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326

Page 1

3Q 民事訴訟法(概要) 解題書 準備方法與答題架構 ....................... 前 1 第一章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 1 第一節

民事訴訟之目的 .........................................................................3

第二節

程序法之特性與民事訴訟流程 ..................................................5

第三節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8

處分權主義 【97 司法四等】 ............................................................... 19 辯論主義及適時提出主義 【改編自 77 律師】 ................................... 21 辯論主義 【92 高考三級】 ................................................................... 23 辯論主義與職權探知主義 【102 司法四等】 ...................................... 25 公開審理主義 【基本概念】 ............................................................... 28 直接審理主義 【基本概念】 ............................................................... 30 隨時提出主義與適時提出主義 【基本概念】 .................................... 31 言詞審理主義與書面審理主義 【基本概念】 .................................... 32 集中審理主義與併行審理主義 【基本概念】 .................................... 35 自由心證主義與法定證據主義 【改編自 76 司法四等】 ..................... 37 解釋名詞 【基本概念】 ....................................................................... 39 聽審請求權 【95 司法四等】 ............................................................... 42 舊法:處分權主義及辯論主義之限縮 【78 司法官Ⅰ】 .................... 44

–目錄 1–


第二章 法院 .............................................................. 47 第一節

審判權 ....................................................................................... 49

審判權【102 身障三等】 ................................................................. 50 第二節 管轄 .......................................................................................... 53 管轄之判斷、違反管轄之效力【改編自 71 司法官】 ................... 57 第三審法院對違反專屬管轄之處理【103 三等關稅法務】 ........... 59 管轄類型之判斷【93 司法四等】 ................................................... 63 管轄之判斷及合意管轄之要件【84 司法四等】 ............................ 66 移送訴訟與救濟【88 律師】 ........................................................... 69 管轄之判斷【101 三等書記官】 ..................................................... 72 審判權、管轄錯誤之處理【98 三等書記官】 ................................ 74 第三節 迴避 .......................................................................................... 78 前審意涵之判斷【89 司法四等】 ................................................... 80 前審意涵-再審【基本概念】 ........................................................ 82

第三章 訴訟關係人 .................................................. 85 第一節

當事人 ....................................................................................... 87

非法人團體【基本概念】 .............................................................. 100 當事人能力【94 身障四等】 ......................................................... 102 當事人能力【101 司法四等】 ....................................................... 105 當事人能力與當事人適格【94 司法行政薦任】 .......................... 106 當事人適格-本案適格【98 三等書記官】 .................................. 109 當事人適格-訴訟擔當【104 三等書記官】 ................................ 111 當事人適格-訴訟擔當【102 身障四等】 .................................... 113 當事人能力與訴訟能力【改編自 83 司法四等】 ......................... 115 訴訟能力【73 司法四等】 ............................................................. 117 訴訟能力【改編自 73 司法官】 .................................................... 119 當事人能力、當事人適格與訴訟能力【98 司法事務官】 .......... 121 輔助宣告人之訴訟能力【102 司法四等】 .................................... 124 法定代理人【98 三等書記官】 ..................................................... 126 訴訟擔當與重複起訴禁止【94 地特三等】 .................................. 130 選定當事人【基本概念】 .............................................................. 132 –目錄 2–


選定當事人【93 地特三等】 ......................................................... 135 第二節 共同訴訟 ................................................................................. 136 共同訴訟類型之判斷【81 司法四等】 ......................................... 144 專屬管轄之判斷、固有必要共同訴訟之類型 【103 三等書記官】 ...................................................................... 147 當事人適格與必要共同訴訟強制追加【102 三等書記官】 ......... 149 共同訴訟之判斷與效力【99 三等關稅法務】 .............................. 155 共同訴訟之效力【94 司法四等】 ................................................. 159 共同訴訟之效力【改編自 92 司法官】 ........................................ 161 當事人適格、共同訴訟類型之判斷【101 司法四等】 ................ 164 主參加訴訟【104 司法四等】 ....................................................... 167 第三節 訴訟參加 ................................................................................. 171 從參加之效力【改編自 76 律師】 ................................................ 175 職權通知參與訴訟【基本概念】 .................................................. 178 從參加人之權限與效力【102 三等書記官】 ................................ 179 從參加之效力【105 三等書記官】 ............................................... 181 第四節 訴訟代理人 ............................................................................. 184 訴訟代理人【94 司法行政薦任】 ................................................. 185 訴訟代理人權限【86 司法四等】 ................................................. 187 審級代理原則【100 三等書記官】 ............................................... 189

第四章 訴訟程序 .................................................... 193 第一節

送達 ......................................................................................... 195

補充送達與留置送達【98 司法四等】 ......................................... 199 送達方式與訴訟代理人權限【72 司法四等】 .............................. 201 留置送達與寄存送達【81 司法四等】 ......................................... 203 送達方式【改編自 75 司法官】 .................................................... 204 公示送達【96 司法四等】 ............................................................. 206 公示送達【96 司法四等】 ............................................................. 208 送達與判決確定時點【94 司法四等】 ......................................... 210 訴訟代理人權限【75 司法四等】 ................................................. 212 應受送達人【91 律師】 ................................................................. 216 第二節 期日及期間 ............................................................................. 220

–目錄 3–


回復原狀【基本概念】 .................................................................. 222 在途期間【91 司法四等】 ............................................................. 224 在途期間【88 司法官】 ................................................................. 226 第三節 訴訟程序之停止 ..................................................................... 228 裁定停止與合意停止【改編自 82 司法四等】 ............................. 234 訴訟程序停止事由【88 司法官】 ................................................. 236 權利保護要件、訴訟程序合意停止【105 高考三等】 ................ 238 訴訟程序停止、訴訟代理人【107 司法四等】 ............................ 241 第四節 言詞辯論 ................................................................................. 244 言詞辯論必要性【73 司法四等】 ................................................. 249 言詞辯論筆錄之程式【79 司法四等】 ......................................... 251 闡明權之界限【104 三等警察法制】 ........................................... 252 第五節 裁判 ........................................................................................ 255 一造辯論判決【77 司法四等】 ..................................................... 261 對待給付判決、情事變更原則【99 三等關稅法務】 .................. 263 假執行宣告【基本概念】 .............................................................. 265 管轄、訴訟程序判斷與判決脫漏之救濟【91 司法官】 .............. 267 閱覽卷宗【改編自 75 司法四等】 ................................................ 269 訴訟卷宗之閱覽【99 司法四等】 ................................................. 271 第六節 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與訴訟費用 .......................................... 272 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訴之客觀合併【103 三等關稅法務】 ..... 277 訴訟標的價額恆定原則、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訴之客觀 合併【106 司法四等】 .................................................................. 279 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本、反訴【改編自 84 律師】 ................. 281 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撤銷之訴【100 司法行政薦任】 ............ 283 訴訟救助【100 三等書記官】 ....................................................... 284

第五章 通常訴訟程序 ............................................ 287 第一節

起訴 ........................................................................................ 289

訴之種類【66 司法四等】 ............................................................. 299 管轄恆定原則【92 地特三等】 ..................................................... 301 訴訟標的價額恆定原則【基本概念】 .......................................... 303 訴訟繫屬登記要件【106 司法四等】 ........................................... 305 –目錄 4–


重複起訴禁止【85 司法四等】 ..................................................... 308 訴訟擔當與重複起訴之禁止【102 三等書記官】 ........................ 311 第二節 言詞辯論之準備 ..................................................................... 313 準備書狀【84 司法四等】 ............................................................. 319 爭點整理程序【90 司法四等】 ..................................................... 321 書狀先行程序【89 司法四等】 ..................................................... 324 準備程序【基本概念】 .................................................................. 325 第三節 訴之客觀合併 ......................................................................... 327 選擇合併【改編自 87 律師】 ........................................................ 331 預備合併之審理【103 三等書記官】 ........................................... 333 預備合併、上訴不可分、附隨一體性【102 三等警察法制】 ..... 334 第四節 訴之變更、追加,反訴 .......................................................... 338 訴之變更追加-情事變更【103 身障三等】 ................................ 344 訴之變更追加-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103 司法四等】 ............ 346 訴之變更追加-追加中間確認之訴【101 三等書記官】 ............ 350 追加中間確認之訴、舉證責任之分配-物上請求權 【103 高考三等】 .......................................................................... 353 二審之當事人追加【103 三等書記官】 ....................................... 357 第五節 訴訟終結 ................................................................................. 359 訴之種類【70 司法四等】 ............................................................. 366 訴之撤回【87 司法四等】 ............................................................. 367 訴之撤回與訴訟費用【98 司法四等】 ......................................... 370 既判力之客觀範圍【改編自 89 司法四等】 ................................. 374 訴訟標的理論與既判力客觀範圍【94 法院書記官、通譯薦任】 . 375 既判力主觀範圍【96 身障四等】 ................................................. 377 當事人恆定原則、既判力之主觀範圍【104 三等書記官】 ......... 378 既判力主觀範圍【93 高考三級】 ................................................. 381 既判力主觀範圍【改編自 95 地特三等】 ..................................... 385 既判力時的範圍、抵銷抗辯之性質【104 高考三等】 ................ 387 爭點效【99 三等書記官】 ............................................................. 392

第六章 證據 ............................................................ 395 第一節

證據通則 ................................................................................. 397 –目錄 5–


主要事實、間接事實、輔助事實【85 司法四等】 ...................... 414 自認與認諾【90 高考三級】 ......................................................... 415 調查證據之範圍【85 律師】 ......................................................... 417 舉證責任之分配【91 法院書記官、通譯委任】 .......................... 419 舉證責任之分配【88 司法四等】 ................................................. 422 自認、舉證責任分配【69 司法官】 ............................................. 424 證明妨礙【102 三等警察法制】 ................................................... 427 第二節 證據分則 ................................................................................. 430 人證、證人【68 司法四等】 ......................................................... 440 證人到場義務【95 司法四等】 ..................................................... 442 具結義務【基本概念】 .................................................................. 444 拒絕證言權【86 司法四等】 ......................................................... 446 訊問證人程序【基本概念】 .......................................................... 447 證人與鑑定人【基本概念】 .......................................................... 448 鑑定證人【72 司法四等】 ............................................................. 450 文書之證據力【改編自 67 司法官】 ............................................ 451 文書提出義務【90 司法四等】 ..................................................... 453 鑑定、文書【基本概念】 .............................................................. 455 仲裁鑑定契約【90 律師】 ............................................................. 457 自由心證主義、證明預斷禁止原則【104 高考三等法制】 ......... 459

第七章 調解程序、簡易程序、小額程序 ............ 467 第一節

調節程序 ................................................................................. 469

和解與調解【96 身障四等】 ......................................................... 471 調解之效力【105 三等書記官】 ................................................... 473 訴訟上和解、調解【99 司法四等】 ............................................. 474 第二節 簡易程序、小額程序 ............................................................. 476 訴訟程序適用之認定【86 司法四等】 ......................................... 480 簡易程序上訴要件【95 身障四等】 ............................................. 481 小額程序【98 三等書記官】 ......................................................... 483 小額訴訟程序【100 司法四等】 ................................................... 486

–目錄 6–


第八章 通常救濟程序 ............................................ 489 第一節

上訴審概說 ............................................................................. 491

第二節

第二審程序 ............................................................................. 494

判決確定時點之認定-撤回上訴與撤回起訴【103 高考三等】 . 502 判決確定時點之認定-不合法上訴【105 三等書記官】 ............ 504 上訴理由任意提出主義【102 身障四等】 .................................... 506 上訴理由書提出主義【101 三等書記官】 .................................... 509 上訴利益【基本概念】 .................................................................. 511 捨棄上訴權【67 司法四等】 ......................................................... 513 上訴不可分【改編自 86 司法官】 ................................................ 514 聲明之擴張與擴張上訴聲明【改編自 78 司法官】 ................. 519 訴之變更與新舊訴訟標的理論【89 司法四等】 .......................... 522 適時提出主義【92 司法四等】 ..................................................... 525 附帶上訴【97 司法四等】 ............................................................. 527 管轄、二審法院判決之方式【107 司法四等】 ............................ 530 第三節 第三審程序 ............................................................................. 532 在途期間之適用【基本概念】 ...................................................... 537 三審上訴要件【92 司法四等】 ..................................................... 539 上訴三審之要件【104 三等書記官】 ........................................... 541 第四節 抗告程序 ................................................................................. 545 救濟程序之比較【71 司法四等】 ................................................. 547 裁定救濟之方式【100 三等書記官】 ........................................... 548

第九章 再審與第三人撤銷訴訟 ............................ 553 第一節

再審 ......................................................................................... 555

再審理由【改編自 76 律師】 ........................................................ 558 再審要件欠缺【71 司法官】 ......................................................... 560 再審之管轄【改編自 83 司法官】 ................................................ 563 再審效力【67 司法官】 ................................................................. 566 第二節 第三人撤銷訴訟 ..................................................................... 568 再審與第三人撤銷訴訟【基本概念】 .......................................... 570

–目錄 7–


第三人撤銷訴訟【95 東吳】 ......................................................... 571 第三人撤銷訴訟【102 三等書記官】 ........................................... 573

第十章 特別程序 .................................................... 577 第一節

督促程序 ................................................................................. 579

支付命令之聲請程序、效力及救濟方式【104 司法四等】 ......... 583 一部異議與異議之撤回【87 司法四等】...................................... 585 督促程序之管轄【91 司法四等】 ................................................. 587 支付命令之管轄、再審事由【103 身心三等】 ............................ 589 支付命令審理與效力【103 三等警察、法制】 ............................ 591 第二節 保全程序 ................................................................................. 593 假扣押與假執行【80 司法四等】 ................................................. 598 假扣押之管轄、效力範圍及書狀之聲明事項【103 司法四等】 . 600 假處分之原因【105 高考三等】 ................................................... 603 定暫時狀態假處分【92 地特三等】 ............................................. 606 第三節 公示催告程序 ......................................................................... 609 除權判決【基本概念】 .................................................................. 610 票據遺失之公示催告【89 律師】 ................................................. 612

第十一章 家事事件法概說 .................................... 615 壹、家事事件法概說 ............................................................................. 617 貳、家事事件法之基本理論 ................................................................. 617 參、家事事件之分類 ............................................................................. 620 肆、家事事件法之特殊制度 ................................................................. 623 真正爭訟事件【102 東吳】 ........................................................... 637 離婚和解之效力【90 書記官薦任】 ............................................. 639 請求認領之訴【改編自 71 律師】 ................................................ 642 自認之適用與共同訴訟之判斷【72 律師】 .................................. 644 調解程序、辯論權主義【100 司法四等】 .................................... 647 合併審理、合併裁判【103 三等書記官】 .................................... 650 家事法院之審判權、訴之追加與反請求【104 三等書記官】 ..... 652 監護宣告之救濟【改編自 93 律師】 ............................................ 655 –目錄 8–


死亡宣告之效力【改編自 86 律師】 ............................................ 658

第十二章 近年實務見解研析 ................................ 661 壹、法院 ................................................................................................ 663 貳、當事人............................................................................................. 664 參、訴訟程序 ......................................................................................... 665 肆、通常訴訟程序 ................................................................................. 669 伍、證據 ................................................................................................ 673 陸、通常救濟程序 ................................................................................. 673 柒、特別救濟程序 ................................................................................. 674 捌、特別程序 ......................................................................................... 675 玖、家事事件法 ..................................................................................... 676

附錄 近年試題精選 ................................................ 681 法定代理人、訴之追加、和解【106 三等書記官】 .................... 683 當事人恆定原則、上訴理由書任意提出主義【106 三等書記官】 . 688 合併請求【106 三等書記官】 ....................................................... 691 訴訟標的價額恆定原則、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訴之客觀合併 【106 司法四等】 .......................................................................... 695 訴訟繫屬登記要件【106 司法四等】 ........................................... 697 證明預斷禁止、辯論主義及職權調查證據之範圍【107 三等書記官】 . 700 闡明權行使之界線【107 三等書記官】 ....................................... 703 家事事件訴之追加與職權探知主義【107 三等書記官】 ............ 705

–目錄 9–


第一章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第一節

民事訴訟之目的

第二節

程序法之特性與民事訴訟流程

第三節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2

3Q 民事訴訟法(概要)解題書

章主要係民事訴訟法最具理論性之部分,過去於四等考試中 直接成為題目機率不高,但內容為民事訴訟法基本且重要之

概念,若無相當瞭解,可能對民事訴訟法條文之解讀產生障礙,加以近 年來四等考試困難度有逐漸提高之趨勢,此等基本觀念仍有加以掌握之 必要。各種基本原則中,處分權主義及辯論主義為民事訴訟法重要核心 概念,重要性不言可喻,另其他基本原則亦與民事訴訟其他章節具有一 定之關係,各種概念之內涵、關連,及民事訴訟法中有何具體條文係原 理原則之落實,均應瞭解、熟記。另我國民事訴訟法於民國八十九年及 九十二年歷經大幅修正,其修正之意旨、法理依據及學者對於我國係採 協同主義或修正式辯論主義之不同見解等等,近年來亦出現於四等考試 上,就此部分於準備上,建議讀者對於民事訴訟法考試工具書上,所列 相關名詞之解釋加以留意。


第一章

第一章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3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第一節

民事訴訟之目的

民事紛爭原屬私人間之爭執,原則上應由當事人自行解決,惟如當事人無 法解決者,則有建立紛爭解決機制之必要,使當事人得加以運用並且解決紛 爭。民事訴訟法即為諸多紛爭解決制度之一。關於民事訴訟制度之目的,學說 上見解不一,主要有: 1

一、保護私權說 本說認為,民事訴訟之目的在於保護私權,強調個人的保護。

二、維持私法說 本說係對民事訴訟法與私法制度間進行觀察,認為民事訴訟之目的在於經 由法律之適用以解決紛爭,以達成維護私法法規之實效性。

三、解決紛爭說 本說認為民事訴訟乃是先於司法制度而存在,因此民事訴訟之目的,在於 解決紛爭。

四、多元論 本說認為,法治國家原則上禁止自力救濟,民事訴訟存在之目的,即在於 剝奪人民自力救濟的權利。且民事訴訟亦有確認私權與實現私權,並使實 體正義獲得實現。因此,民事訴訟之目的應採多元而非絕對,解決紛爭、 維護私法之實效性、保護私法上權利、法之續造等等,均屬民事訴訟之目 的,並應依時代與意識型態的變遷,而有不同的比重調整。 1

以下參照駱永家,民事訴訟法Ⅰ,作者自版,88 年 3 月,頁 1。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上),新學 林,105 年 9 月,頁 10~13。邱聯恭,程序制度機能論,三民書局,85 年 8 月,頁 156~159。邱 聯恭,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三民書局,87 年 9 月,頁 126。


4

3Q 民事訴訟法(概要)解題書

五、法尋求說 本說認為,基於國民主權原理,憲法不僅保障人民財產權、自由權、生存 權等,並承認訴訟權以確保上述之基本權利。民事訴訟之結果不應只在追 求「實體利益」,而應同時保障具有財產權、自由權性質之「程序利益」。 基於此等憲法之要求,民事訴訟之目的及制度設計上,應在於「法」的尋 求,所謂的「法」係指,存在於「實體利益」與「程序利益」平衡點上的 「法」。民事訴訟之設計,應使當事人得平衡追求實體利益與程序利益。 惟過去民事訴訟往往偏重於強調發現實體真實之目的(即作成正確裁判以 追求實體利益),但卻忽略追求促進訴訟程序之程序保障(即有助節省勞 力、時間、費用之程序利益的追求) 2。是以,民事訴訟制度應兼具兩方 面要求:

達成慎重而正確之裁判: 立法者及法院,應對當事人提供較嚴密的程序,使當事人有機會受到慎 重而嚴密的審理,以作成更正確之裁判。 達成迅速而經濟之裁判: 立法者及法院,應對當事人提供可以節省勞力、時間、費用之程序,使 當事人有機會經由迅速之審理,以免造成過度支出成本的不利益。

作者小叮嚀 實體利益與程序利益 「實體利益」 ,係指當事人因實體法規被適用,而可獲得之利益,換言之, 可認為是當事人因勝訴判決所得到的利益。 「程序利益」 ,係指為獲得實體利益所必須支出的勞力、時間、費用。如 當事人為了打官司,所支出的「律師費」、「交通費」、「上班必須請假」, 甚至是「每天擔心睡不好、吃不下」等等,都可認為是為打贏官司所付 出的成本。 所謂平衡實體利益與程序利益,即指當事人決定是否打官司,或進入訴

2

基本上這兩種目標是不相容的,如果法院判決想越接近真實,勢必得支出更多訴訟上的成本(開 庭次數、調查證據嚴謹度等等);反之,如果訴訟上的成本支出較少,離實體真實可能會遠一點。 也就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意思,至於要優先追求何項?就讓當事人自己來決定。


第一章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訟後如何選擇訴訟程序,都會考量到實體利益與程序利益的問題,並選 擇其最有利之方式。如人家欠您一千塊,這時候您會花個五萬塊(程序 利益)去請律師打官司,以贏得這一千元(實體利益)嗎? 而立法者在制度設計上,也應設計各種不同的程序,讓當事人可依其不 同的情形,可以選擇要優先追求程序利益之程序?或優先追求實體利益 之程序!而法院審理時,也要隨時協助、提醒當事人,讓當事人可以依 照他的意思來實行訴訟。因此,也才說訴訟法必須兼具「達成慎重而正 確之裁判」、「達成迅速而經濟之裁判」之要求。

第二節

程序法之特性與民事訴訟流程

壹、程序法之特性 一、先程序後實體 先程序後實體者,係指訴訟程序之進行,必先符合相關訴訟法所定程序 要件之規定後,法院方審酌當事人間之實體法上之請求。 換言之,民事訴訟法雖在處理當事人間民事法律關係,但向法院起訴主 張時,法院並「非」直接就當事人之民事關係為審理,而是法院在受理 事件、審理過程、到為終局判決之期間,必須時時刻刻留意本訴訟之程 序要件是否具備(如:是否為民事法院審判權所及、管轄有無、裁判費 是否繳納、有無當事人能力、有無訴訟能力、有無重複起訴、有無訴之 利益等等),倘若訴訟要件有所欠缺,即應視該要件可否補正,分別命 當事人予以補正,如無法補正,則應以裁定或訴訟判決終結該訴訟程 序。當該訴訟程序均符合訴訟法上之規定時,法院方能就當事人民事法 律關係加以審理、裁判 3。 關於訴訟應具備何等程序要件,及如有欠缺時法院應如何為裁判,涉及 訴權學說理論。茲就訴權學說下,訴訟要件之架構圖示如下 4:

3 4

本法考試之重點,即在測驗相關訴訟流程中,有無符合訴訟法所定程序。 將來給付之訴、確認利益、重複起訴禁止等部分,請參照第五章第一節。

5


6

3Q 民事訴訟法(概要)解題書 權利保護請求權說: 訴訟成立要件:(以下要件不具備時,法院以裁定駁回) 絕對訴訟要件(§249Ⅰ各款) 不起訴合意 相對訴訟要件 調解合意 仲裁合意 訴訟費用供擔保 權利保護要件:(以下要件不具備時,法院以判決駁回) 當事人適格 訴訟法上之權利 請求對象適格 保護要件 保護必要要件 保護利益 實體法上之權利保護要件(訴訟標的法律關係有無理由 之問題,應為本案實體判決) 本案判決請求權說: 訴之要件(以下要件不具備時,法院以裁定駁回) 絕對訴訟要件(§249Ⅰ各款) 訴訟要件 相對訴訟要件(此部分與上一說相同) 當事人適格 廣義之訴之 請求對象適格 利益 將來給付之訴(§246) 狹義之訴之利益 確認之訴的確認利益(§247) 重複起訴禁止(§253) 權利保護要件(訴訟標的法律關係有無理由之問題,應為本案實體判決)

作者小叮嚀 訴訟要件: 法院於判斷訴訟是否具備訴訟要件,原則上即依架構之順序加以檢討, 如有欠缺者即予駁回,換言之,如程序要件有所欠缺者,法院即不得就 實體事項為判斷,即所謂「先程序、後實體」之要求。 上述二種架構之區別實益,主要在於法院對於欠缺某些要件時,應如何 裁判之問題。請讀者注意,如有一案件有欠缺當事人適格之情形,按照 權利保護請求權說之見解,應以「訴訟判決」駁回。但如採本案判決請 求權說之見解,則以「裁定」駁回(但無論訴訟判決或裁定,都是針對 程序事項所為)。 請求對象適格:


第一章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原則上只有「法律關係」才能成為向法院請求審理之對象, 「事實」原則 上並非訴訟所欲審理的對象。如昨天台北是否有颱風一事係屬事實,並 非法院得以裁判來確定,又如甲、一是否有簽立買賣契約一事,亦屬事 實,而法院要審理的是甲、乙之間是否可主張買賣「法律關係所生之權 利」。

二、訴訟集團現象、紛爭解決一回(次)性 訴訟集團現象者,係立於司法資源有限性及司法資源應為全國人民均能使 用之角度出發,認為司法制度之設計,應避免司法資源為少數人或少數事 件所佔用 5。而應使全國人民均有使用訴訟制度之機會。更進步言之,訴 訟制度之設計,亦應本於擴大訴訟制度、解決紛爭之功能,儘量使當事人 間之紛爭得一次解決(紛爭解決一次性) 6,避免當事人就相關之紛爭多 次起訴,造成程序與司法資源之浪費。

三、程序安定性要求 訴訟程序乃是當事人、法院及其他關係人共同於程序中,以各訴訟行為之 堆砌,達到由法院對當事人之民事法律關係為裁判之終局結果。是以,相 關程序之進行必須處於安定、穩定之狀態,否則將可能因之前法律效果之 不確定,造成日後所為之程序均付之流水 7。因此,在民事訴訟法中有諸 多規定均基於程序安定性之要求而來,如四大恆定原則(審判權恆定原 則、管轄恆定原則、當事人恆定原則、訴訟標的價額恆定原則)、訴訟行 為僅有有效無效之區別(未如民法有效力未定之態樣)等等,均屬基於確 保程序安定之思考而來。

貳、民事訴訟流程 請詳見本書附表拉頁。 5

6

7

亦即必須有成本的觀念,並非任何事件,均可一視同仁使用同等程度的司法資源,也必須避免關 於同一事件或相關事件重複利用司法制度。 此乃駱永家老師的中心概念,讀者可以自駱老師所採擇之相關學說見解如「新訴訟標的理論」 、 「新 實體不服說」、「別訴禁止主義」等大名鼎鼎的學說中發現,駱老師之目的均是以達成紛爭解決一 回性為目標。 由於訴訟程序乃是從起訴一直到判決之一連串過程,就如同蓋房子般,從地基打起一直到完工、 交屋,因此在訴訟的環節中,就如同地基絕對不能不穩一般,也不能有處於不確定之情形,否則 將會影響之後訴訟程序的進行,甚至造成後續的訴訟程序淪為白工。

7


8

3Q 民事訴訟法(概要)解題書

第三節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壹、處分權主義與辯論主義 一、訴訟標的與攻防方法 訴訟標的

攻防方法 為論斷當事人請求之訴訟標的

意義

當事人請求法院審理之民事法 法律關係有無理由,所須判斷之 律關係。

事實、法律適用爭執及要求調查 證據之主張。

功能

確定法院審理之對象。 確定既判力之範圍。

適用原則 處分權主義。 判決書中 顯示位置 是否生既 判力

主文。

判斷訴訟標的有無理由。 辯論主義。 理由。 原則:×

(§400Ⅰ)

例外:抵銷抗辯生既判力。 (§400Ⅱ)

二、處分權主義(涉及訴訟標的、訴之聲明) 意義: 處分權主義係指,就訴訟之開始、審理之對象與範圍、訴訟程序之終結, 係由當事人所決定、主導之主義。 意旨: 民事訴訟之所以採處分權主義,乃基於私法自治原則而生,就當事人間 之紛爭是否利用民事訴訟制度解決?及如欲利用民事訴訟,則裁判之對 象及範圍為何?並是否以不經判決之方式終結訴訟?原則上均承認當 事人得自行決定 8。

8

駱永家,民事訴訟法Ⅰ,作者自版,88 年 3 月,頁 126。


第一章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9

內容: 處分權主義之內容有三 9: 訴訟之開始由當事人決定:不告不理、無訴無裁判。 審判之對象與範圍由當事人決定:當事人可決定審判之對象與範圍, 法院應受到當事人之拘束-聲明之拘束性(§388、§445Ⅰ、§450、 §475、§503)。 訴訟之終結由當事人決定:訴之撤回(§262)、撤回上訴(§459)、 訴訟上和解(§379、§380)、捨棄或認諾(§384)。

處分權主義與法官闡明義務之問題: 10 討論處分權主義最常見之議題,即處分權與法官闡明之範圍與界限間之 問題,亦即如果闡明範圍過廣,可能產生架空處分權主義之疑慮。姜世 明老師認為,雖然有見解認為經法官闡明後,當事人是否提出相關主 張,仍由當事人決定,但法官闡明實際上對當事人之影響力甚鉅,一般 理性的當事人均應會依法官闡明而為之。過度強調法官之闡明,可能反 而有害當事人的實體權利,甚至產生違反法官中立原則、破壞公正程序 等問題。

三、辯論主義(涉及攻防方法) 意義: 辯論主義者,係指審判中就審理資料之蒐集、事實及證據之提出,由當 事人負主張之責任,法院僅就當事人所提出者,方可加以審酌。 意旨: 按傳統見解,辯論主義亦是基於私法自治所衍生出的原理原則,因當事 人的利己心,由當事人自行負責蒐集證據、資料,比起由國家幫當事人 調查將更為容易,且對民事事件此種公益性較低之法律關係,也不宜由 國家負擔證據蒐集之責任 11。

9 10 11

駱永家,民事訴訟法Ⅰ,作者自版,88 年 3 月,頁 126~128。此內容請務必牢記。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上),新學林,105 年 9 月,頁 41~42。 駱永家,民事訴訟法Ⅰ,作者自版,88 年 3 月,頁 117。


10

3Q 民事訴訟法(概要)解題書

內容: 辯論主義之層面有三 12: 非經當事人主張之事實,法院不得採為判決之基礎。 當事人自認(§279)、不爭執之事實(§280),無庸舉證,法院應採 為判決之基礎。 法院認定事實所需之證據資料,係由當事人所提出之證據方法中取得。

協同主義與修正辯論主義: 傳統辯論主義在施行上,因著重由當事人提出證據之能力,當事人舉證 能力高低將影響勝負之問題,從而產生對辯論主義的反思 13。而我國民 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之設計(如§278) ,及近年來修正之結果(如§199、 §199-1、§288) ,亦產生我國民事訴訟法究係為「協同主義」或「修正 辯論主義」之爭論。 協同主義 14: 我國民事訴訟法歷經修正後,有學者認為已不再固守傳統辯論主義之 內涵,法院對於當事人所未提出之事實或法院私知之事實,在賦予當 事人程序保障之前提下,仍得加以審酌(辯論主義第一層面) 。再者, 就當事人自認、不爭執部分(辯論主義第二層面),如果當事人所為 之自認不合於真實,法院不必然受當事人自認所拘束。 修正辯論主義 15: 本說認為,民事訴訟法原則上仍是採取辯論主義,但因當事人可能在 訴訟程序中,提出不明瞭或不完足之事實與證據,而藉由闡明來補充 當事人對於法律及事實的不足。如經闡明後當事人仍不主張者,法院 仍不得採為判決之基礎。 法院得依職權調查證據之規定,應加以類型化區分,如為一般財產性 案件,乃是立法者所賦予法院之權限,而非課予法院調查之義務,法 院如裁量加以調查或不予調查,均不違法。但如法律明文或具有公益 12 13 14 15

駱永家,民事訴訟法Ⅰ,作者自版,88 年 3 月,頁 116。此內容亦請務必牢記。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上),新學林,105 年 9 月,頁 45。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上),新學林,105 年 9 月,頁 47~48。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上),新學林,105 年 9 月,頁 47~49;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下),新學 林,105 年 8 月,頁 149~151。


第一章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11

性而應職權調查之事項(以事項為準)、家事程序或其他具有公益性 或具有武器不平等特性之事件(以事件類型為準) ,解釋上則朝「應」 職權調查證據之方向為之。 因此,姜世明老師基於民事訴訟法仍以辯論主義為主,相關規定僅在 補充辯論主義不足之觀點,對相關規定解釋如下: 第 278 條(針對辯論主義第一層面): 民事訴訟法第 278 第 1 項屬例外規定,解釋上不應包含法官私下知 悉之事實;或在其他財產事件審理程序中,對非應職權調查之事項 進行調查,而所獲知之事實。法院仍應以當事人主張之事實為判決 基礎。 自認不爭執(針對辯論主義第二層面): 基於私法自治,法官對於違反真實之自認,應加以尊重。但如該事 實與公眾週知或客觀上顯著之事實相違反者,則不在此限。 第 288 條(針對辯論主義第三層面): 基於修正辯論主義的立場,民事訴訟法第 288 條之規定,限於法 院不能依當事人所提出之證據方法中獲得心證時,才得依職權調 查證據,以補充辯論主義之不足。 第 288 條之體系架構: 解釋方法

適用類型

違反效果

法律明文之身分事件 公益性強之事件(如確認股 應依職權調查證據

東會決議無效)

可上訴三審

武器不平等事件(如醫療、 公害) 得依職權調查證據

一般財產事件(文書、勘驗、 是 否 依 職 權 調 鑑定、當事人訊問)

查均不違法 法院依職權調

不得依職權調查證據

一般財產事件(人證)

查,則違反辯論 主義


12

3Q 民事訴訟法(概要)解題書

四、民事訴訟之立法例及我國法所採制度 適用對象 有關開啟、範圍、 證據提出由何人 立法例 當事人主義 (當事人主導) 職權主義 (法院主導)

終結之立法方式

負責之立法方式

程序由何人主導 之立法方式

處分權主義

辯論主義

當事人進行主義

職權調查主義

職權探知主義

職權進行主義

我國法採用原則 處分權主義

協同主義或修正 辯論主義

職權進行主義

五、處分權主義與辯論主義之限制與排除 意義: 民事訴訟法雖採「處分權主義」及「辯論主義」 ,但此二原則並非絕對、 牢不可破,由於二原則均來自私法自治,倘事關公益而不許當事人任意 處分之法律關係 16,私法自治的空間即遭限縮,自然連帶影響處分權主 義及辯論主義有加以限制或排除之必要 17。現行民事訴訟法及家事事件 法中,對處分權主義及辯論主義明文有所限制或排除者,規定如下 18: 處分權主義部分: 小額訴訟訴之變更、 當事人本可於訴訟中,決定是否為訴之變更、追 追加、反訴之禁止 加、或提起反訴,但小額程序基於簡速之要求,除 (§436-15) 16

17

18

下列情形者外,不得為訴之變更、追加、或反訴:

例如身分關係:因此種事件具有公益性,且可能對他人產生影響,如甲、乙二人之婚姻有效與否 有所疑問時,不僅關乎甲、乙之身分關係,若甲又與丙結婚時,前婚姻之效力亦將影響後婚姻是 否為重婚,對丙影響重大,從而有必要限制當事人訴訟上之權能。 所謂的限制或排除,例如:處分權主義下,當事人本得捨棄或認諾,但排除結果即使當事人不得 捨棄或認諾。辯論主義第一層面為「非經當事人主張之事實,法院不得採為判決之基礎」;排除之 結果則為「非經當事人主張之事實,法院亦可採為判決之基礎。」 舊民事訴訟法中人事訴訟中,另有擬制上訴及排除處分權主義之特別規定(舊民訴§574、§575、 §582-1) ,然因家事事件法已取代人事訴訟,故此等條文業已刪除,但有興趣者,仍可參閱舊法條。 舊民事訴訟法第 582 條之 1:「I依第五百七十二條第三項之規定,就夫妻財產之分配或分割或贍 養費之請求,與該條第一項之訴合併提起,或為訴之追加或提起反訴者,當事人對於第一審或第 二審之終局判決,僅就該條第一項之訴提起上訴者,對於原告就夫妻財產之分配或分割或贍養費 之請求,於原審勝訴部分,視為一併提起上訴。Ⅱ第五百七十二條之一事件,當事人對於第一審 或第二審之終局判決,僅就本案部分提起上訴者,視為附帶請求部分已提起上訴。Ⅲ當事人或利 害關係人僅就附帶請求部分之裁判聲明不服者,適用關於抗告程序之規定。」


第一章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13

於第 436 條之 8 第 1 項之範圍內為之。 當事人合意繼續適用小額程序,並經法院認為適 當者。 小額訴訟一部請求 當事人本可自由決定其起訴之範圍與數額,但小額 之禁止(§436-16) 訴訟程序中,明文禁止當事人得為一部請求。 當事人基於處分權主義,本得決定是否上訴及上訴 範圍,但為貫徹家事事件統合處理之目的,及避免 發生裁判兩歧之情形,當事人僅對於家事訴訟事件

家事§44Ⅳ

之終局判決聲明不服者,若其他事件係以該判決所 認定之法律關係為依據,其裁判亦應視為一併提起 上訴 19。 家事事件有其特殊性與公益性,因此關於不得由當

家事§45、§46

事人任意處分之事件,處分權主義及辯論主義之部 分內容,將不再嚴格被遵守(詳細說明請參家事事 件法章節)。

20

辯論主義部分 : 依本條規定,審判長必須使當事人就全部重要之事 實為完全之陳述,在當事人之主張不夠具體時,法 官透過闡明,使當事人得以補充。當事人在此情形 §199

下,實難拒絕法院補充之要求,從而與傳統辯論主 義理想中,由當事人自主決定攻防方法之提出有所 落差,此闡明將使辯論主義之實際運作有所調整 (姜世明老師稱之為間接緩和)。

§203 19

20

21

法院得依職權命當事人到場,或提出相關文書。21

訴請裁判離婚之訴常見附帶著與婚姻相關的財產權訴訟(請求贍養費、離婚損害、離因損害等), 假設一審法院判決雙方離婚,並命敗訴一方給付贍養費,之後當事人僅就離婚部分上訴二審,二 審改判婚姻維持,此時即發生婚姻維持卻要給付贍養費的奇怪現象。為避免此情形發生,故如當 事人僅就離婚部分上訴,相關之財產權訴訟亦一併視為提起上訴,以避免產生矛盾之情形。 以下參照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上) ,新學林,105 年 9 月,頁 45~47;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下), 新學林,105 年 8 月,頁 10~11。 最高法院 28 年渝上字第 1727 號民事判例: 「法院如認為須就應證之事實訊問當事人本人,以期發 見真實,亦得依民事訴訟法第 203 條第 1 款命當事人本人到場,當事人本人不遵命到場者,法院 於依自由心證判斷事實之真偽時,自得斟酌其不到場之情形,為該當事人不利益之認定。」;最高 法院 97 年度台上字第 578 號: 「法院因闡明或確定訴訟關係,或因使辯論易於終結,認為必要時,


14

3Q 民事訴訟法(概要)解題書 事實為一般人所周知(顯著之事實),或法官基於 §278

職務而知悉者(職務上所已知之事實),無庸經當 事人舉證,法院仍可能得加以審酌。

§288 家事§10

法院不能依當事人聲明之證據而得心證,為發現真 實認為必要時,得依職權調查證據。 法院審理家事事件認有必要時,得斟酌當事人所未 提出之事實,並依職權調查證據。 撤銷婚姻,於構成撤銷婚姻之原因、事實,及在確

家事§58

認婚姻無效或婚姻關係存在或不存在之訴,於確認 婚姻無效或婚姻不存在及婚姻有效或存在之原 因、事實,不適用自認及不爭執之規定。

舊民事訴訟法第 574、575 條之說明 22: Ⅰ 關於認諾效力之規定,於婚姻事件不適用之。關於捨棄效力 之規定,於婚姻無效、婚姻成立或不成立之訴,不適用之。 Ⅱ 關於訴訟上自認及不爭執事實之效力之規定,在撤銷婚姻、 離婚或夫妻同居之訴,於撤銷婚姻、離婚或拒絕同居之原因、 事實,不適用之;在婚姻無效或確認婚姻成立或不成立之訴, 舊§574 於婚姻無效或不成立及婚姻有效或成立之原因、事實,不適 用之。 Ⅲ 關於認諾、捨棄、訴訟上自認及不爭執事實之效力之規定, 於第五百七十二條之一之事件,不適用之。 Ⅳ婚姻事件,當事人得合意不公開審判,並向受訴法院陳明。 Ⅰ 法院因維持婚姻或確定婚姻是否無效或不成立,得斟酌當事 舊§575

人所未提出之事實。 Ⅱ 前項事實,於裁判前,應令當事人有辯論之機會。

得命當事人本人到場,民事訴訟法第 203 條第 1 款、第 269 條第 1 款定有明文。且同法第 376 條 之 1 第 1 項更規定,法院認為必要時,得依職權訊問當事人。故當事人之陳述不僅可作為訴訟資 料,於後者(同法第 367 條之 1)之情形下,更可作為證據方法,以發現真實並促進訴訟。」 22

此部分較為進階,屬人事訴訟程序之範圍,但因思考上有所關連,為避免讀者割裂思考,並基於 考試上常一併命題之目的性考量,故於此處先為說明。另家事事件法雖已增訂,民事訴訟法亦配 合修正,但仍有說明之必要,並提醒讀者的是,部分家事事件之種類,亦仍因循此等原則。


第一章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15

瞭解舊民事訴訟法關於人事訴訟之規定前,須先掌握「人事訴訟應區分 「勸合不勸離」二個原則。 公益性較高之事件及公益性較低之事件」23、 以下以舊法第 574、575 條為例,就限制與排除處分權主義及辯論主義 之規定,加以說明: 處分權主義(捨棄與認諾 24,§384): 捨棄而言: 公益性高之事件不得捨棄: 如當事人本屬禁婚親(民§983) ,婚姻本屬無效,如原告起訴確 認婚姻無效,若承認原告可為捨棄者,則捨棄之結果將造成原告 敗訴(原告敗訴之結果即是婚姻被確認為有效),則無異將造成 當事人可利用捨棄之技巧,致使原本自始當然確定無效之婚姻獲 得判決之背書。 公益性低之事件部分得捨棄: 就公益性低之事件,承認當事人具部分處分之餘地,並基於上述 「勸合不勸離」之立場,因原告之捨棄將會使婚姻維持(未離婚 或未撤銷婚姻)或履行同居 25,因此容許當事人捨棄。 認諾而言: 就認諾而言,屬公益性高之事件不容當事人處分已說明如上,是當 事人就此種事件不得認諾 26;就低公益性之事件,認諾將造成被告 敗訴而發生離婚、婚姻被撤銷及拒絕同居之效果,與上述「勸合不 23

24

25

26

在舊法人事訴訟之規範下,以婚姻訴訟五種類型為例,「確認婚姻成立不成立之訴」、「確認婚姻無 效之訴」這種就屬於公益性較高的訴訟類型,其伴隨的效果就是當事人沒有自由處分的權利;「撤 銷婚姻之訴」、「離婚之訴」、「請求履行同居之訴」就屬於公益性比較低的訴訟類型,當事人就會 多多少少有點處分的自由,所以處分權主義跟辯論主義就會有適用或部分適用的可能。而家事事 件法之家事事件分類,該分類基準亦與公益性質之高低有關,因此,筆者也以為,研習家事事件 法前,不可能完全不瞭解舊民事訴訟法的規定。 此規定於民事訴訟法第 384 條。捨棄者,係指原告對於其所主張之訴訟標的法律關係,向法院表 示其無理由而拋棄其請求之陳述,此時法院應基於該捨棄,判決原告敗訴(捨棄僅能由原告為之) 。 認諾者,係指被告就對造所主張之訴訟標的法律關係,向法院表示承認對方主張之陳述,此時法 院應基於該認諾,判決被告敗訴(認諾僅能由被告為之)。 夫妻請求履行同居事件於家事事件法中,性質已改為婚姻非訟事件,但仍肯認有訴訟之性質,而 為訴訟與非訟法理交錯適用之類型。 如當事人結婚不合法定方式,但原告起訴確認婚姻成立,若被告可為認諾者,則結果將造成原告 勝訴(原告勝訴之結果亦是婚姻被確認為合法成立)。


16

3Q 民事訴訟法(概要)解題書 勸離」之基本立場相反,因此認諾全然不適用 27。 辯論主義(第一層面與第二層面): 當事人未主張之事實,法院亦可採為判決之基礎(與第一層面意涵 相反): 公益性高之事件: 高公益性事件除不適由當事人處分外,並應使法院就具體事實為 何加以判斷,較為妥適(意即法院負有探求事實真相之任務)。 因此,縱使當事人未主張之事實,法院仍應加以斟酌。 公益性低之事件: 此等事件基於上述「勸合不勸離」之立場,如該事實可使當事人 婚姻獲得維持者,縱使當事人未主張,法院亦可加以斟酌。但如 該事實將造成當事人婚姻解消者,則回歸辯論主義原則,需經當 事人主張後,法院才可予以斟酌。 當事人不得自認(與第二層面意涵相反) 28: 公益性高之事件: 因完全排除當事人處分之權限,此種事件全然不得適用自認之規 定。 公益性低之事件: 基於「勸合不勸離」之立場,如果因當事人自認將造成離婚 29、 撤銷婚姻及拒絕同居之效果者,則不允許當事人自認;反之如自

27

28

29

離婚事件因民法第 1052 條之 1、家事事件法第 45、46 條之修正,已肯認離婚事件屬當事人得自由 處分,因此,家事事件法第 46 條亦已明文當事人就離婚事件,得為捨棄與認諾。家事事件法第 46 條第 1 項:「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期日就前條第一項得處分之事項,為捨棄或認諾者,除法律別有規 定外,法院應本於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但離婚或終止收養關係事件有下列各款 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一、其捨棄或認諾未經當事人本人到場陳明。二、當事人合併為其他請 求,而未能為合併或無矛盾之裁判。三、其捨棄或認諾有危害未成年子女之利益之虞,而未能就 其利益保護事項為合併裁判。」因此,在家事事件法規定下,離婚已屬當事人得認諾之事件。 自認者,係指當事人於訴訟上對於他造陳述不利於己之事實,自己為相互一致之陳述。對於當事 人自認之事實,法院之自由心證即受拘束,該事實無庸再為舉證,法院即須採為判決之基礎。就 此部分請參照證據章節之說明。 請注意的是,因民法第 1052 條之 1、家事事件法第 45 條之修正,已肯認離婚事件屬當事人得自由 處分,因此,家事事件法第 10、58 條亦已修正,認婚姻事件允許當事人得自認,故此部分已與舊 民事訴訟法之規定不同。


第一章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17

認之結果,可維持婚姻者,則允許當事人自認。

作者小叮嚀 處分權主義與辯論主義於舊民事訴訟婚姻事件之限制與排除 婚姻事件

公益性高:婚姻成立不成立事件、婚姻有效無效事件。

(§568)

公益性低:離婚事件、撤銷婚姻事件、請求履行同居事件。

處分權主義 (§574Ⅰ)

公益性高事件 公益性低事件

不得為捨棄 不得為認諾 可為捨棄 不得認諾

排除第一層面 效果:「非經當事人主張之事實,法院亦可採為判決之基礎」 (§575Ⅰ)。 辯論主義

適用對象

公益性高之事件 公益性低之事件,若排除之結果(即審酌當事人 未主張之事實)可使婚姻獲得維持,即可審酌。

限制、排除第二層面 效果:「當事人不得自認」(§574Ⅱ) 適用對象

公益性高之事件 公益性低之事件,自認結果將造成離婚、撤銷婚 姻、拒絕同居,則不得自認,反之如可維持婚姻, 則可自認。

舊民事訴訟法第 574、575 條與家事事件法婚姻事件之比較 30: 民事訴訟法 家事事件法 確認婚姻成立不成立事件、確 確認婚姻存在不存在事件、確 不可捨棄 認 婚 姻 有 效 無 效 事 件 ( 舊 認婚姻有效 無效事件( 家事 §574Ⅰ後段) 可捨棄 30 31

§46Ⅰ、§45Ⅰ) 31

離婚事件、撤銷婚姻事件、請 離婚事件、撤銷婚姻事件(家

以下僅就舊民事訴訟法婚姻事件與家事事件法中之「婚姻事件」程序比較。 請注意,家事事件法第 46 條第 3 項本文:「當事人本人於言詞辯論期日就不得處分之事項為捨棄 者,視為撤回其請求。」


18

3Q 民事訴訟法(概要)解題書 求履行同居事件(舊§574Ⅰ 事§46Ⅰ、§45Ⅰ) 後段反面解釋) 確認婚姻成立不成立事件、確 不可認諾

認婚姻有效無效事件、離婚事 件、撤銷婚姻事件、請求履行 同居事件(舊§574Ⅰ前段)

可認諾

無(舊§574Ⅰ前段)

確認婚姻存在不存在事件、確 認婚姻有效 無效事件( 家事 §46Ⅰ、§45Ⅰ) 離婚事件、撤銷婚姻事件(家 事§46Ⅰ、§45Ⅰ)

非經當事人 確認婚姻成立不成立事件、確 主 張 之 事 認婚姻有效無效事件、離婚事 確認婚姻存在不存在事件、確 實,法院可 件(維持婚姻)、撤銷婚姻事 認婚姻有效 無效事件( 家事 採為判決基 件(維持婚姻)、請求履行同 §10Ⅰ、Ⅱ) 礎

居事件(維持同居) ( 舊§575) 確認婚姻成立不成立事件、確 認婚姻有效無效事件、離婚事

不可自認

件(解消婚姻)、撤銷婚姻事 件(解消婚姻)、請求履行同 居事件(解消同居) (舊§574 Ⅱ)

貳、其他基本原則 32 一、公開審理主義與不公開審理主義 二、直接審理主義與間接審理主義 三、隨時提出主義與適時提出主義 四、言詞審理主義與書面審理主義 五、集中審理主義與併行審理主義 六、自由心證主義與法定證據主義

32

此部分請直接參閱例題。

確認婚姻存在不存在事件、確 認婚姻有效無效事件、構成撤 銷婚姻(家事§58)


第一章

民事訴訟基本理論

19

處分權主義 處分權主義與辯論主義,是支配民事訴訟程序的兩大基本原則。請問:處分權 主義之基本內涵為何?試以現行民事訴訟法之規定印證說明之。【97 司法四等】

解析  標準申論題型,答題鋪陳稍加留心即可。  本題要求以現行條文印證,從而必須依題目之要求詳列相關規定。國家考試 中,或有題目會要求讀者必須舉例,或要求必須附理由說明,甚至要求讀者 比較異同,則答題上必須依照題目指示,舉例、附理由說明及註明異同點(所 謂異同必須將相同點及相異點分別列出),否則不符題目之基本要求且無法 獲得老師青睞,請留意!另處分權主義限制之部分屬較進階之部分,心有餘 力再簡要說明即足。

擬答 分數 題號 (作答請從第 1 行開始書寫,並請標明題號,依序作答) 關於處分權主義之基本內涵說明如下: 意義: 處分權主義係指,關於訴訟程序之開啟、審理之對象及範圍及 訴訟程序之終結,係取決當事人之意思,換言之,當事人對上 述此等事件具有主導權。 處分權主義係源於私法自治原則。當事人就其私法上紛爭之解 決,是否願意利用民事訴訟制度?及如何加以利用?原則上應 委由當事人自行決定,從而,民事訴訟法係採處分權主義與辯 論主義。 惟與辯論主義不同者,辯論主義乃是針對攻防方法提出係由何 人負責之問題,而處分權主義乃是針對訴訟標的、訴之聲明等 事項,併予說明。 內容:


20

3Q 民事訴訟法(概要)解題書 處分權主義就其內容而言,可區分三個層面析述之: 訴訟之開始由當事人決定: 基於不告不理、無訴即無裁判之原則,關於民事訴訟程序之開 始,應由當事人決定是否開啟訴訟程序。 審判之對象、範圍,由當事人決定: 當事人得決定審判之對象及範圍,法院不得就當事人聲明範圍 以外之事項予以裁判。民事訴訟法(下同)關於此原則之相關 規定,舉例如下: 第 244 條第 1 項,訴狀上即須表明訴訟標的及訴之聲明,以 決定當事人所欲解決之法律關係及其範圍。 第 388 條規定,除別有規定外,法院不得就當事人未聲明之 事項為判決。 按第 445 條、第 475 條、第 450 條等規定,上訴程序中,上 級審亦僅得就上訴聲明之範圍內為辯論、調查及判決。 再審程序中,依第 503 條之規定,本案之辯論與裁判,以聲 明不服之部分為限。 訴訟之終結由當事人決定: 當事人起訴之後,仍有權限決定是否依第 262 條第 1 項之規定 為訴之撤回,或依第 459 條第 1 項之規定撤回上訴。亦得為捨 棄、認諾(§384)或依第 379 條以下之規定為訴訟上和解等 方式,以終結訴訟。 處分權主義之限制: 惟處分權主義雖係源自私法自治原則,但基於某些事件具有訴訟 經濟之考量,或有公益性質,處分權主義仍有若干限制。如小額 訴訟係以優先追求程序利益為目的,是為避免程序複雜化,小額 訴訟即明文限制當事人不得為訴之變更、追加,或提起反訴,亦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