定了野生动物造成损失地方补偿办法的省(区)(后来又增加了北京市), 开展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全国试点工作。试点地区采取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具体实施补偿的工作方式,由 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将补助资金用于因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所遭受的损失。目前,中央财政已经分 别投入1,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4个试点省份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 就云南省来说,每年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都在5,000万元以上。2008年云南省又被列为全国4个野 生动物肇事补偿试点省份之一,2008年、2009年的试点经费分别为500万元、350万元。2009年全年全省 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经费达到了1,850万元,对群众的补偿力度也不断加大。目前,经过全省上下一致努 力,重灾区群众的家畜、农作物的补偿比例提高到90%以上;同时,提高了试点范围人员伤害案的补偿比 例,受害人员按当地标准得到90%以上的补偿,当地群众因人员伤亡而致贫、返贫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亦得 到解决。 野生动物造成的危害,并不限于云南一省。有关专家估计,现在全国的野猪数量已达百万头。据 统计,全国范围内遭野猪侵袭的省份已达16个。根据2003年福建省林业厅进行野生动物危害调查,在 50个调查的县内,有49县(市、区)均不同程度遭受野生动物危害,主要遭受野猪危害,其次是华南免 和猕猴。2003年全省农作物、水果种植面积2,148,985公顷,受危害土地面积302,124.13公顷,占种植 面积的14.1%;2003年全省粮食产量5,234,400吨,受危害损失粮食139,600吨,占2.7%,折合人民币 19,585.39万元。 针对一些地区野生动物影响到当地群众的财产安全,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的问题,正在修改中的野生 动物保护法修改建议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财政补偿为主、地方财政补偿为辅的损害赔偿机制,即“因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由中央财政给予补偿;其他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由地方财政给予补 偿,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 77 .
第五章 应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5.1 中国的承诺 中国是最早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而且已经建立起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一整 套政策和法规框架体系,建立了种类齐全、覆盖全面的自然保护区网络,这充分显示出中国政府对保护 境内生物多样性的承诺。最近,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调发展,并在 十一个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侵害。” 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一次出现在五年规划中,成为规划的一个具体目标。 国际参与 中国开始越来越积极地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所有主要国际公约中。不同的国际公约和项目由 不同的窗口部委来牵头协调或实施。下表列出了一些重要国国际约的对口牵头部门。 表5-1 重要国际公约的国内窗口单位 公约/项目
中国签署的日期
归口部委
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3
环保部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但是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荒漠化防治公约
1994
国家林业局
拉姆萨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1981
国家林业局
世界遗产公约
1985
建设部
人与生物圈项目
1971
中国科学院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1981
国家林业局 普氏原羚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普氏原羚仅仅分布在我国青海湖周围,数量不足400只,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偶蹄类动物。
. 7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5.2 中国公众对待生物多样性的态度 下面列出的态度是非常普遍的: ※ 生物多样性尚未被为公众理解和接受,它通常被视为野生动物下面的一部分,因此不受重视, 因为野生动物保护本身在国家那里就排不上号。 ※ 除了中国西部的佛教徒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外,大部分中国人对生命没有特别的敬畏。 ※ 除了西北的穆斯林信徒有食物禁忌外,其他地区几乎什么东西都作为食物。 ※ 人们普遍相信很多野生动植物具有滋补的功效,造成这些资源的枯竭。 ※ 人们普遍具有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的信念,相信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来移山填海,人工造林,恢 复野生动物种群(在涉及到生态系统的时候,经常使用“建设”这个名词)。 ※ 普遍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是第一位的。先发展后治理,等有了钱后再去关心环境,再去保护 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是别人的责任,和我没有关系。 ※ 自然通常让人联想起的是粗野、原始、野蛮、危险和污秽。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自然应该 是驯服的,家养的,乖乖地呆在漂亮的动物园、公园和水族馆中供人们欣赏的。 ※ 一些迷信观念,如对金鱼的偏爱超过了其他的野生动物。
5.3 法律法规 中国目前还没有规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的综合性法律,现有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只是分别管 理土地利用、林业、野生生物和自然保护区的多种单行环境法律专门法。以下介绍的是其中的几个主要 法律,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法规和条例。 《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颁布实施。 《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最早的法律,它的前身是1979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 则通过并颁布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在改革开放后不久,国家就制定了这 部法律,显示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法律显得比较原则性,也缺乏可操作性, 甚至是超前的内容,而且更多地关注狭义的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但它包含了很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 管理的基础性因素内容。
. 79 .
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条款有: 第六条 (......)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 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 在第二章 保护自然环境中,提出了涉及到荒漠化、水土流失、围湖造田、水源保护、水生生物、 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奠定了今后各项专门法律的基础。 第十一条 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禁止灭绝性的捕捞和破坏。 第十三条 严格遵守国家森林法规,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进行合理采伐,及时抚育更新,严禁毁 林开荒、乱砍滥伐,防止森林火灾。 第十五条 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资源。按照国家规定,对于珍贵和稀有的野 生动物、野生植物,严禁捕猎、采伐。 不为人们知道的是,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环保系统,就是依据这部法律建立起来的。 在《环境保护法(试行)》实施了十年后,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12月2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试行)》同日作废。 其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及其它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发展。 这部法律还是以狭义的环境保护(即污染防治)为主,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方面来说,与十 年前的试行稿的内容没有什么进步。涉及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条款有: 第十七条 要求保护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 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 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环境保护法》要求对有可能造成污染或环境破坏的发展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并规定防治 措施。
. 8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森林法》 1985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4月29日修正。 《森林法》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其中特种用途林包括国防 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的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 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第十四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森林资源清查,建立资源档案制度,掌握资源变化情况。 对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珍贵树木和林区内具有特殊价值的植物资源,应当认真保护;未经省、自治 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得采伐和采集。林区内列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禁止猎捕;因特殊 需要需要猎捕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办理。 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 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 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
《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9年3月1日起施行。 和很多人理解的不一样,《野生动物保护法》所称的野生动物,并不是指自然界中野生的动物,而 是特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简 称“三有”)的陆生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法的指导原则是“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放利用”的方针。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第16条禁止猎捕或杀害国家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育、展览或其它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 物的,必须申请特许猎捕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各省自己制定。 国务院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珍贵、濒危的水生动 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适用渔业法的规定。 《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列出的一级保护野生动物94种(类),二级159种(类),其中渔业行政主 管部门管理的一级保护动物13种(类),二级32种(类)。而“三有”动物的名录,却是在十年以后的 2000年8月1日发布的。这个名录中有兽类88种,鸟类707种,两栖类291中,爬行类395种,昆虫类120属 另110种。也就是说,能够在野外看见的物种基本上都纳入了这个名录。
. 81 .
《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1994年12月1日实施。 早在1985年7月6日,林业部就公布施行了《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这个办法 勾画出了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基本轮廓,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宗旨,自然保护区的分级管理,建立自 然保护区的标准,自然保护区的内部区划,机构设置,资金来源等。按照这个管理办法,自然保护区内 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这种区划是套用了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设计,但人与生物圈计 划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自然保护本身,因此简单的拿过来并不是完全适应。 在中国的很多自然保护区内,人为活动众多,实际上是无法满足核心区的划定标准的。另外,在国际上 缓冲区是自然保护区外围的区域,而在中国是作为自然保护区内部的一部分,这经常引起误解。其实, 自然保护区内部的区划应该是根据每个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灵活设置,而不宜机械性地规定。 1994年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基本上沿用了1985年实施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管理办法》的框架,只是将保护对象扩大到了整个自然环境,包括海洋、海岸、岛屿、湿地、荒漠、草 原、冰川、火山、温泉、溶洞、地质构造和化石分布区等,而不是局限于森林和野生动物。另外,条例 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即环保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 理,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利和海洋等部门在各自在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继承了《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理想色彩,规定在 自然保护区内禁止进行砍伐、放牧、捕捞、狩猎、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这在 人口压力巨大的中国,是很难做到的。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出台后,各个部委陆续出台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如同年11月地质矿产部批准发布施行《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1995年5月国家科委批准由国家海洋 局公布施行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7年10月17日农业部颁布实施的《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 区管理办法》等。
.8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渔业法》 1986年1月20日实施,2000年10月31日第一次修正,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正。 虽然《渔业法》更多地是从渔业生产的角度出发,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是与生物多样 性的保护和管理不谋而合的。具体的条款有: 第二十九条国家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并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 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第三十条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禁止制造、销售、使用禁用 的渔具。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重点保护的渔业资源品种及其可捕捞标准,禁渔区和禁渔期,禁止使用或者限制使用的渔具和捕捞 方法,最小网目尺寸以及其他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三十二条在鱼、虾、蟹洄游通道建闸、筑坝,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建造过鱼 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三十四条禁止围湖造田。沿海滩涂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围垦;重要的苗种基地和养 殖场所不得围垦。 第三十七条 国家对白鳍豚等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防止其灭绝。禁止捕杀、伤 害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
《草原法》 1985年6月18日实施,2002年12月28日修订。 制定《草原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是第一部明确提到生物多样性的法律。 第四十三条 国务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 的有关规定在下列地区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 (一)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 (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区; (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草原。
. 83 .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草原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和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 《草原法》中还是对草原第五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草原鼠害、病虫害和毒害草 防治的组织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草原鼠害、病虫害 和毒害草监测预警、调查以及防治工作,组织研究和推广综合防治的办法。 禁止在草原上使用剧毒、高残留以及可能导致二次中毒的农药。
《防沙治沙法》 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在规划期内不具备治理条件的以及因保护生态的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应当规划为沙 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实行封禁保护。 禁止在沙化土地上砍挖灌木、药材及其他固沙植物。沙化土地,不得批准在沙漠边缘地带和林地、 草原开垦耕地;已经开垦并对生态产生不良影响的,应当有计划地组织退耕还林还草。在沙化土地封禁 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一切破坏植被的活动。
草方格是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有效的治沙方法,经济实用,效果显著。 《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2年3月1日实施,1999年12月25日修订,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 同最初的内容相比,修改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生态保护的条款非常全面现代丰富,在同 类的法律中,也是非常突出的。 第二十条 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 海岛、海湾、入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 天然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及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 自然景观。 对具有重要经济、社会价值的已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应当进行整治和恢复。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海洋生态的需要,选划、建立海洋 自然保护区。
. 8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二条 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一)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 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 (二)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 (四)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 (五)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区域。 第二十三条 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 域,可以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 第二十四条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布局,不得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破坏。 第二十五条 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应当进行科学论证,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第二十六条 开发海岛及周围海域的资源,应当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不得造成海岛地形、岸 滩、植被以及海岛周围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十七条 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建设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 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对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地区进行综合治理。 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发展生态渔业建设,推广多种生态渔业生产方式,改善海洋生态状况。
《环评法》 2003年9月1日实施。 在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中,《环评法》的出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最早见于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但只是到了1998年11月29 日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才得到了具体的落实。这个条例规定,根据建设项目的性 质和规模的不同,需要编写三种不同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 85 .
(一)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 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二)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 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与《条例》相配套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它根据建设项目 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按照下列规定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保护分类管理,规定了不同建设项目需要的环评 文件的等级。根据这个《名录》,与生物多样性有直接关系的下列两类建设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 书: 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结构重大变化、重要生态功能改变、或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的建设项目; 可能对脆弱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或可能引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建设项目; 在这个条例的基础上,2003年实施的《环评法》进了一大步,而且可以称为质的飞跃。除了继续要 求对建设项目进行环评外,《环境法》提出了规划环评(也称为战略环评)的要求。第七条规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 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 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 关。 需要进行规划环评的包括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 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环评法》的另外一项创新之处,就是赋予了公众参与环评的权利,包括知情权和参与权。 第二十一条 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 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建设单位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环评法》的实施,在中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以往对一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 价,上升到了对具有决策意义的重大规划的评价。在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更具有宏观控制的意 义。为可持续发展从环境立法方面提供了法律保障——这是最成功也是根本意义所在。一句话,这是一 部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法,是真正从源头控制污染,从源头环境保护的法。
. 8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在内容上模仿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结构,但不同的是,野生植物保护的责任,不是赋予了一个部 门,也没有指定一个综合管理部门,而是尊重现有部委的职责分工,按现行管理权属,分别赋予了相关 部委。 第八条 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林区内野生植物和林区外珍贵野生树木的监督管理工 作。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其他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建设行政部门负责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内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 负责对全国野生植物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野生植 物保护工作。 本条例所保护的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 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 第十条 野生植物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保护的野生 植物。 第十一条 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应当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其他区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 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 点或者设立保护标志。 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于1999年9月9日由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发布试行。名录包括野生 植物科、属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种,二级种。
. 87 .
5.4 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部门 中国目前没有全国生物多样性主管部门,保护和管理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是散布在诸多部委手里。 环保部 负责自然和城镇环境。最为公众所熟悉的是污染治理和环境影响评价。也是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协调部门,并直接管理着自己系统内的数量可观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是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 公约》的联络员和秘书处,是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调组牵头单位,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 会(简称国合会)主席。积极参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并将生物多样性的考虑引入这个区划。通过把生 物多样性纳入宏观发展规划过程,并在所有的宏观发展项目的环评中加入生物多样性的指标, 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工作。拟订生态保护规划,组织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督对生态 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指导、协调、监督各种 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和监督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环境保 护、荒漠化防治工作。协调指导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牵头生物物种(含遗传资 源)工作,组织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 环保部内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自然生态保护司(生物多样性保护办公室,国家生物安全管理办 公室)。
农业部 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职责包括农业生物多样性、作物近缘种和传统品种基因库的保护,外来物种 管理,水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工作涉及转基因生物和部分环境影响评价。由于农业对 气候和水源有很强的依赖,因此农业部应该特别关注流域管理的各个方面、气候变化和防治荒漠化等问 题。会与自然保护部门发生冲突的领域包括草原承包到户、围湖造田和药物防治草原鼠害虫害等。 国家林业局 负责森林产品的可持续生产,但更重要的是森林在领域保护和防止水土流失中发挥的生态服务功 能。实施的主要活动保护森林保护、造林、退耕还林(草)。管理森林公园系统,以及全国76%的自然 保护区。除了保护价值外,这些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在教育、研究和娱乐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 别负责湿地保护和野生动物法的实施,是《国际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 《防治荒漠化公约》在中国的实施机构。1980年原林业部邀请世界自然基金会参与大熊猫的野外生态研 究,是改革开发后第一个邀请国际保护组织来华参加保护活动的部委。定期进行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调查 和植物调查。
. 8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国家海洋局 承担海岛生态保护和无居民海岛合法使用的责任。 承担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按国家统一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拟订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 标准、规范,拟订污染物排海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组织、管理全国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和评 价,发布海洋专项环境信息,监督陆源污染物排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海 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组织海洋调查研究,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组织实施海洋基础与综合调查, 承担海水利用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应用与管理。 财政部 《生物多样性公约》实施需要的国内财政和资金安排,是与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 行等多边机构和双边机构的国际合作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筹资的窗口单位。特别关键的是,要让财政部 了解生物多样性服务的价值,认识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投入足够资金的必要性,投入方式还应该具有 足够的灵活性,可以设计出新的方式来支付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补偿机制,为因为生态保护的需要而放 弃的发展选择给予补偿。 住建部 负责动物园、部分植物园和博物馆的管理。负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审查报批和监督管理。是世 界遗产公约的国内窗口单位,因此负责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地的选择、提名和管 理。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地过分偏重森林山区,还没有包括任何湿地、草原、荒漠或海洋等生态系统, 根本无法全面代表中国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遗产。 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城市建设司。
水利部 负责防治水土流失。指导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指导大江、大河、大湖及河口、 海岸滩涂的治理和开发,组织实施具有控制性的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跨流域的重要水利工程建设 与运行管理。 是负责水利的一个关键部委,而水利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应该非常关注的领域有:河流 上游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的质量,湿地净化水质和水源涵养的功能,草原的过牧问题,气候变化和荒漠 化。2007年才成为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调组成员。
. 89 .
国土资源部 1998年由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共同组建国土资源部。 保留国 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作为国土资源部的部管国家局。 2007年成为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调 组成员。 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参与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 的审核,指导、审核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的调查评价,编制矿产资源和海 洋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规划、地质勘查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正在计划在这些规划 中纳入生物多样性的标准,这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几个研究所与生物多样性有直接的关系,如动物所、植物所、地理所等,在云南 和其他一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建立的地方站。负责中国大部分科学家的培养、研究和资料传播。是 几个国际公约的科学机构,收集并保存着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绝大部分数据、资料和标本,评价生物多样 性资源的保护现状,如中国红皮书。几位著名的中国科学院专家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下属的委员会里担 任要职。 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是为了监测中国生态环境变化,综合研究中国资源和生态 环境方面的重大问题,发展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于1988年开始组建成立的。目前,该研究网 络由13个农田生态系统试验站、9个森林生态系统试验站、2个草地生态系统试验站、6个沙漠生态系统 试验站、1个沼泽生态系统试验站、2个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3个海洋生态系统试验站,以及水分、土 壤、大气、生物、水域生态系统5个学科分中心和1个综合研究中心所组成。 教育部 负责全国小学、中学和高校管理和教材的编写审定,包括培训中国大部分教师的师范院校,无疑对 公众的知识、认识和态度具有巨大的影响。由于对生物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这个学科的重视不 够。生物学一直是一门选修课,没有学分。在教材中加入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环境方面内容,将是提 高下一代对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支持的有效措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在中国,中医药的国内市场庞大,也是重要的出口价值。中医药中使用的动植物种类超过一万种, 但是由于长期的过度利用,其中的很多种类已经成为濒危物种,数量极其稀少。中医药管理局的关注重 点应该包括这些重要自然资源的保护,建立可持续利用模式,重要品种的人工种植、养殖,减少采集、 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浪费,关键成份的分析和人工合成,寻找濒危物种中药品种的替代产品。
. 9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海关总署 管理进出口贸易。检查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法律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管理物种及其产 品的非法进出口。应该能够在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缺乏识别野生生物物种 及其产品的能力,因此在制止猎隼、藏羚羊绒和濒危中药的大量出口,以及虎产品和羚羊角的非法进口 时,效果不佳。 公安部 负责执法。由于护林员和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不具备公安执法的资格,因此需要警察的支持。警察 需要掌握更多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法规的知识。如果和海关密切合作,和海关一样,公安 部门也负责打击野生生物走私。警察的大力支持会大大改进公众对待生物多样性的态度和行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制定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国家应对气候 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委。负责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制定和实施。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
国际和双边机构、组织 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的有众多多边和双边捐助机构,其中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实施重要项目的机构 包括:
. 91 .
•
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综合流域管理
•
亚洲开发银行——在白洋淀、三江和宁夏的生态系统管理,干旱生态系统退化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世界银行——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造林
•
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青海造林
•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造林和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
英国国际发展部——系列保护项目与活动
除此之外,在中国还有几个国际保护组织从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主要有: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IUCN ) IUCN的前身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PN),成立于1948年10月5日。1956年更名为世界自然及自然 资源保护联盟,1990年改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但保持了原来的英文缩写。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组织,其成员来自14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70多个政府,100多 个政府机构,750多个非政府组织。来自18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和专家为其下属的6 个全球性的委员会工作。它在世界62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共有1000多名员工,服务于500多个项目。其 总部位于瑞士的格兰德市。 委员会主席由IUCN成员选举产生,任期3-4年。主席下设一名副主席及一个小型执行委员会(由指 定的3名指导委员会里的成员组成),具体负责委员会的日常运行。 委员会下属的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 15个地区的副主席及4个全球主题的负责人。 IUCN下属六个委员会,主要负责对有关保护知识的传授及政策和技术咨询工作提供指导,并负责 IUCN项目的实施。委员会由众多的专家志愿者组成,受IUCN委托,负责搭建知识体系、推广经验,并推 动其目标的实现。这六个委员会分别是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物种生存委员会、世界自然保护地委员 会、环境法律委员会、教育与通讯委员会和环境经济社会政策委员会。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宗旨,是影响、鼓励和帮助国际社会保护自然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确保自然资 源的合理使用,确保其具有生态可持续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方面的最佳实践准则。最近他们推出了2010年倒计时方案,目 的在于督促各方加强努力,以实现2000年由联合国确定的2010年的环保目标。IUCN在国内的活动包括修 改保护地立法,加强世界遗产地的管理,提高公众意识。 1996年10月20日,中国成为该组织的政府成员,国内归口单位为外交部。目前国内有9个成员,分 别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环境 保护总局南京环科所、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香港渔 农署和香港动植物园。 2003年IUCN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 来,就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2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
. 9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WWF在中国的工作始于1980年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是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 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1996年,WWF正式成立北京办事处,此后陆续在全国成都、长沙、拉萨、上 海、西安、昆明、哈尔滨和武汉八个城市建立了地区办公室。发展至今,共拥有80多名员工,工作领域 也由大熊猫保护扩大到物种保护、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可 持续发展教育、气候变化与能源、野生物贸易、科学发展与国际政策等领域。 自从1996年成立北京办事处以来,WWF共资助开展了100多个重大项目,投入总额超过3亿元人民 币。这些项目包括环保教育,培训,野外项目,为野生资源丰富地区的居民寻求替代生计,并在湿地和 其他保护问题的相关政策立法方面开展工作。
※ 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 TNC) 大自然保护协会是总部设在美国的一个大环保组织,宗旨是通过保护代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动物、 植物和自然群落赖以生存的陆地和水域,来实现对这些动物、植物和自然群落的保护。大自然保护协会 采用一种宏观的科学规划,来确定最优先保护的陆地和海洋景观,以确保生物多样性的长期持续性。大 自然保护协会在中国一直是在滇西北工作,通过与地方社区的合作,来保护那里的生物多样性。大自然 保护协会正在执行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的一个地方示范项目,项目的实施地区仍然是滇西北地区。大自 然保护协会也在与环保部合作,开发中国保护“蓝图”,也就是可以用来选择保护重点区域的一幅数字 地图和数据库。
※ 保护国际(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CI ) 保护国际是另一个快速增长的的保护组织,总部设在美国,其宗旨是保护地球上尚存的自然遗产和 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并证明人类社会和自然是能够和谐共处的。该组织参与中国环保工作的实地调查, 综合养护和提高保护意识等项目。
※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WCS )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通过严谨的科学,国际保护,教育,以及管理以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为标志的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野生动物园体系,来保护野生动物和原野地。他们的活动改变着人们对自然世界的态 度,帮助人们憧憬野生动物和人类在地方和全球水平上和谐相处的愿景。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设 在中科院动物所。他们延续了美国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的开拓性工作,在青藏高原和东北中俄边境 (东北虎)一些偏远的地区进行工作。
. 93 .
※ 湿地国际(Wetland International, WI) 湿地国际创建于1995年,是由亚洲湿地局、国际水禽和湿地研究局和美洲湿地组织3个国际组织合 并组成,湿地国际是一个独立的、非赢利性的全球组织,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开展工作,致力于湿地 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湿地国际的全球和地区项目由120多个政府机构、非政府组 织、基金会、开发机构和私人机构提供支持,项目活动分布于 六大洲14个地区,在非洲、南美洲、南 亚、东亚和北亚以及中欧、东欧和大洋洲设有16个办事处和协调机构,总部设在荷兰瓦格宁根。 湿地国际是第一个通过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与中国政府达成谅解备忘录而成功在中国建立办 事处的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根据备忘录精神,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于1996年9月26 在北京正式成 立。中国办事处成立的目的是通过引进技术和资金,提供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开展信息交流来促进中 国和东北亚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 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 Fauna and Flora International,FFI ) 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设在英国剑桥,致力于在科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人类的需求,选择可持续性 的解决方法,以保护全球的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FFI出版颇受尊重的保护期刊《Oryx》。 FFI通过与地 方机构:从政府机构或非政府机构到工企或地方社区,建立伙伴关系来实现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自 1999年以来FFI就在中国开展了项目。
※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1983年12月在北京成立,是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社会团体,常设办事机构 为秘书处,行政上受国家林业局领导。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是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级和537 个地县级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拥有会员4万多人,它是由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科研教育、驯养繁殖、自 然保护区工作者和广大野生动物爱好者组成的群众团体,其宗旨是推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为保护、拯救濒危、珍稀动物作出贡献。其主要任务是,组织会员贯彻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方针、法 令,开展拯救和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提供经营管 理野生动物资源的技术业务咨询,筹募保护野生动物的资金,同各国自然保护组织和机构建立联系,参 与有关国际合作与交流。协会自成立以来,通过“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 育、科技交流活动,在普遍提高全民自然保护意识,普及科学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及促进科技、文化交 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通过组织珍稀动物展览等形式,开展募捐活动,为国家保护大熊猫工 程,拯救朱鹮,东北虎等濒危珍稀野生动物,支援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广泛地筹募了资金。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设有科技、宣传和基金管理委员会,以加强和协调野生动物宣传、科技工作 和资金的使用管理,此外,为了推动野生动物养殖和濒危物种——鹤类的保护工作,还先后成立了中国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生动物养殖委员会和鹤类保护专业委员会。 2003年10月24日,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20周年之后,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的成立,使中国自 然生态资源保护事业更具完整性。”
. 9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 自然之友(Friends of Nature) “自然之友”,全称为“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会址设在北京,是中国民间环境保护团 体。 “自然之友”是非赢利公益团体,经费来自会费以及社会赞助。 1993年6月5日,自然之友的几位创始人发起了中国首次民间自发的环境研讨会——“玲珑园会 议”。1994年3月31日,自然之友成立,是中国最早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之一。创始人 是梁从诫、杨东平、梁晓燕和王力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梁从诫教授为创会会长,社会 文化和教育问题专家杨东平教授为理事长。 自然之友以开展群众性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建立和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文化、促进中国 的环保事业为宗旨。截止到2008年,自然之友累计发展会员一万余人,其中活跃会员3000余人,团体会 员近30家。各地会员热忱地在当地开展各种环境保护工作,多位会员荣获各级嘉奖;由自然之友会员发 起创办的NGO(非政府组织)已有十多家。自然之友累计获得国内国际各类奖项二十余项,如“亚洲环 境奖”、“地球奖”、“大熊猫奖”、“绿色人物奖”和菲律宾“雷蒙 •麦格赛赛奖”等。历经十几年 的创立与发展,自然之友成为中国具备良好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环境非政府组织,为中国环保事业和公民 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已成为标志性组织之一。
※ 地球村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简称北京地球村)成立于1996年,是一个以生态文明的传播与实践 为宗旨的民间组织。主要活动包括倡行绿色生活——通过建立绿色社区,让环保走进生活;培育生态 乡村——推进生态文明乡村综合建设,推进生态乡村带动城市绿色生活的城乡共生模式;推动绿色传 媒——制作环境影视、为媒体提供环保培训及服务等。
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地方示范项目分布图
. 95 .
※ 阿拉善生态协会(Society of Entrepreneurs & Ecology,SEE)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成立于2004年6月5日,是由中国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出资成立的环境保护组织。 SEE是会员制的非政府组织,同时也是公益性质的环保机构,奉行非赢利性原则。 SEE以推动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愿景,遵循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价值 观。SEE的宗旨是以阿拉善地区为起点,通过社区综合发展的方式解决荒漠化问题,同时推动中国企业 家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建设。 SEE主要致力于: 通过调整社区内部、社区与外界的利益关系,以内生动力解决社区环境问题,达到社区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 将环境教育、环境技术、环保科研等因素融入社区发展项目,促进社区的综合发展; 通过社区试点项目,为政府提供环境治理方面可借鉴的有效途径,同时推动环境保护政策的完善; 通过“SEE生态基金”的资助,支持不同类型的环保组织实施环境项目; 每两年一届的“SEE生态奖”奖励环保项目,推动中国民间环保事业的发展; 组织与环保相关的讲座、论坛、参观等企业家交流活动,为企业家参与环保事业提供平台; 协助企业建立环境保护体系,从工艺、产品、品牌和文化等方面实现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引进国际环保资金、技术和项目,并进行最大限度的本土化操作,使其在 中国产生良好的实际效果。
※ 中华环保联合会(All-China Environment Federation) 中华环保联合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 由热心环保事业的人士、企业、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的社团组织。中华环保联合 会的宗旨是围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实现国家环境与发展的目标,围绕维护公众和社会环境权 益,充分体现中华环保联合会“大中华、大环境、大联合”的组织优势,发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 纽带作用,促进中国环境事业发展,推动全人类环境事业的进步。 中华环保联合会主要职能是: 团结、凝聚各社团组织以及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和关爱环保工作,加强环境监督,维护公众和 社会环境权益,协助和配合政府实现国家环境目标、任务,促进中国环境事业发展; 确立中国环保社团应有的国际地位,参加双边、多边与环境相关的国际民间交流与合作,维护我国 良好的环境国际形象,推动全人类环境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中华环保联合会工作领域
. 9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为政府提供环境决策建议。围绕国家环境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 纽带作用,为各级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建议; 为公众和社会提供环境法律权益的维护。组织开展维护环境权益和环境法律援助的理论与实践活 动,推动维护环境权益的立法,建立环境权益保障体系,设立维护环境权益中心,下设维护环境权益法 律咨询委员会、维护环境权益项目管理部、维护环境权益专项基金和环境律师事务所,对环境权益受到 侵害的公民、法人尤其是弱势群体进行救助―调查取证、法律援助、调解协商、帮助申诉、支持诉讼 等等,维护公众和社会的环境权益; 为社会提供公共环境信息和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环境领域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建立公众环境 信息网站,提供相关的环境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搭建环境领域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平台,组织开展环 境保护、维护环境权益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族和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促进中国环保NGO组织健康发展并确立其应有的国际地位。组织开展中国环保NGO调研工作,与国 内外环保NGO组织建立广泛联合,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NGO组织的能力建设和健康发展。确立联合国 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组织参加双边、多边与环保相关的国际民间交流与合作,维护我国良好的环境保 护国际形象;中国政府及其有关组织委托的其他工作。
湿地国际
5.5 生物多样性公约简介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制定的三个重要环境 国际公约之一,另外两个公约是荒漠化防治公约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3年12月29日,第三十个国家 (蒙古)签署后,生物多样性公约开始生效。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最重要的国际机制。公约文本包括前言、42条和两个附 件。从21条以后涉及的是公约的实施安排,1-20条规定了签约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公约每两 年召开一次成员国大会,就公约的实施做出决定。
. 97 .
公约的机构设置和管理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缔约方大会,它由批准公约的各国政府(含地区经济一体化组 织)组成,这个机构检查公约的进展,为成员国确定新的优先保护重点,制定工作计划。缔约方大会也 可以修订公约,建立顾问专家组,检查成员国递交的进展报告并与其它组织和公约开展合作。 缔约方大会可以从公约建立的其它机构获得专业知识和支持,如: 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附属机构(SBSTTA) SBSTTA是由来自成员国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它在向 缔约方大会提供科学和技术问题建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信息交换所机制 是基于因特网的促进科技合作和信息的网络。 秘书处 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与联合国环境署紧密联系,主要职能是组织会议、起草文献、协 助成员国履行工作计划、与其它国际组织合作,收集和提供信息。此外,缔约方大会在其认为适当时可 成立专门委员会或机制,缔约方大会于1996至1999年间成立了生物安全工作组,并成立了土著知识和地 方社区工作组。 全球环境基金(GEF) 发展中国家在开展与公约有关活动时可以从公约的财务机制中获得资助,如 GEF。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支持的GEF项目在四个对全球环境具有重大作 用的领域促进国际合作并提供资助: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气候改变、臭氧层耗竭和国际水资源的衰竭。 到1999年末,GEF为120个国家的生物多样性项目提供了近10亿美元的资助。
栏5-1 全球环境基金与中国 1989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发展年会上,法国提议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基金, 用以鼓励和支持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国家开展对全球有益的环境保护活动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1991年11月,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国家达成共识,同意建立全球环境基金(GEF),并确定由世界银 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为GEF的国际执行机构来共同管理。1991年10月,GEF 在世界银行内部成立,规定1991-1994年间作为GEF的试运行期,期间各国共捐款10亿美元作为试运 行期资金。1994年的巴西里约峰会上,GEF得以改组,成为一个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履 行国际环境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同时,明确GEF将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赠款和优惠资金,以满足发展 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实现全球环境效益目标采取措施所需要的额外增量成本。
. 9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GEF先后成为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 化公约》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主要资金机制,并同时向《关于消耗臭 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提供资金支持。GEF重点支持六大全球 环境问题的处理,即: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国际水域、土地退化、臭氧层耗损和持久性有机污 染物。 截止到2010年3月,GEF共收到约108亿美元资金(含投资收入),并且,GEF已向165个以上的发 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2400多个项目提供了88亿美元的赠款,带动了387亿美元融资,并支持了 1万个小额赠款项目实施。目前,GEF成为了最大的全球环境融资的机制,拥有180个成员国,已与很 多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私人企业共同建立起伙伴关系,致力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赠款,帮助他 们开展有益于全球环境的活动,最终实现全球环境效益。 中国政府是全球环境基金的创始国、受掾国和捐款国。近20年来,双方在促进中国履行国际 环境公约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截止到2010年2月25日,GEF批准了我 国88个国别项目,我国累计获得GEF赠款和赠款承诺约是7.978亿美元,项目涉及气候变化、生物多 样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际水域和土地退化等多个领域,辐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 中,生物多样性领域获得的资助约是1.25亿美元,占中国获得赠款总量的16%左右,共有23个国家 项目获得GEF批准。 全球环境基金具有“种子资金”的催化作用,中国在生物多样性领域获得的1.25亿美元GEF赠款 和赠款承诺,直接或间接地吸引和带动了远远大于GEF赠款数量的国内外融资,包括世界银行、亚洲 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机构和双边政府的贷款、赠款,以及国内外政府的配套资金、 商业银行贷款、私营部门投资等,有利地推动了中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 财政部是全球环境基金在中国项目的协调机构。 (资料来源: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研究员张剑智)
大自然保护协会
. 99 .
5.6 国内履约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了各项全球环境保护行动,也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 者。自《生物多样性公约》起草,到《公约》签署、履行,中国都走在前列,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 形象。 自1988年11月“《公约》起草特别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开始,我国一直派代表或组团参加《公约》 起草、修改和谈判的全部10次会议。在这些会议上,我国代表和各国代表一起,积极努力工作,有理有 节地参与意见,为《公约》的最终通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2年6月3-14日,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 鹏、国务委员宋健及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等领导人出席了会议。李鹏总理于6月11日下午代表中国政 府签署了《公约》,使中国成为《公约》第64个签约国。环发大会后,国家环保局和外交部等七部委立 即着手准备《公约》的批准加入手续,即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批准。1992年10月30日-11月7日召开的全 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并批准加入《公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先加入该公约的少数几个国家 之一,并且是最先批准《公约》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加入《公约》后,国务院指定国家环保局牵头协调国内的履约事务。 到目前为止,我国进行的履约活动主要有: 1、建立全国履行《公约》的协调机构 国家环保局于1993年初和有关部门协商,成立了国家履约协调机构,该机构由国家环保局牵头,有 外交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科委、林业部、农业部、建设部、国家海洋局、国家专利局、海关总 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共13个部门参加。后来,成员单位增加到22个。该协调机构还成立 了办公室,设在国家环保局自然保护司。 2、编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原国家环保局牵头,组织10个部门共同编制了《生物 多样性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的编写于1992年初启动,1993年完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计划》,确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地点和优先保护的物种名录,明确了7个领域的目 标,提出了26项优先行动方案和18个需立即实施的优先项目。1997年底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生物多样性 国情研究报告》,确定了今后15年中(1996-2010)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国家能力建设的目 标,主要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建设、机构建设、人力资源、政策体系、保护设施、科学技术、宣传 教育与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等领域。
新发现的鸟类物种——弄岗穗鹛
赵超
. 10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3、编写《中国生物多样性国家报告》 中国政府在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后,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要求,以及国 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需要,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帮助下,从1994年末,着手编制了《中国生物多 样性国情研究报告》。 《国情研究报告》包括以下五部分的内容:中国丰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 主要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成就;中国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国家能力建设与履约资金 需求。 1996年12月25日国务委员宋健同志主持国务院第三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了《国情研究报告》。1997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了《国情研究报告》,决定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 4、编写《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中国政府于1994年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 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在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等方面发挥了 重要作用。但由于《行动计划》制定时间较早,缺少战略内容以及公约目前关注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 题,有必要根据新的情况,及时编制修订《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战略与 行动计划》)。在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的支持下,从2008年开始,环保部与相关部委开始编写《战略与 行动计划》,并于2010年5月上报国务院审议。《战略与行动计划》确定了34个优先保护区域,提出了 今后一段时期(2010-2030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思想、战略方针和指导原则,制定了近期、 中期、远期战略目标任务,提出了保护优先领域、优先行动和优先项目,以及为做好相关工作的保障 措施。 5、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机制。按照公约的要求,中国政府建立了国家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所,作 为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的平台http://www.biodiv.gov.cn/。信息交换所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公众能 够方便地取得公约的官方文档,通过公约的网站、只读光盘和文件形式可以获得公约和议定书的内容、 成员国和签约者名单、官方报告和文献。同时,信息交换所也寻求提高公约计划和议题的公众意识,它 正在建立一个基于因特网的系统以便通过教育培训项目、研究和合作、投资机会、技术转让和取得、信 息返还等活动开展更多的协作。 信息交换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基础,也是国际履约的一项基本义务。中国虽已建立了“中 国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机制”,并在一些相关部委设立了信息交换点,但是,至今我们所做的工作仅仅 是建立一个信息交换平台,总体上还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信息交流还不顺畅。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信息 交换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信息交换机制,扩展信息的涵盖面,提高信息的交换效率,并能面向社会公 众,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
. 101 .
6、提交履约国家报告 按照《公约》的要求,缔约国要定期向秘书处提交国家履约报告,介绍采取的履约措施。从加入 《公约》后,中国政府先后提交了四份国家报告,其中第四次国家履约报告是2009年初提交的。 根据第四次国家报告,中国履约面临的主要障碍有: 尽管中国已在2010 年生物多样性目标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仍面临以下障碍: (1)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仍较差,草原和湿地面积减少、退化严重; (2) 野生动植物资源过度消耗的状况仍较突出; (3) 遗传资源流失的问题较为严重; (4) 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5) 外来物种入侵事件屡有发生,呈高发态势; (6) 自然保护区分布不均衡,海洋和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自然保护区机构不健全, 管护基础设施缺乏; (7) 技术支撑不够; (8) 资金缺乏。 国家报告中提出,今后履约的优先行动是: (1) 取消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制定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激励 性政策。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高相关机构的执法能力。 (2) 开展全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编目,构建相关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全国生物多样性 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全国生物多样性评估。 (3) 完善全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 量。加强自然保护区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小区和保护点。 (4) 开展濒危物种的移地保护及人工繁育种群回归自然的示范,实现野生种群自我繁衍。 继续开展生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加强遗传资源离体保存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5) 加强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创新研究,建立遗传资源保护、获取和惠益共享的制度和 机制,建设遗传资源出入境查验体系。 (6) 建立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完善检疫设施,控制重要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加 强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检测和监测。 (7) 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国家战略和主要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生物多 样性的不利影响。建设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监测网络,并开展重点地区和物种的监测。
. 10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7、生物种质资源调查 为了全面掌握中国生物物种资源状况,原国家环保局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和中科院等部门 开展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调查重点是农作物、家养动物、林木、花卉、药用植物、水生植物、微 生物以及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资源情况。此次调查于2005年结束。 在这次调查之前的履约活动基本上都是为了满足公约的要求,和国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际联系不 大,可以说是两张皮。生物种质资源调查既满足了履约的要求,同时对国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起着本底 调查的作用,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是履约中里程碑式的活动。 8、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最终成功与否,取决于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进展程度。所谓主流化,就是我们常说 的纳入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中,以争取必要的政治、经济和公众支持。我们目前正在实施的 生态功能保护区体系、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最为基础的主体功能区划,是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展的最 好途径。
栏5-2 主体功能区划 为解决国土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党的十七大报 告都提出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 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 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优化开发区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未来应改变依靠 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 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 全球化的主体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未来要充实基础 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 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 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 103 .
限制开发区域(在广东省被称为生态发展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 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 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 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 与。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 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根据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的报告,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划分是: 优化开发区域: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胶济沿线地区、福建沿海地区 重点开发区域: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沈大线沿线地区、哈长地区、中原城市群地 区、长株潭地区、昆明周边地区、山西中部地区、呼包地区、关中地区、乌鲁木齐周边地区 限制开发区域: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 性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新疆阿尔泰山地森林生态功 能区、青海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苏北沿海湿地生态功 能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新疆塔里木河荒漠生 态功能区、新疆阿尔金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 原沙漠化防治区、内蒙古科尔沁沙漠化防治区、内蒙古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区、毛乌素沙漠化防治 区、桂黔滇等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大别山土壤侵蚀防治区、 川滇干热河谷生态功能区、太行山地水土流失防治区、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防治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6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主体功能 区规划》 (资料来源: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相伟)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冬雪“五绝”著称于世。
. 10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5.7 中国的重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5.7.1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的保护地起步较晚,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1956年 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后陆续建立了二十余个自然保护区,但发展很缓慢。从七十年代后期 开始,进行了全国的自然资源区划,自然保护区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国(不含香港、澳 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541个(图5-1),保护区总面积 约14700万公顷,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7%,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世界自然 保护联盟提出的占国土面积10%的目标。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9个,面积9267万公顷,分别占全 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和总面积的12.6%和62.7%。有28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 保护区网络”,有20多处自然保护区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组成部分。 在这些自然保护区中,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012处,各类海洋保护区170多处,水生生物 自然保护区200多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区118个。此外,全国还有数以百计的森林公园、地 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水利公园风景区等区域,它们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注释:西部的几个超级自然保护区掩盖了一个事实, 中国东部的自然保护区数量众多,但面积却非常小。
图5-1 中国自然保护区分布图。(资料来源: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
. 105 .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是根据保护对象来分类,进而划定管理部门的(表5-2)。这种分类体系的优点 是直观,容易划分管理职责。但是,这种分类体系也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管理目标不明确,也就 是说,不知道保护管理到什么程度就算是大功告成了。不确定最终的管理目标,就难以确定需要采取的 保护管理措施。 表5-2 2007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类型(GB分类)结构 类 型
数 量
面 积 (万公顷)
自然生态系统类
1717
10529.18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1314
3372.76
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
45
316.05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
29
4027.45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261
2713.02
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
68
99.91
683
4483.38
野生动物类型
523
4220.86
野生植物类型
160
262.52
131
175.62
地质遗迹类型
99
123.04
古生物遗迹类型
32
52.58
2531
15188.18
野生生物类
自然遗迹类
合计 资料来源:环保部网站。
就保护区数量和面积而言,国家林业局管理着绝大部分的保护区,但是许多其它机构也建立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和各级政府(图5-2)。管理权分散容易引起 协调困难,信息汇总和交流或全面规划比较困难。
图5-2 自然保护区管理职责的划分
. 10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保护地(与自然保护区通用)能发挥多种功能,包括: ※ 为周围和下游地区提供宝贵的生态服务 ※ 保护重要物种的种群 ※ 保护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 ※ 保护迁徙物种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 保护当地文化及其与大自然的联系 ※ 保证自然选择和进化的继续 ※ 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合适的场所 ※ 为当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管理和机会 ※ 为开展公共教育和强化意识提供机会,为持续的生物利用和研究提供活实验室 ※ 保护极具潜力的宝贵遗传资源 ※ 保留城市居民体验野外生活和娱乐的机会 自然,保护地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虽然保护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提供生态服务功能上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但它本身并不足以保护所有的原生物种,或全部的原始生态功能。野生物种需要很大 的栖息地面积,而且很多野生物种开始使用经过人类改造过的景观,作为它们的栖息地的一部分。孤 立的小块保护地也在失去物种结构成分,因为小种群会引起迅速的基因漂移,近亲繁殖,降低基因库 的规模,最终给种群带来灭顶之灾。一方面是高强度的利用,一方面是尽可能保持自然状态,这两者 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冲突和矛盾。如果保护地的规划不合理,就无法应对地方社区的土地和资源需求 带来的压力。 解焱(2004年)以及其它人进行的自然保护区系统的空缺分析表明,虽然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 比例比较高,但面积并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的保护效果。 如果我们查看一张全国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图,就能清楚地发现,在西部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很少,但 面积巨大,难于管理;华东和华南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很大,但单个面积都很小;山区的自然保护区多, 平原上的自然保护区少。另外,有些生态区、特有物种和海洋生物并没有受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
5.7.2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中国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成员国。公约秘书处设在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环境规 划署。中国的国家管理机构设在国家林业局。
. 107 .
公约管理办公室负责控制和管理野生生物的国际贸易,来防止贸易进一步危及濒危物种。通过评估 濒危物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和国际贸易对濒危物种野生种群的生存所产生的影响,分别将濒危物种列入 附录一、附录二或附录三,按照不同的管理标准,对其国际贸易进行管理,防止过度利用。 附录一物种是公约管理的动植物中濒危程度最高的,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这些物种标本的贸易必须 加以特别严格的管理,以防止进一步危害其生存,并且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允许进行贸易,如科学研 究。一般应禁止贸易。 附录二物种是指那些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易不严加管理以防止不利其生存,就可能变成 有灭绝危险的物种,和为使这些物种中的某些物种标本的贸易得到有效控制,而必须加以管理的其他物 种,即所谓的“相似”物种。附录二物种标本的国际贸易,需要事先获得出口许可证,但进口不需要获 得进口证明书。只有在相关公约机构确认,进行的贸易符合特定的条件,而且贸易不致危害有关物种的 野外生存时,方可发给许可证或证明书。 附录三列入任一成员方认为属其管辖范围内,应进行管理以防止或限制开发利用,而需要其他成 员国合作控制贸易的物种。只有在获得必要的许可证或证明书后,才允许进行附录三物种标本的国际 贸易。 附录一和附录二名录可以加以调整,如新增或删除,附录二物种可以提升进附录一,附录一物种也 可以降到附录二,但只有在公约成员国大会上或通过邮政程序,才能修改附录一和附录二名录。任何成 员国都可以单方面修改附录三名录。 除了管理机构外,每个国家还要指定一个科学机构,就物种的国内和国际保护地位、物种或种群的 科学资料、不能识别的标本的鉴定和出口配额的数量等事宜,为管理机构提供公正的科学意见。 中国的公约科学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和植物所)。
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产品的大宗贸易国。
5.7.3 迁地保护 人工饲养繁殖成功的案例是扬子鳄、麋鹿和朱鹮。因为人工饲养繁殖的结果,它们不仅免予灭绝, 并已经开始释放到野外。但是迁地保护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 10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栏5-3 人工繁殖的朱鹮成功释放到野外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的中国大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朝鲜半岛和日本。过度的环境开 发和栖息地破坏导致俄罗斯、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朱鹮种群在20世纪60-80年代相继灭绝。1981年中科 院动物所刘荫增在陕西洋县发现的7只朱鹮世界上唯一的野生种群。 经过30年积极有效的保护,中国洋县朱鹮的栖息地不断改善,野生种群数量不断增长,分布范 围进一步扩大,截止到2008年,朱鹮种群数量已经由1981年的7只增加到650只,分布在陕西省洋县 及其附近3000平方公里的地区。 虽然洋县野生朱鹮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维持着较高的繁殖成功率,数量也不断增加,但种群向周 边地区的扩散缓慢。洋县及临近地区的环境容纳量不能满足种群不断扩大的需要。食物缺乏常导致 幼鸟死亡;环境污染对朱鹮及其栖息地的威胁日益增加,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矛盾日显突出;洋县朱 鹮种群为单一种群,难以抵御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打击。因此实施朱鹮笼养个体的再引入、建立新的 具有遗传活力的朱鹮种群是挽救这一濒危物种的当务之急。 实施再引入工程要基于朱鹮的人工饲养繁殖取得成功。从1981年至今8个朱鹮笼养种群在国内外 相继建立,数量约600只,分别保存在陕西洋县、宁陕、周至楼观台、北京动物园、河南董寨、浙江 德清和日本佐渡以及韩国庆尚南道。这些笼养种群为朱鹮的再引入提供了足够的种源基础。 从2003年开始,国家林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陕西、甘肃、 青海、浙江等省份进行了朱鹮再引入的前期考察。陕西省林业厅先后多次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赴 安康市的平利、石泉、宁陕县,商洛市的商南县,渭南市的合阳、大荔县,榆林市的神木县,延安 市的黄龙、甘泉县,宝鸡市的眉县以及铜川市的耀州区、宜君县等10余个县(区)考察调研,最终 确定了陕西宁陕县为中国朱鹮第一个再引入地点。 2007年从洋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和陕西省珍稀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引入朱鹮共计60只,其中 雌雄各30只。 在大网笼中模仿营造水田150平方米,训练待释放个体的野外觅食能力,并在网笼内内栽植油松 2株,其上架设巢筐,繁殖季节在地面散置供营巢用的枝条和软草,对已经配对的个体进行繁殖技能 训练。 2007年5月31日在陕西省宁陕县寨沟村朱鹮野化放飞基地释放健康的笼养个体26只。截止2009年 10月,释放个体共形成5对繁殖鸟。2008年的2个配对产卵6枚,孵化雏鸟4只,成活出飞3只。2009年 增加3对繁殖鸟,5个繁殖巢共计产卵14枚,孵化雏鸟10只,成功出巢8只。 (资料来源: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常秀云)
人工繁殖拯救了曾经面临灭绝境地的朱鹮。
. 109 .
5.7.4 生态恢复 由于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中国的很多栖息地都出现了退化,或遭到破坏,有的栖息地的分 布或面积甚至被减少到了岌岌可危的水平。对这类栖息地往往需要采取生态恢复的措施,来恢复或修复 生态系统。
栏5-4 退耕还林 20世纪末,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实施退耕 还林的重大战略决策。截止目前,全国已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4.15亿亩,范围涵盖了25个省(自 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00多万农户、1.24亿农民,相当于在我国再造了一个东 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使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3个多百分点。据测算,退耕 还林工程已安排任务中央总投入将达到4300多亿元,相当于2个半三峡工程、13条青藏铁路的投资, 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 是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创举。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直接加快了我国的国土绿化进程,增加了地表植被覆盖度,涵养了水 源,减少了土壤侵蚀,提高了工程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据四川省定位监测,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 程,10年累计减少土壤侵蚀3.2亿吨、涵养水源288亿吨,减少土壤有机质损失量0.36亿吨、氮磷钾 损失量0.21亿吨,境内长江一级支流的年输沙量大幅度下降,年均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达134.5亿 元。据长江水文局监测,年均进入洞庭湖的泥沙量由2003年以前的1.67亿吨减少到现在的0.38亿 吨,减少77%。北方地区在退耕还林中,选择生态地位重要的风沙源头和沙漠边缘地带,营造防风固 沙林,在我国沙化土地实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的 逆转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退耕还林保护和改善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丰富了生物多样性。工程 区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多年不见的飞禽走兽又重新出现,生物链得到修复。 据贵州省监测,退耕还林使工程区植物多样性恢复步伐大大加快,监测区植物种类由退耕前的17个 科,增加到目前的73个科。据安徽省监测,退耕还林工程区昔日难得一见的穿山甲、麝、黄麂、娃 娃鱼等许多久违的野生动物回来了,该省列入国家保护的动物如白冠长尾雉、黑鹳、红腹锦鸡、秃 鹫、苍鹰以及斑羚、水獭、大灵猫、金猫等种类和数量都大幅度回升,人们又可以听到鸟儿悦耳的 歌声,曾经满目疮痍的家园重新变得生机勃勃。在黑龙江省延寿县调查中,当地农民说:“退耕还 林以来,当地的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现在走在乡间的公路上时常就能看见野鸡飞、山兔跑,很 久以前“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院子里”的景象又回来了。 科学家把森林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喻为地球之肾,把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退耕 还林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与森林、湿地、荒漠这“三大生态系统”紧密相关,其建 设内容、治理过程,恰恰是在修复地球生命赖以支撑的“三大系统”,从而维系着关乎人类生存根 基的地球健康,使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退耕还林的实践证明,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的战略决策,是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英明决策。退耕还林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的规律,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卓越实践,必将成为人类重建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功 典范。 (资料来源: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管理办公室 副主任 张秀斌)
. 11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栏5-5 中国林业六大工程 林业六大工程是我国再造秀美山川的战略工程,规划范围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 任务超过11亿亩,工程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标志着林业系统的主要作用 已经从产业逐渐向提供生态和环境服务功能的方向转化。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简称为“天保”工程,在国外人们更熟悉的名称是“禁伐”(“Logging Ban”)。 主要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 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7个森工局。从2000年至2010年 主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二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三是妥善分流安 置富余林业职工。 退耕还林工程 这是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群众参与度最高的再造秀美山川的关键工程, 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工程覆盖了中西部所有省区市及部分东部省区。规划在2001年 至2010年间,退耕还林2.2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亿亩。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 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13亿亩,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5.4亿亩。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 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总面积为46万平方公里。工程建成后,京津地区的生态 将大为改观。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 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工程,长 江、沿海、珠江防护林二期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二期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地区防沙治沙问 题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物种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工 程实施范围包括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生态脆弱 地区和湿地地区等。到2010年,使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800个,其中国家级220个,自然保护区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6.14%。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木材供应问题,减轻木材需求对森林资源的 压力。工程布局于我国400毫米等雨量线以东的18个省区的886个县、114个林业局、场,计划在2001 年至2015年间,分三期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近2亿亩。工程建成后,提供的木材约占我国当时商 品材消费量的40%。 (资料来源: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网站www.cwca.org.cn)
. 111 .
为了加快修复过程,取得更好的最终结果,在生态恢复时要遵守以下的简单原则。 ※ 因地制宜地使用当地物种 每个物种只能生活在特定的栖息地里,对海拔高度、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栖息地条件有一定的要 求,因此在自然界有自己的天然地理分布区。在引进物种治理退化土地时,一定要选择适合的物种。适 合的物种应该满足一些必要的标准:它们要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能与其他的物种和谐共处,形成一 个平衡的群落;能够为当地重要的动物类群所利用,而这些类群可以调节生态系统,并发挥着必要的授 粉、种子扩散和控制功能。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对当地的物种构成威胁,扰乱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生 态服务功能的供应。 ※ 以自然恢复为主 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自身的康复、开拓和传播的功能。在恢复植被时,不要庸人自扰,事无巨细, 计划得天衣无缝,每棵草、每棵树都想去栽上。能让风传播的种子,就让风带进来;需要动物携带的种 子,就请鸟兽来帮忙。 ※ 遵循自然界的演替程序 原始森林的形成不能一步到位,而是要按部就班,遵循自然界的演替程序。首先出现的是先锋草本 和苔癣类植物,它们把疏松的地表固定起来,开始形成土壤。土壤形成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因为土壤 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下一个阶段是次生林,最后才是顶级森林。顶级群落里面的乔木必需在次生林的庇 荫下才能慢慢生长,还需要合适的土壤条件,甚至需要土壤中菌根的存在。如果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提 供合适的种子和种苗,人类干预可能会加快一点进度,但决不能揠苗助长,一定要让自然循序渐进,完 成演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 ※ 消除破坏性的因素 尽管自然有快速愈合的能力,然而,如果造成原始植被破坏的因素继续存在,没有得到消除的话, 愈合也是不能实现的。不利的因素包括火灾、采集薪柴和放牧。
※ 要考虑构群物种的全面需要 原始群落中的某些物种可能对栖息地条件有特殊的需求,如果不能满足这些需求的话,这些物种是 不能生存的。例如,啄木鸟需要枯立木来筑巢,有蹄动物可能需要盐场来补充矿物质。很多生物需要在 水坑或溪流里饮水,或需要不同类型的庇护所或营巢地点,你可能需要修建人工饮水点或盐窝,设置人 工巢箱等设施,来满足这些物种的特殊需求,才能吸引这些物种,直到生态系统最终能够提供这些条件 为止。动物一年四季都需要食物和饮水。太阳鸟的食物是花蜜,哪怕是在冬天也需要有开放的花朵来供 应食物。要想让太阳鸟生存下来,你就需要引进一些植物,保证一年四季都有花朵开放。
. 11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 确保关键物种仍然存在 生态系统中有的物种作用不大,无足轻重,少了它们对生态系统也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有的物种却 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的物种被称为关键物种。有的关 键物种是生态系统里的优势物种,如主要的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传播种子的主要鸟类,分解大部分枯 枝落叶的虫子。但是,有的关键物种却是貌不惊人,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如为森林的优势乔木授粉的小 小 甲虫。因此,一定要对生态系统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确定哪些是关键物种,它们是否仍然存在,并 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这些关键物种的种群健康。 ※ 在自然恢复程序被打断时,需要实施再引进 大部分先锋物种都具备比较强的扩散能力,但是原始林中的某些物种的扩散能力非常有限。如果计 划恢复的栖息地离已有栖息地的距离太远,超出了这些物种的自身扩散的能力,那么,就需要人类助一 臂之力。要研究缺失了哪些目标物种,然后找出它们的种源地,再通过适当的迁移措施来引进它们。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农民的参与和支持。
5.7.5 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而且土地辽阔,生态条件复杂,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品种。不仅起源 于我国的作物,如大豆、粟、水稻等具有成千上万、类型繁多的地方品种,而且外来作物,如小麦、高 粱等,也因已有数千年种植的历史,而产生了大量的、具有多种生态特点的地方品种和独特类型。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农作物起源八大中心之一,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种类繁多。据统计, 全国有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数千种,其中栽培植物约1200种,主要栽培的600多种,包括粮食作物 30多种、经济作物90种、果树约150种、蔬菜120种、绿肥作物约20种、牧草50余种、花卉140余种、药 用植物60余种。在这600多种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近300种(粮食作物16种、经济作物70种、果树53 种、蔬菜47种、药用作物43种、观赏作物63种)。更为重要的是,我多拥有更多具有重要价值的作物野 生近缘植物,如可食用的野菜至少400—500种,油脂植物300多种,淀粉和糖料植物约200种,香料植物 约200种,还有众多含有抗癌物质、新抗生素、激素等物质的植物种。中国是野荔枝、猕猴桃、板栗、 苹果以及几百种蔬菜和水果的原生地。中国是30属和2,238种观赏植物的起源地。 我国不仅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多,而且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 了丰富多彩的农作物遗传资源。目前,我国已收集保存的各类作物遗传资源就达39万余份,包括禾谷类 20多万份,豆类5.5万余份,棉、麻、油、糖、烟等经济作物3.1万余份,还有果树、蔬菜、茶、桑、牧 草、绿肥等,作物遗传资源总量仅次于美国,库存量位居世界首位。
. 113 .
中国有18亿亩耕地,占国土面积的15%,另外还有15%的国土面积是人工林,这些耕地、果林、用 材林、园圃和池塘蕴藏着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是指那些从自然界中选择出来,并经 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过程的物种和品种,我们的基本生活所需,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它们。它们是一笔巨 大的财富,需要精心加以保护。 中国农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传统中药的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2,600年以前的《诗 经》。中国的先民驯化了马、牦牛、山羊、猪、鸭、雉类和许多其它的家畜。中国也是园艺之乡,根据 早在宋朝的记载,种植在皇家花园内的牡丹和菊花品种就有几百个之多。 农业生物多样性不仅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了食物、药物和工业品,也提供了气候调节、水土保持、 养分循环和环境净化等生态服务。 中国迅速的城镇化创建了许多绿色空间,包括,花园、公园和高尔夫球场。它们不仅是休闲的场 所,也蕴含着大量的珍贵生物多样性,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旱稻不需要灌溉,可以种植在山坡上。
5.7.6 社区参与 生物多样性在所有的地区都依然存在,没有灭绝,说明数百年以来地方社区或者是采取了主动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或者是在合理地加以利用。从效果上看,真正能成功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正是当地 社区自己。因此,挖掘、总结并推广地方社区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传统习惯和信念,是非常有意义 的,也是合理的。同时,在现代的保护过程中要认真借鉴这些传统,并吸收地方社区的参与。否则,如 果把地方社区视为保护的敌人,把它们排除在保护管理过程之外,必然引起地方社区离心离德,而地方 社区是否遵守政策和规定,正是保护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996年,北京大学的生物学家潘文石教授开始在广西崇左县研究白头叶猴。当时猎人猎杀生活在悬 崖峭壁的幼猴,村民砍伐叶猴栖息的森林,采集薪柴。80年代后期叶猴的种群数量估计在2000只左右, 但10年后的数量急剧减少到不足500只。历史上当地村民只是偶尔猎杀叶猴食用,但是到了90年代,一 群一群的外地猎人的乱捕滥杀使得叶猴数量急剧下降。 潘教授立即雇用了巡护人员来加强对残存叶猴的保护。但他不是停留在那个阶段,而是进一步采取 措施,来着手解决威胁着这个物种生存的社会经济根源―当地长期存在的贫困状况。 叶猴保护的突破发生在1997年,那年他帮助当地村民修建了一条自来水管道后,不久,一个村民救 下了一只被套住的叶猴,带给潘教授让他释放。
. 11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潘教授又募集了资金,在另外一个村庄里修建了一所小学,在两个毗邻的乡镇上修建诊所,为当地 妇女进行体检。 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村民开始帮助保护濒危的叶猴。在他进行研究的面积为24平方公里的自然保 护区内,叶猴数量从1996年的96只增加到了现在的500余只。 增加地方社区责任感的另外一种方法,是提倡和建立各种各样的加工业,它们需要的原料是遵循可 持续利用的原则,从自然栖息地中采集的。这样的加工行业的重点是放在可持续上,而实现可持续的秘 诀是采用限额制。
栏5-6 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共管 贵州桐梓柏菁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为县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银杉、珙桐、红豆杉、黑 叶猴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以及方竹林为主的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典型植被为保护对象, 面积42,000公顷。区内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1.5%,并有特色资源方竹林2819公顷,其中 方竹纯林360公顷。 方竹是集观赏、材用、笋用为一身的著名竹种,它材用坚硬可作灯罩等工艺品,竹笋畅销于世 界各地,为星级宾馆美味佳肴。因此,近百年来,方竹资源已经成为保护区周边群众的重要经济来 源。 在保护区建立之前,由于林区管理松懈,农户加工笋干工艺粗放,乱采滥伐波及整个林区,导 致森林资源遭到较大程度的破坏,方竹林分质量杂乱无章。1985年,为了改变这种破坏大于收益的 不合理资源利用,桐梓县政府下文建立了桐梓柏菁自然保护区,同时成立保护区管理所,计划编制6 人,下设9个护林组,护林人员36人,负责柏菁自然保护区的日常管护和建设工作。 基于周边社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群众生活比较贫困的现状,管理所立足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客 观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以保护方竹以及区内资源为主、对方竹资源合理经 营利用为辅的管理措施,既解决了周边群众的生计,又很好的保护了区内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为 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筹集了一定的经费,解决了护林人员的工资问题。 在对方竹资源的经营利用中,管理所以科学规划、有偿承包、明确责任、评定考核的原则为指 导,结合保护区功能分区的实际,划分了方竹资源的经营利用区域,实行责、权、利挂钩以及限 人、限量凭证采伐的方法,明确了“四砍四留一不准”的原则(即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老留 嫩、砍坏留好,不准砍林中空地的散生竹和林缘竹),有效的规范了方竹资源的间伐抚育和经营 利用。
. 115 .
为了更好的调动经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所还制定了五大指标,实行严格的评定考核 制度,即采笋结束后,对经营承包户在采笋过程中的抚育间伐、母竹留蓄、有无乱砍滥伐现象、费 金缴纳情况以及厂风好坏等情况进行考核,完成好的经营户将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将考核结果作 为能否连续承包的重要依据。 在管理所以及周边社区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保护区建区近二十年来,区内森林植被保 护完好,至今未发生过面积五亩以上的火灾。方竹资源林由1985年的1469公顷扩大到现在的2819公 顷,方竹林林分质量比成立保护区之前大为改观。同时辖区内笋厂已发展为172间,其中国有林82 间,集体林82间,国集兼有8间。鲜笋产量由1500吨上升到4800吨,产值由120万元上升到960万元, 方竹干笋质量大幅度上升,价格也由1985年的2—3元/斤上升到现在的12—40元/斤。因此而受益的 人员涉及到三个乡镇28个村114个村民组近千人。开创了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资料来源:贵州省林业厅保护处 大自然保护协会
在中国容易出现一放就乱的现象,最终失去任何的控制。由此引起过度采集,进而造成目标物种的 资源枯竭,使种群数量在局部灭绝,或因为数量稀少而失去了经济价值。 我们可以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猎物消失归结为乱捕滥猎,过度采伐薪柴和木材造成资源短缺,甚至 要全面禁伐采集这些产品,过渔使得大多数渔业资源的枯竭,过度采集中草药,使得一些重要品种难寻 踪迹,过度采集野生食用菌会使得一些地区的资源崩溃。 在计算上述自然资源的“最大可持续产量”时,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建立必要的机制,依靠机 制来制定合理的利用限额,并依靠机制来确保不会突破限额。有了这样的机制后,总产量就会增加,所 有利用者都会从中获利。菲律宾渔民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就是一个成功的榜样。 1974年,海洋学家Angel Alcala教授说服了菲律宾阿波岛的当地渔民协会,让他们把全部渔场面积 的25%划定为禁渔区,作为繁殖保护区,为其他75%的渔场提供种源。结果令人惊奇。繁殖保护区内的 生物量在两年内翻了一番,在18年内增加了18倍,而且还在继续增长。受益于禁渔区的存在,渔民在剩 余渔场内的捕捞量不仅超过了过去的总产量,还减少了捕捞成本。阿波岛的成功例子也说服了菲律宾其 他村庄的渔民,他们也划定禁渔区,也取得了同样的结果。
. 11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制定自然保护区或其周围土地的大比例尺的立体模型或地图,是争取地方社区的合作,并收集当地 状况、物种、变化和其他资料一种很好的方法。另外,这种制图的方法在解决冲突、划定边界、区划范 围和使用权上也有很大的用处。实践证明,当地社区在参加这样的活动时,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东 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出版了一本手册,指导如何根据地形图和遥感数据来制作这样的模型。 维护地方社区利益的另外一种方式,是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这样会打破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的剥 削,让他们也能分享利用他们的传统知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因为这些传统知识是他们几百年来在利用 当地植物、食用菌和动物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和积累起来的。在地方社区代表经过谈判获得了事先知情 同意权后,就可以用法律的手段,把生物技术开发的范围限定在自己的传统土地上,从而保障自己的 控制权。
5.7.7 环境宣传教育 中国普通公众了解野生动物的渠道非常有限,主要是去动物园观赏动物,吃野味,或者饲养宠物, 因此对他们对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调节气候、形成土壤和营养物质循环上发挥的生态服务功能知之甚 少。 在过去,中国采取的是主要保护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而且在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中采取 了封闭 式保护的方针。在封闭式保护中,自然保护区成为独立王国,内部的一草一木都不能触动,受到绝对的 保护;周边社区被视为自然保护区的最大威胁;自然保护区只是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与公众不发生横 向关系,也不会从事环境教育;自然保护区的经费由国家全额拨付。 随着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不断扩大,封闭式保护的缺陷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并开始对自然保护区 的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由于自然保护区体系面积越来越大,国家财力无法承担,自然保护区管理 经费拮据,无法满足正常的管理需要,有时被迫采取与保护宗旨不符合的创收措施。随着人口数量急剧 增加,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建立自然保护区时往往无偿侵占了周边社区的利益,加上 把周边社区视为敌人,不注意去争取他们的合作和支持,自然保护区自身管理力量有限,实际上陷入了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间,管理效果不佳。缺乏政府和公众的政治支持,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发展也被忽 视,日益边缘化。 生物多样性概念的提出,极大地扩展了保护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为打破封闭式管理的怪圈提供了新 的思路。生物多样性实际上相当于我们心目中的“环境”的概念,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和必要的物 质基础,影响到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同时,我们每个人、每个机构的日常工作和活动,也无一例外地 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也使得国家有财力实施大型生态环境建设 项目,如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交通、通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公众更 广泛地参与保护创造了便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保护方针―开放式保护也就应运而生。 开放式保护的最大特点,就是跳出了孤立封闭的藩篱,让所有的人和机构都能够参与到生物多样性 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并享受从中产生的效益。这种保护策略的具体特点是:
“北极熊”在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 117 .
(1)保护与防止、减少破坏并重。在维持传统的保护措施外,通过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将生 物多样性的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通过环评和战略环评,未雨绸缪,减 少经济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2)从绝对保护转向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改革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按照IUCN保 护地分类体系,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分类管理,除了绝对自然保护区外,其他保护地可以根据 管理目标,进行一定的资源利用,减少对保护地资源的利用压力。积极吸引保护地周边社区 参与保护管理,化敌人为同盟军。 (3)重视保护地之外的保护。 (4)从政府垄断转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资金来源从单纯依赖政府到多渠道筹集,包括 企业、公众、非政府组织和国际援助。 (5)从管制型体制转向公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6)从自我封闭转向积极宣传教育,吸引和欢迎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在下面的表5-3中简要总结了封闭式保护和开放式保护保护策略的差别。 表5-3 开放式和封闭式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较 特点
封闭式保护
开放式保护
目的
保护
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
利益相关者
上级部门、同情支持者
整个社会
策略
直接保护
减少损害
方法
绝对保护
改变公众的态度,有利于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
区域
保护地
整个环境
对经济的支持
负担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对当地社区态度
排斥
合作伙伴
宣传需求
无
全方位、多层次、不间断
产出(保护成绩)
具体、明显
不易具体化
主要工作对象
支持保护的群体
对保护威胁最大的群体
经费来源
政府拨款
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
主要保护对象
濒危物种
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
影响范围
局部地区
整个社会、环境
非常有必要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更多环境教育的内容,同时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来 提高公众以及政府决策者的环保意识,以确保在规划和决策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给予充分的考虑。 科学家进行交流的能力一般比较弱,因为他们沉湎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不能或不愿意走出象牙塔, 投身到社会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启蒙作用,为公众和政府部门提供令人信服浅显易懂的信息 和建议。这时,就需要媒体、教师和非政府组织等从事交流沟通的个人和机构,来发挥必不可少的中介 的作用,他们需要更加关注这些问题,虚心向科学家和基层保护工作者学习,然后把相关的最新进展和 知识传递给公众。 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通过培训,向保护工作者传授与媒体交流的技巧。
. 11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栏5-7 公众舆论与厦门PX项目 在经历近一年多的抗争后,近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厦门PX项目择地迁建是上上选”的 文章,正式宣布了厦门PX项目流产。若干年后,数百万人厦门人能够记住的不是多少个亿的经济损 失,而是庆幸还能呼吸到和现在一样清新的空气了。 厦门市海沧PX项目,是2006年厦门市引进的一项总投资额108亿元人民币的对二甲苯化工项目, 该项目号称厦门“有史以来最大工业项目”,选址于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投产后每年的工业产 值可达80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于2006年11月开工,原计划2008年投产。 由于PX项目区域位于人口稠密的海沧区,项目开工后便遭受广泛质疑。2007年3月,由全国政协 委员赵玉芬发起,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签名的“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在两会 期间公布,提案认为PX项目离居民区太近,如果发生泄漏或爆炸,厦门百万人口将面临危险。但遗 憾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和厦门市政府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反而加快了PX项目的建设速度。 于是,项目反对者开始动员群众的力量。5月末,对海沧PX化工项目一无所知的厦门市民接到了 一条短信,并从各种传媒渠道获得了PX的相关信息,纷纷酝酿着表达反对在厦门上PX项目的形式和 方法。 5月30日上午,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暂缓建设海沧PX项目。福建省政府要求厦门市在原有PX单个 项目环评的基础上扩大环评的范围,进行区域规划环评。 6月1日,数千名激愤的厦门市民以“散步”的名义,上街游行,表达反对在厦门建设PX化工项 目的心愿。 6月7日厦门市政府宣布,海沧PX项目的建设与否,将根据全区域总体规划环评的结论进行决 策。6月7日,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方专家,就海沧PX化工项目对厦门市进行全区域总体规划环 评。 12月8日,在厦门市委主办的厦门网上,开通了“环评报告网络公众参与活动”的投票平台。投 票结果显示,有5.5万张票反对PX项目建设,支持的仅有 3000票。 12月13日,厦门市政府开启公众参与的最重要环节—市民座谈会。在49名与会市民代表中, 超过40位表示坚决反对上马PX项目,随后发言的8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中,也仅一人支持复建项目。 12月14日,第二场市民座谈会继续举行,有市民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97人参加,62人 发言。在座谈中,除了约10名发言者表示支持PX项目建设之外,其他发言者都表示反对。 12月5日环评报告公布,其结论为:厦门市海沧南部空间狭小,区域空间布局存在冲突,厦门市 在海沧南部的规划应该在“石化工业区”和“城市次中心”之间确定一个首要的发展方向。 12月底,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决定顺从民意,将该项目迁往漳州古雷半岛,由此带来的经 济损失将由厦门市承担。
. 119 .
第六章: 加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6.1 增强协调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薄弱环节,因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管理职责没有集中 到一个主管部门的手里,而是分散在很多不同的部门里。在这些部门里,生物多样性也往往不受重视, 因为它们有更重要的本职工作要做。 人们普遍相信,各部门之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合作是能够加强的。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升级为 环保部,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可以更多地参与国家的综合决策,把环境因素纳入国务院的重大决策 中。另外,环保部也是中国实施《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牵头单位,而且协调工作组和信息交换机制 也都设在环保部。然而,只要大部分生物资源的管理权仍然控制在其它部委的手里,环保部的协调作用 仍然无法加强。 人们希望,通过制定和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以及为生物多样性活动设立更可靠的 资金渠道,会有助于改进法律框架体系,使生物多样性能更好地纳入其它政府部门的职责中,从而不断 加强这种协调职能。
解炎
.12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6.2 加强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 加强管理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迅猛。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 原因,当前自然保护区仍然存在“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的问题,导致整体管理水平较低, 大大影响了对典型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及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的保护成效,也影响了自然保护 区事业的健康发展。大部分自然保护区职工来自其它行业,很少接受过专业培训,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上 力不从心,因为这个领域涉及到生态学、土地管理、野生动物管理、旅游管理以及与地方社区的交流和 建立互信。制定管理计划的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生态学知识,也不了解涉及到的自然资源的管理需求。
栏6-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评估 为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自然保护区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 转变,原国家环保总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充分考虑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现状,于2003年制定并印发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指南 (试行)》,明确规定了评估要素和指标、评估等级和赋分、评估范围与频率、评估信息来源及其 有效性、评估工作组织管理、评估结果处置和评估工作用表等,并对环保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 行了管理评估试点。 为切实履行国务院赋予的“指导、协调、监督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的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责,进一步将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纳入环境保护部的常态管理工作,原 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10月26日正式颁布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 第36号),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评估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 政主管部门组织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组织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委员会,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状况进行定期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整改建议。对每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状况的定期评估,每五年不 少于一次。第八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期评估的内容应当包括:(一)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 制情况;(二)管护设施状况;(三)面积和功能分区适宜性、范围、界线和土地权属;(四)管 理规章、规划的制定及其实施情况;(五)资源本底、保护及利用情况;(六)科研、监测、档案 和标本情况;(七)自然保护区内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八)旅游和其他人类活动情况;(九) 与周边社区的关系状况;(十)宣传教育、培训、交流与合作情况;(十一)管理经费情况; (十二)其他应当评估的内容。第九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期 评估时,应当在评估开始20个工作日前通知拟被评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及其行政主管部 门。第十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结果分为优、良、中和差四个等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应当及时将评估结果和整改建议向被评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反馈,并抄送该自然保 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被评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评估结果有异议 的,可以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核;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审 查核实。第十一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期评估结果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布。”
. 121 .
2007年9月,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国 家海洋局等其他部门,组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组,对辽宁省1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 试点评估。2008年7-9月对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4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评估。2009 年对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三省、区5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估。通过3年的评估,在充分肯 定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对于促 进我国自然保护区提高管理水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还将对河南等6省、自治区批建 时间超过2年的6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估。 资料来源: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吴军
下面列出了加强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而需要进行的重点工作: ※ 建立可靠的融资和补偿机制,使自然保护区不再需要违背既定的管理目标,去从事创收活动; ※ 完善法律法规; ※ 采用更加灵活的分类和区划体系; ※ 采用专业技术标准,重视职工的业务发展和培训; ※ 定期派遣经验丰富的生态学家到保护区提供技术支持,培训保护区职工; ※ 编写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规划的手册; ※ 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更多参与生物监测; ※ 优化基建设施的布局和设计; ※ 修建野生动物屏障; ※ 建立生态通道; ※ 鼓励建立跨国界保护区; ※ 提高当地社区的参与程度; ※ 对公众、游客和地方社区进行环境教育。
. 12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设计原则 保证代表性。 IUCN和它的国际成员提出,世界各国把自己境内的主要栖息地类型10%以上的面积保护起来,这个 比例可以保证所有生态系统和它们的构成物种都能在保护体系中有适当比例的体现。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个国家需要对自己的保护区体系进行评估,分析每种栖息地类型受到保护的 比例,找出现有体系中的空缺,然后提出需要加以保护的新的地区,来实现全面的代表性,避免遗漏。 在栖息地类型和类型下的划分上,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不同的国家采用的是不同的分类体系,这 样必然使来自不同国家的数据难以比较,在分析和使用上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很久以来就不断有人 提倡采用一种全世界通用的标准体系,来对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包含的栖息地类型进行分类。 对中国来说,解焱等(2004年)对自然保护区系统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分析,确定了其中存在空缺, 而IUCN则是对东亚的保护地体系(中国占81%)进行了更宏观的分析。 生物地理学理论和设计 除了要能全面代表主要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类型之外,在确定保护地的位置时,保护地体系的设计人 员还需要遵循基本的生物地理学原理。 对大洋洲岛屿上的鸟类种群的研究表明,面积较小而且孤立的岛屿上生活着的物种数量少,面积较 大或靠近大陆的岛屿上生活着的物种数量多。根据这项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提出了一项理论,认为一个 岛屿上生活着的物种的数量是新物种迁入率和定居物种灭绝率之间达成的平衡。对面积狭小而且远离大 陆的岛屿来说,由于新物种的迁入率小,而定居物种灭绝率高,因此在它上面生活这的物种数量就少。
图6-1 岛屿的面积和与大陆的距离对存活物种数目的影响。
.123 .
Diamond在1975年提出,自然保护区类似于孤岛,被四周不适于物种生存的“非保护区”的环境所 包围,因此,可以把岛屿生物地理学的理论应用在自然保护区的设计上。根据这个理论,他提出了自然 保护区的设计原则来提高其保护效果:1)面积宜大不宜小;2)毗邻的自然保护区要尽可能靠近;3) 有通道连接要优于没有通道连结;4)圆形要优于细长的形状。 虽然其它的一些因素如栖息地多样性也影响着达到平衡时的物种数量,但是Diamond的原则在大部 分的情况下是正确的,也被广泛地应用在自然保护区体系的设计上(图6-2)。
图6-2 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的设计原则
. 12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通过观察和总结中国物种特别丰盛地区的地理特征,马敬能提出了在设计自然保护区时应该遵循的 其它原则,这些原则能使增加自然保护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如目前的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维持较 高的多样性和修复能力。这些原则包括: ※ 海拔变化幅度要尽可能地大 ※ 陡峭的地貌 ※ 地型复杂多变 ※ 南北走向距离要长于东西走向距离 ※ 多个流域的交汇处 ※ 气候湿润 ※ 火山、地震等动态过程的频发地区
图6-3 有利于增强自然保护区稳定性的的规划原则。每一对图例中以左面的设计为佳。 就中国来说,虽然在西部有几个面积巨大的自然保护区,但在东部和南部的众多自然保护区的面积 很小,因此需要尽可能地扩大面积或通过建立通道,来加强它们之间的连结。
. 125 .
保护地的管理目标和分类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因为缺乏必要的灵活性,而受到相当大的抨击。目前实施的《自然保护区管 理条例》没有充分考虑中国人口众多、资源利用压力巨大的国情,把所有的保护区都按照绝对自然保护 区来管理,过份强调保护,在实践中效果不佳。《条例》中没有关于栖息地或物种管理区的条款,也不 允许当地社区以共管的方式参与管理。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等其它类型的保护地缺乏明确 的管理规定,而且也忽视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很多国内和国际专家都呼吁,中国应该增加保护地 的类型和区划,赋予更大的管理灵活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1994年提出了一套新的保护地分类标准,凸显了全世界采用统一的分类体系的 意义。这套分类体系根据“自然”程度和人类利用强度的差异,把保护地划分为六种类型。它的优点是: 1、从绝对保护区到可持续利用保护地,不同类型的保护地可以拥有不同的管理目标,反映出 不同程度的人类利用和管理干预的水平。 2、它有助于全国保护地体系的设计和调整,也有助于把保护地纳入水平更高、门类齐全的陆 地/海洋景观管理体系中。 3、它强调了使用“标准语言”在加强交流和相互理解中的重要性,有助于国际上的统计和比 较。 《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七次成员国大会强烈呼吁各成员国采纳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地分类 体系: 签约国认识到了单一保护地分类体系对于保护地的重要性,以及它所产生的可比较数据在国际和地 区交流上的方便之处,因此欢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地世界委员会继续努力,改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分类体系,鼓励签约国、其它政府和相关组织在其保护地管理中应用其分类体系,并在报告中遵循IUCN 分类体系的格式。(2004年2月20日UNEP/CBD/COP/7/L.32) 表6-1 IUCN保护地管理分类体系(IUCN,1994) 类别Ia
绝对自然保护区:主要用于科研的保护地。 拥有某些特殊的或具代表性的生物系统,地理或生理特征及/或物种的陆地或海洋,可用于 科学研究及/或环境监测。
类别Ib
原野地:主要用于保护自然荒野面貌的保护地。 大面积未经改造或略经改造的陆地或海洋,仍保持其自然特色及影响,尚未有过永久或大型 人类居住,用于保护其天然条件。
类别II
国家公园:主要用于生态系统保护及娱乐活动的保护地 自然陆地或海洋,用于(1)为现在及将来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2)禁止对 该区进行有害开发及占用;(3)为精神、科学、教育、娱乐及旅游等活动提供基础,这些 都应与环境及文化配套。
类别III
天然纪念物:主要用于保护某些具有自然特色的保护地 拥有一种或多种自然或自然/文化特色的地区,其特色因稀有,具代表性或在美学或文化上 意义重大而超乎寻常或独一无二。
. 12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类别IV
生境/物种管理区:主要用于通过干预进行管理以达到保护目的的保护地。 一片陆地或海洋,用于通过积极干预以达管理目的,以确保生境和/或达到某些物种对生境 的特别要求。
类别V
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地:主要用于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及娱乐的保护地。 陆地,包括海岸及海洋,由于人类与自然的长期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具重要美学、生态学及/ 或文化价值,且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维护传统的人类自然相互影响的完整性对该区的 保护、维持及进化极为重要。
类别VI
资源管理保护地:主要用于自然生态系统持续性利用的保护地。 拥有显著未经改造的自然系统,对其进行管理以确保长期保护及维持其生物多样性,同时根 据当地社区需求,持续性提供自然产品及服务。
很多保护地是在IUCN保护地分类体系之前建立起来的,而且名称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给现有的 保护地分类,对号入座,图6-4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甄别程序。
图6-4 IUCN保护地分类体系的应用。(资料来源:澳大利亚手册草案,WCPA澳新区,2000年3月)
.127.
保护地的内部区划 目前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是采用如下的区划规定。 表 6-2 自然保护区内部的区划和管理规定 管理区域
管理目标
管理措施 只能进行经过专门批准的科学研究。
核心区
保护稀有和濒危动植物种 必要时将居住在核心区的居民迁出。. 集中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禁止修建生产设施。 不得开展旅游、生产或交易活动。
缓冲区
核心区的外围区域
经过专门批准后,可以进行没有危害作用的研究、标本采集和教育活动。 禁止修建生产设施。 经过专门批准,可以开展旅游活动。 旅游开发不得破坏或污染原生环境和景观。
实验区
缓冲区的外围区域
不得进行违背自然保护区宗旨的旅游活动。 不得修建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破坏自然资源和景观的生产设施。 现有的设施需要控制污染排放,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外围保护区
必要时在自然保护区以外 工程项目不得影响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
(不强制设立) 划定的区域
可以允许人类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但不能影响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大鸨
段文科
. 12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考虑到目前中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内都有人类居住并从事生产生活的现实,关于实验区的管理规定 基本上无法实施。即使是高度退化的试验区内,现有的管理规定都不允许采取管理干预措施,不允许进 行生态恢复、社区共管或规模有限的旅游活动。因此,应该增加新的管理区域类型,使上述活动能够名 正言顺地进行,也会更好地与下面表6-3中提议的增加保护地分类体系接轨。(解焱,2004年) 表6-3 保护地类型和管理区域的设置方案 管理区域类型
允许进行的活动
绝对保护区 栖息地/物种 娱乐性自 多用途保 管理保护区 然公园
绝对保护区
观 测 性 研 究 , 监 测 巡 护 , 扑 >80%
护区
>20%
>20%
>10%
<80%
<50%
<90%
<20%
<80%
<50%
<10%
<10%
<80%
<10%
<20%
(只允许进行经过批准的研究) 火,观测性研究步道 管理区
栖息地管理,修复生态学,物 <20%
(按照管理计划的要求采取管理措 种管理,物种再引进,访问专 施)只允许进行经过批准的研究
家使用(需经过批准),科学试 验,采集(需经过批准),越野 车道路(仅供工作人员使用)
旅游区
游客步道,道路,休憩设施, <10% 标示牌,野营地
资源利用区
采集林副产品,捕鱼,放牧, <10%
(一切活动都要采用许可证制度)
狩猎
集约利用区
耕作、造林,人类定居点,职 <10%
<10%
工宿舍,行政管理区,密集旅 游区,停车场
外围缓冲区
人工林等.
不强制要求 不强制要求 不强制要求 不强制要求
这个方案提出设置四种保护地类型,在每种保护地类型中,又根据基本功能的需要,划分出比例不 同的管理区域。类型I和类型II保护地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类型III保护地主要目的是满足旅游的需要,类 型IV保护地主要是用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前两种类型保护地的差别在于,进行干预性管理的面积是否 达到总面积的20%。另外,在那些非保护地的区域内还需要划定“禁猎区”,来保护越冬和繁殖的野生 动物种群。 所有四种类型的保护地不与特定的管理级别、管理机构和标准挂钩。国际区划类型如世界遗产地和 重要湿地可以与国内的类型相重叠。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
. 129 .
缓冲区 在中国,缓冲区是作为严格保护区内的一个区域,而在国际上,缓冲区通常是指保护区外围的一个 区域,它主要用于生产的目的,同时兼顾保护区的保护目标。这种定义上的差异往往会引起误解。 缓冲区的作用在于缓解自然区域和人工区域之间不可避免的摩擦和冲突――家畜、用火、杂草和人 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和病虫害侵入农田或居民点。 因此,风景点、人工林、茶园和其它人类管理使用的区域都可以作为缓冲区,设置在保护地和人工 区域之间。 当地居民可以充分发挥毗邻保护地的地理优势,合理利用缓冲区内的资源,享受设立保护区带来的 经济效益。利用方式包括养植兰花、观赏植物或中草药等,这些植物的种源是经过批准从保护区内获取 的,饲养蝴蝶或野生动物,分流前来保护区参观的游客。 栖息地管理 栖息地管理能有效地改进目标物种的栖息地质量或面积,在很多国家都广泛应用在私人土地和保护 区内。栖息地管理在中国区很少使用,因为根据中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所有的自然保护区都 被当做绝对保护区来对待,没有与类型IV保护区相当于的保护区,或者批准的管理区域。 其实,在进行森林防火、绿化和栖息地恢复工程、湿地恢复、湿地的水位控制,农业、林业和草原 病虫害防治等常规土地管理活动时,也就是在不知不觉地进行栖息地管理。 如果中国能够采纳这里提出的建议,增加保护区的类型和内部管理区域种类,那么,就可以根据实 际工作的需要,采取下面列出的栖息地管理措施: ※ 有计划地焚烧灌草层,预防以后发生更严重的森林火灾。 ※ 根据目标物种的需求,通过砍伐和放牧的方式来控制植被的高度。 ※ 修建人工湿地 ※ 控制不利于目标物种的外来入侵物种、有竞争作用的家禽(畜)或捕食者(狗、猫) ※ 人工投食(水和矿物质) ※ 安装人工巢箱、巢穴或隐蔽物 ※ 种植目标物质喜爱的食物种类 ※ 控制目标物种的病虫害 ※ 在栖息地内补种
. 13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6.3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需求 在遏制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丧失的战斗中,特别需要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和分类学家的支持和帮 助。然而,迄今为止,这些学者在保护中所发挥的作用往往是令人失望的。 从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和保护工作者的角度看来,这些专业人士能够大显身手的领域有: ※ 调查、编目和评估 ※ 保护地的区划和规划 ※ 监测生物多样性和相关环境条件 ※ 活力模型和研究 ※ 制定生态恢复的方法 ※ 关键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研究 ※ 自然保护区周边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对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进行分类、调查和监测技术的培训 ※ 为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提供采集和鉴定工具 ※ 对中小学生进行生物多样性教育,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活动 ※ 进行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教育 ※ 提高、培养政府官员、规划人员和决策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 参与具有重大实用意义的研究课题 管理人员、规划人员和决策者不能对科研人员不屑一顾,对他们抱有偏见,把他们视为不切实际、 故作玄虚的学究,甚至视为吹毛求疵的刺头。中国政府官员有一种通病,就是在决策时宁愿自己拍脑 袋,也不愿意礼贤下士,征求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哪怕这些科研人员在决策领域已经浸淫多年,非 常熟悉。 政府官员日理万机,公务繁忙,而且官员的级别越高,就更加忙碌。一位部长不可能抽出时间去通 读一篇科技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结果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帮助和指导意义。而且科学家有一种习 惯,在正式发表论文之前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一篇论文从投稿到最后付印出版,也需要相 当长的时间,也就是说,发表出来的科技论文已经不再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了。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下设的工作组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提供一个 快速通道,让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上达天听,影响政府的最高决策层。
. 131 .
栏6-2 上达天听的国合会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于1992年由中国政府批准成立,是一个由中外环 境与发展(以下简称环发)领域高层人士与专家组成的、非营利的国际性高级咨询机构,主要任务是 交流、传播国际环发领域内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环发领域内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向中国政府领导 层与各级决策者提供前瞻性、战略性、预警性的政策建议,支持促进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成立背景 解决环境与发展的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 大会呼吁各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发展中国家由于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矛盾突 出,更需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有后发优 势,但又缺乏经验。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在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的支持下,中国政府于1992年批准成 立了国合会。 ■工作目标 国合会作为中国政府的国际性高级咨询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交流传播国际环发领域内的成功经 验和政策、理论,对中国环发领域内重大而紧迫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理论研究,并根据实际需要进 行政策示范和项目示范,向中国政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其目标是: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保 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组织结构 国合会主席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第一届国合会主席由时任国务委员宋健担任,第二届国合 会主席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担任,第三届国合会主席由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担任,本届国合 会主席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担任。 国合会每5年换届一次,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每届国合会由50余名中外委员组成。中方委员 多为部级、副部级政府领导人和知名专家人士。外方委员也均为高层政府官员或著名专家。被选举 的委员都具有环境与发展方面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且来自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环境、经济、科 学技术、能源、农业、工业、商业、金融及教育等等。 委员会下设8个工作组和一个课题组,分别是:生物多样性工作组、能源战略与技术工作组、污 染控制工作组、清洁生产工作组、环境经济工作组、贸易与环境工作组、可持续农业工作组、交通 工作组以及环境保护与经济计划课题组。 委员会秘书处由两部分组成:秘书处总部设在我国环境保护部;加拿大秘书处设在温哥华的西门 大学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它负责在委员会的国际事务方面支持秘书处总部的工作。
野外研究和监测起着重要的作用。
. 13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6.4 监测和数据分享 如果不了解物种的分布和数量,以及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结构,我们就不知道需要在哪些 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哪些物种需要加以保护,哪些物种对人类具有经济价值,以及如何在永续利用的 基础上进行利用,从而也就无法做出明智的管理和保护决策。 收集和监测生物多样性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这类信息可以让管理者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者了解 到,他们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是否收到了预期的保护效果。 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料的收集,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左右。但由于当时政局不稳,战乱频仍,技术力 量缺乏,当时的考察活动大都属于个人或机构的零星努力,谈不上全国性的调查,而且收集到的资料基 本用于纯学术目的。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经济恢复和建设的需要,政府开始组织各行各业的全国性的调查,以及综合科 学考察,其规模和力度是空前的。这类调查和考察,可以大致分为科学考察和行业资源调查两大类。
科学考察 科学考察是为了收集关于生物和环境的科学知识,是一切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 础,也是后来所说的生物多样性知识的积累。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急需发展国民经济。但是,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自然条件 与自然资源的科学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与规划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因此,查 明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进而提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产力布局的方案或建议,对发展国民经济 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当时的技术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各研究所。根据国务院决定,1956年中国科学院组建 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以下简称综考会),负责综合考察的组织协调与研究工作。初期的考 察重点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处于空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以后随着技术力量的增强,地方 也积极开展了自己的科学考察活动,与国家组织的重大考察长短互补,相得益彰。 生物科学考察的成就,最终将反映在中国动植物志的编写上。中国动植物志是一项全国性的基本科 学资料,它对中国生物的种类、分布、系统关系和经济意义等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并为发掘利用 国家生物资源和有关建设事业、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中国科学院先后于1959年和1963年 成立《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组织院内外有关生物学家编写中国动植 物志。经过数代科学家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植物志于2005年全部编写完成,动物志的编写也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 同时,各省的动植物志也基本完成。
. 133 .
这类的生物科学考察,可以视为生物多样性调查,考察的结果对生物多样性编目、研究和监测有直 接的帮助。 近年以来,开始出现直接生物多样性为对象的调查,突出的有《农区生物多样性编目》。本《编 目》主要对象是中国农区重要生态系统与生境分布区点,并在有关的概述中简述了农区重要物种和遗传 资源概况。根据当前国际上对农区(农业)生态系统应包含的内容的理解,本《编目》选定了9个专题(领 域)在全国26省(自治区)范围内(西藏与台湾未能参加)开展了实地调查研究和文献查询,筛选了702处能 代表我国农区重要生态系统与生境的地点,以“条目”形式对这些地点的地理气候状况,生物多样性状 况和对农业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程度、原因和对策进行了描述。是涉及农业生物多样性领域 不可多得的基本资料。
栏6-3 中国植物志编写完成 记载中国3万多种植物的126卷册《中国植物志》已由科学出版社全部出版完成。这是世界上篇 幅最大、包含物种最多的一部植物志。 这部超过5000万字的宏篇巨著是关于中国维管束植物(包括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全面、系 统、科学的总结,它记载了共301科3408属31142种植物,还附有9000多幅图版。 较为高等的维管束植物是植物资源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水稻、 小麦、棉花、果蔬、木材、牧草和药材等绝大多数都属于维管束植物。《中国植物志》就像是庞大 植物家族的户口簿和档案册,不仅记载了它们的科学名称,而且详细考证了历史文献记载、形态特 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物候期和用途,是了解中国植物资源最基本、最翔实、最权威的科学资 料。 植物志是国家或地区植物的总信息库和基础性科学资料,编纂植物志是植物分类学基本任务之 一,也是掌握和利用国家植物资源的重要依据和发展有关学科必须开展的基础性工作。《中国植物 志》的全部出版,是中国乃至国际上宏观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学术成就。 中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仅次于巴西、印度尼西亚热带大国,在世界排名第三。早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老一辈植物学家就开始采集植物标本,收集文献资料,研究专科专属。 1959年,中科院组织成立了《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同年9月出版了第一本《中国植物志 (蕨类)》。在中科院的领导和直接组织下,来自34个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312名植物学家和167 名绘图人员历时45年完成了《中国植物志》的编研工作。据了解,126卷册中的119卷册是在1978年 改革开放以后出版完成的。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4月01日 第七版),记者俞铮
. 13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行业资源调查。 虽然没有全面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但各个主管部门从自己的职能出发,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 自然资源进行定期调查和监测,主要是为了服务于自己的职能。有的调查如森林资源开始于建国之前, 几十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可以直接使用在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估中。 森林资源调查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完成了1次全国森林资源整理统计汇总,和连续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 查。各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都不同程度地客观反映了当时全国森林资源现状。尤其从第二次全国 森林资源清查后,我国建立了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开展了全国森林资源坚持,取得的成果为国 家技术掌握森林资源现状,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动态,预测森林资源发展趋势,进行林业科学决策提供 了丰富的信息和可靠依据。2004年~2008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即第 五次连清复查。为适应林业生态建设需要,本次清查执行了修订颁布的《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 定》,增加了反映森林健康、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调查内容,对森林生物量、森林碳汇、水 源涵养、水土流失等方面的监测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同时,结合利用本次清查数据和定位观测资 料,第一次开展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效益评估,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监测和评价迈出 了实质性步伐。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国家林业局从1995年至2003年组织开展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涉及全 国除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31个省(市、区)。这次调查首次全面系统地查清了全国面积100公顷以 上的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调查表明,全国湿地类型有5大类、28个类型,湿地总面积3848.55万公顷 (不包括水稻湿地)。其中自然湿地共3620.0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77%。 这次调查全面系统地查清了全国湿地高等植物的区系组成、珍稀湿地植物及其分布等。查清了全国 湿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以及鱼类资源的区系组成、珍稀种类、地理分布和栖息地状况。较为 全面地掌握了全国湿地资源情况,填补了我们在湿地基础数据上的空白,为今后我们湿地资源的保护、 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国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完成已经9年,在此期间我国湿地面积减小、质量下降、功能退化的趋势 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湿地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为了及时更新数 据,为相关决策提供基础资料,国家组织了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目前调查外业已经结束,正在进行资 料汇总和分析。
. 135 .
栏6-4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旨在查清我国湿地资源及其环境的现状,了解湿地资源的动态消长规 律,建立全国湿地资源数据库和管理信息平台,并逐步实现对全国湿地资源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 评价,为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统一完整、及时准确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为加 强湿地资源保护与湿地资源管理、履行《湿地公约》及其他有关国际公约或协定以及合理利用湿地 资源服务。北京市、天津市、黑龙江省、吉林省、江苏省、广东省、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森工 集团8个省级单位于2009年开展湿地资源调查。 本次调查范围覆盖符合湿地定义的我国领土范围内的各类湿地资源,包括面积为8公顷(含8公 顷)以上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m以上,长度5km以上的河 流湿地。 根据湿地的重要性、调查内容的不同,本次调查分为一般调查和重点调查。一般调查是指对所 有符合调查范围要求的湿地斑块进行面积、湿地型、分布、植被类型、主要优势植物和保护管理状 况等内容的调查;一般调查采用以遥感(RS)为主、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为辅的“3S”技术。即通过遥感解译获取湿地型、面积、分布(行政区、中心点坐标)、平均海 拔、植被类型及其面积、所属三级流域等信息。通过野外调查、现地访问和收集最新资料获取水源 补给状况、主要优势植物种、土地所有权、保护管理状况等数据。 重点调查的湿地包括已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已列入 《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已建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中的湿地、已 建立的湿地公园中的湿地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省区特有类型的湿地、分布有特有的濒危保护物种 的湿地、面积≥10000公顷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水库)、红树林以及其他具有 特殊保护意义的湿地。除了一般调查所列内容之外,被列入重点调查范围的湿地还需进行自然环境 要素、湿地水环境要素、湿地野生动物、湿地植物群落和植被及湿地保护与管理、湿地利用状况、 社会经济状况和受威胁状况等方面的调查。以上指标以重点调查湿地为调查单位,根据调查对象的 不同,分别选取适合的时间和季节、采取相应的野外调查方法开展外业调查,或收集相关的资料。 通过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实施,我国面积大于8公顷的湿地都将得到统计,调查结果能够 真实地反映我国湿地的现状,同时调查类型和面积的变化也使调查结果能与《湿地公约》要求的国 际标准接轨;本次调查对湿地面积、类型、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和湿地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等主要因 子的调查技术进行了改良,采用了更加先进科技设备和更加合理的湿地区划方法,将获得更加准确 和全面的数据,能够满足我国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需要,满足履行湿地公约的要求,同时完 成《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明确的重要任务。 资料来源:国家林业局湿地中心规划处鲍达明
. 13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海洋资源调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了多次海洋资源调查。早在1958年,我国就组织了“中国近海综合调 查及开发”(即后来所称的“海洋普查”;1958- 1960年,在原国家科委组织下,全国34个单位参加的 “中国近海综合调查及其开发”,对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近海海域的789,000平方公里的海域进 行了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生物资源、海洋化学等项目的综合性调查,这次海洋普查是我国海洋调查的 里程碑,它组建了队伍,培养了人才,为我国后来的海洋调查调研工作奠定了基础。1960- 1964年,开 展了“中国海岸带综合调查”,调查范围为向海-15米等深线,向陆延伸10公里,主要是在江苏以北各 省进行。1959- 1960年,开展了全国性水产资源调查。 1979年8月,国务院批准统一组织的“海岸带综合调查和海涂资源综合考察”。这次调查从1980年 开始,至1985年底基本结束。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的目的, 是初步查清中国海岸带的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条 件。各种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并做出综合评价,为海岸带综合利用和海岸带管理提供基本资料和 依据。调查的范围从海岸线向陆侧延伸10公里,向海延伸至10~15米等深线,总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 调查项目包括海岸带的水文、气象、地质、地貌、海洋化学、生物、环境保护、土壤和土地利用、植被 和林业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 调查成果主要有:①综合调查资料汇编;②图集,包括1:5万至1:20万的地形图(包括水下部 分)、地质图、地貌成因类型图、海底沉积物分布图、矿物分布图、海洋水文要素分布图、海岸气候 图、土壤资源图、资源图、环境污染状况图、开发利用规划图等成果图和资源图;③全国海岸带综合 调查报告)。 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于2005年启动。该专项包括近海海洋综合调 查、近海海洋综合评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三项基本内容,调查初步计划投入经费19.8亿 元,调查范围将涉及67.6万平方公里的我国内水、领海和部分领海毗连海域。它是新世纪我国海洋事业 发展和摸清海洋“家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包括基础调查、重点海域调查和专题调查三个课题,其主 要目的是查清我国近海和重点海域海洋环境以及海岛、海岸带、海域使用、社会经济、海洋灾害、海水 资源利用、海洋再生能源的基本状况。为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海洋 减灾防灾,为推动沿海经济持续发展和维护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以及国防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项目计 划用6年的时间完成,2004年启动前期工作,2004- 2007年开展“近海海洋综合调查”工作;2005- 2008年 开展“近海海洋综合评价”工作;2005- 2009年开展“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工作;2009年 完成专项工作,结题验收。目前调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海水养殖在丰富我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近海污染。
. 137 .
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林业局分别组织开展了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通过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掌握了消耗和濒危程度比较高的252个调查物种的种群数量、分布、栖息地状况及 主要受威胁因子,在物种分布、数量、生物学习性、调查方法等方面积累了珍贵资料,其中首次掌握了 191个物种的基础数据,填补了资源数据方面的空白,此外,掌握了61个物种的种群动态。通过野生植 物资源调查,首次掌握了中国最受关注的189种野生植物的种群数量、分布状况和生境状况,重新确定 了189种物种的濒危等级,发现了部分物种分布的新纪录。 从1999年开始到2003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大熊猫资源调查,调查范围涵盖了四川、陕 西和甘肃三省的57个县(市、区)和辖区内的40个有大熊猫分布的自然保护区以及全国23家大熊猫饲养 单位,通过调查掌握了大熊猫分布地区、分布面积、栖息地面积、圈养和野生种群的情况。
奚志农 作物种质资料调查 50年代中期,我国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时,各地作物的优良品种推广很快。为了避免由于推广新良 种招致地方品种的损失,农业部曾于1955年和1956年两次下令各省,以县为单位进行地方品种收集。一 个大规模的、有科技人员参加的品种收集群众运动席卷全国。据1958年初召开的全国大田作物品种会议 统计,全国共收集到四十多种大田作物近20万份材料(包括重复)。另据1963年和1965年两次不完全调 查统计,全国共收集到蔬菜品种17000余份(包括重复)。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群众性的作物种质资 源考察。 1979- 1983年,各省、市执行农业部和国家科委关于开展作物品种资源补充征集的通知,又一次 大规模地进行收集。据1984年全国作物品种资源科研工作会议统计,全国共征集到大田作物种质资源材 料十万份,并把一些过去漏征的和一度丧失发芽力的材料重新收集起来。这是我国第二次大规模群众性 的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这一时期,还组织了全国范围的野生大豆考察,收集到种子5000余份和植株标本 4000多份,并基本查清了我国野生大豆的分布范围及其生态环境;组织了南方各省的野生稻考察,先后 在广东、广西、云南、江西、湖南、福建6个省区的140个县(市)发现了野生稻,收集了一批普通野生 稻、药用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禾鲁)稻材料,基本查清了我国南方野生稻的分布;组织了云南省 稻、麦、玉米、食用豆类、蔬菜、桑、茶等种质资源考察。特别是1981- 1984年组织了规模较大的西藏 作物种质资源综合考察。 2001年,我国进行了全国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状况调查,调查为制定有关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政策, 制定畜牧业整体发展规划,开展国际畜牧科技合作交流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但是,由于这些调查是有各个部门独自进行,没有采取统一的调查方法,最后获得的数据不能进行 直接的比较。而且囿于部门之间的隔阂,相互协调和交流存在不足。
. 13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中药资源调查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根据1982年12月国务院45次常委会决定立题,由中国药材公司、全国中药资源 普查办公室负责完成。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由省、地、县抽调专业人员组织普查队伍,结合药材生产、收 购人员及老农,深入产区,以县为单位,调查历时10年,查清全国现有中药资源12807种,揭示了中药 资源分布规律,调查了362种常用药材的资源数量,确定全国中药区划系统,建立了中药资源技术档案 和数据库,编撰了《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经实地调查,所收载药物种类较70年代出版的中药书籍收载 种类增加700多种,蕴藏量调查用综合估算法,首次提出中药区划的原则和依据,首建了以县为单位的 362种中药药材数据库。
栏6-5 荒漠化监测 从解放初到1994年以前,我国曾多次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不定期地进行过沙漠化调查,主要 目的是查清我国沙漠的面积、类型和分布。由于在不同时期对沙化土地的认识不一致,所使用的基 本材料不相同,获取数据的途径不同,所采用的科技手段不同,有时还受国力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导致调查和监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精度也不尽相同。 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项林业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推进,为了摸清我国沙化土地状况和 各项工程建设情况,林业部于1994年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统一时间的全国范 围的沙化土地调查,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调查了我国沙化土地状况,这标志着我国定期(5年一次)、 系统、全面、规范的沙化土地监测工作的真正开始。 1995年中国荒漠化监测中心成立,1996年,在全国沙化普查、荒漠化监测标准和框架研究、荒 漠化专项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中国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及《中国荒漠化报告》,建立了全 国荒漠化监测的本底。从此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列入国家林业行动计划,步入规范化轨道。 1999年、2004年和2009年,在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领导部署下,在全国开展了第二 次、第三次和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通过监测工作,全面掌握了全国荒漠化和沙 化土地状况,并通过与上一期监测数据的比较,了解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在做好全国范围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的同时,还开展了荒漠化敏感地区监测、典型定位监测等工 作,逐步理清了各项监测活动的技术路线。到目前为止,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 由宏观监测、专题监测和定位监测三个层次组成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体系。 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开展10多年来,准确把握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形势,为国家荒漠化和沙 化防治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为推动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起到了重要作用,履行了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也科学地评价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防治所取得的成绩,为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资料来源:国家林业局规划院荒漠化监测中心廖亚萍
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和监测是《生物多样性公约》中规定的一项义务。作为《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 公约》的成员国,中国也有义务保留公约附录物种及其衍生产品的进出口资料记录。
. 139 .
应该尽可能共享数据,以避免重复收集造成时间和资金的浪费,让巡护员、管理人员、决策者和规 划者等所有相关人员都能根据现有的数据,对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公平、合理和明智的管理。如果每一 个需要某种信息的人都必须亲自去收集和分析那些信息,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就会得到很多相互重复而 且半途而废的数据,没有人能掌握全局。 从实际可行的角度考虑,需要把一项工作分解成可操作的小活动,分别交由多方共同承担。还要认 真精选出少数几个物种和其他的指标,作为反映自然环境的状况和健康的尺度。 即使我们能做到上述的要求,要把不同部门在不同的地区收集起来的数量浩瀚繁杂的信息整合、分 析和报告出来,仍然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近代遥感、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三项技术的问世,大大提高了我们解决这项任务的能力。 遥感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大部分地球陆地表面,收集关于各种类型栖息地的状况、变化和生产力 的信息(如森林破坏、森林恢复、荒漠化、湿地和海洋泥沙沉积等),发生的火灾和过火面积,污染染事 件,而且费用相对低廉。 把遥感数据和适当精度的地面实况核查结合起来,就基本可以掌握大多数栖息地类型的分布、质量 和生物健康状况。 表6-4 信息的种类、收集和使用 信息种类
信息用途
收集的机构
地理特征的数字地
使用者
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的
图--海拔、河流、流 一切的规划和分析
地理所等
域、行政边界、道路、
规划人员,分析人员, 科学家和 汇报部门
人类定居点等。 气候、土壤和其它环境 确定野生动物潜在的栖息 地方气象站,农业工作站 所有的经济发展和自然保 参数图 地,生物地理学家,自然 已经更高层次上的综合部 护 的 规 划 人 员 , 分 析 人 保护区空缺分析等。 门。 员,科学家和 汇报部门 监测关键栖息地类型的分 栖息地类型的遥感数据 布、状况和变化。自然保 遥感机构 护区覆盖的空缺分析。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地域 管理人员、规划人员和 汇报人员
用于地方管理规划。提高 局部栖息地状况的地面 实况数据
重要湿地的地图和数据 库
遥感数据的可信度和预测 地方管理和保护机构
从事生物多样性监测、
能力
报告和规划的人员
监测湿地动植物区系,自 然保护区和其它工程项目 的规划
所有的规划单位和生物 国家林业局
多样性报告单位,保护 机构,非政府组织
. 14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接上表 信息种类
信息用途
收集的机构
使用者
保护地的边界和区划图 保 护 地 覆 盖 率 的 空 缺 分 地方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 国家和国际规划人员和 析。地方保护地的管理。 渔业捕捞量数据
监测渔业资源的数量和分 地方渔民,地方渔业管理 科学家,保护工作者, 布的变化。
地方综合调查数据
决策者
部门
生物多样性报告者
管理规划,保护地域空缺 地方管理机构,来访的科 从事生物多样性监测和 分析,监测物种状况
学家,非政府组织
报告的人员,项目的规 划人员
地方鸟类名录
监测当地鸟类区系和丰富 来访的观鸟爱好者,地方 从事生物多样性监测和 度、动态变化的迁徙
科学家,保护地工作人员 报告的人员,项目的规 划人员
鸟类环志数据
具体的种类、数量和迁徙 科学家和鸟类学家,科研 从事生物多样性监测和 时间等。
机构和学术刊物
报告的人员,项目的规 划人员
野生动物贸易数据
评估贸易物种的状况,确 国家林业局,公约管理机构 学术界,非政府组织, 定可持续利用的额度。
国际合作伙伴
指示性野生动物物种的 监测地方和全国的生物多 物种专家,非政府组织, 从事生物多样性监测和 普查资料
样性状况。健康问题的早 保护地职工和管理机构
报告的人员,项目的规
期预警。
划人员
可再生产品的利用统计 监测利用的影响,确定限 不固定的管理机构
地方和中央的规划人员,
数据
学术界,非政府组织
额。
保护地的游客统计数据 监 测 对 生 物 多 样 性 的 影 地方保护地管理机构和旅 省级和中央的规划部门 响,确定人数限额。 气象数据
物种分布数据
游部门
和立法部门
监测并用模型预测气候变化 地方气象站和国家气象局
学者,管理人员,非政
和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府组织,媒体
保护地空缺分析,监测物 野外手册,科学家,观鸟爱 学者,技术人员,非政府 种状况,确定利用和贸易 好者,地方保护工作人员
组织,媒体和国际专家
限额。 稀有和濒危物种的目击 监测和评估物种的状况。 科学家,观鸟爱好者,地 学者,技术人员,非政府 方管理人员,非政府组织 组织,媒体和国际专家
资料 违法案件的统计数据
监测执法的效果
地方执法机构
保护区管理人员,规划 人员和立法人员
面污染源和点污染源数据 监测人类健康和生物环境 环保局
和技术人员
条件。 拟建的重大工程项目
保护地体系规划
很多部门的规划、报告
省和中央规划部门
保护地体系规划人员, 非政府组织,物种专家
外来入侵物种扩散的数 保 护 地 管 理 , 森 林 、 渔 农民、森林巡护人员,保 很多部门的技术人员 据
. 141.
业、农业和卫生管理。
护工作者,地方科学家
接上表 收集的机构
使用者
信息种类
信息用途
其它病虫害的数据
保 护 地 管 理 , 森 林 、 渔 农民、渔民、农业部门、 很多部门的技术人员 业、农业和卫生管理
森林巡护人员、保护地管 理人员
动物疾病分布的数据
保护地和行业管理。
动物检疫官员和机构,保 管理人员,动物检疫和 护地生态学家
影像资料
鉴定证据,监测分布和现 不固定的摄影人员和机构 保护地体系规划人员, 非政府组织,物种专家
状,宣传教育 图书馆和档案
卫生官员
验证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大专院校、研究所、非政 所有的技术部门,非政 管理,培训。
府组织和科学家
府组织媒体,学生等。
专家、机构和库藏资料 验证相关资料和数据,填 涉及的部委、机构、非政 数 据 管 理 人 员 , 科 学 的元数据
补空缺,避免重复
府组织和专家
家,非政府组织,媒体 记者
标本
保护地空缺分析,评估物种 研究所、大专院校、博物 保护地体系规划人员, 状况,编制鉴定工具书。
馆和海外收藏
非政府组织,物种专家
因为信息充分而大大提高决策水平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设计和建立保护区体系。以前很多自然保 护区的边界划定都是闭门造车,在地图上把已知和估计的重要生物分布地区圈出来。然而,在很多情况 下,设计人员手上缺乏非常重要的相关资料,如植被图、人类定居点的位置、道路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等。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的保护区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耕地、村镇、道路、矿山、堤坝和其它人类活动。 由于这些人类活动与保护区的管理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保护地管理人员的大部分精力是解决人为的 矛盾和冲突,而顾不上当地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的本职工作。 全国的土地覆盖(植被)图非常重要,它能够让科学家评估每一个目标物种的状况。如果我们手 头上关于一个物种的资料仅仅是它的二三个分布记录,和每个分布点的丰盛度,那么,我们是无法了解 这个物种的全面的分布状况。我们必须了解适合这个物种的栖息地还剩下多少,是否已经破碎化,面临 的威胁是什么,从而推算出这个物种的预期种群密度和数量。要得出这样的预测值,我们需要获得这个 物种的点数据,这样的点数据累积起来,就能对这个物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栖息地利用和地理分布 区,野外生态和密度,面临的其它威胁如人类利用的强度,有多少合适的栖息地得到了保护,合适栖息 地的总体分布。即使只涉及到一个物种,也没有哪一个部门能全凭一己之力,提供上述的全套资料数 据,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共享机制,让各个数据库的管理人员之间能够相互交流。
. 14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提出物种利用限额的前提,是我们已经对该物种的现状进行过准确的评估。也只有我们能够监测不 同强度的利用对野生种群的影响后,才能判断现行的限额或控制措施是否过于宽松,无法实现可持续利 用的目标,还是过份苛刻,已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很显然,今后收集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的重点地区是自然保护区和基层,因为在自然保护区有人数 众多的工作人员,而且他们的工作量并不饱满,不过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基本培训,并提供鉴定工具。 目前大部分生物类群的中文鉴定手册都已经出版,缺乏工具书已经不能作为拒不进行数据收集的借口。 省级管理机构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汇集、整理和分析来自基层的“原始”数据,以恰当的格式、方式 提交给国家级数据库。 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建立数据公开和分享的环境。从上面的表6-5可以看出,尽管每一个数据库都是 仅仅由一二个部门收集,但是很多部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都需要使用它们。 需要制定和提倡的措施 在公开网站上上传相片和记录 建立网络虚拟模式标本博物馆 可以从网上下载的智能鉴定工具书 采用标准化和虚拟报告体系,提高数据的公开程度和更新速度,减少管理和报告的工作量 开发数码生物多样性地图检索图,这样在规划、环评和监测时可以很方便地检索地图上任何 一点的生物多样性信息 吸引学术界、社会和公众更多参与到生物多样性报告中。
.143 .
6.5 公众参与 6.5.1 个人参与 很多人都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其他人的事情,是专门从事保护的人员的责任,和自己没有关 系。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生物多样性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也对生 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我们都在享受生物多样性带来的生态服务,如洪水调控,水源供应,造地,天敌控 制,气候调节,我们的食物,都是来自农业生物多样性。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人为活动我们生活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因素,我们使用的工具、生活, 工具和用具的制造,要消耗自然资源,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能源、产生污染。2009年,北京每天产生垃 圾18,215吨,而且还在以每年8%的速率增加。维护地球的干净和美丽自然洁净的地球,我们居住的地 球,哪怕是我们住在闹市区,远离与野生动物和天然环境的城市居民,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不可推卸 的责任。 下表简要列出了一些大众和重要行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应该改变的行为。 表6-5 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众行动和行为 行业
期望的行为转变
改变的动因
宣传对象目标
牧民
防止草场过牧
取消不合理的补贴和不可 地方政府,牧民 持续的发展目标 地方政府,农民
农民
农民停止刀耕火种
强制规定加替代生计
林业工作者,农民
在荒地上植树造林
项目资金,财政补贴,规定 政 府 规 划 人 员 , 国 务 院,财政部
农民
停止捕鸟、毒鸟
规定,其它的驱鸟方法
警察,非政府组织,媒 体(作为中介)
公众
减少水资源和能源浪费, 财政补贴和环境意识
大众媒体,教育工作者
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减
(作为中介)
少碳足迹 工业
停止向湖泊和河流中排放 强制(环评)规定和罚金 环保部 污染物
城镇居民
减少濒危物种的贸易和消 财政激励机制和对自然的 警察、大众媒介,教育 费
地方社区
关心
当地社区停止偷猎稀有的 强制规定和替代生计
工作者(作为中介) 警察,海关,地方政府
野生动物 地方社区
以可持续的方式采集中草药 复杂的行业自我调控机制 各级的中医药企业,媒 体(作为中介)
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和 把游客人数限制在保护区 保护区的经费与获得批准 省级保护区管理部门, 旅游部门
自然容纳量之下
计划的实施状况挂钩,修 地方政府财务部门 改法规
水电行业
修筑水电堤坝时要包括鱼道 实施环评中提出的弥补措施 环保部
. 14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接上表 行业
期望的行为转变
改变的动因
海关
海关工作人员更严格检查 强制执法和奖励机制
宣传对象目标 海关
野生动物走私 林业工作者
建设工程师
造林的目的是生态而不是 规定、财政补助和补偿
国家林业局、地方政府
经济考虑
和财政部
减少交通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采用更好的环评规定
环保部
保护区管理人员,地方 地方社会能更多地分享保 为遵守管理计划而设计的 地方政府,保护区管理 社区领袖
护区旅游产生的效益
农民
农民保留大量的传统品种 补偿机制
山区农民
上游的社区重视和保护森 补偿性再分配对水源征收 水利部、财政部和地方 林植被
农民和开发商
管制和财政手段
的绿色税
停止破坏和修复重要的湿地 实施区划方案
人员和社区领袖 农业部、财政部
政府 水利部、环保部和地方 政府
保护区管理人员
保护区管理计划以保护而 为遵守管理计划而设计的 省级保护区管理部门和 不是创收为中心
规划单位
管制和财政手段
地方政府财政部门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实现多 通过新的区划和规划程序 中 央 和 地 方 政 府 规 划 人 部门参与;规划工业企业 来实施
员,国土资源部和环保部
布局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林业工作人员,保护区 建立半自然的通道来恢复孤 通过新的区划和规划程序 国家林业局、地方政府 管理人员
立保护区之间的基因交流
来强制实施
栏6-6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 2008年6月10日,国合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发布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这份报告 是由国合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起,委托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所合作完成的。报告分析了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总体开始出现的生态赤字,指出中国实现可持 续发展目标的创新路径,以实现其长期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报告分析指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 迹是1.6全球公顷,也就是说,平均每人需要1.6公顷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土地,来满足其生活方式的 需要。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在147个国家中列第69位,这个数字低于2.2全球公顷的全球平均生态足 迹,但仍然反映出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报告指出,自从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均生态足 迹持续增长了约两倍。 生态足迹,是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指标。计量内容包括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耗用的自 然资源以及资源分布情况。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 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
. 145 .
6.5.2 民间保护组织 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的《2008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08年10月,全国共有 由政府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1309家,学校环保社团1382家,草根环保民间组织508家,国际环保组 织驻中国机构90家,港澳台地区的环保民间组织约250家。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分4种类型。一是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如中华环保联合会、中 华环保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各地环境科学学会、环保产业协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二 是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如自然之友、地球村,以非营利方式从事环保活动的其他民间机构 等;三是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包括学校内部的环保社团、多个学校环保社团联合体等;四是国际 环保民间组织驻华机构。 环保民间组织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 务的民间组织。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自1978年起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环保民间组织走过了 诞生和兴起阶段;1995年至本世纪初,他们把环保工作向社区和基层延伸,进入了发展阶段;本世纪 初,他们的活动领域逐步发展到组织公众参与环保、为国家环保事业建言献策、开展社会监督、维护公 众环境权益等,环保NGO进入了成熟阶段。 1978年5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这是最早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随后,1991 年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注册成立,1994年“自然之友”在北京成立,从此,我国环保民间组织 相继成立。 1995年,“自然之友”组织发起了保护滇金丝猴和藏羚羊行动,这是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第 一次高潮。这一时期,环保民间组织从公众关心的物种保护入手,发起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树立了环 保民间组织良好的公众形象。1999年,“北京地球村”与北京市政府合作,成功进行了绿色社区试点工 作,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开始走进社区,把环保工作向基层延伸,逐步为社会公众所了解和接受。 2003年的“怒江水电之争”和2005年的“26度空调”行动,让多家环保民间组织开始联合起来,为 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目标一致而行动。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由初期的单个组织行动,进入相互合作的时 代。环保民间组织活动领域也从早期的环境宣传及特定物种保护等,逐步发展到组织公众参与环保,为 国家环保事业建言献策,开展社会监督,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 14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栏6-7怒江水电开发的论争 1995年,国家正式将怒江水电规划工作列入议事日程;2003年7月,云南省怒江州完成《怒江 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2003年8月,该报告由国家发改委审议通过。怒江水电规划一出,即引起公 众的深切关注,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要不要开发怒江的大争论。一些专家提出怒江作为生态河 流、国际河流,开发会对它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开发带来的长远的不利于生态的影响更 是无法估计的。开发不能一味地以经济发展优先,应当更多地考虑可持续发展。 2005年,环保组织 和专家学者就曾联名致信相关部门,提请在怒江水电开发中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吸收 公众参与环评。2006年2月14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首 次提出在环评初期就应进行信息公开,又为这次的提请公示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2007年民盟云南 省委员会提出了怒江流域应统筹规划后开发的建议,指出怒江流域至今尚未进行过全面综合的科学 考察和调查评价,更缺乏流域的综合保护和发展的规划,现在仅有的水电专业规划并不能代替流域 的综合规划。2004年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对怒江水电开发作出“慎重研究,科学决策”的批示,国 家发改委后来多次组织研讨。 由绿家园志愿者发起,包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地球村等21家环境保护NGO组织, 2008年2月21日在北京共同呼吁,请求有关部门依法公示怒江水电开发环评报告。 农历新年刚过,怒江流域六库水电站开发“前期准备阶段”即全面启动,左岸施工加快。2月20 日,左岸施工区内、六库镇小沙坝新农村的村民代表何振华,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水电站 加快建设的举动,相关部门并没有明确告知他们。目前,水电站开发拆迁安置尚有系列遗留问题。 自2003年以来,怒江水电开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怒江流经三江并流经世界自然遗产 保护范围。如果在怒江流域的峡谷内建设大型水电项目,如何维持健康河流生态,如何保护当地丰 富的生物多样性,如何妥善安置数万移民,如何保存多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以及如何避免水电开 发刺激当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膨胀,都是关注者提出的严肃追问。 2005年以来,上述环境保护志愿者及其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吁请,相关部门应按照《环境影响 评估法》的要求,向全社会公示怒江水电开发的环评报告信息,吸纳社会公众特别是当地居民参与 环评。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减轻和补偿水电开发的不利影响。 公众利用《环评法》赋予的权利,第一次强力介入了云南怒江修建水坝的环评。虽然与政府部门的 对话最终没有结果,但民间环保组织却通过上书、考察、签名,利用名人效应等诸多手段,促成了 国家高层于2004年做出暂时缓建怒江十三级水电站的批示。怒江水电站事件标志着中国环保组织已 经从最早的环境教育步入到影响政府决策的阶段,而最重要的载体就是《环评法》。这部法律在生 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保护和管理,将发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147 .
环保民间组织为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面临很多问题,制约 了环保民间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古代政府行政管理的一个特色,是“权不下县”,即中央政府的管理层次是到县为止,乡和 村的基层管理,是靠缙绅主持的民间“自治”。因此,民间组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管理经 验,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民间早已蕴含着丰富的慈善动力以及志愿自组织的强烈愿望,但是双重登 记管理制度却成为遏止这一动力和愿望的紧箍咒。因为NGO注册需要业务主管单位批准,而作为业务主 管单位的相关政府部门一般并不愿意对所属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行为负责,正因为此,大量的民间 资源和力量难以释放,结果造成许多社会组织只好工商注册,乃至不注册。这种合法性不足现象使得 一方面NGO难以获得充分的信任和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得目前对于民间组织的管理政令各出,无人协 调。 中国NGO在最近的二十年间一直处于层层限制中艰难成长的境地。政府虽然逐步认识到它的重要作 用,也意识到公民社会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全球趋势,但是出于种种疑虑和担心,相关部门一直处于“不 支持,不反对,不承认”的观望态度,并不能从资源和政策上给予放宽和支持。因此,长期以来,NGO 一直处于政府认受程度低、资源不足以及动力不足等困境,这一方面使得社会活力和民间资源难以激 活,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社会组织自身虽然数目庞大,但是却普遍能力不足的局面。 没有任何行政权力、一切费用自筹解决,这是各类民间组织最基本的特征。因此,经费不足是民间 组织共同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相对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而言,政府对民间 组织的资助极少,国家对公益捐助缺乏必要的财税鼓励政策支持,社会公益捐助意识淡薄,以环境公益 事业为主旨的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费用问题尤为突出。费用问题是困扰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生 存和发展主要问题之一。 2009年底,有报纸报道有关NGO的新法规已提交国务院,原有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将变为“民营事 业单位”,并且将对它们取消双重管理制度,只需民政部门批准即可。与此同时,也有报道《基金会管 理条例》已经启动修改,明年完成,预计将有更多政府扶持基金会管理的条款。这两个消息虽然只是放 风,但却彰显出长期困扰民间公益组织的紧箍咒终于开始出现了松动。一旦取消双重管理,就将迎来民 间组织发展的春天。今日中国的国家建设已经不能只限于政府动员,而更多地要依赖于社会活力的激 发,正因为此,必须要有畅通的管道和政策来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源的自我配置以及公益力量的自我组 织。而在那个时候,社会将真正成为国家建设新的主体,其能力的迅速提升以及所引发的活力将会带给 公众什么样的惊喜,我们正拭目以待。
大自然保护协会
. 14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6.5.3 保障公民参与的渠道——环境影响评估法 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是《环境保护法》第六条,它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 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控告权也是一种直接的诉权,是赋予国家 机关、有关组织和公民个人的环境公益权。这就意味着,对于侵害国家环境权益和社会公共环境权益的 行为,代表不同层次利益的法律主体都有权向法院起诉,进行公益诉讼。
栏6-8 环境影响评价法会影响什么? 从2003年9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施。事实上,环境影响评价 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20多年,但由于没有严格的法律监督,环境评价在一些地方形同虚设。有的 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快速增长,采取先上车后补票的办法,不严格执行环保审批,结果造成“先 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恶性循环,付出了沉痛的代价:1996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关停 “十五小”污染企业,“九五”期间就关闭了85000多家。取缔这些企业,国家、地方和个体投资者 都承受了巨大损失。 所谓环境影响评价,是指环保部门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 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法》力求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果能得到切实的实施,可以把环 境问题堵截在行动之前,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恶性循环。这是我国第一部 真正体现环境保护预防为主思想的法律,是一项“战略环评”制度。毫无疑问,它在我国法制史上 具有重要意义。 更重要的是,根据该法规定,今后政府组织编制的各项发展规划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 保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环境立法取得的最重大的进展。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过去一直针对的是单个的建设项目,对政府编制的各类规划没有约束。但 是,单个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一般是局部的,而政府一些政策和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更广,历 时更久,而且影响发生之后更难处置。比如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开发,虽然单个项目都作了环境影 响评价,但由于没有对整个流域的开发规划进行全面的评价,使下游来水减少80%以上,生态环境 急剧恶化。
. 149 .
《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后,无论是国务院有关部门,还是设区级的各级人民政府,如果不 对所起草的规划组织环评,都将是违法行为;无论是哪一级审批机关,如果审批了没有组织环评的 规划,都要负法律责任。把对规划的环境评价纳入法律规范,意味着为政府规划加了一道“环境保 险”,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发展规划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维护权益的法律武器公众有了知情权发 言权。 《环境影响评价法》带来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普通百姓对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的规划、建设 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发言权。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和教训,都昭示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而在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评 阶段就鼓励公众参与,其意义尤其重大。该法第五条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 当方式参加于环境影响评价。”这对保障公民知情权、让公众参与决策提供了法律依据。老百姓可 以依靠它来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 《环境影响评价法》在历史上首次对公众参与环评作出了明确要求,并且对参与的方法、程序 及参与意见的有效性,都作出了硬性规定。根据规定,负责项目规划的政府部门应在申报之前通过 媒体向社会公布项目信息,征求百姓的意见。“编制机关应当认真听取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 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其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 明。” 让公众的意见成为环境影响报告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规定是以往的环保法律中所没有 的。随着法律的进一步实施,将大大增加环保审批的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环保人士认为, 老百姓是这部法律的直接受益者。政府在制定重大决策和规划时,企业在上建设项目之前,多考虑 一下环境问题,不仅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有利,而且污染少了,生态环境好了, 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才有保障。 此外,《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将产生深远影响。国家环保总局监督管理司 司长祝兴祥分析说:“这部法律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要求政府做环评。这对提高各级政府尤其是部 长、省长、市长们的环保意识,对各行各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样, 对于公众而言,促使其对自己关心的环境问题直接发表意见,必将进一步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社 会的环保意识。 摘自:解放军报2003年09月01日第10版
. 15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环境公益诉讼的难点,是诉讼主体的确定。因为中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原告起诉必须证明自己和案 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否则法院往往会以原告主体不适合而拒绝受理。在此之前,无论是在民事诉讼还是 行政诉讼领域,社团组织作为原告的环保公益诉讼都被法院拒之门外。 尽管环境污染事故影响大,但环境公益诉讼没有具体的受害者,那么由谁来提起诉讼请求,担当原 告主体,谁才有资格担当诉讼主体,成为环境公益诉讼官司的关键。 在实践中,各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试尝。从下面的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中国法院已经开始受 理社团组织作为原告的环保公益行政诉讼,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上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个案件表明, 社团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开始获得司法机关的认可。环境公益诉讼的坚冰已经打破,这必 将为环保社团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一件有力的武器,打开一扇宽敞的大门。
栏6-9 社团组织和公益诉讼 全国首例由环保组织提起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在贵州清镇市环保法庭开审。 案件起因源于百花湖区域内一幢名为“百花城堡”的烂尾楼。该案源于1994年,清镇市国土局 向一冷饮餐厅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双方约定,若逾期一年仍无法完工,国土局有权无偿收回土地 使用权以及地上建筑物或附属物。但是,该工程至2009年仍未完工,且对周边生态造成威胁。中华 环保联合会认为,清镇市国土资源局没有履行监督职责,致使该烂尾楼对饮用水源及生态环境构成 潜在威胁。 2009年7月8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委托北京市长安律师事务所向清镇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发送律师 函,建议清镇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在收到律师函后十日内,收回该宗地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地块上全部 建筑物或其它附属物,以消除该建筑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 直至7月27日,清镇市国土资源局仍未履行职责,中华环保联合会遂向环保法庭提起诉讼。7月 28日,该案获得立案。 该案庭审于9月1日上午9时开始,共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出现了戏剧性的效果。清镇市国土局提 供证据证明,自己已于7月28日,清镇市即作出《关于无偿收回清镇市百花湖冷饮厅国有土地使用权 的决定》,表示将无偿收回李万先所使用的土地和地块上的全部建筑物,并在开庭前主动完成了相 关程序。由于已经达到诉讼目的后,原告当庭撤诉并获得法庭的准许。 法庭仅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解决了一场拖了15年的用地纠纷案件。”中华环保联合会督查 诉讼部部长马勇说,社团公益诉讼值得在全国推广。
. 151 .
栏6-10 环境污染执法:从罚款到赔偿损失 近日,广东省广州海事法院合议庭认定,番禺某染整厂先后5次共偷排了55吨未经净化处理的污 水,污水严重超标,严重污染排水口附近河道地表水和周围环境生态。为此,广州海事法院判决番 禺某染整厂立即停止污染行为,并赔偿环境污染损失和费用共6.25万元;赔偿款项由检察院受偿后 上交国库,用于公益环境治理。 这是广东省第二宗例环境公益诉讼案。 如何通过法律等手段加强环境执法,让违法排污者得到惩处,这宗环境公益诉讼案不仅在证据 的要求、调查取证的合法性上,在诉讼主体的确定、损失结果的认定、侵权责任的认定等方面,都 做了有益的探索。 第一,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尽管环境污染事故影响大,但环境公益诉讼没有具体的受害者, 那么由谁来提起诉讼请求,担当原告主体,谁才有资格担当诉讼主体,成为这起环境公益诉讼官司 的关键。番禺区人民检察院和环保局认为,染整厂排放污水污染的虾导涌水域属于国家所有的水资 源,那么由检察院担当原告不但有法律依据而且切实可行。今年3月31日,番禺区人民检察院正式向 广州海事法院起诉,并最终赢得这场官司的胜利,说明这种观念也被法院接受。 第二,从简单罚款到赔偿环境污染损失和修复费用。类似这样的环境污染事件,以往通常是环 保部门予以行政处罚。对于这家工厂超标排放的行为,在去年11月,番禺区环保局根据《水污染防 治法》对其处以了1210.5元的罚款,即应缴纳排污费数额的3倍;同时责令立即恢复废水治理设施的 正常运行。 然而,这种处罚对排污企业的震慑力非常有限。排污企业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和环保执法部门 玩“猫抓老鼠”的游戏,抓到了就罚钱,没抓到就继续偷排,毕竟被抓到的是少数。不仅如此,处 罚金额过少和执法力度过软也让一些企业“无所谓”。按照目前的规定,对排污企业最高只能罚款 10万元,这样的金额同企业污染处理需要投入的费用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 向环境违法者追讨环境污染损失,在制止企业环境侵害行为的同时,让其承担起赔偿损害的责任, 从而杜绝企业的侥幸心理。
. 15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第三,取证。公益诉讼的思路确定下来后,证据的问题便凸显出来了。尽管在确定染整厂为污 染源时,番禺区环境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便在现场即时采集水样,初步确定了污染事实的存在,但 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这些显然远远不够。 番禺区环保局监督科在接到群众投诉反映后,区环境监测站分别在东泰厂偷排口和河涌排水口 抽取废水进行了监测,监测项目包括pH值、COD、氨氮、色度和硫化物等,结果显示工厂偷排污水 COD超过《水污染排放限制》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值2.66倍,色度超标20倍,重金属超标62倍。 而要向污染企业提出民事赔偿要求,就必须对其污染行为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进行评估。为 此,番禺区人民检察院又委托区环境科学研究所出具了《量化分析报告》,报告对染整厂排污所造 成的环境损害进行了科学的量化研究,其水质模型模拟与监测结果相互印证,表明此厂的违法排污 与环境损失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并对具体的环境经济损失总量进行了评估,认定损失和费用合计 在6.25万元以上。 在庭审时,检察院向法院提供了询问笔录、调查笔录、现场检查笔录、环境监测结果和现场取 证照片等,法院认为这些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予以采信。充分完整的证据成为胜诉的关键因素 之一。 控告污染企业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作为普通公众的个人或社会组织,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和 监测工具,无法获得充分确凿的证据。而作为环境管理者的环保部门,则可以通过现场检查、取样 监测等途径发现企业的环境侵害行为,并收集证据;同时,环保部门拥有采集证据的技术手段、监 测工具和专业技术人才,能顺利有效地采集证据。 广东省两例环境公益诉讼案的胜诉,对于维护环境利益的公众和组织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番禺区人民检察院正在总结经验,希望通过司法上的实践和探索,能为提起公益诉讼的个人或组 织,提供经验上的支持和帮助。今后他们将鼓励更多的律师和社会组织,以诉讼主体的身份,积极 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 153 .
第七章: 附录 7.1 实用保护指南 7.1.1 在保护中应用生态学知识 维持丰富的栖息地多样性 一个地区的栖息地类型越丰富,它能承载的物种就越多。而且很多物种在一生当中需要使用不同类 型的栖息地,才能完成生活史。例如,两栖动物必须需要水体和陆地两种栖息地;很多物种生活在森林 边缘,需要森林和开阔栖息地的交汇地带;有些物种有垂直迁徙的习性,它们夏季生活在高山地带,冬 季则下降到平原越冬。 维持栖息地的连结 栖息地内部的连结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不同的小种群连结成一体,使个体能在不同种群之间 体交流,从而避免近亲繁殖和遗传退化。在生活史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季节,有的物种需要在不同类型 的栖息地之间移动,这也依赖于栖息地内部的连结度。很多鱼类具有洄游的习惯,它们在河流的上游繁 殖,然后顺水迁徙到河口或海洋里生长、成熟,然后又溯源返回到河流上游进行繁殖。如果因修建水 坝、上马引水工程或者某一河段严重的污染,截断了鱼类的洄游路线,它们就不能生存下去。 考虑生物全面的需求 很多物种并不迁徙,而是一年都生活在一个地区。对这些物种来说,它们的栖息地必须能满足它们 一年四季对食物、水源、隐蔽所和其它资源的需求。在规划自然保护区时,必须全面考虑保护对象的此 类需求,并在确定边界时尽量予以满足,否则就需要采取人工措施加以补充,如设立饮水点、盐窝、巢 箱和投食点。 确定限制因子 在自然界中,一个种群是不能无限制增长的,而是必然受到众多自然因素的限制,如冬季死亡率、 疾病、栖息地狭窄、天敌、人类干扰、猎捕、其它物种的竞争、缺乏繁殖场所、水源和食物匮乏。为了 促进种群数量增长,就需要充分了解它的需求,确定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子,从而采取针对性的 管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时一项不起眼的新的管理措施往往能大大增加种群数量。 保护关键物种 有些物种在维持当地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被称为“关键”物种。关键物种往往是大型食 肉动物、数量最多的草食动物和特定生态系统的主要授粉动物和种子传播动物。要找出这些关键物种, 加以适当的保护。有的关键物种可能并不起眼,有的则是在夜间活动。蝙蝠是热带果树的重要授粉者和 种子传播者。啄木鸟觅食时在树干上啄出的洞穴,是很多其它物种的重要的栖身之处。很多热带乔木的 授粉依赖一些微小的甲虫去完成。野猪在树下的翻拱挖掘,在很多程度上决定着哪些树木幼苗能够生活 下来,长成下一代森林。
. 15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维持适当的食肉动物数量 食肉动物的捕食起着淘汰猎物种群中的老弱病残和具有有害遗传变异的个体,在维持猎物种群健康 的自然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食肉动物,草食动物的种群就会过度增长,把自己的食物 供应消耗殆尽,造成种群崩溃、疾病肆虐,降低遗传健康。 维持适当的草食动物数量 在很大程度上,草食动物的取食影响着植被的组成、结构和更新。为了维持自然的平衡,需要各种 不同的草食动物。如果只有一种食草动物存在,它们就会把栖息地中自己喜爱的植物种类吃光,只剩下 有毒的或不喜爱的植物种类,使得栖息地越来越不适合自己的生存,从而危及自己的生存。 如果缺少食草动物的啃食,森林的林下就会积累大量的枯枝落叶,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火灾的危害 程度就会极其严重,甚至会破坏整个植被。从另一个角落来说,过牧能造成植被的退化,加速荒漠化的 扩展速度。保持适当的平衡,既是技巧也是科学。 维持动态过程 地震、火山爆发、台风和洪水等极端自然事件可能给自然栖息地和不同物种的个体带来暂时的破 坏,然而,不可否认,这些动态事件也带来了变化的契机,为新的先锋物种进入和改变生态系统创造了 的新的条件。这些过程也能帮助物种拓展它们的分布区域,在我们面临气候变化的今天,这种作用是非 常有意义的。 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历史上是火山活动活跃的地区,西南的横断山脉是地震多发地区,但这两个地 区都是物种特别丰富的地区,这说明历史上此类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不但没有对物种丰富度产生不利影 响,反而可能成为增加物种丰富度的一个因素。 同样我们也会发现,在呈现动态变化的很多湿地中的物种也很丰富,因为洪水提供了机会,让水生 物种扩散到它们正常分布区以外的地方。
. 155 .
7.1.2 保护区和其他自然、半自然区域管理中需要考虑的生态学原则 复杂程度与稳定性成正比。 需要避免近亲繁殖(走廊通道,个体交换)。 避免种群隔离。 面积越大效果越好,但管理越困难。 自然界中没有“坏”的物种。 就地保护为上。 了解种群的增长区和损耗区。 不要在错误的地点引进物种 警惕外来入侵物种 监测指示物种 保护关键物种 修路是得不偿失。 要考虑垂直迁徙 了解人工饲养繁殖的危险 自然做得最好(恢复生态学)。 人类是竞争者 边缘效应 “K”选择者和“r”选择者 抑制演替 火和放牧是管理工具 确定限制因子 食肉动物维持草食动物的健康。 绝不能猎取“K”选择的物种 要保持地下水位 植被和气候的关系
. 15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可持续收获和最大可持续产量 野生动物产业 土壤是万物之本。 恢复猛于破坏 授粉动物的作用 丰富度和特有物种的分布规律 核心区不应该总是划在山顶。 边界的位置很重要。 建筑物的布局 铁路和公路的位置 不要污染自己的老窝。 确定脆弱和敏感地区 打蛇要打七寸。
. 157 .
7.2 参考资料 白隆华,缪剑华,柯芳。 论生物多样性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7 丁珲,秦卫华 主编。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及其案例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349页。 马敬能等,1998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综述。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403页。 马中主编,1999年。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25页。 Richard B. Primack, 马克平。2009。保护生物学简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11页。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 2006年。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第二版)。蒙特利尔, 英文81+vii。 陶战,赵静,王璐,姚秀荣。2008。农区生物多样性编目。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万方浩,郭建英,张峰等著,2009。中国生物入侵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302页。 王春元。2007。 金鱼的变异与遗传。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页。 解焱 编著,2008。生物入侵与中国生态安全。石家庄:河北科学出版社,696页。 解焱,汪松,Peter Schei 主编,2004。中国的保护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解焱,张爽,王伟,2009。中国生物多样性地理图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46页。 薛达元,高振宁编著,1995。《生物多样性公约》技术评注与履行策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 版社。 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 编著。2003年。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348页。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2001。利用天然植被改善中国退化环境。北 京:中国林业出版社,50页。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编写组,1994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北京:中国环 境科学出版社, 121页。 朱光耀 主编,2007。全球环境基金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307页。 ,Amend Stephan, Aída Giraldo, Juan Oltremari, Ramón Sánchez, Vladimir Valarezo and Yerena Edgard (2003). Management Plans – Concepts and Proposals. Appleton Mike, Greg Texon and Monina Uriate (2003). Competence Standards for Protected Areas Jobs in South East Asia. Asia Regional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thanas Andrea, Frank Vorhies, Fernando Ghersi, Peter Shadie and John Shultis (2001). Guidelines for Financing Protected Areas in East Asia. Series editor: Adrian Phillips.
. 15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Bailey, J.A. (1984). Principles of Wildlife Management.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Beltrán Javier (Ed.) (2000). Indigenous and Traditional Peoples and Protected Areas: Principles, Guidelines and Case Studies. Series Editor: Adrian Phillips. Best Practice Protected Areas Guidelines No. 4. IUCN. Brown Jessica, Nora Mitchell and Michael Beresford (Eds.) (2005). The Protected Landscape approach: Linking Nature, Culture and Community.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2003). Tourism and Biodiversity: Mapping Tourism's Global Footprint. Davey Adrian G. (1998). National System Planning for Protected Areas. Series editor: Adrian Phillips. Best Practice Protected Areas Guidelines No. 1. IUCN. Diamond J.M. (1975). The Island Dilemma: Lessons of Modern Biogeographic Studies for the Design of Natural Reserve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7, 129–45. Eagles Paul F.J., Margaret E. Bowman andTeresa Chang-Hung Tao (2001). Guidelines for Tourism in Parks and Protected Areas of East Asia. Series Editor: Adrian Phillips. Eagles Paul F.J., Stephen F. McCool and Christopher D. Haynes (2002). Sustainable 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 Guidelines f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eries Editro: Adrian Phillips. Best Practice Protected Areas Guidelines No. 8. IUCN. Economic Benefits of Protected Areas Task Force, World Commission on Protected Areas and IUCN Economics Service (2000). Financing Protected Areas: Guidelines for Protected Area Managers. 2000. Series Editor: Adrian Phillips. Best Practice Protected Areas Guidelines No. 5. IUCN. Frankham, R., Ballou, J.D. & Briscoe, D.A. (2002). Introduction to Conservation Gene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Giacomo Rambaldi and Jasmin Callosa-Tarr. (2003). Participatory 3-Dimensional Modelling: Guid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Asia Regional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Given, D.R. (1994).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lant Conservation. Timber Press, Portland, Oregon. Hockings Mark, IUCN World Commission on Protected Areas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Task Force (2000). Evaluating Effectiveness: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Management of Protected Areas. 2000. With Sue Stolton and Nigel Dudley. WWF/IUCN Forest Innovations Project. Series Editor: Adrian Phillips. Best Practice Protected Areas Guidelines No. 6. IUCN. IUCN World Commission on Protected Areas and the World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Centre (1994). Guidelines for Protected Areas Management Categories. Kelleher Graeme (Editor) (1999). Guidelines for Marine Protected Areas. Series editor: Adrian Phillips. Best Practice Protected Areas Guidelines No. 3. IUCN.
. 159 .
Liu Xinmin, Zou Jiangqiang, Sheng Zhixiang, The Current Global Statu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hytother. Res. 2009,23, 1493–1495 MacKinnon J., G. Mengsha, C. Cheung, G. Carey, Zhu Xiang & D. Melville (1996). A Biodiversity Review of China. WWF. MacKinnon John (Ed.) (2002). Biodiversity Principles for Developers and Planners. BWG/CCICED, Beijing (in Chinese). MacKinnon John, Kathleen MacKinnon, Graham Child and Jim Thorsell (1986). Managing Protected Areas in the Tropics: A Manager's Handbook. IUCN. MacKinnon K. and J. MacKinnon (1991). Habitat protection and re-introduction programmes. Symp. Zool. Soc. Lond. No. 62:173-198. Meffe, G.K., & Carroll, C.R. (1994). Principle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Sinauer Associates, Sunderland, Massachusetts. Protected Area Task Force Report to the 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CICED) (2004). Using Protected Areas to Extend Economic Benefits to Rural China – Evaluation of the Protected Area System of China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Rationalizing the System. Riney, T. (1982). Study and Management of Large Mammal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Sandwith Trevor, Clare Shine, Lawrence Hamilton and David Sheppard (2001). Transboundary Protected Areas for Peace and Co-operation. Series Editor: Adrian Phillips. Best Practice Protected Areas Guidelines No. 7. IUCN. Schaller George (1993). The Last Pand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hemnitz, S.D. (1980). Wildlife Management Techniques Manual. The Wildlife Society, Washington. Soulé, M.E. (1996). Viable Populations for Conserv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Sutherland, W.J. (2001). The Conservation Handbook: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Policy. Blackwell, Oxford. Sutherland, W.J. (Ed.) (1997). Ecological Census Techniques: a Handboo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Thomas Lee and Julie Duff (2003).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Planning of Protected Areas. Best Practice Protected Areas Guidelines No. 10. IUCN. Wang Sung and John MacKinnon (1993). Urgent Recommendations to Save China's Biological Diversity. Report to the Chinese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CICED). Chinese Biodiversity 1(1): 2-13.
. 16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WCPA Working Group on Cave and Karst Protection (1997). Guidelines for Cave and Karst Protection. Synthesised and edited by John Watson, Elery Hamilton-Smith, David Gillieson and Kevin Kiernan. Worboys Graeme, Michael Lockwood and Terry De Lacy (2001).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Xie Yan, Wang Sung and Peter Schei (2004). China’s Protected Areas.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 161 .
7.3 生物多样性词汇解释 非生物的 物理环境的; 没有生命的。 取样 在特定时间和地方材料的一种作物品种的样本,数量不限。 适应 能够提高生物在它的生活环境内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的一个性状,这个性状是由遗传决定的。 农业生物多样性 涉及到食品和农业生产的生物多样性组分。农业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内(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 多样性。 混农林业 是对多种土地利用体系和技术的一种统称,是按照一定的空间排列方式或时间顺序,在农业和/或 畜牧用地上间种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棕榈和竹子等)的土地利用体系和技术的统称。 外来物种 在人类有目的或意外扩散的帮助下,出现在其自然历史分布区之外的物种。(也称为“外地种”或 “引进种”) 等位基因 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座位的基因。它能控制相对性状的发育。 异域的 占据不同地理区域的。(与之相对的是“同域的”) 水产养殖 在专门的池塘或海域中繁育和养殖鱼、虾、贝类或食用植物的生产过程。 人工授精 用人工措施把精液输入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的繁殖技术,多用于家畜繁殖,偶尔用于野生动物的饲 养繁殖。 人工选择 通过人类不断的选择性培养来形成所需要的性状的过程。 无性生殖 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最常见的有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和出芽 生殖。 细菌 是一类没有细胞核的单细胞微生物,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以二等分分裂繁殖为主,多营腐生和寄 生生活,广泛存在于环境和生物中。
. 16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噬菌体 专门寄生于细菌的一类病毒。 底栖的 生活在水底的。 底栖生物 生活在海洋、河流、湖泊和其他水体底部的生物。 生物多样性 是指所有来源的或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 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能量 生物来源的物质燃烧而产生的能量。 生物地理学 研究生物地理分布的学科。 生物控制 利用活生物天敌、拮抗物、竞争者以及其他自我复制的生物体进行病虫害防治的策略。 生物资源 对人类具有直接、间接或潜在用途的生物多样性组分。 生物量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生产的有机物质。 生物群组 一种高级生物地理分类单元,具有独特的植被类型,并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如泰加针叶林 和草原。生物群系都是一种生物群域。从概念上看,生物群组组与植物地理学的“植被型”的概念很 相近。 生物剽掠 对“生物开发”的贬称,指责它是沿袭殖民时代掠夺其他国家生物资源而不给予公平公正赔偿的陋 习,会造成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危害。 生物开发 从自然界中搜寻具有经济价值的遗传和生物化学原材料的活动。 生物区 把生物的、社会的以及地理的标准结合起来所确定的一个地域;而不是根据地缘政治考虑所确定 的。一般说来,它由多个相关的、相互连结的生态系统组成。 生物安全 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在环境中释放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因为它们能危害植物遗传资源,影 响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健康。
. 163 .
生物圈保护区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BA)下建立。生物圈保护区是一系列通过全球网络联系起 来的保护区,宗旨是阐明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生物群落 生活在一个地区的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微生物的总称。 生命的 与生命的任何特征有关的,特别用于描述整个种群或生态系统的特点。 匀质生境 具有均匀一致的气候、土壤和海拔等环境条件一小块地区。 植物来源的 从植物中提取的物质;植物药,尤其是指未加提纯的粗产品。 缓冲区 靠近保护地外围的过渡性区域,可以兼顾保护和生产的目的。 圈养 在它们的自然生境以外繁殖或保护动物(参看迁地保护),但组建新种群个体的选择和交配安排是 人为决定的。 容纳量 在不带来破坏的前提下,一处环境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或种群个体数量。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之下处理生物安全这一新的环境问题和合理解决环境与贸易问题的国际 法律框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降低生物技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风险,同时尽可能从生物技 术开发和应用中获得最大的惠益。 多样性起源中心 从全球、区域或地方标准来衡量,物种数量特别丰富的一个地区。 性状 一种生物固定的机构、特征或权力。 皆伐 砍伐所有立木的作业方式,俗称“剃光头”。在实践中也可指只采伐有价值的立木的作业方式(拔 大毛)。 信息交换机制 针对多个对象促进和简化交换程序的一种服务,如共享信息和技术。 克隆 从一个祖先有机体通过无性繁殖出来的一组遗传上相同的有机体。
. 16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共同适用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在演化中形成互惠互利的特征的过程。 协同进化 两个或多个相互作用的种的进化,其中一个种的进化改变会影响另外一个种的进化。 共管 政府管理部门和地方社区共同承担自然资源管理的权力、职责和共享效益的安排。 沿岸水体 陆地对海洋海底和远洋生态系统有很大的影响。 竞争 一个个体对一种资源的利用或占据,相应地减少其他个体对这种资源的利用的关系。 竞争排斥 同一地区一个物种因为其他物种的竞争而灭绝的现象。 保护 为了人类社会和利益或伦理的原因,对自然和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的过程。 保护生物学 研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学科。 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类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的管理,以便为当代提供最大的效益,同时保持它们满足 后代需求和愿望的潜力;包括抢救、研究以及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各方面。 防治 降低、遏制或消灭一个害虫种群。 珊瑚礁白化 多数珊瑚本身并没有色素,它们的颜色多半来自共生的虫黄藻。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 供营养和矿物质。当环境条件恶化时,珊瑚会把虫黄藻排出体外。失去了虫黄藻的颜色,珊瑚白色的钙 质骨骼就会清楚显露出来,珊瑚礁看起来象是被‘漂白“了。没有了虫黄藻供应的营养,珊瑚很快就会 死亡。 杂交育种 培育具有独特性状的植物基因型和类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把一个个体的花粉转移到不同 基因型的另外一个个体的柱头上。 异花授粉 花粉从一朵花的雄蕊落到另外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这两朵花通常属于同一个物种的不同基 因型。 栽培品种 通过育种和选择而形成的具有明显特征的栽培植物的品种或变种,并通过栽培维持它的性状。
. 165 .
栽培物种 参见:驯化物种。 种群统计学 关于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年龄分布以及数量的研究,它是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 内容。 脱氧核糖核酸(DNA) 细菌、病毒及所有高等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核苷酸的多聚体。可以是单链的或双链的。 碎屑 碎屑是很多生态系统中的一种主要食物来源,是由植物和动物的有机物残留构成,往往携带着大量 的细菌。 扩散 生物个体离开出生地,向外移动的过程。 脱氧核糖核酸(DNA) 携带遗传密码的有机分子长链,它存在于绝大多数的细胞中,能调控大多数生命的所有细胞功能。 驯化物种 人类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去影响其演化过程的物种(与“栽培物种”意思相同)。 驯化 从野外选择出来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逐渐适用人类为它们划定的特殊生境的过程。 生态或生态系统修复能力 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回复平衡状态的能力和速度。 生态服务或生态系统服务 对个人或社会具有价值的生态过程或功能。 生态学 研究生物与它们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生态系统 生活在一定环境,例如一片热带森林或一个湖泊的植物、动物、真菌和微生物及其相联系的非生物 环境的动态综合体。作为生态单位,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群落和它们的物质环境表现出来的变化,体现在物种构成成份、物理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它 是一种高层次级别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恢复 一个生态系统或生境恢复到它原来的群落结构、物种组分和自然功能。 生态旅游
. 16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在自然或生态品质独特的地点或区域进行的、并且对当地生态环境不造成任何破坏的旅游活动,或 者供应便于这种旅游的服务。 边缘效应 自然的生态系统或破碎化性形成的斑块的边缘,这里的物种组成或相对多度明显不同于相邻的系统 或斑块。 厄尔尼诺现象 在区域或全球范围上发生的海洋-大气波动的现象,它的影响包括热带东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升高 到异常的降雨模式。 濒危物种 灭绝风险达到了规定标准的一个物种或品种。 特有种 局限分布于某一特点区域或地点的有机体 环境影响评价 作为项目规划的有机内容,对拟建工程项目的影响后果进行评估的过程,分析备选方案,并充分征 求公众的意见。 平衡理论 根据这种理论,在自然环境中物种的增加和丧失是处在一种平衡状态,而且,从平衡值的位移会引 起特化或灭绝速度的改变,后者又有助于该系统恢复到它的平衡状态。 民族生物学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被不同民族利用的方式的研究。 富营养化 湖泊、河流、海湾等水域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积累,导致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不 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评估 测量个体或种群对提高产量和适应能力有重要意义的特征,最常用来在动物或种群的多个特征之间 进行比较。 迁地 在自然分布区之外。在保护上通常是指在实验室内、饲养场、植物园、动物园和水族馆。(反义词 是就地)。 迁地保护 在其天然分布范围之外保护生物多样性组分的措施。 外来种 不是一个地区的原生种,因有意或偶然的原因从另外一个地区进入。
. 167 .
外地种 同“外来种”。 现存的 当前仍然存活的(与“已灭绝”相对)。 外部成本/外部性 当某人的行为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而这种影响又不能用市场手段体现出来时,就造成了外部 成本。 灭绝的 不再生活的(与“现存的”相对应)。 灭绝 任何有机体谱系的死亡。灭绝可能是局部的,在这种情况下,某一个种的一个种群消失,而另外的 种群在其它地方存活下来;或者整个都灭绝,它的所有种群都消失。 动物区系 一个地区生活的全部动物。 繁殖力 雌性个体生产后代的速率。 适合度 对后代遗传物质的贡献率;平均后代数目。 旗舰物种 作为象征,可以激发自然保护意识或行动的被大众喜爱的、有超凡魅力的物种,如大熊猫。 植物区系 一个地区发现的所有植物。 食物网 对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内,生物以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不同的食物链再相互连结起 来,形成食物网。 始祖效应 如果建立一个新种群的祖先只是来自异地一个大种群的很少几个个体,那么这个新种群的遗传多样 性是非常低的,这种现象叫始祖效应。 破碎化 大面积的景观破碎成不连续的、孤立的或半孤立的斑块。 基因 遗传的功能单位,是DNA分子的一部分,它储存蛋白质转录的密码。
. 16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基因库 细胞培养物、种子、冷冻精子或卵子等的收集物,作为保持有任何一种生物的代表性基因组的手段 来加以保存。 基因流 通过个体、配子或芽孢的移动,实现种群间的遗传性状的交换。 遗传多样性 一个物种的种群内或种群之间的基因多样性。这是生物多样性中最低层次的多样性。 遗传漂变 因为随机因素而使小种群中的随机基因频率的改变。 遗传(基因)工程 确定携带理想性状的遗传信息的基因,并把它植入其他动植物物种(转基因生物)的DNA内,使其 表现出理想性状的技术。遗传工程有可能从源头上弥补遗传缺陷,并引入人类期望的新的遗传性状,而 且这些性状能保存在生物内,并传递给后代。 遗传侵蚀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个种的种群之间和种群之内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或者是由于人类干扰,环境 变化等引起的一个种的遗传基础的减小。 遗传标记 具有一个清晰无误的表现型的一个基因,在进行遗传分析时,可以用遗传标记来鉴定一个携带这个 基因的个体或其他连结在一起的基因。也可以用它做探针,来标记一个细胞核、染色体或座位。 遗传资源 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包括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现代栽培品种和品种,原始的变种和 品种,当地品种和野生亲缘种。 转基因生物 通过插入一个修饰过的基因或来自另外一个变种或物种的基因,从而改变一个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的遗传特征。这样的生物称之为转基因生物。转基因生物可以是用作生物农药的微生物,或者是具有抗 虫性能或生长迅速的作物品种。 基因组 一特定有机体或物种的全部基因。 基因型 一个有机体的整个基因构造,或一特定基因座位或座位组的遗传结构。 生殖细胞 一种微小的有机机构或细胞,从它可以发育出新的生物。 种质 构成一个生物可遗传性状的物理基础的遗传物质,特别是特有的分子和化学结构。
. 169 .
全球环境基金(GEF) 全球环境基金建立于1990年,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开发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管理。它作 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资金机制”,主要以赠款或其它形式的优惠,支持发展中国家进行具有全球生物 多样性意义的项目。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能拦截地球表面反射出去的辐射热量,造成靠近地表温度的升高,这样 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京都议定书还把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以及六氟化硫 (SF6).作为温室气体对待。 生境(栖息地) 一个生物个体或种群自然生存的地点 生境恢复 一块栖息地恢复到原始的群落结构、自然的物种组分和自然功能。 单倍体 细胞内仅含有一组染色体的个体。 药草 具有药用、烹调、装饰、调味作用或芳香产品的植物或植物部分。 杂合性 种群之间以及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变异。 纯合体 具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等位基因的个体,因此可以真实地显示相应的特征。 园艺 在园圃栽培观赏植物和蔬菜。 热点 生物热点——物种数量特别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面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 环境热点——污染和威胁特别严重的地区。 杂交体 来自不同基因型的亲本交配所生育的生物个体。 杂交地带 不同物种的个体发生繁殖的地区。 杂交 属于不同物种、种群或基因型的两个个体之间的交配。 影响评估 评估拟建项目、政策和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可能发生的影响。
. 17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近亲交配 具有相似遗传结构和相同血缘(共同的祖先)的亲本之间进行交配。 近亲繁殖 血缘关系密切的个体之间的交配繁殖。它会减少遗传多样性,常常使有害隐性性状显示出来,降低 后代的生存力。 指示物种 其状况能反映出一个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综合条件信息的一个物种。它能反映出环境 条件以及群落组成各个方面的质量和变化。 就地基因库 为保护特定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而专门建立的保护地。 综合病虫害防治 因地制宜地综合使用天敌和农药等方法来防治病虫害。 知识产权 赋予发明者在规定时期内垄断市场的权利。 潮间带 介于海、陆间,在高潮时被海水淹没,在低潮时暴露出来的海岸带。 引进物种 见:外来物种。 引进 引入一种害虫(或物种)并且建立起种群的过程。 入侵物种 入侵自然生境的一个引进物种。 编目 对基因、个体、种群、物种、生境、生态系统和景观或它们的组成成份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 类、统计、量化和图示,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活动。 无脊椎动物 不具有脊椎骨或脊索的动物。 离体,在(活)体外 字面的意思是“在玻璃中”。在生活个体身体之外进行的室内生殖的生物学过程,如组织培养。 活体,在(活)体内 在生物体内发生的。 关键物种 一旦消失,会对生态系统过程或其他物种种群带来异乎寻常的影响的物种。
. 171 .
海岸带 海滩,包括岩质的潮间带、沙滩和咸水沼泽。 基因修饰生物 (LMOs) 通过重组DNA技术获得的所有生物,在涉及到基因修饰原核生物和酵母时,可供选择的修饰技术种 类更加丰富。 海产养殖 养殖供人类使用的海洋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占据的区域,包括河流流域到河口的海岸带,向海洋方向的大陆架,沿岸海流系统向海方向的 边缘。海洋生态系统幅员辽阔,表现出独特的海洋生物分布、水文地理学、生产力以及与营养物质分布 相关联的种群。 最大可持续产量 不会不可弥补地耗竭或伤害自然资源,并使环境对后代有良好状态而获得的最大产量。 聚种群 同一物种的一系列部分隔离的种群。种群之间可以交换个体,从而重新占据曾经消失了的地区。 微观进化 规模很小的进化变化,如种群中基因频率的变化。 微生物 个体微小的生物类群,有些需要使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包括病毒、原核生物(细菌和 archaea),真核生命形式,如果原生动物、带鞭毛的真菌、酵母和微生藻类。 最小有活力种群 在考虑了种群统计学、环境、遗传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后,仍能有良好机会存活一定时间阶段的最小 孤立种群数量。(存活的概率和时间阶段一般定为99%和1000年) 监测 定期或不定期地观察,来确定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或偏离预设正常标准的幅度。 单元群 来自一个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物种组成的群。 诱变剂 可以在生物体内诱导突变的化学或物理的因素,如X-光、伽马光、中子,以及某些致癌的化合物。 突变 基因型内在基因、染色体或基因组水平上发生的任何变化。 互惠共生 共栖的两种生物相互获益的种间关系,如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鞭毛虫能帮助白蚁消化木材纤 维,白蚁给鞭毛虫提供养料,若互相分离,两种都不能生存。
. 17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天然林管理体系 综合采用计划采伐、造林和保护措施,来维持和增加立木的经济价值的森林管理方法;依靠本土树 种的天然更新。 自然选择 一个种群中最能适用环境的遗传型的后代的比例逐渐增加的过程。 生态位 一个种在其它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方以及它的作用;它生活在什么地方,以什么为食,以及什么 时候进行它的各种活动。 固氮 通过植物的根瘤菌同化大气中的氮的过程。 核苷酸 由含氮碱、戊糖和磷酸三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核酸的组成单位。 寄生动物 以寄主的某些组织为食物的生物,通常不会置寄主于死地。 土分类学家 从当地招募并在野外培训的生物多样性采集和编目专家。 专利 国家为创造性过程或产品颁发的临时性专营权。 病原体 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 浮游的 只生活在水体中的自游生物或浮游生物,不能生活在水底。 病虫害 损害植物、其他生物或它们的任何动植物种、品系、生物型或病原体。 表现型 一种生物外观的特征,是它的基因型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外激素 一种挥发性激素,或改变行为的媒介。一般指性吸引物质,例如Bombyx 蛾分泌的蛾素,但也包括 挥发性的兴奋剂,如蜜蜂中的isoamyl acetate。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线系进化 在一条进化线路内部发生的遗传变化。
. 173 .
系统发育 动植物种的历史或演化发展。 系统发育的 与某个特定生物类群的演化历史有关的。 门 生物分类学和系统学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界以下,纲以上,如软体动物门(蛞蝓、蜗牛、贝类、 乌贼等)。 植物药 以草药中的标准有效成分为基础生产的药品。这个词有时也用来泛指所有的含有植物成分的药品。 浮游生物 体型细小,缺乏或仅有微弱的游动能力,受水流支配而移动的水生生物(与“自游生物”相反)。 它们包括细菌(浮游细菌)植物和类似植物的生物(浮游植物),以及取食浮游植物的动物(浮游动 物)。 授粉 花粉落在一朵花的雌性器官上即称为授粉,如心皮上的柱头。完成授粉的可以是蝴蝶、蜂类、鸟类 或蝙蝠等动物,也可以是风和流水。 授粉者 是指把花粉携带到花的雌性器官上的一种媒介,通常是一种动物(如昆虫、鸟类、蝙蝠等)。 种群 属于同一物种的一群个体。它们相互之间交配繁殖的概率要大于与另外一个种群。 种群活力分析 对影响一个种群生存的众多环境和种群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的方法,分析对象通常是数量很少的 种群。 谨慎性原则 如果正在进行的活动的后果是不确定的,但可能代价高昂和不可弥补的,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社会在确定不确定的因素之前,不宜采取行动。 捕食者 猎捕并取食其他动物的天敌,在它的生活史中需要杀死一只以上的食物个体。 原始林 基本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森林。(也叫天然林,与次生林相对应)。 初级生产量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生物利用无机物质合成出来的有机物质量。 初级生产力
. 17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把化学物质或太阳能转化成生物量的速率。大多数初级生产力通过光合作用发生,绿色植物通过光 合作用把太阳能、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制造葡萄糖,并最后形成植物组织。此外,深海的某些细菌通过化 能合成,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生物量。 事先知情同意权 在国际间运输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而禁止使用或严格限制使用的农药时,必须事先与进口国达 成协议;如果不存在协议,则不得违反进口国相关管理机构的决定。这种规定称为事先知情同意权。 私人机会成本 使用一种资源(不会产生外部性)的个人承担的机会成本。 保护地 受到法律保护的一块划定的土地或水域,可以是公有或私有,为了实现特定的保护目标进行管制和 管理。 蛋白质 由多种氨基酸链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物质之一。 议定书 议定书附属于一项现有的公约,是一项单独的、补充性的协议,必须由公约成员国的签署和批准后 才能生效。议定书通常是增进新的或细化已有的义务,来拓展或增强公约的效力。 批准 在一个国家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后,一个国家往往还需要议会或其他形式的立法机构加以批 准。对生物多样性公约来说,批准文本要提交给作为保存者的联合国秘书长。 重组DNA 在体外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同源 DNA的连接,形成的新的DNA序列,或者是在一个已有的DNA序 列上,插入一段选择的DNA。 赤潮 发生在海洋里的富营养化。由于营养物质的过剩,造成藻类种群大量繁殖,使海水表面呈现红褐色。 珊瑚核 人造珊瑚礁,用来恢复衰退的珊瑚礁,并创造新的捕鱼和潜水场所。 资源 一个生物的生长、存活和繁殖所需要的物质。 恢复 一个生态系统或生境恢复到他原来的群落结构、物种组分和自然功能的过程。 风险 在了解了一项活动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相应的概率后,这项活动就被称为涉及到风险。 风险评估 使用科学的数据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的性质和程度,以及发生的概率。
. 175 .
风险管理 采取最恰当的措施,来实现预期的目标,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特定的风险,弥补造成的危害。 核糖核酸 与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相似的分子,参与众多的细胞活动,特别是蛋白质合成。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是核糖核酸。 安全 某种状况对人类健康、人工或自然生态系统的风险是微不足道的,或是可以接受的。 次生林 在经受某些重要干扰(如采伐、严重火灾或病虫害影响)后恢复起来的天然林。 种子库 通过保存和储存种子来迁地保护植物样本的设施。 选择 自然选择指的是同一物种内不同基因型的后代表现出不同的存活概率。人工选择是指通过定向选择 一个种群内个体的个体,从而获得期望的演化反应。 自花授粉的 见“近交”。 姊妹种 因为差异极小而很难被人们分辨开来的物种。 造林学 根据森林乔木的特性生产森林产品(通常是木材)的学科。 碳汇 因为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生长阶段的植被起着碳汇的作用,也就是储存碳的仓库。计算碳汇 的效果(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的方法非常繁复,需要进一步简化。 体细胞 生殖细胞之外的所有细胞。 物种形成 一个种群分化成两个或多个相互间存在生殖隔离的独立进化单位。 物种 生物分类学上属以下的一级生物分类阶元,由能够进行基因交换或相互繁殖的相似个体组成。 物种多样性 一个区域内生存着的物种的数量及其差异。 物种丰富度 一个区域内物种的数目。它通常被作为物种多样性的量度,但从技术上来说,它只能反映多样性的
. 17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一个方面。 物种选择 因为在某些共有特征上存在的差异,影响到不同物种的增殖和灭绝机遇,进而引起有利的特征在 整个动物区系或植物区系中的流行。 稳定性 一个生物集合体在物种或个体数量不发生显著变化的前提下抵御干扰的能力。 随机的 指由于随机因素而造成的格式或过程。 品系 来源于一个单一祖先细胞的一组细胞,也叫一个“克隆系”。也指一个物种或变种内的一部分个 体,它们因为一个或多个共同的微小的特征,而且物种或变种内的其他个体区别开来;或者指用于培养 的细菌或真菌的一个变种,叫“菌株”。这个名称多用于细胞、细菌、真菌或病毒,但有时也用于植 物。 补贴 政府向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提供的赠款。 亚种 生物分类学上物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是种内具有独特形态学特征,或生理学、行为性状的群体或 种群。 可持续发展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其中一种或两种不能离开对方而独立生活,或一种生活在另 一种体内。双方互相依赖,都能获得一定的利益的称为互利共生,单方获益的称为偏利共生。 同域分布的 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与之相对的是“异域分布”)。 同域物种形成 在地理分布区重叠的种群里分化出新物种的过程。 系统学 研究生物的历史演化和相互遗传关系,及其表现型之间异同的学科。 捕捞对象 预期的渔业捕捞物种。(与之相对应的是“非捕捞对象”)。 分类学 研究动物、植物的鉴定、命名和描述,并把物种科学地划分到一种等级系统的科学。
. 177.
终止子技术 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来生产绝育种子的技术。这种转基因种子能够正常地生长,而且成熟后收获的种 子在油脂、蛋白质含量等方面与正常的种子是完全相同的,唯一的差别是它的胚胎已被杀死,不能继续 留作种用。也就是说,使用这种种子的农民必须每年都要从种子公司购买种子。这是最为人所诟病的一 项农业生物技术,因为全世界有14亿人依赖农场自己留用的种子。 临危物种 凡是符合下列一条或多条标准的就称为临危物种:繁殖力低下;依赖于片状分布或不稳定的资源; 种群密度波动幅度剧烈;受到人类迫害或不适应人类占主导地位的景观。临危物种往往也是遗传基础贫 乏的物种。 组织培养 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动物或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的技术。(也称体外培养) 全部经济价值 特定资源/栖息地的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的总和。 中医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是通过几 千年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强调人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人与自然的统一 性,以及预防和治疗相结合。主要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和拔火罐等。 传统知识 当地和土著社区积累的知识、创新和实践。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提到的传统知识,是特指与生物多 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的那部分传统知识。 转化 一个品系吸收外源DNA以获得新特性的过程。 转基因生物 引入了外源DNA的生物,引入的方式可以是显微注射或反转录注射。 营养的 与一个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内存在或使用的营养物质有关的。 营养级位 在食物链或食物金字塔中的层次。如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物的生物)就构成了一级营养级位。 紫外线辐射 紫外线是位于可见光谱上紫色光线(高能区)以外的辐射。依据紫外线自身波长的不同,可将紫外 线分为三个波段,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几乎全部被地球大气中的臭氧 层所吸收,因此它的辐射量同臭氧层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类也有较大的影响。。过多照射中波 紫外线会对生物造成损害。 保护伞护种
. 17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保护伞物种是指那些覆盖面积(植物)或巢域面积(动物)巨大的动植物种。为了保护这类物种, 需要把它们大片的生境加以保护,这样生境中的所有其他的物种也同时得到了保护。 意外释放 因为偶然的原因而使转基因生物释放到野外。 上升流 因为表层流场的水平辐散或近岸海流的作用,使表层以下的海水坐垂直上升的流动,称为上升流。 上升流把深水区大量的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所有上升流显著的海区多是著名的 渔场。 价值评估 在考虑内部化和外部化的成本后,给一个物品标出的货币价格。 变种 生物分类学中亚种以下的分类阶元。变种往往是选择性育种的结果,在特征上与原种有明显但程度 不大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里变种的含义有所不同。 载体 一个“携带者”。在遗传学中,载体是指把DNA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外一个细胞中的工具。例如, 作为一个输送媒介,一个DNA载体可以是一段可以自我复制的DNA片段,它能把遗传信息从一个细胞或 个体转移到另外的一个细胞或个体。 病毒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基本化学组分为蛋白质和核酸。病毒只有在进入特 定种类的活细胞内并接管这个细胞的系统后,才能进行增殖。 凭证标本 作为物种鉴定和相关调查数据的永久性实体凭证的标本。 野生近缘种 在分类上与作物或家畜品种有亲缘关系的植物或动物种,可作物培育这些作物或家畜新品种的遗传 材料。 动物园 饲养野生动物供公众参观,并进行移地繁殖的设施。 合子 动物或植物的雄性和雌性配子融合后所形成的新细胞。
. 179 .
附件I:《生物多样性公约》文本
该公约1992年6月5日订于里约热内卢,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 中国政府总理1992年6月11日在里约热内卢签署该公约。1992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 该公约。1993年1月5日,中国交存批准书;同年12月29日,该公约对我国生效。
序言 缔约国,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生态、遗传、社会、经济、 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价值,还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进化和保护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 性,确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重申各国对它自己的生物资源拥有主权权利,也重 申各国有责任保护它自己的生物多样性,并以可持久的方式利用它自己的生物资源,关切一些人类活 动正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意识到普遍缺乏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信息和知识,亟需开发科学、技术和机 构能力,从而提供基本理解,据以策划与执行适当措施,注意到预测、预防和从根源上消除导致生物多 样性严重减少或丧失的原因,至为重要,并注意到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减少或损失的威胁时,不应以缺 乏充分的科学定论为理由,而推迟采取旨在避免或尽量减轻此种威胁的措施,注意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基本要求,是就地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维持恢复物种在其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种群,并注意到 移地措施,最好在原产国内实行,也可发挥重要作用;认识到许多体现传统生活方式的土著和地方社区 同生物资源有着密切和传统的依存关系,应公平分享从利用与保护生物资源及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有关 的传统知识、创新和实践而产生的惠益,并认识到妇女在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中发挥极其重要作 用,并确认妇女必须充分参与制订和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各级政策,强调为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 组成部分的持续利用,促进国家、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国际、区域和全球性合作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承认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和适当取得有关的技术,可对全世界处理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的能 力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承认有必要订立特别的条款,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包括提供新的和额外 的资金和适当取得有关的技术,注意到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这方面的特殊情况,承认有必要大量 投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且这些投资可望产生广泛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惠益;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及根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第一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务,意识到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对满足世界 日益增加的人口对粮食、健康和其他需求至为重要,而为此目的取得和分享遗传资源和遗传技术是必不 可少的,注意到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最终必定增强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并有助于实现人类和平; 期望加强和补充现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持久使用其组成部分的各项国际协议;并决心为今世后代的利 益,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兹协议如下:
第1条 目标 本公约的目标是按照本公约有关条款从事保护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 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实施手段包括遗传资源的适当取得及有关技术的适当转让,但需顾及对 这些资源和技术的一切权利,以及提供适当资金。
. 18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第2条 用语 为本公约的目的:“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 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 性。“生物资源”是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种群、或 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 “生物技术”是指使用生物系统、生物体或其衍生物的任何技术应用,以制作或改进特定用途的 产品或工艺过程。“遗传资源的原产国”是指拥有处于原产境地的遗传资源的国家。“可提供遗传资源 的国家”是指供应遗传资源的国家,此种遗传资源可能是取自原地来源,包括野生物种和驯化物种的种 群,或取自移地保护来源,不论是否原产于该国。 “驯化或培殖物种”是指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影响了其演化进程的物种。 “生态系统”是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和它们的无生命环境作为一个生态单位交互作用形成的 一个动态复合体。 “移地保护”是指将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移到它们的自然环境之外进行保护。 “遗传材料”是指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或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遗传资 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遗传材料。 “生境”是指生物体或生物种群自然分布的地方或地点。 “原地条件”是指遗传资源生存于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之内的条件;对于驯化或培殖的物种而言, 其环境是指它们在其中发展出其明显特性的环境。 “就地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以及维持和恢复物种在其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种群; 对于驯化和培殖物种而言,其环境是指它们在其中发展出其明显特性的环境。 “保护区”是指一个划定地理界限,为达到特定保护目标而指定或实行管制和管理的地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指由某一区域的一些主权国家组成的组织,其成员国已将处理本公约范 围内的事务的权力付托它并已按照其内部程序获得正式授权,可以签署、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本公 约。 “持续利用”是指使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方式和速度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长期衰落,从而保 持其满足今世后代的需要和期望的潜力。 “技术”包括生物技术。
第3条 原则 依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具有按照其环境政策开发其资源的主权权利,同时亦负有责 任,确保在它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不致于对其他国家的环境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造成 损害。
. 181 .
第4条 管辖范围 以不妨碍其他国家权利为限,除非本公约另有明文规定,本公约规定应按下列情形对每一缔约国 适用: 1、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位于该国管辖范围的地区内; 2、在该国管辖或控制下开展的过程和活动,不论其影响发生在何处,此种过程和活动可位于该国 管辖区内,也可在该国管辖区外。
第5条 合作 第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直接与其他缔约国,或酌情通过有关国际组织为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 样性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并就共同关心的其他事项进行合作。
第6条 保护和持续利用方面的一般措施 每一缔约国应按照其特殊情况和能力: 1、为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制定国家战略、计划或方案,或为此目的变通其现有战略、计划 或方案;这些战略、计划或方案除其他外应体现本公约内载明与该缔约国有关的措施; 2、尽可能并酌情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订入有关的部门或跨部门计划、方案和政策内。
第7条 查明与监测 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特别是为了第8条至第10条的目的: 1、查明对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要顾及附件1所载指示性种 类清单; 2、通过抽样调查和其他技术,监测依照以上(a)项查明的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要特别注意那些需 要采取紧急保护措施以及那些具有最大持续利用潜力的组成部分; 3、查明对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产生或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过程和活动种类,并通过抽 样调查和其他技术,监测其影响; 4、以各种方式保存并整理依照以上1、2、3项从事查明和监测活动所获得的数据。
第8条 就地保护 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 1、建立保护区系统或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地区;
. 18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2、于必要时,制定准则据以选定、建立和管理保护区或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地 区; 3、管制或管理保护区内外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的生物资源,以确保这些资源得到保护和持 续利用; 4、促进保护生态系统、自然生境和维护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种群; 5、在保护区域的邻接地区促进无害环境的持续发展,以谋增进这些地区的保护; 6、除其他外,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计划或其他管理战略,重建和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促进受 威胁物种的复原; 7、制定或采取办法以酌情管制、管理或控制由生物技术改变的活生物体在使用和释放时可能产生 的危险,即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也要考虑到对人类健 康的危险; 8、防止引进、控制或消除那些威胁到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的外来物种; 9、设法提供现时利用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组成部分的持续利用彼此相辅相成所需的条件; 10、依照国家立法,尊重、保存和维持土著和地方社区体现传统生活方式而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 持续利用相关的知识、创新和实践并促进其广泛应用,由此等知识、创新和实践的拥有者认可和参与下 并鼓励公平地分享因利用此等知识、创新和做法而获得的惠益; 11、制定或维持必要立法和/或其他规范性规章,以保护受威胁物种和种群; 12、在依照第7条确定某些过程或活动类别已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时,对有关过程和活 动类别进行管制和管理; 13、进行合作,就以上第1至9项所概括的就地保护措施,特别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和其他支助。
第9条 移地保护 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主要为辅助就地保护措施起见: 1、最好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原产国采取措施移地保护这些组成部分; 2、最好在遗传资源原产国建立和维持移地保护及研究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设施; 3、采取措施以恢复和复原受威胁物种并在适当情况下将这些物种重新引进其自然生境中; 4、对于为移地保护目的从自然生境中收集生物资源实施管制和管理,以避免威胁到生态系统和当 地的物种种群,除非根据以上第3项必须采取临时性特别移地措施。 5、进行合作,为以上1至4项所概括的移地保护措施以及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和维持移地保护设施提 供财政和其他援助。
. 183 .
第10条 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持续利用 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 1、在国家决策过程中考虑到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2、采取有关利用生物资源的措施,以避免或尽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 3、保护并鼓励那些按照传统文化惯例而且符合保护或持续利用要求的生物资源习惯使用方式; 4、在生物多样性已减少的退化地区支助地方居民规划和实施补救行动; 5、鼓励其政府当局和私营部门合作制定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方法。
第11条 鼓励措施 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采取对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起鼓励作用的经济和社会 措施。
第12条 研究和培训 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缔约国应: 1、在查明、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措施方面建立和维持科技教育和培训方 案,并为该教育和培训提供资助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 2、特别在发展中国家,除其他外,按照缔约国会议根据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事务附属机构的建 议作出的决定,促进和鼓励有助于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3、按照第16、18和20条的规定,提倡利用生物多样性科研进展,制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方法,并在这方面进行合作。
第13条 公众教育和意识 缔约国应: 1、促进和鼓励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所需要的措施的理解,并通过大众传播工具进行宣传 和将这些题目列入教育大纲; 2、酌情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制定关于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教育和公众意识方案。
第14条 影响评估和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1、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
. 184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a)采取适当程序,要求就其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拟议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 估,以期避免或尽量减轻这种影响,并酌情允许公众参加此种程序 (b)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其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方案和政策的环境后果得 到适当考虑; (c)在互惠基础上,就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对其他国家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生物多样性可 能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活动促进通报、交流信息和磋商,其办法是为此鼓励酌情订立双边、区域或 多边协议; (d)如遇其管辖或控制下起源的危险即将或严重危及或损害其他国家管辖的地区内或本国管辖 地区范围以外的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应立即将此种危险或损害通知可能受影响的国家,并采取行动 预防或尽量减轻这种危险或损害; (e)促进做出国家紧急应变安排,以处理大自然或其他原因引起即将严重危及生物多样性的活 动或事件,鼓励旨在补充这种国家努力的国际合作,并酌情在有关国家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同意 的情况下制定联合应急计划。 2、缔约国会议应根据所作的研究,审查生物多样性所受损害的责任和补救问题,包括恢复和赔 偿,除非这种责任纯属内部事物。
第15条 遗传资源的取得 1、确认各国对其自然资源拥有的主权权利,因而可否取得遗传资源的决定权属于国家政府,并依 照国家法律行使。 2、每一缔约国应致力于创造条件,便利其他缔约国取得遗传资源用于无害环境的用途,不对这种 取得施加违背本公约目标的限制。 3、为本公约的目的,本条以及第16和19条所指缔约国提供的遗传资源,仅限于这种资源原产国的 缔约国或按照本公约取得该资源的缔约国所提供的遗传资源。 4、取得经批准后,应按照共同商定的条件并遵照本条的规定进行。 5、遗传资源的取得须经提供这种资源的缔约国事先知情同意,除非该缔约国另有决定。 6、每一缔约国使用其他缔约国提供的遗传资源从事开发和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力求这些缔约国充 分参与,并于可能时在这些缔约国境内进行。 7、每一缔约国应按照第16和19条,并于必要时利用第20和21条设立的财务机制,酌情采取立法、 行政或政策性措施,以期与提供遗传资源的缔约国公平分享研究和开发此种资源的成果以及商业和其他 方面利用此种资源所获的利益。这种分享应按照共同商定的条件。
. 185 .
第16条 技术的取得和转让 1、每一缔约国认识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且缔约国之间技术的取得和转让均为实现本公约目标必 不可少的要求,因此承诺遵照本条规定向其他缔约国提供和/或便利其取得并向其转让有关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技术或利用遗传资源而不对环境造成重大损害的技术。 2、以上第1款所指技术的取得和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应按公平和最有利条件提供给予便利,包括共 同商定时,按减让和优惠条件提供或给予便利,并于必要时按照第20和21条设立的财务机制。此种技术 属于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的范围时,这种取得和转让所根据的条件应承认且符合知识产权的充分有效保 护。本款的应用应符合以下第3、4和5款的规定。 3、每一缔约国应酌情采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措施,以其根据共同商定的条件向提供遗传资源的缔 约国,特别是其中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利用这些遗传资源的技术和转让此种技术,其中包括受到专利和 其他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必要时通过第20条和第21条的规定,遵照国际法,以符合以下第4和5款规定 的方式进行。 4、每一缔约国应酌情采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措施,以期私营部门为第1款所指技术的取得、共同开 发和转让提供便利,以惠益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并在这方面遵守以上第1、2和3款规 定的义务。 5、缔约国认识到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可能影响到本公约的实施,因而在这方面遵照国家立法和国 际法进行合作,以确保此种权利有助于而不违反本公约的目标。
第17条 信息交流 1、缔约国应便利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一切公众可得信息的交流,要兼顾到发展中国 家的特殊需要。 2、此种信息交流应包括交流技术、科学和社会经济研究成果,以及培训和调查方案的信息、专门 知识、当地和传统知识本身及连同第16条第1款中所指的技术。可行时也应包括信息的归还。
第18条 技术和科学合作 1、缔约国应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久使用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必要时可通过适当的国际机构 和国家机构来开展这种合作。 2、每一缔约国应促进与其他缔约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以执行本公约,办法之中包 括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促进此种合作时应特别注意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和机构建设以发展和加强国家 能力。 3、缔约国会议应在第一次会议上确定如何设立交换所机制以促进并便利科技合作。
. 186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4、缔约国为实现本公约的目标,应按照国家立法和政策,鼓励并制定各种合作方法以开发和使用 各种技术,包括当地技术和传统技术在内。为此目的,缔约国还应促进关于人员培训和专家交流的合 作。 5、缔约国应经共同协议促进设立联合研究方案和联合企业,以开发与本公约目标有关的技术。
第19条 生物技术的处理及其惠益的分配 1、每一缔约国应酌情采取立法、行政和政策措施,让提供遗传资源用于生物技术研究的缔约国, 特别是其中的发展中国家,切实参与此种研究活动;可行时,研究活动宜在这些缔约国中进行。 2、每一缔约国应采取一切可行措施,以赞助和促进那些提供遗传资源的缔约国,特别是其中的发 展中国家,在公平的基础上,优先取得基于其提供资源的生物技术所产生成果和惠益。此种取得应按共 同商定的条件进行。 3、缔约国应考虑是否需要一项议定书,规定适当程序,特别包括事先知情协议,适用于可能对生 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由生物技术改变的任何活生物体的安全转让、处理和使用, 并考虑该议定书的形式。 4、每一个缔约国应直接或要求其管辖下提供以上第3款所指生物体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将该缔约 国在处理这种生物体方面规定的使用和安全条例的任何现有资料以及有关该生物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的任何现有资料,提供给将要引进这些生物体的缔约国。
第20条 资金 1、每一缔约国承诺依其能力为那些旨在根据其国家计划、优先事项和方案实现本公约目标的活动 提供财政资助和鼓励。 2、发达国家缔约国应提供新的额外的资金,以使发展中国家缔约国能支付它们因执行那些履行本 公约义务的措施而承担议定的全部增加费用,并使它们能享受到本公约条款产生的惠益;上项费用将由 个别发展中国家同第21条所指的体制机构商定,但须遵循缔约国会议所制订的政策、战略、方案重点、 合格标准和增加费用指示性清单。其他缔约国,包括那些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进程的国家,可自愿承担 发达国家缔约国的义务。为本条的目的,缔约国会议应在其第一次会议上确定一份发达国家缔约国和其 他自愿承担发达国家缔约国义务的缔约国名单。缔约国会议应定期审查这份名单并于必要时加以修改。 另将鼓励其他国家和来源以自愿方式作出捐款。履行这些承诺时,应考虑到资金提供必须充分、可预测 和及时,且名单内缴款缔约国之间共同承担义务也极为重要。 3、发达国家缔约国也可通过双边、区域或其他多边渠道提供与执行本公约有关的资金,而发展中 国家缔约国则可利用该资金。 4、发展中国家缔约国有效地履行其根据公约作出的承诺的程度将取决于发达国家缔约国有效地履 行其根据公约就财政资源和技术转让作出的承诺,并将充分顾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
. 187 .
国家缔约国的最优先事项这一事实。 5、各缔约国在其就筹资和技术转让采取行动时应充分考虑到最不发达国家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 况。 6、缔约国还应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缔约国、特别是小岛屿国家中由于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生物多 样性的分布和地点而产生的特殊情况。 7、发展中国家应包括环境方面最脆弱,例如境内有干旱和半干旱地带、沿海和山岳地区国家的特 殊情况也应予以考虑。
第21条 财务机制 1、为本公约的目的,应有一机制在赠与或减让条件的基础上向发展中国家缔约国提供资金,本条 中说明其主要内容。该机制应为本公约目的而在缔约国会议权力下履行职责,遵循会议的指导并向其 负责。该机制的业务应由缔约国会议第一次会议或将决定采用的一个体制机构开展。为本公约的目的, 缔约国会议应确定有关此项资源获取和利用的政策、战略、方案重点和资格标准。捐款额应按照缔约国 会议定期决定所需的资金数额,考虑到第20条所指资金流动量充分、及时且可以预计的需要和列入第20 条第2款所指名单的缴款缔约国分担负担的重要性。发达国家缔约国和其他国家及来源也可自愿提供捐 款。该机制应在民主和透明的管理体制内开展业务。 2、依据本公约目标,缔约国会议应在其第一次会议上确定政策、战略和方案重点,以及详细的资 格标准和准则,用于资金的获取和利用。包括对此种利用的定期监测和评价。缔约国会议应在同受托负 责财务机制运行的体制机构协商后,就实行以上第1款的安排作出决定。 3、缔约国会议应在本公约生效后不迟于两年内,其后在定期基础上,审查依照本条规定设立的财 务机制的功效,包括以上第2款所指的标准和准则。根据这种审查,会议应于必要时采取适当行动,以 增进该机制的功效。 4、缔约国应审议如何加强现有的金融机构,以便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资金。
第22条 与其他国际公约的关系 1、本公约的规定不得影响任何缔约国在任何现在国际协定下的权利和义务,除非行使这些权利和 义务将严重破坏或威胁生物多样性。 2、缔约国在海洋环境方面实施本公约不得抵触各国在海洋法下的权利和义务。
第23条 缔约国会议 1、特此设立缔约国会议。缔约国会议第一次会议应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于本公约生效后 一年内召开。其后,缔约国会议的常会应依照第一次会议所规定的时间定期举行。
. 188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2、缔约国会议可于其认为必要的其他时间举行非常会议;如经任何缔约国书面请求,由秘书处将 该项请求转致和缔约国后六个月内至少有1/3缔约国表示支持时,亦可举行非常会议。 3、缔约国会议应以协商一致方式商定和通过它本身的和它可能设立的任何附属机构的议事规则和 关于秘书处经费的财务细则。缔约国会议应在每次常会通过到下届常会为止的财政期间的预算。 4、缔约国会议应不断审查本公约的实施情形,为此应: (a) 就按照第26条规定递送的资料格式及间隔时间,并审议此种资料以及任何附属机构提交的 报告; (b) 审查按照第25条提供的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意见; (c) 视需要按照第28条审议并通过议定书; (d) 视需要按照第29和第30条审议并通过对本公约及其附件的修正; (e) 审议对任何议定书及其任何附件的修正,如做出修正决定,则建议有关协定书缔约国予以 通过; (f) 视需要按照第30条审议并通过本公约的增补附件; (g) 视实施本公约的需要,设立附属机构,特别是提供科技咨询意见的机构; (h) 通过秘书处,与处理本公约所涉事项的各公约的执行机构进行接触,以期与它们建立适 当的合作形式; (i) 参酌实施本公约取得的经验,审议并采取为实现本公约的目的可能需要的任何其他行动。 5、联合国、其各专门机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任何非本公约缔约国的国家,均可派观察员出席 缔约国会议。任何其他组织或机构,无论是政府性质或非政府性质,只要在与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 性有关领域具有资格,并通知秘书处愿意以观察员身份出席缔约国会议,都可被接纳参加会议,除非有 至少1/3的出席缔约国表示反对。观察员的接纳与参加应遵照缔约国会议通过的议事规则处理。
第24条 秘书处 1、特此设立秘书处,其职责如下: (a) 为第23条规定的缔约国会议作出安排并提供服务; (b) 执行任何议定书可能派给它的职责; (c) 编制关于它根据本公约执行职责情况的报告,并提交缔约国会议; (d) 与其他有关国际机构取得协调,特别是订出各种必要的行政和合同协议,以便有效地执 行其职责; (e) 执行缔约国会议可能规定的其他职责。
. 189 .
2、缔约国会议应在其第一次常会上从那些已经表示愿意执行本公约规定的秘书处职责的现有合格 国际组织之中指定某一组织为秘书处。
第25条 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事务附属机构 1、特此设立一个提供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意见的附属机构,以向缔约国会议、并酌情向它的其 他附属机构及时提供有关执行本公约的咨询意见。该机构应开放供所有缔约国参加,并应为多学科性。 它应由有关专门知识领域内卓有专长的政府代表组成。它应定期向缔约国会议报告其各个方面的工作。 2、这个机构应在缔约国会议的权力下,按照会议所订的准则并应其要求,应: (a) 提供关于生物多样性状况的科学和技术评估意见; (b) 编制有关按照本公约条款所采取各类措施取得的成效的科学和技术评估报告; (c) 查明有关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创新、有效的和当代最先进的技术和专门技能, 并就促进此类技术和开发和/或转让的途径和方法提供咨询意见; (d) 就有关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方案以及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国际合作提供咨询 意见; (e) 回答缔约国会议及其附属机构可能向其提出的有关科学、技术、工艺和方法的问题。 3、这个机构的职责、权限、组织和业务可由缔约国会议进一步订立。
第26条 报告 每一缔约国应按缔约国会议决定的间隔时间,向缔约国会议提交关于该国为执行本公约条款已采取 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在实现本公约目标方面的成效的报告。
第27条 争端的解决 1、缔约国之间在就公约的解释或适用方面发生争端时,有关的缔约国应通过谈判方式寻求解决。 2、如果有关缔约国无法以谈判方式达成协议,它们可以联合要求第三方进行斡旋或要求第三方出 面调停。 3、在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本公约时或其后的任何时候,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书 面向保管者声明,对按照以上第1或第2款未能解决的争端,它接受下列一种或两种争端解决办法作为强 制性办法: (a) 按照附件2第1部分规定的程序进行仲裁;
. 190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b) 将争端提交国际法庭。 4、如果争端各方尚未按照以上第3款规定接受同一或任何程序,则这项争端应按照附件2第2部分规 定提交调解,除非缔约国另有协议。 5、本条规定适用于任何议定书,除非该议定书另有规定。
第28条 议定书的通过 1、缔约国应合作拟订通过本公约的议定书。 2、议定书应由本公约缔约国会议举行会议通过。 3、任何拟订议定书的文本应由秘书处至少在举行上述会议以前六个月递交各缔约国。
第29条 公约或议定书的修正 1、任何缔约国均可就本公约提出修正案。议定书的任何缔约国可就该议定书提出修正案。 2、本公约的修正案应由缔约国会议举行会议通过。对任何议定书的修正案应在该议定书缔约国的 会议上通过。就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提出的修正案,除非该议定书另有规定,应由秘书处至少在举行拟 议通过该修正案的会议以前六个月递交公约或有关议定书缔约国。秘书处也应将拟议的修正案递交本公 约的签署国供其参考。 3、缔约国应尽力以协商一致方式就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任何拟议修正案达成协议,如果尽了一 切努力仍无法以协商一致方式达成协议,则作为最后办法,应以出席并参加表决的有关文书的缔约国 2/3多数票通过修正案;通过的修正案应由保管者送交所有缔约国批准、接受或核准。 4、对修正案的批准、接受或核准,应以书面通知保管者。依照以上第3款通过的修正案,应于至少 2/3公约缔约国或2/3有关议定书缔约国交存批准、接受或核准书之后第90天在接受修正案的各缔约国之 间生效,除非议定书内另有规定。其后,任何其他缔约国交存其对修正的批准、接受或核准书第90天之 后,修正即对它生效。 5、对本条而言“出席并参加表决的缔约国”是指在场投赞成票或反对票的缔约国。
第30条 附件的通过和修正 1、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附件应成为本公约或该议定书的一个构成部分;除非另有规定,凡提及 本公约或其议定书时,亦包括其任何附件在内。这种附件应以程序、科学、技术和行政事项为限。 2、任何议定书就其附件可能另有规定者除外,本公约的增补附件或任何议定书的附件的提出、通 过和生效,应适用下列程序: (a) 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附件应依照第29条规定的程序提出和通过;
. 191 .
(b) 任何缔约国如果不能接受本公约的某一增补附件或把它作为缔约国的任何议定书的某一附 件,应于公约保管者就其通过发出通知之日起一年内将此情况书通知保管者。保管者应于接到任何 此种通知后立即通知所有缔约国。一缔约国可于任何时间撤销以前的反对声明,有关附件即按以下 (c)项规定对它生效; (c) 在公约保管者就附件通过发出通知之日起满一年后,该附件应对未曾依照以上(b)项发 出通知的本公约或任何有关议定书的所有缔经国生效。 3、本公约附件或任何议定书附件的修正案的提出、通过和生效,应遵照本公约附件或议定书附件 的提出、通过和生效所适用的同一程序。 4、如一个增补附件或对某一附件的修正案涉及对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修正,则该增补附件或修 正案须于本公约或有关议定书的修正生效以后方能生效。
第31条 表决权 1、除以下第2款之规定外,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每一缔约国应有一票表决权。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属于其权限事项行使表决权时,其票数相当于其作为本公约或有关议定书 缔约国的成员国数目。如果这些组织的成员国行使其表决权,则该组织就不应行使其表决权,反之亦然。
第32条 本公约与其议定书之间的关系 1、一国或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得成为议定书缔约国,除非已是或同时成为本公约缔约国。 2、任何议定书下的决定,只应由该议定书缔约国作出。尚未批准、接受、或核准一项议定书的公 约缔约国,可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该议定书缔约国的任何会议。
第33条 签署 本公约应从1992年6月5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并从1992年6月15日至1993年6月4日在纽约联合国 总部公开供各国和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签署。
第34条 批准、接受或核准 1、本公约和任何议定书须由各国和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批准、接受或核准。批准、接受或核准 书应交存公约保管者。 2、以上第1款所指的任何组织如成为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缔约组织而该组织没有任何成员国是缔 约国,则该缔约国组织应受公约或议定书规定的一切义务的约束。如这种组织及其成员国应就履行其公 约或议定书义务和各自责任作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该组织和成员国不应同时有权行使公约或有关议 定书规定的权利。
. 192 .
生 物 多 样 性 基 础读 物
3、以上第1款所指组织应在其批准、接受或核准书中声明其对本公约或有关议定书所涉事项的权 限。这些组织也应将其权限的任何有关变化通知保管者。
第35条 加入 1、本公约及任何议定书应自公约或有关议定书签署截止日期起开始供各国和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 织加入。加入书应交付保管者。 2、以上第1款所指组织应在其加入书中声明其对本公约或有关议定书所涉事项的权限。这些组织也 应将其权限的任何有关变化通知保管者。 3、第34条第2款的规定应适用于加入本公约或任何议定书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第36条 生效 1、本公约应于第30份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书交存之日以后第90天后效。 2、任何议定书应于该议定书订明份数的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书交存之日以后第90天生效。 3、对于在第30份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书交存后批准、接受、核准本公约或加入本公约的每一 缔约国,本公约应于该缔约国的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书交存之日以后第90天生效。 4、任何议定书,除非其中另有规定,对于该议定书依照以上第2款规定生效后批准、接受、核准或 加入该议定书的缔约国,应于该缔约国的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书交存之日以后第90天生效,或于本 公约对该缔约国生效之日生效,以两者中较后日期为准。 5、为以上第1和第2款的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交存的任何文书不得在该组织成员国所交存文 书以外另行计算。
第37条 保留 不得对本公约作任何保留。
第38条 退出 1、任何缔约国于本公约对其生效之日起两年之后的任何时间向公约保管者提出书面通知,可退出 本公约。 2、这种退出应在保管者接到退出通知之日起一年后生效,或在退出通知是指明的一个较后日期生 效。
. 193 .
3、任何缔约国一旦退出本公约,即应被视为也已退出它加入的任何议定书。
第39条 临时财务安排 在本公约生效之后至缔约国会议第一次会议期间,或至缔约国会议决定根据第21条指定某一体制机 构为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合办的全球环境贷款设施若已按照 第21条的要求充分改组,则应暂时为第21条所指的体制机构。
第40条 秘书处临时安排 在本公约生效之后至缔约国会议第一次会议期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提供的秘书处应暂时 为第24条第2款所指的秘书处。
第41条 公约保管者 联合国秘书长应负起本公约及任何议定书的保管者的职责。
第42条 作准备文本 本公约原本应交存联合国秘书长,其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本均为作准文 本。为此,下列签名代表,经正式授权,在本公约上签字,以昭信守。
公元1992年6月5日订于里约热内卢。
. 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