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708

Page 1

【民法總則速成】 第一篇

民法的法源與法律適用 ................................ 001

01

法源 .................................................................. 003

02

習慣 .................................................................. 003

03

法律的類推適用 ................................................. 006

04

法律的解釋 ........................................................ 008

05

法律的目的性擴張及限縮 ................................... 011

第二篇

法律行為 ..................................................... 015

01

意思表示  :意義、私法自治 ........................... 017

02

意思表示  :要素、欠缺之效力 ........................ 019

03

意思表示  :對話的意思表示 ........................... 023

04

意思表示  :非對話的意思表示 ........................ 024

05

意思表示  :透過中間人轉達 vs.表示使者及受 領使者 ............................................................... 027

06

意思表示 :對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 為意思表示 ........................................................ 029

07

意思表示  :公式送達 ...................................... 032

08

意思表示  :意思表示之撤回 ........................... 034

09

意思表示  :意思表示的解釋 ........................... 036

10

意思表示  :情事變更原則 ............................... 038

1


2

11

意思表示 vs.法律行為 ........................................ 041

12

單獨行為 vs.雙方行為 vs.共同行為 ..................... 042

13

債權行為 ........................................................... 045

14

物權行為  :不動產 .......................................... 046

15

物權行為  :動產.............................................. 050

16

債權行為 vs.物權行為 ........................................ 051

17

行為能力 ............................................................ 054

18

限制行為能力  :年齡及種類 ............................ 056

19

限制行為能力 :法定代理人之允許、承認、拒 絕、方式 ............................................................ 058

20

限制行為能力  :法定代理人允許之範圍 .......... 061

21

限制行為能力 :純獲法律上利益、日常生活所 必需之行為 ........................................................ 064

22

限制行為能力  :催告、撤回 ............................ 067

23

限制行為能力  :取得行為能力後之承認 .......... 069

24

限制行為能力  :單獨行為 ............................... 070

25

限制行為能力  :締約過失責任 ........................ 073

26

限制行為能力  :法定代理人允許處分之財產 ... 076

27

限制行為能力  :法定代理人允許獨立營業 ....... 083

28

限制行為能力  :有償取得之財產、特有財產 ... 084

29

限制行為能力 :針對「行為能力」或「已得允 許」施用詐術 ..................................................... 086

30

無行為能力  :年齡及種類 ............................... 091

31

無行為能力  :意思表示之發出及到達 .............. 093

32

無行為能力  :意思表示之效力 ........................ 093

33

法律行為之標的  :確定 ................................... 094

34

法律行為之標的  :可能 ................................... 096


35

法律行為之標的  :合法 .................................. 097

36

法律行為之標的  :不違反公序良俗 ................. 101

37

脫法行為 ........................................................... 104

38

通謀虛偽意思表示 ............................................. 106

39

擔保信託 vs.通謀虛偽意思表示 ........................... 113

40

管理信託(積極信託)vs.通謀虛偽意思表示 ...... 114

41

借名登記(消極信託)vs.通謀虛偽意思表示 ...... 116

42

單獨虛偽意思表示(心中保留) ........................ 123

43

錯誤  :內容錯誤、表示行為錯誤、動機錯誤 ... 125

44

錯誤  :表意人須無具體輕過失 ........................ 135

45

錯誤  :信賴利益 vs.履行利益 .......................... 137

46

錯誤  :傳達錯誤 ............................................. 139

47

錯誤  :除斥期間 ............................................. 140

48

錯誤 vs.瑕疵擔保責任 ........................................ 141

49

看似錯誤,但不用撤銷或不能撤銷 :隱藏的不 合意 .................................................................. 143

50

看似錯誤,但不用撤銷或不能撤銷 :解釋先行 撤銷,誤載無害真意 .......................................... 145

51

看似錯誤,但不用撤銷或不能撤銷 :誠信原則 排除錯誤之撤銷 ................................................. 148

52

看似錯誤,但不用撤銷或不能撤銷 :相對人願 意接受表意人內心所意欲者 ............................... 149

53

看似錯誤,但不用撤銷或不能撤銷:自甘冒險 .. 150

54

詐欺 .................................................................. 151

55

利他契約受益人 vs.詐欺 .................................... 158

56

脅迫 .................................................................. 163

57

暴利行為 ........................................................... 165

3


4

第三篇

代理 ............................................................ 169

01

代理  :顯名直接代理 ...................................... 171

02

代理  :隱名直接代理 ...................................... 173

03

代理  :隱名間接代理 ...................................... 174

04

代理  :顯名間接代理 ...................................... 177

05

代理  :授與代理權 .......................................... 180

06

代理  :取得代理權、行使代理權 ..................... 183

07

代理:代理權的消滅、撤回、獨立性、無因性 .. 187

08

代理  :無權代理.............................................. 193

09

代理  :本人或無權代理人死亡 vs.無權代理 ..... 200

10

代理  :冒名行為 vs.替名代理 .......................... 205

11

代理  :表現代理 .............................................. 210

12

代理  :代理權的限制及撤回 ............................ 227

13

代理  :雙方代理.............................................. 236

14

代理  :自己代理.............................................. 238

15

代理  :代理人發生錯誤、被詐欺、被脅迫 ....... 243

16

代理 :代理人使別人錯誤、詐欺別人、脅迫別 人 ...................................................................... 246

第四篇

無權處分及善意取得 ................................... 253

01

無權處分  :債權行為 vs.物權行為 ................... 255

02

無權處分  :本人或無權處分人死亡 vs.無權處 分 ...................................................................... 261

03

無權處分 :無權處分→動產善意取得→不當得 利 ...................................................................... 264

04

無權處分 :撤銷或無效→無權處分→動產善意 取得→不當得利 ................................................. 267


05

無權處分 :有償的無權處分→第三人惡意→第 767 條或不當得利 .............................................. 276

06

無權處分 :無償的無權處分→動產善意取得→ 不當得利 ........................................................... 278

07

無權處分 :無法律上原因的無權處分→動產善 意取得→撤銷或無效→不當得利 ........................ 282

08

無權處分 :限制行為能力人無法律上原因的無 權處分→動產善意取得→撤銷或無效→不當得 利 ...................................................................... 284

09

不動產善意取得  :信賴登記+依法律行為而取 得 ...................................................................... 292

10

不動產善意取得  :借名登記 vs.無權處分 ........ 298

第五篇

法律行為的無效及撤銷 ................................ 319

01

撤銷權 

客體 ................................................. 321

02

撤銷權  :撤銷權的繼承 .................................. 321

03

撤銷權  :承認 ................................................. 323

04

無效的法律行為 vs.回復原狀或損害賠償 ........... 325

05

全部無效 vs.一部無效 ........................................ 328

06

無效法律行為的轉換 ......................................... 329

07

無效法律行為的撤銷 ......................................... 331

第六篇

監護宣告及輔助宣告 ................................... 335

01

監護宣告  :要件及效力 .................................. 337

02

監護宣告  :財產之管理 .................................. 341

03

輔助宣告  :要件及效力 .................................. 344

04

輔助宣告  :特定重要行為 vs.輔助人同意 ........ 346

5


6

第七篇

消滅時效及權利行使 ................................... 357

01

消滅時效  :意義及客體 ................................... 359

02

消滅時效  :不動產的第 767 條物上請求權 ...... 360

03

消滅時效  :短期消滅時效 ............................... 362

04

消滅時效  :侵權行為、不當得利 ..................... 367

05

消滅時效  :第 110 條無權代理 ........................ 369

06

消滅時效  :起算點 .......................................... 370

07

消滅時效  :時效中斷及重新起算 ..................... 378

08

消滅時效  :抵押權 .......................................... 382

09

消滅時效  :從權利 .......................................... 385

10

消滅時效  :違約金 .......................................... 386

11

消滅時效  :時效不完成 ................................... 387

12

消滅時效  :消滅時效完成前的承認 ................. 391

13

消滅時效  :消滅時效完成後的承認 ................. 392

14

除斥期間 ............................................................ 396

15

權利的行使  :禁止違反公益 ............................ 397

16

權利的行使  :禁止權利濫用 ............................ 398

17

權利的行使  :誠信原則 ................................... 401

18

正當防衛 ............................................................ 409

19

緊急避難 ............................................................ 412

20

自助行為 ............................................................ 414

第八篇

權利主體 ..................................................... 415

01

法人  :權利能力.............................................. 417

02

法人  :代理 vs.代表 ........................................ 419

03

法人  :對外賠償.............................................. 421

04

法人  :對內求償.............................................. 426


05

法人  :影子董事、實質負責人、幕後老闆 ...... 428

06

法人  :社團法人之設立及參加 ........................ 429

07

法人  :社團法人之決議 .................................. 431

08

法人  :財團法人之設立及捐助 ........................ 435

09

法人  :財團法人之違反捐助章程 .................... 437

10

法人  :解散 .................................................... 438

11

權利能力 ........................................................... 440

12

死亡宣告  :要件及效力 .................................. 445

13

死亡宣告  :失蹤人歸來後的法律關係 ............. 448

第九篇

權利客體 ..................................................... 453

01

權利客體  :動產→不動產 ............................... 455

02

權利客體  :動產→動產 .................................. 463

第十篇

條件、期限、期日、期間 ............................ 467

01

條件  :種類 .................................................... 469

02

條件  :視為已成就、視為不成就 .................... 469

03

條件  :期待權之保護 ...................................... 470

04

期限 .................................................................. 472

05

期日及期間  :起算及終止 ............................... 472

06

期日及期間  :末日之延長 ............................... 473

7


第一篇

02 習慣 03 法律的類推適用 04 法律的解釋 05 法律的目的性擴張及限縮

民法的法源與法律適用

01 法源


2

民法總則速成


第一篇|民法的法源與法律適用

3

01 法源 第 1 條(法源) 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 當有民事糾紛時,通常是因為錢吵架,最後就會告上法院,法官會先用 法律規定來判決,若沒有這種法律或法律沒寫很清楚時,就要看民間有 無相關的習慣,若也沒這種習慣,就用法理(就是法律教授寫的書或期 刊論文所提出的理論,或外國立法,或等一下會教到的類推適用) ,所以 §1 的法源順序是:法律→習慣→法理。 我當這麼多年律師也只遇過幾件曾經用到「習慣」 ,而且民間的習慣有些 是很不公平(ex:重男輕女) ,一個好的法官也不該輕易援用,所以審判 實務上幾乎很少見到習慣這東西。審判實務最重要的反而是「契約」 ,畢 竟基於私法自治,人民本來就可以簽契約,這份契約是雙方量身訂作的, 雙方都最滿意的規定,比法律更適合雙方,當然要最優先適用啊。另外, 最高法院或高等法院沒事就會作出決議,全台灣的法官們大多會乖乖聽 話照著判決,所以審判實務的法源順序其實是:契約→法律→決議→法 理。

02 習慣 第 1 條(法源) 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 第 2 條(適用習慣之限制) 民事所適用之習慣,以不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為限。


4

民法總則速成

所謂的「習慣法」是指多年慣行之事實,普通一般人確信其有拘束力, 人人必須遵從,群居生活始能維持者。所謂的「事實上習慣」僅指一種 慣行,但一般人並不認為有拘束力,一般人尚未認為必須遵從,群居生 活始能維持(例如搭捷運手扶梯時,習慣站右邊,但我們不覺得站左邊 違法,因為站右邊只是方便趕時間的人可以走左邊,若你堅持站左邊也 可以,何況站左邊也能避免手扶梯左右重量長期不平衡)。 §1 所指的「習慣」是「習慣法」或「事實上習慣」?少數說和通說有 完全不同的看法 一、少數說(考試有力說) 「習慣法」也是法律的其中之一,所以法律和習慣法的位階完全相 同,處於競合的狀態,要視情況決定那個優先適用,在沒有法律, 也沒有習慣法時,才適用「事實上習慣」,所以§1 的法源順序是: 法律(含習慣法)→習慣(事實上習慣)→法理。 若採此說,認為法律和習慣法的位階完全相同,處於競合的狀態, 那麼§2 所指的「習慣」也僅指「事實上習慣」。 二、多數說 法律和習慣是二個不同的法源,法律是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成文法 律,習慣則沒有文字,只有習慣法才有拘束力,所以§1 的法源順 序是:法律→習慣(習慣法)→法理。 若採此說,認為法律優先適用,那麼§2 所指的「習慣」指「習慣 法」及「事實上習慣」。 多數說

少數說(考試有力說) 法律=立院三讀通過成文法+

第1條

法律=立院三讀通過成文法 習慣法 習慣=習慣法 習慣=事實上習慣

第2條

習慣=習慣法+事實上習慣

習慣=事實上習慣


第一篇|民法的法源與法律適用

5

教到這裡,各位同學一定會震驚:「我有沒有看錯?少數說是考試有力 說?」是的,最常出題的教授就是採少數說,也因此這麼冷門的問題竟 然分別在台大法律系轉學考及政大法律系轉學考出現。 請論述民法第一條及第二條規定中之「習慣」,通說及少數有力說是 如何加以解釋?兩者間看法不同之理由為何?【106 政大法律系轉學 考】 參照前面教過的「習慣」 、 「習慣法」及「事實上習慣」的內容,然後 採少數說當結論。 民法第一條規定之「習慣」,須具備何種要件?又依「習慣」能否創 設物權?請分別試舉實務上承認之上開「習慣」申論之。【104 台大 法律系轉學考】 參照前面教過的「習慣」 、 「習慣法」及「事實上習慣」的內容,然 後採少數說當結論。 §757: 「物權除依法律或習慣外,不得創設。」所以若符合「習慣 法」的要件時,是可以創設物權,以補充法律不足,並促進經濟發 展,又能維持法秩序安定(但不包括「事實上習慣」 , 「事實上習慣」 不能用來創設物權)。 甲將其所興建、但未辦理保存登記之 A 屋一棟出售予乙,並即交付 予乙使用。嗣乙出國經商,出國前房借予友人丙短期使用,言明僅借 用一個月,詎料之後乙出國長達二十年未曾返國。二十年後乙回國, 乃向丙主張 A 屋之所有物請求權,丙則抗乙並非所有權人,且乙之 所有物返請求權已罹於消時效。問何人之主張有理由?【102 台大法 律系轉學考略刪】


6

民法總則速成

乙若是主張§470Ⅰ規定: 「借用人應於契約所定期限屆滿時,返還 借用物」,消滅時效自使用借貸契約期滿時起算,因為一個月就期 滿了,乙 20 年後才請求,顯然已逾§125 的 15 年消滅時效,丙當 可主張消滅時效抗辯。  A 屋是甲興建,所以甲原始取得 A 屋所有權,但若甲要把不動產 所有權移轉給乙,就必須依§758 登記始能生效,但因為 A 屋未辦 理保存登記,所以當然並無登記給乙,所以傳統見解認為乙並未取 得 A 屋所有權,乙並非所有權人,乙只取得事實上處分權,所以 傳統見解認為乙不得主張§767 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但§757 已修 法為: 「物權除依法律或習慣外,不得創設」 ,而數十年來的實務判 決皆已認可事實上處分權之法效力,亦符合多年慣行之事實且普通 一般人確信其有拘束力之習慣法地位,因此有學者認為事實上處分 權有物權效力,所以乙得依§767Ⅱ準用§767Ⅰ所有物返還請求 權。 乙若是主張§767 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依大法官釋字第 107 及 164 號解釋,未登記之不動產仍有§125 消滅時效之適用,乙二十年後 才請求,顯然已逾§125 的 15 年消滅時效,丙當可主張消滅時效 抗辯。

03 法律的類推適用 第 1 條(法源) 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 第 787 條(袋地所有人之必要通行權) Ⅰ土地因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使用時,除因土地所有人 之任意行為所生者外,土地所有人得通行周圍地以至公路。


第一篇|民法的法源與法律適用

7

Ⅱ前項情形,有通行權人應於通行必要之範圍內,擇其周圍地損害最少 之處所及方法為之;對於通行地因此所受之損害,並應支付償金。 Ⅲ第七百七十九條第四項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遇到法律漏洞時還有一個解決方法即「類推適用」 ,就是拿相類似的法條 來用,教科書上最常見的例子就是§787Ⅰ:「土地因與公路無適宜之聯 絡,致不能為通常使用時……土地所有人得通行周圍地以至公路。」這 條文白話的意思是: 「如果你家被別人的土地包圍,無路可出,你就可以 迫於無奈又大搖大擺的踩過別人的土地出門及回家」 ,這是很合情合理的 規定,否則位於正中間紅心點的你家那塊地根本不能用,太浪費了,唯 有賦予你通行權,才能使用開發你家那塊地,才能地盡其利。但是§787 Ⅰ只規定「土地所有人」有通行權,那其他使用人呢?尤其是承租人? 這是幾乎完全相同的類比,相同的事物,相同的法律理由,基於平等原 則的法理,相同的事物,應相同對待,在法律修改前,法官就可以類推 適用§787Ⅰ,讓住在正中間紅心點的房客也可以有路出門,有路回家, 才能讓承租人地盡其利。 讀書必須要活讀,現在讓我們舉一反三,如果建商蓋了一棟大樓,地下 室賣給 A 公司,1 樓以上分別賣給很多不同住戶,照理來說妳不可以隨 便走到地下室,因為那是 A 公司所有,但大樓的發電機在地下室,若要 維修,就必須走進地下室,如果 A 公司的楊律師很雞歪,故意不讓妳進 入地下室,怎麼辦? 楊:喂!正妹,妳進來我們地下室幹嘛? 妳:發電機壞掉了,現在整棟大樓都停電了,我帶師父來修。 楊:那是妳家的事,這個地下室的所有權是本公司所有,所以除非我答 應,否則妳不能進來。 妳:拜託你行行好啦! 楊:妳當我女友,我就答應。 妳:那我不如去跳海算了,沒關係,咱們法院見! 楊:是要去法院公證結婚嗎?好啊,咱們法院見! 妳:……。


8

民法總則速成

若無其他法律條文的話(我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不熟) ,在萬不得己的最 後一步,妳就可以類推適用§787Ⅰ,妳一定會打贏官司,最後妳一定可 以大搖大擺的走進地下室修發電機的。 讀到這裡,妳是否也想過相同問題,大學時我常想: 「類推適用,應該歸 類在那一種法源?」學者把它歸類在「法理」,平等原則的法理。 何謂類推適用?並請以民事法律關係舉例說明其操作。【105 北大法 律系轉學考略刪】 請參照上面剛教過的內容。 民法第一條規定:「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 法理」,試依所知說明下列問題: 法理與類推適用有何關聯? 法理與外國立法例有何關聯?【101 政大法律系轉學考】 平等原則也是一種法理,而類推適用就是基於平等原則,相同的事 物,應相同對待,所以「類推適用」也是一種「法理」。 外國立法本來就值得我國借鏡及學習,所以「外國立法」也是一種 「法理」。

04 法律的解釋 第 1 條(法源) 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 在解釋法律時,第一步當然是「文義解釋」 ,然後可以再輔以下列解釋方法:


第一篇|民法的法源與法律適用

9

一、目的解釋 我家的樹越來越大,樹枝幾乎越過圍牆到你家的上空,有天,果實 直直掉在你家,這個果實要歸誰所有?我家的樹,所以歸我是有道 理的,你家的庭院,歸你也有道理,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隨便選一 個並用法律明文規定,§798:「果實自落於鄰地者,視為屬於鄰地 所有人……」 ,立法目的是為了維持鄰居間的和平,這種超級小事情 沒什麼好吵的,掉在誰家,就誰的。但是若把題目修改一下,若我 家的樹枝長在地上,越來越長爬到你家的庭院,慢慢在地上長出果 實,這個果實要歸誰所有?果實自始至終都在地上喔,從來沒從高 空「落」下,還能適用§798 嗎?從文義解釋來看,好像算,又好 像不算,但從目的解釋來看就可以適用§798。 二、限縮解釋 §1138: 「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左列順序定之:一、直系血親 卑親屬。二、父母……」 ,所謂的父母當然僅指有血緣的,就是給你 精子卵子的人,不包括繼父繼母。 三、擴張解釋 §3Ⅱ: 「如有用印章代簽名者,其蓋章與簽名生同等之效力」 ,親自 蓋章或請別人蓋章都算,雖然習慣上是用木頭章+印泥,但若是用 電腦畫一個印章圖印刷在紙上也算(只是這樣會有證明力的爭議)。 四、體系解釋 §92Ⅰ: 「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 表示……」,§92Ⅱ:「被詐欺而為之意思表示,其撤銷不得以之對 抗善意第三人」 ,從這二項的比較可知「被脅迫……得以之對抗善意 第三人」。 五、比較法解釋 就是參考外國法律,尤其是德國法,因為大多數民法教授都是留學 德國回來的,而立委修法都會參考民法教授們的書及期刊論文,有 時教授也會親自參與。


10

民法總則速成

六、類推解釋 講白一點:「若 A 法條是這個意思,相似的 B 法條也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可以適用 B 法條」 ,其實很少遇到類推解釋的例子,我當律師 這麼多年,印象中只用過一兩次類推解釋,突然要我想,我還真想 不出例子。它和類推適用不同,類推適用是用別的法條(即 A 法條) 來填補漏洞,但類推解釋是用本來就有的法條(B 法條) ,並無法律 漏洞。 七、當然解釋 §549Ⅰ:「當事人之任何一方,得隨時終止委任契約。」既然都可 以單方終止了,當然可以雙方合意暫停契約。就好像男女朋友任何 一方,得隨時單方提出分手,既然如此,當然更可以雙方合意暫時 不說話不見面很多天(冷戰)。 我國民法「類推適用」之基本法理何在?其與「當然解釋」或「類推 解釋」是否相同?【81 律】 「類推適用」是針對法律未規定之事項,比附援引其性質相類似之 規定,加以適用。是基於同一法律理由,依平等原則及社會通念以 填補法律漏洞的方法。 「當然解釋」這應該是法學緒論在考的,實在不明白為何要在民法 考,例如§549Ⅰ:「當事人之任何一方,得隨時終止委任契約。」 既然都可以單方終止了,當然可以雙方合意暫停契約。就好像男女 朋友任何一方,得隨時單方提出分手,既然如此,當然更可以雙方 合意暫時不說話不見面很多天(冷戰)。它和類推適用不同,類推 適用是用別的法條來填補漏洞,但類推解釋是用本來就有的法條 (例如上述的§549Ⅰ),並無法律漏洞。 「類推解釋」講白一點: 「若 A 法條是這個意思,相似的 B 法條也 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可以適用 B 法條。」它和類推適用不同,類推 適用是用別的法條(即 A 法條)來填補漏洞,但類推解釋是用本 來就有的法條(B 法條),並無法律漏洞。


第一篇|民法的法源與法律適用

11

05 法律的目的性擴張及限縮 第 77 條(限制行為能力人之意思表示) 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但 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份、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 第 106 條(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之禁止) 代理人非經本人之許諾,不得為本人與自己之法律行為,亦不得既為第 三人之代理人,而為本人與第三人之法律行為。但其法律行為,係專履 行債務者,不在此限。 第 114 條(撤銷之自始無效) Ⅰ法律行為經撤銷者,視為自始無效。 Ⅱ當事人知其得撤銷或可得而知者,其法律行為撤銷時,準用前條之規 定。 另外有二個很灰色地帶的名詞「目的性擴張」及「目的性限縮」 ,後面有 幾個國考超級常考的章節會用到這個名詞,所以各位同學仔細看好啦! 一、目的性擴張 例如§77: 「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應得法定代 理人之允許。但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份、日常生活所 必需者,不在此限。」這個法條一看就知是為了保護小孩子及青少 年,所以小孩未經爸媽同意在外面被騙簽約,原則上效力未定,若 爸媽事後反對,通通無效,這樣才能保護小孩子及青少年。但若是 「純獲法律上利益」就例外直接有效(不管爸媽答不答應) ,廢話, 若有人要送錢送禮物給小朋友,當然收啊。問題來了,若是「無好 無壞無利無損的中性行為」?最常考的例子就是某個人授與小孩代 理權(只給小孩權利,沒有義務,所以小孩有代理權,但要不要做 事,隨便你) ,小孩莫名其妙多了一個權利,沒任何壞處,學者認為


12

民法總則速成

應對§77 後段作目的性擴張,所以當小孩被授與代理權時,不需要 爸媽同意,即可生效,即可取得代理權。但這已經超過法條文義了, 畢竟法條白紙黑字寫著「純獲法律上利益」 ,但代理權卻是「無好無 壞無利無損的中性行為」 ,所以不能直接適用§77,所以只能類推適 用§77 後段。是的,學者們所謂的「目的性擴張」=「類推適用」, 考試的時候想用那一個名詞皆可,但我建議盡量用教授書上習慣用 的名詞,教授在考上述例題時,都習慣用「目的性擴張」這個名詞 喔。 補充一點, 「目的性擴張」和「擴張解釋」不同喔,擴張解釋仍是適 用本來就針對它量身訂作的法條,但目的性擴張已經有點變相修改 法律了。 二、目的性限縮 例如§106:「代理人非經本人之許諾,不得為本人與自己之法律行 為……。」這個法條一看就知是為了避免利益衝突,但試想一個情 況,爸爸想送房屋過戶給三歲小女兒,這在法律上是一個「贈與契 約」,必須要「爸爸想送」+「女兒想要」(疑!為什麼聽起來有點 SOD?),但三歲小女兒無行為能力,要由爸爸當法定代理人來同 意,那就會變成「爸爸想送」+「爸爸代理女兒想要」 ,那豈不就是 §106 明文禁止的情況嗎?若要死板去遵守§106 反而會害三歲小 女兒拿不到房屋,那豈不虧大了,反而不利三歲小女兒,所以學者 認為要對§106 作目的性限縮,認為它不包括爸媽要贈與小孩的情 況,因為這不會有利益衝突,小孩只賺不賠。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即§92Ⅰ: 「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 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表示……。」而§114Ⅰ: 「法律行為經撤銷者, 視為自始無效。」例如有個工作要求年滿 20 歲且要有一大堆證照, 某青少年就偽造身分證及證照去應徵,工作了半年,表現普普,不 好不壞,半年後老闆才發現被騙,老闆當然可以依§92 撤銷僱傭契 約,但若要死板的適用§114 認為自始無效,那這半年做的一切都 無效?薪水也無效?半年的一切無效都要回復原狀,怎麼回復啊, 很複雜很累很麻煩,也不見得合理,所以學者認為若是撤銷買賣或


第一篇|民法的法源與法律適用

13

贈與之類的一時性契約,當然可以自始無效,但若是撤銷僱傭契約 或合夥契約之類的繼續性契約,就應作目的性限縮,認為過去的仍 有效,但從撤銷那天開始之後都無效。 補充一點, 「目的性限縮」和「限縮解釋」不同喔,限縮解釋並未違 反法條文義,但目的性限縮已經變相修改法律了,甚至完全違反法 條文義了,但這樣的解釋雖然立意良善而且結果也會更棒,但會不 會有破壞權力分立及依法審判原則啊?這個問題就要教給憲法或法 理學高手來回答了,別問我,我不會 >_<


14

民法總則速成


第二篇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意思表示:意義、私法自治 意思表示:要素、欠缺之效力 意思表示:對話的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非對話的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透過中間人轉達 vs.表示使 者及受領使者 意思表示:對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 能力人為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公式送達 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之撤回 意思表示:意思表示的解釋 意思表示:情事變更原則 意思表示 vs.法律行為 單獨行為 vs.雙方行為 vs.共同行為 債權行為 物權行為:不動產 物權行為:動產 債權行為 vs.物權行為 行為能力 限制行為能力:年齡及種類 限制行為能力:法定代理人之允許、承 認、拒絕、方式 限制行為能力:法定代理人允許之範圍 限制行為能力:純獲法律上利益、日常 生活所必需之行為 限制行為能力:催告、撤回 限制行為能力:取得行為能力後之承認

法律行為

01 02 03 04 05


第二篇

24 限制行為能力:單獨行為 25 限制行為能力:締約過失 責任 26 限制行為能力:法定代理 人允許處分之財產 27 限制行為能力:法定代理 人允許獨立營業 28 限制行為能力:有償取得 之財產、特有財產 29 限制行為能力:針對「行 為能力」或「已得允許」施 用詐術 30 無行為能力:年齡及種類 31 無行為能力:意思表示之 發出及到達 32 無行為能力:意思表示之 效力 33 法律行為之標的:確定 34 法律行為之標的:可能 35 法律行為之標的:合法 36 法律行為之標的:不違反 公序良俗 37 脫法行為 38 通謀虛偽意思表示 39 擔保信託 vs.通謀虛偽意思 表示 40 管理信託(積極信託)vs.通謀 虛偽意思表示

41 借名登記(消極信託)vs.通謀 虛偽意思表示 42 單獨虛偽意思表示(心中保留) 43 錯誤:內容錯誤、表示行為 錯誤、動機錯誤 44 錯誤:表意人需無具體輕過失 45 錯誤:信賴利益 vs.履行利益 46 錯誤:傳達錯誤 47 錯誤:除斥期間 48 錯誤 vs.瑕疵擔保責任 49 看似錯誤,但不用撤銷或不能 撤銷:隱藏的不合意 50 看似錯誤,但不用撤銷或不能 撤銷:解釋先行撤銷,誤載 無害真意 51 看似錯誤,但不用撤銷或不能 撤銷:誠信原則排除錯誤之 撤銷 52 看似錯誤,但不用撤銷或不能 撤銷:相對人願意接受表意 人內心所意欲者 53 看似錯誤,但不用撤銷或不能 撤銷:自甘冒險 54 詐欺 55 利他契約受益人 vs.詐欺 56 脅迫 57 暴利行為


第二篇|法律行為

17

01 意思表示:意義、私法自治 第 94 條(對話意思表示之生效時期) 對話人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相對人了解時,發生效力。 第 95 條(非對話意思表示之生效時期) Ⅰ非對話而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通知達到相對人時,發生效 力。但撤回之通知,同時或先時到達者,不在此限。 Ⅱ表意人於發出通知後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或其行為能力受限制者,其 意思表示,不因之失其效力。 第 153 條(契約之成立) Ⅰ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 Ⅱ當事人對於必要之點,意思一致,而對於非必要之點,未經表示意思 者,推定其契約為成立,關於該非必要之點,當事人意思不一致時, 法院應依其事件之性質定之。 第 764 條(物權之消滅-拋棄) Ⅰ物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拋棄而消滅。 Ⅱ前項拋棄,第三人有以該物權為標的物之其他物權或於該物權有其他 法律上之利益者,非經該第三人同意,不得為之。 Ⅲ拋棄動產物權者,並應拋棄動產之占有。 基於私法自治原則,人民可以自己創造各式各樣的法律效果,妳可以自 己創造權利,也可以自己創造義務,創造出來後,看它不爽還可以自己 變更或消滅權利義務,每個人民都可以當法律效果發明家。 基於私法自治原則,人民要如何才能創造變更消滅權利義務呢?就是用 「意思表示」就是把內心想要的法律效果意思表示出來,講白一點,就


18

民法總則速成

是說出來、寫出來、比出來、做出來,就可以點石成金,就可以產生法 律效果。講到這裡,各位同學一定會覺得很抽象,沒關係,我們舉例多 玩幾次就懂啦,分述如下: 日常生活的對話

法律翻譯 我想和你簽一份有法律效力的買賣 契約,標的物是一份雞排,我想要 有法律上權利向你請求一份不辣且

甲:雞排一份,要切不要辣。

切好的雞排,你有法律上義務切一 份不辣的雞排給我,相對的,我願 意付你錢。 我願意和你簽這份法律效力的買賣 約,我想要有法律上權利向你請求 50 元,你有法律上義務付我 50 元,

老闆:馬上弄,先跟你收 50 元。

相對的,我願意切一份不辣的雞排 給你。但是,你必須先付錢,我後 給你雞排。 為了履行買賣契約的義務,我把這

甲:50 元給你。

50 元的動產所有權移轉給你。 為了履行買賣契約的義務,我把這

老闆:雞排好了,叉子自己拿。

雞排的動產所有權移轉給你。

從上述例子可以發現,只要你把心裡面想要有法律效力的意思說出來, 就是所謂的意思表示,就可以產生法律效力,就可以產生權利義務,就 可以私法自治了。意思表示可以用說的,也可以用寫的(簽約) ,也可以 用行動來表示(把不要的書丟到垃圾桶,這就是拋棄動產所有權的意思 表示,但別丟我寫的書喔)。 講到這裡同學們會好奇: 「任何要求及答應的對話都是意思表示嗎?都有


第二篇|法律行為

19

法律效力嗎?」當然不是,我們只有在少數對話會想要有法律效力的意 思,日常生活中大多數要求及答應的對話都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意思,我 們稱為「好意施惠關係」。 日常生活的對話

法律翻譯 我希望你出於好意幫我買雞排,但 無任何法律效力,即使你答應了,

甲:你要去買雞排,順便幫我買一

我仍無法律上權利逼你去買,你也

份好不好?

無義務幫我買,但若你真的買了, 我只會感謝你,若你最後沒買,我 只會討厭你。 我答應出於好意幫你買雞排,但無 任何法律效力,雖然我答應了,我 仍無義務幫你買,你也無權利要我

乙:好啊

買,老子心情好就幫你買,老子看 你不爽就不幫你買,但畢竟我們是 多年朋友,我今天心情也不錯,所 以我會幫你買。

02 意思表示:要素、欠缺之效力 第 86 條(真意保留或單獨虛偽意思表示) 表意人無欲為其意思表示所拘束之意,而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 不因之無效。但其情形為相對人所明知者,不在此限。


20

民法總則速成

第 87 條(虛偽意思表示) Ⅰ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而為虛偽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無效。但不得 以其無效對抗善意第三人。 Ⅱ虛偽意思表示,隱藏他項法律行為者,適用關於該項法律行為之規定。 第 88 條(錯誤之意思表示) Ⅰ意思表示之內容有錯誤,或表意人若知其事情即不為意思表示者,表 意人得將其意思表示撤銷之。但以其錯誤或不知事情,非由表意人自 己之過失者為限。 Ⅱ當事人之資格或物之性質,若交易上認為重要者,其錯誤,視為意思 表示內容之錯誤。 第 91 條(錯誤表意人之賠償責任) 依第八十八條及第八十九條之規定撤銷意思表示時,表意人對於信其意 思表示為有效而受損害之相對人或第三人,應負賠償責任。但其撤銷之 原因,受害人明知或可得而知者,不在此限。 第 92 條(意思表示之不自由) Ⅰ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表示。但詐 欺係由第三人所為者,以相對人明知其事實或可得而知者為限,始得 撤銷之。 Ⅱ被詐欺而為之意思表示,其撤銷不得以之對抗善意第三人。 看完上述舉例後,我們再來回頭拆解「意思表示」的要素有三: 一、效果意思 就是希望發生法律效果的意思,希望創造有法律強制力的權利及義 務的意思,講白一點,妳是認真的、妳是玩真的、妳是很嚴肅的。 而這也是和「好意施惠關係」的差別,但為了保護交易安全,欠缺 效果意思的效力未必無效,會分別適用§86 心中保留、§87 通謀處 偽意思表示、§88 錯誤及§92 受詐欺脅迫的特別規定。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