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f102

Page 1

目錄

土地稅法規

Contents

第一章 地價稅/1 第一節

重點整理........................ 3

第二節

申論題錦集..................... 26

第三節

計算題錦集..................... 52

第四節

選擇題錦集..................... 58

歷屆申論試題........................... 74

第二章 田賦/77 第一節

重點整理....................... 79

第二節

申論題錦集..................... 82

第三節

選擇題錦集..................... 87

歷屆申論試題........................... 90

第三章 土地增值稅/91 第一節

重點整理....................... 93

第二節

申論題錦集.................... 121

第三節

計算題錦集.................... 149

第四節

選擇題錦集.................... 161

歷屆申論試題.......................... 183

第四章 房屋稅/187 第一節

重點整理...................... 189

第二節

申論題錦集.................... 199

第三節

計算題錦集.................... 211

第四節

選擇題錦集.................... 215


歷屆申論試題.......................... 225

第五章 契稅/227 第一節

重點整理...................... 229

第二節

申論題錦集.................... 236

第三節

計算題錦集.................... 245

第四節

選擇題錦集.................... 250

歷屆申論試題.......................... 256

第六章 遺產稅/259 第一節

重點整理...................... 261

第二節

申論題錦集.................... 282

第三節

計算題錦集.................... 299

歷屆申論試題.......................... 302

第七章 贈與稅/303 第一節

重點整理...................... 305

第二節

申論題錦集.................... 320

第三節

計算題錦集.................... 339

歷屆申論試題.......................... 341

第八章 稅捐稽徵法/343 第一節

重點整理...................... 345

第二節

申論題錦集.................... 368

歷屆申論試題.......................... 386


第九章 工程受益費/387 第一節

重點整理...................... 389

第二節

申論題錦集.................... 390

第十章 奢侈稅/399 第一節

重點整理...................... 401

第二節

申論題錦集.................... 405

歷屆申論試題.......................... 408

錄 相關法規/409 土地稅法.............................. 411 土地稅法施行細則...................... 429 土地稅減免規則........................ 447 增繳地價稅抵繳土地增值稅辦法.......... 458 契稅條例.............................. 460 房屋稅條例............................ 464 不動產評價委員會組織規程.............. 469 遺產及贈與稅法........................ 471 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 487 稅捐稽徵法............................ 499 稅捐稽徵法施行細則.................... 515 工程受益費徵收條例.................... 519 工程受益費徵收條例施行細則............ 523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不動產部分).... 539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施行細則(不動產部分) . 542


第一節

重點整理 3

壹 意義 指政府按土地之素地價格,逐年徵收因天然、社會改良所產生 之利益,以稅賦方式實現地租歸公,達到地利共享目標。換言 之,即稅捐機關按每一土地所有權人在每一直轄市或縣(市) 轄區內之申報地價總額,所依法課徵之財產稅。 故地價稅性質上,可視為一固定稅、財產稅、地方稅、收益稅。

貳 課稅範圍 地價稅之課徵範圍: 已規定地價之土地,除依第二十二條規定課徵田賦者外,應 課徵地價稅。

(土稅§14)

田賦之課徵範圍:(田賦,自民國七十六年起停徵) 非都市土地依法編定之農業用地或未規定地價者,徵收 田賦。 但都市土地合於下列規定者,徵收田賦: 都市計畫編為農業區及保護區,限作農業用地使用者。 公共設施尚未完竣前,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 依法限制建築,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 依法不能建築,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 依都市計畫編為公共設施保留地,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 (土稅§22Ⅰ) 前項第二款及第三款,以自耕農地及依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 出租之耕地為限。

(土稅§22Ⅱ)


農民團體與合作農場所有直接供農業使用之倉庫、冷凍(藏) 庫、農機中心、蠶種製造(繁殖)場、集貨場、檢驗場、水 4

稻育苗用地、儲水池、農用溫室、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用地, 仍徵收田賦。

(土稅§22Ⅲ)

:第二十二條第一項,所謂非都市土地之「農業用地」: 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項所稱非都市土地依法編定之農 業用地,指依區域計畫法編定之農牧用地、林業用地、 養殖用地、鹽業用地、水利用地、生態保護用地、國 土保安用地及國家公園區內由國家公園管理機關會同 有關機關認定合於上述規定之土地。 (土稅施§21) :其他非都市土地,仍得課徵田賦之情形: 非都市土地編為前條以外之其他用地合於下列規定 者,仍徵收田賦: 於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平均地權條例修 正公布施行前,經核准徵收田賦仍作農業用地使用。 合於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定作農業用地使用。 (土稅施§22) :田賦目前停徵: 全國土地採課徵地價稅或田賦,雙軌制。政府為減輕農 民負擔,自民國七十六年下半期起,停徵田賦。因此適 用課徵田賦之土地,目前停徵田賦,亦不課徵地價稅。 土地稅法第二十二條所謂,依法限制、不能建築之意涵: 依法限制建築: 意義: 依土地稅法第二十二條(同平均地權條例)所謂依法限 制建築,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指依法令規定有明確期 間禁止其作建築使用仍作農業使用之土地。


舉例: 前項相關法令包括有;平均地權條例第五十三條(區段 徵收之施行)及第五十九條(市地重劃之施行)、土地 徵收條例第三十七條(區段徵收之施行)、農地重劃條 例第九條(農地重劃計畫書公告)、農村社區土地重劃 條例第八條(農村社區重劃之施行)、都市更新條例第 二十四條(更新地區土地權利之限制)及三十三條(權 利變換地區之土地權利限制)、都市計畫法第八十一條 (新訂都市計畫等範圍之禁建)及其他確有明文禁止建 築使用之法條。 依法不能建築: 意義: 所謂依法不能建築,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係指依法令 規定無明確期間禁止其作建築使用,仍作農業用地使用 之土地。 舉例: 前項法令例如有包括,都市計畫法第十七條(指尚未發 布細部計畫地區)、建築法第四十七條(易受海潮、洪 水及崩塌之禁建地區)、大眾捷運法第四十五條(捷運 兩側公告禁建或限制)、公路法第五十九條(公路兩側公 告禁止建築)、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第十四條(污染 管制區管制利用)及其他確有明文禁止建築使用之法條。 畸零地可適用,土地稅法第二十二條第一項四款之規定: 釋字第六七四號(99.04.02)指出,財政部民國八十二年 十二月十六日台財稅字 820570901 函釋,畸零地無土稅 第二十二條第一項四款之適用課徵田賦之規定。 該函釋增加法律所無之規定,及違反憲法第十九條租稅法 律主義,與本解釋不符,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不再適用。

5


第一節

重點整理

壹 意義 政府按土地之地目等則,收益能力之高低,每年向土地所有權 人所課徵之農地收益稅。田賦自民國七十六年起停徵迄今。田 賦以繳納實物為主,其優點為穩定糧價、減輕農民負擔;缺點 是手續繁雜、課徵成本偏高。

貳 課稅範圍 非都市土地: 非都市土地(指都市以外之土地)。

(土稅§8)

依法編定之農業用地或未規定地價者,徵收田賦。 (土稅§22Ⅰ) 都市土地: 都市土地合於下列規定者亦同: 依都市計畫編為農業區及保護區,限作農業用地使用者。 公共設施尚未完竣前,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 依法限制建築,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 依法不能建築,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 依都市計畫編為公共設施保留地,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 (土稅§22Ⅰ) 前項第二款及第三款,以自耕農地及依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 出租之耕地為限。

(土稅§22Ⅱ)

都市土地: 指依法發布都市計畫範圍內之土地。

(土稅§8)

79


另外,農民團體與合作農場所有直接供農業使用之倉庫、冷 凍(藏)庫、農機中心、蠶種製造(繁殖)場、集貨場、檢 驗場、水稻育苗用地、儲水池、農用溫室、農產品批發市場 等用地,仍徵收田賦。

(土稅§22Ⅲ)

參 課徵標的與標準 80

標的: 田賦徵收實物,就各地方生產稻穀或小麥徵收之。不產稻穀 或小麥之土地及有特殊情形地方,得按應徵實物折徵當地生 產雜糧或折徵代金。

(土稅§23Ⅰ)

實物計算一律使用公制衡器,以公斤為單位,公兩以下四捨 五入。代金以元為單位。

(土稅§23Ⅱ)

標準: 田賦徵收實物,依下列標準計徵之: 徵收稻穀區域之土地,每賦元徵收稻穀二十七公斤。 徵收小麥區域之土地,每賦元徵收小麥二十五公斤。 (土稅§24Ⅰ) 前項標準,得由行政院視各地土地稅捐負擔情形,酌予減低。 (土稅§24Ⅱ)

肆 名詞解釋 地目: 指各直轄市、縣(市)地籍冊所載之土地使用類別。 等則: 指按各種地目土地單位面積全年收益或地價高低所區分之賦 率等級。


賦元: 指按各種地目等則土地單位面積全年收益或地價釐定全年賦 額之單位。 賦額: 指依每種地目等則之土地面積,乘各該地目等則單位面積釐 定之賦元所得每筆土地全年賦元之積。 實物: 指各地區徵收之稻穀、小麥或就其折徵之他種農作產物。 代金: 指按應徵實物折徵之現金。 夾雜物: 指實物中含帶之沙、泥、土、石、稗子等雜物。 (土稅§13) :田賦是按土地之地目等則課徵,而非按土地之地價 課徵。 田賦按段(大段)歸戶,而非按直轄市或縣(市) 歸戶。

81


第三節 1

計算題錦集

暴龍有一筆商業用地,前次移轉現值為 250 萬元,售價為

800 萬元,已知物價指數為 110%,求其土地增值稅?又假設該筆 土地持有期間達 50 年,其增值稅又為何?

擬答 以物價指數調整原地價: 250 萬×110%=275 萬元。 計算土地漲價總數額: 800 萬-275 萬=525 萬元。 應納土地增值稅: (275 萬×20%)+(250 萬×30%)=130 萬元 持有土地年限超過四十年以上者,就其土地增值稅超過最低稅率部份減 徵百分之四十:  275 萬×20%=55 萬元  250 萬×30%-〔250 萬元×(30%-20%)×40%〕 =75 萬元-10 萬元 =65 萬元  55 萬元+65 萬元=120 萬元

2

暴龍於都市計畫範圍內有一棟三層樓房,已知第一層作營

業使用,第二層及第三層作自用住宅使用。假設該筆土地原地價 為 600 萬元,申報移轉現值為 1,800 萬元,如出售該筆不動產時, 最少應納土地增值稅若干?(物價指數 105%,題目若提示不足, 請自行假設)

149


擬答 假設該樓房座落基地面積不超過 3 公畝,而各樓層基地持分均為 1/3: 以物價指數調整原地價: 600 萬元×105%=630 萬元 計算土地漲價總數額: 1,800 萬元-630 萬元=1,170 萬元 應納土地增值稅: 適用自用住宅優惠稅率部分:  1170 萬元×2/3=780 萬元(2/3 部分之土地漲價總數額)  780 萬元×10﹪=78 萬元(適用 10﹪稅率) 一般稅率部份: 150

 1170 萬元×1/3=390 萬元(1/3 部分之土地漲價總數額)  630 萬元×1/3=210 萬元(1/3 部分之原地價)  210 萬元×20﹪=42 萬元(20﹪稅率部分)  180 萬元×30﹪=54 萬元(30﹪稅率部分) 合計:42 萬元+54 萬元=96 萬元 應納增值稅額: 78 萬元+96 萬元=174 萬元

3

暴龍有一筆土地 5 公畝,民國 78 年 2 月購入,民國 98 年

10 月移轉。已知原地價為 1,000 元╱㎡,98 年公告土地現值為 9,000 元╱㎡。 請就下列四種情形各獨立情況計算至少應繳納多少增值稅? (假設物價指數 120%) 該筆土地為空地時,應納多少增值稅? 該筆土地為自用住宅用地時,應納多少增值稅? 該筆土地為商業用地且為重劃後第一次移轉? 該筆土地為商業用地且係被政府以公告現值加四成方式徵收?


擬答 暴龍若於民國 98 年 10 月移轉,持有土地年限超過 20 年以上,就其土地增 值稅超過最低稅率部分得減徵百分之二十(適用長期持有減徵之規定): 為空地時: 調整原地價: 1,000 元/㎡×120%=1,200 元╱㎡ 漲價總數額: 9,000 元/㎡-1,200 元/㎡=7,800 元/㎡ 應納增值稅:  500 ㎡×(1,200 元/㎡×20%)=120,000 元  500 ㎡×〔(1,200 元/㎡×30%)-1,200 元/㎡×(30%-20%) ×20%〕=168,000 元  500 ㎡×〔(5,400 元/㎡×40%-5,400 元/㎡×(40%-20%)× 20%〕=972,000 元  120,000+168,000+972,000=1,260,000 元 為自用住宅用地時: 故三公畝部分應適用優惠稅率,另二公畝部分適用一般稅率: 適用自用住宅優惠稅率部分 300 ㎡×7,800 元╱㎡×10%=234,000 元………………(3 公畝為限) 適用一般稅率部份:  200 ㎡×(1,200 元/㎡×20%)=48,000 元………(第一稅率等級)  200 ㎡×〔(1,200 元/㎡×30%)-1,200 元/㎡×(30%-20%) ×20%〕=67,200 元…………………………………(第二稅率等級)  200 ㎡×〔(5,400 元/㎡×40%-5,400 元/㎡×(40%-20%)× 20%)=388,800 元…………………………………(第三稅率等級) 小計: 48,000+67,200+388,800=50,4000 元

151




第一節

重點整理

壹 意義 指不動產因買賣、承典、交換、贈與、分割或因占有而取得不 動產權利時,依法由權利人按契約所載價額,向當地主管稽徵 機關申報繳納之行為稅。 亦即就不動產(建物)物權契約(如買賣、贈與、占有、設典、 交換、分割時,就納稅義務人所申報之契價)課徵之一種建物 移轉稅。

貳 課稅時機 不動產之買賣、承典、交換、贈與、分割或因占有而取得所有 權者,均應申報繳納契稅。但在開徵土地增值稅區域之土地, 免徵契稅。

(契§2)

參 稅基─ 契價(契約所載之價額) 契價: 第三條所稱契價,以當地不動產評價委員會評定之標準價 格為準。但依第十一條取得不動產之移轉價格低於評定標 準價格者,從其移轉價格。

(契§13Ⅰ)

不動產評價委員會組織,由財政部定之。

(契§13Ⅱ)

例外: 依法領買或標購公產及向法院標購拍賣不動產,仍應申報 繳納契稅。

(契§11)

229


肆 稅率 時機 買賣 典權 交換 贈與 分割 占有

納稅義務人 買受人 典權人 交換人 受贈人 分割人 占有人

稅率﹪ 6﹪ 4﹪ 2﹪ 6﹪ 2﹪ 6﹪

契稅稅率如下: 買賣契稅為其契價百分之六。 典權契稅為其契價百分之四。 交換契稅為其契價百分之二。 贈與契稅為其契價百分之六。 分割契稅為其契價百分之二。 占有契稅為其契價百分之六。

(契§3)

伍 納稅義務人 買賣: 買賣契稅,應由買受人申報納稅。

(契§4)

依法領買或標購公產及向法院標購拍賣不動產,仍應申報 繳納契稅。 230

(契§11)

凡以遷移、補償等變相方式支付產價,取得不動產所有權 者,應照買賣契稅申報納稅。

(契§12Ⅰ前段)

典權: 典權契稅,應由典權人申報納稅。

(契§5)

以抵押、借貸等變相方式代替設典,取得使用權者,應照 典權契稅申報納稅。

(契§12Ⅰ後段)


第二節 1

申論題錦集

工程受益費之徵費範圍及徵收數額上限?

擬答 徵費工程範圍或種類: 各級政府於該管區域內,因推行都市建設,提高土地使用,便利交通或 防止天然災害,而建築或改善道路、橋樑、溝渠、港口、碼頭、水庫、 堤防、疏濬水道及其他水陸等工程。

(工§2Ⅰ前)

徵收之受益對象: 應就直接受益之公私有土地及其改良物,徵收工程受益費;其無直接受益 之土地者,就使用該項工程設施之車輛、船舶徵收之。

(工§2Ⅰ後)

徵收數額上限: 前項工程受益費之徵收數額,最高不得超過該項工程實際所需費用百分之 390

八十。但就車輛、船舶徵收者,得按全額徵收之,其為水庫、堤防、疏濬 水道等工程之徵收最低限額,由各級政府視實際情形定之。(工§2Ⅱ)

2

工程受益費之工程實際所需費用為何?並請說明工程收益費

徵收標準(徵收費率)如何擬定?

擬答 工程實際所需費用項目: 工程實際所需費用,包括左列各種費用: 工程興建費。 工程用地之徵購費及公地地價。


地上物拆遷補償費。 工程管理費。 借款之利息負擔。 前項第二款之公地地價,以各該公地管理機關抵繳同一工程應繳納之工 程受益費數額為限。

(工§3)

徵收標準之擬定: 工程受益費之徵收標準,按土地受益之程度或車輛、船舶之等級,擬 定徵收費率。

(工§8Ⅰ)

工程受益費之徵收費率,各級政府得視實際需要在本條例第二條第二 項規定限額內衡酌左列因素訂定費率計算標準: 工程實際所需費用。 受益程度。 土地價格。 該地區受益(繳納義務)人普遍之負擔能力。

3

(工施§55)

工程受益費之開徵時期及徵收方式為何? 391

擬答 開徵時期: 公告: 就土地及其改良物徵收受益費之工程,主辦工程機關應於開工前三十 日內,將工程名稱、施工範圍、經費預算、工程受益費徵收標準及數 額暨受益範圍內之土地地段、地號繪圖公告三十日。就車輛、船舶徵 收受益費之工程,應於開徵前三十日將工程名稱、施工範圍、經費預 算、工程受益費徵收標準及數額公告之。

(工§6 參照)

通知: 並於公告後三個月內,將受益土地之面積、負擔之單價暨該筆土地負 擔工程受益費數額,連同該項工程受益費簡要說明,依第八條第二項 規定以書面通知各受益人。

(工§6 參照)


開徵期間: 就土地及其改良物徵收之工程受益費,於各該工程開工之日起,至完 工後一年內開徵。 公告後之移轉限制: 第一項受益範圍內之土地及其改良物公告後之移轉,除因繼承者外, 應由買受人出具承諾書,願依照規定繳納未到期之工程受益費,或先 將工程受益費全部繳清,始得辦理移轉登記;經查封拍賣者亦同。 (工§6 參照) 徵收方式: 工程受益費之徵收,得一次或分期為之;其就車輛、船舶徵收者,得計 次徵收。 各級政府如因財政困難,無力墊付工程費用者,得於完成第五條第一項 所規定之程序後,先行開徵,或以應徵之工程受益費為擔保,向金融機 構借款辦理。

4

(工§7)

工程受益費之繳納義務人為何?如土地及其改良物不屬同一

人者,其工程受益費又應如何繳納? 392

擬答 工程受益費之繳納義務人: 工程受益費向公告徵收時之土地所有權人徵收之;其設有典權者,向典權 人徵收;放領之公地,向其承領人徵收。所有權人或典權人未自行使用之 不動產,經催徵而不繳納者,得責由承租人或使用人扣繳或墊繳之。 (工§8Ⅱ) 土地及其改良物不屬同一人者,其工程受益費之繳納方式: 分擔比率由各級政府定之: 土地及其改良物不屬同一人者,其應徵之工程受益費,由土地所有權 人及土地改良物所有權人分擔;其分擔比率,由辦理工程之各級政府 定之。

(工§9Ⅰ)


以完稅價值比例分擔為原則: 受益範圍內之土地及其改良物不屬同一人者,其工程受益費由土地所 有權人及改良物所有權人按土地及其改良物之完稅價值比例分擔為原 則。

(工施§58)

土地改良物租賃時之繳納義務人: 前項土地改良物在未繳清全部受益費以前,如因土地租賃期限屆滿而 予以拆除,由土地所有權人負責繳納未到期之部分;如係於租賃期間 內拆除或改建,由改建人負責繳納之。

5

(工§9Ⅱ)

工程受益費之免徵、分別徵收、緩徵範圍為何?

擬答 免徵: 免徵之標的: 左列各款之土地及其改良物、車輛、船舶,免徵工程受益費。 非營業性或依都市計劃法規定保留之公共設施用地及其改良物。 駐軍兵營、要塞、軍用機場、軍用基地及其改良物。 軍用港口、碼頭、船舶、戰備及訓練車輛。

393

(工§14)

分別徵收之範圍: 分別徵收: 不同性質之工程,其工程受益費應予分別徵收;同性質之工程有重複 受益時,僅就其受益較大者,予以計算徵收。

(工§12)

依法變更之免徵: 土地及其改良物於公告徵收工程受益費後,因政府依法變更使用而合 於本條例第十四條(指免徵工程受益費之標的)規定者,自變更之日 起應予免徵收工程受益費。

(工施§80)


避免緊急危難或特別義務之免徵: 為避免緊急危難或於公務上、業務上有特別義務而通行之車輛、船舶 得免徵工程受益費。

(工施§85)

緩徵: 禁建區內之工程: 禁建區內之工程受益費得申請緩徵,於禁建解除後由主辦禁建機關以 解除禁建公文副本函送經徵機關補徵之。但自該項工程受益費開徵之 日起,滿五年仍未解除禁建者,不得再行補徵,該項工程受益費應予 註銷。

(工施§86)

市區道路工程: 市區道路工程之受益線及受益面為都市計畫農業區或保護區者,得申 請緩徵工程受益費,於都市計畫分區使用變更後由主辦都市計畫單位 以都市計畫變更副本函送經徵機關補徵之。但自該項工程受益費開徵 之日起,滿五年仍未變更為其他使用分區者,不得再行補徵,該項工 程受益費應予註銷。

(工施§87)

土地被徵收不能單獨建築使用時: 土地被政府徵收到剩餘面積依建築法規定不能單獨建築使用時,其工 394

程受益費得申請暫緩徵收,俟與鄰地合併使用時由主管建築機關通知 經徵機關補徵之。

(工施§88)

遇有嚴重災害: 受益土地遇有嚴重災害,經核定減免賦稅者,當期之工程受益費得申 請緩徵,按徵收期別年限遞延之。但土地流失滿五年尚未浮復,該項 工程受益費應予註銷。

6

(工施§89)

工程受益費滯納處分及強制執行之規定為何?由法院拍賣取

得土地其取得產權之所有權人願意繳納原所有權人已逾繳納之期限 之工程受益費,應否加徵滯納金?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